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原来他喜欢的是3
“我说话说错了是不是?”曹希敏着急的,“我不太会说话。我意思是,你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女人。”
孟晨熙却像明白似的看着他这个努力辩解的表情,人家其实心里喜欢的是他的姑姑吧。心头一下子五味杂陈,酸酸涩涩。想着哥哥不喜欢自己就算了,原来这人喜欢她不过她是其她人的影子。大嫂说的话是对的,这时候谈恋爱的男孩子不靠谱,因为他们不懂事。
继续低下头孟晨熙说:“我是来看你有没有沮丧,有没有心情不好失去斗志,现在放心了。免得傅玉整天打电话来。”
“傅玉叫你来的?”曹希敏只差点骂粗话,“她怎么比蔡维更叫人烦。”
“我走了。”孟晨熙转头找着可以看见的时钟找时间说,“我该回去了,再晚回去我家里人会担心。”
“我送你到公交车站吧。”
“不用了,你帽子没戴手套没戴。耳朵冻坏了怎么办?”
“我不会——”
“你别说你不会,感觉你和我家小四小五差不多,和蔡维说的一样你是和我两岁的小侄子磊磊差不多。你不要让其他人操心你好吗?”
她这个口吻忽然像个大姐姐似的,曹希敏张口结舌。
孟晨熙独自一人走了出去。
风雪交加着。路上行驶来一辆轿车,在快要行驶到海军大院门口时迎面遇到了孟晨熙的人影。
“好像是孟师长的妹妹。”坐在轿车驾驶座上开车的窦骁说。
坐在轿车后座上的曹德英抬起那张优雅的脸庞,迷惑地看了眼未婚夫:“你记得人家那么清楚的?”
“孟师长的弟弟妹妹都很优秀。”窦骁道,“每个人都让人印象深刻。之前和侯军长见面的时候碰到过他们。”
“我以为你和我一样只是上次在葬礼上看过他们。”
“你不知道你大哥和孟师长在部队里是搭档吗?”
曹德英点点头:“我知道。但是这有什么关系?”
窦骁从车前镜里扫过一眼她的表情后没有说话。
从刚才两人避风的屋檐下跑出来,曹希敏本想着去追孟晨熙却看到了开车过来的姑姑和未来姑丈,急忙刹住了脚。
曹德英从车里出来,招呼侄子过来。
曹希敏走过去。
伸出两只手,曹德英给侄子冻得发红的两只耳朵捂着,痛批道:“不戴帽子,你想冻掉耳朵吗?”
曹希敏因此这样被姑姑这样抱着耳朵和脑袋转回身走进海军大院里去了。
从风里面听见了后面的说话声,孟晨熙回头望了一眼。依稀看到曹希敏旁边多了一个穿着青色绣花棉袄的女人。
那女人长得如一朵幽雅的郁金香似的,头戴军队的绿色瓜皮帽,后面长长的乌发仿佛瀑布一样披落在棉袄上。棉袄上那一朵朵雅致的青花瓷绣花,将女人婀娜的身姿衬得美丽妖娆。
是他口里的那个姑姑了吧?孟晨熙眨眨眼想,说真,没觉得自己像他口里的姑姑一分一毫。他姑姑简直是美若天仙,好比仙女下凡,哪里如同她像只小鸭子似的。
孟晨熙快步走向公交车站,搭上公车回家。想到回家她的心情一片美好。蔡维说的她鼻子像她二哥,她现在感觉是自己越来越像二哥的。
当孟晨熙哼着曲儿爬上家里的楼梯时,妹妹孟晨橙带着小侄子磊磊从门口探着两只小脑袋看着她。
“磊磊,我三姐心情总算好了。”
听小姑姑的这话,磊磊点着小脑瓜赞成。
孟晨熙脸一红,几步跳到家门口,两只手抱着两个小的小脑袋进屋说:“站在外面会冷死你们的。”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752】惊赞发言1
四中确定去参加市里选拔的选手选出来的,一共三个人。一个魏则新,这个是全部人都可以想到的人选。另外两个人,在宁云夕和冯组长按照公平原则的挑选下,按照成绩排名选出了一个高一年级的学生和一个初二年级的学生去参加。
到了市里选拔考试的日子,宁云夕和冯组长带了这三个学生和邱副校长汇合。由邱副校长亲自率队前往考场。考场安设在市教育局里。
可能是因为首届选拔的关系,各所学校都是倾尽全力,做好初次尝试的工作。所以来到选拔考试赛场上的,都是首都里数学顶尖的学生以及最好的数学老师。
首都的生源向来都是很好的,比起她原先所在的地方要好很多。这点宁云夕过来首都教学后已经认识到。不过在她看来,生源平均素质高不意味着能出天才。天才往往是如同金子一样埋藏在沙子里的。
所以当邱副校长悄声问她对于今天本校选拔出来的学生感觉如何时,宁云夕诚实地说道:“恐怕离奥数选手水平还差一点。”
奥数,考的是天才。不是说平常大量的做题练习以及听老师教学能学出来的。
邱副校长的眉头紧了紧,因为知道她教出过刘妮妮那样真正的天才,所以对她的话是比较相信的。
学生们进入选拔考场进行笔试的时候,带队老师们全部集中在了等候的接待室里。
同时,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将今天选拔考试的考卷分发了各个老师阅读。
各个学校的老师们拿到考卷立马议论起来。
有的老师坦言:“这个题有点难。”
“为什么是只有六道题?”有的老师指出。以为选拔赛像平常数学考试那样,会给多个选择题填空题这样,凑够一百分。结果只有六道题,全部是应用题。
可见关于io考试规则和考题形式等等,众多的国内数学老师并不知道的很清楚。
见邱副校长和冯组长一样不是很了解,宁云夕向他们两人解说道:“io考试,是分两日进行的。一共是六道题,每道题七分,总共是四十二分。选手有四到五个小时的时间做三道题目。从这点来看,今天一共出六道题是多了。这是从八三年开始定下的考卷形式。”
“居然是这样。四到五个小时解决三道题目,这样说,这个题目都很难了?”冯组长问。
邱副校长疑问冯组长之前没有了解吗?
