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再次进城
“什么!你又要进城?”
“嗯!是这样的,上次进城买的书和学习资料我已经看完了,想再去买点。”
听到方圆这么说,校长看了他一眼说道:“就不能过完年再去?”
校长刚说完,方圆两手一摊说道:“我也想啊!可是年前我就没有什么事做了,时间不等人啊!”
“呃!”方圆的话让校长愣了一下,因为这话不应该从一个小孩子嘴里说出来。
“校长,您放心,这次不是我一个人去,所以您开介绍信的时候,要注明两个人。”
“这样啊!”
听到方圆这么说,校长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方圆家里人要陪他一起去,这样校长放心不少。
“行,我这就给你开。”
校长的话,让方圆同样松了一口气,他没想到这么顺利,本来他还在想,要怎么说服校长呢!现在看来完全是瞎担心。
“谢谢校长。”方圆说完这话,连忙把书包打开,从里面拿出纸包。
“吴奶奶,上午去河里抓了两条鱼,我们家也吃不完,给您拿来一条。”
“哎呀!你这孩子,你这是干什么,快拿回去。”
开玩笑,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么说吧!现在这个时候,只要是吃的,都特别金贵。
不要说鱼这样的肉食,哪怕是一块红薯,一个窝窝头都一样。
“吴奶奶,我们家还有,而且我会抓鱼,所以这玩意也不缺。”方圆把纸包放到吴奶奶手里说。
“收下吧!”校长这时候拿着一张纸走了过来,对吴奶奶说。
“这……”吴奶奶还有点犹豫。
“放心吧!这小子能耐大着呢,一天鱼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校长说完,转过头看着方圆问道:“我说对吧?”
“对对对,您说的太对了,一条鱼而已,我随时就可以抓到。”方圆给了校长一个笑脸。
虽然不明白这一老一少打的是什么哑谜,但吴奶奶还是把鱼收下了。
而方圆这个时候,偷偷的抹了一把脑门上并不存在的汗,这校长就像是一个老狐狸,好像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这让方圆不得不小心一点,万一被这老狐狸察觉出来点什么,到时候就坏了。
“行了,去找教导主任盖章吧!”校长把介绍信递给了方圆。
“好的校长,您忙。”方圆说完连忙跑了出去。
看着方圆跑出来了,校长摇了摇头说道:“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聪明了。”
听到现在这么说,吴奶奶看着他说道:“你这话说的,什么叫什么都好?就是太聪明了,聪明不好吗?”
“我没说聪明不好,但聪明过头就不好了,现在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傻一点吗?”
“呃!”吴奶奶愣了一下,点头说道:“也对,回头你提醒他一下。”
“不用,我想他自己早晚会明白的。”
方圆这边,从校长家出来就去了教导主任家,校长那边没有问题,那么在教导主任这里就更没有问题了。
看到是校长开的介绍信,教导主任二话没说就把章给盖上了,而且还语重心长的对方圆说道:“你很聪明,校长很看好你,我也希望你把聪明用的正确的地方。”
“主任您放心,我一定用到正地方。”
“那就好,去吧!”
“哎!”
从教导主任家出来以后,方圆才算是真正的松了一口气,现在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这个东风当然就是李卫国了,不知道他考虑好没有,如果考虑好了,那么随时就可以出发。
第二天上午,正在方圆纠结什么时候走的时候,小胖子来到了家里。
“老大。”
“嗯!你怎么来了?”
小胖子今年考试没烤好,被他老爹给修理了一顿,并且罚他不准出门,也只有方圆去找他的时候他才能出门。
今天方圆可没有去找他啊!这小子怎么出来了。
“老大,有人找你。”
“找我?谁啊!”
“是我。”
随着这个话音落下,李卫国出现在了屋里,看到李卫国,方圆连忙站了起来。
“哈哈哈!你怎么来了?”方圆上去拍了拍李卫国的肩膀说。
“我已经想好了,我准备……”
“嘘!”方圆连忙把手指头放在唇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说道:“这个一会再说。”
开玩笑,小胖子还在这里呢!如果李卫国说出来,这小胖子不闹着要去才怪。
而且这小子很可能会把这件事说出去,所以绝对不能让他知道。
“嗯!”李卫国点了点头。
“对了,你们两个怎么碰到一起了?”
“老大,这个我来说。”小胖子连忙说道。
这小子说白了也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很多事情你不说出来,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
“行,你说吧。”
“他向我爸打听你,我爸就让我带他过来了。”
“呃!”方圆愣了一下,也明白了这小子怎么会出来了。
“老大,人带到了,我也回去学习了,要不然我屁股又要开花。”说完这小子还摸了摸屁股。
看来被他老爹打的不轻,也是,现在可不是后世,后世都是那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现在的教育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只要做不好,先噼里啪啦揍一顿再说。
“行,你回去吧!好好学习,回头我给你送好吃的。”
“嗯嗯!”一听到好吃的,小胖子就两眼发光。
等小胖子离开以后,方圆对李卫国说道:“坐下来说。”
“好。”
李卫国也不客气,拉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
等他坐下以后,方圆过去从铝锅里拿出一个还有热乎气的馒头递给他说道:“先吃个馒头。”
“嗯!”
李卫国接过去就咬了一口,吃的很是香甜,看他吃的香甜,方圆也很高兴。
“怎么样?考虑好了?”
“嗯!考虑好了,我跟你进城。”
“太好了,这样,你等一下。”方圆说完进了屋里,从屋里拿出一双鞋出来。
“这个给你。”
“啊!这个我不能要。”李卫国连忙摆手说道。
其实方圆早就想送给李卫国一双鞋,但是他知道,李卫国是个很有原则的人,绝对不会要,所以一直也没送。
虽然他现在的鞋有了方圆帮忙,已经不露脚指头了,但还是之前那双,只是上面多了一些补丁而已。
“卫国,咱们现在要去城里,城里和农村可不一样,所以这个你必须要收下,不但如此,到了城里还要先给你弄一身衣服,你这个……”
方圆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指了指李卫国身上穿的衣服。
李卫国低下头看了看身上的衣服,脸红了一下,这才点了点头把鞋接过去。
方圆也真够可以的,送人东西都能说的这么冠冕堂皇。
没办法,因为只有这样,李卫国才会收下。
约定好出发时间,李卫国就离开了,当然,在离开之前方圆给他拿了一些馒头,另外还给了他小半袋玉米面。
这一次去城里不知道要待多长时间,这些玉米面暂时拿解决一下他家粮食不足。
方圆要去城里这件事,他没有和任何人说,包括老妈和姐姐们,当然也包括小丫头。
第二天早上吃完饭,老妈和大姐上班去了,二姐和三姐也出去找同学玩去了。
方圆开始带上装备,其实就是火车头帽,书包和水壶,然后悄悄地离开了家。
等方圆来到清河公交车站的时候,李卫国已经在这里等着他,看到李卫国脚上穿的新鞋,方圆点了点头。
“来的挺早啊!”方圆过去在李卫国胳膊上拍了一下说。
“也没多早,我也就刚来一会。”
方圆知道,李卫国绝对不是刚来一会,看他冻那个样,也不可能刚来,不过他并没有拆穿他。
“行,车马上就该来了,咱们再等一会。”
“嗯!”
话音刚落,一辆黄皮公交车晃晃悠悠的开了过来。
“走吧!”方圆拉着李卫国上了公交车。
“没票的买一下票。”售票员喊了一声,往方圆这边走过来。
“两个人,到德胜门内大街。”
“八分钱。”
“给您。”方圆拿出一个五分,一个二分和一个一分的硬币递过去。
方圆的身高不到,所以他是半价,当然,这个比半价稍微多了一点。
没办法,因为没有半分钱啊!半价只能按三分收,而李卫国的身高够了,他是五分。
“这么贵?”看到方圆递给售票员八分钱,李卫国喊了一声。
“嘘!”
“早知道这么贵,还不如走着去。”李卫国嘟囔一句。
方圆也是很无奈啊!估计这是李卫国第一次坐公交车。
对于方圆来说,甚至说对于吃商品粮的人来说,几分钱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吃公分的农民来说,几分钱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咱们进了城,花钱的地方更多,千万不要再大惊小怪。”方圆这也算是提前给李卫国打个预防针。
要不然到时候他再大惊小怪的可不行。
“噢!知道了。”
。。。。。。
ps:求推荐票,求打赏,谢谢!
第七十七章 三种大院
四十多分钟后,公交车来到了德胜门内大街,方圆带着李卫国下了公交车。
看着城里人来人往,还有街边的那些店铺,李卫国惊讶的合不拢嘴。
估计他还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地方吧!也是,这里可不是清河,这是城里。
方圆过去拍了拍发呆的李卫国说道:“走吧,回头有你看的时候,咱们先找个地方住下来。”
“噢!好。”
来到这里,李卫国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只能听方圆的安排。
还是上次的小旅馆,还是那么服务员,方圆把介绍信递过去说道:“我要两个单间。”
“两间?就你们两个?”服务员看了方圆和李卫国一眼问。
估计在她想来,两个人要一间房已经足够,要知道单间可不便宜。
可惜她不知道,方圆有很多秘密根本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就算是多花点钱也无所谓。
“对,就我们俩,要两间。”
“好吧!一天一块钱,住几天。”
方圆把十块钱放在柜台上,说道:“老规矩,先住,到时候多退少补。”
“行,走吧,我带你们去看房间。”
服务员很快带着两个人来到房间门口,其中一间就是方圆上次住的那间。
“我还住这间。”
“这个你自己看着办。”说完服务员就把门打开了。
现在是上午,住店的人都离开了,来住店的人也不会来这么早,所以整个小旅馆看上去很安静。
服务员把这间房打开以后,又过去把另外一间房也给打开了,两间房基本上一样。
“卫国,你住这间。”
“噢!好。”
李卫国现在基本上是一句话也不说,除非方圆问,因为刚才方圆已经说过,来到这里一切听他安排。
所以刚才在听到住一晚上一间房就要五毛钱的时候,他虽然很震惊,但是也没有说话。
“一会你们自己去提开水。”
上次方圆来住店,这名服务员还帮他提水,现在有李卫国在,水都不帮提了。
不过也是,人家服务员上次是看他年龄小,现在有一个半大小伙子,怎么可能还帮他提。
“好的!”方圆连忙答应一声。
等服务员离开以后,李卫国问道:“方圆,提水干什么?”
“喝啊!难道你不喝水。”
“噢!”
“行了,先进房间收拾一下,一会咱们出去,给你弄一身衣服再说。”
“好。”
这次李卫国没有再拒绝,城里人虽然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甚至也有很多补丁,但是和他一比,他这就不能算是衣服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他们又没有带东西,至于小旅馆里什么东西都有,说白了也就是看看房间。
几分钟后,两个人再次出现在大街上,方圆直接带着李卫国去了裁缝铺。
方圆空间里有布,可是不能拿出来,所以他准备买点布料给李卫国做一身外套。
至于他身上穿的这套衣服,只能先穿在里面,没办法,方圆没地弄棉花去。
他空间里倒是有棉花,可是和那些布一样,没办法拿出来。
两个人进城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方圆忽然又是布料又是棉花的拿出来,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师傅,麻烦给做身衣服。”方圆把李卫国拉出来说。
“有布吗?”
方圆连忙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我给您布票,您看多少钱?”
裁缝师傅对李卫国招了招手,让李卫国到他跟前。
李卫国看了方圆一眼,老老实实的走了过去,师傅帮他量了一下,说道:“五尺布票,外加一块五毛钱。”
“什么,这么贵,我不要了。”听到要一块五毛钱,李卫国炸了。
方圆连忙拉着他说道:“你干嘛?”
“方圆,这也太贵了,一块五啊!”
李卫国长这么大,还没有摸过一块五毛钱,不要说一块五,他连五毛钱都没有摸过,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大反应。
一块五是不便宜,可是不要忘了,这不光是加工费,其中还有布料的钱,如果把布料的钱扣了,加工费还真没有多少。
“我知道一块五,你就不用管了,让师傅再给你量量,咱们做。”
“啊!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你忘了我之前跟你说的话了?”
“呃!”
方圆这么一说,李卫国不说话了,在来之前方圆就说过,到了城里什么都听他的。
方圆说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能反驳,不能不听。
李卫国看了方圆一眼,乖乖的走到师傅面前,让师傅再次给他量了一下,刚才只是量个大概,看看需要多少布料。
等师傅量完以后,方圆一边把布票和钱递过去,一边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过来取?”
看到方圆递过去的一块五毛钱,李卫国眼睛都绿了,恨不得上去给夺回来。
同时也是很震惊啊!可以说方圆今天给他的震惊太多了。
随随便便拿出十块钱住店,随随便便拿出几尺布票和一块五毛钱做衣服,这哪是一个孩子啊!
估计就算是成年人也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或者说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和东西。
“下午过来取吧!”裁缝师傅把钱和票接过去说。
“嗯!”
“等一下,我给你开张票,下午拿着票过来取。”
“好的,谢谢师傅。”
拿着裁缝师傅开的票,方圆就和李卫国出来了,出来以后,李卫国偷偷看了方圆一眼,说道:“方圆,咱们是不是花钱太多了?”
“多吗?”方圆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方圆是个生意人,知道什么叫做投资与收益成正比,想要投入很少的钱去赚大钱,也不是不可能,但绝对不是什么正经买卖。
当然,这也不绝对,因为还有一个人为因素在里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两个人同时做生意,一个人投入一百万,每天不务正业,吊儿郎当,另外一个投入十万,每天起早贪黑,把生意管理的井井有条,这结果不用说了。
方圆虽然说不至于每天起早贪黑,但把生意管理好绝对没问题,所以他知道该怎么做。
“走吧,回去休息一下,等吃饭的时候再出来。”
“好。”
两个人回到小旅馆,李卫国去提了两暖壶开水,放方圆屋里一壶,他自己提回去一壶。
安排好李卫国以后,方圆就躺在床上休息,当然,这个休息可不是睡觉,纯休息。
他也没有盖被子,因为屋里有暖气,不但不冷还有点热。
方圆这是在想接下来干什么,再像之前似的用糖换东西,估计不好弄了。
既然这样,那么就要想个别的办法,反正这趟出来不能空着手回去,要知道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
中午的时候,方圆带着李卫国在旁边小饭馆吃了一些东西,然后又带着他在街上到处转了转,主要是熟悉一下环境。
没办法,李卫国这是第一次来城里,对城里根本就不熟悉。
当然,方圆也只是带他熟悉一下小旅馆附近这一片,帝都城里太大了,这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熟悉的了的。
两个人一直转到快天黑,光德胜门内大街最起码都跑了两三趟,最少方圆认为李卫国应该是熟悉这里了。
快到了下班时间,方圆这才带着李卫国来到裁缝铺,衣服已经做好,虽然用的不是什么好布料,但最起码是新衣服。
布料是蓝色的,穿着这一身蓝色衣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院出来的孩子。
其实方圆这是故意的,他故意让裁缝师傅给做了这样一身。
在这个年代,帝都有三种大院,第一种当然就是部队大院。
第二种是地方大院,说白了就是公职人员家属院。
还有第三种大院就是大杂院,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大院,在帝都这个地方,这种大院最起码有数千个。
从什么地方可以分辨出这三种大院呢?最简单的就是衣服。
一般从部队大院出来的人,特别是小孩或者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一身橄榄绿。
而地方大院出来的年轻人和孩子,基本上都是一身蓝,蓝上衣,蓝裤子,有时候还带着蓝帽子。
至于大杂院出来的年轻人和孩子,那就更好认了,因为他们穿的都是五花八门,可以说什么都穿。
有时候穿件橄榄绿的上衣,下面配上一条蓝裤子,弄的自己像个四不像。
这还是好的呢!大部分人还穿不上这个,可以说这样穿的人都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
对于大杂院里出来的大部分人来说,基本上都是一身灰不溜秋,很多都是大人穿破了的工作服给改的。
不用说,上面基本上都带很多个补丁,方圆之所以给李卫国弄这一身蓝,也是出于他自己的考虑。
“走吧,回去试试。”
“嗯嗯!”李卫国很激动,从小到大他还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没想到今天就要穿上了,他怎么可能不激动。
不过想到这套新衣服花了一块五毛钱,他又一阵心疼,并且发誓要好好爱惜这套衣服。
“师傅,谢谢您。”
“不客气。”
。。。。。。
ps:求推荐票,求打赏,谢谢!谢谢!谢谢!
