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七十二章 吾家有女
这位老王妃是公认的有福之人。
这样的人给公主们做正宾,正合适。
她辈分极高,是赵元璟的奶奶辈,素日里吃斋念佛,几乎不出门。还是云黛亲自送了份帖子过去,请这位老王妃,才请得到。
初如过后,三个少女回到房中,采采捧来素衣襦裙,为她们穿上。
穿好襦裙,她们便出来给帝后行跪拜之礼。
按规矩,是要给父母跪拜的,因此,云黛特意把安好的爹娘,也就是顾承安和孙氏二人,都邀请过来。
令人意外的是,安好给他们磕完头后,又来到帝后面前,跪下,磕头。
这说明,在安好心中,把云黛也是当作母亲一般的存在。
一拜之后,是二加,老王妃捧着发簪,神色庄严,说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众人都安静听着。
念完后,老王妃为她们三个戴上发钗,她们便可以回到屋里,换上了最外面一层正式的礼服。
安好不能与两位公主的礼服相比,但也是极为华丽隆重。
安好腿脚不便,是坐着轮椅出来的。
三名少女穿戴整齐,缓步走来,俱是娇艳庄重。
云黛看着她们,想到她们刚出生时皱巴巴的一小团,眨眼间,已经是十五岁的大姑娘了,不由得眼眶微红。
“黛儿。”赵元璟握住她一只手,含情脉脉看着她,“女儿们长大,你该高兴才是。”
云黛笑中带泪:“是啊。从前总是盼啊,盼啊,希望孩子们快些长大,不必那么操心。可她们真的长大了,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将来她们会嫁人,有自己的家。”
“不管她们嫁不嫁人,你都是她们最敬爱最依赖的母后呀。”赵元璟轻声安慰,“虽说过了及笄就能嫁人了,也不是立即就出嫁的。何况她们是公主,就算成亲,也还是在京都,走不远。”
云黛笑道:“谁说及笄后就要成亲了?不满十八岁,这几个女孩儿都别想成亲。”
“那采采呢?不是说好了,曾明年采采十五,就给她和晏儿举行大婚的吗?”
“不一样,浅儿她们几个是嫁给外面的男子,嫁出去了咱们还怎么管得到?采采是嫁到宫里,嫁给晏儿。只要别让她十八岁之前怀孕便是。”
旁人都以为她是舍不得女儿们,所以不许她们早早嫁人。
事实上,云黛却是为了她们的性命健康着想。
世人都知道年纪太大了怀孕生产不好,却不知,年纪太小生产,也很危险。
众人都说及笄了就是成年了,她不过是当成一个风俗礼节给孩子们过罢了。在她看来,至少也要到十八岁,才算得上成年。
她不过是看着女孩儿盛装的模样,有些感慨罢了。
及笄过后,宫中摆了宴席,请众人参加。
因着去年的瘟疫,今年过年都没怎么热闹过,这还是大瘟疫之后,宫里头一回举行宫宴。
三个女孩儿是主角,众人都围着她们。
第二千七百七十三章 安好的亲事
帝后二人乐得独自安安静静待着,说话,聊天。
赵元璟要喝酒,被云黛拦下了。
她打量他,说道:“你这两年又清瘦了许多,别太操劳了,也不要喝酒。喝点汤。”
赵元璟笑道:“朕哪里有清减,只有你这么觉得。”
云黛干脆捏住他两只耳朵,让他正脸对着自己,仔仔细细打量,说道:“确实瘦了。”
赵元璟近距离看着她明眸皓齿,捏她脸颊的软肉:“朕有时候真怀疑,你这女人是不是狐狸精变的,怎么这么多年,就没什么变化呢?女儿们与你站在一起,都分不出哪个是娘,哪个是女儿。”
云黛松开他,得意笑道:“说明本宫,驻颜有术。”
“真是让朕也嫉妒的一张小脸。”赵元璟扫了眼侯府方向,侯府的女眷,以及明敏,云舞和顾家的女眷都在那里坐着,“你看看你云舞姐姐。”
云黛闻言看了眼,“云舞姐姐怎么了?”
“十年前,顾云舞看着像你娘,现在,顾云舞看着已经像你祖母辈了。你们姐妹两个虽说相差十岁,可是,怎么好像只有她在老去,你却在原地停留?”
云黛失笑:“虽然你的甜言蜜语我很喜欢听,但也不要这么夸张。”
“朕可没有。”
正好云舞领着孙氏,走了过来。
二人便看向云舞。
云黛有些不自在,摸摸脸,笑道:“我脸上有东西吗?黛儿怎么盯着看。”
云黛笑道:“我看姐姐好看。姐姐和嫂子来有什么事?”
云舞笑道:“你别哄我,我都四十多的人了,孙子孙女外孙子一大堆,还好看呢。已经是老太太了。倒是你,肌肤雪白,眼眸明亮,还是小姑娘呢。”
“这话是真的。”孙氏也笑道,“刚才我瞧着,娘娘这些年竟没怎么变过。娘娘看我这头发里头,已经有白头发了。”
云黛看了眼,果然,乌黑的发丝里头,已经隐隐约约有白发丛生。
这孙氏,也不过三十多岁。
竟老成这样了。
孙氏到也看得开,笑道:“我这样的如何能与娘娘比,生来就是操劳的命。好在,孩子们也慢慢大了。”
她为顾承安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都不怎么起眼,平常也只有安好一个,跟宫里联系紧密些。其余的云黛甚至没见过几次。孙氏若有机会进宫,也从不带他们。
云黛说:“以顾大管事如今的身家,不至于还要劳累你吧?孩子多,就多请些人。”
孙氏淳朴的笑了笑,道:“家里请的人不少,但我就是天生劳累命。我也喜欢这样,把孩子们拉扯大,看着他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我就心满意足了。”
云舞说道:“黛儿,有件事,我们想跟你商量商量,是跟安好的婚事有关的。”
“安好的婚事?”