冯组长说:“以前以为宁老师得到的信息和我差不多。”
这样说来,看看那些都侧起耳朵听宁云夕讲话的老师,几乎是这里在座老师的百分之九十九。真的是很多老师得到的信息完全不合格。
宁云夕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国内第一次与国际数学赛事接轨,了解需要时间。信息上面没有披露太多估计一样是对赛事了解不够彻底,主要是离七月份的赛事时间还有。
“题目难度是这样安排的,每天第一道题属于简单些,第二道题属于中等难度,第三道题最困难。”宁云夕回答冯组长的问题道。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753】惊赞发言2
“今天选拔赛的这六道试题难吗?”邱副校长问。
“我觉得都挺难的,放到高考应该都算是附加题的内容了。”冯组长先回答道。
在场很多老师同样这么认为的。
邱副校长只看着宁云夕:“宁老师你的意见是什么?”
“我觉得都不难,都没有达到奥数题里面最难那个档次。”
“你怎么知道没有达到?”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另一个学校早已按耐不住的一位老师。
在一些老师的眼里,大概宁云夕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女教师居然敢当众对市里考题和奥数评头论足,足以叫人跌破眼球了。
耳听几个老师的口气很冲,一幅幅兴师问罪的模样。
邱副校长出于保护自己学校老师的目的,想带宁云夕离开到外面说。哪里想到在场的几个老师喊道:“让她在这里说,有本事说了开头,没本事说完她要说的话吗?”
冯组长惊讶又无奈地摆了摆头。
“宁老师你在这里说吧。”邱副校长这个气也来了,当场拍板让宁云夕说给这些人听,看这些人的脸往哪里搁。
宁云夕接到邱副校长的示意,想着这些话又不是不能说,直言道:“奥数难题的标准是,解决方法可以用到大学里的数学课程比如微积分之类。当然,赛事组不希望不鼓励选手以超出中学数学所教的范围来解决这些难题。等于说是考验学生以仅有现有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高等数学题目。你们说能不难吗?奥数是竞赛数学,不是中学数学不是高等数学。”
此时接待室门口有双经过的眼睛对着宁云夕的身影闪了下芒光。
“你瞎说的吧?一个题目用微积分能解决,却鼓励不用微积分解决?这是什么人能解决的数学题目?”马上有老师叫起来站起来指责道。
“这并不奇怪。数学天才能办到的事情,为什么要常人去理解?”宁云夕说,“我教过的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可以用算盘去解决高中数学里的排列组合难题。我国著名的学者陈景润先生曾经用算盘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宁云夕的话铿锵有力落地以后,一部分老师傻了眼。那个跳起来的老师老半天找回自己的声音说:“你说你教过的学生拿算盘解决高中数学题?谁?我怎么不记得有这样的小学数学天才?”
“有一个吧。”有老师记起来了,“那个被据说推荐进入国家队集训的初中生,叫做刘妮妮的,在小学的时候被誉为数学天才了,做的是珠心算。”
紧接几个老师认出了宁云夕喊道:“你是把刘妮妮教出来的那个老师是吧?”
“宁云夕!”
门口有人一声喊她的名字,宁云夕回头看到了站在门口笑盈盈望着她的苗心红。
在场其他老师们都记起了宁云夕的大名,谁让宁云夕因为教出过几个理科状元全国数学第一上过几次报纸了。
接待室里骤然像煮沸的大铁锅一样沸腾了起来,议论声水花滚滚,一波比一波高,老师们突发的激情几乎掀翻了屋顶。
【754】惊赞发言3
“宁老师,你这次又带了哪个数学天才来参赛?”有其他学校的老师向着她刺探军情。
宁云夕道:“没有数学天才。”
“哎?”老师们正惊讶她这个回答。
由于苗心红向她招了招手,宁云夕征得邱副校长同意后走了出去。
苗心红一把抓住她的手心握住道:“瞧瞧你,不穿多点。”
“这里很暖和的。”宁云夕说,边看到了站在苗心红旁边的一位老人。
“北大数学系的薛教授。”苗心红贴着宁云夕的耳边介绍道。
“你好。教授。”宁云夕向老前辈敬礼。
“刚才路过这里听到宁老师的发言很有意思。”薛教授说道,“好像你之前有学生在我们北大念书。”
“是,读物理学的李想同学。”
“对,是他。”薛教授想起来的样子说,“宁老师如果不介意,可以给我们多讲讲imo吗?国内教育界对于这个赛事确实是第一次接触,不是很清楚来龙去脉。”
宁云夕因此和苗心红一块走着,一面尽可能回答薛教授提出的若干问题。
北大的数学系教授都来到这里勘查,足以说明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首次参赛的重视。第一次参赛以观察赛事为主,但是,不能完全到国际赛事上去丢脸。所以,高等院校的数学教授被委托参与是正常的事情。
“到时候,一部分国内高等院校的数学系老师和教授都会参与到国家队的集训来。问题在于,他们习惯于教大学生了,甚至是教研究生博士生,对于怎么指导这些中学生不是太擅长。”苗心红和宁云夕说出薛教授等专家的顾虑所在。
宁云夕等着他们的决定。
“是这样的。薛教授刚才和我说,说可以推荐你来加入国家队集训老师行列里面。”苗心红道。
“这个——”薛教授插入话题说,“苗老师在教育部本来就极力推荐你了,宁老师。不过都得亲眼来看看听听你的说法,才知道她的推荐是对的。”
宁云夕看回苗心红。
苗心红冲着她神秘兮兮地笑着。
宁云夕想也知道怎么回事,只有苗心红知道她是从未来过来的,懂得许多这个年代的人没有的知识,有她加入老师团队肯定如虎添翼。
为了国家的荣耀苗心红不推荐她才怪了。
宁云夕只得尴笑着回答:“一切听从上级的决定。”
“这样好这样好。”薛教授点着头,“数学如同宁老师说的那样,真和年龄没有什么关系。有的小小年纪能读懂世界难题了,有的活到七老八十学了都不见得会解方程式。”
听薛教授这个语气,今天率队来的一些老师恐怕都不能算合格。
不过有实力的数学老师是绝对有的。这里毕竟是首都。
几个人不知觉中一路走到了考场门前。只见有个男教师站在那里似乎是一直在翘首等待自己的学生从里面出来。
“石老师。”薛教授俨然认识这个男教师喊了一声。
石老师转过头看见北大教授立马走了过来:“你好,薛教授。”
【755】同行相知1
“我说你给我推荐的那个数学尖子,现在是在考场里吗?”薛教授问。
“是,是的。”石老师一边答应,一边看到了苗心红和宁云夕,道,“这位好像有点面熟。是在哪儿见过?”
