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生过去震八方TXT下载重生过去震八方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过去震八方全文阅读

作者:锋临天下     重生过去震八方txt下载     重生过去震八方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三十一章 除夕夜(求订阅啊!)

    “姐,我帮你烧火。”方圆说道。

    “不用,你去洗手吧!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噢!那好吧!”

    方圆把盆拿出来,先倒了一些凉水,然后又加了一些热水,把手洗了洗。

    刚好这个时候,二姐把最后一个菜端上来。

    今天晚上的饭菜很丰盛,一条鱼,一只炖鸡,一个红烧肉,另外还有一个炒鸡蛋。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疙瘩汤,这也是方圆最喜欢吃的。

    主食还是饺子,不过暂时还没有下,最起码要先吃的差不多再去下饺子啊!

    “二姐,你去叫老支书,我去放炮。”

    “嗯!”二姐点了点头,然后就出去了。

    方圆从屋里拿出一挂一千响的鞭炮来到外面,把鞭炮打开,然后铺在地上。

    拿出火柴,给点燃,噼里啪啦就响了起来,从早上到现在,大大小小方圆已经放了三挂鞭炮。

    整个赵家裕,除了方圆没有人放炮,哪怕现在是除夕夜也是一样。

    这倒不是说大家不想放,而是买炮需要花钱,有这个钱,买点什么东西不好。

    俗话说炮响了不讲了,放完也就完了,除了听个响,什么用也没有。

    所以方圆这一千响的鞭炮一放,整个赵家裕的小孩都跑出来了。

    这些小孩出来当然是拾炮,可惜这个时候鞭炮的质量太好了,基本上就没有不响的。

    所以等鞭炮响完以后,一群小孩在炮纸堆中找了半天,也没有扒拉出来一个。

    看到这,方圆转身进了屋里,然后拿出几挂小挂鞭,当着这些孩子的面给拆开了。

    拆开以后,方圆把这些小孩给叫到面前,数了一下,一共十七个孩子。

    当然,这不是说赵家裕就十七个孩子,这说的是小孩子,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可能是懂事了吧!并没有过来。

    “来来来,一个人二十个。”

    听到方圆这么说,这些孩子立马把方圆给围了起来。

    “别挤,每个人都有。”

    方圆说完数出二十个鞭炮递给一个孩子说道:“领完的先在一边等着,不能多领,一会给你们拿糖。”

    十七个小孩,三百四十个炮,而方圆拆了四挂,是四百个,剩下的方圆给拿到了屋里,然后端着一个搪瓷盆出来了。

    搪瓷盆里装的是花生瓜子和糖块,花生瓜子好说,每个人抓两把,但是这糖块要按数量给。

    方圆的手很大,一把抓的可是不少,这些孩子的衣服大部分都没有兜,就算是有兜也装不下。

    所以方圆就让这些孩子把衣服撑着,然后给放上去。

    一把花生一把瓜子,另外每个孩子还有十块糖果,这可是把这些孩子高兴坏了,其中就包括老支书的孙女小丫头。

    “好了,都回家吧!”分完以后,方圆对这些孩子说。

    听到方圆让他们回去,这些孩子连忙就往家跑。

    “丫头,等一下。”就在小丫头也准备回去的时候,方圆叫着了她。

    “叔叔。”小丫头过来喊了一声。

    “来,跟我进来。”方圆拉着小丫头的手,把小丫头拉进了屋里。

    “把东西放盆里,回头你把盆也端回去。”方圆把装花生瓜子和糖果的盆递给小丫头。

    刚才给那些孩子分了不少,但盆里还剩下半盆,当然,还剩下小半盆,可这已经不少了。

    “叔叔,这太多了,我不能要。”小丫头摇了摇头。

    “拿着,这是叔叔给你的,必须要拿着。”

    “噢!”小丫头低着头把搪瓷盆接了过去。

    “这就对了,来,先把盆放到一边,先吃饭。”方圆对小丫头说。

    “叔叔,我不能在你家吃饭。”小丫头连忙摇头。

    “为什么?”

    “我爷爷说这样不好。”

    听到小丫头这么说,方圆说道:“你爷爷说的没错!这样不好,但你爷爷说的是去别人家,来叔叔家吃饭没问题,而且你爷爷马上也过来。”

    方圆的话,让小丫头眼睛一亮,问道:“叔叔,我爷爷真的会来吗?”

    “当然,叔叔什么时候骗过你。”

    “嗯嗯!”小丫头点头的时候瞄了一眼桌子上的饭菜,口水都流出来了,估计她长这么大,还没有吃过这样的饭菜吧!

    “来,先来个鸡腿吃。”方圆吃炖鸡里捞了一个鸡腿递给小丫头。

    “叔叔,你还没吃呢!”小丫头没有接,而是看着方圆说。

    “叔叔一会再吃,你先吃。”

    小丫头摇了摇头说道:“叔叔不吃我也不能吃。”

    方圆知道,小丫头可能在她心里有自己的规矩,也就没有勉强,把鸡腿放下说道:“行,那就一会一起吃。”

    “嗯!”

    就在这个时候,二姐拉着老支书进来了。

    “你这孩子,你们吃就行了,非拉我过来干嘛?”老支书进来还在对二姐说着。

    “老支书,是我让我二姐去叫您的,就是为了和您喝两个,要不然我一个人喝多没意思。”

    方圆一边说,一边把一瓶凉都老窖给打开了。

    看到方圆打开的酒,老支书说道:“这可是好酒啊!”

    “老支书,既然知道是好酒,咱们爷俩喝点。”

    “喝点。”

    如果说只是吃饭,老支书可能会谦虚一下,但是喝酒,他就不谦虚了。

    何况方圆拿出来的真是好酒,最起码在当地是这样。

    方圆拿过来两个杯子,满满的倒了两杯,放到老支书面前一杯,然后给自己一杯。

    “来老支书,我敬您一个。”

    “浅尝!”老支书端起来说道。

    “您随意。”

    说实话,方圆也是第一次喝这酒,所以也是先浅尝一点。

    还别说,这酒还不错,虽然不能和茅台、五粮液还有杏花村比,但味道还是不错的。

    “来吃菜。”

    “好。”

    方圆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对二姐说道:“姐,你和小丫头吃吧!不用管我们,我们喝点酒。”

    “嗯!你们喝吧!我们吃饭。”

    “好。”

    小丫头这个时候也不客气了,因为她爷爷和方圆已经动筷了,那么她也就可以吃了。

    小丫头拿着一个鸡腿,吭哧吭哧的啃着,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老支书,我再敬您一个,感谢您这么长时间对我二姐的照顾。”

    “别,千万别这么说,说实话,我还真没有怎么照顾你二姐,甚至说这些上山下乡过来的娃。”

    这个方圆当然知道,这倒不是说老支书不想照顾,而是有心无力,还有就是因为工作组的关系。

    当然,就算是没有工作组,他也无法照顾得到,如果说只是一个两个,还有可能,那么多人,他根本就照顾不过来。

    “老支书,别这么说,我二姐既然来到你们村,那就是照顾了。”

    说完方圆喝了一口杯中酒。

    老支书也连忙喝了一口,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菜到没有吃多少,但酒却没有少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两个人也喝的差不多了,饭也吃的差不多了,特别是小丫头,可是没少吃。

    当然,因为她肚子里比较缺油水,所以方淑丽给她夹菜的时候,尽量夹一些比较清淡的。

    因为菜比较多,而且就四个人吃,吃完饭以后,还剩下一大半,方圆给二姐使了个眼色。

    二姐连忙把菜给倒到一个盆里,另外还有半盆饺子,准备给老支书家端去。

    而方圆这时候拿出一个红包,递给了小丫头。

    “来丫头,过年了,叔叔给你压岁钱。”

    “谢谢叔叔。”小丫头这次没有客气。

    可能是过年都收红包吧!所以她就给接了过去。

    “来,还有这些端回去。”方圆把半盆花生瓜子还有糖果递给了她。

    老支书没有说什么,因为方圆给村里的孩子发这些东西的时候他知道,那么这也算是给小丫头发的。

    “走吧!”老支书对小丫头说。

    “嗯!”小丫头点了点头,转过身对方圆喝方淑丽说道:“叔叔,姑姑,我回去了。”

    “好,回去吧!”

    在老支书和小丫头离开以后,方圆对二姐说道:“你给送过去吧!他们家这个时候应该正在吃饭。”

    “嗯!”二姐点了点头,端着两个盆就出去了。

    虽然这算是剩饭,但这个时候,那有什么剩饭不剩饭这一说,只要是吃的,不要说剩饭,什么饭都是好的。

    在二姐给老支书家送饭菜的时候,方圆把桌子给收拾了一下,然后给自己沏了一壶茶。

    今天是除夕夜,按照规矩是要守棉袄的,也就是守夜。

    方圆当然不可能真的守一夜,但是晚睡一会还是可以的。

    再说了,现在夜比较长,如果睡早了,后半夜估计就醒了。

    方圆刚把茶沏好,二姐就回来了,手里还端着几个空盆。

    “送过去了?”

    “嗯!刚开始还不要,让了半天。”

    “来喝点水。”方圆给二姐倒了一杯茶说道。

    “你喝吧!我一会再喝,我先收拾一下。”

    “好吧!”

    就在这个时候,老支书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红包,递给方圆说道:“方圆,你这是干什么?”

    “呃!”方圆愣了一下,问道:“老支书,怎么啦?”

    “方圆,你这红包里多少钱?”

    听到老支书问这个,方圆好像明白了,说道:“老支书,这是我给孩子的压岁钱。”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年初一(求订阅啊!)

    老支书苦笑一下说道:“我知道是压岁钱,可是这也太多了,小孩子,给个一毛两毛就行,这十块钱实在是太多了。”

    “老支书,是这样的,我们就是这样的规矩,三十晚上给压岁钱,都是给这么多,不相信您问我姐。”

    二姐把手里的抹布放下,站起来说道:“是啊!老支书,我小弟说的是真的,我们那都这样。”

    “可是……”

    还没有等老支书说完,方圆就打断他说道:“好了老支书,我这可是给孩子的,孩子既然接着了,那么就是她的了,您也不能拒绝。”

    听到方圆这么说,老支书苦笑一下,感觉到方圆和他就不是一类人。

    “好了老支书,就这样吧!”

    “唉!”老支书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还能说什么。”

    其实不光是小丫头,村里的孩子都有红包,不过别的孩子都是明天给。

    这可是有很大的区别,三十晚上给,这说明是自己家人,等到第二天给,那就是外人了。

    当然数量也就不一样了,方圆准备了一堆红包,全部都是一块的。

    虽然说方圆现在没钱了,但是准备几十个一块的红包还是小菜一碟。

    方圆就算是再没钱,几百块钱还是有的,而且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赚钱。

    等老支书离开以后,二姐很快就把锅碗瓢盆给收拾好了,姐弟俩坐下来喝了一会茶。

    二姐这时候问道:“小弟,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我啊!”方圆挠了挠头说道:“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最起码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好以后。”

    “这边的事情?这边有什么事情?”二姐疑惑的问。

    “这个你以后就知道了,暂时先不告诉你。”

    听到方圆这么说,二姐给了他一个白眼说道:“好吧!”

    方圆不想说,二姐也没有办法。

    一直到十点左右,两个人才回屋休息。

    二姐很喜欢方圆的睡袋,所以方圆就把睡袋让给了二姐,而他自己用羽绒被。

    至于下面铺的,已经不是软草,而是方圆后来带回来的两床被子。

    方圆没有烧炕,不知道怎么回事,过年这两天并不是很冷,甚至说有点暖和。

    除了风沙还是比较大,别的都还不错。

    一夜无话,一觉睡醒已经是早上六点,这个时候,天还很暗,离天亮最起码还有一个小时左右。

    方圆就从炕上坐起来了,然后准备起床,可能方圆起床的动静有点大了,把二姐给吵醒了。

    二姐转过头看着他问道:“小弟,天还没亮你起来干嘛?”

    “姐,今天是大年初一啊!我起来放开门炮。”

    “放开门炮?”二姐愣了一下。

    如果不是方圆说,她差点就忘了,是的!今天大年初一,应该放开门炮的。

    以前在帝都的时候,从半夜开始就有人放炮,现在在这里,都早上了,她还没有听到炮声。

    “行了,时间还早,你在睡会,一会我再去打两桶水,差不多够今天吃的。”

    “嗯!”二姐点了点头,说道:“对了,锅我刷干净了,你把桶里没有用完的水倒锅里和盆里。”

    “知道了。”

    方圆很快就把衣服穿好,然后从屋里出来,来到外间,把门打开,抬头看了一眼天,天上还有很多星星在闪烁。

    在这后世这个时候是看不到的,不要说这个时候,就算是半夜,也不一定能看到星星,除非去偏远的农村地区。

    方圆从空间里摸出一个麻雷子,然后拿出一根香点燃,把引信对上香火,直接扔了出去。

    “轰”的一声巨响,打破了赵家裕的安静。

    虽然说现在已经是早上六点,不能称为夜深人静,但最起码占了一半,人静这一半给占了。

    村里太穷了,不要说鸡,连狗都没有一条,要不然就这一声炮响,估计就该鸡飞狗跳了。

    然后方圆又取出来一个,点燃给扔了出去。

    “轰!”又是一声巨响,很快村里就有了反应。

    因为方圆看到一些窑洞里传出来了灯光,估计是有人起来了。

    方圆没有管这些,大年初一放炮是没有人烦的,无论你怎么放都是一样,那么你一直放下去都不会有人说什么。

    这叫喜庆,过年的喜庆,谁也不会因为你打扰了他的清梦而骂人。

    一会接着一个,一连放了十几个,村里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包括知青点也是一样。

    甚至知青点有人出来了,要知道这些知青可都是从城市里来的,而且很大一部分是从帝都来的。

    他们在帝都的时候,过年的时候也都放炮。

    所以听到放炮声,这些人就起来了,只是没有过来,因为他们和方圆并不熟。

    倒是有一些女孩和二姐熟悉,但是女孩很少放炮。

    这个很少放炮,并不是说女孩子不放炮,她们小的时候甚至比男孩子还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对炮也就不感兴趣了。

    方圆因为还要去打水,所以又放了几个就停了下来,然后进屋拿出一挂一千响的挂鞭。

    这也是大年初一早上放的,本来是在吃饭前放,但是方圆准备提前给放了。

    很快“噼里啪啦”的声音在赵家裕响起,一千响还是不少的,响了差不多有两分钟才响完。

    “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休息了。”方圆对村里人说道。

    “没关系。”

    “没事!”

    大家的声音穿了过来,本来就没关系,如果他们有钱,估计比方圆起来的还早,放的还早。

    听到大家这么说,方圆笑了笑,然后回到了屋里,把自行车推出来,又进屋把两个桶拿出来挂在后座两边。

    摸着黑方圆就出发了,当然,这说的是天黑,并不是说方圆摸黑,因为他带了矿灯。

    没错!就是矿灯,而且是带脑袋上的那种。

    方圆把矿灯往脑袋上一戴,前面的路看的清清楚楚,因为是戴在脑袋上,方圆往什么地方看,灯光就照在什么地方。

    出了村子,方圆往东骑了差不多有二里地,就停了下来,然后把独狼给放了出来。

    “呜……”

    独狼刚放出来就仰头去叫,方圆连忙过去把它的嘴给捂上了。

    “你这家伙,叫什么叫?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还好这里离村子比较远,虽然村里人有可能听到了,但是因为离的远,也不一定能听出声音从什么地方传来的。

    还有就是,独狼刚叫出来就让方圆给拦着了,也可能没有听到。

    听到方圆的话,独狼委屈的低下脑袋。

    狼是爱叫的,特别是对着月亮的时候,现在虽然天快亮了,但是天上还是有月亮的。

    “走,跑远一点,让你好好的叫。”说完方圆骑上了自行车。

    独狼连忙在后面跟着,其实这样也不错,方圆还多了一个保镖。

    又骑了差不多有两公里左右,方圆把自行车停下来,转过头对独狼说道:“行了,叫吧!今天让你叫过瘾。”

    方圆话音刚落,独狼就把脑袋扬起:“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一直叫了差不多有两三分钟,这才停下来。

    方圆过去拍了拍它的脑袋说道:“怎么样?这下叫痛快了吧!”

