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 年结
今年过年放假的时间,依旧还是按照着过去的安排放假,会有一个提前的时间放假出来,来干活。
然而跟前几年不太一样的是,对于过年,我总会感觉到一种异常的压力。因为一旦放假之后,总会有一些事情,来找上门来。
其实大多数跟我年龄差不多的人,应该都会面对的事情,那就是相亲。从上次跟她分手之后,其实相亲的次数有点多,虽然不至于说天天歇班了就去相亲,可基本上只要不谈对象的时候,就总会有介绍新的。
当然也不排除我个人的问题了,毕竟相亲这种事情,对于我来说,很多时候都是非常尴尬的。大概是对于对方来说,都是有些尴尬的吧。无论是怎样的方式,都需要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来进行一些无止境的尬聊吧。
当然,如果要是善于言辞的人,可能对于这样的事情都不算是什么事情。可对于我来说,面对着陌生人无所谓的尬聊,就有点困难。
主要来说的一点,其实就是很难界定坐在对面的异性,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怎样的身份来对待。如果说是当做一个完全的陌生人,其实我对于陌生人,还是比较能聊的上来的,有问题就问,该怎么说怎么说,也就比较轻松的问答如流吧。
可毕竟是一个相亲的对象,如果觉得不错的话,自然还要进行一些深入交流。这样就会让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保留。可这种情况下,总感觉聊天就非常的困难,毕竟跟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子聊这样的天,就会让人觉得非常的别扭。不知道该聊什么好。
这大概也跟我做的这份工作有一定的关系,毕竟相对于来说,工作的地点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对于这些同龄人之间比较流行的东西是非常的不了解的。毕竟在单位能够接触到的人比较少,年龄也比较偏大,跟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也并不多。
而交流这种事情,总是需要有一方主动地去打开一个话题。而我在这一方面,因为缺少相应的话题,所以也很难打开一个都能聊的来的话题,自然而然的就会聊的非常吃力。
再加上相亲接触到的这些女孩子,大部分都是那些门当户对的,可能生活的条件也差不多。但总体来说,却大部分都是那些比较腼腆内向的。自然而然的也不会那么主动地聊一些事情。
也不得不说的是,有时候交流有困难,也就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更表象的一些东西,像是家里的情况了,现在的工作了等这些很客观的条件上面。
这个情况下,就很难产生那种所谓的情愫。可随着家里面经常聊这些事情,大概也会让自己感觉,自己的年龄是不是真的老了或者说是真的找不到那最合适的人了。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面,其实每一次相亲,都是抱着一种交朋友的心态去,可去了以后总会想得比较多,自然也就觉得会有一种很疲劳的感觉。
跟自己也有关系的一点是,自己这里工作的收入,毕竟也不高,加之自己有一种不思进取的态度,而又不是像学校里面那么纯粹的感情,所以能够看上的,对方看不上我,而能看上我的,我总觉得有些看不上,自然态度就会比较敷衍,这样的情况下就让这份感情很难升温。
大概也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同时接触的人比较多的情况下,慢慢的还是感觉到,对于爱情的期待,总是降温了。
所以到了今年过年的时间,压力还是有些大的,虽然家里人不会过于的说这件事情,但话里话外却总带着这样的话题。
当然,有些问题上面,也确实是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大概是因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所以对于这个人生观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然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交流,有时候我在家里也是会关注一些恋爱指南,或者说是星座血型之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到底准不准,我还是真的不清楚,但有些东西来说,还真的挺准的。也不得不说的是,处女座的人,这种感觉确实是有点不太一样,她们所纠结的事情,似乎是有点过于多了。
倒不是说有偏见,毕竟两个人在一起,能够交流的来,就不会在乎这些小问题。但我接触过的这么一个人来说,她纠结的事情,就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不能闲着,作为一个老师,却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上班却又不能挣钱少。
我跟她商量过自己开一家,她又在乎孩子太吵闹,还担心自己被举报。可天天给别人打工,钱少了不行,钱多了却又担心诈骗。可没有活又担心自己太清闲。
总之一天纠结的事情太多了,如果跟着她的节奏走,估计整个社会都会纠结起来。可你要是去安慰她的时候,她根本也听不进去,非常的固执己见,却也沉寂于自己的世界里面,不太相信外面的人,却又不满于周围的一切。想要自己改变这一切,但又觉得整个世界充满了敌意,所有的人都在跟她作对。
即使是自己最爱的家人,也觉得反对自己的意思。
但无论是怎么样的情况,这个到底是家庭还是什么环境影响了这一切,还是说受教育的程度影响了这一切,总之来说,其实都是整个大环境导致的吧。
不过对于我来说,我是真的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一段感情来说,所以也只能成为了一段自己参与过的故事。但也算是这段日子里面生活的缩影,总是从不了解到了解,之后就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无论是我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都是这样的情况。
但渐渐地似乎我也习惯了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情况,渐渐地连自己的担心都没有了。这种状态,偶尔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自己也会有些担心,但随着进入到日常的生活。这种忧虑,这种情况都会慢慢的消失。只是在偶尔没什么事情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凉凉的寂寞感就尤为突出。而到了年节的时候,真的成为了一个结罢了。
第三五零章 春意和春季
要说季节,其实过完年基本上就算是春季了,可真正有春意的时间,还要早得多,实际上的季节和意义上的季节是不一样的。就像是春节虽然叫春节,但无论从气温上面,还是从实际的感觉上来说,都跟春天没有一丝关系。
但当时创作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是为了祈求春天快点到来的意思吧。毕竟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而这个漫长的冬季如果没有一个活动的话,对于过去的人来说,恐怕一个冬天有些过于难熬。
而从春节期间做的仪式来说,即使是现在这个情况下,还依旧能够看出曾经的一些东西,比如祭灶王爷,打囤,大概都是为了祈求来年收成能够更好,天气风调雨顺而来的。
并且对于古代人来说,可能这个节日的意义也是为了漫长冬季需要摄取热量而做的准备吧。古代的中原地区也就是相对来说的黄河流域附近,这些位置虽然并不算寒冷,但冬季的活动如果不取暖的话,就要选择靠着大量的食物,来获取能量,从而熬过冬天。
而到了春季之后,种植应该就开始了。过去的种植方式应该算是比较原始的状态,种植收货之后,烧掉秸秆作为肥料,之后种植作物。
加上水利设施的贫乏,其实更多而应该是一种靠天吃饭的局面。
无论是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神学的地位依旧很高,而这过年间的仪式,算是为了来年收成祈求的最重要的一段仪式时间。而这个节日叫做春节大概也就是为了祈求春季早些到来,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种植作物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粮食收成。同时为了避免徭役,也是祈求来年的安全。
所以说,春季无论是在过去的时候,还是在现在的时候,都是一个带着特殊意义的季节。一般来说春天是一些花开的时间,可能代表的就是所有美丽的事情绽放的季节。
所以一般来说,春天也会代表一些事情,比如春天的动物们,都处于一种情绪当中,而这种情绪当中,或多或少的都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所以古代的诗人们,赋予了这个季节一种别样的气氛。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春天的情人节会让人更加在意的情况,春意盎然这种事情,不仅仅会在春天发生。
有时候人们就会用这种东西来表达有关爱情的东西,毕竟美好的爱情就好像是春天的花朵,虽然不像夏天的花那么灿烂,却也带着自己的美丽。
那种一朵并不灿烂的花朵,成片出现的时候,给人带来的美丽感觉,确实是让人非常震撼,而传来的幽香也并不像是夏天的花朵那么激烈。
可这种美丽的感觉,让人觉得非常的舒服,既不会过于的激烈,却也让人流连忘返。这就是春天的魅力,却也是春意所代表的那种意境。
当然这种情况下,春意就是一种意境,这种东西在情侣当中出现的时候,其实才是最佳的一种感觉。
每个季节的意义,虽然并不像气象学中那么冷冰冰的一组数据,反而更像是诗人赋予了很多的意义,更像是仅仅存在于诗当中的一种释义。
当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其实人们可能也是更加希望能够拥有一个温暖的春季,毕竟秦岭淮河一线的北侧,都是这样寒冷与温暖交替的气候。而寒冷的气候,温暖才是最重要的一种希望。而春天来了,带来的就是简单地温暖。
但无论春天有什么样的意义,对于我们所里来说,这个春季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季节。因为春季无论是每块田地里面需要浇灌的返青水,还是说我们院子里面自己需要准备浇灌树林发芽水,都是需要从河道里面进行调配的。
而这个科学合理的水位调配,实际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我们这里在近几年来说,其实改变还是有点大的,因为前几年的干部调整,到今年算是彻底的完成了交接工作。
原本以为是交接不顺利而产生的混乱,到现在就已经可以看出是不是因为有这个原因了。
但也不得不说的一件事,那就是,负责水情的这个科长升官走了,而之后接替的这位领导,能力是不如之前。首先就是对于各个所里面的基础情况就不算了解,这两年有时候水大的时候就经常上到河的二滩,而没有水的时候,河里面除了淤泥什么也看不见。
