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重生长嫂奋斗记TXT下载重生长嫂奋斗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长嫂奋斗记全文阅读

作者:肥妈向善     重生长嫂奋斗记txt下载     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81】他去哪儿4(二更)

    这点,桂英和兰芝都看出来了,替她分忧说:“孟团长都不懂吧,回家我让我们老公和孟团长说说。他要是在家的时候,能帮着你一点。不过话说回来,你到时候这个家里没有老人侍候你坐月子行吗?”

    这必须说到那天她好不容易和他一块儿拨通了她老家的电话,向宁爷爷宁奶奶报告了好消息,才知道了爷爷奶奶之前是去给家里最小的那个孩子帮着抱孙子了。

    他父母早逝,她这边的父母根本指望不上。

    宁云夕想了想:“没有只能自己来。”

    兰芝和桂英听她这样说,替她揪着眉头互相使了使眼神,道:“孟团长是出去有一个星期了吧。”

    “是,他执行任务去了。”

    “我老公跟着他去的。”桂英说。

    家里男人不在几天,习惯男人在家的女人这个心里不踏实。正因为这样,桂英她们选择做随军家属。“实在是不能没有他。”桂英说,“有些时候一些大小事情,我这人笨手笨脚,不知道如何处理。有他在,哪怕换个灯泡都有人,我不用爬上爬下怕摔着了。以前不随军的时候,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盼他回来,但是他一年到头回到家只有一次,半个月不到就走。孩子看着他都不知道他是谁。”

    兰芝跟着叹气:“他走两天,你这心里话挂着了。”

    “挂,整天提心吊胆,子弹没有长眼的。之前他战友不是牺牲了吗?”

    宁云夕是第一次听说。军人要上前线,随时准备为国捐躯,但是,这么近这么真实听见死亡发生在他周围,她整颗心从来没有过地揪紧。此时她才知道,这支军队很出名,闻名全国,都是靠一场一场真实的战役,一个个军人的奉献牺牲换来的。

    很多战役只要是关系到大局的战役,这支军队都会被派到前线去,相当于我军的一把尖刀。

    “他战友,他班长那时候一块被炮弹打中,一下子就没了呼吸。”桂英描述着一营长当时说的话,“那时候他说,要不是孟团长拉了他一把跳出来,他一样没了命。也就是那会儿,孟团长火线从普通士兵升到了班长,紧接着一路往上升,他随之官职往上升。因为上面的人也死了,需要后面的人顶上去。”

    兰芝拿两只手捂住了耳朵不敢听。好在自己女儿早跑了出去和其他孩子一块玩,否则肯定把她女儿吓得做噩梦。

    宁云夕脸色有些惨白。想到之前他奉命走的时候,同样是回来没有来得及和她说明情况,落了句话就走。

    他说,过几天就回来。

    桂英道:“他们回家说话都这样,落了一句话就走。军事秘密不可以告诉家里人。他们去干嘛,我们不可以知道。有些人等到知道的时候,抬回来的是——”

    “我求你你别说了行不!”兰芝忍不住骂了一句。

    桂英住了口。

    此时宁云夕感觉到自己的灵魂有点飘,想立刻插上翅膀飞到他身边去看他是否安好。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82】他去哪儿5(加更)

    心里头焦虑得要打开异眼查看他在哪里,由于远距离使用异眼探测会消耗很大能量,为了孩子她之前一直不敢轻易使用,现在似乎不得不用。

    院子这时候很多人大声喊着:“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实在是很难用一种文字来描述这样一种场面,人群涌动强烈喷发的这样一种感情。

    家属楼里的所有人都跑了出来。

    桂英和兰芝一块握着宁云夕的手,三人跟随人群跑到了大院门口。

    看着六七八辆军用大货车的刹那,桂英喊了声“妈呀”摸着心口蹲了下来。这段日子真把她吓死了,以为自己老公一营长哪里去了,原来是:“他们去拉煤了。”

    因为师部一早给后勤部门下发了命令去买煤,以保障部队官兵和随军家属的过冬问题。但是,买煤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买成品做好的蜂窝煤。是有票有钱,你排队都买不到煤的状况。

    那时候的厂家产能都有限,大城市里许多市民本身需要用到煤,需要先保障市民民生。在这里驻扎的部队又不少,想要保障民生外再保障部队供应,一下子厂家厂能提升不上来。

    师部想了想,眼看寒冬将近,再这样下去,别说蜂窝煤买不到,恐怕连普通的煤粉都别想买到了。再看其它部队,纷纷派出自己人去其它地方拉煤了。师部当机立断,派遣最靠谱的英雄团出马。

    孟晨浩奉命,带了一个车队七八辆货车,一个班士兵,几个帮的上手的干部,急忙执行拉煤的命令去了。

    别看拉煤不是大事,但是隶属于军队内部的命令,他和一营长当然都不能和家里媳妇说。只能是等他们匆匆忙忙把煤拉回来,她们一看,自己心里也清楚怎么回事了。

    这一路他们军人出去,心里同样在惦记着家里的女人和孩子。

    一营长担心着自己那个有点蠢的媳妇不要听人家的话又做出些什么蠢事。孟晨浩只要想到自己家的宁老师为了孩子可以任自己忙到晕倒,只祈祷着回家不会看到她又被送到医院去了。

    在车上,他们似乎可以看见她们站在人群里的踪影,大大松口气先。

    孟晨浩跳下车。团里其他军人都跑了出来迎接他们。

    “政委,我不在团里的时候团里没事吧?”孟晨浩问。

    林志强说:“没事没事。”给他安心,同时一双眼睛打量着他和一营长全身很是吃惊的:“你们怎么都变成黑人了?”

