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鞋乡之小镇崛起TXT下载鞋乡之小镇崛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鞋乡之小镇崛起全文阅读

作者:温岭人     鞋乡之小镇崛起txt下载     鞋乡之小镇崛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629章讲名人效应,当牌子使用

    蒋宗耀告诉金云飞等四人,在东南亚华人圈,有一家有名的商业咨询公司,其中一个业务,就是调查和分析及研究内地企业家的情况。

    也就是调查具体的人,而不是企业,其中一项,又是专门针对民营企业家的。

    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调查如何分析如何研究的,反正金云飞的名人效应指数是百分之七点三二。

    乔宏胜道:“我听朋友说起过这个咨询公司。我听说,很多国外企业和投资机构,在来内地投资前,都会向这家咨询公司咨询。投资者认为,越有名的人,越有合作价值,所以才有了这个名人效应指数。”

    蒋宗耀道:“老伍,你挺懂嘛。你说得对,他们寻找合作者,会优先选择合作的人。在人和企业之间,他们更看重人。”

    说着,蒋宗耀伸手画了个圈,笑道:“其实,在座的五位,都荣幸的被划入了他们的名人圈。”

    曹顶贵顿时来了兴趣,“老蒋,说说我,我的那个指数是多少?”

    “哈哈……老曹,你现在退休了,你不行了。以前你在位时,你的指数是百分之一点二二。而现在,你只有百分之零点三一了。”

    “哎,这个百分之几到底是啥意思啊?”

    “百分之一点二二,就是一百个人里,有一点二二个知道你曹顶贵的大名。而现在,只剩下零点三一人知道你。”

    曹顶贵叹了一声,“奶奶的,这就有点人走茶凉的意思了。”

    伍成杰道:“老蒋,说说我和老乔。”

    “你俩吧,还在稳步上升期。但你们从事的行业,是制鞋行业里的分支,所以比较吃亏。老伍,你是百分之零点三五,老乔,你是百分之零点三七。”

    伍成杰和乔宏胜笑叹,这算什么名人啊。

    蒋宗耀道:“这算很不错的了。一个卖鞋料,一个卖制鞋设备,全国能有多少人知道你们?你们能有这个指数,主要是因为你们搞了个鞋技术研究所,后来又搞了个贸易公司。还有,云飞的鞋业通讯杂志帮你们宣传,以及你们担负的社会角色。要是单纯的卖鞋料和卖制鞋设备,恐怕连百分之零点零三五都不能达到。”

    伍成杰问:“老蒋,那你的指数是多少?”

    “我啊,我不行。回国前,我当然是零。回国初期,媒体报道过,大概是百分之零点一一。后来在内地创业,因为孔雀公司生意红火,我跟着水涨船高,升到了百分之零点七二。再后来,跟云飞合作,租用他的云飞牌商标,指数也稳步上升。再再后来,云飞帮我做了一波宣传,国家级媒体宣传过我,我的指数曾高达百分之一点一四。至于现在,因为没有提升,又逐步退居幕后,大概只剩下了百分之零点六二。”

    曹顶贵指着金云飞道:“老蒋,说说这个家伙,他为什么是百分之七点三二,他真有这么厉害吗。”

    蒋宗耀道:“这家伙确实厉害。他只有云飞公司的时候,每一百人里就有至少一个人知道他,因为他的云飞牌鞋是名牌产品啊。接着他搞了个鞋业通讯杂志,在业内又混得风生水起,指数一下就提升到百分之一点五。后来他开房地产公司,又进军金融业,又千方百计的宣传自己,他的指数又升到了百分之二以上。在参加高考以前,他的指数稳定在百分之二点三左右,相当的稳定。”

    伍成杰道:“全国每一百人里,有二点三个知道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名人啊。”

    乔宏胜问:“老蒋,这家伙就凭高考这一行动,一下子就把名人指数从百分之二点三提升到了百分之七点三二?”

