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立不立太子
林炤和越绣宁谁也没想到,头天朝上的讨论居然只是序曲,转天才开始了一场大面积的争论,而且已经升级为朝堂上两派,朝臣们别的事情都不去说,只争论立太子的事情。
立太子,对皇上,对朝廷,对百官们都是很有影响的,所以大臣们各自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当然要据理力争了。
太和殿上还在吵,越绣宁在坤宁宫就已经听说了。
是德公公派人传话过来的。
倒不能说大臣们逼着皇上和皇后马上做决定,但现在事实就成了如此。越绣宁听了半天没说话,先想想林炤这会儿什么样子?
必然是头疼的很。
她也头疼。
现在大家都觉着,早立太子对皇后有利,皇上这是给皇后一颗定心丸吃,而且皇上对皇后如何,大家都看的很清楚。所以现在成了这种情况,赞同立太子的,基本上是站在皇后这边的,不知道今天父亲说话了没有,如果避嫌不说话便罢了,但如果说话,必然是赞同立太子。
站在这边的,便是都察院、兵部、吏部等等这些看起来都是皇上和皇后身边老臣和近臣的人。
另外还有些翰林院、大学士等这些人,而这些人赞同,必然是那番大道理,太子应该立长立嫡,言哥儿是嫡长子,立他情理之中,这些做学问的,当然会说出来一番圣贤大道理。
而反对的,听林炤说比较杂,虽然他没有明说出来,但越绣宁听出来了,林炤暗示,反对立太子的人很多都有些其他的想法。
例如,一些王孙贵胄,侯爵勋贵。这些人应该是有还没死心,等着皇上和皇后蜜里调油的日子过去,皇上终于厌烦了皇后,于是,后宫开始充盈,这些人必然是有他们的安排,那么,太子之位悬空自然是最好的。
或者一些记恨了皇后的,也是望穿秋水等着皇后失宠,然后慢慢算账的。这些人大约的就是越绣宁监国期间,拿下的,夺爵的,贬为庶人的,跟这些人有关系的人。如果皇后失宠,他们这些人反扑会比较容易一些,只要对付皇后的娘家势力便可,但如果皇后的儿子立了太子,那么无疑皇后这一脉是很大的一个支撑,他们的反扑会困难很多。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但是估计除了林炤,谁也想不到,越绣宁本人却是不赞同的。她不赞成早立太子,完全只是为言哥儿考虑,言哥儿还小,多了那么一层身份,越绣宁认为对他没好处。
快快乐乐的成长,等到了十八岁冠礼之后,立为太子,成人了身上也多一分责任,对那时候的他才有好处。
御书房。
朝上大臣们没吵完,跟着又来到了御书房吵。
一直说到了午时左右,皇上饿的眼冒金星的,早上起来的早吃饭也早,这会儿肚子咕咕的叫,将口沫横飞侃侃而谈的两方人马叫停,让他们先回去吧,这件事再商量,毕竟事关国运,还是要谨慎。
这一点大家倒是赞同,于是告退出去了。
林炤只留下了越承耕。
大臣们都退下了,林炤这才对越承耕道:“岳丈是怎么想的?今天一直也没说话。”
越承耕犹豫了一下,皇上已经问到他了,他自然不能不开口,想了想道:“娘娘的意思是……”
林炤叹气:“和所有人想的不同,娘娘是不赞成现在就立太子的,她觉着那样对言哥儿不好。”
越承耕还是比较了解女儿的,料想到了这件事绣宁未必和大家理解的一样,因此先问了问,果不其然。
“刚刚文大学士话里的意思,不知道皇上听出来没有,他想说,以后皇后若是再有皇子,若是更贤,只恐到时候皇上和娘娘难以抉择,那时候更加的……”
越承耕话没说完,林炤已经叹气了,站起来背着手在屋里来回的走。
文吉大学士隐晦的暗示,他也听出来了。
即便是皇上真的一辈子只皇后一个女人,但皇后若是再生了二子、三子,那时候皇长子还没有立太子,孩子们十来岁便能看出来是否聪明,是否仁慈。如果那时候发现,其他的儿子比皇长子更加聪明贤能,更适合当皇帝呢?
到时候为难的就是皇上和皇后了,尤其是皇后。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选谁不选谁?到底是立长还是立贤,到时候只怕更难抉择。另外,如果不早早的立了太子,如果到时候真的出现了其他的儿子比长子更加聪慧能干,显露出更加适合当皇帝的才能,那么到时候兄弟阋墙,争夺皇位的事情,几乎可以说九成会发生。
亲兄弟又如何?同父同母的,历史上争皇位的也不少,一样是兄弟翻脸血雨腥风。到时候皇后更难过。
林炤也没想到,自己和绣宁还这么年轻,自己的儿子才出生而已,现在就已经开始要头疼,今后儿子们会不会因为争皇位而翻脸的事情了。
但是你还不能说人家大学士是杞人忧天,因为历史一再证明,这种事情很有可能是会出现的。
出生在皇家,这是难以改变的事实。
除非不生了。
但如果不生了,那么朝臣们肯定又担心,担心太子的安危了,担心秦氏江山只有这一个皇子,实在是让人不放心,皇族们更不安心,或者有蠢蠢欲动的,更有些可能存着这种心思的,等着机会的,这些对社稷江山的稳固没有好处。皇后如果不生了,那么就只好充盈后宫,让别的女人来生,于是又回到了那个问题上。
大臣们那时候会把责任推到皇后头上,是皇后你让这个秦氏江山社稷不稳固的,皇后不争气只生了一个皇子,还不贤惠嫉妒成性,不让皇上纳后宫……
林炤有点头疼。
越承耕也头疼。尤其是知道了女儿的意思,果然不出自己的意料之外,果然是很大部分人想的不一样之后,就更头疼了。文大学士说的话,尽管是有点太早了,但也不能不现在考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君臣、岳婿两个面对面的发愁。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67章 立太子的争论
林炤回到后宫,他自己没先说,越绣宁主动询问,朝上争论的如何了。
林炤也不能瞒着她,便将文大学士暗示的话说了,又说了说自己和岳丈商量的时候,两人共同的担心。
越绣宁经过一夜一早上,已经想好了,道:“你们担心的是我的压力,但我并不怕压力,我是大人,又是母亲,如果选择的话,自然是我多承受一些压力,让孩子们能够简单快乐的成长,这就是我的想法。”
她看自己这样说林炤脸上已经露出了不赞同的神情,便道:“再说了,我也不怕压力。朝臣们不了解我,你还不了解我?我心大着呢,那些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对我造成不了多大的影响。”
听她这样说,林炤竟然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
过了半天才道:“如果以后真的面临立长还是立贤的情况……”
越绣宁道:“那就不生了。”
林炤大大的一愣,顿时觉着委屈,走过来搂住了她:“但我,你不想生了?”小心的询问。
越绣宁那么说其实就是顺嘴,只是为了简单的将立长还是立贤这个难题化解,但是真的叫她好好的琢磨琢磨,是真的不生了?她还有点犹豫呢。
看见林炤如此委屈,显然是没想到她会这样决定,也有点不忍,只好笑着道:“也不是……我没这样决定,只是你说立长立贤的,我想不生了是最简单的。”
“唉!”林炤大大的叹了口气,搂着她干脆躺在了榻上,枕着后面的条褥,伸手在她脸蛋上轻轻的抚摸着:“总有些左右为难的事。”
越绣宁想了想,道:“立长还是立贤,这都是以后的事情,我知道,大臣们肯定会说,到时候如果出现了,必然是后悔现在没有早做决定,说不定会出现什么什么……但也不能肯定必然出现那样的情况,说到底,都是教导的问题,从小给孩子们灌输正确的观念,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皇帝,人的品德都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咱们只要好好的教导,孩子们会明白这些道理。”
她的想法相对来说简单些,因为她可以完全不考虑她自己的压力问题,全心只为了孩子考虑。
但是林炤不行,林炤是需要考虑她的压力,在御书房说的那些话,如果那些情况出现了,皇后必然是有压力,而且牵扯子嗣,那时候的压力就完全不是才登基,或者现在皇后娘娘才生子的情况,那时候的重压,只怕是四面八方全都会感受到。
“你不想现在让言哥儿成为太子,就是不想让他从小带着太多的身份长大?就希望他和平常普通的孩子一样?”
林炤问道。
越绣宁点头:“对,就是普普通通的孩子。当然我知道,即便不是太子,也是皇子,也不可能普通——正是如此,就更不想让他有太多的身份,小孩子不想让他太复杂。如果成了太子,那么朝臣们对他必然是有想法,对他来说没有半点好处。”
林炤想了半天,在她脸上亲了亲,道:“好吧,就听你的。”他也想好了,如果谁给皇后压力,他当然不会答应。绣宁的压力,他来承担。
转天上朝,皇上发话,立太子的事情暂时不急。
大臣们当然是大吃了一惊,谁也想不到皇上会做这样的决定,因为他们会以为皇后是赞同立太子的。
皇后赞同,那么皇上八成是会赞同的。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当然了,那些想让皇上现在就立太子的人还是据理力争了半天的,但是皇上话也说的很清楚,朕已经决定了,暂时不着急。
皇上一言九鼎,谁在多说也无用,大家只好退下,这个话题暂时就这样了。
这事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双方都有道理,皇上当然也不会去琢磨谁说什么是什么居心之类的话。
但是大臣们不一样,大臣们是会说三道四的。此事过去没几天,便有传言开始在大臣之间流传,说文大学士一力赞同早立太子,其实是他想当太子太傅了。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帝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等职责。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
本朝并无帝师,林炤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亲逃命到了乡下,自然不会有老师教授他什么,所以登基之后,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职位是空缺的。少师、少傅、少保这三个职位倒是有人做,主要是辅佐皇上制定一些重要的礼教律法,定国安邦的作用。
这三个职位是当年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这六位中剩下的人。
当年的太子被陷害,太子太师等人自然是受到了牵连,死的死被贬的被贬,林炤登基之后寻找父亲当年的先生们,找到了太子少师和太子少保,将这两位请回朝廷,任太师和太傅,协理一些事务。
所以这些重要的职位,其实都是空缺的,只有一位太师和太傅而已。
之前皇上还没有皇子,太子太师这些职位自然不需要人。现在皇子降生,那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这六个职位就需要有人了,朝廷里已经马上开始了争斗。
这些职位的重要,便是再没有脑子的人都能理解。谁要是坐上了这些职位,那就是太子的人,太子以后当了皇帝,那就是帝师,尊荣显贵,自然是无以伦比。而对于读书人来说,身份上的尊贵,不如对他们学识上的尊重,他们的学生当了皇帝,那等于是他们的最高荣誉。
所以,真的要是争斗起职位来,做学问的读书人也是不遑多让的,有些读书人更是聪明的紧,读过得书学过的知识全用在了这上头。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68章 宫里的学堂
流言慢慢的传开了,文大学士心中不忿,自觉着自己是毫无私心的,被人如此污蔑,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于是干脆上了一道折子请辞。
皇上自然是不允许,不但是不允许,还给了个一个新的职位。
如今皇子已经降生,就要预备读书的事情,因此宫里需要有学堂,先让左营指挥使之子、镇国公之子进宫读书,为四年后皇子的伴读做准备。
说的当然是冠冕堂皇的,让大学士觉着是备受重用,另外对他的小心思也有些希望,为皇子的伴读做准备,他会觉着皇上还是在考虑自己作为太子太师或者太傅的可能性,他才会留下。
果然,皇上一挽留,文大学士便留下了,愿意在宫里教授左营指挥使之子、镇国公之子。
正月二月,就为了立太子的事情争论不休,一直到了二月底才算是将此事暂时说定。
二月邓紫虞生了个胖小子。
稍微的有些凶险,一开始是提前了几天,比大夫预计的时间早了十天左右,然后是难产,孩子太胖。
幸好准备的充分,加上越绣宁亲自在府里坐镇,稳婆也是很有经验的,因此算是有惊无险,孩子落地母子平安。
穆寒自然是吓得不轻。
邓紫虞生产了之后,整整休养了十几天才算是缓过来。她的身体本身是挺好的,年轻也经常走动,虽然人很娇惯,但是身体不娇惯,所以才能安稳的度过这一次的问题。
月子里好好调养,等出月子的时候,已经是大好了。
孩子满月这天,穆家自然是大办喜宴。皇上和皇后亲自莅临来凑这个热闹。
孩子大名叫穆靖宸,小名宸哥儿,从生下来就胖乎乎的,看着实在是讨人喜欢的很,越绣宁来到穆府,就一直在屋里和邓紫虞说话,一直到下午酉时许,前面皇上叫人来请,这才告辞回宫。
穆府今天的热闹自然是难以言表,可以说很多年以来,今天是最热闹的一天,便是穆寒成亲那天都赶不上今天的热闹。
如今的穆寒已经是镇边侯,在朝中举足轻重,皇上最器重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的身份在朝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他喜得贵子,朝里的大臣们自然是全都要来恭贺一声,怎么样也得给镇边侯留个好印象。
再加上关系好的,陆光涛、陈凡、小肇、谢氏兄弟等等这些人,可以说一个京畿卫军圈的人都来了。
皇上和皇后走了,前面的热闹还没散,大家吃酒划拳,更是闹得喧天。
后宅,宸哥儿睡着,屋里便安静的很,娘家的几个嫂子怕吵到了孩子都出去了,只有邓夫人陪着邓紫虞。
邓紫虞斜倚在榻上,脸蛋有些圆,低头看着睡在身边的儿子,真的是满足的很。
邓夫人轻轻的捏着孩子的小手,倒是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轻声道:“紫虞,宫里头学堂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邓紫虞有点奇怪,道:“准备着呢。宫里那么多空的宫殿,选一个在坤宁宫和乾周宫近的做学堂就行了,也不是多难准备的事。”
邓夫人闻言又停了半天,才道:“只有晋哥儿和晟哥儿去学吗?”