“是宁云夕老师。”
“我知道了。”石老师想了起来喊,“是教出那个考上t大的理科状元的宁云夕老师。”
“你印象深刻?”薛教授问。
“印象很深刻。因为她那位学生,叫做孟晨逸吧,在t大我认得的张教授那里据说在写论文了,不过是大三。读研读博应该妥妥的。”
“你和张教授有联系?”
“有。”石老师坦诚答。
那头从苗心红的讲述中,宁云夕得知这位石老师是首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在人大附中教学。人大附中的名气与首都四中是不相上下的。据说当年这位石老师不选择首都四中而是人大附中,只因为人大附中学校离自己家门口近一些。
与其时间浪费在上下班来回的奔波上,不如省多点时间去给学生补补课。这是石老师的名言。
薛教授每次想起石老师的名言都乐,道:“如果每个老师都像你这么想——”
“千万别。”石老师有点后悔自己当年的心直口快了。
“石老师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薛教授和苗心红替石老师解释着,“他父母腿脚不好,住在家里需要经常有人照顾。如果他工作地点太远,家里父母有事不方便的。当然,他也热爱自己的工作。”
石老师被人夸的有一些汗颜。于是把话题转移自身说:“宁老师这次带来的学生怎样?”
“估计吧,可能考不到前几。”宁云夕说。
“我怎么听说四中有个学生很不错的,是医学教授的儿子。”
都是消息很灵通的老师。宁云夕发现自己在打探敌情这方面真是落伍了。
“是我们的魏则新同学。”
“我们学校有个学生叫做刘年的,做几何题还行。希望能和宁老师多沟通。”
“石老师太客气了。这位刘年同学这次应该能拿个第一吧。”宁云夕微笑道。
“你们两个老师不要客气来客气去了。”薛教授打断他们两个人的话说,“走吧,找个地方坐坐,在这里光站着没有用的,考试要考到中午的。”
听到薛教授这话,石老师和宁云夕同时想起:“中午学生的饭怎么解决?”
薛教授和苗心红一起朗声大笑:“都说老师是学生的父母一般,确实没错。”
学生考完是将近中午一点钟了,这个考试时间是和io赛事时间差不多的。老师们纷纷将自己学校的学生带回去,先在附近找地方吃饭。
苗心红直接带了宁云夕他们去了市教育局的机关饭堂吃。
冯组长很紧张,吃饭期间询问着自己学校三个学生自己考试的情况。
魏则新沉默不语。另一个参加考试的初中生看大哥哥不说话自己不敢说话。只有高一年级的那个学生敢说两句道:“题目不容易,我感觉超出了我学习的范围。虽然在兴趣班的时候宁老师教了我们很多。”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756】同行相知2
一听学生这个话似乎悬了。冯组长心头的大石头悬挂了起来。
邱副校长有之前宁云夕说的话有了心理准备,觉得比较正常。
下午成绩出来了。按照全体考生的成绩排名进行选拔,一共首都要派出五名选手。在成绩单公布栏上,可以见到排名第一的是人大附中的刘年同学。石老师那边的老师和同学们一片欢呼声。
魏则新排在了第五。
冯组长拍着心口松着大气,差点儿都不知道怎么回学校向领导交代了。
邱副校长看到这个成绩没有放松眉头,而是转回身和魏则新同学交流了两句:“你用了超出中学的数学知识去解题了吗?”
魏则新怔了一下。
按照宁云夕的分析,今天这六道题的难度非难到必须用高等数学去解题。然而,市里得到了相关信息的话是会出一点类似的考题。宁云夕之前那话的言外之意是今天的题目是可以用到高等数学来解答的。
魏则新低下头。他今年高三了,有信心有能力可以考上大学。先拿点大学的课程来自学并不奇怪。很多学霸都会做这样的事情,当年孟晨逸也一样。
所以为什么宁云夕强调刘妮妮是数学天才没有说自己家老二是数学天才是这个缘故了。
邱副校长从眼前学生的表情读出了宁云夕的全部判断是没有错的了。
当然不是说考上大学数学系的必须是数学天才。因为天才往往一年都不知道能不能出几个。考上数学系的是很多个。
邱副校长的手在同学肩头上拍一拍,给学生减轻压力。
没想到,石老师这时候带着自己学生走了过来走到宁云夕面前说:“宁老师,我和教育局拿了我学生的考卷出来,你给他看看他的解题方法怎么样?”
在场其他老师都惊诧着,想着石老师都教出了第一的学生居然要带自己学生请教其他老师?
