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辉煌从菜园子开始TXT下载辉煌从菜园子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奋斗的平头哥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txt下载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七十一章 小钟的旅行计划

    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小钟和自己的女朋友游雪琴在车里聊天:“还有十多天就是劳动节了,我们是节前还是节后去旅游啊?”

    作为一枚厂狗,小钟从大学毕业以后来到这个工厂,一做就是6年的时间。六年下来,当时风一样的少年,慢慢的也变得油腻了,年近30也到了该考虑结婚的事情了。

    和女朋友也谈了两年多的时间了,自己在工厂做管理,而女朋友就在办公室做人事。

    作为一个在厂里混了6年的老油条,工资和别的福利不说,一年一天年假现在也积累到了六年了。不过厂里年纪最长也就加到10年,以后不管工龄多长,都不会再加了。

    小钟有时候也羡慕那些年假半个月、二十天的公司,要是那样的话,加上节假日一下子都可以休假一个把月了。不过小钟也就羡慕一下罢了,现在供了一套房子,一个月5000钱多的月供,加上车子的贷款,还要给结婚攒钱,一个月真正可以动用的钱并不多,这次去旅游的经费,还是自己从过年以后一直攒到现在才攒出来的。

    “本来公司是计划办公室人员放一个星期假,你们生产部放5天假的,不过上午我听经理说放假的计划可能要调整,就今天或者明天就会给你们开会,听说是有一批订单加急了。”游薛琴躺在放平的座椅上面,对自己男朋友说道。

    公司的经理、人事、财务还有文员这些人的办公室和车间的办公室是分开来的,游薛琴作为公司的人事,和公司的管理同处一个办公室,消息自然要比小钟来的灵通多了。

    而小钟作为主管公司车间生产的,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生产车间的办公室里面,有什么事情一般都是上面的管理来自己办公室找人,除非开会的时候,小钟才会去另外那个办公室旁边的会议室开会。

    小钟不在意的说道:“不管公司放几天假,你早一点把上个月的工资给算出来就行了。我月初就跟经理打过招呼,我们这段时间会请年假出去旅游,当时经理已经答应了的。到时候生产的事情我也回交代好,多两天和少两天关系不大,反正我有 6天年假,加上过节的假期,出去旅游一趟绰绰有余了。

    只是你才来公司两天多,年假才两天吧,到时候要请几天假才行。”

    游薛晴是两天以前才进公司的,一进公司就被当时正好和女朋友分手一段时间的小钟给盯上了,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小钟才和游薛晴初步确定了关系,开始了正式交往。

    不过两年多时间过去,现在两人该做的事情也全部都做过了,也早就住到了以前,而且两方的父母也都已经见过面了,过一段时间就是两人正式结婚的日子。

    结婚公司是有婚假的,不过在结婚之前,两人还是计划来一场婚前旅行,因为结婚还要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游薛晴的肚子可能都大起来了,不一定适合出去旅行。

    是的,两人是因为游薛晴肚子里面已经怀上了孩子,才打算结婚的,要不然两人的婚事可能还会拖下去。所以两人趁着这段时间,打算来一次时间比较长的旅行。

    说起来,小钟在这个工厂做了6年的时间,工资也还不错,除掉五险一金以外,每个月到手的工资也有一万二三,加上女朋友的四千多块,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有一万七了。

    而且公司中午有工作餐,加上两人平时也不爱出去玩,最多也就一个星期去看一次电影,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宅在家里刷剧、玩游戏,所以两人的开支其实没有多少。

    只是因为计划结婚的事情,所以感觉经济一下子紧张起来了,不过这一次婚前旅行确实两人从过完年以后就计划好了的事情,自然不会轻易的改变。

    游薛晴躺在座椅上面,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半眯着眼睛跟自己男朋友说道:“我的假好请,而且上个月的考勤我在上个星期就做好了,其他的事情并不是那么急。不过我们去哪里玩你想好了吗?”

    想起昨天自己女朋友给自己看过的一个视频,小钟说道:“你昨天晚上不是说想去你老家那边看梅山龙宫吗,要比我们去那里玩吧,正好可以去你说过好多次的那个龙门客栈住一个晚上,然后再转道去其他的地方玩,最后还可以去你家看一下未来岳父岳母。”

    “其实我老家离着梅山龙宫好远呢,他们在我们省的中间位置,我家就在边边上,好远呢。不过我今天又看了一下我关注的那个旅游博主以前发布的文章,她也去过梅山龙宫呢,还在那个客栈住了好几个晚上。”

    “那我们确定去那里玩了吗?什么时候去,我好跟经理请假。”

    “节前一个星期吧,正好可以和五一假期连在一起,玩几天就去我家。”

    游薛晴和自己蓝朋友商量着出去旅行的时候,楼梅正准备出去吃中饭呢。

    刚回来的时候发布了一篇关于龙山客栈的长图文,四合院、花园、水库、草莓园、菜地,那些图片让楼梅不好选择,最后选择上传了其中最好的十张图片上去。

    那天晚上发布以后,第二天就收获了十万多的点击、还有5000+的点赞,另外留言评论也有好几百条。可以算的上自己这些年发布的文章里面,成绩最好的那一批了。

    所以等忙完事情以后,楼梅又写了一篇梅山龙宫的旅行日记,主要还是那些照片。

    接下来还有关于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那些照片,也还可以写一篇文章,可能等写完以后,这次出去旅游的钱就全部都可以赚回来了,要是运气好的话,就连下次出去旅行的费用也有可能赚到手。

    像这样因为看了楼梅的旅行日记,而动了想去龙山客栈心思的,并不止小钟和游薛晴,另外还有不少人也忽然之间有了同样的想法。

第六百七十二章 仓鼠

    对于外面发生的这些事情,呆在龙山村的吴飞自然是一无所知了。不过今天对吴飞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去年疫情期间,吴飞投入使用的一口鱼塘,里面投入的首批甲鱼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可以上市了。

    这批甲鱼投放进去的时候,大概有400来只,当时投放进去的时候都是半斤大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首批投放的甲鱼也长到差不多有一斤半左右了。

    为了喂养这些甲鱼,吴飞特意把这口有四五亩面积的鱼塘改造的适合喂养甲鱼,还有就是防止鱼塘里面的甲鱼跑到外面去。所以鱼塘四周都是用混泥土浇灌起来呈九十度的墙,鱼塘里面的甲鱼想要爬出来,那是根本就不可能得事情。

    第一批放了400只甲鱼苗进去,后面吴飞又陆陆续续的放了差不多一千多只大小不一的甲鱼苗在里面,现在这个鱼塘里面的甲鱼,就算是没有两千只也差不了多少了。

    水库里面捞出来的甲鱼吴飞一直都卖的很贵,随便一只都要四五百块钱一斤,,大一点的600、800一斤,并且产量也不高。

    虽然农场里面的甲鱼现在都差不多泛滥成灾了,可是吴飞还是控制着水库里面甲鱼的产量,加上自家饭店的甲鱼,县城几个酒店饭店一个星期的甲鱼加起来也就50只不到,差不多是五六万块钱的收入。

    对于吴飞养殖的这些甲鱼,一两个月以前韩静雨和宁小霞就来看过一次,而且两人都带回去了几只,韩静雨那里没有什么回信,不过蓝天公司那里倒是对鱼塘里面的甲鱼特别感兴趣。

    这个鱼塘里面的甲鱼,吴飞照样没有用饲料喂养,平时主要就是喂一些最便宜的小杂鱼,还有就是菜地里的菜叶、卖不掉的收尾的瓜果。

    不过就算是这样,一年多时间,当时投放进去才半斤不到的甲鱼苗,长的快的已经有一斤半以上了。而且吴飞也捞了几个出来吃了,炖汤的时候比起水库和农场里面的甲鱼,味道要差一点,不过红烧出来却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接到吴飞的通知,鱼塘今日要打捞甲鱼的时候,宁小霞一大早就和杨天赐赶了过来。鱼塘里面养殖的甲鱼,价钱也早就跟想要买的人说过了,一斤半以上的200块钱一斤,相比水库里面的甲鱼,这个价钱一半都不到。

    不过大富豪酒店好像是没有兴趣,韩静雨回去以后就要一直都没有给吴飞回信,只是正常叫吴飞送鱼上去,水库里面的甲鱼送多少去就收多少。

    看了看时间,九点都还差一点,吴飞招呼两人:“宁经理、杨哥,怎么这么早就到了,还以为你们要过一会儿才能到呢。”

    杨天赐接过吴飞递的烟:“八点就从县城出发了,现在这条路修好以后,倒是要比以前方便多了。甲鱼捞上来了吗,总共有多少?”

    “鱼塘里面的水还差一点才能放干呢,等放干以后才能下去抓。当时那一批甲鱼放了 400只下去,要是能够全部都抓上来的话,六百来斤应该有吧?”

    吴飞带着两人往鱼塘走去,一边对宁小霞说道:“宁经理,怎么这个月都快要过去一半了,你们公司采购的蔬菜还不到上个月的三分之一啊,是不是我这里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

    吴飞一般一个星期做一次小结,做到对那些买的多的客户心里有数。

    三月份蓝天公司在吴飞这里采购的东西很多,蔬菜超过了15万,西瓜、小香瓜、草莓加起来是23万,鱼是12万,这还没有饱和甲鱼的钱在里面。

    四月份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半多,昨天吴飞统计的时候,到16号,蓝天公司在自己这里采购的蔬菜加起来才刚刚五万块,要是按照这样算的话,这个月最多也就可以采购10万块钱的蔬菜。至于其他的东西,倒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不过对于这个一个月采购50万块钱的大客户,一点点的变化都不能大意,相对于卖给别人来说,卖给蓝天公司的蔬菜,价钱上面要贵上一成左右,这些都是纯粹的利润。

    虽然蓝天公司的要求要不少,不仅仅是对于蔬菜的品质,就连包装方面都有不一样的要求。只不过习惯以后,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而已,最多也就是在包装的时候多花一些时间,还有就是包装的材料要贵一些。

    不过相对于一成多的价格来说,这些就算不上什么了,除掉那些开支,同样的东西卖给蓝天公司,10万钱的蔬菜,吴飞差不多可以多赚六七千块钱。

    对于吴飞的疑问,宁小霞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对吴飞说道:“上半个月的蔬菜采购是要少一点,不过到了月底的时候,蔬菜采购的量会多起来,到时候就怕吴老板这里忙不过来了。”

    “你是说五一节的时候蔬菜的消耗会多起来吧?”

