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热闹的中秋(4)
林家现在的日子并没以前那般融洽,张氏上次动了胎气就被林承钰逼着卧床养胎,所以家务活都落在韦氏身上。
林家十多口人光做饭就不是一个轻省的事,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事。完了,还要每天给林老太太与张氏煎三次药。
做了一天韦氏就不干了,伺候婆婆她没话说,但却没义务伺候弟媳妇。
她若只是不给张氏煎药做饭也就算了,偏偏说了一堆有的没的。
林承志可不是忍气吞声的人,当即就反唇相讥说韦氏好吃懒做平日干活总偷懒。
林老太太听到叔嫂两人吵架,气得不行。不过儿子再不好那也是自己的生的,林老太太将韦氏骂了个狗血淋头,之后韦氏只能暂时忍了。
见韦氏偏偏抓着清舒不放,林承仲也不高兴了:“这哪有你说话的份,赶紧干活去。”
清舒认罚,等她抄写完十遍《孝经》这事也就过去了,要再纠缠不放到时候又被那些长舌妇非议了。林承仲非常要面子,最是受不得这种非议了。
韦氏不敢违逆林承仲的意思,只得忍着气去了厨房。
林承志和蔼地与清舒说道:“清舒呀,这些日子如蝶一直念叨着你说想听你讲故事。听到你今天回来她高兴得不行,她这会睡着了,等她醒了我让她来找你。”
清舒虽不知道为何林承志变化如此大,但显然这种变化于她有利:“好。三叔,三婶呢?”
林承志笑着道:“你三婶这会正带着如蝶在睡觉。”
上次陈妈妈是有跟她说了张氏动了胎气要卧床休息,可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没想到竟还在卧床休息。
倒不是说清舒对张氏休息有什么想法,而是上辈子张氏在林家就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从早忙到晚。哪怕后来身体不好,她也拖着病弱的身躯干很多活。
清舒笑着道:“等三婶醒来,我再去看望她。”
说完清舒就到堂屋门口,跪了下来。
林承志看到这一幕觉得有些刺眼。他刚才帮清舒,一来是张氏跟如蝶总在他面前念叨清舒的好,二是看不惯韦氏那张牙舞爪的模样就想呛她。
他也知道自己跟韦氏吵架不好,可能怎么办?要由着韦氏骂下去,就巧娘这脾性怕又得爬起来干活。到时候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他找谁去。
可现在看到清舒这个样子,他五味具杂心里很不是滋味。
韦氏去柴房取柴,出来看见林承志还站在门口说道:“他三叔,家里的柴火就只够今天用了,你去背几捆柴火来吧!”
清舒听到这话也是服了韦氏,前脚刚吵完嘴后脚就能叫他三叔干活。
林承志没有搭理他,而是转身回了屋。韦氏见状撇了撇嘴,抱着柴进了屋子。
一刻钟以后没人叫她起来,清舒可不会傻得一直跪着。因为跪得太久腿都已经麻了,她是扶着墙壁这才站了起来。
娇杏就在她们屋子门口守着,见清舒起来忙过来扶着她。
清舒眼泪汪汪地说道:“娇杏姐姐,我腿好疼,你抱我进去。”
娇杏赶紧将她抱进屋,撩起裙子就看见清舒腿上绑了护膝。
娇杏笑了起来,就说姑娘习武时被摔得胳膊腿青青紫紫也没掉一滴眼泪,怎么今天跪这么一小下哭成这样,原来是装的。
也是习武的时候经常受伤,清舒就佩戴了护腕护膝。不过这次虽绑了护膝,但膝盖还是有些青。
娇杏懊恼道:“早知道我们就该带一盒伤药来了。”
清舒笑着说道:“不妨事,很快就好了。”摔打习惯了,这点淤青不算什么。
打了个哈欠,清舒说道:“我要睡会,你去将门插好。”
习惯午觉,不睡人就没精神。
等清舒醒来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她问道:“三婶跟如蝶醒来了没?”
娇杏笑着道:“醒了,刚才三姑娘还过来找你,知道你在睡觉就回去了。”
清舒带着东西去了张氏的屋里。
张氏看到清舒很高兴,坐起来靠在床头。看到清舒提着的东西,张氏笑着道:“你这孩子,带什么东西来呀?”
清舒笑着道:“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一些糕点跟小玩意。”
除了红枣糕外,其他确实都是小孩子的玩具,有九连环、七巧板、布老虎、拨浪鼓等。
如蝶看了就将盒子紧紧地抱在怀里,生怕人抢了去。
张氏看这些东西,嗔怪道:“你这孩子也真是的,浪费这个钱做什么?”
清舒笑吟吟地说道:“不是买的,这些都是我用过的。只是我如今也不玩这些。三婶不嫌弃是我用过的就好。”
说是用过的,其实这些东西清舒都没这么玩过都很新。
张氏笑了道:“这么好的东西哪里还会嫌弃,清舒,你娘跟妹妹如今可还好?”
“挺好的。我娘还想回来过中秋,只是她还没完全恢复。”
说完,清舒笑着说道:“三婶,如蝶现在是你自己带吗?”
张氏点头道:“春芬一个人带不了如蝶跟乐玮两个人。如蝶乖巧,就放在屋里我自己带了。”
上次林承志知道如彤经常打如蝶,就不要她带了。上个月林老太太生病,齐婆子要照顾她没办法带乐玮。所以最后,张氏自己带如蝶,而乐玮则交给了春芬。
谁料这孩子被春芬带了半个多月后,竟不要林老太太跟齐婆子了。无法,只能让春芬继续带着他了。
清舒笑着说道:“三婶,我娘听贺大夫说你身体虚弱需要好好补一补,就让我带了一盒阿胶给你。”
顾娴哪会想这些事,这些东西都是清舒准备的。不过这阿胶倒不是买的,是从顾老太太那里拿的。
顾老太太每日都要吃阿胶,估计也是如此才会过了五十还没一根白头发。
张氏觉得这东西太贵重了,不愿收:“清舒,这阿胶你带回去给娘吃。”
清舒将阿胶放在床边,笑着说道:“我外婆那还有好几盒,够我娘吃的了。三婶,你身体虚弱需要好好补一补。”
第一百零七章 热闹的中秋(5)
张氏有些诧异:“清舒,你怎么知道我身体虚弱的?”
清舒道:“贺大夫说的呀!贺大夫说你生孩子太频繁身体亏损很大。这次怀孕若没养好,很容易难产。就算熬过生产这一关,以后也会一身的病。
清舒会特意送阿胶给张氏补身体,也是希望她养好身体别落下病根。如果她身体好,林承志也许就不会被隔壁村那女人勾引了。而张氏没被逼上吊自尽,如蝶也不会小小年岁就丢了命。
上辈子张氏死之前她跟如蝶的关系一般般,待张氏没了后两人因同病相怜会头头地凑一块说说话互相安慰下。可如蝶出了意外,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如今她的命运改变了,也希望如蝶改变早夭的命运。
张氏吓得脸都白了。
林承志进来的时候,正巧听到这话:“清舒,三叔谢谢你了。”
他可不像张氏那般天真,顾娴嫁进来这么多年可从没额外给巧娘以及两个孩子买过东西。这次怎么可能就给巧娘买了阿胶,还送了如蝶乐玮礼物呢!
张氏见丈夫应承了也就不好再拒绝,红着脸收下了东西。
清舒站起来说道:“三叔,三婶若是吃得着,你派人来跟我说一声,到时候我再送两盒回来。”
阿胶对普通百姓来说可不便宜,但对清舒来说不算什么。
林承志笑着点头:“好。”
如蝶见清舒摇走,站起来说道:“二姐,二姐,我想听故事。”
见清舒点头答应,林承志将如蝶从床上抱下放地上:“要听姐姐的话不许调皮,知道吗?”
如蝶喜滋滋地答应了。
清舒看着一脸慈爱的林承志,心里疑惑更甚。现在的林承志这般疼爱妻儿,为什么后来变得冷漠又暴虐。那个女人对三叔影响会如此大,让他连性情都变了。
如蝶牵着清舒的手,笑呵呵地说道:“姐姐,我们去你那屋。”
张氏等人走后,颤着声问了林承志:“刚才清舒说的都是真的吗?”
林承志沉默了下说道:“是真的。我怕你心里有负担,一直都没敢跟你说。巧娘,贺大夫说若是这胎没养好,不仅你身体会垮掉孩子身体可能也会不好。”
他其实也想买一些滋补的东西给张氏吃的,可惜他手里只有几百文钱。阿胶这些滋补品他买不起,只能买些红枣回来炖汤给张氏吃了。
张氏有些慌了:“不会的,我现在身体已经好了很多了。”
“你听我的话,好好卧床休息。”
要这盒阿胶吃了有用,他厚着脸皮也会去找清舒再要两盒来。
清舒将如蝶讲了两个故事,又教她玩九连环跟七巧板。
玩了一小会如蝶说口渴了。
娇杏去厨房端水,却被韦氏叫住要她干活。娇杏说道:“姑娘身边离不得人,我得去照顾姑娘。”
说完,端着水赶紧跑回屋。
将水放在桌子上,娇杏说道:“姑娘,刚才二太太让我洗菜,我跑回来了。”
前脚刚骂了她家姑娘,现在就要她帮着干活,二太太真是没脸没皮。
清舒笑了下说道:“别搭理她。”
陪着如蝶玩了半个来时辰,清舒说道:“如蝶,姐姐要练字你先回去。等吃完晚饭,姐姐再陪你玩好不好?”
如蝶摇头说不回去:“姐姐,你练字,我不会吵着你的。”
清舒笑着摸了下如蝶的小揪揪:“如蝶真乖。”
娇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家姑娘只比三姑娘大几个月,说起话来却老气横秋的。
晚饭四菜一汤,分别是红烧鱼、泥鳅炖豆腐、辣椒炒酸菜、茄子炒豆角,还有一个肉丸子梅干菜汤。
别说四个菜,就是肉汤都放了红辣椒。清舒见了,不高兴地说道:“我肠胃还没好,不能吃辣椒。”
韦氏没好气地说道:“这都多久了,还没好?你怎么这么娇贵?”
林老太太皱着眉头说道:“今天将就着吃,明日让你二婶做个不放辣椒的菜。”
清舒态度很坚决,说道:“不吃。”
林老太太说道:“既清舒吃不得辣,你炒个鸡蛋给她吃。”
韦氏不愿意。
林老太太说道:“不过是炒个鸡蛋,能费多少工夫。”
这段时间,韦氏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累死累活没人念一声好反而还诸多挑剔,林承志更是时时找茬。
韦氏早就积攒了一肚子气,只是之前闹的那一场林老太太骂了她一顿还威胁要休了,这才强忍着没发作。可现在,韦氏再忍不住了:“娘,我从早忙到晚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是如彤也一刻都不得闲跟着我干活。而她们呢?躺在屋里歇着不搭把手也就罢了,还挑三拣四。合着我们娘俩就是丫鬟婆子,她们是太太小姐。”
清舒火上浇油:“端午回来时,我看三婶也是天没亮就起来干活,一直忙活到晚上歇下。我记得娘跟三婶说辛苦了,二婶在旁边还说不过是些家务有什么辛苦的。”
说完,清舒还故作疑惑地说道:“二婶,三婶做这些事就不辛苦,怎么你做这些事就成了丫鬟婆子?”
这些话,句句都在戳韦氏的心肺上。韦氏恨不能一巴掌将清舒扇死,不过她没这个胆子:“大人说话有你插嘴的份?你娘就是这么教你的吗?”
