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唐笑柄
第二十章大唐笑柄龙武军校场上,上千龙武军集结,个个精神抖擞,高昂着头颅,挺起胸膛。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被挑中,要参与来年与吐蕃的大战,他们万分欢喜。
李昌国和杨国钊大步而来,李昌国走在杨国忠身后,一脸的笑容,极是亲切,仿佛见到老朋友似的。
杨国忠一脸的傲色,头颅昂得老高,瞄都不瞄李昌国一眼,仿佛李昌国是空气似的。
陈玄礼的帅府里,陈玄礼站在窗边,打量着校场里的情形,一脸的灿烂笑容,很是欢喜。
“龙武大将军,您何事如此欢喜?”一个亲卫进来,很是奇怪。
“你猜李昌国那小子会如何对付杨钊?”陈玄礼眉毛根根向上翻,极是舒畅。
“李将军真是,竟然恭敬得象奴才。杨钊这个奸贼,他凭什么来我们龙武军?”亲卫很是不高兴,嘴嘟得老高。
杨国忠靠的是女人的裙带,这本就让人瞧不起。更别说,他飞扬跋扈,口碑极差,龙武军见到他跟见到仇人似的,恨不得他死去。
谁能想得到,让龙武军钦佩的李昌国笑得跟弥勒佛似的,颠儿颠儿的跑上跑下,把杨国忠侍候得跟先人似的,谁能高兴?
“你呀,只看到眼前。”陈玄礼脸上的笑容更多几分:“李昌国这小子花花肠子多,鬼点子多,你莫看眼下他对杨钊颠儿颠儿的跟奴才似的,一定让杨钊吃不了兜着走。”
“龙武大将军,您就这么有信心?”亲卫有些不解。
“呵呵!”陈玄礼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道:“自从李昌国这小子来到龙武军,他甚时间让我们失望过?鹰愁崖,石堡城,如此难打,他不一样打下来了么?”
“好象,也有理。”亲卫歪着脑袋想了想,眼睛放光:“龙武大将军,李将军要如何对付这个奸臣?”
“我又不是李昌国肚里的虫子,我哪知道?等着瞧就是。”陈玄礼微一凝思,不住摇头。
就在二人说话这会,场上的情形有所变化,只见李昌国满脸的笑容,冲杨国冲道:“杨大人,我们今儿要训练,还请您训示。”
“我训示?”向龙武军训示,是莫大的荣耀,杨钊颇有些意外,不明所以,还以为李昌国在拍他的马屁,大是得意,头一颅,胸一挺,大步来到阵前,大声道:“龙武军的弟兄们:我,杨钊,奉陛下之命与你们一同训练。我杨钊虽然没有你们厉害,也是大唐男儿,在困难面前,绝不退缩。”
“杨大人万岁!”
龙武军爆发出一阵吼声,听上去很响亮,却是少了点东西。
杨国忠丝毫没有听出来,反而更加得意,嘴一张,又要说话,只听李昌国道:“杨大人,今儿的训练很辛苦,您就不要参加了,你督察,可好?”
语气很恭敬,象是在打商量,杨国忠非常得意,大气的一挥手,道:“那怎么成?我一定训练!一定要苦练!”
“杨大人不愧是大唐干城,李昌国万分钦佩。”李昌国一点也不推辞,道:“把杨大人的装备拿来。”
龙武军得令,快步而去,很快就把全套装备拿来,明光铠、横刀、弓箭、障刀。
“杨大人,请换装。”李昌国一如既往,脸上带着迷人的笑容。
“好!”杨国忠也不废话,在龙武军兵士的帮助下,麻利的换上装备。
杨国忠穿上明光铠,得意的瞄了一阵,自我感觉良好。龙武军兵士看在眼里,却是不住裂嘴角,对这样的奸臣,他们是万分不待见,只是碍于军规没有说出来罢了。
“弟兄们:你们很是荣幸,被挑中参与来年之战。大非川冰天雪地,先期到达的弟兄们在大非川苦练,你们说,我们能落后吗?”李昌国大声冲龙武军训话。
“不能!”龙武军齐声呐喊,声音响亮,比起适才欢迎杨国忠的吼声热烈得太多了。
“很好!全副甲胄,再每人负重五十斤,来回五十里。”李昌国眼中精光一闪,大声喝问道:“有没有孬种?”
“没有!”龙武军的回答仍是那般热烈。
“杨大人,我们要负重五十斤,您第一天训练,就不用了。”李昌国脸上的笑容还是那般真诚,那么亲切。
“不行!”杨国忠断然拒绝,头一昂,胸一挺,道:“区区五十……”
一双眼睛睁圆,再也没了下文。
明光铠、横刀、弓箭、障刀加起来就有五十来斤,再负重五十斤,就是上百斤了。跑五十里,他杨国忠那小身板无论如何也是禁受不起。
原本是想逞能,话说到一半,方才猛然想起,一百斤,他无论如何是受不了,会累趴下。
“杨大人真好汉!五十斤不放在眼里,好样的!”李昌国大声褒奖杨国忠,道:“我们龙武军只认英雄好汉,不认孬种!杨大人真英雄矣!”
