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指点
我们就看两个地方,一个昌盛大厦,一个陶东大厦,这两个楼是必看的,去看看,有时间再去转转。你把我们放到昌盛大厦项目就不用管了,那边的项目我都联系好了。
张姐,好嘞,我听您安排。
看得出小王对陶州非常熟悉,车子在城区的小道上拐来拐去,正当张小云有点儿烦的时候,小王说,张姐,昌盛大厦到了。
到了,这么快就到了?我记得这路很难走的。张小云有点不相信地说。
就在这儿,小王倒是非常确定地说,车子一停下,小王便继续说,张姐,前面儿这个小门儿就能直接通到他们项目部去。
张小云记得以前好像是来过,但走的绝对不是这条路,想到这,他便拿起电话来,林经理,我们已经到了,这里好像没你们门口牌子。
张小云把手机递给小王,小王说,林经理,我们就在上次董事长来的那个小门儿这个位置。
那边的林经理一听小王这么说,连忙回答,好,好,好,我马上就到。
张小云和印安东能听到小王给他打电话时,林经理那种热情和客气的态度,这人还真是奇怪,张小云打电话远不如小王打电话好使。
张小云在车上也不下来,就等着林经理过来,张小云不动,印安东也不好意思下。
任经理急匆匆的赶过来,这个小门儿距离的项目部办公室非常近,不过由于不是正门,警察,也就是项目上的人员从这儿走。
印安东对这种小门的设置非常理解,他知道在城区如果有这种小门,那就方便很多。
林经理跑的是气喘吁吁,一到门口就发现董事长的车就在小门儿的门口儿。
林经理连忙走过去,打开后排车厢的车门,映入她眼前的正是张小云。
任经理一脸笑意,这笑容就像灿烂的花朵一样,他一边笑一边说道。欢迎张经理,欢迎各位领导来工地视察指导工作。
张小云笑着说,林经理,咱都一个公司的,你就别那么客气了。一边说,一边下了车。印安东就坐在他的旁边,他见张小云下了车,也从另一边下了车。
林经理走到前跟小王打了个招呼,印安东能明显的看到,林经理,一个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对小王是毕恭毕敬的,而小王却不拿正眼看他,打着官腔说,林经理,张经理过来,你们可得招待好啊。
李经理连忙点头,笑着说,王主任,您放心,领导安排的事儿,我们一定做好。
司机小王也点点头,然后对着林经理又说,我得抓紧回去,董事长还有事儿呢,这里就交给你啦。
李经理听小王这么说,似乎是董事长在跟他说话一样,一边哈着腰,一边点着头,笑着说,王主任,你放心,你要忙你先走吧,董事长一直都很忙,可不能耽误了董事长的大事儿啊。
印安东和张小云看着林经理的样子,都觉得有点儿好笑,这领导往往都是这样,真的跟领导交往,都觉得领导没架子,好相处反而是小王比董事长架子还大,但确实好使。
但足,像是陶培勇来到工地上,一般在现场都是指指点点,提出这问题那问题,好多问题,林经理都很难回答。
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出入
所以林经理从心底里对陶董事长非常发怵,好在他跟司机小王的关系一直不错,有些信息能从他这儿获取,所以对这个小王儿他一直是心怀感激和钦佩之情。
大家看着小王的车子连熄火也没熄火,李经理在旁边挥着手,车子很快就驶离。
林经理笑着对张小云说,张经理,走,咱们先到项目部把项目的情况给你介绍介绍。
张小云呵呵一笑,然后说,林经理,项目的情况我做这个楼的预算的时候就清楚了,没必要介绍了,我们还是直接到现场去看一看,我知道咱们这个项目正是处于安装和土建配合的阶段,所以过来看一看。
别看张小云职务不高,但公司大大小小的投标,张小云几乎都参与了,所以公司很多人对她都非常尊重。不过,这些年公司的风气不好,有的人拿着张小云在开玩笑,说些捕风捉影的话。
张小云私下里也听到过一些说法,她老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说白了,还是有人羡慕她的岗位,没有一定的业务水平还真干不了她这个职位,所以那些觊觎她这个岗位的人,除了搞点儿花边新闻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管用的手段了。
不管怎么说,林经理对张小云还是非常尊重的态度,听张小云说完,他拿起电话来便直接打起电话,孟彤,你安排一下,领导们想直接上楼去。
张小云笑着说,孟彤在你这边儿工作还可以吧,当时让他上我们部门来,他还不愿意,他工作怎么样?
林经理笑笑,然后说,孟彤,你应该比较熟悉啊,工作还比较认真,不过安装工程跟土建工程还是不一样,安装工程总是前松后紧,实际上安装人员的工作量总体上不是非常均衡。
哦,我明白啦,看来在主体预留阶段安装管理人员还是有时间的。张小云说。
穿过项目部的办公室,很快就进入这个楼的主体结构,楼上正在进行着墙体配管施工。
在上岛市,这是处在主体结构验收之前的工作,林经理却说,主体结构刚验收完。
楼上传来吱吱的刺耳声音,印安东心里也在纳闷,这到底是干的什么活儿呢?
印安东循着这声音,一看这种情况,吓了一跳,粉尘充满了整个房间,工人手持着风镐,在砌块儿墙上直接开槽,开槽的槽边也裂开一些纹路,像开的槽上长的刺一样。
工人看到了那个孟彤,也看到项目经理跟着过来,便停止了施工。
工人的脸已经布满了灰尘,工人本来的模样已完全看不清,孟彤朝工人招了招手,工人走过来。
张小云一脸惊诧地问,孟工,咱们墙体的开槽都是这么开吗?
孟彤笑嘻嘻地说,张经理,肯定是这样,整个菏州市都这样吧,咱们陶州一个县城,还能怎么剔槽呢?