清舒反唇相讥:“我娘再不会教我,我也没哄骗过谁的东西,更没打过妹妹。”教出如彤那样的女儿,还有脸讥讽她。
韦氏气得站起来要打清舒:“你娘不会教你,我来教。”
清舒见韦氏要打她,赶紧跑到林承志身边,早知道就该带了坠儿姐姐来了。
不过清舒也就想想了。要坠儿真来了,林家这些人还不撕了她。
林承志见韦氏要扇清舒巴掌,他伸手挡住韦氏讥讽道:“二嫂可真威风,对如蝶清舒不是骂就是打,怎么就不见你动手打如彤跟乐祖呢?”
这段时间,叔嫂两人是彻底交恶了。
韦氏趁势坐在地上撒泼了:“小辈骑在我头上作威作福,小叔子动手打人,这日子没法过了。”
林承仲看不过眼:“林承志,你怎么可以推你嫂子?”
林承志冷笑道:“林承仲,你眼瞎了不成?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推她了?”
林承仲气得脸色发青。
第一百零八章 热闹的中秋(6)
林老太爷将筷子扣在桌子上,冷声说道:“林承志,怎么跟你二哥说话的?”
林承志早就攒了一肚子的怨气,此时再忍不住了:“爹,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跟我的好二哥说话?巧娘进门四年,除了坐月子哪一日不是从早忙到晚,孩子都没时间带。如今卧床养胎不过一个月,她就日日冷嘲热讽,如今连丫鬟婆子这些话都说出来了?哦,感情这些年在她心中巧娘就是林家的老妈子了。”
林老太爷板着脸说道:“你二嫂是个糊涂人,你跟她计较这个做什么?”
林承志冷笑道:“我也不想跟她计较,可爹你也要听听她说的是什么话?按照她的说法,那我岂不是家里的长工了。”
说完,林承志道:“从学堂退学回来,我从早到晚没歇过一天。上山砍柴、插秧、收稻谷、采桑叶、养蚕,这些活计我哪一样没干过。可是他呢?这些年他干过什么?他下过一天地砍过一根柴吗?”
林老太爷铁青着脸说道:“当日是你自己说不念书,不是我不让你念。”
林承志并不否认这点:“是,是我自己不念书。可大哥从学堂回来也会帮着做些家务活,为什么就他娇贵什么都不用干。还有,大哥考中秀才以后不仅没再向家里要过钱,逢年过节还会送东西回家。可是他呢?他们一家四口都靠家里养也就不说了,他跟乐祖每年笔墨纸砚就是一大笔的开支。他什么都不干过得跟官老爷似的,我从早忙到晚的干活挣钱还要日日受气,凭什么?”
清舒听到林承志这一声声的倾诉,心情有些复杂。看来,上辈子他的改变应该不是因为那女人,很可能是林老太爷跟林老太太的偏心心灰意冷之下他干脆破罐子破摔。
林承仲被这么说,也有些拉不下面子:“三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家里的田地都是爹娘的,可不是你的。”
这意思要养也是爹娘养他们一家四口,跟林承志没关系。
林承志怒道:“是,家里的田地都是爹娘的,可那也有我的一份。”
林承仲故意说道:“什么叫有你的一份?难不成你想分家。”
林老太爷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胁,当下大怒,放下话来:“分家?林承志,你若是想分家就给我滚出去。”
林承志嘴唇蠕动了下,最终什么话都没说,黑着脸走了出去。
清舒看了一眼林承仲,这才是个内里奸的,韦氏不过是个马前卒。
林老太太恨恨地瞪着韦氏:“都是你这个搅家精,你要再这样闹就回你娘家去。”
韦氏也不知道会闹成这个样子,哪还敢说话。
清舒也没说话,溜回到自己的房间里。
娇杏说道:“姑娘,刚才我在厨房听到二太太骂人的声音。姑娘,你没吃亏吧?”
除了齐婆子,下人都是在厨房吃饭。
清舒笑了下说道:“她是想打我,不过被我避开了。”
娇杏黑着脸说道:“就该请坠儿姐姐来,让坠儿姐姐收拾她一顿。”
整个林家娇杏最讨厌的就韦氏,刻薄贪婪还没脸没皮。
清舒笑着道:“没事,三叔护着我,她没打到我。”
娇杏哦了一声:“姑娘,我给你去打一盆水来吧!”
清舒每次吃完饭都要洗手。
堂屋闹那么大动静,张氏也听到了:“相公,我现在身体已经养好了能干活了。”
林承志阴沉着脸说道:“干什么干?你好好给我躺床上养胎。”
大哥也就罢了,家里也是受了他的好处。可是林承志凭什么啥都不干,都二十多了家里还要供他念书。
若是他一直考不中,是不是准备供他到白发苍苍。想到这里,林承志捏紧了拳头。
如蝶吃过饭又跑到清舒房间里了。
娇杏看到她,哄着说道:“姑娘要练字,我陪着三姑娘玩好不好?”
如蝶点了下头。
清舒想到刚才发生的那一幕,也不练字了,而是给如蝶讲了一个故事。
讲完以后,清舒说道:“如蝶,等会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爹娘听好不好?”
如蝶笑眯眯地说道:“好。”
其实不用清舒说,她都会将听到的故事讲给张氏听。
娇杏将如蝶送进屋就赶紧出去了,屋子里的气氛太凝重让她有些发憷。
如蝶年岁小并没察觉到什么,反而乐呵呵地说道:“爹、娘,二姐今天跟我讲了一个求神拜佛的故事。
张氏也想缓和一下气氛,说道:“求神拜佛的故事?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如蝶脆生生地说道:“是说人喜欢去寺庙求财富、求官运、求姻缘等。二姐说,求来的东西不牢靠。别人可以给你,也一样可以收回……”
因为说的比较多,如蝶有些记不住,想了下说道:“二姐说,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己挣的,才是别人拿不走的。”
林承志浑身一震。
张氏倒没多想,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孩子,自病了一场仿若换了一个人,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林承志说道:“清舒有名师教导,自然跟以前不一样了,等我们如蝶长大了,我也送她去念书。”
念了书,跟没念书真的是判若两人。
张氏摇头说道:“念书很费钱,爹娘是不会同意让如蝶去念书的。”
林承志听到这话,脸色又沉了下去。
躺在床上,林承志翻来覆去睡不着。良久后,林承志推了下张氏道:“巧娘,你说我们搬出去怎么样?”
他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太没意思了。
张巧娘听到这话吓得瞌睡都没了:“孩子他爹,我们要搬出去,就爹娘的性子肯定一文钱都不会给我们。没田没地,到时候我们这一大家子人吃什么穿什么呀?”
正因为有这个顾虑,林承志今日才会忍了气没继续闹。
张巧娘轻声说道:“孩子他爹,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为了我跟如蝶他们,你暂且再忍一忍吧!”
林承志闷声说道:“忍?那要忍到什么时候?”
良久后,张巧娘说道:“若不然,我明日去干活吧!”
只要她去干活,二嫂也就没那么都怨言。家里,也能恢复得跟以前一样平静。
林承志知道张氏的性子,警告她道:“你好好给我养胎,若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就休了你。”
被休的女人没一个有好下场,张氏顿时不敢再说了。
第一百零九章 热闹的中秋(7)
听到外面有声响,清舒闭着眼睛就坐了起来。
娇杏看了一眼外面说道:“姑娘,天还没亮,不用那么早起来。”
清舒轻声道:“我不起来,你继续睡吧!”
盘着腿双手放在腿上,脑海之中浮现出内功心法的口诀。
娇杏躺下继续睡。
两刻钟以后清舒爬起来,也没出去,而是在屋子里蹲起了马步。
蹲马步避开窗户看得到的地方就不会被发现,可练功的话肯定会被她们看到影子的。所以,清舒蹲完马步就取了唐诗来背。
这唐诗最开始背得很快,到后面速度慢慢就降下来了。主要也是她又要练功又要学其他东西,没太多时间背书。
背了十首唐诗,清舒朝着娇杏说道:“去看看厨房有热水没有,我要洗澡。”
全身黏糊糊的,得赶紧洗下澡。
韦氏知道娇杏来要热水,冷嘲热讽道:“中午都没柴火做饭了,哪里来的热水?”
娇杏虽然看不惯韦氏,但也没跟韦氏呛。若跟韦氏闹起来,吃亏的肯定是她。
清舒有些愕然:“没热水?”
娇杏点头说道:“说是没柴火了。我刚回来特意瞧了下三老爷那屋,他们房门都还没打开,瞧着好像还没起来。”
清舒说道:“那你去打一盘冷水来吧!”
娇杏不同意:“姑娘,这可不行。若是用冷水会着凉的,姑娘你忍一忍,等她做完饭我去给你烧水。”
清舒点了下头。
早饭很简单就稀粥配红薯,另外还放了一大碗的咸菜。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娇杏看着这些东西皱着眉头说道:“我家姑娘每天早上都要吃鸡蛋羹的。”
韦氏没好气地说道:“没柴火了。这些东西,也是我好不容易弄熟的。”
林老太太问道:“怎么没柴火了?”
“我昨日就跟老三说了家里没柴火,可他没搭理我。”说这话的时候,带着幸灾乐祸的口吻。
林老太太问道:“老三人呢?”好像从他从起来到现在,都没看到人。
韦氏看向门外,说道:“老三跟他媳妇好像还没起来。”
林承志与张氏还有如蝶睡一屋,春芬带着乐玮睡另外一屋。
天亮以后春芬就带着乐玮在院子里玩,倒是林承志跟如蝶没有出现。
林老太太有些不相信:“你确定承志还没起来?”
以前林家,家务活基本是张氏在干,外面琐碎的事都是林承志在处理。所以每天,起得最早的就他们夫妻了。
韦氏说道:“反正我起来做饭,没见到老三从屋里出来。”
彭郎中跟贺大夫都说孩子不稳当需要卧床休息,可韦氏并不相信。她觉得这两人都是被林承志买通了,目的就是让张氏躲懒不用干活。
林老太爷朝着林老太太说道:“去叫了老三过来。”
林承志听到叫唤,睡眼惺忪地打开了门:“娘,你干啥呢?”
说完,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林老太太看到他这模样气不打一处来:“日上三竿都还不起来像什么样子,村里的懒汉都没起得这般晚的。”
“起那么早干啥?”
林老太太捶了林承志几下,不过她并没用力:“你说干啥?这么晚了肉都买不到了,你说说今日中午吃什么?”
因为现在天气热,要吃肉都是当天买当天吃,不会留着的。
林承志无所谓地说道:“杀一只鸡杀只鸭,再红烧个鱼加两个素菜就好了。”
林老太太不跟他争辩这些:“昨日你二嫂跟你说家里没柴火,你怎么不去山上背两捆回来。”
林家有一片桑地,桑地旁边的山也是他们家的。为了方便养蚕,林家在山上盖了三间屋子跟一个木棚。那些柴火跟砍下来的桑树枝都放在木棚里,用的时候就去那取。
林承志嗤笑了一声道:“干啥一定要我去背,二哥不是在家吗?”
林老太太想也不想就说道:“你二哥没做过这些事,他哪背得动柴火。”
这理所当然的语气,深深地刺激了林承志:“一捆背不动,那就分两次背。”
哪里是背不上,是根本不愿去背。这些年外面的事都是他在张罗,结果二房的人却将他当长工,凭什么呢?
林老太太又气又恼:“你这是干什么?要跟你二哥打擂台吗?”
