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八章 道德仙宗,谷逸
(); 四边山脉之中,有楼阁凉亭,或稀疏点缀,或排列成行,内中坐的都是仙家之辈,皆是神通广大,法力通玄。他们虽只朝一面,却也能感应整个天阶峰上下四周。
玄冲玄京两位长老,随着其余仙宗长老,一并坐在前方一列楼阁之中,与各仙宗长老,以及玄庭宗掌教坐在一处。而这一面乃是主位,向着玄庭宗的弟子。
虽然玄冲和玄京两位长老面向玄庭宗这一面的天阶峰,然而他们目光时而游离,感应自家宗门的那一面,而多数时候的感应,自是大多落在秦先羽的身上。
“天阶峰因各宗不同,故而所遇考验亦是不同。”
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道士微微笑了声,他是道德仙宗的一位二代长老,修为之高,已是金丹大成。这一步唤作九转功成,内蕴元胎,便只差一步,就能踏入内胎之境,以元胎入道,成就道境,化地仙为真仙,列为世间道祖之列。
这一步的艰难,更万倍于常人修成地仙的阻碍,比仙凡壁障更为艰难。
此生能否迈出这一步,尚无定论,只是……纵为道德仙宗长老,精于修道,不学神通道术,却也依然是在此受阻,成就真仙,实是希望渺茫。
这老道士乃是二代弟子中的谷字辈,唤作谷逸,比玄字辈稍低,乃是师弟,但他出身道德仙宗,专修道学,如今道行高深,比玄京玄冲两位长老修为更高。而实际上斗起法来,他多是以修为压人,至于手段,其实只有寥寥几种,不甚高深。
“如我道德仙宗弟子,所遭遇的考验,多是道学辩论,分辨对错,而另外有一些。则是比静坐了。”
谷逸低声而笑,指着前方,说道:“那个是我门下首徒的三弟子,他现在正是比静坐。好在这登天阶并非真正的时光,而是念头流转,否则等他们比拼静坐完毕,恐怕数年一晃而逝。”
静坐,说易也易。说难也难。
所谓静,乃是一切皆空,没有了任何想法,不必刻意去寻找如何安静,当盘膝坐下,一切俱都空寂,无念无想,如此便是静坐。
道德仙宗的弟子,多数能学静坐,但能在这等静坐之中坚持多久。却要看自家造诣如何了。
以谷逸的说法,他门下那第三徒孙,显然能够一坐数年。
“未成仙家,一坐便是数年,无法无念,心无旁骛,能够如此静心而坐,当真奇杰。”玄京笑道:“常言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他有这等静坐的功夫,兴许某一日静坐醒来,大道金丹自成,已得了仙家之道。成陆地神仙。古往今来,道德仙宗确是不乏此类事例。”
谷逸微微一笑,手抚白须,说道:“本门以道行为根本,故而天阶峰所遇的,不是静坐。就是辩论,或是自省。而三大剑仙圣地,道行与剑法造诣密不可分,故而多是考验剑诀。”
他顿了一顿,口中微动,白须微颤,无言语道出,然而却有一缕真气传至玄冲玄京两人耳中。
“据说贵宗这位,修炼的并非是燕地正统剑诀,故而道行高低,与剑法造诣深浅,实则联系不大。若是如此,要在天阶峰上比拼剑诀,恐怕吃亏,名次未必能高得到哪里去。”
谷逸微微一笑,仍是传音道:“据传他所修行的功法,能修出先天混元祖气,属直指大道的功法,而他本人亦是修道为重,以神通道术为次,如此说来,不论是他的功法,还是修道的念头,却是与我道德仙宗相符。如若这位是踏上道德仙宗的这一面天阶峰,或许会走得更为容易一些。”
玄冲和玄京两位长老对视一眼,虽有沉思,但却并无多少讶异。
善言的真正身份,乃是中州燕地当代弟子,第十脉首座真人,号为羽化仙君。
在这场中,知晓羽化仙君的,除却燕地的弟子长老之外,就只有这一位道德仙宗的谷逸长老了。
听到谷逸的传音,玄冲沉默不语。
玄冲的性子如同明途一样,恪守规矩,尊师重道,然而极为耿直,极为古板,他对于这位从宗门之外而来的十脉首座,本就没有多少好感,至于碍于辈分,故而恭敬。
秦先羽剑诀造诣低下,专修道行,不走燕地的道路,反而与道德仙宗类似,这一点更令玄冲心中抑郁。若不是秦先羽身为本门十脉首座,与掌教同辈,比他更高一辈,恐怕这位性情耿直的玄冲长老便不会好颜相待了。
但玄京性情则非玄冲那般直板,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传音道:“既是本门的长辈,自然能踏过燕地的石阶,这一点,我们这些后辈,从来不必担忧。小师叔再如何精于修道,疏于剑法,终究还是我燕地的十脉首座,而并非道德仙宗的门下,这是注定的缘法,他如今踏足燕地这一面石阶,也同样是注定的缘法。此外还有一点……小师叔修炼的是直指大道的功法,并非燕地剑诀,但他对剑诀却也有所涉猎,以他老人家的惊艳绝才,即便道行不等同于剑法造诣,但他对于剑法的领悟及其造诣,却也未必简单。”
谷逸莞尔发笑,抚须点头。
正在此时,已经有人迈出了第二步。
那是道德仙宗的弟子。
道德仙宗弟子,专于修道,对于境界的感悟无比圆满,故而先一步通过。
而秦先羽仍在第一阶,分毫未动。
玄冲的脸色愈发难看,玄京笑而不语。
就在这时,便见燕地的弟子,也逐渐有人醒转,开始迈出第二步。
而秦先羽依然没有动静。
……
时候已经过了半刻钟。
有人开始迈出第四步,大多数人迈出了第三步,较为落后的也已经迈出第二步。只有少数练气弟子,在迈出第二步时,出了差错,无法通过,故而那第三步一直都无法抬起。
至于秦先羽,依然停在第一道石阶。
谷逸朝着玄京看来。
玄冲脸色微黑。
玄京面不改色,说道:“至少没有落败,谁也说不准,也许下一刻就迈出第二步了。”
当他言语停下时,就见那边秦先羽晃了一晃,似乎有些坚持不住。
饶是玄京脸皮不薄,也不由一抽。
“小师叔,虽然不指望您老人家夺得首名,但也不能在第一道阶梯都站不住罢?日后您老人家这十脉首座的身份一旦传了出去,世人得知祖师爷一辈的人物,与下面弟子的比试,竟成倒数第一。那这中州燕地的颜面,便要扫地了……”
或许是他心中的言语起了作用。
天阶峰下的秦先羽忽然睁开双目。(未完待续。)
四百五十九章 洞虚剑光
眼前仍是石阶,而那片虚空已经消去。
视线一片光亮,耳边有鸟叫虫鸣,有风吹树梢,更有修道人的议论言谈。
“那不是真实的,只是念头?”
秦先羽沉吟片刻。
之前的虚无星空里,在那位燕地先辈的洞虚剑光之下,秦先羽只能勉强抵御。
两者均是练气巅峰,真气外放的修为,但这位老者终究是圣祖之流,即便是以练气境界的手段来施展洞虚剑光,仍然令人心惊胆颤。
秦先羽本领受禁,只能以剑诀应对。
以他初初入门的剑诀,连造诣二字都谈不上,自是十分狼狈,但他终究也不是俗类,还能够与之周旋一二,不至于落败。
其实在秦先羽眼中,虽然是同等修为被对方打得狼狈,但毕竟是圣祖遗留,败了也并不丢人。
如今他学得练气境界对于洞虚剑光的完美掌控,知晓是如何操纵的,这便是最大的得益。
凭借偷学来的洞虚剑光,终究和那老者斗个平手,如此,秦先羽也就算过了这一关。
在比斗中,秦先羽隐约感觉过了十多日,与那老者的洞虚剑光周旋至今,未曾停歇分毫。但他如今醒转过来,却发现天空还是那般明亮,天阶峰周边的人,甚至连位置也没有挪动。
“即便过去了一段时间,也不会有十多日这么长久,应当只过去几柱香的时候罢了。”
秦先羽松了口气,左右看去,这一道石阶,只剩自身一人了。
而其余弟子,都已迈上第三道,甚至第四道阶梯。
“果然慢了啊……”
秦先羽深觉无奈。他对于修道的领悟足够精深透彻,但这燕地的天阶峰,却是考验剑法造诣的。对于秦先羽而言。便不亚于是避开了长处,反被抽中了短处。
如果是去道德仙宗那边的天阶峰。秦先羽自觉应该会更为容易一些。
至于如今,他道行虽高,然而剑法造诣终究较低,未必能走得多远,也许下一步,也许后面一步,也许在哪一步,就支撑不下了。
但如今。他在第一道阶梯,就已获益不小,至少明白在练气级数,该如何施展洞虚剑光。
尽管他如今修为已经超出了练气级数,但对于洞虚剑光的造诣有所提升,便是一场幸事。眼下,他在洞虚剑光的造诣上,虽然还比不上陷仙剑诀,但却也已经逼近,两种剑诀的领悟相差已是不多。
“能走一步。便是一步。”
秦先羽微微闭目,抬脚迈步,踏在第二道阶梯上面。
眼前骤然一暗。天色无光。
秦先羽只觉嗡地一下,四周寂静。
诸多修道人的嘈杂声消失无踪。
山风的声音亦是消失,风儿拂过树叶的声响也沉寂下去。
眼前如同浩瀚星空,入眼尽是点点光芒,宛如天上星辰,这便代表着中州燕地的无数道剑诀。而其中三点光芒,颇为明亮,正是秦先羽有所涉猎的三种剑诀。
秦先羽略微迟疑。
洞虚剑光,陷仙剑诀。以及焱古元剑诀,这三者之中。秦先羽进境较大的自然是陷仙剑诀,因为他对于一剑生万法的剑意领悟得较深。故而对于陷仙剑诀的修习亦有辅助。
要将三种剑诀一齐提升起来,有些过于异想天开,并且,三种剑诀一并提升,不如专精一种。只要其中一种剑诀得以突破到十分精深的地步,便要胜过三种剑诀齐齐提升的效用。
“就如修道一般,若是涉猎无数方面,尽管博学,却显驳杂,无法精深。与其各类手段皆能识得,不如精于一种,造诣深沉,便有莫大的成就。”
秦先羽深吸口气,他心中知晓,只要选定了一种,接下来便不好随意改变,否则这也尝试,那也尝试,却无精深领悟,断然难有胜算,必然止步。
在这登天阶的过程中,也不单单是考核,更是一场极为难得的机缘。之前秦先羽从老者身上,可以学得剑诀的把握,从而提升自身的剑法造诣,如果他为了均匀地提升三种剑诀,每踏出一步便换一种剑诀,定然是无法成功的。
再者说,此行势必获益良多,这些剑法领悟若是分均到三种剑诀上面,固然有益,但不甚明显。虽然三种剑诀都能提升,但却无法达到更高的程度,而若是这些获益只作用在其中一种剑诀上面,那么秦先羽登天阶过后,对于这种剑诀必然是造诣极高,堪比剑道大师之流,当然,这也却取决于秦先羽能够踏出多少步。
按说秦先羽对于一剑生万法的真意有所领悟,所以对陷仙剑诀的剑法造诣较深,如此说来,应当选取陷仙剑诀才是。这般选取,在磨砺中,也能够提升陷仙剑诀,远胜其余两类剑诀,此外,他本身陷仙剑诀本领较高,面对那老者时便少一分落败的危险,多一分抵挡的心气。
然而秦先羽沉思片刻,终究说道:“洞虚剑光。”
其余星光俱是黯淡,而中间那代表洞虚剑光的星光则陡然绽放,光芒大盛,然后往内凝聚收敛,最终化作一位老者,气息温和,面色淡然,他没有多说废话,只是微微一笑,便将手掌一挥。
他手掌一挥,就有一道剑光从手中迸出。
洞虚剑光!
