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九十章 压迫
马主任听张小云一说,他转过身来,看了一眼张小云,然后继续说,来,来,来,你靠到这边来看着我点儿,看看我哪儿说的有问题,说到那儿你盯到那。
张小云说了那一句之后,马主任的火气似乎消了许多,批评的话也说的少了,只是有事儿说事儿。
葛天的脸色也慢慢的开始好转一些,这清单的整改速度却是越来越快了。
韩同彬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到现在他才有一种稍微压力稍微释放一点的感觉,这个马主任的个头本来就高,业务越熟练,在他面前总感到有一种压迫感,不知是因为他批评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气场太大。
葛天儿这时补充说道,马主任,实在不好意思,这次给你们给你添麻烦了。
马主任像是没有听见葛天的话,自言自语地说,是啊,像这种做法我还是第一次见,整个预算说是搞得乱七八糟,这样去投标,我们港城建设的脸面都被丢尽了。
葛天不说还好,葛天一说,马主任说话毫不客气,直接打在他脸上。
要说业务,人家的马主任业务确实帮人家改的,这些内容是确实需要改,韩同彬刚才还不服气。马主任稍微一解释,他突然感觉自己浅薄的很,自己要跟这个马主任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
其实马主任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解释过了,他都懒得解释,不过碰到韩同彬,一脸的不服气的样子,还是要狠狠敲打敲打。
韩同彬和葛天也不得不服气,他们确实是有问题。张小云似乎是非常明白,但在这种场合之下,她不愿意多说,更不愿意点破。
不过,张小云还是感叹幸亏自己听了印安东的,要不然还真是麻烦,最麻烦的是自己对那个软件并不熟悉,一旦问起来,自己可真是要被动了。
马主任的态度虽然好了一些,但是对韩同彬来说,却依然是在火上烤。在陶州三建他很自信地那么长时间,在陶州三建土建预算的圈子里,他几乎就是权威,连陶培勇和葛天对他都深信不疑,一直认为他就是公司的土建上预算的权威,现在在港城建设一个子公司里,却被马主任哐哐打脸。
规则似乎都是掌握在实力强大的人手中。
连葛天儿也在纳闷,当时大家一块儿碰的时候,田成林几乎没说什么话,李孝福也不多言。田成林对土建的预算可能不懂,这还能理解,但李孝福是不懂吗?好像不是。
葛天儿还以为把他们的预算书掌握了,就掌握了全部。但远不是他们能学那一点儿就能学过来的,今天得到了现实的验证,在马主任强大的实力面前,他们不得不低头,在港城建设的实力面前,不得不低头,这就是现实。
相比而言,张小云就客观了许多,他早就知道陶州三建跟港城建设不能比。就看看印安东那些见识,还有对投标的态度。那都比他们强上了很多很多,印安东不过是港城建设的一个工程师,可以想象,港城建设的人才力量有多雄厚,这远非陶州三建所能比的。
张小云靠到跟前,马主任一边用手指着电脑上的屏幕,一边说着这些项目存在的问题,张小云偶尔回答一下,却是恰到好处。
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能用
马主任突然觉得自己身旁的这位女士才是真正懂预算的人。
不知道的是,张小云这个说法是她用的印安东身上的说法。不过,印安东对定额非常熟悉,她也熟悉,两人自然就有了很多共同的看法,所以配合起工作来就有很多默契。不过张小云眼光比较长远,她对土建定额并不陌生,尤其用的时间长了,一些项目她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
所以马主任一问,张小云竟然脱口而出,这让站在一旁的葛天儿也有点儿吃惊。这个张小云对土建上也那么熟悉吗?难怪韩同彬有事儿还得请教张小云,看来这张小云也是私底下也在学习啊。
慢慢的,张小云是一边回答着,一边赞叹着马主任。马主任的虚荣心似乎也得到了满足,态度也转换了很多,葛天儿这才认识到,刚才的韩同彬根本就不会说句好话。难怪这个马主任声音越来越大,批评越来越严厉。
在马主任看来,这个韩同彬是很难让马主任满意,只有这个张小云自己说什么你都听着,而且对业务还非常熟练。尤其是这个张小云知道这话怎么说,到了这个程度,那就不再是技术水平高低的问题。
真是峰回路转呀,本来张小云也不想出这个头儿,但慢慢地试探着,试探着,居然让她给切入进去。
田成林在门外,听到里面的声音越来越小了,马主任的态度好了很多,偶尔传来张小云的声音,这个女生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着,特别清晰,最后,竟然偶尔传来张小云咯咯的笑声。
到了现在,葛天才发现张小云的笑声那么美,那么有吸引力,正是她的笑声扭转了他们极度被动的局面。
葛天悄悄转过身去,退出了这个办公室。一退出办公室,他就发现田成林正站在走廊上,大口地吸着烟,他的身边是烟雾缭绕。
田总,我看还不知道这个马主任什么时候审核完,你看怎么办?
田成林摆了摆手,说,我的心里比你还着急,刚才我已经让公司的董事长,集团那边打招呼了,看看这个章儿最好是下班儿的时候儿能保留一会儿,我就担心,下了班儿,那边儿把门一关,咱们可就彻底泡汤了。
你说这个马主任怎么那么较真儿?葛天儿问道。
较真儿,跟你说吧,你们这还算好的,马主任这业务水平高在集团都是出名的,他审核预算,尤其是审核投标书,那都是认认真真的,不过最大的好处是从他手下出去的投标书可以尽管放心。不过他批评人批评起来有时候不大注意,但是他的批评从来是对这事儿来的。不大好意思对着人来,所以啊,这个得理解,这个得理解,理解万万岁。田成林解释道。
是啊,是啊,我看马主任的水平还真是高,这看问题也非常透彻,不得不让人佩服呀。不过他这上岛的规矩拿到陶州去好用吗?
好用吗?好像你是第一个提出疑问的人,来吧,你要知道马主任审核的这些预算是在全国范围内投标都能用的,难道在陶州就不能用了,你说管用不管用?
不过,刚才田成林的一句话还是让葛天牢牢记住了,那就是马主任审核的标书都是让人放心的。
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折合
田成林面对葛天儿,实在不愿多说什么,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田成林心里跟个明镜儿似的,就是葛天在背后主使着韩同彬,让韩同彬和李孝福两个人的关系搞得一团糟,现在好了,现在让你们受点折磨,你们还这意见那意见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田成林掏出烟来,递给葛天一支儿,葛天儿连忙摆摆手,田成林顺手点上这支烟。
田成林的内心是压着一股火气的,而且一直在压着,刚才马主任的声音就是他的声音,马主任的批评就是他的批评。他心里虽然舒服了一些,但还是为这流逝的时间而感到担心,下班儿他得来,加活儿他得组织来,干什么都跑不掉,而白白地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两个人正在聊,这时韩同彬出来,他看到两个领导在谈着,直接喊道,田总,葛总,马主任喊你们。
田成林快速把烟掐掉,然后跟着葛天一同进了办公室,马主任已经没有了刚才的严肃,他看田成林走进来,便开门见山地说,田总,我总觉得你们做的这个预算的数据有问题啊,这里边隐藏了一些不合适的利润,算吧算吧,得折合到了20了,现在的市场这么透明?你们这不是开玩笑吗?我不知道这个数据你们到底怎么定的,但是这个数我不同意。
马主任说的是斩钉截铁,马主任不同意,就意味着这个标书走不出这个办公室。
田成林有点儿懵,他不知道陶州三建搞得这么离谱,居然会搞到20,现在市场这么透明,哪有这么高的利润?这是往死里做吗
葛天儿连忙解释说,马主任,我们是给安装上平衡的,安装的利润低一些。
安装?安装上就那点儿钱,怎么平衡?你用芝麻来平衡西瓜,哪有这样的道理?这个道理难道你不懂?再说了,安装上我已经看了。安装上那个数据是非常靠谱的,连调都不用调,连动都不用动,你们怎么连点常识都没有?马主任说话是毫不客气。
田成林看着葛天,什么也不说,却是一直盯着他,葛天终于说,马主任,这事儿我看我再跟我们领导联系一下,问问他到底什么情况,毕竟有过交流的,这个数据也不是我来定的。
不管是谁定的,总得遵守市场规律吧,投标就是竞争,竞争就得有牺牲,要是这么做,你这个价格儿有什么竞争力?还谈什么投标?马主任说话是毫不客气,一巴掌一巴掌摔在了葛天脸上。
张小云也是觉得奇怪,他知道财政局那边儿是想适当提高一下价格,但土建上这么个做法,还真是出乎她的意料,当然这种事很大程度是葛天来定的,甚至是董事长直接定的。张小云不知内情,是更不能多说什么。
当然想到这里,张小云还是补充了一声说,葛总,招标人不是放出风来说要好一点儿的东西吗?那些设备的材料,设备的价格是不是高了一点?这个可是实打实的数据。
马主任眼一瞪,说,高了一点儿,是高了一点儿吗?哟,这是高了一点儿,那还好说,现在高了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如果说甲方真有那个要意思,价格高一点儿倒还可以考虑,但绝对不是高到这个程度,这都高的离谱了!
