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农TXT下载大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农全文阅读

作者:又尽     大农txt下载     大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645章

    至此,小姐太太们对五味居的安全性再无疑虑,她们也自在起来。

    其实不用怎么招呼,到了新的地方,看到熟悉的人,都三三两两地散开了,看到感兴趣的,便叫来小丫头问是怎么玩儿的。

    一时间棋牌室里坐满了人。

    陈春燕让郑林做的是四川麻将,就是没有东南西北发财那些的麻将,简单易懂易上手。

    虽然并不是用特别好的木头做的,却还是吸引了众多太太的目光。

    小丫头们简单讲了规则后,太太们便四个一桌玩儿上了。

    陈春燕到的时候,听到的就是嘭嘭甩牌的声音。

    她看向廖敏柔:“这个时候怕是不太适合打扰她们,还是去别的地方吧。”

    小姐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脸了,她们听说这里有美容室,便蜂拥而入,美容室里有订做的美人靠,不是木头做的,是皮沙发形式,却做成了美人靠的模样。

    小姐们躺在美人靠上,接受过陈春燕培训的小丫头便开始给小姐们做脸。

    洗脸那些都是基本的,顺带还要点脸上的穴位。

    陈春燕没有学过美容,但她做过呀!

    她的记忆再加上跟许大夫学过医,记忆中的美容师给她点了哪些穴位,她基本上能够默写出来。

    按摩面部的手法虽然不能完全复原,但她根据自己感受到了,大概教给小丫头还是行的。

    她当时是这么说的,“不要拘泥于我教的东西,我教的都是基础,如果你们发现了更好的手法,可以提出来,会有奖励。”

    小丫头们的干劲非常足,就等着拿她给的奖励呢!

    并不是所有小姐都有勇气拿自己的脸做实验,她们还在观察同伴的效果。

    “你有什么感觉?”

    “很舒服。”

    “怎么个舒服法?”

    “你自己来体验就知道了,我说不出来。”

    ……

    陈春燕:“各位小姐,你们可以去内室体验一下按摩推背,那个舒筋活络,更舒服。

    “你们平时在家也得学女红是不是,低头低久了,脖子酸痛,严重的还会头晕目眩,这时候你们就需要按摩一下了。

    “都是女孩子不要害羞,而且里面每张美人靠旁边都有帘子,可以拉起来阻隔。”

    小姐们不太敢尝试。

    陈春燕推了廖敏柔一把,“你来试试,你平时教书也辛苦了,今天的按摩算我请你的。”

    廖敏柔:“……”

    说这话,亏心不亏心?

    不过她还是相信陈春燕的,只要是陈春燕弄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不好的,至少现在看起来是这样的。

    她哼哼两声就往里面走。

    陈春燕朝一个看上去就孔武有力的丫头招手,“你来。”

    这丫头学的就是身体按摩,见陈春燕招呼,便拿着自己的小筐往里走。

    小丫头:“这位小姐,需要脱衣服。”

    廖敏柔:“啊?”

    她可不习惯在陌生人面前脱衣服。

    小丫头却连看都没看她一眼,自顾自地忙活着。

    她将一张纯白的毛巾扑在沙发床上,又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均码的两件套睡衣来。

    睡衣是长袖长裤。

    廖敏柔见有换的衣服,脸色这才好看了些。

第1646章

    廖敏柔飞快穿上衣服。

    小丫头:“趴在这里,衣服得脱掉。”

    廖敏柔:“……”

    僵持了一会儿,她还是将上衣脱了,趴在了沙发床上。

    沙发床上刚好有个洞,她恰好能把脸放进去。

    小丫头拿出一个瓷瓶,“这是茶树精油,是我们东家最新研制出的产品,推背最好了。

    “茶树精油可以提神醒脑,还能舒缓疲劳和解除肌肉压力。最重要的是可以祛痘。

    “如果脸上有痘痘,点一点点茶树精油在脸上,痘痘很快就会发出来,没两天就好了。”

    她一边介绍,手还没闲着。

    温热的手按在廖敏柔身上,她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陈春燕说的真的没错,这个真的好舒服。

    她之前一直感觉身体僵僵的,被这么按了几下,僵僵的感觉立刻有所缓解。

    小丫头:“力道够不够?”

    廖敏柔:“可以了,很舒服。”

    还在围观面部美容的姑娘们立刻对推背有了浓厚的兴趣。

    有几个胆子大的便率先进了里间。

    里间一共只有四张按摩床,廖敏柔占了一张,就只剩下三张了。

    动作稍微慢一点的小姐,只能等在旁边。

    里间很快就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

    还待在外间的小姐觉得有些惊奇,偷偷往里面看了一眼,那些趴着的小姐们,果然一动不动了。

    真的这么舒服吗?

    有些小姐升起了试一试的心思。

    陈春燕却趁机道:“推背按摩过程一般有两刻钟到三刻钟时间,诸位小姐在这里也是白白等着,不如去看看别的东西,或许你们能找到一样自己喜欢的也不一定。”

    小姐们便都散开了,三三两两的朝旁边的房间走去。

    与图书室相连的是水吧,水吧里有人在演奏古琴。

    这姑娘不是陈春燕培养的,而是她找人请来的,古琴可不是几天几个月就学得会的。

    这姑娘也不容易,父亲犯了事,被罢官回乡,偏偏她父亲两袖清风,家里没存下银子,而他父亲除了读书写字什么都不会,但是没有学堂要请犯官当先生。

    一家人的生计便全都压在了她母亲身上,她母亲过度劳累,做下病来。

    她只好偷偷出门找活儿干,这不,正好遇到了杨彬。

    她得知杨彬是五味居的人,知道五味居的名声,很信任杨彬,便答应来弹琴。

    她没得过名师的指点,琴弹得只能算是尚可,但放在水吧嘛,本就是做个背景音的,也算够看了。

    姑娘们一拥而入,看了一眼那姑娘就没了兴趣,反倒是盯上了琳琅满目的瓶子。

    “那是什么?”

