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国航空TXT下载大国航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国航空全文阅读

作者:华东之雄     大国航空txt下载     大国航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八十八章 原型机下线

    为了飞控,杨工带领的团队,这几年来几乎是不眠不休,编写了大量的程序代码,进行了无数次的优化,在那架金属样机改造的铁鸟试验台上,度过了一个个的漫长的黑夜,即使是到现在,他们依旧是在忙碌着的。

    顾婷婷也提供了不少帮助,秦风在试飞院的时候,顾婷婷就经常来成都出差,帮助解决问题了,即使是这样,飞控到底行不行,也是在很多人心中的一个问号的。

    现在,机头如果变成扁的,难度就更大了,歼十发展到现在,必须要步步小心,一旦出错,就可能会万劫不复。

    “你还是去熟悉座舱吧,我们的飞行模拟器也已经出来了,你上去多摸索,也给咱们提供改进的意见。”宋老说道。

    眼看着原型机的出厂日益临近了,秦风这个首席试飞员,也将会发挥出来他的作用,当然,在首飞之前,还是有很多的路要走的。

    秦风就是要尽快去适应,电传操控的飞机,模拟器设计的更加先进,比在俄罗斯培训时候的模拟器好的多,当秦风来到了模拟器的试验台上的时候,立刻就被吸引住了。

    虽然已经羡慕过很多次了,但是到现在,才终于算是真正有了一平三下的玻璃座舱,前面的风挡也终于不是三片式的了!秦风和其他几位试飞员,投入到了紧张的模拟训练之中,很快,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装配的攻坚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歼十战机,首架原型机已经打造出来了!

    “今天,非常荣幸,我们请到了刘将军!”总装的车间里,宋老站在飞机的一侧的台子上,向着大家喊道:“现在,请我们的刘将军!”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车间内部依旧很热,所以下线仪式选择在了清晨进行,刘将军起了个大早,步履矫健地走了进来,在他的后面,则是林将军等一众空军的首长们。

    这几年来,大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空军引进了苏27,不少人都对歼十放弃了,甚至是说风凉话,但是,刘将军依旧在支持着歼十!

    当初力主引进苏27的,就是刘将军,当年说引进和自研不冲突的,也是刘将军,刘将军不仅仅是说话,更是做到了这一点,没有刘将军的支持,就没有现在的歼十!

    刘将军一身戎装,精神抖擞。

    “得到了歼十即将下线的消息,我很高兴。”刘将军站到台子上,发表了即兴演讲:“这款飞机,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制出来的三代机,是我们的航空工业勇攀高峰的一个见证,是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一个有力的军事装备!”

    “很多人都在说,要多买几架苏27,不要歼十,这完全就是鼠目寸光,不管苏27有多好,哪怕是我们已经开始在引进技术自己生产,它也是外国的,它的所有性能,都是被外界了如指掌的,如果只靠苏27,那我们空军在面临战争的时候,是没有杀手锏的!歼十,就是杀手锏,这款飞机,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它的性能是保密的,它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一旦遇到战争,可以成为我们的王牌。”

    刘将军给的评价很高,现在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景气,本来只能自用的战机,也开始大量地向外界出口了,这也体现出来了中国空军的远见,在米格29和苏27同时对外出售的同时,苏27的出口更多,可见这款战机是真正的复合需求的。

    虽然和俄罗斯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其他的购买苏27的国家,就不一定了,这样,这款战机的性能是没有什么秘密的,这就意味着空战中丧失了一道王牌。

    歼十就不同了,这款飞机是咱们自己的,而且性能也很先进,完全就是空军的一个王牌,哪怕是被定义为高低搭配中的低档机,它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当然,这架飞机才刚刚下线,以后还有更长的,更艰苦的道路要走,我希望大家戒骄戒躁,认真细心,克服试飞中的各种问题,早日将它试飞成功,交付给部队,守护我们祖国的天空!”

    秦风第一个鼓起掌来,刘将军说的太对了,这就是歼十和苏27存在的意义,苏27性能先进,但是是外来的,歼十性能同样彪悍,而且是我们自己的,虽然是单发的战斗机,但是它已经显示出来了自己的先进,将会成为以后空军的主力!

    苏27太贵了,哪怕是自己生产,也不可能全面换装的,相比之下,歼十这种单发战斗机,造价要低一些,更加适合空军换装,空军忍耐了这些年,也该更新淘汰自己的大量的歼六机群了。

    “我们一定不负领导的嘱托,尽快完成飞机的试飞!”宋老也很激动,此时,他已经是满头白发,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十五年?他这十五年,已经完全扑在了这一个项目上了。

    “现在,打开车间大门!”宋老兴奋地喊道。

    总装车间已经完成了这第一架原型机的装配,然后需要从总装车间将飞机推到机库里面去,各种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就可以在成都的跑道上将这架飞机放飞!

    机库的大门缓缓打开,此时,天还没有亮,外面的路灯闪亮,在路灯的光芒中,造型优美的歼十战机,就如同初生的婴儿一样,缓缓地从机库里面出来,在牵引车的牵引下,沿着甬道,走向远处的机库!

    所有人都跟在飞机的旁边,护送着飞机,向着机库的方向而去,远处的机库,也都挂上了让人激动的标语。

    万无一失,稳定可靠!

    科学严谨,早日首飞!

    “现在原型机已经造出来了,应该很快就能首飞了吧?”林将军和秦风走在一起,跟着人群前往机库,林将军向着秦风说道。

    剩下的是试飞,那就是秦风的任务了,秦风可是这方面的专家了,现在,听到了林将军的话,秦风摇摇头:“这个可不好说啊,您还记得有架歼八,第一次试车就起火烧毁了吗?”

    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歼八2造好了,刚刚出来,第一次试车,因为共振将一根油管震断,整个飞机都烧毁了。

    现在的歼十,虽然已经做好了稳妥的准备,但是这毕竟是一架百分之六十以上新装备的飞机,在首飞前会遇到什么问题,谁都不清楚啊。

第七百八十九章 启动发动机

    林将军点点头:“研制战机,必须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如果不讲科学,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这是很严肃的,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林将军对此也很关注。

    一架全新研发的战机,各部分都是新的,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试飞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最终把它搞成熟,这个过程,注定很漫长啊。

    “今天呢,要进行什么准备?”林将军向秦风问道。

    这个仪式已经算是结束了,当战机推到了机库里之后,就意味着随时能够放飞它了,那接下来,该干什么了?

    “试车。”秦风说道:“进入机库之后,会有技术人员给这架飞机加注燃料,全机通电,各种润滑泵开启,然后,启动发动机!”

    任何的飞行,先要打开发动机,今天第一次的实验,就是开启发动机,只要发动机能转起来,各个部位工作正常,那就说明发动机的安装是没有问题的。

    当年歼八战机的实验就是在启动发动机的时候出现的问题,结果整个战机烧毁,现在会出现类似的故障吗?

    应该不会,因为这台发动机是完全成熟的发动机,在苏27上已经飞了多少万个小时了,也没有发生点火就燃烧的事故,哪怕是把机匣给换到了上面,按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的。

    发动机试车,是有危险性的,比如在进气道附近站立的话,说不定会被吸进去,等到出来的时候,就都成灰了,这是相当可怕的。

    所以,大家只能是站在机库的外面,看着里面的技术人员的忙碌,首先就是加注燃料,初次出厂的战机,内部的管道都是空的,燃料车开动到旁边,开始加注燃料,仅仅加注了五百千克,就足够第一次试飞使用了。

    然后就是泵油,让燃料顺着输油管一直流到后面,如果管路中有空气,那就会造成运行不稳定,技术人员按照操作规程,熟练地泵油,完成试车前的全部任务。

    “电源车!”

    现在,轮到电源车上来了,粗壮的电缆接到了机身上,宋老在人群中招手:“秦风,你来吗?”

    虽然有地面电源车了,但是想要启动发动机,那还是需要有人在机舱里面操作的,听到了宋老的招呼,秦风立刻就是一路小跑,顺着舷梯,爬上了座舱。

    第一步,打开电门!

    以前只在模拟座舱中见过,今天则是第一次在真正的座舱里操作了,他打开了总电门开关之后,前面的三台显示器上,右侧的彩色显示器首先点亮,出现了各种系统启动的信息。

    采用一平三下布局的座舱,充满了现代感,这一点就绝对比苏27战机要好得多!

    秦风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面前的显示器,几乎是在一条线上的,只有中部的略微靠下,其中左边的显示屏,主要显示武器外挂情况,这是一个武器控制系统界面,中间的这个,主要显示电子地图与目标跟踪情况,同时也可以作为雷达跟踪控制界面,这两个屏幕都是黑白屏,今天由于仅仅是试车,所以这两个屏幕都没有开启,现在还是黑屏的状态。

    而右侧的屏幕属于飞机的状态显示屏,可以显示飞机的各种信息,包括航行时候的航向,坡度等等的信息,导航信息等等,也包括整个飞机的操控系统界面,现在,只有这一个屏幕显示出来了。

    当然,这并不是固定的,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地切换屏幕,还可以把屏幕的信息显示到平显上,毕竟平显上看起来是最方便的,这样就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当然,在显示屏的下面,还有一些机械指针仪表,这样是照顾不少飞行员的习惯,同时也是万一在显示屏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有基本的机械仪表来保证飞行的安全,对很多老飞行员来说,看到这些仪表是很亲切的,他们不习惯显示屏。

    秦风扫了一眼,就能够将这些仪表尽收眼底,左上角是领航时钟;中间主要是飞行姿态的显示,包括地平仪、速度表、高度表、侧滑仪、侧滑仪;下方是发动机的,包括转速表、温度表、滑油压力表等。

    此时,电门打开,显示正常,秦风拨动发动机启动开关,尾部传来了熟悉的启动机的啸叫。

    涡轮机的启动和汽车的启动类似,都是靠电机来带动的,在电机的驱动下,涡轮机开始旋转起来,三姨夫发动机的涡轮风扇叶片,越转越快,发出了特有的啸叫。

    汽车启动,几秒钟就可以了,但是发动机的启动,得持续一分钟的时间,这已经算是快的了。

    秦风盯着发动机转速表,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当速度达到上万转的时候,尾部冒出来了一股股的黑烟,燃烧室里面开始喷射燃料了!

    随着燃料的燃烧,就能驱动尾部的涡轮转动,再带动前面的压气机,逐渐地稳定下来之后,驱动电机分离,发动机终于运转平稳,尾部的浓烟也消失了,发动机正常启动,处于慢车状态!

