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这才是名满天下
夜色下。
梅花盛开的梅花山上,依然人流如潮。
“儒家弟子,封青岩,以三斗三升三合之才,荣登天下文华榜,排第一位。”
石碑前的唱礼官,一连高唱九遍,声音塞满了天下。
引得山上山下无数人震惊。
一声为名传天下。
三声为名动天下。
六声为名震天下。
九声为名满天下。
太卜兰台的天下榜,哪个榜哪个排名传唱多少遍,极其讲究。
一般的天下榜,如天下文华榜、天下少琴榜等,位列第一传唱九遍,位列第二、三传唱六遍,前十传唱三遍,十后皆传唱一遍。
但是,有些天下榜却特殊,如君子榜、琴君榜等。
一鼎君子传唱三遍,二鼎君子传唱六遍,三鼎到八鼎君子皆传唱九遍,九鼎君子传唱十二遍。
而琴君榜、棋君榜等,只有先后没有排名,皆传唱九遍。
九为极,十二为至极,可以说九为满,十二为圆满。
而传唱十二遍,乃太卜兰台最高的传唱。
“三斗三升三合?!”
“怎么可能如此高?”
梅花山上,一些夜游太卜兰台的年轻学子震惊不已,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足足比原先的第一位,高出了一斗二升三合。
“还未到弱冠之年,竟然有如此高的文才,实在可怕!”
“这个封青岩好像有些耳熟啊。”
“这不是三鼎君子?”
“不错,正是三鼎君子!君子青岩!”
“不可能吧,吾之前还听闻三鼎君子尚未开文宫……”
当年轻学子意识到,三斗三升三合之才乃是三鼎君子时,不禁目瞪口呆起来,彻底被封青岩这个名字震撼到了。
在短短三天内,竟然两次得到太卜兰台的九遍天下传唱。
且,迅速被天下少年奉为楷模。
这才是真正的名满天下!
天下少儿妇孺皆知。
……
王城外。
一片农田边的河坡上,正有数头或大或小的青牛在吃夜草。
一头强壮而断了一角的青牛,听到梅花山上的唱礼官,高唱九遍封青岩的名字后,就浑身激动对其他青牛说:“吾欲去投奔三鼎君子,汝等可与吾同去?”
“汝小小一牛妖,亦想投奔三鼎君子?”
有青牛闻言不由嘲笑,带着蔑视道:“三鼎君子未到弱冠之年,以三斗三升三合之才,荣登天下文华榜第一,高高在上,乃世人之楷模,他日必可成大儒,岂会要汝?”
“为何不要?”
断角的强壮青牛问。
“三鼎君子是何身份,汝又是何身份?”
那青牛带着鄙视道,还踏了踏地上的烂泥,“三鼎君子乃天上的彩云,汝乃地上的烂泥,这是云泥之别,更是霄壤之别!”
断角青牛一怔,似乎还真是如此。
“再说,汝又能为三鼎君子做什么?”青牛又问,“难道要三鼎君子白养汝?”
“吾、吾……”
断角青牛顿时结舌,似乎自己还真不知道能为三鼎君子做什么。
“汝可会磨墨?可会是写字?可会整理书籍?”那嘲笑的青牛又言,“可会琴棋书画,可会经史子集?”
断角青牛心中失落摇摇头。
“倘若连这些都不会,又如何去投奔?”
青牛摇摇头,没有继续嘲笑的意思,劝道:“汝只是小小牛妖,人家却是名满天下的三鼎君子,地位相差太远了。”
“或许可如狐妖般,头上插几朵小红花,去红袖清香啊。”一头痞牛凑上来呵呵笑着。
“汝休得辱吾!”
断角青勃然大怒,怒目瞪着痞牛,怒道:“亦休得辱三鼎君子!三鼎君子岂是你小小牛妖能辱?!”
“我哪里辱你啊。”
痞牛见到断角青牛怒了,就赶紧退了几步。
“虽吾不是人,但亦如人间大丈夫般顶天立地,岂会头上插小红花自辱?”断角青牛冷哼,严厉道:“还有,若汝此言被大儒听到,必定打杀你!吾再次警告汝,祸从口出!若不再收敛,继续乱嚼舌根,他日必定死于祸殃。”
“哼!”
痞牛虽怕大儒,但是被强壮青牛呵斥一顿,十分不悦,冷哼一声就走了。
“诸位,吾走也。”
断角青牛没有再理会痞牛,对其他几头牛道。
“汝真要走?”
原先嘲笑的青牛说,似有些担忧,“可汝能为三鼎君子做什么?三鼎君子岂收无用之牛?汝连大字皆不识一字,只是小小一耕牛而已。吾看,还不如与吾等一起,老老实实耕田吧?耕田有何不好?”
“吾为可三鼎君子拉车。”
断角青牛傲然说,说完就不理会其他青牛的愕然神色,就朝北方狂奔而去,同时还留下一句话,“苟富贵,勿相忘!”
“哈哈,不过一耕牛尔,何富贵也?笑煞吾了!”
痞牛见强壮青牛奔远,就嘲笑说。
其他青牛亦认为,断角青牛没有认清自己是耕牛的事实,竟然妄想去投奔名满天下的三鼎君子,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不出数月,必狼狈而回。”
痞牛信誓旦旦说,“那时,吾必定好好嘲笑他一番……”
那嘲笑的青牛摇摇头后,就挖着草根来嚼。
……
在断角青牛充满期待朝北方狂奔而去时。
天下间亦有不少妖精鬼怪,在听到传唱天下的封青岩名字后,一一朝北方狂奔而去,都希望能够投奔名满天下的三鼎君子。
有瘦骨嶙峋的流浪狗,有强壮俊美的千里马,有绰约多姿的白狐妖……
从天下的四面八方投奔而来。
它们有是敬佩,有是为富贵,有是寻安身之所……
亦有半生潦倒、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寒酸落魄、牛马风尘的武者。他们虽然忐忑,局促不安,但亦希望能够投到三鼎君子门下,希冀着有朝一日名动天下,能够衣锦还乡。
他们都怀着美好的梦而来。
他们都相信,自己能够在三鼎君子门下大放异彩。
虽知路途遥远,甚至需要横跨大半个周天下,却没有停下来。但是,倘若只靠双脚来走,横跨大半个周天下,这是多少年后的事了?
梦,有时只能是梦。
……
第051章 请圣泽
大考后第一天。
天色刚亮,封青岩就离开木屋,前往已经搬到南岸的早堂,跟先生继续学《诗经》。
而安修匆匆赶到早堂,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荣辱不惊,不错。”
他看到封青岩就微笑点头,似乎颇满意封青岩没有因为名满天下而得意忘形,而是来早堂继续跟他学《诗经》。
“弟子,拜见老师。”
封青岩连忙行礼。
“不必多礼。”
安修摆手,率先走进早堂。
当他在早堂学了大半个时辰回到木屋时,发现木屋前人流如潮,小小的山涧站满了人。
马车更是停了一路,根本无法进入山涧。
“君子来了。”
“封三斗来了。”
有仆从或学子大声喊着,并让出一条路让封青岩进来。
封青岩微微有些意外,朝众人微微一拱手就走回木屋,站在台阶上询问诸位的来意。
有前来结交的学子,有前来送礼或送请帖的仆从……
贺礼,封青岩自然不收。
他之前收到的文房四宝,多到他的木屋根本放不下,不得不放在周昌的院落里。
但是仆从把贺礼一放就走了。
封青岩看着满地的贺礼,无奈摇摇头,只能交给书院处理了。
请帖倒是收下,至于去不去是另外一回事。
当他送走各种心思的学子,以及一心要把礼送出的仆从后,已经快一个时辰过去了。
而他还要准备明天的入学礼。
周天下主要有三个入学季,分别为春季入学、秋季入学和冬季入学。
即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和十一月砚冰冻时。
儒教八十一书院的入学时间,则在春季,即正月。
入学礼乃是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昏礼(注)、葬礼相提并论。
学子不得不重视。
封青岩亦有些好奇书院的入学礼,竟然给一天的时间让学子去准备。
午后。
他乘坐马车来到书院,和诸学子一起领取儒服和名牌。
儒服,乃深青色的深衣,配有章甫冠和儒巾。
名牌,乃黑檀木所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书院学子的身份名牌,传言能防百毒,泡水可治疗多种毒。
“章老先生,这名牌真能防百毒?”
有学子举着名牌好奇问,有些不太相信能防百毒。
“能防一般之毒,百毒言过其实了。”
老教谕章秀一边发放儒服,一边微笑回答,接着叮嘱:“但诸学子需切记,不能因有了名牌就掉以轻心,它不是医家的百解药丸。”
“学生明白。”
诸学子行礼回应。
名牌正面的正上方,为“葬山书院”四个大字。
正下方则刻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话,以时刻激励学子。
背面则是学子的姓名。
“明日的入学礼,好好争取。”
当轮到封青岩领取儒服时,老教谕低言。
封青岩有些疑惑,但见老教谕不再看他,就回礼退回去。
……
第二天清晨。
因昨日老师提前说过,所以封青岩今日就没有去早堂,而是穿戴儒服章甫,腰间挂着名牌,直接来到书院。
这时书院大门前,早已经聚集了上百学子。
“见过师兄。”
“见过君子。”
众学子见到封青岩纷纷行礼。
封青岩回礼后,就与周昌、牧雨等熟悉的学子在一起。
这次葬山书院的大考,有数千学子从各地前来参与考试,但最终只有三百余人得以录取。
差不多是十取一。
而敢不远千里来求学的学子,自然是各地的英才……
当日从东边升起时,书院的大门缓缓打开。
“诸学子请有序进入,不得喧哗,不得争先恐后。”
老教谕从里面走出,站在大门左边示意学子进去,乃是此次入学礼的司礼者。
学子们安静下来,一一走进大门,绕开大门后的九德之门,朝而侧走去。
九德之门后,乃是一个巨大的广场。
这时广场的正北方,以安院主为中心,整齐站立数十名身穿深灰或浅灰色儒服的教谕和教习。
当三百余学子皆进来,并在教习的安排下整齐站好。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安院主站前两步,温声对众学子道,“吾教汝等入学礼第一课,乃正衣冠。”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安修一边走一边说,走到封青岩身前,就伸手帮封青岩整理好衣冠。
封青岩赶紧回礼。
此时,安修身后的教谕和教习,走上前帮助学子整理衣冠。
“衣冠,不仅仅是遮羞,亦是礼,更是人的精气神。”安修整理好封青岩的衣冠后,负着手对诸学子道:“先生为尔等整理衣冠,乃是让尔等注重仪容整洁,知书明理。”
“谢过先生。”
诸学子齐齐行礼,谢先生正衣冠。
而经过教谕、教习为学子正衣冠后,诸学子显得更加气宇轩昂,这让封青岩心中有些诧异,错觉?
“诸学子,随吾拜圣人。”
安修说完就转身走去,教谕、教习有序跟上,随后三百余学子紧跟其后,一路来到书院东侧的圣庙广场。
当学子在圣庙广场站好,安院主就走进圣庙,大教谕跟在其后。
其他教谕、教习,则在圣庙前的台阶下站好。
进圣庙,安院主焚香。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师以五常,博于六经,杏坛春晖,泮池桃李,薪火传承,百代不熄。大哉夫子,既圣且明。而今吾辈,见贤思齐,文脉绵延,海域再兴,德以载物……”
安院主的声音不高,却传遍整个书院。
这时圣庙的上空,则浮现一尊尊虚化的圣像,以及一幅幅圣人教化天下的画面。四周则有文气弥漫,或化为瑞兽珍禽,或化为祥云瑞气,或化为吉祥之物。
但是圣人的面容,却始终看不清。
“吾葬山师生,祈祥鞠躬,至虔至诚,祈灵大吉!”
