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三十一章心里长草
李忠信看到,王波给赵媛媛打完电话,又给董志国打了电话以后,整个人就好像心都已经不在单位,已经是飞走了一样,他感觉到很是无语。
在这个时候,李忠信终于理解那句话叫做心长草了是怎么回事。
他就不明白王波了,他都答应下来和王波一起过去了,现在说重要的事情,他的这个三舅,咋还能够比之前还心不在焉了呢?
“那个什么,三舅,赵媛媛那边应该派人把酒给您放车上了,那我们就坐你的车往志国舅那边说的饭店去吧!
等我们两个人坐上车以后,再聊安排谁过去负责沪市工业园区当中忠信汽车产业基地建造的事情。”李忠信微微琢磨了一下以后,开口对王波说了起来。
“你坐我车过去,那半山呢!半山那边怎么办,你给他放假了啊?要不我给他打个电话,叫上他一个,让他过去跟我们一起喝酒?”王波丝毫不理会李忠信说的那些个话,直接问起来封半山,他觉得李忠信要坐他的车,那封半山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可以招呼封半山和他们一起喝酒。
“半山舅那边今天不行,今天我妈那边安排三舅妈和志国舅妈他们吃饭,半山舅过去帮着照看一下,我妈和晴子晚上回家安全方面的事情,都交给半山舅那边了。”李忠信十分无语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心中只是想着喝酒的事情,根本就不搭话他说的人员问题,他感觉到很是闹心,这三舅,都这个岁数了,什么样子的好酒没有喝过,什么样子的酒局没参加过,咋还这么贪酒了呢?
对于王波和董志国他们贪酒的事情,李忠信心中也是多少明白一些,不说他们已经有了酒瘾也是差不多了。
李忠信觉得,像王波和董志国他们这些人,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喝白酒,而且是几乎每天都要喝上几两的,到了现在的这个岁数,基本上都是有酒瘾的人了。
哪怕他们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酒瘾,也是看到酒就想喝,只不过李忠信觉得,他三舅和董志国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到了现在的身价,都已经是如此有钱了,怎么就不知道控制一下喝酒,不说比年轻时候喝酒喝得还要甚,也是应该好好琢磨一下了。
“你看看你,不是你三舅说你,咱们江城这边的治安环境多少,你也不是不清楚,再说了,你的那个小女朋友不是有女保镖的吗?又是助理又是保镖的,怎么,那你也不放心?”王波对于李忠信说让封半山去接晴子和他大姐的事情,他感觉到李忠信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别看王波被坏人用枪打过一次,但是,王波还是不觉得江城这边的治安有什么问题,他们忠信公司的安保做得已经是相当到位了,更何况还有国安局的一些安全人员,负责他们这些人的安全的。
“三舅,我当然不放心了,毕竟晴子小时候在江城这边就差点被人打坏了,这个事情你也清楚。
而且,我觉得呢!这个事情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我什么也不说,毕竟江城和江城新区的治安环境都很好,但是,您说这个就不妥了,也不知道是谁,那个时候说要增加安保力量,说什么没什么事情,一定不到处乱走了的?
现在这咋还嘲讽起我来了呢!”李忠信打趣地嘲讽王波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嘲讽他小心的事情,李忠信很是不高兴,要是这个事情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他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是,从他三舅嘴里面说出来,他怎么都感觉这个话有不对劲的地方。
王波在被人拿枪打了那年,这话说的那个绝,没有必要,他不乱唇,能在安全的地方呆着,他绝对不去不安全的地方,现在这也没有多少时间,就开始吹嘘起来江城这边的治安好,没有什么问题,这想找封半山喝酒,也不至于这样说吧!
“你这个臭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是不是讨打,那种事情是我想让他发生的吗?
那个事情纯属是意外,你要是这么聊天的话,我可是不和你说话了啊!”王波满脸不高兴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那么说他,王波是真心感觉到很生气,有其他人说的,这也是没有李忠信说的,要是他不和李忠信搞这个忠信公司,他怎么就能够遭遇到那样的一种事情呢!
王波在这个时候更是感觉到李忠信把天给聊死了,他郁闷地想到,有那么和舅舅说话的吗?
“可别的呀!三舅,那是您自己说的事情,我也没有乱说其他的,咱们不说这个事情了还不成吗?话说,今天志国舅招呼您过去喝酒,都有谁啊?我过去那边方便不方便?咱们现在就下楼吧!”李忠信看到王波有了一些恼羞成怒的样子,立刻转移话题地询问了起来。
李忠信对自己的这个三舅是最清楚的,他三舅无非就是装生气,这样的一种事情,王波还是挺开朗的,也没有什么生气的必须,无非是他揭穿了王波的老底,王波有些不好意思罢了。
“方便不方便都让你说了,这样的一种事情,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你过去是给你志国舅的面子,你志国舅高兴还来不及呢!”王波一边领头下楼,一边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要过去和他们吃饭的事情,王波并不是很意外,因为王波知道,今天晚上是他大姐张罗的娘子军的局,因为董志国的老婆被他大姐叫过去了,这才有了董志国张罗吃饭的事情。
“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跟你过去就是了。那个先不说了,我现在很想知道,关于汽车基地那边建设的事情,你中意谁,想让谁来负责这个方面的事情。”李忠信话题一变,直接又和王波谈起来了关于汽车基地建设人选方面的事情。
第三千零三十二章吓了一跳
王波领着李忠信往电梯的方向走,这边还没有进入专属他门楼层的电梯门呢!他就听到李忠信追问他属意谁去搞那个建设汽车基地事情的人选。
想着李忠信说的那些个条件,王波顿时打了一个激灵,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旋即瞪大了眼珠子对李忠信说道:“你不是想打你志国舅的主意吧?”
王波在这个时候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李忠信和他说了半天,需要的这个人选,必须是忠信公司的老人,要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还要能够挑得起大梁,学历方面不看,主要看的是能力和放心程度,越是能够让他们放心的人选就越好。
王波想着想着,就想到了董志国那边。
忠信公司最开始搞建设的时候,一直就是董志国那边负责,第一次忠信公司搞蔬菜大棚的时候,是董志国带头弄的,杨华那边开始搞建造的时候,也都是董志国那边全权负责,那个时候,杨华是在董志国手底下听命令的,不会是李忠信又想让董志国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吧!
要不然的话,这李忠信怎么就那么想参加董志国组织的这个酒局呢!
“三舅,您想哪里去了?我们就是再想人,再想找到合适的人选,也不能劳动志国舅的大驾不是。
志国舅是公司的元老,现在负责的是小家电生产这边事情,而且他管理了很多项工作,无论哪一项都是十分重要的,您那边想歪了。
我的意思是,咱们要做的这个事情,无论从投资方面,或者说是从其他方面,都需要一个不错的好人来做,要不然的话,这个事情出现了问题,那到时候我们更要麻烦了。”李忠信耐心地对王波解释起来。
对于王波这脑洞大开想到他准备让董志国去做那样的一个事情而感到无语。
董志国现在是忠信公司的大佬了好不好,整个忠信公司现在能够排得上数的人当中,董志国绝对排在前几位,要是让董志国去沪市那边主持这样的一个工作,那董志国就属于被降级了。
别说是董志国了,就是王鹏和闫立国他们那些个人,现在的级别都已经是相当高,这样的一种事情,李忠信怎么会想要让董志国过去那边主持这样的一种工作呢!
“吓我一跳,我还琢磨着你说了半天,是准备让董志国去沪市那边呢!要是你真的那么做,我这边也是不会同意的。”王波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这才算是把心放到了肚子里面。
最近一段时间,王波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有一种孤独感,或者说是好没由的有着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感觉,他觉得在外面和什么省里面市里面的领导什么的在一起喝酒吃饭很无趣,他就喜欢和一直在一起喝酒吹牛逼的人喝酒,这要是李忠信把董志国弄沪市那边干活去,那他可就是少了一个陪他喝酒的人了,这样的一种事情,他说什么也是不会轻易答应下来的。
“三舅,瞧您这话说的,一点水平都没有,那能这么说话呢?还弄出来了一个什么我这边想要那么做,你也是不会同意的。”李忠信没好气地对王波吐槽着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说的这句话,李忠信怎么都感觉到别扭,这话说的是真不中听,还他不会同意的,合辙是他在这个事情上说了也不算呗。
李忠信觉得,王波这样大的一个领导,要是一开口就是这样水平的话,那绝对不行,要是他在这样的话,他真的找人对王波在这个方面进行一下辅导了。
“我就这样的一个水平,咋,嫌弃我的水平低,那你找水平高的人过来给你干活,就好像我现在愿意给你干这个活似的。
别动不动就说我水平低素质低什么的,我就是一农民,你爱怎么想就怎么,大不了我不干了,到那个时候,我天天都有时间喝酒。”王波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撇着嘴巴很是傲娇地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他水平低的这个事情,王波是心知肚明的,他压根就不是什么高水平的人,现在能够做好这个什么总经理,已经是很累的一件事情了,和那些个当官的以及合作的人说话的时候,他这边需要考虑考虑,需要小心谨慎,可是,和李忠信说话,他要是还那么小心谨慎的,那他得多累啊!
看着王波那傲娇的模样,想着王波说的那些话,李忠信差点没有被气背过去气去。
这叫怎么回事,我不过就是说了那么一句话,咋还如此大的反应出现了呢?难道现在我的三舅最近一段时间玻璃心了?