邓紫虞抬头看着她:“也不一定,皇后娘娘的意思,是问问天坤愿意不愿意进宫读书,他毕竟**岁了,在童学院也学了几年了,可能是有朋友了呢,若是进宫和两个弟弟在一块儿读书,只恐他觉着无聊,所以要看他自己的意思。”
说着邓紫虞问道:“娘,您想说什么?”
邓夫人脸便有些发红,道:“就算是天坤去读,也就三个孩子,到底人太少了,不知道……皇上和皇后娘娘有没有寻思着,多少找几个伴读的孩子?”
邓紫虞恍然了,道:“娘,您是说……四哥的大儿子?”她四哥和四嫂高妤是成亲第二年生子的,长子的年纪和晟哥儿一样,正好今年四岁了。
邓夫人忙忙的点头:“年岁多合适!”
邓紫虞沉默了半天。
母亲想的什么,她心里很清楚。晟哥儿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天坤和晋哥儿,一个是堂弟一个是表弟,这三个孩子一起读书,谁要是去当伴读,便是这三个孩子最好的朋友,从小一起长大,这感情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另外,皇上和皇后在宫里暂时建这个学堂,很明显是为了给太子准备的,今后太子上学也在这里,那么太子的伴读,自然是会在熟悉的人中选择,早一步准备,以后说不定就顺理成章了。
大哥的孩子已经大了,但是四哥的孩子却年纪正好,长子四岁,小儿子今年满一岁,给太子当伴读,正正好。
给太子当伴读,几乎可以说一辈子就稳妥了,只要太子当了皇帝,那么今后的高官侯爵是跑不了了。
虽然皇后娘娘不同意现在就立言哥儿为太子,但其实很多朝臣已经将周围皇长嫡子当成是太子看待了。
邓紫虞估计,母亲还有个盘算,自己的宸哥儿比太子小几个月,也是正正好的年纪,等几年太子读书了,自己的儿子也去当伴读,和四哥的小儿子一起,这样邓家的富贵尊荣就更稳当了。
穆寒是皇上的表兄,他的儿子去给太子当伴读,估计这是不用说就肯定的事情,但邓紫虞确实还没想到这一层,毕竟,儿子才生呢。
如今听母亲已经盘算这件事了,邓紫虞有些愧,想了半天才道:“娘,咱家现在已经……很好了,不用这样算计吧?”
邓夫人一听,脸也涨红了,半天才道:“你还是要为你四哥考虑一下。你相公的身份自然是没的说,皇上眼前的红人……但是你想想,你四哥实在是没这个福分,如今在皇上面前根本一点说不上话,皇上怕是对他的印象淡的很。跟着皇上的那些人,陆光涛不说了,是他们自家人,便是陈凡、谢忱那些人,都……”
“娘,你看你说这些干什么呀。咱们家总不能把好处全占了吧?皇上对父亲难道还不够器重?在皇上眼里,大臣们来说,父亲总算的上的,很器重的一位了吧?”
邓紫虞道。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69章 开始布局
邓夫人叹了口气,原本有些话跟自家女儿也没什么不能说的,邓紫虞是她亲生的,从小就听话,有什么不能说?
不过邓紫虞嫁给了穆寒之后,邓夫人总觉着女儿是有些变了的。原本她这个当娘的应该是最亲的,好些婚后的事情也应该问她这个当娘的,但是邓紫虞并不是如此,反倒是感觉和皇后娘娘倒是亲近的很,有些事情宁可去问皇后娘娘,也不问自己。
邓夫人是觉着女儿变了。
但其实在邓紫虞这边看来,自己哪里有一点变了?只不过有些事情她自己想想就不愿意去跟娘说,说了的话,事情不利于解决反而可能会闹得不好。
她的丈夫是孤儿,邓紫虞就特别谨慎这一点,不想让娘家的人给穆寒有压迫的感觉。
邓夫人连声的叹气,却半天没说话,反倒是邓紫虞急了,道:“女儿说的不对吗?皇上对父亲已经是很好很好了,大小事情都找父亲商议,咱们家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邓夫人忍不住了,道:“皇上自然是器重你父亲,这谁也没说不是。但是,你父亲总有老了的时候,总得为你们这一代人考虑。你大哥和四哥,虽然都在朝廷挂职了,可到底没什么实权,得不到器重……”
因看见邓紫虞脸上还有些不以为然,邓夫人便道:“你不要觉着这不是大事,再过几年,一旦你父亲退了就能感觉出来,咱们家必然是马上就……”想了想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便换了个词:“朝中无人难出头,影响不是一年两年,是一辈一辈传下去的事情!”
说到这里声音免不了稍微大了些:“你看看你四嫂家!她父亲就聪明的紧,小女儿嫁给皇后的弟弟,他的儿子也放在了吏部跟着越侍郎去历练。你大哥和四哥,如今能见到皇上的次数都屈指可数的,以后你父亲要是真的退了,咱们家谁能撑得起来?”
听到这里邓紫虞脸上不赞同的神色更加明显了,她心里想,四嫂的妹妹嫁给皇后的弟弟了,但自己不是嫁给皇上的表哥了?这样的后台还不够硬啊?还想怎么着啊。
就是看见她脸上愈发不当回事,邓夫人说话的强调便更加的强调起来:“朝中有人好办事,这种事情等你年长一些了才能感觉到。咱们府不受重视缩着脖子做人的那几年,你才生下来,小的不懂事,一点感觉不到那时候日子的艰难!一直到皇上有心寻皇长孙了,对咱们才稍微回转了颜色,你是不知道,以前咱们过得是什么日子,京城里那些人怎么看咱们的!”
“好容易皇长孙登基了,咱们家也算是熬来一个爵位,可你哥哥们不争气,不但是自家没一个出息的,就是叔伯家的堂哥堂弟也没有一个是个读书出仕的料子!现在能看往后十年,二十年,二十年以后,只怕邓家想找一个在朝里能说上话的人都没有!”
邓紫虞听着母亲是越说越严重,只能嘟囔了一句:“大哥不是能袭爵吗……”
邓夫人便一直摇头:“三代而止的爵位,又不是世袭的。”说到这里顿了顿。
皇帝册封的爵位也有很多的区别,有世袭的,一代一代传下去,除非绝后,否则爵位可以一直承袭。
也有三代而止的,这种爵位一般是册封给有功劳的大臣,居功至伟的。
也有只册封本人的,一代都不承袭,这种爵位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比如医治延续了皇帝寿命的太医,或者因为巧合救了皇家什么人,皇上只要觉着可以赏赐,便赏赐这种爵位。
但京城大部分正经的勋贵伯爵们,并不把最后一种看成是真的爵爷,他们认为这种的其实是一种空爵,只脸上好看的。
而最后一种,大部分册封赏赐的也是白身之人,普通的百姓之类的。
上一次册封的,除了越承耕和穆寒是世袭罔替的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三代而止的。
穆寒的爵位是世袭的,大部分缘故是因为他的父亲和祖父,那是皇上的舅舅和外祖父,皇上是应该给穆家这个爵位的,而且能够确定,以后可能还会升爵。这一点,京城大部分的官宦心里都有数。
虽说是自己的女儿,不过邓夫人也不能随心所欲。对于封爵来说,其实皇上已经是格外恩厚邓家了,所以她只说了一句,这话就不能继续说下去了,说下去仿佛对这个三代而止的爵位还有不满似得。
邓家能有爵位,邓大人其实已经很满足了,起码三代,自家是侯爵,三代里,孩子们中就不能出一个有出息的?
依着邓家的教养规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邓紫虞哥哥这一代中没什么有出息的,只能说巧了,而且也是好日子过得太久了,对孩子们没有下太多功夫教导。
但是邓夫人没那么心宽,她一想到老爷若是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退了,邓家就算是朝里就没人了,她的心都悬起来了。夫人们在一块儿说的都是这些事情,所以她们有时候反倒比身在朝廷中的男人们还着急。
“不但青宁侯早有布局,便是永昌侯也早有准备了。”邓夫人叹着气道:“人家高大人吴大人比你父亲都年轻十几岁呢,可人家就看得远,现在就开始布置了,给他们十几年时间,儿孙们有出息的多了去了!再看看咱们家,现在忙活都晚了。”
邓紫虞顿了顿,道:“吴大人又怎么布置了?”
吴静英和她关系好,吴家的情况她也清楚,怎么不知道有什么布置?