    独狼用脑袋蹭了蹭方圆的腿,然后就靠在方圆腿上。

    方圆笑了笑,没有搭理它,就这样让它靠着。

    独狼从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方圆,甚至说从小到大唯一见到的人也是方圆,所以它对方圆特别依赖。

    方圆一个动作,一个声音,独狼都能明明白白,说是通人性,不如说它只明白方圆的命令。

    一人一狼又待了一会,眼看着天就要亮了,方圆把独狼送进空间里,然后骑着自行车往回赶。

    刚好到村里,天也完全亮了,不过村里还是没有什么人。

    不知道是又回去睡了,还是在屋里做饭,反正方圆回来的时候没有看到人。

    “小弟,你回来了?”

    方圆提着两个桶进屋,二姐正在做饭,看到方圆回来就问了一句。

    “嗯!”

    方圆都不需要问,就知道二姐早饭做的什么。

    捞面条和饺子,这是帝都那边的规矩,现在虽然不是在帝都了,但是规矩不会变。

    “小弟,你先去洗漱,我这马上就好。”

    “嗯!知道了。”

    方圆把暖瓶从屋里拿出来,这个暖瓶可不是他的保温壶,而是方圆从空间里取出来的。

    方圆出来进去的带个保温壶比较方便,但是二姐在家喝水就没有那么方便了,总不能喝一点烧一点吧。

    所以他拿出一个暖瓶专门给二姐用,烧上一壶水,足够二姐喝一天的,就算是方圆有事出去了也没问题。

    把暖瓶打开,往洗脸盆里倒了一些热水,然后又加点凉的。

    就端着出去洗漱去了。

    而二姐这边,很快就把捞面条做好了,虽然就两个人,只是下了很少一点面,但二姐还是不嫌麻烦给做了。

    方圆端着盆回到屋里,二姐已经把捞面条给端到桌子上。

    “小弟,你先吃,我把饺子下了。”

    “嗯!”方圆把盆放下,端起碗就吃。

    大年初一早上的主食是饺子,捞面条只有一点点,方圆几口就给吃完了,然后把碗放在桌子上准备吃饺子。

    。。。。。。

    ps:大家新年好,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家兴人兴事业兴,祝全天下的父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三百三十三章 拜年、计划(求订阅啊!)

    趁着煮饺子的功夫,二姐也过来把捞面条给吃了。

    刚好这个时候饺子也煮的差不多了,二姐又加了一次凉水,回头对方圆说道:“马上就好。”

    “嗯!”

    很快水又烧开了,二姐连忙把锅掀开,然后把方圆的碗拿过去,给方圆盛了满满一大碗。

    “二姐,你现在包饺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都快赶上大姐了。”方圆一边吃一边说。

    “我就是跟大姐学的。”二姐笑了笑说。

    “也对。”方圆点了点头。

    早上没有剩饺子,刚好够姐弟俩吃的,要知道今天可是大年初一,剩了不好。

    本来方圆是想让二姐对下点,然后给小丫头端过去一些,可是大年初一就让别人吃剩饭,这也说不过去。

    再说了,昨天晚上送过去那么多,以老支书家的情况,绝对不舍得一次就吃完,所以也就算了。

    吃完早饭以后,方圆就从屋里出来了,当然是拜年了。

    大年初一本来就是拜年的时候,当然,一般都是跟长辈拜年。

    这里可没有方圆的长辈,唯一能算得上的,也就老支书了,那也是因为老支书年纪大。

    不过不管是不是长辈,碰到还是要打招呼的。

    “新年好!”刚出来,方圆就碰到一名年轻人,村里的年轻人,连忙抱拳说道。

    抱拳拜年,这在帝都很平常,甚至说很正常,方圆也不知道这边是什么情况。

    不过他还是按照帝都那边的习惯打招呼。

    “新年好!”年轻人愣了一下,不过还是连忙回了一句。

    “新年好!”

    “新年好!”

    “大叔,新年好啊!”

    “新年好!”

    “老人家新年好啊!”

    “新年好!”

    “大姐新年好!”

    “新年好!”

    “阿姨新年好!”

    “新年好!”

    “老奶奶新年好啊!”

    “新年好!”

    一路上,不管碰到谁,方圆都问好,大家也都很给面子,基本上都回了一句。

    刚好这个时候,一个小孩从屋里出来,方圆笑了笑说道:“新年好!给你个红包。”

    方圆拿出一个红包递给小孩,小孩看着方圆,并没有把红包接过去。

    看到这,方圆把红包塞到小孩手里说道:“今年是大年初一,不能不要。”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从屋里出来,一看就是小孩的大人。

    “哎呀!这可使不得。”说完就要把红包从孩子手里拿过来递给方圆。

    这年轻人方圆认识,上次抬工作组去城里治病,其中就有这个年轻人。

    “别,这是给孩子的,可不兴还回来的。”方圆连忙制止年轻人。

    “这……”

    “行了,今天过年,高兴,给孩子一点压岁钱。”

    听到方圆这么说,年轻人点了点头说道:“谢谢!”

    “不客气。”

    刚说完,又有小孩出来了,当然,不是年轻人家的孩子,而是别人家的。

    方圆连忙说道:“来来来,发红包了。”

    方圆这么一说,呼啦就围了过来,方圆满脸微笑,拿出一把红包,每个人都有一个。

    当然,方圆发红包也是有选择性的,只发小孩,也就十二三岁以下的,至于十二三岁以上的,他就不发了。

    别忘了,他自己也是一个孩子,除了个头长的比较高。

    方圆今年已经十五了,身高一米七三左右,不要说在孩子中,就算是在成年人中间也算是高的了。

    这都是因为营养好,好像方圆还从来没有缺过吃的,更不缺油水。

    当然,这说的是八岁以后,八岁以前,方圆连一米都没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营养对身高有多么的重要。

    方圆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发过红包的小孩他基本上都能记住,所以根本不会发重复了。

    当然,这些孩子拿到红包以后也不会再要。

    刚开始发的时候只有几个,后面就越来越多,还好方圆准备的红包足够,等全部发完以后还剩下五六个。

    红包发完了,方圆就来到了老支书家里。

    刚进屋,方圆就抱拳说道:“老支书,新年好!”

    “新年好!新年好!快请坐。”

    等方圆坐下来以后,老支书端出来一个簸箕,里面装着花生瓜子和糖果。

    其实这些花生瓜子和糖果还是方圆给小丫头的。

    所以老支书尴尬的说道:“借花献佛,借花献佛。”

    方圆到是无所谓,抓起一把就吃,然后又把抓到的糖果挑出来递给小丫头。

    “谢谢叔叔!”

    “不客气!”方圆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

    “方圆,你这打算什么时候走?”老支书忽然问了一句。

    “呃!”方圆愣了一下,问道:“怎么啦?我不能在这里待长了吗?”

    “没有没有,我只是问一下。”

    “噢!”方圆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我可能还要待一段时间。”

    “这样啊!”

    “嗯!还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完,我准备做完再离开。”

    方圆没有说要留下来做什么事,老支书也没有问。

    “对了老支书,什么时候开始干活啊?”方圆问道。

    其实他问的是村民和知青什么时候上工,要知道不管是村民还是那些知青,都是需要挣公分的。

    甚至说吃的用的,都是按照公分来,现在看大家吃的用的都一样,这只是刚开始。

    特别是二姐她们这些知青,他们过来的时候天就冷了,也就不需要上工,所以吃的用的,都是上面统一发下来的。

    但是等上工以后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可就不统一了,完全按照你赚的公分给你分伙食。

    一个每天赚十个工分的人,肯定要比挣八个工分的活的更好,同样的,挣八个工分的,要比挣六个的要强。

    这个就要看你干的好不好,当然,女孩子本来就要比男孩子工分要少一些。

    比如一个壮劳力,一天最多十个工分,可是一个女同志,一天最多也就八个,哪怕你不比男的干的少也是一样。

    其实这很正常,因为女同志比男同志干活干的多,毕竟是少数,甚至说是极少数。

    如果真有这样的,那就另算了,比如什么铁娘子称号,女同志如果能评上这个称号,工分一点不比一名壮劳力少。

    当然,别忘了,也不是每个男同志都能拿到十个公分,这十个工分是给那些真正干出活的壮劳力。

    至于那些磨洋工,光干活不出力,还有力气出了,活没有干出来的人,工分同样不多。

    很多甚至还没有女同志的工分高。

    说实话,说到韧劲,大部分男同志都不如女同志,这一点不服不行。

    女同志虽然力气小,但她们有韧劲,一天下来,除了一部分男同志比她们干活多,大部分可能还不如她们。

    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人家一天八公分,那么那些比她们干活还少的男同志能拿多少。

    肯定是少于八分的,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工作组,还是村里,可是都记的清清楚楚。

    毕竟这个上面是要检查的,没有人敢弄虚作假,如果工作组记录的和村里记录的不一样,这问题就大了。

    “大概要到二月份吧!最迟二月中旬,很可能二月初。”老支书想了想说。

    “二月份啊!”

    方圆当然知道老支书说的这个二月是农历,因为如果是阳历的话,现在就是二月份了。

    这样的话,也就一个月时间了,所以方圆也要在一个月内把事情办完,然后离开。

    “嗯!我们村每年都是这样,估计你姐她们也是一样。”老支书点了点头说。

    “好吧!”

    方圆并没有在老支书家待多长时间,差不多待了一个小时左右,方圆就回家了。

    二姐正在屋里看书,看到方圆回来,连忙把书放下。

    “回来了?”

    “嗯!”方圆点了点头,说道:“姐,我刚才问老支书了,他说你们大概二月份就要出工了。”

    “我知道。”二姐点了点头说。

    “你知道?”方圆惊讶的看着二姐。

    “对啊!之前工作组就说过。”

    “这样啊!”

    也是,工作组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怎么可能不说这些,方圆这是瞎操心了。

    “对了小弟,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我啊!我准备等你们上工之前离开。”

    “啊!你怎么走那么晚?”二姐看着方圆问。

    二姐以为方圆陪她过完年就会离开的,没想到会在这里待这么长时间。

    方圆也想早点离开了,但是他不能,因为他知道上山下乡这些青年过的是什么日子。

    别人他不管,但是二姐他必须要管,不但要管,还要帮二姐解除这个后顾之忧。

    只有那样,他才能放心的离开。

    “晚吗?不晚啊!这个时候回帝都也没什么事做。”

    其实方圆本来是想陪二姐过完年就离开的,但是知道这边是什么情况以后,又改变了想法。

    “好吧!这个你自己看着办,不过你最好给家里打个电话说一声,要不然妈该担心了。”

    “嗯!我知道,我准备明天去一趟县城,然后给妈打个电话说一下。”

    “明天?明天邮电局开门吗?”二姐问。

    听到二姐问,方圆挠了挠头,说实话,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

    ps:祝兄弟姐妹们、老铁们、家人们新年快乐!大吉大利!恭喜发财!打赏拿来!

第三百三十四章 熟悉的身影(求订阅啊!)

    因为他来到这个年代以后,还没有在过年的时候去邮电局打过电话。

    “看吧!开门就打,没开门过两天再打。”

    “嗯!”

    在后世,一般过完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基本上这个年就算是过去了。

    接下来几天就是走亲访友,然后该上班的上班,该出门的出门。

    但是在这个年代不一样,这个年代基本上是过完十五才算是把年过完。

    初一的晚上也是很热闹的,但这一切好像和赵家裕没有关系。

    因为整个赵家裕显得特别沉闷,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不放鞭炮也就算了,而且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

    这让方圆感觉到特别没有意思,如果是在帝都,这个时候方圆应该和小胖子,小丫头还有李嫣然在外面放炮玩。

    其实可以理解,赵家裕这里日子都不富裕,你去别人家拜年,人家总要招待你吧!可是用什么招待你。

    如果你再带着孩子去,人家是不是要给你发压岁钱,这就更没有必要了。

    所以还不如不出门,大家都在自己家里,这样省的给别人填麻烦。

    倒是知青点那边挺热闹,这很正常,因为知青都是从城里来的,一起在城里的时候,过年热闹惯了。

    如果过年死气沉沉的,还有点不适应。

    不过也只是穷开心,吃的都没有,有什么好开心的。

    倒是二姐带着一些吃的去了知青点。

    二姐和同宿舍的知青关系还是不错的,虽然有一部分并不是从帝都过来的,但是也在一起住了几个月了。

    对于这个,方圆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人并不是孤单的,总有有几个关系不错的人。

    所以在这一点上,方圆还是很支持姐姐的,不但让二姐带着花生瓜子和糖果过去,另外还带了两只叫花鸡。

    二姐一直到很晚才回来,晚饭都是方圆准备的,这要在家里,二姐估计要挨怪,但是在这里没事,因为老妈不会知道。

    可就算是如此,二姐看到方圆回来也连忙过来帮忙。

    “小弟,你怎么做饭了?怎么不等我回来做?”二姐一边帮忙一边说。

    “没事的二姐,再说了,我这不是也没事吗!”

    “以后不能做了,如果让妈知道你做饭,到时候又怪我。”

    听到二姐这么说,方圆笑了笑说道:“你不说我不说,妈怎么会知道。”

    “这倒也是。”二姐点了点头。

    晚饭还是很丰盛的,四菜一汤,虽然今天是大年初一,但是在方圆这里,年已经过去了。

    再说了,四菜一汤已经是很好的饭菜了,不要说在赵家裕,就算是在城里,也很少有家庭吃这个。

    吃完饭以后,方圆就洗漱一番休息了,因为他明天要去一趟城里。

    留下二姐一个人在收拾。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微微亮,方圆就从家里出发了,连早饭都没有吃。

    二姐倒不担心方圆饿着,因为方圆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吃上饭。

    不过也是,这个年代,只要有钱有票,还真不需要担心吃不上饭。

    方圆先骑着自行车来到公社,然后又往东骑了一段距离,就把自行车收了起来,把吉普车放了出来。

    这里离县城还有十几公里,骑自行车不但太慢,还累,那有开车舒服。

    当然,方圆倒不是怕累,而是被风吹的难受,现在虽然已经不是很冷,但这里的风吹到脸上真的不是很舒服。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走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

    脸上滋滋啦啦的,不疼,但很难受。

    方圆并没有直接开车到县城,而是在离县城还有一段路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然后换上自行车骑着进城,来到城里,大街上还是有不少人的,初二这天,是回娘家的日子。

    大家虽然过的不是很好,但还是大包小包的拿着去过年。

    没有好的,总有赖的,哪怕几包馃子,也是那么回事。

    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好的再加点别的东西,条件不好的这就可以了。

    都是自己家闺女,娘家也不会计较,更不会说什么。

    如果不是不好看,就算是空着手娘家都不说什么。

    本来方圆还以为应该有开门的店铺,可是到了城里才发现,所有的店铺都在关门。

    方圆拍了拍脑袋,就准备离开,本来他以为有开门的店铺,他在这里转一圈,然后带一些东西回去,他说是买的,别人也不会怀疑。

    可是没有开门的,这就麻烦了,如果他就这样带着东西回去,别人肯定怀疑。

    所以方圆准备过几天再说,就在这个时候,方圆发现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站在一处屋山头前。

    这对于干过倒买倒卖的方圆来说,太清楚不过了,没错!这几个人就是干倒买倒卖的人。

    看到这,方圆脸上露出一个笑容,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大概十几分钟后,方圆开着一辆吉普车来到了这里。

    不但如此,吉普车上还拉了不少笼子,每个笼子里都装着鸡和兔子。

    是的!方圆准备换一些东西,最好是票据,当然,方圆不是给自己换,而是给二姐换。

    方圆把吉普车直接停到几个人身边,看到一辆吉普车过来,几个中年人立马就准备跑。

    方圆连忙从车上下来喊道:“等一下,我不是来抓你们的,我也是来换东西。”

    听到方圆这么说,几名中年人有点半信半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干他们这行的还有开吉普车的。

    就他们这个县城,也就县主任才有一辆吉普车,几个副主任还是骑自行车上下班。

    “我说的是真的,再说了,如果真是来抓你们,怎么可能就我一个人。”方圆连忙解释。

    听到方圆这么说,几名中年人对视一眼,好像是这么回事。

    “你真是来卖东西的?”其中一名中年人问。

    “当然,不信你们看。”方圆说完连忙来到吉普车后面,把后面打开,然后从上面拿下来一块牌子。

    牌子上面写道:一只鸡三块钱,一只兔子两块钱。

    方圆这价格说高不高,但是说低也不低,按照市场价来说,一只鸡大概在一块到一块五之间。

    但是别忘了,那些鸡也就二三斤重,可是方圆这鸡一只**九斤,甚至十来斤。

    如果真是论只的话,他这确实不便宜,可是如果论斤,论重量,他这还真不贵。

    兔子虽然重量和鸡差不多,但是兔子要比鸡便宜不少,这个在任何地方都一样。

    当然,这说的只是现在,如果在后世,在一个特别崇尚野味的年代,这野兔可是比鸡贵太多了。

    “你还真是过来买东西啊!”另外一名中年人看了一眼吉普车上的笼子,又看了看牌子说。

    “当然,我骗你们干什么,对我又没有什么好处。”方圆耸了耸肩说道。

    “这倒也是,不过你这价格太高了,虽然说现在正在过年,价格会高一些,但你这个价格绝对没人买。”这名中年人指着木牌说。

    “噢!是吗!”方圆笑了笑,把一个装鸡的笼子车吉普车上提下来,打开,从里面抓出一只鸡。

    当这只鸡被方圆提出来的时候,几名中年人不说话了,甚至很无语。

    因为没有人会把鸡养这么大,把鸡养这么大根本就不划算。

    “几位,我这鸡卖三块钱一只,应该不贵吧?”方圆看着几名中年人问。

    “不贵,绝对不贵,说实话,我都想买了,可惜我到现在还没有开张。”一名中年人摇了摇头说。

    听到中年人这话,方圆眼睛一亮说道:“没关系啊!没有钱有票也可以,我收票。”

    “收票?”中年人好像来了兴趣。

    “对,按照市场价收购,有多少我要多少,当然,我也只用鸡和兔子换。”

    方圆这也是没办法啊!因为他现在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如果真用钱收的话,估计根本就收不了多少。

    “你都收什么票?”中年人过来问。

    “什么票都收,还是那句话,我只能按照市场价收,比如本地粮票,我只给两毛钱一斤。”

    “肉票呢?”

