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5章
陈春燕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她昨天有想过陛下会把她叫进宫训斥一顿,或者罚俸之类的,却从没有想过陛下会为了她训斥张贵人。
是以当她看到一大早就有人抬着一箩筐拜帖进来时,都有点回不过神来。
京城何时多了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家了?
湘竹和墨竹齐齐上前查看箩筐里的拜帖。
“小姐,这些拜帖很多是昨天就投过的,想必这些人家想见您的心非常诚,这才投了第二次。”
是吗?
陈春燕总觉得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发生了。
“你们出去打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墨竹和湘竹对视一眼,湘竹婷婷转身而去,只留下墨竹在原地挑拣拜帖。
第一筐拜帖还没有挑拣完,第二筐拜帖又被人抬了进来。
京城里权贵多如牛毛,并不是所有家族都给陈春燕送来了拜帖,昨天送拜帖的只是大部分,而今天出了这档子事,让人意识到陈春燕的能量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很突兀,哪怕是没有想要结交陈春燕的权贵,也都往永昌侯府送了拜帖。
陈春燕回到书房,拿出字帖来练,一来是为了让自己静下心来,二来字太久不练也会变丑。
她才写了一页大字,湘竹就面色古怪地回来了。
陈春燕:“怎么回事?”
湘竹:“坊间传言,张伯爷被勒令不准进宫,就是因为他冲撞了您,就连向皇上告状的张贵人都没有得好。”
嗯?
陈春燕睁大了眼睛,心说她昨天送礼送得还真是及时啊,提前安抚了皇上的情绪。
她放下笔,往椅背上一靠,手指轻敲下巴。
再不想见这些人恐怕也不行了。
这些人越是好奇她,就越会盯她盯得紧,那样的话,她做起事来就束手束脚了。
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她就算再小心避人耳目,也难以保证她做的事情当真没有任何人发现。
这么想着,她就用手扒拉了一下旁边的拜帖。
“我在新乡的宅子修好了吗?”
皇上其实赐了陈春燕一座县主府,只是县主的品级本就不算太高,京城又被御使盯着,宅院不能僭越,显得有些逼仄。
陈春燕离开前就命人在新乡给她修建了别院。
别院引河水为湖,这不是劳民伤财的行为,反而为那条河提供了泄洪的渠道。
那条河真的容易洪水泛滥。
而且那时候流民太多,没有生计很容易出现问题,给陈春燕修房子,一修差不多就是一年,这些流民也就安定下来了,即便现在没有再修宅子,他们也有余力去找别的活计了。
那个别院工程量巨大,最后也不负花出去的钱,变成了京城附近一等一的豪宅,有北方园林占地广阔的特点,也有江南园林的精致秀美,非常值得参观。
湘竹躬身回话,“刚修好不久,前几天刚上最后一遍漆。”
陈春燕颔首,“叫点人去暖暖屋子,过几天办个宴会,请这些人都来参加。”
第2566章
整个永昌侯府都因为陈春燕的一个决定忙碌了起来。
刚建好的房子冷冷清清的,没有人气。
好的房子需要人养着,而再好的房子没有人住,也会坍塌,就是这个道理。
陈春燕的别院人手不够,永昌侯府就派了自家人过去帮忙,还让丫鬟们就住在厢房,帮陈春燕暖屋子。
文家听到消息,也派了人过来帮忙,那些人和墨竹湘竹都挺熟悉,就算不熟,至少也见过,觉得面熟,她们使唤起文家的人来,更加得心应手。
这么大动静瞒不了人,京城里各方视线都汇聚了过来。
马车川流不息,从城里到城外,从城外到城里。
看样子是有大事发生了。
京城某处茶棚里,茶客们端着杯热茶听八卦看热闹。
“又过去了,这已经过去的第二十三辆马车了吧?这辆是从哪儿过去的,我看看啊,哦,是双鱼胡同方向,那就是新阳县主自己宅子过去的马车。”
“二十三辆……谁家也养不起这么多马吧?”