邓夫人就看着她:“你还不知道?吴家小儿子进户部了,户部一直缺人,吴泽的小儿子这一次考中了三甲,吴大人把他安排进了户部。”
顿了顿又道:“越家二老爷在户部呢。”
邓紫虞眨了半天眼睛,道:“那人家是正经考中科举,寻正途进去的。”
邓夫人就道:“谁也没说他不是正途啊,但是那么巧,正好去的都是越家两位老爷待得衙门?”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0章 盘算的邓夫人
邓紫虞无话可说了。
高家和吴家可能是有一些盘算,但人家儿子也有真正的本事,有能力才能去衙门做事,尤其是吴家的小儿子,考中了三甲,堂堂正正进的户部,就算他父亲不是吴大人,谁也说不着什么。
反过来想想自家的情况,真的是一言难尽。
娘亲生的就是大哥和四哥,大哥从小就纨绔,一直不务正业,成亲了以后被父亲严厉管教,这才好了些,起码不出去胡混了,但真的没什么大出息。四哥要好很多,但也是从小不爱读书,天天的倒是喜欢吟诗作对,花前月下的这些,最喜欢搞什么诗社、画社的东西,精力全都在这上头。
父亲就是有自知之明,才没让两个哥哥出仕,只挂了闲职而已,不求多有出息,只求不惹事就行。
想到这里,邓紫虞也连连叹气起来。
邓夫人道:“想来想去,你哥哥们这些是靠不住了的,只能往下看,你大哥的儿子倒是看着聪明,你爹也决定了,再过几年就叫他正经去参加科举,走正途!至于你四哥的孩子……这不是年岁正好吗,当个伴读,从小一块儿长大,那以后的前途就无量了……别说咱们家这样的关系,就算是朝里头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只要家里有一岁到五岁嫡子的,现在不都开始琢磨?”
一顿又道:“再说了,这也不是选太子侍读啊。晟哥儿就算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那也只是皇后的娘家人,如果不是进宫读书,还拜文大学士为师,估计也不会有伴读这回事。”
邓夫人说着道:“若是在等几年,太子四五岁的之后,那时候怕才是正经选侍读,哼,到时候看吧,那才是抢破了头呢!”
邓紫虞下意识的扭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你不用担心你儿子,几年后成为太子的伴读,那是天经地义的。说起来,他可是太子爷嫡嫡亲的弟弟!皇上嫡亲的亲戚,在世的不就只有穆寒了?”邓夫人道。
她这话当然夸张了不少,再怎么也是表亲,哪里就成了嫡亲了?她是为了强调一下。自家母女,邓紫虞自然知道母亲这话的意思,但还是有些窘,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心里头格外的不愿意起来。
这就是有些事情她不愿意跟母亲说的缘故。
想了想,只能道:“那我也只能和相公说,看看他的意思,他点头了才行。”
邓夫人赞同的,点头道:“这个当然了,如果穆寒能答应,他去跟皇上说,比你跟皇后说更好,如果你们都去说,一个跟皇上说,一个跟皇后说,那就更好了。”
邓紫虞还没说呢,只听母亲这样说都觉着窘迫的不行了。就好像自家来不及了一样,简直……太难堪了。
当然,这话她没说出来,免得伤了母亲的心。
邓夫人虽然迫不及待,但她教养好,所以平常是看不出来的,甚至于别人还觉着她端着,凡事不急,好像胸有成竹的样子。
也只有到了女儿跟前,才算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穆寒说到底在邓家长了几年,穆寒一直都将邓荣生看成是恩人,所以只要女儿答应了,女婿那边必然是会将事情做成的,这一点邓夫人很放心。
说完了这件事,邓夫人心里也松了口气,在这边又陪了女儿一会儿,天黑之前告辞回去了。
前院差不多也喝酒到了天黑前,那些客人们才告辞回去。
穆寒浑身酒气的回到了屋里,没等邓紫虞捂鼻子,他很自觉的赶紧去小屋洗了个澡。
出来了看见妻子已经将床铺铺好了,她躺在榻上,婴孩儿就在身边躺着。
穆寒过来小心的将睡觉的儿子抱起来,在脸上亲着,心里头那种满足,这辈子都没感受到过。
迷迷糊糊的邓紫虞被惊醒了,睁看眼睛看见他,便轻声道:“小心些别吵醒了。奶娘刚刚要进来抱,我都叫等一会儿,你在前面喝的也太晚了些。”
穆寒笑,轻声的道:“高兴。”
抱着儿子看了好一会儿,直到邓紫虞将奶娘叫进来,让将孩子抱出去,这才很不舍的把儿子交给了奶娘。
看见邓紫虞从榻上蹭下来,他便过去一把抱了起来,笑着道:“我抱你过去,不用穿鞋麻烦了。”
将邓紫虞抱着放在了床上,穆寒却又没马上松手,搂着腻腻歪歪的,低低的笑,伸手在她身上乱摸着。
邓紫虞红着脸躲着,小声道:“你要是想……我不是说过,外面的丫鬟……”
穆寒跟着上了床,搂着她:“又提这个?”搂着她要躺下。
邓紫虞坐着看着他,欲言又止的。
穆寒很聪明,马上想到了,道:“是不是岳母又给你说了让你贤惠的话?我不是说了吗,这是咱们俩的事,岳母那边的话,你听的时候点头就是,但如何办,还是按咱们自己的意思。”
邓紫虞叹气,道:“说了好多呢,这也是……其中的一些叮嘱。原本有身孕的时候就该分房睡的,母亲说……”
穆寒懒得听这些,伸手把她搂过来:“这话都说了快一年了,从避暑山庄回来就一直说。我要是真的想要,总不会等到这个时候。”
邓紫虞仰着脸看着他:“娘说,你们这些男人……哪有不吃腥的猫,如今个个倒好像贞洁烈女似得,其实都是因为皇上如此,你们都想学皇上。”
穆寒‘噗’的笑了道:“皇上也没说大臣不准纳妾啊,也没让人要学他。”说着搂着她:“好了别说那些无关紧要的,赶紧睡吧,今天累坏了。”
邓紫虞忙拉着他:“别,别,还有一件事……更重要的一件事。”
刚要躺下的穆寒不得不再次的坐好,看着她开玩笑:“多重要?比给我纳妾还重要?”
邓紫虞还没说脸蛋先涨红了,有些窘然的道:“娘说……是晟哥儿,嗯,晟哥儿和晋哥儿他们要上学了,如果在宫里的话,那是不是……和皇子们一样,要有太师太傅的,要有……伴读?”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1章 想当伴读
穆寒眨巴了一下眼睛,明白了。
“谁的孩子……老四?”他在邓家住了那么多年,还当了那么多年的三爷,自然是最清楚邓家的事情,一想就想到了。
邓紫虞涨红了脸,他既然全都猜到了,也就全说了:“母亲的意思,是想让四哥的大儿子跟着晟哥儿和晋哥儿一起读书,当个伴读,小儿子的话,若是以后能给太子当伴读,就更好了。”
一顿马上又道:“我也不知道这只是娘自己的意思,还是父亲也是这样想的。”
穆寒脸色稍微的严肃了些,想了一会儿。邓夫人的性格他还是很了解的,确实是比较精明的妇人,精明能干,是邓大人的贤内助,邓大人有些事情都要听夫人的。
当伴读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如果是在外面的学堂,不管是世家府里的,还是公办的塾学,有名的私塾等等,直接去就是了,根本不用和任何人说。
但是晟哥儿和晋哥儿是要进宫学,且是皇上出面请的文大学士当这个老师,所有人心里都应该清楚,文大学士今后的这个太子老师是当定了的,只看具体什么职位了。
晋哥儿便也罢了,说起身份来,晟哥儿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镇国公唯一的儿子,如果能成为他的伴读,跟着文大学士学,那将来的出息基本上也可以定了。
所以这件事一旦有了风声,朝里的大臣们也就马上走动了起来,这段时间来穆寒这边打听的,请他走动的人就不在少数。
在外面,穆寒并不是好说话的人,再加上一直冰冷着脸,所以很多人都有点怕来求他办什么事,这也正好了,穆寒根本就不想帮别人办事。
说些与现在不相干的话,基于他的身份,朝里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但又因为穆家只有他一个,并没有形成如越家那般一个庞大家族的势力,所以很多人看待穆寒,恭敬,但也暂时不会当成威胁。但看待越家就不同了,有些人已经将越家当成威胁了,至于什么人,身为越家大老爷的越承耕心里应该很清楚。
“这也没什么,我和皇上说。”穆寒想了一会儿,道。
这当然不可能没什么。这话即便是穆寒也很难开口的,所有的人都盯着,他是皇上的表兄,不但没有为皇上分担一些,反倒还要去增加皇上的选择难度。
但对于邓家,邓家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穆寒做得到,他都一定会做到。邓家于他来说,不但是救命恩人,是抚养了他的人,也是他心爱的女人的娘家,对邓家的事情他说不出来半个推脱的话。
邓紫虞叹气道:“我知道这不可能没什么。皇上可能都快要被这些事烦死了。试想谁不想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宫去当伴读?给谁这个恩典?给的自然荣耀,不给的伤面子是小事,心里头会觉着皇上不器重。有些就更要想尽办法钻营,有些怀恨在心,有些颓丧了影响仕途……皇上要考虑的方面多了,怎么可能没什么。”
穆寒搂着她还是躺下了,在她脸上亲了亲,道:“别想那么多了,岳母开口了,这事就尽量办到。你也知道,岳父岳母其实已经很在意咱们了,很多事情便是为难也没有来找咱们,所以你也别想太多。”
邓紫虞心里又有点担心,又有点甜蜜,想问问如何办到,但是料想穆寒现在也未必就有把握,问的太多反倒是更叫他着急,于是忍住了,过了一会儿将自往他怀里靠了靠。
……
如果不是穆寒来跟林炤说,邓家的孩子想来当伴读,林炤暂时还想不到,朝里头因为这件事已经活络的快要成一锅烧开的水了。
毕竟朝里的事情已经很多了,公事都办不完,哪有功夫想那些?
听穆寒一说,林炤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四五岁的孩子也没定性,一起读书挺好的。”他还希望能多一些孩子陪着晟哥儿、晋哥儿几个长大,一起玩耍,多好。
说着看见穆寒欲言又止的样子,林炤一转念便明白了,道:“只怕不止是邓家的孩子,还有别的人找你的?”