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底价
菏州的市场价格我们也都很清楚,至于陶州他的竞争并不比比菏州差,有的工程甚至竞争还更加激烈,像这个项目肯定是更加激烈。
葛天儿一听马主任这么说,这下心里有点儿惊呆了,这个马主任对整个的市场情况看来是非常了解,他们这是在陶州看到了陶州的市场,人家马主任是看全省的市场,甚至是全国的市场,这就是差距。
肥肉都想吃,哪有那么好的美事,不牺牲一点代价才能吃到肥肉。那个葛总,是吧?你抓紧给你们领导汇报一下,快点儿把这事儿确定下来,这数儿要定不下来,今天就别出我这个门儿。
葛天点点头,拿着手机就出去了。马主任的声音还在他耳边回荡着,这个马主任的说话可真是不客气到家了。真是没有想到这个马主任对自己的态度竟然如此差劲,似乎连葛总的这个称呼都懒得称呼。
葛天儿拨通了陶培勇的电话,到了这个时候,他实在是不愿意给陶培勇打电话,电话接通,那边儿传来陶佩勇的声音,你那边儿情况怎么样了?现在审完还是是没有审完?
快了快了,董事长,现在这有这个事儿,就是审核的那个马主任说咱们土地的价格太高了,让咱们定个数报给他,说要这个数儿,肯定中不了标。
那边的陶培勇听到葛天这么说,哈哈大笑了起来,他一边笑一边说道,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葛天一听陶培勇这么说,人都有点懵了,只听陶培勇说,难怪人家嫌咱们的价格高了,你还说这个价格合适,我是充分尊重你的意见,我现在等的就是港城建设的意见,我就不信港城建设投那么多标,这个数还没有。你给审核的人说,就说我们这个价格是要控在12或者13,如果那边审核的还有什么意见,那就按他们的意见来。
到了这个时候陶培勇才端出底来,看来他心中早就有数,只不过不到最后,这个谜底是不揭开的,突然揭开这个谜底之后,葛天儿突然发现他们在交上税,实际上真正剩下的利润已经很低了,但是这个价格还能投吗?
带着疑问的葛天重新回到了办公室,田成林看着他还是一言不发,韩同彬终于忍不住,还是说,葛总,董事长说了吗?
葛天儿觉得这个韩同彬真是不明白事理,但他还是点点头,笑着对马主任说,马主任,刚才问了一下我们董事长,实际上就是想听听您的意见,他说这事儿您怎么定怎么是。
葛天儿说这话,就是故意在隐瞒,刚才陶培勇给他说了数的,现在反过头来,他直接让马主任来定,他还真以为陶培勇士让马主任来定的。陶培勇都把数据都说死了,他还让马主任来定,葛天同志对陶培勇说话的理解能力还真是有问题。
马主任哼了一声,然后说,依我看,再去上9个也没问题,如果你们觉得不合适,那就12,12就是顶。
葛天儿就是连忙说,马主任,我们都听您了,我们董事长倒是说了一个12到13的数,但他也拿不准呀。
田成林在旁边说道,马主任,我看115或者12都行。
马主任说,那就118,这个数儿应该没问题吧,这你们董事长说的下了02。
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调数
葛天儿连忙点点头。他没想到,刚才马主任说的这话就跟菜市场讨价还价一样,居然也出了小数点儿,看来港城建设投标那不但有数,而且是非常有数,这跟他们那种粗粗拉拉粗放式的报价不知强了多少倍。
韩同彬在旁边儿看着,有点儿懵。他只是觉得港城建设这样大的公司,一旦投标,对这些数那是绝对是斤斤计较,该退的必须退,该让的必须让,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张小云算是开了眼界了,原来这数还可以这么定。
好了,好了,那就按照数调了,你抓紧给你们董事长汇报一下,费了这么大劲,终于定下这个数,真是服你们了,从来没有碰到投入这么大的,你抓紧跟董事长汇报一下吧。马主任说话的语速也加快,它对这个葛天儿从心里说不出的讨厌。
葛天儿出去,还是拨通了陶培勇的电话,陶培勇似乎正在那儿等着,葛天儿说道,董事长,他们这边儿订了个118,你看这小数点儿都出来了。
陶培勇听到这个数,心里一颤,港城建设就是牛啊,港城建设就是有能人,他没想到这个数虽然不是最符合自己的心意,但可能是投标最靠谱的一个数。连忙回答道,葛总,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他们怎么定怎么是,我看,就以这个数为准。
当葛天回到办公室的时候,马主任对田成林严肃地说,田经理,你们这次做的预算有点不正常啊,就118我还觉得还是高了一点,我这只是经验判断啊。
田成林说,马主任,你也是我们集团市场处的骨干,我们都听您的。
过了,过了,我是人,又不是神,我这也是根据你说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的。马主任说。
马主任一说,葛天儿像是一下子明白了,原来田成林是给马主任汇报过的,难怪马主任对情况如此熟悉。
不过葛天儿刚把这个数给陶培勇汇报了。反过来,这个马主任又要改,葛天儿到现在也不知道马主任这葫芦里装的到底什么药,也不知道他到底改到什么程度,心里开始忐忑不安。
马主任拍了拍田成林。然后笑着说,田经理,这个工程现在看来中标的机会也是有,但是118的话还是有点高,要是再降02个点儿,我觉得这个几率会更大一些。
田成林指了指葛天,然后笑着对马主任说,马主任,这个情况还得葛总来定,毕竟是人家来干这个活。
葛天儿听田成林这么说,连忙摆摆手,他直接跟马主任说,马主任,马主任,这事儿您来定,我们董事长也说了,您怎么定怎么是。
马主任听完之后便说,好,那既然这样,那就116,这个数儿不再改了,也不再动了,葛总,你们抓紧时间把数调出来吧。
葛总一听有点儿懵,他们来调数,他们对软件儿都不熟呢,怎么调?
想到这,葛天儿连忙回答道,马主任,这个软件我们不熟,万一调乱了,那不更糟糕?
马主任,沉默不语,田成林连忙说,马主任你看这个还得麻烦你来操作一下。
马主任沉默片刻,然后说,好吧,那我调啦,我调你们不能有意见呀,我看到你们主材的价格高的离谱,还有商混,陶州的商混有那么高吗?
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熟人
马主任一边说,一边开始调,马主任调数是大刀阔斧,即便是大刀阔斧,让韩同彬及周围的人感到吃惊的是,马主任并没调多少项,但价格一下子就下来了。
这让韩同彬吃惊的是,没想到这个马主任没有调几下,整个的价格儿跟他预估的价格几乎一点不差,正是116的数。
马主任这一连串的操作不得不让办公室的人叹服,这个马主任要业务有业务,要能力,有能力,这样的人到哪儿去能不吃香呢?关键是这个马主任脑子里有数。
脑子里有数的人不简单啊,这个马主任要是在陶州三建,陶培勇还不得天天当神供着?
田成林笑着对马主任说,马主任,安装上你是不是再调一下?
