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两眼一抹黑(求订阅啊!)
而枯枝烂叶是最好的肥料,当然,别人知不知道他不清楚,他是知道的很清楚。
特别是树林里长年累月埋在最下层的那些,可以说是天然肥料。
当然,就算是没有,也可以弄一些草木灰,同样可以当肥料。
而方圆现在已经不满足于蟠龙公社的小集市了,他想去城里转转,这里离城里有七十公里。
方圆说的这个城里,当然是yan安了,没办法,蟠龙公社的小集市没有各种票啊!
方圆空间里倒是有一些粮食,可是如果没有票的话,那么就等于坐吃山空,这样的事情方圆可不会干。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方圆空间里就要留够足够的粮食,说白了,他这是饿怕了。
可是生活在这个年代,有几个不是饿怕了的,反正方圆没有见过。
这天下午,方圆从蟠龙公社小集市回来,把大家叫到了一起,就在地头不远的山脚下。
这里树比较多,当然也比较凉快,方圆是背着一个布袋回来的。
“队长,你把我们叫过来有什么事?”副队长赵阳问。
“给。”方圆把布袋递给赵阳。
“这是什么?”
“自己看。”
听到方圆这么说,赵阳疑惑的把布袋打开,刚看了一眼,连忙把布袋给合上。
“队长,这……这……”
“省着点吃,我可能要离开几天,这几天我不在,你们帮我把饭打了,然后分着吃。”
“队长,你要干嘛去?”林薇问。
林薇是一个地道的帝都女孩,说话也有一股帝都味。
“这个你们就别管了,肯定不是玩。”
“嗯!队长,你放心,我一定带大家好好干活,绝对不辜负你对我们的信任。”赵阳点了点头说。
“好,这袋子里一个有六十个馒头,按照每人每天一个的话,够你们吃四天,四天后我就回来。”
听到方圆这么说,大家才明白布袋里装的是什么,怪不得赵阳看了一眼就连忙把布袋给合上。
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六十个馒头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他们这几天不需要挨饿。
没有挨过饿的人,绝对想象不到挨饿是个什么滋味,那可真是不好受啊!
“可是队长,这大热天的,这些馒头放四天还不坏了啊!”沈玉萍皱了皱眉头说。
还没有等方圆说话,石建新就说道:“沈玉萍,你还真是大家闺秀,难道你不知道这馒头可以晒干吗?”
“馒头晒干?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石建新给了她一个白眼。
“沈玉萍,这个我知道,以前我在家的时候,家里如果有白面馒头舍不得吃,我妈就会给晒干,吃的时候用开水泡一下就行。”林薇说道。
“这样啊!”沈玉萍脸红了一下。
其实她家的条件虽然不错,但也不是能经常吃到白面馒头的。
不过有白面馒头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吃完,所以根本不知道可以把白面馒头晒干慢慢吃。
“行了,不说这个了,我现在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呃!”赵阳愣了一下,问道:“队长,什么任务?”
“去山里捡枯枝烂叶。”
“啊!不是吧队长,这地还没有收拾好呢!捡枯枝烂叶干嘛?”赵阳不明白的问。
“肥地。”
“肥地?”十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方圆这话是什么意思。
也是,他们都是城里人,根本就没有种过地,怎么可能知道这些。
这么说吧!如果方圆前世不是农民,没有发达的网络,估计他也不知道。
“对,肥地,你们看咱们开出来的这块地,太贫瘠了,根本就不可能长庄稼,如果我们想明年吃饱饭的话,必须把这地给肥了。”方圆指着刚开出来的这块地说。
“可是队长,枯枝烂叶就能肥地吗?”赵阳皱着眉头问。
“当然,特别是树林里最下层的那种烂叶烂泥,可以说是最好的肥料,你们弄的时候,以那种为主。”
虽然有点不敢相信,但是大家还是相信方圆,因为方圆没必要骗他们。
再说了,这一段时间一来,方圆在一小队的威望已经形成,大家都服他。
也是,别忘了这一段时间是谁给他们弄吃的。
“明白了,一会我们就去弄。”
“嗯!”方圆点了点头说道:“如果那些烂叶烂泥不好弄,弄枯枝落叶也行。”
“好。”
商量好以后,方圆带着大家亲自进了一趟山,告诉大家弄什么样的。
山里的枯枝烂叶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需要找,随便扒开一片,就发出难闻的味道。
而方圆要的就是这个,为了方便弄这些东西,方圆还教大家编筐,还好当初在山村学了一点。
山上最不缺的就是荆条,很快几个并不是很好看的筐就编好了,有了这个可是方便的多。
有人装,有人抬,全部给抬到地里去,当然,最好是埋在地里。
要不然让太阳晒一下,就没有那么肥了。
至于说地里那些大土块,方圆已经想好了,回头弄一个耙,把地给耙一下那些大块的土也就没有了。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把地给肥了,越肥越好。
反正离种植还有一段时间,知道这关系着明年能不能吃饱,大家都干劲十足。
第二天天没亮,方圆就出发了,首先来到蟠龙公社,因为从这里可以坐车去城里。
方圆之所以出发这么早,是因为一天就只有一趟车,而且是早上,如果赶不上这趟车,那么就只能等明天。
方圆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他必须要赶上。
只是方圆来的太早了点,等了半个多小时车才过来,同样的,这也是一辆过路车,并不是从蟠龙公社始发。
车上的人并不多,甚至都没有坐一半,而从蟠龙公社上车的,加上他才四个人。
“去什么地方?”售票员过来问。
从蟠龙公社到城里,中间还路过几个公社,很多人都是从这个公社去另一个公社,像方圆这样进城的很少。
“去城里。”
“三毛钱。”
“噢!给你。”方圆连忙拿出五毛钱递过去。
售票员找了他两毛,然后给他一张票,从蟠龙公社到城里有七十公里,也算是长途了。
所以三毛钱还真是不贵,要知道这不是公交,如果是公交的话,最多也就两毛钱。
果然和方圆想的一样,和他一起上车的三个人,一个是去下一个公社,另外两个是去下下个公社。
三个小时后,客车晃晃悠悠的进了城里,而方圆这个时候都快被晃晕了。
没办法,这已经不错了,最起码比在甘肃那边强的多。
下车以后,方圆是两眼一抹黑,因为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第一次是去蟠龙公社从这里转车。
不过这对于方圆来说根本不是事,方圆是干什么的,从小就在鸽子市混。
让他找别的或许有点难度,但是让他找鸽子市,还是很简单的。
既然不知道,那么就找一个知道的人,找这样的人去什么地方?当然是去找那些走街串巷的了。
这不,方圆刚进入一条巷子没有多远,就碰到一名骑自行车的中年人。
方圆上去就把他拦着了,然后露出一个微笑。
“你干什么?”中年人皱了皱眉头看着方圆。
“捞票?”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问道:“你在哪混?”
“两眼一抹黑。”方圆耸了耸肩说道。
“刚干啊!”
方圆摸了摸鼻子说道:“差不多,找不到路。”
“去百货大楼吧!那里人比较多。”
“百货大楼?”方圆惊讶的看着中年人。
中年人一看方圆这个表情,就知道他误会了,说道:“百货大楼只是一个地名,在百货大楼南边不远就有一个集市。”
“这样啊!”方圆尴尬的挠了挠头。
“谢谢!”
“不客气。”
说完中年人就准备骑着自行车离开,方圆又拦着他说道:“大叔,等一下。”
“你还有事?”
方圆来干嘛的?他是来收票的,现在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怎么能让他走了。
“是这样的大叔,我手里没东西,就这样去也没用,您看是不是能匀给我一点?”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从自行车上下来,把自行车扎好问道:“你出什么价?”
“这个就要看你有什么了。”方圆耸了耸肩。
对于票这玩意,方圆可是门清,因为全国各地都一样,就算是有点差别,但都不大。
“粮票你要不?”中年人问。
“要,最好是本地粮票。”方圆点了点头说。
“咦!你这有点奇怪啊!别人都喜欢要全国粮票,你怎么喜欢要本地粮票?”中年人奇怪的问。
“本地粮票便宜啊!”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摇了摇头,还以为方圆是刚入行,也是,看方圆的年龄,最多也就二十来岁。
这个年龄,基本上都是看别人赚钱了,然后想进来试试。
“本地粮票两毛一斤,全国粮票两毛五。”
“我说大叔,您这是零售价啊!给个实在价,我把你手里的票吃完。”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说道:“那你说个价?”
。。。。。。
ps:今天是这个月的第一天,大家把手里的保底月票投一下啊!谢谢!谢谢!谢谢!么么哒!
第三百七十七章 发现商机(求订阅啊!)
方圆看着中年人说道:“本地粮票一毛八,全国粮票两毛二,肉票四毛,布票……”
方圆越说,中年人越惊讶,等方圆说完,中年人说道:“你门清啊你?”
“还行吧!入行之前做过功课。”方圆摸了摸鼻子说。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摇了摇头说道:“你这个价格,本地粮票我可以匀给你,但全国粮票不行。”
“没关系,本地粮票也行。”
其实方圆要的就是本地粮票,全国粮票他有不少,如果是他一个人吃的话,估计能吃到十年时期结束。
“那行。”
然后两个人就进行了交易,不光是粮票,还有各种各样的票据。
中年人专门就是走街串巷的,也就是在城里收这些票据的,他当然清楚方圆给的这个价格比较合理。
虽然说比拿到集市要便宜一些,但同样的也不需要他去卖了,有卖的这个时间,他也能多收不少的票。
把交易的票收起来以后,方圆对中年人说道:“大叔,谢谢了。”
“不客气,要说谢也是我谢谢你啊!你这可是让我省了不少时间。”中年人一边把钱收起来,一边说。
“一样一样。”说完以后,方圆又看着中年人说道:“大叔,如果您还有票,或者说您认识的人谁有票,可以去集市找我,我全收。”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问道:“你确定?”
“当然,不过我这次就过来四天。”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好像明白了什么,问道:“你是下面公社的吧?”
“对。”
这个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所以方圆直接就承认了。
“那行,我知道了。”中年人点了点头。
在中年人离开以后,方圆也离开了,他虽然知道集市离百货大楼不远,可是他不知道百货大楼在什么地方啊!
不过这就简单多了,问百货大楼总比问别人鸽子市强吧!
“同志您好!请问百货大楼怎么走?”来到大路上以后,碰到一名骑自行车的中年妇女,方圆拦着问了一句。
“去百货大楼啊!从这里一直往前走,路过第四个路口的时候往左转,不远就看到了。”
“谢谢!”
这个年代,帝都都没有多大,更不要说yan安这样的地方。
方圆也没有坐车,他也不知道坐什么公交车,所以直接走路过去。
按照中年妇女指的路,半个小时后,方圆站在了百货大楼门口。
匀给他票的中年人说,集市就在百货大楼南边不远,那么方圆就往南走。
这个确实不远,甚至说是挨着,从百货大楼到这里,连一百米都没有。
城里和公社确实不一样,在蟠龙公社,都是直接摆摊,而这里是偷偷摸摸。
“同志,要粮票吗?”方圆刚进来,一名中年人就上来问。
“粮票怎么卖?”
“本地粮票两毛一斤,全国粮票两毛八。”
“你这也太贵了。”方圆摇了摇头就准备往里走。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问道:“你要多少?要多了我可以给你便宜点。”
“你手里的粮票我都要了,你多少钱给我。”
“都要?”中年人惊讶的看着方圆。
“对,都要。”
从这名中年人的报价,方圆也明白了之前匀给他票的那名中年人为什么不卖给他全国粮票了。
这里的全国粮票竟然要两毛八一斤,比帝都还贵了三分球。
可别小看了这三分球,积少成多啊!
“小兄弟,走,咱们到旁边聊。”中年人往旁边的一片空地指了指。
“行。”方圆点了点头,然后跟着中年人过去了。
“小兄弟,你确定你都要了?”
“当然,而且我不但要你手里的粮票,别的票我也全部要了。”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眼睛一亮说道:“那行,如果你全部要了的话,一斤我给你一毛八。”
“成交。”
然后中年人带着方圆来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从腰上的一个包里拿出很多票据。
看到一种票据方圆就直接出价,而他出的价格让中年人无话可说。
方圆在鸽子市混了这么多年,可以说对这些票据太熟悉不过了。
同样的,这名中年人也没有把全国粮票卖给他,因为方圆出的价格比他要的价格相差太多。
方圆算是明白,为什么人家说一分钱的利润富了人,一毛钱的利润饿死人了。
他们虽然想多赚点,可是没人买啊!这样等于没赚钱。
交易完以后,方圆对中年人说道:“大叔,如果您手里还有,可以来找我,当然,您认识的人也可以介绍给我,我需要的多。”
“你还要?”
“对,要。”方圆点了点头。
“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帮你问问。”
“嗯!”
中年人离开了,方圆等了差不多有十来分钟,中年人带着五六个人过来了。
这五六个人的年龄和这名中年人差不多,看他们熟悉的样子,应该是认识或者说是朋友。
“小兄弟,我把人带来了,你看你都要什么?”
“还是给您的价格,所有的票我都要。”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看了一眼他这几个朋友,不用说,之前中年人应该和他们说过价格。
“你们看……”中年人对他这几位朋友说。
“行。”
这次的票比较多,也是,五六个人肯定要比一个人手里多啊!
而且这次的票也比较全,粮票、布票、肉票、鞋票、衬衣票、手套票、火柴票、肥皂票等等。
这些基本上都是方圆现在最需要的,没办法,这些票可没有全国票,都是本地票据。
没有票这些东西根本就买不到,不过有一点,方圆竟然没有发现工业券。
是的!加上之前那名走街串巷的中年人,方圆已经收了这么多人的票,竟然没有收到一张工业券。
十几分钟后,方圆和这些中年人把票据给交易完了,主要是数票据的时候耽误了时间。
交易完以后,方圆把票收起来问道:“大叔,你们这里没有工业券吗?”
“工业券?”
“对啊!你们这么多票,我竟然没有看到一张工业券。”
“小兄弟,你可能不知道,工业券在我们这里是稀罕物,谁有工业券也不会拿出来卖。”
“呃!为什么?”
“稀少啊!”一名中年人摇了摇头说。
“其实还是我们这里交通不发达,大家都希望有一辆自行车,所有……”
这名中年人虽然没有把话说完,但方圆已经明白了怎么回事,这也让他眼睛一亮。
他好像找到一个来钱的门路了。
“几位大叔,回头帮我问问别人,谁还有票要出手的可以来找我。”
“行,没问题,就在这里找你吗?”
“嗯!我接下来几天,每天下午五点会过来。”
“好。”
在几名中年人离开以后方圆也离开了,没办法,他还想赚钱啊!
如果一直这样光出不进,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他手里的钱就会花完。
他也想过出售空间里的鸡、鸡蛋和兔子,可是一次卖几只,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没办法啊!他来的时候并没有把吉普车带来,也没办法带来。
没有吉普车,他一次又能拿多少,而且他也不能天天在城里吧!
是,之前方圆在蟠龙公社的集市卖过这些玩意,可是有时候一天都卖不出去一两只。
方圆离开集市以后,就在大街上转悠,很快就让他找到了一处自行车修理铺。
方圆走了过去,修理铺里有一名四十多岁的修车师傅。
“师傅,您这里有旧自行车卖吗?”
修车师傅正在给一辆自行车补胎,听到方圆问,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说道:“那边几辆你看看。”
方圆顺着修车师傅的目光看过去,就看到几辆特别破旧的自行车。
方圆皱了皱眉头,不确定这几辆自行车还能不能骑。
不过这对方圆来说根本就无所谓。
方圆走过去看了看,一共有五辆,这要在帝都,估计已经报废了吧!
看这破旧的样子,这五辆自行车最起码有十几个年头了。
“师傅,这辆多少钱?”方圆拍着一辆自行车的座子问。
师傅转过头看了一眼,说道:“给五十块钱你骑走。”
“五……五十!”方圆不敢相信的说。
就这自行车,如果在帝都的话,十块钱就顶天了,甚至五块钱就能买一辆,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要五十。
“我说师傅,就这自行车还五十呢?这还能骑吗?”
“当然能骑,爱护一点,骑个几年绝对没问题。”
听到修车师傅这话,方圆撇了撇嘴,他说的爱护,应该是经常过来换换零件。
怪不得这里这么缺自行车,也没有人来买,也是,这样的自行车买回家,估计以后修的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师傅,便宜点怎么样?”
“便宜不了。”
“呃!”方圆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死脑筋的人,就算是便宜不了,你最起码也要说一下为什么便宜不了啊!
说实话,如果不是需要,估计方圆扭头就走,而且以后都不会来他这里了。
。。。。。。
ps:各位兄弟姐妹们,今天是这个月第一天,求点月票啊!谢谢!谢谢!谢谢!
第三百七十八章 卖出去一辆(求订阅啊!)
“师傅,如果我全要呢?”
“全要?”修车师傅转过头看了方圆一眼,说道:“我说你捣什么乱?”
“呃!”方圆愣了一下,问道:“师傅,您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这话应该我问你,你一个人要那么多破自行车干嘛?”修车师傅瞪着眼问。
“这您就别管了,您就说我要全要,您多少钱卖我?”
“你要全要,给我两百块钱。”
“成交。”方圆说完,从兜里拿出一扎钱,数出二百递给修车师傅。
“你……你还真要啊?”看到方圆递过来的钱,这名修车不知道该不该接。
看上去很纠结的样子,不用说,他认为卖便宜了。
是的!在方圆说全要的时候,他就以为方圆是跟他捣乱,所以才报了一个他认为很低的价格。
“我说师傅,您不会反悔吧?”
“哼!谁反悔了?”修车师傅说完把钱接了过去。
“那行,这自行车就是我的了。”
“推走吧推走吧。”修车师傅摆了摆手说。
方圆就地取材,从修车铺找了几根绳子,把五辆自行车给连在一起。
其实就是后一辆自行车的前轮绑在前一辆自行车的后座上,这样一辆接着一辆。
方圆只需要推着第一辆走就可以了,只是这自行车弄的比较长而已。
反正方圆也不打算推多远,准备一会找个隐蔽的胡同给收进空间里。
半个小时后,方圆又来到一处修车铺,先看了看有没有破旧自行车,这才上去问道:“师傅您好!您这里有旧自行车卖吗?”
“你要自行车啊!你看这几辆怎么样?”修车师傅把方圆带到三辆破旧自行车胖问。
方圆看了一眼这几辆破旧自行车,和之前那几辆差不多,甚至还不如那几辆。
不管怎么说,那几辆自行车还能骑,而这三辆自行车其中有一辆车轮都有问题了。
“师傅,您这自行车怎么卖?”
