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九百六十五章 令人绝望的天赋
幼儿哈哈笑起来:“你个毛头孩子,还保护我呢。我这个做姐姐的保护你,也是分内之事。你不用惭愧。”
“我将来一定会超过二公主。”
“那不可能。”幼儿得意笑道,“我师父和我皇叔公都说过,我虽文不成,但在武术上的悟性和天分却极高。一般人想超过我,还早着呢。”
她这话并不是吹牛,姬棠棠和赵纾的确都赞叹过。
上次姬棠棠回来,就已经不是幼儿的对手了。
这还是她没怎么勤奋练习的结果。
不得不说,天赋这种东西是存在的。普通人要想跟这种人比,纯粹是自讨苦吃。
小二没有这种天赋,所以要付出比寻常人更多的努力。
明诚也是。
但他夜以继日的努力,虽也有成效,终究还是不如幼儿轻轻松松得来的成就高。
这简直令人绝望。
听了幼儿的话,明诚就有点闷闷的,低头不说话了。
云黛拍了幼儿一下,嗔道:“哪有人自吹自擂成这样的,没看诚哥儿伤着呢,还拿话刺他。”
明萱笑道:“这么大的儿郎,说两句实话就是刺他了?咱们幼儿就是天分高,众所周知的事情。”
云黛知道明萱要强,对孩子也是严苛,担心她再说什么刺激诚哥儿的话,忙转移话题,说起别的。
“诚哥儿也十七了,将来有什么打算?”云黛问明萱。
明萱道:“这孩子终日舞刀弄枪的,也不去科举。想来也只能跟他祖父舅舅一样入行伍。他若要去军中,我不反对。但得先成亲。”
明诚抬头:“娘,我还小,暂时不想这种事。”
“你都十七了还小。看你几个哥哥,哪个不是这个年岁成亲娶妻?”
“十七确实还小呢。”云黛笑道,“向来都是女孩儿嫁的早。你看我的两个女孩儿,都十八了,我也不急。”
明萱道:“浅儿和幼儿是公主,金枝玉叶,理应多留几年的。他如何比得。”
娶公主,不叫娶,得叫尚主。
娶回来也要当主子伺候的。
这可以是荣耀,也可以是枷锁。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其实还是愁的。
寻常人愿意尚主的,皇家嫌弃他不好。
好的呢,人家顾着前程,不一定愿意。何况尚主后就要矮自己妻子一头,想跟妻子同房还得按照规章流程,得公主同意。
也不能轻易纳妾。
但凡有点骨头的男人,心里大概都会有点不乐意。
说起来,就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
好在浅儿和幼儿两个长得漂亮,尤其浅儿,出了名的温柔和顺,这两年表露出想尚主意愿的勋贵,还是不少的。
只不过晏儿知道母后的心思,也没有特别合适的,就都挡了。
云黛和明萱两个说了会子话,便站起身,说道:“我们在这里,诚哥儿也没法好好歇着。”
明萱道:“去我那里吧,我得了一罐子明前茶,来尝尝。”
云黛欣然前往。
幼儿对茶没什么兴致,留下跟明诚说话。
“你那伤口,还疼不疼了?”她问。
第二千九百六十六章 只钟情于一人
明诚道:“我是男人,这点小伤算什么。”
幼儿笑道:“以后我可不敢随便带你出门了。昨儿母后把我臭骂一顿。”
“骂你什么?”
“怪我带你出门惹事,害你受伤了,萱姨母会心疼。”
“我娘才不会对这种小事心疼。”
“怎么会呢,哪有娘亲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幼儿摇头,“姨母虽对你严厉了些,但也是在意你。你别跟她犟着来,姨母怪不容易的。”
“她不容易,也是自找的。我又没要她当年把我生下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良心。”幼儿一拍他脑门,“姨母是虐待你了,还是让你吃什么苦头了?”
“你别动我头!”明诚皱眉。
“你如今脾气倒挺大,对我也敢嚷嚷了。”幼儿说道,“看在你受伤的份上,我不与你计较。你好好养着吧,我走了。”
“等下。”
明诚从床上下来,拿了一把小弓给她,轻声说:“这是我自己做的,送给你。”
幼儿笑道:“你自己留着便是,我有弓用。”
“你有,那是你自己的,这是我给你的。拿着。”明诚硬是塞进她手中。
幼儿笑道:“那好吧,谢了。”
她转身要走,又被拉住。
幼儿诧异道:“你今天怎么了,婆婆妈妈的?”
明诚看她:“刚才我听太后说,要给你和大公主挑选驸马了?”
“昨儿母后气狠了,是说过这话。”
“你……同意了?”
“我没有。”幼儿笑道,“我还没玩够呢,再说嫁人有什么好的。母后宠我,我跟她撒撒娇,她也不会强迫我的。”
“可是你已经十八了,若太后非要你嫁人呢?”
“那我就嫁吧,总不能伤了母后的心。”幼儿不甚在意,“反正我将来住在公主府,又不必去侍奉公婆伺候小姑子。无所谓的。”
“那……你想嫁给什么样的男人?”
“这个,我没想过。只要人好就行了吧,反正母后和皇兄他们都会给我做主的。”幼儿笑道,“你问这些做什么。”
明诚说道:“那你现在想想呢?”
“想什么?”
“想想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
“这个嘛……像我父皇那样。或者像我皇兄那样也很好。”幼儿笑道,“最好像父皇,一生只钟情于母后一人。”
“我也会这样的!”明诚冲口说。
幼儿笑道:“你会哪样啊?”
“我也会如先帝那般,一生只钟情于一人。”他神色认真。
“哦,那很好嘛。”幼儿拍拍他肩膀,语重心长,“男儿先成家后立业,以后不要再跟萱姨母顶撞了,为人儿女,不说多孝顺,起码要知道长辈的辛苦。”
明诚注视她明亮双眸:“幼儿……”
“你叫我什么?没大没小,没规没矩!”幼儿瞪他一眼,“你好好休息吧,我去找表姐说话。”
明诚看着她的背影,眸色幽暗。
等明萱再来的时候,就看他在摆弄兵器。
“你先好好养伤,好了再折腾。”明萱说。
“一点小伤,没事。”明诚抬头问她,“太后和幼儿都回去了吗?”