    很快就要五一了,饭店酒店的生意也进入了最忙碌的时候,各种消耗品自然也就需要的多了。

    “不过你放心,只要你提前交代下来,保证不会误了你的事情。”听说马上就会加大蔬菜的采购,吴飞马上就高兴起来了。

    其实山上种的菜,现在根本就不愁卖的,每天收回来的菜,没有什么时候是没有卖掉的。很多时候,那些来村里批菜的,都要等到吴飞这里的菜卖完了,才会去其他人那里买菜。

    其实在吴飞看来,自己山上种的菜,和村里其他人种的菜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现在唯一有点不一样的,也就是几个鱼塘和水库里面养的那些鱼了。

    因为吴飞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时不时的从农场里面放水出来,顺便也丢一些鱼和甲鱼到水库里面去。现在农场的仓库里面,储存起来的鱼和各种蔬菜已经不在少数了,有时候吴飞在想,自己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存在仓库里面,感觉这样存着一点意义都没有。

    只是吴飞现在好像已经养成了习惯,看到好的东西总是想往农场里面藏一点。

第六百七十三章 跟风养鱼

    鱼塘从昨天下午就开始放水了,放到现在,也差不多放干了,吴飞站在岸上,都可以看到鱼塘里面一些爬行的甲鱼,还有一些在小水坑里面跳着的杂鱼,以吴飞他们本地的鲫鱼为多。

    本地的这种鲫鱼,是一种野生的鲫鱼,长的不是很大,一半也就一二两一条,吴飞长大这么大都没有看到过一条超过半斤的。所以大家不管是在水田里、还是鱼塘里,都不会养这种鲫鱼。

    不过这种鲫鱼的繁殖能力却特别强,虽然大家不会在自己养鱼的地方放这种鲫鱼苗,可是只要有喂鱼的地方,几乎就有这一种鲫鱼的身影。

    虽然这种鲫鱼的味道还可以,可是太小了,而且浑身都是刺,就吃不出多少肉来,所以大家都特别讨厌这一种鲫鱼。只是对于吴飞来说,这种鲫鱼用来当甲鱼的饲料就特别合适了。

    吴飞自己就卖鱼,这种鲫鱼却是吴飞唯一往回收的一种,收回来以后全部都放在养甲鱼的这个鱼塘里面,用来当做甲鱼的饲料,只是总有一些鲫鱼可以逃过当食物的命运,然后慢慢的长大起来。

    这些鲫鱼之类的杂鱼,都是放在里面当甲鱼的饲料的。甲鱼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很多人以为甲鱼是鱼类中的一种,其实弄错了,甲鱼其实是一种爬行动物。

    甲鱼很小的时候,主要吃蝌蚪、小虾、水生昆虫和蚯蚓之类的,不过鱼塘里面的甲鱼,买回来的时候就差不多有半斤了,大一点的东西也可以吃的下去。

    大一点的甲鱼,食物主要以食用田楼、小鱼小虾,还有就是各种死鱼腐肉。当然,既然是杂食性的动物,那些蔬菜这类的烂叶子也是吃的,特别是西瓜皮和香瓜皮这些,那些不能拿去卖的瓜果,从养了这一鱼塘甲鱼以后,就一点都没有浪费掉,都拿来喂甲鱼了。

    吴飞带着宁小霞等人过来的时候,叫来帮忙抓甲鱼的人早就到了,二猛带着一帮子人正准备下鱼塘抓甲鱼呢。鱼塘是前年年底挖过的,两年的时间不到,塘低已经积下了一层厚厚的淤泥,更有特意挖出来的深沟,现在里面还都是水呢,吴飞奇偶亲眼看到有好几只甲鱼爬到水沟里面去了。

    “小飞,这里面的甲鱼可不少啊,刚才大大小小的甲鱼到处都是,不过现在大部分都跑到沟里面去了。只是鱼塘这么宽的地方,想要在里面抓几百只甲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看到吴飞带人过来,正准备下塘的二猛对吴飞说道。

    看到正准备下塘的二猛还有几人都打着赤脚,裤脚拉的高高的,吴飞有点奇怪的问道:“二猛,不是给大家准备了专门的高筒雨靴吗,你们几个怎么没有穿上呢?”

    来抓甲鱼的人吴飞一共叫了十个,都是帮吴飞种菜的。四五月的时节,早上的塘里面还有点冷的刺骨,特别是这样常年都蓄水的鱼塘,里面的温度更加的低。

    只有到了中午的时候,水里的温度才会高一点,所以吴飞专门只给大家准备了平时抓鱼用的高筒雨靴,高度直到胸口的那一种,这样的话,就不会担心把衣服弄湿了。

    “穿着那家伙走起来费劲,还不如光脚来的舒服呢。再说现在也不是很冷了,下去一会儿也就没事了。等过一会儿气温高一点以后,穿着那个家伙还热呢。”二猛不在意的说道。

    说实在的,吴飞平时也不喜欢穿那个高筒雨靴,穿上去是不会把衣服裤子弄湿,可是雨靴本身就比较重不说,踩进泥巴里面,走起来也特别的费劲,而且这个雨靴全部都是橡胶做成的,一点风都不透,就是大冬天的,穿上高筒雨靴干一两个小时的活,也会出一身的汗。

    “那大家抓甲鱼的时候,只抓一斤半左右的,太小的的就不要抓了。还有你们哪个想要养甲鱼的,可以抓一些小一点的苗子上来,到时候我便宜一点卖给大家啊。”

    都是经常帮吴飞家里做事的人,有几个上次就对吴飞说过,说是要吴飞卖一点甲鱼苗给他们,只是上次说晚了一点,那时候吴飞已经把所有的甲鱼苗都放进鱼塘里面了。

    “便宜一点是多少钱一斤啊,太贵了我们可买不起。刚才看了一下,里面最小的甲鱼都有半斤以上了,十只就是五六斤,一百只就是50斤了。”

    吴飞说道:“算你们30块钱一斤,这是成本价,我可是一毛钱都没有赚大家的。”

    吴飞买的甲鱼苗都是半斤左右一只的,县渔场给的价钱是30块钱一斤,包送到吴飞这里。吴飞差不多一个季度放一次甲鱼苗,每次都是200斤左右,一年多下来,总共放了4批甲鱼苗下去了。

    “太贵了,100只甲鱼苗最少都有50斤,那就要1500块钱了。下次你去县渔场的时候叫上我,我还是跟你去渔场挑一些小一点的苗子吧。”二猛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要这些甲鱼苗,打算跟吴飞去渔场。

    在得知吴飞水库里面的甲鱼卖那么贵,而且吴飞又专门弄了一个鱼塘来养甲鱼以后,村里就有不少的人动了养甲鱼的心思。

    村里很多人家里都有鱼塘,不尴尬一般面积都不是很大,从两三分面积到半亩面积的最多,面积上了一亩的就算是大的了。

    面积再大的鱼塘,那就不是私人的了,全部都是属于村里共有,而且这些年那些鱼塘差不多都废弃掉了,大部分的鱼塘都不怎么能装的住水了。

    至于那些分到了个人的小鱼塘,以为有人打理的缘故,还能装的住水。至于没有人打理的,自然都一个样子,不能用了。

    不过从吴飞水库里面开始赚钱以后,家里有鱼塘的都开始把自己的鱼塘收拾起来,在里面放上鱼苗了。

    今年到了年底的时候,村里到吴飞这里买鱼的可能就没有几个了,因为大家自己家里就养了鱼,自然就不需要到吴飞这里来买了。不过暂时来说,还没有对吴飞造成什么影响。

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的合同

    对于大家跟风养鱼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吴飞要说高兴那根本就是假话了,只是后来想想,别人做什么并不会因为自己高兴不高兴而发生什么改变,也就不去关注这些事情了。

    而且吴飞水库里面的鱼,现在八成以上的都是直接卖到酒店和蓝天公司这样的地方,那些卖鱼的贩子很少来吴飞这里买鱼,要不然就是那些自己家里摆酒席的,直接来吴飞这里买。

    现在看到吴飞养甲鱼也这么赚钱,大家又动了养甲鱼的心思,不过对于这么贵的鱼苗,却有一点拿不准了。

    其实养甲鱼又一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要防止甲鱼跑掉。以前村里有一个养甲鱼的,养的那些甲鱼就因为下大雨的缘故,一夜之间都跑的差不多了,现在村里那条小溪里面的甲鱼,很多就是那些跑出去的甲鱼的后代。

    当时甲鱼的价钱也没有现在这么高,而且那时候养甲鱼的成本比起现在来也要高不少,所以当时村里也没有说有谁想要跟风养甲鱼的。

    不过现在跟当时不一样了,大家虽然嘴里说着十多块钱一只的甲鱼苗太贵了,可是要大家掏个三五千块钱出来买甲鱼苗还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而一亩面积的鱼塘里面,养殖甲鱼的数量一般在两百只只有,像吴飞这样的密度其实是有点高了的。

    交代了大家以后,吴飞带着宁小霞和杨天赐两人围着鱼塘看了一会儿以后,去大棚里面摘了一篮子草莓和两个西瓜,然后转身就回了四合院里面了。

    今天四合院住的客人不是很多,21个房间只住了12个,总共有20来人。吴飞三人回到四合院的时候,正好碰到吴慧娟给一个客人退房呢。

    吴飞没有管这些事情,带着宁小霞两人进了自己的房间。

    康柳这个时候已经起来了,吴飞进屋的时候,正在给两个小家伙换尿布呢,早餐还摆在桌子上面没有开始吃呢。

    “宁经理你们这么早就到了啊,早饭吃过了吗?大家一起来吃一点。”看到吴飞带着两人进来,康柳把两个小家伙放在婴儿车上面坐好,对几人说道。

    看到两个小家伙,宁小霞就两眼放光的走过去:“你忙你的,我们吃完早餐才下来的,两个小家伙长的好快,感觉比上次看到的时候要大很多呢。”

    “老婆,你吃早饭吧,我去洗一点草莓来吃。”吴飞把东西提进厨房里面,把草莓冲了两遍,然后又把西瓜切了。

    “吴老板,这次的这批甲鱼有点小了,要是上了两斤以上的话,价钱就是还高一点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吃了几个草莓以后,宁小霞忽然对吴飞说道。

    “大的甲鱼就是水库里面的那种了,价钱你也知道,比起鱼塘里的这些甲鱼要贵太多了。这次水库里面捞出来的甲鱼还有五十多只,是攒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攒下来的,要是宁经理需要的话,你都可以带回去,全部都是二斤以上的。”

    “这些甲鱼我都要了,只是你水库里面的甲鱼产量也太不稳定了,现在很多客户想要这种甲鱼的时候,却经常都没货,要是可以稳定提供就好了。”

    听到吴飞说有50多只大甲鱼的时候,宁小霞马上答应都要了,只是却并没有以前那么高兴。以前要是听到有这么多的大甲鱼的话,宁小霞不说高兴的跳起来,也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无动于衷。

    水库里面的甲鱼价钱是高,也因为价钱太高的缘故,吴飞不敢一下子卖太多的甲鱼出去,更不要说不限量的供应了,所以宁小霞提过好几次要和吴飞签订合同,吴飞都没有答应。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吴飞发现现在的这一点量,根本就对甲鱼的价钱没有什么影响,而且蓝天公司在吴飞这里采购的东西,全部都是投放在省内的其他地方,青峰县是一点都没有投放。

    所以吴飞打算接下来多卖一点高价甲鱼给宁小霞,不过吴飞也不敢一下子提的太多,只是一次拿出来50只试一下宁小霞的反应。

    吴飞试探着说道:“现在气温升高以后,水库里面的甲鱼活动的厉害了,每一次都要比以前捞的多一点,以后每个星期应该都可以给你提供50只左右的甲鱼,只是这个量会不会有一点多了?”