“是啊。”孙氏笑道,“这不安好及笄了,长大了。从去年开始,我就开始留意了,打听哪家的孩子合适,不介意安好的腿疾。但一直也没合适的。要么人家嫌弃咱们安好,要么我瞧不上人家。直到前几天,有熟悉的媒婆给介绍了一门亲事,真是各方面都合适,就想着让娘娘给拿个主意,看这门亲,能不能做。”
第二千七百七十四章 值得更好的
云黛问:“前几天?那户人家见过安好吗,你是如何确定他们不介意安好的腿疾?”
“见过。”孙氏忙回答,“也是巧得很,那家的少年曾在街边见过安好一次,当时就喜欢安好。不过那是个平民少年,看见安好进入顾家和皇宫,知道是大家闺秀,不敢提亲。那个媒婆知道后,就说了安好的腿疾,那家人还是肯的。”
云舞笑道:“依我看,这就很好。那少年既然是先喜欢了安好这个人,就不会是因为贪慕顾家的富贵。”
云黛道:“可是那少年看上安好的时候,并不知道安好有腿疾?”
“是不知道,不过,媒人已经把这一点说清楚了。”
“那她是否也同时说明了安好的身份,与宫里关系?”
“肯定是一起说了的。”
“如此说来,你怎么肯定他们家到底是不介意安好的腿疾,还是因为她出身富贵?”
孙氏笑道:“那少年早就知道安好是顾家长女,只是一直不敢让家人来提亲。”
“现在敢了?”
“是,是啊。”孙氏见娘娘面无表情,不知这问题是什么意思,心中未免有点忐忑。
云黛说道:“这么说,他是因为知道安好有腿疾,把她降低了一层,觉得自己能配得上了,所以就敢提亲了?”
“这……”孙氏讷讷,“娘娘,这安好有腿疾,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也瞒不住人呢。难得有个品貌不俗的少年不介意,咱们……”
“我知道安好的腿疾瞒不住人,也不需要瞒着任何人。安好才十五,不着急嫁人。”云黛淡道,“如果她要嫁人,对方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该因为她有腿疾就看低她。最要紧的是,安好自己喜欢。你问过安好的意思了吗?”
“问了,问了。”孙氏生怕她生气,忙解释,“我前几日就问过她,她说自己不想嫁人,但父母要她嫁,她就嫁,不想自己变成拖累。”
“她自己都这么说了,嫂子就不必着急了吧。”
“黛儿,她不是着急让安好嫁人,是怕把孩子耽误了。”云舞已经听出云黛言语中的不快,忙替孙氏解释,“高门大户的孩子,四肢健全,不担心婚嫁之事,有心疼女儿,养到十**岁再出嫁,也是寻常。但安好……毕竟有腿疾,她也是关心孩子。”
孙氏垂下头,两只手攥着帕子。
云黛看她一眼。
孙氏出身市井,嫁给顾承安的时候,刚好又是顾家最落魄的时候,她一个人又是照顾家,又要照顾安好这么个特殊的孩子。
能做到这样的人,已是少见,
难得她还把安好视为己出。
民间女孩儿过了及笄,确实就该相看嫁人了,若家里不安排,传出去外人会觉得这家父母根本不重视孩子。
这件事,也确实不能怪孙氏。
云黛缓和了语气,说道:“安好现在正跟着欧阳大人学医,欧阳大人说,她很有天赋。即便她一生不嫁,也足以养活自己。嫂子,我理解你的心情,但孩子还小,不妨再多看两年。”
第二千七百七十五章 回了那户人家
孙氏有些惭愧,低声应了。
云黛道:“不能因为她有缺憾,就着急慌忙的嫁了,嫁得不好,才是害她一生。嫂子不必在意外人的言语,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真的。”
孙氏见她这般理解自己,不由眼眶微热,低声说:“娘娘,我心疼安好,真的想着她能嫁个好人家,一边犹豫纠结,一面又担心把她给耽误了。虽然我把她当亲生女儿看待,但毕竟不是我生的,我……害怕人家说什么,也怕安好心里受到伤害。”
云舞抚着她宽厚的背,笑道:“你这是多心呢,外人又不知道安好的身世。安好是顾家的嫡长女,就算有点腿疾,也值得好的。何况娘娘都开口了,就依着安好的意思,咱们慢慢相看,总有好的。孩子才十五,三两年再嫁也不晚。”
孙氏点点头,拿巾子把眼角的泪滴擦掉,抬头说道:“既如此,我便回了那户人家吧。”
云黛说道:“你也不必说的过于决绝,安好性子沉闷,若能多认识个人对她也有好处。我说的只是个可能。俗话说日久见人心,长久的相处起来,才能真的知道呢。”
“娘娘说的是,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孙氏心中安定下来,笑着下去了。
云舞笑道:“你都把她吓着了。”
云黛说:“我有那么吓人吗?”
“你自己还不知道呢?你是皇后,一个眼神,都能寻常百姓吓死。孙氏出身低,来到这样地方,本就战战兢兢,你还不给她好脸色。”
“我哪里不给她好脸了,真是,稍微严肃点,你们就受不住了。”云黛笑道,“还是我平时对你们太好了。”
云舞抿嘴笑:“好好好。不过,我得回去了,你姐夫身子不好,又病了。我都回去看一眼。”
“姐夫怎么又病了?”
“没事儿,年纪大了,难免这儿毛病那儿不舒坦的。家里两个姨娘,个个惫懒,他也不喜欢她们伺候,还是得我回去看看。”
云黛道:“你就是劳累命。你要做生意,就不能让妾室做做事?”
