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怎么找顾大江
顾云冬觉得,这人……果然是有人格分裂,这大概就是医者不自医吧。
哎,挺可怜的。
宋德江心里有气,好端端的回来干什么?
他抬起头,严肃着脸,欲盖弥彰的解释道,“刚才吃的那颗糖,把我的眼泪都给熏出来了。”
顾云冬看了一眼那个碗,是不是少了几颗?
“可糖是甜的。”
“我的感觉和常人不一样,不行吗?诶,我发现你这人很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你这样很不讨喜的你知道吗?”
顾云冬受教,“我一定吸取教训,争取改正。”行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高兴就好,她尊老爱幼。
宋德江这才掸了掸身上的衣服,有些不高兴的问她,“还有什么事,赶紧说,看到你就烦。”
真的,这人要不是治好了她娘,顾云冬都想揍他的。
她走过去,拿了一封信递给他。
“这是秦文铮托我给你的。”
“秦文铮?”宋德江诧异的看向他,“他现在在哪儿?”
顾云冬指了指信,“你看看就知道了。”
宋德江却有些迟疑,过了半晌才伸手去拿信。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顾云冬不知道,只知道宋大夫原本漫不经心的表情慢慢的变得严肃。
渐渐的,倒是跟他在治病时候的模样重合了。
顾云冬觉得,他大概有……三重人格?
溜了溜了溜了。
她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宋德江却在看完信后,许久没出声,在那坐了大半天,连白糖的存在都给忘了。
顾云冬来了庆安府也有五六天了,杨氏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一半,倒是顾大江的下落让她有点一筹莫展。
人海茫茫,要找个人可一点都不容易。
顾云冬在客栈里面闷头想了整整两天,到了第三天早上,宋德江过来了,还是带着白阳一起来的。
他对顾云冬说道,“我要去京城了,你给我留个住址,等白木子有消息了,我给你去个信。”
顾云冬诧异,忙去写了地址给他。
一旁的白阳也苦着一张脸,“顾姐姐,我要去城外的田庄了。白哥哥要去那边养病,我也得去,以后见你一面就不容易了。”
说着,他去够宋德江的手,把他手里的纸条拿过来仔细的看了两遍上面的住址,然后又对顾云冬说道,“顾姐姐,我到时候给你写信。”
“顾姐姐家有位弟弟跟你差不多大,你可以和他通信,还可以做朋友哦。”但愿不要再提什么以身相许的话了,她吃不消的。
白阳想了想,点点头,“我都写。”
不管是宋德江还是白阳,其实都已经收拾好东西,马上就要启程了的,宋德江的马车就在客栈外边,出城时直接把白阳送到田庄就是了,他们是特地过来跟顾云冬告别的。
白阳最后还委屈巴巴的,想让顾云冬送他们去城门口。
顾云冬正好也想出去走走,一直闷在房间里也不是办法,便答应了,带着杨氏一块出了门。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趟出门,还真的让她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二百七十二章 拼图
送完宋大夫两人回来,顾云冬经过城门口的告示栏,眼睛便不由的眯了起来。
这告示栏前站着两个官兵守着,上面张贴着官府向百姓们公布政令,法令等消息的告示,不过看的人没多少。
倒是不远处有一面墙,竟然围了不少人。
之前进城的时候,顾云冬还真没注意。
她带着杨氏走过去,问了旁边的人,才知道这里算是民间的告示栏。
以前没有,是前几个月新的知府上任后让人宣布的。自打大乱之后,不少人都跟家人失散了,有人打听家人的下落,有人在街头小巷张贴各种寻人寻物的消息。
新知府来后就见到墙面上贴了不少告示,他正打算大刀阔斧的整顿这庆安府,这街道上的环境自然也很重要。
后来有人提议,干脆让大家统一贴在一处。于是便有了这堵墙,上面贴满了各种寻人启事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消息。
顾云冬扫了一眼墙上的那些图,再度感慨这些人画的图简直抽象到不行。
她眸子微微的一转,拿着炭笔将告示栏上那些寻人的信息都记了下来,随即便带着杨氏回去了。
顾云冬是想要自己贴个寻人启事的,就算到时候顾大江没看到,可但凡只要有见过他的人提供一点点的消息线索,她就有个方向去寻找了。
但是,顾云冬现在有个问题。
既然要贴寻人启事,她肯定会画的很逼真。可她上次画人物画这么逼真的时候,是通缉令啊。
虽然那个盗匪头头被抓到了,可天知道他的其他小弟是不是正暗搓搓的藏在人群当中,等着伺机报复。
若是看到差不多出自同一个画师手的寻人启事时,不找上她才怪。
就算她平安无事脱险了,但顾大江呢?是不是就会成了人家的目标?
所以这寻人启事,不能只有顾大江一个人的画像独树一帜,那太可疑了。
回到客栈后,顾云冬便将抄下来的信息整合整合,尤其是上面的地址都抄了下来。
等收拾好后,她才扭头对杨氏说道,“娘,明日咱们去租个院子住下,找爹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老是住在客栈也不方便。”
当初选择住客栈,是因为这里就在惠民医馆的隔壁,方便杨氏看大夫。
杨氏在玩拼图,这个拼图是顾云冬自己做的。
毕竟以前那副虽然也是木头拼图,可不管是画面还是材质,终究跟这个时代不一样。
她便哄着杨氏说给她弄个更难一点的,于是她自己去找了块薄薄的木板,在上面画上两个q版的小孩,那两个小孩就是云书和云可,然后裁剪成好多块。
杨氏喜欢的不得了,她每次拼完图,就能见到两个孩子了,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会儿听到顾云冬的话,便抬起头来,笑道,“好啊。”随即便又继续了。
顾云冬第二天便问曹掌柜打听了哪里可以租到便宜清净又安全的房子。
当天就跟房主接触搞定先定下一个月的租期,然后搬进去了。
到了晚上,天色将黑之际,顾云冬给自己画了个苍老的妆容,就离开了住的小院。
第二百七十三章 帮人画图
她下午就把杨氏送到了惠民医馆,顾云冬还是不放心把她一个人留在刚租下的院子里的。
好在曹掌柜的妻子人很好,也在医馆帮忙,顾云冬便请她照顾一下杨氏。
对方自然应下,她可是知道的,这位顾姑娘给自家送了好东西呢,这点小忙算什么?