马主任连忙摆摆手,笑着说,田经理啊,安装上我再调那不是重新找事儿吗?安装上做的这个标书非常有章法,而且我改哪儿都不合适,只能越改越差,而且我感觉做安装标书的人对当地的造价都非常熟悉。
张小云听了,这比表扬自己还让人有成就感,心里顿时不淡定了。
马主任站起来,看看葛天,又看看韩同彬,说,土建的改完了,你们看看,如果再有问题可别再找我。
韩同彬站着看着电脑屏幕,马主任说,坐下,坐下仔细看一遍,我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仓促改完,说不定有错误,你们仔细看看。
葛天把那个数字发给陶培勇,陶培勇回过来的短信,只有两个字:同意。
这个数是葛天没有想到的。岂不知,陶培勇刚问了陶传亮,陶传亮告诉他的是,那个马主任可不是一般人,很多投标都是他来定数,非常靠谱,不用怀疑。
陶传亮的话给陶培勇吃了定心丸,所以陶培勇就回复了那两个字。
韩同彬坐下来,一点点地梳理着,他这才发现马主任虽然改的急促,但没有什么错误,而且整个预算看上去非常流畅,这次改了之后,可以说是一个教科书式的版本。
他看的时候葛天也盯着看,他看完了,葛天也看完了,葛天儿先笑着说,同彬,这样咱们收拾一下,抓去出标书吧,看没什么问题了,还是马主任水平高呀。
葛天儿难得地说出一句赞扬的话来,他这个话要是早说,效果还会更好一些,现在说,明显是有点儿晚了。
马主任笑了一声,这个笑似乎是有点儿冷笑,似乎对他说的赞扬没什么感觉。
田成林说,马主任,这样没什么问题,我们就先去出标书了,再不出来的话,集团那边儿都该都下班儿了,他们那边儿下了班儿,我们就很难盖上章儿了。
是啊,是啊,那你们抓紧去吧,哎哟,你们投标报价的东西都要出电子版的,这点一定要记住,还有,一定要跟图文社说清楚,说一声把标书做好,一定把咱们港城建设的标识做好。
田成林连忙点点头,众人开着车,直奔图文社,这家图文社也是五公司长期合作的图文社,看到田成林来,他们热情的招呼着,一看就知道,田成林跟他们关系非常好。
店里的服务员笑着对田成林说,田总,就等你们过来了,知道你们着急,为了这,我们把其他的几个活儿都放一边儿了。
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精良
旁边的葛天一听,原来这田成林早有安排,不过,这次港城建设来的人确实有点儿多,来了两辆车,四个人,这个阵仗确实有点儿大。
田成林在旁边解释道,这次的标书你们一定得上心啊,我们公司对这个标非常重视。
田成林转过身来,对着葛天说,葛总,标书的要求我都对他们说好了,这费用你可以直接跟他们结算。
像这种标书田成林完全可以签单,连图文社的人都觉得有点儿奇怪,那个服务员过来问田成林,田总,你们这个标书正常结算吗?
田成林点点头。
服务员拿出单子来递给葛天,葛天看了看价格,他也觉得有些奇怪,这个价格比在陶州的价格还低,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便笑着对田成林说,田总,这,这标书的价格并不高啊,比我们陶州的还便宜呢。
其实这个价格比他们平常做标书的价格还高一些,是正常的价格,并没有在正常价格基础上打折。田成林笑着说,葛总,怎么样,实际上,像这种图文社在上岛市多得是,这个价格而是竞争出来的价格,而且质量也非常棒。
葛天儿这才知道,实际上在陶州就是缺少了竞争,有那个先进打印设备的就那么一两家,价格被垄断着,很难降下来,反倒在消费并不低的上岛价格却是降下来了。
还好,这出标书的效率却是出奇的高,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的标书。很快就出来了。
幸亏田成林安排得比较妥当,这时间咬得非常紧,在图文社里的时间并没有浪费。
看着装帧精美的标书,张小云、韩同彬、葛天他们说不出的喜爱。他们翻看着这还得油墨味道每一页,这是他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标书,像这个印刷精良,内容完整、准确的标书,连标书的味道都是甜的,这是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这也创造了陶州三建的历史。
葛天他们高兴地把标书装到车上,上了车,张小云这才兴高采烈地说,大城市就是大城市,你看这标书出的多么大气,这个做工精良,为什么咱们陶州这么多年都做不出这样的标书呢?做的这么好,花点儿钱都值得。
韩同彬说,你不知道,这个价格比咱们陶州的还便宜。
还便宜,不可能吧?张小云一脸的不相信。
这个你问葛总就知道了,这是葛总亲自说的。
看看人家上倒是什么都是规范化的,都是标准化的,幸亏咱们没有在陶州出这个标书,要在陶州出这个标书,一投标人家就知道这是在陶州出的,怎么也摆脱不了那个土味儿。张小云说。
司机听了张小云那么说,直咧嘴笑,但他还不好意思笑出声来。
好在去港城建设集团的路还算顺畅,看来田成林也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虽然中间抄了几次小道,但非常顺畅。
葛天儿这才发现,原来田成林对在上岛的活动早就做了周密的计划,待他们赶到集团,却是下班的时间到了。
田成林赶到市场处,市场处里有两个小年轻在等着,他们看到田成林过来,那个年轻小伙子说,田经理啊,就等你了,我们是上班时间等着你们,你们是下班时间到了。
沈科长,实在不好意思,你看,让你们久等了。
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优势
小伙子叫沈涛,来了没有多久,看上去精明干练。
沈涛笑着对田成林说,田经理,你也知道咱们这个封装室不允许其他单位的人员进来。你们这个标,情况我都知道,所以,还是希望咱们其他单位的人在走廊上等一等。
沈科长这么说话,正是当着张小云葛天他们说的,明摆着是直接告诉他们,那里是跟田成林说呢?
田成林也知道,港城建设封标书有他们自己独到的一道经验,这个不允许任何人来学习,这倒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不过是一个封装相对成熟的流程而已。
田成林看了很多次,始终觉得这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更没有什么可以保密的,但沈涛这么说,他也不好意思多说。
田成林把葛天他们领到隔壁的会议室,这里正是沈涛他们经常开会的地方。
刚才沈涛的言谈举止还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小伙子年龄不是很大。但举手投足之间确实有一种集团公司的气质。尤其是白色的衬衣,黑色的西裤,加上人也比较精神,显得把工作放在这样的人手里特别放心。
张小云在旁边儿说,看看人家港城建设人才济济啊,那个小伙子年龄也不大,但看上去了精明干练,业务熟练。
葛天儿在一旁,补充说,光这人才数量,我们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啊。
哎,真是奇怪呀,港城建设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惊奇,那么多年轻人,业务如此熟练,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培养的,像那个印安东,你看那水平就够可以的,但是没有想到,那个印安东才工作了两年,你看那安装的预算,他有什么不懂的?
说到印安东,张小云说,那个印安东可不仅仅是对安装预算熟悉,他对安装的施工比对安装预算要熟悉得多,他去了我们公司干的昌盛大厦,陶州大厦。
你们不知道呀,昌盛大厦的林经理和孟彤那对印安东印经理是彻底的服气,还有陶东大厦的华经理、聂经理,对印经理是赞不绝口,那个阴暗中才是真正有水平的人,对安装工程的施工掌握的非常透彻。
张小云这么一说,葛天儿有点儿发愣,他只知道印安东不过是过来做预算的。他不知道的是那两个项目的项目经理也对他评价这么高,他也非常奇怪港城建设怎么能培养出业务那么全面的人呢?
葛天儿不得不服气地说,是啊,我是真没有想到港城建设这种人才培养的体制这么好。
韩同彬在旁边儿笑着说,葛总,人家港城建设,每年进100来个大学生,咱们陶州三建几个?咱们好多年都进不了一个大学生,那些毕业了的学生有几个愿意进咱们陶州建筑公司的?
是啊,是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是咱们不想引进大学生,菏州市每年考出多少学生?又有多少学生回来的?这不仅仅是陶州的一个问题,菏州也存在这个题。葛天在旁边说。
虽然说建筑行业没有多深的高科技,但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没有优秀的人才,何谈优秀的管理?葛天儿叹口气说。
张小云在旁边儿说,别的不说,就看人家这个审核标书、打印标书、封装标书,这一套组合拳是行云流水,咱们什么时候能赶上人家?我看连想都不用想了,本质上这是小作坊跟大工厂流水线的PK,咱们怎么能比得过?
韩同彬说,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毕竟我们在陶州,有我们在陶州的独特优势。
张小云冷哼了一声,说,优势,什么优势?
韩同彬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陶州是我们的地盘,那里我们熟悉,各方面儿关系也比较到位,难道这不是一种优势吗?
