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章:
家里面有这几个李承乾都有些忙活不过来了。
很难想象,家里再添一些个秀女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李承乾对夜夜做新郎什么的可没有那么浓重的兴趣。
他只想着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
而见李承乾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那你就抓点紧,多跟清灵要几个孩子吧。”
“我这边可是已经做好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准备了。”
家里面有这几个李承乾都有些忙活不过来了。
很难想象,家里再添一些个秀女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李承乾对夜夜做新郎什么的可没有那么浓重的兴趣。
他只想着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
而见李承乾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那你就抓点紧,多跟清灵要几个孩子吧。”
“我这边可是已经做好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准备了。”第1822章:
家里面有这几个李承乾都有些忙活不过来了。
很难想象,家里再添一些个秀女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李承乾对夜夜做新郎什么的可没有那么浓重的兴趣。
他只想着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
而见李承乾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那你就抓点紧,多跟清灵要几个孩子吧。”
“我这边可是已经做好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准备了。”第1822章:
家里面有这几个李承乾都有些忙活不过来了。
很难想象,家里再添一些个秀女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李承乾对夜夜做新郎什么的可没有那么浓重的兴趣。
他只想着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
而见李承乾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那你就抓点紧,多跟清灵要几个孩子吧。”
“我这边可是已经做好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准备了。”第1822章:
家里面有这几个李承乾都有些忙活不过来了。
很难想象,家里再添一些个秀女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李承乾对夜夜做新郎什么的可没有那么浓重的兴趣。
他只想着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
而见李承乾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那你就抓点紧,多跟清灵要几个孩子吧。”
“我这边可是已经做好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准备了。”第1822章:
家里面有这几个李承乾都有些忙活不过来了。
很难想象,家里再添一些个秀女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李承乾对夜夜做新郎什么的可没有那么浓重的兴趣。
他只想着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
而见李承乾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那你就抓点紧,多跟清灵要几个孩子吧。”
“我这边可是已经做好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准备了。”第1822章:
家里面有这几个李承乾都有些忙活不过来了。
很难想象,家里再添一些个秀女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李承乾对夜夜做新郎什么的可没有那么浓重的兴趣。
他只想着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
而见李承乾的态度。
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道:“那你就抓点紧,多跟清灵要几个孩子吧。”
“我这边可是已经做好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准备了。”
第1823章:
当然了。
李承乾也没有要继续欺负她的意思。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小丫头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顺便再陪陪她,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经历了昨晚。
小丫头好像是又想起了某些被支配的日子。
即便是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有那么可怕么?
当然了。
李承乾也没有要继续欺负她的意思。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小丫头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顺便再陪陪她,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经历了昨晚。
小丫头好像是又想起了某些被支配的日子。
即便是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有那么可怕么?第1823章:
当然了。
李承乾也没有要继续欺负她的意思。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小丫头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顺便再陪陪她,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经历了昨晚。
小丫头好像是又想起了某些被支配的日子。
即便是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有那么可怕么?第1823章:
当然了。
李承乾也没有要继续欺负她的意思。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小丫头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顺便再陪陪她,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经历了昨晚。
小丫头好像是又想起了某些被支配的日子。
即便是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有那么可怕么?第1823章:
当然了。
李承乾也没有要继续欺负她的意思。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小丫头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顺便再陪陪她,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经历了昨晚。
小丫头好像是又想起了某些被支配的日子。
即便是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有那么可怕么?第1823章:
当然了。
李承乾也没有要继续欺负她的意思。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小丫头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顺便再陪陪她,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经历了昨晚。
小丫头好像是又想起了某些被支配的日子。
即便是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有那么可怕么?第1823章:
当然了。
李承乾也没有要继续欺负她的意思。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小丫头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顺便再陪陪她,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经历了昨晚。
小丫头好像是又想起了某些被支配的日子。
即便是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有那么可怕么?第1823章:
当然了。
李承乾也没有要继续欺负她的意思。
他过来,就是想看看这小丫头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顺便再陪陪她,一起吃个饭,一起出去溜达溜达。
只是经历了昨晚。
小丫头好像是又想起了某些被支配的日子。
即便是两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也不敢抬头去看李承乾。
李承乾有些无语,自己有那么可怕么?
第1824章:
世人常说。
李渊他们这一代是奠定基础的一代。
李世民他们这一代是开疆拓土稳定局势的一代。
而世人也都能看得出来,大唐这只鲲鹏能飞多高走多远,全都要看李承乾他们这一代。
因为,他们会为大唐开拓一个上限出来。
他们会像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为后世武将树立了一个封狼居胥的标杆。
而他们则是会给后世人竖立一个盛世的标杆。
让所有人都看见,都瞧见,真正的盛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
送走了李崇义之后。
李承乾就回到了东宫。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的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子怅然若失的感觉。
世人常说。
李渊他们这一代是奠定基础的一代。
李世民他们这一代是开疆拓土稳定局势的一代。
而世人也都能看得出来,大唐这只鲲鹏能飞多高走多远,全都要看李承乾他们这一代。
因为,他们会为大唐开拓一个上限出来。
他们会像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为后世武将树立了一个封狼居胥的标杆。
而他们则是会给后世人竖立一个盛世的标杆。
让所有人都看见,都瞧见,真正的盛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
送走了李崇义之后。
李承乾就回到了东宫。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的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子怅然若失的感觉。
世人常说。
李渊他们这一代是奠定基础的一代。
李世民他们这一代是开疆拓土稳定局势的一代。
而世人也都能看得出来,大唐这只鲲鹏能飞多高走多远,全都要看李承乾他们这一代。
因为,他们会为大唐开拓一个上限出来。
他们会像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为后世武将树立了一个封狼居胥的标杆。
而他们则是会给后世人竖立一个盛世的标杆。
让所有人都看见,都瞧见,真正的盛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
送走了李崇义之后。
李承乾就回到了东宫。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的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子怅然若失的感觉。
世人常说。
李渊他们这一代是奠定基础的一代。
李世民他们这一代是开疆拓土稳定局势的一代。
而世人也都能看得出来,大唐这只鲲鹏能飞多高走多远,全都要看李承乾他们这一代。
因为,他们会为大唐开拓一个上限出来。
他们会像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为后世武将树立了一个封狼居胥的标杆。
而他们则是会给后世人竖立一个盛世的标杆。
让所有人都看见,都瞧见,真正的盛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
送走了李崇义之后。
李承乾就回到了东宫。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的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子怅然若失的感觉。
世人常说。
李渊他们这一代是奠定基础的一代。
李世民他们这一代是开疆拓土稳定局势的一代。
而世人也都能看得出来,大唐这只鲲鹏能飞多高走多远,全都要看李承乾他们这一代。
因为,他们会为大唐开拓一个上限出来。
他们会像当年的霍去病一样,为后世武将树立了一个封狼居胥的标杆。
而他们则是会给后世人竖立一个盛世的标杆。
让所有人都看见,都瞧见,真正的盛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
送走了李崇义之后。
李承乾就回到了东宫。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的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子怅然若失的感觉。
第1825章:
李世民对李承乾。
那是真真的太好了。
好到李承乾都有些想造反了。
当然,造反的目的,是叫他重新回来执政。
皇位?呵呵!狗都不坐!