顾云冬穿了一身粗布衣裳,在街面上很常见的那种。
又在空间里面翻找了半天,没找到染发剂。于是她去套曹掌柜的话,知道现在也有很多东西能够用来染发。
顾云冬便找了个借口让曹掌柜帮忙调两个染发剂,一个黑色的一个白色的。
如今她已经将自己的头发一大半都染白了,再把胸给绑平整了。虽然她发育的不是很好,但好歹也有些起伏是吧。
再画个妆容,这一转身,就是个身材矮小的老头了。
顾云冬看自己没多大问题了,这才出门。
按照之前整合的地址,顾云冬先找到了一家铁匠铺。
这家铺子是兄弟两个开的,据说两人还有一个弟弟在那场大乱的时候失踪了,兄弟两个便找人画了个大概的画像,把寻人的告示贴在那面墙上。
只是这么久过去,人也没下落,那告示都已经风吹日晒的只剩下半张了,还好上面有地址。
顾云冬伛偻着背进去的时候,兄弟两个还愣了一下。
“大爷你要打什么?剪子菜刀?”
顾云冬咳了一声,摆摆手,粗着声音说道,“我不打东西,我在城门口那边看到了告示,你们是要找你们的弟弟是吗?”
兄弟两对视了一眼,同时有些激动,“大爷你见过他?你知道人在哪?”
顾云冬摇摇头,又咳了一声,“我倒是没见过。”见两人露出失望的表情,又加了一句,“就算见过,我也认不出啊,你也不想想你那画像上的人,都画成什么样子了。”
“没办法,我们都花了好些银子请人画的,但大家都这样。”
顾云冬摇摇头,“我来帮你们画,你们跟我说说你那弟弟长什么样。”
兄弟两又是一愣,“大爷,我们……”
“放心,我不收银子,我就是做做好事而已。”
说完,就拿出炭笔和纸张,铺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说啊。”她不耐烦的催促道。
兄弟两想,反正人不收钱,看着也不像是讹诈的,再加上他们这会儿也不打铁了,那就试试?
于是两人一人一句,把弟弟的样貌说了出来。
顾云冬现在是越来越熟练了,没多久一张栩栩如生的人物图就出现在兄弟两的眼皮子底下。
两人都震惊不已,看着仿佛就像是自家弟弟站在面前一样。
他们抬眸看向顾云冬,“大爷,你老本事也太大了,这,这图一贴出去,见过我弟弟的人肯定能认出来。”
“嗯,好了,我帮你们写上住址和信息,明儿一早你们就可以贴到那面墙上去了。”
“是,我们明儿就去贴。”两人拿着画像赞不绝口。
顾云冬便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时走了。
她又去了下一家。
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里有人
那家人家庭条件还不错,还有几个下人。
当时城内乱的时候,他们家有个丫鬟居然卷了不少金银首饰跑了。虽然报了官,可显然这样的事情太多,根本就抓不到人。
顾云冬也是问了人家是不是要找到那丫鬟,让人以为她知道那丫鬟的下落把她请进去,结果被忽悠着画了那丫鬟的模样,顺便还把被她卷走的首饰的样子也大略的画了一遍。
第三家,第四家,等到从第五户人家的家里出来时,已经快到宵禁的时辰了。
她忙洗掉脸上的妆容,带上帽子把白发遮住,去了惠民医馆把杨氏给接回了家。
好在天色黑,又急着走,曹掌柜的妻子都没注意看她古怪的地方。
回去后等杨氏睡下,顾云冬便把头发染回了黑色,然后开始回忆顾大江的模样,着手画上顾大江的模样。
画完后,她刚打算写上顾大江的信息,脑子陡然闪过第二户那家人的情况。
想了想,他在下面关于顾大江的信息上写上,“此人欠债不还,如有此人消息者,不论线索多少,若属实则可得十两银。”
后面写上这家小院的地址,然后吹了吹,收好后便上床睡觉了。
次日一早,顾云冬是被一阵惊叫声给吵醒的。
她忙起身看,就见杨氏正拿着那张图纸,又叫又跳的说,“冬冬,是爹,爹。”
“是,是我爹,是您的丈夫。”顾云冬无奈的笑了笑。
杨氏脸上挂着欢喜的笑,手指轻轻的拂过图纸上顾大江的脸庞,眼里带着留恋,眼眶微微发红。
顾云冬愣了愣,陡然反应过来。她应该早点画好顾大江的图像放在家里,让娘和弟弟妹妹有个念想的。
她走过去,轻轻的抱住杨氏,“娘,我们很快就会找到爹的。”
“嗯。”
顾云冬很快收拾好自己,换上女装,带着杨氏去了城门口那边。
刚到,就听到吵吵嚷嚷的声音,尤其是惊叹声,简直此起彼伏。
“这也太像了,你看看,连头发丝都一根根的。”
“谁画的啊,我也想让这人帮我画一幅。”
“别想了,没听刚才贴的那人说吗?对方一文钱都没收,只是为了日行一善帮助人而已。”
顾云冬抿着唇笑了笑,看到墙上已经贴了三幅画了,便也拿着图纸贴了上去。
众人一看,嘿,也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啊。
就有人迅速的围上了顾云冬,“姑娘,你这也是一位老大爷帮你画的?”
“是啊,那大爷人挺好的。”
“啥时候帮你画的?你看清楚他怎么画的吗?”