作为司礼的老教谕,站在圣庙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高声礼赞唱:“承宏愿,缅先哲,众学子拜至圣先师及诸位圣人。”
封青岩好奇看着浮现的画面,接着与诸学子跪下叩拜。
“有请圣泽!”
当学子拜完,老教谕带着些期待唱道。
目光在封青岩、颜山、周昌等学子身上扫过,显而是有些好奇,这些学子会请下何圣泽。
不少学子疑惑起来,不太明白何是请圣泽。
但是在此时,已有学子迫不及待了,满怀激动对着圣庙上空的虚化圣像恭敬一礼,道:“学生请圣泽。”
一道文气飞落,没入学子的文宫。
这乃最普通的圣泽。
……
注:昏礼,即婚礼。古时认为黄昏是结婚的吉时,所以在黄昏举行婚礼,故称昏礼。
第052章 祥云瑞气
请圣泽,乃是学子入学礼上拜圣人后,请圣人赐下的恩泽。
圣泽分为九品,每品对应不同的文气。
九品圣泽:一道文气。
八品圣泽:十道文气。
七品圣泽:一百道文气。
六品圣泽:三百道文气
五品圣泽:五百道文气
四品圣泽:一千道文气
三品圣泽:三千道文气
二品圣泽:五千道文气
一品圣泽:一万道文气
万缕为一道,万道为一鼎。
九品圣泽最为普通,所有学子都能够请到,八品圣泽亦不难,大部分学子都能请到。
七品圣泽,则只有少部分学子能够请到。
六品圣泽,只有少数学子能请到。
五品圣泽,极少数学子能请到,一般为名传八十一书院的学子。
至于四品以上的圣泽,每座书院都十分少见,一般只有荣登天下榜的学子能够请到。
而万道文气的一品圣泽,圣才都不一定能够请到。
这完全靠运气。
那名迫不及待请圣泽的学子,只得到一道文气,显得失望不已。其他学子见到后,变得有些忐忑起来,不敢急急请圣泽了。
“学生请圣泽。”
有学子恭敬一礼道,随之飞落十道文气。
那学子虽然有些失望,但十道文气总比一道文气强……
“学生请圣泽。”
“学生请圣泽。”
一阵后,不少学子纷纷请圣泽,圣庙上空或是飞落一道,或是飞落十道、百道文气。
即使是三百道文气,亦有十数人得到了。
这时教谕、教习的目光,忍不住落在牧雨、颜山、周昌等学子身上。只有这些名传八十一书院和荣登天下榜的学子,才有可能请得五品圣泽,甚至是四品圣泽。
“学生请圣泽。”
牧雨换上深青色的儒服,头戴章甫冠后,整个人似变了个样,散发着几分英气。
一道道文气落下。
老教谕见到不由眼前一亮,或许能有一千道。
很快,落在牧雨身上的文气,就已经超过五百道,这让广场上的学子们发出惊呼,震惊中带着羡慕。
“四品圣泽!”
有教谕笃定说,眼中带着些赞赏。
牧雨能够请到四品圣泽,的确让不少教谕、教习都有些意外,在他们的之前的预测中,牧雨很有可能请到五品圣泽。
“祥云?!”
这时有学子惊叫一声,满脸的震惊。
众学子闻言望去,看到圣庙上空的异象,竟然飞出一朵祥云,不由大为震惊,就连赫连山、虞渊等学子亦有些意外。
他们自信能请到四品圣泽,但是不一定能够得到一朵祥云。
祥云乃是请圣泽的额外惊喜。
也就是说,即使是只请到一道文气的学子,亦有可能得到一朵祥云。
这连教谕都难以预测,总会时不时给人惊喜。
这时祥云飞出,落在牧雨的头顶上,为她遮日挡雨。
牧雨有些好奇仰头看着头顶的祥云,心中亦惊喜不已,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得到一朵祥云。
“哈哈,不错不错。”
老教谕看着牧雨连声说。
“哈哈,竟然请到一朵祥云,文运不错。”
教谕、教习见到惊喜不已,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牧雨会得到一朵祥云,实在是意外之喜。
虞渊、梅兰等学子见到心动不已,眼里充满期待。
“先生,这祥云是何物?有何用?”
封青岩见到祥云,居然停在牧雨的头顶,而不是没入牧雨的体内,不禁有些好奇起来。
他前面的一名教谕,微笑说:“传言祥云乃文运所化,至于何用,就要看自己了。”
“文运?”
封青岩有些诧异。
此时学子纷纷请圣泽,可惜大多为九品或八品圣泽,只有少数为七品圣泽,而祥云更是没有一朵。
待大部分学子请完圣泽,名声在外的学子终于出手了。
“学生请圣泽。”
赫连山躬身一礼道。
“不知公子能不能得到祥云……”刘凌满脸期待说。
“公子有可能请到四品圣泽,但祥云……”
朱雁摇摇头。
这个真的很难说得准。
一道道文气飞落,眨眼间就超过五百道,众学子意识到是四品圣泽,就连教谕、教习亦不例外。
“不错,又有学子请到四品圣泽。”
老教谕点点头,对赫连山大为满意。
咦?
这时,老教谕愣了一下,因为文气已经超过一千了,难道是三品圣泽?
三品圣泽,即使是荣登天下榜,都不一定能够请到。
赫连山只是名传八十一书院,能够请到四品圣泽,已经十分让人惊喜了。
但没有想到,竟然请到三品圣泽。
“三品圣泽?”
其他学子有些震惊,实在让人太意外了。
而且,文气还没有飞完时,就见一头瑞兽从圣庙上空的异象中掠出,朝赫连山飞来。
“瑞兽?!”
这时连教谕都有些震惊,个个惊喜无比。
请圣泽的额外惊喜,除了祥云外,还有瑞气、珍禽和瑞兽,其中以瑞兽珍禽为上。
而赫连山的瑞兽,乃是一只圣洁的白鹤。
唳——
白鹤在赫连头顶盘旋,不时引颈长啸,让众人震惊而羡慕。
瑞兽的出现,的确震惊不少人。
接下来,虞渊、梅兰等学子纷纷请圣泽,请到五品或四品圣泽,亦得到一朵祥云或一片瑞气。
虽然不如瑞兽珍禽,但亦让人惊喜不已。
教谕、教习则有些激动起来。
即使是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都不一定有如此景象,实在让他们有些难以相信。
而周昌,更是请到二品圣泽,得到一朵祥云和一片瑞气。
祥云和瑞气加起来,已经超过一瑞兽。
“哈哈,圣人眷恋,圣人眷恋啊。”
老教谕更是大呼,激动得身子微微颤抖,这只能用圣人眷恋来解释了。
这时,就只剩下颜山和封青岩二人还没有请圣泽,而众人都期待和好奇起来,目光都落在两人身上。
“学生请圣泽。”
颜山躬身一礼,随之就有无数文气落下。
教谕见到一惊,这是?
“一品圣泽?”有教习惊呼,道:“八十一书院,已经有十年没有出现一品圣泽了。”
“十三年。”有教谕补充说。
文气一道道落下,多到让人数不清。
“超过五千道了,是一品圣泽!”老教谕哈哈大笑道。
这时,圣庙上空飞来祥云,降落瑞气,掠来瑞兽,更是震惊所有学子。
“青岩,到你了。”
老教谕满脸期待说。
其他教谕、教习和学子都看着封青岩,很想知道三鼎君子,三斗圣才,会请到几品圣泽和多少的祥云瑞气。
毕竟颜山已经让人震撼到无以复加了。
“学生请圣泽。”
封青岩没有迟疑,躬身一礼道。
唰唰——
文气如雨般落下。
……
第053章 圣人之姿
圣庙广场上。
众学子瞠目结舌看着,那如雨般落下的文气。
“一品圣泽!”
“不愧是鼎君子!”
有不少学子惊叹和羡慕说道。
“又是一品圣泽……”
亦有名声在外的学子,心里酸楚说。
这时,有哪位名声在外的学子,心里不酸楚?
他们看着如雨般落下的文气,一个个怅然若失,有如丢魂般。即使周昌、赫连山等人,亦免不了如此,他们之前是何等高傲之人?
在自己的家乡,哪一位不是州郡瞩目、众星捧月的天才?
但是,来到葬山书院后。
不管是儒教的开春大考,还是书院的入学礼,两位横穿出世的鼎君子,掩盖住了所有人的光芒。
不仅仅掩盖住葬山书院,就连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亦如此。
在这一次的开春大考中,即使是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的绝世天才,亦无法与两位鼎君子争锋……
鼎君子碾压一切!
这时,有不少学子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君子榜会是天下第一榜,因为鼎君子实在是太过恐怖了。
不仅仅圣人眷恋鼎君子,就连圣道亦眷恋鼎君子。
鼎君子乃是上天的宠儿。
世人如何与其争锋?
纵观鼎君子的历史,哪一位鼎君子不是名满天下?哪一位鼎君子不是文相文位,甚至是大儒、大贤文位?
就拿三鼎君子来说,不是三鼎君子只能请到一品圣泽,而是入学礼上最高只有一品圣泽……
所以,三鼎君子只能如一鼎君子般,请到一品圣泽。
不少学子心里百感交集。
“一品圣泽!”
老教谕满脸欣慰说,倒是没有之前那般激动了。
“哈哈,一次入学礼有两个一品圣泽,举世罕见,举世罕见!”有教谕激动说,上次出现一品圣泽,已经是十三年前的事了。
“的确是举世罕见!”
有教谕点点头说,心头狂喜。
在文气如雨般落下时,一朵祥云缓缓飘出来,恰好飘在封青岩的头上,似在为他遮日挡雨。
这,众人没有意外,没有震惊,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祥云飘出后,一片霞光般的瑞气降落,把封青岩笼罩在其中,似在为他护身……
众人依然没有意外。
唳——
一声高吭的鸣叫,刹时响彻云霄。
众人就见到一只绚丽多彩的大鸟,从圣庙上空的异象中飞出,飞到封青岩头顶盘旋鸣叫,似在为他指路。
“凤凰?!”
“竟、竟然是凤凰?!”
这时所有学子都被震惊到,眼睛微微瞪起来。
天下珍禽无数,有大雁,有白鹤,有七采锦鸡、有五彩火鸟,有春使青鸾等等,但天下飞禽皆以凤凰尊。
就如天下瑞兽,以麒麟为尊一样。
圣人出行,麒麟为伴。
在儒家门徒的眼里,天下所有瑞兽瑞禽,皆以麒麟为尊,即使是凤凰和神龙亦要排在其后。
众学子震惊中带着好奇,看着天空中盘旋的凤凰,眼中全是羡慕。
此时就连教谕亦有些意外,想不到是飞来凤凰。
在儒教八十一书院的入学礼上,有多少年没有飞来凤凰了?
教谕们不得而知。
查阅书院的史册自然能查出,但是谁会刻意去查去记?
在众人一声声惊叹中,以为就要结束时,一头有些胖的麒麟从异象中探头探脑走出。
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
每只蹄下,都生有一朵小祥云……
“麒麟?!”
