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赵元璟,你一定要好起来
喊了好几声,赵元才勉强睁开眼。
刘德全忙过来扶着,让他靠着枕头。
“皇上,秦王把冷姑娘带回来了。这是冷姑娘熬的解药。”云黛轻声说,“你喝下去,病就会好了。”
赵元病的厉害,脸颊消瘦,深深的凹陷进去。
他咳嗽了几声,朝冷如霜看了眼。
冷如霜垂下头行礼:“民女冷如霜,见过皇上。”
“起吧。”赵元声音沙哑,精神委顿,不似往日的神采奕奕。
云黛把碗送到他唇边:“趁热喝。”
赵元看了眼碗里粉红色的晶莹透亮的解药,没说什么,接过碗,一口气喝下去。
“竟有些甜丝丝的。”他轻声说。
云黛把碗递给保兴,笑道:“都说良药苦口,可见也不尽然。”
冷如霜抿抿唇,说道:“皇上,皇后娘娘,民女就先退下了。等明日再来。”
“保兴,你去送送冷姑娘。”云黛道。
保兴引着冷如霜出去。
赵元这才看着云黛,说道:“黛儿,你怎么脸色有些不好?”
云黛摸摸自己脸,笑道:“可能是因为担心皇上,最近没怎么睡好的缘故。”
赵元握住她的手,蹙眉道:“黛儿,辛苦你了。”
“我病着的时候,皇上不也是寝食难安吗?”云黛笑道,“夫妻本是一体,原该相互扶持照顾的。”
她抚摸他的清瘦脸颊,低声说:“赵元,你一定要好起来。”
“冷如霜说这解药有用吗?”
“有用呢。”云黛说到这事,也是高兴,“她特意去跟姚水碧谈过了,回来就配制了解药。只要皇上连续服用三个月,保证药到病除。以后跟那相思香再没有半点瓜葛。”
赵元道:“如此甚好。黛儿,朕看你脸色实在不好,你回去睡一觉歇歇。既然已经有了解药的方子,你也就不必再担心。”
“就算你不让我回去,我也是一定要回去的。我现在是又困又累。”云黛站起身,打了个哈欠,“皇上,等你好了,我可是什么都不管了。天天睡觉晒太阳去。”
赵元弯唇。
“对了,”云黛忽然想起一件事,“今天是中秋呢,按往年的规矩,都是要举行宫宴的。今年因为皇上的身子缘故,这事也没提起来。太皇太后也没心思办。既然有了解药,也该叫大家都高兴高兴。”
“皇后想怎么办,便怎么办。”
“这天都快黑了,我想也不必再准备宴席。来不及。不如就叫御膳房准备些月饼和菜,分别送往各人的屋里,叫她们自己高兴高兴。”
赵元点头:“这个主意不错。既然做了,不如就多做一些,那些勋贵门阀,也都赏赐一份。”
云黛说:“别人的有没有不打紧,秦王那里是必须要有的。他为了把冷姑娘带回来,连续奔波了月余,劳苦功高。”
“这是自然的。”赵元笑道,“刘德全,传朕的旨意,让司礼监送一份厚厚的中秋礼去秦王府。”
云黛叮嘱:“别只准备吃食,也给秦王妃送些衣料首饰。”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月饼
“娘娘放心,奴才心里有数。”
刘德全转身忙去了。
御膳房得到旨意,立即挥舞着大勺,二三十名御厨一起忙活起来。
云黛回到凤仪宫,凤仪宫里也是满院子飘香。
凤仪宫有个小厨房,蜜豆这个吃货自然不会闲着,已经带着几个小宫女,整出了几十个香喷喷的团饼子。
皇后娘娘回来,蜜豆立即捧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几个,装在碟子里,摆得漂漂亮亮的,送到云黛面前。
“主子,您尝一尝味道如何。”她献宝似的说。
云黛让青衣拿衣服来换,闻言就看了眼盘子,随手拿一个咬一口,笑道:“哟,还是果泥馅儿的呢,马马虎虎,还能入口。”
蜜豆说:“奴婢做的可不比御膳房的差呢。”
“问题是你家主子我,不喜欢吃水果馅的月饼。”云黛把吃了一口的月饼放下。
蜜豆忙拿另一个,说道:“那娘娘尝尝这个。这不是果泥的。这里面奴婢加了松仁,核桃仁,猪油,瓜子仁,还有冰糖。可香可香了。小满那几个丫头,单是闻着味道,都馋的直流口水。”
云黛忍不住笑道:“这不就是五仁月饼吗?”
“五仁?”
“我尝尝。”云黛吸取了教训,先掰一小块尝尝。
蜜豆期待的看着她。
云黛点头:“确实比果泥的好吃多了,也挺香。但还是不符合我的口味。”
蜜豆挠挠头:“娘娘喜欢什么样的月饼?”
“我喜欢吃鲜肉月饼,豆沙馅儿的,枣泥馅儿的,以及莲蓉蛋黄月饼。”云黛一口气说出好几样,蜜豆听都没听说过的月饼。
紫衣笑道:“奴婢从没听说过,还有鲜肉的,蛋黄的团饼子。这枣泥和豆沙的,倒是可以试一试。”
蜜豆却是眼睛发亮:“娘娘,您吃过这几样吗?”
“吃过。”
“在哪里吃的呢?”
“你家娘娘我,自己亲手做的。”
蜜豆有些激动:“娘娘娘娘,您把方子给奴婢呗,奴婢这就做了给您尝尝。”
云黛笑道:“这也容易。”
她就把鲜肉月饼以及豆沙枣泥的做法告诉她。
蜜豆对莲蓉蛋黄的最感兴趣,问道:“娘娘,别的肉啊,豆沙枣泥的,奴婢都明白。可这莲蓉,是什么东西呢?”