“六十块钱一辆,看上就推走。”修车师傅拍了拍自行车座说。
“六十?您这也太贵了。”方圆摇了摇头,然后就准备离开。
看到方圆要离开,修车师傅连忙说道:“小兄弟,别走啊!你出个价!”
“我说师傅,您这三辆自行车,一看就没有收拾,估计从别人手里收上来什么样就什么样,您看看这辆,轮子都坏了。”
听到方圆这么说,修车师傅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这不是还没有来得及收拾吗!等我收拾好了,照样可以用。”
方圆可不管他怎么说,直接说道:“我看就这样的破自行车,您收上来估计不到二十块钱,然后您再收拾也需要零件和时间,这样吧!四十块钱一辆。”
“不行不行,四十太少了,最起码五十块钱一辆。”修车师傅摇了摇头说。
“您先听我说完啊!我说的四十块钱一辆,是这三辆我都要,也不需要您收拾了。”
“都要?”
“对,都要。”方圆点了点头。
修车师傅想了想,看着方圆说道:“如果你都要的话,也不需要我收拾,那么就卖给你。”
“好,就这么定了。”
方圆先把钱付了,然后又找绳把三辆自行车连到一起给推走了。
接下来方圆又找了两家修车铺,以四十至五十的价格有买了七辆,加上之前的八辆,方圆一共买了十五辆自行车。
有的价格可以谈下来,有的价格是真的谈不下来,谈不下来的主要是可以自己骑的。
最让方圆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一共去了四家修车铺,竟然没有看到一辆稍微好点的自行车。
都是破的已经不能再破,不像在帝都,在帝都的话,随便找个修车铺,也可以找到五成新以上的。
甚至有的修车铺可以买到九成新的自行车,这差距也太大了。
看时间差不多了,方圆就去了集市那边,不过现在他不需要走路了,而是骑着自行车。
不但如此,他骑的还是一辆九成新的自行车,这可不是他从帝都带过来的,而是今天刚买的那些破旧自行车翻新的。
这对方圆来说太简单了,最重要的是,买这些破旧自行车,上面都自带铭牌。
也就是俗称的钢印,每个地方的钢印都不一样,这也是方圆为什么要收破旧自行车的原因。
有了这个铭牌,那么这自行车也就有了身份,而且这铭牌可不是随便砸一个就行。
方圆刚到,就被几个人给围了起来,其中还有几个是熟人。
“咦!小兄弟买自行车了?”一名做倒买倒卖的中年人看着他的自行车问。
“没有,别人顶账顶给我的。”
“啊!不是吧!这么好的自行车顶账给你?”中年人绕着自行车转了一圈说。
“对啊!顶了一百五十块钱,我还不想要呢!”
“一百五?”中年人眼睛一亮,又绕着自行车看了一圈说道:“小兄弟,商量一下,一百五卖给我怎么样?”
“呃!”方圆装着愣了一下,问道:“你想要?”
“对,反正你也不想要,又是顶账顶回来的。”
“行,卖给你了。”
方圆这自行车一看最起码也九成新,虽然不是凤凰的,但也是永久的。
一辆永久自行车,如果买新的,最起码要二百块钱,而且这说的还只是价格。
别忘了,买自行车可是需要工业券的,一辆永久自行车不但需要两百块钱,还需要十张工业券。
两百块钱他倒是能拿出来,可是十张工业券他就没办法了。
当然,如果有卖工业券,他也会买,就算是多花点钱也无所谓,可是根本没有人卖啊!
方圆这辆自行车虽然不是新的,但是看着跟新的差不多,不但便宜五十块钱,还不要工业券,他干嘛不要。
“给你钱。”听到方圆说卖给他了,中年人连忙从兜里拿出钱,数了十五张递给方圆。
“我说老徐,你这可是捡了个大便宜啊!”另外一名中年人酸酸的说道。
其实听到方圆说一百五顶账顶回来的,他也想要,只是还没有他张口,老徐就已经张口了。
“怎么,你想要啊!这样,两百块钱你推走。”
“滚蛋。”
“呃!您也想要自行车啊?”方圆看着另外一名中年人问。
“怎么,你还有?”
方圆挠了挠头说道:“你还别说,还真有。”
“啊!真的假的啊?”
“当然是真的。”
“也是这么新?”中年人指了指卖给老徐的这辆。
“没错!九成新。”
“卖给我。”
看中年人这着急的样子,方圆说道:“今天可能不行了,这样,明天早上我过来,把自行车给你骑过来。”
“好好好。”中年人连忙点头。
因为时间有限,方圆刚才就翻新了一辆,说句不好听的,刚翻新的这辆,如果仔细摸的话,还在热着。
当然,现在这天气,自行车发热很正常,毕竟是夏天。
“行了,不说这个了,把你们的票拿出来吧!”
这几个中年人在这里等着自己,不用说就是准备把票卖给他。
用了十几分钟,方圆把几个中年人手里的票交易完。
然后这些中年人就离开了,特别是那个叫老徐的中年人,还对另外一名中年人说道:“老刘,我带你回去啊?”
“不用了,你自己回去吧!哼!”
这名被称为老刘的中年人,就是后来要跟方圆买自行车的中年人。
等他们离开以后,方圆也离开了,他可不是回去,而且准备找个隐蔽的地方进入空间。
是的!方圆没有去找旅馆或者宾馆,因为没有必要。
在城里找了一个小树林,方圆直接就钻了进去,很快就消失在小树林里。
进入空间以后,方圆把剩下的十四辆自行车取出来,一个念头,这十四辆自行车就变成了一堆零件。
然后方圆就开始对这些零件进行翻新、修复,拆和装都比较简单,但翻新和修复比较麻烦。
因为很多零件磨损的太严重了,这都需要一点一点的修复。
一直到肚子咕咕叫,方圆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连忙给自己弄了一些吃的。
而这个时候,这堆零件才修复了三分之二,想要全部修复完,最起码还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当然,这也和方圆刚开始弄有关系,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果让他弄一段时间,估计闭着眼就弄修复,到时候就会快很多。
吃完东西以后,方圆又开始接着干,一直到夜里十一点左右,十四辆看上去崭新的自行车出现在方圆面前。
其实什么叫九成新啊!这么说吧!你从百货大楼买回来,然后再卖出去就是九成新。
只要不是第一手,就不是全新的。
方圆伸了个懒腰,然后给直接泡了一壶茶,喝完上了个厕所就休息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方圆就醒了,先给自己弄了点吃的,吃完就从空间出来了。
当然,跟着他一起出来的还有一辆自行车。
方圆推着自行车从小树林里出来,骑着就去了集市。
来早了,他来到集市的时候,这里还没有什么人,也是,这个时候估计很多人还没有吃早饭。
第三百七十九章 四十五辆自行车
方圆也不着急,他现在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他来城里,就是想弄一些票给队员改善一下。
说实话,他就算是现在回去都可以,之所以没走,就是想赚点钱。
方圆没有在集市转悠,直接来到昨天和那些中年人交易的地方。
这里虽然也算是集市,不过比较偏僻,只能算是集市边缘地带。
方圆并没有等多长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左右,那名被称为老刘的中年人就过来了。
他来的也比较早,估计是迫不及待的想买自行车吧!
“小兄弟,这就是要卖给我的自行车吧?”老刘过来以后,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问方圆。
“对,你看怎么样?”
“好好好。”老刘连连点头,然后把钱拿了出来。
连数都没有数,直接递给了方圆,看样子是早就准备好了。
方圆也没有数,就把钱收了起来。
人家既然提前都准备好了,那么就绝对不会错,再说了,也没必要少给他一张两张的。
“行,自行车你骑走吧!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
“噢!好。”老刘点头回应。
昨天下午刚交易的票据,方圆就算是在这里等着也没用,最起码今天早上没有人和他交易。
当然,如果他打算在集市上收票的话,也可以收到一些,不过方圆暂时并没有这个打算。
他现在收的票已经不少了,现在当务之急是赚点钱。
不收票并不代表方圆就没有事情做,这不,离开集市以后,方圆找个小树林就钻进去了,等他再出来的时候,是推着一辆自行车。
把自行车推到路上,方圆骑上就离开了,然后在城里到处转悠。
方圆可不是瞎转悠,而是找修车铺,有了自行车,方圆就可以转的更远了。
这不,方圆今天去的都是昨天没有去过的街道,很快就让他找到一个修车铺。
这个修车铺的修车师傅同样是一名中年人,方圆就奇了怪了,不明白修车铺的修车师傅为什么都是中年人,就没有个年轻人。
“师傅您好!”方圆把自行车扎好,给修车师傅打了个招呼。
“你好!什么地方有问题?”修车师傅看了一眼方圆骑的自行车问。
“呃!我自行车没问题。”方圆愣了一下说。
“那你……”
“是这样的师傅,我想买几辆破旧自行车。”方圆指了指旁边扎着的几辆破自行车说。
“噢!”修车师傅点了点头,说道:“看看要哪辆?”
“师傅,这几辆都是卖的吧?”方圆来到放破旧自行车的地方问。
“对。”修车师傅点头说。
“如果我都要,这些自行车您打算多少钱卖给我?”
“都要?”修车师傅惊讶的看着方圆。
“对。”
修车师傅走过来,再次问道:“你确定都要?”
“当然。”
“这样吧!如果你都要的话,四十五块钱一辆。”
听到修车师傅给的价格,方圆就很无语,他都怀疑这些修车铺是不是商量好的,怎么价格都差不多。
“行,四十五就四十五,我要了。”
修车师傅看了看方圆的自行车,问道:“你怎么弄走?”
“这个您就别管了。”方圆说完拿出一扎钱,数了二百七十块钱递过去。
是的!这里一共有六辆破旧自行车,一辆四十五,刚好二百七。
修车师傅把钱接过去数了数,点头说道:“没错!刚好。”
“师傅,麻烦您给我找几根绳子。”
“行,你等着。”师傅说完就回到了铺子里,很快拿出几根小绳出来。
方圆把绳子接过来,然后又把自己的自行车推过来,开始一辆一辆的给绑上。
很快就把六辆自行车给绑好了,后面弄了六辆自行车,根本就没办法骑,所以方圆推着就离开了。
几百米后,方圆推着自行车进了一条胡同,等他再出来的时候,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出来的。
有了自行车,方圆是快多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他就找到了四间修车铺,收上来十七辆破旧自行车。
中午的时候,方圆进了一家小饭馆,要了一份羊肉泡馍。
方圆现在有票了,也不进空间自己弄吃的了,其实他主要是想尝尝这羊肉泡馍。
既然来到了这里,怎么可能不尝尝当地的名吃。
吃完饭以后,方圆又骑着自行车开始转悠,下午五点之前他还要去集市,所以下午就找到三间修车铺。
在这三间修车铺里,方圆收了十一辆破旧自行车。
加上上午的十七辆,这一天方圆收了二十八辆。
这已经不少了,毕竟yan安不是什么大城市。
两天的时间,方圆收上来四十五辆,卖出去两辆,现在他这里翻新好的和没有翻新的,一共还有四十三辆。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方圆就骑着自行车去了集市。
“咦!你这……”老徐看着方圆又骑了一辆自行车过来,惊讶的看着他。
老徐就是第一个买方圆自行车的人,今天他也是第一个过来的,不用说,他今天是骑着自行车下去走街串巷了。
“怎么啦?”方圆看着老徐问。
“你有多少自行车?”老徐抬头看着方圆问。
“不多,十几辆还是有的。”方圆笑了笑说。
“十……十几辆?”
“嗯!”方圆点了点头。
“小兄弟,你说实话,你家是干什么的?”
看老徐这表情,方圆就知道,他是误会了。
“老徐,你这有点……”
“呃!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只是……”
“算了。”
集市有集市的规矩,那就是不能打听别人,毕竟大家干的不是什么正当行市。
“对了老徐,今天有票吗?”
“有有有。”老徐说完从腰上的包里拿出一把票递给方圆,说道:“这是我今天收上来的,你看看。”
方圆点了点头把票接过来,分别给数了一下,票比较杂,什么票据都有。
数完计算了一下,就把钱给老徐了。
这边刚交易完,老刘也骑着自行车过来了,看到两个人在,老刘一把扎自行车,一边说道:“你们两个来的够早的啊?”
“还行,我们也是刚过来。”老徐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怎么样老刘,今天没少收吧?”
听到老徐这么说,老刘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还可以。”
其实根本不需要他回答,看他露出那个笑容就知道,今天收获应该不小。
“嘿嘿嘿,有了这自行车就是不一样,以前出去一天,我最多转个十条八条胡同,现在,我能转二三十条胡同。”老刘一边说一边拍着自行车座。
“行了老刘,把票拿出来吧!”方圆说。
“哎!”老刘连忙过来,把今天收的票都拿出来交给方圆。
他自己收的票,他当然知道有多少。
方圆先给分类一下,然后开始计算,计算完以后说道:“一共三十一块六毛三。”
“嗯!”老刘点了点头。
“可以啊老刘,今天收获真不小。”老徐在旁边说。
“别光说我,你也应该差不多吧!”
“哈哈哈!”老徐笑了笑没有回答。
其实老徐比他多了不少,这也是他不回答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有了自行车他们赚的也多了不少,以前他们跑一天,最多也就收个二十来块钱的票。
这说的是最多的,可是现在有了自行车,随便一天就能收三十多块钱的票。
“老杜他们怎么还没有来?”老刘把钱收起来以后看了看集市入口问。
“他们可没有自行车,估计还需要一会。”老徐说道。
虽然已经交易完,但是老刘和老徐并没有离开,而且陪着方圆在这里等。
反正他们现在回去也没有事,估计是想看看另外几个人的收获。
三个人差不多等了半个小时,老杜他们几个中年人陆陆续续过来了。
“咦!老徐、老刘,你们今天挺早啊!”
“哈哈哈,那当然,我们可是有自行车。”老徐拍了拍自己的自行车说。
“怎么样?今天收获如何?”老刘问。
“你呢?”
“我还行,收了三十多块钱的票。”老刘得意的说着。
“啊!这么多?”老杜不敢相信的问。
“估计老徐也和我差不多。”老刘拍了拍老徐的肩膀说。
老杜把头转到老徐这边,看着老徐问道:“老刘说的是真的?”
“嗯!是真的。”老徐点了点头。
“不是吧!你们怎么收这么多?”老杜有点不敢相信。
“我们有这个啊!”老刘拍了拍身边的自行车说。
听到老刘这么说,老杜泄气的说道:“也是!唉!早知道我给买着了。”
“老杜,现在也不晚啊!你看。”老徐指着方圆骑过来的那辆自行车说。
“什么意思?”老杜愣了一下问。
“你可以买这辆,这也是小兄弟的自行车。”
“啊!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这个我还能骗你。”老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听到老徐这么说,老杜连忙对方圆说道:“小兄弟,你这辆自行车也卖吗?”
还没有等方圆说话,老徐就说道:“何止这辆啊!小兄弟家还有很多,如果谁想买自行车,你可要帮小兄弟介绍一下。”
。。。。。。
ps:求月票啊!谢谢!谢谢!么么哒!
第三百八十章 满载而归(大章)
“什么意思?”老杜不明白的问。
“我说老杜,我都说这么明白了,你还问,也就是说,小兄弟家里还有不少自行车,如果你认识的人有想买自行车的,可以帮忙介绍一下。”
“啊!”老杜惊讶了一下,连忙说道:“这没问题啊!”
不用说,方圆又卖出去一辆自行车,不但如此,还订出去了几辆。
方圆也是很兴奋啊!这些自行车,基本上都是他五十块钱左右一辆收回来的,然后翻新一下,就卖到一百五。
一辆自行车就赚一百块钱左右啊!虽然方圆不能和在帝都比,但也不少了。
这两天他收了四十五辆自行车,如果全部卖出去的话,那么就等于说他能赚到四千五。
钱虽然不多,但就目前来说,足够他用的了,不过他也知道,这么多自行车想一下子全部卖出去根本就不现实。
估计需要一段时间卖,而且他也没有这么多时间在这里卖自行车。
就他现在来城里,那也是私自过来,目前还没有人知道,如果让工作组的人知道了,估计也有麻烦。
所以他最多在这里待上四天,而现在已经过去两天,也就是说他只能再待两天。
在老徐他们离开以后,方圆也离开了,着急把那些自行车给翻新好,所以离开以后直接找个隐蔽的地方就进空间里了。
进入空间,方圆并没有着急去翻新自行车,而是先给自己弄了一些吃的,这才开始干活。
今天比昨天多了差不多一倍,所以一直弄到夜里十二点才给翻新完,这可是把方圆给累坏了。
不过就算是这,比着昨天也快了很多。
昨天十七辆,弄到夜里十点多,今天二十八辆,才弄到十二点。
这么说吧!如果明天再弄二十八辆,估计到不了十点就给翻新完了,这就叫熟能生巧。
翻新完以后,方圆把这些自行车给收进储藏室里,然后就在木屋的客厅里睡下了。
现在住在空间可是比住在外面舒服,以前是茅草屋的时候,睡在空间里被吵的睡不着。
可是自从升级到木屋以后,顿时就安静了,现在住在茅草屋里,根本就听不到外面的声音。
“别闹,出去玩去。”方圆挠了挠脸颊说。
方圆刚说完,脸颊又被舔了几下,这让方圆那个气啊!
“独狼,想让我收拾你是不?”方圆眼都没睁说道。
昨天晚上睡的太晚,方圆现在还没有睡醒,可是独狼醒了啊!
方圆不在空间就算了,既然方圆在空间里,独狼当然是想吃熟食了,要不然怎么可能来打扰方圆。
可惜的是,独狼根本就不怕方圆收拾它,现在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有吃的重要。
“行了行了,我怕了你了,这就起来。”方圆也是很无奈啊。
这不,从沙发上坐了起来,然后在独狼脑袋上揉了揉说道:“你这家伙,就知道吃。”
独狼现在比以前又大了不少,本来方圆因为独狼成年了,就不会再长,谁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独狼好像一直在长,只是没有以前长的那么快了,以前一年就长大了,现在一年最多也就长两公分高。
可千万别小看这两公分,独狼本来长的就大,相当于普通的狼一个半高,现在一年再长两公分,这是什么概念。
独狼用脑袋在方圆腿上蹭了蹭,然后“呜呜”叫了两声。
“知道了知道了,这就给你弄去。”方圆摇了摇头站起来。
看到方圆站起来,独狼连忙跑了出去,很快就叼着一只鸡回来了,而且是一只个头很大的鸡。
这家伙就怕自己吃不饱。
方圆给收拾了一下,就给独狼做了一个叫花鸡,然后开始给自己弄吃的。
吃完饭以后,方圆看了一眼手表,时间还早,就去山上转了转。
先把成熟的水果给摘了送进静止空间里,然后来到了山顶。
这里目前还是就一棵文玩核桃树,不过在附近方圆又种了人参。
两年前种植的那棵人参,现在已经变成了好几十棵。
空间里四季如春,这人参也和那些果树一眼,一年四季都在开花结果。
结的果落在地上就是一棵新的人参,可惜时间太短,目前为止还就他种植的那棵人参开花。
所以两年的时间了,现在空间里才这么多人参,就这还是八倍速度成长呢。
不过也快了,因为第一批繁殖的人参也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估计明年最起码比现在多一倍。
然后一年比一年多,可惜的是,才八倍成长速度,这些人参都还比较小,没有什么大用处。
就算是空间里过去十年,除了移植进来的那棵,剩下的最多也就相当于八十年而已。
方圆现在是真的希望十年时期快点过去,然后他就可以大展手脚,把空间给升级一下。
多了不说,如果能达到二十倍生长速度就可以了。
那样的话,外面过去十年,这些人参就相当于两百年,绝对能卖上价格了。
方圆倒不是说指望这个赚钱,如果能达到二百年,这可是好药材啊!