    没错,对涡轮机来说,转速达到万转,那也仅仅是慢车状态,此时的油门杆也处于最前面的位置,在座舱内,秦风心潮澎湃,这就是战机,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

    那个模拟座舱,始终是模拟的,根本就没有真实的座舱的感觉,现在,尾部的发动机在咆哮,整个飞机在颤动,随时都能够展翅欲飞一样。

    当然,秦风是不能做其他动作的,可不能松开刹车直接上跑道,他大声地报告着:“发动机启动正常!各种仪表显示正常!”

    他只要瞄一眼,就能够把那些机械仪表看的清清楚楚,同时,彩色显示屏上也能够显示出来绿色,代表是正常的,如果出现异常,那就是闪烁的红光了。

    “油门开度三十!”

    “明白!”

    秦风向后慢慢地拉油门杆,保持到百分之三十的位置,尾部的轰鸣声更加的剧烈起来。

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

    俄罗斯的发动机,就是好使,一贯地继承了结实耐造的优点!秦风在心中暗暗地想到,他检查着各个仪表,没有任何的问题。

    其实本来也不可能出现太大的问题,这发动机是成熟的,最大的问题可能出在和飞机的匹配上,但是只有在急速地变化油门杆的时候,进气道才可能会出现匹配不当的问题,至于现在,一切都很正常。

    “油门开度五十!”

    随着一声声的命令,身后的发动机的轰鸣声越来越大,秦风在前面也是意气风发,嗯,除了噪音大一些之外,早知道就该戴着头盔过来了。

    “油门开度七十!”

    “油门开度九十!”

    当油门开度达到九十的时候,发动机已经快要达到最大军用推力的状态了,此时的轰鸣声,让整个机库都给放大了,响彻云霄,发动机的尾部喷管,甚至都可以看到热焰向外涌动,最壮观的是进气口,进气口的地方,在强悍的吸力的情况下,清晰可见白雾在迅速地形成,这个时候,如果要是有人站在那里的话,瞬间就被吸进去了!

    在正常飞行的时候,飞机向前飞,空气直接就撞进来了,所以发动机可以功率全开,甚至加力打开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地面试车的时候,油门开度九十就已经是最大的了,在这种情况下,进气道已经是全功率地运转,呼呼的气流,在那里形成了巨大的漩涡,看起来相当的壮观。

    “慢车状态!”

    “关机!”

    一个个的口令传来,秦风在飞机上推动着油门杆,终于,发动机停车了,尾部的轰鸣声消失的时候,秦风感觉到自己的耳朵里还是嗡嗡的。

    第一次试车,圆满成功!发动机装配在战机上,不同的动力下,都没有感觉到发动机的异常颤抖,共振等等,已经完成了全部的验证!

    秦风也是心潮澎湃,他看着屏幕变黑了,还是不打算下来。

    此时,技术人员已经开始进行检查了,有人检查尾喷管,有人检查油路,也有人从进气口爬了进去。

    歼十的机腹进气口,就如同是一个大嘴巴,一名技术人员从那里爬了进去,打着手电,开始照里面的情况了。

    “怎么样,小刘?”宋老关心地问道。

    小刘从里面爬出来,脸色很难看,向着宋老说道:“报告,发现风扇叶片有多处损坏。”

    “什么?”听到了小刘的汇报,顿时宋老的脸就阴沉了下来,在场的所有人都停止了说话,看着这里。

    怎么回事?

    “我来看看。”宋老踩着梯子,也亲自爬了上去,不用钻进去,从外面就能看到,在手电的照耀下,果然,里面的很多风扇叶片,都出现了裂纹!

    这种机腹进气的战机,从进气口就可以看到后面的发动机叶片,这样的进气道是最短的,也是效率最高的。

    当年在研究歼八的时候,还因为两侧进气和机头进气效率高低的问题展开过研究,哪怕是两侧进气,进气道也相当长,导致了大量的气压损失,而现在的歼十,这种形式的进气,效率属于是最高的了。

    当然也有缺点,由于直接就能看到风扇叶片,所以风扇叶片会强烈地反射电磁波,在对方的雷达屏幕上就能出现清晰的亮点,当然,现在还没有重视隐身性能的情况下,这样的设计是无可厚非的。

    而现在,也能清晰地看到风扇叶片上的裂纹,第一次试车,就报废了一台发动机!三百万啊!

    大家当然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发动机从前向后,首先是外涵道的风扇叶片,然后是核心机的低压压气机,高压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加力燃烧室,最后是喷管。

    现在,风扇叶片出现了这么多的裂纹,这是能够看到的,看不到的低压压气机的叶片,有没有损伤?

    现在,国内已经引进的Al31F的大修线,可以在国内大修发动机了,即使如此,把这些叶片更换下来,也是不小的开支啊。

    一次试车,也是如此的让人难堪!

    “我看看!”秦风喊道,他听说这边有情况,立刻就从座舱里面爬了出来,然后也站到了进气道的外面,当看到那些细小的裂痕的时候,顿时就明白了。

    “是被多余的物体碰撞的!”

    机腹进气,有利于大迎角的机动格斗,但是这种进气方式同时也会靠近跑道,容易吸入地面的杂物,所以米格29才会在边条的上面开辅助进气口,在野战条件起降的时候用上面的进气,就是怕从地面上吸进杂物来了。

    在发动机强悍的动力下,进气口附近的吸引力是相当强的,地面的螺钉什么的,都能吸到发动机里面去。

    但是现在,根本就不是这样,地面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了,这些多余的物体,是从什么地方被吸进去的呢?

    接着,秦风的手伸了进去,抚摸着进气道的边缘的接缝,当他的手从那里拿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看清楚了,他的手上亮晶晶的。

    “是我们在加工飞机的时候,接缝的部位有没有清理干净的金属屑,在强大的发动机吸力下,从机体结构缝隙中被抽了出来!”宋老说道:“真没有想到,居然是因为我们的粗心大意,导致了这样的意外事故!”

    在完全封闭的总装车间里,大家挥汗如雨,终于完成了飞机的制造,但是没有想到,有一些金属碎屑没有清理干净!三姨夫发动机在开动起来之后,风扇叶片的吸引力也是相当的强大,居然把它们从缝隙中给吸出来了!

    还好,因为是金属碎屑,所以造成的破坏力都很小,仅仅伤到了风扇叶片而已,但是,哪怕是这样,也给这架战机的试飞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们搞研发,遇到状况是很正常的,大家不要灰心和气馁,找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看到大家的状态,林将军开始鼓气了。

    “对,全面清理,彻底排查!”宋老说道。

第七百九十一章 还不行

    第一次的试车,就出现了如此重大的险情,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大家没有犹豫,就开始上来拆了,所有的缝隙,都要拆开,用鼓风机,将里面的所有碎屑都清理干净,绝对不能放过一处!

    这又不是第一次造飞机,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歼六歼七那是数不胜数的,现在负责装配的都是生产线上技术最精湛的老手,但是,和原来生产的不同之处就是,以前都是完全成熟的,各种部件打造出来,直接就能装配完成,而现在的这架飞机是第一次的装配,很多部件都需要打磨,修整才能够装上去,所以,在试飞的时候就出现了这种问题,残留的金属碎屑,让发动机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前面在拆,后面也在拆,发动机在机库内被拆开了,这台发动机需要回厂大修,所以,就需要换一台新的发动机上来才行,还好第一批的AL-31FN的发动机已经被运过来了,他们有足够的库存,再换上第二台备份的发动机就可以了。

    “这样的发动机装配方式,真的是很方便!”秦风看着发动机从后面被推出来,赞叹地说道。

    以前换发动机,那都是拆卸整个后机身的,歼十的研发是瞄准西方先进水平的,所以采用了下面开口的方式,这样只要从后面拆开,就可以把发动机给推出来,在野战的情况下换发动机,那也是很轻松的。

    秦风对此很满意,一切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其实,在超七的研发过程中,这个理念就已经被深入地贯彻起来了,老巴一直都提倡这种安装方式。

    “是啊,我们既然是全新研发,那当然要瞄准先进的方案来了,不过,对我们来说,这种三代机的生产工艺,我们还是要仔细研究啊。”

    虽然是原型机的问题,但是进气道内部有无数的碎屑残留,这始终是工艺上的缺陷,现在宋老对此很感慨,三代机,是有三代机的工艺的。

    这架飞机,外形还不是特别流畅,比如说没有采用翼身融合,边条翼这种先进的技术,如果有这种装置的话,那各种特殊结构的加工会更多,也就有很多的新的工艺是需要探究的了。

    设计战斗机,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把战斗机从纸面上转换到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来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啊。

    林将军已经离开了,秦风留在这里,随着现场的技术人员一起工作,拆开,清洗,安装,过去了整整一个星期,终于,迎来了第二次试车的日子。

    “我们确信这次全部清理干净了,不会再出别的问题了。”现场的负责人向宋老说道:“这次实验,我们不仅仅要实验发动机的试车情况,还要验证其他的子系统,比如各个舵面响应情况。”

    “确信都收拾干净了?”宋老问道。

    “是的,挖地三尺!”负责人信心满满。

    秦风再次坐到了驾驶舱内,这次,他提前戴上了头盔,省得像上次一样被震得耳膜难受,然后,按照要求,启动发动机。

    三姨夫的声音,就是好听!

    秦风按照要求,满满地加大油门开度,再次达到百分之九十的位置,然后,检验各个设备的工作。

    哪怕是电传操控,里面的很多机构都是需要液压驱动的,液压又是由发动机来提供的,发动机还要带动发电机,给各个系统提供电力,这次尾部的发动机运转了十分钟,各个子系统都检查完毕,终于关闭了发动机。

    这次试车,圆满成功!当发动机停车之后,现场的人都想要欢呼一番,但是宋老止住了他们的欢呼。

    “小刘,进去看看。”宋老向着小刘说道。

    小刘扛着梯子,到了进气道的跟前,和上次一样,打着手电钻了进去,现场的所有人都在关注着小刘,看着他慢慢地爬进去,看着他的上半身在里面蠕动,心中也有一种七上八下的感觉。

    怎么样,行不行?

    终于,小刘出来了。

    “怎么样?”宋老问道,言语中满是关切,四周的其他人,也都望向了小刘,大家都在期待着他说出来一切正常几个字。

    “风扇叶片,又发现了几处损坏。”小刘的声音很低沉,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所有人的脸,瞬间都晴转阴了。

    宋老也是一怔,脸色很难看,他感觉到自己的头发晕,身体都支撑不住了,靠在机库的墙边,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滑,最终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还有几处损坏!也就是说,依旧有多余的物体,这和上次不同,上次是没有预料到,这次已经预料到了,也进行了细致的清理,但是,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这绝对比上次的打击还要严重!上次就已经报废了一台发动机,送到大修厂去修理了,这次装进去了一台新的发动机,结果又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哪怕是损坏比以前的部位少了,那也不行,不能有任何的损伤,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擦痕,都可能在以后的飞行中因为应力的变化而断裂,数万转的风扇叶片断裂飞出来,那就是一把锋利的刀子,可以把整个发动机舱打得稀巴烂。

    这个发动机,又得拆下来修去了,这可是第二台!