穆寒道:“找臣的不少,不过臣也没答应……”
林炤恍然了:“若是这个口子开了,那就要做正经的选伴读,不然大臣们又嘀咕。”
这会儿他已经想到了。
只要答应某一个人家的孩子来当伴读,那么就必须按照正经的规制来进行审核,不然的话,大臣们便有话说。这已经不是自家的事情了,谁都会将这一次的伴读当成是几年后太子遴选伴读的例子,如果这一次不严格,那么下一次就乱了。
林炤就道:“此事我和皇后商量一下。至于邓家的孩子,最后会让他来给晟哥儿当伴读的。”
他是知道,邓家对穆寒有恩,所以邓家说了什么话,穆寒是绝对不能推脱的,而且最好是一定做到。
穆寒感激的忙行礼:“多谢皇上。”
这天林炤忙完了,回到坤宁宫就和越绣宁说了这事,越绣宁道:“正好,今天小姑进宫也说这件事,这几天去他们家找的人多的很,上至侍郎尚书,下至主事郎中,全都是这个意思,想让府里的嫡子来给晋哥儿当伴读。”
陆光涛和越榴红夫妻认识的很多都是小官小吏,这些人在他们面前能说上话,当然觉着不容易,这也是皇亲呢,所以自然是能找的全都去找他们。
林炤听了摇头:“这么说,找岳父他们的人应该也不少。”
一些侯爵勋贵的对这种事情更加的上心,这种贵胄府里的孩子,一般来说都不会去走科举正途,给太子或者皇子们当伴读,以后就和太子、皇子们是有交情的,那么想当官的就非常容易,高官厚禄都不是问题。
太子侍读本就是官职,如果能当上太子侍读,那就算是朝廷的官员了,长大之后调任别的职位顺理成章。
这才是大部分的贵胄会选择的道路。
所以,一听说镇国公的孩子进宫读书,这些人全都活络起来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2章 侍读
“父亲并没有说过,母亲和姥姥昨天还进宫了,也没提这事。倒是说起晟哥儿读书的话,母亲反说在宫里读书是不是太麻烦,牵扯太大,不行就在家寻个先生好了。”
越绣宁当时跟母亲说了,皇上连先生都请好了,自然就在宫里读书,不好改变的。当时她并没有想太多,料想母亲就是这样的性格,生恐麻烦到了自己。
今天才知道,想来应该是有人不停的去找父亲或者母亲,母亲就觉着,孩子读书的事情闹得这么样的复杂,她就担心起来了。
但皇家的事情就没简单的,任何一件事都不简单。
越绣宁今天听了小姑说,才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等小姑走了她叫来了尚宫局的尚宫询问,关于伴读的事情,这才知道,这里面大有文章。
遴选侍读,其严肃的程度一点不亚于后宫选美。只要是抱着送人来参选的想法的,那么都是有一样的心思。不同的是,侍读是给太子选陪伴的人,但因为全都是孩子,因此可能比选美还复杂。
而有些人会将这两次选择当成是晋身的机会,或者一些人当成是稳固身份的机会。
“不错,选伴读也是有一套正经的规定的,若是言哥儿以后选伴读,礼部、宗人府是要一起协商的,选出来的孩子还要过了太子太师等人的眼,合适才能留下。这些孩子一点选定了也有官职,叫太子侍读。只不过这一次是给晟哥儿和晋哥儿选伴读,所以倒没这个称呼。”
林炤道。
这些越绣宁听尚宫局的人说了,道:“我听尚宫局的人说,太子侍读其实就是替太子挡罚的,太子调皮捣蛋了,不好好读书了,太子太师教训的就是侍读。各人家的孩子不是心肝宝贝?怎么舍得让进宫给太子太师打?”
林炤听了好笑:“这还用说吗?好处大了去了……”
越绣宁也笑了,点头:“我当然知道好处大了去了,只是抱怨一句而已——如果换成是我,我就舍不得。”
这是当然了。
林炤笑着道:“也不全都是想当侍读的,和你一样想法的人自然是有,仁宗的时候,选中了文渊阁大学士的孙子当太子侍读,人家就不愿意。因着府里头就那么一个孙子,两代单传的,人家舍不得。可偏生的聪明,三岁就识字,五岁就能做文章了,仁宗实在是看好了,亲自和大学士说的,又吩咐了太子太师几位,绝对不能打骂孩子,最后才同意。”
越绣宁一听便笑了:“就是嘛,这才是人之常情。不管是宫里选美还是选侍读,都是把自家的利益放在了个人之上,选美也就罢了,选侍读,那是把孩子往宫里送,正常点的肯定心疼。”
而且,侍读必然都是府里的嫡子嫡孙,甚至嫡长子嫡长孙。
林炤笑着点头,过了一会儿又接着刚才的话题,道:“这话一放出去,倒成了正经一桩事,家里头有年岁相当的嫡子的全都坐不住了,若是随随便便还真不行。”
一顿又道:“至于邓紫虞四哥的儿子,我已经答应了,不管如何都会选中了他。”
越绣宁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林炤想了想,道:“既然已经如此了,就只能正经的遴选侍读,人数不能太多,文大学士那边也不能一下子教太多的学生,四个左右应该可以,加上晟哥儿和晋哥儿,一共六个孩子。”
又想起来了,忙问道:“天坤愿不愿意一起来学?”
越绣宁摇头:“不愿意呢,他都**岁了,嫌晋哥儿他们太小了呢。再说了,在国子监童学院,他也交了些朋友,不愿意来宫里受拘束。天泽的意思也是别让他来凑热闹了,虽然文大学士肯定是知识渊博,但既然是给晋哥儿和晟哥儿启蒙的,天坤来肯定就不合适,但要是让文大学士单独的教授天坤,想来必然是太累,也不合适。”
说着已经笑了:“天泽愈发懂事了,说的这番话很有道理。”
林炤听了也挺满意,笑着点头:“不错,天泽想的很周到,说的也周全,是很懂事了。”他还琢磨着跟天泽寻个什么事情做,但是考虑他年纪小,或者等下一次科举之后,不管考中没考中,都可以先进朝廷做事了。
说到这里又问了句不相干的话:“天泽的婚事该定了吧?”
越绣宁点头:“定了,今年底定亲,明天初或者中旬成亲,只看好日子了。”
林炤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就确定了按照礼部和宗人府的规定,让他们去选。宗人府那边,皇上给暗示了一下,永定侯府四爷的嫡长子,还是很不错的。
圣旨一下,宗人府和礼部便忙碌了起来,越绣宁算是亲眼看见了一次遴选的过程,确实,真的是不亚于后宫选美,各家孩子什么性情,什么年岁,爱笑还是爱哭,调皮不调皮,现在已经学了四书了还是五经了?
这些全都一一查问。
一旦交给了宗人府和礼部,那些想让孩子当伴读的便去找宗人府去了,来寻越榴红他们的人便少了很多。
经过了两个月左右,最后选了四个孩子。
邓紫虞四哥的长子,卫国公嫡次孙,平原侯长孙,吏部尚书王安溪长孙。
五月,镇国公递了请封的折子,请求皇上册封越璞晟为镇国公世子。
册封晟哥儿为世子,这事理所当然的,吴玉年纪也大了,应该是不会生了,越承耕也没有纳妾的打算,便是纳妾了,庶出的也没有成为世子的可能性,所以镇国公世子原本就是晟哥儿的。
镇国公在儿子周岁的时候曾经想过请封的事情,因为有人说,孩子太小了别给太多尊荣,免得孩子担不住反倒是折了寿数,就因为这个才耽搁了。不过所有的人都知道,晟哥儿必然是镇国公府的世子。
林炤收了折子,跟越绣宁商量了一下,还专门让钦天监选了个吉日吉时,令德公公带着册、牌碟等去国公府宣旨册封。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3章 谢恩
四岁的晟哥儿胖乎乎的脸蛋上带着严肃,恭恭敬敬的跪下磕头行礼。
吴玉还在笑,越绣宁早站起来将晟哥儿抱了起来,笑着道:“好好,晟哥儿真懂事。”
小家伙挺胖的,越绣宁只能坐下,将他放在自己腿上才行,不然站着根本抱不动。示意吴玉也坐下,笑着问道:“父亲?”
吴玉坐下了,满脸都是喜色,眉梢都挑起来了,点头笑着道:“原本你父亲带着进宫谢恩,我就不来了,你父亲又说怎么也得来坤宁宫磕个头,便让我带着。”
越绣宁将晟哥儿头上有点歪了的发冠给正了正,道:“经常带晟哥儿进宫来,我也常想他。”
说着问晟哥儿:“晟哥儿,如今可学认字了?”
晟哥儿忙点点头,以为比较胖,腮帮子的肉跟着忽悠悠的:“晟哥儿认识十个字了。”说着将自己的手指头全都张开,表示这是十。
吴玉‘噗嗤’笑了,道:“他认识的字很多,只是数数只能数到十,所以不管说什么,最大的就是十。”
越绣宁也笑,点头道:“算术也很重要,我跟皇上还在商量呢,文大学士教授文史,算术也得找个好点的先生。”
“学算术做什么呀,晟哥儿又不做生意。”吴玉笑着道。
越绣宁好笑:“算术的用处大了,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只算算账?”
正说着,蕤姐儿从外面跑着进来了,叫着‘小舅舅’,一看见母亲抱着,顿时小脸上就露出惊讶的神情,跑过来使劲往越绣宁身上挤,伸手拉着晟哥儿:“小舅舅,你下来,下来。”
瞧她的小模样是吃醋了,自己的娘抱着小舅舅呢,大人们顿时被逗得哈哈哈的笑,晟哥儿被拉下来了,但是他脾气好,而且年纪小还惦记着玩,拉着蕤姐儿的手往外走了两步,就看越绣宁。
蕤姐儿就道:“娘,我们出去玩啦。”
越绣宁好笑的点点头,看着他们出去了,吴玉跟在后面嘱咐着让丫鬟们跟紧一点。
“晟哥儿封了世子,就不知道对孩子们是不是好事。”
等孩子们出去了,屋里静了下来,只有母女俩了,吴玉脸上的笑容才收了收,叹气道:“不是我矫情, 父亲跟我商量的时候,我就嘀咕了,以后……也不知道好不好。”
如果越绣宁不是很了解自己的母亲的话,估计根本就听不懂她到底想说什么,听她这样说想了想,就知道她担心什么了,道:“娘,你是担心小姑和小姑夫?小姑夫没有封爵,怕晋哥儿和晟哥儿在一块儿,被人提醒身份不同?”
吴玉就点头:“我可不希望那样,孩子那么小,他们兄弟关系多好啊,再要是因为这个有了隔阂……”
越绣宁好笑的摇头:“娘,您真是想的太多了。封爵的事情,林炤跟小姑夫说过,问过他的意思。如果凭着亲戚关系,封一个爵位没有问题,只皇亲国戚这重身份就够了,谁也说不着什么。是小姑夫自己不愿意的,觉着那样不够体面,等有了功勋的时候再封,体体面面的才好。”
吴玉一听就道:“以后……还能有什么功勋啊?该办的人都办了。”
越绣宁摇头:“您要是这样认为就太心宽了。”正好,昨天林炤还和她说起来了那个赵明玉。
当然,这件事目前来说还在等待时机,所以她不会和吴玉说,免得她担心,继续道:“就算没有打仗的事情,朝里头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小姑夫立功的机会多的很。”
顿了顿又道:“再说了,只要身边的人不多嘴,晟哥儿和晋哥儿那么小的孩子,能知道什么身份区别啊?他们要是明白,那就是身边的人挑唆的,所以,两个孩子身边服侍的人,各人是什么性子都要查问明白。”
吴玉一听就点头:“这个是自然的,这个已经说过了,没有问题。”
晟哥儿身边服侍的这些人,尤其是奶娘,当初选的时候就特别的严格。这些事情从一开始越绣宁就说过很多,所以越家的人选奶娘,从一开始就抱着那种想法,这就是帮着自己照看孩子喂养孩子的,其他的绝对不能多让奶娘插手,尤其是对孩子的教养什么的,绝对不能让奶娘去多嘴管。
平常如何对孩子们,自家的妇人们坐在一块儿聊天的时候经常说,越绣宁就强调这一点。孩子虽然让奶娘和丫鬟们照看,但是当母亲的也得多照看,多和孩子亲近。
有句话说的,奶娘就是半个娘。越绣宁说,可以让孩子将奶娘当成半个娘来孝敬,但是绝对不能让孩子真的把奶娘当成了自己的半个娘,凡有什么心事都去跟奶娘说,忽略了自己的亲娘。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不是孩子的错,孩子只是一张白纸,如何教导他,他就如何学,大人说应该这样,他便会跟着这样。所以,如果孩子真的将奶娘当成了娘,那也是因为亲娘忽略了他,每天陪在他身边的是奶娘,孩子当然会跟奶娘亲近。
这些话越绣宁一再的说,越榴红、吴玉等人听了一开始还笑,那时候越绣宁还没有孩子呢,懂的倒是多。越绣宁自然是说,她看的比较多,京城的这些大户人家,有些夫人们生了孩子就直接交给奶娘带大,那孩子可不就是跟奶娘亲?
