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1章 皇商2
群臣恭送之后,便退了朝。
静瑜乘着御辇回到东宫,换了一身轻便的裙装,便步行去了凤寰宫书阁。予修和漪澜四人请示告退,静瑜没允,让他们贴身跟着。
东宫与凤寰宫相距不远,走路无需多长时间就到了,凤寰宫以前是女皇陛下处理政务的地方,静瑜对这里也比较熟悉。
东宫虽然也有书房,但静瑜还小,政务尚未真正接触,平时看书也都在自己的寝殿,书房倒是几乎没用过。
静瑜到了凤寰宫书阁的时候,宸王和八皇子已经到了,原本在花园里整理花草的紫陌听说公主来了书阁,亲自去沏了一壶茶过来。
“奴婢参见宸王。”恭敬地行了礼,紫陌抬头间才看见还有一个八皇子,不由一愣,“八皇子也回来了?”
轩辕昕冲着她笑了笑,格外客气有礼:“紫陌姑娘。”
因为以前一直贴身伺候九倾,紫陌的身份虽是个奴婢,但这些王爷们对她从不会颐指气使,大多时候都是客客气气的,即便现在女皇陛下离开了皇宫,也没有人对她无礼过。
紫陌给宸王和八皇子倒了茶,又倒了杯温水给静瑜,“公主殿下有要事商谈,奴婢就不留下打扰了,这几个孩子……”
指了指予修他们,紫陌问道:“需要奴婢带出去玩一会儿吗?”
“他们可以留下。”静瑜摇头,“紫陌姑姑自去忙吧。”
“也没什么好忙的,陛下和帝君不在,奴婢这些日子就是管理这凤寰宫的宫女,打理一下园子里的花草。”紫陌恭敬地轻笑,“那奴婢就先告退了。”
说完,就转身离开了书阁。
静瑜坐在书案之后她娘亲专属的椅子上,托着腮,看着宸王和八皇子道:“两位伯伯请坐。”
宸王没坐,八皇子当然也不敢坐,他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才七岁的小侄女儿,越看越觉得惊奇。
眼前这个女孩长得真叫一个精致,小巧的脸蛋儿,白皙莹润的肌肤,如画般脱俗沉静的眉眼,一双黑色的眼眸大而明亮,像是盛载了万千风华。
虽个子小小,并且表现出如此天真无害的一副模样,但是八皇子却觉得,这个侄女儿似乎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好听,也不是完全合适的比喻,但他就是觉得,侄女儿绝对不若外表看上去这般无害。
“八皇伯似乎对本宫很好奇?”静瑜眉梢轻挑了一下,“本宫是不是长得太漂亮了,所以让八皇伯忍不住心生欢喜?”
轩辕昕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是啊,侄女儿长得太漂亮了,承袭了女皇陛下和帝君容貌上所有的优点,活脱脱一个小仙女。”
“唔,虽然本宫听了这番奉承很高兴,但是这大概挽救不了即将迎来的悲惨命运。”静瑜笑眯眯地提醒他,“宸王伯伯脸都黑了。”
轩辕昕一惊,下意识地转头看了宸王一眼,果见宸王冷冷地盯着他,连忙举手讨饶:“皇兄莫恼,臣弟今日回来是为了表功。”
第1882章 皇商3
表功?
静瑜道:“表什么功?”
轩辕昕轻咳了一声,“臣八年前离开天都城是跟女皇陛下辞别的——臣离开的时候陛下还没有登基,也是储君摄政之时,当初臣说要为陛下赚取天下财富,如今臣已经做到,所以回来表功。”
静瑜看向宸王,宸王点头,“是有这么回事。”
“既然如此,八皇伯还是立了大功的。”静瑜道,“可惜娘亲和爹爹也离开天都城,出去游山玩水享受神仙眷侣的幸福了,你来晚了几个月。”
轩辕昕笑道:“虽然有些遗憾,但是没关系,侄女儿现在不是也能当家做主吗?”
静瑜摇头:“现在当家做主的人不是我,而是宸王伯伯。”
“公主殿下此言差矣。”宸王淡淡开口,“真正当家做主的人除了陛下和帝君之外,只能是殿下。臣不过是暂时替殿下处理朝政而已,在朝上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殿下认同的,若殿下有不同的意见,则臣一定是以殿下的意见为主。”
静瑜闻言,顿时愉悦地扬唇笑了起来:“宸王伯伯说话别这么一本正经嘛,就算宸王伯伯想以本宫的意见为主,只怕朝臣也不一定会同意,宸王伯伯忘了本宫今年才几岁?别说本宫还没登基,就算已经登基,没到亲政之龄也没办法自己决策朝政的。”
这是实话。
可纵然是实话,在宸王那里的理解显然也是不一样的。
因为宸王和朝臣们的想法本就不一样。
朝臣们都觉得小公主只是个孩子,还没有到决策朝政的年纪,也没有决策朝政的能力。
但是宸王却很清楚,静瑜虽然外表只有七岁,但她的思想绝不是一个七岁孩子应该拥有的,随着接触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宸王越是明白这位小公主是个深不可测的人,而且静瑜在他面前也从来没有要掩饰的意思。
或许,这也是女皇陛下敢把朝政都给她的原因。
所以,但凡静瑜有一点点想要决策朝政的想法,宸王都必然会无条件地支持。
不过此时,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需要争辩,因为静瑜完全没打算要接手朝政大权,她现在显然更乐意做一个单纯无害的小孩。
至于宸王方才所说的,真正能当家作主的人是谁……他们其实都心知肚明,所以也没必要刻意强调。
“当务之急是应该先封八皇伯一个亲王的封号。”静瑜想着方才在朝堂上,群臣对于轩辕昕的称号,嘴角弯了一下,“认识的人知道是八皇伯,不知道的人指不定还以为本宫的兄长呢。”
轩辕昕闻言,嘴角抽了一下:“可惜女皇陛下跟帝君大人只有你这么一个孩子,就算如何排也排不到第八。”
静瑜不置可否。
“不过说到亲王封号……”轩辕昕皱眉,“其实我觉得就算把我从皇室除名,让我做一个庶民,也没什么不可以。”
静瑜挑眉轻笑:“八皇伯的意思是说,在皇室宗谱中除了你的名?”