    哈哈哈,平股长等人站在后面听到林志强那两个字黑人,一个个猛地全笑了出来。

    一营长被其他人笑得直挥手,气得不行地解释着:“车都开到这边了,差不多要到了,结果突然爆胎。我们下去准备换轮胎。这个小子不知道突然脑子里发了什么神经,叫他拿锤子,他跑去抽门闩,门边上的煤粉一下子全倒在我们三个人身上了。”

    始作俑者小伟同样变成个小黑人,躲在后面,根本不敢看自己家的首长。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83】他去哪儿6(加加更)

    “行吧行吧。你们没事就好。”林志强摸下自己鼻子说,“你们刚下车的时候,一身黑,真把我们吓着了。”

    “政委,我先回家洗个澡再回来。”孟晨浩对林志强说。

    “不用,你们回家休息去,后续的工作由我们来进行,吃饱饭睡个懒觉。”林志强如此安排,眼看着他们这行人出去奔波劳碌,八成都没有睡上个好觉,早累着了。

    刚转身,团部门口走来了陈团长。

    听说煤拉来了,同样为自己部队紧张取暖问题的陈团长急匆匆从隔壁跑了过来看情况,进门就问:“我们团是哪一车?”

    “你着急什么?没有看见我们团长都变成了黑人吗?就为了你们我们的煤。”林志强说他。

    陈团长看了黑头黑脸的孟晨浩他们几个,哎呦一声,差点当场跟着大伙儿失笑。听说自己团的煤有了着落,心定了。陈团长一转眼,看中谁,喊道:“三营长。”

    站在后面的三营长懵着问:“陈团长,你找我?我没有去拉煤。”

    “我知道,我是说,你年纪不小了。现在你们团干部里,孟团长这个老单身汉结婚了,现在,只剩下你了。近来你们大院里来了个大美女,要不要我和李政委给你介绍介绍?”

    这个陈团长真是闲的没事干,连媒人都做起来了。林志强等几个军官瞪着眼珠子的:“我们团的家伙要你操心吗,陈团长?”

    “就是你们不急着操心,你们看看,孟团长都多少岁了才娶的媳妇。”

    那年代,人们结婚的年龄都偏早,孟晨浩二十多岁了娶媳妇是比较晚了。

    林志强等闷着没有话说。

    孟晨浩这个团长必须同样听着,现在他是已婚了的大军。当然得替自己底下没有结婚的小伙子操操心,总不能说进了部队就变成光棍,那样和家属交代不了。

    回头这事儿可能需要和自己媳妇商量商量。正好心里想着媳妇,惦记得要命。孟晨浩三两步急急往家属楼走去。

    走在他前面的一营长小跑回家,在门口抱起儿子女儿亲了亲。他这边却是很安静。

    宁云夕当时看到他平安回来后,不和人群挤怕伤到孩子,先回了家,然后进了厨房准备给他弄吃的。想着他回来肯定饿着,出去工作的人在外面哪能吃到好的。

    听见脚步声,她刚回头,一眼:“呀!”

    孟晨浩被她的喊声吓一跳。再看她的眼珠里惊魂不定地望着他的脸,她的身体似乎是在瑟瑟发抖,他登时明白了林志强刚才那句怎么被他给吓着的话。

    “都是煤粉。”他说,温和的声音努力在安抚她的情绪。

    她颤抖的手指摸了摸他的黑脸,一摸,全是煤粉粘在自己手指上,心头一块石头落了地上。刚才第一眼真把她吓死了,以为他脸怎了。

    谁让桂英之前说的话都在她心里头落下阴影了。

    孟晨浩伸出双手把她抱了抱。她反过来双手搂着他。

    小别胜新婚。两人这会儿努力感受着对方的存在。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184】交给他了1(一更)

    接到消息赶回到家的孟晨逸见到这个场面,赶紧转回身。

    孟晨浩看见了,先松开她,问:“只有你一个?”

    “小四小五看见车,在外面站着。晨熙看着他们。”孟晨逸说。

    几个孩子原先是去隔壁营区的操场玩耍。后来听说拉煤的车回来了,一群孩子都往回跑看热闹。这么多的煤车,孩子们以前见都没有见过,全都好奇地观望着。

    趁他们两兄弟说话,宁云夕去给他准备热水洗澡。孟晨逸看见,说:“我去食堂那边再借点热水。”

    他这个一身黑,恐怕得洗掉几桶水才足以洗干净。于是孟晨浩先用肥皂洗了把脸,把脸洗干净了。宁云夕递给他一条干净的毛巾擦干脸,帮他把外面脏污的外套脱了。只见他的手指突然在她身上弹了起来,原来刚一抱,她自己都跟着他黑了一把。只得都换掉。

    正在这会儿功夫,邻居家来了个人往孟家里伸了个脑袋喊道:“宁老师,你不去门口看看吗?你们家孩子追着车跑呢。”

    什么!

    宁云夕和孟晨浩两人同时大吃一惊。

    从伙食房拎着热水瓶回来的孟晨逸一听,立马放下热水瓶就跑出去找小四和小五。

    孟晨浩的眉头重重地一拧。

    看他都不说话了,宁云夕转身去厨房继续给他先下碗面条。

    没多久,孟晨逸和孟晨熙把小四和小五带了回来。孟晨熙气喘吁吁的,满头大汗,一边拿袖口擦汗一边说着弟弟妹妹:“他们两个,跑得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喊也喊没用。”

    “晨熙,你先去喝口水,把汗擦擦,免得着凉感冒了。”宁云夕端了碗水走出来给老三喝。

    老三的体力明显够不上这两个小的捣蛋鬼。孟晨逸有点儿后悔,早知道该自己盯着而不是让老三盯着。

    话说这两个小的,没事追着大货车跑干嘛。

    小孩子的世界果然大人很难明白。

    孟晨熙描述起了当时的场景,原来跟着大货车跑的不仅仅是小四和小五:“车子刚启动,不知道哪家孩子开始跟着车尾跑,其他孩子见着,一窝蜂地跟起前面的孩子跑。我都不明白什么事儿发生了呢。只好跟在他们两个后面,一面追一面喊他们回来,结果他们压根没听见我的话。”

    老三斯文的声音哪能比得上那些调皮孩子们的尖叫声,再有车声,很容易把孟晨熙的声音淹没了。说到这里,孟晨熙都气到没了脾气,问自家两个小的:“孟晨峻,晨橙,你们跑什么呀!”