印安东也笑了笑,对着张小云说,张经理,你看,这个做法跟咱们定额上的做法就不一样了吧,百闻不如一见,尽信书不如无书啊。
嗨,看来跟你说的也差不多呀,没想到会是这么个情况,你们都是这么这么干吗?孟工,我们还想看一看这避雷是怎么做的?张小云问。
旁边的工人嘿嘿的笑了笑,然后说避雷都是按图纸做的,这个不会有出入。
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画瓢
孟彤在旁边补充说,老李,这是咱们公司内部的人,不是外边检查的,你也不用担心,实事求是地说,没必要跟领导说谎。
工人又是嘿嘿一笑,然后接着说,领导,其实这防雷最简单啦,不就是从钢筋柱里抽出头来,然后可靠的焊接在一起,好像没什么可研究的吧?
孟彤在旁边却是笑着说,这防雷接地哪有那么难,工程上实际干的,只不过是照着瓢画葫芦而已。
张小云是莞尔一笑,人家都是照着葫芦画瓢,你是照着瓢画葫芦,看来你们这个防雷接地的做法也没那么严格啊!
孟彤在一边笑着说,张经理,像这种防雷接地,如果你真要正而八经的做,跟图集做法一样,那得浪费多少人工?再说了,就这么小的楼的雷击能击到什么程度?你看图集上画成那样,有些现场都没法焊,真不知道出书的人怎么想的。
印安东一听孟彤这么说,觉得这个孟彤太不负责任了,他接过话去说,孟工,这避雷可得好好做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真要有侧向雷击,那真是要出问题。像这些防雷设计,设计院都是经过专门的测算过,雷球半径大小都是都是有的,所以这个还是要好好做,避免后期出现什么大问题。实际上,建筑的防雷做法已经非常成熟了,你要觉得哪还有不明白的,咱们可以一块儿研究研究。
孟彤听印安东这么说,这才觉得事情有点大,原来自己对这种防雷做法一点儿都不在乎,觉得搞得这些花样,成年累月的用不上,这位领导说话还真是有点儿不大客气呢。想到这,他便说,这位领导,你说的好像我们都做不到,是不是有点夸大其词?
张小云说,这是印经理,省城来的领导。
印经理,你好,我看那防雷的图集,设计的都非常麻烦,也很啰嗦。有的地方呢,属于这种重复性的,多余的设计,而且为了增加可靠性,看了这里焊那里焊,真是挺麻烦。
印安东笑着说,实际上呢,防雷就是挺麻烦,有的是双面焊,有的是三面焊。而且呢,这不管是圆钢还是柱筋跟钢筋的搭接倍数都有要求,所以这里面是有严格的要求,包括一些边角的设计要求都非常高,这可不是马马虎虎就能过去的,真要出了问题都是大问题,这是个良心活。
张小云这时说,印经理,为什么陶州做了那么多设计?盖了这么多房子都没出过问题呢?刚才孟工说陶州大部分建筑都是这么做的,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印安东笑着说,张经理,孟工,你们可能不知道。这点儿从设计院到监理,还有甲方儿,有的要求确实很高的。有些防雷施工步骤是一步都不能省,尤其是高层建筑,那是绝对省不了,省,万一出麻烦,出现问题那可不得了。
孟彤只是觉得面前的这个印经理,是有点儿危言耸听了。他还真的不知道,这避雷搞得这么重要,总觉得都是些虚而吧唧的东西,有必要这么搞吗?要是这么干活儿的话,那不就赔钱吗?他便说,这避雷,要按你说的这么个做法,确实是存在问题,印经理,要按你说的这么做,那我们这个账肯定算不回来。
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顿开
账算得回算不回,张小云脑子里是一清二楚。她笑着对孟彤说,你这样认为可是真的有问题,在我们的预算中,还有结算中避雷的钱,这一分都不会少,而且根本都少不了,这算账上都没问题。实际上避雷这一块儿给咱们算的量比你们实际干活干了多少,你们自己有数,但真要记到账上的,这个都高一些,反正不会出现你说的会出现亏的情况。
林经理在旁边儿笑着说,张经理,还有这位印经理,你们所说的问题呢,以前我们也关注过,但好像也没这么关心。既然防雷这么重要,那看来以后还要好好做这个防雷。按照刚才印经理说的,要是真要出点儿事儿,那问题可就大了。
印安东这时说,实际上,从预算的角度,或者说是从造价的角度来看,这设计一定,造价也就确定啦。唯一将来有点出入的在哪儿呢?工人的技术水平,还有材料、设备的选型。工人的技术水平,你高一点儿低一点儿,干出来的活成活率就不一样,然后对材料的使用效率也不一样,这就是一个问题。
第二点,材料设备的品牌档次这些也非常重要。你材料设备的品牌用的好一点,那自然你的成本就高一些。你这材料设备的品牌档次用的低一些,那成本自然低一些。反正吧,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
印安东这么一说,林经理在旁边儿就佩服得不得了,这个印经理看上去很年轻。但说话是直指要害。在这个工程自己做项目经理,赔了,自己也逃脱不了责任,赚了,公司可能不会给奖金。所以,这些年来,他干项目经理,基本上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像印安东这样直接把问题说出来,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直接的总结。
这个林经理平时在现场整天算来算去的,这些核心问题,他也是这么做的,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印安东这么一说,他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想到这儿,便笑着对印安东说,印经理,你说的这个实在是太重要了,你这一说,我是茅塞顿开,原先实际上一直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归结到这两条上来。
张小云听到林经理这么佩服的说,虽然自己感觉印安东刚才说的这个话是平淡无奇,她实在没想到就这么短短两句话对林经理触动那么大。
孟彤老觉得这个印安东办事不大靠谱,就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心里一直有种嗤之以鼻的感觉。这种领导估计要在没在施工现场呆过吧?这一下了车,就乌拉乌拉的发表意见,真是搞不懂这是什么样的领导,他心里是一点儿也不服气。
