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六十章隐形的财富
李忠信想要拍摄的第二个电影,之所以叫做《隐形的财富》,是因为李忠信想要宣传一些他想要宣传的东西。
什么是隐形的财富?隐形的财富有很多种,无论哪一种都会引起大家的猜疑,引起大家的另类想法。
生活中,显性的财富如房产、汽车随处可见,但隐形财富如使命、目标、价值观却常常被人们忽略。人们往往认为,这些隐形财富虚无缥缈,不切实际。
信念、潜意识、勇气、谦虚、热情、心态、诚实、从容、分享、善良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我们人生的隐形财富。
但是,李忠信电影要拍摄出来的隐形财富,却是和这些不一样的,李忠信的想法是把专利技术权这类东西拍摄出来,让人们对于发明创造有更多的想法。
只有人们对于发明创造这类东西的想法多起来,只有人们对于专利技术的权利以及收入等有了直观的认知,那么,这个社会的发明创造就会越来越多,国家的科技发展也将会越来越快。
李忠信首先想到的就是忠信科研基地当中那些个成熟案例,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VCD的技术是忠信公司这边申请,并转化为生产力的。
这个技术的价值,不单单是在中国生产VCD的时候有价值,只要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用这样的一个技术生产VCD,那么,都需要给忠信公司这边专利的费用,才可以进行。
通过这样的一个技术,就相当于多出来了无数的财富。
中国建国到现在的这个时间,科学以及技术虽然已经是走进了中国老百姓的心中,但是,人们对于科学技术方面等等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热衷的感觉。
而如果李忠信拍出来这样的一部电影,对于中国今后科技进步和科技发展绝对会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忠信公司在专利方面,可以说是整个国家当中最牛逼的一家公司,通过忠信公司注册的专利,占据了全中国的百分之五还要多。
而这些技术大多数都已经是转化成为了生产力,只要是生产出来产品,那么,就会有无数的钱变现。
李忠信想要讲述的这个电影呢!其实也很简单,电影拍摄的主要是一个企业老总十分牛逼,瞧不起搞技术的人员。
技术部门的这个小技术员辛辛苦苦地研究出来了一种全新的东西,而那个企业的老总直接说这个技术人员不务正业,因为在老总的心中,更新换代的这种事情不可取,更新换代的这种事情,做好了,短时间之内看不到功效,可以说是投资出去很多钱,能不能见到效益都不知道。
他在企业当老总,平平稳稳的最好,越是四平八稳,就越能够多多的赚钱,什么技术创新不技术创新的,跟他当领导没有太大关系。
无论技术人员怎么和他去说,他都直接推脱,后来实在感觉到这个技术人员烦,按照他的想法就是这个技术人员太艮了,让他感觉到十分腻歪,然后把这个技术人员找个名义给开除了。
把技术员开除的时候,工厂里面的东西一点也不给技术人员,包括技术人员研究出来的成果,老总直接把这个成果给封存了。
想要做更新换代的技术人员觉得,他花费了数年的心血不应该白费,他觉得,这个技术必须要应用到实际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技术发展,他的那些个研究时间不应该不被尊重,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老师,自己把思路和想法同老师讲了出来,他们两个人拿着几乎全部的家当,终于把这个更新的技术研究了出来。
而在研究出来这个东西的兴奋劲过后,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研究出来的这个东西,只适合大型的企业,他们没有办法把这个东西转化。
就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他的老师听朋友说起来,江城那边有一家专门负责专利申请的企业,只要你拿出来的东西是这个时候的先进技术,只要你拿出来的这个东西能够通过他们的审核,那么,这个东西就会被送到世界上申请专利,而在申请专利的同时,会开始建设匹配的工厂,把这个科研技术转化成生产力。
在技术拿到忠信专利申请部门以后,这个技术员就和自己的老师获得了一大笔的资金。
他们两个人对于这样的资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只想着快点生产出来先进的东西。
因为他们两个人是研究出来这个技术的人员,这个公司给予他们两个人企业生产厂长和企业管理厂长的待遇,他们就是这个厂子的厂长,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要资金有资金,要什么有什么。
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这个专利通过了,生产这个东西的工厂建设起来了,并开始扩大了规模,企业红红火火的,俨然成为了行业的领军者。
也就是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师徒两个人的财富就已经是达到了一种让人咂舌的地步。
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想要生产这样的一种产品,都逃不过他们师徒两个人的专利,每生产一件这样的商品,就会给他们一美元的专利费。
也就是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们两个人已经是坐拥了数千万美元的资产。
而这个技术人员最开始工作的那个企业,因为企业竞争激烈,企业倒闭了。
而那个曾经牛逼哄哄的老总,在这个时候也是因为挪用公款等一些事情下岗了。
因为他之前管理过大型企业,因为他懂这个方面的管理,所以呢!在看到江城这边大型企业招聘管理人员的时候,他跑到江城这边的企业应聘。
在进入最后面试阶段的时候,他竟然惊诧无比的看到,他一直认为应该是没有什么出息,只会捅咕研究的技术人员是这个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而且是一个拥有几个亿资产的超级有钱人。
隐形的财富在这个电影当中演绎出来的就是,专利技术,科技创新,只要做好了,会变成巨大的财富,不改变思路,不进行创新的企业只能死路一条。
第三千一百六十一章对比
李忠信一直觉得他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他重生,有着大部分的记忆才去做的,其中的一些事情,可以说是他理论结合实际弄出来的。
从李忠信重生一直到现在的这个时间,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基本上就是降低维度的打击,把后世没有重生之前的一些东西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
而后续经过时间的推移,经过不断地发展,李忠信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展,很多东西,都开始走起来理论结合实际来做了。
只不过李忠信这个人比较懒,有当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气质,小事情都是下面的管理人员解决,大的事情呢!都是高层领导去管理,只有在高层的这些管理者搞不懂的时候,他才会出来解决一下问题。
所以,李忠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个想法也就是应运而生。
另外一点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李忠信的不断长大,他的很多思维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最初期的时候,李忠信只是想让家里面的父母以及身边的所有亲人们生活得幸福,他的小目标很快就实现了。
李忠信通过重生的一些做法,使得父母以及身边的亲人都衣食无忧,而且都已经是开始有钱了,只要是他身边的人,几乎都受益匪浅。
这个目标实现以后,李忠信觉得他应该带动周边的人富裕起来,并带动整个城市富裕起来。
然后李忠信开始动了,开始进行了很多事情,带动起来了他所在的城市,然后带动起来整个黑省的发展。
这个事情呢!基本上是一步一步走起来的,等忠信公司发展好了,他在国外弄那些个日本人的钱弄得差不多了,他开始考虑起来带动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赚到的钱,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给人民带来满足和幸福感。
现在李忠信放眼的亚洲的东南亚以及中东和非洲大陆那边,已经是把眼光放到了整个世界。
无论是欧美那些个发达国家,还是中东以及非洲的那些个落后的国家,李忠信都开始和他们进行了沟通,开始进行了合作。
李忠信坚信,他的财富今后会如同滚雪球一般继续不断地扩大,经济方面,他根本就不用操心太多,一切都让他顺其自然地发展,王波和洪斌两个人能管多少就管多少,其余的让下面的人去做这些事情,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现在既然卡梅隆到中国这边来履行他的责任,到时候在卡梅隆培养的这些个导演当中,挑选出来两个比较有能力有想法的导演,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拍摄《铭记》和《隐形的财富》这两部电影。
在这两部电影结束以后,按照这样的一种思路,再拍摄两套电视连续剧。
李忠信觉得,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想象出来了两种教育人的电影,希望通过这两部电影以及后续的电视剧,来勾起人民的淳朴,让人民有努力上进之心,大家都要爱厂爱家,只有工厂发展好了,他们才能够有好的生活。
更要让人们铭记着这些个曾经为祖国做出来无数重要贡献的人,他们不追求名利,不追求享受,只是做好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在他们应该做的事情的基础上,又多出来许多的工作,饶是这样,他们依旧努力认真地进行工作。
而那个隐形的财富,对于很多人来讲,那绝对是拨云见日。这个时候,中国很多的科研人员的地位和收入十分低下,这样的一种方式,严重制约了我们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李忠信希望通过他根据大部分事实拍摄出来的《隐形的财富》这部电影,激发出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研究的渴望,让无数的科研人员知道,只要他们努力地钻研,只要是有成就了,那么,国家会给予支持,忠信公司的专利技术申请部门会给予大力的支持,而且会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快速地让科研工作者富裕起来。
让科研人员富起来,让科技带动生产力,让我们国家储备出来更多的专利,只有这样,才不会让欧美那些个发达国家掐住我们中国的脖子。
而不是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术业有专攻,必须要让科技发展起来,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虽然李忠信不清楚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子的一种后果,但是,李忠信却是知道,他这样做,对于国家来讲,绝对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个国家想要长久的发展,这些个事情都必须要经历。
只有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里,中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地长足发展,那么才有可能在过几十年以后,全面赶超欧美那些个曾经的发达国家。
