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奸雄天下TXT下载奸雄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奸雄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大罗罗     奸雄天下txt下载     奸雄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96章 改良无路

    发生在天道527年到天道528年间的英清战争的结果是毫无悬念的。这场战争只是再次证明了一点,在步枪大炮机关枪主宰战场的时代,比的就是谁能够动员起最多的炮灰,前赴后继的投入战场。而民族国家和公民国家包括伪公民国家在这方面的能力,都要远远超过那些由少民征服者建立起来的老大国家。无论那些以寡临众的旗人大爷多么奋发努力。

    凭心而论,这个时空的欧罗巴大清国在各个方面,都比历史上那个中华大清国要强太多了。

    他们的旗人虽然也纨绔腐朽,但是却眼界开阔,充满自信,勇于走出国门去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学习那里本来就是他们的母国嘛,不少人还能在那里找到亲戚,就连大清皇室的分家淮阴侯朱家现在还混得不错,当代淮阴侯还是个著名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呢。

    虽然这些旗人大爷到了香港澳门神州府甚至是大明本土,照样会提笼架鸟吹祖宗,但是该学的本事还是没有落下实际上这些旗人大爷在巴黎维也纳念书的时候,也不是摇头晃脑念四书六经,而是参考神圣天道国的小学和中学课程。所以他们的水平基本相当于大明国的高级中学毕业生。和另一个时空的旗人大爷可不是一个物种。这些旗人只是纨绔,但绝不是无知

    他们的存在,自然可以让大清国组织起了素质相当不错的八镇新军和北洋水师,也能给大清国在波希米亚开办的新式兵工厂提供足够使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且。也能让大清国的对外交往变得比较正常。

    这个欧罗巴大清国早就向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派出了外交官,也签订了许多还算平等的不平等条约。更不用把海关这种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衙门交给外国人管理当然,大明帝国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接管大清国的海关。更没有把5的协定关税强加给大清国。因为大明帝国自身的体量足够巨大,不必对大清国这个大而不强的老大帝国百般防范。

    另外,把持大清国朝政二十多年的摄政太后叶卡捷琳娜也比那位慈禧老佛爷强太多了。这位老佛爷可是正经上过大学,而且上的还是神圣天道国最好的忽秃伦堡神学院号称神学院,实际上是一所综合类大学,还是被誉为神圣天道国外交官摇篮的国际政治系的毕业生。

    在她执政的二十多年中,大清的各项改革几乎都做到了最好。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无法摆脱以旗御欧的祖制。因此大清改良所带来的强,仅仅只是二百万旗人之强。而非三亿多欧人之强。当大清国遇上三千万为了民族崛起而斗争的英格兰人时,顿时就原形毕露了

    耗费了巨额财富组建起来的八镇八旗新军根本不能上阵,只是战争的旁观者。而被大清朝廷源源不断派去西兰岛和丹麦半岛作战的,都是战斗力极其薄弱的欧人练军。而且数量上也不占什么优势。号称百万的练军,因为军饷太低,管理又太过松散。事到临头能开上战场的还不到三分之一。而对手英格兰人和北欧人,则向西兰岛和丹麦半岛战场投入超过四十万人的陆军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击溃了大清国的三十多万欧人新军,拿下了整个丹麦省,还攻入东德意志省境内。占领了汉堡府和梅克伦州。

    面对战局的全线崩溃,大清皇帝朱用浈强迫保船避战的北洋水师离开安特卫普军港,进入北海试图去切断英格兰北欧联军的海上运输线。结果中了对方的埋伏,在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同强大的英格兰海军展开一场血战。强大的英格兰民族号铁甲舰大显神威。四门9寸速射炮发射的猛炸药穿甲爆破弹接连打爆了四艘大清国铁甲舰,以决定性的优势锁定胜局。

    陆海双败之后,英格兰和北欧联合王国通过大明帝国向大清国开出了和平条件。想要得到3亿两白银的赔款和丹麦半岛归英格兰还有西兰岛归北欧菲英岛归英格兰洛兰岛归北欧法尔斯特岛归北欧等等位于丹麦半岛和北欧联合王国之间的诸多岛屿整个丹麦省,基本上全都要割出去了。

