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郑婶儿听完许京墨的话,自然千恩万谢,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那什么,先前我……我那么对你们……”郑婶儿说着脸都红了,十分不好意思地绞着手指。
许京墨反过来安慰郑婶儿,“婶儿,您这样做是对的,面对陌生人,是该有戒心,我们不是歹人,可万一遇上歹人呢?”
郑婶儿放松了些,“我有一句说一句啊,平常我也不这样,这不是你们来的时间太敏感了么,每年春天要春耕的时候,隔壁村都要跟我们争水源,这几天正闹得凶,村里突然来两个陌生人,由不得我不怀疑是隔壁村派来打探消息的,这手段他们也不是没使过。”
陈春燕挑眉,你们农村的生活这么精彩的么,连间谍都用出来了,真感觉自己待在假农村。
许京墨温和有礼,听郑婶儿如此说,当即便道:“可以理解,婶儿不必放在心上。”
陈春燕倒是兴趣颇浓,“婶儿你们这儿是咋回事啊,我怎么听着这么悬乎呢?”
郑婶儿愤愤然,“还不是隔壁村不干人事儿么,他们村在我们村上游地方,一到春耕时节,就开渠把水引走了,河水到了我们这儿就只剩个底儿,别说浇地了,就连平常洗衣服,都没水!”
她指着郑货郎说:“我男人的脑袋就是被那群王八犊子开的瓢,不信,你问他们。”
那几个护着郑货郎回来的汉子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表示事实就是如此。
争水争到了这个份儿上,也就离闹出人命不远了。
陈春燕:“就没人管管?”
郑婶儿哈一声,嘲讽至极,“怎么没人管,县衙里来了人教训几句就走了,谁还能天天看着他们,要是我们多上县城里告几次,他们就敢把水全都蓄起来,等到夏天发水的时候,再一口气放下来,把我们的田全淹了。”
这可真是不干人事儿了!
陈春燕还记得上辈子,她家乡还没发展起来时,二环内都还有很多农田平房,那时,上游的人在河里涮尿桶子,下游的人在河里洗衣服,根本不知道上游的人干了啥事儿。
住下游的人真是天然的弱势一些啊。
陈春燕:“那你们这么打,他们夏天不也照样放水淹你们么。”
一个汉子接话道:“我们当然不会让他们掐住喉咙!今天就是偷摸去把他们村的蓄水池掏漏的。只可惜耽误了些时间,天亮了,我们才被他们逮到,打了起来,要不然我们铁定能全须全尾回来。”
你们也是人才。
陈春燕看着许京墨,一阵无语。
许京墨这人医术很好,为人处事也很好,但遇到不讲理的情况,他便有些束手无策了,他无奈地会看着陈春燕,表示他没有好主意。
陈春燕:“这不止一条河吧?”
郑婶儿:“还真只有一条,山上的小溪都汇聚到了那条河里,如果不用河水,我们就得上山挑溪水,还不得累死个人。”
山上,溪水。
陈春燕抓住了两个关键词。
她目光灼灼地看着郑婶儿,“如果我能帮你们解决水源的问题,你们能帮我个忙吗?”
第301章
郑婶儿有些不信,上下打量陈春燕,“你能解决?”
陈春燕笑着说:“如果我们不说,您看得出我们能救人吗?”
自然是不能的。
郑婶儿:“这事儿我们做不了主,得问过村长。村长刚走了,我帮你叫他去。”
陈春燕:“让别人去叫吧,您还是想办法先抓药,把药熬上才是正经,我们出门可没有带药。”
郑婶儿一拍脑袋,“这可咋整!”她咬牙一阵,忽然道,“你们是来取东西的对吧,我帮你们找,找到之后你们能送我一程吗,我们村可没有马车。”
顺便的事儿,陈春燕自然不会拒绝。
“好的,麻烦您了。”
郑婶儿连连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今天要不是你们,我男人就没了,你们买了啥,我不收钱。”
陈春燕笑道:“钱还是要付的,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我们不贪您这点便宜。只是如果以后我们再订东西,麻烦您帮忙催着点,早些给我们便是。”
郑婶儿笑道:“那当然了,不用你说,我也肯定会这样做的。”
陈春燕便比划着说:“我订的是一个铜质的这么大的圆乎乎的东西,您给找找。”
郑婶儿点头,“行,我马上找去。”
哒哒哒的脚步声过后,便是叮铃哐啷的翻东西的声音。
陈春燕垂眸笑笑,这个郑婶儿也是直爽人啊。
“那个……你刚才说的事情,还作数吗?我能去找村长过来吗?”一个汉子终于弱弱地跟陈春燕搭了讪。
这人年纪不大,还没跟姑娘相处过,刚跟陈春燕说了两个字,脸就红透了。
许京墨不动声色地往前移动了一步,站在了陈春燕前面。
“自然是算数的,请去请村长过来。”
面对许京墨,汉子自然了许多,“好嘞,我马上就回来。”他说完就跑走了。
感觉到身后有一道视线盯着自己,许京墨的脸也腾的就红了。
陈春燕戳戳许京墨,小声道:“阿墨哥,你这样是想我以后都不见人了?”
许京墨的脸红得似要滴出血来,压低声音磕磕巴巴道:“不,不是,是,是……”
陈春燕打趣道:“是什么?”
许京墨扯着陈春燕走出了屋子,站在屋檐下,被冷风一吹,他才觉得好些。
“这不一样,二狗子跟你说话,我就不……刚才那个人看你的眼神不一样……”
陈春燕觉得这样子的许京墨有些可爱。
她觉得许京墨敏感过头了,刚才那个汉子看她的眼神确实不一样,但不是看喜欢的人的眼神,而是看到了比自己有本事的人的那种崇拜的眼神。
她又戳戳许京墨,“怎么就不一样了?”