印安东慢慢地说,是啊,像我们干点工程,成本控制确实是非常大的一个环节,让我们跟这一个分项来说,都得考虑到,毕竟这工人的工资是一分都少不了的,还要考虑主材费用。他的费用是要提前联系的,提前落实的,还有辅材,然后这些做完了成了直接费,再把这些直接费取费,包括利润,规费,管理费,税金之类的啊,才能算出这个帐来,明面儿上有的时候有些活儿我们感觉是赚钱的。
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盖塌
印安东继续说,实际上你要抛刨去管理费,刨去利润呀,我们可能就不赚钱啦,所以,这些现实的账,我们还是需要算一算。
印安东又把安装工程上主要的两三个分项一捋了一遍,包括里边儿施工的一些要点。
听完这些,孟彤直接不敢发表意见啦,原来今天碰上了大神。这个印经理不但懂造价,而且懂现场施工,似乎对现场的施工比造价更明白。虽然年龄上感觉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甚至比自己还小,但是在对安装工程的熟悉程度来说,远远超过自己,孟彤不再吱声,原来自己心理鄙视着,站在面前的就是专家啊。
张小云在一旁看到印安东侃侃而谈,而且对现场的东西熟悉的很,其实施工上的一些环节印安东都一清二楚。张小云看印安东的眼神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男人给了自己太多的惊喜,印安东不仅懂造价,对现场的施工那也是清清楚楚。
昌盛大厦正实际上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的阶段,这些活儿干完了才能进入装修。不过像昌盛大厦这栋楼,一般都是需要从粗装修做到精装的,尤其一些公共部位是要一次性装修到位。
从楼顶转着转下来,印安东在整个楼的情况基本上了解了。他们这种结构的施工,与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反映了一个县市区质量的整体水平,看来上岛市的管理还是非常严的,像这种活在上岛市根本就验收不过去。
不过真要论盖房子,现在如果说盖房子,也把房子盖塌了,那也很神奇的,任何设计院不会拿着结构的安全开玩笑的,这是最高的原则。任何一个结构的设计师都非常清楚,从来都是有余量的,都是要保守设计的。即便没那么保守,但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设计,实际上不会有很大的问题,那么,真要把房子盖塌了,那还真是挺了天大的新闻了。
不过印安东能感觉到这上岛市的建筑质量水平,比陶州高出的不是一点半点儿,这是一个整体水平的高,而不是一点点的高。看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过程,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像这种情况也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
不过印安东说完这些,包括林经理在内,对印安东的水平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省城来的人水平是果然高,而且高的不是一点半点,尤其是印安东对规范非常熟悉,对规范要求的做法也非常熟悉。
转完这栋楼,林经理是再三邀请他们到办公室坐一坐,喝点儿茶。张小云本来是拒绝的,但挡不住林经理的热情,便来到了林经理的办公室。
林经理的办公室收拾的倒是非常利索,办公室也大,宽大的沙发让人觉得这里不是一个办公室,到像是一个会客室。
张小云笑嘻嘻地说,林经理,你这办公室,比咱们董事长的办公室还大还豪华啊。
林经理一点儿异样也没有,然后说,我怎么能给董事长比呢?我们在工地上还是尽量收拾的利索一点儿,好一点儿,来了人也有个地方坐,是不是?整个工地上也就我这个办公室像点儿样儿,来个人还能坐一坐,那总不能丢了陶州三建的脸吧?
一千五百五十章 知心
林经理一边说,一边给他们冲上茶。
这茶的香味儿氤氲开来。
张小云呵呵一笑,接着说,林经理,你看你的茶都这么香,还是项目经理有好东西。
林经理也不着恼,这个张小云一个劲儿的刺挠自己,给自己找茬。他笑着说,两位领导都是贵客,我这把压箱底儿的茶都找出来了。
印安东也不明白这个张小云为什么一个劲儿说那种话,即便是他心里也不舒服了,有必要跟人家那么说话吗?印安东从口袋里掏出烟来。
孟彤一看,吓,印经理这个烟还是江南烟,印安东弹出三支烟来,递给林经理和孟工。
印安东自己夹上烟,孟彤刚要给自己点烟,印安东拿着打火机就给自己点上。
张小云这才想起来,印安东一直是抽烟的,可跟自己在一个办公室,他居然能憋着不抽,而且一憋能憋一天,想到这儿,他突然觉得有点感动,这个印安东是在照顾自己的感受啊。
三人抽着烟,其实张小云在这儿根本就坐不住,他看到印安东坐在那儿,踏踏实实的,大有坐下来就不走的意思,张小云是不停地给印安东使眼色。
印安东像是假装看不见一样,建筑工地的情况本来就比较复杂,项目经理的职责尤其重要,印安东夸奖了一番项目经理,林经理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但他对印安东是更加尊重了,这个印安东真是一个体谅人的好领导。
印安东是一直在工地上呆着,项目经理的难度他是看得一清二楚。面对着眼前的林经理,他也是颇有感慨,这一番话指着林经理的内心,让那个林经理是感慨不已,似乎是自己干了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了这么一个知心人。
张小云儿看他们谈的没完没了,这时站起来说,印经理,咱们确实该走了,还有陶东大厦,人家项目上还得等着我们呢。
说到这,似乎有点埋怨的意思了。孟彤只是觉得,这个印安东带来的魅力远远不止于此。
车子是林经理早就安排好的,但是林经理听印安东那么一席话,让他感觉两人颇为投机,他是极力请印安东张小云吃饭,不过吃饭不吃饭,那可不是印安东自己说了算的,旁边儿还有个比自己更着急的人在等着呢。
张小云不好意思地说,吃饭?林经理,这才几点就吃饭啊,算了,算了。还是麻烦你把我们送到陶东大厦。
林经理看着离去的车子,他转过身来,对着孟彤说,这个印安东不是一般人啊!
