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黑板报
中午吃过饭,牛大力将名册交给冷秋娘看,这名册记了上私塾小姑娘的名字,冷秋娘见有三十多个人名,白皙的脸蛋升起一抹激动的绯红。
其实私塾能容下六十人,如果挤挤能挤下更多的人,就算让作坊里做工的人,家里的小女孩都来私塾也没问题。
可问题是这次是冷秋娘的首秀,担心冷秋娘应付不过来,所以不敢招太多的人,等冷秋娘逐渐习惯了再招人也不迟!
“我明白,最近辛苦姐夫了。”
冷秋娘清楚这些日子来姐夫为了私塾做了许多的事情,如果不是姐夫弄出黑板和粉笔,她想办私塾的想法只能破灭了。
“辛苦啥,你是俺妹妹,不帮你,帮谁?”牛大力憨厚一笑。
冷秋娘鼻子一酸,自从冷府灭亡,很久没人关心过她了,不知何时她越来越认同这个家了。
“小姨,我也要上你的私塾行不行?”二丫有些小激动道。
“你都会了,还上什么私塾!”大丫没好气的点了点二丫的小脑袋。
“姐,这你就不懂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还有许多地方要学习的!”二丫小手负在后面,摇晃着小脑袋,一副小读书人的模样道。
原本还有些沉闷的气氛被二丫和大丫的对话这么一弄,顿时消散了,冷秋娘忍不出笑出来,李香兰也是失笑摇头。
牛大力有些意外,这个小闺女竟然会咬文嚼字了,不过看着二丫这可爱的小模样,他莫名的升起一抹笑意,“说得像模像样的,那你知道这话是啥意思?”
“爹,你太小瞧我了!”二丫嘟着小嘴,不服气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是....就是...读书没有捷径可言,只有勤奋,刻苦,尽力学习!”
说着,二丫翘了翘小脸,一副得意炫耀的小模样看向他。
“嗯,说得没错,你连这么难懂的都懂了,那说明你已经不用上私塾了!”大丫点点头,白皙的小脸认真道。
二丫顿时傻眼了,那副模样好似在说,亲姐啊,有你这么坑妹妹的吗?
“不是不是,我刚才说错了,我记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像是有一座叫书山的山,山里有一只看起来很好吃的小鹿叫勤为径,它老是想学另一只看起来很好吃的小鹿,那只小鹿叫海无涯,海无涯是个做船的老师傅!”
“嗯,那只叫勤为径的小鹿一看就知道是个看起来很好吃,又很勤奋刻苦的小鹿!”
说完,二丫还不忘点评一下。
屋里众人呆住了。
牛大力嘴角扯了扯。
如果不是识字,还真给二丫给蒙过去。
只是为什么一定要在小鹿前面加个“看起来很好吃”。
“你瞎解释什么?”
大丫没好气的轻拍了一下二丫的小脑袋瓜子。
“姐,你别老打我头,打傻了咋办?”
二丫捂住小脑袋,撅着小嘴抗议道。
“打傻了,姐养你!”大丫道。
望着笑闹的两个丫头,李香兰和冷秋娘失笑摇头,冷秋娘笑道:“二丫想上私塾就让她上吧,反正私塾里的桌椅有多!”
“太好了!”二丫顿时高兴的搂住冷秋娘,“小姨,我喜欢你!”
冷秋娘浅浅一笑,冷秋娘把目光看向大丫。
大丫知道小姨什么意思,摇摇头,“我就不了!”
冷秋娘也不强求,以如今大丫的学识就算考个童生也搓搓有余,如果上私塾的话,对大丫而言,确实有些浪费时间了。
由于确定了学生人数,牛大力便到冷秋娘的私塾把多余的桌椅搬到杂房里,范中云,大金和东子要忙着向日葵花田和后山荒地的事情,牛大力就没让他们过来帮忙,再说了,就几张桌椅,根本就不用那么多人。
不过,大丫和二丫,秀儿却过来帮忙了。
一进来私塾,就见黑板上画满了画,画上不但有各种图案,还写了大大小小的字,可惜黑板上只有一种颜色,让眼前的画显得有些太单调了。
“这是谁画啊?”牛大力好奇的看向三个丫头。
“是我们三人画的!”二丫小脸颇为得意道:“爹,好看不?”
“嗯,好看!”
牛大力点点头,目光格外注意黑板角落画的那只小兔子。
这只小兔子画得不能说像,而是萌,或者说更倾向于卡通,圆圆的脑袋,竖起长长的耳朵,大眼睛,嘴巴露出淘气可爱的模样。
“爹,这小兔兔是我画的。”二丫笑嘻嘻的指着黑板的小兔子道。
“画得蛮好看的!”牛大力摸了摸二丫的小脑袋,没想到二丫还有这艺术细胞。
“还有还有,这是姐姐画的,这是秀儿画的!”
二丫登时自告奋勇将黑板上谁画的谁写的字说出来,大丫和秀儿可没有二丫这么爱臭美,小脸有些羞涩,不过能得到牛大力的夸赞,她们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牛大力又看了眼前的黑板一眼,说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眼前的画给他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细细一琢磨,眼前一亮,脑海蓦然闪过一个词。
黑板报!
难怪刚才第一眼见了会有种熟悉感。
记得前世教室一般有两块黑板,一块给老师上课用,一块留给学生办黑板报。
说起黑板报可不单单只是学生画画写字那么简单,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学生们去构思,去创造,怎么在一块大黑板上画出风格,凸显黑板报的主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而眼前的黑板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为这块黑板报是大丫三个丫头商量画出来的。
这么一想。
看来有必要再弄一块黑板了。
夜里,牛大力一家在院子乘凉,牛大力顺便把这事跟冷秋娘提了一下。
冷秋娘有些不理解一个私塾为什么要弄两块黑板,牛大力想了想,用通俗易懂的说法解释给冷秋娘听,还将白天看到的黑板报说出来。
冷秋娘听得似懂非懂,但她还是清楚一件事,后面的黑板是给学生动手写写画画的。
469 开学啦
而且大丫,二丫和秀儿常常在黑板写写画画,她是知道的,起初三个丫头是自己画自己的,写自己的,当时黑板被画得乱七八糟,没有什么顺序可言。
只是后来,大丫她们懂得商量,黑板被她们越画越有意思起来,看得冷秋娘都有些舍不得擦掉。
如果当时后面有黑板给大丫她们画画,那她就不用擦掉了。
还有一次,路过讲堂时,听见大丫她们在商量要画什么写什么,这不正是姐夫说得黑板报能调动学生的思路和积极性吗。
冷秋娘越想越觉得有必要在后面弄块黑板,三个丫头听了这事,可是高兴坏了,她们有她们的黑板,以后那她们想画什么就能画什么了。
次日一早,牛大力到周木匠家,又拜托他制作一块黑板,周木匠拍拍胸脯,让他三天后来取。
转眼间到了三月中旬,私塾一切准备妥当,正式开课的消息传遍了杏花村,不少村民翘首以盼,都想看看村子唯一一个教小姑娘的私塾是怎么样的。
尤其是要上私塾的人家,早早就领着家里的孩子出门。
王二一家也不例外,可王二大嫂和王二弟媳心里就不痛快了,以往王二一家在家里的地位属于最低的,什么活都是他们一家干。
可就在去年王二和他媳妇到作坊做工就不用干活了,如今连他们家的闺女也要去上什么私塾,那以后家里的衣服谁洗啊?
本来她们还想闹的,但谁知王二媳妇发了狠,说如果不让小翠上私塾,那干脆就分家过好了!
王二嫂子和王二弟媳顿时萎了,如今家里挣得最多银子的就是王二和他媳妇了,一旦分了家,那她们大大的吃亏了。
末了,她们也只能同意让小翠上私塾了,可偏偏她们家的闺女见小翠能上私塾读书,她们也闹着要上私塾,她们心里别提有多糟心了。
一路上,王二媳妇不断叮嘱自家闺女,“小翠,到了私塾要好好听先生的话,要认真听讲,村里能读书识字的姑娘不多,这么好的机会,你千万要把握住,回家也能教教你弟弟。”
小翠心情本来就紧张了,还听着老娘絮絮叨叨,心里越发紧张,甚至有些不耐烦,“娘,你从昨天说到现在不累吗?你不累,我都听烦了!”
王二媳妇气道:“你这丫头还不爱听了,我说这么多还不是为了你好。”
王二圆场道:“好了好了,小翠第一次去私塾心情难免会有些不好,你就少说几句!”
王二媳妇还想说什么,忽然一道声音从身边传来。
“这不是王二家的,你们老老小小出门,该不会是要去牛大力家办的私塾吧?好好的姑娘上什么私塾啊,还是去给那样的人教?村里谁不知道那牛大力的小姨子是被婆家赶出来的,上那念书,保不定教坏你家小翠!”
说话的人是一名挽着菜篮子的肥胖妇人,这肥胖妇人看起来一副好言相劝的模样,可王二媳妇清楚这肥胖妇人没那好心。
“我说朱大花,你有这闲情还是管好你自个吧,听说你家那位不知跟谁在草堆里打滚,被人给瞧见了,啧啧,还真看不出来,王大麻还有这胆子!”
王二媳妇心里本来就不痛快,一听这肥胖妇人阴阳怪气的话,顿时来气了,“当家,我们还是赶紧去私塾,免得迟了!”
说着,王二一家也不搭理肥胖妇人径自走了。
那肥胖妇人面色青紫,冷哼一声,“瞧那嘚瑟样,以后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而此刻,牛大力和冷秋娘院子门前围满了村民,这些村民可不只是来送自家孩子上私塾的乡亲,还有一些喜欢凑热闹的乡亲也过来了。
好在,牛大力早有准备,和李香兰,以及王石虎一家接待送姑娘上学的乡亲。
因为来的乡亲们比较多,所以牛大力并不打算让大人进私塾,一些凑热闹,想看看私塾样子的村民暗自可惜。
而送闺女上私塾的乡亲对于牛大力一家可是相当信任的,将闺女送到这里,交代自家闺女要好好听冷秋娘的话,还很客气的跟冷秋娘说,自家闺女有什么不听话的地方,别跟他们客气,尽管教训就是了。
大丫,二丫和秀儿领着小姑娘进私塾,这些小姑娘小脸都显得有些拘谨紧张,手心都冒汗了。
不过,有个说话好听的二丫活跃气氛,一下子就将紧张的氛围变得没那么紧张了。
进入私塾里,不少小姑娘第一眼就被后面墙上的黑板吸引住了,尽管她们不认识黑板上的字,但黑板上的图画是真的很好看。
一个大爱心,大爱心里写了几个大字,爱心旁还画了看起来很奇特的小动物。
这些小动物有小狗,小兔子,以及鸡鸭,可模样跟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但看起来特别可爱讨喜。
不少小姑娘惊叹出声,“这是谁画的,好好看啊!”
二丫小脸有些小得意道:“这是我和我姐,还有秀儿画的!”
众小姑娘齐齐将目光看向大丫,二丫和秀儿,眼中无一不是目露崇拜羡慕之色。
二丫倒是很享受这样的目光,笑嘻嘻道:“这黑板是给我们用的,你们以后也能在这黑板画画!”
有个干瘦的小姑娘惊异道:“我们也能画?”
二丫点了点小脑袋,“是啊,这黑板就是给我们办黑板报的!”
之后,二丫把什么是黑板报告诉她们听,众小姑娘听得有些迷糊,但她们还是知道一件事,这块大黑板是留给她们画画写字用的。
小翠指着黑板上的字,有些不好意思道:“二丫,上面几个大字,你知道怎么念吗?”
其他小姑娘齐刷刷把目光看向二丫,其实她们也好奇上面写了什么。
二丫甜甜笑道:“上面写着,开学啦,欢迎你们加入!”
这面黑板报其实也有牛大力的一份功劳,不过他是给三个丫头提了一些小小的建议罢了,画和写都是三个丫头完成的。
470 这样的私塾不行?
这一天,不少村民都关注着冷秋娘的私塾,其中有不少村民候在私塾外面,却在这时,一声声整齐嘹亮的朗读从私塾里传来。
“人之初,性本善....”
