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蒋本神国
行游途中,玄源问白容蛟,假如将来再回陶唐丘洞天,最想做什么?白容蛟已非当初懵懂的妖类,想了想答道:“那洞天中的禽兽都让我给吃光了,若在世间遇到同样的属种,便弄回去让它们重新生息繁衍。Δ┡.ㄟM还有些草木被我所毁,其中有些品种洞天中也不见了,若在世间遇到同样的,便设法移栽回去。”
这个回答令虎娃和玄源都挺满意,其实谙合了开辟洞天的某种玄理,白容蛟至少已有所知。玄源和虎娃原本打算探访各处上古隐迹洞天,但因为玄源收服了白容蛟为坐骑,暂时也就没有继续,带着白容蛟去了巴原九丘中的其他八丘,最后一地是黑白丘。
从神民丘前往黑白丘时,飞越东海,白容蛟叹道:“好大呀!”
玄源笑道:“其实比原先已经小了一圈。”
黑白丘在百川城外的大江南岸,原先离东海只有几十里远。东海水面最为广阔时,当然是大洪水爆的那些年,绵延不止千里,黑白丘当时被大水淹没,只剩了一个山尖。后来洪水退去,防风氏持斩空刃劈开乌云山脉中的新水道,东海的面积也在缓缓消减,如今岸边已离黑白丘有百里左右。
后世巴原无东海,但此时东海还在,它是随着乌云山中的水道不断被冲刷侵蚀拓宽东海居民的围湖囤田开垦而渐渐消失的。东海消失大抵是在两千多年后,如今仍是一座烟波浩渺的大湖,当然令白容蛟惊叹。
带着白容蛟在巴原转一圈,就是要实地指点和教会她很多东西,虽然以神念心印传授也可以,但白容蛟毕竟是破开天地牢笼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并没有其他人那种习以为常的认知。让她见识人烟,并随时讲解世事变迁,这才是更好的方式。
飞过东海进入黑白丘仙家洞府,当年上古夔龙在天刑中殒落的遗迹仍在,也将白容蛟给吓了一跳。虎娃早已炼制了一枚类似遁空神符的秘宝,交给白容蛟护身,穿过太昊打造的那条空间通道直接来到了洞庭仙宫。
三个月前玄源飞升时,虎娃将仙宫中的众传人都打出去了,如今将他们再度召回,并介绍白容蛟与众同门认识,其中就有虎娃的坐骑青牛。虎娃和玄源将白容蛟就留在了洞庭仙宫,并叮嘱她好生稳固修为,然后可以去昆仑仙境找其他同门,尤其是敖广。
敖广是东海中的一条黑鱼成妖,后来冲开长江水道时脱胎换骨化为蛟龙,也是见证过汪洋的,他与白容蛟在某些方面的经历比较类似,两人之间也可以更好地切磋交流。其实洞庭仙宫中还有一位水族妖修,便是沇里。沇里还是沇水之神呢,但修为刚刚突破大成未久,尚无法与白容蛟相比。
将白容蛟留在洞庭仙宫,虎娃和玄源又再度离开,他们来到了大河与淮水出海口之间的汪洋岸边。这一带在古时称东夷之地,太昊所出身的华胥氏部族便兴于此,后来太昊被各部尊为盟主,这才有了中华之说,其后的中华天子便是青帝世系。
少务当年在卢张自称天使欲册封巴君时,曾自称“太昊之后,少典氏族人”,如今的中华天子其实也以此自称。因为无论是炎帝世系还是黄帝世系,都自称是末代青帝少典的后人,继承了中华天子的大位正统。所以东夷一带,是农耕文明开最早的地域。
如今中华帝国的核心区域已经转移到中原,其版图不断向西向南拓展,但这一带仍是人烟密集的区域,田园遍布城廓村寨相连。太昊所告知虎娃的三十二处仙家洞天,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就在这里。
太昊同样没说这处洞天叫什么名字如今是什么情况,他只是交给了虎娃开启门户的传承。虎娃猜疑,这处洞天有可能就是太昊自己开辟的。在太昊的年代,很多上古仙家无处飞升,在人间尝试自行打造所谓的“仙界”,留下了各处洞天,难道太昊自己就没试过吗?
开辟洞天的过程,也可印证修为,比如神农成就真仙后再度下界,开辟了神釜冈小世界,用以培育各种灵植。虎娃却没有听说过太昊开辟了何处洞天结界,也许是有的,只是他没有说。
此处洞天就在太昊成长的东夷之地,规模又这么大,很可能就是太昊当年为印证修为所开辟。但事实是否如此,虎娃也只能是瞎猜,也许进去之后才能了解更多内情。此处洞天的规模没有神釜冈小世界那么大,方圆大约三百多不到四百里,但也相当不小了!
平原上有一条山脉延伸入汪洋,山脉两侧则是稠密的人烟。但在这个年代,不论再繁华的地域,郊外还是有大片山野的,人烟分布相比后世要稀疏得多。而这种地方的山野,很少有强大的猛兽和妖物出没,往往成为附近乡民砍柴采药打猎之地。
而在地形险峻的山野深处,同样是人烟罕至。虎娃和玄源便来到深山之中,此地峰顶上可遥望汪洋中的碧波。两人落下幽谷,身形倏然消失不见,已打开洞天门户而入。
进入洞天的第一感觉,却好像是走错了地方,仿佛这里不是东夷之地,而是到了南疆深处。
这时的大河流域,气候要比后世温暖,而中原往南,尤其是渡过大江之后,气候湿热疠瘴丛生荒泽密布毒虫出没,不适人居。九黎战败后迁徙,一路往南再往南,最后进入了南疆,因为那里是古时没人愿意去的地方。
如今经过数百年的开垦以及种种机缘造就的沧海桑田变迁,黎民五大部以及百越诸部倒是将所在之地改造得越来越适合人类居住。但在其他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南疆更深处,环境仍很恶劣。
虎娃和玄源进入洞天门户后,周围竟然是一片潮湿闷热的沼泽地带,浑浊的泥水上覆盖着腐枝败叶,还能见到陷入泥潭的野兽尸骸,泥浆中偶尔冒出气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烂的气息。
沼泽间有很多湿土露出水面,植被非常茂盛,就连水中也长着很多植物。高大的植物上垂下不少藤条,抬头不见天日,空气流通也十分不畅。前方不远处有淡粉色的雾气弥漫,由于林间没有风,这雾气不飘动,就像静止的纱障,几乎令人难以察觉,是有毒的瘴气。
进入门户后的立足之地倒还算干燥,是一个露出沼泽的平台,竟铺着一块块方形的石板,而这些石板上也布满了裂纹,被枯枝败叶动物的粪便还有骨骸覆盖,简直就没有下脚的地方,虎娃和玄源则是悬在了空中。
很明显,这里曾有建筑,从散落在平台上以及旁边沼泽中的碎石来方曾经还修有一道拱门。这拱门并非被外力损毁,而是在岁月侵袭藤蔓缠绕风化剥蚀中自行坍塌了。这里像是已废弃之地,但虎娃却惊讶道:“此洞天仍有传承。”
他进来的时候就有感觉,此处仙家洞天结界如今并非无主。其实只要并非亲手开辟洞天结界者,都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掌控洞天之主,无非是得到其传承而已。虎娃也只是从太昊天帝那里得到了打开门户的传承,若是重新祭炼这处洞天结界,也可以将之完全掌控,就像重新祭炼一件神器般,但要比重新祭炼神器难得多。
虎娃显然并非唯一得到此洞天传承之人,如今在这里仍然有人掌控仙家洞天结界,这让虎娃也感觉很奇怪。因为太昊天帝告诉他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此处洞天隐迹人间已久,早已不为人知。
周围的树藤上以及沼泽中的腐叶间传来沙沙之声,玄源一弹指,无形的威压释放,将靠近的毒虫全部逼退,四周又恢复了安静。她显然是不太喜欢这里的环境,微微皱了皱鼻子道:“我们先出去”
两人施法拨开树冠与藤蔓,飞上了高空,虎娃展开仙家神识放眼望去,更加印证了自己先前的判断。这处洞天不仅至今传承未断,而且还在继续开辟之中,对于虎娃而言,如今不过是能出入门户而已,而那处能与外界往来的门户,也似乎是被人遗忘了。
太昊天帝告诉虎娃,这处洞天的规模大约方圆三百多里不到四百里的样子,而如今虎娃展开仙家神识所感应到的,规模已接近五百里方圆。古时所谓方圆,大致是指方的边长或圆的直径,也就是说,其面积扩大了差不多近一倍。
这当然不是太昊天帝搞错了,只能说明这处洞天后来又有开辟拓展。近五百里方圆的洞天结界,约三分之一的地方,都是方才那种疠瘴丛生毒虫出没的荒泽密林,就在靠近洞天门户的这一侧,别说不适合居住,普通人哪怕想深入都不可能。
离开这片区域,洞天中其他地方则是丘陵与山脉交错,分布着一片片谷地,远望居然有人烟村寨。这里的建筑很原始,垒石为墙,上面搭设木料铺设草帘为顶,显得非常古朴,但房屋都很高,几乎都过三丈。
虎娃和玄源隐匿身形悄然飞近观望,现这里的居民相貌都很奇异,并非寻常人类。他们身上有浓密的黑色体毛,成年男子身高在两丈左右,女子的身高也有一丈五六,与常人相比,身材的比例却很怪异,生着一双短腿,甚至比常人的腿还要短。
这么高的个子这么短的腿,行走度当然相对较慢。但这些人的胳膊却出奇地长,无需弯腰就能摸着地,常人的胳膊分为上臂和前臂两节,而他们的胳膊却是三节,向各个方向做动作都显得更为灵活。
仔细观察,其实是这些人的腕骨长得与常人不同,并非是一块而是长长的一条,形成了手臂的第三节。很显然,这是一支妖族,在这封闭的洞天结界中繁衍了很久经过了很多代人。
形形色色的妖族,虎娃已见过很多,就连背生双翅的羽民,虎娃也在不同的地方见过两支不同的属种,对他们的来历也大抵清楚。妖族是化境妖王的后代,却保留了妖物原身的某些特征。他们的繁衍能力十分有限,形成妖族往往是因兄弟姐妹之间的近亲结合,通常不会存续很长时间。
虎娃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妖族群落,这洞天山野中分布了数十个村寨,总计人丁有七千之数,差不多可以称为一个小国了。
这里的人们使用的,是与外界一样的语言,但音有很大的区别。就算是同一种语言,如果音的习惯不一样,就很难听得懂,但这也难不住虎娃和玄源这等真仙,在各村寨转了一圈,便学会了此地特殊的“方言”。
这里虽然有七千多名妖族,分布在几十个村寨中,但此地没有集镇也没有城廓,更没有货币的概念,他们好像也不需要这些,只是偶尔生一些以物换物的交流。
但他们却是信奉神灵的,每天结束劳作回到村寨中,都会对着村寨中央的一个圆形平台跪拜,就像是在祈祷或者举行某种祭礼,还将食物放在平台上。这个仪式结束之后,才会有村寨中的领将食物分给大家。人们吃完之后便围着那平台跳舞,挥舞着长臂捣腾着小短腿,还唱着叽哩哇啦的歌谣。
村寨周边开辟了大片的田地,但他们所种植的作物和别的地方都不同,虎娃也只在神釜冈小世界中见过。这种谷物很有营养,口感也好,但只适合相对湿热的环境,而且生长周期长,产量很低。
但这方圆数百里的洞天,只生活了区区七千多人,他们也没有太大的生存威胁,开辟了足够多的田地,种植这种谷物裹腹倒也够了。除此之外,他们还采集各种植物的嫩芽为食,连虫子都吃,偶尔也会打猎。
掌握了这些人使用的语言,通过他们的交谈,虎娃和玄源也了解到,这支妖族自称“蒋本”,似乎没有具体的含义,就是一个名称或一种音而已。
蒋本族人并不知道自己已在这里世代繁衍了多久,在他们的意识里,就是一直生活在此,他们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或者说他们能见到的洞天就是整个世界。有意思的是,蒋本族人竟然也有“国”的概念,他们将这里称为蒋本神国。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
034、似曾相识
既然是神国,当然就有神,很显然蒋本族人每天都在膜拜神灵,但他们的神灵不在天上,就是真实存在的,被称为蒋本之神。.ㄟM
蒋本之神生活在神宫中,神宫在世界中央的一座丘陵上,那里有高大的石制建筑连接成片,山中还凿建了很多相连的洞穴,就像原始的宫阙。各村寨中最出色的族人最虔诚的信徒,才有幸被选拔到神宫中去侍奉蒋本之神,他们将各种物产以及所能打造的最精美的器物供奉给蒋本之神。
虎娃还现,这里并不使用陶器,蒋本族人好像也没有掌握制陶工艺。此地有竹子生长,他们所使用的都是骨器石器竹器与木器,这些蒋本族人似乎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将种种器物都打造得非常精致耐用。
没有陶器,也没有金属,虎娃却现村寨中所使用的某些器物和工具,其质地却不亚于金属,虽非法宝,但显然也是以炼器之法加工打造,绝非普通的妖族人所能办到,应该都是蒋本之神赐下的。
蒋本之神的话在这里就是神谕,也是法令,所有蒋本族人都会无条件地听从。虎娃来自蛮荒,当然也了解很多原始部族的习俗,在这里能多似曾相识的东西。比如村寨中的领就兼有祭司的身份,人们也相信领从蒋本之神那里得到了神奇的力量或者说赐福。
有人受了伤或者被毒虫所噬,往往都会请村寨的领救治。而这些村寨的领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治疗伤病的方法,而有的人还有修为在身,尽管大多数修为都不是很高。
根据虎娃和玄源的观察,这支妖族的智力并不高,相当于正常人十来岁的样子,像这样的人在外面往往会被称为“瓜娃”或者“憨子”。这并不是说他们傻,而是这个族类的正常智力便是如此。
这样也能修行吗?当然能,同样有可能迈入初境得以修炼,毕竟已有灵智在身,只要指引得法。其实随着修为境界越来越高,也是一个灵智开启的过程,能突破原先族类的局限,修炼从来都是越修越通透,除非是出了问题,否则没有谁会越修越白痴的。
这里的社会结构虽然很原始,但也很稳定,没有什么混乱争斗,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下,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风貌。
这里的洞天传承仍在,掌握洞天传承者应该就是那位蒋本之神了,其人至少也有大成修为,而在历史上这处洞天又经过了开辟拓展,说明还有人至少达到过九境修为。
用了差不多一天时间,大致搞清楚了洞天中的状况,玄源微微皱眉道:“虎娃,你想起了什么?”
虎娃答道:“和你想的一样,步金山小世界与古天老祖……具体是怎么回事,且去那神宫拜访那位蒋本之神。”
也难怪他们会如此想,这里的某些情况确实和步金山小世界类似,封闭的环境下有族类繁衍,却供奉一位蒋本之神,而那位蒋本之神就居住在神宫里。所区别的是,当年古天老祖没有得到洞天传承,根本就出不去;而此处洞天传承仍在,靠近门户那一带却成了荒废之地,掌控洞天者好像根本就没打算出去。
虎娃和玄源来到“神宫”所在的丘陵上空,玄源突然道:“这里有人来过,不知是不是太昊天帝……我们还是直接现身吧。”
神宫依丘陵而建,在丘陵一侧的崖壁上,有很多幅年代不同的壁画,风格虽然古朴粗放,但依稀也能什么意思。在前面最早的壁画中,应是蒋本族人在各种凶禽猛兽包围中挣扎求存。
猛兽勾勒得都很夸张,体型特别大,似虎豹似巨蟒。人们拿着各种武器战斗,但还有不少人葬身利齿獠牙。人物的身体比例,就知道是蒋本族人自己的故事,表达某种历史记忆。
后来的壁画中一片安宁祥和,有了房屋和田园,还有一个很高大的形象,应是当时的领,带领族人建立了安居之地,凶禽猛兽都不见了,可能就是指进入这处洞天结界或者说开辟了洞天结界。
再后来的壁画中,却出现了一个“人”,虽然面目没有勾画清楚,但比例绝对就是正常人。此人站在半空,身体周围画着放射状的线条,应是象征着光芒四射,而众蒋本族人则跪地膜拜奉之为神灵。
想读懂这种原始的壁画,往往只能靠猜测,而以虎娃和玄源的仙家见知,自能比普通人体会更多。虎娃纳闷道:“难道此地的蒋本之神,是外来之人?”
玄源:“也有可能是蒋本之神知道常人的样子,或者见过外来的高人,以他的修为便以常人的面貌出现,却被此地族人视为神灵。”
虎娃和玄源现出了身形,直接出现在神宫外的半空。神宫外的护卫被吓了一跳,挥舞着双臂叽哩哇啦地乱叫,但他们都将手中的武器给扔掉了,神宫中又跑出来不少蒋本族人,然后都朝着半空跪拜叩。
有一人是在侍从的簇拥下从神宫中跑出来的,显然是众人的领,他跪在最前方,叩后抬头张开双臂道:“来自上天的使者,你们是来接引蒋本神升天的吗?”