在山上转了一会,把挨的太近的人参给移植一下,方圆看时间差不多就从空间出来了。
当然,和他一起出来的还有几辆自行车。
和他收自行车的时候差不多,把几辆自行车连在一起,推着就去了集市。
方圆今天没有来这么早,所以当他来到约定地方的时候,大家都已经过去了。
老徐和老刘没有过来,他们已经有自行车了,这个时候估计已经骑着自行车去走街串巷去了。
来的是老杜他们几个要买自行车的。
看到方圆推着几辆自行车过来,老杜他们很惊讶,但是惊讶归惊讶,还是连忙过来帮忙把自行车给解开。
“小兄弟,你家自行车还真是多啊!”老杜惊讶的说。
“行了,时间不早了,我一会还还有事,你们看看要哪辆?”
“我就就这辆了。”一名中年人拍了拍他解下来的自行车说。
“行。”
“我也就要这辆了。”
“我……”
就这样,四辆自行车出手了,包括方圆推的那辆。
付完钱,四个人骑着自行车就走了,方圆把钱收起来也离开了这里。
他当然还是去买破旧自行车了,可惜yan安太小了。
方圆骑着自行车跑了一天,也才收了十九辆,因为没有了。
这几天的时间,方圆把整个yan安给转了一个遍,可能还有没有转到的地方,但很可能很偏僻。
最起码差不多像点养的街方圆都转过来玩了,没有再碰到修自行车的了。
三天的时间,一共收了六十四辆自行车。
下午五点,方圆又骑着自行车去了集市,这次他看不上来卖自行车,因为没有人买自行车了。
最起码他不知道有人买,他这次过来还是收票,虽然已经收够了,最起码够用一段时间,但方圆不嫌票多。
果然,方圆过来收票的时候,并没有人要买自行车。
第二天上午,方圆没有再去收破旧自行车,一是没有地方去收了。
二是因为他要回去了,不过在回去之前,他还要进行采购。
“您好!我要三十副手套。”方圆来到供销社里,把票放在柜台上说。
售货员把票拿起来数了数,说道:“我这就给你拿。”
手套还是很便宜的,一副手套才一毛钱,之所以这么便宜,主要是这手套是那种劳保手套。
很快售货员就把手套给拿了过来,三十副手套也不少啊!有一大堆。
“一共三十副,你数数。”
“好。”方圆连忙数了一遍,不多不少刚好够,就把钱给付了。
“我再要三十双解放鞋。”方圆又拿出三十张鞋票递过去。
“要多大的?”售货员看了方圆一眼问。
“这是鞋码。”方圆递过去一张纸。
“四十五块钱。”
刚才买手套的时候,售货员没有先给他要钱,因为手套不值钱,但是鞋不一样啊!
这一双解放鞋就是一块五,三十双就是四十五块钱,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给您。”方圆拿出四张大团结,还有一张五块的递过去。
售货员数了数钱和票没问题,说道:“这个可能要等一会,我要安装这上面的鞋码给你拿。”
“没问题。”
方圆又没有什么事,只有把他需要的东西给他就行,什么早以后晚一会,他根本就不在乎。
“那行。”
两名售货员,用了十几分钟才把方圆需要的鞋给搬过来,而且每双鞋都给包了起来。
方圆一双一双的拿起来看了看,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才让售货员有网兜给装起来。
没办法,这可是三十双鞋啊!他骑辆自行车,如果不用网兜装起来,他根本没办法带走。
两名售货员手忙脚乱的帮他装好,方圆提着就离开了。
来到外面以后,把鞋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先给夹着,然后又用绳子给捆好。
手套直接挂在自行车把上,骑着就离开了。
方圆一下子买这么多,反倒不会让人怀疑,估计售货员还以为他是给工厂采购呢。
也是,如果不是采购的话,谁一下子买这么多啊!
离开供销社没有多大会,方圆后座上的鞋和把上挂的手套就不见了,当然是被他收进了空间里。
然后方圆就骑着自行车往汽车站赶,他要赶下午的车回去。
从蟠龙公社来城里就早上一趟车,回去也是一样,不过回去的时候不是早上,而是吃完中午饭。
说白了就是一辆车,早上从那边过来,下午从这边回去。
这可不是后世,一会一趟一会一趟,就这已经很不错了,很多地方还没有车呢。
来到汽车站这里,方圆把自行车骑到一条胡同里,先把自行车收起来,然后在汽车站这里等。
现在离中午还有一段时间,方圆也不着急。
快中午的时候,方圆就在汽车站旁边的一个小饭馆里要了一碗羊肉泡馍。
吃完饭又买了一些馍准备带回去,这个馍可不是馒头,而是羊肉泡馍用的那种。
看上去就跟烧饼差不多,好不容易来一趟城里,怎么着也带点回去让大家尝尝吧。
当然,这么远的路,方圆也不可能拿着,同样是找个隐蔽的地方给收进了空间里。
把馍收起来以后,方圆来到了汽车站,他来的比较早,车上一个人都没有,就连司机和售票员都不在。
估计司机和售票员正在吃饭吧!虽然司机和售票员不在,但是车门却是在开着,所以方圆直接上车了。
差不多有十几分钟吧!司机和售票员过来了,而这个时候,又上来一名乘客。
“去什么地方?”售票员过来问。
“去蟠龙公社。”
“三毛钱。”
“给你。”
方圆来的时候坐的就是这辆车,司机和售票员都没有换,所以他提前就把钱准备好了。
售票员给了方圆一张票,然后又去问刚上来的那名乘客去了。
还别说,今天坐车的人还不少,没有多大一会,就有十几个人上了车。
下午一点二十,客车启动了,然后往城外开,在出城之前又拾了几个乘客。
而这个时候,客车上差不多已经坐满了。
坐了几个小时的过山车,下午快五点的时候,客车终于到了蟠龙公社。
坐了几个小时,差点没有把方圆给坐吐了。
没办法啊!他总不能骑自行车回来吧!七十来公里,路又不好,估计还没有客车快。
时间不早了,所以下车以后方圆就往回赶。
在离公社差不多一里多地的时候,方圆四周看了看,然后钻进路边的一片小树林里。
在小树林里,方圆开始往外拿东西,首先是一辆自行车,然后是一个一米五左右长的一个小铁耙。
先把铁耙给绑在自行车上,又把鞋和手套取出来,这次没有绑后面,而是给挂在车把上。
最后方圆把那些馍给拿出来,把馍给夹在车后座上,然后用绳子给绑好。
光拿馍也不行啊!这不,方圆又拿出来几个饭盒,每个饭盒里都装满了猪头肉。
。。。。。。
ps:不好意思啊!昨天下午去省城做检查,今天晚上才回来,所以现在才更新,请谅解。
第三百八十一章 山里有个湖(大章)
又馍夹猪头肉,应该还是不错的,估计大家都会喜欢吃,这就当是给他们的补偿吧!
看着东西挺多,其实并没有多重,所以方圆轻轻松松就把自行车给骑回去了。
如果走路的话,这四五公里的路,怎么着也需要差不多一个小时,但方圆骑着自行车,二十来分钟就回到了村里。
就这还是因为路不好,要不然还能快一些,方圆下车的时候是五点左右,现在到家也不过六点。
如果是在冬季,这个时候天早黑了,但是现在是夏季,还在半下午。
方圆也没有直接回村里,而是去了地里。
队员看到方圆骑着一辆自行车回来,一个个都惊讶的张大着嘴巴,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本来就是啊!谁敢相信,方圆也就出去几天,就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回来了。
大家虽然但是从城里过来的,每个人身上都带的有钱,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谁会带超过五十块钱的。
要知道五十块钱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可是方圆竟然弄回来一辆自行车,自行车多少钱一辆?
一辆自行车最起码也要一百七八十块钱吧!而且这说的还是飞鸽,像方圆骑的这种凤凰,一辆怎么着也要两百多块钱。
方圆从家里出来,竟然带着两百多块钱,不对,还有这一段时间那些吃的。
可是想想还不对,买自行车可不是光有钱就行的,还需要工业券,而且这种小地方,工业券可是稀罕玩意。
“队长,你这是……”赵阳先跑过来,围着自行车转圈。
“别废话了,快点把东西卸下来。”
“噢!好。”
赵阳答应一声,连忙叫过来几名队员,把自行车上的东西给卸下来。
“烧饼!”一名队员在卸东西的时候,看到车座上捆绑的烧饼,眼睛顿时亮了。
“什么,烧饼?”
这次不管是男队员还是女队员,全部都跑了过来。
要知道在这里,吃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可以说比任何东西都宝贵。
“行了,先把东西放下来,吃的一会再说。”
听到方圆这么说,大家连忙七手八脚把东西都给放下来了,然后一堆人围着那个大纸包。
当然,还有那几个饭盒,因为饭盒也被谁给打开了,现在看着烧饼和猪头肉,一个个都流着口水。
可是他们也知道,这些都是队长的,队长不说话,他们是不能动的。
方圆把自行车扎好,摇了摇头,然后过来说道:“每人一个烧饼,外加五片猪头肉。”
“谢谢队长。”
“谢谢队长。”
十几个人,包括几个女孩子,一个个跟饿狼似的,先拿了一个烧饼在手里。
方圆买的比较多,不要说一个人一个,就算是一个人三个都有富裕。
可是方圆并没有全部都给他们,都给他们,差不多就能吃饱了,晚上的饭还吃不吃。
这玩意就是在饿的时候垫垫,不能真的去当饭吃。
这是在地里,没有筷子,不过这也难不住大家,这不,一名队员找了一根树枝,把树枝掰断,然后在胳肢窝撸了两下,就开始在饭盒里夹猪头肉。
谁也没有嫌弃,这小子是严格按照方圆说的去执行,每个人就五片猪头肉。
大家把烧饼掰开,然后把猪头肉夹进去,不需要担心谁多谁少,别忘了这些猪头肉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这可是方圆从空间里取出来的,切的时候就已经给弄好了,每一片基本上都是一样。
而且方圆切的片也比较大,五片绝对可以把烧饼夹满,这也是方圆为什么说五片的原因。
“怎么样?香不香?”看着一名队员可是吃了起来,方圆问。
“嗯嗯!队长,太香了。”
“知道香就好,快点吃,吃完去干活。”
“哎!”这名队员连忙点头。
方圆出去了四天,这些队员可是没有闲着,不但弄了很多烂泥回来,在地头还有一大堆枯树叶。
而且烂泥都已经弄到了地里,这也是方圆比较满意的地方,这说明大家都没有偷懒。
不过很正常,这可是关系到下半年的口粮,别的地方可以偷懒,但是在吃的地方,绝对不会有人偷懒。
说白了,饿怕了。
“赵阳,你过来一下。”
“队长,我这就来。”
赵阳正在掰着烧饼让那名队员给他夹肉,听到方圆叫,连忙答应一声。
“队长,什么事?”赵阳两只手捧着烧饼过来问。
“这样,一会吃完,你叫上几个人,看到那个铁耙没有,在上面放上两块石头,然后耙地。”
“啊!队长,不弄枯枝烂叶了?”
“弄啊!谁说不能,我不是说让你叫几个人吗!又没有说让你把人都叫上。”
“明白了队长。”
“嗯!吃去吧!”
“好。”
方圆没有吃,主要是他不饿,回来之前他可是吃了一碗羊肉泡馍,现在一点饿的感觉都没有。
吃完以后,方圆让林薇把烧饼和肉收起来给放好,然后就带着大家去山里弄烂泥和枯叶去了。
方圆带队,大家干的更起劲了,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去。
不过在回去之前,方圆把烧饼和猪头肉给大家分了一下,每个人两个烧饼,另外还有猪头肉。
猪头肉当然都是夹在烧饼里面,又用纸给包着。
现在不开荒了,所以也不需要晚上出来干活,全部是白天。
虽然说白天热,可是大家都在树林里弄那些烂泥枯叶,根本也感觉不到。
方圆他们回来的时候,二队已经吃完饭了,大家先回了一趟住的地方,然后拿着饭盒去打饭。
队里的饭菜还是一样,根本没有变,每个人两个窝窝头和半饭盒菜汤,但是一队没有一个人抱怨。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方圆就带着大家去地里了,还是弄烂泥枯叶,这几天弄的根本就不够。
转眼间又过去了半个月,离种庄稼差不多还有十来天的时间,方圆让大家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已经弄到足够多的烂泥在地里,不但如此,地头的枯叶堆,跟山似的,而且是好几堆。
方圆开始安排工作,有人烧树叶,有人把烧的树叶灰往地里撒。
虽然说大家干的是热火朝天,但是方圆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没办法,这马上就到种庄稼的时候了,可是一场雨没有下,坷垃头都干巴巴的,这能长庄稼吗!
“队长,你怎么啦?”石建新看方圆愁眉苦脸的样子,就过来问。
“没有水啊!根本没办法种庄稼。”方圆摇了摇头说。
“呃!”石建新愣了一下,说道:“队长,我看村民就在准备种,或许过两天就下雨了。”
方圆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说道:“难啊!估计十天半个月不会有雨。”
方圆虽然没有诸葛亮的能掐会算,但前世今生加在一起也活了五十多年,对天气还是多少有一点明白的。
“不会吧!”石建新惊讶的说。
“不信你看着。”
“队长,那怎么办,如果不下雨的话,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种庄稼?”
“差不多吧!当然,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挑水。”
“什么!挑水?队长,你没开玩笑吧?”石建新无语的看着方圆问。
“你看我像开玩笑吗?如果半个月之内不下雨,那么就只能挑水种地。”
没办法,半个月已经是最晚了,然后错过这个时间,就过了种庄稼的时候。
这也是方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原因,虽然他们有十五个人,可是如果真的需要挑水种的话,估计连十亩地都种不玩,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怎么办?”
“凉拌。”
方圆现在也没有办法,他倒是可以打井,但就算是打井也没用,这不是几亩地啊,这是五十亩地。
除非打个十口八口,要不然根本不够,而且这还要看种什么。
“对了队长,山上有一个湖,咱们能不能把山上湖里的水给引过来。”
“什么,山上有个湖?”方圆惊讶的看着石建新问。
“嗯!”石建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的说道:“你出去那几天,我们想给自己改善下伙食,就想去山里看看有没有野兔什么的,我就带着几个人进了山,野兔没有碰到一只,但是发现一个湖。”
方圆给了石建新一个白眼,这不是因为他发现了湖,而是他去山里找野味。
开玩笑,这里可是挨着村子,而且是很多个村子,如果有野味的话,还等着他们,估计村民找就给抓完了。
“走,带我去看看。”
“嗯!”
然后方圆就跟着石建新进了山,这山不是很高,最高的地方离地平线估计也就四百多米。
当然,这也不低了。
“怎么还没到?”
走了都快一个小时了,石建新还带着方圆往山上走。
“快了。”
听到石建新这么说,方圆皱了皱眉头,这太远了,不说还有多远,就光之前走过的路,最起码也有两公里多了。
这么远的路,根本就没有办法引水,开玩笑,两三公里,从山里引水。
又走了差不多二十多分钟,方圆和石建新终于来到一片湖前。
“队长,你看,这个湖可不小。”
这湖是不小,湖面最起码有五六百亩,但是方圆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我说石建新,你算过从这里到咱们那块地里有多远吗?”
“呃!”石建新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唉!”方圆叹了一口气说道:“刚才过来的路上,我计算了一下,最起码在三点五公里左右。”
“啊!那么远?”
“你以为呢!”
石建新挠了挠头说道:“如果真这么远的话,还不如从村里挑水。”
其实在村子的前面也是一个塘,而且还不小,村里浇地都是从那个池塘里挑水。
方圆他们开的那块地在村西头,里池塘也就五六百米,可是比这近的太多了。
方圆沿着湖走了一会,然后又往山下看了看,当然是看他们那块地的方向。
从这里,想看到他们那块地是不可能的,因为什么也看不到。
方圆皱了皱眉头说道:“其实也不是不能引水,就是比较麻烦。”
听到方圆这么说,石建新眼睛一亮说道:“队长,你是说可以引?”
“嗯!”方圆点了点头。
挖渠引是不可能,但如果有一根管子,还是可以直接把水引到地里的。
方圆之所以说不可能挖渠,是因为这山是石头山,想在石头山上挖渠,简直就是开玩笑。
如果能挖的话,还需要等他来挖吗?估计附近村子早就挖了吧!
“队长,你有什么办法?”
“石建新,你说如果有一根管子直接从这里通到咱们那块地里怎么样?”
“呃!”石建新再次愣了一下,无语的看着方圆说道:“我说队长,您这等于没有说。”
“怎么啦?”
“咱们去什么地方弄这么长的管子啊!”石建新苦笑着摇了摇头。
方圆笑了笑说道:“当然是做了。”
“做?怎么做?”
“这个回头再说,我现在是问你行不行?”
“当然行了,如果有一根管子直接通到地里,别说种庄稼了,以后浇地也方便啊!”
“那行,那就这么定了,管子我来想办法。”
三公里多,那就是三千多米,用铁管不现实。
先不说方圆空间里现在没有这么多铁去做管子,就算是有他也不会去做。
没办法解释,但是这样他就没办法了吗?当然不是。
没有铁管,他可以用别的代替,又不是说必须用铁管。
半个月前方圆去城里的时候,中间路过一座大山,大山上到处都是毛竹,如果弄一些毛竹回来,完全可以代替管子。
就是不知道那山上的毛竹是个人的还是公家的,如果是个人的比较麻烦,如果是公家的就比较简单了。
不过在这个年代,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个人的吧!特别是像这种长在山上的东西。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这座山上的树吧!就是属于公家的,归二龙山林场。
这山上的树,是禁止砍伐的,当然,这说的是禁止村民砍伐,只能林场来砍伐。
。。。。。。
ps:求月票啊!谢谢!么么哒!
