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七十一章奖惩适当
李忠信对于林霞说的那个事情,他心中十分清楚,一是林霞觉得忠信公司现在给予下面员工的工资已经是足够高,不应该再多给他们那么多钱和物品了。
这个是大部分人的看法,他们都觉得,忠信公司的工资比其他地方的工资高,那些人在过年时候加班加点的工作,并不应该再给他们一份钱了。
二是林霞应该觉得那样做太多麻烦,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他这段时间主要抽调的就是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少了很多,所以这个也属于正常。
毕竟他不管财务方面的事情,不知道做这样的单独的三倍工资或者是搞财务那种流程会怎么样,估计那样的一种流程很多,工作量会很大,所以,李忠信折中,直接把基调定了下来。
每个人给予一箱水果,一箱水果罐头和一箱鱼罐头,想要饮料的给予一箱饮料,想要啤酒的,给予一箱啤酒,这些东西看起来很多,但是,却没有几个钱,因为这些东西忠信公司大部分都是自有商品,只有啤酒是需要采购的。
可是,忠信公司大量地进行采购,啤酒每箱也没有几个钱,这样看上去也是好看一些。
另外李忠信说的五百元钱的补助,这个事情是根据林霞说的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的,给加班的一线员工每个人补助五百元钱,这样的操作可以说是最为简单,财务那边直接把钱给分发下去就完成了。
林霞看了看李忠信,有微微琢磨了一下以后,便直接不吭声了。
原本林霞就是想说李忠信不用给下面那些个一线员工太多优惠和好处的,现在倒好,李忠信这边直接来了一个每个人给发五百元钱的红包补助,这些钱怎么都是超过了给他们那些人过年时候加班的工资,再加上李忠信说的四样实物物品,要比刚才李忠信说的还要多。
林霞觉得,如果她要继续说这个事情,估计东西还要多,李忠信的性格在那里摆着呢!这是铁了心的要给下面一线的员工多一些福利。
这些钱都是李忠信的钱,也不是她的,她横档竖拦着的话,反倒是显得她这边事情多,对下面人不友好了。
李忠信看到林霞那边不吭声了,下面的这些高管也都是一副老神在握的表情,他微微琢磨了一下,开口继续说道:“刚才呢!我们说的是过年时候给我们一线员工的一些福利待遇,这个事情说不重要,其实也很重要,对于我们来讲,过年期间怎么都无所谓,但是,我们的员工,手中大部分都没有太多的钱,我们多给予员工一些福利待遇,那么,员工就会多对我们的公司有一种归属感。
我们忠信公司现在经营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一线员工有着极大的贡献,在他们给忠信公司创造利润和价值的同时,我们要多多给予他们人文关怀,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奖励。
这个事情,暂时就这样,说完了奖励,下面我要说的是,是关于过年以后,我们忠信公司工作纪律以及工作布置方面的事情。
我这样说吧!咱们忠信公司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在乡村工作和生活过,对于我们这边农村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相当多的了解。
每年过完年之后,我们这边的人一般都比较懒散,工作态度方面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特别是过年以后一直到二月二的这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对于工作有着一种消极的态度,工作也不努力,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了过年的吃喝玩乐上,这样的一种事情,是我们这边人的一种通病。
现在我要和大家说的这个事情,主要就是和这个事情有关。
今天是正月初十,年已经是过完了几天,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定,初五过了以后,就是正常的工作日了。
可是,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还是大部分人都十分懒散,所以,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说的是,这次会议的精神是,刹下心来,开始认真地进行工作。
你们开完会以后,就要把这次的会议精神传达下去,让我们忠信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动起来,让我们忠信公司的员工恢复到过年之前的状态,开始认真地努力工作,而不是在这个阶段迟到早退,每天一副醉生梦死的状态。
下面有人和我汇报,像我们忠信公司新成立的几个工厂,迟到早退成风,员工的工作很懈怠。
这件事情,我会在会后安排专人来负责这个考核的事情,如果发现有这样的人员,第一次记过,第二次罚款,第三次直接开除,我们忠信公司需要的是努力工作的员工,要那种有上进心,知道感恩图报的员工。
我说的这个事情,大家应该能听明白了吧?”
李忠信很是严肃地问了起来,对于公司的这些高管,他有着他自己的看法,想要让他们这些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把事情讲得透彻,说得明明白白的,要不然的话,这些人绝对会拿他说的事情当做耳旁风。
之所以李忠信要强调工作纪律方面的事情,是在刚过完年的时候,有人和他汇报,江城这边的一个工厂,迟到早退请假的人数激增,工厂开工以后,生产效率达不到之前的一半,他必须要把这样的一个事情说出来,让这些高管们把这个事情抓起来。
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研,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二的话,那就是企业的员工。
科技方面,忠信公司一直是处于这个时代的最前沿,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那么,重要的就是企业的员工了。
如果按照现在下面人的汇报,工厂开工以后是这样的一种状态,那么,工厂怎么能够生产出来高质量的产品,怎么能够有竞争力。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李忠信要严阵以待,更要让下面的这些个高管把这个事情抓起来,绝对不能出现那样的一种情况。
第两千九百七十二章哪里的问题
李忠信的心中一直都有一种想法,忠信公司的员工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一样,要有着上进心,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之下,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出现什么迟到早退,出现上班工作的时候没精打采,不好好工作的一种情况。
如果真的按照下面人汇报的情况,那他这么多年的思想工作就白做了,也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一种失败,所以,李忠信对于这个事情十分上心。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李忠信认为,这样的一种事情的发展,绝对会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
当存在微小的隐患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及时处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
现在企业当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问题,如果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制止,如果不能把这样的一种风气消灭在萌芽之中,那么,忠信公司今后何谈发展。
“董事长,我这边想请问一下,您说的是我们忠信公司新成立的几个工厂,还是公司的老工厂,这个事情很重要。
据我所知,我们忠信公司的职工大部分都能够严于律己,现在开始工作的员工都能够保持着刻苦耐劳的精神,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来工作。
单以我们下面的工厂,绝对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想让他们偷懒,他们都不会去那么做,一直都能够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来进行工作。
按照我们工厂的员工的话来讲,现在他们能够有着这么优越的生活,有着比其他人付出几倍努力都赚不到的工资,拿着忠信公司如此高的福利,他们如果不好好工作,都对不起这样的一份工资钱。
所以,我想询问您一下,您说的有人汇报说的工厂是那些工厂,还是单一指的是新近建成的工厂,再或者说是前一段时间我们忠信公司在江城那边收购的几个新工厂?”王喜平先是举手示意了一下李忠信,在李忠信点头之后,他率先开口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出来的这个问题,王喜平觉得,李忠信这是有些小题大做了,而且,在这个事情上,李忠信绝对是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说出来了这样的一种情况。
根据王喜平掌握的一些数据来看,忠信公司江城新区这边的几个工厂,别说是偷奸耍滑迟到早退了,就是让他们晚到单位工作或者是提前下班,他们都不会同意。
毕竟忠信公司的文化,忠信公司的精神传递了这么多年,大家工作的积极性都相当高,大家都是比着工作的,生怕比别人工作做得少了,被其他人看不起。
所有人都努力地工作,只要是有一个人偷奸耍滑或者说是迟到早退,各种作风不好,那么,一下子就能够凸显出来,无论是哪个工厂都一样,都不会需要这样的一种人,所以,王喜平觉得,李忠信说的那些事情,只是片面之词,甚至是捕风捉影的想当然,忠信公司的工厂一般不会出现那样的一种情况的。
“董事长,关于工厂直供是否迟到早退,在工作时间懈怠的事情上,我也说两句可以吗?”董志国在王喜平说完话以后,他也是就这个问题开口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董志国觉得,他有必要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这么多次开会,他都没有说什么,这次他必须要说一些话。
在李忠信点头示意董志国说话以后,董志国坐直了身体,正色地开口说道:“刚才您提到忠信公司的一些工厂,有很多人有偷奸耍滑和迟到早退的情形,这个事情呢!我和喜平大哥的看法一致,是哪个工厂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专门针对哪个工厂去下药治疗。
我们忠信公司旗下的工厂,大部分工厂都没有你说的那种懒散的情况,拿我手底下的几个工厂来说,这几个厂的出勤报表每天都会有专门的统计,全年下来没有一个人有迟到早退的劣迹,全员都是宁可提前到工厂做准备工作,提前进入工作状态,能够保持最佳的状态来进行工作。
忠信公司企业文化我们经常讲,忠信公司的精神,我们经常传递,几乎所有人都一样,以厂为家,把工厂看成自己的家,大家为我们这个大家庭增光添彩。
我们正常情况下是初六早上八点钟上班,可是,初六早上七点半钟的时候,我管理的几个工厂的员工,就已经是全员出勤,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了工作状态,生产速度和年前的生产速度一样,生产出来的零部件都能够符合我们的标准。”
董志国对于李忠信一开口直接一棒子把他们这几个管理工厂的人一棒子打死的事情,他还是比较在意的。
平时董志国和李忠信怎么说笑,那都是正常现象,李忠信多说他几句,他也是笑呵呵地听着,也不提出来反驳的意见,但是,李忠信在这个时候一下子说出来那样的一番话,他必须要在会上说出来。
他要是有问题,可以被李忠信说,可是,他手下工厂那么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一线员工,却不应该被误会,他们那么优秀,那么努力,被误会成那种偷奸耍滑不完活的人,那可不行。
“我刚才说的是像我们忠信公司几个新成立的工厂,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说你们手下的工厂出现了这样的一种问题。
因为我也相信,我们忠信公司的员工都是十分优秀的员工,要不是有这样的一群如同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我们的企业也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如果不是有那样一群认真工作的人,我们忠信公司的产品也不会那么被全国的老百姓所认可,这些事情,我是知道的。
我要说的是,这次在过年期间,有人和我汇报工作的时候说,我们忠信公司,就在总部所在的城市,就有工厂出现了各种问题,所以,我才有此一问。
现在看来,应该和你们说的一样,应该是新成立的工厂出现了问题。”李忠信蹙着眉头说了起来。
第两千九百七十三章原委
对于王喜平和董志国两个人发言的事情,李忠信是相当高兴的。
在李忠信的心中,开会的时候,必须要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而不是搞什么一言堂,要是开会的时候只有他一个声音,那样的话,忠信公司今后的发展前路也不会好。
很多事情都能够证明,只有全体忠信公司的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和发扬各抒己见的做法,忠信公司的各项计划才能够周全,做出来的各种决策才能够有足够的正确性。
一旦忠信公司只是他一个人的一言堂,只有他一个人说了算,那么,忠信公司今后的路就会越走越狭窄。
和手下的这些高管开会探讨问题,李忠信觉得,是一门学问,既讲艺术,又讲科学。不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会导致事业不兴,风气不正,人心不齐。
现在他提出来了问题,王喜平和董志国两个人根据他提出来的这个事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说得这些东西都是以前李忠信没有听他们说过的,李忠信觉得很是高兴。
可是,按照王喜平和董志国的说法,忠信公司旗下的工厂的工人都有着那样的一种面貌,他又怎么能够听人汇报和一些人说,忠信公司有一些工厂的员工存在着迟到早退,存在着偷奸耍滑的事情呢?