许京墨讷讷的说不出来话,他能说刚才那人的眼神让他觉得不舒服吗,他不愿意别人这样看燕儿。
他整个人都绷紧了,陈春燕知道不能再逗了,再逗这个人该坏掉了。
她便说:“知道了,以后我看到这样看我的人,我都离得远远的。”
那你最应该远离的就是祁轩!
话到了嘴边,许京墨又咽了回去,算了那是她的朋友,就这样吧。
许京墨点头,“我们燕儿最听话了。”
第302章
在门口站了一分钟,陈春燕就被许京墨给拎进了屋子。
屋子里人太多,味道也怪。
天气凉,洗澡容易感冒,而且也不方便,这里的人都不大洗澡,可想而知身上的味道有多么精彩了。
刚才许京墨主动拉她出去,她还松了一口气,本来嘛,她也不好主动提离开的话,但刚刚离开那屋子,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被许京墨拉了回来,她心里那个郁闷啊。
她说:“要不我去帮郑婶儿找东西吧,她半天都没找到,搞不好是不认识艾灸盒。”
许京墨认真看着陈春燕,知道陈春燕的心思,“马上就好了。”
陈春燕用一根手指撩开门帘往外看,那一丝丝透出来的风吹在脸上,她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许京墨走过来把她的手抓了回来,把帘子按了回去,“你现在不能受风。”
好无奈啊!
以前许京墨也会管她,但现在许京墨管得更宽更严了……
婚事现在反悔还来得及吗?
她忽然觉得去找一个傻不愣登的男人嫁了或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她啥事儿都可以说了算。
许京墨忽然开口:“别瞎琢磨了,答应了我的事情就不许反悔。”
陈春燕转身盯着许京墨看了好一会儿,才泄气似的靠到了墙上。
许京墨目不转睛地看着陈春燕,终于问了个问题,“如果……”他刚开了个头就停下了。
陈春燕等了一会儿,见他不说下文,疑惑地转头,“如果什么?”
许京墨:“如果祁轩和我同时向你家……你会选谁?”
陈春燕憋了一会儿,扑哧笑出声,“别想这些有的没的的,我跟他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你是不晓得,我在县衙听说了,他是什么国公府的世子爷,就我这样的,在他家怕是只能做通房丫头。要是那样,我宁愿去死。”
许京墨放了些心的同时,又有些不高兴,“不要把死啊死的挂在嘴边,不吉利。”
陈春燕老老实实点头。
古人啊,忌讳就是多。
她忽而想起她上辈子的母亲给她讲过一件事,她母亲小时候,每到过年她外婆总要提醒一句,初一不许说鬼。
她母亲答应得好好的,可到了第二天,她母亲一睁眼,还没撩开帐子,手就抓着帐子,脸贴着帐子问她外婆“妈,你看我这个样子像不像披毛鬼”,她外婆顿时一顿好打,打得她母亲嗷嗷的。
她想到这里,唇角就勾起了一抹微笑。
许京墨温和地问:“笑什么?”
陈春燕摇摇头,“我只是觉得你越来越啰嗦了,比我阿娘还啰嗦。”
许京墨伸出手指轻轻在陈春燕脑门上弹了一下,“这不叫啰嗦,这叫关心。”
陈春燕笑了,“是是是,你是关心,我阿娘那才叫啰嗦。”
许京墨有些无奈,“你阿娘那也是关心。哦,对了,你阿娘几时回来?”
陈春燕眨眨眼,“要不阿墨哥你亲自去接她吧,还能加个印象分。”
许京墨的脸又不可控制地红了,他不自在地别开脑袋,“听说你家要买牛羊,你们人手不够,我跟着去瞧瞧,也是应该的。”
第303章
“哎,是不是这个?”郑婶儿冲了进来,手里还转着一个东西。
陈春燕和许京墨同时回头。
陈春燕立刻伸手接过郑婶儿手里的东西,她拧开一看,又轻晃了晃盒底的插针,十分稳当。
她才点了点头,“是这个。”
她转身就把艾灸盒递给了许京墨,“阿墨哥,你看看。”
许京墨研究了一番,立刻明白了艾灸盒的妙用,“得再外面加一个布套,不然会烫着人。”
陈春燕颔首,“正是。你觉得如何,如果可以,我们就多订做几个,一事不烦二主,咱们还在郑货郎家订。”
许京墨点头,“这个挺好的,做灸疗时就省力了。再订……十一个吧,送六个去阿爹那里。”
他说完就看向郑婶儿,“这个是留着做样品,还是我带走?”
郑婶儿想了想,还是道:“那就先留在这儿吧,我男人这伤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了,我知道他在哪儿订的货,我带着这个帮你们去订也行。”
许京墨:“那就麻烦您了。”
郑婶儿:“我先把这东西拿去放好,我们就出发,行吗?”
许京墨:“行。”
陈春燕看向许京墨,许京墨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便走出了门外。
他取下陈春燕留在车上的衣服,吩咐二狗子,“待会儿郑婶儿过来,你载她去城里抓药,多谢。”
二狗子答应一声,“好的。”
许京墨:“今天耽误你和秋儿做生意了,这些钱你拿着……”
二狗子连连摆手,“这可不敢要,这门生意还是燕儿给我的,我帮她办点事儿还收钱,我成什么人了!你瞧着吧,秋儿肯定也没蒸鸡蛋糕。”
许京墨还是没缩手,“时间也不早了,如果待会儿赶不回家吃饭,记得在城里买点东西填饱肚子。”
二狗子把许京墨的手一推,“我带着钱的,而且填肚子也用不了这么老些钱,我买两个窝头就能对付过去了,倒是你和燕儿,你们在这里吃什么?”
许京墨见二狗子实在不收钱,便缩回了手,“村里那么多人,还能饿着我们么。你路上小心,稳当些,不要着急。”
二狗子点头,“那你们等着我,我回来载你们。”
许京墨笑着点头,转身走了进去,走了两步,忽而停了下来。
二狗子:“咋啦?”
许京墨:“秋儿开始学写字了,你要学吗?”