“你不知道,去年娶的妾,年前掉了一个,怪可惜的。谁成想这又怀上了。哪里还敢叫她做事。”
“行了你去吧,别跟我说你家里的事,不爱听。”云黛撵她走。
韦东来这个人,才华一般,人品也还算正派,就是有一点不好,有大多数男人的通病,好色。
前前后后纳了好几个妾。
好在云舞也不是较真吃醋的人,对男人纳妾这种事,坦然接受,对妾室还不错,妾室也还安分,家里没出什么乱子。
这就是大多数官宦人家的常态。
云黛也没什么可说的,虽然是姐妹,那也是人家的人生。
云舞知道她不喜欢听这些,也很少提,笑着站起身道:“那我先回去了。改明儿我做桂花糕给你吃。我自己摘了酿的桂花蜜,又干净又香甜。”
云黛点点头,看着她出去,转头已经没了赵元璟的影子。
第二千七百七十六章 交好
原来他去那边跟几个宗室老王爷老郡王说话去了。
云黛伸手捏了个芙蓉糕吃,一边吃,一边打量殿中众人,目光落在靳岚身上。
靳岚穿着朱色官服,端坐,眉头微蹙,神色严肃。
从流光溢彩的少年,到如今稳重沉默的中年,在云黛认识的人里头,靳岚是变化最大的一个人。
出身是他无法改变的,但他的性子,也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一部分原因。
自从靳母过世,靳父就一直逼迫着靳岚再娶,靳岚答应过靳母,会满足她的遗愿,但他心里却不愿意屈服。一直以公务繁忙为由,几乎不归家。
靳父没办法,靳家后宅只能暂时让他自己的一个妾室管着。
但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靳莲莲无人照看了。
靳莲莲还小,需要女性长辈的教养,原本一直养在靳母身边,如今这样,总归不是个事儿。
靳岚一方面不肯再娶,一方面又为此烦恼。
“娘娘?”采采不知什么时候坐过来,笑道,“娘娘,我看您一直没怎么吃东西。这是燕窝粥,您喝一口。”
她捧着一碗粥过来。
云黛接过来,吃了一口,笑道:“明年就是你的及笄了。”
采采抿嘴笑道:“我要让娘娘做我的及笄正宾,行吗?”
“自然可以。”云黛摸摸她的头,“我听说,你最近跟朱家姑娘走的挺近?”
“是啊。”采采闻言,回头看了眼,笑道:“咦,刚才还在一块说话的呢,这会也不知跑哪儿去玩了。”
朱家是侯府的亲戚,家族落败,进京就是为了依附侯府,给几个女孩儿讨前程的。
两年前来了后,就一直住在侯府附近的宅子里。
朱家来了五个姐妹,已经嫁出去两个,都是京都有头有脸的勋贵人家,很是得意。
但朱家最出色的嫡女朱绣荣,却迟迟没有动静。
也有不少人上门求娶,都被婉拒了。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朱绣荣对太子殿下一见钟情,倾慕于太子,自然也就不肯再跟别人议亲事。
只可惜太子殿下好像没那方面的意思。
太子殿下一直忙于朝廷政务,并不耽于小儿女这点事,皇帝和皇后好像也都忘了这件事,就都由着他。
虽然不免叫朝廷着急,但也没法子。
云黛不怎么干涉这些事,但对于采采和朱绣荣交好,还是觉得挺好奇。
“你这样,让我怀疑你是不是真的喜欢太子。”云黛笑道,“明知绣荣喜欢太子,你还跟她这么好。”
采采笑道:“娘娘对靳婕妤和齐昭仪二位娘娘,也很好呀。太子殿下怎么能是我一个人的,何况绣荣真的很好,我喜欢她。娘娘放心,我也不是傻子,对谁都不介意。”
“哦?还有谁?”
“我在靳家那个妹妹,”采采朝靳岚的方向看了眼,轻声说道,“她好几次试图接近太子,想来,也是存了这份心思的。但都被我拦下了。我不喜欢她,也不想让她进宫,把宫里弄的乌烟瘴气的。”
第二千七百七十七章 竟敢觊觎朕的公主
采采虽看着柔弱,但心里是有主意的人,也足够聪明。
云黛看着她长大,了解她的性子。知道她将来会在后宫生活的很好,也会是太子的贤内助。
至于旁的,云黛也实在是懒得管太多。
这时皇帝走过来,采采忙起身行礼后,退下去。
她跟云黛亲近,对皇帝还是敬畏的。
赵元璟坐到云黛身边,说道:“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没什么,都是些小孩子间的事情。”
“哦。”赵元璟神色淡淡,似乎有些不快。
云黛歪头看他:“你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这会儿子谁惹你生气?”
“善郡王那个老匹夫,刚才竟敢跟朕提亲。”
“提什么亲?”
“善郡王的孙子,十八了,说是看上了大公主,想要尚主。”赵元璟声音冷冷,“不务正业的纨绔之徒,竟敢觊觎朕的女儿,简直找死。”
原来刚才他们说的是这件事。
云黛笑道:“都说女大当嫁,浅儿和幼儿都十五了,有人想要尚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难道你希望女孩们没人喜欢才好?”
“那也不能是那种纨绔!”赵元璟一拍桌子,喝道。
动静有点大,殿中人都被吓一跳,瞬间安静下来。
云黛拉了下他袖子:“这么大火气做什么,今天是浅儿她们的及笄礼,你别让孩子们害怕。”
赵元璟余怒未消,但声音还是低了下来:“混账东西,朕是太纵着他们了,敢打朕的公主的主意。”
云黛笑道:“你不许别人打公主的注意,是想把她们一辈子留在宫里养着?”
“若没有能配得上她们的,就让她们一辈子在宫里做公主。”
“说什么浑话。”
“谁敢说什么不成?”
“你还能护着她们一生?”
