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辉煌从菜园子开始TXT下载辉煌从菜园子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奋斗的平头哥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txt下载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八十六章 拖了很久的旅行计划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2023年春节的时候了,马上就满一周岁的老三已经可以迈着两条小短腿在地上晃晃悠悠的四处走动了,大人要去扶他还不乐意。

    摔倒的时候你不去管他,等一下自己就翻身爬起来继续迈着自己的两条小短腿。只是只要有人去抱他一下的话,铁定委屈巴巴的哭给你看。

    老三比大毛二毛要小差不多一岁半的样子,是22年2月14号情人节那一天出生的,这是出生登记证明上面登记的日子,不过家里给几个小家伙过生日都是按照农历来的,所以老三的生日就变成了正月十四。

    不过家里也没打算给小家伙办什么周岁,到时候自己家里人把以前老大老二抓周的东西拿出来,让老三也抓一次就算完事了。

    老三也和老大老二一样,在手上同样的位置有一个相同的胎记,满月以后就几乎看不出来了,和两个哥哥一样,也都不能进到农场里面去。

    有了三个缠人的小家伙,现在吴飞和康柳两人也很少去农场忙活了,除非有事才回去农场一次。现在农场的最大作用,倒是成了两人随手收东西的地方,所以家里的一些东西,总是在莫名的消失了一段时间以后,然后又奇怪的出现在家里。

    不过几年时间下来,一家人倒是习惯了,只是这几年老爸老妈总是说自己的记性好像越来越不好了,有一次老妈还跟吴飞说,以后自己会不会得老年痴呆症吧。

    为了这个,老妈还特意叫吴莉去买了一大堆补脑的营养品回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吴飞和康柳两人平时除非没有必要,也不再偷懒用农场来放东西了。

    在老三满周岁的那一天,老三抓着吴飞小时候玩的一个弹弓不放手,让吴飞被老爸好一顿埋怨,不过吴飞并不介意。自己小时候抓周还抓了一本书一支笔呢,也没见自己成了读书人,最后还不是回家种田。所以抓周只不过是逗小孩玩的罢了,当不得真。

    元宵节一过,这个年也就过的差不多了,要出远门的早就差不多走完了,不过今年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已经不多,除了那些在外面读书做生意的以外,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家里。

    除了种菜,现在村里也多了很多做小生意的、开客栈的、居然还有好几个在抖音、快手上拍小视频做直播的。当然,这些都是做出了头可以赚到钱的那种。

    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快递几乎都在村里设了点,而做这些的就是以前在外面送快递的村里人。

    康柳在抖音上面的粉丝现在已经有300多万了,不过两人现在是越来越懒,别说每天都拍视频了,一个星期能有一个视频上传都算是勤快的了。

    不过在抖音快手上面卖东西的生意倒是越来越好了,每次上架的东西总是很快就可以卖完。不过两人不像别的商家一样,货架上面的东西永远都卖不完。

    也有人建议吴飞和康柳去批发一点东西放在货架上卖,不过两人懒得做这样的事情,批发来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质量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东西? 可能说是价值几百上千然后就卖几十块钱? 而成本可能就4块钱的东西? 自己都不敢吃的? 吴飞可不敢随便卖。

    现在网上卖东西的事情? 全部都交给了客栈的工作人员。现在客栈又请了4个员工? 6个人不仅管着客栈的日常工作? 也负责两个网店的接单发货,现在两个网店的利润比起客栈单纯的住宿费要高出不少。

    吴飞和康柳两人平时不怎么管网店和客栈的事情? 只是偶尔才会去关注一下? 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三个熊孩子的身上。

    不过元宵节一过,两人打算去完成已经拖了很久的旅行计划。

    本来两人订婚的时候就有去旅游的想法? 结果过完年以后就碰到了疫情? 紧接着康柳怀孕,就连结婚典礼都是后来抱着老大老二两个家伙补办的。

    想着等老大老二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再去旅游,结果老三又来了,出去旅游的计划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往后面推。现在老三终于打了一点? 已经能够自己走动了,而且正好戒了母乳? 这个时候正好是出去旅游的好机会。

    反正把三个小家伙交给老妈和岳母两人带着,吴飞和康柳也不要担心什么,平时大半时间都是两人在帮忙带。现在岳母一年到头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呆在龙山村,就连岳父也隔三差五的开车过来看一看三个小外孙。

    “买到票了吗?”吃完晚饭以后,两人把三个缠人的小家伙丢给老妈和岳母以后,就跑到上面客栈的来了,这个时候正在买接下来的车票呢。

    两人把旅游的第一站定在了深城,用康柳的话来说,这是吴飞生活了多年的城市,她要去走走看看,还让吴飞联系了张叔,说要给张叔他们家去拜年。

    现在元宵节都过去了,这个年早就过完了,还拜是什么年,吴飞怀疑康柳有另外的目的。

    “明天的高铁没有票,好几趟车都卖完了,要不我们开车过去吧,开到哪里算哪里,停下来就玩一下也好。”

    这个时候正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出行的高峰时期,加上返校的学生,不管是火车票、高铁票、还是汽车票都是一票难求。

    “开车太累了,要十多个小时呢,再说了,要不我们坐飞机去吧,打一个车直接去飞机场就行了。”

    “抢到了两张商务座的票,明天下午七点到深城。”一直都在刷新着手机的吴飞,发现居然有商务座的票,也不知道是谁退掉的。

    “不过真贵,比飞机票还要贵,两张车票居然就要3000多块钱,比火车票贵太多了。”看着手机上的扣款信息,吴飞有点心痛的对康柳说道。

    康柳也深有同感的说道:“真的好贵啊,我记得以前我在省城读书得时候,车票才几十块钱呢,高铁也太贵了一点。”

    说起来,两人虽然有钱了,可是生活还是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平时生活中买东西也都是在市场上买平常的东西,平常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在网上买的一百来块钱一件的衣服,就是三个小家伙穿的衣服都要比吴飞和康柳两人穿的值钱。

第六百八十七章 拮据的吴飞

    两人第一站最后定在了深城第一峰梧桐山。

    决定去梧桐山看日出以后,康柳拿出手机给吴飞看:“你看我同学上次去梧桐山看日出,拍下来的照片好美啊,长到这么大,我还没有去海边看过日出呢?”

    虽然吴飞在深城呆了好几年,可是还真的没有去爬过梧桐山,只是听说过而已,有点疑惑的问道:“怎么想要去爬山了,家里的山还没有爬够啊?”

    康柳奇怪的看了吴飞一眼:“那怎么能一样呢,你没看这上面介绍的,梧桐山是最适合情侣去看日出的地方吗?”

    “而且山下就是海,书上说的清末时期中英分界线也在附近,到时候我们可以去那里看看,都是什么样子的,而且听说那里有很多的店铺,什么东西都有卖的!”

    “要爬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山顶呢,想要看日出的话,我们得很早就起来爬山才行了。”

    一边看着网上的攻略,康柳一边兴致勃勃的跟吴飞讨论着:“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住的离梧桐山太远的地方,要不然早上还要赶很远的路才能到山脚下。”

    看完攻略以后,康柳又开始找住宿的地方:“离梧桐山不远有民宿呢,这个看起来不错。不过好贵啊,一天居然要500多块钱,看图片就可以看出来,跟我们自己的房间差远了,居然还要收这么贵?”

    看到康柳嘴上一直在吐槽,可是下单的速度却一点都不慢,吴飞不由的笑了起来:“你要对比一下深城的房价和我们龙山的房价啊,要是把我们家的客栈搬到梧桐山脚下的话,不说收一千块钱一个晚上,收七八百一晚还是没有问题的。”

    深城房价随随便便都是好几万一个平方,龙山的房子就算是一千块钱一个平方都没有人买,两个地方的民宿怎么可以放到一起来做比较,除非龙山客栈有一天可以发展成为网红客栈,到时候倒是可以考虑涨价的事情。

    不过暂时来说,龙山客栈还算不上网红客栈,虽然在网上现在也有了一点名气,可是更多的还是被龙山村的蔬菜和水果这些东西吸引过来的。

    下了高铁,两人叫了一个出租车赶到了预定的民宿。两个人只背了一个简单的背包,里面就放了一点零食装装样子,其他换洗的衣服和一些需要的东西全部都收在农场里面了,自然是一路轻松的就到达了目的地。

    在交了300块钱的押金和一天的房费以后,两人顺利的做好了入住登记,拿到了房间的钥匙。

    在房间里面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精力旺盛的康柳没有停留下来休息的打算:“我们出去逛街吧,这次我要好好的采购一番才行,三个小家伙的奶粉、衣服、玩具都要买,还要给爸爸妈妈他们也准备一些礼物才行。”

    “其他的东西可以买,奶粉就算了吧,从小大大都不知道买过多少奶粉了,就没有哪一次是吃完了的。都是吃一两次就放在那里不吃了,最后要不是爸爸妈妈他们吃了的话,不知道要浪费多少。”

    家里的三个小家伙,其他什么都好,吃东西方面也不怎么挑食,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不喜欢吃奶粉。

    以前买回去的奶粉,不管是国产的也好,进口的也好,都是松开包装的时候吃一次,到了下次就死活不吃了,勉勉强强喂下去以后,马上就给你吐出来。

    就算是这样,康柳还是时不时的换一种牌子的奶粉,想要尝试着让三个小家伙学着吃奶粉,因为不知道是什么专家说的,从小吃奶粉长大的孩子,要比没有吃奶粉的孩子长得高。

    罗玖并不是怀疑专家说的话,可是碰到这种怎么都不给你吃的,就算吃了有再多的好处,吃不下也没辙啊!

    “没有让他们吃,你怎么会知道三个小家伙会不吃的,等到时候不吃了再说,总是要买回去试试才知道的。你看姐姐家的老二,也就比我们老三大几天时间而已,现在看起来明显要比老三高了。”

    康柳有点气恼的瞪了吴飞一眼,好像儿子们不喝奶粉是吴飞的错一样:“我看就是因为没有喝奶粉的关系,要不然不会相差这么多的。”

    “你什么时候看老三比小曦曦要矮了,都差不多好吧,而且你看我们老三多健康啊,长大这么大就感冒过一次,这么冷的天在外面随便跑都没事。”

    不过康柳并没有听吴飞多说,拉着吴飞就走了出去:“走吧,你就听我的好了,今天你的任务就是负责给我提包,钱我不要你付!”

