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唐之最强熊孩子TXT下载大唐之最强熊孩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全文阅读

作者:马龙藏海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txt下载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806章:

    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以及那满眼温和看着自己的人儿,高至行整个人都是傻的。

    他就是进了一趟皇宫,跟那家伙聊了几句而已。

    可等到出来,怎么所有自己熟知的一切都变了呢?

    此时此刻。

    高至行甚至怀疑自己仍旧是没有睡醒,仍旧还活在梦里。

    不然生活怎么会变得如此美好?

    而见高至行只是看着那些菜肴和自己出神,却没有要行动的意思,李听雪的一双秀眉也缓缓地走到了一起。

    “看什么呢?”

    “难道……我做的这些菜都不符合你胃口?”

    高至行闻声,猛然惊觉。

    “怎么可能?”

    “我娘子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天下独一档。”

    “而能与我娘子的厨艺媲美的,只怕唯有那天上的神厨!”

    “我只是忍不住感慨,娘子竟然有这么大本事,竟能叫我在这凡间足以媲美天上佳肴的美味珍馐。”

    高至行那是一点都不吝啬自己的彩虹屁,对着李听雪就是一顿输出。

    而这天底下没人不喜欢听好话,李听雪当然也不例外。

    刚刚流露出的不满神情也在这一刻全然消失不见。

    李听雪缓缓坐在了椅子上,笑盈盈的拾起筷子,夹了块肉放在高至行的碗中,道:“这可是我特地去东宫跟我弟弟那些厨子学的,叫红烧肉,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高至行那也是一点没迟疑,直接将肉咬在了口中,大口咀嚼起来。

    可是咀嚼了没两下,他就忽然顿住了,双眸直勾勾的看着前方,一动也不动。

    瞧见这场景。

    李听雪的眉头动了动,道:“不好吃吗?”

    高至行仍旧没有说话,还是愣在那里。

    见到这般场景。

    李听雪的脸色也开始起了变化。

    为了学会做菜。

    她可是特意厚着脸皮去找的苏清灵。

    要知道,她李听雪这辈子,一次厨房都没有进过,甚至连厨房长什么样都不清楚。

    她若是眼前的这个家伙敢说不好吃。

    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叫这家伙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真的好吃!”

    看着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以及那满眼温和看着自己的人儿,高至行整个人都是傻的。

    他就是进了一趟皇宫,跟那家伙聊了几句而已。

    可等到出来,怎么所有自己熟知的一切都变了呢?

    此时此刻。

    高至行甚至怀疑自己仍旧是没有睡醒,仍旧还活在梦里。

    不然生活怎么会变得如此美好?

    而见高至行只是看着那些菜肴和自己出神,却没有要行动的意思,李听雪的一双秀眉也缓缓地走到了一起。

    “看什么呢?”

    “难道……我做的这些菜都不符合你胃口?”

    高至行闻声,猛然惊觉。

    “怎么可能?”

    “我娘子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天下独一档。”

    “而能与我娘子的厨艺媲美的,只怕唯有那天上的神厨!”

    “我只是忍不住感慨,娘子竟然有这么大本事,竟能叫我在这凡间足以媲美天上佳肴的美味珍馐。”

    高至行那是一点都不吝啬自己的彩虹屁,对着李听雪就是一顿输出。

    而这天底下没人不喜欢听好话,李听雪当然也不例外。

    刚刚流露出的不满神情也在这一刻全然消失不见。

    李听雪缓缓坐在了椅子上,笑盈盈的拾起筷子,夹了块肉放在高至行的碗中,道:“这可是我特地去东宫跟我弟弟那些厨子学的,叫红烧肉,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高至行那也是一点没迟疑,直接将肉咬在了口中,大口咀嚼起来。

    可是咀嚼了没两下,他就忽然顿住了,双眸直勾勾的看着前方,一动也不动。

    瞧见这场景。

    李听雪的眉头动了动,道:“不好吃吗?”

    高至行仍旧没有说话,还是愣在那里。

    见到这般场景。

    李听雪的脸色也开始起了变化。

    为了学会做菜。

    她可是特意厚着脸皮去找的苏清灵。

    要知道,她李听雪这辈子,一次厨房都没有进过,甚至连厨房长什么样都不清楚。

    她若是眼前的这个家伙敢说不好吃。

    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叫这家伙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真的好吃!”

第1807章:

    听见李听雪的这个回答。

    高至行愣在原地好半晌都没回过神。

    长安板报。

    还别说,这个东西他之前真就听李承乾提起过。

    只不过那个时候,李承乾信口雌黄,在那胡说八道了一堆。

    说什么只要这东西一经问世,就能叫这天下归心,还能叫所有百姓都与朝廷统一口径,一致对外。

    当时的高至行也只以为李承乾这是在吹牛波。

    毕竟,中原王朝更迭数千年,百姓们历经的朝廷即便没有一千个也得有八百了。

    可是纵观整个历史来看,有谁真正做到了叫百姓与朝廷统一口径的?

    即便是最鼎盛的王朝在最鼎盛的时期,民间也会对朝廷有不满的声音出现。

    而也是因此。

    他压根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如今听李听雪这么说,他才陡然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

    听见李听雪的这个回答。

    高至行愣在原地好半晌都没回过神。

    长安板报。

    还别说,这个东西他之前真就听李承乾提起过。

    只不过那个时候,李承乾信口雌黄,在那胡说八道了一堆。

    说什么只要这东西一经问世,就能叫这天下归心,还能叫所有百姓都与朝廷统一口径,一致对外。

    当时的高至行也只以为李承乾这是在吹牛波。

    毕竟,中原王朝更迭数千年,百姓们历经的朝廷即便没有一千个也得有八百了。

    可是纵观整个历史来看,有谁真正做到了叫百姓与朝廷统一口径的?

    即便是最鼎盛的王朝在最鼎盛的时期,民间也会对朝廷有不满的声音出现。

    而也是因此。

    他压根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如今听李听雪这么说,他才陡然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

    听见李听雪的这个回答。

    高至行愣在原地好半晌都没回过神。

    长安板报。

    还别说,这个东西他之前真就听李承乾提起过。

    只不过那个时候,李承乾信口雌黄,在那胡说八道了一堆。

    说什么只要这东西一经问世,就能叫这天下归心,还能叫所有百姓都与朝廷统一口径,一致对外。

    当时的高至行也只以为李承乾这是在吹牛波。

    毕竟,中原王朝更迭数千年,百姓们历经的朝廷即便没有一千个也得有八百了。

    可是纵观整个历史来看,有谁真正做到了叫百姓与朝廷统一口径的?

    即便是最鼎盛的王朝在最鼎盛的时期,民间也会对朝廷有不满的声音出现。

    而也是因此。

    他压根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如今听李听雪这么说,他才陡然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

    听见李听雪的这个回答。

    高至行愣在原地好半晌都没回过神。

    长安板报。

    还别说,这个东西他之前真就听李承乾提起过。

    只不过那个时候,李承乾信口雌黄,在那胡说八道了一堆。

    说什么只要这东西一经问世,就能叫这天下归心,还能叫所有百姓都与朝廷统一口径,一致对外。

    当时的高至行也只以为李承乾这是在吹牛波。

    毕竟,中原王朝更迭数千年,百姓们历经的朝廷即便没有一千个也得有八百了。

    可是纵观整个历史来看,有谁真正做到了叫百姓与朝廷统一口径的?