    小四和小五互相看看,两颗小脑袋懵着,似乎一时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不知道那车的大轮胎能压死人吗?”孟晨熙拿手指着弟弟妹妹两个小脑瓜。

    孟晨峻发出了声音:“三姐,我们不会被车压着的。”

    孟晨熙刚要继续生气,突然察觉屋里气氛不对。宁云夕过来把她拉着先拉到屋外去,给她条毛巾擦汗。孟晨熙心惊胆战,回头似乎看到了自己大哥的身影:“嫂子,大哥回来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85】交给他了2(二更)

    “嗯。”宁云夕答。

    他刚一直在旁听着,没有开口罢了。

    孟晨熙的手摸摸自己的心口上,后怕地想着自己刚才有没有说错什么话。自从他们父母去世,老大哥回来代父母管教他们以后,几个小的都发现,孟晨浩严起来比他们父母还可怕。

    当然,平常大哥对他们是非常非常的好。

    “大嫂,现在要怎么办?”孟晨熙拉着宁云夕的袖口小声地问。

    宁云夕想了想,说:“没有到吃饭的时间。你找个地方溜达去。我要过去李大爷那边,李大爷本来说下午要召集大院里的家属们开个会。”

    听到宁云夕打算当甩手掌柜,孟晨熙一愣,想起屋里那两个小的登时一片冷汗替小四小五上身。没有宁老师保驾护航,这个小四小五在他们大哥面前不得“死翘翘”了。

    屋里面老二孟晨逸似乎一样被赶出来了,无奈地拿着本书对孟晨熙说:“找地方看书去。”

    大哥要拿小四小五开刀了。

    孟晨熙担心地问二哥:“不会有事吧?大嫂都说不管了。”

    听说宁云夕不管这事儿,孟晨逸却反而放心了下来:“大嫂说不管,肯定有道理,所以我们不要管。大嫂是老师,老师的话得听。”

    二哥的话有道理,孟晨熙点点头,跟着走的时候,回头看一眼屋里面。正好两个小的转过小脑瓜似乎在寻找救兵。她赶紧掉回头去。

    眼睁睁地看着宁老师走了,二哥三姐都走了,孟晨峻和孟晨橙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两张小脸蛋这一刻哭都想有了。

    问题是他们不敢哭。在他们大哥面前随便哭有什么下场,嗯嗯,想想文文妈妈的结果就知道了。

    两颗小脑瓜立马低到不能再低了。

    孟晨浩想到了媳妇走的时候在他耳边说了一句:面煮好了,在厨房,先吃免得凉了。

    于是,他转身先进了厨房,看到那碗她给他煮的热腾腾的鸡蛋葱花面条。她细心用碟子当盖子盖着面碗口,怕天气凉容易冷,旁边给他再放了双筷子,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

    她的心意她的意思,他全读懂。端起那碗面,他拿着筷子走出来,来到客厅里的饭桌旁边,拿了张凳子坐下。

    孟晨峻和孟晨橙吃惊地看着大哥先自己吃起面条来了。

    此刻,他们可不可以走?当然不可以。

    别看大哥吃面条,屋里低气压继续存在着,宛如一片乌云压阵,随时风雨雷鸣。

    两个小鬼低着脑袋继续忏悔着。

    真的饿了。孟晨浩暴风似地抽吸着她做的面条,更重要的是这面里面有家的味道。汤得慢慢喝,知道这是她特意给他做的汤。边喝边想她曾经说过的话。

    嗯,打孩子他不会。吼孩子,被她纠正了。

    教育孩子不能靠一腔热血,要靠脑子。所以这一刻她想想,当甩手掌柜了。因为再怎么温柔的教育法,好比教育那个文文和文文妈妈一样,不过是把孩子家长继续推进深渊里去。

    “追着车跑好玩吗?”孟晨浩问。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86】交给他了3(加更)

    孟晨峻和孟晨橙直觉地把两个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不好玩为什么追着车跑?说个理由我听听。”

    大哥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心平气和,但是暗地里波涛汹涌。两个捣蛋鬼此刻都是这样一种感觉,根本不敢开口说话,只得一个劲地摇头。

    “没理由,不知道为什么追着车跑。人家跑你们跟着跑,人家被车压死了,你们觉得你们逃得掉吗?”

    孟晨峻突然想起自己刚才顶自己三姐的话,身子一个哆嗦,暴风雨要来了。

    果然大哥站了起来,一双虎视眈眈的如炬目光望着他:“你回答我,孟晨峻。”

    “我——”

    “你觉得你聪明,你跑步很快像兔子。你知道一辆车的车速是多少吗?是兔子的几倍你知道吗?你在课堂上都学过的现在都给我算算。”

    大哥的声音越来越严厉。小五抽着红彤彤的小鼻子,眼泪在小眼眶里积聚着。

    孟晨峻的脸叫做一个惨白。现在听自己大哥一说,登时才感觉到自己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我和你说,孟晨峻。”

    大哥的视线落到自己鼻头上,孟晨峻动都不敢动一下。

    “你大哥到部队开的大货车,坦克车,都不敢像你这样追着车尾跑。车如果一个倒退,什么人都得被压死!”

    孟晨峻狠狠地抽了两下鼻子。

    “想哭了?人都被压死的话,我看你们两个还有没有眼泪掉!”

    两个小鬼连眼泪都不敢落下来了,只能用力地往回吸着。

    说完大的那个孩子,孟晨浩转回最小的老么:“孟晨橙,你也不小了,上小学一年级了。你宁老师说了,你想戴上红领巾。你觉得你自己整天撒腿就跑,跟着人家瞎闹能戴上红领巾吗?”

    孟晨橙的小脸蛋抽噎着:她想要红领巾。

    “哪怕你戴上了红领巾,你此时此刻只会对着它愧疚。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上面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染成的。先烈们用自己的性命换取了今天的和平。而你们如此轻贱你们自己的生命,你们觉得对得起先烈吗?不要和我说对不起,心里好好想一想,该和谁说对不起?”

