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迟来的照片(二更)
他参军都十几年了,十几年的工资,现在全部交给她。
宁云夕赶紧推回去:“你拿着。我需要再和你拿。”
见状,他突然一肃脸:“宁云夕同志,我和你结了婚,我的东西不是你的东西吗?”
听他这么说,宁云夕接过钱票子,抽了一大部分放到他手里:“给你的零用钱。你一个大男人平常总得花点钱吧。”
瞧她这个媳妇多大方,只生怕他没得花。孟晨浩:“嗯。以后家里柴米油盐,衣服被子,通通我拿零花钱来买。”
宁云夕抬眼冲他睨了一下:“这样你给我钱我干什么?”
几个小萝卜头听见了他们两个的争执声,咚咚咚跑过来担心地看他们两个。不过大哥大嫂眉来眼去的,不像吵架更像是说情话。几个孩子摊摊无辜的小手:哎呀。
宁云夕和孟晨浩只好转头瞪着作鬼脸的老三老四小五。
“报告。”
门口突然小伟喊道。
“什么事?”孟晨浩走出去问,这一看,却猛地停住脚。
因为老人家刚走而沮丧的老三小四小五,更是发出惊叫:“二哥!”
站在门口的正是老二孟晨逸。
“你怎么不打电话?”孟晨浩疾步向弟弟走去。
孟晨逸一个人背着行囊,说:“怕大哥大嫂忙着。况且电话里,大哥把地址说的很清楚了。沿途刚好碰上一辆部队的军车,知道英雄团在哪里顺道把我送过来了。”
小四小五围着孟晨逸蹦跳。
孟晨熙站在外面抹眼睛。
拍下小四小五的头,孟晨逸打开带来的背包,首先是给同样爱学习的三妹带了学习资料过来。
“谢谢二哥。”孟晨熙抱住书本,直点头,“我会好好努力,向二哥看齐。”
“听说你考上了育华。”这个妹妹很争气,孟晨逸深感自豪,同时也知道这是谁的功劳,于是转身对向宁云夕,“谢谢你大嫂!”
“客气什么。”宁云夕招揽着他坐下歇口气,“我给你去倒杯水。”
“大嫂别忙。还有,大嫂交代的东西我带来了。你看看。”孟晨逸道。
老二的背包里放着报纸裹着的相框。
所有人围了过去。
宁云夕猜到了,拿起相框,仔细剥开外面覆盖的报纸,是他们两人的结婚照!
那个年代,寄一样东西隔个省光在路途上走都得半个月。所以那会儿百姓们带东西,能自己带就自己带,不然叫人捎带也比邮寄快。于是确定老二中秋节要过来以后,宁云夕改了主意让孟晨逸去照相馆带来他们的结婚照。
看到成品,宁云夕颇为满意。
几个娃凑在他们的相片前面,惊讶着:“大哥是这个样吗?”
他们严肃的大哥居然在相片里扬嘴角了。
孟晨浩重重咳了好几声,老三小四小五嘻嘻笑着跑开。
“我来挂。”孟晨浩拿过她手里的结婚照,和她一起把照片挂到了他们主卧室里,放在了结婚证旁边。
宁云夕陪他站着一块儿看着结婚照。两人的回忆立马回到了那个时候,宁云夕抓紧了他的胳膊。
孟晨浩对她低声说:“今晚看电影。”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07】电影(加更)
中秋单位里给广大厂里职工和家属们的福利之一是看电影。
那年代集体看电影,和老百姓去电影院看电影不是一回事。那么多人,只能在操场上看,放的是大屏幕幕布,为露天电影。
通知下来了。各单位到点集合。想跟着去看电影的家属们带着孩子,一样要到点集合排队过去。
据说放电影的地方在隔壁的大沙地上。距离近,走过去没有几步能到。主要是看的人多,需要排队。
宁云夕给孩子们提早开晚饭。
孟晨熙帮她把一锅汤端出来,闻了闻:“好香。”
论炒菜,宁云夕没有宁奶奶强,煲汤的话,宁云夕自认有一手,因此在汤上下了功夫。那时候肉贵,唯一的一块五花肉既是要拿来熬成汤,然后拿出来切成片蘸酱料吃。肉汤里头放了菇炖。
这一肉一汤,清淡又可口,获得了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小四小五喝了很多汤都停不住小嘴巴,只知道好喝好鲜。
宁云夕在他们喝汤吃饭的时候,给他们准备起今晚看电影需要穿的衣服。外面露天,秋凉,不能让孩子们刮感冒了。药顺便带了一点。
到点了,大院里吹起集合号。
人们纷纷从家里出来。
大人孩子们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排成一列列的。
“同志们,你们自己数数,二十个人一排。尽可能一家人排成一排。”
孩子们这个时候最兴奋了,因为那时候电视都没有,像看电影这样相当于是奢侈了,所以小萝卜头们简直是太激动了。
不过他们必须安安静静的,不然会被指挥排队的人吹哨子:“你,小朋友,有没有站在列队里。各位家长同志请注意,看电影的时候,不能玩耍哭闹,会干扰到其他人的。”
“听见没有,不能哭不能闹。”家长们纷纷低头对孩子们说。
小萝卜头们有些听懂了,有些一知半解。
孟晨橙就问:“如果我要撒尿怎么办?”