    即便是最鼎盛的王朝在最鼎盛的时期,民间也会对朝廷有不满的声音出现。

    而也是因此。

    他压根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如今听李听雪这么说,他才陡然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存在。

第1808章:

    同一时间。

    东宫的书房之内。

    清荷正在为李承乾研墨。

    小初子则是站在桌前手舞足蹈的说道:“殿下,您是没看见今日长安城的场面啊。”

    “真是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传扬着高将军的好。”

    “更是有人将高将军的事儿都给变成了戏文,拿到台上面演,引得叫好声连成了一片。”

    “而就在刚才,汉阳公主入宫的时候,那城中的百姓几乎都要把汉阳公主的銮驾嫌烦。”

    但李承乾听了之后,脸上却是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

    信息传播这种东西。

    说起来简单,就是浅浅的四个字而已。

    但实际上,这里面关联的利害关系可是相当的复杂。

    尤其是对于上位者来说。

    掌控了信息传播,那就等同于是掌控了民心。

    此次。

    李承乾也算是通过长安板报拯救了高至行的职业生涯。

    而也是通过高至行的事儿,叫李承乾深刻的意识到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同一时间。

    东宫的书房之内。

    清荷正在为李承乾研墨。

    小初子则是站在桌前手舞足蹈的说道:“殿下,您是没看见今日长安城的场面啊。”

    “真是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传扬着高将军的好。”

    “更是有人将高将军的事儿都给变成了戏文,拿到台上面演,引得叫好声连成了一片。”

    “而就在刚才,汉阳公主入宫的时候,那城中的百姓几乎都要把汉阳公主的銮驾嫌烦。”

    但李承乾听了之后,脸上却是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

    信息传播这种东西。

    说起来简单,就是浅浅的四个字而已。

    但实际上,这里面关联的利害关系可是相当的复杂。

    尤其是对于上位者来说。

    掌控了信息传播,那就等同于是掌控了民心。

    此次。

    李承乾也算是通过长安板报拯救了高至行的职业生涯。

    而也是通过高至行的事儿,叫李承乾深刻的意识到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同一时间。

    东宫的书房之内。

    清荷正在为李承乾研墨。..

    小初子则是站在桌前手舞足蹈的说道:“殿下,您是没看见今日长安城的场面啊。”

    “真是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传扬着高将军的好。”

    “更是有人将高将军的事儿都给变成了戏文,拿到台上面演,引得叫好声连成了一片。”

    “而就在刚才,汉阳公主入宫的时候,那城中的百姓几乎都要把汉阳公主的銮驾嫌烦。”

    但李承乾听了之后,脸上却是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

    信息传播这种东西。

    说起来简单,就是浅浅的四个字而已。

    但实际上,这里面关联的利害关系可是相当的复杂。

    尤其是对于上位者来说。

    掌控了信息传播,那就等同于是掌控了民心。

    此次。

    李承乾也算是通过长安板报拯救了高至行的职业生涯。

    而也是通过高至行的事儿,叫李承乾深刻的意识到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同一时间。

    东宫的书房之内。

    清荷正在为李承乾研墨。

    小初子则是站在桌前手舞足蹈的说道:“殿下,您是没看见今日长安城的场面啊。”

    “真是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传扬着高将军的好。”

    “更是有人将高将军的事儿都给变成了戏文,拿到台上面演,引得叫好声连成了一片。”

    “而就在刚才,汉阳公主入宫的时候,那城中的百姓几乎都要把汉阳公主的銮驾嫌烦。”

    但李承乾听了之后,脸上却是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

    信息传播这种东西。

    说起来简单,就是浅浅的四个字而已。

    但实际上,这里面关联的利害关系可是相当的复杂。

    尤其是对于上位者来说。

    掌控了信息传播,那就等同于是掌控了民心。

    此次。

    李承乾也算是通过长安板报拯救了高至行的职业生涯。

    而也是通过高至行的事儿,叫李承乾深刻的意识到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第1809章: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

    李承乾还是如愿的乘坐马车出了宫。

    清荷坐在他的对面,一双漂亮的眼眸里尽是委屈与幽怨。

    见到她这个滑稽的表情,李承乾忍不住笑出了声。

    “怎么着?”

    “这是在安安责怪你家殿下欺负你呢?”

    “奴婢不敢。”

    她嘴上虽然说的是不敢。

    但话语之中的不服意味却溢于言表。

    李承乾不由自主的勾勒起嘴角,望着眼前的清荷目光闪烁着。

    也就在清荷还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暗暗责怪,自家殿下太过分,不仅天黑还跑出宫去玩,还欺负自己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身子一轻。

    “啊!”

    清荷发出了一声低低的轻呼。

    等她回过神,低头观瞧,赫然发现自己已经出现在了李承乾的怀中。

    “殿……唔……”

    也不等她说出什么来,嘴巴就叫人给堵住了。

    清荷瞪得好似灯泡一样的一双眼睛里写满了难以置信。

    紧张的手足无措,最基本的手脚该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了。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

    李承乾还是如愿的乘坐马车出了宫。

    清荷坐在他的对面,一双漂亮的眼眸里尽是委屈与幽怨。

    见到她这个滑稽的表情,李承乾忍不住笑出了声。

    “怎么着?”

    “这是在安安责怪你家殿下欺负你呢?”

    “奴婢不敢。”

    她嘴上虽然说的是不敢。

    但话语之中的不服意味却溢于言表。

    李承乾不由自主的勾勒起嘴角,望着眼前的清荷目光闪烁着。

    也就在清荷还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暗暗责怪,自家殿下太过分,不仅天黑还跑出宫去玩,还欺负自己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身子一轻。

    “啊!”

    清荷发出了一声低低的轻呼。

    等她回过神,低头观瞧,赫然发现自己已经出现在了李承乾的怀中。

    “殿……唔……”

    也不等她说出什么来,嘴巴就叫人给堵住了。

    清荷瞪得好似灯泡一样的一双眼睛里写满了难以置信。

    紧张的手足无措,最基本的手脚该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了。

    约莫半个多时辰后。

    李承乾还是如愿的乘坐马车出了宫。

    清荷坐在他的对面,一双漂亮的眼眸里尽是委屈与幽怨。

    见到她这个滑稽的表情,李承乾忍不住笑出了声。

    “怎么着?”

    “这是在安安责怪你家殿下欺负你呢?”

    “奴婢不敢。”

    她嘴上虽然说的是不敢。

    但话语之中的不服意味却溢于言表。

    李承乾不由自主的勾勒起嘴角,望着眼前的清荷目光闪烁着。

    也就在清荷还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暗暗责怪,自家殿下太过分,不仅天黑还跑出宫去玩,还欺负自己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身子一轻。

    “啊!”

    清荷发出了一声低低的轻呼。

    等她回过神,低头观瞧,赫然发现自己已经出现在了李承乾的怀中。

    “殿……唔……”

    也不等她说出什么来,嘴巴就叫人给堵住了。

    清荷瞪得好似灯泡一样的一双眼睛里写满了难以置信。

    紧张的手足无措,最基本的手脚该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了。

第1810章:书生儒生写手

    不过。

    李承乾却没有收回那些钱的意思。

    “别管多少,给你你就拿着。”

    “况且,接下来我还有点事儿需要你帮我做。”

    金福生仰起头看着李承乾道:“殿下想要草民帮您做什么事?”

    “帮我写篇文章。”

    李承乾勾勒着嘴角道:“一篇关于贵族子弟的文章。”

    关于贵族子弟的文章?

    金福生的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抹忧虑之色。

    能写出那么好文章的他当然不是傻子,更不是寻常的书呆子。

    他听闻李承乾这话就知道这件事儿绝对没有听上去的那么简单。

    事实也果然如同他所猜想的一样。

    就在下一刻,便听李承乾缓缓开口道:“你久居京城,大致也听说过咱们大唐的这些个贵族子弟。”

    “他们这些人成天到晚,胡作非为惹是生非。”

    “完全没了他们长辈的那份英武,更是没了当初那份为百姓为天下舍生忘死的气魄,也完全不会为国效力,为国尽忠。”

    “可是因为他们祖辈的功绩,朝廷与百姓还必须得无休止的供养他们以及他们的后辈。”

    “这不论怎么看,对于百姓和朝廷来说都有些不太公平,你说对么?”

    这种话。

    金福生哪里敢直接回答?

    他只是干笑两声,道:“殿下是英明的,殿下的决策自然也是英明的。”

    他这话回答的可是相当的有技术含量。

    没说对,也没说不对。

    只是说,李承乾很英明,所以他的策略也就很正确很英明。

    而李承乾也算是在官场上沉浮了十数年的人物了。

    此刻听见这货的话,那也不由自主的笑出了声。

    “你啊。”

    “不用那么拘谨。”

    “我今天来是想让你帮忙写文章的。”

    “我也知道,你们写文章的人,必须得有了感觉才能写的出来。”

    李承乾笑呵呵的说道:“我这也是在帮你找感觉。”

    “多谢殿下。”

    金福生又是答非所问。

    但李承乾也不介意。

    他毕竟不是过来交朋友的,而是要让眼前人帮他写出一篇足以震撼整个天下的文章。

    “我理想中的贵族。”

    “不说要像他们的父辈祖辈一样驰骋沙场。”

    “至少也是要在各行各业里发光发热,为国效力,为国尽忠,为百姓尽心。”

    “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得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荣誉感,什么是贵族的荣誉感。”

    李承乾低头看着金福生,不急不缓的说道:“而我想要的,就是在贵族们看完了之后就能叫他们心头充斥万丈豪情的文章。”

    “这个……”

    金福生面露难色。

    “怎么?”