孟彤在旁边不好意思的说,本来我还以为他是负责面儿上的领导,喜欢夸夸其谈,没想到人家一说就知道,这肚里有东西啊,真是一个高人。
林经理接着说,这个人水平可不低,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上了车,这车本来就是林经理找的,在车上,印安东和张小云两人是什么都不说,似乎刚才已经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
最终,还是张小云张开了嘴,张小云慢慢地说,印经理,听你这么说,实际上现场的情况你也没看明白了,我也看明白了,我觉得咱们下一个工地实际上看不看的意义也不大。去了,咱们就走马观花的看看就得了,实在没必要在那儿待很长时间。
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红人
为什么?印安东有些不理解的问。
你对现场的情况那么熟悉,看了也是白看,真的没什么意思。
嗨,你这说的,其实咱们陶州市的施工的工艺跟上岛市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我倒是想了解一下,咱们这边的施工工艺到底有哪儿有差别?要不然在报价上就没那么准。
好,好,好,听你的,没想到你对现场的施工这么熟悉还这么较真。张小云说。
印安东刚要接着张小云的话说,司机刹住车,陶东大厦项目的大门口牌子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个工地也就到了。
陶东大厦有两个人已经等在门口儿了,张小云下了车就跟他们打招呼,华经理、聂经理,你们好?
张小云介绍了一下印安东,然后又介绍了一下华经理和聂经理。
张小云跟司机师傅说了声,然后就让司机师傅回去了。
陶东大厦的大门口儿,做得非常气派,毕竟,陶东大厦的建设体量比昌盛大厦要大,楼层也高,最重要的是投资也大。
华经理和聂经理,一个试管土建工程,一个是管安装工程,看来知道张小云是负责安装造价,安装经理过来也是正常安排。
张小云开门见山地说,华经理、聂经理,咱们直接上楼吧,时间很紧,领导就给了这点儿时间,转完之后麻烦你们安排个车,把我们送到东湖公园儿那边儿。
印安东听请张小云一说,心里非常纳闷,东湖公园儿那边儿有项目吗?好像行程里也没这个计划啊。
不过华经理还是连忙点头说,张经理,我们就是听你招呼,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印安东在旁边突然觉得这个张小云在公司里边看来还挺有人缘,这口碑不错,大家都喜欢跟她打交道。
这栋楼整体上处于装饰装修阶段,一进楼就感觉这整栋楼的装饰装修的档次还不低。
华经理在旁边介绍道,这栋楼的电梯是进口的,质量绝对过关。你看这电梯厅的地面和墙面都是用的进口的石材,这石材质量确实不错,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像玉石一样。还有这筒灯,布置得非常和谐,还有那反光灯槽看上去,做的就非常细致,光线非常均匀。
印安东笑着问,华经理,咱这个装修看上去档次不低,还是这种活儿赚钱。
华经理嘿嘿一笑,说,这个吧,主要看甲方有没有钱,甲方有钱就舍得投入,我们挣的那点儿利润也就不值一提了。
不过,这甲方确实有钱,资金也好,所以整个工程运转得非常流畅,陶董事长来过好几次了,他对整个工程的情况也非常熟悉。
华经理就差点儿说出来,陶董事长跟甲方一块儿吃饭吃了好多次了,但这种话他只能想想,就是挂在嘴边,也是很难直接说出口的。不过听他说话的语气里,就能能感受得出,他这边儿跟甲方的关系处理得不错。
张小云戏谑地笑着说,华经理现在是我们公司的红人啊,不但领导、正式公司员工对你们也非常佩服,我这过来能得到华经理的亲自接待,倍感荣幸。
华经理连忙说,张经理啊,你太客气了,没有你们前期的努力,就没有这个活儿,没这个活,我们又干什么活儿呢?而且这次是小王专门给我打过电话,交代我要接待好。
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溜丢
张小云没想到那个司机小王心思这么密,岂不知这都是陶培勇专门安排的,小王只不过是在落实董事长的安排。
电梯已经投入使用,这电梯非常平稳,没有半点儿顿卡,没有一点噪音。
难道进口的电梯质量就这么好?印安东心里想。
聂经理笑着说,这电梯安装的真是好,我还第一次碰到这种电梯,几乎没有噪音,而且非常非常平稳,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印安东在上一个项目上已经提过了,林经理对此高度赞同,现在聂经理这么说,张小云似乎找到了共同点,难道这工程真要好好考虑它的实际成本?
有电梯,这整栋楼转得就非常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几乎看了一个遍。有的地方工人正在施工,恰好看着正好儿,有的已经成活了,也就看看面,但是设备间、电梯间还有配电室之类的都非常清楚。
印安东问得非常仔细,有时候聂经理都回答不上来,即便如此,印安东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一说,聂经理想磕头虫一样,连说是是是。
张小云在一旁就笑,她一边笑一边说,聂经理,印经理提的问题你可以不回答,他就是了解一下情况,你不用那么较真。
张小云看到聂经理吃瘪的样子实在看不下去,印安东似乎没完没了,她又不好意思多说什么,只能提醒聂经理。
聂经理跟张小云年龄差不多,参加工作时间也差不多,两人本来就很熟悉,聂经理干了多年安装工程,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没想到今天被印安东问了许多个不知道。
张小云这么一说,印安东才突然发现自己表现是不是太过了,想到这,印安东便说,张经理,咱们看的差不多了,也没必要继续转了。
谢天谢地,张小云心里想这个印经理终于松口了,要是这么个问法,自己还不把聂经理得罪狠了,到时印安东拍拍屁股一走人,剩下都是自己的事。
想到这,她假装有些疑惑地说,印经理,是不是还没看完,这个楼与我们那个楼有相似之处啊。
印安东心里想,这个张小云怎么了,难道心口不一,怎么说话颠三倒四的,他还是回答说,张经理,我这了解的差不多了。
这话一说,张小云就知道这个印安东还真是滑不溜丢的,合着都是自己想过来看。
好了,好了,华经理,聂经理,你看,耽误你们时间了。张小云客气地说。
时间过得飞快,这一转完都快11点多了,张小云看了一下时间,连忙接着说,两位经理,我们这就得走了,那个韩同彬是一个劲打电话,你说至于吗?