    现在家里明面上的账都是康柳和老妈在管,罗玖和老爸罗邦的财政大权在前几天的时候被剥夺了,这几天身上的零花钱就没有超过100块钱的时候。

    其实这要怪老爸罗邦,大年初一的时候村里人不是都呆家村里没有出去拜年吗,大家都等着初二去岳父岳母家拜年呢。

    一群闲得没事干的人就提议大家玩一玩牌,因为人比较多的缘故,有人就提议玩参与人数最多的摇骰子,大家来压大小和单双。

    然后就有人提议让去年赚得最多的吴飞来当庄家。知道自己从来都没有赌运的吴飞,本来是打算拒绝的,可是还没等吴飞开口呢,当时也在场的吴邦就开口答应了。

    结果自然很明显,从来都是输多赢少的吴飞,再一次验证了自己十赌九输的运气,半天玩下来输了差不多八万块钱。

    虽然这一点钱对于现在的吴飞来说算不上什么,就算是再翻一倍也不痛不痒的,可是回到家里以后,吴飞才知道后果很严重。

    被早就知道了的老妈,联合老姐和康柳两人,足足给吴飞上了一个多小时的思想政治课,老妈还差一点用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终极绝招。

    而这个时候,作为始作俑者的罗邦,坐在角落里是一声不吭,好像当时开口答应下来的不是自己一样。

    当然,最后吴邦也和吴飞一样,同样被剥夺了家里的财政大权,所有银行卡上交,微信和支付宝上面也是一毛钱都没有落下,全部都清洁溜溜了。

    而且规定了两人以后一个月的零花钱只有300块钱,也就是一天10块钱。

    当然,晚上回到发房间以后,康柳悄悄的给吴飞微信上面转了1000块钱,可是吴飞想着要回来的银行卡却还是没有要成。

    “老公,这是妈妈和姐姐一起决定的事情啊,我可不敢悄悄的把银行卡还给你,而且就算是还给你你也不能用,短信通知的手机号码现在加上了老姐的,你要是用钱的话,老姐和妈妈还有我都会知道的哦!”这是当时康柳对吴飞说的话。

第六百八十八章 久违的激情

    口袋里面比脸还要干净的吴飞,乖乖的跟着康柳出了门,开始了力工的生涯。

    说起来,自从两人结婚以后,还真的没有怎么正经的逛过街,平时就算是去县城或者是别的地方,后面总是跟着几个讨账崽,康柳想要完全放松的逛一次街,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过这样一来,吴飞倒是轻松了,不要逛街对吴飞来说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反正现在买东西不一定要到店里去买,网上就没有你买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

    而且现在物流有那么方便,就算是买回来不喜欢,直接手机上面一键退货,特别方便,最多也就是添几块钱运费的事情。

    不过对于那些喜欢逛街的人来说,特别是女人,和康柳这样的,那生活就少了很多的乐趣,现在康柳每一次跟刘萍花和伍凤打电话,总是会邀她们去逛街,可是真正成行的却没有几次。

    很快,康柳就走进了一家卖婴幼儿用品的店铺:“这个牌子的奶粉以前没有喝过呢,买一件回去给老三他们试着喝一下!”

    看着罐子上面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吴飞是两眼摸黑,分开全部认识,可是挤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这上面写的都是啥啊,全部都是鸟语,能不能喝呀?”

    看到吴飞这个样子,康柳有种掩面而走的冲动:“你这个高考英语30分的渣渣就不要说了,帮我把东西提好就是了,我现在担心我三个儿子,以后不要遗传你的智商才好!”

    别的事情吴飞可以不在乎,不过康柳怀疑自己的智商这一点,吴飞可不能忍:“我明明考了34分好吧,而且英语成绩的好坏跟智商没有关系好吧,你为什么不说我高考数学考了130多分呢,那才是真正体现智商的学科好吧?”

    “好好好、你聪明好吧,聪明到大年初一就输了好几万块钱!”

    没有了三个小家伙在后面跟着,康柳一下子好像又回到了少女时候的样子,什么事情都要跟吴飞来争一下,两个人吵吵闹闹的,一路下去吴飞手里的东西是越来越多。

    没有办法,吴飞只得找机会在没人的地方把手里的一些东西放进了农场里面,要不这样做的话,等到晚上回去的时候,吴飞怀疑自己身上可能都没有一个空着的地方了,全部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

    回到民宿,康柳躺在床上,揉着小腿对吴飞说道:“老公,我的腿好酸啊!”

    看着康柳瘪着小嘴,满脸委屈的样子,吴飞就知道康柳又开始装了,只有在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康柳才会做出这样的姿态:“现在知道疼了,刚才是谁说还要逛一会儿的,好好趴着我来给你揉揉!”

    揉着揉着,后面的事情自然就不再为外人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之后,康柳精疲力尽的躺下床上,抱着吴飞的脖子一动不动。

    “老公,农场的房子里面我有放干净的床单,你拿出来换掉吧,这长单睡的不舒服了。”

    床单上面全部都是两人刚刚战斗之后的痕迹,整个房间都乱七八糟的,都不能看了。

    罗玖看了看时间,居然快十二点钟了:“你去农场里面泡一下澡吧,我把这里收拾一下,冲一下澡我们再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去爬山呢。”

    还好,两人现在的恢复能力都很强,睡了差不多3个小时,在被闹钟吵醒之后,已经差不多全部都恢复了,并没有什么泛力的感觉。

    看着康柳脚上穿着昨天逛街穿的高跟鞋,吴飞有点无语了:“爬山你就打算穿着高跟鞋吗,要爬两个小时才能到山顶,到时候别说走不动了,要我背啊?”

    其实吴飞蛮佩服康柳她们这些女生的,逛起街来从早到晚都不会喊累,而且全程都穿着高跟鞋,要是让吴飞这样穿着那又细又高的鞋子走一天,到时候那脚还是不是自己的都不知道了。

    为了等下不要背着康柳爬山,吴飞又从昨天康柳买的东西里面给翻出来一双运动鞋,亲自给康柳换上。

    看着吴飞半跪在地板上给自己系鞋带,康柳满脸幸福的说道:“老公,我感觉我好幸福,这还是我们结婚以后,你第二次给我穿鞋吧,第一次是我们结婚的时候。我决定,以后每年我们最少都要出来旅游一次。”

    才出来一天多的时间,吴飞又找回了刚刚和康柳确定恋爱关系的那种感觉,于是温柔的对康柳说道:“那好,那我们以后每年都出来旅游一次。”

    三点半不到就开始准备了,两人四点不到就走出客栈,路上已经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了,大部分都是去爬梧桐山的。

    梧桐山风景区西临深圳水库,东至盐港区面临南海,主峰海拔973.7米。

    今天的人不少,前头上山的路上可以看到影影绰绰的人影,吴飞背着一个小包,里面放着几瓶水,还有一些巧克力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也就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其他的东西全部都放在农场里面。

    至于康柳,那是什么都没有带。

    盘山公路的路不好走,不过两人还是走了一段路以后就开始发力了,不断的超越其他的游客。

    昨天两人看攻略的时候,有的人说爬到山顶要3个小时,有的人说爬到山顶只要两个多小时,而且日出的时间也是说法不一,有的说五点多就出来了,有的说要到六点多。

    本来罗玖两人是计划花两个小时爬到山顶,也就是在五点半左右到达目的地,这样的话就不会错过日出的时间了。

    只是两人出发的有点晚了,现在不走快一点的话,可能要到六点多才可以爬到山顶,很可能就错过了日出的时间。

    还好两人的体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真的全力前进的话,并不比一般的专业爬山运动员来的慢,在大多数游客口中需要两三个小时时间的路程,两人只花了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爬完了。

    而到达山顶的时候,两人并不感觉到很累,只是一口喝掉了半瓶水。

    吹着迎面而来的海风,看着远处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天幕,吴飞不由的浑身颤抖,感觉整个人都颤栗起来。

第六百八十九章 拜晚年

    这个时候站在梧桐山峰顶,近处全是黑漆漆的一片,只有在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即将出现的太阳把天幕染成了一条金色的丝带,看上去让人从心底感到震撼。

    四周的人不少,大部分应该都是像吴飞和康柳这样的游客,不过这个时候大家全部都静悄悄的,有些人举着手机,拍摄着眼前着壮美的景象。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一轮红日从地平线缓缓升起,散发出来万道光芒,整个天地一下子就明亮了起来。

    四周安静了一下,很快就变得人声鼎沸了,那些刚刚爬上山顶的游客,纷纷发出遗憾的声音。

    吴飞静静的看着天边的太阳,直到眼睛感觉到有点不适,才终于移开了目光。

    在上山的时候,两人衣服穿的不是很多,一路爬山倒是不觉得冷,只是等在山上没动了的时候,被凉风一吹,很快就感觉身上有点凉了。

    刚才全神贯注的观看日出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等到注意力收回来以后,被早上的海风一吹,吴飞忽然感觉到有点冷了。

    看了一下康柳,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吴飞赶忙从背包里面拿出一件厚外套来给康柳披上。

    看到身边的人都开始纷纷下山,康柳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对吴飞说道:“我们也赶紧下山吧,走到山脚下正好吃早餐。在海边看日出,比起在山上看日出还是要震撼很多,下次我们再来看一次。”

    “下次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提前就上来,刚才我看路边搭的有帐篷,应该是昨天晚上就上来在上面露营的,我们下次也可以这样。”看着路边还没有拆掉的一些帐篷,吴飞对康柳说道。

    本来两人打算吃了早餐以后,等回去睡一个回笼觉再去欢乐谷玩的,康柳对欢乐谷可是莫名已久,在计划来深城的时候就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只是等吴飞两人睡到十点多的时候,张婶的电话却打断了两人去欢乐谷玩的计划。

    “先去给张叔他们拜一个晚年吧,今天是去不成欢乐谷了!”挂断张婶的电话,吴飞有些遗憾的对康柳说道。

    虽然有些遗憾不能马上就去期盼已久的欢乐谷,不过康柳还是善解人意的说道:“还是去给张叔他们拜年要紧,反正欢乐谷在那里也不会跑,再说了,现在也快中午了,去哪里也玩不了多长的时间,正好今天晚上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我们早一点过去,在那里玩一整天。”

    “那你整理一下等下去张叔家的东西,我叫一个车过来接我们。”吴飞拿出手机,开始自爱网上叫车。

    “是这些东西吗,一罐米酒、一罐人参酒,一罐果酒,还有两盒人参,另外还有别的东西吗?”这些拜年的东西,出门以后都被吴飞放在农场里面了,这个时候康柳一件一件的又拿了出来。

    “还有这个蛇皮袋,里面装了两块腊肉和一袋腊肠等东西,也是给张叔他们准备的,等下一起带过去!”约好车,吴飞又从农场里面提出来一个用来装玉米的蛇皮袋。

    看着吴飞提出来的蛇皮袋,康柳掀开看了看里面的东西,对吴飞说道:“东西不少啊,还有熏鸡熏鸭,不过用着蛇皮袋装着也太难看了一点吧,要不要等下去外面的超市买几个大塑料袋另外装一下啊!”

    看到康柳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吴飞不由的笑了起来:“这有什么关系,农村人走亲戚都不是这样的吗,我们不能搞特殊啊。今年去你家拜年,还不是拿的蛇皮袋去的,也没见爸妈他们说什么啊!”