此人并非蒋本之神,乃是蒋本神国的“大祭”,名叫蒋有基。蒋本神国的情况很独特,若是勉强做类比,有些类似后世某些****的国度,蒋本之神既是神灵又是君,但他却很少露面处置俗务,而大祭则相当于主政者的角色,但这里也没太多事务可处理。
虎娃与玄源已将此地的情况差不多都摸清楚了,当然知道说话者是谁,也以同样的方言道:“我等的确是从天而降,欲见蒋本神。”对方误会他们是上天的使者,他们也没有否认,这其实也是事实,虎娃和玄源的确是下界真仙。
蒋有基答道:“蒋本神正在闭关修炼,为迎接升天之日到来……二位天使请随我到神宫等候。”
蒋有基起身在侧前方引路,虎娃和玄源落下云端,随他走入了神宫。这条从丘陵脚下进入神宫的道路很有特点,就像一道一丈多高丈余宽的厚墙,虎娃和玄源走在墙头上,其余蒋本族人走在下方墙的两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虎娃转念间也想明白了。因为蒋本族人的个子都很高,成年男子在两丈左右,假如走在同一平面上,会显得“神”很矮小。他们不敢在位置上过神灵,所以修筑了这样一条奇特的“神道”。
由此也可知,蒋本之神也是常人的样子。这里的蒋本族人没有见过人,或者说没有见过蒋本之神以外的“人”,所以将虎娃和玄源也视为了神灵,估计他们随便个人都会以为是神。
虎娃本就不想引起蒋本族人的惊慌和敌意尽量避免生意外的冲突。而此地的蒋本族人实在纯朴,一见到他和玄源便视为神灵,就这么恭恭敬敬地迎进了神宫。
蒋本族人个子很高,所以宫殿也修得很高大。神宫中的其他侍从也赶来拜见,纷纷匍匐在地,虎娃命他们起身后,这些人也尽量躬着身子以双手支地。大殿正中央有一宝座,座基非常高,应该就是蒋本之神的位置。
蒋有基又赶紧命人放了两个座位与那宝座平齐,总之虎娃和玄源坐在上面,位置并不比站着的蒋本族人低。就座之后,他们又再度接受神宫中全体人员的正式拜见,因为刚才的场面实在是有点乱,事突然嘛。
神宫中大约有八十多名族人,其中一半有修为在身,修为达四境以上者有近十人,而修为最高的当然就是那位大祭蒋有基。蒋有基已是一名大成修士,且是虎娃和玄源在此地见到的唯一一名大成修士。
大成和大成也不一样,蒋有基虽有六境修为,但见知仍局限于这方天地。就比如曾经的白容蛟,尽管已迎来了脱胎换骨之劫,但还是懵懂妖类。
由此这处神宫还是一个培养修士的地方。蒋本之神挑选各村寨中最出色的族人带到神宫中指引,他们中有的人将来会成为各村寨的领,有的人就留在神宫中继续修炼。
七千多人的妖族,就出了这么多修士,蒋本之神做得也很不错了。更重要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此地民风悠闲质朴与世无争。
个场面,虎娃不禁又想起了步金山小世界中的古天老祖以及仙山众修,但感觉却有明显的不同。蒋本之神一直没有露面,据说正在闭关。虎娃进入步金山小世界时,曾在仙山大殿中被古天老祖暗算,也得提防类似的变故,但以他和玄源如今的修为,倒也不必怕那些事了。
接受拜见之后,虎娃和玄源把其他人都打走了,大殿中只留下了蒋有基,他们向这位大祭询问了很多情况。蒋有基根本没有别的心眼,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待“天使”的态度恭谨万分。其实就算他想撒谎或者有所保留,在虎娃和玄源面前也没有意义。
虎娃先问的当然是蒋本神国的来历。而蒋有基所知道的,就是蒋本族人的传说。这样的传说在后世被称为神话,但对蒋本族人而言,那都是他们坚信不移的真事。和世上的很多神话一样,传说要从开天辟地开始。
据说是“祖神”开天辟地,创造了天地世界,也创造了世间的万物生灵和蒋本族人。最早的时候,大地上凶禽猛兽出没,还有洪水汪洋侵袭。祖神又指引族人战胜了洪水猛兽,终于建立了祥和安宁的蒋本神国。
假如仔细琢磨,这样的神话总有点令人感到不解之处。既然世界是祖神创造的,那么洪水猛兽从哪里来呢,祖神为何不直接创造一个幸福的神国呢?但蒋本族人不会去追究这个问题,反正传说就是这样,那一切可能是祖神对族人的考验吧。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微信公众:meinvgu123 (长按三秒复制)你懂我也懂!
035、一个人的秘密
蒋本神国建立后,祖神的功业感动上天,天帝接引祖神升其实也有点耐人寻味,既然世界是祖神开辟的,那么上天又是怎么回事天帝又是从哪来的?但蒋本族人并不考虑这个问题,上天就是上天嘛,人们所不理解的事物,就没必要强行去理解。
祖神升天之前,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下一代蒋本之神,而下一代蒋本之神后来也升天而去,如今生活在神宫中的,已是第三代蒋本之神了。由此亦可见这蒋本神国****的特色,蒋本神的身份也是可以继承的。
虎娃和玄源听到这里,也对蒋本神国的来历有了大致的推断。所谓祖神,可能就是开辟此洞天的上古仙家,他应是妖修出身突破了九境修为,而蒋本族人就是他的后代。太昊天帝当年来过这里知晓这处洞天结界的存在,但指引祖神升天者,应该不是太昊。
虎娃去过九重天仙界,而九重天仙界中的众飞升地仙,并没有蒋本族人所谓的那位祖神。太昊进入此地的时间,可能非常早。这里就在太昊成长的东夷之地,有可能那时太昊尚无开辟帝乡神土指引众地仙飞升的想法。
后世又有人来过指引那位祖神飞升,可能是另一位天帝或天帝的使者。也就是说,太昊在将此地情况告诉虎娃之前,还曾告诉过另外的天帝。
当年来到这里的人是谁蒋本族人的祖神又飞升到了何处,虎娃心中已有了一个答案,但还要见到那位蒋本之神后才能印证。
祖神飞升究竟是多少年前的事情,蒋有基也不清楚,一位大成修士怎会记不清楚年月呢?他又不是一生下来就有大成修为,而传说本来就没有明确的年代。蒋有基所知实在很有限,他对蒋本神国真正的了解,恐怕还赶不上如今的虎娃和玄源呢。
虎娃又问,蒋本之神什么时候才能出关?蒋有基却说自己也不清楚,请二位天使等着便是,若有什么需要可随时吩咐。他给虎娃和玄源在神宫中安排了最好的住处,神宫中所有的人员皆听从他们二位召唤,可以说一点戒心都没有。
不仅是蒋本神国中主事的这位大祭没有戒心,而且此地的蒋本族人也没有什么时间观念,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实际上也没什么需要他们着急的事情。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生活与世无争。既然蒋本之神在闭关,那么上天派来的使者就等着呗,众蒋本族人并不觉得这是失礼。
通过询问蒋有基,虎娃也推断出,第三代蒋本之神其实即将突破九境修为,也就是说在闭关经历生死轮回境。历代蒋本之神继承的是什么?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此地独有的修炼秘法,二是此处洞天结界的传承。
修士经历生死轮回境,可不能保证一定成功,说不定就在定坐中无声无息地殒落了。假如是那样的话,此地的传承不就断了吗?虎娃又追问蒋有基,假如蒋本之神总是闭关不出怎么办?
蒋有基回答,蒋本之神早有安排。在其闭关前就曾吩咐,假如一年后还没有动静,便说明他已离开了这个世界。蒋有基须打开密室,得到蒋本之神留下的东西,然后成为下一代蒋本之神。蒋本之神闭关,是在四个月之前,若是他不出关,虎娃和玄源恐怕得再等八个月了。
生死轮回境,可不像真人返璞之劫和脱胎换骨之劫那样可能会延续很多年。那种定境的时间一般不会太久,因为定境中也是消耗神气法力的,若是一年之后仍没有破关,很可能就是殒落了。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因人而异,只有每位修士自己心里清楚,所以蒋本之神与蒋有基约定了这样一个期限。
蒋有基恐是如今全体蒋本族人中唯一有点着急的人,或者说不是着急而是激动。在他蒋本之神当然会升天而去,这不是连上天的接引使者都到了嘛。如果蒋本神升天,那么他就会成为第四代蒋本神。
大祭就是蒋本之神的继承者,但不是每任大祭都有这等机会。第三代蒋本之神在位已有百余年,在此期间,蒋本神国已经更换了四位大祭,前几位大祭都等不到这一天便已逝去,而蒋有基是第五位了。
虎娃和玄源都已经猜到,蒋本之神应该是在密室中留下传承玉箴之类的东西,其中可能还有禁制,只有神宫传人才能解读。若是他在闭关中殒落,蒋有基便以此继承神位与这处洞天;若是他成功突破了九境,便在飞升之前亲自将传承交给蒋有基。
蒋本族人没有着急的概念,虎娃和玄源当然也不着急,仙家无岁月,等八个月亦无妨。虎娃对玄源道:“那我们就在此修炼吧,你若有精进之愿,便可参悟分化形神之道。”
但虎娃和玄源并没有等八个月,第三代蒋本之神在半个月后就破关而出成功突破了九境修为。并没有当年古天老祖那种事情生,他听说上天来了使者,便赶紧前来拜见,礼数十分恭谨。
在蒋本神国中,成为蒋本之神后,蒋本神就成了他唯一的称呼,原先的名字便再也无人提起。但这位蒋本之神见到虎娃和玄源,将其余族人全部屏退,上前行礼道:“蒋本族修士蒋连乔拜见两位仙家!请问你们是天帝派来的使者吗?”
他果然比此地其他族人知道的更多,而虎娃笑着答道:“天帝我倒是认识几位,来此也是受天帝所托,就不知你说的是哪位天帝?”
蒋连乔:“当然是中华天子颛顼帝,也就是高阳天帝。”
这位蒋本之神在五旬左右,与普通常人无异,当然也就与此地的蒋本族人长得都不一样。其实妖族只要有四境修为,就可以变化成人形修炼,这类似于妖修的变化,待到突破脱胎换骨之后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愿意,甚至可以直接修得人身。
那么此地的蒋本族修士,至少有近十位其实是可以化为人形的,但除了蒋本之神外,其他的人都没有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人”就是神灵的形象,只有蒋本之神才有这个资格。
蒋连乔的话中带着神念,介绍了自己所知的情况。他是在约一百年前成为蒋本之神的,那时与现在的蒋有基差不多,刚刚突破大成修为。第二代蒋本之神其实并未飞升,而是在生死轮回境中殒落了,他打开密室后得到的是一节已炼制为传承法器的竹根。
蒋连乔的心境受到了多么大的震憾和冲击,外人简直难以想象。原来世界不仅仅只有这么大,而这里只是一座仙家洞天结界。
蒋本族人所谓的祖神,确实就是留下这支妖族的妖修祖先,而此处洞天结界是那位妖修和几名同伴共同开辟的,就像步金山小世界的几位上古仙家祖师。但几名同伴先后殒落,最后只剩下了那位祖神,后来颛顼帝来到了这里。
其时颛顼已将天子位传于帝俊,他已飞升成就真仙,但尚未开辟帝乡神土求证天帝。他给蒋本族的那位祖神留下了指引,待其重归无边玄妙方广开辟北冥仙界后,那位祖神便飞升而去。祖神飞升之前,将这处洞天以及所修秘法,还有高阳天帝的传承指引都交给了第二代蒋本之神。
第二代蒋本之神后来修至化境九转圆满,在勘入生死轮回境之前叮嘱当时的蒋本神国大祭蒋连乔,一年后若无动静,便打开密室得到神国传承。第二代蒋本之神殒落于生死轮回境中,一年后蒋连乔打开密室得到传承,才了解到这个世界以及蒋本神国的来历。
蒋连乔曾经出去过,他打开门户到了外面的世界,时间就是在他得到传承后不久,无论如何也按捺不住那种好奇心。那时的天子是帝尧,东夷和中原一带已是人烟繁华地,与蒋本神国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蒋连乔游历了一年才返回。
后来他就再也没出去过,就留在神宫中当此地的蒋本之神,掌控祖先留下的传承修炼祖先留下的秘法。直至几个月前,他的修为亦将堪入生死轮回境,便效仿第二代蒋本之神,事先做了同样的安排。但他比第二代蒋本之神幸运,成功突破了九境地仙修为。
蒋连乔刚刚出关,就见到了守在密室之外的蒋有基。蒋有基告诉他,上天派来的接引使者已到,蒋连乔也是吃了一惊,赶紧前来相见。
蒋连乔清楚蒋本神国的来历,也去过外面的世界游历,当然不会见到一个“人”就当作神灵。但蒋本神国乃隐秘之地,应只有天帝知晓,对方既然能打开门户进入,应该就是天帝派来的使者,蒋连乔是又惊又喜。
祖神飞升之前,来的是尚未开辟北冥仙界的高阳天帝,高阳天帝留下了指引,后来祖神飞升而去。但第二代蒋本之神并没有迎来上天的使者,因为他殒落了。如今仙界又来了使者,难道是因为他突破九境修为成功了吗?
玄源开口道:“道友既知此地来历,又去过外面的世界……”说到这里她欲言又止,连神念都没有出,因为已意识到有些话不好问,也不必再问。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微信公众:meinvgu123 (长按三秒复制)你懂我也懂!
036、外面的世界
为何蒋连乔回到蒋本神国后,百年来就再也没有出去过,而那洞天门户已成了人迹不至的废弃之地?此地民众根本就不知道世界的真相,而人间也根本不知蒋本神国的存在。.』.蒋连乔的所作所为就代表了他思考后的选择,总之一言难尽。
蒋连乔却答道:“我亦是蒋本族人出身,却被此地民众尊为蒋本之神,既得传承就有守护之责,而且这里确实是更适合我修炼之地。至于神国中的蒋本族人,外面已不是他们的世界,还不如不出去不如不知道。我做出的选择,与上一代蒋本之神是一样的。二位既是下界仙人,不知天帝有何吩咐?”
虎娃笑道:“我等来此,确实是受天帝所托,但并非高阳天帝而是太昊天帝。说是接引使者亦可,但并非道友所认为的接引使者。”
话中带着仙家神意介绍了他和玄源的身份,以及来到这里的原因。就算蒋连乔了解一些上古仙家秘辛,百年前也去过人间游历,但虎娃所言,也不亚于又向他打开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新世界,所受的震憾可比当年得到这蒋本神国的传承时。
良久之后,蒋连乔才回过神来,起身行礼道:“多谢二位仙家指点,蒋连乔如大梦方醒。”
虎娃又问道:“太昊天帝托我将来挪移上古仙家洞天至昆仑仙境,故此我夫妇二人才来到蒋本神国。但此洞天有主,且传承延续至今,不知蒋连乔道友如何决定?”
蒋连乔低下了头,面有忧色,又过了很久才答道:“我已准备将神国传于大祭蒋有基,他将是第四代蒋本之神。将来的事情,二位仙家就问他吧。”
百年前,蒋连乔的选择是没有做出任何改变,如今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虎娃的仙家神意中,已经讲解了谙合大道修行之妙,但蒋连乔还是打算飞升北冥仙界,把将来的事情交给后人。
对于蒋连乔的这个决定,虎娃并不感到意外。尽管已知修行还有更高境界的追求,也清楚了九境修为抛去凡蜕飞升是怎么回事,但这就是蒋连乔修行一世所求,如今既然能够达到目标,那他就不会放弃。
说出这番话后,很明显能感觉到蒋连乔的形神一阵轻松,仿佛是得到了莫大解脱。若易地而处,其实也可以体会这种心境,一直以来他都背负了很大的责任与压力,无论在哪里,仿佛都身怀整个世界的秘密。
在外面的世界,蒋本神国的存在就是隐秘,而在蒋本神国,外面的世界也是最大的秘密。蒋连乔小心翼翼同时守护着这两个秘密,而且只有他清楚,第二代蒋本之神其实并未升天,而是殒落了。这说明尽管成为了第三代蒋本之神,他也未必真的能够升天而去。
如今他终于突破了九境修为,可以像祖神一样登天,也等于卸下了自己守护百年的责任,将传承交于后人。
虎娃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点头道:“那好,我就预祝道友飞升登天!”
蒋连乔又说道:“此地民众皆以为二位是来自上天的使者,将接引我升天而去。我能否求二位一件事……”
玄源摆手道:“可以。”
蒋连乔想求虎娃和玄源做什么,不用说都知道。蒋连乔想举行一场飞升登天的仪式,而虎娃和玄源就是观礼与见证者,同时也是仪式上的接引使者。这好像是演一出戏,但也不能完全算演戏,蒋连乔确实打算飞升,而虎娃和玄源也确实是从仙界而来。
蒋连乔又说道:“我还有些事情,要私下单独交代蒋有基,请二位仙家在神宫中稍候数日。”
蒋连乔要交给蒋有基的,当然是成为第四代蒋本之神的传承,虎娃和玄源也不好打探别人的这等隐秘,先行告辞离开。兴奋的蒋有基被蒋连乔召去单独相见,三天三夜之后才从蒋连乔的洞府中走了出来,样子竟显得有些失魂落魄。
他的心境显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已有大成修为,但对整个世界的认知都被颠覆的状况,一时也难以接受,若不是蒋连乔施法护持,他恐怕会心境失守甚至修为大损。即将成为下一代蒋本之神,蒋有基的感觉已非惊喜,更多的是沉重,甚至有些茫然无措。
但无论如何,他如今还是蒋本神国的大祭,虽然平时没什么政务处理,但此刻却迎来了百年来神国最重要的大事。第三代蒋本之神升天第四代蒋本之神继位的典礼,需要赶紧筹备。而此时蒋连乔又闭关了,他需要巩固修为凝炼不灭神魂,以期够成功飞升。
一个月后,神宫所在的丘陵前搭起了一座高台,高台前的原野上,七千多名蒋本族人齐聚,就连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都抱来了,行动不便的老者也是被族人背来的。大家按各村寨早已划分好的位置,一双短腿跪下,双手支地向着高台匍匐下拜。
高台上的宝座中坐着蒋连乔,而在高台两侧,虎娃和玄源分别凌空而立。蒋本族人民风淳朴,这个典礼的场面虽大,但过程也很简单,没有什么繁文缛节。众人见到蒋本之神亲自现身,早已激动不已,纷纷匍匐叩,口中念念有词,说的都是平时的敬神之语。
蒋连乔的声音传遍原野道:“上天已派使者下界,接引本神飞升登天,大祭蒋有基将成为下一位蒋本之神。”
说完这番话,他明明还坐在宝座上,同时却有一个巨大的身影出现在天空,环绕着五彩光芒,在两位天使的接引下飞往天际消失不见。蒋连乔很干脆,就这么飞升而去,临走前还施展神通弄出了这样一幅天地异象,留在全体蒋本族人的脑海中的印象将永生难以磨灭。
蒋有基登上高台站立,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为了人形,全体蒋本族人再度下拜叩齐声欢呼新一位蒋本之神出世!