众人直接被吓傻了,身子如同被定住般。
“怎么可能是麒麟?!”刘凌如同见鬼般,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怀疑是自己看错了。
其他学子亦好不到哪里去。
一般来说,只有圣人身边,才会出现麒麟。
但是现在,三鼎君子竟然得到麒麟的青睐,实在太震撼人心了。尽管不是真正的麒麟,但它却代表着麒麟……
这时就连教谕都震惊不已。
倘若是其他瑞兽,甚至是一头龙,教谕和教习都不会如此震惊,最多就惊叹两句而已。
但是,麒麟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凡。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着圣人,代表着天下太平。
不少教谕的目光移到封青岩身上,眼中依然是震惊之色,难道三鼎君子有圣人之姿?
要不然,岂会得到麒麟的青睐?
有教谕如此想后,浑身剧烈颤动起来,根本无法控制得住。
圣人之姿!
圣人之姿!
教谕此念头生出,就根本控制不住,在疯狂生长。
这时,胖胖的麒麟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来到封青岩头顶的祥云上。它看了看四周,似觉得没有什么趣事,就顿时懒洋洋卧下来。
“麒麟为伴,麒麟为伴……”
老教谕口中喃着,眼里满是震惊之色。
有学子听到,顿时大惊失色,口中喃着:“麒麟为伴?不可能,不可能……”
“麒麟为伴,圣人之姿!”
有教习激动惊呼。
这一声惊呼,让广场立即炸开,学子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那些名声在外的学子,三鼎君子实在太欺负人了。
这时,就连周昌亦有些呆傻了,呆呆看着懒洋洋卧在祥云上的胖麒麟,三鼎君子果然是碾压一切……
天下谁与争锋?
心中不甘,亦无可奈何。
“祥云遮雨,瑞气护身,凤凰引路,麒麟为伴!哈哈……”
老教谕情不自禁传唱起来,高吭而洪亮的声音传出十数里之遥,就连亳城里的百姓亦清晰听到。
亳城似乎愣了一下,亦顿时炸开。
“有圣人出世了?”
“不是,是葬山书院出了圣人之姿的学子……”
不少人往葬山书院奔来,欲要看看传说中的圣人待遇。
这时圣庙广场上,众人一看,果然如此,祥云于头顶为他庶雨,瑞气笼罩四周为他护身,凤凰飞高鸣叫为他引路,麒麟卧云与他为伴……
所有人都怔怔看着,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
这简直是圣人的待遇。
封青岩亦有些好奇抬头看,可惜被祥云遮住了,根本看不到麒麟和凤凰,心里略有些不满意。
这种传说中的圣人待遇,所有人都看到了,就他没有看到。
他亦无奈啊。
他走到哪里,祥云就跟到哪里……
这时,安修从圣庙里出来,大教谕跟在其后,二人显得有些疲倦。但看到封青岩头顶上的那一幕后,二人皆露出会心的笑容。
一阵后,众人终于从震撼中回神过来,但目光却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至此,众学子请圣泽结束。
但是入学礼还没有结束,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
第054章 一拜自强不息
广场上。
众人的目光移不开,还落在封青岩的头顶上,看着凤凰,看着麒麟……
“可惜不是真正的天地祥瑞……”
大教谕颇得陇望蜀说。
“圣庙祥瑞,亦是祥瑞。”
安修淡然一笑说,亦想不到自己刚收的弟子,在请圣泽上竟有如此一番景象,实在有些意外。
至于真正的天地祥瑞,谁敢奢望?
这时,安修走下圣庙台阶,在广场上负手而立,其他教谕、教习纷纷走到其后,与学子相对整齐站好。
老教谕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高声礼赞唱:“薪火相传,拜先生。”
众学子闻言,赶紧回神整理衣冠,恭敬跪下。
“一拜,自强不息。”老教谕唱道。
学子拜下。
“二拜,厚德载物。”老教谕再唱道。
学子再拜下。
“三拜,孝亲尊师。”老教谕三唱道。
学子三拜下。
当众学子起身后,老教谕再唱道:“呈束脩。”
封青岩听到怔了一下,自己可是没有带来,看了看四周的学子,似乎都没有带……
这如何呈束脩?
此时,有礼生(注)捧着盛有六礼束脩的托盘走向封青岩,示意他代表诸学子呈送六礼束脩给先生。
六礼束脩,即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肉干。
芹菜:意为勤奋好学。
莲子:意为苦心教学。
红豆:意为文运高照。
红枣:意为登天下榜。
桂圆:意为启窍生智。
肉干:以表学子心意。
封青岩接过六礼束脩,在众学子的羡慕中走向诸位先生,躬身拜下敬上束脩,道:“请先生收下。”
“请先生收下。”
封青岩身后的学子,齐齐躬身拜下。
这时,安院主代表书院的先生,接过学子的六礼束脩,置于身后就转交礼生接过,然后与学子回礼。
他身后的教谕、教习,纷纷回礼。
拜师礼结束。
片刻后,一直站在台阶上的老教谕,高唱:“净手净心,去杂存精。”
在老教谕声音刚落下,就见有上百的书院仆从,有序端上一盆盆清水。
盆,是木盆。
水,是清水。
每个跪坐着的学子身前,皆放有一盆清水。
这时,学子在礼生的示范下,将手放到木盆里正反各洗一次,接着擦干。但见有些学子身上,却闪过如同水膜般的水光,似乎洗去了什么,让不少学子诧异无比。
封青岩身上,倒是没有什么水光闪过。
几乎所有名声在外的学子,身上都没有水光闪过……
“哈哈,吾身上有水光闪烁,乃异象也!”
有学子兴奋道。
这可是连封三鼎都没有的异象啊。
这让不少身上有水光闪过的学子,顿时得意和自豪起来,感觉自己还是有胜过封三鼎,胜过他人的地方。
“汝等洗去的乃是杂念,有何好自豪?”
有学子见到,忍不住出言解释,“杂念越多,水光就越亮,而没有水光亮起闪过,说明杂念不多……”
“呃……”
“不是吧。”
那些刚刚自豪起来的学子,顿时有些尴尬了。
“肃穆!”
礼生见广场上喧哗起来就出言。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
书院希望学子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当众学子皆净手净心,木盆被书院仆从撤走后。
老教谕再唱:“两眉之间,笔点印堂。”
这时,有礼生为安院主端上智笔和智砂,即是毛笔和朱砂,但不是普通的毛笔和朱砂。
它们对学子的文宫有妙用。
安院主接过毛笔,蘸上朱砂,就往前面跪坐着的封青岩眉心处一点,两者间相隔有两丈余。
一个红点出现,似红痣般。
此乃朱砂点痣!
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子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但是此时,封青岩脑海轰隆作响,似乎有什么东西强闯脑海一样。当轰隆声过去后,他有种脑海变得清晰了一些的错觉……
这是,开文宫?
他摇摇头,不是……
接着,有教谕持朱笔,依次为学子点眉心痣。
对于开启文宫的学子来说,智笔和智砂可以助他们扩展或巩固文宫,或有其他说不清的妙用。
这是书院又一次送给学子的造化,就看学子自己能不能把握住。
在教谕为学子点完痣时,老教谕高声礼赞唱:“入学鼓箧,孙其业也。”
咚咚咚——
一阵急速如同马蹄般鼓声猛然响起。
在学子脑海里更如雷霆般滚滚落下,把众学子吓了一跳。
而圣庙的一侧,有礼生正在快速击鼓,以明智和警示,引起学子对读书的重视。
当鼓声落下,老教谕高声礼赞唱:“立德修身。”
充满韵味的声音,在书院上空回荡。
“立德修身。”
学子起身拜下齐唱,显得儒雅飘飘。
礼生二击鼓,但只有一响。
老教谕礼赞唱:“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学子再拜下齐唱,显得彬彬有礼。
礼生三击鼓,一响。
老教谕礼赞唱:“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
学子三拜下齐唱,显得精清气爽。
礼生四击鼓,一响。
老教谕礼赞唱:“立志尚德。”
“立志尚德。”
学子四拜下齐唱,身有君子之风。
礼生五击鼓,一响。
老教谕礼赞唱:“破蒙始字。”
众学子齐齐跪坐,准备写字。
这时,又有书院仆从为诸学子,一一端上矮几和笔墨纸砚,整齐放好。
“咦,笔呢?”
“怎么没笔?是不是漏了?”
很快就有学子注意到,仆从端上来的笔墨纸砚,根本就没有笔。且,并不是一两个学子没有笔,而是所有学子皆没有笔。
在众学子诧异之时,就见圣庙上空再生异象。
在浓烈的文气中,似有一支笔若隐若现,它似乎贯穿了古今,书写了人间历史……
“圣笔!”
有世族学子惊呼。
其他学子一听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这就是儒教的圣笔。
虽然绝大部分都没有见过圣笔,但是除了封青岩等极少数人外,基本所有人都有所耳闻。
圣笔,有天下第一笔之美誉。
这时,老教谕又高声唱道:“学子拜笔,请笔。”
……
注:礼生,即司礼者
第055章 大字牌
圣庙上空。
在那的磅礴文气中,一支朴素无华的毛笔若隐若现,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它却有天下第一笔的美誉。
乃是圣品文宝。
在入学礼上,学子拜笔,乃是敬重圣笔曾于人间有大功,亦是敬重“笔”于圣道有大功,更是敬重自己手中之笔……
因为笔,乃是圣道不可或缺之瑰宝。
而学子请笔,乃是用于描红。
描红,即启蒙描红,亦是老教谕所唱的“破蒙始字”,写下人生中的第一个字。
于早已经破蒙的学子来说,人生第一个字只能是意喻了。
这时学子纷纷起身,朝圣庙上空的圣笔拜下。
“学生请笔。”
学子躬身道。
当学子说完时,一支支虚化的毛笔飞出,落在学子的身前,渐渐化为凝实之笔。
学子恭敬接过,跪坐下来。
封青岩起初还以为,请笔如同请圣泽般,可分为九品……
谁知道大家都是一样。
“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这时,安修看着温声道,但声音中充满韵味,似在天地间不断回荡,“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按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
安修说完,就从身后的案几拿起一支笔,蘸了蘸墨就转过身,在众学子面前,虚空写下一个“人”字。
无纸,而“人”字于虚空中不散,似有纸般。
众学子见到惊叹不已。
这时,只见“人”字一变,就迅速化为一个虚化的人,样子与安院主有几分相似。
“他”似活过来般,对安院主恭敬一拜,就消失于天地间。
“字变人?!”
“这是什么境界?”
诸学子震惊不已,想不到院主的书法如此恐怖。
其实就连教谕和教习,亦有些惊叹。
“诸学子,破字。”
老教谕提醒。
入学礼的启蒙描红,所破之字为“人”字。
其意,是书院希望学子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众学子纷纷回神,并没有贸然下笔,特别是世族弟子。他们在默念经史,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调节自身的精气神……
因为入学礼的破蒙始字,于学子亦有一场造化。
岂能不争?
在世族学子默念经史时,早已经有不少学子下笔了。
片刻后,世族学子纷纷下笔,可惜并没有他们想象的事情发生,不禁有些失望……
“这……”
在这时,顿时有学子惊呼出来。
因为牧雨写下一个“人”字时,就见一直在她头顶的祥云,蓦然没入“人”字中,接着“人”字渐渐活过来。
一个虚化的,与她有几分相似的人,从纸中走出来,朝她一拜后,就化为一道光芒消失于天空。
“这是怎么回事?”