华经理在一边说,那好,那好,两位领导,车已经准备好了,就在院子里等着,其实我是想着你们能留下来吃顿饭,一起聊聊。
张小云说,我就是来看看现场,就怕有些拿不准,不过这一看现场就知道了,我们做预算与现场做法还真有出入,这一看,什么都知道了,很复杂的东西也摆在眼前了。
是啊,理论上都说的很复杂,真干起活谁还那一个步骤一个步骤那么分明那么准确走下去,那不太教条了吗?所以理论和实际有点差别也是正常。华经理说。
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别致
听到这,印安东笑着说,理论是理论,理论是来指导实践的,实践就是实践,实践就是由人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构成,理论与实践分得很清楚,没有理论指导,实践就不会有成果,甚至会走偏。
印安东说的很快,他这一段理论就像是绕口令,让大家听得莫名其妙,华经理是听明白了,但觉得印安东有点哗众取宠了。
几人走到院子里,张小云说,印经理,车子来了,咱们走?
印安东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看了一下张小云,张小云也感到印安东似乎有点不满意,但当着两人的面,张小云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虽然靠近中午,华经理更没有说挽留的话,主要还是尊重张小云的时间安排。
师傅,你把我们送到东湖公园儿就可以了。
从陶东大厦工地到东湖公园儿压根儿就没几步路,车子很快到达了东湖公园。
下了车,张小云便兴高采烈地说,终于到了目的地啦,我就等了一上午,就想着咱俩能到这儿来逛逛。
印安东一脸无语,这个张小云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东西呢?实在让人想不通。
虽然陶州县城不大,但东湖公园儿是一个别致的存在,这个湖不但大,来这里游玩的人也多。
有的年龄大的老头儿坐在一块儿下的象棋,有的在一起唱着那些高亢的革命歌曲,看上去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整个公园里也是一派生机勃勃,好在湖边场地开阔,偶尔几个凉亭,倒是别有风味。
湖里面的荷叶早已枯萎,荷叶啊,这个都颓废的有点变黄。
好在湖面的水非常开阔,整个湖的水质还不错,阵阵的风吹过,湖水荡漾着一层层的波浪。
阵阵吹过的凉风,让印安东心里特别舒服,和张小云漫步在湖边,这种感觉非常舒适。
张小云像是突然变成了少女,拿着手机在一边不停地给印安东拍拍照片,印安东的手机不行,没法拍照片,而张小云手机相对还不错,至少是能拍照片。
印安东却是突然发现,这个张小云还有玲珑可爱的一面,像个少女一样,在湖边偶尔蹦蹦跳跳的。
印安东突然感到这个张小云像是突然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少女一样,按年龄来说,他和印安东差距并不大,只不过张小云结婚早,工作早,就显得成熟了许多。
旁边有卖糖葫芦的,印安东停下来买了两串儿糖葫芦,两人一边沿着湖边走,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聊着天。
张小云慢慢地吃着糖葫芦,她吃的非常小心,非常仔细,印安东都觉得这个张小云一旦吃东西,那简直在意得不得了,像她这个吃法才是真正的细嚼慢咽。
这边正是一个专门照相的地方,一个白色月牙的造型,走近一看,这才知道这是一个秋千,月牙周边铺满了鲜花。
摄影师兴高采烈地喊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里是东湖最好的风景,欢迎留下你的美好的记忆。
印安东对这个根本没感觉,也压根就没考虑那么多。
张小云到是笑嘻嘻地说,印经理,来,咱们来个合影,刚才在喊着照相的小姑娘听到这个姐姐这么说,这心里也直呼不妙,小情侣来哪那有喊职务的?张小云这一喊,小姑娘都不敢说话了。
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出数
张小云见印安东无动于衷,像是没经验一样,然后他走上前,直接挎着印安东的胳膊。然后跟他说,快点儿。
张小云的糖葫芦还没吃完,他一手挎着印安东,一手拿着糖葫芦。
这个月亮秋千足够宽,也足够两人坐下,不过两人一坐下,还是挤在了一块儿。月亮是弯的,印安东只感到张小云的屁股软软的,暖暖的,让他心里猛然一热。
摄影师在旁边喊,那位男士,表情自然一点儿,看你感觉不高兴的样子,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应该有满心欢欢喜的感觉,向旁边这位女士学习。
印安东只是觉得照这个相片太突兀了,实际上一点儿也不情愿,要不是张小云自己过来,自己才不好意思坐在这儿。摄影师既然那么提醒,他还是强颜欢笑,因为心里有些别扭,所以笑得并不自然。
一张照片儿十块钱,咔咔出来了两张。张小云笑得非常灿烂而旁边的印安东虽然是微笑,如果不仔细看,却是笑得恰到好处。
还是张小云的眼比较敏感,虽然印安东有点儿不自然,但张小云还是笑呵呵地说,照片不错,印经理,你单独来一张吧?
