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改,改,改
歼八的改装,主要集中在航电上了,毕竟,到现在为止,国内的航电技术依旧是相当落后的,先进的1553b数据总线,平板缝隙天线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以及惯性导航系统等等,什么都没有呢。
国内需要这些先进的技术,空军已经等了好几年了,就在幻影2000的进口彻底没戏之后,终于,空军还是拿歼八来改了,把歼八换装上先进的航电系统,凑合着先满足一款截击机的需要,一直到现在,歼八也没有合适的火控系统,完全的有枪没子弹啊。
现在,格鲁曼公司这次来,是来实际考察这款战机的,汉国最先进的战机,一直处于极度保密程度的战机,现在终于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看完了前面的机头,商量如何把各种航空电子设备安装进去,佩莱哈克这个技术狂人,又开始看后面的部分了,看着那整体的机翼前缘,他就更是直摇头了。
“你们的战机,到现在都没有使用前缘机动襟翼,太落后!我建议,在这次的改进项目中,同时也给你们增加上襟翼,这样可以让机动性大大提高,也可以降低滑跑距离。”
机翼的前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向下弯曲,这就是最普通的一项技术了,在美国,最初的f-86战斗机就有这种东西,但是在中国,这项技术明明知道,就是不敢用,因为不放心自己的加工精度,那些驱动襟翼的动作筒,只要有一个卡住,这个襟翼就费了。
机翼是整体的,什么都没有,一看这里,就知道它太落后了。
在美国那里,就太简单了,给中国的战机加上这个襟翼,让战机的性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一款原本的高空高速战斗机,也可以干一些近距格斗的活儿,而且,也不用担心和f-16战斗机竞争,这种飞机再怎么改,也不可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的,基本的气动布局就决定了一切。
“我们还可以帮助你们加大机翼油箱的尺寸,携带更多的燃料。”
佩莱哈克这次来,带着好东西还真不错。
等到他走到了后面,望着歼八那后面巨大的引射罩,不住地摇头:“这款战机,想要拥有更大的改进,最好还是把这后面的尾喷管换掉,或者,干脆直接换装上先进的三代发动机,这样就能提升一大截了。”
这话正中顾总的心意,顾总在一旁,立刻就兴奋起来:“是啊,我们也有这个想法。”
秦风是陪着佩莱哈克的,而顾总就在秦风的身边,现在顾总一说,秦风立刻就给翻译过去了。
其实,有关歼八的发动机,顾总也是早就想换掉了,涡喷-13还在测试之中,即使装上飞机,推力增加不是很明显,所以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能够换上新式的三代涡扇,立刻就能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他们也曾经向欧洲求助过,比如引进rb199,这种发动机尺寸上是比较合适的,耗油率低,引进之后,歼八的作战半径就会加倍,同时推力也增加了不少,这样最大速度的指标也不会降下来,说不定能提高一部分呢。
但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单独购买价格太高,引进生产线不可能,现在呢,上级已经认同了航电的改进项目,如果再努力一把,或许能把发动机也换掉呢。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佩刀工程,使用的就是f404,替代现在的涡喷-7发动机,这种飞机装配的也是涡喷-7发动机,所以用f404换装是最合适的,而且我们也有经验。”佩莱哈克说道。
一个也是改,两个也是改,这样的话,也可以给通用电气公司揽一大笔的生意啊,按照初期的谈判,中国要改进大概五十架左右的歼八战机,就是一百台发动机,加上被封的话,至少要一百二三十台啊!
为了这个大买卖,可以再忽悠一下。
于是,佩莱哈克继续说道:“我们对比过数据,进气流量,体积之类的都合适,几乎能直接替换,同时,这种替换之后,发动机的动力,由五六吨的水平直接提升到八吨,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带来的性能提升是相当巨大的,靠着这种强劲的发动机,歼八的改进型号,基本性能将与f-16类似。”
和f-15没的比,但是能够和f-16相比,也是相当强悍的,这样一说,众人的眼睛里都是冒光啊。
先不说电传操控的事情,毕竟这种改进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呢,仅仅换装发动机,就可以让战机性能上一个大台阶,从二代机过度到三代机的水准,也是完全可以的,毕竟那可是最先进的中推啊。
能够让巴基斯坦看中的,绝对是好东西。
现在,佩莱哈克看着大家的眼神,就知道他的话有效果了,大家果然对换装发动机很感兴趣。
其实,中国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是呢,摸摸自己的口袋,就是里面没钱啊,如果资金充足的话,当年在考察完幻影2000之后,就购买了,何必要拖这么久呢,还不是因为腰包里面没钱啊。
不用说现在了,哪怕是再发展到了九十年代,购买苏-27的时候,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是以物易物的形式换过去的。
现在,上级下定决心,抽出资金来换航电,已经是破天荒的了,想要继续抽出资金来改装发动机,很困难。
说到这里,佩莱哈克还开始在飞机的尾部比较起来了,发动机多长,怎么装,尾部成了收敛-扩散喷口之后,这些罩子都要去掉,减速伞上移等等,说的很到位,在专业知识上,佩莱哈克绝对是个权威,哪怕是佩刀2项目,他也是格鲁曼公司的负责人,而现在歼八的改进项目方面,他依旧是那个负责人,前端时间一起搞佩刀2的时候,他也对歼七飞机熟悉了不少,现在的歼八,和歼七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
佩莱哈克说的大家连连点头,没错,人家的介绍是相当的有理有据的,这么改进的话,肯定能够让战机的性能更好。
第五百三十二章 X-29验证机
晚上,在112厂附近的招待所里,招待到访的格鲁曼公司的人员,而佩莱哈克等人,也是相当的高兴。
对歼八2的改进谈判,是相当顺利的,相比佩刀项目的拖延,这个项目的进展如此顺利,简直让他难以相信。
“为了我们的合作,干杯!”来到了国内,本来是打算给他们喝国酒茅台的,可惜他们的酒量都不行,所以,他们喝的都是度数很低的洋酒,就和饮料差不多。
现在,三杯酒下肚,佩莱哈克就很高兴了。
“为了我们的合作,等到过段时间,邀请贵方去我们格鲁曼工厂看看。”佩莱哈克说道。
听说要去格鲁曼的工厂,秦风顿时一愣,上次去过了啊,还看到了他们的雄猫战机,当时真的是很震撼的,谁能想到,他们还要邀请?
上次去,是为了歼七cp项目的,601所的同志们没有去,这倒是真的,现在呢,大家再去看看?
“这次邀请贵方去,可以到我们的大河工厂看看,我们在那里,还有一架x-29技术验证机。”佩莱哈克说道。
他这一说,秦风顿时就是眼前放光。
在美国的军机研制序列中,进入部队服役的,给的是f之类的前缀,而是没有进入部队服役之前,使用的都是x的前缀。
作为一个军机研制单位,必须要时刻保持自己的领先性的,就要进行项目的预研,这样,一旦军队需要,就可以随时拿出来竞标了。
现在,这个x-29的项目,秦风也是在国际杂志上看到过的,当第一次阅读的时候,秦风高就感觉到了满满的黑科技啊。
二战时代,战机都是平翼的,到了二战结束后,当进入了喷气时代,战机的机翼都开始后掠了,这样可以减小阻力,适应喷气机的需要。
而这款x-29呢,则是一款前掠翼的战机!它的机翼是向前倾斜的,看起来就和那种科幻片中的星球大战的战机一般的超前。
在后世,苏霍伊设计局曾经设计过一款前掠翼的苏-47战机,这种黑色的战机惊艳全场,让人感受苏霍伊设计局的强大,却很少有人想到,其实在八十年代,美国人已经开始试验这种机翼了。
机翼向前,那为了更好利用前面的空间,所以,它就干脆成了鸭式布局,鸭翼在前面,主翼在后面,正好成为平行的结构。
前掠翼有它独特的优点,就是同等升力下,阻力大为降低,因为它下翼面压力增大,上翼面激波减弱,波阻小;以展向看,其机翼的压心往翼根移,因此弯矩较小。如弯矩相同,则可加大展弦比,从而可进一步降低阻力。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这种前掠翼没有飞机设计师使用,是因为它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气动弹性发散,如果用木板,或者铝合金来制造,很快就会扭转,机械疲劳破裂了。
也只有现在复合材料的发展,才有了解决的办法,比如,机翼结构采取气动弹性剪裁,用特殊的复合材料制造机翼壁板,使弹性变形有利于防止发散。
除了x-29,后来的苏-47,也是这样设计的。
整个战机的气动设计,是相当的独特的,除了前掠翼和鸭翼之外,在前掠翼的翼根处还加装了后掠翼的大边条,虽然没有水平尾翼,但是在后掠的边条的末端,提供了两块升降舵,近距耦合的全动鸭翼带来了巨大的机动性,同时差动的襟副翼既起到了襟翼的作用又承担了副翼的作用,哪怕是它那前掠翼,采用的也是超临界机翼的翼型设计。
整个飞机,看起来是相当的另类的。
这是一款前掠翼超薄机翼的验证机,当然,除了这个前掠翼的验证之外,它还有其他的很多技术,比如超薄机翼、静不稳定设计、数字电传操控技术、vfc技术等等。
尤其是最后这个,有种异想天开的意思了,vortexflowcontrol(vfc)技术。在大迎角下,战机的垂直尾翼被整个机身挡住了,这个时候效果很差,无法控制飞机偏航。
这个技术,就是在机头上安装两个氮气喷射装置,在大迎角的情况下喷出高速氮气,从而达到增强涡流的效果,由此来增加大迎角操控性,从而为飞机在大迎角情况下提供了更充足的偏航力矩。
秦风在杂志中见过这些介绍,美国人在这方面是开放的,或许,也是为了释放迷雾弹,让人以为美国人的新的航空科技的发展是这些,实际上呢,人家已经在秘密地搞隐身机去了。
和己方现在的战机相比,那简直就是外星科技一般,秦风听说能见到这种飞机,那自然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米格-29那种的巨大的升力体的战机已经见过了,现在这种战机,真希望立刻见到啊。
“我们这款飞机上,使用的就是f404发动机,所以,贵方可以看看我们是怎么安装的,我们对这种发动机很熟悉,可以轻松地安装到歼七上,也可以安装到歼八上。”佩莱哈克说道。
邀请中国人去看他们的x-29技术验证机,当然是有目的的,这就是让中国人知道他们的技术很先进,可以轻松地完成对战机的改装的,最终,还是要给歼八换装。
“毕竟,对贵方的歼八战机来说,我们的发动机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佩莱哈克说道。
他们早就有这个用意了,其实邀请的当然不止眼前的人,最重要的还有屠老他们呢,虽然佩刀的计划进展缓慢,还是在慢慢地推进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时候,屠老他们就该有代表团,常驻在格鲁曼公司了,来和格鲁曼公司一起合作,毕竟,这是一个三方合作的项目。
佩莱哈克很懂技术,但是这些合作中的各方的工作协调问题,就不是他的长项了,现在,邀请他们看看x-29,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现。
我们想要改进歼八,真的只有f404发动机一种选择吗?当然不是了,毕竟,我们也知道引进艰难啊。
第五百三十三章 高低压不匹配
“终于走了。”第二天,又陪着这些人开了一天的会,终于,佩莱哈克等人一起回首都了,望着他们上车,终于有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对方来这里,是为了协调科研项目的,但是呢,总有一种让大家感觉不自在的时候,尤其是,对方一直都在说f404如何如何,是歼八的必然选择,大家心中是煎熬的,你以为我们不想啊,这件事,得先打报告,还长着呢啊。
“除了他们的f404,咱们还是有自己的项目的。”顾总向着秦风说道。
听到了顾总的话,秦风接过了话茬:“就是咱们的涡喷-13吗?”