    “肉票我给五毛,最高了。”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说道:“给我换两只**!”

    “可以。”方圆点了点头。

    中年人连忙拿出一把票,从中间挑出一些,递给方圆说道:“你数数。”

    方圆把票接过来看了看,全部是本地粮票,数了一下刚好是三十斤,就把票装起来说道:“刚好,我给你拿鸡。”

    方圆把笼子里的两只鸡抓出来,递给了中年人。

    中年人把鸡接过去愣了一下问道:“你不给我一个笼子装着吗?”

    “不好意思,我这里也没有多少笼子,如果谁要鸡我就给笼子,我下次怎么装啊!”方圆摊了摊手说。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好吧!”

    “小兄弟,我也换一只鸡。”

    “我换两只兔子。”

    “我要两只鸡。”

    也就五六分钟吧!方圆就换出去七只鸡和四只兔子。

    换完以后这些中年人就离开了,方圆还以为他们回家了,没想到不到十分钟,这些中年人又回来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长远打算(求订阅啊!)

    “咦!你们都住在附近吗?”方圆问。

    听到方圆这么说,几名中年人尴尬的笑了笑,其中一人说道:“不是,我们住的离这比较远。”

    中年人的话,让方圆愣了一下,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几名中年人从他这里换鸡和兔子,估计是拿出去卖了。

    也是,卖粮票也是卖,卖鸡也是卖,如果鸡比粮票好卖,当然可以换成鸡去卖。

    这样钱也赚到了,生意也做成了,何乐而不为,这件事就算是搁到方圆身上,他也会这么做。

    而且这对方圆来说也算是好事,比着钱,他更愿意要票。

    如果是别人,可能还会考虑到这票什么时候不在使用,但对于方圆来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这些票据,最起码还要使用十几年,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作废的问题。

    “没关系,只要你们能卖出去,换多少我都给你们换,不过有一点,不要光用粮票给我换,比如说布票、鞋票、衬衣票或者肉票都可以。”

    听到方圆这么说,几名中年人眼睛一亮,其中一名上来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我想我没有必要骗你们,再说了,你们不是已经换过了吗?”

    “对啊!”几名中年人笑了。

    然后就有人拿出票跟方圆换,什么布票、鞋票、肉票都有。

    虽然换一只鸡需要六斤肉票,这显然要比鸡的价值更高,但是有一点别忘了,这只是肉票,想买肉还需要花钱。

    当然,还有人手里没有这么多肉票,只能用别的代替,方圆倒是无所谓。

    他就是干这个的,什么票据什么价位,他可是很清楚的,不但他清楚,几名中年人同样清楚。

    像这样没有欺骗,价格透明的交易,很容易就能达成。

    刚开始的时候人还不是很多,上午九点多的时候,过来的人就多了,知道怎么回事以后,不到二十分钟,方圆拉过来的五十只鸡和五十只兔子就换光了。

    是的!是换光的,不是卖光的,方圆打着牌子是卖,可是最后连一只也没有卖出去。

    已经空了,方圆也只能离开,还别说,今天还真是没少换票,而且大部分都是布票、肉票、鞋票、火柴票、肥皂票、粮票、点心票、糖果票等等。

    这些东西对于方圆没有什么用,因为这些都是本地票据,可以说离开这里就不能用了。

    但是对于二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些可都是她最需要的东西。

    “兄弟,什么时候还过来?”一名中年人过来问道。

    这里和帝都差不多,像做这种倒买倒卖的人,基本上都是中年人,这个比例占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暂时还不知道,反正弄到我就过来,到时候多准备点票就行了。”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也是很无奈,因为他刚才过来晚了,一只鸡也没有换到。

    “那好吧!什么时候过来,给我留几只兔子。”

    “呃!”方圆愣了一下,看着中年人。

    中年人摸了摸鼻子说道:“没错!我想给自己家换点,看看能不能养。”

    其实说到养,方圆要比中年人更早想到,他过来的时候就想着能不能让二姐养点兔子或者鸡什么的。

    但是看到有驻村工作组,方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要说二姐只是一名知青,就算是村民养,被工作组知道了也不得了。

    “可以,回头我给你留几只。”如果有可能,方圆还真不介意大家养这些东西。

    不要说养兔子,就算是养鸡方圆也支持,甚至会给他找一些比较好的种鸡。

    要知道如果弄好了,这玩意可是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东西。

    方圆没能力帮助大家,但还是希望大家能自己富裕起来。

    但是方圆也知道,想养鸡养兔子并没有那么容易,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村里有没有知青,可是都有驻村工作组的。

    这些人好事不干,坏事做尽,这也是方圆不喜欢他们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试试还是可以的,万一可以呢!就算是不行,最多也就损失几只兔子。

    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行,如果村子挨着山或者树林,还是可以养的,大不了在山里养,偷着养。

    从鸽子市离开以后,方圆并没有直接离开县城,而是找了一个饭馆吃点东西。

    方圆现在有肉票了,所以要了两个菜,又要了一碗素面,之所以还是要素面,是因为两个菜其中就有一个肉菜。

    吃完饭以后,方圆开车离开了县城,在县城外转了一圈,方圆又开车回到了城里。

    不过这个时候,吉普车里又装满了鸡和兔子。

    现在是过年期间,红袖标还没有上班,可以说这个时候是最安全的时候。

    如果能趁着这几天,把二姐以后需要的东西全部给准备好,那就更好了。

    方圆的到来,很快就被人围了起来,上午没有换到的,全部跑了过来。

    “小兄弟,你上午答应给我留几只兔子,你没忘吧?”

    “没有没有,这个怎么会忘,这样,我先给你换。”方圆对中年人说。

    “谢谢!”

    “不客气。”方圆说完从吉普车上提下来两个笼子,先从一个笼子里抓出一只兔子。

    “这是一只公的,我这给你挑三只母兔。”方圆说完把手里的兔子递给了中年人。

    “谢谢!”可是道完谢中年人有点为难了,因为他没有东西装兔子。

    方圆当然看出来了,从吉普车上拿出一个麻袋说道:“用这个装吧!而且别人也看不出来。”

    看到方圆拿出来的麻袋,中年人眼睛一亮,说道:“小兄弟,你想的真周到。”

    中年人说完连忙把麻袋接过去,然后打开,让方圆把兔子放进去。

    接下来方圆又找了几个笼子,给找到三只母兔,如果是吃,什么都一样,但是养的话,一只公兔和三只母兔刚好。

    “小兄弟,给你票,你数一下。”

    方圆把票接过来,因为四只兔子要八块钱,需要不少的票,所以中年人给方圆的票也特别的杂。

    可以说什么票都有,但是再杂的票,也是有价值的,方圆接过来数了一下,然后一计算。

    “大叔,多了一点,给您!”

    方圆把多余出来的两包火柴票递还给中年人。

    这是两包,不是两盒,如果是两盒就算了,但是两包火柴票有点多。

    虽然这玩意不值钱,两包也不过两毛钱左右,但这火柴票是不论价格的。

    “不用了,也不值什么钱。”中年人连忙推辞说。

    他之所以多给一点,其实就是因为他给的票太杂,有点不好意思。

    看别人跟方圆换,基本上都是一种,最多也就两种或者三种,而他一下子拿出来十几种,感觉到很不好意思。

    方圆其实无所谓,他是什么票都行,甚至说重数越多越好,因为那样他手里的票就更齐全。

    但是中年人不知道啊!他就感觉到自己给的票太杂。

    “别,大叔,这可不行,我做生意就这样,绝对不占别人一点便宜,只要把价格谈好,那么就可以了。”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点了点头,把票接过去说道:“好吧!”

    “小兄弟,给我也来几只兔子,我也要一公三母。”看到方圆交易完了,另外一名中年人说。

    估计他也看出来之前的中年人要干什么了,所以他也准备换回去试试。

    “可以,我这就给您找。”

    这有什么说的,不管谁要,他都给,特别是想养的。

    很快方圆把四只兔子挑好了,同样是给他装在麻袋里。

    把票收了,方圆问道:“还有人要母兔没有?没有的话我就开始换了。”

    问完以后,没有听到有人回答,方圆说道:“好了,现在可以随便换了。”

    “我要两只鸡,都要公鸡。”

    “可以。”

    “我要一只母鸡。”

    “我要……”

    可能是因为人多吧!这五十只鸡和五十只兔子,比上午换的要快很多。

    总共不到半小时,就全部换完了,方圆也是很无奈啊!

    谁让吉普车太小呢!他倒是想用卡车,但是目标太大。

    还有就是,能换个几天,差不多就可以把二姐需要的东西全部换够,既然这样,就没有必要用卡车了。

    一天一百只鸡和一百只兔子,按照价值计算,一百只鸡就是三百块,一百只兔子两百块,一天就是价值五百块钱的票,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只需要四天,甚至说最多四天,换到的票足够二姐用十年。

    当然,方圆也不可能让二姐在这里待十年,再过几年,到时候会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

    以方圆和老支书的关系,估计第一个名额就会落到二姐头上。

    这也是为什么方圆来到这里以后,就和老支书走那么近的原因,凭着这个关系,二姐就能早点回去。

    当然,这件事暂时方圆不会和二姐说,最起码暂时还是不要知道的好,要不然很可能会节外生枝。

    方圆做事比较稳妥,在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确定下来之前,方圆是绝对不会走漏风声。

    。。。。。。

    ps:今天是新年第二天了,求一下月票啊!

第三百三十六章 懂事的小丫头

    方圆把东西收拾一下,然后把吉普车后面给关上,然后就开车离开了这里。

    这次方圆没有再停留,直接开车离开了县城,一直快到公社的时候,方圆才把车停下来。

    这个时候,走亲戚的也已经回家了,所以路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可就算是这样,方圆还是把车开到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才给收起来。

    当然,自行车也被他取了出来,骑上自行车就往赵家裕赶。

    自行车虽然没有吉普车快,但还是要比走路快的多,半个多小时后,方圆回到了赵家裕,而这个时候,还不到四点。

    “小弟,你怎么回来这么晚?”看到方圆推着自行车进来,二姐连忙过来问。

    “有点事耽误了。”

    “这样啊!那你给妈打电话了吗?”

    方圆摇了摇头说道:“没有,邮电局没有开门。”

    “没开门!”二姐皱了皱眉头。

    “嗯!估计要等到初六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或者说对于农民来说,要过了十五才算是过完年,但是对于职工来说,过完初五就算是过完年。

    因为不管是工厂,或者说机关,初六基本上全部都上班了,甚至有一些地方上班更早。

    “好吧!”二姐点了点头,问道:“对了,你中午吃饭了吗?我给你做点。”

    “不用了姐,我中午吃过了。”

    “嗯!”

    二姐没有问方圆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因为她知道,方圆如果愿意说,根本不需要她问,如果方圆不想说,她问了也是白问。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方圆奇怪的往门口看了一眼,不明白这个时候谁会过来敲门。

    二姐连忙跑过去把门打开,原来是小丫头在敲门。

    “姑姑,我给你送盆过来。”小丫头端着一个搪瓷盆。

    “快进来。”二姐连忙对小丫头说。

    “不用了姑姑。”

    方圆走过去,拉着小丫头说道:“进来吧!叔叔这里可是有好吃的。”

    小丫头怎么可能有方圆的力气大,直接就被方圆给拉进了屋里。

    二姐把门关上,虽然说大白天关门感觉到有点怪怪的,但是没有办法。

    这里的风太大,而且风一吹,到处刮的都是黄土。

    还真应了后世的一首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姐,这盆不是都拿回来了吗?”来到屋里以后,方圆问。

    “这是中午刚拿过去的,我以为你中午会回来吃饭,所以就做着你的了,谁知道你没有回来。”

    “这样啊!”

    说完方圆对小丫头说道:“把盆给叔叔吧!”

    “嗯!”小丫头连忙把盆递给了方圆。

    “姐,你给丫头拿点吃的。”

    “好。”

    二姐进屋端着一个盘子出来,这可不是吃饭的盘子,而是装东西用的陶瓷盘,比较大的那种。

    上面有花生瓜子还有糖果,二姐把陶瓷盘放在桌子上,对小丫头说道:“吃吧!想吃什么吃什么。”

    小丫头并没有吃,而是先看了方圆一眼。

    这丫头懂事的让人心疼,要知道她才三岁啊!而且还是因为刚过完年。

    “丫头,你看我干嘛?想吃什么就吃啊!叔叔家里的东西你都可以吃。”

    听到方圆这么说,小丫头笑了笑,这才抓了几个瓜子嗑起来。

    方圆也坐了下来,同样捏了几个瓜子嗑,一边嗑一边问道:“你今天没有走亲戚吗?”

    今天可是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一般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

    “去了,吃完饭就回来了。”小丫头说道。

    “噢!那你姥姥姥爷有没有给你发压岁钱?”