李忠信心中还知晓一个事情,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这个世界上数一数二勤劳的人,而且智慧方面,受到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可以说中国人是最勤奋,也最聪明的人。
而外国人当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懒汉,借助着很久之前搜刮全球财富的东风,一直享受着高福利待遇,高收入,低花销的一种情况。
可以这样说,少数人掌握着这个世界上最多的财富,这些个有钱人级别上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大部分人因为受到国家级别的高福利,受到西方国家的教育和熏陶,他们工作的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休息或者是休假当中。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每周的工作不超过四十个小时,甚至比四十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还要短。
另外要说的是,一些国家的人,哪怕是开超市和开饭店的人,赶上周末的时候也会休息,自己就给自己放假了,反正他们的国家给他们兜底,他们不必为后续的生活担忧。
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角度
李忠信和卡梅隆那边通完电话,便给赵媛媛那边把电话打了过去,让赵媛媛在这个时候通知那些个已经是联系好的年轻导演们,让他们在这几天抓紧时间到江城这边。
之所以把这个讲课的地方定在江城这边,主要是因为李忠信不想到其他的城市去办这个事情,而且老卡到中国这边来,也是想要和他多多接触,联络联络感情,而不是因为工作的事情而工作。
至于说赵媛媛之前说过有几个导演应该是走不开来不了的事情,李忠信直接就告诉赵媛媛那边,有来的,忠信公司这边做好接待工作即可,那些个不来的,忠信公司有不强求。
忠信公司这次邀请卡梅隆给讲十几天的课,能够给这些导演带来帮助最好,他们不来这边听课,损失的是他们,跟忠信公司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今后后悔的必定是他们那些人。
在这个时间段里,要说哪个电影公司或者是个人投资拍摄电影,能够拿出来的钱是有限的,而如果忠信公司拿出来钱拍摄电影,那么,这个电影的投资,可以说是想要多少,就能给多少。
这种事情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因为忠信公司有钱,而且不在意钱这方面的事情,其他的那些个公司或者是单位,都拿不起那么大的一笔钱财来。
只不过李忠信这次准备等这些年轻导演学习完以后,要拍摄的影片,都是属于那种纪实类型的电影,里面不会有太多的投资。
但是,李忠信却是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只要这两部电影给他拍摄好了,那么,后续的大制作的电影,他都可以给予投资的。
别的事情李忠信无法保证,但是,这样的一种事情,李忠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些人拍摄电影的方向,这些人拍摄电影的题材,拍摄的电影会不会扑街,电影的剧本会不会让大众所接受。
这些个事情,李忠信不说是比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懂也是差不多了,而且李忠信还有投资电影的光环,单单最近和卡梅隆搞的要在中国上映的《泰坦尼克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卡梅隆是大导演,拍摄出来的电影大多数都是赚钱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情,但是,《泰坦尼克号》在没有拍摄之前,在没有拍摄出来之前,在没有大卖之前,可以说是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的。
那些个投资电影的公司和企业,他们都是美国那边非常牛逼的投资公司,他们每年会拍摄出来无数的电影,但是,他们都不看好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
因为这些人不相信爱情可以这么简单,这么单纯,只相信一些让绝大多数人捉摸不到的爱,他们用他们那世俗的眼把单纯看作肤浅,把一些只有达到他们高度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把他们能看得懂的东西看作高尚,而《泰坦尼克号》不行。
这样的一种影片,投资巨大,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一个电影投资,卡梅隆曾经拍摄过一部爱情片,大概就是拍摄了这部电影,让卡梅隆想要拍摄《泰坦尼克号》这个电影受到了众多的质疑。
卡梅隆那个时候应该是在八九年的时候,拍摄了一部叫做《深渊》的电影。
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其它同类的作品有些不同,虽然其中穿插了很多打斗和关于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它重点还是用一种比较慢的节奏,在一个科幻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关于夫妻感情的故事。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观众认为这部影片的节奏过慢,这部影片在票房上遭到了失败。
正是因为有了这部电影,很多投资人和制片人都对于卡梅隆的爱情电影产生了疑虑,他们更认为,卡梅隆的这种爱情片和灾难片结合出来的东西根本就不对路。
在他们自私自利的心中,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就是那样,在他们的眼中,不但夫妻只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且在人生的各种角落和时刻都在演绎着这样的一种事情。
在他们的心中,都在内心深处给他们自己定位为正义的使者,给他们定位为有为的绅士和骑士,用他们的说法和想法来看待灾难来临之时的情形,跟卡梅隆想要表述的这种爱情故事,以及卡梅隆想要突出的那种有钱人的自私自利,这些东西他们觉得和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
这样的一种东西,他们觉得不会有人去看,他们觉得,卡梅隆太过把这样的一种事情想象话了,甚至跟他们的信仰,或者说是信奉的东西,都是背道而驰的。
和他们的信仰观念背道而驰的电影,无论他们怎么去想,怎么去看待,怎么样去思考,他们都认为卡梅隆的这个电影会扑街。
而他们投资了卡梅隆的这个电影,拿出来了那么多的真金白银,不但付出可能没有收获,会赔进去很多钱,还会成为业界的一种笑柄。
如果卡梅隆的这个电影成功了,对于他们来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用他们无法确定投资汇报率等等,就能够把这样的一个事情掩盖过去。
所以呢!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导演,是拍不出来当红制作的。
卡梅隆在美国那边各种碰壁,而到了中国江城这边也只是抱着散散心,顺便看一下能不能有这样的一种可能的心态过来的,可是,就在他最没有信心,认为最不可能的情况下,李忠信投资了他心心碎碎念念的《泰坦尼克号》。
李忠信之所以投资《泰坦尼克号》,并不是李忠信有多高的水平,或者说是李忠信怎么怎么样,实际上是他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或者说是重生者的福利。
但是,这些却不妨碍李忠信有一定的水平,能够有眼光发掘出来好的剧本,有眼光找到合适的导演,制作出来十分牛逼的电影。
新书《不靠谱修仙》发布以及本书更新通知
大国雄起新写了一本仙侠文小说,现正在更新,希望老书友能够支持一下。老书因为封禁等一些原因,之前停止更新一段时间,最近我会抽出时间,把老书更新完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拜谢大家
第三千一百六十三章被反对
李忠信把卡梅隆的事情安排给赵媛媛之后,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那就是忠信公司在这个时候,可以成立起来一个身体素质好的救援队伍。
忠信公司有很多的退伍军人,这些军人有着很强的军事素质,更有着良好的身体,他们在忠信公司做的事情,一般都是属于安保方面的工作。
李忠信想到,这些人在做安保的同时,是不是给他们额外找一些事情来做,到时候给予他们一些额外的收入,成立救援队这个事情正好符合这种情况。
九八年发洪水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救援队伍,汶川地震的时候,也是需要大量的救援队伍,他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成立一些个设备以及各种配置都十分齐全的救援队伍。
李忠信想到就做,直接到了忠信公司的总部大楼,把这个想法和操作方式,对王波、洪斌说了出来。
“忠信啊!你这是想一出是一出。这想法也是太天马行空了吧!成立救援队,以我们忠信公司企业来做这个事情,是不是有那么一点不靠谱。
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那个企业成立这样的一种队伍,国家有国家的救援队,国家能够配置好各个环节的人员和人才,我们公司做这样一种事情,是不是有些过了呢!
你要是说在江城这边成立一个救援队,我同意,要是搞那么多的救援队,你自己搞行,反正别指望我做这个事情。”王波没好气地对李忠信说道。
对于李忠信说要成立什么忠信公司的救援队,在出现什么大的地质灾害和一些大的天灾之时,派出这样的队伍去救援的事情,王波嗤之以鼻,因为王波觉得李忠信这是多此一举。
救援这样的一种事情,多忠信公司这样一支队伍不多,少这样的一支队伍不少,这种事情就不应该是忠信公司这样的一个企业能去做的事情。
做点什么事情不好,非要做这样一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要说成立一个救援队玩一玩,忠信公司做出来一个什么表率,通过这样的一个救援队,体现出来忠信公司有爱国情怀,这个没有问题,可是,成立那么多救援队伍,忠信公司还要不要做了?
李忠信一天没屁攉龙嗓子,想一出是一出,怎么都行,随便说搞什么就搞什么,到时候具体的事情,还都得是他和洪斌去操心。
“忠信,我比较赞同王总的说法,在我们忠信公司成立救援队的这事情上,我也觉得没有什么必要。
首先,我们忠信公司是一家私营公司,成立这样的一支队伍,是私人性质的一种队伍,是不被国家所承认认可的,做什么事情,名不正言不顺。
出现小的地质灾害或者是小的天灾,我们国家完全有能力把救灾抢险的事情做好,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私人企业有这样的一种救援队伍成立,也没有听说过国家用这样的一种队伍来抢险救灾。
成立这样一支队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东西不现实。
我们公司的员工需要在我们公司工作,还要抽出来大量的时间去训练,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各种物资装备。
按照您说的,抽出来的人员都是忠信公司的员工,可是,我们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一旦出现您所说的地质灾害或者是小型天灾,他们出去救援的同时,我们这边的工作就会出现大的缺口,是很难把缺口补充上的。
然后就是,我们国家十几亿的人口,又有军队,还有国家各种机关单位,如果出现小型天灾或者是地质灾害,自然会有军队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派人去做这些事情。
就好像我们说的消防队,一旦出现火灾等各种问题,消防队就直接做这个事情了,我们成立这样的一支队伍,没有用啊!