涡喷-13已经开始试车了,用不了多久,就能上机试飞了,虽然增推不是很多,但是毕竟也算是增大了。
听到了秦风的话,顾总摇头:“不,不除了涡喷-13,咱们还有一个新的项目,涡喷-14.推力也不低,最大加力推力,能够超过7吨的。”
新的项目?
秦风是很奇怪的,如果说有这种项目的话,那屠老以前怎么从来没提过,如果推力更大的话,那很明显就是可以给歼七cp拿来用的啊。
“这发动机在哪里?”秦风问道。
“就在咱们606所,明天的时候,我带你去看看。”顾总说道。
秦风以前去过606所,当时还是在搞涡扇六发动机的,现在呢,涡扇六已经下马了,那些人呢,整个研制队伍都解散了吗?
秦风想到了这里,不由得问道:“咱们研究涡扇六的团队呢?”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顾总顿时奇怪地看了秦风一眼:“现在研究涡喷-14的,就是以前的团队,还是老张带队的。”
当年,涡扇六下马了,眼看整个研制团队就涣散了,如果没有一个新的项目的话,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就白费了。
就在这时,大家终于想到了什么,这就是给歼七和歼八储备一款发动机!
不用说涡喷-7了,就连涡喷-13,动力也不够,如果有推力更大的发动机,那就再好不过了,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个项目终于被通过了。
同时,为了减小研发的难度,大家决定采用更简单一些的办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国内现有的先进技术,拿到一起来,攒出一台发动机来!
国内现在有什么?
涡喷-7,涡喷-13,涡喷-15,还有斯贝,以及夭折的涡扇-6,所以,大家就从这里面选取。
用涡喷13的三级低压压气机作为低压和斯贝202的前七级高压压气机缩比作为高压,高低压涡轮、燃烧室等参照涡扇6、涡喷15等设计,这样,把全国最先进的拿出来了,这样进展应该快一些吧?
这些技术都成熟起来了,只要能攒到一起来,就能直接试车了。
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从1983年提出方案,1984年立项,1986年制出验证机的。
也不知道这款验证机如何了,如果这款发动机能稳定运转的话,那就可以装到己方的歼八战机上的。
这样,动力问题也就解决了,虽然说它的耗油率还不低,但是至少推力够强了啊,毕竟,引进f404发动机的希望太渺茫,还是立足自研比较好。
听到了顾总的简单介绍,秦风的眉头就皱的更厉害了。
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但是仔细想想,就知道其中有很大的问题了,比如说,最关键的一点,如何保证它的配套?
西方从来不用这种方式,他们都是先发展核心机,等到核心机研发出来了,稳定运转上几万小时,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涵道比来改进成不同的飞机。
而己方这样的研发,可以吗?
不过,貌似想要速成的话,这还真是一个选择,如果这种发动机合适的话,也可以介绍给屠老,屠老一直都在为歼七cp的发动机发愁呢,如果国际合作谈崩了,那就自己搞,自己搞的c型,只能是暂时靠涡喷-13,推力还是比较小的,换了这种涡喷-14,应该就足够了,毕竟f404发动机的推力也就是八吨级别的而已。
带着这样的想法,第二天,秦风就和顾总一起前去606所了。
想想以前去的时候,看到涡扇六的实验,秦风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远远地,听到了发动机的轰鸣,涡轮机那特有的啸叫之中,还掺杂着嘎吱吱的声音。
“发动机异响!”秦风说道。
战斗机的发动机,哪怕是出现杂音,也意味着内部有问题,必须要停下来研究,果然,两人还没有走进去,发动机的轰鸣声就消失了。
台架上,那台和涡喷-7大小差不多的发动机,停止了转动,周围的人围绕着它,说道:“不行,高压和低压不匹配,启动之后,几分钟就这样,无法运转了!”
张老的眉头是紧皱的,这个故障,已经伴随了他们很长时间了,大家想尽了种种办法,以为可以改好的,但是呢,不管怎么做,就是不匹配。
低压压气机和高压压气机,是两根轴,套在一起的,这就是最常见的双转子结构,除了法国的m53是最简单的单转子之外,大部分的军用飞机,都是双转子的。
高压的压气机转的快,叶片小,低压的压气机转的慢,叶片大,而两者在配套的时候,气流会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如果两者不匹配,就会在里面形成乱流,轻的话就是异响,重的话就是喘振,甚至是发动机叶片被打断,发动机报废之类的。
现在仅仅是慢车状态,如果加油门的话,肯定会发生严重的喘振的,导致这台发动机根本就无法工作。
现在,看到了顾总带着几个人进来了,张老无奈地摇摇头:“不行,还是不行啊。”
在以前的时候,大家以为蹿起来是最好的,但是现在呢,这个故障就在严重困扰着大家,怎么办?
“咱们这款发动机的状况,可以给我介绍一下吗?”秦风问道。
很多人都认识秦风,毕竟秦风的大名已经传开了,现在,秦风说完,一旁就有一名设计师给秦风介绍起来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容易解决
涡喷-14,这款发动机的外形规格和涡喷-7是一样的,就是为了方便给歼七和歼八换装新发动机的,同时,这个项目也是为了挽救发动机团队,如果发动机项目没有了,那团队肯定就解散了。
至于涡扇-10,这个项目现在还没在论证之中呢,这几年的空档,足够让整个团队都解散的了。
秦风望着台架上的涡喷-10,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试车,表面已经不再油光发亮了,可以看到有的地方会有乌黑的液压油,有的地方已经沾染了灰尘,现在,看着这款有可能给歼七cp换装的发动机,秦风的心情还是莫名的激动的,不用太多,哪怕仅仅能够提供七吨的推力,也会给战机带来很大的性能提升啊,要是能有八吨,还用得着一次次的谈判吗?直接上它就行了。
现在,秦风这一问,就有人来给秦风介绍了。
“这是咱们最近几年研发的项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一款贯彻国军标的发动机。”
以前的时候,发动机是没有任何的标准的,大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是现在,随着和国际接轨,可以发现人家都是有一整套的标准体系的,所以,按照这个体系,己方研制出来了新的发动机,所有的项目,都是按照这个体系来研制的,对涡喷-14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是绝对不行的,就像是汽车一样,在没有标准之前,两款相同的汽车,是手工打造出来的,不能互换,等到标准出来了,就能随意地互换了,一个简单的螺母,如果没有标准的话,也是不能混用的,这也是涡喷-14身上的光环了。
“刚刚的故障是怎么回事?”对这个标准,秦风现在还没有能理解它的含义,现在,秦风更关心的是故障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都是用成熟的东西来研发的话,按说应该顺利一些才对啊。
“原本以为,咱们用国内掌握的发动机技术,对原来的发动机是一种继承,会让我们的困难小一些,但是现在,看来我们是低估了问题的难度了。”这个时候,张总在一旁已经开口了。
当时,他们选择了成熟的涡喷-13三级低压压气机和缩小的斯贝的前7级高压压气机的叶片造型,意味这样可以继承性大,技术风险小,投资较少,周期短的设计方案,同时呢,还有他们的涡扇六的心血,可以尽快搞出来呢,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低压和高压的不匹配啊!
“因为低压和高压的压气机的匹配问题,咱们第1台验证机仅仅试车三次,累积运转仅几个小时,就因低压压气机出口18片静叶尾流激振使高压1级凸肩叶片折断了,然后,咱们把低压压气机进行修改了,现在出现的问题就是,最多把它启动起来,进行慢车运转,在慢推力试车后无法加大推力试车,只要咱们稍稍转换,哪怕是仅仅调整一下咱们的可调收敛喷管都要引起高压或低压喘振。”
刚刚的试车,就是这样出现的,喘振代表内部气流运行不通畅,如果要是继续下去的话,叶片肯定又断裂了,上万转的叶片一旦断裂飞出来,搞不好会有人受伤甚至是牺牲的。
现在,大家就在为这个故障发愁呢。
发动机的内部,是一个复杂的流体结构,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是不能用计算的方式来得到正确的结果的,只能通过一步步地实验才行,而一般的正规操作,是一级级地发展,从第一级开始,慢慢地搞第二级,再搞第三极,直至把所有的都添加上,这样就做出来了一个核心机。
这种方式是相当慢的。
在西方,他们不用担心,因为预研早就开始了,这样一级级地研发下来,积累出来的经验是最丰富的,再修改,也不用担心出现重大的问题。
现在呢,己方完全就是拿来主义,两种压气机不匹配的问题相当突出,涡喷-13和斯贝,本来就是不同的,硬要凑到一起,就是不好好给干活儿。
其实,当年刚刚搞出涡扇六来的时候,也是高低压的压气机不匹配,甚至连启动都困难,后来折腾了很长时间才搞定,现在呢,如果在这个方面受挫,不知道要出现多少问题呢啊。
要说着里面的门道,秦风还真的不是很清楚,不过现在,看着大家对这这款发动机发愁,秦风也只能是根据自己的推断来看了。
“看来,是咱们的涡喷-13和斯贝之间的进气流动不匹配,现在,如果仅仅靠改进叶片的形状不能完成的话,能不能增加一级压气机啊,比如说,把低压压气机从三级增加到四级,这样,在相同的增压比的指标下,低压区的裕度就会提高很多了,和高压区的协调应该会更容易。”
听到了他的话,张老摇摇头:“不行,这样的改进,耗费太大,我们还是先试试修改第三级吧,如果实在不行,那我们再想办法。”
直接增加个第四级,说起来容易,这个第四级如何增加,直径多大,叶片多大等等,都是未知的,仅仅理论上的计算,就要好几个月,现在,他们等不及,如果能简单改进就适合匹配的话,他们就不想这样大动干戈。
因为,他们也很着急。
涡扇六研究了那么多年,最终没有装机对象而下马,现在的涡喷-14呢?他们既定的装机对象是歼七,歼八,但是现在,对f404的呼唤声太多了,如果国家一旦下定决心,就像是引进斯贝那样,直接把f404给引进过来了,这样的话,那他们的涡喷-14,始终无法和涡扇发动机竞争,说不定,这个项目还是会黄了的。
时间是最关键的了!
