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大宋海贼王TXT下载大宋海贼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宋海贼王全文阅读

作者:坦克刚大木     大宋海贼王txt下载     大宋海贼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二十章 北伐之中条山战役(终)

    众人一饮而尽后,曲端又端起第三杯酒道:“这最后一杯酒,我们敬那些为了此战牺牲的将士们,若没有他们的拼死付出,我们亦不会有今日之胜利。”

    说罢曲端又是一饮而尽,饮完酒曲端说道:“好了,三杯酒喝完了,真是意犹未尽啊,不3过今日也只能到此为止了,更大的庆功酒等我们北伐成功了我们再喝。”

    “好,好。”

    三杯酒下肚,曲端脸还真有点红,坐下后曲端借着酒劲道:“晋卿,今日某正式给你赔个不是,当年彭原之战,某没发兵救你确实是某的不对,还望你能多多海涵。”

    吴阶叹息道:“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曲兄就不要再提了。”

    曲端点头道:“好,那以后就不提这事了,这事就算过去了,却不知晋卿后边如何打算的?”

    吴阶答道:“回陕西,随着这次跟金国战事的推进,我们跟夏国的关系恐有变化,故王爷让西路都督府在解决撒离喝之后便回陕西戍边,倒是不能跟你们一起北上了。”

    曲端若有所思道:“好,那此战的俘虏跟缴获就交给你们带回去吧,某带着将士们在这解州城休整两日后便要继续北上了。”

    吴阶举起茶杯道:“那某今日就以茶代酒提前预祝中路都督府的将士们早日北伐功成了!”

    就在中西两路都督府将士们于解州城下大摆庆功宴的时候,撒离喝等人则带着剩余骑兵已经赶到了闻喜县。

    到了闻喜县,习不祝建议道:“大帅,要不我们挑选一些精兵返回解州偷袭宋军吧,俺想宋军现在肯定在庆功,此时他们防备必然松懈,若我们此时去偷袭宋军,则必然能给宋军以重创。”

    一旁的彭轩也谄媚附和道:“是啊,大帅,此时偷袭宋军正是最佳时机。”

    撒离喝皱眉道:“不妥,吴阶跟曲端都是宋之名将,不可能不做防备,我军已经损失很大了,不能再有损失了,再说将士们跑了这么远的路也都很疲惫了,就在这闻喜县城休息一晚,明日我们继续赶路去平阳府,另外再派人去给朝廷还有东京送信,此战损失这么大,瞒是瞒不住的。”

    散会后的彭轩略显失落的走出了闻喜县衙,他本来想鼓动撒离喝挑选精兵偷袭宋军来进一步扩大宋军战果的,却没想到撒离喝经历如此惨败后还能这般冷静,真是天不遂人愿啊。

    八月五日,渡过黄河的王彦率军一万来到了解州城,曲端得知王彦来了亲自出迎,此时吴阶已经率军返回陕西了。

    曲端见了王彦道:“欢迎王将军来此,不过这里的战事已经结束了,王将军此来是……?”

    王彦解释道:“围歼撒离喝主力的战事确实结束了,这个某知道,某来不是为了这个,刘帅让某来是为了让某跟你们一起北上,刘帅知道中路都督府此战过后损失一定不小,遂让某来加强曲帅的兵力,再说了某当年没少在太行山上跟金贼斗,对河东一带的地形还是比较熟悉的,想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帅才把某派来的吧,此事刘帅也已经上报王爷了。”

    曲端兴奋道:“那太好了,还是刘帅想得周全,某正在担心后续北上战事兵力不足,王将军这就来了,真是解决了某的后顾之忧啊。”

    王彦问道:“那曲帅,我们什么时候开拔北上?”

    曲端答道:“明天全军就开拔北上,目标平阳府,随后是汾州、太原。”

    二人正说着,突然有传令兵跑来喊道:“报,大帅,王爷送来急件。”

    曲端拆开信件后一看震惊道:“这真是个天大的消息啊,王将军,看来我们中路都督府得努力喽。”

    王彦疑惑道:“曲帅,王爷在急件上说了什么?”

    曲端把信件递给王彦道:“王将军自己看看吧。”

    王彦看完震惊道:“这……!”

    曲端感慨道:“王爷的这次北伐还真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这个计划可比某原本预想的要大多了。”

    京兆府,刘法接到李昕的信件后,思考了一番,当即对兵力部署做出了调整,关师古部进驻兰州休整布防,田晟部进驻积石州进行布防,贾世方部进驻新会州进行布防,郭浩部一万人进驻镇戎州布防,孙渥由庆阳府开进至环州布防,刘法自己则准备带着一万人进驻平凉府。

    将这些命令一一送出去后,刘法又给吴阶去了一封信,把庆阳府、保安州、延安府、绥德州、葭州等地交给吴阶布防。

    吴阶在回师途中接到刘法的信件后立即召集了诸将开会道:“诸位,刘帅的信件你们也应该都看过了,王爷这次的北伐计划是个开创历史的大计划,某想由于我们跟金国战事的急剧变化,我们跟夏国的关系想必也会变得很微妙,现在某就做出部署,杨政部进驻庆阳府,李师颜部进驻保安州,姚仲部进驻绥德州,本帅亲率一万人进驻延安府,吴磷本帅给你一万人前去从金人手中收复葭州并驻防在那里,各部到位后即进行休整,就地招兵补充此战受损的兵力。”

    众将抱拳道:“是,大帅。”

    不仅曲端等人对李昕的北伐计划感到吃惊,当李昕整个的北伐计划被披露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随即就是全国性的狂欢,当前方捷报传到临安的时候,人们都是喜极而泣的,特别是那些靖康之难后从北方逃难到南方的百姓及士人,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这次终于可以回家了。

    李清照在临安听到捷报后,激动的当即便带着杏儿去了赵明诚的墓前。

    在赵明诚的墓前,李清照一边烧纸一边流着泪道:“明诚,你知道嘛,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可以回青州了,昨日前线传来捷报,王爷带领我大宋王师已经打败了南侵的金贼北上了,不仅如此燕云也被我大宋收复了,明诚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嘛,这意味着被金贼侵占的国土这一次王爷全部要收回来了,昨天是我这几年来最高兴的一天,等这次北伐结束,明诚我就带你回青州。”

第七百二十一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一)

    就在曲端准备率军北上的时候,李昕带着护卫军于八月六日到了寿春,此时韩世忠的军队也在此休整,不仅如此折彦质也率军到了寿春,此时金兀术已经率军北撤了两天。

    李昕在寿春县衙接见了诸将,折彦质见了李昕先请罪道:“王爷,臣有负重托,没能看住完颜宗贤,还请王爷治罪。”

    李昕扶起折彦质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凡事都不可能做的那么完美,再说了这两个月我们已经占了人家那么大便宜了,已经很不错了,后边的战事还要多多仰赖折将军呢。”

    折彦质起身道:“臣惭愧,多谢王爷宽赦。”

    李昕说道:“好了,我们来说说下面的战事吧,目前东线马扩已经率军在山东打开局面,西线曲端也即将北上河东,北线岳飞、刘錡都已经站住脚根,不过后边金军反扑此二人应该会承受很大压力,本王想金兀术应该快到东京了,等他到了东京必然会知道目前的态势,所以目前我们这两路大军任务还是很重的。”

    韩世忠说道:“王爷,你就说怎么打吧。”

    李昕先问道:“良臣,你手下目前还有多少兵力能动用,除了李世辅的几千骑兵?”

    韩世忠盘算了盘算道:“除了骑兵,目前俺手下直接能动用的有五万人,若再加上散落在各地的守军能有七万人。”

    李昕点头道:“你手上有七万人,本王手上有一万人,折将军手上有六万人,岳云李世辅的骑兵一万余人,李道手下还有一万人,也就是说目前我们还有十六万余人能用。”

    一旁的王庶附和道:“是的,不知王爷接下来打算怎么打?”

    李昕看着地图想了想道:“这样我们兵分两路,良臣你的七万人为一路,宿州、泗州、邳州、徐州、寿州、亳州、睢州、南京、单州、曹州便是你的目标,收复完这些地区再北上大名府。”

    韩世忠抱拳道:“臣领旨。”

    李昕接着说道:“仲古,你给李道下令,让他领军从信阳出发北上东京,本王跟你带着七万大军走颍州、陈州去东京,我们两军于东京城下汇合,待收复东京后再北上。”

    折彦质起身抱拳道:“是,王爷。”

    李昕最后说道:“岳云、李世辅,你二人的骑兵速度快不用跟着我们大军一起行动,本王给你们便宜之权,从中原到河北这一大片作战区域就是你们这万余骑兵的活动范围,李世辅为正,岳云为副,只要是还没收复的地方,你们想怎么打都可以,甚至你们一路北上去支援岳飞都可以。”

    二人激动的抱拳道:“臣等遵旨。”

    李昕点头道:“好了,暂时先这样安排,都下去准备吧,仲古,后日我们就出发。”

    就在李昕这边紧锣密鼓准备北上的时候,位于莒州的马扩则收到了李昕的一封密信,看过密信后的马扩则有些为难,于是他便召集了关胜、翟亮、王奇三人。

    马扩见了三人先问道:“关胜、翟亮二位将军,目前我军在山东情况如何了?”

    关胜先汇报道:“禀大帅,我部已经收复益都府跟潍州。”

    翟亮接着说道:“登州、莱州、宁海州以被我部收回。”

    马扩点头道:“那下一步就是滨州、淄州、泰安州、兖州了,不过在这之前我有一事要与你们三人商议,此事是绝密,你们谁都不能说出去。”

    三人抱拳道:“是,大帅,吾等明白了。”

    马扩把信件递给三人道:“这是王爷发来的信件,你们看看吧。”

    三人看过信件后面面相觑,均沉默不语。

    马扩拿回信件后用火把它烧了后道:“你们都看完了密信了,都说说看法吧,这曲阜孔家怎么灭?”

    没错,李昕给马扩下的密令就是秘密消灭曲阜孔家,曲阜孔家承孔子遗泽在曲阜经营上千年,就因为孔子创立了儒家,孔家便成了整个山东最大的世家也是最大的地主,不管哪朝哪代当上了中原之主都会给孔家封爵,曲阜基本成了孔家自己的地盘,朝廷基本无法控制,曲阜就相当于一个国中之国,这是李昕绝对无法容忍的,再说了自宋以后孔家见风使舵的本事发挥的是淋漓尽致,谁来了就倒向谁,这也是孔家让李昕很反感的一点,所以李昕必须要削弱孔家。

    大宋自仁宗时期开始给孔家封衍圣公的封号,孔子四十五代孙孔宗愿为第一代衍圣公,到了宋徽宗大观年间便是孔子四十七代孙孔端友为衍圣公。

    不过到了靖康之后,由于金国占领了中原以及山东等地,衍圣公便分为了南北两宗,赵构渡江于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孔端友于建炎二年随高宗南迁,遂寓于衢州,是为南宗,孔端友于建炎六年去世,接替他的南宗孔端操第四子孔玠。

    宋廷南迁后,刘豫建立了伪齐政权,于阜昌二年(公元1131年)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伪齐政权被推翻后,金熙宗于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继封孔璠为衍圣公,是为北宗。

    也就是说其实现在李昕手里有一个南宗孔玠,要削弱孔家势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削减孔家的人口及财富,而这也是李昕对马扩的要求。

    翟亮皱眉道:“王爷信上说了,要我们秘密灭了曲阜孔家,那就不能我们出手,山东境内土匪不少,我们可以花钱请他们出手,事成之后再灭了他们封口。”

    王奇说道:“某听说在沂州跟兖州交界地有个陪尾山,那有一伙山匪,领头的姓张,我们是不是可以请他出手。”

    关胜摇摇头道:“这样不妥。”

    马扩问道:“哦,那关将军什么想法?”

