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看望
刘静娴拿来白矾放进碎花瓣里,加了点蒜末,然后让路卿卿洗了手,把加工过的碎花瓣抹到她的十根指甲上,小心地尽量不要碰到皮肤。
都弄完之后,刘静娴用准备好的麻果叶把路卿卿的十指包好,然后用线绑住,确认不会松动,这才宣布大功告成。
接下来她又把自己的手指甲照样给包裹住,两个人看着被裹得厚厚的指甲,都笑了,模样实在是滑稽。
“晚上再拆开哦,那样会更好看,不容易掉色。”刘静娴叮嘱。
路卿卿点头答应,“嗯,就是吃饭会不会太不方便了啊!上厕所都不方便。”
“哎呀没事的,你就坚持一天,能有漂亮的指甲也划算啊,再说了,手也可以做事,注意点不要碰掉了就行。”
路卿卿想了想,“对了,你以前没弄过这个吗?我记不清了,你知道我记性不好。”
刘静娴没有深想,这些都是小事,忘了也很正常,“好久没弄了啊,上次还是十岁左右吧,记不住了,好像是我妈给咱俩弄的。”
说了会话,路卿卿举着自己的双手回到家。
路小月看到这个觉得有意思,凑过来仔细看了看,“小姑姑,这是什么啊?”
“这是弄指甲的东西,等以后小姑姑有空给你也弄一个好不好?”路卿卿很喜欢小孩子。以前她就特别有孩子缘,家里亲戚的孩子跟她玩的都很好。
路小月当然开心,“好啊!我最喜欢小姑姑了!”
小月出生的时候,路依依就嫁人了,她和路卿卿一起的时间更长,甚至不比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短,两人的感情也更好些。
只是原本的路卿卿没有这么开朗,小月多少对她有点意见,现在则是完全喜欢。
晚上把手指上的东西拆开后,路卿卿惊喜地发现,指甲变成了橘红色,比原本花瓣的颜色要深一些,看着特别漂亮,不像指甲油那么刻意,就像这指甲长出来就这样似的。
大概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美甲,没有花纹,很单一,看着也不像指甲油那么厚重,总之很漂亮。
不过,有的皮肤也挨着了,那皮肤也变了颜色,有点影响美观,这么一综合起来,就没那么多优点了。
…………
村里夏天的时候活计不多,偶尔会到田里拔草,没有雨的时候就给白菜浇浇水,路卿卿有时候去干活,有时候也不去。
除了没有现代化设备,卫生环境差之外,路卿卿觉得,这个农家的生活还是很悠闲的,如果她还是原来的她,没准等自己老了会去农村买一块地,过一过这种生活。
过了段时间后,杨秀英不放心路依依,张罗着要去看看,看看依依过得好不好,孙勇有没有继续欺负人。
路国强也惦记,毕竟是自己女儿,怎么能不惦记,他倒是还不知道女儿被打的那么惨,就是挂念更多。
两个人商量了一下,找一个好天气就出门了,只有他们俩。
上午出门,中午不到就回来了,而且看脸色都不太好。
白燕就问:“妈,咋了?看到依依了吗?”
第152章 夫妻
路国强摸出烟袋去门口抽烟了,明显是不想说这个。杨秀英叹了口气,坐在屋里的木凳上,愁眉苦脸。
尽管不太待见这个姐姐,毕竟是一家人,路卿卿还是很关心的,“妈,到底怎么了?我爸没在屋,你告诉我们,是不是大姐又受欺负了?”
“唉!”杨秀英说:“我跟你爸去了,也看到依依了,她跟俩孩子过得不咋好,孙家人看到我们也爱答不理。你爸那个脾气你们知道,当时就不乐意了。
尤其是他们当着我们的面就使唤你大姐,你爸哪能受得了。跟他们争执了几句,可是依依这丫头不懂事啊,快三十岁的人了,不知道轻重,不跟我们一条心,还帮着孙家人说话。
你爸一赌气就不管她了,带着我就回来了,我这心里也不好受,我们是想给她撑腰,她自己都不争气,那能咋办啊!”
路卿卿明白,这是路依依最大的缺点,分不清里外人,拿那个对她动粗的丈夫当了天,拿那个婆家当成了一辈子的归宿。
可这也是时代造就的结果,老一辈人的婚姻观就是这么的保守,只要能忍,就不想离婚。也许是为了孩子,也许是为了名声,总之,不会为自己的幸福考虑。
不能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绝对不正确。其实无论哪个时代,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就过得很好,有的人过得很差。
路卿卿不赞成路依依这种逆来顺受的女人,更不赞成她原本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们随便的态度,今天结婚,明天就离婚,两个人生活都成问题,动不动就先生出孩子来了。
对于爱情,对于婚姻,都应该有一个慎重的态度,如果不能决定,不如自己一个人过得潇洒。
听到杨秀英讲述了经过,路卿卿哼了一声:“不是我瞧不起大姐,上次她回家我就看出来了,放到别人身上,怎么会那么轻易就算了?
孙勇来了,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话,她就跟人回家去了,迟早还是会吃亏的,你们看着吧,不离开孙家,她不会幸福的。”
白燕点头,“卿卿说的对,我看啊,依依有时候做事还没有卿卿这种果敢劲儿,虽然你们都不看好卿卿和乔聿,我倒是觉得他们俩肯定会过得好!”