    刚才吴飞说有50只大甲鱼的时候,宁小霞好像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不过听到吴飞说每一个星期都可以提供50只大甲鱼的时候,宁小霞马上就想变了一个人一样,有点不敢相信的问道:“吴老板说的是真的吗,这个数量可以长期保持?要是可以的话,我们马上签订合同,价钱还是按照以前那个价钱来。”

    以前卖给宁小霞的甲鱼,两斤以上的都是600块钱一斤,超过三斤的是800块钱一斤。不过3斤以上的甲鱼,这么久吴飞也就卖了两只给宁小霞。

    其实要不是担心卖出太多的甲鱼影响到价格的话,别说一个星期提供50只了,就是一个星期提供100只、200只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别的不说,就说农场里面,吴飞前前后后抓起来存在仓库里面的甲鱼就不知道有多少了,过年的时候吴飞和康柳两人做个一个粗略的统计,两斤以上的甲鱼仓库里面就超过5000只了,还不说鱼塘里面没有捞起来的甲鱼。

    现在每一次给鱼塘投甲鱼苗的时候,吴飞还会往农场里面投两倍多的甲鱼苗。而且吴飞还发现,养在农场里面的额那些甲鱼,有的已经开始下蛋了,上次吴飞就发现岸边的草丛里面有好几只火柴盒那么小的小甲鱼。

    而吴飞投放的甲鱼苗大多都是半斤左右的,根本就没有那么小的甲鱼苗,所以那些小甲鱼苗一定是放在鱼塘里面的那些甲鱼下蛋以后孵出来的。

    现在宁小霞又一次提出签合同的事情,吴飞自然是求之不得了,600块钱一斤的甲鱼,一只最少都是1200块钱, 2一个星期50只就是6万块钱了。一年50多个星期,单单卖甲鱼的钱就有300多万。相对于300多万,吴飞花的那点成本,根本就连一成都不到了。

第六百七十五章 动心

    合同的事情很快就谈好了,一个星期给蓝天公司提供50只两斤以上的甲鱼,价格最多600块钱一斤,当然,质量需要保证,不能用鱼塘里面批量养殖的那一种甲鱼。

    其实水库里面真实的甲鱼产量,别说一个星期50只了,就是一个星期20只都不能够保证,每次下网的时候,能捞到三五只符合标准的甲鱼就不错了。

    100多面积的水库,比起那些大水库来说真的不是很大,可是想要在这里面捕捞一个两斤多的甲鱼,那真的只能看运气了,运气不好,下一次网一只捞不到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手握作弊器的吴飞并不担心一个星期50只的量,加上给大富豪和龙山饭店的甲鱼,一个星期可以卖差不多100只甲鱼的样子。

    按照平均1000块钱一只来算,一个星期就是10万块钱,一年就是500万,一个一等奖就这样到手了。

    只是这些事情除了吴飞和康柳以外,其他人自然是不知道的,大家也只能羡慕吴飞水库里面的甲鱼价钱卖得高,对于吴飞水库里面到底卖出去多少甲鱼大家却并不清楚。

    不过鱼塘里面养的甲鱼大家都是清清楚楚的,就连卖给蓝天公司的价钱吴飞也没有瞒着大家。

    第一批甲鱼当时放苗的时候是400多只,不过等大家从早上忙到中午,把鱼塘全部都过了一遍以后,总共才抓上来300多只。

    当时买甲鱼苗的时候,渔场老板对吴飞说一年可以长一两斤。本来买回来的时候就差不多半斤一只了,按照他的说法,这个时候都有两斤多了。

    不过等全部抓上来以后,最大的一个甲鱼离着两斤还差着半两呢,312只甲鱼总共是500斤,平均才一只才1斤六两。

    按照200块钱一斤的价格,正好是整整10万块钱。

    平时吴飞每天卖菜卖瓜,一天的收入经常不止10万块钱,可是因为都是零零碎碎进账的缘故,大家也不会盯着吴飞家数钱,对于大家的冲击根本就没有这次卖甲鱼的十万块那么大。

    所以等到蓝天公司一行拉着甲鱼离开以后,刚才帮忙抓甲鱼的一帮子人,和一些看热闹的,大家围着吴飞纷纷打听养甲鱼的事情。

    其实吴飞怎么养甲鱼,村里人都是一清二楚的,平时就是丢一些杂鱼和死鱼之类的肉食,还有就是一些不要的菜叶、瓜果等东西,花费最大的可能就是养甲鱼的这个鱼塘了。

    为了防止甲鱼跑掉,整个鱼塘四面都是用混泥土打的,人工和材料都花费不少,还有就是把塘里的淤泥清理掉,也花了不少钱请挖机。这些都是大家亲眼看着的,很多人当时还来帮忙了。

    “小飞,我家那个鱼塘你是知道的,小时候你们还经常在里面钓鱼呢,上次放了十个甲鱼在里面,这次我打算在里面多养一点,你说养多少合适?”

    家住水库不远的彭义诚对吴飞说道,小时候那个鱼塘里面养了不少的鱼,吴飞他们有时候看到彭义诚家里没人的时候,总是喜欢偷偷的跑到他们家的那个鱼塘去钓鱼,比起在水库钓鱼要好钓多了。

    鱼塘不大,最多也就三四分面积,不过里面的黄鳝很多,而且特别大一条的,经常能看到被黄鳝咬死的小鱼仔。只是早几年没有怎么去打理,鱼塘底下的淤泥都不知道有多厚了,枯枝烂叶都堆在里面,水肥的都发绿了。

    这样的情况,是农村大部分鱼塘的现状,有水源的就像彭义诚家的鱼塘一样,没有多少水源的鱼塘,大部分都干裂长满了杂草灌木了。

    不过去年有好几家都把自己家的鱼塘清理了出来,不少的都放了鱼苗进去了,现在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家里鱼塘还能用的那些人。

    “义诚叔,你想要在你家那鱼塘里面养甲鱼,还是先把鱼塘周围的草砍一砍吧,别到时候养在那里面的十只甲鱼一只只全跑我水库去了,到了那时候我可不认的啊。”吴飞笑着对彭义诚说道。

    鱼塘离着水库很近,以前干旱的时候还会从水库抽水到鱼塘里面去。

    “你那鱼塘差不多有四分面积吧,养密一点100只还是可以养的,过几天正好我要去县渔场,想要甲鱼苗的这几天跟我说一声,我到时候好多买一点回来,想要跟我去的也可以,车上还可以坐三四个人,去的时候我叫大家啊。”

    大家和吴飞打听了一下甲鱼苗的情况以后,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一个个都回去吃饭了,而吴飞也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见大家都回去了,赶忙回家吃饭。

    “爸,刚才好多人打听甲鱼苗的事情,我看有不少的人想要养甲鱼了。而且大家兴致还蛮高的,好几家都打算回去挖田养甲鱼呢。”吴飞大口大口的一下子就吃完了一碗饭,然后又打了一碗不紧不慢的吃着,一边跟老爸说话。

    “养的不多的话甲鱼也不难养,只是现在甲鱼的价钱也不是很好,我担心他们养出来到时候卖不出去。你现在是搭上了线,只要喂出来就有人要,可是村里养的人多了的话,到时候那些甲鱼卖给谁?”

    吴邦有些担心的说道:“有好几个人早就向我打听过养甲鱼的事情,养出来容易,就怕卖不起价钱的时候,有些人说一些闲言碎语。前不久我在县城看到的别人卖的甲鱼也就卖三五十块钱一斤。”

    现在大家想喂甲鱼,就是因为看到甲鱼卖200块钱一斤才起想法的,可是县城平常的甲鱼价钱也就是四五十块钱一斤,想要卖出高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吴飞喂的甲鱼可以卖到200块钱一斤,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前期水库里面的鱼和山上的蔬菜把蓝天公司的人吸引了过来,后来才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这一步。

    要是吴飞首先卖的就是这些养殖的甲鱼的话,绝对是卖不出这样的价钱的,最起码也不会像现在这么顺利的把所有甲鱼一下子都卖出去。

第六百七十六章 规划公司

    吴飞和老爸说了一下大家养甲鱼的事情以后,也没有多说,说起家里今年种水稻的事情来。去年吴飞家总共种了三亩面积的水稻,其中有半亩糯米稻。

    那两亩半的水稻差不多收了3000斤晒干的稻谷,本来以为够一家人吃一年的了,不过从去年国庆节前后收完稻谷,到现在才半年的时间,3000斤稻谷已经吃的只剩下1000斤不到了,明显坚持不到今年收稻谷的时候。

    吴邦对吴飞说道:“今年打算种五亩水稻,其中早晚稻种四亩,糯米种一亩,还是不够的话那就只能去买了,附近的水田只有那么多,今年在家里种地的多了。而且你老丈人也跟我说了,要你帮他种一点稻谷。”

    其实3000斤稻谷本来也差不多够吃了的,只是岳母在照顾完康柳坐月子回去以后,有一次跟康柳说买:“现在买的米越来越不好吃了,还是在你家吃的米好吃一点。”

    而那个时候,吴飞正好坐在一旁逗大毛和二毛玩呢,隔天就给老丈人送了二百斤大米上去了,够老丈人两口子吃一个多月的了。

    后来吴飞又送了一次上去,而且看样子以后老丈人也不打算买米了,所以明明可以吃一年的稻谷,很快就要见底了。

    给岳父岳母种水稻,那是岳母在家里照顾康柳月子的时候就说过的事情,不过吴飞还是有点不确定:“加上岳老子他们两人的谷子,种四亩够了吗?”

    早一点的晚稻,一亩的产量也就在1000斤到1300斤的样子,去年两亩多水稻算是种的好的,两亩半的面积收了3000斤稻谷,这是晒干扬掉空谷以后得重量。

    而一个成年男人一天吃两餐米饭,大概需要一斤左右的大米,一年下来差不多需要吃掉350斤大米。

    100斤谷子差不多可以碾出70斤左右的大米,350斤大米需要500斤谷子,所以差不多要给老丈人两口子准备1000斤稻谷才行。

    四亩水稻最多也就能收5000斤稻谷,也就够10个人吃一年的,而吴飞家里经常在家吃饭的说是只有四个大人,可以加上老姐偶尔回来拉一点大米上去,另外给老丈人准备1000斤稻谷的话,5000斤一点都不多。

    至于另外种的那一亩糯米,自然就是用来蒸酒的了,去年一年前前后后总共蒸了六七十缸糯米酒,除了吴飞偷偷的藏了几缸在农场里面,其他的全部都卖掉了。今年打算蒸100缸糯米酒,种的那一亩糯米自然是不够的,最后还是得去买,去年就买了2000多斤糯米。

    “要不糯米不种了,反正都是要买的,五亩都种水稻好了。”吴飞最后提议道。

    “这样也可以,不过现在离这插秧还早呢,不种糯米的话再过两个月插秧一点都不迟。我再问问看附近有谁家的田今年不打算种的,到时候要是有空的话就多种一点。”

    ……

    吴飞在忙着自己家里大大小小的那些事情,而杨雪梅也在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公路第一时间扩建好了,村里的大棚也都盖了起来,一下子就多出了一百多亩面积的大棚,不过把龙山村定为蔬菜基地的事情却一直都没有定下来。