    关胜说道:“一般的大地主豪强都或多或少跟土匪有一些联系,让土匪替自己办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更遑论孔家这样存在于山东的千年大世家了,孔家在山东的影响力那是万万不能小觑的,所以靠当地的土匪并不保险。”

第七百二十二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二)

    翟亮追问道:“关将军,那你说怎么办?真用我们自己人假扮强盗?要知道此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关胜摇摇头道:“当然不能都用自己人,关某的意思是,可以先秘密拿下王将军说得那伙土匪,把领头的干掉,然后挑选一些我们的人安插进去,带着剩余的土匪去夜袭曲阜,待事情完成后再把剩余土匪灭口,我们的大军可以跟在土匪后边,前脚土匪灭了孔家,后脚我们便能顺势灭了土匪。”

    马扩点头道:“嗯,还是关将军想得周到,那就这么办,王将军,既然你知道陪尾山,那你就带着骑兵先去把这伙山匪秘密消灭掉,记住千万不能让人发现我们把这伙山匪灭掉了。”

    王奇抱拳道:“是,大帅。”

    马扩接着说道:“关将军,我给你一万大军去完成这件事。”

    关胜抱拳道:“末将得令。”

    马扩最后嘱咐道:“我再提醒你们一次,今日之议你们谁都不能泄露出去,就是跟自己家人也一样,谁若是泄露出去,王爷的手段你们都应该是清楚的。”

    八月五日,在曲端准备率军北上的前一天,撒离喝带着残余军队到了平阳府,撒离喝刚到平阳府就收到了朝廷发来的急件。

    撒离喝看完朝廷信件后,阴沉着脸在府衙中来回踱步,一边踱步还一边自言自语道:“局势居然已经如此凶险了。”

    诸将看撒离喝都看得莫名其妙,胡盏试探着问道:“大帅,朝廷发来了什么消息?”

    胡盏带着亲兵是在撒离喝到达闻喜县的次日才追上撒离喝的撤退队伍的,撒离喝把朝廷的信件扔给诸将道:“你们自己看看吧,在我们南侵这两个月燕云发生大事了。”

    众将看过信件后都面面相觑,习不祝皱眉道:“燕京附近都丢了,朝廷让我们回撤守住太原一线,可如今我们手上也没什么兵啊,就这一万多骑兵,这可怎么守?”

    撒离喝揉着脸道:“宋军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北上的,或许他们已经在北上的路上了,看来平阳府也不能久待了,给朝廷传信说我们兵力不足,看看他们还能不能再派些兵过来,全军休息一天,后天我们开拔太原,再把我们的决定给东京送去一份。”

    安排好向朝廷求援的事宜后,撒离喝便愁眉苦脸的离开了,局势变化的太快,让他一时间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这还是他几十年军人生涯来的第一次。

    八月六日,曲端开始率军从解州北上。

    八月七日,岳云李世辅的万余骑兵部队先行从寿春北上。

    八月八日,李昕、折彦质、韩世忠开始兵分两路北上,李道亦于同日开始由信阳北上。

    八月十日,经过七天的长途跋涉,金兀术、完颜宗贤的大军终于回到了东京。

    刚回到东京,屁股还没坐热,朝廷跟撒离喝的急件就给了金兀术当头一棒。

    金兀术一时间心乱如麻,不过作为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将,他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作为主帅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那么对于本来士气就不高的军队来说影响就更坏了。

    金兀术强自镇定道:“朝廷跟西路军的信件你们怎么看?”

    完颜宗贤皱眉道:“若是在半月前,那时我军实力还未受大损,朝廷急件上的要求我们尚还能做到,可是现在却基本不可能了,东西两路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我中路大军亦遭受重创,如今宋军已经在山东站稳脚跟并收复了大片区域,我想宋军主力应该很快就会北上了,或者他们已经在北上的途中了,现在我们回师河北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韩常惊道:“连河北都不能守了嘛?”

    完颜宗贤叹息道:“不能,现在看来宋军曲端部北上目标就是消灭我西路大军并北上河东甚至西京,目前岳飞部已经占领了中都地区,朝廷让撒离喝守住太原到西京一线,可惜他手中没兵怎么守?如果让曲端打到了西京,那我们这几万人退守河北还有何意义,到时候四面都是宋军,我们只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诸将听了完颜宗贤的话都默然不语,金兀术问道:“那依盖天大王的意思,我军现在应该怎么办?”

    完颜宗贤说道:“我军应该休整过后尽快撤离东京前往河东,我想曲端北上应该走的是绛州、平阳府一线,我们则可以走怀州、潞州一线北上太原,只要撒离喝能守住太原,或许我们还能在太原城下重创曲端部甚至全歼他,毕竟曲端不会想到我们撤离东京后也会前去太原,如果能重创甚至全歼曲端,那么我军守住河东还是大有希望的。

    还有既然岳飞已经抢占了中都地区,那么中都地区各个主要关口肯定都有宋兵把守,那些险关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朝廷再派大军前去攻打这些地方也是徒劳,倒不如我们上书朝廷只派少量兵马监视住宋军即可,剩余的大军让谷神带着他们南下增援河东,现在河东才是我军跟宋军争夺的重点,守住河东才是我军当下的重中之重,只要守住了河东,后边我们不管是打是和我们都有了能跟李昕讨价还价的本钱。”

    对于完颜宗贤的想法,金兀术很是动心,如今此次整场南侵战役金军损失惨重,现在全军士气非常低迷,若能在此时重创甚至全歼宋军一部那么对于全军而言无异于天降甘霖,也能让全军的士气得到恢复。

    稍微想了想金兀术便拍板决定道:“好,就按盖天大王所说,全军休息两日,后天我们便出发北上渡河去太原,韩常你先带人去搜集船只为大军渡河做准备,还有我们走的时候要把东京城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我要给李昕留下一座残破的东京城,还有将我们的决定分别给撒离喝还有朝廷各送去一份。”

    众将行礼道:“是,大帅。”

    岳云、李世辅带着骑兵部队二自打出了寿春后,便一路北行,并不攻城。

    八月十日傍晚又到了休息的时刻,岳云问道:“姑父,我们已经到了距离东京城百里的地界了,距离黄河还有一百五十里,下一步我们去哪里?去东京找金兀术晦气?”

第七百二十三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三)

    李世辅摇摇头道:“不去东京,金兀术大军都驻扎在东京,我们这万把骑兵去了就是给人家送菜,我们先过河去河北地界转转再说。”

    八月十一日,曲端大军收复平阳府,也是在同一日撒离喝到达太原并开始一边准备守城,一边等待朝廷跟东京的回信。

    八月十二日,金兀术率部放弃东京北渡黄河,李世辅岳云也带领骑兵从曹州一带渡过黄河,此时李昕的大军距离东京还有两天的路程。

    站上黄河以北地界的岳云道:“多少年了,总算又回到黄河以北了,姑父下一步我们去哪?”

    李世辅看着地图道:“全军往滑州方向移动,先把滑州跟卫州拿下,再派出斥候查探金兀术部队的去向。”

    岳云疑惑道:“查探金兀术的去向作甚?姑父不是对金兀术不感兴趣嘛?”

    李世辅瞥了一眼岳云道:“那是他率军驻守城池的时候,如果他撤出东京那就另当别论了,有坚城防守我们去了无异于以卵击石,但若是他们出了城可就不一样了。”

    岳云抱拳道:“好,姑父,我这就去安排斥候。”

    两日后,李世辅岳云部收复了滑州、卫州两地,而李昕折彦质在汇合了李道的一万人后也到达了东京城下。

    看着残破不堪的东京城,李昕感慨万千:“上次本王来东京还是二十年多前的时候,这一晃都二十多年了,那时候的东京可是十分繁华,没想到如今却是如此残破不堪。”

    一旁的赵鼎也附和道:“是啊,想当初靖康之难的时候,臣跟张中丞都是从东京逃出来的,那时候臣还想着这余生怕是再也回不来了,没想到这十四年后还能再回来,只是东京已经不再是那时候的东京了,早已物是人非了。”

    张浚亦叹息道:“那时候的东京一百五十万多人口,经济发达、商贾云集、富甲天下,臣当时闲暇时间最爱逛的便是城中热闹的街市,街市上开有各种店铺,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还有汴河两岸亦是热闹非凡,如今这些都没了。”

    王庶劝道:“诸位就别感慨了,王爷我们进城吧,东京城四门大开,看来金兀术已经放弃东京北撤了。”

    李昕摆摆手道:“不急,等折彦质查探完再说。”

    很快,折彦质便来报告道:“禀王爷,东京城中除了一些饥民百姓什么都没有了。”

    李昕点头道:“下令全军驻扎城外,往城内派出少量军队维持秩序即可,另外在城外设置粥铺施粥,先让百姓有吃的再说,赵相公,给临安传信加快运粮的速度,还有尽快派官员来接收东京等地,再有把我们收复的地方公布出去,有愿意搬回来的百姓一律每户三十亩良田分配,中原北方这些年来战乱受损严重,无主之地比比皆是,正好可供本王重新分配土地。”

    赵鼎作揖道:“是,王爷。”

    安排好诸事后,李昕也暂时住在了城外的军营中,此时的位于东边的韩世忠部收复了徐州邳州等地已经到达了归德府地界。

    八月十五日,李昕叫来了随军的大臣以及诸将一起商讨下一步的行动,众人到齐后李昕指着地图说道:“目前我军已经收复了整个黄河以南地区,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东路韩世忠部已经到达归德府,西路曲端部也已经收复了平阳府正在准备继续北上太原,马扩部在山东也正在扩大收复的区域,这便是目前我军的态势,今日我们要商讨的便是我们中路这几万人下一步的行动。”

    赵鼎皱眉道:“臣想知道对于接下来的行动王爷是怎么想的?”

