第510章
许京墨面皮发烧,伸手拿过装着艾灸盒的兜子就往后院去。
差不多到了关门的时候了,又没有人看病,许大夫早就去了后院。
他们一家人再加上周有成刚才就是在后院商量什么时候上门提亲的,听到陈春燕的喊声,许京墨跑得比兔子还快,周有成想看他笑话,这才跟到了前面。
许京墨硬着头皮无视周有成打趣的目光,他在库房里取了提前制好的艾灸条就往屋里走。
艾灸条是陈春燕告诉他方法,他亲手制作的,他把陈艾先做成艾绒,再裹进白纸里,裹了足足三层白纸,艾绒才不至于散开。
每一根艾灸条都是一模一样长的,大概两寸左右长短,刚好是治疗一次的量。
“爹,这是……燕儿刚才送来的东西,就是之前我们提过的艾灸盒,您瞧瞧。”
艾灸盒的构造非常简单,只用看一眼就知道该怎么使用。
许大夫就看着许夫人,“你刚才不是还说腰疼么,要商量婚事了,你这腰疼腿疼的可不行,来试试这个新玩意儿,说不定好用呢!”
许京墨就浅笑着用蜡烛点燃了艾灸条,固定在艾灸盒上,再装进一早就准备好的布套子里。
布套子简单得很,没什么花纹,就是一个可以容纳艾灸盒的方套子,上面再加四根绑带,别人做这东西做出来是什么模样,许京墨是不知道,但他妹妹这手艺,他实在不敢恭维,丑死了,但还得将就用。
许大夫接过艾灸盒,绑在许夫人的身上,他调整了一下,艾灸盒刚好贴在许夫人的穴位处。
许京墨适时递上第二个艾灸盒。
父子两个配合默契,不多会儿就把需要灸的穴位全给灸上了。
许夫人:“扶我趴下。”
艾灸盒里传出热乎气儿,许夫人感觉自己骨头缝儿里的寒气和湿气哧溜溜往外钻,这体验简直不要太明显了。
许夫人:“这个的效果也一样的好。”
许京墨就笑了,“这是自然,用的药材都是一样的,给您用的是十年的陈艾。”
许夫人十分受用,“还是我儿有孝心。”
许大夫就开始吹胡子了,“说得我有多抠门似的,以往给你艾灸用的哪一次不是十年的陈艾。”
许夫人不干了,侧着身子说:“还真有一次不是,那一次用的是八年的!”
差两年你也值当拿出来说!
那你说一百年的人参跟九十八年的人参药效差了多少,这说得清楚吗?
陈艾之所以说是陈艾,就得是陈的,不是今年的也就行了。
当然了这话他是不会往外说的!
就像银耳和燕窝的滋补效果是差不多的,这话他就不会往外说,这一说可就跟卖燕窝的人结仇了,他还不想死呢!
只要不卖假药,旁的他都不想多管。
他一转头,就发现许夫人已经舒服地睡着了。
得,也不用再跟她掰扯了。
许大夫就朝许京墨招手,许京墨就跟着父亲往出走。
“你这孩子……说你人情练达呢,你很多事情又看不清楚,说你什么都不懂吧,有的事情你又看得比谁都透。燕儿的爹娘身体虽然没事,但被鞑靼人围了一场,肯定受惊吓了吧,你送点安神药过去……”
许京墨摇头,“药不可乱吃。”
许大夫:“……”
第511章
能食疗就不要药疗,这是他们现在奉行的理念,许京墨觉得还是不要自个儿拆自个儿的台为好。
许夫人实在拿自己儿子没有办法,便做了一盒点心,“给燕儿爹娘送去。”
许京墨这才接了,他也想趁着这个空当跟陈春燕说说话。
然而陈春燕真的没有闲聊的时间,她刚刚回到酒楼,陈谷秋就告诉她芷兰已经在酒楼等了一下午了。
想知道她回城的消息并不难,她那么大张旗鼓地给闵大人送谢礼,稍微有点底蕴的人家转头就能知道。
芷兰来大概还是为了点心代理的事情吧。
确实是如此的,廖敏柔看到廖永思鬼鬼祟祟地找廖敏娴说话,当时就上心了,偷偷摸摸跟过去,正好听到廖永思跟廖敏娴嘀嘀咕咕酒楼的事情,这就晓得了其他糕点也可以抢代理权的事情。
廖永思说:“燕老板那边表示廖敏柔有优先代理权,也就是说如果廖敏柔要代理那家酒楼的其他糕点,优势比我们大。”
廖敏娴用帕子捂着嘴,低低轻笑两声,“我们为什么要转告廖敏柔燕老板的意思呢?不让她知道不就完了,我们还省事儿了呢!”
说得也是!
廖永思:“那行,那你缠住廖敏柔,等我跟燕老板把合同一签,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那位燕老板为人十分讲诚信,不会偷偷将蛋糕交给我们代理,那么我代理的糕点,自然也不会偷偷交给廖敏柔代理。”
廖敏娴点头,“这倒是很难得了。那哥哥你抓紧办这事儿,我就见不得廖敏柔那轻狂样!”
廖敏柔知道了廖敏娴的计划,哪里会让她得逞,她跟父母禀告了一声,等主母的寿辰一过,第二天一大早,她轻车简从,只带着丫鬟和几个侍卫就匆匆回了梁县,却没能见到陈春燕。
这几天她一直派人盯着酒楼,陈春燕一回来,她就得到了消息,这才马上派出了芷兰,然而陈春燕动作更快,先一步出城了。
“芷兰姑娘,好久不见。”
芷兰笑得灿烂,见面先夸陈春燕,“燕老板的点心天下一绝,府城的太太小姐们都夸好吃呢!”
树大招风啊,我能应承你这话吗?不能!
陈春燕摆手,谦虚道:“这天下藏龙卧虎,我才哪儿到哪儿,绝不敢称天下一绝。”
芷兰表情有些讪讪的,清了清嗓子道:“是,是我得意得有些忘形了,这绝不是燕老板的意思。”
陈春燕:“两个人说闲话,又不是什么大事,无需如此小心翼翼。”
芷兰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听说燕老板做的其他糕点也可以卖独家代理权,对吗?”
