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情满大荒山TXT下载情满大荒山最新章节

第213章 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对话

作者:金江隐士     情满大荒山txt下载     情满大荒山全文阅读
    大荒山之所以贫穷,因为他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还有没真正进入工业时代,没有进入资本时代,没有进入信息时代。而大荒山农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为大荒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刘美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的高中同学,有当医生的,有当教师的,有当公务员的。也有没考上大学,自己发展的。刘美在高中时,和我并没有太多的交集。现在我两竟然在边远的大荒山上,为各自的人生理想打拼。

    但不能不说,刘美对我的扶贫工作,帮助很大。但凡需要她协助做的事,她也从来不推诿。而且,刘美有经商的丰富经验,她的很多理念,非常切合实际。

    大荒山就这么一点地方,不可能像城市,晚上有许多娱乐消遣的好地方。吃过下午饭,太阳落山,夜幕降临。就只有看电视、刷手机。

    从昨天晚上半夜起,下起了小雨,及至天明,雨势开始加大。刘美这几天都在茅草坪村,下雨也没什么事,她过村委办公室来,和老丁、我、程宇飞、肖朝敏我们聊天摆龙门阵。我们在一起探讨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

    我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历来看不起钱,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嫌它有铜臭味。所谓君子者,必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几千年来,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拚命种地。年青人拚命读书,朝代不断更替。不变的是,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一脉相承,不断延续。”

    老丁说:“这是事实。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凿壁偷光夜读书,学而优则仕。以身许国、发奋图强、开新疆拓土、建功立业、出将入相、封侯进爵,为人民解难、替天子分忧,才是人间最正确的道路。”

    刘美说:“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宗商品,我认为是盐。盐吃力气酱把滑。没有盐,干活没劲,还要得大脖子病。盐是生活必用品,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从中央到地方,从盐产地到销售地,都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食盐营销网络,其中漕司以上的销盐机构是独立设置的专营部门,州县以下的销售机构是地方行政机构兼职。各州县的官员一般在州、县城内和人口密集的镇上置铺出售。地方官吏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一般不是天天售盐,而是规定一个售卖食盐的日期。盐是政府严格管制品,直到现在,食盐都还在专卖。但凡私人贩运,只要敢冒坐牢抄家的风险,必有丰厚利润可图。”

    我说:“茶叶、丝绸、布料也是生活需要品,但重要性不及盐,所以有民间贸易。但商人这个职业,被封建主流社会所看不起。商人重利轻别离,见利忘义。赚取利润被贬为唯利是图。”

    刘美说:“中国古代对商品经济最大的贡献,就是始于西汉、兴盛于唐、宋、元、明时期的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了。精明勤奋的中国商人从中国主要运出丝绸、瓷器、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换回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西域特产。丝绸之路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物易物,更多体现的是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是政府推动,不是利润驱使。”

    我说:“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徽商和晋商名声四起。”

    程宇飞说:“去年,我们一家人到周庄旅游,在双桥上照了相,坐了乌篷船,参观沈万三故居,品尝万三猪蹄,近距离沾一下沈万三财气。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他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后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累巨大财富,从而迅速成为江南第一豪富。文武之外,似乎还有一条成名之路。不过据野史记载,沈万三并没善终。这算是比较有名的、为数不多的封建社里里的资本家。”

    老丁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绿了神洲大地,联产承包,土地下户,自主经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耕文明再次兴盛,自给自足,解决了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吃肉的问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解决了温饱,有了结余,农村和城市的市场又热闹起来,商品经济在中华大地上再一次开花发芽了。我父亲和母亲在自留地里种瓜种菜,养了猪、鸡、鸭,把吃不完的白菜、香菜、南瓜、茄子,以及舍不得吃的鸡蛋、鸭蛋背到集市上卖钱,买糖、盐、茶、烟、布。公社和大队也不再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了。我那时十来岁,第一次对钱有了概念。花花绿绿的钱,虽然本质上是一张纸,却能买到小到针和线、大到牛、羊和猪。没有钱,就看不了病,坐不了车。”

    刘美说:“一九九二年,邓公南巡,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小平理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神州大地,春风化雨,春潮奔涌。商潮滚滚,商机无限。农业兴盛、工业兴盛、商业兴盛,乡镇企业红红火火,招商引资热火朝天,港、澳、台资本风涌而至。一大批穷疯了的人站了出来,把发财当作毕生追求和崇高理想,在商海里搏击。”

    肖朝敏说:“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于是到今天,我们有了华为,有了联想,有了百度,有了腾讯,我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都得那归功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老丁说:“而在今天,发财的梦想可以揣在心里,挂在嘴上,不时拿出来显摆一下,但要光明正大在放在桌面子上,还是会被主流意识所不耻。升官发财,人们觉得俗。小商小贩仍然带有浓烈的贬意。奸商是社会给生意人贴上的撕不掉标签。剥削的说法好不容易慢慢淡出人们的语言词汇。剩余价值不再被提及。”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9095/ 第一时间欣赏情满大荒山最新章节! 作者:金江隐士所写的《情满大荒山》为转载作品,情满大荒山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情满大荒山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情满大荒山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情满大荒山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情满大荒山介绍:
中央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后,市统计局主任科员李应民被下派到大荒山上的茅草坪村担任第一书记。李应民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在大荒山安下心来。在乡党委的支持下。多方争取资金,新建了村委会活动中心、文化站、图书室、幼教点、卫生室。对全村贫困户住房进行了改造。修通了38公里的致富路,对农网进行升级改造,架通入户光纤,彻底解决了行路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鼓励贫困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苦干实干,勤劳致富。因户施策,协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逐步增加收入。认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引导群众弘扬传统文化,搞旅游开发。大荒山天堑变通途,人民群众走上致富奔康之路。李应民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磨练,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能力素质得到提升,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情满大荒山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情满大荒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情满大荒山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