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忠诚
“好啦,我起来啦。”
看着娘亲依依不舍的起来,怎么就这么艰难呢,这些大人也和长不大的小孩子一样,瑾然都为娘亲而感到头疼。
这柳泽宇觉得今天真的没有白出门,他是有收获的,苏晓晓说的真的很有道理啊,他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百姓过得更好,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银子,只有有很多银子才会想买什么就能买的起什么。
小福子看见皇上回来了两三个时辰了,但是一直用手支着脑袋在那里想事情。
下午没想到还真的碰见昨日的那个女子了,连小福子都在想这是不是有缘分,要不然皇上都没有出过宫,一出去就能碰上,这一定是特殊的缘分。
虽然他是为宫里效力,为皇上办事的,但是很多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就比如说外面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有些时候不代表你知道真相,就一定要把真相说出来。
皇上从小就是被大家众星拱月'着长大的,他干什么事情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大家哪里敢说他什么,而且作为下人,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服从,别人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连为什么要这样干都不用问。
“小福子,你去给我备点清淡的食物上来。”
“清淡的食物?”
“我突然想吃烤土豆了,然后让御厨把每个土豆从中间切开,再调一些辣椒酱给我就行了。”
“皇上,那要不要再烤些别的小菜给你。”小福子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想吃这个了,下午他们回宫的路上,碰到街角有一家这样的小吃摊。
店主如果没有看错应该是一大家人一起卖的,都是四个人围成一个小桌子,中间放上了烤架,上面摆上各种菜,在那里烤着,有小瓜、土豆。
这他们回宫的时间已经过了饭点了,但是还有好多人在那里吃饭,就六张小桌子,都坐满了人,小福子都有些好奇这些东西有那么好吃吗?
店铺的招牌上写着自助烧烤,一位五十文钱,说实话,这家店不便宜啊,但是胜在随便吃。
小福子还是头一回看见这样的店铺,这样的吃饭,觉得很是稀奇,这真的在宫里呆的时间久了,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了,几年出来一次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每年回老家的时候不会觉得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小福子的老家在一个海边的小村里,每次回去,这人啊景啊,还是一副老样子,就像他爹娘说的,他们小时候什么样,现在到了小福子这代长大了,还是什么样。
倒是巴中城好玩的,好吃的着实大,所以很多人来到这里,出于经商或者是别的一些目的,来到这里大家都不想走了,就在这里定居了。
五湖四海的人都住在这里,各种风俗习惯相互碰撞,所以这边的很多东西都特别有意思。
小福子有时候都在想,等到自己年老了,背也佝偻了,身体也不好了,到底是告老还乡呢,还是就在这巴中城买一处宅院养老呢。
掐指一算,自己呆在巴中城的年月和在老家的也都差不多,这巴中城倒是成为了他的第二个故乡呢。
虽然在宫里的日子需要小心谨慎,但是这巴中城呆久了,还是有感情的。
走过的时候,小福子多看了几眼,都是年轻人还有中年人在那里吃,也是,老年人来吃不划算。
老年人年龄大了,倒是把这一生该吃的好吃的都吃了,所以年龄大的时候都开始吃些清淡的东西,要是吃这些烧烤,虽然很是美味,但是不消化,这五十文一个人的消费水平在巴中城也是不便宜的,所以老年人情愿在家里吃点粥,配着咸菜,也不愿意来吃这自助。
不知道五十文一个人能赚到多少钱呢,小福子家里也没有怎么做过生意,如果卖鱼也算是生意的话,所以对于外面这些买卖人他也不太懂。
这家店上面还写着鸡蛋、肉片是按照一整份来算钱的,这样吃下来一个人也不便宜,但是生意也这么好。
小福子在想要不要以后自己年龄大了,就不在这宫中呆了,这每天都提心吊胆的也不是事情,当然要过着自由点的生活。
现在赚的这些钱,看起来还算是凑活,每个月够富裕的,但是年龄大了,想干活也干不动了,这时候也就没有收入了,还是得做点什么。
这个现在看起来还不错,就是不懂以后了,只要这眼皮合到,在什么时候都能赚到钱。
小福子觉得自己还是能够吃苦的,也会看别人脸色,以后做点生意也还是可以的。
“那也行吧。”柳泽宇也很好奇这外面的好吃的究竟有多好吃,今天这时间没卡上,他刚吃完东西,就碰见这家店,不知道到底有多好吃。
反正回来以后御厨只要他一声吩咐,就会随时打开灶台给他做吃的,还是回来吃吧,正好有时间可以想一下到底怎么才能让经济变好。
柳泽宇在纸上写着他的初步想法,这夜色见见降临,小福子也回来了,“皇上,御厨用了八样食物给你做了烧烤。”
“行,放在这里吧。”还是先吃些东西好了,这动脑筋都令人觉得有些饿了。
“御厨还给你准备了三种酱,一种是辣椒粉,一种是甜辣酱,一种是香菇酱。”
柳泽宇品尝了一下,还别说,真的是挺好吃的,为了防止这烧烤冷掉就不好吃了,所以御厨把食物都倒在一个烤架上,放下炭火上,这样就可以保持温度了。
“我觉得宫里的御厨都比这大臣聪明,从这食物里就能看出来了。”
小福子有些纳闷,这一个厨子能有什么智慧啊,是因为知道怎么把东西做好吃吗?
柳泽宇看见小福子一脸茫然的样子,心里想着,幸亏自己的这个小跟班为人忠厚老实,作为一个跟班看起来还是很优秀的,要不然真的就是有点不太聪明的样子,不过仆人只要忠诚就行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舅舅
柳泽宇想了两天,这天上朝的时候打算公布他自己的想法,这也不过是走一个过场,他决定好的事情,直接说出来,让底下的人去执行好了。
他觉得朝堂上的这些大臣,虽然是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但是这也不太接地气,他们知道的,也都是按照书本上的照本宣科。
一到实际的运用中,这些大臣表现的很是不怎么样,这还是得要靠自己,他们只是这棋盘山的棋子,而柳泽宇自己,就是这个执棋的下棋人。
“今日各位爱卿有什么事情要禀告啊。”柳泽宇看着下面穿着朝服的大臣,这自从上次讨论过各位大臣的住宅问题,最近几次上朝,大臣都老实了不少。
有的都是两世老臣,虽然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但是柳泽宇都上了三年的朝了,对于很多人的才能他是持着怀疑的态度,况且他们觉得柳泽宇年少就能当上皇帝,对于很多事情都不懂,好糊弄的样子。
柳泽宇之前一直想要服众,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年龄问题,总有人不服气的样子。
“皇上,这山南最近遭遇干旱,现在正值夏日,但是好久没有下雨了。”大臣恭敬的低着头启奏,他还记得上次都要被皇上吓了一跳,就算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明白上次上朝竟然上到了中午,这是为了什么,不过倒是让大家都老实了许多。
“哦,是嘛,看来这不下雨确实是大问题呢。”
柳泽宇话音刚落,他的舅舅就启奏,“皇上,我觉得应该进行祈雨的活动。”
一提到这祈雨,柳泽宇的眉毛都要打结了,也不懂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习俗,原来他被安排着去了十多次,尤其是去年,去年的环境比今年的还要差。
自己当时还小,大臣说出现了什么状况,就要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别人说他就信了,不过每次去了以后,都觉得很没有意思。
很多时候他都在想,到底是谁在治理呢,为什么大臣说什么他都要听呢,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比较好,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就像是皮影戏上的小人,不是他自己想着要往哪里走,而是被别人牵着走的,又有谁喜欢这样的感觉呢。
“哦,是嘛,既然爱卿这么喜欢祈雨,那你就在家里自己办一场好了,也算是为了柳家王朝积福报了。”
柳泽宇的舅舅听到这样的回答愣了一下,发愣的可不止他一个,还有其他的大臣呢,要知道大家都看在这位大臣是皇上的舅舅的面子上,平时对他客客气气的,就怕这位大臣去找太后娘娘说三道四的。
现在别人可是有一个大靠山,然而其他人没有,这不是势均力敌的,所以大家都有些怕他。
能进入这朝堂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人胡子都已经熬的花白才有今天这个成绩,要是因为得罪了人,就被赶出去,真是太不划算了。
所以每次元宵节,中秋节的,大家可都是要私下去皇上舅舅家的府上给他祝贺,虽然他平时也没有提携大家,这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也怕他在后面说一些不好的话。
其实朝中的这些大臣是有些看不上皇上这三个也能步入朝堂的亲戚的,两个事他舅舅,一个是他哥哥。
柳泽宇的心中,这朝中有一百个官员,有的是读书还真的挺不错的,要是连读书都不行,那么也到不了这个位置呀。
可是有管理才能的却是屈指可数,也就五个人吧,至少在柳泽宇的心中是这样的。
这科举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考试的内容了,这朝中要得人才也不是诗人,这生活不需要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需要一些实际的,太浪漫的东西都会使人发飘,这个是万万不可行的。
所以他连这以后考察的试题都想好了,就考学管理方面的,这样是要他们来管一些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规划也做不好,每天虽然也在忙但是也不懂忙了些什么。
柳泽宇对待两个舅舅还有表哥的态度已经算是不错了,还是把他们当亲戚看的,不过他有些理解,为什么当年外公,还有这两个舅舅都是靠自己实力能够考上科举,但是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这些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应试的能力比谁都强,但是管理的能力,说难听话,可能连市井上的小商铺老板都不如。
舅舅听到这外甥当这么多人的面,说话也不给他留点情面,真的是有些令人尴尬了,以后碰到机会,能够看见太后娘娘,就要和自己的姐姐好好掰扯掰扯这个事情。
不,过几天他都等不到了,一阵上完朝就去找自己的妹妹说道说道,这侄子真的是位置比自己高,就算他是长辈,也不把他放在眼里,这还让他以后在后面怎么混。
“以后像是这些祈雨的话,希望各位大臣就不要再说了,都是有文化的人,说点有文化的东西吧。”