“就是莲子,加了白糖和油做的。”
云黛把详细的法子说给她听。
蜜豆用心记下,迫不及待的去小厨房捣鼓。
云黛也没在意,她自己写了个方子交给青衣,让她拿着去太医院抓药,以后每天熬一碗给她喝。
这是益气补血的方子。
她还得连续抽血三个月,不补一补,肯定不行。
除此之外,她还得多吃补血的菜,猪肝菠菜之类的。
青衣向来话少,只知道沉默着伺候皇后娘娘,听她的差遣。拿着方子也没多问,转身就去了。
倒是紫衣多问了几句,说娘娘怎么脸色不好。
云黛也不想说话,回屋躺着去了。
保兴扫了眼紫衣,低声说:“不要打搅娘娘休息。出去候着。”
紫衣乖乖出去。
保兴替云黛把帐子放下来。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罪孽深重
云黛闭目躺着,说道:“保兴,你替我看着点晏儿和浅儿他们,别叫他们贪吃了月饼。他们还小,吃多了甜食不好。”
“娘娘安心歇着,奴才心里都有数的。”保兴低声说。
云黛侧躺着,隔着帐子看他一眼。
“保兴,你多久没回家了?”
“好几年了。”保兴低声说,“进宫之后,就没回去过。也不想回去。”
好好的男子,都是谈婚论嫁的年纪了,忽然进宫做了太监,回去做什么?白白的惹人笑话,遭人白眼罢了。
云黛闭上眼,低声说:“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你为何坚决不肯跟郭宁出宫?如果你跟着她走,玉竹也就不会白白丢了性命。”
保兴闻言,心中一痛,垂首说:“奴才知道,娘娘心里是气奴才的。奴才自知罪孽深重,这辈子也无法偿还玉竹。”
“因为你对郭宁有怨气,所以不肯跟她走?”
“不,不是。”保兴摇头,“刚进宫的时候,奴才身心受创,万念俱灰。心底肯定是有怨气的。但时间久了,也就淡了。毕竟这事,宁妃也不是故意的。奴才既然进了宫,做了太监,这辈子也就不想出去了。”
“为何?”
“奴才这个样子,出去了做什么呢。在宫里,好歹周围还有许多同类。娘娘您也把主子当个人看。若出去了,谁把奴才这样的人当人看呢。”
“郭宁对你,始终是不同的。”
“她是个娇生惯养的小姐罢了。从前在家里,不愁吃穿。进宫后也是锦衣玉食,又有主子的照应。她哪里懂得人间疾苦。奴才这样的人,跟她出去,一两日,或许没什么。时间久了,生活不如意,难免矛盾怨恨丛生。奴才又何苦让她后半生都怨恨奴才呢。”
保兴的声音低低的,没有什么起伏,像是说着别人的事情。
“何况奴才只是个废人,也担不起照顾她后半生的责任。”他补充说。
云黛沉默良久。
如今的郭宁住在甘泉寺那样的地方,也不知,她是否品尝到了人间疾苦。
“今天是中秋,团圆的日子。你若是想家里人,本宫允你回去探亲。”
“奴才不想回去。”保兴说,“往后,奴才什么也不想。只安心伺候皇后娘娘,连同玉竹那份一起。”
想到玉竹,云黛也有些泪目。
她说:“玉竹爱吃甜食,爱喝酒。待会你带一些酒和月饼回去,祭一祭她。”
“多谢娘娘惦记着。”保兴跪下谢了赏,“娘娘睡一会儿吧,别劳神。这凤仪宫有奴才在呢,出不了什么岔子。”
“你去吧,记着,皇上解药的事情,不许说出去。”
“娘娘如此辛苦,为何不让皇上知道?”保兴不解,也心疼她。
云黛笑道:“不是不让他知道,他现在病成那样,何必给他增添负担。等他好了再说。”
保兴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儿。
“那奴才去告诉刘德全一声,免得他大嘴巴说给皇上知道了。”
“去吧。”
云黛翻身面向墙里面,闭目睡着。
等她一觉醒来,外面已经是皓月当空。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赏赐
蜜豆端着鲜肉月饼和莲蓉蛋黄月饼来了。
一路飘香。
云黛正好醒了,腹中空空,饿得不行。
蜜豆递过来一块鲜肉月饼:“娘娘您尝尝,刚烤好的,还热乎乎的。”
“好,我尝尝。”云黛下了床,坐到桌边。
青衣跟过来给她披上披风,看见她露出衣袖的细细手腕上,裹着白色的布,忍不住问:“娘娘,之前奴婢就想问,您这手腕是怎么了呢,裹着纱布。”
“没事,吃了饭再说。”云黛咬一口鲜肉月饼,眼睛微亮。
酥香的皮,鲜嫩的肉。
咬一口,满嘴都是肉香。
这个蜜豆,虽然天分比不上红豆,但说实在的,爱吃就是她最大的天赋。
因为爱吃,所以才能认真对待自己手下的食物。
做出来的才能好吃。
“就照着这样,再去多做一些,分给各宫的主子们也都尝尝。”云黛吩咐。
“好嘞,娘娘放心,都交给奴婢。”蜜豆拍着胸脯保证,快快乐乐的去了厨房。
云黛吃完一块,看盘子里还有四块,拿给青衣一块,给紫衣一块,又叫保兴过来吃。
保兴哪里肯。
他说:“奴才又不是小姑娘,不爱吃这些小食。”
何况是当着主子的面呢。
云黛笑道:“这个不甜,是肉的。你们平日里难得有机会吃顿肉。今儿个过节,就当给你们打牙祭。都尝尝。待会蜜豆多做一些,给其余人也都分一分。”
保兴这才拿了一块。
果然好吃。
没一会,御膳房的人送来了食盒。
这是皇上的旨意,各宫都有的。外头的王公贵族们,也都有。
当然皇后娘娘这里的自然是不同的。
云黛让莫春姑姑把晏儿,两个小公主都带过来,把桌子摆在院子里,所有的下人也都松快着不必当差。
月饼,瓜果,点心,都摆在桌子上,大家一边赏月,一边吃东西。
蜜豆一口气又做了许多月饼,除了鲜肉的,还把枣泥的和莲蓉蛋黄月饼也都做了出来。
云黛看了看,分出十二份来。
每一份都是两块鲜肉月饼,两块枣泥的,两块莲蓉蛋黄,凑六个吉祥数字。用小食盒包好了,分别送给庄云舒,靳姗,齐筱一份。
太皇太后那里一份,皇上那里一份。
剩下的五份,云黛让保兴交给刘德全,请他派人送去秦王府一份,云舞姐姐那里一份。余下的还有忠勇侯府的外祖父,舅舅舅母,红豆,潘婶,也都分别送去一份。
至于最后一份,送给了顾家。
