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事发
徐娜在外面接电话时,胡兴崴也出来了,还是徐娜离开后,麦桐当着同学们的面把他说了,同时也说了志秋,又担心的让胡兴崴出来看看。
胡兴崴说完心里也不舒服,借着麦桐给的台阶就出来了。
他出来时只能徐娜说了好,又把饭店的地址给了对方就挂了电话,他问,“谁的电话啊?”
徐娜收起电话,回头看他,“我一会儿有事要去一下双营镇,就不进去了,你回去和大家解释一句。”
胡兴崴摆出的笑脸沉了下来,“你这又是闹什么?当着大家的面,你那么说志秋,你想过他的面子吗?徐娜你要是这样就没意思了,以后就别跟我出来吃饭了,我胡兴崴就这点朋友,不能都让你得罪了。”
徐娜平静的看着大发脾气胡兴崴,她没有喊,也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没意思,“胡兴崴,两个人三观真的很重要。三观不一样,连吵架都不在一个点上,无论重来多少次,结果都一样,你看不到我受的委屈,只会一直觉得是我的错。”
“你所谓的朋友,当着你的面挑拨我们的夫妻关系,你连个屁都没有,反过来说我不懂事,你的眼睛瞎了吗?”
是的,是人都有脾气,徐娜现在不会向以往一样纠结这些,可不代表着她不气她不恼。
要说起来,徐娜又吵又闹的,胡兴崴还真不会觉得心虚,偏她太安静,“不是没挑拨成功吗?大家面上过得去就行了,有必要闹的那么难堪吗?你就是不懂人情世故,太脱离社会。”
“你说的这点我同意,我确实太脱离社会,所以现在我在慢慢的回归。”徐娜心有些疼,鄙视看不起她的人,偏偏是她为了他而放弃这一切的人,多么的嘲讽?
“回归?还是算了吧,就你这样,狗改不了吃屎。”
“是,你说什么都对。”徐娜打断他的喋喋不休,“在你眼里,任何人都比我强,我这种人就应该去死,不然活着也是拖累社会,这些你说过的话我一直记着。”
胡兴崴张了张嘴,对上徐娜忧伤的脸,嗓子像有什么东西堵住,怎么也吐不出声音来。
“是徐姐吧?”身后有人喊。
徐娜回头看一小伙从车里探头喊她,她笑着应了一声,“马上就来。”
然后回头对胡兴崴道,“崔副乡长去省里学习回来组织了一场会议,传达国家政策关于农村脱贪致富奔小康相当事宜的,我想回乡下创业,这样的会很重要。”
胡兴崴站在原地,看着徐娜上了车,就这么走了。
脑子还在回放着她刚刚说的话,崔副乡长!会议!
他以为的胡闹,如今徐娜却与乡长走到了一起,他似乎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妻子了。
还有那平静又陌生的目光,就像在看陌生人,他的心一紧,想着还有一群同学等着,这才打起精神回去。
心里怎么闷,面上都要笑脸相迎的和大家解释,“乡里要开会,副乡长来的电话,让她去听听。”
第251章:隐现
一听胡兴崴的话,立马就有人问,“你媳妇怎么还去乡里开会了?”
麦桐想起胡兴崴说过的话,也想在同学面前表达旁的,“不会是上次你说的她要回乡创业的事吧?”
大家看到麦桐知道,对她和胡兴崴的关系又了解了一分。
胡兴崴点点头,“瞎胡闹。”
“要是换成别人,我也会觉得是瞎胡闹,可换成徐娜,我到相信她能办成,你媳妇可是在家里就能兼职当白领的人,这能力你可别小瞧了。”有同学打趣。
众人也觉得有道理,齐齐点头。
麦桐的电话这时也响了,看到来电后,她接起来前还和大家说,“老曹给我来电话干什么?”
在他们这里,老曹就是一个称呼,一提起来谁都知道这人是谁,本地最大的开发商,各行各业都有染指,具体点说,老曹代表的就是钱。
麦桐在同学们眼中是有能力的,能与老曹这样的人做朋友,更是身份的代表。
大家安静的看着麦桐接电话,麦桐到没有多说什么,只嗯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她虽在强忍着,可脸色还是看出来不好,想来电话那边说的并不是好事。
她举起酒杯,“我这突然有点事,得马上去办,那边也在等我,我就先走,你们接着喝,下次我来安排。”
“办事要紧,喝酒什么时候都行,你快去忙吧。”胡兴崴开口。
大家也七嘴八舌的说,麦桐喝了杯中的酒,拿着包走了,接连走了两个,大家也吃的差不多了,又坐了一会儿,也就都散了。
走的时候,志秋叫住了胡兴崴,左右也没有人了,两人走在最后面,他才开口道歉,“刚刚我的话说的也有些难听,当时就是着急,也没多想,弟妹那边你帮我道个歉。”
“这算什么事啊,放心吧,她没往心里去。”胡兴崴原要心里对志秋有的那点诚建,他一道歉,到烟消云散了。
却说麦桐那边是出事了,原来她和老曹加盟的好些平台,都被封了,国家政策出了,这类拉人头的平台,上面的产品以玉石的形式为货币,自然是按《反传销法案》条例走。
麦桐去的是高速口,她在那等没有多久,老曹的车就过来了,两人下车后说了几句,老曹要去北京办事,现在赶着去机场,远远的站在车外,只见麦桐面色凝重的点头,然后目送着老曹走了,这才开车回市里。
胡兴崴其实并没有喝多,那点酒对他来说还不算什么,和大家一分开,他到觉得没有地方去了,想到坐着别人车离开的徐娜,想到徐娜说去双营镇开会,他迟疑了一下,开车往边去之前,同时给徐娜打了电话。
徐娜接了,在电话里听胡兴崴说往这边来,问去哪里接她,她愣了一下,报了乡镇府,放下电话后也没多想,低头看着小王给她的资料。
小王也是去开会,正好顺路接徐娜,崔国峰那边安排的,徐娜又喝了点酒,坐顺路车也省了很多的方便。
第252章:探乡
徐娜到了会场之后,来的算是晚的,前面坐满了人,看到崔国峰坐在上面,她便在后面找了位置坐下来。
崔国峰刚刚讲开场,他讲起课来很有趣,先会带着下面的人互动,回忆以往那些年种地的情况,农村那时的情形,勇于发言的人很多,气氛也很好,大家的热情也被带动起来。
他又借由身边的小事,引到大事,引到新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又会有着怎么样的前景很未来,徐娜只觉得还没有听什么,三个小时的会议就过去了。
意犹未尽是什么感觉,她深刻的体会到了。
散会后,看到崔国峰身边围着很多人,在徐娜想着去打个招呼在走,可上前咨询问题的人很多,手机上胡兴崴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的催,徐娜犹豫了一下,转身先走了,同时掏手机给崔国峰发了短信告诉他先走了。
胡兴崴到的是晚,可在外面也等了足足二个小时,以前做任何事是徐娜等他,现在突然换过来是他等对方,感觉有点不好,再有吃饭时在饭桌上的影响,心情更糟糕。
徐娜看到胡兴崴的车,走了过来,上车后胡兴崴沉着脸,徐娜心里也是一堵。
她心想既然看到她不高兴,那还追来干什么?她又没有求他。
便也懒得开口。
胡兴崴心里也不痛快了,他等了这么久,徐娜上来连句话都没有,这是给他脸色看呢?