李忠信微微蹙了一下眉,心中盘算了一下以后,他开口问王波那边说道:“我们忠信公司最近新建设了几个厂子,或者是收购下来了几个厂子,厂长都是谁?”
李忠信在这个时候问起来王波这样的一种事情,主要是他对于最近两年忠信公司在江城这边搞起来的工厂和收购的工厂不太上心,心思根本就没有往这个方向上去想,所以,遇到了这样的一种事情,他需要询问王波。
“去年我们忠信公司在江城新区这边建成投产的工厂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忠信电线电缆厂,忠信铝塑制品厂,忠信纸箱厂和忠信饲料厂。
这四个工厂生产的物品,主要是对忠信公司的一些需要进行配套而来,另外还有几个在建的新厂,分别是忠信齿轮厂,忠信电机厂以及忠信米厂,这些厂子的厂长,有我们忠信公司自行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也有从外界招聘过来的。
另外要说的是,去年我们公司在江城这边收购了几家工厂,现在还停留在没有完全接手的情况下。
刚才你说的关于有员工迟到早退,在单位偷懒耍滑的事情,应该就在那几家工厂,毕竟现在那几家工厂的厂长还是原来的厂长,还没有正式纳入我们忠信公司的体系当中。
这几家工厂都有很多债务以及员工退休金等等的事情,我们这边还在和江城市政府那边进行沟通,今年估计能够出来结果。”王波很是腻歪地看了看李忠信,瘪了瘪嘴巴,正色地开口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这货连公司新建设了几个工厂都不知道的情况,王波也是无语了,这董事长当得是真心牛逼,自己公司下面有多少的工厂,有多少的商场都不知道,这也是一个奇葩。
对于李忠信说的那种想要讲讲纪律的事情,王波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想到那一个层面的,但是,王喜平和董志国两个人一说,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那几家还没有完全收购成功的工厂,应该是那些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几家工厂出现李忠信说的那些个问题,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了,那几家工厂原来都是国营企业,如果员工都能够爱岗敬业,都能够好好工作,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他们的企业被政府摊派一般地推给忠信公司。
现在忠信公司只是完成了初期的收购,工厂虽然已经归属忠信公司,但是,忠信公司还没有完全接手,至少要等到年后和江城市政府那边谈下来一些条件,忠信公司才会考虑完全接盘。
现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那几家工厂的债务问题,那几家工厂都有大量的三角债,按照江城政府那边的说法,这几家企业的负债率并不是很高,但是,忠信公司的财务进驻进行统计了以后,却发现不是那样的一回事。
这几家工厂的债台高筑,可以说是债务问题缠身,每一家工厂都有着海量的债务。
而且,在忠信公司开始进行收购之后,又产生了大量的债务,这样的一笔债务,忠信公司是不会认同的,毕竟忠信公司不是冤大头,那种给人背锅的事情,忠信公司不会去做。
“怎么,我们公司现在还有几家没有完全收购成功的工厂,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李忠信听完王波的话以后,对于这个事情已经是猜测出来了个八九不离十了,只不过李忠信不明白,怎么还能够有没有完全收购成功的工厂。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江城市政府那边为了甩掉包袱,和省里面的领导进行研究以后,提出来要把几个亏损严重,开不出工资的工厂打包卖给我们公司,当然了,江城市政府和省里面那边也是给予了一些优惠条件的,包括土地的置换等一些说法。
有土地置换,有电网和供暖系统以及进行联网等一系列的说法,我们公司对那几家工厂进行评估以后,答应了下来。
可是,当我们公司想要接手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很多情况和之前我们收购前的评估不符,多出来了很多债务已经遗留问题,所以,现在那几家工厂虽然显示归属于我们忠信公司,但是,还没有纳入我们公司的运作体系当中。”王波听到李忠信问起来关于这个方面的事情,他立刻正色地对李忠信回答了起来。
对于收购这些工厂的事情,王波是和李忠信提起过的,但是,李忠信那个时候对于这样的些许小事是不关心的,所以,造成了现在的那种情况,王波在这个时候也是笃定了一件事情,李忠信说的那些个员工的事情,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
第两千九百七十四章怎么回事
李忠信在听了王波的话以后,已然是明白其中是怎么回事了。
在这个事情上,应该是江城市政府那边答应下来了忠信公司的收购条件,忠信公司这边也是统计完成准备接手工厂了,可是,等到忠信公司把收购的钱给了江城市政府,把忠信公司该履行的事情履行完毕以后,忠信公司发现其中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收购下来的工厂的债务问题发生了变化,在谈的时候,比如说一个工厂的对外债务应该是三千万,其中有一千八百万的外债和一千二百万的应收款或者说是债务。
等到忠信公司即将交接的时候,那一千八百万的欠款外债则是增加了,就是银行的贷款都多出来了不少,而那些个政府那边答应下来的应收款,也都直接打起了太极。
如果忠信公司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接手,那就会直接损失很多钱,正常情况下,忠信公司已经是做出来了很多的让步,给予了市政府那边很多的优惠,现在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不是忠信公司这边出现了问题,而是市政府那边和即将要收购的工厂,想要拿忠信公司当冤大头。
所以呢!工厂现在收购下来了,名字也是变成了忠信公司的下属企业,但是,现在忠信公司没有接手。
对于这样的一种事情,李忠信从王波刚开口说出来,他就猜测了个八九不离十。
无论是江城市政府还是省里面的领导,对于亏损的国营企业都有着那样的一种想法,必须要把这些包袱甩出去,国有经营,无论怎么进行经营,都是赔钱的,而且亏损不断地再扩大,已经是到了不能不破产的一种地步。
但是,这样的企业想要破产,还破产不起,有着那么多的工人以及善后的事情,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必须要解决的,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把这些企业卖出去,卖给像忠信公司这样有钱,也有能力让企业起死回生的企业。
通过像忠信公司这样的企业进行收购,收购下来以后,企业的工人的工作一般都会有着落,而且不会出现大问题。
只不过在这样一个事情的操作上,下面的人会弄出来很多问题。
其中债务隐瞒,有一些已经产生的债务,企业的领导给予的数据含糊不清,而且在重新整合的过程当中,他们会趁着还没有完成收购的时候,贱卖一些国有资产,从银行或者是其他地方搞出来很多的窟窿出来。
“王总经理,你说的那个我听明白了,应该是收购以后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我们公司这边已经是完成了收购,那些个厂子现在我们暂时放置在了那里,正和政府那边进行沟通,我这样说没有什么问题吧!