    说完这些话,孟晨浩走了出门。

    砰的关门声,小四和小五独自站在屋子里,像两棵摇摇欲坠的小树。

    孟晨浩回头看了看那两个小的一眼,严峻的面色没有一点改变,转身径直向前走。

    前头小伟跑了过来:“团长,政委说给你报个数,看对不对?一共七部车,一个团一个车,师部一个车。”

    “师部的车要留在我们团。”孟晨浩道,“师部人手不够,由我们团帮着他们做蜂窝煤,做好了再拉过去师部。”

    “是!”小伟接到命令,转身回去给林志强答话。

    那头,三营长用扁担挑着担煤粉过来,把煤粉倒在了家属院子里的一角平地上准备做实验。二营长带人,拿了些工具过来,有铁铲,水桶,和蜂窝煤机。

    “弄点黄泥。”孟晨浩指示。

    煤粉肯定不够,所以要搅和黄泥。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87】交给他了4(加加更)

    众人先把煤粉堆成小山,中间挖个大洞往里头浇水,让水渗透进入煤层。

    孩子们对新奇的事物都很好奇,然而此刻,家属楼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敢跑过来围观。原因很简单,是谁都能看见孟团长家里两个小的在被罚站。

    其他军官看见,知道他们特么驴的团长是侯军长都没辙的人,只能心里祈祷着那两个孩子好自为之了。

    同时家属楼里的那些家长,对于刚才自己家追着车跑的孩子一样训斥着:“跑啊,跟车跑啊,不要爸妈了,不怕被车压死是不是,去那里站着!”

    宁云夕走进家属院里的活动室。

    桂英和兰芝都在,看见她,向她招招手。

    李大爷点着到场的人数,一边听见大院里训斥孩子的声音,频频叹气连声:“这些孩子,没有一刻不停的。”

    “就是。”桂英和兰芝接着话,“哪一天,他们不闹了,整个世界都可以安静了。”

    “你们两人,文化水平挺高啊。”李大爷夸。

    桂英兰芝笑笑:“没,都是跟着宁老师学的。”

    对于眼下越来越和气的大院关系,李大爷很满意。坐下来拿着纸和笔记录着说:“今天,找大家过来是因为,我们部队的领导关心我们每一位随军家属。说是要过冬了,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需要,希望我们多提点意见。我这边收拾完大家的意见,会过去另外几个团,到时候汇总之后,交给我们师部的领导。”

    看到李大爷戴着老花眼镜写字不方便,宁云夕提议说:“李大爷,我帮你记录。”

    李大爷一听抬头,连声说好:“宁老师写字漂亮,你来你来。”

    关于宁老师漂亮的字,女儿妮妮在宁老师底下学习的兰芝最清楚了,颇显得意地说:“我老公都说宁老师的字像书法家。”

    宁老师忙着摇手:“没,没!”

    话说回来,宁云夕想到了李小慧说的,对李大爷说:“大爷,你孙子的字真的好看。我们班的语文老师李小慧老师都说,应该是书法家教出来的。”

    李大爷不好意思道:“不是我教的我孙子,他姥爷教的。”

    兰芝和桂英一直挺好奇李大爷家的真实身份,问:“李大爷,你儿子女儿都是我们部队的?”

    “是啊。”李大爷肯定地说。

    “不是我们团,是师部的?”

    “是。”

    眼看李大爷没有往下解释,兰芝和桂英不好继续问。

    问到大家对于过冬取暖的意见,家属们七嘴八舌,可以说各有各的主见。宁云夕和李大爷努力地把不同的意见分开来,尽量收集大家一致的意思。

    总体说来,家属们的要求有以下几点,其中很多都是围着孩子转。

    “上下学这条路太冷了。车上肯定也冷。”

    “而且听说大雪的话,会不会封路?到时候耽误了学习怎么办?”

    “孩子晚上写作业,手指头冻着没法写。我们娃儿去年就是这样。”

    “车上冷的问题。”李大爷道,“这个可以请部队帮我们解决。比如说车窗上盖点厚布保暖。毕竟是我们自己部队的车,好解决。”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88】交给他了5(一更)

    家长们纷纷赞同。

    “至于说大雪封路的问题,这属于天灾,没法。到时候,大家只能是在家里尽可能给孩子补补课。主要涉及的是学校离部队比较远的。”说到这里,李大爷自己庆幸自己孙子先转学了。

    桂英和兰芝和李大爷的想法一样。

    “孩子们晚上冷的话,需要热水袋。但是听说医院都不够用,部队领导只能是尽可能帮我们想办法。”李大爷说,“但是,我们大家对部队要有信心。你看看,本来我们煤都买不到,孟团长带人去拉了几车煤回来,自己做好了,大家晚上用煤炉子取暖,孩子一样不用冻着。”

    家属们点着头,再怎么说,有部队依靠着,心里总是踏实的。

    收集完意见,都已经傍晚快到晚上饭点了。李大爷叮嘱大家提早准备好过冬的被子和衣服鞋子。宁云夕帮李大爷把记录整理好交给李大爷。

    李大爷小声问着她说:“家里孩子交给他教?”

    宁云夕俏皮地回一句:“这时候他一句顶我十句,我去多费这个口舌干嘛?”

    李大爷指着她哈哈地笑:“聪明的宁老师。”

    回家的时候,刚好孟晨逸和孟晨熙回来了。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进到屋子里后没有去答睬站在那里的小四和小五。

    老二和老三接下来帮大嫂做晚饭。晚饭做好了,看他继续站在外面指挥着底下人干活。宁云夕招呼老二老三说:“我们先吃。不用理你们大哥。他等会儿干完活会回来,我们给他留着饭行了。”

    孟晨逸和孟晨熙听着她的话。

    两个罚站的小鬼听着宁老师根本没有提到他们俩吃饭,深深地感觉到这件他们犯错的事上宁老师一样很生气。

    宁老师的原则是,再容忍,有些东西必须零容忍,尤其事关人命的事情。这会儿对孩子宽容,绝对不是对他好是在害他。一个孩子含辛茹苦地养大,比起这刻让他站让他饿着肚子,总比到时候看他被车压死好。

    老二老三体会到大哥大嫂的心情,同样不会多说一个字了。

    吃完饭,该留的饭菜留着,宁云夕进自己房间里继续备课。孟晨逸和孟晨熙都回房间做作业看课本。两个小萝卜头从下午站到现在,四条小腿儿早站的发麻,几乎要跪倒的状态。

    眼看外面大哥热火朝天的工作似乎都忘了吃饭这回事儿,两个小朋友的肚子继续咕噜咕噜地叫。

    孟晨浩领着几个干部,试了几种混合蜂窝煤的比例,确定了其中一种生产方案,然后依照分配额度,各自让官兵领着自己份额的原材料到各自营地里生产。

    团部和家属楼这边,由各营派出一个班来支援生产。估计几天能生产完,煤要晾干,希望天气能好。“团长,回去吃饭吧。”各营长对孟晨浩说。

    孟晨浩擦了擦脸上的汗,对其他人说:“行,你们收拾收拾东西。政委是在忙着计数是不是?”

