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一)
萧庆听了刘錡的话总算反应过来了:“昨夜你们偷袭我的大营了,完了,我想知道我的大军情况如何了?”
刘錡答道:“你的大军已经被我军消灭了,除了监军完颜宗本跟杨云带着少数骑兵逃走了,其他人要么被俘虏要么被杀。”
萧庆脸色一下子垮了下来道:“那么这位将军,我能知道你的姓名嘛?”
刘錡答道:“某叫刘錡,是化城县这一路宋军的统帅。”
萧庆抱拳道:“原来是刘将军,幸会幸会,不知贵军接下来打算将本人如何?”
刘錡说道:“怎么处置萧大帅,那是王爷的事,某也不太清楚,不过某想王爷应该不会处死萧大帅。”
萧庆问道:“哦,刘将军此话怎讲?”
刘錡答道:“因为萧大帅是契丹人,我们王爷的志向可不仅仅是收复现在这些失地,未来无论是金还是夏都是我们吞并的目标,王爷的志向是再造大唐,某想萧大帅应该知道曾经的大唐是个什么样子,到时候契丹人肯定会在王爷的统治之下,而萧大帅作为契丹人到时自然会有用武之地。”
萧庆闻言冷笑道:“你们王爷志向是不错,不过口气未免有些大了吧。”
刘錡笑道:“呵呵,大不大,至少现在我们已经收复了大片的失地了,这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萧庆叹息道:“这倒是,起码这次战争结束之后,宋金战略态势就完全变了,以前是宋守金攻,之后就是宋攻金守了。”
刘錡说道:“好了,萧大帅,你先休息吧,过几日某就派人把你送走。”
看着刘錡离去的背影,萧庆有些落寞,又有些不安,看刘錡的意思李昕是不会杀了自己的,不过对于未来萧庆还是有些迷茫的,李昕到底会如何安排自己,这是萧庆最想知道的,然而这些只能等见到李昕后才能有答案。
就在化城战役完事的同一天,李昕跟韩世忠两路大军成功在雄州完成了汇合,不仅如此岳飞在听闻宋军已经收复河北且李昕亲自来到雄州后也赶赴了雄州。
李昕在雄州府衙接见了众人道:“诸位,此次北伐我军已经完成了八成的目标,就剩下河东跟云中了,诸位在这几个月中的功劳本王都记在心里了,等这次北伐彻底结束后本王自会论功行赏,在此本王先谢谢诸位这几个月来的辛劳。”
众将抱拳道:“谢王爷,这都是吾等应该做的。”
李昕接着说道:“下一阶段我军的主要作战目标分为两部分,一个就是河东跟云中,还有一个就是稳定我军收复的区域,我军这几个月来收复了大片的国土,但是在这些大片的国土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匪患,所以我军要分出一部分专门用来剿匪,张俊,这剿匪的任务本王就交给你了,本王给你五万大军,整个河北跟中原就是你的剿匪区域,不管大小山头,都给本王清扫一遍,有愿意下山投降的就给分地,当然土匪的头目不管是否投降都必死。”
张俊抱拳道:“臣遵旨。”
李昕继续说道:“说完了剿匪,下面我们来说说如何收复河东跟云中,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目前在太原城、石岭关、忻州都有金军重兵防守,特别是太原城中集结了敌军数万主力,还有金兀术、完颜撒离喝等金军主要统帅,不仅如此在飞狐跟怀来也有金军重兵把守防止我军从河北跟燕京出击河东金军后方的大同,而且金军说不定还会持续向河东派出援军,而我军目前在太原周围只有曲端跟折彦质率领的十多万大军,现在看来我军在兵力上比金军占有优势,可这优势并不保险,并且金军骑兵要强于我军,下边诸位都说说吧。”
岳飞说道:“王爷,要想彻底解决河东之敌,就必须从飞狐跟怀来突破,只有突破了这两地威胁金军后方大同府才能迫使敌军从太原后撤,否则即使从其他地方增加援军也只能打成添油战术,不切断金军增援河东的通道,我军要想收复河东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韩世忠指着沙盘道:“岳将军说得不错,我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突破金军在飞狐跟怀来的防御,突破了飞狐我军可以北上蔚州去金城威胁大同或者直插代州掐断河东金军的退路,突破怀来我军则可以通过宣德州、奉圣州直奔大同,王爷,臣请率一军前去进攻飞狐或者怀来。”
李昕点头道:“嗯,韩将军,本王也正有此意,你率领五万大军出紫荆关攻打飞狐,而后直插代州,岳将军,你手中现在有多少人?”
岳飞答道:“禀王爷,臣手中现在有十五万大军,其中五万新兵,不过这五万新兵刚刚训练两个月。”
李昕又问道:“那这五万新兵若只是守城没问题吧?”
岳飞想了想道:“若只是守城没问题。”
李昕说道:“那就好,岳将军,从十万老兵中抽出五万人组成一路人马出居庸关攻击怀来威胁大同,至于统军大将岳将军你看着安排吧。”
岳飞抱拳道:“王爷,臣可否亲自率领这五万大军前去进攻怀来?”
李昕看了一眼岳飞便明白了岳飞的心思,这次北伐除了收复燕京岳飞再没有打过什么仗,即便是收复燕京的过程也少有交战的经历,原本设想的金军重兵压向燕云也因为河东的战事而消失了,岳飞这明显是手痒了。
李昕问道:“岳将军前去进攻怀来,那这燕京等地的防御交给谁?”
岳飞奏请道:“王爷,臣走后张宪可帮助王爷指挥燕京北部各地的防守,由于我军收复了河北全境,原本设置在燕京南部的守军可以调去进攻怀来,臣请带着岳翻、王贵、卢俊义、姚政、寇成将领并五万大军出居庸关进攻怀来剑指大同。”
李昕想了想道:“好,岳将军,本王就答应你的请求,怀来这一路本王就交给你了。”
岳飞抱拳道:“谢王爷成全。”
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二)
安排好诸事后,李昕叫来了赵云跟梁兴,自打岳飞率军收复燕京后,梁兴也带着人回到了燕京,这次李昕到雄州,赵云跟梁兴也来向李昕汇报工作来了。
梁兴跟赵云到来后,李昕示意二人坐下道:“二位,上次见面差不多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这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十年已经过去了,我们都已经不再年轻了,这二十年来你们在敌境可谓是劳苦功高,传回来了无数重要的情报,为我军正确应对金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王在此谢谢你们,也谢谢那些还仍然奋战在敌营中的兄弟。”说罢李昕对着二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二人赶忙抱拳道:“王爷不可,这可使不得。”
李昕说道:“不,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
二人略显激动道:“那吾等就代潜入敌营的所有兄弟谢过王爷了。”
李昕接着问道:“梁兴,范王跟宇文虚中三位先生情况如何?”
梁兴答道:“目前三位先生都在上京,一切正常。”
李昕点头道:“那就好,梁兴,既然水仙居已经暴露了,你在金国认识的人又多,后边的对金谍报工作就交给赵云全权统领吧。”
梁兴略微叹了口气道:“是,王爷。”
李昕说道:“你也不用灰心,下一步你的主要目标便是夏国,这次北伐后原本打入金国的密谍差不多有一半会撤回来,这部分人便交给你指挥从事对夏国的密谍活动。”
梁兴依然有些沮丧道:“是,王爷。”
李昕接着说道:“赵云,虽然撤回了近半人员,但是剩下的那些留在金国的人员你要安抚好,毕竟撤回来的人员可以跟家人团聚了,而留下的既不能跟家人团聚还要继续在敌人境内承担风险,本王有预感,此次北伐后金国一定会加强对国内的控制,你们要注意,还有这次北伐结束后本王肯定会跟金国和谈,和谈的时候在边境几个城池肯定会开设榷场进行互市,到时候本王会酌情把潜伏人员的家人搬到这些边境城池居住,这场咱们的密谍也就有机会跟家人见面了。”
赵云跪拜道:“王爷思虑周全,臣代手下先行谢过王爷了。”
李昕摆摆手道:“好了,你先下去吧。”赵云知道李昕要单独跟梁兴谈话便退下了。
赵云走后,李昕叹息道:“青莲的事本王都知道了,本王知道你心里难受,但是你不能这么一直颓废下去,青莲的在天之灵也不希望你这样下去,青莲是英雄,她为我们汉人的崛起奉献出了她宝贵的生命,作为她的官人,你应该快些振作起来,去继续完成她未完成的事业,还有你的父母跟雷儿都还在,算起来雷儿今年都应该十六七岁了,你们也十几年没见了,就算是为了家人,你也要尽快振作起来,夏国的事情不急在这一时,你也辛劳了二十年了,本王给你一个月的假期让人先带你去兴汉岛好好陪陪父母跟雷儿,从你到兴汉岛的那天开始算起。”
梁兴红着眼睛道:“是,王爷。”
梁兴自打岳飞收复燕京后,便整天闷闷不乐的,特别是回到燕京后,燕京是他跟青莲一起生活战斗了十几年的地方,只要进了燕京城,梁兴就能想起跟青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起打拼过的水仙居、一起生活过的院子、一起走过的街道,整个燕京城除了皇城都有他们二人的足迹,一想起青莲梁兴眼泪就不自然的落了下来,这人那一旦伤感起来就好酒,只要想起青莲梁兴就喝酒,好几次都喝的聆听大醉,赵云劝了几次都劝不住,现在最能解决梁兴情绪的就是对金密谍之事,因为青莲的死,让梁兴对金国的恨意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也是李昕把梁兴调到夏国的原因之一,这种过度仇恨的情绪肯定会影响到对金的密谍工作,密谍工作时刻都需要保持冷静,过度的情绪化只会对密谍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李昕给梁兴放假除了让他陪陪家人,便是让他散散心,当然最重要的是见见阔别了十几年的儿子,毕竟梁雷是他跟青莲爱的结晶,见见儿子或许会好些。
李昕沉默了一下又问道:“青莲的墓呢?”
梁兴答道:“我们逃出来后,臣把她暂时葬在了沧州。”
李昕点头道:“等以后燕京烈士陵园建起来之后,再把青莲移葬到烈士陵园里,汉兴呢?”
梁兴说道:“汉兴留在了燕京,这次臣没把他带来。”
李昕叹气道:“汉兴有没有什么想做的事?”
梁兴答道:“他说他想当兵,以后为青莲报仇。”
李昕点头道:“当兵可以,你先带他去休假,等你们休假完,本王会给他安排到军中。”
梁兴抱拳道:“臣遵旨。”
李昕掏出一把口琴递给梁兴道:“这是本王让工匠历时数年做出来的小玩意,今日就送你了。”
梁兴接过口琴看了看道:“王爷,这是?”
李昕答道:“这叫口琴,是一种乐器。”
梁兴疑惑道:“乐器?”