“其实,通过各种部件,直接攒出来的话,会有匹配的问题,我们为何不直接仿制一款呢?”秦风又提出来了一个意见:“现在,咱们正在测绘仿制涡喷-15发动机,如果把这种发动机缩比,直接变成我们现在需要的发动机,难道不好吗?”
涡喷-13和斯贝凑,凑不到一起,没那么容易的,干脆直接用r-29-300发动机啊,这款发动机绝对是没问题的,既然斯贝能缩小比例装上去,那r-29-300当然也是可能的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 黄金峡谷
另起炉灶?
听到了秦风的建议,张老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了,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就打算缩小r29来搞,那也可以,现在,大家已经在现在的型号上研究下来了,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绝对不可能去另外搞一款了,前期投入的资金,不是全部打水漂了吗?
再说,涡喷-15的测绘仿制,还困难重重呢,到现在,唯一进入试车阶段的,只有一个涡喷-13,别的的进度都远着呢,在这种时候,大家怎么会把目光放在一款己方还没有测绘出来的发动机上?还得再缩比?这个难度恐怕更大啊。
在从606所回来的道路上,秦风的心情是沉重的。
发动机的研制道路,是充满艰辛的,它叫做工业的桂冠,绝对不是吹嘘的,是整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美国这样的国家,工业最强大,在研发这种发动机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的,当年的f-15还大面积地停飞,因为发动机的可靠性得到了一个机库皇后的称号的,至于国内,没有预研,直接上来就这样搞,或许能攒出来,但是遇到的问题,肯定会更多啊。
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国外的性能再好,始终也是国外的,有被限制的可能,只有国内自研出来,才是自己的东西啊。
比如歼八,它好歹给了己方一个机会,在秦风的手里,这款飞机也是立过功劳的,所以,秦风对这款飞机还是有感情的。
回到了112厂之后,剩下的时间里,秦风还是在继续试飞,电传操控中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秦风和其他的试飞员,都开始不断地反馈,然后进行改进。
而顾婷婷成为了其中的主力,试飞,改进,再试飞,滚雪球一般,在不断的努力中,歼八act逐渐完善,同时,这里的试飞员,也都建立起来了信心,跟着一起试飞这种充满挑战性的战机。
转眼间,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秦风在这里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同时也是因为这里的气候已经变冷了。
在夏天的时候,这里是很凉爽的,但是到了冬天,这里就是最让人难受的了,除了在家里呆着之外,外面几乎都不能出来,当然,如果是南方的没有见过雪景的,来这里玩几天还是可以的。
虽然秦风没事,但是小虎头已经逐渐地不适应了,于是,一家人也准备离开了,先回试飞院,然后秦风再回成都,毕竟,现在新歼已经开始研制了,作为初期就加入进来的试飞员,秦风是不能总在外面转悠的。
原本宋老他们是打算来601所考察一下的,但是呢,在飞机摔机之后,知道这里的还不完善,加上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就拖下来了,几个月不见,不知道进展如何啊。
秦风是很迫不及待的,和沈阳的同志们告辞,还有和试飞院留守的其他同志们一起,踏上了南下的列车,经过颠簸之后,终于来到了试飞院。
“秦风同志,你来的正好啊。”等到下了车,来迎接的人就感叹地说道。
正好?秦风也很奇怪,自己这有什么正好的?
“上级通过特殊渠道,弄到了一些视频资料,你现在去,正好可以跟着一起看啊。”
视频资料?如果是文字资料,肯定是战机研发方面的,这视频资料,会是什么呢?秦风很好奇。
等到跑进了试飞院的小会堂,看着里面幕布上的录像,秦风顿时就来兴趣了:“黄金峡谷?”
这个世界是不太平的,就在几个月前,美国出动3艘航空母舰、34艘其它舰船和包括18架f-111战斗轰炸机在内的几百架飞机对利比亚进行代号为“黄金峡谷”的突然空袭,大规模超低空轰炸首都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
这个行动,虽然当时报道过,却都是一些简单的消息而已,只知道美国人的空袭很成功,但是现在,这资料应该是美国内部流出来的,因为很多的镜头,都是他们自己人拍摄的。
这次轰炸,是一次报复行动,据说叙利亚和最近发生的两次爆炸事件有关,有几十名美国人被炸死,所以,美国打算干脆利落地把利比亚总统给炸死,反正这个国家一直都在反对美国,他们早就视为眼中钉了。
此时,出现在屏幕上的,就是美国人的航母,此时,甲板上蒸汽弥漫,可以看到一架f-18舰载机,正在从航母上起飞。
仅仅这一个镜头,就够在场的所有人羡慕不已了。
航空母舰,是大国的象征,当美国遇到情况的时候,美国总统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的航母在哪里?他们的航母编队,只要单航母,就能够威胁到一个国家了,更不用说为了这次行动,他们出动了三艘航母!
甚至,还可以想象,现在国内仅仅有歼七歼八这样的飞机,以及轰六这种落后的轰炸机,在面对美国人的航母的时候,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的。
同时,上面还有解说,是英文的,当发现秦风来了的时候,顿时,试飞院的一名领导就快步过来了:“你来的正好,给大家翻译一下。”
说完,把话筒递了过来,这几乎算是同声翻译了,还是专业的,只有秦风这样的人才能承担,于是,秦风接过了话筒来,认真地翻译起来。
“战役中投入了第6舰队的舰载机和空军的f-111歼击轰炸机,总计150架飞机,其中包括近30架f-111、a-6、f/a-18,这是主要的突击群,为了配合这次行动,近30架kc-10、kc-135加油机群提供空中的油料补给,同时,还有大量的保障机群,包括海军的e-2预警机,海军和空军的ef-111和ea-6b机群,还有火力压制的机群、歼击机掩护机群、佯动机群。”
有了秦风的翻译,一下子就好多了,毕竟,在场的很多人都只能是看画面的,这些资料是刚刚拿到,复制了几份,分别在内部传播和研究,试飞院也得到了一份,还没有来得及翻译的版本。
第五百三十六章 空中加油技术
这是一次成功的行动,担任主攻的美国空、海军战斗机,同时对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的5个重要目标进行攻击,共投掷炸弹150多吨,摧毁卡扎菲指挥部、“突击队”训练中心、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卡扎菲预备指挥所、贝尼纳军用机场等等;毁伤利各种飞机30余架,轰炸的主要目标卡扎菲只是受了轻伤,但是卡扎菲的1岁半的养女被炸死,5岁多的2个儿子受伤,捎带着炸死了七百多人。美国在空袭中只有一架f-111f战斗轰炸机被地面高炮击落。
这个损失,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现在,大家必须要展开目光,望向外界,看着现代化的战争是如何打的,而这次从秘密途径得到的资料,对大家理解这场战争更加的有用。
会议室里灯光点亮了,看完了这个资料,试飞院的领导说道:“现在,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了,看看这场战争,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吧。”
“现代的高科技战争,已经是电子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战争了。”一名试飞员说道:“我们看到,他们各种战机联合作战,预警机在远方提供情报支援,电子干扰机伴随进行电子压制,接着就是各种攻击机的轰炸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太大了。”
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的支援机种,预警机,电子干扰机,这些空战力量的倍增器,己方什么都米有,这是很大的差距啊。
这话语之中,是带着叹息的。
“尤其是,他们的空军和海军已经可以联合作战了,他们还有一体化的c3i系统,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又有人说道。
试飞院,是试飞各种战机的,他们这里接触到的,已经是国内最先进的了,但是和美国一比,就远远地落后了,这里曾经试飞过空警1号,但是经过反复的试飞,最终认为性能不符合要求而最终放弃了。
国内最落后的,就是电子系统了,到现在也无法弥补上来,而且看起来,差距似乎还是越来越大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说着己方的差距,而秦风,一直都在那里倾听着,终于,当大家都没有人发言了之后,领导注意到了秦风。
“秦风,你说说。”
“刚刚很多同志都提的意见很好,在各方面,我们都是落后的,相信我们国内的相关单位也会努力地搞研发的,我就补充一点好了,大家注意到没有,f-111轰炸机的参战?”
美国海军有航母,直接开动到地中海里,在利比亚外围几百海里之处就可以了,空军呢?
附近没有美国人的空军基地,这批飞机,从英国两个空军基地起飞。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们协商未果,法国和西班牙拒绝开放领空,所以他们的战机不能沿着直线飞过比斯开湾,沿葡萄牙海岸、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中部飞抵的黎波利空域并返航。
这一圈过来,他们的航程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前后进行了多次的空中加油,同时,进行了一次长距离的“马拉松”,在战术轰炸机狭窄的座舱内连续飞行14个小时。
类似苏联那样的图-160轰炸机是专门为了长途飞行而设计的,在飞机上甚至有厕所,但是f-111不是,这种原本为美国海军空军联合研制的飞机,最终因为体积笨重无法上舰,成为了空军的专属,它的整体弹射座舱也是一个特色,但是,飞行员的空间就只有座舱那里狭小的区域,他们肯定是垫着尿不湿来飞的。
现在,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空中加油,也是空战力量的一个倍增器,现在,大家都放在了电子系统上,都觉得己方在电子系统上差距很大,就是没有人发现,其实在空中加油方面,己方还是零!