接下来还有一个仪式,就是将蒋连乔的仙蜕披上此地出产的最精美的织物,迎到丘陵顶端的一处秘殿中。这处秘殿是蒋本神国的禁地,平日只有蒋本之神才能进入,迄今为止只开启了三次,今日也是百年来的第一次开启。
蒋连乔的仙蜕双目微闭栩栩如生,披着特制的礼服。此地也有布匹,是用一种类似葛藤的植物纤维编织而成,而此刻蒋连乔仙蜕上披的织物,却是用山中一种异虫吐出的白丝织就,是蒋本族人供奉神灵之物,又在神宫中经过了法力的凝炼。
普通族人只能在山脚下跪拜,有幸送蒋连乔仙蜕进入秘殿祭拜历代神灵者,只有神宫中的侍从。蒋连乔的仙蜕安座,则是这场大典的最后一个仪式。仪式结束后,所有人都离开了,山下的民众也有组织地回到各自所在的村寨。
一百年前第二代蒋本之神升天第三代蒋本之神继位的仪式,这里已没有人亲眼见证过,好像也没有听说过今日这般场面。但今日全体蒋本族人亲眼见到他们的神升天而去,还有天使接引,这也足够他们谈论百年,并成为新的传说了。
丘陵顶上的秘殿,是以打磨得非常精致的块石修筑,殿中的陈设却很简单,只有一道长龛,长龛上从左到右端坐着三个人,其实是三具遗蜕或者说神像。三具遗蜕,也能明白蒋本族人为何将“人”视为神灵,因为他们都是常人的模样,在脱胎换骨时便已修得了人身。
虎娃一眼就能,其中第一具和第三具是地仙飞升后抛却后的凡蜕,也是凡人眼中的仙蜕,而第二具则是定境中殒落的修士遗骸。这遗骸已与普通人的肉身不同,相当于某种天材地宝了,虽栩栩如生,但早已没有了生机,与虎娃当年特意保留的命煞遗蜕是不一样的。
其实不论是定境中殒落的第二代蒋本之神,还是成功飞升登天的第三代蒋本之神,都是可以不留下遗蜕的,一念之间便可化散入天地灵息。但祖神留下了仙蜕,他们也都遵照传承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不论是否真的升天成仙。
蒋有基祭拜历代蒋本之神已毕,虎娃和玄源也从虚空中走了出来,向着三具遗蜕行礼。虎娃和玄源当然并没有离开,只是隐匿了行迹,也不适合再公然现身了。他们亲眼见证蒋连乔飞升,也是想验证一件事——如今登天之径还存不存在?
据虎娃所知,自从他修成真仙并传大道于人间后,九重天仙界神农原仙界昆仑仙界瑶池仙界,皆已不再接引九境修士抛却凡蜕飞升。而如今蒋连乔成功飞升北冥仙界,说明高阳天帝仍在这么做。
蒋有基默默地等候虎娃和玄源行礼已毕,这才过来躬身道:“二位仙家,我有事相求,也有很多问题想请教。”
虎娃摆手道:“别在这里说话,我们找个地方慢慢谈。”
三人来到神宫中专属蒋本之神的洞府中,没有惊动其他任何人。坐下之后,蒋有基却好半天没有说话,明明是有好多事情想问,但他的感觉却异常复杂,一时竟不知从何开口。好半天之后,他才问了一句:“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虎娃没答话,却直接了一道神念心印。又过了好半天,蒋有基才开口道:“我想去外面也想去昆仑仙境一观,不知二位仙家能否成全?”
玄源答道:“你已得蒋本神国洞天传承,自可去外面的世界游历,但想去昆仑仙境,修为还差点。我夫妇倒是可以送你去,什么时候想回来,再派人护送你返回。但你如今已是蒋本之神,不将此地的事情安排好吗?”
蒋有基:“神国中的事务我自会安置妥当,已新任命一位大祭,其实平时也没什么事。所谓蒋本之神身份,其实也是一门修炼秘法传承。就算我去个一年半载,蒋本神国也不会受什么影响,只要不是一去不回便成。”
虎娃点了点头道:“那好,你什么时候出?”
蒋有基:“十天后,可以吗?”
玄源:“当然可以,也不在乎这十天时间,你先去安排神国事务吧。”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
037、既知即行
第四代蒋本之神蒋有基重新任命了一位大祭,这位大祭是神宫中的一名四境修士,如今除了蒋有基这位大成修士之外,蒋本神国中修为最高者就是四境了。.M他还吩咐大祭,对外宣称神灵闭关修炼,但假如三年都不现身,则打开密室得到传承之物,并继任第五代蒋本之神。
留下此吩咐只为以防万一,蒋有基毕竟已有大成修为,还有祖先留下的五件神器,在人间游历只要足够谨慎且不主动去招惹是非,自保足以。他的计划和第三代蒋本之神一样,先在外游历一年,所以约定三年期限应该是足够长了。如果三年之后他还回不来,那么肯定是遭遇了意外。
将诸事安排妥当,蒋本神国一切照旧,蒋有基便随虎娃和玄源离开了洞天结界。从幽谷中飞出,站在山顶上,可远望汪洋中的碧波,还有山外连绵的田园村寨。蒋有基静立良久无语,整个人就像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状态。
虽然他已经知道蒋本神国的来历以及外面的世界,但终于打开天地牢笼亲身见证这一切,那种感慨和震憾是难以形容的,对此已习以为常的普通人难以理解。
虎娃伸手轻轻拍了拍蒋有基的肩膀。蒋有基这才回过神来,他当即下拜道:“虎君,我有事相求。将来若有可能,请您将蒋本神国挪移至昆仑仙境,并给予指引。”
他这个决定做得可真快!本打算在人间游历一番,并到昆仑仙境转一圈,没想到刚刚离开蒋本神国远望人烟世界,一愣神的功夫就做出了选择。
蒋有基得到蒋本神国传承时,其感觉和当初的蒋连乔差不多,迫不及待想去人间并考虑如何继承与传承蒋本神国。蒋连乔延续了第二代蒋本之神的做法,当虎娃来到时,他已终于解脱,随即飞升而去。蒋连乔解脱了,可是蒋有基却不能。
打开蒋本神国,让蒋本族人见识外面真正的天地世界,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这样一支妖族出现在如今的东夷之地,略做推演,就会知道将来的种种可能。继续向蒋连乔那么做,就当什么事都没生,蒋有基也不愿意。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蒋本神国能永远传承下去吗?实际上这种概率很小,传承到今天已经很幸运了,那表面上的祥和安宁其实是脆弱的。
第二代蒋本之神殒落于定境,但在此之前,当时的大祭蒋连乔已经突破大成修为。须有大成修为才能继承仙家洞天结界延续蒋本之神的传承。蒋有基敢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殒落吗?在其殒落之前,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另一位大成修士吗?
蒋有基当然不能保证,但假如不能,便意味着蒋本神国真正的传承断绝了。就算还有人继续以蒋本之神的面貌和身份出现,谁也不知道蒋本神国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虎娃很了解蒋有基的这种忧虑,因为他可是亲眼见证过步金山小世界以及古天老祖。
蒋本神国好似庇护了蒋本族人,在仙家洞天中无忧无虑地生活与繁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他们其实也是蒋本之神所圈养的羊群。虎娃虽然没有去打探历代蒋本之神的秘法传承,但其实已经了,他也不是没见过类似的修行。
当蒋有基成为新一位蒋本之神接受全体蒋本族人的膜拜时,虎娃能感受到那纯净而精诚的心愿力,辅以相应的秘法,确实有助于凝炼神魂。以阴神之身修此秘法也许更方便,但活人也并非不可以。
那是一个淳朴而天真的“神国”,蒋本族人越单纯,敬奉神灵的信念就越纯净,就更有助于蒋本之神修炼传承秘法。当初祖神打造此处神国,应该就与他修炼的秘法有关。但是这样的神国只能有一位蒋本之神存在,神宫中的其他弟子若想修为精进,往往需要得到蒋本之神的“分润”。
想必蒋连乔当年也有过类似的种种想法,但后来考虑得越久便难抉择,到最后索性就不再去想。蒋有基如今却正在考虑之中,他想为蒋本族人打开天地牢笼,又不想让他们受到人间的伤害与冲击。
虎娃有基道:“你为何不在游历之后,再做出决定?”
蒋有基答道:“当断则断,犹豫则更难决。我此去昆仑仙境,亦为寻找合适之地。”
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刚刚成为蒋本之神,而下意识中还没有适应与接受这个身份,仍将自己视为蒋本族人。若是如今犹豫,等到时日渐久修行渐深,他已完全适应蒋本之神而非蒋本族人的身份,可能就不会作出这个决定了。
但身为大成修士,既然已有决定,这就是他的心境,也是将来的选择。虎娃又似提醒般地说道:“若是将蒋本神国挪移至昆仑仙境,山河可于天成洞天中长存,但原有的洞天结界却被打开了,与昆仑仙境融为一体。”
蒋有基答道:“就算蒋本神国永远隐迹人间,洞天中亦有生灭,就如天地间自有生灭。但如今圈养族类只为一人之修,又有什么意义?就算洞天结界被打开,在昆仑仙境中亦可设禁制守护其地自保一方。对于后世的蒋本族人而言,亦有更多的可能。”
虎娃点了点头道:“你之修行,可越先人。”他说的是“修行”而非“修为”,而且说的是“可越”并非“必越”。因为一个人的修为究竟能有多高,谁也不敢保证。
蒋有基又说道:“这是将来之事,我亦不知虎君能否办到。如今我仍是蒋本之神,蒋本神国仍如昨日以待将来。我很希望此事能生在我为蒋本之神时,若真是那样,那时我可告诉全体族人所有的事情世界的真相,也让他们亲眼见到。”
虎娃伸手将扶起他道:“我也希望如此,此刻先去昆仑仙境吧。”
虎娃和玄源将蒋有基送到了昆仑仙境,给蒋有基留下了一道神念心印,介绍了昆仑仙境中大致的山河分布。至于合适蒋本神国的挪移之地,还需要蒋有基自己去寻找。他们顺便去乾元山眼,众同门正在协助太乙开辟洞府建造福地呢。
虎娃又见到了三位真仙,分别是乌木由应龙与旱魃。乌木由当初从神农原仙界回到人间,曾协助大禹镇压无支祁,与东华应龙等人亦有交情,他是从东华那里得到消息,便跑到昆仑仙境游历,也出手帮忙。
旱魃知晓昆仑仙境的存在,则是虎娃告诉他她的,她和应龙先后赶来也想帮忙,但是众人说不必。于是这两位真仙就自寻清修之所,各占据了大约百里方圆的地域,天地灵息各呈异象。
白容蛟已与敖广厮混在一起,感觉很亲密的样子,两人拜见师尊时,虎娃又给了他们另一个任务。待蒋有基游历完毕,他们负责将之护送出昆仑仙境。
昆仑仙境中有各种凶禽猛兽,还有强悍的妖类,但蒋有基毕竟有大成修为,且有好几件神器护身,只要足够小心亦可自保,只是出入天成洞天门户时还需有人护送。
将蒋有基交给了敖广和白容蛟,虎娃说道:“我有感觉,接下来的各处上古仙家洞天中,可能还会遇到类似白容蛟与蒋本神国这种事情,甚至会有基所担心的那种情况。”
蒋有基担心什么?曾经的蒋本神国传承断绝,或者出了一位他所不希望蒋本之神,或者是洞天中的祥和安宁被打破导致了蒋本神国的最终崩溃。
玄源则问道:“接下来,夫君将去何地?”
虎娃源道:“你飞升成仙后,尚未去过帝乡神土。就此机会,我们不如一起去”
玄源:“北冥仙界吗?”
虎娃:“是的,我很想知道北冥仙界是什么样子,蒋连乔飞升之后的情况又如何……我告诉你如何进入北冥仙界,以你如今的修为,应可掌握。”
帝乡神土,就是天帝的形神所化,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比如瑶池仙界虎娃如今就去不了,因为少昊天帝不愿意见他。九重天仙界神农原仙界昆仑仙界包括广寒仙界,虎娃都去过了,唯独没有去过高阳天帝所开辟的北冥仙界。
不是虎娃不能去,而是他没动这个念头,对于仙家在无边玄妙方广中诸事,念即是缘。难道虎娃就不好奇吗?虎娃有赤子之心,对无尽的未知总是充满好奇。但这种好奇与常人的好奇是不一样的,并非猎奇更非见猎心喜,他未曾去,可能也只是心境中的缘法未至。
该怎么进入北冥仙界?虎娃曾自悟纯阳诀,或者说是与高阳天帝所留的纯阳诀既类似又不一样的秘法感悟,如今又亲眼见证蒋连乔飞升北冥仙界。只要高阳天帝愿意见他,虎娃其实就去得了,他又指引了玄源。
不论是否修炼高阳天帝所传秘法,先要将其所留传承指引领悟透彻,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对于普通的九境地仙来说这是很难的,但对于已有真仙修为又得虎娃指引的玄源,倒是不难做到。
其次另一个讲究,就是收敛形神,不要展开自己的修为气息,因为事先并不一定清楚自己的修行与天帝的见知是否相容,须以纯净的形神进入帝乡神土。这一点就与旱魃在人间行走时,尽量收敛其修为气息类似,但仙家的讲究则更为玄妙。
而这种情况只适于暂时做客,因为仙家不可能永远收敛形神,在毫不展示修为的情况下存在于他人的形神中,那样就像一个天帝形神中的异物。应龙和旱魃为何被昆仑仙界放逐,就是这个原因。
若是在帝乡神土中展开修为修炼,其展示的修为亦会化为天帝见知的一部分,前提是能与天帝的见知相容。虎娃曾在神农原仙界和九重天仙界修炼,这说明天帝的形神见知皆能包容他所展示的修为境界。
或者换一种说法,虎娃的修行至少在某一方面都能与两位天帝相通,甚至是包涵了天帝的修为根基。厉害的屁股丰满迷人的身材!微信公众:meinvmeng22 (长按三秒复制)你懂我也懂!
038、北冥之冥
虎娃和玄源前往北冥仙界,当然不是去那里修炼或者加入仙界长居,也只是做客而已。在虎娃的指引下,玄源闭关感悟,十余日后出关。虎娃问道:“可去了吗?”
玄源答道:“已可去,做客无妨。”
虎娃笑道:“还有何收获?”
玄源:“我已领悟分化形神之法。”
是否领悟分化形神之妙,与能不能去北冥仙界无关,却是玄源此番闭关感悟的另一个收获,也意味着真仙修为更进。其修为根基来源于飞升前九境阳神化身之妙,也是将来施展真仙手段,比如在神器中留下真仙烙印的根基。
夫妻二人飞升入无边玄妙方广,以虎娃的修为,可在无边玄妙方广中与玄源相见,相当于形神既是一个世界,他亦能感应到北冥仙界在神意中的投影。这是其他真仙所办不到的,通常情况下仙家只能进入帝乡神土,才能见识那一方世界,不可能从外面“看”见。
北冥仙界在仙家神意中的投影,虎娃也展示给了玄源,就是一个端坐的人。下一瞬间,虎娃和玄源已出现在北冥仙界中,同样看见了这样一个形象。
这里的样子有点像巴原的无名丘洞天,只是规模和玄妙不可同日而语。脚下是浩瀚无边的水面,彼岸是雄浑连绵的山脉。此地无日月,当然也就没有碧空蓝天,但并非是黑夜,无论看向哪里,仿佛光线都恰到好处地柔和而清晰。
水是什么颜色的?其实水无色,所谓碧水青波,是在映射碧空蓝天。而此地的浩荡之水无色,深不见底处便是幽黑,而靠近山脉处则又透明见底。水面往两侧看不到边际,既似汪洋又似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
彼岸的那条山脉,似是汇聚了虎娃在世间所见群山所有雄浑壮阔的特质,山脚下有平原,从山坡往上有葱翠的植被,葱翠又过渡到青黛,而靠近峰顶则是一片雪白。这白色并非积雪,而是裸露的岩石,质地就是最纯净的美玉。
山脉中央那座最高的山峰,从虎娃和玄源的角度看过去,其轮廓酷似一个端坐的人,就似虎娃在无边玄妙方广中所感受到的北冥仙界的神意投影。身处北冥仙界没法不看见那样一座山峰,仿佛整个仙界就是一座神殿,而那山峰则是殿中的神像。
虎娃与玄源朗声道:“修士虎娃、玄源,拜见高阳天帝!”开口后仙家神意忽动,感受到了这方天地的某种回应,便越过水面向那座山峰的顶端飞去。
玄源跟随虎娃飞越水面时,有一种感觉,假如高阳天帝不愿意见他们,就好似永远飞不过去,那座山峰也是一样的,可让北冥仙界中的仙家永远飞不上去。他们飞上了峰顶,看上去好像就站在神像的头顶上,而那座山峰不用问也知显现的就是高阳天帝的形象。
站在了高阳天帝的头上,这种感觉有些别扭也很失礼,但这就是一座山峰,而高阳天帝就是在这里显现相见。峰顶有一座白玉台,有一身材魁梧、形容端正的白面黑须男子端坐,看相貌约在四旬左右。
虎娃没有亲眼见过轩辕天帝和少昊天帝,但太昊天帝形容妖异、神农天帝形容奇特,都和常人不太一样,而高阳天帝的样子却很“正常”。他坐在那里自有一股天帝威仪,就是这方天地的气息,这种感觉倒是与其他天帝是一样的。
虎娃和玄源方才已自报身份,话语中的神意就包含了其来历与来意。高阳天帝点笑道:“虎娃,前不久我刚听仓颉有一次提到你。而你终于来了,还是和夫人一起来的。”
虎娃:“修行至今,终于迟至,让天帝您久候了。”高阳天帝方才话中的意思,就表示他其实早就在等虎娃来。但虎娃先后去了其他的仙界多次,却直至今天才来到这里。
高阳天帝却摇了摇头道:“此地无岁月,并无所谓早至迟至……且给你们介绍几位道友吧。”
在高阳天帝的座位旁边,一左一右侍立着两位真仙,看形容就像是两位力士,无形中便有种顶天立地的气概。
左手那人宽额、方脸,拱手道:“我乃重,出身重辰部,却非祝融氏。”
右手那人高颧骨、深眼窝,亦拱手道:“我乃黎,出身奔黎部,却非大巫公。”
虎娃和玄源赶忙还礼道:“原来是你们二位大神,久仰!”
在民间所谓“绝地天通”的传说中,是高阳天帝颛顼派了“重”和“黎”两位大神,一人擎天、一人按地,硬生生将天和地给分开了,从此天地之间往来断绝。在北冥仙界中竟然见到了这两位,他们原是颛顼帝之臣,如今亦成就真仙。
奔黎部与重辰部融合,大体就生在颛顼为天子的时代,这两人分别出身于重辰与奔黎,却并非部族君。颛顼帝绝地天通的政令,实际上是整顿各地神怪乱象、统一官方祭祀礼法,当时的具体执行者就是这两位大臣。
在重的左侧,还站着两个人,是抛却凡蜕飞升至此的地仙,虎娃和玄源倒是都认识,分别是蒋本族人的祖神蒋本,还有前不久刚刚飞升至此的第三代蒋本之神蒋连乔。虽然和蒋本是第一次见面,但虎娃和玄源已见过他留在蒋本神国的凡蜕。
蒋本和蒋连乔都算是与虎娃和玄源在人间有缘法牵连之人,故此也现身相见。他们主动上前行礼,蒋连乔又问道:“不知蒋本神国,此刻情况如何?”