张小云呵呵笑了一声,说,这也叫优势?难道你不知道我们的优势是怎么来的吗?这是用钱铺出来的路,难道你不知道?
葛天儿连忙摆摆手,说,小云,这话你就别再说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经营情况,通过这次投标,我们也发现了我们存在的巨大差距,如果没有差距,那我们何必要用港城建设的资质来投标呢?实际上我们用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实力和口碑。
好,好,咱们没必要自卑,以后发展的路还长呢,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干好现在的工作,公司自然有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们也能看得出,当前我们公司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葛总不愧是葛总,这讲起大道理来比谁讲的都好听,让大家觉得有奔头,还能面对眼前的现实。
陶州三建的现实,他们三个有谁不知道呢?
他们在这办公室里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田成林来喊他们,他们心里想,难道封装个标书真的有这么复杂?
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他们三个等的没有脾气了,张小云对葛天说,葛总,要不你问问田总到底怎么回事?
葛天儿说,他们就在隔壁办公室,有什么事儿还不说吗?田总能有什么事?
眼看这天儿已经完全黑了,葛天也沉不住气了。他站起来,在那个封装标书的房间,那个办公室不能进,便拨通了田成林的手机号。
没想到田成林的手机正在占线,啊?葛天儿叹了一口气说,算了,那就等等田总吧。
又等了一会儿,大家等得百无聊赖,甚至连话都不愿意说了。
这时门儿推开了,进来的正是田成林,田成林笑着说,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封装的设备出了点小故障,我和沈科长等着也等烦了,因为公司重视这个工程,所以就在咱们集团封装,没想到集团这个封装的设备出了点小问题,等着他修好,就等了一段时间。
葛天心里也在纳闷,就那么一个封装,还需要什么设备吗?不就是用牛皮纸卷一卷,至于用什么设备吗?
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吃惊
不过田成林这么说,大家也不好意思怀疑。只听田成林说,走吧,咱们先去吃点儿饭,这个点儿啦,估计大家也都饿了,中午匆匆忙忙的,沈科长,走,咱们一块儿?
沈涛笑着说,田经理,是不是把马主任一块儿喊着?
嗨,你看我这脑子,我还给马主任说过一声,我给他打个电话。
葛总,你给陶董事长打个电话,就说已经封装完了,咱们这边儿吃完饭就往回赶。
到了这,都是田成林在安排,葛天儿连参与都参与不进去。
马主任最终还是同意吃这个晚饭,他对吃饭本来就不挑剔,也不讲究,对喝不喝酒也没什么意见,这与他对工作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酒桌上的马主任显得非常随和,甚至非常亲切。
这也出乎了葛天儿他们的意料之外,本来他们还想着马主任是一个很难伺候的人,更是一个很难打交道的热你。但没想到坐在酒桌上,马主任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但没有了高傲和批评人的架势,整个饭桌上,他表现得非常亲切。
但不知什么原因,晚饭吃的非常沉闷,因为马主任并不喜欢看到葛天儿他们,虽然他对张小云印象还不错,但毕竟张小云跟他们一起的,马主任骨子里看不上他们。
不过马主任和蔼亲切的态度,还是让大家觉得这个马主任根本就是对事不对人,工作就是工作。
沈涛这个小伙子,明显就是非常机灵,不断地跟马主任喝酒,说马主任的好话。
田成林也知道,像这个沈涛,知道马主任的分量和影响力,马主任干的工作才是真正有影响力的工作,有水平的工作。
像他整天忙忙碌碌,工作干的也不少,但学到的东西确实越来越少了,马主任的水平在集团里都是出名的,所以这个小沈同志对马主任还是毕恭毕敬。
葛天儿明显的感觉到,整个的晚饭都是以马主任为核心,虽然马主任很谦虚,很低调,但是挡不住大家对他的夸奖,这一夸酒喝的自然就多,真是众星拱月一般。
韩同彬的酒量本来就差,这个时候儿一点儿也不想喝,葛天是陪着喝上那么一两口,但下的并不大,只有沈涛才不管那么多,喝得爽快,也喝得痛快。
田成林几乎是滴酒不沾,最后喝酒的只剩下了沈涛和马主任,田成林看了看时间,觉得这个点儿要是往回赶,已经很晚了,看看大家吃的也差不多了,便站起来笑着说,马主任,我们还得赶到陶州去,就不陪着你喝了,你们在这儿慢慢喝?
马主笑着说,算啦,算啦,我们也该走了,这忙活一天了,实在是累,早就想回去好好歇一歇。
大家纷纷起身,韩同彬也没想到,这个饭会这么快就结束了。
葛天笑着跟马主任说,马主任,沈科长,欢迎你们到陶州去做客。
马主任伸出手,跟大家握了握手,大家都跟马主任握了握手,马主任反而成了主人。
车子早就停在楼下,很明显田成林根本就没喝酒,葛天嘴里到是有一点酒味儿。
晚上的高速路,车子明显少了许多,但光线并不好,好在两个车子互相作伴儿,车速控制得比较稳,两个车子稳稳地行驶着。
车窗外面的风景已看不清楚,但很快就抛在车子的后面。
本来田成林还想跟葛天儿聊一聊,但是到了现在,两人似乎没有什么可聊的,一切都要等到明天的开局,大家的心里都很清楚,明天开标才是这次工作的结束。
车里出现长长的沉默,田成林忍不住想点上烟,但总觉得不合适,便忍住不再去想。
葛天儿已忍不住发困,两个眼皮不自觉的合上,很快传来呼噜声。
司机听着葛天的呼噜声感到特别烦躁。车子下了高速,很快到了陶州县城,葛天儿也如期醒来。
车子很快来到陶州三建,陶州三建的办公楼有几个房间亮着灯,听到车子使进来的声音,陶培勇、陶传亮他们都下了楼,印安东和李孝福也都下来了。
标书就放在田成林的车子里,田成林刚要打开后备箱,把标书拿出来,陶培勇摆摆手说,田总,我看还是放在你车里吧,走,咱们到会议室里简单聊一聊。
会议室里的投影仪开着,屏幕上显示的正是马主任审核完的那一稿标书,五公司用的软件,印安东和李孝福都非常熟悉,韩同彬和葛天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他们两个人确实发现了一堆问题,所以啊,就把这个及时的传给了田成林田成林最终还是,把存在的问题改完之后,这才重新打印出来。
不过画面一转,又出现了这次投标的模拟的情况,陶培勇笑着说,田总,还得感谢你的两位得力大将,我们把所有的投标都模拟了出来,最后形成的基准值,很有可能就是115,而不是116,所以就让你们重新修改了。
当然,这个数儿你也给马主任汇报过,马主任对这是赞同的,所以我们现在是更加放心了。陶培勇笑着说。
到了这时葛天、韩同彬,还有张小云都显得非常吃惊,改了这个数儿他们并不知道,到了这时候,他们也知道原来田成林已经把数据给改过来了,原来是李孝福和印安东在测算着数据,原来李孝福和印安东已经模拟了所有投标人员,原来陶培勇一直在背后指挥着呢。
到了这时,陶培勇才笑着说,田总,非常感谢,要是没有你,今天不会这么顺利,我本来打算这晚上要通宵不睡的,没想到今天这么顺利。看来为我们明天中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到现在我是更加相信咱们港城建设能干好这个活儿,也行,明天咱们港城建设的这个投标能够中标,这种模拟是科学的模拟,这次我也是开了眼了,真是学到了不少。
曹培勇这么一说,葛天儿他们更觉得更有些吃惊,心里想,自己的想法还是太简单,港城建设人才济济,更是有超群的战术和谋略。
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实力
这时田成林接过话去说,陶董事长,你这一说得有点儿见外了,我们干活儿,都是在给咱们陶州三建干的,这投标嘛,大家都知道。标书是必须要过得去的,但最重要的还是陶董事长背后的工作呀,这一点儿我们是非常清楚。
陶培勇没想到田成林是真是个聪明人,自己一说这话,他就立刻反应过来了,只听田成林说,实际上所有的投标绝大部分主观分就能左右整个投标形势,一切都得看您的。
话说到这个程度,陶培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旁边的陶传亮直接说,在这会议室里的人也都是我们公司的骨干,希望大家都要做好保密工作,千万不能到处乱传乱说。
陶传亮说的非常神秘,这投标的数值,这是一个绝对保密的数据,本来田成林和陶传亮都不希望陶培勇说出来,但陶培勇确实毫无顾忌的说出了这个数。
好啦,好啦,今天晚上咱们就到这里吧,大家回去早休息,尤其是咱们港城建设的同志,明天还要参加这个投票,所以大家都早回去休息吧。
田成林的车带着李孝福和印安东回到了酒店。
陶州三建这个会议室里,葛天、韩同彬和张小云他们都在这里,陶陪勇有些无奈的说,你们到了港城建设,港城建设那边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也听到了,也感受到了,在这里啊,我想说的是,这次投标就是港城建设在投标,大家脑子里一定是这个概念,这个话本来我早就想说,到今天我才觉得说的太晚了,咱们的有些想法真是太幼稚了,再多的心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值一提。
如果不是这么个看法,我们的工作就做不好,至于为什么在咱们陶州三建做这个标书,大家也都非常清楚,那还不是因为我们在这里的优势吗?