    买煤要报销,孟晨浩带人去买煤以及路上的开销,都要报上去。林志强领着人在计算着。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89】交给他了6(二更)

    孟晨浩担心这其中有错,走过去看看情况。

    夜色黑了。家属楼里各个房子里早亮起了灯泡。

    小五抽搭着小鼻子。

    小四低声对妹妹说着:“对不起,小五。”

    孟晨橙摇摇小脑瓜:“我也有错。”

    大哥说的话,每个字都刻在小五的心头里了。

    真想清楚自己犯了大错了,俩孩子没得哭,没得委屈,自个儿认着在那里站着。此刻不罚站,可能他们心里更受不了。

    孟晨浩忙完回来的时候,一眼从窗户里看到那两个小小屹立的身影。他推开门,看了看两个默不作声的小脑袋,道:“吃饭。”

    孟晨熙在房间里头一听说小四小五可以开饭了,刚要站起来,察觉隔壁二哥和大嫂都没有动静,只好又坐下。

    想来也是,大哥在,照顾两个小鬼绰绰有余。

    孟晨浩对两个听到他说话仰起的小脑袋说:“自己去盛饭,拿好筷子和碗,坐到那吃完饭再去站着。”

    两个小家伙点点脑袋,乖乖自己走去厨房舀饭出来,乖乖坐到桌边吃饭。他们一口一口小嘴巴认真吃着,什么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孟晨浩自己舀了饭出来,坐在他们两个对面,一脸沉静地看着他们吃饭。

    吃完饭,孟晨峻帮妹妹洗好碗筷。

    俩孩子自动地走到原来的地方站着。

    孟晨浩自己才开始吃饭,把饭和孩子们吃剩下的菜都吃光了。洗了碗洗完澡,他进了房间,只看她坐在桌子边专心备着课。

    不由站在她背后,手伸出,帮她把桌子上面垂挂的电灯泡调了调角度。

    宁云夕察觉到他的动作,抬头对他说:“孟大哥,你出去这么多天,很累了,你先睡吧。我把这个写完就去睡。”

    “你也不要太晚睡。”说着,孟晨浩低下头在她秀发上亲了下。

    宁云夕不会去问他接下来他打算怎么处理那两个小的。反正,交给他了,这时候她插手反而对孩子的教育不好,让孩子以为自己以后都有庇护伞了。

    孟晨浩走去床上脱掉外套躺下,闭上眼睛,几天在外没有睡个安稳觉,现在回到有她的家里终于可以好好睡了。

    宁云夕写着写着,感觉到他睡着了。起来,帮他把被子掖掖。

    他睡得很沉,可见把他累的。但是他肯定觉得累得值得,因为把上万官兵和其家属的过冬问题给解决了。

    宁云夕想着这些,觉得自己嫁了一个好伟大的男人。

    再过去老三老二那边看看都睡了没有。

    孟晨熙到点爬上床,因为这是宁老师的要求她乖乖照办。

    孟晨逸在房间里点着小灯泡看书,别看这位天之骄子有十分的学习天赋,但是努力一样不比其他人少。来到这边以后,孟晨逸发现这边的教课内容和他原先上学的学校还不太一样。

    宁云夕走过去。

    孟晨逸转头:“大嫂。”

    快要到老二在的高二班上课了,宁云夕早就想问问情况了。只是这几天他不在家都比较忙。

    孟晨逸给她挪了张椅子给她坐。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90】交给他了7(加更)

    宁云夕问:“听说班上有好几个没有来上课的学生?”

    孟晨逸点着头:“是,具体原因好像我们班上那位吴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

    在彭校长对于她的正式任命下来之前,高二班现在是教化学的吴老师担任着临时班主任的职务。

    上次在彭校长办公室里开的碰头会,宁云夕有幸见过这位吴老师。记得是个中年男教师,戴着一副很厚的眼镜,一个看来性格十分憨厚的老师。

    其实在八一子弟学校里,像这样的老师占了大多数。因为如果是性格比较聪明的老师,早就忍受不了这里的环境跑掉了。

    高二了,要毕业了,要参加人生最重要的考试高考了,却不来念书。这个中的理由,想想都知道肯定是艰难。宁云夕清楚孟晨逸作为学生而已肯定也不能知道什么,所以没有再问这件事下去,问道:“你转学到这边以后,感觉学校学习上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对这点孟晨逸可以有话说了。来这边之前,他有听妹妹孟晨熙说过,最好的学校是育华。可以说,他之所以转到八一子弟中学,全冲着宁云夕来的。

    “感觉,老师好像不够。”孟晨逸说。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宁云夕对他解释着:“校长在想办法,会给你们找更好的老师过来。你们千万不要失去信心。”

    “我是没有。”家里有位老师在,心态好一些。孟晨逸想。他班上其他同学是不是这样想,不一定了。据他所知,整天愁眉苦脸的同学挺多的。像弟弟小四以前的班上同学那样,都要把自己放弃了。“我感觉他们像无头苍蝇。”孟晨逸补充道。

    “你们班上现在的班委是谁在担任?”宁云夕问。

    “班长是马晓丽同学,她同时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

    宁云夕一一记录着。

    当提到纪律委员时,孟晨逸有些尴尬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刚来被安排了这个职位,可能是吴老师想着我大哥是英雄团团长。”

    宁云夕一听乐,道:“这很正常。”

    “我本来觉得挺不适合我的,后来听晨熙说小四担任了班上的学习委员,我突然觉得我好像还好。”孟晨逸说。

    对此,宁云夕澄清一点道:“晨峻他是被班上的同学推举出来担任学习委员的,不是我任命的。”