这个石老师真是如同薛教授说的那样很热爱自己的事业,宁云夕想,二话不说立马答应了下来。
“谢谢你,宁老师。”石老师与她激动地握手,交上了自己学生的考卷。
宁云夕仔细看了看学生考卷后说道:“有几道题他回答出来的,但是解题步骤有些绕。给他多一点时间思考或许能想到更好的解题方法。”
“和我想的差不多。你觉得有什么方法让他改进吗?”石老师问。
“石老师,你不用着急。他是被选拔进入国家队了,到时候一块集训,他会有进步的。”宁云夕道。
“是,我是过于焦急了。”石老师笑了,“希望我们有机会一起合作,宁老师。”
“我一样期待着。”宁云夕道。
国家队集训是过年后的事了。宁云夕赶回家的路上,考虑起了家里的过年计划。
今年是孟家第一个在首都过年的年头,必须好好过。回家先问问孩子和老人的意见。
宁云夕到家先问问两个老人。
孟奶奶偷偷告诉宁云夕:“你们爷爷,喜欢挂历年画邮票这些东西,你看看春节是不是买点这个让他高兴高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757】笔友1
那时候刚好贺卡明信片挂历都流行了起来,算是过年的赶时髦货。
宁云夕一想,想起家里孩子们给宁爷爷宁奶奶春节写明信片的传统。今年春节一样免不了。到邮局去看看,刚好儿子两岁大了能给宁爷爷宁奶奶画葫芦了。
据说要去邮局寄明信片,家里几个孩子兴高采烈的。一个个争着,不止要寄给宁爷爷宁奶奶,还要寄给以前的小伙伴们。小丫头孟晨橙特别想念小妹妹妞妞,决定给妞妞夹带着写一封信。
磊磊长大了,说是要亲自给太姥姥太姥爷写明信片。
孩子们在家里急急忙忙准备着东西,这次记得带笔、胶水、信纸、文具等准备出发前往邮局。没想到要出发之前,傅玉听说他们要去邮局寄明信片,咚咚咚跑过来了。
“你又来做什么?”小丫头孟晨橙给傅玉开门都觉得奇怪了,“找我三姐学习吗?不是放寒假了吗?”
“孟晨橙,你不欢迎我了吗?你一到这边我都夸你,你忘了?”傅玉一边说一边双手搂住小丫头的肩头,嘴巴贴在小丫头耳朵边上悄声说着,“我告诉你,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你要不要认识新朋友?”
“什么?”孟晨橙眨着懵懵懂懂的眼珠子问。
“笔友。交个笔友。平常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烦恼什么的,写信给对方,互相安慰是不是很棒的事?有些事不能对其他人说都可以写信的。”傅玉说着从自己棉袄的大口袋里掏出了一本杂志出来,翻到后面一页有找笔友的信息。
孟晨橙拿过傅玉手里的杂志吃惊地瞪大眼珠子看着,竟然这样都可以交朋友了。
“是不是很有意思,孟晨橙,快感激我。”傅玉摸着小丫头的脸蛋说。
孟晨橙不敢确定地问着上面刊登的笔友名字和联系地址:“这些人的名字是真的吗?”
“是真的。我上次已经试过了。”傅玉说,“很快交上了两个笔友。”
“你交这么多笔友,不会三心两意吗?”孟晨橙皱着小眉头说。
“什么三心两意,交朋友又不是谈恋爱。像你四哥,和李秋天朱玲玲很多人都是朋友。你没有同龄的朋友吗?”
不知道是不是家里哥哥姐姐多,有小侄子,孟晨橙一点都不觉得孤单。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嘻嘻哈哈,回家来她和哥哥姐姐小侄子嘻嘻哈哈,什么算是朋友,孟晨橙没有什么概念。孟晨橙反问傅玉:“你呢?”
傅玉被小丫头问住了。这么多年,她除了关注孟晨熙以外,好像没有什么时间长久的朋友。毕竟她因为父亲是军人的关系经常转学,每次一转学,朋友都没有了。
“军人的孩子就是这样。经常需要和朋友说分手。”傅玉叹着气道,“所以我想来想去,不如交笔友靠谱一点。你三姐应该交了笔友的。她不是最爱听电台节目吗?电台节目里有征笔友栏目。”
孟晨橙马上跑进房间里去问自己三姐了。
在房间里的孟晨熙早就听说傅玉那把急聒个不停的嗓子了,只想叹气,自己怎么会被这个人给缠着的。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758】笔友2
妹妹小五跑进来问的时候,孟晨熙一口否认:“没有。”
笔友的事她听说过,不过她不可能会有的。交笔友的人一般都是喜欢写字写信,心里孤独想要宣泄。刚好这两个条件她都没有。她喜欢阅读但不是很喜欢写信的那种人。孤独偶尔会有可是有哥哥在身边,有家里人在身边,她在学校同学关系一直可以。要写信给谁的话?她早年都是给哥哥们写信,给其他人写信哪有给哥哥们写信好。
听见三姐这样一说,孟晨橙也觉得:“我继续给二哥写信好了。”
“小五,你不要闹笑话了。现在二哥随时可以见到,你写信给他不如打电话给他。家里有电话这么方便。”孟晨熙对妹妹说。
可孟晨橙被傅玉说得心里头有点儿蠢蠢欲动,写信交朋友,一个来自远方的陌生人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只能说,孟晨熙已经成熟到没有了这种窥探远方陌生人的好奇心了。
傅玉向小丫头招招手。
孟晨橙跑出去对她说:“你骗人,我三姐没有笔友。她说不需要。”
“什么我骗人?她是不懂有笔友的好处。你要不试试看嘛,孟晨橙?”
“什么笔友?”孟晨峻帮着奶奶爷爷把东西搬上楼,一进家门听到妹妹说话走过来问。
“四哥,说是交笔友,这里这里。”孟晨橙指着杂志上的笔友信息说。
孟晨峻看了看想起来:“好像玲玲的哥哥交过笔友。”
“是啊。”听见玲玲姐的哥哥交过笔友,孟晨橙总算感觉这事儿好像有点儿靠谱了。
宁云夕同爷爷奶奶买菜回到家里,问他们几个:“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我们要出发了,车到了我们就走。”
“大嫂。”小四和小五齐齐问着笔友的这个事。
小手抓着妈妈手的磊磊,听小四叔和小姑姑说交笔友,小眼睛一样烁烁发光,对妈妈问:“笔、友?”