不过李世民却不管那么多,回来待了没两天,就再度携手长孙皇后出游。
这可是将李承乾给气的不轻。
可他拿自己的皇帝老子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总不能真的将自己老子绑架回来吧?
时间匆匆而过,一转眼就来到了这年秋天。
贞观十三年的秋天,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一点。
各地秋收数目的报表也都宛如雪花片一般的送到了朝廷。
因为李承乾这一年对农具与种子化肥的推广,今年的粮食总产量相较去年增多了一倍不止。
尤其是东北道与河北道还有山东道三个地方直接给了天下一个大大的惊喜。
李承乾曾叫长孙无忌做了一次评估。
长孙无忌的评估结果是:“这三地的产粮量,足够我大唐所有百姓吃上三年!”
如今大唐的百姓,足有五千多万。
足够五千多万百姓吃上三年是多少粮食,李承乾自己都有些算不明白了。
李世民对李承乾。
那是真真的太好了。
好到李承乾都有些想造反了。
当然,造反的目的,是叫他重新回来执政。
皇位?呵呵!狗都不坐!
不过李世民却不管那么多,回来待了没两天,就再度携手长孙皇后出游。
这可是将李承乾给气的不轻。
可他拿自己的皇帝老子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总不能真的将自己老子绑架回来吧?
时间匆匆而过,一转眼就来到了这年秋天。
贞观十三年的秋天,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一点。
各地秋收数目的报表也都宛如雪花片一般的送到了朝廷。
因为李承乾这一年对农具与种子化肥的推广,今年的粮食总产量相较去年增多了一倍不止。
尤其是东北道与河北道还有山东道三个地方直接给了天下一个大大的惊喜。
李承乾曾叫长孙无忌做了一次评估。
长孙无忌的评估结果是:“这三地的产粮量,足够我大唐所有百姓吃上三年!”
如今大唐的百姓,足有五千多万。
足够五千多万百姓吃上三年是多少粮食,李承乾自己都有些算不明白了。
李世民对李承乾。
那是真真的太好了。
好到李承乾都有些想造反了。
当然,造反的目的,是叫他重新回来执政。
皇位?呵呵!狗都不坐!
不过李世民却不管那么多,回来待了没两天,就再度携手长孙皇后出游。
这可是将李承乾给气的不轻。
可他拿自己的皇帝老子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总不能真的将自己老子绑架回来吧?
时间匆匆而过,一转眼就来到了这年秋天。
贞观十三年的秋天,比往年来的更早了一点。
各地秋收数目的报表也都宛如雪花片一般的送到了朝廷。
因为李承乾这一年对农具与种子化肥的推广,今年的粮食总产量相较去年增多了一倍不止。
尤其是东北道与河北道还有山东道三个地方直接给了天下一个大大的惊喜。
李承乾曾叫长孙无忌做了一次评估。
长孙无忌的评估结果是:“这三地的产粮量,足够我大唐所有百姓吃上三年!”
如今大唐的百姓,足有五千多万。
足够五千多万百姓吃上三年是多少粮食,李承乾自己都有些算不明白了。
第1825章:李世民累了
虽然早有预料。
但听李世民这么说的时候。
李承乾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声。
“说真的……”
“儿臣是真的有些没有准备好承接这大唐的江山。”
“也是真的没有准备好,成为大家的引航者。”
李世民呵呵一笑,道:“我知道你没准备好,但是有些事儿,你必须得去做。”
很明显。
李世民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了。
而李承乾也明白李世民为何会如此。
因为,李世民累了。
连年的征伐与劳累已经叫他进入了一个疲惫期。
他已经有整整二十年没有休息过了。
而李世民自己也是这样说的。
“我奔劳半生,二十余年匆匆而过。”
“可回过头来却发现,我这半生过的糊里糊涂,又有些荒唐。”
“自己珍爱的人没有得到我的陪伴,自己的子女也没有得到我的教育。”
“我一生都在为民,为天下。”
“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不禁在想,我这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名吗?我有了。”
“为了利益吗?我有了。”
“为了权吗?呵呵,我一个皇帝,早已将天下握在自己的手中。”
“可是,我得到了这些之后,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名,我失去了很多兄弟。”
“为了利益,我又失去了很多兄弟。”
“为了权,我更是造就了一片的尸山血海。”
“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其实,并不是。”
李世民转头看向那已经跟自己一般高的儿子,道:“你知道么,你父皇这辈子,过的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就是这段时间。”
“我与你母后观山观景纵马驰骋。”
“每日见到她能展开笑颜,我就非常开心。”
“甚至我都觉得,只要能看见她的笑脸,我这辈子哪怕是一点名利都没有,我都心甘情愿。”
“而除此之外,还有从内而外的轻松。”
“我不用再担忧政务,不用再担忧黎民百姓,更不用担忧朝中那些人有谁会暗中结党,有谁会暗中害我。”
“我每日想的就是吃什么喝什么,在哪里睡觉,然后明天去什么地方看风景。”
“你父皇今年已经将近四十岁了。”
“可是直至今日,你父皇才发现自己想要究竟是什么生活。”
李世民迈步上前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说道:“你爷爷穷极一生,为你准备了棋子。”
“你父皇又用半生的时间,为你准备了一个偌大的棋盘。”
“而接下来的执旗手,不是我,也不是你皇爷爷,而是你。”
“我们都会在后面看着,看这你这个执旗手会怎么下完这盘棋。”
“我们也会安安静静的看着,你这盘棋下的会有多么的精彩。”
“好了,父皇累了!”