“空中加油,是显著地延长作战半径,增加留空时间,提高战斗力的一种方式。”秦风说道:“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展开空中加油的研究了。”
国家采用的是典型的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方案,哪里需要防空,就在哪里部署一个基地,几百公里周围的空域,就是他们的防空区域,他们很少越界,因为根本就没有大航程的飞机供他们使用。
这样很简单,但是也同时导致了空军的数量庞大,想想几千架的歼六吧,这种战斗机,也需要大量的飞行员,最终造成的其实是浪费。
这几年,在和巴基斯坦接触的过程中,对方就将航程看做一个重要指标,航程越远,需要的战斗机的数量就越少,或者说,以前四个歼六基地的防守任务,只需要一个大航程战机的航空兵基地,就能防守了,这样,就大大地缩减了规模,同时也提高了质量。
国家已经进行百万裁军了,就是因为军费都用在了人员上面,几百万的军队,仅仅吃饭就能吃掉很多了,空军是高技术兵种,四架歼六的任务,交给一架大航程的飞机,仅仅需要一名飞行员,同时需要一架战机,四架变一架,质量肯定会提高啊,从四名飞行员里面挑选一名,肯定也是更优秀的。
大航程,一方面需要先进的航空发动机,需要大的载油量,另一方面,也需要空中加油技术!
“就像是我们现在在预研电传技术,自己改进变稳机一样,我也希望,空中加油技术能成为我们试飞院的一个科目,让我们及早掌握空中加油技术,让我们的空中力量拥有远距离飞行的能力。”
在国外,空中加油技术已经是很寻常的,当年去达索公司,秦风就看到过超级军旗战机的空中加油的模拟器,同时,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的空军就是通过空中加油之后才去作战的,连这样的国家都已经是稀松平常了,在国内,却是一个零啊。
现在,不能再拖延了,也该搞这种技术了。
相比别的技术,这种空中加油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用依托先进的电子技术,国内也应该能够搞起来的,不会在电子系统上受到牵制。
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术问题如何解决
空中加油,是显著的提高战机作战半径的一种方式,早在螺旋桨飞机时代,就有人实验过了,一架飞机抛出油管,另一架飞机的飞行员接住油管,然后就可以进行加油了,纯手工操作,相当的原始。
而发展到现在,空中加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世界上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软管,就是空中加油机释放出来一个软管,软管的末端有一个锥形套,受油机的机头前面,有一个加油管,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伸缩的形式的,飞行员需要用自己高超的技术,就像是张飞穿绣花针一般,把自己的加油口塞到那个锥形套里面去,对接成功,自动加压,就可以接受燃油了。
这也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形式,叫做软管加油,在加油的过程中,加油管是在不断地飘动的,就像是风筝线一般,会受到气流的扰动。
另一种,就是硬管加油,受油机只要飞到加油机的后下方就行了,在加油机的尾部,有一个专门的加油员,操作着加油机伸出来的一个硬质的加油管,然后塞到受油机机背上的加油口去。
这种加油方式,不需要飞行员的高超技术,是否成功主要决定于加油员的水平,同时,因为是硬管,比较粗,内部燃油流动的速度相当快,空中加油作业也就更高效了,不过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空军用这种方式,技术难度很大。
现在,秦风提出来了,为了实现空军的现代化,己方需要具备空中加油技术。
其实,最新研发的十号工程,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需要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可以延长作战半径,提高战机的留空时间,增加飞机的使用率。
所以,如果现在能够将这种技术成熟起来,也是相当于给十号工程储备技术的。
秦风提出来了,现在我们可以上马这个项目,从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战场上,需要空中加油机的后勤支援!
“不过,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啊。”听到了秦风的话,试飞院的领导开口了,没错,国内是需要这种技术,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什么都没有。
没有空中加油技术,没有加油机,也没有受油机,什么都没有,怎么办?
“当然是从国外引进。”秦风说道:“我们从英国,引进他们的mk32加油吊舱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来研制我们自己的加油吊舱,只要有吊舱了,就能够解决空中加油最需要的一个装备了。”
现在,西方的大门是敞开的,但是,放眼望过去的话,和英国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东西,都是从英国引进的,从最初的斯贝发动机,到后来的歼-7m的改装,空军中的很多装备,都来自于英国。
而在陆军方面,坦克最需要的105毫米炮,也是从英国引进的,可以说,英国是和中国合作最多的一个了。
法国的合作也不少,比如海豚直升机等等,但是法国的装备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贵啊!尤其是现在幻影2000的谈判破裂,大家都在憋着气呢,更不可能从法国搞了。
德国方面,德国处于前线,起飞就打仗一类的,几乎不怎么需要空中加油机,甚至也没有合适的空中加油走廊。
秦风曾经研究过这些空中加油技术的,英国的frl公司,就拥有英国最先进的空中加油技术,他们生产的mk32加油吊舱,广泛用在很多种空中加油机上,从他们这里引进,是最好的了。
听到了秦风的建议,试飞院的领导点点头:“是啊,这个加油吊舱,可以通过引进来解决,不过,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也是问题啊。”
谁来当空中加油机?
西方世界,一般都是用客机来充当的,客机本来就有很高的载油量,如果在客机的下层再加上几个附加油箱,那燃料更是充裕了,比如美国最主要的kc-10空中加油机,携带燃料的数量达到了161吨!飞一次,足够给一个大队加油了。
但是,国内没有,国内自研的运十,已经算是彻底下马了,虽然民航有大量的客机,但是,那些都是民用的,不能用作军用飞行器。
“用运八。”就在这时,有人开口了:“我们的运八,能够运载二十吨的燃料,可以作为一款空中加油机!”
运八,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拿出手的一款运输机了,这种运输机是测绘仿制的苏联人的安-12运输机,作为一款中型运输机,自重三十五吨,载油量二十多吨,同时还有二十吨的最大有效载荷。
如果把它的货仓里再放两个油箱,也用来运输燃料的话,那就有四十吨的燃料储备了,现在国产的飞机,油箱都很小,哪怕是歼八,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战斗机了,也就四吨的内油而已,可以满足两个四机编队的燃料需求了。
先进的电子技术,大家着急也没用,但是要说空中加油技术的话,努力之后,还是能拥有的,所以,大家讨论得又热烈起来了,军用飞机里面,只有运八是最合适的!
从表面上看,这个提议是最好的,运八体型大,载油量高,而且可以完全国产,不会受到制约,只要空军需要,随时都能够大规模生产。
但是,秦风却知道,这种飞机不是最合适的,因为,除了这些优点,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它采用的是涡桨发动机,飞行速度慢!
涡桨发动机,后面是涡轮发动机,但是不是靠喷气来推进,而是靠前面驱动螺旋桨来前进,这样拥有不错的中低空性能,是一些运输机的首选,甚至有的重型运输机也会采用螺旋桨推进的方式,起降也很方便,但是呢,螺旋桨会产生阻力,所以这种飞机的速度都不高。
看看世界上主要的加油机,都是喷气机,因为要给战斗机加油,速度就不能太慢,也有c-130改装的运输机,但是这种运输机,那是给直升机空中加油的!
第五百三十八章 运八和轰六
空中加油,也是勇气和技术的考验。
空中加油机和受油机,需要在空中近距离内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危险性,和在高速公路上骑摩托车,两辆摩托车的车手还要手拉手一般,稍不留神,就会出意外。
受油机如果速度太大,一下子就可能会撞到加油机的后机身上,加油机里面都是燃油,一旦被撞,很可能就会爆炸起火了。
而且,在空中,随时都会有各种气流的影响的,除了各种意外的气流之外,前面的飞机在飞行的时候,在机身后面,是有特殊的尾流的,战斗机就需要进入这个尾流,战斗机也可能会随时出现意外的,比如失去动力等等。
总之,危险性很大,可以视为空中的舞者了。
如果这个还不够的话,那么再看看现在,如果用运八的话,运八的飞行速度太低,后面的受油机也就得保持低速飞行,对喷气机来说,长时间地保持低速度,而且还是在前面飞机的尾流中保持,太困难了。
所以,秦风并不认为运八改装是最好的,仅仅发动机一条,就能排除掉了。
但是,除了运八,己方还有什么呢?貌似也没有了啊!
秦风没有立刻就说出自己的反对意见来,如果自己反对的话,那就需要有更好的意见才行,如果自己也没有别的意见,也只能是靠运八了。
运八的速度很低,不管是歼七,还是歼八,本质上都是高速战斗机,都是不适合的,如果十号工程出来之后,歼十战机肯定拥有足够的低速操控性能的,可以当受油机,那么,在此之前呢,用什么来训练呢?
秦风的脑子里在急速地思考着,歼七歼八不合适,也没有别的了啊,等等,强五啊!
强五本来就是一款对地攻击机,注定了强五必须要强化低速性能,这种飞机低速下还是可以操纵的,当初在巴基斯坦的时候,秦风还和这种飞机交手过啊。
对,用运八当加油机,强五当受油机,先解决了有无再说,然后,等到歼十成熟之后,就可以给歼十移植过去了。
这个想法,在秦风的脑子里慢慢地成熟了,他刚刚想要说,目光望到了会议室内的墙上的挂图上,看到了上面的一架飞机的照片,顿时就是脑子一热,有了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大家伙!
“我认为,用轰六当空中加油机更合适。”秦风开口了。
轰六?听到了秦风的话,其他人在脑海里,直觉上就是一个想法,开什么玩笑,那不是客机,也不是运输机,而是轰炸机!
轰六和运八,都是从172厂制造出来的,后来三线建设,运八才去了182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用他们的辛勤努力,测绘仿制出来了共和国最急需的一款款飞机。
当年,共和国刚刚诞生,就利用引进前苏联的图-2轰炸机、图-4轰炸机组建了轰炸航空兵。不过这些都是螺旋桨轰炸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1958年中国与前苏联签署引进图-16轰炸机及生产许可的协议。
1959年9月,首架用苏联制造部件组装成的轰-6交付中国海军航空兵。1968年首架用自己材料试制生产的轰-6试飞成功,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在苏联国内,图-16这种落后的轰炸机,和米格-21一样,几乎都很快就落伍了,装备数量有限,而在国内,图-16仿制过来的轰六,在很长时间里都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主力,甚至一直服役到了二十一世纪,虽然它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依旧是共和国最强大的轰炸机。
轰六的最大问题,就是它的弹射救生系统,这种轰炸机有六名机组成员,分别在轰炸机上不同的位置,一旦飞机出事,需要弹射的时候,是相当繁琐的,有人要向上弹,有人要向下弹,飞行员要最后出去,否则飞机姿态就控制不住了,往往只有两三个人能逃脱,其余的就壮烈了,这样的事情,曾经就发生过。
当然,这是它落后的操作系统造成的,看看同时代的西方的轰炸机,只需要两三个人就能操作了,它有多落后?甚至在它的尾部,有一个尾炮舱,那里还蹲着一个射击手呢!