    “你做不到?”

    李承乾挑眉问道。

    “草民的确做不到……”

    金福生拱着手,抿着嘴唇说。

    自古以来,贵族之事皆是牵扯巨大。

    贵族与贵族之间有多少的利益链接只怕朝廷都理不清楚。

    他一个平民老百姓跑去评论乃至抨击这些贵族,他实在是有些不敢。

    而见他那个脸色。

    李承乾自然也知道他的想法。

    “我知道,你能做到。”

    “只是,你不想参与到这件事里。”

    “你害怕被报复,害怕被贵族们盯上。”

    “但我希望你能知道,你现在是什么身份。”

    李承乾直直的看着金福生道:“你是一个书生,一个儒道学者,一个写手。”

    “书生的巅峰,莫过于金榜题名,栖身朝堂!”

    “儒道的巅峰,莫过于能提笔入刀,扫平世间不平事。”

    “写手的巅峰,一杆笔,一盏茶,便能叫这世间的污糟乱象呈现在世人眼前,让黑暗无处遁形。”

    李承乾缓缓站起了身,道:“金福生,我很欣赏你的才华,我也很确信,你一定能做好这件事,我会回宫等你。”

    说完话。

    他便招呼了小初子与清荷一声,径直走出了包房。

    而此刻。

    包房之内。

    只剩下金福生一个。

    他眼眸怔怔的看着前方,脑海中全是李承乾刚才的那几句话。

    “书生巅峰,儒道巅峰,写手巅峰……”

    金福生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笔真的能像刀一样么?”

    ……

    另一边。

    李承乾已经上了马车。

    小初子与清荷也紧随其后钻了进来。

    而自打下楼开始。

    小初子那脸色就有些不太自然,一会张一下嘴巴,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说一样。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李承乾眼也不睁,头也不抬道:“小爷可没心思看你打哑谜!”

    “呃……”

    小初子尴尬一笑,道:“奴婢就是想问问殿下,要不要再找个别的写手过来。”

    “当然,奴婢不是质疑殿下看人的眼光。”

    小初子急忙解释了一句,顺势道:“奴婢只是觉得,这家伙好像是有点不太靠谱,若是耽误了殿下的正事,那可就……”

    “没关系的。”

    李承乾淡然的摆摆手道:“这家伙很聪明,就是太谨小慎微了些。”

    “我相信听了我的话之后。”

    “他一定能明白,我与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说到此处的时候,李承乾缓缓睁开了眼睛道:“搞不好这家伙现在就已经开始写了呢。”

    见李承乾那自信的表情。

    小初子终究还是没有在多说什么。

    毕竟,他是个奴婢,过问太多这种事不太好。

    而也是在这时候,小初子忽然发现,清荷的脸色有些不太对劲。

    从上车开始,不,从在驿站里面开始,这小丫头的眼神似乎就从来没从殿下的身上离开过。

    偶尔看着殿下的时候,还会不自觉的挑起嘴角。

    见到这场景。

    小初子的眉头跳动了一下,用眼神示问清荷:“清荷!你这是怎么了?”

    清荷看见他那好似发信号一样的眼睛,愣了愣,随后狠狠地挖了她一眼:“要你多管闲事?”

    “嘿!”

    小初子有些不乐意了。

    这不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么?

    然而。

    青瓷却根本不搭理他,一直都在偷眼打量着李承乾。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事情,那张俏脸偶尔还会泛起一阵羞红。

    时间不长。

    马车便回到了东宫。

    而李承乾这边才刚刚跳下马车。

    一道身影就来到了他的身前,道:“殿下,陛下宣你去甘露殿议事……”

第1811章:不应该

    抬头看了眼天色。

    李承乾满脸都是狐疑。

    自打好几年前开始,李世民处理政事的时间就基本固定了。

    没有早朝的时候是卯时到申时。

    有早朝的时候就起的早一点,寅时到申时。

    反正不管有没有早朝,申时之后再想去找李世民,那就得去后宫了。

    可是现在这都快要到酉时,也到了李世民该休息的时间,怎么还会找他去甘露殿议事?

    念及至此的时候。.??

    李承乾的心里也不由生出了一股子不好的预感。

    他试探着问道:“父皇找我要说什么事儿?”

    周公公略微迟疑了一下,道:“应该是东北道的事,听说,那边出乱子了。”

    听见这话。

    李承乾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不再迟疑,跟在周公公的身后便朝甘露殿走去。

    ……

    还没等他进门呢。

    声声怒喝就传入了耳廓。

    “废物,饭桶!”

    “都是一群没用的饭桶!”

    李世民咆哮道:“东北道各地驻扎兵马超过十余万,却还能叫境内百姓叫流寇所伤。”

    “他们的脑袋若是没用,朕不介意帮他们一把,将脑袋帮他们取下来!”

    李世民眼中杀机毕露。

    很明显,他已经被气到了极致了。

    堂下程咬金,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一众大臣面面相觑,谁都没敢率先开口。

    而瞧见这架势。

    李承乾抿了下嘴唇,随后踱步走进殿内。

    “儿臣拜见父皇!”

    “免了!”

    李世民阴阴沉着一张脸道:“你知道为父叫你来所谓何事么?”

    “在过来时。”

    李承乾如实说道:“周公公已经为儿臣讲述过了。”

    在来的时候,周公公已经给他讲解了大概的情况。

    具体的,就是东北道的海岸沿线,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伙流寇出来。


    这些个家伙的国籍五花八门,有些来自大唐,有些来自百济,有些来自新罗,有些则来自倭国。

    开始的时候。

    他们的队伍只有区区百十来个人。

    东北道的驻军并没有将他们放在心上。

    这么点人手别说是对边防军什么的造成威胁了,就算是去攻打个小村落都容易叫村落里的百姓给打死。

    可最近这一年以来。

    这股子势力不知道是怎么了,突然迎来了崛起。

    人手从开始的几十上百人迅速激增到了当今的数千人。

    除此之外,不论是他们所配备的武器装备,还是他们的作战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更有甚者,他们的队伍里,还出现了类似火器的东西。

    东北的海岸线狭长。

    并且因为太子河与辽河的存在几乎完全分割了辽东平原。

    平素里兵马只能驻扎在东北道西南部的位置,无法覆盖到全境。

    而这也就给了这些个流寇可乘之机。

    他们利用海岸线狭长不方便布防这一点,频频从海上出击袭扰东北地区的百姓。

    短短数月之内便袭击了十数座大唐的哨所与三十余座村镇。

    负责驻防东北道的将领与官员们虽说也组织过反击。

    但这些个家伙却非常的灵活,只要见到大唐这边的大部队,那就立马撤回海上,完全不给大部队追击的机会。

    而这种操作也是将当地的将领与官员给气的不轻。

    他们在向朝廷请示之后,立即增派水师前往海上找寻他们的根据地,准备将其一网打尽。

    可是晃晃悠悠找寻了几十个小岛,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没找到。

    反而自己的后院频频起火。

    就在这消息从东北道发出的前一天,一座轻工厂还遭到了流寇的洗劫,厂内上下一百多人全部死于非命。

    而此刻听闻李承乾的话。

    李世民沉了口气,道:“那你觉得,此事该如何是好?是否应该惩处那些没用的官员与将领?”

    “不应该……”抬头看了眼天色。

    李承乾满脸都是狐疑。

    自打好几年前开始,李世民处理政事的时间就基本固定了。

    没有早朝的时候是卯时到申时。

    有早朝的时候就起的早一点,寅时到申时。

    反正不管有没有早朝,申时之后再想去找李世民,那就得去后宫了。

    可是现在这都快要到酉时,也到了李世民该休息的时间,怎么还会找他去甘露殿议事?