李昕说道:“把口琴给本王,本王给你演示一遍。”
梁兴把口琴递给李昕,李昕接过口琴后开始吹了起来,当熟悉的音乐再次响起的时候梁兴的内心再次受到了触动,一曲星之所在过后,梁兴早已是眼含泪花。
吹完之后,李昕用毛巾把口琴擦了一遍递给梁兴道:“没事的时候可以吹一吹。”
梁兴接过口琴道:“谢王爷赏赐。”
李昕拍了拍手:“本王再送给你个礼物。”
掌声过后,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款款而来,李昕介绍道:“本王知你吃惯了青莲亲手做得美食,对外边的食物怕是吃不惯,青莲的厨艺都是在本王府上学的,本王也算是青莲名义上的师傅,这是本王从手下厨娘中亲自挑选的,她叫白冰,今年十八岁,厨艺不在青莲之下,你把她带走吧。”
梁兴心中苦涩道:“臣遵旨。”
第七百四十三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三)
安排好赵云跟梁兴,次日李昕便带着赵鼎诸臣与卫队跟随岳飞前往燕京,而韩世忠则先行率军前往飞狐。
九月五日上午,李昕率众终于抵达了燕京城,看着巍峨的燕京城墙,李昕感慨万分,前世李昕自打出生后一岁便被父母接到了燕京,在燕京一住就是几十年,后来也在燕京买了房,这一世历经二十多年终于再度回到了燕京,只是此燕京跟彼燕京相差很远罢了。
由于李昕要进驻燕京,岳飞提前派人把燕京的主要街道戒严了,为了展现大军军威,李昕特地率众从燕京城东的安东门进入。
走在燕京城的大街上,李昕骑在马上问道:“岳将军,燕京城现在有多大?人口几何?”
岳飞答道:“禀王爷,目前燕京城南北约六里地,东西约五里地,城中人口约十万。”
按岳飞的说法,李昕心算了一下燕京城的面积才七点五平方公里,比后世差远了,连后世燕京城面积的零头都不到,就是跟明清时期比都差的很远。
李昕想了想对赵鼎说道:“赵相公,在燕京安顿好后,就准备开始扩建燕京城,要把燕京设为都城,这点面积肯定是不够的。”
赵鼎点头道:“是的,一旦朝廷的机构全部从临安搬过来,燕京的人口肯定会大量增加,现在的燕京城规模太小了。”
岳飞疑惑道:“王爷打算把燕京设为都城?”
李昕答道:“正是,岳将军不会以为本王来燕京是来巡视的吧,本王告诉你本王这次来就不打算走了,燕京以后就是新都城了,此事还没公布,等到收复河东后,此事便会昭告天下。”
岳飞皱眉道:“燕京的位置确实适合做都城,不过是不是距离前线太近了。”
李昕说道:“本王就是要把都城设在距离前线近的地方,这样才能让禁军不至于懈怠,未来几十上百年我们的主要威胁仍将主要来自于北方草原,定都燕京能很好的控制北方。”
赵鼎问道:“王爷打算把燕京城扩建到多大?”
李昕想了想道:“周长百里,相当于一个半东京城的规模,但是皇城不用扩建,修缮一下就好。”
赵鼎捋着胡须道:“如此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所耗巨大啊,且时间短不了。”
李昕点头道:“嗯,是大,扩建工程分数年完成,赵相公,作为都城,燕京的人口未来肯定会快速增长,这次的扩建未来都不一定够用,若干年后肯定还会继续扩大。”这次扩建完成燕京城也不过才一百多平方公里,后世的燕京光市区面积就四五百平方公里,整个燕京市辖区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
岳飞问道:“王爷,奇袭燕京的时候俘获了很多金国高层的家臣,这些人如何处理?”
李昕想了想道:“凡是完颜氏的家人跟前辽旧臣的家人都留着,等到后边和谈的时候这些人都能成为筹码来换取我们需要的东西,其他诸如杜充这类投降的汉奸家人全部处死。”
岳飞抱拳道:“臣遵旨。”
就在李昕踏入燕京的同一日,完颜希尹率军已经抵达了沂州,与驻守沂州的完颜宗贤汇合了。
见了完颜宗贤,完颜希尹问道:“赛里,太原城情况如何了?”
完颜宗贤叹息道:“不清楚,曲端已经围城五六日了,我估计曲端肯定得到了援军,否则他肯定不敢围城,但是曲端手下到底有多少兵力目前我们还搞不清楚,前方石岭关驻守的是撒离喝手下的五千兵马,我这里只有一万人,我们兵少都不敢前出救援太原城,谷神,你这次带了多少兵来?”
完颜希尹皱眉道:“此次救援太原我只带了五万大军,原本我奉皇上的旨意率军十万兵压燕京,不过听到太原的情况后,我便留下一半大军驻守怀来跟飞狐,带着剩余一半人马前来救援太原。”
完颜宗贤松了一口气道:“那太好了,这样我们就能跟太原城中的军队配合前后夹击围城的宋军,击退他们以解太原之围。”
完颜希尹叹气道:“我这次来的目标是接元帅他们突围,并不是来解围太原的。”
完颜宗贤吃惊道:“谷神你说什么?太原城不要了?”
完颜希尹点头道:“是的,我在率军救援太原之前曾给皇上去信,谏言皇上再征召二十万大军,结果昨日我收到了皇上的回信,信中皇上只答应再征召十万大军,五万大军置于大同,五万置于燕京北部,并且皇上已经派出使者前去大宋求和了,倘若真能再征召二十万大军,那么我们还能有底气在河东跟宋军斗一斗,结果现在只有十万大军,我们只能从太原撤军了,不仅太原要撤,就是忻州、代州也要撤,全部撤到大同,尽量保全我军在河东的战力,我军现在已经经受不起大的损失了。”
完颜宗贤苦涩道:“现在国内已经凑不出二十万大军了嘛?这一撤我们再想打回来就难了。”
完颜希尹叹息道:“关键是我军现在打一仗很难有大的缴获,还会损失惨重,或者还会打败仗,没有缴获我们拿什么来犒赏士卒们,我倒也能理解皇上现在的处境,再征召十万大军可能就是现在大金的极限了,再多了可能就会影响国内的稳定了,别忘了除了大宋在西北我们还有敌人,不仅如此,就算是在大金国内我们女真人人口也不占优势,而更多的还是契丹人跟汉人,契丹人以前老实现在我大金遭遇如此重大的挫折,难保他们不会有异心。”
完颜宗贤感叹道:“这才多少年,我大金便面临如此重大挫折!”
完颜希尹摇摇头道:“其实相比于河东,我更担心化城县那里。”
完颜宗贤问道:“谷神此话怎讲?”
完颜希尹答道:“皇上派去化城县的五万大军中只有五千女真精锐,剩下的不是契丹人就是汉人,其中还有两万人是刚征召的农民,没经历过战斗,我担心他们顶不住那边宋军的进攻,一旦他们被击溃,我大金腹地就将暴露在宋军面前。”
第七百四十四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四)
完颜宗贤皱眉道:“不是说化城县那边宋军数量不多嘛?”
完颜希尹说道:“从得到的消息看,是宋军数量不多,但是难保宋军不会通过海路增兵,再说了我军战力不强,一旦让宋军探出了虚实,宋军很可能会主动向我军发起进攻。”
完颜宗贤问道:“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完颜希尹答道:“只能尽快从河东撤军,充实国内的兵力稳住国内,而后跟大宋和谈,此事昨日我已经给皇上去信了。”
完颜宗贤叹了口气道:“也只好如此了。”
完颜希尹说道:“赛里,我手头这五万大军不能动,你先从你手里派出五千人去代州加强代州的防守,代州是我军撤退的必经之地。”
完颜宗贤点头道:“好,我现在就派人去。”
随后完颜希尹叫来自己的儿子把塔道:“把塔,你率领我军一万骑兵明日先行赶赴太原探查宋军实力,到了太原城若宋军已有准备切忌妄动,若宋军无备有机会突进城就突进去,我这有一封信你若能进城就交给兀术元帅,我带领步军随后就到。”
把塔接过信件道:“是,父亲大人。”
此时的太原城还在承受着宋军雷霆车的炮石轰击,宋军抛射的不仅有普通石头,还有覆盖火油的石头以及装有火药的陶罐,经过五天的轰击太原城墙上可燃物都被烧没了,不仅如此就是靠近城墙的城内房屋也都被烧的的差不多了。
太原府衙中,撒离喝放下茶杯道:“元帅,咱们就天天这么跟宋军耗着?”
兀术没有回答撒离喝的问题而是问道:“这几天咱们伤亡多少?”
撒离喝答道:“伤亡倒是不多,只有两千余人,大部分都是前三天伤亡的,这两天很少。”
兀术又问道:“城墙情况如何?”
撒离喝答道:“城墙尚可,不过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裂纹了,城墙估计最多再顶**天就该塌了。”
兀术点头道:“那就再等等,曲端肯定会等到城墙塌了再进攻,再过几天宋军可能会出现懈怠的情况,那时候我们组织骑兵出城突袭一波,肯定会大有收获,就算不能击退宋军也能给宋军造成重大损失。”
撒离喝点头道:“好,那我这就下去安排。”
太原城南宋军大营,举着望远镜看了看太原城墙后,曲端便放下望远镜准备回到帅帐,张侠问道:“大帅,咱们就这么继续跟金军耗着?”
曲端点头道:“嗯,攻城战伤亡太大,等城墙塌了再攻城伤亡能大大减少,无非多费点时间而已,别忘了太原不是我们的终点,大同才是,你去通知其他三门的我军,让他们逐渐外松内紧,这样说不定城中的金军会给我们送一份大礼。”
张侠若有所思道:“是,大帅。”
曲端又说道:“再告知城北的呼延将军一次,让他注意石岭关方向的敌军,如果探查到有敌人援军到来,一定要做好防御措施。”
张侠抱拳道:“末将这就去办。”
九月六日,把塔带着骑兵先行从忻州出发,当天下午便到达了石岭关,当天晚上金军骑兵到达石岭关的消息便传回了宋军大营。
曲端听着呼延通的汇报皱眉道:“金军援兵来得倒挺快。”
呼延通问道:“大帅,我们该怎么办?”
曲端说道:“不急,明天呼延副帅先带领城北的军队摆出防御阵型先看看金军援军的规模再说。”
呼延通又问道:“那明日对太原城的攻击是否停下?”
曲端摇摇头道:“不可,现在还不到停止炮击太原的时候,明天继续炮击太原城。”
呼延通点头道:“好,某这就去安排。”
呼延通走后,曲端又叫来了岳云:“岳小将军,明日带着你的骑军去城北,如果金军援兵强行进攻,你就帮助城北我军共同对敌。”
岳云抱拳道:“曲帅放心吧,在下明白了。”
次日一早,把塔辞别了习不祝带着骑兵继续向太原前进,不过在距离太原城十里的地方便被宋军拦截了下来,看着宋军大阵把塔便明白对于自己的到来宋军早有准备了,想到临行时父亲的话看了一番后把塔便带领军队后撤五里扎营了。
到了七日傍晚,完颜希尹才带着后续的步军姗姗来迟,见了完颜希尹,把塔汇报道:“父亲大人,对于我们的到来,宋军早已有了准备。”
完颜希尹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金军大部队到达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曲端那里,呼延通很严肃的向曲端汇报道:“大帅,今日午后又有金国援军到达,看规模比昨日要多很多,现在我们怎么办?”