李忠信对于王波的突然发脾气感觉到无语,更是不知道怎么去接话了,原本他是打算和王波说一说,他想给王波找一个专门学习语言艺术的人,现在倒好,他连话在这个时候都不敢说了。
“我说忠信啊!你这是要和王总做什么去呀?我记得你今天说的是不过来这边的。”就在李忠信感觉到十分尴尬的时候,洪斌的声音从他的身后传了过来。
“呀!洪斌大哥啊!今天我是到忠信科研基地那边去的,谈完事情以后,过来这边有些事情。
我过来这边的时间比较晚,而且你那个时候也没有在办公室,我就到王总那边去谈事情了。”李忠信有些高兴地对洪斌说了起来。
李忠信觉得洪斌出现的时间很巧,要是洪斌不出现的话,他和王波得老尴尬了。
“刚才我应该是下去办公室那边安排一些任务,估计你是在那个时候到我办公室那边的吧!这是有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洪斌微笑着开口说了起来。
“斌哥,你可别和他说事情,要是你被他缠上说事情,估计脑袋也得大。那个我们不说了,现在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志国那边招呼喝酒,你过去喝点不?”王波先是没好气地瞪了李忠信一眼,然后大咧咧地对洪斌直接问了起来。
第三千零三十三章发言权
李忠信和王波与洪斌挥手告别坐上车以后,李忠信笑呵呵地对王波打趣说道:“三舅,您看,您和洪斌大哥的区别就在于此,看人洪斌大哥多自律,下班以后招呼喝酒都不去,要回家吃饭,你看看你,这心现在都好像已经是飞到酒桌上了。”
“你这个臭小子,说什么呢?!!啥叫我的心都好像飞到酒桌上去了?
下班以后喝酒去是正常的,不出去喝酒,必须回家吃饭,那是怕老婆的行为,你以为是什么呢?
在我们江城这边,女的在家里面说了算的,比男的在家里面说的算的多出来很多的,洪斌大哥那边是怕老婆,要不然的话,你以为他不想出去喝酒呀!
我敢打赌,要不是我们和他说的这个时间点,是他给家里老婆打完电话,说定下来今天晚上回家吃饭了,要不就是他家里面有饭局了,你以为他不想和家里面的老婆请假出来和我们一起喝酒的啊!
你小子,现在还小,这样的事情你是不懂的,等你结婚了就知道咋回事了。”王波对于李忠信说的那个洪斌自律的事情嗤之以鼻,更是对李忠信说出来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
王波就差这个时候给李忠信用他自己举例子了,要不是今天李忠信他母亲那边张罗饭局,他和董志国他们想要这个时候凑一起聚一聚,好好喝顿酒,那也是相当费劲的。
在东北这边,大老爷们喜欢喝那么一小口的人,基本上都一样,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一勾搭,不说直接就跟着走也是差不多了,洪斌那边他招呼过喝酒,一招呼洪斌就同意过去的,而且是编谎话和家里的母老虎请假。
“三舅,背后说人的这个事情不好吧!啥叫洪斌大哥怕老婆,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李忠信正色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在背后嚼舌头的事情,李忠信很是不耻,这刚才还笑呵呵地招呼洪斌出去喝酒,这背后就说洪斌怕媳妇,这样做的话,很不好。
“啥叫我背后嚼舌头乱说?!!这个是事实的,你洪斌大哥这个人就是怕老婆。
我当着他的面说也正常,这个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怕老婆有什么不对?还是说怎么的?
你个没结婚的小年轻的懂个毛线,怕老婆那不是怕,那是爱,是疼爱,连这个都不懂,在那里乱说什么,小屁孩以后少掺和这样的事情。”王波板着脸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说洪斌怕老婆的这个事情,王波觉得是很正常的,他们这些爱到外面喝酒的男人,有几个不怕老婆的。
老婆成天等着他们半夜回家,搁谁也是会生气的,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一种怕老婆的情况。
说是怕老婆,更不如说是疼爱老婆多一些,所以,李忠信对他说的那个事情,王波觉得,李忠信就是一个小屁孩子,还没有结婚,对于婚姻当中的这些事情是不明白的。
啥叫你这个小屁孩子少掺和这样的一种事情呀?李忠信听着王波那种当长辈教训小辈的语气,他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呢!在这个事情上,李忠信还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毕竟他现在的年龄的确如此,更何况他还没有结婚,说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还有一点就是,他家里面,父亲就是属于那种典型的妻管严的。
“三舅,咱们两个人要谈关于派什么人过去沪市那边做事的事情的,说这些东西做什么?”李忠信颇感抑郁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这个话题还不是你那边提出来的,要我说,这个事情等明天白天的时候,找洪斌大哥那边一起谈这个事情,人选方面,我个人觉得,洪斌那边比我掌握的要好一些,你也知道,我在总部这边的时候少,大部分时间都是洪斌大哥坐镇这里的。”王波听到李忠信又要谈关于派什么人过去沪市的事情,他立刻就提出来要明天白天的时候和洪斌一起说这个事情。
“明天白天的时候,我准备开会说这个事情,最好我们两个人先有一致的目标,如果我们两个人都看行,那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要知道,这样的事情上会说,没有几个人选,到时候下面的人也没有办法各抒己见不是。”李忠信正色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要想各抒己见的话,最好是咱们两个人不选,到开会的时候,把这样的一个事情一说,让大家提供人选,然后我们从大家提供出来的人选当中挑选出来人,那不就结了。”王波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立刻笑着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让他拿出来人选的事情,王波是真心不想琢磨,这样的一种人选,可以说是相当难选,他属意的人,李忠信那边不一定看好,李忠信看好的人,他这边也不见得就欣赏,李忠信既然说要让大家各抒己见,那么,大家一起讨论出来人选,一起挑选那不香吗?
“三舅,您也知道,要过去沪市那边主持这个工作的人很重要,那可是忠信公司的大产业之一,不说比咱们忠信公司的综合商场和超市,这个项目要比忠信连锁快餐什么的项目都要大。
现在是建设阶段,我都觉得应该派一个老持成重的人过去,我是真怕那边一个搞不好,耽误我们的大事的。
而且,这样的人需要可靠,我觉得,至少得如了你我的法眼,您得觉得用着行,这样的人才可以,您说是不是这样?”李忠信一本正经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李忠信觉得,王波说的各抒己见的事情倒是不错,但是,他却是想先找出来两个种子选手,至少他和王波这边都能够认为可以,那么,这样的人他们才放心放出去,要不然的话,没有什么比较,随便弄出来一个人选,他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要是有了两个那样合适的人选,让大家到时候看一看,有没有比这两个候选人更合适的,直接就能够说出来了。
第三千零三十四章咋上这地方来了呢
李忠信和王波按照董志国说的地址下车以后,他很是诧异地开口说道:“咋,三舅,志国舅安排吃饭的地方在这边?就这?”
对于钱浩开车去什么地方,李忠信没有去看,可是,到了地方以后,他忽然感觉到这边好像很是荒凉的样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刚才开车路过的地方是江城新区,是笔直宽敞的大道,路边全部都是路灯,无论是什么地方都是一片灯火通明。
而到了这边以后,道路不好走了不说,基本上没有什么灯光。
他们停下来的位置是一排平房,而这排平房也就是十几个门面,而他们停的位置,几乎是这里最黑的地方了。
要不是李忠信看到眼前这个地方写了四合鸡鱼馆,他都以为王波和钱浩那边说错了地方,跑到荒郊野外来了。
“是啊!志国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就是和我这样说的,我也不知道他怎么跑这边来吃饭来了。”王波下车以后,和李忠信一样,看到这样的一种形式的饭店,感觉到有些郁闷。
为什么说看到这样的一种饭店郁闷呢!按照他们现在的水准,不说去吃江城那边的几家大饭店,也不至于跑这样的一种地方来吃饭的。
“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进去再说吧!那个什么,钱浩,你把车停到对面那个宽敞一些的地方,停好车以后,带两瓶酒进来。”王波对李忠信拽了一个词语以后,转头对钱浩吩咐了起来。
对于董志国怎么安排这样的一种地方,王波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要是有地方喝酒就可以,无非是李忠信过来这边不习惯而已。
四合鸡鱼馆?!!李忠信微微琢磨了一下以后,也是恍惚地想了起来,后世的时候,江城周围有一些不错的饭店的,其中四合鸡鱼馆算得上是其中之一。
因为这个四合鸡鱼馆开的位置在四合村,所以人们直接把这个地方叫做四合鸡鱼馆,是属于农村本地人搞起来的一个和最初忠信鱼馆性质一样的饭店。
这样的一种饭店呢!特色就是当地的小鸡或者是大鹅,用那种农村的大铁锅直接炖出来的。
只不过一般到这样的一种地方来吃饭,都是奔着江鱼和本地鸡鸭鹅来的。
李忠信跟着王波推开门走进了四合鸡鱼馆,他四下打量了起来。
李忠信看到,这个时候的这个四合鸡鱼馆,就是那种最老式的农村饭店,和后世的那种大锅台有一拼,可以说是后世大锅台的一种雏形。