“即便朕不在了,晏儿登基,也不敢不护着妹妹们。”
“瞧你这样子,一提到女儿们的婚嫁之事,就气急败坏。”云黛端了杯茶给他,“喝口茶,消消气。”
赵元璟看她始终对自己闻言软语,也不好再发火,哼了声:“朕倒也不是这个意思,你不知道那善郡王的孙子甚不成器,还不如萧子良。虽然没有什么妾室,但十来岁就流连青楼楚馆,又不思进取,靠着家里养。”
“这种人,咱们不答应便是,哪里值得生气。”
“朕当然不会答应,但朕还是生气,这种货色,他竟敢开口?这不是看低了朕的公主们?岂有此理。”
说白了,他就是觉得自己的心肝宝贝公主被那种货色多看一眼都是侮辱了。
不但看,还敢提出来。
这不是更让人火大。
赵元璟对两个女儿向来是宠无下限,虽然表面上这事儿就过去了。
但事后,他到底还是找了个理由,把善郡王给收拾了,尤其是他那个孙子,打发去了北齐边镇做个小吏。
这辈子也不许回来,眼不见为净。
云黛笑他小肚鸡肠,他毫不以为意。
但因着这件事,不少对公主们有想法的勋贵,也都及时止住了心思。
第二千七百七十八章 发烧
公主们虽然尊贵又香又美,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有资格觊觎的。
何况皇后娘娘发过话,十八岁之前,不让公主们出嫁。这件事,也就暂时歇了下来。
及笄礼过后开始入秋,天气渐冷,赵元璟忽然就病了。
起先都没怎么在意。
自从思华年来了后,赵元璟看起来是完全好了,与常人无异。云黛天天见他,也已经很久没有再听他咳嗽过。
天气由冷转热,受凉生病很常见。
云黛自己就经常在换季的时候生病,主要是身体没有及时适应冷暖的变化。
孟御医给皇帝看了,吃了几副药,稍微渐好一点。
夜里下了场雨,云黛被雨打芭蕉的声音吵醒,睡不着,干脆披衣起来。想着赵元璟的冰,心里放不下,就想着去看一眼。
赵元璟怕把病气过给她,最近都没在凤仪宫过夜。
云黛披着斗篷,保兴举着伞和灯笼,陪她去了承乾殿。
承乾殿很安静,在秋雨秋风中,甚至有些冷清。
云黛冒雨而来,刘德全慌忙迎着,“哎呦我的娘娘哎,这么晚了,这么大的雨,您怎么过来了?”
云黛解开斗篷,笑道:“睡不着,过来看看皇上。”
“皇上正睡着呢。”
“我知道,我去看一眼就行。”
“唉,娘娘您这若是淋雨着凉了可怎么好。”刘德全嘴里唠唠叨叨。
保兴扯住他:“刘公公年纪大了,真是话也多。娘娘来看陛下,你就咒娘娘生病。”
“你这嘴碎的,又编排咱家!”刘德全气的要揍保兴,又跟云黛请罪,“娘娘恕罪,老奴绝不是那个意思。都是保兴歪曲。”
云黛笑道:“保兴,你就在刘公公这里讨杯热茶喝吧。”
她放下披风,放轻脚步,走进赵元璟的卧房。
赵元璟床上的帘子遮的严严实实,安安静静的。
云黛伸手拉开帐子,在昏黄的灯笼光线中,看见赵元璟盖着被子,闭目沉睡。
她轻轻坐到床边,安静的看了一会。
赵元璟已经不再是少年,但他睡着的样子,还是一如从前那般恬静美好。
云黛很喜欢看他睡着的样子,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不知悄悄的看过多少次。
看见赵元璟睡得安稳,云黛暗笑自己大惊小怪。
不过是个风寒,很快就会好的。
她站起身准备离开,伸手摸了下赵元璟的脸颊。
这么一摸,她的动作就顿住了。
好烫!
云黛心中一惊,忙去探他的额头。
确实很烫。
“皇上,皇上?”云黛轻拍赵元璟肩膀,“赵元璟,你听得到吗?”
赵元璟迷迷糊糊睁眼,看见她,伸手拉她到怀里,声音微哑:“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怕冷。过来到朕被窝里。”
云黛摸他的脸,着急的说:“你发烧了,自己感觉不到吗?”
“是吗?”赵元璟皱了皱眉,“只是觉得头有些疼。”
“你呀,真是!”
云黛站起身,把床边的蜡烛点亮,唤道,“刘德全,保兴!”
二人正喝着茶互怼,闻言赶紧挑帘子进来。
第二千七百七十九章 时间快到了
“刘德全,你这奴才,怎么伺候的?皇上发烧了也不知道?”云黛难得发火,“保兴,你赶紧去太医院,看看是谁值守,把人带过来。”
保兴赶紧转身出去。
刘德全吓傻了:“陛下发烧了?”