    “对,就是这么厉害。以前吧,他出名在三个地方。一是制鞋业,二是本省,三是云飞牌鞋的递延效应。现在呢,一次成功的高考,以及特殊的身份,和他身上的正能量,名人效应翻倍猛涨。你们想想,国家级媒体的报道和宣传,这个效应是多么的震撼。这个百分之七点三二还是保守计算,要我算的话,每一百人里,至少有三十个人知道他。即使现在冷却了不少,也应该还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金云飞笑道:“老蒋,你都快把我给吹晕了。”

    曹顶贵感叹道:“一点都没吹。云飞,我们那里扫大街的大妈都知道你,还都知道你是我朋友,连我都跟着出了名。”

    蒋宗耀道:“这么说吧。在全国所有的民营企业家里,他不是最有钱的,也不是最有本事的,更不是最有背景的。但是,绝对绝对的,这家伙是最最出名的。”

    金云飞笑骂道:“他娘的,人怕出名猪怕壮,不是好兆头啊。”

    伍成杰笑道:“云飞,只要你自己不得意忘形,你就没有问题。”

    乔宏胜道:“老蒋,云飞这么大的名气,咱得好好的利用啊。”

    “哈哈,不用咱们利用,人家早就利用上了。据我所知,现在海外的商业圈,都在关注金云飞这个名字。当然,同时也在研究他的成长过程。”

    曹顶贵点着头噢了一声,“老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蒋宗耀也点了点头,“咱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顺水推舟,把这个家伙送上浪头。但凡成立新的公司,咱们就一个前提,让这个家伙当董事长。他可以不管事不做事,但就得以他的名义。”

    “我知道,就是拿他当牌子。”曹顶贵笑道。

    金云飞苦笑起来,“他娘的,搞了半天,我只是一块牌子啊。”

    蒋宗耀道:“不错,你就是牌子,因为这已足够。云飞你想想,海外投资者进入内地,是找我这样的过气老头,还是找风华正茂的你,结论不言而喻嘛。”

    乔宏胜道:“老蒋说得对。人家来找合作人,当然要找云飞这样的。人家要进行投资,云飞就是最佳投资对象。”

    金云飞这时却皱起了眉头。

    曹顶贵问:“云飞,这有什么问题吗?”

    “有,太有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名气大是好事,但名气大也是坏事,那就是把双刃剑啊。”

    蒋宗耀哈哈大笑,“多虑了,云飞,你多虑了。”

    “老蒋,我愿听你指教。”

    蒋宗耀道:“以你现在的名气,现在的影响力,一般情况是摧不垮你的。你现在在两级市政协都是委员,还是市人大代表。接下来,省政协应该有你的位置。努一把力,说不定还能当上省人大代表,甚至更上一层楼。”

    曹顶贵道:“这么一来,社会地位有了,腰板也就硬了。云飞,你也就更安全了。”

    金云飞叹了一声,“可是,这不符合我的为人处事原则啊。”

第0630章三兄弟喝酒,算大哥资产

    金云飞的为人处事原则,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现在人已经够高调的了,还要如蒋宗耀所说,把自己搁在浪头上,金云飞犹豫了。

    不管金云飞怎么想,反正蒋曹伍乔四人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拿金云飞当牌子,充分地利用他的名人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论,金云飞是享受的,因为名人效应让他及他的事业水涨船高。

    比如说他的云飞牌商标,现在的估值高达三点五亿以上。又比如说他的合作方奇克公司,愿意承担奇克分厂搬迁到省城的总费用的百分之五十。

    还有,三妹从省城打来电话,说几个省城几个区都希望金云飞全家去落户,几个大银行都主动上门,愿意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

    至于海外,已有二十多家跨国企业来电来函,询问合作事宜,并主动表示愿意技术转让。

    省领导也很关心,接见三妹和三妹夫时,当场要求有关部门,把金云飞当作特殊人才对待,尽量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不说翻江倒海,也是名声大噪,金云飞终于正儿八经的成了公众人物。

    就连在部队当兵的三弟金云鹏,也临时请假回家,还美其名曰“追星”。

    金云飞哭笑不得,后天就要搬家去省城,三弟这时回家就是添乱。

    不过,哥俩相见,就得喝酒。

    屋顶上,大晚上的,仰望星空,月光如水,清风徐徐,正是喝酒的好时候。

    四弟金云华也来凑热闹,主动搬酒,整整搬了三箱瓶装啤酒。

    来者不善,看来又是一场酒战,金云飞知道,俩小子又要合起伙来对付他这个大哥。

    “我不喝,我不喝啊。”躺在躺椅上,金云飞摇晃着自己,先把免战牌挂起。

    “三哥,大哥没喝就怂了。”

    “四弟,你不懂大哥,你的激将法没用。”

    “此话怎讲?”