“唉,这世上的事啊,谁也看不透。”杨秀英喃喃念道。
路卿卿琢磨了一下,“妈,你等着吧,用不了多久,大姐还得回来。打人这种事,有一次就有两次,孙勇和他家里人也习惯这样对大姐了。
等她再回来,要是还离不开孙勇,我们可别帮着她了。别到时候吃力不讨好,人家打断了腿还是两口子,我们反倒成坏人了。”
夫妻关系本来就是如此,好的时候,比任何人关系都好。一旦闹翻,和仇人一样。可是这仇人也还有可能会复合。
这就是别人常说的:劝和不劝分。两口子吵架,第三者去劝他们分开,等以后两人和好,都会埋怨这个人。
就算不能和好,其中不想放弃的那方,也会痛恨这个中间人。因为这种事产生的纠纷乃至刑事案件,也是层出不穷。
因此路卿卿有一个认知,不要轻易管别人夫妻间的事情。
第153章 习惯
同样是夫妻的事情,路卿卿比较烦恼的并不是路依依,而是赵兰。
赵兰和路依依不一样。后者是心甘情愿被那样对待,而赵兰是完全被骗,被蒙在鼓里。
最近路卿卿接触了一些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说刘长顺的好话。说刘长顺对媳妇言听计从,说刘家的人对赵兰关怀备至。
越是听到这些,路卿卿心里越恶心。这还不如孙勇,起码孙勇是明面上的做法,可以防范。
可刘长顺呢?真是口蜜腹剑,骗人还让人给他数钱的那种人。这种表里不一的家伙,真阴险。
路卿卿不想多管闲事,虽然心里同情,好歹赵兰还没有生命危险。听刘长顺在河边和那女人说的话,他只是想要孩子。
听得出来,他对那女人也没有感情,真有孩子了,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和赵兰离婚,和那女人奉子成婚。当然了,也许会摊牌,也许会想别的办法逼赵兰开口。路卿卿更偏向后者。
再一个,就是刘长顺真心喜欢赵兰,因为想要孩子才出此下策,没准会把孩子抱回来让赵兰养。
这种情况就不是外人能干预的了,这就要看赵兰是什么决定了。至于说,为什么刘长顺喜欢赵兰,还要做这种事,原因只有一个,那不是爱,只是喜欢。
这种感情只是比对别人多了一点点而已,有点特别,却不是唯一。再加上国人传宗接代的观念,孩子才是他们心里最重要的。
路卿卿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好人,不会随便就去帮别人,她没那么多时间,再说了,这种事外人不好插手。
如果以后赵兰遇到困难,她看到了,也会出手帮忙,那是建立在赵兰情愿的基础上。
否则,路卿卿只会沉默,不是她冷血,而是有的事,没有道理可讲。就像路依依心甘情愿留在孙家,别人管不了。
那么将来赵兰毫无怨言的帮别人养孩子,也没人能去管。
大概是以前在网络上看到了太多诸如此类的事情,路卿卿对感情就有些没信心。
也幸好她身边没有发生这种事情,她还相信爱情,尤其是父母间的感情,让她很羡慕。
所以,她内心还有单纯的角落,住着期盼。没想到大学里都没遇到的那个人,在这里遇到了。
大概是觉得自己找到了美好的感情,她希望,其他人也能拥有幸福。
…………
过了三伏,立秋之后,天气就不那么热了,中午还是很热,早晚已经很凉了,昼夜温差比较大,人们也比盛夏时舒适了很多。
这段时间,路卿卿过得比较悠闲,除了经常会想念家人之外,其他都还好,已经渐渐习惯了这里。
不得不说,人都是习惯的奴隶,这也和人们的适应能力有关系吧。
在这个地方,她见到了很多以前只是听说但没见过的东西。
比如用来磨东西的磨盘,路卿卿和杨秀英去那里碾过米,还新奇地亲自拉了好几圈。
还有这个时候生产的雪糕,两分钱一根,走街串巷的人会背着暖壶,或者是一个大的泡沫箱子,方形的雪糕就放在里面,撕开上面的纸质包装,就能吃到雪白的雪糕了。
路卿卿吃了一次,味道还不错,也许是很久没有吃过这种东西,心情有点激动。
第154章 坏人的台词
最让路卿卿觉得惊讶的是,那些经常会来村里的工作组。
能参加这种工作的人,都是年轻人,朝气蓬勃,一个个都很张扬。那种感觉,就是能够做这个工作,会让他们觉得很骄傲。
工作组的工作也不轻松,每到一个地方,就要宣讲工作内容,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会编排一些小节目配合宣传。
除了这些,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开会。无论白天有没有上工,大队里经常在晚上召集村民开会。
而且是必须到场,有人在前面讲话,下面的人就坐在那里听着。
路卿卿也是每次都必须要去的,除非不在家,否则都必须响应号召。
虽然繁琐,不过人们平时没有什么娱乐,这些也算一种业余的娱乐时间了。每次开会的时候,屋里坐满了人,交头接耳,偷偷聊天。
这个时候,也是村里未婚男女可以自由沟通的一个时候。因为人太多,家里人也不可能一直盯着,互相有好感的人就会坐在一起。
他们会互相偷看对方,或者轻声交谈几句。屋里灯光不是很明亮,有的人就会趁机在黑暗里偷偷拉拉小手。
路卿卿观察了几次,后来发现,不止是未婚的男女青年会这么做,那些别有目的的人,也同样会趁机这样做。
别人她不管,她也管不着,但是她自己就不行了。有一次开会的时候,路卿卿刚刚坐下,前后左右也瞬间坐满了人,就算想出去都很费劲。
她忽然发现,旁边的人在偷偷碰她的手。路卿卿惊讶地转头一看,心里怒火中烧,那个胆大包天的不是别人,正是李诚远!
这家伙难道还没死心吗?她已经明确告诉他不要再找她了,也打过他,怎么还是这么没记性?