    “嗯!”小丫头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说,老支书家的条件要比普通人家好,最起码在别人眼里是这样。

    而且有一个当支书的亲家,说出去也比较有面子,特别是在这个年代。

    二姐这时候看了一眼手表说道:“时间不早了,我去做饭。”

    “好。”

    二姐戴的手表,还是她来这里之前方圆给她买的,为了就是看时间比较方便。

    二姐跟宝贝似的,可以说除了洗澡,别的时候都戴着,哪怕是睡觉也一样。

    “丫头,晚上就在叔叔家吃饭,让姑姑给你做好吃的。”方圆对小丫头说。

    “不用了叔叔,我回家吃。”小丫头连忙摇头。

    “没事,你爷爷那边我会说,是叔叔让你留下来的,不是你自己要留下来的。”方圆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说。

    “可是我爷爷说,不能在别人家吃饭。”

    方圆又在小丫头脑袋上揉了揉说道:“你爷爷说的是别人家,可叔叔家不是别人家。”

    几句话,方圆就把小丫头给绕迷糊了,小丫头虽然懂事,但她毕竟只是个三岁的孩子。

    听到方圆和小丫头的对话,二姐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二姐做饭很快,不到一个小时,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做好了,而这个时候,才刚五点半不到。

    还是四菜一汤,菜是两荤两素,汤是鸡蛋汤。

    主食是馒头,二姐把饭菜端上来,方圆过去倒了点热水在盆里,又加了一点凉水,对小丫头说道:“过来,叔叔给你洗下手。”

    要知道,在这里洗手是件很奢侈的事,没办法,缺水,但这在方圆家根本就不存在。

    方圆每天刷牙洗脸,不知道要用多少水,而且每隔几天还会烧水洗一次澡。

    这次小丫头很听话,连忙站起来跑到方圆身边蹲下来。

    本来方圆是想放洗脸架上的,但是小丫头太矮了,根本就够不到,所以方圆只能把洗脸盆放到了地上。

    “来,先洗把脸。”

    小丫头的脸高原红反应很严重,这不光是因为这边风大,还有就是不经常洗脸。

    当然,更是因为没有护肤品,就像二姐似的,方圆刚过来的时候,二姐的脸也和小丫头差不多。

    虽然没有小丫头这么严重,但看着也挺厉害。

    可是经过这几天每天早中晚都洗脸,又用了方圆带过来的护肤品,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这地方比较干燥,风又大,洗脸最好要洗透,方圆给小丫头差不多洗了有一分钟,这才结束。

    本来挺干净的水,在小丫头洗完脸以后变的有点黑了。

    方圆摇了摇头说道:“去让姑姑给你抹点香香。”

    “来丫头。”二姐对小丫头伸出手。

    小丫头连忙过去拉着,然后两个人去了屋里。

    方圆把水倒了,又倒了一些水放盆里,给自己把手和脸洗洗。

    很快二姐带着小丫头出来了,小丫头一直摸着自己的脸,然后再闻闻手。

    “我是丫头,你闻什么呢?”

    “姑姑的香香真的很香。”小丫头天真的说道。

    “香吧!下次还想抹的话,就过来找姑姑。”方圆说。

    “嗯嗯!”

    这玩意虽然宝贝,但是对方圆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在别人眼里,这玩意是好东西,甚至说是很难见到的东西,其实就是雪花膏而已。

    县城百货商场就有卖的,不过买这玩意需要票,而且价格也不便宜。

    “好了,过来吃饭吧!”方圆对小丫头招了招手。

    经过在几天的接触,小丫头对方圆已经熟悉了。

    而且小孩子是最敏感的,她可以感觉出来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甚至是不是真心都可以感觉出来。

    方圆对小丫头绝对是真心,虽然他有点特意,或者说特别对待老支书,但是对小丫头绝对是真心。

    这么说吧,就算是没有老支书,方圆也会这样。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接触,方圆是因为特意对老支书,才接触到小丫头。

    从这一点上来说,还是因为老支书,可是方圆又绝对是真心对待。

    听上去可能很矛盾,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等小丫头坐下以后,方圆拿了一个小碗放在她面前。

    不管怎么说,她也只是一个孩子,筷子用的还不是很顺,虽然吃饭没问题,但是夹菜还差了点。

    “来丫头,叔叔给你夹个鸡腿。”方圆把一个鸡大腿夹到小丫头面前的碗里。

    “谢谢叔叔。”

    “不客气!”方圆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说道:“吃吧!”

    “嗯!”

    就在方圆他们吃到一半的时候,敲门声再次响起。

    二姐连忙站起来过去把门打开,老支书站在外面。

    “淑丽,雯雯是不是在这里?”

    雯雯是小丫头的名字,说实话,光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老支书绝对算是个文化人。

    要知道这个时候,很少有人会起出这样比较特别的名字。

    就比如村里那些孩子的名字,什么狗蛋、石头、狗剩、大花等等,一听就让人感觉到满满的乡土味。

    “在,正在吃饭呢!”二姐连忙点头说。

    “这孩子,怎么在这里吃上了?”

    “老支书,进来一起吃点,另外我再陪您喝两盅。”

    “不用了,你们吃吧!我回去了。”老支书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刚好这个时候方圆出来,还没有等老支书的步子跨出去,方圆一把就拉着了他,然后直接把他拽进了屋里。

    老支书虽然力气大,但是跟方圆比可是差了很多,所以直接就被方圆给拽进了屋里。

    “方圆,你这是干嘛?”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二姐宿舍的女孩

    “老支书,这不是刚好赶上吗!赶不上就算了,刚好赶上吃饭,如果就这样让您走了,我成了什么人了。”

    方圆说完就把老支书给按坐在凳子上了。

    小丫头正在啃着鸡腿,看到爷爷进来,连忙把鸡腿放在她面前的碗里。

    “方圆,不是我不留下,家里也已经做好饭。”

    “那没事啊!让阿姨她们自己吃,咱们爷俩喝两盅。”

    “丫头,你怎么不吃了?”二姐拿了一副碗筷过来,看到小丫头把鸡腿放下了,就问了一句。

    “这……”

    “行了,别这那了,喝酒。”方圆说完给老支书倒了一杯。

    “二姐,你和丫头你们两个吃吧!我和老支书喝两杯。”

    “嗯!”二姐点了点头。

    “来老支书,我敬你一个。”方圆把杯子举起来说。

    “好吧!”老支书苦笑着摇了摇头,还是把杯子端了起来。

    虽然只是炖了半只鸡,但方圆拿回来的鸡比较大,半只鸡也差不多有四斤重,这说的是杀好以后。

    再说了,四个菜,鸡只是一个而已,另外还有一个是红烧兔肉,同样是半只。

    主要是人少,一次半只就够,哪怕加上老支书和小丫头也吃不完。

    “方圆,天天在你家蹭饭,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以后,老支书说。

    老支书这是有点醉了,要不然他绝对不会直接说出来。

    因为平时他会记在心里,不管怎么说,他是这个村的支书,说出来会感觉到没面子。

    可这又是事实。

    “老支书,您这话说的,什么叫天天蹭饭?这是我拉您过来的,您不愿意在这吃,是我硬拉的。”

    “你这小子。”老支书摇了摇头。

    “来您吃菜。”看着老支书喝的差不多了,方圆就没有再让他酒,而是让他多吃点菜。

    方圆喝酒就是这样,从来不劝酒,能喝多少喝多少。

    “对了老支书,你们村能不能养鸡和兔子啊?我能想办法给你们弄点。”方圆这时候小声的问了一句。

    听到方圆这么说,老支书连忙把手指放到嘴边“嘘”了一声说道:“方圆,这件事以后不要再提。”

    “呃!”方圆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我知道了。”

    “唉!”老支书叹了一口气说道:“之前村里养了一些,在工作组过来以后,就开始……,后来大家都偷着养,可是又被知青给找出来偷吃了,说实话,这还要感谢他们,要不然……”

    老支书摇了摇头,并没有把话说完,虽然如此,方圆也知道他要说什么。

    因为老支书说的已经很明显,被知青偷吃了还感谢他们,这还不够明显吗?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被知青给偷吃了,估计很多村民都会倒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工作组不会干什么好事。

    “好吧!唉!可惜了。”方圆叹了一口气说。

    “没办法。”老支书摇了摇头。

    方圆也是很无奈,但是他知道,老支书这样做是对的,要不然各种帽子就扣下来了,就算是老支书也顶不住。

    别看他是支书,但是在工作组那些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毕竟人家是公社派过来的,直接和公社革委会对接。

    不过这对于方圆来说无所谓,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这个地方到处都是黄土坡,不要说山,就连树林都很少。

    往北倒是有一座山,但离村子太远,如果村子是在山边上,方圆有一百种办法让村民养上这些东西。

    别看那座山不是很大,一般人根本就不敢进去,因为山里有狼。

    老子吃了点东西,就带着小丫头离开了,小丫头是吃美了。

    “二姐,我去洗漱休息了,明天还要去城里。”

    听到方圆说明天还要去城里,二姐愣了一下问道:“邮电局不是不开门吗?你又去城里干嘛?”

    “我有点别的事要办。”

    “噢!好吧!你去休息吧!”

    在方圆进去以后,二姐就开始收拾,二姐现在也没什么事,每天除了休息就是做饭吃饭。

    其实二姐倒是想进县城转转,但是有规定,知青不能离开村子,所以她也只能想想。

    之所以有这个规定,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发生过知青逃跑的事情,所以就有了这条规定。

    对于这件事,方圆也没有办法。

    就在方圆刚洗漱完躺下,就听到有人敲门,方圆听了一下,原来是几个女知青过来找二姐。

    不用说,这几个女知青应该是和二姐一个宿舍的。

    “快进来。”

    “你弟弟不在吗?”一名女知青进来以后问。

    “我弟睡觉了,他明天要进城。”

    “噢!”

    “快过来坐,我给你们拿瓜子。”方淑丽让几个女孩子坐下来以后说道。

    “谢谢!”

    “你们几个怎么来了?”方淑丽把装花生瓜子的陶瓷盘放在桌子上问。

    “我们睡不着,就过来看看。”其中一个女孩说。

    “方淑丽,你住这里真好,每天还能自己做饭吃。”女孩羡慕的说。

    “谁让你没有一个有本事的弟弟呢!”另外一个女孩开玩笑的说。

    “你们以为我愿意啊!说实话,我真不希望我弟弟来这里。”方淑丽无奈的说。

    “为什么?”女孩不明白的问。

    “不为什么,反正我弟弟就不应该来这里,这里也不是他应该来的。”方淑丽摇了摇头说。

    “这……”

    几个女孩听到方淑丽这话,都陷入了沉默。

    她们也不傻,方淑丽怎么一说,她们好像有点明白怎么回事了。

    “行了,不说这个了,反正不想让他来,他也来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方淑丽笑了笑说。

    “也对。”

    然后几个女孩子开始聊天了,方圆当然不能偷听女孩子聊天了。

    不知不觉中,方圆就睡着了,也不知道几个女孩什么时候离开的,更不知道二姐是什么时候休息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方圆起来洗漱一番,然后骑上自行车就离开了。

    还是和昨天一样,过了公社一段距离以后,方圆把自行车换成了吉普车,然后拉着一车鸡和兔子去了县城的鸽子市。

    姑且叫这里为鸽子市吧!其实这里和帝都的鸽子市区别很大,叫小集市也差不多。

    毕竟在帝都的话,鸽子市很少会在城里,就算是有,也是在特别偏僻的地方。

    可是这里不同,这里所在的地方特别热闹,应该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人流量最多的地方。

    这也在帝都,根本不可能,哪怕是过年也不行。

    这也是方圆为什么称这里为小集市的原因。

    最让方圆不可思议的是,那么多人明目张胆的倒买倒卖,竟然没有人过来查。

    要知道哪怕是过年,那些红袖标也有不少在街上转悠。

    估计这个小集市属于那种默许的吧!要不然根本就说不通。

    方圆来的比较早,小集市上并没有几个人。

    方圆看到有妇女提着篮子,里面装的是一些干货,有木耳,有蘑菇什么的。

    另外还有人篮子里装的辣椒,鸡蛋等等。

    这应该是县城附近村民过来赶个早集,把带来的东西卖了,看看能不能买点别的,或者是换一些自己家需要的。

    方圆把车停好,从车上下来,把吉普车后面打开,把牌子从车上拿下来靠在吉普车上。

    方圆的到来,在小集市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主要现在过来的这些人不是做倒买倒卖的。

    她们没有见过方圆,就在这时候,那名提着一篮子干货的妇女走了过来。

    “小兄弟,你这鸡和兔子是卖的?”

    “对。”方圆笑了笑说。

    “怎么卖的?”

    牌子在旁边放着,这名妇女还问这么卖的,不用说,她这是不认识字。

    “我这鸡和兔子都比较大,鸡三块钱一只,兔子两块。”

    “这么贵?”妇女惊讶的看了一眼方圆,又看了看自己篮子里的干货,摇了摇头就准备离开。

    “这位大婶,您是想要什么?”

    “不了不了,我买不起。”妇女摇了摇头说。

    “没关系,其实您可以用这些干货换。”方圆指了指她提的那些木耳和蘑菇。

    对于别人来说,这木耳和蘑菇可能不值什么钱,但是对于方圆来说,这可是好东西啊!

    “这不值钱。”妇女看了一眼篮子里的干货说。

    “怎么不值钱,这样吧,这些干货我给你换两只兔子,一公一母。”

    听到方圆这么说,妇女眼睛一亮问道:“真的?”

    “当然,我想我没有必要骗你。”

    妇女这一篮子干货,最起码也有七八斤,如果卖的话,确实值不了多少钱,但是方圆对这玩意却比较感兴趣。

    平时肉吃多了,改改口味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平时吃肉的时候里面也没有东西放,如果有这东西,随便放点,那就不一样了。

    “怎么样?换不?”

    “换,当然换。”妇女连忙点头。

    其实方圆知道,妇女是想养,这也是他为什么要给她换的原因之一。

    “那就换吧!”方圆提下来一个兔笼,把里面的兔子拿出来看了看。

    给这名中年妇女挑了一公一母两只兔子。

第三百三十八章 方圆要打井

    “谢谢!”

    “不客气!”方圆笑了笑。

    其实方圆现在要的就是物资,不管是什么都行,当然,如果是票更好,没有票像这种干货也是一样,因为这玩意可以放很长时间。

    以后就算是他离开了,二姐也可以吃,当然,就中年妇女这点,那是不够的。

    “小同志,我这能换吗?”又一名妇女挎着篮子过来问。

    方圆看了一眼,里面有蘑菇、木耳和辣椒,点了点头说道:“可以换,不过你这个少了点,我只能给你换只鸡。”

    “可以可以,我要一只母鸡。”这名中年妇女连忙点头。

    “嗯!”方圆拿出一直母鸡递给她,然后把她篮子里的东西倒进一个麻袋里。

    这个时候,方圆也没有时间挑挑捡捡了,全部给倒进了一起,等回去以后再说吧!

    “我这能换什么?”这时候一名老奶奶挎着一个竹筐过来。

    竹筐要比篮子大的多,方圆把上面的一块布掀开看了看,然后问道:“老奶奶,您想换什么?”

    “我想换点钱,然后再换两只鸡,不知道可不可以?”

    方圆把老奶奶手里的竹筐接过来提了一下,说道:“我给您两只鸡,另外再给您四块钱,您看怎么样?”