第七十八章 偶遇、约定
两个人回到小旅馆,就进了李卫国住的房间,方圆说道:“穿上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方圆这说的都是废话,按照尺寸量的,怎么可能不合身,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李卫国不舍得穿。
果然,听到方圆这么说,李卫国连忙把衣服打开,就往身上套,这可是用了五尺布票,又花了一块五毛钱做的啊!如果不合身就亏大了。
还别说,穿上新衣服的李卫国,和刚才完全变了一个样,看上去特别精神,怎么看也不像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人靠衣服马靠鞍,穿上这一套衣服,还真有点人模狗样。
“不错不错,这样,一会我带你去洗个澡,回来你把里面的衣服洗一下,放在暖气片上,明天早上就可以穿。”
“洗澡?我们可以去洗澡吗?”李卫国疑惑的问。
“为什么不能?”
方圆已经洗过两次了,其实在城里还是可以洗澡的,城里的洗澡堂,一般都属于街道。
街道上给每家每户都发的有洗澡票,基本上是每人每月三张,用完了这个月也就没有了。
这倒不是说没有洗澡票就不能洗了,还是可以的,但是要花钱,一张洗澡票五分钱。
花钱去洗的,人家根本就不管你是不是这个街道上的住户,你给钱就可以。
等李卫国把新衣服脱下来以后,方圆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走吧,先吃饭,吃完饭去洗澡。”
“嗯!”
吃饭的地方还是那家小饭馆,两个人要了一份酸辣白菜,又要了一份紫菜蛋花汤。
主食要的馒头,付完票和钱就开始等着,出来吃饭的人很少,所以饭上来的也快。
五个馒头,方圆吃了一个半,剩下的全让李卫国给吃了,这家伙竟然连一点汤底都用馒头给蘸干净吃了。
吃完饭以后,方圆就带着李卫国来到附近的一处洗澡堂,冬天洗澡的人还是很多的。
别看每个人每月只有三张票,但是一个街道有多少人,这是街道不是居委会。
多了不少,就按一万人计算,一个月就是三万人次洗澡,平均每天一千人次。
还好不是一个时间段,要不然这澡堂子里估计给下饺子似的。
可就算是这样,晚上洗澡的人也最多,方圆他们过来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外面排队。
“你先在这里排队,我去买票。”方圆对李卫国说。
“嗯!”
卖票的地方和排队的地方不在一起,要不然还真麻烦。
“师傅,我买两张票。”
“一毛钱。”
“给您。”方圆连忙递过去一毛钱。
卖票的师傅是一名五十来岁的老大爷,接过钱给了方圆两种票,说道:“排队进入。”
“知道。”
排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才轮到方圆他们。
把票给了门口一名收票的老大爷,方圆和李卫国就进去了。
洗澡堂很大,同时容纳一百多人洗澡一点问题都没有,也亏了大,要不然这么多人来洗澡也麻烦。
方圆倒是没什么,但是李卫国就不一样了,好像还有点放不开。
“我说你干嘛?都是大老爷们,有什么放不开的。”方圆说完摇了摇头。
李卫国被方圆说的脸红了一下,然后开始脱衣服,方圆这边早就把衣服脱完了。
在李卫国脱衣服的时候,他已经走向一个池子。
进了池子方圆就坐了下来,除了脑袋,全部泡进水里。
“舒服。”方圆就差没有呻吟出来了。
这大冬天的,泡上一个热水澡,可想而知有多么的爽。
洗澡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别人可能会因为赶时间,或者想早点回去休息,方圆不是啊!
洗个澡洗了两个多小时,估计也就他了,连李卫国都有点着急了。
不过李卫国陪着方圆洗了这么长时间,身上的皮都快秃噜一层了,更不要说身上的泥。
可惜没有搓澡的,要不然再搓一下就更舒服了。
不管怎么说,方圆也是在澡堂子关门之前出来了,然后两个人就回到了小旅馆。
方圆让李卫国去提了几壶开水,然后又找服务员借了一个桶,让他把衣服洗一下。
说实话,李卫国那衣服有一股很重的味道,没有洗澡之前还不是很明显,洗完澡以后感觉到味道更重了。
就连李卫国自己都闻出来了,估计之前已经闻习惯,所以没什么感觉,但是现在刚洗完澡就不一样了。
等李卫国把水准备好,方圆从书包里拿出一块肥皂递给他,让他好好的把衣服洗洗。
屋里有暖气,穿一身单衣都不会冷,甚至说不穿衣服都不会冷,不管不穿衣服也不好看啊!
“行了,一会你洗完把衣服搭在这上面。”方圆指着暖气片说。
“嗯!我知道了。”
“那我先回去睡了,明天还要早起。”
“好,你去睡吧。”
方圆回到了房间,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钻进被窝就进入了梦乡。
方圆自己都说不清楚,确实的时候,他睡眠质量很不好,就算是半夜睡,也要躺上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而且脑子里老是想一些事情,可以说是辗转反侧睡不着,就算是睡着了,半夜有时候也会醒。
可是来到这个年代以后,方圆发现他的睡眠质量特别好,基本上躺下就睡着,而且是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方圆也睁开了眼睛,顺着窗户缝往外看一眼,方圆就从床上坐了起来。
揉了揉眼睛,让眼睛舒服一些,掀开被子下了床,先去放了一下水,这才回来穿衣服。
当然,他穿着内衣呢!并不是光着身子。
当方圆从房间里出来,就看到李卫国已经在门口等着他。
“咦!怎么起来这么早?”方圆问道。
“睡不着。”
“睡不着?不是吧!这么舒服的房间,你竟然睡不着?”
“不是,我是说睡醒以后睡不着了。”
“呃!这样啊!行,你等我一下,我把这个给倒了。”
“我来吧!”李卫国说完就要帮方圆去倒痰盂。
“不用,还是我自己来吧。”
每个房间都有一个痰盂,说是痰盂,其实就是当夜壶用,毕竟现在是冬天,谁半夜出去上厕所啊!
再说了,外面那么冷,出去还有穿衣服什么的,还是在屋里解决比较好。
“没关系,我来倒,你去收拾一下吧!”李卫国说完,就把方圆手里的痰盂抢了过去。
方圆看着李卫国的背影摇了摇头,转过身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收拾的,还是他那一套装备,火车头帽,书包和水壶。
按说方圆戴火车头帽和挎书包可以理解,毕竟这两样东西比较实用,火车头帽可以保暖,书包可以装东西,但水壶好像没有什么用。
现在是冬天,就算是装上热水,用不了多大一会就变成凉水,然后结冰,可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
其实方圆这也是一种习惯,或者说一种情节,因为前世他从小就比较崇拜军人,特别是一边挎包一边挎水壶的军人。
等李卫国把痰盂洗完送回来的时候,方圆这边也收拾好了,然后两个人就出去了。
现在还比较早,所以方圆准备先去吃点东西,卤煮火烧是方圆最喜欢吃的东西,前世也是一样。
“两碗卤煮,六个火烧。”方圆把钱和票放在柜台上说。
“稍等一下。”
“嗯!”
没有让方圆等多长时间,两碗卤煮和六个火烧就给送了过来。
看到送过来的东西,李卫国张大嘴巴问道:“方圆,咱们吃这个啊?”
“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方圆看着李卫国问。
“这得多少钱啊!”李卫国感慨着说。
“吃饭的时候别说这些,管它多少钱,吃饱才是正事。”
“好吧!”
两个人吃饭都很快,特别是方圆,也就几分钟吧!已经把卤煮和两个火烧吃完。
李卫国吃饭也很快,不过他要吃四个火烧,所以算下来要比方圆慢一些。
吃完饭以后,两个人来到街上,想了想方圆准备先去一些大院附近看看。
就在这个时候,一辆吉普车从两个人身边开过去,可是刚开过去就停了下来,然后吉普车开始往后倒,一直倒到方圆面前停下。
“方圆,真的是你,你什么时候来的城里?”一名女孩一边开车门从车上下来,一边说。
看到女孩方圆也愣了一下,不过还是说道:“我昨天刚到城里。”
女孩不是别人,真是李嫣然,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出门都是坐车的,虽然只是一辆吉普车,但这已经很奢侈了。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能坐吉普车的,基本上都是用一定身份的人,别的不说,就清河公社书记都没有这待遇。
“你来城里,为什么不去找我啊?”李嫣然还没有忘了那个约定。
如果让她知道,方圆已经来过一次城里,而且还在城里待了一段时间,不知道她会怎么想。
当然,方圆没有那么傻会去告诉她,虽然他没有把那个约定当回事,但不代表人家小姑娘不当回事啊!
。。。。。。
ps:求打赏,求推荐票,谢谢!
第七十九章 奢侈,太奢侈了
看这丫头见到自己那兴奋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方圆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我这不是刚到城里吗!另外还有点事情要办,准备办完事情以后再去找你。”
听到方圆这么说,李嫣然眼睛一亮问道:“真的?”
“嗯!真的。”方圆点了点头。
“太好了,这样吧,你先跟我回家,回头我让司机开车送你去办事。”
“啊!这……”方圆有点哭笑不得,这叫什么事啊!
自己只不过找个借口而已,这丫头还真当真了,还说什么让司机送他去办事。
再说了,他要办的事,是可以开着车,招摇过市的去办吗?
“走吧走吧。”说完李嫣然就要拉方圆上车。
方圆再次挣脱说道:“我看还是改天吧!而且我们是两个人。”
方圆指了指站在旁边的李卫国,其实这都是借口,他只是不想去而已。
对于李嫣然,他虽然没有恶意,但是也不想有什么牵扯。
“没关系啊!都去吧!我还想吃你烤的肉串呢!”
听到李嫣然这么说,方圆真的是无语了,这李嫣然不会以为他真的喜欢给她烤肉串吧!
当初给她烤肉串,那是因为他需要她手里的票,虽然这么说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但当时方圆就是这么想的。
“这……”
“好了,别忘了你可是答应我的,来城里要来找我。”
别的方圆都可以推脱,但是这个他推脱不了,不管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答应的,但答应就是答应了。
“好吧!不过先说好,给你烤完肉串我们就离开。”
“嗯嗯!”李嫣然连忙点头。
“走吧,咱们去一趟。”方圆回头对李卫国说。
李卫国倒是无所谓,反正来到城里以后他什么都听方圆的。
这吉普车的空间还是挺大的,不要说方圆他们三个孩子,就算是坐三个大人也没关系。
司机只是回头看了方圆和李卫国一眼,然后就开车离开了。
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吉普车开进一个院子里,院子很大,从进大门到房子门口,开了差不多有两分钟。
这是一栋西方建筑,建筑的占地面积在五六百平米左右,是一栋两层的别墅。
看到这房子,方圆第一个想到的竟然不是好大,而是这房子在后世值多少钱。
没办法,谁让他是从后世过来的人呢!想的也比较奇葩。
不过话说回来,这房子在后世真的很值钱,要知道这可是在城里,二环以内。
司机刚把车停下来,李嫣然就把车门打开了,对方圆说道:“这就是我家,走,咱们进去。”
既然来都来了,当然要进去,所以对李卫国点了点头,跟在李嫣然的后面就进去了。
李卫国看到方圆进去,当然也连忙跟上。
别墅的客厅很大,最起码有近百个平米,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坐着两个人,其中一名四十多岁,另外一名三十来岁。
旁边站着一名保姆,或者说是服务人员,专门负责端茶倒水。
“爸爸。”李嫣然刚进大厅,就跑到那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前。
“嫣然回来了,怎么样?玩的开心吗?”
“嗯嗯!我还带了朋友回来。”李嫣然往方圆那边指了指。
中年男子看过来,微笑的对方圆和李卫国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好啊!”
“叔叔好。”
“快坐。”
中年男子好像并不排斥自己女儿这来路不明的朋友。
“爸爸,我们就不坐了,我们还有别的事,你们聊吧!”李嫣然说完还对那名三十来岁的男子点了点头。
看样子并不认识,虽然如此她还是有礼貌的点头示意。
“那行,你们去玩吧!让你朋友留下来吃午饭。”
就在这个时候,年轻男子站起来说道:“李先生,竟然您家来客人了,我就先走了,那批布料的事,我希望您再考虑考虑。”
“刘科长,布料的事我真的帮不上忙,您也知道,我这个厂长只是名义上的,而且您要的太多。”
“李先生,先不要急着拒绝吗?我又不是白要,而且事成之后我另有重谢。”
“这……”
“那行,我就先走了,这是我的电话,如果您考虑好了,随时给我打电话。”年轻人说完扭头就走。
根本不给中年人,也就是李嫣然的父亲拒绝的机会。
就在年轻人刚离开,一名雍容华贵的中年妇女从楼上下来,直接走到沙发这边,先对方圆和李卫国点了点头,然后对中年人说道:“你拒绝他了?”
“嗯!不过我看他并不死心。”
“既然这样你干嘛不答应他?”中年妇女皱了皱眉头说。
“这个人不行啊!心术不正,再说了,我现在虽然名义上挂个厂长的头衔,可是毛纺厂已经和我们没有一点关系。”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点面子毛纺厂还是会给的吧!”
“给也不能办,我不是说了吗!这个人心术不正,而且人家毛纺厂也未必会给我这个面子。”
中年人,也就是李嫣然的父亲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虽然每次去毛纺厂人家都热情招待。
甚至是厂长副厂长陪着,可那只是人家毛纺厂客气而已,并不是说他有多重要。
“你啊!你管他心术正不正,你这个人就是迂腐,早晚会吃亏。”中年女子说完摇了摇头。
听到自己爱人这么说,李嫣然的父亲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没有那么迂腐,只是他要的太多,一千米呢料,我上那给他弄去。”
前面方圆听的是云里雾里,但是最后一句方圆听清楚了,呢料,也就是一种布料,方圆当初从毛纺厂弄出来的那匹布就是呢料。
别的方圆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种呢料很贵。
“好吧!这个你看着办吧!”女子说完,拉着李嫣然的手说道:“嫣然,这是你朋友啊?”
“对啊妈妈,您见过的,他就是在毛纺厂烤兔肉的那个。”李嫣然指了指方圆。
“噢!我想起来了,一段时间没见,这变化还真大,都快认不出来了。”
方圆确实见过她,但只是见过,连一句话都没有说,他不相信她会记住自己。
现在之所以这么说,估计也是客气的成分在里面吧。
“妈妈,我让方圆过来给我烤肉吃,您不会反对吧?”
“哈哈哈!不会,不会,去吧。”李嫣然的母亲拍了拍李嫣然的小脑袋说。
“谢谢妈妈。”
在方圆跟着李嫣然离开的时候,余光看到,李嫣然的父亲把年轻人留的电话后面给扔进了垃圾桶里。
看来这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里面有他不知道的东西。
毕竟他对这个年代目前还是一知半解,人家一直生活在这个年代,不比他看的清楚。
“嫣然,刚才那个人是谁啊?”方圆这时候问了一句。
“你说谁啊?”
“就刚才出去那个人。”方圆指了指门口的方向。
“噢!你说他啊!我也不知道,我帮你问问。”
“不……”
还没等方圆拒绝,李嫣然已经叫过来一名保姆问道:“刚才出去那个人是谁?”
保姆往门口看了一眼,说道:“小姐,您是说刚才出去的吗?”
“对。”
“他是轧钢厂的人,具体我就不知道了。”
“嗯!我知道了。”
在保姆离开以后,李嫣然说道:“方圆,是轧钢厂的。”
“我听到了。”方圆也只是好奇而已,没想到李嫣然这丫头还真去问。
“走吧,咱们去烤肉去。”
李嫣然家的厨房很大,比方圆家住的房子都大,方圆家的两间房子加起来,也就三十多平米而已。
而这厨房,方圆目测了一下,最起码在四十个平米以上,不得不说这是有钱人家啊!