路卿卿可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发觉李诚远的手轻轻握住她的手时,她一翻腕子就轻松把他的手腕给攥住了。
李诚远心里还挺高兴的,以为事情有了转机,以为路卿卿又接受了他,哪知道这股高兴劲还没过去,就感觉到手腕子一疼,整个胳膊都被拧得转了方向。
这里很多人,他又不敢叫出来,怕丢人,只好咬牙挺着,结果越来越疼,疼的他脑门冒汗,牙齿咬得直响。
最后李诚远实在受不了了,再不采取行动,他怕自己的胳膊都被掰坏,看了看前后左右没人注意,这才凑过来小声说:“饶命!卿卿,别这样。”
路卿卿脸色从容,非常轻松,好像抓着李诚远扭胳膊的人不是她一样,她也轻声说:“以后别来烦我,否则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我知道……我知道了……不会了,松手吧……”李诚远语气里有了哀求的成分。
路卿卿狠狠瞪他一眼,这才松手。感觉自己刚才说的话很像坏人才会讲的台词,被破坏的好心情似乎恢复了一点。
李诚远果然没有再轻举妄动了,没有伸手,也没有靠近,只是时不时地瞄瞄路卿卿。
路卿卿懒得管他,这家伙就是个软脚虾,没什么本事,完全不用担心。至于说阴谋什么的,他都贴不到她的边,谈不上阴谋,就算有别的想法,也没机会实施。
第155章 何苦呢
从那以后,李诚远就没有再靠近过,有时候会从远处偷偷的观察。
路卿卿知道他在做什么,懒得理他。等自己明年开春结了婚,就再也见不到这个讨厌的人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除了跟乔聿通信之外,路卿卿就忙活着农村那些事。现在也没有什么高科技,都是人工干活。
不过现在的人们,那种奋斗的精神真让人佩服。他们似乎都不累,每天干劲十足,晚上有空了就坐在一起侃大山,自己搞点娱乐项目,也挺有意思的,属于苦中作乐吧!
路卿卿没有再去河边洗过澡,白天倒是和哥哥去玩过,大哥看着她在水浅的地方玩一会,平安无事。
…………
“兰子,饭做好了没?”
今天村里没事,刘长顺帮着九叔家修葺了一下屋顶,中午在九叔家吃的,下午又干了小半天,大家一合计,都回家吃饭去了。
赵兰忙着把蒸的饼子从锅里拿出来,抽空答道:“好了,这就能吃了。”
刘长顺洗了手,坐在饭桌边,等赵兰忙完,两人开始吃饭。
“顺子,九叔那房顶弄完了吗?”赵兰关切地问了一句。
刘长顺头也没抬,答道:“弄完了,人多也快。对了,爸妈去串门哪天回来?你知道不?”
“走的时候说待三四天就能回来,我看也不一定,老舅留他们的话,没准十天八天的。说不准。”
“啊。”刘长顺心里想着心事,等赵兰吃完,看她从西屋拿了一小筐鸡蛋,“诶?你拿鸡蛋干啥?”
赵兰把筐放在炕上,转身去找自己的头巾,“这不是我二姑家的三媳妇生了吗,我去送点鸡蛋。”
“生了?姑娘还是小子?”
“是个姑娘,二姑也没着急,她有五个儿子,就喜欢姑娘。”
“啊。姑娘也好啊,到底还是有孩子……”刘长顺放下饭碗,喃喃叨念了一句,忽然又反应过来,满脸歉意地看着赵兰。
“兰子,你别多心,我没别的意思。”
赵兰动作停了一下,没回头,声音低下去:“顺子,我知道你对我好,你又是老大,应该有个孩子,都怪我……”
“兰子,你真的别多想,我就稀罕你,我不在乎那些。你看爸妈也没说啥不是吗?”刘长顺急忙解释。
赵兰苦笑:“顺子你别说了,我都明白,能嫁给你我很开心,可是不能给你生个一儿半女的,我心里始终不好受。要不,咱俩分了吧,你再找一个……”
“那可不行!”刘长顺急了,站起来就搭住赵兰的肩膀,“我要是拥护这个跟你分,我成啥人了,村里人得怎么看我?!我就不是那种人,兰子,你信我,只要咱们夫妻一心一意,别的我都不在意。”
“顺子,何苦呢。”
“我说的是真话,除非你不要我了,否则我刘长顺肯定不会抛弃你的!就是我同意,爸妈也不会同意的!”
赵兰没说话,把围巾系好,这才拿了装鸡蛋的小筐,“我出去了。”
不等刘长顺再说什么,她就匆匆出门了。刚迈出大门,眼泪就掉下来。
第156章 心绪难平
赵兰哭得不是自己的命,而是刘长顺的谎言,他们一家子的谎言。
公婆没有不满意?怎么可能!没错,当着她的面,的确是没有说过什么,但背后呢?
赵兰不止一次听到,自己的婆婆跟公公两个人讲究自己。他们没有出去说,就躲在屋里谈话,趁着她不在家,嘀嘀咕咕。
有时候自己回家早了就能听到,婆婆说,她是不会下蛋的鸡。说刘长顺娶了她真是倒了霉。
赵兰心里清楚,要不是自己娘家人不好惹,刘家早就把她撵出来了。这种话,她不信刘长顺不知道,他父母背地里肯定也没少跟他叨念。
刚才他在屋里自言自语,难道不是说给她听的吗?还说什么不是故意的,那就是故意的!他到底想干什么?她已经说了要分了的话,可他也没同意啊!