第1883章 皇商4
在皇室宗谱中除名?
轩辕昕闻言,几乎一瞬间变了脸色,“我不是这个意思。”
在宗谱中除名,是犯下滔天大罪的皇子才会得到的惩罚,比死刑更为严重。
他怎么可能……
“八皇伯不必紧张。”静瑜还是懒洋洋的模样,虽唇畔挂着无害的微笑,语气却带着寻常孩子所没有的威仪,“本宫虽然不知道八皇伯为何对亲王的封号抱着如此无所谓的态度,但就算作为一个普通的商人,背后有一个显贵的身份也是有益无弊的。况且……”
语气微顿,她淡笑:“成为皇商之后,八皇伯的产业只会招来更多的侧目和注意,尔虞我诈这样的事情可不单单只发生在宫里,商场上同样有争斗。亲王的身份不是让你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方便行事,也多了一道护身符。”
轩辕昕闻言,诧异地看着她,良久才道:“侄女儿你不是成精了吧?”
一个从未离开过天都城的女孩,居然还如此清楚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没成精。”静瑜淡定地挑眉,“本宫只是提醒一下八皇伯,犯蠢的事情不能轻易做,否则一定会后悔。”
轩辕昕沉默了片刻,“红顶商人素来为人所忌,臣是担心以后……万一臣行差踏错,会影响皇室声誉。”
“这一点八皇伯倒是不用担心。”静瑜道,“有宸王伯伯在,本宫相信行差踏错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此言一出,轩辕昕嘴角一抽,不由自主地挪开了步子,距离宸王至少十步之遥。
小侄女儿说这话是不是太不可爱了?
难道她也知道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长兄?
静瑜却似乎并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淡淡道:“另外,亲王的身份只是你的护身符,却不是你用来谈生意的利器,你自己把握好分寸,莫要把护身符当成免死金牌,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轩辕昕顿时一凛,不要把护身符当成免死金牌……这是警告吧?
七岁的小侄女儿,果然不是非凡之辈。
不过轩辕昕倒没什么可畏惧的,他对权势和利益并没有多少贪恋之心,当初离开天都城决定赚取天下财富,其实也是为了轩辕皇室。
当然,轩辕皇族国库本就丰裕,有没有他都不打紧,这个理由或许只是他离开天都城的一个借口。
比起高高在上的权势地位和庞大的财富,轩辕欣更喜欢的是赚钱的过程,以及无拘无束的自在。
而这些,却并不是一道护身符可以换来的,所以把护身符当成免死金牌这样的事情,应该也不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静瑜目光微转,看向沉默不语的宸王,“宸王伯伯觉得,应该给八皇伯一个什么样的封号?”
话音落下,轩辕昕也不由自主地看向他的皇兄,心里忍不住想,比起给他一个封号,皇兄大概更想直接把他弄死。
八年不回宫,一朝回来却是直接出现在庄严肃穆的朝殿上,以皇兄的脾性而言,不重罚他都没天理。
第1884章 皇商5
宸王沉吟了片刻,淡淡道:“既然他经商,那就封个商王吧,名副其实。”
商王?
轩辕昕皱眉,虽然有点怵他,却还是老实地说道:“皇兄,这个封号听着真不吉利。”
商王,伤亡。
宸王瞥了他一眼,语气平平:“商郡王,没什么不吉利。”
商郡王……
比亲王低一级。
轩辕昕嘴角一抽,默默无语了片刻,乖顺地点头:“郡王就郡王吧,总归也是个王。”
而且亲王和郡王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反正改不了他是皇家之人的事实,况且他在天都城待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以后行走商场和江湖,这个身份也不会轻易拿出来用。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这是皇长兄的决定,他只能乖乖应下,没有抗议的余地。
静瑜淡淡一笑,对此显然也没什么意见,她的想法和轩辕昕是一样的,亲王郡王虽级别不一样,但这位八皇伯毕竟不是靠着封号生存的,江湖和商界才是他的势力所在。
真到了需要护身符的时候,郡王这个身份一样起作用。
“八皇伯此番回来,除了想要一个皇商的名头,其实还想把自己的产业势力摊开在我娘亲面前,让她明白你这些年在外面的功绩,以及你对陛下和朝廷的忠心,是不是?”
轩辕昕无言地看着静瑜,再一次深刻地觉得这个小侄女儿绝对是成了精的。
“女皇陛下既然让小侄女儿监国摄政,那现在当家的人就是小侄女儿你了,我直接把自己的产业势力交给你不就行了?”轩辕昕说着,语气不由自主地就带上了几分诱哄的味道,“那个……咳,小侄女儿,你看我赚的钱反正都是咱轩辕家的,你觉得我每年上缴多少给国库比较好?”
“这样的事情问我……”静瑜闻言懒懒地瞥了他一眼,云淡风轻一般笑了笑,“八皇伯,本宫还是个孩子。”
轩辕昕嘴角一抽。
“还有啊,本宫其实不反对你叫我小侄女儿,显得特别亲昵,但是你如果继续这么叫着,待会儿被宸王伯伯剥去一层皮,本宫可救不了你。”静瑜说着,努了努小嘴。
轩辕昕心里咯噔了一下,顿觉锋芒在背,他甚至不敢回头看皇长兄此时的脸色有多冷。
“那个……”识时务者为俊杰,轩辕昕连忙转移了话题,“臣此次回来,把媳妇儿和儿子都带了过来,他们此时都在钰王府,公主殿下要不要召见他们?”