“别愣着,去拿温水和巾子来。”
“哎哎,奴才这就去。”
刘德全叫来两个宫婢过来一起伺候着。
云黛把巾子用温水浸湿,拧干了给赵元璟擦拭脸,耳朵,脖子和胳膊,让他能降温舒服些。
之前光线昏暗没发现,现在照亮了才看出来,他烧的脸颊通红,身上也泛红。
没有体温计,云黛不能准确知道他的温度,但他都烧的睡迷糊了,可见温度很高。
云黛跟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他发这样的高烧,何况他的身子一直……云黛心里又怕又担心。
太医院值守的是思华年和老孟,都被保兴扯了过来。
两个御医都神色紧张,轮番诊脉,还时不时交换个眼神,低声讨论几句。
看的云黛也就更紧张。
“之前说是风寒,已经渐好了,怎么忽然又高烧起来?”云黛忍不住问。
刘德全也满是自责担忧的说道:“皇上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若不是娘娘过来,谁能知道爷竟烧起来了。”
“发烧而已,没什么大事。”赵元璟笑着安慰云黛,“之前小二发烧,也没见你这么紧张。”
云黛道:“小孩子温度烧的高一些很正常,你跟孩子比什么。”
良久后,孟太医说:“臣先去开个退烧的方子,先把皇上这烧退下来再说。”
云黛知道要先退烧,但找不到原因的话,一味的吃退烧药有什么用。
不找到病根儿,退了烧,也还会烧起来。
云黛虽心里这么想着,无奈自己也不是正经大夫,只能依赖他们。
可惜清溪大师不在了……
孟御医开方子后,思华年又取出金针,给赵元璟扎了几针,再配合老孟的方子,折腾到天亮,好歹温度慢慢的降了下来。
云黛陪着熬了大半夜,眼底一片青色。
赵元璟看着心疼,撵她回去睡觉休息。
云黛摸了摸他的额头,确定温度已经恢复正常,让刘德全小心守着,这才打着哈欠回去。又让蜜豆煮些软糯的粥送去承乾殿,这才扑到床上睡着。
赵元璟退烧后,喝了粥,精神好许多,单独把思华年叫到跟前问话。
“朕的时间是不是快到了?”他直接问。
思华年抖了下,低声说:“臣会尽力。”
按照当初清溪大师的预测,他也就几年时间。
如今晏儿都十七了,他已经比之前预测的多活了几年。
这还得归功于思华年手中的金针。
但即便是思华年,也不是神仙。
赵元璟闭了闭眼,说道:“你不必忌讳什么,该说就说。朕早已经有心里准备。说罢,朕到底还有多少时间?”
思华年立即跪下:“皇上切勿悲观,只要您按时用药,还有希望的。”
赵元璟冷声道:“朕叫你来,是听你说这些废话的吗?”
第二千七百八十章 三五个月
“微臣不敢。”思华年犹豫了会,“皇上这次忽然发烧,也是与此有关。当初清溪大师和臣商议的方子,为了压制皇上的病情,至今为止,药量已经增加了三倍。实在是不能再加量了,否则……”
“否则什么?”
“皇上会……立时毙命!”思华年头伏在地上,心砰砰直跳,生怕说了这句话,皇上会震怒砍了他。
历朝历代这讳疾忌医,不肯听实话的皇帝不在少数。
赵元璟却很平静,沉默了片刻,又问:“还有其他办法吗?”
“臣想再去跟清溪大师商议商议。”
“如果没有清溪大师的帮助,你要怎么打算?”赵元璟眸色沉静,不紧不慢的问。
虽然云黛没有告诉过任何人,明敏的真实状况,但赵元璟也知道,她已经失去了过去二十多年的外出记忆。
也就是说,现在的明敏根本就不会制作毒,也不会给人治病。
思华年去了也是无用。
但思华年不太清楚明敏的这个情况,听了这话就有些不解,想了想,说道:“回皇上,如果没有清溪大师的帮助,臣……也很为难。不过,有清溪大师之前的方子在,臣再和孟大人商量商量,再配合臣的金针,应该还能延续三五个月……”
“三五个月?”
赵元璟只注意到了最后一句话,神色有些怔怔然。
思华年也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慌忙解释:“陛下,臣一时失言……”
赵元璟沉默了许久,淡声道:“朕不是暴君,不会因为臣子说了句实话,便治罪于他。朕,真的只有三个月了吗?”
“皇上……”思华年想过他会暴怒,会发火,但没想到他这么平静。
他一下子心里特别特别的难受。
一直以来,他对皇帝只是从身份上的敬畏和服从,在这一刻,他却觉得自己好像要失去了一位特别重要的人。
这几年大周和北齐安居乐业,即便遭遇了洪灾,干旱,瘟疫,百姓们依旧信心满满,因为他们知道有皇帝在,皇后娘娘在,他们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若大周没有了这个皇帝,该怎么办?
思华年心中茫茫然的想着。
赵元璟摆了摆手,声音有点轻:“思华年,你去吧。”
思华年抬头看他:“皇上,这件事,待会皇后娘娘若是问起来……”
“朕会跟她说。”
“臣明白了,臣告退。”思华年磕了个头,起身退出去。
赵元璟坐了片刻,伸手拿起一本折子看。
对于这种情况,他心里是一直清楚的。
从五年前,他就开始算,四年,三年,两年,一年,一直到今天。
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
每天他都特别的珍惜,可也不知为什么,他越是珍惜眼下的时光,时间似乎就过的特别快。
一转眼,太子十七了,两个宝贝公主已经及笄,最小的皇子也已经册封为湘南王。
他也算是终于撑到了孩子们长大。
如今萧子良一家子被牢牢的控住在大周,整个大周和北齐的局势还算安定。
一切都完成的很美好。
可是,唯有一件事。
他,该怎么跟黛儿说呢?
第二千七百八十一章 本宫伺候你
这几年来,他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但那完全只是表象。
所有的症状全都被大剂量的药给压制下去了。
对于云黛来说,他已经完全好了,至少还有十几年的时间。
她一直以来过的很快乐。
赵元璟扪心自问,他舍得把这份快乐打断,让她再次陷入无尽的痛苦和哭泣中吗?
他舍不得。
可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若再瞒下去,到了死那天,黛儿一定会恨他。
一口气把所有的折子都看完,抬头已经晌午。
他的心情也慢慢的平复下来。
刘德全领着几个宫婢在周围,寸步不敢离的伺候着,此时见他放下最后一本折子,忙捧着人参茶上前,轻声说:“爷,歇歇吧。您这身子才渐好一些呢。若是被娘娘知道,大概要生气的。”
赵元璟接过茶,抿了口,问:“她醒了没?”
云黛熬了一晚上,回去就就补觉去了。
刘德全忙道:“奴才这就差人去问。”
“问什么?”
云黛的声音自外面传来。
她提着一只大大的食盒,脚步轻盈迈进来,带进来一片淡淡的桂花香味。
刘德全忙行礼,殷勤的上前接过食盒,笑道:“瞧奴才这张说话就打脸的嘴。”
说着轻轻拍了下自己的脸颊。
云黛背着手笑眯眯道:“刘德全,你如今干儿子都收好几个了,别在本宫面前卖萌。你们刚才说什么?”