虎娃答道:“蒋本神国依然如故,但蒋有基道友开口相求,若将来有可能,便将蒋本神国挪移至昆仑仙境……”话中自有仙家神意,解释了前后因由。
蒋连乔默然无语,蒋本则一声长叹、欲言又止。与这两位,虎娃其实也无太多话可说。众仙家见礼已毕,高阳天帝摆了摆手,重、黎等人都离开了,峰顶上只剩下了天帝以及虎娃夫妇。
高阳天帝又微微叹息道:“虎君至此,我很高兴,只可惜我也没什么可指点你了。”
虎娃今日的修为,其实已不在高阳天帝之下,他虽未成就天帝,但只要愿意便随时可以开辟帝乡神土。另一方面,高阳天帝此话有所特指,那就是虎娃的修为根基,其实已包含了高阳天帝当年的求证。
玄源开口道:“我倒有一事不解,欲向天帝请教。”
高阳天帝:“二位对我皆有疑惑,但说无妨。”
玄源:“您为中华天子时,曾下绝地天通之令,统一祭祀之礼、整顿神怪乱象。可开辟北冥仙界,后指引飞升者,却多是蒋本一流。”
蒋本神国那种情况,假如生在中华之地,那就是颛顼帝重点惩治的对象,弄不好蒋本都会被重和黎捉起来宰了。但是高阳天帝留下的纯阳诀,却是指引这些专修“神”道者飞升帝乡神土。
比如虎娃的弟子太乙就是神木族人所供奉的“神木”,而虎娃门下侍者羊寒灵也曾为山神。太乙和羊寒灵得虎娃指点,肯定不会专凭此道修行,也不会在九境修为时抛却凡蜕飞升至北冥仙界。但将来他们若能成就真仙,倒是可以进入北冥仙界的,就如同虎娃和玄源今日这般做客。
谁都清楚颛顼在人间为天子时下令禁绝了什么事,如今为天帝指引的却正是那些人。
高阳天帝微微一笑道:“天地间有此修炼之法,不因我而废存。我之政令,令其等勿祸乱世间,但已修此道亦无罪事者,总要给他们一条出路,否则可能为祸更甚。此亦为绝地天通之举,你可知北冥之冥?”
高阳天帝开辟的帝乡神土为何要叫北冥仙界?他所谓的冥,就是归宿甚至是“归墟”之意,也指一去不回。他给世间修那等秘法的修士留了一条路,可在九境时抛却凡蜕飞升,但北冥仙界是只进不出,来了就别想再走了,也不能再插手人间的事。
北冥仙界只进不出,当然不是针对虎娃和玄源这种暂时做客的情况。而虎娃和玄源这样的客人,其实也接触不到仙界之内真正的天地以及这方天地中的众仙家。
尽管高阳天帝以及居于仙界的真仙重、黎,现形相见,但他们都不会按自己的意志对虎娃提出要求、通过虎娃去干涉人间的事情。
蒋本与蒋连乔能见到客人,已经是特殊情况,因为他们与虎娃和玄源在人间有缘法牵连。但无论是蒋本还是蒋连乔,都不可能通过虎娃再干涉人间诸事。比如他们想请求或委托虎娃回到人间后怎样,只要有了这个想法,不仅连话都说不出来,就连仙家神意都会被磨灭,因为北冥仙界的天地规则如此。
如果高阳天帝不在人间留这么一条路,乱子可能会更大。比如那蒋本之神登天无望,最终又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这谁也不好预料,但高阳天帝已尽量将此隐患消除。
绝地天通的政令只是整顿与统一官方祭礼,却并不禁绝民间的祭神习俗。尤其在那偏僻之地,像蒋本这样的修士还是有的,高阳天帝只是禁绝他们祸乱国中礼法,却不可能禁绝他们的存在。
北冥仙界的开辟,就是体现了高阳天帝绝地天通的大愿,就看人们怎么去理解了。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
039、人有多大
大禹治水时,巫知巫明巫讴庚辰东华乌木由先后现身相助,分别与昆仑仙界瑶池仙界九重天仙界神农原仙界有关。.んM但北冥仙界并无动静,说绝地天通就是绝地天通,高阳天帝真的不再插手人间诸事,只是留下了那么一条飞升指引。
玄源躬身道:“我明白了。”
虎娃亦躬身道:“我也明白了,北冥仙界将于无边玄妙方广中长存。”
玄源明白了什么很好理解,但虎娃怎么又加了后面那一句?来到这里亲眼见到高阳天帝之后,虎娃才明白北冥仙界和其他仙界的不同。高阳天帝就是打算让北冥仙界于无边玄妙方广中长存,做到真正的绝地天通。
太昊天帝显然并不是这个想法。虎娃已经预感到了,身为天帝成就开创者的太昊仍有探索更高境界的大愿,那么九重天仙界未必得以长存。
至于神农天帝,也清楚九境修为抛却凡蜕飞升并非修行正道,不论其本人会怎样,也想着给那些已飞升帝乡神土的地仙另一种选择,否则他也不会去研究九转紫金丹。
轩辕天帝的态度未知,但昆仑仙界显然与北冥仙界的情况也不同,下界真仙是最多的,还有真仙被放逐。听旱魃和应龙的意思,轩辕天帝也希望他们另寻缘法。
虎娃虽没去过瑶池仙界更没见过少昊天帝,但通过当年白煞之事,他也知道少昊天帝应是另有想法的,亦有继续求证更高境界或者另一种境界的愿心。
假如有一天,因为种种原因,其他各处帝乡神土都不复存在,但北冥仙界一定还在,因为高阳天帝的大愿如此。而北冥仙界就算永世长存,其实也如不存在一般,只是留下了一道飞升指引。难怪虎娃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动过造访北冥仙境的念头。
后世还会有像蒋本这样的修士飞升至北冥仙界,但只要来了,就等于是永远消失了。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高阳天帝也绝对会“负责”到底,就让他们永享长生。
九境修士抛却凡蜕飞升至帝乡神土,本就是无法再离开的,所区别的就是,高阳天帝也没打算让他们离开,就是要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中。
假如北冥仙界中的哪位“神灵”得到了仙人之九转紫金丹,是不是也可以再入轮回新生,一切从头开始。但是,他们已得长生,还有必要这样做吗?而且就算他们想这么做,在北冥仙界中又凭什么得到那么珍贵的九转紫金丹?至少高阳天帝不会特意给这种机会。
高阳天帝饶有兴致地娃道:“那第四代蒋本之神蒋有基,与蒋连乔不同,你也与我不同……孩子,你可知一个人能有多大?”
虎娃不久前虽是对蒋本与蒋连乔说话,但是在北冥仙界中,他只要动了念头包括仙家神意,皆会被高阳天帝所知。而高阳天帝问了一个很奇怪也很有意思的问题,便是以此事为缘引。
虎娃微微一怔,随即点道:“多谢天帝指点!……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
一个人能有多“大”?高阳天帝指的当然不是年龄或体格,这个问题或许涉及到后世哲学家对“人”的定义。无论说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是说人的存在就是其本质,都是要通过其见知思考与行为来体现的,必然要和世界生关系,便有了种种“事”。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说,人从“事”中来。有什么人就有什么事,有什么事就是什么人,既不可能凭空定义“人”,也不可能凭空定义某个人。
一个人究竟能有多“大”,先要处的世界有多大,比如在无名丘洞天中,白容蛟再大也大不过那一方天地。但在同样一个世界中,比如世间的众生,又比如在蒋本神国中同样的蒋连乔与蒋有基,又怎么去论大小呢?
高阳天帝没有直接给答案,只是让闻者去体会。什么才是每个人的事?其实只要是这个人做的事,都是他“自己的事”,也就成了他这个人的一部分!
这和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不同,也与这个人管不管闲事无关,而就是每个人在如何定义自我。你做的事情,就成为你的事情成为你这个人的一部分,如缘法随行。
蒋连乔为蒋本之神,只是在神宫中借助蒋本族人的信奉而修行,最终登天而去,至于其他的一切,都不是他的事,他这个人就这么大。而蒋有基想做的,可以不是蒋本之神的事情,也可以是,但只要做了,就是他的事了。由此而论,蒋有基可能会比蒋连乔更“大”。
有些事情,是不想做便可以不理;有些事情,是想做却做不到;有些事情,是不想做也会遇到。这就涉及到每个人对自我的定义——我有多大?
一个人的“大”和“小”,其实也包含了地位和成就。比如地位更高的人,只要他想,可以做的事也就更多,或者他认为属于自己的事就更多。再比如成就更高的人,之所以能取得那样的成就,就来源于他的经历。但这个概念本身,并不仅在地位和成就。
一个人最终有多“大”,就是他的自我世界有多大,外触亦是内在。既然虎娃已了解北冥仙界,那么高阳天帝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在回答他自己有多“大”,回答为何会有这样一座帝乡神土。
高阳天帝如此,那么虎娃呢?而虎娃的回答显然令高阳天帝很满意。高阳天帝捻须点头道:“此间已无事,你等请自便。”话语中带着仙家神意,介绍了当年人间十二处上古洞天的情况。但高阳天帝只是告诉了虎娃这些,却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更没有托虎娃去办任何事。
如今已隐迹的上古仙家洞天,太昊天帝肯定知道的最多,但其他几位天帝也应该分别都了解一些。但高阳天帝告诉虎娃的这十二处上古仙家洞天,都不是飞升到北冥仙界的仙家所带来的情报,而是高阳为天子巡视天下时所得知。至于虎娃想怎么做,就全在他自己了。
从北冥仙界告辞,虎娃和玄源又回到无边玄妙方广中。玄源突然道:“既已造访仙界,我当去瑶池仙界拜见少昊天帝!”
上一次来到无边玄妙方广中,是玄源刚刚飞升,虎娃与她相见,然后两人就下界了,没去拜见少昊天帝倒也说得过去。但如今又来了,并访问北冥仙界,玄源确实也应该去一趟瑶池仙界。虽然虎娃去不了,但少昊天帝并没不让他进入。
虎娃道:“赤望丘传承为少昊天帝所留,你去拜见,应献上人间礼物。”
玄源不说话只是笑,朝着虎娃一伸手。虎娃也笑了,交给玄源一物道:“你且去,我就在这里等你。”
虎娃早就知道玄源此番会去瑶池仙界拜见少昊天帝,也准备好了东西。能够携带飞升之物,当然是神器,虎娃亲手炼制,做为玄源拜见少昊之礼。
玄源来到瑶池仙界,放眼望去是一湖天池。环湖群峰耸立,岸边山脚下有草原和丘陵铺展,草原间居然还有一片连绵的沙漠。来到这里,玄源确定少昊天帝当年曾去过西海修炼,此地景象与古时西海一带依稀相似,但又汇聚了各地四时之景致。
此帝乡神土既名瑶池仙界,这座湖应该就是瑶池。瑶池有多大,在天帝神意造化中,想要它多大就有多大,简单的重复相叠可无穷无尽,但这对于天帝而言并无意义,所以它也就是三百里方圆,站在高空可将环湖风光尽收眼底。
群峰间有很多条瀑布山泉,汇成溪流,最终都注入瑶池,却不见瑶池之水涨落。瑶池或平静或荡漾,在少昊天帝的形神中,皆是她的心境所显。
山中隐约可见众仙出没,他们皆呈现心境中最美好的形容,各择其地建立洞府逍遥于帝乡神土中永享长生。这里有不少仙家是妖修出身,仙界中还有很多瑞兽灵禽出没。此地的生灵,有的是抛却凡蜕飞升而来,也有的是少昊天帝造化而出。
瑶池中分布着大大小小岛屿,这些岛屿也是仙家洞府。居在岛上的仙家,皆是历天刑后飞升至此的真仙。这些仙岛大,大多数里方圆不等,但真的登岛拜访,会现其中或别有洞天。
湖中最特别的一座岛,瑞彩缭绕时隐时现,隐去时众仙皆不得见。此刻它又出现了,只见祥云飘荡,隐约可见岛上的亭阁。
玄源望见亭阁,便感受到少昊天帝的仙家神意指引,向前迈出一步,便已经来到了亭阁中,行礼下拜道:“赤望丘弟子玄源,拜见祖师少昊天帝!……见过仓颉先生与庚辰道友。”
亭阁中有三位仙家等候,居中而坐者是少昊天帝,仓颉就站在她的旁边,一只手却很自然地搭在少昊天帝座位的椅背上,而庚辰则在侧后方侍立。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
040、投桃
当初少昊在人间为天子时,庚辰就是天子麾下的禁卫将军,亦是. .庚辰今日现身,当然不是为了保护少昊天帝。瑶池仙界中的众仙家,只有他曾见过玄源,若说在人间曾有缘法牵连者,今日恰好还有一位来“做客”的仓颉,此刻都已在亭阁中。
见到这个场面,玄源心下多少有些黯然。她当初成为赤望丘传人时,赤望丘已在巴原传承三百年了,到如今更是已有四百多年。赤望丘历代弟子中倒是出过不少高人,每一代都有大成修士主持宗门,至今却无一人飞升登天,因此在瑶池仙界中一位祖师都见不到。
玄源是第一位,而且她不是抛却凡蜕飞升的九境地仙。但玄源能够修成真仙,说实话,虽有赤望丘传承为根基,但更大的缘法却在于虎娃。
少昊天帝摆手道:“如今我已非少昊,只是瑶池金母。赤望丘传承虽是我所留,但你之登天缘法并非得自于我,亦非从登天之径而来。我今日且受你拜见,但往后就不必再叫我祖师了。”这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客气,在这帝乡神土中,天帝言出法随,就是她的心境。
玄源起身,双手奉上一物道:“这是我身为赤望丘传人献上的礼物,为我夫君亲手炼制。夫君说,以天帝的手段,在帝乡神土中或可插枝而植。”
玄源带来的礼物,是一根树苗,或者说是一棵小树,已有三尺多高,根叶俱全,插在另一件神器中。此神器就是大道宝瓶。
这根树苗也是神器,而且居然是“活”的。炼制这样的神器可太不简单了,太乙也帮着打下手了,就在虎娃送蒋有基去昆仑仙境之时。虎娃精通的菁华诀大器诀灵枢诀,在炼制这件神器时都用上了,也算是对早年自悟修行经历的总结。
虎娃门下的高人虽多,甚至已有真仙,但能帮上忙的只有太乙。太乙的原身就是一棵树,他当年曾天真地想将原身修成参天建木那般,由此打开登天之径。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后来他修炼出了偏差,若不是遇到了虎娃,差一点就殒落了。
这种一味修炼原身之法,自然不可能将青冈橡修成登天之径,但如果让他闯通了另一条路,说不定可以将原身修成一件神器——活的神器。所谓“活”的神器,虎娃也亲眼见过,就是禄终。禄终所修的蚩尤神功,就是把自身炉鼎修成了相当于神器一般。
虎娃这根树苗,是以种子在大道宝瓶中培育而成。想当初,太乙脱胎换骨成功后,时常化为原身扎根于各地,其实就是扎根于大道宝瓶中。大道宝瓶有此妙用,而且这种妙用是经过不断的祭炼而成,并非刻意。
树苗的种子,就是服常果的果核,但这根树苗却未必是服常树。虎娃原本想用插枝之法培育,结果未能成功,于是就换为在大道宝瓶中育种,然后得到了这样一根树苗。虎娃曾用离珠果的果核培育出植株,但培育出的是朱果而非离珠。
一系列机缘巧合,虎娃才培育出这样一根树苗,假如换一个人,恐是断断做不到的。这根树苗是服常果核芽而成,若开花后结的是什么果,虎娃如今也说不清楚。他将之炼制成为一件活的神器,交给玄源献给少昊天帝,如今应称之为瑶池金母。
瑶池金母接过大道宝瓶,中的树苗良久无语,仓颉也是一脸震惊之色。没有他们这等修为,恐很难真正体会这根树苗所展示的境界是多么惊人,而且意味着某种未知的境界。
飞升无边玄妙方广,凡物是带不走的,能带走的只有融于形神中的神器,因为那相当于仙家自身形神的一部分。而帝乡神土中的东西,若是天帝造化之物同样也带不出去,比如瑶池仙界中的奇花异草。
瑶池金母当然也会打造神器,比如她亲手打造的神器,若能造化出相应的天材地宝,并不惜耗费修为法力,理论上可以造化出无数件同样的,然后赐给瑶池仙界中的众仙家或生灵。但在瑶池仙界之外,这并无意义,因为带不出去。
除非此神器的所有材质,皆是别人带进来的,天帝只是凭着自己的修为法力去打造,这样的东西是能带走的。能带进来的东西本身已是神器,用神器为材质再去打造神器,这并不容易,但也并非不可能,比如轩辕天帝炼制的息壤神珠就是这等来历。
但如今的息壤神珠已经不在昆仑仙界了,或者说已不是当初的息壤神珠了,又经历了非常玄妙的重新凝炼过程,最终好像是被仙童句芒拿走了。
如今虎娃让玄源送来了一根树苗,如果瑶池金母能将它成功移栽于帝乡神土中,并以仙家形神所蕴含的修为法力培育其长成大树开花结果,所结的仙果却是有可能被带出瑶池仙界的。
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仙果有怎样的灵效,如今还不清楚,要金母怎么去培育能否培育成功。但估计这样的仙果如果带到人间,也是一般人服用不了的,因为它本身就相当于一件神器,凡人又怎能“吃掉”一件神器并炼化吸收其灵效?
不论此仙果的灵效如何,只要这种事情生了,其意义便出想象。虎娃为何会以这样一根树苗为礼物,因为当初他在人间所得的最后一种不死神药玗琪,就是伯羿所赠。而伯羿手中的玗琪,是少昊天帝所赐,其中自有缘法。
但少昊天帝赐给伯羿的玗琪,和这根树苗可不一样。玗琪并非少昊天帝所培育,乃是天地自然造化所生,蕴含某种大道玄理。眼前大道宝瓶中的树苗,可是虎娃亲手种出来的。
虎娃还托玄源转告少昊天帝,此树或可插枝而植,这就是它与服常树不一样的地方。若是瑶池金母在帝乡神土中培植成功,可再取其枝种植,将来或许就不止一株了。
良久之后,瑶池金母才惊叹道:“我没有这等手段!”