    如此屈辱和苛刻的和平。自然不是血气方刚的大清皇帝朱用浈愿意接受的。于是就想把十二万旗人新军投入战场,可是却遭到了太后叶卡捷琳娜的坚决反对。而叶卡捷琳娜太后想要卖国求荣的主张。又被朱用浈和朝中的欧人清流所抵制。最后双方只能达成妥协,向神圣天道国求援。

    于是这场大清和英格兰北欧王国之间的战争开始迅速升级为了一场国际性战争。在神圣天道国极其属国两波斯加入战争之后,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塞尔维亚等欧人国家,还有地中海对岸的马木鲁克苏丹国也先后加入了英格兰和北欧王国一边。

    这场国际性的战争总共持续了五年,最后在大明帝国华夏帝国和华夏联合王国的共同调停之下,打得筋疲力尽的各方面终于做到了谈判桌前。达成了一项大清国损失惨重的和约,赔款的数量猛增到了10亿两白银主要支付给英格兰王国割出去的地盘也大大增加。除了丹麦省之外,又加上撒丁岛给意大利科西嘉岛给西班牙北瑞士省和意大利的附庸南瑞士合并为瑞士公国整个波兰总督区割让给神圣天道国,作为他们出兵的补偿。

    另外,罗马尼亚省保加利亚圣君士坦丁府小亚细亚省也从大清国理论上的版图中剥离。不过并没有全部加入神圣天道国,而是被一分为二。罗马尼亚省并入神圣天道国。其余部分变成了独立的西华夏共和国,由大明帝国和神圣天道国共同保障其中立和领土完整实际上还是由神圣天道国控制。同时。神圣天道国的海军舰艇可以自由通过马尔马拉海进入地中海。

    可以这么说,大清帝国成了这场国际性战争中唯一的输家。不仅丧失了大片国土,还丢掉了整个海军安特卫普港曾经被英格兰攻占。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还失去了大部分新式兵工厂波希米亚和奥地利两省在战时成为神圣天道队和意大利塞尔维亚希腊西班牙联军拉锯的主战场,主要城市都几度易手,重要的工业设施全部毁于战火,而且还欠下了足以让财政彻底崩溃的巨额外债。

    而唯一保留下来的改良成果,大该就是八个镇的八旗新军这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每个镇理论上的战斗力,都远远超过参战各个的一个步兵师的精锐。在整场战争中居然没有上过一次火线。也没有向敌人打过一枪。

    唯一的战绩,就是在奥地利和波希米亚担任督战队,摆在装备落后,也没有受过什么训练的欧人练军后方也不是指望这些废物练军可以击败北上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陆军,只是想让他们担当一下肉盾,拖延一下对方的进展,好让奥地利和波希米亚的旗人们有足够的时间撤退。

    而这种坚决保住旗人新军的政策,无疑是大清国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挫折之后还能坚持生存的主要原因。这八个在战争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的旗人军镇,在战后倒是手脚麻利的镇压了由拿破仑.波拿巴领导的几次欧人武装起义。暂时稳定了政局。

    但是之前的大战给大清国带来的伤害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且不说丧失大量国土,永远失去旗人区和承担巨额赔款所带来的后果。单说在整个战争中,除了法兰西之外大明国规定法兰西是非交战区所有的大清国土。都沦为了双方激烈交战的战场。

    而在战场上作战且能战的部队,无疑都是由欧人或欧人血统占多数神圣天道人的军人组成的。不计其数的和大清欧人外貌几乎一样的外人,带给大清国欧人的可不仅仅是国土遭到蹂躏。家园毁于战火的痛苦记忆。还有一次次亲眼目睹不可一世的八旗新军在欧人军队的攻势之前望风而逃。

    以至于在战争后期,大清国的欧人士大夫中间流行起了这样的段子。说大清八旗兵是见敌才逃是为上勇,望风而逃是为中勇。误听消息而逃是为下勇。八旗天兵,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所有欧人心目中都成了一个巨大的笑话。而在战争中被当成炮灰的欧人练军,在战争的中后期也在神圣天道国陆军的帮助下进行了改编和重新装备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担当炮灰,使之变成了准新式陆军。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这些由各自的军头控制的准新式陆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旗人新军,达到了12个镇近18万人。

    如此庞大的欧人新式陆军,大清国自然是不愿意养也养不起的。但是要遣散他们却又很不容易,这些军队的装备虽然不行,但却是在多年的战争中见过血闻过硝烟的。万一把他们逼反了,旗人新军能不能应付,可真的只有天晓得了而为了安抚那些手握兵权的欧人军头,大清朝廷不得不委任他们担当德意志奥地利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等地方的督抚。