“那当然是养不起的!可你没看到,城外也不停有马车过来,只不过走的是另一条路,为的就是不跟自己的马车抢道。不过就算如此,永昌侯府至少也有五辆马车,首辅大人家里至少有两辆,剩下的就是新阳县主自己凑的了,要不然跑不出这样的声势来。”
“快看,又来了一辆!”
所有人都朝那辆马车看去,然后就发现不对劲了,那辆马车确实是从永昌侯府方向过来的,却不是朝城外去的。
这是……
一群人一头雾水,盯着粼粼而去的马车发愣。
一个好事者啪地把两枚铜钱拍在桌子上,“我去看看。”
他小跑着缀在马车后面,不多会儿又跑了回来。
茶棚里的人都招呼他坐下,“那辆马车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跑错了方向?”
好事者摆摆手,抓过别人的茶壶,往自己嘴里倒了一大口茶,才说:“不是不是,那辆马车是去给各府送请帖的,新阳县主要办赏菊宴。”
最近正是菊花开得好的时候,办一场赏菊宴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办个赏菊宴需要这么大的阵仗?
好事者看着众人惊奇的目光,不禁觉得有些得意,他闻了闻,挑了壶好茶,又咕咚咕咚往自己嘴里灌。
茶主人虽然有些恼怒,但确实还想听好事者往下说,也就按捺下了怒气。
好事者喝了茶,抹抹嘴,才说:“你们是没看到啊,我就跟着那辆马车跑完了一条街,新阳县主就把那条街上有头有脸的人家全请了。这赏菊宴办下来,不说绝后,那起码是空前了。”
“我的天啊,这是不是说,没有被新阳县主请到的家族就被默认为上不得台面了?”
这……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这个说法渐渐从这个茶棚流传开来,由各家的仆从带回了家里。
不少还没受到请柬的家族都有些慌神了,琢磨着是不是得罪了陈春燕,或者陈春燕瞧不上他们。
这这这……不是公开处刑吗?
第2567章
被别人指着鼻子说:你家不行。
这是京城人家不能忍受的事情。
要说活得舒服,其实生活在京城附近乡镇更舒服,物价便宜,地广人稀,可为什么一定要钉在京城呢?那是为了面子。
既然为了面子可以吃那么多苦,那么为了面子,他们也没什么做不出来的了。
一个个没有收到请帖的人家都行动了起来,有的敲开了邻居家的门,有的登了很久不联系的亲戚家的门,提上礼物,求的只不过是这家人去新阳县主别院时,能带上他们家的女儿。
京城里乱糟糟的,这一场热闹持续到陈春燕的赏菊宴正式开办,还没有散去。
秋日的暖阳正好,城里的车马如龙,排着长队蔓延向城外,城门大开,根本不检查出城的马车,可依旧拥堵。
陈春燕昨日就先出城住进了别院。
别院住了几天人,好歹有了点人气,有了家的味道。
陈春燕站在正屋门前做伸展运动,看着墨竹和湘竹忙活。
这两人没有抱怨的话,可都觉得还是有蔡大丫在身边比较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蔡大丫都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的,倒是她们俩,要应付这么多宾客,感觉到了些许的力不从心。
她们俩时不时朝陈春燕看去,一时间惊为天人,因为陈春燕真的一点都不紧张,该干嘛干嘛。
陈春燕注意到了她们的眼神,笑着说:“没什么好紧张的,这些人本来就是来攀附我的,我请她们来就算是给足了面子,就算有哪里照顾得不周到,他们也不会心生怨恨,顶多……”她垂眸低笑一声,“就是在背后叨咕几句,背后说的,我们又听不见,不用理会。”
哎……是这个道理啊。
她们在文家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大贪官,为了敛财,给自家的母亲办寿宴,有头有脸的富商都收到了请帖,他们自然不敢怠慢,准备了很多奇珍异宝作为寿礼,可他们到了寿宴上,才发现那个大贪官真的不做人,居然请他们吃馒头咸菜。
馒头咸菜还没有多的,馒头一人一个,咸菜一桌一盘。
据去过的人说,那是他们这辈子吃过的最贵的馒头咸菜了。
这么一想,两个丫鬟心里放松了不少,她们准备的至少不是馒头咸菜,不说山珍海味样样俱全,至少一百多两银子一桌的席面是有的。
还请了戏班子,准备了游船,小姐们爱玩儿的琴棋书画,少爷们爱玩儿的弓马骑射,样样俱全,可以说是很用心了。
有一个小丫头匆匆跑进来,“小姐,第一个客人登门了。”
陈春燕抬头看天。
这似乎来得太早了点。
不管是不是觉得太早了,既然客人到了,她就得露面。
她匆匆换了件见客的衣服,去了花厅。
一个俏丽的女子背对着门口而站,看背影,很有几分熟悉。
陈春燕:“表姐?”