    一个个的都是无比的沮丧,在上面的座舱里的秦风,听到了这个消息,也是感觉到深受打击。

    这次,每一个人都是信心十足,结果又失败了!这还不是飞上蓝天遇到的什么复杂的故障,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装配问题,如果连这个问题都不能解决的话,那以后还谈什么飞上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研究三代机的道路,就是这般的坎坷啊,大家都无比的沮丧。

    但是,沮丧是没有用的,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解决得不彻底,那就再想办法,想要放飞三代机的雄鹰,怎么可能因为这点小问题就退缩?

    “同志们,我们不要气馁,我们接着寻找问题的根源,把它解决掉,这次失败,至少说明了我们只靠清除加工残留的金属屑是不够的,那我们就用更好的方法!”

第七百九十二章 办法比困难多

    “对,大家打起精神来,我们至少验证了只靠清理是不够的,也是不彻底的,我们就要找新的方案!”宋老也站起来了,他知道,自己不能放弃,自己可是整个飞机的总工程师,如果自己都气馁了,那别人呢?别人还能坚持下去吗?

    这个小小的打击,不会让宋老就消沉下去的,短暂的痛苦过后,就是新的研究,搞科研,哪里能不经过失败?

    其实,让大家消沉的不仅仅是打击,压力,主要的还是愧疚,要知道,一台发动机造价不菲啊,哪怕仅仅是送回去大修,那也是宝贵的财富的浪费,歼十的拨款本来就不多,如果不是靠着出口歼七赚钱,这个项目根本就搞不下来,现在呢,他们还没有飞起来呢,仅仅是试车,就弄坏了两台发动机,心中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

    但是,不管是愧疚,还是打击,总之,都要站起来,继续解决问题!

    按说已经清除干净了啊,还有什么问题呢?

    秦风下来了,站在了梯子上,也向着里面看,这是一个矩形的进气道,越向里,空间越大,最后全部展开,面积和发动机的风扇叶片一样大,这是个不规则的结构,加工起来相当不容易,所以在加工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金属残渣,上次清理按说已经到位了啊。

    他用手电筒照着,看着里面的那些金属结构的缝隙,突然向宋老说道:“宋老,如果我们清理还不行的话,那我们把这些缝隙堵上怎么样?”

    己方已经清理干净了,但是缝隙还是有的,当发动机全功率工作的时候,吸引力是很大的,可能会将缝隙内部某些细小的金属碎屑,甚至是金属边缘给吸过去,要知道,哪怕是仅仅有零点一毫米的金属碎屑,在高速气流吸附下,会产生很大的动量,虽然质量小,但是速度大啊!

    这样,如果撞到发动机的风扇叶片上的话,叶片的边缘是很薄的,就可能会砸伤叶片。

    继续清理一遍,清理完毕之后,将所有的可能通向进气道的缝隙,全部封堵!等到都堵死了之后,哪怕是还有漏网的小屑屑,也不能进去。

    “对啊,如果总是清理不干净,咱们干脆就堵死它!”宋老点头了:“现在,大家就动手吧,我们重新清理,清理完毕之后,封堵起来!”

    只要想,办法总是有的,而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人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困难是有限的!

    继续来!

    第二次试车再次失败,也引起了上级的关注,一瞬间,有很多的领导都在关注,现场的技术人员都承受着压力,大家把压力变成动力,日夜奋战,又过了半个月,终于,按照新的方案,完成了清理和封堵作业。

    地面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甚至连飞机的外面都围起来了一圈的红绳,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省得某些人身上携带的什么东西掉落到地上,然后被吸入发动机。

    “林将军!”等到试车前,秦风又再次地看到了那个熟悉的人影,虽然林将军的工作繁忙,但是,每隔几天,都会来这里转转,林将军的到来,对大家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

    “嗯,我来看看。”林将军说道:“大家都在等待着咱们的好消息呢!”

    “放心吧,这次肯定没问题了。”秦风说道,他的皮鞋擦得铮亮,鞋底也是干干净净,等到他爬上飞机之后,舷梯被搬开,地面又被拖了一遍,第三次的试车,正式开始!

    当发动机的轰鸣声结束的时候,小刘第一个跑向进气道,顺着梯子爬进去,检查了良久。

    大家的心,又莫名地紧张起来了,该不会还有问题吧?

    当小刘从里面钻出来的时候,脸上满是喜悦:“经过我的反复检查,我们的风扇叶片完好,没有任何的损坏,进气道多余物被吸入发动机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

    “太棒了!”听到这话,秦风高兴得大喊道,刚刚在飞机上,他都没有下来,现在,他从机舱里面爬出来,踩着鸭翼,跳到主翼上,然后从主翼的边缘,直接就跳下来了。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发现,只顾着检查进气道,居然忘记了给飞行员搬舷梯了,而秦风,也创造了一个新的路线,如果没有舷梯,飞行员如何从飞机上下来?

    雄猫是最方便的,因为雄猫的机体侧面,做出来了几个内凹,翻转之后就是台阶,很方便爬上去,歼十的机体本来就小,对这种装置就没有设计的必要了,爬下来,很有讲究。

    座舱的位置太高了,直接下来肯定不行,飞行员的身体是宝贵的,哪怕是扭一下,很长时间都不能飞行,损失太大,向后走,踩着鸭翼到主翼,主翼的高度就合适了。

    当然,不用担心踩坏了鸭翼,那东西在超音速的时候都能用,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不可能被踩几下就坏掉,那就不是飞机,而是模型了。

    宋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自从第一次出现了这个故障以来,宋老的心头就有着沉甸甸的压力,在上次失败之后,这个压力就达到了顶峰,虽然宋老并没有表现出来,依旧在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但是实际上,他内心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尤其是现在,空军中要苏27不要歼十的呼声是越来越大,这架飞机,出现任何的问题,都可能会被人给放大的。

    现在,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太棒了,就知道大家可以解决问题的,不知道这架飞机,什么时候能飞起来?”林将军问道。

    林将军也是很急切的,他对这架飞机相当关心,现在,听到了林将军的问话,宋老坚定地说道:“我们力争今年年底,就实现这架飞机的首飞!”

    现在是夏天,还有半年的时间,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完成飞机的滑跑测试,然后准备首飞,应该没问题吧?

    此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信心满满的,并不知道后面还有无数的问题在等着大家呢。

    歼十就如同怀胎十月,即将出生一般,但是,这个分娩的过程,也是那么的漫长,科研的道路,充满了波折,但是不会阻止住大家的脚步,为了将这款战机放飞,披荆斩棘,迎难而上。

第七百九十三章 低速滑跑

    试飞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在完成了发动机的启动之后,很快,其他的测试项目也在进行,当全机的所有项目都进行完测试之后,就是接下来的试飞了。

    滑跑。

    想要将一架战机飞起来,首先就需要滑跑,落后的二代机的起飞速度比较高,要滑跑到三百多公里每小时才能够飞起来,所以对轮胎的要求很高,而三代机的气动布局先进,起降速度低,只需要二百多就能飞起来了。

    这样,把速度从零到二百多分成了三部分,从低到高,分别是低速滑跑,中速滑跑和高速滑跑,按照科学的规律,当然是从低速滑跑开始,一点点地增加速度。

    在测试发动机的时候,只能听到发动机的轰鸣,整个飞机都在震颤,似乎是在等待着起飞一样,现在,终于要让它靠着自己的动力运动起来了!

    时间很紧张,所以,试飞工作一直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第一次的低速滑跑,选择在了一个早晨,当朝阳照耀到地面上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心中都是很期待的,在成都,这种天气太难得了,同时,这也预示着己方的测试一定会顺利!

    歼十战机从机库里面拖了出来,首先进行的是低速滑跑,在低速滑跑中,它就相当于一个三轮车,这个时候,要检验的就是它的灵活性。

    秦风穿着崭新的飞行服,拎着新一代的飞行头盔,走上飞机,整个人也觉得精神了不少。

    以前每次测试,都是打开座舱盖的状态,这次,终于可以关闭座舱盖了,当顶部的座舱盖缓缓地落下来的时候,秦风的心也跟着一动,如果自己要是需要,甚至可以把这架飞机飞飞起来。

    这当然是不可以的,试飞必须要科学办事,三种测试结束之后,才可以筹划进行首飞,这毕竟是全新的战机。

    通过座舱盖向外看,可以发现座舱盖的设计非常好,几乎都看不到外部的形变。

    在以前的时候,弧形的座舱盖让人不舒服,就是因为光的折射,经过座舱盖之后,就变成了放大镜,让外面的一切都失真了,看起来很不方便,还有前面的弧形风挡也是一样的,现在,经过复杂的设计和制造,是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的。

    启动发动机!

    如果没有三姨夫,那歼十还真不知道要拖延多久,一款合格的发动机对战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在也是如此,歼十有了这款发动机,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进入了实际的试飞阶段啊!

    “发动机正常。”看着右侧的彩色显示屏上的数据,秦风在无线电里面报告道。

    “收到,油门开度十,最高速度三十,开始滑行!”指挥的台子,就搭在了跑道的一边,里面放着各种设备,一排椅子,负责测试的人员坐在那里,盯着仪器看。

    歼十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很多的设备都安插在里面,试飞的同时,各种数据就被记录下来了,很容易分析和改进,同时,在体制上,也采用了飞机的设计总师和试飞总师的原则,现在,试飞总师从低速滑跑开始,就已经就位了。

    “明白。”秦风推动油门杆,看着转速缓缓上升,身后的发动机在用力推动飞机,但是机轮还是锁死的,秦风的脚离开了踏板,歼十战机第一次靠着自己的动力,向前滑行了!

    尾部的发动机在向后喷气,战机的机体在反作用力下被推动向前,向前!

    很快,前面的平显的速度就到了三十的数值上,秦风的手轻轻地推动着油门杆,减小发动机推力,将速度稳在三十上,然后,踩动了右边的方向舵。

    在空中,踩动方向舵,那就是操控尾部的舵面,而在地面上,根据系统的不同,可以是刹单边的机轮,还可以是让前面的起落架转动。

    现在的歼十,则是全部都有,就在他踩动方向舵的时候,右边的轮胎开始刹车,左边的继续转动,同时前面的机轮也在向右转,就这样,他前面的景物跟着转动,已经在地面上完成了一次转弯,从停机坪的位置,他一溜过来,已经上了跑道,这样一转向,就已经对准了跑道!