看着下面的大臣又和那天一样,每个人都有些慌张,怕被问道,柳泽宇又不是无聊的人,当然不会拉着别人一直逗趣了,还是说点正事来的有意义。
“我打算拨款白银二百万两到每个洲去发展当地的经济。”
这二百万两可不是小数目,去年因为收成不好,大家都知道这国库比往年少收了很多回来,可能为了发他们这些大臣的工资,都勉勉强强的。
总共有十个洲,这样平均一下,每个洲是二十万两,看出来这皇上这次是下了本钱了。
就算再他父皇在位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多钱给每个地方啊,顶多就是哪里出了问题,发一笔银两下去,一般也就是几千两这种,能够把事情解决了就行,这再多就是不可能的。
毕竟还有个国库在那里等着呢,当然是要把钱往国库里拿,而不是往外面送。
虽然他们都是朝堂上的臣子,但是也不知道这国库里,历经了二十六代,到底有多少钱。
第一百六十三章水源
丞相有些持怀疑的态度,“皇上,这一下拿出来的也太多了吧,国库里面是需要存银的,要不然发生一些自然问题,这都没有拨款的白银了。”
“这我自然已经是考虑过了。”
要是平时柳泽宇说个什么,很多时候都是舅舅在答话,也不是柳泽宇让他答的,而是他舅舅自己,主动站出来就想说了。
两个舅舅都是这样,有些太拿自己当回事了,他这个堂哥人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起两个舅舅来说,低调了许多,不喜欢在外面抢风头,这说难听点就是逞能。
这也就半瓶水咣当的能力,但是实际上却把自己当成了是一瓶水咣当。
“可是一次掏出去这么多,有些太多了吧。”丞相还是觉得皇上这样做有些不妥。
柳泽宇觉得没有什么,从小到大,对于夸他的话,他真的听得挺多的,如果出来一两个人敢反驳他说的,他倒是觉得别人很是别致,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觉得这人很有意思,至少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果然能当上丞相的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他外公就算了,这并不是靠自己的实际实力当上的。
现在他外公看见他,倒是客客气气的,这种客气倒是让人觉得这关系疏离了,不像是亲戚关系。
可是没有办法,他外公一辈子就是执拗这个等级,柳泽宇觉得他这样子很没有意思,和外公说了,没必要这样,可是外公还是不听,那就只能这样了。
不懂现在的老年人为什么都这么有想法的,明明他们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可是这思维是定型了还是怎么的,别人怎么说都不听。
这太有性格到底是不是好事呢?柳泽宇在书上看到,说这人就要像这玉石一样,不断地打磨,只有圆润了,才会很好的存活。
他就想这样,做个圆润的人,“我既然这样决定自然是有我的原因的,其实各位大臣也都知道,我就不瞒你们说了,这些年来,不仅是这几年,再往前数好多年,我们经济都没有取得进步,这个状况都差不多维持了一百年了。”
听到皇上这样说,下面大臣都不敢吭气,一是怕自己多说什么,一阵皇上还让自己说话了,二是这就是不争的事实,情况其实不太乐观,但是想要改变也很难,维持现状是最好的办法,三是反正我们给你干活,你每个月给我们薪水就行,我们自己饿不着就行。
“丞相大人,你觉得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这......臣不知道。”丞相大人从这一秒就开始后悔刚才为什么要说话了,好了吧,现在其他人都捏了一把汗,但是发现皇上都是冲着丞相来的,他们不用担心什么。
“作为丞相,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解决不了,那我觉得你告老还乡也是个不错的决定。”
这丞相整整当了二十年的管,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头衔,前几年这个头衔一直是皇上的外公占着的,就算他想当,但是也不现实。
辛苦寒窗苦读了这么久,以为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就能够过不错的生活了,但是他完全想多了,生活就是一个圈,怎么会这么容易呢。
开始时候只是被分到镇上去当个县太爷,去认命的时候,发现这府上真的是太破了,和他想象中的差距也太大了。
这门上的木板不懂是不是年久失修了,看起来这要是风再吹吹就掉了。
以为自己的学问能够用到很多地方去,然后发现每天来找自己处理事情的,可不就是附近村上的村民吗?
处理的事情都令他觉得可晓不得,有的是家里的牛没放好,不小心吃了别人家里的菜。
有的是这家盖房子,还在院里栽了一棵树,这树长大了倒是不得了,长到了别人家的院子里,也就是住在他们家旁边的邻居的院子里,这邻居也是很有想法的人,等着树结果实了,才拿一个大剪子,把这枝叶到他们家院子里的部分全减掉了。
这些操作,丞相在当县令的时候都看呆了,这一天天的,自己只能处理这些事情,头都大了。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过他没有放弃,既然他是这样的状况,那估计他的那些同期状况也都差不多吧,就这样一年一年熬着,才看到了希望,一直到柳泽宇的外公前段时间身体不好,没有办法再出来了,都是在府里静养,他才当上这个位置。
“皇上,臣惶恐。”
“我问你什么你就说好了,我不会生气的。”
丞相偷偷用余光瞄了瞄皇上,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他不会生气吗?这心里还真的是有些拿不准呢,但是事已至此,就算还是不想说,也得说点什么出来,而且不能说的空洞,要不然一阵又要被批评。
“皇上,我觉得之前的运行,主要就是很多办法虽然实施了,但是治标不治本啊,就比如说像是今天要处理的旱灾,往年也都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历年来只要遇到这种问题,都是拨些银两还有食物去帮助百姓,臣觉得像是这些办法真的可以变一变了。”
“哦,那你觉得我这次要播二百万两白银出来,要是面对这些旱灾,我该怎么处理呢。”柳泽宇心里已经有些想法,但是他想谈谈别人心里的底,也算是对别人实力的一种考察了。
既然皇上今天让他说,那他就把自己知道的都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说出来,反正都这么一把年龄的人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啊。
“皇上,臣觉得要最好准备工作,就是能不能想点办法让这水源更充足一点。”
看来丞相还是有点实力的人,但是这实力还是欠了点火候,和苏晓晓比起来就是她的想法还没有成形呢,可是苏晓晓处理事情已经有了一套她自己的对策。
“那爱卿觉得要是把这水源,直接修建小的水渠,把水引到农田旁边是不是有可行性呢?”
第一百六十四章心思
丞相听到皇上这样说,心里都有些纳闷了,这不明显知道这怎么解决干旱并且预防干旱,还在这里问他,真是要把他吓晕了。
“皇上言之即是,是臣愚钝,没有想到解决办法。”
“这倒不必这样说自己,我也是听说了有的村里是这样实行的。”
苏晓晓在巴中城忙了几天,这没有下过订单的老板再来找她,她都有些紧张,这不会来巴中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吧,这一趟就得损失不少银两呢。
结果没过几天,就有之前买过东西的商家,自己摸索来了,又定了许多货,苏晓晓和他们商定好,这以后都是直接货从他们金桔村送到他们店里。
忙了十来天,苏晓晓也就回去了,李老板也很是满意,毕竟每卖出去一瓶,他就能赚到一文钱,虽然他是拿提成的,但是架不住量多啊。
他自己跑的是巴中城的路线,到这里来以后,加上已经卖掉的,和被订购的,这次他出来趟,耽误了大半个月,但是赚了四百两银子,可是和他原来生意好的时候,在城里倒卖赚的一样多。
可是他现在生意已经不好,当一个行业有很多人放进来的时候,这竞争压力真是太大了,现在年龄大了,看见那些年轻人,走路的时候就和带风一样,李老板都羡慕的不行,人无再少年啊。
况且这次不仅他自己出来了,他的孩子也出来跑不同线路的,之前就和孩子说过了,每个人跑到赚的钱,得分一半给他。
李老板自己都能看出来,孩子似乎是有些不高兴,但是不高兴他也得这样干,管别人高不高兴呢,很多时候别人要是高兴了,他也就不高兴了。
这在外面做点生意,水都深着呢,要是没有他一直想着把这个家给带起来,那估计他的这些子孙也就变成了市井上的小摊贩,这有什么大的作为是不能的,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混的这么好。
李老板这样做,也就是想要子孙能够明白,这钱是不好赚的,生活是不易的。就是我和你是亲戚,但是这亲兄弟都得明算账,我给你们提供了资源,你们才能赚到钱,要是没有我的资源,你们就赚不到钱了,这生意找谁不是干,谁来都行,但是现在给了你,不记得一些我的好,怎么可以呢。
哪有什么免费的午餐啊,李老板这么大了,都知道别人是没有义务对你好的,现在他还在,是个身体很好地老人,这还能做生意,还能养家,可是再过几年,他可能就变成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人。
先把子孙训练好了,让他们知道怎么生存下来,这样才不至于最后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发现子孙都不成气候,这样他会流下悔恨的泪水。
所以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把能想到的,该做的事情都给处理掉,不给人生留遗憾。
再看苏晓晓呢,这趟出远门,路费什么的都是她要支付的,这刨除路费,她自己能赚一千六百两银子,幸亏可以把收到的银子都放在系统里,这身上揣太多钱都没有安全感。
在返程准备出发的时候,苏晓晓就把工人们和她跑长途的工资给发了,一个人都是按照两钱一天算的,总共发三十天的薪水给他们,这可比他们在家一个月赚的要多一倍多了。
开始李老板去找他们,他们听说要去这么远的地方还不愿意去了,这路途遥远的,跑一趟,一个月都不着家的,还是在家边上干活轻松,每天饿了还能回家里吃些热乎饭。
这次巴中城出行还是挺顺利的,真的就开拓了市场,就是不懂别的路线的怎么样了,要是大家都能进行的顺利的话,现在应该差不多回到烟花城了,剩下的还有九条线路呢,他们的距离都比他们去巴中的近。
要是都顺利的话,这一个月靠着跑外地,怎么着也能赚到五千两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苏晓晓都打算和马队进行长期合作,她自己倒是不想要那么多马,这金桔村的地现在都变成了她的摇钱树,也算是她苏晓晓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样长期合作的话,可以压一下价格,可不可以打个九折这样,作为老板,当然是想节约点成本了,而且苏晓晓这里给的价格,已经是别的地方的半倍到两倍之间,要不然村里人现在看见苏晓晓招工,地里活都扔给孩子干,他们都跑来苏晓晓这里。
就是李老板的分红还真是个问题,之前出远门的时候,说这次赚得的钱,是让五文钱给他,他自己赚多赚少,就看他自己是怎么运营的。
可是这市场稳定了以后,还要分给李老板这么多吗?苏晓晓有些纠结了,不可否认,能够在市场上快速崛起,都是靠李老板帮忙,但是现在汽水的市场已经有了,还需要他们一行人帮自己吗?
