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宋朝探花郎TXT下载宋朝探花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宋朝探花郎全文阅读

作者:晨风天堂     宋朝探花郎txt下载     宋朝探花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零七节 自然要新皇城

    刘安却很平静的说道:“我有三个选择,第一个让佑哥儿继位,显然母亲不会同意。第一个选择就是还有三位舅舅呢。”

    说到这里刘安停下了。

    承庆郡主说道:“你也不用试我的话,你三个舅舅不行,从小就让人监视着,给了官职也没有实权,没有历练,读的书都是废书。他们不行,你几位表兄更差,十几岁就有人带他们是青楼,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活着,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

    “这天下,交给他们,潘家首先不服,我是潘家的当家大娘子。”

    承庆郡主说的斩钉截铁。

    至于赵佑,她没提。

    承庆郡主很清楚,刘安还没有糊涂到这份上,正如她好些年前就说过的话,心软是罪。

    刘安才说道:“第三,这不是建新城,我新朝的皇宫怎么也不能比汉唐更小吧,国号嘛,称为:华。”

    “恩。”承庆郡主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下来。

    承庆郡主又说道:“定一门娃娃亲,未必需要立太子,却要和曹家给个亲,这一次没有曹家,靠潘家也不能完全让禁军没有异心。至于旧宫,你不去也罢。”

    “我想去。”

    “去作什么?”

    “一个交待,也讨一个公道。告母亲知,我从参加科举那一天,应该说看榜那一天开始,就没有忠过赵家,我要的就是万万里疆土。至于骂名……”

    提到骂名,承庆郡主打断了刘安:“没有骂名,史书依然会写禅位,既然赵恒他那么喜欢祭天,泰山封禅。”

    封禅,为谁封?

    这话不需要明说的。

    承庆郡主又说道:“你岳父和你父亲,还有李将军、曹将军,辽国梁王没到汴梁之前,你不许见赵恒,就算他在宫内自尽也不能见。”

    “是。”

    赵佑答应了,但出了潘府还是去了皇宫。

    没进宫,在宫门外坐着,等刘承珪出来见面。

    刘承珪不能出宫,不是因为谁的命令,而是禁军士兵已经封了宫,不允许任何人进出,宫内一切伙食都由宫外送进去。

    刘安与刘承珪都没办法面对面,隔着一道小门,门开了一条缝,但却不能相互看到。

    刘安明白,禁军士兵担心刘承珪突然发难,这样作是保证刘安的安全。

    此时,刘安也明白,自己这个皇帝必须当了。若自己有反复,对不起这些禁军士兵,若赵家再当皇帝,这些士兵都会死。

    “刘安,你了不起。我以前一直以为你只想成为霍光,却谁想你才是真正的皇袍加身。你没错,谁都没错。”

    刘安没接话,很直接的问道:“郭娘娘怎么死的。”

    刘承珪叹了一口气:“累死的。”

    “官……姑丈固然没有伤佑哥儿之心,却有易后之心,对吧。”

    “对。宫内自古就是一处杀场。”刘承珪倒没有回避这个话题。并且说道:“若念在往日的情份上,给我一杯毒酒,把我拼完整了,给一丈土。”

    刘安又问身旁的人:“龚美可以抓住?”

    “抓住了,日夜看守。”

    “凌迟。”刘安下令之后摇了摇头:“不,我错了。换一个命令,交由刑部审,公正的审,若罪名得当,公正的得当,依律我可以要求罪加一等,若这样还不能凌迟,就斩吧。告诉办事的人,公正,我也不例外。”

    “是。”这名校尉行了君臣之礼后退下。

    门内,刘承珪大笑:“公正,好一个公正。你可以凌迟了他,我怀疑那孩子是他的。”

    “程序正确,这是我刘安给天下人的承诺,不再有私刑,贵族也不能强占百姓财产,若有一天我刘安死了,有人能够改律法来欺民,那是他的本事,但我活着,律法就是律法,天子与庶民,共律。”

    刘承珪高喊:“刘安,我死之前,不会承认你是君,我只能一死。”说完后,刘承珪大步离去。

    刘安原本还想问一些当年的事情,因为刘承珪在宫里是老人了。

    比如岳母的父亲,二叔的死因,四叔公的真正死因等等。

    可刘承珪已经离开。

    其实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现在所有人都支持刘安来当皇帝,因为刘安当皇帝,所有人的利益都能够保障,无论是官员的,还是百姓的或是商人的,甚至是各族的。