“告诉老师,老师带你去厕所。”宁云夕对小丫头说。
排好的队伍跟着前头带队的人出发了。
路上,可以看到其他车间的人,甚至听说隔壁厂的也有来凑热闹的,有的坐着车,有的和他们一样走路去到操场。
刚来的孩子们是很稀奇的,冒着好奇心。像小四小五这些孩子,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大人小孩聚集到一起,以前想都没有想过。
到了指定地点,由现场人员统一安排,各个单位在指定位置上坐下。家属们可以优先坐下。
坐下后,后方不停地有人进场,现场播放的音乐似乎都回荡到对面的大山里面去了。
后来宁云夕才知道,今晚是一个厂数千人集中在一起看电影。要不是夜晚没光的话,站起来一看,密密麻麻的人头肯定很壮观。但是按照这里的规矩,除了现场指挥的工作人员,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接受命令的状态下私自站起来的,家属一样。否则,一站起来,后头的人怎么看电影。
所有人坐下后。每次看电影前都有些小活动,带动一下现场的气氛。
【108】事故(一更)
以每一个车间为单位,家属可以跟着参加,一块唱歌。
先是隔壁车间先唱起了学习**好榜样,叫板着他们唱红旗迎风飘扬。
人们的歌声彼此起伏,现场的气氛一波一波地高涨。孩子们太兴奋都要放声尖叫起来。
宁云夕只好竖起手指,示意旁边的小四小五安静一点。
“老师,我要尿尿。”孟晨橙突然叫道。
哎?
不是出门已经尿过一回了吗?
今晚小丫头喝太多宁老师的鲜汤了,结果肚子里满是水。
电影开始了,播放的是当时流行的片子。所有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
宁云夕看到在现场巡视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举了下手示意:“孩子要上厕所。”
“请跟我们来,上厕所往那边走,同志。”
宁云夕起身带小丫头去上厕所,回头不忘叮嘱孟晨逸看紧其他孩子。幸好老二回来了,否则真忙不开身。
走到车间旁边建起来的一排公共厕所,小丫头拉完尿尿。
宁云夕给孩子整理裙子的时候,突然闻到一股味儿,像是什么烧焦的气味。
“老师?”孟晨橙疑问。
宁云夕一想不对,赶紧打开异眼,隔着墙看到了火光。
哪里失火?
焦急的宁云夕抓着小丫头的手跑出去,望到远处站着的工作人员直摆手。因为不远处在播放电影,电影的声量早盖住了一般人的声音。
“什么事,同志?”疾步过来的工作人员问。
“隔壁有火。”宁云夕说。
工作人员大惊失色,匆匆跑到厕所隔壁。宁云夕和小丫头跟在后面去看。
只见厕所旁边高高的草丛间窸窣几个小身影,伴随一团团火光,照亮了三个男孩的脸。
“你们干什么!”大人大吼一声。
几个男孩吓得一下子全跳了起来,转头看到叔叔生气的脸,转身就跑。
掉落的火焰烧到了草丛。工作人员脱下衣服拼命摔打着火的草丛,一边向附近的人呼叫支援:“来人,快把他们几个抓住!”
宁云夕帮着拎了桶水过来,先灭火要紧。
还好,发现及时,火苗不大,两桶水下去,火基本灭了。然而烧焦的一片黑草地,直叫在场所有成年人后怕。要是这个火烧开了,旁边是食堂和一大堆群众,不得了。
此时闻声而来的其他成人把逃窜的几个人影团团围住。
小犯人们见状还想跑,在他们面前忽然立住一个高大的身影,被虎眼一瞪,几个男孩连连后退。
其中一个男孩认出了特驴连领导都投降的孟晨浩,失声道:“孟主管!”接着几个男孩全耷拉下脑袋,乖乖就范。
小丫头抹抹自己的小鼻头:让你们撞我大哥的枪口上?
今晚上看电影的地方离二车间近,因此现场秩序安防等所有工作都由二车间的人负责维持。如今发生这样可怕的事件。孟晨浩脸色十分严峻,带人检查火灾的事发地,很快发现了落在草地里的作案工具:一个火柴盒。
“谁的?”工作人员拿起火柴盒,询问几个小犯人。
“他拿来的。”两个八九岁的男孩指着最小的男孩子说。
【109】教育方法(二更)
宁云夕认出了那个最小的男孩子是文文。
“文文,文文!”文文妈妈找自己儿子找到这里来了。俨然之前自己儿子偷偷跑去玩了她都不知道。
同时间,其他两个大男孩的母亲同样找过来了。
看到三个孩子被军人围住,三个妈妈都很吃惊:“怎么回事?”
“同志,你们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他们玩火。”警卫连连长说。
“不可能!”文文妈妈第一个发出尖叫声,“我儿子乖成什么样能玩火?”
另外两个孩子妈妈吃不定,问自己家孩子:“怎么回事?”
“他说他带了火柴,我们想着到哪里点个东西玩玩。”两个稍大点的男孩向自己妈妈承认。
文文妈妈一听发怒:“你们都比他年纪大,能是他带火柴盒吗?”
“就是他带的。”两个大男孩委屈地喊。
几个孩子和家长自己先吵成一团。
“安静!”警卫连连长喊了一声。
孩子和家长登时收住声音。
“请团长指示!”警卫连连长向孟晨浩敬礼。
孟晨浩走了过来,审视着三个家长:“现场被发现,人赃俱获,你们有什么辩解的?”
两个大男孩的妈妈没话说。只有文文妈妈伸着脖子:“我儿子年纪这么小,一看都知道是被他们两个带坏的。”
孟晨浩把火柴盒举高了放在她眼前给她看。
灯光下,所有人这下看得一清二楚,火柴盒上写着傅文两个字。
文文妈妈脸上一惊,紧接着想起来自己那会儿教儿子学写自己的名字,文文拿起什么东西就在上面写自己的名字。她只要儿子写对了自己的名字,马上鼓掌奖励,哪里想到儿子拿什么东西在上面写。汗从文文妈妈额头上掉了下来。
“你们三个,都到那边站着。”孟晨浩发令。
三个孩子的妈妈有点懵:是让他们三个孩子罚站吗?
“我指的是你们三个,列好队到那边站!”