外面的村民默默相视,这声音对他们自然不陌生,尽管他们听不懂里面念了什么,但隔壁私塾就是这么念的。
只是和隔壁私塾不同的是,这是小姑娘清脆悦耳的声音。
有些小姑娘的爹娘并没有离开,听着这朗诵的声音,莫名的激动不已,又有些自傲,这声音其中就有他们家闺女的。
随后的几天,冷秋娘忙着教小姑娘读书识字,由于大多数小姑娘都要帮家里做家务,所以经过一番商议,私塾一般是早上晚些上课,下午早放学。
这样一天上课时间差不多有三个时辰,时间很明显不充裕,但大多数小姑娘都很专心听课,尽管她们不像其他私塾一样,有书捧在手里念,也没有毛笔,墨水让她们写字,但她们真的很知足了。
毕竟,十里八村能读书识字的小姑娘有几个,私塾时间不充裕,那她们回家在地上练。
与私塾的忙碌不同,村里却是如同砸开了锅般。
不少村民听说冷秋娘办的私塾是在墙上教书,而学生在沙堆写字,都有些啼笑皆非,敢情之前所谓的只要带个人上私塾是这个意思啊?
还别说,这样还真不用花银子,连书都不用买,笔墨纸砚也省了,直接写到墙上,沙堆里,那还用花什么钱呀?!
“都说牛大力憨厚老实,我看也就那样,连书都没有,那还算个屁的私塾啊,也就摆摆样子!”
“谁说不是呢,墙上写字也就算了,还让孩子在沙子上写字,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见有这样的私塾!”
一时间,不少人抱着看好戏的态度,但也少不了一些阴阳怪气的议论声。
可作坊做工的乡亲们却不服气了,尽管东家办的私塾确实和其他私塾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但起码是真得教自家孩子读书识字的。
要知道自家闺女一从私塾回来口里就念着什么诗句,还会教家里的弟弟妹妹写字,他们可是亲眼见的。
再说了,那些说东家抠门也不怕闪了舌头,试问一下,十里八村有哪个财主员外愿意给底下人的孩子办私塾的?”
没有!
别说是办私塾了,一般的财主员外没有压榨底下的人,也没克扣一点底下的人的月银就算不错了,就算真有人肯办私塾,那也只是出银子建个私塾,但该收的束脩还是照样要收的。
这灵魂一般的质问顿时问得不少村民哑口无言。
但村里的读书人听了这事,摇摇头,“如此读书,不过贻笑大方罢了。”
甚至村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童生更是嗤之以鼻,说了一句,“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但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冷秋娘依旧埋头教书,对于外界议论声充耳不闻,而牛大力和李香兰从王婶家听了这些事,但他们并没有将这些不好的言论告诉给冷秋娘听,免得冷秋娘分心。
二丫如今是私塾里的小班长,手底下管着三十多号人,可把这小丫头得意成不知什么样了,总是昂着小脑袋,迈着小步子,身旁跟着秀儿这个小副班长。
但做了没两天,这小丫头就要撂挑子了。
牛大力哪会不清楚这小丫头想什么啊,当初执意要上私塾的本意就是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下的,但不曾想当班长的担子有些重,就想甩手不干了。
当然,牛大力可没如了二丫的意,不管二丫怎么卖萌讨好抱大腿,依旧让二丫到私塾上课。
反正意思就是自己约,不对,是自己讨来的机会,就算含泪也要上下去。
三月底,摆酒席,牛大力将所有作坊做工的乡亲们请来,这顿酒席有开工宴的意思,不少妇人听说明儿作坊要正式开工忙碌了,激动得面红耳赤。
等了这么久,总算要开工了,尽管她们家男人如今在花田里干活,有的在荒地上干活,可她们却是闲得发慌啊,以前每天待在作坊里忙碌,一天眨眼就过去了,如今闲在家里,感觉度日如年啊。
这顿酒席上,妇人们无一不是在谈论自家闺女的事情,她们也没想到自家闺女才在私塾上了半个月,整个人有些不太一样了,她们也说不上哪里不一样,只是感觉。
“我前几日跟我当家说了这事,他还不信,还说是我看错了!”
“是啊是啊,我当家说可能是闺女长大了,闺女长没长大,我们当娘的怎么会不知道啊?”
“汉子的心思没咱们细腻,我看啊,咱们闺女肯定和以前不一样!”
“被你们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我家大闺女有些不一样了,你们也知道我那闺女,说话大声,跟个男孩似得,可如今她说话细声细气的,还总是说一些我听得有些懂又有些不懂的话来!”
有个粗枝大条的妇人被周围妇人这么一提,也想起自家闺女近来的不对劲。
接着,众妇人议论开了,尽管她们没有议论自家闺女为什么会变得和以往不同,但她们每个人心里门清得很,自家闺女是因为上了私塾后,才有这变化的。
“其实不瞒你们说,之前听说东家办的私塾是在墙上教书,孩子们在沙盘上写字,我那嫂子弟媳没少用这事寒碜我,我当时真有些不想让我家小翠上私塾的。”王二媳妇暗暗庆幸。
“谁说不是呢,我也差点...”又一名妇人想到了什么,轻抚了胸脯,“好险当初被我家男人给拦住了,不然有我后悔的!”
其实有这想法的人家不在少说。
当时冷秋娘私塾在墙上教书的事情传出来后,村里的读书人都说了,这样的私塾只会耽误自家孩子,还让她们的孩子以后别上东家的私塾。
若不是后来她们顾及那私塾是东家办的,她们还真有可能不让自家闺女上私塾了。
如今想来,她们差点耽误了自家闺女的前程。
471 才七文一斤?
如今花田里的向日葵成熟了,而后山荒地上的向日葵由于种的时间较晚许多,所以还要等一阵才能收割,但想来等向日葵花田里的向日葵收割完,后山荒地的向日葵也就差不多了。
第二天上午,牛大力和王石虎等人浩浩荡荡往向日葵花田去了,李香兰和几名妇人在清洗一下作坊,冷秋娘在私塾里教小姑娘读书识字,碧儿在厨房里忙碌,准备一会儿的糖水。
没一会儿到了花田,如今花田里的向日葵并没有先前那么生机盎然,取而代之的是腐朽枯寂,茎杆变黄,大部分叶片枯黄脱落,花盘背面成黄褐色,一眼望去,一片荒寂的景象。
“俺们干活吧!”
牛大力没说什么废话,率先在木车上取了把镰刀后,下地收割向日葵了,作坊干活众人真没想到东家竟然会下地干活。
不过,他们很快反应过来,纷纷拿起镰刀下地,连东家都这么卖力干活了,他们哪好意思不在一旁看啊。
一时间,花田蓦然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妇人动作麻利的收割向日葵花盘,汉子们三三两两拖拉着木车,将向日葵花盘拉到作坊里,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路过花田的村民见到这一幕都有些意外,但更让他们意外的是竟然在干活的人中看到牛大力忙碌的身影。
要知道如今牛大力可是个地主爷,根本就不用亲自下地干活,可偏偏牛大力还真这么做了,换做谁也吃惊啊。
其实如今可不光是牛大力这边赶着收割向日葵,开原城各地同样也在抢着收割向日葵,有些迫不及待的势力早几天就收割向日葵了。
不过,那些赶着收割向日葵的人很不幸运,刚刚收割向日葵,第二天就下雨了,雨不大,但连续下了好几天,愣是将葵花籽等发芽了。
随后的几天,作坊恢复往日的热火朝天,而此时,开原县各地纷纷出现五香瓜子,不管是酒楼小贩,还是镇里百姓可是发自内心的欣喜高兴,酒楼小贩盼着卖五香瓜子发财,百姓们盼着有瓜子磕。
刚开始出现五香瓜子的时候,一斤五六十文钱,可不到两天工夫,五香瓜子价格仿佛一夜崩盘了般,一下子从之前的五六十文钱一斤,降到二十文钱,十多文钱,甚至有些地方一斤不到十文钱,就算是普通老百姓也能买个半斤回家磕。
这结果在牛大力的意料之中,当初种向日葵的时候,那些员外地主不要钱似得买旱地,愣是将旱地的价格抬高到和良田一个价去了。
那么多旱地全都种上向日葵,到如今瓜子的价钱不便宜才怪,可能过个十几二十天,瓜子的价格还会再降。
毕竟,那些跟风种向日葵的人不但买了旱地,也买了不少荒地种向日葵。
不过,这对于牛大力而言,却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毕竟如今瓜子在开原县已经成为平民百姓消费得起的零嘴。
尽管别人的瓜子降价,但牛大力家的五香瓜子还是去年的价格,第一批五香瓜子一生产出来,就被马车拉走了。
其实那些酒楼也没办法,纵使如今开原县各地都有瓜子卖,而且还便宜,可谁让牛大力家的五香瓜子味道一绝,不少富户早早就跟他们预定好几十斤五香瓜子。
陈家,陈老太拉着陈小胖纸急匆匆从外面回来,“老头子,老头子,你知道今儿外面的五香瓜子卖多少文钱吗?”
陈老汉无奈道:“你着什么急啊,有话好好说,外面的五香瓜子不是十文钱一斤吗?”
陈老太坐下来喝了口水,“十文钱,那是昨儿的价,如今是七文钱一斤!”
陈老汉错愕,“这么低?”
陈老太道:“这还能骗你不成?陈记米铺如今还在门口摆着呢!你说说今年的瓜子也贼不值钱了!”
陈老汉也是一叹,之前他还以为这些不太正宗的瓜子十文钱一斤已经够低了,没想到还有更低的。
这时,陈致远也从外面回来,走路一瘸一拐的进了屋子,正好听见陈老太的话,“爹娘,你们说什么?什么瓜子不值钱?”
陈老太登时把事情说给陈致远听,陈致远也有些意外,他还真没想到如今五香瓜子会这么便宜。
那陈家米铺是洛镇的大粮商,听说今年在庄子里种了不少向日葵,莫非陈记米铺之所以卖这么便宜是种太多了?
陈老太想到了什么,赶忙问道:“致远,你今儿的生意怎么样了?”
陈致远点头,“在云荷表弟家拉来的五香瓜子都卖了,只是价格比去年低了不少。”
陈老太心里快敲了敲算盘,“那我们不得少挣不少钱?”
陈致远道:“那也没办法的事情,娘,你都说了如今瓜子不值钱,我们卖的瓜子能卖那么高算是不错的了!”
陈老太还是觉得挣得太少了,“致远,你说能不能让你媳妇那表弟便宜一些卖五香瓜子给我们啊?”
陈致远怔住了,不等他说话,陈老汉登时冷哼道:“你这老太婆就知道想些没的,别忘了,去年你还想让致远别到云荷表弟家买五香瓜子,要是去年真听了你的话,今年致远别说是一天挣几百文,只怕连几十文也挣不到,还平白无故惹了云荷表弟!”
陈老太被说得不服气,嘟囔道:“夏云荷那表弟一天卖那么多五香瓜子,少那么十几二十文卖给我们,他又不吃亏。”
陈老汉差点被逗笑了,“你也说了,他们一天卖那么多五香瓜子,有那么多人到他家买,我就问你他们凭什么要亏钱卖给我们?”
陈老太道:“我们和他们是亲戚!”
陈老汉登时冷哼道:“就因为云荷的关系,我们家才能到他家拿五香瓜子来卖,换做其他人,想买还买不着呢,你竟然还好意思让别人便宜卖五香瓜子给我们。”
陈致远跟着劝道:“娘,爹说得没错,要不是云荷,我们家真未必能拿到五香瓜子来卖!”
陈老太根本没当回事,夏云荷嫁进他们家就是他们陈家的人了,帮助他们是应该的。
472 养鸡场扩大规模
陈老汉和陈老太夫妻多年,哪能看不出此刻老伴想什么啊,“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你是不是觉得云荷是儿媳,让儿媳帮家里是应该的?”
被猜出心思,陈老太非但没觉得不好意思,反而理所当然道:“不应该吗?亲戚帮扶一下怎么了?再说了,这又不是帮我们,我们老了,家里的东西哪样不是留给陈致远跟聪儿的?”
陈老汉摇摇头,“你说亲戚要帮扶一下,那以前夏家困难的时候,我们家帮过儿媳家什么?”