静瑜淡笑:“八皇伯的儿子多大了?”
“才刚刚五岁。”
“八皇伯自己都不眷恋天都城的身份和权势,那么显然应该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留在宫里吧?”
轩辕昕点头,“臣的确没有这样的想法。”
“那么本宫也就没有召见他们的必要了。”静瑜道,轻轻叹了口气,“本宫长这么大,见过的人还真不多,连住在宫里的几位太妃和几位伯伯家里的婶婶都没特意见过,其他人就更没什么兴趣了。”
第1885章 她的强大,是社稷之福1
轩辕昕闻言,倒也没什么想法,毕竟这个小侄女儿就算如何聪明睿智,但到底还只是个七岁的孩子。
他此番回天都城的目的是拜见女皇,但他不在朝堂,对宫里的消息难免就闭塞了一些,加上之前也并未刻意打听,因此一直到了天都城才知道女皇陛下和帝君已经离开大半年了。
不过既然来了也不能白来一趟,皇长兄摄政,小侄女儿又被封了储君,朝堂上总归也是有能当家做主的人,把皇商的事情解决了,然后自己在天都城再住上一段时间——毕竟跟皇兄们也都许久未见了,该叙旧还是得叙叙。
然后就可以打道回府了,这一次再走,指不定又要等到数年之后才能再见。
正事说完,轩辕昕目光转了转,看着一直安静地站在静瑜左右的四个孩子,稍稍打量了一会儿,然后指着其中一个,“你……”
语气顿了顿,他转头看向宸王,“皇兄,这个是你的儿子?”
宸王顺着他指的方向,淡淡道:“予修,过来见过你八皇叔。”
予修恭敬地应了声是,从静瑜身边走了过来,撩了衣衫下摆,跪在地上:“侄儿予修,参见八皇叔。”
“不必多礼,快起来。”轩辕昕顿时有些尴尬,自己慌忙进宫什么都没准备,连给侄子见面礼都没带。
待会儿等出了宫,他一定用心给所有的侄子侄女准备份大的见面礼。
静瑜无视了他的尴尬,起身道:“两位皇伯有什么事情单独去商议吧,本宫还有事情,就不奉陪了。”
说完,朝四个孩子招了招手:“走了。”
四个跟她一般大的小孩乖巧地跟在她身后,从容离开了书阁。
轩辕昕看得稀奇又暗惊,这个小侄女儿就算不是个成了精的,也绝对不是个非凡的孩子。
关于伴读的事情他在进宫之前也听说了一些。
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招伴读,四岁和七岁,三年之间收了二十多个孩子放在身边,而且这些孩子虽然看着都不大,但撇除漂亮的容貌不说,单只是方才这么长时间里表现出来的沉着不惊,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皇兄。”转过头,轩辕昕看着宸王,表情明显带着几分纠结,“臣弟听说小侄女儿喜欢在朝堂上补眠,可方才……朝上官员近百,除了几位皇兄之外,其他官员无一人发现臣弟,小侄女儿却一眼就看出朝堂上多了一个生面孔……这是不是说,朝上所有的文武百官,小侄女儿其实都是认识的?”
一国储君认识朝堂所有官员的脸孔,这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甚至是理所应当的,但小公主只有七岁。
在很多官员的认知里,朝堂对她来说就是个补眠的地方。
按照朝臣们的正常想法,除了几个朝中老臣和皇室叔伯之外,其他人她是不可能认全的。
但事实显然并非这样。
“你站在亲王之列,她一眼看到你有什么奇怪?”宸王语气淡淡,说着转身往外走去。
第1886章 她的强大,是社稷之福2
轩辕昕跟着他往外走,眉头微皱:“皇兄不觉得小侄女儿很厉害?”
厉害得让人觉得不同寻常。
“她是南族储君,不是寻常的女孩。”宸王淡道,“你觉得她应该像一个正常的七岁小女孩那般单纯善良,还是像寻常孩子那般无忧无虑,懵懂无知?”
轩辕昕沉默,他并非这个意思。
身为皇族储君,女皇陛下和帝君唯一的孩子,公主殿下天资聪颖很正常,如九倾小时候那般天赋异禀也没什么,反而是南族社稷之福。
但即便是九倾这样的天赋异禀,甚至是神灵选择的储君,七八岁的时候也没表现出逆天的睿智,十二岁那一年的非凡也仅仅表现在修习七字咒的天赋上。
可这位小公主殿下……
轩辕昕还不知道她有没有修习过七字咒,甚至不知道她有没有学过武功,但方才短短时间的接触,却让他隐约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深不可测的实力。
慵懒无害的笑容里隐藏着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睿智,让人在不经意间生出凛然之感。
一个七岁的孩子……他怎么想,都觉得太过逆天。
“她是南族储君,是以后的南族之主。”宸王的语调始终透着波澜不惊的意味,“她的强大是南族社稷之福,是天下子民之福,其他的……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你都不用思虑过多。”
轩辕昕闻言,顿时又沉默了下来。
心念疾转,他仿佛鬼使神差一般突兀地开口:“皇兄对小侄女儿会心悦诚服吗?”