二狗子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我,我不成的。”
许京墨:“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会,都是慢慢学的,不要先否定自己,不试过怎么知道就一定不行呢?”
二狗子:“我真的可以吗?”
许京墨:“可以的。”
二狗子终于笑了,“那我去买一套笔墨纸砚。”
许京墨:“笔墨纸砚太贵了些,你可以学燕儿的方法,用毛笔蘸了水,现在桌子上练字,等练出了字形,再买墨和纸。”
二狗子重重点头,“嗯,谢谢小许大夫指点。”
许京墨颔首回了屋。
郑婶儿见许京墨退回来了,一时间惊疑不定,怀疑许京墨是不是不愿意送她进城了。
许京墨:“婶儿快去吧,二狗子在门口等着的。”
第304章
郑婶儿听见马车在外面等着她,顿时放下了心,一溜烟朝门外跑去。
她边跑边嘱咐,“晚上别急着回去,就在我家吃晚饭啊,我待会儿顺便带一斤肉回来。”
许京墨本想说不用麻烦的,但郑婶儿已经嘭一声关上了门。
他垂眸摇了摇头。
救人是应该的,这是他阿爹一直教育他的,他一点都不想接受诊金以外的感谢,那样反倒让他觉得是负担。
陈春燕撩开帘子,走到廊下,朝许京墨微微一笑。
许京墨走到陈春燕面前,伸手揉了揉陈春燕的脑袋,“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
陈春燕摇摇头,她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许京墨,“阿墨哥,你是不是不愿意让郑婶儿请吃饭?”
许京墨有些惊讶陈春燕的聪慧,又有些开心,燕儿是懂他的啊。
他颔首,轻轻地嗯了一声。
陈春燕拍拍许京墨的胳膊,“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你不愿意吃郑婶儿的东西,不外乎是用医者自居,但你要是换个角度想,咱们要经常跟郑婶儿他们合作,就是伙伴关系,在伙伴家吃顿饭又怎么了?我们下次来的时候,可以带点鸡蛋糕来请郑婶儿吃,也是一样,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有时候太强硬地拒绝别人的好意,反而会得罪人,还不如把这份好意记在心里,等合适的时候回报回去。
许京墨眼睛亮晶晶的,“燕儿,你真聪明,真通透。”
陈春燕毫不谦虚地点点头,“那当然,也不瞧瞧我是谁。”
许京墨无声地笑了起来。
两个人正说着话,大门又被人推开了,先前陈春燕见过的一个老者率先入内,他身后还跟着一个青年汉子。
那老者便是指挥人背郑货郎回家的人,与陈春燕只是擦肩而过,把郑货郎送回家之后便匆匆离开,大概是处理后续的事情去了。
村长也是真的忙,进来后就开门见山地问:“便是你说可以帮我们村解决水源的问题?”
陈春燕点头,“正是。如果我能帮你们存解决水源的问题,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您放心不是太难的事情,也不会违背您们做人的原则。”
村长为人十分谨慎,不问方法,先问陈春燕要他们做什么事情。
他们村已经有一个大敌了,要是再招来一个,他才真是要气死了。
“你先说说要我们帮什么忙吧,如果事情不可为,我宁可跟隔壁村斗争到底。”
陈春燕道:“不是什么难事。我家的地有些宽,而我家买了地之后就没钱雇工耕地了,所以我的要求是请村里的壮劳力帮我把家里的地开垦出来,以备春耕。”
这倒不算什么事儿了。
村里的壮劳力很多,大家都是种田的好手,齐心协力去帮这女娃家开垦农田,也要不了几天。
村长一合计便觉得可行。
他道:“我答应了。你说说你的方法吧。”
陈春燕抬手指向村后的大山,“我听郑婶儿说,山上有很多溪流,溪水都汇聚到河里,而河只有一条,你们才受制于邻村,对吧?”
村长点头,“确实如此。”
陈春燕笑道:“我的方法就是直接从溪流取水,截邻村的胡。”
第305章
村长神色一动,“你的意思是从山上的溪流截流,把水引入村中?”
陈春燕点头,“这个工程有些大,我会帮你们先画工程图,你们拿到了觉得可行,再去帮我家耕地不迟。”
水往地处流,陈春燕的设想是利用天然的地势差,她完全可以建一个自来水系统出来,这么一截流,河水肯定会便浅,但也能从根本上缓解两村的矛盾。
邻村再霸道,也不至于霸道到跑到这边来把山上的溪水也截流蓄起来吧。
村长有些犹豫,“这个耗费大吗?”
陈春燕:“那要看你需要那种了,材质可以是木头的,可以是铁的,可以是陶瓷的……工程量一样,但材质不同,价格差别也很大啊。”
村长一听便知道其中的猫腻了,木头的定然最便宜,这漫山遍野的都是木头,就地取材,也就费点人工了,只是木头嘛,很容易腐朽,用不了多久就坏了。
他看向陈春燕:“这个更换起来麻烦吗?”
陈春燕点头:“有些麻烦,不过如果条件不允许,还是暂时用木头的比较好,等以后存了钱,再一截一截的换成铁的最好。”
村长惊奇了,“如果用铁,岂不是很容易生锈?那可是用来喝的水啊!”
陈春燕道:“如果在铁上刷几层漆,不仅可以解决生锈的问题,就算遇到野兽踩踏,也不容易被踩破。”
村长颔首,“那这些东西你准备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
陈春燕见村长确实着急,便笑看向许京墨。
许京墨打开药箱,从里面拿出笔墨纸砚,亲自研磨,再把笔和纸递到陈春燕手里。
陈春燕三下两下画好了一座山,又画了几条溪流,又画了一些线条。
她画完之后又画拆解图。
“您看啊,这东西叫水管,就是把水引到各家各户的东西,大概这么粗,把这东西斜斜埋进溪流里面,溪流的水就有一部分直接灌进水管里,再通过水管送到大家家里。”
村长:“万一隔壁村的人发现了这东西,在溪水里投毒怎么办?”