不是给顾宏邈的,是给顾承安的媳妇,小孙氏的。
她对顾家依旧没有什么亲情的念头,但顾承安和顾承宁这对兄弟,把玻璃工坊管的不错,替她赚了不少钱。
几个月下来,她在钱庄户头上的银两,多了七八万两银子。
这对兄弟如此能干,中秋佳节,给些赏赐,也是应该的。
送给宫外的这些月饼,每一份的终点,都是她在意和惦念的人。
仔细算来,不知不觉间,她在这世间,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牵挂。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又是一年月圆时
浅儿和幼儿已经是周岁的娃娃了,走路已经稳稳当当,说话也清晰,比当初的晏儿说话还早。
她们长得越发漂亮讨喜。
雪白的小圆脸,肉呼呼的,圆溜溜的大眼睛,睫毛长的吓人。
尤其是姐姐浅予,眉心一粒朱砂痣,虽然才周岁幼龄,已经让人过目难忘。
姐妹俩都是小美人胚子。
只是,她们两个顽皮的很。
这会儿没人管着,她们一边一个爬上母后的腿,钻进母后怀里,你抓我一把,我戳你一下。
咯咯笑个不停,玩的不亦乐乎。
莫春姑姑如今专门负责看护两个小公主,站在云黛身后,低声叹道:“今天中秋,外头还是热闹的。只是咱们宫里却冷清。”
她是宫里老人,经历的事情多。
云黛一手一个抱着女儿们,抬头看了眼天上明晃晃的银盘,笑道:“姑姑也伤感了。有句诗叫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心里挂念的人虽然不一定能在一起,但我们抬起头看见的却是同一个月亮,也就相当于是团圆了。”
众人听了,都齐齐抬头看向深蓝色夜幕上的明亮玉盘,
夜色静谧,有桂花香无声弥漫。
在这样的寂静中,蜜豆小小声的说:“虽然冷清,但也是很好的啊。”
众人仔细想想,也都深以为然。
往年倒是热闹呢,宫里举行宴席,他们这些奴才忙的脚不沾地,站着一晚上伺候。可是辛苦极了。
虽说做奴才的不该抱怨这些,但与其凑那个热闹,倒不如此刻这般,围坐在夜色下,吃一块月饼,喝一口桂花酒,看看月亮,说几句闲篇儿。
清清静静的,悠悠闲闲的。
多好。
何况他们遇上了皇后娘娘这么好的主子,过节不立规矩,让他们随意坐着吃瓜果点心喝酒歇着。
这么一想,众人就高兴起来。
云黛吩咐送出去的十几分月饼,也都送到了各处。
自然都是欢喜的。
不管东西是什么,这是皇后娘娘特意赏的,又是从宫里送出来的。总是一份荣耀。
况且皇后娘娘让人送来的团饼子,是他们都没见过,没吃过的新奇物件。
侯府里头,就连向来不喜欢这类精致点心的老侯爷,也吃了一整块鲜肉月饼,还连连夸赞。若是能把这东西当作干粮带着,行军打仗的路上,有肉饼子吃,将士们的力气也会大许多。
小表哥明纬就笑道:“若表妹知道祖父把她送来的月饼叫做肉饼子,大概会笑话您。”
“这不是肉饼子吗?”侯爷瞪眼。
“是是是,可不就是肉饼子吗。但比寻常的肉饼子好吃多了。”舅母田氏笑着说。
明萱抱着个小小的男孩,坐在桌边,闻言含笑道:“咱们这些亲戚姊妹里头,就属云黛表妹最巧,什么都会。”
云黛一力主导的玻璃工坊,在京都名声大噪。
如今,谁不知道大周的皇后娘娘有本事,会赚钱。
作为外祖家,侯爷舅舅他们,也是与有荣焉。
谁知这个外孙女,不仅会赚钱,在这些点心的小事上,也是有一手绝活。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婚事
舅母拿着一块莲蓉月饼,叹道:“难为她那么点个小人儿,怎么能想出来这些的。竟把咸蛋黄塞到团饼子里头。倒是真好吃。我向来是不喜欢团饼子的,唯独这个甚是爱吃。”
明经笑道:“母亲爱吃,明儿让您媳妇进宫去求见皇后娘娘,求娘娘赏了方子,回来天天做给您吃。”
舅母笑骂道:“就你会讨好。再好吃的团饼,也是八月十五才吃两个,谁还能天天吃。”
大儿媳柳氏笑道:“母亲爱吃,儿媳学来预备着也是好的。”
明纬故意大声叹气:“唉。”
“这么好的日子,吃着皇后娘娘赏的饼子,你小子叹什么气?”侯爷问。
“眼看着大哥大嫂这般孝顺爹娘,孙儿却形单影只,可不得叹气么。”明纬笑道。
大人们就相互看看。
原本去年就相中了的萧家七姑娘,却因为萧老爷与叛党诚王有些牵连,婚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甚至于这婚事到底还算不算数,也说不好。
诚王是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的叛党,别说他,便是他的儿子孙子几辈子,也都别想翻身。
谁敢跟他扯上关系啊。
当初那些跟诚王有关系的,新帝登基政权不稳的时候,没怎么着他们,过后也都慢慢的收拾掉了。
萧七姑娘的父亲,虽说跟诚王有点交情,但好在没有参与谋反。
也不知皇帝是不是看在小七姑娘与侯府二小公子的婚约的份上,对萧家网开一面。
总之,皇帝只是降了萧大人的职务,给了点警告,倒是没怎么动他们家。
即便如此,京都许多权贵,也都不怎么想跟萧家往来。
忠勇侯府与皇室关系亲密,在这件事上,也就有些犹豫。
不娶吧,有了婚约。
侯府也不是那种背信弃义的势利眼。
可若是娶了,自家外孙女做皇后呢,娶个跟叛党有关系的儿媳,也是不太好。
于是这桩婚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萧七姑娘也是有骨气的,待在家中,不急不躁。也不跟侯府质问这件事。
侯府不娶,她也不会怨怼。
这会儿明纬忽然提出来,屋里就安静了下来。
舅舅舅母都没说话。
算起来,二儿子的年纪不小了,
大哥明经开口:“要么,就把帖子退了吧。另外再相看合适的。”
“我不要。”明纬立即拒绝,“虽说我也不是非萧七姑娘不娶,可既然订了婚约,却又取消,我是男人无所谓,叫人家姑娘怎么办?”