话音落下,空气仿佛一瞬间变得寒凉。
轩辕昕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心里咯噔一下。
察觉到前面宸王的脚步停了下来,他不由自主地跟着停了脚步,却不敢去抬头看自己皇兄的脸色。
抿了抿唇,他硬着头皮跪下:“臣弟说错话了,请皇兄莫要多心。”
宸王神色冷峻,面无表情地盯着他黑色的头顶看了许久,直看得轩辕昕脊背生寒,俊脸发白,低着头不敢说话。
轩辕昕忍不住握紧了手,几乎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怎么一点脑子里都没有就说出了那样一句话?
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皇兄的脾气……
“起来吧。”半晌,宸王神色微敛,转身往前走去,“把你几位皇兄都叫上,去本王府里给你和弟妹接风洗尘。”
轩辕昕诧异地抬头,皇兄居然没一巴掌打他脸上?
起身快步跟了上去,落后宸王一步之距,即将走出凤寰宫宫门之际,轩辕昕听到他素来最畏惧的皇长兄语气淡漠地道:“君是君,臣是臣,莫说小公主的确是个非凡的孩子,就算不是,本王也只会竭尽所能去辅佐她,而不是想着她是否能让本王臣服。”
轩辕昕眉眼微垂,“是臣弟心思狭隘。”
“眼下小公主还尚未登基,女皇陛下只是暂时离开,所以很多臣子心里就算有些想法,也不会太快表现出来。”宸王目视前方,神色淡淡,“若小公主此时已经登基,那么臣强主弱,你方才的想法也会是大多朝臣的想法。”
第1887章 兄弟义气
所以轩辕昕方才的说法,其实无可厚非,不过大多人并不敢直接把这样的话说出来。
而现在,宸王不介意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让他知道——即便轩辕昕不会在朝上发展势力,但他依然是轩辕皇族的血脉,心系社稷理所当然。
小公主在朝臣面前是单纯无害的,就算偶尔表现出一点聪慧敏锐,也只是点到为止,不会太明显,让群臣心里凛然却不敢太过确定。
而她在自家几位皇伯面前,却并不介意露出自己真实的一面,让他们明白,这位小公主有足够的资格坐在皇位山指点江山。
轩辕昕进宫这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都有些感触,更何况接触了小公主这么久的宸王,心里自然如明镜般敞亮。
“皇兄,今日臣弟进宫虽是得了四皇兄帮助,但责任还是在臣弟一人身上,是臣弟去求了四皇兄。”轩辕昕心里轻叹,担心牵连了寒钰,不得不继续开口,“皇兄知道的,四皇兄素来心软……皇兄若是责怪,责罚臣弟一人就好,能不能不追究四皇兄的责任?”
宸王闻言,淡淡偏首看了他一眼:“看不出来,你还挺讲兄弟义气。”
“一人做事一人当。”轩辕昕低声咕哝,“臣弟不想连累别人。”
宸王不置可否,“浔州那边现在情况如何?”
“很安稳。”轩辕昕道,“风离轩治军的手段跟皇兄几乎不相上下,再有那个清廉公正的知府大人,以及臣弟的老岳父在,浔州现在不管是经济还是兵力,甚至是民风,都丝毫不比祁阳城逊色。”
顿了一下,轩辕昕道:“风离轩在浔州娶了一个妻子,现在孩子也三岁了,之前不知是否来信报过喜,皇兄,臣弟觉得可以下旨让他回来一趟,毕竟风家父子兄弟也很多年没见了。”
宸王闻言没说话,一路朝宫门行去,轩辕昕跟在他身后一步之距,两人一路无话,直接出宫去了宸王府。
宸王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最先来到宸王府的是钰王,因为他素来知道宸王的脾气,也做好了被责惩的心里准备,在其他兄弟没来之前他就先过来请罪,毕竟摆正态度能尽可能地减轻惩罚。
不过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却是,皇长兄居然只是口头训斥了几句,比起以往的冷酷严厉,此番几句训斥简直可称之为温柔了。
寒钰很恭敬地领了训斥,然后三人就在书房里叙起了旧。
说是叙旧,其实叙的旧事较少,说的最多的还是朝堂上如今的局势,比如女皇陛下和帝君究竟只是暂时出去散散心,还是真的打算把朝政就此丢给了小公主?
宸王对此没什么特别的看法,但是寒钰笑了笑,嗓音温润地道:“倾儿这些年心系南族社稷,从未做过一件理智之外的事情,夜瑾以男儿之身默默陪在她身边这么些年,虽爱意深重,但说起来,倾儿心里对他应该也是有些愧疚的,想补偿也理所当然。”
第1888章 这个小侄女儿,绝对是成了精的
夜瑾毕竟不是南族权贵,除了是男儿之身,他曾经还是一国皇子,自然有他的骄傲和尊严,为了爱而心甘情愿委屈自己,无怨无悔地陪在九倾身边这么多年,九倾放不下责任是一回事,但心里怎么会不感动,不歉疚?
当初没办法抛下责任,如今社稷安稳,朝堂上有宸王和轻鸾这对夫妇,有几位王爷,有那么多女皇陛下提拔上来的年轻有为且忠心耿耿的臣子,于江山社稷而言,短时间之内基本不会出什么乱子。
至于他们是暂时出去散心,还是不打算再回来……只怕连宸王都不敢确定。
不过,不管他们的想法如何,朝上有宸王夫妇在,保小公主安然无恙显然是没问题的,但是当轩辕昕听说了皇兄家的几个孩子都在上书房读书,而且小公主把几个弟弟妹妹都交给了予修负责之后,着实愣了一下。
“小侄女儿……这是要做什么?”他诧异地开口,“让这些孩子们打小就培养兄弟要相亲相爱的意识?还是让予修早早地带着弟弟们挑大梁?”