陈春燕伸手引着芷兰往会客室走,“里面谈。”
会客室里摆着两盆水仙,看上去倒是雅致。
还说花圃老板不会做生意呢,这不挺会做生意的嘛!
两个人进了会客室,就有两个丫头端着茶走了进来,分别将茶放到了两个人的手边。
陈春燕就多看了两个丫头一眼,他们俩立刻连走路都不大会了。
她就朝会客室外瞧去,只见杨彬正站在门外观察两个丫头的举动。
得,不用问了,这待客之道肯定是杨彬教的!
第512章
两个丫头出了会客室就被杨彬提溜走了。
陈春燕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杨彬训人的声音,“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要处变不惊,不管对方是谁,不管出了什么变故,你们都要保证头脑清醒,第一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应对方式。”
两个丫头战战兢兢地应是。
陈春燕十分满意,她离开的这两天,杨彬他们一样在进行培训工作,且进行得很好。
小子们都被牛一松带着,在学习跑堂和跑订单,这是之前陈春燕就交代好的。
而丫头们,除了四个还在练习绣技的,其余的都暂时按照普通丫头培养,等发现了特长在另行安排。
而牛一松那边,特别木讷的,干不了跑堂的,也会另行安排。
陈春燕见没什么大事,便收回了目光。
“芷兰姑娘说的,确有其事。”
芷兰眼睛一亮,“我们姑娘说了,她愿意代理酒楼所有的点心。”
陈春燕微微一笑,“你们可能没理解我的意思。我说的廖小姐有点心的优先代理权指的是在同等价位下有优先权,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们家小姐和你们家堂少爷都出一百两银子代理某种点心一个月,这个代理权归你家小姐。
“但是如果你家小姐出一百两,而你家堂少爷出一百一十两,这个代理权却应该归你家堂少爷,懂我的意思了吗?”
芷兰脸上笑眯眯,心中却已经开始骂了!
果然无商不奸啊,原来这个优先权是这么个优先法,不是说她来表示愿意购买,燕老板就会提前卖给他们的啊。
芷兰笑得就有些勉强。
“这个啊,我不能做决定,我还得回去让小姐拿主意。”
陈春燕点头,“这个是自然的。”
芷兰起身要走,陈春燕亲自送她出去。
许京墨就站在竹林中,一出会客室就碰了个面对面。
芷兰回头道:“燕老板有事,忙去便是,我自己能出去。”
许京墨朝陈春燕扬了扬手里的东西,“你来瞧瞧。”
陈春燕:“点心?”
许京墨一愣,旋即点头,“这一盒是点心,这一盒是我配的药膳。”
陈春燕请许京墨去她办公室里坐。
她打开许京墨带来的东西,有益气补血的、有祛湿的、有润肺止咳的……常见的滋补方子都有,且每一种方子都做成了药包单独存放。
许京墨:“药包是用细棉布做的,我试了几次,最后才将棉布的经线和纬线隔一根抽掉一根,做成这样子,这样才能保证药效最大化溶入汤里。”
很有前途啊,许京墨同志。
棉布臭掉一半的经线和纬线后,就会变得非常稀疏,这不就是纱布的雏形吗,用这个做成药包,一来避免在汤里留下药渣影响口感,二来可以避免药方泄密。
陈春燕毫不吝啬地给许京墨竖起了大拇指。
许京墨微微一笑,“我能帮上你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陈春燕拍了怕许京墨的胳膊,“说什么傻话,这就是帮了我大忙了,我跟你提钱你肯定是不愿意要的,那我给你一成股吧,你用技术入股,帮我们改良药膳。”
第513章
从本心上讲,许京墨是不想要这一成股的,他帮的是陈春燕,却不想跟祁轩扯上关系。
他摇头,“不必了,我不占别人的便宜。如果你怕我吃亏,等这些药包派上用场后,去医馆结一下账即可。”
就算是在医馆按方子抓了药了。
陈春燕一直盯着许京墨的眼睛看,从他眼中看出了坚定,便知道这事儿没得商量。
“行吧,只要你不觉得吃亏了就行。”
陈春燕一直构想着要出两套菜单,一套是在大堂吃饭用的普通菜单,一套是包了雅间吃饭用的养生菜单。
在大堂吃饭,要点养生菜单上的菜那是不行的,不过在雅间吃饭却能点普通菜单的菜。
而精致的药膳自然是要上养生菜单的,那个价格根本不是普通菜单的菜能比的,是以许京墨不要干股真的挺吃亏的。
祁轩:“哟,你们俩躲这儿聊什么呢?”
陈春燕翻白眼,“谁躲了?我们是正大光明地谈工作,哎,你怎么还没回县衙?”
祁轩:“我的酒楼,我还不能住了?”
“……”陈春燕,“还真不能,厢房不够了。”
祁轩:“……我吃了晚饭再走。”
许京墨看了祁轩一眼,转过头对陈春燕道:“你看看几时有空,我们去把寄养的蜜蜂取回来,可以试试蜂疗了。”
陈春燕:“你瞧我这脑袋,都把这事儿给忙忘记了。我看看啊,明天这边要上招牌,我还得搬家,明天肯定没空,要不后天?后天应该可以。”
许京墨点头,“我后天早晨来找你。”
祁轩看了看陈春燕,又看了看许京墨,十分不高兴地离开了。
吃过了晚饭,祁轩多余的一句话都没有,直接走了。
陈春燕没工夫理会祁轩,她还得给丫头小子们上课,他们对拼音接受良好,学起来并不十分吃力,她就给他们加了一点算数课程,先教了阿拉伯数字,教这个的时候,还让杨彬和张汝城一起旁听。
十个数字而已,学起来并不困难,尤其是对于杨彬和张汝城来说,那简直接受良好。
趁着这股劲,陈春燕又教了十以内的加法,并出了十道题作为作业,让丫头小子们算。
“如果他们有不懂的,麻烦张先生帮忙教一教。”
酒楼的人,相对来说也就张汝城比较清闲了,酒楼没有开业,就没有流水需要记录,收入都是一早就记录好的,这几天只需要记录买菜买肉的支出,占用不了张汝城太多时间,他可以说是闲得都要发霉了。
张汝城一口应下,“燕老板吩咐,自当尽力。”
陈春燕点头,“你们忙吧,我先走了。”
她从灶房提了水,先去盥洗室洗漱去了,人多嘛,可不就得分开洗。
她洗完了澡,叫吧嗒吧嗒踩在水里,突然觉得盥洗室和厕所都应该改造一下,这一洗澡就积水简直不能忍啊,而且人多了,用恭桶……那也不能忍啊!