第二千九百六十七章 我喜欢幼儿
“回宫了。”明萱眉头微蹙,“诚儿,你也不小了,说话该注意些规矩。咱们与幼儿虽是亲戚,她毕竟是公主,又比你大,你怎么敢直呼她小名?”
幼儿的小名,除了父母兄嫂长辈,并不是谁都能随便叫的。
“她只比我大几个月而已。”
“那也是大,何况她是公主!”
明诚没说话,低头把兵器擦好,摆起来,然后看向明萱,说道:“母亲,您之前说过,要为我娶妻的。”
明萱有些意外:“你不是不愿意吗?”
“我不是不愿意,我只是……已经有心上人了。”
“什么?”明萱更加诧异。
这个儿子自小被关在侯府,几乎不出门,长大后在军中厮混了几年。军中自然也全都男人。这两年回来后,都在听眼皮子底下。
他能跟什么女子接触?
“你什么时候有了心上人?是谁家的姑娘?”
“母亲认识她。”
“到底是谁?”
“就……二公主。”
“……”明萱被彻底震惊了。
因为过于吃惊,她盯着儿子,好一阵子没能说出话来。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看上了幼儿。
转念一想,幼儿身份高贵,漂亮活泼,像明诚这样内敛沉闷的少年,会喜欢她简直太正常了。
之前两个孩子时常见面,讨论的都是古兵器,谁也没往那方面想。
毕竟她们俩不仅仅是身份上的差异,更有血缘关系。
明诚的生父是鲁王,与赵元璟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虽然明诚跟着侯府姓,但他事实上就是姓赵。
若是表兄妹也就罢了,可作为堂兄妹,他们不可能在一起。
明萱回过神来,厉声道:“你脑子里在想什么东西?我不允许!”
“为什么不许?我喜欢幼儿,难道犯法?”
“你难道不知道,幼儿是你堂姐?”
“我知道。那又如何?”
“放肆的混账!”明萱抬手打了他一耳光,“难道是我对你疏于管教,叫你生出这样不该有的心思?从今儿起,你不许再出门,不许见二公主!”
明诚猛地站起身,吼道:“为什么你总是这样?不论我做什么,你都觉得不对!你连我喜欢谁都要否认!”
“你喜欢别人,我不管,但你不能喜欢公主。”明萱深吸一口气,“从今天起,你哪里也不许去。我会立即着手给你安排相亲,有合适的姑娘,就立即为你们举行婚礼。”
“除了幼儿,我不会娶任何其他女人。”
“我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幼儿是太后的掌上珠,是你能随意觊觎的?别说我不同意,便是幼儿自己,若知道你对她存了这样的心思,她会怎么想?”
“幼儿必定也是喜欢我的。”
“这我真没看出来。幼儿对你,不过是对待一个弟弟,与对家里其他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母亲说了不算。母亲不如去跟太后提看看,我愿意尚主。”
“你真不嫌丢人现眼。”明萱气的直哆嗦,“你趁早死了这份心!”
第二千九百六十八章 堂兄妹
明萱越想越气,出去后,就命人把明诚关起来,不许他离开房门半步。
明诚如何能愿意,况且他武功高,区区一扇木门,也根本就拦不住他。
明萱就找来二十几个家丁围着院子,一旦他敢出来,就打断他的腿。
闹的这样大,很快连明修文都知道了。
虽然这些年明萱对儿子一向严厉,但也没闹成这样。
田氏正病着,也不敢告诉她,明修文和两个儿子过来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明萱一开始不肯说,但经不住父亲逼问,终是说了出来。
明修文父子几个也是颇为震惊。
“怎么就喜欢了?”明经诧异道,“这孩子终日闷不做声的,心里倒是藏了不少事。”
明纬摇头:“若是别人家的女儿,哪怕是宗亲皇戚的,咱们也能厚着脸皮上门提亲。可是……二公主的话,小表妹怕是不舍得。”
明萱冷冷道:“二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这是黛儿舍不舍得的问题吗?诚儿是什么身份,你们心里还不清楚?跟幼儿一样都姓赵,堂姐弟关系,怎么能做亲?”
明修文皱眉道:“是不能,但你好好跟孩子说清楚,怎么这样闹腾?把他关起来,让家丁守着。你说他们敢不敢真的把他腿打断?”
“他根本就说不听,跟他那个混账爹一个德行!”明萱气的红了眼眶,“怎么就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明经看见妹妹掉眼泪,也是心疼,温和说:“你别哭了,也叫家丁都出去。这样闹着,传到母亲耳中,还不知又要如何。你知道母亲最心疼诚儿。母亲如今病着,难道你要她着急不成?”
明萱抬手擦了下眼泪,哽道:“我是真不知要拿这孩子怎么办才好。”
明修文说道:“当初你执意留下他,就应该做好了要面对这一切的准备,不是吗?人总是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所以也不要抱怨什么,孩子变成今天这样,你有责任。”
“我只想他能好好长大,过寻常普通的日子,谁知道他竟觊觎二公主。”
明经说道:“事已至此,你再后悔也没用,倒不如好好想想法子。”
“办法我已经想过了,尽早让他成亲。”明萱说道,“我也会跟黛儿谈一谈,这种事不能瞒着她。”
明经点头:“是该说,毕竟咱们也不知二公主心里怎么想。”
兄妹几个商议完,便去请了几个相熟的媒人上门,请她寻摸合适的人家,牵线搭桥。
另一方面,明萱进宫求见太后,把这事原原本本说了。
云黛听说明诚对幼儿有心事,也是惊讶。
“我以为他们两个只是姐弟情义。”
“我原也这么想,谁知这孩子猪油蒙了心,竟对自己姐姐产生这种不该有的心思。”明萱皱眉,“我想来想去,这件事得让你知道。家里已经在安排给诚儿相亲,让他尽快成亲。”
云黛点头:“我知道你的性子,也别太急躁的惩罚孩子。依我看,幼儿对诚哥儿并没有那方面的心思。”
第二千九百六十九章 为了娶媳妇
明萱和云黛聊了许久,心情才稍稍平复下来。
云黛安慰了她,等她回去后,便让保兴把幼儿叫来。
幼儿正练武,穿着一身短打,提着剑,满头大汗跑过来,笑道:“母后叫儿臣有什么事?”
