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山中聚会
贾诩本是不愿意多说的,可既然现在刘备开口询问了。
那要是不说上几句,提醒一下刘备,也说不过去了。
于是,还是开口冲着 刘备提醒了一下。
“大人,此番交战,虽然我们有后手,那保不准那刘争也会有我们还不清楚的底牌。”
“为了让刘争将注意力,完全放在我们的荆州战场上,一方面,我建议大人让张飞将军,开始对豫州进行骚扰,吸引刘争豫州的兵马,同时。”
贾诩略微一停顿,让刘备,程昱,关羽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贾诩。
期待着贾诩说出后面的话来。
“同时怎么?”
刘备追问了一句。
“同时,南阳郡这里的战斗,我们不能放松,不可一直不出战,不然刘争生性多疑,肯定会有所怀疑,我们必须每日都派兵前去骚扰对方,甚至隔个三五日就进攻一次,不求打下城池,但求吸引敌军注意。”
贾诩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最擅长自保,号称毒士,可也变相的说明了他的聪明之处。
“文和所言极是,便按照你说的去做吧。”
“二弟,进攻宛城一事,便交给你了。”
刘备冲着关羽吩咐了一句。
关羽当即领命。
“是,大哥,云长必定完成。”
在交代了这些事情之后,刘备又看向了程昱。
“程昱先生,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将大军镇守在这里了,你可以派人去与刘璋说,让他出兵了。”
既然大战开始了,那么刘备也就不打算继续拖延下去了,尽快打出优势,瓦解刘争这边的斗志,才是当务之急。
程昱点了点头,明白刘备的意思。
“我明白,在下这就前往派人给刘璋传信。”
众人说完了之后。
站在角落里,一直都没有怎么开口的石韬倒是此刻冲着刘备说了一句。
“诸位,最近两日可有空闲?”
石韬的突然开口,让刘备和程昱等人都愣了愣神。
“石韬先生,有何事?”
“回主公,我在这颍川附近有几位好友,他们一直仰慕主公,最近主公来到了这里,正在这附近举办了一场聚会,我想引荐这几位好友给主公认识。”
石韬现在已经加入了刘备的麾下,所以不管是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对刘备着想。
对此,他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就冲着刘备等人说了出来。
刘备对这个事情还是感兴趣的,不过,刘备还没有开口冲着石韬询问。
一旁的程昱就先开口询问了。
“这些人都有谁?”
石韬想了想,马上就回答。
“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崔州平,韩嵩等人。”
石韬一回答,立刻让程昱的脸色一震。
当即惊讶起来。
“水镜先生!那位颍川隐士!”
“听说他有大才啊!”
石韬稍微将这几个人的名字一说,立刻让刘备和程昱都惊讶了起来。
先不说推崇卧龙,凤雏的水镜先生,光是庞德公,崔州平,韩嵩等人,都是这颍川附近有名的隐士。
刘备虽然很少到这里来,但是水镜先生等人的名字,他也是听说过的。
在此刻,立刻冲着石韬追问了起来。
“可是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的水镜先生?”
“正是。”
“久仰大名,一直想去拜访,可惜不知道这水镜先生在何处隐居,这一次有机会,定要好好的去拜访一二。”
刘备本就对水镜先生十分感兴趣。
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找到水镜先生隐居的地方。就算刘备想要去找水镜先生也无路可找。
没想到这一次居然从石韬的口中得到了水镜先生的位置。
这让刘备有些意外,同时又十分激动。
想知若是能够找到水镜先生,请水镜先生出山的话。
那他手下的兵马倒是可以有了一个强有力的谋士。帮助他出谋划策,对付刘争。
石韬也没想到刘备和程昱等人居然对水镜先生如此感兴趣。
同样十分惊喜,随即答应道。
“主公既然感兴趣的话,那明日我便带主公前去找水镜先生。”
“如此甚好!”
大家商议完了之后,各自散去,先好好休息了一天。
等到第二日,石韬便如约前来找刘备,程昱的人打算带他们前去颍川的山村里寻找隐居的水镜先生。
刘备和程昱也早早的就起来,因为知道今天要去见水镜先生,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好。
在石韬的引路下。
一行人不多,只有四五人,沿着一条山间小道一直在山中盘旋前往。
走了几个时辰,都让刘备等人走得有些疲惫了。
这才在山间一处林中看见了一片世外桃源。
这算是一个小村,有几户人家,都是茅草房子。
屋前有大片良田耕种的农作物生长的正旺盛。
篱笆围起来的栅栏里有不少种的蔬菜。
还有一些瓜果,此刻正是丰收的时节。
长势喜人。
田间还有几个人正在劳作。
在一处凉亭里。
有几个人正在品茶论道。
石涛带着刘备,程昱等人上前叩了叩门。
这才引起了那石亭里的众人注意。
一个老头领着其他人快步走来。
“我的山谷里很少有人到访,不知阁下几位是?”
“哦,是石韬小友。”
那老者刚要询问这几人是谁,突然瞥见了站在队伍后面的石韬,倒是认出了这些人。
不过这一行四五人,他也就只认识一个石韬罢了。
其他的人还是并不熟识。
只能疑惑的打量石韬,指望石韬给他们来介绍了。
“德操先生(司马徽的表字),多日未见,小子有礼了。”
“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陋室来?”
看见石韬,知道这些人不是外人,司马徽也就没有那么见外,还是很友好的伸出手,引领着众人进入这院子里,然后来到了那凉亭之中。
凉亭中早就有几个人在那里等着了。
正是之前石韬所说的韩嵩,崔州平等人。
“今日正是德操先生三月一聚的日子,我贸然前来应该没有打扰到各位吧。”
石韬主动开口冲着在场几个人说了句抱歉的话。
“哪里哪里,来者是客,况且石韬小友也不是外人。”
“只是,这几位又是何人?”
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水镜先生
司马徽主动将话题引到了跟随在石韬身边,一起过来的刘备,程昱,关羽等人的身上。
对这几个人的身份,司马徽还是十分好奇的。
毕竟这几人的穿着一看就非同凡响,和他们这些贫穷的隐士不可相比。
特别是关羽,虽说现在不是在战场上交战。
可他身上还是穿着一副盔甲。
虽然不是全副武装,但也完全看得出他是一名征战沙场的武将。
如此一来,这就让司马徽,崔州平等人对石韬带过来的这几个人更为感兴趣了。
石韬本来也打算给司马徽等人介绍介绍刘备这些人。
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开口。
这司马徽就已经先冲其发问了。
现在司马徽既然问了,石韬也急忙就给他们行礼,并且往后撤了一步,让出了更多的地方显示身边的刘备。
“诸位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便是当朝大将军刘备刘玄德。”
“什么!”
“你就是刘玄德!”
“玄德公!天呐,玄德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传闻玄德双耳下垂,手臂过膝,没错,这就是玄德公没错了!”
石韬才刚刚给这几人介绍了一下刘备。这些人立刻大惊失色。
先是露出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随后他们联想了一下刘备在外界的传闻。
在结合面前这人的容貌竟和外界传闻有几个类似,这才信了大半。
只是他们还在疑惑,当朝大将军刘备此刻不应该在朝廷里吗?
怎么跑到这颍川来了?
隐居在这深山老林的水镜先生自然并不清楚现在外界的局势。
好在一旁的崔州平,知道的事情多一些,在众人疑惑的时候马上解释了一句。
“听闻最近大将军刘备正率领数万大军奇袭南阳郡,和刘争的兵马在南阳宛城一带发生交战。玄德公会出现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崔州平这么一说,倒是立刻让司马徽恍然大悟。
“阁下真是玄德公?”
“学生刘备,见过诸位先生。”
刘备一向谦卑恭敬,尽管现在位高权重。
但是面对面前的这几个大名鼎鼎的名士,他还是做足了谦卑的派场。
并且给了这几个名士足够的面子。
不但以学生自居,更是在他们面前行礼。
让这几人顿时对刘备好感大增。
他们本来就对刘备极为有好感,现在见到了刘备真人之后。
对刘备更是赞不绝口。
“玄德公,莫要如此,我等皆是一介平民,承担不起如此大礼。”
“水镜先生说笑了,尔等都是有大才之人,我以学生自居,没有什么好丢脸的,只是希望能在诸位的身上学到些东西,也就不虚此行了。”
刘备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拢水镜先生等人,想要让他们出山,借此吸引更多的 名士来投靠于他。
水镜先生的人脉广阔,特别是在这颍川之地,一旦刘备能够得到水镜先生的青睐,那就算不能够直接邀请水镜先生助他,也定然能够让水镜先生推荐一些厉害的人物给他。
刘备需要的就是这样,现在他太缺少可用之人了。
刘争麾下名将和谋士,人才济济,而刘备的手下,可用之人,却没有多少。
和刘争一比,刘备那简直就是太缺人了,所以巴结巴结水镜先生,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石韬的引荐,加上刘备之前的名声,司马徽等人一时间对刘备有了极大的兴趣,众人开始熟悉了起来。
刘备给他们介绍了一下程昱,贾诩,以及自己的二弟关羽。
刘备也在此刻认识了,在水镜先生这里的崔州平,韩嵩,孟建等人。
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志。因见天下将大乱,遂与好友数人隐居郦西山中。后事刘表为别驾,不过和刘表不和,弃官回乡,再次隐居。
崔钧,字州平,博陵安平人。东汉大臣,太尉崔烈之子,议郎崔均之弟。
少结英豪,颇有名称。历任虎贲中郎将,迁西河太守。小皇帝即位后,崔州平的父亲崔烈为何苗所害,因为惧怕何苗的势力,崔州平只能返回老家,暂时隐居。
除了这二人之外,还有三人。
便是庞德公,带着他的儿子庞山民和庞统了。
刘备和这些人都交流了一番,对于这些人的才能,都是极为感兴趣,毕竟,能够隐居的人,他们的能力都不会太差。
正是因为怀才不遇,才会有隐居的想法。
要是没有什么才能的话,他们也不敢隐居了,而是会想尽办法继续保留自己的位置,是舍不得撒手。
刘备和这些人一一交流了之后,便开口冲着这些人发出了自己的邀请,想要邀请他们出山协助自己。
不过,刘备毕竟是第一次和这些人见面,他们虽然对刘备颇有好感,可是也太仓促了。
水镜先生当即就拒绝了刘备的邀请。
倒是崔州平答应了下来。
崔州平本就是崔家之人,久经官场,他们崔家在何苗死后,也开始逐渐重新步入官场了。
如今有刘备这个推举,崔州平在刘备的麾下,也能够升的更快。
当然,更让刘备看重的则是跟随在庞德公身后的一个年轻人,庞统。
年纪轻轻的庞统,不过十六七岁。
这个年纪,和关羽的儿子关平差不多大,但是刚才在这里的交谈之中,刘备能够从庞统的口中得出一些对现在这个乱世不同的看法。
庞统的侃侃而谈,不仅是让水镜先生司马徽,庞德公等人都赞许,就连刘备也对这个年轻人极为感兴趣了。
要不是庞统的年纪太小,此刻的刘备都想要直接邀请庞统出仕了。
刘备一直在这里呆了两天的时间,和这些名士相谈甚欢,虽然没有直接邀请他们出山,却也是不虚此行,有所收获。
邀请了崔州平相助,就等于是得到了崔家的支持。
刘备相信,他多来几次,和水镜先生搞好关系,定然能够感动水镜先生,到时候水镜先生,也肯定会帮助自己的。
打定了注意,刘备这一次就告辞离开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关羽按照刘备的命令,不断骚扰宛城,当然这并不需要关羽亲自出马,他让自己手下的武将前往就行了。
别看,南阳郡驻扎了刘争的八万大军,可是他们都知道刘备手下这些人马的厉害。
不敢轻易出城与关羽的人马交战,而是采取了坚守的策略,闭门不出,除非是关羽的人马攻城,才会动真格的,和敌军交战。
反正,在刘争的这些人看来,防守要比进攻更占便宜。
毕竟进攻的一方,耗费的财力物力要多的多。消耗的粮草也要更多,损耗的人手也多。
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局势严峻
一直等到了十月份。
荆州战场上,南阳郡的战火,还没有结束。
刘争的人马,不主动出击,只采取防守政策。
这倒不是刘争的人马害怕刘备,而是刘争收到了风声,他的锦衣卫,从西凉给刘争传回了情报。
刘争知道了西凉,突然出现了五万神秘骑兵的事情。
建业。
御书房。
刘争在一个时辰之前,从自己手下的锦衣卫手里,得到了西凉的情报。
据潜伏在西凉的锦衣卫探子报告,在西凉边陲的张掖郡,突然出现五万骑兵,这些骑兵不是汉人,而且却被刘备的兵马所养。
刘备之前从益州运输过来的粮草,有不少,都是运输到了西凉,专门拉去给了这些骑兵。
本来在西凉出现五万骑兵,并不是引起刘争的密切关注,但是这几万骑兵,不是汉人,而是穿着一些从未见过服饰的骑兵,这就让刘争感兴趣了。
再派人去打探一下之后,锦衣卫们就的出了一个情报,这些骑兵,居然是贵霜帝国的骑兵。
这件事情让刘争立刻就联想到了几个月之前。
大汉朝廷突然派遣法正带领一批人作为使臣,前往出使。
当时刘争还嘲讽了一句,如今的大汉都已经是日薄西山,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了,他哪还有闲钱去出使。
可刘争万万没想到的是,法正出使的目的居然不是为了促成两国的交易增长经济,居然带是着目的性去的贵霜帝国,并且还成功从贵霜帝国借来了5万精兵!