她用帕子绞了头发,就去办公室花了两张图,自然是盥洗室和厕所的改造方案。
然后将两张盖了章的批条和图纸一起送到了张汝城办公室里,用镇纸镇好。
第514章
张汝城收好自己的学习工具离开会议室,正好看到陈春燕从财务室出来。
他现在只管账不管钱,看到有人从财务室出来也只是心惊肉跳了一会儿,便很快恢复了理智。
燕老板进财务室肯定有事,他得去瞧瞧。
他掌上灯,就看到桌上铺的四张纸,这图画得清晰明了,不仅有具体的改造方法,还有各种小配件的制作图纸。
他本能地觉得这或许是个商机,便藏好了图纸,叫来了杨彬。
“老杨,你看这个,这是燕老板给的图纸。”
杨彬拿起图看了看,“嗯?燕老板要改造盥洗室和茅房?盥洗室和茅房都改成小隔间?会不会太逼仄了些?客人进去怕不是要觉得气闷吧。”
张汝城:“……”
所以啊,就算是老伙计,思维有时候也有可能不在一条线上。
张汝城:“不是,我让你看的不是这个!是说明,燕老板说这样弄了之后茅房就会没有异味!大户人家不都爱干净么,这个要是做成功了,就可以弄成一笔生意,一样赚钱啊!”
杨彬一拍脑袋。
是啊,他们俩当一个店的管理层,就提一个店的成,如果当两个店的管理层,那就能提两个店的成,这收入是翻番的!
杨彬:“你等着,我去找燕老板。”
杨彬敲门的时候,陈春燕正歪在炕上看医书。
她放下书,走过去开了门,“杨先生找我?”
杨彬点头,“你给的图纸其实有很大的商机,或许我们可以想办法赚这笔钱。”
陈春燕:“你准备怎么做,我听听你的想法。”
杨彬眼中光芒点点,“叫上老张吧。”
陈春燕放下医书,转身拿了油灯,“行,那就去会议室,我们好好讨论。”
三个人在会议室嘀嘀咕咕了一个多时辰才把章程敲定下来。
第二天徐方来的时候,就发现店长杨彬热情得有些过分。
他上上下下检查了一下自个儿,没发现有值得说道的地方,就问:“杨兄这是何意?”
杨彬就道:“你有没有办法帮我们店把左右两家店以及后面那个院子买下来?”
徐方蹙眉想了想,酒楼后门正对着的那个院子是有主的,是个三进的大院子,但是好像没人住,却也没听说要卖,不过这个可以运作嘛,倒是好说。
但是左右两边的铺子,别闹了,人家的店开得好好的,凭什么要卖啊!
杨彬嘿笑,“有难度?我知道。不过可以先买那家点心铺子嘛,我们酒楼的点心可是一绝,迟早也要把他们家挤兑死,他们家还不如趁着铺子没跌价的时候卖呢!”
徐方点头,这倒是个说服对方卖铺子的理由。
“我可以试着去说一说,但不保证一定成功。你待会儿把你们酒楼的点心给我准备几样,我拿着过去比较有说服力。”
行吧。
杨彬去准备东西了,徐方就继续朝里走。
陈春燕就在办公室等他。
“这是地契,我昨天就请龙桥村的里正做了见证,丈量了土地,界碑都已经立好了。契书写的是你的名字。”他说完还看了陈春燕一眼。
陈春燕就笑了,老江湖不愧是老江湖,她昨天一句多余的都没提,这位也知道该怎么办。
第515章
陈家的家底有多厚,基本上住在附近的人都猜得到,陈春燕突然拿出了能够买下一百多亩地的钱,那自然不是陈家的钱,而是陈春燕自己挣的,那么契书上自然就得写陈春燕的名字,这一点不用问,问出来就得罪人了。
有的事情可以做,但不可以说,就是这个道理。
陈春燕收了契书,便付了佣金。
徐方就趁机说起买店铺的事情,“隔壁那家点心铺子应该有希望,但那家卖笔墨纸砚的,希望确实不大。”
其实陈春燕并没有那么大的执念,一定要同时往两边扩,这种必须对称的执念来源于杨彬大大。
其实隔壁的铺子拿下来之后,外面临街的铺子会改成等餐点和产品展示点。
两边的店铺格局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铺子带院子,进深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门脸大小不同罢了。
是以前面改了之后,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可以用来改造成新式的盥洗室和卫生间,营业期间隔壁封闭改造,等改造完毕,再从两个院子中间开一道拱门,就将两个院子连起来了。
而原本的盥洗室和茅房在撤掉恭桶和澡盆后,与其他厢房无异,打扫干净之后,完全可以另作他用。
陈春燕:“我听说本州县八成卖点心的铺子都是廖家的,可对?”
徐方点头,“廖家确实占了大头。”
陈春燕:“那铺子的事情你先不要去提,我会跟他们提的。”
徐方微微一愣,“可是不信我?”
陈春燕:“徐叔你不要多心,我最近正在跟廖家谈生意,我去提要买铺子的事情,就落了下乘,他们完全可以抻着跟我谈条件,我得等他们家再次来人跟我谈生意时,才好操作不是?”
徐方指着陈春燕笑,“你这丫头倒是一把做生意的好手。我现在突然觉得你让我放出风声要买三井村的地也是别有深意了。”
肯定没憋好屁。
连廖家的钱袋子都敢算计的人,当真不是一般人了。
陈春燕嘿嘿笑,“那你放出风声了吗?”