曲端想了想道:“从城西跟城东各抽调一万大军到城北归你指挥,炮击太原不能停,你先带大军顶一顶,看看金军援军的攻势再说。”
呼延通担忧道:“就怕城里的金军知道了援军的消息会出城向我们发起进攻,要知道城里金军可有不少骑兵。”
曲端说道:“所以才不能停止炮击,只要我们的炮击不停,城里的金军就未必会发现城外的情况。”
呼延通点头道:“好,某知道了。”
也是在这日,韩世忠带着军队出现在了飞狐县,正在飞狐县驻扎的完颜彀英得报后一边准备守城一边派出斥候去给完颜希尹送信,完颜希尹率军走后,完颜彀英便将五万大军分为两部分,一半守飞狐,一半守怀来,他派手下郭企忠守怀来,而他自己则亲自担任飞狐守将,相对怀来他认为飞狐更重要,飞狐距离代州很近,只要突破了飞狐三天便能赶到代州,只要掐断了代州就切断了河东金军的后撤之路。
到达飞狐后,扎好大营,绕着飞狐县看了看便召集众将道:“今晚就开始打造攻城器械,后天九日一早我们就开始攻城,一旦开始攻城便要使出全力,成闵、刘宝你们二人率军一万攻城北,解元、王胜你们二人率军一万攻城南,岳超、许世安你二人率军一万攻城西,李世辅你带着骑兵绕过飞狐去灵丘看看能否有机会提前拿下灵丘。”
众将抱拳道:“是,大帅。”
第七百四十五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五)
九月八日集结好军队的岳飞亦率军出居庸关向怀来进发,吃过早食后的完颜希尹带着人出了大营看了看宋军的营寨。
把塔看着宋军营寨道:“父亲,宋军营寨看起来比昨日扩大了不少。”
完颜希尹点头道:“嗯,应该是宋军知道我们来了,调集了更多的兵马到来,这样也好,能减少太原城中我军的压力。”
把塔问道:“父亲,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完颜希尹说道:“今天加紧打造攻城器械,明天开始向宋军营寨发起进攻,不要留力,一开始就要使出全力,要让宋军感受到压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宋军到来,也能让城中的我军知道援军已经来了,这样城中的我军一定会行动起来,前后夹击我们就能破了宋军的防御。”
把塔点头道:“是,父亲大人,我明白了。”
九月九日,飞狐与太原城外两地同时开战,飞狐城外数十门赶制的雷霆车齐发,各种炮石砸在城墙上,隆隆作响,不时有守城的金军士兵被砸的血肉模糊,趁着城墙上的金兵被砸的抬不起头的时候,宋军士兵开始推着攻城锤跟各种云梯前进,飞狐县没有护城河,故宋军不用填埋护城河,直接攻城即可。
顶着盾牌指挥战斗的完颜彀英看情况不对迅速指挥金兵攻击宋军的攻城部队,于是金兵开始顶着漫天飞舞的炮石向攻城的宋军发起进攻。
韩世忠举着望远镜看了看道:“到底还是时间太短了,赶制的雷霆车数量太少,做不到面面俱到,炮击密度不行,王权,你去催促随军工匠继续加紧赶制雷霆车。”
王权抱拳道:“是,韩帅。”
太原城外十里,宋金两军交战战场,宋军依托一座座坚固的营寨抵挡金军的进攻,金军投石车抵进到距离宋军营寨两三百米的距离炮击宋军营寨,而营寨中的虎蹲炮手则反击金军投石车,双方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
金军士卒顶着宋军密密麻麻的弩箭向宋军营寨发起冲锋,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后终于靠近了宋军营寨,随后便是肉搏战。
双方交战一上午未分胜负,宋军少部分营寨被金军摧毁了,不过趁着中午休战的时候宋军又派人加紧修筑损毁的部分,金军发现后便派出骑兵骚扰宋军的修筑过程,宋军亦派出骑兵跟弓弩手对付金军骑兵,不过到底宋军骑兵数量比金军少多了,影响了损毁部分的修筑速度。
下午又是一波交战,到了傍晚双方便收兵回营,宋军营寨又有一部分被摧毁了,对于城北的战斗,曲端一直关注着,傍晚战斗结束后,曲端来到城北,呼延通亲自向曲端汇报道:“大帅,今天一天交战下来,我军伤亡两千余人,金军进攻非常猛烈,看来金军援军对于救援太原比较焦急。”
曲端点头道:“嗯,金军越着急我们反而不能急,明天继续依托营寨防守,对于太原城中的敌人你不用管,让董先带领一万人监视住就好,你带着四万人先专心对付当面之敌,再拖几天我们就能砸开太原城了。”
呼延通问道:“大帅,李世辅还是没回来嘛?”
曲端摇摇头道:“还没有,可能他被王爷调去其他地方了吧,既然金军援军今日表现的如此着急,那就表明王爷可能已经对河东做出了新的动作。”
相比较宋军两千余人的伤亡,金军的损失则要大些达到了三千余人,完颜希尹听了把塔的汇报后:“明日继续向宋军施压,还有今夜派出精锐看住宋军,别让他们把我军破坏的营寨修复了。”
把塔行礼道:“是,父亲。”
另一边的飞狐经过一天激战,双方亦伤亡不小,作为守城一方的金军伤亡数字几乎跟攻城一方的宋军基本持平,都是两千余人,正常情况下的攻城战攻守双方伤亡比应该在二比一到三比一甚至更高,也就是说攻城一方伤亡应该远高于守城方,由此可见金军在守城战方面跟宋军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九月十日,双方继续在两地交战,而岳飞部也于九日到达了怀来城下开始了攻城战的准备,岳飞计划于十一日展开对怀来的进攻,到了傍晚收兵回营后,飞狐告急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完颜希尹的手里。
完颜希尹看着手中的密信来回踱步:“宋军果然向飞狐发起进攻了,既然飞狐告警,那么怀来那里也可能出现问题。”
把塔担心道:“父亲,我们现在怎么办?太原城中的我军还没救出来,后路又出现问题,父亲要不我们撤吧,我看我们无法打开太原的救援通道了。”
完颜希尹厉声喝道:“此话不许再说,太原城中的几万军队都是我大金精锐岂能不救,更何况元帅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在太原城中,汉人有句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些年我大金失去了多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再失去太原城中这些人,我大金是要亡国的,不能再这么慢慢吞吞的了,明日不计一切代价全力向宋军发起进攻,打通救援太原的通路,告诉士卒们,谁先打到太原城下赏万户奖千金。”
把塔苦涩道:“是,父亲,我明白了。”
也是在这日王伦跟张通古到达了榆关,榆关守将欧阳睿得知消息后一边接待二人一边派出快马向燕京传信。
而同一时刻,化城县失利的消息也传到了上京,收到消息的金熙宗急忙召集了韩企先、完颜宗干等人,金熙宗把密信递给众臣道:“宗本传来消息说化城县战败,除了逃回来少数人,其他全军覆没了,萧庆也不见了,现在我大金腹地完全暴露在宋军面前了。”
宗干说道:“皇上,必须再征召一些军队去辽阳府,加强那里的防守,同时把宋军逼回化城县。”
韩企先作揖道:“皇上,现在必须撤回河东的我军,河东已经不能守了,再征调军队势必造成国内局势不稳,只有撤回河东的军队才能稳住国内的局势。”
第七百四十六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六)
宗干反驳道:“远水不解近渴,现在只有征召更多的军队才能填补辽阳的防御空白,再说了河东不要了?没了河东我们拿什么跟李昕谈判。”
韩企先急道:“皇上,绝对不能再大规模征召军队,只能再征召一两万人加强辽阳地区的防守,然后调回河东的军队,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河东绝对不能再守了,能保住大同就不错了。”
萧仲恭奏道:“皇上,何不求援于夏国,既然夏国称臣于我大金,那身为臣子的夏国就有助战的义务,皇上可以许诺李仁孝,只要帮助我军击退了宋军,就可以把武州、朔州、宁边州割让给他们,臣想李仁孝一定会答应的,夏国肯定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大宋出现在自己身边,毕竟当初他们跟大宋可是打了百年,有了夏国的帮助,我军也能喘口气,再说了此三地紧挨着河东,既然河东保不住了那就让予大宋,说不定后边我军也能坐山观虎斗。”
萧仲恭说完,众人纷纷为之侧目,宇文虚中用冷漠的眼神瞟了一眼萧仲恭,萧仲恭这招当真是狠毒,拉夏国下水,一个强大的大宋必然不符合夏国的利益,再加上三州之地,李仁孝肯定想都不想便会答应。
其实在萧仲恭眼里,你们三家斗得越乱越好,不乱怎么有契丹人的机会。
金熙宗闻言高兴道:“好,就这么办,让夏国助战,现在就拟旨,派温敦思忠出使夏国。”
宗干叹息道:“皇上,远水不解近渴,就算让夏国助战也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还得靠我们自己。”
金熙宗点头道:“嗯,那就先按韩大人说得办,再征召两万人加强辽阳府的防御,同时下令河东军队撤回大同放弃河东。”
金熙宗下旨之后,主管左右检法司的范王二人很快拿到了相关公文,二人看到公文后自知事关重大,下值之后便通过秘密渠道将消息传递了出去。
九月十一日,太原城北,从早上开始,金军便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进攻,而宋军亦凭借着一座座营寨苦苦抵挡着金军的攻势,看着金军猛烈的攻势,呼延通感觉不妙,立即叫来了曲端。
呼延通说道:“大帅,从今天上午开始,金军突然发疯一样向我军进攻。”
曲端观察了一番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要不然完颜希尹不会这么疯狂的向我们进攻。”
呼延通问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在这么下去太原城中的敌人肯定会注意到这边。”
对于现在的情况曲端有些踌躇不定了,面对完颜希尹的猛攻,如果继续硬顶,若被太原城中的金兀术发现了,金兀术绝不会坐视不理,他肯定会趁此机会配合城外的完颜希尹前后夹击,到时候肯定会损失惨重,可是如果撤了围,那也就意味着对太原城进攻的失败。
思考了很久,最终曲端还是下令:“呼延副帅,顶住今天,到今晚撤军,另外撤军的时候往营寨里都撒上火油,明天一早等金军进入营寨后送他们一份大礼。”
呼延通点头道:“是,大帅。”
随后曲端分别又给城西的王彦以及城东的折彦质下令当晚撤军,全部集中于城南,曲端此举表明了他不敢承受两面夹击的损失。
此时正在燕京的李昕已经接到了王伦跟张通古到来的消息,接到消息后他便命令将王伦与张通古二人带来。
九月十二日一早,吃过早食后,准备新一天进攻的金军再次冲向了宋军营寨,不过这次他们没有遇到任何阻击,冲进宋军营寨后发现都空了。
发现情况不对后,把塔迅速向完颜希尹汇报:“父亲,宋军营寨都变成空营了,一个人都没有了。”
完颜希尹豁然起身道:“什么?宋军营寨空了?他们都撤了?”