林承志也不跟林老太太争辩:“我不打擂台,我就想歇息两天。”
看着他转身进屋不与自己说话,林老太太气得不行。
张氏有些担心地说道:“孩子他爹,还是算来吧!一家人咱不要计较这么多。”
“什么一家人,人家将我们当老妈子、长工。”反正这次他是绝不妥协。
见张氏还待说,林承志道:“这些事你就别管,安心养胎。那阿胶,明天开始吃。”
交代完了,林承志就出门了。
找不着林承志的人,林老太太没办法只能叫了林承仲去山上背柴火。
林承仲心里不乐意,但他也知道今天避不过了。不过他也不愿一人去,而是叫了林乐祖一起去。理由也充足,说林乐祖年岁小改吃吃苦。
清舒知道后觉得好笑,说道:“二伯估计不敢一个人上山,所以才找了这么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娇杏啊了一声:“不能吧?”
又不是去山上老林,就家门口的山上有什么好怕的。
清舒笑了下,低头继续练字。
一刻多钟以后,林乐祖跑回来叫嚷着道:“祖父、祖母,不好了,我爹摔倒了。”
林承仲走到山脚下摔了一跤崴了腿,疼得已经走不了路了。
韦氏着急了。虽然林承仲不事生产这么大年岁还在念书,可他却是二房的顶梁柱。若是他出了意外,他们娘几个可怎么办。
“娘,我去找人背承仲回来。”
林老太太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若不是你这个搅家精,承仲哪会崴了腿。”
要不是韦氏整日闹,小儿子哪里会气得撂挑子不干。承仲不去背柴火,自然也不会崴腿了。
在老太太眼中,儿子做什么都是好的,一旦出问题都是儿媳妇的问题。
清舒在旁听着,并不会插话。顾娴不在,林家闹翻了天也与她无关。
第一百一十章 热闹的中秋(8)
韦氏请了大房的林承安将林承仲给背了回来。
林老太太看着林承仲受肿得跟猪蹄似的腿心疼不已:“如彤,快去彭郎中那买一盒消肿的药膏来。”
如彤撒腿就跑,跑到门口又折回来:“祖母,你还没给钱呢!”
若是平日林老太太肯定说先赊账了,可今日过节说这话不吉利。所以,她进屋取了二十个铜板给如彤。
清舒看着面色苍白的林承仲有些好笑,她这位二伯真是一点苦都不能吃。
临近中午,林承志才回来。
他一到家,就被林老太太劈头盖脸一顿骂:“让你去背个柴火你不答应还跑出去,有本事你永远别回来呀?”
林承仲这些年啥都没干过回家还摆个老爷的谱,他不过是出去喘口气就被骂成狗。林承志再忍不下去了,说道:“既爹娘你们这般嫌我,明日我就带着巧娘搬出去。”
林老太太惊得手里的佛珠都掉地上了。
林老太爷指着林承志:“逆子,你刚才说什么?有本事你将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林承志刚才说的只是气话,可看到林老太爷一副恨不能生吞了他的模样,干脆破罐子破摔:“既你跟娘这般嫌弃我,明日我就带着巧娘他们搬出去,就是饿死也总比日日受气的强。”
林老太爷大怒:“何必等明日,今日你就给我滚。”
林老太太急了:“老爷子,你这是干什么呀?有话咱们好好说。”
要再好好说,以后还不得爬到他头上来了。林老太爷指着林承志说道:“林承志,今日你敢踏出这道门,以后再别想进来。”
林承志捏着拳头,朝着屋里走去。
林老太太拽着他的手说道:“承志,你爹说的都是气话,你不要当真。”
“让他走。没了林家,我看他拿什么养活自己跟老婆孩子。”
林承志是想搬出去,可他也担心养不活妻儿老小,所以刚才屈服于现实。可林老太爷这话,却是彻底激怒了林成志。
泥人尚有三分性,更不要说林成志正是血气方刚的年岁:“莫怪这些年不管我做什么你都不满意,原来在你心中我就是个连妻儿都养不活的窝囊废。”
连自己亲爹都瞧不起自己,外人又如何看得起他。
说完,林承志恨声道:“行,既你这般瞧不起我我也不碍你的眼,我现在就带着巧娘他们走。你放心,就算穷死饿死,我也不会回来的。”
清舒真不知道,林承志年轻的时候竟还这般热血。
就在这个时候,张氏从屋里走了出来跪在林老太爷面前哭道:“爹,相公他说的都是气话,你别跟他计较。”
说完,张氏拉着林承志的胳膊说道:“相公,你快跟爹道歉。相公,你快跟爹说你刚才说的都是气话,你说你没想过要出去的。”
林承志用力甩开了她的手。
张氏没提防,整个人往后倒去。清舒一直注意两人,瞧着不对赶紧上前抱住张氏。可惜她太小力气不够,不仅没抱住张氏反而被她压在身上。
看到两人倒在地上,林老太太赶紧朝着林承志说道:“还不赶紧将巧娘抱进屋。”
林承志将张氏扶起来问道:“怎么样?有没有哪不舒服?”
张氏摇头说道:“我没事。”
她是没事,可被压在身下的清舒却痛得差点哭出声来了。不过想想张氏要摔倒可能孩子就保不住,她又觉得疼下也值得。
林老太太赶紧说道:“怎么会没事,承志,你快扶了巧娘进屋。老二家的,你去请彭郎中过来看看。”
她是想支开林承志,省得父子两人气头上做出无可挽回的事。
林老太爷说道:“请什么彭郎中?他不是要走吗?要走就赶紧走。”
不趁机打掉林承志的气焰,以后再难管束住他了。这个家,肯定要成散沙了。
林老太太又气又怒:“老爷子,你能不能少说两句。”
林承志握着张氏的手,说道:“巧娘,你跟我走。你放心,我一定能养活你跟孩子们的。”
张氏红着眼眶说道:“相公,我们现在出去住哪呢?”
韦氏见了,故意说道:“承志,只没住的地方吗?难道你们有吃的穿的?”
林承志看着张氏:“巧娘,你也不相信我能养活你跟孩子们?”
原来不仅他爹这么想她,就是自个媳妇也是这么认为的。
韦氏讥笑道:“老三,离了林家你们一家五口喝西北风呀?别到时候,又灰溜溜地带着孩子回来?”
韦氏这话,真是戳人心窝子了。
清舒觉得韦氏很聪明,若是三叔真的净身出户便宜的还不是他们二房。
林老太太此时真想打死韦氏,可当务之急是要稳住林成志。不过没等她开口,林成志就问张氏:“巧娘,你也不相信离开林家我能养活你们娘几个吗?”
张氏不敢说相信这两个字,怕说了林承志头脑一热真带着她们出去。她们没钱,公爹这架势搬出去也不会给他们银钱跟东西。到时候,住哪吃什么呢?
林承志见张氏低着头不说话,说道:“连你也不跟我走?”
一股悲意从脚底串起。
如蝶蹭蹭地跑过来,抱着林承志的大腿叫道:“爹,我跟你走。爹,你去哪如蝶也去哪。”
林承志眼眶一下湿润了,他将如蝶紧紧地抱在怀里。
一直旁观的林承仲见状,说道:“老三,你给爹认个错。认了错,这事也就过去了。”
林承志抬头,看向正在揉胳膊的清舒。想着清舒昨日给如蝶说的那些话,林承志问道:“清舒,你也觉得三叔养不活你三婶跟如蝶她们吗?”
清舒没提防林承志竟然会问她,不由愣住了。
回过神来,清舒说道:“三叔,我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想的。”
哪个男人会承认自己是窝囊废,若承认了也就没救了。
靠人不如靠己别人给的随时都能拿走。可自己挣的谁也拿不走。
林承志摸着如蝶的头说道:“我不是窝囊废,我能靠自己养活妻儿。”
说完这话,林承志顿觉全身一松:“巧娘,我们回屋收拾东西。”
他就不信,他一个大老爷们会养不活妻儿。
“好。”
张氏刚才看到林承志眼中含着的泪,心里就开始后悔。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丈夫被公爹伤透了心,这才想着要离开。她该支持,而不是反对。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嫁了他,就算吃糠咽菜也认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严
林老太爷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严重的挑衅,看着林成志说道:“你那么能还带什么东西,现在就给我滚出去。”
这话让林承志很寒心:“爹,我真的是你亲生的不是捡来的?”
“早知道如此忤逆不孝,我就该放便桶将你溺死。”
林承志露出惨淡的笑容:“既如此,那以后我不碍你的眼了。”
林成志与张氏两人,一人抱着个孩子就准备离开林家。
清舒很无语,就这么出去最后肯定要灰溜溜地回来。
看在如蝶的份上,清舒还是开口说道:“祖父,家里的东西不能让三叔带走,可三婶的嫁妆总能带走吧!”
林老太爷此时恨不能打死清舒。
林承志刚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听清舒这么一说顿时清醒过来:“巧娘,你进屋收拾你的嫁妆,我去借一辆板车来。”
说完林承志大跨步走了出去,而张氏则是擦了眼泪进屋收拾东西。
清舒带着娇杏也赶紧回了自己屋里。
娇杏压低声音说道:“姑娘,你说三老爷真会搬出去吗?”
清舒说道:“若是他不搬出去,我二婶会整日拿这事羞辱她,以后他在林家就再抬不起头来了。”
记性之中的林承志,不是出门喝酒窝在房间里睡觉,就是打骂如蝶。至于家里的事他是从不管的,可现在的林承志却让清舒觉得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林承志推着一辆板车回来了。
林老太太看着林承志将东西往外扛彻底慌了,她抓着林承志的手哭着说道:“承志、承志,你不能走,你不能走啊!”
林承志摇头说道:“娘,你别再劝我了。我不相信我养不活巧娘跟乐玮他们。”
闹到现在若不走,他就只能缩着脑袋过日子了,二房以后就会一直压在他头上了。
林老太太眼泪刷刷地落:“你这孩子,你怎么这么倔呢?你这出去住哪呀?”
林承志掰开她的手,说道:“娘,我向里长借了铁贵叔家的房子。你要有事,可以去那找我们。”
这个铁贵叔只生了两个女儿并没有儿子,两女儿都嫁人没招婿。所以两夫妻病逝以后,他们的房子就空下来了。
按照规矩,绝户的房子归族里。铁贵叔的房子是三间土胚房,上个月铁贵叔病逝这房子就被族里收了。房子肯定没林家的人,但遮风避雨是没问题的。
林老太爷叫林老太太进屋,见她不动说道:“你若是不进去,就跟他一起走。”
“走就走。这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你嫌我不嫌。”
话是这么说,林老太爷哪会让她跟着走。最终,林老太太还是被齐婆子扶进了屋。
张巧娘虽懦弱却不傻,除了家具跟床这些笨重的东西外,其他她都打了包。
林承志将这些东西放到板车上后,又将乐玮跟如蝶放了上去。
张氏默不作声地跟在板车后面。
清舒看着手足无措的春芬,说道:“春芬,你跟着去照料如蝶跟乐玮。”
韦氏不愿意了:“清舒,你三叔可是说了不要家里一分一毫的。”
这丫鬟勤快的很,有她在洗衣洒扫还有喂养家禽这些活都不用她做。
清舒面无表情地说道:“二婶,春芬是我外婆买给我的,不是家里的丫鬟。”
春芬的去留,她说了算。
见春芬站着不动,娇杏说道:“怎么?姑娘的话你都不听了吗?”