当然也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我们这里的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虽然办公院落和其他部分都有改造,但真正的水利设施,其实都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建造而成的,仅仅靠着日常维护,这些设备已经运行了四十多年,却依然不会产生太大的泄漏,至于危险更是没出现过。
所以这个河水还是能够按照计划当中进行调配,只是从局部地区来说,种地的时候又要出现抢水的情况了。
不过像是我们院子里面种树,倒是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只要是水里面不上冻了,就可以开始浇灌,即使是把水浇在地里的时候,一晚上再次上冻,也不太担心树会受到损伤。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的是,随着树的生长,整个树林里面的杂草数量,也要比之前少了很多了。
因为树头都已经生长起来了,而树叶则是茂密起来了,基本地面上已经见不到阳光了。而植物没有阳光,即使是有水分能够发芽,却也因为没有足够的光合作用,从而不可能生长的非常旺盛。
而随着树木的生长,根系也已经完全铺散开来,土壤中的水分其实也基本上都被树木给吸收走了。既没有水分也没有养分的情况下,一些植株比较大的草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不过,草的生命力也是不可轻视的,仔细想想,就是房子顶上,偶尔在砖缝里面还能看到顽强生长的一些野草,就更不要说是这些土壤上面了。但有这么一层细密的草叶,其实也是很不错的一种风景,总比光秃秃的黄土要好看得多。而这种草叶带来的绿色,反而更能象征着生机。
春季就这么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第三五一章 稳定
今年的春天和往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还更加顺利一些,因为鱼池里面已经是一种很不错的状态了,虽然并不像刚刚修缮起来的时候,那么漂亮。可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结构都已经稳定住了,不太会出现之前那样子的问题。
而鱼池里面也基本上已经稳定住了,这几年,不论是因为钓鱼,还是因为自然死亡,鱼池里面的鱼就我们自己认为,已经是基本不存在了。而鱼池也因为这几年的塌陷沉降,变了一个样子。
到了夏天之后,我们基本上都会选择去鱼池里面游游泳,避避暑降降温。虽然最早的时候我还不算是会游泳,可在鱼池里面,也算是把游泳学会了。但这几年鱼池底部的变化也确实是不小。
虽然最早的时候,鱼池里面是非常的深,即使是努力下潜,也就勉勉强强能够摸到水底。而那个时候的水底下面,是非常坚硬的一层土层。游泳的时候碰到头还会觉得非常痛。
但过了两年,水位虽然不随着河里面的水位上涨下落了。可水量也是减少了一回。而那时候再去鱼池里面,水仅仅只有胸口深了,但鱼池底部的淤泥却有小腿那么深。
而这两年,我们更不会选择去鱼池里面游泳了,因为水变得比之前更少了,所以也不想选择去游泳了。
而今年一开春,张所长就问了我们,‘咱们这个鱼池里面今年还弄点水进来么?我看着鱼池里面好像跟上两年不太一样了。之前的时候,鱼池里面基本上外面河里面涨水,咱们这个鱼池里面也能跟着涨水,等外面河水少了,咱们这个鱼池里面漏水也是漏的非常快的。但从去年开始好像没有这个现象了啊,到现在这个水还是这么少。’
杨哥站起身来看了看眼前的鱼池,点点头说道,‘确实是的,不过调不调水不还是看您的意思么,您只要安排活,我们还能不做了么。’
张所长看了看杨哥,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老孙却发话了,‘我觉得是没什么必要啊,首先说这个鱼池里面现在也能看出来没多少鱼了,前两年咱怎么说还有人来光顾一下,去年下半年,基本上就没人来了。因为也钓不上鱼,所以也就没人喜欢了。那咱们这个活白干,还看不出好来。’
张所长有些不明所以,‘为什么干活了还看不出好来呢?我觉得水多了自然也能吧这些底下的破砖烂瓦块遮蔽一下吧。’
老孙摇摇头,‘可不是这么一回事啊,现在虽然说是不大涨水了,可这个水调进来,咱们都是得用水泵的吧,撇开咱们这个人工不算,这个电费可也是花了的,这个数字咱们也改变不了,也调整不了的。虽然现在这个鱼池的水位,水是不太向下降了,可真等到水多了,这个水的体积大了,重量重了,那水位下降的可就快了。你说咱们这个领导要是这阵子来,你说说这活也还凑合。可最近又没有这个意思,过上一个月,再来看跟没往里抽水一样,咱这干了,你说领导能说咱好么。’
经过老孙这么一说,张所长还真的陷入了沉思,因为老孙说的这件事情,其实也并不是一个空谈。在之前的二零一三年,其实就干过这么一回。当时因为鱼池刚刚修缮出来的第二年,但甭管是因为地基问题还是其他的问题,那一片狼藉惨的可怜。
当时多上水的目的就是为了遮住,这些惨状。可领导们比预计的晚来了三天,那时候水位降了多少,我们清清楚楚。
本来是水位快要到了鱼池顶部,就三天的时间,生生落下去了一半的水,这种情况我们是亲眼目睹的。
虽然前几年来说,这个水位的变化受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小。可正如老孙说的那件事,现在总体来说是水少,万一水多了以后,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这个建议也就暂时性的搁置在了这边,而刚刚开春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考虑需要种植一些什么东西。可现实却是,不知道有什么能够种植的东西。首先说,因为,梅师傅走了以后,我们这里除了老孙懂一些种地的知识以外,剩下的,我们都是瞎弄。
而就是老孙,其实也就是种植这些粮食还不错,像是菜,老孙的种植技术也是比较粗犷的。
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们这里的土地虽然比较多,但真正适合种植的土地却没有多少。首先说是路很多,另一点很重要的是,取水不是那么方便的事情。
像之前在老办公区种植的时候,浇水只需要一步,基本上都能解决的差不多。而现在,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浇水,不论是电还是水管子,都是一个非常费时费力的工作。
而现在比较适合浇灌种植的土地上,因为又种植了很多的绿化树种,也没有一个非常合适种植的机会了。
这春天唯一能做的两件事情,都没有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个春季的工作,自然而然的也就只能够全部倾心在河道事物上面。
不过也确实是要说一点,虽然去年冬天说是没什么问题的水簸箕面,还真的是如预想当中的面全部都掉下来了。
这个事情,在去年结算的时候,董主任就已经明确的说道,‘这个活干的晚点了,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吧,也没办法,毕竟赶上了。开春如果真的面脱层了,你就自己想办法就是了。’
但其实能想的办法也没有太多,等开春以后将脱层的部分分离掉,重新抹了一层,也就直接过去了。
当然从颜色方面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为了更加好看,其实跟重新完全抹一遍也没有太大的差距。
当然这件事情总归来说还是要比完全翻新来的简单的,毕竟地基已经打好了。而为了避免像是鱼池里面制作的水簸箕出现那样的情况,我们这里的地基和边坡都是经过挖掘机重新修复压实的。
虽然这个压实度也就是一般,但要比完全没压过的,也要强得多。
这个压实和不压实,确实是两个概念的情况。
第三五二章 压实
压实这种事情,其实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事情。简单的来说,同样都是土,捏在手里的时候,就有不一样的状态。
像是干土,直接捏的话,是成不了团的,反而会从手指缝当中流走。而稍微加一点水之后,这些土就会成为一个土团,而再加多一些水,这些泥巴就会成为一滩拿不起来的烂泥。
但无论怎么样,压实这种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一种事情。
最早的时候,压实其实仅仅是一种局部的情况,因为地面上承载的东西重量并不算是太大,所以也不用太在意这个地基的承载力。
而打地基也就最多是用一个夯加上木柱将地基砸实也就可以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也不得不选择将建筑加高。
而根据建筑力学,可能上层建筑越高,下面的建筑就需要一个更深的地基,也就是为了保证建筑的的平衡。
但土就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含水量非常大的话,就好像是一块烂泥。我们就可以用一种模拟来证明这种东西,找一盆合适的土,干土和潮湿的土,以及含水更多的土,它的横向承载力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通过压实,也很难改变整个地层的承载力,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楼倒倒的情况。
而我们这边,西边院子的边坡虽然都是当时清淤清出来的洪淤。可因为当时使用的泥浆泵堆积起来的,所以随着降水作用,整个土层是非常的稳固的。并且这种土质也算是沉积层,所以算是比较稳定的。
但有时候就是这样,垫层垫起来之后,反而更容易从这个新土上面重新出现冲击的坑。
可鱼池里面,还真的存在这么一块不稳定的土地。这块地是怎么来的,现在在所里的人只有老孙大致知道这个情况了。
据老孙来说,整个新办公区是非常低洼的。而当时零八年有一次很大规模的清淤工程,将这个院子作为了淤泥的堆积场。
那个时候并没有对于老办公区的办公院落有一个升级改造的想法,但却一直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当时那一块地,也是因为比较低洼,所以用垫土的方式抬升了一定的地基高度。
也不得不说的是,过去的那个年代,能够担得起责任的老同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但都有着自己的土法。而当时那个地基的建设,为了减少人工的使用,原来的老所长使用的是一种围堰水压法。
这种方式按照现在的科学力学来说,应该是绝对不能算是一种安全的奠定地基的方式,可当时那种人力不足,机械也不算丰富的年代,打夯能够打好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可这个方式在别的人眼里看来,算是相当的科学。首先是先把需要垫土的地方进行土层的垫高。大约比周围垫高了一米左右的时候,在这个土堆边上开始进行围堰。
围堰合拢以后,就开始想围堰内部浇水,在确保没有泄露的情况下,将围堰继续加高,而水也是继续加高。大约有了半米高的水之后,便不再蓄水。等蓄水完成之后,便不再处理这个围堰和里面的水。等待水分完全的蒸发和渗透干净之后,这个围堰平在周围,之后这个地基上,建起了老办公区的房子。
虽然不知道这个地基的安全度是不是真的合适,但在我上班以后,当时盖新办公区的时候,拿出这个问题来讲了。
其实老办公区的房子也并不算是特别旧,大概是千禧年修建的。到我们上班的时候,也就是十多年的样子。