许京墨微微一笑,“在活水里投毒,那得多少毒才能毒得死人?你放心好了,县城里只有我家一家医馆,我家绝不会随便卖砒霜等毒物给人。就算他们去大城里,能买一钱二钱的,撒在活水里,也能被稀释干净,不会有事的。”
陈春燕点头,“语气担心他们投毒,不如担心他们搞破坏把水管给堵了,或者那锄头把水管砸了。”
村长摸摸胡须,笑了。
也是啊,往活水里投毒想毒死人,哪儿可能啊!
村长:“行。你在仔细帮我合计合计,再教教村里的人怎么弄这个水管,我让村里的壮劳力明天就去你们村,给你家耕田去。”
陈春燕笑着点头,“好呀。那我现在去实地考察一下,要想让水顺利流进你们家里,要考虑的东西还不少,我必须亲眼看过,才能给你们详细的图纸。”
村长顿时觉得眼前的小姑娘厉害得不得了。
“我陪你去。”
许京墨却按住了陈春燕,“你昨儿还不舒服,不许出去,当心受风。”
第306章
听了许京墨这句话,陈春燕还没说什么,村长却着急了。
“这可怎么办?若是要往后延,我们还得被隔壁村拿捏多久啊。”
陈春燕扯扯许京墨的袖子,“阿墨哥,我真的没事了。”
许京墨却异常坚决,“今天不可以,等你好了,我们下次来取艾灸盒的时候,我陪你上去。”
陈春燕声音变得软软糯糯的,“阿墨哥。”
许京墨面不改色,耳朵却悄悄红了,“撒娇也没用。”
陈春燕只能无奈地朝村长摊手,“没办法,我师兄不同意。”
师,师兄么……许京墨的耳朵更红了,他偶尔路过茶楼的时候,会听才子佳人的故事,好多都是师兄师妹……
那时不觉得什么,这时再听这个称呼,便觉得格外不同起来。
村长也不是会随意放弃的人,他索性叫来还留在郑货郎家照看郑货郎的几个汉子一起商量。
“不能受风而已,挡着点风不就完事儿了。”
“你说得容易,那风可是四面八方来的,你挡哪儿?”
“哎,老李头家不是捡了个城里老爷不要的肩舆么,我们在那个肩舆上绑几根棍子,再用布围一圈,不就能挡风了么。”
“老李头家什么什么捡了个肩舆?”
“他家女儿不是在有钱人家做丫鬟吗,那家人的肩舆旧了,换了新的,旧的就不要了,那丫头想着那肩舆好好的,捡回来就算没用,当柴烧也好啊,就让她爹去把肩舆捡回来了。”
村长当即拍板,“那还等什么,赶紧的,去找老李头把肩舆讨来,别让他把肩舆劈了当柴烧了。”
“村长,您看啊,你马上就要到晌午了,那二位的午饭还没个着落,您说这该怎么安排。”
村长一拍脑袋,“你瞧我,把这事儿给忘记了,你们赶紧忙去吧。我去让媳妇把他们俩的饭带出来。”
陈春燕趴在窗口,把村长他们讨论的话全都听在了耳朵里,回头笑看着许京墨。
“阿墨哥,人家准备了挡风的肩舆,你这下阻止不了了吧。”
许京墨一指头弹在陈春燕脑门上,“我是为着哪个才拒绝的别人,你还幸灾乐祸。”
他此话说出口,才觉得不妥,轻咳两声,别开了视线。
老一辈的话果然没错,未婚夫妻不宜见面太多,以免犯错。
他和燕儿的名分还没有定就已经这样了,以后定了……
定了之后怎么样呢?
难道还能不理她?
他实在是做不到啊。
燕儿很多奇思妙想,是他或者他阿爹都难以企及的,真要不理燕儿了,他不但会少一个脾性相投的伙伴,也会少一个说话的人。
陈春燕根本不知道许京墨心中的纠结,她伸手在许京墨眼前晃了晃。
许京墨捉住陈春燕的手,只刹那就放开了,他后退一步,“燕儿,我刚才失礼了,你莫要怪我。”
陈春燕拉拉许京墨的袖子,“阿墨哥,你该不会是因为……就要与我生疏了吧,如果真是那样,还不如不要……我们像以前那样相处就很好了。”
因为什么,不要什么,陈春燕虽然没有宣之于口,许京墨却都懂了。
第307章
许京墨懂了,心却也慌了,他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心慌成这样。
他有些手足无措,“我会注意,我们还像以前那样相处,你不要……不要反悔。”
陈春燕歪着脑袋看了许京墨一会儿,更加确定许京墨提出求亲不是因为“合适”,而是真的动了心。
她眨了眨眼,在这个年代,选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比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好啊。
她拉了拉许京墨的袖子,“好。”
许京墨这才松了一口气,笑了。
过了半晌,他才转过头,别别扭扭地说:“我会……待你好的。”
陈春燕微微一笑,“嗯。”
郑货郎躺在床上哼哼起来。
陈春燕走到床边伸出手覆在了郑货郎的额头上,开始发热了。
她的脸色有些不好,许京墨立刻就懂了。
“我去拿醋来。”
陈春燕摇头,“他这个情况用物理降温不顶用的,就像小儿积滞发热,用物理降温就没用,得用泻下法,那样才对症,才好得快。”
许京墨:“你什么时候自学的小儿病症。”
陈春燕噎住了……她能说是她小姨生了个二胎,比她小了二十岁,她才晓得的吗?