仓颉亦若有所思道:“我也没有这个本事,但已见此物却有所悟。”
瑶池金母说她没有这等手段,当然不是指无法在瑶池仙界中种植此树,而是她如今还炼制不出这样一根树苗来。说着话,大道宝瓶中的树苗和瑶池金母的身形就一起消失了,亭阁中只有大道宝瓶凌空虚悬。
玄源心有所感,扭头向亭阁外望去,岛上已出现了一棵小树,以眼见的度在生长,渐渐到了两丈余高,枝繁叶茂还开出了花朵,酷似桃树。瑶池金母已经移栽成功了,三尺高的树苗长成两丈高已开花的大树,不过是片刻功夫。
有人说仙界岁月与人间不同,的确如此,个恍惚的功夫,人间可能就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只是眼前片刻,仙界中的某些事物就经历了数百年或上千年,比如眼前这棵树的成长。
那是瑶池金母施展的大神通,果树在亭阁外的岛上,但那片时空却不同。当瑶池金母再现出身形时,还是手持大道宝瓶而坐,仿佛根本就没动过,只是瓶中的树苗不见了,岛上却多了一棵果树。
瑶池金母的脸色有些白,玄源所见的当然只是她的形神显像,说明这位天帝此刻神气法力损耗甚巨。就在方才短短的功夫内,玄源也有感应,仿佛整个帝乡神土中的生机都被抽取汇聚到那棵树上,仙界中的草木生灵几乎都打蔫了。
仓颉俯身关切地说道:“累着了吧?赶紧好好歇歇!怎么还是这副急性子,你要是累坏了,仙界中的草木生灵皆会枯槁,就连众仙家都会感觉提不起精神。”
瑶池金母却叹了口气道:“勉强让其开花已是极限,可惜尚未结果。”
仓颉:“等你恢复了再说,仙家无岁月,它迟早会结果的,也将成林。”
瑶池金母的法力消耗如此之巨,就为了片刻间将这根树苗培植成功,她还真是个急性子。这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恢复如初的,要用上百年甚至数百年都有可能。只可惜她虽然尽力施展神通,却只能让此树勉强开花,结果就不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瑶池金母瞪了仓颉一眼道:“换成你,也会这么做的,难道就不想印证吗?”
仓颉赔笑道:“你已为我印证,辛苦了!”
瑶池金母又源道:“多谢你送来这样的礼物,更要多谢虎娃。如此大礼不可不回,你且随我来,我亦有一物相赠,请你交给虎娃。”
在瑶池仙界她自己的形神中,瑶池金母想去什么地方都可随意出现的,但此刻却手持大道宝瓶如常人般一步步走下了亭阁,玄源亦跟在她的身后。瑶池金母来到水边蹲下身子,伸臂持瓶亲自打水。
这样的动作对凡人而言很寻常,谁去湖中打水不得这般?但对于瑶池金母而言却很令人意外。仓颉的脸色变了,从亭阁中一闪身就来到了瑶池金母的身边,伸手扶住了她的双肩。等瑶池金母站起身时,他又顺势揽住了她的腰令其依在自己的身上。
瑶池金母用得着别人扶吗,仓颉是不是在趁机动手动脚?玄源却有感应,仓颉这是以莫**力帮助瑶池金母稳固形神,甚至也是在稳固瑶池仙界。瑶池金母用大道宝瓶从瑶池中打了一瓶水,这瓶水有多少?装下了整座瑶池!巨臀妖艳女星曝大尺度床照"!微信公众:meinvgu123 (长按三秒复制)你懂我也懂!
041、灵台造化之功
这是很难描述的概念,这一瓶水蕴含的是整座瑶池乃至整个瑶池仙界的造化真意,包含了瑶池金母所有的造化之功以及修为见知。
某种意义上说,此刻的大道宝瓶中就装着完整的瑶池仙界,就看谁能拿得到、拿去之后又是否能够领悟?当初仓颉和虎娃到访广寒仙界,恒娥仙子以帝乡神土开辟之初自然凝结的造化玉露待客,已相当珍贵难得,但此刻这瓶水更比造化玉露要珍贵得多。
有人曾开玩笑说,少昊天帝毕竟是个女人,有些小心眼,因为白煞之事,竟然不让虎娃进入瑶池仙界。今日虎娃托玄源送来礼物,瑶池金母的回礼可是大气得不能再大气了。
玄源几乎都被惊呆了,而瑶池金母的样子就像一个虚弱的凡间女子,有些软软地靠在仓颉的胸前,仓颉的一只手在揉她的肩膀,另一只手已经绕过腰际将她从后面搂住了。瑶池金母将大道宝瓶递给玄源道:“请你将此物交给虎娃,这是我的回礼。……我需闭关恢复,暂时就不能待客了,瑶池仙界也要关闭一段时间,若有事……”
仓颉赶紧插话道:“若有事,就找我!”
玄源接过大道宝瓶时,尚未回过神来,恍惚间已离开了瑶池仙界,分明还能感应到瑶池仙界的存在,却已不得其门而入,这时她“看”见了虎娃。
无边玄妙方广乃无始无终、无时无空之处,看见虎娃的感觉就像时空的开启、世界的出现,虎娃握住她的手道:“阿源,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发生了何事?”
玄源将大道宝瓶递给虎娃道:“这是瑶池金母给你的回礼。”
瓶中装的可以说是整个瑶池仙界的造化真意,普通仙家根本是拿不动的。但在无边玄妙方广中又有什么是拿得动拿不动的呢,天地万物尚未诞生,更没什么重量的概念。可是虎娃现身“见”到玄源,接过大道宝瓶,就能感受到它的沉重。
瑶池之水是没有办法带出瑶池仙界的,更没有办法带下界。实际上玄源离开瑶池仙界之后,大道宝瓶中仿佛就是空的。
若是虎娃的修为境界无法承载、无法容纳,就见不到这瓶中之水,或者见不到全部。虎娃接过大道宝瓶后,也是愕然良久,然后长叹一声道:“这礼物好重!”原先瑶池金母拒绝虎娃进入瑶池仙界,如今他却不必再去了。
玄源:“想当初在巴原,你差点死于白煞之手。”
虎娃:“白煞做的事,与她无关,且被我亲手斩灭。”
玄源:“白煞的出现,却与少昊天帝的修行有关;而你今日的修行,亦与瑶池金母有关。”
虎娃点点头道:“是呀,若我修为不足,便根本看不见这一瓶瑶池之水。”说着话大道宝瓶已融入形神。正在玄源惊叹间,虎娃又问道:“你看这是何地?”
玄源转身,发现自己站在一座宫阙门前,无边玄妙方广中只有虎娃哪有宫阙?宫阙就是在她转身的时候出现的,或者说以前就一直存在,她只是此刻才看见。
玄源:“洞庭仙宫?”眼前的景物确实有点像虎娃和她亲手开辟的洞庭仙宫,但又似是而非。
虎娃笑道:“此地非洞庭,此宫阙当然不是洞庭仙宫。”
玄源:“那就是仙界或天宫了,不知何名。”随着她的话音,宫阙门前出现了一个竖着的匾额,但匾额上却是空的,既无字迹亦无仙家神意介绍。
虎娃挽着玄源道:“我们四处走走。”
这里只有孤零零一座宫阙,坐落于无边玄妙方广中,他们上哪里走走?玄源被虎娃挽着前行,只见步步生云。人间洞庭仙宫中的宫阙,就坐落在云岛上,而到了这里,那层层云阶原先是不存在的,却随着每一步的行走而出现,玄源可以说见证了一个世界的诞生。
步步生云间再一抬头,随着她的视线或者说感应,望见了天光。这天光本是不存在的,但她想去看的时候,便随着视线而呈现。此刻她与虎娃的神意相通,清楚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虎娃的神意观照而成。
观照之法,是人间修士指点传人时常用的一种手段。观想谁都会,但要让所观想之物清晰呈现,才可称之为观照,而后可突破初境、得以修炼。虎娃造化天地山河,施展的竟是凡人突破初境之前的手段,以仙家神意观照而成。
走下云阶再回首,空中已是一片片云岛相连、景致各异,脚下则是展开了一片原野。云阶之下出现了花草,每株花草都是不一样的,指的并非是品种,而是它们的形态与趣致。
虎娃挽着玄源走了一圈,无边玄妙方广中的世界随之呈现,这个世界可以有多大?只要他们一直走下去,就可以是无穷无尽的,哪怕展开的只是并无一物的时空。无论虚与实,时空既现便是“有”,而“有”生于“无”。
完全一样的景物,既然已经造化出来了,好似就可以循环重复铺展,以致时空无穷无尽,但虎娃并未如此,他在一片花草间停下了脚步。世间没有一模一样的生灵,更没有两株完全一样的小草,仙家造化世界,那么做是毫无意义的,也不可能那么做,只是见知显现演化。
这里是一处山坡,不知山那边的景象如何,或者尚未造化,山坡上含蕊花娇羞欲放,就是虎娃在翠真村外“找到”玄源之地。从山坡上往下望去,是宫阙云阶前的谷地,依稀似巴原北荒原清水氏城寨所在的山谷,只是谷中并无城寨,却有云阶通往天宫。
虎娃和玄源走到哪里世界便就此展开,当他挽着她在含蕊花丛中驻足时,玄源道:“此非帝乡神土。”在无边玄妙方广中交流当然是用仙家神意,但此刻已出现在一方世界中,两人说话就似凡人之间的交谈。
虎娃若想开辟帝乡神土,早就开辟了,他既能收取那大道宝瓶,假以时日,甚至可以在自己的帝乡神土中再造一个瑶池仙界。他方才和玄源从宫阙门前走来时,已将大道宝瓶留在了宫阙之中。虎娃既然不想开辟帝乡神土,这里显然就不是,那么又是怎样一处仙界呢?
修至真仙极致之境,形神中自有世界、可随缘生灭,但这只对他自己有意义。若是能将形神化为一个对他人而言真正的世界,修为更进一步开辟帝乡神土,便是当年太昊天帝所求证,虎娃今日展示的显然是另一种修为成就。
虎娃答道:“太初元始,万物因造化而成,这就是灵台造化之功吧。”
随着话音,两人已经离开了这处仙界,挽手出现在无边玄妙方广中。玄源有两种感应,首先是那仙界还在,她随时可以去,尽管虎娃已经离开了。其次是,若虎娃不想让谁进入那方世界,那便是谁也进不去的。
玄源:“你是怎么做到的?”
虎娃答非所问道:“想当初在人间遇见句芒,我也在想,太昊天帝是怎么做到的?”
玄源:“你并非句芒。”
仙童句芒出现在人间,九重天仙界就消失了。那并非真正的消失,九重天仙界乃太昊天帝的形神所化,对于仙界中的生灵以及仙家而言它一直就存在,只是外界感应不到了;而出现在人间的仙童句芒,也并非太昊天帝。
可是出现在无边玄妙方广中的虎娃还是虎娃,方才造化出的仙界,对玄源而言也依然存在。
虎娃又说道:“其实太昊天帝已有此修为,只是尚未迈出那一步,或受帝乡神土之困。”
玄源:“方才的仙界,不是你的形神所化吗?”
虎娃:“我的形神在此。”
玄源:“你是怎么做到的?”
她已是第二次如此发问,虎娃低头看着她道:“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仙家神意十分玄妙,很难用语言去解释。后人读种种经文,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仙家**之时,或有妙语入悟,或有声闻成就,或有神意指引。
若勉强用语言描述,只能去尽量打比方。孩子在未出生之前,其实就是母体的一部分,来源于母体。但是出生之后呢?他当然仍是其母之子,但他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
帝乡神土就是天帝的形神,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母体,或者说本就与天帝一体,这个世界是“自生”的。自己当然是自己的主宰,想不是都不行,天帝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这和人间的帝王政令并不一样,它就蕴含在这个世界一切事物的运行规则中。
这好像是很多人的终极妄想,也是很多人所认为的最大自由,而列位天帝已经求证了。但虎娃却认为这是一种局限,且太昊天帝早已看到了这种局限。虎娃求证的是另一种成就,或者说展示的是另一种境界。
这个母体不是虎娃自己,而是虎娃所悟的天地大道演化。见玄源仍若有所思,虎娃又说道:“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虎娃可以造化所愿见的世界,但他本人并不追求成为世界的永恒主宰,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运行,来源于他所悟的大道演化,而非虎娃形神中自生。这种境界上的差异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想求证可太难了,更何况是在无前人开创与指引的情况下。
任何一位仙家,修至真仙极致之境,形神中可自生世界的时候,自己当然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当修为境界更有突破,开辟帝乡神土几乎是必然之事。虎娃造化了一方世界,但自始至终,他连丝毫这样的念头都没有动过,因为他的修行就是领悟与演化大道,一以贯之。
但是换个角度看,虎娃不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他就真的不是了吗?这个世界事实上仍是他的灵台造化而成,只要是“有”,便是因他而有,只是他不以此为目的而造化,却自然有这样的结果,且形神不受帝乡神土之困。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情况,你不刻意去求的东西,反而能更好地得到,以不取而取之,似无为而无不为。
虎娃在人间的经历与见证已足够多。早年在巴原时,他曾助少务一统巴原、复建巴国。那么当年在少务看来,巴国就是他的巴国吗?也许少务会这么认为,但再问如今的少务呢,巴国还是他的巴国吗?
少务建立了他所希望的巴国,但他只是顺应了人间君王之道。说句实话,就算他是复建巴国之君、与盐兆一样被称为巴国之父,但巴国也不是他的,或者说不是他这个人的。
他能复建巴国,在虎娃看来,就是山爷点亮了那盏灯的道理。巴国或许不会永世长存,但少务建立巴国所蕴含的人间之道,或者历史中的这个事实,无论有无人知,它都是存在的,是天地大道在世事演化中的体现。
“少务的巴国”只是一个概念,同样的道理,“大禹的中华”也是一个概念。大禹继承与建立了如今的中华帝国,但大禹只是天子,天子若认为天下是他的,就真是他的了吗?那只是一种形容!连族类且有灭绝之忧,何况某个智慧族类所建立的帝国?
这就是虎娃所见的自然。
可是从每个人自身的角度,比如少务、比如大禹,“少务的巴国”、“大禹的中华”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确实存在的,不仅仅是概念,也是自我的世界。有人能拥有这个自我的世界,并能将它展示吗?太昊天帝当年就求证了!那便是帝乡神土,这是了不起的超脱大成就。
可是虎娃所自悟的修行谙合大道、取法自然,超脱于已知与未知、已存在和未存在的事物之上,它也应包容列位天帝开辟帝乡神土、诸天万界所展示的玄理。而今天的虎娃,其实尚未达到这样的境界,仍在求证的途中。
虎娃最后又说道:“我虽证此境,但修为仍未足。这片仙界,仍因我而存。”
虎娃可以离开他所造化的仙界,仙界中的万事万物运行,就是依照他所领悟与演化的大道规则。不论虎娃身在何处,这片仙界就在那里,只要虎娃允许别的仙家进入,别的仙家就能进得去。但有一点,假如虎娃哪一天殒落了,这片仙界就会消失。
玄源终于笑了:“我明白这是什么样的成就了,且不必谈修为尚未足,这即是道法自然。你方才展示的境界,可以何名?”
虎娃答道:“或可称金仙,如此开辟诸天者,亦可称天尊,而天尊亦有大……”说到这里,又突然抬头道:“有客人来了!”
玄源闻言亦有感应,有些诧异道:“是仓颉先生。”公告: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
042、湘妃竹
虎娃既然能让玄源在无边玄妙方广中见到他,自然也能让仓颉见到。仓颉看见虎娃倒没有玄源当初那么惊讶,好像已知虎娃有此境界,毕竟他刚刚见到了虎娃送去的那根树苗,而在此之前,他也听虎娃转述了若山在无边玄妙方广中展示的灯光。
仓颉“见到”虎娃和玄源,仙家神意便朝虎娃的形神扫了过去,这并非失礼,只是好奇。而虎娃和玄源赶紧上前行礼道:“仓颉先生,您怎么从瑶池仙界出来了,瑶池金母可好?”
仓颉还礼道:“玄嚣无恙,只是需要恢复,我是来向你致谢的!”少昊在人间名玄嚣,如今她已为瑶池金母,而仓颉却直呼其名。
虎娃道:“瑶池金母如此重的回礼,应该是我说谢谢才对。”
玄源亦笑道:“虎娃是托我给瑶池金母送礼,为何是仓颉先生您来致谢?”
仓颉却很郑重地答道:“虎娃,多谢指引!”
他说话时,仙家神意已向无边玄妙方广中扫去,好像已经感应到虎娃方才造化的世界存在,神不禁微微一变。虎娃和玄源已从那座尚无名的仙宫天地中出来了,仓颉在此当然看不见那个世界中的景象,却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虎娃也感应到了仓颉的仙家神意展开,虽无形无相,却极似山爷当初在无边玄妙方广中点亮的那盏灯光。他正要开口邀仓颉进入方才造化的世界中一游,却只见仓颉在他面前郑重下拜,未及虎娃搀扶,其形神已在无边玄妙方广中化散消失。
虎娃与玄源都愣住了,这是什么状况?仓颉是真的消失了,仙家形神消散便意味着殒落,可他们感应得很清楚,仓颉并未殒落,只是成为不知何处的何种存在。幸亏仓颉并未成就天帝,若他已开辟帝乡神土,在这种情况下,帝乡神土就会瞬间崩溃,其中所造化出的生灵以及抛却凡蜕飞升的地仙亦会形神俱灭。
良久之后,虎娃才露出苦笑道:“他竟然这样做了,倒也是一种求证金仙的手段。”
玄源纳闷道:“求证金仙,必须得如此吗?”
虎娃摇了摇头:“那倒不是!但求证这等修为,比修士突破大成、凡人飞升成仙更要艰难得多,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成功,更无怎样才能成就的说法。仓颉先生如此做,只是手段之一。”
玄源追问道:“那你看,仓颉先生回得来吗?”