    不过定没定下来现在关系也不大了,因为越来越多的蔬菜批发商自己找到了龙山村来了。现在龙山村种的菜,在全县范围里面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很多吃过龙山村的菜的老顾客,现在买菜的时候都是指名要买龙山村的菜。

    而且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冒充龙山村蔬菜的黑心摊贩,只是那些人的生意注定做不长久,买回去的人一吃就吃出来了,上过一次当以后,就再也不会上第二次当了。

    按照杨雪梅的想法,是希望吴飞成立一个公司,然后申请一个商标,把整个龙山村的蔬菜种植户都纳入遇到这个公司里面来,统一使用同一个商标,不像现在这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识,只能够通过口口相传。

    吴飞也有同样的想法,只是开一个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个公司还涉及到村里几十户种菜的村民,那就更加不简单了。

    所以吴飞虽然想成立一个那样的公司,不过并不打算自己来亲力亲为的把这个公司建起来,让午饭自己来弄,最多也就可以弄一个草台班子出来,想要管好,不说有没有那个能力,吴飞主要还是不想花那个精力。

    所以从过年以后,吴飞就一直都在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帮自己建立一个这样的公司,到时候把水库、菜地和公园全部都注入到公司里面,然后在吸收村里的农户加入公司。

    然后大家统一规划种植的蔬菜和瓜果,贴上统一的商标,以公司的名义和买家交易,这样的话对于那些小摊贩来说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对于和有些规模的商家交易,有一个公司的皮包着的就要方便多了。

    而且很多的公司,也喜欢和公司来交易,吴飞种菜养鱼差不多快两年时间,中间其实丢掉了不少的机会,原因就在于吴飞没有一个公司。

    只是因为吴飞的东西也不愁卖不出去,所以也就不在意那些跑掉的生意。蓝天公司说是说和吴飞做生意,不过也提了好几次叫吴飞成立公司的事情。就算是一个皮包公司也可以。

    次数多了以后,吴飞也就动了成立公司的念头,加上现在村里种菜的多起来以后,吴飞也感觉到大家这样种菜有一些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跟风严重,有时候村里有一半的人都种同样一种菜的。

    结果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等到菜可以上市的时候,大家都差不多挤在一起了,价钱自然喊不上去。

    只是吴飞想要的人找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找到,想找一个合适的人手实在是太难了一点,特别是吴飞还要求要对蔬菜、瓜果之类的东西从种植、收获、市场都有足够的了解,找来的两个都不合吴飞的意,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可是到了地头连葱蒜都分不清楚,这样的人吴飞可不敢要。

第六百七十七章 超高的手续费

    成立公司的事情急不来,没找到合适的人让吴飞自己来的话,他也没有这个心思,反正暂时还过得去,要是自己亲力亲为的去弄的话,铁定麻烦事一大堆,还不如就保持着现在这个样子呢。

    很快就到了四月底,想要种水稻的都在忙着犁田。本来吴邦还想着能不能再捡一点田来插水稻呢,可惜到了月底的时候,水库周围的水田一丘一丘陆续都犁了过来,并没有没人种的水田。

    这几年,吴邦除了种挨着自己家的那些属于自己的地以外,还会捡一些别人不种的地来种一些东西。离家远的那些地方,差不多都用来栽树了,没有栽树的地方也不适合种东西了。

    一个灌溉不方便,水库配套的水渠很多年都没有人用过了,早就变得破破烂烂完全不能用了,19年水库维修的时候,当时也有人提议把配套的水渠维修一下。

    只不过连抽水的电排屋都卖掉了,加上也没人种田,所以维修水渠的事情也就是那么提了一下,最后也就是把水库大堤维修完了事。

    往年村里很少有年轻力壮的人留在家里,水库周围很多的旱地、水田都没有人种,都荒在那里。吴邦那是想种那块地就种那块地,只要给土地的主人说一声那个就可以了。

    至于说租金什么的,以前种田的人多的时候,可能一亩地要给一百多斤稻谷,只是在村里越来越多的土地抛荒以后,种别人的地也就不要给地租了。

    而且那些自己不想种地的人,担心土地抛荒的太久不能种了,反而希望有人去把自己家的地给种起来。所以早几年吴邦根本就不愁没有地中,附近的土地根本就种不过来。

    只是留在村里种菜的人一多,水库附近的土地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水库附近的田地就陆续的被翻了过来,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瓜果。

    人留在家里,每天吃的米自然就要有出处了,种地的人一般都不喜欢买米吃,都想着自己种,虽然同样的面积,现在种菜卖的钱可以买几倍种水稻产出的稻谷了,不过大家习惯了自给自足,所以绝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自己种水稻,最起码要够自己一家人吃的。

    所以吴飞想要多捡几块田种水稻的愿望,注定要落空了。

    与此同时,因为临近五一的缘故,客栈的生意在冷清了一段时间以后,也慢慢的有了起色。而且吴飞在携程上面的申请也通过了,吴飞把链接放在自己和康柳的朋友圈和公众号上面,抖音上面也分享了链接,这样的话,想要来客栈的人直接就可以通过携程来下单了。

    三个地图上面店铺地址的申请也通过了,这样就可以搜到龙山客栈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导航只能导到龙山水库。

    4月25号,星期日。

    离着五一只有几天的时间了,客栈里面有15个房间都有人住着。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吴飞和康柳早早的就吃过了中饭,这个时候正在客栈的大厅里面看着携程的后台,而两个小家伙吃饱以后又睡着了,起码要到下午两点以后才会醒来,这段时间吴飞和康柳难得的可以轻松一下。

    大厅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外面走廊上面有两个人在那里泡着茶,其他的人都去贤球那里吃中饭去了。

    “26号,明天有10个人要退房,然后有6个人会住进来,这样的话,明天有10个房间会空着。”吴飞点开后台,看着上面的数据对康柳说道。

    现在店里面客人,大部分都是通过携程来下单的,所以吴飞只要打开后台就可以看到客栈每天在住、退房等信息。

    “现在才中午呢,说不定等一下就有人来订房了。这几天的人员都不是很多,到了一号的人应该会多起来。”

    康柳指着5月一号的数据说道:“离着5月一号还有好几天时间,现在就有6个人订饭了,还都是订两三天的,整个假期的都有人订了,可能等不到五一的时候,所有的房间就订出去了。”

    想起这段时间有时候不到一半的入住率,而且还是半价优惠,吴飞就有点想不明白了:“看这个样子,假期这几天可能这些房间都可以住满,想不到打折的时候经常有房间空着,等恢复原价了倒是住的人多了。”

    现在客栈还在半价优惠阶段,不过到了五一的时候,优惠结束就恢复原价了,只是价钱也不贵,双人间一个晚上也就108块钱,套间也才188一晚。

    “只是携程这个收费也太贵了吧,居然要收房费15%的手续费,感觉好坑啊!”看了一下后台,发现五一之前的几天时间里客栈的入住率都在一半以上,康柳忽然说起携程的手续费来。

    在携程上面申请客栈并不要什么费用,只要有营业执照就可以了。可是在客栈开起来以后,旅客通过携程下单,每一单携程都会收钱房价的10%一一15%作为手续费。

    而吴飞的这些房间,手续费收的都是15%,所以就算是全价,108的房间最后到吴飞手里的钱就只有91块钱了。

    对于这个收费吴飞是早有预料,本来别人开一个这样的网站也不是用来做慈善的,推广网站的过程花费一点都不少,反正以前吴飞经常能看到携程的广告,这些都是要钱才能做的。

    只是对于收费这么贵,确实吴飞没有预料到了。只是既然已经申请了,吴飞也打算试用一段时间再说,看生意是不是会好一点。

    康柳想起这个手续费越想越感觉太贵,对吴飞说道:“要不然我们不把所有的房间都登记上去好了,反正有不少的人都是微信联系的。而且以后微信联系的就不要让他们去携程上面下单了,直接像以前那样微信支付就可以,这样可以省很多的手续费呢。”

    虽然客栈在携程上面申请通过了,不过却并没有带来多少客人,大家大部分还是通过抖音和微信知道龙山客栈的。

第六百七十八章 远方的客人

    4月28号,离着五一节也就两天的时间了,客栈的生意眼见着好了起来,吴飞一大早就换上专门捞鱼的装备,准备和老爸去捞鱼。

    今天要捞的鱼不少,蓝天公司需要2000斤,大富豪要800斤,另外还有几家也需要差不多1000斤。平时大家一次要不了这么多,这次应该是为应付五一节多准备了一些。

    吴飞从四合院下来的时候,老爸早就做好了准备,把渔网沉下了水底,划着竹排正往渔网里面撒料诱鱼呢。

    吴飞下来的时候,吴邦已经把拌着米糠和酒糟的料全部都撒下去了,看到吴飞过来,对吴飞说道:“小飞,昨天晚上你张叔打电话过来,五一的时候他们一家会回来一趟,你在四合院留三四个房间出来。现在还有房间吧?”

    听到张叔五一要回来,吴飞有点奇怪的问道:“张叔不是清明节的时候才回来过吗,怎么这次五一节又要回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清明节的时候,张叔和他儿子两人回来扫墓,在村里住了一个晚上就回深城了。走的时候,吴飞把张叔开回来的那个车子里面多出来的空间全部都塞满了,车顶还绑了一个鸡笼,里面装着两只鸡和两只老鸭。

    从深城回来以后,吴飞平时也很和给张叔和张婶联系,除了过年过节的时候发一条祝福的短信,平时几乎都没有联系过。

    不过每隔一段时间,吴飞就会给张叔寄一些地里种的东西过去,蔬菜瓜果之类的,还有鱼干酸菜,反正只要是家里有的,想到什么就拿一点。

    平时倒是老妈和张婶联系的多一点,家长里短的经常说老半天,特别是大毛和二毛出生以后,老妈可以拿两个小家伙跟人说一天都不带歇的。

    以前吴飞在深城的时候,张叔一家除了清明节会回老家一趟以外,平时过年都很少回老家过得,毕竟一家人在深城工作生活了那么多年了,家里除了几个两个堂兄弟以外,也没有其他的亲人,等到张叔去世以后,他的后代很可能连清明节都不会怎么回来了。

    “你张叔从去年到今年都没怎么休假,这次打算休息一段时间,正好好多年都没有怎么回来了,所以打算回老家住一段时间。”

    吴邦对吴飞说道:“你张叔一家会住在他堂哥家里,不过这次你张叔还带了几个朋友回来,到时候会住在客栈里面。

    你问一下长青,看他五一的时候会不会村里,到时候叫他帮忙炒几个菜,到时候请你张叔一家和他的朋友们吃一餐饭。

    以前你在深城的时候你张叔张婶可没少照顾你,现在回来了,怎么也得好好的感谢感谢他们。”

    在老爸说张婶他们需要房子的时候,吴飞就拿出了手机,打开携程的后台。

    一号的房间剩下的最多,还有8个房间,其中有一个套间还没有人预定,从二号开始,订房的人就多了,最少得一天只有四个房间没有订出去。

    吴飞赶忙登录了自己的账号,留下四个房间不再让人预定,其中包括那个套间。

    深城,张叔。

    晚饭的时候,张叔家里除了张叔一家人以外,还有好几个客人在场,其中有几个吴飞以前还见过面,戴国裴今天也在。

    张叔对戴国裴说道:“老戴,明天我就上午查完房以后就可以放假了,大家吃完中饭就准备出发吧。然后大家在路上住一个晚上,慢慢开后天下午也就可以赶到了。

    你这次过去有没有给吴飞说过,听说他在村里开了一个客栈,也不知道生意怎么样?”

