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抓住机遇
越尚耕就按照越绣宁指的路,绕到了刚刚过来的那条街。
经过那个铺子便停下了,越尚耕上前去看,越绣宁便也从车上下来,去看了看。
外面看的话,这个铺子不算小,比东暨县那个铺子大多了,但如果在长安城来说,这不算是很大的铺子。
比较正规的铺面,赁字下面贴着告示,写的是上一个东家家里出事了,急需要钱,因此低价租赁。
越绣宁和越尚耕正在门口看着,隔壁店铺出来了一个人,道:“你们是要租铺子吗?”
越尚耕忙笑着道:“是有这个打算,这个铺子能开开门看看吗?租金是多少?”
那个人将两人打量了一些,倒是没说什么,回去将钥匙拿了出来,过来开门,一边道:“我是帮着看的,中人也没时间一直盯在这边,一年三十五两,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铺子也不好赁,估计是下半年了,谁这时候赁铺子啊。”
说着打开了门。
越绣宁和越尚耕进去看了看,比东暨县的那个铺子大一半左右,也是个四四方方的屋子,只角落那边延伸出去了一块,应该是隔壁的建筑问题。这倒不算大问题,隔板一挡就没问题了。
铺子里面什么家什都没有,空荡荡的,连个柜台都没有。
越绣宁道:“这铺子之前是做什么的?”
“卖卤肉的,没有个后院,只能在家里做好了拿过来这边售卖,所以不方便,那一家找到了一个带后院的铺子,就把这个铺子给退了。”隔壁那个人道。
越尚耕看了越绣宁一眼,越绣宁道:“这样子的话,墙壁是要刷一遍,还有柜子什么的都要重新置办……”
“所以才这么便宜啊,隔壁跟这个差不多大,一年四十五两银子呢。”那个人说道。
越尚耕笑着正要说,我们回去商量一下,越绣宁已经道:“大哥,你先回去喝口茶,我们商量一下?”
那人看他们似乎是要赁的样子,便点头答应了。他是隔壁帮忙看着的,如果赁出去也有几百文的谢礼,自然是希望尽快的赁出去。
那人走了,越尚耕道:“你可不要马上决定!回去慢慢商量。再说了你在东暨县已经有了一个铺子了,那个铺子的东西都还卖不出去呢,你又琢磨什么?”他已经太了解自己这个侄女了,说什么就是什么,干脆的很。
越绣宁笑着道:“三十五两一年,咱们还有稍微的收拾一下,弄几个柜子,基本上就是四十两银子了。如果将药膏拿到这边来卖,生意肯定会比东暨县好,毕竟市场就大很多。而且咱们在东暨县也不是卖不动,事实证明药膏的品质是可以的,价格也合适,只要没人挤兑咱们,就卖的不错,一旦别家又低于咱们价格的,才会卖不动在……如果咱们把生意搬到这边来,济仁堂总不会跟到这边来?再说了,长安城这么大,济仁堂不可能那么快知道。”
越尚耕摇头道:“你这个丫头,真的是决定了什么就是什么……就那么一点点的药膏,何至于弄两个铺子?你把这个铺子赁下了,那东暨县的那个呢?两边都卖药膏?东暨县那个都已经一盒不卖了,这边的铺子要是没你想的那么好,卖不动怎么办?”
越绣宁笑着道:“不可能卖不动,再说了,就算是赔了,就是四十两银子而已,明年我肯定就不开了。四十两现在倒是赔得起,那些麦冬就挣了一百两呢。但若是这边的生意能打开局面呢?那就不一样了,别忘了这里是长安城,是西北最大的城池,往南进入中原,往北出西夏到波斯,这里可是正经的交通重镇!商人多少?如果生意好能站稳脚跟,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看着越尚耕笑着道:“三叔,做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一点风险都不承担的?咱们从乡下搬到城里的时候,不也是紧紧张张的吗?但是看看现在,手头宽裕了很多,宅子也买了,地也买了,既然没有后顾之忧了,便放开手大胆试一试,又有什么关系呢?”
越尚耕还真说不过她,看着她半天,又好气又好笑:“你这个丫头真是太能说会道的了。那我问你,你是打算两个铺子都卖药膏?”
越绣宁点头:“对。家里头材料准备了很多,因为东暨县的那个生意不好,所以好几个月没做了。我想的是,多做些,加上东暨县的那些货,拿过来试一试。东暨县的那个铺子,就不卖药膏了,卖一些草药什么的。咱们采的草药,只要是书契上没有签给杏林堂的,就自己铺子卖。另外,家里头雇两个人,和你一块儿去采药,你只叫他们采决明子等等这些东西就行了,量大的,肯定有人需要。你忘了,去年的时候决明子不但是药铺需要,茶叶铺子也需要。”
越尚耕想了半天。
虽然其实不是很赞同,但越绣宁的安排还算是有些道理。
他采药的最清楚,因为时间多,他每天都去,一去采两大筐回来,越绣宁在家收拾,已经存了很多了,上一次送去了白芨等一些在书契上签的,但是也留下了一些药材,尤其是现在决明子、茉莉、菊花、丁香等等全都是大片大片的生长,他一个人忙不过来,都不摘那些。
想了想,也被说服了。
确实,真要是赔了,就四十两银子,再加上一些材料,人工的钱。但生意不可能没有风险,一定是稳赚不赔在能做。
要说,越尚耕其实也是个果断的性格,今天如果来的是越民耕,估计肯定不会同意越绣宁这样草率的决定,但来的是越尚耕,他考虑了一下,觉着越绣宁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那你这生意是自己做,还是和林炤一块儿?”他又问道。
越绣宁就道:“回去问问。他愿意就一块儿,不愿意就咱们自己好了,之前那个铺子……”
她想说林炤其实完全就是为了帮自己,他对做生意显然是没什么兴趣的。
不过有些事情三叔心知肚明,越绣宁就不多说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42章新铺子开张
越尚耕就点头:“行,那就这样。”
正好那个人等的不耐烦,过来询问,越尚耕就道:“我们也有这个意思,要不麻烦你把中人和东家请来,我们商量商量?”
那人一听,这才点头道:“等会儿。”他出去找。
叔侄女两个就在这边等着,可能要租下了,就将自己的想法完善一下。
“药膏虽然不大,不过利润挺丰厚的,即便是五百文一盒。一个月卖掉十五盒以上,就稳赚不赔了,就是两天卖掉一盒……当然也不用这样算,肯定是分淡旺季的。”
越绣宁自己盘算着,又问越尚耕:“三叔,十月中地里就收成了,你和二叔是怎么打算的?总得有人来看着?”
越尚耕猛地想起来了,忙道:“对了!这个铺子租了的话,总的找人看铺子?雇人?还是找自家人?”
“雇人,自家人忙得什么似得,哪有功夫看铺子?”越绣宁道:“我问你的意思就是这个啊,收割的时候,田地总得来人看着?收割那么忙离得还这么远,绝对不可能天天回去吧?”
买的田地就在长安城外面,离东暨县是有点远。
越尚耕道:“我和你二叔就在商量啊,原本是想在田地周围搭个棚子的,问了官府,人家不让,二来也太冷了,晚上受不了。”他看着越绣宁:“你又想到了什么?”
越绣宁笑着道:“这个铺子肯定是和东暨县的那个一样,摆几个柜台就行了,所以晚上搭铺子是可以住人的。正好雇了人也要看着点,咱们的人每天过来的时候,将账目检查一下,起码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边离地里近,每天回来这里总可以。”
越尚耕想了想,道:“行是行……”当然吃饭什么的就不方便了。不过,田地买在了城外,收成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和在乡下那么方便了,中午有人去送饭,晚上按时回家吃饭。就算不住在长安城,也不可能每天回家,那样花在路上的时间也有半天了。
他想了半天道:“可以,不过雇人的话,哪儿能有那么方便的,马上就雇到了人?”
越绣宁道:“问问刚刚的那个人,看看有没有,实在没有的话,就看看梁娟能不能过来……再看看,家里头那么多的丫鬟。”
越尚耕惊讶的道:“你还是要让女的看店?”
越绣宁点头:“对呀,最好找女的看铺子,卖的就是小孩儿和女子的东西,当然女的最好了,不过,实在没办法的话,只能雇小子了。”
倒不是一定要女的看店,越尚耕点了点头。
就这样商量着,又去周围转了转,看了看地势,没什么大问题。那个人找来了中人和东家,商量了一下,东家是急于赁出去的,因此中人的中人费他出。
这挺不错的,越尚耕也让越绣宁说动了,于是没在啰嗦,就将这个铺子赁了下来。
因为叔侄女两个人过来没带太多钱,因此先交了二两银子的定金,余下的明天越尚耕过来交了,明天再去办手续。
生意就是凑时候,既然铺子已经租了就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越尚耕跟越绣宁说,明天过来了将租赁的手续办妥了之后,便马上找人收拾一下店铺,主要就是打扫一下,将墙刷一刷,再叫人做两个大柜子。
越绣宁便告诉他,柜子就做东暨县那种,大小也那么大,柜子上面摆东西,底下当货仓。因为药膏蔷薇硝这种货物都很小,柜子就能放下,不占什么地方。
然后越绣宁询问中人和隔壁的那个人,能不能找到一个看店的,两个人都答应给找找。
于是坐车回东暨县。
越绣宁回到了家之后,先找梁娟将情况说了,问她愿意不愿意去长安城。
“如果去长安城那边的话,自然是薪俸要高一点,每个月一吊钱。不过你家在这边,你一个女子出去那么远也不是很方便,你回去商量一下看看。”
梁娟一听,每个月一吊钱,还是挺心动的,不过要去长安城那么远,到底不太方便,想了想觉着不太行,便笑着道:“太远了,估计是不行。我相公虽然好些了,不过婆婆还要照顾孩子,到底有点忙……我回去商量商量,不过九成可能不行的,东家你别指望我,还是找找别人吧。”
越绣宁点头:“行,没关系,你回去商量吧。”
这边她就回家了,走到了王家门口拍门,叫林炤出来,将自己在长安城赁了铺子的事情说了,问道:“你愿意和我们一块儿做这个生意吗?”
越绣宁有多少家底,林炤也是知道的,知道她开的起这个铺子,不至于银钱紧张。林炤原本对做生意不是很感兴趣,一开始跟着她忙活自然全都是为了她,这一次就算了。
因此便笑着道:“这一次我就不搀和了,你自己能开就自己开去好了,今天是你三叔陪着你去的吗?以后你三叔要是没空,一定叫上我。”
越绣宁点头:“知道了,放心,我自己一个人出门也担心,所以没人陪的话一定会叫上你的。”
林炤放心了,笑着点点头又问道:“对了,怎么张罗的,需要人吗?我这边人很多。”
越绣宁道:“不需要,我三叔这几天过去简单收拾一下,做两个柜子就可以了。人手方面,我想让梁娟过去,不过她要回去商量商量。”
林炤一听就点头道:“她原本就是铺子里的,相当于伙计了,虽然是外婆找的但是跟我们家里不牵扯,你叫她走没问题,那这边的铺子呢?”