李老板其实路上也在思忖着这个事,要说这苏晓晓,以后每个月赚个五千两上下是不成问题的,毕竟这次和她一起来了巴中,看到了这汽水的实力,只要是好东西,就算价格有点小贵,大家都是能接受的。
可是这也不是每个月都能赚到这个钱数,毕竟现在已经是九月初了,再往后,这天气也是逐渐在转凉,也就没什么人喝这个了,但是今年还有四个月才结束,苏晓晓怎么着也得再转个五千两的。
就是不懂苏晓晓怎么想的,很多人都是忘恩负义的,毕竟要是不让他从里面抽成,只是雇佣人送货,现在也是可以的。
这到了金桔村要不要和苏晓晓谈一谈呢,要是不谈的话,估计以后就再也开不了口了,很多事情都是过了这个村,也就没有这个店了。
苏晓晓突然想到一个名词,就是大区经理,这生意已经跑到五湖四海去了,只是靠她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她还得在家里忙着干点什么别的好呢,这样让李老板他们家继续给她做大区经理好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大区经理
“大区经理?”这晚上坐在一桌吃饭的时候,李老板听苏晓晓这样说,大区经理这是什么。
本来还在那想是不是一种官名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种名字,李老板都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了,自诩还是见过点市面的,也没有听过这么一个词。
苏晓晓聘用他们家给她当大区经理,负责这十个州,连烟花城的这单生意都交给他了,她自己都不去跑,这是因为对自己信任吗?
这都沉默了好几天了,以为苏晓晓不会主动提这件事情,没想到人家倒是主动说了,就是自己不太理解罢了。
今天一行人来到了一家面馆,瑾然吃的倒是很开心,他喜欢吃炸酱面,现在三岁多的小孩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让苏晓晓在外人面前给他拌饭,他自己也是可以的,都这么大的人了,就算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也会照葫芦画瓢啊,看娘怎么搅拌面条的,他也有样学样的。
“这就是一个管理人员的称呼罢了,比如说你是负责烟花城这个地方的,那就叫做烟花城的大区经理。”
“原来是这样啊。”李老板这样才听懂,现在年龄大了,他可不愿意学习新鲜事物,都觉得是在难为他,要是出现个什么新的东西,他一方面又想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利益可图,一方面又在感慨这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啊。
“至于这薪水。”
听到这里,才是李老板感兴趣的地方,这几天一直想问,可是又没有开口,这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当然和现在一样了。”
“真的?”听到自己心中预期的答案,李老板觉得有些迷糊,这要是期待一件事情太久了,突然发生的时候,倒是有些不习惯了呢。
“当然了,不过既然拿这个钱,就得做事情呀,得对自己负责的州的生意上点心,毕竟是多卖出一件,你也可以得到五文钱呢。”
“行,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李老板还真是没想到苏晓晓还真是一个好人呢,很多人看到利益都不会顾别人,只考虑自己,如果是自己,说不准也会变成自己不喜欢的人,这个苏晓晓还真是大方。
之前还想着以后要不要去几个儿子那里养老,如果经常在一家呆着,那每个月总是比起另外几个孩子,要多给这个孩子一些钱的,自己现在身体还是不错的,跑步都不成问题,这去别人家住着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就算儿子对自己没意见,这儿媳妇绝对也会看自己不顺眼,虽然李老板这些孩子找的对象家境都不如他们家。
作为一个商人,李老板特别看重一个品质,就是勤劳,他觉得这人要是勤劳了,就算现在你穿着破布衣服,但是总有一天,会靠着你的双手,改善现在的生活。
这是很多人都没有的,要是有的话,街上也不会有那么多整天闲逛,游手好闲的人了。在烟花城认识的几个货行比较大的老板,因为大家都习惯把家业都留给大儿子,所以这大儿子都是从小要被带在身边,进行培养,从小就接触生意,以后才能独当一面。
虽然不是郎中,不需要会诊断各种疑难杂病,但是这商人也是需要看各种买卖到底能不能做,有些人说是有好处给自己,但是这也只是画了一个饼,只是想着能让你往里面砸钱,根本就不管你能不能赚到钱。
这些老板只顾着培养长子,其他的几个儿子也就不怎么管了,只要别在外面惹事就行,这花钱家里不缺,至少能保证他这一代不是特别败家的情况下,能把日子对付过去。
李老板也看到过一些极端的案例,比如说有的不懂为什么这么喜欢在外面装阔气,从小觉得自己就不受家里重视,所以自己也就自我放弃了,在外面认识了一些酒肉朋友,这些人聚在一起也不干什么好事。
有再多的家产,也都帮你败掉了,所以钱花完的时候人过得也很是凄凉,只能去兄弟家讨点,可是去的次数多了,这差的活他们也不愿意干,就只能越过越差了。
有很多到了老年的时候,自己的孩子都瞧不起,没有人愿意赡养他们,就只能自己一个人过,年轻的时候,分家还分到了一处宅院,可是早就不知道这宅院什么时候都给败掉了。
只能从城里搬到近郊,这也不能去村里住着,就像苏晓晓一样,住在了村里,但是这村里人都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的,一个村子里好多人家可都是亲戚呢,遇到什么事,他们当然是一起的向着你这一个外人。
原来苏晓晓就吃了这个亏了,没有少挨欺负,不过不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苏晓晓现在在村里已经没有人敢这样对她了。
所以这些本来有钱的,突然有一天变得没有钱了,这日子过得都是有些落魄的,只能住在近郊的茅草屋里,这里没有什么人,茅草屋也算是个房子,最起码还是能够住人的。
平时为了谋生,再去哪里打点小工,维持一下生活。
李老板看到别人家这过得悲欢离合的,他心里也不是滋味,怎么能因为谁先出生,谁后出生就对大家偏心呢,这都是一样的。
每个孩子都应该掌握如何谋生的技能,在李老板家不管要注重培养儿子,对于女儿也是多教育的。
李老板想着自己还是不去哪家住着了,至少这几年是这样,等到他身体不行了再去吧,至少现在在烟花城里,他又多了项收入,一年可以增加三千两的收入。
至于这烟花城里本来的倒卖生意,虽然市场被别人抢走了一些份额,但是他还是要接着干下去的,哪有有钱不赚的道理,至于这倒卖生意的分配,自然是像原来一样,每个月按照做的事情的多少,来给孩子们分发银两。
汽水生意就和这次外出一样,和孩子五五分成,虽然现在孩子们觉得他真的是太抠门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伴手礼
孩子不理解也挺正常的,要是谁这样都不会高兴的,他只是想让孩子们能从他身上多学点道理,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他这一路在暗中帮助了孩子们不少。
只有这样,这群孩子才知道赚银子是一件很难得事情,一两银子都来之不易,现在他都五十来岁的人了,孩子都成家了,所以他也希望他们能过的好一点,现在正好有这汽水生意,一家每个月相当于还能多赚个一百两的,这生活就好多了。
每年过年一大家人都聚在他们家,这也是一年中李府最热闹的一天了,虽然平时要因为做生意,孩子会回来,但是也是聚不齐,只有这过年,就算是家里的女儿,也要带着女婿来他们家过年。
他给每家的过年压岁红包都是不一样的,他不像一般的老年人很偏心,哪家越有本事,越偏心哪一家,他都是哪家混的越差,多补贴一点。
对于那些有钱的,当然就不在乎这一星半点的,可是没有的,只要多几两银子,一年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现在烟花城里的倒卖生意就这样不上不下的撑着,有的孩子自己都去做点什么去了,家里有需要帮忙的才过来。
这每个人自己放开了干以后,差距可大了,有的孩子混的也还凑活,不过也是一个月就能赚到十来两银子,这都属于好的了,有的就是没有做生意的天赋,一个月能赚个一两的也不是没有的。
李老板为了让每家都能保持一个基本的生活,所以每个月平均会分给每家三两银子,现在有了汽水生意,每家每个月可以多拿到十两银子,这有谁能不高兴呢。
虽然现在整个李家,还是他最有钱,但是他也不高兴,自己有能力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孩子都有些不争气,还是有些担忧。
不过李老板手上的这些银钱,他以后也带不走,平时他也不是一个浪费的人,过得也挺节省的,不是一定要买的东西,他都不会买的。
以后走了,自己的这些钱,可不得分给各家吗?他手上只有现在住的这个宅子,自己名下就再也没有房产了,几个孩子结婚,就算是闺女都是找的条件很普通的人家,买宅子的时候他都出了不少钱。
等到这几个孩子都巴望着成家立业了,他这手上多年来的存银都被扒拉很多走了,不过他也开心,既然选择给了,就要无怨无悔啊,几个孩子一直都挺孝顺的,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能老实做人,本分做事情,至于能走多远就看自己的能耐了,既然没有能耐,这就强求不了什么。
他都想好了,以后这老宅子为了不让各家都去争,本来还是可以做兄弟的,可是为了争这一处宅子,大家都不念多年的兄弟情,那就没有意思了,李老板经常教育孩子们要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既然这个东西可能破坏大家的感情,那就把宅子处理掉,这样眼不见为净。但是这分配也是应该平均分配的,对于看的见的东西,李老板都提出来平均分配,这样每家才不会闹。
就算有的看他不在了,想翻脸不认人,但是这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争抢的,每家得到的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堵住他们的嘴了。
虽然李老板没什么宅子,但是现在有了苏晓晓这单生意,虽然不知道自己具体还能活多久,但是这银子应该不会少赚的,以后这些钱都是要给孩子们的,但是这笔钱就不能平分了。还是那句话,因为有的孩子靠自己就能过的不差,有的就是起不了。
李老板跟在后面着急上火的也没有用,这一个人就是一个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他也改变不了什么,尤其是一个人的性格,所以不如想一下这些补救措施。