    有时候活着不一定为了钱,可有钱可以活的更好。

    这是大宋所有士兵共同的想法,正因为这样,士兵们才心甘情愿追随刘安。

    刘安转过:“铁头,吕府。”

    “主君,还有一件小事。”

    “讲。”

    “六大堂的族长都到了,一百多小堂的堂主也来了大半,其余的在路上。”

    六大堂,说的是刘氏的御龙堂、彭城堂、藜照堂、中山堂、蒲编堂、七业堂。后世的十大堂中的其余四个是在宋之后才兴起的,比如墨庄堂最初堂主,就是宋初的刑部官员,现在这个堂号有,却是小堂号。

    海外,刘浪是唯一有资料赴汴梁,却不急着回去的人。

    他不怎么安心。

    “亲家公,我这心里慌慌的,安哥儿中探花到现在才五年,这就要……”

    “当皇帝。”潘惟熙把刘浪没敢说的话讲了出来。还补了一句:“你现在可以官威十足的行走了。”

    刘浪猛摆手:“不,不。这会给儿子丢人的,我应该学点雅。”

    哈哈哈。

    潘惟熙放声大笑。

    潘惟熙不急回去是因为,中南半岛太重要了,关系到将来新朝南下扩张之路,不把这里安排好他离开不放心。

    同样,石保吉也没有急着回来。他怕自己一离开,高丽出乱子,所以要把高丽有权有势的,包括崔山嵬在内狠狠收拾一遍,让他们长点记性这才能安心回家。

    民间已经有传闻,新朝九位王。

    这八位王当真没有一个急着赴汴梁,潘罗支还在压制大理,控制兵马南下。

    阿斯兰汉还在和鞑靼某部落血战,打不完他是不会收兵的,不收兵,他自然没空来汴梁。

    曹玮,曹家的当家人,已经北上,与杨延昭一起压制长白山女真,控制渤海遗民,不到安稳也没空回来。

第五零八节 八王十三公

    李继隆已经离开雄州,亲赴倭岛,现官方改名扶桑,不把倭人贵族收拾完,倭岛就有再乱的可能。

    没空。

    最后三位,一位是刘浪,虽然是刘安的父亲,却代表的是商盟。又被称为商王。

    还有耶律隆庆,他要确定自己的母亲不会再反悔,宋,辽国若独战支撑不了太久,融入新朝是一个选择。

    然后耶律隆庆还需要西进,配合内定的十三公爵折家、高家、党项把鞑靼东边草原这一战打完。

    若一切顺利,最先到汴梁的肯定是辽萧太后。

    还有最后一位,寇准。

    李沆为帝师,位列三公。

    寇准封王,代表的是所有的文官,为文官之首。寇准北上了,他需要先见萧太后,有一些事情总要提前交流一下。融合只有两个字,真正做起来却是一件极复杂的事情。

    所以,汴梁城除了刘安,没人回来。

    最快的一个,也要半年之后。

    内定的十三公,除了吕蒙正一人在汴梁,王旦与毕士安去了大理,曾会虽然有才,搞不定大理全部的事务。

    向敏中在刘安进京前就从牢里出来了,他也去了倭岛,然后还要亲自去占城,查账。现在新朝,潘惟熙你不能再有私账了,你再有不合适。

    所以,只有吕蒙正一个人在汴梁。

    刘安前往吕蒙正府拜访。

    让刘安既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吕蒙正以君臣之礼在门口迎接。

    “吕公。”刘安长身一礼。

    “安哥儿。”

    可以用君臣之礼,没有登基不能称君,这是礼。

    两人并肩进入了吕府,到了客厅之后仆役上了茶便退离。

    吕蒙正开口说道:“你知道你成功在何处?”

    “请吕公指点。”

    吕蒙正点了点头,他相信刘安自己心里有数,可依然还是说道:“你的成功有三点,第一是真正富国,第二是平衡了许多人的利益,第三是你心中无欲,无欲则刚。”

    “还有,今天龚美的事情,你开了一个好头。却也有不足。法不外乎人情,情理大于法。法家之治不适合当今的新朝,族法大于朝法,这是历代的规则,不是不能变,而是不可轻变。子告父,有罪;兄弟相互举报,有罪;”

    吕蒙正看了一眼刘安的反应,看刘安面色平静,继续说道:“天子与庶民同罪,可以说却不可做。契约仆役打骂可制止,这是大善之举,肉刑慎用以劳役代替也善举,但什么时候奴仆也能与民同论,没有尊卑那还有规矩可言。”