可因为地基的问题,才修建了新办公区里面。当然新办公区的地基,其实造价就非常高了。因为当时这个新办公区的地势,和老办公区类似。为了提高地基的高度,特意从西侧的院子里面将里面的土全部垫高到这个院子里,一方面也是为了清淤能够有料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他地方取土是非常不方便的。
而剩下的地方,则都是用淤泥重新垫高,变成了现在这幅样子。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前几年第一次种树的时候,树不易成活的原因。而鱼池里面的西北角残余的这么一块淤积滑落体,大概也是因为当时残留的洪淤或者说是这附近比较低洼残存的淤泥比较多。亦或者是这附近有一个地下水脉。
但这些都没有考虑过,只是在刚刚开始弄着个鱼池环路的地基时,为了压实,特意用装载机在上面循环转悠,也许其他的地方,都已经压实了。而这附近,就是用装载机压,也一直没有压平的意思。反而有越压越塌陷的状态。
到了最后的时候,就连装载机都基本上没有办法从里面行走了。最后还是用挖掘机从这里重新整平之后,才铺装的花砖。
可这块地方,到了今年的时候,竟然出现了更大的问题,在花砖路的中间,出现了一个很深的裂缝,最起码从缝隙顶端向下看,是看不到裂缝的底部的。所以对于这一点淤积地点,一直算是比较头疼的。
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集思广益以后我们却发现了,如果不是用大型机械鼓捣的话,根本就没有一个方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妥善处理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这块淤积体完全清除掉,之后更换成新土之后,才能完全改变现状吧。
可因为我们这里的维护费用,以及现在对于鱼池的利用率,都让人觉得,这个计划是基本无望了,并且没有出现更大的问题,也就听而任之的让这个裂缝继续存在着了。
但除了这里以外,剩下的地方土质因为水分能够及时排出,都是非常坚实的。所以我们这个水簸箕经过挖掘机基本的压实之后,强度应该就算足够了。剩下的只要解决出现大量的水从某一处土地上集中流出的问题,就算是能够完全解决这个边坡出现塌陷的问题。
所以这个水簸箕的修建,虽然是非常的麻烦,可还是要重新修缮完毕,并且修缮的完美一些,不能像是鱼池周边的水簸箕,让水基本上都从水簸箕两边溜走了,让这个水簸箕自己被冲刷损坏。
第三五三章 由春入夏
春天的时间,就是那么短暂,尤其是偶尔还会来的倒春寒,让人觉得到底啥是春天非常的难以界定。可真的感受到春意的时间,那种温暖舒适的时间却并不算长。
早春风大寒冷,晚春风大日晒,加上春困,总感觉春天,那么快就过去了。直接过渡到了夏季。
春夏之交,夏天的感觉就明显的多,当然要比真正的盛夏温度差得多,但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也不得不选择避暑。在户外的时间,总会让人觉得是那么的难熬。
而到了初夏的时间,其实我们这里的气温就会升到一个极限,但这时候反而并不会如盛夏时节的那么炎热。因为湿度在这个时间还没有那么高。但气温的高度确实是比较热的。
但早晚的时间,还是能够感受到凉意。
其实这个季节也算是过的比较快,而气温的升高我们也不太担心,真的要是在屋里面都呆不住的时候,就要去有空调的屋里面避暑了。
毕竟相对于花电费这件事,中暑反而会更加的不好。不光会让人觉得难受乏力,即使是吃药品,也很难迅速的缓解中暑带来的症状。
不过初夏时节,其实不干重体力劳动的话,并且非要赶在正午的时间去干这样的活,在我们这里中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节气上面有暑字的节气只有三个,大致也就只有这三个时段,才可能会遇到可能中暑的情况吧。
但有时候中暑似乎也很容易,犹记得当年高中军训的时间,头一天去站军姿,那个时候正是八月份,虽然教官给我们选择了一些不太晒的阴凉地区,可气温还是不算太低,站一会儿就会出不少的汗。
那个时候就可以看到,人要是真的到了那个眩晕的时候,就真的毫无控制的倒下去了。并不是说像是电视剧当中软绵绵的瘫软下去,就是那么直挺挺的歪到了,想要控制也根本无法阻止倒下去的悲剧。
当时那个年纪,还会感觉到一种嘲笑和羡慕,嘲笑的是这个人怎么这么脆弱,其他看上去比他瘦弱的人都没事,这自己就先倒下了。
可现在看来,这种中暑的眩晕感袭来之后,真的是无法改变无法抵抗的一件事,毕竟这生理作用,是理智无法阻止的。
同理还有闹肚子,抽筋这样的动作,都是人体自己无法阻挡无法抵消的,如果抵挡了这些问题,可能就会产生更大的后果。
闹肚子这种事,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毒素刺激肠道的反应,肠道自然要将毒素完全排出,否则这些毒素吸收到人体内部的以后,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身体的机能。
当然这是人体自然能够识别的东西,才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其实有很多的东西身体不能识别,也就不能形成相应的应激反应,最终也就只能由身体吸收之后,产生的影响就只能由机体自行代偿了。
当然真正进行夏天的感觉,其实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气候会突然变得闷起来。这个夏季有可能会因为一场雨,也有可能会因为一阵连阴的天气,从那种高温清爽的感觉而直接到达这种闷热潮湿的情况下。
因为温度适宜的时间并不长,所以总会觉得春季那么迅速的就过去了,转而就进入了炎热的夏季,一个需要靠着空调续命的季节。
当然,空调这种机械,在之前的没有的那个年代里,其实整个环境的温度,也并没有那么高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城市当中,因为这个热岛效应,才产生了一个城市当中高于周边温度的情况。
而现在,还有一些国家其实是不允许安装空调的。在这些国家里面的人们认为,空调的使用会影响周围的环境,会让这种高温的情况越发的恶化。最终会让整个国家的环境变成一个更差的情况。
如果说整个世界里面,都没有空调这种东西存在的话,那可能这样的政策还真的是行之有效的。可现在这个世界当中,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而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针,毕竟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速,总归是需要一定的损失。无论是对于自己国家的影响,还是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都受到整个大气环境的影响。
虽然高空中过的风更大,却也并不能改变一件事就是。这些污染物,这些温室气体也并没有消散,只是因为风的吹拂而去了其他的地方。一旦风停了,这些污染物就会重新落回地面上。
只是因为整个世界上面某些人或者某些国家,为了垄断某些资源,保证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大肆的宣扬其他国家的不作为。
这样的情况,其实不论是对于某个人,还是某个国家,双重标准的感觉都是非常不佳的。但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存在与一种双重标准之下,对于自己,这种标准跟没有一样,可对于外人,就必须要达到这种标准才可以。就是一种双重标准的存在。
然而说道环境问题上,其实是由不得双重标准存在的,因为只有有计划地排放,有计划的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尽量无害化的处理,这整个星球的环境才能够变得更好。
大概也有些人对于环保问题嗤之以鼻,认为就是那么一个小举措能有多么大的反应。并且我们这个地球仍然没有开发的区域有太多了,只要以后科技进步,即使是现在以后的环境被破坏殆尽,整个世界依旧还有很多的地方可以去生存。
但这种说辞仅仅是一种借口,一种可以肆意破坏掠夺的借口。整个环境真的出现不可逆的情况,那么这个环境的破坏就会进入一种特别迅速的崩塌。就比如生物多样性,一种生物一旦消失,生物链断了,整个自然环境当中这一整条的生物链就会慢慢的失去作用,最终整条生物链就会消失。
也许这一条生物链并没有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可导致的后果却是并不那么容易显现的。
就像是当年我们国家的灭四害行动一样,麻雀没了,蝗灾就来了。蝗灾来了,粮食就没了。但这之间,有一个过程。
第三五四章 可持续发展(一)
整个自然环境当中,所有的生命都是靠着一种很奇特的方式存在着的,每种生命看似毫无关系,甚至相互捕食的情况下,一旦某一种物种消失了,那么很有可能另一种动物很快也会消失掉。
而我们国家在早早的时间,就已经定下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延续我们国家的发展,并且一直也在持续发展当中。但这当中付出的努力,实在是有些巨大了。
就比如北京附近的沙漠治理,其实就用了很大的功夫。本身沙漠的治理有很多的方式,像其他的国家,让沙漠任意发展,毕竟那些国家并没有那么多的人,需要那么多的粮食土地来为自己的国民填饱肚子。而我们国家这边,其实粮食的缺口还是蛮大的,只是因为最近我们国家发展的足够好,加之经济发展也确实是不错。这样进口了大量的粮食,才保证了国内的粮食充足。
但一个国家人口的基数这么大,自己不能保证足量的粮食供给,其实在国际地位上面是很受影响的。
并且口粮问题一旦受制于人的时候,整个国内的环境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国家为了保证足够的耕地数量,选择了一个更为稳妥投资更大但却效果更好的方式来治理沙漠。
首先治理沙漠的方式实际上有很多,在土地沙漠化之前,最早的时候是因为所有的植被和水源消失的原因才让土地荒废,最终变成沙漠。
但沙漠的扩展和移动,却是另一个方式,因为沙子这种东西属于非常松散的一种结构,在足够的风力之下,整个沙丘都有可能因为风的影响而快速移动。
而为了遏制这种移动,其实直接用一些围网围住这个沙漠,就可以直接的遏制住整个沙丘的移动。但不得不说的问题是,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遏制沙漠的移动,却并不能阻止沙漠的生成,可以说这是一种最为原始的方式。
而沙漠之所以成为沙漠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地表植被的消失。当然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产生的后果吧。首先是因为本身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不佳,加上不当放牧之类的人类活动,让这些植被本身就脆弱的生存系统,变得更加难以生存。只要植被消失之后,水土流失会更加严重,自然也就更加难以保存这个植被的生长。久而久之,在风化作用下,土壤变成了沙漠。
而重新在沙漠里面种植草皮,也能够保证整个沙漠的生物多样性,又能够恢复沙漠原本的情况。用草皮加围网固定,能够让沙漠更加稳固。同时在正常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草皮的生长的情况下,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方式。