第三百八十二章 想小胖子了(大章)
村民砍伐就属于犯法,村民最多也就在山上捡点枯树枝什么的烧火。
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的时候两个人用了一个多小时,但下山却用了两个多小时。
所以当两个人回到地里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中午,看着大家热汗直流,方圆说道:“行了,回去吧!”
“队长,还可以再干一会。”赵阳说道。
“不用了,也没有什么干的了,现在就缺水。”
方圆说的没错,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干的,因为不管是烂泥还是草木灰,都已经足够。
这么说吧!就方圆他们一小队这块地,最起码有五分之一是烂泥和草木灰。
可想而知方圆他们做了什么,同样的,现在这块地也是肥的流油,肥了好啊!肥了就高产。
回去以后,方圆让大家先休息一下,然后给又交代了几句,就带着大家吃饭去了。
吃完饭以后,方圆并没有带着队员去地里,因为不需要,现在去地里也没有事干,而且还那么热。
一直到下午四点左右,方圆才带着一小队的人来到这里,看着这块地,方圆眉头皱了一下。
然后带着队员开始清理地头,最起码在地头弄一条小沟出来。
如果从山上引水,那么就不止是地头有一条小沟了,地里也要有,现在就等着分配种子了。
不过不管分配什么种子,地里都要有一条条的小沟,因为浇地需要。
只是种子不同,可能到时候弄出来的沟也不一样,所以暂时只能弄地头。
十几个人,弄出来一条沟还是很简单的,在天黑之前,一条宽三十公分,深二十公分的沟就弄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方圆连早饭都没有吃,就骑着自行车去了蟠龙公社。
他要从这里坐客车,当然是去弄毛竹去。
骑着自行车去蟠龙公社的路上,方圆还在想那天他骑着这辆自行车回来的情景。
特别是工作组和一小队的人,一个个嘴巴张的能塞下一个鹅蛋。
说实话,方圆早就想到会很轰动,只是没想到会那么轰动。
也是,这些队员都是城里人不假,家里有自行车的也有,但是越是这样,越明白一辆自行车代表着什么。
二十多分钟后,方圆来到了蟠龙公社,当然,这个时候他是走过来的,自行车在进蟠龙公社之前就被他收进了空间里。
因为是算着时间来的,所以这次方圆没有等那么长时间,也就十来分钟客车就过来了。
“去什么地方?”
“下个公社。”
“一毛钱。”
“给你。”方圆拿出一毛钱递给售票员。
其实下个公社离那座山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还不近,大概有五六公里的样子。
但是没办法,这车半路不停,他如果不在下个公社下车,那么就只能在下下个公社下。
那样的话更远,再说了,五六公里而已,如果没有自行车,可能会有点麻烦,但是他有自行车啊!那就不是什么麻烦了。
一个小时后,客车停了下来,方圆从客车上下来。
这个公社比着蟠龙公社来说,基本上没有多大区别,就连大小都差不多。
也是,一个地方,下面的公社基本上也不会相差太多,特别是这个年代。
方圆并没有多停留,直接就出了公社,没有多大会,方圆就骑着自行车赶路了。
五六公里的距离,骑自行车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然后方圆就来到了这座山。
坐在客车上路过的时候,感觉还不是那么强烈,现在站在山前,给方圆的感觉还是很震撼的。
前后看了看没有人,方圆就推着自行车进山了,然后就把自行车收了起来。
“靠,这毛竹是真高。”方圆抬头望上看了一眼说。
方圆说的没错!这毛竹确实高,不但高,还粗,最粗的毛竹,差不多有碗口那么粗。
当然,方圆可没有打算在山脚下有什么动作,所以他就一直往里走。
还好这是毛竹,要不然还真麻烦,因为毛竹比较粗,根本就没有那么密,如果是普通的竹子,那么密度就不容易走了。
也不知道方圆是不是艺高人胆大,他一个人进这样的山也不害怕。
一边往山里走,方圆一边算计着,这一根毛竹差不多在十米到十二米,当然,这说的是有用的,实际可不止这么高。
方圆这说的十米十二米,是说的比较粗的那部分,如果全部算上的话,二十米也有,但是上面太细了,没有多大用处。
就按十米算,三千多米,那可是需要三百多根。
走了一个多小时,方圆估计到差不多了,然后就停了下来。
把准备好的开山刀取出来,方圆对在一根碗口粗的毛竹砍下去。
当然,砍的是根部,砍了一下,方圆眉头就皱了起来,因为这一下并没有砍多深。
按照这样算的话,砍这一根最起码需要十分钟,十分钟啊!看着时间倒是不长,别忘了他需要三百多根。
一根十分钟,六根就是一个小时,三百多根就是五六十个小时。
哪怕他不吃不喝不睡觉,也需要两三天,方圆可没有这么多时间。
没办法,方圆只能再次进入空间,然后把开山刀给重新弄了一下。
重新弄好的开山刀,重达十几斤,这要是搁在普通人手里,肯定会感觉到很重,但是在方圆手里,就跟玩具差不多。
说实话,这个时候,方圆想胖子了,如果小胖子在的话,直接给他弄个几十斤重的刀,这毛竹还不一下一根啊!
不过方圆也不差,他虽然没有小胖子的力气大,但是十几斤重的刀在他手里也是挥舞的呼呼的。
“砰”的一刀下去,直接就是一半。
然后又从另外一边砍一刀,这棵碗口粗的毛竹就倒了下去。
只要倒下来,对于方圆来说就简单了,手一挥,这棵毛竹就进了空间。
对于空间不能收连着土地的东西,方圆也是很无语,要不然哪有这么麻烦。
当然,方圆也不是挨着砍,而是东砍一棵西砍一棵,这样的话就不是进行破坏。
等到明年,这些砍下来的地方还会生长新的毛竹。
方圆虽然力气大,但是砍了一个多小时也是累的不轻。
不过这一个多小时收获还是很大的,三十多棵毛竹被他收进了空间里。
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吃点东西喝点水,方圆又继续砍了起来。
从上午十点多,一直砍到夜里十二点左右,方圆砍了三百五十棵左右的毛竹。
感觉到差不多了,方圆停了下来,白天还好一点,这夜里一个人在山上还真是让人感觉到不适应。
特别是竹林,因为竹林比较茂密,白天还有点亮光,晚上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
还好方圆早有准备,弄了一个矿灯在脑袋上戴着,要不然晚上根本就没有办法砍。
一个多小时后,方圆从山里出来,然后把自行车取出来就骑着往回赶。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方圆还把独狼放了出来,让独狼跟在自行车后面。
没办法,这可是夜里,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去还真是不太安全。
等方圆回到湫沟村二队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四点,方圆把自行车收起来,也跟着进入了空间里。
这些毛竹拿出来就不会弄了,还是在空间里比较容易收拾。
方圆一个念头,三百多根毛竹就变成了十到十二米左右。
当然,不是变短了,而是给截短了,把上面比较细的地方给截断了,只剩下粗的这头。
既然当管子,那么竹节也要打通,这要是在外面,是特别麻烦的一件事,但是现在,方圆一个念头就给解决了。
弄好以后,方圆就把这些毛竹给取出了空间,就放在山脚下的树林里。
没办法,这么多毛竹如果放在外面,让人看到也是一件麻烦事。
当然,这说的是别人,二队的队员看到就无所谓了,反正他们早晚都会知道。
而且方圆也已经想好了说词,而且方圆现在在队员心里,那可是无所不能。
方圆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他们给打发了。
弄完这些方圆并没有回去,因为马上天就亮了,队员很快就会来地里。
果然,方圆刚吃了点东西,就看到队员过来了。
“队长,你怎么在这里?”赵阳也看到了方圆,连忙过来问。
“我刚回来。”方圆笑了笑说。
“刚回来?”
“嗯!”方圆点了点头说道:“我让人把竹子给运了过来。”
方圆指了指身后的树林里。
队员顺着方圆的手往树林里看了一眼,就看到了那一大堆毛竹。
石建新惊讶的问道:“队长,这……这不会就是你准备用来当管子的东西吧?”
“没错!”方圆点了点头。
“这从哪弄的?”
“嘘!”方圆做了个禁声的手势说道:“小点声,你怕别人不知道啊!这可是我买的。”
“啊!”
“行了,这件事都不要说出去。”
“明白。”
不光是石建新,所有队员都点了点头。
“好了,你们几个女孩子就在地里干活,男队员跟我一起把这些竹子扛到山上去。”
这竹子并不是都扛到山上,而是一根一根的从地这边顺到山上的湖里。
知道要干什么,大家可是干劲十足啊!一个个嗷嗷叫。
不过路途太远了,干了一天,也没有干多少,也就弄了一里多地。
刚开始比较近,所有比较简单,后面就比较麻烦了,别忘了从这里去一趟山上的湖里一来一回就需要四个小时。
就算是一趟两个人抬三根毛竹,一来一回差不多就一上午了,当然,这说的是最后。
所有方圆还要想个办法,要不然估计一个月都不一定能给弄好,没办法。
当天晚上吃完饭,方圆把赵阳和石建新叫到外面。
“队长,什么事?”
“是这样的,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那些毛竹给运上去,所以我准备夜里再运一些上去。”
“嗯!”赵阳点了点头说道:“队长,我去叫人。”
“不用,我是说我准备自己去。”
“啊!队长,你自己去?”石建新看着方圆问。
“对,让大家休息吧!我力气大,晚上路不好走。”
“队长,我跟你一起去吧!”
赵阳是副队长,虽然他这个副队长是方圆任命的,但是方圆不在的时候大家也都听他的,所以他也想以身作则。
“不用,我有这个,你去也帮不上忙。”方圆把手里的矿灯拿出来说。
“可是……”
“行了,就这么定了,你们白天好好干就行。”
听到方圆这么说,赵阳看了石建新一眼,对方圆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队长你小心点。”
“知道,行了,你们回去休息吧!”
“嗯!”
等赵阳和石建新进去以后,方圆一个人来到地里,用空间收起了一半的毛竹,然后就往山上走。
当然,是剩下的这些毛竹的一半,方圆也不能弄的太明显。
而且方圆不是从下往上放,而是先上山,然后从湖边往下放,并且放的时候就给接到了一起。
毛竹是下面粗上面细,方圆从山上往下放的时候,刚好给翻过来,把毛竹的根部朝上。
这样的话,刚好上面这一根细的这一头可以插进下面这一根里面去。
这样的话引水的时候还不跑水。
一根一根的给放好,把空间里的这些毛竹给放完,方圆也送了一口气,剩下的就没有这么远了,这样的话最多两三天就可以弄好。
弄完以后,方圆就下山了,而这个时候刚好差不多天亮。
方圆没有再回去,就在地里等了一会,果然赵阳带着队员过来了。
“队长,我们来了。”
“嗯!干活吧!”
“好。”赵阳点了点头,又说道:“对了队长,刚才工作组的人来找你。”
“找我?找我干什么?”
“让你去领种子。”
“领种子啊!行,知道了,一会回去就去领。”
也该领种子了,因为已经到了播种的时候。
“对了,一队那边情况怎么样?他们的地开完荒了吗?”
方圆很少在村里待着,就算是待着,也很少和一队的人接触,所以根本不知道一队现在是什么情况。
。。。。。。
ps:求月票啊!谢谢!
第三百八十三章 自给自足(大章)
“别提了,二队那边现在还没有把荒给开完。”
“不是吧!”方圆惊讶的说。
“队长,我骗你干嘛,我说的是真的,不相信你问石建新。”
方圆把目光看向石建新,说道:“真的没有开完荒?”
“嗯!”石建新点了点头。
“嘶!”方圆吸了一口凉气,说道:“不会吧!他们可是比咱们还多一个人啊!而且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把荒开完。”
开荒是任务,上面分下来的,而且分下来以后就不管了,说白了就是自生自灭。
至于说口粮,完全按照收成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到时候分配粮食的时候,会按照你交上去的数量再进行分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交上去一百斤,回头给你分十斤,那么这十斤就是你的口粮。
当然,这不是个人,而是一个队,比如方圆的一队。
这只是大个比方,可也差不多是这样,也就是说,收成关系到大家的吃饭问题,要不然方圆怎么可能这么积极。
“唉!他们就不是干活的料,甚至说根本就不会干。”石建新摊了摊手说。
“别这么说,如果不是队长,怎么不是也一样。”赵阳说道。
“呃!”石建新尴尬的挠了挠头,因为赵阳说的没错。
如果不是方圆带着他们,不用说,他们也和二队差不多。
“算了,先不管他们了,还是先把水给引下来。”
“嗯!”
早上就送了一趟,方圆这一队有几个男队员,那么两个人一次抬三根,方圆一个人扛三根,这一趟就是十五根。
至于说女孩子,方圆怎么会让她们干这个,毕竟这是上山,万一出点什么事,得不偿失。
一趟十五根,就是一百多米,最上面的方圆给弄好了,就是下面这一部分了,还是比较容易的。
可就算是这样,这一趟也需要一个多小时,这说的是一来一回,而且还是最近的。
下一趟又要远一些,当然用的时间也会长一些,没办法。
干完一趟,方圆就带着大家回去吃早饭了,吃完早饭方圆带着赵阳和石建新去领种子。
种子上上面发下来的,而且生产队和方圆他们这些人还不一样,方圆他们这些人只分玉米种。
生产队就比较杂了,有大豆、芝麻、玉米等等,基本上是秋季的种子差不多都有。
说实话,方圆本来还想要点红薯秧的,可是不给。
一队是五十亩地,一亩地是五斤玉米种,五十亩就是两百五十斤
这个数字真的不怎么样,可是没办法,方圆总不能说,不行,你少给一斤,二百四十九斤吧!
至于说为什么只能少要不能多要,这个就没有必要说了吧。
“走,把种子搬回去。”分完种子以后,方圆对赵阳和石建新说。
“嗯!”
方圆力气比较大,基本上扛了一袋,一只手提一袋,这就是一百五十斤。
赵阳和石建新每个人搬了一袋,三个人就把种子给送到了队部。
可是方圆不放心啊!当然是不放心二队那些人,没办法,他们可都是饿急眼的家伙,万一给偷吃一些,那可就麻烦了。
“石建新,你先在这里看着,我们到地里叫两个女孩子回来。”
“行。”石建新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方圆什么意思。
从队部出来,两个人就往地里走,等方圆和赵阳过来的时候,大家已经在干活了。
“林薇,沈玉萍,你们两个过来。”
“队长,什么事?”林薇过来问。
“是这样的,咱们一队的种子分下来了,放在队部我有点不放心,所以准备让你们两个回去看着。”
“没问题,保证给看好。”
“嗯!记住一点,之所以让你们回去两个人,就是说一分钟也不能离开。”
“明白。”
“去吧!”
“嗯!”
等林薇和沈玉萍回去以后,方圆他们就开始往山上扛毛竹。
这毛竹比较粗,当然也就比较沉,就算是方圆这么变态的体质,一次也只能扛三根而已。
这倒不是说他不能多扛几根,别忘了这是上山,如果是平地的话,不要说三根,五根六根也没有问题啊!
四天后,方圆他们总算是把毛竹全部扛上山,接下来就是引水。
不过这引水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点玉米。
先把玉米点到地里,然后再打垄,最后在浇水,没办法,玉米不点完,就没办法打垄,不打垄就不容易浇水。
点玉米很简单啊!方圆特意做了一些必须小的铁锹,这个小不是是把短,而是铁锹头比较小。
这铁锹只有五公分宽,二十公分长,这样的话,挖一下直接放两粒玉米。
这个就不论男女了,两个人一组,一个挖一个点,至于方圆,当然是去山上引水了。
当然,队员都没有种过地,都是方圆其中教,包括挖多深,包括多远挖一个坑,点完玉米还有给埋上。
等大家都学会以后,方圆这才上山。
到了湖这边,方圆先挖一个水槽,可以放下毛竹的水槽,当然,这个水槽要深,要在水面以下。
山上都是石头,想挖这样一个水槽可不是那么容易。
但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方圆是一点一点的刨,一点一点的凿,用了三天终于给凿出来一条沟出来。
把第一根毛竹卡在这条沟里,沟是挖通了,但是方圆也给堵着了,现在还不是放水的时候。
然后方圆又把插进湖里的这根毛竹给埋好,这样是不让水漫出来。
弄好这些以后,方圆又一根一根的给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插好,看看有没有跑水的地方。
一直检查到地里这边,都没有什么问题,这说明大家干活还是可以的。
而这个时候,五十亩地已经全部点上玉米,大家现在正在打垄,不用每一垄玉米都打一个垄。
方圆是让大家每隔两垄玉米打一个垄,说是垄,其实就是一条小沟,跟地头弄的那个差不多。
这主要是为了好浇水,有这个沟,只要把水放开,直接可以从这头浇到那头。
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沟并不需要多深,用铁锹就可以解决。
整个地里,就先一条一条的小渠。
“队长,这边已经弄好这么多了,是不是可以放水了?”
“嗯!差不多了,把后面先给堵上。”方圆看了看说。
“嗯!”
方圆上了山,一个多小时后,方圆来到了湖这边,就把上面堵的东西给清理了。
然后就看到水往毛竹里面钻,方圆脸上露出了笑容。
连忙就往山下跑,可是人怎么能有水快,所以方圆跑了一会也就不跑了,就检查起了毛竹。
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漏水,或者是别的问题。
等方圆回到地里的时候,看到大家正在兴奋的玩水。
“队长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然后大家一哄而散,都跑去干活去了。
方圆摇了摇头,其实他并没有怪大家,不要说他们,看着水流下来,方圆也兴奋。
“继续玩啊!没事。”
“队长,我们错了,我们不玩了。”沈玉萍站起来说道。
“你们什么地方错了?”方圆疑惑的问。
“我们……我们不该偷懒。”
方圆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啊!我又没有说什么,我说的是你们可以玩,劳逸结合吗!”
