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清闲的差事(2)
接了这差事,清舒才明白过来为何封小瑜说这差事很清闲。原因无他,真的什么事都没有。
她花了三日功夫看完了卷宗,然后就没事可做了。不过清舒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没事做就看书,书看累了练字或者画画。
管郎中最开始还有些担心,担心她年轻气壮想要表现。现在见她这般安安静静的,心里也很高兴。
莫琪却是与长公主说道:“公主,林姑娘去了主客司好几天了,每天大半时间都窝在屋子里不出来。她这么一个消极的态度,以后又能干得出什么事来?”
长公主笑着道:“她行事一向谨慎,刚进去哪会争抢着干活。而且我觉得这样很好,这事不能一蹴而成得该循序渐进。”
这是失败了许多次,她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莫琪闻言说道:“长公主,我怕她达不到你的期许。”
“我对她的期许就是希望她将来嫁人生子以后还能坚持当这份差。”
她深知清舒的性子,想让她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那是不可能的。她让清舒进礼部其实是想让一些人知道,女官一样可以嫁人生子。
莫琪对此并不乐观说道:“我怕她嫁人以后,就会辞了这差事。就算没有,有了孩子以后也会走了。”
“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也许她就能坚持呢!”
这些年她培养了许多人,可惜这些人要不半途而废要不妥协于现实浑浑噩噩地在礼部混日子。袁女官,就是其中一个。
莫琪说道:“希望如长公主所期盼的那样,她能为天下女子做出表率。”
话是这般说,但莫琪并不抱期望。
也是在这日下午,清舒回家在路上马车被人拦住了。
一个穿着锦服的大胖子站在马车前,扬声说道:“表姐,听说你当了官在礼部任职。表姐,这么大的喜事得庆贺一番啊!弟弟我在蜀山园定了个席面,还请表姐能赏光。”
马车里悄无声息的。
站在胖子身边的几个人起哄:“崔建言,你表姐不搭理你啊!”
听到崔建言三个字,清舒脸色闪现过一抹愠色。
忠勇侯有三个儿子,世子跟崔建柏是亲兄弟,三子崔建言是个庶子。这崔建言的生母,是崔夫人的陪嫁丫鬟。这家伙不学无术,成天与结交的一群狐朋狗友在外鬼混。想当年的时候,这家伙没少奚落自己。
林菲看清舒脸色难看,以为她是被外面的人给气得:“姑娘,我去教训那浪荡子。”
竟然调戏到她家姑娘身上,简直是不想活了。
“打残不要紧,别打死就行。”
看到车门推开崔建言哈哈直笑,朝着身边的人说道:“你们说了,只要我表姐答应去蜀山园吃饭,你们每人给我五百两银子!”
旁边的那三个纨绔一阵肉疼,但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口钉:“放心,只要林司务真愿意跟我们去蜀山园吃饭,五百两银子一文都不少你的。”
一刻钟以后,四个人倒在地上话都说不出来。崔建言最惨牙齿都被打落了四颗,肋骨被打断了四根。另外三个人要好一些,牙齿没被打落肋骨只断了两根。
春桃掀开车帘看着这四个纨绔子躺在地上哀嚎,有些担心地说道:“姑娘,林菲下手这般狠会不会有麻烦?”
“不下重手,要不了两日类似的事还要发生。直接将他们打残打废了,这些人也不敢来惹我了。”
春桃担心这些人的父母长辈来报仇。
清舒笑了下说道:“放心,她们不敢上门寻事的。最多就记恨在心里,等将来有机会在踩一脚了。”
对此她并不在意。她现在可是长公主的人,这些人家不敢惹怒长公主。至于说将来报复?反正一直到她死长公主还活得好好的,所以数年之内无需担心此事。
这事就像龙卷风,不到一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封小瑜一得了消息就来找清舒:“我听说昨日有几个纨绔在大街上调戏你?那个个王八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清舒,你没事吧!”
清舒笑着道:“没事,要有事现在也不能好端端地坐在这跟你说话。”
封小瑜看她神情不似作伪,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原本觉得这差事清闲你做这个挺好的,却没想到还会遇见这种事。早知道我就不劝你接这差事了。
清舒没将这事放在欣赏,说道:“那我外出被秦王无意看到他就要纳为妾,按照你说的那我出门都是错的了。”
“你不介意就好。”封小瑜说道:“你放心,我祖母知道这事后就派了莫琪去了崔家跟石家跟你讨要公道,可能明天她们就会上门道歉了。”
“那就好。”
封小瑜听了轻笑道:“我还以为你会说不用这般麻烦。”
清舒摇头道:“若不将这股气焰打下去,这样的事还会发生。”
为了杜绝此事的发生,必须要由长公主出面。
想到这里,清舒说道:“也真是辛苦长公主了。可惜我没什么才能,没办法帮她实现愿望了。”
封小瑜听出清舒话里的意思:“我祖母曾经说过女子出仕这事不可能一蹴而成的,得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
其实长公主的原话不是这般说。她说想让女子出仕需要的是一个契机,至于这个契机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两人闲聊了几句,封小瑜就回去了。
林菲进屋的时候看见清舒陷入了沉思,问道:“姑娘,在想什么呢?”
清舒问道:“你说长公主真的只是管文华堂跟礼部的一些琐碎的事吗?”
林菲问道:“姑娘这话是什么意思?”
清舒摇摇头道:“没什么。算下时间,外婆跟安安应该到了平洲。”
撇开长公主那一身慑人的气势,只说她与皇帝又不是亲姐弟。若长公主真只是一个闲散公主,皇上为何对她如此礼让。这些疑问清舒在脑海闪过,就被她按下去了。
林菲说道:“这都快一个月了肯定到了,只是姑娘今年中秋你只能一人过了。”
“难道你不是人?”
见林菲鼓着一张脸,清舒笑着说道:“中秋去邬家跟老夫人与伯母一起过。”
说起来做邬家的女人真不容易,丈夫跟儿女都去了边疆她们独自守在家中。好在年轻媳妇都能跟着去边疆,不然邬家男子娶媳妇的难度更大了。
第七百四十九章 疏远(1)
沈少舟跟顾娴因为得了消息,知道顾老夫人跟安安会回来,所以早早地派人在码头等候。
祖孙两人一下船就被陆德根看到了,他赶紧跑到两人面前说道:“老夫人、二姑娘,你们终于到了。”
安安点点头却没有说话。
顾老夫人问道:“你家太太可还好?”
陆德根笑着说道:“太太很好,就是一直挂念你跟两位姑娘。”
说完,就让带来的人帮着搬东西。
眼见顾老夫人还待说,安安道:“外婆,现在太阳这么大的,有什么话我们到家再说不迟。”
顾老夫人乐呵呵地说道:“好,都听你的。”
这一路上所有的行程都是安安给安排的,她诸事不操心。加上准备打理妥当,这一路上她并没受什么罪。跟当年去京城比,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沈少舟跟顾娴两人听到顾老夫人跟安安到了,就赶紧去大门口迎。
结果在外办事的沈涛都赶回来了,他们还没见到顾老夫人跟安安的身影。
霍珍珠说道:“从码头到这里最多一刻钟,这都快两刻钟了怎么还没来?爹、娘,要不让阿涛去看看吧!”
沈少舟点头道:“我跟你一起去。”
就在这个时候陆德根骑马回来了,沈家人见他独自一人齐齐变了脸。
顾娴焦急地说道:“你不是打发人来说我娘跟安安回来了,人呢?”
陆德根苦笑一声说道:“二姑娘说要住自个的家我怎么劝都没用,只能先送她们去桂花巷再回来了。”
顾娴说道:“那宅子这么多年没住人,又破又旧怎么住啊?”
沈少舟说道:“你别着急,我们现在就去桂花巷接人。”
其实顾老夫人也不愿住在桂花巷:“安安,咱们也就在平洲呆半个月左右,做什要住在这里?”
她是希望跟顾娴住一块了,母女两人这么长时间没见了正有说不完的话呢!
安安说道:“我们有自个的宅子,做什么还要住到别人家去。”
顾老夫人无奈道:“安安,那不是别人家是你娘的家。”
安安说道:“外婆,那是娘的家不错,可却不是我的家。”
“外婆,若你执意要跟她们住我也不拦着,不过我是不会住过去的。”
顾老夫人见她不松口只能作罢,再想跟顾娴住一块她也不能丢下安安不管。
这宅子清舒提前派人打扫也熏了香。不过到底十多年没住人了,这屋子外面看着有些破败。不过安安也不在意,条件差点就差点,反正半个月以后就要回京了。
安安刚准备去洗澡,就听到彩蝶进来说道:“姑娘,老爷跟太太来了。”
哦了一声,安安就进去洗澡了。
顾娴看到顾老夫人,抱着她哭了起来:“娘,女儿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想到担惊受怕的那些日子顾娴真的是心有余悸,差点她们母女就天人永隔了。
沈少舟愧疚地说道:“岳母,都是我不好,害得阿娴跟着受苦了。”
顾老夫人倒没迁怒他,宽慰她道:“这也不能怪你,谁知道鲁家那些人黑了心肠要害你呢!”
顾娴哭够了,擦了眼泪问道:“娘,安安呢?怎么没见到她。”
“她去换衣裳了,等会就会过来。”
顾娴嗯了一声说道:“娘,你跟我回去吧!这儿空了十年哪能住人呢!家里为你跟安安安排好了院子,不仅宽敞住着也舒服。”
顾老夫人摇摇头说道:“我知道你们一片孝心,只是这里是我跟你爹曾经住过的地方。哪怕破些,我也要住在这的。”
沈少舟立即说道:“岳母,那你先跟安安住到我们那去。我让人修缮一下,等修缮好了再搬回来住不迟。”
霍珍珠也道:“是啊外婆,这宅子年久失修的你们住着也不安全。还是跟我们回去住,等修缮好了再搬回来。”
顾老夫人笑着说道:“来之前,清舒已经派人将这宅子修缮过。只是时间太赶,这墙壁都没粉刷看着有些破旧。不过这宅子很稳固,没有安全隐患。”
沈少舟见说不通顾老夫人,只能给顾娴使眼色。
顾娴握着顾老夫人的手,说道:“娘,你就跟我们住一块吧!我们母女这么长时间没见,你真的就愿意跟女儿分开住。”
安安过来的时候正巧听到这话,她掀开红漆木帘子走了进去。
顾娴看着脸上噙着笑容的安安,恍惚之间看到了清舒。因为清舒每次见到她,都是带着这种得体的笑容。
安安福了一礼:“女儿见过娘亲、沈伯伯。”
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平淡没一点波动。
见顾娴发呆,沈少舟笑着说道:“你这孩子也太客气了,自家人何必这般多礼。”
安安笑着道:“该有的礼仪还是要的。”
说完她又跟沈涛与霍珍珠见了礼,至于沈湛则没有来。
沈少舟感觉安安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淡。跟去年相比,也明显疏远了许多。他知道肯定儿子儿媳之前做的事让姐妹两人心生芥蒂了。
顾娴却没想这么多,她说道:“安安,我刚还劝你外婆回去跟我们一起住,可你外婆不愿意。安安,你与我一起劝劝。”
安安说道:“娘,我觉得住这儿挺好的。再者我们最多呆半个月,半个月后我们就回去了,就不必来回折腾。”
顾娴蹙着眉头说道:“你这孩子,我们母女一年多没见面,难道你就不想跟娘住一块吗?”