    三轮车的转向稳稳的,起落架的液压减震没有丝毫的问题,负责测试的人员都很满意。

    “继续!”

    “明白!”秦风在跑道的末端,几个小巧的转向,对准了跑道中线,轻轻地刹住了飞机,然后,稍稍推动油门杆,松开了刹车。

    战机开始加速了,十,二十,三十,一直到六十,飞机都是稳稳的,此时已经到了跑道的中部,他两脚踩动舵面,刹车减速,然后单边左侧踩动,飞机灵活地向左转动,离开了跑道,他就这样,在跑道上来回穿梭,按照设计的路线,绕了一大圈。

    等到他离开之后,后面就有专门记录的人员,测量轨迹,计算转弯半径等等的数据。

    “这架飞机真灵活!”看到了秦风在上面开着这价值几千万的三轮车,试飞总师周老向着宋老说道。

    以前的战机,后面的主起落架的连接点都是在机翼中部的,这样当两侧的主起落架展开之后,机轮之间的距离相当宽,起飞和降落都比较稳定,但是,带来的劣势也是比较大的,就是将机翼的翼根部位给前后分离了,这部分区域是无法用来挂载导弹的,要知道,翼根部位本来是承载能力最大的,结果不能用!

    所以,三代机都是小三点起落架,直接向外撑开八字,扩大轮距,回收的时候,就在机腹下面回收,不占用机翼的宝贵空间。

    轮距比以前的小得多,转向起来自然就灵活了,在地面的操控也会很简单。

    “是啊,这种小轮距自然灵活,不过,也给飞行员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宋老说道。

    轮距小了,降落的时候,横向的水平就必须要保持好了,偏差太大,很容易擦挂机翼的,这也算是它的一个劣势了,这需要飞行员有更精湛的技术。

    低速滑跑,最高速度六十,验证转弯,加速和刹车等等的性能,这个实验,进行到中午的时候,就算是落下帷幕了,速度之快,让秦风都难以置信,这样的情况下,说不定一周就能首飞了!

第七百九十四章 跑偏

    “今天,我们进行中速滑跑。”当再次来到跑道上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了,昨天将低速滑跑的所有数据都整理出来了,万事开头难,开头就已经很顺利了,所以以后也会越来越顺利!

    “中速滑跑的时候,一定要对准跑道,然后松开刹车,什么都不干,加速到一百就够了。”

    “放心吧,周老,这个中速滑跑,咱们肯定能一次通过。”秦风说道。

    低速滑跑的时候要测试各种数据,中速滑跑的话,只要松开手,让飞机滑到一百,然后再刹住,就结束了。

    和上次一样,在停机区的时候就启动飞机,低速滑到了跑道末端,对准跑道中线,秦风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在无线电里面喊道:“已经对准跑道,请求开始试飞。”

    “可以。”无线电里面传来了声音,秦风松开刹车,油门推到百分之三十的位置,战机在跑道上滑跑起来。

    在汽车的性能中,有一个从零加速到一百的性能测试,和现在的这个是很像的,为了测试,发动机的动力没有全开,否则的话,任何跑车都不可能比过战机的,毕竟,战机的发动机可比活塞发动机的功率强大得多。

    等等,怎么回事?

    “刹车!”耳机里传来了声音,其实,当声音传来之前,秦风已经敏捷地将油门杆推到了慢车的位置,然后踩下了两边的舵面。

    从他这里,是能够看到机鼻的,机鼻在刚刚运动之前,是稳稳地对准了跑道中线的,但是现在,低速向前才滑出了几十米,速度提高到了七十,机鼻指向就已经偏离了跑道中线,向着左侧偏离了!

    随着速度继续增加,机头就更偏了,整个机身都已经离开了跑道中线!

    中速滑跑,验证的就一个项目,看看飞机能否滑直线,没错,就和刚刚学驾照之后开车不会走直线一样,飞机在刚刚造出来之后,也需要进行一次检验,就是不用任何控制,只在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看看飞机向前滑行是否能沿着直线跑。

    如果能跑,说明设计的没问题,如果不能跑直线,那问题就大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的有问题,左右不对称,这样在加速之后,飞机就不能跑直线了,也可能是一侧的起落架的放置有问题,位置不合适,或者是刹车有卡滞,都会导致飞机不能滑直线。

    本来以为这个中速滑行比低速更简单,加速,减速,刹车,结束,谁能想到,居然跑偏了!

    秦风刹住了之后,肉眼就能看到机身已经离开跑道中线三四米了,不仅仅跑偏,而且跑偏的还相当严重!

    在场的人的脸色也都是同样的难看,果然有出来了一个拦路虎啊。

    飞机跑偏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气动布局吗?如果从气动布局上看,两边不一致的话,那就容易导致跑偏,但是这种跑偏,那几乎就意味着飞机的设计失败了,飞机气动布局都不对称,那飞机还算是成功的吗?

    宋老的脸上满是严肃,此时,飞机就停在了跑偏的地方,斜着矗立在那里,所有人都是脸色难看。

    “应该不是气动的问题。”秦风从上面下来说道:“我们吹过了那么多次风洞,气动上是没有问题的,我建议,我们还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分析,比如,是不是两边的刹车力度不同,导致的跑偏?”

    如果最简单的话,那就是刹车问题,一边紧,一边松,速度上来了,自然就跑偏了。

    “对,分析数据!”宋老说道:“把设备推过来!”

    飞机停留在这里,就不能动了,可能会破坏数据,当秦风听到这里的时候,顿时就想到了什么,没错啊,果然是总设计师,对这架飞机的熟悉程度远远地超过自己,自己只能猜到可能是刹车上的问题,宋老已经猜到了,很可能是刹车的防滑系统出的问题!

    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种情况,比如跑道结冰等等,都需要能够降落下来了,为了保证飞机的平稳降落,飞机的刹车系统,也是有专门的防滑措施的,这种装置,有些类似于汽车的ABS系统,它也是国内研发的先进的子系统之一,如果这个系统出现了问题,那就可能会导致额外施加刹车力了。

    “宋老,如果分析数据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可以松开刹车,再试一次。”秦风向宋老说道。

    只要松开刹车,再试一次,如果这次不跑偏的话,那就说明是刹车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其他的都排除了。

    但是,松开了刹车,那怎么在测试结束后将飞机刹停?如果停不下来,那可是会冲出跑道的!

    “你打算怎么让飞机停下来?”宋老问道。

    “减速板。”秦风说道:“今天的天气很不错,如果机场上有侧风,我们再实验就不容易了。”

    飞机跑偏不一定是飞机的情况,如果跑道有侧风,自然会把飞机吹到一边去,在机场上还好说,在航母上,滑跃起飞的舰载机因为侧风太大,都可能被吹到海里去。

    为了尽快确定故障的位置,那就可以松开刹车试一次,然后,靠减速板来停下!

    为了让飞机减速,各种战机都设置有减速板,F-15和苏27一类的,都是在机背上装置了一个巨大的如同风帆一样的减速板,歼十则是在下面加装的,具体来说,就是在机腹的后方,有“四瓣”式减速板。虽然没有刹车,但是跑道很长,只加速到七八十,跑道利用了不过十分之一而已,后面的,都用来减速,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减速伞。”宋老说道:“我们等到检查完所有数据之后,就再试一次!”

    防滑刹车系统,是己方新研发的,如果出故障的话,很可能是这方面有问题,为了能够尽快地确定故障原因,宋老也决定认同秦风的这个方案了。

    再加上减速伞,应该会更保险!

第七百九十五章 秦大胆

    “秦风,你真是个秦大胆!”试飞总师周老听到了宋老的这个说法之后,忍不住向着秦风说道。

    有这么干的吗?这也太大胆了吧?不过呢,如果布置得当的话,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吧?

    嗯,为了安全起见,在跑道的尽头,再放一堆旧轮胎吧!

    秦风绝对不会知道,自己的秦大胆的这个称号,就这样给传开了,想要试飞,要科学,还得有胆量,而秦风的胆量,那是最大的。

    为了能够赶上这个没有侧风的好时候,认真地考虑之后,秦风的这个建议被采纳了。

    拆掉刹车,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将里面的刹车片拆掉就行了。

    国内的技术在很多方面还是落后的,秦风记得很清楚,十几年前去试飞幻影2000的时候,人家就用的是特殊的陶瓷刹车片,这样可以让飞机全靠刹车停下来,而不用减速伞之类的额外装置,而且,在刹车结束之后,也没有高温。

    现在的歼十,也开发了一种类似的刹车片,虽然能够起到紧急刹车的作用,但是,耐磨性能,热衰退性能等等,还是没法和西方的同类装置相比的,现在也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已,等到继续提高性能,还等待以后的技术积累。

    现在,刹车片被拆下来了,只留下了光秃秃的刹车盘,这架战机,就已经没有刹车了。

    一辆车,没有刹车,敢开吗?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飞机呢?

    飞机还有可能,因为飞机有专门的减速措施!

    秦风上了飞机,义无反顾,他必须要确保安全,毕竟这架飞机也是造价昂贵的,如果一个滑跑就给弄坏了,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启动发动机,联系指挥台,秦风滑出了跑道,开始了又一次的加速。

    二十,四十,六十,八十,一百!

    当速度达到一百的时候,也可以看到飞机依旧是稳稳地对着跑道中线的,所以,气动布局,起落架位置等等,没有任何的问题,就是刹车的问题!

    停下来!

    秦风关闭了发动机,然后,熟练地放减速板和减速伞。

    垂尾的后方,猛地弹出了一朵伞花来,这朵伞花兜住了风,来回晃动着,飘忽不停,这可是一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啊,就靠着减速伞来刹停它!

    飞机继续向着前面冲,所有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看着战机向前疾驰,生怕最后冲出跑道,弄坏了起落架。

    打开减速板!

    还不够?

    秦风推动操作杆,开始了第一次的在战机上操作舵面了!

    只见歼十的前面的鸭翼,向下翻转,从横着的状态,变成了竖直的状态!

    在需要的时候,鸭翼也是可以当做减速板的,歼十的鸭翼作用很大,可以用来产生涡流,提升后面的机翼的升力,可以用来当做控制面,直接撬起机头,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减速板!

    再叠加上了鸭翼的力道,终于,狂暴的歼十战机被驯服了,速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当距离跑道末端还有一百米的时候,就如同人走路一般的缓慢了。

    停下来了!

    “快,轮胎挡板!”