    李昕说道:“既然赵相公问了,那本王就先说说,首先东京我军基本就是不战而下的,原先驻扎在东京的金兀术部已经提前撤出东京北上了,我们现在需要了解的首先就是金兀术撤去了哪里。”

    折彦质说道:“金兀术北撤无非就两个方向,要么去河东、要么去河北,臣已经派出了斥候去打探,想来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李昕点头道:“嗯,先不管打探结果如何,本王想得是分兵,目前我中路除了我们这八万人还有东边在归德府的韩世忠部七万人,两部加在一起十五万人,兵力有些多了,折将军,本王想让你率军五万北上河东去支援曲端。

    说实话,本王对曲端不放心,河东将是下一步我军与金军争夺的重点,从地图上便能看出来,河北北部是燕京,南部便是中原,目前这两块地方都已经被我军占领,河北夹在中间很难受,所以河北基本已经是我军的囊中之物,收复河北指日可待。

    而河东就不一样了,目前我军还无法切断河东跟金国本土的联系,金人可以很从容的派兵支援河东,如果把河北看做我们的地盘,那么从地图上看现在河东就相当于金人的突出部,河东居高临下于河北,如不能收复河东,那么以后河北将不得安宁,所以折将军,你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折彦质抱拳道:“王爷放心,臣到了河东一定会跟曲将军一起倾尽全力打退金人收复河东。”

    李昕点头道:“好,剩余的三万人将有本王统领北上大名府去跟韩世忠部汇合,随后北上收复河北全境。”

    张浚插话道:“等等,王爷不应该留守东京嘛,北上收复河北完全可以交给韩世忠去做。”

    李昕叹了一口气道:“今日要说的第二个议题便是关于东京的问题,东京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都城了,本王也不会再将东京作为都城了。”

    李昕话音就如同一颗炸弹丢了出去,话音刚落,底下人便炸裂了开来嗡嗡作响。

    改变都城可是一件大事,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生朝代的开始,大宋即将成为历史了,在座的赵鼎、张浚、王庶、折彦质都是官场老油条了,他们都从李昕的话语中听出了弦外之音。

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四)

    想到快要改朝换代了,几人一时间思绪万千,特别是赵鼎,他是经历了除夕政变全过程的大臣之一,也是现在除了张浚之外仅有的知道李昕手中那第三份圣旨的人员,这些年赵鼎虽然很兢兢业业的帮助李昕治理国家,但是在他的内心中其实一直很矛盾的,一方面李昕的所作所为他都看在眼里,国家在李昕手中一步一步的变强,甚至都能收复失地了,这让他很欣慰;一方面他又对赵家感到很惋惜,甚至有些愧疚,这或许就是儒家忠君思想对他的影响吧,有时候他甚至幻想如果赵构还在位,他是不是也能做到李昕这样,不过仔细想想又不太可能,跟赵构共事的几年让他明白赵构是个有些懦弱又不够果决的人,而且赵构在乎的更多的是他的权势而不是如何富国强兵,他还有赵家皇帝的通病没有主见,想法容易被大臣们左右。

    相比于赵鼎,张浚则更加矛盾一些,他的梦想曾经是驰骋疆场,原本在赵构手上他实现了梦想,不过一场富平之败便把他打回了原型,李昕虽然把他推上了御史中丞的高位,但是他更多的还是想去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他内心中对于赵家还是有一些眷恋的,只是不知在新朝成立后他是否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王庶比之赵鼎跟张浚矛盾的心里,他更多的是伤感,作为宋室老臣对大宋即将逝去的伤感,对于李昕这个执政者他还是满意的,要说王庶这些没经历过除夕政变的主战派大臣,刚开始李昕执政的时候他们心中还是有些抵触的,不过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国家情况的持续向好,在事实面前他们心中的芥蒂也就慢慢消失了。

    至于折彦质则没有以上三人那种情感纠结,他基本可以算是李昕的元从老臣之一,他对于新朝则是充满着期待的。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赵鼎先问道:“那不知王爷准备把都城放在哪里?”

    其实关于未来国家都城的选择,李昕思考了很久,天朝历史上的古都无非就那几个长安、洛阳、南京、开封、燕京,这几个中间南京跟开封头一个便被李昕淘汰了,建都南京不利于控制北方跟西北,开封则除了漕运啥都没有,周围一片坦途不利于防守。

    长安是李昕第二轮淘汰的地方,长安虽好但是唐末以后破坏严重,且唐代以后,经济重心南移东迁,陕西渐渐被边缘化了。

    最后便剩下洛阳跟燕京两地了,洛阳地势险要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有黄河,如此地形自保肯定没问题,但是有利就有弊,弊端就是洛阳承受不了过多的人口,且光靠水运很难满足首都人口的需求,洛阳的水运并不如开封一样便利,所以洛阳地形虽好但是也限制了洛阳的发展规模。

    故最后都城选择只能是燕京,燕京北部西部都是大山,东部不远便是大海,南部则是河北大平原,如此地形正是作为都城最好的位置,且燕京还是大运河的终点,除了漕运,海运也很便利,所以建都燕京完全不需要担心物资运输的不便利,燕京的地形只要把北部守好那就没有问题,未来新朝的主要威胁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将来自于北方,燕京距离北方草原近,有利于控制草原,更重要的是常年处于北方抵御异族的前线不至于让中央禁军懈怠,此外建都燕京也同样有利于搞民族同化,把异族同化为汉人。

    打定主意后,李昕指着地图道:“本王打算把未来的都城设置在燕京。”

    王庶皱眉道:“都城设在燕京,过于靠近前线了。”

    李昕点头道:“是的,不过只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么以燕京的地形防守燕京就不是问题,而且燕京距离草原近,未来对于控制草原有利,更关键的是把都城设在燕京不至于让禁军懈怠,诸位应该都记得靖康时东京禁军的表现,跟辽国一百来年的和平让东京的禁军变成了废物。”

    张浚说道:“如果建都燕京,那么要从南方运东西会不会有些远!”

    李昕摆摆手道:“这个不用担心,燕京不仅是大运河的终点,其东部离海也不远,所以除了漕运还有海运,所以运输这个问题完全不用担心,且燕京南靠河北大平原,粮食的供给问题也完全不用担心。”

    赵鼎知道李昕决定的东西很少有能改变的,他只得带头道:“如此,臣等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确定了诸事之后,各部便开始准备行动了起来,于此同时在黄河对岸的李世辅岳云部也在筹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岳云问道:“姑父,金兀术行踪已经打探到了,他们去了河东,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李世辅说道:“金兀术果然去了河东,根据咱们走之前从王爷那得到的消息,目前河东我军只有曲将军的几万人,金兀术去河东怕是就是冲着曲将军去的,往后在河北没啥仗打,我们也去河东,说不定还能给金兀术来个狠的。”

    岳云问道:“那我们走哪条路去河东?金兀术率军渡河后走的怀州、泽州一线北上的。”

    李世辅看着地图道:“我们不跟在他的屁股后面走,我们先北上邯郸,从邯郸西去走涉县、黎城到潞州,然后再从潞州北上太原,这一路我们可以放慢速度走,金兀术有步兵走的速度肯定不会快了,在太原城下肯定会有一场大战,我们就在太原城下配合曲将军打一场大战。”

    岳云说道:“那我们是不是先派人联系下曲将军,这些以后到了太原我们好配合。”

    李世辅想了想摇摇头道:“不用,现在就派人联系曲将军容易泄密,我们骑兵最重要的武器就是突然性,没了突然性骑兵的威力就会大减,所以万不可让金兀术提前有了准备。”

    岳云抱拳道:“是,姑父,那我这就安排下去。”

第七百二十五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五)

    其实李世辅所说的在河北不会有仗可打那是假的,只是他们不知道在河北大地上还有一只北撤的金军罢了。

    这支金军就是聂黎贝堇率领的军队,聂黎贝堇回到济南后便得到了朝廷的撤军令,他知道情况后便草草从各地集结了万余金兵北撤,他知道河北肯定守不住,故他率军北渡黄河后便直奔河东而去,而且他还在撤军途中持续收拢各地零散的守军北撤,他打算走的是井陉到平定州至太原这条线,故没有跟任何宋军碰上。

    也就是说从地图上看,宋金两方目前各有数路大军在朝着太原开进,撒离喝作为第一个率军到达太原的金军军队,他自打八月十一日到达太原后便一边整修城防,一边从北边调集军队前来支援,目前他除了一万五千骑兵,也已经集结了五千步兵了,也就是说撒离喝目前在太原已经有了两万人可用了。

    而金兀术十二日自东京北撤后,目前刚走到泽州跟潞州交界地带,距离太原还有三百公里,估摸还需要六七日才能到,聂黎贝堇则更远一些,他刚到深州,距离太原还有三百多公里,至少要比金兀术晚到一两天。

    再看宋军方面,曲端率大军在平阳府休整了两日,于八月十三日率军北上太原,目前距离太原还有三天的路程,也就是说撒离喝起码要在太原顶住曲端的进攻三日才能等来援军,岳云李世辅部自不必说,折彦质部还没有从东京开拔,估计他们会于十六日动身北上,也就是说折彦质部至少要比金兀术慢四天才能到达太原。

    太原将成为下一个宋金大战的地点,这一战不仅决定太原的归属,也将决定整个太原北部地区的归属,别看李昕已经决定定都燕京了,但是如果拿不下太原甚至整个河东地区,那么李昕定都燕京的计划不说化为泡影也将会推迟。

    八月十六日,撒离喝收到了金兀术的急件,看过急件后,撒离喝即召来了诸将道:“东京传来了消息,兀术元帅已经率军撤离了东京,从泽州那边过来了,依照他们的行军速度,估计要到八月二十二日左右才能到达太原,兀术元帅让我们在此之前坚守太原,待他们到达后前后夹击宋军曲端部,争取重创或者歼灭这路宋军。”

    众将听了有振奋的,也有皱眉的,撒离喝看着神态各异的诸将道:“诸位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说出来,本帅已经打算坚守太原了。”

    胡盏说道:“大帅,目前我军主要是守城兵力不足,虽然从附近各地调来了兵力,可目前还是只有五千人,若用那一万五骑兵守城是否有些浪费。”

    撒离喝叹息道:“那也没办法,都这个节骨眼了,浪费就浪费了,除留下五千骑兵做预备队,其他一万骑兵都上城参与守城。”

    习不祝说道:“还有就是我军守城经验不足,这么多年来都是我军进攻,敌军守城,我军打守城战这还是头一次。”

    撒离喝皱眉道:“这个只能以战代练了,而且或许以后守城战我军还会打很多。”

    从来都很少吭声的彭轩道:“还有就是太原城防的问题,十几年前我等灭大宋的时候,那时候太原城便被我军攻破过,随后太原城防这十几年来一直都没有好好修整过,如今虽然能用,但也问题不少。”

    撒离喝扶额道:“城防只能尽力修补了,按路程计算曲端大概还有两日才能到达太原城下,也就是说十九日就要开战了,我们至少要守住三天才行,以往宋军守城少则能受半月多则能守数月,我们没道理三天都守不住,趁着开战前尽全力多做准备吧,开战后胡盏负责城西,习不祝负责城南,通检负责城东,彭轩负责城北,诸将要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众将抱拳道:“是,大帅。”

    散会后,出了府衙,回到自己的住处,彭轩便开始思考如何帮助曲端尽快夺取太原城。

    彭轩把亲信召来道:“兄弟们,我们的大军十九日就要开始进攻太原城了,这回撒离喝不打算跑了,不仅如此敌人的援军也将于六天后到达太原,而且是从南边来得。”

    彭轩手下江永疑惑道:“从南边来得援军?”