    今年去县城给岳父岳母拜年的时候,吴飞用皮卡拉了四五个蛇皮袋,全部装的是吃的喝的。

    一家大大小小五个,从初二到的岳父岳母家里,一直到初八才回村,带去的那些东西,起码有三分之二被吴飞他们吃了回来,而且每天过的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要不是家里一大堆事情,吴飞都想在老丈人家里呆到十五才回村子。

    两人并没有等多久,叫的车子就过来了,两人把东西都搬上了出租车的后备箱,把后备箱塞的满满当当的。

    “是第一医院家属区,没错吧?”等吴飞上车以后,司机对吴飞说道。

    “没错,你按照我叫车的地址走就是了,在东门下车。”

    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出租车就停在了小区外面,还没等吴飞下车,远远的就看到一个有点熟悉的身影站在小区的门口。

    “辉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也没有听张叔说起过啊?”看到这个好久不见的身影,吴飞有点激动的走了过去。

    张志辉,张叔的二儿子,小时候一直都初中阶段,都在龙山村跟着他大伯生活,放假的时候就带着村里的小孩上山抓鸟下水摸鱼,而吴飞也是跟在后面的其中一个。

    后来读高中的时候才转学到深城,高考的时候更是考上了医学院。不过从医学院毕业以后,张志辉却直接去了部队。

    等吴飞再一次见到张志辉的时候,正是张志辉大学快要毕业了的时候。不过时隔七八年没有见面,张志辉和吴飞却并没有什么生疏的感觉,对于自己这个小时候的玩伴,现在的老乡,张志辉是照顾有家。

    这个时节,张志辉应该是在部队里面才对,因为去年张志辉才回家过了春节,而现役军人不应该连续两年都可以回家过春节才对。

    “回家有事呢,你要是再晚两天过来的话,那就看不到我了,假期很快就要结束了。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啊,你小子来家里这么客气干什么?”看到吴飞和康柳从出租车里面搬下来那么多的东西,张志辉有点责怪的对吴飞说道。

    “这是我给张叔和婶子带的,辉哥,这是我老婆康柳。”把东西搬下出租车,吴飞给张志辉介绍道。

    “弟妹好,早就听我爸妈说过很多次了,你小子可以啊,居然娶了一个这么漂亮的老婆,连孩子都有好几个了。”张志辉笑着对康柳打了一声招呼,有点感慨的说道。

    简单的说了几句,张志辉对两人说道:“我们进去吧,家里已经做好中饭了,就等着你们来开饭呢。”

第六百九十章 匆忙结束的旅程

    “叔叔、婶子,新年好!”一进门,吴飞和康柳两人就对等着两人的张叔和张婶拜年。

    “新年好、新年好,怎么就你们两个呢,为什么没把三个小家伙带上,老三那时候还只能抱着呢,现在应该可以满地跑了吧。”一进门,张婶就亲热的拉着康柳的手。

    这几年,张婶几乎每一年都要回龙山村呆一段时间,大部分时候都会在龙山客栈小住几天,对康柳就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好,特别喜欢吴飞那几个小家伙。

    吴飞指着其中系着一根红丝带的两个坛子说道:“婶子,这两坛子酒一坛子是甜酒、一坛子是果酒,都是去年拿山上的水果酿的,度数很低,味道也还可以,我妈和我姐他们都喜欢喝这种酒,这次给你带了一坛,要是喜欢的话,下次我叫老戴给你多带几坛过来。”

    去年山上的果园里面,已经有不少的果树开始结果了,吴飞选了好几种水果,用那种可以装200斤水的大陶罐酒坛,一共泡了5大坛子的果酒。

    这些果酒是吴飞请一个从大酒厂退休回来的老师傅帮忙酿的,还特意买了一套小型的酿酒设备,前前后后花的功夫和钱都不是少数。

    这个时候,旁边的张叔对吴飞说道:“拿这么多东西过来干什么,这些酒和菜我就收下了,至于这两根人参,等下你们走的时候带回去,太贵了!”

    这两根人参,是吴飞选的比较小的两根,大概只有50克一根,不过形状比较漂亮,而且那些小的根须跟保存的比较完整。其实另外一个装白酒的坛子里面,泡着的那一根人参比起这盒子里面的两根还要大不少。

    见张叔这样说,吴飞赶忙解释道:“张叔,这人参不值什么钱的,只不过是看起来不错罢了,都是这几年种在果树底下的!”

    果树长起来以后,吴飞养鸡养猪的计划一直都没有行动,后来干脆在树下撒了不少的药材种子、天麻、百合、人参……品种起码有十多种。

    本来吴飞是包着无所谓的心态种下去的,反正种子在网上买也不贵,能不能长起来吴飞并不是很在意。

    只是有点出乎吴飞预料的是,不仅那些在南方有的药材长势很好,就连那些在北方才有的药材也都长了起来。只是当吴飞拿这些药材去检测的时候,却和空间里面的人参药效相差很大。

    不过比起市场上卖的那些人工种植的人参,吴飞树林子里面的药效却要好很多。所以从去年开始,水果没卖多少钱,倒是树下的那些随便种的药材卖的钱不少。

    听说这些人参是吴飞自己在山上种出来的,张叔根本就不相信,特意又拿起一株人参仔细的看了好久:“你这家伙就是不老实,以为我看不出来吗,这绝对是上了年头的野山参,你山上才种两三年的人参怎么能长成这个样子。我们医院药房里面最好的人参都比不上这两株。”

    吴飞在山上种了不少药材的事情,张叔也是知道的,当时拿去检测的事情就是张叔帮忙拿去检测的,那一株出自农场的人参,检测完了以后,就被张叔他们医院截了下来,而且放话说价格随便吴飞开。

    不过吴飞当时并没有多开,在张叔的建议下,开了36万的价钱。后来医院多次想从吴飞这里买人参,吴飞分三次又卖了4根,总共收了200万。

    见张叔看了出来,吴飞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当了几十年的医生,虽然不是专门的中医,可是对于人参,最起码的好坏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的。

    最后,见吴飞怎么也不肯拿回去,张叔也只得作罢,特别是见到酒坛子里面泡着的那一根人参以后,张叔都有点麻木了,只是口中一直都说着“败家子、暴殄天物”这类的话。

    这次吴飞带来的坛子是一种小坛子,可以装二十斤水的那种。泡人参的酒也是自己酿的,度数起码在五十度以上,中午的时候,吴飞陪着张志辉和张叔,仨人每人喝了一小杯也就二三两的样子,久经考验的张叔就有点上头了。

    “这个酒你们年轻人不要多喝,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倒是可以每天可以喝一小杯,对身体有不少好处!”最后,张叔对吴飞和张志辉两人说道。

    晚上吴飞和康柳两人就在张叔家里住了下来,而且几人玩起来老家的跑胡子。自然,输的还是吴飞这个逢赌必输的家伙。

    第二天,当吴飞和康柳离开了张叔家里的时候,康柳忽然神秘的对吴飞说道:“老公,昨晚睡觉的时候,婶子硬要把这个手镯送给我。我看着这个手镯好看,而且婶子不管我怎么推辞都不肯收回去,我就收下了。老公,你不会怪我吧?”

    康柳说完,装着可怜巴巴的样子看着吴飞,然后把衣袖拉了起来,露出带在手腕上的一个奶白色的玉石手镯,白色的玉石里面,还有着一条条红色的丝线,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虽然知道康柳是装的,不过看这个样子,康柳应该是很喜欢这个手镯,要不然也不会做这样先斩后奏的事情。

    “既然是婶子送你的,你收下就是了。不过等回去以后对老妈说一声,以后让老妈还这个人情就是了。”虽然吴飞不知道这个手镯要多少钱,不过不便宜就对了,可是吴飞却并不在意,既然康柳喜欢,那收下就收下了。

    最后小梅沙并没有去成,因为康柳又跑去逛街购物去了。

    两人的旅程在继续,每到一个地方,购物总是排在第一位,一部分东西两人选择用快递寄回家里,更多的呗放进了农场里面。

    吴飞看了一下这一段时间买的东西,比起两人结婚以来买的东西加起来还要多,也不知道买那么多东西回去以后能不能用上,不过最后拿去送人的可能性很大。

    旅行持续了两个星期,康柳就忍不住对几个小家伙的思念,匆匆的结束了两人的旅程。

    本来两人计划是出来旅游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才过去一半呢,就算是每天都跟几个小家伙视频,康柳还是忍不住想他们。

第六百九十章 匆忙结束的旅程

    “叔叔、婶子,新年好!”一进门,吴飞和康柳两人就对等着两人的张叔和张婶拜年。

    “新年好、新年好,怎么就你们两个呢,为什么没把三个小家伙带上,老三那时候还只能抱着呢,现在应该可以满地跑了吧。”一进门,张婶就亲热的拉着康柳的手。

    这几年,张婶几乎每一年都要回龙山村呆一段时间,大部分时候都会在龙山客栈小住几天,对康柳就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好,特别喜欢吴飞那几个小家伙。

    吴飞指着其中系着一根红丝带的两个坛子说道:“婶子,这两坛子酒一坛子是甜酒、一坛子是果酒,都是去年拿山上的水果酿的,度数很低,味道也还可以,我妈和我姐他们都喜欢喝这种酒,这次给你带了一坛,要是喜欢的话,下次我叫老戴给你多带几坛过来。”

    去年山上的果园里面,已经有不少的果树开始结果了,吴飞选了好几种水果,用那种可以装200斤水的大陶罐酒坛,一共泡了5大坛子的果酒。

    这些果酒是吴飞请一个从大酒厂退休回来的老师傅帮忙酿的,还特意买了一套小型的酿酒设备,前前后后花的功夫和钱都不是少数。

    这个时候,旁边的张叔对吴飞说道:“拿这么多东西过来干什么,这些酒和菜我就收下了,至于这两根人参,等下你们走的时候带回去,太贵了!”

    这两根人参,是吴飞选的比较小的两根,大概只有50克一根,不过形状比较漂亮,而且那些小的根须跟保存的比较完整。其实另外一个装白酒的坛子里面,泡着的那一根人参比起这盒子里面的两根还要大不少。

    见张叔这样说,吴飞赶忙解释道:“张叔,这人参不值什么钱的,只不过是看起来不错罢了,都是这几年种在果树底下的!”

    果树长起来以后,吴飞养鸡养猪的计划一直都没有行动,后来干脆在树下撒了不少的药材种子、天麻、百合、人参……品种起码有十多种。

    本来吴飞是包着无所谓的心态种下去的,反正种子在网上买也不贵,能不能长起来吴飞并不是很在意。

    只是有点出乎吴飞预料的是,不仅那些在南方有的药材长势很好,就连那些在北方才有的药材也都长了起来。只是当吴飞拿这些药材去检测的时候,却和空间里面的人参药效相差很大。

    不过比起市场上卖的那些人工种植的人参,吴飞树林子里面的药效却要好很多。所以从去年开始,水果没卖多少钱,倒是树下的那些随便种的药材卖的钱不少。

    听说这些人参是吴飞自己在山上种出来的,张叔根本就不相信,特意又拿起一株人参仔细的看了好久:“你这家伙就是不老实,以为我看不出来吗,这绝对是上了年头的野山参,你山上才种两三年的人参怎么能长成这个样子。我们医院药房里面最好的人参都比不上这两株。”

    吴飞在山上种了不少药材的事情,张叔也是知道的,当时拿去检测的事情就是张叔帮忙拿去检测的,那一株出自农场的人参,检测完了以后,就被张叔他们医院截了下来,而且放话说价格随便吴飞开。

    不过吴飞当时并没有多开,在张叔的建议下,开了36万的价钱。后来医院多次想从吴飞这里买人参,吴飞分三次又卖了4根,总共收了200万。

    见张叔看了出来,吴飞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当了几十年的医生,虽然不是专门的中医,可是对于人参,最起码的好坏还是可以区分出来的。

    最后,见吴飞怎么也不肯拿回去,张叔也只得作罢,特别是见到酒坛子里面泡着的那一根人参以后,张叔都有点麻木了,只是口中一直都说着“败家子、暴殄天物”这类的话。

    这次吴飞带来的坛子是一种小坛子,可以装二十斤水的那种。泡人参的酒也是自己酿的,度数起码在五十度以上,中午的时候,吴飞陪着张志辉和张叔,仨人每人喝了一小杯也就二三两的样子,久经考验的张叔就有点上头了。

    “这个酒你们年轻人不要多喝,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倒是可以每天可以喝一小杯,对身体有不少好处!”最后,张叔对吴飞和张志辉两人说道。

    晚上吴飞和康柳两人就在张叔家里住了下来,而且几人玩起来老家的跑胡子。自然,输的还是吴飞这个逢赌必输的家伙。

    第二天,当吴飞和康柳离开了张叔家里的时候,康柳忽然神秘的对吴飞说道:“老公,昨晚睡觉的时候,婶子硬要把这个手镯送给我。我看着这个手镯好看,而且婶子不管我怎么推辞都不肯收回去,我就收下了。老公,你不会怪我吧?”