可惜再过几年,这样的日子将不复存在,有钱人也就这几年过了一些好日子。
当然,这也不绝对,有远见的,或者说有先见之明的人,那个时候应该跑到国外去了吧。
在国外,他们同样可以过上这样的日子,甚至说过的更好,当然,也有过的不好的,这个完全看个人。
有能力的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没有能力,只是享受祖辈余荫的人,就算是到了国外也不行。
李嫣然家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啊!方圆本来还以为她们家不会有烧烤箱,没想到保姆很快就给拿了出来。
这让方圆很无语,他还想偷点懒呢!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别的都不需要他动手,他只需要烧烤就行,别的都是保姆在做。
刚才就说了,李嫣然家的院子很大,随便在院子里把烧烤箱支上,就可以进行烧烤。
而且用的不再是兔子肉,而是羊肉,这玩意烤出来更好吃。
方圆给李卫国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一会多吃一点,这样还能省下一顿饭钱。
可惜的是,李卫国这家伙跟放不开似的,吃几口就会停停,再看方圆,一边烤一边吃,稍微烤慢一点,估计都不够他自己吃的。
李嫣然很高兴,一直都在笑着,好像别人吃的越多她越高兴。
。。。。。。
ps:求打赏,求推荐票,谢谢!
第八十章 顺道做一笔
中午方圆他们留了下来,方圆倒是想离开,可是人家太热情了,非要留他们吃饭,没办法,只能留下来吃午饭。
可是羊肉串吃的太多,看着一大桌子好吃的,方圆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稍微的尝几口。
吃完饭以后,拒绝了李嫣然的挽留,方圆带着李卫国离开了。
本来李嫣然还要让司机送他们,被方圆给拒绝了,因为根本没必要,他又不是回清河。
而且他还有事情要办,刚好这里离他要办事的地方很近。
“吃饱没有?”出了别墅大院,方圆问李卫国。
“嗯!吃饱了。”
“那就好,开始干活吧。”
“好。”
整个下午,方圆就带着李卫国在四九城转悠,说白了就是踩点,现在都放假了,街上到处都是放假的学生。
这也给方圆带来了很大的机会,当然,他并没有现在就出手,而是准备先看看。
做生意就是这样,不能脑门一热就去干,首先就是要做好调查,看看现在需要什么。
一直到天快黑,两个人从往回赶,到了小旅馆以后,李卫国问道:“方圆,咱们就这样在大街上看吗?”
“要不然呢?”方圆没有回答,反而回问了一句。
“呃!”李卫国傻傻的挠了挠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就对了,这样,明天你就在附近转转,我出去办点事。”
“啊!你……你一个人出去?”
“对啊!怎么啦?”
“那不行,你一个人不安全,我还是跟着你比较好。”
方圆上去拍了拍李卫国的肩膀说道:“别忘了,这里我已经来过很多次,要比你熟悉。”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就这么说定了,噢对了,别跑远了,要不然找不到回来的路。”
毕竟李卫国是第一次来城里,他不像方圆,虽然是没有把城里都转过来,但是大致的方位他都知道。
这当然因为前世他在帝都待了快二十年,现在和后世虽然变化很大,甚至说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可是地名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
别的不说,就说这德胜门内大街,现在叫这个名字,几十年后还是叫这个名字。
这就是方圆的优势,要说地名,估计方圆比现在生活在帝都几十年的人要清楚。
“那好吧,那你小心一点,别让人欺负了。”
听到李卫国这么说,方圆就想笑,开玩笑,欺负他,他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
因为路上已经吃过饭,所以两个人就没有再出去,直接洗洗就睡了。
现在天冷,外面也没有什么好玩的,还是早点休息比较好。
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孩子,晚上出去很不安全。
第二天早上,吃完饭方圆就一个人离开了,留下李卫国一个人在附近转悠。
方圆干嘛非要一个人出去啊!当然是有不能让李卫国跟着的原因,因为他要去买东西,而且买的还比较多。
买的这些东西方圆还要给放进空间里,当然不能让李卫国跟着,他也不是没想过不把东西放空间,然后两个人拿着。
可是太麻烦,毕竟他们两个根本就拿不了多少东西。
“阿姨,我买炮。”方圆来到一家供销社对售货员说。
“买炮啊!要什么炮?”
“麻雷子,还有一百响的挂鞭。”
麻雷子是不按挂的,因为麻雷子是散炮,都是一个一个的那种,基本上都是很多个捆在一起,这玩意按盘算。
“麻雷子?”售货员看了方圆一眼说道。
“嗯!麻雷子。”方圆确定的点了点头。
“小孩,麻雷子很贵。”
“我知道,给我两盘麻雷子,二十挂一百响的挂鞭。”
听完方圆的话,售货员惊讶的张着嘴,心想:这拿来的孩子在这里捣乱。
二十挂挂鞭就算了,一挂也就两毛咦,二十挂也就四块二,可是两盘麻雷子要十块钱啊!
这些加在一起就是十四块二,差不多相当于她半个月的工资了,这不是来捣乱是干什么。
方圆一看售货员的表情就知道她怎么想的,拍了拍脑袋,连忙把钱拿出来说道:“阿姨,给我拿吧!我有钱。”
“呃!”看到方圆手里的钱,最起码有二十,售货员愣了一下,连忙说道:“好,你等一下。”
这个时候,售货员不说方圆是来捣乱了,可是她心里又把方圆往败家子上扯了。
看方圆穿的衣服,应该是某个部队大院的孩子。
两盘麻雷子,外加二十挂一百响的挂鞭,方圆付了十四块二毛钱。
售货员还怕方圆不好拿,特意给他弄了个网兜装着,方圆提着就走了。
走了没有多远,来到一个很安静的小胡同,方圆左右看了看,直接就进去了。
刚进去一会,方圆手里的东西就不见了,不过他并没有回头,而是从胡同的另一头跑了出来。
整个上午,方圆跑了十来家供销社,花了一百多块钱,当然也买了很多的麻雷子和挂鞭。
这个时候已经是中午,方圆想了想没有回去,准备下午继续。
只有李卫国,方圆给他留了粮票、菜票和肉票,另外还给他留了钱,不要说一顿饭,吃两天都没问题。
先找了个小饭馆吃点东西,方圆又出发了,准备继续采购。
“咦!轧钢厂。”吃完饭没有走多远,方圆路过一个工厂大门口,发现这里是一家轧钢厂。
“不知道是不是那位刘科长所在的轧钢厂。”方圆嘀咕了一句,就准备离开。
不过刚走了几步,方圆又停了下来,然后转过头往轧钢厂走去。
“喂!小孩,站着。”一名看大门的保卫人员,看到方圆要往轧钢厂走,就叫着了他。
“叔叔您好!”
这名看大门的保卫人员三十来岁,从门卫室里走了出来,问道:“你干嘛的?”
“我找人。”
“找人?找谁?”
“找后勤的刘科长。”
听到方圆要找后勤的刘科长,这名保卫人员立马换了一副面容说道:“找刘科长啊!你是刘科长的亲戚?”
“嗯!”方圆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进去吧!”
“谢谢叔叔。”
“不客气。”
从这名保卫人员的态度中,方圆可以看出来,那名刘科长在轧钢厂应该很吃香,要不然也不可能方圆一提他,保卫人员就这种态度。
这让方圆很不明白,不就是一名科长吗?整个轧钢厂应该有很多科长,而且比科长级别高的也有很多。
像轧钢厂这种大型国营单位,一个科长真的不算什么。
“阿姨您好!后勤处怎么走?”
“叔叔您好,后勤处是在这边吧?”
一路上方圆问了好几个人,总算来到后勤处这里。
轧钢厂的后勤处真的很大,有一处独栋的二层楼,这栋二层楼上下有好几十间。
不过也是啊!后勤处确实要大一些,毕竟要放很多东西,只是也不可能把东西放在楼里吧。
所以这里应该是办公的地方,放东西的地方并不在这里。
“您好叔叔,请问一下刘科长在吗?”方圆刚到这里,就看到一名年轻人从里面出来,连忙上去问了一句。
“不知道。”年轻人说完直接走了。
这让方圆愣在了原地,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前后的态度变化这么大,刚才保卫人员是那种态度,到了这里又是这种态度,这让方圆很郁闷。
方圆不知道的是,这位刘科长在单位的人缘并不好,甚至说很恶劣,当然,这说的是后勤处。
这位刘科长每天正事不干,天天上跳下窜,这关系找门路,这次弄呢料也是因为这个。
当然,他也变成了一些人面前的红人,所以别的部门都对他客客气气,但是在后勤处这里,那就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上去了就肯定有人上不去,还能不得罪人,特别是同部门的人。
不过不管怎么说,方圆还是找到了这位刘科长的办公室。
“咚咚咚!”方圆上去敲了敲门。
“进来。”
估计把方圆当成下面的人了,所以方圆推开门进来的时候,这位刘科长连头也没有抬。
“刘科长您好!”
听到方圆的声音,刘科长这才把头抬起来,皱着眉头看着方圆问道:“你是谁家的小孩,来这里干什么?”
“刘科长,您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我们昨天才见过面您就忘了。”
做了十几年生意,方圆还能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这个时候你越是客气,他反而越看不起你。
果然,看到方圆大大方方的坐下来,这名刘科长才仔细的看了他一眼。
“噢!是你啊!你找我有什么事?”
“当然是因为这个。”方圆说完从兜里拿出一块手帕大小的布料放在桌子上。
看到这块布料,这位刘科长连忙拿了起来,用手摸了摸,笑着说道:“哈哈哈,李先生这是答应了?”
听到这位刘科长的话,方圆刚想说不是,想了想没有说出来。
估计这位刘科长以为李嫣然的父亲不好出面,所以故意找了一个孩子来和他说。
。。。。。。
ps:求打赏求推荐票,谢谢!
第八十一章 鼓鼓囊囊
反正自己又没有说是,既然这位刘科长自己误会了,那么也怪不到自己身上。
“您就说您要的是不是这种布料就行!”
“是是是,没错,就是这种,不知道李先生有什么要求?”
听到这位刘科长这么问,方圆摇了摇头说道:“这个还没有说,不过轧钢厂后勤处应该不会赖账。”
“当然,你回去告诉李先生,不管他有什么要求,我都尽量满足他,要钱或者要别的东西都可以。”
“那行,我回去问问,不过这件事不要声张。”
“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
其实方圆这都是多余担心,人家刘科长要比他小心的多,说句不好听的,他还怕方圆在外面乱说呢。
方圆又不傻,怎么可能乱说,只是方圆现在也在头疼,头疼怎么能弄到那些布料。
从轧钢厂出来,方圆就把这些给甩到了脑后,因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多买点炮。
当然,如果能顺便把轧钢厂这个生意给做了,绝对算得上意外之喜。
下午,方圆又去了十来家供销社,一直到天快黑才回小旅馆。
方圆回来的时候,李卫国已经回到了小旅馆,正在房间里休息。
看到方圆回来,李卫国连忙从床上爬起来,说道:“方圆,你回来了。”
“嗯!你不会一直在旅馆里待着吧?”看李卫国是从床上起来,方圆问了一句。
“不是啊!我也是刚回来没有多长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方圆听到李卫国的肚子在咕咕的叫,抬起头看着他问道:“你中午没有吃饭?”
方圆的话让李卫国尴尬了一下,挠了挠头说道:“我不饿,所以就没吃。”
这让方圆有点哭笑不得,不舍得就不舍得呗,还不饿,这个年代有几个一顿饭不吃不饿的,包括方圆都算上。
方圆每天的生活够好了吧!可是他一顿饭不吃也照样饿,因为油水少。
如果说天天大鱼大肉的吃着,一顿不吃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可是现在谁能天天大鱼大肉的吃着。
就算是那些大院里的人,他们可能会不缺粮食,但是要说吃肉,估计也比普通家庭强不了多少。
毕竟每人每个月的定量就那么多,当然,他们可能比老百姓更容易弄到一些肉票,但绝对不会太多了。
这一点,从他上次来城里换票就可以看出来,别的票都换了不少,但就没有肉票。
“走吧,先去吃饭去。”方圆拍了拍李卫国的肩膀说。
本来他准备休息一会再去吃饭,可是现在只能改变主意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两个人先去吃了早点,然后就去了一处大院外面。
这里是方圆第一次来,也是前天下午踩好点的地方。
听别人说这里是一处局级大院,好像是某部委下面一个局的家属院,这样的大院在帝都有不少。
方圆书包里装的鼓鼓囊囊的,就连李卫国也背着一个大包,这是方圆连夜自己做的。
不要求多好看,只要结实能装东西就行,当然,他倒是想要求好看,可惜也做不好看啊!
对于裁缝这一块,方圆就是个白痴,不过这也不能怪他,因为在前世的时候,城里还有几个人穿带补丁的衣服啊!
平时最多也就是扣子掉了缝个扣子,就算是有开线的地方,也是拿到专门修衣服的地方去弄。
“就这里吧!”方圆指着一块空地说。
现在离过年已经没有多长时间,而这个时候学校都已经放假。
那么现在最好做的生意就是鞭炮,所以方圆现在过来卖鞭炮来了,确切的说是换鞭炮。
现在这个年代,普通人家的孩子手里能有个几分钱就高兴的不得了,这些大院里的孩子也差不了多少。
就算是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强一些,也强不到哪里去,因为大人都一样,不会给小孩子太多的钱。
无非过年的时候压岁钱给多一点,可是压岁钱真正的用处就是压岁,基本上第二天就会被父母用各种理由给拿走。
什么你还小,让妈帮你存起来,等你长大了再给你。
什么小孩子不能拿这么多钱,让妈先给你放起来,等你用的时候再给你。
反正理由特别多,只要你交出去,那么基本上就和你拜拜了。
所以这些大院里的孩子平时手里也没有什么钱,没钱没关系啊!方圆本来就不要钱,他要各种票。
方圆先拿出一块塑料布铺着雪地上,没办法,这是炮啊!万一给弄湿了就麻烦了。
然后从书包里拿出一盘麻雷子,另外还有十来挂一百响的挂鞭放在上面。
而李卫国就站在方圆身后,背着个大布包,没办法,地上有雪,如果把布包放在地上,估计很快就湿了。
还好这点东西对于李卫国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不过他这一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方圆的保镖。
方圆穿着一身橄榄绿,这本身就是一种保护,而李卫国的一身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某个大院的人。
方圆刚把东西摆好,就有人过来了,主要是鞭炮太吸引人,特别是对小孩子来说。
“你这是卖吗?”
一名十一二岁的男孩看了一眼方圆身后站着的李卫国问方圆。
“没错!”方圆点了点头。
“怎么卖?”
“一斤粮票四个麻雷子,不要麻雷子可以选一挂鞭炮。”
麻雷子五分钱一个,一百响的鞭炮两毛一,价格差不多。
其实方圆这算是良心价了,因为他给的这个价格,是粮票的实际价格,只是现在太缺粮,所以粮票的价格才那么的虚高。
“粮票?你这不是卖钱吗?”
“你有钱吗?”方圆看着这名男孩问。
“呃!”男孩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方圆这话太伤他自尊了,可是他又没有办法反驳,因为他确实没有钱。
有了一个人,就有两个人,就在男孩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又有几个孩子围了过来。
“这是卖炮吗?弄这么多。”一名男孩看了看说。
“他不是卖,是用粮票换。”之前问方圆的那名男孩说。
他们都是一个大院的,相互之间都认识。
听到是用粮票换,就有人问道:“光要粮票吗?别的票要不要?”
方圆笑了笑,说道:“要,什么票都要,不过要按价值算。”
“怎么个算法?”又一名年龄比较大的男孩过来,把两条胳膊放在两个男孩脖子上问。
“这要看什么票,如果是粮票的话,细粮票,一斤可以换四个麻雷子或者一挂一百响的挂鞭。”
方圆把刚才和男孩说的话再次说了一遍,之所以这样,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方圆最想换的就是粮票。
“肉票一斤换多少?”