陈老太顿时被问住了,脸色露出几分不自然之色,从夏云荷嫁入陈家,她自然知道以后家里会有一家穷亲戚,所以夏云荷进门后,她经常明里暗里提醒夏云荷别偷拿家里的钱接济夏家。
好在,夏家不像别家的穷亲戚那样隔三差五就上门来讨好处,除了大年初二,陈致远和夏云荷会回一趟夏家外,就没怎么见面了。
一旁的陈致远听了陈老汉的话沉默了。
陈老汉叹道:“有时候还真不能瞧不起人,以前我们家和儿媳家没什么来往,如今他们家起来了,还记得帮衬我们,这情分够了,我们又怎么能舍了脸面让儿媳那表弟便宜卖五香瓜子给我们?”
陈老太不耐烦道:“好了好了,我不就想让云荷表弟便宜卖瓜子给我们,你还大道理说个没完了!”
陈老汉一听这话,顿时板着脸道:“你还别不乐意听了,不说夏家,就说儿媳那表弟就不是一般人,招惹了他,只要他跟县太爷说一声,我们一家就得下大牢!!”
陈老太本来还真没当回事的,可当听见陈老汉后面的一句话,她浑身一抖,差点把夏云荷那表弟认识县太爷的事情给忘了。
“没那么严重吧,就算他认识县太爷,也不可能无缘无故让我们家入大牢,再说了,聪儿可是他表侄儿!”
说着,陈老太不忘抱了抱陈小胖纸。
陈老汉冷哼,“儿媳那小姑跟夫家和离,如今她和两个丫头还住在娘家呢,你能保证儿媳妇不会带着聪儿走?”
陈老太狰狞道:“她敢!”
陈老汉:“有什么不敢的,别忘了那林家今年还带了个衙役到夏家打算要回两个丫头,还不是被儿媳那表弟给吓跑了,你说你能叫来比林家还厉害的人吗?”
陈老太脸色一白,他们陈家虽说是住在镇上的,但他们还真不认识什么厉害的大人物。
陈老汉心里叹了口气,他说那么多不过是想点醒一下老伴,别到时将儿媳欺负跑了不说,还惹了儿媳那表弟,那他们陈家可真是有苦头吃了。
更何况,他觉得儿媳那表弟以后的成就肯定不低,若是能一直傍着这层关系,说不得他们陈家也有起来的一天。
就好比如今的夏家还不是靠着那外甥办了个养鸡场,听说最近养鸡场还有大动作,一旦事成,那夏家可是日进斗金啊!
“老婆子,往后你可要对云荷好一些,如今我们家可是指望着儿媳妇那表弟挣银子的。”
“我平时对她挺好的,你也不看看街坊邻居有哪个对媳妇有我这么好的?”
陈老太这话可没撒谎,自从知道夏家今时不同往日了,她自然不会再跟以前一样把夏云荷当丫鬟使唤,但因为夏云荷是她儿媳,她还是会在夏云荷面前摆摆当婆婆的谱。
“远哥,你回来了!”
夏云荷刚在后院晾晒完衣物回屋,见陈致远在屋里坐,面色欣喜道:“你一定口渴了,我去给你倒水!”
“倒什么水啊,厨房又不远,让致远自个去倒,云荷,你快过来坐,你都干了一天的活了,肯定累了!”
忽然,陈老太面容慈爱的牵着夏云荷的手。
陈致远:“……”
陈老汉:“……”
夏云荷身子一僵,被牵着坐在座位上,望着笑容满面的婆婆,细声细气的跟她说话,夏云荷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好嘛。
这是什么情况,婆婆是今儿没吃药了?
夏云荷一脸疑惑的看向陈致远,陈致远心里无奈,但他还是装作一副不知道的模样,耸耸肩。
陈老汉见陈老太那副殷勤的模样,不由干“咳”一声,老婆子也是的,就不能自然一点吗?
……
最近夏家挺忙的,因为夏长成决定以后要分批养鸡,养鸡场又造了好几间黄土房,又要做围栏隔开,还要喂养几千只鸡,一家老小忙得不可开交。
忙着忙着,养鸡场的鸡都差不多要卖了,不少酒楼收到消息,第一时间赶来养鸡场拉鸡,由于鸡比较多,各大酒楼不可能一天运往,于是又拖了几天。
等卖完鸡后,夏家人非但没有闲下来,反而比之前更忙了,以前卖完鸡,夏家人还会清闲个几天,但如今夏家要清洗鸡棚,要买鸡苗,这些事情都是同一时间做的。
这不,一有时间,夏长成就让夏冬春和夏川河将卖鸡的钱给牛大力送来了。
“表哥,夏雪她们咋没跟你们过来?”
牛大力将大舅和表哥迎进屋里,寒暄一番后,好奇道。
“家里还有鸡要养,就没让她们跟来了。”夏川河摆摆手。
牛大力点点头,如今养鸡场养的鸡比较多,而外公家就几个人,几个人要管理养鸡场几千只鸡确实挺忙的。
“大力,这是上次卖鸡的银子,一共一百二十两,其实这些银子应该上个月就该给你的,但养鸡场如今挺忙的,就将这事给耽搁下来!”夏冬春把带来的银子递给牛大力。
“迟一些就迟一些,没事!”牛大力也没打开钱袋子看,“大舅,如今养鸡场养了多少只鸡了?”
“五千多吧,不过今年你外公不打算一整批养了,过几天,养鸡场会再进一批鸡!”
夏冬春顿时将夏长成的决定告诉牛大力听,夏川河在一旁诉说如今养鸡场的改变,牛大力有些吃惊,但并不意外。
以前,外公之所以不敢这么养的原因是不清楚鸡能不能卖得出去,如今养鸡场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就不怕养的鸡卖不出去了。
更何况,如今夏家鸡可是闻名开原县,想买外公家的鸡可不单单只是那几家酒楼而已。
473 俺们干脆招几个人干活
不过,一旦养鸡场大规模养鸡,不但开原县许多酒楼,只怕连各地的乡绅地主也会到养鸡场买鸡。
毕竟,听刘富贵说过,夏家的鸡还没开始卖的时候,碎叶镇就有不少富人向鹳雀楼预定了十几二十只不等的夏家鸡。
如果以后养鸡场天天有鸡卖,这样定然会给开原县的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鸡的价格也会随之变低,这倒是小事,就怕有些居心不良的人会背地里捣鬼。
牛大力把心中的猜测和大舅表哥两人说了一下,夏冬春和夏川河不由思索了起来。
“虽说只是猜测,但我觉得有这可能。”
夏冬春叹了口气,前年就是因为县里许多村子都养了鸡,才让鸡蛋和鸡的价格变低不少,若不是后来大力弄出个茶叶蛋,让全县不少人跟风做,如今茶叶蛋的价格比白菜价还低。
“不会吧,我们卖我们的,他们卖他们的,就算他们的鸡卖不出去,怎么能怪到我们头上?我们都已经养了那么多只鸡了,难不成还能罢手?”
夏川河心里有些不服气,好不容易养鸡场能再次扩大,因为这事给打消了,他心情又怎么会好受。
“表哥,你也别生气,其实这事很好解决!”牛大力憨厚一笑。
“大力,你有什么主意?”
夏冬春好奇的看了过来,他向来知道他这个外甥不是一般人,不然也不会开作坊,买荒地了。
“俺们养鸡场的鸡味道是不是比其他的鸡好?”牛大力问道。
夏冬春和夏川河齐齐点头,夏川河道:“是啊,大力,你不知道如今养鸡场用那潲水养鸡,养出来的鸡比以前的好,那些酒楼掌柜都说我们养的鸡肥而不腻,特好吃!”
“那更好了,既然俺们养鸡场养出来的鸡味道那么好,那俺们不如把鸡的价格卖高一些,就算以后俺们县的鸡有一天便宜了,俺们卖鸡的价格和他们不一样,他们还能将错怪到俺们养鸡场头上不成?”牛大力憨厚笑道。
“我们卖的鸡已经比其他人卖得贵了!”夏冬春微微皱眉道。
“贵多少?”牛大力问道。
“十多文钱吧,镇上一只鸡卖五六十文钱,我们卖七十文钱。”夏川河先开口回答道。
“这价还是太低了!”牛大力摇摇头。
夏冬春和夏川河相视一眼,夏冬春狐疑了,“那你觉得我们的鸡卖多少合适?”
“起码翻个一倍!”牛大力琢磨一下,认真道。
夏冬春和夏川河两人心里一惊。
翻个一倍?
那么按照之前卖鸡的价格是一只七十文钱,翻个一倍不就是一百四十文钱了,这样真有人会买?
“这会不会太高了?”
夏川河咽了咽喉咙,声音都有些发颤,夏冬春一脸的震惊之色。
牛大力摇摇头。
高吗?
在他看来一点也不高,养鸡场的鸡可都是喂灵泉养大的,尽管那灵泉是经过伪眼石滋养出来的,灵气相比真正的泉眼石不够浓郁,但也是灵泉啊,养出来的鸡,又怎么能和普通的鸡相提并论。
更何况,古代贫富差距十分严重,有些人从早忙到黑连温饱也解决不了,而富人却可能一顿饭都是这些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
所以,让富人多掏些钱没问题吧。
“表哥,你或许觉得价格高了,可对于镇上的有钱人来说,几百文根本不算啥,他们随随便便一顿饭,就是咱们普通老百姓一个月的花销。”牛大力道:“俺作坊的瓜子就是卖给这些富人吃的,他们连三百文一斤的瓜子都吃得起,还能吃不起一只鸡?”
“再说了,俺们的鸡比其他的鸡味道好,说明俺们用心养鸡,为啥价格要和其他的鸡价格差不多啊!”
夏川河被问住了,可仔细一想,觉得也有几分道理,明明他们养出来的鸡比其他人养的鸡要好吃,为什么要和那些鸡一个价格啊?
“大力,这事还是要回去跟你外公说说才行!”其实夏冬春心底早就赞同了牛大力的话,但还需要回去说一下才行。
牛大力不急,反正他觉得外公一定会赞同他的建议的。
却在这时,一声声整齐嘹亮的朗读传了进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这是?”
夏冬春和夏川河狐疑了。
以往他们来也听见大力家两个丫头的读书声,可这次的声音却是不同,起码是十多个小姑娘的声音。
见两人一脸困惑不解的模样,牛大力笑着将冷秋娘办私塾的事情告诉两人听。
夏冬春和夏川河登时目瞪口呆了,他们没想到大力竟然在村里办了个私塾,尽管这私塾只收作坊干活人家的小姑娘,但也足够让他们震惊了。
“难怪进来没见到大丫和二丫,敢情去旁边私塾读书去了?”夏川河恍然道。
牛大力憨厚一笑,二丫那小丫头确实是去读书的,但大丫却是去教书的,别看大丫年纪小,但她的学识可不小,教教一群新手还是搓搓有余的,更何况还有冷秋娘在一旁引导。
“表哥,要不也让小雪,小雨来私塾上学。”
“不行不行,要是来你这上私塾,那不是要住你家了?”夏川河忙摆手婉拒道。
“你跟俺客气啥,小雪和小雨是俺表侄女,来俺家住又没啥不好的!大舅,表哥,读书能让人变聪明,俺家两个丫头你们也见了,以前还不如小雪,小雨呢,如今呢!?”
牛大力这话可没说假,刚来时,大丫和二丫真的瘦得那叫人看得心疼,而夏家以前虽然穷,但他们从来没有亏待过家里的孩子。
夏川河有些拿不定主意,将目光看向夏冬春,夏冬春想了想,叹道:“我们也不是不心疼孩子,只是如今养鸡场的事情挺多的!”
牛大力憨厚一笑,“这事还不简单,俺们干脆招几个人干活。”
招人?
夏冬春和夏川河两人一呆。
尽管如今养鸡场养了不少的鸡,但他们还真从来没想到招人,毕竟养鸡场的事情,他们一家还是忙得过来的。
“大舅,表哥,反正如今养鸡场养了那么多鸡,还不够请两三个人干活的?外公,外婆年纪都大了,也该让他们享享清福了,小雪和小雨年纪也不小,会读书识字,以后婚嫁也有个体面不是吗?”