她打了个哈哈,“我学物理降温法的时候一道学的,人家只告诉了我哪些情况下有用,哪些情况下没用而已。”
许京墨立刻接受了这种说法,很多东西都是各家的不传之秘,人家愿意告诉陈春燕,已经是陈春燕极大的幸运了,根本不能奢望更多。
他笑着说:“你可真受欢迎,要换成是我,别人指定不告诉我。”
陈春燕笑着摸了摸鼻子。
这些东西在她上辈子根本不难学到,各种养生的医术、指导养育小儿的医术随处可见,基本上进入社会的人都说得上一点点,至不济也知道喝枸杞能养生。
难的是诊脉和施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非专业中医学院的学生或者是中医世家的孩子学不到。
许京墨亲自伸手摸了摸郑货郎的额头,不由得蹙起了眉头,越来越烫了,可药却还没有拿回来。
“你且出去,我来试试施针可否退热。”
陈春燕退到了门外,耐心等候。
许京墨施针完毕,就把陈春燕叫进了屋子,与他一起耐心等待,可郑货郎的热却一点都没有退。
他看向陈春燕,“你可知道其他方法退热?”
青霉素了解一下。
郑货郎这是伤口感染了才发的热,柴胡那些肯定都不对症。
她琢磨了一遍自己知道的东西,忽然眼睛一亮说:“要不先熬点蒲公英水给他喝?”
蒲公英相当于广谱抗生素,能应付很多炎症,或许有用呢?
话说青霉素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可恨没有学西医啊!
许京墨当即点头,就算是普通人,在春天里喝点蒲公英熬的水也是很好的,很多人在春天都会长疹子,不过若是在疹子长出来之前喝点蒲公英水,就不会长疹子了。
既然是有益无害的东西,喝一碗也无妨,他便外出采摘蒲公英去了。
这种植物非常顽强,在春天开得到处都是,好找得很。
第308章
许京墨:“我出去一趟。”
许京墨不放心陈春燕,陈春燕就放心许京墨吗?
在陈春燕看来,许京墨虽然不是娇生惯养的人,但在乡村里依然不是十分如鱼得水,万一遇到什么事儿,他恐怕不能应付自如。
她当下便提议,“我陪你一起。”
许京墨:“不行,你就留在这里。”
陈春燕还想说什么,一个村民已经叫住了许京墨。
“大夫,你这是准备去哪里,村长给你准备了午饭,就在这里吃饭啊。”
许京墨:“郑货郎发热了,郑婶儿还没回来,我得上山采点药。”
村民:“采药啊,我不是不懂的,不然我都帮你去了,我可熟悉这片山了。”
许京墨眼睛一亮,“我需要的药草名为蒲公英,有的地方又叫灯笼花,你知道吗?”
村民:“哦,就是那种轻轻吹一口气,白色的花瓣到处飞的那种植物?”
许京墨点头说是。
村民觉得很神奇,“那种野草也是药?那岂不是漫山遍野都是药了?那个治疗啥的?”
许京墨张口就吊书袋,说出口的全是佶屈聱牙的东西,村民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很厉害,也记住了蒲公英是一种好东西,生病了可以尝试着吃点。
陈春燕看村民的样子就知道村民的想法,赶紧提醒,“吃药得对症,你可千万不要乱吃,胡乱吃药,药也会变成毒,能要人命的。”
村民打了个寒颤,“知道了,我绝对不敢乱吃。那我现在去帮你们采药了,很快就回来。”
许京墨去了灶房,先看了一圈,眉头就蹙了起来,这家好像只有铁锅。
陈春燕跟在许京墨的身后走了进来,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熬药不能用铁锅。”
许京墨点点头。
陈春燕打开碗柜,拿出个最大号的瓷碗出来,放到锅里。
“这样呢?能行吗?”
熬一整服药是不行的,但是只熬蒲公英应该够了。
许京墨笑着说:“应该可以,多熬一会儿就成,你是怎么想到的?”
隔水炖盅了解一下。
陈春燕听人说过,中药里的某些成分会跟铁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性,是以只要不让药与铁锅直接接触,在理论上就没问题了。
隔水加热很慢,两人先将灶孔里的火点燃了,让锅里的水慢慢加热,才转到外面去提了两桶水上来准备好洗蒲公英。
许京墨:“洗蒲公英用不了这么多水吧。”
陈春燕点头,“我是觉得用普通的水给郑货郎清理伤口不太干净,那样会让他的伤口反复发炎,我想试着弄一些蒸馏水出来。”
当年上学时,她的老师给她讲过一个故事,就是说有位科学家觉得蒸馏水是最干净的,里面除了水,什么都没有,便让自己的女儿一直饮用蒸馏水,但她女儿却因此死了,因为蒸馏水里面没有矿物质之类的东西,反而害了他的女儿。
这个故事具体讲的是谁,她已经记不得了,但是故事的内容却让她记忆犹新。
许京墨:“蒸馏水是什么?”
陈春燕:“水煮沸之后上面就会出现一层白雾,我们把白雾冷凝,就能得到蒸馏水。”
第309章
中学实验里面做出的蒸馏水只是一次蒸馏,如果想要得到更高纯度的蒸馏水,就得在水里加入碱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二次蒸馏,不过二次蒸馏或者更多次的蒸馏,要避免容器中可溶于水的部分,得使用石英蒸馏器皿,根本不是陈春燕现在的条件达得到的。
所以只能蒸馏一次了,就算只蒸馏一次,也比直接打上来的井水好啊。
说句不怕恶心人的话,生物存在了千千万万年了,生死存亡会产生无数垃圾、粪便,这些东西哪一样不会影响到水?
就算是深层地下水,也是慢慢渗透进地下的,天知道它在那途中经历过了什么。
水本来就是反复利用的资源,要想它完全纯净无害……那是不可能的。
陈春燕上辈子饮用的水,也都是经过过滤净化的,到了家里,也还要被净水器净化一次,不然总觉得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
许京墨:“你准备怎么做?”
