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新的开始
大暴雨过后,小竹沟涨了挺大的水,发出轰隆隆声音。
不过进入大塘的水流,并不多。
看了细鳞鱼的鱼苗,陈放带着康叔去看了一下爬鮡鱼,让乔叔放宽心的组建销售网络。
养细鳞鱼的风险系数高,而就算细鳞鱼没养起来,还有爬鮡。
明年这个时候,爬鮡鱼肯定全部三四两一条了,可以卖的了。百万尾爬鮡鱼,也能卖不少钱。
乔叔刚离开,张晨开着车子过来了:“哥,你买了红岩山的渔场?”
“嗯。”陈放给张晨递了根香烟。
“要不……我留下来这边给你看渔场。”张晨道。带着抱歉的表情……
“你不想去香果园了?”陈放看着他。
“我……”张晨摇了摇头,自从李大华的事情爆出以后,张晨就觉得没脸继续在香果园……
而且他仔细想过,他的能力,管理那么大一个公司,够呛。
同时,他也不想陈放难做。
李大华的事情,太丢脸了。
“我想回来……红岩沟下游那边不知道还有没有土地可以建一些鱼池,我想投资几个。”张晨道。
“行吧,随便你。但是机会只有一次的,错过,就错过了。香果园那边还是很有前景的,只是这一切需要时间。”陈放让张晨想清楚。
“我想的很清楚了。”
“好吧。红岩沟下游应该还能建十几亩鱼池,但在那边建鱼池的投资会很高。你在香果园投资的1个股,要不要卖给我,给你130万。”陈放道。
“卖……100万。你如果不要,我卖给周哥。”
陈放笑了笑:“行吧。”今后可以在别的地方补给他。
“回来也好,弟妹的预产期也要到了,你得陪在身边。”陈放拍了拍张晨的肩膀:“以后看人,多留给心眼。”
“嗯。”
“我这边的细鳞鱼种鱼繁殖了。你要建渔场,动作快一些,要能在12月份之前完成建设,到时候给分一些细鳞鱼过去帮我代养。”
“细鳞鱼的种鱼这么快就繁殖饵料?”
陈放耸耸肩:“我也是回来才知道,总的大概有百万尾鱼苗。两年细鳞鱼就进入繁殖期了,这个繁殖速度,挺快。”
“你建个渔场,也挺好的。细鳞鱼的暴利期应该还有几年,有钱,大家一起赚。”
“谢谢哥。”
“谢啥谢。你也算是我从小看着张大的,在你还穿开裆裤的时候,你就老喜欢跟着我屁股后面跑……”陈放笑了笑:“你想搞渔场,动作就快一些。我这边的细鳞鱼会卖一些给清水渔场,山涧渔场,到时候那边什么价位,给你就是什么价位。鱼苗前可以先赊账……”
“百万尾鱼苗,那养出来……市场价多少钱1斤?”张晨好奇问。
百万尾鱼苗,很多了。
“还是乔总那边签订独家代理合同,每斤1000元。细鳞鱼最小可以养到7两,养殖周期大概一年半……一年时间,可以卖。一年时间最小的半斤左右,大的七八两……这些数据你都知道的。养大后,要全部养到7两,一条鱼至少700元。而饲料成本,一条鱼的成本,40元左右。所以这个鱼苗的价格,不会便宜。”陈放说。
“知道。高风险有高收益……”
“去红岩渔场那边看看。”陈放回去开了吉普皮卡,带着张晨来到红岩渔场。
红岩渔场的设计参考了山涧渔场、清水渔场。
鱼池周边是鹅卵石,分鱼塘区域,鱼池区域。
这边的水流量大,水质清澈、透明。
鱼塘区域水深在1.7米左右。而鱼池区域,也就是面积不大的小塘,一部分水深1.5米左右,一部分水深2.1米左右。
“养细鳞鱼,鱼塘最好是圆形、椭圆形。面积最好在150平米以上。面积一些,更好……细鳞鱼喜欢活动。”陈放说着。这个红岩渔场,87亩,可以养细鳞鱼的鱼塘也就50亩。其它小鱼池,因为面积太小,细鳞鱼在里面没有足够活动空间,更容易死。
开车来到渔场最下面。
这是一个大山谷,两边高山特别高。
这个渔场的长度,延伸出去五六公里,这才凑够87亩的面积。再下面,主山谷区域好像是没有适合建渔场的土地。不过红岩沟有支流,其中一个最大的支流,好好收拾一下,应该能建十几亩渔场。
至于清水沟那边,清水沟下游还能建渔场。可水质……清水沟上游有个巨大的清水渔场。从鱼塘出来的水,因为要投喂饲料这些,水质多少有些变化。当然,那些水还能养鱼,可不知道能不能养细鳞鱼……
再说清水沟下游,那边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也很少了。
给张晨找到一个小山沟。
“这条小山沟,应该是季节性山沟。不够这边可以建渔场的地方,应该只有这个小山谷里面了。你在这边建渔场,就要从红岩沟取水……红岩沟一年四季的流水量大,渔场出来的水,在经过几公里的山沟……水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在这个地方建渔场。然后山沟沿途的一些小地方,我看能不能利用起来……再弄一些小鱼池。”张晨说。
“小鱼池就算了吧,别把山里的生态破坏了。弄好一个地方,差不多就行了。”
“行……”
这个红岩渔场是陈放的了,他也喜欢这边的生态可以好一些。再说了,渔场下面山沟两边,地势很险,没有多余平坦地方。如果有,之前的红岩渔场老板肯定就开发出来了。
相比于张晨回来建渔场,陈放其实更希望他留在香果园。
香果园未来发展前景应该是不错的,毕竟有接近2万亩土地,全部开发出来,能开垦出至少1.5万亩果园。
有些果园不怎么赚钱,但是有些果园,却很赚钱的。张晨在那边担任总经理,只要干得好,几年后肯定有股份分红。干个十来年,身家千万肯定可以做到的。
而回来养鱼,当然也可以,但养殖有风险。
就像养细鳞鱼,陈放也不可能白送他鱼苗不是?
第四百三十五章:再战11米
香果园那边,陈放给周柏打了电话,再和康叔,乔叔说了一下,张晨从香果园辞职……
“康叔,香果园总经理的位置,你有推荐的人选没有?”陈放给康叔打了电话。
“小周那边呢?”
“周柏推荐梁师傅,暂代香果园总经理。”陈放说。
“你的意思?”
“我也觉得梁师傅合适。香果园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建设,规划……我们这边没有比梁师傅更合适的人选了。”陈放道。
“你让我推荐,我也推荐梁师傅。”康叔笑了笑:“就梁师傅吧。”
“行。”
确定了这个事情,当天傍晚,周柏就回到了云山。一起过来的还有梁师傅和梁夫人……
梁夫人的身体不太好,梁师傅过来向买几天细鳞鱼给他夫人补补身子,试试有没有用。
当天晚上,陈放请客,招呼了康叔、庄叔他们一起过来吃饭。乔叔人在成都,只是有空的时候才会来云山。弄了十几斤细鳞鱼,还弄了十来斤爬鮡……
晚上这顿饭,梁师傅吃过后满脸红润,晚上除了一身大汗。第二天,梁夫人自己说,感觉精神好很多了。
现在梁师傅年薪是税后150万,月份十万多点。细鳞鱼现在的批发价,5000元1斤,偶尔尝尝鲜,虽然感到肉痛,但不至于伤筋动骨。
“云山细鳞鱼的效果真是好。”梁师傅感慨道,可这个价格,那也是真的贵。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不过云山细鳞鱼已经在人工繁殖了,明年的批发价是1000元1斤……再过几年,每斤两三百元,甚至可能更便宜。”陈放说道:“到时候人人吃得起细鳞鱼。”
“这挺好……我之前听王龙说云山细鳞鱼多好多好,我还不信……现在尝过了,那以后我这边肯定也要经常买来吃吃。”梁师傅笑着道。
走在小竹沟的红岩石板路上,陈放和他说了些香果园的事情,同时拜托他帮忙照顾好山顶的葡萄园。
云山这边环境不错。
陈放留梁师傅在这边住两天,至于香果园那边,一切运营正常……
第二天,康叔得空闲了,一大清早在群里喊着钓鲢鳙。
周柏钓鱼瘾早就犯了,第一个回应道。
然后陈放这边吃过饭,带上梁师傅一起出去耍,开着皮划艇进去水库深处。
仙女湖里面有两个大岛,大岛紧挨着,左边岛屿有高山。右边岛屿像一座牛背……
那两个岛屿被命名为‘仙女岛’‘水牛岛,这两个岛屿中间距离二十几米,搭建了一座吊桥。在水牛岛上建了一个码头,道路修通链接道吊桥……吊桥过去是仙女岛,岛上正在建酒店、仿古的楼阁等等。同时还有水上屋……
康总想要建水上屋,在做出一系列承诺后,才获得批准。
经过仙女岛,他们来到之前的鸟岛。鸟岛那边钓台数量增加到了13个……
这一早,已经有人在那边钓鱼了。
来钓鱼的人都是康叔的朋友。普通人,可进不来水库里面……
“这边鱼多不?”梁师傅问。
“比石林水库的鱼,多多了。仙女湖有放生节,每年要放价值几百万的鱼苗或成年鱼进来水库。”陈放说:“这里面的鱼,7斤以上鲢鳙可以带走。半斤以上黑鲫、1斤以上的黑鲤子可以带走……草鱼4斤以上,青鱼10斤以上……普通鲫鱼鲤鱼,还有红尾,黄尾,鲶鱼等等其他鱼,不管大小带到就能带走。”陈放说。
重要的是,这里钓鱼不收钱。
像石林水库,钓鱼还要收费,20块钱1天。
“仙女湖水库弄得挺好,我在网上看过,四川最佳钓鱼场地之一。听说每天来这边钓鱼的人,有上千人。”梁师傅笑着道。
“平时大几百,节假日超过千人。。”周柏说。
仙女湖最热门的钓鱼区,碧水村,然后是团结村,之后才是大竹村。
大竹村这边水质清澈,藏鱼少。
水清无鱼……
来大竹村这边钓鱼的人,算少的。
整个仙女湖,垂钓区域拉长,长度有十几公里。
也因为有放生节的存在,不然……这么多人在这边钓鱼……
不过即便有放生节,在水库岸边钓鱼,也不是很好钓的,需要找一些偏僻的,人少的地方才好钓。
仙女湖现在是号称几万空军佬的大本营。但吸引人过来钓鱼也是有原因的,偶尔可以钓到大鱼。还有就是这边的小鱼多……
像小鲫鱼,小鲤鱼之类,只要天气好,很容易钓到。
对会钓鱼的人来说,一天钓个几斤鱼,问题不是很大。对职业钓鱼佬来说,偶尔爆个护,也是可以做到的。
陈放,梁师傅,周柏,还有康叔他们几个坐在一起。刚弄好线组,陈爸和赵爸过来了,开着一首小的冲锋舟,停在对面:“你们钓鲢鳙?”陈爸喊道。
“啊?你们呢?”
“我们也钓鲢鳙。”
两边距离四十多米远……
陈放他们开始打频率了。打了一会儿,陈爸和赵爸才弄好线组……也开始打频率。散炮鱼饵打到了两岛的中间……
“喂,你们俩个过分了。”康叔喊道。
“咋就过分了?”赵爸笑着问道。
“你们竿子快打到我这边来了。”康叔无语。
“打到你那边还差一些……”
夏天钓鲢鳙不用太干净。
夏天的鲢鳙都傻乎乎的,吃口凶得很。
梁师傅一脸震惊看着陈爸和赵爸,他们用的大炮……不过,是超长手竿。
11米手竿了解一下。立起来三四层那么高……
这是手竿,不常见的。
“你爸他们不讲武德。”周柏说着收起了竿子,将他一年多不用的大长竿拿出来,也是11米。
周柏还有根12米手竿,但是他操作11米手竿都困难,更别说12米手竿了。
“都换成11米手竿,我们一起打中点,抽大巨型鲢鳙。”陈爸喊道:“现在天气热,到中午,鲢鳙藏深水了。”
“怎么打中点?”康叔问。
“你们几个靠近坐,别距离太远了。我们两个岛中间差不多40米,都用11米手竿打到中间,将岛屿两边大水位的鲢鳙诱过来……”
“我没有11米竿子。”
“我们这边有,过来拿。”
康叔让陈放开船过去拿了两根……
回来,陈放给了康叔一根,给了梁师傅一根:“梁师傅,11米竿子,获得转不?”