“姑娘,你有没有学会啊?”
顾云冬嘴角抽搐了一下,看向最后说话的那个书生模样的男子,那眼里满是渴望,仿佛只要她说学会一点点,就能立马像她指教似的。
顾云冬果断的摇摇头,“我咋学得会?”
眼看着又有一个人过来贴图了,顾云冬忙趁着众人松懈之际,带着杨氏走出了人群。
杨氏都呼出一口气,回头看了看贴在墙上的图,很兴奋的样子。
然而,等到两人回到家,顾云冬刚打开院门,身子便猛地僵住。
家里有人。
第二百七十五章 就当家里没来过人
顾云冬脚步顿了顿,皱着眉头拉着杨氏往旁边走。
怎么会来得这么快??
才刚想着,屋子里的人出来了,是个穿着差爷服饰的男子。
还是顾云冬认识的那个,就是那日在客栈当中她救下孩子后过来的那位领头的官差大哥。
那官差站在堂屋门口,对她使了个眼色,让她先把院门关上。
顾云冬对他印象还不错,那天那几个拍花子被抓走之后没多久,据说就被问出元宵节被绑架的那几个孩子的下落。
也是运气好,他们本来打算拐走白阳就走了的,没想到会被顾云冬碰个正着,就真被抓了。
后来官府那边还给顾云冬送了银子,说是孩子的家人送来的。
因此这会儿这官差一副神秘的样子时,她虽然不解还是将院门给关上了。
随即带着杨氏进了堂屋。
官差姓李,待她们进来才说道,“抱歉,不请自入吓到你们了,只是怕打草惊蛇,不得不这么做。”
顾云冬不解,“什么打草惊蛇?”
李官差便解释道,“姑娘怕是不知道,去年庆安府遭逢大乱,当时有盗匪头子趁机进城杀了不少人,宣和府那边派兵镇压,结果那位盗匪头子逃了。后来是宣和府那边有位神奇的画师,画出了那盗匪的样貌,这才在三日之内将那盗匪绳之于法的。”
神奇的……画师??
“可惜那盗匪虽然已经被砍了头,可他手底下的小盗贼却没尽数抓获。今日姑娘拿出来的那个画像,应该和那位画出盗匪头子的画图同出一人,都是那位神奇的画师画的。知府大人得知这事后,猜测可能会有小盗贼找上门来打听那位画师的消息,便立刻召集了所有的捕快卫兵,去今日张贴画像的人家里,守株待兔,瓮中捉鳖。”
顾云冬忍不住微微瞪大了眼,“……”新皇到底从哪里找来的这么聪明的新任知府,连这都想到了。
其实顾云冬也猜测小盗贼会上门打听画师,所以她还写了匿名信分析情况,打算一会儿就送到衙门去的,而且就送给眼前这位李姓官差的手里。
她甚至想到了衙门要是不放在心上怎么办?因此昨日晚上去的几家都是特地挑选过的,比如身材高大不好惹的打铁铺兄弟两,比如家里有护院的大户人家,比如家住在衙门附近同样家里有几个男丁的家庭……
小盗贼一般都不乐意找上这样没把握还可能会暴露自己的人家,那么最后只能从中挑选最弱又没根基只有母女两的……自己。
她是打算今晚上把杨氏送到曹家住一宿的,然后等等看有没有小盗贼会上门。
没想到,她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做,那位知府已经想到了。
顾云冬虽然没见过当今皇帝,但从他登基后做的种种事情,从他指派到各地治理城镇的有为官员来看,大晋国在他的治理下,肯定会蒸蒸日上的。
李官差见她不说话,以为是吓到了,“你也不用怕,这里不止我一个人,周边都有埋伏,必不会让姑娘出事的。”
顾云冬这才抬起头,“我当然不怕,我就当我家里没有其他人,做自己的事去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有顾大江的消息了
李官差笑着点点头,他就说,这姑娘和一般姑娘不一样,不然怎么会当众抓到拍花子呢?
顾云冬果然跟杨氏进了屋内,该烧水烧水,该做饭做饭,该说话说话。
李官差也很自觉,去了另外一间屋子,也不出来。
一直到了晚上,他才让顾云冬母女两个待在房间不要出门,他则严阵以待。
小盗贼之所以为小盗贼,就是因为不怎么聪明,所以混来混去连个小头头都当不上。
于是晚上天刚黑,四个人便不负众望的摸进了院子,还有一个人在外面放风。
然而不过眨眼功夫,一左一右便扑上来一个人,那放风的盗贼连声音都没发出就被拿下了。
紧跟着,门外的差爷也迅速破开门冲了进去。
那四个人还在撬堂屋的门,一转眼就被包饺子了。
堂屋的门也从里面打开,李官差冷笑着看着他们,“终于等到你们了。”
什么,什么意思?难不成官府知道他们会上门?
难道……这是官府的陷阱,就是为了引出他们?
靠。
几个小盗贼转身就跑,可官差的人数本来就多过他们,又有备而来,哪里由着他们走?
只是盗贼和一般的小偷不一样,狠辣确实狠辣,抽出匕首就和几个官差干了起来。
有个官差手臂上被划了一刀,但到底将他们给拿下了。
一个个被绑着手捂住嘴巴直接给拖走,至于后续,就看那位知府的本事了,也许拔出萝卜带出泥,给一网打尽了。
顾云冬挑开窗户一角,将过程看了个一清二楚。
李官差是最后走的,她朝着那扇窗户看了一眼,“今日打扰顾姑娘了,告辞。”
顾云冬挥了挥手,看着人都走掉了,才放下了窗户。
第二日她去打听了一下,果然如自己所料,其他几户人家并没有遭遇盗贼,虽然官差也在那几处埋伏了。
经此一事,就算盗贼一伙没全部抓获,估计也会认为这是官府布下的陷阱,不敢轻举妄动。
接下来几日,顾云冬有时候会去告示栏那边看看,有时候会去其他地方打听,她还问过李官差关于顾大江的下落。
可惜,衙门那边并没有查到顾大江那边的户籍资料。
其实顾云冬早就知道了,毕竟秦文铮当初答应帮忙的时候,便请人到官府问过。
可惜那段时间流民多,盗匪多,多少人失踪多少人被杀,官府里的文书都缺了不知道多少,想茫茫人海当中查一个人十分艰难。
更何况‘顾大江’这个名字太普遍,一个村子就有好几个,查起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如今庆安府百废待兴,上到知府下到杂役,都忙得脚不沾地的,谁有功夫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帮你去找一个不知道是生是死,也不晓得在不在庆安府内的人呢?