有学子震惊问。
但绝大部分学子都不知道,一脸茫然相望。
这时,在请圣泽时额外得到的祥云、瑞气、瑞兽和珍禽,纷纷融入学子所写的“人”字中,一个个虚化的人从纸中走出。
融入祥云、瑞气等越多的“人”字,走出来的“人”越凝实。
而世族学子看到后,终于明白过来,“破蒙始字”的造化,只是这些学子的造化……
封青岩看到,亦有些惊奇。
他见到越来越多人看着他,就明白众人的心思,沉吟一下就写下“人”字。
祥云瑞气和瑞兽珍禽,纷纷融入“人”字中。
一个虚化,却无比凝实的人,从纸中走出来,的确与他有几分相似,朝他一拜后,就化为一道光芒消失于天空。
众学子见到惊叹不已。
从纸中走出来的“人”,以封青岩的最为凝实,颜山次之,周昌再次之、赫连山再再次之……
学子惊叹之后,纷纷询问是怎么回事。
“周兄可知?”
封青岩忍不住转头询问。
周昌微微一笑,说:“封兄稍后就会知道。”
虽然众学子都已经破字,但是老教谕并没有喊结束,似乎在等待什么。
其他教谕、教习亦如此,甚至仰头看天。
这时,一道光芒从天空落下,恰好落在牧雨的身前,正是之前化为光芒飞走的“人”。
“人”朝牧雨一拜后,就迅速虚化淡去。
牧雨微微有些失望。
教谕、教习见到,亦有些惋惜,他们还是比较看好牧雨,谁知道牧雨的“人”空手而归。
一道道光芒从天空落下,化为一个个“人”。
他们朝本体一拜后,就迅速消失不见。
教谕和教习见到,一个个“人”皆无所得,眉头不禁皱起来。
在赫连山的“人”飞回后,众人见到“人”恭敬奉上一枚小小的字牌,接着一拜就消失不见了。
“咦,这是什么?”有学子忍不住问。
“看不清。”
有学子摇头。
“甲字牌,还算不错。”
有教谕微笑点头,接着有些好奇起来,“不知大字牌,会让谁夺到?”
“还用说?”
旁边的一名教谕看了一眼封青岩说。
“这个说不定。”那教谕摇摇头说,接着眼前一亮,见到虞渊的“人”,竟然奉上一枚甲字牌。
接着,周昌的“人”亦飞回来了,奉上一枚小小的字牌,接着朝周昌一拜就消失。
周昌接过微微有些失望。
“甲字牌。”
那教谕点点头,带着些喜悦说:“已得三枚了。”
这时,颜山的“人”亦回来了,同样奉上一枚小小的字牌,但是颜色和周昌的不一样。
“高字牌,不错不错,三得其一了。”
那教谕连连说,满脸的笑容,接着看向封青岩,“不知三鼎君子,能不能拿到大字牌呢?”
其他教谕、教习,亦有些好奇。
在众人的期待中,封青岩的“人”飞回,朝他奉上了三枚小小的令牌。
“三枚?”
“怎么拿到三枚的?”
这时,教谕、教习都有些怔住了,封三鼎居然拿到三枚字牌。
“不是只能拿一枚吗?”
有教习忍不住问。
……
第056章 拜天下太平
圣庙前。
诸位教谕和教习皆有些诧异,想不到封三鼎的“人”拿回了三枚字牌。
“不是只能拿一枚,而是每一种字牌只能拿一枚。”
这时,有年纪较大的教谕想了想,就摇摇头说,“也就是说,只要哪位学子有能力,每一种字牌都可以拿回一枚。”
“是这样?”
有教习惊讶,说:“吾还以为,只能拿一枚呢。”
“的确是这样。”另有教谕点头说,“一直以来,极少有学子能拿回两枚,所以让人误以为只能拿一枚,其实不然。”
“甲字牌、高字牌和大字牌,哈哈。”
有教谕忍不住大笑。
儒教的每次开春大考,都会在圣宫里放置一枚“大字牌”,三枚“高字牌”以及八十一枚“甲字牌”。
这三种字牌,各有各的妙用,任凭学子来取。
至于能否取到,又取到多少,就要看学子自己的能力了。
这次的入学礼,葬山书院竟然取到了四枚甲字牌,一枚高字牌和一枚大字牌,又一次压过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让诸位教谕和教习高兴不已。
这次的开春大考,葬山书院可谓出尽风头,硬生生压下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让其他书院目瞪口呆。
字牌,注定会有大部分书院颗粒无收。
其实在以往的入学礼上,基本都是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的游戏,其他书院只能看看和羡慕一下……
这时,封青岩好奇打量着字牌,三枚字牌的颜色不一样,甲字牌是黑色,高字牌是淡白色,大字牌是米白色。
除了甲字牌是铁制外,高字牌和大字牌,皆是玉石所制。
字牌的式样都差不多,一寸宽,一寸余长,上面布满古怪的花纹,正面都刻着一个字。
或为甲字,或为高字,或为大字。
“老师,这字牌有何用?”
封青岩打量一阵后,并没有发现字牌有什么神奇之处,就忍不住出言询问。
“大字牌,可请大儒出手一次。”
安修看了看封青岩手中的字牌,一笑说:“高字牌,可请文相出手一次。”
众学子闻言,心中不由大为震惊,大字牌竟然可请大儒出手?!
“真可请大儒出手一次?”
有学子目瞪口呆,实在被惊吓到了。
“那甲字牌呢?”
有学子恭敬一礼后询问。
“三枚甲字牌,可换一枚高字牌。”安修又说,“而甲字牌前二十者,方有资格竞争书院的十大弟子。”
当学子听到如此说,目光变得有些灼热起来。
书院的十大弟子,谁不想?
这不是什么秘密,大部分士族学子和世族学子都知道,只有少部分士族学子和寒门学子不知道而已。
“倘若只有八人有甲字牌呢?”有学子突然发问,毕竟甲字牌不易取得,有时候不够二十人亦有可能。
“那书院就只有八大弟子。”
安院主说,接着对封青岩、颜山几人言,“大字牌和高字牌,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轻易动用,这是书院让学子用来保命的。”
“学生明白。”
封青岩心中亦有些惊讶,闻言后就回礼。
“诸生肃穆。”
片刻后,老教谕高声道。
待学子安静下来,老教谕再唱:“入学礼成,葬山书院师生共拜天下太平!”
安院主和诸位教谕、教习转身,率领学子进行最后一拜。
“吾愿天下太平!”
众人齐齐躬身一拜。
至此,入学礼终于结束了。
入学礼依次为正衣冠,拜诸圣,请圣泽,拜先生,呈束脩,净手净心,朱砂开智,击鼓警示,拜笔请笔,启蒙始字,夺字牌,以及最后的拜天下太平。
这快要一天过去了。
位于书院大门东侧的巨大漏刻显示,已经申时初了。
“诸学子到膳堂用膳。”
老教谕提醒道。
这时,众学子早已经饥肠辘辘,听到书院还给学子提供膳食,不禁有些惊讶和惊喜。
在教习的指引下,众学子匆匆往膳堂走去。
但有部分学子,不愿在书院的膳堂用膳,就匆匆往书院外走去,却被一名教谕拦住了。
“入学礼后,学子必须到膳堂用膳。”教谕说。
学子闻言愣了一下。
“必须?”
有学子愕然问。
“必须,即使是封三鼎亦不例外。”教谕面无表情说。
学子听到教谕如此说,只能往膳堂走去。
不少学子来到书院东北角的膳堂,见到膳堂竟然只提供五谷粗粮,不禁愣了愣了。
特别是从小锦衣玉食的世族学子。
这如何吞得下腹?
“可有肉乎?”
有世族学子忍不住问。
“无。”
教习面无表情说。
“可有羹乎?”
“无!”
不少跪坐在矮几后,看着陶盆里水煮无味的粗食发呆的世族学子,不知道如何下嘴了。
寒门学子倒是匆匆吃起来。
不少士族学子亦吃得很香……
“粮食来之不易,不可浪费。”
有教谕知道世族学子在想什么,就立即绝了他们的想法,“必须吃完,方可离开膳堂。”
“啊——”
一些世族学子惊叫出来,满脸的苦色。
“吃不完者,不吃者,浪费者,皆评为丁。”那教谕又道,眉头微微蹙起来。
众学子一听,就不敢有小动作了。
“那第一个吃完呢?”有学子好奇问,“甲评?”
“吃完是应该的。”教谕说,“甲评,岂是那么好拿?三个甲评,可换一枚甲字牌……”
“那先生,如何才能拿到甲评?”
众人学子顿时兴奋起来,目光里满是期待。
三个甲评就能换一枚甲字牌,实在太让人意外和惊喜了。
“吾高兴即可。”
那教谕笑眯眯说,看向封青岩又言,“例如,青岩学子今日夺得大字牌,大壮葬山书院之威,吾心甚慰,甲评。”
这时,众学子都呆住了,这样都行?
那岂不是十分随意?
就连牧雨、周昌等学子,亦被教谕随手的一个甲评给惊到了。
封青岩愣了一下,就站起来行礼道:“谢过先生。”
教谕满脸欣慰点头,接着看向众学子说:“就是如此,汝等让吾心慰,亦可得甲评。”
众学子看向封青岩的目光,变得有些幽怨起来。
不过,有不少学子开始动心思了……
三个甲评的确可换一枚甲字牌,但是书院只有教谕、大教谕和院主才有能评甲。
教习没有这个资格。
……
第057章 面朝东方
书院的教谕,乃是一技或一艺之长,职责是率领诸位教习对学子进行教导,拥有相当大的权威。
但是,教谕每年的甲评是有数额限定,并不可以无限评甲。
若当年的甲评用完,就不能再评。
教谕看似是随心所欲,但是必定有自己的深意,不会贸然就给学子评甲。
其实书院的膳食并不难吃,亦不是刻意为难学子。
这一顿五谷杂粮,是为了让从小锦衣玉食的士族和世族学子,去体验一下普通百姓的膳食,让学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以及告诉学子,天下的平民百姓,每顿若有一碗小麦粥,偶尔还能尝到肉味,已足矣。
天下太平就是如此的简单。
不久,不少学子纷纷吃完起身。
世族学子却味同嚼蜡,只能强咽下去……
“太难吃了。”
刘凌苦着脸,难以咽下去。
“于吾等而言,如同猪食,但于百姓而言,却是救命之粮……”边星摇摇头,接着吃起来。
“庶民岂能与吾等相提并论?”刘凌愕然。
“日后每旬,吾等必须吃一日粗粮,以不忘百姓之艰辛。”赫连山已经吃完,看着旁边的世族弟子说。
众世族学子愣了一下。
“公子,不必吧?”有学子迟疑一下说。
“公子,吾等已知百姓之艰辛,他日必定为天下百姓谋福……”又有学子说,“这个每旬的一日粗粮,就不必了。”
“那就每月一次吧。”
赫连山看了看诸学子,沉吟一下就说。
世族学子松了口气。
不过赫连山却交代了自己的仆从,每旬必须为他准备一日的粗食,并且叮嘱是真正的粗食……
众学子用完膳,就纷纷离开书院。
……
封青岩回到木屋,发现木屋前依然站着不少人,有仆从,有前来拜访的学子或文人……
当把人送走后,天色快要黑了。
封青岩回卧室休息一阵,就拿起一卷书前往灵水桥,准备再次通宵夜读。
他之前说过,三日后会在灵水桥夜读。
这时,灵水桥上早已经站满了人,有书院的学子,有外来的琴者,甚至还有数名教习……
“见过君子。”
“见过师兄。”
“见过封三鼎。”
桥上众人纷纷见礼,封青岩亦一一回礼。
待他寻了地方坐下,就有仆从抬上矮几、端上文房四宝,以及有貌美的侍女掌灯、研墨……
而学子们,则满怀期待,特别是琴者。
上次,除了牧雨和两名琴童破境外,在第二第三日,又有两名琴童破境入品……
这让琴者激动不已。
桥上,渐渐静下。
夜色,渐渐深了。
不少来看热闹的学子纷纷离开,毕竟今日的入学礼忙了一天,早已经累了。
在子时还未走的,就只剩下满怀期待的琴者。
虽然封青岩一直静心读书,但身侧的油灯却一直在晃动,让不少琴者失望不已。
灯,无法静下来,琴者们亦无法静下来。
“有些刻意了。”
在书院的君行碑下,老教谕观察了片刻,就带着些惋惜说,“今夜那灯,怕是静不下来了。”
身旁的几名教习点点头。
渐渐,天亮了。
封青岩读书亦读困了,起身活动一下筋骨后,拿起自己的书朝众人一礼,便朝木屋走回去。
众学子回礼,目前离开。
“牧女郎,可知师兄下次夜读是何时?”虽然学子都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期待。
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
“不知。”
牧雨摇摇头,背着琴离开了。
……
天亮后。
封青岩来到南岸的早堂,跟安院主学了大半个时辰的《诗经》后,便有些忍不住问:“老师,文宫如何开启?”