印安东又是摆手,又是摇头,嘴里还嘟囔着说,算了,我就不来了,你想来就来一张吧。
张小云倒是一点儿也不客气,她自己坐在月亮上,把发髻重新收拾了一下,活脱脱一个少女形象,她笑得非常灿烂,看得出内心非常欢喜。
摄影师在一边指挥着,给她拍了好几个镜头,张小云挑了两张。
这些照片都是即拍即出,摄影师看来是阅人无数,姿势设计的都非常到位,拍出来的效果儿非常棒,真是非同寻常。
张小云对这些照片儿都非常满意,他拿出两张来递给印安东,不过最后还是说,印经理,这些照片儿先放我那儿,回办公室之后再给你吧。
印安东心里想的还是干活的事儿,在这公园儿里闲逛,他是一点儿也静不下心来,心里想着事就放不开。
张小云看到印安东有点儿心不在焉,便笑嘻嘻地说,印大经理,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难道跟我在一块儿你不高兴?
印安东听张小云这么说,便直接说,张经理,咱们的活儿还没完呢,这就出来逛公园,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也过不去,老是有这么个心事在心里,放不下呀。
张小云呵呵地笑了,她一边笑一边说,哎,看你苦大仇深的样子,你怕什么呢?你知道吗?土建上跟安装上的数据已经合在一起了,他们现在已经出了总数了。
很奇妙的是这个数,介于前期你们做的数和我们和我做的数的中间,领导现在对这个数值并没有什么意见,这不是正验证了这个数的准确性吗?那我们的工作还要怎么干?
印安东听张小云这么说,心情似乎一下子开朗了许多,脸上写着的忧郁也一散而空。
印安东笑着说,哎,你早说呀,早知道是这样,我还用得着挂念着这事儿吗?
张小云也格格地笑了,她一边笑一边说,你以为我早上在韩同彬那儿呆那么长时间就白待了?那个韩同彬事儿越多,我们的事解决得就越彻底,好歹现在我对那软件儿也了解了。
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光环
土建上午已经做完了,所以商务标的事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整理装订的事不用我们管。张小云是乐呵呵地介绍着。
公园里还有情侣在一块儿玩的碰碰车,包括这是上班儿时间,玩儿的人也少,有的是带着孩子一块儿过来玩儿。
张小云是兴致勃勃,她笑着说,这个玩儿过吗?
印安东摇摇头,张小云说,那玩儿一次?
印安东笑着说,我看这都是小孩子玩儿的吧,都是大人带着小孩儿在这儿玩儿。
印安东这么一说,张小云便失去了兴趣,张小云心里想这个印安东怎么这么无趣?
到是张小云在一旁介绍道,我们陶州的人呢,大部分人都喜欢到公园里来逛逛,一是这个公园儿免费,再就是这里呢,走走路,活动活动,倒是挺好,看着湖水,心情也开阔。我要是忙了累了的时候啊,我就过来转转,即便是自己过来,我也得过来转转。
印安东心里想,难怪张小云会请自己过来呢。
张小云继续说,还有一个这边儿聚集了陶州的几个名小吃,逛逛公园儿,吃个小吃,心情太好了。不过,外地人来的人都喜欢看陶州的西汉古墓,我总觉得那古墓阴嗖嗖的,怪瘆人的,也不愿意去,所以就从来没去过。
印安东一听,便说,还有这个古墓,那简直不错,要是下午没事儿,咱俩就过去转转?
张小云也感到自己失嘴,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古墓确实没什么看的,虽然我没去打听他们进去的人回来都说,古墓确实没什么意思,所以就不要去了。
湖的两边儿偶尔是小路,很窄的路,偶尔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上是用石材铺砌而成,这湖的周边还设置了运动场地,这边是一片乒乓球台,印安东也没想到,这个点儿,这个时候在这里玩的人还很多。
难怪东湖公园儿这边儿的人气这么旺,老人自然不用说,喜欢运动的年轻人也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场地,真是难得的一个好地方儿。
湖边的垂柳围成一圈,恰恰成了难得的景观,有的柳树已经非常粗大,树干虬曲,与湖水相映成趣,形成了和谐雅致的景观。
印安东停下脚步在湖边的护栏处停下,他笑着,对张小云说,张经理,来,你给我照一张,背景好,光线也好,我感觉这个地方照相应该非常合适。
印安东站直,靠近湖边的垂柳,斜背后是波纹荡漾的湖面,张小云给印安东一口气照了好几张。
印安东的表情看上去非常平静,似笑非笑,明显的感觉到这种状态非常美,后面折射的阳光散落在烟灯身后,印安东像是隐在阳光之中,这张照片儿显得有点神秘。
拍完之后,张小云也觉得有些奇怪,这印安东,印经理身上难道有一层神秘的光环?
张小云看着这照片儿,觉得非常震撼,她实在没有想到,印安东的形象如此高大,他也不知道印安东怎么会无缘无故的选择这么一个地方。
实际上,印安东只是觉得这个地方非常美,湖边垂柳,垂下的枝条晃动着,虽然没有了柳叶,但还是尽显那柔美的身姿,湖中碧波荡漾,这是一种柔和的曲线之美,尤其是阵阵凉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
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光环
张小云拿着相机凑到印安东跟前,笑着说,印经理,你看,这照片照的多好,你这身边竟然有一层神秘的光环。
印安东呵呵着说,你照你也有,我本来就是反射得阳光,都是阳光的功劳,这有什么神秘的?
张小云撅着嘴,要不你也给我照一个?