里面这个时候虽然张灯结彩,有着过年的那种气息,但是,还是感觉到有那么一些粗犷的味道。
黄泥堆砌起来的四四方方的桌子当中有着一口大铁锅,在铁锅的周围,是能够放置碗筷和餐具的地方,大铁锅的下面,则是烧的柴火。
这个时候是刚过完年的时候,饭店里面的人不多,一共就两桌,一桌是四个人,两个大人两个孩子,一看就是一家四口一起吃饭。
另外一桌就是董志国他们五六个中年男人,此时,他们正围坐在大铁锅的周围,端着那种十分老旧的二大碗,正在举碗张罗喝酒。
“大波和忠信过来了啊!快往里面坐,老板呢!快给我们加餐具。”看到王波和李忠信从外面走进来,董志国先是对王波丢了一个嗔怪的眼神,然后大声地招呼起来这边的老板,让老板给李忠信和王波他们加餐具。
“大波,你看看,你还能不能认出来这个人是谁了?”就在王波和李忠信坐下来以后,董志国指着他对面的一个粗豪的东北大汉对王波问了起来。
“这我还能认不出来,蒋三哥,你这和年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风采不减当年呀!我是大波,那个时候和董志国家前后趟房。这志国前几天听说你在沿江乡这边住,就一直说要找你喝酒的,我这是不请自来,等会咱们哥两个好好喝点。”王波打了一个哈哈,笑着对蒋三伸出了右手。
对于董志国安排到这个地方来,而且是问他能不能认出来人来,王波一下子就猜测到了,董志国所说的这个人,一定是那个前几天吃饭时候说的蒋三,要不然的话,董志国是不会那么说的。
别看平日里王波好像是稀里糊涂的,但是,对于这样的一种事情,他是瞬间就猜测到了,更何况蒋三这个时候有着一些年轻时候的影子,无非是比年轻时候老上了很多。
“这个是宋老三和宋老四,这个是姚大亮,都是三哥的朋友,今天我到三哥家那边三哥给我介绍的,等一会儿大家认识了,好好喝一些。。”董志国看到蒋三哥和王波握完手以后,挨着蒋三这边开始给王波介绍了起来。
介绍完王波,董志国看了看李忠信,又看了看王波,他也是有些不知道该不该给李忠信介绍给蒋三他们。
董志国今天晚上找王波过来喝酒,是因为董志国知道,王波和蒋三认识,他想要一起聊一聊当年的一些事情,这李忠信跟着过来了,他是介绍呢!还是不介绍呢!他瞬间感觉到有些发蒙。
“这个是我的大外甥,今天晚上没有啥事情,过来这边蹭饭来了,他是小辈的,咱们不用管他,我那边带来了两瓶好白酒,今天我们几个人好好喝一下,和蒋三哥重逢也是一件喜事。”王波说完以后,招呼起来拿着两瓶白酒从外面走进来的钱浩说道:“浩子,酒拿过来,然后你告诉老板那边,给我们来个花生米,拌几个小菜。”
王波心中一琢磨,这李忠信原本就不是过来陪他们喝酒的,直接说他是过来蹭饭的,到时候就不用喝酒了,至于李忠信那边怎么想,是不是会感觉到十分郁闷,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事情了,李忠信不是他请过来的,而是他自己要跟着过来,遇到这样的以一种事情,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第三千零三十五章人情世故
李忠信看着喝酒聊天聊得十分开心的王波和董志国,他感觉到心中很是压抑,这尼玛叫什么事情,他到这边来是想抓着王波谈正事的,而不是过来看他们喝酒的。
这蒋三是刚从监狱里面出来的,另外的那几个人,也都是那种劳改释放人员,李忠信就不明白,这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和他们怎么就能聊到一起去。
李忠信在这也是听明白蒋三是咋进去的了,当年蒋三家里面算是小富家庭,只不过呢!蒋三喜欢交朋好友,开销方面就稍微大了点。
改革开放最开始的时候,蒋三脑子活,倒腾了很多农村没有票据,然后用这些票据从他们村子里面换出来农产品,然后弄到市里面去卖。
这一来一回,就有很多的差价,自然就能够赚到一些钱。
而到八三年的时候,蒋三算是倒霉,他听很多人说这个时候开始严打,他就把倒卖粮票和烟票等事情暂时放下来了。
可是,好死不活地,他之前收购的粮票是贼赃。收买赃物的这个事情就是犯罪了,也就是因为几十斤粮票的事情,他被警察抓起来,给他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在监狱里面待了十年,直接把蒋三给蹲傻了,出狱以后,他发现和他的那个时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他是从监狱里面回来的,是有案底的人员,所以,在村子里面很是受到排挤,大多数人更都是离他远远的,而蒋三出来以后,之前他认识的朋友也都找不到了,于是,他一狠心,跑到南方去讨生活去了。
蒋三因为是刑满释放人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很大的阻力,在南方待了几年的时间,却也只是混在最底层,干一些力工或者是一些出大力的活,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他从南方回来以后,就是种种地,打打零工,直到现在还是光棍汉。
“志国啊!三哥对于你能记得三哥,还特意到三哥家里来看三哥,三哥特别感谢。
你是不知道,那个时候在一起玩的人,看到我都躲着我,觉得我进监狱里面蹲了几年,他们跟我这样的人在一起,容易被带坏了。
那时候成天和你称兄道弟的人,基本上都远离了我。监狱那地方,也不是我想去的,是我吃锅烙进去的,搁在现在,别说是十斤粮票了,就是一千斤粮食,也是不会判刑什么的,真不知道,那个时候严打怎么就那么厉害。
来,我敬你一杯,等这几天没什么事情了,三哥请你到家里喝酒。”蒋三打着酒嗝,对董志国举碗说了起来。
“三哥,你这话就说远了,啥感谢不感谢的,这么多年兄弟没有早一点找到你,那是兄弟的不对,这次找到你了,等这样,我那边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就请你喝酒。
兄弟现在混得不错,你那边要是有什么需要兄弟帮忙的,兄弟一准帮你办。来,咱们一起喝喝酒。”董志国端起碗来和蒋三的碗轻轻地碰了一下,一扬脖,把碗里面剩下的足有三两白酒,一口酒闷了下去。
李忠信越看王波和董志国他们喝酒就越闹心,他是王波的外甥,被定义为过来蹭饭的,只是吃了一些饭菜,和钱浩两个人并没有喝酒,只是坐在那里看着他们几个人喝,而且在这样的一个场合,他什么事情也是和王波聊不了。
所以,李忠信微微琢磨了一下,开口说道:“几位舅舅,我这边已经吃好饭了,您们喝您们的,我先回家,明天白天的时候还有事情的,等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吃饭。”
李忠信觉得,他这边要走了,面子上的事情却是要做足,要不然的话,到时候他三舅那边又该乱挑理了。
“这也不知道大外甥吃饱没吃饱,等下次,下次你跟你舅过来这边,我请你吃饭,想吃什么尽管说。你也不喝酒,今天晚上就不留你在这里了,我给你拿钱,你打个车回去。”蒋三晃了晃脑袋,醉眼惺忪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这个年轻人,蒋三直接就当成了孩子,他十分敞亮地对李忠信邀请过来吃饭以后,还提出来要给李忠信打车回去。
“您们几位慢慢喝,不用管我这边。我坐我三舅的车回去就可以,等我到家以后,司机在过来接我三舅和志国舅。”李忠信微笑着对蒋三说了起来。
对于这个汉子,李忠信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人很豪爽,可以说是江城这边典型的讲究人。
李忠信虽然不知道蒋三现在混得怎么样,但是,从蒋三的穿着上,他能够看出来,蒋三不是那种富裕的人,就是腰里面别着的寻呼机,都是那种最老式的数字型的寻呼机。
“大波,这么多年没看到你,你这家伙现在混得行啊!都有司机开车接送你了,你这是发了大财吧!
之前志国说现在他在你手底下干活,我还有些不信呢!现在看来,你小子是真的发财了,我去竹板屯那边的时候,就觉得志国朋友当中就你小子以后会有发展,这不,照着我的话来了。”蒋三有些醉意地又打了一个酒嗝,也不管李忠信了,直接对王波那边说了起来。
白天董志国找到他的时候,蒋三觉得董志国已经是很牛逼了,给他拿了几条烟和一箱白酒,他问董志国在哪里混的时候,董志国告诉他,说他现在跟着王波混,在单位上班,还算很不错。
他当时就是一脸的不信,他觉得,就王波那样的人,能够活着或者说是能够活明白一点就不错了,懒得要命,怎么也不应该能够好到哪里去,那个时候和王波差不多的懒汉,一个个的都还不如他,他认为王波充其量能比他强一些也差不太远,他真的就没有想到,王波到这边来吃饭,都带着司机过来的。
拿上桌的茅台酒他喝不出来真假,可是,王波有司机接送,那就真的说明王波发财了。
第三千零三十六章简直是糊涂
李忠信从四合鸡鱼馆那边出来以后,直接让钱浩开车把他送到了忠信鱼馆。
联系到封半山以后,李忠信告诉钱浩那边回去接王波和董志国,交代了钱浩看差不多了,就劝一劝王波和董志国那边少喝一些,毕竟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能喝,把那个蒋三喝多了不好,他走的时候,蒋三已经是喝得差不多,基本上再喝一些就喝桌子底下去了。
蒋三他们那帮人,平时喝的酒和茅台酒没有办法比,茅台酒的后劲很大,估计蒋三那边受不了。
这董志国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青年时期的好朋友,要是一下子就给喝废了,那真就不是什么好事情。
从钱浩车上下来坐到封半山车上以后,李忠信先是调侃了两句,便给晴子那边打电话,让晴子和母亲说一下,提前回宾馆。
“晴子,今天你和我妈又去了什么地方啊!累不累?”看到晴子带着保镖和助理上了车,李忠信满面带笑地问了起来。
“累到不是很累,但是,刚开始的时候给我吓了够呛。”晴子露出一种心有余悸的表情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吓了够呛?!!!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咋还能吓了够呛呢?!!!
李忠信听完晴子的话以后,顿时感觉到十分无语,他不明白,晴子和母亲今天出去,怎么就能够吓了够呛呢!