把塔点头道:“是的父亲,宋军营寨都空了。”
把塔刚说完,就见一个士兵进来报告道:“报,大帅,宋军营寨起火了,我军不少人陷进去了。”
闻讯完颜希尹冷着脸带着把塔慌忙出营看着宋军营寨的冲天大火,完颜希尹叹息道:“看来宋军是真撤了,不撤军宋军也不会来这一招,把塔,还不快去救人,能救几个是几个。”
把塔接令后,匆匆忙忙集结了一些人便去救人了。此时的太原城守军也发现了异样,原本驻扎在城北、城东、城西的宋军都不见了踪影,城北远处还燃起了大火。
发现异样的士卒迅速向金兀术汇报了这些,金兀术闻讯后便带着撒离喝等人登上了城墙,观察一番后,撒离喝说道:“宋军怎么突然撤围了?”
金兀术指着城北道:“应该跟那边的大火有关,等等应该就会知道答案了,不过原本设想的明日出城偷袭宋军的计划看来是无法实现了。”
撒离喝点头道:“是,不过宋军撤围也好,起码我们保住太原城了。”
这边金兀术跟撒离喝等人倒是轻松了,那边曲端却坐在帅帐中愁眉苦脸起来。
呼延通道:“曲帅,这次阻击金军我们损失了近万人,现在我军还有十一万余人,还是可以跟金军斗一斗的。”
折彦质附和道:“是啊,曲将军,某觉得呼延将军说得没错。”
曲端叹息道:“唉,先看看金军后续反应再说吧。”
待火势减弱后,完颜希尹才带领着大军赶到太原城下,当金兀术看到援军赶来后便知道了宋军撤围的原因,他赶忙带着众将下城去迎接援军的到来。
见到完颜希尹后,金兀术道:“没想到是谷神带领援军前来,我说今日宋军怎么撤围了。”
完颜希尹叹气道:“元帅,快别说了,我军到达太原城下便被宋军阻击了,连续激战了三日,带来的五万大军损失了近两万人才见到元帅。”
金兀术疑惑道:“哦,谷神你们三日前就到了太原?”
完颜希尹点头道:“是的,从九日我们便开始同宋军在太原城北十里外交战。”
第七百四十七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七)
金兀术不好意思道:“宋军天天轰击太原城墙,我们在城墙上留下的人很少,也就没发现,要是真发现了我们肯定会派军出城配合你们前后夹击宋军。”
完颜希尹指着城墙道:“看着这光秃秃伤痕累累的太原城墙我就明白了。”
金兀术说道:“可不,宋军天天用投石车轰击城墙,也不派步军攻城,曲端原本就等着城墙塌了再攻城,只是他没想到谷神的援军来得那么快,现在宋军进攻太原的计划算是泡汤了。”
完颜希尹摇头道:“元帅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了,太原城不能再守了,我们必须尽快撤军。”
闻言金兀术阴沉着脸蛋:“谷神,发生什么事了?为何要放弃太原?”
完颜希尹答道:“飞狐出事了,元帅应该知道,宋军一旦攻破了飞狐便可直击代州,代州可是我们的后路。”
金兀术震惊道:“什么?飞狐被宋军占领了?”
完颜希尹摇摇头道:“那倒还没有,燕京失陷后,皇上派我带领十万大军兵压燕京,后来知道太原之事后,我留下了完颜彀英带领五万大军分别防守飞狐跟怀来,前一日彀英传来消息,宋军已经开始进攻飞狐了,这是彀英送来的信。”
金兀术接过信件后看了看皱眉道:“走,我们先进城再说。”
进了太原府衙后,金兀术问道:“谷神,你的想法是什么?”
完颜希尹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撤军,飞狐现在虽然还没有失陷,但是很难说能守几日,我们必须抢在宋军占领代州之前通过代州撤回大同府。”
撒离喝问道:“可是在太原城外还有曲端的大军,他会让我们安心撤军嘛?”
完颜希尹想了想道:“元帅手下现在有多少人?骑兵多少?”
金兀术答道:“共七万二千人,其中骑兵三万。”
完颜希尹松了口气道:“那就好,我看宋军骑兵不多,我这次带来一万骑兵,还剩五千骑,算上元帅的三万骑兵,我们就有三万五千骑远比宋军骑兵要多,我们这样先撤步军,骑兵留下来拖住宋军,曲端见我骑兵这么多,必不敢轻易追击,只要步军过了石岭关骑兵就可以撤退了。”
金兀术点头道:“好,那步军明日凌晨先撤,骑兵留下来看住宋军,等明天傍晚再撤,太原距离石岭关不过几十里,步军行军速度再慢几个时辰也能到。”
完颜希尹接着说道:“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石岭关守将的问题,石岭关守军必须阻挡宋军两日才能撤,而且考虑到飞狐那边的形势,石岭关守军到时候即便撤了估计也会被宋军吃掉。”
完颜希尹的意思很明白,石岭关守将既要能守也得是个炮灰,听了完颜希尹的话,金兀术为难了,毕竟没有人愿意当炮灰,而且手下几个精锐大将金兀术也舍不得丢给宋军,当炮灰的只能是无关紧要的将领,比如孔彦舟、杜充这种降将,可是真让这种人去守石岭关就跟白送宋军没区别,他们绝对不会死守石岭关的,搞不好金兀术前脚率军刚走,后脚他们就跑了或者投降了,他们的为人金兀术心里还是有数的。
想了半天金兀术也没想到好的人选,除了金兀术,聂黎贝堇跟撒离喝也在思考这个人选,他们也明白如果石岭关守将不能拖住宋军那么他们想安然撤军是不可能的。
最后还是撒离喝开口道:“元帅,我倒是有一个人选。”
金兀术示意道:“哦,那撒离喝说说你的人选?”
撒离喝说道:“此人叫彭轩,是早年从大辽投降过来的汉将,在军中已经二十来年了,是个千户。”
金兀术问道:“此人可靠嘛?”
撒离喝点头道:“如果不告知其真相,那就没问题,当初兵败解州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拼命跟随我逃出来的汉将,其他人怕不是被俘就是投降了。”
金兀术说道:“那就让彭轩来一趟。”
此时的彭轩正在太原的军营中悠闲的躺着,原本他还打算配合曲端里应外合夺取太原城呢,不过后来因为金兀术以及聂黎贝堇的到来,这个计划只能泡汤了,计划不成后他只能带着兄弟们在城中混日子。
金兀术派人来叫他后,彭轩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也只能先跟着去见金兀术,到了地方后彭轩发现金兀术、撒离喝、聂黎贝堇、完颜希尹都在,对于完颜希尹彭轩还是认识的,凡是潜入金国的密谍后来都被要求要认得完颜氏高层每一个人,即便见不到本人也会通过画像记住这些人的长相,见几个大佬都在,彭轩便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真要是什么天大的好事肯定不会落在他头上。
金兀术见了彭轩道:“彭将军,今天叫你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交予你,只要此事办成了,事后我升你为万户。”
彭轩神情一凛道:“元帅请讲,末将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金兀术起身道:“本帅已经决定从太原撤军了。”
金兀术还没讲完,彭轩就震惊道:“什么?元帅要撤军了,我们可是守了快一个月,今天援军好不容易来了,这就撤军了,那不是白白便宜了宋军嘛!”
金兀术指着完颜希尹叹息道:“本帅也是没办法,这是右丞相希尹大人,援军就是他带来的,他还带来了皇上的旨意,皇上旨意上说国内不稳让我们撤军回大同,放弃河东。”
彭轩抱拳道:“原来是皇上的旨意,末将唐突了,不知元帅要交予在下何事?”
金兀术说道:“明日一早步军便会先撤出太原,骑兵断后拖住宋军到傍晚再撤,等步军到达石岭关后,彭将军你的军队接手石岭关的防御,本帅会给你的军队补齐五千人,你要带领这五千人在石岭关抵挡宋军两天才能撤退,这就是本帅交给你的任务。”
彭轩略一思索便答道:“是,大帅,末将领命,不过末将希望大帅能给末将的军队都配上马匹,这样等撤军的时候末将也能很快甩开宋军。”
金兀术想也没想便点头道:“可以,等骑军到达石岭关就给你留下五千马匹。”既然让人当炮灰那就得给点甜头,这个道理金兀术还是明白的。
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八)
听了金兀术的话,彭轩便明白金兀术这是打算放弃自己了,把自己当炮灰了,当然他也知道此事自己必须答应,没有回旋的余地,若自己不答应恐怕自己都不能活着出太原了。
所以他才向金兀术提出五千马匹的要求,既然要让自己去送死那就得给点甜头,当然彭轩也不打算送死,这五千马匹彭轩打算转手就送给宋军当大礼。
回到军营后,彭轩秘密把几个自己人叫来将整件事都对他们说了一遍,说完后彭轩问道:“诸位,此事你们怎么看?”
江永疑惑道:“老大,金兀术怎么就突然撤军了,算上今天到的援军,整个太原城的金军差不多得有十万吧,完全有一战之力,对于金兀术的说辞俺是不太相信的。”
彭轩问道:“你是说金兀术撤军是另有隐情?”
赵钱说道:“不管啥原因金兀术都要撤军了,我们绝对不能让金兀术轻易的撤军。”
江永摇摇头道:“若万一金兀术不是真的要撤军,拿咱们当诱饵吸引宋军呢?”
彭轩问道:“江永你详细说说?”
江永说道:“老大,俺是想说最好能搞清楚金军撤军的目的,以防咱们被金军利用了。”
一直在旁边沉默的林强摇头道:“现在没时间搞清楚金军撤兵的目的了,明天一早就要开始行动了,而且某也不认为金军这次撤军有什么特别的目的。”
彭轩摸着下巴道:“哦,林强说说你的想法。”
林强说道:“老大把地图拿来,某看着地图讲你们就明白了。”
彭轩派人取来地图,林强指着地图道:“你们来看,河东东边的河北跟燕京目前肯定都被我军占领了,河东现在就相当于一个突出部,王爷是绝对不允许这个突出部存在的,这里是飞狐,这里是怀来,这两个地方是堵住我军从河北跟燕京西进的口子,若我军突然了飞狐可直插代州,突破了怀来可直插大同,代州是河东金军的后路,大同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某判断金兀术此次这么着急撤军肯定是飞狐或者怀来出事了。”
彭轩点头道:“有道理。”
江永说道:“若果如林兄所说,金兀术派老大守石岭关就是断了宋军追击的可能,可是如果我们阻击两日后再撤军就有可能碰上王爷派出的西进军队。”
彭轩若有所思道:“所以守石岭关的军队实际上已经被金兀术抛弃了。”
赵钱说道:“也就是说我们这次肯定回不去了。”
彭轩点头道:“嗯,原本赵副统领还打算继续让咱们在金国潜伏呢,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也罢,这样兄弟们也能提前回家跟家人团聚了,都出来二十年了,也该回家看看了。”
赵钱问道:“老大,那咱们在金国的家人怎么办?”
彭轩想了想道:“这个某会跟赵副统领说得,让留在那边的兄弟帮咱们把家人送回来。”
林强说道:“老大,下令吧,后边咱们怎么干?”