好,好,你过去,我来给你照。印安东回答道。
张小云把自己的手机递给印安东,印安东看到张小云高兴地走过去,她就站在印安东刚才的位置,印安东看张小云站好,便给她拍了一张。
张小云是迫不及待地喊着印安东,让印安东拿给她看看,她一看,很奇怪,确实没有那层光环。
张小云对着印安东说,印经理,你到我刚才站着给你拍的地方,就站在那给我拍。
印安东退到张小云站的位置,张小云站的位置印安东也拿不准,张小云指挥着印安东,印安东终于站到位,他不失时机地给张小云拍了几张,张小云一看还是没有那个光环。
张小云直接来到她刚才站的位置,拉着印安东,说,印经理,你就站在我这。
印安东按照张小云所说,乖乖站在张小云指定的位置。
待张小云重新站好,印安东慢慢问着张小云,好了吗,我喊123。
1,2,3,印安东一喊,这张照片定格,他拿着手机急切地让张小云看,张小云一看还是没有光环。
张小云泄气地说,算了,算了,看来我是真没有这个光环,还是你有,这个光环独宠于你啊。
印安东也感到奇怪,明明就是折射的阳光,这个实在没什么神秘的,难道自己拍照的角度真有问题?他看着张小云,笑着说,张经理,这有什么估计是光线角度问题,看来还是角度没找好,要不再调一下角度?哪里会有什么独宠?
张小云说,算了,算了,真不用了,看来你就是有个神秘光环啊,这张照片我会保存好的。
张小云一边说,一边往前走,这里是个小广场,绿树成荫,还有曲曲折折的连廊。张小云说,印经理,我看这样,前边一拐就是个酒店,咱们就在这吃中午饭?
好,好,听你的。印安东回答。
两人往前走一拐就到了饭店,这个饭店是中国古建筑样式,门口有个牌匾,牌匾上蓝底金字:“悠然阁”,这字写得古朴雄浑,与这建筑浑然一体。印安东连忙赞叹道,这字写得好啊,水平高,也很应景。
张小云从这走过很多次,从来不去关注这字写得怎么样,没想到这个印安东竟然能看出点门道来,难道这个印安东还懂点书法?现在学校教育基本不教书法课了,即便是教,也是硬笔书法。这个印经理懂得还真多。
张小云笑了笑说,我来了好多次从来不关心这个,没想到你观察真是仔细,看来你懂书法?
呵呵,我哪懂,只是觉得这字写的好,有感而发。印安东不好意思地说。
这个没必要谦虚吧,我来多少遍也不会注意这个。张小云说。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里走,里面也是一个大的古建筑,只不过里面空间很大,被分割成了包间和零点餐厅。
两人就在零点餐厅坐下,实际上这酒店并不大,张小云拿过菜谱来递给印安东。
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鱼唉
印安东一看,这些菜的价格一点也不低,甚至比上岛的菜价格都高。印安东一边看,一边笑着说,张经理,这边的菜价格不低啊,不知道份量大不大,要是份量大咱俩可吃不了那么多。你看看吧,点你喜欢的菜。
哪能呢?我可以建议一下,这里有东湖里的鱼,东湖的鱼还不错。
印安东一看这个鱼最便宜的128,他笑着说,两人吃这个有点奢侈啊。
服务员站在旁边笑着说,先生,这鱼是我们店里的招牌菜,来晚了都点不上,您可以尝一下,这也是我们店里独有的,其他店里根本吃不到,或者吃不到这么正宗的。
好,那来一个鱼吧,这个,真有点贵,价格就让人觉得肉疼。
张小云点点头,服务员把这鱼记下来。她看着印安东有点墨迹,拿过菜谱来,又点了三个菜,点完便递给服务员。
张小云笑着说,点完了,你看怎么样?
印安东点点头,说实在的,点菜他不犯愁,关键是他心里没准,菜的分量不知道,张小云的喜好不知道,实在拿不准,现在张小云直接定好了,反到省心了。
窗子是落地窗,透过窗子的玻璃,能看到远处的湖水。
窗子外边儿还有亭台,他们选的这个位置正好靠近窗外亭台,通往亭台的门是开着的。
吹进来阵阵的凉风,这风带着东湖湖水的味道,这是带着一种土腥的味道。
平台再往前走就是一座桥,饭店突出在湖里,形成了一个半岛。
这湖水形成的波浪,拍打着岸边,坐在房间里,能听到这波浪不停地拍打声。
中午吃饭的人看来确实少一些,这上菜上得也快,陶州的牛肉羊汤是最好的,没想到张小云还点了羊汤。
张小云吃饭本来就慢,湖边的风景优美,看来她是非常喜欢这个环境,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吃着饭,这难得的惬意。
印安东也学着张小云,一边吃饭一边看着风景,反而话少了一些,沉醉在风景中,都懒得说话了。
印安东忽然想到了自己的阳光庄园项目,也不知道项目上什么情况了,也不知道那移交工作准备到什么情况了,这一放下,侯友健也不给自己打电话,反而清净了许多。
印安东看着张小云,张小云的脸色有点绯红,煞是好看,张小云像是感到印安东看着他一样,也看着印安东。
两人四目相对,竟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知道什么原因,张小云对印安东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她眼里,印安东既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儿,是一个业务非常棒的好同事,更是一个自己值得珍惜的朋友。
不过,印安东在这的时间短暂,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去,张小云并不想失去了这美好的时光,两人不光是在一起工作,她更喜欢这种雅致的环境里,跟印安东在一起,在一起聊天,在一起吃饭,一起欣赏美景。
三三两两的人走进来,零点餐厅里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开始嘈杂起来。
印经理,你多吃点儿多尝尝,毕竟陶州这个小县城,以后你可能不会再来了,到时候我到上岛找你,你可别说不认识我呀。
印安东呵呵一笑,然后说,我是热情热烈欢迎美女到上岛去,我不光欢迎,还要好好招待呢?
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滑腻
张小云听到印安东这么说,心里也一乐,便笑着说,到时候你别当了什么大领导就不认识我这小平民了。
印安东哈哈笑了笑,然后说,看你说的,再怎么说,咱们也是好朋友啦,是不是?既然是朋友,跟职务又有什么关系呢?
鱼上来了,看来这鱼确实是现做的。张小云拿起筷子对着印安东说,来,来,来,来,这鱼就是趁热吃。
印安东吃进一口,这鱼的味道还真是好,淡水鱼能做成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鱼虽然大,但是鱼肉鲜嫩滑美,看来厨师的水平也很高。
张小云问了一句,是不是这鱼的滋味跟其他鱼不一样?