    康柳说完,装着可怜巴巴的样子看着吴飞,然后把衣袖拉了起来,露出带在手腕上的一个奶白色的玉石手镯,白色的玉石里面,还有着一条条红色的丝线,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虽然知道康柳是装的,不过看这个样子,康柳应该是很喜欢这个手镯,要不然也不会做这样先斩后奏的事情。

    “既然是婶子送你的,你收下就是了。不过等回去以后对老妈说一声,以后让老妈还这个人情就是了。”虽然吴飞不知道这个手镯要多少钱,不过不便宜就对了,可是吴飞却并不在意,既然康柳喜欢,那收下就收下了。

    最后小梅沙并没有去成,因为康柳又跑去逛街购物去了。

    两人的旅程在继续,每到一个地方,购物总是排在第一位,一部分东西两人选择用快递寄回家里,更多的呗放进了农场里面。

    吴飞看了一下这一段时间买的东西,比起两人结婚以来买的东西加起来还要多,也不知道买那么多东西回去以后能不能用上,不过最后拿去送人的可能性很大。

    旅行持续了两个星期,康柳就忍不住对几个小家伙的思念,匆匆的结束了两人的旅程。

    本来两人计划是出来旅游一个月的时间,现在才过去一半呢,就算是每天都跟几个小家伙视频,康柳还是忍不住想他们。

第六百九十一章 地位下降的吴飞

    回到龙山村的康柳,所以的精力都放在了三个小家伙的身上,而吴飞又重新过回了每天卖卖鱼虾、水果的日子,客栈的生意,也不温不火的维持着。

    很快就到了清明节,吴飞一家子去给爷爷奶奶扫了墓,让三个小家伙给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太爷爷太奶奶磕了头。

    从吴飞这里往上数,吴飞家这一支已经好几代都是一代单传了,吴飞这一代就吴飞和吴莉两个,不过男丁也就吴飞一人。上面吴飞他老爸、爷爷、太爷爷、太太爷爷都是只有一个男丁,村里跟吴飞家关系比较近的吴权一家,也早就出五服了。

    这么多年过来,吴家传了几代人,到了吴飞这里才算是挣了一口气,终于摆脱了一代单传的尴尬局面,连续生下了三个带把的。

    现在,家里所有人的地位都没有康柳高,吴飞的地位更是一降再降,也就比家里的那只大黄狗高那么一点点。

    清明节刚刚过去几天的时间,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山上的雨水全部都汇集在山沟里面,最后都流进了龙山水库。

    从第二天开始,吴飞就把水库的泄洪口连续起开了三个,总算没有让水库里面的水位超过警戒线。不过这几天时间里面,住在水库下游的村民中那些勤快一点的,倒是水库泄洪的那一条小溪里面捞了不少的鱼。

    龙山水库从19年清塘见底以后,四五年时间一直都没有放干过了,水库里面藏了不少的大家伙。

    去年国庆节的时候,跟着戴国裴来龙山度假的一个朋友,就在水库里面钓起来一条将近50斤的大草鱼,把一个大竹排都给拉动了。要知道,当时竹排上面可是载着戴国裴一行六个人,可见那条鱼的力气有多大。

    一场大雨,水库里面的鱼不知道跑出去了多少,就连山上鱼塘里面养的甲鱼、虾之类的,也跑了不少出去。

    终于等到大雨停了下来,吴飞和老爸吴邦赶忙上山去查看。还好,除了跑掉一些鱼虾以外,那些鱼塘的护基都没有什么问题,山上也没有出现滑坡之类的预兆。

    大雨过后,在山区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山体滑坡的险情了,所以在开地栽种果树的时候,老爸吴邦就特别注意山上排水的问题,大大小小的沟渠一直都注意清理。

    “小飞,院子里面的这口水井这几天一直都往外面冒水,里面的放的鱼可能都跑光了,你有时间去周斌他们冻水田抓几条鲫鱼放进去。”这天吃早饭的时候,吴邦忽然说道。

    本来上面四合院里面的那一口水井,以前供一个院子十来户几十口人生活,可以说得上水量充沛,不过也也就是够大家日常用的,从来都没有多出来过。

    可是像这段时间一样,井水直接冒过井口,直接流到院子里面来的现象,吴飞长到这么大也才见过一次。

    从清明节后面下雨开始,四合院的天井里面干脆就变成了一个小池塘。本来天井是有通向外面的水渠的,只是这几天的水量有点大,给水井预留的水渠有点不够用了,水流到了天井的地面来了。

    吴飞干脆就把天井通向外面的几个出水口给堵上了,把天井变成了一个水深差不多有一尺的小池塘,除了有点不方便以外,倒是出乎意料的好看,最起码客栈的那些旅客们就很满意。

    吃过早饭,吴飞把好久都没有用过的打鱼机找了出来,在家里的鱼缸里面试了一下。虽然很久没用了,不过倒还有电,几条两三斤的草鱼一下子就被电翻了。

    等下去电几条小鲫鱼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周斌,你家冻水田有没有放鱼苗啊?”出发之前,吴飞给周斌打了一个电话。

    从21年开始,周斌一家就没有出去干工地了,在家里种了差不多十来亩鱼腥草,一年的收入并不比在外面干工地差。小孩子最后放在镇上读书,周斌每天早送晚接。平时就在家里伺候几个大棚,还买了一个十来万的小车,不忙的时候就跑跑黑车,小日子倒是过的自在。

    “飞哥,还没有放呢,大家都等着你买鱼苗回来呢。是不是你买鱼苗回来了,给我留一点啊!”

    这些年,吴飞每年都要去县渔场买两次鱼苗,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所以村里这些家里有水田、有鱼塘需要鱼苗的人家,都是在吴飞买鱼苗回来的时候在吴飞这里匀一点,几年下来都变成习惯了。

    “还没呢,等过几天天气暖和一点再去,买回来了我叫你。给你打电话,是等下想去你家冻水田打一点鲫鱼。院子里面的那口井,前几天下雨的时候里面的鱼都跑光了。”把买鱼苗的事情解释了一下,吴飞说出了自己打电话的目的。

    吴飞要去打的那种鲫鱼,是本地野生的一种鲫鱼,就算生长好几年的时间,也长不了多大,就算是以龙山村现在的水土,这种鲫鱼最大也就能长到二两,而且全身都没有多少肉,刺倒是蛮多的。

    不过这种鱼用来煮汤倒是很甜的,放几块豆腐进去和老姜进去,出锅的时候撒上一点葱花,就是一碗很好喝的鲫鱼豆腐汤。

    只是养鱼的确很少有喜欢这一种鲫鱼的,一般都会在放鱼苗之前把田里的这些杂鱼用石灰给杀掉,只是周斌家的冻水田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放干过了,里面有不少这种野生鲫鱼。

    只用了十多分钟,吴飞就电了三十多条,差不多有一两斤的样子。

    因为周斌偶尔也会来田里电一些这种鲫鱼回去开汤,所以那种大的鲫鱼很少,吴飞电的这三十多条鲫鱼里面,超过一两一条的都很少。

    选了十条公的小鲫鱼丢进了井里,剩下的被吴飞拿给老妈,裹了一点面粉,用菜油炸的金黄金黄的,还没等上桌呢,就被吴飞和康柳两人当零食吃光了。

    “都是做爹的人了,还像小孩子一样,居然还抢自己老婆的东西吃!别人看到,还以为你没有吃过东西呢!”看到吴飞这个样子,老妈逮着吴飞就是一顿骂,可是对于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康柳却不闻不问,过分的是康柳手上还拿着刚刚从自己手里抢走的最后一条小鲫鱼。

第六百九十二章 飞天茅台换土酒

    在外人看来平淡如水的日子,吴飞和康柳两人却过的自得其乐,客栈、花园、网店、加上三个小家伙,康柳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就连生一个女儿的计划也是一拖再拖。

    端午节,老姐和张毅彬看家,吴邦和老妈去了外婆家拜端午,而吴飞和康柳逮着三个小家伙去给岳父岳母拜端午,东西都是老几样,鸡、鱼、肉,还有自己家里酿的甜酒、果酒、人参酒。

    今年去谭山康柳她外婆家拜端午,就岳母一个人开车去了,考了几年的驾照,岳母大人终于把驾驶证拿到了手里,于是就抛下了岳父大人,一个人回娘家了。

    晚上岳父康泽远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康柳打理几个小家伙吃东西,像打仗一样,而吴飞就陪着老丈人喝起了小酒。

    几杯人参酒下去,老丈人就开始说起吴飞来:“小飞,听小柳说她天天都忙不过来,你不要让你老婆做那么多的事情,你岳母还等着抱外孙女呢,现在老三都快两岁了,你们这么年轻,赶快再生一个。”

    “爸,你看我管这几个家伙都管不过来,现在哪里还敢生啊,要生也得等他们大一点再说。”

    康柳一边制止老大跟老二抢老三的大鸡腿,一边对康泽远说道:“爸,你不是说有事要跟吴飞说吗,不是就这一件事情吧?”

    “你不说我倒是一下子忘记了,正月拜年的时候,你们不是带了好几坛酒上来吗!”

    康泽远指着杯子里面的人参酒对吴飞说道…“前段时间有几个朋友来家里做客,其中有一个就是卖酒的,我想起你们带来的这酒喝起来不错,而且经常喝感觉人是越来越精神,就拿了一些出来招待他们。”

    “那些人喝了以后,一个个的都说这酒不错,向我打听这酒是哪里买的,当时我就把就酒坛子搬了出来,给他们看了泡在酒里面的那两根人参,说是我女婿自己泡的,两根人参就要几十万,大家就再也没有向我打听买酒的事情了。

    不过大家走的时候,我给他们每人都送了小半斤的量,后来还有几人像我打听价钱呢。不过我知道你酿的也不多,就没有答应卖给他们。”

    “不过前几天那个卖酒的朋友又向我打听,有想要买这酒的意思,而且说价钱不是问题。而且我也听人说过,好像上次我送出去的那些人参酒,有一些被他们拿去当礼品送人了。

    看那个朋友的意思,就算是价钱高一点也能接受,还打算拿一瓶飞天茅台来换呢,不过我剩下的也不多了,当时就没有换,说是等有了新酒以后再给他消息。”

    听说有人居然想用飞天茅台来换自己的人参酒,吴飞可惜的说道:“爸,是谁啊,居然舍得用飞天茅台来换,你怎么不换给他啊,我还没有喝过飞天茅台呢!”