越绣宁说了怎么打算的,以后卖些药材,就不需要一定是女子看店了,男的也可以,本地雇一个就行了。
林炤点头:“行,你安排好了。”顿了顿道:“如果梁娟不愿意过去,我叫我这边一个人过去吧,正好我需要有个人在长安城呆着,注意一些事情。”
这也是实情,他确实需要在长安城安一个合适的眼线,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下。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43章香粉和胭脂
越绣宁一听疑惑的道:“是真需要啊,还是你又想帮忙?”
林炤笑着道:“真的需要。长安城来来往往的京官多,陆光涛已经过去几趟了,这样天天跑也不是办法,我正想着用什么遮掩一下,派个人就住在那边好了,也免得跑来跑去的。”
越绣宁惊讶的道:“还这么巧?”
“这不是巧,是正好。”
“那不就是巧吗?”越绣宁拖长了音仰脸看着他。
林炤笑了,低着头也专注的看着她:“你说巧就巧吧……不过真的不是为了特意的帮你才这样说的,确实是需要的。”看着她光滑洁净的脸蛋很想摸一下。
越绣宁也笑了。
不管他是不想让自己总觉着欠他的情,还是如何,横竖她也不打算跟他算的那么清楚了,点头答应:“那行啊,如果梁娟不去,就叫你的人去好了。”
这样还更好,比雇个人放心一些。
林炤笑着答应了。
越绣宁又有了事情做,匆匆忙忙的回家了,马上安顿人手,转天就开始做药膏。大约用了四五天,做出来了一百盒左右,连同东暨县这个铺子里所有的货,一起拉到了长安城的铺子,开张了。
将东暨县这边,林炤之前画的那几幅画拿去贴上了。东暨县这边的铺子,暂时关门了几天,等再开门,里面已经变样了,不再售卖药膏,而是卖一些药材,决明子、干菊花什么的。
药材并不固定,有什么就写了告示贴出去,济仁堂那边想针对,估计也没办法这样快速的转变货源,希望他们能就此算了。
虽然越绣宁一直想找白展堂谈谈,不过一忙起来,这件事就先放下了。
梁娟果然是放不下家里,一个小妇人也不敢去那么远,于是就让林炤派了个人去看店。
长安城的铺子,越绣宁就很下了一番功夫,一开始打出来买一送一的活动,买一盒送一盒,结果很意外的,居然还很成功,大约三四天左右,就已经卖出去了三十来盒,加上送出去的,六七十盒就没有了。
这一下真的将越绣宁自己都惊到了。这样送下去不行,主要是不挣钱,而且出货量太大了,手工做的东西,肯定跟不上。
于是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
买一送一的活动自然是停止了,不过又开始了新的活动,买药膏送手编的璎珞,彩带等等的。
产品方面,越绣宁好好的琢磨了琢磨。如果生意就这样好的话,还真的不能治这两样,必须多一些。而要多做东西,首先人手方面就要准备充足,只凭自己和家里丫鬟的帮忙,实在不行。
何况,量大了之后,也不好让丫鬟整天整天的跟着自己做这些事情,不单独给月薪似乎说不过去。
又看了几天情况。
买一送一的活动截止了之后,销售量便跟着下来了,但依然很不错,每天都能卖出去两三盒左右。
越绣宁这几天也考虑清楚了。药膏是需要专门的聘人来做了,而且形成一种生产线,铺子里的货物也需要丰富起来。
正好东暨县的小铺子因为卖的是药材,已经不需要非得是女子看店了,来买药材的什么人都有,有些没皮没脸的讲价,梁娟也有些应对不了,于是从铺子撤回来,和张翠仙、张翠玉姐妹俩开始跟着越绣宁做妆面的产品。
铺子那边,越绣宁本想雇人的,而且完全雇得起人,东暨县他们已经熟悉了,要雇人也不难。
不过林炤一听越绣宁要让梁娟去帮她,就忙说铺子看店的人她不用管了,还是他找人,他那边人多,需要有人在外面观察着。
越绣宁一听,也就没管。
人手够了,地方只能在家里,这也没办法,其他没什么合适的地方。因着之前才买了两个下人,现在又开始做这些东西,家里头就显得挤了,将倒座间一排两间腾出来,里面烧水的,放的杂物,还有处理的药材只能去放在了越绣宁对面的厢房中。
产品要丰富起来,除了祛风湿的药膏,祛斑美白的蔷薇硝之外,还有粉、桂花油、胭脂和口脂。
将摘下来的桂花捡出来干净的花朵儿,稍微的阴干一下,然后将桂花放入瓮或者瓷瓶里面,放一多半上面留些空间,加入一些植物油,密封了之后晾至三五天,油脂即成。如果是夏天就可以放在外面晒,如果进入了秋天便可以放在阴凉的地方,隔年使用。
这就是桂花油了。
现在是桂花快要开败的时节,因此做了大约十瓶左右,就存起来了,今年是没有办法售卖了。
然后是香粉。
香粉分成了高档的和中档的两种
中档的做法简单,将新米泡水里,大约七八天,等酸味弥漫的时候捞出来,然后用推磨磨成很细的粉末浆,放在盆中晾,等清水和粉浆分开,将清水沥倒掉,粉浆里面的水份蒸发掉之后,小心的刮去表面粗糙的粉末,底下的就是细腻的粉了。将茉莉花摘下来晒干,研细之后和进去,就是茉莉花香味的香粉了。
高档一些的,将紫茉莉花种、白芷、珍珠、麝香、轻粉、银箔、朱砂、片脑研磨为粉末。将粉末倒入玉簪花花苞中,放在火上蒸,蒸到玉簪花瓣转成青黑色,将粉末倒出来,然后将碎珍珠、银箔、麝香、龙脑香等多种原料研成细末,与紫茉莉花粉和在玉簪花里蒸过的粉兑掺到一起即成。
这种高档的香粉使用的盒子也比较的精致,越绣宁去卖瓷器的街道看了看,买的是白瓷的小粉盒,粉盒中有隔间,旁边十根梅花棒,往脸上擦拭的。装进去看着都比较的高档吸引人。
又做了口脂和胭脂,全都是用花瓣花粉做的。
这两种基本上会用大量的玫瑰花瓣,一开始越绣宁还让三叔他们采药的人去采摘,后来发现根本不够,也来不及,于是就只能去买了。
不但是要买花瓣,还有十几种的香料,丁香、甘松香、艾纳香、苜蓿香、茅香、藿香、上色沉香、苏合香等等的。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44章西夏的财宝
口脂和胭脂做法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先做出来的并很多,大约只有十来盒而已,不过这些价格高一点,也可以看看售卖的情况,然后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这几种的成本也比较高,只那些香料每样不过几两甚至几钱而已,就已经花去了近二十两银子。
之前祛斑的药膏,换一些材料,加些美白效果显著的材料,就可以是美白嫩肤膏
做出来忙碌了半个月,将陆陆续续做出来的东西送了过去,这一次也给长安城的铺子定位好了,就是卖化妆品的。
越绣宁给铺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青屏妆。
鉴于看铺子的是个男子,所以越绣宁将所有的产品都贴上了标记,上面有青屏妆的商标,还写着产品的名称,香粉、润脸膏、口脂等等的。
梁娟她们本身就会做香皂什么的,也就是香胰子,因为平常用的,因此越绣宁叫她们做了一些,也送去。
价格高低都有,最贵的紫茉莉香粉三两银子一盒。
忙碌的做这些东西,又还要忙着处理药材,好几天越绣宁都没有出门。
越绣宁忙得不可开交的,林炤这段时间其实也非常的忙。
东暨县的东边,属于秦岭山脉系的东城山上,出现了一伙土匪。这伙土匪出现的比较突兀,本地官衙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去占山为王的,因为这些人不抢百姓。
只动过一次手,抢的居然是朝廷的东西。
这事还得从头说,皇帝今年六十岁整,十二月的生辰。既然是六十大寿,还是当今的皇帝,朝廷京城如何奢华的大办特办,这就不用说了。
长安城离得这么远,照理也没什么能牵扯上的。不过,因为各地官员要贺寿,因此从**月开始,就不断的有一些贺寿的东西云往京城。
有些是小东西,有些却是奇大无比的,但全都是非常值钱有些还是价值连城的,为了能入皇帝的法眼,官员们当然是竭尽全力穷尽一切办法的给找自认为最合适,能讨皇上欢心的东西。
比如说什么预示祥瑞的东西啊,或者预示长寿的东西啊,甚至有些人想把黄山上的不老松给移植到京城去。
皇上年纪大了,穷奢极欲的心也比较盛,贪图享受奢华富贵,对于朝廷官员们这种过度的讨好,他不但没有制止,甚至还比较享受。
东城山上的土匪做了一票生意,就是劫了西夏总督廖大人送进京城的寿礼。
东城山直属东暨县辖下,东暨县的王县令顿时焦头烂额,西夏总督虽然管不到东暨县,但人家也是一品的封疆大吏,东暨县令一个小小的七品官员,怎么敢怠慢?
不过这也是东暨县令的事情,照理林炤是不应该过问的,他的身份,当然是越低调越好。
这件事惊动了林炤,倒是因为京城来的一个人。
一个钦差大臣,明面上说的是,查廖大人送往京城的寿礼被劫的案件。
但跟着这个钦差大臣后脚来的一个高北辰的探子,过来跟林炤禀报,说京城的邓大人,高大人等人怀疑这个钦差大臣并不是真的来查寿礼被劫的事情,只是用这件事做借口,实际查的有可能是皇长孙的下落。
林炤听了之后琢磨了良久。
如果邓大人等人怀疑了,那么必然是皇帝做出了一些令他们怀疑的举动,皇帝什么时候疑心自己尚活在人世的?还是在长安城附近的?
想要判断自己怀疑的是不是真的,皇帝是不是察觉了自己的行踪,只有一种办法。
那就是,尽快解决了土匪的事情。
既然钦差大臣用的是查寿礼被劫案子的,那么只要案子破了,他必然是尽快的回京城去交差。
解决土匪,林炤可以想办法。
这样做还有其他的好处,第一,帮着王县令解决大问题,王县令虽然聪明,也有头脑,但到底只是一个县令,能动用的就是县衙的一些衙差和捕快而已,人数太少了,且都不是经过训练的。而林炤这边有人,虽然人数不多,但要说一个侍卫顶两个衙差,倒真算谦虚了。
第二,林炤可以用这件事来侧面了解一下皇帝知道了多少。
如果土匪的事情很快解决,钦差马上就回去了,那他就只是专门办这件案子的,毋庸置疑。但如果解决了却还留在本地,那只能说明,他另有目的。
促使林炤插手这件事的,最主要还是第二条好处。
毕竟离开京城太久了,林炤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如果他想要在今后的争斗盘算中掌握主动,就必须知道更多的事情,多了解皇帝的想法。
了解了皇帝的想法,林炤才能早做准备,提前防范。
因此,林炤派了一个人去长安城那边,主要盯着那位钦差大臣,看他除了查寿礼被劫的案子之外,还查什么东西。
然后派了陆光涛带着几个人去查探土匪的事情。
陆光涛去过两次,已经查出来了一些眉目。这些土匪中,只有一个是本地人,其他的都是西夏过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其实在西夏的时候就已经盯住了总督大人给皇帝送的寿礼。
西北一路崇山峻岭,高山险峻,能动手的地方很多,而秦岭山应该是最后一道险峻的地势了,出了长安城,一路就是平原了,往南直入中原,往北直奔京城了。
所以,秦岭是他们动手的最后一处险要关口。
这些人为什么放着一路险峻的地势,却一直到了最后一道关口才动手?