如果你说在江城这边成立一个救援队,处理什么紧急事情的,我倒是同意。
要是在全国各省都搞这样的一种事情,我坚决反对。”洪斌一脸无语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如果说李忠信说要在江城这边成立一个救援队,他捏捏鼻子就认了,可是,要在全国各省都搞这样的一种救援队的事情,洪斌是不希望看到的。
在洪斌的心中,国家有国家的安排,如果需要这样的一种队伍,国家自然会搞,关忠信公司什么事情。
如果李忠信天天在公司,成立这样的救援队的事情,李忠信亲自去抓,那他跟王波真就无所谓。
毕竟这个公司就是李忠信自己的,李忠信想要怎么搞,就可以怎么去搞,可是,李忠信就是一个甩手大掌柜,基本上啥事情都不去管,弄出来这样的一种救援队伍,还需要他和王波两个人去操心。
他们一天被李忠信安排的事情已经足够多,现在都是忙不过来的一种状态,如果再被李忠信弄什么救援队之类的东西,那他们两个人今年的事情就又要增加很多。
所以,洪斌和王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心思,哪怕李忠信说得天花乱坠,他们也不会去给李忠信做这样的一种事情。
除非李忠信不通过他们两个人,直接安排一个人专门负责这个方面的事情,能够把人员的调配以及各种工作都给调配好,要不然的话,他们除非脑子坏掉,会同意这样的一种事情。
李忠信无语地看看王波,又看看一直支持他工作的洪斌,他觉得脑袋瓜子有些不够用了。
李忠信就不明白了,他这样一种利国利民,绝对成熟的好想法,咋就到三舅和洪斌这边就受到反对了呢!
“成立忠信公司救援队的事情,我保持个人意见。
我给您们两位一段考虑的时间,这种事情,我不求你们能够最快给我答复,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做出来最为正确的选择。”李忠信肃然地对王波和洪斌说了起来。
第三千一百六十四章思考
李忠信和王波、洪斌在办公室就成立救援队的事情,在办公室谈了足有两个小时,然而却是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他气得中午饭都没有和王波、洪斌他们一起吃,便有些恼火地离开了忠信公司总部。
中午跟封半山简单地吃了一顿西门老头的砂锅骨架,他便回转家中,躺在床上琢磨起来怎么来成立这样的救援队,而能够让王波和洪斌支持。
成立救援队的事情,李忠信要做,而且他不会只成立江城这边的一支救援队。
忠信公司有条件来做这样的一种事情,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现在无非就是,王波和洪斌两个人觉得搞出来这样的一些救援队,有一些麻烦罢了。
他们两个人的意思十分明显,成立救援队可以,但是,只能在江城这边成立一个救援队,因为江城是忠信公司的老巢,是忠信公司的总部所在,忠信公司大部分企业都在江城这边。
别说是抽调十个八个的人,就是抽调百十人,忠信公司总部这边都有能力,也能够安排好。
但是,要在全国各地铺开这个事情,那就需要商酌,至少现在这两年时机很不成熟。
忠信公司从江城扩展到其他省份的时间很多,有很多省份忠信公司的份额都不高,而且在其他省份都没有多少员工,员工主要分布在售货员以及一些其他方面。
王波和洪斌都说,在那些省份成立救援队不现实,不光是需要各种专业的人员,需要长时间训练的原因,还有很多不现实的地方。
就好像洪斌和王波后面举出来的例子,忠信公司在川省那边,现在只有几个大型的商场和超市,员工的数量在那里摆着呢!
员工在川省那边的基数都没有超过三百人,大部分都是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让他们从三百人当中选出来一些人参加训练,搞什么救援队,那他们在那边不用开展其他的工作,只做救援队就是了。
如果说单独成立救援队,那更不合适,忠信公司只是一家私营企业,在川省那边根本就没有什么信誉和地位可言,成立起来救援队,出现什么问题去救援,能不能得到同意,这都是一件相当大的问题。
所以说,李忠信忽然冒出来的这个想法并不可行,至少他们两个人觉得,李忠信的这个想法不现实,绝对不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想法。
真要是想搞,可以先在江城这边搞一个救援队做为实验,看看这个救援队有没有什么用途,如果说救援队真的和李忠信说的一样,建设起来以后,能够对发生的一些地质灾害或者是天灾有什么帮助,他们也乐意建设起来这样的一支队伍。
毕竟这样的一种救援队伍,哪怕是成立起来,也是摆设,基本上没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按照王波的说法,建立起来救援队,有什么地方需要去救援呢?不知道。
小的灾害,有消防队,有武警官兵和最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们,忠信公司成立起来的救援队,实际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地方政府在发生灾害的时候,是用正规的消防队,用武警战士和军人,还是用忠信公司成立的杂牌军,这种事情是一目了然的。
如果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或者是地质灾害,更用不到忠信公司这样的救援队伍了,那么费时费力做出来了救援队,都不如直接给消防队多赞助一些钱了。
洪斌那边则是从公司各项工作的角度来说,这种救援队成立起来,派谁去,不派谁去都是一些问题。
很多人会看重救援队每个月能够多得的工资,还有很多人会借着这样的说法去做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
成立起来救援队,是不是得到各个地方去救援?当然是的。那么,这个救援队的人员是不是需要配备各种汽车,各种李忠信说的装备以及各种药等等,那些个东西用上的机会很小,无论是放到什么地方,都会占用忠信公司的空间。
里面会滋生出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是花几个钱,把所谓的救援队成立起来就什么都不管了。
这样的一种事情,专门派一个好的管理人员来管理,那都是管理不过来的,一个省要是有一个专门的管理人员,下面再加上需要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东西,单单人员配备上,就需要大量无用的人员。
对于王波和洪斌说的这些事情,李忠信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他还是想要成立起来一些救援队,哪怕建立起来个七八支队伍,李忠信觉得也是好的。
只是李忠信觉得,他没有强大的理由来说服王波和洪斌,毕竟九八年的大洪水还没有发生,汶川地震也没有任何迹象。
这些年来一直是风平浪静的,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成立救援队,他总不能和王波洪斌说,今年七八月份的时候,要发生全国流域性的大洪水,我需要成立一些救援队,到时候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能够让洪灾和其他地质灾害少造成人员伤亡,少造成财产损失。
还有就是,王波和洪斌他们担心的那些个问题,通过什么样子的一种方式能够解决,成立起来了救援队,有没有用武之处,地方政府方面,怎么去进行沟通备桉,等等一系列事情,确实是和王波他们说的一样,有着很多的麻烦。
成立起来救援队,这些人员工作岗位等等方面,忠信公司该如何安排,是不是在忠信公司找到一个中层的管理人员来专门负责这样的一种事务,一个总负责人,下面会需要多少的负责人,需要多少的工作人员,这些事情都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
就好像王波和洪斌说的一样,并不能说他想起来要成立一批这样的救援队,就必须要马上着手来做这样的一种事情,这种事情究竟符合不符合程序,能不能做好,别到时候做了一半,发现这个事情没有任何的意义,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三千一百六十五章两个好消息
就在李忠信琢磨着成立救援队事情的时候,他忽然接到冉宏图打来的电话。
“冉爷爷,您说什么,有大喜事和我汇报?希望我现在过去一趟,好,我现在马上就过去。”李忠信听到冉宏图说有好事和他汇报,他立刻精神一振,忙不迭地对冉宏图说了起来。
对于忠信科研基地那边传来喜讯的事情,李忠信十分开心,因为李忠信心中清楚,每一次只要是科研基地那边有重要的好事情,那都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样的好消息越多,他越高兴。
一个国家的兴衰,最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发展,忠信公司的发展,也取决于科技的发展进步,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忠信公司可以发展的越快,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就越大,中国科研也会跟着用最快的速度增长。
李忠信给封半山打电话让封半山过来接他的时候,他心中还在琢磨着冉宏图说的话,科研基地这边出成果了,有两个相当大的好消息,希望他到科研基地一趟。
两个相当大的好消息,其中有一个消息,李忠信有一定的猜测,毕竟上一次忠信科研基地那边的汽车发动机研发只是差一点点就取得成功。
而后来进行优化的那个发动机只是缺少磨合时间参数,只要是在规定时间之内达到国际标准,那就能够代表忠信科研基地汽车发动机的研制成功,随之而来的就是忠信公司这边汽车发动机的量产。
只要忠信科研基地这边的科研成果出来,那么,李忠信有信心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个事情铺开,让国产的发动机以最快的速度量产。
忠信公司现在是要钱有钱,要政策有政策,最为主要的是,忠信公司现在已经开始搞起来忠信公司的汽车整车装配等大型车间的建设。
只要忠信公司的汽车发动机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段开始量产,那么,忠信公司独立自主生产的汽车就会很快下线。
忠信公司汽车生产也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只要忠信公司汽车生产成功,那么,今后中国自主独立研发的汽车公司就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对于这样的一种事情,李忠信心中极度相信,因为李忠信知道,忠信公司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不会和国外那些汽车发动机企业一般,用各种专利技术保护,让中国汽车产业无法生产出来合格的,或者说是合乎世界标准的好发动机。
而忠信公司的汽车发动机研发成功以后,这种技术,以及各种参数等等方面,都可以给中国国家的汽车增加全新的动力,让一些国有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发发动机的企业少走弯路,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来符合世界标准的好发动机。
第二个好消息,李忠信就是有些纳闷了,毕竟李忠信不清楚最近一段时间,忠信科研基地那边有什么好的项目即将完成。