“啊!队长,你……”
看到方圆脸上的笑容,大家知道,他们被方圆给耍了。
现在水都引下来了,方圆还担心什么,最多就是晚浇一会和早浇一会的问题。
两天后,五十亩地都浇了一遍,因为不需要浇的太透,太透了也不好,这可是刚点的种子,别给泡烂了。
所以方圆又让赵阳带人在地头挖了一个大坑,大坑挖的不小,是一个四方形的坑,宽长都是十米左右,深一米五。
这当然是用来储水的,等把水储满以后,方圆就上去从源头给堵着了。
因为接下来方圆要建房,建房就需要水。
而且方圆打算要石头建,可惜没有水泥,不过没关系,方圆已经在蟠龙公社定了几牛车石灰。
用石灰加黏土,再加一些柔草,同意可以代替沙子水泥。
地已经种完,接下来也没有什么事了,可以把精力都放在建房子上。
现在又不是没有住的地方,也不着急。
其实村里已经给方圆他们建好房子了,就是离地这边有点远,方圆不愿意住。
村里也没有说不让自己建,这不,为了方便一点,方圆就准备自己建。
其实主要是村里给建的房子真的不怎么样,夏天还好,如果到了冬天,估计能冻坏人。
这才是方圆为什么要自己建房子的原因。
直接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而且这里挨着山,根本就不缺柴火。
方圆准备建带炕的那种,这样冬天比较暖和。
还有就是,方圆不准备和二队在一起吃饭了,既然是两个队,就是两个集体了,也就没有必要在一起吃饭。
等收秋以后,到时候大家就会按收成分粮食,一个队多,一个队少,还怎么在一起吃。
一个月后,这个时候玉米已经有一尺深,方圆他们的房子也建好了。
一共四间房,最西头一间是给六个女孩住的,从西边数第二间是客厅。
客厅的东边是方圆他们九个男队员住的,然后最东边一间是粮仓。
到时候分的粮食可以放在这间房子里。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其实在最动边这间房子的地下还有一个地窖。
只是入口比较隐蔽,而且知道的人也不多,最起码几个女孩子就不知道。
这也是方圆让弄,在这个年代,还是有点秘密比较好,不能什么都让别人知道。
特别是粮食这玩意,东屋是放粮食的,总不能把所有粮食都放在外面吧!让人知道你有多少粮食,这样并不明智。
房子是建好了,但是现在并不能住人,因为屋里还比较湿,而且还差一间厨房没有建。
厨房不需要建那么大,所以现在就方圆和赵阳还有石建新他们三个在忙活。
别的队员都在地里拔草,现在玉米已经有一尺来深了,地里当然也有很多草了。
这很正常,别忘了这里之前可是荒地,荒地别的不多,就草多。
还好方圆他们比较勤快,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地里拔草。
要不然的话,这些玉米根本就长不起来,开玩笑,那么多草庄稼怎么长。
转眼间又过去了半个月,一个星期浇一次水,方圆他们这块地里的玉米长势特别好,都快两尺高了。
这天,方圆找到了工作组,然后把他们的口粮给领了出来。
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他们不需要再回村里吃饭。
当然,也不需要村里派人给他们做饭,完全自力更生。
这不正是方圆想要的吗!
看看一队这边,房子,厨房全部都有,包括锅碗瓢勺。
家具倒是不多,十五八小竹椅,这是方圆在空间里做的,当然,队员可不知道,还以为方圆是买的。
做竹椅的材料就是那些毛竹,那些方圆嫌细的地方。
另外还有两张八仙桌,没办法,十五个人,一张八仙桌也不够用啊!两张刚好,吃饭的时候对到一起。
出来八仙桌和竹椅,就是几个木柜,这也是方圆自己做的,可以放个衣服被子什么的。
房子里没有床,方圆本来也没有打算弄床,所以建的时候方圆就给打上炕了。
女孩子房间里就一个炕,而男队员这屋里是两个,因为一个根本就睡不下九个人。
这天下午方圆骑着自行车从蟠龙公社回来,刚到院子里就喊道:“沈玉萍,出来一下。”
“队长,什么事?”
“把这个提进去,晚上吃馒头。”方圆从自行车后座上提下来一个布袋。
“好的队长。”沈玉萍连忙过来把布袋接过去。
根本不需要方圆说,她就知道布袋里是面粉,这一段时间方圆可是没少弄回来这玩意。
是的!方圆他们自给自足,做饭都是自己,而一队只有沈玉萍会做饭,那么做饭这个任务就交给她了。
。。。。。。
ps:求月票啊!谢谢!
第三百八十四章 赤脚医生(大章)
等沈玉萍把面粉接过去,方圆把自行车扎好,然后也提着一些东西进了厨房。
方圆他们一队的伙食好啊!虽然也要吃窝窝头,但不需要一直吃,最起码一天三顿能有一顿不吃。
没办法,人太多,十五个人一天可是不少消耗粮食。
不过就算是吃窝窝头,也不用一顿就吃两个,完全可以吃三个。
还有就是菜,不需要天天吃白菜汤了,很多菜都是方圆从蟠龙公社的集市买回来的。
“把这个也给做了。”方圆把一个油纸包递给刚放好面粉的沈玉萍。
“肉!”
“嗯!不对,你看着做。”
“嗯嗯!”沈玉萍两眼发光的点头。
肉是不多,但怎么着也有二斤,如果炒菜的话,大家就可以美美的改善一次生活了。
“行,你忙吧!我去村里转转。”
“好的队长。”
这就是方圆的特权,他不需要干活,只需要给队里弄吃的就行。
这可比他干活更让大家高兴,因为什么也没有吃的重要。
当然,方圆不干活是不干活,但是他要教大家干活,或者说告诉大家怎么干。
现在也算农忙季节,基本上地里都要除草,所以村里并没有几个人。
可是当方圆来到村里的时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很多人跑来跑去。
方圆连忙拦着一名村民问道:“大叔,什么情况?”
要知道这个时候那么多人在村里,是很不合理的一件事,除非不行挣工分了。
“猪生病了。”
“呃!”
湫沟村二队养了不少猪,当然,这些猪属于集体。
和村里基本上没有关系,养大以后上面会来收。
养猪的人和出工的人一样,都是挣工分。
“大叔,病的严重吗?”
“挺严重的,行了,不给你说了,我要去公社找兽医。”
“噢!那您快去。”
等这名村民离开以后,方圆就往猪圈那边走,他是没事闲的,同样也想看看那些猪生了什么病。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湫沟村二队养的猪,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对方圆他们也多多少少有点影响。
猪圈并不大,也就五个小猪圈,每个猪圈里也就五六头猪,当然,这些猪现在都已经不小了。
湫沟村二队每年都养猪,基本上是春上从上面领小猪仔,然后到冬天,也就是过年之前出栏。
现在可不是后世,几个月猪就出栏了,现在基本上是养一年,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年代猪肉比较好吃的原因。
方圆过来的时候,猪圈这里围了很多人,包括生产队队长李有根。
“李队长,什么情况?”方圆过来问。
“方圆来了。”李有根看了方圆一眼,然后把目光又移到猪圈里说道:“这些猪不好好吃食,还呕吐、发烧。”
“呕吐、发烧?”
“嗯!”
“这不是传染性肠胃炎吗?”方圆唠叨一句。
“呃!”生产队队长李有根愣了一下,问道:“方圆,你知道这些猪得了什么病?”
方圆耸了耸肩说道:“如果真是你说的那些症状,应该就是传染性肠胃炎。”
听到方圆这么说,李有根看了他一眼,没有在说什么。
方圆也是一样,一看人家就是不相信他,那么他还能说什么。
这时候一名中年人在旁边问道:“方圆,这传染性胃肠炎怎么治?”
方圆认识这名中年人,他就是负责养这些猪的。
“断食两到三天,然后多给它们喝一些干净的水,最好是把水烧开冷凉。”
“呃!这行吗?”
“应该是可以,反正我就知道这么多。”方圆摊了摊手。
方圆在这里待了一会,然后就离开了,没办法,他又不是兽医,人家也不会听他的,他还在这里干嘛。
在方圆离开两个多小时以后,公社那边的兽医过来了。
李有根看到兽医过来,连忙迎上去说道:“胡医生,您可算是来了,快给看看怎么回事。”
“嗯!”这名胡兽医点了点头,把医药箱放下,然后就进了猪圈。
看了一会说道:“有点发烧。”
“胡医生,您真厉害,用手摸摸就知道发烧。”负责养猪的中年人连忙说道。
胡医生摇了摇头,心想,你还真不会说话,我是干什么的,如果摸摸还不知道猪发烧,我就给你一样养猪去了。
“吃食怎么样?”胡兽医问。
“不好好吃,而且还呕吐。”
“传染性胃肠炎。”胡兽医说。
“呃!”负责养猪的中年人愣了一下说道:“这不是和方圆说的一样吗?”
“方圆!”胡兽医转过头看着中年人。
“噢!方圆是来我们村的青年。”
“这样啊!”胡兽医点了点头。
李有根这时候问道:“胡医生,这应该怎么治?”
“断食两到三天,多喂一些干净的清水,一会我这给开点药加进去。”
这位胡兽医没有发现,他说这话的时候,队长李有根和负责喂猪的中年人那个惊讶。
因为这位胡兽医说的,竟然和方圆说的一模一样,只是方圆没有说加药而已。
“胡医生,不加药可以吗?”李有根问。
“可以啊!只不过慢一点。”胡兽医点了点头。
然后就看到李有根和负责喂猪的中年人对视一眼。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方圆并不是瞎说。
不过想想也是,这些来村里的年轻人,可都是有知识的人,说句不好听的,很多要比这位胡兽医知识高。
“谢谢胡医生。”李有根连忙说。
“不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他这话说的没错!他是公社兽医站的医生,整个公社的猪、牛、马、驴都归兽医站治疗,而且还是不收钱的那种。
说白了,他们兽医站就是给这些猪、牛、马、驴服务的。
胡兽医从猪圈出来以后,把他的医药箱打开,从里面拿出几包药递给负责养猪的中年人说道:“把这些加到水里,这一包加五桶水。”
“好的胡医生,我这就去。”
“嗯!先断食两天看看,如果没有什么好转,到时候再去叫我。”
“好。”
看着胡兽医提着医药箱要走,队长李有根连忙说道:“胡医生,我送您。”
“不用,留步吧!”
中午吃完饭,方圆这次来到了村里,虽然人家不相信他,但是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是不。
这么说吧!如果那些猪真的出了什么问题,不要说村民,就连队长也吃不了兜着走。
“咦!方圆,你怎么来了?”负责养猪的中年人看到方圆过来,连忙上来问。
如果是以前,他看到方圆最多打个招呼,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方圆上午说的那些话,他现在对方圆可是热情的多。
“我来看看,大叔,兽医怎么说?”
“方圆,你可以啊!竟然和胡兽医说的一模一样。”
“呃!”方圆愣了一下,问道:“确定是传染性胃肠炎了?”
“对啊!胡兽医给看了。”
“嗯!”方圆点了点头,说道:“对了大叔,最好再用草木灰把猪圈消消毒,做一些清洁。”
“方圆,你说用草木灰消毒是什么意思?”
方圆笑了笑说道:“就是做饭烧火的那些草木灰,往猪圈里撒一些。”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问道:“这有用吗?”
“总比不用强。”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想了想说道:“行,我一会就去弄。”
方圆这时候也松了一口气,然后就直接回去了。
回到地里以后,看到队员正在玉米地里拔草,方圆也进去了。
“咦!队长,你怎么过来了?”赵阳看到方圆过来问道。
“没什么事。”
现在玉米已经差不多两尺高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开始拔节了。
“队长,咱们这玉米长的真好,我去二队那边看了,他们地里的玉米,现在最高的还不到一尺,很多才发芽。”石建新这时候说道。
听到石建新这么说,方圆说道:“我说你这家伙,你没事跑那边干嘛?”
“我就是去看看。”石建新挠了挠头。
二队种的玉米之所以没有他们这里好,不但是因为地不肥,还有就是种的比较晚。
方圆他们这都发芽了,二队还没有把地开荒完。
然后又挑水点玉米,所以现在才那么大很正常。
其实不光是二队,村里的玉米也是一样,虽然村里的玉米种植的时间和方圆他们差不多,但是长势也差了很多。
这不光是因为水,还有就是肥,方圆这块地虽然没有农家肥,但有烂泥和草木灰。
最重要的是,一队的队员在方圆的带领下特别勤快,地里的草刚长出来就给拔了。
也就是说这些草根本没办法和玉米争养分。
还有就是水了,方圆这里可以说得天独厚,地里从来没有缺过水,这个也很重要。
看看村里那些玉米,叶都卷了,而且还有点发黄,再看看一队这地里,玉米叶什么时候都支棱着,而且青丝丝的。
“队长,你说咱们这地里的玉米长这么好,一亩地能打五百斤不?”赵阳过来问。
“你问我我问谁,只要我们把地给伺候好了,肯定饿不着。”
“没错!队长说的太对了。”石建新连忙拍马屁。
“行了,别拍马屁了,快点干活。”
听到方圆这么说,石建新尴尬的挠了挠头,不过还是连忙弯腰拔草。
转眼间就到了晚上,沈玉萍在地头喊道:“别干了,回来吃饭。”
“终于吃饭了。”
其实大家早就饿了,可是方圆没有说话,谁也不好意思说不是。
“队长,吃饭了。”
“嗯!把扒的草都带出去。”
“明白。”
这块地是扒一遍草浇一遍水,如果这些草不带出去,一浇水还会活,草这玩意知道很顽强。
最重要的是,这些草方圆还有用处,他准备给晒干垛起来,回头他准备弄几只羊。
要知道冬天可没有什么喂的,这些草到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只是要偷偷的喂!这个还是比较麻烦的。
空间里的三只小羊羔已经长大,很快就会下小羊羔,到时候弄出来几只放在外面养。
养到过年,就可以杀着吃了。
如果不是粮食短缺,方圆还准备弄两头小猪仔呢!
今年是不行了,因为今年的粮食不会多了。
晚饭还不错,虽然吃的是窝窝头,不过是加了白面的窝窝头,而且有两个菜。
吃完饭以后,方圆把赵阳和石建新叫了出来。
“队长,什么事?”石建新问
方圆在石建新脑袋上敲了一下说道:“我说你小子是不是忘了?”
“呃!”石建新挠了挠头,看着方圆。
不用说,这小子是真忘了,要不然不会是这种表情。
“红薯秧。”
“啊!”石建新拍了拍脑袋,说道:“不好意思队长,我……”
“行了,一会等大家睡着了咱们就去。”
“嗯!”赵阳点了点头,说道:“队长,要是被人发现了怎么办?”
“发现就发现呗,如果被发现了,就说大家太饿了,想弄点红薯叶吃。”
红薯叶可是好东西啊!特别是这个年代,不要说在方圆他们这些下乡来的人眼里,在村民眼里也是一样。
方圆当然不是弄回来吃,他是弄回来种。
红薯的种植时间一般在四月后旬到五月上旬,这样的话到**月份就可以收了。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其实在六月份到八月份也可以种,到九十月份收。
方圆他们没有分配红薯苗,所以不可能在四五月份种。
但是红薯又是比较高产的粮食,现在刚好村里的那些红薯长的不错,所以方圆就想弄点红薯秧回来。
红薯这玩意比较好种,只要有红薯秧就行,到时候给剪成一节一节的,然后往地上一插就可以。
“记住,一棵上面只能剪一枝,而且还不能挨着剪。”
方圆这是怕被人发现了,要知道村民饿着都不舍得剪,怕红薯长不好。
如果被发现了到时候就是大问题。
当然,这说的是过后被发现,到时候都种上了,到地里一看就露馅。
方圆已经想好了,到时候把红薯秧插进玉米地里,至于说能收多少红薯,他根本就不关心,只要有就行。
。。。。。。
ps:求月票啊!谢谢!
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只小毛驴(大章)
收多收少也是粮食啊!玉米马上就拔节了,这个时候种刚好,而且不耽误种下季。
再晚就不行了,再晚的话,到时候红薯根本没有长出来,然后就到了要种下一季。
“明白,不过队长,咱们什么时候去?”赵阳问。
“今天晚上就去,你们准备一下,不要叫别人了,就咱们三个。”
“好。”
当天夜里一点多,方圆起来了,然后把赵阳和石建新叫了起来,一个人拿着一把剪刀就离开了。
其实之前方圆想的是去别的村,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只是一些红薯秧而已,没必要跑那么远。
三个人很快来到村里的一片红薯地里,这红薯已经种了很长时间了,红薯秧都有二三尺长了。
方圆摸到一棵秧子,然后抽出来一根,用剪刀给剪下来。
剪完以后往前走了两步,这才又剪一根,这么说吧!方圆剪过以后,如果不拔开看,根本就看不出来少了一些。
一棵秧子上有好几根分枝,剪一根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他也不是每一棵都剪。
剪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方圆这边已经建了一大捆,赵阳和石建新虽然剪的没有方圆多,也差不了多少。
“好了,咱们回去吧!”
“队长,不剪了?”
“嗯!”方圆点了点头说道:“这些差不多就够了,太多也种不完。”
“那好吧!”
然后三个人每个人扛着一捆红薯秧回去了。
方圆之所以没有让继续剪,是因为这红薯秧并不是一根只能种一棵,这一根可以剪出来十来棵苗。
一棵秧苗只要有两个叶就行,就可以种活,而且秧少还少吸收养分,红薯可以长的更好。
等方圆他们回去的时候,队员都已经起来,正在客厅里等着他们。
看到他们都在客厅里等着,方圆愣了一下问道:“你们怎么都起来了?”
“队长,我们起来干活啊!”沈玉萍指了指他扛的红薯秧说。
“呃!你们都知道了!”方圆挠了挠头。
这件事他并没有告诉大家,主要是不想那么多人知道,最起码在没有弄回来之前别让那么多人知道。
方圆回头看了赵阳和石建新一眼。
不用说,绝对是这两个家伙说出去的,要么都说了,要么是其中一个。
“嘿嘿嘿,那个队长,我……”石建新挠了挠头。
“行了,既然都起来了,那就干活吧!”
“好的队长。”
方圆先教大家怎么剪,基本上就是留两个叶剪一截,这比较简单,大家看一眼就明白了。
人多好干活,不到半个小时,这些红薯秧就全部给剪完了,然后就是栽种。
白天肯定是不行,那么就只能晚上,而且离地边比较近的地方不种,最起码不能让别人从外面就能看见。
还好地块比较大,就算是光种在地中间也足够用的。
玉米都是两笼一起,然后两边是水沟,所以这红薯就种在两笼玉米中间。
这样互相都不耽误,不过方圆也知道,因为是种在玉米地里,估计收成不会太好。
只有一个矿灯,没办法,大家只能提着马灯在地里干活。
还好这是在玉米地里,从外面基本上不会看到灯光。
这主要还是因为用的是马灯,马灯只照周围,不往上面照,因为马灯上面有个罩。
红薯秧并不多,一共也就一万多棵秧苗而已,天亮之前就给插完了。
没办法,人多啊!一万多棵秧苗,平均每个人也就一千来棵。
方圆他们把这些红薯秧苗都给栽种在地中间,不进里面的话,从外面根本就看不见。
“赵阳,一会吃完饭去山上把水打开,把地浇一遍。”
“好的队长,我一会就去。”
赵阳知道,方圆说的浇地,其实就是给红薯秧浇水。
这刚插上的红薯秧,必须要有水,而且水越多越好,要不然根本不扎根。
早饭很简单,小米粥,窝窝头,另外还有方圆从外面拿回来的咸菜。
其实是从空间拿出来的,不过队员不知道啊!还以为是方圆从集市上买的。
虽然不是什么好饭,可是大家吃的都很香,也很开心,因为能吃饱。
不要说二队那些人,估计村民都吃不上这些东西。
吃完饭以后,赵阳就上山去了,一个多小时以后,水就从毛竹里流了出来。
本来方圆准备光给那些红薯秧浇水的,想了想还是算了,全部浇一遍吧!这几天太阳比较毒。
浇水的时候,是大家最悠闲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地里有水,也不能进去扒草。
至于说浇水,一个人就可以了,拿把铁锹,来回的放水堵水,两天就可以把地浇一遍。
既然没事,方圆他们就一人搬一把椅子坐在树下乘凉。
“队长,你这两天怎么不去公社了?”林薇问了一句。
“怎么!馋了?”