“你怎么一头汗就来了,不知道先回去换身衣服洗洗脸?也不怕吹了风着凉。”云黛拉她过来,拿巾子给她擦汗。
幼儿端起茶杯喝一大口,笑道:“儿臣身子壮实着呢,从小到大不都这样过来的,哪里就那么娇贵了。儿臣可不是浅儿那么娇气。”
“整天像个男孩一样厮混,以前小也就罢了,如今你都这么大了,也该收收心了。”
“收什么心呀?儿臣不一直这样吗?”幼儿不解。
“以后,你别去侯府找诚哥儿了。”
“为什么?”幼儿更纳闷,“发生什么事了吗?母后,儿臣不是道歉了吗,我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带明诚乱跑了。您就消消气吧,如今气性儿怎么这样大了,来,儿臣给您顺顺气。”
“少油嘴滑舌。”云黛拍开她的爪子,“你给我安分坐好,听我说。过几天,你萱姨母就要给诚哥儿挑媳妇了,挑好了就立即成亲。你以后该避避嫌。”
云黛一边说,一边观察她的神色。
幼儿笑道:“这倒也是,诚哥儿毕竟也不小了。若他娶个爱拈酸吃醋的媳妇,可就不好了。哈哈。”
看她笑容开朗,满不在意的样子,云黛知道自己想的没错。
幼儿天真烂漫,性子爽利,确实是一直把明诚当作弟弟看待,完全没有那方面的心思。
云黛放下心来,但想了想,觉得还是有必要提点她几句。
“不管诚哥儿有没有成亲,你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亲密,要懂得避讳。”
“母后您说什么呢,我就把他当弟弟看待,跟小二是一样的,哪来的什么亲密,闲来没事去他那里看看兵器罢了。”幼儿笑道,“母后是不是胡思乱想了?如果您不喜欢,以后我不见他了便是。”
“不是不见,毕竟是亲戚,该见的时候也不必躲开。只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好,儿臣记住啦!”幼儿抱着她胳膊笑,“母后唤儿臣来,就为了这件小事呢?还有什么别的吩咐?”
“你呀,心真大。”
“又怎么了嘛。”
“没什么事了,去玩吧。”
“那儿臣走了。晚上过来吃饭哦,我想吃蜜豆姑姑做的狮子头。”
幼儿高高兴兴的回到自己院子继续练武,浅儿不紧不慢道:“你倒真是心大,母后都那么提点你了,你就不明白么。”
“明白什么?”
“侯府的事情,你没听说?萱姨母跟诚哥儿闹翻了,这几天侯府都着急给他相看呢。”
幼儿噗嗤笑道:“为了娶媳妇,母子俩也不至于闹翻吧。”
浅儿说道:“你也太迟钝了,这情况还不明显?分明是诚哥儿对你起了不该有的心思,萱姨母这才着急上火。所以母后才会提点你,要你避讳,不要再去见他。”
第二千九百七十章 定下亲事
幼儿愣住:“你是说,诚哥儿喜欢我?”
“难道你自己感觉不到?”
“没……啊。”
“那你真是有点傻。”浅儿摇头,“真是怪了,父皇和母后都是那么聪明的人,皇兄也聪明,小二也不笨,七八岁就懂得辨别人心。怎么到你这里就这么不开窍?果然母后说的话都是对的。”
“母后说什么?”
“母后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幼儿虽然一脑袋官司,但还是笑起来,“别胡说,我才不是。我只是……太惊讶了。我一直把诚哥儿当弟弟看待啊。他平时表现也挺正常的啊,我真看不出他哪里喜欢我。”
浅儿说道:“我虽然跟诚哥儿处的不多,但也看得出来,他是个内敛沉闷的性子,萱姨母又是个强势的,他有什么话肯定都憋在心里。这种人若是藏什么心事的话,一般人是察觉不到的。”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那天我和母后去看他受伤,他确实有点怪怪的。不过我没多想,以为他受伤了心情不好呢。”幼儿直笑,觉得有趣,“这孩子怎么回事啊,竟然喜欢自己姐姐?他是鲁王儿子,虽然不是亲姐弟,关系也是够亲近的了。我跟他怎么可能在一起。”
“是不能,所以萱姨母才着急呢。”
“难怪母后要我避讳。看来我是不该再见他了。不过没事儿,小男孩儿嘛,等娶妻有了自己媳妇就好了。”
幼儿拍拍手,极为乐观,“不是什么大事。”
往后的日子,她果然没有再去侯府。
若是想侯府几个姊妹了,便在宫里举行小型宴席,邀请姊妹们进宫玩耍。
日子过的也快。
半个月后,侯府就为明诚定了一门亲事。
对方是书香世家的女儿,虽门第不高,但也是小家碧玉,温柔可人的。
明萱很满意,当即就定下日子,择日下聘。
可明诚不愿意。
在下聘的前一天,他趁着夜色,翻墙逃走了。
他把门子打晕了,一直到第二天,侯府众人才发现。
明诚已经跑的没了影子。
明萱气的几乎昏厥,最后在他房里找到一封信,说他要回北齐边境的军中,没有建功立业功成名就那天,绝不会再回来。
明纬立即派人去打听,果然得知他已经去了军中。
晏儿得知后,传信给小二,让他照看着点明诚,若是有什么事,即刻送他回来。
明萱虽然生气,也没法去军中把他抓回来,只得把婚约解了。
好在还没有下聘。
否则要给女方造成无法挽回的名誉损失。
到了六月中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京都干旱雨水少,天气从早到晚热的要命。
云黛根本没法出门,只能每天待在屋里。
六月十六这天,晏儿带人去相国寺祈福降雨。
晌午,云黛正给牡丹浇水,保兴急匆匆进来说:“太后,皇后娘娘似乎要生了。”
算算日子,也是时候了。
采采怀胎以来,身子状况一直很好,又是足月生产,倒也不让人着急。
宫里稳婆太医都是早备好了的。
云黛道:“晏儿不在宫里,我得去看看,免得出什么岔子。”
第二千九百七十一章 谁敢站出来,说他不是他妈生的?