见两人怔住了,牛大力赶紧劝道。
夏冬春和夏川河被说动了,没办法,大力说的理由让他们无法拒绝啊。
之后,说了没几句,夏冬春和夏川河便急着回去,牛大力想挽留他们两人在家里吃饭,但却被拒绝了,倒不是夏冬春和夏川河不想吃完午饭再走,而是他们要赶着回去跟夏长成商量。
牛大力见挽留不得,就将夏冬春和夏川河两人送出门外。
“大舅,你回去问问小姑,也让大妹和小妹来私塾读书识字。”
牛大力记得两个小表妹特别喜欢读书识字,以前还让大丫教过她们。
“好,我会跟你小姑说的。”
夏冬春应了一声,两人便坐着驴车渐渐远处。
中午,李香兰从作坊回来,大丫和二丫也放了学,牛大力就将夏冬春和夏川河来的事情说出来。
听说夏雪两姐妹和林大妹,林小妹要来上私塾,两个丫头高兴了,可李香兰嗔怪道:“你也是的,大舅来了,你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牛大力挠了挠头,憨厚笑道:“不是俺不告诉你,是大舅说了,你在忙就别打扰你。”
李香兰也不是真的生气,再说了,就算她真的生气,见到大力哥那憨厚朴实的脸,她什么气也消了。
“大力哥,你说外公他们会让小雪她们来上私塾吗?”
牛大力想了想,“会吧!”
夏家没有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想来让夏雪她们来上私塾的可能会高一些。
474 不作死就不会死
夏家确实没让牛大力失望,第二天大舅早早就过来了,从大舅口中,牛大力知道对于他的建议,外公无条件支持,不管是让养鸡场的鸡涨价,还是雇人干活的事
只是说到让夏雪她们上私塾就出了问题。
当然,夏家肯让夏雪和夏雨过来上私塾,但小姑却不同意让林大妹和林小妹来麻烦他,还说什么林大妹和林小妹年纪不小了,尤其是大妹都快到相亲的年纪了,不用上什么私塾。
“后来呢?”
李香兰刚刚从厨房端来泡好的热茶进来,听见夏冬草不肯让林大妹和林小妹上私塾,忍不住出声问道。
对于林大妹和林小妹,李香兰确实挺心疼的,或许说深有同感吧,看着林大妹和林小妹,她就会忍不住想起以前的大丫和二丫。
“你外公外婆哪肯啊?你外婆说了大妹和小妹以前吃了不少苦,如今家里好起来,就多留她们两年,让她们来私塾识字,你小姑最后还是同意了。”夏冬春笑道。
“这就好,那大舅,几个孩子几时过来啊,家里两个丫头听说小雪她们要来,可高兴了。”李香兰将茶放在桌上,“大舅喝茶!”
“两天吧!”夏冬春点点头,忽然想到了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牛大力,“大力,有个事我要跟你说一下?”
“啥事?”牛大力好奇道。
夏冬春神情颇为犹豫,“是这样的,以前家里有困难,你表嫂娘家帮了家里不少,如今养鸡场不是要雇人干活吗?你表嫂娘家正好有两个侄子没什么事做,人也老实勤快,我们的意思是让你表嫂娘家两个侄子过来帮忙!”
牛大力笑了,摆摆手,“俺还以为什么事呢,这些事大舅你们商量就成,不用跟俺说!”
夏冬春摇摇头,“这事还是要跟你说一下好!”
牛大力知道夏家的性格,“既然表嫂娘家侄子来帮忙,俺们也不能让人白帮忙不是吗?那一天八十文钱的工钱!”
夏冬春怔住了,本来他们也没打算让田氏两个侄子白干活,但他们商量的工钱是四十文钱,这还是看在田氏的面上才这么多。
要知道在洛镇码头上干一天的活未必还有这么多。
见他迟疑,牛大力哪会不知道他想什么,“大舅,在俺作坊干活一天也是七八十文钱,表嫂娘家侄子来养鸡场干活怎么能低?”
夏冬春无奈了,不过他清楚大力是好意,也就没多说什么。
田氏得知这事自然高兴,次日就和夏川河坐着驴车回了一趟娘家。
田氏娘家人听说夏家出八十文一天的工钱雇家里两个孩子,哪里不乐意啊,当天就让家里两个孩子跟田氏离开。
两天后,夏雪姐弟三人和林大妹两姐妹被夏冬春送来杏花村,来的还有夏冬草,夏冬草口中不停说着麻烦感谢的话,这到让牛大力挺难为情的,大丫和二丫却喜不自胜,向冷秋娘告假,带着夏雪她们在杏花村到处逛,还去了后山荒地瞧了瞧。
如今后山荒地开垦了一半,这一半也都种上了向日葵,在明媚的阳光下,金灿灿一片,让人心里情不自禁升起一抹惬意向往之感。
夏家几人不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由于冷秋娘的私塾只收小姑娘,夏天这小子自然排除在外,但夏天一点也不在意,在夏天看来,上私塾还不如多练武呢。
吃过饭,夏冬春和夏冬草就回去了,离开时还不忘叮嘱夏雪四人要乖乖听话,夏雪四人也老实点头道别。
晚上,冷秋娘让夏雪她们到她那边住,她那边地方大,房间多,牛大力觉得反正两家都通了门,去哪里住都一样,也就没制止了。
就这样,夏雪姐妹两人和林大妹姐妹两人住在牛大力家。
刚开始,夏雪四人还有些拘谨紧张,可住了几天,她们也逐渐适应了在牛大力家的生活。
私塾一般比较早放学,二丫就经常带私塾里的几个小姑娘和夏雪四人到村子玩,在田野上寻野果,挖泥鳅。
本来牛大力觉得二丫和一群小姑娘出去玩不会玩得太过,但哪成想二丫直接捅出个马蜂窝来。
这是真的马蜂窝啊。
也亏得二丫常常服用丹药,体力不是一般的好,被一群马蜂追着跑回家来,不过小脸还是被叮了个红肿的小包来。
望着无比委屈的二丫,尤其是那小脸上肿起的小包,牛大力竟然有些哭笑不得,抓蛇,捅马蜂窝,这丫头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李香兰看着心疼,牛大力让她别紧张后,打了桶井水,又让大丫拿来一块干布,弄湿后让二丫捂住脸上的小包。
林大妹垂着脑袋,“表叔,表婶,是我不好,是我没看好二丫!”
二丫撅着小嘴,有些不服气道:“不怪你,要怪就怪那只偷袭我的大马蜂!”
牛大力扶额,到底是谁偷袭谁啊?
“我看啊,要怪就怪你不会飞,要是你会飞,大马蜂怎么会蛰到你?”大丫白了妹妹一眼。
“我都被大马蜂蛰了,姐,你不安慰我就算了,还嘲笑我!”二丫嘟着小嘴道。
“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大丫摇晃着脑袋道。
“啥意思?”二丫挠挠小脑袋,
“就是你自己找罪受!”大丫道。
牛大力分明记得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吗?
第二天下午,王青阳突然来访,这倒让牛大力很是意外,要知道王青阳夫妇两人上个月就没在村里了,听说去拜访恩师,路途挺远的。
不过听王青阳的来意,牛大力苦笑了,敢情王青阳一回来就来找他是为了私塾的事情啊!
“大力,叔明白你办私塾是一片好意,但你也不能胡来啊,读书识字乃是大事,你怎么能让孩子在墙上,沙子堆写字,你这是误人子弟啊?”王青阳叹道。
“叔,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牛大力清楚村里有些人对私塾的教学方式很是诋毁,尤其是那帮喝了几年墨水的读书人更是将冷秋娘的私塾贬得一文不值。
475 默写
这还真被牛大力给猜中了。
王青阳的确是听了村里几个书生的话才过来的。
起先根据几人的说辞,牛大力办的私塾是用来教村子里小姑娘的,且还不收束脩,这不管是谁听了都会觉得惊世骇俗。
毕竟,许多人普遍认为私塾就是给男子上的,而女子就该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可在王青阳看来本朝的私塾是给男子上的,但也没明令不让建个只允许小姑娘上的私塾啊。
更何况,许多富贵人家都会请当地有名的先生来教自家女儿读书识字,甚至一些达官显贵更能请动大儒来授课。
而且,大力办的私塾只收小姑娘,教书的也是个女子,这避忌了许多问题,王青阳不是迂腐的人,反而对牛大力办的女子私塾感觉很是有意思。
俗话说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读书不但可以开阔视野,也能让人明辨事理,从书中汲取到前人的经验,减少以后犯不必要的错过。
想通这一点,王青阳觉得这几个书生有些小题大做了,甚至觉得他们来这里告状,单纯是为了大力私塾不收束脩的事情。
要知道这几个书生是附近私塾的教书先生,大力不收束脩,让他们这些教书先生是收还是不收得好?
可之后听说冷秋娘私塾的教学方式,王青阳不由呆住了。
墙上写字?
沙堆写字?
这样能教得好学生吗?
原本王青阳只是心存怀疑,可在几个书生一番添油加醋下,他也觉得让孩子在墙上写字有些误人子弟,便急急忙忙来牛大力家。
王青阳也不是来训牛大力的,大力为人憨厚老实,办私塾不图好处,让孩子不用花银子就能读书识字,但这种读书方式不可行啊!
听牛大力说这是误会,王青阳顿时反问道:“误会?大力,莫非外面传你们私塾墙上写字是假的??”
牛大力挠了挠头,憨厚一笑,“这倒是真的!”
“胡闹!”王青阳板着脸,“大力,不是叔说你,你办私塾是为了孩子着想,叔明白,但读书识字不是儿戏?连幼儿启蒙书都没有,又怎么能识得了字?”
说到后面,王青阳不由叹了口气。
他清楚对寻常百姓而言,读书识字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情,上私塾要给束脩,逢年过节要给先生礼物,书,笔墨纸砚,这一样样都要花不少银子,一般人家哪里供得起啊。
就算供得起,也需要以全家之力来供一个人读书识字,指望他将来能有成就有出息。
“叔,谁跟你说俺那私塾没有启蒙书的,没有启蒙书俺小姨子怎么教孩子读书识字?”牛大力憨厚的脸庞面无表情道。
“那我怎么听说上你的私塾,孩子不用买启蒙书?”王青阳微微蹙眉。
“是不用啊!”牛大力点头道。
王青阳没好气了,“那你还说有启蒙书?”
“是有啊,俺小姨子有一本就够了!”牛大力道。
王青阳差点儿气背过气去,这什么跟什么啊,合着你几十个人看一本启蒙书啊?
“叔,你别急,俺懂你的意思,别人的私塾每个人都有自个的书看,俺也不是不想,可俺没那条件啊,你也知道的,俺小姨子那私塾只教小姑娘,谁肯花银子给闺女买书啊,这还不如花点钱供儿子上私塾呢!”牛大力道。
“再说了,俺小姨子那私塾如今办得也不错,虽说不是人人都有那启蒙书看,但也能读书识字!”
王青阳深深吸了口气,“那我就问你,一本启蒙书怎么教孩子?”
牛大力憨厚一笑,“不如这样吧,叔,你先喝口茶,俺再带你去俺小姨子的私塾看看!”
王青阳想了想,“也好。”
他倒是要看看这不用启蒙书,又不用买笔墨纸砚的私塾到底是怎么样的。
喝完一杯茶后,牛大力和王青阳也没废话,便往冷秋娘的私塾去了。
因为两家后院打通,他们从后院的门来到私塾,此刻,私塾静悄悄一片,众小姑娘拿着细竹棍低头在沙盘写着什么,冷秋娘一边走一边侧头看了看小姑娘面前的沙盘,发现有人写错,便会在一旁提醒。
“这是?”
王青阳微微蹙眉,这私塾的布置和其他的私塾有些相同之处,也有些不相同之处,就比如此刻墙上挂着黑色木板,一般的私塾都会在那里挂读书圣人的画像。
若是让一些书生见了这私塾挂黑木板,定然会说一些酸腐的话来,连读书圣人也不尊敬,那不配读四书五经!
不过,王青阳却没有这种想法,只是让他看不懂的是里面的孩子在做什么。
忽然,站在讲台后的大丫转过身,拿着粉笔,刷刷在黑板上写字,王青阳注意到这一幕,目光忍不住盯着黑板看。
“嗯,写得不错!”
王青阳不禁捋了捋胡子,墙上的黑色木板上写的是启蒙书三字句,字迹整齐,透着秀气,看着让人十分舒服。
这莫非就是村子人说的墙上写字?
还有大丫手上拿的那根白色的东西是什么?
看着有些像白色蜡烛!
可又比蜡烛小了。
却在这时,大丫突然念了一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命,行勿懒。”。
下面的小姑娘顿时齐刷刷的用细竹棍在沙盘一抹,擦掉沙盘的字后,又拿着细竹棍低头在沙盘写了起来。
动作整齐,好似一个人一般。
“她们这是?”