你给我说一下具体的问题,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是下岗工人的工资问题,还是三角债的问题,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李忠信一脸正色地开口问了起来。
“按照您以前说过的,我们忠信公司是一家有良知的单位,无论怎么进行收购,都要保证下岗职工的利益,还要把那些已经退休的职工工资问题进行妥善的处理。
在这样的一个事情上,我们忠信公司一直都是按照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来处理的。
如果工厂能够保留下来,能够和之前工厂一样进行运作,那么,能够留下来的职工,只要是我们考核通过,只要是能够按照我们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工作,我们就会把这些职工留下来。
国营工厂的职工工作都是一手活,做的都是单一的东西,如果失去了这样的工作,很难找到合适他们的活计。
如果工厂不能保留下来需要转型,那么,我们也会给这些职工机会,只要是勤劳肯干,只要是能够服从忠信公司这边的安排,我们也会按照一定的方案给予他们工作问题的解决。
养老那块,我们忠信公司会给予一些员工买断,负责给他们交养老的一部分钱,和政府那边一道把养老方面的问题给解决掉。
这些东西我们都是按照最高的标准来做的,所以,这个问题你那边不必担心,现在是我们都按照约定完成了,而那边现在不履行约定。
就好像是你说的那种,该拿的钱,我们不会少一分,只会多拿,但是,不应该我们拿的钱,我们绝对不多花一分钱。
我们不会给那些个当官的领导送礼,也不需要别人给我们送礼,我们需要的是给予大多数人公平公正,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没有任何过错,现在是我们等着江城市政府和省里面的说法,什么时候他们能够给予我们合理的说法,我们什么时候才会接手。”王波肃然地对李忠信讲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问的这个问题,王波回答的相对比较详细,因为王波清楚李忠信想要问的东西是怎么一回事。
“王总经理,在这个事情上,你做得很好,我们忠信公司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这样去做。
在座的诸位,对于下岗的事情以及下岗职工的事情,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家没有经历过下岗,那么,就不会知道下岗职工下岗以后生活会多么的困难,会经历什么样子的痛苦和磨难。
下岗潮,是国企职工做梦都想不到的。计划经济时代,能够成为国企职工,端铁饭碗,是数亿农民梦寐以求的事情,只要是三十多岁的人,都知道进入国营的企业是多么牛的一件事情。
一个家庭当中,只要有一个人在国企上班,那就好比进了保险箱。生病了,去职工医院就诊;子女长大了,去子弟学校读书;冬天天气冷,有职工澡堂;无聊了,厂里有电影院。干了几十年,身子骨不行了,退休后,子女可以继承父辈的职位,哪天驾鹤西去,单位还得派几个人,帮着料理后事。”李忠信十分正色地开口对众多高管说了起来。
第两千九百七十五章恶性循环
李忠信的心中十分清楚,在忠信公司的这些高管当中,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学历文化的人,他们最早之前和王波一样,看到身边的人进入国营的工厂工作以后,一个个羡慕得要命。
那个时候,一个城郊的村子里面有,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因为城里面有关系,或者是赶上了好时候,被工厂的招聘招聘到了,那可以说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不说是坟头冒高香了,也可以说是村子里面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人。
那个时候,想要进入国营工厂上班,必须要有城镇户口,农村户口是办理不了国营工厂招工的。
所以,像王波和董志国他们,看到和他们岁数差不多大的同龄人进入工厂工作,他们羡慕得很。
当时李忠信还记得,他的妈妈王雅清和李尚勇以及李忠信的太姥爷王秀太说过,希望他们能够找找关系,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把王波办进城市当中,哪怕是国营企业进不去,进一个私营的企业工作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一件事情。
可是,那个时候想要办农村转城镇户口十分困难,而且,只要是办理了城镇居民的户口,农村所有的土地就要上交到村镇,退路没有了不说,也是没有了经济上的来源。
那个年代和后世是不一样的,那个年月,想要去国营工厂或者是私人工厂上班的人很多,但是,岗位就那么一些,那些个国营的工厂还要给技校的学生和大学生留出来岗位,还要给工厂的子弟们留出来一定的岗位,能够外放出去的名额也就是几个,那个时候,几个名额甚至几百个人去争,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当上一名国营企业的职工有多么的困难。
就像李忠信之前说的,只要是进入了国营工厂,生病了,有职工医院看病,看病基本上不花钱,就是子女和配偶看病也是一样。
看病方面不花什么钱,子女长大了,去子弟学校读书,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在工厂的附近读,读书读得好的,能够考到好的高中和大学,而考的不好的子弟,则可以按照比统招分数低很多的分数到工厂的技术学校去读中专,中专毕业了之后,直接就会分配到厂子里面直接工作。
冬天天气冷,有职工澡堂,在那个大部分人都洗不起澡的时候,只要是国营大厂的职工,基本上子女和配偶都能够享受到国营大厂浴池的福利。
只要是大型的国营工厂,厂里有电影院,只要是厂子里面搞来了电影胶片,那就可以直接看电影,除了电影院之外,还有职工俱乐部等等地方。
干了几十年,身子骨不行了,退休后,子女可以继承父辈的职位,哪天驾鹤西去,单位还得派几个人,帮着料理后事。
总之,那个时候,大部分人对国营企业都是望洋兴叹的,他们想要进入国营大厂工作,那绝对是难于上青天。
李忠信说完这些事情,又看了看王波和董志国他们几个以前求爷爷告奶奶都去不上国营单位的人以后,他继续开口说道:“刚才我说的是国营企业以前工人的福利,现在我说一下部分国营企业的落败和下岗潮。
可以这样说,国营企业的职工工资不高,但福利很高,内部等级森严,排资论辈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为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加之没有失业的危机,效率不高,人浮于事,企业没有活力,再加上一些领导的贪腐,所以出现了危机。
特别是国营企业的领导,为了政绩,为了升官,许多地方领导盲目批项目,扩大产能,致使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前两年的时候我还记得有人说过,我们国家最开始的时候,彩色电视机供不应求,所以,那个时候全国的家电企业都转型做彩色电视机。
那个时候,最早做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的企业,像什么四川长虹了,青岛海尔了等等大型家电企业,都赚得沟满壕平。
这个时候,很多国企的领导就动了心思,开始转型,跟着生产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
可是,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这种东西,没有多少时间就饱和了,全国彩电生产能力3000多万台,可是,每年销售量不超过2000万台,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等生产能力也闲置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就拿家电来说,产能过剩,加剧市场竞争,没有大品牌的支撑,老百姓都不认账,想要购买电视机的家庭,大部分都会选择大品牌的电视,因为质量上有保障,大家使用了那么多年都放心。
牌子不行,生产出来的电视机冰箱等东西的质量,刚开始或许还能和那些个牌子的大型家电相比,但是,再往后,他们推不出来新品,推不出来质量更好的产品。
间接地导致了产品越来越卖不出去,恶性循环一出来,使许多国有企业生产闲置,员工无活可干。卖不出产品,自然就挣不到钱,企业的效益便大大降低了。
产能过剩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企业的技术设备落后。
建国初的、民国的,甚至晚清的设备依然在使用,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大部分利润上交国家,没有资金更新设备。
后来效益不好,负债沉重,工资都难发,设备就更难顾及了。因此,资源消耗高,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便应运而生。
还有就是,到了现在的这个阶段,许多国有企业已经有几十年的的历史了,时间一长,退休职工就多,他们的养老费用当然得单位出,人家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总不能嫌别人老,就弃之不顾吧!
还有之前提到的,企业办社会,要花钱供养非经营人员,还有医院、学校、电影院等机构,这又是一笔沉重的开销。据当时的调查表明,国企非经营费用支出占管理费用支出的40%。高福利,背后是高支出,在工厂效益不佳的时候,无形中成为了负担。福利和工资一样,一般只能加,不能减,你要是提出减少福利,使员工利益受损,容易引发不满,成为众矢之的。”
第两千九百七十六章啥玩意?
李忠信之所以和下面的这些个高管说这些事情,主要也是借助着这样的一个机会,给下面的人打打预防针,告诫他们要努力工作。
他给予下面人的警示是,我们国家的国营企业都能够破产掉,他们这样的一个私营企业,也是一样的。
李忠信是想给下面的这些人一些危机感,但是,李忠信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大通之后,他居然发现,下面坐着的那些个高管,他们脸上丝毫紧张严肃什么的感觉都没有,就好像是在听李忠信讲故事一样,丝毫没有因为李忠信说那么多的事情而有什么担忧的情况。
李忠信看到下面人这样的一种神情,他的眉头不自觉地扭成了麻花状,这尼玛我在上面说了半天,合辙是白说了?
这些家伙怎么能这样呢!难道你们这些人就没有什么危机感?
“国营的企业能够破产,而且是说破产就破产,我们私营的企业更是如此,别看我们企业现在发展得好,如果出现问题,也是会有破产的可能的。
对于这样的一个事情,你们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呀?”李忠信正色地开口询问了起来。
李忠信也是想听听下面这些高管会有什么样子的一种想法和反应。
现在这么多的人,总有关心忠信公司死活问题的人吧!