云黛放下浇水壶,叫青衣打开库房,把前几日顾承安送来的一只血参拿出来。
自从商号有了往海外的商船,每次商船回来,有什么稀奇新鲜的玩意儿,他们两个就会挑出来,送到她这里来。
云黛大多给塞到了库房里,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这血参数量稀少,益气补血比寻常的人参效果更好。
青衣捧着血参,跟在云黛身边,来到皇后宫里。
一进去就听见了采采的叫声。
生孩子的确痛苦,不叫是不可能的。
云黛看着采采长大,把她当亲女儿待,听见她这样的凄惨叫声,未免心疼。
她吩咐道:“保兴,你差人去靳府,把红豆接过来。”
保兴转身去了。
云黛走到产室门口,推门要进去,被几个嬷嬷拦住。
“太后,您身子弱,这产室污秽,还是别进去,在旁边偏殿休息片刻。”
“污秽个屁!”云黛不耐烦,“谁敢站出来,说他不是他妈生的?哪个没在产室走一遭,什么污秽之语,都是男人们编出来诓女人,偏你们还当作圣旨一样的信了。滚一边去,再啰嗦板子伺候。”
嬷嬷讪讪退到一边去,心中暗暗懊恼。
这位太后当皇后的时候就是说一不二的,如今做了太后,更是没有任何人敢忤逆。自己也不知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拦住她作甚。
云黛推门走进产室,看见几个稳婆和宫女围在床边,采采躺在床上,刘海儿都贴在脑门上,神色痛苦。
“太后来了。”稳婆和宫婢们都吃惊,忙忙行礼。
采采看过来,眼中含泪:“母后……”
云黛忙过去握住她的手,柔声说:“晏儿去相国寺了还没回来,我已经让人去递信了。你别怕,母后在这里陪着你。”
“嗯。”
采采神色放松了些。
云黛拿帕子给她擦汗,一旦阵痛来临,采采便痛的眼泪直流。看的云黛心疼不已。
很快浅儿姐妹俩也都赶过来,硬是被嬷嬷拦住了。
她们两个还是闺阁未婚,若看见那般场景,容易被吓着,将来对怀孕身子有影响。
她们倒也没勉强,老老实实在外等着。
朱绣荣也来了,她的害喜反应好了许多,但还是瘦伶伶的,扶着婢女的手,走两步就得歇歇,怪可怜的。
浅儿让她去偏殿坐着,别累着了。
其余几个低阶妃嫔也来,但都被保兴带人拦在了门外。
这种时候,到处都乱糟糟的,若有人心思不纯,趁乱搞点什么事,就不好了。
保兴在宫里这么多年,心思缜密,做事稳重,交给他,云黛极放心。
等红豆到的时候,一切都井井有序,但孩子还是没有生出来。
她赶到采采床前,还没来得及心疼女儿,就发现女儿阵痛的时候,会握紧云黛的手。云黛的手红彤彤的一片,有的地方甚至被指甲戳破。
“你这孩子快放开手!”红豆忙把采采的手扯开,“你生孩子疼归疼,抓什么不好,抓你母后的手。你看看这指甲戳的……”
第二千九百七十二章 喜得麟儿
她捧着云黛的手,瞪了眼采采。
采采刚经历过一次阵痛,转头看见云黛的手,顿时一阵惶恐内疚:“母后,儿臣错了……您没事吧?”
云黛道:“没事没事。红豆你干什么,她都这个样子了,你还叫她着急。到底心不心疼孩子?”
“这是两码事,再说生孩子……哪有不疼的。既然要生,就得承受。”红豆嘴里说着,还是坐到了床边,让采采捏自己的手。
采采却不肯了,抓着被单,眼泪直掉。
“娘,生孩子太疼了……疼死我了。”
“是啊,疼,你再忍忍,为了孩子。”红豆看女儿这样,也忍不住皱眉头,“头一胎都是这样,不好生……以后就好了。”
云黛道:“你别听你娘瞎说,哪怕生第十个,也还是疼的。”
“娘娘,您真是……”红豆对于她的拆台哭笑不得,“您这样吓着她了,以后她可不愿意再生了。”
“我就是实话实说。”
“母后放心,即便再疼,我也要生的……哎呀!”
采采说着,又是一阵阵痛袭来,疼的她直叫。
红豆问稳婆:“到底怎么样了,情况好不好?”
稳婆忙回答:“太后和夫人放心,皇后娘娘的情况不错的,胎位也正……只是这第一胎,难免就慢一些。再等等……快了。皇后娘娘千万攒着点气力,别耗光了,待会要用力的时候没力气,可就麻烦了。”
采采现在哪里还顾得上待会,一直哭,叫。
稳婆说道:“皇后娘娘如论如何且忍耐些,您再这样耗尽了力气,对孩子可不好。”
一听说可能会影响到孩子,采采果然不敢再叫,疼的直哆嗦。
直到天黑了,晏儿从相国寺回来,急匆匆赶过来。
也是巧了,他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头传来一阵婴孩的啼哭声。
晏儿先是愣了下,随即心中涌起喜悦之感。
那是他的第一个孩子。
稳婆抱着孩子,喜悦的说:“太后大喜,皇后娘娘喜得麟儿,是个小皇子呢!”