可是,如果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的优势究竟在哪儿呢?难道只是因为我们在桃州干了多年,有点儿资源了,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吗?那这个优势也未免太摆不上桌面儿了。
大家可以看一看港城建设是怎么在投标的?港城建设是在怎么做标书的?港城建设是怎么审核的?港城建设的同志们是个什么水平?
如果我们不能心悦诚服地看到人家的优点和长处,那我们就永远不能取得进步,原先我还觉得我们的优势非常明显。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像港城建设这样的公司,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咱们跟人家怎么比?所以我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要不是陶处长在给我们跑着这背后的关系,我们这次的投标一点胜算都没有,陶处长可是港城建设的人呀,那大家就想一想,我们的优势到底在哪儿呢?
通过这次投标,我们应该吸取很大的教训,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只有对自己的不足有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尽快找到弥补我们不足的办法。
陶培勇明显累了,说话都似乎显得有气无力,这几天连续的奔波,让他更加认识到自己公司的不足,有些远非是一日之功,自己辛辛苦苦的经营,那还不如上边儿领导轻飘飘的一句话。
可是领导的那一句话也不是那么容易说的,领导说那一句话不知该有多难,陶培勇深刻地认识到领导从来都不是乱说话的,领导要为自己说的话负责的。
院子里静悄悄的,曹培勇说话的声音非常清晰,非常准确的看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到了这时,大家才感到,原来这个陶培勇他们的董事长,一直在背后默默的做着巨大的付出和努力。
领导会有认识水平上的差距,但公司一把手为公司努力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又有几个公司领导不为公司发展努力呢?
夜色笼罩着整个陶州,明天就是开标的时刻,洗漱完的田成林点上一支烟,这个时候抽上一支烟是最舒服的,今天的忙碌让他精疲力尽,想到了这一天的忙碌,还有葛天他们跟在自己屁股后边,田成林说不上来的感觉,这种合作模式对他们而言其实有一定风险。
明天的投标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陶培勇最近的忙活,有没有成效?从修改数字来看,似乎有点眉目,但陶培勇没有把话说死,说到底,自己还是有点不放心,不过看陶传亮的神态,似乎是把握较大。
算了,不去想了,想了也没用。田成林的烟已经抽到过滤嘴的根部,再抽就到了过滤嘴根。
只要不开标,每个人的紧张就消除不了,印安东这一天也是忙忙碌碌,一直关注着标书的制作,他跟张小云就没少联系,他们在港城建设的情况,印安东几乎都知道。那个马主任,印安东早就听说,只不过印安东跟他们打交道很少,所以了解的就少,即便如此,他知道马主任的脾气,知道怎么跟他打交道。
这一趟下来,张小云明显要沉静得多,不是张小云变得沉着冷静了,是因为有印安东在后边做参谋,在张小云觉得不理解的事,印安东一解释她什么都清楚了。
大与小,快与慢,高与低,现实都摆在眼前。
做企业与做人一样,谁有实力,谁的拳头就硬,市场竞争,弱肉强食,这是最基本的法则。传统的,守旧的承揽工程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些有强大实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站稳脚跟,市场竞争就是实力的竞争。
而实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先进的生产工艺,现金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科技水平,充足的资金等等,都是实力的内容。
一个有实力的企业肯定是一个优秀的企业,但实力从来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个世界上哪有绝对实力的企业呢?哪一个不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路径呢?
要知道企业就是以盈利目的,任何企业都有高潮和低谷,所以没有绝对实力的企业。
一千六百章 递话
港城建设虽然比陶州三建实力高出不少,但港城建设在上岛市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企业。而陶州三建,在陶州却是顶级的存在,这些年来,陶州三建迅速扩张,总感到自己水平高得不得了,可以目空一切,在陶州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了,而这次港城建设给他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坐井观天是不可取的。
陶州的这片天,看来要打破了,这次投标难道就是一个开始?
一阵吵闹的电话铃声将印安东吵醒,他一看时间,这还不到七点。这两天印安东感到非常累,早上起来的都晚一些。
他接通电话,那边传来田成林的声音,印工,起床了吗?吃饭去?
印安东连忙说,田总,好,我马上下去,你稍微一等。
好,不着急,咱们十分钟后大厅集合。田成林说。
放下电话印安东是一阵快速洗漱,没想到田成林起来这么早,看样子他是洗刷完了。
待印安东下了楼,就看到田成林在大堂里坐着,一大早的抽起了烟。
印安东走过去,他一看田成林,有点惊呆了。
田成林面色极为憔悴,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黑黑的眼圈,嘴唇也有点干枯,印安东实在没有想到变化会这么大。
很快,李孝福也下来了,他一看田成林的状态,连忙问,田总,怎么回事?看你很憔悴,有什么不对吗?咱们的标还投吗?
田成林勉强地笑了笑说,投,标是肯定要投的,现在我担心的是这个标能不能投中,要是投不中,我们几个就惹下祸了。昨天晚上董事长给我打了电话,把我狠狠批了一顿。我这次匆匆忙忙回去封标书,没想到董事长知道后是大发雷霆,把我们预算市场科的人全部狠狠批了一顿,把我批了个狗血喷头,如果这次中不了标,那可麻烦了,我可能真的要下岗了。
印安东心里想,看来田成林是一晚上也没睡好。
李孝福愤愤不平地说,那有这样的天理?你是在外边儿拼死拼活的,领导还批评,这是哪门子事儿?回去后我去找董事长给董事长说这事。
田成林摆摆手,说,孝福,这事儿你就甭管了,既然出来是我带队,责任自然我来负。
这一晚上我就睡了一小会儿,现在头嗡嗡的,就跟炸了一样。你们两个打起精神来,帮着我看好,千万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说完,田成林拿着一个牛皮纸袋子对着他俩说,这是身份验证的一些材料,你们帮着我一定看好。虽然标书里边也有,但这些都是原件,千万不能马虎。还有投标的价款到时你们俩把投标的这些单位的唱标单,唱出来的价格都记好了,咱们回来算一算,商务标到底能得多少分?这样心里也就有数了。
估计这也是我们能做的最后的工作了,当然评标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就无法掌握。只要商务标出不了很大的偏差,其他的跟我没关系,即便是不中标跟我们关系也不大。
港城建设的业绩毕竟在那摆着呢,在这一点上,我们也没必要妄自菲薄。所以今天上午我们来的,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顺利地把程序走完。我刚才说的你们一定要记好了,一定要把他们的投标的价格一一记下来,其他的就看老陶同志了。
老陶同志?印安东奇怪地问。
陶传亮,陶处长。李孝福解释道。
走吧,咱们去吃饭。田成林招呼了一声。
三个人来到餐厅,田成林简单选了点饭菜,就找了最近个地在那儿坐下。李孝福和印安东陆续过来,坐在他身边。
印安东知道田成林早饭吃的少,但今天早上好像吃饭的事已经不重要了,不知道五公司的董事长给田成林说了什么,田成林眉宇之间有一点忧郁的神色。
印安东笑着说,田总,我觉得你担心那么多也没用,有句话不是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我总觉得中标不中标不是主要的,我看好像有人给董事长递话了吧?
田成林突然一愣,谁会给董事长递话呢?谁说的话会有用呢?