“董事长,这个事情有什么可说的,您说的那些个企业,那都是老旧的国营大厂。
和您之前说的一样,那些个工厂的设备老旧,经营理念老旧,当官的都贪腐到了极点,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厂子,也是会出现破产的,这个事情是太正常不过了。
可是,我们的企业却和那些企业不一样。
首先,我们忠信公司重视科技的发展,我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不是生活的必须品,就是那些个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只有其他企业在我们后面跟风,而不会产生我们跟风其他企业的情况。
我们的工厂是生产小家电的,现在小家电的销量很好,可以说是这边还没有生产出来呢!那边就已经是预售出去了。
这个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我们生产出来的小家电,是这个时候牌子是最有名的,也是最先进的,质量方面是全国小家电行业当中的领军者,根本就不用考虑其他的问题,我们的销售速度很快,资金回笼也快。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的企业生产销售获得了大量利润之后,公司是给予我们那些个生产加工企业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利润,留着设备升级和科技升级的,扩大产能的时候,总公司投资,企业一直都会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所以,和您说的那些个国营老厂也是不一样的。
还有您说的贪腐问题,那些个国营企业的老总们,他们贪腐捞钱,是他们没有钱,而且贪得无厌,像我们在座之人。
根本就不需要考虑贪腐或者是和上级溜须拍马这样的事情,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富翁,不说是富翁也是这个时代最上层,最有钱的那一小撮人,我们只要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我们是不需要任何贪腐的。
我们管理人员方面没有贪腐,那么,我们公司下面的企业的质量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我想不出来,我们忠信公司怎么能够有倒闭破产的可能,除非是您这边出现什么不可控的问题。”董志国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示意了李忠信,开始按照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董志国的心中,李忠信说的那些个东西都是没有什么卵用的事情,不说是和脱裤子放屁差不多,也是和没屁攉拢嗓子一样。
他们忠信公司是私营的公司,现在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朝阳产业,像李忠信之前举的那个例子,一些个家电厂子,大量生产彩色电视机,然后卖不出去。
这样的一种情况,那是指的彩色电视机,毕竟那样的一种东西是一个大件,无论是什么人家,想要买一台电视机,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要购买的话,也都希望购买到质量有保证,价格便宜的最新型电视机。
而李忠信说的那些个国营家电工厂,他们本身的体量不够,再加上机器设备老旧,生产出来的那些个彩色电视机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力,卖不出去也是正常的。
像他现在管理的是家电厂,只不过他现在搞的这个厂子,是生产小家电的,销售的情况那是一片大好,什么卖不出去那种情况根本就不存在,他们这边很多产品还没有生产出来,那边就已经是预定下来了,用供不应求来说这个事情,那都是有些逊色了。
李忠信听着董志国开口说出来这样的一番话,他在感受到之前他白说了那么多东西的同时,也是感受到了董志国对于忠信公司的自信,那种爆棚的自信感是与生俱来的,不掺杂任何的水分,在董志国的心中,大抵就是这样想的。
李忠信也是清楚,要不是他之前举的例子是关于家电厂方面的事情,董志国是不会冒头出来说这样一番话的。
现在董志国不但开口说了,而且说的很多东西都让李忠信满意,甚至好像是说到了李忠信的心中。
忠信公司从成立的时候,李忠信就有着那样的一种想法,现在看来,他心中的那种想法基本上是实现了。
在这个时候,李忠信虽然不清楚王喜平和董志国两个人说的那些个关于忠信公司下面工厂的情况是不是真的,但是,他相信,哪怕不是百分之百真实,也是差不多了。
可是,当董志国最后的那句话说完,李忠信顿时就生气了。
啥?啥情况?董志国在说什么?啥叫除非我这边出现不可控的问题,合辙我还成了忠信公司最不稳定的因素了?
“董厂长,我刚才听你说,除非是我这边出现什么不可控的问题,这句话怎么说呢?”李忠信黑着脸询问了起来。
第两千九百七十七章虎头蛇尾
李忠信在这个时候很想知道董志国心中是怎么想的,居然说他成了什么不可控的因素,还弄出来了一个只要他这边不出现什么不可控的事情就没有问题,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这董志国刚开始的时候,说的那些个东西都挺好的,这到了最后,咋就能冒出来这样的一句话呢?
在李忠信的心中,董志国在改邪归正以后,算得上是一个老实人,人闷话不多,要说夸他几句,他不觉得稀奇,但是,这样说他,李忠信觉得是真的很不适应。
“董事长,这个事情,这个事情那可是王总说的。
王总在会上和私下底说过很多次的,咱们忠信公司红红火火的,就是闭着眼睛失什么都不做,也是十分牛逼的企业,现在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您。”董志国在这个时候看到李忠信的脸黑了,他微微琢磨了一下,直接就把王波给卖了。
对于为什么说李忠信是不稳定的因素,董志国心中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印象,具体是怎么回事,主要还是王波那边说过几次,他也是没有太多在意,他是觉得,李忠信绝对不会做出来王波说的那种事情,所以,他在这个事情上,直接把他老铁王波给卖了出去,至于李忠信和王波他们两个人怎么说,那就不是他操心的事情了。
李忠信听完董志国的话以后,他瞬间就感觉到颅内的血压升高,脑袋上的血管都好像是瞬间膨胀了起来。
他的这个三舅究竟是怎么想的,咋还能和其他人说他是忠信公司最不稳定的因素了呢?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咱们公司的决策权在你那里,基本上忠信公司的大事都是由你那边说了算,无论是投资什么地方,或者是搞什么工厂什么的,都是你那边一锤定音,我们喝酒的时候,我就说过,忠信公司现在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走向正规,只要是你这边不乱搞,不招惹上面,就不会有任何崩盘的可能。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王波没好气地白了一眼董志国,他陪着笑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在这个事情上,王波怎么也是想不到,他咋躺着也中枪,之前开会的时候一直是说上班之后工作纪律方面的事情,然后说到了下岗,他听得是津津有味的,甚至他都回忆起来之前他和董志国他们在竹板屯时候的一些事情,他觉得,要是没有李忠信这个大外甥关照他,他现在还指不定会怎么样呢!
那个时候,他的的确确是羡慕那些个国营厂子的工人,现在的这个时候,却是那些人羡慕他和董志国这样的人了。
只是王波没有想到,董志国怎么就能一下子把他拉下水,还给他弄了那么一个大坑。
这也就是李忠信是他外甥,要是换成其他的人,那还不得记恨他呀!
他之前是说过,忠信公司要是崩盘,只能是李忠信作死,是得罪了国家层面的大老板,或者就是李忠信直接把忠信公司不要了,直接把忠信公司交给国家来运作。
再或者是按照李忠信说的,把忠信公司给他整体上市了,把公司分成多少股份,给全国只有是有身份登记的,没有外国护照的中国公民,每个人多少股份,然后把忠信公司交给专业的人士管理。
总之,这些个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要不然的话,王波也是想不出忠信公司有什么可以破败下去的可能。
对于忠信公司的资金方面和固定资产方面,王波虽然没有完全掌握,却也是掌握了一个大概。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忠信公司这样的一家公司,甚至已经赶上了黑省这边一个地级城市的体量,甚至要比一个地级城市的体量还要大。
赚钱能力方面,更是其他国营企业和一些个大型民营企业无法相比的。
李忠信没好气地看了王波一眼,寒着脸说道:“王总经理,上面的领导十分支持我们忠信公司的发展,今年大佬那边甚至会到江城这边参观一下,为我们忠信公司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这个事情以后就不要乱说了,我们忠信公司是一家很不错的公司,发展方面没有问题,其他的方面更不会有什么问题。
下面呢!我们还是继续刚才所说的事情,说一说关于我们公司过完年之后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
这样的一种事情呢!现在我们在这里说,并不能代表着实际情况,过完年这几天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情,那么,负责工厂的厂长们就辛苦一下,下去检查一下有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然后把出勤表让财务那边送到总部来查验一下。
还有,今天是新年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大家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需要议一下呢?”
李忠信直接把话题转了回去,直接说起了关于迟到早退方面的事情,他也是听明白王波那话里话外的意思了,合辙在他三舅的心中,他就那么积极地想要没事找事?
李忠信又想到,既然不是忠信公司下属的工厂出现了问题,那就问一问下面这些高管在过年之后有没有什么事情要说的,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他再说几个事情以后就结束会议,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虽然这样做有一种虎头蛇尾的样子,但是,今天的主题出现了一些问题,等他和王波那边研究一下,看看怎么处理处理这个事情。
“大家既然没有其他的议题,那么我这边再着重说几个事情。
第一个事情呢!今年我们忠信公司在国内扩张的脚步已经是逐渐放缓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心的扩张举动,在不进行扩张的这个时间,我们忠信公司一定要再次抓好质量关。
无论是我们忠信公司的自营商品,还是从其他企业单位进的商品,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绝对不能让一些伪劣假冒的商品进入我们忠信公司的销售环节。
在这样的一个事情上,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要严肃处理。”李忠信朗声说了起来
第两千九百七十八章学习提高
李忠信说的这个第一个事情,就是质量问题,因为李忠信觉得,无论到什么时候,质量问题都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质量是忠信公司的保证,是忠信公司的生命线,一个公司所出售的商品的质量如果达不到要求,那么,这个公司离倒闭也就不远了。
忠信公司是一家有良知的企业,必须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全国的老百姓。
按照李忠信的想法,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既然搞清了一切质量问题都导源于质量意识,那么就必须不断强调质量理念,一刻也不能放松。始终保持“重看问题、轻看成绩”的清醒头脑,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认识,为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忠信公司所有商品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搞好忠信公司所有部门领导的意识,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实现忠信公司不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
“董事长,我们公司各个部门或者是工厂,在质量方面一直按照公司的要求以及规章制度来做,这么多年,就没有出现什么质量方面的问题,我觉得,你不用每次会议上都说这个吧!”王波原本以为李忠信差不多说说就开完会了,可是,他却发现李忠信又要讲一些多余的问题。
对于质量方面的问题,王波他们觉得李忠信这是老生常谈。在忠信公司这边,质量方面一直就是重中之重,可以这样来讲,无论到什么时候,质量检验和检查这个方面,忠信公司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那一种了。
“我们要从始至终地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认识,为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忠信公司所有商品质量不出问题而努力。
我希望我们忠信公司的高管们都能够把这个事情重视起来,而不是认为我在这个事情上说一遍一遍地说,大家不去执行这个事情。
我在忠信公司成立伊始,就和大家说过,质量是一家公司生存下去的最可靠的保证。
如果我们忠信公司没有良好的严把质量关,我们忠信公司如果不能给用户们提供最好质量的商品,用户们为什么选择我们忠信公司的商品来购买。
所以,我再次强调一下,无论到什么时候,质量方面都不能有任何的懈怠。”李忠信横了王波一眼以后,继续正色地开口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那种对于质量方面不上心的想法,李忠信很是气愤,但是,在这样的一个事情上,他真就不能当着众多高管的面去说王波,毕竟王波是忠信公司的总经理,是他的亲三舅,要是当众不给王波面子,那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质量方面的事情呢!我和大家强调过了,大家回去以后,一定要和单位里面负责质量方面的管理人员讲清楚,不要有什么讲情面或者是不按照忠信公司规定来做事情的想法,如果出现问题,忠信公司第一个追究责任的就是管理质量方面的领导。