官府查不到,顾云冬才想着从民间找,贴寻人启事的。
好在,那图像惟妙惟肖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讨论,就算不常去告示栏看的人也会好奇的去瞄两眼。
再加上她在后面附上了赏银十两,总有人想要赚这银子的。
因此这一日,顾云冬刚吃过中饭,终于等到了线索上门。
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见过顾大江
来人是个二十五六的女人,梳着妇人发髻,穿着有些破旧。
她进门的时候还有些紧张,左右看了看,好像怕什么人突然跳出来一样。
顾云冬让她坐,她也只敢坐着半个凳子。
直至见到这家里只有顾云冬和杨氏两个人,这妇人才微微的松了一口气,对她说道,“我,我见过这画像上的人。”
她揭了那张寻人启事,可能是因为太紧张又藏在怀里,拿出来时显得皱巴巴的。
杨氏见状,顿时生起气来,上前就把图像拿过来,放在桌子上使劲的给捋直了。
妇人被她的动作吓了一跳,猛地站了起来,“干,干啥?”
顾云冬忙说道,“嫂子你别紧张,我娘只是看到这么好的画像不平整了有些心疼,没事。你刚才说,你见过这画像上的人,在哪里见到的?”
她尽量温和,尽管此刻心里已经十分的急迫了。
妇人闻言才重新坐了下来,咬了咬唇,小声的问她,“你,你说会有十两银子给我是吗?”
“那要看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当然是真的。”
妇人急忙承诺,“我发誓,我所说的话句句属实。”
“好,我听着。”
妇人便轻吐出一口气,说,“这人,这人是叫顾大江吧。”
顾云冬忍不住眼睛一亮,“是。”
“我见过,就庆安府闹大乱,宣和府有官兵来了这边之后见到的。当时城里一片混乱,我们家穷,房子都破破烂烂的,以为那些流民土匪的看不上,就一直躲在家里想等着这场乱过了以后再出来。”
提起以前的事情,妇人脸上还带着心有余悸,“可没想到,他们偏偏跑到了我家来,当时官兵很快就追过来了。那几个土匪看逃不了,就,就抓了我和我男人。这个叫顾大江的就是这个时候出来的,他好像帮那个官兵大人出了个主意,然后我们被救,那几个土匪被抓了。”
听到顾大江的名字,杨氏这会儿也乖乖的坐在一旁听了。
妇人继续道,“那个官兵大人好像很欣赏这顾大江,还叫顾大江跟在他身边做事。不过没成,顾大江说他要在庆安府找妻子和孩子。”
“那官兵大人挺失望的,后来又说可以帮他找,等找到了就能答应帮他做事了。”
妇人当时还挺羡慕的,那顾大江当时穿着又破又烂,除了脸整干净之外,浑身上下都发臭了,一看就是从永宁府那边逃过来的流民,那官兵大人也一点都不介意。
问题是,这顾大江居然还拒绝了这种飞黄腾达的机会。
妇人对流民是非常没有好感的,尽管顾大江算是救了他们夫妻的人。
可说到底,要不是这些流民,他们庆安府怎么会乱,他们怎么会被土匪抓到?家里又怎么会被砸了大半,比原先更穷了。
“官兵大人平乱了后就走了,我听人说他立了大功,说不定会去京城当官。我们没也再见到那个顾大江,还想着他肯定也跟着那位大人走了。”
妇人说,“没想到,半个月后,我们又见到了他。”
第二百七十八章 给不给银子
顾云冬自然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些不满,可只要线索是准的,不满就不满,她自己还常常让人家不满呢,她在乎吗?
“在哪里见到的?”
妇人回,“就在城门口那边,那天我男人在那边找活干,我过去给他送点吃的,就见到顾大江了。”
那时的顾大江虽然还是很瘦,但是身上穿的衣服已经好很多了。
她觉得,那官兵大人走之前,肯定给了他银子,运气可真好。
“是我男人先看到他的,还跟他打了声招呼。”妇人说着忽然酸溜溜的说道,“他好像都不认识我们了,也是,当时他眼里恐怕只有那位官兵大人,哪记得我们这样的小人物。”
顾云冬蹙眉,这人已经没了一开始的小心翼翼,现在是越说越有情绪啊。
她敲了敲桌子,“然后呢?说重点。”
“我男人那个傻的,还上前问人家是不是找到家人了。”妇人见她不耐烦了,又有点怕,赶紧说道,“结果顾大江说他家人不在庆安府,要去别地儿找,然后就出城门了。”
“离开庆安府了?”顾云冬是想过这个可能的。
妇人点头,“离开了,我和我家那口子亲眼看到他背着个包袱就出城门,再没见过了。”
说着她凑近了几分,“我之前就怀疑他说要找他妻子孩子的话是假的,你说他才找了半个月怎么就确认他们不在庆安府了?今天看到这告示,我才想明白过来,他这是欠债不还,所以逃了。”
顾云冬却想着,顾大江肯定是有自己的办法确认的。
“那个,姑娘。我这该说的都说了,你这十两银子,是不是得给我了?”