    话说回来,两人一想到那个孩子王孟晨峻能坐上学习委员的位置,都不觉明厉地深感好笑。

    “行了,我不打扰你了。你赶紧去睡。”宁云夕拍拍老二肩膀说。

    “大嫂,你什么时候开始给我们班讲课?”孟晨逸渴望地问道。

    “下星期。”宁云夕说出了彭校长安排的时间。

    离开老二房间的时候,刚好看到他从主卧里走出来。

    孟晨浩双手抱在胸前靠在门框上,审视的目光望着两个小萝卜头。

    感觉他好像醒了又没有醒,宁云夕不敢确定,更不敢走过去打乱他教育孩子的节奏。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对两个孩子说:“去睡。”

【191】交给他了8(加加更)

    小四和小五和之前一样,头不敢抬,听话地走去房间睡觉。这时,他忽然向两个孩子走过去,两只手伸出分别一只手按住一只小脑袋。两个孩子登时站着不动。

    “孟晨峻,好好想想你这个哥哥怎么当的,然后明天写份计划出来。”孟晨浩说。

    他的声音严厉又温和。

    孟晨峻愣了一下后,立马答大哥:“是!”

    “孟晨橙。”大哥喊。

    “大哥。”小丫头抽鼻子。

    “还哭吗?”

    “不哭。”

    “需要我问你知道自己错哪里了吗?”

    “我知道错了,不该跟着四哥乱跑。”

    “你长大了,应该自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是——”小丫头努力地用小手擦掉不争气的眼泪。

    “都去睡吧,好好反省。”接着他两只手摸了下孩子的头,让他们进去睡觉。

    根本没有睡着的孟晨熙立马跳下来帮妹妹脱衣服准备睡觉。

    宁云夕站在他后面同他一块看了看孩子们。

    孟晨浩回头,仿佛才突然意识到她一直站在这里。

    宁云夕不禁扬起嘴角:“孟大哥,你做梦吗?”

    “不,我醒着。”他晃了晃脑袋,似乎清醒了想到了她刚才揶揄的话,于是拉她进房间里面后把她按在门上亲吻着她,边吻边拿手抚摩她红彤彤的脸蛋。

    这一刻他撩得她像着火一样。

    他的眼神里写着:谁让你刚才说什么来着?敢说他还在做梦吗?

    宁云夕羞意浓浓的手打在他宽阔结实的肩头上。

    要不是医生说这两个月她不方便,他早把她扛到床上去了。

    把灯关了,他把她拉到一块躺在床上,搂着她:“陪我睡,不然我睡不安稳。”

    “你不是惦记他们两个站一夜?”

    “是怕你惦记一夜。”

    “不会,有你在。”

    因她这句话,他又把她压在枕头上,细细碎碎地亲着她的头发她的脸。她只好低叫着求饶:“我承认我撒谎,孟大哥。”

    “不,你应该继续说刚才那话。”他喃喃的声音宛如大提琴在她耳畔响着,“有我在,云夕。”

    在他搂着她抱着她的时候,一直小心地避开保护她的肚子,那里面有他们俩的孩子。

    “孩子闹吗?”他问。

    才多大,胎动都没有。她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这个问题。

    “没事,不会敢闹的。”他语气很肯定地说。

    爸是部队军官,妈是老师,对教育问题都很有原则,嗯,这孩子敢闹的话,得想想什么结果了。

    她在他怀里吃吃吃地乐着。

    天亮的那会儿,公鸡打鸣。军营的起床号早就吹过了。

    警卫连正常换岗。

    孟家人一家人今天要进城里去。

    “吃完饭,我们坐上车到市区里,再买床棉被。”孟晨浩决定,现在媳妇有孩子了,过冬再多盖点没有错,“你们其他人有什么东西要买的,一块买。”

    孩子们纷纷点着脑袋。

    小四和小五默默吃着早饭,经历昨天的事后,显得特别的乖。论是以往,这两个小朋友早疯狂地蹦跳起来率先跑出门去了。

    孟晨浩走去隔壁团部,给林志强打电话,问问看团里需要买什东西一起买。于是林志强提到要给团里的官兵买些增长知识的书本。这个刚好可以请宁老师出马帮忙挑选。

    部队官兵在平常刻苦体能训练之外,阅读有关书籍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同样是部队训练科目之一。

    孟晨浩带了政委的命令回来,同自家媳妇宁老师商量了一番。

    先是车到新华书店买书,把部队交代的任务先完成,回来的时候顺便把棉被等私人物品买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92】买书轶事1(一更)

    一家子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如今,天气真冷了,好在太阳出得大。

    到了市区俨然是用去了一个小时的路。

    让孩子们把衣服扣子拧好了,领子竖起来,宁云夕再让孩子们下车。

    风挺大的。但是时逢周末,来书店买书的人多,来来往往,车水马龙。

    马路斜对面刚好再见一辆军车停下。车门打开后,见着一个熟悉的人影。

    “孟团长。”苗正清喊了一声。

    孟晨浩听到隔壁军的战友喊,带孩子和媳妇走过去:“你好,苗参谋。”

    “带孩子来看书?这是我奶奶,也是来新华书店看看。”苗正清说,他右手刚好扶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老妇人应该年纪有七八十了,可能年纪大了的缘故,双手双脚都有点哆颤有点站不稳。但是看起来老人精神很好,戴着一副黑色的老花眼镜,花白的头发梳的很整齐,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裤子是那个年代老知识分子的打扮,朴素干净大方,双眸炯炯有神精神气儿十足。

    苗正清对他们说:“我奶奶以前教过书,虽然她之后调到科研所工作才没有教学。听说宁老师现在在我们部队小学里教书,说宁老师教的很好。”

    竟然是科研的老前辈,宁云夕不由握紧老人的手有些激动很是敬仰:“老师您好!”

    “好,好。”苗奶奶望着宁云夕的脸笑容满面说道,“郑老师和邓老师发表的文章,我看了,说你的那个珠心算,我看着很有意思。有机会,想亲眼去你们学校课堂上看看,行吗?”