除了这些,刘长顺对自己还是不错的,赵兰有时候觉得,看不透他,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想怎么样。
更多时候,她还是恨自己,如果自己能生孩子就好了,刘家人也不会这样想她,她也能抬起头来。重要的是,她是女人,她想体会到做母亲的幸福感受。
现在,就算她和刘长顺离了婚,以后也很难再找了,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谁会想娶?除非给别人当后妈去。
想到这些,赵兰就心烦意乱。走出好远,心情才平复下来。她有些怪刘长顺,又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左思右想,始终没有头绪。
家里的刘长顺则是心绪难平。
父母是出去串门了吗?不是。前几天,想好的小寡妇巩春艳告诉他,她肚子里有了他的骨肉。
得知这个消息,刘长顺兴奋得好几晚没有睡好。
他和赵兰从小就认识,一个村里住着,两人岁数也相当,从懂得男女朦胧感情的年纪开始,就互相有好感。
赵家和刘家是村里的大户,人口多,劳动力也多,都是过日子的人家,两家人也算是门当户对。
所以到了结婚的年龄,经过媒人从中说和,两家人几乎没犹豫,就同意了这门婚事,他们俩也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
说起来,刘长顺心里头,还是很喜欢妻子的,两个人没有红过脸,相敬如宾。就算有了口角,他也让着媳妇,他也不是怕媳妇,主要是媳妇性格温柔又懂事,而且他怕那几个大舅哥。
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堪称美满的婚姻变了呢?现在回忆起来,刘长顺大概记得,是婚后的第三年。
到了三年头上,媳妇赵兰的肚子还是瘪着,外面说什么的都有,说赵兰不能生育的,说他那方面不行的。
一开始,他也没多想,寻思两人还年轻,过几年也就有了。父母当着儿媳妇的面没说什么,背地里也没少叨念他。
刘长顺不厌其烦,奈何又过了两年,还是没动静,这下就连他都不得不多想了。他喜欢孩子,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最好是儿子。
这两年赵兰也在吃药,都是跟别人捣腾的一些偏方,天天喝中药,药渣子都倒了一堆。
天长日久,刘长顺的心里越来越凉,已经是不抱希望了。结婚四年多,这都没有孩子,以后也不可能有了。
第157章 臭味相投
心里绝望之后,刘长顺就和父母站在了一个阵营。三个人经常趁赵兰不在家的时候开小会,研究该怎么办。
刘长顺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最小的妹妹也嫁出去了,弟弟则是结婚的时候,在村东头给盖了三间房,和老人分了家另过。
两个老人最疼大儿子,表面上和大儿子是分家了,但是还住在一个院里,就是上下屋,吃饭还在一起。
刘家二小子结婚后,生了个姑娘,也不得老人喜欢,他们就指着老大这房能得个儿子了,可天不从人愿,落了这么个结果,谁能甘心呢!
在一次偶然下,刘长顺和同村的小寡妇巩春艳有了接触。巩春艳是从外乡嫁过来的,家里面女孩多,她等于是被卖过来的,也是个可怜人。
买巩春艳的是村里的一个老光棍,无父无母,两人结婚后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没几年那男人就病死了,留下母女俩相依为命。
外乡女人无依无靠,又有几分姿色,村里的人虽说没做什么过分的事,但是被人口头上占便宜总少不了,偶尔也会有胆大的去大门口转悠。
辛亏巩春艳也不是个善茬,天生一张利嘴,发现有人趴墙头,插着腰站在大道上骂了半天,骂得队长追到那男人家里去,狠狠教训了一顿,说他给全村老爷们丢脸。
打那以后,爬墙的人没有了,不过也没人帮着她,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刘长顺偶然间和巩春艳混熟了,一来二去,就有了歪心思。他是想找个女人给自己生儿子,可离了婚名声不好,再找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再加上巩春艳已经生过孩子,肯定没毛病,人年轻也算漂亮,外乡的口音听起来还有几分俏皮,泼辣的性子倒是比自己媳妇那温吞的强了不少。
巩春艳考虑得也很多,刘家是当地的大户,刘长顺人精明能干,总比她们娘俩过日子好的多。她还年轻,不可能一个人守着一辈子,刘长顺是最好的选择。
两人几乎是一拍即合,原本是没机会熟络,现在有了机会,就一发不可收拾。都抱着自己的目的,倒也没发生过争吵。
一开始只有他们俩知道,两个人偷偷摸摸的,不是钻小树林,就是钻玉米地。有时候刘长顺也会仗着胆子去巩春艳的家里待一会。
巩春艳的女儿才两岁多,还不太懂事,自然没人发现他们的事情。
直到,巩春艳告诉他,怀了他的孩子,刘长顺终于忍不住了。在和巩春艳打成一片之后,他也经常想这件事该怎么办。
只要孩子?那巩春艳肯定不干,到时候这件事会弄得人尽皆知,他就没办法在这个村待了。
一开始,他舍不得抛弃赵兰,所以一直没有什么行动,直到巩春艳怀孕,他才下定决心,他想要孩子,而不是一个什么都生不出来的女人。
所以,刘长顺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母,两个老人知道以后,对他很是埋怨,怪他不应该瞒着他们,万一被人发现怎么办?
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看着别人家的媳妇一个一个都生了孩子,他们早就羡慕加嫉妒了。
第158章 合适人选
哪怕赵兰这个媳妇再好,生不出孩子,就是刘家的罪人!
老两口决定帮忙隐瞒这件事,并和儿子商量着,怎么才能解决。赵家的人不好惹,就算因为赵兰不能生,赵家平时态度好,也不代表赵家就会同意离婚。
就算最后能离婚,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办到的,巩春艳的肚子可不等人啊!
事情迫在眉睫,三口人几乎一有机会就商量这件事。最后,还是刘长顺自己想到了一个办法。
既然不能让家里人丢脸,那就让赵兰丢脸。虽然赵兰嘴上说了分,但事情败露了就不是那么好收场的了。
不如把赵兰的名声搞臭,到时候,就算他和巩春艳的事情被发现,大家也是半斤八两,至少赵家人是没理的,至于村里人,大不了议论几句,也就完了。
想要搞臭一个女人的名声,无非也就那点事。让刘长顺发愁的是人选。找人强迫赵兰肯定不行,那样就算离婚,他也变成了心胸狭隘的小人。
要做就彻底一点,让人误会背叛的人是赵兰才行。这种事已婚的男人肯定办不了,那就得从光棍身上下手。
他把村里的这些单身汉都琢磨了一遍,年纪太大的不行,太丑的不行,身子弱的有毛病的也不行。
最后,只有两个人最合适。第一个,是吴大壮,这个人长得身材魁梧,身大力不亏,可惜,人是个傻的,脑子缺根弦,懂不懂那方面的事还都难说。
那么,剩下的也是最合适的人,就是一个牛轲廉了。牛轲廉正值壮年,容貌端正,家里又穷,成分不好说不上媳妇,是个最好的人选。
认准了人以后,刘长顺就开始想该怎么做了。牛轲廉虽然是村里的一个光棍,可是人品端正,平日里和村里人相处得也好,不太好弄。
琢磨了那么几天,刘长顺才想到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他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等巩春艳显怀就麻烦了。
和父母商量过后,老两口特意找了个借口,说是去亲戚家串门,撇了个清净,也给了刘长顺一个行动的机会。
赵兰出去送鸡蛋,刘长顺思前想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起身去了牛家,盛情邀请牛轲廉去自己家喝点。
都是一个村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两个人的关系虽说不算密切,年纪相差不大,也算熟识。
牛轲廉这人心眼实在,推脱不过,就跟着刘长顺回家了。
到家,赵兰也恰好回来,刘长顺嚷嚷:“媳妇,弄俩菜,今天高兴,我跟牛子喝两盅!”