别说一些大户人家,就算是当皇帝的,也有这种情况,当然那样的话情况复杂一些,不就有一位皇帝从小是奶娘带大的,登基了之后对奶娘百依百顺,那奶娘原本就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愚妇,就因为皇帝听她的话,于是插手朝政,试想一下,这样的人能怎么管理朝政管理天下?不用说了,朝廷乌烟瘴气,天下大乱。
这都是教训。
妇人们也不知道越绣宁说的是哪个皇帝,但是听她这样一说,倒是全都记在心里了,也谨慎了起来。
所以越家的很多事情,在朝里头都是很独特的。背地里被人议论,当然这些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背地里自然是会被说成是乡下出身的人,自然没那么体面不懂那么多的规矩。
不过这些人的议论,越家也不在乎。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4章 逼反
母女俩说了一会儿话,吴玉就叫人去把晟哥儿找回来,告辞回去了。
晟哥儿册封世子,府里必然是会有人去贺喜,就算是越承耕不想办什么喜宴,只怕去的人多了,也不由他。更何况,中年得子的越承耕说不定也想庆贺庆贺呢。
蕤姐儿因为小舅舅回去了,她自己没意思只好回来了。
洗了个澡就坐在床上和言哥儿玩,言哥儿躺着踢蹬腿儿,蕤姐儿嘴里嘀嘀咕咕的躺着,正好躺在了言哥儿脚下,言哥儿不时地踢两下,正好提在她脸上,小家伙不觉着疼,而且专注于自己说的什么,也不在意。
林炤回来就看见这一幕,顿时好笑的看越绣宁,越绣宁拿着本书坐在对面,书是翻开的,但却真的没看几眼,一直就在看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心里头快要笑翻了,就是因为不想打搅两个孩子,所以一直忍着。
就这么看一天她也不会觉着无聊。
林炤洗了手脸出来,越绣宁便笑着问道:“父亲说没说办喜宴的事?”说着看见他脸上一怔,忙道:“就是晟哥儿册封世子啊。”
林炤恍然了,摇头:“没说,我也没问。”说着看了看床上的女儿和儿子,示意宫女们照看,拉着越绣宁从里屋出来了,来到了正堂屋。
“怎么了?”越绣宁有些怔然。
“赵明玉的父亲兄弟已经到了。”林炤道。
越绣宁一下恍然了。
松江府的卢王府里逃了几个下人,其实就是赵明玉的家人,京城这边很隐晦的通知了他们赵明玉的事情,让他们来京城这边找赵明玉,所以他们抽空跑了。因为卢王查的严,最后赵明玉的母亲不得不牺牲了自己,引开了追兵。
京城这边的人是不能出面的,皇上还要做出一无所知的样子来。
而赵明玉的家人逃跑,也是做出因为赵明玉事情没有办成,他们担心受连累因而逃命的样子来。
一开始是往南方逃,做出就打算跑的越远越好的样子来。
京城这边一直在盯着卢王府的动静,卢王府的人果然是一路往南边追去了。但实际上,赵明玉的家人往南跑了一段时间之后先找地方藏起来,然后换装往北走,来京城。
逃命的路肯定是非常的曲折,所以半年多,才来到了京城。
“你今天跟父亲商量的是这件事?”越绣宁问道。册封世子是今天最高兴的事情,但是林炤却没说,显然是说别的事去了。
林炤点头:“卢王、孟王两王,是皇族、亲王、还是双胞胎,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要动其中一个,必然会被另一个攻击,所以要动手就要两个一起动。”
越绣宁明白。亲王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虽然因为皇帝的忌讳,每朝每代对亲王的防备都是非常严的,周朝更是制定了很多的规制,亲王的亲兵、侍卫等人数都是有限制的,就是防备他们有反心。
但亲王是皇族最亲的血脉,一旦皇上有什么意外,没有子嗣的话,皇室的继承人就得从亲王之中选择,所以,亲王也是朝廷重点保护的人。
卢王和孟王是高宗之子,高宗距现在也就是五代而已,林炤父亲没有当皇帝,只是追封,所以严格说只传了四代皇帝。如果林炤要动这两位王爷,朝里的老臣们只怕没那么容易会同意。
所以一定要确凿的证据。
“赵明玉一家都过来了,他们手里应该有些证据?”越绣宁问道。
林炤想了想,道:“现在证据不是问题,赵明玉还是很有心计的,很早的时候就跟她父亲说过了,在卢王府也得留后路,所以赵明玉的父亲逃走的时候带着一些东西,我也看过了,可以算铁证如山。”
越绣宁马上也明白了:“现在就是犹豫怎么动手?毕竟是两王,稍微弄得不好,他们感觉到灭顶之灾,那么必然会造反?”
林炤点头:“对,现在就是不想把他们逼到那个地步。松江府是富庶之地,青州府又是山水四通八达的地方,卢王和孟王手里必然是要银子有银子,要人有人。二皇子的事件,给其他人是警醒,给他们同样也是,他们既然做出了一些事情,自然会考虑最坏的后果。”
越绣宁不由得蹙眉,确实,如果真的逼反了卢王和孟王,对江山社稷黎明百姓是一种伤害,对林炤的名誉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最怕就是今后的史书上写,林炤这位皇帝继位了之后,先杀了自己的二叔,然后又杀了亲王,谁谁谁的,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
就算是奉传位诏书继位的,也怕因为造反的人多,而引起一些谣言。
这是其一,其二,林炤登基本就没几年,先后就有二皇子、卢王、孟王造反,这对他的名声很不好。
“父亲怎么说的?”越绣宁问道。
林炤道:“也说要谨慎,最好不要逼反了他们。高北辰的意思,是用计将卢王和孟王骗进京城来,然后抓了。只是目前来说,孟王尚无证据,没有证据,我就不想牵扯他,强行扣上帽子,但若是将卢王骗来京城抓了,孟王心里不服,说不定就有了异心。”
这都是很有可能的。
越绣宁想了想,道:“我觉着高北辰的办法倒是可以,想个什么理由,将王爷们请到京城来,然后当面的揭穿了卢王的所作所为,将他拿下。孟王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他参与了,那自然是不会牵连他。若是他心中不服,回去了有什么准备,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未必会发生,咱们不能因为没发生的事情就怀疑,当成已经发生的给人治罪。但如果真的发生了,到时候再想应对之策。”
林炤想了想,点头:“行,那就如此。”再找近臣们详细商量如何具体办理。
这个办法应该说是比较稳妥的,避免先行逼反了卢王,而一旦拿下了卢王,孟王一个人做什么事情会有顾忌一些,就算是心中不满,但未必会到造反的地步。何况,卢王的下场他亲眼看见的,会一定选择报仇这条路吗?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5章 年岁到了
下午林炤去御书房,越绣宁抱着言哥儿在屋里踱步,蕤姐儿睡午觉,言哥儿却睁着眼睛好奇的东张西望也不睡觉,越绣宁只好一直哄着他。
外面,几个宫女不知道说什么事情,一直在嘀嘀咕咕的,其他的人声音小的听不见,只有小豆的声音能听见,悉悉索索的。
言哥儿脸蛋肥嘟嘟的,一双还有些婴儿肿的黑漆漆的眼睛终于也一合一合的,小人儿困意十足,却又努力的想睁开眼睛,不知道到底好奇什么。
越绣宁轻声的哄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哼着什么,过了很久,言哥儿才算是睡熟了。
越绣宁将他小心的放在了里屋的床上,又去榻上看了看蕤姐儿,给她盖上小被子。
蕤姐儿睡觉不老实,绝对不能让她和言哥儿睡一起,不然的话一个翻身就把言哥儿给吵醒了。
从里屋出来,看见只有小豆一个人在屋里小杌子上坐着打瞌睡,其他的几个宫女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
越绣宁刚要去给自己倒杯水,小豆就惊醒了,一看她在桌边,忙起身过来给她倒水,轻声道:“娘娘,您不睡会儿?”
越绣宁摇头:“不困。”哄孩子的时候,一开始特别困,觉着自己可能快睡着了,但等把儿子熬得睡着了,她自己的困意已经过去了。
“你刚刚还精神的在外面嘀嘀咕咕,这会儿又困了?困了就去睡会儿吧,现在也没事。”越绣宁道。
小豆忙摇头:“奴婢不困……”一顿讪然:“就是坐下了就想打瞌睡。”
说着脸上便露出神秘的样子来,小声的道:“娘娘,您知道奴婢们刚刚在说什么?”
“说什么?”越绣宁喝了一口水便放下了,白开水太淡了,想喝茶,但是喂奶期间不能喝,只能琢磨着喝什么果汁一类的。
小豆轻声道:“尚宫局的找了谢嬷嬷,偷偷的问雨花的岁数,叫谢嬷嬷身边的人听见了,又传到了雨花的耳朵里,刚刚都难受起来了。”
越绣宁惊讶的看着她,道:“尚宫局为什么问雨花的岁数?”但其实这话没说完她就已经恍然了:“雨花二十几了?”