    “大哥现在是大名人,有钱,还有名气,眼界忒高,连亲兄弟都看不起喽。”

    “不会吧。三哥,大哥连你这样的中校也敢看不起?”

    “两杠两豆,在大哥的眼里,也就比镇长强一点而已。”

    “哟,大哥的眼界是够高的。我看看,大哥的眼睛是不是长在额头上的。”

    说着,四弟真的凑到了大哥面前。

    金云飞一脚踹开了四弟。

    俩兄弟你一句我一句的,像说相声,金云飞就是不为所动。

    金云鹏徒手开酒,连开三瓶,都放到小桌子上,“大哥你说,要我们怎样你才肯喝酒?”

    “没理由,就是不想喝酒。”

    四弟噢了一声,“原来是心情不好啊。”

    俩兄弟都凑到大哥面前,瞅了瞅嘀咕起来。

    “三哥,金榜题名,大哥应该高兴才是啊。”

    “心事,一定是有心事。”

    “是什么心事呢?”

    “我也不知道。”

    三弟看了四弟一眼,再冲着大哥道:“大哥,我要说出你的心事,你就跟我们喝酒,你看行不行?”

    四弟伸手推了大哥一下,“大哥,行不行么?”

    “好吧,你说。”不想让俩弟太扫兴,金云飞终于松口。

    “大哥,你应该是还没做好当名人的心理准备。”

    一语中的,金云飞心道,三弟这小子,真的是成熟了,难怪三十岁就成了中校。

    “大哥,你以前是老思想老传统,讲究的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你再怎么折腾,也是小圈子里的名人。可现在不一样了,你一下子成了全国闻名的人物,这下麻烦就来了。以后怎么办?初心还要不要。如何去面对无数的鲜花和掌声?怎么去做名人?如何才能在名人的道路上不迷失自己?”

    金云飞笑了。

    四弟追问道:“大哥,三哥说得对不对啊?”

    三弟拿起一瓶啤酒递给大哥。

    金云飞接过,仰着脖子,一口气喝光。

    四弟赶紧竖起大拇指,赞道:“大哥,你还是我的那个大哥。”

    “喝,都给我喝。”金云飞一边吼道,一边又踹了四弟一脚。

    四弟大声抗议,“大哥,我已经大人了。”

    “呵呵,在我眼里,你永远是老小。”

    “欺软怕硬,大哥,有本事你踹三哥。”

    “臭小子,你大哥我不傻,打不过的和不能打的,我坚决不打,你三哥恰好是我打不过的和不能打的。”

    三弟喝完一瓶啤酒,抹着嘴大笑,一边又打开了三瓶啤酒。

    “大哥,我可以采访你一下吗?”三弟一边问,一边把一瓶啤酒递给大哥。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别拿我的口头禅取笑我。”

    “大哥,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呢?”

    金云飞咦了一声,“老四,你干吗问这个?我就是最有钱,也不会分给你一分的。”

    “哈哈……大哥,我不要你的钱,我就是好奇。”

    “不,好奇也需要理由。”

    “很简单,我手下有个富二代,吊儿郎当的,还看不起我。我心想啊,谁没个有钱的亲人,我大哥就是啊。”

    金云飞微微一笑,“人家是干什么的?估计家里有多少钱?”