三个孩子妈妈愣了愣,为什么孩子做错事反而是她们罚站。
“在部队,做错事的士兵,首先受罚是带他的教官,因为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士兵管教好自己的士兵,就是他的责任。你们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没有做好他们的安全防火教育,负有不可脱推的责任。在我们部队里犯的错,就得按照部队的规矩办事!”
在孟团长严厉的声音下,两个大男孩妈妈立马站到了指定的位置上一动不敢动。
文文妈妈试图以商量的口气和军人说:“我爱人是傅军医,军医院的。”
警卫连的连长瞪了下眼:这个女人想干嘛?
孟晨浩眯着眼:“今晚是由英雄团负责整个活动现场。所以哪怕天皇老子犯了事儿,在我这里只能是罪犯!”
文文妈妈惊慌失色。
特么驴的孟团长是你能商量的吗?
“方连长,执行命令!”
“是,团长!”
见有两个战士过来要押她,文文妈妈急急忙忙摆摆手:“我站,我站那。”转身就跑到另外两个孩子妈妈身旁站好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10】真的是小事吗(加更)
问题是,要她们三个站多久?
三个孩子吃惊地看着自己妈妈被罚站着。三个孩子脸上浮现出了慌乱。
三个孩子妈妈则什么时候被这样罚站过?要挺直腰杆,旁边战士盯着,要像军姿一样笔直站着。没站会儿三个妈妈满头大汗了。没多久,有脚步声传来。
傅军医等三个孩子的爸爸闻讯赶到了。
“孟团长。”三个孩子爸爸向孟晨浩敬礼。
三个孩子妈妈寄望地看向自己老公。
可是当警卫连连长把收到的证据都摆在三个孩子爸面前时,三个军人二话不说:“我们去站着。”
于是三个孩子看着自己爸爸一样排成队站在那,三张小脸瞬间崩溃了。
三个孩子以为像以前那样,被大人骂一顿打一顿就完了,没想到结果居然是这样严重。
“我错了!”文文用力地擦自己的小眼睛。
其他两个大男孩一块抽噎。
然而在部队里,做错事尤其是涉及安全的这种大错,必须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没得说。严厉的军规在给孩子们上课教会孩子什么叫做玩火。
“团长。”林志强接到消息赶过来。后面接着来的大领导,让现场所有人身体绷直了。
只看是一个非常魁梧的军人,迈着非常笔直的军步走了过来。
“孔师长。”所有战士军官敬礼。
孔师长素有猛狮之称,嗓门子大,张开嗓子一吼:“谁干的事?”
三个孩子连哭都不敢哭了,小眼泪赶紧往肚子里吸进去。
孩子妈妈们担心地看着孩子爸爸们。
“我问你们呢,谁干的?”孔师长严厉地再一吼。
“我们家的孩子干的!师长,我们有责任!”三个孩子爸爸齐声答道。
文文妈妈听着自己老公自动认罪却受不了,大声说:“不就一根火柴的事吗?”
其他人诧异地看着文文妈妈。
文文妈妈这会儿感觉自己已经占了天大的理,理直气壮地说:“小孩子本来就是调皮捣蛋的,哪家孩子不是这样。不过划一根火柴,又没有引起火灾,没有造成什么损失,有那么大的问题吗?有必要这么做吗?”说着,文文妈妈抱怨的目光瞪了瞪那个抓住她孩子犯错的战士。
傅军医低下了脑袋,看都不想看老婆。
“傅军医,你爱人?”孔师长问。
“是。”傅军医低声道。
“你没有带她去过军医院?”孔师长又问。
文文妈妈插嘴:“我经常去他医院探班的,师长。”
另外两个孩子妈妈惊诧的目光望着文文妈妈的胆量。
孔师长两步走到了文文妈妈面前:“你说一根火柴的事是吧?”
“是。”文文妈妈坚持自己和儿子都没有错。
孔师长伸出手,旁边的人立马把小男孩们玩的火柴盒递上去。孔师长划了一根火柴棒,火光在火柴棒头闪烁着,紧接这根火柴棒突然一掉,落到到了文文妈妈的鞋头附近。
文文妈妈一声尖叫划破天际,拼命躲闪。
三个男孩子一副目瞪口呆的小眼神儿看着文文妈妈几乎发疯发抖的样子。
------题外话------
今晚还有一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11】知错能改(加加更)
“你说的,不就一根火柴的事吗?你躲什么!”孔云峰大吼一声。
文文妈妈全身颤抖着,看着自己那个差点儿被火苗沾着烧起来的鞋头,整张脸都发白了,这会儿哪敢再说是一根火柴的事儿。
孔云峰的指头指住文文妈妈的鼻子:“要是你是厂里的人,立马就捆去法庭判了,危害国家人民财产,判刑!”
文文妈妈一个字都吐不出来了,双腿软到了地上坐着,喉咙里呜咽着。
“这里谁还敢说这是一根火柴的事儿!”孔云峰问全场。
“这不是一根火柴的事,是事关人民群众安全和生命财产的大事!一切以安全第一!”所有回答的声音整齐划一,久久没有停息。
孔云峰回头:“傅医生。”
“领导,我回去,就带她和孩子去烧伤病人病房看,让他们接受教育,在那里服务病人。”傅医生铁着脸说道,媳妇这是给他丢大脸了。
“都给我站着,站个三天三夜!”孔云峰怒火未熄,“我看谁还敢说这是一根火柴的事!”
文文妈妈号啕大哭:她错了,真的错了!
另外两个孩子的妈妈同样自疚后悔到直擦着眼泪。
三个捣蛋的男孩看着大哭的妈妈们,严肃的爸爸们和叔叔们,这一刻这一幕将成为他们一辈子都不会丢掉的记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大的教诲。
孔云峰鼻孔里喷一口火气出来,再转头问孟晨浩他们:“谁发现火情的?”