“最长就用过9米竿子。11米的竿子,没用过……”
“那你个康叔坐两边。我和周柏坐中间……”
然后他们几人靠近坐,距离三米左右,尽量打远。
梁师傅还能将竿子打出去。康叔这边,11米竿子,他都轮不起来……
观察了一下陈放他们如何使用,慢慢学。
陈放打到第十竿,浮漂有了动静,看着浮漂轻轻一点,陈放猛地抬起鱼竿……这时候,应该有bgm。
第四百三十六章:进货
陈放好久不用11米超长竿了,用起来生疏。
鱼竿太长,这第一条鱼的大概重量,陈放不好估计,但在第一时间将竿子立了起来。
鱼线拉得笔直,下面的鱼,没怎么发力,就缓缓的一点点游动。是条大鱼……
鱼竿大弯弓,发出呜~呜~的声响。只听到这个声音,就感觉过瘾。
和大鱼僵持了两三分钟,快被拖到水面,下面的鱼开始发力。鱼竿压得更弯了……
这根鱼竿可是钓上过超百斤鲢鳙的竿子,今天用的线组也比较大,陈放就抱住鱼竿,继续消耗大鱼的力气,十几分钟那条鱼才被拖到岸边。
周柏用大抄网,将鱼抄了上来:“32斤,开门红。可惜是条白鲢。”
白鲢鱼不好吃,超过三十斤的白鲢……也就是鱼腹肉还不错。不过鱼腹肉,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先入鱼护……
陈放溜鱼的时候,康叔那里也中鱼了,这时候抱住鱼竿坐在地上。
竿子太长了,11米的竿子,他还是第一次使用。钓到鱼,稍微大一些的,拽紧了后,鱼竿就呜呜声响。
对于没有钓过超长手竿的人来说,这个声音让人又激动,又紧张。生怕切线,爆竿……
“康叔,支棱起来啊。”陈放笑着喊道:“站起来,将竿子举高,立直。别怕切线……也别怕爆竿。这些可是大几千块的竿子,结实得很。”今天用的线组是15+13,三五斤的鱼,力量够的话,直接飞。
康叔站了起来,将鱼竿举高:“下面的鱼好大,不太敢。”
“你那条鱼,应该只有十斤出头,十斤多点的大头。特别大的鱼,它是慢慢发力。只有小一些的鱼才会使劲窜……你使劲拉就是。”陈放拿着抄网过去,让康叔后退几步,一分多钟就将鱼弄到了岸边,一条十二斤的大头。
康叔乐呵呵的拍了张自拍照……
这条鱼,是他自己,正儿八经钓上来最大的鱼之一了。
陈爸,赵爸那边也开始中鱼了。
六根竿子往两岛中间大。两边都是大水面……可以将两边的鱼,诱惑过来。
可以看到的,窝子里出现了鱼泡,下面来了鱼群。
梁师傅经常钓鱼,但他很少钓鲢鳙,找不好打竿的时机,连续空了好几竿,然后矛到一条鱼。鱼竿拉的呜~~~呜~~~的,就和台风过境一样。僵持了好几分钟,那条鱼最后脱钩跑了……然后鱼线崩起来,打到了后面的树上。
“梁师傅,你不行啊。”康叔也打了几次空钩,不过又钓到一条,正在溜鱼。
“我老是打空竿,找不好鱼口。”梁师傅说。
“现在的鱼吃口凶,要是找不准打竿的时间,等鱼多吞一会儿。”周柏道。
到现在,周柏都钓到三条了。
陈放的成绩最好,已经钓到5条了。
陈爸和赵爸那边,两人连竿。钓鲢鳙想要连竿,除了有好的资源,还要有好的技术。找准口是关键,然后最好的,还不要惊了窝子。
虽然是夏天,鲢鳙这些傻鱼不怕惊窝……但想要连竿,还是要有一些技巧。
今天找的这个地方好,两边大水面,鱼竿多,诱鱼快……
第一条鱼,十几竿就来了。
钓到十一点过,所有人都开始连竿,下去就有接口。不过都是七斤以下的小鲢鳙……
“小鲢鳙来了,收竿了。”陈爸在对面喊道。水面上,能看到鱼了。
还记得之前在红岩水库隔壁钓鱼,水面上浮上来密密麻麻的鲢鳙……
这些小鲢鳙都是去年放进来的苗子。
“回去吃冷锅鱼。”康叔喊道,他也收起了竿子。今天早上来到这里准备是八点左右,现在十一点过,钓了三个多小时。
用超长手竿,抛了一上午竿子,胳膊疼。
现在的康叔体重只有一百六十斤左右,没有了啤酒肚……手上也有了肌肉,还变成了大佬肤色,钓鱼色。钓鱼佬都懂得……可是用11米竿子钓一上午鲢鳙,还是受不了。
胳膊酸疼的厉害。
陈放将饵料丢出去,水面哗啦一声,有鲢鳙出水抢食,就很夸张。
这一上午,梁师傅钓到16条。
清点了一下,超过7斤的,只有2条。
这里的鲢鳙越钓越多,特别是十点过之后气温升高了,水面上就都是小鲢鳙,鱼饵沉不下去就被抢食了。
康叔钓到6条目标鱼,也就是超过7斤的鲢鳙,最大一条12斤,也就是钓到的第一条。
陈放钓的最多,他的鱼护里只收目标鱼,不用点,有13条。最大一条32斤的白莲,还有一条19斤的黑大头……剩下都在7——10斤。
白小欧成绩也不错,钓到了9条,最大一条有11斤,是条黑大头。
“过瘾。”白小欧道。
“你们钓到多少。”陈爸在对面问道。
“6条……”康叔。
“2条。”梁师傅。
“13……”
“9。”
“你们钓到多少?”康叔问。
“我们都爆护了。加一起,四五百斤有的。”赵爸哈哈笑道:“你家的流水池建好了没有。”
“建好了。”这下到康叔哈哈大笑:“把鱼养我那里。”
“好吗,快点收拾好,回去了。”
用冲锋舟拖着鱼护,康叔打电话给他的助理,让他开着皮卡过来装鱼,皮卡车斗铺一层雨布……
来到岸边,皮卡车已经到了。装鱼上车……来到康叔的家,都十二点半了。
今天厨师请了假,就有陈放老爸下厨。
今天钓到有7条黑鲢,最大19斤,陈放钓到的。还有一条15斤,赵爸钓到的……
19斤的黑鲢取下鱼头,用来做一个剁椒鱼头。
鱼身肉,再宰了两条7斤多的小黑鲢,一起做冷锅。
黑鲢,黑色的鳙鱼、大头鱼。这种鱼,鱼脑袋差不多就占三分之一的重量……
康叔也喜欢吃鱼,特别是大头,冷锅大头。而其中黑色大头又是极品中的极品……这种头大长到二十几斤,肉质都不会散,反而特别嫩。再用冷锅鱼的做法,吃起来超级爽。
四川人,很多喜欢吃冷锅鱼,只要做的好,怎么吃都不会腻。
第四百三十七章:拆分清水渔场
陈爸去厨房里做鱼了。
陈放他们参观着康叔家里弄出的鱼池。
一个曲池结构的鱼池,鱼池宽度3.5米,长度差不多40米……
鱼池从后院绕着院子到前院。
鱼池水深有接近2米,低下是黄沙,四周是鹅卵石砌成。有水管接入鱼池,打开水龙头,冲出的水流挺大,形成一个小的自流鱼池……
这个鱼池有一半搭建了彩钢瓦顶棚,今天之前,里面就养着几条小鲤鱼,还有一些小鲫鱼。
将鲢鳙放进鱼池,康叔习惯的拍了拍肚皮:“舒服啊。”
“康叔,以后我们就经常过来蹭鱼吃了。”陈放笑着说。
“好说好说……听老乔说你那边有细鳞鱼的鱼苗,这些鱼苗对外卖不?我想买一些回来养在池子里。”康叔道。
“卖。但还要等一些时间,那些鱼苗太小,再养一段时间才好分池。”
“给我留50条,我就养池子里,养大了自己吃。”康叔说。
“行。”
细鳞鱼,陈放去年送了几千尾给研究院,算时间,那几千尾细鳞鱼,明年就能繁殖了。到时候肯定会传播开……
所以,陈放这边将鱼苗流出去,也没啥。
“老康,饭做了好没。”两个中年人走了进来,是康叔的朋友。
“正在做。”
陈放和周柏不认识他们,康叔给介绍了一下,邀请他们去客厅,给他们倒了水……然后去厨房帮忙。
为了做大鱼,康叔这边特意准备了两口特别大的锅。
等鱼快要做好的时候,又来了几个人一起吃。
中午弄的鱼比较多。
陈爸和康叔的这些朋友早就认识的,大家还挺熟……
中午,十几个人,吃几十斤的鱼。
康叔拿出了1升装易拉罐的青岛精酿原浆啤酒,冰冻的,倒出来一层雪白泡沫,那个香……小麦香味浓郁,还有啤酒花的香味儿,入口有一丝丝甜味儿。
舒服……
八月份,气温高……中午,快接近四十度的高温,下午能达到四十度多点的高温。
早上钓鱼也是特别的热。
现在坐下来喝着啤酒,吃着鱼,感觉人生,也不过如此了。
“陈总这个手艺啊,我是真服气,好吃……堪比天华山庄的收益了。”康总的朋友,也是康总在地产行业的合作伙伴,张华……
陈爸笑着道:“喜欢你就大口吃。”
康叔说:“你不知道吧,天华山庄的冷锅楼,里面冷锅鱼的做法就是从这边改良来的。”
“这个鱼头,不得了了,好吃……入口即化,鱼鲜味浓郁。这个是黑鲢?”另一个一起来的留着胡子的男人,说。
“仙女湖特产,黑大头。你们在这边钓好几天鱼了,没钓到过黑鲢?”