    彭轩点头道:“是的,就是从东京撤军的金兀术部六万人,他们打算到时候跟城中的军队前后夹击我军,此事正在赶来太原的我军肯定还不知道,某需要有人先去传递消息给我军,撒离喝安排某守北门,所以进出城还是没问题的,赵钱,还是你去一趟吧,你尽快把这条消息传递出去,再问问他们有没有需要我们配合做的事情。”

    赵钱抱拳道:“是,属下明白了。”

    赵钱就是两个月多前黄河攻防战时给刘法送信的那个乞丐,他也是早年跟随赵云进入辽国的人员之一。

    八月十七日,正在行军途中的曲端突然看见张侠带着一个男子骑马飞奔过来,张侠见了曲端附耳说道:“大帅,太原城中的我方密谍送来急报,这些密谍都是早年王爷秘密派去敌境的,可以信任。”

    听完张侠的话,曲端点头示意让赵钱过来,赵钱上前抱拳道:“禀大帅,属下的头让属下来给大帅送消息,金兀术率领的从东京撤出的六万大军即将于五日后到达太原,他们走的潞州一线,金兀术原本计划跟撒离喝联合待我军攻城的时候,前后夹击我军,还望大帅早做准备,我们头儿还问大帅是否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我们头儿被撒离喝安排首太原北城门,若有需要,大帅尽管说。”

    听完赵钱的汇报,曲端皱眉道:“太原城中现在有多少守军?”

    赵钱答道:“两万,原本撒离喝身边有一万五千骑兵,到了太原后这几天又从周边搜罗了五千步军守城。”

    曲端想了想道:“这样,兄弟,本帅挑几个人跟你们一起进入太原城如何,到时候不用你们动手,本帅自己的人动手,这样也不用暴露你们,到时你们只需要配合一番即可。”

    赵钱点头道:“没问题,大帅。”

第七百二十六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六)

    安排好赵钱,曲端对张侠下令道:“挑十几个机灵的人跟随赵兄弟回去,先潜入太原城,他们的任务就是趁夜夺取太原城南门,告诉他们进了太原城不要急着行动,等待我们的信号再动手。”

    张侠抱拳道:“是,大帅。”

    张侠带着赵钱走后,曲端叫来了其他诸将道:“诸位,本帅刚刚得到消息,金兀术率军走潞州将于五日后到达太原,也就是说比我们晚三天,而现在太原城中也已经有了两万守军,诸位都说说看法吧,是在三天内拿下太原城,还是先对抗金兀术?”

    王彦皱眉道:“太原是座坚城,若强攻,即便拿下太原恐怕我军也会伤亡惨重,更何况城中还有两万守军,到时候恐怕我军前脚拿下太原,金兀术后脚就会趁势再从我军手中夺回太原,而且攻城战三天时间太短了,故某认为还是先击败金兀术为好。”

    王德问道:“大帅,金兀术此来带了多少人马?”

    曲端答道:“本帅得到的消息金兀术有六万人马。”

    王德说道:“那也就比我军少一万五千人马,若再加上城中的两万敌军,那么敌军还比我们多出五千人马,这仗不太好打,若先打金兀术,那在太原城下我们也得留部分人马看住太原城,谨防太原城内的敌军出来捣乱,总之此战我军优势不大,关键还是看如何打金兀术。”

    董先看着地图道:“金兀术从潞州来必走沁州,我们何不派兵抢占南关镇,南关镇是连接沁州跟太原的要道,只要守住了南关镇,就能把金兀术挡在沁州,也能为我军尽快夺取太原争取时间。”

    王彦摇摇头道:“不妥,从沁州到太原不止南关镇一条路,金兀术还可以绕道榆社到榆次这条路到太原,无非就是多花个一两日时间罢了,而我军要围攻太原城也必须集结大部分兵力,分兵把守这些要道只会降低我军攻城能力,况且金兀术有六万人,派去阻击的兵力少了也没用,只能徒增伤亡罢了。”

    王德叹息道:“还是我军兵力不足,金兀术又来得太快,金兀术若能再慢些,给我们半个月时间,太原城必下。”

    曲端笑道:“呵呵,诸位,其实攻破太原城不难,最坚固的城池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本帅也不瞒着诸位,在太原城中有我们的内应,所以对于如何攻破太原本帅并不关心,本帅关心的是如何重创甚至消灭金兀术的这六万人。”

    王彦捋了捋胡子道:“若是这样,那大帅不妨在南关镇南边的胡甲山设伏,胡甲山是沁州通往南关镇的必经之地,从沁州到太原就这两条路,要么走南关镇,要么走榆社,南关镇最近,某想金兀术自持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到来,很大可能会走南关镇。”

    曲端点头道:“很好,那就依王将军之言,我军兵分两路,王彦你带着张侠还有董先率领四万大军先去太原城下驻扎,记得要大壮声势,莫要让撒离喝看出端倪来,本帅跟王德带着剩余兵马去胡甲山。”

    众人抱拳道:“是,大帅。”

    曲端下令后,宋军很快分成两部,一部继续开往太原,一部则转道去南关镇。

    八月十八日午后,王彦带着大军抵达了太原城下,看着还算雄伟的太原城张侠感叹道:“终于又回到太原了,虽然十几年过去了,但是当年我跟父亲防守太原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不敢忘怀,原本当年太原城破被金人俘获后,我还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向金人寻仇了呢,没想到啊,十几年后我又带着大军回来了。”说着说着张侠的眼眶便湿润了。

    王彦拍着张侠的肩膀劝慰道:“当年永锡守太原之事某也听说了,你们父子二人守城八个月无愧于朝廷,今时便是向金人讨还当年血债的时候。”

    张侠擦了擦已然湿润的眼睛道:“嗯,当年金人破城后屠城的血债,也到了他们该还的时候了,我张侠这次便要为当年死去的太原无辜百姓报仇。”

    八月十九日,金兀术率部抵达沁州,此刻摆在金军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南关镇,一条通往榆社,至于要走哪条路这就需要金兀术来选择了。

    然而金兀术面对这两条路却犹豫了,或许是被宋军打出了心理阴影了,总之金兀术有些举棋不定了。

    于是金兀术叫来了诸将道:“我们已经到沁州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通往南关镇到太原,一条通往榆社到太原,南关镇这条路要比走榆社近,但是南关镇这条路要途径一大段崇山峻岭,本王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完颜宗贤皱眉道:“若是走榆社这条路,我军至少要晚到一日,大帅可是担心走南关镇这条路会碰到宋军设伏?”

    金兀术点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何况就算宋军不设伏,曲端在南关镇摆上一支军队也能阻挡我军前进,毕竟曲端也是坐到宋军都督位置上的人,不能小觑。”

    完颜宗贤说道:“确实如此,不过如果我们走榆社这条路,太原城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分,大帅我们可否私下聊几句。”

    金兀术明白完颜宗贤的意思:“那诸位就先散了吧,本帅跟盖天大王说几句话。”

    诸将走后,完颜宗贤说道:“大帅,我也赞成走榆社这条路,说实话晚到一天两天对攻城战影响并不大,走南关镇这条路确实不保险,即便大帅不开这个会真去走南关镇,我也会反对。”

    金兀术疑惑道:“哦,那刚才当着诸将的面,你为何不明说。”

    完颜宗贤答道:“即便要走榆社这条路,我们也需要兵分两路,南关镇这条路必须要有人走,起码要派一万人走南关镇这条道。”

    金兀术问道:“这是为何?”

    完颜宗贤若有所思道:“以前侵宋我们都对大宋过于轻视了,这也是我们此次南侵损失惨重的原因,往后我们需要对大宋重视起来,打仗的时候把敌人设想的强一些、聪明一些没有坏处。”

第七百二十七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七)

    金兀术咀嚼了一会儿完颜宗贤的话道:“你说得没错,这次是我们太轻敌大意了,那么这跟眼下有啥关系呢?”

    完颜宗贤说道:“既然我们要把敌人设想的强大些,那么我们就设想曲端在南关镇这条路上步下了重兵在等待我们,假如曲端知道我军要北上太原,那么他应该能算出我军到达太原的日子,太原是河东重镇,也是我军目前撤回金国的唯一通道,从朝廷的急件来看,燕京附近重要关口都被宋军占领了,特别是紫荆关,这一点我想曲端肯定也知道,他或许会认为我军会急于援救太原而冒险走南关镇这条路,那么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呢,就算曲端为了集中兵力尽快拿下太原城没在南关镇布置兵力,那不更好,这样我们就有了两手准备,如果我们的一万人顺利的通过了南关镇到达了太原,至少对曲端部也能起到一个牵制作用,如果曲端在南关镇设伏了,那么这一万人也能起到牵制曲端部分兵力减轻太原城压力为我军主力争取时间的作用。”

    金兀术想了想道:“嗯,走南关镇这条路的这一万人甚至可以走慢些,我相信只要曲端在南关镇设伏了,肯定会派斥候侦查,只要斥候侦查到我军走了南关镇,那么曲端就不会轻易撤走,这样拖个一天两天,我军主力就可以及时到达太原城下先击败太原城下的宋军,再回过头来收拾南关镇的宋军。”

    完颜宗贤点头道:“正是如此,当然这是我们设想曲端已经在南关镇这条路上设伏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的,如果曲端没设伏,那我们只能在太原城下再跟曲端一较高下了。”

    金兀术又问道:“那么让谁领军走南关镇这条路?”

    完颜宗贤答道:“走南关镇这条路不能是我军强将,只能是汉将,但是也不能太滑头,太滑头可能会让曲端看出端倪。”

    金兀术点头道:“那就只能是李成,孔彦舟跟杜充这二人都太滑头,本帅这就让人把李成叫过来。”

    接到金兀术的命令,李成很快到来,金兀术见了李成说道:“李将军,经过本帅与盖天大王商议,决定派你带领一万大军走南关镇这条路。”

    李成闻言心中咯噔一下:这是让我去送死啊。

    李成支支吾吾推辞道:“大帅,末将怕是不能胜任此职,还请大帅换个人选吧。”

    金兀术摆摆手道:“本帅思来想去就你最合适,你放心本帅不是为了让你去送死,在南关镇这条路路上如果碰到宋军拦截,本帅允许你主动撤退,所以你不必担心。”

    完颜宗贤接着金兀术的话道:“李将军,你的任务就是牵制曲端设在南关镇的伏兵,当然曲端有没有在这条路上设置伏兵我们不得而知,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所以你们在南关镇这条路上要多派斥候,也可以走慢些,但是不能太慢,以免被宋军发现端倪,我军主力会通过榆社直扑太原而去,你们在南关镇上拖得越久越好,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曲端在南关镇设伏的情况下你需要做的,如果曲端没有设伏,你们平安无事通过了这条路,那么就尽快直奔太原城下与我们汇合。”

    听二人这么说,李成松了口气道:“是,大帅,末将领命。”可以主动撤退就行,只要不让自己主动去送死就行。

    八月二十日,金军开始兵分两路继续朝太原前进,金军的这次分兵并没有瞒过一直悄悄尾随在身后的李世辅岳云部。

    李世辅跟岳云自打发现金军主力后,便一直以相距五十里的范围尾随在金军主力身后,发现金军分兵后,二人立即开始对着地图思考金军的意图。

    李世辅问道:“斥候打探的这两路金军哪一路兵多?”