秦先羽手执此守正剑,亦是以洞虚剑光相对,但也开始躲避。
尽管秦先羽对于练气境界如何施展洞虚剑光,已经有了极深的领悟,但这第二道阶梯,已经勉强踏入了地煞境界。
罡煞境界,有许多人视作真正踏入修道之境的门槛,只有成就地煞天罡,能够施展法术,才算真正的修道人。如今地煞级数的洞虚剑光,已经不再是借助真气外放,而是凭借沾染过地煞的真气来施法,威能倍增。
地煞境界不同于练气境界,因此对对于施展洞虚剑光的手段,又有些许不同。
以秦先羽的剑法造诣,仍是差了些。
他在老者的洞虚剑光之下稍作还击,时而躲避,加以周旋,勉强抵御。
……
他在那老者身前抵挡了约有半个时辰之久。
选择洞虚剑光,还是较为合适的,否则也无法抵御到这时。
若是换了焱古元剑诀,秦先羽对这一门剑法造诣极低,根本无法以此抵御,无法以此还击,只会迅速落败。至于陷仙剑诀,更是玄妙非常,他周旋到此时,学习陷仙剑诀还未到火候,可多半已经被老者布下的剑阵所困了。
秦先羽对于陷仙剑诀固然领悟较深,然而施展出来的乃是剑阵,须得从最根本的一笔一划开始,最终构建出玄妙剑阵,以此困杀敌手。而这种手段,实是万般繁复,秦先羽即便能够从那老者身上揣摩学习,但却较为难学,耗时亦是较长,可那老者十分厉害,一个不慎就要落败,拖得越久,越是难以抵御,于是这揣摩起来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的陷仙剑诀,便暂且搁在一边。如若不然,剑阵还未学成,自己已经败了。
陷仙剑诀暂且搁置,而焱古元剑诀只能算勉强入门,且他修炼焱古元剑诀,只是以此来施展刻画了火符的守正剑,自是不必过于在意。
那么便只有洞虚剑光。
洞虚剑光,只是纯粹的一道剑光,锋芒至强至利,不可抵挡。
若是换一个角度看,洞虚剑光亦是最为基本的剑气光芒,它也可作为组成陷仙剑诀的基本剑气。即便秦先羽对于陷仙剑诀领悟不高,但洞虚剑光若是提升,那么以洞虚剑光布下的剑阵,势必威能更盛。
“第三步……”
秦先羽睁开双眼,略感疲惫。(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章 天赋
(); 小半日悠悠而过。
对于登天阶的众弟子而言,每踏出一步,都要在内中考核,早已过去了不知多久。秦先羽只觉前前后后,约莫过了小半年余……而对于道德仙宗某些恰好考验静坐的弟子而言,更不必说,每一步踏出,随后一坐便是数年之久。
好在天阶峰极为神异,乃是取人身念头为引,并非实境,而是虚幻。既然是虚幻之镜,以人身念头为主,而人的想法念头运转极快,只须一个瞬间,脑海中的念头就能转过千万次,如此算来,即便内中已过数十上百年,外界也不过一瞬之间罢了。
秦先羽微微睁眼,眼前明亮,耳旁传来许多声音。
此刻,他已经越过了第五步。
在他之前从第四步醒来时,发觉走在前面的善信和善盈,都在第七步停下,无法迈出第八步。而善仁和善柔勉强踏足第八步,但却也停在这里,无法前进。
这倒还在秦先羽意料之中,第七步已经是龙虎真人的境界,毕竟善盈等人未足龙虎之境,能够踏出第七步已经十分难得。而善仁和善柔身为罡煞级数,能够越过第七步,踏足第八步,可见他们修为虽然不足,然而对于龙虎境界,已经有了不低的感悟。
眼下走得最快的一人,已经踏足了第九石阶。
至于其余人,也在第七道石阶,或第八道石阶,只有一两个弟子处在第六阶梯那里,还未踏足第七石阶,算是较慢。而秦先羽属于最慢的一人,仍在第五步。
但对于秦先羽自身而言,这已经不能算慢了。
每一步踏出,实则都颇为艰难。
尤其到了后面,境界越高,许多东西便越是繁杂。
因此前面的众位弟子,初时行走较快。后面便越来越慢。
而秦先羽倒有些特异,他之前对于剑诀造诣过于低微,故而缓慢,然而到了眼下。剑诀造诣渐高,并逐渐熟悉洞虚剑光的许多玄奥之处,于是领悟学习的速度比前面更快。只是,后面每踏上一步,代表的境界越高。内中所遭遇的诸般事情就会越是繁杂,而在他熟悉了剑诀的领悟,以及提高了剑诀造诣之后,一消一涨,竟是匀速而行,后面与前面的速度并没有过多差异。
深吸一口气,秦先羽迈上了第六石阶。
走过这五步石阶,已经把秦先羽的剑诀造诣,提升到了极高的境地,至少要比陷仙剑诀更高一些。
他不知还能在天阶峰上迈出几步。但只觉每过一步都十分勉强。
但从第一步开始,就是如此忐忑不安,但如今却也已经缓缓来到了第六步,在此之间,忐忑之意便随着清风流水渐渐逝去了。
心中谈不上自信,但至少平静。
……
楼阁之中,众仙宗长老时而对弟子们加以点评,略有谈笑。
秦先羽在其中算不上耀眼,甚至是走在后头,几乎算是最后一名。因表现过于平凡,而被禁地的一位长老笑着提起了两句。毕竟三地均为剑仙圣地,号称仙宗攻伐第一,但三大剑仙圣地未分高低。故而时常会有言辞交锋,暗自攀比,但表面上倒还显得和气融洽。
玄冲未有言语,脸色微沉。
倒是玄京言语更为锋利,堪比他的剑术,只三两句。就把对方堵了回去。
直到此刻,众多弟子每到后面,就越是缓慢,但秦先羽却依然是那般,并未拖得更慢,当然,也没有更快。
“小师叔修炼先天混元祖气,非是本门剑典,故而道行虽高,剑法造诣却未有随之提高。但他既然能够以龙虎境界修成洞虚剑光这等仙剑法决,可见他在习剑的天赋上十分非凡。”
玄京沉思良久,心中说道:“短短六步,他对于洞虚剑光的领悟,愈发深刻了。”
“原本剑诀造诣低微,但每踏过一步,再度睁开双目时,眼中的光芒又再锐利两分,显然剑诀造诣又有精进。他约莫是从天阶峰之上,揣摩学习,获益不少,故而每踏过一步,便有得益,剑诀造诣再度精进,得以踏足更上面的一道石阶。”
“天阶峰里面是祖师爷遗留的气息,而小师叔遭遇的应当是洞虚剑光。”
“能够在祖师爷的洞虚剑光之下保持不败,并揣摩学习,提高剑诀造诣,直到当前剑诀造诣精深,能够与内中祖师爷打平。然后他再踏上一步,又是接着前方的轨迹,又是如此?”
玄京心中谈不出是什么感想。
原本见小师叔登第一道石阶时,他心中一沉,自知之前的想法有了差错,其实小师叔剑诀造诣不高,或许还跨不过第一道石阶,就算侥幸过去,又能迈出几步?
或许两步?三步?四步?
但到了如今,小师叔速度不快,但却也保持了这种缓慢速度,逐渐前行,剑诀造诣领悟随着一步一步登山,竟是愈发高深。接下来,倒是不知他能踏出几步?
“同等境界下,他的剑诀造诣明显不如祖师爷,掌控及操纵的手段也远远不如,但却能够在祖师爷手下保持不败,已经是颇为令人讶异。但眼下,居然逐一学习,逐渐提高,他对于剑道上面的天赋,竟也如此不凡?”
玄京目光微凝,手上不自觉稍作摩挲。
中州燕地之内,天赋卓绝之辈数不胜数,小师叔的天赋可算前列,但还不足以让他感到骇然。只是因为之前不曾对这位小师叔抱有过这类希望,如今发现他有这等剑道天赋,不自觉竟有惊喜之感。
然而,可惜这位小师叔性子太过温和,比明风犹为过分,跟燕地的凌厉风格根本没有半点吻合之处。
偏头去看,玄冲依然脸色阴沉,但目光时而闪过异色。
玄京会心一笑,数百年师兄弟,对于玄冲自是十分了解。
玄冲师兄看似较为古板不化,性子耿直,行事严苛,但实际上,他只是性子如此,却并非愚鲁之辈。若要说来,他实则眼力非凡,凡事俱能看得透彻,心中自有一番计较。
此刻,玄冲师兄明显已经看出了小师叔的些许异处,只是面上未动声色。
玄京收回视线,恰好逢上谷逸的目光。
谷逸淡淡一笑,略有赞赏。
然后又见这位道德仙宗的长老口中微动,传音过来。
“剑道天赋极佳,无愧于他的身份。”
“只是可惜……他天生清净境,并非凌厉心性,又有道剑在身,寻求大道事半功倍,其实该入道德仙宗才是。他未修燕地剑典宝鉴,对于他而言,剑道毕竟只是对敌手段,不是根本。”
谷逸言语不乏叹息之意。
玄京斜斜瞥了他一眼,满是不屑。(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一章 三脉弟子
(); 星空之中,一道金色的光芒似乎冲破了浩瀚星空,穿破虚无,所过之处,星辰尽数破碎。
这是洞虚剑光。
一道无比锐利的光芒。
而在星空的另一端,同样也有一道金色剑光亮起,骤然迸射。
两道洞虚剑光对在一起,针尖对麦芒。
轰然炸响,剑光破碎,无数锐利气息四溅,足以穿破一切。
“打平了……”
秦先羽松了口气,再去看时,便见那老者微笑点头。
然后茫茫星空随之化开,眼前一阵明亮,耳边传来风声,树叶摇动声,灵禽嘶鸣声,异兽低吼声,以及修道人的言谈之声。
秦先羽脚步正踏在第八道台阶上面。
此刻他已经通过了第八道台阶的考核。
再看四周,两侧树木灵草葱绿,而前方的人影又渐少了些,明显有人无法踏过更高一层石阶,已经停下了。比如那两位来自于云州一流宗门的弟子,虽然有龙虎巅峰的修为,但只在第八台阶就已停下,无法通过。
须知,第八道台阶,还远远够不上龙虎巅峰的境界,而这两位以龙虎巅峰修为,却止步第八石阶。由此可见,这两位一流宗门的高徒,虽然也较为不凡,然而在境界上面,终究不如仙宗弟子来得完满圆融。
到了此时,一般罡煞修为的善字辈弟子,都已经止步。
石阶上的弟子,均是龙虎真人级数,但大多都进展缓慢,许久才开始迈动一步,甚至是无法通过。
“转眼之间,第九步了……”
秦先羽谈不清是欣喜还是庆幸,或许专注于登天阶,已经没有余力兴起这些情绪了。
他目光落在石阶上。
石阶色泽灰白,并不光滑,有许多尘埃。上面也不平整,略显凹凸,明显打磨未平,较为粗糙。再从左右看去。石阶宽有二十余丈,可以有百多人并列而行,但第八道石阶上,只有他一人而已。
因为众弟子要么无法通过,退下山去。要么则在前面的石阶上。只有秦先羽这缓慢通过的例外之人,才停在第八道石阶上面。
石阶宽二十余丈,显得极为宽阔,但上下阶级与寻常的石阶并无不同,倘如不计此中考验艰难,只须略微抬脚迈步就能踏上更高一层。然而三十三道石阶,通向了数百丈高的峰顶,每一道石阶应该有数十丈高才是。
如此矛盾,却又存在于眼前。
秦先羽目光落在石阶上面,看到了石阶上的灰尘。看见了上面的许多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然而俯视石阶,他看不见灰尘,看不见坑坑洼洼,却只见到一幅画。
尘埃落在石阶上,遮住了许多地方,但也形成了另类的纹路。坑坑洼洼,虽然不能平整,却又显现出十分复杂的纹路。
这是一幅画,有着许多纹路的画面。
看清了这一幅画。就看清了第九道石阶。
然后秦先羽才迈步上去。
……
秦先羽循序渐进,并不显得出色。然而到了后面,时有弟子因为修为不济而无法通过,其余弟子前期走得较快。后面石阶代表的境界越高,便越是复杂,显得越慢。
其他人渐渐慢了,而秦先羽依然保持着这种缓慢速度,并未显得更慢。
如此,他就渐渐拉近了与众人之间的差距。
到了此刻。他跟前面的弟子,只差一步两步罢了。
天阶峰上面的弟子越来越少,且剩下的弟子许久未能更上一步,原地未动。当到了这个时候,众位仙宗长老,以及下方各宗和散人修道者,便看得更为精细了些。
如此情况下,秦先羽不久便能踏出一步,在众弟子里面,就显得略有奇怪了。
“这个弟子,似乎在第一道石阶上面,就显得力有不足。原以为他踏不过第一道石阶,就算侥幸通过,也走不过第二第三,于是未有注意,不想一个晃眼,许多弟子都停步了,他依然这般行走?”
玄庭宗一位长老沉吟道:“虽然速度较慢,却一直保持着这样的速度,即便是后面越来越显复杂的境界考验,却也并没有将之拖慢,堪称稳定均匀,倒是少见。”
另有一位浩然宗的长老也随之点头,说道:“旁人都是先快而后慢,他不快也不慢,前后一致,稳定平和,如此说来,着实有些异处。”
“不是异处。”另有一位长老沉吟说道:“他每踏上一道阶梯,不单单是在经历考验,而是在学习。”
适才禁地那位曾经提起过秦先羽,略带嗤笑的长老,如今面有思索之色,说道:“三地剑仙,这三面的天阶峰,多是考验剑诀造诣。老夫看他每踏过一步,目光俱有变化,剑道造诣明显增进,恐怕是在借登天阶,而提高自身。”
“那便是怪事了。”
一位蜀地的长老沉吟道:“他既然已经是龙虎巅峰,那么对于剑诀的造诣应该是不低的,通过下面几层石阶,轻而易举,又为何如此缓慢?就算要借登天阶提高自身,这前面几道石阶只对应着练气境界及罡煞境界,对于他龙虎巅峰的修为而言,未免过于粗浅,而且对于这些较低的境界,他应该早就领悟透彻了。”
禁地长老点头应道:“不错,他剑诀造诣应该不低,那么就不该每一步都有所增进。除非……”
众人均是见多识广的仙人,数百年阅历,自然明白。
除非这位燕地的弟子,剑道造诣不高,因此才通过得如此缓慢,在内中揣摩学习之后,渐渐提高剑道造诣,每一步都有获益。
但他剑道造诣低微,如何就不会落败,反而还能在内中抵御考验,支撑许久?此外,他竭力抵御,怎么还有余力观摩学习?就算能够学习,他未免学得太快了些?
最是难以说得通的,便是这弟子的修为,分明是龙虎巅峰,怎么会剑道造诣低微?须知,中州燕地的弟子,剑法和自身道行,从来都密不可分的。
玄京和玄冲不知是该得意还是怎么,反正玄冲脸色不甚好看,玄京倒还笑了两声,似乎有意回话。
这时,位于前方的玄庭宗掌教忽然笑了笑,说道:“诸位倒是想得深远,但据此说来,这弟子身上着实颇多异处。”
说罢,他偏过头,问道:“两位长老,这后辈弟子唤作什么名字?”
玄京恭敬答道:“回玄庭掌教真人,这弟子属善字辈四代弟子,名为善言。”
“善言?看他一举一动如此平和,神色淡然,恐怕是善于言语,反倒是不善言辞,少言寡语才是罢?”玄庭宗掌教面带笑容,说道:“不知道这善言,是哪一脉门下?”