虎娃沉吟道:“若是他人,我可说不好,但仓颉先生其实修为已至,他有宏愿之心,更有大功德成就。若说成就金仙须历造化天劫,他其实已历,只是借此迈出一步。我当年曾受仓颉先生诸多指点,刚才那一拜便是缘法,亦当指引于他。”
说到这里,虎娃突然又笑了,这笑容显得有些坏坏的,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心好玩的事情。但这笑容又突然止住,有些黯然地朝玄源道:“仓颉先生的事情不急,我们且下界去飞黎部……重华驾崩,当祭这位故人。”
虎娃和玄源此番飞升,先是到访北冥仙界,接着玄源又去瑶池仙界拜见瑶池金母,然后虎娃开辟了一座仙宫或者说一方世界,人间已过去不少年了。
拿到大道宝瓶时,瑶池金母又告诉了玄源十处人间隐迹的上古洞天所在,接下来虎娃和玄源便打算一一游历这些地方。
而恰恰就在他们尚未下界时,重华殒落于南巡途中,寿九十九岁。当年在薄山顶上,重华曾亲口对虎娃说过,待到将天子大位传于禹之后,他不想像帝尧那样困居于平阳,而是宁愿自放远游。
后来重华也果然如此,在禹登天子位后,他没有困居蒲阪,仍巡视四方,而大部分时间都在南疆一带游历。重华最终离世之处在飞黎部的领地中,巧合的是,虎娃当初第一次遇到重华,也是在那里。
重华当初崭露头角,因为其贤名传播四方,还娶了帝尧之女娥皇和女英。但其建立大功业真正的转折点,却是在南疆。当初他成为丹朱的助手,随丹朱南巡九黎诸部,以此为起点,完成了九黎五大部的整合,接下来又顺势安定了中华南方。
重华有大成修为,但他的才干和成就却不显露在这种修为上。而世上绝大部分大成修士,无论修为高低,恐也无法与重华相提并论。虎娃了解重华,对这位故人的一生也有颇多感慨。
重华驾崩于南巡途中,后世多有议论。但虎娃了解,重华不会成为他自己不想成为的人,他就是想做这样一位中华天子,而且他做到了,也早就想到了今日。
此时还没有扶灵柩归乡的传统,中华各部的风俗基本上都是在逝世之地安葬,重华葬在九嶷山。黎民万众最感激的人有两位,就是伯羿与重华,尤其在飞黎之地,重华的威望更在当今的天子大禹之上,这就是重华晚年为何出巡远游、在此逗留的原因。
九嶷山就是当初九黎五大部共同举行祭礼之地,让重华葬在这里,也体现了最高规格的礼待,山脚下有湘水流过,而山坡上如今遍布竹林。山脚下原有一条溪流,在云梦巨泽渐渐退去后,上游各处的水系皆汇聚于这条河道里,成了今日的湘水。
虎娃和玄源悄然下界至此,见到两位女子正在湘水边垂泪而泣,正是娥皇和女英。重华寿九十九岁而归天,娥皇和女英的年纪如今当然也不小了,但形容看上去仍在风华之时,只是显得有些憔悴与沧桑。
这对亲姐妹这一世非凡,其父是天子帝尧、其夫是天子重华,恒娥仙子是她们的姑姑,姑夫更是顶天立地的战神伯羿。她们应有修为在身,据说曾得过恒娥仙子的指点,而且也不缺各种灵药甚至是不死神药涵养形神。
但无论如何,她们此时只是湘水边两个哀伤的人间女子,应是刚刚从重华的墓前祭拜而回。虎娃并没有现身,就算现身好像也不知该说什么,不远处站着很多人,来自黎民各大部,应是娥皇和女英的护卫,也是在安慰她们的人。
再看那湘水边的修竹,青翠的茎枝上竟分布着斑斑点点的浅痕迹,就如洒落的泪痕。虎娃叹息一声,悄然收取了一株斑竹,算是对重华的纪念。
娥皇和女英刚刚来祭奠过重华,众人都簇拥着她们俩下山了,重华的茔丘前显得很冷清,却仍有一人跪伏在地轻声哭泣,双肩还在不住地抖动。虎娃和玄源现出身形,上前行礼祭拜重华,那人也被惊动了,直起身子抬起泪眼,很意外也很感动地说道:“虎君、玄煞大人,你们也来了!”
听这个称呼,就知是相识已久的故人,此人是飞黎部的伯君飞黎望。虎娃则叹道:“重华已逝,当年在此相聚的黎民五位大巫公,如今也只剩下你了。”
当年重华随帝子丹朱南巡至此,招黎民五大部的五位大巫公来见,而伯羿则受众人所托,深入南疆荒野斩杀妖邪。飞黎部大巫公飞黎赤,因与“蛊神”勾结,被伯羿重创、伤重不治,是重华举荐了飞黎望担任新一任大巫公,也就是飞黎部的伯君。
飞黎望就是在此地成为大巫公的,当时另外四位大巫公分别是蛊黎钟、山黎狻、器黎干、木黎户。不久后蛊黎钟丧生于与重辰部的大战中,继位的大巫公是蛊黎涂。
而到了今日,山黎狻、器黎干、木黎户包括蛊黎涂都已不在世,虎娃当年认识的各位九黎大巫公中只剩下了眼前的飞黎望。飞黎望如今亦有百岁,但他的修为不低,已接近化境九转圆满,是如今黎民五位伯君中修为最高的,也是唯一的一位大成修士。
说起来也许令人有些许唏嘘,新近继位的黎民各部的伯君,皆无大成修为。这要是放在帝子丹朱南巡之前,对当时生活在险恶蛮荒地带的九黎五大部而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可如今的事实就是如此。
虽不必当初,但并非各部中已挑不出一位大成修士,而是由于种种原因,继位伯君者并无大成修为、也没必要一定得有,这也许并非坏事。
飞黎望垂泪道:“当年诸位大巫公皆已不在,今日重华大人亦去,世间难见当初故人,难得虎君和玄煞大人还会来此。”他此刻的称呼用的是重华大人,并非不敬,更有真情深意。
虎娃劝慰道:“这就是世事,世人皆得经历。你应知重华大人当年之愿,世事正如他所求,伯君大人也不必太过哀恸。”
飞黎望起身道:“您不必再叫我伯君大人,重华大人既去,我也不再留恋伯君之位。听说禄终大人已去昆仑仙境逍遥,我亦打算前往清修,虎君能否指点情况?”
在虎娃和玄源飞升无边玄妙方广这些年,有关昆仑仙境的消息已传开。当初虎娃和玄源带着白容蛟游历巴原九丘,巴原上的众高人就获悉了昆仑仙境的存在,那里是天成洞天福地、世外逍遥之所,堪称人间仙境。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043、新时代的飞升
武夫丘的三位太上长老去了昆仑仙境,宗盐和少务也去了。天籁小说WwW.⒉3TXT.COM
少务已有大成修为,但他尚无本事独自进入那天成洞天门户,宗盐如今自己去倒是勉强可以,但还不能把少务带过去。但谁叫人家人脉广呢,相熟的高人有很多,只要少务想去见识见识,随便找谁打声招呼,自有高人护送。
云起、古令、贤俊这三位好友亦联袂前往昆仑仙境。云起如今已有九境修为,古令和贤俊亦都突破了化境,这三人的福缘不浅啊。
想当初在巴原上,古令是古雄川的宗主,虽地位然却无法与大派宗门相比,贤俊虽有大成修为却只是一介散修,而云起更只是困守于步金山小世界中不为人知。而如今,他们的修为成就,过了同时代的绝大部分修士。
乾元山金光洞已初具规模,云起等三人先去拜访了太乙等故友,然后也找了一片地方凿建福地、开辟洞府。消息在巴原传开了,当然也传到了中华九州各地,各路高人只要有办法进入昆仑仙境,皆纷纷前往。
有人是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在这世外仙境逍遥清修,有人原本只打算开开眼界游历一番,但游历之时便改变了主意,亦择地而居,若是世间仍有牵绊,只在有必要时再返回人间,大部分时间仍长居昆仑仙境。
一时间,有很多原本众人所不知的隐迹高人都冒出来了,比如在河泛之地以西、以北的好几位荒王,也都来到昆仑仙境。就在最近几年,九州众修士已将这种事情称为“飞升”。
古时谈飞升,指的是踏过登天之径、进入帝乡神土永享长生;而虎娃所知真正的飞升,是历天刑脱于生死轮回,成为另一种存在;而如今又有一种飞升的说法,是指飞升至昆仑仙境。很多修士都感叹修为太低或者福缘不够,自己去不了,又找不到人带他们去见识。
但飞升昆仑仙境亦有凶险,当代凉花川宗主有七境修为,凭借一件有护身妙用的飞天神器企图穿过洞天门户,结果不仅未能成功还差点殒落,幸亏被恰好路过的另一名修士所救。山黎部的长老山黎,突破化境修为不久,勉强穿过门户到达昆仑仙境,但也身受重伤。
由此可见昆仑仙境既号称仙境,就不是一般人能到达的地方,至少要在化境修为稳固后方能出入,最好还要有护身法宝。有些人修为不足,却被高人带进去了,但凭他们自己的本事却是出不来的,除非再有高人护送,或者就打算留在那里。
昆仑仙境不再是无人之地,已变得很“热闹”,这些年去了数百位高人,而且几乎都在昆仑仙境中择地凿建洞府、享受世外之逍遥,只是偶尔有事时才返回人间。这数百人不可能都是化境修为稳固,甚至不可能都有大成修为,其中有不少是被尊长或好友护送进来的。
有本事自行飞升至昆仑仙境者,其中有不少就是世间传承宗门的尊长,他们还设法将门下弟子传人带过来了一批,也在这里建立了宗门福地。
比如有位高人原是中原某修炼传承宗门的宗主,他将宗主之位传于弟子,自己飞升至昆仑仙境,在昆仑仙境中结交了几位地仙。他又请这几位地仙出手帮忙,回去了两趟、带来了宗门中的一批传人,在昆仑仙境中又建立了宗门道场。
这位高人还在原宗门中吩咐,将来门中弟子突破八境修为,待修为稳固后可飞升昆仑仙境再寻机缘,这简直就相当于古时的登天之径指引了。他的这种做法,还引起了很多其他宗门的效仿。
比如凉花川的那位宗主,因修为不足而飞升昆仑仙境未成,身受重伤不久后便殒落了。其殒落前留下遗训,后世传人若突破化境修为,应前往昆仑仙境清修,寻福地再待后来者。
飞升昆仑仙境的不仅有各宗门的尊长,还有不少原本人所不知的强大存在,比如蛮荒中的各路妖王。他们也飞升至昆仑仙境,各寻山野建立洞府,这些人原是独来独往惯了的,到了昆仑仙境中也开始效仿所见的高人,以宗门尊长自居,但实际上就算有福地洞府,也未必就是严格意义上的传承宗门。
据说禄终和昆吾在昆仑仙境中就收服了好几位妖王,这些妖王在其门下听命,于洞天福地中倒是自成一脉传承。
来的不仅是人间的修士,居然还有好几位真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
昆仑仙境中原先就有几位真仙,比如东华、旱魃、应龙、乌木由,他们都因各种原由来到这里。如今新来的这些真仙,要么就是一直留在人间的,要么是各处帝乡神土不收或者已不愿长居帝乡神土的。无边玄妙方广中无处可去,昆仑仙境倒是个好地方。
昆仑仙境中的“热闹”也只是相对而言,那么大的地方,只有这些人而已,就像在连绵大山里撒一把豆子,看上去仍是一片蛮荒。而且昆仑仙境的范围仍在不断的拓展之中,不仅有真仙来此开辟洞天,众地仙有时也会这么做。
天成洞天乃天地造化而成,谁也无法独自将之祭炼掌控,它连山河图都能包容,当然也能将后来的仙家所开辟的洞天结界包容一体。
众高人既然来到了昆仑仙境,也经常往来交流、聚会切磋,他们如今所谈最多的,就是虎娃所留的大道指引。虽然没有谁召集所有人搞什么正式的法会,但昆仑仙境的出现,却相当于古往今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场传法交流盛会,这也在虎娃的预料之中。
这些高人也并非只待在昆仑仙境中不出,偶尔也会返回人间,将他们在昆仑仙境中的交流所得传于人间弟子、也在原先的宗门中留下指引。虎娃传道于天下,自巴原彭山法会始,其间最重要的过程是传法于薄山顶上。
如今借助昆仑仙境的出现,可谓大圆满,而这一切恰好就生在虎娃此番飞升至无边玄妙方广时。
如今虎娃和玄源下界祭拜重华,恰好碰见了飞黎望。飞黎望亦欲辞去伯君之位前往昆仑仙境,他还从来没去过那里,不了解天成洞天的情况,希望虎娃给予指点,不仅如此,他更希望能从虎娃这里得到修行大道指引。
虎娃给他留下了一道神念心印,其中不仅有对昆仑仙境情况的介绍,也有根据其人修为根基所给予的指引。这就是虎娃的厉害之处,自悟修行谙合大道,将每一层境界的修为都演化到极致,可包容与指引各类之修。
飞黎望修炼的是九黎秘法,还有种种诡异的神通秘术。其人已有化境巅峰修为,其根基早已确定,改换门径已不太可能。虎娃当初以一具毫无修为的九境阳神化身,来到九黎之地从头开始修行,如今倒是能在飞黎望已有的根基之上,继续指引于他。
就算飞黎望的修行有偏,根据虎娃所留的神念心印,也知如何去扭转曾经走过的弯路,而不必从起点重新开始。虎娃还告诉飞黎望,到了昆仑仙境若有事,可去找太乙等人。
重华当年对飞黎望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惠、点拨之缘,但飞黎望与虎娃实无太多交情。可是虎娃见到飞黎望仍然很感慨,长生岁月,是越来越难见到当年的故人了,为凡人时所熟悉的一切终将远去,他也不介意指引飞黎望一番。
更何况虎娃传道法于天下,飞黎望就是有缘者之一。
飞黎望称谢而去,虎娃又化出两具分化形神之身,一具去了神釜冈小世界采药,另一具也悄然去了昆仑仙境。听说有好几位真仙出现在昆仑仙境,那烈鸿子也很可能悄悄去了昆仑仙境。若是这样,可趁机将此人找出来,虎娃的分化形神之身还特意带着伯羿留下的那张神弓。
两具分化形神之身悄然而去,虎娃本人还留在原地,玄源问道:“夫君,我们将去何处?”
虎娃:“我听你的。”
玄源:“瑶池金母新告知的十处上古仙家洞天中,有一处离此地不远,我们去那里看看吧。”
说是不远也在几百里开外,但对于虎娃和玄源而言倒是很近。两人从云端东行,到达了山黎与木黎部交界的一处所在,玄源叹道:“好一片清幽之地!”
南疆自古湿热,蚊虫滋生多疠瘴,如今各部聚居之地虽然经过了改造、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多偏僻山野仍不适合人居。但这里却不同,群峰耸立、风光秀美,野花与翠竹交映,点缀着溪流湖泊,感天地灵息一片清爽。
这里的风光虽美、环境亦佳,但由于深山地势,并不适合建造村寨开垦田园。山外有黎民居住,山中亦有羊肠小径,应是偶尔有人来采药或挖山货,但此刻方圆数十里内并无人迹。
虎娃道:“当年伯羿、重华随帝子丹朱南巡,黎民各大部请求其斩杀妖邪,并提供了一份地图,是南荒各路妖邪盘踞的大致地点。我记得其中有一位邪修名钩诸,就曾隐居在这一带,但伯羿大人并未杀至此处。”
玄源:“我也记得这个钩诸,伯羿大人尚未杀上门,他就和南疆众邪修一起被惊走了,却企图去夺占炎帝仙宫,被瑶姬妹子斩杀于神民丘外……这个人倒是挺会挑地方!”
虎娃:“修士自懂享受,挑的地方好很正常。若是我在这一带修炼,也会将洞府放在这里。只是钩诸曾在此地盘踞多年,却不知有上古仙家洞天结界。”
玄源笑道:“想那上古时在此开辟洞天的仙家,亦是一般眼光。”
这话倒是不错,无论是开辟洞天结界的上古仙家,还是后来盘踞此地的邪修钩诸,包括如今虎娃和玄源,挑选修行福地的眼光都差不多,否则如今怎会有么多人纷纷前往仙境?说话间,夫妻二人已进入了仙家洞天结界。公告: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
044、白泽界
进入此处洞天后,虎娃和玄源不禁都怔了怔,假如换作他人,简直会怀疑自己仍留在原地。.更新最快古往今来,谁见识过的仙家洞天结界最多,除了列位天帝恐怕就是虎娃了,但虎娃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地方。
是洞天结界中的景物太过特殊吗?不,情况恰恰相反,这里毫无特异而是太过普通了,简直就和方才的山野一模一样!
这片洞天比赤望丘秘境稍小,方圆四十里左右,群峰耸立、风光秀美,花草交映、点缀着溪流湖泊,感天地灵息一片清爽,分明就是洞天外的那片山野嘛。虎娃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来到了类似宗门道场的修行福地,而根本就不是洞天结界?
仙家福地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洞天结界,以开辟空间结界之法、沟通天地灵息施展虚空搬运神通造就。仓颉当年曾特意对虎娃讲解其玄理,从空间神器到洞府神器、再到仙家空间结界,手段越来越玄妙高深。至于山河图那种洞天神器,则更是不可思议之仙家大神通。
但无论手段高低,其玄理相类,都是开辟一片原本看似不存在的地方。而另一种手段相对比较简单,其实就是利用已有的地域加以改造,以禁制法阵守护,常人不得见,就像很多宗门的福地道场。
打造这样的福地道场比开辟仙家洞天结界更简单,甚至无需地仙修为,但也可以使用很多高明的仙家大神通手段去做更多的布置。
树得丘就是那样的地方,它明明就是巴原北荒中的一座山,但是凡人看不见也上不去,它整个被大型法阵笼罩。勉强做个类比,就像是修了个院落将一座山都给圈了进去,但手段可比凡人修筑院落高明多了,还包含了空间法阵的布置。
其实炎帝仙宫所在的神民丘,同时存在着两种仙家福地。神民丘山中有一片地方,是被仙家大阵笼罩,进去之后,另有洞天结界就是炎帝仙宫。虎娃如今游历以及将来要挪移的,当然就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仙家洞天结界,也是如今已隐迹人间的上古洞天。
而这处上古仙家洞天,所开辟的景象就是和外面的山野一模一样。既如此,为何不布下一座法阵,就将外面的山野笼罩其间,岂不是更省事?