“过来。”赵元璟伸手,“朕正问他们,皇后有没有醒来。”
云黛蹭到他身边坐下,笑道:“我早起了,和蜜豆她们在厨房做点午膳,咱们俩一起吃。”
“昨晚熬了一宿,怎么不多睡一会?”
“也不是一宿,上半夜还是睡了的。”云黛伸手摸他额头,“你感觉怎么样?应该多休息啊,你又坐在这里看折子,一天天的跟云舞一样,操劳命。唔……没有再发烧。”
放心不少。
赵元璟捉住她的手,笑道:“朕没事。饿了吧,先用膳。”
虽然下定决心要告诉她,但不想影响她食欲,还是打算吃过饭再说。
提到吃饭,云黛跳起来,亲自提起食盒,把里面的饭菜一一布置到桌子上,说道:“你才好些,未免不消化,今儿的饭菜都比较清淡,但都是你喜欢的。不至于吃了没胃口。”
赵元璟走到桌旁,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她的动作。
“你真好闻。”他说。
“是吧?那大片丹桂都开了,我特意绕了一圈,摘了不少,叫青衣带回去了,咱们自己酿桂花酒,等初雪的时候,咱们赏雪喝酒吃肉。”
赵元璟看向外面。
黛儿描述的场景真美啊。
他应该还可以等到京都今冬初雪的那天罢。
希望,今冬的雪能够来的早一些。
云黛摆好了饭菜,亲自剥虾给他,笑道:“你不能吃油腻,这是白灼虾,很是鲜美。”
赵元璟回神,看她一双莹润白皙的手指,捏着鲜嫩的虾子,张嘴:“不如直接放到朕嘴里。”
云黛笑着把虾肉塞到他嘴里:“好,今儿本宫就好好伺候陛下用膳。”
第二千七百八十二章 想陪你到老
赵元璟吃了虾子,也夹一块给她。
“啊——”赵元璟说,“张嘴。”
云黛看他一眼,笑道;“今天你怎么怪怪的,又不是小孩子,还这么肉麻。”
“吃呀。”
“好。”
云黛张嘴吃下,夹一块鱼肉给他,“我用牛奶炖的鱼肉,很香的。”
“黛儿也吃。”
“这个汤你喝呀。”
“朕喝一口,黛儿也喝一口。”
两个人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下,饭桌上弥漫的都是柔情蜜意。
刘德全垂着头抿嘴笑。
这都多少年了,皇上对娘娘还是这样。
属实难得。
赵元璟道:“刘德全,带人都出去。”
“奴才遵旨。”刘德全忙领着宫婢们退出去。
云黛笑道:“吃个饭而已,还要他们回避?”
“只有咱们两个安安静静吃饭不好吗?”
“自然好。”云黛笑着说。
她总觉得今天的赵元璟有些怪怪的,但他不说,她暂时也就忍着,先吃饭。
俩人腻歪了半天,一个多时辰才吃完这顿饭。
中间还把汤端去热了一遍。
赵元璟就慢悠悠的吃,云黛耐心陪着。
吃过饭后,云黛亲自煮了一壶他最喜欢的雀舌茶,笑道:“喝完这杯茶,陪我到御花园散散步?刚吃饱了别坐着躺着。现在是秋天,天气清爽,御花园里很是舒适。”
“朕正有此意。”
二人一拍即合,喝了茶就手牵手去了御花园。
虽是秋天,但御花园里还是有许多正在盛开的花。
尤其是浓郁的桂花香,令人熏熏然。
后宫人少,齐筱和靳姗都不是爱出来闲逛的人,除了两个公主偶尔带人来玩,平时这里几乎没什么人走动。
走到一处秋千架,云黛坐了上去,拍拍身边位置,笑道:“一起坐。”
“朕一个大男人还玩这个呢?”赵元璟走到她身后,“朕推你。这些年朕一直忙,陪你出趟门游玩,还出了那么大的事。连陪你散步都是奢侈。朕这些年,最对不住的人,就是你。”
“你对我已经够好啦,别说话,快推我——”
云黛踢了踢脚,笑着说。
“黛儿坐稳了!”
秋千高高飞起。
云黛的长发和裙摆也随之飞扬。
迎着秋天的凉风,舒爽极了。
听着她的笑声,赵元璟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朕真想陪你到老啊。”
云黛耳朵尖,即便整个人已经飞出去,也还是听见了。
她回头,大声笑道:“难道你不想陪我到老吗?你怕我老了太难看,还是想再选两个年轻貌美的妃子进宫?”
“朕想,朕做梦都想。”
云黛听出了他语气不对劲,让秋千停下来,转身面对着他:“赵元璟,你今天不对劲,很不对劲,一直怪怪的。发生什么事了,跟我说。还是你身体不舒服?我陪你回去睡午觉?”
“黛儿,我有件事,想与你说。”
“我听着呢。”云黛仰脸看他。
赵元璟却没看她,而是看向旁边一株开的浓烈的海棠花,犹豫了一会儿,说:“你还记得几年前,你母亲对朕的诊断吗?”
第二千七百八十三章 黛儿……你冷静些
“记得。”云黛想到已经离开了的大爷。
大爷走了,也带走了明敏的高超医术。
不得不说,对这个时代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
云黛问:“你是不是需要她的诊治?”
赵元璟摇头:“朕知道她已经没了那段记忆,不会治病。不过没关系,朕已经不需要了。”
云黛以为他说的不需要,是自己已经完全好了。
但他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叫她呆在原地。
他说:“朕还有三个月时间,会放下一切,好好陪你。”
云黛怔怔看着他,似乎没听懂:“什么……三个月时间?”
不知为何,赵元璟有点不敢看她的眼睛,“清溪大师对朕的预测是真的。”
“什么预测啊,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云黛一下子站起身,狠狠踢了下秋千架子,甩了袖子就走。
“黛儿!”
