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满意
在焦一诚的亲自陪同下,柏仲超参观了五福公司,他看得很仔细,焦一诚甚至还他带去看了五福公司的仓库。
为了让柏仲超更加了解五福公司的动作,焦一诚还特意给他看了账本。当然,这是临时弄出来的,“专供”柏仲超一个人看。
晚上,还是吴承宗陪着柏仲超,给他讲解地下航线的运营。
柏仲超诚恳地说:“吴经理,我想聘请你为我的私人顾问如何?”
吴承宗轻轻摇了摇头:“私人顾问?这不太妥吧。”
柏仲超解释道:“我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有时候碰到不熟悉不了解的问题时,可以随时向你请教。”
吴承宗说道:“这没问题,你有不熟悉的地方,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至于当顾问,就没有必要了。”
他已经向焦一诚表态,愿意加入中统组织。
其实到五福公司后不久,他就知道焦一诚是重庆的人。之后他又得知,焦一诚是中统上海直属情报组的人。
这次焦一诚以民族大义让他加入中统,他考虑了一天,才答应焦一诚。
但焦一诚并没马上给他办手续,说要先训练,等合格之后再向重庆报告。而吴承宗的第一个任务,是接近柏仲超,借机试探他的真正身份和用意。
焦一诚告诉吴承宗,柏仲超有可能是潜在对手,也有可能是日伪特务。他让吴承宗提高警惕,把这个当成第一个任务。
现在柏仲超开口就要请他当顾问,吴承宗自然不会同意。
柏仲超突然问:“吴经理,你们焦老板在重庆,是不是有特殊关系?”
吴承宗佯装不解:“特殊关系?”
柏仲超缓缓地说:“我听说,焦老板跟重庆有很深的关系。”
吴承宗微笑着说:“我们做这样的生意,如果在重庆没关系,又怎么吃得开呢?”
柏仲超点了点头:“明白了。”
傍晚,柏仲超守在五福公司外面,他在等一个人:中统上海潜伏组的彭准。
与焦一诚和吴承宗的接触,暂时看不出什么。如果没查出问题,他的身份就能公开。柏仲超决定,先接触一下彭准,再决定是否与焦一诚开诚布公。
从焦一诚向重庆的报告中得知,彭准是焦一诚新发展的组员。在魏生凡来上海上任潜伏组长时,彭准去十六铺码头接人,结果被76号逮捕,关在极司菲尔路55号的招待所。
直到魏生凡被沈爱平取代,彭准作为见证人,才被放了回去。
得知真相之后,彭准很自责。他没想到,自己间接成了胡孝民的帮凶。要不是他作证,焦一诚也不会认定沈爱平就是魏生凡。
彭准并不知道,他已经成了柏仲超的目标。他现在没什么任务,自从魏生凡的事情后,他就被挂了起来。
下班后,他骑着自行车回家。走到半路,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突然感觉自己被跟踪了。
彭准吓了一跳,自从极司菲尔路55号出来后,焦一诚就没再给过他任务。现在的他,就像五福公司的普通职员一样,每天正常上下班。直到昨天,焦一诚才向他交待了一个特别任务,看来今天就要开始执行了。
彭准原本要回家,感觉身后有尾巴后,骑着自行车到附近的里弄,找了个馄饨摊,把自行车架在旁边,坐在路边的小桌子旁,叫了一碗三鲜馄饨。
令彭准没想到的是,他刚坐下,对面来了一个年轻人,胖乎乎的,穿着西装,正打量着自己。
彭准一脸不悦:“你是……”
柏仲超朝彭准拱了拱手:“我叫柏仲超,今天到了五福公司参观,跟焦一诚和吴承宗都是朋友。你是彭准吧?”
彭准回了个礼:“原来是柏先生。”
他听说过柏仲超的名字,据说这是胡孝民的朋友,也想做地下贸易,开辟从上海到宁波的航线。这段时间,正向五福公司取经。
柏仲超站起来说道:“这里太简陋,我们找个地方说话,找个饭馆吃好的,我请你。”
彭准看了一眼摊主,迟疑道:“这个,馄饨已经点了。”
“老板,馄饨不要了,钱照给。”
柏仲超拿出一张票子扔到桌上,对摊主说道。
摊主听到第一句,一脸的不高兴,可看到钞票,马上眉开眼笑,这等于白捡了碗馄饨钱。而且,柏仲超给的,可不止一碗馄饨的钱。
彭准虽觉得可惜,但有大餐吃,还是跟着柏仲超去了饭馆。
柏仲超在饭馆找了个包厢,等坐下来,正色说道:“彭准,江苏扬州人,民国二十九年元月加入中统,上海直属潜伏组成员。”
彭准刚落坐,“吓”得站了起来:“你……你是谁?”
焦一诚跟他说起,柏仲超可能是中统局派来的特派员时,他还有些不信。听到柏仲超念着自己的履历,他明白,自己的任务来了。
柏仲超摆了摆手,安慰道:“不要惊慌,我是局里派来的特派员,调查魏生凡和喻铁英的死因。”
彭准惊诧地说:“他们的死有什么问题吗?”
就在柏仲超与彭准走进饭馆不久,胡孝民也接到了焦一诚的电话:“你猜得没错,柏仲超找上彭准了。”
胡孝民微笑着说:“这是早晚的事嘛,我看,明天就会找上你了。”
吴承宗答应加入中统,可焦一诚还没有上报。他不知道柏仲超与重庆是怎么联络的,柏仲超刚到上海,吴承宗就加入了焦一诚潜伏组,重庆会不会有想法呢?
胡孝民分析,柏仲超在外围调查开始后,最终会亮明身份,首先接触的一定是彭准,最后才是焦一诚。
在与吴承宗谈话前,焦一诚就向彭准交待了这个特别任务。
胡孝民猜得没错,柏仲超与彭准的这一顿饭,对他了解潜伏组有很大的帮助。彭准对柏仲超这个特派员很尊重,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详细向他报告。
有了焦一诚提前的叮嘱,他在汇报时,也夹带了一些私货。比如说,焦一诚对潜伏组的重要性。再比如说,潜伏组为了生存,不仅要与特工总部做交易,还要从胡孝民那里搜集情报,潜伏组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柏仲超对这些情况,很是满意。
第七百九十四章 锁定
柏仲超到上海后,一切都很顺利。先是成功与胡孝民接触上,再让胡孝民成为自己的保护伞,甚至成为76号的编外人员。
他觉得,自己在上海,可以为所欲为。
然而,他并不知道,情报处其实早就注意到他了,并且将他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施健吾派到柏记米号的罗吉,确实很机灵,他以前在别处当过伙计,对米号的规矩熟悉,天没亮就起床做事,天黑米号打烊后,还要打扫卫生后才休息。
他和其他伙计就睡在店里,到半夜吃到外面有叫卖馄饨的,总会大方的买上几碗,与其他人一起分享。
做事勤快,肯吃亏,会来事,又大方,罗吉很快就跟柏记米号的几个老伙计混熟了。这些老伙计都是从宁波的总号过来的,通过他只的嘴,罗吉打听到不少柏记米号的内幕。
有些事情,在伙计的嘴里,只是一件逸闻。罗吉听到后,却能转化为情报。
比如说掌柜戴朗如,十几年前来柏家,从一个小伙计干起来,最后到了三掌柜、二掌柜,到上海开分号后,成了大掌柜。在伙计们眼中,这就是传奇。
伙计们说的是一段传奇,罗吉却摸清了戴朗如的底细。
还有柏仲超,他与胡孝民是同学,据说柏仲超在宁波时,可没少闯祸。当时他跟胡孝民很要好,胡孝民练过几年武,是柏仲超的铁杆护卫。
胡孝民离开宁波后,柏仲超也突然失踪了几个月。据说是去外地游学,回来之后的柏仲超,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次柏仲超来上海,原本没什么事情,柏记米号的事,也不用他管。可他突然提出要搞贸易,还频频与五福公司的人交往,这就引起了罗吉的注意。
他吃住虽然都在店里,但下午三四时,可以请两个小时的假。他与所有人相处得都很融洽,晚上又主动加班,店里空闲时请两个小时假,倒也没什么关系,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他在上海是有家人的。
胡孝民并没注意罗吉这条线,施健吾没有提前报备,既没用情报一科的经费,也没用情报一科的人员,不报告也没问题。
注意这一情况的是新任的情报一组组长苗刃之,他调到一组后,每天都要单独向施健吾汇报工作。
苗刃之发现,施健吾在关注柏仲超,马上报告了陶准然。
得到消息的陶准然,第一时间向胡孝民报告:“处座,施健吾对柏记米号好像还没死心呢。”
胡孝民淡淡地说:“他都知道些什么?”
朱子明监视柏仲超时,他很愤怒,因为他觉得朱子明是针对自己。可知道柏仲超的真正身份后,再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就是担忧了。
柏仲超是中统的人,一旦被施健吾确认,肯定会被抓起来。
陶准然说道:“他知道柏仲超在宁波的事情,也知道处座当年在宁波学过武。还知道……你大舅,是怎么成为掌柜的。”
胡孝民问:“一科最近有什么行动吗?”
陶准然摇了摇头:“没有啊,但施健吾时不时的单独出去。”
胡孝民随口说道:“分段跟一下。”
所谓的分段跟踪,就是每人负责盯梢一小段路程,在目标察觉前更换跟踪人员,直到最后完成任务。
一般来说,分段跟踪至少需要两人以上。比如说跟踪目标时,甲在马路左侧盯着,到下一段后交给乙,而乙则在马路右侧,到下一段时间,再换到左侧。这种方式隐蔽性强,很少会被发现。
胡孝民去九风茶楼时,给柏仲超去了个电话,约他来九风茶楼坐会。
柏仲超走进包厢时,笑吟吟地说:“孝民,今天是不是有时间陪我去吃顿好的了?”
胡孝民随口说道:“好啊,也该好好吃你一顿了。”
柏仲超佯装不满地说:“你现在是大处长,难道不应该尽地主之谊么?”
胡孝民叹息着说:“小胖,你现在变了。”
柏仲超吓了一跳,佯装镇静地说:“我哪里变了?”
胡孝民突然笑了笑:“你变得小气了,以前跟你在一起,哪有我结账的份?”
他知道,刚才那句话,让柏仲超紧张了一下。
柏仲超无奈地说:“好吧好吧,这次我请,下次你请。”
他的身份,注定与胡孝民不能回到从前。要不是想利用胡孝民这层关系,为了党国,他可以让潜伏组制裁胡孝民。
胡孝民正色地问:“说正经的,柏记米号最近是不是新进了人?或者,有从宁波过来的人走了?”
柏仲超笑道:“你知道,我从不过问这些事。要知道是不是有人员进出,得问你大舅。”
胡孝民突然说道:“有人知道我和你以前在宁波的事,还知道大舅原来是伙计,一步一步才成为掌柜的。”
柏仲超能成为特派员,也是个聪明之人。只要自己稍微点破一下,就能知道。
柏仲超叹息着说:“下面的伙计果然很多嘴。”
柏仲超还真没注意柏记米号的伙计,与胡孝民约好晚上去华懋饭店吃饭之后,急匆匆赶回了八仙桥小菜场。
柏仲超马上找到戴朗如,急切地问:“戴掌柜,米号最近有伙计进出吗?”