    柜台后的小姑娘说:“姑娘你长得这么漂亮特别适合来一杯贝利尼。”

    小姑娘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她听懂了对方夸她漂亮,她立刻点点头,“好啊。”

    小丫头动作熟练地往调酒器里面加入了发泡性葡萄酒、桃子酒和一点点石榴糖浆。

    如果不是陈春燕要培养一批这样的人出来,府城的五味居不会拖到现在才开业。

    金灿灿的酒液被倒进了玻璃杯里,好看极了。

    小姑娘看得眼睛都直了,“好漂亮啊。”

第1647章

    一群小姑娘立刻被颜色漂亮的酒水吸引了心神,叽叽喳喳地围拢过来。

    这个说:“你看我适合喝什么样的酒水?”

    那个说:“我喜欢红色的,有那种酒水吗?”

    一时间水吧这里成了最得小姑娘欢心的地方。

    陈春燕一笑而过,她穿过水吧去了隔壁的图书室。

    她敲了敲桌子,吩咐小丫头,“泡一壶花开富贵花草茶来。”

    小丫头拿来一个玻璃茶壶,放到陈春燕面前,然后开始往茶壶里注入热水。

    花草茶在热水里缓缓绽放开来,可不就是一幅花开富贵的景象。

    太漂亮了。

    原本好奇打量陈春燕的小姑娘立刻问小丫头要了一壶一样的花草茶。

    她还让同伴点一壶不一样的,两人换着喝。

    这种花茶是陈春燕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第一次看到时是很多年前,在央视的农业频道,讲的是农民如何致富,那一期就采访到了一家人,他们做的就是这种花草茶。

    没有泡发时,团成一团,其实看起来是差不多的,加入水后,花在杯底绽放开来,会因为制作时加入的花草不同,而开出不一样的花来,如一团浓墨重彩的花草画。

    她第一次看就被惊艳到了。

    她相信小姑娘们也会很喜欢的。

    果不其然,这边的惊呼声很快吸引到了隔壁水吧的姑娘们。

    调鸡尾酒不比泡茶快,小姑娘们还在排队,有不耐烦等的便走了过来。

    她们拿着酒水单各自点了一壶茶,当看到花草在水中绽放开,她们也爱上了这里。

    陈春燕淡淡一笑,不管哪个年月,女人的钱果然都是最好赚的。

    能够让这些姑娘喜欢上这里,她就赢了。

    她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靠在沙发上看了起来。

    有小姑娘注意到她,也学着她的样子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下来,静静看着。

    这一看就看入了迷。

    书架上的书都是陈春燕请人去抄的,不仅仅有话本子。

    这事儿一直在进行中,之前是为了给书局增加可刊印的书籍,但书局的人少,效率低,这么多书一时半会儿也用不完。

    那些书生抄来的书也有重复的,陈春燕便将重复的拿了出来。

    陈春燕承诺过,只要拿出来,检查过没有漏页啥的,就会付钱。

    也没说一定要什么书,是以……那些穷困的读书人连话本子都抄。

    她之前听说有个书生的脸皮最厚,听说临县有个举人家的藏书最丰富,他跟人家没有一点交情,却还是上门请求抄书。

    人家自然不乐意。

    凭什么呀,都不认识你!

    但那个书生却不介意,天天揣个馒头跑到人家门口等着。

    那个举人实在是被弄得有些下不来台,好多人都说他不近人情,他只得让书生进门抄书。

    然后……书生也确实是个脸皮厚的,自打那之后,他就天天去,一副要把人家家里的书抄完的架势。

    不过正因为如此,原本快揭不开锅的家里,也有了米粮下锅,而他也顺带看了不少书,这也算是好事了。

    这算是书籍的一个来源。

    陈春燕还告诉书生们,他们可以写话本子,话本子被审核通过了,她会付稿酬,肯定比抄书高。

第1648章

    刚开始,所有书生都对陈春燕的承诺很感兴趣,可当他们兴致勃勃地写完一个故事,交给陈春燕审核后,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熄了写话本子的心思。

    陈春燕的钱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赚的。

    她看过话本子后,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故事老套、逻辑不连贯。

    书生都懵了。

    现在不是就流行才子佳人的故事么,怎么嫌弃他们的老套呢?

    他们感觉自己写得很好看呀!

    陈春燕当场就摸出了一个话本子,那个话本子是她写的,是复述她看过的一本小说,当然了她的记性没那么好,不可能默写全文。

    她只是记得大概的情节,真的是非常大概,只有重要的事件记得清楚而已。

    她将重要的事件默写下来,再进行二次创作,出了一本她看起来都觉得……一般的话本子。

    但这话本子在当下看来是非常新颖的,因为那是一篇重生文。

    书生们看过之后,都没话说了,这样的文章他们好像写不出来。

    里面的情感太细腻了,对于他们这些没有成过亲的单身狗来说,无异于暴击。

    自那之后,他们便调过头去,老老实实抄书了。

    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书生受到了启发,他们重新写了话本子交给陈春燕,陈春燕看过之后竟然觉得还不错。

    就把话本子留了下来,给他们结算了稿酬。

    陈春燕目前的情况,给他们算分成,很显然不现实,毕竟书局如今并没有能力印制话本子,她问过书生的意见后,就采用的是买断的形式。

    每千字二十文。

    她就是要鼓励书生把故事写长,还要写成连载,隔个十天半个月的出一本,只要好看,她就不信那些小姑娘不会过来看。

    那些故事可只有在这里看得见。

    一本话本子那当然不是来玩儿的那么一时半刻的看得完的,陈春燕还非常好心地出了精装手抄本。

    然后价格嘛……翻了十倍不止。

    陈春燕正想到这里,就听到有小姑娘问:“这本书能带走吗?”