安安说道:“你要真惦念我跟外婆,可以回来住啊!反正也只半个月,我相信沈伯父不会介意的。”
顾娴听了这话立即反应过来,说道:“是你不愿住过去的?”
安安没承认,但也没否认:“这儿是我家,我自要住在这儿。”
顾娴看着她冷淡的态度,心里堵得慌:“是不是你姐不让你们跟我一起住的?”
安安听到这话,脸色瞬间非常难看。可真能耐,什么都能往她姐身上扯。
顾老夫人也有些生气,说道:“阿娴,我都说了是我要住在这里,你干嘛迁怒清舒跟安安。”
第七百五十章 疏远(2)
安安虽然对顾娴很有大意见,但因为顾老夫人经常与她说顾娴也不容易。时间久了这点不满也淡了不少。
可等她进了这宅子心情就不好了,无他,这宅子的墙壁有许多都脱落了,一块一块的看起来特别的破败。
来喜虽然一个多月前就启程回来,可他路上也花了大半个月时间。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不可能将宅子翻新粉刷。所以只能先将屋顶跟房梁全都修缮好的,他只来得及让人将屋顶房梁修缮了。至于墙壁,时间太赶没粉刷。
看到这宅子如此破旧,安安就询问了看守宅子的贺老头。果然如她所预料的那般,顾娴回来平洲快两个月竟没来过一次。
不管如何,这里都是外公外婆生活过的地方。回来这么长时间竟都不过来看一眼,安安认为在顾娴心中估计早就忘记了这地方了。
当然,这事她只是有些不满倒不至于生气,可顾娴刚才那句话却是真正惹恼了安安。姐夫耽搁学业跑去福州,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将沈伯父救出来。她娘半点不念好,还一有不顺就往她姐身上推。
沈少舟看着安安眼中的冷意,心中也责怪顾娴不会说话:“安安,你娘原本以为你们都会回来,高兴得不行。却没想到你姐竟不回来,她知道后很难受。”
顾娴也察觉到刚才说话有些欠妥当,忙道歉:“安安,娘刚才也是着急上火才会说错话,你别跟娘计较。”
安安再不是以前那么好糊弄了,沉声道:“娘,你不记得去年姐跟你说过的话吗?她说与你天生犯冲,还是别见面的好。你们当时可是答应得好好的,现在又有什么立场来指责姐姐?”
顾老夫人怕母女两人吵了起来,忙说道:“阿娴,住在这是我的决定。”
顾娴没吭声了。
安安怕呆下去控制不住发脾气:“外婆,我先下去收拾东西。”
朝着几人福了一礼,安安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坐在圆木的椅子上,安安苦笑道:“坠儿姐姐,我现在明白姐姐为何不愿回来,我以后也不想再回来了。”
坠儿说道:“在你娘心中,不管你们姐妹做多少她都觉得天经地义的。哪怕你们将心掏出来,她也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你们是她生的。而沈家的人只要稍微对她好一些,她都会记在心中。这点你姐早就看透了,不过你现在明白过来也不晚。”
安安说道:“既她这般在乎沈家的人,那就跟沈家的人相亲相爱吧!我跟姐姐,就不去讨她的嫌了。”
她现在也彻底放弃了顾娴。就按照姐所说的,等她老了两人一起赡养。再多的,却是不管了。
如蝶走进来,与她笑声说道:“姑娘,老爷说想与你谈一谈。”
“让他进来吧!”
坠儿却是说道:“这是你的卧房不宜让他进来,有什么话到小花厅去说。”
安安现在不再是三岁的小孩子,如今是大姑娘很多地方要注意。
闻言,安安苦笑道:“你看我都气昏头了,竟连简单的避嫌都忘记了。”
沈少舟一看到安安,他就一脸歉意地说道:“安安,刚才你娘那话是无心之失,还希望你别介意。”
安安却是说道:“我是不介意,但是我为我姐感到寒心。我姐夫明年要参加会试,现在每一天对他来说都很宝贵。可为了我姐,他千里迢迢去福州救你们。你知道吗?为这事不知道多少人埋怨我姐,说我姐拖了我姐夫的后腿。可结果呢?我娘她竟一点都不念我姐的好。”
也是在此时她才深切地明白清舒那句话,就她娘这德性还真不敢原谅。不然,还不知道将来会闹出什么事来。
沈少舟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安安说道:“沈伯伯,你也不用在为她说话了。她是什么样的人不仅我姐早就看透了,我现在也明白过来了。”
就如她姐所说,她们姐妹两人的父母缘浅薄。以前还总抱有期望,可现在她却释怀了,这样的亲娘不要也罢。
沈少舟苦笑道:“你娘没什么坏心,就是有时候将事情想得太简单。”
坠儿却是说道:“顾娴最听你的话,你为什么不让她尊重清舒跟安安?”
沈少舟非常无奈:“我说了,说了许多遍,可她认定的事我也改变不了。”
他当然希望顾娴跟姐妹两人处好关系了,这样他也不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了。可他跟顾娴说了许多回,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一见到清舒都忘脑后跟去了。对此,他也很无奈。
安安说道:“既如此那就少见面,以后你也别带她去京城,这样对大家都好。”
“我会劝住她的,只是她执拗起来我也拦不住。”
坠儿轻笑一声说道:“沈老爷,我家大姑娘性情宽厚,可姑爷却不是。姑爷什么脾性我想你应该也有所了解。若你再不管住她,将来沈家再有事姑爷不仅自个不会管,他也不会让大姑娘再管的。”
沈少舟脸色一变。虽她跟符景烯接触不多,但却知道符景烯很不喜他们一家人。特别是对顾娴,不仅没有一个女婿对丈母娘该有的尊敬,反而还带着一股轻视与厌恶。所以他很清楚,坠儿说的这些话并非只是吓唬他。
这次两人的谈话,不欢而散。
沈家留下来吃中午饭,可吃饭的时候安安并没出现。
顾娴想去叫,却是沈少舟拦住了:“路途遥远,安安肯定是累着了,你让她好好休息吧!”
今日的见面让他明白虽清舒让符景烯救了他,可姐妹跟他已经起了很大的隔阂,两家关系也越发疏远了。
这顿饭沈少舟跟顾娴等人吃得没滋没味,不过安安没受影响在屋内吃得很欢。
又夹了一块鱼放嘴里,安安赞叹道:“江南的松鼠桂鱼比京城的好吃多了。”
坠儿笑着说道:“主要是这鱼鲜嫩,所以味道也更好。”
吃完饭,安安与坠儿说道:“我想过几日回京。”
这里,她是一刻也不想多呆的。
坠儿说道:“你既回了平洲,肯定要去太丰县走一趟的。”
安安不想去。
坠儿摇头说道:“你祖母过世时你就没回来,如今你回了平洲不去上坟,传扬出去对你们姐妹的名声都不好。”
清舒还好,毕竟已经定亲且符景烯对她百依百顺。可安安还没及笄亲事都没说动,要因为名声不好影响婚事那就太亏了。
已经做了九十九步,不差这一步了。
第七百五十一章 疏远(3)
顾娴跟沈少舟在顾家吃过午饭,就带着沈涛一家三口回去了。
靠着沈少舟,顾娴说道:“你有没有发现安安变了许多?”
沈少舟点头说道:“是变了许多,比一年前出落得越发好了。”
“不是说模样,我是说她这性子。少舟,你没发现这孩子说法的语气跟态度跟清舒一模一样。”
这么一说,沈少舟恍然:“莫怪我总觉得安安比以前成熟懂事了许多,原来如此。”
顾娴很后悔:“我当日就说不能送安安回京城,偏你们都拦着,不然安安哪像清舒那般牙尖嘴利说话不饶人。”
清舒对她这个亲娘没半点尊重,如今安安也有样学样了。
沈少舟却是说道:“我觉得这样挺好,性子泼辣一下嫁人后也不怕被欺负了。”
“阿娴,听我一句话清舒跟安安的事你不要再多管了,她们都是有成算的人能顾浩自己。你胡乱插手,会给她们造成困扰的。”
顾娴有些不明白,为何母女会闹成这个样子。
想到安安刚才说的话,沈少舟说道:“明年清舒的婚礼,咱们也不要去参加了。”
顾娴不干了:“我是她亲娘,怎么婚礼都不让我参加了呢!”
想着安安说的话,沈少舟一叹:“清舒及笄礼的时候你没参加,这事已经给姐妹两人落下了疙瘩。所以成亲的时候,你参不参加她们都已经不在意了。”
顾娴神色一顿:“你的意思是安安的及笄礼我也不能参加了?”
沈少舟摇头说道:“安安刚才已经跟我说了,她不想你去京城。”
顾娴的眼泪哗哗地落了下来:“我是她们的亲娘,她们怎么能这样对我。”
此时,顾老夫人也跟安安说着同样的话:“安安,你娘又再大的过错她也十月怀胎生的你们。女子怀孕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安安没说话。
顾老夫人握着安安的手,柔声说道:“我们就呆半个月,这段时间你多让让你娘。”
安安将手抽了出来,冷声说道:“外婆,我跟姐姐没让她生我们。”
顾老夫人看着安安冷漠的神情,她的心揪成了一团。
安安淡淡地说道:“她十月怀胎生下我们确实很辛苦,可若当年不是姐姐拼死保护我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一个连自个的孩子都不能保护,配当母亲吗?”
“外婆,这些年你一直让我们顺着她让着她。外婆,她是我们的亲娘,该她来护着顺着我们。”
“外婆,她是你的女儿,你怎么宠着她我们都没话可说。但你要求我跟姐姐也要跟你一样,请恕我们做不到。”
顾老夫人震惊万分地看着她:“安安,你怎么能这么想?”
“不是我这么想,而是你一直是这么做的。凭什么让我们忍着她顺着她?外婆,她除了生过我们为我们做过什么?不说姐姐就说我了,将我养大的是您,教导我的是姐姐,她做了什么?”
“外婆,其实我真不明白,姐姐做得再多可只稍微一点不合她的意就大加指责。而沈家的人不管她死活她却没半句怨言。就因为她生了我们,我们就欠她的,就该忍受着这一切吗?”
顾老夫人心如刀割,红着眼眶说道:“你就这么恨你娘吗?”
“我不恨她,就是姐姐也不恨她,但我们厌了烦了。”
顾老夫人擦了眼泪说道:“这些话是你姐与你说的吧!”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两个孩子的性子她很清楚,清舒看似柔和实则很刚毅。而安安恰恰相反,看着刚强其实心底最柔软。
安安并没否认:“对,姐姐与我说她厌了烦了。你刚说天下无不适的父母,让我们原谅她。你知道姐怎么说吗啊?”
顾老夫人都不敢问。
安安脸上闪现过一抹讥讽的笑意:“姐姐说,她不是不原谅,是不敢原谅。外婆,姐现在都怕她了你知道吗?”
“既她那么喜欢沈家的人,又愿意无怨无悔地为沈家付出,那就跟沈家的人相亲相爱一辈子吧!”
看着顾老夫人捂着胸口,安安说道:“你也不用担心她老了无人管。她生了我们一场,将来我们会奉养她的。若是沈伯伯没了沈家的人对她不好,我们也会妥善安排好她,只是住在一起就算了。”
沈伯伯在的话,沈家的人肯定不敢怠慢她娘。若是他走了,沈家的人肯定不会善待她的。
顾老夫人看着安安眼中的冷意,面露苦涩:“你们都是好孩子,是外婆的错,外婆将你娘宠坏了。”
安安没吭声。她娘会变成这个样子,外婆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像她做错事,姐姐就会责罚她,还让她反省自己。可是她娘不管做错了什么,她外婆都是袒护的不舍得骂不舍得打。长此以往,她娘性子不长歪都奇怪了。
顾老夫人看着她这模样,仿若吃了黄莲一样苦:“你下去吧!”