    念及至此的时候。

    李承乾的心里也不由生出了一股子不好的预感。

    他试探着问道:“父皇找我要说什么事儿?”

    周公公略微迟疑了一下,道:“应该是东北道的事,听说,那边出乱子了。”

    听见这话。

    李承乾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不再迟疑,跟在周公公的身后便朝甘露殿走去。

    ……

    还没等他进门呢。

    声声怒喝就传入了耳廓。

    “废物,饭桶!”

    “都是一群没用的饭桶!”

    李世民咆哮道:“东北道各地驻扎兵马超过十余万,却还能叫境内百姓叫流寇所伤。”

    “他们的脑袋若是没用,朕不介意帮他们一把,将脑袋帮他们取下来!”

    李世民眼中杀机毕露。

    很明显,他已经被气到了极致了。

    堂下程咬金,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一众大臣面面相觑,谁都没敢率先开口。

    而瞧见这架势。

    李承乾抿了下嘴唇,随后踱步走进殿内。

    “儿臣拜见父皇!”

    “免了!”

    李世民阴阴沉着一张脸道:“你知道为父叫你来所谓何事么?”

    “在过来时。”

    李承乾如实说道:“周公公已经为儿臣讲述过了。”

    在来的时候,周公公已经给他讲解了大概的情况。

    具体的,就是东北道的海岸沿线,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伙流寇出来。


    这些个家伙的国籍五花八门,有些来自大唐,有些来自百济,有些来自新罗,有些则来自倭国。

    开始的时候。

    他们的队伍只有区区百十来个人。

    东北道的驻军并没有将他们放在心上。

    这么点人手别说是对边防军什么的造成威胁了,就算是去攻打个小村落都容易叫村落里的百姓给打死。

    可最近这一年以来。

    这股子势力不知道是怎么了,突然迎来了崛起。

    人手从开始的几十上百人迅速激增到了当今的数千人。

    除此之外,不论是他们所配备的武器装备,还是他们的作战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更有甚者,他们的队伍里,还出现了类似火器的东西。

    东北的海岸线狭长。

    并且因为太子河与辽河的存在几乎完全分割了辽东平原。

    平素里兵马只能驻扎在东北道西南部的位置,无法覆盖到全境。

    而这也就给了这些个流寇可乘之机。

    他们利用海岸线狭长不方便布防这一点,频频从海上出击袭扰东北地区的百姓。

    短短数月之内便袭击了十数座大唐的哨所与三十余座村镇。

    负责驻防东北道的将领与官员们虽说也组织过反击。

    但这些个家伙却非常的灵活,只要见到大唐这边的大部队,那就立马撤回海上,完全不给大部队追击的机会。

    而这种操作也是将当地的将领与官员给气的不轻。

    他们在向朝廷请示之后,立即增派水师前往海上找寻他们的根据地,准备将其一网打尽。

    可是晃晃悠悠找寻了几十个小岛,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没找到。

    反而自己的后院频频起火。

    就在这消息从东北道发出的前一天,一座轻工厂还遭到了流寇的洗劫,厂内上下一百多人全部死于非命。

    而此刻听闻李承乾的话。

    李世民沉了口气,道:“那你觉得,此事该如何是好?是否应该惩处那些没用的官员与将领?”

    “不应该……”

第1812章:

    李世民眸光一定。

    “为何不该?”

    “你难道不知因为他们的玩忽职守,导致多少百姓丧生在流寇的手中吗?”

    李世民黑着一张脸质问。

    “可是……”

    “他们并没有玩忽职守。”

    李承乾声音淡淡道:“甚至,他们已经竭尽所能的去保护百姓了。”

    “呵……”

    李世民发出了一道不知是冷哼还是冷笑的声音。

    而见他这模样。

    李承乾也知道,这老头子是被气的不轻。

    轻叹口气,李承乾面朝李世民,缓缓屈膝,跪在地上。

    “儿臣知道父皇生气。”

    “也知道,父皇心疼东北道无辜惨死的百姓。”

    “但是父皇也要明白,东北道的地形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东北士卒的作战大多都要在陆地进行,可这些流寇都是从海上来的。”

    “东北道的士卒军兵根本就没有海战经验,那些水军大多也都是面子工程,根本没有实战经验。”

    “平素里用他们充个门面吓唬吓唬人也就罢了。”

    “但若是让他们真正的走上战场就是会面临这种局面。”

    李承乾神情恳切道:“父皇也曾是领军打仗的将领,父皇难道忘记自己当初带着新兵上战场的感受了么?”

    “这……”

    李世民也是一顿。

    正如李承乾所说,他也曾是个领军打仗的将领。

    所以,他也当然明白领着一群毫无经验的新兵上战场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大多数时候都是叫这些个新兵给折腾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李世民眸光一定。

    “为何不该?”

    “你难道不知因为他们的玩忽职守,导致多少百姓丧生在流寇的手中吗?”

    李世民黑着一张脸质问。

    “可是……”

    “他们并没有玩忽职守。”

    李承乾声音淡淡道:“甚至,他们已经竭尽所能的去保护百姓了。”

    “呵……”

    李世民发出了一道不知是冷哼还是冷笑的声音。

    而见他这模样。

    李承乾也知道,这老头子是被气的不轻。

    轻叹口气,李承乾面朝李世民,缓缓屈膝,跪在地上。

    “儿臣知道父皇生气。”

    “也知道,父皇心疼东北道无辜惨死的百姓。”

    “但是父皇也要明白,东北道的地形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东北士卒的作战大多都要在陆地进行,可这些流寇都是从海上来的。”

    “东北道的士卒军兵根本就没有海战经验,那些水军大多也都是面子工程,根本没有实战经验。”

    “平素里用他们充个门面吓唬吓唬人也就罢了。”

    “但若是让他们真正的走上战场就是会面临这种局面。”

    李承乾神情恳切道:“父皇也曾是领军打仗的将领,父皇难道忘记自己当初带着新兵上战场的感受了么?”

    “这……”

    李世民也是一顿。

    正如李承乾所说,他也曾是个领军打仗的将领。

    所以,他也当然明白领着一群毫无经验的新兵上战场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大多数时候都是叫这些个新兵给折腾的一点脾气都没有。

第1813章:不太妥当

    李承乾是绝对绝的了解自己这个皇帝老子。

    此刻瞧见自己皇帝老子那个眼神,他就觉察到了些许的不对劲。

    这家伙似乎从一开始就计划好了什么,所以才叫他过来的。

    甚至很有可能,他刚才的那些恼火什么的都是故意装出来的。

    就算不是,那他心里面肯定也是早有乘算。

    而李承乾纠结半晌,也不知道这老狐狸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也只能顺从本心的说:“儿臣觉得,李将军说的很对。”

    “当下环绕在我们大唐西方、南方、北方的列国豪强都已经对我大唐俯首称臣。”

    “而我大唐也理应开始分出一部分力量转到东方的海上。”

    “不说率军出海,去征服海上的那些国家,叫他们俯首称臣。”

    “至少也要有足够保护我们大唐海岸沿线百姓的实力。”

    李世民眯缝了下眼睛道:“听你这意思,你是想扩建海军?”

    李承乾:“???”

    他什么时候说要扩建大唐海军了?

    他只是说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去啊。

    而当他抬头看向李世民,见这家伙不住的对自己眨眼,李承乾也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搞了半天,这老头子是打这个主意呢?

    扩建海军的事儿是很早之前李承乾就跟李世民提议过的了。

    只是李世民一直都没有批,也一直都没有拿到朝廷上去说。

    但在那个时候,李承乾其实已经将李崇义给派出去训练水师了。

    见李世民也没说什么,也没有要他将李崇义叫回来的意思。

    他也就干脆当做无事发生,自己玩自己的,压根没跟朝廷打招呼。

    而如今。

    东北道海上的事儿显然是给了将此事拿到明面上来说的机会。

    毕竟归根结底,还是东北道海军力量的不充足,才导致东北道沿海百姓遭受海上强盗的袭扰。

    而在此时提出扩建海军之事,不论是朝中的元老,还是民间的百姓,对此都说不出什么来。

    意识到这一点。

    李承乾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自家这老子反射弧真是有点长。

    不过也不得不说,自家老子做事儿可真是有一套。

    先把事儿做了之后再去想究竟要用怎样的方式来堵住悠悠众口。

    而见李承乾久久都没有开口说话,李世民的眉头跳动了一下:“发什么愣?是为父猜错了?”