玄京略微一怔。
小师叔乃是十脉首座,在第十脉现世之前,他实则不归于任何一脉。
顿了一顿,玄京才缓缓说道:“第三峰。”
玄庭宗掌教微微点头,笑道:“看来你们的三首座,倒是调教出了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弟子。”
玄京只是笑了笑,不知如何答言。
九大仙宗同气连枝,辈分相当,玄庭宗掌教和燕地掌教属同辈,比玄京玄冲辈分更高一等,于是谈话之间,便不免有所约束。饶是玄京这性子较为灵变的,也不由得收敛起来,显得自律了些。
至于第三峰,不算谎话。
当初修炼传统道剑未成,一念兴起,从而改善道剑的那一位道祖,实则就是第三峰的弟子。如今小师叔是承了那位师叔祖的衣钵,算是第三峰的门下,也是属实。
“这一回,各宗长老都注意到了小师叔。若是此行表现过于不堪,日后身份外传,恐怕燕地十脉首座不如四代弟子的传言,就在各仙宗之内流转了。”
玄京心中默默道:“小师叔,您老人家争气些……”(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二章 第十阶
秦先羽睁开双目,目光落在前方第十道石阶上面。
石阶的轮廓,上面并不平整的坑洼之处,许多灰尘,变作了一幅平面的画像,勾勒出许多纹路。
他看清了这些纹路,也就看透了第十道石阶。
他将第十道石阶看得透彻,那么便如同清楚了第十阶的内中天地,面对考验时,先占地利,故而能够在那位燕地先辈的洞虚剑光之下勉强支撑,直到自身将洞虚剑光在当前境界的操纵手法学来,与那位祖师爷打平。
如今,秦先羽已迈上第十道石阶。
而各宗弟子里,进境最快的,也仅是踏足第十二道石阶,多数在第十一道石阶,另有几人在第十石阶。而秦先羽如今踏上第十道石阶,勉强脱离末尾之列,跟上了前面弟子的步骤。
但饶是如此,他依然算不上多么杰出,只是令众人较为诧异罢了。
这个燕地的弟子,原是表现较为平凡,甚至是颇差,但走在他前面的弟子,不断有人失败,剩下坚持的弟子也都每到后面,便越是缓慢。而他步伐虽慢,可一步一步登阶,未曾落败,脚步却也稳定,并非前快后慢。
他原本最是落后,与前面弟子相距甚远,但如今却已经跟上了第十阶的弟子。
……
对于燕地的弟子而言,心中思绪颇为复杂,前后多次变化。
燕地弟子中,谁都知晓,善言就是本门的小祖师爷,十脉首座真人。
当众弟子发现自家小祖师爷处在自己身后的石阶上时,无不惊愕,心中更有荒谬之感。就算到了后面,自己落败,无法再度登上更高的石阶,但小祖师爷还在身后,他们从石阶上退下去时。经过小祖师爷身旁,都不免偏过视线去看一眼,有着无法置信的神色。
尽管自身在登天阶上落败了,但毕竟是站在小祖师爷的前面。
而当他们退下时。小祖师爷仍在自己身后。
堂堂燕地十脉首座,与掌教同辈的一代弟子,乃是四代弟子的祖师爷,竟是比他们这些四代弟子,更显不如?
抱着这种复杂的想法。天阶峰上的弟子在努力登阶,但身后是自家小祖师爷,不免心觉古怪。而退下去的弟子,围在天阶峰下,看着山上努力登阶的众位师兄弟,目光多是落在小祖师爷的身上,更是复杂。
但这种想法,随着秦先羽一步一步登上去,便渐渐地改变了。
比如善仁善信等人。
他们在第七阶或第八阶落败,而那时。自家小祖师爷才只在第四阶,他们心中只觉无比荒谬。当返身退下时,踏在第四阶上,经过小祖师爷身旁,这种荒谬之感强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随着时候过去,小祖师爷已经越过了第七阶,越过了第八阶,越过了第九阶,踏上了第十阶。
虽然缓慢,但他并没有落败。甚至,即便是迈上更高的石阶,代表更为复杂的境界变化,可他抬脚迈步的间隔时间。也并未拖得更慢。
“虽是缓慢,却极为稳当。”
善柔低声道:“虽然不知为何,比我们慢了些,但却逐步逐步登阶,并未落败,不管怎么说……善言登上了第十阶。比我等站得更高了……”
善仁低声道:“他修为够高,本就胜过我们的……只是之前过于缓慢,像是不如于你我,因此才有这般错觉。”
……
秦先羽每一道石阶,都通过得十分艰难,十分勉强,而对于更高的石阶,似乎无望踏足。
但通过这一道石阶之后,他剑诀造诣有所精进,再去看下一道石阶,却也并非全无希望。
当他踏足下一道石阶,凭借着对于石阶各类构造的理解,占得地利,勉强抵御。然后过了许久,学得洞虚剑光的操纵手法,提高手段,与燕地圣祖打平,得以通过,踏足下一道石阶。
如此循环反复,到了如今的第十道石阶。
他从第一道石阶就显得勉强,踏足第二道石阶时心中惴惴,迈上第三道石阶亦是忐忑,登临第四道石阶仍觉不安……但如此勉强坚持下去,竟一步一步来到了第十阶。
燕地此行的善字辈四代弟子,数量着实不少,但此刻才仅十余人在天阶峰上。不过,这十余人都是颇有本事的弟子,修为均为龙虎,现如今都踏足了第十阶以上。
“第十阶,算是龙虎交汇的级数,约是五寸金汤玉液往上。”
秦先羽略微沉吟,“第十一阶堪称龙虎巅峰,而第十二阶就可说是龙虎大圆满巅峰的境界,但因为能够修成一十三寸金汤玉液的人极少,因此在十一阶就已是顶点,少数杰出之人能迈上第十二阶。各仙宗之内,能有一十三寸金汤玉液,修至龙虎大圆满巅峰的,除我之外,唯有道德仙宗的一众弟子了。”
“至于第十三道石阶,乃是堪比仙家境界。”
“若能跨过第十三道石阶,才能入得通明阁。”
“入了通明阁,能得什么机缘,便只看自身的运道了。”
秦先羽心中略有沉思。
他乃是一十三寸金汤玉液,龙虎大圆满巅峰,不求通过象征仙家境界的第十三道石阶,心中只求能够通过第十二阶。他若是能够从第十二阶之中,感悟透自身所在的龙虎大圆满巅峰境界,就已是极好的了。
要是秦先羽登上的是道德仙宗那一面天阶峰,论道辩学,谈论道法根底,或是静坐,或是体悟,面对此类的考验,秦先羽对于第十二道石阶是完全没有任何担忧的,甚至第十三道石阶也并非不能考虑。可这毕竟是燕地的天阶峰,考验的是剑诀造诣,而不是纯粹的道行根本。
天上云光悠悠,时候过了正午。
正午乃是烈阳鼎盛之时,但被**力的仙人,用云层遮挡去了。而此刻,时候过了正午,落了鼎盛之时,便如登山一样,登山到了顶部,再往前走,就是下山了。
凡事过犹不及,鼎盛之后便是衰落。
天色渐渐黯淡,气候也稍显清凉。
到了这个时候,天阶峰上各宗弟子的人数已经不多,都只剩下龙虎境界,且都踏在第十阶以上。
人数少了,那么众人关注得也便越是仔细。
秦先羽身为其中一人,又曾被众人提起,便不免引人注意。
各仙宗长老均是过了二重地境乃至过了三重地境的仙家,眼力阅历俱非俗类,不论他们把心神放在什么事物上面,只要有一点不同寻常的蛛丝马迹,都能被看出端倪。
比如太清符宗的一位长老,便看出了一些细微之处。
于是他目光一凝。
当仔细观看,察觉异处之后,这位长老眼睛一缩,不知是遗憾还是惊骇,终是叹了声。(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三章 庖丁解牛
太青符宗属九大仙宗之一,门中弟子习练符法阵法,能够用以对敌,也用以自身修行。
仙宗掌控一州广袤土地,不拘是什么仙根道骨的绝佳资质,都不缺乏。但凡仙宗弟子,均是在三岁之前就入得仙宗门墙,鲜少例外。
而遥观往昔,太青符宗倒有一次令人津津乐道的破例之举。
那是收下了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
这青年姓丁,庖厨出身,故称庖丁,善于宰杀牛羊。
他本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因为地处偏僻,修道人稀少,而祖辈穷困,无任何积累,故此无缘修道,甚至无缘习武。后来他入了酒楼,作了厨子。
而太青符宗一位长老,便是见得此人宰杀牛羊,惊为天人,破例收入门墙,作外门弟子,而庖丁入门之后,未足十年,又破一例,从外门弟子列入内门,此后未足百年,便即得道成仙。
时至今日,此人仍然在世,已是太青符宗的一位道祖,比掌教更高一辈,属太上长老之列。
而他之所以有这等能耐,便因为他宰杀牛羊的手段。
这种手段,唤作庖丁解牛。
太青符宗这位长老,属二代弟子,列在余字辈,名作余苍。他正是庖丁道祖的徒孙,故而看出了秦先羽身上的异处。
“这个燕地的弟子,似乎目光极为非凡,大有庖丁解牛的味道。”
余苍心中沉思,暗自道:“所谓庖丁解牛,非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悟性,一种眼力。”
世上有一种人,看一件物事时,并非看见表面,而是看透了内里。
这种人多为天生的悟性,也有些是特意学成的本事,但这种人终究是极少的。
而庖丁算是一人。
若是牵一头牛来。落在庖丁眼中,那并不是一头牛,而是许多块骨头,血肉。筋腱,脉络。
常人杀牛,一月后就要换刀,但庖丁杀牛,数年之后。宰牛八千余头,刀刃如新,未有多少磨损,究其缘故,正因为他看透了这头牛的薄弱之处,避开坚硬骨骼。
一头活生生的牛,本就是血肉,筋腱,骨骼,脉络。以此组合而成。虽然知晓这些,但能够看得分明,也是一种本事。
同理,任何符咒,阵法,均是一道一道的纹路构建而成,符合天地轨迹,产生绝妙效用。但世人眼中,阵法就是阵法,符法就是符法。
然而这个燕地名为善言的弟子。却能从石阶上面看出端倪,从灰尘,从曲线,从轮廓。看出了构建阵法的纹路。
“一眼看透本质,庖丁解牛之法,正是如此。”
余苍心中万分遗憾。
太青符宗把控一州,要什么根骨奇佳的孩童都不难,什么仙根道骨又何曾缺少?但根骨是一回事,悟性是另外一回事。眼力则又是一回事。
根骨可以测得出来,但孩童年幼之时,尚未成长,谁又看得出他们的悟性如何?谁又测得出他们的眼力如何?
因此对于太青符宗而言,这类天赋的弟子,习练起符道来,实是天纵奇才。
“这个善言看见的不是石阶,而是石阶上的无数纹路,从而对石阶有所了解。他入了内中经受考验,因为对这一道石阶的构成有些了解,有许多熟悉之处,这便是占了地利,在内中考验时稍微有了些助力。”
“拥有这种看透一切本质的天赋,若是入我太青符宗,此人日后对于符纹阵纹的成就,势必非凡。”
余苍心中略有低沉,道:“即便不是下一个道祖,但有此天赋,在符法之上定然走得极远,应能得道成仙。”
倘如这个善言是个普通人,或许太青符宗就该再破一例,收入门墙。但可惜这是燕地的弟子,自幼在燕地成长,如今学艺在身,道行不低,即便入了太青符宗的门墙,但他心中依然是燕地弟子。
对于这类人,太青符宗定然是不能收入门墙的。
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个苗子。
“根骨超绝之人易寻,然而眼力悟性却是难测。”
余苍甚觉遗憾。
他并不知道,秦先羽曾习练过禁地的秘剑。
秘剑本就是从一次一次的挥剑,悟得真意,于是每一剑都能与天地间的轨迹相合,产生莫大威能。实际上论来,秘剑的轨迹,其实便如同符纹的痕迹。
秦先羽天生清净境,有道剑在身,习练剑法便得剑意,习练符法自有符道。但他终究将心思放在修道上面,放在道行根本上面。
……
道德仙宗谷逸长老手抚颚下白须,略有沉思。
其实在他心中,也有着类似于余苍的想法。
这个羽化入了中州燕地,颇有明珠暗投之状。
尽管习剑天赋卓绝,可终究不是根本。
他心中略有感叹。
……
玄冲一言不发,他大多时候都是沉默寡言,看似古板不堪,性子耿直,并非什么善于谋划之人。可实际上,他的思虑,比言辞锋利的玄京更为缜密。
比如此刻,他便想到了一些事情,这是心思机敏的玄京都未曾考虑到的。
“小师叔祖并非修炼本门剑典功法,因此道行高低与剑道造诣深浅并无相辅相成的作用,并非一体。他道行虽然亦是龙虎大圆满巅峰,然而精于修道,对剑诀不甚用功。”
玄冲传音过来,说道:“正因为如此,他在登天阶时,显得如此艰难。”
“你我此前未有想到这些,正是因为你我觉得,该考虑的事情,诸位长辈已经考虑到了。而刚才忽然发现小师叔在第一道阶梯上面都如此艰难,才惊觉其中不妥之处。”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不妥之处,似掌教真人及诸脉首座,莫非看不出来?他们且不说修为极高,而平日里处理无数事务,眼力何等不凡,看得自当比你我更为透彻。”
“既然掌教真人让小师叔夺魁之后,才能获得五色烟罗,便是说掌教真人其实不乏信心。以掌教真人的修为,以他老人家的眼力,如何看不出其中不妥之处?”