    岳云答道:“走榆社的兵多,金军的辎重也都走的榆社。”

    李世辅说道:“咱们现在在沁州,从沁州北上太原就这两条路,一条走南关镇,一条走榆社,榆社是大道好走就是远些,南关镇是小路且需要经过大片的崇山峻岭但是比走榆社近。”

    岳云皱眉道:“敌人主力既然走了榆社,为什么还要分出一少部分兵力走南关镇呢?”

    李世辅想了想道:“我们来换位思考下,如果我是曲大帅,我领兵北上打太原,如果得知了敌人要从沁州北上支援太原,那么会不会在南关镇这条路上设伏打援?”

    岳云说道:“姑父是说曲大帅已经知道了金兀术北上增援之事,所以便在南关镇这条路上设伏打援。”

    李世辅点头道:“是的,要知道王爷派在金国的密谍网能力可是很强的,或许他们早就把金兀术要北上支援太原的消息传递给了曲大帅,于是曲大帅便在南关镇这条路上设了伏兵,可是曲大帅没想到金人会分兵,而且主力还是走的榆社这条路,恐怕曲大帅设伏打援的计划要落空了,甚至可能会被金人摆一道。”

    岳云若有所思道:“是啊,曲大帅可能认为金军会像以前那么目中无人,然而他却没想到金军比以前谨慎多了。”

    李世辅说道:“这也是这两个月来金人被我们打懵了,想想这次南侵的金军,到现在北撤的时候仅剩这八万余人,金兀术变谨慎是应该的,走南关镇这条路的少量金军应该是金兀术放出来迷惑曲大帅的,如果曲大帅在南关镇设了伏兵,那么这部分金军就可以把曲大帅的一部分兵力牵制在南关镇这条路上,而金兀术的主力则可以走榆社直扑太原城,想必曲大帅留在太原城下的兵力肯定不如金军多,那么金军就可以集中兵力先打垮我军在太原城下的军队,再回过头来对付剩余的我军。”

    岳云皱眉道:“如果这样,那么在太原城下的我军就危险了,姑父,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世辅紧锁眉头道:“别急,让我好好想想。”

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八)

    李世辅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现在摆在岳云李世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追随金军主力而去,一条先帮助曲端解决南关镇的敌人。

    想了一会儿,李世辅说道:“我们先解决南关镇的敌人,解决了南关镇的敌人我们便能通知曲大帅,让他带兵迅速回防太原,而我们作为纯骑兵也肯定能赶上金兀术的主力。”

    岳云问道:“姑父,我们为何不直接尾随金兀术主力而去呢?这样等到了太原城下配合曲大帅留在太原的军队一样能打垮金军主力。”

    李世辅摇摇头道:“不妥,我们不知道曲大帅在太原城留了多少军队,万一他留的少了,到时候我们反倒有可能陷进去,所以还是先解决南关镇的敌人吧。”

    岳云点头道:“好,姑父,我这就去集结军队。”

    李成率军自打与金兀术分开后,便开始慢慢悠悠的朝南关镇方向走,此时的曲端带着大军已经到达了南关镇,看着道路两边的崇山峻岭曲端感叹道:“这可真是个设伏的好地方啊。”

    王德皱眉道:“大帅说得是,不过……。”

    看着王德欲言又止的样子,曲端说道:“有什么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王德说道:“是,大帅,连我们都能看出这条路是个设伏的好地方,金兀术会看不出?末将怕金兀术不走南关镇,改走榆社,毕竟榆社是大路,走起来比南关镇安全的多,虽然比南关镇远些,也不过多走一两日的路程,如果金兀术改走榆社,那我们在南关镇设伏便没有意义了。”

    曲端皱眉想了想道:“你说得有道理,这样吧,我们等到二十二日,如果二十二日再不见金军的踪影,我们就回师太原,不过这两天你要安排好士兵的隐藏事宜,不管金军来没来,都切记不能暴露,还有如果碰到金军斥候侦查,不要动手放过他们。”

    王德抱拳道:“是,大帅。”

    王德走后,曲端便陷入了沉思中,王德说得对,南关镇这条路地形险要是众多周知的,金兀术不可能不知道,那么既然金兀术知道走南关镇的凶险,还会选择这条道嘛?如果金兀术不走这条路了,那自己的此次设伏不就泡汤了,还浪费了宝贵的两天时间,可是如果现在就撤军,万一金兀术真冒险走了这条路,自己不就丧失了一次伏击金军的绝佳机会,撤也不是,不撤也不是,唉,算了,不想了,越想越麻烦,就先这样吧,剩下的就看天命了。

    这边曲端忧虑,那边李成也忧虑,虽然金兀术允许他必要时候可以撤军,他还是默默在心里祈祷曲端不会在这条路上埋伏。

    他现在又有些后悔降金了,这才几年过去,宋金形势就发生了大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战过后,中原河北燕京都会回到大宋手里,至于河东目前还是未知数,可是就算如此,大宋也可以说是大胜了,原本他在东京还有豪宅跟很多财宝,然而这次北撤除了金银其他的都丢在了东京,不仅如此这次北撤还要撤到比燕京还要北边的地方,那里可是苦寒之地怎比得上中原待着舒服。

    可是他现在没得选择了,再投大宋已经不可能了,听说现在执掌大宋的那什么劳什子王爷李昕最恨投降金人的宋人了,他现在都有些恼恨大宋,恨李昕了,因为大宋的富强中兴打破了他们安稳享福的生活,大宋安安稳稳的待在南方不好嘛,干嘛非要北伐。

    八月二十日,李成率军慢慢悠悠走了一天才走了四十里,距离南关镇还有四十里,不过已经进入了崇山峻岭之中,而曲端的伏兵就设置在前方二十里处,对于金军的动静宋军的斥候早已看在眼里并汇报给了曲端,而宋军的伏兵还没有被金军探知,当然并不是宋军伏兵设置的多高明,而是金军斥候不出力,说实话金兀术留给李成的一万人可以说是金兀术剩余军队中的次品了,精锐都被金兀术带走了,说他们被金兀术抛弃了也不为过。

    当曲端得知金军朝南关镇而来的时候,心中松了一口气,不怕金军来,就怕金军不来,只要金军来就是好事,明天等金军进入伏击圈就是这伙金军的末日,只是曲端还不知道的是金军派来的只是一万人的次兵罢了。

    一直尾随李成的李世辅岳云见金军扎营休息后,也停了下来,李世辅冷哼道:“一天才走四十里,金军果然打算的是牵制曲将军的伏兵,岳云,老规矩,派人穿上金军服装先混进去,到了后半夜夜袭金军。”

    岳云抱拳道:“是,姑父。”

    巡视完营地,安排好巡逻的队伍,李成便回了帅帐,草草吃过晚饭后,命人收拾完床榻后便和衣躺在了上面休息,也不卸甲。

    不过即便是躺在塌上,李成也睡不着,身在崇山峻岭之中怎么可能睡得着,今天一天虽然没事,但是不保证晚上就不出事,还有明天的路途上是否安全也是未知,更重要的是自己还跟家人分开了,家人财富都跟着金兀术的主力走了,自己在这边若遇到了危险,家人即便到了北地也是无根之萍,所以自己必须活着回去,就这样想着想着李成还是撑不住疲惫闭上了眼睛睡着了。

    就在李成睡觉的时候,李世辅岳云的骑兵已经悄悄前进到了金军营地后方五里处,为了不被金军提早发现,宋军没有再往前靠近。

    李世辅看了看天上的月亮道:“现在大约是亥时,全军休息两个时辰后开始行动。”

    岳云答道:“是,姑父。”

    李世辅问道:“我们的人可曾混进去了?”

    岳云点头道:“姑父放心,都混进去了,等到后半夜您就瞧好吧。”

    李世辅说道:“那就睡会儿吧,等到后半夜想休息都休息不了喽。”

    无论是宋军还是金军营地,都逐渐变得安静了起来,这种安静的气氛就好像暴风雨来临的前夜一般。

第七百二十九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九)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后半夜,亲卫们见时间差不多了,便把李世辅跟岳云叫了起来。

    潜入金营的人见时候差不多了,也开始悄悄行动了起来,很快金营中便有数处地方着起火来,火光就像黑夜中的指路明灯一般闪亮,数里之外便能看到闪亮的火光。

    此时已经收拾好装备骑上马的李世辅岳云看到火光后便带着骑兵冲了起来。

    火光的燃起很快让金军大营混乱了起来,熟睡中的李成也被惊醒了,他赶快出营一看,人在到处乱跑,而火光也有几处,但是还并没有引起冲天大火,而且也没有喊杀声。

    李成赶快叫住一个乱跑的士兵道:“怎么回事?可是宋军打来了?”

    那士兵摇摇头道:“小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营寨是突然起火,不过并没有看到宋军打进来。”

    小兵的话语让李成冷静了下来,只是起火,宋军没打来,那可能是走水了,李成如是想着。

    可是就在李成要下令的时候,地面突然微微有些震动,作为一个驰骋战场多年的老将,感受到地面的震动后,李成立刻趴在地上用耳朵细听。

    听了片刻,李成突然有些疑惑了,这明显是大股骑兵的动静,可是却是从自己后方传来的,而不是从前方传来的,这是怎么回事?这骑兵到底是谁家的,一时间李成有些懵了。

    不过当大片的喊杀声传来的时候,即便是再傻的人也知道是敌人袭击来了,宋军骑兵很快冲进了金军的营地大开杀戒,李成看到这一幕后便知道大事不好,他一边组织士兵阻击宋军骑兵一边带着亲兵悄悄往后退去,准备寻个机会逃走。

    金营这边的情况并没有能瞒过曲端派出来的斥候,斥候发现情况不对后也顾不得暴露了,飞奔回设伏的地方向自家主帅汇报。

    此时的曲端还在熟睡中,王德则在巡视营寨,斥候回来后正好碰见正在巡视营寨的王德,王德看着着急忙慌的斥候忙问道:“咋回事?前边发生啥事了?”

    斥候气喘吁吁道:“报,报将军,金军大营突然燃起了大火,似乎还有喊杀声。”

    王德惊诧道:“哦,你确定?”

    斥候点头道:“小的确定,刚开始只是燃起了大火,后来便听到了喊杀声。”

    王德想了想道:“你回去再带着人探查一番,别是金军给我们下的套,吸引我们前去进攻的。”

    斥候抱拳道:“是,将军。”

    整场战斗持续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才结束,到了这时,王德派来的斥候才姗姗来迟。

    看着已经熄火的金军大营,李世辅道:“岳云,此战歼敌情况还有我们自身伤亡情况如何都统计出来了嘛?”