    刘安起身,向吕蒙正施礼:“谢吕公指点。”

    “安哥儿,坐。”

    刘安坐下之后,吕蒙正说道:“安哥儿可以以公正,仁义待天下。天下却不能以公正约束天子,龚美必须被凌迟,我想刑部的温仲舒不会连这一点眼力劲都没有,若没有,他还是告老吧。”

    吕蒙正说的很直接,你说了凌迟,就是凌迟。

    过场是走给天下人看的,你即将成为天子,你要有你的威仪。

    刘安心里懂了。

    时代。

    自己若说出共和制、联邦制等方式,估计这些大人物会认为自己疯了。

    没错。

    王莽就是太激进,破坏了整个天下的规则,否则以他的才干可以作的更好。

    吕蒙正又说道:“辽人必会选萧氏一女入宫,那怕是一块石头,你也要捂热了。为什么不是耶律氏,因为耶律氏汉姓刘,同姓不婚。”

    刘安是真心感谢,吕蒙正说的全是真正的道理。

    吕蒙正又说道:“最后,关于你自家的事,刘氏六大堂全到了,你肯定会劝他们安份,我说你大错特错,刘氏非但不能压制,反而要大封。刘氏是大族,先不说户籍中刘氏占大宋人口半成,只说耶律汉姓刘,你可懂。”

    刘安给问住了,他原本就是想去劝几位族长,不要太张扬,低调。

    可吕蒙正给他相反的建议。

    吕蒙正看刘安的表情就知道,刘安不懂。

    吕蒙正说道:“你若有疑惑,等李公回来他也会和我说的相同。”

    刘安问:“为什么?”

    “你问老夫。”吕蒙正摇了摇头,那意思就是让刘安自己想,若连这个都想不明白,刘安还需要学习的就更多了。

    刘安思考之后回答:“因为,刘氏因我而得利,加上他们的力量,一成的人口便是绝对支持我的。而耶律氏汉姓刘,其中许多人有可能改为汉姓,那么对控制辽国有大帮助。”

    吕蒙正满意的点了点头:“还不算糊涂。”

    吕蒙正又说:“八王十三公,这是你之前许下的,八王十三公能带给你的,也不过全国人口的一成,你现在算一算。并不是兵马在手就真正安心的,万民信服才是帝皇所需要的,你可以管多少人呢?”

    “二十,最多三十人。”

    “没错,你比老夫想像之中的更好。就依三十人计算,这三十人可以管九百人,九百管二万七,就这样依次管下去,这天下才真正安稳。但这还不够,这只是中原,外域呢。瞿越之地勉强可以在几十年内融入,中南半岛难,新探明的吕宋岛更难,爪哇更是难上加难。”

    吕蒙正站了起来,背着手朗声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族远去,久而也远之。”

    厉害。

    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大智慧。

    若不是刘安有后世总结了几千年的智慧,怕是连吕蒙正这话的深意都听不懂。

    想了想后面隔着大洋的两个国家,同根,却不是一国。

    否则也不会有独立战争了。

    因为利益,不可能端平了。

    利益就如同一碗水,静止的状态下都未必能够保持绝对平衡,更何况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奔跑。

    刘安就不相信,有人能在奔跑的时候还能保持一碗水的平衡。

    吕蒙正转回身:“安哥儿,你说的那片比中原还大的岛,有着亿万亩草场的地方,应该是你登基之后的第一要务,将新朝内部的矛盾全部转移到对外的争执之中,而后再慢慢的解决新朝内部的问题。”

第五零九节 不甘心的人

    吕蒙正语重心长的说道:

    “内部,问题会有很多。表面看起来其乐融融,你以为西州与六谷就没有矛盾,辽人与党项没有,他们与我们就没有。为稳定天下,我们需要将所有人的视线都转移到很远的地方,征天竺是一个方案,远不如一块无主之地吸引力更大。”

    “我懂了。”

    刘安真心是服气。

    大智慧之人,远不是自己带着后世的经验就能比的。

    吕蒙正。

    不愧是留名千古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作了宰相,而是真正有大智慧。

    刘安又问:“吕公,我如何面对……”刘安在思考如何称呼,吕蒙正直接说道:“是说废帝吧,你无须面对。”

    不需要面对?