    虽然知道自己泡的人参酒不错,可是吴飞跟想尝一尝飞天茅台的滋味,茅台喝过好几次,可是飞天茅台却很少喝到。

    这些人参酒都是吴飞用自己家里的糯米酒蒸馏出来的,度数不知道有多少,不过用那帮忙蒸酒的老师傅的话说,50度应该是差不多的。

    当时除了留了两大坛子糯米酒做甜酒以外,其他的全部都酿成了白酒,不过量也不是很多,用那酿果酒的坛子也就装了一坛子多一点。

    后来等小的酒坛子买回来了以后,吴飞就用小坛子一坛一坛的封装起来,并且每一坛里面都放了一到两根人参进去。

    虽然泡的时间也就小半年,人参的药效并没有全部的发挥作用,可是跟市面上那些宣称有滋补作用的养生酒比起来,吴飞家的人参酒绝对可以甩他们好几条街。

    现在老爸吴邦是每天都要喝一小杯,不多,也就一两多二两不到的样子,可是大半年下来,整个人都感觉年轻了很多,现在就连老妈每天晚上都要喝两口。

    所有喝过这酒的人,喝完还想喝,吴飞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只是这些人参酒吴飞酿的并不多,除了自己家里的亲戚送了一些以外,很少有流到外面去的。

    康泽远慢慢的喝着小酒,忽然对吴飞说道:“其实我觉得你可以在村里办一个小型的酒厂,我了解过办一个酒厂的投资并不是很大,三五十万就能够办下来。而且你家后面场地也有,后面那个山洞就是再好不过的藏酒的地方。”

    “而且你现在酿的果酒味道也很好,以前你妈经常喜欢喝一点红酒的,现在都改喝你们拿上来的果酒了。要是自己办了酒厂的话,这些果酒也能够正式拿出来卖了。”

    虽然吴飞酿的这些果酒、甜酒喝白酒,喝过一次的人都说很好喝,可是吴飞却并不能把这些酒光明正大的拿出去卖,只能是村里熟人想要买的时候零零碎碎的卖一些。

    因为在21年的时候,吴飞就因为卖酒给来客栈入住的顾客,而被县工商局给罚了一次,理由是出售“无标签、无保质期、无产品说明书”的三无产品。

    从那以后,吴飞酿的那些酒就再也不卖给那些不认识的人了,要卖也是卖给村里那些认识的人。

    以前吴飞也有过办一个酒厂的想法,不过咸鱼惯了的吴飞,也就是想了想,然后每年酿一些够自己家喝的,和够人情往来的酒以后,就不想再麻烦了。

    就连开岩洞客栈的想法,也是半途而废,明明岩洞里面的电路什么的都安装好了,吴飞把大门一锁,就不再去管了,现在里面成了吴邦放没用的杂物的地方。

    其实当时吴飞也请教过那个给自己家酿酒的老师傅,不过用老师傅的话来说:“酿着玩还可以,一年零零碎碎的酿个十几二十缸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想要办一个酿酒厂,却有点为难了。”

    办酒厂,除了水质有要求以外,还需要有足够多的水,酿一吨白酒,需要用水10吨左右,要是想酿酱香型白酒,消耗的水资源就更多了。

    而当时吴飞能用来酿酒的水,也就是四合院天井里面那一口水井里面的水,一天最多也就能提供五六吨左右的水源,就算把酿酒厂开了起来,一天最多也就能提供酿半吨白酒的用水量。

    听了老师傅的说法以后,吴飞很快就放弃了办酒厂的想法。

第六百九十三章 酿酒师傅

    不过自从清明节那一场三天三夜的大雨过后,四合院里面的那一口水井,水量比起以前来,起码大了十倍都不止。

    吴飞用水桶在水井出水的地方接过,一分钟就可以接三四桶水,忙的手忙脚乱的。

    满满的一桶水,足足有五十斤,四桶就是100公斤,也就是0.1吨。一天24小时就是1400多分钟,每分钟流出来0.1吨水,一天下来就是100多吨。

    这个只是大概的估计,一天下来,一百吨那是有多无少的。

    按照酿一吨白酒大概用水10吨左右,那口井的水量也足够每天酿10吨白酒了,就算枯水期水量减半,每天的产量也能达到5吨。

    而且吴飞也没有打算弄一个那么大的酿酒厂,在吴飞想来,自己开的酿酒厂,一年的产量能够达到100吨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等岳母大人从娘家回来以后,吴飞一家子又呆了两天的时间,才回了龙山村。

    回家的路上,康柳忽然对吴飞说道:“老公,我支持你开一个酿酒厂,你以前不是说过,我们家酿的酒不比茅台酒差吗?现在干脆就做一做看看,不试一试怎么会有人知道呢!”

    在今天回来的时候,老丈人又说起让吴飞办酿酒厂的事情,而且那个说拿飞天茅台来换人参酒的朋友,真的拿了一瓶16年53度的飞天茅台换了一斤人参酒。

    等那个人走了以后,吴飞就用手机查了一下16年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一瓶居然要3600多块钱,而且价钱是一年比一年高,一瓶酒的价钱几乎每年都要涨几十一百。

    所以当老丈人又一次提起办酒厂的事情的时候,吴飞是真的有点动心了,现在康柳也赞成吴飞办酒厂,吴飞也打算回家以后就马上行动起来。

    回到龙山村的第二天一早,吴飞就提着一壶人参酒和一条大草鱼找上了谢建民。

    谢建民就是以前给吴飞家帮忙酿酒的老师傅,以前是一个大酒厂的酿酒师傅,不过现在年纪大了,也就退休回到了村里养老。

    不过虽然年纪快70岁了,看起来倒是和60岁的人差不多,附近有人家里要酿酒的时候,总是会找他帮忙,五六十斤的一桶水,他单手就可以轻松的提起来。

    “谢师傅,一大早就起来种菜啦!”

    吴飞来到谢建民家里的时候,他正拿着锄头在屋前的菜地里面锄草呢,一块地的辣椒苗已经长的很高了,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有的还挂了一些嫩嫩的辣椒,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

    看见吴飞提着这么大的一条草鱼,谢建民高兴的说道:“这么早过来找我这老头子,是有什么事情吗?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嘛,这么大一条鱼,我们两个人好几天都吃不完。”

    谢建民的子女们都在外面安了家,而谢建民也是在外面大城市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临到老了才和他老伴两人回到村里,儿孙们也就过年过节才会回来住几天时间。

    “谢师傅,又来麻烦你了。”吴飞把东西放在屋檐下,返身过来对谢建民说道。

    “以前不是跟你说过办酒厂的事情吗,当时你说水量不够,这是也就不了了之了。不过自从清明节那一场大雨以后,家里的那口水井的出水量就变大了好多。

    说出来都有点不敢让人相信,起码比以前大了十倍都不止,现在水直接从井沿上面冒出来了。

    这次过来,就是想请你帮忙把酿酒厂给弄起来,附近也就你老人家的酿酒技术最好了。”

    在农村,很多的农民都会自己酿酒,玉米、小麦、红薯、高粱都可以能够用来酿酒,不过在吴飞他们村里,用来作为酿酒原料的,还是糯米用的最多。

    糯米酿酒,即可以用来酿甜酒、也可以用来酿老酒,最后酒糟还可以用来蒸馏做高度白酒。不过大家平时酿酒也就是土路子,跟谢建民这样大厂出来的师傅,在技术方面那是根本就没法比较。

    所以这几年谢建民常住村里以后,平时大家酿酒的时候,就喜欢找谢建民帮忙指导一下。

    而且谢建民回村以后,也不光就做一点自己吃的菜,还种了几分地的草药,专门用来做酒药的。以前大家酿酒用的酒药,都是去镇上买,有时候买回来的酒药要是不好的话,蒸出来的酒就会出问题。

    这几年大家用了谢建民的酒药以后,就很少出现以前那种蒸坏的情况,特别是有谢建民在场指点的情况下,就没有出现过一次坏酒的情况。

    其实在龙山村隔壁镇上,也有一个做规模比较大的酿酒作坊,专门酿甜酒和老酒的,主要放在县城和县城周边的超市和商场里面出售。

    “清明节那场雨真的是很大,这么多年都很少看到下那么大的雨了,特别是在那个季节。”谢建民把锄头放在屋檐下,搬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你打算办一个多大规模的酒厂呢,办酒厂,说简单也简单,可是真的要做起来的话,麻烦的事情也不少。”

    “酒厂能办多大的规模,我打算根据那口水井的水量来。不过前期的话,我们可以弄小一点,一个月酿5吨到10吨的白酒这样子,一年酿七八十顿白酒。”

    吴飞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至于办酒厂的手续和卖酒的事情,那就不要你老担心了,你只要负责帮忙把关酿酒的技术问题就行了。待遇的话,你看一年十万块钱怎么样,不过我希望你可以帮忙教一下徒弟。”

    “十万块钱一年也太多了,说实话我能做的事情也没有多少,至于带徒弟的事情那就更好说了,只要有人愿意学,这个东西有什么好隐瞒的。”

    听说吴飞给自己开十万块钱一年,谢建民一下子就有点不淡定了,虽然自己在酒厂工作了差不多一辈子,现在每个月的退休金也还可以,可是钱总是不够用的,现在儿子女儿生活在大城市里面,压力一点都不小,自己虽然想要帮衬一下,可是却因为能力有限,想帮也帮不了多少。

    现在帮吴飞指导一下酿酒的技术问题,一年就有十来万的收入,可以说是飞来横财了。

第六百九十四章 筹备

    早饭吴飞是在谢建民家里吃的,稀饭配酸菜,还有一个水煮蛋。吃完早饭以后,谢建民就和吴飞来了四合院。

    酒厂能酿多少酒,最后还得看水井的出水量。虽然吴飞大概估计了一下,不过谢建民还是想要现场确定一下,然后才可以制定接下来的计划。

    到了四合院里面,谢建民让吴飞找来几个水桶,说是要测量一下水井的出水量,然后就让吴飞去忙自己的事情。

    吴飞在一边看了一会儿,就见老谢一直重复着接水、记录的动作。这时候老三跑过来要抱抱,吴飞也就带着几个小家伙出去玩了,留下老谢一个人在那里忙活。一直到快要吃中饭的时候,老谢才最终停了下来。

    吃中饭的时候,吴飞问道:“谢师傅,这口井的出水量大概多少,现在应该测的差不多了吧?”

    老谢喝了一小口人参酒,对吴飞说道:“因为没有专业的工具,上午只测了一个大概的数据,从井里流出来的井水,一小时大概有5吨的量,一天一晚差不多有120吨。”

    “不过现在是丰水期,应该是水量最大的时候,也不知道进入枯水期以后,这口水井的水量会不会大幅度的下降?”