林薇这丫头这么问,方圆还能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哪有,就是问一下而已。”
“行了,明天我去一趟,给你们改善一下伙食。”
“耶!太好了。”几个女孩子兴奋的喊着。
其实天天让她们吃肉都没问题,但是方圆没有这么做,如果那样的话,谁还干活啊!
来这里干什么来了,不干活怎么表现,方圆还想表现好一点,然后早点回去呢!
几名男队员其实也很兴奋,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男人吗!面子比较重要,这么说吧!他们绝对不会直接对方圆提要求。
浇水不光是白天,夜里也浇,要不然两天根本不可能浇完一遍。
虽然说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流的比较急,但地多啊!这是五十亩地,不是五亩。
当然,这些不需要方圆操心,五十有值班浇地的人,方圆什么都不干就行。
这不,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方圆就骑着他的凤凰自行车出发了。
现在没有什么逢集不逢集的,因为交通不方便,想像后世似的,今天逢这个集,明天逢那个集的根本不可能。
都是就近,没有自行车,谁也不可能跑别的公社去买东西。
很快方圆就来到了集市这里,他可不是空着手来,而是带了一些鸡和兔子。
方圆是能卖就卖,卖不了大不了再带回去。
这个空地把自行车扎好,方圆把几个装兔子和鸡的笼子取下来,放在地上,就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待着。
方圆左边是一个卖菜的老人,他的菜就是刚从地里摘的,因为上面还有泥。
右边是一名卖筐的中年人,这可不是又荆条遍的那种筐,而是用竹子遍的,看上去特别精致。
“老人家,您这茄子怎么卖?”
老头抬起头看了方圆一眼,笑了笑说道:“你想要啊?”
“嗯!”方圆点了点头。
“你想要给你便宜点,两分钱一斤。”
听到老人说两分钱一斤,方圆想了想说道:“那就都给我吧!还有黄瓜,豆角。”
“啊!你都要啊?”
“对,都要。”
“行。”
听到方圆都要,老人高兴坏了,其实总共也没有多少,所有的菜加到一起也没有五十斤。
方圆之所以都要,是看老人这么大岁数了还在这风吹日晒的,想给他全部买完,然后让老人早点回去。
而且这些菜都可以放,最起码放个两天没有问题。
很快老人就把菜给称完了,当然,价格也不一样,比如黄瓜就便宜一点,一分五厘一斤。
豆角又贵了一些,三分钱一斤。
称完老人算了一下,说道:“一共一块一毛七,给一块一毛五吧!”
方圆连忙拿出一把零钱,从里面拿出一块二递给老人说道:“四舍五入,就一块二吧!”
“这不行,我不能占你的便宜。”老人摇了摇头说。
“老人家,您没有占我便宜,应该说我占了便宜,因为您卖给我的便宜啊!”
不管方圆怎么说,老人非要找他钱,这让方圆那个无语啊!
老人太实在了,没办法,方圆只能把钱接过来,不过在老人转身的时候,方圆把钱又放进老人装菜的筐里了。
几分钱对于方圆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老人来说就不少了,最起码够老人买几包火柴的。
“小同志,谢谢你了。”老人离开的时候对方圆笑了笑说。
方圆没有说话,同样对老人笑着点了点头。
“同志,你这鸡怎么卖?”一名中年妇女过来,看了看笼子里的鸡问。
“三块钱。”
“三块?”中年妇女皱了皱眉头。
“对,我这是大鸡,一只比别人三只还大,你可以看看。”
“那也太贵了,便宜点。”
方圆摇了摇头,说道:“便宜不了,要不然你再去别处看看。”
看这中年妇女的穿戴,一看就不是普通老百姓,没想到买只鸡还讨价还价。
这到不是说不能讨价还价,最起码也要看看什么情况吧!
别人一只鸡二三斤还要一块钱呢,这一只鸡十来斤,差不多相当于别人四只重。
“便宜点,两块五怎么样?”
中年妇女也不傻,估计早就转过来了,要不然方圆让她去别处看看的时候,她就已经走了。
“真不能便宜,最低就三块。”方圆摇了摇头说。
“你这小同志,怎么那么死板啊!买什么东西也没有一口价啊!”
听到中年妇女这话,方圆一脑门黑线。
“这样吧,便宜一分钱,两块九毛九。”
“你……你这是便宜吗?”
“怎么不是,一分钱也是钱啊!”方圆摊了摊手。
“算了算了,给我来一只吧!”
“好嘞。”方圆答应一声,连忙从笼子里给拿出一只出来。
中年妇女递过来三块钱,然后从方圆手里把鸡接过去就走。
“等等,还没有找您钱呢!”
“不用了。”中年妇女一边走一边摇头。
方圆苦笑了一下,同样摇了摇头。
其实他这鸡卖的虽然便宜,但是卖的并不好,还没有别人那小鸡卖的快。
不是每个人都舍得一下子花三块钱买一只鸡。
那些二三斤的小鸡虽然比着他这是贵了不少,可是一块钱就能买一只,这就是优势。
可是没办法,方圆空间里的鸡就这样,除非长到二三斤的时候拿出来卖,但二三斤的时候,还只能算是小鸡仔呢。
“小兄弟,这兔子怎么卖?”一名中年人过来问。
“两块钱一只。”
“给我来一只。”
“行。”
方圆拿兔子的时候,还看了一眼中年人的上衣兜,因为他上衣兜里有一支钢笔。
这个年代,这个地方,上衣兜里装钢笔的,要么是老师,要么就是公社的。
而老师这个时候过的并不好,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名中年人是公社的工作人员。
怪不得这小集市没有人管,原来公社的工作人员都来这里买东西。
也是,在这种穷乡僻壤的小公社,也没有什么东西卖的,那么这些公社的工作人员想要吃东西方便,那么就必须有个集市。
“给你钱。”中年人递过来两块钱。
方圆连忙接过来,然后把兔子递过去。
中年人抓着两只兔耳朵提起来看了看,然后就离开了。
说实话,刚才方圆还是有点紧张的,可是在中年人买完兔子以后他不紧张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鸡中的战斗鸡,只要三块钱一只。”方圆吆喝起来。
来小集市这么多次,方圆这还是第一次吆喝。
还别说,这吆喝和不吆喝就是不一样,方圆才喊了几声,就有人过来了。
很快方圆带的鸡和兔子就卖完了,这也是唯一一次把带来的东西卖完。
方圆把笼子放到自行车上绑好,然后就推着自行车在集市上转悠,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买点。
其实他就是闲的,鸡和兔子也卖完了,菜也买了,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回去了。
不过回去也没有什么事,现在离中午还早。
“咦!”
刚走没有多远,方圆就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
而这群人围着的,竟然是一只小毛驴,特别小的那种,估计是刚生下来不久。
还有就是,这只小毛驴看上去病病殃殃的,也是,虽然现在还小,长大了可就是劳动力啊!
。。。。。。
ps:求月票啊!谢谢!
第三百八十六章 能养活、采蘑菇(大章)
方圆围上来看了看,在小毛驴的旁边站着一名中年人。
然后就听到有人说道:“你这驴生病了吧!要不然二十块钱卖给我算了。”
“二十不卖。”中年人皱了皱眉头说。
“你这不卖也养不活。”其中一个围观的说。
不过这个围观的说对了,这小毛驴还真是养不活。
如果不是中年人在旁边抱着,估计站着都费劲。
怪不得要抱到小集市给卖了,如果有一点养活的可能,中年人也不舍得给卖了。
而且看这中年人的穿着打扮,应该是某个生产队的队长或者什么的。
“大叔,您这小毛驴是不是早产啊?”方圆这时候问了一句。
“呃!”听到方圆这么问,中年人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怎么知道?”
“这还用说,一看就知道了,这是严重的先天不足吗!”方圆撇了撇嘴说。
不过也是,如果不是这样,中年人怎么可能似的卖,开玩笑,这可是毛驴啊!
长大以后,可是相当于好几个装劳力,这对于一个村子或者一个生产队来说意味着什么,估计大家都清楚。
“啥,先天不足?”有人问。
“我说这位同志,你这也太不地道了,拿一只早产的毛驴出来卖,这要是买回去,还不得亏死啊!”
“是啊!这根本就不可能养活。”一名中年人一边说一边摇头。
特别是刚才几个要出价买的人,这个时候都往后退了两步。
“我又没有非让你们买。”卖小毛驴的中年人说道。
“大叔,要不然这样吧!三十块钱卖给我吧!”
刚才别人才出二十,中年人不卖,现在方圆出到了三十,比别人还多了十块。
“小兄弟,你不是说这只小毛驴是早产吗?你买它干嘛?”旁边一名中年人问。
“玩啊!能养活就养,养不活吃肉。”方圆耸了耸肩说道。
“啥玩意,吃肉,这一只小毛驴才多少肉啊!如果吃肉的话,你还不如花这些钱去买鸡或者别的。”
“不一样的。”方圆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没听别人说吗?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听到方圆这么说,一圈人都摇了摇头,不知道他们这摇头是因为没有听说过,还是因为方圆花三十块钱买这一头快要死的小毛驴败家。
不过他们说的也没错啊!这小毛驴太小了,估计也就三四十斤,花三十块钱买一只三四十斤,快死掉的小毛驴,真的很不值。
然后用三十块钱去买鸡,哪怕买那种个头比较小的,一块钱一只的,三十只怎么着也有七八十斤。
如果买方圆卖的那种大鸡,能买一百斤了,那不比这只小毛驴强太多了。
“我说小兄弟,这只是一只刚生下来的小毛驴,根本就没法吃。”旁边一名大叔好心的提醒方圆。
方圆耸了耸肩说道:“没办法啊!我倒是想吃那些成年驴的肉,可是也没地方买啊!只能凑合了。”
“呃!”
方圆的话让一圈人很无语,不过他说的也是实话,谁舍得把一只成年驴给杀了啊!
说句不好听的,一只驴在这个年代,可是比一个人重要多了。
这么说吧!人没有吃的,也要有驴吃的,比如说人吃窝窝头,吃红薯,可是驴吃的是玉米粒,甚至还有炒黄豆。
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事,前几天方圆还听到一件事,就是五队有一名负责喂驴的人,实在是饿的不行了,然后偷着抓了一把喂驴的炒黄豆吃。
当然,这件事被人发现了,下场可想而知。
方圆他们村也有驴,不但有驴,还有两头牛,那可都是村里的宝贝,如果不是耕地的话,根本就不舍得使唤。
每天都有专人伺候它们,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都要经过检查。
就比如说拉车,能用人拉的绝对不用它们,可想而知一只毛驴有多金贵。
“怎么样大叔,我想没有人比我出的价更高了吧?”
“这……”中年人皱了皱眉头,看意思好像不想卖。
不知道是因为方圆出的价格太低,还是因为方圆说是买回去吃。
“我看这个价格可以了,既然这位小兄弟要买,你就卖给他吧!反正你带回去也养不活。”一名中年人说。
不过他说的没错!这只小毛驴,估计也就到了方圆手里才能活下来,按照现在的医术,根本就不可能让它活下来。
卖小毛驴的中年人很纠结,想了半天,才看了方圆一眼说道:“好,我卖给你。”
“这就对了。”方圆说完从兜里拿出几张大团结,然后抽出三张递过去。
“给你。”中年人把钱接过去装起来,然后抱着小毛驴递给了方圆。
这下论到方圆皱眉头了,因为他没有地方放啊!如果他不骑自行车的话还好说,直接抱着走。
可是现在,这自行车根本没办法放这只小毛驴,当然,如果是一只健康的小毛驴,那也没问题。
但是这只小毛驴站都站不好,你还指望他跟着自行车跑啊!
方圆还是给接了过来,想了想把衬衣脱下来,然后用初一兜着小毛驴的读者,把袖子系到一起,挂在了脖子上。
这样最起码能把手腾出来,就这样,方圆也没有骑,推着自行车就离开了。
这到不是说他不想骑,而是没办法骑,能推着走就不错了。
好不容易出了公社,方圆连忙把自行车推进路边的小树林里,然后连人带车消失了。
空间里,方圆把自行车扎好,然后把脖子上挂的小毛驴取下来。
刚放下,这小毛驴就倒在了地上。
“呜呜呜!”独狼跑了过来。
“滚蛋。”方圆对独狼挥了挥手。
“呜呜呜!”独狼没有离开,用脑袋在方圆腿上蹭了几下。
方圆摇了摇头说道:“过来,交给你一个任务。”
方圆说完蹲下来,摸了摸小毛驴说道:“从现在开始,你要保护好它,如果让它受伤,到时候我拿你是问。”
“呜呜呜!”独狼又用脑袋在方圆脸上蹭了蹭,然后闻了一下小毛驴。
“这就对了。”方圆揉了揉独狼的脑袋。
就算是这样,方圆也没有把小毛驴给放到外面,而是给放进了院子里。
弄了一些比较软和的干草,在院子里的一角铺好,把小毛驴放上去。
接着方圆去烧水,这用的可是山顶上的水,把水烧好以后,方圆烫了一些奶粉。
烫完以后凉了一会,感觉到差不多了,这才放到小毛驴嘴边。
不知道是不是奶粉的香味吸引了它,它竟然吃了。
看到小毛驴吃了,方圆也松了一口气,只要吃就行,吃就说明它能活下去。
可能是真饿了吧!一碗奶很快就被它给吃完了。
方圆在小毛驴的脑袋上摸了摸,说道:“你就暂时先在这里待着吧!晚上再进来喂你。”
小毛驴还太小,虽然说它吃奶粉了,可是不代表它现在就能吃草,最起码也要等它能走能跑以后再说。
方圆从空间里出来了,当然,还有自行车也带了出来。
现在自行车上可没有那么多东西了,除了后座上一麻袋菜,然后就是车把上挂了一块肉。
肉不多,大概也就两三斤,这已经不少了,十五个人三斤肉,平均每个人合二两了。
就算是在帝都,这也是每人半个月的定量。
方圆虽然每次拿出来的肉不多,但是一个星期最起码吃两顿,有时候甚至吃三顿。
这样算下来,每人每个月差不多二斤了,在家里也吃不了这么多啊!
当然,这说的是别人,不是说方圆,在家里,方圆一天都不止吃这么多。
不过这个二斤不包括方圆,没办法,谁让方圆无肉不欢呢!他虽然每天看着和大家吃的一样,其实他每天都给自己开小灶。
可以说方圆现在基本上和在帝都吃的差不多。
这说的是肉,别的还是不一样的,比如方圆在家吃的主食基本上是白面和大米,可是在这里方圆每天也吃窝窝头。
二十分钟后,方圆回到了家,暂且称之为家吧!
“队长。”
“队长。”
看到方圆自行车把上挂的肉,这些家伙也不乘凉了,直接就围了过来。
“我说你们这些家伙,看到吃的就这副德行。”方圆说完摇了摇头。
“嘿嘿嘿!”
方圆在赵阳脑袋上拍了一下说道:“别傻笑了,把后座上的青菜拿下去。”
“哎!”
方圆把自行车交给赵阳,然后把肉从自行车把上取下来递给沈玉萍说道:“看着做吧!”
“好的队长。”沈玉萍点了点头,又看着方圆问道:“队长,一顿吃完吗?”
“吃完吧!看他们这个馋样,还能留着下顿吗!”
“明白了队长。”
“哇!队长,你怎么买这么多菜啊?”赵阳把麻袋从自行车后座上卸下来以后,打开看了看问。
“我看一个老人卖菜不容易,就都给买了回来,这样他就可以早点回去,再说了,这菜都能放,放两三天也没有问题。”
“噢!”
“对了,下午不是没事吧!都上山采蘑菇去。”
“啊!队长,你是说上山采蘑菇?”石建新问。
“对啊!怎么啦?”
“没事,我就是问问,不过队长,你怎么想着上山采蘑菇了?”
说实话,方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采蘑菇的季节,因为他没有采过蘑菇,之所以现在想着了,是因为他今天在集市上看到有人卖了。
“想吃蘑菇了,怎么,不行啊?”方圆给了石建新一个白眼问。
石建新还以为方圆是真的想吃蘑菇了呢!连忙点头说道:“行,行,当然行,队长,你放心,我一定多采一下蘑菇回来。”
这两天地里要浇水,所以大家都没有什么事,留下两个人看着就行,剩下的人都可以上山采蘑菇。
蘑菇可是好东西啊!就算是吃不完也可以晒干,留着冬天吃。
一到冬天,到时候大雪封山,甚至说大雪封门,不要说蘑菇,除了萝卜白菜和土豆,连点青菜都吃不上。
如果说菜里有点蘑菇,绝对算是改善伙食了。
沈玉萍的厨艺很不错,虽然肉不多,她也做了三个菜,一个肉末茄子,一个豆角炒肉,另外还有一个辣椒炒肉。
菜虽然不多,只有三个,但是量大。
一圈人围着两张八仙桌和三个搪瓷盆,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吃的那叫一个香。
看着大家吃的香,方圆也很高兴,只是拿出一点点肉出来,大家就这么满足,方圆还能说什么。
吃完饭以后,沈玉萍留下来刷锅洗碗,另外又留下来两个队员看着水,方圆带着十一名队员上山去了。
包括方圆十二个人,每个人都提着一个大竹筐,五个女孩子也是一样。
上山以后才发现,采蘑菇并不是那么容易,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一个蘑菇。
方圆皱了皱眉头,说道:“大家分开找,两个人一起。”
“好的队长。”
“另外注意一下安全。”
现在是夏天,山里毒虫比较多,特别是蛇这玩意,不过还好的是,很少有毒蛇,就算是有,基本上也都是一些无毒的蛇。
这些队员没有来这里以前,在家里不说养尊处优,也算是娇生惯养吧!可是来到这里以后,好像什么都不害怕了。
就比如蛇,如果是以前,估计看见都吓坏了,但是现在,不碰到蛇就算了,碰到了就是一道菜,包括女孩子也是一样。
大家分散的很开,两个人一起,地毯式的往山上走。
“队长,这里有蘑菇,有很多。”
就在大家分散没有多大会,一名女队员在远处喊。
“走,过去看看。”方圆对跟着他一起的一名女队员说。
“好的队长!”