    此外,宪政改革的呼声,也开始出现在了欧人士大夫之中。当最后结束战争的香港和约签订之后的第二年,前往巴黎参加会试的大清举子就联合向朝廷上书,要求进行宪政改革这些欧人士子普遍认为大清国输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实行宪政。当然,民族问题也不是没有人知道,只是这些参加会试的举子谁也不敢明说他们毕竟不是拿破仑.波拿巴领导的欧人同盟会的乱党啊

    天道535年,十二月三十日。在这个大年三十的晚上,大清皇太后叶卡捷琳娜所居住的长寿宫太一阁内,满头白发,脸色枯黄,双眸中已经没有多少生气的叶卡捷琳娜和朱用浈两人默然而坐,久久不发一语,伺候这娘俩的,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黑太监,是叶卡捷琳娜的心腹,老太监不时擦一下眼泪。这气氛真是已经凄凉到了极点。

    大清国运如此,摄政太后又病入膏肓,真是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意思了。

    太后,儿臣就求您这一件事情,这宪政改革,无论如何都要进行拿破仑的乱党现在越闹越凶了,不少练军指欧人新军官兵都入了乱党如果再不改革,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练军就要造反

    朱用浈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苦苦哀求。他今年也是三十多岁的爷们了。可是这权却一直在老太后手里捏着。

    而这位太后对宪政改革的态度就是四个字儿坚决不行

    听了朱用浈的话儿,老太后突然苦笑起来:宪政你懂吗你以为大清朝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没有宪政你啊就是想不通

    朱用浈一下直起腰来:想不通什么

    叶卡捷琳娜的语调里面也带了凄恻,捂着脸摇头:想不通这大清朝必亡如今的大清就和哀家的身子骨一样,没救了,就是拖些时日罢了。这话儿你也别不信,宪政什么的,哀家比你懂哀家念过忽秃伦堡神学院,学的就是国际政治宪政是怎么回事儿,哀家比那些上书的书呆子懂得都多所以哀家秉政三十多年,就是摁着不让行宪政。因为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就是以寡临众,以旗御欧,这是大清的根本改了,大清国就没有了你知道吗

    可是不改,大清国也维持不下去啊朱用浈摇摇头。

    叶卡捷琳娜冷冷一哼:怎么维持不下去你当那十二镇新军是假的有他们在,那些欧人练军根本不敢造次,况且还有神圣天道国,还有西华夏共和国她冷冷看着朱用浈,哀家有一口气在,这宪政想都别想你要是敢造次,哀家一定废了你等哀家去见了大清的祖宗,你再自寻死路不迟。总之这大清国不能亡在哀家手里未完待续。

第897章 谁是罪人

    皇上,快走吧再不走,乱党就要打进来了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皇上,大清可不能没有您

    当大明大西洋舰队参谋长郎和珅中将快步走进巴黎大皇宫的时候,这座昔日辉煌鼎盛的宫殿,已经变得凄惶无比,到处都是没头苍蝇一样的宫女和黑太监,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直往宫门口而去。不时还有人发出尖叫,让大皇宫内的气氛变得更加阴森低沉。

    御书房外,已经跪了一大群袍褂整齐的大清官儿,一个个都老泪纵横,劝说书法里面的大清皇帝朱用浈赶紧逃离这座即将要陷落的城市。

    是的,大清要完了,真的要完了

    因为朱用浈不想让大清亡国,所以就没有听从老太后叶卡捷琳娜的意见,在太后薨逝后立即启动了宪政改革。

    而这个宪政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立一部宪法,然后大家都照着宪法行事那么简单。宪政的要义有两点:第一是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第二是限制公共权力,一切公共权力的权威与合法性来自于宪法。

    第一点针对的是民众,当然就有旗人和欧人的问题了。以旗御欧是大清国几百年来的老规矩,但是表面上大清朝廷还是在强调旗欧一家的。那么现在要立宪了,这个宪法上能说旗人高欧人一等吗能说旗人要掌握大权,欧人只能当个走卒跑跑腿吗