“我在钓鲤鱼、草鱼……张华在守大青鱼,没钓上来过鲢鳙。之前试着钓了一次,全是小鲢鳙……这仙女湖的小鲢鳙,也太多了,快泛滥了都。”胡子到吐槽道。
“那是你们不会钓。我们今天钓到接近一千斤鲢鳙,每条都是7斤以上,最大一条32斤。十几斤的也有好多条……你们两个,用当地话怎么说的,人不对怪屋脊……”
“我看你们钓鲢鳙一直狂拉。真是的,钓鲢鳙也不说喊我们一起……”张华吐槽道。
“我们过来的时候,你们都钓上了。”陈爸笑着道:“下次下次……现在仙女湖里面的小鲢鳙确实多。钓大鲢鳙,要选地方。”
陈放喜欢吃鲢鳙的肚皮肉,那块肉肥、嫩,除了肚皮肉,然后就是鱼头了。这两个部位的肉,吃着最爽……
今天鱼肉管够的,陈放夹了一大块剁椒鱼肉,再喝上一大口气啤酒。
周柏也是……
“要说这个鱼,还是大黑鲢吃着爽。感觉不比大石斑差。”周柏道。
“各有各的好……但大黑鲢的味道,真是不错。”
水库里,7——13斤的肥白鲢,味道不错。超过13斤的白鲢,也就是肚皮吃好吃……其他部位没什么搞头。
花鲢,差不多也是这样。
而黑鲢,肉质就是不一样。
当然最精华的还是鱼头和鱼腹……
吃过饭,陈放他们因为喝了酒……
虽然在乡村,也没有多远一点儿,康叔还是找司机送他们回去。
回家睡一觉。
陈放找老爸和赵爸商量了一下细鳞鱼苗子的事情,给周柏打了电话,让他过来一趟……
陈放现在有三个渔场。
之前说小竹沟可以养15万尾,瀑布渔场可以养15万尾,这是一个大概数据……基本达到养殖极限。
刚买的红岩渔场,那边水流量大,可以分50亩(或再多一些)出来养细鳞鱼,再搭配鲤鱼、雅鱼这些底层鱼。红岩渔场可以养,最多不能超过40万尾。
那么就还有多余30万尾。
至于张晨正在建的那个小渔场,最多最多不超过5万尾。
那就还有二十多万尾细鳞鱼……
“陈放。”白小欧开着车子过来了,喊道。
“进来……”陈放应道。
陈爸,赵爸都在里面……
清水渔场是云山茶业名下的资产。这家公司,白小欧好像占了百分之三十七股份……
“我这边的细鳞鱼孵化出了有一百万尾多。已经和乔总那边签了合同,所有细鳞鱼,乔叔那边收……价格,1斤1000元。”陈放道:“我现在养不了这么多细鳞鱼。我爸他们的意思,买30万尾苗子过去自己养。我的报价是1尾200元……这个价格,对外卖出30万尾,应该是可以卖完的。”
陈放这个报价是考量过的。
每尾200元,养大以后,1尾至少有400元的利润。
即便清水渔场这边不买,陈放也可以卖出30万尾……比如卖给赵吉阳小舅,或者放出消息,这些鱼,不愁卖。
反正只卖30万尾。
“看你的意思,买回去自己养,自己承担风险。或者帮我养大,1斤鱼我付款150元……”陈放看着周柏。
陈放和老爸他们自家人,好说话。
就看周柏的意思……
“鱼苗是赊账的吧。”周柏笑道。
“嗯。不过,这些鱼苗要是养死了,我可不负责……30万尾,总价值6000万元。这可比云山茶业这家公司还要值钱……如果养死了,你们公司赔给我都不够。”
“你会不会说话。”陈爸瞪了陈放一眼。
“这个是事实……我爸和我岳父,我们是一家人。这里面,就算养死了,在我这里肯定是无所谓……你懂我的意思吧?”陈放看着周柏。
有些事情先说清楚的好。毕竟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了,要是养出来,利润也很大。
周柏犯难了:“这个……”
“先说说你自己的想法,想不想冒这个险。”陈放问:“另外张晨也在建渔场了,准备养细鳞鱼。细鳞鱼的天价红利时间,应该就是这最后一批。明年,研究院的细鳞鱼应该也开始繁殖……那边有几千尾,繁殖后应该有四五十万尾苗子……明年还是红利期,可以买到千元1斤。再下一批,应该只能买到600——800之间。再往后,细鳞鱼的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便宜……”
周柏点点头。
陈放刚才说那些,周柏很快就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陈叔,赵叔……这样好不好,我们将清水渔场分拆开。清水渔场现在有150亩……10万平米水域,我们将渔场分拆开。我要4万平米的鱼池,将它买下来单独放到我自己的名下。”周柏道。
“可以。”陈爸点了点头:“细鳞鱼不好养,利润虽然高,可风险,也很大。我和老赵可以从叶木这里直接拿鱼苗,养死了,也就养死了……”
“我懂,我懂。知道的……”周柏看着陈爸和赵爸。
“你要是决定养,我们多给你几个大水面的鱼池,大水面鱼池适合养细鳞鱼。然后多分一些水流给你的鱼池……细鳞鱼要求的水溶氧太高了。另外,你还得安装纯养增氧设备……”陈爸说。
“知道。”
“分开后,渔场的员工分一部分给你。同时你也自己也要找几个人过去盯着……”
“要的。”
陈放他们这么做,周柏理解的……
要是只养普通鱼,没有必要拆分开。但养细鳞鱼,这个鱼的卖价高,成本……也高。
而且就以往的经验,细鳞鱼确实不好养。
要是陈爸和赵爸他们将鱼养死了,陈放是他们儿子,他们本就是一家人……
但周柏,他和陈放虽然是好哥们儿,可哥们儿是哥们儿,生意要分明。就像陈放说的,200元1尾的鱼苗,养大后至少有400元利润……这个鱼苗,肯定能卖出去。最不济,陈放可以找地方养……
细鳞鱼,利润太高了。也就三十万尾的余苗,不怕找不到地方养。
第四百三十八章:山谷渔场
鱼苗价和成鱼价的比例是1比3.5,这个比例,并不算特别夸张。
但200元1尾的鱼苗,说成天价鱼苗也不为过。
不过这种鱼只需要一年就能卖……
陈爸和赵爸离开后,陈放拉着周柏单独聊了聊,说:“200元1尾,这是我对外面的售价。咱们哥们儿,你想养,我不会真让你承担那么大的风险。”
“就说……200元1尾,那也太贵了。”周柏露出了笑容。
细鳞鱼的利润,那是真滴高。
考虑到养殖过程中自然死掉一些……
就用小竹沟渔场作为参考,一千尾细鳞鱼,要死掉那么几条。真养好了,这个死亡率……好像也不高。
养殖业……
像是养猪,现在一头30斤猪苗大概要700元,养大后,一头猪能卖两千多不到三千。这是普通的三元猪……
要是按照这样计算,细鳞鱼的鱼苗确实不贵。
但要是和其它鱼苗比……
细鳞鱼不是普通鱼苗,这是独一份的,而且已经决定好了成鱼卖价的鱼。
200元1尾的苗子,养殖过程中不出现大的死亡,那么一条鱼有400元的利润。这是百分之两百的利润,足以让人疯狂。
“细鳞鱼,有大水流的鱼池,每平米养5尾。4万平米,也就是20万尾……”陈放说:“这20万尾,要按照200元1尾,那就是4000万。”
“嗯?”周柏点点头。
“我收你一个保底……2000万。就是存活低于10万尾,哪怕你全养死了,也收你2000万。”陈放接着道:“存活超过10万尾,活多少尾,我收你多少尾你的钱。卖鱼苗,我也得考虑自己赚钱不是?”
“要的。”周柏笑了笑:“细鳞鱼的销售,你确定和乔老板谈妥了吧?”
“合同都签了,独家代理费我收了两千万。批发价1000元1斤,有多少,他那边要多少,全收。就是说只要养出来,他就收。乔老板还要在云溪镇建一个加工成、冻库,加工鱼鳔胶。都进入工厂选址环节了。”陈放说:“细鳞鱼的养殖成本高,可一条的成本,绝不会超过100元。这算上饲料、氧气、人工等,当然了,场地费不能算。4万平米水面,要是水流足够大,我再送你1万尾……你那边可以养21万尾。”
“另外我们要签合同,养大后的细鳞鱼,我这边1000元1斤收,也就是给乔叔收的。我和他有合同,违约金很高……”
“行。1000元1斤的鱼,让我自己出去卖,不一定好卖。”周柏笑了笑:“这个鱼,到11月份分池,应该都可以的吧?”
“差不多。最好10月份之前完成分池……你先去将清水渔场分拆了,那几个池子先养着试试。清水渔场那边还没有养过细鳞鱼……”
“要的。”
周柏回去考虑了一个晚上。
明年那一批细鳞鱼,应该是细鳞鱼最后的暴利。
鱼苗卖的贵,那也就可以理解。
陈放最后说的那个保底,让周柏更有把握了。二十万苗子,存活率一半……
如果是普通的鱼塘,不敢保证。
但现在是清水流水池,清水流水池,养鱼的存活率很高。
后面几天白小欧忙着清水渔场分拆鱼塘的事情。
陈爸和赵爸给了白小欧七个大塘,面积1亩以上,剩下大半的鱼塘面积在150平米以上。这些鱼塘都是最适合养细鳞鱼的鱼塘……
再就是流水,也多给白小欧的鱼塘分配。
陈爸和赵爸还有6万平米鱼池面积,但剩下这些,合适养细鳞鱼的只有2万平米。然后都是几十平米一个小池子……
对陈爸和赵爸来说,只要小竹沟的细鳞鱼可以分配完,就行了。
清水渔场分拆完成,里面有鱼,全部打包卖了。只留下一些可以和细鳞鱼混养的鱼……
陈放这边也在处理红岩水库。
红岩水库养的鱼,密度大。所有鱼,养一年多了。有些可以当做成鱼卖掉,还有些,只能当做半大的鱼苗卖掉……
同时陈放在小竹沟渔场清理了几个大池子出来,开始第一次筛选鱼苗,分塘饲养。
小竹沟和瀑布渔场的爬鮡也大了,分一些出来送去红岩水库。
就忙忙碌碌的,到了九月初,陈放送了第一批1万尾细鳞鱼到周柏的清水渔场,先试试细鳞鱼在清水渔场能不能火。
红岩渔场,小竹沟渔场,瀑布渔场,这三个渔场用的是同一个水系,主要是红岩山的泉水。
而清水渔场,那是山涧溪水。源头大部分也是山泉水,可夏天……混合的雨水更多。还有水的hp,不一样。
细鳞鱼小时候适应能力挺强,通过几天观察,这些小细鳞鱼在清水渔场好好地,没毛病。跟着就再送了20万尾过去……
“这些细鳞鱼长势强弱特别明显,你要注意一些。半个月筛选一次……到十月份十一月份,就不用筛选了,也不能再乱动这些鱼了。细鳞鱼越大,越脆弱。”陈放顶住着。
“知道。这些细鳞鱼,我能不能留一些下来自己做种苗?”白小欧嘿嘿笑道。
“你想留,就留了。”陈放道:“细鳞鱼繁殖能力挺强,几年后,鱼苗应该就不值钱了,顶多比雅鱼苗子贵一些。”
“晨晨的渔场搞的怎么样了?”