他大老远跑过来接她,不就是为吃饭的事低头吗?结果人家是根本不在乎,那他这不是热脸贴冷屁、股吗?
正僵持着,徐娜的电话响了,胡兴崴眼角余光扫到徐娜脸上绽放着笑,正奇怪是谁的电话让她这么高兴,然后就听到她叫了一声‘崔乡长’,当时心就是一沉。
现在的社会,特别是当官的,还能当天乡长的位置,在胡兴崴看来,没有四十岁往上,根本不可能,徐娜一个家庭妇女,现在外面开始结交人,对方是乡长不说,听说话关系也不错,什么时候这么熟的?
“是的,你讲的很精彩,就是时间太短,这次的会议对我感触很深,帮助也很大,干净也十足。”
“是,我也想了过,要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寻找出一条最好的发展方向。”
“好,崔乡长,今天太谢谢你了。”
徐娜和对方聊的很开心,脸上眼里都是笑,胡兴崴点了只烟,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现在走吗?”
他开口问。
他知道问的是句废话,徐娜在打电话,又怎么可能回他的话。
结果和他料想的一样,徐娜只瞟了他一眼,继续和对方说话,说的都是农业和种植方面的,甚至还有村里的规划。
胡兴崴撇嘴,之前说是想创业,现在又扯到村里规划上去了,这饼画的可真大。
要说创业,胡兴崴觉得还有现实点,现在徐娜这话说的越来越不靠谱。
等徐娜一挂电话,胡兴崴就忍不住刺道,“你这是还要回乡争取当村长啊?”
徐娜笑了笑,“你这话听着怎么这么酸呢,当村长也行啊,我挺喜欢为村里做贡献的。”
第253章:三观
徐娜说到这,侧过身子面对胡兴崴,胡兴崴见她这般,心知她是有话要说,便安静的等着。
“胡兴崴,你的人生观是什么?”
胡兴崴也不笨,甚至一句话点出徐娜的用意,“你是说咱们俩三观不同。”
“人生观无非也就是对事物认知的对错好坏认知,如果你这么说,也可以吧。”徐娜想了一下,认真的回道。
胡兴崴却觉得被嫌弃了,他阴阳怪调道,“你现在是能人了,要做领导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人了,高尚的哪是我们这些人能比的。”
尖刻的话,并没有让徐娜像以往一样火大,甚至与他吵起来,徐娜仍旧心平气和的与他说,“我没有觉得我比你高尚,只是就事论事。你觉得吃喝玩乐才是生活是人生,而在我看来学习进步才是生活,这就是我们俩之间的差异,也正是这样,决定了我们怎么看人。”
“然后呢?现在觉得咱们俩不合适?”徐娜的解释并没有让胡兴崴示怀,反而胸口像有块石头在堵着。
徐娜形容的很简单也让人易懂,正是这样的对比,让胡兴崴越发觉得徐娜离他远了,那种失控掌握不住对方的感觉,让他心慌。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总要说慢慢磨合,其实也不过是寻找一个两人都觉得舒适的平衡点,找到了结大欢喜,反之两人痛苦不堪,最后也会分开。”
“你就别说这些了,什么意思你就直说吧?不过了?离吗?”
相对胡兴崴的烦燥,徐娜就平和了很多,“我只是想和你谈谈。就比如今天麦桐请吃饭的事情,之前她打电话求过我我拒绝了,今天你又带我过来,当时志秋是怎么做的,你也都看在眼里,你觉得谁对谁错?”
“行行行,都是我的错行了吧?以后我打记性了,到哪都不带着你行了吧?”
看吧,总是这样认识不到自己的错,甚至这样的语气总有反咬一口,在委曲求全让着对方的意思。
换成一个月前,徐娜见了定会和他大吵一番,如今看了到觉得以前自己活的太窄,每天在斤斤计较这样的事,弄的自己压抑又不开心。
原本想和他谈谈,想过总要好好过,可现在看和他跟本谈不了。
回去的路上,胡兴崴先前喝过酒,徐娜还是主动开调换过来开车,胡兴崴的觉来的快,坐过去没多久就睡了,徐娜还在想着崔国峰开会时说的那些,奔波了一下午不但没有觉得累,甚至精神抖擞。
心里也大体安排了一下,明天回乡下,先看看村里的情况,然后在和父母把自己初步的想法说一下,徐娜也知道自己的能力,说是现在想带动村里的人都一起干,可没有看到好的前景,哪有人会跟着她一起,甚至看到她搞那些,觉得她还在胡来。
至于胡兴崴晚上回家还生着闷气,徐娜都没有时间去注意,第二天和徐丽交代一下,让她帮着接受女儿,就开车回乡下了。
第254章:陪猪玩的孩子
第142章:陪猪玩的孩子
农村家家有养猪的习惯,一般是养两头,一头是过年自己家杀了吃肉,另一头是卖钱做一年的零花钱。
在农村生活,平时没有什么花消的地方,米菜都是自己种,冬天吃的也是秋天储备下来的秋菜,极少有人家去镇里买新鲜的青菜。
若真说要花钱在买菜,也就是不时在村里的豆腐匠家买块豆腐,多数人家还是用豆子换的,用钱的人家也不多。
所以农村生活很平静,就像没有人打扰的老湖,四周因为有树木围着,湖面平静的连波纹都没有。
徐娜开车进院的时候,坐在车里就看到家里猪圈那有道小身影,以为是徐母在喂猪,等下车之后才发现是个小男孩。
小男孩看着大约有七八岁的样子,黑黑瘦瘦的,秋天已经冷了,虽然中午有些热,可也都穿了长袖,小男孩却穿了件跨栏背心,背心脏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隐隐在动作间能看到背心下面白皙的皮肤。
男孩手里拿着小铲子,站在猪圈的铁栏门口,用手里的铲子往猪圈里扬土,嘴里还一直在絮叨着什么。
听到有动静,回头看到徐娜,并不害怕,抬手用胳膊抹了一下鼻涕,回头继续对着猪圈说话。
徐娜好奇,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
猪圈的味道并不好闻,哪怕徐母家的猪圈是水泥打的地面,每天都有用水冲,但是正午正热的时候,闻道也很大。
“大白,你不要欺负小白,你们是亲兄弟,要互相照顾彼此。”男孩一本正经的对着猪圈里的两头白猪说话。
“它们叫大白小白?”徐娜笑着问。
小男孩回头看她,然后热情的给她介绍,“身上带着一块青色胎记的是大白,纯白色的是小白,它们刚刚来时我就知道了,每天都会过来看它们。”
竟然给猪起名子,徐娜笑了笑问他,“你和猪玩,没有小朋友嘲笑你吗?”
“没有人陪我玩,他们都在上学。”小男孩一脸的失落。
“那你也可以上这啊,这样就会交到很多的朋友。”
“上学要去镇里,这里离镇上十里路,我奶奶年岁大了,送不了我。”小男孩脸上已经不见了刚刚的失落,“不过我有大白和小白两个朋友就够了。对了,你是徐奶奶家的人吗?”