以前这种事也有过,赵兰没多想,“知道了,这就去。”
牛轲廉不太好意思,笑着挠挠头,“嫂子,给你添麻烦了啊!”
说是嫂子,他比赵兰还大两岁,两人也都是一个村长大的,早就熟悉,并不见外。
“不麻烦,你和顺子先唠着,一会就好。”赵兰抿了抿鬓边的头发,转身去外屋做菜了。
刘长顺和牛轲廉唠起了家常。今天他们正好都帮着九叔修房顶,话题也围绕着这件事展开。
刘长顺就说:“我们家这个房顶也好几年没修了,改天趁着还没收秋,找几个人把房顶弄一下,牛子,到时候你可要来帮哥的忙啊!”
牛轲廉一笑:“顺子哥你见外了,这不是举手之劳嘛,不用客气,你知声我就到!”
第159章 推杯换盏
两个人聊了一会,赵兰就把菜弄好了,因为是临时的关系,也没有太复杂,就炒了几个鸡蛋,一个土豆丝,一个茄条,还有一个酿青椒。
赵兰把菜摆上炕桌,又拿了半斤白酒过来,然后退到一边去了。
刘长顺照顾牛轲廉上炕,农村有圆桌的人家不多,除了那些人口多的人家,一般都是几口人放一个小炕桌。冬天坐在炕上暖和,夏天可以放在院子里凉快。
牛轲廉回头瞅瞅赵兰,“嫂子也一起吃饭啊!”
赵兰摆摆手:“不了,我吃过了,你们俩吃吧。”
她和刘长顺已经吃过一顿了,不知道刘长顺为啥又把人给找来,没听他说要修房顶啊?难道是刚才才想起来这件事吗?
刘长顺冲赵兰使了个眼色,“兰子,过来跟我们喝点,往后咱家有事还少不了要麻烦牛子呐!”
赵兰有点为难,“我不会喝酒,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喝药的大夫不让喝酒。”
听到这个,牛轲廉觉得自己好像说错话了,他要是不张罗,也不会让赵兰为难,所以急忙说:“那就咱俩喝吧,顺子哥。”
刘长顺心里有事,这会正担心呢,也就点头,想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他和牛轲廉喝着,推杯换盏,努力延长一些时间,很快,半斤酒就没了。
摸了摸酒杯,刘长顺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兄弟,跟你说话太舒服了,咱哥俩没唠够啊,你别走,我要跟你试试谁的酒量大!”
牛轲廉有些上头了,但是他知道自己还没醉,再喝下去可就该多了,“哥,别喝了,我喝多了,下回吧!”
刘长顺当然不同意,“下回不行!下回再喝嘛,今天是今天的,咱俩今天来一个不醉不归!你嫂子这青椒拿手,你得好好尝尝,你放心,要是喝多了,你就住我家,反正你大爷和大妈都不在家,那几个屋你随便住!”
牛轲廉推托几次,奈何刘长顺太热情了,他只好陪着,看着刘长顺像是有点喝多的样子,跟一个喝多的人,可讲不明白道理。
刘长顺又弄来不少白酒,两个人喝了很久,赵兰看天色太晚,觉得累了,“顺子,你俩喝着,我先去睡觉了。”
刘长顺随意地挥挥手:“去吧去吧!我跟牛子再喝点,不用你在这。”
赵兰走后,两人又你来我往喝了一阵,牛轲廉醉了,又留有一丝清明,便说:“我真得回家了,太晚了。”
房顶上的小灯照亮了屋里,刘长顺把酒杯往桌上一摔,醉眼朦胧地开口:“牛子,你就陪陪哥吧,哥这心里苦啊,有些话我也不好跟别人说,今天我就跟你唠唠,你人老实,不会随便说的。”
牛轲廉点头:“你放心,我嘴严。”
“嗝……”刘长顺打了个酒嗝,长叹一声,“其实我不说,咱屯子里人谁不知道啊?你嫂子啊……她不能生!”
牛轲廉苦着脸,不知道该不该接下这个话。关于刘长顺没孩子这事,村里人偶尔也议论,大多数都说赵兰有毛病,不过这始终是别人的家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第160章 行动
刘长顺继续自言自语:“其实……我也没嫌弃她,可是吧,谁不想有个后代啊,你说对不?这总得有个接户口本的吧!你哥我这辈子,是没孩子的命,就算赚再多的钱也没用!”
牛轲廉拦住了他举起酒杯的手:“顺子哥,别喝了,你喝多了。”
“我没多!”刘长顺用手指着牛轲廉,“你要当我是哥,就陪我喝,还有,我说的话你可别告诉别人啊,我还得跟你嫂子过日子呢……隔……”
“不说,我不会说出去的。”牛轲廉没办法,看着刘长顺是真的愁,也只好陪着。
两人一直喝到半夜,最后牛轲廉也喝醉了,直接趴到了桌上。
“牛子?牛子?”刘长顺推了推牛轲廉的肩膀。
牛轲廉无意识地动了动,嘴里嘟囔:“我要回家……睡觉……”
刘长顺眼里的醉意褪去大半,刚才喝酒他留了后手,控制着酒量呢,大部分都倒进了脖颈子。
“牛子,你等着,我送你回家睡觉啊!”刘长顺下地穿鞋,然后先去了下屋他的住处。
吃饭是在上屋爹妈房间里,赵兰则回下屋睡觉去了。
刘长顺回到房间,屋里一片漆黑,赵兰睡着了。轻微的走动声没有把她惊醒。
刘长顺来到炕沿边,摸索着推了推赵兰,“媳妇,媳妇!”