    “减速伞,收减速伞!”当飞机速度降下来之后,减速伞就自动抛弃下来了,否则减速伞一旦落下来,可能正好遮在发动机上被烧毁,减速伞是必须要重复使用的,这种东西可不是一次性的,浪费不起,减速伞每次用完之后,都会有专门的地勤给收起来,重新折叠。

    秦风在飞机上,也是一身的冷汗,减速伞丢弃的太早了,自己本来已经关闭发动机了,但是减速伞却提早割掉了,要是再多呆一会儿,就不用鸭翼了。

    大家七手八脚地干着,脸上有兴奋,也有失望,兴奋的是原因终于找到了,是出现在了刹车上,失望的是这个原因可不好找!

    “立刻联系609所的同志!”宋老说道。

    歼十的研发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宋老第一次提出了总工程师的制度,一切的财政大权都掌握在了宋老这里,这样的罪了不少的科研所,他们都已经习惯先拿钱后办事,钱用完了接着申请的一个套路,宋老一下子打破了这种制度,所以,流言蜚语是层出不穷。

    但是,宋老意志坚定,这个制度必须要坚持下来,而且,在这个制度下,也出来了不少先进单位,609所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负责研发歼十的起落架部分,在放弃了花费高价进口的方案后,自力更生,终于把起落架给加工出来了,而起落架上面的刹车的防滑系统,也出自他们之手。

    他们算是一个下级的承包商。

    现在,这部分出了问题,自然由609所来解决了,这个故障不解决,那后续就没法展开啊,谁能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刹车系统,也会成为放飞歼十的一个拦路虎!

    609所的王所长和技术人员很快就来到了,他们在成都一住就是几个月,这个问题并不简单,防滑系统,是电脑控制的,也是一种世界流行的手段,现在的刹车系统两边的力矩不平衡,是因为其中的软件出了问题,软件检测的轮胎有空转造成的,但是如何修改,大家都没有经验。

    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实验,前前后后,秦风在这架飞机上滑了几十次,甚至连过年的时间都没有放过,终于,中速滑行,可以滑直线了!

    研制一架新的战机,难度是相当高的,经过这一个小故障的改进,大家都累得精疲力尽了,以后要放飞它,要试飞定型,还要有多少的困难要克服啊!

    发动机试飞时候的杂质损坏叶片,现在的滑跑跑偏,已经是两个拦路虎了,在这两个拦路虎解决之后,大家还是充满了一种兴奋。

    “中速滑跑,咱们终于结束了,咱们要再接再厉,进行高速滑跑!”宋老坚定地说道。

    “是啊,该轮到高速滑跑了,不过,高速滑跑的话,还有一个难题在等着咱们啊!”试飞总师周老说道:“咱们的跑道不够长。”

    什么?跑道不够长?这怎么可能?秦风也纳闷了,这还叫问题吗?

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够长

    飞机的滑行是分成三部分的,低速滑行,中速滑行和高速滑行,三个滑行,确定的状态不同,低速滑行,主要是验证飞机是否灵活,在场地上掉头,转向之类的,而中速滑行,验证的是飞机是否跑偏,气动布局是否对称等等,而高速滑行,验证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飞机是否能飞起来。

    没错,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是没必要的,飞不起来的,还叫做飞机吗?这似乎是根本就不用考虑的,但是实际上,这还真是个大问题。

    毕竟,在设计的时候,吹了无数次的风洞,飞机的升力特性也已经确定下来了,但是实际上,这种升力特性是否和实际吻合,谁都不知道,必须要在高速滑行中得到,在速度超过一百之后,飞机的机翼受到的升力已经很大了,这个时候,需要在滑行中验证能否飞起来。

    如果要能飞,不是就飞起来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飞机在飞起来之前,首先是拉前轮,让前轮起来,之后,再继续加速,飞一段距离,后轮才能起来,这样飞机就飞起来了。

    现在的高速滑行,就是中间的这个过程,滑行到预定速度后拉杆,按照计划,这时飞机的气动力应该能够使前轮抬起来。如果飞机抬不起来,那就说明飞机的设计是有问题的了,然后接着再推杆,飞机前轮就再回到地面。

    虽然没有彻底飞起来,仅仅是抬前轮,再放前轮,这也已经开始利用飞机的升力了,这个时候就能够确定飞机的气动力是否与设计值吻合,这个气动力参数拿回去和风洞吹风的数据比较,看看和风洞试飞是否一样,就可以修正计算模型。

    如果说直接飞起来,这个跑道是的确够长了,但是现在,不要飞起来,而是先加速,然后再减速,成都的跑道只有两千五百米,这是不够的。

    在以前的时候,还真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毕竟以前的歼六,歼七,都是设计好的,不用验证能否抬起来,直接飞就行了,到现在为止,唯一这样试飞过的,那就是飞豹战斗轰炸机,飞豹是在西飞里面飞起来的,人家的工厂还生产轰六呢,跑道本来就很长,所以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的成都,没有足够的跑道啊,这个跑道,按照计划,至少要四千米才够!

    “我们是不可能继续修飞机跑道的。”宋老望着基地的外面,跑道的另一边,已经是马路了,不可能再接着延长跑道啊。

    不延长跑道,这个要怎么办?

    “能够满足我们这个要求的,只有试飞院。”试飞总师周老说道:“所以,我建议咱们拿到试飞院去做。”

    拿到试飞院去?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啊,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怎么过去?

    以前的各种飞机去试飞院飞,那是已经提前就飞过基本的动作了,所以飞着去试飞院就够了,但是现在的歼十还没有完成滑跑测试呢,更不可能飞起来去试飞院,如果能飞起来的话,那就不用发愁现在的高速滑跑的问题了。

    “拆解,重新组装?”宋老摇摇头:“不行,这可不行!”

    如果不能飞的话,那就只能通过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话,至少要拆掉两侧的机翼的,为了组装这架飞机,多少个员工没日没夜地在封闭的车间里面干活儿,克服了一个个的问题,最终才算是搞出来了,然后,又因为组装起来时候的碎屑问题,耽搁了那么久,现在,要是拆开了再装上,说不定会出现新的问题的,所以,宋老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可是,如果没有这个气动力参数,就没有办法回过头去仿真,没有办法去模拟起飞和着陆,安全就无法保障!”周老说道:“现在想要完成首飞,那就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高速滑跑的问题,我们的首飞日期,已经推迟了一次了,不能再推迟了!”

    本来计划着97年就首飞的,但是,因为中速滑跑的跑偏问题,拖了好几个月,现在,终于解决了,就剩下一个高速滑跑了,时间也进入了98年了,难道还要因为这个问题,再多拖延时间吗?

    不少人都在等着看笑话呢,哪怕是到了现在,依旧有不少人想要停掉歼十项目,多购买几架苏27呢。

    “周老,宋老。”秦风开口了:“我们不如这样,先进行试飞,在减速的时候,跑道不够用,可以接着用以前的老办法啊,只要我们动脑筋,肯定是有办法解决的,我们多试几次,如何?”

    现在的问题是跑道不够长,加速,拉起机头,然后再减速,这样跑道就不够了,那就强制减速,把以前的方式都拿出来啊,当时连没刹车都能把歼十战机给停下来,现在又为何不可?

    秦风的意见很简单,咱们先试试再说!

    “好吧,试试看。”宋老说道:“我们的飞机的气动布局是很先进的,按照设计指标的话,在一百公里每小时的时候,就能拉起来机头了。”

    飞机是否先进,看这个指标就行了,速度多高的时候能够拉起机头来,歼七,歼八,没有二百公里每小时的话,想都甭想,歼十有一百公里每小时的时候,就已经能拉起来了,这就是天差地别!歼十的机动性,那是最强悍的。

    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三代机的升力系数本来就大,歼十的大三角翼加上前缘机动襟翼,也有这个好处,更重要的,还有歼十是靠鸭翼,主动把机头给抬起来的,是正升力,普通的飞机呢,尾翼在后面,是硬生生地把机尾向下压,撬起机头来,所以,歼十本来就很容易抬头,鸭式布局的另一个俗称,就叫做抬头布局。

    如果能够在一百公里每小时的时候就拉起来,那问题就解决了。

    先试试看,实在不行,再想别的办法啊。

    “是啊,我们也只能先这样了,我们集思广益,争取早日把歼十给飞起来。”宋老同意了。

    几天之后,高速滑跑就开始了。

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来

    滑跑和以前的时候是一样的,但是,滑跑的速度要求更高,以前能够完成的,现在也一定可以完成!

    秦风知道,这个困难必须克服,如果这个克服不了,那么,试飞的进度就还得拖后,毕竟,他们已经不断地延后了,项目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现在这个高速滑跑的项目,要尽快地解决!

    “对,对,飞机尽可能地靠后!”在秦风的指挥下,牵引车推动着飞机,向后动,一直到了跑道的边缘,才算是停下来,机轮还在跑道上,机尾的部位,已经悬空到了后面的草坪区域,哪怕是这三五米的距离,也是要争取的。

    秦风绕着飞机转了一圈,检查完毕,上了飞机,在所有人的瞩目中,和以往一样,做滑跑的准备了。

    现在是高速滑跑,要尽可能地达到最大速度才行,那么,就需要开启加力,这样可以让加速的距离尽可能地短,从而给后面的减速留下更长的距离!

    这也是经过研究之后,宋老和周老都同意了的。

    第一次打开三姨夫的加力,秦风立刻就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感,这才是三代机的感觉,那种慢悠悠的加速,根本就不是三代机!

    咆哮的三姨夫,向后冒出橘红色的火焰,12多吨的推力作用在歼十上,瞬间,就如同离弦之箭一样,向前飞奔!

    加速,加速!

    前面的平显上,数字也在快速地跳动着,让秦风感觉到血脉喷张,五十,六十,八十,一百!

    以前的时候,到达一百就开始减速了,现在,到达一百之后,要继续加速,然后拉操作杆!

    随着速度的加快,两边的草坪也在快速地向后退去,跑道的尽头也在迅速地扑过来,秦风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他期待着可以将飞机拉起来!

    一百一,一百二,飞机在继续向前冲,但是,机头却无论如何都拉不起来!

    秦风感觉到了飞机想要抬头,但是,还没有抬起来,就又落下来了,怎么回事?

    “减速,立刻减速!”耳机里传来了周老的声音,秦风知道没有机会了,再拖延下去,那就冲出跑道了!

    关闭加力,发动机油门杆推到慢车的位置,放减速伞,两脚同时踩方向舵当刹车,秦风现在是手脚并用,在刺耳的刹车片的尖叫声中,战机距离跑道末端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不行,机头抬不起来!”秦风望着外面过来的宋老说道,声音中带着失望,最高速度的时候,已经到了一百二了,但是,前面的机轮都没有起来,这意味着什么?