不开文宫,文才再高亦无用,终究是普通人而已。
这是圣道的天下,更是文修的天下。
“从明日开始,你寻到一处山顶,天亮即面朝东方诵读,一直诵读到太阳升起。”安修思索一下说,“至于早晨的学习,你可放在下午或傍晚,来为师的住所即可。”
“这样就可?”
封青岩有些诧异。
虽然他未开文宫,却知道文宫并不易开启,有些学子还需要专门的文气灌注,方能开启。
“当你看到浩然气息从天地间生起时,文宫自然会开启。”安修说,“但是,必须做到风雨不改,一日不可落下,你可能做到?”
“弟子能做到。”封青岩说。
安修点点头。
……
咚——
书院大钟响起。
学子纷纷往讲堂走去。
书院有不少讲堂,可分为甲乙丙丁等讲堂,其中甲讲堂最大,可坐下数百上千学子。
而书院的第一堂课,乃是众学子聆听院主的教诲。
在众学子相互交谈中,讲堂走进一名名教谕或教习,他们坐于学子的两侧……
学子见到,顿时安静下。
这时,安院主走进来,依然是温文尔雅的样子。
“拜见院主。”
众学子纷纷行礼,恭敬无比。
安院主点点头,示意众学子坐下,便问:“何为礼?不超四字回答。”
众学子愣了一下,四字如何解释得了礼?
“礼,即礼仪。”
赫连山迟疑一下便道。
安院主点点头,道:“可得乙评。”
众学子闻言顿时高兴起来,个个皆跃跃欲试的样子。
“礼,德也。”
颜山道。
安院主点点头,道:“可得乙评。”
这时,众学子纷纷说出礼是什么,不过回答基本是大同小异,连个乙评都混不到了。
书院的甲乙丙丁四评,甲为优,乙为良,丙为差,丁为劣。
虽然三个甲评可换一个甲字牌,但是三个乙评,不能换一个甲评。
但,可抵消一个丙评。
“青岩,你说。”
一阵后,安院主点名。
众学子的目光,“唰”一声全部落在封青岩身上,目光真是越来越幽怨了。
“规矩。”
封青岩迟疑一下说。
在安院主问“何为礼”时,就已经在思索答案。
“不错,礼即规矩,可得甲评。”
安修点点头。
众学子怔住了,目光变得更加幽怨了。
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书院的所有教谕教习,红果果地偏向封三鼎……
“礼,从示,从豊(li),豊乃行礼之器,本义为举行仪礼,祭神求福。”安修不再发问,而是阐述自己的礼,“礼,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
……
第058章 画中洞天
书院,上午学经史子集,下午习四六君艺。
经史子集,不仅是学子的必修之学,亦是学子的圣道之基,不可不学;而四六君艺,则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和琴、棋、书、画四君艺等,学子可以修全艺,可以选修其中一二艺,亦可不修……
但是,所有学子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六艺,特别是礼。
在上午书院的第一堂“礼课”过后,众学子来到书院西侧的礼院,准备学习六艺之礼艺。
书院除了讲经堂、史院等,还设有六艺院。
礼院,位于书院大门西侧,排在六艺院的首位……
当学子走进礼院,可见一个由青石铺砌的小广场,四周或是花草树木,或是荷塘小桥,或是楼台亭阁,散发着一股清幽之气。
这时,还未到上课时间,学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
咚——
一个幽远的钟声传来。
学子不再交谈,纷纷起身向礼堂走去。
封青岩与周昌等学子,亦一起走进礼堂,跪坐在干净的草席上。
片刻间,老教谕走进礼堂,学子纷纷起身行礼,老教谕回礼后就跪坐下来,示意学子安静后,便道:“吾今日,便与诸位共学礼艺。”
“礼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学子静听。
“吾与诸位今日所学,乃五礼也。”
老教谕微笑一说,“诸位学子,何知哪五礼?”
“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老教谕的话刚落下,便有学子抢先回答,是看能不能拿个乙评。
甲评,是不可能的。
“不错,正是这五礼。”
老教谕点点头,便道:“祭祀之事是为吉礼,丧葬之事是为凶礼,军旅之事是为军礼,宾客之事是为宾礼,冠婚之事是为嘉礼,乃是天下重大的礼仪和制度。”
“哪诸位学子,可知吉礼该如何祭祀?”老教谕又问。
这时,大部分学子都有些迟疑了,并不太了解吉礼的具体流程,又需要准备些什么。
因为太多太繁杂了。
现在的年轻学子,哪有心思来学习这些?
老教谕见众学子没有说话,便道:“吉礼,是五礼之冠,乃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诸学子可知该如何祭祀?”
众学子摇摇头。
虽然知道吉礼,但是并不知道如何祭祀。
老教谕一笑,又问:“祭祀天神,该何礼?祭祀日月星辰,该何礼?祭祀司中、司命、雨师,又该何礼?”
“学生不知,还请先生教导。”
众学子恭敬说。
“善!”
老教谕点点头,说:“虽然祭祀天神、地祗,乃大宗伯之职,但诸位身为儒家门徒,亦需要知一二。说不定,在诸位学子中,他日乃掌大宗伯之职呢?”
“在吉礼中,以祭天为至高祭祀。”
老教谕一边说,一边看着诸学子,接着又问:“那么诸位学子可知,祭天的第一步需要准备什么?”
学子相互看了看,便有学子道:“设祭坛。”
老教谕满意点点头,又道:“那祭坛,是圆,还是方?”
“天圆地方,祭天的祭坛,自然是圆。”有学子回答。
“天圆地方,祭坛亦是天圆地方。”老教谕点点头,看着学子又问,“倘若是社稷坛,又需如何置坛?”
“倘若是社稷坛,需要布置五色土。”
这时,赫连山说,“这五色土,是青、赤、白、黑、黄五色,并于祭祀前五日径行解送祭所,亦以对应东、西、南、北、中五方土地……”
“可乙评。”
老教谕微笑点头,说:“若是春秋二季,人王祭祀,五色土又是几何?”
“黄土十袋,青、赤、白、黑土各九袋。”
周昌回答。
“若是诸侯祭祀,又是几何?”
老教谕看着周昌又问。
“黄土五袋,青、赤、白、黑土各五袋。”周昌又道。
“可得乙评。”
老教谕点头说。
封青岩对五礼不了解,只能一边细心听,一边认真记。
不过,他目前最需要,怕是开文宫。
咚——
钟声传来,一个时辰过去了。
“今日与诸位学礼到此。”老教谕讲完一段后,便起来说。
学子起身行礼。
封青岩出了礼院,便去了书院的藏书楼。
当他来到藏书院楼时,微微有些诧异,发现书院的藏书楼并没有自己想象中大。
似乎藏书不多。
藏书院只有一二两层,摆着一个个书架。
封青岩大概浏览一下,便来到二楼,只见二楼之央挂着一幅画。
画中,画着清幽小径,似乎通向未知之地。
正在他诧异,为何在二楼的中间,挂一幅奇怪的画时,就见画中光芒一闪,一个安静的白衣女子,从画中的清幽小径中走出来。
封青岩有些意外,想不到平平无奇的一幅,竟然另有洞天。
白衣女子对他微微一礼就下楼。
封青岩回礼后,就好奇看着画前,伸手一摸,手,竟然伸出去了。他诧异之时,心中更为好奇,就走了进去……
画中,竟然是另一个世界。
封青岩心中大为震撼。
画中,有山,有水,有树,有花,鸟语花香,四季如春,四周排列着一个个书架,书架上列满了书籍,似乎有浓郁的文气在弥漫。
甚至还有不少是竹简。
而在四周,则有一些教习在看书,似乎并没有发现封青岩的进来。封青岩打量四周,就来到一个书架前,抽出一卷书……
很普通的经史子集,已经被翻阅过多次。
封青岩看了一阵便离开,下楼时见到楼梯前,多了一名儒服老者。老者见他下楼,便对他微微点头,诧异问:“你入了画中?”
“入了。”
封青岩一礼说。
“真入了?”
老者微微有些诧异,见封青岩点点头后,便没有说什么,只是显得有些奇怪而已,“第一次便入了?”
封青岩回到木屋,静下心来读书。
第二天天色未亮,他就早早起床,接着让九歌送他到一处山顶,准备面朝东方诵读……
……
第059章 创琴社
天色刚刚发白。
封青岩就和九歌来木屋附近的山顶。
虽然他还没有学完《诗经》,但他早已经读完,并熟记于胸。
这时,他并没有立即诵读,而是先坐下静心,待静完心就起身整理衣冠,凝视东方发白的天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他沉默一阵就开声,声音十分洪亮。
但是,声音中却少了一份诗意,更少了一份韵味,让他找不到感觉。
“参差荇菜……”
他的喉咙突然卡住,无法再诵读下去。
这时,封青岩不得不停下来,整理情绪后重新朗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他喉咙又卡住了,无法发出声音。
沉吟一阵,封青岩干脆停下,凝视东方静静站着,一直到太阳升起方离开。
回到木屋,用完早膳,前往书院。
……
“师兄,可与吾等共创琴社?”
在钟声未响时,牧雨等数名琴者朝封青岩走来,眼里满是期待。
“创琴社?”
封青岩回神过来。
“琴,乃众乐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系政教之盛衰,关人心之邪正。”牧雨缓缓说,“琴者,禁邪归正,以和人心。是故圣人之治,将以治身,育其情性,和矣!”
牧雨停了停,期待看着封青岩,又说:“吾等创立琴社,操琴以慕先贤,正心以灭淫气,鸣音以求友声。”
“好。”
封青岩没有迟疑就应下,毕竟自己是一名年少就有大志的“琴者”,不入琴社如何说得过去?说:“乐,修于内;礼,修于外。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琴社,的确该创,女郎可有章程?”