陈春燕眨了眨眼睛,这个时代没有玻璃,不过她看到过古法制作蒸馏酒,还记得那种装置的样子。
“我们可以用木头,你看啊,这边是这样子的,中间连接着一个长长的管道,这边做冷凝。”
她一边讲一边快速将那种装置花了下来,照例画了分解图。
“这东西其实不用多大,加热的部分和冷凝的部分都只需要拳头大就行了,这样也方便携带。”
许京墨:“现在做这个来不及了吧。”
陈春燕点头,“也是,不过下一次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这样就可以降低外伤者感染发烧的几率。”
许京墨点头,“是,如果你还有什么想法,可以多跟我沟通。”
陈春燕当然有,“说起蒸馏,我们最好蒸馏出一些高纯度的酒出来,用高纯度的酒来清洗伤口其实更好。”
她记得医用酒精和酒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
常见的医用酒精是用淀粉类植物经糖化再发酵经蒸馏制成,相当于制酒的过程,只不过医用酒精的蒸馏温度比酒低,蒸馏次数比酒多。
但白酒也能做医用酒精,只不过成本相对较高罢了。食用白酒大多数都是纯度在60%以下的,一旦分馏提纯到75%就为医用酒精了。
陈春燕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将白酒提纯到75%,毕竟她也不知道植物酿造成酒的方法,只能用现成的。
许京墨:“也是用你说的蒸馏水的方法吗?”
陈春燕点头,“但东西得弄大一点,我们得将酒煮沸,这样才能收集到酒精。”
“酒精?”许京墨笑了,“这个名字取得很贴切,酒的精华。”
陈春燕也笑了。
两人凑在一起商量改进蒸馏酒的方案,许京墨不懂什么物理化学,但陈春燕将基本的原理讲了之后,许京墨的奇思妙想就出来了,两个人讨论得非常热烈。
就在这时,出去采药的村民回来了。
陈春燕接过蒲公英,向村民道了谢,这才舀出水仔细冲洗。
蒲公英……可真是脏啊。
一般菜洗三遍就看不到什么污垢了,蒲公英你洗了还有脏东西掉出来,洗了还有脏东西掉出来,简直逼死强迫症。
第310章
陈春燕还在洗蒲公英,整整用了一桶水还没有洗干净,她又用上了第二桶水。
等到装蒲公英的盆里不剩一点沙土了,她才把蒲公英绾成一团放进锅里。
村民采了很多蒲公英,许京墨便将蒲公英摊开铺平,晾晒在院子里。
陈春燕就守着灶台,等清凉的水变成了一碗褐色的药汁,她才拿舀了大半碗药汁递到许京墨手里。
“阿墨哥,你去喂药吧。”
锅里的蒲公英就让它继续炖着,还得让郑货郎再多喝几次药才行。
许京墨并没有觉得陈春燕指挥他做事有哪里不对,他反而觉得这样很好,郑货郎的年纪虽然足够当陈春燕的爹了,但是喂药已经算很亲密的行为了,该规避的也要规避。
他对郑货郎就没有对陈春燕那么客气了,发现郑货郎牙关紧咬,不好意思,他直接捏着郑货郎的下颔,逼迫郑货郎张开了嘴。
郑货郎就在没什么意识的情况下,半靠着炕头,一勺一勺喝完了药。
他拿出纸笔开始记录郑货郎的情况。
发热了用蒲公英这种药,还是第一次,他得把所有情况记录在案。
许京墨还是有些忧心,他偏头看着陈春燕,“万一不行,我们得想点别的办法。”
陈春燕眼珠一转说:“如果不行就试试黄芩,再不行还有金银花,如果还不行,还有鱼腥草和马齿苋。”
中药里的广谱抗生素她就记得这些了,如果还不行,只能求佛主保佑,天上掉下来一支青霉素或者头孢了。
许京墨慢慢记录,“你说的这些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没想到对治疗外伤引起的发热还有奇效。”
陈春燕摇头,“是不是有用,还得试啊,我只知道这几种药可以消炎,具体针对那种炎症,却不清楚。”
许京墨点头,“我们慢慢研究。”
许京墨认真的模样似乎闪着光,叫人移不开眼。
他感觉到陈春燕的目光,抬起头冲陈春燕微微一笑。
陈春燕心中一动,忽然道:“我想起个方子,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可以治疗疖肿、咽炎、扁桃腺炎。”她张开嘴指指自己的扁桃体,“那个位置,如果肿了,引起发热,可以用这个方子退热。”
许京墨下意识问:“这个方子叫什么?”
每一个不同的医家流派用药的习惯都不同,方子也自然不同,很多方子都是不传之秘,他不知道也不奇怪。
陈春燕:“这个叫蒲地蓝消炎饮。”
蒲地蓝消炎片OTC了解一下。
许京墨:“有没有服用禁忌?”他也就是随口一问,没指望陈春燕知道,谁知陈春燕竟然真的开了口。
陈春燕:“孕妇慎用。”
她当然不记得服药的注意事项的,但有一条她记得,消炎药嘛,基本都写着孕妇慎用这一条,或孕妇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许京墨又记录下了这一条,再伸手去摸了摸郑货郎的额头,额头温度还很高,但却没有再继续升高。
村长来了,“二位,先去吃午饭吧。”
陈春燕点头,“阿墨哥,我们先去吃饭,吃过饭再回来给他喂一次药。”
第311章
村长家也不是土豪,饭菜也都很简单,但为了招待客人,还专门杀了一只小鸡,用来炖了蘑菇。
都是榛蘑,采摘后,晒干了,炖鸡的时候临时泡发,炖好之后可香了。
陈春燕非常没有出息地咽了口唾沫。
许京墨笑着揉了揉陈春燕的脑袋,低声道:“我家里还存着些榛蘑,回头让阿成带到村里来。”
陈春燕连连摇头,“不了,我可不杀我的鸡。”
许京墨被陈春燕如临大敌的模样逗笑了,在陈春燕身后发出低低的闷笑声。
陈春燕反手推了许京墨一下。
许京墨这才忍了笑。
村长:“二位大夫都坐吧,不要客气。”
屋子里只有村长,村长的家人都在其他屋吃饭。
乡村里的规矩比较松,好多人家如果人口比较少,都是一大家子一桌吃饭,毕竟条件不好,要分桌也不太可能。
但有一条基本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比如客人来家里了,女人孩子是不上桌的。
但村长考虑到今天的客人里面有个陈春燕,是个女娃,他便让家里的青壮年都回避了,只留下他这个老头子,这样就显得不那么怠慢客人了。
“准备仓促,没什么好菜,二位大夫随便吃点。”
陈春燕:“已经很丰富了,多谢村长款待。”
村长看陈春燕更顺眼了,有本事又有礼貌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村长:“吃着吃着。”
他见陈春燕二人不动筷,这才先动了筷。
陈春燕和许京墨这才开始吃饭。
村长几次想说话,却因为陈春燕和许京墨吃饭时都安安静静的,他便只能闭上嘴了。
吃完了饭,村长没动,他媳妇进来收拾了桌子。
村长这时才有机会问:“我们已经改好了肩舆,下午你能跟我们上山一趟吗,你放心,我让人全程抬着你,绝对不让你受一点风。”
陈春燕很自然地看向许京墨。
许京墨想了想,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毕竟吃人嘴软,再加上如果真有他们说的那种加了布挡风的肩舆,其实也无碍的。
村长像了了一桩大事似的松了一口气。
他搓了搓手,“那我们什么时候上山?”