赵元璟一把拉住她。
云黛甩开他的手,满脸都是怒气:“赵元璟,你干什么?你是不是见不得我心情好,非要说这些惹我?”
赵元璟不说话,就这么拉着她的的手腕,一动不动、安静的看着她。
云黛受不了他这样的眼神,怒道:“你不要这样看我!”
“黛儿,你别生气,听我好好说。”
“说什么?!”云黛大声说,“五年前,你告诉我,你好了,还能活十年,十五年。现在你忽然告诉我,你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赵元璟,你在跟我开什么玩笑?”
“朕没有跟你开玩笑。这次朕忽然生病发烧,也是药对朕的作用逐渐消失……”
“不要说了!”云黛猛地打断他,“你闭嘴!我不想听你说这些!”
她转身就跑,脚步却有些踉跄,被一株斜伸出来的木芙蓉绊倒,扑通摔倒在地上。
“黛儿——”
赵元璟慌忙过去扶她,“你没事吧,摔着哪里了?”
云黛呆呆坐着。
赵元璟心如刀绞:“黛儿……你冷静些,别这样,朕心里难受。”
云黛抬眸看着他:“赵元璟,你早就知道会这样?”
“朕……知道。”
“为什么?”她的声音带着微不可查的几分颤抖。
“朕一直瞒着你,因为朕想你过的轻松些,开心一些。”赵元璟抬手抚上她的脸颊,目光充满了温柔眷恋,“黛儿,朕宁愿你怪朕,恨朕,也不想让你这几年生活在痛苦和担惊受怕中。”
云黛抱住他:“可是你呢?我不是你最信任的人吗,为什么一个人承受这些?思华年他也骗了我?”
“思华年说,朕的情况比他预料的严重得多。他能做的,只是在这期间,把我的症状压制下去。”
“所以,我把思华年带回来,就是为了让他骗我,帮你一起瞒着我?”
“黛儿,你能明白朕的心吗?”
“我不明白!我不想明白!”
云黛有些崩溃,随手捡起一根树枝,站起身狠狠抽打一旁的木芙蓉花。
艳丽的木芙蓉被打的七零八落。
她向来是爱护花儿朵儿的,这会子却这样糟蹋泄愤,可见是彻底的慌了。
第二千七百八十四章 朕最大的愿望
赵元璟心疼极了,从身后抱住她,低声说:“黛儿,你冷静些,冷静下来。”
云黛转身埋首在他怀里,失声痛哭。
太突然了。
这几年,她沉溺在幸福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危机感。
她以为,就算赵元璟不能活到七老八十,至少也还有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现在突然告诉她,赵元璟还剩短短的三个月?
三个月,九十天?
怎么可以?
云黛跪坐在地上,趴在赵元璟怀里哭,不停的哭。
周围都是破碎的红色木芙蓉和海棠花。
“黛儿,你别哭了好不好,你哭的朕心都要碎了。”赵元璟叹气。
云黛拼命拍打他,满面泪痕:“为什么要瞒着我,为什么为什么,我不喜欢你这样!你以为你对我好,可曾想过我的心情?我该怎么办??”
赵元璟紧紧抱住她,不说话,由着她打,任由她发泄。
直到云黛打不动了,也哭不动了,就靠在他怀里,怔怔的不说话。
赵元璟抱着她,回到秋千上坐着,自己也坐在她身边,拿帕子给她擦眼泪。
云黛把头靠在他肩膀上,低声说:“赵元璟,我要跟你一起走。”
“什么?”赵元璟吓一跳,“黛儿,你千万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你还年轻,还有很多很多年可以活……”
“那你就不要丢下我一个人。”
“唉。若是可以,朕愿意陪你到天荒地老。”
“我去找思华年,他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黛儿。”赵元璟揽住她肩膀,笑着问,“咱们在一起多少年了?”
“晏儿都十七了,你说呢?”
“是啊,十六年啦。”赵元璟笑道,“时间过的很快,是不是?孩子们都长大了,朕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可惜,看不见晏儿大婚,也看不见两个女儿嫁人了。”
云黛沉默一会儿,“晏儿已经十七了,可以大婚了。如果这是你的愿望,那就让晏儿和采采成婚吧!”
赵元璟道:“可是你说过,要让晏儿十八岁,采采及笄的时候才……”
“不,你最重要。提前一年大婚,我想,不会有人有意见的。”云黛搂住他腰身,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木香味,“你还有什么愿望,还想做什么,说出来,我什么都满足你。”
赵元璟道:“朕只希望,即便朕不在了,你也可以好好生活下去。这便是朕最大的愿望。黛儿能做到吗?”
云黛没说话。
她现在的心慌慌的,身体感觉无力。
这是她极度慌乱受到了打击之下的表现。
她虽然平静下来,但心里始终还是无法接受赵元璟只有几个月时间这件事。
她无法想象,真到了那一天,她会怎么样。
两个人在御花园里坐了一下午,相互依偎着,说话,或者沉默。
刘德全和保兴等奴才在外面候着,也不敢去打扰。直到傍晚时分淅淅沥沥的下起了秋雨,保兴不管不顾的跑过去送伞,赵元璟才牵着云黛回凤仪宫。
云黛淋了雨,虽没有发烧生病,但整个人变得蔫蔫儿的。
第二千七百八十五章 再烧
赵元璟一直陪在她身边,晚上也留在凤仪宫睡。
云黛很晚才睡着,睡着了也不安稳,夜里忽然惊醒,下意识就去摸躺在身边的赵元璟。
触手滚烫。
云黛一惊,彻底清醒。
她忙坐起身,唤来青衣把灯笼蜡烛都点亮。又让保兴去太医院找御医来。
“赵元璟,赵元璟!”她推赵元璟。
赵元璟很快睁眼,揉了揉眼睛,声音带着几分浓睡黯哑:“黛儿,出什么事了?”