彭轩点头道:“嗯,明日我们照常撤军,等接手石岭关防务后,待金军骑兵都通过后,我们就把石岭关连同金兀术留下的五千马匹都献给王爷。”
众人抱拳道:“是,老大。”
燕京皇城嘉宁殿,李昕正带着诸臣准备接见王伦跟张通古,张通古进入燕京后便马上提出了要觐见李昕的要求,李昕也明白张通古为什么这么着急,其实李昕心里对于和谈也有些着急,毕竟北伐至今近四个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到了该喘口气的时候了,占领了那么大的地盘需要治理需要发展,不过李昕作为战胜方肯定不能主动求和,主动求和只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底气不足。
王伦跟张通古进殿后作揖道:“臣王伦、大金使者张通古参见王爷。”
李昕点头道:“不知金使此来所谓何事?你我两国可还处于交战之中。”
张通古说道:“王爷,臣奉我大金皇帝之命前来觐见王爷,是为了和议之事。”
李昕冷哼道:“哼,本王记得贵我两国和议去年才签订吧,这才一年多贵国便撕毁和议向我发起进攻,现在贵国又来提出和议不觉得荒唐嘛!”
张通古急道:“王爷,此次出战绝非皇上本意,实在是兀术元帅等主战派的意思,王爷也应该知道兀术元帅等主战派控制着兵权,皇上拗不过只好同意他们的南侵请求。”
张通古这话直接把开战的责任推给了金兀术,把金熙宗摘得是干干净净,真是妙啊,不过这也倒给了李昕一个台阶下。
李昕冷笑道:“也就是说贵国皇上并不愿意开战喽?”
张通古点头捣蒜道:“那是,那是,和议刚签订一年多,皇上忙着治理内部,根本就没有要开战的打算,王爷放心,这次和议签订后,皇上绝对不会再允许任何破坏和议的事情发生。”
李昕说道:“既然这样,本王就先听听你们大金皇上的和议条件。”
张通古不好意思道:“禀王爷,我们皇上想先听听王爷的和谈条件。”
李昕点头道:“嗯,好,既然想听本王的和议条件,那本王就说说,第一是两国身份问题,以后贵我两国就是兄弟之国,大宋为兄,大金为弟;第二此次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大金破坏和议在先,故我国收复的领土亦不会归还大金,而且以后两国以燕云十六州与化城县为界;第三,金国要归还我朝太上皇以及渊圣皇帝的棺椁,还有韦太后;第四,每年金国要提供两千马匹予大宋,当然大宋会拿出二十万匹绢交换;第五,两国要在边境地区设置榷场进行贸易,具体地点再议,这就是本王和议的条件,如何?张通使,本王没刁难你们吧。”
张通古迅速盘算了一番摇摇头道:“没有没有,王爷,对于战俘,不知王爷怎么打算的?”
李昕答道:“战俘中的女真人,每三人一匹马或者牛,金国用马或牛来交换,至于契丹跟汉人本王就不还给你们了。”
张通古作揖道:“是,王爷。”
第七百四十九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十九)
李昕的几个和议条件并不苛刻,难点主要在第二条以燕云十六州为界,毕竟现在李昕还没有完全占领燕云十六州,其他几个条件在张通古看来金熙宗应该都会答应。
李昕提醒张通古道:“张通使,本王的几个和议条件中,第二条是不可谈判的,也就是说以燕云十六州跟化城县为界是本王的底线,不可更改,如果大金不愿让出燕云十六州,那么本王自会派人去取。”
张通古苦涩道:“是,王爷,王爷的和议条件臣会向皇上一一说明。”
李昕接着说道:“还有,张通使,如果和议成功了,此次和议将会签署两份,一个以大宋名义签署,一个以大唐名义签署,并且不管是大宋亦或者大唐都城都会设在燕京。”
张通古听完心中巨震,以大唐名义签署,那也就意味着大宋即将成为过去时,一个新生的大唐即将屹立于中原之上,张通古有些失魂落魄道:“那臣就提前恭贺王爷了,王爷的话语臣会一字不落的带给皇上。”
在场的不仅张通古震动,就是赵鼎等人也是如此,对于新国号大唐,李昕并没有提前告知他们,今天李昕还是第一次将此事说出来,其实对于国号李昕想了三个“华夏、中华、大唐”,最后考虑到对于四周蛮夷的威慑力,李昕还是选择了大唐作为国号,是的那个曾经让四海宾服的大唐就要回来了。
李昕继续说道:“张通使,这次本王让赵良嗣跟王伦陪你一起回去,赵良嗣为大宋正使、王伦为副使。”
张通古作揖道:“臣明白了。”
张通古走后,李昕单独见了王伦,王伦把宇文虚中给他的纸条交给了李昕:“王爷,这是臣临走时,宇文大人交给臣的。”
李昕打开纸条看了看道:“嗯,本王知道了,这次回去谈判前三条不能变,后边三条可以谈,榷场可以多设几个,战俘交战最多让步到五个人交换一匹马或者牛,如果是驽马那只能两个人换一匹,且不能全部用驽马交换,驽马最多只能占到全部马匹的三成,每年用绢交换的马匹也是这个标准。”
王伦作揖道:“是,王爷,臣明白了。”
王伦走后,赵云匆匆赶来:“王爷,两封密信,其中一封是加急密信。”
李昕拆开两封密信看了看道:“嗯,其中一封是化城县传来的,刘将军打了一个大胜仗,并且还俘虏了敌军统帅萧庆,第二封信是范王二位先生传来的消息,金国已经派出使者向夏国求援了,并许诺了宁边州、武州、朔州三州之地给夏国作为出兵的酬劳,你去给化城县传信,让他们把萧庆送来,再给临安传信让余里衍公主先来燕京。”
赵云抱拳道:“臣这就去办。”
随后李昕叫来了赵鼎等三人道:“三位,刚刚传来的消息,金国已经派出使者向夏国求援了,并许诺了宁边州、武州、朔州三州之地给夏国作为出兵的酬劳,此事你们怎么看?”说罢李昕把密信递给了三人。
赵鼎等三人看过后互相对视了一眼,王庶先说道:“王爷,太原那边尚不知道消息,飞狐跟怀来目前我军正在加紧攻打,恐怕尚需时日才能拿下,要不让张俊回来增兵河东,尽快拿下河东及大同,只要我军速度够快,夏国即便想援助金国也来不及。”
李昕想了想摇摇头道:“还是不要让张俊回来了,河北及中原的剿匪任务也不轻,肃清匪患对我们战后的重建以及发展同样重要。”
张浚皱眉道:“王爷,目下只能增兵,现在我们就是在跟夏国抢时间,剿匪不急在这一时,等抢占了河东及大同后再剿匪也不迟。”
李昕思考了一会儿道:“这样吧,赵相公,燕京附近暂时没有战事,从燕京附近抽调两万人,一万调给韩世忠,一万人调给岳飞,命令他们迅速突破飞狐跟怀来向大同挺进,再把金国求援夏国的事情告知他们,让张俊先在河北剿匪,这样一旦河东有事也方便增援河东。”
赵鼎作揖道:“臣遵旨。”
九月十二日,凌晨天刚蒙蒙亮,太原城中的金军步军便开始有序从城北撤出,到了城门处金兀术说道:“撒离喝,骑兵就都交给你了,到了下午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你们就可以撤了。”
撒离喝答道:“元帅放心吧,骑兵撤退还是很快的,你们快走吧,过了石岭关不用等某,某追上你们很快的。”
金兀术点头道:“好,那我们先撤了。”
金军的行动并没有瞒过宋军斥候的眼睛,宋军斥候很快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曲端,曲端得知情况后立即召集诸将道:“诸位,刚刚得到的消息,太原城中的金军已经开始陆陆续续通过北门北撤了。”
折彦质说道:“曲将军,既然金军北撤了,那我们应该跟上去,不能让金军这么轻易的撤走。”
曲端点头道:“嗯,某也是这个意思,某决定……”
曲端话刚说到一半,便有士兵进来汇报道:“禀大帅,敌军骑兵在大营外列阵了。”
曲端闻讯出营看了看叹了后气道:“敌人骑兵这是明摆着为步军撤退打掩护啊,只要我军敢出营敌军骑兵就敢射杀我们。”
王彦说道:“曲帅,可以让炮兵跟弓弩手掩护步军出营列阵啊。”
曲端问道:“即便出营了,我们还能主动向骑兵发起进攻不成?就算我军主动进攻,敌军骑兵完全可以不理我军的进攻,只要拖住我们即可,更不要说步军主动进攻骑军所要付出的代价了,那代价太大不划算,再说了太原也不是我军此行的终点,若今天这一战是最后一战那让本帅放手一搏也不是不行,可惜它不是。”
折彦质问道:“那曲将军打算怎么办?就这么在这儿看着?”
曲端冷笑道:“当然不能干看着,呼延副统帅,把我军所有的床弩都搬出来,在敌军骑兵撤退前能杀几个是几个,床弩是目前我军射程最远的武器,本帅不信敌军骑兵能保持阵型不撤退。”
呼延通抱拳道:“是,某这就去安排。”
第七百五十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终)
很快呼延通便把全军仅有的五十架床弩集中了起来,集中好后便开始向金军骑兵射击,床弩最远射程一千五百米,远比雷霆车跟虎蹲炮的射程远,金军骑兵即便是在距离宋营外五百米也没用。
床弩巨大的威力射出去的弩箭经常能一下射穿两到三人,就像串糖葫芦一般,首轮射击五十架床弩就造成了金军骑兵百余人的伤亡,这点人数相对于金军庞大的骑兵人数来说虽然只是九牛一毛,但也在金军骑兵中引起了阵阵骚动。
撒离喝一见骑兵阵型发生了动摇忙下令道:“胡盏,你去稳住大家,另外将阵型分散一点,这样有利于躲避敌人的弩箭。”
胡盏点头道:“是,大帅。”
金军骑兵阵型散开后,床弩造成的伤亡果然减轻了不少,曲端看了一会儿发现金军骑兵并没有怎么如自己所愿后退后便回营了。
太原这边变成了小打小闹,飞狐那边的攻防战却依然在惨烈的进行着,从九日开始韩世忠指挥大军已经连续进攻三日了,今天是第四日,城中的金军已经由开始的两万五千人下降到了一万五千人,韩世忠的手下也损失了近万人。
举着望远镜的韩世忠亲眼看着自己军队的攻势又一次被金军打退了,阴沉着脸的回了帅帐,看着神色不愉的韩世忠,王权劝道:“韩帅不必着急,攻城战自古便不好打,我军已经连攻三日,末将看飞狐城已经残破不堪,支撑不了几日了。”
韩世忠叹息道:“若是搁平常,本帅当然不急,此战不仅仅关乎飞狐这一地,我们已经攻城三日,太原那边的金军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或许他们正在撤军,若我们不能及时突破飞狐抢占代州就无法堵住对方的退路,现在就是我们在跟金军抢时间,你们都给本帅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法子尽快破了这飞狐城。”
诸将想了想都不说话,一直在韩世忠身边充当透明人的江峰开口说道:“韩帅,其实还有一法可破飞狐城。”
江峰,兴汉城崇武院毕业生,北伐前刚分配到韩世忠身边充当参谋,不过因为是新人,江峰来到军中后并不怎么说话,只是默默跟随在韩世忠身边看着军中的一切。
韩世忠看着这个在自己身边充当了几个月透明人的小兄弟道:“哦,你有何办法?”