这个结果可把刘争给吓住了。
如果只是刘备手下的八万兵马的话。
荆州战场上,刘争的兵马自然无需害怕刘备。
甚至都不需要防守,直接出城进攻,都能够将刘备的人马给打退。
可现在知道了,刘备还隐藏了5万骑兵。
并且在西凉还有马腾手下的几万大军。
联合起来可是一股强有力的援军。
而且还大多都是骑兵,若是经过三辅之地,直接南下进攻南阳,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能够支援到这里来。
甚至在现在刘争等人讨论的时候,西凉的骑兵都已经在路上了。
因此刘争就不得不防备起来。
一来不让自己麾下的兵马主动出城迎击刘备的兵马。
以防中计,落得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
二来,刘争开始命自己麾下的工厂,大肆制作诸葛连弩。
若是要对付骑兵,诸葛连弩可能就是他手下的一大杀器。
能够成为杀手锏,给那些骑兵一个重创。
刘争这边同时传令给徐晃。想要让徐晃密切关注南阳这边的战斗。
若是有机会的话,可以让徐晃奇袭兖州。
封锁兖州和豫州之间的联系。
在刘备攻打荆州的同时,刘争也能够选择攻打兖州。
如此围魏救赵之法,就看刘备心中如何抉择。
如果他是选择荆州南阳,那腹背受敌的兖州必然难以保全。
如果刘备选择支援兖州,荆州之围也就压力大减。
甚至可以因此解除危机。
郭嘉提议的这个办法,让刘争暂时安心。
本以为如此便可以解决荆州的麻烦。
可是事情才没过多久,几天之后。
消息应该都还没有送达到徐晃的手上。
刘争便收到了从幽州传回来的新的情报。
北方鲜卑草原,之前被孙策等人消灭的中部鲜卑各个部落开始死灰复燃。
重新出现在了草原上。
并且来势汹汹,大有将驻扎在草原上的这些骑兵击退的样子。
锦衣卫前去打探消息之后得知。
这是东部鲜卑首领步度根,在得知轲比能战死之后。
派遣出自己的大军,开始前来霸占原本属于轲比能的领地。
孤独跟在草原上的能力,并不比轲比能差。
他的手下光是他自己的部落就能够拿得出数万大军。
若是联合各个小部落组成联军的话,只怕轻轻松松便能够组建起一支超过10万的大军。
又是10万兵马的威胁。
使得徐晃镇守在冀州都有些紧张。
还指望刘争增兵支援冀州。
可现在的刘争,哪里有多余的兵马去给徐晃增兵啊。
唯一的一些人马,也不过就是张辽手下刚刚组建起来的两万新军。
可张辽才组建这支新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时间上未免有些太短了。
根本不足以拿出来上战场交战。
所以刘争陷入沉思后值得加快张辽训练人马的时间。
同时告诉徐晃,若是一旦发生战事,可以直接调派张辽前去。
除此之外,刘争还给予了徐晃更大的权限。
可以直接征调冀州和幽州两地县城里的精兵。
两地虽然饱受战火,但是刘争接管之后,各地县城还是征召了一些人手。
每个县城虽然人手不多少的,只有数百人,多的也不过一两千人。
但是加起来还是能够组建起一支不下2万人的兵马。
这些人虽然让他们上阵杀敌有些困难。但是做做后勤工作,运送一下粮草辎重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解决了北方的问题后。
刘争便重新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荆州战场上。
失去了徐晃支援,兖州没办法吸引刘备的目光。
那么荆州战场上的危机一下子又更重了。
甚至让刘争开始觉察到这场战斗隐隐有些不对劲。
刘争也在建邺城坐不住了。
在十月中旬的时候,他终于决定秘密前往荆州。
亲自指挥战斗。
坐镇前线,迎战刘备。
在10月末的时候,刘争终于在自己锦衣卫的护送下,悄悄来到了南阳郡。
并且见到了在这里驻守了两个月的甘宁。
此刻的甘宁显得有些疲惫,虽说这两个月来敌军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进攻。
过三天就会前来袭击一下,也是把甘宁惹的不厌其烦。
他又不敢休息,兵不厌诈。保不齐,哪一次进攻就是真正的攻打。
所以甘宁也是两个月来都提心吊胆。
不敢有任何一丝的怠慢。
特别是最近,这刘备的大军进攻宛城的频率更加频繁了。
让甘宁都不得好好休息!
“陛下,您怎么来了?”
刘争的突然到访,让甘宁有些意外。
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大战前夕
他倒不是觉得刘争不该在这个时候来,而是担心刘争的安全。
毕竟现在大军就在城外,如果刘备的人马不要命的进攻。
现在驻守在宛城的这点人手,未必能够扛得住几万大军的袭城。
“兴霸啊,你们在这宛城对峙了也有两三个月了,我来看看你,顺便给你带来了一些守城的利器。”
刘争之所以赶在这个时候过来,正是因为他前些日子让手下的工坊大肆制作诸葛连弩。
如今这赶制出来的第一批诸葛连弩就被他带到了战场上来。
用于给甘宁的这些人马装备。
一旦发生大战,他便可以利用诸葛连弩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几千诸葛连弩被刘争拿出来的时候,已经引起了甘宁的注意。
上一次刘争宴请群臣,给群臣演示诸葛连弩的厉害时。
甘宁并未在场,当时在场的不过是留在了建业的那些武将。
而甘宁一直都驻扎在荆州,所以错过了诸葛连弩的展示。
不过诸葛连弩被刘争折腾出来,也已经有数个月之久了。
甘宁虽然没有直接见过,但是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此刻听见刘争这般说,立刻就想到了刘争说的便是诸葛连弩。
立即兴奋起来。
有了这些诸葛连弩,他手下的兵马战力大涨。
在面对关羽的大军时,也就更有底气了。
“陛下,你可真是雪中送炭,有了这些东西,我也就更有把握击败了关羽了!”
“这已经是最近赶制出来的一批了,之前生产出来的那些都运给黄忠将军,想必估计黄忠将军手下已经能够装配起一支5000人的连弩队了。”
“上庸城,估计没什么威胁了。”
“听说最近刘璋从成都出兵2万,直奔上庸而来,估摸着应该是响应刘备的号召,区区2万兵马就想要打下黄忠将军镇守的上庸城,只怕那刘璋是在知人说梦。”
益州的刘璋,最近也开始不老实了,从成都出兵两万,命张鲁直接率领兵马,从汉中出发,进攻上庸。
汉中到上庸不算远,真要走起来的话,半个月的时间就到了。
其实半个月的时间都不用,只是因为这汉中到上庸的地理位置不好,都是山地,行军不便,所以才走的慢。
十月初的时候,刘璋就出兵了,直到最近,才真的杀到了上庸城的附近。
只不过,区区两万人的兵马,根本撼动不了上庸的防御。
别说上庸城,城坚墙固。
就是那城中驻守的兵马,也足足两万之众,一点不比刘璋的人马少,这些人马,还都是黄忠手下的射手兵马。
只要刘璋的人马,敢来攻城,这些射手就会告诉刘璋什么叫被射成马蜂窝。
知道只有两万来进攻之后,黄忠甚至都没打算在上庸多呆,留下一万兵马命乐进和李典统帅,自己则率领另外一万兵马,前来襄阳,打算坐镇中央。
随时支援各地,作为一支奇兵出击。
刘争来到了南阳之后,黄忠也跟进,到了樊城,距离南阳不远。
目的也是明显,就是担心刘争出意外,黄忠可以在短时间就过来保护刘争。
“益州的刘璋,守成有余,进攻不足,他守住刘焉留给他的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可以的,但是想要出兵进攻我们,那可真的是想多了,不用过多理会。”
刘争对刘璋并不太在乎,倒不是刘争瞧不起刘璋,而是别说是刘璋,就是换做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借助益州这一州之地,也翻不起大浪来。
连诸葛亮都没能够依靠区区一个益州,就北伐成功,他刘璋凭什么有胆子出兵进攻刘争。
更何况,如今的刘争,比历史上的曹操,只强不弱,刘璋还没有历史上的蜀国那么强,自然更不足为虑。
真正让刘争担心的,只有刘备。
刘争来到了南阳,此刻正在和甘宁谈话的同时,在宛城不远的鲁阳县城,刘备也在这里,和自己的二弟关羽,谈论着,什么时候可以打下宛城。
“云长,这些天,进攻宛城的人马,损失了多少?”