    “其实后天早上早一点出发,晚上也就能到了。上次我们就是早上出发晚上到的。”

    戴国裴想起上次去龙山村的经历:“其实你们老家的环境比起很多的旅游区都要好,特别是空气可以说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好的了,只是山里的路太窄了一点,听说公路在扩建,也不知道有没有建好。怎么这次你一家人都要回去吗,翼翔也要回去吗?”

    “上次清明节回去的时候路就修好了,五米多宽,很好了。

    翼翔不是快要结婚了吗,这次让他两人回去认一认老家的亲戚朋友,下半年结婚的时候可能有些人不方便就不打算来这边了,专门跑这么远来喝酒也不方便。”

    张叔对大家说道:“这次过去大家就住在我朋友家开的客栈里面,说起来客栈老板你们有的可能见过面,以前经常会来家里吃饭的那个年轻人,跟着老李卖房子的。”

    老李,也就是吴飞以前的老板,这次也在老张这里吃饭:“你说吴飞啊,从那次中暑回家以后,刚开始还和大家经常联系,现在都好久没有联系了,想不到现在在老家开起客栈来了。

    不过我看他的朋友圈,在他老家摊子铺的不小啊,水库养鱼、又是种菜又是种西瓜草莓的,现在客栈也开起来了,感觉比以前卖房的时候强多了。不过就是从来没有看到他在朋友圈里面露过脸。”

    “这次你看到他的时候保证让你大吃一斤,比起以前在这边的时候简直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上次我会去的时候看到了都有点不敢相信。”

    老李有点不相信的问道:“回家以后变化有那么大吗?”

    “以前在这边的时候,差不多一米八的身高才130斤,瘦的像一根竹竿一样,身上一点肉都没有,整个人都没有一点血丝,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就会中暑了。”

    老张有点感慨的说道:“所以说还是家里的米养人,一两年不见,以前的竹竿都变成了一个壮汉了,听说回家还长高了。现在150多斤,并且全身都是肌肉,不像大家一样挺着一个啤酒肚。

    上次回去的时候,我看他一百来斤一筐的蔬菜,轻轻松松的就给提到车上了。做农活比起在健身房锻炼不知道要强到哪里去了。”

    老张对自己儿子说道:“翼翔,这次回去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你也去帮你叔伯他们干一干农活,体验一下你老爸小时候的生活。”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队伍

    没有等到五月一号,四月底的最后一天晚上,除了留出来的那四个房间,其它17个房间有12个房间都有人住了进去。

    登记的时候,吴飞看了一下,这些都是家里离客栈不是很远地方的人,最远的一个客人,家里离着吴飞他们村里也就300公里。

    另外几个还没有人住的房间,也全部都订了出去,加上给张叔和戴国裴他们留的四个房间,客栈一个空房间也没有了。

    张叔一行人一号下午就到村里了,张叔一家三口,加上张叔他儿子张翼翔的未婚妻,四人开一个车子。

    另外戴国裴带着他老婆一同来了,还有就是吴飞以前的老板,也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三口过来了,另外还有两个老爷子,应该是张叔在医院的同事,因为吴飞看上去有一点点印象,应该是以前在张叔的家里见过。

    本来吴飞是打算请张叔一行人在家里吃晚饭的,不过吴邦打电话的时候,张叔说他堂哥家里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吴飞只能把请大家吃饭的计划往后推了。

    说到底,吴飞家跟张叔一家也只不过是同村人的关系而已,在外面的时候张叔一家对吴飞各种照顾,一个是大家都是龙山村出去的人,到了外面村里的人关系天然就要亲近很多,另外就是吴飞他老爸和张叔以前的关系很好,吴邦拜托张叔照顾吴飞的关系。

    现在张叔他堂哥要请自己弟弟吃饭,吴飞家里不管怎么样都没有理由出这个头,去抢别人家堂哥的风头。

    张叔的堂哥叫张管钱,年纪比起吴邦来要大一些,不过也大不了多少。其实张管钱的真名叫张观前,不只是什么时候大家开始管钱管钱的叫起来,到了现在,村里大大小小都叫他张管钱,真名倒是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张管钱家里三个小孩,二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嫁的都比较远,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儿子退伍以后在县交警大队工作,也在县城买了房子,小孩子也快要上小学了。

    前几年张管钱他老婆就在县城带孙子,张管钱就在家里种一些东西。去年疫情期间一大家子在家里,把以前张管钱一个人忙不过来荒掉的地都翻过来了,疫情结束以后,张管钱他老婆也就留在家里帮忙干活。

    反正孙子也快要上小学了,自己在县城也帮不上多大的忙,一天做完三餐饭以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干,广场舞也跳不来,还不如在村里干活自在呢。

    去年年底村里建大棚的时候,张管钱也建了两亩大棚,杂七杂八的东西种了不少。现在张管钱他儿子张志斌一有时间就会开车带着老婆孩子回来帮忙做一下农活,回去的时候车子里面总是会塞得满满的。

    张管钱家的晚饭一大早就开始准备了,在吴飞这里买了一只差不多两斤的大甲鱼,是200块钱一斤的那一种,另外还买了不少其他的鱼和一些自己家里没有种的菜,中午的时候又来买了两篮子草莓和几个西瓜。

    张管钱家里的晚饭也叫了吴邦和吴飞两父子,本来吴飞是不打算去的,后来想着戴国裴和老李两人初来乍到,在那里除了老张以外也没有其他认识的人,加上张管钱早上叫了一次,中午摘草莓的时候又叫了一次,吴飞想了想还是决定喝老爸一起去张管钱家里吃晚饭。

    张管钱家里,这个时候正是热闹的时候,今天不仅是老张一家四口都从深城回来了,还带了老老少少七个朋友,这一下子就有一大桌子了。

    张志斌也带着老婆孩子在县城的时候就和张叔他们汇合了,一行人四辆车也可以说的上浩浩荡荡了。

    而这个时候,张志斌那个下半年就要上小学的小家伙,就成了家里最幸福的人。吴飞跟着老爸赶到的时候,小家伙怀里抱着一大堆的玩具,然后手里还拿着好几个红包,正和她妈妈讨论红包要不要交给她妈妈保管呢。

    看到坐在院子里的一行人,吴飞赶忙上去打招呼:“张叔、戴老板、李老板,大家一路辛苦了啊。”

    “住的地方给大家准备好了,等下吃完饭要是累了的话,就跟我一起去休息吧,晚上就住我那里好了。管钱伯,家里要是住不下的话,我那客栈还留了房间的。”

    正忙着上菜的张管钱对吴飞说道:“住的下、住的下,要是需要的话我到时候再跟你爸说就是了。”

    这个时候正坐在院子里面一边泡茶一边聊天的老李说道:“好多年以前认识老张的时候,就说过要来老张老家看看,想不到认识老张都快二十年了,都快老了才达成当时说的话。

    小吴,怎么一回老家就不联系以前的朋友了啊,公司好几个小姑凉现在还经常说起你呢。”

    “李老板,好久不见啊。”

    看到自己以前的老板开自己的玩笑,吴飞假装不好意思的说道:“老板你就不要开我玩笑了,现在我都两个孩子的爹了,小姑凉离我已经很远了。

    怎么大家还把泡茶的家伙也带上啦,等下去我那里拿一点茶叶,自己山上采的,喝过得都是不错。”

    张管钱家里平时喝的都是大罐茶,也就是烧一壶开水然后丢一把茶叶进去,一壶就可以喝一天,也没有功夫去泡着茶一小口一小口的喝。

    这个时候,张志斌跟吴飞打招呼:“吴飞,下次到县城的时候来家里玩啊,去你饭店好几次都没有看到过你。你饭店都是你姐和你姐夫在管吗?”

    看着晒的比自己还要黑的张志斌,吴飞说道:“我平时去饭店去的少,再说饭店本来就是我姐夫和三达在管事,我就是平时给饭店送一下菜而已。下次去县城的时候来饭店喝酒啊。”

    张志斌比起吴飞来要大了七八岁,复原以后就在交警队工作,不过那还是吴飞读高中时候的事情了,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变动,不过看他晒得乌漆吗黑的一张脸,吴飞就猜得到他应该还是在交警这一条线上面。

第六百八十章 米粉丸子和石磨

    一行人可以说是舟车劳顿,虽然昨天就出发了,在路上住了一个晚上,可是毕竟从深城到龙山村有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而且一行人里面差不多有一半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下车以后得精神都不是很好。

    还好,这个时候的天气可以说是一年中最舒服的一段时间了,不冷也不热,所以从深城这个不下雪的地方来到龙山村,大家也都没有出现什么不适应的现象。

    晚饭准备的很丰盛,不过大家吃的却不是很多,两桌人里面可能就吴飞吃的最多了。因为等下还要安排戴国裴和李老板一行人住宿,所以喝酒的时候吴飞并没有放开了喝。虽然喝到最后也没有少喝多少,不过人还是清醒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今天大家一路过来也都累了,住的地方也都安排好了,等下大家就跟着老板一起去就可以了。等休息好了以后,明天再商量接下来去哪里玩。”

    吃完饭以后,张叔看几个老朋友都有一点累的样子,于是对吴飞说道:“小飞,等下就麻烦你安排大家的住宿问题了。”

    “这里老戴、老李你都是认识的,这两位也是我们医院的老医生,也可以说是我的老师,可是我好不容易才请过来的。小飞你可要招待好了。”

    老张指着其中一个瘦瘦高高的老人对吴飞说道:“这是老董。”

    又指着另外一个有点微胖,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的老人说道:“这是老陈。”

    虽然张叔对吴飞说过两个老人的年纪都快有七十岁了,可是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70岁的人,说是五六十岁还差不多,身材笔挺,就算是坐了这么久的车,看上去精神也还不错,刚刚吃饭的时候说起话来也中气十足的。