徐方:“放出去了,今儿一大早就有人跑我家来问了,问什么时候丈量土地。”
陈春燕:“今天就去量吧。”
徐方瞪大了眼睛,“今天?不是刚买了地吗?你手里还有余钱?”
陈春燕:“没钱可以借嘛!”
徐方真是看不懂陈春燕的操作了,不过离开酒楼后,他还是带着自家两个儿子跑到三井村找了人家的村长装模作样地丈量起土地来。
这一番作态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倒是陈春燕抻着廖敏柔的效果出来了。
五味居的招牌被蒙着红布,挂着大红花,送来时,廖敏柔就到了。
“燕老板,我们合作得不愉快吗?你怎么会想另外找合作伙伴?”语气不算太好。
与其说廖敏柔在跟陈春燕置气,不如说她在生自己的气,她当时脑子怎么就跟少了一根筋似的,说只代理蛋糕,就当真只签了蛋糕的合同,这下好了,给了那讨厌的一家人机会。
陈春燕超级无辜,“你怎么会这么想呢,正是因为跟你合作得很愉快,我才愿意给你优先代理权啊!”
廖敏柔被深深地噎住了。
第516章
廖敏柔能说陈春燕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她不能!
她能说陈春燕不讲信用吗?她也不能!
她敢说四儿跑来挖墙角的时候,出价肯定比她高,就这样,陈春燕都没有毁约,谁能说她不守信用?谁都不能。
但这事儿吧,还是觉得憋屈得要死!
她勉强维持笑容,“只要燕老板肯把东西都交给我代理,所有条件都好谈。”
虽然我要的是你家的铺子,但我不能让你知道啊!
陈春燕沉吟半晌,道:“如果我说我要你家点心铺的干股呢?”
廖敏柔的脸都要绿了,“燕老板你这是狮子大开口啊!”
陈春燕摊手,“不要着急嘛,漫天开价,落地还钱,廖小姐觉得不合适我们再谈就是了。”
廖敏柔运气半晌,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干股肯定不行。”
陈春燕真诚地看着廖敏柔,“那什么东西是廖小姐能够提供给我的,而廖公子给不了的呢?”
廖敏柔微微一愣。
是啊,她有什么条件是优于堂哥的呢?
只要公开竞价,就凭廖敏娴的尿性,哪怕是不赚钱,也会高价从她手里先把代理权抢过去。
她相对于廖敏娴唯一的优势就是她是本地人,本地人又怎么样呢?她家的田产铺子大多都集中在梁县附近。
田产……这个不能动。
那就只能动铺子了。
廖敏柔笑着说:“这家酒楼一开业生意就肯定好,这一点门面哪里够,我家的铺子就在隔壁,如果燕老板同意,我可以把那家铺子作为额外的代价,送给燕老板。”
陈春燕脸上就露出了几分不乐意,她伸手指了指酒楼,“这家酒楼,三楼五底,带一个院子,一百两而已。”
廖敏柔听懂了,隔壁那家点心铺子,一楼三底,比这家酒楼小了差不多一半,连一百两都不值,她也好意思用这个作为条件。
她脸上的神色郑重了许多,“梁县的铺子院子虽然多,但大多是有主之物,燕老板想扩店,怕是不容易,不如我们各退一步,一个铺子,连带后街的院子,我一并给燕老板,如何?”
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不过陈春燕脸上丝毫不露半点喜色。
“后街的院子?后街哪个院子?”
“后街没住人的,都是我家的院子。”
陈春燕站起身,“廖小姐介意陪我去瞧一眼吗?”
廖敏柔当真是没有脾气了,“走吧。”
那几个院子看着大,却不怎么值钱,谁让这里靠近边境呢!
廖敏柔伸手一指,陈春燕才知道半条街的院子都是廖敏柔家的。
陈春燕忽然觉得这么坑人好像有点太狠了。
不过这感觉只是瞬间的。
她说:“这些院子倒是规整得不错,行吧,我可以把代理权给你。”
廖敏柔却没有马上答应,“这几个院子算是添头,不过燕老板可得答应我,以后出了新式糕点,都得给我代理,不得再找其他人了,当然了如果燕老板以后需要宅子铺子,我可以用公道的价格卖给燕老板。”
陈春燕:“廖小姐是敞亮人,我也就不跟廖小姐藏着掖着了,我还有一样东西要找代理,廖小姐这么敞亮,我就把东西交给廖小姐卖也无妨。”
廖敏柔:???
第517章
怎么感觉今天这事儿峰回路转的呢!
廖敏柔本来以为陈春燕得寸进尺,要狮子大开口要敲诈她一笔,没想到人家有了新东西却主动提出交给她代卖,这可真是……
“我先瞧瞧吧。”
陈春燕点头,领着廖敏柔朝会客室走。
丫头们被杨彬训练得稍微有个样子了,并不用谁特意嘱咐,就知道有客人进了会客室就该上一杯茶。
廖敏柔端起茶杯撇开茶沫子,闻了闻,茶一般,她沾了沾唇就放到一边不喝了。
陈春燕去了隔壁,拿来她做好的杯垫,递给廖敏柔看。
“这个倒是精美,只是颜色不太讨喜。”
陈春燕点头,“确实,我不会染色,才保留了原色。”
廖敏柔听明白了陈春燕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染色后,做出来会更加好看。
她拿出自己的桃红色的手帕,垫在杯垫下,越看越觉得杯垫好看。
“只可惜我家没做布匹生意,要不然……”
廖敏柔说完就愣住了。
廖敏娴都想抢她的家的糕点生意,凭什么她就不能抢廖敏娴家的布匹生意了,没这道理!
“燕老板,要不我们合伙开个印染作坊吧,三七开,我三你七,如何?”
陈春燕摇头。
廖敏柔就有些着急。
陈春燕就道:“廖小姐不必着急,三七开,我太占便宜了,四六如何?你占六成,我占四成,印染作坊你来管理,每个月给我看一看账本即可。”
廖敏柔面露狐疑,“你这是什么意思?”