这是二次世界大战时候才有的配置,用来保护尾部,防止战斗机从后面偷袭的,但是那是机炮空战的时代,现在有什么战机会从后面接近用机炮解决轰炸机的?
它早就落后了,但是,作为加油机的话,它还是合适的。
它正常起飞重量,就有七十多吨,机内可以装载三十四吨的燃料,这是在不用任何修改的情况下就能得到的,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在它的机腹弹舱内,增加一个九吨的燃料箱,这样,总燃料也有四十多吨。
燃料上,和运八是一样的,同时呢,它具备的高速能力,就是运八不具备的了,这款轰炸机采用的是翼根发动机的方式,里面各有一台国内仿制的涡喷-8发动机,推动着这款巨大的轰炸机,巡航速度就能够达到0.75马赫!
这个飞机的底子,让它有足够的实力来充当空中加油机啊!
当秦风提到用轰六来改装的时候,开始大家都是很奇怪的,但是现在,当秦风解释过之后,很多人的眼前都亮了。
没错,运八当空中加油机,它的速度太慢了,主要的战斗机是无法和它编队飞行的,但是轰六就完全没问题了,这种轰炸机在很多次的行动中,就是和战斗机编队飞行的啊,天生就有这个底子。
听到了秦风这么一分析,大家就都明白过来,有人还在坚持运八,但是也有人认为轰六改装的话,的确也是个不错的方案了。
“好了,加油机的事,我们可以向上级汇报,看来,秦风同志来的好啊,给我们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秦风同志,你再说说,受油机的话,该选什么呢?”
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事和大事
加油机,从运八和轰六里面选,可以继续给专家们论证,加油吊舱,可以去购买,然后在购买的基础上自己研制,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了,谁来当受油机?
“如果用轰六的话,那歼八就是最合适的受油机了。”秦风说道。
其实,机体小的歼七,更需要空中加油,毕竟它的内油才两吨而已,当歼七出口的时候,不管是埃及,还是巴基斯坦,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大的副油箱,就是要增加它的航程,本来燃料就不多,涡喷发动机还特别费油,但是呢,把歼七改装,却并不容易。
也是因为它小啊!
如果歼七能够成功地改成两侧进气,把机头留出空间来装雷达,或许还有改进的可能,但是现在的歼七依旧是机头进气的,战机的空中加油管,必须要在机头前面才行,否则飞行员看不到,怎么对接啊。
如果在前面的话,那打开蒙皮,就可以发现里面是一圈的进气道了,难道要从进气道这里穿过去?那2马赫的速度下,蒙皮下面的油管寿命,几乎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除非歼七cp的项目顺利进行,才能够留出来改进的余地,同时呢,还需要另一点,就是要有更粗的油管,毕竟,空中加油的时间越短越好,燃油都是加压进入油箱的,如果机内的油管不够粗的话,那就能够影响到加油的速度了。
所以,歼七的小身板,实在是扛不住,就只剩下歼八了。
机头进气的歼八也不行,必须是两侧进气的歼八2,这种飞机也是现在沈阳生产的主力了。
在这种飞机的机头右侧,增加一个空中加油管,空间肯定是有的,实在没地方向回收缩,那就干脆搞固定的加油管好了,不少的幻影机都是固定的,虽然遮挡视线,也比没有好。
现在,秦风建议受油机用歼八2,这样,整个空中加油的技术路线就出来了,引进英国公司的mk32加油吊舱,挂在轰六上,给歼八2空中加油。
歼八2现在是截击机的使命,需要的时候再上天,但是,现在有了空中加油技术,那也可以长时间地在空中巡逻了,出现情况,就立刻赶过去!
而且,反正歼八也在进行换装航电的谈判,改进个空中加油管,正好可以捎带着解决的了。
秦风提出的这个方案,没有人反对,看看国内有的这些,歼八2貌似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咱们尽快把这些形成文字材料,向上级汇报,秦风同志,辛苦了,刚刚回来,还得让你帮忙给翻译。”试飞院的领导说道。
这个年代的列车,乘坐是相当的不舒服的,秦风大老远地回来,还没有休息呢,这眼睛里面都是血丝,刚刚在说的时候,秦风是吐沫星子飞溅,很高兴的样子,现在领导这样一说,秦风揉了揉眼睛,还真是有些累了。
婷婷带着小虎头,肯定已经回家去了,接着呢,又要过两地分居的日子了啊。
想到这里,秦风是有一种舍不得的,和老婆孩子呆的时间越久,就越不想离开啊,但是呢,秦风知道,自己也是别无选择,毕竟,自己和婷婷,都有各自的事业。
从会议室里面走出来,秦风迈着步子,向着家属院的方向而去,不知觉中,肚子里已经咕噜噜直叫了,回去之后,不知道婷婷给自己做什么好吃的啊!
虽然和婷婷是聚少离多,但是,当婷婷有空的时候,总是会给秦风做一些好吃的饭菜,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小虎头肯定也饿坏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秦风走到了自己的家门口,刚刚还没有进门,看到了小虎头居然在外面的台阶上坐着呢,看到秦风的时候,立刻就跑过来了。
“怎么,你妈妈呢?”秦风很好奇。
“周伯伯来了,和妈妈谈一些事情,妈妈让我在这里等着你。”小虎头说道。
老周?秦风很奇怪,他抱着小虎头,向着自己家门走,当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听到了里面的谈话声。
“婷婷啊,知道你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现在正是即将收获的时候,把你从这个项目调离,这样并不好,但是呢,这也是组织上考虑过的了,成都那边,也非常需要你这样在数字电传系统中有经验的人加入,那里的也是国家最高项目,你去那里,能更好地发挥你的才华啊。”
当听到老周这句话的时候,秦风就明白过来了。
自己和婷婷一直都是两地分居,很少在一起,现在回来,眼看又得分开了,这个时候,老周作为这个bw-1项目的负责人,对婷婷是很关心的,所以,想要把婷婷调到宋老那里去,在小杨的手下,开发歼十战机的数字电传系统,这样一来,自己和婷婷就能在一起了。
可以说,也是为了自己考虑的,不过呢,婷婷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现在我过去,是帮不上什么忙的,毕竟我们还没有完成三轴四余度的数字电传的硬件设计呢,他们现在主要研究的是飞机的控制率,我过去帮不上忙,我在这里,共同把变稳机搞成熟了,而且,还要接着搞三轴四余度的数字电传,这样才能够解决他们的大问题,等到我们这里搞成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控制率,把软件改动一下,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老周动员婷婷去成都,参加歼十的研发,但是呢,婷婷却有自己的打算,她现在过去,帮不上忙,她需要留下来,把变稳机搞成熟,更是要开发新一代的三轴的数字电传,这样才能够对十号工程有帮助。
“这次去沈阳,研究歼八act的电传,我也有了很多的想法,如果我们现在的变稳机项目不需要我的话,我想要现在就进入三轴电传的前期设计。”顾婷婷说道。
她这样说,是打算扎根在试飞院了。
“婷婷,你听我说。”老周还想要说,已经被顾婷婷阻止了。
“老周,我知道,你这样是为了我们夫妻考虑,我对你很感激,我们夫妻两地分居,是个人的小事,为祖国研发战机的子系统,让祖国的航空事业早日强大起来,是国家大事,是航空工业的大事,我相信,如果秦风听到的话,肯定也会支持我的。”
第五百四十章 我不会拖后腿的
夫妻两地分居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白天靠着繁忙的工作,才能够让自己忘记爱人,但是到了晚上,心中的那个空虚和落寞,是最难受的,当然,对顾婷婷来说,有孩子守在她的身边,要好受些,但是秦风想念他们的时候,就只能是看照片了。
顾婷婷的这些生活上的困难,老周他们也是看在眼里的,以前的时候,顾婷婷是变稳机项目的中坚,离不开顾婷婷,但是现在呢,基本的程序框架起来起来了,变稳机也很快就要进行试飞了,上次顾婷婷去了沈阳几个月,这边的团队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的。
所以,虽然顾婷婷是研发的重点人员,老周也是割爱,决定把顾婷婷送到成都去,这样的话,顾婷婷和秦风两人就可以在一起了,对秦风来说,也可以更好地飞行了。
但是,顾婷婷不愿意,在她的眼里,事业更重要,尤其是现在,国内的航空技术和国外的差距是很大的,顾婷婷希望靠着自己的努力,将这个差距给弥补起来,现在,变稳机的项目即使是稳妥了,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吧,比如,三轴变稳机!
bw-1仅仅是在纵向进行的电传操控,仅仅是一种验证而已,战斗机真正需要的,是三个方向上的电传操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战机拥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更是现在国内的研究的一个空白。
沈阳因为国内没有相应的技术,所以才被迫从德国进口,结果呢,他们的系统也不完善,甚至造成了首架飞机的摔机,现在呢,三轴变稳机,已经是顾婷婷的下一个目标了,这同时也将成为国内的飞控的验证机,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的。
顾婷婷的意思很明白,如果单轴变稳机不需要我了,那我就申请进行三轴变稳机的预研,硬件上已经有准备了,主要是三轴变稳机的程序,我只要有电脑就能工作的。
但是这样的话,她恐怕就要一直在试飞院里面留着了,那就会继续和秦风两地分居啊!
看着眼前的固执的女孩,老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就在这时,外面的门推开了。
秦风带着小虎头,已经站在了门口,看着老周,再看看顾婷婷,秦风的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的。
“秦风,你都听到了?”
秦风点点头。
“那你的意见呢?”老周问道,老周没有说别的,在任何的岗位上,都是干工作,在试飞院里面搞研究,那是干工作,去了成都,参加十号工程的项目,那也是干工作啊!
顾婷婷也在望着秦风,那双眼睛中流露出来了期待和信任,现在,她是在用眼神告诉秦风,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都会听从的,因为,我是你的妻子。
秦风点点头:“我支持我的妻子。”
“唉,你们俩啊,都这么要强,不过,孩子呢?”老周又看了看小虎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童年是很短暂的,在这个童年之中,是需要有人陪伴的啊,父母都在身边的孩子,童年是最幸福的。
小虎头看着老周,跟着说了句:“我的爸爸妈妈,是为了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我们祖国有强大的国防,我以后,也会是祖国的建设者,我不会给爸爸妈妈拖后腿的!”