    一旁的岳云点头道:“都统计出来了,此战我军歼敌九千余人,其中杀死四千人,俘虏五千人,还有几百敌人逃散了,敌将李成也逃跑了,我军伤亡不到五百人。”

    李世辅点头道:“好,让将士们好生休息一番,另外抓紧时间派人往前探索,尽快联系上曲大帅的军队。”

    岳云答道:“是,姑父,那我们抓的俘虏怎么办?后边我军还要继续北上,不可能带着他们”

    李世辅想了想道:“派五百人押送俘虏跟我军的伤兵南下。”

    两人刚说完,便有士卒带着人来报告道:“禀告二位将军,友军派斥候过来了。”

    李世辅下令道:“哦,把那人带上来吧。”

    跟随在士兵身边的人主动上前道:“二位将军,小的便是中路都督府曲大帅麾下的将士,我们发现金营有起火后,便被王德将军派来探查情况。”

    李世辅自报家门道:“嗯,我们是王爷麾下的骑兵部队,某是李世辅,这位是岳云,我们二人是这支骑兵部队的统帅,我们是奉了王爷的军令来黄河以北作战的,你可以先回去禀告你家将军,这支金军只有万人,是用来牵制你们的,敌人的主力已经沿着榆社北上太原城了,待我军打扫完战场之后,本将军便会亲自前去拜访你家将军。”

    斥候抱拳道:“是,小的这就回去传信。”

    自从得知金军大营出事后,王德便再没有休息,一直在大营中焦急的等待着消息,而曲端还在熟睡中,王德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也不敢叫醒曲端。

    又过去了大约半个时辰,前去打探消息的斥候终于带着人回来了,斥候见了王德便汇报道:“将军,都搞清楚了,是友军骑兵夜袭了金军大营。”

    王德松了一口气道:“嗯,他们主将是谁,隶属于我军哪一部分,你可打探清楚了?”

    斥候答道:“禀将军,他们主将叫李世辅,是王爷把他们派来黄河以北作战的,他们还让属下告知将军,咱们原来准备伏击的这股金军只有一万人,金军主力已经提前一天沿着榆社北上太原城了。”

    王德震惊道:“什么,金军主力已经沿着榆社北上走了一天了?”

    斥候点头道:“是的,将军,李将军还说一会儿他会亲自来拜访曲帅。”

    王德说道:“好,某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得知全部情况后,王德不敢怠慢,立即来到了曲端的帅帐,此时的曲端刚刚起床收拾完毕。

    王德见了曲端道:“大帅,出大事了。”

    曲端皱眉道:“出什么大事了?”

    王德说道:“昨夜金军大营遭到偷袭,袭击金营的是我们的友军,王爷派出的骑兵部队,他们的主将叫李世辅,据李世辅说,咱们打算伏击的这路金军只有一万人,金军主力已经让金兀术带着提前一天走榆社北上太原城了。”

    曲端闻言冷着脸道:“看来咱们让金兀术给耍了,从沁州走榆社到太原大约有三百余里,若每日行军八十到一百里,也就是说金兀术率军将于八月二十二日,最迟二十三日到达太原城下。”

    王德点头道:“是的,大帅,我们现在这里距离太原城约有两百六十里,也就是说我们肯定无法于二十二日赶到太原城,最快也只能是在二十三日到达太原。”

第七百三十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十)

    曲端严肃道:“也就是说我军至少要比金军晚半天到达太原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这半天时间就能让我们吃大亏。”

    王德点头道:“嗯,大帅,现在急也没办法,一会儿友军骑兵主帅李世辅会在拜访大帅,不如到时候再想办法。”

    曲端有所明悟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借助这股友军骑兵的力量来追击金兀术。”

    王德说道:“是的,毕竟骑兵速度快,他们一天至少能走一百多里地,他们肯定能在二十二日到达太原城。”

    曲端一拍大腿道:“好,那就这么定了,摆宴,本帅要好好招待一下友军将领。”

    王德抱拳道:“是,大帅。”

    很快李世辅便带着岳云以及数名亲卫来到了曲端的大营,曲端带着王德亲自出营迎接,看见曲端亲自出迎李世辅跟岳云立刻下马道:“曲大帅亲自出迎,这礼重了。”

    曲端笑道:“不重不重,要不是二位将军,本帅还被金兀术蒙在鼓里呢,要再耽误耽误就可能会对我军造成重大损失,来,二位将军,随本帅进营,本帅已经在大营中备下酒宴,我们边吃边谈。”

    李世辅示意道:“好,曲帅先请。”

    众人进入帅帐坐定后,曲端举起茶杯道:“战事还未结束,军中不能饮酒,本帅今日只好以茶代酒谢过二位将军了。”

    李世辅也举着茶杯说道:“曲大帅言重了,你我都是同僚,相互帮助都是应该的,再说了值此北伐之际,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哪里有敌人我们当然要往哪里去了,故曲帅不必如此客气。”

    说罢众人将茶水一饮而尽,曲端问道:“李将军,我部北上已有月余,不知现在中原情况如何了?”

    李世辅说道:“某估计目前整个黄河以南都应该已经被我军收复了,我军也应该已经渡过了黄河进入河北了,某奉王爷之命带领骑兵单独行动的时候金兀术已经率领败军退回了东京,后来我部渡过黄河后,打探到金兀术撤出东京后往河东这边来了,某也就尾随金兀术而来了,只是没想到金兀术在沁州兵分了两路,后来我们看地图分析可能是金兀术怕曲大帅在南安镇这条道上设伏,故分出一支偏师来试探并牵制曲帅的设伏部队,所以我们就想着先消灭这支偏师或许还能提前跟曲大帅联系上,只是可惜金军这支偏师的主将让他跑了。”

    曲端点头道:“嗯,李将军,本帅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李将军能答应。”

    李世辅示意道:“曲大帅请讲,若某能办到,定不会推辞。”

    曲端说道:“还真的只有你们的骑兵部队能办到,我们现在的位置距离太原城还有两百六十里,由于金兀术提前一天分兵走了榆社,我军现在肯定无法赶在金兀术之前到达太原城了,而且至少要比金兀术晚到半日,李将军应该懂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这半天时间就有可能让敌我双方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本帅派往太原城的四万大军就可能就会受到敌人的前后夹击而败下阵来,某已经派人去太原城传递消息,只是不知道能否赶得上。

    某当然不能仅指望去传递消息的人,他们或许能及时赶到,或许赶不到便被金军截杀了,所以为了挽回战局,某需要李将军带着骑兵火速赶往太原,当然某身边还有四千余骑兵,这些骑兵某也会加强给李将军你的骑兵部队。”

    李世辅抱拳道:“好,此事某就接下了,一会儿某就带着骑兵先出发。”

    曲端点头道:“李将军爽快,本帅只需要李将军能拖住金军半日,某就能率部到达,此战过后,本帅一定把李将军的功劳上报王爷。”

    吃过饭后,休息了半个时辰,李世辅岳云便带着整合过后的一万五千骑兵率先出发了,随后曲端王德带着三万余步军也紧随其后出发了。

    就在数路军队都在往太原城赶的时候,太原城却还是出奇的平静,八月十八日王彦率军抵达太原城后,在城南扎下营寨后,便没有组织过攻城,王彦只是派人在打造攻城器械。

    自打宋军到达太原城下后,撒离喝每天都会登上城墙看一看,这日撒离喝依然如往常一样登上了太原城南墙,城南守将习不祝见了撒离喝说道:“大帅,看来今天宋军依然是不打算攻城,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撒离喝看了看远处的宋军大营道:“正常,宋军十八日到太原城下,到今天也不过才三天,他们肯定在加紧打造攻城器械,等攻城器械打造完毕他们就该攻城了,这样也好,宋军再打造几天攻城器械,我们的援军也就该到了。”

    习不祝问道:“大帅,宋军为何不围城?某看宋军只在城南驻扎,其他三面城墙都没有人看守。”

    撒离喝答道:“这个我想过了,可能是宋军已经知道了兀术元帅率军来援的消息而分兵对付他们去了,从地图上就能看出兀术元帅率军撤去河北毫无意义,只能来河东,我想宋军也肯定知道这点,所以现在城下的宋军并不是曲端的所有兵力,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少,所以他们现在没能力围城,兵力不足围城就有可能被我军各个击破。”

    习不祝皱眉道:“若宋军分兵去对付兀术元帅,那大帅现在需不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撒离喝摆摆手道:“不用,我们守好太原城就可以,再说了我们只有两万余人,也没有精力去做别的事情,要相信兀术元帅他们会及时赶到的。”

    习不祝抱拳道:“是,大帅。”

    八月二十二日上午,曲端派来送信的人终于到达了太原城,王彦看着胳膊中了一箭的信使道:“怎么了?发生何事了?大帅那边咋样了?”

    信使艰难的拿出信道:“将军,这是大帅的信,金军在沁州分兵了,金军只派了万余兵力走南安镇牵制我军,剩余主力都走榆社到太原这条道,我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一天了,大帅得到消息后让属下赶快来送信,让你们做好抵御金军前后夹击的准备,大帅的军队至少要比金军晚到半日,刚才属下在来距离这里五十里的地方,已经碰到金军的拦截部队了,跟随属下一同前来送信的几个袍泽都被金军射杀了,只有属下中了一箭逃了出来。”

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十一)

    王彦看过曲端发来的急件后道:“好,某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送走了信使,王彦下令道:“张侠、董先二位将军,从现在开始全军进入战备状态,留一万人监视太原城的敌军,剩余军队依托营寨准备抵挡后方金军的进攻,明日我们只需坚持半日大帅便能带着援军赶到。”

    二人抱拳道:“是,王将军,我们这就下去准备。”

    此时距离太原城六十里外的金兀术正在马上听着韩常的汇报,听完后金兀术叹息道:“到底还是没能全部拦截下来,这下太原城下的宋军就该知道我们到来的消息了,看来我们突袭的计划完不成喽,只能强攻了,韩常,通知全军加快速度,今天白天务必赶到太原城下寨休息一晚,明天向宋军开战,扎营后记得给太原城中的我军发几颗信号弹,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到了。”

    韩常抱拳道:“是,大帅,末将得令。”

    傍晚,金军扎下大寨,金兀术带着诸将与亲兵先观察了一番戒备森严的宋军营寨道:“这曲端还真派了一部分兵力去南安镇设伏了。”

    一旁的完颜亮吹捧道:“是啊,多亏了皇叔急智,才让我军避免了重大损失,这营寨里的宋军都不敢出来,想必里边并没有多少人,曲端派来太原的这股宋军现在反倒成了我军碗里的肉了。”

    诸将闻言难得轻松的哈哈一笑,众人又绕着太原城走了一圈,金兀术对着诸将说道:“没想到这宋军并没有围城,这倒方便我们进入太原城了。”

    韩常笑道:“应该是宋军兵力不足怕被我军各个击破,便没有围城。”

    金兀术想了想下令道:“去打几发信号弹,告知城内守军我们来了,让他们把城门打开,我们进城,赛里,趁着宋军不敢动手,组织我军先把多余的粮草辎重连夜运进太原城。”

    完颜宗贤抱拳道:“是,大帅。”

    韩常疑惑道:“大帅这是……?”