但草本植物的缺点也存在,那就是大多数的草本植物都是一年生的植物,即使是有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繁殖和繁衍也是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改善土地的速度也是比较慢的。加上大部分的沙漠植株本身都是比较小的,虽然能够遏制整体沙丘的移动,但对于扬沙这种事情,似乎还是有些无能为力。
所以我们国家选择了投入最高,最费时间最费精力的方式,那就是在沙漠里面直接种树。种植一些大树。
虽然种树需要的人工更多,投入更大,管理也更加困难。可一旦真的种植成活之后,这种木本植物的生命力要比草本强一些,并且因为植株高大,也能够阻挡一定的风和扬沙,再加上只要基础建设跟上的话,其实树也算是比较好养活的。
而一旦种活了这些树,这个树带来的生态效应就要比草皮来的大得多,并且改善土壤的速度也要比这个草皮来的快的多。
因为木本植物的植株比较大,每年的落叶就重新成为养分落在土地里面,慢慢的就能让这个土地变成有营养的土地,加上慢慢浇灌的水源,整个树木慢慢就像一个源头一样,影响周围的土地,渐渐把沙漠变成绿洲。
这只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之一,而还有很多举措,其实也已经走在了世界之前。比如我们现在的公共交通,基本山已经能够实现新能源全覆盖,即使不是完全的新能源,混合动力已经成为了我国汽车的发展趋势。
而且还有更加可怕的一点是,我们国家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可以说是全力以赴,虽然现在我们的新能源正处于起步阶段,可有时候就是这样,发展看似容易,但突破往往需要那么一个契机才有可能成功。
现在的科学领域,已经涉猎的足够广泛了,而我们即使是要填补这个圈子,就需要很大的精力,而要在这个科学领域当中作为一个顶尖的人士,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转而突破这个已有的限制,就非常的困难。
突破不是随意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原有的基础之上,重新加一个新的东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上海有东方明珠,可在东方明珠塔上面我要加一个东西,也不是说随意就能加上的。
就算是加一张贴纸,你也需要从楼下坐电梯到楼顶,之后爬到那个塔尖上,够到东方明珠的尖,才能够贴上贴纸。这中间的安全保护,体力付出,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而做学问也是一样,即使是之前的基础打得再牢,可真正迈出未知的那一步还是那么的困难。
而我们国家本身就在科学方面起步较晚,即使是真的起步了,这个发展的速度也比国外快了。但我们一直是在追逐的那一方,虽然能够看到对方的后背,可真要超越,还是困难。
相比于这些高精尖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的更多的,反而是从基础改造来的。从最早的小钢铁厂消失,到小的热电厂消失,再到一些高排污企业的消失,都是因为我们国家要走这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小的钢铁厂,炼钢高炉,也并不是不能生产钢铁。可首先说我们国家的钢铁产能确实是足够用了,另外对于钢铁的需求也从数量转变为了质量。像是一些不可再生的东西,我们国家的发展思路就是要节省。
第三五六章 洪水
日子还是正常的一天天的过去,这日子里面,其实基本上都是日常状况,根本不会出现太多的麻烦。从开春之后到现在,已经是除草除了两回了。因为今年春天我们还是照常浇灌了发芽水,但今年的春天比往年的还要短,气温生长的很快,虽然树叶也是快速的生长了起来,可还是让野草繁殖了两批,生长的非常迅速。
但这事情就算是再难弄,也就是那么两三天就可以弄完的事情,所以到了现在这个七月份的时间,实际上地里面的活反而轻松了起来,因为树的树头已经能够完全遮蔽整个地表了,地表上的植物也很难再次的生存。
不过进入夏天,尤其是盛夏之后,总感觉今年的天气过于反常了,虽然春天下了两次雨,降雨量也算是有效降水,可入夏之后,这个强对流天气就没出现过几次。
想到刚来的那几年,尤其是二零一三年的时候,那个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实在是让人害怕。
先不说刮多大的风,就是那个电闪雷鸣,就非常的吓人,即使是进入了深度睡眠,也会被雷声惊醒。由此可见这个雷是多么的响了。
但到了二零一六年,这个状况却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即使是春夏之交的雨,也是如春雨一样,先是酝酿一个白天,到了晚上才完全降下来,第二天一早就能再次看到一个美丽的雨后阳光。
可事出反常必有妖,到了七月十九号,虽然我在单位这边值班,可还是看到了一场大型的降雨。
这次降雨其实还是发动给我们一些预警的信息的,不过像是我们这里,似乎跟平时的降雨没什么区别的,只是持续了一天一夜,也就直接过去了。可更严重的,却是河北的邢台地区。
虽然经过了科学的调水减水的措施,可因为这个瞬时降水量还是太大了,一日的降水量达到了200毫米以上的情况下,低洼地带以及水库当中,都是一种非常严酷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用非常迅速冷静的指挥措施来进行一些防汛抗旱的措施,也依旧无法避免这个灾害的发生了。
到了二零一六年的七月二十四日,因为这场洪水当中死亡的人数,大概有约五十人,而受灾人口有一百多万,紧急转移安置近十万人,房屋损坏数万间。
从受灾人口和死亡人口来说,有些转移不及时的人可能受到了致命的损伤,可这个受灾面积当中,这么强烈的天灾发生,只有这些人口的死亡,虽然应该悲伤,可也只能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毕竟水火无情,虽然有一些判断失误的地方,可这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实在是太少发生了。
像上一次发生类似水准的水灾,是在九六年的八月份,那个时候我还记得那时候是上小学的时间,那天正好在姑姑家一起跟表哥们聚会。而姑姑当时看了一些天色,就摇摇头说道,‘这次这个雨,看来是小不了了。天亮一亮,地下一丈,这个天色,估计今天晚上是停不了了。’
经过姑姑这么一说,我也是跟着上了窗台,对于那个时候的景象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整个城市的天空,基本上跟黑夜没有太大的区别,可那个时间却仅仅只有三点钟左右。而西方的天空中,就好像是黑布里面破了一个洞一样,有一个极大亮光,却并不如太阳那样,能够让亮光辐射到整个天空。更像是一个探照灯一般。
而等我们吃完饭要回家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来到了八点钟,雨还没有停歇的意思,我们也只好打车回家。
而这个雨真的是太大了,出租车即使是把雨刷开到最大,也很难看清楚前面的道路。但好在这个时间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人了,所以车开的很快。而经过一段低洼路段的时候,总感觉车好像是在行船一样,掀起了极大的浪花。
而那一次的降水,对于我们这个城市来说,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即使是停在路边的摩托车,也是完全被水覆盖了。而之后其他的东西,更是影响不小。尤其是像姑姑家那边,算是我们城市这里最低洼的位置。而这附近还有着我们城市当中所有银行的金库存在,当年的金库进水到底影响了多少,我们不是很清楚,但只知道那次影响不小。毕竟刚刚小学毕业的我对于有多大的影响还真的不是很感兴趣,只是有好几天我都没有出门就是了。
而邢台这次的洪水,就降雨量来说也是要超越当年的降水量的,虽然对于我们这里的影响没有这么大,但自从这件事一出。我们就全部人员全体待岗了。
因为邢台算是我们这边的上游,所有的洪水都要从我们这附近过境,虽然我们所在的这个河不是一个主要的过境流域,但这样的情况谁也不能摆脱出去。就是光紧张的排涝工作,我们这里持续了一周。
而上游的水利枢纽,更是因为开闸放水,而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来捕鱼,水利枢纽那里的情况,要比我们这里危险地多。然而也不知道那些捕鱼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完全不惧这些危险,依旧还要撑船去河里面捕鱼。
这些情况在我们当地的新闻里面,持续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最终还是有人付出了翻船的代价,才让人有所收敛。
而我们城边上的那条主要排涝河流,之前已经修建成了沿河风景区,这次也是受到了极为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这里下游的拦河闸,也是在这次灾情当中受到了相当的考验。
毕竟相对于我们这边,城里因为要为风景区里面蓄水,这个拦河闸动的次数更少,而这次紧急的应用,没有出现任何的危险和任何的情况,也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而我们这边的河上,也是为了那边的大水分摊了不少的流量,不过回家的时候看那个曾经的风景区,那个河面的宽阔程度,是我第一次见到的,也不禁让我看到了到底这次的洪水是有多么大的量,而受灾程度是多么的严重。
形成这样的洪水,首先来说,肯定是天灾,但天灾的影响这么大,也肯定少不了人祸,虽然调度还算及时,救援也还算是及时。可其他的方面,还是需要一个自查自纠的过程,而经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了当时的公告,才大致明白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灾难。
第三五七章 自纠自查
经过这次的灾情,在灾情过去之后,邢台市也是对于整个灾情进行了一个问题的汇总。大致是有以下三点问题非常的突出。
首先来说,是因为短时间的降水量着实是超过了预想当中的量,毕竟从以往的气象资料推断,就算是降水也不应该出现这么大量这么多的降水,毕竟二十四小时降水能够到达一个二百毫米以上的概念,其实大多数的北方人都没见过。想想一三年的时候,那种持续两天一夜的感觉上的强降水,也就只有平均一百多的样子。而这次整个邢台范围出现了两百毫米,也是确实够大。
而第二点就是应急处置能力明显不足,毕竟这整个城市当中,距离上次的大洪灾,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样子。虽然二十年的时间并不算长,并且可能有些领导们二十年依旧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工作岗位。可这二十年,算是我们国家发展最迅速的二十年,所以对于这个灾情没有一个合理的预判也是正常的。而即使是预判到了,这个水量也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因为上游有两个水库都在这次降水过程当中,出现了过度蓄水的状况,而水库直接泄洪是通过溢流泄洪的方式进行的,这就导致了当洪水出现的时候,流量会急速增大。