前些日子,刘备命令关羽加紧进攻宛城,进行佯攻骚扰,可是骚扰归骚扰,那毕竟也是进攻,也是对宛城的袭击,损失人手也是肯定的。
“大哥,人数损失倒是不多,只有不到三千人,只不过,我们数万大军在这里,每日消耗的粮草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个我清楚,粮草的消耗确实很大,不过好在,最近秋收,今年的收成不错,各地的赋税很快就要上来了,我们暂时不缺粮了,有了足够的粮草,近期,我们就可以和刘争的人马决一死战了。”
“先打下宛城为主!”
“大哥,什么时候动兵,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关羽听见了刘备的话,顿时兴奋了起来。
“不远了,关羽将军,我们收到了消息,刘璋的兵马已经到了上庸,现在已经牵制了上庸的一部分兵马,几天之前,主公也派人去给西凉的法正和马腾传信了,估计要不了几天,他们也该到了。”
“成败,在此一战了。”
程昱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兴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终于到了他们进攻刘争的时候了。
刘备太渴望这一次的胜利了。
如果这一次战败,刘备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够坚持的下去。
关羽听见程昱的话,也跟着兴奋了起来。
“当真?”
“明日,就明日吧,明日我们先去攻打宛城,打下宛城的时候,马腾将军和贵霜帝国的骑兵应该也快要到了,到时候直接一举南下,袭取整个荆州!”
刘备突然做出了决定。
“好,一切都听大哥的!”
关羽听见刘备的命令之后,更为激动,憋屈了整整两年,关羽太渴望和刘争重新一战了。
这一夜,很太平,关羽没有继续往自己的人马去袭击宛城,因为他要准备,明日大举进攻宛城。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关羽便起了一个大早,前去找刘备,邀请刘备一同前往进攻宛城!
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袭城
十月的天气,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
天气还不冷,也不算热,早上的时候,还有几分凉意,不过关羽手下的大军身上都穿着铠甲,这点凉意还是无关紧要的。
战鼓咚咚咚的敲响。
五万大军,早在两天前就已经聚集于宛城的城下。
之前刘备麾下的兵马分为四部分,各自两万兵马,分别于南阳郡的不同郡县里袭击。
为此,南阳郡有不少县城,在最开始的时候,被刘备给占领了去。
可是等孙坚,太史慈,文聘等人的大军到了之后,兵力上的优势,荡然无存,刘备也就只好将兵马驻扎下来。
暂时停止了进攻,同时悄悄的将人马,抽调了回来。
各地县城里只安排了区区一万人驻守,而宛城这里,则是被抽调了近五万人。
目的,就是为了在等一个进攻宛城的时机。
而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战鼓敲响,五万大军迅速逼近。
大营的前面两万先锋军,直接在城楼下列阵,早几天就已经布置好的投石器,在这个时候,被亮了出来。
投石器这个东西,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
刘争早在几年前,当初攻打林邑的时候,就已经弄出来了。
这些年下来,早就已经传递到了大汉的 各地,作为密切关注刘争的刘备,自然也通过自己的探子,将投石器的制作方式弄明白了。
而且,这投石器也不是刘争发明的,刘争不过是在原先就有的投石器上进行了改良,让投石器变得更加便捷,威力更大。
拆卸和装运都更为容易,这就让这个东西变得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就算只是在这投石器一旁观看几眼,也能够瞧出一个大概,找几个木匠,就能够仿造的出来。
所以刘备为了这一次进攻宛城,准备了十余架投石器,这个月以来,搬来了不少石块,就是在等攻城的那一天。
轰轰轰。
投石器的先发进攻,十几家投石器,在这个时候,同时冲着宛城发起了袭击。
石块飞射上天空,在天空之中形成一道道美丽的抛物线,然后重重的落下。
砸在了宛城的城楼上。
甘宁这边,这几日都没有怎么睡好,因为他一直都在担心关羽会在这些时候动手攻城,所以他一直不敢放松。
昨日,因为刘争的到来,甘宁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根本不敢有任何的松懈,一直在城楼上待命。
除非遇到了刘争召见他的时候,否则他都是随时关注城外的动态,在城外的关羽大军有了一些动静之后,甘宁就立刻察觉到了。
敌军还没有冲出来,甘宁就已经明白对方要开始来袭了。
只是甘宁在第一时间并不认为,这一次的袭击,是大举入侵,还认为关羽的这些兵马,还是和往常一样的佯攻。
是来这里骚扰一下,随后就会自行退去的例行攻击。
可万万没有想想到,这一次进攻的人居然比之前多的多。
而且一动手就是十几家的投石器,先行出手。
等天空的石头落下来的时候,甘宁才意识到了这一次的进攻不对劲。
“不好,敌袭,关羽的人马可能要袭城,快,传我命令,所有的人,紧急防守!”
甘宁当即下令,自己却是不敢呆在这城楼下,而是即刻往城中跑去。
这倒不是甘宁害怕在城楼上被这些石块砸中,而是他担心城中的刘争。
此时刘争还在这宛城之中,他甘宁战死没有关系,可刘争不能够死在这里啊。
要是刘争死在这里,甘宁就是死,也难辞其咎。
他一边骂骂咧咧的将指挥权交给了自己的好友苏飞,另外一边则是 快马加鞭奔袭到了刘争的府邸。
而此刻的刘争,早就被城外的这投石器投射的声音惊动了。
就算没有被城外的战鼓声给吵到,也被投石器的石块砸在城楼上所引发的动静给惊扰到了。
迅速起身,然后来到了门外,刚要冲着院子外的锦衣卫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能够远远的看见,城外有石块飞射进入城中。
砸在内城的房屋上,发出一阵阵的轰鸣。
不时有惨叫声,从远处传来。
“糟了,刘备的兵马袭城了!”
意识到了这个事情后,刘争也是眉头大皱,急忙往屋子外走去,典韦护卫在刘争的身边,急忙也跟了上来。
“陛下,有危险,不能出去啊。”
典韦见到刘争要从这里出去,当即开口冲着刘争劝说起来。
“无妨,刘备的投石器还没有这么厉害,可以直接投射到这里来,我们先去城楼下等着,等着投石器的火力小了一些,再去城楼上观战。”
刘争自己也是有所考量的。
此时,刘争从自己的屋子里,刚出来,迎面就看见了甘宁,从远处骑着马,快速奔袭而来。
见到了甘宁,刘争当即冲着甘宁问起。
“兴霸,你怎么来了?”
“陛下,不好了,城外关羽的人马袭城了。”
“还请陛下,现在就从宛城离开,前往后方,大战一起,末将不能保证陛下的安全,万一陛下要是有一个三长两短,末将就算是死,也难辞其咎啊。”
甘宁跑来,就是为了劝说刘争先从宛城这里离开的。
不过刘争听见了甘宁的话之后,确实露出了一丝鄙夷之色。
“怎么,兴霸,这才过了几年,你就已经忘了,曾经跟我一起出神入死,征战沙场的日子了吗,还是说你觉得我现在已经提不动刀了。”
甘宁被刘争这么说了一句,也是憋了一口气,不敢反驳。
“陛下,如今时日不同了,您贵为皇帝,不可以身犯险啊。”
“别说了,寡人自有分寸,你别在这里呆着了,快去城楼上看着吧,免得让那关羽打进城中,你可就要受处罚了。”
甘宁见刘争劝不动,一时间也不好多说,这个时候,城楼上火力更为凶猛,他也担心城楼上的事情,只好返回。
十余架投石器一连轰炸了十几轮,城楼上都快要被石块堆满了。
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关羽的进攻
十几轮的轰炸结束。
那些关羽麾下的兵马,搬运来的石块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没有足够的火力支援,让这战场上的投石机投射也逐渐进入了尾声,。
可战斗,才刚刚开始。
投石器结束了投射,底下的步卒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冲入战场,进行攻城了。
冲城锤,云梯在此刻被搬了出来。
城下一阵阵的喊杀声,也开始传上城楼,两万先锋军在此刻分裂成一队队的阵型,开始往前冲去。
没多久,他们这些人就已经冲到了宛城的城楼下。
分成三个部分,直接封锁了宛城的三个城门,当然,主要进攻的城门,还是北边城门。
剩下的两个城门的兵马,只是为了吸引城中守军,牵制城中守军的人手罢了。
嗖嗖嗖。
在那些进攻的人马冲锋的同时,后排的射手,也在这个时候发起了射击,掩护这些先锋军的冲锋。
城楼上的甘宁见到城外的这些投石器已经停止了射击,立刻就知道,对手要开始攻打城池了。
前些天,关羽的人马,根本就没有拿出这种阵仗来,这一次只怕是铁了心要打下宛城了。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上城楼,那些人要开始攻城了,给我守住!”
“守不住宛城,提头来见我!”
甘宁大吼一声,让城楼上刚才躲起来的这些士卒,开始进入各位的位置,进行防守。
“我们架设在城楼上的投石器呢?负责投射的人,快去检查一下,看看我们的额投石器还有几个有用,给我回击!”
“也让城外的这些敌军看看,该轮到我们出手了!”
“射手也出来,阻止前面的那些人进攻。”
“滚木,火油都给我抛下去,别让城楼上的云梯上来人!”
甘宁此刻虽然紧急,却是没有慌张,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该做什么,只有沉着冷静,才能够在关羽的袭击之下,保持镇定,进行防守。
这宛城之中,有着甘宁的两万守军,之前关羽的进攻,虽然也动用的射手和投石器,但是并没有给甘宁造成什么损伤。
两万大军,只有几十人的伤亡,但这一次,如此密集的投射,还是让甘宁的人马,损失了一些。
至少,在刚才的那一轮投射之中,死伤了数百人。
好在,这点人手,对于两万守军的甘宁来说,算不得什么,只要对方进行攻城,甘宁的人马就会占据上风,敌军还是吃亏的。
先是一番射手的较量,在城楼下,硬碰硬进攻的关羽,多少还是占据着劣势的。
等甘宁的人马,各自就位之后,他们还是会被甘宁的射手射杀。
很快,城下的人马死伤就超过了两千人,城楼却是纹丝不动,成功砸不开,云梯也上不去人。
一时间,关羽这边,没有什么优势,也没办法打开局面,只能够继续下令,让更多的人上战场。
“第一个登上城楼的人,赏百金!”