    金兀术解释道:“把辎重运进城,这是为了明天我军进攻的时候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要知道现在我军输不起啊,万事以稳妥为要,没了辎重,若明天发生意外事件,我们可以很快撤入太原城中。”

    韩常问道:“意外情况?难道宋军还会有其他准备?”

    金兀术摇摇头道:“本帅不知,本帅只是做一个预防,免得真发生意外了,我军会手忙脚乱自顾不暇。”

    很快几发信号弹被弓箭射向空中,守城的金兵发现情况后立刻向撒离喝汇报,撒离喝接报后匆忙跑上城墙向下看,然而由于是夜晚看得并不是太清楚,撒离喝不敢大意,如果是宋军假扮骗开城门就不好了,于是撒离喝对着城外喊道:“兀术元帅可曾前来,能否上城议事?”

    金兀术知道撒离喝怕什么,便打马上前道:“撒离喝,本帅来了,把蓝子放下来吧,本帅要上城。”

    听到金兀术的回复后,撒离喝放下了一半的心,随即他命令把蓝子放下城拉金兀术上来,吊蓝放下城后,金兀术坐上蓝子拽了拽绳子,城上的金兵便把吊蓝拉了上去。

    见到金兀术本人后,撒离喝彻底放下了心,撒离喝行礼道:“还请元帅谅解末将无礼之举。”

    金兀术摆摆手道:“本帅明白,非常时期,正该如此,现在我军输不起,谨慎一些也是好事,好了,撒离喝把城门打开吧,本帅已经命令赛里把辎重跟粮草先运进城。”

    撒离喝点头道:“是,元帅。”

    随即撒离喝下令打开太原城东门,金兀术又问道:“撒离喝,这太原城中目前有多少粮草,城外的宋军有多少人你们可知晓?”

    撒离喝答道:“自打末将率军撤回太原城后,便一直在搜集粮草以为守城战做长期的准备,目前城中的粮草够吃两月的,城外宋军通过这几日的观察某估计大约有三四万吧,元帅这次带了多少人来?”

    金兀术说道:“本帅从东京撤出来的时候六万人,到了沁州分出了一万人走南安镇牵制宋军,现在还有五万人,骑兵一万五千人,剩余都是步军。”

    撒离喝问道:“那么元帅准备怎么对付城外的宋军?”

    金兀术答道:“用骑兵逼迫营寨中的宋军出战,撒离喝,你这里多准备些火箭,明日让骑兵绕着宋军大营发射火箭,本帅就不信宋军不出来。”

    撒离喝点头道:“是,大帅,末将这就去准备。”

    此时在距离金军营地以南二十里的林子里,李世辅岳云也下马休息了起来,岳云说道:“姑父,金军已经扎下营寨,今晚我们要不要再来一次夜袭。”

    李世辅摇摇头道:“不用了,金兀术肯定防范严密,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再说了将士们跟马匹赶路累了两天了,今晚就是夜袭效果也不会多好,好好歇一夜,让马儿好好吃一顿,金兀术明天肯定会向城下我军发起进攻,到时候我们再从后边突袭金军。”

    岳云点头道:“姑父,我明白了。”

    也是在同一天,刚刚集结起来十万大军到达居庸关附近的完颜希尹陆陆续续收到了撒离喝、金兀术、聂黎贝堇的来信,看到三人的信件,完颜希尹内心很焦虑,他没想到南侵的三路大军局势如此糜烂。

    完颜希尹原本打算以居庸关为突破口兵压燕京的,因为在燕京附近的几个关口中,居庸关距离燕京最近,只要突破了居庸关,那么燕京其他各地的宋军必然会收缩兵力支援燕京。

    可惜中原以及河东的战局已经不允许完颜希尹这么做了,现在最主要的是保住河东,为此完颜希尹立即召集来了诸将道:“诸位,本帅刚刚得到消息,我大金此次南侵的三路大军均遭到重创,这里有几封信,你们先看看,看完我们再说。”

    完颜希尹话语刚落,底下便如炸开了锅一般,诸将纷纷拿起信件看了起来。

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十二)

    看完信件后,完颜彀英先说道:“大帅,我认为兀术元帅在信中说得对,我军目前急需在太原挫败一路宋军的攻势才能扭转我军的颓势。”

    完颜彀英本名挞懒,是大金名将完颜银术可之子,幼年的时候,他就聪明机警,有志有胆,当初他束发成两角时,金太祖阿骨打见到他,对他的机敏很惊奇。他十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银术可便授给他铠甲,让他跟随自己攻伐辽国,常常命令他当先锋,皇上授他世袭谋克。

    完颜希尹点头道:“这个本帅明白,现在我们要谈论的是燕云怎么办,这些信件差不多都是半月前发出的,也就是说现在宋军可能已经渡过了黄河正在朝两河开进,原本我预测攻占燕云的宋军只有防守之力而没有进攻的力量,那么现在一旦南方的宋军收复河北,入侵燕京的宋军便能得到支援,如果此时我们率军开往河东,那么如果燕云的宋军主动打出来怎么办?得到支援的燕云宋军完全可以兵出紫荆关走飞狐灵丘威胁大同,或者出居庸关攻打奉圣州宣德府威胁大同。”

    完颜把搭问道:“那依父亲之意,我军该如何打?”完颜把搭是完颜希尹的大儿子,现被封为昭武大将军。

    完颜希尹说道:“本帅的意思是兵分两路,彀英我给你五万大军,守住怀来跟飞狐,这两地是出居庸关跟紫荆关后的必经之地,守住这两地便能堵住燕京宋军的西进道路,剩余五万大军由本帅亲自率领增援太原。”

    完颜彀英行礼道:“是,末将明白了。”

    随后完颜希尹又给金熙宗写了一封信,信中建议金熙宗再紧急征召二十万人马,其中十万人马部署到大同一线,五万人马部署在古北口、松亭关、榆关一线防止宋军向大金腹地发起进攻,另外五万部署在二线随时准备支援前方,同时建议金熙宗立即派出信使出使大宋求和,并加强对国内的控制,特别是对契丹人的控制,金国遭遇如此惨败必然会影响到金国内部的稳定,契丹人看女真人式微很可能会蠢蠢欲动。

    写完信后,完颜希尹将金兀术等人的信件也一并派人快马加鞭给金熙宗送了过去。

    把信送出去后,完颜希尹立刻安排大军后撤,守卫居庸关的王贵很快发现了金人的后撤,他不知道金人后退的原因,也怕金人后撤是为了引诱他主动出关,故王贵只是把金人后撤的消息派人传回了燕京。

    八月二十三日,天气晴好,吃过早食后,金兀术带队列阵在宋军营寨外,宋军营寨内亦是戒备森严,弓弩手早已把弓弩拉开随时准备射击,虎蹲炮手也已经调整好炮口就等着金兵送上门来。

    王彦紧张的在营帐中踱步,不时的向外张望,张侠、董先进来汇报道:“王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王彦点头道:“好,剩下的就看金兀术怎么出招了,我们只要守住营寨半日,大帅的援兵就能赶到了。”

    看着毫无动静的宋军大营,金兀术一个手势,一万骑兵开始上前围着宋军大营转,一边转一边发射火箭,同时投石车也向宋军营寨抛射火石。

    看着铺天盖地飞来的火箭跟火石,王彦恨恨的道:“金兀术这是想用火逼我们出去啊,二位将军,立刻命令弓弩手反击敌人骑兵,炮兵目标敌人的投石车射击,另外注意营中粮草别被火点燃了。”

    二人抱拳道:“是,我们这就去办。”

    双方弓箭你来我往,宋军弓弩手还击力度虽然很大,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毕竟金军骑兵一直在运动中,要想射中运动中的敌人可不容易,于是乎别看宋军射得热闹,但是真被射中的金军骑兵并不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火箭被射进了营寨,部分营帐已经开始着起火了,不过宋军扑救还算及时,真正烧起来的并不多。

    双方持续交战半个时辰,战况僵持不下,宋军营寨烧起来的营帐也在缓慢增加,金兀术见此情形便给太原城中的撒离喝发了信号弹,让他也派出五千骑兵加入战斗,争取一下压垮宋军。

    此时在金军后方的李世辅岳云部已经缓缓前进到距离金军十里处,派出去的斥候来报:“禀二位将军,前方战事持续交战中,金军在派出大部分骑兵后便没再有动静,不过金军持续向我军营寨发射火箭跟火石,我军营寨受损严重。”

    岳云说道:“姑父,我们不能再等了,再等我军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到那时我们没法跟曲帅交代。”

    李世辅叹息道:“本来还想等金兀术把剩余骑兵都派出去我们再动手的,看来是没法等了,岳云,命令全军出击吧。”

    随着李世辅一声令下,宋军骑兵开始发动,正面战场的嘈杂声掩盖了宋军骑兵的马蹄声,不过随着宋军骑兵距离金军越来越近,从身后传来的隆隆的马蹄声还是引起了金军的注意。

    金兀术注意到宋军骑兵从身后袭来的时候,宋军骑兵距离金军只有一公里了,发现宋军骑兵后,金兀术惊恐了一下当即下令道:“韩常,你带领五千骑兵迎上去阻挡宋军骑兵的攻击,赛里,你去撤回围攻宋军营寨的骑兵,然后支援韩常击退宋军骑兵后再撤入太原城,其他人交替掩护撤回太原城。”

    韩常跟完颜宗贤领命而去,双方骑兵很快撞到了一起,不过到底还是宋军骑兵占了人数的绝对优势,一部分宋军骑兵很快突破了金军骑兵的拦截,冲向了金军步兵。

    金兀术下令交替掩护,刚开始步军还能维持队形撤退,但是当宋军骑兵撞上步军后,金军步兵一下子乱了起来,大家都在争抢着向太原城中而去,金兀术勉力维持也维持不住秩序,连砍了几个士卒都没用,只得被裹挟着向太原城而去。

    那边正在围攻宋军营寨的金军骑兵在完颜宗贤的指挥下,集结起来后一边去支援韩常,一边向进攻步军的宋军骑兵发起进攻。

第七百三十三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十三)

    金军撤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王彦的耳朵里,王彦出了营寨搞清楚状况后当即下令道:“张将军,你带领五千弓弩手出营掩护我军骑兵向金军发起进攻。”

    张侠得令后便带着五千弓弩手出营向金军骑兵发起进攻,就在太原城下宋金两军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在太原城东五里外的地方也来了一支军队,这就是聂黎贝堇带领的金军,经过一路的收拢,此时的聂黎贝堇手中已经从最开始的一万人变成了三万人。

    太原城下的战事自然没有瞒过聂黎贝堇,得知情况的聂黎贝堇立刻加快了行军速度。

    一刻钟后,聂黎贝堇的军队突然发现在了太原城城东,正在指挥军队作战的李世辅发现情况不对后,立刻派人鸣金撤军。

    双方很快脱离了接触,两军也不主动进攻,宋军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金军撤入太原城内。

    金军撤入城内后,宋军也撤回了营,李世辅见了王彦下马道:“王将军,在下李世辅,奉了曲帅的命令,前来救援你们。”

    王彦抱拳道:“太谢谢你们了,若没有你们及时赶到,我军损失就大了。”

    李世辅叹息道:“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给金军重创。”

    王彦点头附和道:“是啊,也不知道从东边冒出来的敌军哪来的,这下太原城不好打了,城中敌人的力量增加了好几倍。”

    李世辅说道:“只能等午后,曲帅带着大军来了再说了。”

    出了营帐的李世辅叫来岳云道:“岳云,此战我军骑兵伤亡多少?”