虽说这句话有些莞尔的语气,但其中的意思却是三人心里都明白的。
小公主的一举一动,都绝不可能只是出于小孩子的好玩心性。
介于宸王和钰王的同时沉默,轩辕昕脸上表情慢慢地变了许多次,最后终于在心里深深地感叹:
这个小侄女儿,绝对是成了精的。
……
回到东宫的静瑜到了绛云殿才发现,因为迟到了一步的关系,原本该等在这里的孩子们都已不见了踪影,锦墨去问了得知他们被风太傅叫去上课了。
“既然上课了,就不必打扰了。”静瑜淡淡一笑,“本宫先去泡个热水浴,漪澜,你跟本宫去凤鸣殿。予修,你们三人去上课。”
予修点头:“是,公主姐姐。”
锦墨和霁月两个孩子也恭敬领命。
静瑜转身离开了绛云殿,到了殿外拾级而下,小小纤细的身子明明看起来娇弱无比,肩上却偏偏承载着整个南族天下的责任。
进了浴池,静瑜懒懒在趴在琉璃玉石打造的浴台上,任由漪澜拿丝络给她擦拭着白皙娇嫩的脊背。
“公主殿下,容陵消失又好几天了。”漪澜皱了皱眉,“他这样的举动是不是太有些放肆了?”
虽然她觉得他总是受伤受罚,而且前些日子又生了病,似乎挺可怜的,但进入东宫四年,她早已知道宫规的严厉和不容挑战。
“容陵这一次消失,是得到本宫允许的。”静瑜淡淡道,“并且三五日之内不会回来。”
漪澜闻言,微微有些讶异。
得到公主允许的?
公主不是很讨厌他吗?允许他离开的意思是……以后也还会允许他回来?
漪澜迟疑地道:“那他……大约什么时候回来?”
“或许一年,或许两年三年。”静瑜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本宫不关心。”
回来或者不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对她来说都不重要。
第1889章 天不遂人愿
私心里来说,静瑜是希望他最好不要回来的,他们之间早已经成为过去,不管是眼前还是现在,静瑜对敖容都并无多少恨意——哪怕前些日子话说得有些狠,但事实只有静瑜自己知道,她并不喜欢恨一个人的感觉。
太累,也没什么意思。
不管作为什么身份——红莲神女也好,以前那个自出生就被抽去七情六欲的凤兮也好,对于爱恨的感情都并不强烈。
就算曾经对他有些怨,有些恨,有些刻意表现出来的厌恶,在帝尧的那番话之后,在她得知他后来做过什么之后,她也没心思去不平了。
静瑜心里很清楚,从容陵出现在她面前的第一天开始,她对他的态度就只有一个——希望他主动远离。
可她完全没有想到,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龙族帝君,在刹那间能低到尘埃里。
然而,虽感到意外,静瑜却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无情无爱,方得善终。
这一世她带着记忆而来,不会再轻易陷入情网,而一世功成之后,她肩上依然系着庇佑南族的责任,情爱一事于她而言,当真是多余之物。
静瑜知道自己是无情的,但是这无情并非为了惩罚或者报复谁,她甚至希望敖容也能做到无情——放下过往的一切,回到他自己的地盘上去,过着他无拘无束的日子。
如此于他们二人来说都好。
尤其是在听到了帝尧的那番话之后,她的态度越发坚定——哪怕敖容把她的心连同所有怨恨的情绪一起还给了她,她也不会真的浪费精力去恨去怨。
当然,也绝不会再有爱就是了。
她只想让他知难而退,更想让他知道,这一世的轩辕静瑜不是那个淡泊无求的凤兮,他的赎罪根本毫无意义,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可惜,天不遂人愿。
不可一世,孤傲尊贵的龙族帝君仿佛陷入了死胡同里……
沐浴之后,漪澜拿来了干净舒适的衣衫给静瑜穿上,殿里不冷,但是现在还是冬天,外面气温低,漪澜给静瑜穿着厚厚的衣衫,还给她披上一件貂绒大氅。
回到了凤鸣殿,静瑜在软榻上半躺了下来,漪澜给她倒了杯热水,“公主,容陵要离开这么久……那他讲的那个未完的故事,以后不是没得听了?”
静瑜喝了口水,抬眼看着她:“你喜欢听?”
漪澜闻言沉默了片刻,才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奴婢倒也不是特别想听,就是想知道那个凤兮后来怎么样了。”
因为容陵每次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情绪似乎都有些不对,因此漪澜难免会想,这个故事是不是牵动了他心里的伤痛?
所以她对听故事这件事本身倒不是多有兴趣——毕竟若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就算故事多生动精彩,也不会让人愉快。
但凤兮这个女子……
漪澜总是忍不住想起容陵在花园里喊公主为“兮儿”的那一次,她不知道这个兮儿跟那个凤兮有没有什么关联……应该是没有的吧?
第1890章 你们是本宫的人1
但故事既然已经开始了,她就忍不住想知道,故事中的女主最后命运是怎样的。
漪澜还没到十岁,但是此时对于故事中的女主角,她却敏感地生出了一种心疼的感觉,对于故事的后续……似乎也隐隐已能猜到了一些。
静瑜优雅地喝完了一杯水,垂眼盯着杯子边缘看了良久,然后才伸手,把杯子递给了漪澜。
“你要是想听,本宫也可以给你讲讲。”
啊?
漪澜一呆,“公主也知道那个故事?”