她点点头
徐娜正因为小男孩的话心中犯酸,失学却只能和奶奶玩,家里的大人应该去打工了,小男孩却仍旧这么乐观,却听得大人心里难受。
小男孩的眸子干净的能倒影出人影来,“你可不可以和徐奶奶说不要杀大白和小白,它们是我的朋友,它们要被吃肉了,我就没有朋友了。”
善良又带着期盼的眸子,徐娜差一点就不忍的答应下来,却在最后一刻又止住了。
孩子还小不懂事,他现在不是要和猪做朋友,而是过上正常小孩子的生活,要去学习,要吸收知识。
这一刻,有东西猛猛撞在徐娜的心上,来的又猛又快,充斥着她的感观。
第255章:认同
徐母早就见女儿回来了,见人迟迟没进屋还奇怪干什么去了,等了一会儿,看到人进来了,还牵着福宝,就笑了。
“福宝又来了。”
“福宝?这名子挺好的。”徐娜笑了,先让福宝去坐着,自己去车里将东西倒腾了两次,才都拿进屋里来,洗了桃子递给福宝后,才坐下来和徐母说话。
“妈,福宝天天来和猪玩?”
徐母叹气,“可不是,咱们家猪抓回来之后,他就天天过来,是看着猪长大的,现在只要福宝一来,圈里的猪远远的就能认出他的脚步声,跑到门口去等这孩子。”
“妈,福宝爸妈呢?听他说只有他和他奶奶在家?”
“是你后院三婶的孙子,小两口过完年就出去打工,家里只仍旧你三婶和福宝,你三婶身子不好,能带福宝就不错了,哪里还能送他去上学。”
“村里有多少情况这样的?大队不管吗?”
“管,怎么管?种地国家给补贴,房子倒了国家给盖,孩子上到初中都不花钱,养孩子自己都不能管,那还生什么孩子?”徐母摇头叹气,“能有什么办法?现在年轻人不爱在乡下呆,又不喜欢带孩子,生下后就交给老人,小两口躲到外面去了,让他们在农村呆一辈子,哪那么容易?你看看现在村里,哪有年轻人。”
是啊,如果不是这样,她又怎么会要在城里买房将父母接到城里去呢。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徐娜想到在这个原点上,她努力想买房,最后在没有足够的钱买房后,看到爸妈在直播带货的时候,萌发出来要创业的想法。
就像一层迷雾,被拨开,眼前又明朗起来。
徐娜这次回来也正是有问题要商量,她自己有想法,可在村里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她也不知道。
“妈,家家园子这么大,又都是老人在家,你说让他们搞大棚种植怎么样?像福宝这种情况,如果家里有条件,包车送他上下学就可以,现在在家里呆着,还是因为没有条件不行。”
徐娜把去大棚那里考察的事说了,怎么经营又怎么管理,最后又要怎么将货卖出去,都细细的做了计划,“我看村里的老人也都是自己在家种地,如果把家里的菜园子利用起来,还能带来收入,把咱们整个村子都变成大棚种植,只要有起步,在外面的年轻人,你说是回家创业,还是留在外面打工?”
“谁不愿自己做老板。”徐母是个很开明的人,她心中也有报复,只是这些年被徐父拖后腿,家里债务压到老,是女儿帮着还才翻身,哪里有心思顾别的事情。
眼下,女儿想创业,还是回村里创业,未来一片好憧憬,徐母也热血澎湃,却又忍不住担心,“村里有四五十户人,一家一个大棚,那也不少钱,这投资可不少。”
“我是这么想,可别人家还不一定同意呢,只怕我是有钱还花不出去呢。”徐娜第一时间得到了母亲的认同和支持,心里欢喜不已。
第256章:出事
徐娜和徐母坐在屋里说话,先前提到的后院住的三婶也来了,年岁和徐母一样,可实际上人看着却比徐母大十多岁的模样。
消瘦的只剩下一副骨架支撑着,步履蹒躔,还拄着一根拐杖。
徐娜多年不在农村生活,即便是回来,也从不云别人家串门,村里又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更是极少能见到。
三婶面色灰暗,笑起来却很和蔼,“徐娜啥时候回来的?”
又看到坐在旁边埋头吃的孙子,训斥道,“谢过你小姨了吗?”
福宝就听话说了一声谢谢小姨,头都没有抬继续说。
三婶无奈的笑了,“这孩子。”
徐母拍拍炕沿让她坐下说话,“福宝多听话,又省心,昨儿个听我家你大哥说福宝还帮你去打猪草了?”
“我的腰这几天又不敢弯了,福宝说把猪养的大大的,等过年他爸妈回来杀了吃肉。”三婶说起这些,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徐娜看得出来三婶很疼自己的孙子,农村又多重男轻女,对孙子的喜欢自然更甚。
思想至此,徐娜问,“三婶,福宝这么大了还在家里玩,他爸妈有想过让他上学的事吗?”
“怎么不想,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可他爸妈常年不在家,我身子又这样。”
“那就这样一直不上学?”
“怎么能不上学,他爸妈也说了,再挣两年钱,然后就不走了。”
徐娜却没有再说下去的心情了,三婶病骨支离,如今祖孙两个也就是能为维起码的生活,种植大棚身体也吃不消。
送走三婶后,徐母明显感觉到女儿的沉默,她也想到了原因,“老儿子,你先自己将事业干起来,大家看到行得通,不用你去找他们,他们也会主动找你来。”
徐娜的萎靡不振一扫而光,一叶障目,是她想急切了。
虽然有让徐丽帮忙接孩子,徐娜也要赶回去将孩子接回来,在家里吃过饭之后,就开车回市里了。
胡兴崴原本要回家,在半路却被志秋的电话给拦住了,车一拐直接去了麦桐的‘好一点’。
到地方后,志秋已经到了,一脸愁容的坐在麦桐的身旁,麦桐看到胡兴崴扯笑打招呼,“来了。”
笑是强挤出来的,人没有平日的精神,神情沮丧情绪低落,志秋唉声叹气的问,“平台怎么能倒呢?之前怎么没有听到信?现在商家都跑了吧?”
麦桐强颜欢笑,“这事是我带头的,平台倒了,大家把投进去的钱,也不能黄了,这事有我在,你放心。”
志秋嘴上说着不是这个意思,可明显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口不一,胡兴崴心细,从志秋的态度上观察,猜测志秋投资的怕是不少。
他扯椅子坐下,既然来了,就不能不问,“平台好好的怎么突然倒了?”
麦桐为了与多挣一些,后来加入了很多的平台,胡兴崴又追问一句,“哪个平台倒了?”
“是都倒了,国家现在打击呢,说那个是非法集资,传销的另一种形式。”志秋悔不当初,怎么就不留些钱,将积蓄都投进去了呢。
现在全完了。
257章:问题
这事劝也没有用,在做这些平台前,大家就知道平台的利弊,知道它的运营方式,刚开始和麦桐一起挣快钱时,胡兴崴不觉得,现在做为旁观者,反而看的更明白。
用非法集资来描述平台,也不为过。
随着网络平台一个个崛起,民事案件也慢慢增加,国家政府不可能看不到,出击也是早晚问题。
只能说麦桐运势不行,遇到国家打击这些线上变向集资的平台。
“现在后台登录不上,里面的钱也不能投现,这个我不指望,与冯老那边的合作,广告费分出来,大家这一次也不能赔上。”麦桐示意胡兴崴不用担心,“今天我和冯老打电话说了广告费的事情,冯老的意思还没有到期,现在不能给。你让志秋找你过来,也想让你和徐娜说说,能不能先给一部分?等到期之后再结算?”