对于家里不怎么样的孩子多给一点,他的这些孩子都还算是比较淳朴,相信还是能不错的过下去的,他都想好了,这笔钱等到哪天,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太舒服了,再去让每家来,私下给他们,然后再嘱咐一番,这样等到以后大家聊起来这件事情的时候,每家都不知道对方具体拿的是多少,也就不会恨自己了。
这会到烟花城以后,苏晓晓当然是应该去接秋娘回家了,这都一出门就是一个月的,不知道秋娘是不是都想自己了,而且小孩子容易胡思乱想,不知道秋娘会不会以为自己是不要她了。
回来的时候,马车里面都没有汽水了,所以苏晓晓想着,这还是头一回的来巴中城,这里好吃的这么多,要是不买些东西带回去,不带点伴手礼送亲戚朋友的,这趟远门都白出了似的。
不过这回来因为车上也没装货物,所以回程的时间比开始的时候快,但是这也要走七天啊,什么食物能放七天呢,真是愁人。
这巴中城倒是没有让苏晓晓大开眼界,不过是让她大饱口福了,这好吃的是真的多,人家随便一条街上,都是热闹的不行,水泄不通的,这里和烟花城可不一样。
晚上的时候,巴中城的街上还有很多人呢,大家都是忙碌了一天,晚上约着朋友来喝点吃点的,这烟花城到了晚上,这城门都是要关闭的,不给你进出的,就算是街上再走着的人都是门可罗雀的。
这在街上转着,每天都想着买点什么,这次巴中城真的没有白来,就来了一趟,加上别的线路的,这养殖场过年时候投进去的钱,现在都回来了。
而且养殖场一直都是盈利的,也在给她创造收益,就是没有回本罢了,这日子就要渐渐的好过了,苏晓晓手上现在可是有白银五千多两了,等到回去以后,还能再拿到三千两,加起来就是八千两。
年底的时候,养殖场很多牛啊羊啊,都长好了可以卖掉,又可以小赚一笔银子,所以挑选回烟花城的伴手礼上,苏晓晓还是大方的。
第一百六十七章山参
这路过一家商行,看见一个农民挑着扁担来让老板收东西,苏晓晓凑头过去看看,竟然是让店铺老板收山参,这真是个好东西,特别滋补,尤其是这农民带来的山参一个个个头大,长得也齐整,不像有的太小了。
农民出价五两银子一斤,结果老板觉得太贵了,只愿意收四两银子,农民就不愿意了,这山参又不像是地里的菜,地里的菜自己家就能种出来了,这个都是要去山上刨,运气好了才能发现一株。
这采集山参就和王大娘去收山货一样,这都是从各家收来的,各家也都是孩子才喜欢去收集这个东西,大人都去地里忙着了,就孩子整天无聊,可以山上到处跑。
可是有时候会有推着小车,上面装着烧糖工具的老人来到金桔村,在那做麦芽糖呢。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小孩子的钱最好赚了,虽然他们也没有什么钱,也不是每次来了做麦芽糖的老人,家长都会给钱买的。
这毕竟农民的钱都是汗滴禾下土赚来的,家里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还一大堆孩子,所以孩子想要吃点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这些小孩子聪不聪明另说,但是每年到处跑着,也没什么别的事情可以干,就是玩,漫山遍野的跑着玩,所以这体力也是挺好的。
有时候都是家里哥哥姐姐背着个竹筐,说是上山采点东西拿去还钱,小孩子的好奇心的都是特别强的,他们碰到点什么都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原来才知道原来哥哥姐姐都是去山上采点草药、食物的。
这有时间跑着玩不好吗?为什么还要去山上忙碌呢,哥哥姐姐又说,采了这些东西,回来就可以换成钱啦。
小孩子都半信半疑的,也没有什么辨别能力,等到哥哥姐姐真的把采的东西拿去还钱以后,他们才知道平时在上面跑来跑去的地方,下面真的有宝贝呢。
这哥哥姐姐用劳动换来的钱,也是挺不容易的,所以也只是看在弟弟妹妹饥饿的份上,给个几文钱,这点小钱,随便去买点什么板栗饼、绿豆糕的,也就买个一块,瞬间就花掉了。
所以想要能买到好吃的,还是得靠自己,他们也就跟着哥哥姐姐去山上采摘东西去了,这山上的宝贝还真的挺多的,平时没有注意,等到注意到的时候,就发现,原来这些可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既然和商铺的老板价钱也没有谈拢,老人就挑着扁担走了出去,这些自己收来的价格可都是四两啊,自己辛苦收了几个月,才收到这些,本来他今天是来市集卖青菜的,心想着,自己这人身收了很多在手里,都没有钱进新货了,今天就来到城里面,把这货都给出掉,把钱换回来。
都是四两收来的,忙活了半年,总不至于让他自己亏本吧,这些商铺的老板,真的是把价格要的太黑了,只许他们赚钱,他们这些辛辛苦苦干活的人,倒是变成了吃力不讨好。
老人走了出去,苏晓晓突然有个想法,虽然巴中这边有很多好吃的,但是她带不回去,这路途遥远,一阵回去了,还坏掉了,这就没有必要了,还不如带些能长期保存的,就比如说这个人参,本来她就打算买些伴手礼的,都挑花了眼,现在这个老人出现了,送这个人参也是极好的。
苏晓晓放下手里的东西,跟了上去,等着老人走到另一条接上,她才喊住那个老人,“老人家,你这山参怎么卖啊。”
听到有人喊自己,老人回过头来看了看,没想到自己面前的这个是个带着孩子的妇人,头上也没有戴着朱钗,要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看身份识人的。
街上走着的这些,不管是条件好的,还是条件不好的,这大家都是很注重打扮的,谁身上不带点发饰,面前的这个妇人,也就是带了一个普通的玉簪子,再普通不过了。
虽然略施粉黛,但是能够看出来,如果好好的打扮一番,也是有些姿色的。再看街上的人,哪个身上不戴些金饰品,这很多手脖子上都是戴着金镯子,也不知道这都好几两的东西,戴在手脖子上重不重。
老人心里没有抱有什么希望,就算她买,估计也只是买一些吧,毕竟这还带着孩子呢,这孩子看起来都四岁上学,按照现在的风俗,每家都喜欢生好几个孩子,这家里自从孩子一个个呱呱坠地以后,条件就变得差多了,这还有什么闲钱来买这些滋补品啊。
“五两银子呢。”
“你这有多少斤啊?”苏晓晓伸手拿起一根,看了看成色,就跟刚才远远看到的一样,这还是挺不错的呀,也不知道刚才的老板为什么不要,她也不太懂这边山参的行情。王大娘虽然在山里收集些山货,但是他们金桔村的山上可没有山参这种宝贝。
“有十斤三两。”这可是收了半年才收到的,他可是把这些年攒的全部的钱都压在这个山参的倒卖上了。
“行,我看你这山参也不错,那我这些全都要了。”
“全都要了?”老人还真的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个女子,出手这么阔绰,一般找她买东西的,都是一两二两的买,散户之间的交易都是这样的,所以他来了,连青菜都没有去卖,就赶紧想找着商铺,直接在商铺里找到老板把他这些山参给包圆了,自己卖真的是有些麻烦。
“是啊,这是五十五两银子,就算你这个十一斤吧,这出来卖趟东西也不容易。”苏晓晓看到自己买到这么多伴手礼,很是开心,其实回去以后,主要就是送给爹娘的,或许可以送点给张沐风,毕竟人家还帮了自己,之前都太忙了,没有时间送东西,现在这自己回去了,就算没什么联系,但是也得想着报恩。
“姑娘,你真是好人啊。”老人没想到这东西才问过一家店出来,就被全买走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不见面
之前他也去卖过两次山参,每次去都要碰一鼻子灰的感觉,这些商铺的老板都穿着绫罗绸缎,但是一给别人家花钱就舍不得了,就比如说收点他的山参吧,这价格就是不愿意按照他的价格来,他也很是苦恼,他也没有乱要价。
之前在城里赶集的时候,看见别人在卖这个,他才想起来自己要不然也弄点副业,就靠着家里的一亩二分田,这辈子都没有什么大出息了,自己一辈子过得节衣缩食的,好不容易有点积蓄,他想给孩子们多留点,怎么着也算是对的起孩子们了。
这集市上这人生意还挺好的,一问价钱,五两五钱,这价钱说贵也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老人看着别人既然生意都能做的有模有样的,那自己当然也可以啊,他就也在村里收起了山参。
开始做这个的时候,几个儿子都以为老人疯掉了,怎么平白无故的想要倒腾起这个来了,这都一把年纪了,在家里老老实实的倒腾种地不好吗?
虽然赚的是少了点,但是也够他们老两口开销了,孩子们也没有太多的奢望,就是希望爹娘的身体都能好好地,这样自己就能把自己给养活,这就算是对子女最大的减负了。
这几个孩子一去问娘,这才知道,原来老人是去集市上赶集的时候,看见别人卖这个,看样子还挺赚钱的,他想着这个能赚钱,就也自己干试试,现在才刚开始干,也不懂会不会有人收。
这山参收购价可不便宜,老人都是按照一斤四两的银子收的,这都是一个壮劳力两个月打工赚到的散碎银子了,这爹年轻的时候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这没想到年老了,倒是变得有自己的想法了,开始想起来做起了买卖。
可是老人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就变得不听劝了,几个儿子看自己劝说都没有用,只好让老人这刚做买卖,都没有什么门道,所以少收一点就去卖,万一没有人买,这几家分了,煮汤喝,泡酒喝,也不是特别亏。
老人只能收了五两以后就去卖了,不过这街上的老板,每家老板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呢,明明老人的价格真的挺低的,但是还是觉得贵,这比自己卖小青菜还烦人呢。跑了好多家,这才找到合适的人家,但是这价钱还是被压低了一点。
不过老人赚到钱还是高兴的,虽然他自己也在疑惑,为什么自己赚的没有那天在集市上的那个人卖的多呢,真是想不明白。
不过几个儿子看见老人还真有两把刷子,能赚到点钱,就给老人去折腾了,原来这山参还是有市场的,卖给个人可以多赚点,因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卖给商铺的老板,他们也要生活,当然要留一部分利润空间给他们自己。
今天这生意做得特别顺利,出来问了一家,货都卖掉了,自己还赚了十一两六钱,这可是件大喜事,老人把钱揣好,又去忙着卖青菜了,这都出来一个时辰了,要是一阵青菜再不卖出去,他都不想买了,好不容易赚了这么多钱,当然要回家和老婆子报喜了。
看见老人挑着青菜很开心的走了,苏晓晓拿了一块布,把买到的山参都包了起来,这伴手礼就是小手一抖,这就入手了。
李老板倒是没想到要买吃的,倒是买了些杯子、筷子什么的,苏晓晓也看不懂这些杯杯盏盏的,不过李老板买的这些杯盏看起来是玉做的,还有些通透,看起来是佳品呢。
装车要走的时候,李老板看见苏晓晓用一块花布装了一包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
“晓晓,你买的这个是什么?前几天倒是没有看过。”李老板就记得苏晓晓前几天说要去买点伴手礼,也不知道她最后买了些什么,看着她在车上装的东西,也没有像是礼盒的样子,难不成没有看到合适的,所以没有买吗?