春芬这才跟了上去。
韦氏恶狠狠地说道:“你这个死丫头,你要造反是不是……”
清舒盯着她说道:“二婶,三叔被你逼走了,如今你连我都容不下是吗?行,我现在就走。”
说完,大声叫着让娇杏收拾东西。
林老太太走出来,将韦氏骂了个狗头林血:“你这个搅家精,你再挑拨是非就给我滚回韦家去。”
韦氏缩着脖子不敢再吭声了。
主仆两人回了屋,娇杏压低声音问道:“姑娘,你说三老爷是不是攒了私房钱呀?若不然,没钱哪敢就搬出去吧!”
清舒摇头道:“不知道,不过希望他攒了钱吧!”
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怎么养活着一大家子人呀!
中午的饭菜很丰盛,血鸭、梅菜扣肉、红烧鱼、酸辣藕丁、清炒空心菜,然后还有一个小鸡炖蘑菇。
林老太太气得心口疼没出来吃饭。
林老太爷出来时绷着一张脸,活像别人欠他千八两银子。
吃了一口空心菜,清舒就给吐了。
韦氏很是看不惯:“这菜是地里种的不要钱,可油盐是花钱买的。你若是不想吃就别吃,没的浪费。”
清舒直接回嘴了:“哦,这油盐是买来的呀?我还以为不要钱的呢!!”
在林家顶嘴是可以的,但跟长辈吵架是万万不行的。
韦氏吃了一口也吐了出来,太咸了。
清舒看着鸡汤上面那一层油汪汪的油,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没法,清舒只能拿了个空碗,先将汤舀在碗里,然后吹去上面的油,再拌饭吃。
韦氏讥讽道:“二姑娘真是有福气,我们想吃鸡油都吃不上,你倒还嫌弃。”
林老太爷将筷子摔在地上,怒骂道:“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要不想吃,就给我滚回韦家去。”
韦氏面色一白,再不敢说话了。
清舒并没受影响,就着鸡汤将一碗饭给吃下去了。也幸亏这在这里呆两天,要时间长了,不用刻意减肥就瘦下去了。
林老太爷胡乱吃了几口饭,就进屋了。
林老太太躺在床上,哭着道:“承志走了,这下你就高兴了?”
儿子这般忤逆不孝,林老太爷哪里会高兴:“都是你惯的。若不然,他胆敢如此。”
“我惯的?你说这话亏不亏心。三个孩子,就承志吃苦最多。小小年岁挑水砍柴什么活都做,以致三兄弟里他最矮。”想到以前的种种,林老太太的眼泪刷刷地落:“承志,我的儿呀……”
林老太爷烦躁地说道:“哭什么哭,过两天他就会回来了。”
见林老太太看向他,林老太爷沉着脸说道:“他手里没钱又没粮食,最多三天他就带着孩子乖乖回来了。”
林老太太颤抖着声问道:“若是他不回来怎么样?”
这话,还真将林老太爷问住了:“我去跟族长他们打招呼,不准借钱借东西给那逆子。”
这样,他不回来也得回来了。
ps:今日中秋佳节,在这里六月祝亲与家人们中秋节快乐!!!
第一百一十二章 揪心
清舒每次午觉醒来都要洗脸。看娇杏睡得香乎着,清舒也就没叫醒她,端着木盆自己去打水。
韦氏正好从门外走进来,看到清舒拉长着脸说道:“那扫把星来找你了,你出去将他赶走。”
走到门口,真就看见那孩子在外面。
清舒看着他脸上一道道红痕,心不由地揪起来了:“谁打的?”
小男孩摇头说道:“不疼。”
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就摊上那样一个爹呢!
小男孩将抱在怀里的八月果递给清舒道:“好吃,给你。”
她不过是随手送了几个粽子给他吃,没想到这孩子一直记着。这份心意让清舒很感动:“不用了,你留着自己吃。”
小男孩裂开嘴摇头道:“山上摘的,还有好多,够吃。”
清舒鼻子酸酸的:“你等我一下。”
回了屋取了两个月饼递给小男孩,见他不要清舒说道:“你要不收,我就不要你的果子了。”
小男孩这才接了过去。
清舒接过这几个果子,轻声说道:“以后不要再来了,我二婶会打你。”
小男孩笑着摇头:“不疼。”清舒是唯一愿意跟他说话的人,他很喜欢。
清舒看着这纯洁无暇的笑容,心里酸涩不已:“你叫什么名字?”
“狗剩。”
韦氏走出来见两人还在说话,气得骂了起来:“上次害得你娘差点摔倒还不吸取教训,这次你还敢跟他说话?你不怕害死你娘跟妹妹,我还担心牵连到整个林家。”
狗剩神色一黯:“我走了。”
不等清舒开口,韦氏就说道:“以后再不许来了,若不然我打折你的腿。”
狗剩看了清舒一眼,撒开腿跑了。
清舒转过头拦着韦氏。她就不明白,不过一个孩子,与韦氏又没任何仇怨为什么就容不下呢?
韦氏有些害怕地往后倒退了一遍:“你这般看着我做什么?”
这臭丫头病了以后,有时候那眼神特别吓人。若不是有无尘大师的话,韦氏肯定又要叫嚷着清舒被鬼怪附体了。
下午清舒就在屋子里练字背书,没跨出过门一步。
晚上随便扒拉两口饭,清舒就回屋了。
娇杏摸着肚子跟清舒说道:“姑娘,我晚饭没吃。”
“怎么了?”
娇杏苦着脸说道:“姑娘,晚上吃的那豆腐有股馊味,我吃不下。”
恶心得她差点吐了。作为清舒的贴身丫鬟,娇杏吃穿都是好的。
想到昨晚吃的是泥鳅炖豆腐,清舒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先忍忍,等拜完月我拿个月饼给你吃。”
她这次回来带了四盒月饼,防备韦氏做的饭菜不好吃饿肚子,她留了一盒。
娇杏特意跟清舒说这事,也是希望她等会拿点吃的进来。
没办法,对林老太太跟韦氏来说一个下人给吃饱饭就足够了,零嘴什么的可不会让她们碰。
两刻钟以后,清舒去院子里拿了两个月饼跟华生等零食。
韦氏说道:“就剩下三个月饼,你拿走了两个等会你祖父祖母不够吃了。”
这月饼不是买的,而是顾家做的。因为放的都是好料,加上清舒的指点,祥婶这月饼做得比最好的糕点铺的多要好。
这月饼太好吃,韦氏一个没忍住吃了两个,而林乐祖跟如彤两人分另一个,所以这会就剩下三个了。
清舒嗤笑道:“二婶,,这些月饼可是我拿回来的。你现在不准我吃,你不觉得很搞笑吗?”
说完清舒就进屋去了,留着面试色青了又紫的韦氏在院子里。
清舒吃了半个月饼,其他都交给了娇杏。今天是中秋,照着习俗得吃月饼。所以清舒才留了一半吃,应应景了。
第二天的早饭仍然是粥配红薯,还有咸菜疙瘩。
清舒吃了两碗粥两个大红薯,那饭量都赶得上林承仲了。
韦氏看着清舒脸庞,问道:“怎么吃得比以前多,人反而比以前瘦了?”
她吃得多反而瘦了是因为每天练功念书消耗很大,这点顾老太太跟顾娴都知道自然不会多想。可韦氏却不一样,吃得多人反而瘦了这岂不古怪。
清舒放下筷子说道:“二婶,你讥讽三叔是窝囊废逼得他搬了出去,如今是不是想说我被妖邪附体被祖母打死,然后让我爹娘与祖父祖母决裂,这样你们二房就能独霸家产了呀?”
这话,可谓诛心了。
韦氏差点跳起来:“你这个死丫头,你胡说八道什么?是林承志自己要走,可不是我赶他走的。”
林承仲沉着脸道:“清舒,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
清舒嗤笑道:“二叔,没人是傻子。你们打的什么盘算,当人都是傻子看不出来。”
林承仲都后悔昨日将清舒罚得太轻了。
林老太爷看着林承仲,眼中闪现过一抹暗光:“你现在就将这个搅家精给我送回韦家去。”
他觉得林承仲就算有这个想法,也是韦氏挑唆的。
林承仲也烦了韦氏,说道:“好。”
韦氏没想到这把火竟然烧到她身上了,一边哭一边说道:“他爹,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不说了。”
如彤也哭了起来:“爹,不要赶娘走。爹,别赶娘走。”
清舒坐在一边看戏。
瞧着势头不对,林乐祖忙说道:“祖父,祖母现在气病在床,你将我娘赶回去谁来洗衣做饭伺候祖母?祖父,我娘知道错了,你们就原谅她吧!”
韦氏也不蠢,忙说道:“爹,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不胡言乱语了。”
林老太太病着张氏又搬出去,如今家里还真离不开韦氏。
林老太爷看向清舒,冷冷地说道:“以后没事,你就不要回来了。”
平日家里都好好的,结果这丫头每次回来就要闹出事端。上次打伤老二气病老婆子,如今老三又搬出去。要这丫头再留下,这个家都得被她整散了。
清舒哭着跑回屋了。
关好门清舒就擦了眼泪脸上露出鄙视神情,不是她娘要求当她愿意回来。不过,这是最后一次了。
韦氏见林老太爷没再提将她送回韦家的话,暗暗松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娇杏推开门进来:“姑娘,我听说老太爷赶你走?”
见清舒点头,娇杏气恼道:“老太爷也太不讲理了,是他自己将三老爷赶出去,干嘛拿你撒气?”
清舒说道:“说那么多干啥?赶紧收拾东西我们回去。”
ps:孩子感冒一个星期还没好,焦头烂额。大家的评论不能及时回复,还请亲们谅解。
第一百一十三章 鼓动
清舒收拾东西,就去了堂屋与林老太太辞行了。
林老太太这次破天荒地对清舒露了个笑脸,虽然那笑容很勉强:“清舒,你去劝劝你三叔,让他带了如蝶他们回来。回来。”
清舒答应的很爽快:“好,我这就去劝下三叔,不过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用。”
“有没有用,劝过才知道。”先让清舒试试水,然后她再出马。
齐婆子等清舒出去后说道:“老太太,二姑娘真会劝三老爷?”
林老太太疲惫地说道:“再如何也不会比现在更糟糕了。”
齐婆子没再说话。
清舒问了村民,这才找着了林承志一家几口住的地方。
见到低矮又灰扑扑的土胚房,清舒并不意外。要这房子是好的,早被族里的人抢走了,哪还轮得着林承志。
春芬看见清舒高兴得不行:“姑娘,你来了。”
她这会正在洗衣服,而如蝶则在她旁边玩耍。
如蝶跑过来抱着清舒的隔壁,欢快地叫了一声:“二姐。”
小孩子家家的,并不知道从家里搬出来意味着什么。
清舒进屋时,就看见乐玮在床上玩着她送的七巧板。对乐玮来说这是个新奇好玩的东西,从大清早玩到现在都不腻。
张氏看见清舒,就要起来给她倒水。
春芬见了赶紧说道:“三太太你别起来,我来倒水。”
“不过是倒杯水,不妨碍的。”
春芬赶紧摇头说道:“老爷走之前吩咐我一定要看好你,不准你下床做事。”
清舒笑着说道:“三婶,孩子要紧,你好好躺床上休息。”
张氏苦笑了一声说道:“我躺床上也休息不好,现在没钱没粮以后吃什么用什么。”
昨晚,她是一夜没合眼。除了衣服跟被褥其他都没有。现在用的锅碗瓢盆跟柴火都是借的,也幸亏林承志跟村里不少人关系好,一开口别人就借给他。若不然,饭都没的吃了。
清舒朝着娇杏说道:“你抱了乐玮出去外面玩。”
她三叔现在愿意改变这是好事,万万不能让三婶拖了后腿。
娇杏知道清舒这是有话要跟张氏说了,忙抱起乐玮又叫春芬出去了。
清舒问了张氏:“三婶,三叔呢?”