“磊磊。”宁云夕冲什么都要的儿子好笑地说,“你太小了,不会写信。等你长大了,会写信了,再来交笔友。”
磊磊委屈地扁扁小嘴巴:他什么时候能长大。
宁云夕是挺赞成孩子们交笔友的,一方面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听见大嫂支持,孟晨峻和妹妹孟晨橙两只脑袋马上凑在一块在杂志上寻找合适自己的笔友。先寄几张明信片给新笔友们,介绍下自己。几个孩子做了决定以后,一家子出发了。傅玉跟在他们后面蹭车。
孟爷爷和孟奶奶喊他们一路小心点。
今天天气还是很冷,风很大,比他们以前住过的地方的风都大多了。
宁云夕怕孩子们冻感冒了,叮嘱他们都戴上防风口罩,自己捂着儿子的脸。
孩子们爬上车后才发现开车的叔叔是认识的。
“苗叔叔。”孩子们喊。
苗正清冲孩子们眯眯眼:“都准备给谁写信?”
“太姥姥,太姥爷。”孩子们齐声答,接下来各有分歧了。
【759】送老人家礼物1
“要写给妞妞。”
“要写给妮妮和大顺。”
磊磊伸着小手努力加入小姑姑和小四叔:“写,写给,二叔。”
噗,车内一大帮人全笑起来。孟晨峻抹下鼻梁说:“和小五那年一样蠢。”
“我不蠢了。”孟晨橙抱着双手鼓鼓腮帮子同四哥生气。
“都带齐东西我们就走了。”苗正清对孩子们说,接着踩下油门。
宁云夕道:“麻烦你了,苗主任。”是没想到她打电话去部队,结果苗正清自己亲自开车过来了。
“不麻烦,我刚好到邮局买东西,顺带捎上你们的。”苗正清说,“如果不是,你那个特驴的孟师长肯定要说我了,比曹政委还唠叨。我快以为他才是适合做政治工作的。”
宁云夕微笑着,不敢接他打趣的话。
“怎了,说你爱人你不高兴了?宁老师?”
“没有。他性子是那样。”
“知道,你喜欢他那样子的人。”
宁云夕更不知道怎么接了,脸红着。
苗正清从车前镜里看着她那张害羞的脸,没有再说话。
车子去到邮局果然是人来人往,临近过年,寄东西的人特别的多。宁云夕想到之前自己丈夫提起过的,说是老家那边的人会寄东西过来。不知道是寄到部队或是直接送到了大院或是二叔那边。反正几个地方暂时都没收到东西。宁云夕因此顺便走到办事人员那里问问。
孩子们已经围着卖明信片的玻璃橱柜看着,熙熙攘攘地讨论着。
被妈妈抱着的磊磊焦急地拿小手扯拉着妈妈的袖口说:“妈妈,信,信。”
“等等,磊磊,你太姥姥太姥爷给你寄东西了。”真叫人意外。宁云夕想,来问有没有老家的东西时,没有想到竟然收到了自己爷爷奶奶寄来的物品。
他没有说她爷爷奶奶寄东西过来,之前打电话沟通宁爷爷宁奶奶没有提过。宁云夕纳闷着怎么回事。“估计两个老人家是想给你和磊磊一个惊喜。”苗正清站在她旁边说。
宁云夕看着那个大箱子,真大一个,光邮费应该不少。
苗正清一个人都搬不动,只能是由邮局的工作人员帮忙着一块把箱子先放到了吉普车后车厢里头。
磊磊转回去的小眼睛一直看着那个大箱子,小脑袋想着:“太姥姥,太爷爷,在箱子里?”
这个娃儿以为两个老人变魔法把自己放在箱子里寄过来了。
宁云夕被儿子逗得发笑,边笑边对儿子保持神秘说:“回去,我们打开看看怎么回事。”
苗正清搬完箱子,和他们母子俩一块走去看明信片。
“苗主任,你是——”宁云夕想着他难道也要买明信片送人。
“我买春节邮票。我爷爷喜欢。不知道出来没有。”苗正清说。
刚好孟奶奶说过这事儿,于是宁云夕和他一起问工作人员。那会儿买邮票尤其是新年邮票,都不容易买到的。限量,需要排队。苗正清不过来问问时间。结果两人都不是集邮爱好者,闹了个大乌龙。
【760】送老人家礼物2
什么新年邮票。人家牛年的邮票早出了,一月五号就出来了,而且是第一套牛年邮票。
“完了。”苗正清诧异到想去撞墙的后悔不已,“本来想送给老人家当新年礼物的,现在变成泡汤了。”
牛年生肖邮票肯定买不到了。早就卖光了。
宁云夕同样心头里叹口气,想着怎么补偿孟爷爷好,打开异眼系统问问。
异眼告诉她,今年的邮票接下来还有几套值得收藏的到时候才说。最近值得收藏的要属于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赞助纪念券,相当于彩票,没有中奖的话都可以拿去换金银铜铝纪念章,一等奖是14寸熊猫彩电一台。
工商银行网点发行的纪念券。
这个好。宁云夕兴奋地转头对苗正清说:“上工行买纪念券去。”
刚好旁边有人同样在讨论这个事情。苗正清点着头,等会儿开车一块去买。
此时几个孩子终于在大争论下选好了数张明信片。磊磊和妈妈一块给太姥姥太姥爷选好了两张喜庆洋洋的春节明信片。接下来孩子们都拿出笔在明信片上写好美好祝福。磊磊握着笔在妈妈的帮助下,写了新年快乐几个大字。
写好的明信片一张张放入了邮筒里面。孩子们一个个脸上充满着收到回信的期待。
邮局办完事坐上车,孩子们听大人说到了春节联欢晚会,几个孩子纷纷叹气起来了:“要过年了,想想看春节联欢晚会。”