第一时间被宁云夕叫到的那个工作人员答话:“报告领导,宁老师发现的,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向我们汇报,避免了重大火灾的发生。”
宁云夕和小丫头一直在角落里站着没出声。
孔云峰听到战士这么说,和其他人一块转头才看到她。
“宁老师。”
“在,领导。”宁云夕站了出来。
“我们常主任说,他回来第一个就要感谢你。”孔师长道,这一刻说话老温和了,大嗓门压着。
孟晨橙稀奇地眨小眼珠:这个叔叔一会儿声音可以那么大,一会儿声音那么小。
孔云峰因而看到了眨星星眼的小同志:“孟晨橙。”
“你知道我?”小丫头拿小手指指了指自己。
“当然知道了,你两次电话打给我们领导我能不知道你?”孔云峰朝小丫头挑挑孔武的双眉,手指指指自己,“我想说,你打电话给他们你也可以打给我的。”
“可以吗?”小丫头疑问。
“当然可以。你有什么话对我说没有?”孔云峰力撑小姑娘。
“他上回都摔烂了人家的花瓶。老师说要道歉,但是他妈妈不高兴。”孟晨橙张嘴就来,把刚才以及之前憋着的话全部吐了出来。因为老侯也好,孔云峰也好,都告诉她小丫头要实话实说。
孔云峰和傅医生以及在场所有人不可置信的目光望到文文妈妈那里。
文文妈妈哆嗦的声音辩解:“我,我说要赔钱。那个老板说不用的。”
“这是可以赔钱解决的事情吗!”傅医生转过头来冲老婆发火。
文文妈妈百口莫辩:她错了,真错了。
【112】好好干(一更)
“等会儿。”孔师长说,“让他们在电影播放完后站在所有人面前做检讨。——你说对不对,宁老师?”
宁云夕正色回答道:“是,军长,必须让孩子和孩子家长们明白,安全无小事。什么事都可以原谅,唯独这种事情是不可以的,事关人命。”
“说得好,宁老师。”孔师长赞许地点头,“还有,我和我们常政委要表扬你。”
“不用,我没有做什么事。”宁云夕忙道。
“什么不用,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制止了一场重大火灾的发生,表扬你很正常的。你学生做了好事,不一样得表扬。”孔师长娓娓道来。
宁云夕只好立正:“是,师长。”
“到时候表扬信师部写了到你们团部,孟团长,林政委,你们好好学习一下。全师都要深刻反省这个事情。”孔师长严肃地说。
孟晨浩和林志强带着其他官兵答:“是!”
“你们常政委要回来了。”孔师长顺道告诉他们一则好消息。
“是真的吗?”底下官兵们听到这个好消息果然都惊喜万分。
“但是,师长,常政委不是刚动完手术吗?”孟晨浩和林志强又担心着问。
“他说那地方呆着不舒服。要呆也要回自己部队呆着才舒服。”孔师长对于老搭档的执拗也无语啊,“侯军长高政委都劝过他,后来大概听那边的大夫说,不如顺病人的心意有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才同意了。”
之后,孔师长又转回头,对宁云夕说:“宁老师,好好干。”
“是,师长。”宁云夕正色道。
放电影现场,率先听到消息的桂英对着兰芝耳边说:“听说傅军医的爱人出事了。”
“你说文文的妈妈?”兰芝立马转过头问是怎么回事。
此时电影放完了。三个闯了大祸的男孩由自己父母带着走到全师面前开始做检讨。
桂英和兰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
“这,她女儿不是考上育华了吗?”兰芝问。
“那是她女儿,不是她儿子。”桂英说。
“不是一样吗?”
说的也是,女儿能考上育华,儿子应该不错,怎么会出这种蛾子。
“你们说谁考上育华?”后面的李大爷听见她们两个的对话,问。
“傅军医的女儿。”兰芝斜看李大爷一眼,表示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了。
“没有吧。育华只招两个,一个是曹司令家的孙子,另一个是我们孟团长的妹妹。孟团长的妹妹考了第一进去的。”李大爷说。
“不可能吧?”
“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你们不知道吗?”李大爷反问她们两个。
兰芝和桂英彻底傻了眼。难怪,今晚现场都看不到傅军医的女儿来看电影。
回去的路上,兰芝和桂英有些惴惴不安了。
“你说她那人难道真的有本事?”桂英问兰芝,指的宁云夕。
兰芝绞着眉头:“可能真的有。”
两人互相对对眼,但是想到宁云夕要去那所破学校,两个人心里再次踌躇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13】口若悬河(二更)
孟家人回到家,几个小的先去睡觉。
孟晨浩和孟晨逸兄弟俩许久没有见面,坐在了门前的台阶上,聊着话谈着天。老大老二年纪相近,都是这个家里的。
宁云夕想到上次婚礼人家送来的花生没有吃完,抓了一把出来放在碟子里给他们俩送去馋嘴。
“大嫂,不用忙。”孟晨逸急急忙忙站起来说。
“你和你大哥坐着吧。但是别太晚,你坐了几天火车今天刚到,肯定辛苦。反正你这几天都在这,有什么话接下来几天都可以和你大哥说。”宁云夕道。
孟晨逸听着这番关心,都腼腆起来了,拿手抓了抓自己头发。
宁云夕顺便把上回和丈夫一起去商店给老二买的几件衣服拿出来,孟晨逸穿上试了试,尺寸都刚好。“你和你大哥身材差不多,都是你大哥的号数。”宁云夕笑道。
“大嫂,谢谢你。”孟晨逸感激。
“不用谢。都是你大哥的钱,我还没有开工。”宁云夕不好意思地说,“等我开工了再给你们买。”
她这话让两兄弟有一些哭笑不得。孟晨浩拍拍弟弟肩膀。孟晨逸说道:“我过几年都出来工作了。上大学有补助的,家里不用忙着给我钱。还有,大嫂,我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下你。”
“什么事你说。”
“晨熙说大嫂数学很厉害。我这里有几道题不是很明白,想让大嫂给我讲一讲。”
宁云夕一听,马上领着他们进屋里。
孟晨逸拿出一本从外面借来的课本。
看到封面,宁云夕疑问:“这是高数。”
高数不属于高中生学习范围,是大学里的科目。
“嗯,我想先看看。”
行啊,这个孟家老二,高中生已经研读大学的东西了。
宁云夕打开课本,熟悉的感觉迎面而来,一阵激动。毕竟教高中小学的数学知识对于她来说太小儿科了。
孟晨逸拿起笔记本和笔,准备认真听课。
这么复杂的东西,宁云夕开讲起来口若悬河,孟晨逸惊呆了。
孟晨浩比老二镇定点,毕竟媳妇什么本事他已经很有了解。
给他们两兄弟讲课讲着讲着,夜都深了。
三个人猛地想起太晚,才回去睡觉。
明天中秋节了。那时候中秋节并不是法定节假日,上班的上班,上课的上课,日常做事。孟晨熙坐军部到市里的大巴去育华上课。孟晨浩有任务出发。所以,宁云夕带小四小五去新学校报道时,由老二孟晨逸陪着。
孟晨橙趴在二哥的背上,小手搂着二哥的脖子,小嘴巴亲亲二哥的耳朵。
比起大哥,二哥脾气很好,老三小四小五都特别喜欢二哥。
孟晨逸问小五:“书包拿了吗?”