    小丫头看了一眼,说:“这是试阅本,是不能带走的。”

    小姑娘就有些失望。

    小丫头赶紧道:“不过我们有精装本,是可以带走的。”

    她说着就从书架上取了一本书下来。

    所有人才发现,原来她们刚才都没注意过的那些用牛皮纸包起来的书是可以买的。

    小丫头:“您要买吗?”

    小姑娘点点头,“现在付钱吗?”

    小丫头看了一眼小姑娘腰间的号牌,“这倒不用,我们五味居的宗旨就是让客人来玩儿得尽兴,一边玩儿一边付钱挺麻烦的,是以都是记账,您离开时,我们才会结算您号牌所记的账。”

    小姑娘的脸扭曲了一瞬,她是跟她母亲一起来的,谁还没点小秘密了,她当然不愿意跟母亲一起付账。

    “现在付不行吗?”

    小丫头:“如果您需要现在结账,当然是可以的,一切以您的需要为准。”

    小姑娘:“那我现在结账。”

    小丫头:“请稍等。”

    她转身朝外面走去。

    屋后有一个雨棚,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号箱。

第1649章

    号箱是陈春燕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汇总账单的招。

    没有电脑,汇总账单就会很麻烦,他们总不能让客人久等。

    于是陈春燕就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客人点了单,或者在哪个房间里消费了,小丫头开了单子,是挂着哪个号牌的客人的单子,就放到哪个号箱里面去。

    客人离开时,无论是哪个房间的小丫头负责结账的,都很很快拿到所有账单。

    号箱上面有一个类似于邮箱开口的东西,账单就是从那儿投进去的。

    号箱上了锁,要打开号箱必须用钥匙。

    钥匙就放在办公室里,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拿到,但是客人拿不到,这就不存在逃单的可能性了。

    小丫头拿了钥匙,走到对面去取了账单,又归还了钥匙,这才拿到那位小姐面前结账。

    小丫头心算能力不差,很快得出了答案。

    她将账单装订在一起,拿着进了图书室,“小姐,请确认,这些是您的账单。”

    小姑娘低头看了一眼,每个账单的出处都是对的,她吃了一块蛋糕,点了一壶茶,要了一本书,嗯,就这些了。

    她觉得有些神奇,五味居的人完全没有打扰她,却把每一笔账都记得很清楚,然而她并没有被监视的感觉。

    她感觉在这样的地方玩耍,很自在。

    她摇摇头,说:“没有问题。”

    小丫头:“一共一千零七十六文。”

    嗯?

    价格是不是不太对?

    小姑娘愣愣地看着小丫头。

    小丫头立刻解释:“话本子一两银子一本,茶和蛋糕都是三十八文,一共一千零七十六文没错。”

    小姑娘:“蛋糕才三十八文?”

    她的声音略略提高了些。

    她刚才因为嘴馋吃了一块那么贵的蛋糕,还怕母亲骂,谁知道竟然没有想象中的贵!

    小丫头是这么解释的,“蛋糕是五味居本店制作的,专供我们分店使用,比较小,而且因为我们刚刚开业,他们为了支持我们,给了很大的折扣。”

    哦,也就是说以后还能不能用这样的价格吃到,那就不知道了。

    待会儿还得再去吃几块。

    小姑娘眼珠转了转,“能带走吗?”

    小丫头笑得很和煦,“小姐,不行的哦,这样的蛋糕流到市面上,我们五味居是要亏本的呢!”

    是了,外面售价这么贵,怎么可能让这边便宜的蛋糕流通出去嘛。

    那就再多吃几个。

    小丫头却介绍,“除了蛋糕,我们其他的点心也很好吃,那些点心却是都能外带的呢!”

    小姑娘却还是对蛋糕最感兴趣,不能轻易得到的,她们才会更上心。

    不过就算如此,她们也足够喜欢这里了。

    这里可以玩儿的东西真多呢!

    书店都是男人去的地方,她们过去很不方便,这边就不一样了,可以让女子安心玩耍。

    以后有空了还要再来。

    男客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男客那边玩耍的东西没那么丰富,但是私密性做得好,茶点也不错,跟家里比还更好些,来过的人都觉得有些家里不方便谈的话放在这里谈其实也挺好的。

    五味居私房菜馆在第一天就打出了名气。

第1650章

    中午时,陈春燕请相熟的人吃了顿饭,人家是来捧场的,她不至于这样还收人家的钱。

    五味居私房菜馆热热闹闹的,北方的太平镇也热热闹闹的。

    聂太太又请了大家族的太太来家里小聚。

    那两瓶玫瑰精油确实不好脱手,就算手里有钱的,除非是冲动之下,一拍脑袋买下了精油,只要稍稍给她们冷静的时间,这生意就做不了了。

    她想了好多天,终于想出了个主意来,今天便是实施想法的时候了。

    赵太太又来了。

    聂太太看到她,皮笑肉不笑地说:“你这几天忙吗?”

    赵太太倒是和往常一样,没什么可忙的,但是她手下的人可忙着呢,忙着挖聂太太的墙角,一直在骚扰董明春。

    赵太太也是个神人,哪怕被聂太太这么阴阳怪气地问到脸上了,她眼珠一转,连表情都没变一下。

    “我哪像你啊,没个正经事做,中馈也不需要我主持,我一天天的,除了傻吃就是傻玩,可羡慕你了。”

    聂太太:“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倒是想像你一样悠闲,可我能吗?

    “我一睁眼就开始处理事情,到了晚上好不容易能睡觉了,还得先伺候老爷睡下,我才能睡。

    “如果我能跟你换一换,我真是睡着了都要笑醒的。”

    虚伪!

    赵太太在心里骂了一句。

    如果真是那样,你倒是把护肤品的代理权交出来啊!

    她呵呵笑着说:“哎呀,各人有各人的福气,我看你好,你看我好的,当真换了,说不定又觉得以前的日子好了。”

    聂太太点头,“可不就是这话嘛!”