江峰答道:“可以用火药炸开城墙,军中带的火药目前还有近万斤,拿出两千斤集中埋在城门下边,而后引爆绝对能炸塌城门附近的城墙。”
韩世忠惊讶道:“把火药集中起来使用?此法你之前用过?”
江峰摇摇头道:“没用过,不过在崇武院的时候听老师讲过,并且那时候我们做过小实验,用几十斤火药便炸塌了一小间砖房,故末将觉得要炸城墙怎么也得上千斤火药集中使用。”
韩世忠一拍桌子道:“好,那咱们就试一试这个方法,江峰,此事本帅就交给你办了,你可以从军中随便挑人,也别两千斤了,本帅再给你加一千斤,共三千斤调你使用。”
江峰抱拳道:“末将得令。”
江峰接令后便召集了部分士兵,把三千斤火药分成数十个木桶装好,随后江峰亲自带着士兵们举着盾牌在军队的掩护下,用攻城锤改装的车辆将火药全部运送到了城门下。
到了城门下,江峰一边让一半士兵举着盾牌抵挡城上金军的进攻,一边指挥剩余的士兵在城墙根挖坑,待坑挖好后便把火药桶固定住,随后把引线拉出来,又举着盾牌缓缓后撤,待后撤五十米后,江峰便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线。
引线点燃后,江峰带着众士兵举着盾牌疯狂往回跑,跑出百米后,就听见轰的一声巨响在飞狐城下响起,而后便见到城门附近的城墙塌了下去,连带的还掩埋了数百名金兵。
韩世忠看到这一幕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道:“好,江峰干得好,传本帅命令,全军向飞狐发起总攻。”
正在附近城墙上指挥作战的完颜彀英听到一声巨响后便被震得趴在了地上,等他站起来后便看到城门附近塌了下去,而后他便愣在那儿了,嘴里还喃喃道:“完了,全完了,飞狐守不住了。”
亲兵看他这样急忙晃醒他到:“将军,快撤吧,城池已经守不住了。”
完颜彀英反应过来恨恨的道:“走,把我们的几百骑兵集结起来冲出城去,去蔚县,代州去不得,那里肯定是宋军接下来的目标。”
就这样完颜彀英匆忙集结了几百骑兵从北门冲出去逃走了,完颜彀英逃走后,便有人向韩世忠汇报了情况,韩世忠说道:“不要去管他们,迅速打扫完战场而后朝灵丘开进,俘虏派一千士卒送到易州去。”
十二日下午,从太原北撤的金军步军陆陆续续到达了石岭关,彭轩到达石岭关后便依照金兀术的命令接管了石岭关的防务,金兀术到达石岭关后也不停留安排了一下彭轩便继续带着军队往北走。
撒离喝直到下午酉时估摸着金兀术应该已经率军到了石岭关才下令撤退,一众骑兵得令后如梦大赦一般向北撤去,整个白天被宋军床弩射杀的金军骑兵约有千人,人数虽然不多,但亦是给了金军骑兵内心很大压力。
金军骑兵撤走后,曲端便叫来了岳云道:“岳小将军,金军骑兵走了,你带着我们的骑兵尾随上去,但是别追的太紧,某带着步军随后赶到,如果碰上金军骑兵的进攻,别恋战,你们人数少,可损失不起。”
岳云抱拳道:“曲帅放心,我记下了。”
岳云带着骑兵领命而去,曲端又叫来了王彦道:“王彦,你以最快速度集结起两万人跟在岳云身后,本帅带领大军随后就到。”
王彦抱拳道:“是,大帅。”
随后曲端又安排姜武带着一万人接管并修整太原城,太原城太重要了,既然收复了就要重新打造成一个堡垒。
第七百五十一章 北伐之最后一战(一)
整顿好军队后,曲端便带着剩余的八万人举着火把连夜朝石岭关赶去。
撒离喝的撤军速度还是很快的,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就到了石岭关,此时天已经黑了,不过撒离喝也没停留,过了石岭关给彭轩留下五千马匹便又继续赶路。
撒离喝前脚刚离开石岭关,岳云后脚便带着骑兵赶到了石岭关,不过看着石岭关岳云没敢上前,只得先下马休息等待后续部队的赶来。
此时的石岭关中,看着撒离喝率军消失的方向,彭轩召集了几个亲信道:“赵钱,你一会儿通知留下的其他军将都到某的住处,某一会儿会摆好宴席宴请他们,江永你带着我们的人马要看住金兀术给我们留下的那些人,在宋军接管石岭关的时候,万不可让他们生事,林强你带着人控制好关门,等某的命令再开门。”
众人抱拳道:“是,老大。”
彭轩很快在自己的住处摆好了一桌宴席,被通知到的诸将陆续到达,人齐后宴席开席,席间推杯换盏之后,彭轩命手下控制了诸将,一切顺利之后,彭轩才给林强下令打开关门派赵钱去寻找宋军。
岳云带着骑兵到达石岭关后并没有走远,就在附近驻扎下来了,故彭轩派人出关的动静并没有瞒过宋军,赵钱刚出关门不久便被宋军拦了下来。
赵钱见是宋军士兵赶忙道:“某是石岭关守将派来的,找你们将军有要事,快带某去见你们将军。”
几名宋军士兵并没有动,赵钱看着情况明白这几个人不相信自己,于是无奈道:“你们可有绳索,把某绑起来去见你们将军可好?”
几名宋军士兵闻言这才动手用绳索绑着赵钱去见岳云,见了岳云,赵钱急忙说道:“将军,某是王爷早年派去金国的密谍,现在我们老大就是石岭关守将,金军全都北撤了,我们打算把石岭关献出来,还请将军速速派兵前去接收。”
岳云听了有些狐疑的看着赵钱,他不知道赵钱所说到底是真是假,不过对于李昕派密谍去金国这件事他还是知道的,只是他没见过这些人,无法断定赵钱身份的真假,若是真的还好说,可若是假的自己若听了他的话岂不是会吃很大的亏。
赵钱看着岳云疑虑的样子知道岳云可能并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语,于是他又说道:“将军若是不信,可带某去见曲端曲大帅,他见过某,将军若是不放心,就这样绑着某去见曲将军即可。”
岳云神色这才有些舒缓道:“我们只是先头部队,曲帅的大军还在后方赶来的路上,要到这里估计还需要一些时间。”
赵钱说道:“某知道将军可能有些不相信我们,将军可以先派几百人去接收关门,关内军队虽然目前被我们老大全部控制了,可毕竟有一半人都是金兀术留下的,时间长了难保不出什么事,将军派人接收了关门,我们就能腾出更多的力量看管这些人,而且关内还有五千马匹也需要看管,将军也可派人替我们看管马匹。”
听到石岭关内有五千战马,岳云眼前一亮,这事可以干,虽然现在还没有最后确认赵钱的身份,不过岳云心中已经信了六七分,思考了一下岳云说道:“好吧,我就先派五百人随你进关接收关门。”
赵钱点头道:“好,将军现在就选人吧,某带他们去。”
岳云很快抽出五百人跟随赵钱回了石岭关,并顺利的接收了石岭关的关门,不过岳云还是没敢带着大部队进关,虽然已经控制了关门,可他还是有些担心在关内被打个埋伏。
又等了半个时辰,王彦率军也赶到了石岭关下,不过听了岳云的话语后,王彦也没进关,只是在关下驻扎,到了快子时的时候,曲端才带着大军姗姗来迟。
岳云将情况向曲端汇报了一番,曲端见了赵钱才确认了身份,这下误会才算彻底解开了,曲端当即派岳云先进关驻扎,大军则还在关外驻扎,这倒不是曲端担心埋伏,而是石岭关装不下十万大军,曲端的大军只能驻扎在城外。
彭轩得知曲端赶来后,亲自出关来见曲端:“曲将军一路辛苦啊,在下彭轩,是这支密谍队的统领。”
曲端握住彭轩的手道:“哈哈,彭将军才辛苦,要是没有彭将军,我军怎能如此轻易拿下石岭关,就石岭关这地形真打的话少说也得打半个月才能拿下,到那时候金兀术早就带着军队逃到大同了,彭将军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彭轩感叹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过这次之后我们也就没法再回到那边了。”
曲端明白彭轩的意思道:“嗯,这事之后你们的身份就算暴露了,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事之后你们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毕竟你们也当了二十来年密谍了,劳苦功高,也该休息休息了。”
彭轩点头道:“嗯,曲将军,后边你们打算怎么办?金兀术此次撤军我们判断是飞狐跟怀来出事了,可能王爷已经派出军队向这两个地方发起了进攻,这才使得金兀术如此着急撤军,毕竟如果这两个地方被突破了,那么金兀术的后路就危险了,这只是我们的判断目前还没有依据。”
曲端若有所思道:“嗯,你们的判断有道理,现在已经半夜,等明天天一亮我们会继续追击金军,金兀术手下步军也不少,他跑不了多快。”
彭轩说道:“那五千战马某就交给曲帅了。”
曲端笑道:“哈哈,你还真牛,临走了还讹了金兀术五千战马,这要是让金兀术知道了,指不定他的表情多精彩呢。”
彭轩冷笑道:“他想让某去送死,怎么也得留下点筹码才行。”
曲端点头道:“嗯,彭将军这五千马匹可是解决了某的燃眉之急,有了这五千马匹,某的骑兵就能扩大规模了,后边追击金兀术某也就更有信心了,彭将军的大功某会亲自向王爷说明。”
彭轩抱拳道:“那某就先谢谢曲帅了。”
第七百五十二章 北伐之最后一战(二)
此时的金兀术正在距离忻州二十里的地方扎营,撒离喝离开石岭关后亦来到此地与金兀术汇合,这里距离代州还有二百余里,金兀术打算用两天到两天半的时间赶到代州,在忻州驻扎的完颜宗贤在金兀术撤出来的同一日也提前率军撤往了代州,也是在十二日岳飞部攻破了怀来并准备向宣德府进发,不仅如此岳飞还俘虏了敌将郭企忠。
当得知了郭企忠是大唐名将郭子仪的后人之后,岳飞亲自接见了郭企忠:“郭将军,在下岳飞,是这支军队的统帅。”
郭企忠拱拱手道:“见过岳将军。”
岳飞示意道:“郭将军请坐。”
郭企忠神色不善道:“不必了,岳将军,某是不会投降的。”
岳飞笑道:“呵呵,郭将军,请问你是什么人?”
郭企忠眼神闪烁道:“某自然是汉人。”
岳飞点头道:“即是汉人,为何要效力于异族,我想郭将军应该清楚,自秦汉以来,我汉民族跟北方异族争斗了千年之久,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郭企忠冷笑道:“这个在下当然清楚,你以为某不想效力于我们汉人的朝廷嘛?你岳将军也不看看赵宋朝廷是个什么样子,大宋自立国以来可曾收复过燕云?要知道燕云也是我汉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大宋朝廷自己没能力收复燕云,难道还想让我们离开我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嘛?再说了十几年前大宋通过与金国交易得到燕云之后,又是怎么对待我们燕云汉人的,想必岳将军也应该有所耳闻吧,大宋朝廷都不把我们燕云汉人当自己人,某凭什么要为宋庭效力。”
岳飞尴尬的笑了笑道:“郭将军,现在的宋庭已经不是以前的宋庭了,想必郭将军应该知道现在的宋庭是摄政王李昕执掌,在王爷眼里不管在哪生活的汉人都是自己人,而且我听说郭将军还是大唐名将郭子仪的后人,难道郭将军就不怀念当初的大唐嘛?”