玄冲沉思道:“或许,你我适才的担忧,实是多余了。”
闻言,玄京目光微顿,身子良久未动。
“看来掌教真人和诸脉首座,早已料到了许多事情。”
玄京略微点头,回应道:“小师叔曾习过秘剑,并且修炼有成,可见习剑天赋不低。加上他身上有道剑这等护道至宝,内藏大道韵味,本体又是剑类,如此,对于他修炼剑诀,领悟剑道,或许也有助益。”
玄冲说道:“看来掌教真人早有所料。”
玄京微微点头,正要回话,忽然眼瞳一缩。
秦先羽睁开双目,然后迈出上去。
他通过了十一阶,迈上了第十二阶。
十一阶已经是龙虎巅峰,九寸金汤玉液的变化,纵然是龙虎巅峰真人,也要悟透龙虎巅峰的境界,才有望通过。
至于十二阶,则是龙虎大圆满巅峰,这个境界极少人能够修成,即便是仙宗弟子都是少有,其中道德仙宗弟子或许能有修成龙虎大圆满巅峰的。可是,要通过第十二阶,则是要将这个境界悟透,才有希望。
要悟透龙虎大圆满巅峰,即便是处于这个境界,修成十三寸金汤玉液的真人,都显得极为困难。
而对于九寸金汤玉液的龙虎巅峰弟子而言,悟透十一阶都极为不易,要悟透比自身修为更高的第十二阶,着实难到了极致。
因此这是仙宗弟子的一个槛。
秦先羽修成一十三寸金汤玉液,原本这个槛对他而言,应该是稍微平坦一些。可他处于燕地的天阶峰,考验的是剑道造诣,于是对于秦先羽而言,还是崎岖路途。
从登天阶至今,从未有人踏足第十三阶,都止步于第十二阶。当他迈上了第十二阶之后,就代表着,他走在九州仙宗善字辈弟子当中的最前一列。
对于燕地四代弟子善言来说,这是极为骄傲的成就。
可对于十脉首座羽化仙君而言,远远不足。(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四章 第十三阶
第十二阶。
秦先羽睁开双目,眼中饱含疲惫之色。
这是代表着世俗间最后一道境界的阶梯。
龙虎大圆满巅峰,这是许多人都未曾达到的境界。
纵然是仙家弟子,也多是九寸金汤玉液的龙虎巅峰,达到这般境地,便可尝试凝结大道金丹。至于一十三寸金汤玉液的龙虎大圆满巅峰,则是极为稀少,大多是道德仙宗那些专于修道,不修神通法术的弟子才能有幸得成。
秦先羽通过了第十二阶,心神疲惫,好在先天混元祖气属于本源之气,乃是魂魄的根本,故而运转之下,可消去疲惫之意。
四下看去,众弟子中尚无人能登第十三阶,均是在第十一二阶。少数几个弟子还在第十阶僵持,既未落败,也未得以通过。
他身处于天阶峰,只能看见燕地所属的三十三道阶梯,看不见其余八大仙宗的所在,但从燕地这里来看,秦先羽已是后来居上,站在了最前列。
原本以他最慢,其余人较快,待到后面,阶梯越高,所代表的境界越是玄奥,越是复杂,众人便是越慢。可秦先羽熟悉了剑诀的走向,明晰前路,学习得也更快,因此在他逐渐进步之下,面对境界更为复杂的石阶,竟然没有拖得更慢。到了此刻,他追上了前面的弟子,甚至越过了他们。
“龙虎大圆满巅峰,这第十三道石阶,毕竟超出了其余弟子本身的境界……”
秦先羽偏头看去,又有两位弟子落败,止步不前,返身下山去了。
而其余弟子虽然未有落败。但也并无继续登阶的迹象,似乎在考验之中僵持不下,或是勉力支撑。
倒是秦先羽nAd1();如今已经通过了第十二阶。
眼前是第十三阶。
这是代表着地仙级数的阶梯。
第十二阶与第十三阶之间,便是仙凡之隔。乃是仙凡壁障。
“能够踏足第十三阶,已经胜过众弟子,至于踏足第十三阶,听天由命罢……”
秦先羽目光微凝,一步踏上。
天旋地转。
眼前的石阶化去,天地黯淡,然后这片黑暗天地之间,有无数光点。仿佛漫天星辰。
其中三道光芒亮起,中间一道最是明亮,甚至可以说是耀眼得刺目。
秦先羽缓缓说道:“洞虚剑光。”
然后那道星点忽然绽放,光芒炽烈,随后又自内敛,形成一个人形光影。
再之后,光影色彩渐褪,化作一个老者。
老者气息温和,略带和善笑意,然后伸手一挥。有剑光迸射而出。
一道金色剑光,穿破虚空。
……
“第十三阶?”
善仁善信等人对视一眼,原本略感麻木的眼中。又显现出强烈的波荡。
看着小祖师爷一步一步登阶,登上了第十二阶,从开始的惊异,震骇,到后面的麻木,终究因第十三阶而再度感到惊骇。
众弟子每到后面,就越是缓慢nAd2();
这期间,时有落败之人,剩下的要么在考验中僵持不下。要么则只是勉力支撑,就算个别较为杰出的。有胜出希望,但一时之间也无法登阶。
可小祖师爷却渐渐越过了众人。踏足第十二阶,然后轻易通过第十二阶,踏上了第十三阶。
能够通过第十二阶,便代表着,他的剑道造诣,已经悟透了龙虎大圆满巅峰的境地,已经悟透了仙家之前的境界。
踏足第十三阶,便是尝试领悟仙家剑道。
……
楼阁上,众仙宗长老俱感讶异。
玄庭宗掌教神色平静,看不出丝毫变化,他缓缓说道:“九宗弟子里,这个善言是最先踏足第十三阶的罢?”
身旁有位玄庭宗长老答道:“正是,他最后一个通过第一阶,最先踏足第十三阶。”
“此前倒是未曾料到这个善言。”玄庭宗掌教说道:“各宗弟子里,较为杰出的人物,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知晓,基本都听过名字,其实历代登天阶决出前面的名次,多是落在这些熟悉的名字里面。倒是这个善言,此前无声无息,表现又是平凡,这般后来居上,倒是教人吃惊……他莫不是早先收敛,直到此时才来一鸣惊人?”
玄京低声说道:“善言着实有些异处,但他并非哗众取宠之人。早先表现平凡,想来是剑道造诣仅是如此,到了此刻才算提高。”
禁地长老目光一凝,说道:“燕地的功法,多是剑典,剑法与道行密不可分,几乎便是同一回事。你说这个龙虎大圆满巅峰的善言,实则剑道造诣平凡,到了如今才是渐渐提高?”
蜀地的长老惊疑道:“他未曾修炼燕地的功法?此前造诣较低,如今造诣较高,便是说这短短十几道阶梯之间,他原是平庸的剑道造诣,此刻竟能堪比剑仙之流?”
玄京只是抚须而笑,未有答话nAd3();
玄庭宗掌教淡淡说道:“九州大地,广袤无边,有什么奇才俊彦,各类特异本事,也并非多么令人吃惊。再者说,燕地的弟子,也未必就要修习剑典,并非就一定要将剑法和道行合并在一起,其实我等各宗,也并非都要死守千万年规矩而不能有分毫变动。”
传承无数万年的宗门,最重规矩礼仪。
玄庭宗掌教这番话,已有大逆不道之意,落在其余人身上,免不了一个重罚。但他乃是一宗掌教,使得众多长老都住口不言,不敢评判。
直到谷逸微微一笑,转了话题,道:“说来,我道德仙宗此行弟子里,也有弟子积蓄一十三寸金汤玉液,修得龙虎大圆满巅峰,但如今在第十二阶,也困顿良久。”
十二阶代表着龙虎大圆满巅峰,而道德仙宗弟子修得这个境界,却未必悟透,故而困顿于此。
反倒是燕地的这个善言,已经登上第十三阶。
“第十三阶实则属于仙家境界,与第十二阶堪称是仙凡之别。”
玄庭宗掌教目光淡然,笑着说道:“若以境界划分,这当中应当还有个仙凡壁障,又唤作地境。他登上这第十三阶,不单单要悟透这个境界,更要突破仙凡壁障。本座到了此刻,倒有些期待……”
禁地的那位长老嗤笑道:“龙虎大圆满巅峰,对应着第十二阶,他有这个修为作底子,能够度过十二阶也不算多么出色。但他如今踏足第十三阶,完全超出他当前的境界,属仙凡两隔,加之其中仙凡壁障的阻隔,要通过第十三道阶梯,可谓是难如登天,各宗弟子中的杰出俊彦都希望渺茫,这个此前未有名声的小子,恐怕没有半点希望。”
玄京瞥了他一眼,嗤笑道:“擦亮眼睛看着……”(未完待续)
ps:原本月底加更,不过早上睡醒,发现手机被压坏了,所以修手机去了,明天尽量努力点……
PrintChapterError();
四百六十五章 考验
金色的光芒,洞穿了虚空,使星辰为之破碎。◎,
这是一道剑光。
洞虚剑光!
秦先羽亦是挥出洞虚剑光去,与之抵消,与此同时,他伸手招来许多星辰陨石。
当两道洞虚剑光相撞,秦先羽施发的剑光自然逊色一筹,被立时击散,而那老者的洞虚剑光余威仍盛,朝他迸射过来,将秦先羽身前招来的星辰陨石尽数崩毁。
而秦先羽借着洞虚剑光击穿星辰陨石的延缓空隙,得以避过。
这借助星辰陨石的本领,其实就是秦先羽屡屡登阶的依仗,也就是他看穿石阶纹路痕迹所得来的手段。
他看透了石阶的纹路轨迹。
而石阶就是这方浩瀚星空的本体。
于是秦先羽便如同看透了这片浩瀚星空,故而占了地利。
至于招来星辰陨石,在石阶上,实则与灰尘无异。
此刻,秦先羽可说是心分二用,这里抵御洞虚剑光,而在外界,还遗留一丝心神本能。
若是仔细去看,他脚下微动,时而把灰尘踢开,时而把石阶纹路遮挡,时而踏平了石阶平面。他像是无意识地划动,且动静极小,并不明显。
而就是这些动作,让他得以借助星辰陨石,得以占据地利,得以在圣祖的洞虚剑光之下勉强支撑。
但每一次,都十分艰险。
比如现在。
秦先羽浑身腹侧一阵剧痛,他分明避过了洞虚剑光,但依然受创。
那是洞虚剑光溢散的气息,如此微末气息就已经能够伤及秦先羽了,若是正面打中,定然无法幸免。
……
秦先羽避过了十多次洞虚剑光。
他揣摩着老者施发洞虚剑光的手法,并加以尝试改变,如今手段已有提高,洞虚剑光变化愈发莫测,施发手段比之前略有改变。已非龙虎级数可以揣度。
可以说秦先羽的洞虚剑光,堪称是逼近了剑仙的造诣。
但终究差了一点。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只差了这么一点,他与燕地这先辈圣祖的洞虚剑光。威能堪称是天差地别。
“当境界每次提高一些,自身法力增厚一些,那么洞虚剑光的施展手段就要略加改变,才能尽展变化。而仙家境界与龙虎境界截然不同,施展洞虚剑光的手法又有变化。但我自觉变化已经足够。为何还有不如?”
秦先羽执守正剑,一剑前指。
剑尖处迸射出金光。
那金光无比锐利,无比纯粹,未有半点驳杂性质,实乃是纯正的剑光,无物不破,无坚不摧。
然而这道洞虚剑光与那圣祖的洞虚剑光一触,就即消散。
而圣祖的洞虚剑光,余威仍然强盛。
秦先羽仍然只能借助地利,以星辰陨石稍作抵挡。
而洞虚剑光从他身旁擦过。未有伤及本身,可秦先羽仍然感到一阵剧痛。
秦先羽眼中惊疑不定。
之前十二阶里面,与洞虚剑光的交锋中,也不乏被洞虚剑光擦身而过,但都未有受创。但在这第十三阶里,却屡屡因此而伤,他原本认为这是第十三道石阶属于仙家境界的缘故,因此洞虚剑光的气息也能伤人。
但细想之下,实则不对。
洞虚剑光乃是无比纯粹的攻伐手段,比精铁更为凝实。比剑刃更要锋利,怎么可能有气息外泄?
“有些怪异……”
秦先羽看出端倪,再见那圣祖的洞虚剑光过来时,自身也施展洞虚剑光相抵。又招来星辰陨石抵御,待到那洞虚剑光破碎星辰之时与自身擦身而过,他目光早已凝起,使得一切稍慢,又看得清晰。
从金色的洞虚剑光上面,有许多细如发丝的金芒。朝四边发散。
那不是洞虚剑光的气息,而就是洞虚剑光。
秦先羽不知不觉间,早已经中了许多细微的洞虚剑光,他微微闭目,内中巡视,才发现那些洞虚剑光入了体内,还未肆虐,就被道剑斩去了。
只是那些洞虚剑光袭身太快,而道剑更快,它斩灭不利于自身的一切物事,只在一瞬之间,因此秦先羽本人若不注意,都未能发觉。
“洞虚剑光不是一道,而是成千上百道?”
秦先羽倒吸口气。
洞虚剑光无比凝炼,一道剑光便是一道,浑然凝合,但这位燕地圣祖施展出来的洞虚剑光则又不同,看似一道,实则是成千上百道剑光凝聚在一起,。
这种剑光聚散由心,聚在一起时,千百道剑光融合为一,不分彼此,便是一道纯粹剑光,堪称无比锐利,无物不破。若是散开,就如之前所讲,仿佛千万细针,刺杀于人。
如若不是秦先羽有道剑护身,恐怕早已被细针一样的洞虚剑光所伤,此刻已然落败。
细微的洞虚剑光较为隐秘,尽管细微,可它依然那么锐利,可以穿透一切。
“原来如此……”
秦先羽心头恍然,他微微闭目。
前方气息激荡,令人心悸。
洞虚剑光又再度打来了。
而秦先羽伸手一挥,就是一道金色光芒,却并未迸射出去,而是凝滞在眼前。
接下来,从秦先羽手中,金光接连迸出。
每一道金光,都是他刚刚领悟出来的洞虚剑光,但这么多洞虚剑光凝合在一起后,就只是化作一道剑光,威能叠加,攻伐之力更强。
成千上百的洞虚剑光凝成一道,与圣祖的洞虚剑光交锋,未分高低,
只听嗡地一声响动。
整个星空都为之颤动。
金光闪烁,照亮天地。
然后一阵亮眼的金色光芒传开,又有无数道细微的洞虚剑光,朝四方散开。
“打平了……”
秦先羽深吸口气,“看来我所领悟的,并没有错误,这就是初成地仙之人施展洞虚剑光的手法,且不是平庸之类,而是极为上等的手法。”
按照之前的惯例,一旦打平,秦先羽未败,那么就可以通过这道阶梯,登上更高石阶。
但此刻两道洞虚剑光一并溢散,秦先羽的洞虚剑光与燕地圣祖的洞虚剑光俱是相互消磨散去,没有高低之分。按照惯例,如此算是打平,秦先羽应该离开这片星空,见到下一道石阶。
但此时,一切未有动静。
“怎么回事?为何没有打平?”