“嗯,你们回家的那个晚上,他给本宫讲完了全部。”静瑜调整了姿势,在榻上斜倚着,半垂着眼,唇畔噙着一抹清淡的笑容,“横竖本宫现在无事,便给你讲讲。”
漪澜将手里的杯子放到几案上,转身走了回来,在静瑜脚步半跪下来,体贴地给她捏着小腿。
……
东宫沉浸在一片安静的氛围之中。
公主的伴读们都在认真地上课,听太傅讲纲常伦理,忠君爱民之心,为人处世的准则,不可逾越的律法,以及不容冒犯的帝王威仪。
凤鸣殿里,静瑜仿佛真的在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小姑娘想听的故事后续发展以及故事结尾。
静瑜的声音很平静,讲得也很流畅,跟容陵讲故事时的情绪异常不同,她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波澜不惊的语调,丝毫没有受故事中主人公情绪的影响。
一个时辰的时间,她就讲完了一整个故事的后续结尾。
漪澜听完之后,久久地沉默了下来。
没有哭泣,也没有为谁抱不平,甚至没有再说一句“凤兮好可怜”,因为这个故事发展到最后,算是完完全全的悲剧。
里面的故事让人心情很低落,凤兮这个女子是不幸的,从被家人送到岛上开始——她的人生就开始了磨难。
若说一开始漪澜还以为那个男子的出现,可以给孤独寂寥的凤兮带来一些快乐和温暖,那么在听完整个故事之后,她只有一个感觉——悲凉。
任何苍白的言语,都没办法表达出自己对凤兮命运的感同身受。
直到用午膳时,漪澜的神情都显得很落寞,锦墨几个孩子敏锐地注意到了她的情绪反常,不由朝她看了几眼,忍不住想知道发生了何事。
“用膳之前,本宫有几句话跟你们说一下。”静瑜托腮,语气不复往日慵懒,而是带着淡淡的严肃,“即日开始,你们的学习内容不再仅限于书册和才艺,本宫会针对你们的喜好、特长和天赋来决定你们要学些什么,五年时间,不能让本宫满意的人,以后将丧失留在本宫身边的资格。”
“本宫登基之后,身边需要的是忠臣良将,是德才兼备的臣子,也需要一些特殊的心腹担任一些其他的职务,以后本宫慢慢都会让你们了解。”
“今日之后,任何人——包括予修在内,都别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本宫每日会亲自给你们布置任务,达不到本宫要求的,本宫不会对你们手下留情。”
第1891章 你们是本宫的人2
看着眼前孩子们凛然恭敬的表情,静瑜浅浅地勾起唇角,漫不经心地补充了一句:“永远给本宫记着,你们是谁的人——这辈子除了死,你们是本宫的人。”
“本宫以后要把你们收进后宫,你们就是本宫的皇夫侍君,本宫要你们保家卫国,你们就是本宫麾下的不败将军,本宫需要你们去统领江湖,你们就必须成为武林盟主。”
“若有谁害怕了,退缩了,后悔进入东宫了,现在可以提出来,本宫此时尚且心慈手软,可以放你们回家,还你们一个正常孩子该有的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选择留下了,日后就必须对本宫忠心不二,一旦生出异心,本宫不妨提前告诉你,那后果必会生不如死。”
一字一句,嗓音娇嫩软糯,悦耳动听,但这一句句话里的意思,却让所有的孩子们凛然。
气氛一片冷肃,即便公主只有七岁,比他们大多数人的年纪都小。
即便她说的话听不出半分冷厉之意,却也没人敢把这些当成是一个孩子的虚张声势。
这些伴读们不管是进宫已经四年的,三年的,还是今年春刚进宫的,此时无疑都受到了震慑。
但气度这个东西,从来不属于大人专属,臣服这两个字,也不仅仅存在于成年的君臣之间。
短暂的沉默之后,孩子们起身离席,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齐齐恭敬地道:“此生此世,誓死效忠公主殿下,若有异心,天诛地灭!”
若有异心,天诛地灭。
静瑜看着他们,唇畔的笑意不由深了一些,天诛地灭……不,不需要天诛地灭。
他们都是一群真实可爱的孩子。
在她的手里,他们生不出反叛之心,她也不会给他们机会去承受天诛地灭的惩罚。
“起身。”静瑜淡淡开口,“可以用膳了,午膳之后都去绛云殿,本宫先考察一下你们的功课。”
“是,公主殿下。”
……
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孩子们的世界单纯而快乐,但是身在皇室,身在高官贵胄之家,很多孩子自一出生开始就享受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追逐不到的权势和荣华,当然,与此相对的,他们注定也要承担相应沉重的责任。
往日轻松宁静的气氛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紧凑的学习,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时间已经过去,除了两位传授的学识以外,医术、毒术、奇门遁甲、文韬武略,甚至是很多正人君子眼中上不得台面的本事。
他们都学。
不过孩子们的精力有限,天赋也并非万能,因此广学而博,专一而精。
静瑜早上依然按时上朝,身边总是跟着四个孩子,予修和漪澜二人是固定的,其他的则是霁月、锦墨、流裳和萧寒四人两两轮流。
时间在表面的风平浪静中慢慢流逝,一晃眼,三年岁月无声而过。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正在朝议的文武百官们,收到了一份来自于女皇陛下的传位诏书。
第1892章 诏书传位,静公主登基
满朝文武哗然。
女皇陛下携帝君已经离开天都城三年,至今未有只言片语的旨意传回,也幸得南族的满朝文武早已习惯了帝王三五不时的闹失踪——就如上一任皇帝,不是也在女皇没登基之前,就携着皇后离开了天都城,至今未回?
但是淡定是一回事,这……突然传位,却显然让人有些懵了。
小公主殿下才十岁啊……
好吧,南族史上也不是没有十岁登基的皇帝,但女皇陛下和帝君皆健在,这么早就传位——就算他们舍不得逍遥快乐的幸福生活,但有没有考虑到以公主现在的年纪,是否有本事驾驭得了朝堂上众多强臣?