    说实话,这种干货并不便宜,如果在帝都的话,这一斤干货并不比一斤肉便宜多少。

    要知道就算是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也只发少量的干货票。

    所以方圆其实并没有多给什么,或者说他给的价格很合理,只不过是按照帝都那边的价格。

    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方圆不缺鸡和兔子,如果把静止空间储藏室里的鸡和兔子取出来,估计整个空间填满都装不下。

    所以他就没有必要把价格定那么高,特别是换这些干货的时候。

    有换的就有卖的,不管怎么说,半个小时左右,方圆换或者买了三大麻袋。

    这么多干货,绝对够吃很长时间了。

    而这个时候,小集市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倒买倒卖的,来买东西的,还有来卖东西的。

    而这个时候,方圆这里也变的热闹起来。

    一直到初五这天,方圆每天都是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不管是票还是别的东西,方圆可是都卖少换。

    不但如此,方圆还卖了一些,算是补足了这几天的花销。

    价值两千来块钱的票据和物资,已经足够二姐用的了,所以方圆也就没有再继续。

    现在是过年,可能比较松,万一上班以后严了呢!所以方圆也不行惹麻烦。

    初六这天,邮电局终于开门了,方圆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电话是大姐接的,没办法,因为他本来就是打到供销社。

    从大姐口中知道了家里的情况,方圆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师父现在还在家里,并没有回城里,而且听大姐的语气,师父还会继续住下去,这也让方圆放心不少。

    这样的话,方圆就可以把这边弄好再回去。

    打完电话以后,方圆骑着自行车又去小集市那边溜了一圈,今天的小集市人就没有那么多了,甚至都不到前几天的五分之一。

    看来他猜想的没错!过年期间比较松,但是现在过完年了,估计就紧了很多,要不然不会少那么多人。

    特别是之前那些搞倒买倒卖的人,方圆几乎都没有看到。

    是的!现在小集市上的人,大部分是来卖东西和来买东西的,说白了就是以物换物。

    当然,如果换不了也可以进行交易,看到这个情况,方圆直接就离开了。

    他可不想被人认出来。

    离开小集市以后,方圆并没有回去,不但没有回去,还去小旅馆开了一间房住下来了。

    方圆出来之前就已经和二姐说了,他这次要出来两三天,至于出来干什么,他没有说。

    当然,在出来之前,他把水给打满了,还准备了足够的东西给二姐。

    再说了,他只是出来三天,没有必要准备什么,只要水足够就行。

    来到房间里,方圆就把门给关上了,然后给插上。

    接下来方圆就躺到了床上,进入空间。

    方圆之所以要出来几天,就是要造一些东西,一些打井用的东西。

    方圆没有接触过这些,但是他见过别人打井,所以他想造一套打井用的设备。

    当然,是那种比较简单的,用人工的那种,他倒是想造用机器的,一是没有机器,二是他也不会造。

    没办法,只能用土办法了,很快,一根一根的钢管被他弄了出来,钢管并不是很粗,直径也就三个厘米左右。

    之所以造这么细,是因为细了会轻一些。

    没办法啊!要知道这可是打的很深,要打一百米这样。

    其实直径三厘米也不细了,这样的管子,一米也有一公斤半了。

    就按一公斤半计算,一百米就是一百五十公斤,就算是成年人,估计也需要三四个人。

    这说的还是壮劳力,而且是在吃饱饭的情况下,如果饿的站都站不稳,你还指望他能抬起来。

    这样的管子,方圆一共造了一百二十根,每根管子一米一,两头各有一个五公分左右长的螺丝扣。

    所以就算是除去这个,这管子也是一米长,一百二十根管子,就是一百二十米,方圆这是担心一百米还没有水。

    把管子弄好以后,方圆又造了一个三角支架,这个支架是用三根五米长的粗钢管做的。

    在顶端有一个滑轮,这个打井的时候需要。

    弄完这些,方圆又造了一个实心的钻头,说是钻头,还不如说是一根铁棍,然后有一个圆尖头。

    当然,在另一头还是一个螺丝扣,这样的话就可以和那些钢管连在一起。

    弄完这些东西,方圆也是累的够呛,毕竟这玩意他只是见过,所以造的时候,还要进行尝试。

    万一要是断了,那可就麻烦了,毕竟这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节一节的接到一起。

    所以就算是方圆也不敢保证它不会断,这样的话,就需要造的更结实。

    为了这个,方圆光在空间里做实验就做了两天,各种金属的组合,终于让他弄出一种比较坚硬的合金。

    在空间里做实验,对于方圆来说不能太简单了,因为什么东西都是一个念头。

    最后弄出来的这种合金,就这一根钢管,弄支撑起两顿重的冲击力。

    虽然没办法和后世那种超级合金比,但是在这个年代,这绝对可以算得是最坚硬的合金之一了。

    而且在做实验的时候,方圆还给记录了下来,好像以后还可以交给研究所使用。

    本来说要出来三天的,但是方圆一直到第四天才回去。

    可能是累坏了吧!

    不过方圆这次不是骑自行车回去,而是开着一辆卡车回去的。

    一辆卡车来到赵家裕,这对于这个贫困的村庄来说,绝对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当看到开车的人是谁的时候,那就更不用说了。

    方圆也是没办法啊!那些管子他倒是可以用自行车一点一点的驮回去,可是那个四五米高的架子呢!

    不要说自行车,就算是用吉普车也没办法弄回去啊!所以他只能用卡车。

    方圆直接把卡车开到他住的那两间窑洞门口。

    而这个时候,全村人都出来了,甚至还有一部分知青也跑了过来。

    当看到方圆从车上下来,老支书上来问道:“方圆,这卡车是……”

    “老支书,这是我从兰州那边借过来的。”

    “从兰州……还是借过来的?”老支书惊讶的看着方圆。

    他虽然感觉到方圆不是一般人,但怎么也没想到,方圆这么的不一般。

    竟然连卡车都能借过来,要知道方圆可不是从兰州过来的,而是从帝都。

    “对,不但如此,我还借了一套打井设备,准备在村里打一口井。”

    “什么?你……你是说打井?”老支书吃惊的看着方圆。

    如果说刚才是惊讶,那么现在就是震惊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方圆出去这几天,竟然是要给村里打井。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赵家裕可是要出名了,而且是出大名。

    “对,您看,设备就在车上,不过可能需要一些人。”方圆挠了挠头说。

    “方圆,如果你真要给村里打井,不要说人,你需要什么我都答应你。”

    听到老支书这么说,方圆笑了笑说道:“老支书,我什么都不需要,就需要几个人,当然,最好都是壮劳力。”

    “没问题,这样,我把人都叫过来,你随便挑怎么样?”

    “那感情好!”

    老支书还真是雷厉风行,不到十分钟,就把村里的壮劳力给召集到了一起。

    可是看到这些所谓的壮劳力,方圆眉头一皱,这也叫壮劳力,一个个面黄肌瘦的。

    除了老支书的儿子胜利稍微好了一点,别的真不能称为壮劳力。

    “方圆,怎么啦?”看到方圆皱眉头,老支书问。

    “老支书,我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会做饭的。”

    “没问题,这样,我儿媳妇做饭不错,我让她给你们做饭。”

    “好,还有我姐。”

    。。。。。。

    ps:求月票了,谢谢!么么哒!

第三百三十九章 千呼万唤(求订阅啊!)

    “可以。”老支书点了点头说道:“这样,我给你姐算工分,一天十个公分,到时候我亲自给报上去。”

    “老支书,这个就不用了。”方圆笑了笑说。

    一点工分,方圆还不放在眼里,因为他想的更多,方圆为什么要打井啊!

    当然是为了他姐,如果记上工分的话,那么性质就不一样了。

    “怎么啦?”

    “没事。”

    “好吧!”

    卡车的到来,还有打井的消息,让这个平静的村子彻底给打破了宁静。

    在老支书的发号施令下,卡车上的东西很快就给卸了下来。

    在方圆的指挥下,很快架子就支了起来,就在方圆现在住的窑洞外面。

    是的!方圆准备把井打在这里,架子支好以后,方圆把钻头拿了过来,上面加了两根钢管。

    这样的话,连钻头就三米长,然后用卡扣扣着最上面一根管,然后绑上绳子,从上面的滑轮穿过。

    方圆拿起钻头,加上上面的两根管,差不多有二十斤左右。

    方圆拉了一下绳子,把钻头给吊起来,然后一松手,钻头带着两根管直接扎在地上。

    就这一下,就扎了差不多有半尺深,然后方圆又给拉起来,又松手,这次没有扎那么深。

    连第一次扎的,大概有七寸左右,这很正常,第一次肯定要深一些。

    就这样,一次一次的扎下去,不到一个小时,已经有两米多深了。

    而这个时候,方圆停了下来,在上面又加了一根管,把卡扣又往上挪了一下,然后继续扎。

    “方圆,来我试试。”老支书的儿子胜利过来说。

    “嗯!”方圆把绳子给了胜利。

    看着挺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而且这只是刚开始,越往下面越不容易。

    但是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罗马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一天过去了,已经打了七米深。

    两天过去了,已经打了十一米深,方圆挑出来的几个人轮流拉和放。

    这两天,几个人也是吃的好睡的好啊!

    方圆提供的粮食,怎么可能吃不好。

    转眼间过去了十天,已经打了三十二米,这土办法虽然不错,但是很需要时间。

    三十二米,就是差不多五十公斤,再加上钻头差不多二十公斤,这就是近七十公斤。

    虽然上面用的是滑轮,但是现在每次拉的时候,最少都需要两个人。

    而且速度也越来越慢了,一次一次的扎下去,近七十公斤的重量,一次也只能扎下去两三公分。

    这说明什么,说明下面的土质比较硬,不过还好,下面没有岩石,要不然就坏了。

    别看打了这么深,如果真有岩石的话,立马就要换地方。

    因为这种土办法根本不可能打穿岩石层,除了换地方打,没有别的选择。

    前十天打了三十二米,接下来十天打了二十四米,再接下来十天打了十五米。

    也就是说,一个月过去了,才打了七十一米,这个速度,真的让方圆无话可说。

    太慢了,因为按照方圆的计算,一个月绝对能打好。

    其实方圆算错了一点,那就是下面越重,拉的速度也就越慢,就比如现在,七十多米的管子就一百一十公斤左右。

    再加上钻头,四个人拉都有点吃力,速度怎么可能快了。

    不过村子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现在已经是好几班倒了,而且一班六个人。

    当然,这都是老支书安排的人,因为人太多,老支书还担心方圆这边粮食供应不上,就让家家户户捐粮。

    本来方圆想制止的,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毕竟他拿出太多的粮食,会让人怀疑。

    再这中间,方圆出去了一趟,再回来的时候,拉回来一个老鳖盖压井。

    之所以叫老鳖盖,是因为看上去就像一只老鳖。

    这和家庭用的普通压井不一样,出水量大,当然,这是方圆根据后世见过的那种老鳖盖压井造出来的。

    没办法啊!这么深的井,普通压井根本不可能吸上来水,也只有这样的压井才可以。

    在后世,在没有潜水泵、自吸泵和喷灌机之前,老百姓浇地用的都是这种老鳖盖压井。

    这玩意吸力大,就算是一百米也没有问题,当然,这么深需要的力气也大。

    不过压井就是杠杆原理,把压井把弄长一点,就不是问题了。

    而且这种老鳖盖压井出水量大,根本不需要担心压出来的水不够用的。

    当然,这里面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水,没水的话,再好的压井也没用。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打出水,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打出水,用什么办法都能把水弄出来。

    转眼间又过去了二十多天,本来应该出工了,可是老支书留下来一些人。

    老支书也是豁出去了,宁愿不赚工分,也要把水打出来,可是现在已经打了百米深了。

    方圆让人把管子给取出来,把钻头去掉,然后光把管子放进去,趴在管子上吸了一下,吸出来的是气。

    “老支书,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百米就有水吗?”方圆转过头看着老支书问。

    “是啊!之前有人来看过,说这个地方百米就可以打出水。”老支书也皱了皱眉头。

    “谁看的?”

    “省城的一个专家。”

    “专家?”

    听到专家,方圆就头疼,作为一名后世过来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专家的话根本不能信。

    当然,或许这个年代的专家会好一些,但是现在已经打了百米了,不,应该说是一百零一米,因为钻头还有一米呢!

    “怎么啦方圆?”

    “没事,再打打看吧!”

    然后用滑轮吊着,把管子一节一节的去掉,最后把钻头装上,又给接上。

    转眼间又过去了几天,往下面又打了四五米,加上之前的,已经一百零六米。

    这下连老支书都坐不住了,一百零六米是什么概念,按照三米一层楼计算,一百零六米就相当于三十五层高的楼房。

    方圆现在也是一脑门黑线啊!

    “方圆,现在怎么办?”老支书问。

    方圆笑了笑,咬咬牙说道:“继续打,反正已经打这么深了,大不了把管子全部用完。”

    “好吧!”老支书点了点头,然后对村民说道:“继续打。”

    转眼间又过去了十天,这十天的时间,又打了七米左右,这就一百一十三米了。

    就在方圆和老支书准备放弃的时候,刚装上没有多大一会的管子,呲溜一下到底了。

    “这是什么情况?”方圆连忙跑过去。

    不要说方圆,老支书也是一样,两个人连忙来到管子这边。

    “快,再装上一节管子。”方圆说道。

    听到方圆这么说,柱子连忙拿过来一节管子给拧上,然后把卡扣往上挪了一下。

    “拉起来试试。”方圆说。

    几名村民连忙给拉了起来,然后松手,噗呲,一节管子又到底了。

    “还接管子,多接几根。”方圆头也不回的说。

    柱子连忙把剩下的几根管子都给抱了过来,然后一根一根的接上去。

    这次更轻松了,根本不需要拉起来,接上管子以后,只要一松开自动就下去了。

    看到这,方圆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应该是一条暗河,要不然管子根本不可能这么轻松就下去。

    “快,都给接上。”

    在几个人接管子的时候,方圆叫过来几个人,把老鳖盖压井给抬了过去。

    “怎么样?到底没有?”

    听到方圆这么说,胜利摇了摇头说道:“好像没有。”

    一百二十米的管子啊!再加上钻头一米,那就是一百二十一米,竟然没到底。

    不过这个时候,方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说道:“把管子给取出来。”

    “好!”

    几名村民答应一声,然后一节一节的把管子退出来,没办法,下面有钻头把管子给堵着了,就算是有水也没用。

    一百二十节管子可不是那么好取的,还好方圆让他们三节取一次。

    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两个多小时后,管子全部取了出来。

    当看到下面几节管子的时候,方圆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这几节管子上面明显有泥。

    是的,就是泥,但是这个泥和别的泥不一样,别的泥是干的,而这泥是湿的。

    “快,把管子接上再放下去,记住,要给拧紧。”

    把最后一节放进去的时候,方圆没有让大家把卡扣给取下来,不但如此,还另外加了一个更大的卡扣。

    这样的话,就把管子给固定上了,然后方圆让人把老鳖盖压井抬过来,然后给架好。

    老鳖盖压井下面同样是螺丝扣,方圆拿出一把管钳,用螺母给上的严丝合缝。

    不过这和下面的管子不一样,下面的管子是一批造出来的,可以说只要拧紧不会跑一点气。

    但是老鳖盖压井不一样,不是一批造出来的,所以方圆又给加了几套保险。

    弄好这些以后,方圆对屋里喊道:“二姐,把水提出来。”

    老鳖盖压井现在只是简单的固定一下,等弄压出水以后,就给彻底的固定起来。

    这老鳖盖压井虽然出水多,但是需要的引水也不少。

第三百四十章 打完收工(求订阅啊!)

    “我去提。”胜利说完就跑了过去。

    还没有等胜利跑到门口,二姐已经提着一个桶出来了。

    “我来吧!”

    “不用,我自己来。”二姐说。

    “胜利哥,屋里还有一桶,你也给提出来。”

    这两个桶是方圆自己做的,形状就跟军用那种扁油桶差不多。

    “好!”

    很快两桶水提了过来,方圆从旁边拿过来一根钢管,这是特意给老鳖盖压井准备的把。

    弄好以后方圆试了一下,压着还挺轻松,就对胜利说道:“加引水。”

    “好。”

    胜利把桶提起来,开始往老鳖盖压井里加水。

    老鳖盖压井下面有一个大包,可以存下不少水,这也是出水量大的原因之一。

    空压的时候比较轻松,但是加上水以后就不是了,立马变的重了很多,还好压井把比较长。

    方圆往后退了两步,瞬间就轻松了。

    “再加水。”

    “噗嗤!噗嗤!”

    “出水了,出水了。”有人喊着。

    确实是出水了,不过出的都是泥水,就是特别浑的那种。

    这都很正常,毕竟是刚打的井,只要出水就没有问题。

    看到出水了,很多妇女连忙跑回家拿着桶盆过来要接水。

    方圆连忙说道:“别接,这水太浑了,一会出清水再接。”

    可是这些妇女根本就不管,一个接一个的去接。

    老支书过来说道:“算了,别管她们了,让她们接吧!”

    水对于赵家裕来说太稀罕了,她们不愿意浪费一点,哪怕是浑水也是一样,因为她们去背回来的水,还不如这个。

    “好吧!”

    方圆一连压了半个小时左右,村里所有能装水的东西都用上了,也全部都装满了。

    而这个时候,水已经没有那么浑了,变的有点清亮了。

    “方圆,我来吧!”柱子摩拳擦掌的走过来。

    “行,你来。”方圆把压井把交给柱子。

    知青点那边现在没有人,因为他们都去上工去了,唯一一个没有去的就是二姐。

    不知道怎么回事,知青点上工的时候,那些工作组的人并没有过来叫二姐。

    当然,不光是工作组,村里大部分人也都上工去了,包括一些年轻妇女,留下来的这些,是老支书给留下来打井的。

    几个人一直压,轮班的压,从开始的浑水,一直到清凌凌的水。

    村里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妇女就比较忙活了,刚开始接浑水,看着水清点以后又把浑水倒了,现在把之前看着比较清的水也给倒了,直接接清水。

    甚至有些人直接喝了一口哭了,这个方圆可以理解,这么多年了,终于不需要再去背水吃。

    而且是直接就可以喝的水,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以前就算是把水背回来,还要放十几二十个小时。

    因为要把水澄清以后才能使用,每次把水用完,桶低都有一层厚厚的泥土。

    现在好了,以后再也不缺水用了,甚至说想用多少用多少。

    “老支书,我想跟您商量个事。”方圆这时候对老支书说。

    “方圆,有什么话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绝对二话不说。”老支书拍着胸口说道。

    方圆对赵家裕做的贡献太大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他这个支书贡献还要大的多。

    “是这样的,这井弄好以后,总要有人管理,您看……”

    虽然方圆没有把话说完,但是老支书已经明白他要说什么。

    “方圆,我这里当然没问题,主要还是看工作组那边,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去跟他们交涉。”

    “哈哈哈!那就好!”