秦先羽反手扬出一道金色剑光。
洞虚剑光。
这道剑光直指那燕地圣祖。
但剑光未至其身前,就已经消去大半威能,再打在圣祖身上,等若于无。
对面这老者身周,似乎有一层无形的壁障,消去了法术威能,剑诀手段。
“仙凡壁障……”
秦先羽大为惊愕,甚至骇然。
他要打破仙凡壁障,才能伤及对方。
纵然自身洞虚剑光威能不亚于圣祖所施展的洞虚剑光,可只要无法打破仙凡壁障,就伤不到对方。须得打破仙凡壁障,且余威不减,才有希望伤及对方。
但仙凡壁障,其实那般简单能破的?(未完待续。)
四百六十五章 陷仙剑阵
仙凡壁障,乃是地仙的第一道门槛,又唤作地境。
这是一道壁障,划分仙凡二者,不亚于天渊之别。
若有人得以打破仙凡壁障,便能凝结大道金丹,自此得道而成仙。但古往今来,不知多少龙虎巅峰之辈,困顿于此,无法打破仙凡壁障,无法成就地仙业位。
若得破此地境,从此即为仙者。若不能破此壁障,此生只做凡人。
这是划分仙凡之别的屏障。
但在秦先羽眼前,这种只存在于境界阻隔之中的虚幻屏障,竟是化作了确确实实的存在,抵御住了他的洞虚剑光。
若不能破此障碍,伤不得那老者,也就无法得胜。
秦先羽目光凝重至极。
而那位老者忽然招手,又是一记洞虚剑光。
仙凡壁障环绕在这老者身旁,护卫着他,却不会成为他手中洞虚剑光的阻碍。可对于秦先羽而言,要伤及这老者,便必须打破他身旁的仙凡壁障。
可秦先羽自觉当前剑道造诣,勉强超出龙虎之境,列入仙家境地,但要打破仙凡壁障,尚有不足。
“只能任他施展洞虚剑光来对付我,而我却不能施展洞虚剑光伤及他?”
秦先羽心中略微一沉,扬手又是一道洞虚剑光。
那是无数道细微剑光所凝合的剑光,圆融一体,更显锐利。
这道洞虚剑光与老者的洞虚剑光打在一处,纷纷溢散,细小剑光仿佛细针麦芒,四下迸射。
……
“能够踏足第十三阶,便代表通过了十二阶,明晰了之前的所有境界。但第十三阶乃是仙家境界,他若是通过这一道石阶,便代表着他的剑道造诣已然可比剑仙之流。”
眼见本门小师叔在各宗弟子中最先踏足第十三阶,到了如今的境地,令玄京玄冲两人也难以平静。玄京与玄冲暗中传音不断。揣摩小师叔通过第十三阶的机会有多大。
“倘若有比肩剑仙的剑道造诣,以仙家法力施展出来的洞虚剑光,自然非同凡响。然而小师叔毕竟不是仙者,纵然剑道造诣可比仙家。但修为不足,对于仙家法力不甚熟悉,终究有所差异。他未必能够通过第十三阶,并且,最重要的一点。他未必能有剑仙级数的剑道造诣。”
“不……最终的一点,依然是他修为不足。”
玄京沉思道:“倘如小师叔有仙家法力,那么只是考验造诣便足以。然而他只是龙虎大圆满巅峰,虽然堪比伪仙之流,但毕竟还是龙虎境界,而这第十三阶代表着仙家级数,恐怕他身为凡人,还要面对仙凡壁障。”
玄冲目光蓦然一凝。
仙凡壁障。
这只是关于境界的壁障,但是在这天阶峰中,有仙圣祖师的手段。能够将仙凡壁障显化出来,变作真正的壁障,只有确确实实地将之打破,才算悟透第十三阶。
“据说,能够悟透第十三阶,那么第十四阶,几乎轻而易举。因为对于龙虎真人而言,第十三阶还有一道仙凡壁障,叠加起来,不亚于第十四阶。”
玄冲微微一叹。说道:“他习剑天赋虽高,但我不认为他能够通过第十三阶。”
古往今来,多少人杰都止步于仙凡壁障?
燕地弟子中,以龙虎级数参与年轻一代弟子比试的。又有几个能够通过第十三阶?遥观数千上万年间,细数而来,这等弟子也是屈指可数。
可小师叔甚至不能算是燕地的传承,他面对燕地的剑仙考验,如何能胜?
天赋再高,终究不是万古罕见的旷世之才。
玄京沉吟两位。忽然,他传音说道:“未必。”
玄冲目光有些异样。
玄京低声道:“他之所以进境如此迅速,一是有龙虎大圆满巅峰的底子,二是他习剑的天赋极高,三则是他体内道剑,蕴藏大道韵味,且是剑中之类,故而有所辅助。有此三者,小师叔才从勉强通过的第一阶,来到了第十三阶,后来居上,一路进境飞速,实是你我生平仅见。而他有这三种依仗,并创造你我生平仅见的壮举,为何不能通过第十三阶?”
玄冲沉吟不语。
忽然,便听玄冲低声道:“若能以龙虎境界,打破仙凡壁障,并通过第十三阶,习得堪比剑仙的剑道造诣,那么……从今往后,老道心中便只得是服气了。”
玄京叹道:“师弟已经服气了,他无愧于十脉首座之列。”
……
眼底弟子中自然不必说。
从一开始似是不如于他们,后来步步登高,其余人渐败,或拖慢了脚步,或是僵持良久,无法迈步,但只有小祖师爷,一步一步登阶,未有受阻。
直到如今,他登上了第十三阶。
那是堪比仙家境界的石阶。
善仁善盈善柔等人俱是沉默,就连性子飞扬跳脱的善信,也为之默然。
……
作为第一个登上第十三阶的弟子,这个燕地第三脉弟子的善言,已算是颇为令人瞩目。
不论是其余各宗,还是散人修道者,目光无不看向那第十三阶上面孤零零的身影。
站得太高,便显得孤单。
各仙宗长老的目光,也大多落在这个燕地弟子善言的身上。
这个善言,此前平庸无名,忽然一朝冲天,步步登阶,到了此刻,已然算是年轻弟子中的第一人。
但能否通过第十三阶,倒没有多少人期待。
第十三阶乃是仙家级数,而年轻弟子的比试中,得道成仙者是无法参与比试的。因此盛会上都是龙虎真人,罡煞高人,可凡俗境界之中的修道人,妄图练成仙家造诣,并打破仙凡壁障,简直异想天开。
纵观古今,自天阶峰兴起以来,又有几名仙宗弟子得以突破这等限制?
玄庭宗掌教面貌平淡,嘴角含笑,目中高深莫测。
道德仙宗长老谷逸心中思忖道:“难之又难……只是……他终究不是寻常仙宗弟子。或有其与本事。”
其余宗门长老,诸如禁地,蜀地,或是太青符宗长老等。俱有沉思。
……
天阶峰上,第十三阶。
星空浩瀚,秦先羽扬手发出洞虚剑光。
而燕地圣祖亦是打出洞虚剑光。
两者相碰。
秦先羽的洞虚剑光为之消散,然而那圣祖的洞虚剑光,余威犹未散尽。朝着秦先羽打来。
秦先羽蓦然一惊,动用陨石星辰,星空转动,才勉强避开。
“这位祖师似乎越来与不一样了。”
秦先羽原本从他身上习得洞虚剑光,能够发出细微剑光,加以凝合,威能更甚,攻伐更利,且聚散由心,手段多端。
这等剑诀造诣。亦是堪比剑仙施展的手段。
但剑仙终究是剑仙,这位圣祖先辈的气息渐渐改变,从金汤玉液的法力气息,变得极为凝合。
秦先羽知晓,那是修成大道金丹之后的真正法力,又称仙力,仙元,诸如此类,但真正的说法,依然还是法力。
修成金丹者即为地仙。施展的乃是法力。
对于龙虎境界而言,金汤玉液诞生之后,体内真气凝合,也可称作法力。但终究不如金丹缘法。而修成大道金丹之后,内中法力类似金汤玉液,但却更为玄奥,远胜龙虎法力不知凡几。
而这位圣祖先辈,就是体内法力渐渐改换,从金汤玉液的法力。变作了大道金丹凝结之后的法力。
于是洞虚剑光威能渐增,连秦先羽也抵御不住。
“仙家法力与龙虎法力不同,故而他施展洞虚剑光的手法又有了少许改动,变得更为适合仙家法力,使得洞虚剑光又增威能。”秦先羽微微咬牙,心中思忖,“终究是吃了境界不足的亏。”
倘如他是剑仙,那么就不会出现仙凡壁障,那么他凭借学来的洞虚剑光手法,已经足以通过第十三阶。但他境界不足,未曾有仙家法力,施展洞虚剑光的手段就只能依照原样,便显得略微逊色。此外,加上他未曾有过仙家法力,此前并不熟悉,眼下即便给他一身仙体,满身仙力,也都无法真正施展出适合仙家法力的洞虚剑光。
在圣祖先辈的周边,仿佛就是有一层无形的护卫。
秦先羽以洞虚剑光无法打破那道无形壁障。
而这位燕地圣祖在壁障之内,正自渐渐提高洞虚剑光的威能。这无形壁障对老者的洞虚剑光未有阻拦,但秦先羽的洞虚剑光一旦打出,临近老者身旁,就会自行散开。
这仙凡壁障,几乎算是类似于秦先羽手中那暗藏中州燕地第十峰的玉牌。
这玉牌也有着落剑之名,自身施展的飞剑不受影响,而外人飞剑袭杀自身,势必坠落,损伤灵性。
“可惜玉牌不能用在这里,否则便不算真才实学。”
“只是,我不使玉牌,光明正大,而这位圣祖竟是借助类似玉牌落剑效用的仙凡壁障,将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加以提升自己。说来,这也未免无耻了些。”
秦先羽心中不知是该如何作答,只是颇不畅快。
但这位圣祖并不给他多想的机会,伸手一挥,又是数千细微的剑芒。
每一道细微剑芒都是洞虚剑光。
但这些洞虚剑光凝合起来,整合为一,便是无坚不摧,无物不破,能穿透一切,打破虚空。
秦先羽又是用洞虚剑光去抵挡,与此同时,又搬来星辰陨石抵御。但随着圣祖的仙家法力转化愈发多了,他的洞虚剑光也越是厉害,至少秦先羽觉得压力极大,最近两回,便是连星辰陨石都难以抵御圣祖的洞虚剑光,总是险险伤及自身。
咻!
圣祖又自打出一道洞虚剑光。
他慈眉善目,笑意温和,但手中洞虚剑光却是未曾放缓,每一道都足以将人打出星空之外,落败在天阶峰当前石阶处。尤其是在他体内仙家法力涨动之后,更是如此。
好在秦先羽看透了石阶的轨迹,能够知晓轮廓线条,凹凸不平,以及灰尘遮掩的纹路,否则,早已不知落败了多少次。
实际上,他能够一步一步登阶,也是因为看透了石阶的痕迹,得以占据地利,把握星辰,用以守护自身。
那洞虚剑光色泽金黄,炽烈光芒内敛,只剩一道淡金色的痕迹。
这洞虚剑光忽然间来到眼前。
秦先羽踏蝉翼步避开,然而洞虚剑光擦着脖颈过去,不乏细密剑光四射伤人,好在道剑得以斩尽对于己身不利之物,否则他也已经支撑不下去。
这石阶中的星空,时虚时真,但至少道剑还在体内。能够斩尽一切对于己身不利之物,免去剑气袭身之苦。
刚刚避过这道洞虚剑光,心中尚未喜悦,就见前方又有金光闪现。
又是洞虚剑光!
饶是以秦先羽的性子,面对接连而来,难以抵御的洞虚剑光,也不由得惊骇甚至惊怒。
就在这时,前方光亮一闪。
那是星辰的光芒。
燕地这位圣祖先辈就是星辰所化,光芒内敛,但如今还有一点星辰光芒闪烁。
那是什么?
那是代表着陷仙剑诀的星光!
秦先羽如被当头棒喝,脑海中灵光闪现,执守正剑往前一点。
洞虚剑光蓦然而出,千百道细微剑芒微光,凝作一体,迎向圣祖打来的洞虚剑光。
洞虚剑光专于杀伐,穿破一切,亦是快得惊世。
两道洞虚剑光相对而来,只刹那间就即相触,然而,就在这么一瞬之间,秦先羽打出的洞虚剑光骤然分解,变作上千细微剑芒微光,避过了圣祖的剑光,直奔那位圣祖而去。
秦先羽眼前金光大盛,心知那洞虚剑光已经逼近眼前,直奔面门而来。
但他面不改色。
因为自己施发的洞虚剑光,也朝着圣祖打去。
这是秦先羽赌了一把。
倘如自己的洞虚剑光无法打破圣祖身旁的仙凡壁障,那么便会被眼前这道洞虚剑光打中,登天阶失败,止步于此,然后返身退下。而倘若能够打破那仙凡壁障,那么就能取胜,通过第十三阶。
但是,即便能够打破仙凡壁障,可若是自己的洞虚剑光比圣祖的剑光稍慢,且还未打开仙凡壁障时,还未伤及圣祖。而他自己来不及躲避圣祖的洞虚剑光,先被圣祖的洞虚剑光所伤,那也必败无疑。
自身的洞虚剑光,不止要能打破仙凡壁障,且要比圣祖的剑光更快一些。
若是圣祖的剑光先一步斩了自身,那么万事皆休。
此刻洞虚剑光临近了面门,秦先羽只能赌自己被洞虚剑光所杀之前,适才施展的手段,足以绞杀圣祖遗留的这道气息。
果然,那千百道细微的洞虚剑光避过了圣祖所在,反而绕开圣祖附近,只能将他身周的一切尽数围了起来。
陷仙剑阵!(未完待续。)
PS: 车子停着也被撞,无妄之灾,还自掏腰包去修……今天弄得好累,最后一段是眯着眼码字的,所以今天一章就这样了
四百六十七章 同归于尽【章节序号修订】
秦先羽发出一道洞虚剑光,化作千百道细密微小的剑芒。
剑光细密,仿佛狂风骤雨,打向了燕地圣祖先辈。
然而还未临至其身旁丈许处,就即顿住。
在那老者身周丈许,有具体显化的仙凡壁障,像是隔开了仙凡两界。秦先羽处在俗世之中,老者身在仙界之内,若要伤及老者,便须打破仙凡壁障,洞穿仙凡两界,才能伤及这位仙者。
秦先羽分散的洞虚剑光,明显无法打破仙凡壁障。
多数剑光被阻在前端,凝滞不前,又有一些剑光从侧边擦了过去。
只刹那间,那老者就被千百道洞虚剑光围住。
千百道洞虚剑光,组成一座陷仙剑阵。
而这位老者,连同他周边的仙凡壁障,甚至是十余座星辰陨石,尽被剑阵裹了起来,陷于剑阵之内。
与此同时,老者的洞虚剑光已临近面门。
尽管自知此身乃是念头所化的虚化之体,但秦先羽依然感到无比眉心刺痛,仿佛被一柄剑渐渐切入额骨,穿入脑袋,刺过脑髓。
在洞虚剑光之前,秦先羽只觉浑身血液都为之僵凝,无法流动,通体冰寒彻骨。
这就是直面洞虚剑光的感受?