“二十三岁了。”小豆道。
越绣宁一听就松了口气,刚要说,这不是还没到出宫的年纪?但是马上又想到了,虽然没到,但也快了,宫里头如今对于宫女、嬷嬷的管理已经很规范了,谁的年岁离出宫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了,便会调派人来接替,先跟着学一两年,这样出宫的人走了,也不至于她以前的那摊子事情没人接,一下子乱起来。
“谢嬷嬷还没找雨花?”越绣宁问道。
小豆摇头:“没有呢。”说到这里欲言又止,仿佛是有话要说,但又不知道该不该说。
她跟着越绣宁好几年了,越绣宁对她还是很了解,从小毛躁丫头变成现在这个自己身边的大丫鬟,小豆尽管成熟了,也比以前稳重些了,不那么一惊一乍的,但其实性格并没有变多少。
乡下人那种热心肠,她就一直保持着。当然了,在宫里头也有很多心思不单纯的,有些看见小豆在自己身边时间长了,自己很愿意听她说些什么,因此利用她的,这种人也不少。
小豆吃了几次亏,也长了些心眼。
但热心肠没变,对越绣宁又是特别的忠心耿耿。凡事雨花那几个还犹豫跟不跟自己说,小豆基本上是竹筒倒豆子,全都会说。
所以越绣宁如果想知道什么事情,问问小豆就行了。
“说吧,你想说什么说吧。”越绣宁暂时不喝果汁了,又喝了一口白开水。
小豆马上就道:“是这样的娘娘。雨花以前和我说过,那时候还没到出宫的年纪,但是看见宫里好些人到岁数就走了,她也有些担心,就说,到时候便是将她留下在外面做个嬷嬷都行……我就问她,当嬷嬷要如何?她说,也不用如何,只要都在宫里做事就行了。”
越绣宁想了想,明白了雨花的意思。
雨花的意思没说出来,但其实她是想主子给她做主配人,然后夫妻俩依然在这里做事。
当然了,越绣宁也理解。如雨花、小豆这样的人,被家里人卖了,如果放出宫去,她们未必想回家,回家了还担心会不会再次被卖,再说了,出来多年跟家里人就和陌生人一样。反倒是在主家长大的,对主家有感情,当然是希望能够依附主家过一辈子。
这样的事情,在寻常的大户人家很常见,内院的丫鬟年纪大了,主子做主配一个外面的小厮,因为成亲了就不能住在内宅了,所以做的事情也会调整一下,在外院做事。
雨花说她当个嬷嬷什么的,意思就是这个。
越绣宁想了想,道:“这也不是不可以啊,只是……”和大户人家不同,宫里服侍的,外间就是太监。如果想配人,只能选外宫门那边的侍卫和禁卫。
但侍卫和禁卫是有官职的人,并不是卖身的下人,他们的婚事自然有他们自己父母做主,越绣宁不能说把雨花配给谁就配给谁。
“雨花自己有相中的没有?”她问道。
小豆难得沉吟了一下。
越绣宁看她还如此故作稳重,好笑的道:“有就有,说出来我看看是谁,你们几个跟了我多年,便是自家的人,到了岁数正经说个亲事,陪一副嫁妆。”
小豆想不到娘娘将话拐到了自己头上,脸一下就红了,摇头道:“奴婢不知道,只感觉好像是……有那么点意思。”说着忙看越绣宁:“宫里头宫规严格,奴婢真的不敢说雨花有这个心思。只是……她出宫了确实没地方去。”
看样子,在管理她们的宫规面前,小豆也很谨慎,不敢乱说话。
越绣宁想了想道:“宫规是这样规定的,我也不能鼓励你们什么,这样吧,此事我想想,雨花想留下,自然能留下,不是什么难事。”主要就是该考虑亲事了,看看亲事如何办。
小豆一听脸上露出喜色,忙点头:“是!那奴婢……跟她透露透露?”
越绣宁好笑:“可以,免得她心神不宁的。”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6章 宫女的婚事
小豆很高兴的福福身,顿了顿又道:“娘娘,雨花要是走了,您身边就少了人,要不就将外面的依依调进来吧,她挺好的,和雨花一样也很稳重。”
越绣宁这才想起来那个叫童依依的,便问道:“她家的事情处理好了?”
小豆脸上便显出来不屑:“能有多麻烦啊?她那个钻进钱眼里去的娘,就是要银子。依依每个月的薪俸给她娘,那婆子就满意的很,也不会闹,还生怕依依没了这个差事呢。”
越绣宁道:“这是你和谢嬷嬷商量,谢嬷嬷会找尚宫局的人说,这段时间正好在调配女侍卫,一起调整就行了。”
小豆忙福身答应。
越绣宁身边的女侍卫一直在选择中,徐玉谷最近就一直忙这件事。到底是不好选的,身世清白特别放心的,武功不怎么样;武功好的,又不是那么的放心。
再加上还要考虑能不能住宫里,家里离得多远,成亲了没成亲等等这些问题,所以想要选出来很合适的不容易。
不过越绣宁自觉着并不着急,所以也不让尚宫局的人去多给女侍卫们一些规定,比方说不让人成亲了,或者不让人住家里了,要求进宫和宫女一样等等,这种的情况都不允许。
所以才难选。
横竖最近不出门,慢慢选就是了。
越绣宁还没有给身边的宫女安排过婚事,在府里的时候也没有哪个丫鬟至于让她费心安排,所以小豆说了雨花的事情,她还真的琢磨了半天。
蕤姐儿醒了之后,言哥儿跟着也醒了,给蕤姐儿洗了脸,抱着言哥儿,越绣宁带着两个孩子要去逛花园,刚出门正好林炤就回来了,这会儿还早,不到用晚膳的时候,林炤急匆匆洗了个手脸,忙出来抱着蕤姐儿,夫妻一起去转转。
越绣宁便问禁卫和侍卫们谁没成亲?
林炤还被问的一愣,好笑的道:“没成亲的多了,我又不是他们父母,谁没成亲我也没问过啊。”
越绣宁就道:“雨花今年二十三岁了,再过一两年就到了出宫的年纪。”
林炤一听有些惊讶:“你身边的……也放出宫吗?”
越绣宁摇头:“我也没想呢,这不是才遇上这种情况吗。估计尚宫局那边一样也不知道我的意思,所以没提呢,只是跑去和谢嬷嬷商量,结果话又传到了雨花耳朵里,雨花是没地方去的,所以想留在宫里,但也不至于不成亲……”
说到这里,林炤已经恍然了:“所以请你做主?只是外间都是太监,要配人就只能找禁卫或者侍卫?”
“可不。只是禁卫侍卫们都是官身,他们的婚事想来……”越绣宁想了想,道:“愿意不愿意娶宫女,这也是个问题。”
婚事来说,越绣宁向来主张是双方愿意,女方的意愿很重要,但男方那边同样也得情愿啊,不情愿的话,越绣宁是不会去强迫的。
不能大男子,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成了大女子。
林炤点头:“似乎还没有你身边的哪个丫头嫁给侍卫们。”
对呀,还真的是没有。越绣宁还没给身边的人操心过婚事,跟在她身边的,也就是小豆、雨花这几个时间稍微长一点,但是和一般的大户人家比,也不长,因为越绣宁并不是从小就用丫鬟的人。
“要不你找陈凡问问?”她道。
林炤想了想,道:“若是谢嬷嬷已经知道了,就让谢嬷嬷去问好了,咱们俩都别出面,免得让他们觉着压制,陈凡就以为一定要找出来一个。必然是寻没成亲的,但即便是不愿意的,担心此事你我出面了,就是咱们的意思,于是勉为其难答应了,弄一对怨偶出来。”
越绣宁就是这个意思,听了便点头:“好,那就找谢嬷嬷来说说。”
夫妻说着话,在园子逛了小半个时辰,言哥儿醒了拉了屎,大人们忙找了个屋子进去给收拾了,因要回来给他洗洗,于是便不逛了,回到了坤宁宫。
忙活了半天言哥儿,便到了用晚膳的时候。
越绣宁并没有马上找谢嬷嬷来,而是等第二天了,谢嬷嬷正好有事来禀报,等她禀报了她的事,越绣宁看看屋里只有小豆和白果,这才问了问。
“尚宫一说奴婢也是挺奇怪的,不知道娘娘是什么意思,雨花她们几个,自然是和其他的人不同。”谢嬷嬷忙道。
越绣宁想了想,还是让小豆和白果出去了,这才对谢嬷嬷道:“雨花她们几个,全都是没家的人,出去了也没地方去,青果白果还不知道,但是雨花和小豆显然就算是到了年纪也必然是留在宫里的。但本宫又不想让她们永远不成亲。年纪到了,还是给找一门合适的亲事,便是成了亲的也可以在宫里做事,宫里那么多事情,总有她们做的。”
谢嬷嬷一下就明白了:“娘娘是想,在外间配个小子,留在宫里?只是外间没有……这样的人啊。”
越绣宁道:“所以想让你去找陈指挥使和徐指挥使,陆指挥使问问,看看他们手下有没有没成亲的,也有这个意思的。当然了,本宫一直都是一个原则,就是亲事需要双方愿意,本宫不出面,就是不愿意让他们觉着本宫压制他们。”
谢嬷嬷恍然了,想了想道:“娘娘,侍卫里头未必有,只奴婢想想,大部分都成亲了,而且,前年肇副统领成亲的时候,奴婢也去贺喜了的,隐约的听侍卫们说笑,似乎……”
说到这里停下了。
越绣宁并不知道她想说什么,便追问:“似乎什么?”
谢嬷嬷想了一下这话怎么说,才道:“似乎侍卫们关注的都是各府的小姐们,就是……常和陆指挥使来往的……”
越绣宁知道她为什么顿那么一下了。
和小姑小姑夫、三叔来往的人,因为最开始多数是兵部主事,然后这个圈子就定了型了,主事们互相来往,于是认识了更多的人,全都是差不多一个阶层的。虽然这话不该这么说,越绣宁也不会去根据官职高低衡量人,但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来往的圈子一旦定了,就是定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7章 宫里学堂
三叔娶了三婶,正好三婶家也是差不多的,所以跟这样的人来往就更多了。
说白了,就是比较低一层的官吏之间的来往。而这些人府里的小姐们,就是人们说的小家碧玉。而侍卫、禁卫们,除去家里头身份地位很高的那些,甚至有些是侯门爵府出来的,大部分的人正好就是这样的圈子。
那么很自然的,侍卫禁卫们选择婚事,就在小家碧玉里面选,刚刚好,媒人都是现成的,去求指挥使夫人就是了。
越绣宁不在意,不等于别人也不在意。
娶一个小家碧玉,官宦人家的小姐,还是娶一个宫里的丫鬟?这似乎不用选。
谢嬷嬷估计是没想到皇后娘娘会想到给雨花找那些侍卫或者禁卫们,所以这话说的很艰难,不好开口。
越绣宁叹气,道:“是我想的太简单了……算了,这事交给你吧,你到底对外面比较熟,这种事情也比较有数,你看着给雨花找门合适的亲事。”
谢嬷嬷听了忙笑着躬身:“是。娘娘也不用太忧心,雨花聪明美貌,绝对能找到好人家,您放心好了。”
越绣宁点了点头。
谢嬷嬷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小豆和白果进来了,两个人都贼眉贼眼的,看着还有点不好意思似得。
很显然,她们俩是将雨花的婚事当成了自己婚事的经验,雨花是怎么出嫁的,嫁给谁,她们以后差不多也是这样。
这也提醒了越绣宁,给雨花的婚事是要好好的寻,这几个跟了自己多年,应该有个好安顿。
宫里的学堂修建好了,就是位于太和殿侧翼的文华殿,外面稍微的修缮一新,里面的装饰换了一些,大殿中的摆设全都搬走,四面修上了窗户,使得整个大殿非常的阔朗明亮,再摆上先生和学生的书桌,角落放着孩子们需要用的各种常用之物。
越绣宁亲自过来查看。
之前到底将学堂设立在内廷还是外朝,她和林炤还有点意见不统一,林炤的意思是放在外朝,就在他乾周宫周围,这样有什么事情他能马上知道,想去看看了,很近。
但越绣宁原本是想将学堂放在内廷的,毕竟孩子们上学她也是想经常去看看,加上晟哥儿、晋哥儿那么小,让外面那些太监们照顾,她还怕照顾的不经心呢。
当然了,内宫毕竟是内宫,学堂有教书先生,虽然是六七十岁的大学士,但肯定也有一些其他的大学士,翰林院的人过来,这也是难免的。
所以想了半天,还是定在了文华殿。
正在这边转着,外面的太监次第的喊着:“皇上驾到,皇上驾到……”
越绣宁在宫里不经常听见这种传禀,林炤也不让人在他回坤宁宫的时候这样传禀,就不想让越绣宁总迎他。
听见了从殿内出来,就看见穿着明黄色绣红色龙爪缂丝长衫的林炤从外面进来了。
这不是朝服,越绣宁上前笑着道:“咦,怎么换了衣裳?你已经回去过坤宁宫了?”