儒教的八十一书院,皆创有琴棋书画等社,特别是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的琴社,更是名闻天下。
“章程已有一二,还需师兄斧正。”牧雨一笑说。
这时钟声已响起,众人就没有再说,纷纷朝讲经堂走去。走进讲经堂,众人齐整跪坐好,等待先生到来。
片刻,安院主走进,让众学子微微惊讶。
“今日所讲,乃《礼经》。”
安修与学子相对跪坐下来,手中并没有拿书,说:“《礼经》乃吾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接下来,吾主讲士冠礼……”
眨眼间,一个时辰过去。
不论是上午的经史子集,还是下午的四六君艺,教谕皆只讲一个时辰。
而剩下的时间,学子可自由活动。
在安院主的授课结束后,众学子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谈。
“诸位,吾等已创立棋社,欢迎有志之士加入。”
突然有学子大喊道,吸引了不少目光。
“诸位,吾等已创立画社,由诗画双绝的梅幽放为社长,欢迎各位的加入……”
又有学子大喊。
“诸位,吾等已创立乐社……”
“诸位,吾等已创立诗社……”
封青岩有些诧异,想不到才入学不到两天,众学子就纷纷创立了棋社、书社、画社、乐社、诗社等各种社。
对了,还有自己的琴社。
“诸位,吾等已创立琴者,由名满天下的封三鼎、封三斗为社长,欢迎各位琴者加入。”
又有学子大喊,让封青岩一怔。
“吾何时成了社长?”
封青岩忍不住问旁边的牧雨。
“倘若师兄不任社长,谁又能任社长?”
牧雨一笑说,对社长之位倒是不太在意,且在众多的琴者心中,封三鼎方是社长,“师兄任社长,乃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还请师兄不要拒绝,以伤了琴者心。”
封青岩顿时有些头大,自己根本不是琴者啊。
倘若自己真是琴者,任社长倒是没有什么,有没有能力都没有关系,有名气就行……
但是……
一个连琴都没有摸过的人,竟然成了八十一书院琴社的社长,恐怕会被天下人笑死。
看来目前,不仅要开文宫,还要赶紧习琴才行。
这时,封青岩真想打自己一巴掌,无事扯什么年少之志?果然是一个谎,百个谎都无法圆,简直无尽头……
“还请师兄不要拒绝。”
众学子齐齐躬身道,眼里满是期待。
“师兄,若是你不任社长,怕是无人敢任社长。”牧雨又说,显得款款动人。
“女郎和方兄皆可任社长。”
封青岩看了看牧雨和方忘两人说。
“师兄,吾已为琴社的副社长,方兄为琴社的大琴长。”牧雨解释说。
“何是大琴长?”
封青岩有些不解,副社长倒是好解释,但大琴长是又什么?
方忘见封青岩如此一问,脸色顿时变得有些羞红,稍有不悦瞪了一眼牧雨。
封青岩见到方忘如此,就更加好奇了。
“大琴长,乃是琴社中最擅琴者。”牧雨微微一笑,看着方忘说:“由方兄出任大琴长,亦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方忘的脸色更红了。
封青岩一听就明白过来,让一个表面上排三名的琴者任大琴长,岂不是……
怪不得方忘会脸色羞红。
这时,封青岩见拒绝不了,就干脆接下来。他打定主意,待开启文宫后,让九歌带到深山里,偷偷习琴……
只是不知琴君何时成成。
牧雨、方忘等琴者,见封青岩应下社长之位,满脸的喜悦。
封青岩既然接下了,就打算先弄清楚琴社的结构,就问:“琴社的宗旨是什么?”
牧雨、方忘等琴者愣了一下,就摇摇头,说:“尚未定。”
“成为琴君?”
一学子弱弱地说。
“咦,不错,此乃大志。”有学子大声附和。
封青岩一听到“大志”,就有些头大,内心满是无奈,又问:“琴社的社训是什么?”
众人皆摇头。
“那琴社的原则与操守,又是什么?”封青岩三问。
众人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
“女郎,汝不是说定了章程?”封青岩有些诧异,还是说琴社不需要宗旨、社训这些?
“呃……”
牧雨有些怔住。
……
第060章 三鼎已满
讲经堂。
随着学子陆续离开,就只剩下封青岩、牧雨等十几名琴者。
这时,封青岩看着众人思考一下,就说:“创立琴社,需要有宗旨为琴社指明方向和使命,亦是琴社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体现琴者的追求和精神。”
“而社训,则是琴社所有琴者皆要遵守的准则,既可以说是琴社的理念,亦可以说是琴社的重要内容,乃是琴社的核心所在,亦可激励和劝勉琴者……”
“若是诸位不明,可以把社训看成书院的君行碑。”
封青岩见到众人不太理解就解释道。
众学子一听就明白过来,纷纷点头,眼睛渐渐亮起来,似乎对琴社充满了期待。
“除了宗旨、社训外,琴社还需要有追求,原则,操守,责任……”
封青岩大概说了一下自己琴社理念,但不是三五句话可以说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
所以就需要一起商议,一步步制订琴社的规则章程。
倘若他不是琴社的社长,琴社如何都没有关系,但他现在乃是社长,且是第一任社长,就必须尽可能做到最好。
不求与天下闻名的琴社争锋,但求琴者可以琴修身,以琴明道。
而众学子听到封青岩一番话后,暗暗庆幸封三鼎为社长。
封青岩与众人商议了时间,就离开。
……
午后。
众学子准备去习四六君艺时。
“诸学子请到藏。”书院里响起老教谕的声音,虽然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到诸学子的耳里。
“去藏书院干什么?”有学子诧异问。
“不知。”
“或许是向吾等介绍藏。”
“亦可能是教谕让吾等参观藏书院,以示勤学苦读……”
在众学子的猜测中,很快就来到藏,见老教谕早已经在等着,就纷纷行礼。
“诸学子请有序上二楼。”
老教谕一笑说,亦没有解释什么,就转身走进藏。
众学子相视一眼,就跟在老教谕身后。
不过,书院有三百余学子,藏的二楼怕是站不下,就只能让一部分学子先上了。
封青岩、牧雨、周昌等学子,还在藏外。
片刻后,就有先上楼的学子下楼,有学子连忙上前询问是何事。
“教谕让吾等看画,问看到什么。”
那学子满脸的疑惑,到现在还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看画?”
未上楼的学子有些诧异。
有学子上楼,有学子下楼,很快就轮到封青岩、牧雨等学子。
当上到二楼,老教谕就指着画道:“诸学子,可是看到什么?”
“画。”
“清幽小径。”
众学子纷纷回答,答案各异。
这时,封青岩有些诧异起来,他看到挂着的画,竟然变成了一条真正的清幽小径……
似乎昨日不是这样。
“师兄,你看到了什么?”
牧雨只看到一幅普通的画,见到三鼎君子就在身边,就有些好奇问起来。
“一条真正的小路。”
封青岩低声说。
虽然低声,但附近的学子都听到了,诧异地看向封青岩。
“一条真正的路?”
有学子满脸疑惑,一幅画怎么变成一条真正的路了?
“青岩,汝说说,汝看到了何物?”
老教谕笑容如春风般。
“一条真正的清幽小径。”封青岩说,“先生,我昨日已经进入过了。”
“进过入了?”
老教谕愣了一下,连忙问:“汝是如何进入?”
“如何进入?难道不是走进去?”
封青岩怔了一下说。
“哈哈……”
老教谕不由大笑,接着又问:“进入的时候,没有感受到什么?”
封青岩摇摇头,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异样。
此时,他隐隐有些明白过来,诧异问:“先生,难道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
老教谕点点头。
其他学子一脸疑惑看着他们,有些听不明白。
老教谕猛然一拍大腿,道:“汝乃三鼎君子,进入小小的藏,又有何难?”
“先生,学生听不明白。”
牧雨忍不住道。
“真正的藏,乃藏于画中。”老教谕一笑说,“且,画中文气浓郁,可让学子吸纳……”
众学子一听有文气,顿时有些期待起来。
“教谕,真可吸纳文气?”
有学子惊喜道,似乎有些不相信。
“只要学子能够吸纳,书院并不会阻止。”老教谕一笑说,“即使汝等把画中藏的文气吸光了,书院亦不会责怪半分,反而会高兴半天。”
众学子闻言兴奋起来,有些迫不及待了。
“请问教谕,如何才能走进入画中藏?”有学子问,其他学子纷纷期待起来。
“路,就在这画中,能否进入藏,就要看诸位了。”老教谕说,示意学子上前试试。
有学子上前试了,可惜画还是画。
“青岩,汝上前试给诸学子看。”老教谕点名。
封青岩闻言就上前,而他眼前的画,已经化为一条小路。在他将要走上小路时,停下问:“教谕,吸光藏的文气,真没问题?”
“没问题。”
老教谕笃定说。
封青岩一笑就走进去。
而众学子见到封青岩直接出现在画中,变成画中清幽小径上的一个身影……
学子惊叹不已,接着纷纷上前尝试,可惜都失败了。
“教谕,为何封三鼎能够进入,吾等却无法进入?”有学子颇不甘心道,有些质疑书院不公的意思。
“因为他是三鼎君子。”老教谕道。
众学子无话可说。
封青岩走进藏,见到有不少教习在专心读书……打量画中世界一阵后,就思索着该如何吸纳文气。
虽然他未开文宫无法吸纳文气,但是君子鼎却可以。
君子鼎,简直是神器般的存在。
且,谁都不会嫌文气多?
片刻,他见到颜山亦走进来了,但只有颜山一人进来,还是让他有些意外。
三百余学子,就只有两名鼎君子进入?
封青岩对颜山点点头后,就盘坐在草地上,眯着眼睛打量四周。接着,他愣了一下,好似自己脑海里的三个君子鼎,皆装满了文气,无法再装了。
万缕为一道,万道为一鼎。
请圣泽,得到一鼎文气,而三座德门亦灌注了三鼎文气,但是有一部分溢出……
所以,三个君子鼎现在,皆装满了文气。
贪心不足——
封青岩自嘲一下。
不知有没有办法,让文气化为液态呢?若是如此,怕是能够多装千百倍……
……
第061章 纸上谈兵
画中世界不大,大概两三里的样子。
中心有个小湖,四周或是草坪或是小山头,散落建有楼台亭阁……
说是藏,其实称为小秘境更为贴切。
封青岩不知道是画连通了小秘境,还是画化为了小秘境。
不过,他更倾向是画化为小秘境,因为画君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够化幻为真。
他没有继续探究,而浏览秘境的书架。
书架上,除了儒家的经史子集外,还有收藏有各家大部分的学说,如道家、法家、墨家、名家、医家、兵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历数家、堪舆家、方技家、易数家、小说家、铸造家等等。
封青岩一边走一边看,并没有贸然翻阅。
文宫?
片刻后,他看到有一个书架,居然是专门介绍文宫,心中暗暗一喜。他对文宫知之甚少,安院主没有告诉他何是文宫,而他亦不好过于详细询问其他学子。
这个书架,正好助他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当他上前正要抽出一本书时,手如触电般突然缩回来了。
虽然安院主没有告诉他何是文宫,但是开启文宫的方法,已经告诉他了。至于,为何只告诉他一种开文宫的方法,封青岩不用想就知道老师另有深意,必有老师的道理。
安院主,乃是周天下公认的大儒之下第一人。
十年内必成大儒,更有大贤之姿。
且,以文相之境,从众大儒手里生生夺走八十一院主之位,这说明什么?说明安院主早已经胜过大部分的大儒,要不然天下岂会公认为大儒之下第一人?