    这一次,吕蒙正完全没有解释,因为他也解释不清。

    正如承庆郡主说刘安的,潘家、李家、曹家说刘安的,妇人之仁是罪过。

    话说皇帝。

    皇帝又醉了,或许说,他这些天就没有清醒过,一直在醉着,或是喝醉的过程中。

    刘安反了。

    这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但还不是最大的。

    他一直都知道,刘安不喜欢他的对外软弱,不喜欢他的治国方针,所以总是哄着他,然后为大宋开疆扩土。

    刘安反,让他意外。可细心思考,也不是没有蛛丝马迹的。

    真正让他受打击的是。

    十万禁军,刘安只身一人面对,十万人变成了迎接刘安的仪仗,而不是平叛部队。

    皇帝自问。

    自己这个皇帝作的有多失败,自己到底作错了什么?

    是重用刘安?

    没错,就是重用刘安。除去这个,怕就是自己遵从先帝,抑武扬文。

    刘安的权势固然有自己给的,但更多的是刘安打出来的。

    皇帝深思之后相信,从潘惟熙出海那天,这一切就开始了,刘安早就有不臣之心。

    但为什么?

    皇帝想过自杀,他没死,他想问刘安一句话,为什么你一个商人之子,为官一年就开始有不臣之心,是谁教的你,是什么让你敢不臣。

    皇帝要问个清楚。

    否则,他死不瞑目。

    想比起皇帝除了醉,还有空思考,刘娥除了发呆,就是哭。

    她算计了多少年,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刚刚到手,成为了大宋的皇后,可从身为皇后的那天,她就看到了朝堂上百官的嘲笑。

    这些家伙早就知道结果了。

    为什么?

    上天对自己如此不公。

    刘安。

    她恨不起来,刘安有成为新皇的力量,那里在意她为刘安准备好的公爵之位。

    自己会如何?

    刘娥想过要自尽,可她死不了。

    宫里的宫女为自保,非常尽心的盯着她,她不吃饭,宫女就能用竹管塞进她嘴里硬灌,她想死,屋里时刻有人守着,自己没办法撞死,没办法上吊,也搞不到毒药,就是想投井,都靠近不了井边。

    而负责看守她的,就是郭皇后宫里的女官长。

    女官长已经从禁军那里知道,龚美会被凌迟。

    女官长在等。

    等着刘娥被凌迟的那一天,她要亲手去割两刀,然后用刘娥的肉去祭祀皇后。

    当然,她不急。

    她知道每多等一天,刘娥内心的苦就多受一天,她已经吩咐了其他人,把刘娥要养的白白胖胖,肉多可以多割几刀,不能等凌迟的时候太瘦,没肉可割。

    而刘娥身边的几个贴身婢女,已经被乱杖打死。

    当然,这些事。

    刘安全部……不知道。

    没有谁会有空去汇报这些事,汴梁城的正三品这一级的官员正在计划一件大事,就是早朝要在什么地方开。

    没有早朝,他们的人生就失去了意义。

    而宫里原先的人,早就分成了三批。

    第一批在等死,就是刘承珪这类的人,他们忠于大宋,不甘心为新朝为臣。这批人的人数一共有七位,他们现在过的很好,没有人为难他们,而且伙食供应极好。

    第二批也是在等死。却是想自杀都不能的,他们属于无奈。

    因为,他们或是她们,是当今皇帝的人。比如妃嫔。甚至包括当今太后,李继隆的亲姐姐。太后已经收到弟弟的来信,她可以出宫,但她不愿意。为了李家的将来,以及她现在的身体状态,她只希望安稳的死去,然后葬入先帝的陵中。

    最后一批,就是以皇城司为首的禁军,加上宫内这些年吃刘安的,喝刘安的,一直用心替刘安办事的太监宫女们。

    他们只等着一切都结束,还继续做太监,做宫女。

    刘安从吕府出来,没回家,也没再去潘府。

    一间小宅子,很普通的宅子,没高门,门口也无装饰,就在新建的摘星阁旁隔了一条街,这里居住的人都从来没有注意过这间经常一个月都不开门的小宅。

    这宅正门确实不开,因为入宅的人习惯从背后的成衣铺进来。

    李清莲。

    从潘秭灵入蜀那天开始,就一直住在这里。

    主母不在家,最初她不想住在安平侯爵府,后来潘家大娘子,也就是承庆郡主告诉她,让她住进潘家躲一躲,她拒绝了。

    然后潘家买下了那间成衣铺,安排了可靠的人守着。

    再然后,刘安反了。

    知道这消息的那一天,李清莲将一把短刀放在枕头边。她知道,一但刘安有事,她肯定不能活,与其受辱而死不如自尽。

    无论怎么说,自己也是安平侯爵府的人。

    今晚,刘安来了。

    坐在桌旁,只有简单的三菜一汤。

    李清莲吃了几口就停下了筷子。

    刘安问:“为何不住在家里?”