戴朗如很是诧异:“有啊,有事吗?”
柏仲超是大少爷,从来不关心米号的事情,更遑论店内的伙计了。
柏仲超问:“是有人进来,还是有人走?”
戴朗如说道:“我们从宁波带来的人手不够,只能从本地再招几个。”
柏仲超说道:“哪些是新来的?把人员名册给我看看。”
戴朗如见柏仲超一脸严肃,问:“出什么事了?”
柏仲超迟疑了一下,说道:“今天……有人告诉我,76号竟然知道我们的情况。”
他本想说是“孝民”告诉他的,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家里不让他和胡孝民来往,可他的工作就是与胡孝民接触。
戴朗如惊诧地说:“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新来的伙计?”
戴朗如在脑海里,迅速将新来的几名伙计过滤了一遍,很快,他就锁定了一个目标。
第七百九十五章 好办
柏仲超觉得,必须与焦一诚正式接触才行了。通过这段时间的侧面了解,他对焦一诚潜伏组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况且,76号的密探,都已经到了柏记米号。他不确定,自己的身份是否被76号知道。
下午,柏仲超给五福公司打了个电话,找到了焦一诚:“焦先生吗?我姓‘庆’,重庆的庆,有笔生意想跟你谈,明天上午有时间吗?”
这是特派员的专用联络暗号,重庆早就告诉了焦一诚。
焦一诚一直在等着这个电话,忙不迭地说:“明天上午没时间,后天下午行吗?”
话筒里的声音虽然有些变化,但他还是听出来了,对方是柏仲超。
柏仲超说道:“那行,我们再约时间。”
他们还是明天上午见面,地点明天再电话临时通知。
晚上,柏仲超与胡孝民一起吃了饭,他们两人在宁波时,经常一起鬼混,当时几乎天天在一起。而这次他到上海,两人之间似乎多了一层无形的隔阂,再也回不到原来那种无话不谈的时候了。
柏仲超晚上见到胡孝民后,胖胖的脸上很是愤慨:“孝民,76号是不是什么人都监视?我刚到上海,就成了你们的监视目标?怪不得叫特务,果然是无孔不入。”
胡孝民好整以暇地说:“你觉得我要查你,需要派人到柏记米号吗?再说了,如果是我派的人,会跟你讲那些话?”
柏仲超诧异地说:“不是你派的,那是谁派的?”
他觉得胡孝民不会骗自己,如果胡孝民要查自己,何必费这么大的周折。
胡孝民笑了笑:“不管是谁派的,你都当不知道就是。给你免费派个保镖,还不好么?难道是,柏记米号有见不得人的事?”
柏仲超“正气凛然”地说:“我行得正坐得端,除了想做宁波的生意,也没其他可查的。”
他还真经不起查,如果让日伪知道他的身份,恐怕就要步魏生凡和喻铁英的后尘了。这两个中统的前辈,先后落到特工总部手里,可以说两人都是因胡孝民而死。
胡孝民正色地说:“就怕你还想做别的什么生意,小胖,你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兄弟,在上海我会尽最大能力保护你。但是,你有什么事情,也要提前跟我打招呼。不要搞得所有人都知道你的事,而我却是最后才知道的。我对你的信任,容不得欺骗。”
他知道柏仲超不可能坦白身份,把话说在前头,以后真出了什么事,柏仲超也不能怪到他头上。
你是中统的特派员,隐瞒身份,还骗到了76号编外人员的身份。这要是出了事,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
柏仲超笑道:“我能干什么事情?要不明天叫个局?”
胡孝民摆了摆手,说道:“我们谈事情,还是不叫为好。”
第二天上午,柏仲超到五马路后,再次给焦一诚打电话,约他出来见面,就在五福公司后面汇丰银行旁边的咖啡馆。
焦一诚如约而至,看到柏仲超时,他露出了“惊愕”的神情:“你……你是……”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特工当得好,表情要到位。
焦一诚这个表情,是昨天晚上对着镜子练出来的,绝对逼真毕肖。
提前知道了柏仲超的身份,让焦一诚能取得主动。柏仲超哪怕再狡猾,这次也得喝他的洗脚水。
柏仲超一本正经地说:“我姓‘庆’,重庆的庆。”
焦一诚对上了暗号:“鄙姓海,上海的海。”
柏仲超指着对面的座位:“坐吧。”
他年纪跟胡孝民差不多大,比焦一诚年轻,但现在是特派员,见官大一级。况且,这次他又是来暗中考察焦一诚潜伏组的工作。
焦一诚身体前倾,半边屁股搭在椅子上,拘谨地坐着:“是。”
柏仲超对焦一诚的态度很满意,这说明焦一诚对特派员还是很尊重的。
焦一诚向柏仲超详细汇报了潜伏组的工作,对柏仲超关心的魏生凡和喻铁英的死因,他作了详细说明。
令焦一诚没想到的是,柏仲超还到广慈医院调查过喻铁英的死因。
还好,因为胡孝民的配合,76号没让广慈医院解剖喻铁英的尸体,他被毒死之事,也就无人知晓。
柏仲超听着焦一诚的报告,蹙着眉头问:“潜伏组就你们三个人,是不是力量不够?”
焦一诚连忙说道:“我准备发展吴承宗加入。”
柏仲超缓缓地说:“可以。下午我再见见彭准,另外找个机会见一下顾慧英。”
焦一诚说道:“我来安排。”
下午,柏仲超与彭准见面时,焦一诚去了中央旅社,与胡孝民在楼上的房间见了面。见到胡孝民后,焦一诚将与柏仲超见面的详细情况,原原本本告诉了胡孝民。
胡孝民问:“施健吾在柏记米号安排了一个人,已经注意到了柏仲超。他现在是什么想法?”
焦一诚说道:“只说要见见彭准和顾小姐。”
胡孝民喃喃地说:“看来他是不打算走了。”
焦一诚止住了:“那怎么办?”
他是潜伏组长,直接与重庆联络,当然不希望再有一个特派员在旁边指手画脚。
柏仲超要留在上海,对他来说只有两种情况是可以接受的:要么与潜伏组不发生任何关系,要么与他成为一伙。
可不管哪种情况,焦一诚都感觉不舒服。最好还是回到从前,一切由自己作主。
焦一诚并没意识到,潜伏组的工作,会先向胡孝民报告,并且听取他的意见。只要是胡孝民决定的事,他都会执行。
胡孝民缓缓地说:“先作好他不走的打算吧,他不缺钱,无需用金钱去腐蚀他。像柏仲超这样的年纪,有机会去大后方,却要来上海,一定是想干一番事业。”
对家境优越的柏仲超来说,金钱确实没有吸引力。柏家在宁波是大户,从小到大,柏仲超就没因为缺钱而烦恼过。
焦一诚叹息着说:“我就担心他想干一番事业,拿着特派员的名头,干预潜伏组的工作。”
胡孝民微笑着说:“那也好办。”
第七百九十六章 重要情报
胡孝民给柏仲超出了主意,让他把76号派到柏记米号的内线留着。既是让他不要打草惊蛇,也是留个后手。
如果柏仲超想夺权,喻铁英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当然,胡孝民不会要他的性命,可柏仲超不合作,他就得暴露。为了便于工作,胡孝民不会让柏仲超留在上海。
焦一诚沉吟道:“胡处长,我看也不用他选择了,柏仲超必须走,否则会影响到我们的合作。”
只要柏仲超在上海,他就不能放开手脚。
胡孝民问:“你跟他说了我们的关系吗?”
焦一诚说道:“那倒没有,我们只在经济上有合作,算心知肚明吧。”
他怎么会向柏仲超说起呢,还不知道柏仲超的态度呢,如果柏仲超如实向重庆报告,岂不完蛋了?他事事与胡孝民通气,在重庆看来就是通敌。
胡孝民缓缓地说:“强迫柏仲超走,不如让你主动提出走。”
焦一诚眼睛一亮:“怎么才能让他主动提出来呢?”
胡孝民的行动能力一般,可他制定的计划周密,一环扣一环,他是很佩服的。上次用沈爱平桃僵李代,要不是胡孝民说起,他都不敢相信自己遇到的是个假组长。
胡孝民说道:“当然是身份暴露了,实在不行就密捕,你再去营救。他应该跟你说了吧,柏记米号有特工总部的一个线人。”
这叫一手软一手硬,身份暴露的柏仲超,哪怕再厉害,也会被挤走。况且,柏仲超还不算很厉害,他的身份被胡孝民猜到,估计施健吾也知道几分。
焦一诚点了点头:“是的,叫罗吉,人很机灵,肯吃苦又大方,跟其他伙计关系都很好,听了很多柏记米号的旧闻。”
胡孝民沉吟道:“你的身份,特工总部的人都知道。柏仲超与你接触,自然有人会怀疑。就算顾及我的身份,暗中调查也是避免不了的。”
焦一诚说道:“接下来怎么办?我都听你的。”
他有自知之明,这样的行动,听胡孝民的准没错。
胡孝民问:“柏仲超与慧英什么时候见面?”
焦一诚说道:“晚上吧,白天顾小姐也不好出来。”
胡孝民缓缓地说:“先让慧英给他提个醒。”
施健吾得知柏仲超与五福公司的焦一诚接触后,突然变得异常兴奋。柏仲超名义上要搞地下航线,可他一个纨绔子弟,从来没做过生意。恐怕做生意是假,接触焦一诚才是真吧?
施健吾与罗吉再次接头时,让他多打听柏仲超的消息。特别是柏仲超两年前离开家搞的游学,一定要弄清楚。
狡猾的施健吾敏锐察觉到,柏仲超两年前离开家的几个月,很有可能是参加了特务组织。比如说,中统办的训练班。
如果柏仲超真是中统的人,说不定能给朱子明出口气。
下午,胡孝民特意又回了趟情报处。他先把施健吾叫过来,听取情报一科近期的工作情况。有些事情,施健吾主动说出来比较好。
施健吾很忐忑,他不知道胡孝民为何突然要听自己的工作汇报,每天早上的例会,不是已经汇报过了么?
难道说……,胡孝民知道了罗吉或许阿苏的事情?没道理啊。
胡孝民突然说道:“自从朱子明监视柏记米号后,我就没去过那边了,柏记米号没出什么事吧?”
施健吾不汇报,他只好提醒他。这也是警告,自己已经知道了柏记米号的事。
施健吾连忙说道:“报告处座,我以前有个线人,最近失业,得知柏记米号招人,就去应聘的。没想到,还被招了进去。他偶尔与我还有联系,就跟我说了些柏记米号的事情。”
胡孝民提起“柏记米号”,绝对不是无的放矢。如果没猜错的话,胡孝民已经听到了什么。甚至,已经知道了罗吉的事情。
胡孝民掏出烟,点了一根后,随口问:“都说了些柏记米号的什么事情?”