满朝文武心里的这些想法,女皇陛下显然是听不到也完全不担心的。
传位的诏书已下,公主殿下和朝臣只能遵旨而行。
凤帝十一年四月,静公主登基为帝,帝号为青,废辅政大臣,因新帝年幼,封宸王为摄政王,和左相共同摄政。
出于对母上大人的尊敬,登基第一年依然是凤帝年号记入史书,次年为青帝元年。
因为公主殿下年纪小,尚未到亲政之龄,因此礼部在征求了她和宸王的意见之后,登基大典一切从简。
但即便如此,一天的流程走完,依然难免疲劳。
回到凤鸣殿,再有宫女上前替她摘掉帝王头冠,退去厚重的帝王衮服,静瑜放松了身子倚在榻上,宫女递上一盏热茶。
就算是如此喧闹欢腾的日子,整个殿里依然是安静而无声的,做好了一切,静瑜挥手,几个宫女无声地屈膝退下。
站在一旁的少年沉默地走了过来,在榻前蹲跪下来,体贴地给她捏按着脚踝和小腿。
温柔细致,力道适中,这份伺候人的功夫也是两年来慢慢锻炼下来的。
漫不经心地啜了口茶,静瑜将茶盏放在一旁的几案上,闭目休息了片刻,享受着片刻的安宁。
从七岁到十岁,三年来储君监国却从不过问政事,朝臣眼中的静公主依然还是那个喜欢安静的孩子,而对于三年来东宫里的情况,就算是伴读们的父辈宗长,也无法做到全然的了解。
伴读们的家世身份静瑜心里早已清楚,但是在东宫,他们用的还是静瑜曾经赐给他们的名字,这一点至今未改,静瑜也从不轻易提及他们的身份。
三年前的那个冬夜,静公主让孩子们明了了她的态度,她的威仪,后来的三年里,孩子们也慢慢清楚了公主要他们明白的事实。
这些伴读是属于静公主的人,不管他们是来自什么家族,他们长大以后的成就都只是他们自己的成就,所有的功绩都不会成为家族荣耀的理由,因为他们的才华和实力,皆来自于东宫静公主。
而倘若有错,也不会牵连家族,但静公主绝对会给他们终生难忘的惩罚。
所以这些孩子们纵然每个月还是可以回家一次,但是有关于东宫的事情,有关于静公主的事情,他们从不会在家提及一句——即便是在自己的父母面前,不该说的,也一个字都不会说。
第1893章 为帝1
闭目小憩了小半个时辰,静瑜睁开眼,眸心一片淡漠睿智的色泽。
“流裳。”淡淡启唇,清冷的嗓音不若曾经的温柔,从这一刻开始终于染上了真正的帝王威仪。
殿外走进来一个十二三岁的玄袍少年,走到榻前十步远之处就恭敬地跪了下来,“流裳参见陛下。”
陛下。
静瑜在口中轻轻品尝着这两个字的称呼,须臾,漫不经心地启唇:“说吧。”
“公主殿下初登大宝,按照祖制,需选至少四位皇夫。”流裳垂眼,身姿如青竹挺拔傲然,却带着清晰地温顺和恭谨,“皇夫的人选必须是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家里嫡子,年纪与公主上下不能相差超过五岁,所以……在六岁到十四岁之间都可以,而苏相家中嫡孙,今年刚满八岁。”
静瑜没有忽略流裳话音落下之后,跪在榻前的少年僵硬的神情,却选择不予理会,以手支额,慵懒轻笑:“六岁的皇夫……朕要是当真选个六岁的皇夫进宫,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做了,所有时间都用来哄孩子了?”
虽说祖制是有这么个规定,但也是要视情况而定的,如果静瑜今年是双十年华,那么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入宫倒也没什么,毕竟天子本就有左拥右抱享受齐人之福的权利,别说比自己小几岁,就算等她年过半百,只怕想给她送美少年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能不能是一回事,她想不想是另外一回事。
至于眼下……
对于选一个孩子为皇夫这件事,她还真没兴趣,虽然她自己也还是个孩子。
“不管是六岁还是八岁,朕都没兴趣。”静瑜托腮低语,然后淡淡道:“这是三日后早朝上苏相打算上奏的事情?”
“是苏相的主意,但上奏的人不会是苏相自己,而是礼部尚书。”流裳回道,“除了苏家嫡孙之外,礼部尚书家里也有一个适龄的孙子,今年已经十一岁,刚好也符合皇夫的标准。”
“礼部尚书?”静瑜漫不经心地回想了一下,脑子里浮现一个跟苏相差不多大的年纪的老臣,“如今的礼部尚书叫什么名字?”
这三年来,朝上官职时有变动,静瑜倒是没怎么关注过。
“闻起。”流裳恭敬回道,“这位闻大人是两年前刚提拔上来的尚书,政绩平平,只是入朝时间久,资历够,提拔他为尚书的事情是苏相做的主,也是得到宸王同意的。”
顿了一下,他道:“苏家跟闻家还是姻亲关系。”
“嗯?”静瑜挑眉,“姻亲关系,苏相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提拔?”
“苏相说,内举不避亲。”流裳声音平淡,语气没有起伏,听起来完全不像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
两年前他还在东宫里学习各种本事技能,今年才刚刚开始做事,然而对于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他却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得知来龙去脉。
情报,是流裳主要负责的其中一项,越难查到的事情越能磨练他的能力。
第1894章 为帝2
内举不避亲?