“肉票啊!”方圆想了想说道:“肉票一斤换十个麻雷子。”
“酒票你要不,我家有不少酒票。”
其实方圆真的不想要酒票,因为他现在没有钱,就算是换了酒票,他也没办法去买酒。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他换粮票肉票,就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要知道,不管什么东西,包括钱在内,都要流通才能利益最大化,现在还没有到钱花不完的时候,存酒就目前来说还不是最好的时候。
毕竟这玩意买回来就要存起来,不但占用资金,意义也不是很大。
可是吧又不能不换,毕竟酒票这玩意也是好东西啊!实在不行,还可以卖出去,只是想找下家不容易。
“要,不过要看什么酒票。”想来想去,方圆还是决定要。
“行,你等着,我这就回家拿。”
有一个人离开,那么就有两个,很快一大圈子人就剩下几个了,而剩下的这几个人,是不会和方圆做生意的人。
因为别人离开是回家取票,他们还在这里待着,要么就是不想和方圆换,要么就是不知道家里的票在什么地方。
至于为什么说他们不知道家里的票放在什么地方,而不是说他们家没有票,这一点很简单,因为方圆从来不认为这种大院里住的人家里会没有票。
也就十几分钟吧,之前离开的那些孩子陆陆续续又回来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票。
方圆又忙了起来,不但要数票,还要计算票的价值,另外还有拿炮。
方圆倒是想让李卫国帮忙,可李卫国不认识字,甚至连是什么票都不知道。
这也是他昨天中午为什么没有吃饭的一部分原因。
不认识字,又不认识票,还怎么让他帮忙,当然,也不能说李卫国什么都干不了。
这不,他往方圆身后一站,最起码没有人来捣乱,要知道李卫国可是十三四岁的半大小伙子啊!
“我这些票能换多少炮?”一名男孩把票递给方圆问。
方圆接过来看了一遍,茅台酒票一张,汾酒票两张,另外还有二十斤细粮票。
“这些可以换一盘麻雷子,或者二十五挂挂鞭。”
“那我要一盘麻雷子。”
“行。”方圆答应一声,回头对李卫国说道:“给他一盘麻雷子。”
“噢!”李卫国连忙从大布袋里拿出一盘麻雷子递过去。
。。。。。。
ps:求打赏,求推荐票,谢谢!
第八十二章 大收获
“我这些能换多少?”又一名男孩把票递给方圆。
方圆接过来看了一下,这名男孩的票比较杂,有肥皂票、白糖票、回力鞋票、香烟票、火柴票等等。
这些票除了白糖票和香烟票还不错之外,别的票真的没有什么价值,当然,那双回力鞋票也不错,可惜对方圆来说可有可无。
“二十个麻雷子,再给你一挂鞭炮。”
“啊!怎么这么少,我这票可是比他的多多了。”男孩指着之前换的那名男孩说。
“你这个价值和他的根本没法比,比如说你这火柴票,人家一张就顶你一大堆。”
方圆说完看了男孩一眼问道:“你换不换?不换我就给别人换。”
“换,给我吧。”
方圆数出来二十个麻雷子,又给了他一挂鞭炮,就把这名男孩给打发了。
接下来倒是没有人再说什么,基本上方圆说多少就是多少,不过方圆完全是按照他需要,然后再结合价值换。
方圆也是有职业道德的人,先把价格说好,愿意换就换,不愿意换就不换,绝对不会再中间去变卦。
一大布袋,再加上方圆书包里面装的,很快就给换完了,就这还有不少人没有换到。
没办法,鞭炮并不值钱,看着挺多,其实根本没有多少。
就说李卫国背的大布袋吧!里面也就装了二十盘麻雷子和一百挂一百响的挂鞭。
而这么多鞭炮的价值,也就一百二十多块钱,一百二十多块钱的价值能换多少?如果按粮票计算的话,也就六百斤而已。
别忘了这些小孩拿过来的可不止粮票,而且大部分都不是粮票,大部分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票。
酒票和工业券的价值,那可是粮票的五倍或者十倍,比如说工业券,按粮票的五倍计算,六百斤粮票也就换一百二十张工业券。
还有茅台酒票,这一张就相当于十斤粮票的价值,所以把带来的票换完,方圆也没有换到多少东西。
“你们什么时候还过来?”没有换到鞭炮的孩子问。
“这个不好说,可能下午过来,也可能过一段时间过来。”
方圆这是在安抚这些没有换到的。
想让他再过来,那不是开玩笑吗!估计没有三几月他是不会再来这里了。
因为他就算是再来,也不会有人再和他换。
至于说原因,很简单,估计今天中午,或者说今天晚上,不是男单就是男女双打。
估计到时候有人都恨死他了吧!不吃了他就不错了,谁还给他换啊!
把东西收拾一下,方圆对李卫国使了个眼色,两个人就离开了这里。
刚拐了一个弯,方圆拉着李卫国就跑,李卫国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也没有问,就跟着方圆跑。
跑了差不多有二里地,方圆这才气喘吁吁的停下来。
李卫国也是一样,而且喘的比方圆厉害多了,没想到,因为李卫国要比方圆的身体虚。
“方圆,咱们干嘛跑啊?”等休息过来以后,李卫国问。
“你说如果你把你家里的红薯都卖给别人了,你会怎么样?”
“啊!那我爸不扒了我的皮。”李卫国愣了一下说道。
“你现在明白了吧?”
“不会吧!你是说那些家伙……”
“没有那么严重,他们换的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家里的存货。”
“噢!这样啊!那就好。”
要不说李卫国这家伙老实呢!这个时候还替别人着想。
那些住在大院里的人,虽然会很在乎这些东西,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只是一顿竹笋炒肉是少不了了。
这也是为什么方圆从来不和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换的原因,因为那真的有可能让这家人陷入绝境。
方圆就算是再难,也不会干这样的事,再说了,帝都那么多大院,方圆也没必要去和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换。
“走吧,下午去另外一个地方。”
“嗯!”
。。。。。。
两天后,方圆和李卫国回到了清河,不回来不行啊!方圆手里没有钱了。
两天的时间,方圆把手里的钱全部买上炮给换出去了,现在的方圆,掏干掏净也拿不出来二十块钱。
所以他不得不回来了,不过方圆也没有空着手回来,二十斤白面,十斤大米,另外还有二斤猪肉。
李卫国也是一样,同样是二十斤白面,十斤大米和两斤猪肉。
这当然是方圆给他的,刚开始李卫国说什么都不要,最后方圆说不要就扔了,他这才拿着。
说实话,这次去城里,李卫国也算是帮了方圆很大的忙,最起码因为李卫国的原因,没有小孩找他麻烦。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别忘了大部分东西都是李卫国帮忙背着,这是鞭炮,不是糖果。
如果方圆一个人背个书包去换,那还不露馅啊!要知道鞭炮可是很占地方的。
三十斤细粮,二斤猪肉虽然价值不菲,但对于方圆来说也不算什么,而且人家李卫国的劳动成果也值这个价。
最重要的是,李卫国绝对不会把在城里的事情告诉别人,这也是方圆为什么找他的原因。
两个坐的是最后一班车,所以到清河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下车以后,方圆就对李卫国说道:“行了,你直接回去吧!路上小心点。”
李卫国当然明白方圆说的小心是什么,不是怕有人对他不利,而是别让人看见了。
方圆家是吃商品粮的,就算是被人看到了也无所谓,大不了说是买的,或者说是领的补助。
可是李卫国家就不行了,他们家是农民,不管他怎么说,都没有办法去解释。
说买的,你哪来的钱和粮票,所以根本就解释不通。
“嗯!我知道,你确定不让我送你回去?”
“不用,就这么点东西,我自己就拿回去了。”
“那好吧!那我就先走了,你放心,我会小心的。”
“好。”
看着李卫国离开,方圆也离开了,不过没有走多远,方圆就变成了空着手。
东西当然被他收进了空间,还是空着手舒服啊!方圆感叹着。
方圆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去了毛纺厂北边的废墟,在回家之前,方圆要看一下这次的成绩。
方圆很快就来到了菜窖这里,天已经完全黑透,这个时候根本不会有人来这里。
把菜窖打开,方圆就下去了,先把菜窖从里面给合上,从空间里拿出马灯。
马灯点燃,菜窖顿时变的亮堂起来,一只手提着马灯,一只手扶着梯子往下走。
来到菜窖底部,方圆先把马灯挂起来,把空间里的麻袋拿出来一条铺着芦苇花上,然后坐了下来。
“还是这小窝舒服啊!”
是的,虽然方圆现在有家了,可他还是感觉到待在这里舒服,也比较安心,可能方圆骨子里就有一种耐得住寂寞的性格。
坐下来以后,方圆就把空间里的票全部拿了出来,酒票先给放到一边,这些现在用不上。
首先清点粮票,这次弄的粮票不少,可惜全部是细粮票,如果有粗粮票的话,方圆还可以卖出去一些。
这细粮票,方圆是真不舍得啊!
细粮票一共有九百一十七斤,当然,这只是这一次的,不算方圆之前弄的那些。
香烟票三十二张、香油票十一斤、工业券四十二张、油票二十六斤、肉票四十五斤、茶叶票十二斤、糖果票三十一斤。
茅台、西凤、汾酒、二锅头酒票一共三十六张。
这些只是主要票据,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票据,什么肥皂票、手套票、毛巾票、胶鞋(雨鞋)票、火柴票等等。
说实话,方圆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弄这么多的票,光他手里的票就有七十多种。
而且听说加上全国性票据,一共有六百多种,光帝都本地票据就有五百多种,这不是难为人吗!
把票先给收起来,并且给分类好,方圆这才站起来,拍了拍屁股,这才提着马灯上去。
光整理这些票据,方圆差不多都弄了一个小时,而这个时候,家属院的人也都休息了。
快点菜窖口的时候,方圆把马灯熄灭,然后给收了起来,这才打开菜窖出去。
出来以后,方圆把菜窖入口给合上,又做了一下掩饰,连忙就往家属院跑。
来到家门口,左右看了看没有人,方圆就开始往外取东西,他取出来的可不止白面、大米和猪肉了。
还有一些桃酥、大白兔奶糖、花生、瓜子、奶粉、红糖、白糖等等。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好东西当然要和家人一起分享。
除了白面和大米背在身上,剩下的能装书包就装书包里,不能装的全部给挂到脖子上。
弄好这些以后,方圆这才敲门,门很快就打开了,从里面伸出一只手,一把把方圆给拉了进去。
然后方圆就听到关门的声音,再然后灯就打开了,老妈站在方圆面前,用眼睛瞪着他。
“妈。”方圆连忙喊了一声,站在哪挠着头。
“别喊我妈,你还知道我是你妈啊!我看你胆子越来越大了,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跑出去了。”
。。。。。。
ps:求打赏,求推荐票,谢谢!
第八十三章 农民的不容易
听到老妈这么说,方圆尴尬的笑了笑,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次确实是他做的不对,上次出去还留了一张纸条,这次倒好,连张纸条都没留就跑了。
而这个时候,三位姐姐也从房间里出来了,大姐担心的看着方圆。
二姐站在那笑着,好像是在看方圆的笑话。
至于三姐,两只眼睛一直盯着方圆脖子上挂的那些东西,还有方圆的书包。
“妈,时间不早了,我看还是先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大姐这时候过来说。
还是大姐对方圆好啊!什么叫有什么事明天说,等到明天还能有什么事,到时候还不是不了了之。
其实王琳也只是生气方圆不打招呼就跑出去,并不是真的要怪方圆。
现在听到大姐这么说,也只能点了点头说道:“行吧,先休息。”
而这个时候,三姐已经跑到方圆身边,手也伸了出来,不过不是给方圆要东西,而是取方圆脖子上挂的书包。
“老三,你干什么?”王琳瞪了三姐一眼问。
“没……没干什么。”嘴上这么说着,也把手收了回去。
“都进去休息。”
“噢!”
方圆连忙把东西取下来,也跑进了卧室,外面就剩下老妈和大姐两个人了。
“不知道这臭小子又带回来了什么东西?”大姐一边说,一边把方圆带的那些东西打开。
当看到是什么东西以后,大姐吃惊的捂着嘴,不让自己喊出来。
“怎么啦?”老妈问。
“妈,您自己看。”
老妈走过来看了一眼,也是很震惊,因为方圆这次带回来的东西比上一次还多,要知道方圆这次可没有去几天啊!
“都给收起来,放好。”老妈连忙安排大姐。
“噢!”
“这臭小子。”王琳摇了摇头,也进屋休息去了。
。。。。。。
与此同时,李卫国也回到了家里,他之所以这个时候才到家,和方圆一样,也是等到人都休息了才回去。
为了这个,这小子在村外找了个地方躲了一个多小时。
李卫国的回来,把这个原本已经进入平静的家彻底惊动了起来。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李卫国身上穿的衣服。
本来在回来之前就要换下来的,可是穿的破破烂烂,又拿着那么多东西不合适,所以方圆就没有让换。
“儿子,你这是……”李卫国的母亲惊讶的看着自己大儿子,差点都不敢认了。
“妈,这是借的。”李卫国连忙解释一句。
“你这背的什么?”李卫国的父亲这时候看到了李卫国身上背的东西。
听到父亲这么问,李卫国连忙把背上的东西放下来,说道:“爸,妈,这是一些粮食。”
“粮食?”听到粮食,李卫国的父亲一个箭步走过来,把布袋口打开。
“大米!白面,儿子,你给我说实话,这些东西你从哪弄的?”
李卫国的父亲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他知道这些大米白面有多么贵重,就是因为知道贵重,他才这么问。
“爸,您就放心吧!这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
李卫国越是这么说,他父亲也就越担心,这么多粮食,不偷不抢从哪里来,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吧!
“儿子,咱们家虽然……”
听到父亲又要说那些教育他的话,李卫国连忙说道:“爸,我给您说实话吧!这些粮食是我朋友送给我的。”
“你朋友?什么样的朋友送你这么多粮食?”
“他叫方圆。”
“方圆?就是那个经常和你一起抓鱼的孩子?”李卫国的母亲好像知道方圆,就问了一句。
“嗯!就是他。”李卫国点了点头。
“儿子,他把这么多粮食送给你,他们家吃什么?”李卫国的父亲看着李卫国问。
“爸,您就放心吧!他们家不缺粮,要不然您认为谁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粮食出来。”
听到李卫国这么说,他父亲想了想,也对,吃商品粮的不像农民,农民一次性会分一年的粮食,而吃商品粮是每个月定量买粮。
“那你也不能要这么多啊!”
“他非要给我,我不要也不行啊!”李卫国苦笑着说。
同时也想到了方圆给他这些东西时候的场景,他也真是无奈啊!不要的话方圆就要给扔了。
“你这孩子,你怎么那么实诚啊!人家非给你就非要啊?”李卫国的母亲拍了他一下说。
“我……”李卫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算了,看来人家可能真的不缺粮。”李卫国的父亲看着两个布袋吞了吞口水。
这可都是细粮啊!谁不馋啊!像他们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啊!
这个时候农村吃什么,基本上都是红薯,可以说红薯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也都是红薯面、玉米面和高粱面。
帝都附近,首先要保障城里,不要说这里离帝都那么近,就算是周边的省市也是一样。
“对了,方圆喜欢吃红薯。”李卫国这时候想起来方圆找他要红薯的事。
“啊!要吃红薯啊!儿子,这样,明天你下菜窖,挑一些比较好的红薯给人家送过去。”李卫国的父亲连忙说。
“嗯!”看到父母不在纠结这些粮食,李卫国也松了一口气。
“妈,这个给您。”李卫国把一个纸包递给母亲。
“这是什么?”
“您打开看看。”
李卫国的母亲听到他这么说,连忙就给打开了,看到里面的东西惊讶的说道:“肥皂。”
“嗯!”
