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成影后(2)
尽管如此,张柏芝在《忘不了》中的演技,就连一向不太看好她的一些媒体,也不得不对她大为赞赏。2004年3月28日晚,颁奖仪式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颁奖嘉宾宣布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是张柏芝时,台下并不全是掌声,还夹杂着一片嘘声,从某种意义上说,嘘声甚至压过了掌声。
此时,张柏芝正在北京拍陈凯歌的新片《无极》,并没有亲临现场。第二天的媒体,对嘘声自然是大加渲染。
这些嘘声可以说意味深长。既然有嘘声,似乎说明对金紫荆的评奖存在不同意见,甚至给人一种有欠公允的印象。然而,仅仅一周之后的4月4日,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虽然多年来,这个奖项一直受到多方面的质疑,但张柏芝以《忘不了》一举夺取影后之冠,却是这届金像奖中最没有悬念的一项,可说是众望所归。一个星期前的嘘声和一个星期后的众望所归,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原因何在?不在张柏芝的演技本身,而在于香港电影市场的竞争环境。
就像当年张柏芝取代梁咏琪成为新一代玉女掌门人一样,有太多人盯着张柏芝,并且希望制造各种评奖以外的因素,影响其评奖结果或者是人气指数。
可张柏芝毕竟是冲出来了,同一年间,连获香港电影三大奖项,这在整个香港电影史上,也是极其少见的。
离大姐大还有多远(1)
直立的高度叫人仰视,高处不胜寒,只能独自品尝寂寥。 曾经有一篇网友的帖子,标题为《张柏芝离成熟有多远》。
成熟这种事是不可能速成的,要不然,古人也不会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一个人演技的成熟,和思想的成熟并不一定同步。就像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并非是完全相同的一样。
不管是否认为张柏芝仍然不成熟,但在艺术道路上,《忘不了》绝对是一座里程碑,我们能够看到,《忘不了》之后,张柏芝的电影,在艺术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期间,最典型的电影便是尔冬升的另一部张柏芝电影《旺角黑夜》和陈凯歌的《无极》。
这两部电影类型不同,前一部,基本延续了《忘不了》的戏路,可说是一部文艺片,但是,它又不是一部纯粹的文艺片,而是很大程度上运用了警匪片的某种故事结构模式,并且加进了许多商业片的元素。剧中的男主角吴彦祖,演的是一名从内地来香港谋生的新移民,临行前,他曾答应帮忙寻找朋友失去音讯的女儿素。到达香港后,经神秘的老六介绍,找到第一份差事,岂料却是被骗去当杀手,从此卷入黑帮社团的仇杀之中。老六同时是警方的线人,以提供黑帮仇杀的情报获得警方的报酬。在黑白两道的追缉之下,吴彦祖只得亡命天涯。张柏芝在电影里演一个从内地来港的妓女,正当吴彦祖逃亡时,两人相遇。最初,张柏芝只是打他的金钱主意,后来经过一夜倾谈,得到他身后的故事,顿起同情之心,决定和他一起寻找素。素在香港当舞女领班,在一次黑帮仇杀车祸中重伤,正步向死亡。一个逃亡的杀手和一个妓女,黑白两道的追缉,加上故事发生在世界上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旺角,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情节片了。如果换一个导演,可能将这种逃亡和追缉拍得轰轰烈烈,一波十折,荡气回肠。当然,如果按照故事的发展线索平铺直叙地拍下去,那便成了香港版的《追捕》,肯定出不了新。
尔冬升确实是高手,他竟然将如此复杂的一个故事,安排在24小时里。这种安排,使得情节显得异常的紧凑,又需要充分运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来完成故事的结构,诸多手法,并非情节片常用的,恰恰是文艺片用得最多。所以,这可以说是一部高度艺术化的情节片,真正激烈的情节,反而被淡化了许多。
影片中两个主角人物,吴彦祖的挑战不是太大,他的剧中,情节性非常之强,演起来难度不是太大。而张柏芝在戏中几乎没有什么曲折的故事,如果不靠超一流的演技来弥补,这个人物,只可能成为一个花瓶标签。
张柏芝也承认,对于她来说,是和吴彦祖躺在公寓床上的一场戏。这场戏可以说很长,又没有太多情节,纯粹是聊天。这样的戏,对于演员是极大的挑战,别说观众看着可能觉得累和烦,自己演起来,也可能感觉寡而无味。但尔冬升将此安排成一场重头戏,是张柏芝对吴彦祖情感改变的关键,这种改变如果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后来的戏就成了空中楼阁,就会缺乏最起码的可信度。
就是这么一场戏,张柏芝演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将片中妓女丹的心理变化,演得极其传神和真实,不仅不显得沉闷,反而成为整部影片非常重要的亮点。这部影片在票房获得极大成功的同时,也让张柏芝在业内的演技派女星形象,得到了更进一步巩固。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她以这一形象,再一次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然而最终,她输给了国际知名度大得多的章子怡,似乎并不全部与演技有关,名声积累的影响很可能更大一些。此外,尔冬升为了避免纯情节片,在片中渲染了一个主题,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强调某种宿命,这样的主题,显然有些太单薄。因此,张柏芝落败,并不全是她本身的原因,影片本身也大有因由。