“拿了拿了,宁老师给的鸭子!”小丫头炫耀地摇晃自己背上的鸭子小书包。
“好了,别动,小五。”孟晨峻喊,担心孟晨逸背着这个调皮妹妹累。
“走吧。”孟晨逸一点都不嫌累,说。
宁云夕带上自己的包,领着他们三个出去。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14】新工作到岗(加更)
路上遇到带妮妮上学去的平股长。军部特意弄了辆车来,专程送部队里要去八一子弟学校报道的孩子们,是一辆中巴。
上车的时候,见车上比起去市区浩浩荡荡的学生家长群,几乎是天壤之别的人数。数了一圈,总共要去那里上学的孩子不够十个。
小四和小五稀奇地挑起小眉毛:咋了?这是怎么回事?
好像没人去他们上课的学校。小四小五心里打起了咕咚。好在有熟悉的小伙伴在。妮妮陪他们两人坐在一起。三个娃儿不会儿在车上嬉笑打骂。
平股长见女儿高兴自己也高兴,悄声和宁云夕解释:“她妈妈送我们那个小的去读和平一小了。”
兰芝桂英闹着闹着,似乎闹到部队上面的人都知道了。卢处长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把这两家孩子总算送进了和平一小,圆了这两个孩子妈的心愿。
宁云夕听了心平气和对平股长说:“要尊重孩子妈妈的意见。”
平股长无可奈何的:“我和他们妈妈说了,别有一天后悔了!”
车子开进了麦田里的马路。几个孩子趴在车窗上是那样好奇地望着,这样一所像是与世隔绝的学校,他们以前见都没有见过。
八一子弟学校离部队营地是比较近的,不用半个小时车程就到。
抵达校门口,孩子们家长们下车。
学校大门没有守门人。
听见车声,学校里有人走了出来迎接。见是一个年纪四十岁以上的中年女老师,圆圆的苹果脸,戴着厚厚的方形眼镜,一头短头发,上身穿了一件格子深色衣服显得非常朴实无华。
“我姓方。”方老师向所有学生们和家长们自我介绍道。
部队后勤部的同志走上前和方老师接洽:“这些孩子都是要转到这个学校来就读的。彭校长在吗?”
“彭校长刚出去了,去了一趟教育局。不过他有交代过我,我先把大家领进去哪儿歇着,好不好?”方老师边说边招呼所有人进去。
学生们家长们进入学校,突感凉风嗖嗖,一阵阵荒凉感迎面扑来。
总体来说,这个学校教学楼还行,操场有,主要是冷清清的,没什么人的样子。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学校里很干净,但是没有看到一个打扫卫生的。
方老师带大家到了老师的办公室里。
办公室里同样冷清没人。可能所有老师都出去上课了。
宁云夕抬头看到了墙上挂着的值班表,估摸数了数,全校老师不到十个?
方老师拎了两个大热水瓶过来,让学生家长们自己倒水喝,主要她一个人忙不过来。接着,她从抽屉里拿出了相关的笔记本,准备接受新生。
部队同志和她小声交代:“宁老师也要到这个学校上班。”
“对,彭校长交代过,请问是哪一位?”深度近视的方老师貌似始终看不到宁云夕的样子。
宁云夕站了起来,走到她面前:“你好,方主任。”
事实上人员值班表上面写着了,方若华老师是教导处主任。
方老师吃了一惊,和宁云夕握手:“你认得我?”