“接下来的事儿,就交给你自己琢磨去吧。”
“还有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你就要开始肩负起你应该肩负的责任了。”
说完这话。
李世民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当场。
李承乾静静地站在原地,脸上表情颇为复杂。
其实有时候仔细想想,李承乾似乎也能理解,为何有些皇帝会在早期的时候勤勤恳恳,但到了中期就开始懈怠朝政,就开始胡作非为,成为一个暴君。
实际上,就是因为他们抵达疲乏期的时候,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心态。
他们觉得,自己努力了半生,到了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他们觉得,就算是自己懈怠一些朝政,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故。
就比如正常历史时间线上的唐玄宗。
初期登位的时候,将武则天留下来的烂摊子,收拾的干净利落。
可是到中期的时候,唐玄宗就开始懈怠朝政,导致大唐在最鼎盛的时期走向衰败。
但若是他没有那么做呢?
若是他能在自己疲乏期的时候就退位,将皇位交给更年轻的儿子来做呢?
年轻人充满朝气,充满干劲,他们是否就能叫大唐继续辉煌下去呢?
在很大概率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只要是个皇帝,都会有一个流芳百世的念头。
而想要流放百世,那就得玩了命的攒功绩。
尤其是年轻人在前几年的时候,那都充满了干劲。
只要朝臣不出问题,只要朝臣不为了私利而蒙蔽皇帝。
那么一个皇帝想要做出政绩来是非常容易的事儿。
但这也只是一个假设罢了。
从古到今的皇帝,很少有主动退位的。
要么如前朝的隋文帝,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后宫。
要么如前朝的隋炀帝,叫农民起义军搞得焦头烂额,最后死在自己人的手上。
要么就如李渊,叫儿子们逼得退了位。
要么就如李世民,劳碌一生,最终死在了任上。
而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无非就是因为没有人给他们开头,没有人给他们开一个好头,做好一个榜样应该做的。
可是如今。
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李世民就是那个榜样,就是那个顶好的榜样。
或许日后的君主都会效仿李世民,会叫后世人都知道,皇位上其实也需要年轻的血液,不然这个国家就会如同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一样,腐朽破败。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眼甘露殿上,那偌大的四个大字,承天而行。
之前的李承乾,从未觉得这四个字有那么的耀眼。
可是此刻,再看见这几个字的时候,他只觉得这四个字熠熠生辉,并且越来越大,大到这个宫殿都装不下。
不知过了多久。
李承乾才挪动脚步离开了甘露殿。
而等他回到东宫的时候,赫然看见小初子站在东宫的门口等候。
这对相识已久的主仆对视一笑,随后不约而同的靠近在一起。
李承乾背着手,默默前行,边走边道:“你应该也接到你老子的安排了吧?”
小初子嘿嘿一笑道:“殿下仍旧是一如既往的聪明,连这都能猜得到。”
“屁话!”
“若是猜不到,那就真成傻子了。”
李承乾轻笑一生道:“我早就知道,那些东西早就是给你准备的,我也早就知道,你会与我一样,站在那个位置上……”
小初子不做言语,只是默默地跟在李承乾的身边。
第1826章:一言堂
李承乾。
或者说是李承乾身边的所有人。
他们都好像是早就被装好了命运的车轮一样。
命运的发条一动,他们就开始按照命运提早为他们设下的方向开始前行。
其实在李世民的手中一直都有一份名单,一份能用之人,以及一份不能用之人。
而对于能用之人。
这当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出长孙无忌,房玄龄,程咬金这三大核心保持不变之外。
魏征,侯君集,段志玄,李道宗,李孝恭,李勣等基本全部被调转了岗位,驻守各处朝廷的权力中枢。
高至行,长孙冲,程怀亮,段瓒,秦怀玉等一众年轻一辈也得到了早就应该得到的提升。
至于那些不能用的,至少是不能留给李承乾用的。
李世民则是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找他们谈话。
最后的结果,大多只有两个。
要么地位不变,仍旧担任当下的职务。
要么就干脆告老还乡,为年轻人们留下位置。
而朝廷的更新迭代,其实是李世民早就已经开始在暗中进行的事儿了,谁该担任什么职位,李世民也早就想好了,所以进展的无比顺利。
也没有在朝中引起多大的波澜与危机。
而李承乾这边虽然没有上朝,但朝堂内发生的消息却是源源不断的传到他的耳朵里。
最为敏锐的长孙冲与高至行等人,几乎在李世民刚开始行动的当天,就跑到了东宫来找李承乾。
唯有程怀亮还云里雾里,跟长孙冲一起过来的时候,仍然还没有搞清楚状况。
他瓮声瓮气的问:“殿下!现在这情况是不是说明陛下要开始重用俺们这些年轻一辈的人了?”
长孙冲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合着你到现在都没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儿呢?”
“没看清楚是啥状况,你跑过来凑什么热闹?”
程怀亮开始是跟他一起过来的。
长孙冲还以为,这小子是看出一些什么来了。
所以才要跟他一起过来找李承乾。
可谁知道,这货一上来,就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着实有够丢人的。
但他这话却叫程怀亮有些不爽。
“俺莫名其妙就升官了,还不能过来找殿下问问了?”
“再者说,俺看出来怎么样,看不出来又怎么样?”