“嗯?啥事?”赵兰睡得不死,立刻就醒了,就是没有白天那么精神。
“媳妇,我喝完了,牛子喝多了,在上屋睡觉呢,没事,我告诉你一声,睡吧。”
“哦。”赵兰困得厉害,很快就睡了过去。
刘长顺等了一会,估摸着赵兰又睡实了,这才动,嘴里念叨着:“酒喝多了,还得上厕所。”
他趿拉着鞋,出了门直奔上屋,桌子也不收拾了,把牛轲廉拽过来,先扒了衣裳,一件不留,然后顺着炕沿直接背起来,手里拎着牛轲廉的鞋,另只手拿着贴身穿的一条短裤,放轻了脚步,又回到自己屋里。
赵兰睡着了,也没醒,就算是醒,黑灯瞎火的也还以为是自己男人上厕所又回来了。
刘长顺背着牛轲廉还挺费劲的,他俩身高差不多,他比牛轲廉稍微胖点,这会也喘了粗气,尽量克制着,把牛轲廉轻轻放在炕上,把鞋放好,短裤就扔在炕上,又上炕摸黑把人给摆正了,这才下地。
今天是月末,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站在地上,望着炕上并排躺着的两个模糊人影,刘长顺满意地笑了。
出门的时候,他特意把门从屋里插好,然后从外间屋跳窗户出去的,心满意足地回了上屋,倒头就睡。
…………
东方发白,公鸡报晓。
勤快的人家烟囱已经升起了炊烟,新的一天开始了。
赵兰昨天睡得晚,心情不好,半夜又被吵醒了一次,所以早上有点犯困。
公婆不在家,今天又不用上工,她睁眼看了看窗外,天色还要,就又闭眼睡起了回笼觉。
借着窗户透进来的一点点光线,眼角余光瞥见身边睡着个人,一身酒味。赵兰也懒得管了,翻了个身就睡了,耳边是轻轻的呼吸声,她脑子里稀里糊涂地闪过一个念头:今天顺子咋没打呼噜?
第161章 堵住
虽说今天大队没让上工,但农村人起得都早,天一亮就吃饭了。
刘长顺睡在上屋,跟一头死猪差不多。他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那两个人睡在一铺炕上,本就已经说不清楚了,
倘若黑灯瞎火的,再发生点什么,那就更好了。他光顾着解决这件事,一点都没想到,此刻和别的男人在一个屋的,是他的结发妻子。
赵兰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就听到院子里一阵脚步声,还有人说话,眼睛还没睁开她就听出来了,说话的不是别人,是出去串门的公婆。
睁眼一看,天已经大亮了,赵兰一下子翻身坐起来,这么贪睡,回头又该被婆婆讲究她懒了。
还没等她套衣服,就听到门口传来敲门声,还有婆婆李桂枝的叫声:“兰子,还没起哪?赶紧起来吧,妈给你买了好东西!开门让我进去!”
“哎,来了!”赵兰急忙从身旁拽过昨天脱下的外衣,一边穿,一边翻身下地,跟着把裤子蹬上,趿拉着布鞋往门口走,到了屋门时,衣裳扣子正好系好。
门插着,赵兰也没多想,平时他们两口子睡觉也插门,忙伸手把木头的门插拨开,打开了对开的两扇门。
外面果然是出门三四天的公婆,李桂枝手里提着不少东西,就站在门口,“兰子,今天咋才起来啊?快让我进去,东西太沉了,顺子呢?”
赵兰赶紧侧身让开道路,“顺子还没醒呢,昨天喝了酒,估计乏了。”
“这孩子,挺大的人了,也不知道勤快点!”李桂枝迈步就进屋,她丈夫刘文林紧跟在身后,两人快步一直来到里屋。
赵兰走在后面,还没进里间屋,就听李桂枝号丧一样喊起来:“我滴个天呦!顺子,我可怜的儿呦!”
赵兰听动静不对,赶紧迈步进去,就看到公婆站在炕沿边,婆婆已经站不住了,被公公扶着,还在嚎叫。
这一声不仅把赵兰吓了一跳,也把炕上熟睡的牛轲廉给惊醒了,他一咕噜翻身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咋了?咋了?”
他一出声,赵兰就惊呆了,反应过来后,就扒拉开李桂枝,这才看到炕上睡着的人不是自己男人!
怎么回事?!昨天听到顺子回来的声音了啊!她刚才起来太着急,也没看看旁边躺的是谁。话说回来,谁能想到会换人啊!
赵兰顿时惊慌失措,指着牛轲廉,话都说不利索了:“你……你咋在我家?你……你咋没穿衣服!”她一捂脸。
“我不知道啊!”牛轲廉也懵了,大脑倒是先反应过来,先把旁边的被子拉过来盖在腰上,又要去拿那条短裤。
李桂枝眼疾手快,一下子把裤子抢到自己手里,拍着大腿干嚎:“你还想穿衣服跑?没门!你俩还装啥啊?当谁是傻子啊?我的天啊,我不活了!
我上辈子作孽了啊,摊上这么个不要脸的儿媳妇啊!老天爷啊,你咋欺负我们老实人啊!我的儿啊,你在哪啊?你不知道你戴了绿帽子了啊!”
刘文林扶着老伴,没说什么,只是面带痛苦地望着屋里的人。
第162章 百口莫辩
赵兰一把拉住婆婆的手:“妈!妈,不是你想的那么回事!我们啥也没有!我……我也不知道他咋在这,明明昨天晚上是顺子回来了啊!”
李桂枝甩开赵兰的手,恶狠狠地瞪过去,拔高了嗓门:“好你个不要脸的小贱丨人!你糊弄傻子呢?这都让我堵被窝了,还睁眼说瞎话,你当我是瞎子还是傻子?
赵兰啊赵兰,我真没想到,你看着那么老实一个人,居然是这种人,你可真是把我们老刘家的脸给丢尽了啊你!
枉我对你那么好,拿你当亲闺女一样看,你就这么对我!我们顺子哪点对不起你啊?你好狠的心啊!”