印安东说,确实如此,能把淡水鱼做到这种程度,除了鱼的本身之外,厨师的水平也很高,鱼肉很嫩很鲜,火候拿捏的非常到位。
张小云去了印安东的评价,连声说,好,确实是这样。
还鱼肉仔细吃起来一种滑腻的感觉。印安东又补充到。
张小云笑着说,实际上,这东湖的鱼数量本来就少,本来是不允许捕捞的,饭店里说是东湖的鱼,但谁又知道呢?
餐厅里的人越来越多,人声嘈杂起来。
印安东笑着说,没想到这饭店的生意这么好,来吃饭的人还挺多,饭店的生意每天都这样吗?
是啊,是啊,其实大家来吃饭的,更多是来享受这个风景,再说这饭店里的菜确实做的还不错,所以即便是菜的价格高一点儿,大家也都能接受。
印安东笑着说,这老板可发啦。
张小云笑了笑,不再多说。明天还有一整天,估计是要整理商务标和技术标,要反复的审核核对。尤其是投标文件还要盖港城建设的公章和法人章,这些细致的工作虽然不需要操心,但都需要他们在这儿等着。
港城建设这边儿,田成林是主要负责这个的,盖章的事儿有可能回上岛,也有可能把章拿过来,公章和法人章是很难同时拿出来的,估计还要走一趟。
张小云笑着说,有时候这预算我都做的够够的啦,天天做这个东西,有时候都非常厌倦,甚至不如在工地上的人好呢,虽然是在工地现场,但工作量却没那么大,也不至于这么枯燥。
印安东笑着说,你们每个工地上安装的管理人员配备的还是比较足,像我现在兼着两个工程,我们港城建设土建公司和安装公司是分开的,咱们陶州三建现在项目上的人都是陶州三建的人。
要知道港城建设是有独立的安装公司,我们的安装公司是干集团所有的安装工程,只要工程接下来,安装公司一般是参与管理,有些工程呢是直接施工,财务上是独立的。
哦,原来是这样的运作模式,那你们投标怎么办?张小云有些疑惑的问。
投标很简单呀,就跟我这样,土建公司如果有需求,或者说土建公司想投一个工程,安装公司就派人全力配合,整个安装公司预算科就两个人。
两个人,两个人能干那么多工程?张小云是一脸疑惑。
印安东笑着说,预算科的人才不管这事儿呢,所有配合的工作都是由项目上出人,预算科只是负责内部的预算,还有部分自施项目的成本控制。
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拉长
这个我跟你说过,这活儿哪能有预算科的人来干,都是项目上的人来干,只要把项目上的人也训练好了,整个这一盘棋也都活了。印安东说。
这个思路还真是好,看来我也得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这个事儿做成。张小云笑着说。
张小云突然拍着脑袋说,哎,实在不好意思,你看我这不喝酒,也没跟你要酒,实在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听他们说你酒量很大?
印安东苦笑着说,酒量嘛,那有什么大小之分,大家在一起喝酒就是图个高兴,图个快乐,喝多喝少的没那么重要,想那么多反而没必要。
你这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说明你的酒量能足够应付很多酒局了,你这才是深藏不露。张小云笑着说。
张小云吃饭吃得慢,倒是把整个吃饭的时间给拉长了,俩人看上去聊天儿聊的没那么热络,但时间却在悄悄流逝。
印安东的饭量本来就大,张小云吃的慢,他也不好意思狼吞虎咽,慢慢吃,上来的菜还是吃了个七七八八,这个张小云还真是一个会带节奏的人。
张小云给印安东倒上茶,笑着说,多喝点水,早回去也没事,中午头精神状态也不好,咱们在这顺便也歇歇。
张小云非常喜欢这个时刻,尤其是跟印安东在一起的这个时刻,任凭时光悄悄溜走。
现在是不冷不热的时候,张小云穿的衣服略显单薄,张小云的皮肤比较出众,他的五官和谐而端庄,算不上精致,更算说不上漂亮。
总体上,张小云还比较耐看,单从外表很难看出张小云是一个工作非常细致,脑子里非常有数的一个女性。
张小云轻轻地唾着茶水,看着她,印安东就急躁不起来,不过印安东对他是一点儿想法也没有,张小云内心并不平静,她外表越是平静,内心越是涟漪不断。
湖边被水波摇动的残藕,只有抓在湖底的根系,依然在张扬着它最后的生命。
阵阵的凉风吹进来,好在是中午,虽然这风凉凉的,看着东湖的美景,喝着茶水,但是别有一番滋味。
张小云来到阳台上,凉风吹着她的上衣,她衣服飘飘,看上去像是古装美女。
阳台往前走,连着一座桥,这边是大片湖水。
印安东去了趟洗手间,等他回来的时候,才发现张小云依旧在阳台上站着,陶醉在这风景之中。
张小云回转过身,却发现印安东正笑嘻嘻地看着她。
其实,印安东早就在这待不住了,张小云也看得出,印安东的心思实际上一直在工作上,他对吃要求不高,更没心思出来逛着公园儿,如果不是自己带着他,他也不会出来逛。
印安东考虑的是自己出来逛着公园儿,要是田总知道了该有多不好,他们出来的本来就是一个集体,现在自己跟张小云出来逛公园儿,而且现在活儿都还没干完,他心里就感到有点过意不去。
张小云朝印安东招招手,想让印安东也到阳台上去,印安东摆摆手,但张小云直接喊他,印经理,来,来,上阳台来。
印安东这时确实有些不好意思,最终还是耐不住张小云的热情,来到了阳台,中午的风虽然还是凉风,但却少了一些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