“俺又不是你这样的文官,俺只需要知道怎么训练好将士,怎么带着将士们冲锋陷阵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天塌下来有殿下呢,殿下叫俺怎么做,俺就怎么做好了,何须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这货想的倒也是比较开。
并且也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
李承乾对此也是有些无奈。
他轻轻地摇了摇头,道:“行了,你们也都被瞎想了,该怎么样怎么样,等再过段时间,你们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李承乾还不打算将李世民要退位的消息告诉给他们听。
毕竟这事儿还没有发生,在李承乾看来,只要没有发生的事儿,就没有定论。
若是提早放出风去,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引起什么乱子来。
而听见了李承乾的话,这几人也都是聪明的没有继续多问。
高至行站在一旁默默地看了一会,就上前跟李承乾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这家伙是个聪明的,他来也只是到李承乾的眼前转悠一圈,从侧方面告诉李承乾,他已经做好准备了。
而有这点表态,那就已经够了。
李承乾也不需要其他,同时也没心思管那么多。
毕竟,当皇帝和当太子,还是有本质上的差别的,而当下要他忙的事儿也不止眼前这一星半点。
好在李世民那边早就做好了准备,也没有叫李承乾多操心。
当李承乾在东宫休息两日之后,再度登临朝堂,朝堂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面孔增多了,年轻面孔也增多了。
相对的,之前一些相熟的老面孔不见了很多。
而只是第一天的朝会之后,李承乾便在这个‘新朝廷’中领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觉。
李世民一直都清楚。
李承乾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朝廷。
所以他从一开始选定人选时,就将整个朝廷暗中打造成了一个围绕着李承乾当核心的一言堂。
第1827章:
一言堂。
从古到今的君主都对其讳莫如深。
因为敢组建一言堂,或者是有往组建一言堂方向想法的君主,基本上都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例如始皇帝,例如早期和中期的武皇帝。
他们无一例外,全都被挂上了暴君的标签。
要不是后来的光武帝为武皇帝摘去了很多标签帽子,只怕武皇帝最后也会叫人黑的体无完肤。
而作为帝王。
李世民当然也知道一言堂的害处。
同样也知晓,若是为李承乾组建了一言堂后,李承乾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但是没办法。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
他也知道,李承乾将来从政,一定会将他那些天马行空,旁人根本无法理解的政治理念搬到朝堂上来。
但是李承乾与他李世民不一样。
李世民的功绩以及对朝臣的威慑力,致使他可以在绝大多数时候占据主导。
可是李承乾没有他那样斐然的政治履历,也没办法压住那些朝臣。
若是保持一成不变,就意味着李承乾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所以。
李世民就想到了一言堂。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在乎那点名声。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言堂就是最适合李承乾的执政体系。
而看见了李世民的操作之后。
李承乾大致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
但也正如李世民所想的一样,他并没有提出任何意见。
甚至还在李世民为他组建一言堂的时候,提供了一份人员名单上去。
一言堂。
从古到今的君主都对其讳莫如深。
因为敢组建一言堂,或者是有往组建一言堂方向想法的君主,基本上都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例如始皇帝,例如早期和中期的武皇帝。
他们无一例外,全都被挂上了暴君的标签。
要不是后来的光武帝为武皇帝摘去了很多标签帽子,只怕武皇帝最后也会叫人黑的体无完肤。
而作为帝王。
李世民当然也知道一言堂的害处。
同样也知晓,若是为李承乾组建了一言堂后,李承乾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但是没办法。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
他也知道,李承乾将来从政,一定会将他那些天马行空,旁人根本无法理解的政治理念搬到朝堂上来。
但是李承乾与他李世民不一样。
李世民的功绩以及对朝臣的威慑力,致使他可以在绝大多数时候占据主导。
可是李承乾没有他那样斐然的政治履历,也没办法压住那些朝臣。
若是保持一成不变,就意味着李承乾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与理想。
所以。
李世民就想到了一言堂。
他了解自己的儿子,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在乎那点名声。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言堂就是最适合李承乾的执政体系。
而看见了李世民的操作之后。
李承乾大致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
但也正如李世民所想的一样,他并没有提出任何意见。
甚至还在李世民为他组建一言堂的时候,提供了一份人员名单上去。
第1828章:那你还想怎样
李承乾此次叫李崇义出去并非只是为了剿匪。
另一方面,他也要向全天下,尤其是周遭的这些个小国展现大唐的远洋实力。
当然了。
这也并不是说,曾经的大唐就没有远洋实力。
在正常的历史时间线上,这个时期的大唐水师还是很牛的。
但是,因为李承乾的存在,当下大唐水师的战斗力,已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他也正是要借着这个机会,告诉他们。
现在的大唐比原来还要强,现在的大唐只要想,就可以分分钟灭了他们所有人。
只是李承乾没想到,这几个小国竟然会派遣使臣过来。
而在朝会开始之后。
这些个使臣也都接二连三的向李世民表达了不满。
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已经臣服于大唐,那么他们也是大唐天子的臣民。
如今李崇义这样的行为,就是在引导诸国自相残杀,应该严惩李崇义。
而听见他们的话,李世民自然而然将目光放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太子!”
“此事一直都是你在负责!”
李世民威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呃……”
“站着看!”
李承乾的声音淡淡,好像根本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周围一众朝臣也都是大眼瞪小眼。
一时间都有些搞不清楚,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意思。
人家好歹也是个使臣。
这么对待人家,有点不太合适啊……
李世民也眯起眼睛,提醒道:“乾儿,朕是在问你意见……”
他只要说到朕这个字眼。
那就是在告诉李承乾,你老子没跟你开玩笑,是在问你正经话呢。
可李承乾却仍旧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儿臣自然知道父皇是在询问儿臣的意见。”
“可是……”
“儿臣对此真的没什么意见啊。”
李承乾一本正经道:“此番李将军率队出征,一方面是为了剿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试验我大唐新研发出来的座舰炮的威力。”
“据军械营说。”
“这炮的射程可达三十余里。”
“与我们之前所使用的那种射程十里以内的火炮差距甚大。”
“若这几位说,李将军只是袭击了沿海一带。”
“那儿臣就只能将此认定为,李将军与李将军麾下的水师并不熟悉新式座舰炮,所以才造成了这种误会。”
听见他这话。
场内一众人也都是吃了一惊。
新式座舰炮?射程三十里?