    这时候陪着老谢喝酒的吴邦说道:“以前的时候这口水井一年四季的水位都是差不多的,就算是十多年前那一次大旱灾,这一口水井也没有断过水。那时候我们一组和六组两个小队的人几乎都喝这一口井的水,也没有把它淘干过。

    不过现在井水一下子变得这么大,就不知到了**月的时候会不会变小,那就不知道了。”

    在吴飞他们这里,以前到了天气热的时候,特别是进入到农历七八月以后,下雨的时候就会变少了,加上那时候气温又高,水份蒸发的又厉害,经常会出现地里干裂的现象。

    不过这几年倒是要比往年好很多了,远的地方吴飞没有关注,龙山附近这一片地方,倒是连续几年都风调雨顺,洪涝灾害是一点都没有影子。

    吴邦举起酒杯,对谢建民说道:“老谢,来喝一个。这次小飞办酿酒厂的事情就要麻烦你费心了,有什么事情你就交代小飞和毅彬他们两人去做就是了。”

    因为办酿酒厂的事情,姐夫张毅彬也跑了回来帮忙。县城的饭店现在是越开越大,已经连续开了三家分店了。饭店的股东也从当初的4个,变成了现在的8个,不过吴飞和姐姐姐夫的股份加起来还是占了55%。

    而且饭店也请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就连查账的事情也是专门请另外的会计人员来查的,所以现在张毅彬虽然在饭店挂了一个采购经理的名头,做事的人却都是下面的人。

    再说了,饭店里面超过七八成的东西都是龙山村提供的,采购要做的事情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隔了两天的时间,谢建民给了吴飞一个酒厂的建设计划。除了需要采购的各种酿酒设备以外,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建蓄水池。

    谢建民指着建蓄水池的那一行,对吴飞解释道:“因为酿酒的工作是分为很多不同的工序的,各个工序的用水量并不一样。

    而水井里面的井水却是一直都在往外流的,为了不出现在用水的时候水量不够的情况,所以需要先把水用蓄水池给蓄积起来,这样也能够防止井水白白得浪费掉。

    根据你说的酿酒规模,我们最少需要建三个容量100方左右的蓄水池。”

    经过反复的商量,最后吴飞决定酒厂刚刚开始的时候,白酒的产量暂时定在年酿白酒30吨到50吨的规模。

    而这里面,吴飞打算最少拿出5吨白酒来泡人参酒。

    除了主打的人参酒以外,甜酒、老酒和果酒也在吴飞的计划里面。

    因为山上的果树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挂果了,吴飞计划把卖不出去的和那些品相不好的水果,全部都拿来酿成果酒。

    随着山上的果树慢慢的进入到高产期,总是有一些水果会出现卖不出去的现象。

    虽然这几年时间,吴飞山上种出来的东西都没有出现过卖不掉的情况,可是每到同一种水果或者蔬菜大批量上市的时候,外面的那些便宜货总是会对吴飞的产品照成冲击。

    最明显的就是西瓜,本来价钱最高的时候,批发价是十块钱一斤。可是等到了旺季的时候,每年都会有大量一块钱一斤的西瓜出现在市场上,这个时候吴飞的西瓜价钱就会出现大幅度下跌,从10块钱一斤慢慢的跌到四五块钱一斤。

    要是吴飞死死抱住10块钱一斤不降价的话,虽然还是有一些客户会来拉货,可是销量却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其他的水果因为果树还处在快速生长时期,并没有进入到丰产期,所以产量不是很大,就算是价格一直都保持在高位,暂时也不会出现卖不完的情况。

    可是山上200多亩果树,差不多都栽下去有三四年的时间了,再过几年的话,都会逐渐的进入到丰产期,那时候水果的产量就大了,十有**也会出现像现在西瓜一样,差不多的情况。

    所以吴飞计划等到水果价钱处在低位的时候,就把那时候的水果拿来酿造果酒,至于产量的话,就不做什么计划了,反正根据山上的水果来,做什么计划都是白做。

    开一个酿酒厂,不是只要修几个蓄水池就可以了,虽然再谢建民说来简单,可是真的到了准备的时候,才发现要买的东西是出奇的多。

    按照规模划分′吴飞要建的酒厂只能算是一个小型酒坊,买一套500公斤的不锈钢白酒设备就可以了,另外白酒酒曲不要去买,谢建民就是做酒曲的老师傅,只需要买各种材料就可以了。

    长宽高各一米左右的发酵池,要准备20个左右,这个简单,吴飞直接定了20个不锈钢的。

    还有存酒的陶缸,500公斤的要买5个,250公斤的10个、50公斤的20个。

    还有白酒过滤设备和白酒罐装设备,另外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加起来大大小小都有几十种。

    吴飞把谢建民给的清单交给了姐夫,还有谢建民给的一个电话号码。

    这个电话的主人就是卖酿酒设备的,只要是酿酒需要用的东西,他那里都可以买到。

    用谢建民的话来说,就算是他那里没有,也可以给你弄过来。

    张毅彬这几年在饭店做采购,买东西那是早就买出经验来了,吴飞干脆就把这事情都交给了张毅彬。

    至于吴飞,自然还有事情要做。

第六百九十五章 隐藏的家底

    在张毅彬想着要怎么买东西的时候,吴飞和康柳好不容易哄着几个小家伙睡着了,留下康柳照看几个小家伙,吴飞转身进了农场。

    这几年时间,农场里面别的没有种多少,倒是人参是越种越多,而且晾制好的人参也存下来不少,吴飞这次进来,就是打算把这些年存下来的东西统计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家底了。

    而且这几年时间,农场也不是一点变化都没有,农场的面积一直都在慢慢地扩张。

    因为扩张的速度不是很快,刚开始吴飞和康柳两人都没有发现,后来在鱼塘钓鱼的时候,发现平时可以甩到岸边的鱼竿,居然离岸边差了好大一段距离。

    这个时候吴飞才发现不对劲,仔细一看,才发现农场的面积在不知不觉中变大了很多,只是周围的迷雾还是和往常一样,走进去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回到农场里面。

    现在农场里面的人参,那些最早种下去的,要是拿到外面去的话,都是妥妥的百年人参。要是找专家鉴定的话,有些人参鉴定为千年人参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不过现在吴飞已经很少往外面卖人参了,除了关系特别熟悉的人以外。现在吴飞种人参,就像是农村人喜欢在屋前屋后栽树一样,都变成一种习惯了。

    而且这几年,吴飞除了在农场里面种人参以外,做的最多的就是在里面栽树了。各种各样只要能买到的树种,吴飞都栽了不少在农场里面。

    当然了,除了常见的那些普通种类以外,吴飞最喜欢的还是那些珍贵稀有的树木,排名前十名的名贵树木,吴飞农场里面差不多都集齐了。

    像海南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木、铁力木、乌木、榉木、楠木、桦木、黄杨木这些名贵树种,吴飞这几年都经过各种渠道买到了不少,不过花的钱也不少。

    其实这些树木虽然名贵,主要还是他们生长速度比较缓慢,还有就是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可是对于有着作弊器一般的吴飞来说,生长缓慢和对环境的苛刻要求,对于吴飞来说都不叫一回事,最早栽下去的那100棵金丝楠木,四年不到的时间,最大的一棵已经长的有碗口粗细了。

    有一棵铁木,才手臂粗细,吴飞试着拿家里砍柴的柴刀砍了一下,那棵树一点事情都没有,倒是柴刀崩了一个缺口,感觉比铁都要硬。

    不过这些东西,想要变成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吴飞就没有想着要靠这些东西来卖钱。

    在檀香树还没有长到手臂粗的时候,吴飞就一下子砍了十多根,全部都粉碎以后,偷偷的混在用来熏制腊肉的松木和米糠里面,熏出来的腊肉倒是有一种特别的香味。

    现在吴飞就想着那些树木可以快一点长大,到时候把家里的家具全部都换成黄花梨、楠木、黄杨木、铁木的。

    不过吴飞有时候也担心,要是把床换成铁木做的,不知道要多少人才可以抬的动。

    吴飞把自己的想法给康柳说了,倒是被康柳一通笑话,说吴飞像小孩子一样的恶作剧。

    不过吴飞只要想一想自己睡着的床就是用黄花梨、金丝楠木、紫檀木这些论克、论斤来卖的珍贵木料,吴飞就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满足。

    就算是现在还没有用上,可是只要想一想,这些在别人当着宝贝收藏的东西,而自己每天都在上面打滚,吴飞就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吴飞把所有的晾好的人参收拢了一下,大大小小总共有300多根,大部分都是在三十十克左右,只有很少一部分在50克以上。

    主要是早几年吴飞去卖野山参的时候,才发现现在单棵上50克的野山参是越来越难得一见了。而吴飞拿出来的人参,那些专家一鉴定,全部都是上百年的野山参。

    不想太引人注目的吴飞,再知道这样的情况以后,就很少再拿出超过50克一株的野山参了。不过每年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关系找上门来,买走一些野山参。

    不过从去年开始,吴飞已经很少卖农场里面的人参了,卖的最多的还是果园里面种的那些人参。在吴飞看来像萝卜一样的东西,可是却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反正来龙山客栈入住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离开的时候总是会花上千块钱买一两株人参带回去。

    也有药厂找上吴飞想要合作,不过给的价钱不高,而且有各种限制,吴飞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答应。

    反正吴飞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想要当一个什么大企业家或者是什么首富什么的。

    说起来,农场里面那几千万的金币,吴飞也就拿了几个出来找了一个老铜匠,给家里人打了几个镯子,还有给三个小家伙和姐姐的两个孩子各打了一个长命锁,其他的都放在农场里面吃灰呢。

    现在一年下来,县城的房子和几个商铺,一年收的租金就有好几十万,加上几个饭店的分红,一年下来就算是没有两百万,也差不了多少了。

    而且客栈、水库和几个鱼塘,加上大棚草莓、西瓜、香瓜和逐渐挂果的水果收入,每年也有100万出头。

    这样一年差不多三百万的收入,对于吴飞来说根本就用不完。去年一年,吴飞一家人一年的开支,加起来都只有三四万块钱。

    年底家里算账的时候,姐姐吴莉说什么都不相信。

    可是最后一样一样算下来,老姐和姐夫两人除了发出“啧、啧、啧”的惊叹以外,再也无话可说。

    吴飞和康柳、老爸老妈,还有三个小家伙,一年下来花在吃上面的钱,居然只花了2万不到,而且这些钱大部分都是用来买了牛肉、羊肉、猪肉这些东西。

    至于其生活方面其他要用的,几乎自己家里都有,米是自己种的水稻碾的、各种蔬菜山上都有种、鸡、鸭、鱼也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还可以时不时的换着吃一下虾、王八、泥鳅、黄鳝。

    除了不能隔三差五杀一头牛和猪以外,其他吃的几乎都不要买,就连油都是自己榨的油,猪油、菜籽油、花生油、茶仔油一样一样都是自己种自己榨。

    花的最多的就是买鞋买衣服的钱了,要是买几匹布回来让老妈自己做衣服的话,一年到头家里的开支一万多一点就可以了。

第六百九十六章 准备工作

    修蓄水池的砖石、水泥、河沙隔天就到位了,一个二十来人的小型工程队存包了三个蓄水池的全部工程。工程队的带头人就是隔壁村子的,答应吴飞以最快的速度把蓄水池给修好。

    要修的三个蓄水池,最后都修在了后面菜园靠山的山脚下,计划修成长8米、宽5米、高3米左右,一个水池大概可以蓄水120立方,也就是120吨的样子,三个差不多就有360吨了,对于吴飞这样年酿酒量不到50吨的小酒厂来说,这样的三个蓄水池那是绰绰有余了。

    虽然说是年酿酒不到50吨,可是在吴飞的计划里面,这些白酒大部分都会封存起来,农场里面偷偷的藏一部分,然后后面的山洞里面藏一部分,到时候真的拿出来卖的白酒,在吴飞的计划里面还不到20%。

    也就是说,假如一年酿50吨白酒出来,拿来出售的白酒最多也就是10吨。

    10吨白酒,按照市场上面一瓶一斤左右的量,也就是两万瓶。刚开始的时候,一年卖出去两万瓶白酒,对于一个毫无名气而且是新办的酒厂来说,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了,吴飞也没有打算投入多少钱拿去投放广告,想要迅速的打开市场,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在蓄水池开始动工的时候,谢建民又找上了吴飞。这几天谢建民那是忙前忙后,感觉比吴飞这个老板还要上心。

    在果园里面找到正带着康柳和三个小家伙摘杨梅的吴飞,老谢直接问道:“上次给你介绍过白酒的种类,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酿造起来比较简单,发酵期也比较短,大概30天左右就可以了。你想好了要酿种类的白酒没有,定下来的话,就要先把原料买回来才行。”