    晚饭是将近六点才开始吃的,就算大家都没有放开了吃,等到吃完的时候也到了七点半了。

    到了五月份,天黑的时候就比较晚了。今天是一个大晴天,就是七点多的时候天也还没有完全暗下去,走在路上还可以清晰的看到脚下的路。

    张管钱家里和吴飞家离的并不远,其实吴飞他们这个小村落不大,就两个两三个小队窝在这个小湾湾里面,所以一行人十多分钟也就走到了四合院前面。

    暮色下的四合院,一眼看去朦朦胧胧的,安安静静的立在大山的脚下,院子里面的灯只开了一半,有些住了人的房间也把灯打开了。

    今天除了留出来的四个房间现在还没有住人进去,其他的房间已经全部住满了,天南地北的人都有,当然,以本省的人居多。

    这个时候,好几个住户正在院子里面的磨盘旁边泡茶呢。重新装修过得四合院,把以前废弃的磨盘重新搬了出来,并且请了一个老石匠把快要磨平了的石磨又仔细的洗了一遍。

    石匠就是吴飞他们隔壁村子的,以前的时候建房子打地基、开山锉石都要请石匠,不过做的最多的还是给人家刻碑,墓碑、路碑是刻的最多的。

    只是从电脑刻碑兴起,建房打地基用挖机以后,石匠的活就越来越少了,很多人也就改行做别的去了,这次洗磨盘请来的人,洗磨的矬子都放的生锈了。

    磨盘洗好以后,吴飞又叫装修房子的木匠用那些边角料打了一个架子,用来摆放石磨。

    吴飞家的这个石磨,是以前整个四合院十来户人公用的一个石磨,一到人有空闲的时候,石磨就一直都转过不停,磨米粉做米粉丸子,磨黄豆做豆腐、磨辣椒粉都是用这个石磨来磨。

    不过吴飞最喜欢的还是磨米粉做米粉丸子,平常吃的大米和糯米对半掺杂在一起,放到磨盘上面,慢慢的磨成细细的米粉,不过大家一般都会磨两次,这样磨出来的米粉就要细腻很多了。

    然后把磨好的米粉放进开水、白砂糖、猪油拌匀,然后像做包子一样在里面包上各种各样的馅料,一个个米粉丸子就做好了,放到蒸锅里面用大火蒸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又香又甜的米粉丸子就可以开吃了。

    吴飞最喜欢吃的还是里面放五花肉掺杂花生、黄糖的那一种米粉丸子,吃起来又甜又软,蒸过以后的五花肉一点也不会油腻,并且油都渗进米粉里面了,吃起来更加的软和。

    而且米粉丸子比起包子来要顶饿多了,同样大小的包子吴飞吃六七个个,而米粉丸子吴飞吃两个就可以了。就是前几年,吴飞每一次出门去深城的时候,老妈除了会给吴飞煮一些鸡蛋带上以外,还会蒸一锅米粉丸子给吴飞带上。

    只是米粉丸子热的时候吃起来好吃,又糯又软,可是等到冷掉以后,就没那么好吃了,一下子变的硬邦邦的,不过吴飞每次在车上还是啃的很高兴。

    只是到了后面,做米粉丸子就不再用石磨磨米粉了,打米机磨粉机替代了石磨的工作。不过吴飞还是喜欢吃用石磨磨出来的米粉丸子,虽然磨一锅米粉丸子的粉要花老半天的时间,而且很累。

    小时候吴飞就没少推那个石磨磨米粉。石磨的底盘直径差不多有一尺半的样子,厚度也差不多有一尺,要两三个人才能抱的起来。

    上面转动的磨盘大小一样,只是厚度稍微薄一点,石磨洗好架子打好以后,吴飞隔天就磨了四五斤米粉,让康柳和;老妈做了两大蒸锅的米粉丸子,除了自家人吃以外,也送了不少出去,感觉要比用机器磨出来的米粉丸子好吃多了。

    现在这个石磨除了吴飞自己家经常用以外,也有不少不怕麻烦的村里人来石磨上面磨东西,米粉、黄豆、辣椒粉都有人来磨。

    其实这三样里面,磨豆子是最轻松的,磨米粉最累,不过最酸爽的还是要数磨辣椒粉。

    把红辣椒晒干,很干很干的那种,然后把辣椒塞到磨盘进料的那个口子里面,一个人不停地推动磨盘,另外一个人不是的用筷子把干辣椒往口子里面捅,让辣椒进到口子里面去。

    飞扬的辣椒粉总是呛的人眼泪鼻滴都止不住的往下流,磨辣椒粉的整个过程里面,喷嚏总是停歇不下来的,不过还好,以前吴飞很少磨辣椒粉,这个活一般都是老爸和老妈两个人来做的,后来有了磨粉机以后,就很少有人这样磨辣椒粉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 贼多的山洞

    安排好一行人的住处以后,吴飞又看了一下携程的后台,发现3号还剩下一个房间没有人预定,赶忙把那个房间从后台取消了。

    这次张叔带来的人有点多,现在房间是刚刚够用,不过吴飞还是打算多留一个房间出来应急。

    这几天莫名的多了不少在朋友圈、公众号和抖音上面留言的人,都是询问龙山村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玩的,康柳在朋友圈和公众号分享了几篇旅游攻略,都是介绍附近那些旅游景点的。

    其实出了龙山村,在全县或者是全市范围来看的话,可以去游玩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好地方,除了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以外,还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

    而且五一的时候正是山上映山红开放的时候,很多地方都开满了映山红。当然了,在那些老林子里面是没有的,大树完全把下面的阳光给遮住了,很多的植物都生长不起来。

    不过山上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看的,特别是各种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古树怪树,其中有一株银杏树,听说已经有千年的树龄了,需要十个成年男人手拉手才可以把那棵树给抱住。

    更不要说山里面各种各样的动物了,在山里面,目前已知的野生动物超多240多种,其中最多的是野鸡、野猪、松鼠、刺猬、兔子这些比较常见的动物。

    不过也有很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像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还有娃娃鱼。

    小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下来赶集的人卖这些山上的野味,那时候也没有人管这个,很多的饭店经常可以吃到这些东西。

    不过现在是很少能够看到了,像以前经常能够看到的野猪肉现在就只能偷偷摸摸的了,就连卖兔子的都少了。主要还是管的严了,抓到了不仅会把东西给没收了,还会罚款,有时候直接就进派出所了。

    现在去山里游玩的人多了,里面也开了很多的农家乐,运气好并且油熟人带着的话,还是可以吃到不少野味的。

    公园里面有着湘中最高的山峰一一九峰山,早起的话可以去山上看云海日出,听说很壮观。不过吴飞并没有去过,高中时候去同学家玩的时候,早上起得太晚没有赶上,后来也就懒的动这个心思了。

    其实梅山龙宫也属于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不过现在经营权好像是承包给一个公司了,门票那是一涨再涨。不过门票越涨,去那里玩的人就越多了。

    其实这样的山洞在吴飞他们这里真的很多,目前全市开发出来做旅游景点的山洞除了梅山龙宫以外,另外还有好几个。

    其实梅山龙宫开发的时间不长,在吴飞印象中最深刻的还是县城另一个方向的波月洞,因为以前拍西游记的时候,就有剧组在波月洞取过景,西游记里面水帘洞和白骨精妖洞就是在波月洞里面拍摄的。

    其实这些都是开发出来了的山洞,还有更多的山洞却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机会,小时候吴飞就跟着村里人去那些没有开发出来的山洞里面看过。

    那时候大家拿着手电筒、蜡烛、火把来照明,然后用长长的绳子把人吊下去。那些山洞有大有小,吴飞去看过的最大的一个下去足足有六层,反正是比六层楼要高的多。

    洞里面高的地方有两三层楼那么高,矮的地方人要趴下去才可以爬过去,洞里面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石钟乳了,吴飞就从里面敲了好几个样子奇特的石钟乳回来,其中一个就像一个菩萨一样,拿回来以后被村里一个信佛的人用一块肉给换走了,听说现在还供在神台上面呢。

    其实就在四合院后面就有一个山洞,小时候吴飞他们在里面玩过不是一次两次。

    那个山洞就在现在种桃树的边上,靠近山壁的地方。洞口刚刚进去的时候是平的,高度只有一米左右,进去大概不到三米,洞口就开始往下了。

    进去的地方口子不大,两个小孩子可以并排通过,到了洞口往下的地方,口子就忽然收小了,只可以一个人爬下去。

    通过这个地方以后,到了里面的空间就越来越大了。低着头走过和外面通道差不多的距离以后,就到了空间大的地方了,高度比起一般的房子都还要高。

    吴飞他们进来玩的时候,第一次是大人带着进来的,后来进来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在感到害怕了,那一个手电筒两三个人就敢进来了,有时候捉迷藏也会藏到这里面来。

    只是在吴飞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年大雨一直下了好几天,从后面山上滑下来一大堆的山土,一下子就把洞口给埋住了,从那以后院子里小孩也就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捉迷藏的地方。

    其实这个山洞里面的空间很大,除了吴飞他们小时候经常会进去玩的那一段地方以外,往里经过一个很窄很窄的缝隙进去,里面的地方更大,而且距离也更远。

    村里有些进去过的人说过,往里面走了三四里地的距离都还没有到头,而且都是一层一层下去的,听村里以前的老人说,这个山洞进去有十多里,下去五六层以后就有一条暗河,最后是和经过镇上大河连通的。

    不过吴飞他们这一辈的人没有一个下过洞里三层以下的,都是在上面玩玩就出来了,吴邦以前倒是到过暗河那里,还在里面抓了几条鱼出来。

    听说那些鱼身上没有鱼鳞,而且也没有眼睛,拿出来以后也没人敢吃,最后都有丢掉了。

    在洞口被掩埋以后,也不是没有人想过把洞口给挖出来。只是估计了一下要花的时间以后,一个个的都放弃掉了,后来院子里面的人一家家搬出去了以后,就更加没有人提这一件时间了。

    山上塌下来的山土不少,把那些山土移开最少都要三四十个人工,还有就是移开以后,为了防止山上继续往下面掉东西,还要从下面砌一堵墙上去才可以,前前后后加起来起码要花费上万块钱才行。

    对于大家来说,花一点功夫可能不是很在意可是还要花钱买水泥沙子那些东西,除非实在是免不了的以外,没有几个人会愿意出这个钱。

    所以这个事情也就是提过那么一次,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再也没有人提起过。

第六百八十二章 股份转让

    不过吴飞现在动了把后面山洞清理出来的念头。吴飞计划请挖机把上面的塌方清理掉,然后在上面做一下防护,防止以后长时间下雨再一次发生塌方的事情。

    最主要的还是把山洞的洞口扩大,起码可以让人在里面站直了,然后把电线给拉进去,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慢慢的做了。

    其实也有人动过在山洞里面种蘑菇的想法,只是因为山洞现在的这个现状让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再说了,现在整个四合院和后面的菜园都是吴飞家的,就算是有人想打山洞的注意,也注定只能想一想了。

    不过吴飞想要对山洞做什么的话,那是一点障碍都不存在的。只是现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合适动工的季节,五六月份正是雨水多的季节,山上很多的地方都变得很松软,可能随便一挖就会出现塌方,所以吴飞打算等到下半年的时候再动工。

    反正这件事情也不急,早点迟点都没有关系,山洞在那里也不会跑去别的地方,有时间了想怎么样弄就可以怎么样弄,就算是把里面装修成房间都没有关系。

    有没有人喜欢住里面那就两说了,反正让吴飞自己住的话,吴飞是一点也不介意的。山洞里面冬暖夏凉,比什么房子住着都要舒服。

    在吴飞想着要怎么利用山洞的时候,姐夫张毅彬找上了吴飞。

    龙山饭店已经经营了快两年的时间,从头到尾吴飞就没有怎么管过饭店的事情,经营管理都是三达和姐夫张毅彬在做,吴飞就负责收租和分红。

    从饭店开始盈利以来,总共创造了差不多200万的利润了,分红加上两年的房租,吴飞在饭店里面的收入已经超过100万了。

    现在饭店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不仅厨师和服务人员的规模增加了,就连专门负责请来送外卖的工作人员都有4个。