陶传亮!田成林一拍桌子,他猛然的想到原来是这个陶传亮在背后搞小动作,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的在工作,倒还不如人家一句话,一句话就把自己给否定了,难道董事长是那个意思吗?
想到这个情况,田成林心里反而舒坦了许多。只听印安东继续说,田总,今天上午的投标是不是陶处长也过去?要是他过去的话,可以把这事给说开。
田成林听印安东这么说,像是一下子开了窍,他摸起电话来就给陶传亮打过去。
没想到,陶传亮那边的手机就像在等着他一样,一下子接了起来,陶处长,起来了吗?我们都在怡和酒店的餐厅吃饭呢,上午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哦,我也在怡和酒店,饭我是吃完了,我年龄大,没那么多觉儿了,早上也睡不着,投标还需要我过去吗?陶传亮说的话,一点儿也觉察不到他内心的波动。
您老又不去怎么能行啊?论级别您最高,再说了,您又是陶州人,在这里您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你要不去我们一点儿希望也没有,你要是去了我看这次准能中。田成林也不知道自己怎么能说出那么肉麻的话。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既然你安排我去,那我就去,本来老胳膊老腿儿的不想动弹了,你看你这也让我歇歇,那就随你吧。陶传亮回答。
那我上去找您,还是约个时间?田成林恭敬地问。
那就八点,早去了也没用,早去了,人家也不上班儿,在那儿干等着。你说呢?
好,好,好,那就八点。八点,我们在大厅集合,对了,我们可能就要退房了。开完标我们就想着直接回去,您看还有什么安排?田成林问。
我还要留一下,等着开标之后的最后结果,要不然我这心里也不踏实啊,毕竟大家在这辛辛苦苦这么长时间,我得等着,这房间你们该退退,不用管我。陶传亮回答道。
一千六百〇一章 退房
挂断电话的陶传亮心里想,这个田成林果然是个聪明人,终于明白过来了,如果没有那个电话,他还会稀里糊涂的,难道他就想不明白,这个活儿到底是谁揽的吗?这个活儿到底谁在主导吗?
此时的田成林心里想,幸亏自己打了这个电话,要不打这个电话还不知道会出现多大的问题。
田成林心里也在纳闷,这个标到底是谁在投?好像自己多迈一步都不行,在陶州这个地盘上,真正说了算的人正是陶传亮。
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一多半儿,田成林也开始吃起来,他想到了坐在自己身边的印安东,这才感觉到印安东这个小伙子真是太灵透了,这些事情都想得非常透彻,而且是一语中的,昨晚要是早跟他们聊一聊,可能早就解开这个扣了。
田成林参加过很多次投票,这次投标让他心里特别憋屈,这标还没还没开,就有人想等着收果子了,而且还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真是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拿。田成林一边吃饭一边想着这事儿,刚才自己说他带队过来的,他来负责,它真的能负责得了吗?公司董事长那边儿肯定不会这么认为的,他之所以过来,也就是让他带个头儿,把这些程序性的问题走好走顺,真正实质性的问题不是他来决定的。
早上的这顿饭,直到吃完饭田成林也不知道早上饭吃的什么,这饭是什么滋味,似乎是稀里糊涂就吃完了。
他看着身旁的李孝福和印安东吃得正香,便笑着说,还是年轻好啊,年轻能吃能消纳。
不过看着他俩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饭,田成林心情也好了许多,这人啊,吃饭就是吃了个心情。
李孝福问,田总,你就吃那一点儿吗?吃那一点能吃饱吗?
哎,有你们的胃口就好了,我这早上吃的多就容易发胖,所以更不敢吃多了,这不控制不行啊。
其实你身材还可以,这个年龄了要是还那么瘦,给人感觉就不那么正常。李孝福说。
得了,得了,你是不知道吃多了的坏处,这一发福就刹不住车,真羡慕你们啊。
印安东只顾着吃,关于这个话题昨天他就跟田成林交流了,所以一点儿也不想多说。
不过印安东还是问,田总,那咱们开完标就往回返?
是啊,一般开完标就没咱们的事,开标结果估计今天也出不来。田成林回答。
那看来咱们今天早上走之前就得把房间退掉,屋里的东西还要收拾收拾。印安东说。
是啊,是啊,我是早就想着回去了,咱们在这儿一待就是这四五天,手头的好多事儿都撇在一边,回去之后还是得自己干。田成林继续说。
哦,对了,你们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千万不要漏掉了什么东西。田成林补充了一句。
两人点点头。
其实田成林的东西早就收拾好了,他吃完饭就可以退房,他内心里也早就巴不得早点儿回去,回一趟上岛都没来及回趟家,如果不是开标,他是一刻钟都等不了了。
在陶州这个地方,他总感到自己被晾在一边,而且束手束脚的,自己一点儿也不痛快,不是他不想痛快,而是别人不想让他痛快。
陶传亮今天穿的比较正式,让田成林感到奇怪的是,我们的陶处长以前似乎很少穿这种正装,但今天穿上这正装感觉变成另外一个人。
不过印安东感到陶传亮穿这一身非常别扭,尤其是领带打得都有点儿歪,田成林穿的休闲一些,印安东更不用说,完全是一个有点成熟气息的大学生的模样,这个队伍里也就陶传亮和李孝福穿得稍微正式一点儿。
小王打开车后备箱,标书完完整整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田成林看了一眼,然后放心的说,陶处长,咱们出发。
出发!陶传亮喊了一声。
陶传亮能明显感觉到田成林的状态不是很好,实际上这个活儿本来就是陶传亮揽的,田成林不过是过来给他帮忙,在陶传亮眼里,帮忙的反而站在上占了主导,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田成林的脸上对堆着笑,但心里对陶传亮的意见确实非常大。如果这次投标团队里边儿有人能给五公司董事长说上话的人,那肯定就是陶传亮。
田成林笑着说,陶处长,您穿这一身西装,就跟换了个人一样,一看就是很有派头,您一参加,这次不中标都不可能了。
陶传亮呵呵笑了两声,什么也没再说。
陶州县城本来就小,车子开到陶州建委的时候,建委那个开标楼还没开门,车子只能在外边儿等着。
田成林和大家下了车,在门外等候着,他拿出烟来,递给印安东一支。早上匆匆忙忙,印安东虽然带着烟,但这烟盒里的烟已经很少了,因为分不着,他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抽。
田成林现在是五味杂陈,他的眼睛盯着这栋楼,连话都懒得跟陶传亮说,说什么呢,说点好话自己都觉得虚伪。
这个大门口的大门一直关闭着,看来不到时间,他们都不会开门儿,来早了,等待的时间也让人难受,大家的心情都有点焦急。
印安东问了一句,财政局招标,不在财政局,而是放在了建委,还真有点奇怪,难道财政局自己的事情还要放在别的地方?
印安东理解不了,还是田成林解释说,放在建委就最合适,建委毕竟是建筑工程招标的监督部门儿,财政局可不是行业监管部门儿,放在建委那可是名正言顺,不放在这又能放在哪儿呢?