采采满头是汗,浑身虚脱。
但还是强撑着看了眼孩子,凑过去亲了亲孩子的小脚丫,才昏睡过去。
宫女把小皇子洗干净,包好了,递给云黛。
云黛接过襁褓,看着小小新生儿的粉色脸蛋,心头有淡淡的欢喜和感动。
“真可爱。”她对红豆说,“你看呀,这小鼻子,跟晏儿的一模一样。”
红豆凑过来瞧,笑道:“赵家的孩子都长得俊俏。”
“还没睁眼呢,也不知眼睛长得像谁。若是像采采,一定好看。”
“像皇上也不错啊。”
两个人盯着孩子悄声讨论。
幼儿在外叫道:“母后,您把孩子抱出来给儿臣瞧瞧啊!皇兄都等急了!”
云黛笑道:“倒是把他们给忘了。”
她抱着孩子出来,伸手交给晏儿,笑道:“等急了吧,看看你儿子。”
晏儿接过来,浅儿和幼儿呼啦围过来。
兄妹三个看着小小的婴儿,都发出哇的声音。
“好可爱哦。”浅儿小声说。
第二千九百七十三章 还是年轻时的模样
“长得跟我一模一样。”幼儿伸出手指去戳婴儿脸颊。
“少臭美,怎么会跟你一样。”浅儿拍开她的手,“要像,也得像皇兄和皇嫂。”
“侄子长得像姑姑,这太正常了吧。”幼儿笑容满面,“小家伙,赶紧叫声姑姑来听。别睡啦!”
“皇兄,让我抱抱。”浅儿馋的不行。
晏儿把孩子交给她,说道:“母后,儿臣想去看看皇后。”
“快去吧。”
云黛摆摆手,看着儿子迫不及待走向产室的背影,笑道,“这才对嘛。”
“对什么?”红豆问。
“心疼刚生产的妻子,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孩子。这才是有良心。”
“皇上的品性,还用说呀?”红豆失笑,“这孩子也生出来了,母子平安,我这心也就放下了。天不早了,太后在这守了半日,快回去歇着吧。我也该走了。”
“你着什么急走,多陪陪采采。”
“采采是皇后,若不是娘娘这层关系,我哪里有资格随便进出来看她。知道她母子平安就行了,她在宫里也不是住一天两天,难道还会受什么委屈不成?”
“你晚膳没用吧?去我那里吧,吃了饭再走。”
云黛拉她回到凤仪宫。
至于采采这里,自然有晏儿在,还有一大堆太医嬷嬷宫女伺候着,乳母也早就选好了,不需要她操心。
蜜豆端上饭菜,俩人刚拿起筷子,天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天边隐约有轰隆声传来,雨势渐大。
“下雨了!”
“皇上的祈福有效了!”
外面有欢喜叫声。
青衣顶着帕子跑进来,笑道:“外头下大雨了。今儿真是好日子,皇上去祈福,回来皇后就诞下皇子,还下了雨。这可是好兆头。”
云黛笑道:“看来这个孩子有福气。”
不论从哪方面来说,刚出生的这个孩子都贵不可言。
皇帝和皇后的第一个孩子,正正经经的嫡皇长子。
以皇室立嫡立长的规矩,毫无疑问这孩子将来会被册为太子,然后继承皇位。
干旱已久的京都,在他降生这天下了大雨,也是祥瑞之兆。
满朝文武,京都百姓,都对皇长子的降生感到无比的欣喜。
下了雨,能缓解旱情,云黛也很高兴。
她和红豆喝了点酒,晚上睡觉的时候,梦回当年,看见赵元璟站在一树桃花下,对着自己笑。
他还是年轻时的模样,容貌俊美,清新隽雅。
他冲着自己招手,跑过去的时候,却只有满树桃花,落英缤纷。
云黛醒来的时候,枕边湿湿的,一摸,脸颊都是泪水。
这两年多,她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梦到赵元璟。
除非醉的不省人事,但凡有一丝丝的清醒,都会梦见。
起初她不想面对,常常把自己灌得大醉,逃避这些。
她知道梦的潜意识的表现。
她是太思念赵元璟了。
尤其午夜梦回之际,夜半醒来,夜色寂静。
那种思念和孤独,犹如附骨之疽般,令她痛不欲生。
她擦干眼泪坐起身,听见外面淅淅沥沥的雨打竹叶声。
第二千九百七十四章 冠礼
怔怔的听了许久,终究没有睡意。
她试图闭上眼睛,想再回到那棵桃树下,再看一眼赵元璟。
可怎么也无法入睡。
叹了口气,她下了床,打开箱子,搬出一个锦盒,从里面拿出一个罗盘,一根熠熠生辉的彩色宝石蝴蝶簪子。
这簪子是用好几种不同颜色的宝石镶嵌而成,在阳光下会泛着五彩的光,蝶翅微微颤动,仿佛活过来一般。
这是当年她被册封为皇后时,赵元璟送她的礼物。
自从赵元璟不在了,这簪子也就被收了起来。
她仔仔细细把簪子擦干净,放回锦盒,看向罗盘。
摸着罗盘略微粗糙冰冷的质感,她的心情会很快变得平静。
这罗盘是她的希望,带给她安全感和宁静的心。
抱着罗盘,她很快就睡着了。
这次一夜无梦,没有梦见赵元璟,没有那棵桃树,也没有追不到的人和无尽的失落。
也没有泪水。
醒来的时候,天色微曦,心情宁静。
云黛坐起来,伸了个懒腰,把罗盘收好。
皇长子降生,宫里到处喜气洋洋的。
孩子满月很是操办了一场。
起名字的时候,晏儿特意来问云黛,云黛让他自己做主。
晏儿便去问了摄政王。
赵纾也说让他自己做主。
晏儿便起了四五个名字,分别让母后他们选。
没想到,云黛和摄政王都选了同一个名字——赵羡安。
小皇子是羡字辈。
她俩都希望小皇子平平安安。
晏儿也就欣然同意了,定下了自己长子的名字。
小皇子由皇后细心教养,又有一堆的长辈爱护,长得很好。
采采的身子也恢复的很好,出了月子就继续打理后宫事宜,一边又照顾孩子,虽辛苦,但也游刃有余。
她不是锋芒毕露的性子,但沉稳内敛,什么事都是心中有数。
不该含糊的时候,绝不手软。
出了月子,她就可以开始侍寝了,但因着忙碌,也就不怎么应承,反劝晏儿多去朱绣荣和其他几个妃嫔屋里走一走。