施健吾奉承道:“其实也没什么事,都是些柏记米号的旧闻。处座与柏仲超是同学,戴朗如又是你大舅,处座火眼金睛,有什么事情,一定是瞒不过你的。”
胡孝民淡淡地说:“既然知道,为何还要搞些小动作呢?朱子明的事情,难道还不够吸取教训吗?”
施健吾忙不迭地说:“我不会再跟他见面了,还会劝他离开柏记米号。”
胡孝民淡淡地说:“见不见面,是你的自由,我不干涉。离不离开柏记米号,也是人家的私事。但我觉得,道听途说的事情,未必都是真的。我们是情报人员,要有专业的判断力,不能被人轻易干扰。”
施健吾连声说“是”,可一转身,就将胡孝民的话丢到九霄云外。胡孝民有什么专业判断力?既然是他的自由,以后尽量少跟罗吉见面就是。至于离开柏记米号,那是不可能离开的。
快下班时,顾慧英过来了一趟。
顾慧英是来请假的,她接到焦一诚的通知,晚上与特派员见面,只好向胡孝民撒谎:“晚上我约了个朋友逛街。”
顾慧英并不知道,焦一诚潜伏组早就全面沦陷。对潜伏组的情况,胡孝民比她还要清楚。
胡孝民微笑着说:“你也确实应该多出去逛逛街,要不白长这么漂亮了。”
顾慧英说道:“我可能会晚点回来。”
胡孝民冷笑道:“没事,我等会还要开个会,施健吾在柏仲超身边安插了个内线,真是不把我当回事。”
顾慧英惊讶地说:“施健吾这是要干什么?”
她只知道要与特派员见面,还不知道特派员就是柏仲超。
胡孝民叹息着说:“怀疑柏仲超是重庆的人呗,施健吾觉得,所有无故接近我的人,都有其他目的。”
顾慧英说道:“这也太草木皆兵了吧?”
胡孝民冷笑道:“他要查,就让他查个明白,我对柏仲超是了解的,就是个富家子弟,能接受任何形式的调查。要是没查出问题,我让施健吾好看!”
柏仲超是胡孝民的同学,胡孝民义愤填膺也是应该。然而,等她见到特派员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重要情报。
第七百九十七章 不支持
顾慧英晚上回来的时候,胡孝民还在书房看文件。胡孝民白天基本上不待在情报处,别人还以为他没把工作放在心上。
事实上,胡孝民会把工作带回家。76号的各种文件和资料,他会分批带回来批阅。至于当天的文件,更是会带回来,不看完不睡觉的。
顾慧英走到书房,胡孝民果然还在看文件:“这么晚了还没睡,要吃点东西吗?”
如果是别人看到,肯定会认为胡孝民在装模作样。顾慧英很清楚,胡孝民确实是在用功。在家里把文件和资料看透,才能在工作中遇事不慌。
胡孝民合上文件,摆了摆手:“晚上吃多了不消化。”
一个人有三大幸事,洞房花烛、升官发财、吃饱喝足。
前两者不能时时满足,唯有后者,只要手里有点余钱,就能轻易满足。这也是为何很多小康之家,身材会越来越胖的原因,柏仲超从小家境优越,就是因为每顿都能吃好,几乎每天都能吃撑。
顾慧英随口说:“晚上你不是开了会么?肚子不饿?”
胡孝民伸了个懒腰:“也没专门开会了,找施健吾谈一下就行。你要是饿了,我就陪你吃点。”
晚上开没开会,顾慧英明天打听一下就知道。他可以骗顾慧英,但十句话里只能说一二句假话,否则就会被戳穿。毕竟,顾慧英也是很聪明的。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会轻视对手,只有狂妄自大的人,才会这么做。
顾慧英问:“我也不怎么饿。施健吾没查出什么问题吧?”
胡孝民淡淡地说:“柏仲超这几天经常去五福公司,又接触了焦一诚,施健吾怀疑,他是不是重庆的人。小胖是从宁波来的,跟重庆有什么关系吗?施健吾不死心,就让他继续查。要是查出问题也就罢了,如果没查出问题,我会让他好看。”
顾慧英没再说了,她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这次胡孝民怕是要失算了,晚上与她见面的特派员正是柏仲超。
当时她很是惊诧,柏仲超隐藏得太好了。胡孝民这么精明的人,竟然都没有察觉。至于她自己,只跟柏仲超见过两次,都没怎么交流,没看出柏仲超的身份,倒也能理解。
还好,下午胡孝民跟她提了一句,晚上与柏仲超见面时,就告诉他了。柏仲超也决定,以后不回八仙桥小菜场,在其他地方租个地方住。
不管施健吾在柏记米号安插了什么内线,柏仲超都不回柏记米号,他还怎么打听自己的消息?而且,柏仲超让戴朗如安排罗吉去当搬运工,把最苦最累的活交给他,让他每天累得都不想说话,看他还有心思跟人打探消息吗?
柏仲超与顾慧英的谈话,她不会告诉胡孝民。但顾慧英会向焦一诚报告,毕竟焦一诚是潜伏组长。
焦一诚知道后,胡孝民也就知道了。只要是关于柏仲超的事情,焦一诚比胡孝民还着急。
焦一诚问:“胡处长,柏仲超搬出柏记米号,是不是要在上海长期待下去?”
胡孝民叹息着说:“他以为自己的身份没有暴露,还抱着侥幸心理。”
身为中统的特派员,应该很谨慎才对。特工总部都派了内线打入柏记米号,柏仲超竟然还想留在上海,这让他很担忧。
焦一诚不满地说:“那就让他彻底暴露,昨天下午,他与彭准见面时,让彭准以后每天都要向他单独汇报工作。晚上与顾小姐见面时,也提出了相似的要求。这哪是什么特派员,就是来夺权的嘛。”
要不是顾忌胡孝民与柏仲超的关系,他还会说出更难听的话。身为特派员,怎么能挖自己的墙角呢?
胡孝民缓缓地说:“你的权力,不是想夺就能夺走的。我的意见是先再看看,柏仲超与重庆能否直接联络?他在上海,是不是还有其他联络人?这些都要搞清楚。”
焦一诚拿到出一张纸条递给胡孝民:“这是重庆发来的电报。”
胡孝民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拟由柏仲超建立新的潜伏组,为重建上海区作准备。
胡孝民叹息着说:“中统就没必要再建上海区了。”
焦一诚说道:“这是上峰的意思,我们也没办法。柏仲超这个特派员,可能还想当新的上海区长呢。”
他在中统的资历不算高,但比柏仲超要高。至于能力,他借胡孝民之手,解除了中统好几次危机,还除掉张小通。加上顾慧英的关系,他的潜伏组能从特工总部源源不断拿到到情报。
柏仲超能干什么呢?刚到上海就被朱子明盯上,柏记米号被施健吾派了内线,要不是胡孝民提醒,恐怕柏仲超还蒙在鼓里。
这样的人,当个特派员混一下资历也就算了,想夺权就是自寻死路。
焦一诚并不反对重建上海区,而且他觉得,自己是新上海区长的不二人选。以他与胡孝民的关系,胡孝民也会全力支持。
胡孝民摇了摇头,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柏仲超不适合当上海区长。”
柏仲超到上海后表现得中规中矩,应该是提前有人帮他设计了计划。他不够谨慎,也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
搬出柏记米号,应该打乱了柏仲超的计划。如果他担任上海区长,不用多久,中统上海区又会覆灭。
“胡处长英明。”
听到胡孝民的表态,焦一诚很是高兴。这说明,胡孝民依然站在他这边。
柏仲超可没觉得自己有问题,他搬出柏记米号,觉得这是一步好棋。以后,他可以更方便做地下工作了。
身为中统局的特派员,他与重庆可以直接联络。这次来上海,带了一部小型电台,通过分台中转,可以向重庆发报。
中统重建上海区,是他提出的建议。柏仲超觉得,焦一诚的潜伏组,虽然表现出色,但身份几乎是半公开。如果他能再建立一个潜伏组,与焦一诚的潜伏组遥相呼应,以后的工作就灵活多了。
第七百九十八章 敲山震虎
一直到现在,柏仲超都没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如果让他对自己的上海之行有一个评价的话,那就是完美。
他来上海前,就已经计划了每一步的行动。先与胡孝民取得联系,借机接近76号,最好能取得一个76号的身份。再与五福公司的人员接触,侧面调查焦一诚潜伏组以及魏生凡、喻铁英遇害的经过。
到今天为止,一开始进行得非常顺利。所有的事情,都按照预想在进行。
唯一的意外,是情报处派了个内线打入柏记米号。他单独搬出来后,柏记米号的内线就没有了作用。
接下来,就是建立新的情报组,然后再重建上海区。柏仲超觉得,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新任上海区长。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重庆突然给他发报:据焦一诚潜伏组报告,76号对他身份已经起疑,他在上海处境危险,应即刻离沪返渝。
柏仲超看到上峰的电报发愣,自己刚打开局面,怎么能离开上海呢?
他向局里请示,应该继续留在上海,负责重建上海区。他解释原因,自己已经是76号编外人员,又与胡孝民是同学,很要好的兄弟。就算76号有人怀疑,他已经有了两重保护,自己编外人员的身份,以及和胡孝民的感情。
就算编外人员的身份不管用,胡孝民也不会不管他。退一步说,就算76号真的查明他中统的身份,以胡孝民对他的感情,也不会不管他。
电报发回局里,重庆并没有马上回电报。这种沉默,既有可能是重庆需要时间来考虑他的计划,也是想给他一点时间。
然而,事情反馈到焦一诚那里,他就坐不住了。
柏仲超在上海多待一天,他心里就多难受一天。只有柏仲超离开眇,他才会真正开心起来。
焦一诚把重庆的电报直接交给胡孝民:“局里让他立刻离沪,他却要留下来重建上海区。这件事你要是不管,那我就要出手了。”
胡孝民脸色一板,冷冷地说:“老焦,你要时刻记住,不能跟我用这样的语气说话,否则,后果自负。”
焦一诚脸色一僵,讪笑着说:“我这不是怕你不管么?”
胡孝民虽然不是他的上司,但比他的上司还厉害。一旦胡孝民翻脸,他这个潜伏组长,随时都会完蛋。
胡孝民缓缓地说:“我说过,柏仲超不适合担任上海区长。但是,我也不希望他有危险。”
柏仲超能力确实差了点,还有点好高骛远,但他愿意与日伪作战,凭着这一点就要保他周全。
焦一诚说道:“只要他留在上海,总会有危险的。”
胡孝民缓缓地说:“先查到他的住址吧。”
如何处理柏仲超,他还在斟酌。
焦一诚马上说道:“已经查到了,他住在跑马场南边的大沽路17号。”
柏仲超虽不是他的对手,可目前他最关心的就是柏仲超。这个特派员,一下子找吴承宗,一下子找彭准,柏仲超的行踪,别人未必知道,他早就留了意。
焦一诚走后,胡孝民回了趟情报处,把一科的施健吾叫到了办公室,问他:“知道柏仲超现在哪里吗?”