“他一大早就出门了,也没告诉我去干什么,我估计是去借钱了吧?”
若是让村里人知道林承志被赶出来,肯定没人敢借钱给他了。想了下,清舒与张氏说道:“三婶,再苦再累你都不能劝三叔回去。”
张氏确实是想着等林承志消了气就劝他去给老太爷认个错,然后一家回去。
在张氏眼中,清舒念过书懂很多道理。所以,她也没将清舒当孩子一般看待:“清舒,为什么不能劝?”
清舒说道:“三婶,若是你们现在回去,二婶肯定会日日讥讽三叔没用养不活老婆孩子。三婶,你愿意让三叔日日受这样的窝囊气吗?”
一个人总被人骂没用,时间长了他也也认为自己没用会越来越自卑,甚至会自暴自弃。上辈子,林承志应该就是自暴自弃了。
张氏其实也很纠结:“可是我们什么都没有,以后怎么养活如蝶跟乐玮他们呢?”
她自己是不怕吃苦的,可是不想几个孩子跟着吃苦受罪。
清舒笑了下,说道:“三婶,我相信三叔不会让你们饿着的。三婶,你要对三叔有信心。”
张氏纠结了半天,最后一叹:“罢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只要我们两人勤快些,总不至于饿着孩子们。”
清舒闻言松了一口气,只要张氏支持林承志他肯定就能坚持下来了。
她其实是很怕林承志回去的。回去了,三婶跟如蝶可能仍逃不脱上辈子的命运。可只要他不回去,熬过这一阵子以后就能撑起他们这个小家的。
张氏从床头柜子里摸出个掉了膝的木盒子,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一支如意金簪。
她轻轻地用手抚摸着上面的如意,面露不舍地说道:“我手里最值钱的就是这如意金簪,这还是你娘送给我的。”
因为太喜欢她平日都舍不得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佩戴的。
清舒大概明白张氏要做什么了。
张氏说道:“你三叔手里没钱,只能拿了它去当了换些钱置办些日常用品了。清舒,你与你娘说一声,我这也是没办法。”
这是顾娴的一片心意,现在拿去换钱她心里过意不去。
清舒笑着说道:“三婶,我娘既送了你,那就是你的东西。你是卖了还是当了,都无需跟我娘说。”
就她娘的性子十有**早忘记这么一出了。有个视金银为俗物的亲娘,清舒有时候也很无奈。
清舒说道:“对了,三婶,若是别人问起你们为何要搬出来,你可千万别说是三叔跟祖父置气。若不然,三叔就得被人指责为不孝了。”
张氏嗯了一声说道:“我们之所以搬出,都是被你二婶给逼的。”
以前她想着都是一家人何必计较那么多呢?所以每日从早忙到晚,也没任何怨言。可她不过卧床养胎一些时日,韦氏就日日在院子里骂鸡骂狗,骂得还那么难听。孩子他爹气不过反驳了几句就哭天抹泪说小叔子欺负嫂子,还到村里到处宣扬。
性子再软的人也是有脾气的,特别是因为韦氏的搅和他们一家被赶出门,这让张氏恨上了韦氏。
清舒点头道:“对,你就跟别人说二婶天天骂三叔没用养不活妻儿是窝囊废,三叔受不了了才搬出来的。”
就张氏这个性子,她说的话大家肯定信,韦氏逼走小叔子的恶名是背定了。
张氏点了下头道:“我知道的。”
说了几句话,清舒就起身了:“三婶,你好好休息,我回去了。”
“那你路上当心。”
张氏原本心情很沉重,很担心一家几口的生计。可听了清舒的一番话,她感觉轻松了许多。
将金簪放回到柜子里,又上了锁。
这金簪是他们如今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家几口短时间内的吃用都得靠它了,所以万万不能有闪失。
第一百一十四章 救狗剩
清舒走出屋,就看到如画的娘彭氏站在门口。
看到彭氏面色有些不好看,清舒就知道有事,不过她面上并不显笑着道:“婶子,你来看我三婶呀?”
彭氏笑得有些勉强:“清舒,你今日要回县城了吧?”
“嗯,我现在就去坐船。”
彭氏笑着道:“那你路上小心一些,我去看你三婶了。”
清舒没立即走,而是在门口站着,她想知道彭氏过来做什么。
没一会,就传来张氏的哭声:“嫂子放心,我不会让你为难的。等我当家的回来,我就让他将锅碗都给你送回去。”
彭氏说道:“巧娘,你也别怪我,公爹发了话我也没办法。”
“我知道,我知道嫂子也为难。”
说完,张氏哭得不行:“嫂子,我平日里也没对不起她,她怎么就这么狠心呢?我跟孩子他爹都被逼得搬出来了,她怎么还不放过我们。是不是一定要逼死我们,她才肯罢休……”
不是说承志跟老爷子吵架,一气之下搬出来的嘛!这会听着,好像不是这样的。
彭氏听到这话不对,问道:“谁逼你们搬出来呀?”
张氏哭着说道:“还不是我那好二嫂,这些年……”
听到张氏这一声声的哭诉,清舒面露笑容。还好,性子是软了点但却知道反抗。
张氏性子再软,可她也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如今被逼出家门也就算了,竟还不许其他人帮衬他们。要再不反抗林承志被指责为不孝,那他们一家人真就没活路。为了丈夫跟孩子,她也不能再保持沉默了。
走了没一会,清舒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叫骂声:“打死你这个扫把星、打死……”
往前走了一小段距离,清舒就看见一群小孩朝狗剩身上扔石子树枝跟泥巴。
看到狗剩脸上、身上全都是烂泥巴,清舒气的不行:“不许再欺负他。”
为首的,是一个穿着水红色棉布衣裳的小姑娘她见清舒阻拦叫嚷道:“你少管闲事,要不然连你一块打。”
娇杏不干了:“你们若是敢动手打我家姑娘,我饶不了你们。”
清舒看向那小姑娘,说道:“我这衣裳好几两银子,你们要弄脏了赔得起吗?”
那小姑娘见过好东西,看着清舒穿着的水蓝色杭绸衣裙就知道她说的不是假话:“哼,我们走。”
其中一个小男孩不甘心,说道:“桃桃姐,我们就这么走了?”
那叫桃桃的闻言没好气地说道:“她那衣裙值好几两银子,弄脏了你赔?就是想赔你赔得起吗?”
她家倒是赔得起,可真闹到赔钱这地步,哪怕祖母再疼她也免不了一顿胖揍。
清舒看着狗剩狼狈不堪的样子,说道:“你怎么这么傻,他们打你不会躲不会跑吗?”
狗剩摇头说道:“不疼。”
清舒问道:“你怎么跑村里来了?”
狗剩看着清舒笑:“我见你来,也就跟着来了。”
他知道清舒今日要回县城,所以早早就在林家等候了。见清舒去村里,他也一路尾随。哪想到正巧就被桃桃一帮小孩看到。
村里人不待见狗剩,这些孩子也很讨厌他,每次看见他就会打他。
“你……”清舒觉得喉咙像被什么塞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娇杏听说了狗剩的许多事,虽觉得可怜,可她也怕清舒跟他接触会倒霉。
见清舒与他说话,娇杏催促道:“姑娘,我们走吧!若不然,就没船了。”
清舒很快平复了心情:“你快回去吧!要不然我们走了,你又得被打了。”
狗剩说道:“我送你去码头,等你走了我再回去。”
清舒知道这孩子倔强,也不反对。
不过等走的时候,见他走路一瘸一瘸的,清舒面色微变:“你的腿怎么样了?”
狗剩笑着摇头道:“没什么,不过是昨日在山上摔了一跤。”
清舒没继续追问,而是朝着娇杏道:“娇杏,你扶下狗剩。”
娇杏满心不愿,可清舒的吩咐她也不敢违抗了。作为丫鬟别说只是让扶个小脏鬼,就是上刀山下火海那也得去做。
走出村口,清舒停下看向狗剩:“跟我说实话,你这腿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狗剩还说是摔的,清舒生气了:“你若是不说实话,我以后再不理你了。”
狗剩怕清舒真不理他,只得说道:“昨日狗蛋看到我手里有月饼,他要吃我没给。那女人说我做贼偷东西,打了我一顿还抢走了我的两个月饼。”
看着瘦得就剩一把骨头的狗剩,清舒心里很难受。
就狗剩这名声方圆几十里也没人敢收养他,而他现在这模样拐子也看不上的。她上辈子之所以没听人提起狗剩,十有**是在她记事前这孩子就死了。
见清舒很难受,狗剩说道:“你别担心,我不疼的。”
清舒看了下四周,,然后压低声音说道:“狗剩,你愿意离开这里吗?”
狗剩听了这话有些茫然,说道:“离开这里?离开这那我能去哪里?”
清舒说道:“离开这里到一个新的地方去,那里不会有人骂你扫把星也不会有人打你,还能让你吃饱穿暖。”
狗剩睁大眼睛不相信地问道:“真的吗?到了一个新地方我就不用饿肚子吗?”
不会被骂打都没吃饱肚子吸引他。
清舒环顾了下四周,见没人就支开了娇杏。她指着不远处一颗槐树与狗剩说道:“这两日我会让人来接你,你这两日哪也不要去就在槐树下等。”
虽然狗剩这惨兮兮的模样不会有人打主意,但还是怕有万一。
想了下,清舒摘了一个银耳环递给他说道:“若是有人拿与这个一样的东西来,你就跟他走。若没有你别搭理他,记住了吗?”
狗剩接了耳环点头道:“记我住了。”
清舒道:“这事你谁都不要告诉,记住,任何人都不要说。”
狗剩点头道:“这是我们两人的秘密,我谁都不会说的。”
在清舒的坚持下狗剩没送她到码头,而是转身回去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林承志的转变(1)
娇杏看着狗剩一瘸一瘸地回去,眼中满是好奇。
走到清舒身边,娇杏以只两人听到的声音问道:“姑娘,你刚才跟这狗剩说什么了呀说这么久。”
“就是让他别去村里省得被那些孩子欺负,走吧,再晚些说不准没船了。”
娇杏才不信这话,只是清舒不说她也就不再问了。
到了码头,清舒竟然看见了林承志:“三叔,你怎么在这?”
林承志说道:“你一个人回县城不安全,我送你回去。”
清舒笑了下说道:“不用,苗叔会在码头等我的。”
码头就离村里几步远,而且这里比较偏僻基本没陌生人来。不过清舒觉得还是得催促下她外婆,得赶紧找个女护卫。
“我正好也要去县城,送你去吧!”
清舒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了。
此时还没有船,叔侄两人站在码头等。见周边只娇杏一人,林承志将她支开了。
林承志红着脸说道:“清舒,三叔想去县城找事做,你觉得能找着吗?”
见清舒看着他没说话,林承志苦笑着道:“没田没地留在村里会饿死的,去县城找份活干还能寻到一条活路。”
清舒没接着话,而是问道:“三叔,你后悔搬出来吗?”
没钱没粮,而家中还有四张嘴在等着吃,换谁都会有很大的压力。
林承志说道:“不后悔,只是我怕巧娘跟如蝶她们跟我吃苦受罪。”
是个男人都受不了那样的屈辱。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样做。
不后悔就好。
清舒说道:“我刚去看三婶,瞧见安婶过来要回锅碗瓢盆。”
林承志面色一变,说道:“你说什么?”