对方忽然让步这么多,她心中反倒不安起来。
陈春燕:“纺织作坊是纺织作坊,印染作坊是印染作坊,这二者是分开的,你说对吗?”
廖敏柔听明白了,但她非常想翻白眼了。
还四六呢,一九你都占便宜!
合着你家出了线,给我家染,我家还得出钱买线,完事儿之后,还得给你分红利,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她闷声不说话,心里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响,怎么算都算不出这里面有什么利润来。
陈春燕要印染作坊的四成干股,并不是想坑廖敏柔,相反的,她是想跟廖敏柔长期合作的,她是怕她不占股,到时候廖敏柔无限涨价,她就没地儿玩儿去了。
毕竟印染线也只是中间的一环而已。
她就道:“线也只是线而已,线还得做成成品不是,印染作坊染好线后,我的纺织作坊不还得从印染作坊采购么!”
廖敏柔心里的小算盘一停,终于算过来了,如果是陈春燕吃下她染好的线,她就可以剩下一笔运费,其实还是合算的。
不过心里还是有点小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四六太多了,三七吧,你三我七,毕竟是干股,这样你也不吃亏。”
那可不行!
陈春燕一早就算好了,像廖敏柔这种出身的人要做生意,至少得给父母官一成干股,给本家一成干股,生意人嘛,还是得有保护伞的。
她占四成股,廖敏柔孝敬出去两成股,手里就只握着四成股,那就是跟陈春燕旗鼓相当了。
两人的话语权一样重,陈春燕才能在关键时刻掣肘廖敏柔。
如果陈春燕退一步,廖敏柔就占了绝对主导权,她才不干呢!
第518章
陈春燕露出为难的表情。
廖敏柔:“可是有什么不方便的?”
陈春燕十分诚恳,“我这个店啊,其实不全是我的,是跟京城一位贵人合伙开的,这里面有他的钱,他的钱生钱,股自然得有他一份,你说给个三股……我们怎么分。是,是可叫贵人占两股,我占一股,但我哪里甘心呢,什么事情都是我操持的,结果我得了最少那份……”
未尽之言就是给我四股,我好跟贵人平分。
廖敏柔嘴角微抽,你这要干股的理由很好很强大。
不给廖敏柔拒绝的机会,陈春燕就道:“不是要成心占你便宜,这样吧,你的印染作坊我占四成股,但我的编织品作坊给你一成股如何?成品再拿给你销售,利益绝对不算小了吧。”
廖敏柔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使了,她抬起手阻止陈春燕继续往下说。
她端起茶杯,也不嫌茶不好了,咕噜咕噜灌了大半杯茶,才觉得脑子清醒了些。
现在有三个作坊,一个是纺织作坊,一个是印染作坊,一个是编织作坊。
纺织作坊提供线,印染作坊染色,编织作坊出成品。
印染作坊需要纺织作坊提供的线,而编织作坊需要印染作坊提供的线,一环扣一环,不不对!
印染作坊卡在中间,根本拿捏不了编织作坊,相反的,只要稍微有所动作,纺织作坊倒是可以拿住印染作坊的咽喉。
廖敏柔再看陈春燕时,眼中就多了几分敬佩,谁要再说眼前这位是个没见识的乡下姑娘,她真的要呸那人一脸了。
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利益链想得这么清楚的,除了眼前这位,她还真没见过别人了。
“只给一成编织作坊的股有点少吧?给一成纺织作坊的股如何?”
想得美!
陈春燕脸上却笑得灿烂,“如果廖小姐能搞定原料,给你一成又何妨!”
鬼知道纺织作坊的原料是什么!
廖敏柔被噎住了。
但她很快振作精神,“燕老板这样做就不厚道了,印染作坊我可是毫不犹豫答应给你四成股的,又没要求你做什么,我只要你纺织作坊一成股,你反倒要求我做事了!”
陈春燕摆手,“那不一样。你说印染作坊最重要的是什么?”
廖敏柔:“当然是印染技术了,没这个,怎么染线?”
陈春燕眼中就有了戏谑的光芒。
廖敏柔蹙眉,“难道不是?那请教燕老板,你觉得什么东西对于印染作坊来说是最重要的。”
陈春燕坦然道:“自然是配色!同样的白线,有的印染作坊染出来的线颜色就是好看,有的却不好看,这是为什么?当然是调燃料时,配比不对!而我的作画功底还行,如果廖小姐不信只管去衙门问问,有我配色,别说是基础色了,就连绿色这一种,我都能配出二三十种不同的来。”
廖敏柔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当真如此,说不得让陈春燕占四成股,还是她占了便宜。
线染出来了嘛,又不只是卖给陈春燕,还可以卖给别家啊!
而且她不止可以染陈春燕那边的线,她还可以想办法弄其他的线来染。
她听说比这里还北的地方种出了棉花,说不得,她也可以试着种种,万一行呢?
第519章
两个人各怀心思,各有算计,但最终还是把合作敲定了下来。
这一回廖敏柔学乖了,“你这边要是有什么新东西,只管找我合作,我家有往西和往南的商路,这是互惠的事情。”
是了,对了!
廖家做瓷器生意,这生意放在国内算不得顶顶好的,毕竟上面还有官窑压着,他们出不了头,可若是把烧制好的瓷器往西往南运,利益就可以最大化。
陈春燕心中一动,顺口提:“你知道的吧,我认识军中的人,如果你家跑商的商路不是很安全,我可以请他们护送你家商队,只不过酬劳得用粮食、布匹等东西支付。”
廖敏柔心口狂跳。
有兵士护送当然比镖师护送更好啊,人家是专业的,而且费用上,肯定更低一些。
廖敏柔:“真的可以?”
陈春燕:“那得看你能弄来多少粮食了。”
廖敏柔站起来转了几圈,“高粱米行吗?”
陈春燕:“只要是能吃饱肚子,什么米都行。”
廖敏柔:“行,我现在就回家安排,你这边也尽快安排。那三个作坊我想尽快开起来。”
陈春燕跟廖敏柔一起往外走,“你什么时候把院子过户给我,我这边随时可以开起来。原材料和纺车早就已经到位了,只差地方了。”
廖敏柔:“……我回去就把契书给你送来,你自个儿找人办去!”