施健吾摇了摇头:“只知道搬了出来,据说在法租界。”
胡孝民冷冷地说:“对柏仲超的调查,马上停止。如果让我知道,你还在背后搞小动作,别怪我言之不预。”
施健吾坚持着说:“处座,柏仲超有重庆分子的嫌疑。”
胡孝民冷声说道:“嫌疑有个屁用,得拿到证据。他是情报处的编外人员,更是我的同学和兄弟。”
施健吾问:“处座的意思,愿意为他担保?”
朱子明被胡孝民整得这么惨,手脚全断,眼瞎舌头割,朱子明最后是活活饿死的。
朱子明不仅是他的手下,更是他的同伴。他早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替朱子明报仇!如果胡孝民愿意替柏仲超担保,而自己又查出柏仲超是重庆的人,那就有好戏看了。
胡孝民冷笑着说:“你哪只耳朵听到我替他担保了?我是告诫你要慎重,你大小也是个科长,做事不要毛燥,没有证据就抓人,很容易被动。如果得罪了人,到时可别怪我保不了你。”
柏家在宁波很有影响力,而宁波在上海又有一个庞大的群众。不说浙江人,光是宁波人在上海的外地人当中,估计就能占到三分之一。
柏仲超的父亲,在宁波人当中威望很高,如果后面无故被抓,很快会有大佬出面替他保释的。
施健吾说道:“我们抓人,如果全讲证据,就没法工作了。”
胡孝民冷冷地说:“其他人可以,但柏仲超一定要有证据才能动手。他父亲的影响很大,甚至跟日本人也有关系,凭石桥信是顶不住压力的。”
见胡孝民把石桥信都抬出来了,施健吾这才黯然无语。他知道,要动柏仲超几乎没可能了。
施健吾走后,胡孝民把情报四科的蒋晓光叫到了办公室,给了他一个任务:去大沽路17号监视柏仲超。
胡孝民叮嘱道:“要跟住他,不管他去哪里,都要跟着,绝对不能让他离开你们的视线。如果可以,在对面和隔壁租下房子,二十四小时监视。”
这是敲山震虎,如果柏仲超还不离开上海,就只能用强了。
胡孝民原本以为,柏仲超发现被76号跟踪后,应该会离开上海。哪想到,柏仲超竟然到了九风茶楼,当面向胡孝民问罪。
柏仲超愤愤不平地说:“孝民,你这是什么意思?要是觉得我是抗日分子,可以抓我到76号嘛。”
胡孝民叹息着说:“早有人想抓你了,是我拦着才没动手。我跟你说过,如果进了76号,不脱层皮是走不成的。柏伯父几十年艰难创下的柏记米号,恐怕就要毁在你手里。”
柏仲超不满地说:“这么说,你也认定我是重庆的人?”
胡孝民意味深长地说:“你在上海的事情,如果处理好了,还是离开的好。”
柏仲超气愤地说:“我的事情还没办呢。”
第七百九十九章 机会来了
柏仲超表面上很气愤,可心里却很吃惊,胡孝民的话,让他嗅到了一种特别的味道:胡孝民对他来上海的用意是清楚的。
柏仲超确实不想离开上海,局面刚刚打开,正准备大干一场。可现在告诉他,一切都白干了,他岂会愿意?
离开九风茶楼前,胡孝民告诉他,编外人员的身份要收回,他当即把证件交还给了胡孝民。没有这张纸,他一样要干事。
柏仲超回到大沽路17号后,晚上给重庆发了电报,这次他没再坚持要留在上海,而是想创建情报组后再离开。这也算他留在上海的痕迹,以后离开上海也有个念想。
要创建情报组,除了经费和设备外,最需要的就是人员。柏仲超决定从潜伏组“借”,彭准和顾慧英,都是潜伏组的老人,要借他们,焦一诚不会答应,就算同意了,他也未必敢用。
柏仲超看中了吴承宗,这个还没正式加入中统的五福公司经理。他是情报组的第一任组长,吴承宗副组长,发展几名组员后,他离开上海,由吴承宗接任组长,也算为重建上海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柏仲超与重庆发完报后,半夜带着行李从大沽路后门溜了出去,连夜搬到了法租界白尔路上的一家小旅馆。
他相信,住到这里后,任谁都不知道。
第二天,柏仲超联系了吴承宗,约他出来见面,跟他说起了建立情报组的事。
柏仲超诚恳地说道:“你既愿意加入中统,可以来我这里,我要建立一个情报组,我为组长,你为副组长。以后我离开上海,你就是第二任组长。”
胡孝民把他的证件收回去,已经表明了态度。他知道自己的情况万分危急,但如果就这么走了,他于心不甘。
吴承宗“担忧”地说:“焦先生那边会放人吗?”
看着柏仲超一脸认真,他暗暗替柏仲超叹息一声。所有人都在算计柏仲超,唯独柏仲超自己不知道。
柏仲超说道:“只要你愿意过来,不用考虑他。”
吴承宗郑重其事地说:“我愿意。”
焦一诚让他接近柏仲超,这次是最好的机会。自己成了柏仲超的副组长,以后柏仲超的事情,他就能第一时间告诉焦一诚了。
吴承宗并没有因为柏仲超对他器重,就有背叛焦一诚的意思。以焦一诚和胡孝民的关系,焦一诚必然是中统在上海最有能量的那个人。
别看柏仲超是特派员,但焦一诚想要弄死他,就跟掐死只蚂蚁似的。柏仲超现在能活得好好的,主要是因为他是胡孝民的同学。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柏仲超已经走上喻铁英的老路了。
柏仲超很高兴:“好,很好。”
他不知道的是,吴承宗转身就会向焦一诚报告。同时,他们分开之后,化装之后的彭准,会跟踪柏仲超。
柏仲超这次很警惕,并没有被跟住。但彭准知道,他一定搬到了法租界,并且在霞飞路的南边。因为他就是在霞飞路跟丢的,并且知道柏仲超是朝南而去。
焦一诚再次找到胡孝民,向他说起了柏仲超的最新想法。
焦一诚担忧地说:“他这是要当区长的节奏啊。”
胡孝民分析着说:“他这么快说起让吴承宗当第二任组长,说明他根本没想当太久的组长。至于重建上海区,我想他没这个能力。如果猜得没错的话,应该是建好这个情报组后,他就离开上海。到时候你反而有可能当区长,毕竟吴承宗也是你的人嘛。”
焦一诚说道:“柏仲超搬家了,谁也不知道他现在住哪里。”
他没把柏仲超可能住在法租界霞飞路南边的事告诉胡孝民,柏仲超与胡孝民是同学,又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他们的感情很深。
如果柏仲超一直赖在上海,他会以自己的方式让柏仲超离开。
胡孝民说道:“不管他搬去哪里,你现在要做的,是让吴承宗配合他,迅速组建一个情报组。这个情报组建成后,他才会离开上海。”
柏仲超如果抛开特派员的身份,他的能力和经验,比焦一诚要差一截。要建成这个情报组,除非重庆给他派人过来,否则很难建立起来。
可有焦一诚的配合,就会容易很多。
仅仅几天时间,吴承宗就拉来了几个人,其中有五福公司的一伙计,也有他的亲戚,还有一个朋友。
这样的进度令柏仲超很满意,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离开了。
然而,柏仲超并不知道,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而且,他在白尔路的住处,已经被彭准查到。
柏仲超每次与吴承宗见面,都是临时指定地方。他以为应该很隐秘,哪想到吴承宗接到他的指令后,会第一时间告诉彭准。
也就是说,吴承宗每次与他接头时,化装的彭准都会守在外面。第一次跟到了霞飞路,第二次跟到了吕班路,第三次跟到了白尔路。
第四次时,彭准直接在白尔路守着,终于发现了柏仲超住的小旅馆里。
柏仲超每次与吴承宗接头都会更换地方,他的住所却没能每天更换。他有行李,里面还装着小型电台,每次换地方都很麻烦。
为了少些麻烦,结果把行踪给暴露了。
吴承宗与柏仲超接完头回到五福公司时,焦一诚与他交谈,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焦一诚问:“柏仲超说起什么时候离开上海了吗?”
他已经知道柏仲超手里有电台,柏仲超能直接与重庆保持联络,这让他总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吴承宗说道:“应该快了,情报组如果能得到局里一次嘉奖,就是他离开的时候。”
焦一诚嗤之以鼻地说:“你那个情报组就是群乌合之众,怎么立功嘛。他有什么计划吗?”
吴承宗说道:“他想制裁一个汉奸。”
焦一诚一脸讥讽地说:“你们又不是行动人员,怎么制裁?”
吴承宗说道:“他要亲自行动。”
“亲自行动?”
焦一诚眼睛一亮,感觉机会来了。
第八百章 恭喜
焦一诚觉得,自己苦苦等候的机会,终于要来了。柏仲超不知道敌后地下工作的危险,中统原本就很少行动,他还要亲自行动,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不仅如此,柏仲超还选择了一个军统还没完成的目标:法租界公董局秘书处翻译董枢。
胡孝民得知柏仲超的目标后,替他暗暗担忧,新二组有专门的行动小组,自己随时掌握着董枢的行踪,都还没找到机会下手,柏仲超初来乍到就要冒这么大险。
胡孝民问焦一诚:“你觉得柏仲超会成功吗?如果失手了,考虑过后果吗?不仅他的情报组要完蛋,你的潜伏组,怕也会成为打击对象。”
他找不到柏仲超,无法阻止柏仲超的行动。可焦一诚有办法,吴承宗表面上是柏仲超的副手,实际上是焦一诚的人。
焦一诚叹息着说:“人家是特派员,哪轮到我来说话?”
他巴不得柏仲超行动,最好能失手,反正自己的行动早就向胡孝民报告了,特工总部不会找自己的麻烦。
胡孝民能猜到焦一诚的想法,故意说道:“柏仲超这是想在离开上海前,自己干一件漂亮的事。如果他的情报组出事,上海区怕是不会成立了,你这个上海区长,也要落空了。”
一个潜伏组,是不可能成立上海区的。两个组的话,重庆或许会考虑重建上海区。
柏仲超的能力,胡孝民还是清楚的。不会因为两年不见,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柏仲超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没吃过什么苦,要不然身材也不会这么胖。或许他接受过特工训练,但要杀人,还是亲自杀人,还不行。
焦一诚苦恼地说:“那怎么办?”
他当然想当区长,也想让柏仲超跌个跟头。
胡孝民问:“董枢的情报,是不是你们替他准备的?”
“对。”
胡孝民缓缓地说:“那就好办了嘛,真董枢身边保镖如云,连军统都不敢动手。但如果找个假董枢,就算死了,也没人会在乎。”
焦一诚一脸茫然:“假董枢?”
蓦然,他突然明白了,这不就是配合柏仲超演场戏么?
两天后,柏仲超得到“准确”消息,“董枢”将去中山北路的一个台基,身边不带保镖。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柏仲超当即决定动手。
柏仲超确实受过军事训练,但也只会射击,但还没杀过人。原本建立情报组,他的任务就算完成,可好强的他,必须带着荣誉离开。
好不容易来敌后执行任务,没闹点响动,回到大后方,如何以抗日英雄自居?如何在漂亮的女孩子面前唏嘘自己的功绩?