张诗笑盈盈回头,“表妹!我听说你大宴宾客,想着人手肯定不够,就自告奋勇过来帮你招呼夫人太太们了。”
第2568章
各家宴请宾客的规矩都差不多,夫人太太们由夫人太太们招待,小姐少爷们由小姐少爷们招待。
张诗来得非常及时。
陈春燕拉住了张诗的手,“幸亏有姐姐过来帮忙,要不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诗嘻嘻笑,“不用客气,大哥二哥他们应该也快到了,到时候外院就交给他们吧。”
陈春燕便知道这是永昌侯府的大人们特地安排的,而张诗也是专程被叫回来的了。
果不其然,没等多会儿,世子夫人和二夫人便带着张谦和张让来了,而张词则被留在家里备考。
自打开始读书,所有活动,除了文会,就基本上和张词无缘了。
太夫人过大寿,张词才被允许休息一天,而那一天的功课过后还是补上了的。
张谦和张让与陈春燕相互见礼,便去了外院等候。
客人们陆续上门,女客被迎进了内院,男客就在外院玩儿他们的东西。
为了避免女客被男客冲撞,陈春燕特地从廖家商行那边调了些人手过来,调来的丫鬟也都是廖家训练好的,稍微吩咐几句,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陈春燕留在内院,和一群小姑娘待在一起,还没说几句话,丹瑶公主就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走过来了。
按理说有了驸马的丹瑶公主不该和一群小姑娘凑在一起,可她是公主,她要过来,谁又敢说一句不该来?
一群小姑娘诚惶诚恐地站起身。
丹瑶公主也没觉得哪里不合适,她只是朝陈春燕招手,“太无聊了,你陪我走走。”
陈春燕转头对墨竹说:“请表小姐过来陪客,我陪公主散散步。”
丹瑶公主脑袋仰得高高的,一副不好接近的样子,等走远了,确定大家都听不到她说话了,她赶忙问:“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陈春燕:“那天从公主府出来,我就做好了安排,再耐心等一段时间,应该就有回信了。”
丹瑶公主想想也是,距离那么远,也不可能短短几天就收到回信。
她点点头,转而说:“不管这事儿做不做得成,我都承你这个情。啊,对了,我听说工部要趁着枯水期疏通河道,你有没有兴趣?”
陈春燕眉头一跳。
丹瑶公主的潜台词,她听懂了。
疏通河道的猫腻简直太多了,京里流传一句话,朝廷拨的银子如果能有一半用在疏通河道上,那么那个工程就足以拼优了。
可见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这事儿别人能干,陈春燕不能干。
她虽然爱钱,但君子爱钱取之有道,她不做昧着良心的事情。
她笑了笑,说:“多谢公主的好意,我实在没有承接工部工程的经验,这事儿就算了吧。”
丹瑶公主秀美微挑,显得有些凌厉。
她都把好处给出来了,陈春燕却不要,她都有点怀疑陈春燕是不是不想尽心竭力帮忙了。
陈春燕一眼看穿了丹瑶公主的心思,赶忙说:“公主知道我的,我其实是个大夫,算是做医药起家的,如果公主在军中有人脉,可以让我把医药卖到军中去,我一定会记得公主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