看着自己这边的人手,居然还没有开始攻上城楼,站在城下,密切注视着这场战斗的关羽,也开始有了一些焦急。
俗话说的好,士气是有高地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就打出优势的话,接下来的进攻,就很难打的出优势了。
关羽正是想要让自己在第一时间打出优势,让敌军感觉到害怕,只要敌军害怕了,胆怯了,他们才能够有机会杀入城中。
有了关羽的号令,那些人马,也就有了主心骨一般,特别是在关羽的奖励之下,有几个胆子大的,有野心的人,也就更加卖力的往前冲了。
老话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钱财发散下去,那些人马冲锋的劲也就更足了。
本来没有人敢上城楼冲锋,也有几个不怕死的人,顺着云梯,一路往上。
有后面的射手在牵制,城楼上防守的人马,有时也会少一些。
所以冲上城楼,还是不算困难。
一旦有人杀上了城楼,这个状态,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如果这个人本身的武艺还不错的话,上了城楼很有可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因为城楼上的过道,本就不算宽阔,有人登上城楼后,立刻会吸引周边的几个守卫过来,然后厮杀在一起。
一旦杀了几个守卫,没有足够的人马补充上来,后续的人马就可以通过这个口子,源源不断的爬上人去。
这就会让这个缺口变得更大,从而需要更多的人马去制止。
也就让防守底下的敌军变得更为薄弱。
登上城楼的人越来越多。
有了第一个人,就会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这样城池就守不住了。
甘宁站在城楼上,时时刻刻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城楼,一看到哪里不对劲,便立刻吩咐身边的人马,前去阻止,增加守护。
杀退了好几波人马之后,这才勉强挡住了关羽的这些人马进攻。
不过,关羽这边,这一次进攻势在必行,就算失败了几次,损失了近万人马了,关羽这里也没有任何打算撤退。
而是立刻加派更多的人手,往前冲。
“张绣何在?”
“末将在。”
“我看到完成的北方拐角处有一处薄弱的地点,这里守军比较少,也可能是因为刚才我们的投石机将此处的城楼砸断了,从这里冲锋,应该有很大的几率,可以打破城楼。”
关羽一直在关注着这战场,对于战场上的事情不说了如指掌,也是事无巨细,完全砍在眼中。
经过了刚才几轮进攻,关羽自然已经看清楚了,这宛城的防守薄弱处。
此刻抓住机会之后,他便要把握住。
立刻冲着张绣吩咐了一句。
“末将领命,这就带人前往冲锋!”
张绣领悟了关羽的意思之后,不等关羽开口,立刻就主动提出要亲自带人冲锋,登上城楼,打下这座城池。
两个月来,关羽压制了太久,终于要等不及了。
“好,给你两千人,务必打上城楼,拿下宛城!”
随后,张绣迅速上马,领命而去。
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先登张绣
宛城的防守,确实不好做。
因为开始的时候就被关羽的投石器进行了一轮彻底的轰炸。
虽然关羽手下这些投石器的精准度不太行。
但毕竟大量石块的投射,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被投射在城墙上。
城墙就算坚固,但这个时代的城墙再坚固也坚固,不到哪里去。
被投石器这样的武器砸中后,城楼立刻就会出现残缺。
甚至没残缺,也会被大量石块堆积,造成楼道堵塞的情况。
让城楼上的兵马无法正常站立通行。
也就让那些进攻的敌军更方便攻城楼。
想要清理这些石块,短时间里是很难做到的。
毕竟敌军还有射手正在往城楼上射击,稍有不慎,这城楼上往来的士卒就会被射杀。
这就导致了这场战斗并非一边倒的局势。
而是呈现了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
关羽这边见到这种情况,已经亲自走上战场,命令大军陆续冲锋。
云梯的作用并非真正攻城。
而是为了牵制城楼上的守军。
真正攻城的主力是在进攻城门的这些人。
他们利用冲城车不断撞击城门。
就算这城门是利用铁块部件构造,也经不起冲城车的不断撞击。
几十下之后必然会崩塌倒下。
而在通往内城的楼道里,虽然甘宁早就命人堆积满了各种石块堵塞城门,防止敌军进来。
但几万人马分布在城外,区区一些石块,想要运走也并不难。
也是时间问题罢了。
只要坚持个一两个时辰,城门一破,宛城很快就会变成近身搏斗的战斗。
到时候人数较多的一方必然会有优势。
经过这几轮冲锋,城门已经被打破。
只是堆积在城门过道上的那些石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搬运。
不过就算将这些石块也搬运完了,在内城的甘宁大军也势必会在城门处与城外的关羽大军展开搏杀。
想要真正的打进城去并非那么容易的。
战斗还在进行。
而另外一边张绣确实带着3000兵马陆续靠近了拐角处。
这是关羽命令他前来进攻的地方。
也是他们这一次打下宛城的关键点。
“所有人马,听我号令,冲!”
此刻因为有关羽的出现,城楼上的甘宁以及绝大部分敌军都已经将注意力放在关羽的本部大军上了。
已经忽略了正在往外围靠近的这支3000人马的小队。
3000人在拥有整整5万大军的战场上,根本不起眼。
往前冲锋,不过就像是一只普通的攻城部队罢了。
张绣一声令下。
自己也没有闲着。
而是身先士卒,与这些士卒一起往前冲,打算亲自带人攻上城楼。
只要上了城楼,他也就能够率领这些士卒杀上城楼,将城楼上的那些守军全部击毙。
如此一来,城楼上的进攻和城下的进攻,双方联动。
就算城中的守军异常勇猛,也只能守得住一处。
这座宛城也就相当于被打下来了。
想归想,不过现在张绣还正在带人冲锋。
宛城的战斗还并没有结束。
这不算远的距离,在张绣看来却是显得有些遥远。
每往前一步,都是很大的进步。
噔的一声。
城楼下运送云梯的士卒将云梯高高架起,然后摆设在了城楼上。
紧接着便有不怕死的士卒,迅速上前往前冲起来。
顺着云梯几步快走。
很快就爬到了城楼上的缺口处。
这里是刚才被那投石器十几轮射击砸中的地方。
城楼塌陷了一块。
形成了断层。
左右两边的城楼没办法联合在一起。
如果士卒从这里冲上去的话。
只需要应对一方的敌人。
而不是腹背受敌,这样一来,他们冲上城楼的战斗,也就可以专心对付一处的敌人。
存活下来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
打下城楼,接管城楼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有了几个士卒的带头冲锋。张绣也毫不犹豫跨入了冲锋的队列之中。
他是第3个爬上云梯的。
前面两个人冲上去之后,还是遭到了敌军少数几个守军的阻拦。
滚木从旁边的陈朵里丢了出来。
砰的一声砸在张绣前面一个士卒的身上。
那个士卒发出一声惨叫。随后便从云梯上跌落下去,重重的掉落在城楼下,砰的一声又是一声惨叫。
一个人倒下并没有让后续的冲锋者有任何胆寒。
相反更加刺激了那些登上云梯的人。
又迅速往前爬了两步。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了不算高的城楼。
并且已经看见了一旁的城垛,只需纵身一跃,便可以直接越过城垛,进入那城楼上。
比张绣先上去的那个士卒也有几分实力。
他纵身一跃来到了城墙上。
立刻吸引了两个敌军的注意。急忙冲着他这边过来。
此人以一敌二,硬生生在甘宁的手下杀出一条血路。
在城楼上打开了局面。
不过这也引起了甘宁的注意。
甘宁脸色一沉,察觉到了不对。
他刚想要叫苏飞过去解决这些上城楼的人马。
可是转眼一看,苏飞已经在刚才被他调派到其他地方去了。
此刻兵马全部上了战场,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加上城下,又有很多敌军士卒正在打城门。
眼看城门就要被打下来,跟您觉得还是要先守住城楼上才行。
“没有人那我就自己上!”
甘宁心思果断,在察觉到了异样后,立刻抽出自己的兵器,直扑张绣所在的位置过去。
只是此时的甘宁,还并不知道,这一次从断墙上上来的人,是张绣。
甘宁手中握着长刀,飞扑而来,那敌军士卒登上了城楼,斩杀了两个甘宁手下的士卒后,让甘宁意识到,这个人不简单。
不过却并没有给他继续在这里嚣张的机会,直接抬手就是一刀。
噗嗤一声,那刚刚还杀了两个敌军的士卒,就被甘宁一刀斩杀,惨叫一声,倒在了一旁。
而此时,紧随其后跟上来的张绣,也终于登上了城楼。
正和甘宁,碰了个面。
“甘宁?!”
张绣是认识甘宁的,毕竟在这宛城围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自然远远的看过甘宁。
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不斩无名之鬼
就算张绣没有看见过甘宁,光是凭借现在甘宁身上的盔甲,也能够辨认的出,面前的这个人,地位肯定不低。
所以,张绣在瞧见了甘宁的同时,一眼就认出了甘宁是何人。
张绣叫出声,让甘宁也是一愣,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认识自己,再一眼看向对方之后,也从对方的着装上知道,对方是一个地位不低的武将了。
“来者何人?”
不过,甘宁始终还是并不清楚,张绣的身份,所以只能冲着张绣询问一句。
“本将刀下,不斩无名之鬼!”
甘宁收了刀,没有直接冲着张绣的身上砍去,给足了张绣报出自己大名的机会。
张绣擅长使用长枪,可长枪这种武器,并不适合在攻城的时候使用,所以现在他手中和甘宁一样,用的都是长刀。
甘宁不向他攻击,他却是主动迎着甘宁,一刀就砍了过去。
一边进攻,还一边冲着甘宁回答。
“北地张绣!”
仅仅几个字,从张绣的口中吐出。
却是让甘宁微微一惊。
张绣的名字,对于甘宁来说,算不得陌生了。
张绣虽然是近几年才投靠刘备的,但是两年前在汉中之战的时候。
张绣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虽说实力算不得顶尖大将,却也同样是实力不俗。
因此此人的大名也早就被锦衣卫所掌握,密切关注其动态。
身为一军大将的甘宁,自然早就从锦衣卫的口中听到过关于张绣的消息。
只是听说过归听说过,他还没有和甘宁交手过。
此番张绣袭来,举刀便砍。
着实也让甘宁感觉到了一丝惊讶。
随即抽刀防御,想先看看这张绣到底有多少实力。
叮叮的两声轻响。
张绣接连劈出两刀,尽数都被甘宁挡了下来。
并且往前快速移了几步,逼得甘宁只能往后撤。
这交手的两次进攻,甘宁虽然处于劣势。
可他本身也没想着全力进攻,只想着先试探试探对方的实力。
如今交手两招之后,甘宁心中对张绣的实力也就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不等张绣冲其发起第3次进攻。
甘宁便主动率先抽刀往前一劈,瞬间带起一阵罡风。
破空之声大起。
惊讶的那张绣也是,立刻双目大睁。
似乎是对甘宁有了新的看法。
“我还以为刘争手下的大将就这点实力了,没想到你的实力还不错。”
张绣一向自视甚高,他毕竟是童渊的弟子,号称北地枪王。
整个北地能跟他争锋的武将没有几个。
就算是赵云关羽等人,张绣也能够和他们争斗,还不会快速落败,虽然未必打的过,但至少和他们周旋一二,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这等实力的张绣,自然瞧不上任何人,尽管他之前就从关羽的口中得知了这甘宁的实力也是不俗。
可之前的张绣,没有真正见识过甘宁的厉害,自然也只是嗤之以鼻的。
现在和甘宁这短暂的交手,就让张绣对甘宁的实力也有了一个了解。
也就明白甘宁的实力如同传闻之中的那样了。
“我家陛下麾下,没有无能之辈!”