    “我是出身最贱的妾,大娘子不在府中,府中却有常来拜访的人,我怕时间久了,我这个贱妾被人误认为在府中是有身份的人。”

    刘安没接话,再问:“我回来了,你为何不回家?”

    “我听说,潘家大娘子在选人,要挑一个大娘子的堂妹入府。我懂,主君即将成为九五至尊,潘家大娘子在安排人为稳固大娘子的地位,宫内的斗,史书上有,戏文之中也有。我到潘府去过两次,也听到了一些事。”

    刘安笑问:“说来听听,什么事?”

第五一零节 剧终

    李清莲低声说道:“十七姑娘,不想应之前那门婚约,听闻汴梁城权贵家的贵妇也默许毁婚,十七姑娘哭着说要嫁给姐夫,自然就是主君了。潘家大娘子还叹息过,抱怨亲家为什么没多生几个女儿,四姑娘是许给曹家还是石家,让潘家大娘子已经好些天吃不好,睡不好了。”

    这都是什么事。

    刘安心说,我还没当皇帝呢。后院就已经乱了套。

    毁婚,那毁的不就是赵佑的婚事。

    这事……

    刘安只有叹息,他还真阻止不了,赵佑估计也不敢娶。

    刘安插开了话题:“这与你无关,我是问,你为什么不回家。”

    “我是贱籍出身。”

    李清莲还是这一句。

    刘安叹了一口气:“抱歉,是我害了你。你这一生被我连累了,一入宫门深似海,我刘安也不可能什么都不顾,今天吕公和我说的很多,我心里有点累。不过你放心,秭灵挺好的,别看她很凶,其实很善良。”

    “我知道。但,大事未定之前,我住这里真的很好。”

    说完后,李清莲拉开了柜门:“杨府、曹府,甚至辽国太后都给我送了礼物,我懂。”

    刘安笑了:“今晚不想走,你不会赶我走吧。”

    “恩。”李清莲轻轻的点了点头。

    夜里,刘安真正睡了不足两个时辰,潘家就来人了,是带着吕蒙正来的。

    “吕公?”

    刘安很意外,这么晚吕蒙正来干什么。

    吕蒙正说道:“安哥儿,上早朝。”

    “早……朝。”

    “没错,早朝。”

    吕蒙正连衣服都给刘安带来了,一件明黄色,却没有任何的花纹,也没有绣任何图案的衣服。

    刘安穿什么,吕蒙正是思考过的。

    这不是,还没有登基嘛。

    早朝。

    这事让刘安很难受,看看外面的月色,现在估计才凌晨三点左右吧。

    有点困。

    吕蒙正选的地方肯定不是皇宫,而是摘星阁的正殿。

    刘安到的时候,百官已经到位。

    没有口号,也没有任何的称呼,沉默中施礼。

    吕蒙正站在相公的位置:“今日,议新朝新法,第一议废肉刑。此议各人思考,各官有公务可依次上报。”

    立即有一人上前:“报,钦州上报广南西路,后依次上报。钦州修河道失误,造成河道决堤,两县受灾,共八百五十五亩田地颗粒无收,五千六百亩减产,一百零一户无家可归,四百一十七户房屋受损。”

    “钦州知府自请罪,广南西路转运使请旨,借此机移民于瞿越。”

    报完,这位退到一旁。

    吕蒙正开口:“民部。”

    民部立即有官站出来:“民部以为,此事可行,但户籍迁出,钦州人口减少,一千户以下为下县,请问吏部这受灾几县,如何定。”

    县的级别关系到定税,定劳役标准等等。

    当然,还有县里官员的俸禄级别。

    “吏部有话。”

    “讲……

    百官开始议事,有理有据,倒没有人胡扯。而且议的都是正经事。

    刘安听的很认真。

    早朝结束,吕蒙正亲自送刘安回去,路上吕蒙正问:“安哥儿,有何感想?”