“是山参,前几天我和瑾然两人个在街上溜达的是时候,看见一个老人在卖这个,我就买了,这可是营养品呢,主要我也不懂送什么,这些买回去除了我自家放点,主要就给我爹娘了,他们年纪大了,多喝点滋补品总是好的。”
李老板点点头,这苏晓晓还是很有孝心的,回到了烟花城,远远地看见了烟花城城门,“终于到家啦。”
也不知道行进的队伍里感慨了一句,确实,这一出去竟然都一个月过去了,这间过得可真快啊,幸亏一直把瑾然带在身边,要不然他又该想自己了。瑾然这个年龄的孩子可和秋娘不一样,秋娘还懵懵懂懂的,要是瑾然身边一直没有娘亲,估计就该想自己了。
想着这瑾然坐在里面估摸着都睡着了,苏晓晓唤了几声才把他唤醒。
瑾然睁开惺忪的睡眼,“啊,娘亲,真的吗?我们又回来了吗?”
“是啊,一阵我先帮你送回外婆家,然后娘亲出去办点事再回来。”
“好久都没有看见妹妹,我都想她了。”
“估计她也想我们了,不懂这么久没见,你妹妹是不是又多会了几个字。”
这回去的路上,是要经过张沐风家里的,也算是顺路了,只要马车往旁边一拐就是了,不过还是先把瑾然送回去吧,苏晓晓可不想让张沐风看见孩子,这都是已经被赶出去了,现在过了一年了,瑾然都长得白白胖胖的,最近苏晓晓觉得在外面忙活真的是太累了,又去买了点燕窝炖汤给瑾然喝,在里面放上点冰糖,甜甜的,瑾然还是挺喜欢喝的。
这要是张沐风看到孩子变得更好了,要是他突然反悔,想要把孩子再要回去,那么苏晓晓自己,可不就是吃亏了,她可舍不得再把两个孩子送回他们张家,再说了,孩子在她身边,她知道要怎么教育,不像张沐风那样,家里也不怎么,倒是一副大少爷的脾气。
所以为了防止张家来把孩子带走,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见面。
第一百六十九章回家
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把瑾然送回丁梅梅那里,“要是外婆提前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就好啦,这样她能给我做很多好吃的。”
“就算我们现在回去,外婆看见你,也还是会给你做很多好吃的。不过还是别让外婆忙活了,我就去街上的酒楼,买五六个菜带回去外婆家吃好不好。”
“嗯,确实外婆挺辛苦的,每次去的时候都是外婆围着灶台转,外公都不帮她。”
“这你也发现啦,可能外公真的是太懒了吧,每天就想着有人照顾他就好了。”苏晓晓也有点心疼起丁梅梅,这时候女人就和仆人一样,之前也和爹说了,暗示每天能不能帮丁梅梅分摊点家务,但是说了好像也没什么用,苏云每天最喜欢的还是去家门口的大树下站着,和他那帮棋友下棋。
看见一家饭馆,上面写着“巴中酒楼”,这自己刚才巴中城回来,这又看到了巴中酒楼,看来自己和这个地方还真的是挺有缘分的。
“瑾然,我们就在这里买点吃的回去怎么样。”
瑾然看了看酒楼的名字,现在很多简单的字他都能认出来了,尤其是前几天就在这巴中城都呆了有一个月呢,这巴中城的宣传倒是做的很到位,大街小巷上,很多店铺的名字都叫做巴中,这家就叫做“巴中酒楼啊,这也行,我倒是挺喜欢吃巴中的菜,因为口味和家里一样,都是有些辛辣,无辣不欢呢。”
虽然小孩子吃的清淡点好,但是苏晓晓口味比较重,尤其是对这辣椒酱有着执着的偏好,幸亏这系统里有,要不然让她自己调味可真的就是太难了,她还不会腌制这些咸菜呢。
瑾然也就三岁多,马上四岁的小孩子,这每天也不懂是在长身体还是怎么的,就喜欢晚上吃夜宵。这要是不给吃,就一直嚷嚷着,这小孩子虽然平时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但是闹腾起来的时候,可真的不是盖的,苏晓晓可不是对手。
有时候苏晓晓晚上想要偷懒,想着拿盒小饼干去糊弄一下瑾然吧,结果一下就被瑾然识破了,知道这是娘亲想要偷懒呢,晚上就是想吃点热乎乎的饭菜,吃饱了就立刻睡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养成了这个习惯。
无奈之下,苏晓晓只能晚上开火,做饭给瑾然吃,有的时候这饭菜太香了,她自己也跟着吃了起来,就像在这巴中城忙碌了十来天,每天晚上的时候,他们都会去街上闲逛,看到好吃的就买点回去吃,倒是把大家给弄的吃惊了,这母子二人比他们这些壮劳力还能吃呢。
有时候用辣椒酱炒鸡蛋火腿炒饭,瑾然都特别喜欢,不懂这儿子是怎么了,以后可千万别被自己养成一个小胖子,苏晓晓对瑾然长相的预期要是个翩翩少年就好了。
虽然张沐风这个人不怎么样,但是长得还算有点模样,希望这强大的基因,能让瑾然都挑着家长的优点长出来,虽然苏晓晓还算是有自知之明,自己这五官但看不怎么样,但是组合起来,看起来还是很舒服的,瑾然能长成这样她也就满足了。
这进店看见什么都想吃,虽然在外地,但是每天吃的伙食可不比在村里的差,看着菜名,苏晓晓本来还说点五个的,这下一口气点了六七样,辣子鸡,水煮肉片,酸菜鱼什么的。
“这下总算可以满载而归了。”
“是呀,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苏晓晓就纳闷了,今天也不过就是赶路回来了而已,这有什么收获啊,“我倒是怕你吃多了,这会长出来小肚子,圆鼓鼓的像是一个西瓜,然后你就变成了一个小胖子。”
“娘,我怎么觉得你在骗我呢。”
虽然瑾然是这样说着,但是看了看自己的小肚子,又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还没有像娘说的那样变形了啊,这大人可真是的的,总是喜欢吓唬小孩子。
这已经是秋天了,丁梅梅在集市上买了些梨子回来,这每天在家里倒是挺无聊的,听说这梨子吃多了,还能润肺呢,就干脆做个梨子酱就好了,像是她们这些当了多年的家庭主妇,这做饭的手艺还是有的,就算新想出来一个什么,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得,但是这还是会做的,就瞎捣鼓呗。
听见马车声的时候,丁梅梅正坐在堂屋里捣着梨子酱呢,这平时哪里会有什么马车经过她们家门口这条小巷子呀,这也不是大道,就算别人超近路也不会从她们这里走,所以根本听不到马蹄声,这周围的邻居经济状况也都差不多,家里大多都是一贫如洗的,哪里买的起这稀罕宝贝。
所以听到马蹄声,这一定是闺女苏晓晓回来了,丁梅梅急忙压了点清水出来,洗了下手,这手在围裙上随便擦了擦,急忙跑到门口张望着,果然是小闺女回来了呢。
“你这一出门都一个月,终于回来了。”
“娘,这在外面很多事情需要打点,所以就多耽搁了一段时间,这不现在回来了嘛,我都这么大的人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这孩子,诶,这一去就是好久,每天我都担心你出门在外的,你到了巴中城,也应该寄一封信回来啊,给家里报个平安吧。”
没想到一回来娘就开始碎碎念,看来这生活又没有办法平静了呢。这苏云每天也念着女儿什么时候回来,本来倒是不怎么担心,但是架不住自己老婆子每天总在耳边叨唠,这看见了马车,上面还是女儿驾车呢,好家伙,总算是回来了,苏云就从巷头往家这边走来,苏晓晓看见了,对着他招了招手。
“娘,秋娘最近在家里呆着怎么样,没有闹腾吧。”
“你这小闺女可是不得了,完全看不住她啊,每天精力特别好,感觉都带不动她,这看你不在了,还到处找你呢,每天都要到处乱转,自己玩累了才能睡着。”
第一百七十章想念
“她还是个小孩子,活泼好动也挺正常的。”苏晓晓觉得小孩子虽然活泼好动,带起来有些麻烦,但是这也是性格的一种体现,如果现在就过于沉闷了,长大了也会像闷油瓶一样,如果太老实了,以后会被欺负的。
“这阵她在那里睡觉了,估计有一会才起来呢。”丁梅梅帮着把马车上的东西给搬下去,其实也没什么行李,就是一些换洗的衣服,还有苏晓晓买的山参。
苏云倒是注意到了这堆山货,“好家伙,你买了这么多山参啊。”这可算是不错的营养品了,苏云低头捡起了一个看看,他还从来没吃过呢。
“爹,你也不用在这里绕来绕去啦,这些山参就是买给你和娘的。”
“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呢。”苏云搓搓手,他也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从出生到现在,头一回收到这么贵重的礼物呢,有些不敢相信,平时别人给他点菜什么的,他都觉得的人家是个好人,还能想着他呢,现在收到这么多价值不菲的山参,觉得自己真的是有福报了。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好不容易去趟巴中城,也不知道送点什么回来给你们好,正好看到一个老人卖山参的,我就买了。本来打算带点巴中的特色美食,可是路途遥远,回来了,估计也都坏了,下次有机会,我们一起去巴中玩。”
丁梅梅听到以后有机会出去玩,也很是开心,这感情好啊,自己还没有出过烟花城呢,一直都挣扎在能不能吃上饭的边缘,对于这种出远门都是一种奢望,她想都没有想过,不过这山参看起来就不便宜呢,“晓晓,你一定是又破费了,这些山参不便宜吧。”
“这有什么破费的,也不看我是买给谁的,不过这些,我自己得拿两斤走,我也去送送人,然后我带点回村里,泡酒喝。”
“我也正打算泡酒喝呢,我们还真想一块去了,不过这些怎么着也得几十两银子吧。”苏云搓了搓手,现在这小闺女算是混的有模有样的了,还能念着他们爹娘的好,真的是挺难得的,也不看自己对别人怎么样,现在小闺女对自己太好了,他都觉得羞愧。
这些年了,他才开始反省,自己真的是很没用,要不然家里这些年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事情了。
“五十五两银子,不过我觉得卖东西给我的那个老人要价还算实诚,不坑人,这个价格差不多。”不懂为什么,苏晓晓就是觉得买到就是赚到了。
“好家伙,真的是有点贵呢。”苏云看了看,分量倒是不少,但是这总价贵的吓人,五十五两银子什么概念呢,都赶上原来他还干活的时候,两年的工钱了,这一般人哪里有这么多钱买山参啊,看来女儿这次去巴中城做生意,情况还挺好的。
丁梅梅当然也意识到了,按照这送礼的贵重程度来说,女儿这次去巴中城,怎么着也是赚了五十五两银子往上吧。真没看出来自己的女儿出息了,一个月的时间,赚的都是别人的几十倍,早知道当年要是早些发现女儿还有做生意的才能,就让闺女带着全家做生意去了,哪用受得住这些苦。
这些年过的生活,给丁梅梅的感觉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她还没有过过好日子,一直都过得这么糟心,自己都快习惯了,现在生活好了很多,好到她都不敢相信。
“那你这次出门赚了多少呢?”丁梅梅还是很好奇,她有种预感,闺女要是说出来,自己能大吃一惊。
“这我去巴中城赚了……娘,我们还是先回屋再说这些体己的话吧,要不然给外人听去了不好。”
也是,丁梅梅望了望四下,每家院子里都有人的,这些事情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的好,有些人特别仇富,听说你们家要是暴富了,心里就是不是滋味,可是也没有想过,别人这钱也不是大风飘来的,你每天在家里瞎想,有什么用啊。
“行,回屋说去。”丁梅梅牵着外孙子进屋了。