“今天婶婶和我去了一个叫什么鹤立的乡镇,说那边有一个人算卦啊还是什么的很准。
我们就坐车一直往东边走,走到了一个看上去就十分破败贫穷的地方,那个地方说是叫做什么镇,可是,那个地方却破得不成样子,都没有这边的一些大的村子好,就是房子比较多。
我和婶婶坐车,在一个叫什么张姨的女人的带领下,七拐八拐地到了一个平房,然后婶婶告诉我的助理和保镖在外面车里等着,领着我就去了那里。
你是没有看到啊!婶婶和那个张姨带我进去以后,也不知道她们和里面的人说了什么,就让我到了一间屋子里。
我到了那个屋子里,看到了一个长得十分丑陋,不,应该说是十分吓人的女人,批头散发地坐在那里。
要不是婶婶和婶婶口中说我要叫张姨的女人在门外站在告诉我不要害怕,我都直接转身就走了,她们告诉我不要怕,就是一个算卦,说和去寺院拜佛烧香什么的差不多。
然后那个人坐在那里问了我几个问题。就在我觉得诧异的时候,那个女人忽然蹦了起来,把她面前的一瓶白酒打开,一口气喝了半瓶,突然就开始抽搐起来。
就好像是犯了一种什么病,就那个你以前和我说的什么羊癫疯的那种一样。
最让我害怕的是,那个女人口中开始念叨起来一些我听不明白的东西,反正说得我感觉到很害怕,身上都开始出鸡皮疙瘩了。”晴子露出一副心有余悸地的表情,十分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晴子对于今天白天王雅清领着她去的地方很是害怕,她不明白,去那个地方做什么。
我了个去,这老妈这是做什么呀!烧烧香拜拜佛也就罢了,咋还能带着晴子去跳什么大神,听那些个跳大神的算卦什么的呢?简直是糊涂。
“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闩。行路君子奔客栈,鸟奔山林,虎归山。鸟奔山林有了安身处,虎要归山得安然。头顶七星琉璃瓦,脚踏八棱紫金砖。脚采地,头顶着天。迈开大步走连环,双足站稳靠营盘。摆上香案请神仙。
先请狐来,后请黄,请请长蟒灵貂带悲王。狐家为帅首,黄家为先锋,长蟒为站住,悲王为堂口。左手拿起文王鼓,右手拿起赶将鞭。文王鼓,柳木栓,栓上乾隆配开元。赶将鞭,横三竖四七根贤。
三根朝北,四根朝南。三根朝北安天下,四根朝南保江山。有文王访过贤,江太公保周朝八百年,赶山山得动,赶河河得干,赶的是老仙不得安然。
大报马,二灵通,各个山崖道口把信通,你就说;身上千万银钱带,这些银钱,要请你们大堂人马下山峰。
那个人是不是这样唱的啊?”李忠信对晴子按照跳大神的那种语调唱了几句以后,很是认真地问起了晴子。
李忠信对于封建迷信,对于信佛什么的这些个事情,他是真心不相信的,但是,挡不住他有一个十分迷信的母亲。
他没有重生之前,母亲就特别信那种东西,就是晴子说的那个什么鹤立那边的跳大神的,王雅清至少得是去过几次,应该也是他结婚之前,王雅清过去找跳大神的,给他算两个人在一起合不合财,生辰八字合不合。
当时李忠信气了个够呛,就在网上查找了一下那些个跳大神的人的说辞,其中这段李忠信记得最熟练,母亲一说想要找跳大神的人,他就告诉母亲,他也会,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所以,李忠信到现在这个时候,还能够记得大段的跳大神的人说的那些个东西。
在李忠信心中,跳大神的说的那些个东西都是没有什么卵用的东西。
很多年前,这个东西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就是一种愚民的方式。
主要是以什么出马算卦看病为主,说是看病,一点也是起不到效果的,主要是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跟她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就是算命也是不准的,之前李忠信母亲的一个朋友,带她妈去算,说她妈活不到六十岁,说什么快到六十岁的时候有一个坎什么的,结果老太太直接活到了八十多岁,
所以说,那些个跳大神的事情,都是假的,只能去骗一下那些迷信的老人家,就好像是李忠信母亲她们那些个人。
按照李忠信的想法,母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不信那个东西,可是,母亲却和其他人不一样,对于那样的一种迷信深信不疑,甚至是鼓动其他人相信。
第三千零三十七章记忆犹新
晴子对李忠信这边说完那番话以后,她真的没有想到,李忠信那边会突然给她来了几句那种她听不明白的话。
虽然晴子听着李忠信说的那个东西和今天上午那个人说的东西有一些不同,但是,大部分的词什么的,还是高度一致,甚至她都感觉到李忠信有着那样的一种气质了。
“忠信哥哥,你别说这个了,我感觉有些害怕。还有,你怎么也会那个东西呀?这个东西什么呢?”晴子满脸狐疑地问起了李忠信。
对于李忠信有着这样的一种本领,晴子感觉到十分意外,甚至是觉得她已经是有些不认识自己的忠信哥哥了。
在晴子的心中,李忠信是无所不能的大能人,可是,李忠信这样的一种形象,却是她不想看到的,她觉得,李忠信搞这个的时候,看上去很是恐怖。
“这个就是我妈她们信的那种迷信。在我们这边呢!最正确的叫法叫做萨满舞。
萨满这个称呼,在我们这边正常是满族的巫师,萨满舞也就是巫师在祈神、祭礼、祛邪、治病等活动中所表演的舞蹈。
据说古代中国北方民族曾盛行过这种巫舞。满族称萨满舞为跳家神或烧旗香,表演时,萨满腰间系着长铃,手持抓鼓或单鼓,在击鼓摆铃声中,请各路神灵。
请来神灵后(俗称“神附体”),即模拟所请之神的特征,作为各路神灵的表演。比如:请来“鹰神”,要拟鹰飞舞,啄食供品;请来“虎神”,要窜跳、扑抓;或者在黑暗神秘的气氛中舞耍点燃的香火,这就表示已请来“金苍之神”。
蒙古族称萨满舞为“博”、“博舞”。萨满的神帽上有鹰的饰物,身穿带有飘带的裙,腰里系着9面铜镜,用以显示其的神威、法力。
表演的时候,法器用单面鼓,一名萨满为主,另外两名萨满为他击鼓伴奏。舞蹈多是模仿鸟兽与各种精灵的动作,最后表演“耍鼓旋转”。
跳大神这个事情,一般要有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个是一神(一说大神),一个是二神。他们认为一神是灵魂附体的对象,二神是助手。
在跳大神过程中,一神多是在“旋转”,二神耍鼓。有固定的曲调和请神词,神请来之后,由二神负责与神(灵)“沟通”回答人们的问题。“请”来的有的时候是所谓的仙,有的时候是死去人的“灵魂”。
这样的一种东西,就是被一些人虚拟出来的,或者说是统治者为了愚民等等弄出来的东西。
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是不相信这些东西的,但是,像我妈这样的中年人,小时候在我姥姥以及我太姥她们那些个从小就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的人的迷信和传染之下,我妈对迷信这种东西深信不疑。
我小时候看到过邻居家里请人做了这样的一种跳大神的事情,我这个人你还不知道吗?很多东西都是过目不忘的,所以,你一说起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就想起来了那些东西。
具体的可能说是和今天你遇到的那个跳大神的弄的不一样,但是,大致是一样的。”李忠信看到晴子的那个表情以后,他十分耐心地对晴子解释了起来。
至于后面说他过目不忘的这个事情,就是一种小小的吹嘘,借助着这样的一种吹嘘,来打消晴子的其他疑问。
“那忠信哥哥,你家邻居请人搞这个跳大神的,为什么啊?”晴子有些不明就以地开口问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口中说的小时候家里面邻居家里请人搞跳大神的事情,她很是好奇。
“这个怎么说呢!那是我家里面后趟房,就是你也见过的裴秀丽,那个比杨静小一岁的老裴家。
这个裴秀丽有个哥哥叫裴利群,比我大两岁,那个时候不知道得了一种什么病,找了附近的一个小厂子里面的医生去看的病,也没有看出来什么毛病,就说让休息休息喝点开水什么的就可以,结果病越来越重。
那个时候的小厂子里面的医生,只是负责给开个什么头疼脑热的药,或者是开一些去疼片什么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从医的资格,就是小厂子为了省事,找那么一个稍微懂一点医的人,就在厂子里面当小厂的医生了。
外面的人不知道这样的一种情况啊!老裴家的还以为那个医生是会看病的,觉得医生看这个病没看好,越来越严重了。
于是,他们家就找了一个跳大神的。
那个时候,我家的后窗户正好对着老裴家的那个胡同,墙都是小矮墙,也没有什么防贼或者是什么的想法,我们都能够通过那些个小矮墙到其他家。
那个时候,我就和大果子,就是那个孙立国,一起偷偷摸摸地过去看了这个东西。
那个时候,我们也是不明白是咋回事,就是知道那个东西叫什么跳大神,说这个东西很神奇,很牛皮的。”李忠信绘声绘色地对晴子讲述起来,他过去老裴家去看跳大神的给裴利群的情景。
对于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李忠信是记忆犹新的,那个时候李忠信就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到什么时候,都要相信医院,有病以后必须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病,要不然的话,真的会害死人的。
“你说的那个裴秀丽我有印象,但是,她的哥哥什么裴利群的那个人,我就没有印象了。
对了,那个裴利群怎么样了?”晴子歪过头盯着李忠信问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这种说了一半没有说明白的事情,晴子很是无语。
“那个时候,跳大神的过去了,说裴利群是被癔病,必须要请保家仙,然后就按我刚才说的那个神神叨叨的东西讲了一大通,反正是一顿乱搞,然后就走了。
等跳大神的折腾完,那裴利群的身体就更差了,差点没有死了,最后到医院一查,是很严重的肺炎,在医院治了将近一个月才出院,医生说了,这个要是早去医院,根本就不会那么严重。”李忠信有些浮夸地说了起来。
第三千零三十八章心中有数
李忠信把他家后趟房老裴家,请跳大神的到家里给孩子治病的事情给晴子简单地说了一下。
对于这个事情,他真的是很无语,要不是他们家附近那边的人,很多都是民政局的领导,有些人有一些文化和看法,在裴利群病越来越重以后,坚持让他们到市里面的医院找专家看病,老裴家的裴利群,弄不好就被跳大神的和小厂子的那种庸医给害死了,哪怕是不死,也是会脱层皮的。
“什么,有病了不去医院,直接就找那样的人过去跳跳大神就能够让人好病,你们这边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呢?找这样的人来看病?这不是拿生命开玩笑吗?”
晴子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露出来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晴子来讲,李忠信说的这个东西好像有些让她无法相信,有病了不上医院,在家里找个人跳跳舞,说一些神神叨叨的话,难道就能够把人医治好?也不怕被这样的人一吓唬,让病人的病更重?
在她的印象当中,她们那边就很重视这样的一种事情,有病的话,能去医院,尽量去医院诊断一下病因。
“这个事情怎么和你说呢!”李忠信微微沉吟一下以后,慢慢开口说道:“萨满这个人设代表的是一种被神话的巫术,在一定的阶段,有很多人相信萨满。。
很多人都说,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
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
最初的时候,萨满这种人的属性并不完全是搞跳大神的,而是一种最为祭祀祈祷的人,他们在部族当中的水平相对较高,能够担负起整个部族的一种管理。
萨满不但能管理部族,在部族当中还能够给一些人治病,当时的条件那都可以说是十分艰苦,就是咱们所说的药什么的都没有,在那样的一个年代,萨满帮助治疗一下,能够活过来的人,基本上都是靠自身的免疫力,再加上萨满胡乱用的一些药,让病人活了下来。
久而久之,流传下来以后,萨满就是能够治病的一种人设了,土著民们就说,萨满是神的使者,能够沟通神灵,更能够治病救人,就是这样,一些人就相信跳大神的了。”
“我的天啊!原来是这样的啊!我说怎么人生病了不去医院看病,看那种看上去就很恐怖的东西的,原来那个东西算是神棍呀!”晴子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她发表出来了自己的想法。
等晴子说完这段话以后,她忽然想到今天是王雅清领她去找的这个跳大神的,她有些呆萌地说道:“忠信哥哥,今天我被婶婶叫过去看什么跳大神的,不是婶婶以为我有什么病吧!”