    赵太太转身坐在了椅子上,“你今儿叫我们过来有什么事儿,你放敞亮了说,我们也不能在你这儿待太久的。”

    谁请你来了?

    聂太太今天根本没请赵太太。

    这女人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风声,跟着别家的太太就一起来了。

    真是烦死个人!

    本来她还准备多留这些太太一段时间的,结果这女人这话一出,她倒是不好多留了,要不然就是不懂事。

    聂太太:“你们看我的皮肤如何了?”

    一众太太这才发现聂太太没有敷粉,皮肤百里透着红,状态好极了。

    这……

    聂太太:“都是那些护肤品的功效,其实你们的皮肤只比我差了一点点,差哪儿了呢?就差了一瓶玫瑰精油。

    “我知道玫瑰精油太贵了,买来洗脸,谁都心疼啊。

    “可我用了好,我就想给大家分享,我就想了个办法,这也是我这么多天亲身体验之后,想出的办法。”

    赵太太真想吐聂太太一脸口水,要说就说,卖什么关子!

    “你可别再卖关子了,再这样我可不依了。”

    聂太太看了赵太太一眼,“我想出的法子就是以卖代养。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卖三井村的产品,用这个利润来养护皮肤。

    “我卖了这么多天的护肤品,反正快赚回一瓶精油的钱了。

    “我反正是觉得这事儿能做,就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了。”

    不得不说,聂太太的想法很吸引人。

    不用动用原本有数的收入,又能享受到更好的东西……

    为什么不呢?

第1651章

    太太们对聂太太的提议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七嘴八舌地追问起来。

    “你具体是怎么做的?”

    “在哪里买产品呢?”

    “你说的那个三井村在哪里,我们也好派人去问问。”

    ……

    聂太太摆摆手,“你们不要着急,要货嘛,可以从我这里要。

    “我成了……三井村护肤品的北部代理商,所有北方的生意都归我管。

    “你们要了货在北方卖,只能从我这里要,三井村那边是不会给的。

    “当然了,如果你们非得想不开,要去南方卖,也是可以的。

    “南方也有南方的代理,就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熟人找到人家了。”

    北部代理商这是陈春燕的说法,聂管事回来禀报时原原本本报给了聂太太听,聂太太便记住了。

    就是说她得记清楚了,她的售卖范围在三井村以北地区,三井村以南地区有别的人过去销货。

    她当时觉得很不公平。

    从来没听说过南北分界是用三井村分的。

    难道不应该是秦岭淮河一线吗?

    但东西是人家做出来的,人家想卖个谁卖给谁。

    她要是不乐意,人家转脸不卖给她了,她找谁说理去!

    她找人去打听五味居另一个合作伙伴了,才发现那个伙伴是廖家,人家合作的时间更久,而且合作是方方面面的,不独是护肤品。

    她也就熄了与廖家一争的心思。

    反正安安分分地往北边卖,钱也能不少赚。

    这边的皮毛生意和人参生意很好做,富户手里的银钱并不少,不会比江南难赚钱。

    江南的富户看上去鲜花着锦的,实际上家族人口多了,落在每个人身上的资源并不多少,有的家族子弟其实过的还不如北方小户人家的人宽裕。

    要从那些人手里掏银子,那才是真不容易。

    这么想着,聂太太的心里就好受多了。

    赵太太气得牙根都疼了。

    聂太太出了这么个主意,说是为了她们能用上昂贵的玫瑰精油,但实际上还不是为了她自个儿能卖出更多的货,赚到更多的钱!

    她就不信了,货从聂太太手里过,不会加一次价格!

    或许是因为眼神太过炽烈,聂太太转过了头。

    聂太太呵呵笑着说:“当然了,我也不会强求大家来买东西,毕竟三井村的供货也是有限的,不能说要多少给多少。

    “我上一次补货,他们就说没有,让等两天呢。

    “我啊,才刚刚把货补齐,这东西不比别的,它是消耗品。

    “你这个月用了,觉得好,难不成下个月就不用了?

    “那当然是不会的,你还得继续用。

    “你还要用,我的货就不愁卖不出去!”

    确实是这个道理。

    而且往出卖的时候加价多少,还不是她们说了算,三井村不管,聂太太也管不着。

    这么一想,在场不少太太都觉得这事情可以做。

    “你卖给我们是什么价格?”

    聂太太:“当然得比市价低一点点咯,我得有得赚,也得让你们有得赚是不是?”

    “具体是什么价格?”

    聂太太看了赵太太一眼,“这个怎么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呢?得你们有意向了,我们关起门来慢慢谈。”

第1652章

    赵太太能被聂太太那一眼给气死。

    什么意思?

    不就是防着她呗!

    有什么了不起的。

    一转念,她又泄了气。

    能早她一步拿到护肤品的代理权,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三井村守信用,这是谁都没办法改变的事情。

    赵太太只能忍气吞声,“多少年了,你都没提过什么事情,今儿好不容易提了,我们肯定得支持,必须得支持。

    “你要是不让我们掺和,就是跟我们见外了,这可不行。”

    聂太太意味深长地看了赵太太一眼。

    她其实有点佩服赵太太了,为了钱,脸面都可以不要。

    如果换成是她,被这么一眼一眼的带着讽刺地看着,她早就拂袖而去了。

    其实赵太太跟聂太太不一样,她又不是当家主母,在家里没少受婆母和嫂嫂的闲气,养气功夫早就练到家了,等闲不会跟人撕破脸皮的。

    聂太太:“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要是我还不带着你,那就是要跟你断道了。

    “贵货,我会让你们赚一二百文钱,便宜货也能赚一二十文钱,如何?”

    赵太太一算,就蹙起了眉头。

    护肤品套装一套十多两银子,却只能赚一二百文钱?如果还算上运送成本,岂不是倒亏?

    这事儿不能这么干啊!