“妈……”
“别叫我妈!你个臭不要脸的小丨婊丨子!我真是瞎了眼了,就没看出来你是这么个货!”骂了一通,李桂枝又开始哭嚎:“快来人啊!来人给我评评理啊!我咋摊上这么个事啊!我是杀了人还放了火啊!我不活了!”
牛轲廉没衣服穿,只好把炕上的一条毯子围在身上,这毯子是用来盖被摞的,不是很大,只能围住腰和大腿。
赵兰拦不住婆婆,冲牛轲廉一瞪眼:“你咋进来的啊?顺子呢?”
牛轲廉也是百口莫辩,他只记得自己喝醉了,然后醒来就在这了,“我真不知道!”
“你还在这干啥,赶紧出去找顺子去啊!他肯定知道咋回事!”
“啊!我这就……”牛轲廉蹭到炕沿边,正要下地,李桂枝冷不防冲过来,冲着他的身上就是一通乱抓乱挠。
“你这个混账东西!你还想跑?你要是跑了,我们不就吃个哑巴亏了吗?”李桂枝把牛轲廉给逼到炕里,这才住手,插着腰,
“今天你俩谁也别想出这个屋,谁要敢出去除非把我老太太给踩死!我的天啊!我苦命的儿啊!”
这屋里这么一乱,外面过路的自然听到,还有左邻右舍,谁都不是聋的,这么大的动静,早就惊动了大家,很快院里就有人进来了。
“他婶子,你这是干啥呢?大清早的你哭啥啊?”
“是啊,大妈,你咋的了?病了?”
“大嫂子,你哭啥啊?有啥事好好说啊!”
人们有的进来了,有的没进来,趴着窗户往屋里看。
李桂枝拍着炕沿哭道:“你们给评评理!我去串门刚一进家,就看着他们俩睡一个炕上,这还用问吗?让我给堵屋里了啊!”
“……”
屋里屋外的人听个闷真,窗外屋里的人也都看到了,顿时嗡嗡议论起来。
“那不是老牛家那个吗?他咋在这?”
“你没听说?赵兰跟他睡了!”
“不能吧?平时也没看他俩一起过啊?这咋就出这事了呢?”
“都堵屋里了,还能有假?谁没事还拉他进屋?这事要不是自愿谁能劝是咋的!”
“真没想到啊,赵兰看着挺本分的人啊!”
“谁说不是呢?小牛虽然是个小伙儿,可也挺老实的啊,没听说他跟别人有啥事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嘁嘁喳喳……
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刘长顺从人群后头挤了进来,“咋了?叔,秋霞婶,二云子,你们咋都在这站着?出啥事了?”
第163章 冤枉
人们一看正主来了,纷纷闪身让开道路。
有人就说:“顺子……唉,你进屋去看看就知道了。”
“到底咋的了?”刘长顺咕哝了一句,顺着人们让开的道路来到屋里,一进门,就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李桂枝一把拉住儿子的胳膊,哭道:“顺子,你去哪了啊?你咋才来?你看看你媳妇干的好事!这叫啥事啊,丢死人了呦,我都没脸活着了!”
刘长顺惊讶半晌,把母亲的手甩开,一指炕上的人,扭头问赵兰:“咋回事?”
赵兰惊恐地摇头:“顺子,我还想问你呢!咋回事啊?你昨晚上去哪了?你不是在屋里睡觉吗?”
“你这女人说啥呢?昨晚上啥事你忘了?”刘长顺眉头一皱,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脸上带着疑惑,随后变成了恍然大悟。
他面向了围观的人们,这回是指着赵兰,“我想起来了!昨天我帮九叔去修房顶,小五和二云子都在,牛轲廉这小子也去了。
回家我就琢磨,我家房顶也该弄弄,我就合计牛轲廉挺能干的,平时我俩不太打交道,我怕他到时候不来,就想着让他到家吃顿饭,过几天好让他帮忙。
我们喝了酒,都喝多了,后来他说醉了,不回家了,我就陪他在我爸那屋睡觉了,我爸妈串门没在家。
我喝醉了啊,啥都不记得了,今天一睁眼就看我自己在上屋炕上,没别人,对了,炕上还有他一身衣服,然后我就听到院子里吵吵闹闹的。”
“儿子!”李桂枝抹了把眼泪。
刘长顺脸色变了,铁青色,声音也更大了,“牛轲廉!我真没想到,你假装喝醉了,其实偷偷跑来跟赵兰你俩……”
“我没有!”牛轲廉急忙摆手,急赤白脸地晃头,“我真没有!我真喝醉了,我就记得趴桌子上了,醒来就在这了!顺子哥,你可别冤枉我!”
群众们还在小声议论。牛轲廉抱着脑袋,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慌里慌张地冲那些人说:“叔,婶儿,你们说句公道话,我牛轲廉平时为人咋样?
别的不说,我跟赵兰见面都不会多说话,我咋能跟她有事呢!这不是要冤枉死人嘛!没有的事啊!”
赵兰也涕泪横流,“顺子,你说这话啥意思?在你眼里,我就是这种女人吗?昨晚上明明你回家了,还把我叫醒了,你现在说这话?我跟他咋能有事!”
“呸!赵兰,知人知面不知心!要不是我爸妈突然回来,我还被你们蒙在鼓里!你快说,你跟他多长时间了?”刘长顺沉着脸。
赵兰视线模糊,也顾不上擦眼泪了,“你让我说啥?这都是没有的事!我哪知道他咋睡这屋了?”
“你还不承认?都被堵屋里还不承认?捉丨奸捉双,赵兰,你当我是个傻子吗?”刘长顺怒从心头起,抬手就给了赵兰一个嘴巴。
他打得很用力,把赵兰嘴角都打破了,脸上顿时红了一片,有清晰的手指印,半张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了起来。
赵兰被打得一歪头,没再说话,眼里也不再是被冤枉的泪水,只是因为疼痛流下的泪。
第164章 恶人
牛轲廉惊呼一声:“刘长顺,你咋打人?!”
刘长顺冷笑一声,看着面露愤怒的牛轲廉,“咋了?我打我我媳妇关你啥事?你心疼了?还说你俩没事?没事你心疼啥?”