不过却是不耽误李忠信对于一些好事情的猜想,在这一瞬间,李忠信和王波洪斌两个人关于成立救援队的事情,他直接就抛到了脑后。
坐上封半山的车,风驰电掣一般来到忠信科研基地这边,李忠信心急火燎地冲到了冉宏图的办公室。
“冉爷爷,我来了,您跟我说的好消息都是什么呀!我现在有些迫不及待了。”李忠信看到冉宏图以后,兴奋地开口说了起来。
“忠信,别急,先坐下歇一歇,我们边喝水边说。”冉宏图看到李忠信进入办公室,他快速给李忠信拿过来了一个茶杯,一边倒水,一边笑呵呵地对李忠信说起来。
看到冉宏图笑呵呵的模样,李忠信心中虽然很急切,却也是入乡随俗地跟着冉宏图坐了下来。
李忠信也是清楚,既然冉宏图那边不急,他也没有什么可急的,都是好事情,不差那一点点的时间了。
“今天中午的时候,有这样的两个好消息传了过来。
首先,第一个消息是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事情,上一次我们科研基地这边的汽车发动机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这次优化过后,已经完全达到了世界标准。
也就是说,我们忠信科研基地的汽车发动机研制取得了重大成绩。
各项指标都已经是达到我们公司想要的标准,可以进入量产的阶段了。
要知道,我们忠信科研基地这边,特别是汽车研发中心那里,所有人都卯着劲地工作,希望能够早日把公司交给他们的任务完成。
这么多年,忠信公司在汽车研发中心那边投入的资金最多,所有的设备以及研发人员的工资是最高的,而且,还有着高额的奖金,他们都觉得,如果再研发不出来,都愧对我们忠信公司。
这次直到下午一点钟,各项测试完全结束,他们才和我报告了喜讯,而他们则都因为长时间驻守在实验室那边,需要休息,我给予了放假。”冉宏图笑容满面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忠信科研基地研发出来的发动机达到了世界级标准,冉宏图十分满意,毕竟这汽车研发中心投入了那么多的财力和精力,有着那么多精英人士来做这样的一件事情,而我们中国现在最缺的就是高质量的国产发动机。
一个汽车制造大国,如果连发动机都不能国产,全部用国外企业制造出来的发动机,那么,这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是不会快速发展起来的。
中国在飞速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在蓬勃发展,忠信公司能够研发出来适合中国汽车工业的汽车发动机,那绝对会给中国汽车制造工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忠信公司汽车研发基地的那些个人员也是真的卖力,自从上次发动机差一点达到标准到现在,他们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几乎吃住都在实验室那边,现在终于把忠信公司既定下来的汽车发动机制造出来,绝对值得给予奖励。
第三千一百六十六章精神一振
李忠信听到冉宏图居然说,太阳能电池生产流水线研发成功,他的精神顿时就是一振。
要知道,中国太阳能技术虽然在建国以后就已经开始研发,但是,太阳能发电这种技术一直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一直都没有这类相关的大型技术。
忠信科研基地在成立汽车发动机研发中心以后,在新能源方面就开始按照李忠信的要求立了项。
要知道,为推动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早在1986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在农村能源“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列出了《太阳电池》专题,全国有6所大学和6个研究所开始进行晶体硅电池等研究。
到了80年代末期,国内先后引进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包括云南半导体厂从加拿大引进的0.1万千瓦生产线等,使中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由原来的几百千瓦提升到0.45万千瓦。
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太阳电池产业步入稳步发展期,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和工艺得到稳定发展和提高,生产量稳步增长,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
然而,由于当时太阳能产业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再加上受到政策因素制约,令不少人对太阳能电池项目望而却步,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比较缓慢。
忠信公司在太阳能产业方面的布局很早,属于是最早期的那一批。
毕竟在李忠信重生之前,他心中清楚中国今后发展的几个大的方向,他必须要在这几个大方向上做出来一定的贡献。
按照李忠信的估算,忠信科研基地这边因为研究这个方面的专家比较少,和几个大学以及研究所的交流并不是很多,所以,太阳能电池的生产线,至少要在两千年的时候能够研发成功,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在九八年的这个时间段,就已经是把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这种东西研究出来了。
其实这个事情李忠信想想以后,很快就释然了。
毕竟忠信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和中国这边负责太阳能电池等等研究方面的大学以及科研单位都有沟通。
在这个时间段,研究出来生产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流水线实属正常。
李忠信心中清楚,中国今后发展的路线当中就有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发电这种东西,现在忠信公司研究出来光伏生产线这种东西,至少要让中国新能源技术提前几年的时间。
中国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李忠信并不太知晓,但是,他却是知道,伴随着忠信公司太阳能电池技术以及太阳能电池流水线的研制成功,忠信公司将会迎来新能源方面的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技术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建设速度也会加快。
忠信公司有钱,有实力,想要做太阳能电池这种东西,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只要是忠信公司率先把中国第一条太阳能电池的大型流水线建设起来,开始大量投入资金,那么,很快就会有很多有识之士看到这样的一种商机,就会用最快的速度加入到这个事业当中。
要知道,没有李忠信重生这个事情,中国的光伏太阳能技术都在两千年以后飞速发展,现在如果加上忠信公司提前完成了这样的一种事情,提前做出来表率作用,那么,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技术将会快速发展起来。
“冉爷爷,这个太阳能电池的流水线现在是完成了,还是模型出来了?”李忠信忽然之间想到,冉宏图刚才说的是流水线研究成功,并不是说已经是建设起来了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应该是建模成功。
只要是按照这样的一种技术来进行建设,很快就能够建设出来属于忠信公司独立完成的生产流水线。
“当然是建模完成了。这次的建模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级别的水平,所有的参数都通过了国际测试。
只要是我们忠信公司按照这个生产流水线的建模来制作,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们就能够生产出来属于我们中国独立完成的第一条大型生产流水线。”冉宏图笑呵呵地对李忠信说起来。
对于李忠信提出来的问题,冉宏图感觉到好笑,总不能是忠信科研基地这边直接生产出来那样的一条流水线。
超大型的生产流水线,说白了,就是由一些个小型的生产流水线组合而成,无非就是看投资多大,想要建设多大的生产流水线。
具体的东西和参数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现在建模完成,只等着忠信公司这边是把这种技术拿出来卖,还是自己开始生产太阳能电池。
对于忠信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忠信公司要走的道路,冉宏图一直都不是十分清晰,因为他觉得,他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已经跟不上李忠信的脚步,他此时能够做的事情就是,怎么能够完成李忠信交代给他的任务,把忠信科研基地这边的所有事情都抓起来,用最短最快的时间来研发出来更多忠信公司和国家需要的东西。
“我现在就给王总他们打电话,今天晚上,我要给忠信科研基地这边负责这两个项目的所有员工庆功,要给予他们忠信科研基地的荣誉,给予他们超高的奖励。
用忠信公司的实际行动,让他们的辛苦付出收获到最高价值。
忠信科研基地和忠信公司对于研发部门,一定要给予最高规格的待遇,让忠信科研基地当中的科研人员更加努力地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李忠信义正言辞地对冉宏图说了起来。
李忠信觉得,这次他必须带着王波和洪斌他们这些忠信公司最高层的领导,他要给这两个项目的专家和科研人员庆功。
这两个大型项目的研发成功,会让忠信公司,会让中国这个国家,能够在这类技术方面提前将近十年,会为中国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千一百六十七章提前交流
晚宴,奖励,对于研发人员给予忠信科研基地至高无上的荣誉,一系列的事情完成以后,已经是夜半三更。
虽然李忠信心中高兴,喝了不少的白酒和啤酒,但是,他心中却是异常高兴。
对于李忠信来讲,忠信科研基地这边搞定这两个超级大项目,基本上可以说是奠定了忠信公司未来二十年发展的方向,也是会带动国家汽车工业以及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李忠信悄无声息地回到家中,钻进自己的房间,基本上是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李忠信和父母吃过早餐,在父母告诉他不让喝酒的唠叨声中,快速离开家,赶往忠信公司。
“三舅,你人呢?怎么还没有到公司,今天上午我不是说了吗,要召开公司的高层会议,你这的抓紧时间过来了。”李忠信到达公司以后,看到王波和洪斌两个人都没有到,他立刻就把电话先给三舅王波打了过去。
“催什么催?跟催命鬼似的。昨天晚上你小子给我弄那么晚回家睡觉,这咋一早上就催命呢!