朱绣荣怀这个孩子遭了许多罪,蔫蔫儿的病西施一般。
晏儿隔三差五会去看看,但其余几个妃嫔屋里,并不怎么去。
尤其韩韵儿,这个宝林就一直是宝林,别说侍寝,皇帝一次都没去过她屋里,也没正眼看过她。
于是众人都知道了,这个年轻的皇帝并不是耽于美色的人,也不会如先帝那般独宠一个人。
他虽温和,但极理智。
对于安分听话的人,他愿意抬举。对于韩韵儿那样不安分的,也绝不会姑息纵容。
从这方面来说,他比先帝更适合当皇帝。
前朝言官们根本就不可能从这方面来提意见。
等炎热的夏季结束,进入凉爽的秋天后,朝廷有一件大事,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
皇帝已经满二十岁了。
男人二十要举行成人礼,行冠礼,得到长辈赐字,意味着正式步入成年。
也就意味着,他可以完全亲政,不需要摄政王了。
这几年一直是秦王赵纾把控大方向的朝政,晏儿无论做什么决定,都必须跟他商议,得到他的赞同后,才能推行。
等他行了冠礼,秦王就必须交出大权。
第二千九百七十五章 冠礼
事实上,过了年之后,赵纾就好几次跟云黛提起过这件事。
他的意思是,过完年就交出政权,让晏儿正式亲政。
但云黛没同意,还是让他管着,说是等晏儿行冠礼之后再说。
赵纾对此是无所谓的。
他经历了好几代皇帝,多少人认为他要篡位,要一手遮天。他从来也懒得辩解什么,该如何还是如何。
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完全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了。
他就是个纯臣。
他辅佐晏儿,无非就是受了先帝的托付。
事实上幼儿从小就跟在父皇身边接触朝政,早已经能够独立处理朝政。
赵元璟安排赵纾做摄政王,无非就是为了震慑朝廷。
说白了,就是找根大腿给儿子抱,给他撑腰的。
云黛请他再做一段时间摄政王,他也就同意了。
到了秋天,晏儿的二十生辰就到了眼前。
冠礼乃是大事,何况是一国之君。
男子行冠礼,与女子的及笄有些类似。
晏儿请了摄政王做自己的冠礼正宾。
这个位置,父亲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赵元璟不在了,这个位置就由另外德高望重的人来代替。
为此,朝廷的礼部主持了隆重的祭祀仪式。
整个过程,繁琐而庄重。
云黛虽全程参加了,但也只是旁观。
这种正式场合,她得穿着符合身份的礼服。
从前的每一次正式场合,她都穿着皇后礼服,站在赵元璟身边参加。
如今,她再出现,就只能穿皇太后礼服。
她打心底排斥那套太后礼服。
不是她不能正视自己的年纪和身份的转变。
她只是不能接受,自己再也无法回到与赵元璟牵手而立的日子。
自始至终,她只是遥遥在旁观看。
她看着晏儿站在人群中间,宽袍大袖,发髻梳的一丝不苟。
她看着晏儿走到赵纾面前,由他为自己戴上幞头、帽、巾。
那象征着传承。
如果赵元璟还在的话,他一定很高兴,看着自己的长子终于成年,可以独当一面。
可是,他再也看不见了。
云黛抬起头朝天空看了眼,觉得眼睛有点酸。
保兴扶着她:“太后,您站许久了,这冠礼也差不多结束了。奴才扶您回去歇着。”
云黛道:“我想听一听,秦王给晏儿起的字是什么。”
保兴凝神听了片刻,笑道:“是任之两个字。”
“任之?”云黛笑了笑,“果然很有摄政王的风格。”
赵纾给晏儿这个字的用心,是希望他能担负起自己责任,做该做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不为外物影响,坚定己心。
冠礼完成后,君臣们就要回到朝堂,商议摄政王卸任,皇帝亲政事宜。
这也没什么好商量的,年后到现在这段时间,赵纾有意远离朝政,更多的让晏儿自己做主。
何况赵纾也从未阻碍过晏儿,搬弄权术。
如今不过是走个形式。
云黛也就不再继续往下看了。
她现在除了陪伴亲人和几个孩子外,大多数的心思都在千里之外的冰山,在顾家那一间被锁起来小屋里。
第二千九百七十六章 接班人
晏儿完全接管朝政后,天就越来越冷了。
第一场雪下的特别大,因为来的猝不及防,好些地方都发生了雪灾,还冻死了不少人。
每年四季,水灾,旱灾,雪灾,各种天灾**,避免不了。
实在是国土面积太大,以前只一个大周也还好,如今多了北齐和九黎两大块地,事情就更多了。
朝廷也不会不管百姓,晏儿秉承父皇意志,是个忧国忧民的好皇帝,也因此就更辛苦些。
好在有云记和北兴这两座金矿,在每次的受灾中,出钱出物资出人力,给朝廷解决了许多困难。
现在云黛的心思不怎么放在商号上,许久也难得去一趟。
基本上就是顾承安和顾承宁兄弟俩做主和打理,送去的账本,她也只是偶尔看几眼。看了也不甚在意。
商号已经走上正轨,成为了帝国一般的巨无霸存在。
有顾氏兄弟掌舵,底下各层有序运转。
有她没她参与,影响都不大。
同时,云黛也在考虑,让谁接替商号的事情。
她毕竟不是小姑娘了,不能再跟以前似的那么熬夜。关键她的心思也不在这上头了,几年后,她就要带着赵元璟离开。
总不能说走就走,这边的事情,都要安排妥当。
朝廷也就罢了,晏儿已经长大,能够独当一面。何况还有秦王帮着,这几年朝廷中也培养了不少人才。
晏儿眼光不错,重视科举和人才。
这都是有利国民生计和长久发展的好事儿。