嗯了一声,安安说道:“外婆,明后两天休息,然后去拜访下祁家跟雷家的长辈,之后我要回太丰县一趟。”
顾老夫人点头说道:“这些事你不用操心,我会安排好的。”
太丰县肯定要走一趟的。这么多年没回去,她也该带安安去老头子坟前上个香。
安安嗯了一声又说道:“外婆,从太丰县回来,我们就回京吧?”
顾老夫人问道:“不是说好了呆半个月再回去,为何突然这般急?还是你不想见到你娘,所以想早些回去。”
安安不想骗顾老夫人,但这话说出来又怕她难受,所以选择了沉默。
顾老夫人还想再劝,可到嘴边的话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等安安出去以后,顾老夫人一脸难受地说道:“阿芝,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花妈妈沉默了下说道:“太太的行为确实让人寒心。不说二姑娘,就是我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老夫人,儿孙自有儿孙福。既大姑娘跟二姑娘将来会奉养太太,你也不用再为她操心了。”
顾老夫人难受得不行,可她也知道这事不能怪清舒跟安安,要怪就怪顾娴太不争气了心里只想着夫家的人:“你说得对,我是不该管了。”
“也罢,等从太丰县回来我就带安安回京城去。她爱怎么样,都随她去。”
第七百五十二章 叙旧
来喜第二天送了帖子去祁家,回来与顾老夫人说道:“老夫人,祁家老夫人生病了。听说病得很重,可能没几天日子了。”
祁老夫人今年都快八十了,就算去了也属于喜丧。再者顾老夫人也很不喜欢尖酸刻薄的祁老夫人,所以她要死了也没啥感觉。
顾老夫人问道:“那他们有没有说,姐姐跟向笛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来喜摇头说道:“我问了,只是对方也不清楚。不过看祁老夫人这情况,祁夫人肯定很快就要回来。”
祁向笛有官职在身不能随意走动,但祁夫人跟宗氏得了消息肯定会急着赶回来。
想到这里顾老夫人不由有些惋惜,前两个月祁夫人还在信里说祁向笛明年考核后很可能会往上升一级。若祁老夫人没了那他就要丁忧,而且因为是长孙得丁忧三年。另外祁老也这么大年岁,要去了又得丁忧三年。想想,她都为向笛发愁。
来喜说道:“老夫人,因为大夫说老夫人没多少日子了,祁家现在已经在准备后事。所以,他们现在不再招待客人了。”
顾老夫人点点头说道:“那你去给雷家下帖子。”
安安午觉起来,没事可做就练起了字。她虽没清舒那般刻苦,但字还是下过功夫的,一手字写得也还不错。
练了小半个时辰,如蝶进来说道:“姑娘,有客人上门,老夫人让你去见客。”
将毛笔搁置在笔架上,安安笑着问道:“是谁啊?雷家的人吗?”
如蝶摇头说道:“不是,我问了下花妈妈,是顾家三房的顾和光带着他媳妇过来拜见老夫人。”
安安一下就明白了:“就是过继到大房的那位的亲大哥?”
这么说算起来也没毛病,可如蝶听着就觉得怪怪的。
哪怕安安对顾家三房的人没好感,但上门就是客。既顾老夫人让她去见,她也不好推脱不去。
换了一身衣裳,安安才过去。
顾和光看到安安的时候,不由愣住了。无他,安安的模样与顾老太爷有四五像。
小时候的安安跟顾老太爷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当时将顾老夫人愁得啊!好在后来长开了,反倒跟林承钰越来越像。加上清舒花了大工夫淘换许多护肤的方子,安安现在皮肤比以前白皙了不少。跟清舒没的比,但也是个清秀佳人了。
宣氏在看到安安的时也被震惊到的,其他,安安穿戴得太好了。
就见安安穿着一身不知道什么料子做的衣裙,那裙子上绣满了各色荷花,裙子外头笼罩着一层粉色的轻纱。远远看去,仿若朝霞满天时分的莲花池。梳着小流云髻,插着一支累丝镶红宝石的牡丹发簪,两耳下用金线缀着两颗莹润的指甲盖大小的珍珠。
顾老夫人见她一直盯着安安看,皱了下眉头问道:“富强她娘,安安的穿戴可是有什么不妥当吗?”
宣氏回过神来,忙摇头说道:“没有、没有,我就觉得安安这一身太好看了,一时看呆了。”
“伯母,这是什么料子做的?怎么这般好看啊?”
老夫人想了下也没想出来:“安安,你这衣裙是什么料子做的?”
安安说道:“这是绫缎,乃是贡缎市面上是买不着的。我的这一身还是小瑜姐姐特意吩咐人给我做的,是我今年的生辰礼物。”
说完,安安朝着两人福了一礼:“安安见过二舅、二舅母。”
虽不喜欢,但礼仪不能少。
宣氏笑着说道:“想你刚出生的时候才巴掌大了,转眼就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安安露出矜持的笑意。其实心里很无语,为何见到她的人都这么说。
顾和光看着安安有些伤感地说道:“大伯母,安安跟大伯长得真像。”
若是当年大伯没突然疾病去,他们顾家也不会败落成现在这个样子。
人越上了年纪就越怀念以前的事,而顾老太爷无疑是顾老夫人最挂念的人:“是啊!顾家的孩子也只安安像老头子了。”
而这也是她特别宠爱安安的原因,看到她有时候就仿若看到老头子一样。
感慨了两句,顾老夫人问道:“你们现在怎么样?可还好?”
宣氏笑着道:“挺好的。我们买了两个铺子一个卖香烛纸钱,一个卖油盐酱醋茶等杂货,赚的钱不多但也够一家人的嚼用。”
“那就好,那就好。”顾老夫人问道:“那孩子们呢?我记得珍珍比清舒还大四岁,应该已经嫁人了吧?”
宣氏乐呵呵地说道:“嫁了,三年前嫁的,去年年初生了个大胖小子。富强去年年底也娶妻了媳妇,他那媳妇是虔洲人,上个月夫妻两人去了虔洲到现在都还没回来。不然,一定让他们来拜见大伯母了。”
顾老夫人虽厌烦顾老三夫妻,但对顾和光夫妻却没恶感。特别是宣氏,是个很聪明的人。
“那现在就现在富壮了,等他也娶妻了你们也就完成任务了。”
宣氏笑着说道:“他还小,等他成亲还得好几年呢!”
聊了好一会,宣氏问道:“伯母,你们准备什么时候会太丰县?让和光到时候与你们一起回吧!”
每次顾夫人回来都要回太丰县给顾老太爷扫墓,这次肯定也不例外了。
顾老夫人摇头说道:“现在还没定,可能还要过几日,你们有事就先回去不用等我们的。”
宣氏有些遗憾地说道:“那和光就不能跟伯母一起回去了。”
这话也就忽悠顾老夫人,顾和光这些年从没回去过。
顾和光说道:“伯母,明日可有时间?我想请你到家里吃顿饭。”
顾老夫人摇头道:“这几日事比较多,以后吧!以后有时间也去你家看看。”
说了会话,夫妻两人就回去了。
安安说道:“二舅跟二舅母看起来倒不是什么难相处的人。”
顾老夫人说道:“你几位堂舅跟舅母都不错,就是你二外婆跟三外婆……”
说到这里她不由地摇了摇头,没继续说下去了。
安安并不在意顾家人这些是好是坏,反正她以后又不回平洲。顾家的人品性再差,与她也没什么关系。
第七百五十三章 怒火中烧
傍晚的时候,沈少舟与顾娴带着官哥儿过来了。
安安看着他们带了几个箱子,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沈少舟说道:“这段时间,你娘搬过来跟你们一起住。”
既顾老夫人跟安安不愿住到沈家,只能让顾娴搬过来住了。
顾娴看着安安脸上连一丝笑意都没有,心里也难受得:“安安,你就这么嫌娘吗?”
安安反问道:“那你又为什么这般嫌我跟姐呢?”
顾娴说道:“你们是我十月怀胎生的,我疼你们还来不及哪会嫌弃你?”
安安听到这话很想笑,然后她也真这么做了:“你疼我们,这是我听过最不好笑的笑话。”
顾老夫人看着母女两人针尖对麦芒的特别头痛:“安安,你先回屋吧!”
不管是她还是姐只要跟她娘起争执,她外婆永远都是护着她娘。也就因为她外婆这态度,所以她姐姐才不愿再忍下去了。
安安朝着顾老夫人说道:“外婆,我晚上就在房间吃,不过来吃饭了。”
“你这孩子怎么……”
可惜没等她说完话安安就转身出去了,顾老夫人看着她的背影心跟针扎了似的疼。
顾娴还觉得委屈了,说道:“娘,你看看她现在这样,跟清舒真的是一模一样。”
顾老夫人正难受着了,听到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还有脸指责清舒。你一定要让两个孩子厌了你以后再不愿管你,你才高兴是吧?”
“你也别过来住了,还是回你的沈家去,省得我一把老骨头还得跟着受累。”
顾娴又气又羞:“娘,你这是做什么?就算我有说错,你也不至于要赶我出去。”
呵了两声,顾老夫人说道:“我说一句重话你就受不了。那你这些年对清舒她就受得了吗?清舒这孩子又孝顺又乖巧谁见了不喜欢,可你呢?却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什么不好都推她身上。”
越想顾老夫人越难受:“那么好的孩子,现在却被你逼得都不敢回平洲了。你是被我惯坏的,我造的孽我自己受着。可清舒跟安安却是没欠你的,你要在说她们不好,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
官哥儿看到顾老夫人这个样子,被吓得哇哇大哭。
顾娴搂着官哥儿说道:“娘,你吓着官哥儿了。”
她这护短的模样,仿若一把刀插在顾老夫人的心上,鲜血淋淋。
沈少舟看着她气得面色发白,忙说道:“岳母,顾娴有什么错你要打要骂都行,就是千万别生气了。气坏了身体,到时候清舒跟安安要担心了。”
顾老夫人不禁老泪纵横。将别人家的孩子当宝将自个的孩子当草,她怎么就养出这么一个亲疏不分的糊涂蛋。
顾娴将官哥儿交给檀杏,让她将孩子抱出去:“娘,你别生气了。你要觉得我哪做得不好,你说出来我改就是了。”
这个样子,压根就没意识到自己错在那。不,确切地说她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错。不仅没有错,她还是为清舒跟安安姐妹两人好。
想到这里,顾老夫人擦了眼泪说道:“顾娴,你不心疼两个孩子我心疼。明年安安的及笄礼跟清舒的婚礼你都不要参加了。既你不在意她们,就当没生过她们吧!”
顾娴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她骑着说道:“娘,我什么时候不在意她们了?我为她们打算为他们着想,她们不仅不领情还万分埋怨。”
“你在意她们,那你告诉我这些年你为清舒做过什么?”顾老夫人骂道:“当年清舒差点被林家那老婆子害死的时候,你在哪里?这些年她一个人在外求学过得万分艰辛,你是否想过去照顾她?她在京城被人欺负的时候,你可有想过为她出头?”