前面的任务,柏仲超都是为了工作,这次的任务,纯粹是想满嘴自己的虚荣心罢了。
当真正拿起枪时,柏仲超才发现,枪是这么的沉重。他的子弹射出去,不再是打在靶上,而是要射入人体,夺取一条人命。
哪怕对方是个汉奸,但也是条人命。
晚上十点,在中山北路预定的地方,果真出现了一个身影,柏仲超走过去,抬手就是两枪:“砰砰!”
开完枪后,感觉对方倒地,也没验证是否死亡,转身就走。
吴承宗开着车子就在旁边的里弄等着,柏仲超上车后,吴承宗迅速驾车离去。
在车上,柏仲超好一会才平静下来。此时的他很激动,在靶场打枪,与在实战杀人,完全是两种体验。柏仲超觉得,此时的自己,就是一个救国救民的抗日英雄。
车子开了一会,柏仲超才逐渐平静下来:“吴先生,以后情报组就交给你了。”
吴承宗一边开着车子,认真地回答:“请特派员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的吩咐,把情报组的工作搞好。”
如果柏仲超知道,今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快点离开。刚才倒地的那人,只是一个流氓,而不是董枢的话,恐怕会举起枪向自己射击。
柏仲超很欣慰,到码头时,他把枪也留给了吴承宗:“这把枪沾过汉奸的血,希望你以后能拿着它继续杀敌。”
吴承宗郑重其事地说:“请特派员放心,这把枪的枪口,会永远指向敌人。”
柏仲超连夜登船离开,带着抗日英雄的自豪。等了回到重庆报到时才知道,这个晚上杀的,只是一个青皮,连汉奸都称不上。
但柏仲超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在孤岛的青皮,也是汉奸的一种,自己就是抗日英雄,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胡孝民笑吟吟地说:“恭喜。”
就在柏仲超离开上海的码头后,焦一诚向胡孝民报告了这件事。柏仲超来趟上海,虽没干出什么事,但让吴承宗拿到了中统的身份,还成了中统的情报组长。
焦一诚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终于走了,今天晚上能睡个安稳觉了。”
胡孝民故意问:“如果你们成立上海区,你就是当然是区长。只是,吴承宗真的能胜任情报组长吗?”
吴承宗的身份他心知肚明,要不然,这次吴承宗的表现,也不会这么出色。看着吴承宗,好像没干什么事,可他能赢得柏仲超的信任,给柏仲超设下迷局,让柏仲超上船后还觉得杀了董枢,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焦一诚苦笑道:“吴承宗现在是柏仲超的嫡系,要是不让他当组长,柏仲超能再来上海跟我争。”
吴承宗当然不够资格当组长,可他是柏仲超的人,如果柏仲超一走就替换,远在重庆的柏仲超肯定不干。
胡孝民说道:“那就让吴承宗干,他当经理多年,业务能力可能一般,但管人是没问题的。”
柏仲超走后,胡孝民觉得,施健吾派到柏记米号的内线,应该会主动撤离。然而,苗刃之向他暗中报告,施健吾在柏记米号还有发现,这次是他的大舅戴朗如。
苗刃之结结巴巴地说“施健吾……吾怀……疑,戴朗如是……是**。”
胡孝民吃惊地说:“什么?**?他脑子坏掉了吧?是不是只要逮住一个人,就诬陷别人是抗日分子?”
第八百零一章 加入
胡孝民没去验证戴朗如的身份,他只是让冯五,迅速向上级报告这个消息。同时,让陶准然和苗刃之,严密关注施健吾的动作。
苗刃之是他安排在施健吾身边的人,如果他一听到消息,就去找施健吾的麻烦。苗刃之的身份,岂不自动暴露了。
现在的胡孝民,就当不知道施健吾在调查戴朗如。
但他心里,已经将施健吾列入了黑名单。不管戴朗如是不是**,敢调查自己的大舅,施健吾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自从施健吾到情报处后,就一直明里暗里跟胡孝民作对。胡孝民不想让人觉得他在情报处一手遮天,加之施健吾背后的石桥信,他对施健吾只是防备而没有动手。
就算朱子明受他的指使,监视自己和柏记米号,胡孝民都没把施健吾拖下水。这次他调查戴朗如,却没有提前向自己报告,可见他是不想融入情报处了。
施健吾确实没打算告诉胡孝民关于戴朗如的事情,如果戴朗如真是**,他还想借机打击胡孝民呢。
朱子明惨死在胡孝民手里,施健吾一直没咽下这口气。只要有机会,他绝对不会错过。
施健吾晚上与石桥信一起喝酒时,得意地说:“石桥,如果罗吉的情报准确,这就是个为朱子明报仇的绝佳机会。”
石桥信握着施健吾的手背,温柔地说:“胡孝民整死了朱子明,你可以整死戴朗如。不管罗吉的情报是否准确,都可以的。”
胡孝民是情报处长,要整死胡孝民可能不行。但要弄死胡孝民的大舅,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要说有罗吉的情报,哪怕没有,也可以给他捏造一个罪名嘛。
施健吾反手握着石桥信的手,眼中却露出杀气:“怎么弄?密捕?先弄死再说?”
他是胡孝民的手下,如果密捕戴朗如,被胡孝民知道后,一定不会放过自己。
石桥信摇了摇头:“胡孝民在特工总部根深蒂固,不管是你还是别人,甚至宪兵分队去抓都不合适,只有让虹口宪兵队出面,就算胡孝民想救人,也未必能救得出来。”
施健吾提醒道:“胡孝民与林少佐、渡边义雄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胡孝民不仅擅长拍中国人的马屁,更喜欢拍日本人的马屁。只要能接触上的日本人,胡孝民都会费尽心机笼络。
石桥信轻笑着说:“你让人暗中向宪兵队告密,我再去运作一下,让宪兵队速战速决,等胡孝民知道后已经晚了。”
胡孝民下午在九风茶楼,接到了上级的回信,打开一看,他眉宇之间露出了笑容。
施健吾猜得没错,戴朗如还真是地下党,戴朗如在宁波时,就加入了党组织。这次柏家派他来上海,戴朗如的组织关系也转到了上海。
接到胡孝民的情报后,组织上决定,让胡孝民掩护戴朗如。并且,组织上已经决定,让戴朗如加入码头情报组,柏记米号成家码头情报组的交通站。
也就是说,胡孝民的舅舅戴朗如,将成为胡孝民的下级,服从这个外甥的指挥。
胡孝民离开九风茶楼时,把一张纸递夹里钱里递给冯五:“你等会去趟柏记米号,找到掌柜戴朗如,跟他说要买十斤小米,二十斤大米和五斤高粱,付钱时,把这条纸条夹在钱里,亲手交到他手里。”
旁边没人,就算有人看到,也以为是胡孝民在给冯五发津贴。
这是胡孝民以“码头”的名义,给戴朗如的第一个命令,让他晚上九点,到广慈医院前边的光州饭店203房间见面。
胡孝民知道施健吾放了个内线在柏记米号,但并不知道这个内线的情况。柏仲超没告诉他,戴朗如不可能告诉他。
得知胡孝民是76号的情报处长,戴朗如对他失望之极。戴朗如正告过胡孝民,如果要让他认这个外甥,必须离开76号。
到上海后,戴朗如除了办好柏记米号,就是与上海地下党组织联络。他的组织关系,还没转入上海党组织呢。
前段时间,戴朗如终于与党组织联系上,这让他欣喜若狂。唯一令人遗憾的是,组织上并没有给他具体任务,只让他隐蔽身份,利用柏记米号掌柜的社会身份,随时准备完成组织交待的任务。
昨天,组织上给了他最新命令,以后,他将成为码头情报组的成员。这是一个多次完成任务,经常把敌人耍得团团转的功勋情报组。组长代号:码头,经验丰富、心思缜密,行事谨慎,办事牢靠,计划周详。
接到命令后,他一直在期待,与这位叫码头的情报组长接头,接受新的任务。
作为一名老地下党员,没有任务时很迷茫。他希望随时都在为党工作,时刻准备为党牺牲一切。
戴朗如这两天,一直待在柜台上。他知道,组织随时都有可能派人来接头。如果他待在后面,一旦交通员找不到自己,就失去一次与码头情报组联络的机会了。
“我要十斤小米,二十斤大米和五斤高粱。”
戴朗如一边打着算盘写着账目,一边听着柜台上顾客买米的声音。蓦然,他听到了一句渴望已久的话。
戴朗如放下手里的算盘,走了过去,微笑着说:“这位客人,我是柏记米号的掌柜戴朗如,为何要买三种米呢?”
冯五朝戴朗如憨厚地笑了笑:“小米熬粥,大米做饭,高粱做窝窝头吃。”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一碰,无声的交流着,一刹那就明白了很多事。结账时,冯五直接把钱交给了戴朗如。
晚上,戴朗如怀着激动的心,去了光州饭店。他先在周围观察了一会,没发现异常后,才走进光州饭店。在二楼的三号房间,他在门框上又看到一个小小的“三角形”标记,知道“码头”同志已经到了。
“咚咚、咚咚咚。”
两轻三重的暗号,敲完之后,戴朗如退后一步,等着里面的人开门。
很快,房门打开:“戴先生吧,请进。”
戴朗如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胡须男子,穿着西装,声音似乎有些熟悉。他没多想,抬脚走了进去。
第八百零二章 见面
胡孝民等戴朗如进来后,迅速看了一眼后面,这才关上门。他对光州饭店很熟悉,以前与钱鹤庭接头时,就在隔壁的房间。
戴朗如借着房间的灯光,仔细打量着码头同志,同时嘴里说着接头暗号:“明天一起去新世界吗?”
胡孝民轻声说道:“昨天已经去过了。”
他将眼镜摘下来,又把假发拿到,同时把嘴上的胡须也取了下来。
戴朗如望着越来越熟悉的面容,嘴张得越来越大,但暗号还是得说:“昨天的新世界,与明天的新世界是不一样的。”
胡孝民看到了大舅眼中的惊诧,微笑着说:“后天再去。”
戴朗如张口结舌:“孝民,你……你……”
胡孝民伸出右手,正色地说:“你好,戴朗如同志,我是码头。”
戴朗如下意识地双手握着胡孝民的手,眼中还是充满着疑惑:“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胡孝民微笑着说:“我是奉组织的命令来上海并借机打入76号的。”
如果换成其他人,他是不会解释的。但戴朗如是他的亲舅舅,如果不说清楚,恐怕心里还会有芥蒂。
戴朗如一脸责备地说:“你这孩子,怎么之前不说呢?”
胡孝民轻笑着说:“不该说的不说,这是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戴朗如一下子全明白了,他之前很厌恶胡孝民,现在却感觉到了胡孝民的艰难:“你做得很好,只是受委屈了。”
连自己都会误会后,遑论其他人了。做地下工作,本就很危害,打入敌人内部,更是像在刀尖上跳舞。稍不留神,就会被刀扎死。
戴朗如轻轻抹了抹泪,拍着胡孝民的肩膀说:“对,你做得很好。”
胡孝民加入76号后,受了多大的委屈啊。
胡孝民问:“大舅,柏仲超的身份你知道吧?”