也许有人会疑问这个问题,但我简单的解释一下,大概可以算是水的表面张力导致的。我们在桌面上滴上一滴水的时候,这个水滴是呈现一个拱形的,而我们向这个水滴持续供水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水滴的形态,那么这个水滴会增大。而这个水滴的形状一旦破坏了,水就会从这个破坏点直接迅速涌出。
而水库出现这个问题,也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因为是溢流放水,自然是一种不可控的状态。导致了整个下游的村落受到了极大地影响。
其实也跟城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个城市里面的发展迅速,而发生洪水的这个七里河,下游的部分因为城市建设和一些违章的建筑,导致整个河道下游基本上呈现一个迅速收窄的情况,通水能力不足。而导致整个河道里的水漫过了堤坝,导致村庄进水。
而还有一点,也是产生这么严重损失的很重要因素,就是灾情统计核实上报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了下游村庄并没有及时收到通知,这就导致了灾情的加重。我仍然记得这个新闻上播报的画面,那种景象是非常凄惨恐怖的。
在洪灾褪去以后,记者去了受灾的村子里面进行排查,而当时洪水过境留下的水渍,依然还能在这些受灾房屋当中看得清清楚楚。水渍基本上已经到达了屋顶的部分,虽然没有完全没顶的情况出现。可如果不能够及时知道情况的话,在屋子里面的老人,基本上没有什么逃生的可能性。
但随着灾难的过去,可以说无论是邢台各地的领导都积极的进行了自查自纠,并且对于问题没有互相推诿,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对于后续的救援援助都做的非常不错了。
可这仅仅是发生在邢台附近的个别案例,却对于我们产生了一个极大的警醒,毕竟我们属于下游流域。试想一下,如果是集中降水偏移那么两三百公里,也许我们这里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出现那样的情况,我们这里能不能够及时的化解这样的灾情,也确实是一个问题。
毕竟随着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些河道都会出现收窄收紧的情况,加上我们这里因为经常要向全市各地输送黄河水,淤积的情况都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其他地方的淤积,我是没有确确实实的亲眼确认过。但我们自己这里的淤积情况,是水位低的时候能够确确实实看到的。
要知道我们这里的清淤工作,实在零八年的时候刚刚进行过一次的,可这时候再来看,河中心的淤泥至少要有那么二十公分的样子,而河道两边的淤泥则能有差不多半米的样子。
这还是经过一三年排涝以后的冲刷,才形成的样子,要不然可能会淤积的更多一些。
这些问题,到我们这里,也是及时的自查自纠,并且及时的上报给了上面的情况。至于其他的问题,也是非常迅速的弄完了这一切。
而上层领导也是非常重视这一情况,正好也是因为邢台的洪水,让我们这里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用资金来解决问题。所以应急工程就这样直接批复下来,开始紧急的招投标,并且要马上开始施工的样子。
这也不得不说是,我们国家在***的领导之下,能够有足够快速的反应。毕竟这个灾情是不会等着人去处理完所有的问题,才会出现的。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够避免这一切的损失和这一切的问题,才能够让河道周边的老百姓,享受到河道带来的便捷,而不是修河所带来的危险。
而我们知道这一切的时间,大约是八月份。从八月份大致就已经听说了,这个河道清淤的工程,但具体的细节还不了解,毕竟招投标才刚刚开始的情况下,自然是有一个时间和有一个过程来确定这一切。
但对于我们所里来说,其实代表的是需要进行整理才能够让工程指挥部进驻能够有足够的地方和足够的条件。
自从这件事有了消息之后,董主任就非常的重视,立马开始着手解决一些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毕竟这个工程如果要开始的话,大致需要到冬天才能够解决,而之前的测量加迁占也需要一个工作时间,才能够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无论是怎么样的情况,取暖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毕竟就算是过完春节,也有一段非常寒冷的时间,而这个时间肯定就要进行施工了,毕竟这样的清淤工程肯定要在汛期之前将主体的清淤工作完成,而剩下的收尾工作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最佳的方案肯定是汛期之前全部完成最佳。
所以我们这里的取暖和安置工作,即使是现在工程还没有落实,也需要开始做了。
第三五八章 入驻前准备(一)
最先要解决的问题,肯定是取暖的问题,而之前暖气片是已经修好了的,可总归有些地方还是不那么完美,加上采暖炉的问题,至今还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弊端。
而到工程指挥部来的时候,自然是不可能靠着小型的电取暖来度过冬天,且不说是不是足够暖和,就是这个场面也显得不好看。
而经过领导们的商量,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质量好的电采暖炉,带动所有的暖气片才是最合适的一种方式,毕竟这之后的年份里面,还是要进行一个采暖的,这么弄算是一次性解决了全部的问题。
经过了一次测量和计算之后,应该是购买了一个最合理的电采暖炉,价格几何是不太清楚了,但就这个功率,也确实是吓了我们一跳。
四十千瓦的采暖炉,三挡功率调节,最低十五千瓦,如果是自己家里用的话,这个功率简直是不敢想象的高。
虽然这个东西能够自动关闭以节能,可这个东西只要用起来的话,肯定是电费非常高的样子。
其实取暖这个问题,其实是一种非常麻烦的事情,毕竟除了集体供暖这样的方式来说,剩下的东西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费用都是非常高的。但集体供暖也存在一个覆盖面的问题,毕竟集体供暖的管道并不是从一开始就铺设完毕的。而后期重新铺装,是一个非常费力费资源的事情。
因为现在的热力管道无论是需要穿过马路,还是要穿过河道,都需要破开路面。毕竟只有路下面没有一些重要的建筑地基。
但现在的马路上面,如果要破开路面就修热力管道的话,整个交通的运行就非常的费力,加上现在城市当中其实有些偏远地区的房子里面空置率很高,如果要铺设热力管道过去,却并没有人使用的情况下,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浪费。毕竟一个城市当中,如果不能够有足够的供热量,那么这个浪费的程度也是很高的。
这就是集体供暖的一点小弊端,对于一些空置率较高的地方来说,很有可能就会产生费尽人力物力铺设的管道成为一个没有用的管道。
可个人用户如果选择使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取暖的话,其实整个成本就要比集体供暖稍微高一些了。
其实我们这个城市里,在我小的时候,除了一些单位的职工宿舍以外(现在叫做房改房)基本上到了冬天都是要靠着煤球炉子度过一个冬天的。
如果不够暖和,也只能够选择自己给窗户上安装塑料布之类的方式来解决。当然这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的情况出现。这样来说,其实效果不好,还非常的不安全。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现在选择的东西就多多了,除了清洁煤采暖炉,还有燃气采暖炉和电采暖炉可以选择。
仍然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正好是就是新楼旧楼改造的过程,那个时候的最后一个冬天,因为学校里面有寒假存在,所以教学楼里面因为改造不让再用燃煤锅炉,所以算是早早的涌上了燃气锅炉的地方。
其实与燃煤锅炉相比,燃气锅炉也并不差太多,不过头一年的暖气,总归是会有很多的问题,有些崩裂的情况也是很多的。
但现在更多的还要燃气壁炉用于自己家的取暖,据说点燃以后大约五分钟屋子里就会热起来,但用气量也确实是不少,加上阶梯气价的实施,事实上也算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方式。当然与集体供暖存在同样的问题就是燃气管道的铺设问题,不过相对于热力管道,燃气管道的重要性和利用率就要比热力管道多得多。毕竟燃气管道可以做饭可以烧水的,很方便。而现在没有燃气的情况下,才是最难受的情况。
而电采暖炉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要求了,因为现在的地方,基本上只要是居民聚集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里面,都已经通电了。而电路的改造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费力,只要变压器足够,并且线路足够扩容的情况下,其实电采暖炉就可以直接用。
但电采暖炉我们还没有用,不过只看额定功率,大致的计算一下就知道,这个取暖季的时间费用绝对不低了。
但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安装便捷,应用方便。只要电路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其实用这种东西是非常方便的。当然用电安全问题也是很重要的,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内的用电紧张情况,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大了,要用电的话虽然足够清洁环保,可发电量和用电量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总电网的负荷还是有点过大了。不用看冬天,看夏天用空调的时候就能够大致的知道情况。
而说到我们这里,其实最适合我们的还是用电取暖炉比较合适。因为我们的房间比较狭长,并且房间数量很多,虽然保暖措施做得不错,可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功率的采暖才行。
并且还有一点是需要一个稳定的采暖来保证冬季室内的用水。毕竟工程指挥部会有很多的人在这里长期的从事工作,而工作就要吃饭洗澡,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考虑的。
而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采暖需要循环。而我们房间的和采暖炉的距离,大约有一百米左右,所以循环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去年给我们修暖气片的师傅,今年还是由他来安装和调试这个电采暖炉,并且循环水问题和管路问题也是经过了一个仔细的探讨。看了一下这个主管路之后,有些无奈的说道,‘今年这个主管路也得换了,不换的话,恐怕撑不过取暖季去,张所长你是咋打算的?’