不光是方圆和这名女队员过去了,所有人都跑了过去。
虽然说分散的很开,但是离的并不远,很快大家又聚到了一起。
“哇!这么多蘑菇!”跟着方圆的这名女队员过来以后,喊了一声就跑过去了。
还别说,真的挺多,不过方圆并没有过去采,而是在打量这里的地形。
。。。。。。
ps:求月票啊!谢谢!
第三百八十七章 炸蘑菇(大章)
别的地方没有,这里这么多,肯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还别说,还真让方圆找到了不一样的地方,这里比较阴暗潮湿。
当然,方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反正他是这样认为的,至于是不是,等把这里采完再去别处看看不就知道了。
“队长,你看这几个蘑菇,好漂亮。”一名女队员拿着几个特别鲜艳的蘑菇对方圆说。
方圆看了一眼,脸色马上就变了,连忙说道:“快扔了。”
“啊!”
“这蘑菇有毒。”
听到方圆这么说,这名女队员脸色刷的就白了,连忙把手里的蘑菇给扔到了地上。
“队长,我……”
这名女队员都快哭了,不用说,这是被吓的。
“没事,只要不吃就没事,不过记住,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所以你们采的时候,要注意一下。”
“明白了队长。”
这是一群从大城市里来的孩子,那知道什么蘑菇能不能吃啊!
一群人采,就算是这里有很多,一会也给采完了。
然后方圆就按照这块地形去找,果然让他找到了不少,不到三个小时,大家拿的筐就装不下了,那么就只能回去。
等大家到家的时候,天还在大亮,主要是夏天比较长,一般到晚上八点天还亮着。
为了安全起见,方圆让大家把采的蘑菇都倒在地上,然后他给检查了一遍。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万一有毒蘑菇,那问题就大了。
检查了一遍,方圆把一些自己也拿不准的蘑菇给扔了,然后就给凉在地上。
这么多蘑菇,根本不可能几天吃完,所以就只能给晒干以后吃了。
“晚上我给你们露一手,炸蘑菇。”方圆把蘑菇给摊开以后站起来说。
“炸蘑菇?队长,蘑菇还能炸吗?”林薇看着方圆问。
“为什么不能炸?”方圆反问一句。
“呃!”林薇愣了一下。
是啊!为什么不能炸?
“行了,沈玉萍,你挑一些蘑菇去洗干净,一会我来炸蘑菇,让大家尝尝。”
“好的队长。”
在沈玉萍去挑蘑菇的时候,方圆过去把手洗了一下。
等方圆洗完手,沈玉萍也把蘑菇挑好了,方圆把蘑菇接过来,然后一个一个给撕开。
撕成一条一条的,这是炸,不能撕的太大,要撕细一点。
撕完以后,方圆又把蘑菇递给沈玉萍说道:“去给洗一下,洗干净。”
“好。”
在沈玉萍洗蘑菇的时候,方圆这边也在做准备,首先拿出来几个鸡蛋,打在一个碗里,然后就搅拌开。
把搅拌好的鸡蛋放在一边备用,方圆又过去把锅洗了一下,中午中午饭就已经洗好,方圆这只是在洗一下而已。
“来个人烧火。”把锅随便洗了一下以后,方圆喊道。
“队长,我来烧。”石建新答应一声跑了进来。
方圆当然知道这小子为什么那么积极了,说白了就是好吃。
方圆也没有说什么,再说了,好吃就不是什么坏事。
等石建新把锅烧热以后,方圆从碗柜下面拿起一个铁桶,把盖打开,可是往锅里倒油。
这如果让村民看到,不把他们骂死才怪,不要说村民,就算是在城里,让谁看到方圆这样吃油,不在背后戳他脊梁骨才怪。
别人炒菜,用筷子在油瓶子里蘸一下就不错了,他直接咕咚咕咚倒了小半锅。
这可不是炒锅,而是那种大铁锅,虽然用的不是里面那口大的,但是这锅也不小。
没办法,人多,就算是炒菜的锅,也比一般人家用的大锅大。
刚好这个时候沈玉萍把蘑菇洗好,满满两大搪瓷盆。
“先放案板上。”方圆回过头说。
“嗯!”
方圆看了看油锅,还没有烧热,就走到案板这边,把搅拌好的鸡蛋分别倒进两个装蘑菇的搪瓷盆里。
然后下手开始抓,很快满满一盆蘑菇让方圆抓的就剩下大半盆了,这也说明鸡蛋都均匀的沾在蘑菇上了。
抓完一盆,方圆又去抓另外一盆,在抓的时候,方圆还不忘回头看看锅里的油。
把第二盆也抓好一会,方圆用面瓢从面袋里装了一些面出来,然后又均匀的撒在搪瓷盆里。
当然,撒完还要抓,然后再撒,一直到蘑菇均匀的沾上面粉,这才停下来。
蘑菇刚洗完本来就有水,再加上方圆又放了鸡蛋,所以现在蘑菇上沾的面粉也是湿的,并不是干面粉,当然,也不是很湿。
而这个时候,油锅也烧热了,方圆端过一盆蘑菇过去,然后用手抓一把放进油锅里。
“滋滋”的声音响起。
“把漏勺给我拿过来。”方圆头也不回的说道。
沈玉萍连忙从柜子里把漏勺拿出来递给方圆。
方圆用漏勺在油锅里搅了搅,一直到炸的金黄,就给捞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沈玉萍已经准备好一个干净的洋瓷盆。
“哇!好香啊!”林薇先喊了一声。
方圆给了她一个白眼,这不是废话吗!油炸的能不香吗!
也就方圆舍得这样用油,别人谁舍得啊!就炸这一次蘑菇,用的油估计够一家人吃半年的。
这绝对不是夸张,这么多蘑菇炸下来,最起码需要二斤油,二斤油是什么概念。
“队长,我能尝尝吗?”林薇试探着问了一句。
“可以。”
“谢谢队长。”林薇说完用手在洋瓷盆里捏了一根。
“嗯嗯!好吃。”林薇一边嚼一边点头说。
“队长……”赵阳这时候也喊了一声。
“吃吧!不过只能尝尝,一会吃饭再吃。”
“谢谢队长。”
晚上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放了两洋瓷盆炸蘑菇,当然,另外还有一个凉拌黄瓜和一个炒青菜。
凉拌黄瓜和炒青菜可不是方圆做的,他就做了一个炸蘑菇,剩下的还是沈玉萍做。
主食是窝窝头,另外还有小米粥,方圆没有说吃,大家谁也没有动筷子。
筷子是没有动,但是都把眼睛盯在两盘炸蘑菇上。
方圆摇了摇头,拿起一个窝窝头说道:“行了,吃吧!”
方圆肚子里不缺油水,所以他没有去夹炸蘑菇,而是夹的凉拌黄瓜。
队员就不一样了,筷子都伸到了两盆炸蘑菇上。
“怎么样?不错吧!”
“嗯嗯!”
大家也顾不得说话了,一边点头一边吃。
接下来一段时间,只要没事,大家都会上山采蘑菇去,这倒不是说大家还要吃炸蘑菇,而是准备多采一些以后吃。
炸蘑菇是好吃,但也不能天天吃,吃一次沈玉萍就心疼好几天,天天吃她还不心疼死啊!
至于方圆,除了第一次采蘑菇他去了,后面他都没去。
基本上是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去公社,然后晚上回来。
这天下午,方圆从公社回来的路上,再次进入了空间。
“咦!”
刚进入空间,就看到小毛驴竟然站起来了。
这一段时间,经过方圆的精心照顾,小毛驴的身体是一天比一天好。
可是它太虚弱了,再加上先天不足,一直不能站起来,早上喂的时候还在躺着吃呢。
下午就能站起来了,这怎么不让方圆惊讶。
“哈哈哈,太好了。”方圆高兴的跑进院子里,然后把小毛驴给抱了出来。
能站起来,那么就不需要方圆再喂牛奶了,可以到外面吃草了,要知道吃草可是比吃牛奶更好。
当然,这说的是空间里面的草,看看那些鸡,看看那些兔子就知道。
果然,方圆刚把小毛驴抱到草地上,它就低下头开始吃草。
这说明草地上这些草对它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天天吃牛奶,这一段时间它根本就没有长,只有吃空间里的草,它才能长的快。
“独狼,过来。”方圆对正在山上溜达的独狼招了招手。
独狼连忙跑了过来,然后扑到方圆身上,用它的大舌头去给方圆洗脸。
“滚蛋。”
“呜呜呜。”落地以后,独狼用脑袋在方圆身上蹭了蹭。
“过来,教给你个任务,看好它,别让那些猪和羊欺负它。”
方圆空间里有牛有羊,当然也是猪、鸡、兔子这些。
牛比较温顺,不会无缘无故来找小毛驴的麻烦。
但是猪和羊就不一定了,特别是羊,这玩意在空间里经常跟鸡和兔子打架,甚至有时候还跟猪干架。
“呜呜呜!”独狼叫了几声。
看到独狼答应了,方圆也不能亏待它不是,这不,连忙给它弄了两只叫花鸡吃。
在独狼吃叫花鸡的时候,方圆来到了山上,把一些成熟的水果给摘了,然后给送进静止空间里。
当然,在摘这些水果的时候,方圆的嘴可没有闲着,基本上是一边摘一边吃。
等他把水果摘完,光吃水果都吃饱了,不过这玩意是水货,看着吃饱了,一会就消化完了。
把水果摘完,方圆又来到了山顶,先看了看那些人参,比前一段时间看的又大了一些。
然后又过去把文玩核桃给摘了一些,当然,这摘的都是成熟的。
这些年,方圆已经不知道摘了多少这核桃了,全部都在静止空间里扔着。
现在这些文玩核桃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方圆也不打算拿出来,再过些年,等文玩比较热的时候,方圆准备再拿出来。
方圆到家的时候,刚好开饭,其实他是算着时间回来的,基本上每天都是在吃饭之前回来。
“队长!”
“队长!”
“嗯!”方圆点了点头,问道:“今天怎么样?采了多少蘑菇?”
“嘿嘿嘿,队长,我们今天采的多,除了留在家里的,每人采了两筐。”
“噢!可以啊!现在多采一点,等到冬天就可以不挨饿。”
“是啊!队长,我们就是这样想的。”
“嗯!不错,对了,明天我准备去一趟城里,你们给我打一下掩护。”
不去城里不行了,方圆现在身上的票不多了,所以他准备去城里再弄点票,最好多弄一些。
这样的话就不用一趟一趟的跑了,现在还好,等到了冬天,去一趟城里可是很麻烦的。
没办法,吉普车又没有开过来,如果吉普车开过来的话,方圆根本不考虑这些。
“啊!队长,你又要进城?”赵阳看着方圆问。
方圆耸了耸肩说道“没办法!粮票没了。”
“呃!”
听到方圆说粮票没了,大家不说话了,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大家没有饿肚子,全是因为方圆。
“队长,你去吧!家里你就不用操心了,交给我们。”
“嗯!你们也小心一点,别露馅了。”
“放心吧队长。”
现在虽然分开了,很少有人来一队这里,但是很少来并不代表没有人来。
方圆如果只是去公社,那么什么问题都没有,就算是有人来了,也可以说上山去了。
因为去公社也就一天,去城里就不一样了,很可能需要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方圆连早饭都没有吃就出发了,他是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虽然大家很奇怪方圆骑着自行车去,回头坐车的时候把自行车放在什么地方,但是也没有人去问。
方圆是踩着点到的,所以客车没有让他等多长时间。
在公社外面把自行车收起来的时候,方圆还进空间吃了点东西。
几个小时后,方圆来到了城里,出了汽车站以后,就找个胡同钻了进去。
等他再从胡同出来的时候,已经骑上了自行车。
方圆现在对于这里也算是轻车熟路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上次过来收自行车。
要知道收自行车的时候,他可是差不多把城里跑遍了,除了一些小胡同,只要是大路他基本上都跑了一遍。
方圆没有停留,这个时候还不到十一点,吃饭太早,而且这个时候应该是集市人最多的时候。
所以方圆直接就骑着自行车去集市去了。
和他想的一样,现在集市上有很多人,为了方便,在进集市之前他就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自行车收起来了。
“大叔,这粮票怎么卖?”方圆在一个摊位蹲下来,看了看摊位上的一些票问。
“本地粮票两毛钱一斤。”
“这个有点高啊!我全要了多少钱一斤?”
。。。。。。
ps:求月票啊!谢谢!
第三百八十八章 稀有像章(求订阅啊!)
“全要?”
“对,全要。”方圆点了点头。
“你要全要的话,一斤给你便宜一分钱。”
“才便宜一分啊!”方圆摇了摇头,然后站了起来。
“一分已经不少了,你还想便宜多少?”中年人抬起头说。
“两分,最少一斤要便宜两分,这样的话我就要完。”
“那不行,最多便宜一分。”中年人摇了摇头说。
“那算了。”方圆站起来就离开了。
说实话,在别人眼里,可能感觉方圆就是死脑筋,非要一毛八一斤收,现在是缺粮的时候,一毛八和一毛九对于他来说有什么区别。
一斤不就一分钱吗!就算是买一万斤,也就差一百块钱而已,这对于他来说算什么。
可是方圆有方圆有方圆的原则,这根本不是一分钱的事,这是市场规律。
一分钱都不是事了,那么两分三分有什么问题,如果他这样干,估计明天就有人吃不上饭。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蝴蝶效应就是这样来的,这么说吧!如果方圆今天用两毛一斤把集市上的本地粮票给扫完。
明天市场上的价格可能就不是两毛了,甚至会变成两毛一或者跟高,所以他不能这样干。
哪怕就是少收一些,也不能影响行情,在帝都那么大个城市方圆都不那么干,更不要说这一个小城市了。
别忘了现在是计划经济,小城市更容易搞垄断,这么说吧!如果方圆愿意,十万块钱砸进去,不用一个星期,他能把本地粮票砸到两毛五一斤,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小兄弟,要像章不?”
就在方圆四处转悠的时候,一名中年人走到他身边,小声的对他说。
“呃!”方圆愣了一下,看着中年人问道:“什么样的像章?”
中年人四周看了看,说道:“走,咱们一边说去。”
对于像章,方圆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像章不能随便买卖。
就算是你去供销社买,也不能说买,而是要说请。
当然,供销社那些像章都是普通像章,像中年人这样拿着到集市上来卖的,都是一些稀有的,在供销社绝对买不到的那种。
“行吧!”
方圆跟着中年人来到集市旁边一个破房子这里,然后中年人从怀里拿出一个红布包。
中年人小心翼翼的把红布包打开,连忙包着两枚精美的像章。
看到这两枚像章,方圆“嘶”的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这是两枚金镶玉的像章,这样的像章,都是有很重要意义的,根本就不是花钱能买来的。
不用说,中年人是缺钱了,要不然绝对不会拿着这么重要的像章出来卖。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有点兴趣,我能看看吗?”
“当然可以。”中年人点了点头。
方圆小心翼翼的拿起来一枚,刚拿起来,方圆就知道这是真的。
至于说为什么刚拿起来就知道是真的,这个太简单了,因为空间要把它给收走。
要知道像章也是有仿制的,特别是这种金镶玉的,仿制的更多,不光是玉,还有这上面的金。
方圆看了看,像章并不大,直径也就三厘米左右,至于重量,大概在二十克左右,当然,这是连玉一块算上。
“大叔,您打算多少钱卖?”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挠了挠头说道:“你看你能给多少钱?”
方圆最怕的就是让他自己出价,因为他知道这玩意以后的价值,但是不知道现在的价值啊!
所以他往往都会把价格出的很高,毕竟这不是票据,票据的价格比较透明。
但是人家让他出价了,那么他也不能不出。
想了想方圆说道:“大叔,您这一枚的重量大概在二十克,这说的是全部,光上面的黄金,也就五克左右。”
说完方圆看着中年人,看到他比较认同的点了点头,方圆又说道:“我就全按黄金的价格给您,这一枚也就二十块钱。”
“二十啊!”中年人皱了皱眉头说道:“二十少了点。”
“大叔,这已经不少了,您这是碰到了我,如果是别人,估计还给不了这么多。”
方圆这话说的没错!其实这两枚像章中年人已经在这里卖了好几天了。
已经不知道让多少人看过,很多人看了一眼就离开了,就算是有人买,也没有出价超过十块钱。
中年人能拿到这样的像章,他还是知道这像章的价值的,如果不是家里需要钱,他说什么也不会拿出来卖。
“再加点,你这二十给少了。”
“这样吧,这两枚我给您五十,不能再多了,如果您认为合适,我就要了,要不然您就再问问别人。”
方圆这次给的不低了,刨去一些特殊价值,方圆这绝对是给的够高了,可是特殊价值现在这个时候根本体现不出来。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想了想,咬牙说道:“好,五十就五十,卖给你了。”
中年人说完就把两枚像章,包括红布一起递给了方圆。
方圆接过来,连忙给包好装进兜里,然后拿出几张大团结数了数递给中年人。
“大叔,您数一下,一共五十。”
“哎!”中年人连忙接过去数了数,给装进兜里说道:“没错!刚好。”
说完中年人就急匆匆的离开了,财不露白,这里虽然比较偏僻,别人也看不到,但中年人估计还是不放心。
方圆也没想到,本来是过来收点票,没想到竟然碰到两枚这么重要的像章。
中年人离开以后,方圆又回到了集市上。
“咦!大叔,是您啊?”方圆在一个摊位上蹲下来说。
中年人抬头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喜色说道:“你今天怎么来了?”
没错!方圆碰到熟人了,就是之前卖给他票,然后又从他这里买自行车的人。
“我来买点票,对了,您怎么也出摊了?”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出摊怎么办?光收不卖,我也没有那么多钱啊!”
“呃!”方圆挠了挠头。
也是,以前他在这里收的时候,中年人可以不需要卖,有多少他都要,可是这一段时间他没有来,那么就只能一边收一边卖了。
“老徐老刘他们呢?”方圆左右看了看。
当然,集市那么大,他也只能看这一点,或许老徐老刘他们在别的地方卖。
“不知道,可能是去收票了,也可能在集市上。”
“噢!”方圆点了点头。
“对了,你说你来收票?”
“嗯!”方圆点了点头,问道:“多不?多的话卖给我一些。”
“没问题啊!我这里可是不少。”中年人笑了笑说。
“没事,有多少我要多少。”
这一段时间方圆虽然没有来城里,但是每天跑蟠龙公社的小集市上卖点鸡和兔子,一天也卖不少钱。
多了不说,一天就按四只鸡和四只兔子,那么一天就有二十块钱的收入。
二十块钱啊!相当于一名正式职工大半个月的工资,这还真是一天。
一个月就是六百,从上次离开到现在,可是不止一个月了。
也就是说,方圆现在手里有钱了,其实不卖鸡和兔子,他手里也有钱,卖自行车的钱。
“走,咱们去那边去。”中年人指了一个地方。
方圆顺着中年人指的方向看过去,顿时愣了一下,因为他刚才就是在那里交易的像章。
“嗯!”