现在你自己看看表,看看时间,现在不还没有到点吗?我再有十分八分就到单位了。催什么催?”王波黑着脸怒怼李忠信。
对于这个催命鬼似的的外甥,王波是真心无语。
如果说是他迟到,或者是即将迟到,他打电话过来催一催他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是,这离八点钟开会至少还有二十分钟,他到公司办公室顶多也就是十分钟,也就是说,他是提前到公司办公室的,可是,他的这个大外甥却还是给他打来电话催命。
“三舅,今天是忠信公司高层全体扩大会议,你这作为总经理的,难道不应该早一点到公司,我们几个人碰一下头吗?”李忠信听出来三舅在电话当中有了那么一些不满,他却依然开口说了起来。
“啥叫我应该早一点到公司?我命卖给你了?你岁数小,搞到大半夜没有任何事情,我这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能和你比吗?我现在能够起来到公司开会,已经很不错了,你要是觉得有什么问题,那我就不去了。”王波不满地对李忠信反问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的话,他十分生气,啥玩意叫我应该早一点到公司。
这个时间段,王波依旧处于一种微微宿醉的状态之中,他对于李忠信说的话,怎么听都觉得不顺心思,他昨天晚上喝了那么多的酒,今天能够起来到公司上班,已经是很不错的一件事情,居然嫌他上班晚,说应该早一点到公司,简直是让他闹心。
“别急啊!三舅,我就是那么一说,您能来就成。我在办公室这边等你和洪斌大哥。
昨天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已经说了,今天要开会研究我们忠信公司未来十年的纲要和方向。
您是忠信公司的总经理,很多事情都得由您这边拍板,快来吧!”李忠信有些讨好意味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想要撂挑子的事情,李忠信十分无语,这都啥岁数了,还搞这样一套东西。
李忠信挂断电话以后,他便在办公室里微阖眼睛琢磨起来今天开会时候要布置的事情,琢磨起来怎么来布置未来十年忠信公司汽车以及汽车生产流水线,怎么去布置太阳能方面的各种事宜。
“三舅,今天一会儿开会的时候,我会把我们公司未来十年的发展纲要大概地说一下。
我们忠信公司,未来的十年,会是进入快车道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当中,我们有几件重大的事项要去做。
首先就是我们忠信公司汽车工业发展的事情,忠信公司从介入汽车行业到现在的这个时间,已经建设起来关于汽车方面的各种配件工厂,所有工厂所生产出来的汽车配件,已经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忠信公司开始布置出来汽车整车的组装生产线,只要是我们忠信公司的发动机能够批量生产,我们忠信公司的汽车生产以及组装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即将达到中国汽车生产的顶级公司。
这一次的会议呢!主要是关于汽车生产方面各类人员的配置,特别是汽车发动机生产方面,您那边必须要给我研究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
在这个方面,不容有失,必须要能够忠心我们忠信公司,能够忠心于我们国家的能人,能够把各项事务都给我抓起来。
其次就是太阳能电池生产流水线的生产和组装,同样需要一个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来做这个事情。
这两个事情,之所以我提出来要用能够忠心我们忠信公司,能够忠心我们国家的人,是因为这两项技术都关系到我们忠信公司今后的生存,关系到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和太阳能工业的发展,所以,在人选上,必须要符合这样的要求。
只有管理这两个核心生产的人忠诚,那么,这两项技术才能保护住。
最后就是我们讨论一下生产汽车发动机的工厂,太阳能生产线的工厂我们建设到哪里,是在江城这边生产,还是把这两个都投资到沪市那边。
在那边都有长处,我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和大家的建议。”李忠信正色地对王波和洪斌说了起来。
对于这次开会的议题,以及选派人员的问题,李忠信觉得他必须要和王波洪斌他们提前交流一下,要不然的话,在开会上来说这个事情,他们没有办法做出决定。
如果说这两项技术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这两项技术没有什么怕泄露的,李忠信断然不会提出来这样的要求,可是,这两项技术必须要达到相当级别的标准,绝对不能轻易从忠信公司这边流传出去。
忠信公司这边的事情确定下来以后,他会到京城一趟,把关于这两个方面的事情和大老汇报一下,看一看大老那边怎么来考虑这个事情,怎么能够让国家的大型车企以及太阳能方面的企业和忠信公司共同受益。
第三千一百六十八章不厚道
“我说忠信,你这家伙不地道啊!我到江城这边都已经好几天了,你连面都不露,你什么意思?”卡梅隆幽怨地对李忠信问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把他叫来江城这边就不管不问的事情,卡梅隆异常不满。
这叫什么事情,把他从遥远的美国那边骗到中国黑省这边来,还要给李忠信找来的人培训,结果李忠信倒好,直接给他来了一个不闻不问。
“老卡,我能有什么意思!这不是最近几天特别忙吗?我这一天从早到晚开会,和公司的高层们研究公司今后发展的事情,我都忙得饭都吃不上。
我但凡有一些时间,一准得请你吃饭,和你说说话什么的。”李忠信接到卡梅隆的电话以后,他有些汗颜地对卡梅隆说了起来。
对于把卡梅隆扔到一边不管不问的这个事情,李忠信也是觉得有那么一些不厚道。
如果说卡梅隆是自己过来这边的,李忠信不管不问,那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卡梅隆到这边来,是他邀请过来的,虽然是卡梅隆打赌输给他的惩罚,但是,他在卡梅隆到达江城这边之后不闻不问,也是不对的。
他去美国那边的时候,老卡可是全程陪同,能够推掉的应酬全部推掉来陪他。
“忠信啊!你说的这个事情靠点谱可以不?你是什么人?你是忠信公司的董事长,搞出来如此庞大的一个商业帝国,你居然告诉我你没有时间,天天开会忙一些事情。
有时间出去到世界各地玩,有时间找女朋友,你说这个事情,你觉得我能相信吗?”卡梅隆很是不屑地开口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给予他的解释,卡梅隆是真心不相信的,因为卡梅隆觉得,李忠信说的这个事情就是掩饰,掩饰他不厚道的表现。
他可是听说了,李忠信前段时间去了中东那边,又到了什么埃及之类的好多个地方玩,出去玩,出去找女朋友有时间,他这个好朋友到江城这边来了,没有时间陪他,那把他当傻子吗?
“老卡,我是真的忙,最近一段时间,我天天半夜才从公司离开,你可以随便打听问问我们公司的人,看看我在这个事情上说没说谎。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公司的科研基地新研究成功了两个重大的科研成果,这两个成果对于我们忠信公司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作为忠信公司的董事长,作为公司的掌舵人,在这样的一个事情上,我必须要完完全全地投入其中,至少要把这个事情的框架搭起来。
这样,老卡,你等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把公司这边的一些事情安顿完,到时候我一准过去找你。
不,这样吧!我现在让赵媛媛那边给你安排好我们吃饭的地方,我这边的事情弄完,便直接过去找你,你看行不行?”李忠信揉了揉有些头疼的脑袋,正色地对卡梅隆说了起来。
对于招待一下卡梅隆的事情,李忠信是觉得十分有必要的,作为一个好的朋友,好的合作伙伴,他必须要给予卡梅隆这样的一种待遇。
和卡梅隆通过电话,又给赵媛媛打过去电话以后,李忠信再次揉揉太阳穴,摇晃了几下脑袋以后,重新进入了王波的办公室。
“三舅,刚才我们说到哪里了?今天把刚才讨论的事情解决完,我这边有点事情要做。”李忠信坐好以后,问起来王波。
“你要是有事情,你可以直接离开,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你在不在这里都行。”王波翻看了李忠信一眼以后,撇嘴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把刚才的事情解决完,然后有一些事情要办的事情,王波十分不满。
他在屋子里面也不是没有听到,李忠信那边安排赵媛媛,让赵媛媛找饭店的事情,他可是听得一清二楚。
王波觉得,这李忠信是着实不讲究,请人吃饭的事情不提,还弄出来有点事情做,这就不厚道了。
让让他和洪斌两个人,这个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他们两个人去不去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可是,当着他们的面说什么有点事情去做,那就是把他们两个人当傻子了。
这几天他和洪斌两个人一直忙得脚打后脑勺的,这吃饭连招呼都不打,哼哼!