    聂太太一看赵太太的脸色就知道赵太太想到了什么。

    她毫不在意地说:“这个价格是我算的你们把东西运到高丽去卖的价格,运到高丽去,你们一套护肤品能赚二百来文,一盒面霜能赚一百来文,其他的东西也能赚几十文。

    “到时候在高丽那边进了高丽参,拿回来卖,又可以赚一笔银子,这么来回一倒,你们的钱不就翻番了吗?”

    赵太太差一点骂娘了。

    这女人神经病吧,一竿子把她们支到高丽去了,她自己怎么不去?

    北边乱得很。

    努尔干都司都被异族人占领了,朝廷根本管不到那边去。

    她们派人去了,别说货物搞不好会被抢了,她们血本无归,就连派去的人最终能不能活着回来,她们心里也没有底。

    这一刻赵太太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不过……聂太太却依旧不慌。

    她想起了陈春燕给她的承诺。

    她第二次补货的时候,向陈春燕提出了疑问,就说:“虽然说允许我卖去北方,卖去高丽,甚至卖去倭国,可我也要卖得过去才行。”

    陈春燕当时是这么回话的,“如果你真的决定要卖过去,财货达到了一定数量,我这边可以派卫队保驾护航。”

    当然了,保护费还是要交的。

    这一点两个人其实都有默契。

    现在聂太太就把陈春燕的话搬了出来,“那位燕老板手眼通天,跟卫所有交情,有她在,你们还怕自己的人和货没人保护吗?”

    对于祁轩来说,打谁不是打,反正都是要练兵,如果护卫商队能遇上不长眼的,其实也不错。

    再说了,他不是还能得一笔钱么。

    他也不是在乎那些钱,那些钱大部分他是准备发给护送商队的人的,只有少量的他会留起来,以防万一。

第1653章

    太平镇原本有三大家族,现在却只剩下两家了,还有一家哪儿去了?

    那自然是被陈春燕干掉了。

    人家有卫所的背景那也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她们也搞不清楚陈春燕的背景到底有多深。

    既然敢作保证,那么基本的人身财产安全应该还是有保证的。

    太太们都心动了。

    “你说财货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派护卫队,那么这个一定数量指的是多少呢?”

    这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聂太太:“这还得跟你们需要的护卫数量挂钩。就比如说你们需要一人护卫,得付人家十两银子,那么你们至少得有一千两的货才划算。

    “如果需要十人护卫,那么得有一万两的货,需要一百人护卫,那么得有十万两的货。

    “人家那可是正规的,经过了训练的……绝不是自家府上养的那些护卫可比的。”

    太太们都听懂了。

    护卫费竟然这么高!

    十两银子啊,这可是两亩上好水田的价格!

    太太们面面相觑。

    聂太太又非常贴心地给大家出主意,“你们如果觉得这样的花销太大了,可以几家人合起来一起跑商嘛,人家那边又没说不可以。

    “如果你们能凑出一百万两银子的货,人家就可以派一个千户所护卫你们过去。”

    神经病啊!

    如果真有一百万两银子,谁还劳心费力地往自己怀里扒拉银子,早就躺在银子上睡觉了!

    千户所是不可能有的了。

    不过争取两三个百户所来护卫还是行的。

    她们第一次跑商也不一定要跑多远,就在努尔干都司这头晃悠晃悠得了,等把商路跑熟了再说。

    这样的话,只卖护肤品就不划算,还得搭上其他的货品才行。

    太太们对视一眼,打哈哈道:“我们还得考虑考虑,回头想好了再跟你说吧。”

    聂太太知道这群人要背着她商量事,她也不揭穿,只没口子地说好。

    一群太太从聂太太家离开了。

    刚刚出门,还没有坐上马车,她们就商量开了。

    “我们第一次跑商,钱别压太多才好,万一出点事,哭都没地儿哭去。”

    “我觉得你说得很对,我们一共十几个人,每个人凑几千一万两的,应该没问题,先凑出十万的货来,先跑一次再说。”

    “我们卖什么呢?我们都不知道北边的人需要什么东西。”

    “我听说,胡天八月即飞雪。那应该是很冷的,保暖的东西应该要的吧。那么冷的天,吃的东西应该并不充足,那么食物也应该要的吧。”

    “你这就想多了,我们自己冬储的白菜,储了一冬,还只剩菜心能吃,你运到北边去,还不得全都烂完了呀!”

    说得也有道理。

    她们忽然又想起了那一家名叫菜篮子的店,那家店好像跟五味居也有关系吧,里面就有木耳等干货,数量还不少,价格也公道。

    不知道五味居那边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如果能一次性进货,那可真是再好没有了。

    赵太太:“我的人去过三井村,熟门熟路的,我再派人去一趟好了,那边有个什么东西,我们心里有数了,也好准备不是?”

第1654章

    时间转眼到了翌日,赵太太派了她的陪房管事赵管事去了三井村。

    赵管事来过一次了,直接登了新宅的门。

    董明春没好气地看着赵管事。

    真是不知礼,明明是个外男,还好意思上门直接说拜访大小姐,这是哪家的规矩?

    赵管事被董明春看得心里发毛,“春姐,不用这么看着我吧,我们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了。”

    董明春几乎气个倒仰。

    她当然知道两个人不是第一天认识了。

    她在太平镇被这臭不要脸的骚扰得不轻,每天也没别的话,就是车轱辘话来回说。

    说只要把货卖给了赵太太,燕老板一定不会后悔。

    又说赵太太天生带财,只要跟赵太太合作,保证燕老板的钱一年之内翻两番,两年之内翻三番。

    又说赵太太人脉广,三井村的东西想往出卖,只要跟她合作了,想卖到哪里去卖到哪里去。

    ……

    那么多天啊,每天说的都是这些,说得董明春都能背下来了。

    可是她却不能松口。

    开玩笑,她能给大小姐捣乱吗?

    必须不能啊!