    其实老支书的担心都是多余,因为有了这口井,不但是对赵家裕,对知青点也是同样的重要。

    甚至说比对村民更重要,村民这边,只需要家里上了年纪的人去背水就行,年轻的可以去挣工分。

    可是知青点不一样啊!他们只能自己去背,包括工作组也是一样。

    他们只是管理,吃水还是需要自己去想办法。

    当天晚上,老支书带着工作组的人来到方圆住的地方。

    当然,就一个人,是工作组组长,也是公社新派过来的。

    三十多岁,给方圆的第一印象还不错,最起码这两三个月一来,没看到他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自从开始上工以后,他每天都带着工作组的人和知青还有村民上工。

    “您好!”方圆伸出手。

    “您好!”这名组长也连忙伸出手跟方圆握了一下。

    二姐这时候倒了几杯茶过来,放在桌子上。

    “请坐。”

    坐下来以后,方圆看着这名组长说道:“我想老支书已经和您说过了吧?”

    “是的,这个我完全同意,方淑丽同志不需要上工,只要把这口井管理好就行,我给她按十分工分记工。”

    “这倒不需要,只要不让她上工就行,至于吃的用的,这个我来解决,但是有一点,我希望我二姐可以自由活动。”

    “当然,这个没问题。”组长连忙点头说道。

    “组长,我说的这个自由活动不是在村里,而是她可以去公社或者县城。”

    “啊!这个……”工作组组长为难的看着方圆。

    知青不能离开村子,这是上面规定的,说实话,他还真不敢开这个头。

    “组长,您也不用为难,之所以不让知青离开村子,不就是怕知青跑吗!这个在我姐这里根本不存在。”

    知青为什么要跑,不就是因为吃不了这个苦。

    可是这在方淑丽这里根本不存在,第一,她不需要上工,那么也就没有什么苦。

    第二,她不缺吃的,如果允许她去公社或者去城里,那么吃的就更不成问题。

    至于说记工分,这个对她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当然,记了也不错,最起码可以分到一些粮食,就算是她自己不吃,也可以给别人。

    二姐她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因为是冬天,没有工可以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可以上工了,以后吃的东西就要靠工分来换取。

    村民是这样,知青同样是如此,这个谁也没办法,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修渠铺路。

    反正有的是活,一直到入冬,才算是有时间休息。

    “这个我暂时不能答应您,不过我可以把这件事报上去,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嗯!我等您的消息。”

    “好,我明天就回公社一趟。”工作组组长点了点头说。

    第二天下午,工作组组长和老支书一起来到了方圆住的地方。

    刚看到方圆,工作组组长就笑着说道:“方圆,你的要求上面已经答应,你放心,只要不违背原则,就按您说的办。”

    “哈哈哈!那就好!这个您放心,我姐绝对不会跑。”

    “嗯!”

    就这样,方圆把二姐算是安排妥当了,不需要住在知青宿舍,不需要上工。

    每天还拿着高工分,至于住的地方,当然是方圆现在住的这里。

    要知道这里不管是条件还是环境,都要比知青点好很多。

    最重要的是,住在这里可以单独开火,不需要像别的知青似的吃大锅饭。

    而这个时候,方圆的这一颗心也算是放了下来,哪怕他现在离开都可以。

    不过方圆并没有着急离开,不是他不想,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井虽然打好了,但是还没有彻底完成,他要把整个井给封死,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坏。

    第二天,方圆让人把东西装到卡车上,然后开车离开了。

    其实他就是去把东西给收起来,然后在城里转了一圈,休息了几天。

    当方圆再次回来的时候,是开着一辆吉普车回来的。

    吉普车上装了一些粮食,还有水泥,本来他想弄点沙子的,但不需要,因为赵家裕附近就有沙子。

    回来以后,方圆先把粮食给二姐搬进去,然后把水泥卸下来。

    “方圆,这玩意你从什么地方弄的?”老支书看着方圆问。

    别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但是老支书知道啊!不光是因为袋子上写的有字,主要是他知道这玩意是什么。

    别人就算是认识上面的字,也可能不知道水泥是干什么用的,这很正常,因为赵家裕不需要这玩意。

    “从兰州那边买的,不多,就这几袋,刚好可以把井给封着。”

    “唉!早知道你能买到这玩意,就让你多买几袋回来了。”老支书摇了摇头说。

    “呃!”方圆愣了一下,看着老支书问道:“老支书,您要这个干什么?”

    “我有用。”老支书没有说做什么用。

    方圆也没有再问,说道:“好像县城也可以买,这样吧老支书,如果您需要,回头我去县城给您买几袋。”

    “不用了,回头再说吧。”

    听到老支书这么说,方圆只能点头说道:“那好吧!如果您需要,就告诉我一声。”

    “嗯!”

    然后方圆又和老支书说了一下需要沙子的事情,老支书二话没说,直接叫人去弄沙子去了。

    不过赵家裕附近的沙子都是那种细沙,而且是特别细的那种,所以方圆还要进行筛选。

    如果是别人,肯定是用筛子这种笨办法,但方圆不是,趁着晚上的时候,他把这些沙子收进了空间里。

第三百四十一章 归根结底(求订阅啊!)

    当再次把沙子取出来的时候,那些细的跟灰尘似的都挑出去了,而留下来的已经相当于中沙。

    这完全可以使用了。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方圆就起来把沙子水泥给和了一下。

    刚和好,老支书从屋里出来了,看到方圆在和水泥,连忙走了过来。

    “方圆,你怎么干起来了?一会我叫别人来干。”

    “没事,反正我也没有什么事。”

    “这样,我帮你吧!”老支书说完就过来拿着铁锹帮忙。

    方圆本来想说不用的,可是老支书已经干上了,也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有了老支书的帮忙,是快了很多,方圆只是沏出一个台子,把老鳖盖压井给包起来,所以很简单。

    用了不到一个小时,方圆和老支书两个人就给沏好了,刚好水泥也用的干干净净。

    “不错,这样的话就不容易散架,而且还可以防止有东西掉下去。”

    虽然水井的孔很小,但是还是有可能掉下去东西的,比如老鼠什么的。

    那样的话就把水给污染了,现在这样多好,直接给沏起来了,根本不可能有东西再掉下去。

    最重要的是,也不需要担心时间长了架子会散架。

    “老支书,这台子刚沏好,这两天您找人看一下,暂时先把压水。”

    “嗯!我知道,现在每家每户家里都有足够的水,两天不压水也没问题。”

    听到老支书这么说,方圆点了点头。

    “好了方圆,时间不早了,我去工地上看一下。”

    老支书说的这个工地,可不是后世说的那种工地,而是村民和知青上工的地方,同样叫工地。

    “好的老支书,您去吧!”

    在老支书离开以后,方圆回到了屋里,二姐正在看书,看到方圆进来,把书放下问道:“小弟,你饿不饿?我给你做点吃的。”

    “姐,做饭先不着急,你跟我进来一下。”方圆说完就进了卧室。

    来到卧室以后,方圆把鞋脱了,然后上了炕,在炕的一头有一个木柜子,是用来装衣服被子什么的。

    在木柜子的最上面,有一个小箱子,这是方圆准备的,小箱子上有一把锁。

    方圆拿出钥匙把锁打开,对刚进来的二姐说道:“姐,这是我给你准备的。”

    说完把小箱子推到二姐面前。

    “这是什么?”二姐疑惑的看着方圆问。

    “打开看看。”

    听到方圆这么说,二姐把箱子往自己跟前拉了一下,疑惑的给打开了。

    当看到箱子里是什么的时候,二姐惊讶的捂着了嘴巴,她怕自己喊出来。

    因为这箱子里竟然是各种各样的票据,而且还都是本地票据。

    “小弟,这……这些……”

    “二姐,这些都是我给你准备的,而且我已经和工作组组长还有老支书说好了,以后你可以出村去公社或者县城。”

    “啊!小弟,你说的是真的?”二姐有点不可思议的看着方圆。

    “对,不过二姐,你去公社或者县城的时候,可不能一个人去,要跟着村里人一起去。”

    “嗯!我知道,我不会一个人出去的。”

    “还有,如果你有急事,或者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没有人去,那你就去找老支书,让老支书给你安排人一起去。”

    虽然方圆给二姐要了一个特权,但方圆也不希望二姐一个人出去,毕竟外面并不安全。

    要知道二姐出去可是买东西啊!而且她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现在大家最需要的东西。

    “嗯!”二姐点了点头。

    “还有,如果是老支书安排人和你一起去,那么人家就没办法上工,所以这个你要给补出来,这里面的粮票,足够你用十年,你肯定是用不完的,所以不需要担心。”

    “我知道了。”二姐再次点了点头,然后看着方圆问道:“你这是要离开了吗?”

    “呃!”方圆愣了一下,挠了挠头说道:“二姐,我已经出来好几个月了,现在必须要回去了。”

    听到方圆这么说,二姐点了点头说道:“是啊!都好几个月了,你是应该回去了。”

    “二姐,你放心,你现在可以去县城了,如果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我几天就能赶过来。”

    说实话,二姐这边方圆还真不需要太担心,现在有了这个压井,二姐就相当于有了一份工作。

    钱不钱,粮不粮的都无所谓,因为方圆准备的足够。

    只要不吃苦受累就行,先不说方圆再次给二姐准备的这些票据,就二姐之前带的那些全国粮票也够她用几年。

    当然,如果加上这次准备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二姐也不一定能待那么长时间,再过个两三年,工农兵大学就会开课,到时候就会有推荐名额。

    别人方圆不敢说,但这第一个名额绝对是二姐的,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老支书和方圆的关系。

    “好!”

    当天晚上,村民和知青下工回来,老支书当然也回来了,方圆过去把老支书请到家里。

    不但是老支书,还有工作组组长,胜利以及柱子,当然,也不能少了小丫头。

    方圆让二姐做了几个好菜,方圆也拿出了两瓶茅台好酒。

    其实这茅台酒方圆已经拿回来好几天了,一直在屋里放着,就是为了今天。

    “方圆,听说你要走了?”柱子过来以后第一句话就问这个。

    不过方圆确实要离开了,所以他也没有隐瞒,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我打算明天早上就离开。”

    “啊!这么快?”柱子惊讶的看着方圆。

    “行了,先不说这个了,快坐下来喝茶,饭菜一会就好。”

    “嗯!”

    等柱子坐下,人也就齐了,方圆给柱子把茶倒好,说道:“明天我就要走了,我二姐就拜托了。”

    “方圆,这话就不用说了,你放心,不管是你还是你二姐,都是我们赵家裕的大恩人。”老支书说。

    方圆当然知道老支书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老支书说的是门外那口压井。

    这压井虽然是方圆打的,可是不要忘了,方圆为什么打这个压井,还不是因为他二姐。

    这么说吧,如果他二姐不来赵家裕,方圆认识赵家裕的是啊!更不可能在赵家裕打这口压井。

    所以归根结底,这口压井最大的功臣其实是方淑丽。

    “是啊方圆,你放心,只要我在赵家裕当一天组长,那么你二姐这里你尽管放心。”工作组组长也跟方圆保证着。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方圆发现这位组长和之前的组长不一样,他好像是真正干事的人。

    说实话,方圆刚开始想的是让二姐在这里养鸡养兔子,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虽然二姐养这些东西这位组长也不会说什么,甚至会帮二姐进行掩盖。

    可越是这样,越不能养,要知道这件事万一被人举报了,估计这位组长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可以保护二姐的工作组组长,方圆可不希望他出什么事,万一再来一个比较拧紧的家伙,到时候又麻烦。

    “方圆,你放心,以后你二姐这里有什么事,就交给我和柱子,我们保证不会让你二姐累着。”胜利拍着胸口说。

    “谢谢!那就麻烦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柱子说。

    “好,矫情的话我也不说,总之一切都拜托了。”

    “方圆,可以开饭了吗?”二姐这时候进来问。

    “可以。”方圆点头说。

    “那我去端菜。”二姐说完出去了。

    方圆连忙把茶具收拾一下说道:“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再喝茶聊天。”

    首先二姐先端进来一盆炖鸡,这可不是小盆,而是大盆,没办法,鸡太大,用小盆根本就装不完。

    “炖鸡好了,你们先吃着。”

    方圆家就一个锅,菜虽然不少,但是并不能一下子都做好,需要一个一个的做。

    不过没关系啊!光这一只鸡,也够大家吃半天的。

    方圆从炕头的柜子里拿出两瓶茅台,直接放到了桌子上。

    老支书和胜利还有柱子看着倒没有什么反应,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但是工作组组长看到这两瓶茅台,直接就愣着了,然后惊讶的看了方圆一眼。

    茅台他没有喝过,但是他见过,而且也知道茅台的价格。

    现在全国都已经实施高价商品,其中就有茅台,县城百货大楼里,这一瓶茅台可是要卖十几块钱,差不多相当于他半个月的工资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县城就没有茅台酒票,可是那些票根本就不可能到他一个工作组组长的手里。

    全县有多少个村,就有多少个工作组,这个数量,最起码有上千个。

    所以他一个工作组组长算个屁啊!他想要喝茅台,唯一的办法就是高价买。

    当然,他是不会买的,开玩笑,一个月买两瓶茅台,他一个月就白干了,别忘了他还要养家糊口。

    “方圆,你这酒……”工作组组长看着酒说。

    “噢!别人送的。”方圆还以为他认出了这是部队专供,所以随口说了一句。

    “送……送的?”工作组组长惊讶的看着方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比较好。

第三百四十二章 离别是思念的苦

    其实他并没有看到上面专供两个字,这个时候,他只被上面茅台两个字给吸引了。

    不过当听到方圆说是别人送的,还是让他很无语。

    因为他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会送方圆茅台,同时也感觉到自己好像做对了。

    像方圆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得罪的,同样的,方淑丽也不能得罪。

    或许人家方淑丽来这里上山下乡,是自己要来锻炼的。

    这个他还真猜对了,方淑丽确实是自己申请要来的,他没有猜对的是,方圆家并不是什么特殊家庭。

    当然,这是被方圆给误导了,实在是方圆太大方了,而且能力大,本事大。

    前一段时间开来一辆卡车,这又开来一辆吉普车,要知道整个县也只有县革委会主任有一辆吉普车啊!