小虎头的话,也让老周震动了,老周摸着小虎头的脑袋,说道:“小虎头啊,这话是谁教你的?”
以小虎头的年龄,绝对是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的,谁教他的?
“我姥姥说的。”小虎头说道:“这段时间在姥姥家,姥姥告诉我,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最平凡,也是最伟大的人,姥姥还说,如果我愿意,我可以跟姥姥在一起,等到上中学之后再回来,不过,我没有答应。”
老周叹了口气,什么都没有说,迈步向外面走去,等到走到门口的时候,向后看了一眼,说道:“婷婷,这几天,你先休息休息,刚刚回来,肯定也累了,我向上级汇报一下,看看三轴变稳机能否立项,如果可以的话,我推荐你为三轴变稳机的总负责人。”
老周已经年龄大了,研究这个单轴变稳机,就已经是很吃力了,这也是他研究的最后一个项目了,现在的新技术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有新人站出来,勇于挑起大梁的,顾婷婷这般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是可以让她来挑大梁的了。
说完,他关上了门,这两口子,没几天就得分离了,这几天,就让他们珍惜时间吧。
老周走出去了,顾婷婷和秦风对视了一眼,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我都忘记了,饭菜肯定凉了,来,热热吃。”
很快,饭菜就端上桌来了,小虎头大喊一声,拿起筷子,夹起来了一块红烧肉。
对小孩子来说,快乐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秦风和顾婷婷两人,也在吃饭了,一边吃饭,顾婷婷一边说道:“这要是三轴变稳机立项的话,选择什么飞机当机体呢?”
在沈阳,她通过研究德国人的系统,已经有了很多的启发,现在恨不得立刻就进入研究状态,但是呢,她只懂系统,不懂飞机啊,用什么飞机呢?
肯定是教练机最合适,就和现在的变稳机一样,保留完全的机械备份,万一出状况了,随时可以切换到机械备份上去,但是呢,歼六已经不合适了,因为歼六的气动布局太落后了,最好是找一款先进的教练机啊。
国内似乎没有。
秦风也在思考,现在的歼教六不合适,同时歼教七也不合适,因为歼七的速度太快了,很多时候反应不过来,最好是慢速一些的飞机。
等等,自己好像听说过,要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一款教练机来?如果是专门研制的教练机,那肯定会是前后高低布置专业的教练机吧?前后都有良好的视野,同时教练机的起降速度也不高,用来改进,应该不错。
不过呢,这才刚刚开始研制,靠着国内的水平,恐怕会拖延很长时间啊,现在秦风对研制飞机的漫长过程,已经有很深入的体会了。
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军护航表演大队
夜色已经深了,秦风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看着中间的小虎头,睡得正香,嘴里还流着口水,不知道是不是做梦也在吃好吃的,而婷婷就在小虎头的一边,胳膊搂着小虎头,这是他们经常的睡姿了。
秦风站了起来,来到了客厅的窗户前面,清幽的月光,照射进来,整个阳台都仿佛是蒙上了一层寒霜一般。
秦风以前睡眠质量很好,需要的时候,可以二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而需要睡觉的时候,也会倒在床上呼呼大睡,但是今晚,却很奇怪地失眠了。
秦风知道,还是在想婷婷的事情,当初婷婷来到试飞院,其实也是为了和自己在一起,自己作为试飞员,肯定要经常在试飞院里工作的,哪里知道,自己这个试飞员啊,总是搞特殊,现在的飞行时间,还不如那些普通的野战部队的飞行员呢,但是,秦风的技术,却是一级棒的。
什么时候,十号工程研发出来了,自己肯定会常年留在试飞院,进行试飞的,其实,哪怕是沈阳的歼八act,在经过了初期的试飞之后,后期的很多项目,也是要拿到试飞院来飞的。
他们是要保证能够安全飞行之后,就会过来了。
其实,不是婷婷的坚持让两人分离,而是因为秦风自己的原因啊,是他对妻子和孩子有愧疚的。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声音,像是打雷,又不是,秦风顿时就兴奋起来了,他望着天空,这里正对的方向,是下滑线,现在,那里有飞机的航行灯,看来是有飞机到来了。
而且,航行灯不止一个!秦风看着那航行灯闪烁着,在天空排成一条线,一架,两架,三架…居然有九架?秦风顿时就激动起来了。
九架飞机啊,在夜间降落到了试飞院的跑道上,要说在国内,九架飞机一起飞行的情况,那只有一种啊!
空军护航表演大队!
1961年秋,印尼总统苏加诺访问中国。就在访问前夕,他提出在他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要按照国际惯例派八架战斗机护航。
这已经是基本的国际惯例了,在没进入对方的领空之前,是自己的战机护航,在进入之后,可以进行护航交接,由对方的战机来进行护航。
尤其是重要人物的护航,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当时,中国还没有专门执行护航任务的部队。于是,当时的空军首次为国外元首进行了护航,这次之后,空军为了以后的工作方便,决定成立一支专门的护航表演大队,担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礼仪迎宾和国内重要活动的飞行表演任务。
一方面,是对重要人物的专机进行护航,而另一方面,就是在护航的间隙,进行飞行表演,这需要飞行尖子才行,而加入这个护航表演大队,也曾经是秦风的一个梦想。
护航表演大队成立之后,先后使用过歼五和歼六,而现在,则使用的是歼教五,这种亚音速的战斗机,更容易进行飞行表演,尤其是在歼教五的时代,他们创下了辉煌,那就是九机编队飞行表演,当九架飞机一起在天空中拉开绚烂的花朵的时候,场面是相当壮观的。
这九架飞机,前来试飞院,那是有什么任务吗?
秦风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大晚上的,人家要是有任务,肯定会很紧急,自己过去了也没用,再说,他从这里跑到那边去,也得半个小时啊。
就在这时,秦风听到身后有脚步声,然后,自己的外面的衣服,就被披上了,秦风扭头一看,是自己的妻子,正在把自己的大衣给披上来。
“睡不着?”顾婷婷向着秦风问道:“如果你需要的话,我也可以牺牲一下,带着小虎头去成都。”
“不,不。”秦风摇头,自己当然想要了,但是呢,秦风也知道,顾婷婷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她在这里,可以先搞三轴变稳机的硬件,而成都那边,需要研究的是飞机控制率,这样同步进行,速度才更快。
歼十能不能研发成功,主要就看它的飞控了啊!
“走吧,回去睡觉。”秦风拉着自己的妻子,重新回到了床上。
早晨,天刚刚亮,秦风就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例行的体能锻炼,这次,他一溜烟地从家属院跑到了试飞员的跑道上,可以看到,在那边的停机坪上,一排九架歼教五,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歼五的外观很明显,它的升降舵是装在垂尾上的,看起来尾部更加的宽大,由于是教练型,它的座舱很大,前后两个座舱,但是因为都是一样高的,所以和其他的教练机一样,后面的视野很差,这样让后面的教练员只有使用潜望镜,才能够看清楚前面的空域。
不过呢,在表演队的手里,后舱就一直是空缺的了,只要前面一个飞行员就够了,同时呢,因为后面的座舱盖宽大,这样视野也还不错。
当然,主要是原因是在1980年的时候才改装的这种飞机,在那个时候,歼五已经不生产了,只有歼教五还在生产,作为部队改飞喷气机的第一种机型,这种教练机是必须的,所以,顺其自然地选择了歼教五。
现在,秦风一口气跑到了这些飞机的面前,就想起了在航校学习的时候,飞这种飞机的经历了,现在看来,飞行任务还没到呢,所以他们现在应该在休息?
就在这时,后面响起了一二一的口号声,九名飞行员也在绕着试飞院的四周跑起来了,就在他们经过飞机的时候,秦风就不由得喊了一声:“老肖?”
这最前面的飞行员,秦风就认识,而且,就是在来试飞院的火车上认识的,当时,在经过首都的时候,老肖上车,就在他们的对面,但是呢,老肖坐了一站,就下车了。
老肖不错,上车后,就给小虎头糖吃,只是秦风没想到,这老肖居然是个飞行员,而且还是飞行表演大队的飞行员?
“是你?”老肖也是一愣,此时,他已经开始原地跑了,一边跑,一边说道:“当时你说自己叫秦风,我就应该想到了,咱们是同行啊!”
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肖
“咣当,咣当。”列车的车轮经过铁轨的缝隙,就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在列车上,秦风一家子,正在欣赏外面的风景,现在不是高峰期,火车上人不多。
列车停靠到了首都的站台上,秦风知道,如果从这里下车,换乘汽车的话,就能回到自己的老家了,想想好久没有回去了,但是呢,还有很多任务呢,所以,就等到下次再说吧。
就在列车即将开动的时候,一名中年男人飞速地跑了上来,他的手里拎着一个人造革是手提包,里面丁玲桄榔作响,就像是罐头一般。
那个男人满头大汗,等到坐到了椅子上,这才松了口气:“终于赶上了。”
“老兄,这么着急,是回老家吧?”秦风问道,这个人的眼睛明亮,一举一动都带着军人的风范,不过没穿军装,所以秦风就没有多打听。
“是啊,我的母亲病危了,这次回家,是见老母亲最后一面了。”他说着,变戏法地从兜里掏出来了一块糖,给了小虎头。
两人又聊了几句,男人就突然停住了,此时,列车里面正在进行广播:“**国军事代表团,已经到达了我国,进行一次友好的访问。”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这个男人就呆住了,他嘴里似乎是在喃喃地说着什么,心中是很焦急的,站起来,来回地在车厢里踱着步子,然后,等到了前面的车站的时候,就下车了。
看这个人下车,大家都感觉到好奇,不过呢,人家的私事,也就没有过问。
今天,在这里看到他,秦风就明白过来了。
有国外的军事代表团来访问,他们就可能有表演任务,而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一边是自己的母亲病危,需要去见最后一面,而另一面,就是自己的任务,他是飞行表演队的一员,他不能在飞行表演队有任务的时候离开,尤其是,现在他已经是飞行表演队的领队长机了,没有他,整个飞行表演任务恐怕就得取消了,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经过了思想的斗争,终于决定中途下车,返回部队了,就这样,他将家事放在心中,回部队准备了,果然,刚刚回到部队,任务就下来了,他们开始了连夜的转场飞行,在今天,也要随时等待任务的下达。
对方转场到这里来,看来是这个国外的军事代表团,是在己方的西北某些基地里面考察呢吧?秦风在心中暗暗地想到,不过呢,这些都是机密,秦风就不便于过问了,保密守则第一条,就是不该问的不问。
话题不能放在任务上,可以放在飞机上啊。
“咱们飞行表演队的战机,看起来很漂亮啊。”秦风说道。
这批战机都是红色的条纹涂装,从机头拖到机尾,从天空中看的话,那就像是一团火一般,现在,秦风看到了这些战机,就发出了感叹。
“是啊,这是著名的设计师给设计的涂装。”老肖说道:“不过,它已经老了啊。”
战机是新造出来的,但是机型已经老了。
当年用过歼六,但是歼六是超音速的飞机,亚音速的性能不佳,所以飞了几年,就又换成了歼教五,但是呢,歼教五毕竟是一款五十年代的飞机啊,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了,用它来飞,怎么也不能代表国家的航空工业水平啊。
不过,现在国内还有什么飞机呢?