顾娴不仅不心虚,反而理直气壮地说道:“她那么能,哪需要我的照顾。”
顾老夫人怒极反笑,说道:“若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清舒早就跟你断了关系,还由得你来这里指责骂她。”
顾娴原本还想忍着不想惹她生气,可听了这话她却是不服气了:“我是她亲娘,她凭什么跟我断绝关系?”
顾老夫人冷着脸说道:“就凭你现在是沈家妇。你既已改嫁又没养过她教过她,凭这点她就可以不认你这个亲娘。”
顾娴脸色一白。
顾老夫人怒火冲天,也顾不得沈少舟在场了:“沈涛夫妻与沈湛,他们在你生病的时候不闻不问,一点都不在意你的死活。结果时候你半点不介意,还与他们相处融洽。可清舒呢?为你们的事让景烯千里奔波,又耗钱又耗人脉还被景烯的老师同窗指责,结果你不记好反而一见面就指责她?顾娴,我就想问问你到底是沈涛兄弟与你亲,还是清舒姐妹与你亲。”
顾娴看了一眼顾老夫人,垂下头说道:“在我心中,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呵了一声,顾老夫人不想再说了:“既你这般喜欢沈涛兄弟,以后就让她们给你养老送终吧!”
“本就是他们要给我养老送终啊!”
顾老夫人笑得笑了起来:“你若真有志气,就跟清舒她们断了往来。回去以后我也会跟清舒说,以后不要再给你们送东西了。”
沈少舟知道顾老夫人在气头上,也没帮着顾娴说话:“岳母,你消消气,回去后我会好好教她的。”
顾老夫人摇摇头。知子莫若母,顾娴这辈子就只能在她跟清舒姐妹两人面前横了。在沈家跟其他外人面前跟只病猫似的,老实温顺得很。
“现在天色已晚,你们回去吧!”
这次她打定主意要给顾娴一个深刻的教训,不然真等到清舒跟安安寒心悔之晚矣。
顾娴惊呆了,不由说道:“娘,你真要赶我们走?”
“我没赶你出去,这宅子房间少住不了那么多人。”顾老夫人说道:“你们快回去,我要吃饭了。”
顾娴脾气也上来了,气得站了起来说道:“少舟,咱们回去。”
第七百五十四章 夫妻冷战(1)
回到家里顾娴坐在床上不说话,可跟往常不一样沈少舟不仅没有安慰她反而走了出去,一直到天黑都没有回来。
原本顾娴以为他是有什么事,可快要睡了也没见到沈少舟回来:“檀杏,你去看看老爷在哪里?”
檀杏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说道:“太太,老爷在书房。”
“这么晚了在书房做什么?”
檀杏垂着头说道:“老爷说让太太好好反省下今日的所作所为,等你知道错在哪里就什么时候来见你。”
顾娴呆了。夫妻这么多年,沈少舟什么都顺着她的,从没像今天这样不仅不回来还要软禁她。
沈少舟说到做到,不仅当日晚上没回来睡第二天也没出现。顾娴要出去找她,却被檀杏跟秋娘拦着不让出房间。
被关在房间三天,不仅沈少舟没出现,就是沈涛跟霍珍珠几人都过来见她。
顾娴眼睛都快哭肿了,说道:“你去跟老爷说,我知道错了。”
秋娘问道:“那太太知道错在哪里吗?”
顾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说道:“我自己跟老爷说。”
秋娘性情刚烈经常出言顶撞她,所以并不得顾娴的喜欢。平日里她都倚重檀杏,很少使唤秋娘的。
秋娘扫了她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老爷说了,只要你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才会来见你。”
顾娴仰着头说道:“我不想跟你说话。还有,我现在要去看我娘。”
秋娘嗤笑一声说道:“老夫人跟着二姑娘今天一大早就去了太丰县,你要去哪看她?难不成也回太丰县。”
顾娴赌气似地说道:“我要回太丰县。”
正好许多年没回太丰县,她也要与少舟回去给爹上坟。
秋娘很利落地说道:“行,我这就去回禀老爷。”
可惜沈少舟没同意她去太丰县,且也没过来看望她。
顾娴见沈少舟还是不愿见她,一边哭一边与檀杏哭诉:“檀杏,你说老爷到底是什么意思?我都已经知道错了。”
檀杏叹了一口气,说道:“太太,你怎么到现在还不明白?”
顾娴看着她:“明白什么?”
此时屋子已经没其他人,檀杏小声说道:“太太,你最大的靠山不是老夫人,而是大姑娘跟二姑娘。若是两位姑娘真的跟你断绝关系,你说你下半辈子指靠谁?”
“我自然是指靠老爷的。”
檀杏无奈地摇头说道:“老爷年岁越来越大,现在都有些钳制不知大爷跟大奶奶。再过些年说不准老爷都得看他们的脸色。,到时候老爷自顾不暇又怎么能护得住你。”
“至于老夫人,她年岁已大将来自个都得靠大姑娘跟二姑娘奉养又哪管得住你?”
“相反,大姑娘不仅自己有本事,未来的姑爷也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只要她愿意护着你,大爷跟大奶奶就得供着你。相反,若是大姑娘跟你断绝关系不管你,到时候你就得看大爷跟大奶奶的脸色过活。”
说到这里,檀杏的声音更小了:“说句不好听的,没人给你撑腰就大奶奶那性子又怎么可能容得了你。任你自生自灭算好的,就怕容不下你将你赶出去。”
这些话可以说是肺腑之言。当然,她也有私心的。顾娴要好好的,她就能一直呆在沈家不用再另谋生路。
顾娴脸色变了:“她敢?”
檀杏摇头道:“她有什么不敢的?在福州的时候她都不管你的死活,将来也做得出来将你赶出去这种事了。”
这些年冷眼旁观,她发现霍氏是个既自私又心胸狭小的人。当然,在沈少舟活着的时候她是不敢这么做。可若沈少舟死了或者自顾不暇呢?
顾娴心头有些慌,说道:“阿涛是个好孩子,她不会由着霍氏这般做的。”
听到这话,檀杏觉得顾娴能安然活到现在真是奇迹。或者说命好,年轻时候有爹娘护着现在又有丈夫护着,如今女儿又聪慧过人许了好人家。可惜她不惜福,让两个女儿伤透了心都想跟她断绝关系。
她一点都不客气地说道::“大爷要能管得住大奶奶,在福州的时候也不能任由她丢下生病的你回了娘家。太太,没了大姑娘跟二姑娘给你撑腰,等你老了沈家将无你立足之地。”
大姑娘这次不回来二姑娘不愿住在沈家,这件事就是导火索。
要檀杏说霍氏也是蠢的。大姑娘那般厉害的人,稍聪明的都知道要维系好关系。这样有事的时候,将来也有人帮衬。偏偏她蠢得不管太太的死活,以致惹怒了大姑娘跟二姑娘。现在两人都不愿跟沈家走动。
顾娴垂着头没说话。
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檀杏说道:“太太,你好好想想吧!”
说完,她就出去了。
秋娘看到她,问道:“你跟她说什么了,说了那么久?”
檀杏跟秋娘关系挺好的,加上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所以也没瞒着她:“我跟太太说,她最大的靠山是大姑娘。”
秋娘一脸鄙视道:“这样浅显的道理还用人告诉,蠢成这样也算是世间少有了。”
她真的很瞧不上顾娴的做派,亲生的不疼还使劲作践。碰到这样的亲娘,两个姑娘也是倒了十八辈子血霉了。
檀杏也认同这话,说道:“要说我都纳闷呢!你说老爷那么聪明的人,偏偏大爷跟二爷那么个模样。太太呢糊里糊涂的,可大姑娘跟二姑娘却那么聪明。”
秋娘说道:“这有什么纳闷的。林家老爷可是进士老爷,聪明着呢,大姑娘跟二姑娘肯定是随了他的。至于大爷跟二爷,那肯定是随了他们的亲娘了。”
檀杏觉得这话很有道理:“我现在就希望太太能早些醒悟过来,别再伤大姑娘跟二姑娘的心了。不然真寒了两个姑娘的心,她将来堪忧。”
“大姑娘早寒了心,不然这次肯定跟老夫人一起回来了。”
檀杏说道:“到底是亲娘,大姑娘又是个孝顺的,只要她能改过肯定不会不管的。”
秋娘点头道:“我也希望她能醒悟过来,不过可能性很低。”
顾娴要是能改变对两位姑娘的态度,于她跟檀杏有利无害。
檀杏却持不一样的想法:“老爷这次是下了狠心,应该有用的。”
“希望吧!”
ps:明天有加更。
第七百五十五章 夫妻冷战(2)
顾娴被关的第三天傍晚,沈涛忍不住去找了沈少舟:“爹,你关着娘做什么?”
“让她反省。”
安安现在这态度,与清舒当年一模一样。若是再不让顾娴改变,两个孩子真的不会再管顾娴了。
他活着能护着顾娴。可他比顾娴大那么多且身体有许多暗疾,将来肯定要走在顾娴的前头。等他死了清舒与安安又不管她,顾娴会落到什么下场不用想都知道。
沈涛说道:“爹,我听说这三天娘一直在哭,眼睛都哭肿了。爹,差不多就行了,要再哭下去我担心会哭出个好歹来。”
沈少舟笑了下,那笑意不达眼底:“担心什么,她又不是你亲娘。”
沈涛一怔:“爹,你怎么了?怎么说这话啊?”
“我只是让她反省错误不许她出门,又没说不让人探望。可这三天你跟你媳妇可有带孩子去看过她?”
正因为没有,所以沈少舟才会这般失望。虽说不是亲娘,但顾娴对沈涛跟沈湛真的是掏心掏肺的,就如老夫人所说顾娴对沈涛兄弟比对清舒姐妹要好。可这两孩子不管是顾娴生病还是现在被关,全都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
沈涛讪讪地说道:“我以为爹不让我们去探望娘呢!”
以为什么?不过是不上心了。若是亲娘,早就跑去看了。
沈少舟淡淡地说道:“安安陪着老夫人回来三天可却连门都没上,至于清舒都不回平洲。沈涛,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沈涛苦笑一声道:“我知道,清舒跟安安对我们有怨言。”
“那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沈涛垂着头说道:“知道。清舒跟安安不愿认我们这门亲事,不愿与我们往来。”
沈少舟说道:“看来你还不蠢。在福州时,景烯表现出来的能力你是亲眼所见的。以他的能力跟手段将来必能平步青云,而他又爱重清舒,若是打好了关系将来他就是你们最大的靠山。可惜你们太蠢,生生将这么好的机会推出去。”
沈涛有些羞愧,轻声说道:“爹,对不起,儿子让你操心了。”
沈少舟摇摇头,事情已经这个样子再说也没意义了:“我对你的要求不高,你只要守好这份家业就行。”
也因为沈涛跟沈湛能力太差,他藏起来的金银财宝都不敢告诉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手握大笔的财富不仅不是福反而会遭来杀身之祸,顾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想到这里,沈少舟说道:“等我们在这边稳定下来,我会出海将那些产业都卖掉。”
沈涛关切地说道:“爹,这次就让我与你一起去吧!”
沈少舟摇头说道:“你娘是个没主意的,阿湛又是个不管事。我们都走了,这个家谁来管?”
沈涛想也不想说道:“不还有珍珠吗?她能管好这一家大小的。”
沈少舟说道:“不用,你就留在家里。还有,这事一个字都不能告诉她。”
“爹,为什么啊?”