    “贩卖海鲜的,家里有个冷冻厂和冷冻仓库,以及三条冷冻运输船和几辆冷冻运输车,估计顶多一个亿吧。”

    金云飞喝了几口酒,“老四,我还真不知道我有多少钱,因为我不管钱,你要不问问你大嫂去。”

    四弟笑道:“说钱有点俗,应该问多少资产。”

    “哦,你有多少资产?”三弟问四弟。

    “五千万以上,一个亿以下。三哥,你那个家里卖海鲜的小兵,在大哥面前就是一个小瘪三。”

    三弟嚯了一声,“四弟,你都快一个亿了,那大哥起码几个亿了吧。”

    “少了,大哥起码是十个亿。”

    金云飞笑骂道:“臭小子,我哪来的十个亿,别胡说八道啊。”

    三弟笑道:“大哥,自家兄弟,有什么好隐瞒的。老八,你给抖搂抖搂。”

    “遵命,中校同志。”四弟掰着手指头道:“云飞公司,大哥占百分之五十一,至少一个亿。云飞牌商标,估值三点五亿,归大哥个人所有。综合购物中心的一半,现在起码值一个亿。合作发展银行,大哥的股份少说也值两个亿。云九耀和**两家房地产公司,每家一点五亿,加起来就是三个亿。大哥手头的现金,应该也有半个亿。综上所述,大哥的资产至少有十一个亿。”

    三弟赞叹道:“大哥,厉害啊,你都成十亿级的富豪了,全国也没多少个啊。”

    四弟道:“三哥,关键是大哥的身价还在水涨船高。以大哥的名气,又要去省城发展,可以这样讲,就是躺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每年也能上涨个三五亿。”

    三弟笑着问:“大哥,老八说的是真的假的啊?”

第0631章三弟说往事,大哥做好事

    金云飞看着三弟金云鹏,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一个标准的军人,誓言一生从军,怎么突然关心起钞票来了。

    不对,其中必有问题。

    “老四,把你心里的事说出来吧。”

    金云鹏愣了一下,“大哥,你说的是什么事?”

    “还装,臭小子,你要再装,我就不理你了。”

    四弟金云华笑了,“三哥,连我也看出你心里有事,你还是招了吧。”

    “大哥,对不起。这次回家,除了帮你们搬家,主要还是为了一件重要的事。”

    金云飞哦了一声,“两口子吵架了?不想当兵了?”

    “都不是。大哥,我先告诉你一件往事。那是我从新兵连出来,分配到连队不久。在一次训练时,我出了事故,命悬一线。是我的连长救了我,我啥事没有,但我们连长右腿残疾,被迫提前离开了他心爱的部队。”

    金云飞道:“你小子,从来就没听你说起过啊。”

    “我的老连长转业后,在他老家当副乡长,后来是乡长,现在是书记。老连长的家乡,离我们部队现在的驻地也就一百公里多点,我常去看他。可他的家乡太穷了,每一次去,我总觉得对不起老连长。要不是我,他可能现在还在部队,可能已经是团长副团长了。”

    四弟道:“三哥,我大概知道你的意思了。”

    金云飞瞪了四弟一眼,“别插嘴。”

    “半个月前,老连长的家乡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暴雨连下了三天。结果,把乡里唯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给冲垮了。十二里的公路,被冲垮了八公里多。现在的情况是断路断电,与外界断了联系,当地的一万五千多百姓生活非常困难。至于我的老连长,急得一夜之间白了头。”

    金云飞问道:“那是什么地方啊?”

    金云鹏早有准备,从军装口袋里拿出一张地图,和一只微型手电筒。

    四弟帮忙,打开地图,摊在大哥的双膝上。

    三弟打开手电筒,照到地图上,找到了要找的区域,“大哥,这是当地的地图,我们老连长的家乡,就在这片山区里。”

    四弟道:“够偏辟的啊。”

    “那里除了山就是山,地方倒是很大,一个乡的面积,就有咱们三分之一个温林市大。可就是穷啊,人均年收入不到五百元,温饱问题都没解决。我的老连长为了帮家乡脱贫,放弃了几次被提拨的机会。”

    四弟道:“三哥,赶紧修路铺桥啊。”

    “现在,当地政府拨了三十万,社会上捐了十几万,我们部队也捐了十来万,包括我个人的三万。但远远不够啊,光修路就得六十五万,恢复电力需要二十五万,灾后救济需要四十万。还有大量的民房倒塌需要重建,以及恢复生产,等等。”

    金云飞摆了摆手,问道:“直接说,还需要多少钱?”