陆光涛也查明了:“总督大人给皇上送的是一百年前西夏王朝的财宝,具体是什么,神神秘秘的没人知道,便是押运的人中也是一个都不知道。从西夏跟着来的这帮人也很慎重,一路上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动手,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当地的,熟悉环境的人,但是甘肃界内并没有,只在这边有一个人,因此最后选择了东城山动手。”
林炤听了道:“西夏过来的是多少人?本地这个人又是什么身份?”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45章高价麦冬
陆光涛道:“正要启禀殿下。如果要查清楚这些,只能打入这帮人的内部,不过他们全都是西夏过来的,本地只有那一个人,所以能看得出来这些人非常谨慎。臣想的是,可以装成是附近打猎的人,正好杏花村有空屋子,让王爷爷带着我回去一样,只说是附近住的亲戚,秋收之后没事干,进山打猎……就完全能让村里人认识我,我进山打猎,想办法靠近这些人。”
林炤蹙眉沉吟。
穆寒在旁边道:“还是我去比较合适。陆哥是我们的领队,真的要和这帮人正面干的时候,需要他指挥。”
保护殿下的只有二十个人,也没有规制,大家就把陆光涛当成领头的。
陆光涛就看着他道:“即便是正面强攻的时候,殿下这边也需要人保护,你就是其中一个,万万不能离开。”
林炤想了想道:“能够避免正面强攻,自然是避免比较好。即便不能打入,但是能在周围查探一下也是好的。这个办法可以,”说着林炤看向了陆光涛:“光涛,让穆寒去吧,他说的有道理,不管会不会正面冲突,这边的所有人需要你的调度,你不能离开。”
陆光涛只好道:“是。”
林炤就将王爷爷找来,道:“明天你就领着穆寒回村,就说他是亲戚,住在东暨县的,最近没事了想打些猎物,为了方便让他住在家里。你这段时间就住村里,穆寒要是需要什么,你从旁协助,如果有什么危险,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马上禀报,我会派个人每天跟着越家三叔去采药,你就报给他就行了。”
王爷爷答应了,不敢怠慢的马上下去准备。
林炤换来了另一个侍卫叫谢忱的,道:“从明天开始,你每天跟着越家三叔去采药,不管是王爷爷发现的,还是你自己察觉的,只要有什么异常马上禀报。跟越家三叔只说是我叫你去的,你是表兄的小厮,跟着去帮忙,他就不会怀疑。”
林炤有多想在越家人面前好好表现,越尚耕心里最清楚,加上性子直,所以他反倒不会多怀疑什么。
谢忱点头答应了,也去准备。
林炤又嘱咐了穆寒几句:“谨慎行事,发现他们怀疑了,立刻撤退不要迟疑,此事并不是只有一个办法,也并不是一定要参与此事,所以完全不值得拿命去拼,懂吗?”
穆寒听懂了,点头:“知道了,殿下放心。”
这件事就安排妥当了。
第二天,王爷爷带着穆寒去了村里,暂时的住下了。
越绣宁这边。
生意上的事情很忙,而且是越忙越来事。这天她正在家里头忙着,听见外面有人敲门,一会儿王奶奶进来了。
“王奶奶来啦,是找我姥姥吗?”
越绣宁笑着打招呼。
王奶奶忙笑着道:“我是来找姑娘的。”说着过来,身子微微的前躬着,道:“铺子那边来了个几个看着是大户人家下人的来找您,看铺子的说您不在,她们就不走了,说有急病人等着您去治疗,在那边搅缠了半天了。”
“看铺子的不想让她们知道咱们的住处,就找我说了一下,让我过来给姑娘带个话,看您要不要见。”
越绣宁惊讶的道:“大户人家……”心里想,总不会是施家?除了施家还有什么大户人家知道自己?不过从施家出来的时候可是打着出来的,施家怎么可能还找自己?
不过既然是找自己看病的,越绣宁也就点头起身去洗手:“我去看看。”
洗手之后跟家里人说了一声去铺子,就和王奶奶出来了。
铺子不远,家里谁也没当回事。
出来了之后,王奶奶这才跟在旁边小声的道:“说是从长安城来的,我去看过了,问她们是不是施家的人,她们却又不承认。不过奴婢猜着该是施家的,姑娘,您也是不想去见,奴婢就去将她们赶走就是了。”
越绣宁惊讶的赶紧道:“王奶奶,您可千万别这样称呼我,这可太……太折煞我了,您都这么大岁数了……”
王奶奶顿了顿才反应过来,忙道:“姑娘在您面前我就是奴婢下人,只是您府上老太太和太太不知道,当着她们的面,奴婢就不恭了。奴婢还有件事,不知道该怎么跟您说。”
看样子她是完全没有改变称呼的想法,而且说得特别的顺,张口就如此的自称。
越绣宁只好先问:“什么事啊?”
王奶奶脸就涨红了,嗫嚅了一下,道:“奴婢教的不好,笑云那个死丫头实在是太嚣张太胆大了!奴婢该叫她来给姑娘磕头认错的……”
越绣宁听她说的如此的严重,不知道多大的事,倒有些紧张起来了:“什么事啊?”不会是林炤怎么样了吧?
王奶奶涨红了脸,低声道:“那个丫头……梁娟去铺子之前,她不是帮着看了几天的铺子吗,就是铺子里进了麦冬的时候……”
越绣宁点头:“是啊,怎么了?”
“有天济仁堂的两个人来买麦冬,那丫头……心情不好,加上跟那两个人吵了几句嘴,人家问多少钱一斤,她就负气说三两银子……然后,人家还是买了十斤。”
王奶奶说着抬眼看越绣宁:“那丫头做了这件事之后又吓得不行,到底不敢隐瞒的跟我说了,我原本想着跟主子爷说的,可主子爷最近忙大事,奴婢也没找到机会和主子爷禀报……”
到底是没机会,还是不忍心自己的孙女被惩罚,这就不知道了。
越绣宁听了倒没生气,只是有些惊讶的道:“三两一斤都有人要?是谁家啊?”
“是……是济仁堂。”王奶奶有些结结巴巴的说道。
越绣宁一下子就恍然明白了。
王奶奶和王笑云很明显的知道了后来济仁堂针对自己小铺子的情况,她们估计就是那一次买药结下来的仇,因此很担心,不敢跟林炤说,但是又不敢蓄意的隐瞒下去,因此王奶奶选择了跟自己说,意思是希望自己觉着这件事不大,不要告诉林炤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46章伪造账目
施家的生意被抢走是两个月之前,自己一直挺纳闷的,济仁堂当时没有发难,却在两个月之后突然的发难,将自己小铺子的生意挤兑的做不下去了,是为什么?要说等时机,还真不用什么时机。
现在终于知道了,王笑云把麦冬吆喝到了三两银子一斤,济仁堂依然是决定买十斤,可见当时是非常非常的缺货,而白展堂明显当成了自己对他的一次落井下石,所以才会挤兑自己的生意。
“第二天是我领着梁娟去看铺子的,济仁堂又来了两个人,还是要买麦冬,当时我也不知道,就按照姑娘的吩咐,三百文一斤卖给他们的……估计就是这样,他们才知道了之前卖的……贵了。”王奶奶有些嗫嚅着道。
这么说分明是替王笑云分担一些错处,越绣宁心里摇头。
不过嘴上没说什么,到底是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且生意已经挤兑的做不下去了,挪到了长安城,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去长安后现在的生意还挺好,越绣宁也不可能去埋怨王奶奶。
因此笑着道:“原来是这样。已经过去了就算了,也没什么……济仁堂那边我找时间去给人家说一声,将多要的二十多两银子还给他们好了。”说到这里疑惑起来:“咦,我看过账目,麦冬卖完了之后,还有清理铺子的时候全都查看过账目的,账目倒是没有看出来。”
账目上可没看到十斤麦冬就进项三十两的。
王奶奶忙忙的道:“笑云……不,是奴婢,笑云第二天听说济仁堂又来买麦冬了,我们还是三百文一斤卖掉了,当时就慌了,赶紧的承认了。是奴婢将多出来的银子拿出来了,当时……是想蒙混过去的……”
越绣宁听她说的语调,就猜着其实应该是王笑云拿走了多余的银子,当然她不是缺钱,不是为了要这些银子,而是为了隐瞒。但第二天王奶奶和梁娟按照三百文卖的,她担心自己或者林炤早晚知道,所以赶紧的跟她奶奶说了。
王奶奶是为了减轻她的错误,所以说是她自己的注意。
也就是说,王笑云不但是胡乱的说价格,还伪造了账目。要是换成其他的店铺,伪造账目都够送官查办了。越绣宁心里当然很不高兴,王笑云完全没把生意放在眼里,完全就在胡搞。
要不是看在林炤和王奶奶的面子上……她摇头道:“算了,什么时候把钱还给济仁堂,道个歉就是了。”
王奶奶一听,低着头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心里就琢磨定了。
越绣宁哪里知道她又定了什么,只是想,估计这些事情凑到了一起,才让白展堂恼怒至极的,看样子是真的要去好好的解释一些,消除误会。今后即便不做生意,起码不要成仇人的好。
自己没有做过落井下石的事情,也完全不想莫名其妙的多一个仇人,成天的挤兑自己的生意。
因为说着这件事,等话说完已经走到了铺子跟前,看见铺子前停着一辆马车,两个穿着缎子对襟大褂的妇人站在车旁边。
看见越绣宁过来,一个妇人过来了,笑着道:“这位应该就是越大夫吧?我们是长安城董家的,我们家大太太身体不适,请您过去看一看。”
越绣宁一听不是施家的人,心中微微疑惑,道:“董家?哪个董家,和施家认识吗?”
很显然,自己会看病还不至于人尽皆知,董家知道必然是通过施家。
那婆子听她一句话就直接问施家了,微微顿了顿才笑着道:“我们大太太是施家的姑奶奶。”
越绣宁恍然了,摇头:“不去。”
说着转身要走。
那两个婆子几乎同时叫了起来:“哎哎哎!”刚刚说话的婆子甚至下意识的伸手就想抓住越绣宁。
王奶奶大叫:“你干什么?!”就上来想挡住。
不过更快的,一支抬药材的扁担从旁边伸了过来,一下子就将那个婆子的手给打落了。
是铺子里的伙计。当然,越绣宁知道其实是林炤的侍卫。
那婆子被打的叫了一声,侍卫这才迈步出来沉着脸道:“说话就说话,动手动脚的可不行,对我们东家尊重点。”
那两个婆子确实是因为看出来越绣宁出身平民,穿的也不是很突出的,当然了,如果出身富贵,也不可能抛头露面的去给人看病,所以下意识的对她确实不是很尊重,伸手就想抓的。
大概在董府也是得脸的婆子吧。
婆子叫着道:“越大夫!你既然是大夫,就该有治病救人的心,怎么病人来请你还如此的不客气?”