    要是在朱重八朱允文执政的时代,这话倒也不是不能公开说的。那时候旗人武力鼎盛。欧人就是个落后挨打的苦命这神洲人就是高人一等,全世界都是承认的

    可如今大清什么国情早就已经被周围的欧人国家修理的不成样子了。而且大清国内还有十二镇欧人新军。掌握新军的欧人军头,如贝尔蒂埃达武拉纳马尔蒙贝尔纳多特沙恩霍斯特格奈瑟瑙等等。都是清一色的欧人。而且都是从尸山血海中出来的,大清宪政怎么能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而且,旗欧之争的背后其实就是利益之争要化解旗欧矛盾就必须由旗人让利给欧人。但是如今的大清国内忧外患,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又多了十八万欧人新式陆军要烧钱,又要进行所谓自强改革,恢复军工,重建海军,开办新式学校。各种各样的开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因而无法减税让利。只能变本加厉的搜刮。这样的情况,自然被拿破仑乱党分子所利用,一盆盆的脏水就直往大清旗人身上泼。于是旗欧矛盾变得越来越激化,手握大权的旗人就更加不肯交出权力了。

    所以宪政改革的第一个重点只能回避不提,那直接从第二个重点,限制公共权力开始吧。既然要限制公权力,那就有一个先限制谁,后限制谁的问题。大清朝廷作为宪政改革的推动者和领导者,自然是需要权力的。没有权什么事情都不成功啊。

    既然皇上和朝廷不能限制,那么地方上手握兵权的欧人大员自然就是大清宪政改革的重点限制对象了当然,理由是很充分的,那些掌兵权的地方官一手兵一手民。很多还勾结外国,蔑视朝廷,行如藩镇。如何能不加以限制

    而且,大清皇上自己也是旗人。他的亲戚朋友都是旗人。过去为了和老太后叶卡捷琳娜争权而重用欧人清流,现在老太后没了。他自己成了二百万旗人的老大,自然还是觉得旗人比较可靠。那些手握兵权的欧人,个个都像乱臣贼子

    可问题是那些乱臣贼子都把兵权当成了命根子,生怕交权以后性命不保。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某些欧人将领就开始和拿破仑分子勾结,让他们在军中宣传欧人民族主义。用民族主义去对抗朝廷的宪政大旗。

    结果,大清朝廷虽然模仿大明建立了陆军部和陆军参谋部,但是却根本管不了拥兵自重的欧人将领。

    拥兵自重的欧人将领动不了,那些只会写文章考科举的欧人士大夫却成了宪政改革的最大受害者。虽然宪政改革实际上就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们最先提出的,但是无论掌握中央政权的旗人还是地方上的实力派,都嫌他们碍事儿,也都觉得这些读书人什么都不懂,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只会瞎咋呼,而且占着茅坑不拉屎,也让能办事的人上不来。

    于是废除科举居然就成了大清宪政改革中第一件被做成的大事儿无数打小就读四书六经,做着暮登天子堂迷梦的读书人,就因为大清皇帝的一道圣旨,顿时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这些本来应该是大清朝在地方上的统治基础的人,从失去考试做官的希望时起,就成了大清帝国的敌人拿破仑的革命党顿时就多出了数以百万的同情者,而直接加入革命大潮的读书人也数以万计。革命党顿时就有了燎原之势

    而真正造成天大皆反的导火索,则是大清朝廷想要接触波希米亚巡抚沙恩霍斯特的兵权。

    这位德意志军阀害怕自己的脑袋会和兵权一起失去,于是铤而走险,在波希米亚首府布拉格发动革命,通过电报向流亡英格兰的革命党首领拿破仑.波拿巴效忠。

    紧接着奥地利巡抚格奈瑟瑙,匈牙利巡抚贝尔纳多特,汉堡知府达武,柏林知府贝尔蒂埃,黑森知府马尔蒙,巴伐利亚知府拉纳等手握兵权的欧人将领纷纷宣布响应。整个奥地利总督区和大半个德意志总督区全部脱离大清。随即,造反的地方实力派就在维也纳召开临时国会,宣布成立欧罗巴民国,选举拿破仑.波拿巴为临时大统领。

    而拿破仑.波拿巴则在临时国会结束后。和他的英格兰顾问阿瑟.韦尔斯利一起指挥七个镇的欧人革命军向西进发。在天道541年6月18日于比利时省境内的滑铁卢县和大清法兰西总督海兰察指挥的六镇八旗新军展开了决定命运的会战