另外,两个女儿和小二还没成亲,这几年慢慢看着,总是要办的。
唯有这商号,她一直没想好。
商号虽是她一手创办,但这些年一直是顾承安兄弟俩在打理。
她想把商号的股份分给他们一部分,然后找个接班人。
其实这个人选,她也想过,那就是郭宁。
郭宁离开原夫家后,就一直在商号帮忙做事。
她识文断字,有才能,在商号里做的是类似于财务主管和智囊团的工作。
她很少出现在明面上,默默无闻,但在商号拥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
顾承安很敬重她,而她也对得起这份敬意。
郭宁感激云黛给自己的这份事业,也做的很用心。
云黛想过,等自己离开后,就让郭宁接管商号。
顾氏兄弟还是大管事,她做话事人。
但郭宁拒绝了。
她说自己只适合做幕后工作,不适合抛头露面,她也没这个资格和能耐。
云记不是普通的商号,而是大周的皇家商号。
她一个被休弃的废妇身份,不适合,也镇不住。
云黛想了想,觉得她的顾虑有道理。
她要的接班人,必须能镇得住,无论是从才能,脾性,亦或者身份上,都需要符合。
谁能保证将来的皇帝一直都是明君?
万一将来出现了昏君,想要把商号据为己有怎么办?
这个人选,云黛一直在犹豫。
总得早点选好,然后慢慢培养着。
眼看着到了年底,各地官员来送节礼的又多起来,进贡给皇太后的礼物更是络绎不绝。
第二千九百七十七章 小公主
云黛也懒得看,让青衣自己处置。
青衣都会分门别类,妥善收好,有谁能用得着的就分出来。
其中有一对赤金镯子,特别的别致精巧,云黛看了喜欢,就叫人送去给慕安戴。
保兴送去没一会儿,就急匆匆跑来:“太后,那边来消息,说是朱婕妤见红了,正会儿正忙着传太医和稳婆过去呢。”
云黛点头:“我也正想着呢,也该是时候了,怎么还没动静。”
青衣笑道:“推迟一些日子也是有的。奴婢听说,提前生的男孩多,推迟的倒是女孩子多的。”
“这个不一定。”
云黛笑道,“晏儿去了吗?”
保兴回答:“去了,皇后娘娘也都过去了。”
“那咱们就不去了,在这里等消息便是。”
朱绣荣怀这胎极为辛苦,到了预产期也还是没动静,这又拖了七八天。
原以为很快能生出来,谁知从早晨到下午,从下午到晚上,还是没生出来。
生头胎,熬一两天都常见。
保兴和青衣都劝云黛早些歇着,不必熬着等。
云黛也不想等,晏儿和采采都在呢,她等消息就行。
但终究是挂念的。
一直到后半夜也没睡着。
直到保兴提着灯笼回来,说了句恭贺太后,云黛才放下心来。
“平安吗?”她问。
“恭喜太后,朱婕妤母女平安。”保兴笑容满面,“生了一天一夜,好歹是平安生了个小公主。”
青衣听的也高兴:“奴婢就说嘛,一定是公主。”
“你就是赶巧了。”云黛笑道。
青衣笑道:“如今咱们皇上是有儿有女了。这皇后和朱婕妤都接连生了,其余的妃嫔也没见有什么动静。大概是都不讨皇上喜欢。”
“这种事就随他们去,我不管那个闲事。行了,听见她们平安就行了,你们也都跟着我熬了半宿,都去歇着。”
云黛也没想去看一看刚出生的小公主,收拾收拾睡下了。
翌日她才见到小人儿。
长得自然是可爱的,粉嫩嫩的,眼睛早早睁开了,又圆又亮。
只是看着有些瘦弱。
思华年看了,说是因母体怀孕时身体弱,小公主也就有些不足之症,需要好好抚养,倒也没什么大碍。
云黛抱了抱孩子,就让赶紧还给朱婕妤。
这么丁点的孩子,哪里能离得开亲娘。
晏儿跟云黛商议,想要给朱婕妤晋一晋位份。
云黛笑道:“我记得她刚有孕的时候,采采就说过这话。绣荣生养这个孩子,吃了许多苦头。你自己看着办吧。”
晏儿便晋了朱绣荣为淑妃。
这没什么,毕竟是诞下子嗣的妃嫔。却把韩韵儿给嫉妒的不行。但她嫉妒归嫉妒,也不敢做什么实质性的事情,就偷偷摸摸的在宫里扎小人。
偏又藏不住,被人抖落出来了。
采采大怒。
她真是难得发这样大的火。
她从小在宫里厮混,见惯了云黛掌管下的后宫,是多么的平静和谐。
因此,她绝不能容忍后宫有任何狠毒之事发生。
不必请示皇帝,她就做主杖打了韩韵儿三十板子,打了个半死。
晏儿知道后,觉得采采打的轻了,但也没说什么,直接让人把韩韵儿扔进了冷宫,让她自生自灭。
经过这事儿后,后宫就再没人有胆子不安分。
眨眼到了年根,晏儿知道母后惦记着小二,便提前下旨,召小二回京都述职。
说是述职,实际上是让他回来过年。
第二千九百七十八章 抗旨
晏儿让人送出圣旨后,便把这事告诉了云黛,想着让母后高兴高兴。也可以提前准备些过年的东西。
浅儿和幼儿听了都很高兴。
过了年小二也才十六,在哥哥姐姐眼里,还是孩子。
姐妹俩已经商量着要置办些什么,还说要去云记商号逛一逛。
谁知云黛听了并没有高兴。
“等他真的回来了再说吧。”
“母后,您是说,小二不会回来过年?”浅儿问。
“从前年到现在,哪次过节你们不盼着他回来,可哪次他回来了吗?”云黛淡道,“我也不知道他想不想回来,但他既然前年没回,去年没回,今年也就不会回。”
幼儿皱眉:“可是皇兄已经下旨了。正式的圣旨,不是什么口谕,也不是玩笑。如果小二这次还敢抗旨,那就是大不敬。”
“敢抗旨的人,还在乎什么大不敬的话。”
“母后,小二还是很乖的。”浅儿说。
幼儿哼了声:“你就是惯着他,他都多大了,眼看十六啦。还以为是六七岁的孩子呢?这孩子从小就心思深,八岁的时候就敢跟官员合谋刺杀朝廷命官。如今他都十六了,还有什么不敢干的?上回我和母后去北齐,母后病成那样,他也没跟着回来。如今皇兄一道圣旨,他就来了?”