    “不不不!”

    “父皇说的一点都没错。”

    李承乾回过神,干笑着道:“儿臣发愣是因为没想到,儿臣只是刚刚说了两句话,就会被父皇给猜中了小心思。”

    “父皇真不愧是这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儿臣对父皇的钦佩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啊。”

    李承乾是一点都没吝啬自己的彩虹屁,对着李世民就是一顿输出。

    而李世民对如此夸张的彩虹屁,表现的也是相当的受用。

    “要是不聪明,怎么做你老子的?”

    李世民用大拇指倒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

    长孙无忌:“……”

    魏征:“……”

    房玄龄:“……”

    李勣:“……”

    虽然很无语。

    但场内这几个还真就没谁有胆子说李世民一些什么有的没的。

    再者说,他们都跟了李世民这么多年了,谁不了解谁?

    李世民要是不狂不傲,那就不是李世民了。

    而见到众人的表情。

    李世民似乎也意识到了些许的不妥。

    他清了清喉咙,道:“既然大家都没什么意见的话,那等明日早朝时候,朕就会将此事当着大家的面说出来。”

    “到时候,你们知道该怎么做的吧?”

    长孙无忌当先开口:“臣明白!”

    其实古代的朝堂很多时候就是那么回事儿。

    看似是几百个朝臣在一起商量。

    实际很多大事,皇帝都早就与朝中的权臣商议好了。

    而等到这些权臣都站到皇帝这边,朝中的那些臣子自然而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除了一些不开眼的家伙会站出来反对之外,其余人基本都会从善如流。

    而见李承乾一直沉默不语。

    李世民倒也没有在继续多说什么。

    只等大家都离开之后,才将李承乾给叫住。

    “怎么?”

    “看你这样子,似乎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儿臣没有。”

    “呵呵……”

    李世民嗤笑一声:“我是你老子,我还能不了解你?”

    “你就直接说出来,是不是又想搞什么改革了?”

    “……”

    李承乾神色古怪的看着李世民。

    他真的很怀疑,李世民能听见他的心声。

    “呃……”

    “我只是觉得。”

    李承乾道:“父皇现在这样商议事情有些不太妥当。”

    “什么意思?”

    李世民挑了挑眉:“哪里不妥当?”

第1814章:

    李承乾抿了下嘴唇。

    “父皇现在这样议事。”

    “虽然给外人的观感上是父皇顺从民意。”

    “但实际仍然还是由父皇与帐下这些智囊军师在商议决策。”

    “若是一城一地的话,这样做自然是没什么。”

    “但咱们大唐可是一个国家,一个拥有数千万百姓的国家。”

    “儿臣感觉……靠十几个人来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似乎不太妥当。”

    李世民眯起眼眸:“让十几个人来决策,总比一言堂好的多吧?”

    实际上。

    朝廷从古道今都是这种模式。

    表面上是大家商量来,商量去。

    但实际大多数时候都是皇帝已经内定好了方案,然后才会拿出来给帐下的臣子议论。

    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呈现出一言堂的趋势,只是没人拿出来明说罢了。

    而相对来说,李世民当下这种模式,已经算是很好了。

    但是,李承乾想要说的,并不是这个。

    “父皇误会儿臣的意思了。”

    “儿臣不是说,父皇推崇霸权。”

    “而是儿臣觉得,父皇这样太累了。”

    “您是将数千万人的生死温饱都全部压在了十几个人的身上,甚至是皇帝一个人的身上。”

    “这终究不是明智之举。”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家伙。

    李承乾深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他也知道,光靠一个人是绝对没有可能兼顾到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曾经不知有多少人妄图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但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把自己给累得暴毙而亡。

    而且他也知道。

    大唐这种模式其实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李世民是个很好说话的皇帝,也算不上专横跋扈。

    在很多时候,他商议事情是真的在商议,也是真的在跟手下这十几二十个智囊交换意见。

    若是大多数人都不同意,那李世民也会回头重新考虑,反之则是要坚持。

    即便是没有李承乾的出现。

    大唐早期的朝堂发展也是那种欣欣向荣且健康的发展模式。

    如果按照李世民这样的从政方式一直走下去的话。

    华夏或许能够提早几百年就发展至内阁与君公职天下的地步。

    只可惜。

    在李世民退位之后。

    某些人就更改了他的从政思路。

    尤其是在武周蹿唐之后,更是将君主集权这四个字牢牢地刻在了往后每一任君主的心上,影响着后世每一代君主。

    不过……

    现在有了李承乾。

    他也肯定不会叫那些事情出现。

    他现在想的是,到底要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才能叫大唐发展的更好。

    并且也能叫大唐更早的走向后世那个国家调配资源,百姓自己当家做主的模式。

    李承乾抿了下嘴唇。

    “父皇现在这样议事。”

    “虽然给外人的观感上是父皇顺从民意。”

    “但实际仍然还是由父皇与帐下这些智囊军师在商议决策。”

    “若是一城一地的话,这样做自然是没什么。”

    “但咱们大唐可是一个国家,一个拥有数千万百姓的国家。”

    “儿臣感觉……靠十几个人来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似乎不太妥当。”

    李世民眯起眼眸:“让十几个人来决策,总比一言堂好的多吧?”

    实际上。

    朝廷从古道今都是这种模式。

    表面上是大家商量来,商量去。

    但实际大多数时候都是皇帝已经内定好了方案,然后才会拿出来给帐下的臣子议论。

    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呈现出一言堂的趋势,只是没人拿出来明说罢了。

    而相对来说,李世民当下这种模式,已经算是很好了。

    但是,李承乾想要说的,并不是这个。

    “父皇误会儿臣的意思了。”

    “儿臣不是说,父皇推崇霸权。”

    “而是儿臣觉得,父皇这样太累了。”

    “您是将数千万人的生死温饱都全部压在了十几个人的身上,甚至是皇帝一个人的身上。”

    “这终究不是明智之举。”

    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家伙。

    李承乾深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他也知道,光靠一个人是绝对没有可能兼顾到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曾经不知有多少人妄图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但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把自己给累得暴毙而亡。

    而且他也知道。

    大唐这种模式其实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李世民是个很好说话的皇帝,也算不上专横跋扈。

    在很多时候,他商议事情是真的在商议,也是真的在跟手下这十几二十个智囊交换意见。

    若是大多数人都不同意,那李世民也会回头重新考虑,反之则是要坚持。

    即便是没有李承乾的出现。

    大唐早期的朝堂发展也是那种欣欣向荣且健康的发展模式。

    如果按照李世民这样的从政方式一直走下去的话。

    华夏或许能够提早几百年就发展至内阁与君公职天下的地步。

    只可惜。

    在李世民退位之后。

    某些人就更改了他的从政思路。

    尤其是在武周蹿唐之后,更是将君主集权这四个字牢牢地刻在了往后每一任君主的心上,影响着后世每一代君主。

    不过……

    现在有了李承乾。

    他也肯定不会叫那些事情出现。

    他现在想的是,到底要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才能叫大唐发展的更好。

    并且也能叫大唐更早的走向后世那个国家调配资源,百姓自己当家做主的模式。

第1815章:

    火器时代的战争,靠的就是后勤不济。

    只要后勤补给充足,即便士兵的作战能力差一些都没关系。

    可一旦是后勤不济不行,那就跟拿着菜刀跟高压线单挑没啥区别,纯纯的找死。

    叛军想要在火器时代里立足,必须得有三项硬性要求。

    第一项,中央政府有问题,逼得百姓不得不反。

    第二项,取得外部一个能与己方政府正面抗衡的力量的支持。

    第三项,己方的势力很得民心,起码要做到一呼百万应。

    可是要在这世上找到一个能做到这三项的人,那跟徒手登天的难度差不多。

    而当李承乾将自己这些话都说出来后,李世民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是武将出身的皇帝,当然知晓李承乾说出来的这些,大多都是事实。

    不知过了多久。

    李世民方才摆手说道:“你先下去吧,内阁的事儿,且容朕好好考虑考虑。”

    他只要说了朕。

    这就意味着他的身份发生了转换。

    从李承乾的老子,变成了大唐的皇帝。

    而李承乾自然也不会强迫他接受自己的思想。

    毕竟,他从一开始做好的打算,就是给李世民一个信号。

    至于他是否同意,那都不重要,只要他心里面有关于这方面的准备就行,以后再想办法一点点的叫他接受就好。

    待到走出了甘露殿。

    李承乾本打算直接回东宫。

    谁知还没等走出几步呢,长孙无忌与程咬金两人就围了上来。

    “程伯伯,舅舅?”