林炤点头:“今天下朝早,我原本是想回去了叫你一起过来的,想不到你倒先过来了。”说着拉着她重新进殿,笑着问:“怎么样?”
越绣宁很满意的点头:“很好,宽大明亮。”
“武英殿文华殿是窗户最多的殿宇,其他的殿宇不算很亮堂,想来想去这两个地方最合适,现在看看是不错。”
林炤笑着说着,看越绣宁还在琢磨,便笑道:“从乾周宫来这边也就两刻,每天我都可以绕过来一圈看看,放心好了。”
越绣宁笑着道:“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多少人照看呢。”
“就是,再说了都已经是上学的年纪了,该懂事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林炤说道。
越绣宁顿时好笑,叫晟哥儿晋哥儿四五岁的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两人在这里转了半天,回到了坤宁宫,话题已经转到了卢王那件事上。
“让王爷们进京并不容易,借口不好找,这事如果马上实施,恐卢王那边会有疑虑,联系上赵明玉家人失踪的事情,所以需要等一段时间。”
林炤道。
越绣宁道:“先皇驾崩,王爷们都不用回京奔丧,看样子聚拢他们回京确实是很奇怪的举动。”
如果不聚拢,只选卢王和孟王进京,那么不管什么借口只怕都非常明显了,人家也不是傻子。
而如果不想让他们疑心,那么只能多找几个王爷进京,混淆视听。
“明年是孝康皇帝和皇后追封三年,我想如果用这个做借口,倒是能说的过去,当初为了追封的事情不是有大臣闹过?如果郑重其事将王爷们请到京城来,别人只会觉着我小题大做,或者为了做出至孝的样子来,倒未必会考虑到其他的可能。”
林炤道。
越绣宁想了想,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最好是让钦天监的人说一番感天动地的话来,这样更好。”
林炤听了好笑,心知她是从不信神神鬼鬼的事情的,所以总有这样的态度,不过这话却是有点道理。
不管如何,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今年就是要让事情平息,让卢王以为彻底没事了,赵明玉的家人跑到南边已经杳无声息了,不会和进京的事情联系到一起。
夫妻用过了午膳,林炤也没有去前殿,下午没什么事情,商量着带孩子出去转转。
原本只是去御花园转一圈,五月初的时节,御花园荷花池那边的莲花开了一些,很是漂亮。宫里种花都是很有讲究的,品种有所不同,开花的时节也有早有晚,这样比寻常开花的时节早,败落的晚,赏花的季节就能延长很多。
但是听说穆府的樱花开了,夫妻俩干脆换了衣裳准备去看樱花。
穆府的樱花还有一段传说。汉朝的时候,樱花便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被移植入了宫苑,那时候是只有皇族能够欣赏的高贵花种。唐宋时候,才有京城的大户人家栽种。
唐朝的时候建都长安,而穆家的樱花就是从长安移植过来的,据说当时移植的大户人家非常多,但只有穆家的樱花养活了,而且活的一直很好。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8章 穆家的樱花
穆家败落的那些年,庭院中杂草丛生,很多娇贵一点的花草都死了,不知道为什么,只西边庭院里的十几株樱花树,却一直好好的活着。他家的樱花品种是垂枝樱,还属于是很娇贵的一种,需要静心照料才行。
这也成为了京城里一个传奇了,外间百姓们有时候传的更神神叨叨,说穆家从唐宋时期就是朝廷忠臣,所以院子里是有樱花神的,樱花神一直护卫着他们家,如何如何。
而且穆家的樱花花期也很长,一般的樱花花期很短,三月下旬开花,四月下旬便已经败落了。
但穆家的樱花能够一直开到五月中旬,四五月是花期最盛的时候。
这也成为了他们家有樱花神的一个证据,百姓们说的惟妙惟肖的。邓紫虞因为这些话,还每年将樱桃摘了拿出去,直接送给街上的百姓们,能吃到这样的樱桃,似乎运气都好了很多呢。
皇上和皇后出宫,还是临时决定的,所以外面一阵的忙碌,太监们跑的虎虎生风的。
越绣宁和林炤在屋里也是忙忙的准备,主要是要带孩子,言哥儿的东西就不少,越绣宁很喜欢指使林炤,只要他在,就让他去忙活孩子的事,这样他和孩子之间也亲近。
蕤姐儿一听说要出去玩,顿时高兴的不行,在屋里转圈,找自己的小葫芦,佛手,滚圈等等等等的,不知道的以为她要搬家呢,凡是她平常玩的东西全都得带上。
越绣宁不得不拉住了她道:“咱们是去找弟弟玩,弟弟家就有很多好玩的东西,还有一个大园子,园子里面养了好些的鹿,你可以去和小鹿玩儿,但你要是带那么多东西,走都走不动,怎么玩儿啊?”
蕤姐儿眨巴着一双大眼睛正要说话。
越绣宁一板脸:“自己的东西自己拿着,不能叫宫女拿。”
蕤姐儿果然就撅起嘴,过了一会儿只好去将要带的又一一的从小竹筐里拿出来。
林炤先抱着言哥儿出去了,在廊下站着,言哥儿好奇的东张西望,小家伙天生长了一张好奇的脸,好奇的眼睛,眼睛一旦睁开了就很大,充满好奇的到处的看。
一个穿着豆绿色绣花镶领对襟比甲的宫女一拐弯差点撞在他身上,一惊忙退后几步,然后却又呆住了,似乎没想到是皇上。
林炤伸手护着言哥儿的小脑袋,转头看这个鲁莽的宫女,本以为是小豆,结果却是个脸生的宫女,但也不是全然脸生,却又似乎在哪里见过。
“哎!你……赶紧……”后面急匆匆跑来了小豆,赶紧的福身:“皇上恕罪!”然后扭头盯了那个宫女一眼。
那吓呆了的宫女才反应过来了,也不知道慌成什么样子了,一慌‘噗通’一下跪到了:“皇,皇……皇上恕罪!”
林炤问小豆:“这是谁?”
小豆忙道:“是依依。”然后看皇上还是没想起来,赶紧提醒道:“就是去年避暑山庄……”
林炤这才一下子恍然了。
这个童依依换了宫女的衣裳,还真的是跟去年见到的那个,衣衫褴褛全都是补丁的乡下女孩儿不同了,难怪他半天没认出来。
“起来吧。”林炤说着,抱着言哥儿往外走,对言哥儿笑着道:“又是一个毛手毛脚的小丫头。”
言哥儿以为父亲是在逗他,于是咧开嘴笑。林炤顿时很高兴,愈发逗着他:“出去玩言哥儿高兴吗?跑喽。”跑了出去。
因为有小豆这个很毛躁的宫女一直在身边,所以不管是越绣宁还是林炤对这一点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
依依站了起来,紧张的脸蛋通红。
小豆忍不住的拍了她一下:“哎呀你怎么回事?怎么见到皇上就呆住了?!在尚仪局的时候分明挺好的啊。”
依依满脸通红的低头:“我也不知道……一紧张,脑子里都昏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算了算了,一开始都是这样。”小豆道:“快快,娘娘那边肯定着急了。”
两个人急匆匆回到了内院,越绣宁这边已经领着蕤姐儿的小手出来了。蕤姐儿也打扮好了。
穿着一件绣百蝶穿花粉紫色齐胸襦裙,腰带长长的飘在身后,头发梳了两个丫辫,上面带着粉色的丝带,脖子上戴了一条淡粉蕊珠玲珑璎珞串,比较细不会挂着很累。
胖乎乎的手腕上带着一对赤金挂铃铛的手镯,手一摇摆就会发出清脆的铃铛声音。
粉妆玉琢。
越绣宁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满意。现在打扮蕤姐儿已经成了她每天早上的一件重要事情,把女儿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看着很是喜欢。虽然每天下午的时候,一般蕤姐儿都会发辫歪了,身上也脏了,有时候宫女还得给换过了衣裳甚至不止一套,但这依然减弱不了每天越绣宁打扮女儿的好心情。
领着漂亮的女儿出来,林炤在车辇前正晃悠,看见她们过来,果然很是高兴,先让越绣宁上车,然后将言哥儿交给她,他自己抱着蕤姐儿上车,在小脸蛋上亲了一下。
“有没有去穆家先说一声?”越绣宁问道。
林炤点头:“自然说了。”
车辇缓缓走动了起来。穆家就在皇宫的东边,路上大部分是官邸和衙门,贵胄的府邸,这些街道本也难得见到普通的百姓,因此也没有拥堵,很快就来到了穆家。
一到这边才发现,穆家今天的人很多,一直在胡同口,全都用帘子围起来了,这是府里有内眷。
进了胡同口,果然看见府门口两边站立了两行人,内眷那边人更多,看起来比男人这边多了好几个,应该是正好有内眷来串门。
其中就有邓夫人。
林炤先抱着蕤姐儿下车,将蕤姐儿放在地上,转身去接言哥儿,抱着言哥儿伸手扶越绣宁下来。
宫女太监们都站在后面看着,也不上前。
有不知道皇上和皇后向来如此的,惊奇的睁大眼睛看着,心想这些宫女太监们也太没眼色了,没看见皇上都把公主放地上了?
所有的人已经跪下去磕头,拜见皇上和皇后娘娘。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79章 邓夫人的担忧
越绣宁看见邓夫人脸上带着喜色,不知道是什么好事?
但其实邓夫人高兴是因为觉着今天太巧了!她正好带着儿子、儿媳妇们来女儿这边赏樱花,没想到皇上和皇后突然的造访,运气真的是太好了。
她的两个儿子虽然常来穆寒这边,因为他们兄弟几个是一起长大的,以前是当成亲兄弟的,所以感情也非常好。
但真的很少遇见皇上。有时候就算是遇见了,也是人多的很,府里头有什么喜事,一大堆的朝臣,根本挤都挤不到皇上身边去。
想不到今天运气这样好!