    会战的结果是三天前传到香港的大西洋舰队提督府的革命军大获全胜那些被大清国倚为长城之靠的旗人新军,根本承受不了欧人革命军前赴后继的攻势

    海兰察兵败阵亡的消息传到巴黎。这座安稳了三百多年的旗人之城顿时就陷入了最大的惶恐和混乱。因为谁都知道,大清朝将要灭亡了

    大皇宫。御书房。

    大清末代皇帝朱用浈穿着件蓝灰色的军服,烦躁的走来走去。滑铁卢之败的消息传来后,他就在第一时间穿上了军服,说是要亲率大兵去和拿破仑交战。不过此时的大清国哪里还有什么大军可以给朱用浈率领拢共八个旗人镇,滑铁卢一役就有六个遭遇重创,逃回来的人还不到三万,而且还丢失了全部辎重和重武器,不少人连步枪都丢了。而且一个个全都失魂落魄,根本没有再战的勇气了。

    这些所谓的八旗天兵。虽然都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是骨子里还是巴黎城的纨绔。平时镇压一下民变还行,现在遇上真正打过硬仗的欧人新式陆军,哪里还有不抓瞎的道理

    而且,这次的乱子和以往大清国遇上任何一场民变都不一样。不是少数乱贼造反,而是天下皆反革命军所到的各个省份,大清官府立即土崩瓦解,不一定是被革命军驱逐,大部分都是被地方士绅和帮会力量给推翻的那些被剥夺了考试做官权力的读书人。这次可真是给了大清朝致命的一击。他们的倒戈,让拿破仑领导的革命军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可以筹集粮款,招募新兵。滑铁卢一役的损失自然也能很快弥补。

    而大清一边,现在只剩下了两个完整的镇和两个由败兵组成的新镇,拢共不过六万人枪。掩护朝廷和巴黎城内的旗人逃走都很勉强。哪里还能奢望什么平叛,什么再战

    皇上。皇上,大明大西洋舰队的和大人到了

    一个黑太监跌跌撞撞冲了进来。见到皇帝就大声报告。

    来了快,快请他进来朱用浈最后的希望就是大明了,仿佛也只有大明能够拯救他的国家。

    可惜郎和珅带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陛下,我国御前会议已经做出决定:向大清难民开放香港澳门和新神州府大西洋舰队将会尽一切力量,确保每一名想要离开的旗人都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另外,大明帝国欢迎陛下前往避难,将会给予陛下和陛下的继承人以清亲王的爵位和待遇

    大明帝国不打算干涉大清革命实际上,拿破仑这个革命者就是大明帝国支持起来的。

    在大明帝国看来,这次革命的产物欧罗巴民国注定不会存在太久。因为周边的强国,神圣天道国英格兰王国意大利王国塞尔维亚王国和西班牙王国,甚至还有大明帝国,都不会希望一个强大而团结的欧罗巴民国存在。

    而且欧罗巴民国内部也军阀林立,新生的革命政权既没有足够的财力,也没有强大的武力,想要维持国家的统一简直难如登天。

    而当欧罗巴民国崩溃之后,大明帝国就能对其分而治之,扶植起法兰西德意志尼德兰匈牙利奥地利和波希米亚等小而强大的欧洲民族国家。再依靠它们堵死神圣天道国的西进之路。这样神圣天道国的发展方向就只有南下去和马木鲁克苏丹国争夺地中海东岸和北非了这当然是大明帝国希望看到的局面。

    朱用浈缓缓的回过头来,双目当中,已经看不到一点神采了,他似乎在看着郎和珅,又像越过了他,在看着远处的什么地方:朕到底做错了什么到底做错了什么朕自亲政以来,无时无刻不想要恢复大清昔日之盛,该打的仗朕全力去打,该要进行的改革朕什么都没有拉下。可是这些欧人为什么还要反呢他们为什么就不肯给朕一个机会,让朕完成宪政改革呢这是为什么呢

    一连串的问题,其实答案朱用浈早就已经知道了。就是大清国所采取的以寡临众的治国之策,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世界和战争模式。所以大清国的三亿多欧人并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巨大力量,而是威胁国家稳定的巨大隐患。大清国必须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防范欧人。

    而在两三百年前,大清周遭的欧人国家都不是民族国家,而是君主或教会的财产,和大清国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大清可以凭借财力上的优势,对它们实行压制。但是当大清周围的欧人国家,包括神圣天道国,甚至还有立足北非的马木鲁克苏丹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转变成民族国家或准民族国家以宗教划分族群的时候,大清帝国却迟迟无法完成转型。这样的国家,自然也就没有长期生存的可能了。