“前天才把手续办下来,昨天刚开工。过去看一下……”陈放道。
“走。”
开着车子过去,到红岩水库这里,碰头一台挖掘机堵路。
挖掘机坏在路上了。
陈放无语,这请的什么挖掘机啊。
等着挖掘机修好一个多小时,来到下游小山谷……
张晨给他的渔场取了一个‘山谷渔场’的名字,经过勘探,只能建11亩不到的鱼池,也就是7100平米的鱼池。
他设计了14个鱼池,每个鱼池500平米的样子。小山谷有一条小溪,流水很小很小。
后面他要在红岩溪上游一段砌一段坝子,让水平面高过山谷,然后从山谷引水。
山谷土地平整出来,用挖深和水泥墙方式建鱼塘,而不是全部的地面水泥墙鱼池。这样主要是为了引水……要是建地面鱼池,后面引水过来麻烦。
挖深1米,再建1米多的地面水泥墙,要保证水深1.5米。
山谷的土层很薄,下面都是岩石。为了赶进度,动用了14台挖掘机……
第四百三十九章:山鲶
张晨的这个山谷渔场造价挺高。小竹沟和瀑布渔场的造价之所以高,主要是建了彩钢棚。这边是大山谷,每天太阳照射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其余时间,太阳照不到……两边的山,太高了。
山谷渔场,每平米造价将近两百元。
这还没有算道路……
现在,张晨也没有多余的钱给山谷渔场修建水泥路,更主要是时间。
山谷渔场得赶在十月份之前完成建设,然后要泡鱼池、换水。
自从出了李大华那个人,张晨就变得沉默寡言了。感觉,一夜之间成长(抑郁)了。
“晨晨。”周柏笑着大声喊道:“你这边动作够快的啊,塘基快要挖好了。”
“加班加点在干。”张晨拿出烟,给陈放和周柏递了一根。
陈放指了指山坡边:“过去坐会儿。”
坐到山坡下的草地上,陈放道:“细鳞鱼的鱼苗,我给你周哥的价格是200元1尾。给你也是同样的价格……还有……”陈放将细鳞鱼的卖价详细说了一下。
也就是那个成活率。
陈放是真心希望张晨可以好起来。他这边7100平米鱼池,养殖密度可以大一些,每平米养六七条,水流量大。就六条吧,总共可以养4.2万尾……如果存活率不到一半,陈放也只收她2.1万尾鱼苗的钱。而如果全养死了,那么……鱼苗钱就亏损420万元。
“高风险,高利润。考虑清楚是不是要养……”陈放再次叮嘱道。
他这批鱼要是养死,陈放估计,这个晨晨……心态绝对会崩。
“我再给你提一个方案,那就是帮我养。养死了算我的……养大了,每条我300元收。这样的话,你要负担的风险就小很多了……即便全部养死了,只亏损饲料和纯氧投入。不管做啥,都有风险,你这个渔场建起了还需要时间,选择哪种方案,你考虑清楚。还有,你钱不够跟我说,养细鳞鱼,纯氧增氧设备很重要。”陈放拍了拍张晨肩膀:“我和你小柏哥已经联系增氧设备了。你的山谷渔场,增氧设备我送你一套,但灌装氧气就要你自己掏钱了。”
“谢谢哥。”
陈放老爸就是独自……张晨,就和陈放亲弟弟差不多的了。
周柏掐灭烟蒂,说:“你也不要有负担。你要是真把细鳞鱼全部养死了,不就420万,要是亏损,你小柏哥帮你负担一点。不要有压力……之前小竹沟渔场,那里的细鳞鱼还不都是你养出来的。”
陈放也笑了笑:“那就选第一套方案吧。4.2万尾,只要养出来7000尾,就不会亏。细鳞鱼销售我和乔老板已经签好合同了,每斤1000元。4.2万尾,活7000尾,应该不太难吧。”
“嗯嗯……”张晨点点头。
如果张晨真的把鱼全部养死了,那只能说明出现了特殊情况,有一些不可抗拒因素……那时候,陈放也不会真找张晨要鱼苗钱。
现在分出去的鱼苗,都是陈放自己养不了的。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陈放再拍了一下张晨肩膀,搂住他脖子:“另外,我这个红岩渔场,就交给你帮我管理了。后面我让二叔和小叔他们过来……你帮我管理这个渔场,你山谷渔场的饲料,直接从我这边拿,今后充氧,我这边充氧的时候给你那边也充上,就当做给你的薪水。”
“哥,爱你哟。”张晨眼眶忽然就红了,卖了个萌,掩饰他想哭的冲动。
建山谷渔场,就花光了他全部积蓄,也包括家里的全部积蓄……
养细鳞鱼,养大,4.2万尾……保守估计需要50万元的饲料。需要的氧气并不是很多……氧气主要在细鳞鱼长到接近半斤的时候才需要。就饲料和氧气这块,保守要80万元。
“好啦,好啦,肉麻得很。”周柏看了看时间:“老榕树走一走,吃饭去。”
“等等。”张晨过去和包工头交代了几句,揉了揉眼睛,笑着追上陈放他们。
“山沟里鱼。”周柏道。
陈放看了一下,红岩沟很深,水流端急。有些小凼子,里面藏着鱼……
“你看那条鱼是不是山鲶?”陈放指着岩石缝隙,那里一条体型修长的鲶鱼,金黄色,长度接近20厘米。
“这边的山鲶挺多,我前几天傍晚过来钓了两斤多。”张晨道。
山鲶,只有在深山的泉水找到。这是一种只生活在清水、冷水里的鲶鱼。夏季的时候少,冬季比较多……
小竹沟下游也有山鲶。但在夏天,基本钓不到这种鱼。只有冬天,天气冷了,才偶尔钓到。
陈放是好多年没有看到山鲶了。
现在九月份,天气还很热。这里出现山鲶,那是因为这里的水冷。大山沟,沟坎高……
下面的水,现在下去就跟井水一样,冰沁人。
要说云山这边原生鱼,最贵的是爬鮡,然后就是山鲶了。
“搞一些山鲶养我的深水小鱼池里面,这种鱼要是可以繁殖,也很有市场前景的。”陈放说。
“不就是普通鲶鱼?”周柏不认识这种山鲶。
“你懂个锤子……山鲶和鲶鱼长得像,但却是两种鱼。山鲶好像是鳕科,而鲶鱼是鲶科……山鲶和鲶鱼的生活习惯也完全不一样。”这段信息,那是因为陈放以前想了解云山这边原生鱼,特意上网查找的资料。
鲶鱼喜欢肥水,能适应高温。
而山鲶,喜欢冷水,水温在16度以上就进入‘夏眠’了。冬季水冷的时候,反而更活跃……
陈放小时候吃过这种鱼,然后在查爬鮡信息的时候,无意看到了还有山鲶这么一种更奇葩的鱼。这才知道山鲶和鲶鱼不是一个品种……
小时候,山鲶还是挺多的,云溪河里面也有山鲶。不过现在,山鲶好像绝迹了。这里看到山鲶,挺高兴。
有山鲶的地方,说明水质绝对的好。
“前几天我钓的山鲶就养在前面……”张晨指了指,那是个二十几平米的深水池,里面养着草鱼、鲤鱼,有自流水。
陈放过去看了一眼。
池子水深一米多,清澈见底。肉眼看不见山鲶,用念力感知了一下,山鲶都藏进石头缝隙里了。
第四百四十章:当爸爸了
来到老榕树山庄,陈放点了些吃的……
“你鱼塘建设干包的?”周柏问。
“嗯。”
“多少钱1平米?”
“190元。”张晨道。
“这么贵?”
“赶工,要得急,就贵了。还有,云山这边工价上涨厉害。现在小工都要三百左右一天了,大师傅一天的工价四百多。”张晨说道。
仙女湖景区大建设,用工量大。另外还有别的一些建设……
张晨请的是外面的包工队……
再就是,这两年人工成本上涨确实厉害。
吃过饭回家。
赵吉阳已经吃过午饭了,陈放给她带了个红焖肘子……
赵吉阳每天吃的清淡,看到红焖肘子,又吃了一些:“肚里的娃又在踢我了。”赵吉阳说。
陈放摸了摸,小家伙特别不老实:“过几天我们到城里住。”
“嗯。”赵吉阳点点头,再吃了一口红焖肘子,忽然放下筷子:“妈。”
陈放妈妈忽然过来,赵吉阳被吓了一跳。
陈妈看着她吃的红焖肘子,笑了笑:“你想吃,就吃。我不会说你……”
赵吉阳不好意思,又吃了一口:“这几天太想吃一些口味重的食物了。”
“别吃太多了,过一下嘴瘾就好。月底就是预产期了,再忍耐一段时间。”陈妈妈说。
“嗯。”
陈放妈妈过来摸了摸赵吉阳的头发:“再过几天我们去城里住。临近预产期,更要特别注意。”
孩子快要出生,一大家子都进入了‘备战’状态。
在家里住了几天,等陈放处理完红岩渔场的鱼,并且将细鳞鱼苗子送过去,安排好那边的工作……
陈放将二叔、小叔两家子安排了过去,由他们照看红岩水库。张晨也在那边,可以盯着……就不需要再派人过去了。
开着宾利慕尚来到城里,住赵吉阳家里。
陈放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陪着赵吉阳,反正没有太多别的事情……
来到城里,赵吉阳这个超级准妈妈,有点放飞自我了。
白天,赵爸和赵妈要忙着工作。就陈放和赵吉阳,赵吉阳今天想去逛街,明天想去逛街,后天还想去逛街……
在村子里,她是憋坏了。
这女人,从认识她开始,她就喜欢逛街。
城里赵吉阳还有朋友,就那个洛小夕,没事就过来找赵吉阳……
一天天的,到了月底。
陈放计算着时间,陪同赵吉阳住进了医院,待产。
看网上说顺产的孩子更好,赵吉阳坚持要顺产。
在医院住了五天,赵吉阳在里面吃得好,睡得好,肚子里的孩子,经常闹腾,可就是不出来……
都十月了。
云山一年一度的钓鱼比赛又开始了。
今年的钓鱼比赛规格和往年不同。
今年钓鱼比赛从9月份就开始了。要先经过初赛……国庆节期间,只有进入前一百名的选手进行比赛。钓两天……总共16小时。
今年比赛取消了标鱼,但比赛奖金提高了很多。前一百名,1——50名奖励1万元。51——80名奖励2万元……之后到90名奖励5万元……前十名的奖金丰厚,第10名好像是10万元……第一名150万元奖金。
和往年一样,不仅吸引来了很多职业钓手,也吸引来了无数的业余钓手。
两天比赛后,就是放生节了。
陈爸和赵爸清理了清水渔场里面的草鱼、鲤鱼等适合放生水库的鱼,用水车装过来,一车车的放入仙女湖水库。具体放了多少,没个准……反正放了好多。
康叔今年没给水库放鱼。
水库里面的鱼,很多了。特别是小鲢鳙,进入水库深处,经常可以看到成群成群的小鲢鳙……
仙女湖的水,总体来说是瘦水,里面小鲢鳙都营养不良了。
康叔给云溪镇的高中捐了500万,初中捐了300万。还有几个小学……总共捐了一千万。
陈爸也拿了一千万出来,直接捐给云溪镇。
陈爸和康叔他们捐款都要求了不公开,都不想太高调。
云溪镇有钱,但这些钱都是专项资金,现在手头丰裕一些,而且快要到年底了,可以给偏远地区的贫困户发一些福利。同时,云山在大搞旅游建设,可以给云山带来更好的绿化。比如给主要道路附近的家庭发几颗风景树……
张晨的山谷渔场已经建好了。
十月五号。
赵吉阳喊肚子疼……
这是要生了。
陈放赶紧喊来医生,将赵吉阳送进产房,就在外面焦急等待。没有多久,产房里传出孩子的哭声……还有赵吉阳的哭声。
“好丑啊。”赵吉阳指着旁边的孩子,边哭边抽泣。
老天?
这就是传说中被自己生的孩子丑哭了?
“刚出生的孩子都这样,过一段时就好看了。”医生安慰道,同时也无语。
刚生下孩子的妈妈,哭了的,有很多……但像赵吉阳这样哭的这么伤心,还是少见的。
赵吉阳哭,真不是被孩子丑哭的。当然了,和孩子肯定有那么一点点关系。
顺产,很疼的。
在顺产过程中,赵吉阳就后悔了。然后再看到自己生的孩子……直接就被‘丑哭’了。
陈放无语,拍了拍额头。
孩子洗干净了,送去了婴儿房。
陈放陪着赵吉阳回去病房,等着孩子检查完,就被送了过来。
这个娃儿,那是真丑……
陈放从赵吉阳眼神里真看出了嫌弃。
“我孙子呢。”陈爸和陈妈急匆匆跑进来。
“那。”陈放指了指。
陈爸和陈妈过去看了看:“真漂亮。”陈妈说。
这话说的,好违心……
没一会儿,赵爸和赵爸也来了。
前几天他们每天过来的,但赵吉阳在医院住着十来天了,一直没有动静。今天他们正好都有事情……
孩子很健康,有6.5斤重。
皮肤是紫色,有褶子……
“给孩子的名字,确定没有。”赵爸问。
“还没拿定注意。陈瑞、陈祥、陈运、陈阳、陈锐……”陈放说了些之前想好的名字,感觉没几个好听的。
“叫陈阳吧。”陈爸说。
正好赵吉阳的名字里有一个阳字。
“这名字,取的也太随意了。”赵爸头大。
“那你们想一个。”
不管孩子叫啥,反正姓陈,就足够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十一月了
在医院住了五天。
陈放他们刚出去,张瑶又住了进来……
她也到预产期了。
陈放儿子的名字已经决定了,就叫陈阳。倒不是赵吉阳名字里有一个‘阳’字,而是从陈运、陈锐、陈飞和陈阳这几个名字里面抓阄,抓出来的。
陈爸和赵爸最喜欢的名字是陈飞。这个名字看似普通,但是(成飞),这就不普通了。
“这娃儿,咋还是这么丑。”赵吉阳给儿子喂了奶,孩子出生已经第15天了,还是没有变的特别好看。
“医生说了要一个月,别紧张。看他,已经漂亮很多了。”陈放安慰着。
怀孩子的时候辛苦,现在生了孩子,还是辛苦。
特别是孩子才刚出生……