赫连山、周昌、颜山、虞渊、梅兰等名声在外的学子,哪一个不是冲着安院主而来?
哪一个不想成为安院主的弟子?
倘若不是冲着安院主来,又岂会来儒教排名最后的书院?以他们的实力,进入三上书院和十大书院,又有何难?
即使是十大弟子,亦有一争的机会。
此时,封青岩紧紧蹙着眉头,脑海里浮现无数关于文宫的念头,让他一时之间难以静心下来,亦让他难以拒绝书架的诱|惑。
这念头,比吸光藏的文气,还要强烈无数倍。
杂念太多了……
封青岩的呼吸渐渐粗重,接着赶紧闭上眼睛,让自己平静下来。
几息后,他转身离开,不敢回头再看一眼。
“一种方法足矣!”
离开文宫的书架后,封青岩终于松了口气。
他继续往前走,看到最深处的几个小山坡上,立着一个个书架。
而每个小山坡上,皆立着一个木牌,或是写着“技”字,或是写着“术”字,或是写着“法”字。
在封青岩诧异是什么意思时,就看到最后一个小山坡的木牌上,写着“神通”二字。
这时,他立即明白“技”、“术”和“法”是什么意思。
这恐怕就是儒技、儒术和儒法,以及儒家的神通。
虽然他颇好奇,但是连文宫尚且未开,看了又有何用?反而会满脑的杂念……
读经史子集,最忌杂念。
他看了看就离开,回到最普通的经史子集书架,抽出《春秋经》来到旁边的亭子坐下。
“师兄。”
颜山手中亦拿着一卷薄薄的书,朝封青岩微微一礼后,便到亭子外的草坪坐下。
“子重,来亭中坐。”封青岩道。
“不便。”
颜山摇摇头,就苦着脸看书。
封青岩诧异看了一眼颜山,便开始阅读《春秋经》,而《春秋经》可助他很好了解周天下。
它从初代人王开始,记载着周天下的无数个春秋。
一阵后,一阵阵杀气腾腾的兵马声,把封青岩从读书中惊醒过来。可是,藏里怎么会有兵马声?
在他疑惑之际,就见到亭外草坪上横生大雾,把四周都笼罩了。
那杀伐的兵马声,就是从大雾中传来。
这是?
封青岩好奇看着,难道颜山在推演神通?
“杀杀杀……”
又一次传来杀伐的兵马声。
可惜兵马始终无法冲出大雾,似乎颜山又一次失败了。
数次后,颜山停下推演,而草坪的大雾迅速退去,只见颜山脸色苍白坐着。
“子重,没事吧?”封青岩关心问。
“师兄勿要担心,吾无事。”
颜山喘了喘气说。
“子重是在推演神通?”封青岩不免有些好奇。
“神通岂是吾等能推演?”
颜山摇摇头,稍微休息一下,便道:“吾只是在推演兵家的‘纸上谈兵’,可惜还是失败了。”
“纸上谈兵?”
封青岩眨了眨眼,问:“这纸上谈兵,是技、术,还是法?”
“法,兵家之法,可幻化出千军万马,乃是十分有效的群击之技。”颜山认真说,“修至高深处,一人可抵千军万马,一人亦可敌一国……”
一听到千军万马,封青岩就没有再问威力如何了,但心里对兵家的“纸上谈兵”更加好奇了。
接着,他忍不住又问:“既然是兵家之法,那为何?”
“我儒家借来用用。”颜山说。
“……”
封青岩愣了一下。
“颜山,不可在藏推演术、法和神通,以大意免毁了书籍。”有教谕走过来说,“推演术法,只能在外面……”
“学生知错。”
颜山赶紧认错。
这时,封青岩发现脑子里的杂念越来越多,难以静心读书,干脆就离开藏。
未开文宫,不宜入藏……
封青岩打算在未开文宫前,还是少来藏,要不然心无法静下来。他从藏出来,外面一堆学子围上来,好像询问画中世界。
封青岩大概说一下,引得众学子惊呼,显得更加期待了。
“青岩,不要忘了酉时初的拜师礼,到时会有不少儒者前来观礼。”老教谕提醒说,八十一书院的院主收弟子,自然要公告天下以及举行隆重的拜师礼。
“学生岂会忘?”
封青岩一笑说,就离开藏。
不久就快到酉时,封青岩换上儒服,整理衣冠后就往书院的大殿走去。至于拜师所需要准备的东西,守门老人早已经帮他和颜山准备好了。
拜师礼就在书院大殿举行。
前来观礼的,不仅有书院的教谕、教习、学子,还有各诸侯国的达官贵人,以及儒教的儒生和大人物。
……
第062章 文宫文宫
天色刚亮。
封青岩再次来到山顶。
不过他没有开声诵读,而是面朝东方站着,一直到太阳升起后才离开。
倘若诵读出来,没有半分的诗意和韵味。
他宁愿一直站着不读。
在昨日的傍晚,亦在书院教谕、儒教儒生、各诸侯国贵人的见证下,他和颜山被安院主正式收为弟子。
且,直接列为入室弟子。
在周天下,弟子可分为记名弟子、入门弟子、入室弟子、嫡传弟子等。
而两位鼎君子,被安院主直接列为入室弟子,众人并不意外。
这让众学子羡慕无比。
即使是周昌、赫连山等冲安院主而来的学子,心里不禁有些酸楚,有种浓浓的失落感。
……
封青岩回到木屋,静坐一阵就前往书院。
待上午的经课结束,他就前往藏看书,并不是进入画中的藏,就是那座简简单单的藏。
一直看到午时,他才离开。
在这一小段时间,一直有学子尝试进入画中藏,可惜都失败了。
他和颜山能够直接进入,让众学子羡慕妒忌恨啊。
“为何封三鼎在这里看书,不是进入画中的藏看书?”有学子看着封青岩离开的身影诧异问。
“虽然是封三鼎,封三斗,但是尚未开启文宫,进入画中藏,又有何用?”
有学子摇摇头说。
“咦,对哦,三鼎君子还未开文宫。”有学子愣了一下,就满脸笑容道,之前心里的不平衡,顿时就找到平衡了。
整个葬山书院,恐怕就只剩下封青岩一人未开文宫。
这就有些尴尬了。
不开文宫,终究是普通人。
即使顶着三鼎君子的名头,才高三斗三升,又有何用呢?别人最多就是客气称一声君子……
且,周天下并不平静。
特别是极北之地的万里长亭外,传言有无数恶鬼蠢蠢欲动了。
“不知三鼎君子,何时开文宫呢?”有学子好奇问。
众学子摇摇头。
“诸位,吾有一事不明。”
有学子迟疑一下,就看着其他学子道,“既然封三鼎在太平有象上,称出三斗三升三合之才,按理来说早已开文宫才对。但封三鼎,却一直没有开文宫……”
“汝说封三鼎无法开文宫?”
有学子愣了一下说。
此话一出,众学子都愣住,不可能吧?
“不会吧。”
有学子不相信。
“不会?既然称出三斗三升之才,为何文宫尚未开?”
那学子想了想又道,“既然称出三斗三升之才,文宫还未开,就说明无法开文宫……”
“倘若真无法开文宫,安院主亦可以助他开启文宫。”有学子道。
“若是他人助开文宫,恐怕一辈子都无法成为文相。”那学子呵呵一笑说,“更不要说是大儒了。”
众人一听,这沉默下来。
若是他人直接用文气,强行破开文宫,是无法成为文相……
……
下午,封青岩并没有去习四六君艺,而是继续在藏里看书。
在晚膳后,就来到书院大殿后的后院,跟安院主学习《诗经》,一直学到子时才停下……
即使封青岩想继续学习下去,安院主亦无时间教导。
安院主在追寻大凶时,发现不止一个大凶的痕迹……他已经镇压了一个大凶……
但是大凶难以杀得死。
大凶,乃是“诡异”的化身,不可名状的存在。虽然在圣道天下,被圣道法则压制,但是难以杀得死……
……
天未亮。
封青岩继续在山顶上默站,到太阳升起就离开。
上午的经课结束,就前往藏读书……
随着时间的过去,众学子一直见封三鼎未开文宫,就纷纷好奇起来。
于是出现了无数的猜测……
而无法开文宫,则得到大部分学子的认可。
“哈哈,封三鼎竟然无法开文宫,太可笑了。”有学子知道后,不禁大笑起来,“无法开文宫,三鼎君子又如何?”
三鼎君子在开春大考上,实在太过耀眼了,掩盖了所有人的光芒。
哪个学子心里不羡慕,不妒忌?
现在得知封三鼎无法文宫,众学子在惋惜时,心里同时松了口气……
倘若封三鼎一直如此光彩夺目下去,恐怕会掩盖整整一个时代,让生在同一个时代的学子黯然失色。
这是众学子不愿见到的。
……
“青岩无法开文宫?”
有教谕听到学子的传言后,亦有些惊讶起来。
毕竟,有三斗三升之才,却未开文宫,的确让人奇怪,但不一定是无法开文宫。
但,更有可能如学子所言那样。
“三鼎君子会无法开文宫?”
老教谕听到其他教谕的话后,不禁大笑起来,“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三鼎君子,一定会开文宫?”有教习问。
“一定。”
老教谕笃定说。
“为何?”
“因为是鼎君子……”
“……”
……
这时,教谕和教习亦注意到,封青岩每日天未亮就在山顶默站,皆有些好奇他在做什么……
“青岩,汝每日于山顶默站,为何?”有教习好奇问。
“诵读。”
封青岩说。
“?”
“老师让吾每日,日未出时,于山顶诵读……”
“但汝是默站啊。”
“吾认为,吾是在诵读……”
“……”
完全无法交流下去。
教习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
在封青岩和牧雨等琴者,商议创立琴社之事后。
“师兄,为何还不开文宫?”
牧雨忍不住问,她倒是不相信师兄无法开文宫。
未开文宫,或许有师兄的深意而已。
“文宫想开,就能开?”封青岩诧异问,“不是需要一个过程?且,不是说开就能开……”
“倒是。”
牧雨愣了一下,就道:“师兄正在开文宫?”
封青岩点点头。
“师兄,在诸学子中有传言,说师兄无法开文宫……”牧雨沉吟一下,就把学子中的传言说出来,“还请师兄不要在意。”
“没在意。”
封青岩摇摇头,他是真的未开文宫。
而且,他亦真的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开文宫……
因为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够开启文宫。
“师兄,吾听闻有不少学子,无缘无故被打了。”有学子来到琴社的院子,对着封青岩和牧雨等人说。
“什么无缘无故被打了?”有学子诧异问。
“就是不知道,才是无缘无故啊。”那传消息的学子说,“被打学子不知道自己是被什么打了……”
“……”
牧雨等人面面相觑。
……
第063章 你们不能黑
南岸的院落里。
“哈哈,想不到名满天下的封三鼎,竟然开不了文宫。”有学子满脸笑容说,“实在让人惋惜……”
“啪——”
那学子的脑袋猛然一歪,似乎被人打了一个巴掌。
一边脸,顿时通红了。
“谁?!”
那学子勃然大怒,却找不到打自己的人,问:“汝等可是看到是谁打吾?”
其他学子面面相觑,有些搞不明发生了什么。
有学子忍不住问:“陈兄,这是?”