顾云冬,“可你这说的也没啥有用的线索啊,我还是找不到人。”
“咋没有了,至少你知道那顾大江已经不在庆安府了,你不用费这功夫又贴告示又给赏银的,省了不少时间。”
说的也有道理。
“那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我说的当然是真的,我都发过誓了,你咋就不相信我呢?”妇人急得都站起来了,“我说你不会是不想给那十两银子吧,那你这告示贴出来不是蒙人吗?你知不知道我到这一趟多不容易?”
顾云冬其实已经有七八分是相信这妇人说的话的,能叫出名字,能说出身高,知道爹要在这寻找妻儿。
妇人看她不说话,有些急了,“你到底给不给了?你要不给,我就……”
她话还没说完呢,门外突然响起一道爆呵声,“汪小梅,你是不是在里面,你给我出来。”
顾云冬一愣,就见那妇人脸色大变,惊得就往堂屋外跑。
可跑了几步就又跑回来了,“怎么办怎么办?”
“门外是你什么人?”顾云冬眯眼。
“他……”
“汪小梅你别躲了,我知道你来这了,赶紧出来听到没有?”门外的声音再度响起。
再这样下去,这左邻右舍的都该出来看热闹了。
顾云冬直接走了出去,猛地打开了大门。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在了
门口的男人见到来开门的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还微微的愣了一下。
刚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门了,就见到院子里面正想找地方躲的妇人。
他脸色一变,大步的跑了进来,抓着人手腕就厉声道,“你果然在这,你果然去揭了那告示,你还有没有良心?”
顾云冬默默的将院门关上,阻挡了外边想要看热闹的邻居,慢吞吞的走进了堂屋。
杨氏早在男人进来的时候就躲起来了。
这会儿堂屋里对峙着据理力争的只有一男一女看起来像是夫妻的两个人。
汪小梅大概是被男人抓疼了,有些恼怒的叫道,“我怎么就没良心了?我还不是为了我们家,你也不看看咱家都破成什么样了?”
“那也不能拿这种昧心钱,要不是顾大江,咱们都得死。人家是来追债的,找到顾大江还会放过他吗?”
“什么叫没顾大江咱们都要死?没了他,官兵也会救咱们,只是早一点晚一点而已。你也知道人家是找顾大江追债的,他欠债不还说明他根本就不是好人。”
“不管他是不是好人,我就承认是他救了我的命。我告诉你汪小梅,你今天要敢拿这个银子,回去我就休了你。”
汪小梅听了这话当场愣住了,不可思议的看着男人,“你要休了我,包春华你为了一个就见过两次面的人要休了我。我做错什么了我?”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就算来这里报信又怎么了?我又不知道那顾大江现在在哪,顶多就是告诉他们不要在庆安府找,外边天大地大的,他们找到死也不一定能找得到顾大江,你就为了这你要休了我,你才丧了良心。”
她哭得稀里哗啦的,男人大概也察觉到自己说话重了些,看她哭得惨就有些手足无措。
只是还是梗着脖子说道,“你,你有那样的心思就不对。行了别哭了,在别人家里哭成这样像什么样?走,回家。”
包春华拉着她就要走,顾云冬到底还是把那十两银子递给他们。
她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汪小梅一喜,伸着手就要过来接。
包春华眼睛一瞪,“你敢拿试试看。”
汪小梅吓得立刻缩回手,狠狠的瞪了顾云冬一眼,“你干啥不早点拿出来?”
然后,就被拉走了。
顾云冬,“……”这真不怪她,她只是谨慎了点而已。
汪小梅走了,顾云冬回到堂屋,看到桌上的画像。
想了想,还是将他重新贴回到告示墙上面去了。
她又在家里等了十几天,这期间又有三位过来说见过顾大江。
一位是个喝酒喝得满脸通红的汉子,说话颠三倒四的,看起来就是来讹钱的。
一位是个摆着小馄饨摊子的阿婆,年纪虽然大可记忆却很好,说顾大江去他们的小摊子要了碗馄饨吃。期间聊天的时候说起过,他要离开庆安府去找妻儿的事情。
可到底去了哪里,阿婆就不知道了。
还有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说见到过顾大江和一个官兵大人站在一起说过话,后来那大人走了。
七七八八的消息一整合,顾大江确实不在庆安府了。
她揉了揉眉心,那岂不是更加大海捞针?
杨氏忽然眨了眨眼,说道,“老顾家。”
第二百八十章 回去老顾家
顾云冬一怔,随即猛地站了起来。
是了,老顾家?
当初从永宁府逃荒出来的流民,还是有很多人在朝廷赈灾之后回去的。
顾大江离开庆安府,要么是得到她们的消息去了宣和府,要么可能只是知道她们不在庆安府,那他第一个去的地方应该会是老顾家。
从庆安府去永宁府更近,顾云冬想着既然出来了,那干脆趁着这个机会回一趟老顾家。
能找到顾大江最好,不能找到,那也要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她可还记得只当初被顾大河砸了脑袋并抢走银子的事情。
想到这,顾云冬便埋首开始写信。
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柯表姑的,一封给邵青远的,说明自己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去,让他们照顾家里,不用担心她们。
写完塞进竹子做的细长邮筒里,便带着信去找曹掌柜了。
她想打听这两天哪里有去宣和府又比较有信誉的商队,没想到惠民医馆正要送一批药去宣和府那边的医馆,而且时间有点赶,下午就出发。
顾云冬当即就将装信的邮筒递给曹掌柜,给了送货的领头人银子,请他务必将信送到。
这事有曹掌柜在,自然不用担心。
曹掌柜得知她要走,还有些感慨。顾云冬请他如果再见到白阳那小家伙,帮忙给带句话说自己走了,她就不去他哥那边打扰了。
随即顾云冬开始收拾东西,又到告示栏那边揭了顾大江的画像。
从汪小梅那她除了知道她爹不在庆安府之外,还知道了抓盗匪这事他爹也出了力。她担心有人对他心存怨恨,拿着这张图像到处找他。
这画像太栩栩如生了。
顾云冬揭画像的时候,还听到周围人议论纷纷的。
这才得知还真有人凭借着这画像找到了人,正是那家铁铺兄弟的弟弟。
顾云冬觉得挺好的,虽然当初有利用他们的意思挺不道德的,可也帮了他们。
但愿其他人也能得偿所愿。
顾云冬拿了画像带着杨氏离开告示墙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包春华。
这人皱着眉眼神复杂的看她。
许久才上前说,“我婆娘那日说的话都是假的,她胡诌的,顾大江可能还在庆安府。”
顾云冬想笑,那个汪小梅虽然自私没良心了一点,但这包春华还是不错的。
她走近了两步,这才低声说道,“这位大哥你放心,顾大江并没有欠我钱。会在告示上写明他欠债不还,也只是想早日找到他而已。”
她也没说自己和顾大江的关系,毕竟没到那份上。
包春华愣了一下,“当真?”