“小二说得对。”老侯爷开了口,“婚事不能随意取消。皇上都没拿萧家怎么样呢。咱们家倒吓的要取消婚约。这不是打自家的老脸吗。这种不要脸的事,老子干不出来。”
舅舅道:“父亲说的是,这婚事是要办的。但具体怎么个办法,还是要再想想。”
明萱笑道:“这还不容易吗,母亲,您进宫去求见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拿个主意不就行了?”
“对呀,我怎么把那孩子给忘了。”舅母欢喜的说,“正好,才得了皇上和娘娘的赏,我也得进宫去谢恩呐。”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亲疏
舅母忙着准备进宫谢恩的事宜。
与此同时,顾家的兄弟俩,以及云舞,也都收到了云黛派人送去的礼物。
云舞自然是只有欢喜的。
顾承安的情绪却有些复杂。
这次除了皇后派送出来的节礼,皇帝那里也赏了不少的中秋礼。
皇帝的节礼,一般都是赏赐给与皇室关系亲近,或者是有功之臣的。
但顾家却只收到了皇后的赏赐,并没有皇帝的。
顾承安倒不是心中不平。
对他来说,皇后娘娘的赏赐,已经让他很意外。
但只有皇后的赏赐,却没有皇帝的,这只能说明,皇家还是没有把顾家当作是亲戚看待。也说明,皇后给的赏赐,也并不是看在亲情血缘的份上。
而是因为,他和承宁是玻璃工坊的管事。
说白了,皇后娘娘把他们当作下属,并非是兄弟。
侯府和云舞那边就不同。
他们不仅收到了皇后的月饼盒子赏赐,也收到了皇帝的食盒赏赐。
两相比较,亲疏关系,一眼可见。
顾承安看着月饼盒子,心里也是不太好受。
小孙氏挺着肚子,把月饼掰碎了喂给小安好吃,说道:“论起来,相公是皇后娘娘的嫡亲哥哥,是比谁都更亲近的关系。可如今,比生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顾承安没说话。
这都怪他自己,从小没照顾护着妹妹,长大了更是变本加厉欺负她,从不给她好脸色。
在她被撵走的时候,也没有开口帮忙。
换做旁人,不做仇人都算不错了。
皇后娘娘好歹还给了顾家一条活路。
除了悔恨愧疚和感激,也没别的话好说。
顾承宁甩着手走过来,随手拿起一块月饼咬了口,挑起眉头:“咱们这位皇后娘娘可了不得。都说杏花楼的点心是京都一绝。依我看,比娘娘的差远了。”
“谁说不是呢。”孙氏笑着说,“皇后娘娘是真的聪慧又能干。不说别的,单是这玻璃的生意,这么下去,不得了哦。”
顾承宁咬着月饼,含含糊糊的说:“托皇后娘娘的福,今年咱们能过个好年了。”
他们打理工坊和铺子,给云黛赚了许多钱,云黛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
给他们的工钱很丰厚,卖出去多少玻璃,还有一定的提成。
如今家里头吃的穿的方面,是不用发愁的。
孙氏抚摸着肚子,笑道:“之前我真是害怕,孩子生下来饿肚子,养不活。如今好了,我正想着雇个乳母呢。”
顾承宁笑嘻嘻的说:“大嫂尽管多雇两个,如今哥哥赚的比他做官的时候多多了。”
“当初他还百般不乐意呢。”孙氏嗔了眼丈夫。
顾承安没搭理她的话,道:“你吃完了就回屋打点打点,明儿一早我要进宫谢恩去,顺便跟娘娘商议工坊的事情。”
“忙什么,我把这孩子哄睡了再去收拾。”
孙氏吃力的抱着安好站起来。
家里唯一的丫鬟忙接过来。
安好也快一岁了,一条腿是好的,一条腿却无法直立。与她同龄的孩子都在学走路,她却一辈子只能依仗着拐杖。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你就作吧
顾承安每每看见这孩子,都觉得愧疚难当。
作孽啊。
害了这孩子一生。
她现在年纪还小,不懂什么。
将来长大了,面对着自己残缺的身体,她该多么难过伤心?
好人家也不会娶她这样的媳妇。
孩子的终身该怎么办呢。
这都是顾承安发愁的事情。
“大哥,你就别想那么多,好好打理工坊,多赚些钱就行了。”顾承宁见他眉头紧锁,知道他在想什么,也就顺口开解两句。
顾承安看他一眼。
以前兄弟俩不算和睦,彼此间有很深的隔阂。
平常几乎不怎么说话相处。
也就是跟着云黛做事后,兄弟俩一个管着工坊,一个管着铺子,接触的多了,关系才逐渐转好。
彼此了解的多了,才知道对方外表下的苦楚与真诚。
顾承宁虽然总是在外厮混,但内心良善。
至于顾承宁,身为嫡长子,也有许多无奈和压力。
“唉。”顾承安叹气,“我这辈子,做了无数错事。害了许多人。也没别的想法了,只想着好好赚钱,养活孩子们。”
顾承宁笑道:“将来你给安好留下田产地铺,让她衣食无忧,也就行了。”
“是啊。这也是我唯一能为那孩子做的事。”顾承安摇头。
这时顾宏邈拄着一根拐杖,慢慢走过来,沉着脸说:“怎么还没做饭?孙氏呢,又在做什么?”