歼六也已经停产了,现在国内主要生产的是歼七,歼七仿制的是米格21,也是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这种飞机来进行表演,一点都不合适。
米格-21战斗机,是第一款飞到2马赫的战斗机,虽然速度不错,但是机动性能差,尤其是中低空格斗性能极差。所以,就在越战的天空中,歼-7和米格-21只能玩空中掠袭,打了就掉头回家,如果进入格斗状态,他们也是很危险的,而能真正进入狗斗状态,将f-4鬼怪战斗机揍下来的却是米格-17和米格-19这些貌似和f-4存有技术代差的战斗机。
现在国内生产的歼七,不管怎么改进,始终没有进行气动布局的大规模的改动,这种飞机的格斗性能还是很差的,也就是在秦风这样的老手里面,才用它战胜了其他型号的飞机,最终在f-16前面落败。
歼七就别想了,飞行表演比歼六还差劲,至于歼八,那就更不可能了,那是一款截击机。
如果说飞行表演的话,最好是f-16啊!
“如果能有f-16就好了。”秦风忍不住地叹了一口气。
听到了秦风说f-16,老肖的眼前也是一片憧憬:“是啊,咱们空军也是急切地期盼新式战斗机的。对了,听说美国打算派f-16来咱们这里进行飞行表演,有机会的话,说不定咱们可以见到f-16的表演呢。”
别的不说,仅仅看那大迎角性能,看盘旋性能,就够让人无限憧憬的了。
“有f-16来表演?太好了,我也希望看啊!”秦风说道。
当年在巴基斯坦,也只是看着跑道上的f-16,升空之后的训练,都刻意地避开了秦风,如果不是秦风展示出来了飞机的不错的性能,才获得了和f-16对抗的资本,否则,根本就没机会见识这种战机的性能。
秦风也迫切地希望再次见到这种飞机,尤其是,这种飞机来国内进行表演,是某种信号啊,空军一直都希望外购战机,实现装备的现代化,幻影2000已经不可能购买了,难道这次是要买f-16吗?
秦风的眼前又出现了憧憬,虽然购买f-16,可能会和自研的歼十有冲突,但是呢,作为飞行员,还是期待有先进的飞机到来的。
就在这时,一名通信兵跑过来,向着老肖喊道:“肖队长,上级命令下来了,空军飞行表演大队,在半个小时后起飞!”
“明白!”老肖喊道,然后向着秦风摆摆手,就带着自己的队伍离开了。
秦风在一旁进行各种器械训练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些战机,一架架地滑上跑道,又一架架地飞上了天空,望着这些飞机,秦风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国内现在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歼七啊,歼七能不能承担起来这个任务,能不能拥有低空的优秀性能?
有,一定有的!秦风已经想到了什么
第五百四十三章 歼七的进一步改进
“我回来了。”秦风终于回到了成都了,他下车之后,呼吸着这里湿润的空气,有一种独特的感觉,这次出去,又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又回来了。
不过,这次秦风在回来之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就去611所,而是先来到了132厂,走进了工厂之后,就看到了屠老。
屠老对秦风的到来是非常的高兴的,看到了秦风,屠老紧皱的眉头,就已经舒展开了:“秦风啊,你终于来了,还以为你以后就没时间了呢。”
“我这次在沈阳呆了几个月,很有感触啊,屠老,您知道涡喷-14这种发动机吗?”秦风来找屠老,当然还是为了歼七cp项目的事,他迫不及待地想要来提醒屠老了。
涡喷-14发动机的动力,比涡喷-13还能提高百分之二十呢,如果给歼七cp换上,那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了。
听到了秦风的话,屠老的脸上带着笑容:“这个啊,当然听说过了,不过呢,你也知道,我们现在是不能立足在一个刚刚开始试制的项目上啊,这样很容易拖延整个项目的。”
屠老当然听说过,但是呢,从来就没有把涡喷-14列入考虑的计划之中。
涡喷-13,是整体测绘仿制米格-21mf的发动机,仅仅是测绘仿制,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折腾了好几年,现在开始试车了,只要材料上过关,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但是,涡喷-14就不同了,这种发动机,是自己研发的,屠老感觉,把歼七cp放在这个项目上,有点悬啊。
秦风听到了屠老的话,心中明白了过来,的确是不能让人放心啊,就像是涡扇六一样,上了试车台,搞了那么多年,最终也没有把它搞成熟,现在的涡喷-14,怕也会遇到这样的结果啊。
说到底,还是国内的科研力量太薄弱了,尤其是航空发动机方面,更差,国内还没有走过一个完整的研制成功的型号呢,靠拼凑,估计够呛啊。
“在试飞院的时候,我见到过咱们空军的飞行表演大队了,他们到现在为止,还装备着歼教五的战机当做飞行表演机的,我觉得,不能展示出咱们国家的实力来,如果要是能给他们换装歼七c,那就好了。”
按照计划,这种飞机本来就是当做一款先进的中低空格斗战机存在的,不要求多高的最大速度,但是机动性一定要好。
在国际合作上,换装f404发动机,同时大规模地改进航电,但是国内研发的话,这些可能都会有问题。
但是呢,当飞行表演机的话,那就不需要先进的航电设备了,这个大问题可以解决掉,另一方面,就是发动机了,如果换上了涡喷-14发动机,那发动机的问题也能解决了,这样就给飞行表演队准备了一款先进的飞机了。
不过现在呢,听到了屠老这么一说,看来,这个想法注定是要落空了。
屠老知道秦风在想什么,现在,听着秦风说完,屠老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来:“至于这个机动性的问题,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了,你还记得我们当初找西工大联合搞歼七的彻底吃透计算的问题吗?”
秦风当然记得了,当时,是三方联合的,对歼七进行彻底的吃透,就是为了把歼七的配重去掉,这样就可以让歼七实现更加先进的性能,现在呢,已经实现了?
“这份合同,我们已经完成了,他们完成的很好,我们正在计划搞歼七的新一款的改型,这款改型,可以彻底地去掉机头的配重了。”屠老说道。
歼七已经改进到了歼七m,这款飞机相比原来的米格21,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甚至就连国内的空军都看中了,开始订购了。
但是呢,132厂是不能在成果上睡大觉的,他们必须要不断地改进,开发,毕竟,他们到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就是这样,他们知道自己的飞机还有很多的不足,就是要改进这些不足的。
“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要搞act机型了?”秦风问道。
按照计划,上次就讨论过改act的,通过这种主动控制,可以让飞机拥有更强大的机动性的,如果采用了这种技术,那对飞行表演队来说,绝对是一架相当棒的飞机。
屠老摇摇头:“我们没有那个计划,国内的储备不够,我们想要开发出来这样的机型,耗费太多,不是自己工厂能够承受的,再说我们还有cp项目,对歼七的改进,也只能是局部上的了。”
132厂仅仅是一个厂里的研究室而已,技术力量是有限的,可不是专门的研究所,和国外的歼七cp项目,就已经牵涉太多的精力了,如果要上歼七act项目,绝对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个财力啊,沈阳的项目,那可是国家拨款的。
“如果婷婷能来,或许可以让她成为我们的act项目的负责人。”屠老说道。
屠老这么说,秦风也只能苦笑,他转移了话题:“那我们到底要改什么?”
“双三角翼。”屠老说道:“我们已经和西工大的沙教授联合起来,多次计算了对歼七的机翼的改进,现在已经基本上都确定下来了,只要再吹几次风洞,我们就能进入制造的程序了。”屠老说道:“现在,我们就是要两手都要抓。”
双三角翼的讨论,当时秦风也是参与过的,不过后来,秦风就忘记了,毕竟,一提到132厂,秦风总是想那个歼七cp,别的还真没有太往脑子里去。
现在呢,屠老说出来了这个改进项目,咱们可以把歼七的机动性给提高了,现在,能改变一点是一点!
相比歼七现在的简单的大后掠三角翼,改成了双三角翼,内翼后掠角57度,外翼后掠角42度,内部不变,外部翼展增大,从而增加盘旋性能,同时,再加上前后缘机动襟翼,使整机的机动性大幅度提高。
机头不改,还是没有超视距空战能力,但是,在近距格斗方面,已经能够和f-16匹敌了。
“好啊,咱们啥时候开始?”秦风说道:“如果我还在成都的话,那就让我来飞!”
这种飞机的机动性大大增加,也可以给飞行表演队换装了啊。
“现在啊,咱们就等涡喷-13了。”
第五百四十四章 都在等涡喷-13
等涡喷-13的,岂止是现在的歼七新的项目,还有一个老项目,已经等了很久了啊!
在132厂,秦风看到了总装车间里的歼七3,现在,面对这种战机,秦风也是感觉到一阵阵的无语。
几年了?