最注攻伐,无物不破,能穿透一切,洞穿虚空的洞虚剑光,就是这等令人惊骇?
“陷仙剑阵!”
秦先羽来不及开口说话,只能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于是千百道细微的剑光纵横交错,陷仙剑阵往内中坍塌。
被笼罩在其中的老者,以及周边的星辰,甚至是那无形的仙凡壁障,尽被剑阵裹在其中,随着剑阵崩塌,一切俱是开始崩损。
星空坍塌。
天地损毁。
而老者施发出来的洞虚剑光已然透入秦先羽的眉间额骨。
剧痛与冰凉之感,令秦先羽感受无比深刻。
然后双目一暗。
无色声香味触法,一切俱消。
空灵空寂。
这便是被洞虚剑光所杀。人死之后的观感?
一切皆空!
过了不知多久,也许是许久许久之后,他才从漫长的黑暗中听到了一些声音,那是风吹树梢的声响。有灵禽长鸣,有异兽嘶吼,有修道人的言谈议论。
然后眼前略有红光。
即便闭着双眼,但阳光照射在脸上,单薄的眼皮也是红色的。于是他感受到了红光。接下来便睁开了双目。
他眼中平静无波,神秘深邃,略有漆黑晦暗之色。
“没有阻碍了。”
秦先羽看着眼前,但并没有看见第十四道石阶,而是看到了蒙蒙迷雾。
倘如眼前有第十四道阶梯,秦先羽自觉已经可以迈步踏足第十四阶。
因为他已经通过了第十三阶。
同归于尽。
在他被洞虚剑光洞穿脑袋的刹那间,陷仙剑阵亦是崩塌,把陷在其中的老者一并毁灭,连同仙凡壁障,亦无幸免。
这般同归于尽。实也如同打平,故而能过第十三阶。
甚至,第十三阶因为有仙凡壁障的关系,根本不亚于第十四阶。如若眼前有第十四阶,秦先羽必然能够轻易踏足,并且轻易通过,登临第十五阶。
但如今,通明阁被搬到了第十三阶。
秦先羽如今便有资格进入通明阁,寻求机缘。
……
“其实洞虚剑光的领悟,已然勉强可比剑仙之人对于剑道的程度。但要通过第十三阶,破除仙凡壁障,仍是不足。”
“之所以能够通过第十三阶,终究是借助了陷仙剑诀。”
“可陷仙剑诀的造诣。还是较为粗浅的境地,之前只算是初入门,到了如今,因为洞虚剑光造诣通仙,触类旁通之下,让陷仙剑诀造诣也有提高。可也终究有限。实则陷仙剑诀仍是粗浅……然而,陷仙剑诀的造诣虽然不高,可我以洞虚剑光构建陷仙剑阵,当洞虚剑光越强,陷仙剑阵也就越是厉害。”
就如同建设楼阁,即便设想不甚完善,风格不甚典雅,但是材料皆是上等货色,极品木材,而非普通木质,那么这座楼阁自也不能算是简陋。
秦先羽领悟了洞虚剑光分合聚散的手段,千百道细微剑光可以融合为一,又能分化,只在那刹那间,他就有了以此构建陷仙剑阵的想法,尤其是在洞虚剑光无法洞穿仙凡壁障时,秦先羽构建陷仙剑阵的想法,愈发强烈。
为此,他不惜赌了一把。
所幸,在自身被那老者的剑光洞穿之时,陷仙剑阵终于构建成功,并且威力足以毁灭仙凡壁障,这才让他通过了第十三阶。
倘如陷仙剑阵构建得慢了一些,那么自己被洞虚剑光先一步穿透额头,自此身死,自然便是落败。如若陷仙剑阵的威能不足以打破仙凡壁障,不足以杀死那老者,秦先羽也只得被老者的洞虚剑光穿透额头而死,依然是落败。
但眼下同归于尽,倒是最好的结果。
领悟过生死轮回的秦先羽,目光愈发幽暗深邃,漆黑之余,未免带些神秘之意。
前面雾气朦胧,遮掩一切。
秦先羽微有沉思,然后迈出踏出,深入迷雾之中。
迷雾朦朦胧胧,他手中运气,狂风席卷而去,但却吹不开雾气,仿佛吹在一座岩石山壁上面。随后秦先羽略微皱眉,往前走去。
过不多时,前方有些明亮。
再往前去,有些清光驱散了雾气,照耀四周,使得四周清亮透彻,仿佛溪流泉水,明亮而清澈。
清光的源头是一座宫殿。
这宫殿占地不广,也谈不上奢华,只是建造古朴,甚是简单。而殿门两侧,各立一头石狮,匍匐垂首,仿佛打盹沉睡。
这座小殿的正门之上,就悬挂着一张牌匾,上面书写“通明”二字。
“这就是通明阁?”
秦先羽原以为通明阁应当是一座楼阁,但此刻看来,却是一座宫殿。
但他没有太多其余念头,而是往前走去。
忽然,那两头石狮双目一睁,然后身子一撑,两具石头雕琢的石狮竟然摇摇晃晃起身。
“我等为通明阁守卫。”
左边的石狮说道:“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秦先羽身子立定,说道:“贫道乃是中州燕地的弟子,因参与天阶峰比试,过第十三阶,故而得以有幸入通明阁寻求机缘。”(未完待续。)
PS: 前天手机坏,昨天车被撞,今天写得正爽,结果啪一声烧坏了插座,这么悲催的事儿都是两三年前的运道了,至于现在,最近好像没干什么坏事儿,为啥总是这样……
四百六十八章 通明阁内
天色晴朗,视线清晰。
众人都见得那个燕地的弟子一步一步登阶,最终踏足第十三阶。
然后过了一炷香,便见这燕地弟子睁开双目,往第十四阶踏去。
而在他踏足第十四阶的时候,就即消失不见。
又见多识广的人物知晓,在这燕地弟子善言踏足第十四阶的刹那间,就已经被转到了通明阁上。
传闻通明阁四周迷雾重重,若是无法在一个时辰内及时寻得,那么便无缘得见了。
“也不知他能否得见通明阁?”
众修道人多是这般想法,不论是一二流宗门,还是未入流的小宗小派,微末家族,甚至是散人修道者,都有着这种想法。
众修道人议论纷纷,其中又有散仙之流加以点评,众人里或有人大加赞赏,颇多赞誉,有人佩服至极,有人则言谈中肯,评论公正,但好坏参半,不全是褒扬,也并非一味贬低。
可其中还有些心思复杂的货色,他们自觉修为道行不如于人,或自觉出身难比仙宗弟子,功法低微,前景堪忧,于是对于那个登临第十三阶的弟子不断贬低,而一味贬低不算,更有嘲讽喝骂出声者,但却又不敢大声喧哗,只恐惹上中州燕地。
那些寻常修道人已是如此,而燕地的善字辈弟子,无不手捏了把汗。
“第十三阶代表着仙家境界,而参与年轻弟子比试的各仙宗弟子,均在仙者以下。”
“以凡人之身,通过象征着仙家境界的第十三阶,乃是极为少见的。莫说是通过,即便只是踏足第十三阶,也有望问鼎第一,而他秦先羽是在场各宗弟子里,第一位登上第十三道石阶的人,其余人最多侥幸能够通过第十二阶。几乎无望通过第十三道石阶。”
“当然,就算小祖师爷无法通过第十三阶,但他是此次大比里面,第一个登上十三道石阶的人物。既然其余弟子几乎都无望通过第十三阶,那么秦先羽这首名的位置,多半也是逃不掉了。”
“可小祖师爷通过了第十三阶,这第一名是必然到手了。但却不知能否得见通明阁,并获得机缘?”
下方弟子俱有紧张局促之意。
而上方。玄京和玄冲两位长老也颇不平静,至于其他各仙宗长老以及玄庭宗掌教,俱是盯着那燕地弟子的身影。
“以凡人之身,通过象征仙家境界的第十三阶,如此罕见事例,在天阶峰矗立至今,也不过寥寥几人罢了。”
玄庭宗掌教眼,扫过各宗弟子,微微笑道:“地这个名为善言的弟子。便是此行当之无愧的魁首了,他此前名声不显,如今登临首名,这倒是颇令人意外。”
往年决出名次,几乎都是被人弟子,即便有些临时发挥极好的弟子,但也基本都有记录。而此次。这个善言并未记载,众人都不曾听过这个名字,可却成为此行比试的第一人。
其余仙宗长老亦是点头,不乏吃惊讶然之色。
以凡人之身悟透第十三阶的,古来稀少,他们根本不曾想过此次登天阶居然会有这类事例出现。
遥。上一次的登天阶,也不过十来位弟子,登上了第十二阶,其中倒是有个未满龙虎境界的弟子,乃是燕地景字辈最年幼的一人,名作景堂,修为不足。已悟透龙虎境界,但也未能踏足第十三阶。众人曾有猜测,倘如这个景堂修为再高一些,年岁稍大一些,领悟更为深刻,或许有望踏足第十三阶,甚至通过第十三阶,但这仅是众人猜测罢了。
再往前追溯,数代登天阶,均无人能够以龙虎境界,通过第十三阶,只有几位杰出弟子踏足第十三阶,未有通过。
而这一代弟子中,如今最前列的几人,也都是止步于第十二阶,并无踏足第十三阶的迹象。或许再过一段时候,能够有弟子通过第十二阶,踏足第十三阶,但也几乎是无望通过的。
即便是之前被各仙宗长老被玄庭宗掌教重视,被各宗门家族或散人修道人所敬仰的那些名头响亮的仙宗弟子,如今也大多在十二阶上面,未有通过十三阶的迹象。反倒是一个声名寂寂无闻的燕地年轻弟子,最先登上了第十三阶,并得以通过,去往迷雾中,寻找通明阁。
而其余声名在外,名头响亮,倍受仙宗弟子,还都在十二阶徘徊至今。
如何不令人感到惊讶莫名?
莫说是旁人,就算是知晓秦先羽身份的燕地二位长老,也是颇为惊异。
小师叔果然通过了第十三阶?
他有着堪比剑仙的剑道造诣?
他能够打破仙凡壁障?
如今他已往通明阁那里去,又能否在一个时辰内得见通明阁?纵是侥幸入了通明阁,又是否能够得到机缘?
古往今来,能够以凡人之身,踏过第十三阶的,着实十分稀罕。而这些稀罕人物中,能够在迷雾中寻到通明阁的,只有半数,而剩下的半数人中,能够在通明阁获得机缘的,也才寥寥几人而已。
……
通明阁。
秦先羽言明了年轻一代弟子比试的前后,通过第十三道石阶后的奖励便是来此通明阁。
而两头石狮明显不是第一次遭遇这类事情,沉吟片刻,对视一眼,便即退了回去,随后匍匐在地,侧卧而眠。
秦先羽一步一步行去,伸手一叩门环。
两扇古铜大门朝两侧缓缓打开,露出幽深之色。
内中是一片幽暗。
秦先羽略微沉吟,随后一步踏入。
天旋地转,仿佛乾坤颠倒。
然后眼前有无数光点,流光溢彩,九彩十色,在天地间纵横。
忽然有一道光点落在秦先羽身前,他目光一凝。
脑海中忽然想起了陷仙剑诀的第一篇。
陷仙剑阵,玄妙无穷,但凡入得此阵者,纵为仙家,亦要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不 得脱困。
此阵有陷仙于凡之玄奥,能斩仙之体,能灭仙之魂,能破仙之道,亦能削顶上三花,闭胸中五 气,丧神仙之根本,毁修道之根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 睡了十几分钟,感觉清晰了点,快点写完,先更新后修改
四百六十九章 音杀之术
陷仙剑阵,玄妙无穷,但凡入得此阵者,纵为仙家,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得脱困。
此阵有陷仙于凡之玄奥,能斩仙之体,能灭仙之魂,能破仙之道,亦能削顶上三花,闭胸中五气,丧神仙之根本,毁修道之根基。
这道星光并不是陷仙剑诀,但却是一种提升剑道感悟的气息。秦先羽适才用洞虚剑光施展出陷仙剑诀,故而踏破第十三阶,来到通明阁处,所以这道星光的作用并不是提升洞虚剑光,便是用来提升陷仙剑诀的。
只是当秦先羽伸出手去时,那星光忽然便停顿住了。
随后星光散去,化作无穷细微光点,消散一空。
这一场提升陷仙剑诀的机缘,便即消散了。
“可惜……”
秦先羽心中忖道:“通明阁基本上都是道祖人物才能入内,适才提升陷仙剑诀的那道星光,势必是会把我的陷仙剑诀提升到超出地仙级数的地步,列入真仙的剑道造诣。可惜机缘便是机缘,只看缘法命数,看来我与此无缘,不过陷仙剑诀确是适合于我,不能放弃,更不能气馁,今后……终究是要靠自身修炼才成。”
“其实如此也不错,若是接受那星光提升,未免也是拔苗助长。”
他往前走去,然后又是一片幽暗。
光亮再度明朗,他便发现自己处于一座大殿中央。
大殿十分宽阔,而他身在中间,略显孤单,这四周宽广,只有稍远处有些梁柱矗立,上面雕龙刻凤,技艺精细。而四周摆设亦是不俗,前方有张座椅,宽半丈许,雕满珍禽异兽。刻画诸天仙神,只是无人落座,是张空椅。
秦先羽低语道:“这就是通明阁的原貌?”