门口的车子也多了起来,好在这门口的路是一条支路,看上去更像是专门儿给建委这栋楼修的一样,更谈不上是城市的主干路。
0850,大门准时打开,看门儿大爷喊到,拉标书的车可以靠近门口儿,参加投标的人可以留下,车子必须离开。
开标厅就是一个大的会议室,主席台的桌子上摆着招标人、监督人、公证人等。
一千六百〇二章 靶心
有专门招标服务的人员在门口做着登记,港城建设建设的这次授权代表人就是田成林,田成林做授权代表人参与投标可不是第一次,啊,看着李宪琨的法人代表章,这个章用的楷体,字迹清晰。
也就是集团的投标工作授权给田成林了,田成林是代表港城建设集团来投标的,在这里他就是港城建设的代表。
陶传亮找了个位置,他们几个就坐在一起。
田成林看着主席台上摆的席贴,心里想,这个招标看上去还挺正规,至少程序上还算完善。
9:30,主席台上的人几乎是同是到齐,大家纷纷坐下。招标人跟下边登记的人点点头,然后宣布开标,介绍了监督人和公证人。
招标人简单介绍了一下,示意服务人员让投标人监督看看各家单位投标书的密封情况。
待验证完毕,服务人员很麻利地打开标书,身份验证完了之后终于进入主题-唱标。
一家家单位开始唱标,印安东、李孝福快速地记录着,田成林也快速浏览着这些数据,虽然只听了个大概,但根据他的初步判断,他们的商务标很有优势。
印安东一个劲儿地记录着,本来他和李孝福有分工,但现在他想以最快的速度记全。
终于唱完最后一家,田成林侧着头,微微笑了笑,陶传亮基本上能判断出来港城建设的报价,居然是一个居中偏下的价格。
这次招标不设标底,而是用基准价来作为标准,这也是招标人非常聪明的一点。
印安东正在计算着,田成林站起来喊了喊他,印安东一看,开标厅里的人陆陆续续已经走了,他们算是落在最后的。
陶传亮早就看出来招标人来的正是李科长,陶传亮感觉到跟李科长有点眼熟,但在这种场合之下,他是什么话都不敢说,保持陌生是最好的选择。
李科长早就看到了陶传亮,整个会场里,陶传亮穿的最正式,最惹眼,在陶州这个县城,穿得这么整齐的,都少找,想不注意到他都难。李科长瞥了他几眼,不过李科长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动。
在这种大众场合之下,他什么话都不能说,一说就非常麻烦,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港城建设四个人默默走出开标厅,一到室外,田成林迫不及待地打开烟盒,扔给印安东一支,然后把自己的烟点上。
田成林大口地吸着烟,唱完标,他心里基本上有谱了,但他一点喜色也没有,反而是平静地问陶传亮,陶处长,咱们怎么安排?我们在这儿等一等,还是直接回去。
陶传亮一愣,然后说,标都开完了,我们在这儿等着也没多大意义,还是回公司吧。
陶传亮这么一说,田成林笑了笑,他心里想的是不是直接回上岛,陶传亮的回答是回公司,回公司自然是陶州三建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开完了标,大家看上去放松了许多,印安东自己也感觉放下一个大包袱。
这个包袱压在他身上的时间太长了,虽然看上去都是正常的工作,但压力却是一直存在,与其说是压力,还不如说是一种煎熬。
车子很快驶进了陶州三建公司院子里。
开完标,上午还有很长的时间。
陶培勇在公司里等待着,他一直在等着,葛天、韩同彬、张小云他们都在会议室里等着。
看到陶传亮带着田成林、李孝福、印安东进了会议室。
葛天率先站起来,韩同彬、张小云也跟着站起来。
印安东悄悄的给田成林说了几句,田成林点点头。
陶传亮他们刚坐下,陶培勇就走进了会议室,他一进会议室,就带头开始鼓掌,会议室里响起了并不整齐的掌声。
陶培勇笑着说,听说报价还不错,你们都是有功之臣啊。
田成林点点头,不好意思地说,陶董事长,这几家的投标价都记下来了,印安东,按照商务标的评分标准,做了一个表格儿,可以让他给大家先测算一下。
好啊,好啊,实在太好了,说实在的,我就想要一个相对准确的结果。陶培勇说。
印安东打开电脑,会议室里投影仪都是现成的。
印安东一家家把投标的价款输进去,后面就立即出来了商务标得分。
张小云笑着说,印经理,计算基准值得去掉一个最高价和最低价作为基准。
印安东点点头,说,已经去掉了。
不用说计算基准值,这不计算都能看得出港城建设的报价水平非常高,几乎正中基准值的靶心。
尤其是印安东把分数计算出来,一看这分数都是满分,排名稳居第一。
会议室里的人再次鼓起掌来,商务标已经妥妥的没问题了。
只有田成林保持着平静的心态,他知道,港城建设投的这个标,依据他们的技术水平,技术标肯定没有多大出入。
但谁知道陶董事长还有陶处长他们工作做得怎么样呢?
陶培勇挥一挥手,笑着说,好,葛总,你带着大家出去逛逛。这几天大家也累坏了,出去逛逛,散散心,尤其是咱们港城建设的同志们,来了这些日子还没到陶州逛一逛呢。
陶传亮在旁边说,陶州有什么好逛的?也就个东湖公园,其他的地方根本没有意思,连去都不用去,要是逛街,那倒还不如回上岛逛呢?
陶培勇说,中午咱们就在怡和酒店一块儿吃顿饭吧。
田成林说,陶董事长,我们现在在这儿意义也不大了,陶州,也就不去逛了,中了标我们少不了还要过来,逛的机会还多的是。我想我们上午就往回走,估计到了上岛也耽误不了吃中午饭。
陶培勇心里依然不踏实,虽然商务标没问题,但中不中标这事毕竟没定下来。他点点头,笑着说,是啊,中了标,机会还多的是,不过大家忙活一阵了,不去逛一逛总觉得对不住啊,希望田总也经常来陶州逛逛走走。
陶传亮这时说,田总,我在这儿等一等,怎么着也得等到结果儿才能走,只要没出结果,我这心里也不踏实。
一千六百〇三章 中了
田成林刚想问陶传亮怎么回去,陶传亮一边想,一边说,我怎么回去?我怎么回去你就不用管了,大不了我坐客车回去。
田成林点点头,看来上午赶回去是最好的选择。
田成林招呼一声,本来他们的行李早就在车里放好了,印安东灌了一杯热水,大家陆续走出去,来到了楼下。
小王已经把车发动好,车子就在楼出口处等着,田成林,上了车,这次他直接做在后排领导位置。
印安东刚要坐在副驾上,田成林跟他摆摆手,示意他坐在后边。
印安东跟李孝福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李孝福坐后边,李孝福摆了摆手,便坐在了前边副驾上。
车窗都打开了,陶培勇带着大家在门口送行。
田成林他们直接把手伸出来,跟着大家摆摆手。车子调过头来,小王摁了几下喇叭,车子缓缓驶离院子。
陶培勇他们看着这车子,直到车子出了院子门口,然后才材才转身回到楼里。
陶州县城并不大,实际上这边的路简单,也容易熟悉,小王这几天在陶州,对陶州的路多少都熟悉了。
车子刚出院子,小王就笑着对田成林说,田总,陶州三建他们往车里放了几样东西,一人三样,有牛肉,有当地烤饼,都是陶州的特产之类的。
田成林点点头,说,好,知道啦,人家陶总想的周到啊。
小王本来还会觉得田成林会嫌自己收下东西,但看田成林平静的态度,小王就知道自己也没做错。
但田成林还是给陶培勇发了个信息:陶总,司机小王告诉我,你给带了一些东西,你这太客气了。
陶培勇的短信回的很快:大家忙活这么长时间了,就一点儿心意,千万不要见外,中午没有好好给你们送行,这心里还过意不去。
田成林知道,这该有的客气还是得有的,毕竟人家一份心意,要是没个表示,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一上了高速路,车子飞快地行驶,这毕竟是高速路。湖东的高速路已经延伸到了每一个地级市,这些年高速路建设速度也很快。
田成林很清楚地知道,这次投标不论成功与否,他的任务是已经完成了。陶传亮留在那其实起不到多大作用,毕竟木已成舟,这个时候根本联系不上,更谈不上起到多大作用。
不管怎么说,这次投标是完成了,虽然董事长也批评了他,但是事实证明,他的工作没有什么问题。
车里并没有人说话,车里听到的是车轮与马路摩擦的发出刷刷的声音。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车里响起了呼噜声,呼噜声越来越大。
印安东一看,这呼噜声正是来自田成林,司机小王指了指坐在旁边的李孝福,印安东一看,李孝福的头正在不停地点着,看上去也是被瞌睡逼得不由自主。
印安东嘿嘿笑了,笑得非常开心,小王通过后视镜就发现印安东笑的样子,印安东一笑,让他心里舒展了不少,小王觉得至少还有人陪着他。
这几晚上印安东虽然睡得晚,觉也睡得少,但上午他很少发困,所以精神头还好。
看来,田成林确实太累了,他的呼噜声越来越大。
车子还在飞速行驶着,小王本来还想问问是不是到服务区歇歇,但看着印安东,也没这意思,他们两个又在呼呼的睡着。
小王索性加快了速度,车子的轮胎与马路摩擦的声音越来越大,而且明显感觉到了速度越来越快。
印安东的手机响了,她一看就是是张小云打过来的,印安东连忙接起电话来。
他看到田成林也动了一下,那边传来的声音却不是张小云的声音,而是一个男士的声音。
一句话没说完,印安东就听出来这是葛天的声音。
印安东压低声音,低声问道,葛总,怎么啦?