当初去埃及的时候,已经是很久远之前的事情了,当时的秦风,才刚刚参加试飞工作不久,一起跟着去测试米格21mf,还曾经飞过,这种大鼻子的飞机,看起来是那么的丑陋,习惯了看国内的歼七,再看看这种,就感觉到像是动画片里面的怪物一般。
现在,在工厂的车间里,秦风看到的就是这种飞机,秦风看着这种飞机已经总装完毕了,就在一个角落里面静静地停留着,但是,机身和尾部是分开的,尾部那里空空荡荡的,里面的发动机无影无踪。
“老宋他们,这个歼七3的项目,也是让人感叹啊。”屠老带着秦风,来到了车间,看到这里的飞机,屠老就是一阵的唏嘘,当年,屠老就因为测绘还是吃透的问题发生过一些冲突,后来,交给了宋老,按照他的想法,走完了全部的设计过程,算是吃透了技术。
结果呢?拖了好几年,已经拖到上级根本就不想要了,因为,形势的发展是很快的。
当年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任何的战机能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这种仿制的米格21mf型号的战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进气锥,在里面可以容纳一部小型的雷达,让战机具备引导中距弹的能力。
但是现在呢?歼八已经改成了两侧进气了,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型的雷达,歼七也在进行歼七cp项目的计划,这个项目也会是两侧进气,留出机头来装雷达,这样,绝对比进气锥雷达的歼七3要好的多。
进气锥里面加的雷达,尺寸是有限的,口径能够有500毫米就已经逆天了,但是歼七cp呢,加个700毫米的也没问题,性能肯定要更强。
而且,因为是在进气道内,进气道的唇口形成的回波反射,一直都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个大问题,可以说,现在就是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竟,国家耗费了很大的力气,投入了不少,当初,机体已经下料了,不生产就浪费了。
现在呢,这些都在这里摆着呢,机体都组装起来了,就等着发动机了。
因为这种机体的设计问题,发动机是从中间塞进去的,所以机身和尾部是分开的,这个方式让巴基斯坦方面诟病很多,要求必须要改进,但是改进的话,这绝对是个大工程。
“我们和通用电气方面的人接触过几次了,他们承诺自己的发动机的可靠性很高,在全寿命的期限内,基本上用不着拆几次,所以,他们认为巴基斯坦方面提出来的在后面开口的问题,可以不用考虑。”屠老看着机尾,想到的依旧是歼七cp项目。
巴基斯坦方面强调要开口,从下面直接推进去,但是这样搞的话,后机身恐怕还得重新设计,这可是个大工程。
现在呢,通用电气方面拍胸脯了,现在这样也没问题,因为人家的发动机可靠性很高。
秦风点点头:“是啊,咱们发动机方面的差距太大了,等到涡喷-13试车完毕,就要装上去了吗?”
屠老的脸上有些严肃:“是啊,没别的选择,只能是装到这种飞机上试飞。”
歼七3是新搞出来的,涡喷-13是新搞出来的,这些都是头一次,试飞其实是很有危险的,如果是稳妥一些的话,应该把涡喷-13装到双发的战斗机上,比如歼八,一边装涡喷-7,一边装涡喷-13,这样的试飞才会更稳妥,很多新发动机,都是这么试出来的。
但是呢,沈阳那边没时间啊,人家不给匹配,所以己方这里,也只能是新机配新发动机,直接试车了。
估计着,明年就差不多了啊。
这种飞机,为了增加油箱,刻意地增加了背脊,那后面鼓鼓的,将整个飞行员的后部视线都挡住了,同时也导致了机动性的进一步下降,也让飞机显得更加的丑陋了。
“我在试飞院,建议他们研究空中加油技术,咱们的飞机,也只有改到歼七cp,才能有空中加油的可能吧?”秦风问道。
屠老摇摇头:“这个咱们还没有考虑呢,这饭要一口口地吃,活儿要一点点地办,现在真的是顾不上啊。”
歼七cp项目,已经让屠老精疲力尽了,当初和马可尼公司的谈判,就是旷日持久,而现在这个歼七cp项目的谈判,更是进展缓慢啊。
“美国人那边,还在扯皮吗?”秦风来这里,其实主要是为了歼七cp项目过来的。
扯皮啊,跟他们谈判,真是费劲,稍稍有一点不留神,就被带沟里去了。
“现在,我们在谈taa,就是技术援助协议,美国人的一个协议,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美国人想要赚钱,又怕我们获取了技术,这些都是关键点,估计也快了,这些谈成了,咱们就会过去一个专家小组,在那里常驻,推进这个项目。”屠老说道。
“屠老,我有一点不明白。”秦风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在屠老这里,终于说出来了:“咱们的歼七cp,就是巴基斯坦的佩刀项目,美国人一直防着,什么技术都怕咱们得到了,什么f404发动机,什么先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但是呢,另一方面,沈阳已经决定把歼八送到美国人那里去改进了,雷达都选好了,发动机,他们也在极力推荐f404呢,他们这就不怕我们得到技术了?”
这两个项目,反差太大了,而且,都是格鲁曼公司搞的,都是佩莱哈克负责的,他怎么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啊。
“是啊,我们也很奇怪啊,估计两个项目的不同,一个是他们纯粹的赚钱,另一个,就是我们想法要多赚钱啊。”屠老说道。
美国人,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赚钱啊。和外国人打交道多了,屠老也算是看明白了,他们也在研究美国的法律,怎么绕过法律去,达成协议之类的。
第五百四十五章 报价太贵
歼十依旧还停留在图纸上。
当秦风进入611所的时候,可以感觉到这里的浓厚的科研氛围了,以前的时候,就只有一个测绘米格-21mf的项目,现在呢,已经是研制国内最先进的战斗机的任务了,整个研究所,都进入了忙碌之中。
从以色列得到的经验,在研制战机的时候,最好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所以,现在的611所,也引进了一批先进的计算机系统,用来进行设计,就连宋老,也在努力地学习现代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是必须要与时俱进的。
“秦风,回来了?这次去沈阳,收获不错吧。”当秦风进来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马海涛张利军他们,他们正在跟着小杨一起搞最关键的飞控系统,对歼十,他们也是最熟悉的了。
“是啊。”秦风说道:“这次去,亲眼看着摔机,不好受啊,差一点,试飞员就没了。”
秦风这么一说,大家的心里都是咯噔一下,是啊,飞控系统是最关键的,秦风这次过去,看到的就是歼八act战机的首飞,结果就摔了,这是让所有人都最揪心的了,歼八act首飞就摔了,己方呢?
“放心吧,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在咱们身上的,科学的研究才是前提,咱们先搞出铁鸟台来,把所有的情况都实验一遍,只要在咱们这里不出问题,以后也不会出问题的,我有信心。”小杨说道。
现在,小杨是充满信心的,沈阳那边急于求成,装上飞机就试飞,这样是相当不稳妥的,己方这里可不是这样,己方这里那是认认真真地搞科研的,现在的地面上搞几年,把各种情况都给分析的透透的,彻底地吃透这个控制率,以后还担心会有问题吗?
秦风点点头:“是啊,一定要重视地面的工作,对了,老头子在哪里?”
为了研发新的项目,611所里也来了不少的新面孔,而这些人,都是比较热情奔放的,他们都是充满朝气的,面对着老领导,也没有太多的拘束,都学着小杨的样子,叫宋老为老头子,这是个亲切的称呼了,当然,肯定是不能当面叫的,其实,宋老也早就知道了大家私下里叫他老头子,也没有反对啥。
现在呢,连秦风这样的,也开始随口就说老头子了。
说起老头子,老头子就到了,此时,他的手里,正拿着一张软盘,里面存放着资料,研究所内的网络还没搞起来,很多时候就靠着软盘转储资料呢。
“秦风来了,来了好啊,以后还跑吗?”宋老乐呵呵地说道。
秦风摇摇头:“对不起,我这事儿太多了,对了,最近有需要我帮忙的吗?”
试飞员,同时也是飞行设计师,在飞机研发的初期就介入进来,会提供很多有用的意见的,比如,座舱如何布局,战机的控制率如何设计,等等,现在,秦风这么一问,宋老说道:“你呀,来这里,还真有一件重要的事。”
重要的事?秦风很奇怪:“什么啊?”
“你给咱们参谋一下座舱的设计,尤其是操作杆。”宋老说道:“咱们发现,西方的座舱,已经开始很流行玻璃座舱,手不离杆了,咱们的座舱不能完全地照搬他们的设计,毕竟咱们中国人比西方人的个头要小一些,手也要小一些。”
座舱如何布局?宋老这么一问,秦风立刻就接过话茬来了:“座舱布局,绝对需要一平三下,彻底的玻璃座舱,我们这款战机,首飞肯定就九十年代了,服役恐怕要新世纪了,那个时候,座舱肯定早就流行全玻璃的界面了,反正我们上的新技术太多了,多这一点也不算多。”
当飞过了lavi的模拟器之后,秦风就已经知道,再也离不开这种布局了,满是仪表的苏联的座舱风格,绝对是不适合的。
让秦风提,秦风自然就要提出世界先进水平来了,现在,歼十的整个系统,有百分之六十都是新的,整个战机要用1553b数据总线,这也给玻璃座舱打下了基础,秦风相信,只要宋老肯搞,当然是没问题的。
“至于操作杆,我想,我可以用橡皮泥捏出来。”秦风说道。
当初在投标的时候,秦风就曾经做过鸭式布局战机的模型,当时的有机玻璃的模型效果很好,让大家都看到了这种新式战机的漂亮之处,现在呢,操作杆,是飞行员和战机的交流工具,这个操作杆,也必须要特别的好用才行,先用橡皮泥捏一个,按钮布置在哪里最好用,都可以有最直观的感受了。
“可以啊,那我们就等着了。”宋老说道。
宋老正说着,就有人来找他了:“宋老,我们和国外已经交流好了,他们给我们的项目报价了。”
项目报价?国外交流?秦风很好奇,竖起耳朵来听。
“没事,在场的都是老同志,说吧。”
听到了宋老的话,这名同志说了出来:“国外给我们的报价是265万美元的评审费,1100万美元的设计费,需要的高精度的数控机床等加工设备另算。”
听到了这些话,宋老的脸色就变了:“这些,就换来一个起落架,我们能干吗?”
秦风在一边听出来了,这是歼十的起落架设计,打算和国外合作了,但是,国外的这个报价,那简直是太贵了,让人无法接受啊。
起落架,是战机的腿,降落的时候,战机会有几倍的冲击力,作用在起落架上,如果起落架的强度不够,那就会在降落的时候折断,这是相当危险的。
而且,歼十的起落架,和歼七歼八的完全不同。
歼七歼八的起落架,是装在机翼上的,这样轮距很宽,便于飞行员操作,降落的时候,战斗机就是一个小三轮车,一个不小心就会出事故。
而现在的歼十呢,已经是外八字的小轮距起落架了。这也是战斗机发展的必然,看看世界各国的三代机,用的都是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