    是升力不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就大了,这架飞机要是因为升力不够飞不起来,那绝对会成为整个航空工业中的一个笑话。

    可能吗?当然不可能,秦风是相信宋老的,宋老带队已经走过了这么多年的道路,他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错误呢?

    如果不是升力不够,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抬不起来机头呢?

    “宋老,我想要再试一次!”秦风说道。

    试飞,就是一次次地实验,寻找到成功解决的方案,战机被拖到了跑道的起始端,然后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的试飞。

    每次都一样!最后,秦风冒险将速度增加到了一百三,前面的起落架,依旧稳稳地在地面上呆着,就是起不来。

    “不行,跑道不够长!”周老说道:“咱们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这一天,整个设计团队的气氛都很低沉,又一个新的困难摆在了面前,以前的困难,是有办法克服的,现在的这个困难,办法也有,但是太沉重啊,难道要因为跑道不够长,就拆开了去试飞院吗?

    回到了宿舍,秦风也是睡不着。

    “风哥,在干什么?”唐刚走了进来。

    歼十已经制造出来了原型机,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密集的试飞了,国家为了给歼十试飞,也成立了专门的试飞小组,一共五个人,秦风是首席试飞员,唐刚也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

    今天的事情,唐刚也是清楚的,他在跑道上看着秦风的努力,却是帮不上忙,所以,现在已经是晚上了,还是过来看看。

    “你呢?”秦风问道。

    “我在背数据。”唐刚说道。

    想要把一架飞机飞起来,不是简简单单地操作几下操作杆,拨动几个电门就可以的,必须要对这架飞机完全熟悉,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要想到该如何处理,这样才能够成为合格的试飞员。

    歼十的首飞,就在后面等着呢,试飞员们在几个月内,就是要背数据,把飞行需要的各种数据,都背个滚瓜烂熟,一旦遇到什么状况,如何进行操作,化解飞行中的难关,都要清楚,毕竟在空中的时间宝贵,一个错误的操作,都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全部都背住了,还要能灵活运用才行。

    当年秦风飞歼轰七的时候,首飞的仪表板都掉下来了,那毕竟还是一架液压操控的飞机,只是用了増稳技术而已,现在的歼十是电传操控,首飞的风险性更大,必须要做好准备。

    “嗯,不错。”秦风说道:“那我来考考你,如果在飞行中,机油压力表突然读数异常,该怎么操作?”

    “这肯定是润滑油中断,三姨夫发动机的一个常见故障,处理的方法也很简单,需要先放到慢车状态…”

    为了能够记住这些操作,大家彼此之间经常采用这种方式,一个考,一个回答,相互帮助,共同记忆,两人就这样,你问我,我问你,一个难熬的夜晚,就这样度过了。

    当进入睡梦中的时候,秦风的脑子里,还是这些数不清的故障和排除方案。

    等到这些都过去之后,就成了现在的问题了,秦风的脑子里,不断地出现这个画面。

    加速,拉操作杆,期待能够把飞机给拉起来,但是,飞机就是不抬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架白色的歼十战机,就不停地在秦风的脑子里晃悠,尾喷管喷出来的气流,也在这个画面中不断地被放大,放大。

    我知道了!

第七百九十八章 手抖了一下

    因为跑道不够长,为了能够在最短的距离内完成加速,秦风奢侈地打开了加力来进行的,这种操作下,尾部的推力太强劲了,他拉操作杆,本来是想要抬头的,但是,如果抬头的话,发动机的推力就会向下,就会吹到地面上来!这个反作用力,是阻碍飞机抬头的,也就是说,飞机无法拉起来,不是因为抬头力矩不够大,而是因为在飞机的发动机的强大的推力的作用下,产生了一个额外的低头力矩!

    就在他试飞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飞机想要抬起来,但是刚刚一抬,尾部就会有反作用力,结果阻碍了飞机继续抬头!

    如果是在正式的飞行中,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拉起机头来,等着速度继续增加就可以了,速度越大,舵面的气动力矩就越大,最后肯定能把机头给翘起来的,但是现在不行,他们的跑道长度有限啊。

    要是去了试飞院,这肯定不叫事,但是现在在这里,还真是一个难题啊,怎么解决呢?

    秦风已经彻底清醒了,此时,外面的天空刚刚开始变白,秦风的脑子里,在不停地琢磨着这个问题,无法将飞机给拉起来,是因为发动机的推力太强大了,那么,我要是减小发动机的推力呢?

    秦风反着想,感觉已经找到了诀窍了,没错,可以这么试试!

    要和宋老说吗?

    先不用了,自己毕竟没有经过计算啊,这种时候,理论的计算也不一定好用,自己先试试,如果成功了,再和宋老他们说。

    高速滑行,最主要的是验证抬头,但是还有其他的数据要获得,所以,今天还会继续进行高速滑行的实验的。

    每一个人都耷拉着脑袋,眼睛里满是血丝,显然在昨天晚上,他们都没有睡好,肯定是在研究这个问题了。

    “今天咱们再滑两次,如果还不行,咱们就得拉到试飞院去,没别的办法了。”周老向着秦风说道。

    “嗯,明白。”秦风说道:“我会努力飞的。”

    跨上座舱,和以前一样,秦风启动了发动机,在三姨夫的呼啸之中,歼十开始向前冲了。

    大家都在记录数据,看着达明系统传递过来的数据,分析着飞机滑跑的每一个细节。昨天秦风飞过了好几次,都没有拉起来,昨晚他们开会到半夜,也没有商量出来一个办法,所以在今天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低谷了。

    秦风依旧充满信心,和昨天一样,平显上的数字在飞快地跳动,当速度到达一百的时候,秦风左手飞快地关闭了加力,同时把油门杆推到慢车的位置,接着,右手向后拉操作杆,这么一拉,瞬间,就感觉到两侧的地平线改变了,自己的前面已经不是大地,不是跑道,而是蓝天,机头抬起来了,抬起来了!

    “怎么回事?”此时,地面上的宋老首先看到了,他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不可能吧?这飞机怎么抬起来前轮了?

    前轮已经离地,机身和地面有十度左右的夹角,稳稳地向前滑行,这速度还不够快啊,也就刚刚一百左右,怎么就拉起来了?

    这说明气动布局是没问题的,说明抬头力矩是绝对够用了,这次高速滑行的重点项目,已经得到了验证。

    飞机抬起来了!

    其他的人也都发现了这一幕,一个个地睁大了眼睛,此时如果是电影在放慢镜头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歼十战机如同一只鸭子一样,张开翅膀,扑腾着,而此时的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在用不可思议的眼睛望着战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怎么操作的?怎么回事?

    向前滑行了十几米,秦风向前推操作杆,机头又落下去了,稳稳地和地面接触,因为速度并没有那么高,所以,秦风哪怕是不释放减速伞,仅仅踩刹车,也能稳稳地将战机给停下来。

    跑道的末端,歼十战机停了下来,技术人员已经是一溜小跑,跑到了这一端,看着上面的秦风,所有人都是不可思议:“秦风,你怎么把飞机给抬起来的?”

    我?秦风想要说昨晚想了半夜,早晨又想了良久想出来的,要这样说的话,那就是休息不好,休息不好的话,那就不能试飞啊。

    “我的手抖了一下。”秦风说道:“把加力关了,到了慢车状态。”

    秦风是半开玩笑的说话的,他的这个笑话,也很快就流传开来了,秦风的手抖了一下,结果,解决了一个试飞的大问题,如果没有这个手抖,那歼十战机就得拆开送到试飞院去!

    这下,问题解决了!

    “没错,我们的思路都错误了,以为是速度不够,导致前面的起落架抬不起来,实际上,是因为发动机的动力太强悍,导致低头力矩太大,所以,在速度达到之后,降低速度,就能够把起落架给抬起来了!”宋老不愧是研究了一辈子的飞机,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这样操作的意义,瞬间就给说出来了。

    说完,望着秦风:“秦风,选择你当我们的首席试飞员,真的是选对了!”

    “太棒了,咱们的实验可以继续进行了!”周老也上来了,对着秦风说道:“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居然可以这样解决!太好了!”

    虽然周老一直都建议去试飞院,那也是因为觉得在这里是浪费时间,现在既然已经解决了,后续的项目当然可以继续在这里进行了!

    秦风的手抖了一下,意义有多大?至少节省了一个月,节省了几百万的经费!蒙在大家心中的阴霾,就这样被吹散了!

    “我有一瓶三十年的茅台,我要立刻打电话,去找人把它带来,喝了它!”就在这时,又一个人喊道。

    歼十的项目意义重大,前来参与试飞的不仅仅有技术人员,还有很多领导,今天在现场的,就有一位总部过来的老领导,看着这个场面,也是相当的兴奋,这是个值得庆祝的好事!

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

    “好,不错,姿态正确,推杆,减速!”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接下来的高速滑跑,就都很顺利了,每一次的滑跑,都会积累一次实验数据,随着高速滑跑的不断进行,首飞的日子,也是一天天地临近了。

    这天,就在完成了滑跑实验回来之后,秦风摘下头盔,换下飞行服,就去参加例行的讨论了。

    作为试飞员,不仅仅要试飞,试飞完成之后,还要和技术人员一起讨论试飞的成果,如果没有飞到位的话,那就要继续飞几个架次。

    “这次速度飞到了一百五,已经很不错了,我们的高速滑跑,数据已经搜集足够了。”周老说道:“这些实验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最让我们期待的了。”

    期待的什么?当然是首飞了,在地面滑跑了这么多次,现在,终于要决定第一次把这款战机给放飞了,怎么能不让人期待呢?

    周老望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睛滑过了每一个人的身上,然后,最终落在了宋老的身上。

    “老宋,为了咱们首飞的顺利,我建议,咱们在飞机上加配重,让我们的飞机,变成静稳定性的飞机。”周老说道。

    当周老提出这句话的时候,秦风立刻就愣住了,什么,加配重?

    在国内的战机研发中,加配重是经常用的一种手段,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歼七M,这款飞机换装了马可尼公司的航电,机头更轻了,但是呢,因为没有别的手段,也没有吃透飞机的技术,所以,只能是在机头增加了一百多公斤的配重,让飞机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虽然也采用过复合尾翼来减轻重量等方式,但是最终都没有采用,还是加个水泥配重最实在,一直到了歼七E,才算是彻底吃透了飞机的技术,去掉了配重。

    这也是因为米格21不是己方自研的,没有吃透说的过去,但是歼十呢?歼十可不同啊,歼十战机,是咱们国内最先进的歼击机,是自己设计的,这种配重,还要加它干嘛?

    “从首飞的风险性上考虑,加配重,是最保险的。”作为试飞总师,周老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证安全!