我估摸着你们还没到上岛,田总跟你在一起吗?
印安东依然低声地回答道,是,我们在一块儿呢,他睡着了。
哦,难怪我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他都不接,那等他醒了,你告诉他一声,财政局那个标,我们中了。
中了?好啊,好啊,太好啦,真是太棒了。印安东忍不住的大声说了起来。
田成林这时不但醒了,而且睁大着眼睛看着印安东,印安东连忙对着葛天说,葛总,我看田总也醒了,我把电话给他,你们说吧。
葛总,刚才隐约的听你说我们中标了?
田总,是啊,这次我们的得分儿是遥遥领先,给你打了好几个电话你都不接,这才拐弯抹角的找到你。
葛总,实在不好意思,昨天晚上一晚上都没睡好,这在车里一坐,没想到居然睡着了。
咱们港城建设的同志们确实辛苦啦,就昨天那一天你就忙活的不得了,在上岛,都是你在忙活着,最辛苦的是你啊。
葛总,那边的排名和分数儿能发给我一个吗?
分数,我就知道前两家的,咱们的925分,第二名是85分,第三名是84分。如果不出什么很大的意外,肯定就是我们的了。
好啊,好啊,真是太好了,没想到我们的分数这么领先,看来我们下的功夫没有白费呀。
田总,你可知道,我们的商务标就领先了3分,这3分儿可是不容易啊。不过技术标他们给的都非常吝啬,我没想到我们的技术标的分差的竟然这么小。
田成林嘿嘿的笑了笑,然后说,葛总,你就知足吧,评委很明显不想有很大的偏差。
哦,对了,陶处长可能给咱们公司的董事长已经打电话说了这事儿了。
哦,我知道啦,我也给我们董事长汇报一下,这个工程体量本来就不大,所以在我们集团影响力也不大,不过你放心,我们肯定会选派得力的班子参与这个项目。哦,对了,他们可能过来考察,到时候咱这边还要陪一下。
好,我知道了。葛天说。
挂断电话,田成林一点睡意也没有了,他连忙拨通啦董事长的电话,不过这次董事长对他口气明显缓和了很多,不知陶传亮给他说了什么,董事长竟然给他说道,田总这次出去虽然时间有点儿长,但成绩还是蛮大的。
一千六百〇四章 岛西
田成林听完这句话,就觉得这次出差怎么也算值了。
挂断电话,田成林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睡意全无。
下了高速,司机小王对上岛的路还是比较熟悉,车子很快到了上宁路。
田成林心情好了许多,到了这时,也到了吃中午饭的点儿了。田成林笑着问印安东,安东,反正这边你熟一些,有好一点儿的吃饭地吗?
上宁路上饭店并不多,像样的饭店并没有几家,但印安东对这里的饭店相对来说还算熟悉。印安东笑着说,田经理,这马上就到我宿舍了,我看我也就不在外面吃了,我就直接回宿舍吧。
别,别,别,中午饭肯定得吃,既然这条路上没有好一点吃饭的地方,那咱们到东西大道去,东西大道那边儿有一家比较好的饭店。
王,你把车开到东西大道,就是到了东西大道,往左拐,大约500米左右,有一个饭店叫岛西酒店,咱们就去那儿。田成林说。
小王连忙回答道,田经理,岛西酒店我知道。
印安东迫切的想早一会儿回到宿舍,既然田经理想跟大家一块儿吃顿饭,毕竟好意难却。
再说了,在这里吃饭,根本用不着印安东掏一分钱,印安东也考虑过,自己要是不过去,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大家在一起工作了好几天,再怎么说也是共同战斗过的朋友。
印安东点点头。笑着说,从这里到那酒店也很近了,不过我很奇怪,田经理,你怎么知道路口往那走就500米呢?
田成林呵呵笑了,他一边笑一边说,哎,哪个酒店我真是太熟了,原先在这附近有个工程,去的次数多了,对这个饭店就特别熟悉一些。
不过呀,这个饭店做的很有特色,别看名堂很大,但实际上消费并不高,而且最好的是,做菜比较讲究,环境好,卫生又干净,所以去的次数也就多。干咱们这一行,要是还不了解几个饭店,没点吃喝的地方,这工作还怎么干?
李孝福在公司待的时间长,没有在项目待过,但他一直羡慕在项目上的人能够经常的吃吃喝喝。想到这,他便笑着说,田经理啊,真是羡慕你们在工地的日子呀?在工地上还能喝个小酒,这日子很滋润啊。
印安东和田成林听李孝福这么说,两人是眉头一皱。田成林笑着说,孝福啊,看来你在工地上待的时间太短,你是没有受过工地的苦啊。
像我们在工地上的人平常吃的什么你知道吗?平常工作的节奏你知道吗?那些一阵火,一阵烟的催促,你知道吗?一个工地就是一个孤岛,离开工地还算工作吗?那为什么同样的工资,很多人都愿意呆在机关呢?
小王开车的水平确实很高,车子在上宁路平稳而快速地行驶着,印安东以前对这条路并不熟悉,自从搬到这儿住之后,对这里慢慢的也开始熟悉起来。
但真要熟悉的还算是小王,他真是一个老司机。
东西大道的路口儿都被围挡挡住,留着的通道仅仅是为了临时通行,印安东不知道的是,这些路口儿被封得严严实实,如果对路不熟,就很难顺畅地通行。
小王的对这片地方也比较熟悉,到了酒店门口,把人放下,然后自己去停车。
酒店的大堂装修得非常华丽,水晶吊灯闪闪发亮,大厅地面都是铺着高档的大理石,吧台处的顶板上散发着热烈的光芒。
宽敞的大厅里飘着悠扬的音乐,让人一进大厅,心里就平静了下来。
别看隔着印安东住的地方近,但印安东并没有来吃过饭,单单从外表看,这家饭店的档次确实不低。
众人的脚步也跟着放松了起来,在这里,你很难匆匆忙忙。服务员是漂亮的美女,她亲切地问田成林,老板,你好,您预定房间了吗?
是,188,那个六人的小包间。王成林说。
服务员心里想,原来这位客人是常客呀,对188的房间这么熟悉,绝不是来了一次了。想到这,连忙满脸堆笑地说,老板,您跟我来。
虽说这是六人的小包间,但包间的非常宽敞,大家都坐下,印安东这才发现,他们之间都隔着一米多,这个房间完全能坐十个人,现在只做成6个人的包间,确实有点浪费。
房间里灯光明亮,桌子上摆的餐具闪闪发光,尤其是那碗盘都都镀了金边,餐具档次可是不低,这样的餐具恐怕价值不菲。
田成林在旁边笑着说,今天中午咱们就喝点儿啤酒吧,这好几天也没喝酒了,每人最少三瓶儿,服务员,就来上岛纯生,先来一提。
酒还没上来菜就开始上了,印安东也没有想到,这菜上的竟然这么快。
小王是不能喝酒的,他让服务员把自己的酒杯撤掉。
李孝福出来吃饭的机会少,所以也是不管不顾,菜一上来,他就动筷子开吃。
田成林在旁边皱了皱眉,这个李孝福不是不懂规矩吧,是田成林带大家来吃饭,他不看看田主任是什么意见,径自夹着菜吃起来。
啤酒上来了,田成林对着服务员说,麻烦你先开三瓶,人手一瓶。
服务员不会社开酒瓶的高手,啪,啪,啪,三瓶酒很快打开,酒瓶里泛起啤酒的泡沫。
没想到,服务员好事做到底,把大家的啤酒一一倒上。
这啤酒杯是大的杯子,这一杯得三四两,田成林端起酒杯笑着说,这几天辛苦你们了,我敬你们两个酒,最辛苦的就是孝福和安东你们俩。
来,这一杯咱们先干了。说完田成林端起酒杯来,咕咚咕咚是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田成林笑着说,哎,还是咱们上岛这纯生好喝,有滋味,一个字,爽,真爽啊。
印安东也跟着喝出来,他没想到田成林会这么豪爽,这个喝法是他久违的方式,这一口气儿喝掉,印安东连声说好爽,爽!
到是李孝福慢悠悠的,这一口喝了一半儿,然后又一半儿另一口才喝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