清舒说道:“安婶说她也没办法,是大爷爷要她这么做的。三叔,我估计是祖父跟大爷爷说了什么。”
林承志这一刻充满了愤怒。什么都不给他就将他赶出来也就罢了,竟然连亲戚借东西给他都不让。难不成,真要他给二哥当牛做马一辈子才罢休。
林老太爷这么做只是想逼林承志回去,却没料到竟让林承志产生了恨意让他越发不想回去。父子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
清舒不知道上辈子林承志是否反抗过,但此刻她很同情林承志。
想了下,清舒说道:“三叔,在县城找事可不容易。你若自己去找,十天半月也未必找得到。”
家里的东西如蚕茧跟多余的稻谷,每年都是林承志运到县城卖。所以,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庄稼汉。
林承志点头道:“我知道。要实在找不着,我就去码头扛包。”
清舒皱着眉头说道:“扛包不仅辛苦,还赚不到什么钱。”
“我知道那不是长久之计。不过现在我手头没钱,只能先干这个了。”
清舒看向林承志,奇怪地问道:“难道三叔一点私房钱都没攒?”
林承志面露苦涩:“家里的钱财都是你祖母管着,平日里钱也就过下我的手,转眼就被收上去了。”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他手头也就只存几百文钱。
没等清舒开口,来了一艘船。不过不是大金叔的船,而是隔壁村的船。
若是清舒跟娇杏两人她们是不会坐这船的,可现在有了林承志也就不担心了。
到下一个村子又上来几个人,其中有个跟林承志年岁差不多的男子看见他不由问道:“承志,听说你从家里搬出来了?”
林承志嗯了一声,低着头没说话了。
那男的看到他这神情就知道有难言之隐,他也没多问只是道:“若是有什么难处跟哥们说,能帮的我一定帮。”
林承志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点头道:“谢谢了大成。”
看到清舒,这叫大成的男子问道:“这是你闺女?长得可真漂亮。”
精致的五官白皙的皮肤,他们村的小姑娘没一个有这么好看的。
坐在她旁边的一妇人说道:“大成,你这眼光可真不行。你看看这小姑娘穿的衣裳,那可是上好的绸缎。”
而林承志穿的是粗布衣裳,这两人怎么可能是父女。
清舒觉得这妇人真不会说话。
林承志笑了下道:“这是我侄女清舒。清舒,这是大成叔。”
清舒笑着叫了一声:“大成叔叔好。”
大成笑着道:“小姑娘莫怪,我也是看你们长得像才认错。”
清舒知道这是缓解尴尬,笑着说道:“大成叔叔,我是三叔的亲侄女,长得很像很正常呀!”
大成有些诧异地看着清舒。这小姑娘很不错,竟知道帮林承志圆话。
到了县城,一靠码头清舒就看见正在等候的苗叔跟建木了。
清舒与林承志说道:“三叔,你跟我一起走吧!”
林承志摇头道:“不了,等你三婶胎稳了我让她去看望你娘跟安安。”
至于他,一个大男人去也不方便。
清舒摇头说道:“不是让你跟我回家,三叔,你跟我走吧!”
林承志犹豫了下,最终还是点了下头。
离开码头,清舒与苗老实说道:“苗叔,我们去茶铺。”
到了茶铺门口,林承志站在门口不进去:“清舒,我不懂茶,你让我来茶铺里干活我也干不来。”
茶叶分很多品种,每个品种每个等级的茶叶价格都不一样。
清舒笑了下:“我可不敢让你去茶铺干活,若是让祖父祖母知道还不得打死我。”
“那你这是?”
清舒说道:“三叔,你随我来就是。”
顾老太太带清舒过来好几趟,黄掌柜知道清舒是老太太的心肝宝贝,对她可不敢有半分的懈怠:“姑娘安好。。”
清舒笑着道:“黄爷爷,今日过来是有一事想要麻烦你。”
黄掌柜的忙道:“姑娘有事尽管吩咐。”
清舒指着林承志说道:“黄爷爷,这是我三叔,他想在县城找份活计。你在县城多年应该认识不少人,我希望你能帮我三叔找份活干。”
黄掌柜有些为难。
清舒见状说道:“黄掌柜,他是我亲三叔。”
这意思不是什么拐弯抹角的表叔堂叔,而是嫡亲的叔叔。
黄掌柜沉吟片刻后说道:“不知道林爷会做什么?”
林承志有些羞愧,除了种田种地他说什么都不会。
这要找活干,这么端着可不行。
清舒说道:“我三叔念过几年书,写字算账都会。”
黄掌柜的说道:“姑娘、林爷,这两日我去打听下过两日后再给你们答复,你看这样可行。”
林承志鞠了半躬:“多谢黄掌柜。”
第一百一十六章 林承志的转变(2)
出了茶铺,清舒就带了林承志去了一家早点铺子。
清舒说道:“三叔,你先在这里吃个早餐,我让苗叔给你送点钱来。”
林承志忙摇头,说道:“不行不行,我怎么能要你的银子,那我成什么了。”
清舒帮他找活干,他没拒绝是因为现在确实需要一份差事。可这钱,他是没脸要。
清舒笑着说道:“三叔,这银子不是送你而是借你,等你以后赚钱了再还给我。”
林承志不想要,可若是不要这钱怕过两天一家人连饭都没的吃了。
想到这里,林承志说道:“清舒,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快还你的。”
清舒笑着道:“三叔,我相信你。三叔,借银子的事千万不能让祖父祖母还要我娘他们知道。若不然,我会被打死的。”
这话也就说说,清舒怎么可能会怕林老太爷跟林老太太两人。
林承志忙点头道:“你放心,我会跟别人说这钱是我卖掉你三婶的嫁妆换的。”
清舒看着跟前世判若两人的林承志,鼓励他道:“三叔,我外婆经常说万事开头难。虽然现在很艰难,但只要熬过去,以后就会越来越好。”
清舒回到家里,就让娇杏寻出她的钱匣子出来。
花妈妈进屋看见清舒捧着钱匣子在数金银,她笑着说道:“姑娘要买什么东西,直接在店铺记账就是。”
清舒也没瞒着花花妈妈,她就将林承志的事说了:“我想给三叔一些银子,帮他撑过眼下这一关。”
花妈妈知道清舒行事有分寸,对此并不做评价:“你准备给多少?”
清舒想了下说道:“三婶还在养胎,得吃些好的。花妈妈,我觉得给二十两怎么样?”
若不是张氏还在吃补药,给个三五两银子足够了。
花妈妈说道:“太多了,十两银子就足够了,另外可以再送些红枣等补身的东西。”
苗叔将一包碎银子递给林承志,又道:“车里还放了两个口袋,里面放着红枣、黑芝麻、蜂蜜、红糖这些东西。姑娘说,这些是给三太太补身子的。”
握着荷包,林承志的眼眶有些湿润。爹娘看不起他,二哥更是正眼都不瞧他一下,只有清舒不仅信任他还如此帮他。
林承志在心里发誓,若是不混出个人样绝不回林家。
苗叔说道:“三老爷,我送你去码头吧!”这么多东西,拿着不方便。
林承志摇头道:“不用了,我还得去买买粮食呢!”
采购了一大车的东西,林承志直接包了大金叔的小船回桃花村。
大金叔看着这么一大堆东西,问道:“承志,你真准备搬出来单过呀?”
林承志苦笑道:“都被赶出来了,难道我还能回去?”
大金叔摇摇头道:“承志,你也太意气用事了。就这么出来没田没地的,以后日子怎么过呢?”
林承志道:“这两日先将家里的事安顿了,过两日我去码头上扛包。”
清舒帮着找差事的事不能对外说,省得给清舒带去不必要的麻烦。
大金叔没法理解林承志的想法,说道:“家里有房有地,你何苦去受那罪呢?”
这扛包可不是一般的累,他每天划船也很累,但跟扛包起来就轻快多了。
“再苦再累,也比日日受窝囊气的强。”
大金叔摇头说道:“到底年轻,这外面讨生活哪那么容易。”
家里有房有地,还有一个举人哥哥做靠山。若不意气用事净身搬出来这辈子吃穿不愁了,可现在赌气出来以后有的苦头吃了。
张氏看到林承志挑了一担东西进屋,问道:“这是什么?”
“粮食。我买了两百斤的粮食,够吃两三个月了,另外锅碗瓢盆也都买了。”
说完,放下粮食又赶紧出去了。
看着堆放着的一大堆东西,张氏抓着林承志的手问道:“你跟是谁借的钱呀?”
置办这些东西怎么也得好几两银子,林承志身上可没这么多钱。
林承志压低声音说道:“清舒借给我十两银子。这事你知道就成别往外说,若让爹娘知道清舒肯定得挨骂了。”
张氏有些感动:“这孩子……”
林承志说道:“这情咱记在心里,以后好好还她。巧娘,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我拿了你的首饰去当了。”
张巧娘点了下头:“我知道的。”
林承志说道:“我先去山上砍柴,等回来再收拾。”
张巧娘说道:“这些东西我来收拾吧!孩他爹,我请彭叔来看过了。他说我只要不干重活,一些手面上的事还是可以做的。”
确定张巧娘说的属实,林承志也没反对了:“那你当心些,若是觉得累就躺下休息。”
有了清舒给的十两银子打底,张氏也不再焦虑了。
张氏笑着道:“放心,我有分寸的。”
林承志去大金叔家借了一把柴刀,就上山了。趁着这两日多砍些柴,万一在县城找着了事以后就没时间上山了。
林老太爷回到林家,朝着林老太太怒吼道:“你是不是给了那逆子钱?”
“什么钱?”
瞧着林老太太的模样不似作伪,林老太爷说道:“那逆子买了粮食跟锅碗瓢盆一大堆的东西回来。”
瞧着这架势别说三五日,怕是三五月都不会回来了。
林老太太有些懵:“他哪来的钱?”
林老太爷想也不想说道:“定是这逆子平日里偷藏了钱。”
“不可能。平日里帮着卖东西的钱,他都一分不少都交给我了。”这些东西卖多少钱,她心里都有数的。
齐婆子说道:“也可能是找人借的。”
林老太爷立即否认了这个说法:“置办那些,怎么也得三五两银子。谁有那么多的钱借给他?”
而且村里人都知道林承志被他赶出去,谁敢借那么多钱给他。
韦氏提着一壶热开水进来,听到这话说道:“我听村里人说老三今日是跟清舒一起回的县城,那钱肯定是清舒给的。”
若真是清舒所为,等下次回来非得重罚了她。
林老太太现在最厌恶的就是韦氏,若不是家里现在没人干活她肯定将这个搅家精赶出去了:“你亲眼看见的?”
韦氏忙摇头:“我、我猜的。”
瞧着不好,韦氏说道:“厨房还煮着饭,我去看看。”
说完就溜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林承志的改变(3)
林老太爷恼得不行,可他再气也没撤了。总不能将林承志从那房子赶出去,就算他想族长跟大哥也不会同意的。
“这个逆子……”
再待下去林老太爷怕自己会气出病来,他与林老太太说道:“我出去一趟,过些天再回来。”
等他出了桃花村,林老太太就去找林承志了。
林承志正在吃饭,看到林老太太忙放下筷子站起来:“娘,你怎么来了?”