往小里说,忠信公司要做出来记大过开除等等处罚,罚到他们这些年赚的钱都吐出来,往大里说,把钱都赔偿出来以后,还要有刑事责任,我不希望我们忠信公司哪个部门的质检部门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
下面呢!我要说的另外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高管学习方面的事情。
我们单位的高管,一是要积极主动学习这个时代的先进理念,我们忠信公司一直是走在这个时代最前沿的公司,我们公司的高管们,不能还一直不知道学习,还生活在以前的那些个世界当中。
现在马上就是二十一世纪了,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是日新月异。
就好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出现的互联网,忠信公司已经给大家都配置了最好的电脑和最好的网络,让大家能够在互联网当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看到这个时代的脉搏,我希望大家不要总是以忙业务为借口,放松了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较少,被动学习较多,那就容易被时代淘汰,我不希望因为你们当中因为不学习先进的知识,不学习先进的理念而被我从忠信公司高管的队伍当中淘汰出去。”李忠信掷地有声地对下面的这些高管说了起来。
对于让这些高管学习先进的理念,学习更多的知识,李忠信也是煞费苦心的,可以这样来说,在中国这边就没有私营的企业,会给下面的高管全部配备最先进的电脑,给他们全部都介入互联网。
而李忠信却是把这个事情做出来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让人对他们上网学习先进知识先进理念的事情进行跟踪回访。
李忠信觉得,通过这样的一种操作,让他们这忠信公司的这些高管们的水平能够更快的提高,而不是一直停滞不前,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潮流,早晚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他真的不想他们公司的这些高管因为跟不上时代而被淘汰下去。
李忠信看到下面的这些个高管一个个都黑着个脸,并没有人想要发表意见,李忠信微微笑了一下以后,继续开口说道:“第二个事情呢!是我们要学习党的知识以及做好培养更多先进党员的任务。
不要认为自己是老党员,认为自己的觉悟还可以,认为只要跟着党组织学习就已足够,积极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
我们在这个时候,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把政治素养放在完善自我的高度,要自觉和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自己理论水平不够高,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改造重视不够,那么,你们的思想水平就会在较低层次徘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就会不够……”李忠信一脸严肃地对下面的高管开口说了起来。
第两千九百七十九章责任意识
李忠信对于公司党群建设的事情,他一直也是十分关注的,并且李忠信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忠信公司这边,哪怕不是高层管理人员,只是普通的员工,只要是有上进心,能够成为忠信公司的优秀员工,他们只要要能够把握政治方向,也是可以成为党员的。
正常情况下,私营企业发展党组织的这个事情,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忠信公司却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先例,毕竟忠信公司的规模在那里摆着呢!
而且,忠信公司在市里和省里党委的支持之下,党支部以及党员干部的构架齐全,积极主动承当起来党建工作的人相当多,所以,李忠信想要更快速地吸收积极分子,让忠信公司的党员越来越越多。
在李忠信的想法当中,忠信公司的党员越多,忠信公司整体的战斗能力就越强,各种属性就越强。
越来越多的党员,会带动忠信公司的大量员工,会让他们把劲使到一处。
党员们有着理想信念,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完全把自己从事的事业上升到党的事业的政治高度,那一切就没有问题。
他不能让忠信公司的高管存在有小富即安、取得点成绩就满足的心理,不能没有当初的拼搏的劲头,一定要让他们努力奋斗起来,只有这样,忠信公司才能够越来越好。
李忠信觉得,私营企业当中党员多的好处很多,党员能够宣传企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增强职工主人公意识。
私营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不断充实党建工作内容,积极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思路进行有效的宣传,不断坚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党建工作指明了员工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在很大程度来说,就是指明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方向,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私营企业党组织积极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解读,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结合起来,换句话说,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宣传党的新经济政策,实时根据党的方针变化制定出适合私营企业发展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私营经济发展的风险,紧跟党的脚步,更为重要的是,党建工作将对私营经济起着指向标的作用。
关于党群党组织的事情,李忠信在会议上着重强调了一下,不过呢!对于怎么去做,他都是交给洪斌那边的,毕竟李忠信在时间和经验方面差了很多。
在说完这个关于党建以及扩大党员规模的事情以后,李忠信和洪斌进行了几句短暂的交流,便继续开口说起了他要说的第三个事情。
“下面我要说的事情呢!和你们更是息息相关,在忠信公司,在座的诸位作为高层管理人员,对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和领导艺术还很欠缺,学习和修养方面还是有待加强的。
特别是在工作中,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急躁,遇到事情不要慌,更不要因为事情突发而胡乱发脾气。
当领导必须要有领导的样子,遇到问题,尤其是多个事项交叉在一起时,往往容易急躁,不成熟。
在这样的一个时候,我们要多一些灵活性和艺术性,更不能只安于表面,要把事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深刻思考,把事情很好地进行处理。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千万不能忽略小节,因为小节往往导致一些事情的发生,管理无小事,团队无小事,一些小事处理不好会导致大事件的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增强规划性和预见性、条理性,工作前置,遇问题不骄不躁。
我们要经常性的强化学习,锤炼党性。坚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及我们的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觉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保持纯洁的政治本色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把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
另外,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使大家的思想和公司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日常工作,确保公司时代发展的步伐。
还有就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忘初心。
我们忠信公司是从一个小小的打鱼队起步的,可以说我们是杂牌军,可是,就是我们这些杂牌军,已经成长为了别人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在这里呢!我们希望咱们这些高管们,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严格遵守我们忠信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向优秀看齐,起到模范作用。
你们作为忠信公司的高管,要强化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重新燃起创业的激情,时刻以创业的心态,积极迎接挑战,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践、敢于突破。
作为一名合理的管理人员,要用信念、实干、担当、创新投身到公司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中,怀揣初心,立足岗位,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为忠信公司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你们要和下面的基层管理讲,让他们一定要筑牢思想防线,切实增强纪律观念,必须要牢牢遵守我们忠信公司的规章制度,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红线,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在工作生活中不触碰,不越线。
要让他们强化行为规范,把纪律观念内化为行为,将纪律要求贯彻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杜绝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做人要实……”李忠信洋洋洒洒地把他对公司高管的要求和想法说了出来。
第两千九百八十章没卵用
李忠信带着王波和洪斌离开了会议室回到了办公室那边以后,他还有着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李忠信觉得,他在过年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讲的事情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忠信公司这些高管却很有意义,他需要让这些高管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
“三舅,你觉得我今天的会议开得怎么样?”李忠信坐在办公室当中的老板椅上,一边品着茶水,一边问起了王波。
对于这次的会议,李忠信觉得,越到后面,他说的越好,甚至是把一些以前没有说过的话都说了出来。
“你问我会议开得怎么样?我觉得不怎么样,你看看,你把公司里面的这些人都弄得昏昏欲睡的,你认为能怎么样?
以前开会的时候,都是布置一些个任务,现在倒好,开始各种自我检讨和学习了,翻来覆去的就讲那些个事情,我就不明白了,你成天讲那些个质量方面和关于他们学习的事情,对于他们能有什么用?
像我们这些人,都是啥水平,都是什么文化,我们心中都有数,强扭的瓜不甜,硬逼着我们去学习什么先进的知识,学习什么先进的理念,我们就是去学,也是学不会不是。
另外还有,我们是私营公司,不是国营企业,培养那么多的党员做什么?”王波斜了一眼李忠信以后,往沙发上一坐,没好气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的那些个事情,王波是不以为意的,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讲,有些遥远,王波认为他是农民出身的一个大老粗,李忠信说的那些个事情跟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
先进的知识或者是先进的理念什么的东西,要是能从他们这些人手中搞出来,那绝对是天方夜谭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想去学,也是学不会的。
电脑那种东西,他现在也会用,上个网了,看个什么新闻了,倒是挺好用的,其他的真就没有啥他能够弄的了。
“三舅,合辙按照你的意思,我之前讲的那些个事情白讲了?真要是您说的那样,我让会议记录那边把今天的会议记录抄写下来,然后把会议记录发下去,让每个人都抄写十遍,什么时候,我说的那些个事情都在心中记牢了,那就没有问题了。
还有,我会告诉他们,王总经理说了,他们学习不用心,开会的时候没有往心里去,所以,给他们一些个小小的惩罚。”李忠信笑眯眯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说的下面那些个高管晕晕沉沉的,对他讲的那些个事情不上心,李忠信微微琢磨了一下,也真有那么一点意思,越是核心的高管,对于他说的那些个东西就越不上心。
像王波了,冯小武了,李忠信估计对于这些东西都是不上心的。
首先,王波从来都是那种无组织,无纪律,动不动就想要撂挑子不干的刺头,他别说是按照李忠信说的那些个东西去做了,就是能够听进去一半,那都是烧高香了。
还有就是冯小武和白奉义他们,他们这几个人和王波差不多,都是一种想法的人,他们不管理工厂什么的,他们只是负责指挥下面的人去做,他们负责大事,那些个事情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至于入党的这个事情,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是单位的一把手,一把手如果不是党员的话,那么,下面的党支部想要发展也是困难的,他们的党性一点都不强。
可是,这样的一种事情,他怎么能够给扭转过来呢?