    虽然方圆一直说这车是从别人那里借过来的,但是什么样的家庭,可以随随便便就去借一辆只有主任才能开上的吉普车。

    这中间就让人遐想了,工作组组长也不例外,不用说,借给方圆车的人,肯定职务要比主任高。

    要不然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借出去一辆吉普车,那么一句话就能把车借出来的方圆是什么身份。

    就算是方圆没有什么身份,那么也一定是他家里有身份,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

    方圆不知道,他说是借的,比他说是自己的更让人多想,要不然不知道他还会不会这么说。

    这里知道方圆底细的,也只有二姐方淑丽一个人,不过她更不会说,因为没有必要。

    在二姐眼里,方圆说是借的,更容易让人接受。

    当然,这辆吉普车方淑丽是认识的,因为这辆吉普车方圆已经开了好几年了。

    现在出现在这里,方淑丽还以为是方圆开过来的,之前没有开过来,估计是在什么地方放着。

    “来,不说了,喝酒。”方圆把酒打开,然后给每人倒了一杯。

    方圆这里没有酒盅,所以在他这里喝酒只能用杯子。

    当然,方圆没有给倒满,因为这一杯就可以装半斤,如果倒满的话,这两瓶茅台全部打开,都不够。

    不过这也不少了,一杯一两多,谁也不可能一口闷。

    喝酒讲究个细水长流,上来就一杯一杯的干,那不是喝酒,而是找醉。

    大家都是浅尝即止,然后开始吃菜,炖鸡还没有吃一半,二姐又端上来一份红烧肉。

    看到红烧肉,除了老支书和方圆,不管是工作组组长还是胜利,或者说是柱子,眼睛都是一亮。

    因为他们都贫这个,至于老支书,他是在方圆家吃过好几次了,已经没有那么贫。

    “来,尝尝这个,我二姐做红烧肉,可是得到我大姐的真传。”方圆说道。

    “方圆,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是你二姐来我们这里,而不是你大姐,按照规定,不是应该大的先来吗?”工作组组长这时候问了一句。

    他就是负责知青的,当然知道这个政策,所以才会这么问。

    “我二姐傻呗!她是自己申请过来的。”

    “呃!”工作组组长愣了一下,心想:果然如此。

    之前他一直怀疑方淑丽是自己要来的,现在终于在方圆这里得到了验证。

    “行了,不说了,喝酒。”

    “好,喝酒。”

    五个人你一口我一口,一直喝了一个多小时,两瓶茅台也快见底了。

    这里面除了方圆和老支书还有工作组组长酒量好一点,胜利和柱子酒量真是令人堪忧。

    两个人喝了不到二两的时候,一个个就开始有点大舌头了,喝到三两的时候,人就已经醉了。

    还好两个人酒品还不错,虽然喝多了,但是不吵不闹,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吃菜。

    当然,方圆也没有劝他们酒,完全没有必要,今天大家高兴,喝高兴就行,没必要非要把他们两个人给喝倒。

    所以接下来就是方圆和老支书,还有工作组组长三个人喝。

    老支书的酒量稍微又差了点,他喝的有四两左右,也就是说,方圆和工作组组长两个人都喝了差不多有半斤。

    半斤酒对于方圆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如果他愿意,再喝一斤也跟玩似的。

    可是他不能喝了,因为工作组组长也喝的差不多了。

    所以接下来就是吃饭,酒可以少喝,但是饭一定要多吃,不但要多吃,还要吃饱。

    从头到尾二姐没有进来,估计她给自己留菜了,今天一共做了四个菜,四个都是硬菜。

    炖鸡一个,红烧肉一个,红烧兔肉一个,另外还有一个炖排骨,可以说一个比一个硬。

    没办法,现在没有青菜,县城都没有卖的,方圆能有什么办法。

    吃饱喝足以后,方圆其中把老支书送回去,至于工作组组长和胜利他们两个,方圆没有管他们。

    因为他们是年轻人,根本不需要方圆送。

    方圆把老支书送到家以后就回去了,而这个时候,二姐已经收拾好。

    这一夜,方圆没有睡,一直躺在床上和二姐聊天。

    明天他就要离开了,当然想和二姐多说几句话,当然,另外还有一些事要安排。

    这里是黄土高原,并不是不长庄稼,之所以收成不会,不是因为土地,而是因为没有水。

    所以方圆安排二姐,没事的时候可以在前面开一块菜地,不是卖,而是自己吃。

    反正她也没有什么事,伺候一块菜地还是没问题的。

    如果伺候的好,不要说自己吃,很多邻居也能沾光。

    这就是方圆和别人的不同,如果是别人,有那么多票据,估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躺在屋里享受。

    这么说吧!如果是方圆在这里,那么用不了几年,他会把这里变成世外桃源。

    当然,这说的是不违反政策的情况下,按照现在这种情况,他虽然不能把这里变成世外桃源,但是改变一下当地的生活条件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种菜,绝对是其中一种,不管干什么,首先就要想到吃,因为吃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吃是多么的重要。

    当然,这也可能因为方圆是个吃货,所以他到什么地方,首先想到的就是吃。

    “二姐,柜子里我给你买了好多书,除了种菜,没事的时候多看看书,这对你没有坏处。”

    方圆给二姐留的那些书,可不是什么小说,都是一些学习资料,还有就是文学、诗歌散文集什么的。

    一部分是方圆从帝都带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方圆从县城买的。

    有一点,绝对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书,这个可是一个大问题。

    要知道很多知青因为这个,可是没少受教育,方圆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嗯!我知道的,没事的时候我会看。”

    “还是那句话,注意安全。”

    “知道了,这句话你都说了八百遍了。”二姐苦笑着说。

    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方淑丽也是很无奈,明明自己是姐姐,可是在自己这个弟弟面前,好像她才是小的那个。

    时间一分分过去,不知道姐弟俩聊了多少,天还是亮了,不过是蒙蒙亮。

    方圆告别了二姐,没有惊动任何人,开车离开了赵家裕。

    这里可能是他第一次来,也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如果事情顺利,这里他是不会再来了。

    看着方圆开车离开,方淑丽眼睛红红的,如果不是不想让弟弟难受的离开,估计她早就哭出来了。

    弟弟来到这里,在这里待那么长时间,都是为了什么,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一直到看不见方圆的车,方淑丽这才回到屋里,把门关上大哭一场。

    其实方圆也是一样,不过他要比方淑丽坚强,虽然同样眼睛红红的,但是方圆没有哭。

    也就几年而已,而且他这次过来也帮二姐把路给铺好了,只要按照他铺的这条路走,那么二姐很快就可以回去。

    不但如此,二姐以后还会有一个好的前程。

    因为方圆出发的比较早,到了公社的时候,街面上还没有什么人。

    这次方圆没有坐公交车,而是自己开车去往兰州。

    来的时候不知道路,所以他才坐长途车,现在已经知道路,那么就没有必要坐长途车了。

    主要是方圆嫌长途车跑的太慢,而且还动不动停下来休息。

    还是自己开车舒服,不累的时候可以开快一些,累的时候停下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几百公里的路程,来的时候坐了两天的长途车,现在回去,才用了一天。

    而且这个一天说的还是一个白天,当天晚上十点多,方圆就到了兰州这里。

    方圆先去买了一张火车票,其实他根本不需要买这么早,什么时候坐车再买也不迟。

    因为他要买的火车票,是不可能没有票的,方圆之所以这么早买,是想知道几点发车。

    拿到车票以后,方圆看了一眼,是明天上午九点四十五分。

    方圆把车票收起来,然后把吉普车开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又把吉普车给收了起来。

    现在离发车时间还有十来个小时,方圆不可能在火车站里等这么长时间。

    这不,他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了下来。

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是港湾!温馨而惬意

    方圆之所以选择酒店,而没有选择小旅馆,是因为他想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

    这一段时间在赵家裕,虽然也能经常洗上澡,但是洗的都不痛快,因为没有条件。

    这马上就要上火车了,而且要坐好几天的火车,当然要洗一个痛快的热水澡,然后舒舒服服睡一觉。

    说实话,方圆对住的地方要求不高,只要有个能躺下来睡觉的地方就行。

    当然,方圆之所以选择酒店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火车站附近的小旅馆比较乱。

    来到房间里,方圆先进卫生间看了一眼,还算是干净。

    然后就把衣服给脱了,进去好好的洗了一下,用浴巾把身体和头发擦干,方圆直接扑倒在床上。

    当然,方圆并没有直接睡,而是进入空间给自己弄了一些吃的,这一路上,方圆风餐露宿的,还真是累坏了。

    也是,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怎么可能不累。

    吃完东西以后,方圆就睡了,这一觉直接睡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

    离发车还有两个小时多一点,方圆就起床了,先去把房退了,方圆来到了外面。

    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来了一趟兰州,如果不吃一顿拉面,这么着也说不过去。

    还有就是,方圆要带一些本地的土特产回去,当然,这是不需要票的情况下,如果需要票才能买,那么方圆就没有办法了。

    如果说待个几天,那么他还可以想想办法,但是现在只有两个小时左右了,就算是想办法也来不及了。

    离酒店不远就有一个拉面馆,方圆进去了,来到柜台前说道:“给我来一碗拉面,都需要什么票?”

    “粮票就行。”

    “不需要肉票吗?”方圆疑惑的问。

    “不用,肉是另外加的,比如加一毛钱或者两毛钱。”

    “呃!”方圆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也是,这里是火车站附近,如果要肉票的话,生意肯定不会好了。

    因为大部分来吃饭的人都是路过,路过的人,怎么可能有当地的肉票。

    要知道全国性的票,在吃这方面,就只有粮票。

    如果要肉票,肯定会让一部分人没办法吃。

    不要肉票,并不代表就赚了,因为加肉的价格会很高,估计一毛钱的肉也就几片,两毛钱会多一点。

    要知道一毛钱买肉的话,如果有肉票差不多可以买二两了,但是这里也就多几片肉而已。

    “给我加五毛钱的。”

    没办法,谁让方圆不差钱呢!如果不是怕一块钱的肉太多,失去了拉面的味道,方圆还准备加一块钱的呢!

    “好的!一共五毛五分钱,另外加四两粮票。”

    “给你。”方圆把粮票和钱递过去。

    也就是说,如果方圆不加五毛钱的肉,那么这一碗拉面也就四两粮票和五分钱。

    这个价格还真是不贵,甚至说比着帝都还便宜不少,当然,现在在帝都是吃不到拉面的。

    “先找个位置坐吧!马上就好。”

    “好的!”

    拉面馆里并没有几个人,所以位置很多,方圆随便找个空位坐下来,然后就是等。

    不过他并没有等多长时间,最多也就五分钟左右,他要的拉面就端上来了。

    也是,拉面做的本来就快,水都是开的,把面拉一下放进去,煮熟就捞出来了,然后再加上肉片。

    还别说,五毛钱的肉真不少,最起码有二两,这说的是熟肉。

    方圆把旁边的辣椒油拿过来,往碗里加了一些,搅拌一下就开吃。

    来到这个年代以后,方圆这是第一次吃拉面,还别说,味道是真不错,最起码比后世那些拉面要正宗的多。

    一大碗拉面下肚,方圆感觉到舒服了很多,当然,这样一碗拉面他是吃不饱的。

    不过也差不多了,最起码有六成饱了,但这对方圆来说已经可以了。

    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吃拉面吃饱,回头上了火车再吃点别的,基本上就算是可以了。

    从拉面馆出来,方圆就开始找卖东西的地方,还别说,火车站卖东西的地方还真是挺多的。

    而且大部分卖的都是当地的土特产,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土特产不需要票,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

    这个倒是不错,而且这一点和帝都火车站附近也差不多。

    在帝都的时候,火车站附近卖东西同样不需要票,特别是土特产和特产。

    就比如说烤鸭,在帝都火车站附近买烤鸭不需要票,但是价格要比用票贵了好几倍。

    方圆花了三十多块钱,买了一大堆东西。

    三十多块钱,可是相当于一名正式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不要说现在,就算是后世,谁也不舍得花一个月的工资去买土特产。

    但方圆就舍得,因为这不是他一个月工资,而是别人一个月的工资,至于他一个月赚多少钱,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买完土特产以后,方圆就往火车站里赶,因为离发车只有一个来小时了。

    当然,在上车之前,这些土特产也要收起来,这对于方圆来说很简单,随便找个没人的地方就可以了。

    所以方圆上车的时候,还是背着一个旅行包。

    又是四天三夜,方圆回到了帝都,离帝都越近,方圆的心情就越激动。

    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怯吧!虽然前世今生方圆的家乡应该都是中原省。

    但是在帝都生活了这么多年,在这里有了家,有了亲人,那么这里也就变成了真的家。

    这次一下子离开几个月,这可以说是方圆离开帝都时间最长的一次,哪怕上次去米国,也没有出去这么长时间。

    “到站了。”一名工作人员过来对方圆说。

    “嗯!我已经收拾好了。”方圆对工作人员说。

    其实在离帝都还有一百多公里的时候,方圆就已经收拾好了,一直坐在铺位上等。

    “好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离开了。

    这也是她的工作,她的工作就是提醒软卧车厢里的客人下车。

    几分钟后,火车停了下来,方圆把包背在肩膀上,然后就下车了。

    他没有通知家里他今天回来,所以也就没有人接站。

    这对于方圆来说无所谓,因为来接站还比较麻烦。

    首先要做公交车过来,而方圆呢!他自己有车,出站以后找个地方把车放出来,看着车就回去了,比较简单。

    因为他是软卧车厢的旅客,走的也是特殊通道,根本没有检票就出去了。

    来到外面以后,方圆直接往比较偏僻的地方走。

    说实话,刚下车的时候方圆还有点不适应,因为甘肃那边要比帝都冷了一些。

    现在虽然只是三月初,但这说的是农历,阳历已经是四月份了,因为农历和阳历相差了一个多月。

    找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方圆把吉普车放了出去,然后上车,直接把吉普车开出来。

    方圆现在虽然有点近乡情怯,但也归心似箭,没办法,他想家了,想妈了,同样也想大姐、三姐、师父和小胖子。

    当然,还有李嫣然和小丫头,从过完年到现在,方圆给家里也打过几次电话,知道师父和李嫣然还是住在他家里。

    也包括小丫头,现在学校都停课了,小丫头也不需要上学,基本上就住了下来,甚至连回家的次数都很少。

    至于李嫣然,那就更不用说了,她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她就算是想回去,她父母也不会让她回去。

    最起码现在不行。

    至于大姐,现在还是在供销社上班,而且日子也已经定了下来,今年春节之前可能就把事给办了。

    说实话,方圆是很不看好的,可是大姐愿意,方圆也没有办法。

    方圆之所以不看好,那就是自己那位未来的姐夫,以为自己是供销社干部,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

    这样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方圆家,认为方圆家也就是一扑通职工家庭。

    这个是根子上的,根本没办法改变,说实话,方圆是真不明白大姐为什么就看上他了。

    抛开身份,如果比条件的话,方圆家不知道甩他们家多少条街。

    当然,这些自己那位未来的姐夫是不知道的,而且也没有打算让他知道。

    这当然不是方圆的意思,而是老妈的意思,如果按照方圆的意思,就是要把他叫到家里,让他知道一些东西。

    那样的话,他可能会对大姐好一点,但是这件事受到了老妈的反对。

    方圆知道,老妈这是为了他好,不希望太多的人知道方圆做的那些事。

    其实这对方圆来说真的是无所谓,因为他什么都不怕。

    可是老妈不这么想啊!包括大姐也是一样,她们都不希望方圆有什么事,这也让方圆感觉到很憋屈。

    自己明明可以护着大姐,可以让大姐风风光光,但就因为这个年代,他什么都做不了。

    十几分钟后,方圆开着吉普车出了德胜门,到了这里,方圆感觉到空气都是甜的。

    这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已经回到了家,家这个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一种港湾,温馨而惬意。

    。。。。。。

    ps:求月票啊!

第三百四十四章 帝都鸽子市现状(求订阅啊!)

    德胜门往北不远就是鸽子市,离德胜门也就六七百米。

    当然,这说的是直线距离,因为鸽子市并不是在路边,而是离路边还有三百多米。

    走到这里,方圆就想去鸽子市转转,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心理。

    到了鸽子市路口这里,方圆打了一下方向盘,就往东开去。

    三百米开车可是很快的,一分多钟,方圆来到鸽子市入口这里。

    今天鸽子市里的人并不多,最起码比以前少了很多,估计都没有以前十分之一多。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胆子小一点的人,估计都不敢往这边走。

    方圆把车停在入口处,就从车上下来,然后进了鸽子市路面。

    这么长时间没有过来了,方圆想看一下鸽子市里面是什么情况。

    “要粮票吗?便宜。”方圆刚进去,一名中年人拦着他问。

    估计这名中年人是不认识方圆,要不然绝对不会拦着他问,开玩笑,要知道方圆在这里可是很有名气的。

    “噢!便宜多少钱一斤?”方圆笑了笑问。

    “本地粮票两毛,全国粮票两毛五。”中年人听到方圆问,还以为方圆有买的意思,连忙介绍着。

    “您这也不便宜啊!这个价格我随便都能买到。”方圆说完摇了摇头。

    方圆的话让中年人脸红了一下,因为方圆说的没错!他这个价格,在鸽子市到处都可以买到。

    “您这可是涉嫌虚假宣传。”方圆又说了一句。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连忙离开了,因为他知道,他碰到了行家。

    看到中年人离开,方圆也没有说什么,直接又往里面走。

    “同志,布票要不?”