张所长耸耸肩膀,‘这个事情你不能跟我说啊,董主任让你弄啥你就弄啥,有问题的话你跟董主任说啊,我这做主弄了,可我不能做主给你钱啊,所以说你觉得怎么弄呢。’
既然张所长这么说了,师傅也是没什么办法,只能把炉子安装好之后,再把线路弄好,之后弄几个排气阀,也就算是完成了这个管路。
第三五九章 入驻前准备(二)
而管路完全闭合以后,师傅还是非常负责任的进行了打压测试,虽然设备并不算复杂,但只要压力升高了,就证明了没有漏气的情况能够正常的使用了。而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新接的几组暖气,给洗澡间和洗手间都算是供暖了,这样的情况下,冬天也不用担心屋子里面的水管被冻结之后,产生破损了。
弄完了这一切,师傅便收拾收拾东西,带着自己的工人们回去了,而之前说换管路的事情,张所长跟董主任提了一句,董主任也仅仅是考虑考虑便直接结束了这一次的通话,大概也让我们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个决定。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罢了。毕竟到了今年,我们这个房子也算是建成有七八年的时间了,虽然之前的一切都算还可以,可毕竟是平房,风吹日晒的,总有一些陈旧的感觉,为了让指挥部能够显现出对于工程的足够重视,房子也要多少的重新翻修一下,最起码内部的这些装饰等于重新弄了一遍。
所谓民以食为天,这种情况下,其实更加重要的是厨房的东西,毕竟以后变成指挥部以后,就不仅仅是我们这里的几个人吃饭了,所以我们原本的厨房用具,其实是根本不够用的。
当然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在工程指挥部离开以后,也许有我们可以用得到的东西。
而工程指挥部的这些改造升级,其实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我们更多一些。毕竟这个指挥部不会在这里居住太长的时间,工程结束之后,指挥部就会撤销,而人员也就会进行重新调整了。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能因为哪个指挥部的时间长短,来决定指挥部的规格,一般来说,基本上都是要对于指挥部进行一部分改造,这也是监管费用的作用之一。
毕竟都知道基层单位的维护经费不足,所以在这种事情上,其实都算是一种变相的照顾罢了。
既然是照顾,那么自然也要考量到内部人员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大概的情况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董主任第一时间找到了张所长,‘现在已经弄好的这些咱就不提了,松林你觉得咱们这个所里还需要些什么东西,直接提就是了,我去跟张主任商量。’
看时间来说,现在应该是正在十月份左右的时间,工程计划书刚刚出来,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细则。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上报,但具体的负责人,应该是早早的已经定好,就选择了张主任来我们这里负责这个清淤工程的工程管理处负责人。
毕竟一个工地要开始的话,首先从迁占任务上就有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像这种清淤工程,因为涉及的河道长度长,面积大,有些不合规的种植土地,可以直接清理掉。但因为要占用道路和一般的耕地,所以这个清理工作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自然而然的要有一个领导来负责这件事情,并且考虑这件事情。
当然迁占的工作,肯定是具体的事情具体负责的,一般来说都会交给涉及地区的当地镇政府。而镇政府具体是怎么运营的,我们正常来说就是最终完成以后去对接一下。
而这就是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的重要性,之后的一切,则是更加的重要,比如关注工程进度,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施工进度,关注施工质量。等等这一切的工作,就是我们工程指挥部的主要工作。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毕竟从一开始来,就并不算是正式的职工,自然也跟这些工作挨不上边,而张主任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就已经明确的说道,‘咱们所里的人呢,主要还是负责后勤工作,这主要也是因为来回的交通不便利,并且工作的安排呢,也早已经定好。虽然你们算是负责后勤工作的人,可待遇是一样的。’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大致了解了需要做的事情,而张所长也是早早的就安排好了一些事情,‘这次的后勤工作呢,咱们是跟着钱工手下一起来工作的,所以钱工安排咱们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剩下的主要工作还是咱们的日常工作,这一点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改变的。只是因为我们这里清淤工作的话,清淤的河道里面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水。但另一边送水的河道里面,任务还是不能终止的。说到这个问题,之后维修队回来我们这里对闸门进行一个止水的封闭任务,以减少河道内的水流渗漏,影响下游清淤工程,到时候能帮忙就帮一下忙。’
对于这样的事情,也许是只有张所长和老孙才经历过的事情,虽然我上班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可事实上来说,这样的事情经历的还是太少了。而老孙在这个地方上班有三十多年了,而张所长来到距离也有二十年的样子了,这样的工地应该是游刃有余。
而我和杨哥以及小高,只能够认真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说是封闭这个闸门的缝隙,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活,现在我们这里的河下面没有多少水了,而只要把土工布塞到闸门的缝隙之间,其实就算完成了要求。
毕竟土工布这种东西,从最早做出来就是防渗用的,像是公路的垫层下面,以及水库下面的防渗,最早都是用这种东西来的。
而用了土工布之后的缝隙,虽然没水看不出会不会渗漏,可这种情况下,看上去应该就是非常的严密结实的样子。毕竟随着年代的推移这种橡胶止水的更换远不如直接用土工布来的更严实更划算。
但就在这种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情况的,但这个我们影响的都不算太大,毕竟整个工程是非常浩大的一个工程,在我们这里没有丝毫影响的时候,前期的工作已经是开展的非常顺利了。而迁占工程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快速进程。
而我们院子里面,也是在不停的添置很多的东西,比如床铺。因为人可能是比较多,所以添置了很多的床铺来进行人员安置。
第三六零章 入驻前准备(三)
就在这样偶尔一次的运送过程当中,时间也是慢慢的向前走着,时间不知不觉就已经过了十月一这个时间,又过了十一月份。
床铺安置完成以后,一些杂七麻八的事情就已经算是解决的差不多了。但因为是头一次的工程指挥部进场,所以这一次,我们要求更换的窗户竟然真的给更换了,这让张所长都有些吃惊,‘这个换窗户的活可是一个大工程啊,这种情况可不是一般的情况。’
对于这件事情,其实我也是挺吃惊的,毕竟更换窗户这个价格,算是非常高的,家里刚刚更换完现在新材质的塑钢窗户,确实是非常不错,因为现在的窗户大部分都是双层玻璃,隔音还保温。
而我们单位这里,最早安装的是这种铝合金的窗户,虽然相对来说也并不是那种很老的木制窗户或者说是那种老式的铁质推拉窗户。
仔细想想,这几年就是窗户的变化也是非常多的,这些年我还算是都有了解。因为爷爷的房子就算是比较老的,大约有印象的时候,就是用这种铁质单层玻璃的推拉窗户了,这种窗户的每一个玻璃片,其实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因为整个窗户扇并不算小,所以说采光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还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窗户框和窗户,本身有点类似于木制窗户的感觉,只不过封玻璃的是腻子而不是鞋钉,所以要经常关注一下,稍不注意可能就因为一个剧烈震动让玻璃掉落了。
而大约是上小学的时期,那个时候大概是非常流行这种推拉的铝合金窗户,也是非常的不错,所以那个时候单位统一给我爷爷所在的老干部楼上面更换成了铝合金窗户外加铝合金防盗窗。
铝合金窗户这种感觉呢,在刚刚接触到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的新奇。因为之前开窗户的时候都是需要打开钩锁,然后推开窗户,而有时候刮大风的话,很容易让窗户猛烈撞击窗户框。就有可能引起玻璃破碎的情况,换玻璃还算是小事情,主要是住楼房玻璃破碎对于楼下的邻居是一个影响。
而铝合金窗户就没有这样的危险,直接拉开以后,就是一个透气性很好的窗户,而关闭也就直接关上就可以了。刚刚用上的时候,总感觉是非常的安全非常的好用。
但铝合金窗户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就发现的非常明显。首先是因为铝合金窗户如果窗户扇比较大的话,自重比就较大,但是在滑轨上的小滑轮质量不是很好,用了一阵子之后,滑轮损坏窗户就十分难以开关。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并且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这个纱窗的问题,如果不是完全开启或者是完全关闭窗户的情况下,这个纱窗有一个非常大的缝隙,很容易进蚊子或者是进苍蝇。在某些情况下就让人觉得非常不合适。
但这些东西流行的时间还是非常长的,大约是到了我上大学的时间,才开始流行这种塑钢的双层玻璃窗户。
但这种双层玻璃的窗户,其实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的,就是造价偏高,并且如果大批量生产,还是非常需要时间的。所以现在来说,基本上都是铝合金窗户和塑钢窗户都有的情况存在。当然塑钢的窗户优势已经渐渐体现出来,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都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这样就能节能一些。并且双层玻璃窗户密封更好,隔音也更好。
而之前刚刚来到所里的时候,在老办公区里面,还是用的木制窗户。大概是因为农村这边比较潮湿,后窗户是非常窄而前窗户虽然比较大,可窗户扇也是一般较小。
这大概是为了防止外面的潮气进入屋子里面,也可能会是因为一些别的原因,这就没有进行过深究。但在这里居住的时候,其实基本上是没有开过窗户的样子。
这次更换的窗户就是直接更换的塑钢平开双层玻璃窗,而之前用的就是铝合金窗,因为之前的窗户密封实在太差,在即将面对的冬天来说,这个马上要到的季节实在是非常考验这个密封性的,否则屋里就是取暖,也是非常冷的。
而更换了这个窗户之后,就是没有这种大型的电取暖炉,也能够让屋子里暖和了很多。但窗户制作的时间还真的是挺长的,因为我们这里的量也确实是比较大的。
而剩下的东西就是需要准备的一些设备了,这些东西的配置完成,据说是要等到工地完全入住之后,才能够将这些办公设备弄好。
而剩下的东西大致是都在工程指挥部入住之前准备就好了,当然现在工程指挥部还要一段时间才会进来,因为马上到十二月份了,好像就要到了准备过年的时间,其实这个时间开工的可能性并不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个时间,马上就要过年,人工很难找到,加上河里面可能又上冻的可能性,增加是施工难度,所以真正大面积施工的时候,可能要到明年开春但并不会那么暖和的时候才开始干活。
当然这个都是由局党委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则是由张主任进行规划。而钱工则是全权负责这个后勤工作。
而张所长则是负责我们这边的工作安排,当然主要是向着钱工负责,毕竟我们这边还是要做这些后勤的。