“不然你觉得就凭我们两个弱女子,就算找到了顾大江,还真有能力问他讨债?”她拿出十两银子的银票,“这是承诺的银子,拿着吧。”
包春华连连后退,不肯接,“我不能要,我,我那婆娘就没安好心。”
“可她毕竟给了我消息,拿着吧。”顾云冬将银票塞到他手里,带着杨氏走了。
包春华站在原地,好半晌没说话。
顾云冬又在庆安府买了些东西,将房子退掉,次日才启程出了城门。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品大爆发
这次去永宁府,没有了之前的急迫感,倒是走得慢了许多。
去永宁府这段路,明显要萧条很多。
之前流民大面积迁移,把这一路上能吃的都吃了。
如今正在慢慢恢复当中,路上倒是有不少茶寮,虽然煮的都是劣质的不能再劣质的茶叶,也能供大家歇歇脚。
顾云冬就这么走了两天,这日就是在茶寮配着白开水要了碗炒饭。
没想到那炒饭味道简直一言难尽,顾云冬实在吃不下,杨氏却没多大感觉,好像还行,只是吃了大半碗后,她足足喝了两大壶水。
于是下午出发后没多久,她就有些憋不住,支支吾吾的说要下马车。
顾云冬简直哭笑不得,找了个位置还算隐蔽的地方停了马车。
随后带着她往里面走去,自己给她把风,让她解决三急问题。
然而顾云冬才刚等了片刻,就发现远处的树干上,有个一咪咪眼熟的东西。她眼神好,看了个大概,眯着眼睛又盯了片刻后,突然从空间里拿出那本自己手抄本。
是之前宋德江那边抄到的医书,翻了几页后,果然找到了一种药材。
顾云冬虽然对药材的习性介绍记不住,可她是学画的,对图片却是敏感的。
再结合医书上的介绍,那药确实是长在树干的缝隙里的,而且还有紫色的花,看起来已经成熟了。
顾云冬脸上闪过欣喜,哎呦,人品大爆发啊。来尿个尿也能遇到据说宋大夫都觉得挺珍贵药材。
杨氏已经整理好复杂的衣服走过来了,“冬冬,走。”
“娘,咱们去那边摘点东西。”
杨氏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哦”了一声,便点了点头。
顾云冬牵着她小心的走着,避过有些杂乱的草丛。
好不容易走到那棵树底下,顾云冬却脸都黑了。
树的另一面有个男的正在往上爬,手眼看着就要够到那株药材了。
顾云冬眼睛一瞪,“等一下。”
那男的差点被她吓得从树上掉下来,急忙双手抱住树干,低头往下看。
顾云冬这才看清楚对方只是个不到十来岁的孩子。
此时这孩子睁着乌溜溜的眼睛,不解的看着她,“怎,怎么了?”
顾云冬轻咳了一声,“那个,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不是花吗?”小男孩说道,“我看它长得好看,摘回去给我妹妹玩。”
玩个球哦,这是药材。
顾云冬头疼,这个,先到先得嘛,她也不好欺负一个小孩子。但是……
“姐姐,你也喜欢这花吗?那给你吧,我帮你摘下来。”他脸上挂着单纯的笑,还很热心。
顾云冬感觉良心有点痛,就在刚刚她还想着忽悠这孩子把花让给她。
那孩子很快便把花给摘了下来,兴匆匆的递到她手上,随即有些害羞的说道,“姐姐你很漂亮,这花也漂亮。”然后便要走。
顾云冬捂着心口,“等等,这是药材,我问你买。”
她就是这么个抵挡不住糖衣炮弹的人。
小孩一怔,随即眸子一亮,“药材?那,那我那还有一株,姐姐你还要不要?”
还有?这药材不是很珍贵的吗?怎么烂大街了?
“要,在哪里?”
“就在那边,我的背篓放在那呢,我带你去。”
他高兴的很,急忙领头带路。
顾云冬跟了上去,然而没走多久,她就猛地顿住了。
片刻后,僵硬的侧过脑袋,看向不远处的一个坟包。
第二百八十二章 表姐,死了
小孩走了一段路才发现她没跟上来,急忙扭头去找。
见她一错不错的盯着不远处的坟包,顿时有些懊恼,不安的说道,“姐姐你是不是怕这个?那我带你走别的路,你别怕,咱们绕一下就行了,也不远。”
其实这边不止那一个坟包,还有好几个呢。
他一时心急,又是平日里走习惯了的,都没想到。看她们穿得那么好的衣服,肯定连山路都不常走,他应该让姐姐在原地等他,自己去把东西拿过来的。
顾云冬却微微的呼出一口气,摇摇头说道,“我过去看看。”
她依旧牵着杨氏的手,缓缓的朝她刚才看到的那个坟包走去。
坟包很简陋,前面的墓碑也只是一个粗糙的木板。
让顾云冬变了脸色的是木板上刻着的字——爱妻扁慕兰之墓。
下书,夫:丁金成。
扁这个姓氏并不多见,而恰恰,她大姑父就是姓扁。
大姑姑的女儿,恰恰叫扁慕兰。
大姑姑的女婿,恰恰叫丁金成。
尽管知道逃荒路上生死难料,可只要没见着人,没听到消息,总归是往好了想的。
但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刻,见到这一处坟包。
小孩走到她身边,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坟包,低声说道,“姐姐,这边有好几个坟包,听说都是当初从永宁府逃荒过来结果人没了的,这里面的人,你认识吗?”