不好好学习就开除,或者说是让他们离开他们的工作岗位,这样的话说了也是白说。
像冯小武和王波他们都是动不动就要主动让贤的主,要不是他这边让他们必须要在忠信公司好好工作,他们甚至早就辞职不干了,李忠信真的想不明白,他能够用什么样子的办法让冯小武和王波他们学习先进理念,让他们接受党的熏陶。
“那样的一种事情,你说出去他们也不相信,要是我要让他们做什么事情,直接找他们喝一顿大酒,就什么都搞定了,还用那么麻烦。
更何况他们对于我的脾气秉性都知道,是不会做出来那样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的。
其实吧!要我说,我们这些个高管,都是大老粗出身,你成天整那些个文绉绉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讲真就没有什么用。
说白了,我们就是你一手带起来的人,你能够信任我们,我们也不会把忠信公司往沟里带,要不然的话,就我们现在这些人,就我们这些人的水平,那早就被淘汰下去了。
你说的那些个互联网,那些个什么先进的理念,那些个先进的东西,我们真的搞不懂。”王波不屑地看了看李忠信,撇着嘴巴对李忠信说了他的想法。
对于李忠信想的那些个事情,王波心中都懂,但是,他觉得,他们是真心的做不到的。
就好像他和董志国,还有白奉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文化,别看又是总经理,又是厂长什么的名头挂着,别看他们还有着什么出版社顾问什么的名头,有着那种国家还承认的大学文凭,但是,那些个东西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用。
很多东西,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够搞的,就是一些个文件方面的字了,或者是什么报告之类的东西,他们都需要有专门的人给他们解释,他们才能够搞明白,让他们这样的一群人,去学习什么先进的东西,那纯粹是扯淡。
就好比现在的互联网,给他们电脑了,像白奉义那老鬼,有电脑了以后,就是用电脑看看股票,要不然的话,就是用电脑打打游戏,能有什么毛用。
说白了,李忠信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想要落实下去,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那些个党性了,那些个什么精神了,他们往下面传达传达还成,要是让他们学习,那根本就是瞎子听雷,根本就没有什么卵用。
第两千九百八十一章被怼
李忠信和王波在办公室里面急头白脸地谈了关于会议精神方面的一些事情,他居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对于忠信公司的构架太过乐观,现在看来,构架方面,还真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动。
李忠信一直觉得,忠信公司这样的公司现在发展的状况良好,一切都是在正轨之中,但是,通过和王波的对话,他忽然发现,自己好像有些想当然了。
忠信公司的高管们忠心的程度不容置疑,这个是没得说,但是,就好像王波说的那样,现在他们的能力还是有一定缺口的,真的遇到什么大的事情,或者是大的机遇,他们是抓不住的,需要一个指点他们的人。
就是王波都一样,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只会想着把眼前的这些事情处理好,是不会去考虑太多忠信公司发展方面的事情的。
不过呢!在这个时候,李忠信忽然想到了一个事情,九八年这一年忠信公司也不需要什么拓展,能够稳妥地渡过这段时间就可以了。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说那么多,做那么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什么用,有那样的时间,真就不如好好考虑一下今年发大洪水的事情。
“得,三舅,今天咱们不谈工作了,我和你说了半天,就当我没说过。
现在也是马上要到下班的时间了,我们快点收拾一下,然后回去你家那边吃饭,晴子和我妈一早上就过去了,我们回去晚了不好。”李忠信微微地在心中叹了一口气以后,有些无奈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李忠信觉得,在这个时候和王波再继续说下去已经是没有了什么意义,有那个时间,真就不如早点回去吃饭了。
如果搁在平时,他去三舅家吃饭,什么时间都没有问题,可是,现在是过年期间,而且母亲是领着晴子早早就过去那边了,他要是过去晚了,老妈又该有各种的事情了。
“大外甥,刚才谁在开会的时候和我们大家说的,我们忠信公司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迟到早退,特别是过年的这段时间,要给所有的员工带一个好头。
这话说完还没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呢!你这怎么就想要带头迟到早退了?
是咱们两个人一齐早退,还是你先早退呢?”王波嘴角微微上翘,一脸笑意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提出来回家的事情,王波刚才就想说了,可是,他一想到李忠信开会的时候都那么恶狠狠地说了,他不想触那个霉头。
可是,现在李忠信是自己提出来要提前回去的,他自然打趣一下李忠信,成天到晚都是李忠信说他,现在他把李忠信说一下,看看李忠信是什么样子的一种反应。
“我说的是现在马上要到下班的时间,现在离下班的时间还有十分钟,你这边需要收拾收拾,处理处理一些个零七八碎的事情,等你处理完那些个事情,就应该已经是过下班的时间了。
我刚和大家开完会,怎么能和你带头迟到早退呢!我们真要是那样做的话,我说的那些个话,那不就成了一个笑话。”李忠信脸上露出来一丝尴尬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说的这个事情,李忠信是真心没有注意到,而且,对于李忠信来讲,这个忠信公司是他的,他是说了算的人,什么时候走,那都没有什么问题,以前的时候,他想要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其他的。
可是,王波现在一说,李忠信也是有些尴尬,总不能他刚开会说完,无论是谁,都不能迟到早退,然后他就和王波大摇大摆地早退回家吃饭了。
虽然李忠信也是觉得他说的那些个东西有些牵强,但是,他却依然脸不红不白地说了出来。
“让你一说,就好像我们什么时候都守时下班一样,你这作为忠信公司的董事长,一年到头来公司几次,来的次数在那里摆着不说,除了你开会超时之外,你什么时候在下班的正点离开总公司这边。”王波一脸鄙夷地看着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的那些个东西,王波十分不屑,对于李忠信这种信口开河的劲,也是心服口服带佩服,他就没有想到,李忠信能够如此这般不要脸皮地说出来,还他这边要收拾收拾,等收拾完了就到下班的时间了。
王波鄙夷地想到,他是总经理,他的办公室是有专人收拾的人,他随时随地都能够抬腿就走,那么说真的没有太大的意思。
“三舅,咱们不都说了吗,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谈公司里面的事情,也不谈论正事。
话说,今天你和三舅妈晚上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让我们这些人过去吃饭?”李忠信无语地看了看王波,先是正色地提出来他们不谈工作方面的事情了,然后一个神转折,直接把话题扯到了晚上吃什么的方面。
“今天晚上是家宴,我那边摆了两桌,应该是我们四家,你家,我家,还有董国忠和董志国两家人,晚上吃的东西,有一部分是忠信鱼馆这边给送过去,也有一部分是在家里面,请了个厨师和家里的厨师一起做。
你的那个小女朋友不是日本人吗?我这边特意请的会做日本料理的厨子,专门做一些日本料理。”王波听到李忠信问起来他晚上家里吃什么,他也不提刚才迟到早退的事情了,直接就和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晚上吃什么的事情,王波是十分重视的,自从王波当上总经理之后,他对于饮食和喝酒是情有独钟,用王波的话来讲,他的生活当中最让他感觉到享受的就是吃美食和喝酒。
今天李忠信一家三口带着晴子过去他们家,他必须要把菜安排好,要不然的话,哪怕是李忠信不说,他大姐王雅清那边他也是说不过去的。
第两千九百八十二章尴尬
李忠信和三舅王波一直等到了下班的时间,等手表的指针指到了五点钟,他们这才走出办公室,下楼坐车到了王波的家。
“董叔,董婶过年好,志国舅,舅妈过年好……”李忠信到王波家打了一圈招呼以后,他居然发现,董志国和董国忠他们都已经是到半天了。
想起来他今天下午刚刚说完不能迟到早退的是事情,李忠信感觉到甚是尴尬。
为什么说甚是尴尬呢?因为他和王波是正点从公司那边出来的,开车到王波家这边,基本上是没有耽误时间,而董志国和董国忠两个,工作单位都要比总公司那边远上一些,通过这个,李忠信能够断定,董国忠他们一定的迟到早退了。
可是,在这样的一种场合,李忠信却是不能说什么,毕竟这是大家聚会的时候,董国忠还不属于他们公司的人,他们这群人这么多年以来养成了这样的一种坏风气,就是他想要扭转,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李忠信在心中暗暗地叹了一口气以后,和母亲以及晴子打过招呼,便和董国忠、董志国他们坐在一起聊了起来。
“董叔,最近一段时间,我听说咱们江城新区这边管理得很好,有一种精神文明城市的风貌,这个事情非常好,今后一定要按照这样的一种情况继续努力。
还有就是,很多人都说我们江城新区这边民生方面做得不错,供电供热方面也做得很好,这些东西今后一定要抓好,千万不要在这个方面出问题。
好的事情咱们先不说了,您和梁叔那边,最近一段时间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这边帮助解决呢!”李忠信坐到董国忠的对面,随口问了起来。