“这……这可是好东西啊!只有城里人才用这个。”李卫国的母亲说道。
她说的没错!这倒不是说肥皂有多贵,主要是这玩意要用票买,农村哪来的票。
在农村洗衣服,基本上都是用棒子敲,最多也就是从皂角树上摘一些皂角用。
而且一般到了冬天,基本上是一个冬天不洗衣服的,这倒不是说不想洗,或者说怕水太凉,而是没有换洗的衣服。
在农村,每个人都有一套衣服的家庭就很少,很多家庭都是一家人只有一套棉衣。
基本上是谁出去谁穿,平时一家人都待在被窝里。
“这也是人家给你的?”李卫国的母亲问。
“嗯!还有这个。”李卫国又拿出一个纸包。
他母亲连忙接过去打开。
“鞋!”
是的,这个纸包里是两双鞋,两双解放鞋,就是那种橄榄绿,胶皮底的解放鞋。
这鞋买的时候同样需要票,而且在农村基本上看不到,都是城里人穿。
之所以会这样,一是需要票,二是老百姓都自己做鞋穿,省钱。
“妈妈,我没有吃饱。”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小女孩奶声奶气的走过来说。
小女孩也就三四岁的样子,赤着脚就走过来了,抱着李卫国母亲的腿说。
原来是李卫国的几个弟弟妹妹顶着被子从屋里出来了,小丫头看着布袋里的大米和白面,忍不住过来说了一句。
“傻丫头,不是你没吃饱,是都没吃饱。”李母摸了摸小丫头的头说。
“要不抓两把米,熬点大米粥给他们吃吧?”李父这时候提了一个建议。
李母想了想,说道:“那就多抓一把,大家都吃点热乎的。”
“我去做。”李卫国连忙说道。
如果让方圆看到这小子熬大米粥,一定会把他踹到一边去,因为他竟然连淘一下都不淘,直接加水熬。
这只能说方圆不是这个年代的人,在这个年代,谁吃米会去淘啊!因为很多营养都被淘出去了。
。。。。。。
方圆这边,在他躺下以后,这次出去的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因为第二天早上方圆还没有起床,老妈和大姐就上班走了。
可能是怕方圆这几天太累,所以早上并没有叫醒他,想让他多睡一会。
说实话,这几天方圆也确实累,这倒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可以说每天都提心吊胆。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方圆绝对不会那么干,就算是到鸽子市去倒买倒卖,也比干这个强。
要知道他干的这件事,如果被抓住了,轻了一顿暴揍,重了很可能会被抓起来。
说实话,只要人还在城里,方圆都不能安心,一直到出了德胜门,方圆才算是真正放松下来。
方圆起来的时候,才发现二姐和三姐并没有出去玩,而且好像在等着他起床。
看她们的样子,应该是等着急了,之所以没有把方圆叫起来,也应该是老妈的命令。
“小弟,你可算是起来了。”看到方圆出来,三姐连忙上来拉着他说。
“三姐,怎么啦?”方圆迷迷糊糊的问。
“大姐把东西都锁起来了,只有你能打开,快点给打开。”
方圆家有一个储藏柜,专门放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比如说钱,粮本什么的。
当然,也可以放别的东西,比如方圆带回来的那些好吃的。
只是这个储藏柜只有两把钥匙,一把在大姐手里,另外一把就在方圆手里。
甚至说连老妈都没有储藏柜上的钥匙,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老妈把她的钥匙给方圆了。
。。。。。。
ps:求打赏,求推荐票,谢谢!
第八十四章 我在乎,我特别在乎
“大姐锁的,干嘛让我打开?”方圆摇了摇头。
他这是故意逗三姐的,果然,听到方圆这么说,三姐急了,说道:“就两把钥匙,大姐上班了,不找你找谁?”
“噢!”方圆点了点头,忽然好像想起什么似的说道:“我好像还没有洗脸。”
“我给你打洗脸水。”三姐说完立马跑了出去。
“我还没有刷牙呢!”方圆又来了一句。
“我去给你挤牙膏。”这次是二姐。
就这样,方圆大大咧咧的坐下来,等着两位姐姐给他服务。
很快二姐先把挤好牙膏的牙刷送了过来,不但如此,还放下一个痰盂。
方圆接过牙刷把牙刷了,刚漱完口,三姐也端着脸盆过来了,说道:“小弟,你试试水温怎么样?不行我再弄。”
方圆把手伸进水里,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水温还可以,就这样吧。”
方圆把脸洗了,而这个时候二姐又递过来一条毛巾。
这二姐和三姐,为了吃还真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在方圆擦手擦脸的时候,二姐和三姐也把痰盂和脸盆给端出去了,然后跑回来看着方圆。
方圆把毛巾递给二姐,然后手一伸,一把钥匙出现在手里。
“啊!小弟,你把钥匙藏什么地方了?”
刚才在方圆睡觉的时候,她们两个可是把方圆的衣服给翻了一个遍,根本就没有找到钥匙。
可是现在方圆跟变戏法似的把钥匙拿了出来,这怎么不让两位姐姐惊讶。
“嘿嘿嘿,我放的钥匙,怎么可能让你们找到。”
听到方圆这么说,两位姐姐一点脾气都没有,也是,钥匙就那么大一点,随便找个地方藏起来也不好找啊!
“快点快点。”三姐开始催促起来。
方圆摇了摇头,过去把储藏柜打开,然后把东西从里面拿出来。
每当方圆拿出来一样东西,二姐和三姐眼睛就是一亮,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当然,方圆拿出来的并不多,一样就拿了一点,可搁不住数量多啊!虽然一样只有一点,但总量也有一堆。
“小弟,还是你最好了。”
三姐终于说了一句实话。
“行了,今天就这些,吃完就没了。”方圆说完拿起一块桃酥吃起来。
“嗯嗯!”
两个姐姐虽然都爱吃,但并不是贪心的人,再说了,都已经吃过饭,现在只是当零食吃,并不需要太多。
“还有饭吗?”方圆问。
“有,我给你拿。”二姐连忙过去把锅盖打开,从里面端出两个盘子。
一个盘子里放的是馒头,另外一个盘子里放的是菜,而且还是两种菜,一种占了一半盘子。
方圆对吃的不是很讲究,只要能吃饱就行,三口两口把手里的桃酥吃完,抓起馒头就咬了一口。
这馒头并不是纯白面,而是掺了一点高粱面,看上去像是杂粮,其实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白面。
这也是老妈要求大姐这么做的,当然是为了不引人耳目,而且吃起来也和白面馒头差不多。
没办法啊!这个年代,谁家天天吃白面馒头,也不正常啊!
不要说方圆家一个普通职工家庭,就算是毛纺厂厂长家也吃不上。
掺上一点点高粱面就不一样了,因为高粱面颜色比较重,稍微有一点,馒头看上去就红红的。
而且吃的时候根本就感觉不出来有杂面,跟吃纯白面馒头没有什么区别。
吃完饭以后,方圆把筷子一放,抹了一把嘴就准备往外走。
“小弟,你干嘛去?”二姐这时候问道。
“我出去溜达溜达。”
“妈让你拿粮本把粮本上的粮食给买回来。”三姐这时候说了一句。
“啊!干嘛让我买啊!大姐不就在供销社,让大姐下班的时候带回来不就行了。”
“反正妈是这么说的,买不买你自己看着办。”二姐又来了一句。
“行,我知道了,等我回来再去。”方圆摇了摇头,出了家门。
因为他现在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办。
来到家属院外面,方圆就往毛纺厂走,当然,他只是往这里走,并没有进去。
因为在进去之前他要小小的准备一下。
从毛纺厂大门口往北走了一段距离,方圆停了下来,家属院的小孩都在南边广场那边,不会来这里。
方圆左右看了看,没有人,手一翻,一盒茶叶出现在手里。
把茶叶往衣服里面一塞,方圆调头就往毛纺厂里面走。
因为他是毛纺厂职工家的孩子,所以保卫人家也没有拦着,这主要是方圆走过的次数太多。
也就刚开始走的时候,人家拦着他问问,而且方圆大部分都只是路过。
其实不光是方圆,家属院的人去清河街上的时候都从毛纺厂里面走,所以时间长了,也懒得问了。
对于毛纺厂,方圆还是有点熟悉的,就算是之前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听人说过。
毛纺厂的中间,也就是这条通往清河街上的路中间,有一栋五层的大楼,那里就是厂领导办公的地方。
而方圆今天就是来这里,当然,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试了或许有机会,不试就一点点机会都没有。
再说了,成与不成,各百分之五十。
当然,这个各百分之五十是方圆安慰自己用的,如果只是说成与不成,确实是百分之五十。
但是不要忘了,这只是成与不成,并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这件事的本身几率就低了,很可能一点点都没有。
“您好叔叔,厂长办公室怎么走?”方圆拦着一名中年男子问。
“最里面一间办公室。”
这名中年人可能有点忙,给方圆指了一下直接离开了。
“谢谢!”就算是这样,方圆也对着他背影道了一句谢。
来到最里面一间办公室门口,方圆抬头看了一眼,上面有块牌子,写着厂长办公室。
方圆从怀里把那盒茶叶拿了出来,拉了一下衣服,然后上去敲了敲门。
“进来。”
听到有人答应,方圆连忙推开门进去,一名中年人坐在办公桌后面看文件,头也没抬的问道:“什么事?”
不用说,他估计是把方圆当成下面的人了,也是,作为一名厂长,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让他处理。
下面来找他的人当然也多,如果来一个人他停一下,那么他这一天也别做什么别的了。
“厂长您好!”
方圆虽然是毛纺厂的职工家属,但他今天是第一次见厂长。
听到方圆的声音,这名厂长皱了皱眉头,然后抬起头看着方圆问道:“你是谁家孩子,怎么跑到这来了?”
“厂长您好!我来找您有点事。”方圆说完,把手里的茶叶放到了厂长办公桌上。
看到方圆这送礼都送的轻车熟路的样子,厂长惊讶了一下,说道:“你找我有事?”
“嗯!”方圆点了点头。
可能是感觉到方圆这小孩挺有意思吧,厂长往后靠了一下,看着方圆说道:“行,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我想和您谈一笔生意。”
“噗!”厂长一口茶刚喝进嘴里,一下子全部喷了出来。
“咳咳!”两声问道:“你……你找我谈生意?”
现在方圆在他眼里,已经不但是有意思了,也让他很惊讶,别忘了现在是什么时候,这个时候还有人说生意这个词吗?
“对!”方圆再次点了点头。
“你是谁家的小孩?叫什么名字?”
“我叫方圆,是厂里职工家属。”
“方圆。”厂长皱了皱眉头,忽然抬头看着方圆说道:“你就是那个用烤兔肉换饭票的方圆?”
“呃!”这下轮到方圆惊讶了,他没想到,厂长竟然知道他,这是什么情况。
“厂长,您知道我?”
“知道,怎么可能不知道,我三天的饭票都被你给弄走了。”
“啊!”
说实话,这个方圆还真不知道,他更不知道的是,那些和他换烤串的小孩,其中竟然有厂长家孩子。
不过这也很正常,因为厂长家也住在毛纺厂家属院,只不过住的是厂领导家属院。
再说了,厂领导那么多,谁知道谁是他家孩子啊!
“那个厂长,我不知道谁是您家孩子。”方圆傻傻的挠了挠头说。
“这么说你知道了就不换了?”厂长看着方圆问。
“怎么可能,当然要换,而且还要让他拿更多的饭票过来跟我换。”
听到方圆这么说,厂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开玩笑的说道:“我说你小子挺狠啊!你是新饿死我啊!”
“嘿嘿嘿!那能呢!您一大厂长,还在乎那点饭票。”方圆笑了笑说。
“我在乎,我特别在乎,你是不是以为我是厂长,吃饭就不用花钱?”
“呃!”方圆愣了一下,不确定的问道:“您需要花钱吗?”
说实话,这个方圆还真不知道,他还以为厂长在工厂吃饭不需要花钱,而且还想吃什么吃什么。
这也不能怪方圆,因为他给弄岔劈了,前世看电视的时候,特别是看这个年代的电视,里面那些厂领导基本上是想吃什么吃什么,而且从来不需要票。
。。。。。。
ps:求打赏,求推荐票,谢谢!
第八十五章 黑馍、搞定
但是现在听厂长这么说,方圆好像想起来了,电视上那些厂领导,好像不是厂长副厂长,而是主任和副主任。
“你说我需不需要花钱?”
“需要需要,不过您一个大厂长,还在乎那点钱。”
知道是自己弄岔劈以后,方圆的态度也变了。
厂长和主任,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呕心沥血为国家做贡献,为职工谋福利,一个想方设法去整人,这根本就不能比。
听到方圆这么说,厂长摇了摇头,说道:“说吧!你想找我谈什么生意?”
厂长当然没有想和方圆谈生意的意思,也不可能有这种意思,只是他看方圆倒是挺有意思,就想知道方圆想要干什么。
“是这样的厂长,有人需要一批呢料,价格什么的都好商量。”
说到这的时候,方圆想到刘科长是轧钢厂的,又说道:“当然,不想要钱,物资什么的也可以。”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钱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物资,方圆也只是希望这个能打动厂长。
“那你打算给我什么物资?”厂长笑了笑问。
“这个要看您想要什么物资,只要您提出来,绝对让您满意。”
“噢!是吗?”厂长准备逗逗方圆。
主要是这小子海口夸的太大了,还想要什么物资就提出来,还绝对让他满意。
“是的,只要您提出来,绝对让您满意。”方圆再次保证。
“那行,给我弄头猪过来,要二百斤以上的。”
“噗!”方圆差点没有被自己的口水给噎死。
开什么玩笑,一头猪,还二百斤以上。
“厂长,您这是故意的吧?”
方圆又不傻,如果这个时候还看不出来厂长是在逗他,那他也太傻了。
这这个物资紧缺的年代,一头猪代表了什么,方圆比谁都清楚。
而且厂长更清楚,要不然他也不会拿这个来逗方圆了。
这倒不是说这个年代没有猪,没有猪的话,肉铺那些猪肉哪里来的。
主要现在是计划经济,根本没有地方弄,除非用肉票去肉铺买肉,可是买一头猪的肉票,谁能拿的出来。
毛纺厂拿不出来,轧钢厂也是一样,因为毛纺厂并不比轧钢厂差,一个这么大的工厂都拿不出来,方圆就更不要说了。
可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方圆也知道已经没有退路,所以硬着头皮说道:“您确定要一头两百斤以上的猪?”
“没错!当然,这个也要看你要多少呢料。”
厂长不相信方圆能弄到一头猪,可是也留了一个心眼,主要是这小子太会折腾。
一个八岁的孩子,竟然知道用烤串给别人换饭票,如果换成别的孩子,就算是有那些兔肉,也是想着放起来自己吃,绝对不会拿出来。
“也不多,就一千米。”
“噗!”这次轮到厂长被口水呛着了。
“一……一千米?”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方圆看着厂长问。
“我说你现在知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
“知道啊!不就是呢料吗!”方圆无所谓的说着。
听到方圆这么说,厂长摇了摇头说道:“那你知不知道,那行呢料根本不会进入柜台?”
“啊!不会吧。”方圆愣了一下,不敢相信的看着厂长。
厂长的话方圆还能不明白什么意思,不会上柜台,也就是说根本不对外销售。
就算是你去商场或者百货大楼也买不到。
“还不会吧!亏你还是毛纺厂职工家属,连这个都不知道。”
方圆挠了挠头,他还真不知道这个,怪不得那位刘科长要去找李嫣然的父亲。
也是,那么大个轧钢厂,怎么可能缺一千米的布票,如果能买到的话,根本就不需要那么麻烦。
还有就是,能买到的布料,也不可能拿出去送礼啊!人家领导家又不是不能买。
“这么说我被人耍了?”方圆皱着眉头说。
就在这个时候,厂长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如果这个人真的能满足咱们厂的要求,一千米呢料也不是不能给他。”
“啊!厂长,您这是什么意思?”