“三舅,老卡那家伙不是到江城了吗?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忙,他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他到江城这么长时间,我没有搭理他,我一想也是,请人家到江城这边来了,连面都不见,是我的不对,所以,我打算一会儿把事情说完以后,请老卡吃饭。
您要是觉得您喜欢跟这货一起吃饭舒服的话,您和洪斌大哥两个人一起过去就是。”李忠信心领神会地对王波解释着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的那种态度和改变的说话语气,李忠信就知道王波那边是有些想歪了。
他请卡梅隆吃饭的这种事情,王波要是喜欢作陪,那他还更高兴呢!关键就是王波不喜欢和卡梅隆在一起吃饭,毕竟他们说话交流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用英语,王波那边听不懂,是十分不喜和老卡那老货吃饭的。
“原来是和老卡那老家伙吃饭啊!那你尽管去,这次我们要谈的事情真的不是很重要,刚才我们说的是,财务方面的问题。
汽车发动机厂和太阳能电池流水线长,从建设初期开始,让林霞那边派什么人过去。
采买方面,忠信公司应该派出公司的那个可靠之人。”王波听到李忠信说是要和卡梅隆吃饭,他立刻就憨笑了一下,开始把之前的议题和李忠信说了出来。
对于派财会和采买人员的问题,无论是王波,还是李忠信,都相当重视,毕竟这两部分的人员配置必须要强,而且必须要可靠。
建设汽车发动机生产厂以及太阳能电池流水线厂子,那不是小数目,随随便便的投入就是超过十几个亿,如果不派他们能够信任的人,到时候真要是出现什么问题,那就是天大的问题,财帛动人心,真要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会耽误大事的。
第三千一百六十九章心知肚明
李忠信和王波他们在办公室当中,为新成立工厂方面的财务以及采买人选方面等事情,和林霞以及董志国他们几个进行了最后的磋商,最终由李忠信拍板定下来四个主要负责的人员。
对于李忠信拍板的四个主要负责人员,王波和洪斌都没有疑议,毕竟这四个人无论从资历,还是管理方面的能力以及经验上,都已经是符合他们的要求。
特别是其中几个人都十分欣赏的闫立国,从跟着李忠信去京城那边回来以后,在忠信公司工作了这些年,一直保持着为忠信公司奋斗的决心。
正是因为他在忠信公司忠心耿耿,正是因为他在很多岗位上都做出来优异的成绩,所以,他被李忠信定为这两家企业采买方面的总负责人。
李忠信相信,闫立国能够坚守本心,能够做好这样的一种事情。
财务方面,李忠信属于的人选,则是林霞的二徒弟,一直负责忠信公司小家电厂的财会何芳。
对于何芳这个人选,李忠信和王波他们几个人也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毕竟何芳一直在董志国手底下负责财务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说,何芳在忠信公司重大项目采购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经验,而且是忠信公司能够信得过的财务人员。
他们把董志国叫过来说这个事情,一是希望董志国能够支持他们的工作,二是通过董志国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人。
主要负责的人员定下来以后,李忠信便离开忠信公司,直奔江城物语西餐厅。
之所以李忠信把吃饭的地方定在江城物语西餐厅那里,是因为卡梅隆这货习惯于吃西餐,对于中餐方面没有那么多的爱好,总吐槽说吃着不习惯。
而江城物语这个西餐厅,就在忠信总公司不远的那条新建街中部,开车过去那边,也就是三五分钟的事情,所以,李忠信选到了江城物语西餐厅。
李忠信进入西餐厅以后,问明白了卡梅隆的位置,便匆匆到了卡梅隆所在的单间。
“老卡,好久未见,甚是想念。我这边实在是忙不过来了,但凡我能够忙过来,再怎么我也会抽出时间给您接风洗尘不是。
在这个事情上,是我错了,我郑重和您说一声抱歉。”李忠信先是跟卡梅隆来了一个深深的拥抱,然后有些夸张地对卡梅隆说了起来。
对于没有接卡梅隆飞机,没有给卡梅隆接风洗尘的事情,李忠信还是觉得有那么一些虚的,毕竟他作为东道主,作为把卡梅隆从美国那边邀请过来的人,只是让赵媛媛那边全程负责接待卡梅隆,怎么也是有那么一些说不过去。
“好了,少扯那些个没有用的,没有把我放在心上就是没有把我放在心上,要是你的小女朋友到江城这边来,无论你工作再忙,恐怕你小子也能够抽出来时间陪伴,我这个糟老头子是不受到待见的,这个我懂。
我这几天刚到江城这边,接触了你弄来的那些个学生,弄得我头都有些大了,虽然有翻译给我们进行沟通,但是,很多事情,在沟通上还是有一定代沟的。
这些个学员的底子都很不错,无非就是没有接触到太多大型电影方面的制作,在大制作方面有一些欠缺。
还有就是,他们这些人对于中国和美国电影方面的一些看法和我相左,电影是无国界的,应该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而不是那种呆板的教条主义。”卡梅隆拍了拍李忠信的肩膀,笑呵呵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没有陪他的事情,卡梅隆心中是有着那么一些少许不满的,但是,看到李忠信的黑眼圈,听到李忠信解释的话,他已经是原谅李忠信,毕竟李忠信是一个超级大集团的董事长,真要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必须得李忠信那边亲自来做决定。
“老卡,我是真的没有时间,别说是女朋友来,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这边也是没有一点空。
我忙的都忘记了时间,今天是周几我现在都不清楚,简直是忙得昏天黑地。
我们忠信公司这次面临的是重大事项的调整,可以说是我们忠信公司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发展方向,在这两个大方向上,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布置下去,让这两个项目用最快的速度建设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抢前抓早,占据一席之地。在这个事情上,我真的没有骗您。”李忠信再次恳切地对卡梅隆解释着说起来。
看到卡梅隆卡吧了两下眼睛,丝毫没有相信他说的话,他无语地嘘了一口气,然后继续对卡梅隆说道:“得,您要是不相信的话,那我也没有办法。
那个我就不说了,我们坐下聊。
刚才我听您说,对于这次我请您培训的学员还算满意,那我就很欣慰了。
他们这些人是中国电影界新生代的导演,没有参与过您那种超级大制作,眼光短浅那是自然的,毕竟什么东西都需要阅历和经验,或者是有人给讲解,单凭他们用眼睛看,用脑子去分析,永远也是找不到你给他们讲的那些个东西。
至于说他们总有一些教条主义方面的事情,这个事情跟我们的国情有关。
西方人讲究的是自由,而我们中国这边讲究的在规则之内办事,你拍电影可以随心所欲,我们这边拍电影,必须得需要经过各种审查,所以,有这样的一种情况,也是必然的,希望老卡你能够谅解一下。
我们两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电影拍摄方面有一定的分歧是必然的结果,只要是方向和目标,以及我想让他们跟你学到的东西学到了,那就一切都没有问题。”李忠信正色地对卡梅隆说道。
对于卡梅隆说的这方面的事情,李忠信心知肚明,在中国这边,要求是相当多,并不是你想拍摄什么,就能够拍摄什么,不是你有想法,就能够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的。
第三千一百七十章没兴趣
“忠信啊!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就不说什么了。关于你提出来的那两个电影拍摄想法,我也和那些个年轻的导演们说了,看看他们谁能够拿出来最好的拍摄方案,有谁能够有最好的想法,等到那个时候,我这边再和你说选定谁来操刀这两个电影。
我一直有一种疑惑,按照你的天赋,为什么不在电影方面进行大的投入,不在这个方面发展呢!按照现在的情况,拍摄电影是一件相当赚钱的事情。”卡梅隆略显疑惑地询问起来。
“老卡,投资电影是一件相当赚钱的事情,这个事情我知道,在你的身上已经体现出来了这一点。我们合作一起投资的电影,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受益,但是,我对于拍电影这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一是因为我们国家对于电影方面要求的事情,我们国家在电影管控方面十分严格,很多东西不是你想拍就能够随心所欲拍摄的。
二就是导演和演员方面不好找。
您也知道,一部好的电影,不单单是需要好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本,还需要好的导演和演员。
就好像这次我希望你帮助我培训一些导演的这个事情,就是这个方面的原因。
有了好的剧本,有了好的导演,才能够拍摄出来好的作品。
而我呢!对于这些方面没有啥太多的想法,毕竟忠信公司赚钱的方面很多。
就好像我这次布置的十年或者是二十年计划,就是相当赚钱的项目。”李忠信诚恳地对卡梅隆说起来。
对于卡梅隆提出来搞电影的事情,李忠信在很早之前就想过,只不过李忠信不想去做这样的一种事情。
在中国这边,改革开放才多少年,各种规章制度很多,各种要求很多,很多东西都是不能触碰的。
只要在拍摄过程当中,有那么一些个不妥的地方,上面就不过审,或者说是直接把这个电影或者是连续剧给封杀掉。
所以,李忠信重生之后,就没有沾惹这些东西的想法,赚钱的事情千千万,他不会以拍摄电影这种事情赚钱。
“忠信啊!你说的相当赚钱的项目是什么?我没有没有可能参与进去呢?”卡梅隆看似浑浊的眼睛勐地一亮,询问起来李忠信。
对于李忠信有钱和赚钱的本事,卡梅隆是相当相信的,因为卡梅隆太知道李忠信的能力了,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赚钱的超级牛人,那么,李忠信必然算一个,不说在这个时候是世界首富,也是差不多远。
只是卡梅隆一直理解不上去,为什么李忠信如此有钱,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上却是没有任何体现出来。
要知道,三井雅子在世界富豪榜上已经是名列前茅,甚至排名能够达到前五十命。
而李忠信这样一个超级大富豪,却是寂寂无名,对于这样的事情,卡梅隆是十分不解的。
但是,对于李忠信赚钱的本事,卡梅隆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当李忠信说出来他搞了两个赚钱的长期项目,卡梅隆立刻就追问了起来。
“老卡,我说的这两个事情,都是你不会参与的,一个是生产汽车发动机的工厂,另外一个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工厂。
这两种投资,对于你来讲,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你也不会把手中的钱投向其中的任一一个,毕竟这样的实体产业,只是看到投入,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产出的,甚至一个不小心,就会把所有的钱都赔进去。
世界上制作这两样的公司很多,基本上都在美国那边,如果想要投资我这边,真就不如你在美国投资你那边的企业,因为我们的这种公司,基本上是不上市的,而且,十年或者是二十年的时间,是看不到任何产出的,基本上就是往里面扔钱。