连不怎么喜欢看电视的孟家几个孩子都这么说,足以看出每年春节联欢晚会的魅力之大了。
“我喜欢小品里的吃面条。”小丫头孟晨橙回忆着去年在英雄团活动室里和大家看联欢晚会的场景,光是那个吃面条,让所有人都笑得要在原地打滚。
“今年不知道有什么歌好听。”孟晨熙和傅玉一起说着。
八四年的春晚是最叫人印象深刻的。其中不止小品出彩,里头著名的歌曲难忘今宵,成为了以后每届春晚的必备曲目。
孟晨峻的脑袋里咕咚咕咚计算着,是不是可以让自己亲爸给买台电视机过来家里,但是以什么名目好,不可以让妹妹小五起疑心。
“没有电视可以有其它节目的。”宁云夕扫扫孩子们的低气压说,“我们可以找天时间去滑冰。”
哇!几个孩子一下子眼睛全发光了。
厉害的宁老师!开车的苗正清想,他本还想是不是邀请孩子们去苗家看春晚,没想到宁云夕话题一转马上让孩子们转悲为喜。
“滑冰滑冰滑冰!”孩子们在车上跺脚拍着手掌心喊,一个个兴奋得好像已经在冰上起舞了。
磊磊的小手抱紧妈妈的脖子,小嘴巴咬着妈妈耳边羞答答地表示:“滑、冰。”
这个两岁多的娃也想滑冰了。宁云夕想着,自己没有这个能耐带儿子滑冰,全靠丈夫了。
苗正清忽然想起件事说:“听说宁老师你稍微学会点游泳了。”
宁云夕当场赧颜:“会一点点。”
被自己丈夫强迫着学了几次,结果儿子学的飞快可以自己游个五十米了,她倒好,死活过不了二十五米。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761】送老人家礼物3
只能说她丈夫对于她是超级有耐心,还说等温池开放她有空再带她去学。
让她没脸去的是,两岁多的儿子学的太快了,把她甩下一大截让她这个妈妈情何以堪。
估计如果儿子和她一块去学滑冰的话会不会和学游泳一样。一想到这点,宁云夕有点儿担心提滑冰的事了。
给孟爷爷买了纪念券回到家里。孟爷爷没想今年出了纪念券这么一个东西,拿起纪念券甚至要拿个什么匣子小心珍藏起来。
“是抽奖的券,到时候兑奖用的,爷爷。”宁云夕赶紧告诉老人别藏着了。
“有什么奖品?”孟爷爷问。
“电视机!”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对电视机情有独钟。
“好,看我今年运气能不能给我们孩子一个电视机!”孟爷爷喊着。
磊磊从妈妈手里下来,在所有人包括妈妈都似乎忘记的时候,咚咚跑到大箱子面前,小手去拉纸箱子的盖子。
见状,小丫头孟晨橙帮着小侄子拉开纸箱子的封条。
听说是亲家寄来的东西,孟爷爷孟奶奶一起好奇地观望。
宁云夕走过去帮着孩子们打开了箱盖,里头只见放着一台缝纫机。难怪箱子重成这样子得两三个人搬动。
“是缝纫机啊。”孟奶奶想了起来,貌似大孙媳妇一直没有缝纫机随身。
原因在于缝纫机在那个年代不便宜。当年宁奶奶说要把自己的缝纫机给宁云夕时宁云夕都不敢要。但确实这是属于那年代女孩子出嫁的必备嫁妆之一了,是传统。
宁云夕心想为什么老人家寄缝纫机过来,急忙起身打个电话给爷爷奶奶问问。
远方老家里,是宁爷爷接到了她的电话。
“云夕,要过年了。”
“爷爷,奶奶呢?我今天收到爷爷奶奶你们寄的东西,你们没有给我说,怎么把奶奶的缝纫机寄过来了。”宁云夕焦急地询问情况。
“分家呗。你奶奶说,她的缝纫机是给你的,谁都不能抢走。”宁爷爷爽快的声音说道。
“分家?”宁云夕的心头提了起来,担心两个老人怎样。
“没事儿。”宁爷爷宽慰孙女,“房子肯定不能分走,否则我们住哪里去,住他们家他们不愿意的。主要是你奶奶那几件首饰。他们盯了很久了。你奶奶想着他们天天吵这个东西,不如先分了算了。”
说到分家的事儿家家几乎都一样的情况。孟爷爷孟奶奶想起自己家几个儿子女儿同样吵这个,一样皱着眉头。
“云夕,过年的时候,我和你奶奶这回铁了心去找你们过年,实在想看看磊磊。你奶奶还很怀念那个小丫头。”
听到宁爷爷提起自己,孟晨橙急忙把小脑瓜凑近话筒喊:“爷爷,奶奶!”
“哎呀,这个熟悉的声音,我什么都想起来了。”宁爷爷念想着孩子们说。
“爷爷奶奶什么时候过来?”宁云夕欣喜非常地问。
“估计吃完年夜饭我们两老出发到你们那儿。”宁爷爷说,“希望赶得上过个大年初三的。”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762】爷爷奶奶要来1
“太姥爷。”磊磊被妈妈抱起来,小嘴巴对着话筒叫着宁爷爷。
宁爷爷听到小家伙的声音,眼泪登时想流了下来说:“看看,都两岁多了,没见过。”
“爷爷,你来了就能见到了。”宁云夕道,“磊磊现在能说会道了,你可以和他说很多话。”
听孙女这样一安慰,宁爷爷的心头宽解了许多,对娃子道:“等我们过去看你,磊磊。”
“太姥爷,变魔法。”磊磊的小嘴突然冒出这样一句。
所有大人听得一愣一咋呼的。什么时候宁爷爷会变魔法了。
宁爷爷只能是磕磕巴巴对充满期待的小娃子说:“我去学,磊磊,别着急,等太姥爷过去给你变个魔法!”