“不会的,我妈就是迷信了一些,她希望找一些人算算卦,看看我们的姻缘合不合。
跟你有没有病没有关系,我妈这个人呀,就是从小被家里人给熏陶成那样的,要不然的话,人是相当不错的。
而且你也不用担心我妈那边领你去算卦会出现什么问题,这边的算卦的人的心里,我都有数。”李忠信用手轻轻地刮了一下晴子的秀鼻,笑吟吟地对晴子说了起来。
对于母亲心中的那种想法,李忠信心知肚明,只不过他在这个事情上暂时还没有和他母亲搞一些什么冲突之类的想法,毕竟在家里面,母亲依然是说了最算的人。
母亲信迷信,信算卦的,这个事情李忠信管不了,也没有办法去管,他爸爸都管不了,更何况他了。
而且李忠信心中有数,母亲领着晴子去寺庙算卦也好,去这个什么跳大神的那里去算卦也罢,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母亲给他们拿的钱多,哪怕他们是看在钱的份上,他们也不会乱讲话的。
江城这边的那些寺庙的人和跳大神的人,基本上都是那种不专业的人士,他们看到王雅清能够领着晴子去算卦,而且大方给他们钱,他们就知道,他们尽量要往好里说,要是说不好的话,和其他人说的不一样,到时候王雅清是会找到他的。
饭团探书
他们说的话呢!基本上都是合了话,说的那种话,是相当有哲理的,明明说两个人的生辰八字很好,很合适,却是打了一些玄机,直接说什么两个人八字虽然很合适,但是,会有一些小摩擦,会给两个人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只要是双方听从他的劝说,能够互相之间多多包容,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今后李忠信和晴子结婚以后离婚了,他也可以说,他在算卦的时候已经是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了,只不过呢!李忠信和晴子这小两口没有做到这样的一种而已。
“忠信哥哥,你说的你心中都有数是什么意思呢?”晴子疑惑地询问了起来。
晴子在这个时候有些不明白了,李忠信怎么说这个事情的时候那么轻松,而且说他心中有数,这个事情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讲,应该是相当重要的。
“晴子,这么跟你说吧!我妈那个人,平时你要是让她把钱花其他的地方,她有很多时候舍不得,但是,你要让她花到算卦和迷信这个方面,她是十分舍得的。
你们去寺庙那边算卦,或者说是找这个跳大神的,你看,我妈出手就会很大方的。
只要是我妈出手大方,那些个人就会对我妈说一些关于我们的好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坏话,这个就是我说没有什么问题的前提。其实呢!就是这些东西有什么不妥的,也是没什么事情的,毕竟我妈那边已经是同意了咱们的婚事,所以,这个事情问题不大。”李忠信笑呵呵地对晴子说了起来。
对于晴子的那种担心,李忠信觉得一点都没有必要。
第三千零三十九章想法和理解
李忠信把晴子送到房间以后,他并没有快速离开和封半山去忠信鱼馆那边去接他母亲,而是在晴子的房间里,躺在床上和晴子腻了一会儿。
李忠信对于母亲张罗吃饭的事情很是了解,他心中清楚,母亲那边,再有一两个小时能够结束就已经算是好的了。
“忠信哥哥,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有人信迷信,迷信这种东西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对于这个事情很好奇,也十分不解。
我学习了很长时间的中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当中很多东西都不理解,特别是中国文化当中的神话,这些神话是真的吗?
你能给我说一下这个方面的事情吗?”晴子躺在李忠信的臂弯当中口吐兰花之气地对李忠信问了起来。
晴子哪怕是这个时候躺在李忠信的身边,也是没有忘记刚才在汽车当中他们两个人说的话题。
晴子学习了中文,也是知道一些关于中国的神话传说,但是,她却是不太懂这种东西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这个东西怎么说呢!这样吧!我按照我心中的想法和理解给你说一下这个方面的事情。
我这么和你说,在科技文化落后的原始社会,人们有好多事物弄不明白,见多识广的老人们架不住人们总问,就会编造一些东西来满足人们的求知欲。
比如用盘古开天辟地来解释天和地是怎么形成的。又说盘古在完成了天地开辟任务之后,就将自己的双眼化成了日月,将四肢与头颅化成了五岳,将血脉化成了长江与黄河,将毛发化成了山林与草木,将肌肉化成了泥土,将筋骨化成了金石,而他身体上的寄生物则变成了人类。这样就把日月山川的由来,甚至人类的产生都给解释了。
盘古就像西方国家神话中的造物主,天地万物由此产生。
西方国家说造物主是万物的创造者,严格来说,连世界的来源也属于造物主。造物主是思想与智慧的源头,他本真理而创造了万物,用威严大能控制着一切。造物主与被造物有着根本的区别,不能用被造物的视角去猜测造物主的属性。造物主绝不是被造的,追溯其之前的创造者没有任何意义,任何被造物也绝不会有与造物主相似的属性,他们和中国的盘古其实是想通的,就是一些人编织出来的谎言……”李忠信用他那富有磁性的语气慢慢地给晴子讲述了起来。
“那也就是说,忠信哥哥是不信这个事情的了,也对,我们现在是科技文明社会了,不相信那种东西也是正常的。忠信哥哥,你继续说。”晴子眨巴着眼睛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讲述的这个事情,晴子十分感兴趣,因为晴子从来没有从李忠信说的那个方面去理解中国的那些神话,教给她中文的中文老师,也从来没有从这个方面做出来解释。
最主要的是,李忠信给她讲的这个东西,她就好像是听故事一样。
“当时的人们相信这种解释吗?按照我的想法,大多数是不相信的。
但是,通过这些神话,这可以搪塞小孩子的提问,显得大人无所不知,受到晚辈的尊敬,小孩子也不用再为那些问题烦恼。
于是便一代一代的在炎黄子孙中流传了下来,世间便有了神。接着,雷公、电母、风伯和龙王等神也产生了,用来解释闪电和风雨。还产生了土地神、山神、河神等等,神的世界越来越完善了。
盘古大神应该是纯属编造出来的,还有一些神应该是根据确有其人的传说改编的。如女娲,她在完成了补天、造人的大功之后,也将自己的身体化成了万物。再如炎帝、黃帝和蚩尤等应该是各个部落的首领。还有象大禹、后弈等人做了
让人难忘的好事,也被人们传成了神。这是对我国远古英雄的讴歌。射日除害的后羿、救民于水患的大禹等均在人民的心目当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中国上古神话中具有尚德精神,大神们品德高尚,对人民具有伟大的献身精神。上古大神们并不以天下为己有,而是举贤授能,并且素有“禅让”的美德。
中国神话中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以及对神话人物保民佑民的职分要求。这是人们对多出好帝王、多出大英雄的期望。
神话对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产生了《封神演义》、《聊斋》、《西游记》等名著。反过来神话小说又丰富了神话人物,使神的世界系统关联。
神话是道教产生的理论基础,道教以修身养性为根本,以明白人世间的道理
和具有高尚的品德为宗旨,道家认为修道就可以成神成仙,就可以享受美好的人生。道家主要追求精神上的幸福。
其实呢!按照我的理解,说一千道一万,本质都是相同的,就是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来营造编织出来愚弄民众的东西,让人们相信神灵,相信皇权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而不是带来灾难,只有皇权和神灵能够主宰他们的生命。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知道了天地日月是怎么回事,也认识到了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像到了我们这个岁数的,有文化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就不相信我妈妈或者是我妈妈上一代人相信的那种迷信了。”李忠信正色地对晴子说了起来。
对于给晴子讲述的这些东西呢!基本上都是李忠信的自己理解,在李忠信的心中,他就是那么想的。
神话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都是当权者有意地进行散播,然后口口相传或者是形成书籍文字,慢慢地传递下来。
李忠信和晴子两个人躺在床上腻着讲故事,搞情调的时候,李忠信接到了母亲王雅清给他打的电话。
王雅清在电话里告诉李忠信,说她们已经吃差不多,快要完事了,让李忠信帮着送趟人,然后一起回家,李忠信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晴子,往忠信鱼馆而去。