哪怕是扔进去的钱能够赚回来,其中的利润也不会很大。”李忠信微笑着对卡梅隆说了起来。
对于卡梅隆想要跟着他一起投资赚钱的事情,李忠信是持反对态度的,别的不说,一旦他的企业有卡梅隆这样的外资参与进来,那资金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忠信公司现在不缺少资金,钱有都是,何必吸引卡梅隆这样的外资参与进来。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忠信公司所做的企业,并不是都为了赚钱,从建设汽车发动机生产厂开始,李忠信就没有抱着多赚多少钱的打算来,只是要推进中国汽车发动机的进程,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实现技术进步,后续的钱需要大量的投资,卡梅隆投资进来的话,也是拿不到分红或者是赚到什么钱的,所以,李忠信没有让卡梅隆投资的想法。
“原来你说的是那两种产业,那我没有什么兴趣,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继续投资电影呢!”卡梅隆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略显失望地摇头说道。
对于李忠信说的那两种产业,卡梅隆是真的没有什么太多兴许,因为他觉得,与其在这边投资李忠信的这种产业,真就不如在美国那边投资一些这个方面的股票。
“是的,老卡,我个人觉得,你在电影上面的天赋,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最近一段时间,你有没有拍摄下一部电影的想法。
如果你什么时候有投资并亲自操刀拍摄下一部电影的想法,到时候尽管和我这边说,只要你敢拍摄,我这边就敢投资。
我相信,老卡拍摄出来的电影会越来越好,电影会越来越大卖。”李忠信看到卡梅隆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他微笑着对卡梅隆说了起来。
对于卡梅隆心中的想法,李忠信心有很有数,无非就是卡梅隆在很多时候都想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并不想把所有的钱都投资到电影当中,他现在给老卡来个定心丸,老卡自然就不会考虑和他投资工厂的事情,毕竟工厂赚钱那都是慢钱,和卡梅隆拍摄电影赚钱的速度比起来,简直就是不同而语。
第三千七百一十一章新品牌
李忠信和卡梅隆吃着西餐,喝着红酒,谈完关于培养中国电影导演,以及指导他们拍摄李忠信要投资的电影以后,又谈了一些关于进一步合作的事情,便结束这次谈话。
送卡梅隆到达住的酒店以后,李忠信微阖着眼睛,把今天和卡梅隆谈话的事情从头捋了一遍以后,感觉到没有任何问题,他这才摇晃起来脑袋,把和老卡之间谈话的事情抛之脑后。
李忠信回到家中以后,先是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躺在床上思考起来下一步忠信公司的一些个安排。
忠信公司科研基地那边汽车发动机的研发成功以及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研发成功,标志着忠信公司进入了发展的快速车道,如果不出现太大意外,忠信公司在二十年之内,都不用为发展的方向所担忧。
现在最需要搞定的事情,是怎么能够把汽车发动机技术安全地和国家共享。
对于忠信公司的汽车发动机技术,李忠信并没有想过完全掌握到手中,而是想怎么让这个发动机技术让全国人民受益。
一辆汽车是有很多主要部件的,轮胎、电子设备、车身,还有底盘和发动机等。
这么多主要部件中,要说汽车最重要的部件,非发动机莫属的。
很多人喜欢将发动机比喻成汽车的心脏,由此可以看出发动机的重要性。
要知道,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汽车发动机方面,一直被国外的汽车公司把持技术,进行了垄断,直接卡住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脖子。
中国想要发展汽车工业,就需要在国外那边进行购买发动机,国产的发动机,没有汽车企业敢用,因为这个时间段里,国产发动机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国际水准,达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
而忠信公司这次研发出来的发动机的技术,已经突破了国外发动机技术的封锁,甚至发动机技术已经是达到了世界领先级别的水平。
忠信公司这边的事情结束以后,我有必要去京城那边一趟,一些事情,必须需要大老那边出面来做,忠信公司的发动机技术,必须要由国家来牵头做这个事情,而不是忠信公司一腔热血,把这个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公布出去,没有用多少时间,就被其他国家的人学走了,那忠信公司花费了那么多的资金,花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第二天一早,李忠信早早到达公司总部,和王波洪斌继续商讨关于汽车发动机生产以及汽车生产基地生产的各种细节,人员方面的安排,招工等事宜。
最后,李忠信忽然提出来忠信公司独立自主完成的汽车,应该换一个全新的名字。
“三舅,洪斌大哥,你们觉得咱们忠信公司生产的发动机,是不是应该起一个好听一些的名字,还有,我们忠信公司今后独立研发生产出来的汽车,是不是也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这两个名字的话,是我们几个人商讨来制定,还是全公司开一个专门的会议,来商讨这样的一种事情。
我个人倾向于召开公司高层,把这个事情传达下去,到时候让忠信公司的员工都参与到其中,具体那个人起出来的名字好听,就用那个名字来命名,您看怎么样?”李忠信商讨完细节之后,把心中想到的关于忠信公司发动机和自主品牌汽车名称的事情,对王波和洪斌问了起来。
对于给发动机和汽车整车起一个霸气高端上档次名字的事情,李忠信早有想法,只不过他一直没有提出来而已。
“那么麻烦做什么,直接都是忠信品牌不就完了吗?我们忠信公司现在的忠信汽车销售得多快,已经是中国汽车行业当中的领军车辆,售后方面。我们忠信公司更是做得最好,可以说全中国只要是有忠信汽车的地方,就已经是有忠信公司的售后服务站。
人们已经接受了我们现在的品牌,如果再搞一个独立的品牌,我觉得没有必要。
如果弄那种独立的品牌,刚刚生产出来以后,也是没有什么人知道的,必须要花费海量的广告费用,有那些钱做什么不好。
要我看,直接沿用我们忠信汽车之前的忠信品牌就是。
这样做的话,也算是继续扩大我们忠信公司的影响力。”王波吧嗒了两下嘴以后,有些无语地对李忠信说起来。
对于李忠信提出来要给新的汽车发动机和新的整车重新起名字的事情,王波觉得是脱裤子放屁。
忠信汽车现在全国驰名,基本上是和一汽大众等汽车所媲美,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是全面超越了其他品牌的汽车,放着好好的品牌不用,去研究新的品牌,然后再打广告,让人们重新认识品牌,那绝对是多此一举。
“我个人倾向于忠信说的创立全新品牌的事情,毕竟我们忠信汽车一直是属于合资,虽然品牌是我们忠信公司的,但是,还是有合资车的概念。
如今我们忠信公司能够独立自主的研发生产全新的汽车,应该重新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忠信公司生产出来的汽车是完全国产的汽车。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想法,那就是,国外的汽车发动机要比中国国产的汽车发动机强上很多。
国产的汽车发动机,大部分都是不达标的,属于那种滥竽充数的发动机。
正常情况下,国外的汽车发动机用上五七八年的任何问题都没有,而我们国产发动机一般到了五年之后,甚至连五年都用不上,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现在我们研发出来全新的优质发动机,我同意忠信的想法,是有必要重新树立品牌,有必要让中国人都知道,忠信公司能够生产出来好的国产发动机。”洪斌捧着茶杯,慢条斯理地对王波说起来。
第三千七百一十二章定位
李忠信有些赞许地看了看洪斌,在心中对洪斌竖起大拇指。
对于洪斌说出来的话,李忠信十分赞同,可以说洪斌说的那些个事情,和李忠信的想法差不多。
忠信科研基地研发出来了发动机,能够批量生产,忠信公司会着手建设超大规模的汽车发动机生产基地,今后生产出来的发动机,绝对会大受欢迎。
在受到人们欢迎的同时,也要把国产发动机能够媲美国际上其他品牌发动机的事情宣传出去,今后只要是用忠信公司发动机技术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就会受到全国人民的信任。
这样一来,今后中国汽车发动机的生产就会越来越好。
而且,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全新品牌,让人们更能接受,而不会去考虑是不是和国外的汽车公司合资生产出来的,然后挂羊头卖狗肉地说是完全国产。
汽车的品牌也是如此,中国汽车工业今后想要发展得越来越好,那么,国产汽车的口碑就相当重要。
忠信汽车的这个品牌现在是牛逼,也相当值钱,就是商誉值就已经是达到一直极高的水平。
但是,忠信汽车的这个牌子,从创立尹始,就是合资车品牌,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那就是合资的公司,不能看成纯粹的国产品牌。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如果按照王波所说,直接用上忠信汽车的这个牌子,那么,今后想要扭转人们对于忠信公司自主品牌汽车的印象和概念,那就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或者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一件事情。
所以,李忠信才想要考虑忠信公司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和忠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出来的汽车,要用全新的名字。
“三舅,您听听洪斌大哥说的这番话,听完之后,您是不是有新的想法呢?”李忠信微微一笑,澹然地看向王波。
对于王波会不会认同他和洪斌的观点,李忠信真的没底。
在李忠信的心中王波是那种死脑筋的人,一般情况下,很难说服王波什么事情。
“你看你问我们半天,无非就是想要搞个新的品牌,无非就是多花一些钱打打广告,增加一些个麻烦事情罢了。
我这边对于你们说的那些个事情,我没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你们两个人如果认为有这样的一种必要,那就直接做就是,问不问我没有什么意义。
我只是觉得做这样的一种事情麻烦而已,并不反对重新起名字。
还有,起名字的事情,弄那么罗里吧嗦的做什么,直接起个名字就得了,比如说诚信,忠诚,再不就德行,跟我们忠信公司文化有关,和李忠信也是有关联。”王波撇着嘴巴说了起来。
对于给汽车发动机研究品牌和忠信公司独立自主汽车搞品牌的事情,王波并不是太在意,因为他总觉得李忠信这是脱裤子放屁。
明明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却弄得那么麻烦,还要搞什么全公司共同研究,这种东西,让下面的人研究个毛线啊!