    首飞已经推迟两次了,大家承受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与航天飞行不同,钻斗机的首飞没有“发射窗口”的限制,只要气象条件允许,随时都能首飞,主要还是飞机的状态问题,歼十战机在不断地测试,不断地验证飞机的状态,对于一架全新的从没有上过天的战斗机而言,飞机的“状态”是首飞成败的关键。

    在飞机的首飞状态之中,静稳定还是静不稳定,就是一个重要指标了。

    静稳定,就是飞机在不操控的情况下,是趋于稳定的,静不稳定,那就是不稳定的,操控起来极度的困难,具体来说,就是升力中心和重力中心的位置关系,升力中心和重力中心重合,或者在后面,就是稳定的,在前面,就是不稳定的。

    详细来说,静稳定飞机的重心就像秋千的支点,机头是一端,升力作用点在另一端。当气流使飞机抬头时,仰角增大,升力增加,升力这一端就会向上,从而使飞机低头。也就是说,飞机总是趋于平稳地。

    静不稳定就不同了,稍许的气流变化,就会对飞机构成很大的影响,气流让它抬头,它自己的升力继续让它抬头,短时间内,飞机就被撬翻了,所以,人工操控根本就来不及,传统的机械操控是降服不了静不稳定飞机的,只有电传操控才可以,要每时每刻都监视飞机的状况的,对各个舵面进行微调。

    国内是没有这种技术储备的,歼八在搞ACT技术的时候,就吃了大亏,那成都这边呢?

    歼十的首飞,如果出现了问题,那带来的压力是相当大的,甚至整个项目都可能会被中止!

    这当然还是苏27的压力,哪怕是到歼十即将进行首飞了,还是有很多人都在要求购买苏27,认为该将歼十的资金投入到购买苏27上面去。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周老认为还是保证可靠最好。

    “毕竟我们是第一次试飞鸭式飞机,也是第一次试飞全数字电传系统飞机,所以,我们要稳妥一点,先配重到静稳定,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去掉配重,一点一点的放宽,这样对整个实验安全有很大的好处。”周老说道。

    “可是,这样会极大地拖累试飞的计划,更是一种欺骗!”秦风开口了,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要说出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吵得面红耳赤也在所不惜,现在,秦风听到了周老这样的话,立刻就开口表示反对了。

    “我们的飞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静不稳定设计的,首飞如果加配重变成静稳定的,那有什么用?那还叫做歼十的首飞吗?”秦风说道:“我们以后再去掉配重,这不是绕远吗?整个试飞进程,甚至会耽误一两年,以前的试飞数据,对后面根本就没有任何用!”

    从这个角度上看,加配重,就是欺骗,后续的这些试飞,很多都是没必要的,配重减小到零,还得重新开始,那个时候,才能算是首飞,这至少要耽误一两年的时间!

    飞机所有的控制问题都没解决,还是需要从头搞,这样虚假的首飞,还有什么意义?

    其实,加配重,这也是国际上的一种惯例,但是,秦风坚决反对,国外的三代机都已经飞出来二十年了,己方落后了世界先进水平二十年,现在己方难道还要浪费时间吗?必须要争分夺秒实现赶超才可以!

    “而且,很多领导对我们的飞机寄予厚望,一旦被首飞的虚假信息刺激,那么可能会期待着飞机尽快完成试飞,装备部队,这样就会让更多的试飞在没有准备充分,完成工作的情况下进行,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对歼10项目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秦风望着在场的人,眼光扫过每一个人,又最后落到了宋老的脸上:“宋老,我个人坚决反对加配重,作为首席试飞员,如果让我首飞,我一定要飞静不稳定的飞机!我对我们的飞机有信心!”

    有信心这几个字,刺激着大家,尤其是杨工,作为电传系统的负责人,投来了感激的目光,我敢造,你敢飞,咱们将歼十送上蓝天!

    “宋老,不好了,机库那边报告说,飞机漏了几滴油!”就在这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第八百章 首飞无小事

    什么,飞机漏油了?所有人都是一怔。

    一架飞机,由数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中的液压油管也有很多,燃油管有很多,漏油,那情况是可大可小。

    对飞机来说,漏油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黑鸟,SR71侦察机,这种飞机的外形相当科幻,也能够飞到三倍以上的音速,而在这种速度下,热胀冷缩的效应非常明显,为了在热的时候不至于膨胀,所以它的蒙皮就做成了有缝隙的,这就导致了这种科幻的侦察机在地面的时候,是不停地漏油的,一直飞到了天上,随着速度的增高,漏油现象才会逐渐缓解,当黑鸟变成蓝鸟的时候,它就是傲视整个天空的存在。

    但是,很多时候,漏油也意味着意外的状况,比如说,如果是液压系统漏油,最后导致压力丧失呢?那飞机就无法操控了,如果是飞机的发动机部位的漏油呢,一旦碰到灼热的地方,说不定还会导致飞机起火呢!

    首飞无小事!

    听到了现场的报告,所有人都放弃了现在正在进行的会议,一溜烟地向着外面跑。

    现在,已经是深夜了,成都的冬天,是阴冷阴冷的,寒风吹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外面还下着毛毛的细雨,没有人在乎这些,都在快速地向前跑,终于跑道了机库。

    “漏油严重吗?”宋老向着机务人员说到。

    “是这里,我们发现漏了三滴油!”机务人员说道。

    在机身的蒙皮的位置,在向下滴,仅仅滴了三滴油,就没有继续向外冒了。

    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出现的,如果是一架成熟的飞机,遇到这样的情况,只需继续观察没有再次渗漏也就行了,毕竟,现在已经不漏了,如果观察得再晚一些的话,说不定什么问题都不会发现。

    但是,现在能这样放过吗?

    “我们的战机,不能出现任何的状况,不管是任何的疑点,我们都不能放过。”宋老说道:“拆开蒙皮,找到漏油的地方!”

    宋老的态度,也是其他人的态度,因为这三滴油,大家都再次地忙碌起来了。

    从二战中期开始,很多飞机就放弃了木材,采用铝合金结构了,铝合金有好处,强度高,质量小,简直天生就是为航空而准备的,但是,铝合金也有劣势,比如说,铝合金的焊接就相当的困难。

    所以,对战机来说,铝框和外面的蒙皮,不是焊接起来的,这样也不方便修理,它采用的是铆接的形式,不管飞机怎么发展,这种技术是永远存在的,不铆接,难道要靠胶接吗?

    虽然是铆钉,也有区别,苏联的飞机,看起来就相当的粗犷,哪怕是苏27,外面的铆钉也是清晰可见,这是因为他们的是露头的铆钉,铆钉是外露的,而西方的战机呢,就相当的光滑了,甚至不仔细看,上了油漆之后,都看不到铆钉头了,这就是沉头铆钉,铆钉上去之后,和蒙皮是平的。

    这样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同时也是为了降低飞行中的阻力,没错,就连铆钉也是会有阻力的。

    歼十战机虽然使用了三姨夫发动机,但是,它的整个体系标准,是西方的,比如1553B数据总线,机体寿命等等,当年失败的和平典范工程,也是有其他的好处的,比如说,让中国的飞机设计师接触到了西方的工业体系标准,按照他们的来!

    现在,技术人员开始拆蒙皮了,没有任何一个人说不同意,仅仅三滴油,那就算了?这当然不行,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一种航空人追求的职业精神!

    任何的一个疑点都不能放过,不管这个疑点有多小!

    油是从蒙皮里面渗出来的,按说拆开蒙皮,就能找到是哪里泄漏的了吧?

    但是,当拆开之后,所有人都皱起来了眉头,这里根本就没有液压管路,这里是电子设备的位置,这些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油不是从这里渗漏出来的,是从其他的位置流过来的,我建议,我们可以用一张纸贴在上面,找到油液的泄漏的痕迹!”一名工程师说道。

    油液是顺着蒙皮漏过来的,现在这块蒙皮已经拆开了,那么,只要在蒙皮上铺一张白纸,看看油渍的痕迹,就能顺藤摸瓜了。

    “没错,就这么干!”趁着油液还没有干,可以试试,找找到底从哪里泄漏出来的。

    一夜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接着是第二天的白天,大家在继续寻找,不能盲目地拆卸,飞机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盲目拆卸装备的话,可能会导致飞机出现意外的故障,一个小小的接头松动,都可能会酿成大错。

    先分析,判断,有了十足的把握才能动手,就这样,白天又过去了,晚上接着找!

    找不到漏油的地方,谁都睡不着,就这样,六天的时间过去了,六个黑夜过去了,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终于,眼睛通红的一名技术人员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是这里的问题!”

    一个很小的问题,而且已经不漏了,但是现在,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大家的心中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了,下一架飞机,这里的设计要改进一下,就可以防止出现这种状况了!

    “好了,大家去睡觉吧。”宋老说道,几天来的连轴转,所有人都疲惫到了极点。

    “不,我们要先把飞机装起来!”

    虽然很疲惫了,但是拆下来的零件,必须要装回去,把飞机再次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才能放心地回去睡觉。

    秦风也跟着在一起找了六天,当看到问题终于解决的时候,他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宋老,咱们对缺陷是零容忍,这架飞机,咱们已经把它做到了最好,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就咱们这种工作态度,飞机肯定是能万无一失地进行首飞的!

    对咱们的飞机,我有充足的信心!

第八百零一章 顶不住压力

    时间已经进入了1998年,随着试飞的工程的不断展开,首飞,就在眼前。

    清晨,宋老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慢慢地向着会议室的方向走去,就在路过训练器材的场地的时候,看到了几名试飞员正在那里做着每天的例行训练。

    一天不练,手生脚慢,作为一名试飞员,必须要不停地训练,让自己的身体素质达到最标准的状态,才能够迎接各种飞行中的挑战。

    现在,正在不停地滚转的,就是秦风,秦风在这些年来,从未放松过对身体的训练,现在,完成了三组训练,他从上面下来,就看到了宋老。

    “宋老,来试试?”秦风笑着问道。

    宋老赶紧摇头,这个东西,我可受不了,在飞行器最初研制的年代里,工程师就是试飞员的,但是随着飞行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师的身体绝对是受不了飞机的过载的,必须要专门的试飞员才可以。

    秦风用毛巾擦了擦汗,然后一路慢跑,跟着宋老,宋老一边走,一边望着远处的跑道,说道:“沈阳那边的情况,你知道吗?”

    “沈阳那边?知道一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他们应该就可以下线第一架国产化的歼十一战机吧?”