    “老师您有空来指导我们,是我们的荣幸。”宁云夕道。

    “还有你,孟团长。以后有时间,带你媳妇到我们家玩。我们家老爷子,挺记挂你的。”苗奶奶对他说。

    听说是苗老爷子的嘱咐,孟晨浩严肃地答:“是。”

    宁云夕却是没有想到他与苗家是认识的?之前没有听苗心红说过。不过当时他是在英雄团里的身份是苗心红对她说的,俨然苗心红不能说完全不知道他的事。

    几个人发现了她的表情和孩子们一样懵的小脸蛋。苗奶奶笑一笑,对宁云夕解释:“他以前在演习中和我们家老爷子过过招。我们家老爷子说了,说他是个好兵,聪明伶俐,将来肯定是干大事的。果然是,一路都到团长了。”

    孟晨浩接着话道:“还得谢谢当年苗司令对我的照顾。”

    “他照顾你什么,最多推荐你去读了两年书。”

    在部队,普通一兵要拿到去高等专业部队学校念书的资格是很难很难的。但是,他之前有个机会去部队学院学习了两年,可以说确实是得到了一些部队首长的关心和爱护。

    “都是靠他自己努力得来的。”对此,苗奶奶很正色地说道。咱们家首长们都不徇私枉法,都是看着那些士兵哪个好挑着哪个去。

    难怪她当时在他们团部教学的时候,发现他底子比营长他们要好得多。

    一行人接下来进了书店。

    进入书店的刹那,几个孩子立马被琳琅满目的书柜上的书吸引住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93】买书轶事2(二更)

    那个年代卖书是这样子的,不是说把书放在书架上任由人拿了阅读和挑选。而是弄了个柜台,像卖布的店铺一样,按照古时的习惯,书放在柜台后面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顾客想要哪本书,和销售员说。销售员把书拿下来给你看,你看了合适再去收银台付款回头拿书。

    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书,因为薄薄一本书五毛钱都很贵了。一般人更买不了一个系列有好多本的丛书

    书买不起怎么办?看看书店外面的小摊贩,不是卖书的,基本都是租书的。租的小人书,放在一个大木箱里,大木箱一格一格分开,每一格放一本书。周边放了很多小木凳,给租书的人坐着看。一个小时租一本书多少钱这样计算。

    所以小四小五,进了书店看这么多人,书都放在高高的架子上自己都看不见摸不着。干着急的时候回头一看,大书店对面好多小孩子坐在小板凳上看书,会感觉那边更吸引着他们。

    同样的,孟晨浩和宁云夕犯了难。因为书太多了,好书太多了。毕竟这里是大城市,不像他们之前的呆的三线小县城。这里什么书都有。

    比如在小县城很难买到的儿童科普读物,这里有著名的《我们爱科学》、《治虫的故事》、《浮力的故事》等,有到未来都没有消失的《儿童文学》,那会儿,《儿童文学》刚创刊不久。

    每一本书,那时候纸张都是发黄的,但是拿着那种承载着知识与文化教育的沉甸,一直没有改变过。每本书都想买,都想带回家去,孩子可以看,她也可以看。可是,钱不够。她和他哪有钱可以把书店里的书都买下。全国也没有这样一个人。

    她和他站在人群里,和其他人一样仰视着书架上的书籍,不知道从何挑选起。想到林志强给他们的任务,这时候两口子想起来。本来想着买书挺简单的,结果现在一想完全不是这回事。这个林志强的老家在这里,林志强自然知道自己老家书店什么情况,却把这个任务扔给他们,是早知道做这事儿不容易。

    孟晨浩喟叹口气,看看自己媳妇:想好了没?买哪本?

    宁云夕定睛看着一排排的书,要她自己选,选到天亮都选不出来,因为要叫销售员一本本地拿下来再翻翻。而顾客多,销售员少。轮到她拿到一本书都得等上一阵。好在有异眼,这种择优的工作交给异眼筛选最容易了。

    在她决定拿那几本以后,他叫销售员去拿。这是给部队官兵挑出来的书。至于给家里孩子和自己挑的,她要再想想。

    几个孩子站在她身后。

    孟晨逸和孟晨熙不想大哥大嫂为难,因为都知道大哥大嫂工资就那么多,光养他们几个都很难了,于是齐声说不用买书。

    小四和小五听哥哥姐姐这样说后,一样对宁云夕说:“老师,我们可以看课本。”

    看课本哪里够。孩子在这时候最需要打开眼界,通过书籍更多地认识这个世界。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94】买书轶事3(加更)

    书,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启发其好奇心,成为学习更好的动力。

    别看自己家几个孩子异口同声这么说,一个个的目光望着那些抱着大人买的书开心回家的孩子们,眼里闪烁的都是求学渴望。

    这头苗奶奶和苗正清对他们一家人看在眼里。苗奶奶在孙子耳边叽叽咕咕一阵。苗正清走过去对宁云夕说:“宁老师,我奶奶说买一套书给孩子们。你想给孩子们挑哪一套?”

    “不行,不行!”怎么可以让老前辈破费,宁云夕连声摇头摆手说道。

    “我奶奶说,那个书,不仅是给你们家孩子买的,可以互相借着给其他小朋友看。”苗正清继续劝说她。

    于是宁云夕脑袋一个灵光,想道:“市图书馆在这附近?”