沈少舟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信不过她。当日她能不管你娘的死活,谁知道她将来会不会也这样对我?所以这笔钱我是不会给你们,我得留着养老。”
这话半真半假,不放心霍珍珠是真,留着这钱养老是假。
沈涛不由为霍珍珠辩解道:“爹,当时也是情况特殊,珍珠是无心之失。她已经知道错了,一直在尽力弥补。”
“挽回?那为什么这几日都不带官哥儿去看望下你娘。”
沈涛说不出话来。
沈少舟知道他的性子也懒得再多说了,因为说了也没用:“过了中秋,让官哥儿挪到前院去。”
“爹,为什么这般突然?”
沈少舟说道:“我怕这孩子再呆在你们身边变得与你们一样,那沈家可就真完了。”
沈涛苦着脸说道:“爹,珍珠舍不得的。”
其他的事他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可这事却没商量的余地。因为这关系的不仅仅是官哥儿的前程,也是整个沈家的将来。沈少舟说道:“这个家还是我说了算。若是她不听就让她回霍家去,若你舍不得可与她一起去霍家。”
上次可以辩解说是被吓着了所以行事才不周全,这次呢?这次家里可是风平浪静。归根究底,还是霍氏觉得顾娴是继母所以没将她放在眼里。真将顾娴当婆母那般敬重,就不会一而再地做出这些事来。
沈涛有些傻眼。
沈少舟摆摆手说道:“回去吧,记得将这事告诉你媳妇。”
沈涛心情沉重地出去了。
看着他这模样,沈少舟越发坚定将官哥儿放在身边养的念头了。
亥时初,沈少舟回了主院。
顾娴看到他又惊又喜:“少舟,你终于愿意见我了。”
看着她眼睛肿得跟核桃似的,沈少舟顿时心软了,坐在床边柔声说道:“我听说你没好好吃饭?”
顾娴一边哭一边说道:“我吃不下。少舟,我要哪做得不对你指出来我一定改,只求你不要这样对我。”
这几日她真的很害怕,害怕沈少舟再不来见她且要一直关着她。
若是檀杏知道她所想,就会感叹自己之前的劝说全都白费了。
沈少舟想给她擦眼泪,可手刚抬起来又放了回去。他必须狠下心来,不然顾娴永远不会改的:“这几日反省得怎么样?”
顾娴擦了眼泪说道:“我不该那样对清舒跟安安,更不该惹娘生气。少舟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改的。”
因为哭得太多,她的声音都沙哑了。
沈少舟说道:“这句话你说了许多遍,可却从来没做到过。顾娴,我现在都已经不敢相信你的话了。”
顾娴面色一变:“少舟,你再给我一次机会。你放心,这次我一定会改的。”
沈少舟说道:“怎么改?”
“不管清舒跟安安她们做什么,我都不再说一个字。安安的及笄礼以及她们姐妹两人的婚礼,我也不去参加。”顾娴说道:“以后我也会听娘的话,凡事也都顺着她。”
“你真的能做到?”
顾娴忙点头道:“我一定能做到。若是做不到,你怎么罚我都成。”
沈少舟点点头说道:“好,那我就再信你一次。”
第七百五十六章 威胁
顾娴听到沈少舟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顿时心头一松。
沈少舟却是继续说道:“阿娴,若是你做不到我就带你去南洋。”
“去南洋做什么?”
沈少舟探口气说道:“自然是去那养老了。沈涛跟沈湛两个都是靠不住的。若清舒与安安再不管我们,等老了说不准我们连栖身之地都没有。既如此,还不若去南洋。”
“可南洋我们人生地不熟的,等我们老了动不了那些仆从欺负我们怎么办?还有,去了南洋到时候我们葬在哪里?”
沈少舟说道:“南洋的产业是于冬负责,他对我忠心耿耿,不会背叛我的。哪怕我死了,我相信他也会照料好你的。”
顾娴忙摇头说道:“不要,我不要去南洋,我不要背井离乡。”
去了南洋,死了都不能落叶归根。
沈少舟说道:“若是你能改过我们可以一直呆在平洲,可若你不能改过我们只能去南洋了。”
顾娴忙说道:“我改,我一定改。”
沈少舟嗯了一声说道:“阿娴,我们能否在平洲安度晚年就看你了。”
这几日都没好好吃饭,现在心事去了饿得慌。顾娴摸着肚子,朝外叫道:“檀杏,给我煮一碗面条来。”
“好。”
这日晚上顾娴睡了一个踏实觉,可霍氏却失眠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顶着一个硕大的黑眼圈说道:“公爹,官哥儿还小,等他大些再搬到前院去吧!”
沈少舟冷冷地说道:“沈涛没跟你说清楚吗?我是在通知你们,而不是征询你们的意见。”
霍氏并不怕沈少舟,说道:“公爹,官哥儿还这么小他离不开我。”
沈少舟沉着脸说道:“是不是觉得我很好说话,所以才一点都不将我放在眼里?”
“霍珍珠,你现在是我沈家的儿媳妇而不是霍家的姑娘。不过你若是想回霍家我也不会拦着,等会我就让沈涛送你回福州。”
因为他自己没女儿,所以沈少舟一直将霍珍珠当女儿一般对待的。后来霍珍珠嫁进来做了儿媳妇,他态度也没变。
这几日沈少舟也在反省自己。他觉得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这个态度,所以霍珍珠才不将顾娴放在眼里。
看到沈少舟突然变脸,霍珍珠被吓住了:“爹,你要让阿涛跟我和离吗?”
沈少舟面无表情地说道:“不敬婆母不尊公爹,像你这样的儿媳妇谁家敢要?”
见霍珍珠还待要说,沈涛赶紧扣着她的手:“爹,你要亲自教导官哥儿我们求之不得。爹,这事就说定了,我跟珍珠先回屋了。”
两人回到自己的院子,霍珍珠甩开他的手满脸怒容地说道:“你为什么要答应让官哥儿搬到前院去?”
沈涛看着她无奈地说道:“爹决定的事,你觉得我们反对有用?”
霍珍珠说道:“官哥儿是我生的,我凭什么不能做主?”
沈涛没跟他争辩,只是说道:“你要是惹怒爹,他真会让我们和离的。”
霍珍珠大怒:“他让你和离你就和离,难道你是提线木偶吗?”
沈涛摇头说道:“我不会跟你和离,不过真到那时爹会将我们两人都赶出去。”
“上次你丢下娘不管独自带着官哥儿回了霍家,后来霍英航又绑架了官哥儿。若不是爹跟岳父是拜把子的兄弟,就凭这两件事爹就能将你赶出沈家。”
“爹虽看在岳父的面子上没发作,但这两件事他都记在心上。你要再惹怒他,他真的容不下你了。”
“珍珠,我们要真被赶出去,平洲就没我们的立足之地。”
霍珍珠也是个要强的,说道:“那就回福州去。”
回到福州随便做点生意都能赚不少钱,哪像在这儿什么都做不了。
原本霍珍珠来平洲就是不情不愿,现在越想越觉得回福州这主意不错。而且公爹之所以能拿捏住他们不就是因家里钱财是他的,等他们夫妻能赚钱自然也有话语权了,将来也不用再看他的脸色了。
沈涛说道:“我们回福州爹不会拦着,但官哥儿我们是带不走的。”
霍珍珠面露纠结:“孩子先放在平洲,等我们的生意上了正轨再来接他。”
沈涛苦笑道:“爹想让官哥儿到祁家族学念书,你觉得我们能将官哥儿接走?”
霍珍珠没吭声了。
不过想了一天一夜,她还是决定回福州。呆在这里太压抑了,亲朋好友都不在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沈涛见她意已决,也没再劝说了:“我可以陪你回福州,但官哥儿必须留下。”
官哥儿是他的亲儿子,自希望孩子以后能有个好前程。
知道两人想要回福州沈少舟并没反对,只是说了一句话:“你们回去可以,但官哥儿不能带走。”
虽已经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但霍珍珠还是心痛得不行。
沈少舟见霍珍珠没反对,神色稍缓:“我这还有两万两,一万两我留下自用,另外一万两你们跟沈湛各五千两。”
霍珍珠还以为一分钱都拿不到,没想到竟还分给了他们五千两银子。
不过这五千两银子也不是那么好拿的:“你们要赚钱了,那是你们的本事。可你们要亏了,再回来就别再囔囔着做生意,踏踏实实地守着几亩薄田过活。”
霍珍珠对自己很有信心,压根就不担心会亏本。
沈少舟看她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不过他也没多说。等以后他们就会知道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
“什么时候走?”
沈涛看他面色不虞,忙说道:“爹,我们准备中秋以后再走。”
沈少舟点点头:“那这段时间你们多陪陪官哥儿。还有不管以后多忙,过年一定要回来。”
沈涛一口应下:“爹放心,我们以后都回家过年。”
老爹跟儿子都在这,留在福州过年也没意思。
沈少舟脸色好看了许多:“这话是你亲口所说,若是将来做不到我拿鞭子抽你。”
那鞭子抽在身上疼得能让人背过气去。沈涛以前也被打过一次,听到这话打了个激灵:“爹放心,哪怕给官哥儿做个好表率我也不能食言。”
“这还像句人话。”
第七百五十七章 往事如风
到了太丰县,顾老夫人看着那一排排崭新的房子不由感慨地说道:“上次回来时,这里的房子都破破烂烂的,没想到不过八年没回来变化这么大。”
安安只在六岁的时候来过太丰县一次,当时给顾老太爷上完坟后就回去了,所以她对这里非常得陌生。
认真看了下,安安说道:“外婆,这些房子看着也不大新了,应该是洪水过后建起来的。”
顾老夫人戴上眼镜认真看了下,然后笑着说道:“还是你眼睛利索。我老了,不中用了。”
安安搂着她说道:“外婆,你一点都不老,走出去谁看了都觉得你最多四十。”
顾老夫人听了这话,哈哈大笑。
花妈妈看着祖孙相处融洽,心里也很高兴,同时也打定主意力劝老夫人别回平洲。
回了平洲有顾娴在中间掺和,整日鸡飞狗跳的。而跟在大姑娘身边,老夫人整日乐呵呵的,半点事不需要操心。
那年洪水过后老夫人在太丰县买了两块地皮,其中一块盖了房子。前日已经派人来打扫,所以祖孙两人就住到那宅子去。
这宅子青瓦白墙,宅院种了一些树。不过打理得很好,地上没有树叶也没有杂草。
安安点头说道:“外婆,这宅子护理得不错。”
顾老夫人笑着说道:“这宅子五年前才盖的,自要比平洲的宅子要好了。”
平洲那宅子是她跟老头子年轻时盖的,算下都四十多年了。若不是整修了好几次,都不敢住进去。
晚饭刚上桌,顾和平就过来了。
顾老夫人看到他面容憔悴,整个人都透着一股疲倦。当然,人也比八年前苍老了许多。
顾和平行了礼后问道:“大伯母,你这次回来是给大伯上坟吗?”
“嗯,上完坟我就回去了。”
顾和平点头道:“那我现在去准备香烛跟纸钱,明早陪你们一起去。”
顾老夫人点了下头,问道:“你吃晚饭了没有?要没有的,留下来一起吃吧!”
顾和平犹豫了下才点头道:“好。”
吃饭的时候,顾老夫人问道:“你是不是碰到了什么难事?”