他与戴朗如需要接头,但见面的时间越短越好。光州饭店虽然较安全,可谁也不敢保证就没有意外。两人知道了身份,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见面。
戴朗如沉吟道:“他应该是中统的人。”
他一直给柏家做事,对柏仲超的中统身份,自然很清楚。
胡孝民沉吟道:“他这次是中统派到上海的特派员,虽已经离开上海,但我的手下,情报一科的科长施健吾,却派了一个内线到柏记米号。”
戴朗如叹息着说:“怪不得柏仲超跟我说起有没有伙计进出,原来是你提醒他。这个内线叫罗吉,当时我觉得他做事机灵,又在别的店铺干过,也有铺保,看上去挺老实的,也肯吃苦。哪想到,却是76号的人。”
胡孝民说道:“罗吉不是情报处的人,应该是施健吾自己发展的线人。他向施健吾报告,你有共党嫌疑。”
戴朗如气道:“早把他解雇就好了。”
他把罗吉放到仓库,每天让他从早干到晚,想着他就没精力再去打听别的事。哪想到,罗吉竟然猜到了自己的真正身份。
胡孝民很是自信地说:“知道了他的身份就不用担心了。”
他最擅长的不是潜伏,也不是行动,而是制定计划。
戴朗如的**身份是罗吉报告上去的,也需要罗吉解除对戴朗如的怀疑,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也就是说,第一步是让罗吉相信,戴朗如并不是**。第二步,才是除掉罗吉。
胡孝民早就制定好了计划,只需要戴朗如配合就行了。
胡孝民说道:“大舅,你是掌柜,可以很方便向罗吉传递信息。另外,也要防备敌人狗急跳墙。从现在开始,你最好不要再回柏记米号。”
戴朗如摇了摇头:“我是掌柜,怎么能不出现在柏记米号呢?”
胡孝民的计划首先考虑的是他的安全,可他是掌柜,每天都要去柏记米号的。
胡孝民叮嘱道:“那你可得注意,没事不能离开柏记米号。以后有事,我会让冯五与你联系,就是今天与你联络的那人,他也是码头情报组的成员。”
戴朗如微笑着说:“你现在是组长,我听你的。”
虽然胡孝民是他的晚辈,年纪也比自己少一大截,但他很愿意服从胡孝民的领导。革命工作可不能论资排辈,胡孝民斗争经验比他丰富,就应该领导自己。
从光州饭店回去时,戴朗如非常欣慰。这是他来上海后最开心快乐的一天,不仅联系上了组织,还安排了工作。
最令他高兴的是,胡孝民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汉奸,不仅不是汉奸,反而是自己的同志,并且是自己的上级。
回到柏记米号后,戴朗如安排一个伙计“带”罗吉。表面上教罗吉当伙计,实际上是监视他。
并且戴朗如以店里生意繁忙为由,不再准罗吉的假。如果罗吉胆敢再次外出,就算自动离职。
胡孝民回去之后也很高兴,能与大舅一起做地下工作,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戴朗如不比顾慧英,这是真正的同志,可以值得信任,托付生命的同志。
只要解决罗吉的问题,戴朗如就安全了。码头情报组有了戴朗如的加入,就能正常开展工作了。
然而,令胡孝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得到消息,宪兵队准备在法租界抓一个共党。
一听地址,正在八仙桥小菜场附近,胡孝民马上明白,这是要抓戴朗如。
胡孝民马上给渡边义雄打电话,语气中似乎很是不满:“渡边君,你们要在法租界抓共党嫌犯?”
“不错。”
胡孝民沉声问:“你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
戴朗如要是落到宪兵队,不死也得脱层皮。宪兵队的审讯室,比76号还要厉害。
渡边义雄说道:“是石桥信的情报。”
他也觉得奇怪,石桥信的情报,不应该通知特工总部行动么?
胡孝民说道:“渡边君,你们要抓的人不是什么共党,是我的舅舅。石桥信的情报,来自施健吾的一个内线的猜测。这个内线找不到情报,先是说我的同学是中统,把人吓跑之后,又说我的舅舅是**。这是要给朱子明报仇啊,请渡边义雄明察。”
渡边义雄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第八百零三章 果断
石桥信是日本人不假,但他只是一个伍长。而胡孝民是76号的情报处长,在日本人眼里,胡孝民的重要性要超过石桥信。
况且,胡孝民能给日本人带来更大的利益,渡边义雄、林少佐,甚至是冈村队长,都接受过胡孝民的恩惠。
接到胡孝民的电话后,渡边义雄再去了解,发现石桥信的情报并不准确。并且,抓的人是胡孝民的舅舅,而石桥信并没提及这一点。
显然,是要借宪兵队之手,与胡孝民作对。
胡孝民是日本人的朋友,他的舅舅,当然也是日本的朋友。石桥信的行为,是宪兵队不愿意看到的。日本的朋友,怎么能寒了人家的心呢。
石桥信一直在等着宪兵队抓捕戴朗如的消息,然而,等到晚上才知道,宪兵队已经取消了行动。
石桥信垂头丧气地找到施健吾,向他说起了事情的经过,他正色地问:“戴朗如到底是不是共党?”
施健吾叹息着说:“罗吉只是猜测,并没有证据。”
下午,胡孝民找他谈了话,质问他关于戴朗如的事情。胡孝民的语气很不善,目光也很吓人,施健吾觉得,这次怕是把胡孝民得罪深了。
胡孝民只谈了一点,如果戴朗如真是**,他绝不姑息。但如果是有人栽赃诬陷,就别怪他翻脸无情。
显然,胡孝民认定是后者。一想到胡孝民当时的眼神,施健吾马上想到了朱子明的惨状。他心里不由一颤,心里竟然生出一种深深地惧意。
如果戴朗如真是地下党,施健吾一点也不害怕,有石桥信的支持,能让胡孝民吃个暗亏。可事实上,他对此一点信心都没有。
施健吾紧急与罗吉见了一面,可却联系不上,还是自己化装跑到柏记米号,才见到罗吉。
施健吾连哄带吓,罗吉才告诉他,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戴朗如是共党。他只是想多拿到点经费,才故意这样说的。
施健吾气得想一脚踹死他,这种事能开玩笑吗?
石桥信说道:“我低估了渡边义雄与胡孝民的关系,你把那个内线撤回来,并好好向胡孝民道歉,我想他也不会对你怎么样的。”
他们并不知道,罗吉已经撤不回来了。
晚上,胡孝民派五科的杨辉,把罗吉带了回来,关到了看守所。都没用刑,罗吉就什么都招了,包括他受施健吾指派打入柏记米号,也包括他为了经费,诬陷戴朗如是**。
其实胡孝民随时可以抓罗吉,但晚上抓罗吉,时机刚刚好。拿到罗吉的口供后,胡孝民第一时间通知了渡边义雄,证实所谓的**纯属子虚乌有。
胡孝民在第二天早上情报处的会上,说起了罗吉的事情。
胡孝民坐在会议室上首,目光从下面的科长、副科长脸上缓缓扫过,冷声说道:“我们在使用线人时,一定要注意甄别线人报上来的线索。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为了讨好我们,甚至是骗取经费而凭空捏造的。对假情报,甚至是凭空捏造的情报,一旦发现,必须严惩。”
听到胡孝民的话,施健吾心里阵阵发麻,他知道,胡孝民这些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接下来,胡孝民怕是要对罗吉下手了。不行,得赶紧让罗吉跑路,跑得越远越好,等胡孝民忘记他时再回上海。
胡孝民突然问道:“杨辉,昨晚抓的罗吉,处决了没有?”
杨辉站起来大声说道:“今天晚上就枪决了,遵照你的命令,装在麻袋里扔进了黄浦江。”
胡孝民点上烟,轻声说道:“这个罗吉,编造情报骗取经费。如果仅仅是骗点钱倒也罢了,可他竟敢骗到日本人头上,石桥信听信他的话,让宪兵队抓人。幸好我们提前一步察觉,否则不仅会让宪兵队成了别人的笑柄,也会引起严重的外交事件。”
“处座,罗吉真的死了?”
施健吾一直在听着胡孝民的话,觉得都是针对自己。听他说起罗吉已经枪决,连尸体都扔进了黄浦江喂鱼,他大吃一惊。
胡孝民冷笑着说:“这种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他承认当初到柏记米号就是被人指使,如果不提供情报就过不了关。既是为了应付上级,也是为了骗取经费,才出自下策。施科长觉得,这样的人,难道还要网开一面,让他把事情的原委,向日本人详细说明?”
施健吾忙不迭地说:“死得好,罗吉不死,我们也不会吸取教训。”
胡孝民后面的话,他基本上没再听进去。散会后,施健吾去了趟平洋房,向石桥信报告了此事。
施健吾一拳砸在墙壁上,痛苦地说:“胡孝民真是狠毒!”
罗吉是他的线人,就算捏造情报,也情有可原。真要枪毙的话,是不是得问问自己这个上线的意思?胡孝民什么都没问,抓回来一审就枪毙,这是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石桥信轻声说道:“我也被上司训斥了,说无端干扰情报处的工作。”
他并不否认自己干涉情报处的工作,只是低估了上司与胡孝民的关系。在自己和胡孝民之间,上司竟然选择了胡孝民,这是他所没想到的。
施健吾愤怒地说:“你是日本人,又驻守在76号,怎么算干扰情报处的工作呢?我看这是胡孝民假公济私,故意与你过不去。”
石桥信安慰道:“这次就算了,下次再找机会吧。你放心,我不会让胡孝民好过的。”
施健吾是他的伙伴,两人的关系很深厚,施健吾的事情,就是他的事情。
施健吾重重地叹了口气:“胡孝民的动作太快了,昨晚抓到罗吉,马上审问,听说还动了刑。罗吉也真是的,什么都招了。如果他能坚持一个晚上,情况或许就不一样了。”
石桥信说道:“他要是能坚持一个晚上,就不会是偏外情报员了。以胡孝民的能力,要对付他有的是机会。”
对付胡孝民有没有机会,暂时不知道。但胡孝民没打算,再让施健吾和石桥信胡作非为了。情报处是他的情报处,如果总有人与自己作对,还打上了舅舅的主意,他是不会允许的。
第八百零四章 利用
罗吉虽不是情报处的人,但他被枪决之后,对情报处甚至整个76号的人震动都很大。所有人都知道,柏记米号掌柜是胡孝民的舅舅,这是胡孝民的逆鳞,谁要是敢乱来,朱子明和罗吉就是榜样。
罗吉死后,胡孝民亲自去了趟柏记米号,当面向戴朗如说明情况。
这次戴朗如对胡孝民的态度依然冷淡,但两人在后面的房间还是谈了一会的。
胡孝民轻声说道:“大舅,这次之后,我们的关系就算开始缓和啦。逢年过节我会来拜访,家里有事,也会请您过去商量。”
之前戴朗如对他冷言酸语,如果突然关系变得亲密,别人也会怀疑。要知道,胡孝民的身边还有一个正宗的中统特务顾慧英。
戴朗如笑着点了点头:“可以,我们的关系要一步一步修复,慢慢才能成为一家人。”
知道胡孝民的真正身份后,他每天都乐得合不拢嘴,那是真的高兴啊。
自从知道胡孝民参加76号后,他整晚都睡不着。然而,发现胡孝民是自己的同志,还是自己的上级后,他还是睡不着。之前是愁得睡不着,现在是兴奋得睡不着。
胡孝民的能力,经过罗吉的事情后,他已经完全信服。心思缜密,行事谨慎,办事牢靠,计划周详,这哪还是自己印象中那个没长大的孩子?胡孝民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下工作者,就连自己也要接受他的领导。
胡孝民叮嘱道:“是的,我们的关系要若即若离,你要‘被迫’接受我的身份。下个月你快生日了吧?到时我带顾慧英过来给你祝生。她可是中统特工,只有让她相信,我们以后才能公开走动。”
戴朗如拿出一张钞票:“好。对了,上级送来了最新情报,你既然来了,那就带走吧。”
一般的情报,都是夹在钞票里,旁人也不会注意到。但情报写在钞票上,更加神不知鬼不觉。毕竟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干,会拿到着钞票去烧。
胡孝民拿出打火机,打着之后把钞票放在上面烤。很快,就露出两行字:新四军的一位首长夫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要安置在上海,请码头情报组妥善解决。
看完之后,胡孝民的眉头紧紧蹙了起来。如果只是保护这位女同志和小孩,那是没有问题的。但要安置,就复杂得多了。
不仅是安全要有保障,生活上更得有保障。码头情报组的工作性质很特殊,不与其他单位发生横向联系。上级让码头情报组安置这对母子,既是对码头情报组的信任,也是对他们的考验。
戴朗如见胡孝民一脸严肃,问:“怎么啦?”