他往前行去,脚步声轻缓有力。但在寂静的大殿中略显孤寂。
随着他一步一步踏出,声音回响,便如同无数个脚步声,此起彼伏,然而殿中仅有一人。未免令人心悸。
只是过得片刻,脚步声接连有序,随着远近回荡,前后落步,声音连接起来后竟是颇有曲调。
“音杀之术?”
秦先羽知晓仙家秘术众多,其中便有音杀之术,能以声音杀敌,无形无质,听闻声音者,或是沉溺其中。或无端暴毙,端的是诡异非凡。据说初初入门时,较为粗浅的音杀之术,也十分不凡,或能使人血液流动加快,或能使人心脏跳动加快,或能使人情绪荡动起伏,随着音拍而跳动,因自身无法承受而血液迸射,心脏破裂。思绪紊乱,最终或死或疯。
待到入门之后,声音甚至能化为实质,形成音刃。断金切玉,破石裂壁,实为利器。大成之后,无形无质,杀人于无形,甚至无声无息。没有任何声音响动,也能在千万里之外,轻易杀人。
这是十分厉害的秘术。
这通明阁的一切,都是足以用来奖励道祖的仙缘,必然是无比非凡。无需细想,这音杀之术必然品阶不低,至少也是超出地仙级数,堪比真仙的妙术。
其实他是使剑之人,每当剑刃一动,或是剑鸣,或是剑啸,均是饱含锐气,如若能够习得音杀之术,将这饱含锐气的剑声加以调和,实是一种难得的手段。
只可惜秦先羽不通音律,此前也未习得音杀之法,只得置之不理,心中暗叹。他此前未有涉猎此类,也不知这类音杀秘术对于自身修为有无助益?
“我有雷法在身,日后也是修炼六阳至境神雷的,加上燕地的剑诀乃天地间最为锐利的法门,我对敌防身的法门已不缺乏。若音杀之术无益于修道,只属纯粹的杀伐之术,那弃之却不可惜。”
秦先羽虽然入了燕地,饱览群书,但多是修道典籍,许多事情也一知半解,比如对这音杀之术也只知晓个名头及异处。他不知道音杀之术深浅及作用,故而便是充耳不闻,将音杀之术摒弃在外。
秦先羽闲庭信步,不缓不急,只在殿中四下游走。
他背负守正剑,身穿淡色道袍,挽起道鬓,头顶是一支细剑形态的发簪。耳边两侧,有丝缕发线垂下至肩处,甚显飘逸之风。
期间遇上过不少机缘秘术,但都不合心意,故而置之不理。
而秦先羽心中也极为疑惑。
古往今来,能够踏足通明阁的,数量可算是极少,其中多是道祖之辈。但凡道祖,只要通过三十三重阶梯,踏足三十三重天上,来到通明阁,那么便能获取机缘,基本没有空手而归的例子。但通过三十三重阶梯的道祖,亦是屈指可数。
传闻最后的三十三重阶梯,甚至涉及了仙胎羽化的境地,对于道胎之境的道祖而言,不亚于以凡人之身面对仙家境界,故而能入三十三阶以上宝阁的道祖,古来至今亦是稀罕,如今尚在世间的也仅有一人,便是浩然宗的掌教,乾坤正气真人齐冥圣。
而对于年轻弟子而言,要以凡人之身,通过第十三阶,极为艰难。而通过第十三阶后,未必能够在迷雾中寻到通明阁,而寻到通明阁之后,却也未必能够从其中得到什么机缘造化。
放眼天地之间,能够从中得到机缘的,何其稀少?
但秦先羽几乎每隔几步,便能感应到另外一种真仙秘术。
可他若觉不适合自身,便尽数弃之。
遥观古今,能入通明阁的年轻弟子何其稀少,而能够从中获得机缘的也不过寥寥几人。可秦先羽每隔几步就能感应其余秘术,堪称机缘无数,但他却弃如敝履,倘如此事落在外人眼里,实是暴殄天物,枉费缘法。
若是以往那些辛辛苦苦,侥幸得以踏入通明阁,却未有得益,空手而归的弟子,知晓了秦先羽的事迹,却又不知是何感想?
“是因为先天混元祖气,故而让通明阁之内的灵性,将我错认为道祖之辈?所以没有考验,诸般秘术纷呈?”
秦先羽沉吟道:“还是说,因为先天混元祖气乃是本源之气,不分五行,不列分属,各类秘术都能修成,因此诸般秘术都适合修炼,所以才能感应到许多不同的秘术?或许就是因此,道祖入殿都能获得仙缘,而年轻弟子大多数只能空手而归?”
通明阁内的秘术,均超出地仙级数,这等承载秘术的卷轴书册,或许已有了灵性,能够自择有缘人。若是入殿之人不适合这类秘书,就不会显现出来。此外,若是适合修炼这类秘术的人,没有走近藏匿秘术的地方,而离得稍远,那么恐怕也是无法得到秘术择主的。
这么说来,以往未曾得到机缘的各宗年轻弟子,或许是没有被秘术选中,或许是因为没有走近到适合自己的秘术,接收不到传承。
这里的秘术无穷无尽,藏于各处,秦先羽每走过一处,都能感应到不同的秘术。而他若是不近前,远处的秘术也感应不到,只有走近前,才能感应到身周藏匿的秘术。
他走过了前面一段路。
脚步声依然起伏,但其中音杀之术的韵味,已经消失不见。
声音依然带有节拍韵律,只是之前秦先羽能够从中感应秘术气息,但此时便只是感到脚步声的空寂。
但他并未气馁,因为这里的秘术着实太多。
比如眼前,似乎便有一种合适的秘法。
那是一只淡白色的雏鸟,仅半个巴掌大小,双眸清澈而灵动,在殿中展翅飞翔,来回盘旋。(未完待续。)
PS: 发现作者号登陆有问题,貌似在其他城市登陆过几次,吓得立即改密码……话说最近事多,觉得买条红裤头是不是比较喜庆?同意就给我打赏,让我去买红裤头O(∩_∩)O
四百七十章 变化无穷
这鸟儿双目清澈,仿佛清水一般,倒映着秦先羽的影子。
它展翅而飞,在前方盘旋。
秦先羽略微沉吟,忽然一指点出。
这白色雏鸟骤然一僵,然后双眸清澈之意渐渐褪去,略显朦胧,接着羽毛纷纷洒洒,落地成光,消散一空。再到然后,白色雏鸟灰飞烟灭,而在它肚腹之中有一个白色小卵显露出来,摔下落地。
那幼卵约指甲大小,色泽呈白,上边有些斑驳的黑色。
幼卵摔落在地,却没有摔碎。
然后就见这鸟儿幼卵落地生根,长出了一株小树苗儿。
秦先羽蓦然一震。
他终于明白这是什么秘术。
这并不是对敌的法术,而是一种对于先天混元祖气的运用。而先天混元祖气直指大道,因此这也是饱含大道韵味的一类秘术。
鸟儿灰飞烟灭,幼卵落地生根。
然后树苗茁壮成长,刹那间一人来高,上面结了开了白花,十分清雅。
白花过后,树上结果。
果实熟透,落地迸裂,然后裂出一只雏鸟来,睁眼四处观看,口中低叫。
另一个果实也随之砸落,裂开之后,里面是一头小兽,形如牛马,仅巴掌大小,略有嘶吼之声。
诸多果实纷纷砸落,落地崩开,多为飞禽走兽,甚至还有幼童婴儿,哇哇哭叫。
此外,更有果实裂开之后,内中是器物,比如宝剑,长刀,比如玉如意,比如三宝长梭,甚至还有岩石砂砾。
另外又比如树种,花草,诸如此类的种子。
“先天混元祖气。有本源之气的称呼。”
“而我自修道以来,只觉得比寻常真气稍微有些异处,比如使人心性平和,能够感应天心自然。感应人身情绪思虑,感知的本事也比同等境界之人更为敏锐细腻,更为广阔。可斗起法来,却更为温和,杀伐之性不强。”
秦先羽微微低声道:“原来先天混元祖气。是这般效用吗?”
先天混元祖气属本源之气,根据道书所记载,但凡生灵皆有一缕先天混元祖气,但在娘胎之内就会分化为三魂七魄,诞生意志思绪。
可以说,生灵魂魄,便是先天混元祖气所化。
而如今,通明阁内这一道秘术,明显是对于先天混元祖气的运用。
能够化生出鸟儿,能够变作幼卵。能够成为树苗,能够茁壮成长为树木,能够开花结果,能够诞生飞禽走兽,诞生幼儿婴孩,又能化为金铁玉器,也能化作岩石木雕。
这就是对于先天混元祖气的运用。
“这恐怕是专为道祖所设的秘法罢?”
先天混元祖气基本是道祖才有,但道祖之中,也有对于自身先天混元祖气不甚熟悉的,也或者是初成道胎。未有仔细钻研。至于这道秘术,明显是让道祖精于对于先天混元祖气的运用,并指点出了修炼先天混元祖气的一个反向。
秦先羽低声笑道:“先天混元祖气直指大道,对于修道有着不知多么大的益处。这道秘术涉及先天混元祖气的运用,实是合我心意。想当初修成先天混元祖气以来,只是觉得比寻常真气添多一些益处,其余有益之处实则不甚明显,如今得了法门,可算是寻到了一条运用先天混元祖气的道路。”
那无数果实迸裂出来的飞禽走兽。幼婴孩童,俱都开始成长,并繁衍生息,似是自称一方天地。
至于那一株树木,则从青葱翠绿之时,渐渐至枯黄焦躁,又开始干枯掉落,然后又是变得青葱翠绿,如此轮回反复,无穷无尽。
“四季变化,草木枯荣。只见轮回不尽,周而复始。”
秦先羽低声道:“先天混元祖气,竟还有这等改换四季的妙用?”
……
外界。
各仙宗还留在天阶峰的弟子,多是在第十二阶上面。
能够踏足第十二阶,便代表着悟透了九寸金汤玉液的龙虎巅峰,能够开始尝试感悟一十三寸金汤玉液的龙虎大圆满巅峰。而这一次的各宗弟子里,修成龙虎大圆满巅峰的,除却秦先羽外,就只有道德仙宗的弟子。
对于众弟子而言,感悟第十二阶,已经是超出了自身境界的范畴。
至于第十三阶,属仙家境界,倒是开始有人尝试踏上这一步,但通过的希望并不大。
到了如今还能留在天阶峰的弟子,均是杰出之辈,至少也在第十一阶,感悟龙虎巅峰境界。可是在秦先羽踏足第十三阶,并得以通过之后,如今众人的目光几乎都不在天阶峰众弟子身上,而是大多在注意天阶峰上方的朦胧雾气。
那朦胧雾气之中,传闻是通明阁所在,而此行比试第一个通过第十三阶的弟子,那个几乎可以算作是此行比试第一的燕地弟子善言,就在那雾气之中。
不知他入了通明阁否?
不知他在通明阁能否获得机缘?
玄冲和玄京都颇为担忧。
通明阁乃是为道祖所设的地方,内中机缘均是真仙级数,极为难得。纵然是燕地的第十脉首座,可这等级数的造化,也是极为珍贵的。
若能获得机缘,实是大喜。
玄庭宗掌教神色平静,嘴角似笑而似收敛,目光高深莫测。
其余各宗长老俱有心思。
只有一个道德仙宗的谷逸长老,显得颇为沉静。
放眼天地间,若说先天混元祖气,那基本是道祖才有,可这话若是放在道德仙宗,却并不适用。道德仙宗的宗旨,便是舍弃外物,舍弃神通法术,专修道法,故而有直指大道的功法,门下弟子中不乏修成先天混元祖气的人物。
因此道德仙宗之人最是知晓,在通明阁中若身怀先天混元祖气,几乎可算是没有阻碍,内中的秘术,只要是有,便能任意感悟。
以谷逸的目光,以及对于先天混元祖气的熟悉,他已经看得出来,这个化名善言的燕地十脉首座,其实修炼的是先天混元祖气,此行这善言上了通明阁,势必得益不小。
在场中,或许属他最为清楚。而玄庭宗掌教,大约也看出了少许端倪。
“可惜原业一步之差,未能使道德仙宗添上这么一名弟子。”
谷逸叹息了一声。
而在天阶峰脚下的各宗之人,散人修道者,以及燕地善字辈弟子,俱是等候得十分紧张。
至于天阶峰上,各弟子都沉浸在石阶内的虚空中,正在尽力通过考验。可到了后面的石阶,便越是艰难,耗时越长。因此各弟子都极少有人知晓自家小祖师爷登上了通明阁。
也有落败的,得知小祖师爷登上第十三阶,然后通过第十三阶,入了通明阁,感到极为惊异,万分敬佩。
也有从中醒来,然后迅速踏入下一道石阶的,只是未有注意周边异常,故而一步迈出,又开始了下一道石阶的考验。如此,这类人倒是不知小祖师爷如今踏上了通明阁。
当然,还有人发现小祖师爷不见了踪迹,误以为小祖师爷无法通过天阶峰,已然落败,心中不乏叹息。但叹息遗憾之余,也有少数人感到自豪得意:小祖师爷登天阶都败了,我还在天阶峰上。
悠悠日光,朝西方坠下。
善字辈的一位弟子醒来。
他名为善列,年过四十五,是善字辈弟子中较为年长的,止步龙虎巅峰已有十年之久,至今未有得道成仙的积蓄。
“小祖师爷呢?”