甘宁回了张绣一句,随后再次进攻一刀,回敬给了张绣。
张绣大惊,立刻抵御,当当两声,二人又交手了几招。
不过这样实力的战斗,一两招的对决,是难以直接分出胜负的,张绣抵御下来,开始转攻为守。
他并不需要在城楼上就将甘宁给斩杀。
先不说张绣有没有这个实力,就算是有,也不是短时间里可以做到的。
他要做的,就是拖延时间,或者说牵制住甘宁,让这城楼上的守备力量下降。
只要甘宁被牵制住,城楼上的守军被牵制了,那些张绣就可以给城下的进攻大军,增加更多的时间,打下这座城池的可能性也就大大的提升了。
再说,只要张绣牵制住了甘宁,并且挡住这城楼的过道,那么后面追随张绣而来的这些将士们,也就会接踵而来,一个个的爬上城楼。
等人员一多,张绣也就没有这么多的压力了。
在和甘宁交手的这几个瞬间,已经开始又陆续的兵马从城楼一旁的云梯上攀爬上来。
这些人的出现,让张绣有了帮手,在应对城楼上这些敌人的时候,也变得更为轻松。
甘宁见此,皱眉大皱,心中先是惊讶于张绣此人的实力,手中也是加快了对张绣的进攻。
如果不能够尽快解决张绣,只怕城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士卒爬上来,而一旦人数过多,城楼的防守难度就会越来越大了。
“来人,快点来人!”
眼看自己无法尽快的击杀张绣,甘宁只能大叫,命令身边的士卒过来 ,一起对付着这些从城下爬上来的先登士卒。
可这样的喊叫,已经显得有一些无力了,城外五万大军,城楼上的守军人数不多,想要守住,并不容易。
张绣上来了之后,更是兴奋,一味的往前挤压,让甘宁一边和张绣交手,一边还要防备这些士卒的进攻,显得有一些困难了。
而更让甘宁感觉到不妙的,则是城下的城门通过,时不时传来的撞击声。
当撞击声戛然而止的时候,甘宁的心也跟着咯噔一下。
城门破了,他们要进行城门的争夺战了。
城门外到城门里,这个通道一共三丈长,一丈宽。
大概可以容纳同时五六人的并排前进。
所以,城门口的争夺,才是最为凶残的。
甘宁担心城下的战斗,一时间战斗的心思也不大了,可张绣还在这里牵制,让甘宁颇为着急。
“给我滚!”
心中焦急,甘宁厮杀起来也就更为卖力,大开大合的进攻,直奔张绣的身上而去。
可战斗,越是着急就越是难以在短期结束。
若非张绣手中的是刀,只怕现在甘宁已经被张绣击败了。
只因为张绣不擅长使用长刀,这才不太敢近身和甘宁搏杀,只能采取防守的势态。
城下,甘宁的大军开始占据劣势,关羽手下的精锐杀到了城门口。
而刘争带着自己的人马,也终于出现在了这里。
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关羽的精英部队
关羽手下这些人马,是关于这几年训练的精锐。
因为刘争之前采取的是精兵策略。
打造了一支陷阵营,陷阵营的厉害,关羽可是清楚的很,因为有好几次关羽都是败在了陷阵营的手中。
正是因为吃过了陷阵营的亏,所以关羽才知道精兵策略的重要性。
在汉中之战失败后,关羽就开始琢磨着如何打造一支精锐部队。
他从自己麾下数万大军之中,挑选出了一些实力以及各方面都还不错的士卒组织起来,并且学着刘争给自己麾下这支兵马叫陷阵营一样取了一个名字。
名叫飞羽卫。
既和朝廷的羽林军区别出来,又显得有几分霸道。
并且人数不多,和刘争手下的陷阵营差不多只有2000人。
这2000人便是关羽手下最为精锐的人马,一开始关羽都没舍得让这些人上场攻城,在城门被攻破后,他才让这些人马站出来。
让他们直接冲到城下,打算开路杀进城中。
而正是因为有的这2000 飞羽卫,让驻守在宛城城门口的苏飞。
也根本没能拦住这些人的入侵。
交手短短时日,苏飞手下几千兵马。就死伤了上千人。
这样的结局,让苏飞明知对方实力强劲,还不得不继续让自己手下的人马往上填。
本来依靠城池防守可以占据一些上风。
可当城池被打破后,甘宁手下的这些兵马死伤的就有些迅速了。
守城的时候,大半天时间才死,伤了一两千人。
可诚实被打破后,这才没多久,又死伤了1000多。
照这样下去的话,不仅城池会被敌军打破,甘宁手下的2万大军也该全军覆没。
刘争出现在城楼的时候,是因为他听见了城外的投石器轰炸声,逐渐减小。
以为这城外的战斗应该快要平息了。
想要来这城楼上看看情况。
可没想到的是,一过来这里就发现城楼已经被打破。
城外的敌军都快要杀进来了。
提前收到消息的典韦,冲着刘争建议,让刘争尽快离开战场。
返回后方。
可是刘争知道现在这样离开的话,并不能够从这里撤走。
相反如果他撤走了,留在宛城的这些兵马。
为了给他争取时间,必然会在这里死战。
到时候会被城外的敌军牵制,甚至很有可能连甘宁都没办法走脱。
所以他不能走。
还必须击败进攻宛城的这些对手。
留足充足的时间撤退才行。
好在刘争这一次到宛城来,并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
他现在贵为皇帝,出行自然不可能是简单的几个人,而是大部队的拥簇。
这一次虽然是微服出行,但是手下的锦衣卫和陷阵营可是都带上了。
如今这城中除了2万甘宁手下的大军之外,还有他手下的3000陷阵营,2000锦衣卫。
这些人马才是他最为倚仗的精锐。
苏飞在对抗关羽手下的大军进攻,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被关羽杀得节节败退的时候。
刘争就站出来决定让自己麾下的陷阵营上场了。
“高顺将军,甘宁手下的人马快要坚持不住了,你们快点过去帮忙!”
意识到城楼下的战况并不容乐观后,刘争当即就给身边的高顺传达了一下自己的命令。
刘争本来也想让吕布上去的,可再一想到吕布毕竟被人熟知,人高马大,又身穿金甲,一手方天画戟,极为出众。
只要吕布出场,那必定会成为众人的焦点,到时候他身在宛城的消息可能就会走漏出去。
况且,此番关羽进攻宛城,要是真让他知道了,吕布在这里他还不费尽心思,一定要消灭吕布。
所以由高顺出马还是比较合适的。
毕竟高顺也是陷阵营的统帅,知名度又没有吕布这么高。
存在感比较低一些。
可高顺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他率领陷阵营出击,对方甚至可能并不知道驻守在城下的这些兵马就是陷阵营。
高顺领了命令后立刻抱拳下去集结兵马,直扑城门下而去。
苏飞这边,抽调了4000兵马驻守城楼,就是防止城外的人打破城门杀进来。
可这4000兵马短短时日的交战,就已经损失了2000人。
剩下的这点人手还不知道要坚持多久。
此刻城楼上同样压力很大,兵马被牵制住,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人手过来支援城楼下。
况且宛城4个城墙,每个城墙都必须留守一部分人马,不能全部抽掉离开,防止敌军突然从其他城门杀进来。
尽管压力很大,苏飞也只能咬牙坚持。
一定不能让敌军打破城门杀进来。
因为他知道刘争此刻就在宛城之中。
若是让敌人打进城来,危及到刘争的性命的话,那他这个大将可就难辞其咎。
就算是死也无法脱罪。
所以镇守城楼下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一定要挡住敌军的。
眼看着敌军越发凶猛冲杀进来,自己身边的人挡不住了。
就在此刻,宛城后方杀出2000带甲之士。
苏飞一看这些士卒的装扮,顿时脸上一喜。
他也是刘争麾下的老人了。
自然认识这些带甲之士就是大名鼎鼎的陷阵营。
一看到这些陷阵营的将士,苏飞就明白这是坐镇城中的刘争有些看不下去了。
决定亲自派人出来帮助他们解决这场战斗了。
高顺率领的陷阵营杀到立刻给了城下这些士卒很强的信心,士气大涨。
本来因为被敌军打破城门,有些萎糜的士气,在高顺率领的兵马到来后。
立刻信心大震,有了重新和敌军一战的勇气。
高顺也在此刻指挥着兵马杀入城门处,利用之前演练的战阵,将自己麾下的兵马驻扎在了城内城门入口处。
有了这些陷阵营的加入,战局这才得到了缓解。
一时之间决定战场的胜负,就成为了城楼上,这些人才能够决定的了。
既然城下走不通,那就只能派成大量兵马,攀登上城楼从城上杀下来。
因此张绣和甘宁之间的战斗也就决定着这场战斗胜负了。
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我与曹贼何异?
刘争见到战场上趋于稳定,也就将目光放在了城楼上。
他远远地就看见了甘宁正在和敌军的一个武将在城楼过道上厮杀。
只是他对于敌军这个武将,身份有些好奇,并不清楚对方是谁。
“典韦,城楼上那个和甘宁交手的人是谁?”
刘争虽然掌握着锦衣卫,可锦衣卫的情报太多,对于一些刘争没有见过的武将,他自然也记不住这些人。
反倒是典韦,因为同样掌握着锦衣卫的情报,很多时候,记得事情要比刘争更清楚一些。
典韦抬起头,冲着远处看了看,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之后,倒是没有直接回答刘争。
因为典韦在第一时间,也没有看出这个人是谁,不过他很快就回想起了,在关羽的麾下,有那些武将,符合这个身形,最终确定了一个人。
“回陛下,此人应该是关羽麾下的副将张绣。”
典韦虽然只是猜测,但是已经猜测的很准确了。
刘争听见了典韦的话,点了点头,心中开始思考起,关于这个张绣了。
这张绣,可不是无名之辈,刘争听见此人的名字的时候,可是如雷贯耳啊。
之所以如雷贯耳,倒不是刘争知道此人自身武艺非凡,而是因为他婶子。
张绣号称北地枪王,本是武威郡祖厉人。是骠骑将军张济的从子。也是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是凉州豪族集团的代表人物。
为什么说,刘争对此人如雷贯耳呢,因为历史上的张绣在建安二年的时候曾投降了曹操。
当时曹操南征,部队到达淯水,张绣率众投降。曹操就接纳了张绣的投降,并且听说了张济的老婆很漂亮。
喜好人.妻的曹操一听,这还得了,那是马上就去看看张济的遗孀,结果这一看不要紧,直接让曹操管不住自己的老二了。
直接就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一看,卧槽,曹操这是当自己主公还不乐意,还要当他后爹啊,因此怀恨曹操。
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也就同样不高兴了,我把当儿子,你还不乐意,就秘密准备杀掉张绣。
结果计划泄漏,张绣先发制人,直接偷袭曹操,曹操慌乱之下战败,这一战直接导致了曹魏势力的崩坏,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
这就是刘争历史上,对张绣最大的印象了。
他对张绣倒是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张绣的婶子,号称绝美的人.妻邹夫人,有机会的话,刘争还真的要见识见识。
毕竟,大家都是男人,与曹贼何异?