宁云夕急忙对自己爷爷解释:“爷爷,他是以为奶奶寄来的大箱子里装着你们两个人。”
原来是这样,磊磊是太想他们两个老人了,宁爷爷一听更是想插翅飞到娃子身边说:“磊磊,很快的,太姥爷很快变魔法过去。”
磊磊点点小脑瓜,等太姥爷太姥姥变魔法过来。
孟爷爷孟奶奶听说亲家要来过年,立马商量起来:“需要和晨浩说,安排老人家住处,东西要先买好。过年那几天肯定什么都没有得卖。”
一到正式春节以后,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摆摊卖东西的人随之少了,菜市场的菜都少了。
宁云夕挂上了宁爷爷的电话后,给丈夫打了电话报告这个好消息。
听说媳妇爷爷奶奶要来,孟晨浩在电话里的声音充满了欢欣喜悦,马上安排起来:“到时候让两个老人家住我们师大院的家属招待所。那里暖气充足,被褥什么都有。”
旁边老人家示意,宁云夕将话筒交给了孟奶奶和他说话。
孟奶奶对大孙子说道:“人家好不容易过来一趟,必须好好招待。你二叔从老家叫人寄来的熏肉,你拿到了没有?”
“我打了电话给二叔,估计是寄到二叔那边去了。”孟晨浩说。
“你和你二叔说,留够一半到时候招待她爷爷奶奶。”
“是,奶奶。”
“她爷爷爱喝酒不?我老头子想和她爷爷喝两盅,到市场去买点好的二锅头。”
说到酒,孟晨浩自己不喝极少喝的。身边听他说电话的曹德奉提到:“我看能不能搞一支茅台回来。”
据说能搞到茅台来招呼亲家,孟爷爷连声说好。喝酒少不了一些花生什么的咂巴嘴的。因此要上市场办年货买花生。
忽然间发现好多东西需要年前购置的。孟晨浩道:“这样,我明天在部队挑个休息的时间,开车带你们去买东西。”
爸爸要陪着去买年货了。磊磊激动地拍打小掌心,从妈妈身上跳下来后更是手舞足蹈地在地上跳起来。
这个年纪的娃子,最喜欢看到爸爸妈妈和自己在一起了。
说到明天,小丫头孟晨橙忧愁起来说:“玲玲姐明天约我出去玩。”
“去吧。”宁云夕道,鼓励孩子们不要整天跟着大人转,偶尔应该和小伙伴们聚在一起这样好培养社交能力。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763】爷爷奶奶要来2
孟晨浩回到家以后,媳妇宁云夕将他一拉,到房间里合计着怎么安排这个过年的费用。
过年的时候单位有稍微发多一点点钱,宁云夕拿到了少年报的稿费。估计两人的薪酬加起来能过个不错的年了。当然,别指望说能满足家里人老小的愿望马上买个电视机,不过买些吃的玩的是可以的。毕竟14寸的电视机都要九百九十八元了,而当年国有单位的工资水平不过一千出头的年薪。
“没有电视看没关系。”宁云夕说,“我和孩子们说好了,带他们去滑冰。”
孟晨浩拧着眉头想着怎么满足一家老小的愿望,况且宁爷爷宁奶奶要来,家里有个电视机快快乐乐给老人家过春节也不错。
宁云夕拍下他胳膊,不想他为这种事发愁。
全家不会有人嫌弃他当军人的,军人是工资低,但是从事的事业是崇高的。
“我到时候和政委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找到一个二手的人家不要的。”孟晨浩执着地道。
“也行,能看节目就行。”
媳妇真是一点都不介意。孟晨浩伸手抱紧她。
宁云夕被他骤然一抱,有点蒙。只听他磁性的嗓音咬着她的耳边说:“我一定会给你的。人家有的一定会给你。”
“没事。”她的双手不由搂回他身子道,“我有了人家没有的,有你够了。”
孟晨浩低头亲了亲她乌亮的秀发。
咚咚咚,一串小脚步声突然闯进了房间里,磊磊的小手伸出去分别抱住妈妈一条腿爸爸一条腿,委屈的小脸蛋皱皱:爸爸妈妈抱抱,不要把磊磊忘了~
看着儿子这个霸道的动作,孟晨浩挤个白眼。
宁云夕想起了孩子们的事对他说:“我想给几个孩子一点零花钱让他们年前可以和小伙伴买点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你看怎样?”
“你决定吧。这种事你比我在行。”他道。
于是宁云夕牵着儿子的小手走出去给孩子们分发过年的零花钱。
几个孩子拿到了大嫂的过年费,虽然不多,加起来每人几块钱而已。不过在那个年头,这几块钱都可以买很多零食和小玩意儿了。小丫头孟晨橙当机立断要带着这个零花钱明天和玲玲姐一起去购物。孟晨峻问起妹妹:“需要我陪你去吗?”
“四哥你要陪我吗?不知道玲玲姐同意不?”小丫头孟晨橙有一些些踌躇。
想到朱玲玲那副喜欢小丫头而嫌弃他的嘴脸,孟晨峻挤歪着鼻子生着闷气。想着要不是小五要去,他才不跟着去。
孟晨熙决定了明天和家里的大人们一块去办年货,因为二哥孟晨逸明天要从大学里回家过年了,应该会一块去。
由于大学里跟着教授做事忙,别人早放了寒假孟晨逸却忙到了临近年关方才回家。到了家里,孟晨逸和自己大哥大嫂说:“今年尚贤不回家,他跟的导师轮到过年值班,他跟着留下来了。”
这样的话,林尚贤上哪儿去吃年夜饭?