“还出什么事了,你自己发烧了,不知道吗?”
“是吗?”赵元璟摸摸额头,“不热啊。”
云黛握住他的手:“你自己的手也是烫的,摸自己的额头,自然就不觉得烫了。怎么回事呢,白天不是已经退烧了吗?”
“没事的,你别担心。”
“我怎么能不担心?”
云黛问外面,“青衣去问问看,太医来了吗?”
“回娘娘,来了。”保兴领着思华年,急匆匆走进来。
平时太医院有二十多个太医,但云黛要求让老孟,欧阳和思华年三个人轮番值守,每天必须要保重至少有他们中的一人。
昨晚有思华年,今晚又是他。
云黛问:“你怎么连续值守两天?”
思华年笑道:“孟大人年纪大了,欧阳有妻儿照看。反正我年纪轻身子壮,无家无室的没有牵挂,就多值守几天。”
云黛点头:“白天皇上才退烧,这又发烧了。到底怎么回事?”
思华年跪坐着给皇帝诊脉,闻言没吭声,先朝皇帝看。
赵元璟说:“皇后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
思华年听了就知道,皇上已经把事情始末都跟皇后娘娘说了。
他诊脉片刻,收手说道:“回娘娘,臣今天已经跟孟大人,欧阳大人商议调整了方子,皇上换了新的方子服用,应该暂时不会再发烧。”
“暂时?也就说,还会发烧?”
“娘娘……”思华年犹豫了下,“臣不敢隐瞒,其实皇上现在的身子已经极度的虚弱。虽说看着正常,那只是被大剂量的药所隐瞒覆盖,事实上,皇上的内里已经完全损耗。”
云黛听的后心一阵阵的发冷。
思华年的意思很明白,皇上外面看着是好的,但实际上已经油尽灯枯。
如今这样,不过用过量的强刺激的药维持,强撑着罢了。
云黛想到这几年,他就是带着这样的秘密和虚弱的身子,对自己温柔体贴,心里止不住的颤抖。
她无法想象,这些年赵元璟是怎样隐忍下来的。
赵元璟看她怔怔的,脸色难看,便不想让她再听下去,吩咐道:“思华年,你回太医院抓药,刘德全跟着去。青衣,给你家主子倒杯热茶来。”
热茶下肚,云黛依旧手脚冰冷。
“黛儿,你还好吗?”赵元璟问。
云黛摇头,勉强笑道:“生病的是你,你倒问我。你自己觉得如何?我扶着你躺下。”
她伸手去扶他,被他一把抓住手腕,按到了床上,居高临下看着她。
刘德全和青衣等几个忙退出去。
第二千七百八十六章 我舍不得你
云黛的眼睛红通通的,也不知是没睡好,还是因为哭过。
“你……做什么?”云黛有些惘然的看着他。
都什么时候了,他还这样。
赵元璟俯视着她,抚她脸庞,轻声说:“黛儿,我虽然就快要死了,但至少现在并不是个废人。”
“我没有把你当废人……”
“你有。”赵元璟打断她,“在你心里,朕现在已经是个空壳子,是个什么都不能干,连起床都不能的废物。”
“可是——”
“嘘。”
赵元璟没等她说,俯身下去吻住了她。
云黛挣扎了下,就没有再动,反而搂住了他的脖子。
……
许久后,云黛缩在被子里,只露出一双眼睛,眼眸带着些水光,神色怔然。
赵元璟把她拉到怀里:“想什么呢?”
“我在想,你真的只有三个月吗?”
这人明明还在病着,一到那种时候,就不管不顾的折腾。
完全看不出来如思华年说的那般,油尽灯枯什么的。
赵元璟失笑,抱紧她,让她贴近自己:“那天只有一天,朕依然如此。任何情况,也不能阻止朕对黛儿的热情。”
云黛盘住他,感受着他的温暖,低声说:“赵元璟,我舍不得你。”
赵元璟没说话,只是搂着她的手臂,紧了些。
这时青衣在门外轻声说:“主子,药熬好了。”
其实早就好了,但知道他们在帐子里做什么,谁敢打搅。静悄悄的等了许久,刘德全也是不敢开口,只有青衣敢。
云黛忙坐起身,自己套上衣服,说道:“青衣,把药端进来。”
屋里很暖和,赵元璟就随意披了件黑色中衣,靠在床头。
云黛接过碗,试了试温度,“快喝吧,待会就凉了。”
赵元璟没动,张嘴:“喂。”
云黛斜睨他:“刚才不能挺能耐的吗,现在就蔫儿了?”
“该能耐的时候,必须能耐。”
“不要脸。”云黛低低的骂了声,身体却很诚实,靠过去,小心翼翼的用勺子喂他喝,“这么苦的药,你不如一口气喝了。这么一勺子一勺子喂,反而更苦。”
赵元璟抱着胳膊,毫不客气的四处打量云黛,说道:“朕,无所谓。有美人服侍,哪里还能顾得上药苦不苦。”
云黛起来的急,只穿了一件水粉色的轻软系带小衫儿,松松垮垮的。赵元璟的目光深入,若不是青衣在旁,早就伸手了。
也确实没怎么在意汤药的苦。
一碗药喝完,他是过足了眼瘾,云黛却满怀担忧,又是给他盖被子,又是试探他额头。
思华年不愧为京都小神医,一剂药下去,赵元璟的烧很快就退了。
退烧后,他安安稳稳的睡着了,云黛却睁着眼睛过了半宿。
天亮后起来,难免就顶了一双黑眼圈。
赵元璟已经起床去上早朝了。
云黛起来后,用过夜的茶叶敷眼睛,想到赵元璟的病,想到他都这样了还要去上早朝,未免心烦意乱。
洗漱更衣后,她就坐在书房里,对着一堆图纸账本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