王青阳眼睛瞪大,心中隐隐猜测里面在干什么了。
“她们在默写,就是将之前学过的诗句默写出来。”牛大力笑着解释道。
“她们都会?”王青阳皱眉道。
“俺咋知道啊,要不叔你进里面瞧瞧就知道了!”牛大力憨厚一笑。
“会不会打扰到她们?”王青阳犹豫道。
“不会,村长,你想看便进来看!”
冷秋娘早就注意到牛大力和王青阳过来了,尽管她不明白王青阳的来意,但王青阳来私塾也是好事。
“那叨扰了!”
王青阳心底也好奇,便进了私塾。
私塾里众小姑娘见到王青阳,忽然有些小紧张,王青阳笑着让她们别紧张,专心默写,她们点点头,认真在沙盘上写着字。
转了一圈,王青阳越看越是心惊,因为他发现私塾里的小姑娘全写对了。
476 这私塾挺有意思的
接着,又默写好几句三字诗,私塾里的小姑娘一一写对,王青阳越发震惊了,要知道大力办的私塾才一个月不到,就能让村子这么多小姑娘认识这么多字。
尽管许多孩子在沙盘上写的字有大有小,看起来不太规范,但才上一个月不到的私塾,能奢求什么,他刚上私塾的时候,可能未必有这些孩子写得好呢。
牛大力自然看得出王青阳眼中的惊讶之色,便提议留下来听冷秋娘讲课。
王青阳心里本来就好奇私塾是怎么教的,听见牛大力的话,正合了他的意思,也就没拒绝了。
冷秋娘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着人面前讲课了,所以倒是挺镇定的,而私塾里的小姑娘见王青阳留下来,越发认真听课了起来。
之后,牛大力和王青阳坐在后面,看着冷秋娘讲课,竟然有种上公开课的既视感。
一炷香时间,王青阳总算弄清楚私塾的教学方式,尽管私塾里的孩子没有人手一本启蒙书,但冷秋娘却是将要教的诗句写在所谓的黑板上,让孩子们看着黑板读,读了几遍后,又让孩子们在沙盘一边写一边读。
“那粉笔是个好东西!”
王青阳还是有眼力的,第一眼就看出粉笔的好处,这种能写能擦掉的粉笔,最适合启蒙的孩子用了。
“好是好,就是做起来有些麻烦!”
牛大力也没遮掩,将粉笔的制作材料说出来。
王青阳是真没想到牛大力会想都不想就将粉笔的制作方法告诉他,心里微微有些感动,大力是真没将他当成外人啊。
不过,听说粉笔是用石膏做的,他心里暗自摇头叹息,石膏是药物的一种,说便宜也便宜,可说不便宜也不便宜。
更何况,买得起石膏制作的粉笔练字,就不差银子买笔墨纸砚,而买不起的,照样还是买不起。
最后,王青阳也不说什么了。
大力办的私塾虽然没有那些书生说得那么不堪,但在他看来也只适合教教孩子启蒙,若想要再进步只怕不可能。
不过即使如此,也算不错的了,女子又不用像男子一般参加科举,能识些字,懂一些前人的道理,辅助丈夫,教养孩子足以了。
牛大力可不知道王青阳想什么,此刻,他的目光时不时注意着家里的两个闺女。
大丫如今在私塾里相当于冷秋娘的小助手,此时坐在右侧前排的位置上,一般冷秋娘讲累了,就会让大丫上台讲课。
而二丫坐在中间前排的位置上,小脑袋高高昂起,神情专注,一副认真听课的小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小姑娘呢。
牛大力却看得有些哭笑不得,这小捣蛋鬼装起来还挺模有样的。
夏雪两姐妹和林大妹两姐妹尽管上私塾的时间比较晚,但她们很珍惜这次机会,平时下课就会请教大丫和二丫,大丫和二丫也很认真教她们,是以她们还是能跟得上私塾的学习进度的。
而这时,村里却是议论开了,都在猜测王青阳来找牛大力会不会是因为私塾的事情,毕竟王青阳可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秀才。
“我刚才可是瞧见咱村长去找牛大力,看模样挺生气的,保不定是为了牛大力那私塾!”
“谁说不是呢,我就从没听过在墙上,在沙堆上写字的私塾!”
“不会吧,我听王二他媳妇说了,她闺女小翠在私塾上得挺不错的,听说还在家里教她弟弟呢!”
“切,这话你也信?你也不看看王二一家是给谁干活的,他们不帮牛大力说话,那就见鬼了!”
“咱们心知肚明就行了,别说出来。”
一时间,一些喜欢无事生非的村民都将目光注视着牛大力这边,都在等王青阳的消息,见王青阳从牛大力家出来,顿时围了上去东问西问。
王青阳被问得糊里糊涂的,不过从村民的言语中,他还是听出一些意思来。
村里对大力办的女子私塾有些误解,甚至许多人认为是在祸害孩子,但经过方才在私塾里听课,他可不这么认为了。
“大力的私塾我瞧过了,挺新意的,教教村里小姑娘启蒙还是没问题的!”
王青阳也没隐瞒,将私塾默写的事情说给村民听。
不少村民顿时目瞪口呆了。
真的假的?
才上不到一个月的私塾就认识好几十个字了?
之前在王青阳面前打小报告的几个书生听了这事,也有些不敢置信。
这怎么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呢?
在他们看来王青阳应该是怒气冲冲的指责牛大力有辱斯文,然后让牛大力关了私塾,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王青阳非但没这么做,还对私塾大加赞赏。
外面议论得欢,这边王青阳却已经回到了家里。
伍氏对牛大力办的私塾也有几分好奇,便问起了这事,“怎么样?大力办的私塾真像村里人说得那么差劲?”
王青阳摆摆手,“哪有的事,我倒是觉得大力办的私塾挺有意思的,不用买启蒙书,不用买笔墨纸砚,就能教好孩子读书识字。”
伍氏惊讶,“这么好?”
王青阳点点头,将私塾所见所闻说给伍氏听,伍氏是清楚读书难的,连男子读书都这么不易了,更别说还是女子了。
伍氏饶有兴趣道:“你说得这么好,我都想过去看看了。”
王青阳笑道,“有时间能去看看,不过我瞧大力的私塾确实不错,我打算让小芳去大力的私塾启蒙!”
伍氏迟疑,“小芳年纪会不会太小了,再说了启蒙我们也能教!”
王青阳摇摇头,“不一样。”
伍氏困惑了,“有什么不一样的?”
“怎么说呢,私塾里孩子多,小芳能和村里好些相识的姑娘一起读书识字,不会让小芳觉得读书枯燥。”
王青阳可是清楚他那小孙女皮得很,教他读书识字,她总是心不在焉,根本没心思学习,如果将这调皮的小孙女送进大力的私塾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听他这么说,伍氏想了想,“那要问问小芳的意思,如果她愿意,就让她去吧!”
第二天,王青阳和伍氏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到牛大力家,紧接着,王青阳将最疼爱的小孙女送到私塾的消息宛如一阵风般传遍了杏花村。
“怎么回事,不是说牛大力办的那私塾不好吗?怎么村长还送小芳去那上私塾啊?”
“你还不知道啊,昨儿村长到大力那私塾看了,说大力办的私塾没问题,听说里面的孩子都认识好几十个字!”
“这么多?我记得大力那私塾才办没多久啊?!”
“谁说不是呢,我娘家那侄子都上了两个多月的私塾了,也才会写几个字。”
“那看来大力办的那私塾应该不错,不然村长也不会将小芳送去私塾读书识字!”
众村民议论纷纷,本来王青阳在村里的声望就颇高了,对于他的话,村民们从来不会怀疑什么。
如今连村长都觉得牛大力办的私塾不错,还将最疼爱的孙女送进私塾读书,那无疑是告诉所有人,牛大力的私塾不但没问题,还很不错。
村里的书生听了这事险些吐血。
之前他们可是言之凿凿说了,一介女流办的私塾简直就是误人子弟,如今王青阳却将孙女弄进私塾读书,这不是在他们脸上狠狠扇了一巴掌吗?
要知道王青阳可是有秀才功名,连秀才都认可的私塾,他们这些连功名都没有的人凭什么说话?
“青阳这不是胡来吗?牛大力办的那叫什么私塾,不用买书,不用笔墨纸砚,这简直是对读书人的羞辱。”
说话的人是年过花甲的老者,在村里人人称呼他为孙童生。
另外几名书生不语了,其实他们心里已经产生怀疑了,莫非牛大力办的那私塾真的有什么可取之处。
毕竟,王青阳的人品向来公正的。
牛大力和李香兰也没想到王青阳一家会将小芳送来私塾上课,小芳的年纪比二丫还小,性子活泼,小脸胖嘟嘟的,看得出王青阳一家都喜爱这孩子的。
“牛叔叔,我能不能跟二丫姐一起上私塾啊?”小芳用稚嫩的声音道。
之前牛大力办私塾的时候,小芳就想来上私塾了,可她爹娘就是不同意,说什么等爷爷奶奶回来再说。
果然,爷爷奶奶还是最疼她的,一回来就同意她来上私塾了。
“大力,婶子也听说了你那私塾是办给作坊里做工的人上的,但婶子也没办法,你看小芳闹着想上私塾,能不能通融一下?”伍氏笑道。
“婶子,你说哪里话啊,小芳来俺小姨子的私塾,俺欢迎还来不及呢!”
牛大力憨厚一笑,其实他懂王青阳的意思,让小芳来私塾上课,这是间接给私塾撑腰啊,他又怎么好拒绝。
“那就好!”伍氏笑得越发慈祥了,“小芳,还不过来谢谢你牛叔!”
“谢牛叔叔!”
小芳那肥嘟嘟的小脸笑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来。
经过王青阳送孙女来上私塾的事情,自此村里就再也没人说私塾误人子弟的话来,反而越发羡慕在作坊做工的乡亲们了。
之后的几天,作坊做工的人腰板挺得直直的,还别说,被人羡慕的感觉还挺爽的。
“王二家的,听说你家小翠会写字了?”
“写字算个什么啊,我家小翠昨儿还吟了一首诗,咱也听不懂那什么意思,但听起来却挺不错的!”
王二媳妇自豪笑了笑,能不自豪吗,十里八村能读书识字的小姑娘除了那些地主富户外,能有几个,如今她闺女就是几个中的一个了。
很快,连杏花村周边的几个村子也听说了女子私塾的事情,这些村子的村民心里别提有多酸了好嘛。
以前牛大力干活那是工钱高,月底有大餐吃,年底有红包拿。
如今竟然还弄出个私塾,给底下人的孩子读书识字,有这样的东家,请来一大推!
再说了,别看如今只是办了个女子私塾,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弄个给小男孩上私塾啊!?
有人羡慕的,自然少不了后悔的。
去年从作坊离开的九户人家如今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当初为了那二三十两离开作坊,以为是赚大了,如今看来不知损失多大啊。
477 谁不是女儿奴呢
四月份开始天气越来越燥热,家里的小黄和小黑热得趴在院子门前,无精打采的吐着舌头,倒是水井里的小红和小白欢腾的游来游去。
像这种天气,绿豆沙无疑是清热解暑的好甜品,牛大力让碧儿煮绿豆沙给旱地荒地干活的乡亲们解暑。
等绿豆沙煮好后,李香兰和王婶婆媳两人给作坊干活的妇人送去,连在私塾上课的小姑娘也份,这可把好些小姑娘乐呵坏了。
冷秋娘清楚如今给姐夫干活的人比较多,便让大丫和私塾几个小姑娘过去帮忙,二丫小眼睛亮晶晶的,顿时自告奋勇了。
这么积极的小姑娘,冷秋娘还真不好拒绝,也就让二丫跟来了。
“麻烦你们过来帮忙了?”
看着几个过来帮忙的小姑娘,牛大力憨厚一笑。
“不麻烦!不麻烦!”
几个小姑娘神情有些慌,赶紧摇头,她们清楚如今家里日子越过越好,她们能上私塾是托谁的功劳,家里的爹娘也经常跟她们说大丫家的好话。
如今能尽一份力,她们心底其实挺乐意的。
“爹,我们快走吧,不能让叔叔伯伯等着急了!”