这小娃儿,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然后就是哭……
幸好陈妈和赵妈一直在,要不然,就他们小两口带娃,恼火。
张瑶也生了,是个女娃。
陈放和赵吉阳去医院看了一眼,他们的娃儿,好像……更丑。
看到这点的赵吉阳,再也不嫌弃小陈阳了。
张瑶这边还没有出院,李雪也住了进来,她怀的是双胞胎……一个男娃一个女娃。还没有到预产期,可是双胞胎,要更加注意。
在城里住了快一个月,陈放他们回去乡村,准备满月酒的事情。
满月酒在老榕树办,只请了亲戚,和关系特别好的长辈。
这次喜酒,太公和太奶奶辈分的老人少了好几位。还在的几个太公过来看了小陈阳,脸上挂着如冬日暖阳般的笑容……
满1个月了,小陈阳真是漂亮了许多。不过脸蛋还是有些红,没有完全变白净。
招待了宾客们,回到家……
11月了,云山这边降温很快。早上和傍晚已能看到薄薄的雾气……
赵妈放下铺子上的工作,住在了小竹沟老宅,就照顾赵吉阳。
赵吉阳的生活待遇,比怀孕的时候更好(更惨)。
“天气开始凉了,要不要带宝宝去海南过冬?”清晨,给孩子喂了奶,赵吉阳问。
“娃儿还小,坐飞机,或者坐船都不好。”陈放说:“要不要出去散步。”
“嗯。”
赵妈现在和陈放他们一个小院住,将孩子给外婆,陈放和赵吉阳去山里面散步。
云山这边冬天确实冷,可冬天冷的地方,多了去了,婴儿还不是健健康康成长。
“放心吧,儿子身体健康着呢。”陈放牵着赵吉阳的手。
生完孩子的赵吉阳,身材有些走样,胖了好多。在陈放眼里,却是更美丽了。
山里的水泥路,道路两边是松树……
山间薄雾,清晨的气温略低。路边小草的叶尖儿上,一粒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儿。
“想吃肘子。东坡肘子……”赵吉阳忽然道:“前几天陈阳的满月酒,我被妈妈盯着,不敢吃。”
“再忍忍吧。乖……吃过早饭我们要去医院做体检了。”
“嗯。”
第一次做妈妈,比第一次做爸爸,辛苦太多了。
赵吉阳每天最轻松的时候就是早上和傍晚,陈放会陪着她出来散步。
在外面走了十几分钟,回到家吃过饭,就带上孩子去了医院。
孩子要做体检。孩子妈妈也要做体检……
不生孩子不知道爸妈的辛苦,为了照顾孩子长大,天知道爸妈吃了多少苦头。
从医院回来,张晨这边也在给他女儿准备满月酒了。
张晨的女儿叫张曦,晨曦的曦。
这个名字,将来如果被老师罚抄一百遍名字,恼火了。
周柏和李雪的孩子也出生了,取名周芸、周运。
女孩先出生,是姐姐。男孩晚出生……对了,李雪是剖腹产。就因为医生先抱住姐姐……
李雪还在医院住着,周柏跑回来吃了顿午饭,又赶回去了医院。
……
小陈阳的出生,给陈放家里带来不少欢乐。
这个小家伙好带,除了尿裤子之后会哭,平时很安静。大多时间在睡觉……
经过起初的紧张,慢慢的,也就是习惯了小家伙的存在。
张晨的山谷渔场9月14日动工,10月11日完工。然后泡水,清理鱼池……反反复复。
山谷渔场面积不大,只有7100平米。接过去的水流足够,每平米养了6条细鳞鱼,同时一个500平米鱼池搭配养50条雅鱼,20条鲤鱼……
养一段时间了,没出过问题。
另外就是香果园……
梁师傅暂代公司总经理职位。在他主持下,香果园的开荒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这比预期要用的时间,快了两个月。
香果园现在有果园6700亩,其中4000亩成熟果园,然后是刚种植的果树。开荒出来还没有种植的土地,总面积是11000亩多。
陈放在家里带娃,香果园公司每周星期一,一次例行会议。
不得不说,梁师傅在总经理这个职位上,比张晨做的好多了。
从每个月的财报上,自从梁师傅接替了总经理职位,公司开支,少了很多。
香果园的凯特芒果有1350亩,因为提前弄好了灌溉设备,也不知道梁师傅怎么做的,延迟了凯特芒果的采摘时间。
凯特芒果,谷底地区是9月份就成熟了。
香果园的凯特芒果,上个月的月末才开始采摘,也就是十月低的时间。足足晚了一个多月的才采摘。
到现在,凯特芒果还没有采摘完。
凯特芒果采摘下来进行分级,特级和一级芒果送去了冷藏仓库。其它芒果,以2毛——1块的价格卖给工厂和果商。同时,便宜水果他们这些股东也买一些。比如康叔,几毛钱1斤的芒果直接加入了他公司的员工餐。乔叔,发一些便宜水果给员工。陈放这边也是,买回来给了老爸他们公司送过去……
那些水果便宜,但不等于不好。同一批的水果,味道和营养都是一样的,只是大不大,好不好看的问题。陈放他们买的差不多是5毛1斤的芒果,算上运费,每斤芒果也就8毛钱。这个价格,就算去县城的水果批发市场,也买不到的。
现在市面上的芒果多,香果园的芒果在仓库可以放到过年再卖,乃至过了年以后再卖,都行。那时候,一斤的批发价能到3块以上,其中的特技芒果甚至能卖到5块。
凯特芒果产量高,而且有六百多亩进入丰产期的果园。丰产期,一亩产量有四千多斤。别的,一千多斤两千斤出头……
平均亩产量到了三千两百斤。特级和1级过,占比大概百分之四十,这是很高的比例了。
另外,香果园的石榴也成熟了,总共两百多亩石榴。是大红石榴品种,特级和1级过的批发价2.6元1斤,要求单个重量8两以上……亩产量2000斤左右。
香果园,成熟的果园,芒果种植面积1900亩。石榴,235亩。香蕉:76亩。枇杷,35亩。柑橘、橙子:1670亩。
早上八点钟的早会。
吃过饭,陈放打开电脑,连接了会议室……
电脑会议室里面有陈放,周柏,康叔,乔叔……公司那边有梁师傅,罗志,赵吉安,郭兴等。
一个简单的早会,各自都提前做好了会议内容。
每周开会,主要是为了陈放他们能了解公司近况。同时,也是敦促各管理人员认真负责……
会议简单,通常半小时后左右。
开完会,陈放跟赵吉阳说了要去一趟红岩水库。好久没去过水库,不知道里面的鱼,还好不好。
开着吉普f40,刚出去山谷看到了康叔,他开着一辆高大的福特猛禽,他车子停在周柏房子下面,正在等人。
“去哪儿?”康叔探出头。
“我去水库看看。”陈放将车子停在了岔路口:“这是给我们送芒果来了。”
“凯特芒果,过来抱几箱。”
“我要去水库。”陈放走了过去:“您待会儿还有事情忙?”
“没事儿。”
“那拜托帮我送过去了。我去水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
“行吧。你爸和老丈人在家?”康叔笑着问道。
“在呢。”
“之前听说红岩沟那边有山鲶……山鲶真能在冬天钓?”
闲扯了一会儿,周柏的老妈子和他老爹从上面下来,陈放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回去车上,去了水库。
碎石山酒庄,那里的酿酒葡萄九月底采摘。陈放要陪赵吉阳待产,没时间……梁师傅懂葡萄酒酿造,给陈放请了个酿酒师。康婶知道了,她对酿酒一直感兴趣的,就跑了过去。康婶,康叔的老婆……
康婶过去学酿酒,还带了几个朋友过去,在那边耍了一段时间,昨天才回来,带回来了很多芒果和石榴。
第四百四十二章:冬季也能钓鱼,悠闲生活
红岩水库,纹丝不动的水面飘荡着雾气,肉眼可见。
像是冬天大锅里烧水,水没有开之前冒出的水汽儿。不过水库里的雾气,一缕一缕……
进入十二月份,十天里有五天是大雾,剩下五天是小雾。
气温很低了,陈放穿着厚厚羽绒服来到码头,解开游艇的船绳,上了船,发动游艇。
陈放跑得很慢,念力扫过,观察水库里的情况。
现在红岩水库,水面的面积,应该在一千两百多亩。
水库的水很深,投放了超过50万尾鲢鳙,20万尾花鲢(黑鲢),30万尾白鲢。然后大概15万尾鲤鱼,5万尾草鱼,30万尾鲫鱼……剩下还有一些类似大白条的杂鱼。
总共放了有110万多。
大型鱼也就是白鲢、花鲢、草鱼。鲤鱼也能长很大,可现在的鲤鱼,都很小。
去年过年前,红岩水库的鱼,反反复复打了不知道多少网,年初的时候,陈放回来还反反复复搜寻了一遍。
现在的红岩水库,基本都是空间鱼。
要是按条来计算,水库里的鱼,密度算是高的了。不过这些鱼搭配的,还算合理。
红岩水库的水体也瘦,不过现在是冬天了,鱼儿都在冬眠。
陈放大概看了一下,鱼群扎堆在水深的地方越冬,数量很多。放进来水库半年了,这些鱼,长了一些。
鲢鳙体型修长,也就是瘦。
草鱼,鲫鱼和鲤鱼长得不错。
岸边水草多。
再有红岩水库的水位上涨,淹没了很多草地。鲫鱼和鲤鱼在里面也活的不错……
鲫鱼和鲤鱼还是在龙王岛那边。那边有活水注入,水浅,有厚厚的淤泥,食物多。
在水库转悠了一圈回去,出太阳了。
今天雾气不是特别大,太阳出来,雾气散的很快。
赵吉阳正带着儿子出门……
“妈。”陈放看向老妈:“你们这是去哪里呢。”
“好多天没有出太阳了,我们去茶山走走,散步,晒太阳。”陈妈说。
赵吉阳看着陈放:“要一起去不?”
“我就不去了,懒得跑。”
陈妈开着慕尚,载着赵吉阳和儿子出门。
小宝宝两个月了,皮肤白皙,透着点红,婴儿肥……特别可爱。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赵吉阳嫌弃儿子长得丑,现在可喜欢了。
赵吉阳刚出去,陈放回去拿了根2.1米路亚竿,戴上配套的手套,再将路亚钳戴上,提了个小水桶,前往红岩沟。
陈爸和康叔在这边钓鱼,他们一人带的路亚竿,一人带的前打竿。挂的鱼钩、蚯蚓……
看样子,他们刚回来没一会儿,这时候还在鱼池区。
鱼池的出水口,有些地方形成了比较深的小水坑。他们就在钩子上挂蚯蚓,逗鱼……已经钓到几条山鲶了。
两人钓鱼,张晨在旁边观摩,给他们提水桶。
“哥。”张晨喊道。
“哎。”陈放应道:“钓多少了?”
“三条。”张晨道。
“我钓两条,你老汉钓了一条。”康叔嘿嘿笑着,拿出香烟给陈放和张晨递了一根。
“慢慢来,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陈爸点燃烟,说:“鱼塘这边的山鲶好少,往下游走走。”
陈放看了老爸他们的钓鱼方式,也去了铅皮,在铅皮下面绑上鱼钩……然后看到,放线下去逗,采用逗钓的方式。
红岩沟这边有山鲶,数量还挺多的。不过这些时间张晨闲着无聊,钓过几次了。
沿着湍急的大水沟,一路向下,逗钓了一个上午,陈放只钓到13条。这是陈放知道哪里有山鲶……
陈爸总共钓了3条,康叔今天运气很好,钓了5条。
中午,陈放给赵吉阳打了电话过去,然后去了老榕树。
今天钓的山鲶,一半蒜烧。一半做了个山鲶汤……
山鲶的肉质细嫩,比起爬鮡来,也是不差多了。而且山鲶体型更大一点,吃着过瘾。
赵吉阳看着蒜烧山鲶,想吃,又不好去夹。蒜烧有辣味……
陈放看到给赵吉阳夹了两条。
赵吉阳冲陈放嘻嘻一笑。
小陈阳在婴儿车里面,安静睡着觉……
“这个天冷了,鱼儿越来越不好钓了。真不知道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在仙女湖边上钓鱼。”康叔说。
“现在钓鱼的都是鲫鱼佬。”赵爸说着狠狠瞪了赵吉阳一眼,给她盛了一碗鱼塘:“涮一下再吃。”
赵吉阳鼓起了脸腮。
“我昨天也试着钓鲫鱼来着,商品饵,蚯蚓,都钓不上来。”康叔说。
“康叔,您现在不忙么?”陈放问:“还有时间钓鱼。”
“忙是忙,钓鱼是钓鱼,不冲突。”康叔哈哈笑道:“公司现在有老庄盯着,他做事情,我放心的很。”
“度假中心元旦节能开业不?我从外面看,差不多都要弄好了。”陈放说。
度假中心就是大竹村这边,有一部分已经弄好了。
“最快也要明年五月份了。”康叔叹了口气道。
大竹村的仙女湖度假中心,之前说打造一座单体建筑,里面有热带植物园,冲浪池,四季泳池,购物区、游乐区等等。以及一个温泉酒店……
设计方案都拿出来了。
镇上是同意的,后来市领导班子过来调研,让他们修改了方案。最终改成了一个大型水上乐园,冬季有人工温泉开放。夏季就是超大的水上乐园……另外有酒店,商品街等等。
其实的,打造一座热带植物园挺好的。就是造价有些高……
市领导那边是担心他们步子迈太大了。投入超过20亿打造单体建筑的人工热带园……这在他们当地没有前列可以查询,摸不准。担心他们经营不好这个项目……太激进了。
“冬季钓鲫鱼,其实也挺好钓的。”陈放看着他老爸:“是吧,爸。”
“冬季钓鱼要开肉夹馍饵料。像野战蓝鲫这些的,都不好使。”陈爸说。
“啥事肉夹馍饵料?”