【764】热闹集市1
“让他除夕晚上到我们家吃。”孟晨浩和宁云夕想都不用想交代老二。
孟晨逸点头:“我也这么想,已经和他说了让他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他说如果那晚上医院不需要他他会过来。”
“他在我们家里睡都可以的。那晚上如果喝点酒的话回不去。”孟爷爷插嘴道。
“爷爷。”孟晨浩宁云夕他们一脸为难,“他们是大学生,最好不要喝酒。”
孟爷爷拿手搔搔脑袋,不知道找谁陪自己喝酒了,只能等亲家宁爷爷来了。
要买的年货很多,一大早上,一大家子坐车出发去年货市场。孟晨橙和自己四哥孟晨峻到学校去和朱玲玲汇合。
车开到年货市场附近找了个地方停下。一家人步行进去,实在是人太多了,人山人海。寒冷的天气都被热闹非凡的人流驱赶了不少。
被四周的人挤着,磊磊看不到东西只看到人,着急的小脑袋在妈妈怀里转来转去。见儿子的样子,孟晨浩一把将儿子从媳妇手里接过来,把儿子放到了自己肩头上骑着。
自己忽然坐高了,磊磊先是有点怕怕,后来发现爸爸的大手一直保护着自己,他惊慌的小眼睛登时冷静了下来。感觉自己能俯瞰周围所有人,包括妈妈太爷爷太奶奶二叔三姑姑,小娃子喜不自禁,小脸蛋红扑扑地乐喊:“爸爸,看——”
小手指指出去,宛如变成爸爸一样的指挥官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架势。
宁云夕对儿子这个沾沾自喜的姿态却是担心着望高风凉,寒风别把孩子给刮感冒了。过年要是冻个感冒得不偿失。
得知媳妇的担忧,孟晨浩将儿子抱下来放到自己胸前,给儿子头上戴的小帽子再拉拉,把儿子身上的小棉袄和围巾再拉拉。
磊磊的小嘴巴里呼呼地呼着热气喊:“热!”
“不能脱,天气太冷了,不要冻感冒了。感冒要去你尚贤哥哥那里打针的。”宁云夕威胁下儿子说。
听说要打针的,磊磊的小嘴巴扁扁,小手不敢扯拉自己的帽子了,也不敢身体扭来扭去。
“还想骑到爸爸肩头上不?”孟晨浩问儿子意见。
“要!”磊磊的小脸蛋再次立马激动起来。
“这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望得更高更远。”孟晨熙忍不住吐出半句伟人的名言说,感觉大哥当爸爸好伟大,同时吸吸鼻子是想起自己过世的爸爸了。
磊磊的小脑袋望回三姑姑,发现三姑姑今天好像情绪很激动呢。
再次坐到爸爸的肩膀上,磊磊的小眼睛四处眺望着四周玲琅满目的年货商品。小脑袋或许很快被各种新奇的东西塞满了,这娃子竟然很久都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语言,只能是偶尔发出一声:“爸爸——”
“嗯?”当孟晨浩回复自己儿子的时候,老半天没有等到儿子下个字。
冷不丁,磊磊又来一句:“爸爸!”小嗓子更激情了,但是照样没有给爸爸下一句解释。
孟晨浩一头雾水一头黑线:儿子,不带这么耍爸爸的。
【765】热闹集市2
孟爷爷孟奶奶在吃的摊子面前留恋许久。那一代的人都吃不饱,本能上对吃的有很大的冲动。
“花生需要买一大袋。”孟奶奶指挥着。
和卖家称了几斤重的花生,孟奶奶让二孙子给拎着,等回家放盐下去自己炒花生吃。当然,如果再买些硬糖和花生搅拌在一起的话,会变成花生糖的滋味让孩子们解馋。
糖果是必须买的。再来一些果丹皮,自己家老三孟晨熙的最爱。
酒曹德奉说要拿茅台来,孟爷爷不看酒了。再看看一些小孩子喜欢的东西。比如炸虾皮。
爷爷奶奶来来去去都是看吃的。跟着太爷爷太奶奶的磊磊小嘴巴一直砸吧着,小舌头舔来舔去,小嘴巴馋死了。
孟晨浩和宁云夕看儿子这个馋得要死的表情不行的,怕孩子闹着要吃的,这会儿吃太多零食和糖果对孩子的牙齿不好的。
夫妻两人急忙带儿子离开,离开前叮嘱老二老三跟着老人家小心老人家别被人挤着摔着。回头两队人马再汇合起来。
带着儿子去到买小人书的地方,磊磊看到图画书,总算小脑子暂时忘了零食,小手津津有味地拿起一本连环画册翻着。
“你知道里头说的什么故事吗?”孟晨浩看着儿子看书的架势可以,试着考考儿子。
磊磊对着爸爸抬起小脑瓜,有模有样地回答:“人。”
图画书里是画的人。还有,磊磊继续指着画册里的房屋:“房子。”
让两岁大的娃子读懂书里的故事,孟晨浩想想自己确实是天方夜谭了。
刚好培养他这个爸爸的耐心,宁云夕在旁边边看边笑边想。眼看他这个当爸的抱着儿子陪儿子看小人书,她转头望见旁边有家店是卖布的,走进去看看。想着宁奶奶都把自己的缝纫机送给她了,她不努力弄出点东西来,能对得起自己奶奶吗?
翻来覆去有几块布料感觉不错。后头孟晨浩抱着儿子过来找她。
磊磊的小手摸着漂亮花色的棉布,小嘴巴说:“妈妈。”
“觉得妈妈穿这个好看是吧?”孟晨浩问儿子。
磊磊点点小脑袋:是的!他这个小爷是这么觉得的。
孟晨浩叫来柜员说要这个布。
宁云夕一听他这么说,忙喊着:“不要不要!”
别乱来,钱需要省着点花的。儿子能懂什么,两岁的娃子肯定是看到什么喜欢什么。
结果他忽然霸气地推开她拦住的手,坚持说:就要这个。
难得他们父子俩意见一致觉得她穿这个好看,再说这是他第一次给她买布。
眼看拦不住了,宁云夕翻着白眼想着他们父子俩怎么了。
“你不是陪着他读书吗?”宁云夕小声问责了下。
“他说要找妈妈。我看他也看不懂书里讲的什么。我给他讲,他说他听不懂,外面风太大。”孟晨浩道。
结果儿子不买他这个风太大的借口说:“爸爸讲的,妈妈讲的,不一样。”
说白了,他不太会给孩子讲故事。
儿子这个诚实劲头像他,孟晨浩被儿子批评得无话可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