“徐娜一直误会我和你有什么事,我现在也实在不敢找你,眼前又有事求徐娜。”麦桐无奈的笑了笑。
之前,因为麦桐与冯老合作的事情,胡兴崴与徐娜就吵过几次,麦桐一张口,胡兴崴不用问徐娜,也知道她会拒绝。
麦桐看出他的犹豫,“平台突然关闭,投资的人都怕自己的钱没了,得到消息后就都打电话找我要钱,我家现在还有十多个亲戚呢,我现在是有家都不敢回。”
有迫力,从来不知难为何物,胡兴崴眼中的麦桐一直是比男人还要有能力的人,何时这样无助过。
不在迟疑,胡兴崴应下,“我回去和徐娜说说。”
“小崴,麻烦你了。也就是老同学,我才厚着脸皮一次次求你,不和你说大话,我麦桐这辈子就没求过人,更没和人低过头,第一年搞工程时,刚开工第三天就砸起一个人,当时我谁也没找,只让家属开口提处理方法,我硬是咬牙抗了下来。”麦桐拍着胸口,“我做人的原则就一条,肯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跟着我的人吃亏。做人得有良心,这样才有人捧你,跟着你。不信你去打听一下,哪个认识我麦桐的不说我一句‘那人行’?这次也一样,参加多个平台是我的主意,出事了,我自己抗,不能让跟着我的人钱打水漂。”
胡兴崴震撼到了。
哪个男人没个英雄梦?哪个男人又不想顶天立地,让人说起能竖个大拇指?
麦桐一个女人能做到,做为同学、朋友,现在她遇到困难,他能不拉一把吗?
胡兴崴没有时间和麦桐多说,麦桐说完后,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胡兴崴在一旁看着,都是她在跟对方保证钱不会没,让对方安心。
志秋叹气,“她把所以钱都投进去,这个时候她还要安抚别人,我是个男人我都做不到,麦桐这份迫力,男人有几个能行的?”
男人对女人的欣赏有很多种,而往往事业上有迫力的女人,与美貌上的女人相比,更胜一筹。
麦桐便是这样的女人,加之她个子高,气质好,举足见总是能牵引着人的视线落在她身上。
第258章:退与让
胡兴崴在麦桐这也帮不上忙,况且麦桐电话一个接着一个,这个没有挂,另一个就打进来,她忙的不可开交,志秋与他一合计,两人先回去。
和麦桐打了招呼,麦桐只有空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从‘好一点’出来,与志秋分开时,志秋还不忘记叮嘱胡兴崴,“麦桐这是实在难了,不然也不会和你开口,徐娜对麦桐有偏见,你和徐娜好好说,先让她放下对麦桐的偏见。”
胡兴崴心想说的简单,那晚他半夜在‘好一点’被徐娜撞破之后,妻子之间虽然和平时没两样,可他能感觉到隔在中间的隔阂。
好面子的他应下,开着车往家里走时,是真的犯了难,他相信一开口,徐娜就会拒绝,他说再多也没有。
这事他又应下了,徐娜拒绝,他在麦桐那边又不好回复,斟酌过后,胡兴崴好面子的性子又占了上峰,下定决心要劝徐娜答应。
就是帮着说几句话,有那么难吗?
又没让她一定要冯老答应。
在小区停车场,胡兴崴下车同时,也看到了刚开车从外面回来的徐娜,他拧眉站在原地。
等徐娜停车下车,发现他走过来,胡兴崴在原地站了三分钟,仍旧没有让他看到徐娜从外面回来的不快心情好起来。
“你上哪了?”他直接问。
徐娜说,“回我爸妈家一趟。”
胡兴崴又问,“你没去接孩子?”
“我时间赶不急,走时让我大姐帮着接了。”
胡兴崴绷着脸转身就走。
这又是生气了。
两人是夫妻,徐娜自然知道胡兴崴的气是哪来的,别看胡兴崴自己天天在外面浪,可沦到她身上,她出去就不行。
这叫什么?自己满上放学,不许旁人点灯,自私呗。
以前徐娜是真的天天宅,那时不觉得什么,如今经历了这么多,徐娜又想创业,胡兴崴高不高兴,她早就不放在心上。
男人不喜欢女人天天缠着,又想女人安分守己的呆在家里,你按着他的想法来,时间久了他说你没个性没生活,反之他就恼你天天不着家。
好的坏的都是他。
现在想想,徐娜真觉得与胡兴崴在一起的这些年,她错过太多。
女人婚后有问题,多会指责男人让她变成今天,徐娜却是一个习惯自我反醒的人,她不怪胡兴崴,时至今日,路是自己走的,对方没有强迫,不好也是自己的选择,与旁人无关。
好在,醒悟的还不算,虽迟到,却不辜负。
胡兴崴气冲冲的进了单元,没听到身后有动静,回头才发现徐娜没有跟进来,心又是一堵,他还没说她,她到是发脾气走了。
转念又一想,堵在心口的气顺了,徐娜该是去接女儿了。
胡兴崴迟疑了一下,想这样在电梯里等,徐娜还以为他让步了,最后松开按键,电梯门慢慢合上。
任胡兴崴在这左想右想,徐娜根本没去理会,她到徐丽这边后,见女儿和尚鑫在玩,也不急着回去,坐下来和徐丽说起今天回家所见所闻。
第259章:变化
徐娜不觉得自己有变化,徐丽却在看到她第一眼后,笑了。
她还纳闷,“笑什么?”
徐丽拿了瓶冰镇的红茶给她,在她对面坐下来才说话,“这次回屯子感触很大?”