    上次在把开酒厂的计划定下来的时候,老谢给吴飞科普了一下现在市场上主要出售的白酒种类。

    按照使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的话,白酒可以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混曲法白酒、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勾兑白酒、液态发酵法白酒、调香型白酒。

    大多数名优酒一般都以大曲酿成,一般都是固态发酵,所酿的酒质量最好。

    最差的就是调香型白酒了,都是以使用酒精、香精和特制的调香白酒调配而成。

    白酒还可以按照酒的香型分类,可以分为酱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白酒。

    酱香型白酒,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茅台、郎酒了。

    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粱为原料,发酵工艺最为复杂,发酵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将近一年时间。所以生产酱香型白酒的成本是最大的。

    不过吴飞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以生产酱香型白酒为主,至于其他种类的白酒,也会看情况生产。

    吴飞也不怕老谢笑话,直接说道:“我们还是以生产酱香型白酒为主好了,以后能不能酿出比茅台酒还要好喝的酒来,就要看谢师傅你的了。”

    听了吴飞的话,老谢看了吴飞一眼,对吴飞说道:“想要酿出比茅台还要好的白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要知道茅台酒厂的窖池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百年老窖的说法可不是白叫的。

    以前厂里组织我们去茅台酒厂参观,那窖池都是香的,电视广告上有的白酒说窖香浓郁,其他的不知道真假,茅台绝对是名副其实的。”

    虽然谢建民的意思有点不看好吴飞的想法,不过吴飞并不介意:“那我们能不能酿酱香型的白酒,需要准备一些什么,你都说出来,我叫人去准备,反正也不急我们慢慢来就好了。”

    “要酿的话自然是可以的,不过比起其他香型的白酒,酱香型的白酒就要慢多了,而且成本也要大很多。”

    老谢和吴飞说了半天,最后发现吴飞对于酿酒的了解就停留在用糯米蒸甜酒的阶段,只得把酿造白酒的流程详细的对吴飞解释了一遍。

    在知道吴飞打算做几个不锈钢池子做发酵池的时候,吴飞明显看到老谢一张老脸都变黑了。

    其实在听到老谢说起茅台酒厂的窖池泥巴都是香的时候,吴飞就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了。

    知道自己不能胜任搭建一个酿酒厂的工作以后,吴飞就把所有的工作全部都交给老谢来负责了。

    在接到吴飞交付的任务以后,一个星期不到,老谢就叫了三个以前在酒厂的朋友,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四人团队。

    都是一些年纪和老谢差不多的老头,用老谢的话来说,都是酒厂以前的技术骨干。

    现在有机会从零开始建设一个新的酒厂,老头们都干劲十足,就连待遇都没有问一声,直接就带着行李过来了,一行人都住进了龙山客栈,就连老谢也从家里搬了过来。

    不过吴飞也没有小气,待遇都比照老谢的给,一万块钱一个月。

    第二天,吴飞又叫了几个壮劳力来给老谢几人打下手,几个老头指手画脚指点一下那是没有问题,偶尔动手做一点轻松的活也可以,可是让他们一直干力气活那可不行,吴飞可不放心,要是出了一点好歹的话,那就罪过了,毕竟都是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头了。

    经过几个老头多番讨论,最后一致同意把窖池建在后面的山洞里面。

    按照几人的规划,首批窖池建四个,按照长3米、宽2米、高1.8米的规格来建。

    决定好了建窖池的地方,吴飞就安排人来挖坑了。还好,吴飞果园早就买了几个迷你型的小挖机,在山洞里面施工一点问题也没有,四个10多方的坑一天时间就挖好了。

    在挖坑的同时,几人开始选择窖池最重要的原料,也就是黄泥。

    吴飞全程都跟在几个老头的后面,虽然几人对于吴飞是有问必答,可是到了最后吴飞还是没有搞明白为什么哪种黄泥巴好、哪种黄泥巴又为什么不行。

    还好,有老爸吴邦指路,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选定了建造窖池要用的黄泥,然后吴飞就陷入了无休止的收集过程中。

    有时候一天都要跑县城好几趟,县城没有的东西,还要从省里托运回来。还好几个老头认识的人多,不需要吴飞亲自跑去省城买,只要到县城去接货就可以了。

    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算是把建造窖池的准备工作给做好了,总算是进入到了正式建造窖池的工作中。

第六百九十七章 龙山酒业

    酒厂的建设在几个老头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吴飞也顺利的拿到了龙山酒业的工商执照,和经营酒厂的全套手续。

    这些都是委托专门的代理公司代办的,才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把所有的手续都办了下来,不过注册商标的事情得等一等才行。

    不过虽然商标还没有注册下来,生产许可先批下来了,吴飞随时都可以投入生产。

    为了给还没有开始酿的酒起名,吴飞一家人讨论了好几天,后来就连岳父岳母都加入了进来。康柳干脆建了一个临时的群,专门用来讨论给酒起名的事情。

    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讨论,最后总算是暂时把名字定了下来,龙山酒就是最后定下来的名字。

    其实这中间各种各样的名字都起了不少,像龙泉佳酿、梅山贡酒、人参酒之类的名字都有人提议,不过没有一个是大家都满意的,最后选来选去,还是选了龙山酒这一个简单明了的名字。

    忙了一天,吃完晚饭以后,吴飞和康柳两人正在统计几天的收入,老爸陪着家里的几个小家伙玩的正起劲,院子外面响起了大黄的叫声和敲门的声音。

    “是小慧婶婶和周斌啊,赶快进来,吃晚饭了没有?”吴飞打开院门,发现站在外面的是周斌和他妈妈两人,手里还提着一些东西。

    小慧婶婶把手上提着的袋子递给吴飞:“这是给几个小孩子拿的一些东西!”

    “到屋里坐,几个小家伙正跟他爷爷玩呢,怎么不把你家的几个小家伙带过来。”吴飞接过东西,对周斌说道。

    周斌一家这几年也不在外出做工地了,家里的小孩就在镇上读书,平时吴飞家的几个小家伙最喜欢去周斌家里找大姐姐玩了,也经常喊他们过来家里玩,不过小慧婶婶一般很少出门,不是忙着家务,就是忙地里的东西,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

    不过以前也不是没有来吴飞家里玩过,但是像今天这样客气的时候却从来都没有过。平时两家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有什么吃的东西也都会互相的送一点,不过从来没有这么正经过,反正吴飞觉得今天晚上的小慧婶婶有一点奇怪。

    坐了一会儿一会,周晓慧开口解开了吴飞的疑惑。

    “邦哥,这几天我家周斌不是帮着在弄酒窖吗,听说以后打算建一个酒厂,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酒厂的事情是真的啊,要是顺利的话,过年的时候大家就可以喝到了,到时候你们走亲戚什么的,就不要去别的地方买酒了。”吴邦抱着老三,一边逗着小家伙,一边对周晓慧说道。

    “那酒厂以后要不要招人呢,要是招人的话,能不能让周斌也去酒厂做事情?”

    “周斌不是开车种鱼腥草做的好好的吗,一年下来收入应该不低吧,怎么想到要去酒厂做事?”

    还没等吴邦开口,吴飞就奇怪的问道。现在村里种鱼腥草的就周斌一家,加上其他的收入,一年下来十万块钱有多无少,对于周斌去酒厂做事的想法,吴飞实在是想不明白。

    周晓慧解释道:“今年种鱼腥草的一下子多了两家,虽然还是卖的出去,不过价钱已经没有去年那么好了。”

    这个时候周斌也开口说道:“现在开黑车也不好开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从我们这里到高速公路那一段路上,经常都会有查车的,我今年就被抓到过一次,直接就罚了6000块钱,两个月的车就白跑了。”

    “这几天跟着谢师傅他们打下手、建酒窖,我感觉学着酿酒也是一门不错的手艺,所以想着看能不能去酒厂做事。”

    听了两人的话,吴飞马上明白了,直接就对周斌说道:“那好啊,正好可以跟我姐夫一起,跟着那几个老师傅学,我还担心到时候那些老师傅把酒厂建起来以后,酒厂没有人做事呢。”

    除了谢建民以外,另外的几个老师傅在来的时候就和吴飞说过,他们会一直等到把酒厂建好,直到投产。不过投产以后,就不会再常驻酒厂了。

    毕竟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虽然现在身体都还很健康,不过到底年纪摆在那里了,偶尔忙一下可以,还想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工作,那是不可能得了。

    就算是谢建民,以后也只会来厂里指点一下技术问题,真正做事的人还得吴飞自己想办法。

    本来吴飞是打算自己和姐夫张毅彬两人跟着慢慢学,反正农村出身的人,酿酒怎么都会一点。

    可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以后,才发现要想真正的的酿出好酒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方方面面都要做好,才有可能酿出好酒。

    虽然谢建民也答应吴飞,要是到时候万一没有合适的人手的话,他会帮忙去外面的酒厂挖几个技术能手过来。

    不过在吴飞的心里,还是自己人要靠谱一点,外面请来的人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走了,到时候还得另外去找才行。

    而且这段时间吴飞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经常是东奔西跑的忙着各种杂事,吴飞干脆让姐夫张毅彬天天跟着几个老师傅的屁股后面,自己接过了打杂的事情。

    现在有周彬愿意去学,对于吴飞来说,真的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别看周彬才高中毕业,当初读书的时候也是学霸级的人物,只是因为家庭的变故,和妹妹周婷的学业,才在高中毕业以后就走上了社会。

    因为一个农村单亲家庭,负担两个大学生的开支实在是有点力有不逮,加上家里本来就背了一屁股的债。

    现在居然周斌愿意学酿酒的技术,吴飞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那明天你就跟着我姐夫一起,跟谢师傅他们打下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问谢师傅他们就是。我明天也会跟几个老师傅们打招呼,让他们尽心的教你们。”

    最后,把周斌的工资也定了下来,在酒厂投产之前,拿学徒的工资一个月3000块钱,一个星期上五天班,星期六星期天上班的话算加班。

    加班当然是有加班工资得到,而且厂里包吃两餐,至于住的话,大家走路回家也就几步远,就没有必要了。

    现在客栈的厨房也利用了起来,不仅给客栈的客人提供伙食,建酒厂的人员也一同在那里吃饭。

    有时候老爸老妈他们不想做饭了,也跑来客栈的食堂吃一顿。

    至于等到酒厂正式投产以后,到时候拿技术员的工资,暂定一个月5000块钱。

    要是厂里的效益好,赚钱多的话,年底的奖金说不定要比工资还要高。

    当然了,这奖金的说法,暂时还只是一个大饼,能不能有还是未知数。

第六百九十八章 八月楼粮油市场

    吴飞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了,开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的车,终于赶到了八月楼粮油批发市场。

    八月楼粮油批发市场,地处三省交界之地,是湘西地区最大的一个粮食批发市场。

    今天吴飞特意开车过来,就是专门来这里采购酿酒要用的原材料的。同行的还有张毅彬、周斌,当然了,最主要的人物就是谢建民了。

    来八月楼也是谢建民的意思,这里有质量很好的高粱和小麦,都是酿酒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材料。要是让吴飞自己去买的话,高粱和小麦倒是不会认错,可是要让吴飞说出什么样的小麦和高粱适合做酿酒的原料,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最后还是得老谢亲自出马,吴飞几个人过来就是跟着看热闹的。