越绣宁转头道:“想看病可以,来这里看,根据病情收去诊费,确认病情十两银子,诊治的话,二十两银子,如果需要动手术……就是动刀子,需要五十两银子,回去准备银子,叫病人过来吧。”
那两个婆子真的是惊得目瞪口呆的,提声叫道:“这可真的是出了奇闻了!你怎么敢这样狮子大开口……”
另一个没喊的婆子马上的扯了一下这个失控的婆子,很小声的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句什么,这个婆子顿时就哦哦哦的,赶紧的收声。
其实越绣宁早想到了。
长安城的好大夫不是一个两个的,离得这么远,大户人家的专门找到自己,那么得的病症必然是妇科病,就是男大夫不能看的病,或者如之前施家四姑娘那种,说不出口不想让人知道的病症。
所以这两个婆子即便是被自己的狮子大开口惊得一副汗毛倒立的样子,也要控制着情绪。
越绣宁其实是想用狮子大开口吓退她们。
在施家吃了一次亏难道还不够她教训的?别说三十两,现在就算是给她三百两,三千两,她也绝对不会再去什么大户人家看病了。不但是大户人家,就算是普通人家,她也不会去,以后给人看病,一律送到自己这边的才看,不送过来的,就免谈!
不在跟着两个婆子多废话,越绣宁转身走了。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47章病患
那两个婆子面面相觑了一下,赶紧的追上来。而铺子的侍卫让王奶奶看着铺子,他也跟着追了上来,倒是没多说什么,只走在越绣宁靠后点的位置。
“越大夫,越姑娘!等等,您等一下……”这一下婆子说话也客气了些,追上来道:“钱不是问题,不过看病的话,还是请您去一趟府里,出诊费我们会……”
“别说了。”越绣宁站住了转身看着她们:“没有商量的余地,想看病就来这边,在铺子这里等着,会有人去叫我,如果不想过来,就别找我。”
说着对那个侍卫道:“谢大哥,挡着她们。”别让她们追着自己一路跟到了家,然后知道自己家住在哪里了。
谢侍卫点头:“是。”
他往路中间一站,手里还拿着扁担,看起来似乎也不用动手,只用扁担就能将这两个婆子挡住了。
那两个婆子当然不敢跟这个男的推搡动手,一看那架势就不是个好惹的,两个人看着越大夫走远了,然后拐弯不见了。
两人面面相觑,只能转身回来,没办法,上车商量了一会儿,马车就掉头走了。
这边谢侍卫和王奶奶盯着她们走了,王奶奶对谢侍卫道:“这件事暂时不用禀报主子了,小主子这些日子忙得很。”
谢侍卫想了想道:“殿下说过,铺子这边有什么事情关系越姑娘的,都要禀报。”
王奶奶张了张嘴想反对,但是估计侍卫是不会听她的,侍卫是属臣,自己虽然是在小主子身边常年服侍的人,可到底只是个下人,这些事情臣子怎么会听自己的?
她只好转身往回走,心里琢磨着。
谢侍卫并不以为意,依然是进铺子,等晚上关了铺子回去禀报殿下。
越绣宁因为太忙了,所以很快就将这件事丢在了脑后。
过了几天,正在家里头忙碌着,听见外面有人说话,过了一会儿,林炤居然笑着从外面进来了。
越绣宁又惊又喜的道:“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林炤笑着道:“最近你忙得很啊,我也好长时间没来你家了,就过来坐坐。”说着看了看她拼了几张桌子,桌子上面摆的瓶瓶罐罐的,几乎全都是殷红色,就道:“这些就是胭脂什么的?你的药材处理的如何了?”
一说到这个越绣宁就诉苦道:“只忙这件事了,药材堆了快半屋子了都没时间处理。”说着又挑眉看着他笑:“林炤,长安城的铺子你没有入股,可是吃了大亏的你可知道,生意好得很呢。你现在有没有改变主意?如果改变主意了,我可以让你现在入股。”
林炤好笑,摇头道:“不入股,你好好的挣钱吧。我知道生意很好,等过段时间,如果那边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再派过去一个。”
希望那时候东城山的土匪已经收拾了。
越绣宁一听忙道:“对了,”她声音小了点:“你的侍卫成天帮忙开铺子卖货的,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如果不行了的话,你说一声好了,我在雇其他的人,不要紧的,做生意怎么可能不雇人。”
林炤笑着道:“没关系的,我是真的在长安城需要个落脚点,真的需要他们过去,有个事情做掩护是很好的,非常合适。”
越绣宁听他一定这样说,也就点头:“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林炤好笑:“你跟我客气什么呀,”顿了顿问道:“对了,我听谢俊说,施家的人找你看病?”
越绣宁点头:“我怎么可能去,虽然不是施家了,是施家大姑娘的婆家,姓董,不过以后这种情况我不会去上门看诊了,不管是不是大户人家。之前确实是没有防备的心思,完全没想到,既然已经有教训了,就绝对不会再犯第二次这种错误。”
林炤道:“不去就别去了,不过你也别总想了,忘掉那件事吧。”
越绣宁点点头。
林炤看了看桌上的一大堆东西,在抬头看对面,能看见开着门的屋里确实堆了一大堆的药材,就道:“你忙不过来我叫外婆和笑云过来帮你好不好?府里也有三四个丫鬟婆子的……”
“不不不,不用了。”越绣宁一听王笑云的名字,就赶紧的摇头:“不用,我能忙的过来,梁娟和张翠仙姐妹俩,加上我四个人呢,能忙过来。何况就这么大点的宅子,就算是人多又有什么用,全都进来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林炤就道:“要不找其他的地方,租个大房子什么的,在别处去做吧,然后多雇几个人,你成天这样忙也不是办法。”
越绣宁点点头:“是啊,我有空了真的想想怎么找个大点的地方,我小姑现在过来我都没时间去聊天了,娘和姥姥成天的也跟着忙活。”
他们俩正闲聊着,就听见外面有人跑着过来的声音,然后‘砰砰’的拍门声。
“来了来了,谁呀。”小香去看门,一边问着。
一会儿小香和王奶奶进来了,王奶奶躬身道:“村里来了人,是背上受伤了,好大的一条血口子,不知道家在哪里找到了铺子,谢俊来禀报,问怎么办。”
越绣宁一听忙起身道:“村里谁呀。”赶紧的就去洗手提药箱子:“等一会儿,马上过去!”
因为声音比较大,吴玉在屋里听见了,出来问道:“怎么了?”
“好像是村里谁受伤了,不知道家在哪里就给抬到铺子了。”越绣宁说着已经洗了手,就往外走。
林炤已经帮她提了药箱子去到了门口等着她,让王奶奶先去准备一下。
两个人急急忙忙的来到了铺子,老远就看见一个妇人在门口转着圈,叫着:“绣宁是不是住这里啊!”
越绣宁一听道:“听着像是……”
“张婶子,你姥姥家隔壁。”林炤说着走了过去,果然看见张婶子迎了过来,当然迎的不是他,而是他后面的越绣宁。
“绣宁!你快来看看吧,你大叔从山上失足摔下来,把后背摔得血呼啦的……”张婶子声音中带着焦急和哭腔。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48章严重的外伤
越绣宁忙道:“别急,张婶子别急。”说着已经进了铺子,发现王奶奶已经将柜台收拾了,人就趴在柜台上。
“不行就抬回去,你家太挤了,抬我家去好了。”林炤将药箱子放在柜台上,对她道。
柜台有点高,越绣宁治疗起来当然不是很方便,她点点头:“我先检查一下看看能不能动。”
抬着张大叔来的就是村里的人,这会儿都没时间打招呼,越绣宁带了手套和蒙脸巾,上前去看了看。
这一看心都一沉!