    三弟沉吟了一下,“至少,至少五十万。最好是一百万。如果要让老连长的家乡脱贫,可能需要两百万,或者是投资几个项目。”

    金云飞道:“那就先给他们一百万。我七十五万。四弟,你二十万。三弟,你再出五万,你在这里有房子,就从房租里出。”

    三弟大喜,“我没问题。大哥,你不会改口吧?”

    金云飞笑而不语。

    四弟问道:“大哥,三哥是打你的主意,你干吗捎上我?”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好吧,我就出点血,沾大哥的光。”

    三弟还问:“大哥,你确认?”

    “呵呵……就一个条件,你连喝三瓶啤酒,我就确认。”

    四弟跟着坏笑,“嘿嘿,这个必须有啊。”

    三弟毫不犹豫,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

    喝了三瓶啤酒,三弟一点事都没,马上拿出手机,给老连长报喜。

    金云飞踹了三弟一脚,“臭小子,这不就是奔着我的钱才回家的么。”

    四弟在旁边添油加醋,“三哥,告诉你老连长,钱明天就打过去。还有,大哥说了,要在他们那里投资三个项目,抽空就去考察。对了,那里的人考上大学,大哥负责他们的学费……”

    金云飞又拿脚去踹四弟,笑骂声连连。

    四弟笑道:“脱贫要搞经济,知识就是力量。大哥,这才符合科学,也符合大哥你的一贯理念。”

    打完电话,三弟道:“大哥,我们老连长让我谢谢你。他现在正把这个喜讯,通过广播和电话,告诉给当地领导和群众。”

    “臭小子,你这要坏事,坏大事。”金云飞喝道。

    “大哥,我哪里做错了?”三弟忙问。

    “救急不救穷,是我对社会的一个认知。扶贫脱贫,也需要同样的理念。就是要真正脱贫,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的一百万,仅仅只是救急,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四弟道:“大哥这话很科学。”

    “所以啊,接下来应该这么做。一是教育,扶贫从下一代开始。二是走出去,鼓励当地村民出去打工。三是搞几个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项目,比方当地是山区,那就搞山货和山货加工……”

    三弟道:“大哥,我一定把你的建议,转达给我们老连长。”

    “哼,可你小子,刚才迫不及待的打电话,分明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意思。你记住了,你也要告诉你们老连长,我捐钱只是救急,只有这一次,没有下一次。”

    四弟道:“三哥,大哥的意思是,做好事不留名。”

    “呵呵,这回老八变聪明了。”

    三弟明白过来,又拿手机打电话,如此这般,就是做好事不留名。

    待三弟打完电话,兄弟仨又喝啤酒。

    “老四,我采访你一下,你咋想到回家骗我的钱的?”

    三弟嘿嘿的笑起来,“大哥,这得怪你的侄女,也就是我的宝贝女儿了。”

    “咦,这是怎么回事?”

    “大哥,前些日子,你的光辉事迹在电视上宣传,被你的侄女看到了。这段时间,我有空就忙老连长的事。结果你侄女就说,想要钱,找大伯,找大伯,准有钱。于是,于是我就来找大哥你了。”

    金云飞抚掌大笑,“呵呵……这丫头,这丫头也惦记我的钱,整个就是吃里扒外嘛。”

    四弟一本正经道:“大哥,这很科学,这太科学了。”

    “解释。”

    “大哥,你一贯是扒里吃外。按照能量守恒的规律,你扒里吃外,就得有人吃里扒外。不然的话,大哥你会撑死自己的。”

    金云飞问三弟,“老八说法这科学吗?”