平时苏云在家里都不愿意干活的,倒不是他懒,因为看周边的男人在家里都是当甩手掌柜的,他就觉得自己也应该这样,要是让别人知道了自己和他们不一样,害怕出去都被嘲笑。这晓晓连晚饭都买好了,闻起来还香喷喷的,真好,今天可以改善伙食了,没怪那些老爷身后,总会跟着几个喜欢恭维的,但是混的又不怎么样的人,这样跟着有钱人后面,可不就是吃香的,喝辣的吗。苏云找了几个碗,开始布置今天晚上的晚饭了。
“也就一千六百两。”
苏云本来心情好,在那里弄小饭桌的,听到小闺女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这手上的碗都没有拿稳,差点摔了下去,“多少两?”苏云自己都能听到声音颤抖了,这说话都没法好好说了。
“一千六百两呢,不过我又买了些东西,还有开销了点,现在也就剩一千五百两了。”
“那也不少了,你这孩子有些浪费了啊,怎么能学被人赚的多,花的也多呢。”
“娘,你也就不用担心了啊,既然我敢花,就说明我有这个能力赚啊,你要相信你女儿。”苏晓晓觉得现在摸到了做生意的门道,反正就算她现在不干了,手上的这些钱也够她吃喝不愁的,往后的生活她也不用愁了。不过这闲下来也没有什么事情,还是忙点好。
苏晓晓进屋看了看秋娘,一个月不见,好像长高了一两厘米的样子,也不懂是不是因为她太久没有见,然后眼花产生的错觉,这还是让她睡会吧,要不然现在抱她,一阵还把她弄醒了。
“娘,你们先吃吧,瑾然都饿了呢,我出门办点事,一刻钟这样就回来了。”
“要不然你吃完再走吧。”看着女儿整天都很忙碌,这怎么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呢,丁梅梅倒是觉得这钱够用就行,有些心疼小闺女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补贴
“没事,一阵我就回来了,倒是把你担心的不行呢,你们先吃着吧。”苏晓晓看着瑾然一口一个肉片的,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幸亏吃不胖,要不然作为老母亲,估计苏晓晓都要愁死了。
这拿了一斤山参赶着马车往张府走去,敲了敲门,一阵就有仆人来应门了,这福府里没有人不认识这位被赶走的少夫人,大家对她的遭遇都是挺同情的,最近少夫人可都是回来了三次了呢,府里的各种传闻都是挺多的,看不懂这感情方面的事情。
这仆人可不是之前两次给苏晓晓开门的仆人,现在没想到来府里的就是前少夫人,这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称呼好,慌里慌张的说道,“我现在去给你找人。”
“不用了,我就是来递样东西给他的,这是一斤山参,麻烦你给他就行了。”
仆人接过苏晓晓塞过来的一斤山参,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的。”看着前少夫人驾着马车走了,才讪讪的关上府门,去找少爷交东西了。
张沐风正在书房里读着《兵法》,听见仆人这样禀告,“她来了?为什么不进来。”
“不知道,这也没有说,就是让我把这包山参给你。”
张沐风盯着这一包山参,这种礼物对于他们这种家庭来说,也算是还不错的礼物吧,苏晓晓这买来的山参虽然不错,但也不是那种年代特别久的,这个就是时间越久的越值钱,他们家也是偶尔才能收到这种礼物。
如果爹娘知道了,估计不会太高兴,算了,还是他自己留着吃吧。估计这是苏晓晓想着报恩呢,前段时间毕竟帮了她的忙,还以为她会进来问下情况,没想到人家倒是把东西一扔,跑的比兔子还快呢。
有些隔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不过苏晓晓回来了,还能想着给自己带点东西,这份心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都能看出来苏晓晓对他的疏离,但是能还想着他,就说明对他也不是特别讨厌。
苏晓晓回去的时候,秋娘已经醒了,一问丁梅梅才知道,原来这饭菜真的太香了,秋娘就醒了,这也不是吃饭的时间,但是她看别人吃东西,她也想吃,小孩子就是特别擅长模仿的,没有办法,这些从酒楼买来的饭菜都是有些辣的,这么小的小孩子还吃不了,这还真是老母亲的失职了,就想着自己要饱餐一顿,忽略了小女儿,丁梅梅就弄了一碗菠菜面条,上面又打了一个荷包蛋给秋娘。
“晓晓啊,最近你听说了吗?”好不容易家里来了个能说话的人,丁梅梅当然是很高兴的,不像那两个儿媳妇,现在虽然看起来挺和睦的,但是丁梅梅心里总是不是感觉,原来是怎么对他们苏家的,他可是历历在目,有些人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要是你没有本事,人家还是欺负你。
幸亏小闺女出席,把他们苏家挑了起来,让两个儿媳妇现在不服气都难,她们每天就和跳梁小丑一样,就会在家里逞能,也没看哪个能出去赚点钱回来补贴家用的,虽然不能出去打工,但是在家里接点私活都不愿意。
丁梅梅想起来两个儿媳妇心里还是有点心结,这媳妇和婆婆之间的矛盾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
“听说什么?”苏晓晓觉得自己应该没有听说过,最近她一直在路上,就算商队偶尔停下来吃饭、住宿的,也就是落个脚然后又去赶路了,这信息获得的也就少了,而且本来就算是平时,她也在这金桔村,在村里唯一能知道外面的行情,就是她这些东西卖的好不好。
“现在这皇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能想到给我们老百姓加工钱了呢!”丁梅梅语气有些欣喜,就是她和当家的都不在外面打工了,为什么不早点这样弄呢,真的是没有赶到一个好时机啊。
“这是好事啊,我都觉得打工赚的钱真的是太少,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啊。”就像爹和几个哥哥,因为经常风吹日晒的,干着最差的活,所以皮肤看起来都有些粗糙,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还有大点。
最可怕的是,知道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样的,但是又跳脱不出来,只能每天干着同样的活,要不然今天不干,明天就吃不上饭。
就像他们烟花城闹得沸沸扬扬的钱庄事件,那钱庄老板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店铺里好几个人,就这样彻底的销声匿迹了,像是从来都没有来过一样,都大半年过去了,烟花城的人,也没有人碰见过这伙人。虽然这些人是再也见不着了,但是带给烟花城的损失却是很大的,很多人都是这些年白攒钱了,今年的婚嫁率都特别低。
“好事是好事,但是我们是享受不到了,我和你爹也不在外面干点什么。”
“那两个哥哥呢,他们算是个体户小老板,他们会享受这补贴什么的吗?”
“他们倒是有,虽然少,只要是这种小摊位,一个月可以领二钱呢。”
“那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这皇上还能想到补贴这种小摊主呢。”
“可不是吗,我也没想到啊,不过这是一件好事呢,虽然一个月多了只有二钱,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吧,你知道这给钱的名目是什么吗?他叫那个风雨补贴,大概就是这个名字吧,因为这些小摊主有时候下雨天没法出来,这少开工一天,就少赚一天钱,所以就补贴这个的。”
丁梅梅看到家里越过越好,当然是开心的,虽然两个儿子不如闺女有用,但是也要出去赚钱啊,他们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呢,当然得要勤劳点,要不然估计这两个儿媳妇又得跟在后面闹,她可受不了。
“那是极好的,这样像是这些小摊主,日子好过多了,那像是我们村的那些农户,也有补贴吗?”
“有,这个是按每家承包了多少亩地来算的,一亩地一年是两钱。”
第一百七十二章补贴
“这样算也是挺不错的,能有补贴就不错了,虽然没有小摊主补贴的多,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吧,这比原来的情况好多了呢。”苏晓晓觉得这要是真的为了这些农户着想,那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呢,就是她这种小老板,算是要怎么补贴呢,“娘,那像我这种情况的,是补贴多少啊。”
“你这种厂主补贴的可就多了,它是按市场的影响力来分的,我觉得你应该是属于二级了,不对,你的汽水可能是属于一级,还有最近你虽然出门了,但是从你们金桔村运出来很多蚊香卖,这也算是一级,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你是从哪里买到的,没想到问了问人,原来就是你产的,这个卖的特别好。”
“是嘛,我还没有回村,明天回村才能看到情况呢。”看来方俊杰真的是一个很得力的助手,脑子灵活,能帮她很大的忙,每次让他帮忙的事情,人家都能很好地完成。
“你明天就要回去啊,在家里多呆几天啊,也算是给自己放个假,犒劳一下自己,都忙了一个月了,休息一周没事吧。”
丁梅梅难得遇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又是自己心灵手巧的小闺女,当然希望在家里多陪陪自己了。平时当家的就知道忙着去下棋,家里白天有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她就散步去两个儿子的摊子上,坐着看看,不过生意也就那样吧,至少大儿子的手艺比刚开始摆摊的时候好了些。
“这不行,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我去忙呢,娘,你想,我都一个月没有回去管事了,我都不知道村里怎么样了,当然得回去看看啊,还有很多外地需要进货,我都得回去控制一下产量,还有一件最主要的事情。”
“最主要的事情?什么事情?”大家都已经吃完了,就是苏晓晓回来的晚,现在就剩苏晓晓一个人还在吃饭,丁梅梅就这样看着女儿吃饭。
有时候真想回到孩子们的小时候,虽然带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她愿意再陪孩子一次长大。
“就是我这出去一个月,还没有给工人发工钱呢。”
“那这事确实挺大的,需要注意一下呢,这工人也都不容易。”
“是啊,所以我明天就得回去。”还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处理,就比如说这个印刷吧,还以为夏天能弄完的,没想到这到了秋天了,事情才处理完,才能开始弄印刷。
还有明天回去的路线得先经过一趟南城镇,这得去看看顾清水家怎么样,这还有一个月就要和王勇家成亲了,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要出什么岔子。
“行吧,那你有空再来玩啊。”
“娘,大哥家这状况怎么样,他们生意挺好的吗?”