徐娜感触颇深的点点头,“我想带着村里的孤寡老人种植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先种、施肥、用药这个环节,村里的老人都懂,不用担心这个,大棚种植我可以去双营那里学习。”
“怎么突然下定决心的?”徐丽很好奇。
徐娜把在回乡下看到孤寡老人,还有失学儿童与猪玩的事了,“国家为加快新农村发展,出台许多政策,咱们村里的人有地,可这些年来种植方法保守,又缺少开放心态,更不愿接受新方式。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人才,农村也如此,没有高素质的农民,真正改变现农村的喵猫只是空谈,年轻人仍旧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守在家中,儿童没有人管。只有有人出头先改变,让他们看到成功,才会有人响应。”
徐丽,“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在别人眼里是白领级别,却突然回到农村种地,不怕被人笑话?现在有很多人都看不起农民的。”
“国家重视农业,我为什么要因为是农民就难为情?”徐娜笑着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不是冲动之下才做这个决定,考虑很久,我原本就是农民的孩子,我想趁着自己还年轻,做点什么,而不让自己一生后悔。”
说到这,徐娜有些激动,“姐,这些日子我去农村走访很多,看到了很多。看到乡干部走访群众,指导春耕生产、病虫妨害,建档立卡贫困户搂据核查,走访贫困户,家畜防疫检查,稻田灌溉河道巡查,在他们身边你就会被他们影响,浑身充满了干劲,仿佛回到了青春的时候。”
眼里的光芒像燎原之火,徐丽能感受到徐娜的欢快,与前阵子的落落寡欢相比,这时的徐娜就像个小太阳,浑身发着光。
“姐,看到他们为群众同力同心,强村富民而做的努力,那种朴实,有血有肉的感动,在这里是寻不到的。”徐娜裂开一个大大的笑。
“那就去做吧,我支持你。”徐丽也被妹妹动的情绪亢奋,“趁着年轻,想做就做,我相信你一定行,现在农村是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等不久的将来,那些去外乡的年青人,一定会回来。”
姐姐的鼓励,让徐娜找到了后盾,这些年虽然都她在挣钱养家,可在承受能力上相比,徐娜往往更依靠徐丽。
待胡兴崴在家里等的不耐火气蹭蹭往上冒时,徐娜才带着女儿回到了家,她放下东西直接去厨房做饭,被无视的胡兴崴脸色阴的更难看。
他没有发火,心里还想着麦桐的事,想着刚刚在麦桐那里平麦桐的无助,还有志秋的话,他起身走出卧室。
“麦桐那出事了。”胡兴崴看着徐娜摘葱,过去帮忙,似聊天一起的开口道,“平台倒了。”
徐娜听到麦桐出事,却实想问出什么事,结果胡兴崴就说了,她到不惊讶,“那种平台原本就是变向的传销,出事是早晚的事。”
“麦桐为了和冯老合作,后来又加盟几个平台,连带着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拉进去,现在亲戚朋友都找她要钱,听她说和冯老说了一下,先把合作的钱打一部分过来,冯老没有同意。今天我在公司呢,志秋找我,我才知道这事,还让我找你说说,让你在冯老那边帮麦桐说说话。”
“吃饭时不是说过了吗?冯老那边我说不上话。”徐娜没有犹豫的就拒绝,“他们合作有合同,按合同走就行,按理说麦桐也是股东,我就是一个小员工,她怎么还用我帮着说话呢。”
这事听着就不对。
胡兴崴也不愚钝,“你的意思还有别的事在里面?”
徐娜给他分析,“麦桐又不是欠冯老钱,而是要分利润,她开口很难为情吗?除非是她和冯老开过口,而被冯老拒绝了。冯老拒绝又不代表不给,只是什么时候给的事情。麦桐可以和她的朋友亲戚解释一下,又不是不给,大家都是亲戚,谁会一直逼着她?”
停下手中的活,徐娜认真的看向胡兴崴,“我知道你不喜欢听我背你讲究你同学,不过眼下我还是想多说一句,麦桐是做惯大生意的人,什么样的大场面没有见过,这件事情我都能想到怎么让亲戚朋友不催,她怎么会想不到?”
偏一直找胡兴崴出面劝她,让她去找冯老。
徐娜纵然是在家里兼职上班,平时不接触人,可情商也没有低到这种让人利用的程度。
不管麦桐要做什么,她的目地又是什么,徐娜并不感兴趣,她警告胡不崴,“以后麦桐再找你帮忙,你直接拒绝了吧,我说过很多次,这事我不会管,也不能管,你看有员工去帮着老板的合作伙伴劝老板的吗?我虽然交了辞职申请,可上面还没有批下来,我还是公司里的员工。”
“好好的工作,你非要辞职,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胡兴崴听了这事就有火气,“麦桐也是让你帮说一句话,又不是旁的事,就一句话的事,帮就帮,不帮也没逼着你,平时大家都是朋友,拒绝也不好。”
胡兴崴也自知没理,“行了,明天我告诉她就说你和冯老通了电话不行,让她自己想办法。”
不耐的态度和语气,徐娜淡淡的移开目光,“你手里有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不过马上就要入秋,你又要进货,钱也不要再外借了。”
不想再争吵,徐娜隐晦的提了一句。
“我的事我自己心里有数,不用你操心。”
徐娜不想和他计较,可还是被他这句话把火点着了,“我是不想操心,不过现在咱们俩过日子呢,你借钱给谁和我商量一下很正常不是吗?”
“你要想吵架我就和你吵,事都过去了,你还没完了是吧?”胡兴崴羞恼道,“你不就是怕麦桐和我借钱吗?你放心,麦桐是有志气的人,现在这个时候她不会和我借钱,你以为人人都像你呢。”
第260章:现实
现实是什么?
徐娜早就看明白了。
只拿她与麦桐做比较,在胡兴崴的眼里,她永远是不好的那一个。
就好比现在,她与胡兴崴的婚姻,沉默才走到今天,若是她不退让,怕是早就破碎了。
有些事情,不是逃避不去面对,就能过去,事情过去了,自己心里的那道槛过不去。
“我怎么了?”徐娜淡淡的问,“我真想知道我怎么了?”
“行了,我不想一见面就和你吵。”胡兴崴嘴上这么说,可话却是一句接着一句出来,“你说夫妻之间做事要商量,你要去南房买房,甚至将孩子放到南方去上学,和我商量过吗?后来你又在市里买房,自己直接交定金,你和我商量过吗?现在你又要辞职回农村搞种植,你连种地都不会,还搞种植,这不是开玩笑吗?一天天你想一出是一出,你想过和我商量吗?”
“我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有错吗?我想给我爸妈养老有错吗?我不想给别人打工,自己创业又有错吗?”大多数的时候,徐娜都告诉自己不要去争论,夫妻之间争论不出结果,也争论不出对错,可她的心里很委屈,那些所谓的忍一忍就过去了,最终还是过去不了。
想到这一年来的心酸,徐娜深吸气压下鼻子里的酸意,“我的错就是自己没能力,不能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错在自己没有钱而不能让父亲到身边养老。”
更错在没找到一个体贴的男人,在这些事上帮帮她。
一向要强的徐娜说不出这样的话,更清楚的知道若说出来,胡兴崴有更伤人的话在等着她。
知道结果是什么,所以选择了沉默。
谁能想到旁人眼里看着幸福又美满的婚姻,也是这样的千穿百孔呢。
有些事情发生了,时间带不走,曾经一直维护的温馨也成了最讽刺的笑话。
徐娜的眼圈红了,胡兴崴闭嘴不说话了。
他很少看到徐娜哭,说真心话,看到徐娜哭他很烦,他知道那种烦是因为对徐娜哭的无力感而来的,并不是觉得烦燥,而是无力。
这些年他习惯了徐娜每日里的欢笑声语,习惯在他有压力不开心时,徐娜换着法的逗他笑哄他开心。
习惯了享受一切,突然有一天,那个哄他的人哭了,他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爸爸妈妈,你们要离婚了吗?”胡凡小朋友的话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徐娜不想女儿担心,忙挤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爸爸妈妈在谈事情。”
胡兴崴却训道,“和谁学的,什么离不离婚的,你懂什么?小孩子别乱说。”
胡凡跑到徐娜身旁抱住她的腿,有些胆怯的回道,“爸爸,我们班的胖胖说他爸爸妈妈总吵架,后来离婚了,爸爸住一个家妈妈住一个家。你们不要吵架好不好?我不想没有家。”
女儿的话牵动了徐娜最后绷着的线,她扭头抹掉眼里涌出的泪,声音有些沙哑道,“爸爸妈妈不会离婚。”
胡兴崴心里也涌进了满满的愧疚罪,他扯出一抹笑,对女儿招手,“爸爸妈妈没吵架,刚刚只是在讨论事情,过来爸爸陪你玩,让妈妈做饭,等吃完饭我们去广场玩。”
胡凡小朋友这才欢呼的冲进胡兴崴的怀里,父女两个说说笑笑的去了客厅,徐娜心里又酸又涩,闷闷的难受。
晚上在广场看着女儿和小朋友们玩,胡兴崴又看了眼沉默的徐娜,“你别想太多,今天也是麦桐求我,我和她并没有别的事情。”
徐娜看着他,“我知道。”
心里却茫然的问自己,真的相信吗?