    李承乾也是被这俩人突然出现给吓了一跳。

    他们不是已经离开皇宫了么?

    怎么还在这?

    长孙无忌与程咬金两人互相对视一眼。

    程咬金开口道:“老长孙,你先说吧。”

    “你先说吧。”

    长孙无忌道:“毕竟这事儿是你先挑起来的。”

    “还是你先。”

    “你先……”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二人,有些傻眼。

    这俩家伙这是在干啥呢?

    见俩人谦让起来没完没了,李承乾赶忙开口:“不是……”

    “你们俩找我到底什么事儿啊?这怎么还互相谦让起来了?”

    听见他说话,俩人顿了顿,互相使了个眼色。

    最后长孙无忌把脑袋一撇,显然是不打算率先出言。

    见此情景。

    程咬金不由叹了口气,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想跟殿下商量一下东北道的事儿……”

    李承乾闻言,眉头跳动了几下。

    目光扫过长孙无忌,心中了然几分。

    “难道程伯伯想开了。”

    “想将东北道的生意匀给我舅舅一些?”

    为了让程咬金帮自己的忙。

    李承乾曾将东北道的化肥农具生意全部交给程咬金来做。

    甚至为了此事,程咬金还跟长孙无忌干了一架。

    如今他们俩一块找过来,大概率是为了这个了。

    程咬金干笑了一声,道:“差不多是这么个事儿,但也不全对。”

    “什么意思?”

    李承乾直直的看着他。

    “呃……”

    程咬金又陷入了沉默。

    边上的长孙无忌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白眼几乎要翻到天上。

    “让你说个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

    话落,他又看向李承乾道:“这事儿还是我来说吧!”

    “这老小子在东北道推广农具化肥出现了亏损。”

    “所以就想着把我也给拖下水,然后摸着我过河。”

    “我说一家一半,他不同意。”

    “非说要叫我卖农具,他卖化肥。”

    “可卖化肥的利润,哪里是卖农具能比得上的?”

    “农具这玩应卖了之后,很快就会出现市场饱和的现象。”

    “这摆明就是拿我涮着玩呢啊!”

第1816章:回卢家

    竖日一早。

    李承乾起了个大早。

    逗了会自家儿子之后,便动身来到偏殿探望卢婉洁。

    此刻的她。

    正提着水壶浇灌着自己最爱的那些兰花。

    她对待这些花,那可真是细心到了极点。

    即便是如今她的小腹已经微微隆起,她也不要别人去帮她照看,坚持每天都自己浇水施肥。

    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叫她看起来更加的明媚动人。

    世人常说,女人最美的时候就是做母亲的时候,这话倒也不假。

    李承乾凑到卢婉洁的身边,从后面抱住她的腰身。

    卢婉洁因为浇花浇的认真根本没发现有人过来,也是被他吓了一跳。

    但很快,她就冷静下来。

    毕竟在这个地方敢抱她的人,算来算去也就那么一个。

    卢婉洁娇嗔道:“过来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回家又不是串门。”

    “哪里需要打什么招呼?”

    李承乾瞥了下嘴,轻轻的抚了抚她的小腹,道:“最近感觉怎么样?这小家伙有没有折腾你?”

    听见他问起这个。

    卢婉洁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和蔼笑容。

    她轻轻抹着自己的小腹道:“他乖得很。”

    “乖就好。”

    “万一是个作天作地的还不知道要为他操多少心。”

    “不过你也不用怕。”

    李承乾笑呵呵道:“要是天天欺负你,我一定打得他屁股开花!”

    说完,李承乾还煞有其事的贴近卢婉洁的肚子说:“里面的听好了,不许欺负你娘知道吗?不然等你出来了,你老子腿给你打断!”

    见他那样子,卢婉洁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而李承乾则顺手接过了她手中的花洒递给了一旁的紫桃。

    卢婉洁瞥了他一眼,问道:“你今天没事儿了?”

    “嗯。”

    “该忙的都忙完了。”

    李承乾笑着道:“剩下的,就看下面人怎么做事就好。”

    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无外乎两件事儿。

    其一是彻底根除崔迎荷那些人。

    其二便是叫那些贵族子弟来到皇家学府上学。

    而这些事儿,他现在也都甩给别人干了,最后结局如何,也不看他。

    再者说,他说到底也就只有一个人。

    若是什么事儿都亲力亲为,只怕是要将自己给累死。

    而卢婉洁跟李承乾认识那么久,当然了解这家伙的个性。

    当初这家伙不想当皇帝的原因之一,可就是怕挨累。

    “今天天气真好。”

    卢婉洁抬头看天,声音柔和道:“你陪我去御花园走走吧。”

    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可是那笑容背后,却有着一抹藏不住的忧郁。

    很显然,这家伙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开心。

    仔细想想,倒也不难猜到,她究竟在忧愁什么。

    自古以来的皇宫大院都是如此。

    只要进来了,那基本上就失去了自由。

    一辈子的时光里,大多数都要花在这深宫之中,偶尔能走动一下,看见的也都是相熟的面孔。

    卢婉洁也没有苏清灵那么多的事儿要做,所以会因为环境心生忧郁。

    低头想了想。

    李承乾贴近卢婉洁道:“御花园什么时候逛都可以,今天我带你出宫玩去。”

    “出宫?”

    “嗯,陪你回娘家转转!”

    卢婉洁惊喜道:“真的?”

    李承乾道:“当然是真的。”

    “我正好有点事儿要跟我丈人说。”

    “之前想着,等什么时候空了就将他叫过来。”

    “但合计合计,还是算了。”

    “咱们直接过去一趟,你不也正好很久没回去了么?”

    李承乾拉着卢婉洁的手道:“你回去换衣裳,我去叫人备车。”

    “嗯。”

    卢婉洁很欢喜的站起身。

    她可有一段日子没有回家了。

    一来是她的身份,不方便来回走动。

    二来她现在有了身子,即便是她想走,娘家那边也不让。

    固然她只是个太子侧妃的身份,但生下来的仍旧是皇家子嗣。

    这要是出点什么意外,谁也担待不起。

    如今是李承乾带她回去,应该就不会有人说她了吧。

第1817章:

    实际上李承乾没有必要直接问卢青。

    毕竟,作为大唐的太子爷,他想知道什么事儿,根本不用问当事人,别人就会主动将消息告诉给他听。

    但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得让卢青亲自说出口才行。

    而见李承乾那眼神。

    卢青倒也没有迟疑,直接答道:“我仍旧是范阳卢家的家主。”

    听他这么说。

    李承乾的嘴角微动,道:“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实际上李承乾没有必要直接问卢青。

    毕竟,作为大唐的太子爷,他想知道什么事儿,根本不用问当事人,别人就会主动将消息告诉给他听。

    但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得让卢青亲自说出口才行。

    而见李承乾那眼神。

    卢青倒也没有迟疑,直接答道:“我仍旧是范阳卢家的家主。”

    听他这么说。

    李承乾的嘴角微动,道:“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实际上李承乾没有必要直接问卢青。

    毕竟,作为大唐的太子爷,他想知道什么事儿,根本不用问当事人,别人就会主动将消息告诉给他听。

    但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得让卢青亲自说出口才行。

    而见李承乾那眼神。

    卢青倒也没有迟疑,直接答道:“我仍旧是范阳卢家的家主。”

    听他这么说。

    李承乾的嘴角微动,道:“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实际上李承乾没有必要直接问卢青。

    毕竟,作为大唐的太子爷,他想知道什么事儿,根本不用问当事人,别人就会主动将消息告诉给他听。

    但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得让卢青亲自说出口才行。

    而见李承乾那眼神。

    卢青倒也没有迟疑,直接答道:“我仍旧是范阳卢家的家主。”