“商品饵料加红虫。虫子就是肉……另外,冬季钓鲫鱼的话,告诉你一个秘密窝料。”陈爸露出神秘笑容:“我这个秘密窝料,厉害的不是一点半点。”
第四百四十三章:荷花塘
“啥秘密窝料这么厉害?”康叔好奇的看着陈爸。
陈爸嘿嘿嘿的笑了好一会儿:“用压缩饼干。晚上打了窝子,第二天早上去钓。或者早上打了窝子,吃过中午饭去钓……最后是中午后去钓,最好。”
陈放无语,还是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秘密窝料……
用压缩饼干做窝,这个陈放早就试过了,在石林水库,夏天的时候……招来一大群小鱼。用压缩饼干打窝,然后用谷麦、玉米……效果还不错。可如果水域的小鱼太多,也是闹腾得很。
“荷花塘去过没?”张晨问:“里面都是大鲫鱼,最大能有三四斤重。”
“那边让钓?”陈放问。
“有些塘有人管,有些野塘荒废很久了,没人管。”陈爸说。
荷花塘在三叉湾那边,也就是云溪河的源头。
荷花塘在荷花村,当地多水田种植莲藕而得名。
陈放老爸对那边熟。
“荷花塘的鱼好不好钓?”康叔问。
这入冬了,基本都停口了。水库里的鱼,很难钓……
夏天抽鲢鳙,守大鲤鱼……
现在,钓个小鲫鱼都费劲。
别看陈放老爸说的厉害,什么抽夹馍……真出去钓,该空军的还是空军。
“待会儿去试试。”陈爸说。
陈爸也好一段时间没有钓鱼了,不好钓。
“那边钓鱼要用长竿。5米4,6米3,7米2……这些竿子。长竿,短线……另外还要准备一把长镰刀,过去割一些草洞。”赵爸说。
荷花村有几个生产队靠近云溪河上游的大烂泡地,那边有很多荷花塘。荷花塘没有人管理,实践久了,就变成了半野生水域。
那边好些地方确实适合钓鱼。
但如果没有熟人带路,你都不知道哪些地方可以钓鱼,哪些地方没有人钓鱼。有些看着是野塘,但有主人家的,主人家往里面放鱼苗,你跑过去钓……和偷有什么区别。
吃过饭。
陈放回家了一趟,带上两根六米三的竿子,再拿了把镰刀头。至于长竹竿,过去砍一根就是了。
今天太阳真不错,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太阳洒下暖和的阳光,
康叔坐着陈放的皮卡,经过周柏家门口,正好看到周柏他们一大家子人。
周柏生了一会龙凤胎,陈放下车看了一眼,俩小家伙都丑丑的。
“你们这是干啥去?”周柏问。
“钓鱼。”陈放说:“去不嘛?”
“这冷天了,能钓到?”周柏有些心动。他在医院陪着李雪大半个月,早就憋坏了。
“我们去荷花塘钓,大板鲫。”陈放说。
周柏看着他老妈老妈,老丈人和丈母娘,还有李雪:“我钓鱼去哈,回来给你炖鲫鱼汤。”
李雪笑了笑:“去吧。晚上早点回来吃饭。”
“哎。”周柏嘿嘿笑着:“有多的鱼竿没?”
“我们差个抄鱼的。”
“走嘛走嘛……”周条爬到了皮卡的后斗上:“出发。”
陈放去发动了车子。
“小柏安逸了,龙凤胎,一儿一女。”
“您孙子好像也快出生了吧。”陈放问。
“还早。预产期是年后了。”
来到荷塘村,陈放他们将车子停在一个宽敞的地方,等着陈爸他们过来。
荷塘村最里面,人口也很多。这里靠近云溪河最上游,就像个小盆子的盆地……
可能有几十亩的水田。这些水田有些还在种植莲藕,但有一些,因为主人家在城里买了房子,水田就荒废了,变成了烂水田。
烂水田里也有荷花,冬天……荷叶干枯了,留下一根根茎秆。还有些表面长满了水花生,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杂草……
陈放老爸没一会儿就过来了,他提前打了个电话,有当地人出来接他们,带他们来到一个两亩多的大荷塘:“这个荷塘是我家的,两亩四。里面的水深有一米五左右,里面大板鲫,鲤鱼,多得很。你们随便钓。”
“我们出来就像钓一些野鱼。这里面你养殖的,钓着没有意思。跟我们说说那些是没有人要的野塘,今后我们还可能再过来钓的。”陈爸说。
不得不说,陈放老爸在云山找个地方认识的人,那是真滴多。不管走到那个村子,都有认识的人,大多数关系还很好。
“行吧。我这个塘下面的就是野塘……左边的这个看着是野塘,但是塘主人家是我隔壁,只是没有管理这个塘了。”荷塘主人说着说着,看向康叔:“您是康老板?”
“嗯。”康总笑着点点头:“我姓康,也是个老板。”
荷塘主人笑着接过康叔递来的香烟:“谢谢康总。”
荷塘主人将好几个有深水的烂水田给他们说了一下。那些烂水田里面的鱼可以随便钓……
还有些烂水田,主人家不管理的,但田主人住在村子。那些水田里,想要在里面钓鱼,最好还是和主人打个招呼。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好说话……农村里,有一些级别个人的人,很难缠。这类人应该说不止在农村里,城市里的那类人,也很多。
陈放砍了两根长竹子,捆绑上镰刀,和周柏一起割水洞。
陈爸,先找了些可以直接钓鱼的地方打下窝料。窝料里面加了红虫粉和虾粉,可以最快速度的诱鱼……
冬季钓鱼,真不好钓。越大的鱼,越大。
今天处着太阳,气温也不是特别高,估计最多最多十六七。至于水温,就更低了……
红虫粉和虾粉,冬季窝料必备,能起到一个很好的诱鱼作用。
陈爸连续打了6个窝点。看陈放和周柏弄出了草洞,也过来打一些……
“6.3米长干,多长的线合适?”康叔问着赵爸。
“看怎么用得顺手。我通常……主线2.5米,加上子线的话2.7米。老陈就喜欢2米左右的主线……要用七星漂。七星漂钓草洞更舒服……”
陈放和周柏打了十几个草洞出来:“差不多了吧。”
“再多打几个。冬天的鱼不怎么活动,多几个窝好一点。”陈爸说。
赵爸和康叔已经开始钓了。
用的是红虫加饵料的配方……
第四百四十四章:羡鱼楼
刚开的草洞打好窝,最起码等两个小时再钓,冬天,等的时间更长……
就现在大水面钓。
今天出大太阳,暖和。
赵爸和康叔下竿十几分钟,中了第一条鱼,一条巴掌大的板鲫,后背溜黑身体两边带着金黄,特别漂亮。
而且这条鱼身上没有红点……
赵爸钓上来,先放进鱼护。没一会儿,康叔也中鱼了,也是条鲫鱼,要稍微小一些,三指多宽,都特漂亮。
冬季的时候,鱼儿开口真不好,看窝子里面冒鱼泡了。陈放用念力观察了一会儿,赵爸正在钓的那个窝子里面有九条,最大的一条是斤鲫了,可就是不开口。
康叔钓的那个窝子里面鱼儿也不少,丢了鱼饵下去,好几分钟才咬。或者根本就不咬……
而且,鱼的开口很轻。
陈放将他的鱼竿给了周柏。
陈爸也下竿子了……
没一会儿,康叔那里又中了一条鲫鱼,小鲫鱼,直接飞上来。
这里的水很清……
就鲫鱼和鲤鱼来说,水清又冷的地方,鱼的颜色较深。水清、水草又多的地方,鲫鱼黑中带金黄。浑水里的鲫鱼,白净……
钓了一个多小时,钓上来七条鲫鱼。最大的一条就是赵爸第一条上钩的鱼……
后面的鱼,都不大。两指、三指、四指……
两点过后,鱼的开口似乎好一些了。
陈放挖了两条蚯蚓过来,给周柏钓上来一条斤鲫。
远远的,一辆皮卡车开了过来。张晨拿着跟鱼竿和水桶走过来……
“干爹,赵叔,康叔,今天的鱼口好不好?”张晨问。
“鱼口一般。”陈爸说:“要守。”
有时候丢下去就咬钩了。还有就是浮漂动了,打不到。
鱼口太轻,不好钓。
陈爸他们试过钓底、悬底……离底……都差不多。
张晨带了根七米二的竿子,整理好,刚下竿,就有了动静。看到七星漂全部下沉,猛地起竿,一条大鱼……
陈放过去帮着抄,差点没弄上来。
岸边都是水花生,大水面又都是枯萎的荷叶秆。一条大鲫鱼,一斤半的样子,看起来和鲤鱼差不多了。
暖和的太阳晒在身上,人也懒懒的。
陈放打着哈欠,坐在草地上,舒服。
随着时间,鱼开口的情况越来越好。时不时就上来一条鱼……
还是小鱼多,大鱼少。
到三点过,鱼开口的情况越来越好,丢干下去没有一会儿就咬钩。陈爸他们在大水面连续好了好几个窝点……
陈爸一个人,钓上来十几条鲫鱼。其他也差不多……然后开始转战草窝。
草窝里面已经聚集鱼了,水面冒着鱼腥。
总共二十几个草窝,开始了狂拉模式。就陈放一个人,差点忙不过来。
“卧槽……切线了。”周柏换到新的草窝,刚下竿,就中了鱼,然后被秒切线。2.0的主线,0.8子线……子线被切走了。这可没有拔河……
“肯定是龙纹鲫。”陈爸说。
冬天草洞钓鲫鱼,还被切线了,这可不多见。
正说着,康叔那里也中鱼了,出现了大弯弓。同样是2.0主线,0.8子线……他小心翼翼控制着鱼,溜了最起码五分钟,才将鱼脱出水面:“鲤鱼。”
“是鲫鱼……”陈放伸出抄网,将鲤鱼抄了过来。一条黑背大鲫鱼,肚皮泛金黄。这条鲫鱼很大,以至于看起来和鲤鱼差不多。
“我这是破记录了。”康叔称了一下鱼的重量:“2斤4两,我在水库都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鲫鱼。”
“水库的大鲫鱼,可比这个大多了。”赵爸说。
去年清水库,红岩水库抓到最大的一条鲫鱼有8斤7两。起初都以为是鲤鱼,直接丢在了鲤鱼网箱里面,最后称重卖的时候才注意到是鲫鱼。那条鲫鱼现在养小竹沟的生态池里面……
至于钓到过最大的鲫鱼。陈放钓到过两斤多的……
陈爸好像钓到过四斤多的。
但听说,有人钓到过接近10斤的大鲫鱼。那才是真正的龙纹鲫,鲫鱼亮片有黑圈,超级漂亮的。
2斤4两的鲫鱼,虽然不多见,但也不是特别罕见。
这个鲫鱼身体修长,看起来像极了鲤鱼。
草洞里的大鲫鱼多,中午时候陈放他们开了二十几个草洞,挨个将草洞钓了一遍,收上来3条2斤以上的大鲫鱼。1斤多的鲫鱼,钓到了6条……
收拾了鱼竿,就五点过了。陈爸他们将小鲫鱼放回去,只带走四指以上的鲫鱼,总共三十多尾。
总共五根鱼竿,如果是夏天,这点鱼获不算啥。但现在是冬天……
每人分了一些。
康叔就要了两条,一条两斤多的,一条一斤多的,加一起有4斤。
陈放,周柏和张晨,就多带了一些回去。
这里的鲫鱼漂亮,拿回家做鲫鱼汤,漂亮得很。
回到家。
陈妈在做晚饭了。
陈放挑了几条鲫鱼出来,其余的放水缸养起来……
陈爸开始动作,三两下处理好鲫鱼,下锅,煎鱼。煎到两面焦黄放进砂锅,加入山泉水……大火煮,烧开,继续煮十来分钟,往里面加入番茄。小火在煮五六分……然后加入香葱……起锅。
出来的鲫鱼汤奶白色。
‘嘤嘤嘤’小白闻到了鱼汤香味,冲陈放老爸叫唤。
陈爸笑着给它盛了一小碗,再给家里大黄盛了一碗。然后那两个家伙就蹲在碗的旁边,守着鱼汤,好像有人会和它们抢似的。
房间里婴儿床上的小家伙也咿咿叫唤着,赵吉阳过去抱起他,给他喂了些奶水。
“吃饭了。”陈放给大家盛了鱼汤,喊道。
吃过饭,陈爸他们在家看孩子。
陈放和赵吉阳出去散步,冷冷的夜晚,还是挡不住赵吉阳想出去散步的心。
带着小孩,赵吉阳每天宅家里,出来散步是她最大的放松。
“今年不挖冬笋?”赵吉阳忽然问。
“想吃冬笋?”