    三弟点头笑道:“科学,相当的科学。”

    “好吧。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我出了钱,你们就得多干活。后天,由你俩负责,护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一帮小屁孩去省城的新家。”

    八月三十一日,终于要离家远行了。

第0632章踏上新起点,开始新生活(大结局)

    新世纪,金云飞踏上了新的.asxs.,开始了新的生活。

    家庭观念特重的金云飞,不仅自己两口子和孩子们一起搬去省城,还坚持把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岳父岳母也带去了省城。

    老人们极不适应城市生活,但既来之则安之,经过一段时的适应,他们安心的住了下来。

    几个院子的空地,被父亲开辟成菜地,丰收得全家人吃不完,还老往邻居那里送。

    后来,十年以后,爷爷奶奶相继去世,金云飞依照爷爷奶奶的遗愿,把他们的骨灰送回温林市安葬,就葬在二弟金云兴和二弟妹张玉翠两口子旁边。

    父亲母亲岳父岳母至今健在,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至于大娘舅和大娘妗,他们没去省城,一直待在云飞公司,七十多岁了,还硬要继续担当门卫,继续给一帮徒子徒孙教授谢家武学。

    大娘舅大娘妗的邻居,就是当初金云飞聘请的高师傅和陈师傅协口子。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金云飞留住高师傅和陈师傅,承诺给两位六十几岁的老人养老送终。

    金云飞的几个老同学,陈冬华已故,但金云飞同他家一直保持来往,照顾他的父母和孩子。

    郑三宝被枪毙,罪有应得。

    肖战国还是那么疯疯癫癫,一直住在市精神病院,金云飞也只偶尔去看望他。

    林和平和杨青柳一直在办鞋厂,坚守本业,虽然流于平庸,但也是为数不多的八十年代以来幸存的鞋业老板。

    金云飞与林和平和杨青柳保持了一贯的友谊,**公司和合作发展银行,都有他俩的股份,后来金云飞在省城创办的新公司,也没有忘了他们二人。

    四个表弟,谢春平掌管云飞公司,谢谷雨身兼双职,一边在银行,一边在云飞公司。

    谢智阳和谢小满跟着去了省城,谢智阳逐渐成长,身居要职,独挡一面,后来也成了企业家。

    谢小满不成器,不思进取,不爱学习,彻头彻尾的成了金云飞的司机兼保镖,跟在金云飞的屁股后面,他自己也乐在其中,无怨无悔。

    云飞公司的技术研究室,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先后涌现出不少企业家和创业人才,蜚声中外。

    小表妹谢小婷嫁给了硕士姚宏飞,后来二人独自创业,企业成了电脑界硬件生产的翘楚。

    岳秀清的表妹李姗姗嫁给了陈翔,两口子一直跟随金云飞,成了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张艺源和李娜这一对,后来离了婚,李娜出国,张艺源留在国内,成了金云飞的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许新华和许芸芸这一对,许新华死于空难,许芸芸一直待在金云飞的公司里。

    后来,张艺源和许芸芸重组家庭,还有他们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小姑留在泽谷辅助谢春平,一起管理和经营云飞公司,在她的新家庭里,公公婆婆的身体不好,也需要她的照顾。

    小姑的一儿一女,一个定居上海,一个定居深圳,他们的生活平凡但稳定,母亲在大表哥那里的分红,让他们有足够的生活基础。他们与大表哥的亲情深厚,大表哥也尊重他们的生活,从不要求他们来公司上班。

    大姑跟着去了省城,但角色略有改换。家里的老人需要照料,大姑担负起了这个重任。

    后来,金云飞在省城办了一个养老院,大姑自告奋勇,担任养老院的院长,还乐在其中,一直干得她自己成了养老院里被赡养的一员。

    大姑也有一儿一女。儿子王小明,前省篮球队队长,后来是省体工队副大队长。篮球职业化后,他还打过几年职业篮球。退役后担任教练,最高光的时候,曾率队获得某年的cba总决赛冠军。

    女儿王小云也很优秀,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江浙大学任教,是学校最年轻的副教授,计算机专业的权威。