    大小姐的布局是这样的,要推动人去开拓北边的商道,那么前期就得咬紧了牙关,哪怕好处再大,也不能轻易心动。

    这不,咬紧了牙关的好处就来了。

    赵管事主动找上了门,说明他们还是妥协了。

    董明春:“你有什么事情跟我谈也是一样,没必要跟我们大小姐谈。”

    赵管事:“跟你谈,你能做主吗?”

    董明春凉凉地笑,“跟你谈,你能做主吗?”

    赵管事被噎个半死。

    董明春:“要跟我们大小姐谈也可以,请你家赵太太来谈。”

    态度很明确了,请管事来,就只能跟管事谈。

    你家只来个管事,还想跟大小姐谈,埋汰谁呢?

    陈春燕在人人平等的年代里生活久了,其实不太注意这些事情,所以上一次来,赵管事见到了她。

    但那会儿董明春不是不在家么。

    现在董明春在了,就得把赵管事拦住了。

    赵管事无计可施。

    行吧,要谈是吗?来谈吧。

    董明春把人请到了外院大书房。

    大书房里摆满了各种书,连五味居私房菜馆没有的书,这里都有。

    陈春燕的规矩是,有重复的书,才送到私房菜馆去,没有的话,先放在这边的书房里,包括话本子也是一样。

    书局那边反正是要挨个刊印这些书籍的。

    赵管事看着书架上的书眼皮不停地跳。

    他都不知道该说这家人是有规矩的人家还是没规矩的人家了。

    书房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吗?

    区区一个内院管事就敢把人往书房带,真是太没规矩了。

    可是再看书房里的书……连话本子都有。

    似乎这个书房也不是太重要。

    喂!

    谁会把话本子放到外院书房啊,也不怕客人来了看见丢脸。

    赵管事很想揉揉眉心,但是忍住了。

    董明春:“坐吧,不要客气。”

    赵管事心情莫名地坐下了。

    不多会儿就有小丫头端着一杯绿绿的东西进来了。

    赵管事:“这不是茶吧?”

    董明春:“啊!这是我们五味居的新产品,先拿给你尝尝。”

第1655章

    淡绿色的液体散发着独属于酒的醇香,这股醇香里面还夹杂着一股清香。

    嗯,是类似于竹筒饭的清香。

    赵管事抿了一口,“嘶,这酒不错啊。”

    董明春点点头,“这是五味居酿的竹酒,一半会留在酒楼出售,一半会直接对外销售,如果你们要的话,可以买走。”

    竹酒被取出后,大家尝过了,觉得味道不错。

    但是五味居后院并不算大,竹子又是用来观赏的,不可能全部戳洞,用来装酒。

    三井村种苗公司那边就想办法在暖地上种了一片竹林。

    当然了,为了保暖,他们在竹林外用高大的木头建了一圈栅栏,栅栏很厚,足有半个巴掌厚度,密密实实的。

    栅栏里面还建了一圈火墙,这是为了以防万一,遇到暴雪天气,气温骤降,屋里的植物会扛不住,就得烧火墙保暖。

    而顶棚用的是三层玻璃。

    大块的玻璃承受力其实反而不行,用来做房子的落地窗还能看,用来做顶棚……工匠们试过了,承不了重的,毕竟谁也没办法保证雪是均匀地下的。

    雪在某个地方积压太多,玻璃就会破碎。

    工匠们试着调整了好几次配方,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当然还在继续做实验,但眼看着秋天就要过去了,马上要入冬了,该做的保暖措施还没做好,他们就得暂时另外想办法了。

    他们还是采用了小块的玻璃。

    他们让人把顶棚做成歇山顶,但是不是传统的那种歇山顶,而是用粗木头把顶横竖交叉着分成了几乎等量的好些块。

    他们再把玻璃安装到上面,这样一来,本就不大的玻璃,前后左右都有了受力的地方。

    而且他们不止装一块,他们装了三层。

    他们想办法将玻璃粘在了一起,这样一来,厚度就非常可观了,完全可以保证暖棚里的保暖。

    他们还专门留了一块天窗,天太冷时,人爬上去给顶棚搭上茅草保暖,也可以上去扫雪。

    考虑到玻璃比较滑,他们还专门在顶棚上安装了抓手不宽的两排,人上去之后可以手抓脚踩,还可以把安全绳绑在上面,可以说把能考虑到的事情都考虑到了。

    陈春燕去看过了,觉得还不错。

    工匠们便加班加点地赶制玻璃去了,准备一个月内把所有的暖棚搭建好,然后就准备猫冬了。

    竹子移栽了一段时间了,差不多定根之后,便会钻孔,往竹子灌酒。

    别人怎么样,陈春燕不知道,但她这边,只要竹子不死,钻过空的竹子就会一直反复利用。

    像那种为了取酒直接砍掉竹子的事情,她不会做,总觉得太浪费了。

    要在这个地方种活竹子,那得费多大的心力啊,这么浪费,会被雷劈的。

    南方就不一样了。

    南方的竹子成片成片的长,就算是不管它,过几年,它也能发一片出来。

    这是人家的地里气候优势,是北方这边比不了的。

    赵管事:“这个行,这个我买了。实不相瞒,我家太太决定派人去北方跑商,不知道你这里还有什么货物,拿出来我瞧瞧,我也好决定采买哪些东西。”

第1656章

    董明春神情微动,再一次感慨陈春燕有先见之明。

    她带着赵管事朝西边走,那边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集市。

    集市并不是紧贴着三井村的围墙而建的,而是往前面推了两里路的样子,建在了陈春燕刚刚买的荒地上。

    房子并不是建得多么好,就是土坯房。

    土坯是用泥巴和草做成的,这样的房子建好之后并不好看,但结实还是结实的。

    房子建得非常豪放,从东到西拉通建成长条形的房子,然后将房子用墙分割成基本上大小等同的房间。

    为了照明,每个房间都留有窗户。

    商家到集市卖东西,可以租用这样的房子,房子可以按天租,也可以按月租,当然了,按月租有优惠。

    这样的房子一共建成了好几排,总之是现在还用不了的。

    陈春燕命人将后面几排房子都锁了起来,只留下第一排,就这样,第一排的商家还没有进驻满。

    大概是因为冬天快到了,商家们并不看好生意,他们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按天租赁店铺。

    好在建这些房子的成本并不高,材料都是现成的嘛,顶多费点人工,要不然陈春燕想回本,那得等一万年。

    一个单间土坯房,一天只需要十个铜板,但付了租金后,三井村就不会再抽税了,卖多少都是商家自己的。

    原本像郑货郎这些做小本买卖的生意人心里还有怨念,后来就没有了,不抽税了,他们就能赚得更多,而且能够舒舒服服待在土坯房里做生意,谁愿意在外面摆地摊啊!