“吾好像被人打了。”被打学子茫然张望,可是没有见到人打自己啊,但是自己的确被打了。
见鬼了。
“陈兄,没人啊。”
那几名学子茫然相视,亦有些想不明白。
……
南岸的某个亭子里。
“想不到名满天下的封三鼎,竟然无法开启文宫……”有学子满脸不可思议说,“倘若一直无法开文宫,有三斗之才亦无用啊。”
“啪——”
那学子脑袋一歪,半边脸顿时通红。
“谁?!”
那学子大怒。
“罗兄,刚才……”
同在亭子里的学子,看了看四周愕然问。
“是谁,给我出来!”那学子满脸通红,是羞红,自己堂堂的八十一书院学子,竟然被人打耳光了。
简直不可饶恕。
……
书院外,某条小路上。
“吾听闻,封三鼎无法开启,不知诸位可知真假?”有学子好奇问,实在是意想不到,“封三鼎,不仅是三鼎君子,还是三斗之才,按理来说不应该啊……”
“呵呵,三鼎君子又如何?”
有学子冷笑两声。
“啪——”
那冷笑的学子,半边脸顿时红了。
……
第二日早上。
书院大门前,众学子纷纷下车。
但是,有不少学子却用手绢捂住半边脸,低着头匆匆往大门快步走去。
“咦,他们这是,为何都捂住了脸?”
有学子诧异问。
“不知。”
有学子摇摇头,道:“看样子,或许是出事了。”
“哈哈,我听闻他们都被人打了。”有学子嘻嘻上前笑道,“且,被人打了,还不知道是谁干的,哈哈。”
“谁打的?”
有学子愕然问。
“他们都不知,吾又岂会知道?”
那学子摇摇头,亦是好奇不已,“吾还听闻,他们的脸都肿了快一天了,还没有消散……
而被打的学子,在大门前撞在一起,都不禁愣住了。
“陈兄,汝这是……被人打了?”有学子一边捂住脸,一边愕然问。
“没。”
那学子赶紧否认,岂会承认自己被打?
但大家相视一眼就心知肚明,接着满脸疑惑问:“看来汝等……可知道是何人做的?”
“哼,不要让吾知道,要不然!”
“简直胆大包天。”
“敢辱吾,吾必让他付出代价……”
十数名捂脸的学子一边走,一边义愤填膺说。
“这会不会是教谕?”有学子脑洞大开道,能够神不知鬼不觉打人,恐怕就只有书院的教谕了。
“无缘无故,教谕岂会打人?”
有学子连连摇头,看着同病相怜的学子道,“再说,教谕亦不会如此做,真是羞煞人了。”
他们一下子成为书院瞩目的存在。
这时,就连封青岩、牧雨、周昌等名声在外的学子,都纷纷朝他们投去诧异的目光。
“周兄,他们这是?”
封青岩诧异问。
周昌摇摇头,亦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接着道:“封兄,吾与诸学子创立了诗社,可是入吾诗社?”
“吾已是琴社的社长,怕是……”
封青岩摇摇头。
“可惜了。”周昌叹息道。
倘若封三鼎加入诗社,怕是能激励不少学子。
在这短短的几天,虽然书院只有三百余的学子,但已经创立不少学社。如封青岩和牧雨创立的琴社,戎韬创立的棋社,虞渊创立的书社,梅兰创立的画社,周昌创立的诗社,赫连山创立的乐社等……
至于颜山,除了莫名其妙被人拉入书社外,就如封青岩般整天泡在藏里看书。
他看书比封青岩还要拼,有时在藏看通宵。
……
“章老,可是知道学子是被何人打了?”
有教习亦好奇起来,毕竟是书院的学子,不能置若罔闻。
“此事汝不用管。”老教谕笑了笑说。
“不用管?”
教习有些诧异,但没有多问。
这时教谕来藏,找到正在埋头苦读的封青岩,说:“青岩,可是听说有学子无缘无故被打了?”
“看见了。”
封青岩抬起头说。
“此事说来,与汝有一定的关系。”
老教谕沉吟一下说,虽然安院主早有了交代,但是不能真的不管不顾,“学子被打,说不上无缘无故被打,还是有因缘的。”
“与吾有关?”封青岩诧异。
“打他们的人,是葬山神。”老教谕颇有深意看着封青岩,似乎两者的关系,不是青睐那么简单。
“为何?”
封青岩有些意外,想不到是九歌打人。
“嗯……他们在背后说汝无法开启文宫,就是如此。”老教谕沉吟一下,“汝与葬山神的关系不错,让葬山神收敛一下,要不然继续闹下去,怕是连吾亦无法交代。”
“吾且去说说,至于葬山神听不听……”
封青岩沉吟一下说。
老教谕点点头,接着好奇问:“青岩,你已有三斗三升的文才,为何还不开文宫?”
“不急,再等等。”封青岩说。
“还等什么?”
“吾亦不知道在等什么,或许是时机未到……”
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启文宫,但是封青岩还真的不担心无法开启文宫。
或许会迟些,但是一定会开。
老教谕离开后,封青岩并没有急着回去,继续在里读书。其实,以他的智慧,很多书一看即明,一点即通……
其他学子的学习能力,完全无法与他相比。
他现在所欠缺的是时间,说得准备些是,这个世界的书他看得还少……
傍晚回到木屋。
封青岩依然没有急着召唤九歌,还是在认真读书。
待到子时,他才放下书卷,活动一下筋骨,就煮水泡了泡茶,方道:“九歌,你生气了?”
九歌出现,似手舞足蹈般,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什么。
“你的意思是说,我如此努力苦读了,他们却还在笑我?”封青岩不由一笑,“这的确不应该,你亦算是为我报仇了。”
“九歌,谢谢了。”
封青岩没有行礼,但眼里充满感激,接着说:“此事,你亦惩罚了他们,就此罢手吧,如何?”
他有些担心,九歌行事恶了书院的教谕。
……
第064章 凤鸣朝阳
午后。
书院西侧的琴谷。
封青岩、牧雨、方忘等一众琴者,聚集在一个亭子内外。
众学子或是坐在草坪上,或是倚靠着石头,或是亭内跪坐,或是来回走动……
脸上皆有喜悦之意。
因为在今日,葬山书院的琴社,终于要成立了。
“今日诸位聚于此,乃是商议琴社的诸事。”
亭内,封青岩站起来说,众人的目光“唰唰”落在他身上,“经过吾与诸位琴士的商议,琴社取名为‘凤鸣’,即凤鸣朝阳之意,诸位可有异议?”
“凤鸣?不错。”
“这个名字取得好,岂会有异议?”
大部分学子感觉这个名字不错,还有不少学子出声附和。
“既然诸位没有异议,琴社就取名为‘凤鸣’。”
封青岩见众人没有异议,就定下琴社的名字,接着说:“圣人制琴,以和天地,以化万民。琴,乃圣人治世之音,乃君子修养之物。吾等今日创琴社,乃应秉承圣人之愿,兴琴道以正乐,乐正,则天下治……”
“因而,琴社的宗旨,乃‘兴琴以和天地,以化万民’。”
封青岩看着诸位学子,又道:“此乃吾与牧女郎、大琴长及诸位琴士共同决定,琴社应秉承圣人之愿,亦是吾等琴者的使命,不可更改。”
“师兄,吾等岂会否定?”有学子笑着。
“吾等创琴社,该承圣人之愿……”
众学子亦没有反对,反而是十分赞成。
“琴社的社训,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望能激励吾等琴者。”封青岩又说,“且,吾等琴者,需自强不息,更需厚德载物……”
这是书院的校训,直接被封青岩拿来用了。
“吾等琴者,亦需有所追求,因而定下‘以琴修身,以琴明道’为琴社的追求,更是诸位琴者的追求。”
“诸位入琴社,皆是以琴修身,以琴明道。”
众学子不由点点头。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时,封青岩走出亭子,继续说:“天下琴者万万千千,人之理念,亦万万千千,岂能合而为一?人之理念因人而异,不可强行合一,更不可强灭他人之理念。因而,吾等琴社的原则,则为‘和而不同’,可于天下中求同存异。”
“师兄,若是他人的理念乃错呢?”有学子问。
“明知错者,则纠正。”
封青岩说。
“若是不知谁对谁错呢?又或吾等误以为是对呢?”又有学子发问。
“和而不同。”
封青岩沉吟一下说。
这个问题说起来,还真不好说是谁对谁错……
众学子没有继续挑刺,只要明白“和而不同”即可,且自己心里亦会明辨。
“琴,讲究恭敬、端正、心平气和,泰然自若。吾等以琴会友,觅知音,不竞不求,不炫技,不卖弄……”
封青岩白衣飘飘,声音温和,说:“且,琴,器也,德在其中。吾等身为琴者,岂能无德?又岂能无操守?”
“吾等琴者需要谨记,‘谦虚处下,温存款款’,此乃琴者之操守。”
封青岩温和的声音,越来越悦耳。
“师兄说得太好了。”
此时,有学子忍不住赞道,似乎自己眼前的迷雾,已经渐渐散去。
而其他学子,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习琴茫然无知,但是现在却知道了。
因为封青岩的所制定的宗旨、社训等,为众学子指明了方向。
方向明确,路途上,又岂会迷茫?
之前,封青岩与牧雨、方忘及琴士商议时,亦被封青岩的话深深震撼到,让他们一下子从迷雾中走出来。
倘若说之前,乃因封青岩的名气、以及助他们破境,方簇拥封青岩为琴社的社长。
但是现在,他们衷心折服。
还有,虽然说是商议,但是基本都是封青岩一人制订出来。
在制订琴社章程过程中,封青岩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甚至游刃有余,让他怀疑前世是不是琴之大家。
且,他对琴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了。
倘若不是文宫未开,恐怕他早已经忍不住去习琴了……
“师兄一番话,可胜习十年琴呐。”更有学子感叹,的确被封青岩的话指明方向了,“今日有幸聆听,实在吾等之福……”
“有幸师兄乃是吾等社长……”
不少学子发出感叹。
“诸位过誉了。”封青岩一笑说,“此乃吾等凤鸣琴社的宗旨、社训、追求、原则、操守,诸位可有异议?”
“师兄,吾等无异议。”
众学子皆道。
“既然如此,就此定下了,诸位还需切记,不可肆意妄为。”封青岩停了停,正色道:“倘若有琴者违反,轻则警句,重出逐出琴社。”
“吾等必谨记。”
此时,众学子纷纷起身,朝封青岩一礼道。
“在此,吾还有一言赠与诸位,亦与诸位共勉。”封青岩示意众人不必客气,又道,“吾曾闻,有鸟三年不飞,亦不鸣。但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飞不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有学子低喃,脸上隐隐有激动之色。
“吾等应如此,吾等琴社亦应如此。可三年不飞不鸣,倘若一飞,必冲天;一鸣,必惊人。”
牧雨正色道,接着对封青岩拜下,“雨,谢过师兄教诲。”
“谢过师兄教诲。”
学子齐齐道。
封青岩不由摇摇头。
“师兄为何摇头?雨说错了?”牧雨诧异问。
封青岩还是摇摇头,接着说:“至圣学琴,十日不进;琴圣学琴,三年未成。吾等琴者,须要心坚志决,不可半途而废……”
“师兄说得是。”
有学子说。
“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
封青岩自语,声音中渐渐有了韵味。
众人凝神聆听。
……
琴社:凤鸣
宗旨:兴琴以和天地,以化万民
社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追求:以琴修身,以琴明道
原则:君子和而不同
操守:谦虚处下,温存款款
口号或励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琴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