“嗯。”赵吉阳点点头:“想吃冬笋炒肉。”
“那我明天挖一些。”陈放说:“对了,今天下午和康叔聊了一下景区招商的事情。仙女岛那边在开始招商了,我们在那边开一家‘羡鱼楼’怎么样?”
“专门吃鱼的地方?”赵吉阳问。天华山庄就有一家羡鱼楼……
“嗯。”
“你想做,就做吧。可是仙女岛以后的客流量……”
“开着玩。赚不赚钱的,其次。”
“行吧。”
第四百四十五章:仙女岛
赵吉阳每天在家待着,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出去散散步。
第二天。
吃过早饭……
“妈,我等下和暖暖去仙女岛。仙女岛那边在招商了,我们过去看看。”陈放说。
“你想投资仙女岛的店铺?”陈妈问。
“过去看看,还没有最终决定。”陈放道。
“去吧,早点回来。”
赵吉阳吃过饭,用吸奶器给儿子存了一些奶:“我们出去了,中午前回来。”然后就迫不及待拉着陈放,准备开溜。
陈妈笑着看了他们俩人一眼。
今天是仙女岛和水牛岛招商,陈放开着车子来到张晨这边,给周柏打了个电话,问他们要不要过去。等了一会儿,周柏、李雪,还有张坤和邱雪梅。
周柏也买了一艘冲锋舟,6米长。
6米长的冲锋舟已经很大了,可以坐下十几人的。
上船后坐好,陈放说:“我准备投资一栋古楼,专门做冷锅鱼、清汤鱼。你觉得咋样?”
“张坤和邱雪梅也想做冷锅鱼。”周柏耸耸肩。
“你们要做?”陈放看着张坤小两口。
“有这个想法。先看看……我们的店不开岛上。”张坤说:“岛上的客流量,应该不会特别大。我们想在竹艺古村开个冷锅鱼……或者在度假中心外面开。那边的客流量应该要大一些。”
“嗯。”陈放点点头:“我现在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开。先过去看看……”
陈放想了一个晚上,也觉得……仙女岛和水牛岛的客流量可能不会太多。在那边开店,赚小钱……或许没什么问题,想要要赚大钱,几乎不可能。
更主要的,陈放又觉得麻烦。
张坤开店,那是和李雪的堂哥合作。李雪的堂哥在老瓦房学艺,差不多也是能出师的了。
清晨雾气很大。
快艇在如镜面平静的水上跑着,水汽很快就打湿了他们的头发。
来到水牛岛的码头,靠岸。
这边的能见度更低了,只有二三十米能见度。上岸后是一块水泥大坪坝……这边有管理员,他们认识陈放和周柏,帮着系好船绳。
“小陈总,陈总……坐光车么?”码头管理员问道。
“坐。”陈放说。
观光车的坐等上面一粒粒晶莹的露水珠子,就知道这边的湿气,有多重了。
擦干车子,上车。
一路缓缓前行。
道路一遍靠山,一遍朝着水面,对面就是仙女岛,但因为雾气很大,看不到对面……
水牛岛有一条环岛公路,总长度3.7公里。水牛岛上最大的景观就是岛屿中央的山顶,新建了一个仙女庙。仙女庙上面还有个观景台,视野非常好。水牛岛这边还有待开发……
水牛岛和仙女岛有吊桥链接。
吊桥不能通车,是木头板吊桥……走路过去有个三岔口。道路两边有一栋栋仿古楼。最大的仿古楼占地10.5亩,是个大商场。里面有电玩城、ktv、影院、超市……
其它的仿古楼,占地面积两三百平米,还有最大的仿古楼占地面积也就1亩左右。
左手边直走,出现一条三岔路。商场的位置就在三岔路……三岔路左,到邻水小屋,水上屋。右边,开始爬山了,有一些个小酒店。然后到半山上就是仙女湖酒店,这家酒店投资了7个亿……
因为之前设计的热带园不让建,空出太多资金,就用来重新规划了仙女岛。整个仙女岛,总投资大概是15个亿。
吊桥过来的右手边,商业区,一栋栋仿古楼。这些仿古楼就是招商对象……可以开酒楼,商店等等。除此之外,岛上还建有一栋栋小屋,那些小屋藏在森林里,占地面积通常在50平米以下,用以对外出租。
陈放他们过来的很早,一直转到十点过,大概看了一圈。
这个搞法,不知道会不会破坏整个仙女湖的生态环境。不过仙女岛总投资15亿,配套设施建设很完善,有下水道,连接着污水处理厂。主要是处理生活污水……最主要的一点,处理过的污水,由管道连接直接排放到水库外面。
其实生活用水经过处理后,就水质来说,甚至比有些自来水还要干净。只是有污水这个心理作用,让人不好接受。
快中午了。
岛上雾气散开了很多。
来到岛上参观的人,也多了好多。
岛上仿古楼只建了一个外壳,外面装修和内部装修都没有做。仙女湖风景区招商,来看的人多,真正想在这里投资的人,并不多。
因为还没有完全建成,也没有开发。
这里今后到底可以吸引来多少游客,真不好说。别看投资巨大,但是内地小景区的大投入,最后变成‘寂静岭’的地方,很多很多。
陈放他们准备回去了,看到了老瓦房的周师傅,还有周师傅的儿子周润,和李雪的堂哥。
“周叔。”陈放喊道。
“哎……你们也在这边。”周叔笑着道。
“陈哥,周哥……”周润喊道。
“陈哥,妹夫。”李志喊道。
“你们也是来这边考察?”周叔问。
“嗯。”
“觉得怎么样?”周叔拿出香烟,给几人递了一根。
“环境很好。但值不值得投资,就不好说了。”陈放道:“不过这边的环境,是真好。”
“你的意思,这是准备投资了。”周师傅笑着说。
“嗯。”陈放点点头:“准备买两栋仿古楼。以后开餐厅,或者改成住宅。”
招商,有一些铺面可以租。还有一些偏僻地方的仿古楼可以直接买下来……价格,有点贵。毕竟是岛上的建筑,建筑成本就贵。最便宜的仿古楼,买下来的话,每平米大概1.5万元往上。但肯定不超过2万……
租的话,价格肯定不贵的。
能买的仿古楼应该不到20栋。
话说仙女岛,面积挺大的,有3.08平方公里,是水牛岛面积的三倍。
买两栋古楼放在那里,现在不用,以后如果想开发了,再弄也不迟。反正不差钱……有钱就是任性。
回到家吃过午饭。
下午,陈爸和赵爸也上岛看了看。
岛上的仿古楼,面积不超过1亩的有39栋。而超过1亩占地面积,一个大商场,几个小酒店……
第四百四十六章:又到杀猪宴
仙女岛上的仿古楼,都带有院坝。还有仿古楼距离街道二三十米远……
这些仿古楼就算不作为商铺,简单打整一下,那可以作为住宅。陈爸和赵爸看过之后,也觉得可以买,回来和陈放商量……
他们现在有钱。
去年养的三万尾细鳞鱼,今年七月份上市,已经卖出两万尾了,还剩下一万尾。
5000元1斤,进账了七千多万,之前买红岩渔场花掉三千万,还有四千多万。再就是前年的那批细鳞鱼……小竹沟渔场上的账户还有六千来万。
这么多钱,不知道怎么花。
在仙女湖买仿古楼,陈爸刚才和康老板谈过了,可以用成本价稍贵一点的价格卖两栋给他们。也就是不到七千元的价格……
“买吧。买两栋位置偏僻一些的,适合居住。一栋或者两栋位置好一点的,用来经营。”陈放道:“看以后仙女岛的客流量怎么样,可以考虑开一个冷锅鱼,或者以鱼为主的高档餐饮。”
“嗯。”陈爸点点头:“我也有这个想法。”
“爸,还有七天就冬至了。我想去一趟高山县,那边有东山羊,弄一些回来吃。”陈放说。
“打个电话,让那边的人送过来就行了,干嘛自己跑一趟。”赵爸道。
“我过去看看今年酿的葡萄酒,开一桶带回来。”陈放说。
晚上,陈放给康叔和乔叔打了电话,根他们说了自己要过去买羊的事情。
乔叔的天华山庄,现在就已经从香果园采购了,买跑山鸡,羊。他那边都是记账,一月一结。第一批采购是9月份……
这个月,也从那边采购了几十只羊。现在冬至了,他们准备一次采购350只羊的。
康叔这边也是,冬至吃羊肉,预定了150只羊。这里面有陈放,周柏的份……还有给云山茶业公司准备的份量。
听到这里,陈放便打消了去高山县的想法,给黄枭龙打了个电话,让他帮忙开一桶葡萄酒,装瓶后送过来。
第二天。
依旧的大雾……
陈爸拿了背篼,锄头,叫上小白……一起去竹林里挖冬笋。
挖了一背篼,将冬笋埋在沙子里面。
陈爸一大早去了公司,赵爸没事情,看到陈放在挖冬笋,进来竹林里帮忙。
挖了一个上午,估计有两三百斤。
给康叔那边送一百斤,给云山茶业公司送一百斤。剩下的,给三叔(张晨他爸)、周柏,陈放小姨,还给小舅送了些。
后面几天,陈放他们将竹林简单的清理了一遍。挖出的冬笋两三千斤,自己留几百斤埋在沙子里面,剩下的陈放给乔叔打了电话,然后将冬笋送去了天华山庄、袁福楼。还有老瓦房……再送一些到陈茶铺子卖。
挖这些冬笋倒不是为了那几个钱,而是控制竹林的密度。砍竹子,比挖冬笋辛苦多了。
一转眼就到了冬至。
康叔那边送了150只羊回来,分给陈放他们这边70只。有几只东山羊,这些留着自己吃。别的羊,拿到公司食堂,给员工们加餐。
康叔在瀑布渔场的细鳞鱼,早就全部捞完了。这次羊送回来,陈放捞了几十条细鳞鱼给康叔那边送过去,做鱼羊鲜。
冬至这天,陈爸在家里弄了一整只养。一份清汤,一份鱼羊鲜……陈放他们这一大家子,还有高队长两口子以及小竹沟和瀑布渔场的几个员工一起大吃了一顿。吃完后还每人送了五斤羊肉……
冬至过完。
冬至的下午,张晨家就开始杀猪了,杀猪宴在第二天办。
三叔今年养了13头大肥猪,全部养了一整年的土猪。
摆开杀猪宴。
天不亮,陈放就又听到杀猪声,然后赵吉阳催着陈放赶紧起床了,去爸妈那边弄早饭吃……吃过后,就去了张晨那边,找到张瑶,马玫红。马玫红,赵吉阳的同学,陈放小表弟的老婆……
照顾孩子的事情,全交给了他们几个男人。
赵吉阳她们几个女人一直忙着照顾孩子,好久没有聚在一起……
听闻杀猪宴,乔叔也是一大早的从成都赶过来。
张晨家的杀猪宴,那是越办越大,摆开了流水席……总共19桌。今天掌勺的是老瓦房周叔,还有周叔的徒弟李志、熊杰。熊杰,陈放的表弟……还有好些个帮厨。
陈爸,赵爸,还有好多人在那边帮忙。
今年的杀猪宴,请了全村的人过来。还有三叔家的13头大肥猪不够分,早就被预定光了。
陈放小舅那边也养了土猪,有7头。陈放他们就没有要张晨这边的猪……本来就不够分。村子里的人们现在都富裕了,一个个的有钱……13头肥猪,一家半只都不够的。
说是大肥猪,实际上这些猪吃草和谷料,买的是三个月猪仔,养了快12个月,200斤都不到。
现在市场上的猪肉是17块左右1斤,这些土猪,每斤45元,供不应求。这让三叔直呼明年多养一些……
中午的杀猪宴,土豆烧肥肠,凉拌猪心猪肺,爆炒猪肝,还有龙骨汤,猪血旺……
都是猪的边角料,但是在大厨的手艺下,全都是美味。各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杀猪宴,云山地区传承的杀猪宴,都是吃边角料……主要是吃猪下水。以前有专门的杀猪匠,杀猪匠除了杀猪,还负责做杀猪宴。如果杀猪宴做的不好,那肯定不是好的杀猪匠。
而周叔,他们家上一代都是村厨,同时也做杀猪匠这个活儿。
今天桌上喝的是高粱白酒,开席的时候,三叔先去敬了周叔,感谢他过来帮忙。
然后去敬了过来的几位长辈,这才回来坐下。
杀猪宴,味道确实还不错的。不过真要和大厨单独做菜比,还是差那么一些。不过杀猪宴,吃起就是一个气氛……
人多,热闹,高兴……吃啥都香。
陈放和周柏,还有张晨,张坤他们坐一桌,都是平辈,全都是男人。
张晨笑呵呵的提了一桶高粱白酒放在桌子,看着陈放:“哥,整起哇。”
“喝不来白酒……”
“整一点儿。这大冷的天儿,少整一点。”张晨说着就给陈放倒了一碗,然后给周柏倒了一碗……其他人,一个也没跑掉。
第四百四十七章:环境很重要
这一顿。
张晨也不知道喝了多少碗白酒。
后面开始说胡话了,一个劲的感激陈放,也感谢周柏……
陈放看他喝高了,免得闹出笑话,赶紧扶他回去了房间。
“你说什么胡话,什么感谢不感谢的,当着那么多的人,你不要面子,我还要面子呢。你要感谢,偷偷摸摸告诉我就行了。”陈放给张晨弄到了床上。
张晨嘿嘿傻笑:“好……我以后偷偷摸摸感谢你。”
“滚你的蛋。”
……
张晨这边的杀猪宴过后,很快又到陈放小舅那边了。
小舅养的7头大肥猪,陈放要了两头。康叔那边也早早就预定了一头……剩下的,小舅这边的亲戚还有朋友预定了。
乔叔在张晨那边没有买到猪肉,听说陈放小舅这边也有土猪,硬生生从陈放这边拿走了半头。
小舅家的杀猪宴在元旦节前天,也算作提前团年了。
这边杀猪宴规格就高得多,大鱼大肉。山涧渔场养的雅鱼,做成了冷锅鱼,每桌一大盆。
雅鱼做的冷锅鱼味道也很好,可是和花鲢比起来,少了点感觉。花鲢有个大鱼头,还有鱼腹肉……花鲢做的冷锅鱼,更有层次。特别是大黑鲢,大黑鲢那个肉质,也是很好的。
雅鱼做的冷锅鱼,肉质滑嫩。
反正吧,就看个人喜好。
肉拿回家腌制起来,康叔那边不会做腊肉,还有乔叔的肉,全都送过来了,在陈放这边腌制……
肉腌制5天,晾两天,然后开始烟熏。除了做腊肉,陈放老妈还做了好多香肠,都是超麻香肠。
这种超麻的香肠用来下酒,特别爽。
今年冬至前后几天没有下雪,元旦过后下了一场大雪。竹林上面一层雪白,山上的针叶松也染上了银色……
道路上偶有积雪,踩上去嘎查声响。
陈爸提前做了两个烟熏台。
小竹沟的保安队长高猛,他也从外面买了土猪肉回来,在竹林便搭建了烟熏台,一起烟熏腊肉。
早上开始,用提前准备好的木炭,松柏,还有木屑。早上开始点火,慢慢烟熏染色……中午,腊肉就全部染好色了。然后木炭,松柏枝条,给出一点温度慢慢烘焙的形成……
下午,腊肉上冒出一滴滴油脂,都能闻到香味儿。
傍晚,康叔开着车子过来:“腊肉做好了没有?”