其实早就没有信任可言了,徐娜是个有着轻微洁癖的人,胡兴崴没有与麦桐发展到什么程度,可在不知不觉间他偏向麦桐那一边时,在徐娜看来,就已经是感情出轨。
胡兴崴想和徐娜缓和关系,可徐娜太沉默,他这一刻竟觉得徐娜和他吵更好一些,强过这样的沉默。
“麦桐找你借钱你不要借。”徐娜直视他。
胡兴崴看着她,不想说话,可徐娜执着的等着他开口承诺,他无力的点头,“我知道。”
因麦桐的事,而引发的夫妻沉默就这样过去,第二天志秋的电话,却又将胡兴崴立马叫到了麦桐的身边。
有很多亲戚去麦桐家里闹,一大早还把麦桐家给砸了,胡兴崴到的时候,一片狼藉,还有几个人没有走。
麦桐并没有哭,安静的坐在沙发里,这样看着更让人担心。
志秋却是一脸的气急败坏,“这些年你们靠着麦桐挣多少钱?大事小事都找你,你哪次不是求人找关系帮你们办事?做生意投资也是你们自己愿意的,谁保证就一定挣钱了?”
“还有没有王法了,我看就应该报警抓了你们。”
有中年男子一听,就上去扯志秋的衣领子,“你报警啊,正好我们举报有些非法集资。”
胡兴崴忙上前去劝,“一人少说一句,现在事情出了,吵架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们来也是想解决问题的,不是想吵架的是不是?”
“问题好解决,把钱给我们。”中年男人到是给胡兴崴面子,松了手,却怒气冲冲的直视麦桐,“当初你叫了大伙劝我们信你的时候,你是怎么保证的?你说有你在,这事错不了。现在呢?”
麦桐很平静,“我说过就是砸锅卖铁,我也把钱还给你们,这些年我走到今天,做人做事什么样,你们不都看在眼里吗?就这点信任也没有吗?我人还在这,家也在这,你们还担心我跑了吗?”
“这年头说的好听的人多了去了。”
“谁知道跑不跑。”
有人嘀咕着。
麦桐深吸一口气,“我说话你们不相信,那你们说要让我怎么样?”
“要给我们一个保证。”有人出声。
“你们说吧,什么保证。”
有人道,“她现在还能信得着吗?”
提议的人不作声了。
志秋看向胡兴崴,“老胡,你说一句啊。”
眼里的恳求和求助,让胡兴崴没有多做犹豫,“我做保证,麦桐的钱不还我替她还,我公司就在农机大市场28号。”
第261章:上门
胡兴崴将人送走,志秋拍拍他的肩,什么也没有说,胡兴崴却知道志秋是在感谢他。
麦桐盯着门外,“原本拦着志秋不让他告诉你,原本徐娜就误会我和你,给你添麻烦了。”
胡兴崴在志秋的身旁坐下,“同学之间,还说那些客套话做什么。”
转念又道,“这些人再来闹就报警,你看在是亲戚的面上由着他们闹,他们可没把你当成亲戚。”
“算了,这事他们着急也应该的。”麦桐说着,问起了冯老的事,“徐娜那边没有答应吧?那天吃饭她就没同意,昨天求你后我就后悔了,让你为难了。这些日子,总是麻烦你们,我心里也过意不去。”
说起这事,胡兴崴有些不自然道,“徐娜就是个员工,平时老板在看重她,也就是个员工,公司的事她也没资格过问。”
胡兴崴现在很庆幸平时和人说起徐娜时,他从未夸过徐娜,别人说徐娜优秀的时候,他也总会谦虚的说没那么好。
现在接麦桐的话,反而轻松了。
“我就是么想的,昨天想打电话让你别说了,又怕打电话给你太敏感,就没有打。”麦桐体贴又理解道,“冯老那边我再和他商量一下,你们也不用担心,这点事我能挺过去。”
“要不你和老曹那边先倒些钱用用?”志秋又出主意。
“老曹病了,去北京看病了,她投资的比我投的还多。”言外之意更不好开口。
志秋沉默了。
胡兴崴也不好说什么,他还记得昨天徐娜平静看着他让他不要借钱的事情,平静的目光让他心性很沉重,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阴奉阳违。
他相信,他真的那样做了,徐娜这次真的不会像上次那样简单的过去。
麦桐没有主动和他开口,胡兴崴也就装糊涂,自己更不会主动开口,眼下扫到坐立不安的志秋,到有几分能理解他的急切。
志秋平时收入不高,也就靠着和麦桐混,兜里才有点钱,这次跟着麦桐将自己的那点家底都投进去了,眼下都没了,现在能沉得住气不急的暴跳,已经难得了。
胡兴崴的目光与志秋对上,志秋咬了咬牙,一副商量的语气道,“老胡,你那边钱现在还没有用吧?要不先给麦桐挪用几个月?”
挪用可以,到时怎么还?