虎娃忍不住笑道:“难得此地这般有趣,正可仔细一观。”
显而易见,当初的上古仙家开辟这片洞天结界时,就是在“复制”此地的山野景象,但是五百多年后,内外两“界”还是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差异。比如虎娃和玄源在外面的山野中发现了几条羊肠小径,是如今山外的居民偶尔进山踩出的道路,但在这里面却是没有的。
外面的山野中还有一处洞府遗迹,依此地风光最好的山坡而建,层叠往上宛如仙府宫阙,依稀可见当年的奢华精致,但如今早已废弃。洞府中器物无存、就连很多建筑材料都被拆走了,就算曾有过守护法阵,当然也都不存在了。
那是邪修钩诸的洞府。南疆众妖邪被斩杀后,黎民几位大巫公也带着麾下高手来过,破开已无人主持的法阵禁制大肆搜罗了一番,连房子都给拆了。就算当时还有什么遗漏的小器物、有价值的建筑材料,这些年来偶尔有山外的黎民至此,肯定顺手也被拿光了,留下的只是一片渐渐被植被覆盖的废墟。
而洞天结界之内,当然未曾有过钩诸的洞府以及其留下的废墟。更令人费解的是,竟然连洞天主人所居住的洞府痕迹都找不到,当然更没有神器一类的遗物。难道未曾有人在洞天内修行吗,那么是谁开辟了它、目的又何在?
说来也有意思,洞天结界的门户就在当年钩诸建造的洞府附近,而钩诸却从来不知此地另有洞天。就算钩诸知道而且也能打开门户进入,估计也会挺失望的,这里不就是他已占据的山中福地嘛!
对于虎娃而言,这片洞天的存在却很有意义,最有价值之处在两点,可以见证世事的变迁与天地自然的演变。
在这里,通过对比内外两界微妙的差异,再施展推演神通以及仙家回溯之能,就可以看到很多平常很难看到的东西。人们所居住的天地,因为种种原因已有太多的改变,那么能否通过某种手段,再现其当初风貌?
外界已是今日,洞天中仍犹如五百年前,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山野中的湖泽。外界可见碧水清流,而洞天内的湖泽远望多呈白色。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而水底生长着白色的藻类和水草,时常可见游鱼出没,水中的很多鱼类后背也呈浅白色。
这就是外界山野五百年前的样子。如今外界的湖泽中还能见到白色的藻类和水草,但已不像五百年前那样分布成片、几乎占据了所有的水底,更多的是其他的藻类与水草,还有不少裸露的碎石散布,而白色的鱼类几乎已经看不见了。
但是这片洞天中的景物,说是五百年前亦非五百年前,因为它在这样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同样也自行演化了五百年。外界的山野中有竹林,这里却没有。据虎娃所察知,五百年前洞天中是有竹子的,却在自行演化的过程中消失了,只有某些遗留的痕迹。
这里曾有一种擅钻地打洞的小兽,以竹为食,啃笋与枝叶嫩芽,在洞天中却无天敌,一度繁衍泛滥,最终与竹同绝,只在地底还留下了一些遗骸。
洞天结界中如果有高人居住,时常沟通天地灵息、打理洞天景致,倒不会有什么大的变故发生。可是一旦失去掌控之人而自行运转,那就要看开辟洞天时所构造的环境是否稳定了,是否能够自行运转下去不发生崩溃,或者自行演化出种种其他的风貌。
这处洞天构造得非常好,或者说它几乎完全就是参照外面的山野所开辟的,环境并没有崩溃,只是在自行演化中发生了一些改变。而外面的山野,所呈现的则是另一种变迁。
虎娃和玄源当然不是来看风景的,他们要将这洞天结界中的一切事物体察入微,感悟当年仙家的造化手段,还有超出仙家开辟手段之外的大道衍化玄妙。玄源道:“此地名叫白泽界,瑶池金母却没告诉我它的来历。”
虎娃:“这样一处洞天结界,内外对照而观,可印证天地自然之道。当初开辟此地的上古仙家,当真有趣,堪称微妙玄通……”
这时突然有个声音传来道:“虎君过奖了,我当初可真没想这么多!倒是轩辕天帝说过与您差不多的话,说此白泽界无意中有真意,高明的倒未必是当年的我,而是能从中领悟真意之人。”
虎娃和玄源皆吃了一惊,方才洞天中方才分明无人,他们俩将其中事物皆体察入微,若是有谁进来也不可能不察觉。开口者肯定不是从洞天门户进来的,而是莫名就出现在此地,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对方是从无边玄妙方广中下界直接至此。
夫妻二人转过身来,赶忙行礼道:“原来是巫知道友,此洞天结界就是您开辟的吗?”
来者也是老熟人,想当初大禹治水,轩辕天帝曾派三位仙家下界相助,第一个来的就是巫知。巫知擅知,简直是无所不知,而且有一个特点,就是太喜欢说话了,一开口就止不住,治水那一路上简直是对大禹极大的考验与磨砺。
没想到,虎娃今日所见的白泽界竟是巫知当年所开辟。那么此地虽是上古隐迹洞天,但也不能算无主,因为巫知还在,只是已成就真仙飞升。
巫知则反问道:“此地名为白泽界,虎君可看出我的跟脚?”
虎娃未答,玄源却有些惊讶地开口道:“难道您就是传说中的白泽神兽?”
巫知点头道:“不错,那就是我!”
传说轩辕帝当年曾得到一头白泽神兽,此神兽不仅能口吐人言,更通晓万物之情、知鬼神之事,曾讲述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也就是指白泽神兽会说人话,知道的非常多,认识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形态各异的东西。这还仅仅是它讲出来的,没说出来的尚不知有多少呢。
擅辨物、知物,就是白泽兽的天赋神通。白泽是天地所化生的瑞兽,与獬豸、诸犍之类是同样的来历,有此天赋神通,在民间也被称为神兽,如獬豸一般。
玄源又问道:“我曾听侯冈道友谈上古诸事,言轩辕帝巡狩、东至海,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说的原来就是您?”
巫知解释道:“那是后来的事情了,我早年就在此地修炼,寻得这么一片福地。轩辕帝曾南巡至此,见到了我也指点了我,并叮嘱我修炼有成后再去追随他。我开辟此福地并非是为了尝试自造仙界,而是侥幸突破九境修为后为印证神通手段。
那时我尚淳朴,最喜欢的就是自己找到的这片地方,开辟洞天结界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就是原样来了一遍。我历天地大劫成就真仙后,便下界去找寻轩辕帝,相遇在东海之滨,从此追随身侧。后来轩辕帝也到过这里,并说过那样一番话……”
巫知自称那时的他“尚淳朴”,虎娃闻言多少有点想笑。谁能想到后来一开口就收不住的巫知先生,早年为印证修为而开辟洞天结界时,做法是这么简单而天真,就是原样“复制”了自己所居的修炼福地,既省心又省事。
“淳朴”的巫知后来的“毛病”,应该是成仙下界后、追随轩辕帝行走四方时是养成的。真是无奇不有,不可以常理度之,由此亦可见,就算是已经成就了真仙,也有可能沾染上毛病。
后来轩辕帝来到这里,和虎娃今日一样,从中看到了天地自然演化以及人间世事变迁之道。无论是当初的轩辕还是今日的虎娃,其修为都比开辟洞天时的白泽神兽高得多,所能窥见的境界也不同,反倒是开辟此洞天的白泽神兽自己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太多。公告: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
045、含德之厚
知晓了巫知的跟脚,也就能明白他当初为何对小獬豸善察最为看重,平日私下里给善察的指点也最多。 轩辕天帝以寻找玄珠的名义派巫知下界,其实也是对他本人修行的一种点化,巫知今日不再那么嗦了,更不再显弄那副无所不知的样子。
虎娃道:“原来此地是巫知道友所开辟,我们夫妇二人来此,倒是将您惊动下界了。”
巫知摆手道:“谈不上惊动,缘法使然,而天帝也托我来传话。”他并没有说太多,话中伴随着仙家神意,解释了此番现身的因由。
巫知当年开辟此洞天结界,名为白泽界,只是为了印证修为手段,追随轩辕帝身边后就将这里给忘了,反正就是再造了一片当年的清修福地而已,也没什么特别的。他并未走登天之径、在九境时抛却凡蜕飞升登天,而是天刑成就真仙。
再后来轩辕帝开辟了昆仑仙界,巫知在帝乡神土中长居,早已了断尘缘,也没打算再下界,世事以及白泽界的存在皆已与他无关。巫知所好,就是在昆仑仙界中与众仙家阔论,还时常找天帝本人“交流”,结果被天帝派下界寻找玄珠了,那又是另一番世间缘法。
他如今是昆仑仙界中的逍遥散仙,虎娃和玄源找到了白泽界,他原本也不欲理会,这时候却又收到轩辕天帝的神意,让他下界来见虎娃和玄源一面。他这才知道,虎娃受太昊天帝所托,将来要将各处上古隐迹洞天挪移至昆仑仙境。
他是开辟白泽界之主,这种事情,就算他不现身,到了将来虎娃真正动手时也会感应到白泽界与他的关系、设法征求他的意见,莫不如现在就主动来打声招唿。
瑶池金母怎知白泽界的存在,而且还得到了开启门户的传承,当然是巫知告诉她的。少昊未成就天帝前,依次拜访了太昊、神农、轩辕这三位天帝,而且还在九重天仙界踏过建木九枝而出。
五位天帝之间,是有很明确的传承关系的。比如太昊就指引了后来的每一位天帝,或者说后来者正因为得到了太昊的指点,见证了九重天仙界的玄奇,才求证了天帝成就,然后再指点后来者。
正是因为这种玄妙的传承关系,如今他们虽各自开辟了帝乡神土,但仙家神意还可以交流。那么瑶池金母为何不告诉玄源白泽界的来呢?因为她确实不知道,或者说刻意忘记了。
少昊成就真仙后,依次拜访了九重天与神农原仙界,最后来到昆仑仙界拜访轩辕天帝,巫知主动要求“接待”。所谓接待就是接引刚刚进入帝乡神土的仙家,陪伴她游仙界、介绍种种情况。巫知很起劲、很尽责,最后的结果是少昊被烦走了。
甚至有仙家猜测,少昊原本妖在昆仑仙界长居的,并未打算开辟帝乡神土自成天帝,但是碰到了巫知,实在不想在昆仑仙界里待着了,所以就自辟帝乡神土。
巫知清楚这只是一个玩笑,少昊自有成就天帝之心,但另一件事可不是开玩笑,少昊离开昆仑仙界后自斩修为,将有关巫知的记忆都给抹去了。天帝修为,可容纳帝乡神土中的仙家见知,但同样也有大神通手段,斩去某种见知。
这种自斩见知,就是她忘却了巫知这个人的存在,或者记忆还在,但却被封印了、不会再想起。少昊天帝毕竟是第一次施展这种自悟的神通,可能还有一点小小的疏漏,巫知是想不起来了,但她却仍然知道人间白泽界的存在,而白泽界如今已是一处上古隐迹洞天。
少昊天帝可能只是图个清静吧,以她的性情,确实很有可能会干出这种事情来。但因为巫知,她自悟并施展了此等神通,近而悟出了另一种大神通手段,或者说做到了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一丝执念斩去,这丝执念她在人间为天子时就有了。
很难形容其手段之玄妙,这一丝执念在人间托舍新生为白煞。这是斩去而并非忘却,手段与先前忘了巫知这个人的存在有所不同,只能说更加高明。白煞在人间,已与少昊天帝无关,她斩去这一丝执念便没想过再将之收回,从此自称瑶池金母。
但就算瑶池金母与白煞再无关系,白煞与少昊之间还是有缘法的,他在巴原得到了少昊当年留下的传承,并成为了赤望丘的宗主。而在白煞突破九境修为后,却发现登天之径并不存在,他无法飞升帝乡神土。
这是必然的情况,假如白煞真的飞升了,也不会去往其他的帝乡神土,只会被瑶池金母收回形神。另一方面,少昊天帝当初斩去这一丝执念下界,也是另有目的,想通过白煞的修行印证另一种境界的成就。
世事难言,白煞后来成了虎娃的仇人,并被虎娃亲手斩灭。那么追根溯源,白煞是怎么出现的?最早竟然跟巫知有点关系,诸般缘法牵连真是玄妙!
仙家神意中提到这段往事,巫知的神情也显得颇有些不好意思。轩辕天帝此番派他下界,显然也有借机了断缘法的用意。轩辕天帝还告诉虎娃,既然他和玄源已先后见过了高阳天帝与瑶池金母,列位天帝所了解的人间上古隐迹洞天,大概也就是这么些了。
太昊开辟九重天仙界后,人间已有登天之径,所以众仙家为了“自创仙界”所开辟的洞天结界,已远没有上古时积累得那么多,规模也没有那么大。所以其他各位天帝所了解的情况,加起来也不如太昊所知。
轩辕天帝最后还补充了两处上古仙家洞天,分别名为度朔之山与姑射之山,这两处仙家洞天中如今应该尚有仙家修行,不能算是无主洞天。具体是什么情况,虎娃可以亲自去看看,至于将来是否挪移至昆仑仙境,可根据情况再做决定。
加上此番轩辕托巫知的转告,列位天帝一共告诉了虎娃五十四处上古仙家洞天,如今皆已隐迹、不为人知。包括虎娃尚未去问的神农天帝,也不必再去问了,他们所知道的就是这么多。除了度朔之山与姑射之山,其他的洞天结界虎娃皆可自做处置。
因为其余那五十二处仙家洞天,要么人间传承已断、早已无主;要么就算开辟洞天之主已飞升帝乡神土,但他们也同意了这个决定,不必虎娃再去征求意见。
青丘洞天与蒋本神国算是两个小小的意外,前者是虎娃将洞天传承交给了九尾灵狐青丘,后者是蒋本之神传承未断。但轩辕天帝告诉虎娃,除了度朔之山与姑射之山,其他的仙家洞天中不会再出这种事情了,就算还有什么缘法牵连,列位天帝也在仙界都已解决了。
至于白泽界这种疏忽,更是一个例外中的例外。
虎娃闻言有些哭笑不得,就算他与白煞有仇,这笔账怎么也算不到巫知头上啊。而且他已亲手斩了白煞,又从玄源手中得到了瑶池金母的回礼,这段缘法已了断,便略过此节不提,只是笑着问道:“巫知道友,您打算如何处置这白泽界呢?”
巫知向虎娃行了一礼道:“自从飞升之后,我就没打算再理会这里,但毕竟是当年耗费心血法力所开辟,如今既有机缘,也希望此白泽界能融入天成洞天、传承千古,在此多谢道友!”
虎娃回礼道:“您不必客气,此事正是我的修行所证,况且尚未做成。”
玄源也笑着问道:“巫知先生,此洞天是您**开辟,规模虽不算太大,但构造得非常完美。只是此地曾有竹,却与食竹之兽同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想必以您的仙家推演之能,开辟洞天结界时不至于犯这种错啊,您是刻意在验证什么吗?”
放一种专食竹的兽类在洞天结界中,此地又没有它的天敌。若是洞天有人修行、时常掌控各种情况也就罢了,一旦洞天之主离开、令此洞天结界自行运转,闭着眼睛都能想到会是什么情况。
巫知有些尴尬地答道:“哪里敢称完美,我不过是原样造就当时山中景象,只有这么一点例外。我当年为白泽兽时,喜欢以一种小兽章为食,后来修行已成,倒不必再吃章了,反倒很喜欢豢养此物为宠。
我飞升离去之时,本就没打算再回来,也没想过此地将来会怎样。当时将雌雄一对章留在这里,结果它们并未开启灵智不知自省,自行繁衍泛滥。后来轩辕天帝再至此时,短短数十年时间,便与竹同绝了。”
玄源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其实世间已开启灵智者,亦常有此误。”
巫知下界只是打声招唿并转告轩辕天帝的嘱托,话说完了便告辞飞升而去。玄源看了虎娃一眼,神色颇有些凝重。
巫知告辞之前将白泽界的所有传承都交给了虎娃,不仅是出入门户的传承,也包括他开辟洞天所使用的种种神通手段,令虎娃可以完全成为此处洞天之主,而无需重新祭炼洞天结界。除此之外,在巫知转告的仙家神意中,轩辕天帝告诉了虎娃更多的东西。
很多处上古洞天完整的传承,轩辕天帝都托巫知交给了虎娃。那么这些传承又是从哪来的呢?要么是列位天帝当年所知,要么就是从飞升帝乡神土的仙家那里得到的他们就是当初开辟那些洞天结界者。
这也就意味着,列位天帝以及帝乡神土中的所有仙家,将留在人间的缘法都交给虎娃了,这是怎样一种大福缘?
列位天帝以及自古以来飞升到帝乡神土的仙家,只要曾在人间开辟洞天结界者,他们所开辟的洞天以及开辟时所动用的种种神通手段,尽数传于虎娃,使虎娃真正成为所有洞天之主。什么人能拥有并掌控这么多洞天结界?自古所未见!
且不说加起来那是多大的地方了,其中蕴含了各族类不同的修行秘法传承,拥有无数天材地宝,还有上古时所遗留的各种神器,更有今日人间异常珍稀罕见的诸般事物。
但是换一个角度,一般人也根本承受不了这种大福缘,得到太多兵无用处也就罢了,甚至会给自己以及洞天中的存在带来凶险灾祸!