对于这两年江城新区的发展,李忠信是看在心里,记在心中的,可以这样说,江城新区的发展很好,应该说是蒸蒸日上,哪怕是没有深圳那边的速度,没有沪市浦东地区那边的速度,却也是比其他城市好上很多。捌柒
很多时候,李忠信都觉得,如果江城新区这边是国家投资,或者说是国家在江城新区这边进行部分投资,给予大力的支持,那么,江城新区这边的崛起速度,绝对不会比深圳或者是沪市差,甚至会超过那两个地方。
只不过呢!江城新区这边是李忠信一个人投资兴建,而且忠信公司最近几年因为扩张忠信公司的综合商场和超市,江城新区这边的投资力度有所减弱,只是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划进行慢慢地发展,所以,这个时候速度有所降低。
饶是这样,江城新区这边也是黑省乃至东三省最好的地方之一,因为江城新区是属于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来管理,执行的是李忠信和他们一起制定的一套管理方案,现在江城新区不但整个地方都干净整洁,而且各项事宜都做得很好。
这个时候也就是江城新区不算国家规划出来的城市,要是能够算的话,现在绝对是精神文明城市之一了。
像董国忠和梁国富他们这样的人,李忠信要是不询问,他们一般不会跟李忠信说什么太多东西的,所以,李忠信询问一下董国忠,最近有没有什么需要他帮助的,江城的资金问题或者什么其他问题。
“精神文明那边我们抓得还行,毕竟这个是长期性的一种东西,我们是要常抓不懈的。
江城新区最近两年发展得很不错,要说有什么需要你这边帮助的,也就是土地方面的事情了。
你也知道,我们江城新区发展的方向一直都是从江城向西发展,省里面也是给我们江城新区这边拨划了很多的土地,但是,按照现在的发展规划和发展速度,那些土地远远不够。
前一段时间,省里和市里面给我们江城新区这边拨划了两块土地,让我们忠信公司接收市里面的几个工厂,算是一种置换。
按照正常情况,这两块土地市里面和省里面划给我们这边也就完了,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那两块土地的事情,闹腾得厉害。
那两块土地原本是属于下面沿江乡的土地,只不过土地一直没有开发,有一大半是荒地,有一小部分是沿江乡那边农村开荒时候的农田,原本那些地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是,市里面和省里面划分给我们忠信公司以及江城新区这边以后,沿江乡那边的农民不同意了。
过年之前就到我们江城新区这边来闹,说我们侵占了他们的权益,什么省里面市里面出的文件他们不知道,就是有那个文件,也是没有用的,他们的土地不给我们,想要拿土地,要给他们和乡里面巨额的补偿。
这个事情让我和老梁很闹心,正常情况下,这些土地是市里面和省里面规划出来,直接划拨给我们江城新区这边的,我们忠信公司还在市里面拿真金白银地收购了几个工厂,现在变成了这样,我这边和老梁也是头疼得很。
并不是我们不给他们赔偿的钱,而是,那些赔偿的钱他们应该和市里面或者省里面去谈去解决,现在倒好,他们被一些有心人忽悠到我们这边,就是让我们给予赔偿,要不然的话,他们就不动,摆出来了一副要和土地共存亡的架势。
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是给钱也不是,不给钱也不是,怎么做都觉得不合适,我想问一下,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董国忠颇感郁闷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这样的一种事情,董国忠原本觉得不应该跟李忠信诉苦的,但是,今天白天的时候,那些个农民又组织了一群妇女到他们江城政府这边来闹了,对待这些人,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甚至是把她们撵走也不是,江城新区这些年就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一种事情,董国忠觉得,让外面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还指不定怎么去想他们,认为是不是他们强占了这些人的土地,不给这些农民活路。
第两千九百八十三章为难
李忠信听完董国忠的话以后,脑袋瓜子瞬间就感觉到嗡嗡的了。
如果说董国忠提出来江城新区这边缺少建设资金或者是其他方面的资金不够,再或者说董国忠提出来关于人员配置等等方面的事情,那些东西都还好说,但是,涉及到市里面和省里面与民众之间的事情,这个事情就让李忠信感觉到脑瓜子疼了。
李忠信微微琢磨了一下以后,开口正色地问道:“董叔,那这个事情江城市政府那边是怎么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态度呢?这个事情,你和沿江乡政府那边进行过沟通没有?”
李忠信开口问起了董国忠,他也是想知道一下具体的情况,然后再考虑和董国忠怎么去应对。
他不知道董国忠那边和市里面以及乡里面的沟通情况,也是无法做出来判断和决策的。
“现在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市里面的领导态度倒是看起来十分积极,说是要给我们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
但是,他们那是玩路子,来了一个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用嘴说,实际上的东西他们什么也没有解决。
至于那些个到我们政府去要钱的人,他们说了,那个事情不归他们管,他们把土地已经是划拨给我们政府了,其他的事情,应该由我们政府去和那些农民沟通解决。
沿江乡政府那边,我和梁国富也是亲自过去进行过沟通,只不过呢!沟通的效果很不好,他们那边和江城市政府那边的腔调一样,说那是农民自身的问题,需要我们和农民进行解决。
非但如此,他们还像我对我们这边讲,市里面和省里面是划拨了那些个土地给江城新区这边,但是,那片土地他们沿江乡已经是开发了很长时间,里面有他们的供电设施和一些水利等等设施,我们江城新区这边想要接收土地可以,但是,需要给他们一部分钱,说那些设施是他们花很多钱才做出来的。
他们随便的一开口,直接就是上千万的资金,这就是典型的想要从我们江城新区这边讹钱。
如果是正常情况,我们也是不差农民或者是沿江乡政府那边钱的,该给的钱我们不会少给,但是,这个事情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一种事情,如果这次忠信公司给他们那么一大笔钱了,那么,今后忠信公司想要再从省里面或者是市里面拿到土地,就要多花费出去几倍的资金了。”董国忠沉声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出现这样的一个事情,董国忠也是很挠头,他就不明白了,江城市政府那边和省里面,和他们之前说得好好的,土地是国有土地,是市政府和省政府直接划拨给他们的,等忠信公司这边把钱交上去完成收购工厂以后,怎么就不认账了,很多事情都必须得由他们去解决。
这种事情呢!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典型的想要拿忠信公司这边当大头,想要从忠信公司这边多要出一些钱来。
如果单单是要钱的事情,如果钱数是小钱,是那沿江乡政府和农民应该得的钱,董国忠眼皮子都不会抬的就给了,毕竟钱不多,给就给了,就当扶贫了,但是,他们却是狮子大开口,一旦他和梁国富要是开了这样的一个口子,今后他们想要做什么事情的话,都必须得是拿钱开路了,这样的一种事情,不说和李忠信这边说李忠信会有什么想法,就是他们也是不会同意的。
李忠信听完董国忠的话以后,脸色变得很是难看。之前在开会的时候,李忠信听王波说过,现在江城市这边的几个厂子,他们忠信公司虽然完成了改名等事情,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交给他们忠信公司,其中有很多人在里面搞起了幺蛾子,现在是忠信公司没有办法把这些个企业收入旗下。
“三舅,当初市里面和省里面是怎么和我们忠信公司谈的,怎么现在就出现这样的一种状况了呢?”李忠信转头问起了我王波。
对于这个事情,李忠信想要获得来龙去脉,前些年的时候,如果有什么收购企业等等的事情,李忠信还来得及过问一下,但是,这几年李忠信已经是不太喜欢过问这样的一种事情,所以,他现在想要了解一下其中到底是怎么样子的一回事。
想要让忠信公司干活,还不给忠信公司好处,给忠信公司这边搞一堆添堵的事情,这样的一种情况,他是不想看到的。
“这个事情很简单啊!江城这边的国营工厂很多都已经破产,现在剩下很多半死不活的企业,这些个企业也已经是深陷三角债之中。
江城市政府这边看到这些企业亏损,工人工资开不出来,已经是处于一种资不抵债的情况,如果继续下去,窟窿会越来越大,甚至会拖垮他们,所以,他们想要把这样的一种情况解决掉。
江城市政府这边觉得忠信公司有钱,而且已经是帮助市政府那边解决了好多家企业的问题,所以他们想要我们直接把那些个企业进行收购。
这个风吹出去以后,他们想要那些个企业直接破产,那些个企业也是不答应的。
之前我们公司和省里面打的需要扩建的报告打上去了,省里面和市里面一商量,就和我们公司谈了,说让我们把那些个工厂进行收购,把那些个员工给安排一下,给这些员工一条出路。
因为他们也是清楚,正常情况下,我们忠信公司只要是收购其他工厂,都会给那些个员工机会,分流也好,其他安置方式也罢,都会给予那些个工人一定的出路。
所以,那些个工厂他们都希望我们忠信公司来进行收购。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情况,我们公司拿出来了一部分钱对那几个企业进行收购,可是,我们的钱给完市政府那边,收购已经完成,事情就发生了其他的变化。”王波颇感无奈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第两千九百八十四章居然这样
李忠信看了看董国忠,又看了看王波,他微微蹙了一下眉头,然后继续开口问道:“你和我说一说,发生了什么变化?我怎么对这个事情越来越听不懂了呢!”