麦桐现在这个情况,几百万掉那个洞里都不会砸出个响来,更何况他那点钱。
胡兴崴这一刻有些不瞒志秋,明知道他的情况,也了解麦桐情况,还让他往坑里跳,这哪是朋友做的事。
他理解志秋自己的钱没了心情不好,可这种自己不好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确实让人不耻。
这一瞬间,胡兴崴到有些庆幸当时怕徐娜天天和他闹,而没有跟着麦桐一起投资。
心里想归想,志秋问过之后,胡兴崴只晃了一下神,没有犹豫的开口道,“今年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在大型机械上的补贴,原本二十多万的四轮车,国家给补十多万,剩下的还有地区补的,一台机器到手都不用自己花钱,这样好的政策农机好卖,秋天再进机器也来不急,我都把钱给厂家汇过去了,现在手里也没有与余钱。”
第262章:分心
拒绝别人,按理说该是被拒绝人尴尬,可换成好面子的胡兴崴这,拒绝对方他反而尴尬的不知道怎么面对对方。
志秋一脸的羡慕,“还是你这生意好,国家政策好,不像我们这样,投点资还都赔进去了。”
“志秋,你的钱我给你,当初是我拉着你做的,这责任我担,我再和冯老那边谈谈,争取把钱先拿出来。”
“你现在也够上火的,先把亲戚都安摆好了再说吧。”志秋没有拒绝。
事情也就这样了,胡兴崴看着麦桐家里的凌乱,“你也收拾一下吧,别老太太回来看到了跟着上火。”
麦桐买了别墅后,就将母亲也接过来一起住,这几天听说是出门玩去了,也好在这个时候没在家。
又安慰了麦桐几句,也不好在这边一直呆着,胡兴崴一起,志秋也跟着出来了。
一出了麦桐家的院子,志秋就埋怨起来,“当初我就劝麦桐不要急,第一次和冯老做生意,也不知根知底,就看你媳妇徐娜在那里上班,这也不能保证什么,麦桐也听不进去劝,现在你看看这事闹的。”
胡兴崴还记着先前志秋挖坑的事,心里对他反感,说话也就难听了点,“你这话就不对,当初挣钱的时候,你不说什么,现在赔钱了怪麦桐,做生意有赚有赔,谁能保证就赚钱?在说搞平台这个东西,咱们早就知道不稳妥,能挣到钱是运气好,挣不来只能怪自己没好命。”
大家都是成年人,胡兴崴的话又带了几分的嘲讽,志秋又不愚蠢,怎么可能听不出来这话带着情绪。
他也心虚,刚刚在屋里一瞬间的那点小心私也瞒不过人,面对胡兴崴也有几分不自然。
他打哈哈的笑骂了几句,“你大老板不缺钱当然腰板硬,换成我们这些普通人哪有底气说这些话。”
胡兴崴懒得与他多说,也到了车旁,两人就各自开车走了,开着车往公司去的路上,胡兴崴越想这事越生气,结果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他这人虽好面子,却也重感情,这些年来一直把志秋当成好朋友,什么时候不是志秋一个电话就到,结果当你发现你当成好哥们好朋友的人,并不希望你好的时候,这样的真相才伤人。
晚上,胡兴崴异于平常的早回了家,他回来时徐娜正和阳光在视频说话,胡兴崴扫了一眼,阴郁的心情又沉了沉,甩脸直接去了卧室。
徐娜和阳光说她辞职的事情,已经批了下来,阳光正在游说她离职的时候回公司办理,到时大家也再聚聚。
出门的事情,徐娜没有马上应下,孩子上学要接送,她又想回农村创业,眼前的事情也很多,但她也没有拒绝,这几年在公司里上班,得到冯老的信任,就这么不干了,最好还是亲自和冯老说一说。
挂了视频,徐娜从书房走出来,扫了眼卧室见胡兴崴在床上躺着,就猜到他心情不好,也没有理他,丢了一句‘我去接孩子’就出了家门。
胡兴崴的脸阴了两天,到胡老太太那时才见好,徐娜做了两天的深思熟虑,也决定抽时间去公司一趟,这天趁着胡兴崴心情好,徐娜把这事说了。
第263章:前兆
徐娜晚上说的事,胡兴崴在开车,没有接话,徐娜也没有多说,晚上回到家里,胡兴崴又是去阳台抽烟又是玩手机,徐娜又忙着哄女儿睡觉,等忙完找胡兴崴谈时,胡兴崴已经睡了。
第二天送女儿上学回来后,徐娜顺路开车去了胡兴崴的公司,去上海的事她要和胡兴崴谈一谈,哪怕胡兴崴不高兴,她也要走一回。
胡兴崴用公司的台式电脑在打单机游戏,是生化危机。
说起来徐娜认识胡兴崴那年,他就在玩这个游戏,这些年过去了,他仍旧在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胡兴崴是个重感情的人。
“我计划这周五去上海,最晚周日回来,孩子我和妈说好了,放在她那就行,周五晚上放学你接一下送过去就行。”徐娜早就和婆婆沟通好了,婆婆什么也没有说就点头了。
胡兴崴仍旧盯着电脑,没有开口。
徐娜也不着急,过了几分钟,胡兴崴才关电脑,看向她,“你决定好了?一个月好几万就这么辞职了?”
“我想创业试试。“趁着年轻,趁着还有梦想。
“既然你自己做决定,我也不好说什么,你现在有主意,我劝你你也不听,你创业在农村能干什么?你会种地吗?种大棚你能干什么?你知道怎么弄吗?你想的也太简单了。”
“你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现在运输方便,南方的菜比北方种的还便宜,你种出来的菜卖给谁去?就咱们这个小城市?我看还不得烂地里。”
好在徐娜已经习惯了胡兴崴这样的性格,嘴上说不管,结果一张嘴就不会停下来,说出来的话总是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如他说的那样狗、屁不是一文不值。
以前不觉得,如今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主意多,徐娜越发注意到胡兴崴的这个毛病。
“你笑什么?觉得我说的不对?”胡兴崴觉得徐娜是在轻笑他。
徐娜看向他,“是想起一句话,觉得说的很对。当你看不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将他不好的地方放大,所以老人说起夫妻相处时,总劝着盯着对方的长处看。”
就好比以前她不觉得胡兴崴这是毛病,现在对他心里有偏见有意见,这毛病就被放大,甚至她庆幸自己以前想法简单,胡兴崴说什么都没有往心里去,不然在这样被贬低打压的环境下,活的岂不是越来越没有自信。
“你的意思是说我说的不对?我贬低你了?”
徐娜不想理会他的胡搅蛮缠,听到外面有动静,扭头看过去,这时五六个中年男子推门走了进来。
有人来了,话题也终止,她也松了口气。
胡兴崴平静的打量着这几个人,不快的脸在看到其中两个之后,慢慢有了波动。
“胡老板,你还记得我们吧?那天在麦桐家,你答应过我们,麦桐不还钱,你替她把钱还给我们,还记得不?”其中一个和胡兴崴见过面的中年男子上来就说,“胡老板,这都快过一周了,麦桐那边电话也不接,人现在也找不到,我们一辈子就攒那点养老钱,那天要不是你在那承诺,我们也不会走,现在你看这事怎么办吧。”
胡兴崴脸色变了,他没敢往徐娜那边看,也能猜到徐娜现在是什么表情,他还没有从几个人真找上他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徐娜错愕的看着几个人,又看向沉默的胡兴崴,触到他躲避举动,心一点点沉下去。
“帮麦桐还钱?这事我怎么听不明白?”徐娜开口问。
她听明白了,只是不敢相信是真的,还是要亲口问才能死心。
见几个人看过来,徐娜道,“我是他妻子。”
“行了,你先回去吧,这事和你没关系。”胡兴崴不耐的赶人。
徐娜冷笑,“怎么和我没关系?我现在还和你过日子呢,那你帮麦桐还钱,你们是什么关系?”
身子在微微颤抖,胡兴崴好面子,在外面徐娜从未反驳过他,今天却受到了刺激,什么面子不面子,他有考虑过她的感受吗?
帮麦桐还钱,他是麦桐的什么人?
“我和麦桐什么关系是我的事,用不着你管,日子你想过就过,不想过就散。”胡兴崴心乱一团麻。
你说这事糟心不糟心,当天是为了帮麦桐随口这么一说,哪知道这些人就真找上门来了。
事情被徐娜撞破,胡兴崴也乱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的面子、他骨子里的大男子主义让他做不到低声细语的哄人道歉。
一石激起千层浪,胡兴崴此时此刻还这般维护麦桐,深深的刺痛了徐娜,她眼里含泪,用力的点点头,什么也没有说,提着包转身走了。
来的几个人也没想到闹的人家夫妻吵架,升起来的愧疚很快就被要回自己的钱取代,他们又缠上胡兴崴。
胡兴崴惶然的坐下,看着在他面前滔滔不绝要说法的几个人,一股邪气从心底涌出来。
“谁欠你们钱你们就找谁去,我那天是说那句话又怎么了?有合同吗?没有就都滚。”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
“是啊,那你可承诺我们的,不然我们来找你干什么?”