二丫小脸有些迫不及待,催促道。
看着小脸满是喜悦的小闺女,牛大力无奈摇头,由于旱地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他就让几个孩子坐在牛车上后,牵着绳子走了,小黄和小黑摇晃着尾巴跟在后面。
在地里干活的村民见到这一幕,眼神中顿时满是羡慕之色了,他们不用问也知道牛大力这是干什么去的。
大金和东子两人负责旱地里收割向日葵的事情,牛大力和他们寒暄了一番后,将牛车上几个大木桶放在地上,碧儿和三个小姑娘留下来给汉子们盛绿豆沙喝。
庄稼汉也没什么讲究的,排着长队,接过装有绿豆沙的碗,找了处阴凉的地方,蹲在那里边喝边闲聊。
“你瞧瞧,这碗绿豆沙是我闺女盛给我的,是不是比你们多啊!?”
有个汉子见到自家闺女跟来帮忙了,顿时举了举手上的碗,露出两排不算洁白的牙齿,笑得贼高兴了。
“有什么好得意的,说得好像谁家没闺女似得!”
“是啊,说不定明儿我家那闺女就过来给我盛糖水喝了。”
家里有闺女的汉子齐齐白了那汉子一眼,可说到闺女,这几个汉子顿时起了兴趣,津津有味的议论自家闺女在私塾后变得如何如何。
一旁家里没闺女的汉子默默喝着绿豆沙,明明是甜的,怎么透着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呢。
“你们不知道我那闺女自从在东家那私塾上学,性子变得文静了许多,前天我那大舅子不是来我家吗,他见了我闺女,说我闺女比他村子里秀才的闺女还知什么理的!”
“那是知书达理!”
“没错没错,就是知书达理,我就一个种地的泥腿子,哪能和那些秀才老爷的闺女比啊?”
那汉子咧嘴一笑,一点也看不出谦虚的模样,反而一脸的自豪之色。
“咳咳,大福啊,你说咱俩的关系怎么样?”忽然,一名汉子搭着孙大福的肩很是熟络道。
“你问这干什么?”孙大福狐疑了,他怎么觉得这兄弟笑得有些不怀好意呢。
“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嘛,咱们怎么说也是东家的人,你家大妮跟我家那小子年纪又差不多,咱们要不亲上加亲啊?”那汉子笑道。
这话一出,那几个家里没闺女的汉子眼睛齐齐一亮了,对啊,他们家确实只有小子,但他们家小子不是能娶个媳妇吗?
如果自家小子能娶到他们家的好闺女,那不就是他们半个闺女了吗,一个会读书识字的儿媳妇,说出去一定倍有面子。
见几个不怀好意的目光,孙大福顿时一抖肩上的手,眼神警告道:“你给我滚开,谁跟你熟了,我可告诉你们,要是你们家小子敢打我闺女的主意,我非揍死他!!”
“大福,我也知道你心疼闺女,可你舍不得也没办法啊,闺女迟早是要嫁的,嫁个不认识的,为什么不嫁个知根知底的,你放心,你闺女嫁给我那臭小子,我跟你保证会将你闺女当我亲闺女看,我那臭小子要是敢对你闺女一点不好,我第一个饶不过他!”
那汉子信心满满保证道。
“我...不会同意的!”
孙大福气涨红了脸,咬紧牙根。
那几家有闺女的汉子脸色同样有些不对劲,毕竟谁家也不肯让养大的大白菜给头猪给拱了去。
之前那几个家里没闺女的汉子笑了。
本来他们觉得手上酸溜溜的绿豆沙忽然变得甜滋滋了起来,说不定这碗绿豆沙可是他们未来的儿媳妇给他们盛的呢。
可家里有闺女的汉子此刻只觉得手上甜滋滋的绿豆沙变得索然无味了起来。
……
另一边,牛大力将绿豆沙送到后山荒地上。
范中云和王石虎是负责后山荒地开垦的,此刻被太阳晒得满脸是汗,大丫和两个小姑娘急急忙忙盛绿豆沙给汉子们喝。
二丫压根就是过来玩的,一到后山,就带着小黄和小黑跑来跑去。
后山的风还是比较清爽的,一阵风吹,蓦然带动一大片向日葵飒飒的摇晃。
“牛哥,你有没有感觉今年夏天比较闷热,虽说以往四月就开始热了,但也没这么晒人。”范中云手上端着碗绿豆汤喝了一口,问道。
“嗯,是有点!”牛大力没否认道。
“这有什么不好的啊,这天气正好种瓜子,晒瓜子了。”王石虎笑道。
“可是要苦了那些靠田地吃饭的人了!”范中云摇摇头,天这么晒,庄稼要及时浇水才行。
“世事无常吧!”
牛大力抬头,看了眼碧蓝的天空。
随后的几天,牛大力都会领着几个小姑娘来给干活的人送糖水喝,尽管绿豆沙好喝解暑,但也不能天天喝的,有时也要适当换换其他味道。
不过,送糖水的时候让他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一帮汉子会用仇视的目光看着另一帮汉子,而那一帮汉子好似得了什么便宜般,乐呵呵的接过糖水喝,气氛很是古怪。
当时,牛大力还以为有人拉帮结派,可从大金和东子口中了解真相之后,他有些哭笑不得。
还以为什么事呢。
虽说辛辛苦苦养大的小白菜会有一天会被猪给拱了,但也要放宽心嘛。
俗话说,女大当嫁,尽管不乐意,不甘心也要面对现实,总不能保护小白菜一辈子吧。
再说了,都是当过野猪的人了,拱过别人家的小白菜,竟然还会仇视别人。
牛大力负手摇摇头。
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478 豆芽
转眼间到了月底,天空灰蒙蒙的,下着毛毛细雨,按照往常的惯例,这天是发工钱,吃大餐的日子,但由于下雨天的关系,员工聚餐拖后,可工钱还是要照发的。
此刻,许多乡亲们尽管领了工钱,但脸色不见半分喜色,倒不是因为没有大餐吃才不高兴,而是不知道这场不大不小的雨要下几天啊。
要知道下雨天是没办法制作瓜子的,下一天的雨,他们就要少上一天的工,如果下个好几天,那他们损失就大了。
因为下雨的关系,王石虎四人也闲着没事在牛大力家磕瓜子打发时间,李香兰和碧儿,以及王婶婆媳俩也在偏屋里边刺绣边说着悄悄话。
“牛哥,听说最近那些假瓜子卖得特别便宜是不是真的?”大金磕着瓜子好奇道。
对于这事,牛大力倒是听刘富贵说过,如今开原县的瓜子买卖可谓是龙争虎斗,直接导致瓜子的价格越卖越贱,到了如今连普通老百姓都能买上一两斤来磕。
“这事倒是真的,如今一斤瓜子是四文钱!”牛大力点头道。
“这么便宜?那不是说今年种向日葵的人都亏惨了!”大金和东子两人瞪大眼睛道。
“亏倒不至于吧,顶多就是少挣一些银子!”
牛大力摇摇头,虽说如今瓜子四文钱一斤,看起来很便宜,但起码比种菜好上许多,要知道一斤菜可能还卖不到四文钱呢。
“牛哥,这就不好说了,你是不知道许多村子的地主老爷都是雇人种向日葵的,还要雇人做瓜子,说不定挣的那点银子还不够发工钱的呢。”大金有些幸灾乐祸得笑了。
“说起这事,倒是让我想起牛哥他爹也种了不少向日葵,听说还将家里的良田跟村里人换旱地!!”王石虎想到了什么道。
“我去,这事是真的假的,竟然有这么傻的人,会拿好好的良田跟别人换旱地!那他们今年不是赔惨了?”大金睁大眼睛道。
“按今年的价钱,说真的,还不如种粮食!”范中云摇摇头。
“我看啊,他们如今只怕连死的心都有了,让他们学咱们种向日葵,如今有苦头吃了!”东子笑了。
范中云三人可是清楚牛哥一家被牛老根一家作践的事,所以在牛大力面前毫不掩饰对牛老根一家的轻视。
牛大力也想起这事来,记得上次买后山荒地的时候,听王青阳说过,牛老根买了好些旱地,甚至将三十多亩良田拿来跟村民换旱地,打算种向日葵
而牛老根家种的向日葵是卖给黄家的,如今连瓜子都卖四文钱一斤,牛老根卖给黄家的葵花籽价格肯定不超过四文钱。
不过,黄家今年种的向日葵也不少,能不能收购牛老根家的向日葵还真是未知数。
这还真被牛大力给猜中了,如今黄家自己的向日葵多得卖不过来,哪有嫌闲工夫收别人的。
而这事早在杏花村私底下流传开了。
要说当初有多羡慕牛老根能种向日葵,如今就有多么的嘲讽。
要知道当初牛老根买旱地的时候,钱婆子在村里好一通炫耀乱吹,说什么他们有黄家这个亲家,能弄来向日葵的种子来种,其他人想买还买不着。
这可把好些村民羡慕死了,如今牛老根种的向日葵卖不出去,自然少不了一些幸灾乐祸的人。
“牛哥,如今我们后山也种了不少向日葵,估摸过些日子就要成熟了。”范中云迟疑道。
牛大力清楚范中云迟疑什么,由于如今后山荒地种了不少的向日葵,他就再也不用担心没葵花籽制作瓜子了,所以作坊的制作瓜子的速度可比往年快了不止一倍。
作坊刚开工的几天,那些瓜子不管有多少依旧被各大酒楼运走,可之后逐渐显得有些乏力,作坊开始有剩余的五香瓜子没卖出。
以前瓜子少,总是能吊着人的胃口,如今是五香瓜子管够,就算他家的五香瓜子再好吃,也不可能每天都当饭吃吧。
如今都这样了,一旦后山荒地上一大片向日葵成熟,可能他们也要面对如今外面瓜子的情形一样,因为多导致降价。
不过,牛大力压根就没想过低价出售五香瓜子。
“这事你不用担心,俺们开原县卖不动,不是还有其他县城吗?”
“我怎么没想到?”范中云顿时拍了拍额头,看向牛大力道:“看来牛哥当初买后山荒地就想把我们的五香瓜子卖到周边县城了!”
牛大力憨厚笑了笑,不承认也不否认。
王石虎三人也反应过来,敢情牛哥种那么多向日葵是打算将瓜子卖到其他县城的。
“牛哥,如果我们的瓜子能卖到其他县城,那么别人的瓜子也能?”王石虎想道。
“这有什么好怕的,那些人的瓜子在县里就卖不过我们,难道换了其他县还能比得过我们?”大金咧着笑了。
“也是!”王石虎也笑了。
由于决定要将五香瓜子卖到其他县,考虑的事情就非常多了。
毕竟就算将瓜子运到最近的县城也需要几个时辰,一旦这段时间遇到下雨天,瓜子受了潮,味道就不好吃了。
经过一番商量,确定了大致方案,不过说到让谁运送瓜子,王石虎四人有了不同的意见,甚至为了争这个运送瓜子的任务,提议到外面切磋,谁赢了谁去。
最后,还是牛大力出手拦住,“好了好了,这事不急,等后山的向日葵成熟了再说也不迟,你们要是觉得手痒了,能找俺切磋!!”
王石虎四人顿时不说话了,开什么玩笑啊,跟牛哥切磋,那不是手痒,是皮痒了。
“爹,你看我种了什么?”
忽然,二丫跑了进来,笑嘻嘻的将木盒递给牛大力看。
牛大力一看那木盒,有些无语了。
王石虎四人也好奇的看了过来,微微一怔,那木盒不是别的东西,正是给学生练字用的沙盘
而此刻沙盘里竟然有一个个黄黄的豆芽从沙子里冒了出来。
“这是你种的?”
牛大力看向那满是得意的小脸,有些哭笑不得。
别家的小姑娘去私塾是上学的,可他家小闺女是去种菜的。
479 豆芽菜
二丫小脑袋点了点头,“是啊,爹,你看有这么多绿豆苗,我们就能种出好多好多的绿豆了。”
望着沙盘里冒出来的豆芽,牛大力伸手拨开一层沙子,就见沙子下长了不少的豆芽,只怕这小丫头没少往里面放绿豆啊!
“你小姨没说你嘛?”
牛大力拿起一根白色的豆芽,眼中闪过一抹古怪之色。
“小姨还不知道,不过小姨说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就试了一下,没想到被我种出来了?”二丫可爱的吐了吐小舌头。
“我看你是想吃绿豆沙!”