陈凯歌的《无极》是一部古装片,这部影片的整体套路,跟张艺谋的《十面埋伏》相近,虽然有个时代背景,但谁都知道那是胡扯淡的时代背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玩一个爱情故事,只不过,张艺谋和陈凯歌到底是大师,他们玩的爱情故事,当然也得和大师的身份相衬。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档次显得低了点,陈凯歌此次玩了个绝对高档的,可以媲美爱德华八世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故事。
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另一个特点是和香港电影完全不同的,在香港电影中,女人通常都是花瓶,是一种装饰,而在张艺谋和陈凯歌电影中,女人却是主菜,男人则是配料。《无极》的第一人物便是张柏芝,她在戏中演一位倾国倾城的王妃倾城。影片中,除了对她迷恋至深的王程前之外,还有她的忠奴张东健、将军真田广之以及北公爵谢霆锋。只要看看这人物阵容,便可知这一盘玩得可真够大的,从最高级人物王到最底层人物忠奴,大家全都围绕一个字,情,也就围绕了一个人物,王妃张柏芝。王妃爱王,更爱他的王国。王爱妃亦爱将军真田广之和忠奴张东健,甚至和真田广之有激情镜头。但是,倾城独独不爱大权在握的北公爵。北公爵为了得到倾城,不惜和王翻脸,向王开战。北公爵有一根名为金手指的魔棒,可使用法力指挥和统领全国的军队。为了打败北公爵的金手指,倾城使出了绝招,全裸立在墙头,她美丽的胴体,使得金手指对士兵失去了控制力。
离大姐大还有多远(2)
因为这部影片尚未公映,张柏芝在戏中的表演,目前很难定论。媒体虽然进行过一些报道,但立足点都不在演技方面,着重强调的是张柏芝的出浴镜头、和真田广之的激情戏以及最后的全裸退敌。仅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部大制作,借鉴了某些国外此类制作的技巧。而张柏芝在里面所演的是第一角色,戏份自然很重,再加上她的演技,陈凯歌的导演手段和名声,这部影片确实令人瞩目。
张柏芝在登上影后之座以后,又在影片中出演王妃,对她在影视界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
辉煌正向她走来
香港出现过一代又一代玉女掌门人,在这些人青春渐逝的时候,竭力想保住玉女地位,自然法则却无情地抛弃了她们,从此,她们迅速从一线红星渐渐淡出,一段时间之后,甚至连二线红星的名字中,也很难找到她们了。
张柏芝是她们之中的佼佼者,也是一位很顺利地跨过这一自然法则的女星。
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她很早便意识到作为玉女掌门人,自己不得不面临残酷的自然淘汰法则,但是,可以肯定,她在经历了诸多磨难和痛苦的抉择之后,开始逐渐醒悟,并且认真地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从此不再吃青春饭,而改吃演技饭。
这些年来,张柏芝在歌坛出现的频率大大减少了,这似乎说明她对自己在唱歌方面的天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样,她也认识到自己在演艺方面的才能,并且正在努力地将这种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2005年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晚会上,可谓众星云集,许多大牌歌星影星,被聘为颁奖嘉宾。这次颁奖仪式上,嘉宾们的表现,可以说拘束而又平淡,既缺乏风度又没有口才,整场晚会,简直可以将人闷死。惟一的亮点,恰恰是张柏芝,由她替最佳男主角得主梁朝伟颁奖,出场时简短的几句话,轻松而有分寸,让观众看获得提名的电影名单时,一挥手的动作,颇有大姐大风度。而梁朝伟上台领奖时,她先向刘嘉玲道声歉,然后热烈拥抱梁朝伟,自然热烈却又极有分寸。整个颁奖仪式中,她所颁的这个奖,用时是最短的,但语言动作,却最为自然的。与她相比,香港影坛的大姐大张曼玉,中国影坛曾经风云一时的影后刘晓庆以及目前最红的国际明星章子怡,倒显得差了一大截。
有人评价张柏芝说,不知不觉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她已经成为奇迹。媒体记者评价说:“这些电影中那虚幻的人生哲情让她在自己生命中最为脆弱的时候崛起,香港电影评论协会大奖、香港电影金紫荆大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三个阶梯、三个最佳女演员殊荣,这个几曾脆弱到枯萎凋零的柔弱女子于不经意之间,已然创造了一个最为耀眼的奇迹。”这个评价可说非常之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恰如其分。