“两头二百斤以上的猪,只要你给弄过来,这一千米呢料我答应了。”
听到厂长这么说,方圆摇了摇头说道:“厂长,您这也太狠了,两头猪,您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一千米呢料虽然不少,但是对于毛纺厂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毛纺厂就是生产这玩意的。
但是两头二百斤以上的猪就不一样了,不管是论价值还是什么,都远远超过这些呢料。
别忘了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可是三年困难时期,一斤细粮票就卖到两块五,可想而知一斤肉票要卖多少钱。
两头超过两百斤的猪,那价值可是比一千米呢料高的多,现在什么最值钱,吃的最值钱。
后世经常听到有人说,饭可以不吃,但是要穿衣。
这话放在这个年代试试,在这个年代,人可以不穿衣,但绝对要吃饭。
不穿衣服可以躲在家里的炕上不出门,不吃饭就要饿死。
“你看我像是开玩笑吗?”
方圆摇了摇头说道:“不像,只是我能知道您为什么要两头猪吗?”
厂长看了方圆一眼问道:“你母亲是咱们厂的职工,那你知道你母亲在工厂吃的是什么吗?”
“呃!”方圆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这也不能怪方圆,因为他确实不知道,老妈回家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说过在食堂吃的是什么。
“你是不是以为工厂食堂里的饭要比家里吃的好?”厂长看着方圆问。
“厂长,您不要告诉我,工厂食堂吃的还不如家里?”
家里吃什么饭方圆太清楚了,当然,这说的是他没有来到这个家之前,或者说是他刚来到这个家的时候。
顿顿窝窝头,硬的跟砖头似的,做一次发糕就相当于改善生活了,就这还不能随便吃。
说句不好听的,刚吃完饭就饿。
而这还算是不错的了,家属院很多家庭还不如他们家,如果说工厂里吃的还不如家里,可想而知吃的是什么。
厂长这时候把抽屉拉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饭盒,把饭盒打开,推到方圆面前说道:“你看看这个,这就是食堂吃的东西。”
看到饭盒里的东西,方圆眼睛都红了,饭盒里有一个跟煤球似的黑黑的东西。
“这是什么?”
“黑馍。”
就在厂长说出黑馍这两个字的时候,方圆忽然想起前世看的一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和郝红梅躲在角落里等待其他同学把饭菜打完,再出来打饭,而他们两个吃的就是这种黑馍。
其实方圆有点大惊小怪了,这是他没有接触过外面,要不然他就会知道,这种黑馍现在是很多老百姓家的主食。
甚至还有很多人连这个都吃不上,吃草根、啃树皮,甚至说吃观音土并不是开玩笑。
有的饿狠了,连被子里的棉花都给吞了,当然,后果可想而知。
“这马上要过年了,我想给职工改善一下伙食。”
“厂长,这件事您就交给我吧!保证给您弄两头猪回来。”方圆站起来,排着胸口说。
“呃!你可不要乱来。”厂长连忙说道。
“您放心,我不偷不抢,绝对干干净净的把猪给您弄回来。”
如果说之前方圆是打着做生意的主意过来,现在不是了,他现在把自己当成了毛纺厂的一份子。
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他老妈是这个厂的职工。
来到这个年代以后,方圆还真没有干过什么正事,每天不是打架就是淘气,要么就是搞点投机倒把的事情。
现在他要干一点正事了,而给毛纺厂食堂弄两头猪,就是方圆要干的正事。
当然,他也知道这几乎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但就算是这样,他也想试一试。
“好,你如果真的能弄回来,一千米呢料我答应了。”
“嗯!”方圆重重的点了点头。
如果他真弄到两头猪,然后拿到这一千米呢料,他非让那名刘科长出一次血,而且还要是大出血。
这件事说好以后,方圆就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与此同时,李卫国也来到了方圆家里,背了半袋子红薯。
二姐和三姐都认识李卫国,或者说已经很熟悉了,看到李卫国过来,连忙把他让进了屋里。
“李卫国,你怎么来了?”二姐问。
“我来送红薯。”李卫国挠了挠头说。
“送红薯啊!快点放下吧!”
“嗯!”李卫国把红薯放在了地上。
三姐抓了一把花生瓜子,递给李卫国说道:“方圆出去了,一会就回来,你先吃点花生瓜子。”
“不用不用,我不吃,你们吃吧。”李卫国连忙摆手说。
“客气什么,吃吧,吃完再拿。”三姐指了指八仙桌上那堆吃的说。
“谢谢!”
“方圆哥哥我来了。”就在李卫国刚坐下,一个声音从门外传进来。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靳文丽,这丫头现在几乎天天过来。
听到这个声音,二姐和三姐对视一眼,都苦笑着摇了摇头。
。。。。。。
ps:求打赏啊!求推荐票啊,谢谢!
第八十六章 不知道客气的小胖子
门很快被推开,小丫头靳文丽出现在门口,而且后面还跟着一个人。
“淑琪姐姐、淑丽姐姐,咦卫国哥哥也在啊?”
小丫头一点也不客气,进屋把人喊了一遍以后,就跑到了八仙桌那边。
“胖子,你怎么也来了?”方淑丽问。
是的!和小丫头一起过来的还有小胖子,这小子这一段时间被他老爹给关在了家里,基本上很少出来。
“嘿嘿嘿,三姐,我被我老爹放出来了。”小胖子傻傻的笑道。
“真不明白胖叔为什么放你出来。”方淑丽嘟囔一句。
“呃!”方淑丽的话让小胖子很受伤,说道:“三姐,我没得罪你吧?”
“你是没得罪我,但是放你出来不是祸祸人吗!”方淑丽给了小胖子一个白眼说。
其实这小子之所以能出来,是因为他两个哥哥。
之前他两个哥哥在城里上学,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了,所以被他老爹看的比较严。
现在不一样了,他两个哥哥回来,他老爹就把重心转移了,转到了他两个哥哥身上,所以他也就自由了。
听到方淑丽这么说,胖子不但不以为耻,反倒以之为荣。
这只能说明,这小子跟了方圆一段时间学坏了。
“咦!这么多好吃的。”小胖子也看到了八仙桌上的东西,连忙跑了过去。
这小子现在和靳文丽一样,来到方圆家里也是一点都不客气,二姐三姐早就已经习惯。
“小胖子,不准吃我的桃酥。”三姐跑过去说道。
“三姐,我就吃一块,早上没有吃饱。”这小子已经把一块桃酥拿了起来,然后往嘴里塞。
“哼!你没吃饱,我就吃饱了。”三姐给了胖子一拳说。
“三姐,你没吃饱是因为你不想吃饱,和我可不一样。”胖子一边吃一边说。
方圆家是什么情况,小胖子太清楚了,根本就不缺吃的,不说顿顿大鱼大肉,馒头绝对随便吃。
三姐之所以没有吃饱,其实就是惦记着储藏柜里那些好吃的。
胖子家的生活条件虽然还不错,但是每天想吃饱根本不可能,不过倒是能喝个水饱。
“哼!就你话多。”被小胖子说中心思,三姐再次给了小胖子一个白眼。
“行了,还有那么多呢!还不够你们吃的啊?”二姐这时候说道。
“卫国,别站着了,过来坐,这上面的东西想吃什么你自己拿。”二姐指了指八仙桌旁边的一把椅子说。
“不用了,我站着就行。”
李卫国可不像小胖子和小丫头,这可能是因为他年龄比较大吧!知道什么是谦虚。
“你饿不?锅里还有馒头。”三姐这时候过来问了一句。
“我不饿。”
“我饿,我吃馒头。”小胖子这时候喊道。
“自己拿去,多拿一个过来。”
其实方淑丽也知道自己问的多余,这个年代谁会不饿,可就算是饿,李卫国也不会说饿啊!
也就小胖子那就好不知道什么是客气才会说实话。
“嘿嘿嘿。”小胖子笑了笑,连忙跑到铝锅那边,打开锅盖拿出来两个白面馒头。
“来,给你一个。”小胖子还是还有眼色的,过来就把馒头递给李卫国。
“谢谢!我真的不饿,你吃吧!”
“别说什么不饿,反正我不相信。”小胖子直接把馒头塞进李卫国手里。
别说小胖子不信啊!估计谁都不会相信。
就在这个时候,门再次被推开,方圆从外面进来了,看到屋里这么多人,方圆愣了一下。
“方圆哥哥。”小丫头第一个跑了过来。
方圆揉了揉她的脑袋,然后看着李卫国说道:“来了。”
“嗯!”
“坐。”
“好。”
来了半天,几个人让他坐他都没坐,方圆一句话他就坐了下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他不会对方圆说拒绝。
“胖子,你小子怎么也来了?”等李卫国坐下以后,方圆问小胖子。
“老大,我现在自由了,再出去干什么一定要叫上我。”
“行,没问题。”方圆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小胖子可是他兄弟,有些事根本就不需要想,直接答应就行。
这个年代的人心思都比较单纯,把你当兄弟,那么一辈子都是兄弟,这一点方圆很清楚。
“老大,你下午有时间吗?”小胖子问道。
“干嘛?”
“我想让我哥收拾曹先前。”小胖子来了一句。
听到小胖子这么说,方圆愣了一下,这小子还真是记仇啊!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还记住呢!
可是方圆会同意吗?当然不会,仇是要自己报的,让别人帮自己报仇,这种事方圆做不出来。
“胖子,别让你哥打他。”
“啊!老大,为什么啊?”
“别管为什么,听我的就对了。”
方圆可做不出来打了小的来了大的,是不是大的打不过再来老的。
方圆现在还有正事要办,也没有时间搭理他们,等腾出手的,看怎么收拾他们。
什么事都有个轻重缓急,而方圆现在要做的事情,那就是重中之重。
“噢!好吧!回头我告诉我哥一声。”
毛纺厂这里只有小学没有初中,清河公社那边倒是有初中,可是并没有几个学生,没有学生,那么也可以想象出来学校怎么样。
所以毛纺厂这边的学生上初中以后,都会去城里总厂那边上。
因为总厂那边不但有初中还有高中,当然,去城里就要住校,而且还不是每个星期都能回家。
这倒不是说不让回家,而是回家一趟要花钱,为了省钱,很多人都是一个月回家一次。
因为每个月都要给学校食堂交粮食,而粮食都要从家里带。
当然,交的粮食也是按照学校规定,基本上都是一样,比如细粮、粗细粮和粗粮多少都一样。
这样的话,吃什么谁也没有花说,因为你吃什么他也吃什么,大家交的粮食一样,吃的也是一样。
“别回头啊!现在就去告诉你哥,要不然你哥一会出去碰到了,还不动手啊!”
“对啊!那我现在就去。”小胖子说完就往外面跑。
等小胖子离开以后,方圆看着李卫国说道:“今天过来有什么事?”
李卫国指了指地上的袋子说道:“我给你送红薯。”
“送红薯?”方圆过去把袋子打开,看到里面都是个头特别大,特别光滑的红薯说道:“咦!这红薯不错啊!”
听到方圆这么说,李卫国摸了摸鼻子,看到他这个动作,方圆还能不明白怎么回事,估计是挑好的拿过来。
“谢了,对了,一会拿一些玉米面回去。”
“啊!不用不用。”李卫国连忙摆手。
“没事,我们家很少吃玉米面,也就煮粥的时候用。”
方圆这话说的没错!以前在他们家,玉米面都是好的,但是现在,白面都吃不完。
“方圆,真的不用。”
李卫国没有说白面和大米的事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他的嘴很严,哪怕是在方圆家也不说。
“没事。”方圆拍了拍李卫国的肩膀说。
“对了,我明天可能有点事要去办,如果你没有什么事的话,明天和我出去一趟。”
“嗯!我没什么事。”
“那行,你在家待一会,我出去一下。”
听到方圆这么说,李卫国连忙站起来说道:“你去吧,我也该回去了。”
“别啊!吃完饭再回去。”
“不用了,家里还在等我回去。”
“那好吧。”方圆点了点头,然后转过头对二姐说道:“姐,把那半袋玉米面给卫国。”
“嗯!”二姐点了点头,然后过去把半带玉米面提了过来。
方圆接过来以后,直接放到李卫国手里说道:“不准说不要。”
李卫国本来是想这么说的,可是听到方圆这么说,只能说道:“谢谢!”
“客气。”
李卫国也离开了,家里就剩下二姐三姐还有小丫头靳文丽了,当然,还有方圆。
“姐,我出去一趟。”
“嗯!去吧。”
方圆来到外面,直接就去了胖子家,不过他可不是去找小胖子,而是去找胖叔。
胖叔正在肉铺里忙着,看到方圆过来,问道:“方圆过来了,想吃肉还是骨头?”
“叔叔,我不买肉也不要骨头,我是来找您的。”
方圆家现在可是吃肉大户啊!方圆家一个星期吃的肉,最起码相当于别人家一个月。
别人家五口人,一个月多了吃个斤把,少了甚至吃不了半斤。
因为很多人都拿肉铺给别人换粮票或者换钱。
而方圆家一个星期都不止吃一斤肉,这是什么概念,虽然和后世不能比,但是在这个年代,这绝对算是比较奢侈了。
可惜胖叔不知道的是,方圆还从别处买了肉,要不然会更惊讶吧。
这个胖叔当然不会知道,因为没有人会知道。
而且方圆在这里买肉这件事,胖叔也从来没有和第二个人说过,就连他爱人都没有说。
“你找我?”胖叔虽然很惊讶,不过还是问道:“说吧!什么事?”
“胖叔,您知道您这里卖的这些猪肉,这猪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吗?”
。。。。。。
ps:求推荐票,谢谢!
第八十七章 黏人的小丫头
“这我哪知道啊!”
“呃!您不知道,哪你卖的这些猪肉……”
“你这孩子,我这卖的这些猪肉,都是上面送过来的,我怎么会知道是什么地方的猪。”
“这……”方圆挠了挠头,是啊!这猪又不是胖叔自己去拉的,而是上一级送过来的,他确实不会知道。
“方圆,你问这个干什么?”胖叔疑惑的问。
“没事,就是想知道什么地方有活猪。”方圆随口说了一句。
“你这小子,我虽然不知道这猪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但是我知道什么地方有啊!”
“呃!”方圆愣了一下,问道:“您知道?”
“当然,而且不但我知道,很多人都知道,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听到胖叔这么说,方圆挠了挠头,傻傻的说道:“这个我真不知道。”
“这么给你说吧!偏远郊区里,各个生产队都养猪。”
“呃!不是吧!这个时候老百姓吃都吃不饱,还去养猪。”方圆有点不相信。
“这你小子就不懂了吧!这叫任务,不养猪那来的猪肉卖。”
听到胖叔这么说,方圆点了点头说道:“这倒也是,只要是任务,就必须要完成。”
“还有,其实猪吃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猪草,说白了就是各种草剁碎,然后稍微加上一点麸皮就可以了。”
“这样啊!”方圆恍然大悟的再次点了点头。
也是,老百姓都没有吃的,怎么可能会去养猪,现在听胖叔这么一说方圆就有点明白了。
猪基本上不吃粮食,有草的时候全部吃草,没草的时候,也就是像现在这个时候,喂一些麸皮就可以。
而麸皮应该是上面拨下去的,基本上和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老百姓只负责喂养。
当然,这些猪也是属于集体,同样和老百姓没有关系,因为老百姓养猪是记公分的。
胖叔这时候看了方圆一眼,说道:“你小子不会又在打什么主意吧?我告诉你,你可千万不要乱来,这可不是开玩笑。”
“怎么会呢!我怎么会打什么主意,再说了,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我多老实啊!”
方圆的话让胖叔撇了撇嘴,心想:你要是老实的话,那就没有皮孩子了。
当然,这话他也就在心里想想,他是不会说出来的。
方圆根本就不知道,生产队养的猪虽然属于村集体,但也属于国家,而且养的猪还必须要卖给国家。
严禁自己屠宰。
发现自己屠宰会受到严厉的制裁,连村干部都要受到牵连,所以谁也不敢卖或者屠宰。
卖给国家的猪,还分一二三等和等外,这个就要看猪的肥瘦。
猪越肥等级越高,瘦的骨瘦如柴,那么就只能是等外了,而且养出来等外的猪,这个生产队还会受批评。
可以说是相当严厉,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让方圆知道这些,估计他该打退堂鼓了,甚至说根本就不可能跟厂长打保票。
要不说无知者无畏呢!方圆现在就属于无知者,还什么都没摸清楚呢!就敢跟人打保票。
“那行,胖叔谢谢您!我先回去了。”
“嗯!记住,别乱来,别给家里惹麻烦。”胖叔再次交代一句。
“知道了胖叔,您就放心吧!”