    这个道理,叶卡捷琳娜太后早就反反复复和他说过。而且还告诉他,大清朝没救了完全失去旗人区的时候,大清国就已经成了具没有生机的僵尸。救是救不活的,只能想办法拖拖时间了。

    郎和珅当然也明白这些道理,可是却说不出口,最后只是一声长叹,冲着朱用浈拱手一礼:皇上,还是走吧,这大清朝的毛病谁都知道,改不了的今日之难,是几百年前就注定了的。所以,皇上您没有必要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朱用浈苦笑几声:青山大清朝哪里还有青山不过朕也不会留在巴黎殉了大清江山朕也不去大明当什么亲王,朕就留在香港,朕知道大清国留下的摊子有多烂,朕倒要看看那些乱党有什么办法维持住他们的欧罗巴民国朕一定会活到欧罗巴民国覆灭的那一天未完待续。

第899章 一声巨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雄壮的大同歌在忽秃伦堡的光明顶广场上响起,这个经常被神圣派的大人物们用来检阅天道骑士团官兵,以炫耀神圣天道国武力的场所,现在已经是一片沸腾的人海。不过聚集在这里的并不是强大的天道骑士团,而是无数穿着工装的男男女女,其中的男子不是少年就是上了些年纪的老者。

    在长达四年的世界性战争后,曾经号称拥有世界第一陆军和第二空军的天道骑士团,已经溃不成军了。虽然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依靠多年积累起来的装甲部队和训练有素的空军,天道骑士团一度占据了很大的上风。在西线,同英格兰王国意大利王国一起瓜分了由欧罗巴民国分裂而来的五国。

    欧罗巴民国本来就是由各个军阀集团勉强拼凑起来的,而且在国家成立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拿破仑.波拿巴和他的欧罗巴革命党本身的实力并不大他们是一群革命者而非军阀头目。这场革命的本质,就是革命者和军阀互相利用,推翻了碍事的大清王朝。

    而在革命胜利之后,革命党人对大清统治阶级的清算又让他们得以实行一场不算彻底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重心在法兰西和德意志西部的莱茵河流域。那里也是欧罗巴民国政府的统治中心。土地改革的结果是欧罗巴民国的政权暂时得以巩固,国家也有财力进行工业建设。如果能假以时日。拿破仑和革命党很有可能依托法兰西和莱茵区的建设成果,组织起强大的革命军队。扫平群雄,彻底实现国家的统一。

    但是,仅仅在革命胜利后的第15年,欧罗巴民国西部的独裁者拿破仑.波拿巴身患癌症去世。

    在一代强人拿破仑.波拿巴死后,为了争夺他留下的权力宝座,欧罗巴民国发生了二十年内战。最后在列强没有一个列强愿意欧罗巴民国统一干涉下,欧罗巴民国分裂成了法兰西民国德意志民国尼德兰民国波希米亚民国和奥匈民国。

    长达二十年的内战严重摧残了欧罗巴五民国的经济,中断了刚刚起步的工业化。而且这二十年欧罗巴内战还成功促进了世界各个强事技术的大跃进。当战争最后结束的时候,机关枪和大炮主导战场的时代一去不返。以飞机坦克为代表的机械化军队时代已经来临欧罗巴五民国即便有了民族主义,也没有办法去和真正的列强叫板了。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场二十年内战还有一个输家,就是称霸世界的大明帝国大明帝国虽然是几百年的老牌世界霸主,但是她的外交政策一直不大成功,远远比不上另一个时空的霸主英国和美国。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陈德兴开创的并不是一个以单纯的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外交活动原则。而是要维护华夏文明主宰世界为原则的朝贡外交体系。这样的外交体系和几百年来烙印在所有大明人心中的天朝大国思维,束缚住了大明帝国的手脚。使大明帝国始终不能对不大听话的华夏藩国采取严厉的手段譬如几百年前对日本天道国的征服就因为要护住华夏人日本是神洲人,奉天道。行陈礼,因此被这个时空的大明当成了诸夏国的体面,不能搞种族灭绝,而且还要捏着鼻子和天道教东神圣派的道人论礼。最后虽然赢得了战争。将日本变成了大明帝国的一个省份,但还是优容了天道教东神圣派和日本的天道武士。