但无论是怎样的工作,其实这样的情况下,都是需要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来的,毕竟这个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无论我们干什么活,其实最主要的事情还是我们这个所里的工作。
过年的时间,因为早就有这样的预兆,所以在过年之前,就已经早早的准备好了,准备来年开春以后的工程方面。
而我们所里的所有人,也是早早的准备好了这一切的问题,有着长期奋战的决心。
而这边的工程,也确实是,刚刚过完年的时间,正月十五以后,只要能够找到足够的工人,施工就轰轰烈烈的开始了。这个过程的进展真的是十分的迅速。也是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的施工能力和施工速度。
第三六一章 清淤工程开始
河道内部干活,其实第一件事情都是要进行围堰挡水,即使是我们这里已经做了防漏处理,可总归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漏水,而清淤必须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干爽,机械才能上的去,这样才能够干的好。
而这个围堰的活,干的也不是很费劲,毕竟现在有挖掘机,只要能够找到料场,能够找到干土,也就无所谓是怎么弄这个事情了。
当然为了速度,这次干这个活还是两边一起进行,之后合拢在一起的。
这是我们老河这边的工程,其实新河的话,那边清淤会到更上游的位置,所以这个情况下,围堰我们是看不到了。
不过经过这次的工程,我才仔细看了看下游的情况,实话实说,这个清淤工程也确实是应该做了。毕竟之前我说的是老河的上游部分,那个位置的淤积如果说就比较严重的话,那么这个下游,可以说是更加的严重。
这种淤积能够有多么的严重呢,大概描述一下的话,就是可以走水的这么一个河道里面,真正走水的水路只有那么一米多宽的样子,与其说是河,更像是一条小水沟。
而水面到两边淤积体的高度差,至少有半米的样子。而这些淤积和二滩上的粮食作物,其实距离也不算太远了。而其实堤防上面离着二滩的距离,也真的不算太远了。
如果真的是像邢台那边的大水的话,还真的不好判断这条河里面能不能够达到设计时的要求。
而随着围堰的完成,清淤工作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但这个时候我们却接到了一个非常诧异的决定,前面的鱼池需要当做淤泥堆积处完全垫平,跟我们的办公区里的地面弄到持平。
不仅仅是这边,还有西边院子的藕池里面,也是要完全垫平。
这种决定不能更改,但在我们的心里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张所长,对于这种事情着实是有些无奈,‘去年才把藕池以及周边弄好,刚刚种上藕,还没见收成呢,就这样埋起来了。这周围修的路啊,费了那么大功夫,也是直接就埋起来了。’
而此时张主任正好也是来到了我们的屋子里。工程指挥部的原因,我们为了倒房子出来,现在完全都集中在了张所长的办公室里面,而床铺完全摆放不开的情况下,我们用了当时上学时才会用的上下床。
而张主任就这样直接来到了我们这里,面露微笑的对着张所长说道,‘松林啊,鱼池那个房子你找人抓紧拆掉吧,不找人拆掉的话,也就用挖掘机直接推平了。另外鱼池里面有没有鱼的放一边,还是要稍微的抽干了水看一看的,如果没有,填平了机械也比较好进去,如果有的话,咱们还能分一分不是。’
既然张主任已经这么安排了,张所长也只能去让我跟着一起弄这件事,当然我们也只是直接把水泵弄出来,剩下的一切都是由施工方进行操作的。而鱼池里的监管房,也让老孙找人抓紧来拆了。毕竟这些旧砖旧瓦的,都还是可以变现的。尤其是瓦,这种东西现在不是很好买了,如果想要全新的,还得去定制。
而原本坡下面修筑的路,也是让老孙找人看看有愿意弄的吗,愿意弄就弄一些,不愿要的话,也就埋在下面是了。
不过相对于房子上的砖块,地面上这些砖,还真的没有人愿意要,一个是捡太困难了,毕竟整个路的宽度不算宽,而距离却不短,这需要用车来回倒,所以这个拆房的人一看,也就摇摇头走了。
这一切的时间,从安排到拆完房子完全运走,也就是只用了一整天,而鱼池里面的水还在持续的向外抽,虽然还是看不到底部,可那水中的一个个黑影子让我们都有些吃惊。
仅看影子就能发现这些剩下的鱼大约有那么一二十斤的样子,而数量也至少有个七八十条的样子。这还仅仅是现在这个水抽的并不算太干,仅仅能看见影子的情况,真的要再抽干一些,还不太清楚能有多少的鱼。
我们之所以吃惊这件事情,是因为这个鱼的数量和质量。因为就我们个人认为,这个鱼无论是被偷窃的次数,还是来钓鱼的次数,都不太会有鱼存在了。毕竟就是钓鱼老手来我们这个鱼池里面钓鱼,一天也钓不上一条鱼了,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都认为这个鱼池里面只剩下一些小鱼了。
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景象,还是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喜悦,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深的无奈。毕竟这个鱼池,我们管理了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因为工程需要,就这么直接抽干清塘了,实在是有些难受。
而里面的鱼虽然没有倾注我们完完全全的感情,却也是我们一点一滴的劳动心血在里面的。
但现在,这些鱼却成了工程管理处的收获,实在是有些让人烦躁的感觉。但无论是怎样的情况,我们也就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了。
而做完鱼池里面的事情,施工也就开始了。而为了让这个清淤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我们南边这个院墙直接是用挖掘机推倒了,之后从这些有高低差的路上修了一个非常平的道路,好让情理上来的淤泥能够有地方堆放。
而之前已经开始的清淤工程,其实已经有大量的淤泥,堆放到了原来老孙种植的那一块院子外面的洼地上面了。而这样的活只要一开始干起来,可以说这个场面真的是如火如荼,场面是即迅速又快捷。
但是,只要是施工方面的问题,总归是要跟所在地有所牵扯,毕竟道路土地的问题,都是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而清淤工程这种事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扬尘和环保问题。
而这都是施工过程当中需要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整个工程管理处里面就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而相对来说的话,我们这些做后勤的人,工作就要少得多了,毕竟后勤么,也就是管理吃喝的事情,喝水这种事情吧,一人一个电壶该咋弄咋弄。吃饭,我们可是专门找到了一个厨师。
第三六二章 后勤工作
要说这个厨师是多么的专业,我们的感觉应该也是非常的专业了。这个厨师姓孔,原本一直是在局机关食堂里面做菜的。可是因为财政制度收紧的缘故,这样的员工食堂也只能对外承包出去了。
而既然已经承包给了外人,那么孔师傅为了避免成为这种职业厨师,加上局机关也是照顾这么多年的老职工,便让孔师傅跟着一起来工程指挥部里,负责伙食的问题。
而我们作为非专业人士,自然是只能够在一旁打下手了。但所谓专业就是专业,之前几次做这个大锅菜之类地东西,还觉得比较一般,因为并不算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这种大锅菜的味道也确实再怎么弄也就是那个样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是毫无概念,毕竟就是这个下调料的手法也是让我震惊了一下。这次指挥部,吃饭的人大约有二十多人左右,那么,大锅菜的量,也基本上要比二十人份多一点。
毕竟万一有人疲劳吃的多一点,这个不够就是个问题了,但稍微的余下一点,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且不说盐要放多少,这个大概是个定式,有人吃咸有人不吃咸的,调出底味来就可以了。但这个鸡精却是慢慢的大半勺。
首先说这个勺不是一般吃饭的勺子(可能也有人叫做调羹),这个是手抖食堂打饭大妈所用的那种勺子。我们用这种勺子盛大锅菜,也基本上就是一勺子一碗。可以想象一下这个鸡精的量,也就跟我们平时吃的饭差不多。而味精大致也要放鸡精一半的量。
虽然要平均到二十个人的身上,但看着这样的调料量,整个嘴里面都感觉到了一股浓郁的味道。在家里做菜恐怕是不太敢这么弄的。
除了这个调料以外,油也确实是格外的大,基本上做一次菜至少用个一斤多油,即使是在那个八十公分直径的大锅里面,也明显能够看出有一定分量的油,还真的是让人觉得非常油腻。并且这仅仅还是素油,还不算是肉里面的油水。
但看着从工地上奔波一天的其他人回到了这边的时候,吃的也是非常香甜,纷纷夸赞的时候,我们也就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但到了工程中期,因为要有工作餐的准备,加上中间也要进行或是改善,所以这个不可能顿顿都是大锅菜的情况下,我们后勤才算是稍微的忙一忙。
大锅菜这种只吃饭的事情,还算是比较好解决的,毕竟大部分的人吃完饭之后就把自己的碗刷干净放在一边了。
但吃桌餐就不一样了,因为有很多的种类,即使是伙食改善,也要准备很多的东西。这就让我们要跟着刷盘子刷碗了,用之前要稍微冲一下,用完了以后也要稍微的好好的把盘子刷干净。
这也让我们大致明白了,为什么饭店里面多数都用一些毕竟平的白盘子,一个是显得菜量会比较大,再一个就是显得干净整洁,而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因为这种比较平的盘子好刷。
像是造型好看的盘子,虽然看上去非常的漂亮,又有一种独特的造型,可事实上来说,盛菜的量并没有多大。如果都是那样的盘子,虽然头一眼看上去会非常的舒服,但知道实际情况之后会有一种欺骗感觉,最终也就是会让人的心理产生一种不快感。这可能会影响到之后的生意。
而这种朴实无华的白色瓷平盘子,虽然朴实无华,但真的是要进行雕花或者是造型,那么这个盘子就不会喧宾夺主。而更能体现出的,却是厨师的手艺。并且干净整洁的外形,也让这样的盘子端上桌的时候不会受到其他东西的影响,反而更注重与菜品。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没有其他的花色,所以这种盘子的尺寸就会在桌子上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小号的盘子,这上面的菜品就会让人觉得精致。而大号的盘子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豪爽的感觉,怎么装都觉得这个菜非常的实惠。
但对于我们来说,用别的东西越多,花纹越多,那么这个残留的油脂就可能越难清理掉。
因为这些炒菜的油实在是太多了。先不说是别的油,就是这个明油,开饭之前就要先提前准备一桶(超市卖的5L的油,一般我们这边工地上不太会用差的,因为补助标准高)。
将一桶花生油烧热之后,先乘出一大半备用,有两个装油的坛子,一个是装炸鱼的废油的,因为炸完鱼之后的油,再干别的,总会有一种非常不佳的味道。而另一个坛子里面就是装这些熟油的地方了,因为这个熟油,还有别的用处。
而之后锅里剩下的这些油,掌握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之后,就要做一些事情了,先将这些切好造型的蔬菜,放入油锅当中油炸一下。当然按照孔师傅的说法,这个手法叫做滑,稍微的将蔬菜滑一下之后,能够拥有比较不错的口感,锁住蔬菜内的水分,保持爽脆的口感还能让蔬菜变熟。这样才能保证这些蔬菜一下锅之后翻炒一下就能出锅而不会产生夹生的情况,菜里面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菜汤。
基本上所有的蔬菜类,除了像西红柿这样的菜,以及其他的凉拌菜,基本上所有的菜都需要在锅里面稍微的炸制一下,才能够保证其独特的风味。但这样弄完之后,可以想象这种菜里面拥有多少的油。
如果有需要炸的酥肉之类的(除了炸鱼),就会在滑完蔬菜的油锅里面,进行炸制,这时候油温和油的成熟度算是都比较适合炸制食品了,也比较适合给炸制的食品着色。
总之看了孔师傅的做饭方式,我也是大致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地沟油卖的这么火了,毕竟这个用油的量实在是太大了。像我们这个二十多个人的工地上面,基本上两天一个5L左右的油桶就要用干净,就不用说是饭店了。二十多个人一桌都有可能,人要是多的话,这个油的用量就更大了。