第三千零四十章问一下
李忠信在赶往忠信鱼馆的同时,他也是想明白母亲话的意思了。
王雅清这次请吃饭的人不少,有十几个人,都是比较不错的好朋友,其中晴子早走了,李忠信的三舅妈和董志国的媳妇,不用李忠信这边考虑,董志国的司机一早就到忠信鱼馆楼下等着了,其他的人都要李忠信这边送一下。
李忠信算计了一下,董志国的那台车,他们那边的车坐了四个人,再加上提前走的晴子和王雅清的两个同事,也就剩下了四五个人。
虽然是这样,也是不好安排,因为顺路不顺路的关系,他们的一台车是一定不够的。
李忠信想了想以后,直接赵媛媛打了电话,让赵媛媛给忠信鱼馆这边的负责人打电话,告诉这边的负责人给派个车送一趟人,或者是赵媛媛那边直接派个车过来接人。
没一会儿功夫,忠信鱼馆这边给李忠信派过来了一辆忠信富康车,忠信公司办公室那边也派过来了一辆车面包车,加上董志国的车,一共四台车一起在忠信鱼馆的楼下等着王雅清她们下楼。
李忠信在车里面开着暖风,他都稍微感觉到有了那么一些寒意了,他母亲王雅清她们那些个人才慢慢地从忠信鱼馆里面走出来。
李忠信可算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盼到了母亲她们出来,可是,让李忠信没有想到的是,外面的天气还有一些寒凉,但是,他母亲却是和她那群朋友丝毫没有寒冷的感觉,在门口足足又说了十多分钟,然后才在李忠信的搀扶下上了车。
“忠信啊!你都和那些人说明白了吧!一定要把你那些个姨什么的送回家,现在这个时候,天黑路滑的,可别让你那些姨出什么事情。”王雅清在李忠信的搀扶下上车以后,正色地对李忠信问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一顿指挥操作把她的朋友都安排上车的事情,王雅清总觉得有些不妥,没有她亲眼看到送回去了放心。
“放心吧!妈,那边我都交代完了,司机会挨个按照远近给我那些姨送回家的,都会看着她们进屋,然后司机才会走,会保证那些姨的绝对安全的。
你要是不放心的话,等一会儿我们到家里了,给她们打电话,她们到家以后,也会给您打电话的,您不都和她们说了吗?再说了,咱们江城这边这么安全,能有什么问题。”李忠信十分无语地对母亲说了起来,他真的不明白了,这母亲怎么现在就这么唠叨。
“这不是怕你那几个姨出什么问题吗?现在都已经是几点了,黑灯瞎火的,她们都是女的,很容易出事的。
江城新区这边的治安好,但是,江城那边的治安却不怎么样,你张姨家邻居在年前的时候,就被偷了,那一趟房十几户人家,就几家没有被偷。
还有,我听说今年过年之前有抢劫出租车的,还有直接抢钱的,你这些姨这个时间点回去,你说我能不担心吗?”王雅清正色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的江城这边治安好,王雅清是不赞同的,因为王雅清今天在酒桌上可是听张美如说,她家附近最近一段时间乱的很,有偷东西的,还有抢劫的。
“妈,您说的那个是年前的时候,而且那个是个例,也就张姨家那边住平房,本身就是江城这边最乱的那个区域,有一些流窜到江城这边的他作案,这个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
只要是到过年之前,一般都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毕竟谁都想在过年的时候过个好年。
您还记得不记得,咱们江城这边,以前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在街道上宣传,让大家出门的时候注意口袋安全,防止被偷。
那个时候,还有人说我们江城这边是贼城的。
现在年已经过完了,那些流窜到江城这边的人,也不会在江城这边继续待下去了,所以,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这边偷东西的人都少了很多,因为我们这边的人大部分都有工作可做,早就不贼城了,你最近几年除了张姨家那边,是不是没听说过什么太多的坏事情?”李忠信对王雅清解释着说了起来。
对于母亲王雅清说的江城这边有点乱,张姨家那边出了好多事情,李忠信是不赞同的。
因为李忠信心中清楚,现在江城也好,江城新区这边也罢,基本上没有人去做那些个小偷小摸的那种事情了,那样的一种事情犯法,被抓住了会判刑,而且那种东西赚不了多少钱的。
在江城这边,只要是有手有脚,只要是稍微能够努力一些,就会生活的很安逸,几乎所有江城这边的人以及江城新区这边的人不会做那些事情了。
要说过年之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李忠信相信那都是其他地方因为江城这边富裕流窜到这边作案的,等过年之后,这种事情基本上不会有了。
“你张姨住的那边是稍微偏了一些,也不知道你张姨那边什么时候房子动迁,要是她家那边动迁了,我也不至于担心她那里了,你们忠信公司有没有动迁那边的想法啊?”王雅清琢磨完了李忠信说的话以后,也是认同了李忠信的说法,只是忽然说起来张美如家那边什么时候动迁的事情上。
王雅清对于李忠信公司那边在江城盖了很多楼房的事情也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她也是想帮助张美如问一下李忠信,她家那边的房子什么时候会动迁的事情。
这个张美如是王雅清的初中同学,家庭条件十分一般,丈夫和她一样,都在江城这边的棉纺厂上班,两个人现在面临着下岗,而且他们有两个孩子,生活一直过得很是拘谨,今天晚上她们吃饭剩下的那些个饭菜,王雅清都是让张美如打包回去给家里吃的,她也是想帮助问问李忠信,张美如家那边的房子有没有动迁的希望。
第三千零四十一章帮一把
李忠信对于母亲口中的那个张姨,他是知道一些的,这个母亲让他称为张姨的女人,和母亲的关系只能说是一般。
不过呢!这个女人却和他母亲一样,是属于比较迷信的那种,总之是各种迷信,比他妈妈迷信的程度还要高出来很多。
只要是母亲同学家里面有什么封建迷信的事情找她,她基本上都能够帮着办得利利索索的,就好像今天白天时候,王雅清要带晴子找一个算卦准一些的,应该就是这个张姨给出的主意。
要不然的话,他母亲和晴子也不能大老远的坐车,跑到鹤立那边去看那个人搞跳大神的那一套。
张美如的家,李忠信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江城往南走的南泥湾那边。
这个被李忠信称之为南泥湾的地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那个地方一到夏天下雨的时候,道上全部都是泥水混合的地方,不熟悉那边路况的出租车都不敢轻易地往那个地方去,都怕在那个地方碰到个稍微大一点的坑,把车给搞坏了。
那个地方,在后世的时候,被一家大型的开发商相中以后,把那边全部进行了动迁,盖起来的小区很不错,也算得上是江城比较好的小区了,只不过动迁的事情,李忠信记得得十多年以后。
李忠信之所以知道这个张姨的住址,是因为后世的时候,这个张姨给李忠信介绍过对象,对象就是那个南泥湾那边的。
那个女的长得倒是挺漂亮的,但是,是属于娇生惯养的那种,不会干活不说,还喜欢抽烟喝酒,不是李忠信喜欢的那种类型的。
所以呢!李忠信对于这个张姨的印象很深,也算是差了这个张姨一个小小的人情。
“妈,你说的那个地方我知道,应该是南泥湾往南的那里。别说是那里了,就是南泥湾这边,我也没有听三舅说市里面有动迁那个地方的计划。
而我们公司现在不搞什么房地产开发,就是盖楼的话,也是得在江城新区那边,所以,那个地方一时半会的是动迁不了的。”李忠信正色地对母亲说了起来。
李忠信和母亲实话实说,毕竟张美如家那边所在的位置,一般没有什么大实力的人是不会去搞的,那面积实在是太大了。
要是李忠信的主业是搞房地产开发或者是建筑商,李忠信没准还有开发那种地方的一种心思,可是,李忠信不是,所以,这个事情,他是帮不了什么忙的。
“那你的意思是说,那边一时半会动迁不了了。那你张姨可咋整,她们两口子现在都快失业了,而且他们还有两个儿子,都是正能吃的时候,而且还面临着找工作和结婚,这也是太命苦了一些吧!
忠信,你是不知道,你张姨家现在住的地方,一共就二十多平方,我看着她住的地方,看着她吃的东西,都跟着为她着急。”王雅清有些叹气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王雅清之前虽然和张美如有着联系,但是,却从来没有去过张美如家那边,这次她带晴子去下边算命之前,是坐封半山开的车去张美如家里找的张美如,看到张美如家里的那种条件,她感觉到很难受,她想帮助一下张美如。
张美如的家里一共是前后两间房,前面的是仓房,是放各种破烂东西的,后面是住的地方,一个大屋和一个小屋。
说是大屋和小屋,其实差距并不是很大,都是几平方米的样子,比她们家七十年代时候的房子还要破旧一些,王雅清觉得她应该帮着问问,看看张美如家那边能不能动迁,或者是她这边能不能帮上张美如一家。
“妈,您也知道,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也是没有多少年的,前些年的时候,我们不也是和张姨家一样住的平房吗?