李忠信觉得他在这个时候有些听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了,如果是很简单的事情,王波这边直接就处理了,咋还能弄出来那么多幺蛾子的事情,连江城新区那边都拐搭上了。
“发生的这个变化,主要还是和之前那些个企业管理人员有关系。
那几个厂子的厂里的当官的,在我们忠信公司没有接手之前,从其他的地方借贷了一些资金,给下面的工人开资买好,这个事情,倒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接手以后,也是要给那些个工人补上工资的。
可是,厂子里面原有的值钱的东西,在我们这边人过去准备接手的时候,也是不翼而飞,按照他们的原话,工厂这边处于一种没有生产的状态,里面的东西丢失也属于正常。
门卫方面,他们都说不知道这样的一种事情,只要是有领导的口头吩咐,他们就直接放行,他们也不敢检查那些进出的车辆,也不知道究竟是谁把厂子里面值钱的东西都给弄走了。
我们这边一问,那边就说是应该是工厂里面的工人偷的,就是单位的财务账本什么的都搞没有了很大一部分,因为他们收买了人心,他们还没有和我们交接,我们这边也不好查,总不能因为这样的一种事情报警。
另外一点就是,他们还和那些个之前欠他们钱的企业说,现在他们的工厂彻底黄了,他们那些个欠他们厂子钱的企业,可以不用还他们的款项了,毕竟厂子已经破产重组,只要他们能够拖住,那就一切不成问题,对于欠他们欠的这样,对于他们欠钱的银行和一些其他企业,他们则是告诉那些企业到厂子来催账,在忠信公司这边财务还没有完全接手财务部门,那边就有很多催账要债的人堵上门来。
那些个东西和钱对于我们公司来讲并不算什么大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一种事情发生,如果我们放任这样的一种事情发生,那就是助纣为虐。
我们忠信公司有这这样的一种规定,那些个厂子的领导我们是不接收的,所以,他们在最后,给我们添乱,从中获取不正当的利益,然后想要让我们给他们擦屁股。
江城市政府那边则是这样的一个态度,他们已经是把企业交给我们忠信公司,我们忠信公司已经接手,他们不再管这个方面的问题,总之,就是一起扯皮,想要我们忠信公司为他们那些个不作为和不正当获利买单。
就差那边办这个事情的官员对忠信公司说,你们忠信公司那边能够给我拿一部分的好处,到时候我这边会酌情帮助你们协商一下的。”
王波有些气愤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对于江城市政府那边的态度,王波是相当不满的,当初忠信公司就不想收购这些工厂,是他们强逼着忠信公司收购的。
现在是忠信公司把钱给市政府了,市政府那边就撒手不管了,一切让忠信公司去处理,这样的一种事情,王波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之前他们谈的时候说的好好的,江城市政府这边负责破产企业债务的整合,整合出来的数据也是给忠信公司看了,忠信公司的会计也是实际进行了测算,发现能够对得上,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却是发现,江城市政府的那些个领导给他们玩了一个路子,说那些工厂已经归属了忠信公司,他们现在是没有办法去管。
那些个事情都是在忠信公司接手之后发生的,他们只能帮助协调,至于丢失的那些个物品是找不回来了,想要把企业好好的接下来,忠信公司这边应该给他们负责这个事情的人一些好处,要不然的话,他们就拖,反正在这个时候着急的也不是他们,而是忠信公司这边。
李忠信对于王波说的事情很是无语,挺好的一件互利的事情,咋就变成现在的样子了呢!
这其中呢!有市政府和省里面的责任,也有负责这个事情官员的责任,他们这些人是觉得忠信公司好欺负,想要让忠信公司出出血,给他们好处,给他们擦屁股。
李忠信越想这个事情就越生气,不过呢!在这个时候他却是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微微沉吟了一下说道:“三舅,这个事情我们明天研究,明天早上的时候,我会到你家这边接你,然后我们一起到江城新区政府那边碰头,到时候我们和梁国富那边再谈一谈,看看这个事情怎么处理,我这边现在已经是有了一个简单的想法了。”
李忠信原本想和董国忠聊一聊关于江城新区那边的事情,结果,说来说去,又说到了那几个忠信公司收购的厂子方面去了。
他认为这个事情不适合在王波家里面继续谈,要是谈这样的一种问题,估计他们几个人到吃饭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堵得慌。
“你明天早上过来接我做什么?那样的事情,你直接和董哥梁哥你们研究就可以了,公司那边刚开始上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过去处理呢!”王波歪过头看了李忠信一眼,没好气地开口说了起来。
对于这个事情,王波是真心不想和李忠信一起掺和,他过去那边谈这个事情,也是说了不算的,李忠信那边定下来什么调调,他执行就是了,非得把他叫到那边去做什么。
“三舅,这个事情是你那边负责办理的,很多详细的事情,我这边还是要咨询你的,所以,明天白天你必须过去。
忠信公司总部那边有什么事情,直接让洪斌大哥那边处理就好了,我们首要的就是要把这个事情处理好,减少这个事情对我们忠信公司的影响。”李忠信正色地对王波说了起来。
第两千九百八十五章见缝插针
李忠信对于王波想要不去和他们几个人一起商讨的事情,他很是不满。
这个时候,他也是大致地猜到了王波不想过去的原因,但是,在这个事情上,必须得是他和王波一起聊,到时候做出决定以后,也是需要王波出面和市政府以及省里面去谈的。
如果说有其他的事情,缺了王波能够继续,但是,这样的一个事情,缺少王波真就不行。
看到王波那边脸色还是很差,李忠信琢磨了一下以后,他微微一笑说道“三舅,今天晚上我们就不谈公事了,咱们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只聊私事,明天白天的时候,我告诉赵媛媛那边给您弄两箱年份长的茅台出来,我这样说了,您看行不?”
对于怎么和王波沟通,李忠信还是比较有一套的,至少他是真的知道,怎么能够让王波答应他的要求。
想要让王波那边就范,最好的办法就是给王波拿好的白酒。对待嗜酒如命的人,一些好酒就掌握了他们的命脉。
“你要是再加一箱,那我就,我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吧!”王波苦着个脸,一脸不情愿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说给他弄两箱年份长一些的茅台白酒的这个事情,王波表面上很是不爽,但是,他的心中简直是乐开了花。
正常年份的茅台,王波可以随便和赵媛媛那边拿,但是,超过二十年以上的茅台,赵媛媛那边却是没有权限,没有李忠信的许可,赵媛媛是没有办法给王波提供年份高的茅台的,毕竟超过二十年份的茅台很少,都是有记录的。
王波也是知道,这样的一种事情,怎么也是少不了他过去的,但是,就那么过去,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和价值的,这就是说那么两句话的事情,就弄来了两箱超过二十年份的茅台,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王波心中也是明白,李忠信拿着这样的一种东西做引子,可是,他就吃这一套,谁让他爱酒如命呢!
虽然两箱二十年份的茅台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王波还想努力一下,看看还能不能从李忠信那边多薅出来一箱。
再加一箱茅台?
李忠信听到的居然是再加一箱茅台酒过去,他脸色一黑,顿时就感觉到有些上当了。877中文
不过呢!李忠信微微琢磨了一下,然后打趣地笑着开口说道“再加一箱二十年份的茅台也可以,不过呢!见者有份,你是不是应该给志国舅和董叔分一些呢?”
李忠信笑得很是鸡贼,更是把眼睛眯起来看向王波,看王波怎么开口说这个事情。
“那个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见者有份什么的,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到时候我请他们两个人一起喝酒,什么都出来了,你们说是不是这样。”王波鄙夷地看了看李忠信,笑着说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的那种表情,王波是很看不惯的,不过呢!让他分这些白酒,那是不可能的。
“你说的那个不怎么样,大多数时间都是你和志国两个人一起喝酒,你们两个小子,现在翅膀子硬了,也是不理会我开始甩人了。
那个酒你还是分给我一些为好,我这边也不多要,给我个十瓶八瓶的我不闲多,给我个一瓶两瓶的我也不嫌少。”董国忠一边用手指敲打了两下茶台,一边爽朗地笑着说了起来。
对于王波提出来的那个说法,他是不赞同的,平日里他的工作特别忙,想要抽出时间喝酒很不容易,不像董志国和王波,动不动两个人就找几个人一起喝酒。
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不是年轻的时候有点好吃好喝的东西就找他,所以,王波的提议的这个事情他是不同意的。
“那这个事情就得看我三舅怎么处理了,反正我觉得呢!我三舅为人敞亮大方,一定会给您个十瓶八瓶的。
董叔,您的岁数最大,也是他们两个人的领路人,您就瞧好吧!”李忠信一边说着,一边开心地笑了起来。
“你这个兔崽子,拿我的酒送人情,你也好意思,你那边有那么多的好酒,就不能你送我董哥一些,我这好不容易才从你手里抠出来这么一点点的好酒,你就往外坑我。
你要真的那么做的话,明天白天你爱找谁去找谁去吧!
那两箱二十年份的茅台酒我也不要了。
多大个事情啊!不就是二十年份的茅台酒吗?我请假出差,到贵州那边的茅台酒厂那边去看一看,我就不相信了,凭我的面子,我还搞不来二十年份的茅台酒了。
拿这样的一种事情拿捏我,真拿我没脾气?哼!”王波听完李忠信的话以后,小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十分不满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王波说的这个东西呢!基本上就是气话,说说还可以,做是不可能去做的,他这样身份的老总,真想要搞几箱二十年以上的茅台,那还是十分轻松的,只不过他不想那么去做而已。
“瞧您说的,我这不就是开一个玩笑嘛?明天也不用你拿那个茅台酒了,我到时候告诉赵媛媛那边一声,让媛媛给董叔那边也准备一箱二十年份的茅台。”李忠信听到王波那种信誓旦旦的语言,虽然他心中也是清楚王波不会去做那样的一种事情,但是,他却依旧是开口把这个事情圆了过去,他觉得,无非就是多让赵媛媛准备一箱二十年份茅台的事情而已。
“忠信啊!咱们一共就四个人在这边聊天,你看看,王波和我哥都有了,是不是咱们见者有份呀?难道你就差我那么一箱二十年份的茅台酒了?”董志国看到李忠信那边服软,给他堂哥董国忠也弄了一箱二十年份的茅台,他立刻就不甘落后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董志国觉得,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他必须见缝插针,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他这边也能够混到一箱二十年份的茅台酒,毕竟这种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他必须要努力争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