“诚信,忠诚,再不就德行,三舅,您看看,您这哪里是汽车发动机的品牌或者是汽车品牌的名字,这种名字实在是太过老土,不适合现在的一种形式。”李忠信听完王波的话以后,鼻子差点气歪,他没好气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说的这三个名字,李忠信一听就感觉到脑袋瓜子多大,这样的三个名字,根本就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潮流和趋势,跟他所想象的东西相差太过悬殊。
“诚信,忠诚,德行怎么了?这不都和我们忠信公司的座右铭有关吗?我们忠信公司是忠信,诚信和忠诚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你看,咱们公司之前的汽车叫做忠信富康,那汽车的销量多好,基本上是卖脱销的一种状态。
现在起个名字叫做诚信富康,或者是忠信如意等等,那不都可以吗?还弄出来我说的这些东西是老土,你给我弄一些个不土的东西出来我听听,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王波十分鄙夷地翻看一眼李忠信,撇嘴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他说的名字老土的事情,王波是不服气的,忠信公司售卖的忠信富康车,就是忠信汽车,大家都认可这样的一种品牌。
在忠信公司,基本上隶属于忠信公司的企业,或者是大大小小的产业,又有哪个不叫忠信?
只要叫忠信的品牌,那都火得不要不要的,这到了李忠信的口中,就变成老土,这名字要是土,那就是李忠信自身名字的问题。
“三舅,我没有说您说的那种名字怎么样,就是说这个品牌名字起得太过老旧,不符合现在人们的思维方式。
名字不用忠信开头,主要就是怕人们对我们忠信汽车品牌有所误会,要不然的话,随便叫一个忠信凯越,忠信风雅,忠信君威什么的,那不都可以,现在我们考虑的是,名字要让这个时代的人接受,而不是过去的那一年代。
像发动机,我们起名字为磐石,匠心,或者是其他符合发动机本身性质的一种东西。
而汽车的自主品牌呢!要结合实际,马上就要千禧年了,我们可以考虑未来,超越等等这样的名字。我是这样的一种想法。”李忠信有些抑郁地对王波解释起来。
对于具体起什么样子的名字,李忠信心中有那么一些腹稿,只不过李忠信并不想用这样的名字,他希望找到更适合忠信公司的一些汽车发动机的名字,或者是汽车的名字。
“磐石这个名字我看就不错。磐石的话,想到的会是坚硬,耐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那种,很符合发动机的性能。我认为这样的一种名字,才应该是我们忠信公司发动机的品牌。
只要是一说出去,就有那么一种看起来很牛逼的感觉。”洪斌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他的眼睛一亮,正色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第三千七百一十三章果真麻烦
洪斌对于李忠信提出来的几个发动机的名字,他很是赞同,因为他觉得,李忠信说的这几个名字,非常符合忠信公司这次研发成功的发动机。
磐石,代表的是坚韧,耐磨,巍然不动,这种名字的发动机,一听就有那么样子的一种意思。
这个时候,中国比较有名的发动机品牌并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那些个国外工厂的发动机,像奥迪,马勒,力魔等等,国产的主要是力帆。
按照洪斌的想法,发动机的名字,磐石还是不错的。
而对于李忠信说的那些个汽车品牌的名字,洪斌就有些不敢恭维了。
李忠信说的那些个品牌,啥未来了,啥超越了,都有些太过于大众化,基本上没有什么创新。
“忠信提出来的那个提议我,看可行,集思广益,让咱们忠信公司的所有员工各抒己见,这原本就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通过这样的一种活动,能够找出来最适合我们公司生产出来的发动机的名称,能够找出来最适合我们忠信公司生产出来汽车的名称,绝对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洪斌慢条斯理地开口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的态度,洪斌实在是太了解,和王波搭档了这么多年,王波的一举一动,甚至是小心思,很多时候洪斌都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
现在的这个时候,无非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各种忙,事情多得忙都忙不过来,李忠信忽然提出来一个事情,就得他们两个人去交代,毕竟这样的一种事情,都是他和王波牵头搞,李忠信就是一甩手大掌柜,是活不干,指使人一个顶两个。
他和王波这几天一直忙着汽车发动机生产厂,汽车整装厂以及太阳能电池流水线的各种人员配置,忙着各种李忠信安排的事情,本身事情就多,王波不喜欢李忠信又提出来让搞什么全公司一起各抒己见的事情,那是太正常不过了。
“洪斌大哥,你要是同意这个事情的话,那这个事情你就负责安排传达下去,最后由你来管这方面的东西。
要我说啊!名字这种东西,还是用原来的好,不有句话说的好吗?那啥还是老的好。”王波颇为得意地说了一般,忽然发现自己说的话有一些歧义,算是一个口误,他立刻就变成了那啥。
“那啥是哪啥啊?三舅,你这说了一半,不说了,让人猜测不好吧!您要是觉得麻烦,我直接让赵媛媛办公室那边传达下去这个命令就可以,您二位最后和我做为最后的评审就行。
有什么好的名字,到时候我们三个人一起选,毕竟这个事情是关乎于我们忠信公司今后大品牌战略的一部分。”李忠信调侃了一下王波以后,正色地开口说了起来。
通过洪斌的话,李忠信已经是听明白洪斌说的那种大概的意思,无非就是王波不想做这个事情,认为这样的一种事情麻烦。
而王波说的情人还是老的好这种话语,对于李忠信而言,那是十分正常的一句话,只不过王波算是那种老思想的人,直接说出来那样的一种事情,还是有那么一些不习惯。
“忠信,那你直接告诉赵媛媛那边负责这个事情就完了,到时候汇总出来以后,让赵媛媛找你汇报工作。
我估计你从来都没有考虑过,我们公司上上下下几十万员工,都快一百万人了,每一个人就是一张纸,得多少张纸,得多少个人去看,汇总以后,会有多少的名字入围。
如果入围的都要我们去看,我们一天都不见得能够看完,到头来,还就是那些个名字,弄这样的一种事情,除了劳民伤财,没有其他任何好的作用。
并不是我怕麻烦,是这样的一种事情会耽误其他事情铺开的,最近一段时间,你知道我这边积压了多少工作需要做吗?有多少的事情需要我审批吗?”王波做出来一种苦瓜脸的表情,对李忠信说起来。
对于这个事情,王波心中一直有抵触,主要就是怕麻烦,对于王波来讲,这样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全公司上下几十万人去想这样的一种是,然后汇总到一起,每个人哪怕只是一张纸,那都得有多少。
忠信公司在江城这边就有三十几万以上的员工,其他地方的员工有很多,这些员工搞出来这样的名字了,是不是还得全都邮寄过来,浪费时间精力不说,还会给很多部门带来极大的压力,这样的一种事情,王波是不想看到的。
李忠信听完王波的话以后,他忽然间恍然大悟。
现在的这个时候,不是后世那种网络发达的时候,大家在网上直接想要投票了,或者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发个邮件,或者是发个信息就可以的。
如果真的按照王波所说,那他让全体员工每人各抒己见的事情,那真的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别说是十天八天的,就是一个月都不见得能够完成这样的一种任务。
忠信公司的员工天南海北哪里都有,就好像海南那边的员工,这边通知到那边,那边有了好的想法,想要把想法拿到公司这边,十天半个月过去了。
“三舅,你这样说的话,我忽然间想明白了,也别全体忠信公司的员工了,就是我们江城忠信公司总部的中高层,以及总部的员工,每个人拿出来一个忠信公司发动机和忠信公司汽车的品牌名字,让他们用最多的时间交给赵媛媛,然后我们这两天抽时间看一下,从中选出来,您看这样做的话,是不是就好多了。”李忠信微笑着对王波说了起来。
李忠信也是想明白了,真要是按照之前他说的那个事情,劳民伤财不说,还获得不了他想要的效果和东西,与其那样,真就不如直接在忠信公司总部这边搞一下,到最后选出来发动机的品牌名字和汽车品牌名字,省时省力,还能够达到他想要的效果,在这个时候,李忠信更是琢磨起来,他是不是应该在互联网的发展当中插一脚,让互联网崛起的速度更快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