“不,看墙上写着。”
------题外话------
今晚还有加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15】同事们(加加更)
方老师能感受到这位新来的女老师很聪明伶俐,与宁云夕温和地说:“彭校长说,你的工作等他回来再安排。这样,你坐一下,等等,我先把这些孩子安排好他们的班级。”
“没事,方主任,你忙。”宁云夕回去和家人们坐一起。
方老师坐下来,低着的头几乎挨在了纸面上仔细核对部队转接过来的每一个学生名字,给孩子们分好班。只有十个孩子其实很好分班,况且,本校的学生人数少,学位很空,基本不存在育华那样担心没有名额进去。
分好班的孩子们,被带去参观自己即将上课的课室。
孟晨橙被分到了一年级一班。听说这个年级今年只有两个班,每班学生不到三十个人。来上课的除了部队转来的一些孩子,多是这周近村里的村民孩子,离城市太远上不了市里的小学的。
妮妮和孟晨峻去了毕业班三班。毕业班今年一共三个班,但是老师奇缺,缺到什么程度,仅有一个老师要同时担任三个班的班主任。同样每班学生不到三十个人。
据说初中部高中部学生更少,都是一个年级一个班。可是课室如此之多,变得有些荒废。因此方老师自我调侃道:“我们学校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地方大。孩子想怎么跑怎么玩都行。”
对于调皮的小四小五来说,这个学校俨然是天堂,怎么跑都行,可以玩捉迷藏了。几个捣蛋鬼兴奋地交互着小眼神儿,宛如已经约好了到哪里撒野。
孩子们到了学校走廊里,某毕业班学生听到声音转头看新生,被正在上课的男老师喝了一下。
方老师趁机给学生和家长引荐:“这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青年老师,我们学校的青年骨干,余光中老师。现在正在带我们毕业班的数学课,是小学三个应届毕业班的班主任。”
站在课室里的男老师身形清瘦,鼻梁上挂着一副斯文的眼镜,书生气的五官显得比较严峻。
听到这样的老师将是自己的班主任,妮妮和孟晨峻登时瑟瑟发抖了下。
孟晨橙的小手摸摸自己的小心口吐一口气:还好还好,不是自己的班主任。
一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是由方老师兼任的。
看完课室环境领了新课本,转校来的新生第二天再来正式上课。一些学生和家长们先回家去了。
宁云夕交代老二孟晨逸:“你先带他们三个回去。”
小丫头孟晨橙扭扭小身子,想跟着宁老师。
孟晨逸抱起小五,不给宁云夕添麻烦,道:“大嫂,我们先走。”接着他拉小四的手一块先走。
宁云夕留在了学校里等彭校长回来。
时间不知不觉快到中午,上课的老师回到了办公室休息。办公室里总算有些人气热闹起来。
“这人是谁?”有个和方老师年纪差不多的中年女教师进门看到宁云夕就问。
“我们新来的同事宁老师。”方老师介绍道,“宁老师,这位是林纾老师。”
“这么年轻,从哪里来的?怎么会到我们这个鸟不生蛋的学校来了?”林纾老师露出好惊讶的口气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16】为人师表(一更)
“对,为什么到我们学校来?”回来的老师基本都这样问着。
这里头,年纪和方老师差不多的占了大部分,年轻教师除了刚才看见的那位余光中老师,只剩下另一位年轻女老师,姓李,叫李小慧,和宁云夕一样扎着麻花辫子,长相清秀,唯独个子稍微矮了一些。
看宁云夕和李小慧的年纪似乎差不多,所有老师联想起来:“不会是和我们李老师一样,是没地方要的师范生吧?”
听到这话,刚回来的余光中老师把课本摔到了自己办公桌上。
“余老师很不高兴。因为之前彭校长要留下余老师时说了,说会很快招很多老师过来分担我们的压力。”林纾老师说话的语气古怪,“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余老师。我们在这里呆了多少年了,你问问方老师就知道了。我们一块进来的。这里进来的老师,每年只会少不会多起来。换了多少个校长都一样,教育局都放弃我们了。”
“你们,不要在新同事面前这么说。”方老师尴尬地摸眼镜,一边和林纾老师低声商量着。
林纾老师直接给方老师一个白眼:“我说的是大实话,我不说,她只要在这里呆上两天都知道是什么状况。”说完,此人又呼叫角落里的李小慧老师:“李老师,你什么时候可以出师分担下我们负担?但是,你好像自己连中学的英文题都看不懂吧。”
李小慧老师低着的头快低到地上去了。
“真是的,找个老师来连学生都不如!”林纾老师一个火儿冒起,摔了手里的杯子走出去,“吃饭!”
办公室里有的老师叹气,有的老师和林纾老师一样怨气十足的,摔着东西不说话。
方老师看着这个状况,俨然束手无策,在旁边干巴巴站着。
解了围的是有人在外面看见谁喊:“彭校长回来了。”
方老师赶紧带宁云夕离开,边走边向宁云夕道歉:“这个林纾老师脾气是大了点,但人是很好的,在我们学校教了多年的语文了,很有人气。”方老师是怕好不容易招到学校的新老师听说情况不妙跑了。
后面走来一个老师擦过她们身边说:“宁老师,你应该问我们方主任是教什么的。我们方主任厉害了,语文数学通通都会,不要感到奇怪,都教的一年级生。”
宁云夕皱了眉头,感觉这些人说话有点儿过分了,转头对尴尬的方老师道:“主任,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认为应该为人师表,老师自己要先做表率。像方主任您这样的人,本身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十分好的榜样。”
方老师愣愣地看着新人老师,仿佛看到了一束不一样的光景。
学校大门口,走来一位老先生,以及一位家长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两个大人一块聊着天走进校门,感觉不是很熟悉,貌似是刚在外面碰到的。
宁云夕走近一惊,那个孩子家长是朱婶。
“宁老师!”朱婶和朱玲玲激动地向宁云夕招手。站在朱婶后面的大男孩比较腼腆,埋着脸。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17】出生的孩子都是天使(二更)
“宁老师,我家儿子你还没有见过吧,叫朱孝令。”朱婶把自己儿子叫出来。
朱孝令在母亲的指示下喊了声:“宁老师。”
“宁老师,我两个孩子都交给你了!”朱婶异常爽快地道。
宁云夕赶紧说明白:“朱婶,我还不知道我教哪个年级的。”
“没有关系,他们有不懂的问题,我和他们说了,要多向宁老师学习。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的道理。”朱婶说这话一点都没有犹豫。
“哈哈哈。”没等宁云夕来得及对朱婶的话表示囧,旁边那位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先生哈哈大笑。
宁云夕从旁边方老师的眼神里已经读到了,这位身穿白色衬衫、仙风道骨衣宛如世外仙人的老先生是谁。
朱婶俨然不知道,问老先生:“你笑什么,大爷?”