    听他这么说。

    李承乾的嘴角微动,道:“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实际上李承乾没有必要直接问卢青。

    毕竟,作为大唐的太子爷,他想知道什么事儿,根本不用问当事人,别人就会主动将消息告诉给他听。

    但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得让卢青亲自说出口才行。

    而见李承乾那眼神。

    卢青倒也没有迟疑,直接答道:“我仍旧是范阳卢家的家主。”

    听他这么说。

    李承乾的嘴角微动,道:“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实际上李承乾没有必要直接问卢青。

    毕竟,作为大唐的太子爷,他想知道什么事儿,根本不用问当事人,别人就会主动将消息告诉给他听。

    但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得让卢青亲自说出口才行。

    而见李承乾那眼神。

    卢青倒也没有迟疑,直接答道:“我仍旧是范阳卢家的家主。”

    听他这么说。

    李承乾的嘴角微动,道:“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实际上李承乾没有必要直接问卢青。

    毕竟,作为大唐的太子爷,他想知道什么事儿,根本不用问当事人,别人就会主动将消息告诉给他听。

    但此事事关重大,他必须得让卢青亲自说出口才行。

    而见李承乾那眼神。

    卢青倒也没有迟疑,直接答道:“我仍旧是范阳卢家的家主。”

    听他这么说。

    李承乾的嘴角微动,道:“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第1818章:

    两人相识于意外,相爱与相处中的点点滴滴。

    李承乾不希望卢婉洁为自己牺牲的太多。

    他也不希望卢婉洁不快乐,更不希望她整日满心愁苦却不对任何人说。

    他只希望她能开开心心的每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有那么多的拘束。

    “人生很短,人生也很苦。”

    “若是不做一点让自己快乐的事情,那还不如直接死了。”

    这是李承乾的座右铭,也是他送给卢婉洁的话。

    他辛苦的奔波,辛苦的劳碌,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老婆孩子都过上好日子。

    若是老婆还不快乐,那他的辛苦劳碌也将毫无意义。

    看见李承乾那真挚温暖的眼神,卢婉洁的将嘴唇抿的紧紧的。

    她投入李承乾的怀中,什么话都没说,但什么话也都说了。

    回到东宫。

    李承乾便与卢婉洁一同回到了偏殿。

    一直坐到了下午,李承乾这才离开偏殿回到书房,开始处理落下的政务。

    不过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他也已经开始盘算起,接下来叫卢青入局的事物。

    说真的。

    李承乾并不想这么做。

    他信任长孙家,也同样信任程家。

    他相信,这两家不会背叛自己,也相信他们不会害自己。

    但是……

    家族也好,王朝也罢,总要处在一个平衡点上。

    不能叫一方盖过另一方,否则一定会出事。

    就算现在不出,将来谁也说不准。

    等到将来某一天,长孙家的亲情淡了,程家的友情少了,那么一切的一切就都将走到对立面去。

    李承乾可不希望给自己的儿女后代挖坑,给他们留下一堆烂摊子叫他们处理。

    既然能早些解决,那自然是早些解决的好。

    而李承乾想叫卢家做的,并非是叫他们以第三巨头的形势在商场上与长孙家和程家斗的你死我活。

    毕竟,这样的形势仍旧还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在培养巨头给朝廷挖坑。

    他真正要做的是真正的现代化商业。

    这一步,他其实早在开设皇家钱庄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基础奠定。

    那么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培养大量民户自主开设产业,在垄断巨头还未出现之前,就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而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冲突,直白点说,就是为了避免长孙家与程家出现逆反状况,跑来打压这些人。

    就必须需要一个有钱还有实力的家族以商人联盟的形势带领他们前行。

    而最适合做这个领头羊的,自然就是苏州卢家。

    当下的苏州卢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皇家插在江南的代言人。

    毕竟,皇家钱庄的管理权就在他们的手中。第1818章:

    两人相识于意外,相爱与相处中的点点滴滴。

    李承乾不希望卢婉洁为自己牺牲的太多。

    他也不希望卢婉洁不快乐,更不希望她整日满心愁苦却不对任何人说。

    他只希望她能开开心心的每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有那么多的拘束。

    “人生很短,人生也很苦。”

    “若是不做一点让自己快乐的事情,那还不如直接死了。”

    这是李承乾的座右铭,也是他送给卢婉洁的话。

    他辛苦的奔波,辛苦的劳碌,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老婆孩子都过上好日子。

    若是老婆还不快乐,那他的辛苦劳碌也将毫无意义。

    看见李承乾那真挚温暖的眼神,卢婉洁的将嘴唇抿的紧紧的。

    她投入李承乾的怀中,什么话都没说,但什么话也都说了。

    回到东宫。

    李承乾便与卢婉洁一同回到了偏殿。

    一直坐到了下午,李承乾这才离开偏殿回到书房,开始处理落下的政务。

    不过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他也已经开始盘算起,接下来叫卢青入局的事物。

    说真的。

    李承乾并不想这么做。

    他信任长孙家,也同样信任程家。

    他相信,这两家不会背叛自己,也相信他们不会害自己。

    但是……

    家族也好,王朝也罢,总要处在一个平衡点上。

    不能叫一方盖过另一方,否则一定会出事。

    就算现在不出,将来谁也说不准。

    等到将来某一天,长孙家的亲情淡了,程家的友情少了,那么一切的一切就都将走到对立面去。

    李承乾可不希望给自己的儿女后代挖坑,给他们留下一堆烂摊子叫他们处理。

    既然能早些解决,那自然是早些解决的好。

    而李承乾想叫卢家做的,并非是叫他们以第三巨头的形势在商场上与长孙家和程家斗的你死我活。

    毕竟,这样的形势仍旧还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在培养巨头给朝廷挖坑。

    他真正要做的是真正的现代化商业。

    这一步,他其实早在开设皇家钱庄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基础奠定。

    那么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培养大量民户自主开设产业,在垄断巨头还未出现之前,就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而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冲突,直白点说,就是为了避免长孙家与程家出现逆反状况,跑来打压这些人。

    就必须需要一个有钱还有实力的家族以商人联盟的形势带领他们前行。

    而最适合做这个领头羊的,自然就是苏州卢家。

    当下的苏州卢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皇家插在江南的代言人。

    毕竟,皇家钱庄的管理权就在他们的手中。

第1819章:

    在当下这样一个娱乐项目很少的时代里,在这样一个各项信息都很闭塞的年代里。

    长安板报的出现就像是往一个平静的鱼塘里面扔了一颗深水炸弹,顷刻间便能掀起惊涛骇浪。

    而除了李渊与孙伏伽之外。

    李承乾当然也没有忘记在长安板报里,刊登了一则重磅消息,皇家钱庄即将出台贷款业务。

    这项业务的项目结构基本与后世类似。

    所有百姓都可以通过抵押的方式在钱庄进行贷款。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钻空子,玩金融杠杆,他特地规定,放款额度,只能是抵押物的八成,一万文的房子,只能抵押八千文。

    而利息方面也很低廉,借一万文一年,利息只有一百文。

    这项政策一经发布。

    立马引来了民间的广泛讨论。

    在当下这样一个娱乐项目很少的时代里,在这样一个各项信息都很闭塞的年代里。

    长安板报的出现就像是往一个平静的鱼塘里面扔了一颗深水炸弹,顷刻间便能掀起惊涛骇浪。

    而除了李渊与孙伏伽之外。

    李承乾当然也没有忘记在长安板报里,刊登了一则重磅消息,皇家钱庄即将出台贷款业务。

    这项业务的项目结构基本与后世类似。

    所有百姓都可以通过抵押的方式在钱庄进行贷款。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钻空子,玩金融杠杆,他特地规定,放款额度,只能是抵押物的八成,一万文的房子,只能抵押八千文。

    而利息方面也很低廉,借一万文一年,利息只有一百文。

    这项政策一经发布。

    立马引来了民间的广泛讨论。

    在当下这样一个娱乐项目很少的时代里,在这样一个各项信息都很闭塞的年代里。

    长安板报的出现就像是往一个平静的鱼塘里面扔了一颗深水炸弹,顷刻间便能掀起惊涛骇浪。

    而除了李渊与孙伏伽之外。

    李承乾当然也没有忘记在长安板报里,刊登了一则重磅消息,皇家钱庄即将出台贷款业务。

    这项业务的项目结构基本与后世类似。

    所有百姓都可以通过抵押的方式在钱庄进行贷款。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钻空子,玩金融杠杆,他特地规定,放款额度,只能是抵押物的八成,一万文的房子,只能抵押八千文。