    “这——”

    宁云夕通过异眼系统看到了,那个藏书量巨大的市图书馆,那里面的书,真正叫做书的海洋。什么书什么期刊什么报纸通通都有。

    “谢谢你们,苗参谋,苗奶奶。我想好了,等会儿带孩子们到图书馆办证。书非借不能读也。不是自己的书,他们可以做读书笔记,可以更珍爱书本和知识。”宁云夕想清楚了,与其买书教给孩子们什么叫做占有,不如带孩子们到图书馆领会什么叫做知识的分享。

    当然,来到书店不能说始终两手空空,让孩子们彻底失望不好。宁云夕其实出来之前早想好了,买工具书。工具书是最实用而且最必不可少的书籍。

    给上小学的小四小五买新华字典,因为他们接下来还需要学习很多的汉字。给老三孟晨熙买《广播电视英语讲座》,这是老三的梦想和最爱。给老二的话,买外国语学院教授团队编写八年一经问世备受好评,并且翻译人员都在用的《汉英词典》,这样老二可以用很久甚至用到上大学和出国。

    罗列下来的书单宁云夕很满意,匆匆跑去和他以及销售员说。

    书拿了回来,一个孩子手里有了一本全新的书。宁云夕和孟晨浩看着都挺有成就感的。

    后面苗奶奶看着他们一家,对孙子又叽咕起来。因而没过一会儿,苗正清拿着苗奶奶交代的书走了过来,给了孟晨浩和宁云夕他们两口子:“我奶奶送你们俩的,说是你们结婚那会儿,她和老爷子没有送结婚礼物现在补上。”

    “不用,苗姐姐都送了我们两块表,很贵重了。”宁云夕急着说。

    “这是我爷爷奶奶送的,和我妹妹送的无关。”说着这回苗正清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手上的大字典放到了孟晨浩手里,低声道,“孟团长,你不会让我奶奶失望吧?”

    想到这确实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推却不得,孟晨浩接受了。见是一本科研工作者使用的《英汉科学技术词典》,对于她和他的工作都非常具有作用的工具书。

    对此苗正清泄漏一个秘密给他们:“这个书的编纂,我奶奶有参与提供参考意见。”

    听见这话,孟晨浩和宁云夕倍加珍惜。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195】买书轶事4(加加更)

    买完书,一行人走出新华书店,里头一直是人声鼎沸,人潮拥挤,挤得人满身大汗。个个一身汗出来,被风一吹,汗去了不少。宁云夕赶紧看着孩子们把在里头解开的衣服扣子重新扣上。

    苗奶奶同孙子要到市区其它地方办点事儿,和他们一家子道再见。

    “奶奶再见!”小四和小五咬着童音说。

    苗奶奶微笑着,颤抖的手指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脸,似乎一抹沉思闪过老人睿智的眼底。转头,老人家再看看老二和老三,道:“听说都很会读书。”

    “奶奶。”孩子们疑问的同声。

    “你们要好好读书,好好向宁老师学习。”苗奶奶叮嘱着几个孩子。

    孩子们听得一丝懵懵懂懂的,说到向宁老师学习,肯定都大声应道好。

    苗奶奶最终又和宁云夕握了握手:“我知道你很辛苦,宁老师。但是,你要相信,你从事的是一份非常崇高的事业。”

    “是,奶奶。”

    “好,好。”看时间差不多了,苗奶奶依依不舍地松开宁云夕和孩子们的手,和孙子走了。

    孟家一家人目送老人家走后,回到车内准备去市图书馆办证。

    路上,宁云夕脑子里不由回想着苗奶奶望着孟家几个孩子的那抹深刻眼神。

    身边他开着车握着方向盘,表情缄默。

    到了市图书馆,今天注定是要和熟人们碰面的日子。在门口正巧遇到了李小慧。

    “李老师。”小四喊着自己的新班主任。

    李小慧激动地跑过来摸摸小四的脑瓜,同宁云夕高兴地打招呼:“宁老师,你们一家出来玩?”

    “带孩子看看书。”宁云夕答。

    “我家就在这附近,我爸妈都在家。等会儿你们到我家坐坐。”李小慧盛情邀请,“我爸我妈看到郑老师邓老师发表的文章,一直都很好奇宁老师你发明的珠心算,非要我哪天带你和孩子过去给他们瞧瞧。”

    原来这个李家夫妇一样是知识分子,同样很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爸妈当时就说我,脑子有点笨,去当老师怕误人子弟。”李小慧不禁说起自己当年的丑事。

    宁云夕赶紧给她使个眼神。李小慧登时想起自己是在班上同学面前说了这话。

    小四看了看嘻嘻笑的小五,无奈地叹一口气:自己家新班主任就是这个样。

    宁云夕帮脑袋都要低到地下去的李小慧解难:“那个是谁?好像是和平一小的那位朱老师是不是?”

    朱石清是走到了前面去,回头一看某人不见了,只好找了回来。

    李小慧看看那人,转过头不是很想答睬的样子。

    朱石清那个表情一样不是很好看,两人好像刚吵过架。

    李小慧直接对回来的朱石清说:“你要是忙,先走吧。我和宁老师说会儿话,等会儿她和她老公要到我们家里去做客。”

    对此,宁云夕来不及问自家孟团长的意见呢。

    孟晨浩和自己媳妇一样,看出这对男女好像吵架闹翻了,和气说道:“你们俩是约会吧?我们不打扰你们。”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来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61/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 作者:肥妈向善所写的《重生长嫂奋斗记》为转载作品,重生长嫂奋斗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长嫂奋斗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长嫂奋斗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长嫂奋斗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长嫂奋斗记介绍:
推荐新文:年代温馨文《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九六年,谢婉莹说要做医生,很多人笑了。
“凤生凤,狗生狗。货车司机的女儿能做医生的话母猪能爬树。”
“我不止要做医生,还要做女心胸外科医生。”谢婉莹说。当医生亲戚疯狂讽刺她:“国内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医生是零,你以为你是谁!”
高考结束,谢婉莹以全省理科状元成绩进入全国外科第一班,进入首都圈顶流医院从实习生开始被外科主任们争抢,发表全球第一例微创心脏瓣膜修复术,是女性外科领域第一刀!
海归派师兄是首都圈里的抢手单身汉,把qq头像换成了谢师妹。
年轻老总是个美帅哥,天天跑来医院送花要送钻戒。
更别说一堆说亲的早踏破了老谢家的大门……
——————
那一年,回到一九八一的宁云夕心甘情愿嫁了。出嫁的那天周围所有人不看好,娘家放话她一分钱都别想从家里拿。
  没人觉得她家老公日后前途无量,没人想过她家小二叔有一天是大科学家,更没人想过她家小姑未来是大明星,还有老四一只天生大土豪。
  但是,真就这么一天,宁云夕看到的未来全实现了。
  姐儿今儿嫁的穷的,不怕,姐押的不止一只潜力股,是一堆龙头股~有了异能的姐,做一名超级人民教师!重生长嫂奋斗记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长嫂奋斗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长嫂奋斗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