    吕蒙正这样作,是接到了李沆、寇准的信。

    他们都认为,刘安凭一种信念在东征西讨,但治大国却不是凭着一股子劲,也不是朝着某一个方向去发展就够了的。

    没错,可以定下一个大方向。

    比如现在,发展蒸汽机、修路、增加商业、控制海外。

    可这不够。

    国内还有许多细节性的事务需要处理。

    所以,才有了这次早朝。

    吕蒙正问了之后,刘安回答:“吕公,我是这么想的,皇帝有三种。”

    “安哥儿直言。”

    “头一种,皇帝不管,不听,自己吃喝玩乐,这天下谁爱管谁管。”

    吕蒙正听完,没反对,也没支持,只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刘安只是说说,不管事在刘安这里不可能。

    刘安继续说道:“还有一种,事必躬亲,累死自己,朝中谁都信不过。比如……汉武。”

    吕蒙正再次点了点头,千年有多少皇帝,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

    刘安再说第三个:“第三种皇帝,会定规矩。定下一个规矩后,朝臣们各司其职,也不用事事向皇帝汇报,按规矩就办就是了。若遇到紧急的大事再朝议,所以,我认为,朝中的事情应该分为,日常事务、紧急事务、突发情况。”

    “有理。”

    吕蒙正认可这话。

    刘安说:“那么,我来定规矩。这规矩百官认可,八王十三公投票,只要票数过了,这条规矩就定死,没有人能轻易改这条规矩,皇帝也不能。”

    吕蒙正问:“皇权与规矩冲突呢?”

    “没有冲突,规矩定好祭祀天地,便是天定的。皇帝没有天大,任何人也没有天大。比如咱们可以先定一下规矩,朝堂是什么样的,有多少官,分司多少职可以满足现有的情况,如果有新的情况发生,当如何补充规矩。”

    “比如,以前并没有蒸汽机,更没有火车。那么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物件,要不要增加一个专项管理的衙门呢,那么这个衙门属于什么级别,对谁负责。官府使用火车是什么规矩,民间商人使用又是什么规矩。商人用,收钱,钱收多少,收了怎么用,谁来管这些钱……”

    刘安可能不懂朝政,但他懂火车。

    前辈子给火车贡献了多少张火车票,春运也挤过。

    刘安讲的条条是道。

    吕蒙正倒是听明白了,如真的能这样执行,其实也不错。

    各部相互监督,没有一家独大。

    吕蒙正说道:“安哥儿,我看你也不急。往前算一千年,谁有这样的机会怕是今天就想登基,你倒是一点也不急,既然不急,那么定下初步的规则来。”

    “我也是这样想的。”

    刘安认为,君主立宪制并不适合现在,纯粹的皇权至上,也不合适。

    两者结合一下试试。

    想想,大明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大明不是也没事。

    就按万历皇帝那一朝想想办法。

    这事可以成。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

    刘安也不急着登基,八王十三公他们直接的封爵也没到头上,可谁都似乎不急,各忙各忙的,都想着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完再说。

    事实上,都在等。

    等一个新的皇城出来。

    既然是新的,那就要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皇城,新的规矩,新的皇帝,新的天下。

    又是一天。

    太阳照常升起。

    刘安依然穿着没有龙纹的明黄色衣服,坚持着让他厌恶,甚至想吐的早朝。

    什么规矩都能改,唯独这个……

    改不了。

    百官们认为,没有早朝,他们没有存在感。

    然后,又一个日出。

    刘安依然坐在龙椅上,默默的看着百官们对定立新规矩上演的全武行,文官们打起来了,争吵似乎已经解决不了问题。

    好想去旅行。

    皇帝,挺辛苦……

    全剧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3838/ 第一时间欣赏宋朝探花郎最新章节! 作者:晨风天堂所写的《宋朝探花郎》为转载作品,宋朝探花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宋朝探花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宋朝探花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宋朝探花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宋朝探花郎介绍:
刘安穿越了。这位堪称史上最幸运的穿越者,汴梁及至天下最英俊的探花,与名门嫡女婚约在身。可很快,刘安发现自己不快乐。弱宋天天跪,跪党项、跪契丹,跪到弱宋只剩下钱了。提到钱,刘安更不快乐。刘安听说:宋朝发俸禄竟然是直接发给夫人的,夫人掌家管账,零花钱定项支出,精准到文。又听说,武勋世家的潘六姑娘,可以手撕街痞。刘安表示,穿越好可怕。宋朝探花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宋朝探花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宋朝探花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