    “不好意思,我不需要布票。”

    “没关系。”

    “同志,来两条鱼吧!”

    “同志……”

    方圆算是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以前来这里倒买倒卖的人,基本上不会问。

    都是把要卖的东西摆出来,谁看上自己需要的,就蹲下来问价格。

    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不把东西摆出来,到处都是问你要不要什么,也就是说,从明转到暗了。

    其实这都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既然来到这里,不管你摆不摆出来,基本上都一样。

    因为红袖标如果过来抓的话,可不管你有没有摆出来,身上搜到的才是重点。

    当然,这也不是他应该管的,或者说可以管的,他就是过来转转,然后看看。

    “同志,要肉票不?”

    “多少钱一斤?”

    “五毛钱。”

    “太贵了。”方圆摇了摇头,直接就离开了。

    按说五毛钱是正价,方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压根就不想要。

    既然不想要,当然要给自己找个理由,贵就是最好的理由。

    “咦!你怎么来了?”就在这个时候,又一名中年人拦着方圆的露。

    不过当看到方圆是谁的时候,中年人惊讶的问了一句。

    是的!这名中年人认识方圆,甚至说和方圆还比较熟悉,因为他从方圆手里买过不少东西,同样的,也卖给方圆不少东西。

    “我来转转,对了,你怎么还在干这个?我看很多老熟人好像并没有来。”方圆说。

    “没办法,现在抓的比较严,所以很多人都在家休息了。”中年人无奈的说道。

    “那你怎么不休息?”

    听到方圆这么问,中年人耸了耸肩说道:“我倒是想休息,可是一大家子还等着我养呢!”

    “呃!”方圆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好吧!”

    “对了,你今天是准备卖东西还是收东西?”中年人看着方圆问。

    要知道方圆可是大户啊!不管是卖还是收,对于他来说都是好事。

    方圆本来想说不卖也不收的,可是看到中年人他改变了主意。

    “你手里有什么好东西?”

    听到方圆这么问,中年人左右看了一眼说道:“还别说,我手里还真有点好东西。”

    “噢!什么好东西?”

    “酒票,我知道你喜欢这玩意,怎么样,想不想看看?”

    “走,到前面去。”方圆往东指了指,因为那边有一片废墟。

    当然,也没有什么人,所以他准备到那边看看。

    “嗯!”中年人点了点头,跟着方圆就往东走。

    两个人很快来到这里,中年人从兜里拿出一把票,全部都是酒票,说道:“你看看,有茅台、五粮液、西凤和杏花村。”

    “不错,这些给我吧!你说个价。”

    如果是别的也就算了,但这是酒票,方圆对酒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给你还有什么说的,还是老价钱呗,我也没有打算跟你多要。”

    “好。”方圆点了点头,把数量数了一下。

    茅台的价格稍微高些,五粮液次之,然后是杏花村和西凤,当然,相差并不是很大。

    要知道需要用酒票买的酒,那可都是高档酒。

    因为档次不够的酒,根本不需要票,直接花钱就可以买到,比如红星二锅头,或者牛栏山二锅头。

    当然,不需要用票的酒可不止这两种,而是有很多种,只不过别的都没有什么名气,甚至在后世都已经消失。

    数完以后,方圆拿出一些钱,按照之前的价格把钱给了中年人。

    其实方圆还想多收点酒票的,那样他就可以多存储一些酒,可惜他现在没钱。

    就算是想收也收不上来,要知道在鸽子市这种地方,可没有什么赊账这一说,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刚好。”中年人接过去数了一下说道。

    “嗯!如果还有的话就给我留着。”方圆把剩下的钱装兜里,拍了拍中年人的肩膀说道。

    “放心,如果还有的话,我一定卖给你。”

    “嗯!”方圆点了点头。

    收了这些票,方圆不说是个穷光蛋了,也差不了多少,但这对方圆来说真的是无所谓。

    因为他根本不会缺钱,就算是缺钱,出去转一圈就有了,最起码没有多也有少。

    从鸽子市出来以后,方圆上了吉普车,这次是真的要回去了,而且这个点回去,还能赶上中午饭。

    二十多分钟后,方圆开车回到了清河,离开几个月了,清河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和之前一模一样。

    这在后世根本就不敢想象,如果在后世,方圆离开几个月,估计在回来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拆了。

    街道上还是有里里外外的红袖标,但是看到方圆的吉普车过来,一个个都躲的远远的。

    这是聪明人,在清河这里,你什么都可以不记得,但是一定要记得,不能得罪方圆。

    这不光是因为方圆能打,还有就是人家有人,没人能天天开着一辆吉普车嘚瑟吗!

    而且这说的还是上面,就算是在清河这一亩三分地,人家方圆同样有人。

    那就是派出所靳所长,如果因为打架什么的闹到派出所,那么就不用说了。

    所以在清河这个地方,你谁都可以得罪,千万别得罪方圆。

    得罪了别人,哪怕是有能耐的人,也就是被教育一顿,最多也就是被教训一顿。

    但是得罪方圆,在清河这边你很可能寸步难行,而且随时随地都有被报复的危险。

    说不定你什么时候走在大街上,忽然被人在后面敲了闷棍,或者被人用板砖拍了脑袋。

    哪怕你明知道是方圆干的,但是你绝对拿不出证据,没有证据,谁也没有办法。

    “咦!方圆回来了?”来到东门这里的时候,大门在关着,方圆按了一下喇叭。

    门卫从门卫室出来看门,看到是方圆,就问了一句。

    “嗯!回来了!”

    “这几个月干嘛去了?”门卫一边帮方圆开门,一边又问道。

    “出去办点事,对了,厂长这一段时间没有什么事吧。”

    听到方圆这么问,门卫四处看了一圈,小声的说道:“没什么事,还是和以前一样。”

    “没事就好,行了,我先回去了。”这个时候,门卫已经把门打开。

    “行,你快点回去吧!”

    方圆开着车进了毛纺厂,刚才还在毛纺厂里大摇大摆的红袖标,瞬间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不用说,这是怕被方圆给盯上,在毛纺厂里,谁敢不给他们面子啊!但是在方圆这里,他们连狗屁都不是。

    这样也好,方圆落得清闲,因为这样也就不会担心有人来家里找麻烦。

    当然,想找方圆的麻烦可不容易,整个毛纺厂还真没有人有这个胆量。

    毛纺厂虽然很大,但对于开着吉普车的方圆来说,根本用不了几分钟就穿了过去。

    很快来到了家属院这里,方圆把吉普车调了个头,然后就往胡同里倒。

    一分多钟后,方圆把车停在了家里的屋山头。

    还没有等方圆打开车门下来,就从屋里跑出来几个女孩子,这几个女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三姐方淑琪,李嫣然和小丫头。

    “小弟,你回来了?”三姐方淑琪连忙上来就问。

    “方圆哥哥!”

    “方圆……”

    小丫头和李嫣然也连忙过来喊道。

    “嗯!咦!丫头,你是不是长高了?”方圆在小丫头脑袋上扒拉两下问道。

    “没有啊!”小丫头摇了摇头说道:“反正我是没有感觉到长。”

第三百四十五章 懵懂、情愫(求订阅啊!)

    其实这很正常,每天看到,基本上是看不出什么变化的,只有方圆这样一下子离开几个月,才感觉到那么明显。

    “是吗?可能是我眼睛出了问题了。”方圆揉了揉眼睛说道。

    其实不光是小丫头,李嫣然和三姐都比以前高了一些,只不过她们本来就已经够高,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就在这个时候,师父也从院子里出来了,方圆连忙喊道:“师父。”

    “嗯!回来了?”

    “回来了!”

    “回来就进来吧!杵在门口干什么?”师父说。

    “好的!”

    方圆刚准备进去,忽然又想到车里装的东西,连忙对三姐她们说道:“帮我拿一下东西。”

    “什么东西?”三姐问。

    “一些土特产,另外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在快进入清河之前,方圆就把一大堆东西取了出来,有在兰州那边买的土特产,还有一些肉、水果什么的。

    刚从外面回来,当然要带一些好东西了,特别是肉和水果。

    自己不在家这一段时间,家里的生活水平可是直线下降啊!

    没办法,他离开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会离开这么长时间。

    所以他当时留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吃这么长时间。

    当然,如果省着点吃还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不知道已经吃习惯了,能不能节省了。

    “咦!小胖子呢?”等需要人拿东西的时候,方圆没有看到小胖子。

    “小胖子被胖叔叫走了,刚走没多大会。”三姐说。

    “噢!”

    “啊!怎么这么多东西?”等方圆把车门打开以后,看到里面的东西,三姐惊讶的喊道。

    “行了三姐,快点拿吧!”

    “噢!好。”三姐点了点头,提着一些东西就往屋里提。

    然后是李嫣然和小丫头,接着是方圆,在方圆之后,师父也过来提了一些。

    看到这,方圆连忙说道:“师父,您就别动手了,我们来就行。”

    “没事。”师父没有多说,同样提着东西往屋里走。

    跑了两三趟,才算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提进去,这主要是方圆带回来的东西太多。

    那些土特产就不说了,光肉、排骨、鸡、兔子这些东西加到一起就有上百斤。

    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虽然数量都不多,但加在一起也有几十斤,没办法,搁不住数量多啊!

    等方圆把最后一些东西提进院子里的时候,三姐已经在洗水果了,而且是每种水果都洗几个的那种。

    方圆把东西提到屋里出来,三姐也已经把水果洗好了,先端到师父面前说道:“师父,您吃水果。”

    “不用了,太凉,你们吃吧!”

    不管怎么说,师父也是**十岁的老人了,虽然说身体很好,但这凉的东西还是少吃。

    方圆没客气,过来从盆里拿起两个桃子,递给师父一个说道:“师父,吃个桃吧!这个没问题。”

    “嗯!”师父点了点头,把桃子接了过去。

    方圆把手里另外一个桃子拿起来,一口咬了下去,还别说,这空间里产出的桃子,现在是越来越好吃了。

    “你二姐那边安排好了?”师父忽然问了一句。

    “呃!”方圆愣了一下,看着师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俗话说人老成精,方圆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师父好像什么都知道的样子。

    “嗯!”方圆点了点头。

    “那就好!”

    “对了师父,您怎么没有回城里?”

    要知道之前叫师父过来的时候,师父还不愿意过来,说要在城里住着。

    “算了,暂时不想回去,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

    “噢!”

    其实方圆还是很希望师父一直住在这边的,最起码比在城里安全。

    不管怎么说,师父比较年龄大了,让他一个人住在城里方圆也不放心。

    “这次回来你有什么打算?”师父看着方圆问。

    “暂时没什么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呗!”方圆摊了摊手说。

    “也是,就目前这个形势,你还是老实点比较好。”

    当然,这是师父希望看到的,可是方圆老实的起来吗?当然不可能。

    方圆是个闲不住的人,老实个一天两天还行,你让他在家老实几个月,根本就不用想。

    所以他没有说话,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一看方圆不说话,师父还能不明白怎么回事,摇了摇头,同样没有再说什么。

    “小弟,你饿不饿?我去给你做饭。”三姐啃着桃子过来问。

    “不用了姐,我早饭吃过了,中午再说吧!”

    “那好吧!”三姐点了点头。

    “方圆哥哥,你这次回来还走吗?”小丫头也跑过来问。

    “不走了。”

    “耶!太好了。”

    “我不走了你高兴个什么劲?”方圆在小丫头脑袋上揉了揉说。

    听到方圆这话,小丫头连唰的一下就红了,然后跑到了一边。

    李嫣然站在远处,想过来没有过来,这个方圆当然看到了,对她点了点头。

    李嫣然笑了笑,同样点了点头。

    中午老妈和大姐上班没有回来,饭是三姐做的,今天的材料充足,所以这顿饭也特别的丰盛。

    鸡鱼肉蛋,除了没有鱼,别的都有,而且光肉都有好几个。

    吃完饭以后,趁着三姐和小丫头收拾碗筷,李嫣然走到方圆身边说道:“出去走走。”

    “呃!好。”方圆连忙点头,然后看了一眼师父。

    “你们去吧!”师父这时候说道。

    “嗯!”

    方圆说完,看着李嫣然说道:“走吧。”

    “嗯!”

    两个人来到了外面,不过并没有去南边的小树林,因为小丫头如果发现他们两个不在,肯定会去那边找。

    所以两个人出来以后,直接去了毛纺厂北边,也就是方圆以前住的地方。

    这里虽然没有小树林那边安静,但也不错,芦苇荡里的芦苇也冒头了。

    走在这清凌凌的水边,也让人心旷神怡。

    在大西北待了几个月,方圆现在对水有了新的认识。

    甚至说看到水都有一种想保护起来的冲动。

    “这几天我想回去看看。”李嫣然这时候说了一句。

    “嗯!我来安排。”

    “谢谢!”

    “咱们两个就不需要说这些了吧!”方圆苦笑一下说。

    听到方圆这么说,李嫣然看了他一眼,连忙把头低了下去,但是从她那白皙的脖子上可以看出,这丫头脸红了。

    虽然方圆前世没有结过婚,但他也不是什么菜鸟,也算是过来人,还能不知道怎么回事。

    他知道,李嫣然对他有意思,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张这个口而已。

    毕竟两个人现在还小,最起码在方圆看来是这样。

    现在是六七年,方圆也不过十五岁而已,李嫣然也是一样,因为两个人同岁。

    虽然这个年代结婚很早,有的十六七岁就结婚了,但方圆绝对不在这个行列。

    而且那些十六七岁就结婚的,也不是他们自愿,大部分都是父母包办,其实他们自己可能还什么都不懂。

    “走吧,咱们到那边走走。”方圆拉着李嫣然的手说。

    既然李嫣然什么都不懂,那么方圆就要主动一点,这没什么好说的。

    被方圆拉着手,李嫣然本来是有点不好意思的,可是忽然感觉到这好像也没有什么,又不是没有拉过。

    不过脸红还是有的,之前虽然两个人也拉过手,但那时候小,还不明白什么男女有别。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属于懵懂期,多多少少还是明白一点的。

    什么都有第一次,拉手也是一样,刚开始还有点生硬,但是没有多大一会,两个人就变的自然了很多,好像本来就应该这样似的。

    “方圆,你说以后会不会都像是现在这样?”

    “不会。”方圆很坚定的说。

    “嗯!我相信。”李嫣然点了点头。

    方圆之所以这么坚定的说,是因为他知道以后是怎么回事。

    至于李嫣然说的相信,不是相信以后会怎么样,而是相信方圆。

    “累了吧!坐下来休息一会。”方圆指着一处凸出来的土块说。

    “好。”

    方圆拿出一块手帕,铺在了土块上,然后让李嫣然坐下来。

    方圆皮糙肉厚的,就不需要了,直接就坐了下来。

    这里是芦苇荡边上,两个人坐下来以后脚下就是水。

    李嫣然把头靠在方圆肩膀上,方圆就这样坐着,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话,好像都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就在方圆准备叫李嫣然起来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两个人背后响起。

    “方圆哥哥,你们在干嘛?”

    听到这个声音,李嫣然就像是受惊了的兔子,慌忙就要站起来,可是她忘了,两个人脚下就是水。

    所以等她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她的脚已经挨着水面了。

    还好方圆眼疾手快,一把抱着了她,可就算是这样,李嫣然的鞋也湿了,庆幸的是没有掉下去。

    可是这样一来,两个人就更的姿势就更暧昧了,李嫣然被方圆紧紧抱在怀里,李嫣然劲贴在方圆胸前,两只手抱着方圆的脖子。

    方圆连忙把李嫣然给抱到岸上,对小丫头说道:“我说你这丫头,你大呼小叫的干嘛?”

    。。。。。。

    ps:唉!今天都初五了,到现在还有很多家亲戚没有走完,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

    看在我这么辛苦的份上,大家手里的月票砸过来啊!谢谢!么么哒!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159/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过去震八方最新章节! 作者:锋临天下所写的《重生过去震八方》为转载作品,重生过去震八方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过去震八方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过去震八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过去震八方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过去震八方介绍:
一场意外,让一名四十岁的中年人回到了六十年代,并且重生在一名八岁的孩子身上,开始了他风骚的人生。重生过去震八方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过去震八方,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过去震八方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