这是怎样夸张的一种射程啊……
要知道,在唐倭战争中,倭国的火炮只能射一里左右,大唐的火炮却能射两里。
而当时李承乾就是凭借着这一里的差距,率领大唐的军兵打赢了这场战争。
这才几年过去,大唐的武器水平就提升到这么恐怖的地步了?
莫说是三个藩国来的使臣,就算长孙无忌这等朝臣也都被这个射程给惊得不轻。
而李承乾对这些人的反应也是相当的满意。
但是,他在面上却没做表露,自顾自的说道:“若是因为这场误会而给几位背后的祖国造成了损失的话。”
“那我愿意全权承担责任。”
“死伤的百姓抚恤,由我一里承担。”
“损失的财货,我都翻倍赔偿!”
李承乾环顾场内三名使者道:“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闻听此言。
这三个使者皆是黑了脸。
百济使臣更是跳着脚道:“大唐太子殿下,我百济国早在数年之前就臣服在大唐麾下。”
“大唐也多次表示,我百济国的国民就是大唐的国民。”
“如今,大唐的水师多次袭击我百济国沿海,造成我国国民死伤无数。”
“太子殿下轻飘飘一句赔偿就能了事吗?”
李承乾歪了歪头,语气冷了一些:“那你还想怎样?”
第1829章:要钱还是要战
从考虑做这件事儿的时候。
李承乾就将一切后果都给想到了。
只是没想到,这些人会闹到长安城来。
虽说如此,道理却是相同的。
他仍然可以将自己原本就准备好的方法拿出来对付眼前的这些人。
而见李承乾的态度,场内大臣的神色不变,几个使者却是有些受不了了。
李承乾这明显是有些仗势欺人的味道啊。
可是……
对李承乾这仗势欺人的家伙,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毕竟,李承乾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太子。
他是能够领兵打仗的,并且也已经证明过自己,他是有统帅一军的能力的。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打仗的风格要比李世民还要凶猛。
因为李世民讲道理,但李承乾那是真特娘的不讲理。
而对这点认识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倭国。
曾几何时。
倭国与大唐交战的时候。
倭国的队伍不止一次向大唐的军队投降。
可是最终的结局如何?
大唐的军队根本就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完全是奔着将他们斩尽杀绝去的。
但他们对此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谁叫他们打不过大唐呢?
此刻。
李承乾的目光灼灼,直勾勾的看着场内三人。
“三位。”
“我在问你们话呢,你们为何不回答?”
“你们既然说赔偿不行,那你们倒是讲讲,你们想怎么样啊?”
李承乾眯了下眼睛,故意阴沉下脸道:“难不成,你们大老远跑到长安城,就是为了戏耍我们大唐的?”
此言一出。
三人皆是变了脸色。
新罗的使者当先开口说:“大唐太子殿下。”
“我们没有戏耍大唐的意思,我们绝对没有要戏耍大唐的意思。”
“我们只是,我们只是……”
后面的话,他也有些说不太出来了。
“行了!”
“我也懒得跟你们废话!”
李承乾声音淡淡的说道:“你们就直接说,赔偿到底行是不行,若是行,那一会咱们就找人协定一下,接下来赔偿多少钱合适。”
“若是不行,那……”
李承乾挑起眼帘道:“那就收拾收拾回去告诉你们的王,让他们做好与大唐开战的准备吧……”
跟大唐开战?
三个时辰的脸色惨白。
跟大唐开战,那跟直接叫自己的国家亡国有什么区别?
通过此次的事情上看,他们便已经知道,现在的大唐比起原来的那个大唐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之前的那个大唐都能将他们三个国家绑在一起打,何况现在的?
一时间。
三人也都不敢轻易出声,只得相互给对方使着眼色,企图通过眼神的方式,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传递出去。
而从他们的行为上来看。
这次来长安城告状,显然是他们三个国家共同提出来。
至于为何如此,仔细想想便知道了。
在此次李崇义的行动当中,他们三个国家此次都属于是受害国。
而他们的国力与大唐比起来简直不如九牛一毛,他们自然也得报团取暖。
只是来的时候,这三个时辰谁也没想到。
不仅大唐的皇帝李世民不管事儿,李承乾这个太子也开始耍无赖。
这不摆明了要让他们自己把苦果给吞金肚子里吗?