    土坯房还留了火墙和地龙的烟道的,冬天其实也还是能做生意,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客人来罢了。

    为了方便交易,陈春燕还让盛小冬带着人弄出了一个货币兑换点,如果鞑靼人想买三井村没有的东西,手里又没有钱,可以先到兑换点以物换钱,再用钱买东西。

    说得好听,其实就是把东西卖给了三井村,以陈春燕那雁过拔毛的性子,那些东西肯定都是低价卖,而比市价低多少,还得看那些鞑靼人有没有三井村的户口。

    在那天之后,陆陆续续有不少鞑靼人都申请加入三井村,陈春燕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让他们去跟三井二村的居民合并居住,并让第一批加入三井村的鞑靼人监视后面加入的,等三个月后,那些人没有异动,才会颁发户口。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节约了三井村的人手,以夷制夷,同时,在心理上,三井二村的居民会觉得他们已经被三井村的居民接受了,是自己人,瞧,都给他们委以了重任。

    总之,这些天大家过得都非常和谐。

    草料虽然依旧不是给够了每一家的量,但是每天还在往出拿,牧民们也就不慌了,耐心等着就好。

    这时候,董明春将赵管事带到了围墙旁边。

    赵管事:“嚯,许久不来,我还不知道这里建起了这么高两堵围墙。

    董明春:“嗯,建起来一段时间了。”

    她并没有把赵管事往围墙外面带,而是将人带到了两堵墙中间的仓库。

第1657章

    仓库也是按照陈春燕的要求建的,排列得整整齐齐。

    董明春:“赵管事你要什么货,在这里应该都能置办齐全。这里的货不全是我们三井村的,还有其他人的,不过如果你需要,我能把人叫过来。”

    赵管事震撼了。

    小小一个村子竟然能将生意做成这样,很是让他这个赵家管事汗颜啊。

    他原本就是赵太太的陪房,帮赵太太打理产业,这些年这些产业的出息很是好看,他也自得过一阵。

    但看到陈春燕将一个东西从没有变到有,还做得这么好之后,他那点自得便全都收了起来。

    赵管事:“看看吧。”

    他走到第一个仓库前,本来准备去开门的。

    董明春却拿起了挂在门边的一个板夹,板夹上记录着仓库的信息。

    “这个仓库存的是皮毛。”

    直接将仓库信息露在外面很傻?

    那倒不是。

    那是自信。

    仓库位于高大的两墙之间,还派了人三班倒的巡视,如果这样还能让人钻了空子,三井村也真是该整顿了。

    每个仓库都做了防潮和防火,非常安全,如果实在倒霉,真的起火了,每个仓库周围都有大水缸,可以及时提水救火。

    水缸里的水要求三天一换。

    盛小冬不定时带人抽查,如果查到水缸里长青苔了,或者水不满,负责仓库的小子就等着被收拾吧。

    赵管事看着仓库都很眼热,这样的仓库还真不是随便谁都能建得起来的,首先就没有那么多人……

    多想无益。

    他继续往前走。

    北方的话……应该不需要皮毛,好多上好的貂皮都是从那边运过来的。

    第二个仓库是药材。

    药材肯定是哪里都需要的。

    赵管事刚想开口。

    董明春就把板夹翻了回去,“我们只卖配方药。什么是配方药呢,就是比如说你上火了,就可以喝玄麦甘桔颗粒。是我们用药做成的中药颗粒,用开水冲一冲就能喝了。”

    人工熬药虽然麻烦,但陈春燕还是根据机器熬药的原理做成了浓缩药。

    后世的中医院好多都用了那种熬药的机器,药倒进机器里,熬好之后,做成浓缩的固体,用塑料盒子装了,要吃的时候倒出来,用水泡开,就是一碗中药。

    药方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大夫少也是事实。

    有的人家请不起大夫,很小的病症都拖出了大毛病。

    陈春燕一直在琢磨做些中成药出来,最近也有了些效果。

    她将中药颗粒做出来之后,再用防水的牛皮纸小包分装了,再用热压封口。

    这里的热压可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就是烧红的火钳,给口子上来这么一下,就封口了。

    虽然烫得有点丑吧,小子们熟练之后,就丑得好点了,至少能让人看得过眼了。

    配方药陈春燕现在做出来了几种,清火的药居多,但还有像蒲地蓝这种消炎的药。

    小包装外面套着大包装,分装好之前,还往里面丢了干燥剂。

    干燥剂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是石灰而已。

    装石灰的包装上面用大字写着不能食用。

    就这样还怕人误食,将包装弄成了灰黑色。

第1658章

    赵管事:“你说的配方药是什么药?”

    董明春:“就是我们按照已经验证有效的配方,制成的成品药,不用看大夫,自己身体有哪一点不舒服,根据症状选药吃就行了。”

    赵管事瞪大了眼睛。

    这样还行?