顾云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眨了眨眼,感觉不再那么酸涩了,才缓缓点了点头,“她可能,是我表姐。”
小孩顿时噤声,不知道要说什么话安慰她了。
过了半晌,才小声的说,“也许,也许是同名同姓呢?前段时间就有人家来迁亲人的坟,结果迁错了,那人活得好好的呢。”
顾云冬一愣,扭头看了想努力安慰她的小孩一眼,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
也许人没死呢?这世上总有许多乌龙搞错的事情。
她又多看了一眼坟包,想了想问那小孩,“你是不是住在这附近?”
“对,那边过去就是咱们村子了。”
“去你村子看看吧,我想请人帮忙修理一下这个坟包。等确认过了,再决定要不要迁坟。”
如果确实是她表姐,她自然还要过来,迁坟不是小事。
如果不是她,那修整一下就没什么。
小孩点头,这才带着她去自己存放背篓的地方。
因着遇到这种事,小孩一路上都很沉默,没再说话了。
目的地也不远,他看到了自己的东西,这才飞快的往前跑了几步。
顾云冬总算知道为什么他没背着背篓走了。
那背篓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猪草野菜,还有野果子,看起来就很重。这小孩瘦瘦弱弱的,背着走不得累死。
小孩蹲下身,就开始在背篓里面翻翻找找。
没一会儿,就笑着拿出一株紫色的花来。
“姐姐,就是这个。”
顾云冬定睛一看,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额角。看来宋大夫没忽悠她,这药材确实难得一见。
小孩见她这样子,脸上的笑有些僵住了,“这不是吗?”
第二百八十三章 卖多少银子
顾云冬摇摇头,“这花应该不是树上摘的吧?”
“不是。”这是草丛里找到的,当时被风吹过来又吹过去的,摇摆的可漂亮了。
小孩失落的摇摇头,把花给收了回去,原来只有在树上长得才算是药材啊。
顾云冬扬了扬手里的那株,“不过这里还有一株,也不是没有收获对吧?”
小孩又扬起脸,用力的点点头。
顾云冬这才问道,“你们村子离这里远吗?”
“就从那边下去,不远的。”小孩指了指。
说是不远,其实……还是有点距离的。
顾云冬的马车还停在另外一边,干脆提起那小孩的背篓,“坐马车过去吧,我还要在你村子里找人帮忙整理坟包。你家还有房间吗?我租两天成吗?”
小孩忙点头,“有的有的有的。”
可很快又皱起眉头来,“可,可我家破。你……”肯定住不习惯。
顾云冬想,她逃荒的时候什么破地方没住过?不带怕的。
三人走到了马车旁,顾云冬才知道小孩叫臭蛋,大名……没有。
臭蛋到了马车旁,就忍不住好奇的看了又看。
顾云冬让他上马车,他也飞快的摇头,怕弄脏了人家的马车。
最后是抱着背篓小心翼翼的坐在车辕上,和同样坐这车辕上的顾云冬说话。
杨氏分了他一块糕点,他也是涨红着脸推了半天才收下的。
顾云冬看这孩子实在老实的很,想了想,趁着赶路的时间问他,“我问你买这药材,你打算卖多少银子?”
“啊?”臭蛋眨了眨眼,有些苦恼。
他也不知道这多少钱啊,只是看这姐姐好像很重视的样子,那这药材应该很珍贵吧?
于是想了想,他才颤颤巍巍犹豫不决的伸出一根手指头。
顾云冬挑眉,“一百两?”
臭蛋吓了一大跳,急忙摇头,“不是不是,是一两。”
顾云冬,“……”虽然宋大夫那个不靠谱的没在医书上面标明这药材价值几何,但以他见多识广又在皇宫当过太医的经验来看,连他都说这书上的药材珍贵了,那最起码五十两往上的。
这小孩要一两?顾云冬感觉自己大概要被天打雷劈吧?
臭蛋小声的解释,“我们家欠了人二两银子,我,我也不知道这得多少钱,能不能卖一两。姐姐你要是嫌贵的话,那随便给也成。”
顾云冬摇摇头,“我没嫌贵,我是觉得太便宜了,给你一两好像在欺负你似的。”
“啊?”臭蛋眨眨眼,一两还便宜啊?
在他心里,一两银子已经很多钱了,他们家欠了二两银子都一年了也没还上呢。
不过,听到顾云冬这么说,他还是很高兴的。
于是抿了抿唇,压制住笑,说道,“那,那就二两吧。”
表情还是没克制住,嘴角的笑一下就上扬了。嗯,有了二两银子家里就能轻松很多了。
顾云冬无语望天,“还是便宜了。”
“啊?”臭蛋震惊了,忍不住狠狠的咽了咽口水,“那多少银子?”