而更过分的是。
听李承乾那意思,他们吞苦果还得笑着吞。
若不吞,那就要他们的国家生灵涂炭……
第1830章:
几个使者起先的目的。
是打算叫大唐朝廷严肃处理李崇义。
不说要将李崇义给弄死,也要将他给调回来,并且罢官削爵。
但以当下李承乾的态度上来看,这显然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看李承乾当下的这个意思。
大唐为了保护李崇义,甚至不惜与三国同时开战。
这对于他们三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因为当下的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他们看一眼就觉得害怕。
即便是他们三个国家联合在一起与大唐面对面的肉搏,那也等同于是送死呢。
此番前来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要个面子。
几个使者起先的目的。
是打算叫大唐朝廷严肃处理李崇义。
不说要将李崇义给弄死,也要将他给调回来,并且罢官削爵。
但以当下李承乾的态度上来看,这显然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看李承乾当下的这个意思。
大唐为了保护李崇义,甚至不惜与三国同时开战。
这对于他们三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因为当下的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他们看一眼就觉得害怕。
即便是他们三个国家联合在一起与大唐面对面的肉搏,那也等同于是送死呢。
此番前来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要个面子。
几个使者起先的目的。
是打算叫大唐朝廷严肃处理李崇义。
不说要将李崇义给弄死,也要将他给调回来,并且罢官削爵。
但以当下李承乾的态度上来看,这显然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看李承乾当下的这个意思。
大唐为了保护李崇义,甚至不惜与三国同时开战。
这对于他们三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因为当下的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他们看一眼就觉得害怕。
即便是他们三个国家联合在一起与大唐面对面的肉搏,那也等同于是送死呢。
此番前来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要个面子。
几个使者起先的目的。
是打算叫大唐朝廷严肃处理李崇义。
不说要将李崇义给弄死,也要将他给调回来,并且罢官削爵。
但以当下李承乾的态度上来看,这显然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看李承乾当下的这个意思。
大唐为了保护李崇义,甚至不惜与三国同时开战。
这对于他们三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因为当下的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他们看一眼就觉得害怕。
即便是他们三个国家联合在一起与大唐面对面的肉搏,那也等同于是送死呢。
此番前来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要个面子。
几个使者起先的目的。
是打算叫大唐朝廷严肃处理李崇义。
不说要将李崇义给弄死,也要将他给调回来,并且罢官削爵。
但以当下李承乾的态度上来看,这显然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看李承乾当下的这个意思。
大唐为了保护李崇义,甚至不惜与三国同时开战。
这对于他们三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因为当下的大唐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他们看一眼就觉得害怕。
即便是他们三个国家联合在一起与大唐面对面的肉搏,那也等同于是送死呢。
此番前来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要个面子。
第1832章:
不过李承乾当然不会将这种事情当着长孙无忌的面说出来的。
接下来,只是跟长孙无忌寒暄了几句,就各自散去了。
可李承乾这边才刚刚走出太极殿。
就见段志玄领着两个人步履匆匆的朝这边走了过来。
李承乾惊鸿一瞥,忍不住皱起了眉。
这两个人他自然是认识的,都是长安城是二十里驿站的信使。
只不过,他们与普通的信使不同。
他们是专司为朝廷疏松各地军情的信使,只有万分紧急的军情才会交给他们来送给李世民。
如今他们过来,显然是有大事发生。
李承乾略微迟疑了一会,还是跟了上去。
段志玄等人要比他早一步抵达甘露殿。
而他这边才刚走到甘露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了李世民的怒喝:“大胆!放肆!他们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李承乾满脑子问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他也没有多想,径直走进了甘露殿内。
刚进来,就看见段志玄与一行信使诚惶诚恐的低垂着脑袋站在堂下。
而李世民则涨红着一张脸在台上大发雷霆。
李承乾走到殿中,试探着问:“父皇,这是谁惹您不开心了?”
见到李承乾走进来,李世民的脸色方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他直接将手中的信纸递给身侧的周公公,道:“你还是自己看吧。”
待周公公将信纸送到自己的手上。
李承乾便立即低头查看起来。
他也是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事儿将许久都没有发过怒的李世民给气成这样。
而当李承乾看见信纸上面的内容时,也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骨利干,薛延陀?”
“他们怎么凑到一起去了?”
李承乾的神色惊疑不定,显然也是有些没想到。
骨利干与薛延陀都是大唐北部的部落联盟,李承乾也已经有很久都没听见过这两个部落的名字了。
甚至,他都觉得这两个部落,早就已经在他那驱虎吞狼的计策之下,一蹶不振,成了一团乱局。
可是没想到,现在这两个部落竟然联合到了一起。
而且还在近日屡次入侵漠北道,屠杀当地牧民死伤,掠夺牛羊牲畜。
李世民阴沉着一张脸道:“当初你说用驱虎吞狼的策略对付他们,我就觉得有些不太妥。”
“毕竟这些个蛮夷就是一群食古不化的东西。”
“即便是给了他们好处,即便是帮了他们,他们也不会乖乖听话。”
“现在果然是如我当初所想的一样,这些个家伙又跑出来惹事,骑在咱们大唐的脖子上拉屎。”
李承乾有些无语。
他明明记得,当初李世民是很赞成他这个策略的,而且还当着朝臣的面夸奖了他好长一段时间。
如今出事儿了就开始埋怨起自己来了,还把他给摘了个干净。
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李承乾低头沉思了一会,道:“那父皇觉得,此事应该怎么办?”
李世民顿了顿。
“当初薛延陀的事儿就是你主持的。”
“现在薛延陀出了乱子,当然也得你来收尾。”
李世民斜眼看着李承乾道:“朕给你一天时间你,明天一早,必须想出一个完美的对策来给朕!”
好么。
这是有将锅甩给自己了。
第1833章:
不过李承乾对此也算早有预料。
从一开始得知这件事的时候,他就知道李世民会在最终将这件事情交给自己来做。
至于其中缘由,那就相当简单了。
李世民要在自己退位之前,再留给李承乾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不可否认。
李承乾在八岁时就跟着队伍上战场,十几岁时就开始独立领军作战。
二十岁时更是在西突厥,独自一人指挥两国兵马,将不可一世的盎撒帝国击退。
但是谁会嫌弃自己的功业多呢?
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李承乾能够顺利的平定薛延陀与骨利干的叛乱。
那么李世民想要直接传位给李承乾也会顺利很多。
猜出了李世民的心思。
李承乾自然而然也要开始努力起来。
既然从一开始,他就注定了躲不开要继承皇位。
那么不如就顺其自然,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拳脚,在那个位置上,将自己的才华全部发挥出来。
而等回到了东宫。
李承乾就立马开始了行动。
若说玩文政,李承乾是真的不行。
因为,他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技能点给点偏了。
而且还是严重偏科的那种。
以至于,他手下能够从事文政的人极其的少。
可若要说起武政来,李承乾可就不困了。
现如今归附在他身边且能够独挡一面的武将可太多了。
老的有李勣,李道宗,李孝恭,程咬金等一众从李渊与李世民的时代里走过来的人。
少的还有李恪,高至行,程怀亮,段瓒,秦怀玉,张骁,薛礼等等一大票人。
而在回到东宫的第一时间。
李承乾就将这群人全部都给调集到了东宫。
李勣等人为首,一众年轻小将则都站在李勣等人的背后,按照辈分与官职排列整齐。
而这些人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此刻见到场内这架势,就知道是有大事发生。
同样也知道,到了自己该登场的时候了。
说真的,对于上战场这件事儿,他们这些人里面就没有一个害怕的。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股子难以掩饰的兴奋。
武将,终究还是在战争年代的时候,才能派的上用场。
同样也只有在战争年代,他们才能够一展拳脚,获得升官加爵的机会。
李承乾环顾满场众人一周。
见到大家的精气神,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今日我叫大家来的目的,大家想来也已经猜到了。”
“就在不久之前,漠北道传来消息。”
“薛延陀与骨利干联合一处,向我漠北边境发动了多次袭击,致使我漠北道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而漠北道,乃是我大唐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漠北百姓更是与我大唐血脉相连的同胞。”
“如今,他们受到外族欺辱,我大唐儿郎怎能坐视不理?”