伤的挺严重的,背上擦伤痕迹明显,血肉模糊的,腿看起来不是很直,似乎也有些问题。
她伸手轻轻的碰了碰右腿,张大叔顿时发出一声惨叫。
越绣宁忙将药箱子里的针线、刀具、消毒水和消炎药水拿出来:“不行,看样子有内伤,不能在移动了。王奶奶,您回去一趟叫我娘将我的另一个药箱子拿过来,那里头全都是要用的。”
王奶奶忙答应着,赶紧的去了。
另一个药箱子全都是消炎的,消毒的,有药水药膏,还有棉花球,主要是为动手术备用的。
越绣宁叫无关的人就去站在铺子外面,她这才小心的用剪刀将后背的衣服全都剪开了。
“萍丽,你过来将这里的衣裳全都剪开,然后用这块布,将其余的地方遮挡住,只露出来受伤的地方。”越绣宁说着,萍丽是张婶子的大女儿,已经出嫁了,可能是知道她父亲出事的消息跟着来的。
“小讯,你走开好了。”越绣宁又吩咐张婶子和张大叔的小儿子。
张讯才十二三岁,虽然很想帮忙,但到底帮不上。
张讯只要出去了,那边张婶子只哭的眼泪汪汪的,村里一起来的人忙劝着她,过了一会儿,吴玉和吴邓氏都来了,两个人又惊又吓的,将药箱子递进去了之后,就在外面跟村里人说着话,问着情况,安抚着张婶子。
林炤站在旁边看看有没有能帮忙的地方。谢俊也站在靠里面的位置。
背上的伤全都露出来了,鲜血淋漓的,很多地方擦得已经血肉模糊了,针麻是不可能了,越绣宁写了个药品的名字转身找人,林炤就忙道:“给谢俊。”
谢俊过来接了。
“赶紧去买,需要马上用的。”越绣宁道。
谢俊答应着,赶紧的出去了,一出来看见陆光涛从家里那边赶过来了,他松了口气迎上去:“陆哥,突然来了受伤的人,里里外外人很多,我要去买药,你去看着点吧。”
陆光涛点头,进了铺子。
柜台太高了,越绣宁确实很不得劲,但也只能这样凑合着,腿看起来是骨折了,骨科她不算是很拿手,不行还得找骨科大夫。
城里比较好的骨科大夫,就是济仁堂的崔大夫了。崔大夫是济仁堂的老大夫了,根据诊堂的安排有时候在县城坐堂,有时候去长安城坐堂。
越绣宁心里考虑着,对林炤道:“还得去请济仁堂的崔大夫,让王奶奶和我姥姥去吧,老太太们面善。”顿了顿道:“就说是我们这边请大夫。”
林炤倒不是很清楚济仁堂挤兑生意的事情,便点头答应,出去传话。
越绣宁先用棉花沾着消毒的药水,将擦伤的地方全都擦拭了一遍,张大叔疼的已经有些晕厥,这种擦拭的疼痛反倒感觉不到。
等擦拭了伤口,谢俊已经买来了麻醉酒。这种麻醉酒一大盒里装了四小瓶,谢俊应该是不知道能够一瓶一瓶的买,因此一次就买了一大盒。
麻醉酒里面含有乌头碱、狗核桃等等药物,有麻醉的作用,不过呢,因为乌头碱的毒性比较大,因此也带有毒性,一般情况下,越绣宁是不用的。
狗核桃是乡下人的称呼,它还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曼陀罗。
这麻醉酒是本草中记载的麻醉药,有些人不懂得,还以为就是一种烈酒,喝了之后叫病人醉倒,然后趁着醉倒了动刀子剥心挖肝的。
这种人就是完全不懂的人,自以为是编排了一些吓人的东西,然后口口相传多少年下来,依然还是不懂。
将麻醉酒给张大叔喝了下去,略微等了等,便开始处理背上的伤。背上很多碎肉,用剪刀全都剪下来,然后擦拭,用消炎药水清洗,伤口大的地方就只能缝合了。
一共是五处需要缝合的地方,确实是比较严重的。
越绣宁忙着处理伤口,根本没时间抬头,而林炤、陆光涛等人在旁边照看,陆光涛还是头一次看见人处理这样的伤口,也看呆了。
谢俊依然是站在靠里一点的位置,不但是关注处理伤口,更加关注进进出出的人。
来的村里人很多,有些关心的就要进来看一下,等的不耐烦的也进来看看,张婶子哭着询问越绣宁,到底能不能治好,不会治不好了吧,几个妇人又进来劝着出去,在外面安抚着。
这时候进来了两个妇人,看穿着倒是挺好的,不过谢俊并没有特别的注意,只盯了一会儿,见她们两个没什么,只关心的看着处理伤口的情况,他也没管。
外面吴玉倒是看见了,来了一辆马车,马车停下下来了两个妇人,两人往这边看了一会儿,就说话去了,吴玉也就没在关注。
她在劝张大姐带着儿子去家里坐会儿,但是张大姐哪里肯走开。
吴玉一眨眼没注意,那两个妇人已经进了铺子,站在旁边关心的看着治疗病人的情况,倒是也不说话,还侧着身子,似乎怕打搅了谁,这会儿都忙得很,便是看见她们了,也没想到不是村里的人,没人询问。
越绣宁正在缝合伤口,就听见外面传来了姥姥的声音:“绣宁,崔大夫来了。”
越绣宁忙将手里的事情先放下,转身出去迎:“崔大夫……”一看到崔大夫,就想起长安城施家原本是崔大夫的病人,结果也是因为自己才失去了,越绣宁就很愧疚:“我……”
崔大夫倒是很和气,点着头道:“快,继续,手别停下来,没事的,我在旁边等着。”
越绣宁感激的点头,然后继续去缝合。
崔大夫倒站在一边儿看着她如何的治疗,过了一会儿脸上些微的露出惊讶。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49章给崔大夫道歉
缝合好了伤口,麻醉的劲也过去了,张大叔疼的嘶嘶的醒过来了。越绣宁退后,请崔大夫上前查看,崔大夫一只手抓住脚腕,一只手抓住膝盖,轻轻的左右扭动,查问怎么疼。
张大叔疼的冒汗。
“不是骨折,脚腕子脱臼了。”崔大夫说着,双手抓住合适的位置,试了试用力的对上位。
张大叔疼的叫了一声。
“不碍事,脚腕子脱臼是疼的比较厉害,不过对上就没事了。”崔大夫将手套摘下来,笑着道:“我走了。”
“哎,不,等一下……多少钱。”越绣宁忙问,将手套也摘了下来过来。
崔大夫道:“正个骨而已,不要钱。”说着摆手就出去了。
伤口他当然也可以处理,不过刚刚在旁边看了半天,越绣宁对伤口的处理很不错,干净手法也利索,没有任何的问题。崔大夫这种老大夫一眼看得出来,她不是新手,处理伤口非常老练,所以崔大夫就不会去多问其他的伤口问题。
越绣宁实在没想到他这样干脆,忙千恩万谢的跟在后面,一直往外走,经过张婶子,张婶子因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因此有些愕然的看着。
走开了几步,那边人的声音不那么大那么吵了,越绣宁才道:“崔大夫,施家的事情……真是不好意思,我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是找我去看病的,我就去了,那天跟着我去的杏林堂的大夫,我也只当是一个领着去的人,不知道他原来是大夫……”
崔大夫站住了,笑着道:“没事的,大户人家都是如此,基本上没什么大的病症,都是调养而已,调养也看心情,有时候心情不好的觉着这里不适那里不舒服的,就觉着是大夫不好,大夫没给治好了病。换来换去也是有的,你不用往心里去。”
崔大夫这样的通情达理叫越绣宁更是特别的愧疚了,道:“那……怎么办,我想能不能……”
看到越绣宁如此愧疚,崔大夫都笑了。
“不用不用,越姑娘,你不用放在心上。”
崔大夫看着她笑道:“我实话告诉你,其实我原本就不太想去长安城看病,我家在这里,一开始去长安城只是我们济仁堂铺子互相的帮忙调个班而已,谁知道正好施家老太太来济仁堂请人看病,我就去了,之后她觉着我看的好,就总找我,就为了她,我就得每个月跑几趟长安城,只要看病就得住下。我家里也有老母亲,并不想总在外面奔波,每天都想回家。现在好了,施家不找我了,我也不用去长安城了。”
崔大夫说到这里笑:“我还得谢谢你呢。”
越绣宁讪然的道:“崔大夫,您肯定是为了减轻我的愧疚才这样说的……您要是需要什么帮忙的地方,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一定会尽全力帮忙的。”
“好,好。”崔大夫知道不答应她肯定一直这样愧疚下去,笑着点头答应了,道:“你赶紧回去看病人吧。”
说着摆手走了。
越绣宁这才回来了,村里人和张婶子又是惊诧的看着她过去,越绣宁也知道伤口需要尽快处理,没时间多说。
林炤站在门口道:“没事吧?”
“没事,施家的事情我跟他说了一下,崔大夫挺好了,一直说没事。”越绣宁回答着赶紧进了屋子,见屋里站着两个婆子,心里奇怪这两人哪儿来的?
不过没时间多问,赶紧的在伤口上撒止血消炎的药粉。
全都撒上了药粉,这才包扎了。然后拿出来单筒听诊器,放在了肺部的位置,听了一会儿肺音。
又检查了肋部等等的,因为病人是趴着的,所以只能从侧面听一下,还是很不方便的。但是病人目前的情况真的不宜移动。
“怎么样啊?”吴邓氏在外面道。
越绣宁检查了一遍,这才擦着手从屋里出来:“伤口都已经处理好了……”
“绣宁……你张大叔咋样啊……”她的话还没说完,张婶子已经哭着过来询问道。
越绣宁忙道:“婶子放心,大叔虽然受伤严重,不过都是外伤,好好的养几天伤口愈合了就没事了。腿也不是骨折,只是脚腕子脱臼了,刚刚找的是县城里最好的骨科大夫看的,他检查了腿,说没问题的,你放心好了。”
张婶子一家子一听,全都松了口气。
“哎呦,绣宁,可真的谢谢你了,我们全家都谢谢你了……”张婶子哭着道。
“别这么客气。”越绣宁说着。
张家的大女儿张萍丽忙道:“我们能把我爹抬回去吗?在你家铺子挡着生意了……”
越绣宁忙道:“不不,最好不要在挪动了,今天就凑合一天吧,晚上看看情况,如果不发烧的话,明天可以抬回家去了。没关系的,一天半天不营业不要紧。”
吴邓氏一听道:“啊,只能在铺子里?那晚上哪行啊,现在晚上冷得很……”说着就叫吴玉:“赶紧,咱们回去拿两床被褥过来。”
吴玉忙对张婶子道:“张大姐,你不用急,我们回去那点被褥,还有吃的过来。”
越绣宁又进去,去那边桌上写了个方子,正好谢俊就站在跟前,便顺手递给他:“麻烦你去抓药吧。”
谢俊忙接过来躬身:“是。”
转身出去了。
一些村里人一听今天不回去了,这会儿正是收成的季节,家里都忙得很,因此就忙着告辞,张婶子忙在外面一个个的道谢着,感激不尽的躬身,大家又说不用不用,都是一个村的。
越绣宁一听村里人要走,也忙要出去起码打个招呼。
刚走到门口,张萍丽进来了,拉着她到了里面,涨红了脸小声的问:“绣宁,多,多少钱啊,我知道后面还要用药,你能不能先说一个大概的数,我回去准备准备……”
越绣宁知道,这种伤要是换成其他的药堂给诊治,肯定会花掉三四两,甚至五六两银子的,毕竟伤的严重,用的药量大。
不过她不挣这个钱,便道:“四十文。”
“四……”张萍丽惊呆了看着她。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50章旁观的婆子
越绣宁笑道:“你娘知道的,我给村里人看病就是这个价。”
“但刚刚用了那么多的药……”张萍丽脸涨得通红:“只买的那副药就不知道多少钱了,这样不行绣宁,我们不能让你给看病,还让你给我们花钱买药……”
“没关系的,四十文就是刚刚买药的钱。我用的那些药水都是我自己调制的,不用多少钱的,都是隔壁邻居,张婶子也帮了我家不少的忙,真要算这个,哪里算得清?没事的,你快别说这个了。”越绣宁笑着,就不跟她说了,赶紧出来跟乡亲们打招呼,送一送。
那两个查看越绣宁治疗病人的婆子,有一个等看到伤口包扎好了之后,就赶紧的去回禀去了,另一个刁钻一些,听见张萍丽低声询问多少钱,就侧着耳朵听着,听见越绣宁只要四十文,顿时眼睛都瞪得老大,震惊的听了一会儿,急急忙忙的去给主子汇报去了。
这个越大夫太坏了!还没给我们家主子看病呢,开口就是三十两五十两的要,给这一家人看病,那么大的伤口,那药水都是整瓶整瓶的用,居然只要四十文!
婆子一脸震惊的去告状。
这边的人那里知道,忙着跟乡亲们告别,摆手再见。林炤都被人拉着手上下的打量了半天,惊讶的道:“变了好多啊,咋长这么高啊?这腿是一点事都没有了?”
林炤笑着点头。陆光涛站在旁边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
说了半天,终于乡亲们走了,吴邓氏和吴玉抱了被褥子过来,一听乡亲们走了,顿时又跺着脚,说好歹的该留下来吃顿饭啥的。
越绣宁就没多管,进了铺子想问问谢俊,怎么把人从柜台上弄下来,或者放在矮点的桌子上?
她刚刚处理伤口的时候,胳膊一直架着,这会儿不但是胳膊肩膀,就是后脖子都疼起来了。
“这样趴在柜台上似乎不行吧?”林炤正好也再说。
越绣宁忙道:“对呀,要不再找一张这样的八仙桌,拼起来然后抬桌子上?”