“还能怎么样,还是老样子呗,对了,就是刚才说的你们这种小老板的补贴,如果你有一个产业是一级的,一年就可以赏五两银子,二级的就是三两银子,三级的就是一两银子。”
丁梅梅刚才就觉得有什么话想说没有说的,这才想起来刚才想和女儿解释一下这个补贴的事情,然后打个岔子,她自己也就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
现在年龄大了,很多事情都记不住,上次外孙子还打趣她,说她像一只鱼。丁梅梅很是不解,自己怎么就像是一只鱼了呢,这怎么看都不像啊,自己可是连游泳都不会呢。
结果孙子解释说这鱼的记忆力只有七秒,这可不就是在说自己的记忆力也只有七秒吗。看来自己真的是老了呢,不服老都不行啊。
“娘,你自己就不不想干点什么吗?”苏晓晓觉得苏云还有丁梅梅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这身子骨还是好的,到了他们这个年龄,没病没灾的,这都属于好的了,更何况他们年龄还没有李老板大呢,李老板都是多大年纪的人了,每天还精神抖擞的在外面奔波,爹娘虽然经商的手段不如李老板,但是开个什么简易的小铺子,这人看着,还是挺好的。
苏晓晓倒是不在乎他们干这些能不能能不能赚到钱,就是希望他们能有点事情做,这样就不至于太无聊了,虽然也不懂爹娘是不是无聊。
“我这干点什么好啊,你也看到了,我和你爹从来都没做过生意。这样一想,我们都还不如你大哥和二哥了呢,虽然他们做的是小买卖,但是也比我和你爹高强。”
“这主要是看你和爹想不想干。”
丁梅梅思忖了一下,这要是看着一个小铺子,按照她的性格,一定会觉得这个小铺子,就是她和当家的两个人看着就行了,不需要再雇人了。
可是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说实话,这是吃不动也喝不动,只要有口吃的,饿不着就行,和他们这些年轻人可不一样。
再者说了,要是每天在店里看店的话,那么这也就没有时间到处乱跑了,家里要是来个亲戚都没法招待了。
“我倒是不想干了,你看我和你爹都这把年纪了,想享清福了。”
“也是,这都是随你的,我就是怕你在家闷着无聊。”
“你要是真的在家怕我闷着无聊,就应该多往家里跑跑。”
“好好好,我知道了。”
“我是不想干什么,但是不懂你大哥和二哥会不会想干什么。”丁梅梅小心的打量着女儿,她怕这样说,女儿又觉得自己偏心了,看着儿子过得不好,她这个当母亲的愁啊,怎么能不愁呢,这每家也就一两个孩子,太少了,真的不懂现在这些孩子都怎么想的。
像是丁梅梅一直住的这个巷子里,每家都有不是两三个孩子,五六个都是正常的。她是觉得家里这几个孩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过比起别人的这些事情,她更关心的就是两个儿子什么时候能有出息呢,他们就像她爹一样,像是勤勤恳恳的老牛,每天任劳任怨的,但是赚不到什么钱,大家都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意外惊喜
苏晓晓并不会觉得丁梅梅有些偏心,像是这种心理也挺正常的,而且她先富起来了,就可以帮助两个哥哥,对于她现在来说,可不就是举手之劳了,“没问题的娘,那你最近看见两个哥哥帮我问下他们想干什么吧。”
“诶,好,娘这样做,你不要怨娘啊。”
“这当然不会了,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他们能够互相帮助。”
这小闺女真的是比原来成熟了许多,做事考虑的也比原来周全了,秋娘好久没有看到苏晓晓了,过了一个月,还记得这是娘亲呢,一直让苏晓晓带她玩。
李老板中午回到家里休息了一下,正好三儿子来家里造访,这孩子也真的是有心了,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他回来了,听到消息就赶来了,“爹,您这一路舟车劳顿的,累着了吧。”
“也还好,中午睡了会,这阵精神好多了。”
“儿子这次出行,还是挺顺利的,一共卖出去一千三百两的货物。”
李老板觉得这个量有点少啊,他们往巴中城一跑,苏晓晓这利润都不止一千三百两,没办法,这几个儿子还是得需要慢慢培养,只是希望苏晓晓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能不要生气,要不然还不跟他合作了呢。
从巴中城回来的时候,李老板买了一套玉做的茶杯,这阵在里面泡上了新茶,茶叶在里面绽放还挺好看的,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爱好,现在年龄大了,就喜欢能喝上一盅茶,品一品,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三儿子看见爹把茶杯端起来,之前没有见过,估计是新买的。他对爹有哪些茶具了解的很清楚,知道爹最喜欢收集这些了,上次爹去巴中城的时候可是三年前,这么多年没去了,那里各种好玩的店也都多,爹一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去淘点茶具的。
想着爹会夸自己,还是会数落自己呢,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虽然他是爹几个孩子中最细心地,但是做生意的头脑却不怎么样,这次出行,他在几个人当中的销量排中等偏后。
“也还行吧,但是我相信这不是你最终的水平,你要加油啊,好了,你先去把令几家都去通知一下,大家都到我这里来,带上你们的账本,我来对对账。”
第二天早上起来,苏晓晓就去李老板家了,丁梅梅当然是舍不得小闺女走,这一个月才见一面,还不如让小闺女搬到这城里来好了,就像两个儿子一样,闲着无聊的时候,她抬抬脚也就到了。
李老板那里告诉苏晓晓,几个人一共盈利了六千两银子,和苏晓晓预计的也差不多,拿了钱以后就走了。
瑾然这次出去游历了一个月,回来以后整个人看起来更有朝气了一点,早上起来也不喊困了,苏晓晓在那里看账目的时候,瑾然找李老板借了一本书柜上的书,在那里安静地翻看了起来。
这六千两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他们这边每周还是要往各地去送汽水,这次因为人数的限制的问题,所以还有三个州没有人去了,李老板打算明日再出门。
苏晓晓相当于把这汽水销售的活都给李老板揽着了,她就赚大头,负责生产就行,谁叫李老板没有汽水的秘方呢,不过跟在苏晓晓后面能够混口吃的,李老板已经很满足了。
把这些钱放进系统里,现在系统里的存银可都是五位数了,做了快一年的买卖,这资金终于达到五位数了,不得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没想到沉默了许久的系统,几个月都没有和苏晓晓对话过得系统,今天竟然讲话了,“恭喜宿主苏晓晓的资产突破五位数,已经达成隐藏任务,现奖励资产的一倍。”
什么东西,苏晓晓都以为自己幻听了,这声音可不就是系统的吗?她竟然才知道原来自己资产突破五位数,是有奖励的,可是之前系统完全没有和她说过。
“你确定不是在和我开玩笑?”
系统很傲娇的说道,“我从来都不开玩笑的,我可是个很正经的系统呢。”
苏晓晓觉得有些没好气,“那你之前为什么不和我说你的使用规则啊。”
系统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忸怩,“你知道的,每天我都一个人很孤单,生活一天又一天,过得我都变得麻木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个人可以给我逗逗,我当然要和你玩点小把戏了。”
“那你还有一些别的隐藏任务吗?”