    本来龙山饭店刚开始的时候是加盟了几家外卖平台的,只是一段时间做下来以后,发现卖出去的饭菜是多了,可是利润却一点都不见增加。

    那些外卖平台上面的坑实在是太多了,还会自作主张的给你搞活动,加上平台自己发出去的一些优惠卷,有时候卖出去一份外卖根本就一分钱都赚不到,反而要贴老本进去。

    本来在饭店点要40多块钱一份的饭菜,平台的活动一弄,最后到饭店账上的钱还不到10块钱,这点钱就连买那些饭菜的材料都不够。

    所以发现整个问题以后,龙山饭店就退出了所有的外卖平台,干脆自己请了专门的人来送外卖。

    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电话和微信点餐,做的大部分都是熟人的生意。县城说起来是有30万常住人口,不过到底还是小县城,地方也就那么大一点,很多时候熟人介绍熟人,慢慢的龙山饭店的名气也就传开了。

    后来康柳请人给家里客栈开发小程序的时候,顺便也给饭店开发了一个,店里的外卖生意就越来越好了,而且是不是的有人点大套餐,把本来在饭店请客点的一桌子菜全部都让饭店给送家里去。

    而且现在张毅彬和三达也有开分店的意思,不过在分店的占股上面,三达好像有一点想法,只是不好意思跟吴飞说。

    今天张毅彬找到吴飞,就是跟吴飞说开分店的事情的。

    本来在20年过年的时候,吴飞就有意把饭店的股份都转让出去的,自己姐姐和姐夫占多一点,然后再分一部分给三达,吴飞自己就没打算留着饭店的股份。

    这个事情吴飞也和康柳商量过,本来饭店的事情吴飞就只是提了一个头,后面所有的事情差不多都是三达和姐夫他们在做,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主要还是他们的功劳,而吴飞什么都没有做,就分了饭店一半的利润。

    要是别人的话,吴飞拿这些钱一点压力都不会有,不过一个是自己最亲的姐姐,另外一个也是和自己从小长到大玩伴,自己这样就拿走一半的利润,就感觉有点过意不去了。

    再说了,吴飞现在也不差饭店那一年一百来万块钱的利润,没必要死死的抓着那些股份。

    “小飞,大白天的睡什么觉呢?跟你说个事情,上次说开分店的事情,这段时间已经找了三个地方,不过现在还没有决定开在哪里,你这今天有空的的话就去一趟店里,我们先把地方定下来,然后安排装修的事情。”张毅彬过来的时候,吴飞正躺在椅子上面打盹呢。

    听了张毅彬的话,吴飞把椅子支起来一点,对张毅彬说道:“过年的时候我就跟你和老姐说过,饭店的那些股份都转给你们,三达也分一点。饭店的事情就不要问我了,反正一直以来我就没有管过饭店的事情。”

    听到吴飞又一次说起转让股份的事情,张毅彬不由笑了起来:“这坐着就有钱分的生意,你还不要啊?再说了,现在就算是我要买你手里的股份,我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房子车子弄下来,现在都还欠一屁股债呢。”

    “反正这次你上去以后,和三达还有老马商量一下,给饭店估一个合适的价格,也不要估的太高,到时候饭店的股份就按照你们估的价格转给你们三人。”吴飞没有管张毅彬说什么,直接就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至于你那些买股份的钱,你也不要急着给,等饭店以后分红了再还给我就是了。

    你也知道现在家里这么大一摊子事情,我也没有精力去管饭店的事情,本来我还想着让你回来帮我呢。不过现在老爸和老妈还可以帮忙,暂时也不要紧。”

    看吴飞这样说,张毅彬知道吴飞已经拿定了主意,而且张毅彬也知道吴飞现在在村里养鱼种菜的收入一点也不低,而且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山上甲鱼养殖的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而且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所以饭店的那些分红看起来不少,不过对于吴飞来说却并不是那么重要。

    而且张毅彬心里也知道,这个吴飞有意拉自己一把。饭店的这些股份让出来,相当于把一只下金蛋的母鸡让给了自己。

第六百八十三章 老爷爷的胡须

    股份转让的事情很快就结束了,吴飞把自己的股份全部都转让给了张毅彬、三达和老马三人,然后饭店和吴飞的关系就变成了房东与租户的关系了。

    农贸市场的几个门面房,吴飞就留下了其中东门的那一个,其他的也都租出去了。就是留在手里的这一个店铺,吴飞也没有想好要用来做什么,只是习惯性的想要把好东西给自己留着。

    不过这个门面也不是就这样放在那里关老鼠,吴飞把店面交给了市场管理处用作短期出租,一年到手的费用也有五万多块钱。

    而且吴飞哪一天自己要用的时候,只要提前一段时间通知管理处,就可以把店铺收回来。至于其他的那几个店铺,和人签的租约最短都是三年的,想要收回来也不是不行,不过却要麻烦很多了。

    而且吴飞算了一下,四个店铺加上饭店一年能收到的租金,将近有50万块,而且租金还会逐年上涨。

    换成几年以前,吴飞要是有了这样稳定的收入,早就回家过自己混吃等死的日子了,其实现在吴飞老婆孩子热炕头,本来刚刚结婚时候的很多想法,现在也改变了,要不然也不会把饭店的股份转让出去,就连好不容易买到手的几个店铺也全部都用来出租了。

    唯一让吴飞有点感到遗憾的事情,就是刚刚出生没有多久的老三居然还是一个小子,让吴飞要一个女儿的想法落空了。

    虽然吴飞想过什么都不管,每天就陪着老婆孩子和柴米油盐打交道的日子,可是有些事情不是吴飞不想去做就可以不去做的。

    山上的果树已经种了三轮,两百多亩地方差不多有八成多的面积都种上了果树,前前后后种了十多个品种,吴飞看了一下,一年到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都有水果成熟。

    草莓不说,挂果最快的葡萄和樱桃,在2023年也就可以少量的收获了。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蔬菜的种植面积大量的减少了,现在整个山上用来种植蔬菜的面积,还不到面积最大时候的一半,现在就连100亩也还差一点了。

    而且吴飞现在种的菜都是一些比较好打理的蔬菜品种,种下去以后只需要简单的管理,然后可以集中收获的那种占了大多数,其中生姜、魔芋、芋头这三种是种的最多的,每一种差不多种了二十亩以上。

    吴飞算了一下,其中的二十亩魔芋,加入高产的话,一亩可以收8000斤左右,而且这几年魔芋的价钱一直都不错,年底的时候一斤生魔芋可以卖七八块钱一斤,这样一算? 每亩魔芋的产值可以达到5万块以上。

    20亩魔芋的收入就有100万了。

    魔芋的产量一直都很高? 可是想要种好并且使它高产却并不容易,因为魔芋对于雨水的要求特别高。地里太干不行? 魔芋长不起来。太湿了也不行,很容易使魔芋的表面烂掉? 影响到魔芋的价钱,特别是下雨天太多的年份,魔芋的看相就要差很多。

    不过吴飞显然不会有这样的顾虑,山上的土地随便种什么东西都没有长不好的,生姜已经种了两年了,就很少看到有在地里烂掉的,吴飞相信魔芋也一样,应该可以实现丰收的目标。

    虽然吴飞容易知足? 想着每年收着50万店租,然后鱼塘每年的收入也有大几十万,这两样加起来就有大100万了。然后加上山上种菜和几十个大棚的西瓜、草莓,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除掉开支以外,一年的收入也能有300多万了。

    这些钱对于那些谈生意以亿为单位的大佬来说就连毛毛雨都算不上,可是对于吴飞这个就连大学都没有上过的农村娃来说,一年有这么多的收入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要是按照原来的轨迹,一辈子都不可能有这样的好事。

    现在吴飞就连想和康柳出去旅游,过一下二人世界都没有机会了,大毛二毛现在每天不是跟在吴飞屁股后面就是缠着康柳,老三更是还在喝奶,两人出去旅游的计划就一直都停留在计划阶段,想要成行,起码得等到老三一岁左右断了母乳以后才行。

    现在客栈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也早就稳定了下来,一年中除了几个长假以外,其他的时候入住率都在七八成左右,偶尔也会出现房间不够用的时候。

    不过整体来说,山上种菜、水里捞鱼、还有客栈的经营都不要吴飞操什么心,日子几乎每天都按部就班的过着,平时最高兴的事情还是逗大毛二毛两人玩,老三现在还不能逗,稍微动静大一点就会给吴飞这个做老爸的变脸,哇哇大哭。

    而且农场里面,吴飞最后还是按照前辈们的经验,买回来大把的人参种子,就像种草一样在里面到处都撒了一遍,而且现在大部分的人参都已经长了起来。

    本来在得到农场不久的时候,吴飞就在农场里面种了一些人参,两三年的时间过去,种在农场里面的人参苗倒是长了很高了,可是吴飞挖了两棵出来以后,却发现底下的人参却不是很大,倒是细如毛发的根须特别多。

    跟吴飞想象中的人参长的像萝卜一样粗根本就是两回事,挖出来的几根人参,洗掉泥巴以后,最重的那一根也就三两,最轻的一根才一两多一点点,感觉去掉那些根须以后就剩不下什么东西了。

    吴飞选了三根最大的人参,去掉根须以后真的就只剩下一半的分量了,杀了一只老母鸡用人参给炖了,然后一家人直接就吃的有点上火了。

    吴飞一家人经常吃甲鱼炖鸡之类的还好一点,除了有点上火以外,还受的住。而正好那天在吴飞家赶上吃饭的杨雪梅和蓝天公司宁小霞、杨天赐三人,晚上直接就流鼻血了。

    不过这样一来,吴飞也知道了农场里面种出来的人参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感觉比以前自己在药店花三四千块钱一斤买回来的人参,药效要好的太多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吴飞就把那次挖出来剩下得八根人参都仔细的清洗感觉,然后放在四合院自己的房间里面晾着。

    不是吴飞不想在农场里面晾干,实在是在里面放了几天还是刚挖出来的样子,一点变化都没有。

    不过这次吴飞听从了康柳的建议,并没有把人参上面那些细小的根须剪掉,而是尽量的保留了下来。别说洗干净以后,特别是晾干一点以后,倒是和电视里面那老爷爷的胡须有一点像。

第六百八十四章 合作社和有机认证

    吴飞后来在发现在农场小楼的露台上面也可以让人参风干,干脆把最早种下去的那一批人参挖了大半出来,整整30根,重量从一两多到三两多的都有,不过晾干以后,吴飞发现重量损耗的特别多,连一半都没有了。

    不过大多数人参的外形倒是保存的特别好,看样子比起吴飞从网上查到的拍卖出上百万天价的人生还要好看,不过药效能不能和那些真正的百年野人参比,那就不是吴飞能知道的事情了。

    不过吴飞暂时没有打算往外面卖这些人参,打算有机会找一个懂行的老中医问一下,或者干脆就去那些老字号大药店打听一下,因为网上有人说那些老字号的药房是收这些药材的,并且东西越好出的价钱也越高,而且老字号的信誉也要靠谱一点,坑人的几率也要小一些。