林炤道:“不用,我们家有长条凳和板子,搭个临时的床没问题。”
他们在这边商量怎么把病人从柜台上弄下来,而不远处的马车,在门口那一堆乡亲们走了之后,便显得突出起来了。
吴玉看了那马车好几眼,心想这是哪儿来的?
而此时,刚刚的两个婆子正站在车前面,隔着帘子给里面回禀着:“血呼啦的背啊,一开始简直都觉着肯定活不了,越大夫倒是有点真本事,拿着剪子把烂肉都剪了,该缝的缝起来,就跟缝烂了的衣裳一样……”
前面那个婆子正说得口沫横飞的,车帘子一掀,一个丫鬟露出脸来,微微的嗔道:“赵妈妈,你不要说的这样瘆人好不好?只说越大夫医术了得便行了,非要这样仔细的形容?”
那婆子便讪笑着道:“噢噢,奴婢错了,大太太恕罪,这还是奴婢头一次看见把人肉当衣裳一样缝……”
那个丫鬟顿时轻声叫:“你看你又来了!”
婆子顿时被提醒了,陪笑着伸手在自己脸上拍了一下:“哎呦掌嘴!奴婢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
“行了,难为你倒是不害怕,看的也仔细,好歹的知道了越大夫是个正经的好大夫。”车里面传来了一个妇人的声音,声音有些低沉。
那婆子就笑着连连点头,刚要说什么。
身后那个婆子早已经忍不住了,听见大太太说这话,分明是让前面那个啰嗦的婆子别废话了。
她们这群人过来了,正好遇见越大夫的铺子来了个重伤的人,大太太叫她们过去看看,主要是看看越大夫的医术怎么样,其实也只是因为知道越大夫年纪太小了,才十几岁的姑娘而已。
但其实大太太是听娘家人说的这个越大夫,才找她来治病的。大太太的娘家,施家那边都已经确认了越大夫的医术,四姑娘的病已经是全然好了的。
所以看看行了,说两句也就差不多了,这个赵妈妈没完没了的回禀,不过就是为了讨主子开心罢了。
后面的婆子急忙的就抢着道:“大太太,刚刚奴婢听见了一个问题。这个病人受伤严重的很,且也是动了刀子和针线的,可越大夫只收了这家人四十文钱!这可有点太过分了,跟咱们就狮子大开口的,一张嘴就是十两,要是动刀子还要四十两!这个越大夫真的是……太坏了!”
告了状,静等着大太太的反应。
车里却并没有什么声音,刚刚喜欢挑起帘子的那个丫鬟也没声音了,帘子放下来的,安静的很。
这个婆子原本还挺得意的,自己发现了这么严重的问题!大太太肯定会有夸奖。不过安静的时间长了,她心里惴惴不安起来。
过了好半天,还是那个丫鬟道:“有什么要紧?越大夫这是会来事,同村的人看病,即便是要几十两,乡下人能掏的出来吗?倒不如做个人情……行了行了,这些都有什么要紧的,还当成个正经事来禀报?赶紧过去看看,越大夫给那个人治疗完了,就说一声吧。”
后面那个婆子碰了一鼻子灰,只能和前面那个婆子一起,转身又回来了。
铺子这边忙忙碌碌的,已经有人回去抬了两个八仙桌过来,主要是原本铺子里的那个高度和家里的不一样。
抬了两个高度一样的,过来拼起来,然后将被褥的放在上面,倒是还行,可以当成病床。
然后几个人一起,将张大叔从柜台上抬下来,放在了桌上。
就这样一番折腾,张大叔又给疼醒了,疼的龇牙咧嘴的叫着,趴在了褥子上,呼呼的喘了一会儿气,又疼的吸着凉气。
抓的药回来了,越绣宁叫送回家去赶紧的熬,熬了药尽快服下。张婶子一家忙得这样那样的,嘴里一直喃喃的说着道谢的话。
越绣宁跟谢俊道:“这几天铺子就不开了,铺子里面有什么药材外面都贴着,有人询问就卖给他们,没有就算了。”
谢俊答应着。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51章告状没用
刚在这边忙着,越绣宁看见之前一直在屋里的两个婆子又过来了。正好,门口的吴邓氏和吴玉早觉着这两个人不对,给拦住了:“你们是什么人啊?趁着乱在这里做什么进进出出的?”
两个婆子陪笑着,客客气气的道:“我们是长安城的人,陪我们主子过来看病的。上一次我们府的人来过,越大夫应该知道。”
越绣宁听见了出来:“你们是董家的人?”
两个婆子忙躬身,笑着道:“正是呢,我们大太太今天过来了,越大夫,您看……您的铺子能看病吗……”
说着看了看铺子里面。
越绣宁一听董家大太太亲自过来了,还稍微的有点意外。
这个铺子就不是药铺子,也没有专门看病的地方,她也不想叫人去家里,想了想道:“那边停的车就是你家的?大太太在车上?我没有专门看病的地方,就是这里,问她是过来这里看病,还是直接在车上看看。”
两个婆子脸上露出惊讶嫌弃,不过她们刚刚听了半天,已经听出来一点眉目,倒是不算很意外,看了看躺在八仙桌上的病人,还有病人旁边坐的家属,只能回去禀报。
吴邓氏和吴玉进去陪张婶子一家说话,越绣宁出来跟林炤道:“就是上一次来叫我去看病的,董家的大太太。”
林炤听了点头道:“估计就只能在车上看看病了,我一会儿叫人去把马拴住,让车夫下来。你进去看看有没有不合适的人,如果有就赶紧下来。”
越绣宁笑:“没事的,人家看样子是真的需要看病,应该不是为了找我报复什么的,这样费尽周折。”
林炤也笑了道:“以防万一嘛。”
越绣宁点点头。
说话间回来了一个婆子,果然只能请她去车上,林炤示意陆光涛过去,将马车前面的马匹拴在了旁边的树上,将车夫叫下来。
这才让越绣宁过去。
越绣宁来到了车前,车帘子掀起来了,里面出来了两个丫鬟,婆子在车下面放了下脚蹬,丫鬟先下来,越绣宁上了车,进了车里面。
车里面只剩下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妇人,半躺在车里面的床上,看见她道:“越大夫。”
车里比较暗,越绣宁只能看见她苍白的脸色,问道:“夫人是哪里不舒服?”
董家大太太停顿了半天。
越绣宁耐着性子等着,她也有准备,必然是妇科病,不然不会这样费尽周折一定找自己看。而妇科病,虽然越绣宁觉着并没有什么,人都是会生病的,妇科病也是一种病而已,无须用什么复杂的眼神去看。但这年代的人很多不会这样想,反倒觉着丢人,觉着难以启齿。
越绣宁不赞同这种想法,不过凭她一个人也改变不了大部分人的想法。
等了半天,那董家大太太才嗫嚅着道:“越大夫,看病之前,你需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嗯,你说吧。”越绣宁道。
董家大太太道:“我的病情,跟任何人都不能说,任何人。”
“好的,我答应你。”越绣宁道:“大夫也有大夫的操守,就算是你没有这个条件,我也不会随便去和别人说。”
董家大太太一听松了口气,又停顿了半天,才讪讪的道:“我……头痛了好几天了,身上痒,有些地方……长了些东西……”
“长了什么?给我看看。”越绣宁道。
董家大太太讪讪的,很尴尬,又是停顿了半天,才将衣裳解开了,露出了胸部。越绣宁凑近了看了看,顿时有些吃惊的道:“还有哪里长了这种东西?”
“腰……还有腿……大腿内侧……”董家大太太看样子是恨不能有个地缝给她钻进去。
尽管只有她们两个人。
越绣宁便对外面道:“去把我的药箱子那过来,叫我们的人找一些蜡烛和油灯。”
外面的丫鬟答应着,一会儿拿了药箱子递进来,越绣宁叫她们将蜡烛和油灯全都点上,车里太暗了。
丫鬟们小心的将蜡烛和油灯点着了放在车里固定的地方,她们俩依然是出去了。
越绣宁戴上了手套、蒙脸巾,穿上了长围裙,这才叫董家大太太重新露出胸部,又检查了腰部,在烛光下仔细看了看。
确实是梅毒斑。
“除了痒之外还有什么感觉?头疼的厉害吗?”越绣宁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问道。
董家大太太收拾整理好衣裳,道:“头疼只有几天,之后就好点了,痒痒出现之后,头反倒不疼了。”
越绣宁道:“你这是梅毒斑,也就是花柳病。目前看应该是初期,具体还要检查一下,你刚刚没说全吧?不但是身上有,下面也有吧,白带很多,异味很大,摸着有硬核?”
董家大太太涨红了脸,半天点了点头,声音很低的道:“大爷喜欢逛窑子……出去了一次染上了,他,他找大夫看,大夫也说是的,给他治疗了,只是我已经被染上了……我们府看病的大夫都是男的……不,是大部分的大夫都是男的,我听人说了越大夫看病的事情,这才找来的……”
越绣宁点点头,道:“我还需要仔细检查一下……”
“不不不。”想不到董家大太太反应很强烈:“就是越大夫说的那些症状,还是不要检查了。”
越绣宁惊讶的道:“不检查我怎么能知道病症的严重程度?怎么开药啊?”
“您……看看其他地方就可以了,不是一眼就看出来了是,是花柳病吗?”董家大太太道。
看样子挺坚决的。
越绣宁蹙眉想了一会儿,虽然这种病人以前很少遇见,不过病人什么状态的都有,不让检查也没办法,总不能强行检查吧。
而且,确实,从身上的症状能看得出来。
她道:“伸出手来我诊诊脉。”那就只能多从侧面了解了,诊脉也能诊断出来病症到了几期了。
如果是初期还好。
一边诊脉,一边询问她是什么时候开始头疼的,她丈夫是什么时候发现得病了的,什么时候治疗的,大夫给她丈夫开了什么药,等等的。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52章病症在初期
脉象上可以断定是初期阶段。
而从发病时间,大夫给董家大太太的丈夫开的方子都能看得出来,是初期。
初期是比较好的,任何病症在初期阶段都比较好治疗。
“目前看应该是邪气初犯,正气虽无力驱邪外出,但可短期内与邪搏结,邪客血中,血溢脉外而发杨梅状疹。我给你开个方子,祛风散血,解毒清火的,你可先吃一段时间,三五天便能见效,白带减少,异味减少,这就是见效了,如果见效说明药是对症的,你就在连续吃半个月,既可痊愈。”
董家大太太一听,惊喜的忙问:“这个病……能痊愈?”