说完,走过去扶了林老太太坐下。
林老太太看到桌子上的两个菜,一个土豆炒油渣一个辣椒炒茄子。这样的菜在农家算很不错了,多少人家一个月都难见一次荤腥。
“承志,你哪里来的钱买米粮菜蔬?承志,你告诉娘是不是清舒给你的?”
林承志赶紧摇头:“不是,我卖了巧娘的首饰得了几两银子。”
林老太太哪相信这话:“巧娘有多少嫁妆我会不清楚?她手里头最值钱的就是你大嫂给的那只如意金簪,可那如意金簪就算卖也只能卖三五两银子了。你这屋子里的东西,没有四五两银子买不下来。”
不可能金簪卖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林承志是她生的,哪能不知道他不是这般没成算的人。
林承志知道瞒不过,说道:“娘,清舒听到我说手里没钱,她怕我跟如蝶他们饿肚子就借了我十两银子。”
“那臭丫头……”
让她劝承志回家,她转头却给了承志钱。这不是想让承志永远别回林家。
林承志听到这话说道:“娘,清舒知道我没饭吃也不理会你觉得这样才是好?”
林老太太一下被问住了。
林承志说道:“娘,我知道你是来劝我回去的。娘,我现在回去,以后二嫂肯定就天天指着我的鼻子骂我是窝囊废,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
顿了下,林承志说道:“娘,我一定要证明给二哥二嫂看我能养活妻儿。到那时爹若开口让我回去,我就回去。”
林老太太这一刻恨死了韦氏,都是这个搅家精恶妇害得他儿子有家不能回。
张氏问道:“娘,你吃饭了没有?没有我给你盛。”
林老太太摇头:“不了,我回去吃。”知道今天说不通林承志,她也不想再留。
回去的路上,齐婆子与林老太太说道:“老太太,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你现在怎么劝三老爷他也不会回来,不若等他挣了钱养活了一家老小到时候再劝他回来。”
林老太太阴沉着脸没说话,不过齐婆子知道她听进自己的劝了。
林承志不回来,作为将他逼走的罪魁祸首韦氏,就被林老太太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清舒不知道韦氏开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过就算知道她也会说一句活该。
顾老太太从外面回来,看到清舒就问道:“清舒,这两日在林家有没有被欺负?”
清舒摇头说道:“没有,不过我三叔被我祖父赶出家门了。”
咦了一声,顾老太太问道:“怎么回事?你祖父干嘛赶你三叔走?”
林家三兄弟给顾老太太印象最不好的就是林承仲了,至于林承志则没什么印象。
清舒简单将事情说了下:“外婆,你是不知道我二婶有多过分。她在家骂我三叔三婶也就罢了,竟还跑去淤村里人说,弄得村里人都以为我三叔欺负了她。”
顾老太太说道:“也幸亏你娘不在乡下,若不然还不得被她欺负死。”
像韦氏这样的女人就是滚刀肉。反正只要占便宜了,丢脸被骂什么的她都无所谓。
这话清舒也非常认同:“二婶讥讽我三叔是窝囊废养不起妻儿。外婆,我真挺纳闷她怎么有脸说这话?家里家外的事都是三叔在张罗,二叔没赚过一分钱只埋头读书。要说养不活妻儿的,该是二叔才对。”
顾老太太说道:“她若是知道这样想就不会跟你三叔闹了。不过你祖父偏心二房,所以你三叔注定要吃亏。”
“二叔念了那么多年书还只是个童生,不知道为什么祖父还偏心他?”
上辈子林承仲在她五岁也就是今年考中了秀才,后来进县城一边在私塾教书一边温习参加科考。可惜到她死,林承仲都没能中举。
顾老太太摇头说道:“你祖父怎么想的外婆不道。不过为人父母对子女尽量一碗水端平,若不然容易兄弟阖墙。”
清舒点了下头。
“这事你别告诉你娘了,省得她坐月子坐得不安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顾娴调理好身体,任何影响她心情的事都必须瞒着。
清舒点了下头,与顾老太太道:“外婆,三叔跟三婶没钱没粮,我不忍心如蝶跟着挨饿就给了他十两碎银子。”
顾老太太好笑道:“手里一分钱都没有,就敢带着妻儿搬出来,真是勇气可嘉。”
有勇气不假,可也没头脑,做事只凭意气完全不考虑后果。
清舒没敢说她其实在后面推波助澜。
顾老太太道:“这次就算了,以后不要再随便给他们银子。若不然,碰到事就会找你要银子。”
清舒忙说道:“外婆,我又没赚钱,吃的用的都是外婆您的哪有钱给他。我当时是说钱是外婆的,借给他以后要还的。”
顾老太太搂着清舒笑着说道:“傻丫头,外婆的钱以后都是你跟安安的。”
她就只这两滴血脉,手里的东西不给她们还能给谁。
清舒摇头道:“外婆,我不要你的钱,等我以后长大我要自己挣钱。”
顾老太太很欣慰地说道:“清舒,你能这般想很好,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
说完,顾老太太感叹了一声:“若是都这般想,也没那么多的事了。”
突然发这样的感慨,肯定是有事了。清舒面色不善地问道:“外婆,是谁在打我们家的主意?”
顾老太太笑了下,说道:“这些事外婆会处理,你不用管。”
既真有事。见顾老太太不欲再说,清舒也没再问了。不过等会,得让娇杏去打听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一百一十八章 林承志的改变(4)
清舒既决定救狗剩自要与顾老太太说,因为她自己是没这个能力的。
清舒将狗剩的情况与顾老太太说了下:“外婆,狗剩的奶奶走了后他爹就将他赶出了土坯房。如今狗剩住在山洞里,若他留在桃花村肯定熬不过这个冬天。”
被子都没一床,天气一变冷这孩子肯定要冻死。
顾老太太听完沉默了下说道:“可这孩子的命格……”
清舒说道:“那何仙姑的鬼话哪能信。外婆,这可是一条人命。外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经常做好事,要救了他可就是大功德了。”
顾老太太还是有些犹豫。何仙姑说的可能是鬼话,但这孩子也有些诡异。
清舒说道:“外婆,你若是有忌讳那咱们让他先寄住在甘露寺。若是他在甘露寺好好的,我们再将他接出来。”
顾老太太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孩子放在甘露寺,她只需每个月送些钱粮过去就行。
若是这孩子在甘露寺安然无恙没再闹出事来,过个一年半载就接出来好好安顿。若不然,就将他留在甘露寺。
顾老太太点头道:“好,这事我来安排。”
得将这孩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带走,若不然,被缠上也麻烦。
对于清舒的安排顾老太太很满意,这孩子瑞金行事越来越稳妥了。
过了两日,林承志去找了黄掌柜的。
黄掌柜得了清舒的话,也用心给他打听了;“茶馆还缺一位伙计,不过这活不仅又苦又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都到这份上哪还能挑,林承志一脸感激地说道:“掌柜的,苦累我不怕,只是我不懂茶怕做不好。”
再苦再累,还能比种田种地砍柴累。
黄掌柜的笑着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谁还不是从不懂到懂呢!”
“多谢掌柜的。”
黄掌柜的笑着说道:“头个月薪俸一两,第二个月开始涨到二两。若是做得好,以后还会加。”
林承志欢喜不已:“多谢掌柜的。”
一个月二两银子足以养活一家老小了,林承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这份差事。
大金叔看到林承志一脸喜意的样子,笑着问道:“承志,找着差事了?”
“嗯,在茶馆找着了一份活计,后日就去上工。”
船上有个桃花村的人听到这话,立即说道:“承志,你大哥可是举人,你去铺子里做伙计岂不是丢了你大哥的脸面。”
林承志听了这话脸色有些不好,说道:“我偷不抢自己辛苦干活赚钱养家,怎么就给我大哥丢人了?”
那人见他恼了,也不敢再多说。
回到家看着在门口丢沙包的如蝶,林承志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如蝶,爹给你买了桂花糕,你去洗洗手。”
经了上次的事,如今在林承志心中如蝶那是排第一的。
张氏看林承志卖了糕点嗔怪道:“你也真是的,家里现在没钱你还买什么糕呀!”
听到林承志找着了差事,张氏高兴得不行:“找着差事就好。”
有了差事每个月就有进账了,就算吃得不好,但总不会饿肚子。
张氏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这几日面上不显,但想着将来她就发愁得很。
“你放心,我会让你跟孩子们过上好日子。”顿了下,林承志说道:“等我将来赚钱了,我也送如蝶去上学。不求她跟清舒一样聪明,有清舒的一半我就满足了。”
张氏这个时候,也感觉到出来的好处了。若是在林家公婆断不会允许如蝶去念书的,可现在只要他们夫妻赚到钱就能送女儿去读书。
如蝶吃完糕点就要出去玩,张氏叮嘱道:“就在门口玩,不许跑远了。”
说完,还叮嘱了春芬一通。
林承志觉得有些奇怪,问道:“怎么了这是?”
他感觉到妻子有些过分的紧张,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张氏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是不知道,今早狗剩被人带走了。”
“谁?”
听到是棺材子狗剩被人带走,林承志有些不相信地说道:“不可能吧?谁会要那孩子呀?”
不说那孩子的名声,就说他那模样也不会有人打主意了。
张氏摇头道:“我最开始也不相信,可这事是真的,大桃她娘亲眼看见一个凶神恶煞的男人将狗剩拖上马车。”
“那人要他干啥?”
张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出来,只是道:“除了大桃她娘,田里干活的三仔叔几人也看见了,等大家反应过来,那马车已经不见了踪影。”
其实若是当时有人去追赶,肯定能追上的。可被带走的是狗剩,众人就不想管这事。怎么说呢?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大家都觉得狗剩不祥,觉得他离开也挺好的。
林承志忙口说道:“那以后万不能让如蝶去村外玩了。”
以为被拐走的狗剩此时已经送到甘露寺里了,到了寺庙狗剩一口气吃了两个大馒头跟一大碗粥。
吃完以后狗剩摸了肚子露出满足的笑容,自奶奶病逝后他好久没吃饱了。
黑面汉看着狗剩说道:“这段时间你就在这院子里呆着哪也别去,记住了吗?”
这孩子模样辨识度太高了,只要出去就会被人发现。到时候传到桃花村,狗剩他爹找来又是个麻烦事。
“能天天吃饱吗?”
黑面汉点头道:“只要你不出去就能顿顿吃饱,若不听话就没东西吃。”
狗剩很乖巧地说道:“我不出去。”
饿肚子的滋味,太难受了。
清舒知道狗剩在甘露寺安顿下来,心情顿时大好。
顾老太太看她眉开眼笑的样子,奇怪地问道:“你这么喜欢他?”
清舒点头说道:“嗯,我很喜欢他。外婆,我不过是给了他几个粽子,可他却记在心上特意跑到山上摘果子给我吃。这样的赤子之心没几个人有。”
顾老太太听了也有些动容了。
清舒笑着道:“好。外婆,过几天我想去甘露寺看他。”
顾老太太说道:“正好我要去甘露寺上香还愿,到时候你随我去。”
她也想去看看这个孩子,看看是否真如清舒所说的那般是个知恩图报的。
顾娴以后很难再生养。没个亲兄弟,姐妹两人长大以后难免会吃亏。若这孩子是个知恩图报的就将他培养成才,等清舒姐妹长大以后碰到个什么事也有人帮衬。
不得不说,为了姐妹两人顾老太太真是操碎了心。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明律(1)
练完功回来,清舒看着路边开得正盛的花朵忍不住哼起了曲儿。
岳香香听到后,笑着问道:“清舒,什么事让你这般高兴?”