果然,中年人把他带到之前交易像章的地方,然后把布摊在地上,从腰上的包里往外掏了很多票出来。
方圆连忙蹲下来帮忙一起捋,每一种票捋到一起。
还别说,还真是不少,捋完以后,中年人看着方圆问道:“这些你都能要完?”
“当然,这些还不够呢!”
“好吧!”
价格还是按照之前的,全部加到一起是一百三十五块多。
一百多块钱的票,可想而知有多少,不要说那些三分二分一张的,就算是全部按一毛八一张的粮票算,也不少啊!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中年人有了自行车以后,投机倒把也是越做越大。
这很正常,连着收几天,然后再卖几天,这样效益更高,比收一天出去卖一天强。
“对了,你那还有没有自行车?”交易完以后,中年人看着方圆问。
“有啊!怎么啦?”
“是这样的,我家亲戚想买一辆自行车,可是他又没有工业券,这不,看我买了一辆,就问我,所以……”
“所以你就把我卖了。”
“没有没有,你别误会,我没有提你,我就说我可以帮他弄一辆,这不,这一段时间你一直没有过来。”
“没事,你就提我也没有关系,我又不认识他。”方圆无所谓的说。
“那倒也是。”中年人点了点头。
“这样吧,下午我过来,然后把自行车骑过来,你看怎么样?”
“可以,下午两点,我在这里等你。”
“嗯!”
方圆空间里还有好几十辆自行车呢!他又没有打算给带走,那么有人要就是好事啊!
“那行,那就这么说定了。”
“说定了,我这就去告诉他一声,让他把钱准备好。”
。。。。。。
ps:求月票啊!谢谢!
第三百八十九章 棉花票、海碗(求订阅啊!)
“好。”方圆点了点头,又说道:“对了,我可能要在这里待几天,你碰到老徐他们,告诉他们一声。”
“嗯!”
然后方圆又回到了集市上,这次他准备多收一些票,最好是能用到过完春节。
方圆这也是没办法啊!这一段时间属于农忙,没有人有时间搭理他,等过了农忙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大叔,这粮票怎么卖?”方圆看到一个摊位上有不少粮票,就蹲下来问。
“本地粮票两毛钱一斤。”
“我要的多,能便宜点不?”方圆问。
“你要多少?”
“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问道:“你确定?”
“确定。”方圆认真的点了点头说。
中年人左右看了看,然后小声的说道:“最低给你一毛八。”
“行,都给我吧!”
这次方圆没有要别的票,因为别的票现在对他用处不大。
比如肉票,他根本就不需要,稍微有一点就行,说白了就是装装样子。
还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票也是一样,他现在手里已经够用很长一段时间。
可以说方圆最缺的就是粮票,只要有粮票,别的都好说。
“我这里可是有好几百斤,你确定能要完?”中年人再次问道。
“大叔,实话跟您说吧!不要说你有几百斤,就算是有几千斤我也能要完。”
也不看看方圆这里有多少人,十五个人啊!哪怕每人每个月补二十斤粮食,一个月就是三百斤。
而且补每人补二十斤,只能说饿不着,根本就不可能吃饱,按吃饱了算,一个人一个月最起码补五十斤。
这说的还只是主食,还有菜,肉什么的,这样算下来的话,顶的就多了。
可是没办法,谁让他们现在跟着自己呢!既然这样,方圆就要负责。
这也是因为上面给的定量太少,每人每月十五斤玉米面,十五斤玉米面够干嘛的?
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就半斤,怪不得每顿只能发两个小窝窝头。
方圆他们可都是年轻人啊!而且每天还要干活,就算是女孩子,两个小窝窝头几口就吃完了。
说句不好听的,那点定量,只能说饿不死,能活下去,别的就别想了。
“嘶!”中年人倒吸一口凉气说道:“要这么多?”
“嗯!”
“好吧!”
这次没有跑到一边交易,因为就一种跑,虽然数量比较多,但比较容易交易。
中年人没有说错,他手里的粮票确实多,有五六百斤,还好有一部分是大额度的,要不然还真是挺显眼。
交易完以后,方圆就离开了,当然不是离开集市,而是离开了这个摊位,继续看下一家。
同时他也明白中年人为什么给他一毛八一斤了,多啊!五六百斤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能一下子交易这么多,就算是少赚一点,中年人这一笔也没少赚。
方圆倒是无所谓,别人赚的再多,那是别人的本事,只要按照市场价走就可以。
“唉!”看着这热闹的集市,方圆叹了一口气。
如果吉普车在就好了,这么开放的集市,吉普车要是在的话,他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啊!
方圆虽然叹气,但他并不遗憾,因为没有什么事是十全十美的,他现在这样,就已经不错了。
最起码比着别人他不知道好多少,没有挨饿吧!没有被人欺负吧!这就已经可以了。
集市上的摊位是五花八门,可以说卖什么的都有,但是大部分都是方圆不需要的。
“咦!这是……”方圆三步两步走到一个摊位前,蹲下来拿起一张票问道:“大叔,这棉花票怎么卖?”
是的!这位大叔摊位上有一张棉花票,这玩意可不多见,最起码在这里是这样。
毕竟这里只是一个小城,如果是在帝都,方圆只要愿意,随随便便买个百儿八十斤跟玩似的。
可是在这里,方圆还是第一次碰到棉花票,这可是好东西啊!虽然现在还是夏天,但是日子过的快。
再有几个月就天冷了,方圆也要未雨绸缪啊!不能等天冷了再想办法吧!
一队有十五个人,就按一个人两套棉衣,另外再加一床被子,可是需要不少棉花。
有时候方圆就觉得自己不是队长,而是当娘,不光要操心吃的,还要操心穿的用的。
“你要啊?”大叔抬起头问。
“对,我要。”方圆点了点头说。
大叔看了一眼方圆拿在手里的棉花票说道:“这是五斤,你给我两块钱吧!”
“行。”
方圆连忙拿出来两块钱递给这位大叔,然后又问道:“大叔,这棉花票您还有吗?”
“没了,就这一张。”大叔摇了摇头说。
方圆把大叔摊位上的票扫了一眼说道:“好吧!我再去别处看看。”
说实话,这棉花票还真是不便宜,价格比二斤粮票还贵,别忘了,这棉花票只是敲门砖,买棉花的时候还是需要钱。
而且棉花的价格很贵,甚至说比肉都贵,这可不是开玩笑。
五斤棉花票对于方圆来说真是杯水车薪,按照一个人十斤棉花计算,十五个人就是一百五十斤。
这五斤,只是相当于方圆需要的三十分之一,还差的多。
“咦!方圆。”
就在方圆挨个摊位看的时候,听到有人叫他。
方圆连忙看过去,看到了一个熟人,连忙挥了挥手说道:“老徐。”
“你这一段时间干嘛去了?这么没有过来?”等方圆过来以后,老徐问。
“这一段时间有事。”
“我说呢。”老徐点了点头,问道:“你今天过来是……”
“收点票。”
“收票?这样,看看我这的票,要什么告诉我。”
“粮票,棉花票和布票。”
“呃!”老徐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粮票有,布票也有一些,但是棉花票没有。”
“好吧!把粮票和布票给我,另外帮我找找棉花票。”
“嗯!回头我问问吧!如果有卖棉花票的,我给你留着。”
“可以。”方圆点了点头。
然后方圆就把老徐手里的粮票和布票给收了,做衣服做被子,可是都需要布的,光有棉花没有布,一点用也没有。
“对了老徐,我可能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你帮我留意一下。”
“好。”
方圆还要去收票,所以和老徐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不光是方圆离开了,老徐也离开了,因为已经中午了,方圆又转了几家摊位,就出了集市。
虽然现在集市上还有很多人,可是方圆读者饿了,他要先去吃点东西,下午还要卖一辆自行车,另外还要接着收票。
方圆一毛八一斤的价格,确实是不容易收到,除了一些大户,那些小户手里根本没有多少,所以人家也不愿意卖给他。
这样更好,因为他收的就是大户,那些小户手里票不多,同样是收一次,还耽误他的时间。
百货大楼旁边有一家饭店,而且看样子规模还不小,本来方圆以为这里是那种高价消费的饭店,可是进来以后才发现并不是,这里也是用票消费的地方。
这对于方圆来说就无所谓了,他不但不缺钱,同样也不缺票,可以说收钱收票对他来说都一样。
“你吃点什么?”方圆来到柜台这里,一名开票员问。
“都有什么吃的?”方圆问。
没办法,现在不像后世,还有个菜单什么的,现在什么都没有,吃什么要么直接点,要么问。
当然,就算是在后世,在一些乡镇吃饭,同样也是没有菜单,都是看着菜点,点什么给你做什么。
“有面食,有炒菜,另外还要特色羊肉泡馍。”
“那就给我来一份羊肉泡馍,要大份。”
“一斤羊肉票,半斤粮票,另外还有七毛二分钱。”
一顿饭花这么多钱,估计也就方圆舍得。
还有就是,这七毛二分钱,包括羊肉,粮食和加工费。
“给你。”方圆连忙把票和钱拿出来,从里面抽出几张递过去。
其实肉票也是不一样的,有猪肉票,有牛羊肉票,在帝都也是这样。
甚至还有孕妇精肉票,不过这个很难弄到,因为这种肉票只供应给有身孕的人,而且数量很少。
把钱和票付了以后,方圆就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这里看着很不错,本来方圆还以为人不会很多,可并不是这样,这家饭店里的人还是不少的。
看来什么地方都有有钱人啊!这里也不例外。
这家店的羊肉泡馍有两种,一种大碗一种小碗,大碗是一斤肉票,小碗是半斤,用的粮票也是不一样。
大碗的粮票是半斤,小碗的粮票是三两。
别以为一斤肉很多,这个一斤肉说的是生肉,做熟以后并没有多少。
方圆比较能吃,所以他吃的都是大碗,不像别人都是点小碗。
饭上来的很快,羊肉都是提前做熟的,然后按照生熟比例来做,也就是说,比如一斤生羊肉只能煮出来七两,那么就用七两熟肉。
碗很大,用的是那种海碗,这很正常,虽然羊肉不是很多,但半斤粮食可是不少。
第三百九十章 回家的渠道(求订阅啊!)
首先方圆把辣椒面端过来,然后挖了几勺子辣椒面放里面,一直到汤看着红彤彤的,方圆才停下来。
不管是前世今生,方圆都是中原人,所以他特别喜欢吃辣椒,甚至说无辣不欢。
方圆先用勺子挖了一勺汤,然后尝了尝,很辣,这说明辣椒还不错。
说实话,这大热天的并不适合吃这个,因为不吃就一身汗,吃了就更不用说了,可是方圆喜欢。
一顿饭吃下来,方圆感觉到裤裆里都是湿的,更不要上上衣了。
但是真的很爽,一顿饭吃完,让方圆感觉到全身上下汗毛眼子都打开了。
来到饭店外面,方圆把扣子解开两颗,然后抓着衣领扇了扇风。
这要是在后世,方圆早就把上衣脱掉光着膀子了,可是现在不行,现在人比较保守。
像这种光膀子的事,基本上不会发生,除非是在自己家里。
离约定的时间还早,方圆就找了个小树林钻了进去,看树林里没有人,直接就进空间了。
还是空间里待着比较舒服,因为空间一直都是春天,不管外面是三九天还是三伏天,空间里面一点变化都没有。
当然,方圆进来可不是为了凉快,他还要洗个澡,刚才吃了一碗那么辣的羊肉泡馍,如果不洗个澡,真的没有办法出去。
有味啊!而且很重。
洗完澡以后,方圆感觉到舒服了很多,反正空间里就他一个人,方圆连擦一下都没有,就让身体自然干。
当然,在这之前方圆先给自己找了一身衣服,又把换下来的衣服给洗了一下。
弄完这些以后,方圆去看了一下小毛驴,价格这几天吃草,小毛驴现在已经能跑了。
这是好事啊!最起码对于小毛驴来说是这样,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小毛驴就变成大毛驴了。
因为空间里长的比较快,有一点,空间里生长速度是快,可是不影响寿命。
甚至说还能延长寿命,打个比方,一头家猪的平均寿命是二十年,可是如果在空间里,家猪的寿命可能有二十五年,甚至更长。
也就是说,空间里只是生长速度变快了,对空间里的物种并没有多大影响。
“过来。”方圆招了招手。
本来他是叫独狼的,没想到不但独狼过来了,连小毛驴也跟着一起来了。
现在独狼的任务就是保护小毛驴,所以它也一直在跟着小毛驴。
这次独狼没有往方圆身上扑,估计是看到方圆没有穿衣服,怕把方圆身上弄脏了。
只是过来用脑袋在方圆大腿上蹭了蹭,然后“呜呜呜”了几声。
小毛驴过来以后,瞪着两只驴眼看着方圆,估计是不敢认吧!也是,之前方圆可是一直都穿着衣服。
小毛驴对方圆可是有一种很重的依赖感,因为是方圆救了它,从奄奄一息就喂它,一直到它能自己吃东西。
其实驴这种物种也是很有灵性的,同样也知道感恩,甚至护主。
看到小毛驴那疑惑的眼神,方圆摇了摇头,招手把衣服取过来,然后穿到身上。
方圆刚把衣服穿好,小毛驴就跑了过来,然后用脑袋在方圆身上蹭。
“好了好了,差不多就行了。”方圆抱着小毛驴的脑袋说。
跟小毛驴玩了一会,方圆就让它和独狼离开了,现在时间还早,方圆就回到木屋的客厅里休息一下。
这天睡个午觉是真的舒服,睡醒以后,方圆看了一眼手表,刚过两点,然后就起来了。
从空间里出来,一股热气扑来,差点没有让方圆窒息过去,还好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方圆已经习惯。
四周看了看没有人,方圆就取出一辆自行车,然后推着自行车出了小树林。
这个点正是上班时间,路上并没有多少人,方圆就骑着自行车去了集市。
集市上已经有很多人,而且方圆比约定时间来的早。
可是到了以后才发现,人家比他来的更早,上午那名亲戚要买自行车的中年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
跟着中年人一起的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用说,应该就是这名年轻人要买自行车。
看到方圆骑着自行车过来,中年人连忙迎上来说道:“方圆,你来了?”
“嗯!”方圆点了点头,从自行车上下来,然后看了年轻人一眼。
而年轻人这个时候,那还有时间看方圆,一直在盯着方圆旁边的自行车。
“来方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表弟,就是他要买自行车。”
“你好!”
“你好你好!”中年人的表弟,也就是这名年轻人连忙点头说着。
“你要买自行车?”
“是的!”年轻人搓着手说。
“那行,就是这辆自行车,你看行不行?”
“行,行,当然行。”
听到年轻人这么说,方圆看了一眼中年人。
中年人连忙拍了一下脑袋,对年轻人说道:“表弟,快把钱拿出来。”
“噢!好。”
年轻人是一名职工,一直想买一辆自行车,可是一直不能如愿。
特别是最近,别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这个对象让他很满意,就是来回的跑不方便。
这不,就更想买一辆自行车了,要知道这可不光是方便不方便的问题,这还是面子问题。
方圆卖给他的这辆自行车虽然不是凤凰,但也是永久啊!
凤凰和永久,在这个年代就相当于后世的奔驰和宝马,就算是在后世,去对象家开一辆宝马也是很有面子的吧!
“一共一百五,你数数?”年轻人连忙把钱拿出来递给方圆。
“不用了,我相信你表哥。”方圆摇了摇头说。
看着方圆把钱收起来,中年人说道:“方圆,这样,我就先走了,现在身上没点票,总感觉不踏实。”
“行,你去吧!”
中年人上午已经把票全部卖给了方圆,他现在是着急去收票。
其实不要说是他,就是方圆,不缺吃不缺穿,如果你让他身上没有票的话,他也会感觉到不踏实。
这可能是他们这些人的通病,就像方圆现在似的,票不多了就连忙往城里跑。
“那我也走了。”中年人说道。
“嗯!”
自行车已经交易完了,方圆还等着去收票。
等中年人和年轻人离开以后,方圆就进了集市。
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这一下午方圆收获也是很大,光本地粮票就收了八百多斤。
最重要的是,方圆还收到了十二斤棉花票。
另外还有一些布票,这个要比棉花票多,方圆也没有计算,反正有好几十尺。
一直到集市上没有什么人了,方圆这从离开,还是和上次一样,他没有去找旅馆或者宾馆。
随便找个比较隐蔽的树林,然后进入空间,还是住在空间里比较舒服。
现在的宾馆和旅馆,就算是条件特别好的,有个风扇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有空间里舒服。
先给自己做了点吃的,当然也不能忘了独狼,他不在空间里就算了,只要在空间里,就必须给独狼做好吃的。
他倒是不想做,可是不做不行啊!独狼叼着鸡或者兔子,眼巴巴的看着他,你让他怎么办。
吃完东西以后,时间还早,方圆就在空间里溜达。
空间就怎么大,方圆早就转过来了,他在空间里溜达,也就是把成熟的水果给摘了。
刚吃完饭,吃点水果还是很不错的,不知不觉中,方圆把果树上成熟的水果都给摘了下来,当然也吃了一肚子水果。
现在没办法接触到玉石或者翡翠,空间也没办法升级,从那次仓库以后,空间就没有再变化过。
方圆现在就希望十年时期快点过去,到时候他就可以大展拳脚。
当然,这这之前,他也要早点回去,虽然说到七八年才开始改革开放,其实七六年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可以做了。
不过七六年的时候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有敢干,绝对都赚的钵满盆满。
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机会,真等到真正的改革开放,大家都去做了,机会就少了很多。
当然,这对方圆来说问题不大,可就算是这样,他也不愿意错过那两年。
方圆现在之所以那么努力,也跟这个有关系,现在想早点回去,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好好表现。
表现好了,到时候就能得到推荐去上大学,有了上大学的指标,就可以回去,至于说你去不去上,那就看你自己了。
反正是有了这个指标就可以回去,如果是别人,不用说都愿意去上大学,可是到了方圆这里就不一定了。
因为方圆只是要一个回去的借口,而工农兵大学推荐就是一个最好的渠道。
就像二姐似的,二姐是愿意上,如果二姐不愿意上,她现在就可以回家。
一直到晚上九点,方圆才回到木屋,然后在木屋里的沙发上躺下来。
这一觉睡的很舒服,睡觉睡到自然醒估计说的就是他。
起来洗漱一番,然后给自己弄了点吃的,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了,方圆就出了空间。
。。。。。。
ps:兄弟姐妹们,月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