越绣宁点头:“可以。回去了之后要注意卫生,自己用过的东西就不要给任何人用,现在用的东西,尤其是洗浴的时候用的手巾等等的,全都换了,洗澡的时候不要用坐浴了,淋浴……就是淋着水洗是最好的。”
说着道:“等着,我回去写药方子。”
说着便下了车。
其实梅毒一开始还在疫毒留滞阶段的话,不吃药也能够痊愈的。当然,这时候就要注意卫生,饮食,更重要的是不要接触染病的异性等等。
不过当然吃药会好的更快一点。
而且也有一种情况,就是症状可能过一段时间消失了,便以为是自愈了,其实不是,而是潜伏了下来,等数年之后可能会复发,那时候就已经到了后期了,可能会治不好。
而且潜伏期也是传染人的,不管是自己的丈夫妻子,亦或者如果得病的是女子,生了孩子的话,也会传染给孩子。
所以初期立刻诊疗,吃药将病症完全治愈是上上策。
越绣宁回到了铺子,写下了一个方子:黄连三钱,黄芩三钱,黄栢四钱,山栀三钱,双花两钱、连翘两钱,生地三钱、马齿苋三钱。
每天三剂,饭前服用。
写完了看见那两个婆子躬身站在门口,便去递了过去:“上面的用法用量都写的清楚,给你们太太拿去。”
一个婆子连声答应着躬身双手接了过来,另一个忙双手碰上来十两银子,躬身道:“这是看病的银子,按照之前说好了的,如果太太病好了,就再送二十两过来。”
越绣宁点头,接过来就递给了旁边的吴邓氏:“回去吧。好好静养,就不要乱跑了。”
“是。”婆子恭恭敬敬的答应了一声,两人回去了。
很明显,是因为越绣宁诊断的非常准确,董家大太太恭敬了很多,所以婆子们也跟着恭敬了很多。
她们走了,屋里目瞪口呆的人才缓过劲来,张萍丽低声跟张婶子说,只收了自家四十文,张婶子自然不能不吭声,忙道:“我的天,绣宁真的是有大本事的人,这才去了多大点功夫就一下挣了十两银子……”
她陪笑着对越绣宁道:“绣宁啊,我家的诊费你收的太少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越绣宁笑道:“没什么的,大叔大婶以前帮我们也不少。何况我给村里人看病,一向只收药费的,婶子你别说了。”
吴邓氏和吴玉自然是满心的骄傲,吴邓氏就道:“见外的话就不说了,绣宁也回去歇会儿,萍丽带着她弟弟就去家里住,我们回去做饭,你在这里守着。”
安顿了一番。大家自然点头同意,张婶子一家自然是感激不尽的。
吴玉带着萍丽和她弟弟先回去了,越绣宁检查了一下病人的情况,没有发烧什么的,告诉张婶子需要注意什么,便和林炤一起回来了。
林炤原本是看她治疗完毕董家大太太,董家马车走了之后他就回去的,不过听见越绣宁也是马上回去的,便等了一会儿。
两人一起回来,谢俊和陆光涛就跟在后面不远不近的。
各自回家,越绣宁回家之后叫小香烧了些水,她洗了个澡出来,正好赶上吃饭,张婶子那边,萍丽已经送过去了,跟着忙活的人不少,倒不用她跑来跑去,她也就歇一会儿。
晚饭之后又去看了看张大叔的情况,这时候张大叔已经吃了两次药了,稍微的有点发烧,暂时不用紧张。
越绣宁叮嘱晚上在这边照看的张萍丽,多注意发烧的情况,如果烧得厉害立刻去叫自己。
张萍丽答应着。
越绣宁回来这才睡下了。因为担心随时会起来,因此反倒睡得不好,一晚上醒来了几次,侧耳细听外面有没有人敲门的,没有就闭上眼睛。
早上天都没亮就醒了,也没磨蹭赶紧的爬起来,洗漱了之后先跑到铺子去看了看情况。
来到铺子的时候,张萍丽趴在床板上睡着了,越绣宁小心的上前去给张大叔诊脉,张萍丽这才一下子醒来了。
张大叔的脉象已经稳定了,也没有发烧的迹象,张萍丽说了说晚上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越绣宁放了心。
“我回去叫人来换你,你回去睡一觉。”她说着,先回来了。
自然是张家自己人来照看,张婶子已经起来了,洗漱了拿着一个馒头过来换了张萍丽。
这一天越绣宁过来了两三趟,中午在这边陪着张婶子有一两个时辰,这时间段张大叔也醒过来了一次。
吃了药,有给喂了些粥。当然因为伤的是背上,吃饭吃药的很不方便,每一次都很费劲,好在就是人多,能搀扶的起来。
又过了一天,张大叔的精神便好多了,醒了一整天,说话什么都很清醒。
这天越尚耕过来送采的药,这才知道了这件事,过去陪张大叔说了好一阵子的话,张大叔就想转天回去了,在这里太麻烦越绣宁她们了。
虽然挽留了一下,不过张大叔和张大婶都想回去,张大叔的伤也已经稳定了,回去在家养着倒是更好,所以越绣宁也没多说什么,转天早上给换了药,叮嘱回去了趴着不要乱动,三五天的就应该没问题了,七八天之后过来将线拆了。
吃的药和用在伤口愈合的药膏都给带上,越尚耕赶着驴车把他们一家子送了回去。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53章设计
“穆寒查明白了,西夏过来的一共三十多个人,他们本身倒不算是一伙的,在西夏那边算是两帮人,只是因为同一个目的,因此才暂时联手。”
每天跟着越尚耕去采药的侍卫谢忱回来禀报。
“穆寒跟他们照面过一次了,差点就被他们动手灭口了,那个本地人出面拦住了,穆寒只做是猎户,什么都不知道的。本地人的意思,官府如今查的很紧,只要出人命必然马上就能查到他们藏身之处,现在他们需要的是找一条路尽快的回去。”
林炤听了蹙眉不语。
既然能分得那么清楚是两帮人,说明在他们中间肯定是有联系的人,而这个联系的人必然不是那个本地人。
本地人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来,无非只有一种原因,就是重大的利益。他从中能得到一次就够一辈子生活的钱财,才让他如此的铤而走险。
而那些人找他只是因为他熟悉路径熟悉环境,没有其他的原因了。
他考虑着,而谢忱还在说着:“如果要动手的话,虽然他们三十多个人,我们也有把握能抓住几个活口。”
林炤摇头:“不需要如此的拼命,我们是帮着找到被抢的东西而已,抓不抓这些人,我反倒不在意。”他想了一会儿道:“他们需要一条回去的路,我们就给他们让一条路好了。本地的盘查都是王县令做的,叫王县令给他们让一条路。”
谢忱刚要询问。旁边的陆光涛已经明白了,道:“殿下的意思,是给他们做个套?让他们钻进咱们的埋伏中?”
林炤点头:“不,不是咱们的埋伏,是长安城臬司衙门的埋伏,长安卫所的埋伏。光涛,你今晚上就去找王县令,跟他说叫他去长安城向钦差大臣禀报,只说本地的猎户进山打猎的时候发现了这伙人的行踪,禀报了官府,这些人从什么的地方走,叫王县令想好了禀报给钦差。”
“钦差只要决定动手,就让王县令将这条路让出来。附近辖区内的盘查岗哨全都是本县布置的,王县令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陆光涛恍然的道:“钦差大人必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也只有他能调动卫所的兵丁,只要出动兵丁,别说三十人,就是三百人也能拿的住。这些人拿不拿住其实也没关系,主要是把东西抢回来。”
林炤道:“正是如此。”想了想道:“当然,能让这帮人顺利入套,还有个条件就是需要那个熟悉环境的本地人消失。这个就不用让王县令告知钦差了,你回来之后,今晚上就去一趟杏花村,找穆寒问清楚那个本地人的情况,如果不清楚的话,给你两天时间查清楚,然后让那个本地人消失。”
他看着陆光涛道:“记住,是消失,不要让西夏人发现什么。如果本地人够聪明,就应该在西夏人走之前要到了他应得的那一份,或者起码一部分的银钱,就做出他拿着钱跑掉了的假象。这样的话,西夏人没有人带路,必然惊慌。”
陆光涛等了一会儿,以为他会说下去,不过林炤似乎说完了,只看着他。陆光涛就忙道:“是,臣这就去办。”说着躬身告退出去。
这边林炤这才问谢忱:“穆寒说的,这些人是两帮人,他查清楚了吗?”
谢忱道:“查清楚了,在西夏这两帮人常常抢地盘夺东西,算是他们当地的两个大帮派,为官府围剿了好几回,都是围剿不干净,过几年又开始壮大。这两帮人在西夏的时候算是死敌,来到咱们这边,他们自己也非常的顾忌,所以临时联手了。”
林炤想了一会儿,道:“既然是多少年的死敌,可见仇怨不浅。这都能不计前嫌的联手,能想得出来,他们对于深入我大周朝中原腹地是非常忌讳的,非常谨慎……”
想了想,道:“东西已经到手了,他们的心就未必那么齐了。”
谢忱道:“殿下的意思,是挑动他们内讧?”
林炤道:“内讧倒是也不需要,只要他们互相猜忌就可以。之前本地的盘查非常的严密,可以说是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但如果王县令贸然的让出一条路,这些人肯定怀疑,他们一举一动那么小心,多年的仇怨都可以暂时联手,可见他们有多谨慎。让出路来他们就会钻?必然不那么容易,但若是挑动了他们之间的猜忌,互相不信任了,就急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只要一方着急了,就可能露出马脚。”
谢忱点头:“殿下的意思?”
林炤想了半天,道:“让穆寒暗地里动手,除去他们中比较有头脑的那个人……我猜测,促使他们联手的必然是比较冷静而聪明的关键的人,除去了这个人,猜忌必成。”
对谢忱道:“让穆寒小心藏身,暗地里查探这些人的行为举止,发现了联系这两帮人的关键人物,便动手除去。做的干净点,不要让他们怀疑是外人所为,要怀疑是他们自己人所为……我好想听谁说,这些人用的刀和咱们的不一样,他们的是一种像半月一样的弯刀?”
谢忱已经是全明白了,点头道:“臣懂了。不错,他们用的是弯刀,臣跟穆寒说,下手的时候用这种弯刀……臣也会在周围,如果能协助就去协助。”
林炤点头:“你和穆寒都要清楚一点,这不是咱们必然要做的,也不是唯一的一种方法,所以一旦发现威胁自己的生命安全,就不要去做了,回来另外想办法。”
谢忱道:“是。”
答应着去了。
林炤又沉吟了半天。
按照自己想的,如果顺利的话,几天就能有确凿的消息了。如果不顺利,明天后天的,穆寒就会回来禀报哪里出了问题。
出了问题也没关系,最多就是西夏人不上套,没有走让出来的那条路,那么,他们还是在严密的搜索范围内。
林炤还有后招,到时候便用另一招,让这些人狗急跳墙,暴露目标。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54章送来银子
三天之后。
这天越绣宁原本想和三叔一起回杏花村,主要是看看张大叔伤口愈合的怎么样了,需要不需要换药。
昨天的时候王奶奶过来还询问了一次,问她是不是这两天想去了,因为王爷爷在村里,如果她要去的话,王奶奶有东西请她帮忙带上。
越绣宁便点头说行,她正好今天想去。
早上起来收拾了,因为也没有提前的告诉三叔,所以就走早点,去外面三叔经过的一条街上等着。
刚出门,就看见林炤在他们自家门口走来走去的晃悠,越绣宁还以为他知道了要陪自己去,忙跑上去道:“你在门口晃悠什么?”