虽说刘争知道历史上的张绣是什么样的,但是现在的张绣,和历史上的张绣可是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的张绣,本来是跟着自己的从父张济在董卓的手下厮混,一直在西凉折腾,当时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金城的麹胜袭杀了祖厉长刘隽。
张绣当时为县吏,不久就寻找机会刺杀了麹胜,本郡的人都认为他很讲义气,于是张绣招合少年,成为凉州豪杰,得到了从父张济的赏识。
而不久之后,张济随着董卓的倒台,也变相的成为了独立的西凉军。
而后韩遂和马腾之争,让张济早早的就选择了重新投靠朝廷,毕竟董卓背叛朝廷的时候,他手下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的。
张绣就是其中之一,再后来的张绣投靠了刘备,也就慢慢的变成了刘备手下难得的一员猛将。
刘备见识了张绣的实力,知道张绣不弱,所以才会放心大胆的让张绣跟随关羽了。
关羽手下本就缺少猛将,如今总算是有了几个可以指挥的将领人物了。
“居然是张绣啊,这就难怪了。”
知道此人是张绣后,刘争还很有兴趣的多看了张绣两眼,毕竟此人历史上也是宛城的诸侯。
现在,鬼使神差的让张绣又出现在了宛城,这一场宛城的争夺战,刘争可是很好奇,他能不能打的下来。
“有点意思,可有人愿意去将那张绣给击溃?”
刘争冲着身边的人大喊了一句。
不等刘争的话说完,一旁跟着的陈到,却是马上开口。
“陛下,末将愿意!”
陈到是刘争麾下的第二代武将,说起来,他和孙策周瑜等人是一批了。
是刘争当年进攻刘表的时候,在汝南接管蒯家兄弟的时候,抓到的俘虏,后来投靠了刘争,被刘争安排在了锦衣卫之中。
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在给典韦充当助手的角色,历史上的陈到,也是白耳精兵的统帅。
有小赵云之称。
见陈到开口,刘争知道,他有这个本事,有他上去,对付张绣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还有甘宁在场。
“好,就让你去吧,带上一些兄弟,顺便帮助甘宁将军,守住宛城。”
城楼上此刻虽然还有不少的人马,但是城外敌军太多,刘争虽然没有上城楼观看,可光是听见刚才的声音,和现在不断从城外传来的喊杀声,刘争都知道,这一次进攻宛城的人,绝对不会少。
如果人数不比守城的人多,对方绝对没有这么果断的攻城。
也不会造成这样大的动静。
陈到领命而去,带上了几百个兄弟,冲着城楼上接近,锦衣卫华贵的服装,在人群之中极为出众,而且想要成为锦衣卫的人,每一个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严苛程度,一点都不比陷阵营挑选人手的时候宽松多少。
而且,想要成为锦衣卫,还有另外一条,那就是身世必须清白,光是这一条,就比陷阵营要严苛了。
虽然在冲锋陷阵上,锦衣卫可能不如,但个体实力的话,锦衣卫经过典韦等人的训练,更熟悉暗杀,护卫等工作。
在城楼上这种狭窄的地方,锦衣卫要比陷阵营更厉害。
有陈到的到来,城楼上本来已经有不少的人杀上来了,可锦衣卫一到,立刻将这种劣势给扭转了过来。
城外的关羽,一看明明刚刚已经占据了优势,可这过去了半天,居然还能够杀进城中。
一时间也陷入了沉思。
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收兵
“怎么回事?”
“我们的人,怎么还没有打破这座小城?”
关羽矗立在城外的阵地上,登高观看着整个战场。
在再次增加了不少兵马之后,本该顺势打下这座城池的,可派遣过去的人马,并没有按照关羽的预期的那样,杀进城中去。
反而是在城下被挡住了。
一直没有寸进,被死死地挡在了这城外。
这就让关羽有了几分疑惑。
“父亲,让孩儿前去一探?”
关羽才刚刚发出一丝疑惑,一旁十七岁的关平,就立刻站出来,跃跃欲试了。
都说虎父无犬子,关平身为关羽的长子,也是一直被关羽教导的孩子,本身就继承了关羽的武艺。
历史上,关羽有几个孩子,可就只有关羽的长子关平,名气比较大一些。
剩下的儿子,也没有继承其父的英勇。
毕竟关平可是跟着关羽一起进了关帝庙的人。
虽然关平在最近这一年,就一直跟在关羽的身边,但是关羽这一两年来,很少打仗。
也就没有什么战事发生,可以让关平上战场历练。
如今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关平当然想要在自己的父亲面前表现一番,上战场杀敌,磨砺一下自己的实力了。
可是关羽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并没有直接答应。
“平儿,暂且不用,眼下城下有太多的兵马,这些人马都围在城门处,你现在过去也无济于事,不过那城楼上张绣的战斗,倒是有了一些意外。”
关羽站在高的地方,虽然不及城楼的高度,可是却能够看得见现在城楼上正在和甘宁交手的张绣。
本来张绣和甘宁之间的战斗,打得还有一些难解难分。
可就在刚才,城楼上突然出现了一些穿着锦衣服饰的人马,这些人的出现之后,立刻就让登上城楼的这些士卒,有了不一样的局势。
锦衣卫在这种窄小的过道之中,有着极大的优势,他们手中的兵器,名叫绣春刀。
这些刀,可都是刘争手下的工匠特意打造,都是用百锻铁,精心打造。
锋利程度,是目前刘争手下最强的。
一把刀需要一个工匠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够打造完成。
而且名字,还是刘争亲自取的,样式都是刘争参考后世某部著名的电影设计出来的。
霸道且锋利。
如此武器,配上锦衣卫的麒麟服,简直帅的一批。
噗嗤噗嗤两声。
锦衣卫就杀败几个登上城楼的士卒,随后直逼甘宁和张绣所在的位置过去。
而这一幕 ,让站在城外的关羽瞧见了。
“不对。”
关羽立刻皱起了眉头。
“父亲,什么不对?”
“那是锦衣卫!”
关羽和刘争之间的战斗,也不是一时半会了,而是有好些年头了。
这些年来,关羽对于刘争手下的情报打探,可一点都不少,所以对于锦衣卫的装扮,他是太清楚不过了。
“锦衣卫?”
关羽虽然懂,但是一旁年轻的关平可就不太明白了。
他只是觉得远处城楼上新出现的那些人,比较帅气,看起来很舒服。
“现在不是跟你解释的时候,快,立刻传令让张绣将军撤回来!”
“不行,让投石器再轰炸一下。”
“顺便鸣金收兵!”
关羽看见了锦衣卫的时候,心中就开始疑惑了起来。
锦衣卫出现在宛城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么多锦衣卫一起出现在宛城。
刘争的锦衣卫分散在整个大汉各地,几乎一个郡里面有十几个人吧,可同时出现几十人,甚至上百人。
那这样的可能,就只有一个,要么是有锦衣卫的高级统领在这里,要么是他们在护送着以为大人物。
而什么样的人物,能够让锦衣卫来护送么,这自然是皇室成员。
很显然,关羽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争。
“刘争在这里?”
关羽的心中,生出这种想法的时候,他微微一惊,不过却是很快又摇了摇头。
刘争身为皇帝,应该坐镇京城的,怎么可能还会出现在战场的前线。
可是不是刘争,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锦衣卫呢。
关羽想不明白,不过他也不想明白,在知道这宛城之中有大人物存在的时候,他就不想急着攻城了。
立刻就下令鸣金收兵了。
之所以不打算继续进攻了,那是因为他要围城打援了。
有宛城的这些诱饵在,他们可以不用费什么精力,直接从这里包围宛城,然后围杀那些前来支援宛城的部队。
反正此刻的关羽兵力占据优势,而且还有几万援军,在几天之后就会到来。
他不需要知道,在宛城的这个大人物是谁,他只需要知道,自己围住这城池,就会有人来救援就可以了。
这样他可以避免强攻城池所带来的损失,还能够等着敌人的援军,进行打击。
对刘争麾下的兵力,造成极大的损伤。
当当当。
敲响金锣,鸣金收兵的口令传荡了下去。
那些本来还在往前冲锋,势必要打下宛城的士卒,在此刻也就没有了进攻的意愿。
开始如同潮水一般的从城下退了下来。
城楼上的张绣,正在 和甘宁打的正酣,结果听见了城楼下的声音之后,立刻狐疑的皱了皱眉头。
不明白这个时候关羽这个主将,为何要退兵。
可他没有话语权,既然关羽让退兵,张绣也只好撤退。
只是张绣和别的人不一样,别人在城下,撤退简单,直接往后跑就行。
而张绣在城楼上,这城楼两丈多高。
他想要从这里下去,可是并不容易。
就在张绣还在思考该怎么下去的时候,甘宁已经一刀砍了过来。
“哼,在想着怎么撤退吗,你看我给你这个机会吗?”
噗嗤一刀。
甘宁的兵器,劈开空气,呼呼作响。
张绣脸色大变,一边寻找撤退的办法,一边应对着甘宁的进攻。
甘宁继续紧逼而上,张绣只能往后撤退,那些跟随他登上城楼的人,在此刻也只能往后撤。
只有少数两个人,想要在张绣的面前表现一番,来到了张绣的身边,协助张绣。
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暂时退军
“你们先撤!”
张绣看着自己的护卫从一旁窜上来。
想要掩护他撤退。
张绣立刻遏制住了他们,让他们先行离开。
毕竟,相对于这些护卫。
张绣的实力明显要比他们更强。
如果让他们掩护张绣,虽然有逃生的机会。
可他们肯定是没有活路的。
张绣不想看到自己的亲兵死在这里。
他拦住甘宁还能够给他们争取机会。
从这里逃走。
而张绣自己,虽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从这里逃走,却也比这些亲兵更有机会。
“将军,你先撤!我们掩护你!”
能够当上将军,身边必然会有一些拥戴他的人。
当然除非这个人,是一个对下属并不好脾气暴躁的人。
就比如张飞。
这样的将军是很难得到下属的拥戴的。
不过张绣不同,他为人仗义。
对手下的兵马很是讲义气。
聚集在他身边的这些亲兵都是张绣以前弟兄们。
有着过命的交情,愿意跟张绣卖命。
张绣一听大为感动。
不过也同样很在乎他们的性命。
“你们别废话,现在赶紧撤,趁我还能拦得住敌军这个武将!”