看见他,兄弟俩齐齐垂下眼帘,笑容也淡了。
这个父亲,自从大病一场后,脾气越发古怪暴躁。
他的病经过孟御医的诊治针灸后,倒是能走路了,但还是需要拐杖的支持。他失去了官职,妻子,女儿。
对他来说,就相当于失去了一切。
心里全都是怨气。
已经不能好好过日子,成天就是找茬闹事。
要么就逮着儿子大骂,要么就是伸手要银子。
如今兄弟俩看见他,心里就本能的觉得烦。
但这是亲爹,不能打骂,也不能赶出去。
就只能受着。
好在如今兄弟俩当家,自己赚钱,也不依赖顾宏邈,他爱闹就闹。兄弟俩权当做没听见。
顾宏邈对着两个儿子骂了一会,看见桌上摆着月饼,冷笑道:“我说呢,原来是一家子藏在这里偷吃点心呢。你们是想活活饿死你们亲爹?”
顾承安默默听着不吭声。
顾承宁却忍不住,讥笑道:“偷吃?父亲如今说话可真够难听的。实话跟您说了吧,这团饼子,是宫里的娘娘赏出来的。您想吃还没有。”
顾宏邈听到是云黛送来的点心,抬起拐杖,就把盒子给扫到了地上。
还剩几块月饼都撒到了地上。
顾承安猛地站起身,怒道:“父亲,您这是作甚?不说这是宫里赏的东西,即便是买的,您就这么糟蹋?”
“若是买的,我还不扔。”
顾宏邈神色冷冷的,“顾云黛这个狠毒的丫头,别以为她做了皇后,我顾宏邈就会巴结着她!”
顾承安气的脸色涨红:“您就作,使劲作吧!等哪天把整个顾家都作完了,您就安心了!”
顾承宁也说:“我可是真的不明白了,顾云黛到底哪里让您老人家不满意。她比那个顾云湘好了不知几百倍。您到底为什么这么恨她?”
“你们懂什么。”顾宏邈冷笑着,却是不肯再说。
顾承安道:“父亲,不管怎么说,皇后娘娘是您的亲生女儿……”
“她不是我的女儿!”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商贾之户
顾承安和顾承宁兄弟俩都惊了。
他们同时看向父亲。
顾宏邈沉默了下,说道:“顾云黛这个臭丫头,我顾宏邈这辈子也不会再认她做女儿!”
“呵呵。”顾承宁冷笑几声。
顾承安皱眉道:“父亲,您这是何必?事情不是早就清楚了吗?云黛的事情,都是叶氏和顾云湘害的,是父亲和我识人不明,误会了她。您怎么还在怪罪她?”
“你懂什么?”顾宏邈怒喝道,“我顾家本是书香门第,父子皆是科举出身,一门清贵。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可是顾云黛这个孽障,她硬是把我和承安的功名都夺了,逼着顾家变成了低贱的商贾之户。我死了之后,去了下面,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兄弟俩明白了。
科举仕途,才是顾宏邈心里最最要紧的事情。
而云黛偏就把他最在意的东西拿走,且让他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拥有。
这惩罚的确狠。
顾宏邈是恨极了她。
顾承宁道:“父亲嘴里口口声声不认皇后娘娘,可如今您每天吃的饭菜,喝的茶水,穿的衣裳,哪一样不是皇后娘娘赏的?说句难听的,若不是皇后娘娘赏口饭吃,您早就饿死街头了!”
“我养她这么多年,她如今回报也是应该的!”
“您说这话,脸也不红。”顾承宁弯腰捡起一块月饼,就直接送进嘴里咬了口,“原来是肉味的,当真可口。不管您老人家要如何,反正儿子我是打定主意跟着皇后娘娘混的。起码我后半生无忧啊。”
“你个没出息的废物!”顾宏邈气的骂小儿子,“你那个恶毒的老娘,已经被顾云黛送进了大牢,眼看就要问斩。你还有闲心替顾云黛卖命,你可真是个孝顺儿子!”
顾承宁的神色陡然冷下来。
他咬了口月饼,慢慢的说:“您刚才也说了,叶氏狠毒。她毒害明氏,陷害顾云黛。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您想让我怎么着?替她坐牢,还是陪她一起死?”
顿了顿,他又道:“说起来呢,叶氏害死了明氏,还陷害过顾云黛。人家顾云黛做了皇后,也没有株连儿子,只冤有头债有主的抓了叶氏。这左派,堪称大气了吧?父亲读了几十年的圣贤书,还比不上一个丫头的气量。”
他的语气充满了讽刺。
顾宏邈气的手直抖,抬起拐杖就要打他。
“你个不孝子,敢这么跟我说话!”
顾承宁才不会傻傻的站着挨打。
他转身就走,嘴里还不饶人。
“您老还是悠着点,若是惹恼了皇后娘娘,别说吃饭,你连一间屋子都没有的住。只能到街上当要饭花子!”
顾宏邈气的怒道:“她若是敢把我逼到街面上去,就不怕丢了皇家的脸面!”
顾承安幽幽的说:“别人也许会顾忌名声。但她……还真不见得在意。否则咱们也不能从书香门第变成商贾之户。”
皇后娘娘亲手毁了自家父兄的仕途,让他们去经营玻璃工坊。
不仅顾宏邈反应激烈,便是外头也有不少的议论声。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自私凉薄
有说皇后娘娘大公无私的,说她不为父兄谋权柄。
褒贬都有。
但对云黛没有任何影响。
主要是,也没人敢到她面前嚼这些舌根子。
否则,若她知道了是谁说自己刻薄,大概会叫那人感受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刻薄。
也有说她刻薄的,做了皇后,竟也不提携着娘家父兄。
顾宏邈被堵的说不出话来。
顾宏邈弯腰把余下的三块月饼捡起来,放到桌上,轻声说:“父亲,不管您心里有多少怨气。终究你也是有错的。如今不过是受到应有的惩罚。您的年纪不小了,何必心存怨怼?不如想开些,与皇后娘娘和解吧。”
“她做梦!”
顾宏邈冷笑道,“还想让我低头跟她认错?我偏不低头,看她是不是敢弑-父!”