    不过在卖人参之前,吴飞打算先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一些,还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是春节了,吴飞打算今年过年送礼主要的礼品就是这些人参了,每家送一个一根两根的,拿去炖鸡吃或者是泡酒都可以。

    为了送礼,康柳还特意在淘宝上花大价钱定制了一批专门用来装人生的盒子,实木的,一个就有60公分长,不过价钱也不便宜,108块钱一个盒子,而康柳一口气就订了100个,足足花了一万块钱。

    不过这个钱花的值,好不显眼的人生用这个盒子一装,马上就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特别是把人参的那些胡须一根根的捋直以后,倒是跟一件艺术品一样,和那些上拍卖会的人参也差不到哪里去。

    吴飞打算以后有机会找老字号大药房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盒子给带上,说不定价钱可以高卖三分。

    不过虽然已经快到年底了,村里大部分人却不像往年一样歇下来,而是都在自己家的大棚里面忙活着。

    虽然吴飞山上种菜的面积减少了,可是村里种菜的人却多了起来,整个龙山村现在已经很少可以看到抛荒的土地了,大块小块的都被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

    特别是那些面积稍微大一点并且形状比较规则的土地,大多都在上面搭起来大棚,种上了各种各样反季节的蔬菜瓜果。

    要是第一次来龙山村的人,根本就想象不到两三年以前村里的景象,那时候家家户户除了在屋前屋后种一点自己吃的菜以外,村里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荒着的,而且村里一年到头也没有几个年轻人常年留在家里,因为那时候留在村里根本就赚不到养家糊口的钱,更不要说去县城或者大城市买房了。

    不过这两年倒是有越来越多的精壮劳动力从外面回来了,主要以三十多岁已经成家有小孩的为主,没有结婚成家的还是喜欢外面的花花世界多一点。

    年轻人一多,村里就热闹起来了,现在村里有两个地方是最热闹的? 一个就是二猛家,还有一个就是村部了,不过去二猛家的人大部分还是以打牌的占多数。

    大家白天忙了一天,而村里晚上也没有其他娱乐活动? 打打麻将和跑胡子就成了大家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了,现在就连吴飞也有事没事跑去打两把跑胡子? 有时候康柳也跟着去凑热闹,而且一去就是两大三小一家子。

    不过今天几乎全村的人都聚在了村部? 因为说了好长时间要成立公司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了。

    本来以前村里是有意要吴飞牵头成立一个公司,把村里所有种菜的村民都组织起来? 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蔬菜的种植? 不过吴飞并不想出这个头。

    吴飞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也懒得动这个心思? 虽然吴飞不介意在种菜卖菜的事情上面帮一下大家,可是真的要吴飞去牵头做这个事情,吴飞就不愿意了。

    好处不见得有多少? 可是麻烦事情那是绝对不会少的,从下到大吴邦在村里做一个小干部,大家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可没少来找吴邦评理,后来大家都出去打工了,村里这些事情才少了一点。

    不过现在大家慢慢的都回来了,村里人多了起来以后,矛盾也多起来了,到时候就算是成立了公司,大麻烦可能没有,不大不小的麻烦事绝对不会少就是了。

    不过驻村干部杨雪梅对于村里成立公司的事情却一直都热情不减。本来杨雪梅在龙山村驻村的期限好像就一年时间,不过期满以后却并没有人来接替杨雪梅的工作,一直都是杨雪梅担任着龙山村驻村干部的工作,吴飞倒是听说杨雪梅在他们单位升了一级,听说现在已经是一个小领导了。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开会,是讨论关于村里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的事情。”大会在杨雪梅和村长的组织下很快就开始了今天的议题。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讨论,大家对于这件事情应该都有了了解,对于工作的进度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公司现在已经注册下来了,品牌的事情也有了定论,以后加入了龙山村蔬菜种植基地的农户,以后种植出来的蔬菜和瓜果,全部都以龙山村绿色蔬菜的名义统一出售。

    当然,平时大家种菜还是以家庭为单位,不过在种子、施肥,还有用药方面需要接受村里的指导,不能用不符合规定的肥料和农药,这个在下一阶段会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

    杨雪梅说着这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于合作社的方方面面。

    说是合作社,其实就是以村集体为主体注册的一个公司,所有的种植蔬菜瓜果的村民都是公司的员工也是股东,平时还是大家各做各的,不过卖菜的时候统一贴龙山村绿色蔬菜的名头,听说杨雪梅和村里一帮子牵头的,政策了一大堆以龙山村三个字开头的商标,囊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

    而对于村里的农户,也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矩,全部都是有关于平时种植方面的,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方方面面。

    听说杨雪梅还说动了村里和镇上的领导,要给村里种植的蔬菜申请有机蔬菜的认证,还特意请了这一方面得专家来村里给大家做培训,只是吴飞去听过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吴飞山上的蔬菜瓜果,戴国裴都不知道做过多少次检测了,所有的指标全部都要比所谓的有机食品好,吴飞也去打听过申请有机食品认证的事情,因为太麻烦就放弃了。

    不过现在有镇里的领导和杨雪梅牵头,想来这件事情应该要比吴飞自己去跑省事多了,反正到时候认证下来以后,吴飞山上的蔬菜瓜果自然也就有了有机食品这个身份了,到时候价钱还可以往上面提一截。

第六百八十五章 合作社成立

    连续开过几次全员参与的大会以后,大体的方案也确定下来了,最后留下有意产于管理的和几个种植面积比较大的村民,大家一起讨论关于合作社成立以后得怎么运作和管理。

    本来吴飞是没打算掺和的,这个事情吴邦是全程都有参与,再说了,吴飞现在水库里面和地里的产出,几乎都是那几个固定的客户给吃下了,蓝天公司、深城的戴国裴、老马和萧劲松这几家就把吴飞种的瓜果蔬菜和鱼吃下了八成以上,倒是最先和吴飞合作的大富豪酒店,所占的份额是越来越少了。

    现在蓝天公司成了吴飞最大的客户,差不多一半的东西都卖给了他们公司,主要是价钱出的高,而且给钱也爽快,今年的生姜和魔芋,离收获的时候还有一两个月呢,蓝天公司的宁小霞就直接给吴飞转了20万块钱的定金。

    所以就算是另外的人找上门开,想要包销吴飞种的生姜和魔芋,吴飞也没有图省事就答应他们,买一部分可以,想要吴飞把那些老顾客甩掉那是不可能的,在价钱相差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吴飞不可能去做那样败人品的事情。

    不过吴飞的东西不愁销路,不代表村里所有人种出来的东西都是这样,这几年村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开始种菜了,反正村里以前荒掉的地不说全部都复耕,在这一两年里面复耕的土地起码有**成。

    只是这样一来,大家看着种什么好卖就种什么,什么价钱高就种那一种菜,种什么都是一窝蜂似上,一点规划也没有。

    所以很多什么到了卖菜的时候,才发现大家种的菜几乎都一样,而本来应该很好卖也可以卖出高价的龙山蔬菜,也出现了一下子卖不掉的时候。

    其实也不是卖不掉,主要还是很多时候出现菜的品种不够的情况,有一段时间大家看吴飞种的莴笋价钱高而且产量也高,下半年村里居然有三分之一的人种了莴笋,自然其他的菜种的就少了,那些来村里进货的菜贩往往凑不齐想要的品种。

    五爷爷吴宝龙和驻村的杨雪梅都把这个情况看在眼里,村里大部分人也意识到了这个情况,有必要把大家组织起来,对种什么菜种多少需要有一个大概的规划。

    所以村里种菜合作社就在这样的前提下成立了,不过暂时来说还是一个空架子,合作社该要怎么样去运作,还得等大家商量过以后才能确定。

    经过几天商量,合作社总算是拿出了一个大概的方案,全村的种植户全部都纳入到合作社管理的范围里面,可以共同使用龙山村绿色蔬菜的牌子。

    当然? 大家要是不想加入也可以? 不过那样的话就不能用“龙山村绿色蔬菜”这个牌子了? 自然等到以后有机蔬菜的认证下来以后,也一样不能使用了。

    不过没有哪一户人不想加入的,到了最后不管种的多的还是少的,全部都成了合作社的一员。

    其实合作社对于大家的管理还是很宽松的,在每一次蔬菜下钟的时候,合作社会召集大家来开一个大会,把大家接下来计划要种的品种和面积都统计起来,这样大家就知道自己种的东西有没有和别人撞车了,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种植计划。

    当然了? 这个也不是强制性的,说一种东西有人种了别的人就不可以再种。种什么东西合作社只会提建议,最后种什么种多少还是要看个人的决定。

    不过这样一来,像以前那样全村将近一半的人都种莴笋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出现了? 毕竟龙山村也就这么大的地方? 种菜的人也就那么多,可以种的东西多了去了。

    现在只要是龙山村种出来的东西? 价钱都差不多哪里去。就算是当时一窝蜂似的种出来的莴笋,最后绝大部分的还是卖了出去,只是价钱还是免不了受到了一些影响。

    合作社协调大家种什么菜是一个方面,另外更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统一往外面卖菜。

    像吴飞家这样已经有固定客户的没有什么变化,以前怎么卖以后还是怎么卖。

    这个政策影响到的主要还是那些没有固定客户的村民,合作社会根据行情定价,把大家种植的蔬菜都收购上来,然后统一卖给来村里进货的那些菜贩。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合作社对于每天的蔬菜采摘也会有一个大概的安排,会根据大家地里蔬菜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节,反正在合作社做事的,也都是村里种菜的那些人,对于各家各户的情况也都是了解的。

    自然,蔬菜经过合作社转一手,价钱自然就有了变化,合作社自然会在里面赚一笔。

    而这一笔钱,在年底的时候村里会截流一部分,其他的钱会按照大家卖给合作社的东西按照比列返回给每一个种植户。卖一万块钱的菜给合作社,和卖5000块钱给钱给合作社,年底返钱的多少自然是不一样的。

    而在合作社管事的人,自然也有一份工资。因为不是全职工作,所以钱不是很多,在全村人产于的大会上,最后给合作社的几个管事的开了1000快钱一个月的工资,可以说的是皆大欢喜了。

    这样一来,村里种菜的也算是有了一个组织,平时那些卖菜困难户一下子就轻松了,现在只要把菜种好,根本就不要担心卖菜的事情,每天收完菜以后直接送合作社去就是了。

    就算是到了现在,农村还是有很多的人和人交流困难,别说叫他们去叫卖东西了。以前有不少村民把菜收去卖的时候,直接就是把菜摆在路边,一定要等到有人来问才会说一两句话。

    而且绝对不会多说,想要他们推销自己的菜,那是绝无可能的,而这些人的菜大部分时候都是最后才卖完的,价钱自然是比不上那些早早得就卖出去了的。

    而村里以前的小学,现在又被腾了出来,二楼当做办公的场所,一楼就是放菜的地方。以前的操场上面搭起来棚子,成了菜贩子来进货的地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6753/ 第一时间欣赏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奋斗的平头哥所写的《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为转载作品,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辉煌从菜园子开始介绍:
告别996的生活,吴飞回到了乡下老家。偶得神奇空间的他,养养鱼,种种地,偶尔开开同学会,……简介无力,起名也不会,所以大家就随便看看好了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辉煌从菜园子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辉煌从菜园子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