“那就好。”
方圆刚走了没有几步,胖子从后面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道:“老大老大,等等我。”
方圆停下来,回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小子怎么又跑出来了?”
“我这不是没事吗!”小胖子挠了挠头。
“告诉你哥了?”
“嗯!已经说过了,老大,你都不知道,幸亏我回来了,要不然我哥已经找过去了。”
“你怎么和你哥说的?”
听到方圆这么问,小胖子挺了挺胸口说道:“我说我要自己报仇。”
“你……你自己报仇?”方圆瞪大眼睛看着小胖子说。
“嘿嘿嘿,我这不是替你说的吗!”说完小胖子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方圆摇了摇头,说道:“你这小子,我真想踢你,我还以为你硬起来了,原来还是起不来。”
“老大,我硬啊!特别是想上厕所的时候,可硬了。”
“滚!”方圆在小胖子屁股上踢了一脚。
这小子还想躲过去,可惜方圆的速度太快,不但没有躲过去,反而因为他躲了一下,被方圆踢到腚沟里。
“嗷!”小胖子发出一声非人的叫声,两只手连忙捂着腚沟。
方圆摊了摊手说道:“这可不怪我,谁让你躲的。”
小胖子这时候真是欲哭无泪啊!心想:老大啊!你踢人还不让人家躲,躲了还不怪你,那我怪谁去啊!
小胖子的叫声也被胖叔听到了,因为这里离肉铺并不远。
胖叔摇了摇头,说道:“这两个孩子,一天到晚打打闹闹。”
“老大,下次能不能轻点踢啊!早晚被你给踢成两半。”小胖子说完还抓了几下,估计是想止疼。
“本来就是两半,要踢也是提成四半。”
“踢成四半我不就完蛋了。”
“差不多吧!”方圆很认真的点了点头。
“放心,完蛋不了,到时候我会用别针给你别上。”
听到方圆这么说,小胖子苦着脸说道:“老大,你也太狠了吧?”
“狠吗?”方圆耸了耸肩说道:“这才哪到哪啊!如果踢成四半,我不但用别针给你别上,再用铆钉给你铆上。”
方圆的话,让小胖子打了一个寒颤,连忙离方圆远了一点,好像真的怕方圆要踢他。
方圆摇了摇头,看了小胖子一眼,然后往前走。
小胖子愣了一下,也连忙跟了上去,说道:“老大,我知道你是吓唬我。”
方圆没有再搭理这小子,转身进了家属院,因为他们已经来到家属院门口了。
“方圆哥哥。”刚进屋,小丫头靳文丽就跑了过来,一把抱着方圆的胳膊。
“我说小丫头,你干嘛老是抱着我啊?”方圆有点哭笑不得。
这丫头也不知道什么毛病,缠着自己就算了,好像还要赖上自己似的。
“方圆哥哥,咱们什么时候还去抓鱼啊?”小丫头根本就不正面回答方圆。
“抓鱼?抓什么鱼?”听到小丫头说抓鱼,小胖子来精神了。
方圆去抓那么多次鱼,小胖子一次都没用去,这倒不是说方圆不叫他,而是这小子那段时间刚好被他老爹给禁闭了。
“没什么,就是前段时间,你被你老爹关禁闭的时候,我们去河里抓了几次鱼。”方圆连忙说。
他可不想让小胖子认为是他不叫,而是小胖子自己出不来。
“啊!不是吧,我怎么这么倒霉。”小胖子就差没有痛哭流涕了。
这小子就喜欢吃,既然去抓鱼,肯定会吃鱼啊!而且方圆烤东西那么好吃,也一定烤鱼吃了。
“行了,你老爹现在不是不管你了吗?再去的时候叫上你。”方圆拍了拍小胖子的肩膀说。
“老大,你说话算话?”
方圆给了小胖子一脚说道:“滚蛋,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过?”
“嘿嘿嘿,那就好,那就好。”小胖子挠了挠头。
方圆给了他一个白眼,这小子竟然不相信自己。
“方圆哥哥,你还没有回答我呢!”小丫头抱着方圆的胳膊开始摇。
“停,现在没有时间,等过几天再说。”
“噢!那好吧。”
这丫头也是一个吃货,和三姐有一拼,看到吃的就走不动路。
“老大,别忘了一定要带上我。”小胖子也连忙说。
“知道了。”方圆无奈的摇了摇头。
“小弟,给。”三姐扒开一颗大白兔奶糖递给方圆。
“谢谢三姐,还是三姐对我好。”方圆张嘴把糖含在嘴里说。
“那当然,谁让你是我弟弟呢。”
中午的时候,胖子和小丫头都没用走,都留在方圆家吃饭。
小丫头就不用说了,她现在基本上一天两顿在方圆家吃,中午和晚上。
没办法,老妈很喜欢这丫头,而且家里现在也不怎么缺吃的,所以也就无所谓了。
至于小胖子,这小子也是一个好吃的主,以前方圆家的生活不能和他家比,甚至说差了好几条街。
可是现在,方圆家的生活要比他们家好很多,甩了他家好几条街。
看到二姐中午热的是那种稍微放了一点高粱面的馒头,这小子就走不动了,最重要的是,方圆家还有肉吃。
这当然是方圆昨天晚上带回来的,二斤肉早上又没有吃,现在还是二斤。
二姐从上面切了一些下来,炒了一个萝卜条炒肉。
老妈和大姐中午不回来,家里就剩下他们五个孩子,吃的那叫一个香。
不但把热的馒头给吃完了,菜也是一点不剩,就连大半锅大米粥也给喝的干干净净。
整个一堆吃货,特别是小胖子,这小子不知道怎么那么能吃,那么大的馒头直接干了三个。
不但如此,还喝了满满一大碗大米粥,这一顿最起码相当于方圆两顿吃的。
还有就是小丫头靳文丽,别看这丫头小,但是一点也不少吃,她竟然和方圆吃的差不多。
。。。。。。
ps:求推荐票,谢谢!谢谢!
第八十八章 胆子太大了
当然,这也可能和方圆肚子里不缺油水有关,这一段时间家里吃的好,方圆感觉到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呃了。
以前早上吃完饭,本来吃的很饱,可是不到中午就会饿,甚至说上午才过了一半就饿了。
但是现在不是了,现在基本上早上吃的饭,中午才感觉到稍微有点饿,中午吃的饭,晚上都不怎么饿。
吃完饭以后,二姐对三姐说道:“把肉挂起来去。”
“噢!”三姐答应一声,提着肉就进了房间,然后把肉挂在卧室的窗户上。
卧室里要冷一些,特别是窗户上,把肉放上去,很快就会上冻。
按说放在窗户外更好,因为窗户外面更冷,估计就算是放上一个冬天都不会坏。
可是不能放,这倒不是担心被猫给叼走了,而是怕别人看到。
别忘了肉是有定量的,而且现在是特殊时期,每人每月只有二两肉的定量。
方圆一家一个月的定量才一斤,而方圆拿回来的这块肉,那可是整整二斤。
这么多肉让人看到,可想而知会怎么样,所以只能挂在屋里窗户下面。
吃完饭以后,二姐提议出去走走,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方圆就答应了,一群人就往家属院外面走。
“二姐,咱们去广场那边吧!”三姐提议。
毛纺厂和家属院南边那块地已经被毛纺厂的孩子给踩平了,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广场。
“行,就去那边玩,那边人多。”二姐点了点头。
方圆倒是无所谓,他下午没事,就当是陪两位姐姐出来玩了。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这里,这里还真是热闹,到处都是做游戏的孩子。
而且方圆也发现了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孩子,这些孩子应该是在城里上学,现在放假才回来。
“小弟,给我弄个那个玩。”三姐指着一个男孩玩的玩具说。
“我说三姐,你一个女孩子玩那个干嘛?”方圆给了三姐一个白眼。
因为他要玩的东西叫桶锢,就是木桶外面用来固定的那个铁圈。
这玩意其实挺好玩的,后面用一根棍棍上用铁丝弯个半圈,从后面推着桶锢跑。
就跟推车轱辘似的,只不过推车轱辘要用手,而这个是用铁丝。
“我想玩吗!”
“行行行,回头我给你弄一个。”方圆无奈的摇了摇头。
其实前世小时候他也玩过这个,而且很喜欢玩,但是现在对这个已经没有什么感觉。
“谢谢小弟。”
就在这个时候,方圆感觉到有人在盯自己,回头看了一眼,刚好看到曹先前和他的几个跟班。
看到方圆看过来,曹先前瞪了他一眼,用口型说道:“你给我等着,我就不信一直有人跟着你。”
方圆撇了撇嘴,同样又口型说道:“我等着。”
有二姐和三姐在,曹先前不会对方圆做什么,这倒不是说他怕二姐和三姐,他是怕二姐和三姐告状。
他现在已经摸清楚了方圆的脾气,方圆就算是挨了打也不会回家告状,所以让他变的有点有恃无恐。
其实这都是假象,方圆不是不会告状,而是不想告状。
因为他不告状,那么别人同样不会告状,方圆要的就是这个。
方圆属于那种人狠话不多,他之所以还没有把这种特性释放出来,主要还是因为他小。
等他年龄再大一些,到时候别人也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但是就目前来说,他还是挨欺负的那个,当然,这也不绝对,别给他机会,要不然就算是现在,他也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方圆他们在外面没有玩多长时间,主要是外面太冷,别的小孩都在做游戏,基本上不会太冷。
可是方圆他们什么也没有,只能站在那看别人玩,所以很快就冻的不行了。
回到家以后,方圆把炉子的风口打开,然后烧了一壶热水。
从储藏柜里把奶粉拿出来,给每个人冲了一碗,这可是好东西啊!
从小胖子那发绿光的眼睛就可以看出来。
每个人喝了一碗牛奶,身上也就暖和了,几个人就在屋里嗑瓜子聊天。
五点左右,小胖子的二哥过来把小胖子喊走了,这小子那可是一点也不情愿走啊,但是没办法,他怕他二哥揍他。
就在小胖子刚走没有多大会,大姐先下班回来了,看到几个人坐着屋里嗑瓜子,连忙把手里的东西放下说道:“等着,我去给你们做饭。”
说实话,大姐绝对属于那种温柔贤惠型的,如果谁要娶了大姐,那绝对是有福了。
“大姐,你打算做什么?”三姐过去问。
大姐没有回答三姐,而是看着方圆问道:“小弟,你想吃什么?”
“大姐,我吃什么都行,不过你和妈在外面忙活一天了,做点好吃的吧。”
“行,大姐给你炒个肉菜,再做个鸡蛋汤。”
“嗯!可以。”
方圆家现在不缺油,不管是香油还是花生油,甚至说猪油都不缺,所以吃肉的时候,基本上会把肥肉和瘦肉放在一起切。
因为菜里有肥肉,吃起来也特别的香,这也是方圆肚子里不缺油的原因。
“行了,你们玩去吧!我做饭。”
“大姐,我帮你吧。”二姐走过去说。
“不用,不用你帮忙,也没有多少活,去玩吧。”
“噢!”二姐点了点头,又回到了八仙桌这里。
“吱呀!”房门从外面推开,老妈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看到大姐在做饭,就把围脖取下来,然后过去帮忙。
“妈,您歇着去吧!我一个人就行。”大姐看到老妈要帮忙,连忙说道。
“那好吧!”
“妈!”
“妈!”
“阿姨!”
看到老妈走过来,方圆和两位姐姐,还有小丫头靳文丽连忙站起来喊了一声。
“嗯!”老妈微笑着对方圆他们点了点头。
“妈,您今天回来的有点晚啊!”方圆说道。
老妈看了方圆一眼问道:“你今天是不是去厂子里了?”
“呃!您怎么知道?”方圆愣了一下问。
“你不是问我今天怎么回来的有点晚吗?就是因为这个,刚才我下班回来的时候,碰到了柳婶,柳婶说他看见你进了办公大楼。”
“呃!”方圆看着老妈,疑惑的问道:“柳婶是谁?”
“小弟,柳婶是胳膊院的,和妈之前在一个车间。”大姐说。
“噢!”方圆点了点头。
“儿子,你去厂子里我能理解,因为你经常从厂子里走,可是你去办公楼干嘛?”
“这个……”方圆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难道让他说:我去找厂长谈生意去了。
那样的话,还不把老妈给吓出个好歹啊!
“怎么,有什么话连妈都不能说?”
“不是的吗!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想找人弄点布做衣服。”
方圆这说的是假话吗?好像不是,因为他确实是去弄布,只不过是半真半假而已。
也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你……去弄布?我说你小子怎么胆那么大啊?”王琳被方圆的话吓了一跳。
“还行吧!”方圆摸了摸鼻子。
王琳给了他一个白眼说道:“说你胖你还喘起来了。”
“没有啊!您不是让我说的吗?”方圆说这话的时候偷偷看了老妈一眼。
果然,老妈愣了一下,对方圆摇了摇头说道:“你去找谁了?”
“厂长。”
“厂……厂长,我说你小子,你让我说你什么好,竟然跑到厂子里找厂长。”王琳现在是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甚至有点哭笑不得,她就不明白了,这小子胆子怎么那么大,不要说他一个孩子,工厂那么多职工,有几个敢去找厂长的。
“厂长怎么啦?也不是一个鼻子一张嘴,又没有长三头六臂。”方圆撇了撇嘴。
“你……”王琳再次摇了摇头说道:“亏的你是去找厂长,如果是别人,你知道你这样做是什么后果吗?”
这个方圆怎么可能不知道,后果就是没后果,他一个八岁的孩子,谁能把他怎么样。
至于说老妈,就更没事了,老妈是毛纺厂的职工,而且她也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最重要的是,老妈是军烈属。
不过从老妈的话中,方圆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这个厂长好像还不错,要不然老妈也不会说他亏了是去找厂长。
“以后不准再去了听到没有?”
“噢!知道了。”
第二天早上吃完饭,方圆一个人就溜了出去,现在离过年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
过年之前他一定要把事情办好,所以他就从家里溜了出来。
清河街东头的公交车站,方圆来到了这里,离多远方圆就看到了李卫国。
不用说,这小子估计早就到了,一直在这里等方圆。
“方圆,这里。”李卫国也看到了方圆,连忙对方圆招手。
“你怎么来这么早?”方圆问。
“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就提前过来了。”
李卫国虽然这么说,但是方圆知道,他是怕来晚了,怕方圆等他。
“算了,不说了,车来了。”一辆公交车从南边慢慢的驶来。
没错!就是从南边,因为方圆今天不是去城里,而是去昌平那边的农村。
。。。。。。
ps:求推荐票,打赏,谢谢!谢谢!谢谢!么么哒!
第八十九章 狮子大开口[求订阅]
方圆之所以去农村,当然是看看能不能弄到活猪。
他也知道可能弄不到,但还是想去试试,为了这个,方圆今天特意装扮了一番。
如果不是年龄小,还以为他要去相亲,不光是他,李卫国也带了一个包,包里装的是衣服。
就是那身蓝色的套装,因为他知道,跟着方圆出去就要换衣服,所以很自觉的给带上了。
李卫国没有问去什么地方,他只需要知道方圆去哪他去哪就行。
“上车买票。”一名售票员走过来说。
“两张去昌平的,多少钱?”