顾承安看着父亲扭曲愤恨的脸,忽然就明白了。
父亲这辈子也不可能低头向皇后娘娘认错。
在他心里,什么妻子,儿子,女儿,所有的一切加起来,都比不上他的功名仕途来的要紧。
云黛拿走了这些,已经让他恨之入骨。
顾承安心里就有点凉。
因为父亲的自私薄情,也为了过去这么多年来,那个他许多年没有叫一声妹妹的小姑娘的无辜委屈。
所谓的功名利禄,就这么重要吗?
顾承安一直听从父亲的教诲,拼命读书科考。也一直以为只有金榜题名,才是唯一的出息。
而今看见父亲的模样,他开始意识到,所谓功名利禄,当真是会让人丧心病狂。
顾承安心中涌上一股子厌弃之心,把月饼放到食盒中,捧着食盒离开。
甚至没与父亲说一个字。
回到自己院中,安好正坐在小凳子上,拿着一个拨浪鼓,默不作声的摆弄着。
孙氏正收拾礼物。
“前几天你带回来的这两匹料子,还有这两盒梅花冰片,都是极好的东西。我好好收着呢。就一并送给娘娘吧。”孙氏说。
顾承安走过来,看着桌上的东西,怔了片刻,说道:“这些料子是让你和安好裁衣服的,怎么不用?”
“这样好的料子,我用了也是糟蹋了。”孙氏满不在乎的说,“我留了一块给安好。其余的就送给娘娘吧。”
顾承安看她一眼。
这个妻子是叶氏做主娶回来的,当时正值顾家落败,娶了也就娶了。
但孙氏是屠夫之女,不通文墨,性格粗鄙,长得也不合他的心意。
无论哪一样,顾承安都不喜欢。
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女人,在顾家最苦的时候,也没叫一声苦。挺着肚子,靠着替人浆洗衣服赚几个铜子儿。
还尽心尽力的养安好这个与她毫无关系的孩子。
顾承安心里对她也逐渐的有了敬重之意。
“不过是两匹料子,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你留着自己裁衣服吧。”顾承安温声说道,“我看你穿的衣裳,一直就是嫁过来时那几件。你身子重了,衣服都嫌小。”
孙氏听了鼻头微酸,笑道:“相公是嫌我胖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舅舅外甥
“哪里的话,你怀着孩子呢。”顾承安扶着她坐下,“三娘,如今有皇后娘娘帮衬,家里宽裕许多。你也不必再这么辛苦了。明儿我就去牙行,买个粗使的婆子回来,那些重活,就别做了。”
成亲这么久,他还是头一次这般温柔体贴的对自己说话,孙氏眼眶发热,有些想哭。
但她忍住了。
她想着,自己这粗壮的模样,若是哭,也是难看得紧。
倒不如省省。
“相公,我是做惯了活的,不碍事。”她笑着说,“那这料子……”
“留着吧。是我给你做衣服用的。”顾承安说道,“皇后娘娘身份贵重,在宫里哪里会缺这些东西。”
孙氏道:“这个道理谁还不知道?但不论什么,都是我们的心意。”
顾承安想了想,说道:“要我说,与其送这些皇后娘娘用不着的东西,倒不如给皇长子和公主们买些街面上的新鲜小玩意儿。”
孙氏笑道:“对啊,皇子公主金尊玉贵,住在宫里头,自然是锦衣玉食的。但外头街面上那些小玩具,他们哪里见过呢。想必也会觉得新鲜的。”
“上回我送了一个能拆开,会活动的木马到宫里去,听说小皇子喜欢的不得了。”
“那是的,到底是亲舅舅送的呢。舅舅外甥向来亲近。”孙氏笑道。
顾承安闻言,神色黯然几分。
孙氏后悔失言。
什么舅舅啊。
不过是外头街面上的市井人物奉承几句罢了。
虽说他是小皇子正正经经的嫡亲舅舅,可哪里有脸认呢。皇后不认他这个哥哥,小皇子也从未叫过他一声舅舅。
每次在外头被人这般奉承的时候,顾承安面上是笑着的,可心里却不好受。
孙氏也是被他难得的体贴弄的忘了这码事,一时说漏了嘴。
她尴尬笑道:“相公你别多心,我不是这个意思……”
“没事,我明白。”顾承安摆摆手,忽然就有些索然无味,“就这样吧,天不早了,收拾收拾,早些睡。明儿还要早起进宫。”
十六这天天没亮,孙氏就赶紧收拾了东西,起来做早点,让顾承安进宫。
外男进宫,也不是说进就能进的。
得早早的在外头排着,等侍卫和公公们一层层的进去通报,还得等里头的主子应了,才能出来引他进去。
关系亲近的,贵人们赏个牌子,直接就进去了。
但顾承安这不是没有么,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排队。
没多久云舞来了。
她也捧着礼物呢,还带着莹姐儿。
莹姐儿十三了,经过宫里嬷嬷的教导,这两年变化许多,长开了些,脸上有了些肉,加上穿衣打扮不再寒酸。看着颇有几分贵族小姐的模样了。
相互见礼。
莹姐儿给舅舅问了安。
顾承安笑道:“莹姐儿越发出息了。”
“与两年前的确变化很大。”云舞叹道,“这都是黛儿的帮衬啊。她叫了个宫里的教习嬷嬷,在家里专门教导莹姐儿呢。”
顾承安看了眼亭亭玉立的莹姐儿,笑道:“你可得好好孝敬你这皇后小姨。”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齐齐拜见
莹姐儿抿唇笑:“舅舅教诲,莹儿都铭记在心。”
“承安,这话可不必说的。这孩子对她小姨可是亲近的很,比对我这个当娘的还要好。”云舞笑道,“若是”
“你也是来宫里见黛儿的?”云舞问顾承安。
“是呢,昨儿得了娘娘的赏,尽早特意进宫来。”
“那就一起进去吧。”云舞道。
“我这不正等着公公通传呢吗。”
“还等什么,我这里有黛儿给的牌子,递进去就行了。不必傻等。”云舞摸出一个小巧的玄色铜牌过去。
侍卫接过来看了看,忙让开位置,让他们进去。
云舞收好牌子,笑道:“走吧。”
在一众等着进宫求见的王公贵族和命妇们的羡慕目光中,顾承安跟在姐姐身后,一道进了太和门。
顾承安快走两步跟上姐姐,问道:“姐,你哪里来的牌子?竟不必通传,直接就进来了?”