之前小祖师爷已经在他前头,如今怎么不见了?
多半是落败了罢?
善列低低叹了声,连自家小祖师爷都落败了?
这位小祖师爷从一开始就表现得颇为不堪,虽然后来居上,表现得极好了,但终究止步于这里。若是一个年轻弟子,如此已算是极为出色,但他毕竟不是普通弟子,不是四代弟子善言,而是本门十脉首座。
这等祖师爷的人物,该是任意逍遥,神通广大,高深莫测,任何事情都无法成为阻碍的。
如今,未免令人失望……
善列叹了声,一步迈出,就要登上一阶。
然而,他忽然发现下方有些异常。
天阶峰下的本门弟子有些异样,而其余宗门亦有反常,诸多散人修道者甚至散仙,或者各宗门地仙,都看向云雾深处。
善列惊异之下,仔细倾听,然后便沉默不语。
“小祖师爷……登第十三阶并得以轻易通过,今已入得通明阁,寻机缘造化?”
善列心中震了又震,惊了又惊,终是一阵感叹。
“本门祖师爷一辈的人物,果然神秘莫测。”(未完待续。)
四百七十一章 道德仙宗,虚极
草木枯荣,四季变化。
秦先羽见那株树木经四季轮回,周而复始。
先是发芽抽枝,生机勃勃,继而青葱翠绿,鼎盛强烈,然而,在生机最为强盛之际,复又枯黄,渐渐寂灭,落叶纷飞,枯枝凄凉。
如此循环反复,不知过了多少寒暑春秋。
只在呼吸之间,就经历了多次四季轮回。
到了最终,新枝不发,残叶不生,只有沧桑之态,老迈不堪。
这株树木经历千百万次的四季轮回,已然走到了终点。
但正如四季轮回,枯荣反复,这株树木如今走到终点,又何尝不是新生?
树木枯萎,树皮脱落,残枝落地,树干分裂,渐渐腐化成泥,然而在泥渣之中,又有一个树种,转眼发芽,又化作一棵小树苗儿。
又是一次新生。
秦先羽心有明悟,伸手一朝,那小树苗儿复而化作一个树种,落在他的手上。
这是一个青色的树种,指甲大小,当触及手掌时便钻入体内,化成一股清气。
道剑微微颤了颤,然后感应到这清气对秦先羽有益无害,便安静了下去。
这股清气传至脑海,然后嗡地一声响动。
秦先羽眼中四季变化,然后又是乾坤倒转,星河变幻。
《道胎真玄悟真篇》
“这是……道德仙宗的一部功法?”
秦先羽略微一怔。
这部功法的作用,便是运用先天混元祖气的法门,属真仙级数。这并非纯粹的吐纳运功修道功法,也非对敌防身的道术,而是一种运用先天混元祖气的法门。
这等法门,就算在道祖眼中,也弥足珍贵。
据传,这是道德仙宗的不二之法,秘而不传。
但为何这玄庭宗的通明阁竟然也有?
他略微一怔,然后又想起适才那提升陷仙剑诀的星光。
这种能够提高剑道造诣。乃至对真仙也有益处的机缘,按说三地剑仙才有,为何出现在这里?
心中才是这般想着,然后眼前变幻。乾坤倒转。
隐约见到一层薄雾,雾中有个人影,朦胧不清。
他盘膝而坐,勉强猜测约是一位道士,看不清年岁。看不见面貌,只是一身朦胧气息要比雾气更甚,使得他若有若无,时隐时现。
他在那里,又不在那里。
“道胎真玄悟真篇,能选中这一篇,是你的机缘。”
悠悠迷雾中,传来一个虚幻的声音,飘忽不定,只隐约听得出来。声音并不苍老,像是清泉溪涧一般流畅悦耳。
秦先羽目光一凝,施礼说道:“是哪位前辈?”
那人没有开口。
然后过了片刻,才听他道:“道德仙宗,虚极。”
秦先羽目光骤然一缩。
虚字辈!
比各仙宗当代掌教辈分更高,属太上长老一辈。
各宗太上长老,人数寥寥无几,但年岁俱是极高,且修为莫测,几乎都超出地仙级数。位列真仙道祖。因为这等辈分的人物,修为若是稍逊一些,早已是寿元不足,与世长辞。唯有修成道胎之辈,脱去地境,立身真仙,才能长久驻世,直至今时今日。
秦先羽心中极为震惊,然而那迷雾中的人影忽然消去。
接下来。又是一番天地变幻,星河转动,光暗颠倒,令人眩晕得脑袋难以清晰。秦先羽再看时,这又是另外一处地方。
这是一座楼阁,气候清凉,隐约能够感到几分寒意。
“这里才是通明阁。”
外边传来一个声音,沉闷至极。
秦先羽转头看去,栏杆之外,是朦胧雾气,看不真切。
他顿了片刻,才迟疑着问道:“前辈是……两头石狮之一?”
“是我。”
那低沉声音说道。
果然是石狮开口,秦先羽眸光蓦然一凝。
石狮如何得以开口?
此事当真极为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
但这里不是凡俗之地,而是仙宗所在,而这里的人物也非凡人,而是仙家。在这里,无任何不可有之事。
“我二者本体俱是山下岩石,后有玄庭宗门下弟子偶然兴起,雕琢成像,形若石狮。”
那石狮沉声说道:“后来有道祖观看石狮,觉颇具韵味,故而收至洞府门前,年深日久,得道祖气息之益,渐生精灵。”
秦先羽略微低吟,他背上的守正剑,便是绑缚了沾染道祖气息的一条普通丝带。
那丝带原是寻常之物,曾被道祖用来勒过袍子,沾染了气息,便胜过了许多龙虎法宝。
若是长久受道祖气息滋养,必定异于寻常。
石狮声音低沉,言辞清晰简短,似乎属于寡言少语之类,但它却对秦先羽谈起自身来历,从头到尾。
“后来道祖偶然起了性子,将我二者改造,内置筋络,灌注灵水宝液。从此,我二者体内有灵水宝液为血脉流动,经络流畅。”
“最终,又经道祖点化,以先天混元祖气分化三魂七魄,成就我二者之魂魄。”
那石狮声音似乎比之前稍有变化,仿佛低沉了些,仿佛激动了些。
“我二者虽是石身,亦为生灵,有血液脉络,有魂魄思绪,不复死物。”
它声音低沉,颇是复杂。
秦先羽默然不语。
虽是石身,亦是生灵,但谁又会将它二者视作生灵看待?即便是那位赐予它们魂魄的道祖,恐怕也当作器物摆设居多。
可它们终究是有了想法,有了思绪。
数千上万年守护,无比枯寂。
它们试图得到认可,试图与人交流。
但碍于规矩,只得作罢。
“你已从道德仙宗的空明殿获取了道胎真玄悟真篇,得此仙缘,已是到头,该出来了。”
另有一个沉闷而略有不同的声音响起,约莫便是另一头石狮。
秦先羽正要开口,忽然又听出其中端倪,疑惑道:“道德仙宗,空明殿?”
那石狮说道:“这里才是通明阁,之前并不是。”
秦先羽问道:“这是为何?”
另一头石狮说道:“我二者是守护通明阁的,无法将有关此事的玄妙尽数告知于你,这乃是定死的规矩。但你若是回去问自家长辈,或能得回答。”
之前那头石狮说道:“你该走了。”
后面那头石狮又道:“你已从这三十三重天上获取了道胎真玄悟真篇,仙缘已得,该走了。”
秦先羽略感遗憾,点头道:“能有所得,已是幸甚。”
他迈步朝楼阁之外走去。
然而,第一步迈出,便无法抬足迈出第二步。
他被定在了那里。
饶是龙虎大圆满巅峰的修为,亦是动弹不得。(未完待续。)
PS: 昨天改的密码,今天输入错误,账号锁定了……一阵无言,又犯二了
四百七十二章 一指定身
各大仙宗俱有天阶峰。
天阶峰共三十三阶,号曰三十三重天,于此之上,便是楼阁宫殿,内藏玄奥,秘法无穷,纵是道祖也能获益良多。
对于道祖都显得弥足珍贵的机缘,纵然是各大仙宗,也十分珍惜,断然是不愿外传出去的。因此,天阶峰上的楼阁与宫殿,几乎是相互之间有所联系的,因各仙宗弟子不同,踏入最顶上的楼阁或是宫殿,最先到达的自然是自家仙宗的地方,获得的也自然是自家的秘法。
比如秦先羽从天阶峰登山,是从燕地这一面石阶登上,于是他来到了通明阁后,一步踏入,未见楼阁,便先见到一处星空。
那星空不是别处,正是燕地天阶峰上的天星阁。
到了后来,他因为修炼先天混元祖气,专于修道,又被误认为道德仙宗弟子,于是拉入了道德仙宗的空明殿。然而实际上,多半还是有道祖乃至仙圣,在其中动了手脚。若非有大神通之辈暗动手脚,从燕地石阶登山的秦先羽,便只会出现在天星阁的那片星空之中,要么则出现在玄庭宗的通明阁中。
在初入天星阁时见到的星空里,秦先羽遭遇了提升剑道感悟的星光,足以使人提升至真仙级数,胜过地仙。但这星光与秦先羽无缘,自此散去。
随后,秦先羽出现于大殿之中,感应到无数秘法,最终选得道胎真玄悟真篇。
但最后在大殿中显现出朦胧身影的那个道人,自称虚极,高深莫测,无法揣度。
如此,让秦先羽颇为肯定,自己出现在道德仙宗的空明殿,多半是有大神通者施法而为,虚极道人嫌疑最重。
最后出现在通明阁,才最为正常。
因为这里是云州玄庭宗的天阶峰顶上,这里是通明阁的所在。秦先羽出现于此才符合常理,而之前出现在燕地天星阁,出现在幽州空明殿,实是虚幻难言。
……
秦先羽原本要走。然而一步迈出,忽然便僵直住了。
左边那头石狮沉声道:“怎地还不走?”
右边那狮子观察仔细,忽然道:“似乎有些怪异。”
左石狮问道:“什么怪异?”
右边石狮道:“我看他身子僵直,一动不动,似乎身不由己。怎么像是中了法术?”
左边的石狮略微沉吟,说道:“玄庭宗倒有类似的秘术,且是不传之秘,此人若是中了这法术,岂非是说他有幸感悟了玄庭宗妙法?他不是得了道胎真玄悟真篇吗?古往今来,从各宗三十三重天之上取得机缘归来的,寥寥无几,纵为道祖也颇稀少,而有所得益的,也都只是一份机缘。并无多类,莫非他是个例外?”
“从三十三天上获得机缘的,古来稀少,且都是获得一份机缘,未有更多的例子……”右边石狮沉思道:“或许是踏足通明阁的先辈太过稀少,能够获益的更少,所以这猜测并不准确……或许真的能够取得双重缘法,那便是他福缘深厚了。”
“不可能。”左边那狮子说道:“这里面都是连道祖也要心动的法门,对于玄庭宗而言,更是极为珍贵。不易外传。他是中州燕地的弟子,之前去了天星阁符合常理,后来去了道德仙宗空明殿也是因为这人身怀先天混元祖气,被误以为是道德仙宗弟子。或许其中还有大神通者出手。至于在这里……他已经得过一次缘法,不可能再有第二回的。”
右边石狮默然道:“那如今又是怎么一回事?”
左边狮子沉思不语,良久,忽然道:“也许只是将他定住,并无领悟。”
当它声音还未落下时,就听得一声低叹。
那是秦先羽的声音。
他迈出了第二步。继而是第三步。
他缓缓走出通明阁。
台阶前是两头石狮,俯卧在地,似在昏睡,但双眸睁开,狮口开合,却是正在口吐人言,相互谈论。
这种令人感到荒唐的画面,让秦先羽也怔了一怔。
“你……当真有所得益?”
左边那石狮摇摇晃晃起身,偏头看来。
那是一双灰色的眸子,与身上的灰岩一样的神色。
不知怎地,秦先羽忽然有种心悸。
这头岩石雕琢而成的狮子,比玄冲玄京二人也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秦先羽略微沉吟,顿了片刻,才道:“确有所得。”
两头石狮俱都静了一静。
过了许久,才听右边那石狮说道:“古往今来,独得两份仙缘的,唯你一人而已。你须切记,下山之后,便不要说起道胎真玄悟真篇的事情,只当你在通明阁获得了这一场机缘。”
秦先羽微微点头,说道:“好。”
他身为燕地的弟子,到了天星阁情有可原,而他毕竟是在云州,因此到了通明阁,也是正常。但是去了道德仙宗的空明殿,便颇有深意了。
他有两次仙缘,破了先例,又去了道德仙宗的空明殿。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尚未成长之前,韬光养晦才是正途。若是此事得以隐去,未必不好。
左边那头石狮默然道:“你获得的,是哪种仙缘?”
秦先羽未有隐瞒,答道:“一指定身。”
所谓一指定身,便是一种纯粹的对敌法术,但凡修为低于自身,道行逊色于自身的,都逃不过定身术。这一指定身,对于同等级数的仙家无用,但是对低于自身境界的敌人而言,便是莫大的手段。
比如道祖之辈,施展此术来,自然无法定住同等境界的道胎人物,但若以此来对付尚未修成道胎的地仙,却绰绰有余。纵然已经是九转金丹,内蕴元胎的人物,除非是有极为厉害的对敌或防身的法门,否则,多半也都难逃身形滞定的下场。
斗法之间,只要定住身形,便是任人宰割了。
“这一指定身的定身术,品阶极高,也是玄庭宗秘传。纵然是道祖之辈,都常依仗此术对敌,极为厉害,什么金丹大成,什么元胎内藏,都难以抵挡。但却从未传到外人手里……”
右边那石狮说道:“除却一指定身,你若是领悟足够,亦可画地为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