“一毛五。”
“给您。”方圆连忙把一毛五递过去,一张一毛,一枚五分的硬币。
方圆还是半价,没办法,谁让他那么矮呢!不过矮也有矮的好处啊!坐公交车半价。
昌平现在属于偏远郊区,而且从清河这里过去也不近,其实就是远郊区线,要比去城里贵。
当然,一毛钱的车票也已经到头了,这么说吧!就算是再远一倍的距离,票价还是一毛钱,这就是郊区线。
“拿好票,找个地方坐下。”售货员把票递给方圆说。
“好的。”
两个人往后面走了几步,刚好有两个挨着的空位,方圆就坐了下来。
看到方圆坐下来了,李卫国也连忙挨着他坐下,刚好把方圆挡在里面。
“一会下车,先把衣服套上。”
“嗯!”李卫国点了点头。
一个多小时后,方圆都感觉自己要散架了,公交车终于到站了。
“终点站到了,下车的出示一下车票。”售票员喊了起来。
“走吧。”方圆对李卫国说。
“嗯!”
方圆把票举了一下,然后和李卫国从车上下来。
这个年代,帝都城都没有多大,更不要说昌平这里了,整个城区直径都不会超过三公里。
下车以后,找了个厕所,方圆放了一下水,李卫国从包里把衣服拿出来套在外面。
两个人从公交站里出来,方圆抬头看了一眼太阳的方向,然后往东走去。
方圆对这里不熟悉,这个不熟悉,不光说现在,前世也是一样,虽然方圆前世开旅游公司的时候,经常往这边跑,但是基本上不进县城。
因为要去的景点不需要从县城里走,直接走环线就可以了。
不过这都无所谓,只要一直走,很快就会出城区,只要出了城区,全部都是农村。
因为没有手表,方圆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估摸着有个四五十分钟,这里离城区已经很远。
方圆看到前面有一个村庄,对李卫国说道:“走,咱们去这个村看看。”
“嗯!”
村里很安静,连个狗叫声都没有,整个村子好像进入了静止一样。
外面也看不见有小孩在外面玩,这点和毛纺厂那边一点也不一样,倒是和清河街上差不多。
这个村子很小,从村南头到村北头,最多不会超过二百米,东西也差不多。
按房子的数量看,这里大概住着四五十户人家。
整个村里最好的一栋建筑,就是一栋半砖半土的房子,除了这栋房子,剩下的全部都是土坯房。
这栋半砖半土的房子有一个小院,门口写着北邵洼村七组。
“方圆,里面有人。”李卫国这时候说了一句。
他个头比方圆高多了,而且这院墙并不高,所以他能看到里面。
就在李卫国话音刚落,大门打开了,开门的是一名五十来岁的老人。
在后世,五十来岁看上去还很年轻,但是在这个年代,五十来岁已经算是老人了。
老人看到门口站着的方圆和李卫国,愣了一下问道:“你们找谁?”
刚才他在里面听到有动静,就出来看看,本来以为是村里的人,没想到是两个陌生人,而且还是两个孩子。
“大爷您好!我们找村长。”
“找村长?”老人再次愣了一下,然后看了一眼李卫国,又看着方圆问道:“你们有什么事?”
“呃!”
老人这一句话,方圆已经确定了一件事。
“我们有点事要找村长谈。”
果然,听到方圆这么说,老人说道:“你们要和我谈什么?”
“大爷,咱们能不能进去说,这外面怪冷的。”
老人,也就是村长再次看了两个人一眼,把门口让开说道:“进来吧。”
房子里很空旷,这个空旷说的不是房子大,而是里面没有什么东西,一张破旧的长桌,还有几条长凳。
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了,这应该是村里开会用的地方。
“坐,我给你们倒水。”
“不用了大爷,我们不渴,您也坐吧。”
虽然方圆说不渴,老人还是给他们两个每人倒了一缸子热水。
两个瓷都脱落的很严重,而且锈迹斑斑的搪瓷缸子。
“谢谢!”方圆连忙给接过来,并且道了一声谢。
给方圆他们倒完,老人也给自己倒了一缸子,然后坐在方圆和李卫国对面。
老人坐下来以后,看着方圆问道:“说吧!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老人已经看出来了,虽然李卫国比方圆年龄大,但是一直说话的人只有方圆。
也就是说,方圆才是当家做主的,李卫国就是一个跟班,虽然这么说有点那个,但这是事实。
“大爷,我想问一下,你们村养猪吗?”
听到方圆的话,老人皱了一下眉头,看着方圆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我们村干什么?”
方圆也没有想到老人会有这么大反应,连忙说道:“大爷,您别误会,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问问。”
听到方圆这么说,再看两个人年龄这么小,老人也放松了下来。
“说吧!你们到底有什么事?”
方圆看了旁边的李卫国一眼,然后给他使了一个眼色,李卫国站起来走出门外,并且把门从外面给关上了。
老人看到两个人这个举动,愣了一下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方圆会自己说。
“大爷,我想知道,你们村有没有养猪?”
老人看了一眼关着的门,又看了一眼方圆,点了点头说道:“嗯!我们村有养猪,不过你问这个干什么?”
“是这样的大爷,我是清河毛纺厂的,我们厂想弄两头猪给职工改善一下伙食,所以……”
“不可能,你知不知道村里养的猪是不能卖的,那些猪必须要卖给国家。”
“这个我当然知道,要不然我也不会来了。”
“既然知道你还问我干什么?”
“大爷,虽然我知道不能随便买卖,但别人不知道不就行了,而且价格可以商量。”
听到方圆这么说,老人摇了摇头说道:“这跟价格没有关系,你给再多钱也不能卖。”
“那如果我用粮食换呢?”
“粮食?”听到方圆说粮食,老人眼睛一亮。
“对,粮食。”方圆点了点头。
其实方圆知道给钱没用,农村虽然缺钱,但钱对于他们来说用处也不是很大。
对于农民来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粮食,果然,方圆赌对,看老人那眼神就可以看出来。
村里养猪,就算是卖给国家,其实也是换粮食,而且还换不了多少。
因为除了猪草,料都是国家提供的,养大一头猪,能给个几百斤粗粮就不错了。
而养猪的那些人,就以养猪挣的工分来换粮,这跟种地干活挣工分一样。
老人没有说话,而是拿出一个布包,从布包里抽出一根烟杆,装上烟丝,用火柴点燃狠狠抽了几口。
“你能给多少粮食?”
听到老人这么说,方圆脸上一喜,因为他知道有戏,连忙说道:“这样吧大爷,您说。”
“一头猪一千斤粮食。”
方圆苦笑一下说道:“大爷,您这要的也太多了吧?”
方圆因为老人说的是细粮,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就不划算了。
要知道现在可是三年困难时期,也是最缺粮食的时候,虽然现在猪肉的价格更贵。
但这玩意可吃可不吃,还是粮食最重要,别忘了,现在一斤细粮票就卖到两块五。
再加上买细粮的钱,一斤白面就是两块六毛八,一斤大米也两块六毛三。
一千斤细粮的价值就是两千六百多块,最少也两千六百三,这个价格早就超出一头猪的价值。
虽然现在猪肉也很贵,一斤肉票在黑市就要五块钱,有时候甚至能达到六块。
可就按六块钱算,再加上买猪肉的五毛钱,也不过六块五一斤。
而一头猪才多重,一头毛重二百斤的猪,先不说出多少肉了,就全部按肉价算,也才一千三而已。
这样算的话,一千斤细粮绝对要高于两头猪,别说两千斤了。
这还只是价值,如果用粮食和猪肉比,粮食可是比猪肉重要多了。
一千斤细粮,可以让三个人舒舒服服吃一年,可是两头猪,够三个人吃三月的吗?
不够,因为猪肉的水分大,而粮食还要往里面添加水分,这就是区别。
“我说大爷,您看能不能少点?”
“不能,不过我也不要细粮,给我两千斤粗细粮就行。”
“粗细粮?”方圆愣了一下,然后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
ps:求月票,推荐票,谢谢!
第九十章 忽略了什么
一斤粗细粮的粮票是一块五,粗细粮的价格也便宜,只有六分五左右。
那么一千斤粗细粮的价值就是一千五百多块钱,和两百斤猪肉的价格已经很贴近。
虽然说粮食的价值还是要远远高于猪的价值,但谁让方圆需要呢。
就在方圆准备答应的时候,老人又说道:“两千斤粗细粮,其中一千斤换成粗粮。”
“呃!换成粗粮?”
“对,换成粗粮,就换三千斤粗粮吧。”
“噗!”方圆刚喝到嘴里的一口水直接喷了出来。
因为他是面对着老人的,所以直接喷了老人一脸,老人用手抹了一把脸,根本就不在乎。
“我说大爷,您这要的也太多了,一千斤粗细粮,最多给您换两千斤粗粮。”
“不行,三千斤,一点也不能少。”
“两千一。”
“三千。”
“两千二百斤,不能再多了。”
“不行,最少两千八百斤。”
“大爷,两千八太多了,这样吧,两千三,您看怎么样?”
“小同志,两千三太少,最少两千七百斤。”
“老同志,要不然这样,咱们各退一步,两千五百斤,这已经很多了。”
听到方圆这么说,老人连忙说道:“成交。”
“呃!”方圆愣了一下,才发现,他好像钻进了老人的套里。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他不是应该先计算价值吗?怎么就开始讨价还价了。
可是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晚了,已经算是达成了。
“大爷,您把猪卖给我,怎么给上面交代?”
“猪这种畜生,得个病什么的不是很正常吗?”
“呃!”方圆现在除了给老人竖大拇指,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也是,猪生病死了,上面最多也就怪他们没有养好,稍微给点处罚,可是比着几千斤粮食,那都不算什么了。
老人也是没有办法啊!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可是村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
如果不弄点粮食的话,很难撑到开春,村里虽然养了不少猪,但这些猪有大有小。
就算是把大猪都交给国家,换来的粮食也不够撑到开春。
“好吧!不过大爷,您看我有什么好处?”方圆舔着脸问。
“你……我怎么知道你有什么好处?”老人敲了敲烟袋锅说。
“呃!大爷,我给你们村弄了这么多粮食,就没有一点好处吗?”
听到方圆这么说,老人再次敲了敲烟袋锅说道:“这样吧,你说,但是有一点,要粮食没有。”
“嘿嘿嘿,怎么可能呢!我不要粮食,不知道您这里有没有刚下的小猪仔,如果有的话给我弄两头,您放心,我不白要,五百斤粗粮。”
五百斤粗粮相当于两头小猪仔,方圆算是赚了一点便宜,毕竟猪仔的价格要贵很多。
当然,这个方圆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也没有接触过这些啊!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他都没有接触过。
老人听到方圆这么说,想了想还是点头说道:“行,五百斤粗粮,我给你两头小猪仔。”
老人可能也是感觉到方圆刚才吃亏了吧!这算是对他的补偿,当然,这里面也有老人想谢谢方圆的意思。
方圆说的已经很清楚,两头大猪是给毛纺厂弄的,所以粮食也是毛纺厂出。
这两头小猪就不一样了,这是方圆自己要的,那么粮食也是他自己出,所以老人才没有讨价还价,而是直接答应了。
“谢谢大爷,对了,粮食我怎么给您啊!总不能直接用车给您运过来吧?”
“这可不行,这样吧,咱们约定个时间,然后约定个地点,到时候我把猪给你送过去,你把粮食交给我。”老人连忙说道。
开玩笑,用车把粮食送过来,那不让人知道了,这种事怎么能让别人知道。
“行,您说吧!”
“这样……”
约定好时间和地方以后,方圆就带着李卫国离开了。
方圆根本就不担心村长骗他,更不担心村长使坏,因为村长需要这批粮食。
当然,也可以说没有谁不需要粮食。
在方圆刚提出用钱购买的时候,村长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但是当方圆说用粮食换,村长立马眼睛就亮了,这就已经说明问题。
回去的时候,方圆加快了速度,因为他还要去城里,这个时候去城里,还可以在城里吃午饭。
来的时候走了四五十分钟,但是回到公交车总站的时候,最多也就半个小时多一点。
这里是总站,方圆和李卫国直接上了车,车上就三四个人,所以还要等一会才能发车。
差不多十来分钟,又上来四五个人,公交车这才启动。
“买票了,没票的请买票。”售货员一边喊一边售票。
“两个人,去城里。”
“一毛五。”
方圆把钱递过去,然后把售票员给的票接过来。
一毛钱就是这趟车的总票价,也就是说,从头坐到尾就是一毛钱,然后,有时候坐一半也需要这么多钱。
因为车钱是按照距离算的,超过多少公里以后,票价就是一毛。
这样算的话,还是坐的越远越合适,可是谁会没事坐车完啊!基本上都是去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下。
从昌平到城里,路程并不是很远,但是因为速度慢,两个小时才进了城。
当方圆他们下车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看太阳所在的方位,怎么着也一点多了。
“走,先去吃点东西。”方圆对李卫国说。
“方圆,咱们今天不回去吗?”
“回啊!怎么不回,先办点事,办完事就回去。”
“噢!”
两个人随便找个小饭馆吃了一口,然后直奔轧钢厂而去。
来到轧钢厂大门外,方圆对李卫国说道:“你就在这里等我,我一会就出来。”
虽然不知道方圆来这里干什么,但是李卫国也没有问,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好,你去吧。”
“嗯!”
看大门的不是上次那个人,但刘科长的名号还是一样好使,方圆刚说完找刘科长,门卫就让他进去了。
这里方圆已经来过一次,所以并不陌生,直接就找到了刘科长办公室。
“咚咚咚!”方圆上去敲了敲门。
“进来。”
方圆推开门进去,办公室里就刘科长一个人,方圆把门关上,走到刘科长办公桌前喊道:“刘科长。”
“呃!”刘科长抬起头,看到是方圆,就说道:“是你,怎么样?那件事……”
“已经成了,不过……”方圆故意没有把话说完。
果然,听到方圆说不过,刘科长连忙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毛纺厂那边要的东西有点多。”
方圆开始忽悠,也不能算是忽悠吧!在他知道那批呢料怎么回事之前,方圆也没有想那么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他知道那批呢料有多贵重了,当然要多弄点好处。
“没关系,你尽管说。”
“一千斤细粮……”
“没问题。”还没有等方圆说完,刘科长就连忙说道。
“那个刘科长,我还没有说完。”
“呃!不好意思,你继续说。”
“除了一千斤细粮,还有两千斤粗细粮和五千斤粗粮。”
“什么?这么多?”刘科长皱了皱眉头。
因为方圆说的这些东西,已经超过他的预算了,这么多粮食,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特别是细粮,如果方圆只是说一千斤细粮,那么他还能想想办法。
可是现在不但要一千斤细粮,还有两千斤粗细粮和五千斤粗粮。
就算他神通广大,也被这个数目吓了一跳,再次可不止出血这么简单了,而是要命啊!
“刘科长,我想您也知道那批呢料的价值吧!你觉得人家要这么多东西多吗?”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要这么多确实不多,甚至说还要少了,可现在不是正常情况下啊!现在是三年困难时期。
完全可以说是非正常情况,现在什么最值钱,不是什么呢料,也不是什么黄金,现在最值钱的是粮食。
“如果是以前,这么多确实不多,但是我想你也知道,现在粮食有多么紧缺,你看这样行不行?少一点。”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您也知道,我就是一个跑腿的。”
听到方圆这么说,刘科长连忙拉开抽屉,从抽屉里拿出一把零钱,直接塞到方圆手里说道:“这样,你帮我再跑一趟,问问能不能少一些。”
方圆偷偷的撇了撇嘴,这刘科长还真把他当成一个孩子了,这么点钱就想打发他。
方圆是一个没有见过钱的人吗?当然不是,所以他也不会被刘科长这点钱收买。
“不好意思啊!刘科长,毛纺厂那边说了,最多把细粮减去一半,这也是毛纺厂那边的底线,您如果想换那就换,您如果不想换就算了。”
“呃!”刘科长愣了一下,然后看着方圆,他忽然间感觉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
是的,他感觉到自己忽略了一个人,一个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孩子。
从头到尾,从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感觉到,这个孩子不简单。
所以刘科长认真的打量了方圆一遍,坐下来说道:“你确定这是毛纺厂那边的意思?”
。。。。。。
ps:求月票推荐票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