“这是黛儿给我的。”云舞笑道,“她说了,这牌子整个宫里也不超过五块。我想什么时候进宫,拿着牌子就能进来。”
顾承安惊讶之余,心里也是暗暗叹气。
云舞姐姐与皇后是如此的亲密亲近,而他这个嫡亲的哥哥却还不如个外人……
如今真是后悔也无用。
“承安,想什么呢,快走。”云舞催促。
姐弟俩带着莹姐儿来到凤仪宫求见,天才刚刚亮。
紫衣过来接着,引他们到后院,笑道:“我们娘娘昨夜睡的迟了,还没起呢。”
“我们等着就行,紫衣姑娘千万别叫醒娘娘,叫她多睡一会。”云舞叮嘱。
紫衣笑道:“也快醒了。奴婢先过去伺候着。”
她叫来一个小宫女,给云舞和顾承安倒茶,在花厅里等着。
刚坐下没多久,舅母田氏也来了。
她看见云舞姐弟俩,也是笑:“倒是凑一堆了。”
云舞和顾承安忙起身见礼,笑道:“想来舅母也是收到了娘娘的赏赐。”
“可不是?”田氏笑道,“好些日子没进宫,府里都怪惦记娘娘和小皇子小公主的。趁着机会特意来瞧瞧。你们不知道,你们外祖想外孙女想得不得了。”
云舞笑道:“外祖是最疼黛儿的。只是黛儿如今身份不同,不能随意出宫,也是难办。对了,舅母,怎么没带萱萱一起来?”
“孩子还小,走不开。”田氏笑道。
明萱生了孩子后,就没出过侯府的门。
她这身份,孩子的身份,都比较敏感。
她有自知之明,自己也不肯出门。
正说着话,云黛来了。
她穿着一身袄裙,还披着薄披风,裹得严严实实,倒像是怕冷似的。
行礼问安过后,各自坐下。
云黛精神不错,笑道:“我就知道舅母和姐姐都要来的,想着早些起来,还是睡过头了。昨天送去的月饼可尝了,怎么样?”
田氏笑道:“我只得了一块,别的啊,都叫你两个表哥抢了。”
云舞也说:“黛儿,你这月饼味道实在特别。送来的六块,我跟你姐夫还有两个孩子,硬是一口气都吃完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皇后娘娘的脸面
云黛没想到他们这么喜欢鲜肉月饼和莲蓉月饼。
说来也是,莲蓉蛋黄月饼,经典中的经典。
得到他们的喜爱,也是正常。
“既然你们都喜欢,明儿我让人送蜜豆去你们府上,让她教你们的厨子做。”云黛笑道。
舅母田氏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怎么敢劳烦蜜豆姑娘到咱们家里来做事。”
云舞也说:“不过是块月饼,再喜欢,也不至于此。”
蜜豆虽说是个奴婢,但毕竟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在凤仪宫傻乎乎的,一旦出了凤仪宫,代表的就是皇后娘娘的脸面。
外祖家和姐姐虽然都是至亲骨肉,到底是君臣有别。
蜜豆去了他们府上,也得客客气气的的对待。
云黛笑道:“你们也别想太多嘛,不过是上门做一次点心。我跟你们说,她们都巴不得出宫逛逛去呢。尤其蜜豆,那么个爱吃的人。她去了,你们只要请她吃顿好的,保证她心满意足。”
舅母笑道:“既如此,我可就先谢过娘娘,谢过蜜豆姑娘了。娘娘不知道,你外祖父可喜欢鲜肉月饼呢。”
云舞说:“黛儿,你让蜜豆姑娘去侯府没什么,我那里和承安那里就别去了。这不好。”
虽说是皇后的亲姐姐,但她的夫家到底平常。让宫里的姑娘去家里做吃的,不合规矩。
顾家就更不用说了。
以前还算清贵,如今完全就是商贾之户。
云黛其实也没打算让蜜豆去顾家,但云舞姐姐把顾家也带上了,云黛也没有反驳。
她明白,云舞姐姐是不想让顾承安太尴尬。
顾承安这才开口:“姐姐说得对。”
云黛作为皇后,是得顾虑些规矩名声之类的,但她本就不在意这些,如今又是六宫大权在握,就更不担心了。
但既然云舞姐姐这么说了,她也就罢了。
她本是好意,若是因此让姐姐和姐夫担心忧虑,反而不美。
说话间,蜜豆端着几盘子糕点上来,圆润的脸,弯弯的眉,肤如凝脂,是老人们最喜欢的讨喜的福相。
看见蜜豆,大家不免又想起刚去了不久的玉竹姑娘。
舅母田氏叹道:“玉竹姑娘是个好的,只是没福。”
云舞轻轻扯了扯她的袖子,示意她不要提这事。
免得黛儿不高兴。
玉竹的死因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云黛严令禁止外传,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有不少人隐隐约约猜到一些。
玉竹是死在宁妃娘娘的永安宫,玉竹一死,宁妃就主动请旨出宫,入庵清修。
这两件事之间,必定是有什么联系的。
但宁妃这人向来没什么存在感,家族式微,掀不起什么浪。再加上死的只是个宫女,虽然惹人猜想,也不过议论几天就罢了。
除了这件事之外,后宫还有一件事,也只是引起一阵子议论,就逐渐平静下来。
那就是被皇后娘娘公然扔出宫的庶人姜苒。
人家可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女。
称得上皇亲国戚。
可皇后娘娘半点脸面没给太皇太后,就这么把人给踢出宫去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双喜临门
这两件事一前一后的发生,不免让人心里犯嘀咕。
大周这位年轻的皇后娘娘,是真正的羽翼丰满了。
许多朝臣贵族,还清晰的记得,太子在东宫的时候,为了这位小厨娘,就公然与先帝对抗。
到后来,大家才发现这所谓的厨娘,竟是顾家的二小姐。
顾家虽说不算高门大户,但也是官宦人家。顾家的小姐做太子的妃子,也足够了。
可谁能想到,她能从区区太子奉仪,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人家硬是在太子有正妃的情况下,坐上了皇后的位子。
当时那是朝野震惊啊。
多少言官御史,以死相谏,恨不得当场触柱。
可全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人家不仅坐上了,还坐的稳稳当当。
简直是个奇迹。
从此以后,还有谁敢轻视这位年轻的皇后娘娘呢。
舅母田氏看着眼前笑意轻盈的稚美小姑娘,也是心中感慨。
云黛这个皇后的位置坐的越好,越稳固。侯府就越发的敏感,不能因此就骄纵狂妄。得低调。
近来,侯府的老少爷们,低调的都没什么存在感。
顾家就更是了。
这也就让那些不满的宗室贵族们,找不到什么攻击皇后娘娘的理由。
人家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不逾矩,不给娘家人权柄和官位。坚决不培养外戚势力。
她这样干脆利落,光明磊落。就算在后宫再狠厉,再霸道,也是叫人无话可说。
大家闲聊了一阵子,云黛笑道:“我听说,明年春要加恩科呢。小表哥也该上场试一试了吧?”