这时,大丫和秀儿从外面走了进来,听见二丫的话,大丫顿时白了她一眼,揭穿道。
“才没有呢,绿豆沙哪有绿豆糕好吃!”二丫撅着小嘴,抗议道。
牛大力笑了,他就说嘛,自家小闺女啥时候这么有思想了,竟然还懂得实践,敢情还是为了吃。
不过,这倒是让二丫给弄出个好玩意来。
一旁的王石虎等人也忍不住发笑。
冷秋娘的私塾一般放学得比较早,可有时也会延迟放学的时间,就像现在这样,因为下雨天,与其回家只能在家里发呆,还不如多待在私塾里读书识字,所以许多小姑娘还是愿意多留在私塾里的。
但大丫三个丫头和其他小姑娘不同,她们该认识的字都认识了,所以她们三人就早早的回来了。
“秀儿,你是不是知道二丫种绿豆的事情?”王石虎向来知道自家闺女和二丫关系好,二丫想做什么事,都会跟自家这闺女说的。
秀儿垂着小脑袋,轻嗯了一声,“二丫说绿豆能做好吃的,就种了一些,只是没想到这绿豆会长这么快?”
牛大力不由好奇二丫是怎么种出豆芽的,可二丫自个也是迷迷糊糊的,只是说每天给沙盘洒水就长出来了。
牛大力是知道每天私塾会在上课之前,让小姑娘过来打水给沙盘洒点水,让沙子变得湿润一些,这样才容易写字。
“怪不得前两天老见你往沙盘洒水?”大丫想到了什么,有些生气道。
“好了好了,别气了!”牛大力笑着摸了摸大丫的小脑袋,“你妹妹也是无心的!”
“嗯嗯,我是无心的!”二丫小脑袋点了点头,“爹,你看我们有这么多绿豆苗,要种哪里好呢?”
“俺们不种绿豆!”牛大力憨厚一笑。
“啊?!”二丫傻眼了。
“不过俺们能炒豆芽吃!”牛大力笑道。
王石虎等人怔住了。
炒豆芽?
这玩意能吃吗?
牛大力也不怪王石虎等人大惊小怪,来到这世界以来,他还真没吃过一道关于豆芽菜的菜。
要知道豆芽菜,又叫如意菜,与笋、菌并列为素食鲜味三霸,如果不是二丫突然弄出豆芽来,他还真想不起来有这么一种菜。
听说这豆芽能吃,二丫那大眼睛都冒星光了。
“爹,这豆芽真能吃?”大丫疑惑道。
“能,味道还很不错呢!”牛大力自信一笑。
王石虎等人默默相视,对于牛哥的话,他们自然相信,目光不由看向沙盘里的豆芽,心里升起一抹好奇。
秀儿直接拿起一根豆芽菜瞧了瞧。
“石虎,晚饭你们就留在这里吃吧,试试这豆芽菜的味道。”牛大力看向王石虎道。
“那好啊!”
王石虎倒是没啥意见,况且他也好奇豆芽做出来的菜。
之后,牛大力将沙盘里的豆芽拿到偏屋里让李香兰等人瞧,李香兰听说这豆芽是二丫上私塾种的,也被弄得又好气又好笑,心里竟然有种这小闺女没让她失望的错觉。
碧儿向来对做吃的感兴趣,一听这豆芽能做菜,顿时起了好奇心,不停追问牛大力豆芽菜的做法。
这倒是为难牛大力了,他知道有豆芽菜这种菜,但问怎么做,就跟问盲人天气如何一样,但想来做法应该跟其他菜差不多。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他还是说出几道和豆芽菜搭配的菜色。
然后,碧儿开始忙碌了起来,李香兰和王婶婆媳俩帮着打下手,由于这些豆芽菜是在沙盘埋着长的,所以要反复清洗几遍才行。
直到黄昏,一道道菜这才被三个丫头端上桌,王石虎等人早对今晚的菜相当好奇了,看着面前的菜肴,四菜一汤,酸菜炒豆芽,青椒豆芽炒鸡蛋,豆芽炒肉丝,炒韭菜,外加一道豆芽豆腐汤。
也亏得二丫种出来的豆芽有些多,不然还真未必能做出来这么多菜来。
“看得挺不错的!”大金咽了咽喉咙。
王石虎三人有些认同的点点头,豆芽菜不管炒什么卖相都特别好看,尤其是搭配青色,看得更加让人食欲大开。
“你们别跟俺客气,快动筷子试试这菜做得咋样?”
牛大力先不客气夹起酸菜炒豆芽,放入嘴角咀嚼了起来,“嗯,味道不错,酸酸脆脆的,正好下饭。”
见他吃得香,王石虎等人也齐齐动筷子了,他们分别夹起不同的菜放入嘴里。
“嗯?”
王石虎等人眼睛一亮,二话不说夹起其他菜来吃。
望着吃得挺欢的几人,牛大力不用问也知道他们是喜欢上了豆芽菜。
与此同时,李香兰几女也在偏屋里吃起豆芽菜来,之前听说这豆芽能做菜,虽说相信牛大力的话,但她们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好吃。
“我还是第一次吃过这么香脆的菜!”冷秋娘忍不住赞叹道。
其实不止冷秋娘这么认为的,连李香兰和王婶婆媳俩也是这么认为的,豆芽菜吃起来爽口,口感特别好。
“小姨,这豆芽菜是我种的!”二丫小嘴里塞得鼓鼓的,笑得甜甜道。
“哦?还有这事?”冷秋娘道。
“你还好意思说?”
李香兰没好气的摇摇头,顿时将二丫在沙盘里种绿豆的事情告诉给冷秋娘听,冷秋娘听了也有些啼笑皆非。
“我方才还在想姐夫是怎么发现这种菜的,没想到里面还有二丫的功劳?”
冷秋娘并没有生二丫的气,反而给二丫碗里夹了青椒豆芽炒鸡蛋,“这是给我们的小功臣的!”
480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顿晚饭,所有人都吃得意犹未尽。
不管是王石虎等人,还是冷秋娘几女都对于豆芽做的菜评价都很高,他们从来没想到原来绿豆苗也能用来炒的,而且味道还这么好吃。
脆嫩饱满的绿豆芽搭配酸菜,使得豆芽有着酸菜的咸酸,又酸又脆,味道更加可口,再配点干辣椒,在这个越来越炎热的天气,人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没胃口,微辣的口感,无疑更能促进人的食欲。
等收拾好碗筷,众人在正屋里边议论边消食。
“牛哥,我觉得我们能试着种这些豆芽菜拿来卖?像这种味道香脆的豆芽菜,想来镇子上的人肯定喜欢!”范中云想了想道。
“是啊,牛哥,豆芽菜这么好吃,一定能挣不少钱。”王石虎三人点头附和道。
牛大力倒是没想过种豆芽菜来卖,在他看来豆芽菜种出来并不难,时间也短,听二丫说她只是把绿豆放在沙盘里两三天就出芽了。
当然,其中肯定有灵泉的作用。
所以,豆芽菜的价钱不会太高,毕竟一斤绿豆能种出十斤左右的豆芽菜。
更何况,一旦让人知道有这种菜的存在,想来很快就会被人琢磨出来这些豆芽菜是用豆种出来的。
不过,豆芽菜确实是好东西,能让更多人的知晓,未尝不是好事。
“那行!”
反正这豆芽菜迟早会被人知晓,那就从他家开始吧。
晚上,牛大力便将种豆芽菜的想法说给李香兰听,其实牛大力不说,李香兰也要跟他说种豆芽菜的事情。
“大力哥,你怕是不知道二丫吃了豆芽菜后,说明儿要种好多豆芽菜来吃?”李香兰浅笑道。
“这丫头向来对吃比啥都积极。”牛大力笑着摇头,“香兰,天色也不早了,俺们还是早些歇息吧!”
熄灯。
而此时,两个丫头的屋里,大丫合着双眼睡觉,突然感受到有个小人钻进被窝里,她不用问也知道这小人是谁。
“姐,我要跟你睡?”一个小脑袋忽然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明亮的眼眸,小嘴笑得贼兮兮的小模样。
“嗯,别吵我睡觉就行!”大丫翻了翻身子,背着身道。
“姐,你说豆芽菜好吃吗?”二丫扯了扯薄被,扭过头,看向大丫的后背道。
“还行吧!”大丫含糊道。
“你撒谎,吃饭的时候,你可是说好吃的,爹说了,说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二丫嘟着小嘴有些生气道。
“好吧好吧,很好吃,快睡吧!”大丫应道。
“那我明儿要种好多好多的豆芽菜,那我们天天都有豆芽菜吃了。”二丫眼睛亮闪闪道。
“嗯!”大丫道。
“爹说豆芽菜是炒面的灵魂,可惜豆芽菜都吃完了,不然碧儿就会炒面给我们吃了。”二丫小脸有些可惜道。
“嗯!”
“姐,你说豆芽菜炒面好吃吗?”
“应该好吧!”
“小姨让娘种豆芽菜来卖,姐,你说豆芽菜能卖钱不?”
“能吧!”
“姐,明儿我们要不要一起种好多好多的豆芽菜!”
“看看吧!”
就这样,二丫跟个好奇宝宝般问着各种的话,大丫有意无意的回答着,不知不觉声音渐渐弱了起来,直到屋里安静得能听见均匀的呼吸声。
这时,大丫缓缓睁开双眼,轻轻翻过身,静静的看着二丫。
二丫的睡姿很是豪迈,小手将薄被拍开,手脚大张,大丫微微摇头,帮二丫盖了盖被子。
可能因为吃到好吃的豆芽菜,此刻,二丫睡得格外的香甜,嘴角边还泛着一丝满足的笑意,不知道是不是在梦里吃豆芽菜炒面呢?
白白净净的,真可爱。
大丫笑着伸手点了点二丫的小鼻子,二丫用小手摸了摸小鼻子,嘟囔一声,“讨厌的小蚊子,快走开!”
大丫笑得眉眼弯弯,又捉弄了几下,等捉弄够了,她将手搂住二丫,好似把二丫护在怀里般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天空依旧阴沉压抑,就算有阳光也很快被乌云遮住,大丫和二丫两个丫头起得很早,此时正在水井旁给沙盘浇水。
“小豆芽,你记得快快长大啊!”二丫鼓励道。
“你们这样种可不行!”牛大力走上前,摸了摸两个丫头的小脑袋。
“爹,我的豆芽就是这么种的啊?”二丫小脸疑惑了。
“你那样也能种,但种出来的豆芽会有沙子!”牛大力笑道。
“有沙子就洗啊,地里的菜也是从土里长出来的!”二丫嘟着小嘴。
牛大力:“……”
他竟然有些无言以对。
其实沙子种豆芽是没问题,可问题是种多就有些麻烦了,本来能一个人完成的事,愣是需要几人装沙子,种绿豆,就算种出豆芽还要花时间将豆芽和沙子一块倒出来清洗。
“爹,你觉得怎么种豆芽菜才好啊?”大丫问道。
“你们把沙子倒出来,俺教你们其他种豆芽的方法!”牛大力憨厚笑道。
大丫和二丫点了点小脑袋,牛大力转身进屋,从屋里取出两条平时用来擦桌子粗布。
将粗布铺在沙盘底部后,往里面倒了些井水,豆芽生长必须有充分的水份,但也不能把绿豆长时间浸泡在水里,这样很容易腐烂掉的。
接着,把绿豆铺平整后,将另一条粗布弄湿盖上,这样有利于保持里面的水份。
“爹,这样真能行?”二丫有些怀疑道。
“行不行,过些日子不就知道了?”牛大力笑道。
随后的时间,按照这种方法,牛大力一家开始忙碌了起来,王石虎一家也过来帮忙,丫头们负责洗净绿豆,妇人们负责裁剪粗布,汉子负责将装好的沙盘搬进一间比较阴暗的杂房摆放。
等到晌午的时候,杂房里摆满了一层层的沙盘。
有时候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由于前段时间天气热,牛大力当时买了许多的绿豆回来,而沙盘更不用说了,当初多做了不少的沙盘,如今竟然起到了用处。
不过,牛大力觉得有必要再买些绿豆回来。
481 这是什么菜
豆芽生长得很快,不到三天时间,一条条的豆芽争先恐后从沙盘里冒了出来,有些沙盘放的绿豆比较多,愣是跟蘑菇般将铺在上面的粗布顶了出来。
这状况可是让家里三个丫头高兴坏了。
要知道这段时间,最勤快的莫过于大丫,二丫和碧儿了,一天到晚就往杂房里跑。
碧儿撸起袖管又做了一桌的豆芽宴,这次的豆芽宴明显比之前更加丰盛了。
味道依旧是那么鲜嫩可口,让所有人吃得回味无穷。
“碧儿姐,做得菜最好吃了!”二丫抹了抹小肚皮,一副满足的小模样。
“那晚上我给你做豆芽青椒红萝卜丝!”碧儿小嘴甜甜一笑。
“那好啊!”二丫高兴了。
牛大力有些无奈,刚吃完午饭就想着吃晚饭了。
“这个...牛哥,我能不能拿豆芽菜一些回家?”范中云有些不好意思道。
“有啥不行的,你想要多少,就拿多少!”