“你猜。”
“你这机器真的是!”苏晓晓还想再问点什么,系统就跑走了,她现在资产变成两开头的了,早知道赚钱这么容易,她这一年可不就白折腾了吗?这人生真的就像是试错法,她现在就是在不断地尝试。
“娘,你怎么了?”瑾然发现坐在旁边的娘看起来有些奇奇怪怪的,这脸一阵红一阵白的,这是怎么了。
“没有,我们还是去你顾姐姐家看看吧。”
“顾姐姐家应该安静了吧,估计没人去闹事了,我还没有见过她呢。”
之前虽然顾清水去过一次金桔村,但是瑾然没有看见他,小孩子对这些事情是最感兴趣的了,就是喜欢看新娘子,虽然还有一个月顾清水才嫁到她们金桔村呢。
“一阵你就见到了。”
“那我可得好好看看。”瑾然刚才在李老板家的时候还是一本正经的样子,现在晃着小腿,倒是一副不亦乐乎的样子。
到了顾清水家,她家的大门这次是开张的,院子里还有笑声,不用说,苏晓晓都知道这是小妹在那里玩呢。果然进了院子以后看见小妹在那里踢鸡毛毽子,玩的不亦乐乎,顾清水还是老样子,跟着娘在那里做手工。
注意到院子里进来了人,顾清水抬头看了看,这可不就是苏晓晓吗?好久都没有见到了,有一个月了,她放下手里的活计,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
“晓晓,好久不见啊,我上次去金桔村,王大娘说你出远门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担心
“我前段时间去外地做生意了。”
“这我听王大娘说了,说你要把金桔村的汽水卖到外地去。”顾清水内心里是有点佩服苏晓晓的,苏晓晓比自己聪明多了,虽然同样都是做生意的,但是自己这种就像是小打小闹,人家是真的能赚到钱。
“也没有王大娘说的那么厉害了,我也是找了中间人来帮我推销东西的,要不然我也是刚开始接触这个卖东西的行业,我哪有那么多人脉啊。”
“上次的事真的要多谢谢你了,要不是你,估计元朗还要来我们家闹事呢。”
“这也都是举手之劳,这个人真的是有点小肚鸡肠了,还是个男的呢,做事一点都不大气,我都有点瞧不起他。”
“谁说不是呢,我也瞧不上这种人。”顾清水看了看身后的娘,顾大娘还在那里漂着蚕丝,假装没有听到女儿在说什么,这事情也不能全怪他们,要怪就要怪这个生活啊,是生活让她们变得没有退路的。
“还有一个月你们就要成亲了,我都准备好份子钱,等着喝你们的喜酒了呢。”
“快了快了。”顾清水虽然要嫁去村里了,但是她觉得这还是王勇能给她依靠给,不懂为什么,就觉得王勇这个人挺靠谱的。自己也都不小了,选择了一个人,就会一直对他好的,当然了,在她心里也希望着别人能对她好。
“上次我听王大娘说这要在院子里给你和王勇再盖两间屋子,我这也不知道盖好了没有。”
“上次我去金桔村的时候,看到了,已经动工在盖着呢。”这点顾清水挺满意的,王家要娶她过门,在原来的院子里,又加盖了三间大瓦房。
“那挺好的,这就应该早点盖好,屋子还要拾掇一下呢,然后再通通风,过一个月就就可以住人了。”身边好久没有喜事发生了,苏晓晓也很开心,想要沾沾喜气。
给顾清水三根人参以后,苏晓晓就坐着马车继续赶路了,她要走的时候,发现不懂什么时候瑾然已经和顾家小妹在那里踢起了鸡毛毽子。
“这倒是个稀奇事,平时你在村里的时候,也有年龄和你相仿的孩子,但是也没看你和别人在一起玩。”
瑾然摆弄着刚才在院子里捡到的一根小草,“我觉得顾家小妹虽然比我大两岁,但是挺有意思的。”
“我觉得她性格挺直爽的。”虽然苏晓晓觉得用直爽这个词形容几岁小孩有些不好,但是顾家小妹的性格看起来比顾清水活泼一点,顾清水的性格就有点像她的名字一样,人如其名吧。
“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跟她在一起玩。”
“马上就有机会了,还有一个月你王勇哥哥办亲事,顾家小妹也一定会来喝喜酒的啊。”
“是啊,娘你不说这个事,我都要忘了。”
到了村里,这秋天要到了,麦田的颜色都开始慢慢变了,一阵风吹来,闻到的都是食物的味道。
这王大娘家的小院子都盖好了三间大瓦房呢,开始的时候王大娘是说盖两间差不多就够了,现在可能考虑到要是家里孩子多,这两间也不够住的,要是盖得少了,小两口要是觉得不够住的,跑路了,这王大娘就得不偿失了,还不如现在就把房子都盖好了,让他们没话说。
王大娘家的房门是紧闭的,估计都忙去了,这到了自家门口,方俊杰带着四个书生在那里继续凿木头呢。
“方叔叔,我回来了。”瑾然看着家里这个茅草屋又出现在面前,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好了,虽然在外面住宿,有的客栈装修的比家里好多了,但是去了再远的地方,看过了再多的美景,还是觉得家里好啊。
瑾然跳下马车以后,等站稳了,又把秋娘抱了下去。苏晓晓在旁边看的觉得有些欣慰,自己这种半放养的养孩子的方式,没想到瑾然培养的还挺好的,作为老母亲,她都有种成就感,现在她算是知道了,为什么有的家长那么喜欢炫耀孩子了。
“你回来啦,有没有给叔叔带什么特产啊。”方俊杰看见苏晓晓回来了,不过苏晓晓的脸上很平静,也看不清她这段时间生意做得怎么样。
他当然是希望苏晓晓生意能够做好了,虽然他心灵手巧,但是没有什么发财的大头脑,得要别人领着他干,他才知道干什么好。
“有啊,娘,你不是买了人参吗?”
这孩子,倒是看人就给,一点都不心疼家里的东西,以后他花钱买东西,就知道这一分一毫都是值得抠一下的了,不过苏晓晓本来也就打算给方俊杰他们一行人的,这些书生也不容易,都读到而立之年了,也没有立起来,也不懂什么时候才能有作为。
“当然了,给大家一人一株人参。”
“还有这种好事。”其中有个书生家里原来是落魄的贵族,他小时候,家里还有些富裕的时候,还是给他吃过这个的,那个时候不知道人参有什么好的,就当是喝点汤汤水水的,现在自己长大了,自己开始养家了,才发现这喝点没什么味道的汤汤水水都变成一个很难的事情,不过这只用一根人参煮,能喝出来什么味道啊,都是没滋味。但是就是这种没滋味的东西,他都买不起,要不然别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
“晓晓,没想到你发明的这个蚊香,特别好卖,我们现在都是半天生产蚊香,半天凿字的。前段时间,天天生产蚊香和风油精。”
“好卖就行,我就怕卖不出去呢。”这段时间李老板和她都出去跑这个汽水生意了,所以这家具卖的怎么样,她心里也是没数,虽然这家具也都不怎么值钱,但是这也是值得总结失败经验的,这生意到底为什么做不起来呢。
“每天我们都是让他们卖菜的时候带过去贩卖,每次这卖菜的位置可不都是固定的,所以每次武华山还有洛天宝到的时候,都是排队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降价
“最近这菜价是不是下降了。”这一路回来,苏晓晓偶尔想起来,看见路边有卖菜的,都会去问一问,虽然不是在烟花城的菜农,但是也大概能知道现在的行情,她在别的州问的价格,都比烟花城的便宜呢,而且最近的价格是尤其的便宜。
“你怎么知道的,这就刚回来,你就开始忙活生意上的事情啦。”
“没有,我就是好奇问问,这要是菜价下降了,估计我们养殖场都会受影响。”
方俊杰觉得一个人能够做好生意都是有原因的,就像苏晓晓,这才刚回来,一件事忙结束了,又开始忙别的了,她就不会累的吗?没怪这些老板赚的都是大头了,付出的真的比普通人多。
“最近确实下降了,下降了两成呢,因为这菜价都有衙门补贴了。”
“你说这补贴的事情我倒是想起来,昨天我在城里,住在我娘家,她说对农户按照家里有多少亩地,这个也会有补贴,这粮食还要再补贴哪,那真是好消息。”
“是啊,对我们这些人来说都是好消息,虽然我们不种地,但是这市场上价格便宜了,我们生活成本也就变小了啊。不过对你可就不好了,最近鸡蛋已经降到了六毛一个了,之前这衙门要求的,还来了几个衙役来村里宣读实行措施呢,当时你不在,但是别人就是这样要求的,所以只能这样了。”
“这也没什么,反正这衙门也会再补贴给我们的。”
“物价是便宜了两成,但是这衙门只补贴一成呢。”
这账苏晓晓是理不清了,这些流程全部走一遍,是想让农户赚钱的吗?这行为有些迷惑,真的是看不懂啊,不过好在就算是七文钱一枚鸡蛋,她还是有的赚的。
“看不懂了,随他们去吧,不过我这家具厂最近生意怎么样。”
“都卖了一半了,相比于之前,这生意可以说是挺好的了吧,虽然这东西不是我卖的,但是这端东西走的人,可是把钱都扔在我这里了,就等着你回来的时候给你呢。本来我是不想替你收这钱的,这么多钱,整天揣在身上,都不是个滋味,太重了,又怕丢了,我自己又赔不起啊,可是别人说怕你信不过他们,要建立信用,所以搬一件给一件的钱。”
方俊杰总算是可以把每天藏着的钱给苏晓晓了,这整体带在身上真的觉得是个包袱,就像她自己也藏了六千两银子,自从之前的那家钱庄倒闭了以后,这烟花城里的钱庄全都倒闭了。
这对烟花城居民的生活打击可大了,一夜之间大家都贫困了,不过这对方俊杰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之前没有什么钱,所以压根都没有去钱庄里存钱。
这夏天的时候,不懂是从北边哪里来的商人,这在烟花城走了一圈,发现这个地方有个现象真的很罕见啊,就是到处都没有钱庄,这边的人不理财吗?虽然说这烟花城不是特别富庶的地方,但是也没想到这边人都没什么理财观念。
这老板就风风火火地把钱庄给开了起来,以为生意会很好地,因为他给的利润也都还挺可观的,只是没想到这开业了以后,门可罗雀的。
有次他去街边买包子吃,听见路边摊的小摊主议论道,这烟花城开了家钱庄,这可是稀罕事。为什么自己开钱庄就变成稀罕事了呢,这一往下听下去,他才算是整明白了,因为原来这边有人卖骗过啊,还不止一个,差不多有八成的人呢,这可不是小数字,在这件事情上,大家可记住了,所以他来开钱庄,也就几个大胆地人来存钱。
仔细往下听下去,这赚钱最多的一家钱庄的老板一下跑路了,剩下的两家老板经营生意倒是本本分分的,但是这就是全城大家都有一种恐慌的情绪,而且很多钱庄借出去的钱,因为行情不好,都亏掉了,这外面的账款都收不回来,怎么给居民发利钱啊,所以这行生意就彻底崩掉了。
三家接着倒闭,也就是一周之内发生的事情,要不是大家都亲生经历过,谁还敢相信啊,那两家老板可是地地道道的烟花城人,祖祖辈辈都是这里的,之前开了很多年钱庄,生意都是挺好的,就是半路出现的一家,一下抢走了他们的生意,因为第三家给的利息都是他们的两倍,这哪里能掏出来这个钱啊。
他们当时就觉得这里面有古怪,可是烟花城的住户可不是这样觉得啊,这家给的利息高,当然就是好人了,你们为了竞争,给的利息不如别人,现在就开始说别人有问题,这同行是冤家的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他们说出自己的猜测,也没有人信,大家还是去最大的那间钱庄存钱,这半年来,可把他们的生意抢走了一半呢,所以这运营也没有之前的好了。
等到这最大的钱庄老板跑路了以后,他们这些钱庄也每天都有很多人,排着长队,拿着单据来兑付,这一个两个想要体现的,还能受得了,这人要多了,哪里有那么多现钱啊。
这老板现在才知道烟花城这原来是这样一个情况,不过他做人可是讲良心的,既然这样,这生意在这个地方是做不起来了,那还不如趁早走,去干点别的,不过她是把大家的银两都兑付完了以后才走的。
烟花城的人都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情的,因为总共也没有二三十个大胆地人来这里存钱。方俊杰这钱其实也来之不易,虽然是托了苏晓晓的福,但是他还是觉得就算在家里放着,也比放出去安全。
所以就在家里制造了一个小按阁,把他这些银两都存在里面了,算是养老钱吧。
他之前也没有听苏晓晓说,去哪里存钱比较好,估摸着也是自己搁家里存着呢,或者是她同时开工这么多店,这手上根本就没有那么阔绰,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别人不说,她不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