叮叮两声。
甘宁劈砍过来的长刀,再次被张绣打退。
二人的战斗进入了焦灼状态。
那两个冲上来的亲兵,听见张绣的话之后。
知道自己不能继续留在这里了。
他们也不好给张绣添加麻烦。
只能咬咬牙,扭头就往城下攀爬而去。
架设在城楼上的云梯,还好端端的摆着。
上来的时候很难,需要一节一节楼梯往上爬。
可是下去的时候就简单多了。
顺着两边梯子迅速抓住竹竿往下滑就行。
身边的几个亲兵就是这样,从城楼上一下子就滑到城下的。
虽然这样的滑行略微有些危险。
若是稍微没站稳的话,很可能会扭到脚。
甚至会摔倒在地上。
造成轻伤。
可这样的小伤对于留在城楼上被敌军砍死而已。
简直不值一提。
当亲兵都离开了之后。
张绣这才脸色好看了一些。
不过对面的甘宁却是大为恼火。
这些进攻的敌人,几个士卒当着他的面就这样从他手下逃走。
也太不把他跟放在眼里了。
记得此刻的甘宁呀呀作响。
嘴里骂骂咧咧,手中舞动的大刀也更加迫切。
冲着张绣进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想走,没有这么容易,别人可以做,你不行!”
放了那些亲兵从这里逃走,都是一些士卒。
无关紧要。
可是张绣此人是一个将军,地位就不一样了。
别人可以从这里逃走,张绣可不行。
甘宁只想留下张绣。
所以进攻的越来越频繁。
张绣也是咬牙坚持。
他本就不擅长使用长刀。
若是此刻,他使用的是自己的长枪。
早就将甘宁给击败了。
可惜手中的是一把大刀。
这就导致他和甘宁的交战只能打一个伯仲之间,想要取胜确实太难。
加上如今,张绣心中已生退意。再想打赢甘宁就更加希望渺茫了。
眼看着甘宁的身边出现了几个士卒,张绣要深陷重围之时。
城楼之外。
关羽架设的那十几架投石器上。
终于收到了,关羽之前传过来的命令。
为了掩护这些城下的士卒撤退。
关羽下令让这些投石器再进行一轮投射。
给城楼上防守的敌人以及城中还在坚守的这些敌军一些警告。
那些负责投石器的人马根本不在犹豫。
装填好了石块后就立刻发射。
而其中有几个投石车,就将自己设定的投放目标,选择在了张绣和甘宁交战的地方。
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打扰甘宁和张绣之间的交战。
使得进攻城楼的张绣等人可以从容的从城楼上撤下来。
如此一来。
这场战斗也就进入了尾声。
张绣才刚刚想要尝试寻找机会冲着甘宁进攻。
以攻代守,寻找机会从城楼上撤退。
此时就听见呼的一声风声。
紧接着一块黑影袭来。
下一秒轰的一声。
巨大的石块砸在了城楼的城垛上。
石块在巨大的冲击力之下,立刻变得四分五裂。
随即溅射到各处。
细小的石块砸在了张绣和甘宁交战的地方,二人的打斗,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特别是甘宁,有一块石块飞溅过来,直接砸在了甘宁的身上。
砰的一声,直接砸在了甘宁的铠甲上。
要不是甘宁身上的铠甲足够厚。
怕是这一下,就够甘宁直接身受重伤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石块所携带的巨大冲击力依然砸的甘宁,整个人往后倒。
险些没有站稳。
而正是有了这一下,张绣已抓到了机会。
立刻脸色大喜。
随即就往后扭头就跑。
纵身一跃。
直接双手支撑着那云梯,迅速往城下滑去。
张绣的速度很快,眨眼之间就到了城楼下。
就连城楼上的甘宁,被那石块击中之后。
反应了过来,在看向张绣的时候,已经距离张绣有一段距离了。
在想要追击张绣已经来不及了。
如此一来。
甘宁只能叹一口气。
遗憾的盯着张绣的背影。
本以为这一次张绣肯定插翅难逃。
结果还是让他给逃走了。
甘宁收回了自己手中的刀,对于这场战斗,他也没有太过于在意了。
听当听见对方鸣金收兵的时候,他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毕竟这一次关羽所带过来的兵马人数太多。
而宛城之中甘宁只有两万大军。
这点人马,想要挡住关羽的进攻,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现在看见对方主动退兵,甘宁自然乐于见到这样的场景。
“将军,敌军退了?”
陈到率领兵马,姗姗来迟。
他虽然上了城楼,就直奔甘宁和张绣交战的地方过来。
可是城楼的过道上有许多人马阻拦。
还有不少城下的敌军,利用云梯攀爬上来的敌军。
陈到光是斩杀这些敌军就耗费了不少时间。
加上刚才城外的投石器轰炸。
这才让他小心谨慎,等到投石器轰炸结束才敢靠近。
一过来便已经看到战斗已经结束了。
甘宁收回刀。扭头就往城楼下走。
“结束了,让那些敌军跑了!”
语气冷淡,颇为生气。
第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猜中计划
战斗结束,刘争急匆匆的冲上城楼,在这个时候,刚好看见了甘宁等人,从上面撤下来。
一看见甘宁,便开口追问起了这件事情。
“兴霸,怎么样?”
刘争还是比较在乎甘宁等人的性命的。
甘宁听见刘争的询问之后,立刻就和刘争说起了发生在这城楼上的事情。
“陛下,那些人突然撤军了,有些奇怪啊。”
甘宁此时一方面因为跑了张绣,觉得十分的沮丧,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思考这些敌人,分明兵力优势极大,又占据着上风,可是在这个时候突然撤军,让甘宁有一些摸不着头脑。
总觉得有一些不对劲。
而此时的刘争还并不清楚,城外的情况是什么用,他只是知道关羽的人马,在进攻城池,并且刚开始进攻很凶猛,居然险些打进了城中。
如今却突然撤军了。
现在听见甘宁的回答之后,让刘争也更为好奇了起来。
急忙冲着甘宁询问具体的情况。
“怎么奇怪了?”
“这一次那关羽的兵马,居然直接调动了五万大军过来,看着阵仗,是有极大的把握要打下我们的城池的,我们连他什么时候率领了五万兵马过来都不知道。”
“可现在他突然一声不坑就退兵了,这背后,我总觉得不对劲,如果刚才他继续让手下的人马,杀进城中来,拼着损失一些人手,那绝对是可以将我们这宛城打下来的。”
“可他们没这样做,不对,不对劲。”
甘宁正在这里说着,城楼上这个时候,陈到突然看见了什么,马上惊呼了出来。
“有情况,将军,有情况。”
陈到一声大喊,惊扰了甘宁和刘争。
刘争马上冲着陈到的位置看了过去。
这个时候恰好看见了城外的兵马调动。
城外的兵马,原本有五万人,可是经过刚才不要命的攻城之后,损失了不少,有上万人马,在刚才的交战之中死伤。
不过就算损失了这么多,剩下来的人马,在城外也是人山人海,一时间,看不到头。
而此刻,这些剩下的兵马被分为好几个战阵,又有几个将领负责统帅,并且开始往两侧的方向分派过去。
看这个模样,这些人马,是打算将整个宛城都给包围起来。
其实原本就将宛城给包围了,只不过,之前的包围是围三缺一。
南边的这个城门,始终都没有什么兵马驻守。
可现在,这些人马开始分散,被调派到其他的城门的地方去,并且逐渐开始往南边的方向扩散。
这一下,就让刘争看见了,他们正在往南边靠近,想着将南边也给封锁。
一旦南边的城池也被包围,那这座宛城,可就成为了死城,如果没有绝对的援军的话。
想要从四五万人的包围之中,突出重围,极为困难。
“不好,他们想要将整个宛城都给包围。”
刘争立刻意识了这件事情,此刻跟随刘争出来的郭嘉也是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情不简单。
“陛下,糟了,城外的人,应该发现了陛下在宛城,奉孝请陛下,立刻从南边开始突围。”
郭嘉先一步,想明白了这城外的人,突然撤军,并且要做的打算。
刚才刘争派遣出了陷阵营和锦衣卫,这两支兵马的出现,很有可能让城外的将领猜测到了,刘争就在城中。
就算不是刘争,也绝对是刘争手下的大人物。
本身宛城就只有两万兵马,如此一片形势大好的局面下,没理由会撤军的。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他们不急着杀进城中,而是要以宛城的人马为诱饵,引诱驻守在荆州一带,其他的兵马过来,到时候,布置陷阱,袭杀援军。
而刘争留在这城中,可就真的成为了他们的诱饵了。
刘争不能够留在宛城了。
这是郭嘉第一时间的想到的。
“走!陛下,为了大局为重,请现在立刻随我离开。”
典韦在此刻也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刘争不是一个喜欢意气用事的人,知道现在的局面,并不是他能够逞强的时候。
“陷阵营和吕布将军留下,协助甘宁将军,防守宛城,锦衣卫随我先行撤往樊城,汇合黄忠将军。”
刘争在此刻,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将自己手下的人马,分配了一部分留在宛城。
宛城虽然被围了,但是刘争并不能够直接放弃宛城,一来是宛城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如果宛城丢了,等于南阳郡都丢了。
南阳丢了,那刘备的人马,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南下攻打襄阳了。
荆州也在对方的嘴边,随时可以咬上一口了。
这一点,就如历史上刘表死后,蔡瑁力主投降曹操一样,因为当时的曹操已经雄踞北方,随时可以南下攻打荆州了。
没了南阳一线作为防线,曹操的人马,直接可以杀去襄阳,进而夺取整个荆襄。
刘争如今也是一样,如果南阳守不住,他顶多就是退守新野。
新野再失,荆州压力更大。
就算现在宛城很难在关羽的几万大军之中守住,他也要尽量守住,不可直接放弃。
“奉先将军,此事可就拜托你了。”
刘争郑重的看了吕布一眼。
此刻的吕布倒是颇为激动,觉得自己在自己女婿的面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被人需要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陛下放心,末将必定守住宛城,区区关羽,不过一手下败将尔。”
关羽虽然名气大,可在吕布的面前,还真得意不起来,吕布瞧不上他。
有了吕布的话,刘争虽然担心 ,却也是没有多说了,再继续在这里废话,他可就不一定能够从敌军的包围之中突围了。
所以此刻,刘争还是很快在锦衣卫的护送下,骑上了战马,直奔南边的城门而走。
城外的敌军,虽然行动迅速,可毕竟没有骑兵,他们从南边包围过来,始终还是要绕一下城墙。
距离远了一些,刘争的锦衣卫,直接从城中的南北大道 横穿而去,速度自然更快,轻易从城中离开。
直奔樊城而去。
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消耗战
刘争在两千锦衣卫的掩护下,藏匿在人群之中,迅速从城中出来。
虽然南城门这边,没有太多的人马看守,可也不是完全没有人的。
之前就有一小股敌军驻守在这里,人数不多,区区两百余人。
这些人,见到南城门打开的时候,还是很快就紧张起来,想着看看可以拦下这些出城的人马。
结果,锦衣卫的出现,直接在陈到等人的开路下,一个照面,就将守卫在南城门的敌军斩杀。
接着迅速从这里脱逃。
等到其他城门的人马反应过来,杀到这边来的时候,刘争已经在锦衣卫的掩护下,都走出了几里地了。
尽管这城中的锦衣卫跑出去许多。
不过这并没有让关羽这些包围宛城的人有任何担心。
只要城中的守军还在。
关羽就觉得这个计划并没有什么问题。
就算最后没办法吸引那些能宛城救援的敌人。
消灭城中的2万人马,也达到了关羽的目的。
反正再过几天,他们所期待的援军就要到了。
宛城被包围,关羽并没有急着进攻。
这可把城中的甘宁,吕布等人,搞得有点紧张兮兮。
这是就如同一句谚语。
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
关羽的人进攻还好。
甘宁和吕布只需要组织人马进行防守就行了。
挡不挡得住是另外一回事。
可关羽的人不来进攻只是围城。
那就让甘宁和吕布都有些紧张。
因为不知道关羽什么时候会来攻打城门,从什么时候来?