    一斤好的纯粮白酒,以茅台酒为例,一斤原浆酒需要消耗大概四斤高粱。另外作物酒曲的小麦,也和高粱消耗的差不多。

    这样一算下来,一斤原浆酒的粮食其实就是八斤了。酿一吨白酒,就需要消耗掉差不多4吨高粱和四吨小麦。

    吴飞一行人今天的目标,就是采购最少10吨高粱和十吨小麦,这是打算直接就叫车拉回去的。

    其实这次过来最主要的一个目的,还是联系上一个可以给酒厂稳定提供原料的供货商。

    这样的话,以后就不需要经常开几个小时的车跑来这里了,直接一个电话的事情,就可以在家里等着接收原料。

    下车以后,吴飞几人陪着老谢在市场外面的一个小店里面吃了不算早餐的早餐,吃饭的时候,老谢对吴飞几人说道:“酿酒用的额高粱,要比用作粮食的高粱价钱高不少。想要酿出好酒,就想要用最好的高粱。”

    “茅台酒为什么那么好,就因为他们那里的高粱品质好,特别适合用来酿酒。不过外面很难买到那边的高粱,全部都被茅台酒厂给垄断了。”

    出了饭店,一行人直接杀向八月楼批发市场。

    “老板,有什么需要的,我们这里什么都有!”一进门,就有人热情的过来招揽生意。

    老谢制止了吴飞向他们打听消息的想法,用龙山土话说道:“不要理会他们,这些都是一些小贩子!最后还是要找大贩子才能买到我们需要的东西。”

    很快,老谢就带走几人就走进了一个看起来和附近的店铺差不多的商铺——四海粮油批发部。

    “这是我向我们以前那个厂的同事打听到的,这个老板做酿酒用的高粱和小麦批发已经有十几年了,有质量最好的高粱和小麦。”进门之前,老谢对吴飞说道。

    见到吴飞一行人进来,本来坐在躺椅上的一个挺着啤酒肚、头上只有稀稀疏疏几根头发的油腻男子站了起来:“几位老板有什么需要的?大家先坐一下喝一杯茶,我们慢慢谈!”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的地方都开始流行功夫茶了,鼓捣老半天就倒一小杯茶水,还不够吴飞漱口的呢。

    反正吴飞就算是在深城那边呆了好几年的时间,虽然陪客户的时候装模作样的也像那么一回事,可是还是喜欢大口喝茶,解渴。

    “老板,今天高粱多少钱一吨?”吴飞并没有坐下,在店里转了一圈以后,发现里面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有很多、小麦、稻谷、高粱、玉米,还有很多种吴飞不怎么叫得上名字的粮食。

    店铺老板说道:“普通高粱的价钱今天5160一吨,一吨比昨天涨了三百。老板,你要什么样的高粱呢,是拿来做什么用的?”

    这时候真坐在那里休息的谢建民插话道:“普通的高粱不需要,你手上质量最好的高粱是哪一种,店里现在有货吗,能不能拿来看一下?”

    老谢到底是年纪大了,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就有点累了,至于张毅彬和周斌两人,正在店子里面四处转悠呢,一样一样的认着里面的各种粮食。

    “那有的,在这个市场里面,最好的高粱应该就是我家的了。几位老板应该是买回去拿来酿酒的吧,很多的酒厂都是我负责提供高粱的。”

    听说几人要看最好的高粱,店老板从办公桌下面拿出来几张名片说道:“我叫刘四海,是四海粮油的老板,以后有生意希望多多照顾。”

    几人接过名片,老谢对刘四海说道:“这是我们老板,修建了一个酿酒厂,听说你家有质量还可以的高粱,所以过来看一看。”

    老谢拿着刘四海拿过来的高粱是看了又看,又把高粱碾碎了,还放进嘴里嚼了很久,最后说道:“质量还可以,不知道这种高粱现在是什么价格!你也别说一吨两吨的价格,要是价钱合适的话,一年的用量起码是几百吨的量。”

    看到老谢这个样子,刘四海看了看老谢,然后对吴飞说道::“一看这就是老师傅了,你也应该知道,酿酒用的高粱不是普通的高粱可以比的,想这种高粱,一吨最低都要8300块。”

    普通的高粱一吨才5000多点,吴飞知道酿酒用的高粱会比普通的高粱贵一些,却不知道这个一些固然差了那么多,一吨的差价居然达到了3000多块钱,再要贵一点的话,都可以买两吨普通的高粱了。

    看到吴飞在那里犹豫,刘四海说道:“今年酿酒的高粱普遍都涨价了,茅台收购高粱的价格今年就涨了1000钱一吨,连带着高粱普遍都开始上涨。其实你手上的这种高粱,和茅台酒厂用的高粱差不多,也都是有机高粱,只不过名气没有那么大而已。”

    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吴飞以每吨8100的价格买下了20吨高粱、以7200每吨的价格买下了20吨小麦。

    这是酒厂首批原料,至于以后和刘四海还有没有合作的机会,就要看这批原料酿出来的酒怎么样了。

    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够看出来效果。除了需要时间最久的酱香型白酒以外,吴飞还打算酿造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

    这两种酒的发酵期比较短,只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发酵完成了,从下料到出酒,全部时间加起来都不要两个月。

    至于酱香型白酒,现在窖池都还没有培育好呢,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吴飞也知道想要酿成好的酱香型白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凡那些有名的白酒企业,都有着自己的百年老窖。

    而吴飞的酒厂,想要拥有那样的老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有着一口灵泉的吴飞并不担心,也许不需要多久,自己就能够酿出可以比肩茅台的名酒了。

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酒厂

    时间很快就到了七月份,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热起来了,酒厂的设备和材料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不过想要正式开始酿酒,却还要等一段时间才可以,因为厂房还没有建好。
    在代理注册公司以后,吴飞又找镇里批了一大块地皮,用作建酒厂的场地。在酒厂注册的时候,那代理问吴飞要填多少注册资金,吴飞直接就填了1000万。
    反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不过当吴飞拿着批下来的手续去镇上找领导的时候,镇里面的领导大手一挥,就给吴飞批了50亩地用来建设厂房。
    用来建厂房的地,就紧靠着吴飞承包的果园,就在后山上面,也是村里的集体林地。这五十亩土地,是不需要吴飞出一分钱的,等山上的树砍完以后,吴飞直接就可以在那一块地上动工了。
    本来按照吴飞的计划,是打算建一个几百平方的小厂房就可以了,酿好的酒全部都藏在山洞里面,反正洞里面的面积大得很,进去有好几千米的距离。
    不过镇里面的领导这么大方,吴飞也不会不要这送上门来的好处。反正以后要是酿的酒出名了的话,扩大规模也是必然的事情。
    五部挖机一起出动,50亩山林只用了一个十来天时间就全部都砍完了,砍下来的树木直接就装上了车子。
    平时想要卖几棵树,去申请砍伐证的时刻那是千难万难,需要不少的条件才能申请到砍伐证。不过这次的砍伐证倒是下来的很快,在吴飞酒厂用地的手续下来的时候,砍伐证跟着就下来了。
    因为是集体林地,所以卖树的钱都是大队的。不过砍树的时候,很多木材商人不要的被村里人拿回去不少。就连吴邦也捡了不少的松树树梢,说是过年的时候用来烤腊肉。
    反正十多天下来,村里每家每户都捡了不少的柴火,今年冬天的时候,大家买煤球的钱可以省下不少了。
    等到树砍完以后,吴飞请来建设厂房的工程队马上就入场了。
    50亩土地,画成一个正方形的话,大概是边长180米多一点。不过吴飞他们这里都是山地,可没有像平底那么好测量,所以说是说50亩,其实就是一个稍微平坦一点的小山头,实际面积绝对是不止50亩的。
    请了专门的设计团队,在山上呆了三天时间就拿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这个团队是谢建民帮忙介绍过来的,有好几个小酒厂设计施工的经验。
    吴飞这个酒厂的设计方案,就是在以前的一个年产100吨的酒厂的设计方案上面,经过简单的修改而成的。
    这个产量和吴飞的计划差不多,所以设计方案根据地形稍微调整以后就成型了,很快施工的队伍就入场了。
    虽然所有的工作都是快马加鞭,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想快就可以快起来的,都需要一个消耗时间,所以开始酿酒的时间是一再往后面推。
    谢建民和另外三个老师傅,在经过最初的忙碌阶段以后,在工厂开工建设起来的时候,倒是空闲下来了,也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
    不过大家也没有回家,都在村里呆了下来。
    现在天气是越来越热了,不过龙山村的气温倒是不显得那么燥热,明天新鲜的西瓜和各种水果吃着,兴致来了还可以去水库里面钓钓鱼,饭菜也是吃现成的,而且全都都是绿色的有机食品,日子别提有多舒服了。
    不过大家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现在村里的人多了,大家的经济条件也是越来越好,往年一般都是在年底酿酒,平时想要喝酒一般都是去买。
    不过从上次吴清友请几个老师傅帮忙酿了几缸酒以后,村里人请他们酿酒的人就多起来了。不过大家都是采用的速成的法子,从下料到出酒一个月时间都不要。
    不过就算是这样,自己酿的酒喝起来也要比外面买的放心多了,要是能久放一段时间败败火,到时候味道还要好。
    工地上面,施工队几乎把附近的挖机和推土机全部都请了过来,八部挖机外加一个台推土机,只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土地的平整工作,按照设计的方案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平整完土地之后,吴飞又测量了一次土地的面积,足足有63亩,比起批文上面的面积多出来13亩面积。完成了平整工作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砌围墙把整块地都围了起来,
    因为紧靠大山的缘故,山上总是有动物跑下来,其他小型的动物像兔子之类的还好,破坏力不大。最讨厌的就是野猪了,一来就是一群,走过的地方几乎就剩不下什么东西了。
    早两年吴飞种菜的时候,一年下来被那些野猪败掉的东西都不知道有多少。问题是连杀都不敢杀,只能把他们吓走。
    现在想要杀山上跑下来的野猪,还得向镇里面和县里面申请,然后才可以杀。后来吴飞干脆花钱砌了一个一人高的围墙,把果园全部都围了起来。
    从七月份开始,一直到国庆节,酒厂的地基总算是打好了,后面再地基上面建厂房就快起来了。
    60多亩的土地,总共划成了4个部分,厂房占地面积总共5亩,不过第一期吴飞只打算建一亩左右,三层楼,对于年产50吨左右的小酒厂来说,这么大的厂房已经完全够用了。
    而且因为发酵池、存酒的地方都在山洞里面,所以就连存酒的仓库都省了,占地最大的暂时就是原材料仓库了。
    在这段时间,村里一直都有人请几个老师傅帮忙酿酒,也陆陆续续有酿好了的酒出来。吴飞喝过几次,感觉还行,不过因为是新出来的缘故,都有一些火气,喝起来有点冲。
    而本来打算先酿一批浓香型白酒的吴飞,因为在建厂房的缘故,买回来的设备一直都摆在那里,等着在新厂房安装,也就一直都没有开工酿酒。
    倒是所有酿酒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就连定制的酒瓶都已经拉了回来,现在就等着厂房建好,把设备安装好以后,就可以马上开始动工酿酒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6753/ 第一时间欣赏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奋斗的平头哥所写的《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为转载作品,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介绍:
告别996的生活,吴飞回到了乡下老家。偶得神奇空间的他,养养鱼,种种地,偶尔开开同学会,……简介无力,起名也不会,所以大家就随便看看好了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