可以这样说,江城这边发展得是挺快速的,但是,住平房的人家还是占据大多数的,也就是市中心的位置楼房多一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要是想帮一些这个张姨呢!您可以想想其他的办法,你说他们两口子有两个儿子,我估摸着应该和我的岁数差不多大,就是比我小的话,也小不几岁。
要是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让她的儿子到忠信公司下面的企业上班,有文凭的话到时候参加考试,如果有可能,让我三舅那边告诉下面的人,给安排点轻松的活。
如果没有大学文凭,你直接告诉董志国那边,让董志国那边给两个名额,让他们去小家电厂那边去上班,您看我说的这个事情行不行?”李忠信很是认真地开口说了起来。
对于怎么帮助张美如一家的事情,李忠信在脑子里面过了两遍,他发现,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首先,张美如两口子岁数都不小了,和他的父母岁数差不多,甚至要比他的父母岁数还大那么一点点,给他们找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然后就是,给他们找活,解决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甚至会麻烦事一大堆。
“我记得好像你张姨家的两个儿子都没有上大学,现在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上班工作呢!等我明后天的时候问问你张姨,看看她那边怎么说。
我是想改善一下你张姨家里的现状,你让她两个儿子到忠信公司那边去上班,好像也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啊?”王雅清歪头看着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的事情,王雅清觉得很不靠谱,让张美如的两个儿子去上班,好像听起来不怎么合乎她的想法。
“妈,我说的这个事情已经是最佳的选择了。只要您开口让他们到志国舅那边的小家电厂上班,第二年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申请住房。
到那个时候,他们一家四口人不就能从那边搬出来了啊!而且在小家电厂工作,工资很高,她的儿子很快就能够娶妻生子什么的,也用不到张姨他们两口子那么操心了。”李忠信一本正经地对王雅清说了起来。
第三千零四十二章该还得还
李忠信对于这个张姨,还是有一些好感的,毕竟在他没有重生之前,张美如给他介绍过对象。
虽然对象没有处成,但是,也是给他的人生增添了一笔色彩,那个时候,张美如忙前忙后的也是没少帮忙。
有人情在,该还就得还,他现在重生了,母亲提起来这个人,提起来这个事情,他自然需要想办法帮助一下。
“忠信啊!你这么做的话好吗?你不是说你这边不带头走什么人情,不往你们忠信公司里面安排人了吗?”王雅清略显迟疑地开口问起了李忠信。
对于儿子说让张美如家里的两个孩子到忠信公司上班的事情,王雅清觉得好像是有什么不妥,毕竟儿子总和王波他们说,想要人情进入忠信公司的人,能推掉就推掉,尽可能地不搞那种通过人情进入忠信公司的事情。
“妈,这个怎么能说是我带头往公司里面安排人呢!首先,这个事情是您让董志国那边去办的,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是您往工厂里面安排的人。
董志国那边直接就把这个事情办了,是董志国往工厂里面招收员工,又不是我,自然不算我带头往公司里面安排人了。
其次就是,让张姨的两个儿子到董志国的小家电厂那边,也算不上是什么以权谋私,他们年富力强的,到忠信小家电厂工作,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了,也没有给他们安排什么好的职位,就是普通工人,算不了什么的。
还有,我这不是直接帮您解决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您心情好了,我这边自然就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李忠信笑呵呵地对王雅清说了起来。
对于让王雅清和董志国说这个事情,李忠信都是想了两遍,张美如的那两个儿子没有什么学历的话,到董志国那边的小家电厂最为合适。
只要他们两个人努力,在那边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了,房子什么的更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你这个臭小子,合辙是让你老妈去和董志国那边去说,事情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不过呢!你说的这个主意还真不错,张美如的两个儿子要是能够到忠信小家电厂那边上班,张美如真就没有什么可犯愁的事情了。
对了,忠信,既然你这么说了,我想问一下,你张姨那边要是先上楼居住或者是换个好一点的房子,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办法?”王雅清先是嗔怪了李忠信一下,然后表达了一下满意,最后问出来了她更关心的问题。
王雅清觉得,她这个时候最为关心的应该是张美如家里面房子的事情,而不是她的两个儿子的事情,她主要是觉得美如住在那样的一个地方,她有些不忍心,她希望能够帮助到她一下。
“这个事情很简单啊!你这两天和董志国那边打个电话,把这个事情说一下,张姨的儿子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够到小家电厂工作了。
只要是他们到小家电厂那边工作,就可以在银行进行贷款买房子了,张姨家的那个房子可以空在那里,等过上个十年八年的,估计就差不多能够动迁了,到那个时候,不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李忠信看到母亲很是高兴的样子,他也是十分高兴,把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母亲说了出来。
李忠信是想帮助张美如他们一家,但是,帮助的这个东西是要有度的,张美如对他的人情,他能够如此帮助,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倍的补偿了。
“那我一会儿就给她打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她,你是不知道,我看到你张姨家的那种情况,我都有些难过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你张姨和我的关系很好,很多事情她都是最支持我的。”王雅清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十分高兴地开口说了起来。
王雅清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很是记着张美如的好的,毕竟她在上初中时候,张美如是最支持她的,几乎是她让做什么,张美如就去做什么,她家里面要是有什么活,张美如也是第一个赶过来帮助干的。
“妈,您这个时间给张姨打电话,张姨能接到吗?她也没有手机,估计家里面连电话都没有,想要接到您的电话,得到别人家去接,甚至可能她们家的那一趟房,就一家有电话。”李忠信听到母亲这就要给张美如那边打电话,他立刻阻拦了起来。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这个时候别说是张美如住的那个地方了,就是江城市中心的很多人家,也是没有普及电话的,母亲真要是给张美如打电话,先不说她在这个时候能不能到家,就是到家了,也不见得能够找得到。
“既然这样,那我就明天白天去学校的时候给她打电话。
对了,你说明天白天我给董志国那边直接打电话,这个事情好吗?要不我看看给你三舅打这个电话吧!”王雅清眨巴了几下眼睛,微微琢磨了一下以后,问起了李忠信。
对于给董志国打电话的事情,王雅清总觉得怪怪的。
“您给谁打电话都一样,无论是我三舅,还是我志国舅,他们一准会把这个事情给您办得利利索索的。
就这么说吧!我给他们两个人打电话说这个事情,都不见得有您给他们直接打电话好使。”李忠信有些无语地对王雅清说了起来。
对于母亲的这个想法,李忠信是真心不明白,母亲直接给董志国那边打电话,那不是太正常了,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为什么我给他们打电话,比你给他们打电话好使呢?你不是忠信公司的董事长吗?”王雅清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有些疑惑地开口问了起来。
“我是忠信公司的董事长不假,但是,我这边得遵守自己做出来的规定,要是我说这个事情的话,我三舅也好,志国舅也罢,到时候一定会拿这个事情说事,反倒不如您亲自打一个电话。”李忠信笑呵呵地对母亲解释着说了起来。
第三千零四十三章就事论事
李忠信一早起来以后,习惯性地在门口的那条街道上跑了十多分钟,等到汗水出得差不多了,这才顺着原路跑回。
回到家中以后,和父母吃过早饭,便坐上封半山的车,直奔忠信公司。
昨天晚上李忠信和母亲回到家中以后,把忠信公司现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梳理了一遍,他在梳理的过程中,赵越和董天昊这两个人选勾起了李忠信久远的记忆。
李忠信依稀记得,赵越和董天昊两个人是和王鹏一起的三人组,当时他们去京城的时候,三个人是一起搞的收破烂的活计,他们三个人当中,能力最强的是王鹏,现在已经是在海南岛那边独挡一面,可以说海南岛那边王鹏一个人说了算。
而赵越和董天昊两个人,能力也不差,特别是董天昊,这个人挺有运气的,可以说当年在京城和沪市那边,收购下来的土地什么的,都是最多的,而且也是这个时间段最值钱的,可以这样说,董天昊自己收购下来的土地,现在的价值已经是用百亿或者是千亿来计算的了。
董天昊和赵越在这个时候都是在沪市那边负责帮他的老姨王雅杰打理沪市那边的一切事宜,那么也就是说,他们两个人当中选出来一个人,来主持忠信公司汽车基地的建造事宜,就很不错,而且他们算得上是忠信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在沪市那边,他们负责这个项目,然后财务和主管方面,让他老姨王雅杰那边帮助把控一下,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只不过这个事情还是需要上会说一下,看看大家的建议怎么样,或者说是听听王波那边的一些建议。
像董天昊和赵越他们这些人,现在基本上都是忠信公司的中高层,也都是李忠信和王波看着他们从竹板屯到京城那边,然后一点一点起步,达到现在的这个地步的。
李忠信到了忠信公司总部大楼之后,他坐着电梯直接到了王波和洪斌他们的办公楼层,招呼了洪斌以后,李忠信便到了王波的办公室。
“三舅,看样子昨天晚上你没少喝啊!现在眼睛还有那么一些红,一会儿开会的话,你没有问题吧?”李忠信看到王波眼珠子稍微有那么一些红,空气中依稀地能够闻到淡淡的酒气,他立刻询问起来王波。
“说啥呢!三舅是爱喝酒,但是,喝酒以后啥时候耽误过工作,这不算什么事情,就是昨天晚上喝得有些晚,你志国舅和那个蒋三都喝大了,我给他们两个人送回去,回家休息得稍微有些晚。
还有,昨天晚上你走了以后,我听明白了一件事情,沿江乡那边告状的人当中,就有蒋三。
可以说那个告状,想要给予补偿的事情是蒋三组织起来的,蒋三说的也挺在理,他们那些人在那个土地上种了几年的土地,也是乡里面给他们分的,属于是他们自己开荒出来的土地。
那个土地如果我们忠信公司全部无偿征收走了,那么,他们那些个在那片土地上种地的农民,今后就没有什么生计了。”王波正色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昨天晚上蒋三说的那番话,王波觉得也是有那么一些在理。那些个土地是国家的不假,但是,他们那些人在那边种地很多年了,乡里面给他们分的就是那些土地,要是这些土地被忠信公司收走了,他们在乡里面或者是村里面是要不到土地的,毕竟那些个土地都已经是分好很多年的,想要把其他人的土地拿出来给他们,那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三舅,我看你这也是替那个蒋三说话了。我之前听的好像是蒋三从监狱里面出来去南方打工去了,回来以后,也没有种地呀!”李忠信歪着脑袋询问起了王波,对于王波说的这个事情,李忠信是不太赞同的,因为他昨天在听董志国和蒋三聊天的时候,蒋三说的是他去外地那边打工的一些事情。
“啥意思?啥叫我替蒋三说话了呀?忠信公司是你的,你是我外甥,他蒋三是什么人,和我不沾亲不带故的,咋,你觉得你三舅我的胳膊肘会往外拐是怎么的?”王波黑着脸翻了李忠信一眼,然后不悦地说道:“我是就事论事,蒋三家里面一直是种地的,前几年的时候,为了地多一些,蒋三家里面用原来的熟地置换的这边的荒地,就是为了能够多种几公顷地,到时候给蒋三娶媳妇。
在农村人的严重,政府给他们批下来的土地,他们开荒以后种植,只要是乡政府承认,那么,他们的土地就不会有问题。
现在是省里面给划拨土地,直接按照荒地给划拨的,他们自然会一分钱也拿不到。