“而我在与父皇商议之后决定,即刻驰援漠北道,驱逐外敌,为死伤的漠北百姓报仇雪恨!”
李承乾单手按在桌面上,左右环顾了一眼,又道:“大家都是我大唐能征惯战的猛将,也是我选定的出征人选。”
“而今日我叫大家来。”
“就是想与大家一起商议一下,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与行军路线。”
“若有人想要退出,现在可以提出来!”
退出?
怎么可能?
他们这些人里可是有很多人好几年没上过战场了。
尤其是李勣等一杆老将,听见这话的时候,眼睛都快冒绿光了。
第1834章:
大唐的这帮老将们已经太久没有上过战场了。
除去少数人之外,他们对火器时代的战争画面,只有一个浅显的概念。
每每听年轻人们说又出了什么新式火器,武研院又因此研发了什么新战术的时候。
他们都是满眼羡慕,并且也让他们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他们也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时代所淘汰,被时代所遗忘。
所以,他们想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让自己这朵年老的玫瑰再度绽放。
而李承乾将他们叫过来的目的,当然也是如此。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
“咱们接下来就好好商量一下战略部署。”
李承乾拍了拍手,早已等候在外面的小初子立即叫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沙盘抬了进来。
沙盘是漠北道与骨利干和薛延陀的全景模拟,每一道山川沟壑沙漠河流都在上面有着清楚的标注。
大家也都凑到了沙盘边上,仔细观瞧着沙盘上的地貌走势。
李承乾则道:“既然他们此次打到了我们漠北,那我们自然也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我大唐的兵马,必将杀到他们的领土上去,将他们给我们大唐带来的伤害,如数奉还给他们。”
睚眦必报。
这是李承乾的一贯作风。
场内这些人都跟随过李承乾作战。
他们自然也都是了解这一点的。
李勣凝眸思索了一会,指着沙盘道:“薛延陀倒是好说。”
“咱们可以从西域,从漠北两条路进入。”
“但若想打进骨利干,凭他们的地理位置,确实有些困难。”
“因为从漠北进入骨利干地区会经过一大片沙漠。”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后勤运输,要受到极大的阻碍。”
李勣道:“凭咱们当下的运输实力很难深入到骨利干腹地啊。”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若是打起仗来,后勤不济线断了,那对于在前方作战的将士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众人闻言,脸上的表情也都变得凝重起来。
李承乾自然也想到了这点。
他伸手指了指薛延陀边境道:“那若是从薛延陀打过去呢?”
大唐的这帮老将们已经太久没有上过战场了。
除去少数人之外,他们对火器时代的战争画面,只有一个浅显的概念。
每每听年轻人们说又出了什么新式火器,武研院又因此研发了什么新战术的时候。
他们都是满眼羡慕,并且也让他们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他们也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时代所淘汰,被时代所遗忘。
所以,他们想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让自己这朵年老的玫瑰再度绽放。
而李承乾将他们叫过来的目的,当然也是如此。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
“咱们接下来就好好商量一下战略部署。”
李承乾拍了拍手,早已等候在外面的小初子立即叫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沙盘抬了进来。
沙盘是漠北道与骨利干和薛延陀的全景模拟,每一道山川沟壑沙漠河流都在上面有着清楚的标注。
大家也都凑到了沙盘边上,仔细观瞧着沙盘上的地貌走势。
李承乾则道:“既然他们此次打到了我们漠北,那我们自然也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我大唐的兵马,必将杀到他们的领土上去,将他们给我们大唐带来的伤害,如数奉还给他们。”
睚眦必报。
这是李承乾的一贯作风。
场内这些人都跟随过李承乾作战。
他们自然也都是了解这一点的。
李勣凝眸思索了一会,指着沙盘道:“薛延陀倒是好说。”
“咱们可以从西域,从漠北两条路进入。”
“但若想打进骨利干,凭他们的地理位置,确实有些困难。”
“因为从漠北进入骨利干地区会经过一大片沙漠。”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后勤运输,要受到极大的阻碍。”
李勣道:“凭咱们当下的运输实力很难深入到骨利干腹地啊。”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若是打起仗来,后勤不济线断了,那对于在前方作战的将士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众人闻言,脸上的表情也都变得凝重起来。
李承乾自然也想到了这点。
他伸手指了指薛延陀边境道:“那若是从薛延陀打过去呢?”