“都走,马上走,不走我立马报警。”胡兴崴目露凶光,几个人老实了,又絮叨几句,这才不情不愿的离开。
胡兴崴双手抱头,真是一地鸡毛。
当天晚上,他很晚才回家,先去了胡老太太那里,胡老太太一看到他自己来,就道,“和徐娜又闹矛盾了?你说说你这么大的人,怎么就不让让她,两口子之间,你得对对方好,对方才能对你好,这都是相互的。”
胡兴崴坐了没多大一会儿就走了,实在是怕极了母亲的絮叨,另一点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徐娜仍旧没有来电话,换作是以往,早就问他什么时候回家了,以往觉得烦,现在却期待电话进来,结果注意了要失望。
回到家,一片漆黑,打开灯也没有徐娜和女儿的身影,胡兴崴无力的换了鞋坐在客厅里发呆。
他不明白,好好的日子,怎么现在就过的这么痛苦呢。
第264章:接近
三天,胡兴崴都是一个人在家,徐娜没有来电话,也没有带孩子回家,就这么安静的仿佛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掉。
胡兴崴从开始的担心,挣扎着犹豫要打电话,到最后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恼怒的开始抗争,拒绝去想她们母女两个。
自己这边的事情没有理明白,志秋的电话又打了进来,胡兴崴看了没有接,志秋却像着了魔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的打进来,连间隙都没有。
无法,胡兴崴接了。
半个小时之后,两人再次在麦桐家里汇合,麦桐正在带着人看房子。
“我这也是实在劝不住,才叫你过来劝劝,麦桐这几天将她的车还有另一套房子已经卖了。”志秋拧着眉,看样子像真在为麦桐担心,可最后一句他压低着声音说,就有些像在看热闹,“冯老那边也出事了。”
胡兴崴惊讶,“不是有合同吗?”
签了合同的生意,还能有什么事?
志秋对着麦桐方向扬扬下巴,“你自己问她吧。”
说心里话,胡兴崴还真不关心这些,上周那几个人去公司里闹,被徐娜撞破之后,他心情就一直很压抑,就是往日里与麦桐之间的那点暧昧也被磨光了。
胡兴崴是个怕麻烦的人,又是个遇到事情就喜欢逃避的性格,再追根结底在说,就是爱玩不负责任。
看房子的人从里到外,从上到大细细的将房子看过之后走了,麦桐也没有时间过来招待两人,原因无他,麦桐的母亲正在和麦桐发脾气。
麦母声音很大,也没有刻意去压低声音,“现在房子卖了住哪?我那套你也卖了,还有什么能卖的?”
“妈,这些事过后在说,你先别急,总不能让你住到大街上去。”
麦母摇头,连连叹气,“我岁数大了,也不懂你的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将母亲送进屋,麦桐这才一脸疲惫的过来,对两人笑了笑,“你们怎么过来了?”
“你这乱七八糟的,我们能不过来吗?”志秋关心道。
胡兴崴多问了一句,“冯老那边还不同意吗?”
麦桐不说话了,半响才笑了笑,“不说这事了,这几天也一直忙,害的你们跟着担心,走吧,中午我请吃饭,一起喝点。”
“你快忙你的吧,喝什么喝,以后有的是机会聚。”胡兴崴真心为对方着想。
麦桐已经走到车旁,“走吧,去‘好一点’店里随便有点什么吃一口,喝点酒,‘好一点’我也打算卖掉,这也是最后一次去那了。”
麦桐都这么说了,两人也不好再拒绝,各自开车跟着。
店锁着,外面的卷帘门也落着,看起来有些天没有开了。
志秋在隔壁的熟食店买了些吃的,三人就坐在店里喝酒说话,酒和往日比,喝的有些沉闷,喝到一半,麦桐红了眼圈。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没有迈不过去的槛,这些年起起浖浖,从未踌躇犹豫过,直至今日,才明白自己是个女人,也有抗不住的时候。”
啪的一声,她放下手中的啤酒瓶,“完了,一切都完了。平台倒下之后,我想着还有冯老那边的合作,即便是我掏自己的钱,也能把亲戚朋友的钱补上,可冯老说合同上说是一年,但是现在只几个月,没有达到要求,一分钱也没有。”
志秋张着嘴忘记了吞咽嘴里的东西,胡兴崴也微讶的张开嘴。
冯老那边的收入有多大,他们虽不清楚,不过现在网上流量这东西,猜着也不会少。
结果现在对方一句没有按合同上的来,就将一切都抚杀掉了,便是他们也始料未及。
志秋半响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冯老不是很好吗?”
麦桐不回他,他又问胡兴崴,“徐娜在那里上班,麦桐才这么相信投资这么多的,怎么现在这冯老还玩这一招?这不是坑人吗?”
是徐娜坑人还是冯老坑人?
志秋没有指明道姓,却是将两人都拢进去了。
胡兴崴心中就是一恼。
当初他也说过徐娜只是一个员工,不要因为徐娜而盲目做投资,徐娜也这样劝过,可没有人听。
现在出事,反过来到指责上了。
手背上一暖。
胡兴崴抬眼,麦桐握着他的手,“小崴,你帮我求求徐娜好不好?她在冯老那边说话一定好使,现在这件事只能她出面帮忙了,不然我没有别的办法了。”
“老胡,你帮帮麦桐吧,对徐娜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
胡兴崴左右为难,“徐娜只是一个员工....”
“她在家里兼职,冯老都能将项目交给她,足见对她的信任,那么大的公司,不差麦桐这点小钱,徐娜的份量,只要她开口,冯老一定能给这个面子。”志秋在一旁帮着说话。
麦桐声音低而软,“小崴,我现在能求的人只有你了。”
她眼圈红红,眼里能倒印出胡兴崴的影子,手背上还有源源不断的热源传进来,他微微一顿,不知不觉的点了头。
麦桐展颜而笑,“小崴,谢谢你。”
志秋也在旁边高兴,不过这时他电话响了,接起之后说了几句挂断就说有事先走一会儿。
胡兴崴看了也要走,上次与麦桐单独在一起被徐娜找来的余悸他还记着,不想再闹出什么事,哪知麦桐开口挽留他。
“志秋有事让他先去忙,我正好和你说说冯老合同的事,你回去也好和徐娜说。”
如此一来,胡兴崴只能留下。
志秋走了,原本说要说事的麦桐反而沉默了。
就两个人,胡兴崴觉得有些尴尬,正当坐立不安时,麦桐抬头注视着他,“小崴,你说人生要是有后悔药多好,回到当年,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是夫妻了?”
胡兴崴微顿。
麦桐眼里泛着水光,“小崴,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过的并不幸福,你和徐娜闹矛盾了是不是?你看你虽然不说,脸上眼里都带着愁色。我留下你,其实就是想劝劝你。至于我的事,我想徐娜不会帮忙,你回去还是不要求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