牛轲廉简直是被气坏了,“谁说我心疼,你这样就是不对,我俩是清清白白的,不信你可以看看!但是你不能打人!”
刘长顺心里得意,事情的发展越来越顺利,他又扬起了手,“我就打了,你能咋地?我俩还没离婚呢,我打她这是应该的!”
顺着,他再次抡起巴掌,赵兰一激灵,身子瑟缩了一下,想退后却不能,身后已经是墙了。
牛轲廉一窜,就从炕里窜到炕沿边,伸手就握住了刘长顺正在落下的手腕子。
刘长顺挣扎了两下,没挣动,又急又恼,“牛轲廉!这下你没话说了吧?你帮着她,让大家伙看看,这就是你们说的没事?”
牛轲廉抿了抿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时候,似乎说什么都是苍白的。人们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不会信别的。
李桂枝见缝插针,跳着脚地嚎:“快看看啊!奸丨夫银妇不要脸,还打人啊!
顺子啊,这媳妇可不能要了,赶紧找她家里人,你俩赶紧离婚吧!要不然啊,我这老脸都没法出去见人啦!”
牛轲廉脸色发黑,狠狠一甩手,把刘长顺甩了一个趔趄。
牛轲廉不担心自己,他本来就是个光棍,娶媳妇都困难,名声什么的,对于他来说,可有可无。
但赵兰不一样,她是女人,女人一旦丢了脸,以后可就难过了。这件事说不清,但总归最大的受害者是赵兰。
所以他不敢轻易说什么,只能白白受气。
不用李桂枝叫唤,早就有腿快的人跑去通知赵兰家里人了。都是一个村的,也不太远,这么吵闹的功夫,人也来了。
路卿卿是被刘静娴拉过来的,说起来,刘长顺的爹,还是刘静娴的堂伯,还没出五服的一家人。
两家住在一条街上,早上刘静娴就听到这边动静不对,正好路卿卿过来给她送东西,被她拉过来看看怎么回事。
路卿卿来的并不晚,这么一听,大概也明白怎么回事了。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清楚?
就冲在树林里几次碰到刘长顺的事,眼下就明白,这刘家人的是什么主意了。要不然不可能这么凑巧,那边有个女人,这边又出来个男人。
再说了,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路卿卿发现,赵兰这个人很好,是那种传统的女人,相夫教子的典型。
这样的女人会找别的男人?还被人堵住?不可能的事,但凡做这种事可没有在家里的,这么明目张胆的,全村也没有几个。
联想到前面那些事情,还有心里的猜测,路卿卿知道,刘长顺这是想把他自己弄得干净一些,想办法让赵兰丢人,这种男人,就算没有别的歪心也不能要啊!
她甚至有些恶意地猜想,也许不能生的不是赵兰,而是这个刘长顺也说不定,这种恶人,怎么配当爹呢?谁当他孩子,真是上辈子倒霉了!
第165章 离婚!
人们正在闹哄哄的时候,赵爱军和妻子胡芳挤进人群,进了屋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赵兰总算看到了亲人,一下扑到母亲的身边,泣不成声:“妈……”
胡芳拍着女儿的背,有些不知所措:“这是咋回事?啊?”
赵爱军是当家人,看看牛轲廉,回头看着还在发飙的老太太,“我说,亲家母,这到底咋回事?这一大早的你吵吵啥啊?”
“我呸!”李桂枝吐了口唾沫,横眉立目,“这得问问你教出来的好闺女啊!平心而论,到了我们刘家,我们有没有亏待她?这么多年,她一个孩子都没生,我们有没有埋怨她?
啊?她倒好,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道啥时候,和那个牛轲廉搞到一起去了。赵爱军,这事可不止是我们刘家丢人,也丢了你老赵家的脸面吧!你还好意思问我?!”
胡芳到底是心疼闺女的,小心翼翼地说道:“亲家母,这事别不是搞错了吧?我们家兰子可不是那样人啊……”
李桂枝插着腰,眼睛都要从眼眶里瞪出来了,“爱军家里的,你说这话也得睁开眼睛看看再说吧!你看看炕上那个小子,我进屋的时候还光着屁丨股呢!”
她抹了把脸,“哎呦,我都替你害臊!这话你咋说出口的啊!要不是让我给堵住了,我能发脾气吗?
我李桂枝是没啥文化,可我也是讲道理的,我们家是没钱,顺子也没本事,可我们不当那个受气的王八!
你赵兰有啥了不起的?除了长得好点之外,还有啥可吹的啊!这么多年也没给我们顺子生个一儿半女的,还舔着脸去搞破事!我可真没看出来,她真是有出息!”
她这一番话说的理直气壮,弄得胡芳没词了。赵兰的性格就遗传了母亲,比较内向,也不会跟人吵架,遇到蛮不讲理的,就不知道怎么反驳了,何况,李桂枝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女儿结婚后,肚子一直没动静,这放在谁身上,都是一件大事,生不出孩子,连带着娘家人也跟着没有颜面了,说话也不硬气。
赵爱军也是没有什么脸面去辩解了,有气无力地说:“那你们想咋办?说个痛快话吧!”
李桂枝当即道:“这还用问?离婚!必须离婚!生不出孩子我们可以忍,偷汉子我们可丢不起那个人!今天就去大队开介绍信,马上离婚!”
赵爱军深吸一口气,看向刘长顺,“顺子,你的意思呢?”
刘长顺嘴唇动了动,倒是没有像他妈妈那样歇斯底里,“我……出了这事,我心里也膈应,还是离了吧!反正没孩子,以后各过各的,没有拖累。”
牛轲廉动了动,本想说着什么,又一想,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立场去说话,尤其这个尴尬的时刻,恐怕会坏事,也就没出声。
赵爱军叹了口气,冲赵兰说:“兰子,你说呢?”
围观的人还在,却都停止了议论,很有默契地看热闹。
路卿卿心也提了起来,不知道赵兰会做什么样的选择,不过,眼下这情况,怕是不由得她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