廖敏柔一走,陈春燕就指挥酒楼的人帮忙把她家的东西装进马车。
她要搬家了。
本来早就说搬的,结果给耽误了几天,搬家这事儿再也拖不得了,再拖陈冬梅都要出嫁了。
燕儿爹和燕儿娘其实都主张再看看黄道吉日,等下一个黄道吉日搬也是一样。
但陈春燕百无禁忌,她一个理科生,你跟她说这些!她不着急的时候,愿意听一耳朵,就当是哄人开心了,但现在不是着急么,她就一言堂了,说今天搬就今天搬,谁来劝都不好使。
燕儿爹和燕儿娘本就没什么主见,他们提出什么意见,只要陈春燕说不接受,他们基本上就不会再提一遍了。
大姑在旁边看着,倒看出了几分意思。
大哥家这个样子,确实适合有个厉害的姑娘管事,不然赚再多的钱也是给别人家赚的,放在那里谁都能上来咬下一口肥肉。
牛一松:“请客的菜都已经准备好了,一起送过去吗?”
陈春燕:“一起送去!哎,我还没问你,牛羊是怎么安置的?”
牛一松:“嗐!我一朋友在牛市口混,正好把牛羊都安置在那里,就算再放几天都没问题。”
牛市就是梁县里专门做牛羊马交易的地方。
陈春燕:“今天下午我家请客,你去请一请你的朋友,不需要带礼物,来吃就行。”
牛一松:“那是我铁哥们儿,不用这么客气。”
陈春燕背着手说:“关系都是处出来的,人家不跟你见外,你自己不能太不见外,不然再好的关系处着处着就淡了,该有的礼节,咱们也得有,不能让人觉得咱们不知礼。”
呃……这是被教训了吗?
牛一松愣愣的,但把陈春燕的话回味了一遍后,他觉得陈春燕说得真对!
他笑着朝陈春燕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第520章
陈春燕一共也没认识几个人,就这几个,她该请的都请到了。
至于为什么请晚饭……那是因为乡下好多人家都不吃午饭。
这些人早上起床先去下地,等把该施肥的地施肥,该锄草的地锄草后,再回到家里吃早饭,那会儿已经是半晌午接近中午了,那就相当于一顿早中饭。
吃完饭他们就去干活,中途饿了,就随便对付一张饼子,晚上回家才会正儿八经吃一顿饭。
陈家算是另类,就算是穷,人家也把一天三顿饭吃够数了的。
陈春燕觉得这大概跟她亲奶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亲奶是有钱人家的养女,一天三顿饭肯定是不会少一顿的,陈家的人也就跟着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牛一松准备的食材有多的,他考虑得很周道,他说:“谁知道谁家会来几个人呢,请了那家的一个,说不定那家会乌泱泱来十个,乡里乡亲的,又不好叫人出去,还是多准备点好。菜多了,今儿吃不完,不新鲜了,明儿弄到酒楼,不给客人吃,咱们自己吃也成啊。”
他说这话时,陈春燕就想起了刘大官人家办丧事时的盛况了。
那次办的是流水席,大人带老人带小孩,一家人坐一桌都坐不完,说不定还要把旁边那桌给占几个位置,更有甚者,一家四世同堂跑去吃人家的流水席。
得!
陈春燕得承认牛一松考虑得很有道理。
就像她要请二狗子一家吧,那孙婶子和她丈夫得到吧,他们两口子到了那二狗子的大哥得到吧,大哥到了,大嫂得到吧,既然这两口子到了,孩子也得到吧,再就是二狗子的爷爷也帮了不少忙,人家到了,也得请吧。
如果老人家到了,老人家的其他子女要是来,陈春燕可不可能说不接待?不可能的!
就这么一家算下来一桌都坐不下。
陈春燕骑在马上,看着燕儿爹燕儿娘上车,转头对牛一松说:“实在不行就把牛牵来,用牛来驼东西回去,顺便也就把牛带回去了。”
医馆的马车占用太多天了,她回来就让许京墨把医馆的马车带回去了。
现在酒楼只有一辆马车,可着这一辆马车搬东西,那匹马得累死。
陈春燕才舍不得她的踏雪来拉车呢!
牛一松:“也行。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欠几头牛过来。”
牛被照顾得很好,油光水滑的,完全没有不适应的感觉。
牛一松那朋友肯定是个中行家!
牛一松给每一头牛背上挂上褡裢,再把菜往褡裢里塞,完事儿之后再把牛拴成一串。
他把牵牛绳塞到陈春燕手里,“今儿中午还得送外卖,我忙完了中午这茬,下午过去帮忙。”
陈春燕:“不用着急,我还得回去瞧瞧借不借得到桌子,借不到,还得让牛车过来从酒楼拉。”
牛一松:“哪有借不到的!如果桌子不够,你捎信给我,我去借。我让那些人顺便给酒楼的桌子上了一道漆,看起来崭新崭新的,拉出去要是磕了碰了,开张的时候不就不好看了嘛。”
陈春燕:“那行,那我先带着东西走了。”
第521章
这几天虽然陈家的人没人回村儿里,但陈春燕请之前帮他们在工地上做饭的婶子每天来烧烧炕,一天烧七八个时辰,屋子早就被火烤干了。
只是屋子里缺少些家具,那个问题不大,之后再慢慢添置就行。
陈家大房的东西本来就不多,只要两个傻哥哥不捣乱,燕儿爹娘加上陈春燕很快就归置好了。
“燕儿,在家吗?”
陈春燕丢下手里的菜,跑出去一看,却原来是之前给她家帮过厨的婶子。
“婶儿?”
“昨儿牛家大娃说,今天新宅要暖灶,让我带两个老姐妹来帮忙,我这不就带着人来了么!”
牛家大娃指的是牛一松。
这事儿吧,牛一松考虑得周道。
花几个钱请人来做,也比陈春燕亲自下厨来得好。
那么多人,陈春燕一个人忙活还不得累死。
“那就多谢三位婶子帮忙了。工钱谈好了没?”