“他呀,早就等不及了。”舅母笑道,“只是这孩子不懂事,近来一直在家闹腾。”
“哦?什么事?”云黛问。
舅母就趁机把明纬和萧家七姑娘的婚事说了。
云舞奇道:“婚约也订下一年了,就赶紧办了吧。还等什么。二表弟的年纪也不小了。比黛儿大两岁,黛儿孩子都好几个了。”
舅母苦笑。
云舞虽然聪慧,对于生意有天赋。
但到底不懂官场上的是是非非。
云黛心里却是清楚的。
她道:“外祖父和舅舅的难处,我心里明白。也是怪我,近来一直忙着,竟没顾得上这件事。”
舅母忙道:“娘娘这是什么话。今儿我来说这件事,已经是不应该,怕劳烦了娘娘。怎么敢让娘娘惦记。”
云黛笑道:“都是一家人,舅母就别跟我客气了。小表哥的亲事,我怎么可能不关心?待会我去见皇上,就跟皇上讨一道赐婚的圣旨。舅母也别担心,婚事该办就办,萧七是个好姑娘,萧家也没犯多大的事情,用不着避讳。”
田氏听了喜不自胜:“既如此,就劳烦娘娘了。”
“这有什么,我可等着喝小表哥的喜酒呢。”云黛笑道,“听说大表嫂有孕了?双喜临门呐。恭喜舅舅和舅母要抱孙儿了。”
田氏笑道:“我不是那等刻薄的婆母,非逼着儿媳生儿育女的。不过,说起来,黛儿你也该再怀了吧?”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孩子是缘分
云舞骇然笑道:“舅母,哪里就这么着急了,两个小公主才周岁呢。”
“将养一年也够了。”田氏笑道,“黛儿,你是皇后,到底是与咱们寻常人家的女子不同的。如今你和皇上只有一个皇子,实在太少了。趁着如今年轻,多生几个才是正经的。”
云黛知道,舅母这是真心实意为自己考虑。
多生几个男孩是应该的。
毕竟,人家赵元真的有皇位需要继承啊。
云舞说:“依我看,有晏儿一个也就够了。”
舅母摇头:“云舞,你不懂。晏儿一个,太单薄了。将来没有亲兄弟扶持,怕是不行的。这儿都是至亲骨肉,我也不怕说句逾矩的话,咱们当今皇上,虽说没有嫡亲的兄弟,但有亲叔叔秦王扶持。将来晏儿呢?”
别说兄弟,连亲叔叔都没有。
倒是有个亲舅舅,可惜……
顾承安默默垂下头。
皇家虽然贵重,但也时时刻刻危机四伏。
宗室旁支,王公勋贵。
哪一个是好相与的。
一旦皇室单薄,他们便会化身豺狼,对着皇位虎视眈眈。
舅母的忧虑不无道理。
要么为何历代的皇后,一旦上位,就忍不住扶持娘家势力呢。
也就是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可云黛完全没有扶持娘家势力的意思。
她笑道:“晏儿虽然没有亲叔叔,不是还有两个舅舅吗。”
她这说的是明经和明纬两个表哥。
完全忽略了亲哥哥顾承安和庶出的弟弟顾承宁。
顾承安心里叹气。
舅母却笑:“娘娘把他们当亲哥哥,这是他们的福分。”
云黛笑道:“将来的事情,都很难说。至于孩子,也是讲究缘分,不是我想要就能有的呀。
时隔一年,生两个女儿的痛已经逐渐模糊。
她倒是不抗拒怀孕这件事了,但如今哪里顾得上。
先是她病了,好了之后,赵元又病了。
虽说有冷如霜的解药,也不知到底有没有作用……即便有用,也得三个月后完全痊愈了再说。
况且,赵元才二十二,她才十七。
都还年轻的很。
生孩子这事,也并不着急。
田氏也就不再说这件事。
又坐片刻,就起身出宫,各自回去。
带来的礼物自然是都留下的。
顾承安送来的两盒子梅花冰片,也留下了。这梅花冰片,是一种名贵香料,女子爱用在荷包里头。
云黛就让青衣拿去,赏给宫里头的女孩子们。然后再让连盛送回去双倍的礼物。
至于侯府和云舞那边的,倒没着急回礼。
自家人,不必计算的那么清楚。
反倒显得太生分。
送走舅母她们之后,云黛就回屋换了身颜色鲜嫩的鹅黄色襦裙,装扮的时候,特意叫青衣给自己腮边点一些胭脂。
平时她几乎不用这些。
待会冷如霜还要来取血,她怕自己脸看起来太苍白,叫赵元担心。
青衣给她装扮完了,轻声说:“娘娘,这样行吗?”
云黛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笑道:“这就很好。”
青衣心里难受,低声说:“苦了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