郭企忠喃喃道:“大唐,大唐,某当然怀念,无论是父亲还是祖父都跟某讲述过当初的大唐是多么的辉煌,多么的伟大,可是还能回到大唐那个时代嘛!”
岳飞肯定道:“当然能,郭将军你可能不知道,王爷的志向便是带着我们汉人重回大唐盛世,郭将军难道不愿意亲眼见证大唐盛世的归来嘛?”
郭企忠想了想道:“岳将军,可否容某想想再回复,还有就是某的家眷都在丰州城,若某要投奔你们,某的家人可能会遭到不测。”
岳飞点头道:“当然可以,这样吧,某先派人把郭将军送回燕京,王爷此时也正在燕京,我想王爷看到郭将军后一定会很高兴,至于家眷之事我也会派人告知王爷,我想王爷会提前做出安排的。”
郭企忠惊讶道:“王爷就在燕京?距离前线如此之近!”
岳飞说道:“是的,不仅如此,郭将军,王爷已经决定把都城设在燕京了。”
听岳飞如此说,郭企忠更震惊了:“把都城设在燕京,距离前线太近了,这样岂不是很危险。”
岳飞摇摇头道:“如此才方显王爷的志向,金国王爷是迟早要灭的。”
郭企忠叹息道:“好吧,某知道了,如此看来,王爷的志向确实远大。”
九月十三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金兀术吃过早食便早早地率军启程赶路了,这时的曲端也准备率军上路了,不过在上路之前曲端把岳云叫了过来道:“岳将军,有了五千马匹的补充,你的骑兵又暂时扩大到了一万,骑兵走在全军的前边,不过你不用走那么快,今日先不要让金兀术察觉我们已经过了石岭关,我们今日先慢慢悠悠跟在金兀术身后。”
岳云有些疑惑道:“曲帅的意思是……?”
曲端解释道:“若现在就让金兀术知道我们过了石岭关,那他肯定就会拼命加快撤军速度,我们现在必须让他把撤军速度降下来,所以不能给金兀术过大的压力。”
岳云若有所思道:“让金兀术速度慢下来,曲帅是想给飞狐跟怀来的友军争取时间。”
曲端点头道:“是的,昨夜听了彭轩将军的分析某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只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我们的友军打到哪里了,所以多让金兀术在路上花点时间,我们跟友军合围金军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岳云抱拳道:“是,曲帅,我明白了。”
就这样金兀术率军在前赶路,曲端在后边慢慢悠悠的追赶,两军始终保持着二十里的距离。
九月十四日,韩世忠在率军从灵丘赶赴繁峙的路上收到了李昕的旨意,当韩世忠看到李昕送来的关于金国求援夏国的信件后冷哼道:“没想到金国会求援夏国,看来又能碰上老对手了。”
随后韩世忠当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进,并叫来了李世辅道:“世辅你们骑兵行动快,现在就脱离队伍往代州赶,到了代州看看有没有机会拿下代州城,若没有机会就在代州附近先隐藏起来。”
李世辅抱拳道:“是,韩帅。”
而正在攻打宣德府的岳飞也同样收到了李昕的旨意与信件,看完信件后岳飞同样加紧了攻城进度,其实只要打破了怀来跟飞狐,也就打破了金军在大同方面的防御体系,虽然金熙宗之前已经下令集结五万大军重新部署于大同,但是征召跟部署军队都是需要时间的,如今刚过去十余天军队还远远没有部署到位,故金军在大同附近的防御其实只有完颜希尹留在怀来跟飞狐的五万大军以及附近人数不多的零散的军队,当然在大同城中还是有一万大军驻防的。
所以岳飞攻打宣德府还是很快的,在加强了攻城力量之后岳飞当天下午便拿下了宣德府,随后便向怀安攻击前进,拿下怀安后再往前就是白登,过了白登没多远就是大同府了。
第七百五十三章 北伐之最后一战(三)
九月十五日早上,经过一晚的休息金兀术率军继续往代州赶路,此时的金军距离代州只有二十公里了,如果不出意外金军将于今天中午抵达代州城。
不过金兀术大军的行踪并没有瞒过李世辅的视线,之前李世辅带领五千骑兵受命赶来代州,到达代州后发现代州紧闭城门,李世辅见没有拿下代州的机会便撤了,只不过李世辅并没有走远,只是在代州南边的山中隐藏了起来,代州南边靠近五台山藏五千骑兵绝对没问题。
李世辅藏好后便一直关注着从太原到代州的要道,今天可算是把金兀术等来了,其实位于代州城中的完颜宗贤在代州附近发现了宋军骑兵踪迹后便派人出城去通知金兀术了,只不过这些人都被李世辅派人悄悄拦截了下来,于是金兀术还不知道他已经被李世辅盯上了。
李世辅发现金兀术的大军后便将骑兵集结了起来准备向金军发起突袭,而位于金军身后的曲端此时也面临着抉择。
岳云骑着马边走边向曲端汇报道:“曲帅,前边不远就是代州了,金军估计今天中午就能到达代州,而我军下午也能到达代州,如今不能再等了,再等就没有机会了。”
曲端叹气道:“某原本还想等友军来了一起夹击金军,现在看来友军是赶不来了,那只好我们自己干了,断不能让金兀术安安稳稳回大同,岳将军你带着一万骑兵先悄悄靠近金军,随后再向金军发起进攻,要尽量做到出其不意,这样才能战果最大化,某带着步军会尽快追上你们的。”
岳云抱拳道:“是,曲帅。”
此时的金兀术仍然在带着军队不紧不慢的向代州前进着,金兀术一日前已经知晓了灵丘失陷的消息,他知道宋军已经朝代州方向过来了,灵丘距离代州近三百里,宋军最快也要三天才能到达代州,不过宋军即便赶到代州也追不上他了,金兀术已经决定今天到代州休息一晚,明天就向大同进发,只要到了大同,他就可以整军再战,而到了大同他也不用为后路担忧了,大同背靠大金可以获得很多支援完全有与宋军周旋下去的余地。
就在金兀术思考着事情的时候,前军突然发生骚乱,原来是李世辅带领骑兵突然向金军发起了进攻,这几日金军都是步军走在前边,骑兵殿后,金兀术是怕后方出现什么危机才把骑兵安排在后边以防万一的,结果现在后边没出问题,前边倒是先出问题了。
不得不说骑兵对步兵优势实在是太大了,更何况还是突然袭击,金军步军根本来不及布阵防守,李世辅带着五千骑兵从入金军中便是左冲右突,大开杀戒。
金兀术看到这个情况当即下令道:“别慌,这伙宋军骑兵人数并不是很多,韩常你去指挥前军拖住宋军骑兵,高松你去告知撒离喝将军,让他带着骑兵过来向宋军骑兵发起进攻,消灭这伙骑兵,聂黎贝堇,你带着人速去代州告知宗贤,让他派人出城夹击宋军。”
一番安排后,几人各自领命而去,很快得到消息的撒离喝便率领骑兵向前军赶去,正在金军中冲杀的李世辅同样发现了金军骑兵的踪影,再加上此时宋军骑兵在金军步兵中的冲劲越来越小,于是李世辅一声招呼便指挥骑兵们撤退。
金军的异常举动都被岳云看在眼里,此时的他正在寻找机会突袭金军,金军骑兵的离开正好给了岳云机会,发现情况的岳云当即指挥骑兵冲了上去。
撒离喝赶到前军后,李世辅刚刚带着骑兵撤走,撒离喝看着远方撤退的宋军咬牙切齿道:“都给我追,今日绝不能放过这伙宋军。”
前边撒离喝追逐李世辅而去,后方岳云又带着骑兵开始冲击金军后军,发现情况的金兀术又指派完颜亮去指挥后军抵挡岳云的骑兵并且派人去追回撒离喝。
然而岳云的骑兵冲势很猛,还没等完颜亮到达,后军已经出现了溃散的迹象,当完颜亮赶到后军的时候已经有部分人溃逃了。
跟随在岳云身后的曲端得知岳云已经率军冲上去后,也加快了行军速度。
得知前军没事后,金兀术又指挥中军去支援后军,正在追逐李世辅的撒离喝得到消息后,又开始返回救援。
撒离喝撤退后,李世辅看了看没敢追,他怕有埋伏,不过李世辅还是派人返回侦查了一番,当得知金军后军乱了之后,李世辅再度率领骑兵向金军前军冲去。
随着金军步兵越来越多,岳云部骑兵的冲势慢慢弱了下来,骑兵冲势一旦减弱那就是灾难的开始,除非尽快撤军。
随着岳云部骑兵跟金军渐渐形成僵持,形势对岳云越来越不利,金军也趁着这个时候士气有所恢复,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曲端带领后续大军及时赶到了。
随着数万宋军步兵的加入,原本逐渐占优的金军一下子又陷入了颓势,这下子金军后军彻底撑不住全乱了。
正在指挥中军支援后军的金兀术见此便知道后军全完了,于是赶紧指挥中军脱离后军向前军靠拢,此时撒离喝刚率军赶回来,金兀术叫住他道:“别去了,后军已经完了,我们带着剩余军队迅速向代州靠拢。”
于是金兀术开始指挥军队向代州靠拢,然而李世辅再次率军回来又给了金兀术当头棒喝,不过由于撒离喝在旁,李世辅冲杀了片刻便又撤军了。
代州城中接到金兀术命令的完颜宗贤,当即集结大军开出城外接应金兀术,见了金兀术完颜宗贤道:“元帅,快进城吧。”
金兀术摇摇头道:“不进了,你出城可把城中的军队都带出来了?”
完颜宗贤答道:“没有,我只集结了五千人,便出来了。”
金兀术说道:“那你快去把剩余军队都带出来,我们通过雁门关直接北上去大同,代州不能停留了,我带着大军先往雁门关去,你集结好军队便赶来。”
完颜宗贤点头道:“是,元帅。”
第七百五十四章 北伐之最后一战(四)
正在冲杀金军后军的岳云看到金兀术率军逃走后,也急着率军前去追赶,可惜一看周围都乱了,一时也集结不起来多少人。
就在此时,岳云听到了有人在叫自己,四处张望了一番,便看到李世辅正率军赶来,岳云骑马上前道:“姑父怎么来了?”
李世辅说道:“自从去了河北见到王爷后,王爷便把某留在身边随他收复河北,这不河北全境收复之后,王爷又派你父亲跟韩帅兵分两路出飞狐跟怀来,某便跟着韩帅从飞狐而来,不过由于步军行动慢,韩帅便让某带着骑兵先来代州看看,没想到便在此碰上了大战。”
岳云叹息道:“你们来的还算及时,不过可惜韩帅大军没来,姑父,现在你身边有多少人?”