陈春燕:“郑货郎需要人照顾,您看派谁去照顾,我有事情要叮嘱他。”
村长立刻把大儿子叫了进来。
陈春燕:“在郑婶儿回来之前,一个时辰给郑货郎喂一次药,药在灶台上煨着的,喂药的时候小心别呛到人了。如果期间郑货郎退了热,就别喂药了。”
她只熬了一株蒲公英,药效可能不太够,药液也没有提纯,只能摸索着多喂几次了。
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点了点头,“我记住了。”
村长挥挥手,他儿子就离开了屋子。
陈春燕便道:“那我准备准备就出发吧。”
她说是准备,也就是上个厕所,在野外上厕所啥的,她还是比较排斥的,谁知道地底下会不会爬出只虫子来……
《浮生六记》里就记载着沈复是如何被叮的,那一段在陈春燕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是以能不在野外解决五谷轮回问题,就尽量不在野外解决。
第312章
陈春燕解决完问题,洗干净手,众人已经等在院子里了,且个个看着她。
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她不是很喜欢,便赶紧钻进了肩舆里。
肩舆上围的是蓝底碎花布,很有农村的特色,却是一匹新布,看来隔壁村真是把人逼急了,不然他们也不会为了让陈春燕上山实地看一下情况就用一匹新布,要知道这十里八村的,就没有几户人家是过得好的。
肩舆晃了晃,被两个汉子扛在了肩上。
许京墨紧紧跟在肩舆旁边,眼睛一直看着肩舆,生怕这些人一个不小心把陈春燕给摔了。
走出一段距离后,他见这两个汉子抬得很稳,这才放下了心。
陈春燕摸摸肩舆的扶手,又摸摸座椅,觉得这种感觉很新奇,肩舆的造型虽然跟滑竿差不多,但坐起来的感觉还是有差别的。
肩舆稳稳当当的,滑竿则是上下一颤一颤的,胆子稍微小点的,坐在上面还会害怕。
她记得她第一次做滑竿还是上辈子在峨嵋坐的,那会儿还是下山,她坐在滑竿上别提多害怕了,两只手死死抓着扶手,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栽倒下去。
许京墨轻声道:“不舒服要记得讲。”
陈春燕稍稍靠近许京墨一些,隔着碎花布道:“我知道,你放心,我没有发热了。”
许京墨这才没说什么了。
村里汉子走惯了山路,脚程很快,不多时就上山来到了溪流边。
陈春燕撩开碎花布看了看,又看了看村子的位置,“这里不够高,得再往山上走点。”
村长挥挥手,两个汉子便又抬着陈春燕往山上走去,他们两个人的气息都有些粗重了,不是因为陈春燕重,而是因为肩舆本身就重,这毕竟是个实木造的东西,又那么大个,重肯定是相当重了。
陈春燕敲了敲肩舆,“林子很密,没有风吹进来,我下去走一走吧,二位叔且在这里休息一二。”
两个汉子把陈春燕放了下来。
陈春燕笑着道谢:“辛苦二位叔了。”
两个汉字爽朗地笑了,“这事儿真要成了,是你帮了我们村大忙,是该我们谢你的,你千万不要再说谢我们的话了,我们当不起。”
陈春燕摇摇头,没再说什么了。
许京墨则将陈春燕带来的衣裳披在了陈春燕身上。
陈春燕虽然不冷,却也没有拒绝许京墨的好意,还将衣裳拢了拢,顺着溪流往山上走。
溪边的泥土很湿,湿就意味着很滑,一个不小心就能摔个屁股蹲儿。
陈春燕从地上捡了根树枝杵着,才避免自己与大地亲密接触。
许京墨脚下一滑,陈春燕眼疾手快地扶住了他,可饶是如此还是吓了他一大跳。
陈春燕赶紧道:“阿墨哥你赶紧也捡一根树枝杵着吧,这地太滑了,不好走。”
走这种没有开发过的山道,需要徒步鞋和登山杖,布鞋根本不防滑,陈春燕和许京墨都有些狼狈。
别看人家村长走得稳当,刚才那两个汉子抬了人也没问题,人家那是走惯了的。
但陈春燕不一样啊,她穿过来后还没走过这种湿滑的山路,而许京墨是个城里孩子,只跟着陈春燕上过几次山,两个人都经验不足。
第313章
三个人磕磕绊绊地又往山上走了几里地。
陈春燕回头看了眼,心里估算了一下,这个位置已经差不多高了,她便捡起块石头在大树上划了几道线。
“村长你记住了,工程就从这里开始,不要记错了哦。”
村长十分郑重地摸了摸那几道刻痕,又对照着周围几棵树,记下了这些参照物,才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陈春燕交代完毕,这才从腰兜里摸出她预先准备好的炭条和宣纸,开始根据地形和力学原理画工程图。
她不是学这个的,只有一些很基础的物理知识,但是这也不是建摩天大楼,有基础知识,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一下,就算弄出来的自来水工程有问题,问题也不大,毕竟村儿里的都是平房……就算压力不够,也不至于出不了水。
她一边观察地形,一边画图,村长就在旁边看着,看到不明白的随时提问,她也耐心,村长问什么她就答什么,反正最后这个工程还是得村长盯着,她不可能天天往这个村子跑,她家里还有那么多事儿,她才刚刚累得病了,要劳逸结合才行。
生了病体力就是跟不上,她之前也没觉得上山多累,今天却特别疲惫,往山下走了一里路后,她就走不动了,下山比上山更难,就算她很注意地走丁字步,也还是有打滑的时候。
她摇头说:“这里不能走了,太滑了,我们还是绕点路,走靠里一点的地方吧。”
话是这么说,但也不是真绕太远,陈春燕还得查看地形,是以他们三个也就是远离了溪流两三米而已,这些地方也还是有些滑,还滑得好点了。
陈春燕半靠在一棵树上顺了顺气,她感觉腿脚不是很有力气,得缓缓。
许京墨打开一个挂在腰间的小布包,从里面拿出一块小小的红糖塞进陈春燕嘴里。
“唔!”