陈放坐在凳子上守着腊肉,小白和大黄趴在火堆旁边,听到声音,小白和大黄转头看过去……
陈放在看小说,抬起头:“差不多了,再熏一会儿。”
康叔过来看了看:“这腊肉,漂亮。”
“那肯定的,熏一整天了。明天晾一天,后天再熏一个上午……差不多就行了。”陈放道:“刚熏好的腊肉要放一段时间,最起码十天后再次,那时候才够入味。”
“嗯。”康叔蹲下来,摸了摸小白:“你爸和你老丈人回来了没有?”
“还没。你找他们有事情?”
“我这过来,顺便蹭一顿饭吃。”康叔笑着道:“家里厨师又请假了,恼火得很。”
正说着,一辆宾利飞驰开了进来,是陈爸的车子……
赵爸今天回城里去了,没过来。
康叔过来找陈爸还有别的事情要聊,两人在车子里面坐了好久,一直到天黑。
陈放熄灭了炭火,将腊肉取下来,拿回去挂抄手游廊的竿子上面。
吃过晚饭康叔告辞。
陈放问:“康叔找您啥事儿?”
“大麻烦。”陈爸皱着眉头,说:“环境督察组的要下来了。记得前段时间龙潭水库湖边违建的事情……”
这?
陈放愣了一下。
这可是麻烦……
“仙女湖,好像不是饮用水水源地。”陈放说。
仙女湖虽然有水站,但详细了解过,仙女湖的水站几乎不用的。严格说起来,这里只能算是备用水源地……
屏雅淡水资源丰富,除了仙女湖,还有几个大型水库。而且有两个水库距离县城更近……
再说了,屏雅县就在青江边上。
不过,这事情挺大的。要是一个不好,被认定是违规违章建筑,那么就要……拆。
仙女湖度假景区,最危险的就是仙女岛,那里可是投资了15亿……当然,这15亿的投资肯定没有全部到位的。但肯定也花了好多钱。
如果认定是违章,仙女岛就要拆除。
还有大竹村这个度假中心,也是大型建筑群。不过,仙女湖旅游有限公司的项目,那肯定符合环保标准。岛上有生活用水处理站,处理后的水直接排到了仙女湖外面。
度假中心那边也建有污水处理中,而且是3级处理水的标准。3级处理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了,比绝大多数河沟里面的水干净得多的多。
当然,即便这样……这边的情况依旧有可能被认定是违章项目。虽然吧,这些项目有手续,但如果这些手续原本就违规了呢?
要知道这可不是县、市的环保部门……
其实不仅仅这些,仙女湖周边还建设好些个别墅群。仙女湖景区这边项目如果被认定违规,那么仙女湖周边的别墅群,那肯定也违规了。重要的事,好些别墅群没有配套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事情具体怎么发展,谁也不知道,只能等上头的人过来视察后,才有定夺。
几十个亿的投资,这要被一竿子打死,即便康总有百亿身家,那也是伤筋动骨。
环境督导组的人几天后就过来了,对仙女湖周边进行了调研,确实发现一些个问题。另外还有仙女湖旅游有限公司这边的项目,督导组的人本来大发雷霆的,但看到他们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所有的气,也就消了大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想要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保护好环境。
仙女湖旅游公司在环境保护上面投入的资金很大了,两个生活污水处理站已经建成了,从设备和规模来看,这绝不是做做样子。而且负责这两个污水处理站的工作人员全都是专业人员……
最让督导组没有想到的,度假中心的污水处理站,他们不仅仅只处理自己公司这边产生的污水,还建起了下水道系统,连着带着负责‘竹艺小镇’和大竹村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
竹艺小镇就是竹艺古村。竹艺古村这个名字不好听,现在改成名了竹艺小镇。
第四百四十八章:要过年了
时间一晃而过。
督导组下来已经一个月了,将整个云山走了个遍。
也到小竹沟渔场、瀑布渔场、红岩渔场、清水渔场、山涧渔场,还有刚建成的山谷渔场,以及一些别的小型渔场,全部一一走访调查。以及对各地的水质进行取样……
不仅仅这些地方,还有凉水井。
凉水井有丰富的温泉资源。
凉水井位置在大山区,最偏僻的地方,那边也有大规模建设。
这督导组下来,各个工地全部停工。
……
云山存在的问题有,并不是特别大。
环境督导组下来的第三天,纪委的人也下来了。主要针对云山地区农村土地被占用的事情……
云山土地乡村土地买卖变更宅基地,以至于在乡村各有,都有些漂亮的别墅、洋房。连周柏的房子都被调查了,不过周柏……应该不存在问题,他将户口搬迁到云溪镇了,落户在大竹村。所有手续合乎国家法规……
陈放他们这边渔场有全套手续,应该是不存问题。而水质问题,陈放这里也是心中有数,流水养鱼,水流量还挺大的,不存说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25日。
陈放,陈爸,周柏,陈放小舅,张晨……以及一些用流水养鱼的养殖户被约谈了。
国家鼓励农村创业,只是向他们一再申明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陈放他们当然知道环境的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他们这些用山泉水养鱼的养殖户,还怎么养鱼。
至于城里人来乡村建的别墅,本来以为要拆除的,结果只拆除了三栋。两栋已经建成了,一栋正在建的……那三栋别墅的位置在团结村,建在了水库边上。
城市人能不能在农村建房?可能大家本能反应,不可以,为啥?国家早有规定,禁止城市人在农村买宅基地建房,注意,这里说的是购买宅基地建房,那是不允许的,但是,和农村合作建房可不可以?答案是可以的,不过要看情况。
以前,城市人是不允许在农村建房,这是硬性规定,如果谁违反了相关规定,在农村建设房子了,那没有说的,就是拆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很多配套政策必然要跟上,要鼓励大家到农村兴业发展,必然需要让这批到农村发展的人能留下来,因此,相关部门在考虑到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后,结合乡村振兴实施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宅基地建设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方法,鼓励返乡人员和下乡人员到农村发展,也要让他们能扎根农村,带动农民致富,带动当地农民就业。
因此,在宅基地的权限上,开始松动。
现在宅基地、废弃建设用地都可以转变为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入市销售,可以合法进行买卖。但是,前提是先要转化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拆除的三栋别墅便没有完整手续。
云山这边建有多个别墅群,就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但是,别墅群的配套设施有问题,督导组下令了限期整改,不然……
还有碧水村那边。
碧水村原来是一个镇,有条街道……街道一遍的房屋面朝水库,有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当然了,那点生活污水对仙女湖生态有影响,但只影响碧水村一带的水质……
碧水村街道被要求整改,或者整体搬迁。
碧水村仙女湖沿岸有一系列民宿、山庄、小度假村,被要求加强环保意识。要建设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不允许污水再直接排放。
其实吧,云山这边神态挺好。虽然有污水排放,但都是生活污水……除了碧水村老街有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水库,大部分污水通过下水道排入了山沟里面。
偏远小山区的人口集中居住区,见到过多少个集中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站?
督导组还视察了红岩茶山,在知道当地发展的是绿色有机茶园后,表示了高度赞善。这也是云山地区为数不多让督导组满意的地方了。
然后还有云溪镇,云溪镇有下水道系统。下水道排污口在云溪河的河坝下面,那边有百多亩的人工湿地,但是没有污水处理站,那也是硬伤。
凉水井那边的温泉度假酒店也已经开建了,总投资9个亿。凉水井位置偏僻,当地建设了新农村,发展势头也挺好,温泉酒店的新建,今后也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至于仙女湖度假中心,以及水牛岛和仙女岛。
水牛岛那边还好,只有一个仙女庙,作为观光旅游的地方。但是仙女岛,岛上有大量建筑……其中酒店房间有1650个,就很吓人了。
水库中建设水上木屋,这不是没有先例。一些破坏了当地环境……一些,因为有很好的环保制度,并没有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
督导组也没有直接下令拆除水上木屋。这边的建设手续都有地方手续……
再就是仙女湖虽然有大量的优质淡水资源。
以前,当地县政府想要将仙女湖设立成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他们这个镇的罗镇长拼着不做镇长了,硬是没有答应。以至于到现在,仙女湖只是一般水源保护地。
一般和一级、二级,这里面差别可是很大很大的。
他们罗镇长一心想要发展云山旅游业,仙女湖风景区是整个云山的中心。
一般水源地保护要遵循保护优先、防治污染、保障水质安全的原则。而一级和二级这些,其中限制条件就太多了。
眼看着要过年了,督导组的调研终于结束,云山的局势一片大好,这点是很难得的。偏远乡村想要发展,困难程度不亚于打sss级副本……如果真正严苛到为了环境不发展,当地政府同意,地方的村农也不会答应。过过好日子了,再回到从前必须外出打工才能养家?
督导组在这期间,不说其他人了,就是陈放,也忐忑了好一阵子。
陈放最主要的产业就是几个渔场,这几个渔场,真计较起来,也算是破坏了环境。
但是一个地方想要发展,总不能让环境一直维持原生态,那样的话,乡村还怎么振兴?
其实真要计较起来,对仙女湖水质破坏最大的不是排污,而是……钓鱼。
往仙女湖排污,那也就是一些不经意的生活废水。而钓鱼,现在是大冬天了,每天到仙女湖钓鱼的人,统计起来两三百人还是有的。
要是夏天,来钓鱼的人就更多了。还有仙女湖一年一度的钓鱼比赛,上万人报名……钓鱼比赛期间打下的窝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