顾和平想说没有,可看到顾老夫人关切的眼神到嘴边的话说不出来。
良久后,他苦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家里一直闹哄哄的没个清净。”
“我听说你媳妇既能干又明事理,怎么家里还会闹哄哄的。”
他也没瞒着顾老夫人,他家的事只要一打听就知道了:“在我娶曾氏之前,就将家里的一个铺子跟二十亩良田记在富贵名下。这事曾氏当时是知道的,她也没有异议。”
顾老夫人问道:“现在反悔,想要这些财产了。”
多少人家为财产翻脸,更何况顾和平与曾氏是半路夫妻。
顾和平摇头说道:“没有。只是她说既富贵名下有了这么多产业,又给他娶了妻,那家里的房子就不能分给他。”
说完,顾和平解释道:“当年大伯母您走的时候给了我一百两银子,我拿那钱买了两块地。这两块地我后来都盖了房子,其中一栋房子盖的时候就说了是给富贵的。”
安安对他们的谈话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教养使然她没开口打断。
顾老夫人问道:“既你之前已经说好了,那曾氏为何又反对?”
顾和平说道:“她说富贵已经得了那么多的财产,这两宅子应该给富春跟富才。”
说完,他解释道:“富春跟富才是我跟曾氏后来生的儿子,她是想将这个两个宅子给富春与富才。可我已经答应了富贵,自要说到做到了。”
“你已经将宅子给富贵了?”
顾和平点头说道:“给了,他一成亲我就将宅子过户到他名下了。”
为这事曾氏跟他大闹了一场,直到现在夫妻关系都没缓和。
顾老夫人点点头,问道:“富贵已经成亲了,什么时候啊?”
以前的那些恩怨,这么多年过去了顾老夫人早放下了。而富贵是在她跟前长大的,现在一提顾老夫人倒有些想见他:“明日上坟,你叫上富贵一起。”
“好。”
安安见状立即加了一句:“叫他一个就行,其他人就算了。”
这一家子明显因为争财产闹得夫妻不和兄弟不睦,她可不想明日看到有人在她外公坟前为财产闹起来。
吃过饭,顾和平就去买香烛之前以及上坟的其他东西。
睡觉前,安安问道:“外婆,他真的就是当初过继来的那个人吗?”
见顾老夫人点头,安安有些不相信地说道:“他行事很有原则啊,怎么会是你们说的那个糊涂蛋?”
很多人都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可顾和平很明显不在此例了。
“以前是很糊涂,什么都听他亲娘跟媳妇的。后来我将他除继赶出去,他被他媳妇怂恿胡乱做生意败光了家业,后来他媳妇也跟人跑了,自此以后性子就变了许多。”顾老夫人苦笑道:“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初的事我也负有很大的责任。我没教好他管着他,这才让袁氏姑侄钻了空子。”
以前的事她都听花妈妈说过:“外婆,过去这么多年的事还提它做什么。”
“若是我当年不同意他娶袁珊娘,也许就不一样了。”
安安摇头说道:“外婆,往事如风,想这些也无用。再者我瞧着他现在也还挺好的,有妻有子还有好几个宅子。”
不说特别富裕,至少不愁三餐了。
“外婆,姐姐经常跟我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当初那女人是他自己执意娶的,那这个苦果也得他自己吞。”
顾老夫人笑了下和索道:“你说得很对,往事如风,再纠结这些陈年芝麻烂谷子的事也没意思。这人啦,还是得朝前看。”
“外婆,明日给外公上完坟,后日我回桃花村上坟,等大后日咱们就回去。”
她并不愿意在这里多呆。别说林老太爷跟林承仲,就是林承志她都排斥。林家的人,除了文哥儿她一个都不喜欢。
顾老夫人点头说道:“这个都依你。不过你还是送个信给你三叔,后日让他陪着你回去。有他在,你祖父跟二叔他们也不敢为难你。”
就算为难,也有林承志挡着。
安安点头道:“今日就算了,太晚了,明日我让人送个口信给三叔。”
既然桃花村这一趟不可避免了,那就主动一些吧!
第七百五十八章 改变
曾氏看到顾和平买的香烛纸钱以及金银财宝份量是以前的数倍,当下心头一跳:“大伯母回来了?”
顾和平这些年除了逢年过节会去给顾老太爷上坟,平日里隔三差五也会上山清理顾老太爷坟前的杂草。
“嗯,大伯母带着安安回来了。”
曾氏心头一喜,轻声说道:“当家的,明日你带上富春跟富才吧!”
上次老夫人回来给了当家的不少钱财,还给了她一个绞丝金镯当见面礼。她就是靠着这个金镯子,给磊子在乡下买房置地。至于娶亲的钱,这个是顾和平出。
顾和平有些为难:“刚才大伯母说了,明日让我只带富贵去。”
曾氏心里堵得慌,脾气也不由上来了:“富贵富贵,什么都是富贵的,难道富才跟富春都是捡来的?”
舍不得为磊子花钱她也就认了,毕竟不是亲生儿子。可两个小儿子是林家的种也不为他们打算,这点曾氏就不能忍了。
顾和平一脸的疲惫:“我不是不想带他们去,是大伯母说了不让带太多人去。”
曾氏扬声说道:“这个我不管,你明日必须带了富才跟富春去。”
老夫人有钱又大方,手指甲里漏点就够她们累死累活干许多年了。所以,好处不能让富贵一个人占了。
见顾和平不吭声,曾氏眼泪刷刷地落:“我知道我在你心中没份量,可富春跟富才他们是你亲生的。我不求你一碗水端平,但也不能是什么都偏着富贵。”
“当家的,你就不怕这样下去将来两个孩子怨你吗?”
顾和平看她哭得可怜,也心软了:“你说得这是什么话?富才跟富春都是我儿子,我自要为他们打算。”
以前就跟富贵说了两块地其中一块是给富贵的,他这个当爹的岂能出尔反尔。只是她也知道曾氏是真心实意为两个儿子打算,顾和平犹豫了下说道:“算了,明日我将他们都带了去。”
伯母要怪罪,就怪罪吧!
第二天天蒙蒙亮富贵就过来了。他是今年三月成的亲,等他妻子回门后就分了家不跟顾和平一起住了。
见到顾老夫人,顾和平就朝着两小儿子说道:“快,跪下见过大奶奶。”
富贵也跟着跪下磕头。
安安看到顾和平带了三个人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悦,感情将她的话都当耳边风了。心里不高兴,面上也显露出来了。
顾老夫人看到三个人却很高兴,特别是富贵。这孩子八年不见大变样了,如今已经是个稳重的小伙子。
将富贵招到了身边比划了下,顾老夫人说道:“当时你又瘦又小,跟现在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富贵也是一脸笑意:“当年家里日子艰难一个月难得吃到一顿肉。还是多亏了奶奶救济,我们的日子才好了起来。”
对于当年在顾家大房锦衣玉食的日子,他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毕竟那时候年岁小,许多事记不得了。可在他娘跑后兄妹两人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懂得感恩的人品性也查不到哪去,安安听到这话神色好了不少。
顾老夫人拍了拍他的手说道:“听你爹说,你娶了媳妇了?”
“是,年初娶的媳妇。她是我以前铺子里掌柜的侄女,性子温柔厨艺也好。若是奶奶同意,我下午带她来给你磕个头。”
顾老夫人笑着说道:“行,也让我瞧一瞧你媳妇长上门样。”
富贵笑容满面地应了。
清舒看顾老夫人高兴,也就由着她去了。
顾老夫人取了两个荷包给了富春与富才,说道:“都是一些小玩意,拿去玩吧!”
两孩子接了荷包,又给顾老夫人磕了头:“谢谢大奶奶。”
安安原本以为两个孩子会被他们的娘教得鲁莽粗俗,可现在看两个孩子规规矩矩的她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肤浅。
在去上坟的路上,顾老夫人不由说道:“你姐说得对。孩子还是不能太惯着,不然很容易将孩子养废了。”
安安奇怪了,问道:“外婆,好端端地怎么说这话了?”
顾老夫人感慨道:“小时候的富贵既霸道又蛮横,有次还跟你姐打起了架,可现在看起来既知礼又懂事。”
安安不仅没生气,反而幸灾乐祸道:“那姐还不得揍得他满地找牙。”
顾老夫人笑了起来:“你姐当时还没习武呢!不过哪怕没习武,富贵也打不过她。”
“那是,我姐多厉害。”
看到她提起清舒就一脸自豪的样子,顾老夫人说道:“也幸亏当日清舒带了你去京城,要留在我身边还不知道你现在什么样。”
“外婆,留在你身边我也一样好好的。”
顾老夫人摇头说道:“外婆不会教孩子,你娘跟你舅舅都是被我教歪了。你舅舅经过生活的磨砺变得有担当有责任心了,而你娘呢,到现在半点都没变。”
只从富贵跟富才三兄弟的表现就可看出,顾和平这个父亲还是很称职的。反观顾娴,简直没眼看。
这句话祁夫人很早就说过,只是她当时没往心里去。可看看顾和平,再对比下顾娴,她也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安安笑着说道:“外婆,教导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哪能劳累你啊!你以后啊每日就听听书看看曲,没事跟人唠嗑唠嗑,闲了呢就逗逗孩子玩。”
顾老夫人笑骂道:“逗什么孩子玩,你以为孩子是小猫小狗啊?”
话是这般说,但她想象的养老生活就是儿孙承欢膝下平日里赏花赏鸟听书闲聊。
想到这里,顾老夫人说道:“也不知道你姨婆什么时候回来?要是这些日子能回来就好了,我们还能见一面。”
好多年没见了,她很挂念祁夫人。
安安说道:“外婆,你放心,我们回京之前姨婆肯定会回到平洲的。”
顾老夫人点头道:“这样最好了,也不知道你姨婆现在怎么样了?”
“外婆,你瞎担心上门,向笛舅舅那么孝顺姨婆肯定过得很好。”
顾老夫人笑着道:“你说得也是,向笛跟她媳妇都是孝顺的人,几个孩子也都乖巧听话。”
话是这般说,但祁老夫人在信里还是经常诉苦说祁向笛管得太多了,这不许她吃那不许她碰的。还抱怨祁向笛不像是儿子更像是亲爹,把顾老夫人笑得不行。
第七百五十九章 恶有恶报(1)
太阳出来的时候,山林里的花草树木还都带着露珠,显得绿意盎然。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
安安看着青石台阶以及路旁边的水沟,说道:“外婆,这路修得不错。”
富贵说道:“当时修这条路的时候,防备那些工匠们不用心,我爹是全程盯着不敢有丝毫松懈的。为了修爷爷的坟跟这条路,爹他当时累到瘦得脱形。不过修好坟那日,我爹高兴得喝醉了。”
顾和平看着他说道:“说这些干嘛?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这条路非常干净,路上连一片叶子都没有。安安问道:“这条路刚扫过了吧?”
顾和平点头道:“是,我昨晚请了两个人,让他们过来将这路打扫干净。”
安安没说话了。
顾老太爷的坟修得很气派,有成人那般高,用的也是上好的花岗石。
坟前干干净净,坟墓上也没一根杂草。而离坟五六米的地方种了许多松树跟柏树。这些树木长得很好,郁郁葱葱的。
顾老夫人看着坟前与坟墓上都干干净净的,一根杂草都无不由问道:“你什么时候来上的坟?”
富贵说道:“半个月前。”
安安指着周围的树木,问道:“这些也都是你让人种的吗?”