    岳云皱眉答道:“伤亡不小,两千余人不能再战斗了。”

    城外的宋军愁眉苦脸,城中的金军却是长舒了一口气,太原城府衙,聂黎贝堇行礼道:“末将聂黎贝堇参见元帅。”

    金兀术扶起聂黎贝堇道:“今日多亏了聂将军率军及时赶到,否则我军就要遭受重大损失了,聂将军此来带来了多少人马?”

    聂黎贝堇答道:“末将从山东撤出来吧时候有一万人,这沿途又收拢了不少,现在有五千骑兵,两万五千步军,共三万人。”

    金兀术问道:“韩常,赛里,今天城外的混战我军损失多少人?”

    完颜宗贤答道:“步骑共损失了一万人。”

    金兀术点头道:“那也就是说我军目前在太原城中有九万人,这下本帅对于守住太原城更有信心了。”

    撒离喝建议道:“元帅,某建议趁着宋军还没有围城分出五千人驻守太原北边的石岭关,再分出一万人驻守忻州,这两地是我军北撤的后路,必须要确保。”

    金兀术点头道:“好,赛里,本帅予你一万人马前去驻守忻州,撒离喝,石岭关守将你可有合适人选?”

    撒离喝想了想道:“元帅,就让某的属下习不祝去吧。”

    金兀术说道:“好,那就让习将军去吧。”

    午后,曲端如约率军赶到了太原城下,曲端到达后王彦跟李世辅便将上午的战事向曲端汇报了一番,曲端听后也挠头了,曲端问道:“你们什么看法?”

    王彦试探道:“大帅,要不我们先围城?”

    曲端摇摇头道:“不妥,我军兵力之于敌军并无多大优势,围城只会使我军兵力分散,给敌军各个击破的可能。”

    张侠提醒道:“大帅,我们在太原城中不是还有内应嘛。”

    曲端捋着胡须道:“若还是原先的敌人,内应或还有用,现在城中一下子多了数万敌军,内应不可轻动,而且之前内应控制着太原城北门,现在估计不行了,总之内应已经成了我军在太原城中的王牌,时机不到绝对不能动用。”

    李世辅说道:“曲帅,要不先派出一个小队去河北找寻王爷吧,看看王爷什么看法,我们总不能一直等在这里。”

    曲端点头道:“可以,太原距离河北不远,就由李将军带着骑兵去吧,见了王爷,将这里的情形都告知王爷,这段时间本帅先打造攻城器械。”

    李世辅抱拳道:“好,那某就带着五千骑兵去河北,剩余骑兵都留在这里,此去河北快则数日,慢则半月就能回来。”

    曲端说道:“好,那一切就都拜托李将军了,本帅就在这太原城下静候李将军的佳音。”

    李世辅接令后把岳云留了下来,独自一人带着五千骑兵向东奔着井陉真定府而去。

    此时的李昕在大名府汇合了韩世忠后,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韩世忠率领五万大军目标收复恩州、景州、献州、沧州、清州、河间府、莫州、霸州;另一路由李昕亲自带领五万大军目标收复洺州、邢州、沃州、冀州、深州、真定府、保州、蠡州、祁州、安州、安肃州、遂州,最后两军计划于雄州汇合,李昕与韩世忠是于十九日分兵北上的,现在刚刚收复邢州。

    八月二十七日,就在曲端一边打造攻城器械一边等待李世辅回音的时候,折彦质率领的五万大军终于赶到了太原城下。

    曲端看到折彦质紧紧握住他的手道:“折将军来得太是时候了,某都在这太原城下蹉跎五日了,折将军的到来,解决了某的大问题啊。”

    折彦质笑道:“老夫也是受了王爷的旨意来增援你的,王爷怕你兵力不足无法解决河东才让老夫从东京前来支援你的。”

    曲端问道:“那折将军此来带来了多少人?”

    折彦质举着一个巴掌道:“五万大军,其中还有你的部下李道的人马。”

    曲端略显激动道:“那太好了,有了这五万大军,某就可以围城了。”

    折彦质惊讶道:“怎么,你曲大帅还没有派人围住太原城啊?”

    曲端叹气道:“可不,某手上只有七万五千人,而城内的金军差不多也有七八万人,双方兵力差不多,某没法围城啊,围城会分散兵力给城内金军打击我军的机会,所以某也就没有下令围城,这几日看着金军肆无忌惮的进进出出,某也是没办法,只能一边等待王爷的消息,一边不停的建造攻城器械,现在有了你折将军的五万大军,某终于可以围城了。”

第七百三十四章 北伐之太原与化城战役(十四)

    折彦质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曲帅还派人去寻王爷了?”

    曲端点头道:“是啊,前几日李世辅将军率领骑兵赶来帮某打了一仗,后来由于太原城的原因某便让他带着骑兵去河北寻王爷要旨意去了。”

    折彦质说道:“好,那曲帅便安排围城吧。”

    曲端当即下令道:“折将军你带领三万大军去太原城东,王彦你带领三万大军去太原城西,呼延通你带三万大军去太原城北,本帅带领剩余大军在太原城南,各部到位后加紧赶制攻城器械,九月一日正式向太原城发起进攻,不得有误。”

    众人抱拳道:“是,大帅。”

    城外宋军的动静自然引起了城内金军的注意,金兀术得到消息后便带着诸将上了城墙,看着城外的宋军开始围城,金兀术忧心忡忡道:“看来曲端的援军到了啊,不然他也不敢围城。”

    撒离喝皱眉道:“是啊,接下来想必曲端很快就会开始攻城了。”

    金兀术叹息道:“也不知道我们给朝廷的信朝廷收到了没有,是否已经做出了相应的部署。”

    撒离喝想了想道:“朝廷应该已经做出了决断,想来半个月内肯定会有消息,不过真到了危急时刻我们倒也不用怕,城中有三万骑兵,足够我们冲出去了。”

    金兀术点头道:“是的,而且这几日我们还把金银财宝跟不必要的人都送走了,这样真到撤军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轻装上阵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八月二十九日,就在曲端紧锣密鼓部署攻城事宜的时候,李世辅率领五千骑兵终于在深泽寻到了李昕,见了李昕后李世辅将曲端的事情都同李昕讲了一遍,李昕听过后环视了一圈赵鼎等人道:“诸位,此事你们怎么看?”

    赵鼎说道:“折将军的五万人马应该已经到太原了吧。”

    李昕心算了一番道:“算算日子,应该已经到了。”

    王庶捋着胡须道:“既然折彦质的大军可能已经到了,那么太原方面起码不用那么急了。”

    张浚提醒道:“虽说如此,但也不能排除金军继续增兵太原的可能性,所以还是早些做准备才好。”

    李世辅听几人的话语听得有些云里雾里,李昕对他说道:“李将军,本王早在离开东京北上的时候便已经派出折彦质统率五万大军北上增援曲端攻打太原了,想来应该已经到了,只是你回来的早没碰到而已,这样你先跟着本王,待本王收复河北全境后,还会增兵河东,河东本王是一定要全部拿下的。”

    李世辅抱拳道:“是,王爷。”

    也是在同一天,回到上京的金熙宗也收到了完颜希尹转送过来的急件,看了信件之后金熙宗心中有些慌了,他没想到事态已是如此的严重,于是他急忙召见了韩企先、萧仲恭、完颜宗干、宇文虚中等几位大臣。

    人齐后,金熙宗把信件让太监递给了几位大臣们道:“诸位,这是从前线送过来的信件,你们都看看吧,看完咱们再说。”

    众大臣看完都很震惊,金熙宗看着众大臣扶额道:“你们都说说看法吧。”

    韩企先说道:“皇上,此次南侵已经先后动用了六十万大军了,损耗甚大,若再征调二十万,那就是八十万大军,臣恐户部无法拿出那么多钱粮,而且我朝目前又失去了燕京、河北、山东、中原这些个主要税收地,户部就更难了,臣恳请皇上尽快与大宋展开和谈。”

    完颜宗干皱眉道:“韩大人说得不错,但是河东这一仗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只有河东在我们才有筹码跟大宋和谈,否则即便是和谈我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臣请皇上允诺希尹在信中的要求。”

    韩企先争辩道:“再征调二十万大军,国内恐不稳,再有我朝西北的蒙古部族也时时刻刻威胁着我朝的边境,亦需要派兵防范。”

    完颜宗干说道:“那至少先征调十万大军,五万部署于西京以策应希尹跟兀术,五万部署在燕京北部的各个关口以防宋军出关北侵我大金。”

    金熙宗问道:“老师,你怎么看?”

    宇文虚中答道:“皇上,宋使王伦不是还被羁押在上京嘛,皇上可以先派一人随王伦去大宋先试探一下李昕对和谈的想法,当然太师说得也对,军备也不能放松,二十万大军有些多,但是先准备十万大军还是有必要的。”宇文虚中这明显是两边都不得罪,当然作为一个人在金营心在宋的人,他现在已经不需要为大宋担心了,李昕已经向他展现了新生大宋的实力,他现在的首要目标便是保存自己,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好的完成后边的任务。

    金熙宗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又将目光转向了萧仲恭,萧仲恭此时心中也纠结啊,作为契丹人萧氏,曾经的后族,对于大辽不可能没有留恋,虽然在现在的大金他也是重臣,但终究还是跟辽国时期不一样,毕竟在大金完颜氏才是皇族,前辽贵族在大金必须夹着尾巴做人。

    现在有了一个机会能让大辽复活,怎能不让契丹旧贵族动心,金国一旦在河东败北,则国家必然陷入动荡之中,没有了燕云的大金实力必然大损,这就给了契丹人机会,不过要想复活大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慢慢积蓄力量并等待时机,所以契丹贵族还需要隐忍。

    想到这里,萧仲恭说道:“皇上,臣同意宇文大人的说法。”

    金熙宗点头道:“好,那就按老师说得办,那这前去和谈的人选你们看谁合适?”

    韩企先建议道:“皇上,就还让张通古去吧,前次便是张通古作为使臣去的大宋。”

    金熙宗拍板道:“好,那就让张通古陪着王伦再跑一趟大宋。”

    金熙宗下了旨意之后,宇文虚中便去见了被软禁的王伦,此时距离王伦四月份到大金迎回徽钦二帝的灵柩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8327/ 第一时间欣赏大宋海贼王最新章节! 作者:坦克刚大木所写的《大宋海贼王》为转载作品,大宋海贼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宋海贼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宋海贼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宋海贼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宋海贼王介绍:
靖康耻对于我大汉来说是仅次于五胡的耻辱,且看李昕如何拯救我汉民族于危亡之中。第一次写作,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书友QQ群854074622,欢迎大家来讨论指正。大宋海贼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宋海贼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宋海贼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