牛大力知道范中云家里有妻儿,想来开口要豆芽菜也是想让妻女试试这豆芽菜的味道。
大金和东子也要了一些豆芽菜回家。
之后,牛大力又往周木匠家和王青阳家送了一些豆芽菜,顺便还跟他们说这些豆芽菜配什么才好吃。
晚上,王青阳的大儿子王智林从外面回来,见到桌上摆着一道看起来陌生的菜,不禁疑惑了,“这是什么来的?”
伍氏笑了,“这是大力送的,好像叫什么如意菜,听大力说这如意菜跟酸菜炒着吃,味道挺不错的!!”
王智林道:“如意菜?我怎么没听过有这种菜啊??”
伍氏道:“你懂什么,大力说了,这如意菜是要卖给镇上大酒楼的,以后你想吃还吃不着呢!”
“好了好了,这菜好不好吃,我们试试就知道了?”
王青阳摇摇头,先夹起酸菜炒豆芽放入嘴中后,脸色变得有些古怪了起来。
屋里众人目光齐齐盯着他看。
见他脸色古怪,伍氏狐疑道:“味道不行?”
王青阳苦笑,“你试试就知道了。”
伍氏不明白王青阳卖什么关子,但她还是动手夹起酸菜炒豆芽,吃上一口,不由惊异道:“这味道挺好的啊,酸酸脆脆的,你怎么还皱眉啊?”
王青阳叹了口气,“就因为好吃,我才想不通大力是怎么找到这么特别的如意菜?”
听他这么赞赏,王青阳一双儿女都好奇了,齐齐动筷子,品尝这道酸菜炒豆芽来,然后,他们的神情和伍氏方才一样,一脸的惊异之色。
牛大力可不知道王青阳家发生的事情,由于四月底下雨的缘故,酒席并没有照常举办,如今天气转好了,酒席自然不能漏了。
更何况,这次酒席不单单只有作坊做工的人,连开原县各大酒楼的掌柜也被牛大力提前邀请来。
众酒楼掌柜是知道牛大力家作坊有月底办酒席的传统,尽管他们心里不理解,甚至在他们看来牛大力的行为有些人傻钱多的感觉,但不妨碍他们来参加此次酒席。
毕竟,他们还要靠牛大力家的五香瓜子挣银子的。
这些掌柜被安排在一张桌子上,周围的村民并没有因为他们而显得拘谨,反而是又说又笑,一派热闹的景象。
孩子们在私塾里玩耍,这些孩子根本不敢碰私塾里的东西,二丫拿着粉笔在这些小伙伴面前秀了一把,看着一双双闪烁着小星星的目光,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以往妇人们在厨房里忙碌着,只是此刻,不少妇人却围观碧儿炒菜,纷纷议论碧儿炒的那是什么。
“刘掌柜,你可知道牛老板请我们来有什么事?”福客来的冯掌柜看向刘富贵,好奇道。
周围的酒楼掌柜齐齐将目光看了过来。
“我也是昨儿收到消息的,你们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刘富贵耸耸肩,表示他也不知道。
“刘掌柜,谁不知道你跟牛老板关系好,听说你那些小辣的菜色还是牛老板给你的,我们这些人想要,牛老板还不给,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啊。”
开原城凤阳楼吴掌柜眼底有着掩饰不住的羡慕之色。
如今开原县谁不知道鹳雀楼有一种名为“小辣”的开胃小菜,传闻没什么胃口的人,吃了这小辣就会食欲大发,吃什么都有味道。
“各位也是酒楼的大掌柜,想来知道这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信任。”刘富贵摇摇头。
“你这话什么意思?”那凤阳楼的吴掌柜皱眉道。
“去年许多地方出现大量的便宜瓜子,各位没少买吧?可唯独我鹳雀楼没有,你们知道为什么?难道因为我不喜欢银子?那就错了,银子谁不喜欢啊,不过比起喜欢银子,我比各位更懂得取舍罢了!”刘富贵轻抿一口茶水。
众掌柜面色有些窘迫了,就连之前阴阳怪气的凤阳楼吴掌柜也不说话了。
刘富贵什么意思,他们这些人哪会听不明白啊,刘富贵这是变向指责他们目光短浅,为了区区小利,竟然舍弃了大局。
如果他们也能像刘富贵一样只卖牛大力家的五香瓜子,如今说不定那“小辣”的香料,他们也有份。
可是此刻他们后悔也没什么用了。
“让各位掌柜久等了,菜很快就上来。”
牛大力和王石虎等人走上来,跟众掌柜打招呼。
“客气了客气了!”
众掌柜齐齐站起身,抱拳还礼道。
“牛老弟,方才我们还谈论你此次叫我们来有何事呢?”刘富贵笑道。
牛大力看了众掌柜一眼,这些掌柜脸色有些古怪,恐怕不单单谈论这事吧,不过他也没追问,憨厚笑道:“俺请各位掌柜到俺家吃酒有啥目的的?”
众掌柜疑惑了,莫非真的只是请他们过来吃酒宴?
刘富贵却不这么想了,牛大力的为人,他还是有些了解的,向来不会无缘无故让他们这些掌柜来的。
却在这时,两名妇人端着菜上桌了,可当盘子摆在面前时,别说是众掌柜怔住了,就连院子里的村民也是呆住了。
因为这些菜,他们没见过啊!
482 大伙年年如意
这次的酒席并没有大鱼大肉,而是一盘盘的炒面,红胡萝卜丝配上青色的蒜苗,让一盘炒面色泽分明,只是那黄澄澄,金灿灿的菜是什么来的?
“这是...”
刘富贵眼睛眯起一条缝来,眼底精光一闪,看来这一趟没白来啊!
可还没等牛大力开口解释,周围蓦然传来一声声惊呼声。
“这是什么菜,怎么这么好吃?”
“看样子该不会是蘑菇吧?”
“不是不是,蘑菇哪有长这样子的?”
一时间,院子里议论声此起披伏,众掌柜有些目瞪口呆,看着周围村民夹着桌上的菜狼吞虎咽,而他们吃的那种菜,他们桌上也有。
有必要吗?
如果不是知道牛大力不是那种弄虚作假的小人,他们都要怀疑这些村民是牛大力请来做戏给他们看的。
看着周围村民吃得香,刘富贵也有些迫不及待了,拿起筷子,就夹起豆芽菜炒面放口中,其他掌柜见状,纷纷也动起筷子来。
还别说,这些菜吃起来脆脆的,倒是别有一番味道。
“牛老弟,这是什么菜来的?”刘富贵赶紧问道。
这问题别说是刘富贵想知道,院子里所有人都想知道桌上的到底是什么菜来的。
“这不是蘑菇,而是一种菜,这菜看起来像如意,俺就叫它如意菜,让大伙年年如意!”
牛大力干咳一声,露出招牌式的憨厚笑容,最后还不忘聚齐一杯酒,祝福上一句。
“谢过东家!”
乡亲们纷纷高举酒碗,脸上有着说不出的激动之色。
众掌柜对视一眼,也站起身敬酒,心里却琢磨起如意菜来,还别说,这菜的模样确实和如意有些相似。
“牛兄弟,这如意菜....”
刘富贵那肥胖的脸微微有些发红,也不知道是喝了酒的缘故,还是因为如意菜激动的。
“这事不急,等俺们吃完这顿酒席再说!”牛大力笑着打断道。
“行行行!”刘富贵忙点头。
“各位掌柜别吃太饱,后面还有其他菜色。”牛大力提醒道:“和这如意菜有关系!”
众掌柜眼睛齐齐一亮,在座的掌柜没有一个是蠢人,自然能看出这如意菜的价值,神情也越发激动了。
很快,各种豆芽菜的菜色被妇人端了上来。
村民没想那么多,拿起筷子就是夹,可众掌柜却是不同,他们细细品尝一道道如意菜,越吃他们越是心惊。
没想到这豆芽菜还能搭配这么多种菜色,而且每样吃起来各有千秋。
王石虎等人微微一笑,要不是他们早吃过各种用豆芽菜做出来的菜,只怕此刻他们也跟这些掌柜一样。
等都吃好后,已经是下午了,尽管这顿酒席没有之前的那么丰盛,但所有人吃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尤其是那如意面,吃起来倍爽口。
之后,妇人们着手收拾碗筷,汉子们将桌椅搬回作坊,而牛大力和各大酒楼的掌柜已经进屋谈事了。
众掌柜对如意菜可谓是赞不绝口,他们也不怕牛大力会因此抬高价卖,毕竟如意菜确实味道非同一般。
经过一番商讨,牛大力以每斤二十文钱的价格出售,众掌柜压根就没讨价还价,便一口答应下来,更何况这价格在他们看来真心不贵。
不过,经过如意菜,让众掌柜越发觉得跟牛大力合作的好处。
次日上午,各大酒楼的马车朝杏花村扬尘而来,不少村民见了都有些目瞪口呆,平时也有不少马车过来,但他们怎么感觉今天的马车比之前的多呢?
这些马车有的是去作坊大门前运五香瓜子的,有的是去牛大力院子门前运豆芽菜的。
如意菜不像瓜子那样能当日常零嘴吃,所以各大酒楼要的量并没有瓜子那么夸张,最多的也才要了四五十斤。
很快,这些如意菜被各地酒楼送上桌,顿时吸引不少食客。
没办法,如意菜听起来就很有寓意,再加上店小二一番隆重的推荐,是个人也会新奇这是一道什么菜色。
然后。
没有然后了。
如意菜又香又脆的美名彻底是在开原县传开了,不少食客纷纷涌去有如意菜的酒楼吃饭,而那些没有如意菜的酒楼可谓是门庭冷落。
这些酒楼掌柜不甘落后,纷纷亲自到牛大力家谈买卖,可别人能到牛大力家谈买卖,可偏偏只有一家酒楼没有。
那就是黄鹤楼了。
此刻,黄老爷气得跳脚,按情理而言,他们黄家和那牛大力有亲戚关系,但他们却没落得一点好处,不少人还用这事来讽刺他,说什么牛大力不是你儿媳的哥哥,怎么不帮你这个亲家呢。
“该死的牛大力!”
黄老爷还是第一次生这么大的火气。
先前被鹳雀楼用“小辣”的菜肴抢走了不少生意,如今那牛大力不知怎么就弄出如意菜又拉走他一批食客。
恐怕过不了多久,碎叶镇的人只鹳雀,不知黄鹤了。
这时,一名肥胖管事急匆匆走进屋里,神情满是喜色,“老爷,小的打探到一些消息?”
黄老爷不耐烦,“什么事?”
那肥胖管事来到黄老爷耳边低语了几句,黄老爷眼底精光一闪,板着脸道:“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那掌柜说了牛大力几天前要了好几百斤绿豆!”那肥胖管事忙应道。
“好,这事你做得不错,一旦事情成了,我会记你大功。”黄老爷哈哈大笑道。
“这是小的该做的!”那肥胖管事笑得眯起了眼。
黄老爷还想说什么,却见牛金玉那曼妙的身姿盈盈走来,手上还端着托盘进来,“你下去吧。”
“是!”
那肥胖管事也注意到牛金玉,顿时领命而去。
“公公,是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啊?”牛金玉美眸眨动,语气轻柔道。
“一些小事罢了!”黄老爷摆摆手,“你怎么过来了?”
“婆婆带阿满出去,儿媳闲着无事,煮了苁蓉杞子羊腰汤打算给夫君的,可夫君自从好了后,总是见不着人,儿媳就给公公送来?”
牛金玉浅浅一笑,美目流盼,给人一种说不尽的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