这就让甘宁和吕布不得不24小时待命。
一刻也不得休息。
这种煎熬才是最难过的。
一连等了三天,关羽的兵马也没有再次攻城,而只是将几个城门都给包围了起来。
就连原本打下来的北城门,这边的城门都被卸掉了,关羽的大军,愣是没有继续进攻,没有从这里杀进来。
甘宁负责带人重新将北城门这边封堵住,这才勉强守住了城池。
其实现在整个宛城,留下的百姓并不多,因为这里一直都是属于前线地带,早在几年前,这边就被列为军事重地,县城里的百姓大多都被迁徙到了南方。
只有宛城这样的重镇,会留下一部分不愿离开的百姓。
不过,两个月前,刘备起兵之后,甘宁再次组织了一次人口南迁,如今城中,只有两万大军,几乎没有什么百姓。
所以他们才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只要守住宛城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围城不打的话,甘宁根本不需要害怕,这完成之中,积攒了大半年的粮草。
如果敌军要围城,甘宁可以在这里跟对方消耗个半年完全没问题。
城外,刘备见到了自己的二弟关羽,几天时间过去了,也没有打下宛城有了几分着急。
便从鲁阳县赶赴前线进行询问。
他刚到宛城的大营,就得到了关羽的接见。
“云长,这都几日过去了,宛城怎么还未打下来?”
“我听人说,你这几天都没有派兵出去袭城,怎么回事?”
刘备冲着关羽询问了一句,让关羽对也是有了一丝紧张,不过面对自己的大哥,他还是很快就解释了起来。
“大哥,本来我应该派人去告诉你的,不过,你现在来了,也一样,我跟你说吧,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大秘密?”
“是的。”
当下,关羽便将自己之前几天,在进攻宛城的时候,所察觉到的事情和刘备这么一说。
让刘备也立刻有了一些惊喜。
随即冲着关羽再次询问。
“云长,你说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当日进攻的时候,我手下的士卒来报告,说城中有陷阵营的兵马,而且经过这几天的观察,那些陷阵营兵马依然还在城中。”
“陷阵营是刘争手下的精锐部队,轻易不会派遣出去,其统帅吕布的实力,更是强大,那可是名震大汉的名将。”
“之前不是一直都派遣在建业,保护王都吗,怎么会派遣到宛城来?”
此时的刘备,听见刘争手下的陷阵营,居然在这宛城,一时间惊讶之色,不亚于关羽。
“除了陷阵营之外,之前在进攻宛城的时候,城楼上还出现了不少 锦衣卫,这也就更加加剧了我心中的判断。”
“哦对了,之前还有人说,在我们停止了战斗之中,这城中有不少的锦衣卫从南城门的方向逃离了。”
“不过,这城中还有许多的兵马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只需要包围 宛城,等着刘争的援军过来支援,打击他的援军就行了。”
关羽将自己的计划和刘备一说。
本来刘备还有几分怀疑的,可现在这么一说,立刻就觉得关羽此计甚妙。
反正,在刘备看来,他们的援军,贵霜帝国的骑兵,还有马腾手下的西凉铁骑也就在这几天会来到宛城了。
这点时间,他们完全等的起,也不担心,这里的战局会有什么变化。
“云长 ,可有派遣探子,关注 宛城四周的兵马动态?”
“自然有,我已经命麾下的斥候,全部散发出去,只要这完成附近有任何兵马进来,必然逃不过我的眼睛,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大军在城外和那些敌军展开交战,先击溃刘争手下的主力。”
关羽想的很不错,刘争手下的兵马有限,在攻城战的时候和刘争的人马交战,他们吃亏。
人数再多,也经不起消耗。
可如果可以在野外和刘争的人马进行遭遇战,就算是损失的人马数量差不多,关羽他们也依然占据着优势。
所以,这才是关羽的最终目的。
只要打掉了刘争的主力部队,刘争的荆州防线,就等于是溃败了。
因为刘备已经联合了刘璋和东部鲜卑人,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从北方和西边,同时进攻刘争。
到时候刘争的兵力肯定不够。
三面开战的刘争,必然会被拖垮。
“好,此战定要击溃刘争。”
刘备本来还有一些狐疑,现在听见了关羽的描述,此刻一扫心中阴霾,甚至有了一些期待。
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援军来了
宛城这边,关羽和刘备还在等着刘争的援军。
而刘争这边,从宛城脱逃之后,快马加鞭,很快就回到了樊城。
回到了樊城,并且确定了自己的后面,并没有追兵之后,刘争这才暂时放心了下来。
可宛城的战斗,让刘争无法心安,他在离开了宛城之后,就派遣了锦衣卫,立刻去给太史慈和孙坚传信,让他们分出一部分兵马,过去支援宛城。
关羽的五万大军,可是不容易对付,光凭借甘宁的这点人手,很难完全挡住。
刘争自己,也在汇合了黄忠的兵马后,开始驰援宛城。
当然,率先到达宛城的,肯定不是刘争了。
而是原本就驻扎在安众县的孙坚。
安众县距离宛城很近,又是刘争离开宛城,前往樊城的半路上。
刘争在派遣人马,去给孙坚传递消息的时候,孙坚自己就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
因为原本在安众和孙坚对峙的这些兵马,开始有一些减少,孙坚也已经看出来了。
只是他一直没有搞清楚这些兵马都去哪里了。
这些天,孙坚就是在派遣斥候去打探消息,只不过原本他们几个将军,驻守在南阳各地,是都有联系的。
可经过了几天时间,宛城都没有派人过来发消息给孙坚。
孙坚就意识到了不对,开始让自己的人马,过去宛城看看。
结果这一看,孙坚派遣过去的人,还未到宛城,就被驻扎在宛城的敌军给抓住。
连个消息都没传回来,这让孙坚等了几天没消息回来, 更为恼火。
当即决定,率领自己的一半兵马,过去看看。
孙坚本就勇猛,率领自己的兵马,就从安众直接绕路前往安乐县。
他没有冒冒失失的前往宛城,而是打算先去安乐,汇合太史慈的人马。
看看太史慈这边可有什么说的。
结果,孙坚的兵马这才刚到安乐,就也正好碰见了太史慈的人马,打算前去宛城。
因为太史慈这些天,也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他安乐的敌军,在这饿几天也开始减少了,有不少人都被调离了。
那些人,都是晚上离开的,导致太史慈并不清楚,和自己对峙在安乐城的人还有多少。
等消停了几天,宛城这边的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太史慈才明白,敌军聚集集结了兵力,正在攻打宛城。
这可把太史慈给惊讶到了。
他立刻派遣兵马,出城和敌军交战。
安乐县城这里,原本由庞德所统帅的两万大军驻扎,可是被关羽抽调了一部分兵马离开之后。
这里就只有一万人马了,这一万人马,虽然不算少,可拥有两万大军的太史慈,根本不惧。
当即就出城袭击庞德的大军。
一番交战,庞德兵力稀少,根本难以抵抗太史慈的袭击。
仅仅一番交战,就让庞德的战败,庞德被打败了之后,其实也知道自己的兵力,根本就没有多少人马。
想要在这个时候,反击太史慈,那是不太可能的。
只能够在这个时候,选择撤退。
带着残余的一些兵马,立刻往鲁阳县的方向撤走。
而庞德一走,安乐县城这里就没有什么威胁了。
太史慈这才带着人马,准备前往宛城。
而在这个时候,恰好就碰见了正在过来这里试探的孙坚。
“孙将军!你们怎么过来了?”
太史慈看见孙坚,颇为惊讶。
而孙坚看见太史慈这些人马,也十分的好奇,不知道太史慈这些人,这是要去做什么。
“子义兄,你这是,要去哪里?”
虽然孙坚知道发生在宛城的事情,可是此刻,孙坚还并不清楚宛城具体的状况,他看见太史慈这里的事情,就更为感兴趣了。
“孙将军可知道发生在宛城的事情?”
“知道一些。”
“我的人在这里和安乐的敌军交战,刚刚击溃了敌军,现在正打算前往宛城,支援甘宁。”
“我也是,想要去支援甘宁,可是不知道宛城那边的情况,就先过来这里看看你这边。”
当下,孙坚和太史慈相互交流了一番,共享了一下自己知道的情况之后,二人就确定了,在宛城的战况,一定不容乐观。
如此一来,孙坚和太史慈,便立刻决定,二人合兵 ,一起前往宛城。
太史慈只留下五千兵马,驻守安乐县城,随即跟着孙坚的人马, 直接前往宛城。
太史慈一万五千人,孙坚一万人。
合兵两万五千人,直接杀到了完成附近。
在宛城这里,关羽的人马,早就已经将探子分散到了四处。
现在,太史慈和孙坚的人马,稍微一出现,便立刻被关羽的人马探查到了。
关羽的中军大帐里。
“报,将军!前线急报!”
关羽此时,正在教导自己的儿子关平,听见了手下的斥候的急报,立刻就来了兴趣。
“什么消息,是不是有支援宛城的人来了?”
关羽冲着斥候立刻追问了一句。
关羽在宛城等了四天的时间了,一直都没有等来任何支援宛城的兵马,这让关羽有几分着急了。
现在,终于听见探子来报告消息了,可让关羽兴奋起来。
他在这里准备了许久,就等着一击,击溃刘争的人马,扬眉吐气一番。
“前线斥候来报,说宛城东南方,出现大量敌军踪影。”
那斥候很快就将前线的消息说出来。
此时,安乐县城的战况,虽然已经结束了许久,但是负责在安乐县的庞德并没有带人回到宛城,而是去了鲁阳。
所以关羽现在还并不知道,安乐县城的事情。
只是听见了手下的斥候说起这个事情后,关羽马上就想起了这个方向,所驻扎的兵马。
“东南方,那边是庞德驻守的地方,庞德这家伙呢?”
关羽疑惑,可是这个时候,他也来不及多想什么,立刻起身,就打算前往东南方。
“走,立刻传令,率领所有兵马,随我前去迎战宛城的援军!”
关羽迅速出了大营,就去校场里领兵,一旁的关平,也兴奋的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