    当初第一次购买苏27的经历,依旧是历历在目,费劲心思,终于把首批的24架苏27买回来了,当时因为资金不够,还是以货易货的方式,但是,第二批24架的购买,国家的腰包就已经鼓起来了,全部都用外汇的方式结算,这几年,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相当迅速的。

    第二批购买完毕之后,国内就开始讨论引进技术生产的问题了,开始的时候,俄罗斯还不愿意,想要继续出售整机,但是国内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就是要购买生产线,自己生产。

    在经过了一连串的谈判之后,俄罗斯终于同意了,签订了二百架的生产协议,虽然是在中国的生产线上生产,但是,他们还是要提供很多的材料的,照样可以赚取利润。

    比如,最初的一批,那就是来件组装的方式,他们把零部件生产出来,交给中国,由国内自己组装,然后,逐步地过度,增高国产的零件的比例,最终达到完全的自主生产,但是呢,俄罗斯人还是留了一手。

    就是发动机,不管怎么谈判,他们也绝对不会授权中国在国内自己生产三姨夫发动机。

    以前引进苏联的各种战机,都是全套的,包括机体,也包括发动机,只有引进苏27的时候,打破了这个惯例,没有同步引进发动机。

    这样,国内要生产,始终就得求助于俄罗斯方面,没有他们的发动机,己方的飞机就上不了天,而另一方面,国内的涡扇十发动机,在继续研发之中,所以,国内有替换的产品,就这样,发动机最终没有引进。

    引进了协议之后,具体的生产,就交给了沈阳,一方面,沈阳离俄罗斯远东地区更近,从共青城生产的零部件,很容易运输过来,另一方面,就是国内的军机研发机构,成都已经在忙着歼十项目了,沈阳虽然口口声声说歼八就够用了,空军也是不放心的,就这样,将苏27的国产化任务,交给了沈阳,而国产化的苏27,被命名为了歼十一。

    最近几年,国内的军机在迅速地发展之中,三代机的机队在扩充,而现在,宋老说起这些来,当然是有用意的。

    他的压力很大啊。

    在协议签署之后,沈阳就开始改进他们的生产设备,为生产苏27做准备了,现在,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第一批的国产化的歼十一,预计会在年底出来。

    “军队中,对苏27的呼声很高啊。”宋老向秦风说道。

    “这个,我知道。”秦风点头。

    宋老离开了,秦风望着宋老的背影,还真不知道宋老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等到运动完成,洗个澡,吃过早饭,进入会议室之后,秦风终于明白过来了。

    压力太大了,连宋老自己都承受不住了。

    上次提出要求首飞保守配重的是试飞总师周老,而这次,满头白发的宋老,主动提出来了。

    “咱们的首飞,被定在了三月,大家知道,没几天了,为了保险起见,我认为,我们用配重,可以更加的稳妥。毕竟,我们的首飞,绝对不能出任何的状况。”

    苏27已经开始在国内生产了,对空军来说,这种飞机已经操作了好几年,越来越顺手了,现在,歼十的研发,越来越不被重视,首飞要是出事了,那歼十项目,可能就没了啊。

    宋老说完,用充满歉意的眼神看着秦风,显然,这和秦风是息息相关的,而秦风,是坚决反对这么做的,宋老主动提出来,就是因为压力太大了。

    “不,宋老,我和以前的意见一样,我坚决反对。”秦风说道:“我反对这样做,主要有三点。”

    这段时间,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很多,秦风也反复地思考过了,现在,他已经能清楚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来了。

    “首先,宋老您也说了,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就剩下这么几天,我们能完成调整重心的首飞吗?而且,以后逐渐减少配重的试飞方案需要很长周期才能调整到实际状态,我们的研制周期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有歼十一的压力,这种压力下,我们更是要争分夺秒,而不是在这种方面浪费时间!”

    “第二,就是费用较高。从这架飞机打造出来开始,我们所有的在地面进行的实验都是按照正常重心位置的状态进行的,如果首飞按重心前移的状态进行,这样的话,和在地面做实验的状态不一致,许多地面实验结果失去意义,我们还得重新补做;赶得上三月份的首飞吗?说不定,歼十一首飞了,我们还在这里做地面试验呢,我们已经推迟了三次首飞了,不能再推迟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风险较大。我们都知道,首飞的风险性很高,我作为首席试飞员,冒风险我不怕,现在这样做其实是让我冒两次险,先对前重心的飞机进行首飞,完了我还要回到静不安定的状态上来再次进行首飞,与其这样冒两次风险,这还不如让我冒一次险!”

    秦风用坚定的目光望着宋老:“老头子,我对咱们的电传系统有信心!”

第八百零二章 等待首飞

    在内部,大家都亲切地称宋老为老头子的,对他们来说,老头子就是自己的主心骨,只要有老头子在,那就是有了坚强的后盾,但是,在有些时候,为了一些问题,又可以和老头子吵得面红耳赤。

    现在,秦风对着宋老,说出来了自己最坚定的话,对咱们的电传系统有信心!

    咱们研究了这么多年,反复地在铁鸟台上实验,秦风是信任这套系统的,这虽然是国内的第一套数字电传,却是最先进。

    看看苏-27,哪怕是到了现在,使用的依旧是模拟电传,和己方差了一代,秦风对这套系统有信心,现在,他继续说道:“咱们会通过实际飞行,来验证这套系统的先进性,同时,咱们尽快把它飞起来,等到基本性能摸都差不多了,咱们就和苏27,真刀真枪地比试一场,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歼十,绝对不是配角!”

    秦风也是窝着一把火的,外购,能购买来强大的国防吗?当然不行,看看伊朗,在被制裁之后,雄猫战机就差点变成废铁,现在国内一味地要求买,根本就买不来强大的国防,哪怕是自己生产苏27又怎样?吃不透技术,那就不可能改进它,而吃透了技术,不知道要多少年呢,看看歼七,米格21从六十年代就引进了,但是,一直到九十年代,到了歼七E,这才算是真正地吃透了它的技术,自己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了。

    苏27,始终是国外的,哪怕是叫个歼十一的名字,那也是国外的,歼十就不同了,这款飞机是自研的,己方从最初的风洞,一直走到现在的项目,作为自己的战机,想怎么改就怎么改,随时都可以加装先进的设备,实现战斗力的提升!

    苏27,到现在还在用原装的俄罗斯的导弹呢,己方想要把霹雳-8,霹雳-11挂到上面去,没门,因为火控系统是人家的。

    和苏27比一场!宋老听到了秦风的话,顿时也在眼神中充满了期待的目光,没错,比试一场,就是最好的说明,在纸面上比来比去,都没有用,国内就觉得歼十是鸡肋,苏27才是王者。

    歼十,能胜过苏27吗?秦风有信心,宋老更有信心,除了爬升比不过之外,其他的性能,那绝对都是压着打的。

    苏27的机体庞大,采用的是两台发动机,所以,推力很强劲,爬升什么的很难和它比,但是它的机体有缺陷,在滚转的时候最明显,这种飞机的滚转率,不仅仅是在三代机,哪怕是在二代机中,都是垫底的。

    歼十就不同了,歼十是鸭式布局,正升力,机头指向能力太强了,双方格斗的话,歼十有很大的希望获胜,到时候,就能够让空军中那些只要苏27的人眼界大开了,让他们知道,歼十也不是吃素的!

    那么,就要加快速度试飞了,那种一点点的实验方式是不行的,干脆,咱们就直接上静不稳定的方案!

    “好,我同意了!”宋老说道。

    秦风用感激的目光望着宋老,宋老是完全因为相信自己,才愿意跟着冒风险的,秦风此时也很激动,首飞,终于要来临了。

    “请放心,我一定会把飞机飞回来的!”秦风说道,说完,又加了一句:“就算是摔,也要摔到跑道上!”

    这天,当秦风回到宿舍的时候,就闻到了一阵阵的香味儿,顿时就是眼前一亮:“婷婷,你来啦?”

    没想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婷婷居然大老远地从试飞院过来了!

    “是啊,过来看看。”顾婷婷说道,然后把两手在围裙上抹了抹,端出来了一盘盘的菜,就如同变戏法一样。

    “你怎么会有时间过来?”秦风很是奇怪。

    几个月前,婷婷主持的项目,K-8V变稳机,才刚刚实现了首飞,现在应该是试飞最紧张的时候啊,她居然在这个时候过来了?

    “嗯,我们的项目正好停顿了一下,检修飞机,我就过来看看,就呆一两天。”顾婷婷说道。

    小虎头已经长成了大虎头,在试飞院的附属学校,已经开始上中学了,试飞院为了照顾职工家属,中学都是寄宿制的,这倒免除了他们的大问题,小虎头的自立能力很强,一点都不用担心。

    秦风看着顾婷婷,知道她是担心自己,特意过来的,这几年来,两人都忙于事业,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心却是在一起的。

    “你来了挺好,可以和杨工们,一起检查检查飞机,咱们的首飞,估计就这两天了。”秦风说道。

    他这么说的时候,顾婷婷的手就是一抖,一盘子的排骨,差点就掉落到地上。

    “首飞,已经确定了?”

    秦风知道顾婷婷问的是什么,首飞确定的,不是日期,而是状态。

    “放心吧,有你在,我自然就更不用害怕了。”秦风说道。

    “喂,你跑什么?”秦风看着自己的妻子解下围裙,开始穿外衣了,顿时很奇怪。

    “我去找杨工他们,最后检查一遍所有的程序。”顾婷婷说完,已经跑了出去。

    大老远地跑过来,和自己呆了没几分钟,又走了,但是秦风的心中满是暖意,秦风知道,顾婷婷肯定是听说了首飞的事,特意过来的,又听说了首飞就是要现在这种静不稳定状态,所以就跑去检查程序了,她是关心自己啊。

    首飞,不会有事的!

    几天后,就在顾婷婷临走的前一天,首飞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宋老,放心吧,跑道咱们都仔细检查过了,没问题的。”宋老旁边,一名地勤说道。

    “我再看看。”宋老说着,狠狠地踩动启动杆,脚下的摩托车发出了突突突的声音。这辆长江750,也是成都生产的,很多个年头了,宋老虽然年龄大了,也能骑这种东西。

    捏离合,踩档位,拧油门,宋老骑着这辆偏侉子,在跑道上慢慢地向前走,一边走,一边看跑道的地面。

    如果有任何的杂物,都可能会导致首飞的失败,这架飞机是机腹进气的,容易吸入跑道的杂物,以前滑跑还好说,如果飞起来了,发动机出了故障,那麻烦就大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6788/ 第一时间欣赏大国航空最新章节! 作者:华东之雄所写的《大国航空》为转载作品,大国航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国航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国航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国航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国航空介绍:
试飞员秦风,从七十年代末期,一步步地走来,见证着一款款战机的腾飞,歼七,歼八,飞豹,枭龙,歼十…见证着祖国走向大国航空!大国航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国航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国航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