我这不是听你说过很多回,我们不应该和穷人较劲,要给予穷人适当的补贴吗,和我替蒋三说话没有任何的关系。
我是觉得,就蒋三那边一共也是没有多少户农民,给他们一些征收土地的补偿,再给他们一些金钱上的补偿,我们忠信公司直接把那块土地早点收过来就完了。
这个事情真就涉及不到什么忠信公司在今后会因为这个要多给狮子大开口的人什么补偿问题的。”
“要是您这样说的话,那我就理解了。我哪能说三舅您胳膊肘往外拐呢!我就是觉得您之前一直和董国忠他们一样,要让省里面或者是市里面出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忽然转变了,我这边有那么一些不适应。”李忠信微笑着对王波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说的那个事情,李忠信是赞同的,只是李忠信不明白,这王波怎么就转换的那么快。
现在看来,王波还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看得开始通透起来,知道不与民争利,适当地可以给那些个农民一些好处,而不是把那些个农民逼到忠信公司的对立面上去。
第三千零四十四章否了
李忠信和王波说了几句关于沿江乡那边土地的事情,便看到洪斌推门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和洪斌寒暄了几句以后,李忠信微微沉吟了一下,便把昨天晚上想好的,关于汽车基地建设的人选,对王波和洪斌说了出来。
“王总和洪总,关于要在沪市那边建设汽车基地的事情,昨天我和您们两位通过气了。
今天开会的主要议题呢!主要就是关于忠信汽车基地建设方面的事情。
这个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只是做这个事情的人选方面,还有一定的考量。
昨天晚上我在家里面琢磨了一下,忽然想起来了两个人选,而且这两个人现在也是在沪市那边工作,就是董天昊和赵越。
这两个人在十几年前进入我们忠信公司,他们工作的时候,表现得就可圈可点,算是忠信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是我们能够信得过的人员。
您们两位觉得董天昊和赵越他们两个人合适不合适,如果合适的话,谁能够挑这个大梁呢?”李忠信在这个时候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地对王波和洪斌说了起来。
李忠信在这个时候想先和王波以及洪斌做一下交流,毕竟在这个事情上,他需要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董天昊和赵越两个人,李忠信都觉得比较合适,因为他们对忠信公司的忠诚度很高,是这个时候忠信公司为数不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至于岁数方面的事情,李忠信也是考虑过,但是,他觉得,岁数方面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像王鹏现在在海南那边独挡一面,还兼顾着广东省那边,现在也是搞得有声有色的,赵越和董天昊两个人和王鹏是一批的,一直是搭档,岁数方面算不得什么。
“忠信,你说的董天昊和赵越两个人,算是我们忠信公司的老人,我还是有那么一些了解的。
如果我记得没有错的话,赵越和董天昊、王鹏他们三个人应该是一批的,他们几个人都十分优秀。
无论是在京城那边收购土地,还是到浦东那边搞开发区收购土地,他们在这个方面做得都很不错。
现在王鹏在海南岛那边混得是风生水起,基本上是我们忠信公司在海南以及广东那边挑大梁的人物了。
只不过呢!在这个事情上,我觉得主要是王鹏这个人的办事能力真的很强,而且能够把事情办得漂亮完美。
而赵越和董天昊,和王鹏差了很大的一个层次,至少我觉得,他们两个人的水平还达不到独挡一面的程度。
在我看来,他们两个人并不适合做这样的一种事情,要说他们两个人作为副手,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然了,这个事情还需要洪斌大哥说说他的看法。”王波微微沉吟了一下,慢慢开口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提出来的赵越和董天昊,王波觉得并不太合适,要说这个汽车基地是小项目,或者说不重要,让他们两个人去做这个事情,可以说是手拿把掐,但是,这个项目实在是太大太重要了,他们两个人当个副手还可以,要是当主持者,王波觉得他们还是不够格的。
李忠信听到,王波在说的过程当中,先是夸了一下赵越和董天昊,然后说他们可以作为副手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李忠信脸色略显尴尬,他觉得,现在他的三舅这个先抑后扬,不,应该是先夸再贬,或者说是官话已经说得很熟练了,只不过这个事情用到他的身上,他感觉到有些不自然,不过呢!李忠信却是没有说什么,反倒是把目光转向了洪斌。
“王总说的这个事情呢!和我的想法差不多,在这个事情上,我同意王总的看法。
赵越和董天昊两个年轻人都很优秀,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们的经历和岁数是一个硬伤,让他们这样岁数的人作为这样一个大项目的决策者,我也觉得有些不妥。
首先,他们两个人一直以来没有独挡一面的经历,做的事情都是辅助型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一点是,他们两个人没有过搞建设项目的经验。
像我们现在谈论的这个事情,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超级大项目,这些大项目当中,又有许多的小项目,让他们两个人辅助或者是抓几个小项目,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全部让他们拿起来,他们应该是力所不及。
并不是我对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和想法,毕竟我和王波也是从那个时间段过来的,我个人觉得,在这个事情上,需要一个在这个方面沉浸一些年月,什么都懂的人来挑头做这个事情。
您看,做这个项目,得和设计院那边联系吧!设计图纸以及各种事情是不是至少得能够说明白,和那边能够进行沟通。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不是至少要懂得一些关于这个方面的事情,在找建筑商,联系一些高质量的水泥以及建筑材料,或者说是工厂当中的钢架构等等东西。
所以,我和王总那边的想法差不多,赵越和董天昊可以启用,但是,应该让他们做一个副职,负责这个项目的人,我们还需要再研究一下。
如果您觉得我和王总说的不对,或者您还是想要启用他们两个人呢!我这边也没有太多的意见,毕竟他们都是我们公司的老员工,而且有一定的能力。”洪斌组织了一下语言以后,正色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说的赵越和董天昊两个人可以当副职的这个事情,洪斌是持赞同态度的,但是,要是让他们独挡一面来做这个事情,还差了那么一个档次。
“嗯,你们两个人要是这样说的话,那我就明白了。这个事情可能是我考虑的有些仓促了,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岁数和能力方面的事情。
你们说他们当副手没有关系,那么,这个项目的两个副手就暂定他们两个人,那你们现在有合适的人选吗?”李忠信微微琢磨了一下以后,肯定了王波和洪斌的话,再次开口询问起来。
第三千零四十五章两个人选
李忠信开口直接把赵越和董天昊当这个项目的副手事情定下来以后,直接开口问起了王波和洪斌两个人关于这个项目的管理人选。
在这个时候,李忠信也是想听听王波和洪斌两个人的想法,看看他们两个人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董事长,关于忠信公司在沪市那边主抓这个项目的人选,我还没有想好,毕竟这个是关乎于我们忠信公司今后发展的一个走向的大项目,不是随随便便地派个人过去就能够主持好工作的。
我个人倾向于忠信建筑公司那边的副总姚文亮和忠信建筑公司设计和建设部的总工卢明。”王波说完之后,看到李忠信并没有什么反应,他微微琢磨了一下,继续开口说道:“姚文亮这个人您应该能够知道,是属于我们忠信建筑公司的老人。
从杨华开始成立建筑公司的时候,姚文亮就在那边,公司的几个大型项目,都是姚文亮主抓起来的,可以这样说,杨华那边之所以能够达到现在的高度,就是有姚文亮这样的副手在背后的大力支持。
如果说不是杨华是您钦点的总经理,如果不是杨华占据了先机,那么,姚文亮这个副总就是正职了。
现在忠信建筑公司和那几个国营大建筑公司合并以后,姚文亮的级别什么的,都下降了一些,虽然也是副手,但是,排名降低下来很多,毕竟比他有资格的人有本事的人太多了。
杨华和姚文亮都是野路子出身,特别是杨华,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是四六不懂,都是靠姚文亮来把脉。
在建筑方面,在管理方面,姚文亮都有着很强大的实力,和其他需要沟通的方面,他也要比赵越和董天昊两个人强很多。”
李忠信屏气凝神地听王波说起来了两个他中意的人,脸色开始露出了一种凝重之色。
首先,王波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姚文亮,一个是卢明。姚文亮这个人李忠信知道,是忠信建筑公司当中当之无愧的大腕,可以说没有姚文亮,忠信建筑公司那边绝对达不到现在的高度。
无论从岁数上,个人能力和个人经历上,姚文亮的的确确是比赵越和董天昊两个人强出来了太多。
如果让姚文亮管理这个项目,会比赵越和董天昊强上很多。
李忠信把姚文亮这个人作为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第一人选之后,他开口问道:“那你说的那个卢明呢?怎么没有和我说。”
“忠信,你这人真是的,我这边说话没说完呢!就是歇口气喝点水,你那边就说起来了,还好意思说我怎么没有和你说。”王波鄙夷地看了李忠信一眼以后,慢悠悠地开口继续说道:“要说总工卢明,那也是有大本事的人。
他是忠信建筑公司那边设计和建设部的总工,几乎所有的大型工程项目,都得经过他。
卢明总工是中国建筑设计院那边高材生,当年到我们忠信公司这边来工作,算是屈才了,这个人的能力出众,在忠信建筑公司当中的威望不低于姚文亮,算是忠信建筑公司那边的第三人。
无论从岁数上,经历上,或者是能力上,他都不亚于姚文亮,或者说在建筑方面的能力上,要超过姚文亮一筹,只不过姚文亮比他到忠信公司这边的时候早,是卢明的领导。
这个卢明在我们忠信公司当总工的时候,还有人到我们忠信建筑公司来挖人的,因为咱们公司第一个鲁班奖,贡献最大的就是他,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展现出来了他的能力和才干了。”
王波慢慢悠悠地对李忠信说起来了卢明,之所以王波和李忠信说得这样细,是因为王波心中清楚,李忠信这个人,对于忠信公司最高层的这些管理人员以及他熟识的管理人员印象很深,但是,像姚文亮和卢明这样的人,李忠信顶多也就是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人,具体他们的情况和能力等等方面,李忠信大抵是不清楚的。
别看王波对于李忠信说的事情看上去蛮不在乎,但是,王波却是李忠信说了这样的事情,他就要进行考虑,他也是考虑再三,才想到了姚文亮和卢明这两个人选。
另外还有几个也可以作为负责人,那些个人的能力和阅历什么都够,负责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富富有余,但是,那些人却是进入忠信公司的年限不够,算不上李忠信和他信任的人选,那样的人选,王波直接排除在外。
很多时候王波都觉得,能力和经历这个事情虽然重要,但是,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更重要。
“嗯,王总说的这两个人选我这边心中有数了,洪斌大哥,您那边又有什么样的人选推荐给我呢?”李忠信把姚文亮和卢明两个人的名字记下来以后,转头问起来了洪斌。
对于王波能够给出来两个这样的人选,李忠信已经知道,王波对于他布置下去的事情是很上心的,而且可以说王波对于公司当中的人选,有着很强的掌控能力。
“王总刚才说的姚文亮和卢明,这两个人的能力都是十分强的,也在我的想法范围之内。
不过呢!现在他们两个人不完全属于我们忠信公司,他们现在是忠信建筑公司那个上市公司的副总和总工了,他们能不能回归我们总公司,能不能去做这个方面的事情,现在也是一个未知的。
要知道,他们现在的权利很大,而且是国家承认的正统上市公司的副总,他们两个人都有着很多的股票和股权,如果我们让他们回来忠信公司这边负责项目,我不清楚他们能不能回来。”洪斌并没有回答李忠信的问题,而是直接就事论事地说起来姚文亮和卢明两个人能不能做这个事情。
在洪斌的心中,姚文亮和卢明两个人都是合适的人选,但是,他们已经不直属忠信公司管理,已经是从忠信公司当中分出去了,能不能回归管理这个事情,都两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