    受到这种思维模式的约束,大明帝国强大的国力便无从发挥。对于崛起中的明洲两华夏。也只能通过拉一派打一派的办法来削弱。根本没有自己下场的条件,况且大明帝国的统治阶级一直以来都压制国内的公民意识。让大明长期不能成为一个公民国家。由此带来的国内矛盾的激化,也抑制了大明帝国对外动用武力的能力直到大清帝国被革命浪潮所粉碎。大明国内的反动派们才在公民社会的问题上让了一步。

    而大明帝国完成公民社会的转型还是慢了一拍,等到大明变成了一个公民国家的时候。战争的模式已经进化到了机械化,公民兵的作用大大下降,战争的科技含量大大上升。

    而且,大明帝国转变为成了一个民主化的公民社会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问题许多大明藩国的公民居然还保留着大明国籍。大明帝国和大部分华夏国家都承认双重国籍。这就造成了大明帝国的对外政策陷入了不小的混乱。

    同时也让不少大明藩国的公民在国家认知问题上出现了错乱,甚至出现了支持诸夏统一的政治派别诸夏统一并不是不现实,只是操作难度很大,因此反对的意见也挺多的。

    总之,华夏诸国不包括神圣天道国两波斯和西华夏共和国这些年都有点乱哄哄的,几乎所有的政治派别都被要不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华夏而困扰。

    与此同时,靠近欧罗巴民国的几个列强,则全力介入到了欧罗巴民国的内战当中在战争的中后期,他们的军队甚至直接介入而通过支持和参与欧罗巴民国内战,几个欧洲列强都受益匪浅。特别是神圣天道国,更是通过支援和干涉欧罗巴民国内战,强化了他们的军工体系。锻炼了他们的军队。

    因此,神圣天道国的军队在这场世界大战的初期表现相当出色。先是占领了德意志民国波希米亚民国和奥匈民国。接着又借道两波斯攻入了大明支持的大石国。试图一举掌握世界石油供应的命脉

    同时,神圣天道国的盟国英格兰和意大利又共同瓜分了法兰西民国和尼德兰民国。马木鲁克苏丹国随后也加入了战争。先是强行收回了大明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区,然后又联合自己的藩国马林苏丹国摩洛哥向大明属地澳门发动进攻。至此,世界大战彻底爆发。

    可是出乎欧罗巴联盟由神圣天道国西华夏共和国两波斯英格兰王国意大利王国马木鲁克苏丹国马林苏丹国等八国组成预料之外的是,明洲两华夏在这个当口居然全部站在了大明帝国一边,而不是一分为二,一个支持大明,一个支持欧罗巴联盟。

    原来,在长达百年的和平发展之后。明洲两华夏和大明帝国的经济关联度已经上升到了不分彼此的地步,三国的资本也融合在了一起。出现了许多立足于太平洋两岸的跨国财团。而且来自大明的移民在过去的百年间也超过了一亿人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女,并没有牵扯进两华夏过往的恩怨。

    支配他们思维的还是大明帝国的大华夏主义也是诸夏一家而他们的这种思维,又增强了两华夏内部和统派的力量。所以两华夏在面临世界大战之时,并没有选择用武力消灭对方,而是一起站在了大明一边。希望通过一场共同参与的战争,让两个国家最后团结在一起。

    对于大明帝国可能的反对,两华夏的政客们也有了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大明皇帝兼任统一后的新大明帝国皇帝,进而再推动新旧大明一统

    由于两华夏开战跳票。欧罗巴联盟顿时陷入被动而神圣天道国的陆军机械化部队,也没有如预想的那样迅速夺取钦察草原和大明西域地区。神圣天道国的坦克海遇到了新式制导武器的打击。挂载在喷气式攻击机和直升飞机上的反坦克导弹成了坦克的克星

    不过大明帝国的高科技武器也没有达到后世海湾战争时美帝高科技的水平。充其量就是个越战美军,可能还不如一点。所以这些高科技武器没有立即让战争分出输赢。

    战争很快进入了双方比拼国力的阶段。大明帝国和两华夏巨大的人口和工业优势,在完成了总动员之后很快显出了威力。几乎在所有的战场上。都对敌人形成了碾压性的绝对优势。

    而欧罗巴联盟诸国,只剩下了苦苦支撑。意大利马木鲁克苏丹国两波斯和马林苏丹国先后崩溃。不是被占领,就是国内发生革命。推翻了主张战争的当权派。现在,革命的风暴终于刮到了忽秃伦堡这个被乌里扬诺夫同志批评为全世界最反动。最黑暗的反革命堡垒的核心