    最有意思的是,金云飞进入江浙大学后,计算机课的老师,正是他的表妹王小云。

    福建的三位好朋友,伍成杰和乔宏胜后来定居省城,放弃了原来的事业,加入了金云飞的集团公司,一起成为了创始人。

    曹顶贵两口子也定居省城,老家伙已不做事,他在众多的儿女中,挑选了最优秀的二儿子追随金云飞。

    不幸的是,三年后,曹顶贵身患癌症,医治无效而去逝。

    在曹顶贵的葬礼上,金云飞哭了,一口一个老家伙的致悼词,历数二人十几年的深厚友谊。

    金云飞身边的其他几个合作伙伴,一直与金云飞不离不弃。

    王九旦和刘大娥两口子,一个在温林,一个在省城,事业继续蒸蒸日上。夫妻关系还是那样,不好也不坏,大吵月月有,小吵不间断,就是死活没有离婚。

    谭炎灯和吴彩云继续当股东、当管理、当白领,定居省城,工作生活两不耽误。后来谭母柳玉兰也去了省城,家庭和睦,婆媳两个女强人惺惺相惜,小谭也被内部评为最幸福的男人。

    老家伙于克非也定居省城,不在金云飞的集团公司里担任实职,但总公司和下属的几个主要公司,都有他的办公室,人称集团公司的“纪、检委”。

    儿子于子冬后来还是离开九鼎公司去了省城,但九鼎公司还在,他做得彻底和超前,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并分给管理层三分之一的股份。

    鞋业通讯杂志还在坚持,到了二零一一年,实在难以为继,终于关门大吉。

    珍妮和陈春莲两个女人,倾尽所有加入云飞集团公司,也都成了集团公司的部门负责人和副负责人。

    洪水运也去了省城,这家伙把家里的一摊交给亲戚,在省城风生水起,人头混得熟,金云飞干脆把集团公司公关部经理一职交给了他。

    蒋宗耀和苏玉茹定居省城,是云飞集团公司的主要成员。

    高兰和威廉张也去了省城,威廉张继续开他的西餐厅,高兰继续担任银行行长。高兰生了个儿子,据狗日的王九旦、谭炎灯和洪水运说,高兰的儿子有点像金云飞……

    苏玉海和谢小彩两口子没去省城,谢小彩一心一意经营孔雀公司。苏玉海三头忙,既要帮助老婆,又要操心他们那个精诚汽配公司,还要继续担任银行副行长。

    狗日的山田雄夫,把精诚汽配公司做得很大,年产值高达十亿。这家伙野心勃勃,下一步准备自己造车。

    金云飞还有一个小姨子,也是他的高中同学岳秀文,现在逐步的趋于平庸,做小生意,过小日子,三口之家相当幸福,用不着姐姐姐夫操心。

    最后说说金云飞的弟弟妹妹们。

    大妹金晓玲还是紧跟着大哥,专门负责管理奇克分厂,大哥多次提拨她,也都被她拒绝。

    大妹夫杨春明,在江浙大学附属中学教书。

    二弟金云兴和二弟妹张玉翠都已不在,但他们的孩子小贝和小西,在大伯的庇护下茁壮成长。

    三弟金云鹏一直在部队服役,他老婆缕续从事教育工作。三弟曾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金云飞相信,三弟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

    二妹金晓霞后来真的成了科学家,她的第二任老公也是。后来夫妻俩先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了金家比大哥还有名的人物。

    三妹金晓红和三妹夫谌浩轩,是云飞集团的总裁和副总裁,成了商界的风云人物。

    四弟金云华还待在泽谷,待在他的精诚汽配公司,和他的玛格丽特。他想做自己的事,一直没有加入云飞集团公司。

    四妹金晓婷仍然我行我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成了三十六岁的大剩女。

    金云飞和岳秀清两口子进了江浙大学,金云飞在经济系金融专业,岳秀清在财会系财务专业,两口子决心保质保量的完成四年学业。

    云飞集团在不断壮大,董事长金云飞绘画了一张蓝图,未来的二十年,要上市,要进入世界五百强,要达成万亿元的年营业额,个人在福布斯的排行榜上要进入前三十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7534/ 第一时间欣赏鞋乡之小镇崛起最新章节! 作者:温岭人所写的《鞋乡之小镇崛起》为转载作品,鞋乡之小镇崛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鞋乡之小镇崛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鞋乡之小镇崛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鞋乡之小镇崛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鞋乡之小镇崛起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一个小镇的崛起,一个鞋乡的兴旺发达,一个农家子弟成功励志的故事。鞋乡之小镇崛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鞋乡之小镇崛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鞋乡之小镇崛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