富贵摇头说道:“不是,是我爹带着我一起种的。爹说,这也算是我们为爷爷尽的一份孝心了。”
安安颔首。
顾老夫人跪在坟前,红着眼眶说道:“老头子,你再等等我,过几年我就来找你。”
清舒跟安安没出嫁,她是不敢闭眼的。等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她也能安安心心找老头子了。
上完香,安安扶着哭得眼睛都红肿的顾老夫人下了山。
顾和平将祖孙两人送回去,然后才带着三个儿子回了自个的家。
曾氏看到三个人,关切地说道:“大伯母怎么样,可还好?”
顾和平难受地说道:“不好,又在大伯的坟前哭了一场。”
顾老夫人每次上坟,都会哭得好伤心。
曾氏有些唏嘘:“大伯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大伯母竟还这般挂念他。”
可想而知夫妻两人的感情有多深厚了,想想还真让人羡慕。再对照下自己,曾氏有些黯然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尖利的声音响起:“我听说大嫂回来了,是不是真的?”
都道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袁老三都化成黄土了,袁氏还活蹦乱跳的。
曾氏看到她脸色就不好看,冷着脸说道:“你又跑回来做什么?”
六年前,顾和平将袁氏送回到乡下。没办法,在富春出生以后她就跟富贵宝珠兄妹两人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以后顾和平就只喜欢曾氏生的孩子,不喜欢他们兄妹,将来他们两个要成为可怜的小白菜。
顾和平是很孝顺,哪怕袁氏躺在床上那么长时间都无怨无悔地伺候着。可在亲耳听到袁氏挑拨富贵跟宝珠以后,他知道不能再让袁氏留下了。不然将来不仅父子不和,兄弟也会成仇。
所以,没几天顾和平就将她送到曾氏娘家的那个村子里。买了两间屋子给她住,每个月给她一百斤粮食以及一两银子。当然,买屋子的钱跟每个月的银子都是顾和光出的,粮食则是顾和平出的。
对乡下的老人来说,她这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可袁氏哪受得了这个苦,没呆两日就跑回县城。
不过孩子是顾和平的软肋,哪怕袁氏再怎么求他都没松口让其回来。
为了防备她再跑回县城闹事,曾氏就请了她本家的一个嫂子帮忙。只要让袁氏老实呆在农村,每个月就给三百文钱。
在乡下三百文钱很多了,许多成年男子进县城打短工一个月也就只能赚到三四百文钱了。所以她那嫂子得了这差事,欢喜的不行,也非常尽职。每次袁氏走出村里,她都会跑去将她拖回家中关起来。不管袁氏怎么求饶,都要关上三四天才放出来。最多的一次,被关了十天。
被关的次数一多也怕了,老老实实地呆在村里。这次也是有心人告诉她说老夫人回了太丰县,她这才偷跑回来了。
袁氏可不怕袁氏,插着腰说道:“我是听说大嫂回来了,我想去看望下她。”
曾氏嗤笑道:“你去看望她?就你曾经做下的那些没脸没皮的事,你觉得大伯母会让你进门?”
顾和平神色淡淡地说道:“娘,大伯母是不会见你的,你还是赶紧回乡下去。”
“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的事,你大伯母哪里还会记恨。”
当着几个孩子,曾氏直接开讽:“你就别大白日做梦了,就你做的事,大伯母没报复是因为性子宽厚。”
“和平,你就由着她这般对我?”
这一幕几个孩子都见怪不怪了,都站在一旁不吭声。
顾和平冷漠地说道:“娘,你要再不回去,我以后不会给你送银钱与粮食了。”
袁氏呆住了:“你说什么?”
顾和平面无表情地说道:“我是大伯跟大伯母养大的,你不仅没养过过还从我手里要走了许多大房的钱财。所以,就算我不赡养你也没人说什么的。”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折磨之下,再孝顺的人也会变的。更不要说,顾和平其实是恨袁氏的。若不是当日她挑拨自己与母亲的关系劝说自己娶了袁珊娘,他也不会跟母亲反目成仇被袁珊娘戴绿帽子。
他对母亲不孝所以遭了报应,这个他认。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也一样恨。
袁氏眼中闪现过一抹恐慌:“你是我十月怀胎生的,你若不养我,我、我就去衙门告你。”
富贵听到这话说道:“祖母,大伯既是你养大的又得了大半的家产,不管是按照律法还是族规你该由他奉养。你就是要告,大伯首当其冲。”
曾氏嗤笑道:“你若是将大哥告进牢里,看看大嫂会不会撕了你。”
就算告,顾和光跟顾和平两人也算不上不孝的。因为两人不仅好吃好喝地供着袁氏,还请了人照顾她,生病也会给她看大夫。
顾和平并不生气,这些年下来他已经麻木了:“你只要不怕烂死在大街上,尽管去告我跟大哥。”
顾和光每年都会让仆从送钱回来,只是人却没回来过一次。在知道顾和平送回乡下去,他也没异议。
第七百六十章 恶有恶报(2)
袁氏听到顾和平说让她烂死在大街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袁氏现在虽不像以前那般锦衣玉食,可她也是衣食无忧的。
在乡下,一百斤粮食跟一两银子的钱足够她日子过得很舒服了。可若是以后没了粮食跟钱,她吃什么用什么。
富贵看着顾和平的神色不对,朝着富才两兄弟说道:“你们进屋去。”
“不用,就让他们听着。”顾和平说道:“你若是真去衙门告了我跟大哥,以后我们再不会管你了。你将来死了,我们也不会去给你收尸。”
袁氏面色发白:“和平,你怎么变得这般狠心?”
顾和平面露痛苦地说道:“我若是狠心,早就不管你的死活了。”
“你为了一己私欲毁了我毁了整个顾家,你现在还想要怎么样?是不是一定要我死了,你才肯放过我?”
这话,几乎是怒吼出来的。他恨袁氏但更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看透袁氏为什么要那么伤母亲的心。
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也回不到从前。所以,他这些年只要一有空闲就去老太爷的坟前种树。
曾氏很是心疼,拉着顾和平的手说道:“当家的,你别难受了。她不心疼你,我跟孩子们心疼你。”
富贵是陪着他一路走过来,最能理解他:“爹,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了,你别再难过了。咱现在的日子也挺好的,至少吃穿不愁。”
分家的时候顾和平说了,将来要富贵给他养老送终。只是现在富春跟富才两人还小,得等他们成家后才会搬去跟他一起住。
听到这话,顾和平红着眼眶说道:“我在做了那么多伤害你奶奶的事,可在洪灾过后她怕我过不下去还给了我银钱。你们能吃穿不愁,都是享了你奶奶的福。”
靠他自己能将这么多孩子养活就不错了,哪还能买地皮盖房子。
富贵嗯了一声说道:“既如此,那我们以后好好孝顺奶奶就是。”
“她不需要我们孝顺,清舒跟安安将她照顾的很好。”
只看顾老夫人的面相,就知道她日子过得很舒心了。不然,神色不会如此祥和。
富贵说道:“奶奶将来肯定要葬在爷爷旁边的。清舒跟安安不可能回太丰县,奶奶百年后的事还是得交给我们。”
顾和平很欣慰,点头说道:“你能这样想爹很高兴。”
也不枉费他这些年的苦心。
顾和平看向袁氏,说道:“你若是安安心心地呆在村里,银钱跟粮食我都不会少你。你若是再不安分,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进屋去了。
曾氏将袁氏推出门去:“再不走,我拿大棍子将你打出去。”
反正她恶媳妇的名声早传出去了,也不怕在被人非议了。
既然当家的已经想通了,那也不用再请堂嫂看着她了。每个月三百文钱,也算是省下来了。
只是曾氏不知道的是她堂嫂不再管袁氏后,被曾氏欺负过的人都开始反击。不是故意将她撞倒在地,就是倒烂泥到她家门口。这算小儿科,还有二流子摸进她屋偷钱偷粮。
袁氏正巧回家撞见,然后与那二流子打成一团。
那二流子将她推倒在地跑了。袁氏摔到了腰,躺床上起不来了。
可惜现在没有八年前那般幸运了,这次顾和平并没接她回去照顾,只是跟顾和光商量后花钱请了村里一个老妇照料她。
请的人哪有自个儿子儿媳照顾得用心。没人监督,那老妇自不可能用心照料她了。没多久身上就长了疮,后来还烂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安安跟顾老夫人前脚回家,后脚林承志跟林乐玮过来了。
林承志说道:“安安,既回来了,你随我回一趟桃花村给你祖母上柱香。”
安安点头道:“现在就去吗?”
林承志摇摇头说道:“算了,还是明早再去吧!这儿太热了,要上山可能会中暑。”
别说安安了,这么大太阳他看着都不担心中暑。
“好。”
说了一小会话,林承志道:“安安,晚上到三叔家里吃饭。”
安安摇头道:“不用那么麻烦,客栈里准备的饭菜挺可口的。三叔,你有事就去忙,不用管我。”
林乐玮见状忙说道:“安安,你回来怎么能不到家里吃饭呢?安安,你放心,我娘手艺很好的。”
安安摇头说道:“不用那么麻烦,我再客栈吃得挺好的。”
见她不愿去家里吃饭林承志父子两人都很失望,不过这种事也不能强求。
约好了明日回桃花村的时间,父子两人就回去了。
出了客栈,林乐玮说道:“爹,安安怎么连顿饭都不愿去家里吃?”
林承志苦笑一声道:“除你我外,其他人她见都没有见过。你娘跟乐书她们,对安安来说就是陌生人。既是陌生人,那自然就不愿打交道。”
其实在京城的时候,他就发现安安对他以及林家的人都很冷淡。只是这也怪不了安安,他们林家的人包括他大哥都没关过这个孩子。
“她要一直都不跟我们打交道,那岂不是一辈子都是陌生人。”
林承志摇摇头说道:“你没发现吗?她原本就不欲跟我们往来的。若不是怕被人说闲话,她都不会去上坟。”
“难道就没有办法?”
林承志苦笑道:“安安从出身就不在桃花村,与我们一点感情都没有,又能有什么办法。”
林乐玮有些难受:“原本是一家子的骨肉结果却弄得连陌生人都不如,真不知道该什么说?”
林承志看向桃花村的方向,说道:“这些都是你祖父祖母跟你大伯造下的孽。你祖母经常说女儿是赔钱货,还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我们林家,最有出息的就是清舒跟安安。”
“好在二姐很顾念我们。”
林承志面露庆幸:“是啊!你二姐是个很重情的人,可惜你大伯身在福中不知福。什么都顺着崔氏,却从不管两个孩子。总有一日他会后悔得。”
年轻的时候无所谓,可上了年岁得靠孩子奉养。儿女有良心晚年就能过得安顺舒心,相反下场会很凄凉。
第七百六十一章 修路(1)
桃花村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可惜安安却并没有心情欣赏美景。
来到林家门口,林承志说道:“你祖父跟你二叔一家生活在一起。”
林老太爷跟林承仲到现在还住在老宅。这个青砖瓦房建了四十多年,哪怕是经常休憩也显得有些破败。
推开门安安就看见一个年轻的姑娘正在打扫院子,那姑娘的模样跟她爹有些像。
这小姑娘看到林承志面露喜色:“三哥,你回来了。”
叫完后,她一脸疑惑地看着站在林承志旁边的安安:“三叔,这位姑娘是?”
林承志淡淡地点了下头:“安安,这是你二姑。”
安安朝着她点点头:“二姑好。”
这个小姑娘名叫芹芹,是珍姨娘的女儿。听到林承志得介绍,她惊呆了:“三叔,这、这是安安?”