“谈好了!一天十个钱,管一顿饭。”
这可真是廉价劳动力了。
陈春燕在医馆当学徒拿这个钱,是因为能学到东西,累了一天帮厨,拿这点,确实是不算多了。
“三位婶子请进来吧,灶房在这边,这是准备好的食材,我跟你们说怎么处理。”
---
---
郑婶儿一大早就搭了牛车往县城来了。
陈春燕答应给她一些鸡头和鸡脖子给老郑熬汤补身体的。
郑婶儿进城还顺便带了一些粮食,是自家种的粮食,她估摸着吃不完,便顺道卖给酒楼算了。
酒楼的装潢已经接近了尾声,郑婶儿这会儿在酒楼门口探头探脑的,就显得十分突兀了,只站了一会儿,就被学习跑堂的小子发现了。
“你找哪位?”
郑婶儿有些局促地扯了扯衣服,“我找陈春燕。”
“哦,找燕老板啊,燕老板今儿不在,帮你叫二老板成吗?”
他们觉得叫陈谷秋为秋儿不太合适,叫秋老板呢,又怕陈春燕这个大老板不高兴,毕竟他们打听到好似陈谷秋也在给陈春燕打工,几个机灵的小子凑在一起商量出了二老板这个称呼。
郑婶儿就道:“那还是算了吧,我明儿再来。”
“你等等啊,如果是跟燕老板说好的,即便燕老板不在店里,肯定也交代过二老板了,如果因为我,耽误了燕老板的事情,我就惨了。”
郑婶儿一想,不能害人家孩子啊,就道:“成吧,你带我去见你们二老板吧。”
陈谷秋正在研究菜式,她不能总靠着陈春燕调味啊,她得自己学会才行,她调味的菜给酒楼的人吃就行,反正也不浪费。
“二老板,有人找。”
陈谷秋解开围裙往出走,“是郑婶儿吧?我姐姐跟我提过您,您先在会客室休息一下,我马上给您取东西去。”
郑婶儿松了一口气,原来陈春燕当真吩咐过她妹妹的啊!
鸡脑袋、鸡脖子、鸡屁股全都用荷叶包了捆在一起,熬个两三天的汤都没问题。
陈谷秋拿了东西就给郑婶儿送去了,“婶儿,我姐姐说请郑家大哥来认认门,以后郑家大哥路过酒楼,顺道来取东西也行。”
郑婶儿立刻坐立不安起来,“哟,这怎么行!”
第522章
陈谷秋其实也不知道陈春燕为什么要强调郑家大郎,但陈春燕提了,她照办就是了。
“没什么不行的!我们以后合作的地方还多着,不用计较得这么清楚。”
郑婶儿到底是不好意思了,她扬了扬手里的粮食,“我带了五十斤来,这个不要钱了。”
算是预先支付往后的鸡边角料费用了。
陈谷秋回忆了一下陈春燕的叮嘱。
陈春燕说升米恩,斗米仇,得拿捏好度,如果郑婶儿提出带来的粮食不要钱之类的要求,陈谷秋得拒绝,但不能全部拒绝。
她说:“那我们可占您便宜了,这样吧,这五十斤米我把损耗除开,给您算钱,成吗?”
家里存的粮食都是存的谷子,需要了,再碾成米,碾米的时候就有损耗,一般一斤米能出六至八两米。
郑婶儿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她甚至还松了一口气。
这样有来有往的,关系才能长久。
陈谷秋才刚开始学算数,算不清楚损耗,就把米提到财务室。
“张先生,您给算算这袋米给多少钱。”
陈谷秋说着就把跟郑婶儿的交易说了进去。
张汝城面色古怪,“也就是说算了损耗,这一袋粮食的价格还按谷子的算?”
陈谷秋点头。
张汝城:“……成吧。”
虽然不知道这是哪儿来的缺心眼儿卖粮食的,但既然自家没吃亏,他就不刨根问底了。
他把谷子拿去过称,以确保数量没出岔子。
他说:“五十斤多一点,就按照她说的五十斤算,一斤算出七两米的话,五十斤粮食就出三十五斤米,没问题吧?”
陈谷秋有些懊恼,她也不知道有问题没问题,但她得装作自己听得懂才行,不然以后别人想愚弄她,她根本发现不了。
她点点头,“嗯,没问题。”
张汝城就写了张条子,“没问题就盖个章,我这边才好批条子拿钱。”
陈春燕今儿不在酒楼,给张汝城留了十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陈谷秋取了私章,给条子上盖了章。
张汝城又取了财务公章给条子盖了章,这才拿出钱来,让陈谷秋带去给郑婶儿。
“……是按一斤出七两米算的,您不要觉得吃亏,碾子把米碾碎了,酒楼就用不了了,算七两是多的,有时候能出六两米就不错了。”
其实就算是打碎了的也没有浪费了的,喂鸡喂鸭喂猪都行的啊。
郑婶儿没有异议,“拿了钱就走了。都是打过米的,都知道损耗,你别多心,我也别多心。”
开了一次头,今后的交易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跟郑家交易,能不能买到粮食倒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要跟郑家大郎合作,陈春燕看上了人家的木工手艺。
那人雕勺子没问题,那么让他雕纺车的零件,问题应该也不大。
纺车现在是有十架,可并不是说永远不会坏,与其下一次再那么麻烦的在外面买零件,还不如自己培养木匠。
陈春燕这是在下饵引郑家大郎上钩呢!
陈谷秋到底觉得占了人家便宜,临了,又跑去给郑婶儿装了一包鸡杂,“这个炒芹菜很好吃。”
第523章
陈春燕和三个婶子在厨房里忙活,燕儿爹燕儿娘出去借桌椅去了。
她家今天请客暖灶的事情就这般不胫而走。
“哟,这院子真不错,人家有个好娘就是不一样,你瞧瞧你娘,钱都赚到你闺女身上来了,打量着把你闺女拿去卖钱呢!”