    如果真是这样,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买一点药在家里存着。

    董明春似乎看出了赵管事的想法,“我儿子在县城里读书,没在眼皮子底下,就挺担心他的,是以我给他带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就是药。

    “小孩子出门在外怕给人家添麻烦,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好意思讲。自己身上带着药,很多问题都能自己看着解决。”

    赵管事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那这个配方药,我带一些回去。”

    他们继续往前走。

    有了前面的仓库打底,赵管事看到一仓库各种干菌子时,都不觉得惊讶了。

    他根本没问是哪里来的干菌子,直接就说要了。

    哪怕很多干菌子好像都不是本地产的。

    能食用的菌子种类何其多。

    三井村的这些只是沧海一粟。

    三井村还在坚持不懈地引进更多品种的菌子。

    不仅是菌子,还有其他植物。

    只要引进的植物,种活了的,都能得到奖励。

    廖家商队也不断从各地运来新鲜的没有采摘的菌子。

    有些菌子对生长环境不太挑,哪怕马车摇摇晃晃的,它们依旧长得很好,有些菌子却有些打蔫,长得细细小小的。

    不过没关系,送到暖棚后,暖棚的人摸清楚了菌子的生长习性,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极大地丰富了菌子的品种,暂时卖不出去的菌子,全都晒干了储存起来,放到冬天,也都是好菜。

    赵管事还在挑菌子。

    陈春燕已经去了养菌子的暖棚。

    她接到通知,有几种菌子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如果用火墙保暖,那么就满足不了潮湿这个条件,如果不用火墙……天气眼见着就凉了。

    秋天跟被谁掐住了脖子似的,说要完了就完了。

    陈春燕站在暖棚前,相当无语。

    怎么就不能省心呢?

    算了,生活不就是这样的么,跟玩儿游戏似的,过五关斩六将。

    她想了一会儿,问:“哪里出温泉?”

    有个小丫头站了出来,“那边,那边,还有那边,听建业的人说,都是可以出温泉的。”

    陈春燕多打量了两眼这个小丫头。

    她的意思就是要找还没被挖出来的温泉,这个小丫头听懂了,并没有给她指已经挖好的温泉。

    她转头对着盛小冬说:“暖棚的高度整体不过六尺多的样子,如果我们把一半建在地下,引入温泉水环绕,保暖效果会好吗?”

    这可真是……太异想天开了!

    盛小冬在心里吐槽,但嘴里还说:“您这想法真好。我听说到了冬天,上面的土会被冻住,但翻开被冻住的土,下面的土却还是没有被冻住的,可见您这个想法很好。”

    他都想为自己的机智点赞了。

    陈春燕似笑非笑地看了盛小冬一眼,并不说话。

    水的比热容本就比较大,是调节气候的最佳选择,再加上又是温泉,冬天不会被冻住,想必是可以用来保暖的。

第1659章

    真正种蔬菜的土地在地下三尺多的位置,那里的土不会被冻住,又因为有温泉保温,温度和湿度应该都是够的,再在上面加盖棚子,那么可以保证温度不会通过空气流通很快散失掉。

    陈春燕觉得可行。

    她立刻吩咐盛小冬,找人来完成她的构想。

    盛小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没有了。

    菌子生长对光罩的要求不强,反而对温度的要求很强。

    陈春燕琢磨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将新型的这种半地下室的暖棚弄成双层火墙。

    哪怕不点火呢?双层的不也能更保暖吗?

    不过有的菌子在生长时,也不是一点光都不要的,是以还是得留窗户,能透进散光就行。

    盖集市的土坯房剩下了很多土坯,这边要盖暖棚,甚至都不需要重新弄土坯,乌泱泱过来一群人也就够了。

    三井村现在完全听陈春燕命令的人很多,而且越来越多,每个月底都会送来一批新人,三井村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买人,已经成了陈春燕每个月的固定支出,每个月总要花个几百两吧。

    来了一百多号人,挖地窝子的挖地窝子,挖温泉的挖温泉。

    为了保暖,每一个暖棚的面积还不能太大,这样一来,十个人一组,三组同时动工。

    还有剩下来的人继续弄土坯子。

    像韭黄这种对光照没要求的蔬菜,陈春燕觉得也可以在这样的暖棚里生长,她不准备只把暖棚用来种菌子,适当种一点别的蔬菜也行。

    “挖出来了!”

    陈春燕朝声源处看去,汩汩的泉水往外冒出。

    她试探伸手摸了摸,泉水烫得根本下不去手,她的手刚刚触到水面,就缩了回来。

    这热腾腾的冒着白烟的温泉……温度搞不好在九十度以上。

    这可真是挖出个宝贝了。

    有这样的温泉保温,她的暖棚可有指望了。

    暖棚距离并不算太远,温泉水流过去,温度下降得有限,这样的温度不仅能保证菌子的生长,恐怕还能让菌子生长得很好。

    但只一个问题,这水不能露天引过去吧。

    露天的话,温度散失得太快了。

    陈春燕揉揉脸。

    这得好好设计一下。

    最好弄出个可循环利用的水系统。

    温泉里富含多种矿物质,从暖棚流过,就让它白白流掉了,很是可惜,得好好利用起来才行。

    她回到书房,提笔开始设计图纸。

    她得把那座山变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温泉水可以保温,人可以泡温泉,温泉水温度降低之后,可以养鸭子。

    她曾经看过某部电视剧,不是说硫磺鸭很好么,那些鸭子可不就是吃温泉水长大的。

    不管电视剧可信不可信吧,反正试试又不要钱。

    暖棚虽然是土坯房,但是用花草装饰一下,还是很有一番风味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弄出个休闲山庄出来。

    南方的人避暑。

    北方的人是不是能避寒呢?

    试试嘛,反正又多花不了几个钱。

    她沉下心来,开始做那一座山的整体规划。

    她慢慢的要将这里经营成一个铁桶般的存在。

    这是她的终极目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86/ 第一时间欣赏大农最新章节! 作者:又尽所写的《大农》为转载作品,大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农介绍:
有一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天崩地裂的感觉。
有两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注孤生的感觉。
傻子的妹妹难嫁,谁都不敢赌,她们的后代是不是傻子。
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家有的是地,有的是钱,养得起老姑娘!大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