浅儿沉默。
晏儿说道:“如果他这次真的抗旨,朕会命人抓他回来。”
浅儿轻声说:“皇兄,毕竟是嫡亲的兄弟,别闹的太僵了。也许小二真的有什么难处呢?何况圣旨才送出去,小二回不回来,还不一定呢。”
“你不相信,那就等着看。”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准备过年,盼着小二回来。
云黛嘴里虽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期盼的。
自己生的孩子,怎么会不疼。
但一直到了年三十,也没见着人。
只收到他送来的一箱子年礼,以及给小侄子小侄女的礼物。
北齐盛产矿脉,本就是个富庶之地。
他送来的自然都是珍贵的好东西。
可云黛连看都不想看一眼。
她又猜对了。
小二没有回来。
他抗旨了。
之前还没什么,这次他公然抗旨,立即引起朝廷的一片哗然。
小二再是皇帝的亲弟弟,那也是为人臣子。
派去他去北齐,是想让北齐彻底变成大周的一部分。
谁知刚赶走了萧子良,又来了个赵小二。
舅甥俩竟是一个谋划。
公然抗旨不回,还能是因为什么?
他就是不想步萧子良的后尘。
当年萧子良被先帝召回京都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小二并不想做第二个萧子良。
到现在大家才发现,小二这些年千方百计要做北齐王,等他终于做了北齐王之后,就彻底露出了狐狸尾巴。
朝廷派了那么多军队,帮他把北齐境内的叛乱平息,又花了那么多钱,帮助北齐百姓重新过好日子。
他把好处都接收了,却不肯吐出分毫来。
靳岚还说了一件事。
“去年上半年,北齐的赋税已经减半,下半年的赋税至今为止还没有交上来。臣已经命人多次去催促,却始终被敷衍。”
第二千九百七十九章 朕都在乎
“朕知道了。”
晏儿皱眉。
他不是不知道小二的小动作。
只是,他们是亲兄弟。
他比小二大了五岁多,算是看着他长大的。
父皇早逝,他这个长兄理应照顾母后和弟弟妹妹们。
所以尽管他也考虑过这么做的后果,还是坚持满足小二的心愿,让他去北齐做了北齐王。
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后悔,只是,有些难过。
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父皇,为母后。
父皇当初那么疼小二,希望他做北齐王,希望他们兄弟俩齐心合力,让大周和北齐完全融为一体,不再有战乱,变的强大富足。
而母后一直反对小二去北齐,甚至导致了母子离心。
到如今,小二不跟母后亲近,与当年她反对小二做北齐王,有直接的关系。
晏儿自己倒没什么,也没什么后悔的。
做了这个决定,他就考虑到了各种后果。
只是,他不想让母后伤心,见到她的时候,说要亲自去一趟北齐,把小二带回来。
云黛摇头:“小二性子偏执,他认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你还是别去了。你若是去了,怕是要打起来。”
“可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不管。”
“看他要做什么。北齐,已经变成他的地盘,你不能轻易过去。”
“母后……”晏儿犹豫了下,还是决定说出来,“如今朝廷议论纷纷,说小二要在北齐称帝,与大周割裂。从去年上半年,北齐的赋税逐渐减少后,朝廷的这种声音就没有断过。如今他公然抗旨,朕已经不知该如何去维护他。”
云黛放下手中的书,抬头看大儿子:“小二八岁那年,我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要怪,就怪你父皇的纵容。我说过他会自食恶果,没想到他撒手去了,把这烂摊子丢给你。”
晏儿笑道:“也不是这么说,毕竟同意让小二做北齐王的人是我自己,不是父皇。这事儿与父皇无关。”
“你还维护他,难道他死了,就能抵消他做过的错事?他作为父亲,想要一碗水端平,我能理解。但你们处在这个位置,怎么可能真的公平?是他助长了小二的野心。我问你,如果小二真的在北齐称帝,你打算怎么办?”
晏儿没说话。
他还没想好。
除夕宴上,见到秦王的时候,晏儿问了他这个问题。
“皇叔公,如果小二在北齐称帝,朕当如何?”
赵纾说:“那就看皇上在乎国家百姓,还是和北齐王的兄弟情。”
“朕都在乎。”
“皇上,世事难两全。”赵纾淡声说,“你不能控制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你只能决定自己的。”
“朕在想,如果就让小二在北齐称帝……”
“如果他能做出这样背叛大周,背叛你的事情,你确定他的野心只是这些吗?”赵纾反问他,“人心,是这世上最难预测的东西。之前你满足了他,让他做北齐王,可他却想做北齐皇帝。你再满足他,让他做了皇帝。一步步的后退,不一定能换来他的满足。却可能养虎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