并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实我们这些菜上桌的时候,并不算是什么太过豪华好看的菜品。
第三六三章 口味
其实成品出来之后跟家常菜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对于这种做法,也是跟孔师傅多少的交流了一下,‘这些菜不能用水焯熟了再炒么,用油滑总感觉这么不好呢。’
孔师傅看了看正在帮忙洗菜的我,一脸无奈的说道,‘这个菜里面的水分如果不弄干净了,就是不好吃,毕竟有些菜的味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而把这个菜里面的水分用油逼出去之后,就不会有这样的异味了,基本上所有的菜,就都是差不多的味道,吃起来也就不会有什么反感,也就不会挑食了。’
对于孔师傅的这种说法,我还真的是不敢苟同了,也许这就是饭店厨师的做饭方式吧,仔细想想,人们看菜谱,然后炒菜,炒出来的味道,也会不尽相同,可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因为吃菜的人不一样。但厨师不行,如果两个桌上的菜,味道不同,就会产生一个非常不好的感觉。所以饭店的厨师做饭都是相当程式化的,这也是为什么慢慢的出现了炒菜机器人的关系。因为像是孔师傅这样的厨师,做出来的菜,也就比机器人做的菜有一定的提升,毕竟人能够控火么,而机器人不行。但无论是怎样的情况,这个饭菜的味道,都是主要靠着调料的味道来承载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厨师都这个样子,高端的厨师跟营养搭配是永远分不开的,所以渐渐地也会有一种自我发挥的功效。一些独创的手法,能够带来独创的味道。
但像是这样高端的大厨,一般来说就不会做这样的桌餐了,而是做一些比较高端的定制菜,这些菜其实吃上去真的好吃么?肯定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这些菜就是再好吃,天天吃也会觉得不适口。而新菜品的目的是获得新的口感,如果真的好吃的话,估计已经推广到了全国各地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虽然厨师们的程式化严重,但不得不说的是,只有一个足够程式化,对自己质量把关足够严格的厨师,才能够让这个饭店拥有足够稳定的客源,足够稳定的餐饮质量。
毕竟开饭店的老板不一定做过厨师,而厨房里面的事情,如果不懂的话,只注重成本,最终的结果就是人走茶凉。
饭店里面的东西,注重的就是一个稳定的口味,头一次吃,觉得味道非常不错,第二次去味道就变了,那么第三次,我是不会选择再去的。而像是某些地方,其实更多的则是一种服务质量,一种品牌意识,才能持久。而做品牌的话,势必就要更加工业化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中式的快餐很难找到一个全国都合适的品牌,这是因为中餐的复杂程度比较高,工业化困难。而这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料很难控制,就算控制住了调料的质量,可所用到的蔬菜以及肉类的品质,却不能完全监控的到,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最终无论是加盟者还是这个品牌的经营者,都无法竖立这个品牌的好榜样,最终就倒闭了。
当然,中式快餐里面还是有一种比较稳定的,那就是火锅。火锅这种东西的工艺,比较简单,加之半成品都可以用冷链运输,对于下游的加盟商也有一个足够的控制。而品牌的力量也能很好的反馈回加盟商的头上,这种良性循环,慢慢的就会变好一些。
而像是我们国家里面,现在就已经拥有了这么几个不错的火锅品牌。而另一种大概能够推广开的就是烤鱼这种食品了。
总而言之,想要将中式快餐推广开来,最重要的两点,一个是烹制手法要简单,火候控制要简单,配菜要简单。除了核心的调料控制住,核心的原材料控制住,剩下的东西,都是要有一种普适性,才能够将这种快餐推广开来。
但这种推广又有一种非常尴尬的情况出现,那就是一旦技术过于简单,很有可能就会被破解,最终从其他的方面进行竞争,最终导致恶性竞争,整个行业的崩坏也是有可能的。
其实说到工业化,这个是有一个非常矛盾的点的,就比如这个菜品的口味,如果经过工业化改革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很多的口味就都会消失,最终的结果就是能够选择的越来越少。这是谁也不能够接受的。
可像是真正好吃的口味,却不能推广的时候,这些口味的存在也是仅仅存在与一个小空间当中的,这样的情况下,也许随着封闭的空间,这个口味也会慢慢的消失掉,最终和工业化的结果也是一样。
而中式的餐饮就是这个样子的,有些独特创新的口味,因为没有普适性,虽然可能非常美味,却推广困难。而有些工业化的口味,虽然味道不怎么样,可却没有别的选择。
就以小见大来说,油炸臭豆腐这种东西,很难找到一个很合适的味道,那种本来靠着发酵获得的臭味到底怎么才能达到一种普适性又能有足够的产量呢,现代人想到了一个方式,就是用粪水浸泡,能够快速获得这种所谓的正宗的油炸臭豆腐味道。
虽然人们可能会觉得非常恶心,可这就是事实,因为靠着发酵,很难获得一个稳定的臭味。我们都是知道发酵这种事情,首先是拥有菌群,其次是恒温恒湿。而发臭的这种菌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不存在相同的菌种,就很难在自然环境当中获得一个稳定的味道。
而这个时候就想到了这种恶心的方式,来大批量的制作臭豆腐。虽然恶心,但是效果好,加上这些卖臭豆腐的人,就是知道吃臭豆腐的人不会在乎这样的问题,才会肆无忌惮的制作。利益为先的情况下,产能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还有一点也就是,正宗的臭豆腐到底是什么味道,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毕竟正宗的臭豆腐产量不可能有这种水浸泡的产量大,自然也就传不出来制作方式,而那种味道也就不如这样的东西感觉味道正宗了。
而决定我们自己嘴里什么口味是正宗,其实就在于第一口吃到的味道。
第三六四章 第一口
也许有人会不太清楚,到底第一口对于这个食物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其实最早的时候,我知道这件事,也是在新闻上大致知道的。
那个时候大概是因为某些医院里面,负责给新生儿喂奶的都是护士,而这个第一口奶,本来是应该由家属提供的,但当地的医院和经销商挂钩,将某个品牌的奶粉作为第一口奶粉喂给婴儿。
之后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婴儿一降生之后尝到的第一口奶是什么味道的时候,之后对于这个奶的味道就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如果更换奶粉,就有可能产生不喝的情况。最为严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连母乳都不会去喝。这样就导致了孩子很有可能会营养不良。
最终,国家出台了政策,制止了这种行为,也就导致了某些不法商贩的想法得到了阻断。
试想一个婴儿都能够对于第一口进入嘴里的东西进行一个味道的判断,更何况是成年人呢。
第一口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也说明了,任何东西的第一感觉,是最重要的一种感觉。虽然可能在以后的时间里面,会发生让这种感觉改观的情况,但如果不是被强迫改变这样的感官,那么第一次的认知就很难被推翻。
这也是为什么,在外国人眼里面,松花蛋是一种非常难吃的食品。如果第一次尝试一种黑褐色的鸭蛋,带着腥味和石灰的味道,一口咽下去之后,认谁也不会好好地咀嚼之后,再咽下去。
松花蛋这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无论是感官和口感,都是外国人没有接受过的一种感觉。因为国外的人只吃蒸蛋或者是煎蛋,颜色也都是白色的。可松花蛋这样的东西,就突破了外国人对于蛋的认知。而松花蛋这种东西如果直接一口气吞下去的话,其实那个味道真的是难以言表。就连我这样非常喜欢吃松花蛋的人,都有一种反胃的感觉。更不要提别的人了。
另外还有一些受到误解的食品,其实也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对,才导致了这种误解。就比如鲱鱼罐头,这个东西人们都觉得是天下第一奇臭无比的食品,直接吃的话又咸又腥气还特别的臭。可事实上这种东西的吃法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家的臭豆腐和虾酱的混合吃法。
就如一个从来没吃过虾酱的人,第一次打开罐子,然后直接用勺子挖出一点直接吞咽的话,恐怕那个味道也是不容易接受的,可经过炒制之后,就能发挥出自己的独特鲜味和香味了。
所以,第一口的味道,代表了一种能吃的东西在一个人的心里面的定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餐馆,更新换代那么快,很有可能开上一年就会换一个牌子,重新开始。其实就是这样,第一口的味道决定了你喜欢不喜欢,而下次去吃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风味还好,但一旦有细微的变差,那么这个感官就会急剧下降,最终就会导致饭店客户人流量的下降。而对于现在的饭店来说,人流的多少代表了一种宣传。一看人不少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有新客户过去尝试一下是不是好吃,但没有人的情况下,没有尝试过的店就不太会选择去吃了。
然而我们从吃上面,可以看到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现在有很多的饭店,其实都是注重这些东西的,注重的是第一印象和第一气氛。但经营起来,很难持续下去,毕竟注重第一感觉的人,往往会在店里面找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就好像是花里胡哨的东西,乍一看非常吸引眼球,但当你想要深究这个花里胡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一旦低于预期的时候,这个东西往往会比正常的东西反响还要差得多。
这种情况下,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其他方法可以解决,但却也是事实,毕竟同样的东西,如果一个东西花里胡哨的,而另一个只表现出普通的状态,人们的目光自然会被这些扎眼的东西吸引到。而只有能够吸引人们目光的东西,拥有足够影响力的东西,才有能够继续发展的潜力。
而到了发展期之后,其实就有一种路线选择上的问题,是搂了钱就走,搞投机,还是说苦心经营这一样,让自己慢慢发展,这种选择就很困难。
当然不得不说的问题就是,这种情况下,有很多时候利益的诱惑总会比其他的东西来的更加重要一些,这就导致了,现在的行业更新很快,却总会产生非常多的纠纷。
这也是因为人们过度重视第一口,导致了后面的第二口和第三口总是吃不好,而现在的新东西新行业这么多,这就导致了没有人有耐心等待去吃第二口第三口的改变,就直接去别的地方吃第一口去了。
而为了促进客源,这些老的店也只能开拓创新,去尝试一些没尝试过的新鲜东西,而尝试成功的总在少数,失败之后的东西,却是让整个品牌整个企业的信誉都会下滑的一个状态。
创新是把双刃剑,这件事情不是说着玩的,我们再说回来就是,一个顶级大厨也可以进行创新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名望,可能并不会因为一时的失手而产生太大的影响。毕竟烹饪这种东西,只要是食材足够新鲜,食材足够特殊,简单的烹饪这个食材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反响,因为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新的第一口,是一种新的尝试,即使是这种尝试的体验并不算好,也许下一次就没有机会吃到这样的东西了。
而一些小型饭店里的主厨,他们没有尝试新东西的机会,因为这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整个饭店的名望下降,最终导致的是丢掉工作,丢掉一切。如果没有生活的压力,这种创新,就没有任何事情。但生活的压力,不允许这些东西。
这也就返回说道我们孔师傅身上,其实相对于别人,孔师傅创新的机会更多,毕竟相对于这个饭店,单位的食堂毕竟都是自己单位的人,就算是偶尔有一些变化,也并不会影响太多的收入。可孔师傅却没有想到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