许京墨:“补充点体力。”他把小布包递到村长面前,“叔,要不?”
村长摆手,“牙齿不好了,吃点甜的就牙齿疼。”
陈春燕捂着自己的嘴巴,心里也开始担心了,这个时代没有牙膏啊,陈家的人平时都是用盐刷一刷就完事儿了,而且牙刷的毛刷粗得吓死人,刷到哪儿就戳到哪儿的牙龈。
这么吃糖,等不到老牙齿就全坏掉了,得想办法自制牙膏才行。
陈春燕记得几个自制牙膏的方法,但每一个都需要用到小苏打,小苏打是啥,是碳酸氢钠……这么一听就知道这玩意儿不是随随便便能弄到的了。
头疼。
她抬手揉了揉脑袋。
许京墨有些担心,“头疼了?是不是又发热了?”
陈春燕摇头,“头不疼,也不是,头也疼,但不是那种疼。”
许京墨被陈春燕弯弯绕绕的话给逗笑了,“是刺疼,闷疼,还是一阵一阵的疼。”
陈春燕又连连摇头,“不是啊,我是在想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牙齿保持白净还能让牙齿不坏。”
许京墨:“少吃糖,早晚用盐水漱口。”
哎,真怀念上辈子的这个美白那个脱敏牙膏啊!
话说碳酸氢钠的化学式是什么来着?
第314章
碳酸钠溶液经过二氧化碳碳化后,再经分离干燥,就可以得到碳酸氢钠。
那么问题来了,碳酸钠溶液应该从哪里来?
陈春燕捂住自己的脑袋。
自打她读大学后,用得最多的还是物理知识,基础化学知识还行,再难点的,呵呵,拜拜了您嘞。
早知道她有沦落到自制牙膏、香皂、肥皂、花露水的一天,她一定要学好化学。
许京墨瞄了村长一眼,见村长在看水,没有注意这边,他就将手放在了陈春燕脑袋上。
“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就暂时别想了,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你能想到办法。”
陈春燕点头。
这些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她至少还学了一些东西,站在了那么多伟人的肩上,她再努努力,也不是不可能研制出来的啊。
她朝着许京墨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休息好了,三个人继续朝山下走,照旧是走一段,陈春燕停下来绘制一番图纸,再走一段,再停下来绘制一番图纸,两个时辰后,他们终于跟等着他们的两个汉子汇合了。
这下陈春燕就轻松了,她钻到肩舆上,由两个汉子抬着,叫停,人家就把她放在地上,她就坐在地上画图纸,叫走,人家又把她扛在肩上,任劳任怨。
到了山下,陈春燕又回望了一下那座山,又把图纸在脑海里回忆了一遍,确认无误了,才将图纸叠好了,放进腰兜里。
村长眼睁睁看着陈春燕收起了那张图纸,嘴巴都张大了,甚至还伸出了尔康手。
“这……”
陈春燕笑着道:“这张图纸我得留个底,回去我再照着画一张给您,万一您手里的丢了或者坏了,大家也不至于抓瞎。”
村长连连点头,“还是你考虑的周道,走吧赶紧回家。”
村长心急火燎的,也影响到了帮陈春燕抬肩舆的汉子,两个人脚下移动,当即抬着陈春燕就想跑。
陈春燕赶紧拦着他们,“等等。村长,这个地方是出水口,之后还得将水引进各家各户,但是今天时间不早了,后面的图纸,我下一次再来画,这个我得跟您说清楚,以免您觉得上当受骗了。”
村长连连答应,一路上都在花式夸陈春燕,夸得陈春燕都不敢掀开碎花布了。
她到今天才觉得能够受得住彩虹屁的人真不是一般人,换她就不行。
村长把人送到郑货郎家,便让两个汉子去把肩舆还了,这才陪着陈春燕和许京墨一起进了门。
马车就停在大门口,他们都知道郑婶儿和二狗子回来了。
许京墨进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郑货郎烧退没。
他手放在郑货郎的额头,露出放松的笑容,烧竟然真的退了。
他站起身,询问村长家大儿子,“给郑货郎喂了几次药,每次多少,热是什么时候退的?”
那汉子挠了挠头,“喂了三次,每次这种碗大半碗吧。热是什么时候退的,我还真不知道。”
他走出门外,先朝站在院子里的陈春燕微微一笑,才进了灶房。
“婶儿,熬药呐?还没喂过叔退热的药吧?”
郑婶儿朝八仙桌一指,“熬好了,还没喂,他也没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