这个声音……是陈二婶的。
陈春燕已经对陈家剩下几房人有了生理性厌恶了,听到他们的声音,脑壳就不由自主痛了起来。
她丢下手里的菜,“婶子们多上上心,我出去瞧瞧。”
“你看这种的是个啥,要死不活的。”
陈春燕从灶房后面绕过来,正好看到陈二婶在揪着她宝贝疙瘩枸杞的叶子在瞧。
枸杞才移栽几天啊,还没有定根呢!叶子打蔫儿也是正常的!
陈春燕声音冷冷的,“不认识最好别碰,谁知道你赔不赔得起呢!”
陈二婶收回了手,瘸着一条腿往前走,“瞧你说的是什么话,一家人就算弄坏点东西,你好意思叫我赔?”
陈春燕被这强盗逻辑气得够呛,“我东西坏了,跑去报官,你说官老爷会不会让你赔?”
陈二婶:“一家人说什么报官不报官的。”
陈春燕拦住陈二婶,不让继续往里走,“上一次我丢钱的事情没有报官,但不代表我就忘了,我怕我家再丢东西,还请贵脚免踏贱地。”
“这房子修得不够敞亮,我听人说人家家里用琉璃做窗户,那才真是好呢!这间屋子还不错,我以后就住那儿了!”
陈春燕震惊地看着刚进院子就开始给自个儿安排住处的张氏,深刻怀疑这个女人失忆了。
他们已经撕破脸了,这都忘了吗?
“奶,您这是唱哪出啊?我们家可是被分出来的那一股,当时可是没分家里一分钱啊。我们现在有贵人帮扶,好不容易攒下点家业,您就带着您的儿孙上来吸血了,您不怕我亲奶晚上敲您的门啊?”
张氏是不怕活人的,但她真的怕死人,她晚上都不敢出屋子上茅房,一直都用的是夜壶,哪怕有味儿,她都忍了。
张氏推开陈春燕,“再怎么分出去,你爹也是我儿子,我来我儿子家做客,不行吗?”
做客?
那是行的。
谁也不能说不赡养老人是不是?
但您这副架势,那是做客吗?这怕是来了就不会走吧。
陈春燕气得肝儿疼。
陈家老宅那边肯定出幺蛾子了,不然这群人不会给她来这么一出。
张氏带着二房三房以及陈竹心都来了,一个陈春燕根本拦不住。
陈春燕索性就不拦了,她转身去了灶房。
“婶儿,留一个人在这里就成,您们出去帮我看着点家当,我怕丢东西。”
“这个老婆子也太欺负人了,你放心,你家那点事儿我们都知道,绝不能让你吃亏,这都分宗了,还这么巴巴地上门,也太不要脸了。”
“多谢了,婶子,今儿麻烦你们了,今天的工钱给你们翻倍。”
陈春燕匆匆丢下一句话就出了门。
她始终坚信恶人自有恶人磨,她是小辈,身份上就不占便宜,不管陈家老宅闹了什么幺蛾子,这事儿吧,都得请外援来解决。
第524章
张氏几个当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几个人进了正屋,鞋也不脱,直接上了炕,盘腿坐着。
屋子比陈家的老屋大了一圈不止,青砖大瓦,炕也宽敞,脚下还有地龙,住进来肯定舒服得不得了。
张氏指点江山,“你说说,都这么有钱了,怎么不知道买一点家具呢?”
婶儿:“呵呵,有钱?您怕是没心肝吧。人家分出来单过,您给了一分钱没有,还好意思说人家有钱!人家要是真有钱,哪会不置办东西?人家啊,这才是会过日子的,先把裤腰带勒紧了,把房子修起来了再说。”
张氏横眉立目,“你是哪个,我在我家说话,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婶儿:“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的人手脚不干净,主家请了我来帮工,我就得不错眼地盯着。”
陈竹心拉了拉张氏,“娘,我去隔壁院子瞧瞧,那儿看着不错,我以后住那儿!”
正院两边隔着一条花廊的是两个独立的四合院,一边是个傻大哥傻二哥以及陈修言住的,一边是个陈谷秋和陈春燕住的。
婶儿当时就捧着肚子笑了起来,“哦哟哟,我见过不要脸的,我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你还是个大姑娘呢,到了人家家里,说住就住,羞死个人了!”
陈竹心看了张氏一眼,张氏眼睛冒火,她的底气就足了,她知道她要是跟这个人吵起来,张氏肯定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我到我大哥家,随便我怎么样,管你什么事!”
婶儿:“你这个年纪快嫁人了吧?要是这么不晓事,谁家的男娃敢娶你呀!分宗,听得懂么,分宗!从礼法上讲,你们完全是两家人了,既然是两家人,你凭什么在人家家里耀武扬威的!说句不好听的,你家就算犯了株连九族的罪过,也株连不到人家燕儿一家身上。”
张氏暗暗着恼。
早知道她死活都要拦着不准分宗了。
不分宗,下面的弟弟妹妹都是燕儿爹的责任,分了宗,就没燕儿爹什么事了。
只赡养父母他们推脱不得而已。
讲理讲不过,她干脆就不讲理了,“这是我儿子家,我让我女儿住关你屁事,老虔婆你最好滚远点别碍事,不然我儿子来了,有你好瞧的。”
婶儿被气得不轻,她活了这么大年纪了,还没被人叫过老虔婆呢!
“我拿了主家的工钱,就要替主家办事,你们今天就算说出大天来,也休想得逞。”
婶儿说完就往那里一坐,伸出条腿踩在炕沿上,挡住出去的路。
“老姐妹你进来,陪我守着他们,我们一起守着别让他们闹幺蛾子。”
陈春燕糟心得很,她先去了梁婶子家了解事情经过。
梁婶子当然不承认她听到了陈家的事情,陈春燕也不能信啊,就凭梁婶子那爬梯子也要看八卦的劲头,陈家还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婶儿您别多心啊,我不是来兴师问罪的,我就是想知道老屋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奶竟然带着人要去住我们新家,这就太可笑了啊。”
梁婶子眼神有些闪烁,嘴巴翕翕。
显然是知道点什么东西,却又不好开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