“我是想,有家长这么信任老师的,这个老师难道是做了什么事情?”
“你这不懂了,找老师靠缘分的。”朱婶显得自己很懂教着对方,“不是好学校就行的。一个老师哪能顾得上那么多学生,所以,找老师必须看缘分,让老师喜欢你的孩子才行。”
“这位老师喜欢这两个孩子?”
见老先生转过头来看向自己,宁云夕道:“没有孩子是天生惹人讨厌的。”
哪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不是可爱的小天使了?
在场所有人怔了下后,朱婶鼓掌:“对对对!”
老先生点着头微笑:“这个老师很会说话。”回头,他对着朱玲玲问:“你喜欢这个老师?”
“喜欢!”朱玲玲的声音喊得很响亮生怕其他人听不清楚的样子,“我最喜欢宁老师了。”
“想跟着她学习?”
“是!”朱玲玲回答到这里有些担心。因为宁云夕之前教的是小丫头,不是他们的任课老师。
“这样,我让她教你,好不好?”看出朱玲玲忧愁的老先生说。
“你!”朱婶和两个孩子齐齐一惊。
“这位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彭校长。”方老师介绍。
朱婶和两个孩子登时一个尴尬。朱婶有点儿生气:“你怎么不早说你是谁?”
“我是不是校长又怎样?只是服务你们家孩子在校学习教育的一位工作者。”彭校长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朱婶没话说了。反正,这位彭校长都开口让宁云夕教她女儿,朱婶赶紧抓住这个机会:“校长,你刚才说话得算话。宁老师教的哪个班,我女儿去上她教的那个班。”
“她会上六年级三班。”
宁云夕和方老师同样没有想到彭校长突然做出了决定。
接下来,让方老师先帮朱婶的两个孩子办理转校手续。
彭校长带着宁云夕到老师的办公室去。
“去过办公室没有,宁老师?”
“去过了。”
“听说你们家老三考了数学一百分?”
“是,是孩子她自己很努力。”
“怎么不说你自己教的好?这么没有自信的?”
宁云夕怔了一怔,感觉对方话中有话。
从她表情彭校长看出什么,慢慢地摇晃下头,和她一块进入教学楼。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18】突然任命(加更)
这时候,一部分吃完午饭的老师回来了。由于学校地处偏僻,老师们学生们中午都在学校食堂用餐和休息。回来的老师们在办公室里拿搪瓷杯喝着茶,闭目养神,聊着八卦。
彭校长带宁云夕到的时候,一群老师从松散的状态站了起来。
“彭校长,您回来了。”林纾老师等喊。
“新同事你们大家都见过了。”彭校长问。
“是,听方老师说,和李小慧老师一样是师范生吗?”林纾老师略有所闻什么,故意问道。
“她是不是师范生这不是问题。”彭校长一句话带过所有人疑问,说,“我现在要安排宁老师的工作。宁老师接下来要教六年级三班的数学课。”
“彭校长,您忘了,六年级三个班的数学课都是我们着时的目光到了余光中老师那里。
余光中老师仿佛一时间没听懂,暂时没有反应。
“宁老师不仅要教三班的数学课,还要担任三班的班主任。然后,我会让李小慧老师去教三班的语文课。”
彭校长一样像是没有听见林纾老师古怪的问题,说完了自己的决定。
在场老师们没有不惊讶的。让两个实习老师去教一个毕业班,没有任何经验的她们能教出什么来?
“彭校长,三班的语文课是林纾老师教的。”又有人提醒似乎“健忘”的彭校长。
彭校长点点头:“林纾老师和余光中老师都向我反应过,说是他们的任务太重,是时候给他们分担一下教学任务了。”
刚好方老师回来了,彭校长对方老师转述了一遍刚才的工作调动。方老师一样吃惊,但是肯定照做。等彭校长一走,几个老师叽叽喳喳起来。
“校长想干嘛?”
“是想搞竞赛吗?”
把本来教的好好的老师底下三个班,突然分出一个给新来的,怎么想都是想让老教师和新教师对比。林纾老师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了,尖锐的目光看到了角落里的李小慧老师。
李小慧老师真叫懵,一脸不知所云的表情。
“李小慧老师,恭喜你要教小学毕业班的语文课了。”
有人喊了这样一声后,李小慧老师跳了起来:“什么!我,我能吗?”
“看看她这个样子,能教什么?林纾老师,你原先带她的不是吗?”
“校长都这么安排了,我还能带她吗!”林纾老师说完就走。
“林纾老师生气了很正常。不过校长这么安排我们也没有办法。其实,林纾老师生气是为这两个新人着想。要是学生考不好,找谁算账?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几个老师继续议论着,忧心忡忡着。
方老师此时又带来了彭校长的指示:“宁云夕老师,李小慧老师,你们两人年纪差不多,教的同一个班的学生,希望你们多互相交流工作,共同进步。”
李小慧和宁云夕悉心听教诲。
方老师又体贴地说道:“李老师,你带宁老师去饭堂先吃饭吧。她还没有吃饭。”
李小慧立马接到命令问宁云夕:“宁老师带饭盒了吗?”
今天刚来报道,不熟悉情况,肯定没有带日常用品。
李小慧说:“我还有一个饭盒备用的,我借你。”
“谢谢。”宁云夕诚挚道谢。不管其他老师这么说,眼前这位年轻女教师心里的那份温柔敦厚她能感受到。
------题外话------
今晚有四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19】我爱人(加加更)
在学校饭堂吃着午饭,李小慧给宁云夕讲起了这个学校以及六年三班学生的情况。
“我之前跟着林纾老师,所以对这个班的学生有一些了解,但不是非常了解。”李小慧的手摆弄着衣摆,习惯一副忐忑的表情说。
“没关系,你知道多少说多少。”宁云夕不禁先安抚起对方。
李小慧吸口气后道:“三班一共是二十六个学生,不对,今天又来了转校新生,共二十九个学生。其中,部队的孩子共有十三个,其他孩子,有十六个。孩子们,我觉得有些比较调皮,听课也不是很集中。有时候林纾老师很生气。”
“课堂不安静?”