第二百八十四章 傻兮兮的臭蛋
“大概,五十两吧。”
顾云冬悲伤的想,要是可以,她也想就给二两银子,真的,她赚钱也不容易。
可她想一生平安啊,还是做个好人吧。
但,五十两银子是底线,不能再多了。
毕竟在庆安府她花了不少钱,住宿费一笔,画像赏银一笔,吃饭一笔,送信一笔,买各种东西一笔,还有……咳,好像诊金没给宋大夫,白阳小叔给她送了银子作为感谢,官府也赏了她。
嘿,这一趟出来,好像没亏啊。
这样想着,顾云冬心里就舒坦了。
五十两银子给出去一点都不心疼。
她琢磨完,正好看到前面有岔路口,忙扭头问臭蛋,“往哪……”
话说到一半就停了,她眼睁睁的看着臭蛋瞪直了眼睛跟个木头人似的,手里抱着的背篓就这么毫无预警的往下掉。
顾云冬忙喝了一声,一把抓住背篓,将它放到里面去了。
臭蛋狠狠一抖,总算回过神来,指了指左边那条路。
然后,用力的掏了掏耳朵,“顾姐姐我刚才好像被雷打了一下,不清醒了,听到了很奇怪的事情。”
顾云冬嘴角抽了抽,“你没听错,就是五十两。”
臭蛋又一副被雷劈了的表情,顾云冬摇摇头,不管他了。
过了好一会儿,臭蛋才抓着车辕傻兮兮的笑了起来。
眼看着不远处就是臭蛋的村子了,顾云冬才晃了晃他,提醒道,“不过你不要说出去,别人问起来,你就说那药材就卖了二两银子,而且全部都拿去还债了,听到没有?”
这村子很穷,毕竟从永宁府到庆安府这段路,几个月前才有不少流民经过。
这里虽然还是属于庆安府,可连府城都那样了,周边的村子又能好到哪里去?
若是让人知道他家突然多了好些银子,怕是要遭难。
臭蛋忙点了点头,随即指着一个院子,“那就是我家。”
马车一路过去,就跟初次去永福村一样,不少人都好奇的跟了过来。
顾云冬要整理坟包,肯定要找村长的。
得知有人来雇人干活,自然一个个都抢着推荐自己。
可顾云冬用不了几人,最后连带着臭蛋的爹在内,也才三个人就够了。
臭蛋家的人她也见到了,父母确实很老实,他还有个胆小怯弱见到她就害羞的躲起来的妹妹。
五十两银子她是给了臭蛋的父母的,说明了一下情况。
两人激动的喜极而泣,当场就给顾云冬母女两个宰了一只鸡吃。
顾云冬在村子里住了两天就要走,没想到又遇到了下雨天。
因此等到她再启程时,已经过了五六天时间了。
臭蛋和妹妹已经和她熟了,都有些舍不得。
接下来的一路都还算顺利,只是看到扁慕兰的坟包后,顾云冬到底心里有些沉甸甸的。
杨氏似乎也明白了,缓了好几天才缓过来。
半个多月后,马车终于进了永宁府府城。
比起庆安府,这边显得更加萧条。
顾云冬找了家客栈,打算在城内住一天,明日再去县城。
只是等她刚安顿好,带着杨氏出门打算买身衣服时,就感觉后面似乎被人给盯上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原来你就是那个庸医
顾云冬皱了一下眉,走到巷口时终于还是停了下来,转身看向那个跟在她们后面的人。
那人见她转身,不但没走,反而一脸欣喜的迎了上来。
顾云冬在脑子里很努力的回忆了半天,确定肯定一定没见过这个消瘦的中年男人。
男人三两步的走到她们面前,随即看向……杨氏。
“这位嫂子,咱们又见面了,你还记得我不?”
杨氏却猛地身子紧绷,手不自觉的摸上了头,紧紧的挨着顾云冬,另一只手差点掐疼了她的手心。
顾云冬蹙眉,往杨氏跟前站了站,挡住了这人的视线,“请问你是谁,你认识我娘?”
“你娘?”男人顿时笑了,“原来你就是这位嫂子的女儿,你爹呢?咋没见到他。”
“你认识我爹娘?”顾云冬诧异。
男人点点头,笑道,“当然认识,之前你娘来府城治病,就是我给她看给她针灸的。不过后来这永宁府出了事,我就再没见过你爹娘了,这心里还记挂着你娘的病情,怕她耽误了诊治。现在看她脸色不错,看来上次的针灸很有效,正好,我们家医馆就在那边,姑娘带你娘过去,我再给她看看。”
顾云冬瞳孔一缩,脸上瞬间便带了怒色。
她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当初何大夫给娘看完以后说的话,若不是遇到个庸医没本事还乱下针,她娘也不会变的更加严重。
若不是这次遇到了宋德江,她娘还不定怎么样呢。
好啊,原来这就是那个庸医。
她都还没找上门呢,这人自己就撞上来了。
于大夫没注意顾云冬的脸色,只是心里暗自庆幸。
真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顾家的这位傻子,看她这穿着打扮,可比以前见过的要富贵许多了。肯定现在是有钱了,她那汉子还不在身边,面前只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
他家医馆最近都没啥生意,前段时间这城里又新开了家医馆,那边的掌柜和伙计就跟个奴才一样,不管什么病人都扯着一张笑容热情接待,简直落了他们医者大夫的风骨。
可偏偏那些病人就吃这一套,个个跑到他们家去治病,回头还到处说他们医馆的大夫医术高明,把他们医馆给挤兑的冷冷清清。
如今好不容易碰到这个傻子,总算能开业了。
于大夫对顾大江夫妻两个印象还挺深的,毕竟这两人虽然穿得破破烂烂可样貌都挺好。
尤其那顾大江对傻子婆娘好的不行,哄她跟哄小孩似的。
要是于大夫自己,他家婆娘疯了傻了,肯定先给关在家里不让出门,免得丢人现眼,到时候还能有借口纳个妾,多好?
于大夫心里不屑顾大江,但面上去还是很友善的对顾云冬说道,“姑娘放心,只是简单看看。你娘毕竟以前是我诊治的,若是她好了,我就不收你费用了。若是没好,可不能耽搁时间呐,得尽快再扎针才行。”
顾云冬都被气笑了,抬脚就往他身上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