狗剩这事不宜告诉别人,清舒笑呵呵地说道:“不告诉你。”
“切,不说不说,我还不稀罕知道呢!”话是这么说,岳香香还是巴巴地看着她。
清舒转移了话题,问道:“澜姨最近很忙吗?我娘昨晚念叨好久没见澜姨了。”
岳香香点头道:“嗯,我祖母生病了。我娘这些天要去照料她。我原也想请假去伺疾,可我娘没同意。”
清舒笑着道:“澜姨能照料好你祖母,你去干啥?你好好念书,你祖母跟澜姨都会很高兴的。”
岳香香闻言,苦哈哈地说道:“我娘说那么贵的学费若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她跟爹的辛苦。可是我已经很努力了,她却从来不夸我一句。”
清舒笑着道:“我娘也从没夸过我,还总说不能骄傲自满。”
“啥?姨母竟然没夸过你?”
她可是知道清舒有多刻苦了。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可跟清舒却没法比。
清舒点头道:“大人都是这样的,你不需要介怀。不过我们是为自己念书的,不是为她们念的。所以,咱得好好学。”
岳香香掐了一把清舒的脸颊,被清舒拍开以后哈哈笑:“清舒,明明你比我小一岁可有时说起话来老气横秋的,跟我娘似的。”
清舒心头一跳,然后装成不高兴地说道:“你不喜欢,那我以后不说了。”
岳香香赶紧哄了清舒:“你别生气嘛,我以后不说了。”
两人说说笑笑地到了紫藤苑。
上课后,傅苒各给了两人一本《论语》。傅苒说道:“今日开始,我们学论语。”
岳香香捧着书一脸疑惑地问道:“先生,这《论语》是考科举的书,我们又不用考科举干嘛学它?”
傅苒说道:“以后你们考学,也要考到四书五经里面的知识。”
既是入学要考的东西,自然是要学的。
岳香香不相信地说道:“老师,女学的入学考试有这般难吗?”
傅苒问道:“县里跟府城的女学的入学考试不会这般难。”
“啊……既不会考,为何还要学这个。”反正她是不喜欢学这些东西。每次听到她哥背《论语》,她就想睡。
傅苒笑着说道:“我是是说县城跟府城的女学不会考这个。金陵女学以及京都女学,都会考到这些。所以除了《论语》,《中庸》《太学》这些以后都要学。”
岳香香的脸顿时垮下来了。
上完一节课,岳香香跟清舒抱怨道:“咱们又不考金陵女学,干嘛学这个?”
刚才她听得都打瞌睡了,想到以后每天都要听这些课程她就觉得暗无天日。
清舒说道:“老师既让我们学,肯定是这些书中有的东西对我们以后有用。”
岳香香嘀咕道:“有什么用?半点用都没有,完全是浪费时间。”
第二节课还是学的《论语》。傅苒看到岳香香无精打采的模样并没多说,她要教的是清舒,岳香香只是附带的。学得好,她也愿意多费心。不愿意学,也不强求。
下午,头节课顾娴给了两人每人一本书。岳香香看着这书厚厚的,接过来一看竟然是《大明律》。
傅苒说道:“要想写出一笔好字,关键还是得自己多练。以后你们碰到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私底下来问我。从今天起,你们开始学《大明律》。”
岳香香听到这话觉得眼前一黑:“老师,我们做不了官判不了案也当不了状师,学这个干嘛?”
傅苒看了她一眼,说道:“你若是不想学可以不学,我不勉强。”
岳香香不敢说话了。
傅苒这一节课,只讲了第一篇刑律里的《谋反大逆》。讲完以后,还举了前朝的两个谋反大逆的例子。
下完课,岳香香拉着清舒的手说道:“清舒,这东西太难了,咱们一起去跟先生说咱不学了好不好?”
这个东西比论语还难。
清舒是成年人的思维,她觉得学律法比诗经书法这些都有用。所以哪怕《大明律》不好学,她也下定决定要学好。
岳香香推了下清舒一下:“我跟你说话,你在发什么呆呢?”
清舒回过神来,摇头说道:“我们去了也没用,老师不会改变主意的。”
岳香香不高兴了:“试都没试,你怎么就知道先生不会改变主意呢?”
清舒说道:“书法课老师每日也就指点下我们,老师教得很轻松。可这《大明律》晦涩难懂,我们觉得难,老师教得也一样不轻松。”
“什么意思?”
清舒道:“老师这般费心费力教我们,我们该珍惜哪还能嫌弃。”
岳香香却是不高兴地说道:“可这些东西我们学了也没用,干嘛浪费时间。”
有这时间还不如去玩,或者睡觉也成。
清舒摇摇头道:“香香,老师不会教我们没用的东西。”
岳香香见说不通清舒,很是气馁。
两人并不知道坠儿就在她们后面不远处,等两人分开以后她才折回去。
傅苒笑着道:“清舒当真是这般说?”
坠儿点点头。
新儿也有些奇怪:“主子,清舒姑娘才三岁,你让她学《大明律》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呀?”
别说小孩,就是大人也很少有人会去看这书。不仅条文多还要咬文嚼字,不是一般的难学。
傅苒反问了一句:“你看清舒不是学的很认真吗?”
说完,傅苒笑了下道:“放心,若是她学不进去,到时候就停了这门课。”
坠儿说道:“主子,我觉得姑娘会学好这门课程的。”
“哦?你对她这么有自信?”
坠儿说道:“姑娘身上有一股劲,一股狠劲。她既觉得这门课程有用哪怕再难她也会努力学好的。”
新儿听了这话道:“有时候我真觉得她不像是个孩子,倒像是个历经沧桑的人。”
傅苒淡淡地说道:“亲娘不靠谱,亲爹不是个善茬。身在这样的家庭再不早点懂事,将来母女几人都得被人生吞了。”
虽然没见过林承钰,可透过林家的人也知道这人不是个好的。
第一百二十章 大明律(2)
清舒吃完饭就捧起了《大明律》背起了今日所学的第一条刑律,谋反大逆。
“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及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
顾老太太听着觉得不对:“你在背的什么东西?”
什么凌迟处死斩首示众,听着就觉得吓人。
清舒将书递给顾老太太,说道:“背的《大明律》。老师今天教了第一篇,我得将它背熟了。”
顾老太太惊愕不已,问道:“这、怎么傅先生教你们学这个?这个也太难了,你听得懂吗?”
清舒点头道:“听得懂。”
顾老太太见她神色不似作伪,将书还给她:“若是你听不懂不要勉强,外婆去跟傅先生说让她别教这么难的。”
清舒笑着说道:“外婆,老师已经跟我们将这律文解析过了。意思我都懂了,剩下的就是将它背下来了。”
只有将这些东西背下来装进脑子里,才算真的学会了。若不然,过段时间就忘了。
岳香香回到家里恹恹的提不起劲来。
她哥哥文智回来看到她这模样,忍不住笑着问道:“香香,怎么了这是?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岳香香从布包里掏出了《论语》跟《大明律》给文智,苦着脸说道:“学《论语》也就算了,竟然还要学《大明律》。我看着头都是昏的,哪还学得进去。”
这么厚厚的一本还只是上册,下册还这么厚,只要一想这事岳香香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文智打开一看,当下也皱起了眉头:“。这傅先生也太性急了,怎么能教这个。等爹回来,我们去找爹娘说这事。”
半个时辰以后,岳县丞回来了。
文智带着岳香香,将这事与夫妻两人说了:“爹、娘,香香还这么小怎么能学这个?这不是拔苗助长吗?”
这个东西他都还没开始学,这么难的东西妹妹怎么可能懂。
岳县丞拿起书也不由皱起了眉头:“傅先生当时可有说什么?”
岳香香噘着嘴说道:“先生说我若是不学,她不勉强。”
文智很不高兴,身为一个先生这话说得也太不负责任。花那么多的钱,太不值了。
巍澜却是问道:“清舒呢?当时她可有说什么?”
岳香香说道:“我跟清舒说,让她跟我一起去找先生。可是清舒说她觉得学这个有用,要好好学。”
好好学,不表示就学得好。
文智说道:“学了是有用,可也要听得懂学得进去才成。”
岳县丞也认同文智的观点:“阿澜,明天你去跟先生说下。这个太难了,如今只需教孩子一些通俗易懂的东西即可。”
巍澜点了下头。
睡觉前,清舒已经将今日学的这篇刑律背下来了。
顾老太太摸着她的头说道:“清舒,天晚了,我们睡觉吧!”
清舒摇摇头:“外婆,我还没练功呢!”
修习这内功心法两个多月了,可什么感觉都没有。不过清舒想着,既是段师傅压箱底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现在没感觉,不代表将来就不好了。所以,她一直坚持着。
顾老太太有些不忍心地说道:“今天就不要练了,明天再练吧!”
清舒摇头:“外婆,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半途而废,这可是你教我的。”
话是这么说但她心疼呀!小小年岁正是玩闹的时候,可这孩子却是拼了命地学习。
孩子这般刻苦努力,她也不能拖了后腿。顾老太太说道:“行,那外婆先睡了。”
清舒点了下头。
第二天早晨一到点,都不用人叫清舒就起来修习内功心法。
吃了两个鸡蛋,她去了段师傅那。
清舒一边走一边背书,眼看着因为太投入就要撞倒树上去,娇杏眼疾手快将她拉到一旁。
清舒看着眼前的大树,摸了下额头笑着说道:“看来路上是不能背书了。”
娇杏这次没再说教,而是巴巴地问道:“姑娘,我也想识字了,你说可以吗?”
清舒笑着道:“识字是好事,只要你愿意学,我肯定教你。”
娇杏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请新儿姐姐教我即可。”
新儿跟在傅苒身边这么多年,别说识字。乐器跟算学都会一些。教娇杏识字,那是小菜一碟。
清舒笑着点头:“那你要努力。”
有这么一个努力的主子,娇杏觉得自己再懈怠下去都没脸伺候清舒了。
清舒练完功回来就看见了巍澜,笑着道:“澜姨,你来了呀!”
巍澜点了下头问道:“清舒,昨日你们先生教了东西你都听懂了吗?”
清舒点头道:“听懂了。”
巍澜顿时打消了去找傅先生的念头。傅苒授课自是以清舒为先,清舒既听得懂哪怕她去说,傅先生也不会改变主意教授简单的东西。
顾老太太看巍澜神色不对,问道:“怎么了?可是有什么问题?”
巍澜也不瞒着,说道:“香香听不懂,回家跟我们诉了半天苦。”
顾老太太说道:“等会我去先生说,让先生别教这么难的。”
巍澜摇头道:“不行,哪能耽搁了清舒。”
顾老太太说道:“耽搁什么?我也觉得太难了。香香跟清舒还那么小,没必要学这么难的东西。这《大明律》明显超出了孩子接受的范畴。”
巍澜犹豫了下,点头道:“好。”
一行人去了紫藤苑。
傅苒早猜到巍澜今早会过来,倒是顾老太太的到来让她有些意外。
知道两人的来意,傅苒问了清舒:“你也觉得太难,不想学?”
顾老太太忙说道:“没有,清舒昨晚将所学的都背下来了。”
“清舒,那你将昨日所学背一遍。”
清舒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背完后说道:“老师,论语没背。”
她觉得这个律法比论语更实用,就选择了律法。
傅苒嗯了一声,没责怪但也没夸赞,只是说道:“还需要继续努力。”
顾老太太觉得傅苒要求太严格了。她的乖乖都这般刻苦,老师竟还觉得不够。
巍澜见傅苒这般说,也不好意思再提换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