“是。”李小慧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
一般老师上课时生气大都是因为课堂不安静,有学生影响到教学秩序,不然没事生气做什么。课都要讲完的。这样讲,看来三班调皮的孩子不少。想到今天刚进来的自己家小四,是个孩子王,宁云夕可以想象到三班的课堂会怎样风起云涌了。
方老师找到她们俩时,发现她们埋头写教案查资料,发出感叹:“年轻老师热情激情,好。”
“方主任,有什么新的指示吗?”宁云夕问。
“彭校长让我告诉你,宁老师。下个月有小学生珠算比赛。我们学校要推荐几个学生去参加。你推举下你们三班的。”
方老师一走,李小慧悄声对宁云夕说:“三班的数学,在三个班里是垫底的。一考试,百分之三四十都不及格。”
俨然,彭校长是留了个最艰巨的任务给了她们两人。宁云夕想。
“对了,宁老师,你还不知道吧?这里和其它学校不太一样,一大早上,所有学生和老师都要在早课之前打扫操场和课室,给花浇水,说是部队的优良传统。”
难怪他们来的时候第一眼看到这个学校如此干净整洁,和人少一点关系都扯不上。
部队教育人,部队学校同样很教育人。
一天下来,宁云夕感受颇深。
放学的时候,其他老师和学生们先走了。宁云夕和李小慧作为实习老师,负责打扫完老师办公室再走。李小慧推了辆单车出来:“我们一块走吧,宁老师。”
“你住哪?”
“我骑着去公交车站到市区,你也是坐公车吧。”
“我去部队,我爱人是部队的。”
“原来你结婚了。”
宁云夕有点不好意思,幸福地微笑点头。
“我家里有给我介绍个对象。可是人家是和平一小的老师,总说我呆在这里不如不要上班了。”李小慧说这话时不免有些沮丧。
“我个人认为,工作地点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在于自己想要的梦想是什么。”宁云夕说。像她自己,就是想和他在一起。
李小慧认真琢磨起她这句话。
两人没有走出校门口,见有几个家长忽然从外面跑了回来,到了校门口嚷嚷道:“这个怎么回事?怎么说余老师和林老师不教我们学生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20】不能怕(一更)
这是六年三班的学生家长?
没有正式上课已经先被家长们讨厌了?李小慧一想到这里,脸上有了惴惴不安。
宁云夕努力让自己冷静,对这几个学生家长说:“各位家长同志,先到学校里面坐一坐吧。”
“我们不要坐,我们现在就要向学校讨个说法!”领头的一位男家长愤怒地说着,举起的拳头都握了起来。
李小慧后退到了宁云夕后面去,想着跑到哪里找救兵。
好在方老师没有走,在楼上听见动静跑了下来:“学兵爸爸。”
这位男家长是六年三班学生陈学兵的爸爸。
“你冷静点,学兵爸爸。”方老师道。
“叫我们怎么冷静?能冷静吗?你们说你们学校最好的老师只教毕业班,我们孩子好不容易上了毕业班,你们却把最好的老师调开了,不教我们孩子了,这像话吗!”
学兵爸爸的质疑声获得了后面家长们的一致认同:“对,对,我们要还我们孩子公道!”
方老师慌了:“有意见你们可以提,但是请你们相信我们学校的彭校长和宁老师她们,好吗?”
“宁老师是谁?”
“这位是宁老师,我们新同事。”
“什么新同事?以为我们不知道吗?我们孩子都说了,说她是个实习的!”
李小慧一听这么说,都暗自抹起自己的眼睛了,却看宁云夕好像纹丝不动。
宁云夕此时想起了彭校长那会儿对自己的问话:这么没有自信的?
看来彭校长的言外之意在这。
“各位家长同志,这样吧,我怎么说你们都不相信,明天我给学生们上课的时候,你们来旁听。如果觉得我讲的不好,我主动请辞。”宁云夕道。
在场家长和老师都惊讶地看向宁云夕。
方老师回过神来:“对!”
“行,这话你们自己说的。如果她教的不好,明天让她走人!”
“我们要回自己的林老师和余老师!”
家长们此时此刻同仇敌忾地喊道。这种压力给新来的老师是可以想见的。李小慧紧张害怕到打着哆嗦了,站在宁云夕后面仿佛要把自己变成个土地爷钻到地下去了。
方老师把孩子家长们送走,回头对宁云夕她们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说:“我找彭校长反映。”
“对不起,方老师,我刚才自作主张。”宁云夕说。
“没事。”方老师突然一个哽咽,“是,是我没有这个能力——”
“方老师。”宁云夕走过去用力握住对方的手。
“好不容易来了新的老师。”方老师继续哽噎地说着。
李小慧抬起了头,看看方老师咬了咬自己嘴唇。
将方老师安慰了回去,宁云夕和李小慧肩并肩走出校门。两人站着等了一阵。李小慧等到了公车,宁云夕有幸看到了部队的车,招了招手。
回到家,时间晚了。
宁云夕发现有老二在就是不一样。孟晨逸知道她回来再做饭不容易,带几个小的到了隔壁团部的食堂吃了晚饭。小四小五准备明天要上课的文具,而且今天在学校领了新课本回来。孟晨熙除了做作业,和二哥孟晨逸一块帮小四小五拿报纸给新书裹书皮,写上小萝卜头的名字。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