第1835章:
大唐这些年仗打的不少。
甚至还跟拥有火器的盎撒帝国打了一场。
但是参与这些战争的,大多都是凉州军团。
至于原因,无非这是李承乾自己的嫡系部队,也是大唐战斗力最强,并且也是最先配备火器的队伍。
可是凉州军团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凉州军团的骑兵太少。
凉州军团总计有十万人,但骑兵总数也才两千多。
而这两千人还是当初李承乾自己嫌弃凉州军团的斥候队伍太差。
所以趁着军改的时候,自己东拉西凑配备出来的。
让他们刺探一下情报充当一下斥候还可以,可要他们去打仗,那就有些为难人了。
而也正如程咬金所说。
他们此次要作战的目标乃是薛延陀和骨利干。
这两个都是游牧民族,帐下的骑兵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土地都非常广袤,极为适合骑兵作战。
如若是用步兵去针对对方骑兵。
那最终结局基本上是跟后来那位五征漠北的人差不了多少,就是跑到草原上面逛逛街,耗空粮饷就回来了。
因为人家也不是傻子,肯定不可能用自己的骑兵来跟你的大部队对抗。
而你的队伍机动性又差,在草原上打追击战,那就等同是叫人家牵着鼻子走呢。
不说要被人家耍的团团转,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唐这些年仗打的不少。
甚至还跟拥有火器的盎撒帝国打了一场。
但是参与这些战争的,大多都是凉州军团。
至于原因,无非这是李承乾自己的嫡系部队,也是大唐战斗力最强,并且也是最先配备火器的队伍。
可是凉州军团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凉州军团的骑兵太少。
凉州军团总计有十万人,但骑兵总数也才两千多。
而这两千人还是当初李承乾自己嫌弃凉州军团的斥候队伍太差。
所以趁着军改的时候,自己东拉西凑配备出来的。
让他们刺探一下情报充当一下斥候还可以,可要他们去打仗,那就有些为难人了。
而也正如程咬金所说。
他们此次要作战的目标乃是薛延陀和骨利干。
这两个都是游牧民族,帐下的骑兵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土地都非常广袤,极为适合骑兵作战。
如若是用步兵去针对对方骑兵。
那最终结局基本上是跟后来那位五征漠北的人差不了多少,就是跑到草原上面逛逛街,耗空粮饷就回来了。
因为人家也不是傻子,肯定不可能用自己的骑兵来跟你的大部队对抗。
而你的队伍机动性又差,在草原上打追击战,那就等同是叫人家牵着鼻子走呢。
不说要被人家耍的团团转,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唐这些年仗打的不少。
甚至还跟拥有火器的盎撒帝国打了一场。
但是参与这些战争的,大多都是凉州军团。
至于原因,无非这是李承乾自己的嫡系部队,也是大唐战斗力最强,并且也是最先配备火器的队伍。
可是凉州军团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凉州军团的骑兵太少。
凉州军团总计有十万人,但骑兵总数也才两千多。
而这两千人还是当初李承乾自己嫌弃凉州军团的斥候队伍太差。
所以趁着军改的时候,自己东拉西凑配备出来的。
让他们刺探一下情报充当一下斥候还可以,可要他们去打仗,那就有些为难人了。
而也正如程咬金所说。
他们此次要作战的目标乃是薛延陀和骨利干。
这两个都是游牧民族,帐下的骑兵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且这两个国家的土地都非常广袤,极为适合骑兵作战。
如若是用步兵去针对对方骑兵。
那最终结局基本上是跟后来那位五征漠北的人差不了多少,就是跑到草原上面逛逛街,耗空粮饷就回来了。
因为人家也不是傻子,肯定不可能用自己的骑兵来跟你的大部队对抗。
而你的队伍机动性又差,在草原上打追击战,那就等同是叫人家牵着鼻子走呢。
不说要被人家耍的团团转,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1836章:
“这……”
李道宗迟疑了一下。
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来。
当然,他沉默,并不代表他是被李承乾说服了。
是因为李承乾已经开口说了话,他没办法反驳。
而李承乾当然也知道,在如今的朝廷里,很多人都对新唐人有意见。
尤其是李道宗他们这些功勋老臣对新唐人的意见是最大的。
毕竟在早前,这些新唐人都是大唐的对手,大唐的敌人,其中很多人的手里还沾染了大唐将士的血。
当初李承乾提出北民南迁的时候,他们就对此有很大的意见。
更是一直都无法接受,这些人到朝廷里做官,甚至是参军做将。
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毕竟,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恩怨是成百上千年累计出来的。
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就在与匈奴对抗,之后还有柔然铁勒等等一众游牧王朝与中原王朝作对。
而数千年来,双方在战争中死伤的兵马百姓何止千万?
别的不说,一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就差不点将中原王朝给杀到灭绝。
可是李承乾来自后世。
他知道,未来的中原王朝,并非只有一门一户,一家一族。
漠北王朝最终会成为偌大华夏的一部分,而漠北人当然也会成为华夏人。
“这……”
李道宗迟疑了一下。
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来。
当然,他沉默,并不代表他是被李承乾说服了。
是因为李承乾已经开口说了话,他没办法反驳。
而李承乾当然也知道,在如今的朝廷里,很多人都对新唐人有意见。
尤其是李道宗他们这些功勋老臣对新唐人的意见是最大的。
毕竟在早前,这些新唐人都是大唐的对手,大唐的敌人,其中很多人的手里还沾染了大唐将士的血。
当初李承乾提出北民南迁的时候,他们就对此有很大的意见。
更是一直都无法接受,这些人到朝廷里做官,甚至是参军做将。
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毕竟,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恩怨是成百上千年累计出来的。
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就在与匈奴对抗,之后还有柔然铁勒等等一众游牧王朝与中原王朝作对。
而数千年来,双方在战争中死伤的兵马百姓何止千万?
别的不说,一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就差不点将中原王朝给杀到灭绝。
可是李承乾来自后世。
他知道,未来的中原王朝,并非只有一门一户,一家一族。
漠北王朝最终会成为偌大华夏的一部分,而漠北人当然也会成为华夏人。
“这……”
李道宗迟疑了一下。
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什么来。
当然,他沉默,并不代表他是被李承乾说服了。
是因为李承乾已经开口说了话,他没办法反驳。
而李承乾当然也知道,在如今的朝廷里,很多人都对新唐人有意见。
尤其是李道宗他们这些功勋老臣对新唐人的意见是最大的。
毕竟在早前,这些新唐人都是大唐的对手,大唐的敌人,其中很多人的手里还沾染了大唐将士的血。
当初李承乾提出北民南迁的时候,他们就对此有很大的意见。
更是一直都无法接受,这些人到朝廷里做官,甚至是参军做将。
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毕竟,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恩怨是成百上千年累计出来的。
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王朝就在与匈奴对抗,之后还有柔然铁勒等等一众游牧王朝与中原王朝作对。
而数千年来,双方在战争中死伤的兵马百姓何止千万?
别的不说,一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就差不点将中原王朝给杀到灭绝。
可是李承乾来自后世。
他知道,未来的中原王朝,并非只有一门一户,一家一族。
漠北王朝最终会成为偌大华夏的一部分,而漠北人当然也会成为华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