李世辅答道:“来的时候带来了五千人,不过前番两次冲杀金军前军有所折损,现在大概还有四千多人吧。”
岳云点头道:“嗯,现在我这边全乱了,姑父等我集结部分兵力,咱们一起去追击金兀术,绝不能让他轻易逃了。”
李世辅说道:“好,可以,那你快些。”
片刻之后岳云便集结起了三千人与李世辅组成七千余人的骑兵部队前去追击金兀术,金兀术发现追兵后当即叫来了撒离喝韩常道:“撒离喝,派一万骑兵挡住追兵,你带着剩余骑兵先赶往雁门关布防,韩常你带一万步兵跟随撒离喝去雁门关。”
二人领命而去,撒离喝派出胡盏带领一万骑兵断后低档岳云李世辅,自己则带着剩余一万多骑兵直奔雁门关而去,韩常带着一万步军紧随其后。
原本金兀术十万大军,七万步军,三万骑军,此时后军两万步军已经算是彻底没了,前军前后遭遇李世辅两次突击亦损失了数千人,而撒离喝又跟韩常带走了步骑军两万多人,金兀术身边只剩下步骑军五万人了。
另一边的曲端正在指挥大军吃掉金军的后军,其实曲端看到金兀术逃走他心里也急,不过不解决当面的两万敌军,他也没法追上去。
看着眼前这乱糟糟的场面,曲端叫来呼延通道:“呼延将军,派人四处高喊,投降不杀,只要敌军放下武器,任何人不许杀戮,尽快解决这伙敌人,我们还要继续追击北逃的金兀术。”
呼延通抱拳道:“是,大帅。”
很快战场上便响起了“投降不杀”的喊声,金军士兵听到喊声除了少数死硬分子后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死,有活命的机会当然还是要活下去的。
战场上的喊杀声逐渐停了下来,曲端喊来董先道:“把俘虏都快点集中起来让开道路,你带着两千人先留下看守俘虏。”
董先接令后,迅速组织俘虏往边上集中,俘虏让开大路后,曲端带着大军直奔代州城而去。
刚走了大约两刻钟,便碰见了岳云李世辅正带队跟金军骑兵交战,宋军骑兵在二人带领下越战越勇,金军骑兵且战且退,虽然金军处于劣势但是也达到了拖住宋军骑兵的目的。
曲端见此情况,当即命令弓弩手朝金军骑兵射击,原本胡盏一人带领万余骑兵抵挡岳云跟李世辅的攻击就有些吃力,这下子再加上宋军步军的进攻,金军骑兵一下子就抵挡不住垮掉了。
胡盏带着残余骑兵北逃去追寻金兀术,此时金兀术率军刚走到代州以北五里处,而完颜宗贤则带着代州城中的军队刚出城。
雁门关在代州城以北约二十公里处,雁门关是河东通往大同的咽喉要道,金军只要守住了雁门关那么就能将宋军挡在河东,当然前提是怀来不失。
看着大军缓慢的行军速度,完颜希尹寻到金兀术向他建议道:“元帅,这样不行,行军速度太慢,我怕留下的骑兵挡不住宋军,咱们现在距离雁门关还有二三十里,必须尽快到达雁门关。”
金兀术问道:“那谷神你说怎么办?”
完颜希尹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道:“只能壮士断腕,再留下两万大军抵挡宋军。”
金兀术皱眉道:“那谁来统帅这两万人,留下之人的结局不是被俘就是死亡。”
完颜希尹说道:“完颜氏肯定不能留下,其他人元帅来决定吧。”
金兀术叹息道:“我明白了。”
随后金兀术叫来高松道:“高松,本帅有一事想拜托你,不知你敢应否?”
高松抱拳道:“元帅请讲,无论何事末将都会尽力而为,元帅对末将有知遇之恩,末将愿为元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高松原名高檀朵,澄州析木人。十九岁时从军做蒲辇,他有力善战。完颜宗弼听说他的事后,召他跟随左右,高松从此便跟随在宗弼左右。
金兀术说道:“想必你也知道眼下的局势,宋军在后方追击,而我军行军速度又不够快,雁门关距此还有二三十里,本帅想让你带领两万人马留下阻击宋军,为我军进驻雁门关争取时间,本帅先给你留下五千人马,一会儿盖天大王来的时候,把他放走,他手下的人马都归你调配。”
高松跟随在金兀术身边从军多年自然知道金兀术言语中的意思,留下断后基本等同于死亡,不过高松也只能答应,当初是金兀术将他提拔上去的,金兀术相当于他的贵人,这份知遇之恩高松还是要报答的。
想到此高松说道:“元帅,某愿意留下来阻击宋军,不过某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某的家眷还望元帅日后多多照看。”
金兀术点头道:“你放心,此战过后若你能安然回来,升官赐爵不在话下,若会不来,你的家眷本帅会当自己家人来照顾,你的爵位本帅会封给你的子嗣。”
高松抱拳道:“那末将便无问题了,末将一定誓死挡住宋军。”
高松接令后便带领五千步军留下布阵,待完颜宗贤到达的时候,他手下的一万五千人也将听从高松的指挥。
第七百五十五章 北伐之最后一战(五)
高松一边布阵一边等待完颜宗贤的到来,很快完颜宗贤便来了,高松将金兀术的命令传达后便接过了完颜宗贤手下一万五千兵马的指挥权,完颜宗贤则带着亲兵追金兀术去了。
完颜宗贤刚走,胡盏带着残余骑兵便赶了过来,胡盏后边还跟着岳云跟李世辅的追兵,高松见此情形便命令弓弩手向宋军骑兵射击掩护胡盏撤退。
岳云李世辅发现箭雨来袭赶忙命令停止追击,胡盏谢过高松之后也朝雁门关而去。
岳云李世辅发现前方金军步军列阵之后便停了下来,等了一会儿曲端带领的步军便跟了上来,见了曲端李世辅介绍道:“曲帅,对面金军已经列阵了,不过这应该是敌人的断后军队,金兀术等人应该带着大军已经北撤了。”
曲端用望远镜看了看道:“李将军上前先去看看能否劝降敌将,若能劝降敌将最好,也能避免我军不必要的伤亡。”
李世辅抱拳道:“是,曲帅。”
李世辅打马上前来到两军阵前喊道:“在下李世辅,请问谁是主帅,可否上前答话?”
高松闻言亦打马上前:“李将军,在下高松,便是这军中主帅,不知阁下有何见教?”
李世辅说道:“想必高将军应该明白现在的局势,高将军以为就凭你这些兵将能抵挡我军几时?金兀术既然派高将军及这些兵将来阻击我们,就说明他已经抛弃了你们,高将军还何必为金兀术卖命呢?不如投降我军,某保证曲帅会向王爷为高将军请功,封官赐爵不在话下。”
高松拱拱手道:“多谢李将军的美意,某受元帅知遇之恩,故某不能降也不可能降,李将军请回吧,我们战场上见真章。”
李世辅闻言只能打马而回,见了曲端道:“曲帅,敌将应该是金兀术亲手提拔起来的,他不肯降。”
曲端点头道:“那就多准备几个喇叭,敌将愿意送死不代表底下的士兵们也愿意死,找几个嗓门大的士兵喊话,给那些士兵半个时辰的时间选择,你的骑兵先布置于两翼,半个时辰后敌军若还无动静便发起进攻。”
李世辅抱拳道:“某这便去安排。”
很快宋军阵营中便传出阵阵喊话声,劝说对面的金军士兵投降,金军士兵中毕竟大部分都是契丹人跟汉人,他们大都听得懂汉话,宋军阵营传来的阵阵劝降话在金军士兵中引起了骚动。
高松看了心道:宋军真阴险,劝降主将不成,就劝降士兵,再这么搞下去一会儿不用打队伍就垮了。
其实也正常,整个金军从五月开始南侵一直到现在就没打过胜仗,前两个多月都是攻城战,攻城战非常消耗士气,从八月开始又一路往北败退,到现在除了像完颜希尹麾下这种新加入战场不久的军队其他金军的士气都快被消磨光了。
高松见再等下队伍就完了,于是举着长枪高喊道:“弟兄们,别听宋军胡说,我们跟宋军是不共戴天之仇,他们不可能轻易放过我们的,弟兄们随某杀呀!”
喊完高松便带着士兵向宋军阵营发起了进攻,曲端见此立即举起示意李世辅跟岳云,让他们带领骑兵从左右两翼向金军发起进攻,又命令中路步军压上,弓弩手射击。
冲在前边的金军士兵不时有人倒下,李世辅岳云的骑兵很快从左右两翼冲入了金军阵中,此时若从天空看下去,金军的冲锋阵型很散乱,可能由于受到宋军喊话的影响,有一部分金军士兵并没有发起冲锋或者走的很慢,当岳云跟李世辅的骑兵赶到的时候,他们纷纷扔掉武器投降或者掉头四散逃走。
于是乎整场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时辰后全部结束,而高松则在冲锋中身中数箭而亡,此时的金兀术率军距离雁门关只有五里了,撒离喝跟韩常则早早赶到雁门关已经开始布防了,也就是说宋军想在金兀术赶到雁门关之前追上他们已经是基本不可能的事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松的阻击算是成功了。
曲端叫来李世辅岳云道:“你二人带领骑兵先走吧,去追金兀术,这一耽搁估计想追上难了,不管追得上追不上,你们只能追到雁门关,雁门关不是你们能打下的,到了雁门关若没看到金兀术便停下等某带着大军到来再说。”
二人抱拳道:“是,曲帅。”
李世辅岳云带着骑兵赶到雁门关下已经是半个多时辰以后的事了,而金兀术早已带领全军进入了雁门关,雁门关金军也已经摆好了守关的架势。
站在关城上的金兀术看着关外的宋军骑兵感叹道:“多亏了高松给我们争取了时间,不然想摆脱宋军还真是不易,现在好了,进了雁门关我们算是暂时安全了。”
一旁的完颜希尹说道:“元帅,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今天休息一晚,明日我们还要继续往大同赶,从雁门关到大同最少也要两天时间,我们越早回到大同越好,至于雁门关留下一将防守即可。”
金兀术点头道:“嗯,这样吧,撒离喝,让胡盏带着一万步军留下把守雁门关,我们带着剩余的五万人回大同。”
撒离喝说道:“是,元帅,此事某会交代胡盏让他守好雁门关。”
到了傍晚的时候,韩世忠率领的军队终于赶到了代州,然而此时代州城已经被曲端接收了,韩世忠得知曲端率军前往雁门关之后,也率军赶往雁门关去了。
曲端率军到达雁门关之后便安营扎下寨来,韩世忠到达雁门关后,曲端闻讯亲自出迎道:“韩帅,好久不见。”
韩世忠回道:“曲帅好啊,可惜韩某来晚了,错过了一场好戏啊。”
曲端说道:“也不算错过好戏,韩帅麾下李世辅将军可是代替韩帅参加了这场好戏。”
韩世忠问道:“曲帅,不知白天战果如何?”
曲端叹息道:“别说了,还是让金兀术逃进了这雁门关,虽然吃下了金兀术五万大军,可还有数万人被金兀术带走了,走吧韩帅,我们进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