    而利息方面也很低廉,借一万文一年,利息只有一百文。

    这项政策一经发布。

    立马引来了民间的广泛讨论。

    在当下这样一个娱乐项目很少的时代里,在这样一个各项信息都很闭塞的年代里。

    长安板报的出现就像是往一个平静的鱼塘里面扔了一颗深水炸弹,顷刻间便能掀起惊涛骇浪。

    而除了李渊与孙伏伽之外。

    李承乾当然也没有忘记在长安板报里,刊登了一则重磅消息,皇家钱庄即将出台贷款业务。

    这项业务的项目结构基本与后世类似。

    所有百姓都可以通过抵押的方式在钱庄进行贷款。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钻空子,玩金融杠杆,他特地规定,放款额度,只能是抵押物的八成,一万文的房子,只能抵押八千文。

    而利息方面也很低廉,借一万文一年,利息只有一百文。

    这项政策一经发布。

    立马引来了民间的广泛讨论。

第1820章:真正的父子关系

    李承乾的心虚肉眼可见。

    李世民的怒火也同样写在脸上。

    “的确不需要吹嘘。”

    “但我毕竟是当老子的,总得让我心里平衡一点吧?”

    李世民也懒得拐弯抹角直接跟他明牌:“你爷爷先出传记,没问题,毕竟他是你爷爷。”

    “你母后有传记也没问题,那毕竟是你娘老子。”

    “可孙伏伽有传记,你老子却没有,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站起身走至李承乾身边,道:“难道,在你眼里你老子还不如孙伏伽是吗?”

    好么。

    这总算是让他给抓住突破口了。

    实际上,在他的心里面,本应是他最先有传记才对。

    但李承乾先写的李渊,这也没毛病。

    首先,李渊是李承乾的爷爷,是他李世民的老子。

    而且也是这盛世大唐的第一代帝王,写他也在情理之中。

    然后是长孙皇后。

    虽然心里面不舒服,但也不得不承认,李承乾那篇传记写的很好。

    有些地方,就连他看着都忍不住为长孙皇后感到心疼。

    尤其是结合了自己的记忆之后,那种滋味,已经让他忘记了嫉妒。

    而等长孙皇后的传记写完之后。

    李世民也曾满怀期待,期待自己的儿子会把自己写成什么样。

    可是期待来,期待去,连孙伏伽那样的人物都有了传记,他李世民却还没有。

    这小子是什么意思?

    这是没把他这个皇帝老子放在心上?

    还是他眼里压根就没有他这个皇帝老子?

    而李承乾也是没想到,李世民会因为一个人物传记就发这么大的脾气。

    但此刻,多说无益,首先要平息掉自己老子的怒火才行。

    李承乾的眼珠乱转,随即干笑了一声,道:“父皇,您太心急了,我其实早就在筹备给您的传记了。”

    “但您的人生怎么样您还不清楚吗?”

    “十六七岁就上战场,二十六岁当上太子,三十六岁直接让咱们大唐走至巅峰。”

    “即便说您是一个人过了两个人的人生也不为过啊。”

    “再者说了,您是皇帝,您是大唐的帝王。”

    “您的人物传记,肯定要与众不同,肯定要比所有人都要强。”

    “等到时候您的传记出来了,别人的传记就没人看了啊。”

    李承乾贴近李世民,贱嗖嗖的笑着道:“那我母后和皇爷爷当下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人望不就都叫您给抢走了么。”

    “所以啊,您再等等。”

    “等到我母后还有皇爷爷都有了固定的人望之后,我会第一时间将你的传记发出去。”

    “到时候莫说是百姓到皇城下面请愿,怕是都有人跪在皇城门口请您出去叫他们看一眼,与他们说说话呢。”

    李世民的脸色由红转白,剧烈起伏的胸口也渐渐平复下去。

    但他的心里,仍旧存有一丝狐疑:“你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李承乾道:“您可是我最敬爱,最伟大的父皇啊,有什么好事儿我忘了谁也不会忘了您,所有的事儿,其实都是以你为核心区布置的。”

    “而且您想啊。”

    “您在咱们大唐的人望,那可一直都是一等一的。”

    “您的人物传记肯定会叫您的人望再度提升一个等级。”

    “到时候那些疯狂迷恋您的百姓堵得皇城进不来人,大臣们如何上朝?”

    “所以孩儿也是没办法,这才将皇爷爷与母后的先发出去,给外面的人先吃个甜枣。”

    “叫他们知道,什么是甜的,然后再将您这个蜜罐拿出去给他们品尝。”

    “不然的话,他们是会被您这罐蜜糖给甜死的。”

    听李承乾这么说。

    李世民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他略微点了点头,道:“那我姑且相信你一次。”

    李承乾长松了口气。

    心中暗道:总算是不用挨揍了。

    可他这边才刚把头顶上的冷汗擦干净。

    李世民那边就开口道:“三天,我最多给你三天时间,我必须看见我的传记。”

    李承乾:“……”

    “怎么?”

    李世民挑眉道:“有问题?”

    “没问题,没问题。”

    李承乾还能说啥?

    抓紧时间回家赶稿才是。

    而离开了甘露殿之后,李承乾就马不停蹄的回了东宫。

    他直接对小初子说:“往后三天,一切活动,谢邀!”

    说完之后。

    他就一脑袋扎进了书房。

    苏清灵一边,本来晚上准备约卢婉洁一同来主殿用膳的。

    听闻李承乾将自己关在书房整整一日还没从书房出来,也是被惊得不轻,连忙领着卢婉洁过去看。

    可当听说。

    李承乾是从甘露殿回来之后才变成这样的,二女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两人默默地对视了一眼,紧接着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书房。

    “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想的。”

    “他明明知道,父皇想要什么,偏偏就是不给父皇。”

    苏清灵撇着嘴巴,低声说道:“结果,每次都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他是父皇的儿子。”

    “父皇什么样,他自然也是什么样。”

    卢婉洁与李承乾相识的时间较长,也了解李世民与李承乾这对冤家父子的过去。

    此刻,她也只是感觉想笑,至于其他的想法,完全没有。

    而且仔细想想。

    她还有些羡慕李承乾与李世民这对冤家父子。

    毕竟这个年头的家庭里,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场面太多了。

    看的让人麻木,看的让人觉得虚伪。

    反而李承乾与李世民这对父子,让人觉得很真实。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

    儿子在前面跑,父亲拎着扫帚在后面追。

    有人说,是儿子调皮,所以父亲才揍他的。

    也有人说,是父亲闲的没事儿,就想打儿子了,所以才揍他。

    但话说到头,那也都是自家的事儿。

    等闲暇下来。

    父子两人又能凑在一起,聊聊国家大事,聊聊事业前途,聊聊家庭孩子。

    而李承乾这么一赶稿,就赶了两天两夜。

    等到他从书房里面出来的时候,顶着两个熊猫眼的样子把小初子都给吓了一跳。

    “诶呦,我的殿下诶。”

    “您何必这么为难自己呢。”

    “呵……”

    李承乾报以冷笑,直接将手中的稿件塞进他的手里,道:“赶紧去给长安板报送去,叫他们用最快速度发表出来,而且一定要张贴到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不,张贴到全国各地,要让所有人都看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367/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最新章节! 作者:马龙藏海所写的《大唐之最强熊孩子》为转载作品,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之最强熊孩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之最强熊孩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之最强熊孩子介绍:
被废、被贬、惨死?李承乾表示,这个三连击套餐,小爷不吃。二十一世纪的理工男穿越到大唐,成为太宗长子李承乾。开局只有八岁,不能当太子,更做不了皇帝。怒刷李世民的情绪值,放烟花帮李崇义追小姐姐,组团阳澄湖抓大闸蟹!最最舒坦的是,还有七个漂亮姐姐宠着,要月亮不摘星星那种!那还怕啥,果断上天啊!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之最强熊孩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之最强熊孩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