而虎娃并无据为己有之意,只是打算将来皆挪移至昆仑仙境。使众仙家飞升前在人间所开辟的洞天结界,展示修为、耗费法力所留下的一方天地,不再隐迹,皆融入天成洞天中,可传承永世。
这是诸天所托,承受这么大的福缘,玄源也感到了一丝凝重,但看见虎娃的眼睛,随即又感到了一丝安心。虎娃的眼神还是那么明澈,就是当年那个孩子。
夫妻二人离开白泽界,前往南疆深处的黄山。黄山,因轩辕黄帝而得名,传说当年轩辕帝与其师广成子在这里炼丹,后来飞升登天。如今的黄山,地处器黎部领地的南断,离百越之地也不算太远,山势险峻奇诡并无人居,普通人想进入那一片山区都找不到路。(83中文网 )</div>
046、丹霞圣境
轩辕帝与广成子当初修炼所在的那座山峰,后世称为炼丹峰。炼丹峰别说在当时,哪怕在几千年后,都是没有路能上去的。此峰顶如圆丘,覆盖苍松,而峰顶往下四面皆是峭壁悬崖,若一巨柱拔地而起。
轩辕黄帝与广成子在此炼的是什么丹?有人说采的是精芝之药、炼就长生仙丹,也有人说是采服丹霞之气,自创灵枢诀。在虎娃自悟与大道谙合的菁华诀、大器诀、灵枢诀、吞形诀、纯阳诀中,其实轩辕天帝所悟的灵枢诀与其修行最契。
不是说其他的法诀不够玄妙,而是灵枢诀对修炼形神的指引最为自然,这当然与轩辕天帝本人的心境有关。轩辕帝当年收服末代炎帝俞罔,斩杀作乱的蚩尤,当然是大有作为,而天下大治后便天下无事,其人垂裳而治,复归于无为,传为千古佳话。
在轩辕之后,少昊为天子的末年,中华各部倒有些纷乱,据记载说是“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家为巫史,民匮于祀”。所以后来才有了颛顼帝巡视天下各部之举,并颁布了绝地天通的政令。
炼丹峰上有一处上古仙家洞天,来历很清楚,就是轩辕帝所开辟。轩辕帝在人间突破九境时便开始开辟此洞天结界了,成就真仙后继续开辟,其间还得到了其师广成子的帮助,此洞天名为丹霞圣境。
丹霞圣境的情况起先是高阳天帝告诉虎娃的,但后来轩辕天帝又托巫知转告了有关丹霞圣境完整的传承。丹霞圣境在哪里?不在山峰中,而在峰顶之上的云端。于虚空云端中开辟洞天结界,倒是挺有创意的,这种地方如果没有得到传承,恐怕谁也找不到。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凡人难至的深山中,虎娃居然发现了修士的足迹、他们就在炼丹峰半山腰的绝壁上凿建洞府居住修炼,垂长索上下攀援。对于当世高人而言,攀登绝壁是用不着长索的,那都是为修为较低的晚辈弟子准备的。
炼丹峰中的这群修士,修为越高便住的越高,至于刚刚入门修为尚浅的普通弟子,则住在接近山脚的位置,隐然已是一派修炼传承宗门了。
轩辕天帝事先可没告诉虎娃这个状况,而虎娃察知,这些修士却奉轩辕帝为祖师。自古传说轩辕帝在此炼成长生仙丹、服之登天,便有轩辕帝的仰慕与追随者寻到此地,凿建洞府修炼,世代相传,近乎与世隔绝。
当年那些修士既能找到这里,当然与轩辕天帝有些渊源,他们中不少人就曾是追随在轩辕身边的臣属或侍从,也得到过轩辕的指点。如今的这些修士,大部分就是当年那些人代代相传的后裔,也有一些晚辈弟子,是山中修士从外面寻得的。
他们的一举一动,当然都瞒不过虎娃,炼丹峰中的修士共有七十二人,修为最低者刚刚突破二境不久,修为最高者则已有七境——此人自号容霞子。
照说有这样一批人在,轩辕天帝可以将丹霞圣境的传承交给他们,因为容霞子亦有大成修为。但轩辕天帝并没有这个打算,容霞子亦不知丹霞圣境的存在。
究其原因,也可能是因为丹霞圣境的位置太特别了,不在峰顶而在峰顶之上的云端,不会飞根本就没法出入。就算将洞天门户打开,普通弟子从外面也进不去,若是从里面出来,恐就当场摔死了,就算是如今的容霞子本人,也得依仗飞天神器才能出入。
那样的洞天是不适合作为宗门道场的,此地本就近乎与世隔绝,如果所有的人都进入洞天结界,那普通弟子更是完全与世隔绝了。若是一不小心发生了什么意外,可能所有弟子都会被困死在里面,宛如当年的无名丘洞天。
轩辕天帝将丹霞圣境完整的传承交给了虎娃,并不是让虎娃再传给这些人、成为他们的修行福地,而是为了让虎娃能将之挪移至昆仑仙境。但既然遇上了这些修士,虎娃也不介意随缘指引,他悄然给容霞子留下一道神念心印,结合了其修为根基指引其大道修行。
这并不是具体的修行秘法,而是层层修为境界的点拨,容霞子可根据其所悟再传后人,亦可开宗立派自成一脉。
容霞子正在洞府中定坐,心念忽有所感,立刻起身朝天跪拜。虎娃留下了指引,却并未说出自己的身份,只说代轩辕天帝指点后人。对于轩辕天帝所留灵枢诀的感悟,虎娃要比那容霞子高明得多,而且他指引的并非是九境抛却凡蜕飞升之道,其实轩辕帝本人也没有走这条路。
后世炼丹峰中果然有一派宗门,自称丹霞派,后来又叫轩辕派,修行传承别具一格。此宗门奉轩辕黄帝为祖师,但真正开宗立派之祖,实则是容霞子。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虎娃并未将丹霞圣境传给这些修士,但他也有打算,若是他将丹霞圣境挪移至昆仑仙境后,只要这一脉传承还在,也可指引这些人前往昆仑仙境寻找丹霞圣境,那倒是很适合他们继续修炼的道场福地。
悄然留下缘法传承之后,虎娃与玄源飞上云端,进入了丹霞圣境。洞天中的景物不似人间,玄源掩口笑道:“此洞天与你我还真是有渊源,格局有点像洞庭仙宫啊。”
虎娃亦笑道:“我开辟洞庭仙宫之时,就有效仿在昆仑仙界中所见景象;而轩辕天帝开辟的昆仑仙界,显然也带有当年在人间所开辟洞天的痕迹。”
虎娃和玄源就站在虚空中,眼前是一座座“浮岛”。看上去这些浮岛其实就是一座座峰顶,被不可思议的仙家大法力削下,然后倒转过来,峰尖冲下、平面朝上,错落浮于半空。每座浮岛上都有仙家禁制,而虎娃已得到丹霞圣境的所有传承,这些禁制对他而言并无障碍,放眼望去,是一座座天空上的园林庭院。
想当年轩辕帝与广成子开辟此丹霞圣境,这些浮岛可能是他们削下了十几座山峰的峰顶挪移至此,真是好大的手笔。而轩辕天帝造化的昆仑仙界,那里的仙人洞府则是一座座云岛,格局与这里很像。待到虎娃在人间又开辟洞庭仙宫时,也是一座座云岛相连。
丹霞圣境与虎娃所见的其他洞天结界的构造有所不同,站在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外界,下方的黄山群峰景象一览无余,仿佛毫无屏障。但如果有谁站在外面,则根本看不见洞天中的景物,更看不见已进入洞天的虎娃和玄源,仿佛丹霞圣境并不存在。
如此的洞天构造,倒是别具一格。站在丹霞圣境中,所见天地景象仍是洞天外的黄山,此时恰逢黎明时分,随着远方云海上的日出,整个圣境被一片丹霞笼罩,就连虎娃和玄源携手的身形也披上了七彩虹光。
玄源不禁叹道:“与夫君游历了这么多仙家结界,此洞天最美!”
虎娃:“那我们就在此多待一段时间,当年轩辕帝曾在此参霞服气、自悟灵枢诀,世人传说他炼成了长生仙丹……下方的山峰既名炼丹峰,我们便在此炼制九转紫金丹。”
从太昊天帝那里又新得了药引,但虎娃一直没有抽空炼丹,如今来到炼丹峰上的丹霞圣境,心念忽动便是炼丹机缘。这一次他要炼的九转紫金丹比较多,差不多就是九重天仙界中的众飞升地仙之数,所以需耗费的时日也不短。
虎娃和玄源若一一游历五十多处上古仙家洞天,需要的时日恐怕更长,好在仙家无岁月之忧,倒也不必着急,就在行游途中停下来炼制神丹,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虎娃已有分化形神之身去了神釜冈小世界,此刻已采药而回。
虎娃还有另一具分化形神之身,带着伯羿神弓去了昆仑仙境,但是并没有找到烈鸿子的踪迹。虎娃也暗自苦笑,早知那烈鸿子的脾性是断然不敢再回人间了,如今应仍放逐于无边玄妙方广中,又何必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还要再来找一趟?
但虎娃分化形神也非仅仅为了寻找烈鸿子,他并没有离开昆仑仙境,而是召集已在昆仑仙境中的众门人弟子,择一座山峰开讲法会,昆仑仙境中的众修士闻讯皆至。这一次的法会虎娃足足讲了三年,至于闻者能不能坐在那里听讲三年、又有什么收获,就看各自的缘法了。
这三年,虎娃的本尊仙身留在丹霞圣境中炼制九转紫金丹。而另一具分化形神之身采药送至丹霞圣境后,虎娃并未将之收回,仍行走于中华各部,仿佛在寻找什么。
……
这一日,虎娃此分身来到了吕梁山脉的北端,朝天行了一礼,只见巫知与巫明现出了身形。虎娃道:“二位道友辛苦了,此番确认了吗?”
巫明道:“虎君才是真辛苦!受您所托,巫知回到昆仑仙界后又找我帮忙,我兄弟二人下界找寻,他应该就在宝明国中,虎君可亲自去确认一番。”
虎娃:“我已前去探查,又得到二位消息,那便应当是他。”
047、小九
巫明又问道:“已经三岁了,经历有些坎坷,虎君这就要将他带去修炼吗?”
虎娃:“不急不急,先暗中看看再说,他有他的机缘!……今日多谢二位下界相助,这里有两件小礼物,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二位带回仙界玩赏。”
巫明推辞道:“虎君既然有宝贝,还不如赐给门人呢,比如善吒……”
如今已有些沉默寡言的巫知亦开口道:“赐给善察也行啊!”
虎娃笑道:“自会有他们的缘法,送给二位的只是小玩意,带回仙界有趣而已。”
两位仙家分别接过礼物,巫明道:“那就多谢虎君了!”言毕与巫知一起飞升而去。
想当初在白泽界遇到了巫知,虎娃便知他的那段修行求证亦圆满,于是又托巫知帮一个忙,让他请巫明一起下界,到人间找一个人,或者说找一个生灵。
须知天下万物生灵之多,就算虎娃想刻意寻找,也未必能够找到,谁知地上有多少棵草、谁又知土里又多少条虫?倒是可以借助巫知和巫明所长。
结果很顺利,虎娃其实在巫知和巫明之前就已经找到了,因为对方并不是其他的生灵,就是一个人,事情倒变得简单了许多。但这种事玄妙难言,甚至还有莫测的天机遮蔽,虎娃也不敢完全确认,所以并没有先告诉巫知和巫明。
随即巫知、巫明也发现了,而且与虎娃所找到的是同一个人,虎娃这才大致心中有数。他们找到的是个小男孩,或者说尚是幼儿,虎娃倒也没有着急去做什么,只在暗中观察。虎娃也很好奇,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又会有何等缘法?
这些年,天下亦有不少事。重华驾崩后,天子大禹服丧三年,这就是效仿重华当年为帝尧服丧三年之举。三年服丧期满,大禹请重华之子商均主持国政,自己则避居阳城。这种事情重华当年也做过,帝尧去世后,重华则请丹朱主持国政,但丹朱坚辞不受。
丹朱当年哪里敢接受,又怎么会接受,他非常清楚这是重华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成全双方的美名,若他还不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也不会安然无恙活这么多年了。
商均倒是就在蒲阪,可是天下各部若有事,众君首皆去阳城请示大禹,商均顺势恳请大禹继续为天子,表示自己的才德万万配不上帝位。大禹又重新封赏了丹朱和商均,丹朱封于唐地、商均封于虞地,爵位皆有擢升,还赐下不少贵重财货,并宣告天下,尊称重华为帝舜。
重华死后获得帝舜的尊号,当时尚无“追谥”之说,而到了后世,才有被追封谥号的传统,追根溯源,最早的典故可能就是来自于重华,而服丧守制的上古典故亦源自于他。重华虽是黄帝后裔,但也是有明确史料可考的第一位平民天子。
大禹也继承了重华为天子时的传统,经常出巡中华各部。当他外出巡狩时,就由“假帝”皋陶主持朝政。不久后,皋陶亦仙逝,虎娃闻说消息赶往祭拜,私下里还见了大禹和侯冈一面。
皋陶是仓颉的学生、侯冈是仓颉的传人、大禹是仓颉的弟子,这三位同门中皋陶离世最早,而且他的年纪也最大,比重华还大不少呢。皋陶的修为不错,这一世福缘深厚,但终究未能长生成仙。其实这并非什么令人惋惜的情况,成仙哪有那么容易,而且也未必是其所求。
皋陶离世后,小獬豸善察也去了昆仑仙境,从此隐迹于人间。而虎娃的洞庭仙宫里,如今众传人都跑去昆仑仙境凑热闹了,只留下了一头青牛看门。青牛是虎娃的坐骑,是仙宫众门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位,但这些年来却不声不响已突破化境修为。
虎娃的洞庭仙宫也不需要谁来看守,他便吩咐青牛去人间走走,还交待了青牛一些事情。
又是几年过去了,宝明国中的一个小男孩已经长到了七岁,来到了吕泽部做客。一个七岁的小孩,又怎会离开故乡数百里到另一个部族做客?其实他相当于一个人质,而且在如今天下太平的年代,是个很不起眼、很不受重视的人质,甚至已经失去了人质的意义。
宝明国是一个中华属国,地处吕梁山与阴山交界处的深山之中,向北越过山脊便是草原大荒,向东的被雄浑的吕梁山脉阻挡,与外界交通与交流往来,必须要经过西南方向吕泽部的领地。吕泽部是当地的大部,在治水成功后,又占据了河泛大片的土地,比以往更加强盛。
吕泽部的势力,尚不能与涂山、夏后、重辰这些大部相比,但在这黄土高原一代,对于宝明国而言,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宝明国的一举一动,都要仰仗吕泽部的鼻息。
在中华各属国中,强盛的巴国是唯一的例外,其余的规模不过与山水国、奉仙国相当,而且其他的属国可没有山水国与奉仙国这么超然的地位,往往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疆域狭小。
所谓的宝明国不过相当于偏远深山中一个相对落后的部族,拥有一座简陋的王城,全部人丁不到五千。
别看宝明国不大,可是当今宝明君的孩子却不少,儿子就有六十多个,总计子女超过了百数。总计人口不到五千的属国,国君的子女就上百,这未免太夸张离奇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只能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甚至连宝明君本人都不太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孩子,因为有的还没有长大就夭折了,有的还在娘胎中等待出生。若不是宝明国位置太偏僻,很多年前可能就被吕泽部给吞并了。历代以来,国君都要送一个儿子去吕泽部居住,虽不明言为人质,但用意大家都清楚,这是一种臣服的暗示。
如今宝明国已正式受中华天子册封为属国,而且天下大治,一时倒也没有什么忧患,但这个传统还是保留了。毕竟它与外界的交流往来,都要通过吕泽部,其国小贫弱,很多事情更是要仰仗吕泽部,别的不说,自身不出产的东西,都需要从吕泽部那里交换。
那么派谁去呢?于是就派了这个七岁的孩子。这么多孩子,宝明君恐怕连名字都叫不齐,而他在宝明国就叫小九,因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国君已有上百子女,怎么老九才这么小呢,其实国君尚是壮年,孩子都不算太大,妃子众多嘛。
小九之母两年前因病已故,小九身份虽贵为公子,但在宝明国这样一种环境中,恐也不会被照顾得太好,过的日子就和平民差不多,还不如某些真正权贵人家的子女,还经常遭兄弟姐妹以及国君众妃们的排挤奚落。
宝明君十八岁继位,今年三十岁,倒也不能责怪此人不勤政,小小属国,天下太平之时,他想勤政也没什么事情做呀。但是说爱不爱民,恐也只能苦笑,他连自己的子女都照顾不过来呢,唯好色自娱,也不能指望每位国君都是少务。
小九并不是第一个被送到吕泽部“做客”的公子,他的兄长小六五岁就被送到吕泽部了,不久前病亡。当宝明君在考虑换哪位公子继续送到吕泽部时,小九主动找到内侍转告父君,表示自己愿意前往。这是个没有人愿意干的差事,既然小九自愿,便被送往了吕泽部。
对于小九而言,留在宝明国虽然基本的衣食用度不缺,但奉养也十分有限、还经常被经手的内侍克扣,在王宫中没有母妃撑腰,完全是受冷落的、甚至是被遗忘的。既如此,莫不如离开这里图个逍遥自在,小小年纪倒也想得明白。
而且这样一来,小九从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色,在民众眼中反倒成了最特别的一位。想在如此平庸的环境中显露不凡,并跳出这一方天地有所成就,这往往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也许以小九的年纪并没有刻意去思考这么多,但他的行事就在有意无意之间。
公子去国,身边当然得有护卫,宝明君派了十余人护送,还配了两辆马车,一辆是小九的座驾,一辆装着路上所需的辎重。这种排场,是国中诸公子从来没有享受过的,令小九意识到自己的选择真的是正确的,除了国君出行之外,这也许就是世上最气派、最威风的仪仗了吧?
可是当他走出山区进入吕泽大部的领地,这才发现自己的眼界实在太浅。就他这种“仪仗”,哪怕是算不上贵族的普通大族首领,只要愿意都能拉得出来,更别提吕泽部的伯君以及当地真正的贵人了,由此方知天外有天。
但小九更加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若不是走出宝明国,哪能见识到这一切?在这一路上,他对所有的东西都很好奇,不论是田园景象还是乡民所谈论的事物,也隐约得知,吕泽部不过是中华相对偏远地区一个规模中等偏上的部族而已。
由此小九又在想,天下之大,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也许吕泽部只是另一个宝明国。当他进入吕泽部伯君府所在的城廓后,见证了前所未有的人烟繁华,这个想法却更强烈了。吕泽部伯君大人只是见了他一面,然后他就离开了城廓。
小九的身份有点尴尬,他既不是正式的国使,如今甚至也不是一名正式的人质,只是依照传统,宝明国私下里向吕泽部臣服的一种象征。照说这个传统已经维持了这么多年了,宝明国公子在城廓中应有客馆,也确实有那么一座院落,但如今已经被租出去了。
小九住在郊外的“别院”中,所谓别院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田庄,宝明国很久以前就置办了这处产业,就是为了供养小九这种身份的人。因为毕竟离宝明国很远,供养物资不可能从国中运过来。
这处别院规模不大,但修得还算精致,只是如今已经有些破旧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附近还有一片田地,是属于别院主人的,由世代守田的奴仆耕作。到达别院后,护送的队伍当然返回宝明国了,别院中只留了一名老护卫,同时也是管事。(83中文网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