两个儿子好歹的能在皇上面前多站一会儿,给皇上留个印象了。
邓夫人因此满脸喜色。
越绣宁只当是有什么高兴的事。行礼拜见,然后从正门进去,从游廊上直接往樱花苑走。
林炤怕蕤姐儿跑的太快一会儿跑丢了,将她抱起来一直抱着。
“皇上怎么想起今天来臣府里了?也没早说,臣好准备准备。”穆寒道。
林炤笑了道:“准备什么?就是过来看看花儿,转一圈。今天早朝没什么事,天气也舒服,出来转转。”
说着问道:“这是你大哥和四弟?”虽然邓大人似乎是介绍过,但不知道是几年前的事了,林炤都忘了。
穆寒的大哥和四弟急忙上前来躬身,林炤笑着道:“免礼。”
话还没说两句,就听见言哥儿的哭声,林炤忙站住了回头去看,见言哥儿胖乎乎的手一个劲的乱挥舞着,哭的声音开始不大,但是没两声就提高了很多。
这是饿了。
女眷们一下子全都着急了起来,邓紫虞忙道:“前面就有个花厅,咱们先去那边吧。”
越绣宁跟林炤道:“皇上,你们先走吧。”
一时乱糟糟的行礼,女眷们给皇上行礼,男子们给皇后行礼,然后分成两路,林炤和一众男子依然去樱花苑,所有的女眷都跟着邓紫虞去那个花厅。
见了花厅,奶娘忙过来,越绣宁要自己喂,跟邓紫虞说了一声,自己去了里屋,所有的人就在外面候着。
邓紫虞的四嫂是高妤,高妤也是常见皇后娘娘的。但其他的大嫂、二嫂和五嫂就不常见,五嫂是刚生了孩子的人,比邓紫虞晚生一个月。
这几个妇人一见皇后要亲自哺乳,顿时有些惊讶,一开始努力的克制着不在脸上表露出来,只互相的对个眼神,表示着自己的惊讶。
因为喂孩子时间也很长,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去堂屋坐下了等,宫女们在次间里面。
五嫂年纪比较小,忍不住很小声的问邓紫虞:“娘娘……亲自哺乳?”
刚问了这一句,邓夫人嗔怪的眼神马上杀到,嗔怪而且有些愠怒。五嫂就吓得忙低下头去。
邓紫虞刚刚看见嫂子们互相看的眼神,因为忙着安置皇后娘娘,所以也没多想,这会儿才恍然她们奇怪什么。
大户人家中,奶奶太太生了孩子亲自喂养的很少,主子们都请了奶娘了,为什么还受累自己喂养啊?这年头自己喂孩子的,都是请不起奶娘的人家。
所以一看见那些自己喂养孩子的,下意识就会觉着是穷人家,这种举动慢慢的也成了出身不高的一种特征。
所以邓家这些出身高贵的妯娌们看见了,就觉着很惊讶。
邓紫虞生了孩子之后,到底是自己喂养还是交给奶娘,其实还犹豫过一阵子。她是知道的,皇后娘娘亲自喂养孩子,便是公主都自己喂养了四个月,因为什么缘故才断奶的。
就在邓紫虞下意识的以为自己应该也会自己喂养孩子的时候,邓夫人来跟她说,极力要求不让她自己喂。
有些话母女之间偷着说的。皇后娘娘有些举动是有点上不得台面,你也不用样样学着,主子奶奶亲自喂养孩子,这种事情体面人家不会做。皇后娘娘这样做,别人自然不敢说什么,只会说一些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赞美之词,但是你不一样,你要是也学着,只怕背后说你的人就多了。
当然了,还有些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体己话,外人不得知了。
母亲一再的劝,这种事情都说的那么透彻了,邓紫虞也就听了。
邓夫人虽然觉着皇后亲自喂养孩子的举动上不得台面,但却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媳妇们不懂事,稍微的脸上露出来一丁点的不屑来。
所以坐在那里紧张的琢磨着,正好看见一个丫鬟端着水进来了,就故意大声了一点:“这水是热的还是凉的?”
丫鬟便道:“凉水……”她有点怔然,因为端水是宫里来的嬷嬷吩咐的,说了只要凉水的。
邓夫人顿时就很不赞同的,站起身来道:“准备些热水,还有你们几个,傻站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去……”
说着话已经出去了。
大儿媳妇看见婆婆起身的时候盯了自己一眼,到底是跟着婆婆好些年的,看的来眉眼高低,知道婆婆这是故意的,可能有什么话要说,急忙的也跟着站起来出去了。
果然,邓夫人在外面等着她,见她跟着出来了,先看了看周围,宫里的嬷嬷们站的松散,周围暂时没别的人,就忙压低了声音道:“你们几个小心!尤其是你五嫂,叫她懂事点!娘娘做事自有娘娘的道理,她挤眉弄眼的干什么?!”
只说了这一句,怕皇后正好这时候出来,她忙忙的就进去了。
大儿媳妇等了一会儿才进去,进去了笑着跟邓夫人道:“已经吩咐下去了,热水马上就端来。”
邓夫人点点头,对邓紫虞道:“这边园子大,该准备一个院子住几个下人,平常里就准备这些东西。”
邓紫虞看见母亲皱着眉头出去,大嫂马上跟着出去了,就知道可能是叮嘱去了。母亲是稳重人,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儿媳妇在皇后娘娘面前露出什么不合适的表情来。
邓紫虞答应了一声。
越绣宁在屋里,自然不知道外面这些眉眼官司,将言哥儿哄睡了,小被子包好了抱着出来。孩子还小,她抱着也不费劲,奶娘过来躬身,她摇摇头,奶娘就退下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1080章 闲聊赏樱
尽管对娘娘亲自抱着孩子也很吃惊,但邓家的几个妯娌自然是不敢再有什么不合适的表情了。
那个五嫂心里又品论了一番。皇后娘娘如此,想来是做给皇上看的,毕竟抱着的可是皇上的嫡长子,将来大有可能是太子的人。
她们这些大户人家出身的女子一向都是如此,后宅的事情必然是想的复杂,皇后娘娘能得到的如此的宠爱必然是耍了不少的手段,其他的缘故,她们想不到,也觉着不可能。
一众女眷来到了樱花苑这边,林炤远远的看见了便往这边过来,走了两步又站住了,笑着问穆寒:“可有避讳?”
穆寒忙道:“都是自家人,无须避讳。”
林炤便大踏步的过来了,过来第一件事就是低头看言哥儿,见言哥儿睡得踏实,便伸手接过去自己抱着。
有习惯了的,也有瞠目结舌的。
皇上和皇后还不让别人抱,身后跟着那么多的太监宫女嬷嬷们,还有皇子的奶娘,可皇上和皇后宁可自己受累,就是要自己抱着。
其实,在越绣宁和林炤来说,是真的希望抱着自己的儿子,能有多累?
垂枝樱的花枝是有些往下垂的,看起来便显得格外的茂密,整个园子都是香气扑鼻。
虽然是不避讳,但邓夫人已经眼神暗示了一下她的儿子们,那两位就落后了很多。
“宸哥儿呢?没抱出来?”越绣宁看着蕤姐儿站在那边的樱花树下,仰着小脸指指点点的,似乎在指使宫女们给她摘哪一支。看了一会儿转身笑着问邓紫虞。
不等邓紫虞说话,邓夫人已经忙笑着道:“也是才哄睡了,就没抱出来。娘娘您想见见吗,就叫抱出来吧。”说着忙吩咐邓紫虞:“快,叫人将宸哥儿抱出来。”
越绣宁忙道:“没抱出来就算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林炤便笑着道:“抱出来啊,朕见的不多,难得来府上,好歹的见见。”
穆寒赶紧让邓紫虞去抱。
“也应该多抱出来晒晒太阳,避免小儿湿疹。这时节天气正好,夏天的阳光过于刺眼了。”越绣宁道。
几个妇人陪笑着:“是啊,是啊……”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着妇人们说话似乎是言不由衷,越绣宁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提了宸哥儿?
邓紫虞这个做主人的反倒是不怎么说话,若是她说快一点,就有点抢着的意思,那必然是会让人觉着她对母亲或者哪位嫂子的话不满。
越绣宁隐约的感觉到了气氛不大对,就不怎么说话了。
林炤是男人,自然不可能那么细心。看见宸哥儿抱过来了,便叫穆寒抱着他打量了一番,询问寄名符在哪里,钦天监那边怎么说的。听穆寒详细说了,又问府上清客的事情。
已经有清客来投奔穆寒。穆寒出身太和山,太和山的名气大,加上他封了侯,便有很多的文人来投奔麾下,做个清客食客,幕僚什么的。
但有两个借着镇边侯初得贵子的机会,来说了些江湖术士之言,这话传到了林炤耳中,林炤就很不愿意。
但因为太和山本就是修道的地方,林炤倒是不好明着说些什么,因此刚刚叫将宸哥儿抱出来,也是为了询问这个。
穆寒多聪明,皇上一问便马上恍然了。
皇上和娘娘对佛道比较淡,对江湖术士之类的更是很不在意,这一点满朝文武都是知道的,穆寒自然更加清楚。
便忙道:“那些人臣都没有留。臣又不是文臣,也没有多少需要筹谋的事情,府里头养不了那些大儒。”
林炤一听笑了,道:“看着好的留下也不是不行。岳丈府里头如今来的清客就不少,岳丈看着很好的便留下了,你也可以。”
穆寒该倔的时候还是倔,摇头道:“臣不需要,也放出去话了,府里头不留这样的人。”顿了顿又道:“越将军那边也需要一些幕僚,况且投奔他的人身份上不会有太多复杂的背景,但如果臣这边也收留,只恐什么人都来投奔,只他们的背景身份臣就得耗费人力去查。太和山到底在半个江湖里,那边来往的人实在很复杂。”
林炤听了也就没勉强,他原本就不希望穆寒跟那些江湖术士来往,倒不是说全都不好,全都是骗子,这里面必然是有真正修道修炼的人,但难保没有欺骗行径的。
因为巫蛊案,林炤对这些东西心里很厌恶。
不过说投奔越承耕的人不会有太复杂的背景,这一点说的就过于理想了,来投奔的人,三教九流什么背景身份的都有。
只不过越承耕老成,不会去收留那些身份上稍微有一丁点疑虑的人。他收留的几个清客,全都是很普通的读书人出身,实在考不中科举的,但却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层面的,这种人才会收留。
他们在这边说话,邓夫人仔仔细细的听着,听到了最后便一直点头。
花苑中间有个偌大的凉亭,凉亭里面已经收拾打扫了一番,石桌石椅、美人靠上全都铺着垫子,众人进去坐下了。
喝茶闲聊,并无任何朝廷上的事情,只说些家常的话。
蕤姐儿满头大汗的跑过来要喝水,越绣宁忙拿出来手绢擦着她的脸,扎的小辫子也毛躁起来了,混着汗水贴在脸上。
林炤将言哥儿给越绣宁抱着,他将蕤姐儿抱起来放在自己腿上,强行叫她休息一会儿,别在去跑了,起码喝点水吃点点心!
大家都看着公主笑,邓夫人笑着道:“也不知道孩子怎么就那么有精神,一直跑一直跑也不带歇着的,可就是不累,这要是换成大人,这么跑着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了。”
“可不就是。”高妤忙附和了一句,引得邓紫虞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越绣宁笑着点头:“就是说啊,精力无穷。”
坐在父亲腿上,蕤姐儿好歹的消停了一会儿,吃了喝了又去跑着玩儿去了,在那边发现了府里头养的几头小鹿,蕤姐儿兴奋的不行,尖叫着一直追,小鹿吓得满园子乱跑。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