胡孝民把钞票递给戴朗如:“大舅,这事你怎么看?”
戴朗如轻声说:“安置没有问题,就当是远房亲戚嘛,只是安置在哪里呢?”
妇女和小孩,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他们只是新四军的家属,来上海也不是为了斗争,只要治安好,就不会有事。唯一麻烦的是,要给他们找个合适的住处,还得方便平常照顾。
上级既然让码头情报组妥善解决,就一定要安排好他们的生活。
胡孝民沉吟道:“找个好一点的地方吧,环龙路上的鸿莲公寓,那里外国人的公寓,管理人员是个白俄,一般的宵小之辈也不敢去闹事。平常可以让冯五去打个招呼,送钱送米也方便。”
他脑海里刚才浮现了很多地方,包括自己的安全屋:延年坊7号。但想来想去,觉得最适合母子居住的,还是得公寓。
那里的管理人员是白俄,一般的中国人不敢去扰乱。周围就有巡捕,治安方面也没问题。当初平仁祖的相好来上海,就住在鸿莲公寓。一直到最后,都没出事。
戴朗如说道:“你的考虑很全面,我负责接人。”
胡孝民说道:“明天我让冯五来送钥匙,以后他的人力车,就是她的包车。”
胡孝民原本以为,这是一次很简单的行动。让戴朗如和冯五把人接走,送到鸿莲公寓303室安顿好,以后再送点奶粉、面粉、糖果和钱之类就行了。
哪想到,就在人到上海后,施健吾竟然也得到了情报。这次施健吾不敢再对胡孝民隐瞒,第一时间向胡孝民报告:“处座,我的内线报告,有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孩很有可疑。”
胡孝民不以为然地说:“怎么个可疑法?”
施健吾佯装神秘地说:“她明明有同伴,却装作不认识。”
胡孝民随口问:“你是在哪发现的?跟住了吗?”
施健吾摇了摇头,叹息着说:“十六铺码头,可能,没跟住。”
胡孝民嗤之以鼻地说:“你是草木皆兵也好,是高度警惕也罢,没跟住说个屁啊?再说了,一个女人和小孩,能有什么异常?她一个人来上海,家里派人暗中照应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嘛。”
施健吾悻悻地说:“下次一定注意,有收获再向处座报告。”
施健吾走后,胡孝民陷入沉思。施健吾刚才的汇报,虽被他嘲讽,但施健吾无意间透露了一个秘密:“内线”。
按照地下交通的原则,确实有交通会带着这位女同志来上海。只不过,一路上两人都装作不认识罢了,但交通的铺位会与她很近,暗中贴身保护。
施健吾的内线,其实没有看错。只是,这个内线是谁呢?十六铺码头?
不,胡孝民觉得,更大的可能,应该在她坐的那条船上!
施健吾非常狡猾,在地下党可能的交通线上布下暗子,他一点也不意外。
为了这样交通线上的其他同志,胡孝民必须把这个内线查出来。可他又不能直接问施健吾,身为情报处长,不能干涉下属的具体事务。
但是,胡孝民可以让其他人调查。这个其他人,可不是上级,也不是码头情报组的其他成员,而是情报一科的陶准然和苗刃之。
施健吾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的副手和手下,正在无意识地为**工作。
第八百零五章 借人
如果是**去调查,或许还需要冒着天大的风险,被发现后反被施健吾盯上。让苗刃之调查,只需要给施健吾的茶水里下点泻药就行了。
施健吾拉肚子,既让他吃足了苦头,也导致他无法与内线接头。
目前情报一科最受施健吾信任的,当然是一组长苗刃之。
施健吾并不知道,他的泻药也是苗刃之下的,否则就不会再信任他了。
施健吾拉得快脱水,连班都上不了,更不可能与内线接头。他在家里,给苗刃之打了个电话,让他去十六铺码头。
今天,必须与许阿苏见一面。
苗刃之与许阿苏接了头后,回去向施健吾报告,之后就回了情报,径直去了胡孝民的办公室。
苗刃之越急越口吃,费着老大的劲才说道:“报……报告,处座……,我……我刚才与……施健吾的内……内线……接……接头了。”
胡孝民问:“叫什么名字?掩护身份是什么?”
苗刃之说道:“许……许阿苏,是……是安泰轮船……上的船……船员。”
胡孝民叮嘱道:“好,你回去后写份报告,下班前交给我,无需存档。”
果然与自己的猜测一样,施健吾的内线就在安泰轮船上。安泰轮船是跑上海到苏北张黄港的。这条船,是新四军重要的地下交通线。
苗刃之口吃,但写字很流畅,很快,他就把与许阿苏见面的经过写下并送到胡孝民的办公室。
胡孝民问:“许阿苏提供了什么消息?”
苗刃之说道:“他说前段时间……有……有个传……传教士很可疑,还说,前几天跟着那个女人来上海的男子,也……也似乎在暗中……暗中保护那个……传教士。”
胡孝民点了点头:“很好,你跟许阿苏多沟通,如果再看到那人,把人密捕回来。”
苗刃之兴奋地说:“……是。”
能得到胡孝民的肯定,他确实很兴奋。自己能担任情报一组的组长,是因为胡孝民的首肯。否则,就算他再有能力,得不到上峰的肯定,也没出头之日。
有句话说得好,你行不行,得看上面的人,他们说你行你才行,否则行也不行。
苗刃之并不知道,他辛苦获利的情报,被胡孝民转手就送给了**。
码头情报组现在有了更完善的情报传输系统,柏记米号是码头情报组的情报站,这里也是码头情报组与上级交换情报的地方。
每次上级会以买米的方式,把写着情报的钞票交给戴朗如。一般都是写在小额钞票上,戴朗如拿到后,会放在一旁。
等冯五到柏记米号来时,一般也会买个几斤米,到时他拿到一张大额钞票,正好把写着情报的钞票找给他。
一切都是天衣无缝,就算旁边有人盯着,也看不出异常。
钞票上的情报,是用浓盐水写的,如果不用火烤,情报不会显露出来。就算钞票落到敌人手里,也未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冯五与戴朗如,甚至都不用说话。如果他买大米,就是普通情报。如果是买小米,那就是紧急情报。如果他是买面粉,说明有危险,戴朗如要马上转移和隐蔽。
虽然有些事情,说话能表达得更加清楚,毕竟提前准备的这些暗语,只能表达简单的意思。但胡孝民坚持,必须用暗语交流。
哪怕冯五天天去买米,也不能让别人感觉,他和戴朗如有什么特别的关系。甚至,在76号,胡孝民还要给冯五申请经费,冯五是受他的委屈,去柏记米号监视戴朗如的。毕竟,胡孝民对身边的人,也不能放松警惕。
冯五自己并不开伙,他买的米,一般都会送到鸿莲公寓。这样既照顾了那位女同志,又消化了这些米。
今天,冯五买了五斤小米。
戴朗如接过他手里的钱时,两人的眼神在空中碰了一下,冯五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颌首。这是告诉戴朗如,自己没有买错米。
冯五走后,戴朗如摇了一个电话,响了三声下,他却挂断了电话。
这个电话,也是无需通话的,一旦接通,三声如果他挂断,对方就知道要来迅速来取情报。如果超过五声,对面就会接听。
打了电话半个小时后,有个男子也来买米,戴朗如找钱时,把冯五的那张钞票找了出去。
送情报时,尽量把情报写在小额钞票时。而取情报时,尽量用大额钞票,方便戴朗如把小额钞票找给自己。
胡孝民在九风茶楼门口,看到冯五的人力车又摆在那里门口后,才给宪兵队的渡边义雄打了个电话,约他晚上出来喝酒。
之所以不马上见面,既是想让组织上多点时间准备,也是想更加完善自己的计划。
许阿苏的身份,是苗刃之向他透露的。总不能让组织上派人把许阿苏除掉吧?而且,安泰轮船这条线,对新四军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直接到苏北的船不多,必须珍惜。
许阿苏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地下交通线的安全。既然不能借自己的手除掉许阿苏,就只能借敌人之手了。
胡孝民约渡边义雄晚上喝酒,就是想跟他谈这件事。
胡孝民给渡边义雄倒了杯酒,微笑着说:“渡边君,我们情报处在安泰轮船有个内线,怀疑安泰轮船有地下党出没。我们准备,派一个人每隔一天就坐安泰轮船,观察和记录经常坐这条船的客人。如果真有地下党,他们的交通,应该是这条船的常客。”
渡边义雄说道:“你们的人没有责任心,也没有足够的观察力。这种事,需要我们日本人来做。”
胡孝民苦笑着说:“情报处的行动,怎么敢惊动宪兵呢?再说了,这也仅仅是怀疑,有些跑单帮也天天坐这条船,他们可不是什么地下党。”
渡边义雄说道:“咱们是什么关系?不管有没有地下党,查一查总不会是坏事。这样,我给你派一个人,让他替你观察和记录。”
胡孝民感激地说:“多谢渡边君。”
第八百零六章 尴尬
胡孝民并没有问这位日本宪兵姓甚名谁,但他知道,如果这个人经常坐安泰轮船去张黄港,一定会被发现。
毕竟,组织上在得知许阿苏的身份后,会暂停使用这条安泰轮船。准确地说,是避开许阿苏的这班轮船。
安泰轮船走张黄港的航线,每天有两班,早晚各一班。如果许阿苏在早班,那地下党就会用晚班的轮船。如果他在晚班,交通就会乘坐早班。
总而言之一句话,许阿苏没走之前,尽量避开他。
一段时间之后,许阿苏终于又有了发现。
施健吾的身体康复后,经常带着苗刃之一起去见许阿苏。苗刃之是他重点培养的对象,让他跟着,也传达了一个信号:自己很信任他。
苗刃之有点口吃,在外面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每次施健吾与许阿苏接头,他都负责在四周观察。同时,又负责给施健吾开车,让施健吾感觉很舒服。
施健吾拿到情报,一般会向胡孝民汇报。但是,如果是重要情报,他则会先告诉石桥信。毕竟,他们才是一家人。
施健吾说话的时候,身子微微有些颤抖,极力压抑着心中的激动:“石桥,许阿苏又发现了一个嫌疑,此人每隔一天就会坐安泰轮船去张黄港,在张黄港待一天。”
听到许阿苏的报告,他下意识地认定,这是地下党的交通。
石桥信沉吟道:“会不会是跑单帮的?”