“你今天要回村?”果然林炤问道。
越绣宁点头:“王奶奶跟你说了?我主要是去看看张大叔,你不用陪我了,我和三叔一起走。”
林炤道:“今天别去了,我叫人带话给你三叔了,说你这边药材堆积了不少,几天都弄不完,让他这几天都不用去采药了,张大叔那边,这不是才过三天吗?这种外伤,你不是说过只要头两天熬过了就没事了,只看养了?”
越绣宁有些惊讶的看着他:“是,倒是这样……不过,你怎么想起和我三叔说这些的?我也是……想着去看看而已,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她有些敏感的问:“但是,昨天王奶奶过来说,她有东西带给王爷爷。”
林炤道:“那是我让外婆去问你的,只是想知道你这几天去不去村里而已。如果不去就没事,去,就像现在这样挡住你。”
越绣宁睁大眼睛看着他,果然有事?
林炤也知道,不跟她说是不行的,想了想道:“附近的山上出了一伙土匪,朝廷正在围剿缉拿,因为牵扯东暨县的县令,我比较了解情况,”他看到越绣宁脸上已经有些紧张的神色,忙道:“你不用担心,并不是咱们村后面的山,而是附近的一座山,朝廷围剿的地点离这里也很远。只是以防万一,到底秦岭山脉是通着的,万一那些人慌不择路的跑到杏花村……这种可能性很小,不过也不能排除,所以我让三叔这几天别去了,你也别去。过两三天就知道结果了。”
越绣宁惊讶的道:“你这些天忙得就是这件事?你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不会,我能有什么危险?离得这么远,那些人跑也是往荒无人烟的地方跑,傻了才会来县城。放心好了。”林炤道。
越绣宁只好点点头,道:“村里的人……”
“不会有太大危险的,何况我在村里放了人,如果发生了事情会及时禀报,及时处置的。”林炤道。
越绣宁道:“那就好。我知道了,那就不去了……”
他们俩正在门口说着,林炤看见那边过来了一个人,因为这一片靠水,又不是正经的胡同,往里走到榕树那边里面就只有两个宅子,一个是靠里面的越家,一个是他家。所以过来的人肯定是找他们两家的,林炤便盯着看了一会儿。
是谢俊。
越绣宁见他盯着远处,就也扭头去看。一转眼谢俊已经跑过来了,跟林炤点头示意,然后对越绣宁道:“越姑娘,那天来看病的那家两个婆子又来了,说是给你余下的银子,不过还想见见您。”
越绣宁‘哦’了一声,对林炤道:“那我过去看看。”
林炤也没事干,自然道:“我陪着你。”三个人一起往铺子这边走过来,谢俊是关了铺子的门回来禀报的,到了这边他就去开门。
门口果然站着那天的两个婆子。并不是后来的那两个,其中一个是最先开始来的,那个比较厉害的,因为越绣宁不去董府上看病,她还跟越绣宁吵了几句的那个婆子。
另一个倒是第二次来看病过来的,非常客气的那个。
那个头先来脸色不好的婆子穿的倒是最好,一件墨绿色的绸缎夹袄,头上还簪着一支银绞丝镶嵌珍珠梅花簪。
当然今天两个婆子都是满脸堆笑的,尤其是之前得罪了越绣宁的那个,更是笑的脸上都快要开花了,躬身毕恭毕敬的等着,。
绣宁过来了,她们就躬身笑着道:“我们大太太已经好多了,虽然病还没有完全好,不过惦记着余下的银子,叫我们赶紧给越大夫送过来。还夸越大夫是杏林圣手,真是济世救人的好大夫。”
说着,捧出来五十两银子。
“我们太太说,多出来的是感谢越大夫的,越大夫请收下。今后再有什么需要越大夫的地方,还需要越大夫多多关照呢。”
倒真是客气。
从这婆子的说话态度和一下送来五十两银子,就能看得出来,董家大太太的病应该是好多了,她自己都能察觉的好转,所以她非常非常高兴。
越绣宁点头,将银子接过来:“没关系的,希望今后大太太健健康康的,不见我是最好的,但如果真的需要了,来找我没有问题。”
两个婆子陪笑着躬身连连的答应。
越绣宁就和林炤转身走了。
那两个婆子躬身等他们走远了才直起腰来,先头那个婆子不太高兴,低声道:“真的是乡下人,一点眼界规矩都不懂!我们俩辛辛苦苦的跑了一趟,她连半文钱都舍不得。”
她应该是个大婆子,所以才会头一次派她来,另一个婆子听了自然是附和,笑着道:“就是呢,乡下人不懂规矩。不过咱们也不稀罕她的赏,一个乡下人能给多少?十文八文的,不够我弯腰的钱。”
前面那个婆子就道:“可不就是!”两个人不满意的摇着头走了。
林炤和越绣宁回家,分开的时候,林炤跟越绣宁说:“不管你是打算去杏花村还是去长安城,一定都叫人提前来跟我说一声,我陪你去。”
越绣宁笑着点头:“好啊,有你这个保镖跟着我,我当然高兴啦。”
林炤笑,看着她回到家里,那个叫小香的丫鬟出来看门,越绣宁进去了,林炤这才也进了院门。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
第255章围绕着她
林炤是两天前派人去跟越尚耕说,这边药材多的一时处理不完,这几天就不用去采药了的。
就这天,越绣宁回家没多久,越尚耕和越榴红就来了。
他们是来帮忙处理药材的,过来看了看,倒是真的挺多的,不过也就越榴红能坐的主,越尚耕坐下帮忙没一会儿,家里头的下人就追着来了,说地里有事,二爷请三爷赶紧回去。
越尚耕就急急忙忙的回去了。
这边吴玉就问越榴红:“家里怎么样啊?这几天还没忙完?”
越榴红就笑着道:“全都收完了,要去官府交割粮食税,这不是城里的跟乡下的又不一样,走的都不是一个衙门,二哥一开始还走错了,白忙活了好几天。”
越绣宁道:“是不是现在交的也多了。”
“那当然了,比以前可多多了,而且在乡下是村里出面,每年都是如此,现在一切都是自己来。”越榴红说着笑道:“真是不知道好些的事情。”
吴邓氏道:“忙也说明家里境况好了,以前倒是不忙,三亩良田养不活一家子人。”
越榴红听了‘噗嗤’的笑了,道:“对呀,二哥三哥真不是种田的人……二哥管着还行,这段时间看着每天精神抖擞的,也高兴着,还喜欢研究什么的。”
越绣宁是比较关注二叔一家子的,主要是二叔和越天泽以前过得都不开心,这是非常明显的,而越天梅小一点不懂事,但也成天哭闹,更小一点的越天坤从生下来就吃了不少的苦。
二叔一家想起来都叫人难受。
现在听小姑说好多了,越绣宁的心里也好受了些。
“你二哥是被你娘磋磨最厉害的,不是我说,幸好这是从乡下搬出来了,不然你们几个都要被磋磨疯了不可。”吴邓氏摇着头说着,问道:“现在怎么样了?”
越榴红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叹气道:“还是那样,从衙门回来的那几天有点害怕,老老实实的看大夫吃药,等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这不满意那不舒心的,好在现在家里头有下人,就叫下人陪着,我们少去跟前,也少生气。”
越绣宁灵机一动,忙道:“小姑,多买几个下人,一来家里头老人孩子的一大堆,需要人照顾。二来,我倒想了个主意,多买些婆子陪着奶奶,每天就围着她,干什么都围在身边,不管是奶奶想吵架还是想打架,身边都是一堆婆子,看病吃药不能断了,几双眼睛的盯着,吵架打架的就叫婆子们劝,七嘴八舌的,奶奶也就烦不到别人了。”
越榴红又给逗笑了:“这主意有点……”
吴邓氏已经一拍腿叫道:“这是好主意啊!天天三四个人围在身边,烦了劝一劝,真的要是怒了,就叫这几个人给你娘打两下又能怎么样?过年过节的给这几个婆子多赏些不就行了?”
越榴红一开始觉着这主意有点怪怪的,虽然现在确实在身边放了两个婆子,主要是陪着说话什么的,不过可没想过要把娘围起来。
但是听了吴邓氏的话,倒觉着有点道理,沉吟起来了。
吴玉就道:“我也觉着行,多几个人陪在身板,赶也不走,骂也不走,就专门陪着婆婆,这样既能照顾她,看着她吃药,也能在她烦躁的时候劝说劝说。”
越绣宁笑道:“找两个和奶奶差不多大的,这样有共同语言,就算是奶奶暴躁起来,就像姥姥说的,给打两下,过年过节的多发一个月的月前,算是委屈奖!”
越榴红一边琢磨着一边笑:“这样一说……倒是可以,我回去了就张罗……”
吴邓氏笑着道:“不但是张罗这些事,还有你自己……”
吴玉慌忙的推了她一下,吴邓氏就闭上了嘴,越榴红已经满脸通红的低下头去了。
越绣宁听见外面有马鸣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觉着好像可能有什么事,忍不住放下手里的东西,跑到门口去看。
没想到还真的是林炤,已经上马了,并没有注意这边越绣宁出来了,上马之后便打马往外走,那个陆光涛带着两个侍卫跟着他也策马跑了出去。
看着很着急的样子,林炤一般很低调的,真很少这样。
越绣宁发怔了一会儿,实在也猜不到,只知道林炤忙得好像是什么西夏人的事情,但听着像是指挥了一下别人去做,他并他的那些侍卫都没有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样着急?
愣了一会儿,却也只能满怀疑惑的转身回去了。
回来继续的处理药材,这就有心事了,越榴红和吴玉、吴邓氏一直说越赵氏的事情,她基本上没插嘴。
一直到吴邓氏问她怎么不说话,越绣宁才赶紧敷衍了两句。
“长安城那个铺子,你知道不知道?跟谁都没说,他们叔侄俩一商量,当天去就给赁下来了!真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不过没想到生意还挺好的,前几天做那些药膏敷脸膏什么的,忙得焦头烂额的……”
吴邓氏虽然是语气中带着埋怨,但也不无骄傲。
越榴红笑着道:“我听三哥说了……很忙吗?忙的话就叫人过去叫我过来啊,我带几个丫鬟过来。”
于是吴邓氏又问她家那边现在几个下人了,等等等等。
一直忙到了中午,吃了午饭继续忙碌。
午时过了之后,越绣宁就心神不宁的,不知道林炤回来了没有?有事没事?虽然林炤也不是小孩子了,出去一趟越绣宁无须如此,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些不太安心。
正琢磨着,坐在门口的小香听见有人拍门,于是去开,过了一会儿进来了,道:“林少爷来了。”
说话间林炤走了进来。
屋里的人都笑着招呼:“林炤来了?”
“快坐,坐下吧。”
越绣宁已经站了起来,见林炤依然是那副样子,安宁淡然的,不像是有什么事情,这才松了口气,便又要重新坐下继续忙。
“吴奶奶,婶子,越家小姑,你们忙,我表兄有些不舒服,我过来请绣宁过去帮忙看看。”林炤笑着直接道。
喜欢天家药娘请大家收藏:天家药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