安安神色淡淡地说道:“我叫青鸾,安安是我的小名。”
听到说话声,正在厨房忙碌的珍姨娘走了出来:“是承志回来了啊!你爹刚刚出去了,我让允儿去叫他回来。”
林承仲除了吃饭会出现,其他时候是看不到人影的。
林承志摇头说道:“不用了,青鸾回来给娘上坟,我带她去山上。”
一开始他是很厌恶珍姨娘的,当初甚至不让珍姨娘进他新家的门。可这么多年下来,他知道珍姨娘本性良善,当日给他爹做妾也是迫不得已。洪灾后跟着林老太爷回了村不仅没搅风搅雨,反而总劝着老头子踏踏实实过日子。
母子三人跟着老头子在村里落脚后,种菜养鸡养鸭,伺弄桑地养蚕,非常得勤快。另外将老头子也伺候得好好的,所以林承志除了每个月给钱其他都不用他管。不像林老太太,头疼脑热的都要他张罗伺候。
珍姨娘有些怕林承志,闻言点头道:“行,那我让承允跟你们一起去。”
林承志摇头说道:“不用了,我带青鸾去就可以了。”
就在这时候从屋子里走出一个睡眼惺忪地青年,他很是不满地说道:“大清早的吵什么呢?”
看到他这模样,林承志冷着脸说道:“太阳都挂半空你竟还在睡?你怎么干脆睡死算了。”
省得浪费粮食。
林乐祖不敢吭声了,不过等看到安安时眼睛却是一亮:“三叔,这位姑娘是?”
看着林承租一副见到猎物的模样,安安一脸厌恶地说道:“三叔,我们上山吧!”
“三叔,我也去。”
林承志跟三教九流的人打过教导,林乐组脑子里想的什么他还不清楚,忍着心中的厌恶说道:“你要是再敢往前走一步,我打断你的腿。”
说完,就带着安安出去了。
等一行人走出去以后,林乐祖问道:“小姑,刚才那姑娘是谁?”
林芹芹也很瞧不上她,没好气地说道:“那是青鸾,大伯的小女儿。”
说完,进厨房给她娘帮忙了。
站在厨房的窗户前,林芹芹看到他又折返回屋子撇撇嘴说道:“娘,他上门时候回县城啊?”
这么个大男人不想着好好干活赚钱娶媳妇,整日里就知道偷懒。
珍姨娘小声道:“你少说两句。”
林芹芹也没再议论她了,而是说起了安安:“姨娘,青鸾长得真好。还有她的衣服好漂亮,我还从没见过这般好看的衣裳。”
珍姨娘小声说道:“清舒才长得更好了,跟天仙一样漂亮。”
“啊,比雪燕姐姐还漂亮吗?”
这个雪燕是族长的孙女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是林家村的村花。
珍姨娘笑了下说道:“她哪能跟清舒比?清舒啊,就跟那画上的仙女一样。将来有机会见到她,就知道有多好看了。”
母女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说着话。
“咳、咳、咳……”
听到咳嗽声,珍姨娘赶紧出去了:“老太爷,三老爷带着青鸾回来了,现在已经去山上给老太太上香了。”
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吃穿不愁两个孩子也勤快听话。至于好吃懒做的林乐祖,反正又不是她生的也不管。
“青鸾?”
珍姨娘见他面露疑惑,忙解释道:“就是安安。老太爷,她大名叫青鸾。”
林老太爷赶紧问道:“那清舒呢?回来了没有?”
珍姨娘摇头道:“不知道,没听三老爷提。不过应该没回,不然肯定要来给老太太上坟了。”
林老太爷想了下说道:“算下,青鸾今年十四岁了也是个大姑娘了,不知道有没有定亲呢?”
甄姨娘笑着道:“不知道。不过青鸾长得好,将来肯定能嫁入官宦人家。”
听到这话,林老太爷很不满地说道:“清舒都被顾老婆子给耽搁了,凭清舒的样貌才情什么高门大户嫁不得,偏偏定了个无父无母的落魄穷书生。”
“承钰也真是的。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事他不点头顾家那老婆子也不敢瞎来了。”
珍姨娘其实觉得符景烯挺好的,只是她没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老太爷,这事大老爷自有定夺你就别瞎操心了。我给你蒸了个蛋,你要不要吃?”
“端进屋吧!”
山路崎岖不平很不好走,路边还有许多杂树枝跟荆棘。若不是坠儿扶着,安安都摔好几跤了。
“三叔,每年逢年过节大家都要上山上坟,为何不修建一条路?”
林承志笑着说道:“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得花不少钱。”
安安看着两边零散的坟,她说道:“又不是只我们一家走这条路,村里还有许多人要走呢!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哪那么容易。”
安安福至心灵,说道:“三叔,若是修路我跟姐姐每人出两百两银子。”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桃花村的人得了她们姐妹的好处桃花村的人只会夸赞她们,不会说她们不孝了。
“就算修路也不能要你们姐妹的钱。”
安安笑了下说道:“我们家的卤肉店每年收益不错,这点钱还是拿的出来的。”
四百两银子她自己就能拿出来,都无需问清舒了。
林承志有些犹豫。
安安说道:“虽然我跟姐姐不是在这里长大,但我们的根在这儿。所以,我们也希望这里越来越好。出钱修路,也算是我跟姐姐的一份心意了。”
这话林承志听了很受用,笑着点头道:“行,等我回去以后就与族长族老们说。我相信,他们知道后会很高兴的。”
第七百六十二章 修路(2)
林老太太的坟是用青砖修建的,跟周围几块土砖砌成的坟相,显得很气派。
当年林老太太是在洪灾过后死的,丧事一切从简。等林承钰回来以后看到那坟太寒酸了,又重新请人修过了。
将带的饭菜以及水果点心摆放在坟前,林承志将一杯点燃的香递给她。
上了香烧完钱纸,不等林承志开口安安就说要下山。
下了山见林承志他欲往村里去,安安说道:“我出来这么久也该回去了,不然我外婆该着急了。”
林承志有些迟疑,说道:“安安,你还没见到你祖父呢!”
安安摇头说道:“等三叔下次见到祖父时,替我说声对不起。”
林老太爷跟林老太太两人对清舒以及顾娴做的事,她都听陈妈妈跟花妈妈说过。所以,她对这两人都特别厌恶。老太太死了,为名声着想忍着憋屈去上坟了。可她真不愿意见恶心虚伪的林老太爷。她怕一怒之下控制不住,会当场翻脸。
看她意已决,林承志点头道:“行,那我们回县城。”
回到县城,安安就将两张两百两的银票交给林承志:“三叔,若是不够你与我说。”
林承志没想到她这般利索,摇头说道:“修条路不用这么多钱的。”
安安说道:“修一条青砖路吧!这样大家上山也方便,若是不够你写信给我。”
林承志笑着说道:“行,那咱就修青砖路,不够的我出。”
林老太爷左等右等都没见林承志跟安安回来:“这么大半天的怎么还没下来?承允,你去看看他们在山上做什么?”
来回一趟并不需要很久,三刻钟就足够了。林成允说道:“爹,没看到三哥跟安安。”
林老太爷脸色一变:“不在山上那他们去哪了?”
林成允觊了他一眼,小声说道:“我刚去码头那边问了下,三叔跟安安已经坐船回县城了。”
“什么?这个孽子,我都还没见到安安他竟然就带了孩子回去。”
这话一落,外面就响起了一道阴森森的声音:“你在骂谁?”
看着突然出现在跟前的林承志,林老太爷一下就怂了:“我以为你回了县城。”
看他旁边没人,林老太爷扬声说道:“安安呢?”
林承志淡淡地说道:“她没走过山路,不小心扭了脚,我送她回了县城。”
林老太爷立即换了一副面孔“这孩子怎么这般不小心呢?现在怎么样?”
林承志说道:“涂了药,已经不疼了。”
“那我去县城看看她。”
林承志摇头道:“不用了,你随我去找找族长商议修路的事。”
“修路,修什么路?”
林承志道:“安安说这条路太难走了很容易摔,与我说想修下这条路。”
林老太爷快跳起来:“这孩子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这修路可是说着玩的?那得不少的银子。”
林承志淡淡地说道:“安安说她与清舒各出四百两银子,不够的我掏。”
林老太爷差点气死,有钱拿来修路却连样一样礼品都不给他这个祖父。还真如死老婆子说的,这两个孩子都是白眼狼。
“你去不去,不去我自个找族长去了。”
林老太爷闻言忙说道:“去、去、去,咱们现在就去。”
这么出风头的事,怎么能不去。
听到安安愿意出钱修路,族长很高兴:“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林承志刚赚钱那会倒是捐钱修建了林家的宗祠。只是后来家里孩子越来越多开支也越来越大,就没在再捐钱了。
林老太爷说道:“承志,从山脚下修到你娘坟前用不了四百两银子。剩下的钱,将村里的路修下吧!”
“村里的路一碰到下雨就坑坑洼洼,走出去衣服跟鞋袜都要弄脏非常不方便。”
林承志摇头说道:“安安说要修建一条青砖路上山,四百两银子怕不够。”
林老太爷觉得安安太败家了:“上山修什么青砖路,修一条石子路就足够了了。倒是村里的的路可以铺上青砖,这样下雨天也不会弄得衣服跟鞋袜都是污泥。”
族长点头说道:“承志,你爹说得很对。大家也不会经常上山,修一条青砖路太浪费了。反倒是村里的那条路大家每日都要走,修青砖路更合适。”
林承志犹豫了下问道:“这事我得问下安安。她跟我说要修青砖路,我也不能擅自更改。”
族长笑着道:“我跟你一起去找她。”
“我也去。”
林承志婉言拒绝了:“你们都是长辈,要特意跑去找她会让这孩子有压力的。”
要两人真去找了安安,那他之前给找的借口岂不是就要被拆穿。
族长笑着说道:“你考虑的也周全,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林承志又跑县城找安安。
安安想着村里的土路,这样的路下雨天确实很不好走:“既要修,就不要只修大道,将村里的路都铺上青砖吧!”
林家村只林氏族人就有八十多家,加上二十多家外姓,村子可不算小。要将整个村子都修青砖路,四百两银子远远不够。
见他面露犹豫,安安说道:“是不是钱不够,不够的话我可以出。”
坠儿这个时候插了一句话:“二姑娘,大姑娘来之前跟我说想在林家村建个女私塾,建好了请个女先生坐馆,让林家的姑娘也能念上书。”
安安虽有些诧异这么大的事姐姐怎么就与林菲说,而不是叮嘱她呢!
有林承志在她也不好问,只是问道:“三叔,若建了女私塾会有人送自家的姑娘去学堂念书吗?”
林承志点头说道:“不要钱的话会有。”
安安说道:“那这事也交给你了。既是姐姐发了话,那这钱就我们出。三叔,五百两银子够吗?”
这孩子出手还真是阔绰。林承志忙说道:“不用那么多,盖两间屋做女私塾二三十银子就足够了。至于女先生的报酬,由我来出。”
安安想了下说道:“那多余的钱你拿去置办产业,每年的收益三分之二拿去买书,三分之一拿来改善伙食。”
林承志吓了一大跳:“还提供三餐?”
安安摇头说道:“不,只提供中餐。还有招收的学生在四岁到八岁之间,小了或者大了都不收。对了,只有林家的姑娘念书免费,别的姑娘进私塾念书得交束。”
林承志点头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