施健吾笃定地说:“不会,那人没带行李,也不跟人交流,上船后东张西望,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我敢断定,那人是地下党的交通员。他的任务,是带领抗日分子进入他们的所谓根据地!”
石桥信微笑着说:“这么说,你终于要立功了?”
施健吾虽担任情报一科的科长,可他到情报处后毫无建树。不是施健吾不努力,而是胡孝民太坏,根本不给施健吾机会。
施健吾朝石桥信鞠了一躬,诚恳地说:“还请石桥君多多支持。”
石桥信扶着施健吾的肩膀,柔和地说:“我们之间要这么客气吗?大家都是一家人,不支持你支持谁呢?”
他们之间的感情惊天动地,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一般人是无法理解的。
施健吾说道:“我想请宪兵分队出面,密捕这个地下党。”
石桥信问:“除了密捕,你就没想再试试胡孝民?”
施健吾诧异地说:“怎么个试法?”
石桥信微笑着说:“在我们准备抓捕前一刻,你向胡孝民报告,试探他的反应。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胡孝民一定会反对。等我们抓到地下党,这就成了胡孝民无能,甚至是支持反日分子的证据。到时候,再把他赶下台就容易多了。”
施健吾问:“如果他同意呢?”
他担心的就是胡孝民会同意,原本是自己的功劳,岂孙被胡孝民抢走?
石桥信说道:“他同意也是你的功劳,等于当面肯定了你的能力。你的能力胜过胡孝民,为了防止你立功,他宁可让反日分子跑掉,也不会让你抓人的。”
施健吾向胡孝民报告时,果然没得到胡孝民的支持。
胡孝民摆了摆手:“你的那个内线靠不靠谱?地下党是那么好抓的吗?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施健吾急道:“这次的情报很准确,机会难得。”
他心里却暗暗高兴,胡孝民果然是怕自己立功。胡孝民年纪轻轻,这忌妒心还真强。在他手底下干活,能有出头之日吗?
胡孝民语重心长地说:“仅凭内线的一句话,你就觉得情报准确?施健吾,你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这么轻信别人的话,能抓到真正的地下党吗?至于机会,地下党千方百计从上海转运人员、物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一定能把他们连根拔起。”
施健吾气得想吐血,自己辛苦得到的情报,在胡孝民眼里却成了轻敌冒进。石桥信说得不错,胡孝民就是不希望自己立功。
不仅如此,胡孝民还借机教训了自己一顿。乳臭未干的小子,有什么资格说自己?
有石桥信的支持,施健吾根本不把胡孝民的话放在心上。反正是密捕,真要出了事,也是石桥信扛。
再说了,抓个普通老百姓,能出什么事呢?就算抓错了人,甚至杀错了人,谁还敢来找麻烦?
然而,抓了人之后,施健吾才发现,自己惹麻烦了。他抓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宪兵队的宪兵,还是个曹长。
石桥信也傻了眼,对方军衔比他高,看到他之后,走来就是两个巴掌。随后扬长而去,留下一脸懵逼的石桥信和施健吾。
石桥信摸着肿起的脸颊,眼中第一次冒出怒火:“你不是说,这是地下党吗?”
如果抓错了人也就罢了,抓的还是宪兵队的同僚,显然,对方也在执行任务。自己把人一抓,不仅显得非常愚蠢,无形中还破坏了对方的行动。
施健吾悻悻地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许阿苏弄错了。”
石桥信摆了摆手:“这个内线不要再用了,他的所谓情报,跟罗吉一样,都是为了骗你的经费。”
胡孝民很快接到了渡边义雄的电话:“胡君,你的手下太过急躁,按照你们中国人的说法,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胡孝民叹息着说:“施健吾刚愎自用,仗着资历深,又有石桥信的支持。行动前,我已经明令不能动手,可他还是行动了。”
渡边义雄淡淡地说:“石桥信对施健吾确实太过宠溺。”
胡孝民故意重重地叹了口气:“他们两人……唉,这种关系,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
渡边义雄问:“他们的关系……很多人知道了?”
胡孝民说道:“不是很多人知道了,而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渡边义雄诧异地说:“他们难道不尴尬么?”
只要有点羞耻心的,都会逃离的。
胡孝民淡淡地说:“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会是别人。”
渡边义雄终于作了一个令胡孝民高兴的决定:“这样吧,我把石桥信调回宪兵队。”
第八百零七章 照做
渡边义雄的决定,等于釜底抽薪。石桥信知道之后傻了眼,以后他很难再支持施健吾。毕竟,特工总部的行动,只有极小情况,会让宪兵队出动。
一般来说,特工总部的行动,都是由驻在76号的便衣宪兵分队协助。
石桥信眼中难掩失落:“施君,我得走了,你好自为之。”
施健吾搂着石桥信的肩膀,安慰道:“没事,我以后搬到虹口区,晚上还是可以跟你喝酒,我们还是能在一起。”
与石桥信搞好关系,不仅是因为形势的需要,也是生理的需要。两人都是同类人,这是非常难得的,他们都坚定地认为,两人在一起,为中日友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石桥信微笑着说:“哟西,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当天晚上,两人在虹口找了家酒馆,喝得酩酊大醉。石桥信是因为失落,而施健吾则是沮丧,他知道自己在情报处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胡孝民晚上也在请人喝酒,他请的是戴朗如。今天,是戴朗如生日,他和顾慧英早早在大三元订了个包厢,又去柏记米号接上戴朗如。
戴朗如对胡孝民的态度,依然不冷不热。但他对顾慧英,却很是热情。
顾慧英端起酒杯,娇美的鹅蛋脸上露出诚恳而恭敬的神情:“大舅,我经常听孝民提起来,要不是您的照顾,孝民和我婆婆可能挺不过来。这杯酒,我代表孝民敬您。”
戴朗如语重心长地说:“慧英,你要多劝劝孝民,伤天害理的事不可做,祸国殃民的事更不可为。”
顾慧英微笑着说:“我和孝民虽在76号,但也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和重庆,只是政见不一致罢了。”
76号的名声确实不太好,当初顾志仁知道她和胡孝民的身份后,差点没断了父女关系。戴朗如谨小慎微、正直善良,自然不喜欢他们在76号做事。
戴朗如叹息着说:“不管如何,在76号做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可以,你们还是别干了。你们结婚也有一年多了,应该要个小孩了。”
顾慧英看了胡孝民一眼,示意他赶紧说话:“我们正在计划。”
胡孝民微笑着说:“大舅,你放心,到了上海,肯定让你当上舅外公的。”
戴朗如瞪了胡孝民一眼:“你小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娶了这么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要好好珍惜哦。”
因为顾慧英的调剂,整个晚上的气氛还算融洽。毕竟,今天是戴朗如的生日,加之又是看在顾慧英的面子上。
当然,最重要的是,今天晚上本来就是一场演戏,主演是戴朗如,胡孝民是配角,顾慧英是观众。
回来的路上,顾慧英分析着说:“你大舅对你的态度还是有所缓和,以后多走动,慢慢就能恢复亲情了。”
胡孝民叹了口气:“只要他不恨我就行了,我们的职业,多一份亲情多一份牵挂。”
看到顾慧英的态度,他知道今天晚上的戏演得还不错。他和戴朗如倾情演出,顾慧英并没看出破绽。
毕竟,胡孝民与戴朗如的这层关系是真的,戴朗如对胡孝民的身份也确实看不惯。如果他们没有组织关系,这种对立的情绪,会一直延续下去。
顾慧英犹豫了一下,突然问:“你跟施健吾的关系……,没什么事吧?”
胡孝民佯装奇怪地说:“本来就没事啊。”
顾慧英提醒道:“你难道不知道他跟石桥信的关系?虽说石桥信调到了宪兵队,可他终归是日本人。况且,到了宪兵队,更好给你穿小鞋。”
她相信,胡孝民一定能想到这些。
施健吾调到情报处后,对胡孝民不服气,仗着石桥信当后台,一直不服从指挥。甚至还派朱子明监视胡孝民和柏记米号,哪想到,朱子明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胡孝民收拾了,断手断脚,挖眼割舌。
朱子明死的很惨,表面上是因为他是抗日分子,实际上是做给别人看的。准确地说,是做给施健吾和石桥信看的。
之后,施健吾又派罗吉打入柏记米号,还“诬陷”柏仲超是重庆的人,说戴朗如是什么地下党。
胡孝民迅速回击,让五科的杨辉抓回来,当天晚上就枪毙扔进了黄浦江。
直这一刻,所有人才发现,胡孝民并不是没有脾气。谁要是忤逆了他,下场会很惨。
施健吾和石桥信,不听胡孝民的命令,想抓地下党。哪想到,抓到的却是宪兵队的曹长须廉茂吉。
石桥信被当场教训了一顿,随后调回宪兵队,施健吾彻底没有了后台。
胡孝民不以为意地说道:“我行得正坐得端,谁也奈何不了我。”
顾慧英叮嘱道:“你小心点就是。”
任何小看胡孝民的人,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当初她就是看走了眼,才让胡孝民钻进76号。谁也没想到,半路出家的胡孝民,竟然爬得这么快、爬得这么高。
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已经是情报处长。以后胡孝民再升的话,就是大员了。
第二天早上,胡孝民开完早会后,陶准然转给胡孝民一封信,是苗刃之写的。
苗刃之因为口吃,汇报时总容易激动,他与胡孝民之间的交流,干脆换成文字。想说什么,想要什么,提前写好,让陶准然转交。
苗刃之在表面上,依然是施健吾的人,不能与胡孝民太过亲近。但他与陶准然接触,却是允许的,也是施健吾鼓励的。
施健吾希望苗刃之,能帮他接近陶准然,套出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情报。
胡孝民一边看着苗刃之的报告,一边说道:“那个许阿苏没什么用了,这个人害得石桥信调离76号,还挨了两耳光,施健吾恐怕不会放过他。”
陶准然问:“苗刃之就是想问,施健吾如果要拿许阿苏泄愤,他该怎么办?”
胡孝民淡淡地说,声音像是从冰窖里传出来的:“许阿苏又不是我们的人,为了让施健吾更信任他,把许阿苏弄死都行。不管如何,以后许阿苏不能再出现在安泰轮船上,也不能出现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