张柏芝却说:“我没有觉得自己做的有多么好,只是大家都在给我们这些年轻人创造机会罢了。这些年,香港的经济情况不是太好,香港的电影也在走下坡路。所以,香港电影界甚至整个香港社会,出现了一种很特别的心理变化,每一个人都在寻找香港精神的回归,每一个人,都在给别人创造机会,尤其是给年轻人创造机会。我觉得我是遇到了这样的好时机。你想做到最好,你首先就得遇到一个好的导演,一个好的拍档,一个好的剧本。我运气好我得到了这些,如果换成了其他人,或许也一样。在香港我不是演戏演得最好的人,曼玉和嘉玲姐都比我强出几倍,那种专业精神好令人佩服。”
张柏芝始终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香港电影圈的功劳。当年,如果没有周星驰将她领进门,便没有后来的张柏芝。如果没有马楚成对她的欣赏和肯定,一连给了她几部非常重要的电影,她也不可能一举成名。她拍戏受伤面临瘫痪的时候,如果没有张国荣对她的开导和鼓励,她也许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和伤残作顽强的战斗。再后来的尔冬升、王家卫、刘德华等人,在演技以及做人等方面,给了她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还有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像向太陈岚,从始至终,像妈妈爱着自己的女儿一般,对她疼爱有加,在事业以及生活等方面,给她全部的支持和指引。
去年的电影金像奖上,当颁奖嘉宾叫出张柏芝的名字时,激动万分的她站起来向台上走去时,她听到身后刘德华和张学友在轻轻喊着她的名字,刘嘉玲、李嘉欣等人则冲着她做鬼脸。这所有一切,都显示了一种朋友的力量,也显示了香港电影人的合力。正是这股力,在支持着张柏芝,支持着香港电影。
今天,是一个电影走向疲软的时代,因为不再像20年前那么万众瞩目,也因为电影人被市场冲得昏了头,在电影和电视分离之后,一直没有认清电影和电视的区别,一心想向电视抢夺失地,导致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溃不成军,已经很难再形成整体势力。
或许,需要过10年20年,电影人才能真正意识到时代所赋予他们的使命,才能真正明白电影所应该走的是与电视完全不同的道路。那时的电影人或许是幸运的,或许会有新一波的巅峰出现。但在最近的十几年间,所有的电影人,都将在孤独、失落和痛苦中挣扎,在苦无出路的寻找中迷茫困惑。处于这个时代的电影人,确实是很不好彩。
张柏芝也许就是这不好彩的人之一。她未来的道路能走多远,恐怕并不全取决于她在电影演技方面的突破,更在于整个电影界对于前途的定位。
附录一
张柏芝小档案 姓名:张柏芝 英文名:Cecilia 生肖:猴 星座:双子座
身高:165厘米 体重:47公斤 嗜好:运动、管人
家庭状况:父母、一姐、两弟
爱好:收藏公仔
喜爱的运动:游泳、网球、壁球
喜欢的颜色:红色
喜欢的演员:周润发、萧芳芳
喜欢的歌手:张学友、梅艳芳
最不喜欢的事:一个人总说“随便”
最喜爱的作家:亦舒
签约唱片公司:环球唱片公司
签约电视台:无线电视台(TVB)
附录二
张柏芝专辑、影视作品及获奖记录 专辑
1999年 《任何天气EP》
1999年 《Destination》
2000年 《加州红红人馆903狂热分子张柏芝Live CD》
2000年 《不一样的我》
2000年 《Cecilia》(国语)
2001年 《全新经验新曲+精选》
2001年 《Cecilia (party all the time))
2001年 《最新形象》
2002年 《真我》
2002年 《张柏芝同名专辑》
2002年 《河东狮吼 插曲》
2003年 《至爱唇色》
2005年 《我不想一个人》—— 张柏芝推新专辑重返歌坛
电视/电影
1999 《喜剧之王》《星愿》《极速传说》
2000 《东京攻略》《十二夜》《辣手神偷》
2001 《钟无艳》《老夫子》《情迷大话王》
《芭拉芭拉樱之花》《蜀山传》《白兰》《少林足球》
2002 《无限复活》《飞侠小白龙》
2003 《老鼠爱上猫》《绝种好男人》《健美先生》
2004 《鬼马狂想曲》《性感都市》《旺角黑夜》
广告
1998 阳光柠檬茶、马莎百货
1999 法国婚纱、Benetton、花王歌婷、Canon、地铁、九铁千禧纪念票
2000 美国运通银行、计算机游戏代言人、花王歌婷
奖项
1999
有线电视YMC至尊榜至尊最爱华语歌曲《任何天气》
TVB劲歌金曲第三季季选入选歌曲《任何天气》
TVB新星试打三连冠歌曲《任何天气》
商台903 ID Club“98宠爱99新宠”
新城电台“潮流之星之发型大奖”
香港电台“太阳计划之太阳少女”
2000
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金奖
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飞跃十奖女歌手银奖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新人金奖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广告歌曲铜奖《任何天气》
商台叱咤乐坛新力军银奖
四台联颁“卓越表现大奖”银奖
新城电台劲爆新登场歌手奖
新城电台劲爆歌手突破大奖女歌手
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最佳新人”奖
2001
第24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中获得“飞跃大奖女歌手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