    哦,乌里扬诺夫同志现在已经不在神圣天道国了。因为他在两年前领导忽秃伦堡工人阶级举行了一场武装起义还是孙文给的经费失败以后只好逃亡。开溜到了英格兰王国的首都伦敦。

    英格兰王国的形势稍好一点,因为大明帝国眼下的重点打击对象是神圣天道国及其盟国西华夏共和国。主战场还在乌拉尔山里海波斯和地中海一带。

    对于英格兰,大明帝国和明洲两华夏的办法就是战略轰炸。利用远程喷气式轰炸机在夜间空袭英格兰的大城市。不过因为轰炸机都是从澳门起飞的香港已经被英格兰夺取,距离太远,所携带的炸弹数量有限。而且投入轰炸的飞机也不是太多,所以轰炸没有给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带来致命的伤害。

    倒是不断传来的坏消息,让这座城市变得有些沮丧如果神圣天道国垮了台,英格兰王国还能支撑多久

    不过流亡伦敦的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们,却一点也不感沮丧。因为神圣天道国现在面临的困境,对他们这些大同党革命者而言,绝对是好消息

    大明帝国可以打败神圣天道国,但是绝对不可能直接统治神圣天道国神圣天道国实在太大,人口数量也算不上少,占领和重建的费用实在太高。

    所以在战场上消耗神圣天道国,促使其内部崩溃才是大明帝国追求的目标。

    而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就快实现了神圣天道国的民众已经非常厌战他们对天道教神圣派也早就感到厌倦了。否则天道大同党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支持

    咚咚咚

    乌里扬诺夫书房的门突然被人敲响,外面传来了托洛茨基激动的声音:乌里扬诺夫同志,好消息好消息忽秃伦堡发生革命革命发生啦几十万人上街反对神圣派的反动统治而领导这场抗议的,正是大同党人

    是吗乌里扬诺夫拉开房门,见到的正是自己的战友,早就激动得不像话的托洛茨基。

    走乌里扬诺夫猛吸口气,去多佛尔,然后渡海去加莱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国

    托洛茨基扬了扬手中的手提包:都已经准备好了,我还打电话预定了船票。

    乌里扬诺夫也早就准备好了行李,随时可以转移他们都是以假身份生活在英格兰的,必须随时跑路。拿着装了几件换洗衣服,几本护照和一些钱的皮包。乌里扬诺夫和托洛茨基二人很快到了外面的大街上。两个人刚想叫车去火车站,耳边突然响起了防空警报。

    乌里扬诺夫下意识的看了看天空,现在是白天啊,大明的轰炸机什么时候这么大胆,敢白天来轰炸了

    飞机托洛茨基喊了起来,快看那里样子好奇怪啊

    乌里扬诺夫抬起头,就看见高空之中有几架仿佛是黑色的燕子一样的飞行物在盘旋。而周遭的英格兰防空部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状况,居然没有丝毫反应。高炮不响,导弹也不射。

    就在这时,几架怪模怪样的飞机却大摇大摆的飞走了,而空中突然打开了一个巨大的降落伞,降落伞下面则是一个圆柱体,仿佛是个汽油桶一样的东西,也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的超级炸弹

    .......

    全文终了。奸雄天下的故事,到今天为止就全部结束。罗罗的新书晚清之窃国不算偷正在准备,预计会在三月一日正式上传。这次是清末民国的故事,罗罗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分享,在此拜求新老读者届时能去捧个场。

    最后,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罗罗的支持。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01/ 第一时间欣赏奸雄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大罗罗所写的《奸雄天下》为转载作品,奸雄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奸雄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奸雄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奸雄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奸雄天下介绍:
奸乃奸恶,雄乃豪雄。治世为权奸,乱世为枭雄,身处末世,则为天下之仰望,是为奸雄。因为一场事故,某大型远洋轮船二副陈国栋抛下大好前程,魂迈千年,穿越到了天下将亡而未亡的南宋末年。前方是铁马金戈,身后是万丈深渊,放眼寰球,又是大有可为之世,且看一代奸雄陈德兴如何在狂澜即倒之时,力挽民族的千年沉沦……奸雄天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奸雄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奸雄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