静瑜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心里却很清楚,礼部尚书这个职务说重要其实很重要,但是在官员担任上要求却无需太过严苛。
礼部主要负责皇室大典、礼仪、祭祀,御宴,以及春闱秋试一类的学子考试,作为礼部最高掌权者,不需要滔天的功劳,只需要官风严谨,为人脚踏实地,做事认真负责,熟知自己的职责,莫要轻易行差踏错即可。
而那位闻大人能顺利胜任,除了资历足够之外,性子作风上想来也有些优势的,否则宸王也不会同意。
流裳道:“苏相的庶长女是闻家的嫡妻,早在前一任女皇陛下登基之前,苏家大小姐就嫁给了闻家嫡子为妻——据说,当初因为云家长子欺压庶子一事,乃至春闱都弄虚作假让庶子代考,最后女皇处置了云家,以至于天都城的庶子庶女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苏家庶女就是那一年嫁进了闻家。”
当初云家一事发生时,静瑜尚未出生,不过任何事情只有她不想知道的,没有她不知道的。
女皇处置云家一事果断凌厉,虽并没有因此而给予庶子庶女多少恩典,但云家庶子成了女皇身边的太傅,后又成了祭司殿大祭司,对于很多庶子庶女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桩扬眉吐气的事情。
影响多少还是有些的,而苏家庶女似乎就是那一年嫁的人,嫁进了当初还是礼部侍郎的闻家,对于苏家的家世来说,这算得上是下嫁了。
静瑜沉默了片刻,随即淡笑:“就算没有那件事,以苏相的身份权势,他的女儿嫁进一个普通官员家里,也必须是妻子,谁敢让他的女儿为妾不成?”
流裳低着头没说话,因为静瑜这句话显然不是问他的,不需要回答。
“所以现在可以确定,礼部尚书是站在苏相的背后了。”静瑜淡道,“朝中六部,苏相掌握了几部?”
“目前来说,苏相已经掌握了其三。”流裳道,“礼部尚书闻起是苏相的姻亲,吏部尚书李丹青是苏相的门生,兵部尚书苏幕臣,是苏相的嫡子。”
六部,苏相已控其三。
更别提苏相遍布朝堂和外放的众多门生,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区区李丹青能起到作用。
“暂时应该没有其他的消息了吧。”
“是。”流裳恭敬地点头,“陛下初登大宝,凤帝陛下下旨废了辅政大臣,宸王爷被封摄政王,这件事对于苏相来说无异于权力被削,他显然不会高兴的。但苏家门庭在天都城权贵世家中地位太过显赫,苏相在朝堂也经营了这么多年,就算心里不高兴,他也会一步步慢慢来,而不会瞬间乱了方寸。”
此人若有外人在,一定会震惊于这个十三岁的少年堪称老谋深算的判断和推测,而静瑜却只是平静地听着,末了淡道:“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是。”少年恭敬地叩首,行跪安礼,礼仪完美得挑不出一丝错处,“流裳告退。”
第1895章 为帝3
少年行了礼,很快退了出去。
静瑜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姿势,安静地在脑子里想着一些事情,然后便听到跪在脚边的少年沉寂的声音响起:“陛下要选皇夫?”
少年音色清冷,退去了昔日所有的色泽,桀骜不在,阴鸷不在,沉痛和卑微仿佛也一瞬间远离,如今只剩下被岁月打磨之后的沉寂和恭敬。
两年前他疗伤回来就跟在了静瑜身边,按着当初的约定做了一个侍奴。
容陵没有去想着这个身份有多卑微,也没有去想自己究竟能低贱到埋过几层尘埃。
他的认知里,侍奴这个词汇前面再加上“贴身”两个字,就是她的贴身侍奴,那么事实就是他可以一直跟在她的身边,而不必被冠以任何冒犯的罪名。
并且目前来说,他是唯一一个可以跟她靠得近的侍女,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安慰?
静瑜敛眸:“我要选皇夫,有什么不对?”
没什么不对。
她是南族一国之君,就算是女儿之身,也照样可以拥有三宫六院侍君无数,而他连干涉的资格都没有。
容陵垂眼,半晌才道:“你还这么小……”
话未说完,就听到一声轻嗤,静瑜淡淡道:“皇室之中,年纪从来不是阻止任何事情的理由,十岁可以登基,便同样可以选皇夫。”
问题只在于她愿不愿意而已。
容陵没说话,又沉默了片刻,不再纠结于皇夫的问题,反而淡淡道:“明明是庇佑南族的神女,明明很多事情用神力就可解决,为什么非要多此一举地自寻烦恼?那些孩子……就算没有他们,你照样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这个江山。”
她本就不是寻常的孩子,虽然他心里很高兴她把那些伴读培养成为得力的心腹,而不是全部收进了后宫,甚至并没有对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孩子产生什么感情,但是容陵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很多余。
以她的本事,想要揪出朝上的异心之臣,根本无需这么早就筹谋,也压根无需提前预防,若真的有谁生出了不臣之心,她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让人毫无垂死挣扎的余地。
静瑜闻言,莹润的红唇轻挑,声音平平道:“明明龙族帝君法力无边,四海八荒之内都没有能进入你眼中的生物,明明轻而易举就能突破九九八十一重殿,直达天宫挑战天帝,甚至取天帝而代之,为什么你不去做,反而要卑躬屈膝待在这里?”
话音落下,容陵瞬间沉默了下来。
视线落在眼前她雪白的裙摆上,良久,他才道:“因为你在这里。”
“你也可以直接把我打昏,或者强制性地抹去我的记忆。”静瑜慢悠悠地开口,语调散漫,“以你的本事,无声无息地把我掳走,抹去记忆带去你的地盘,应该也不算一件难事,你为什么不去做?”
毕竟,这种类似的事情他也不是没有做过。
“我不会……不会再这么做。”容陵低着头,声音寂然,“我犯下的错已经足够多,不能再继续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