感慨无已,不住点头,赞不绝口。
龙武军听在耳里,笑在心头,谁都明白,李昌国这是在拿话僵杨国忠。杨国忠大言炎炎,他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认怂?
他要是认怂了,会成为笑柄,龙武军会瞧不起他。
要知道,这是龙武军,杨国忠可以在别的地方使横,在龙武军却是没有用处,这是陈玄礼的地盘,除了李隆基,谁也别想把手伸进来,就是太子李亨都不行,杨国忠又算得了啥?
“我……”杨国忠一张脸涨成了紫色,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昌国不着痕迹的紧逼一步:“杨大人初次训练,五十斤负重,杨大人禁受不起,还是不要的好。杨大人,你说是不是?”
一副商量语气,杨国忠听在耳里,犹如刀子在割肉似的,很是难受。
他总不能当着上千龙武军的面不负重?一咬牙,杨国忠认了:“大唐男儿,岂能后人?”
“杨大人,万岁!”龙武军都想看他出丑,叫得特别响亮。
陈玄礼帅府里,陈玄礼一双眼睛眯到一起了,冲亲卫道:“你看见没有?李昌国这小子的花花肠子就是多,在这里等着杨国忠。上百斤,跑五十里,就杨国忠那小身板,还不给折腾得散架?”
“才五十斤负重?才五十里?”亲卫不住摇头,恨不得翻倍。
“负重五十斤,跑五十里是我们的常量,谁都不会放在心上,杨钊就是要诉苦,也找不到地儿。他若敢诉苦,就会成为笑柄,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自找罪受!”陈玄礼笑得特别开心,眼睛不住乱转,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龙武大将军,您在想什么?”亲卫有些惊讶。
“天机不可泄露!”陈玄礼不住搓手,很是兴奋。
“负重上身!”
李昌国大身下令,把负重背在身上。
龙武军手脚很麻利,几下就把负重弄好了,杨国忠却是苦着脸看着地上的负重,进退两难。上肩嘛,肯定会累趴下;不上肩的话,又会成为笑柄。
“杨大人,我来帮您!”龙武军个个成精的人物,哪会不明白其中的诀窍,几个龙武军拥将上来,不由分说,把负重放到杨国忠身上。
他们还嫌不够,个个狠狠使一把力,杨国忠一个趔趄,栽倒在地上,摔了个狗吃屎,啃了一嘴的冰雪,很是狼狈。
龙武军看在眼里,大是好笑,碍于军令没有笑出来,个个忍得难受,憋得脸色通红。
杨国忠用力把杨国忠拉起来,杨国忠只觉李昌国的手如同铁钳,差点把他的骨头给捏断了,疼得满头冷汗。偏偏李昌国还很亲热的拍了拍他的肩头,他那感觉就象泰山压在肩头,又差点摔倒了。
“目标:灞桥!出发!”李昌国大声下令,大步一迈,跑在头里。
龙武军跟上,一条长龙,跑出龙武军军营,来到街上,朝灞桥跑去。
杨国忠愣怔着,不知是跟上的好,还是赖皮的好。
就在这时,只见陈玄礼大步而来,远远就冲他嚷起来了:“杨大人,你连常量训练都过不去,还怎么打吐蕃?我这就去给陛下说,你莫去添乱了。要抢功,也要点抢功的本领呀!”
陈玄礼这话无异于皮鞭,抽着杨国忠训练,杨国忠一咬牙,跟了上去。
出了皇宫,来到大街上,还没跑多远,只听街上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吼声:“看!那是杨钊那奸臣!”
百姓给惊动了,一窝蜂似的涌上来,大声数落、讥嘲、咒骂……一时间,口水足以把杨国忠淹死。
“这些刁民,我要你们好看!”杨国忠气愤不已,有心要耍威风,上百斤的重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哪里能威吓百姓,只能在心里想想。
没跑到半里路程,杨国忠就气喘如牛了,再瞧龙武军,个个健步如飞,跟没事人似的,仿佛上百斤的重量是四两棉花。
一里之后,杨国忠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再也跑不动了,只能一步一步挪着前进。
“杨钊,跟上!”李昌国的吼声远远传来,如同雷霆:“这才跑了一里路程,你就不行了?龙武军只认好汉,不认孬种!是好汉就跟上,是孬种就滚!”
“李昌国!”杨国忠终于明白过来,他上了李昌国的大当,是自己要给自己弄这么重,他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就算杨国忠向杨贵妃她们哭诉,也不敢说出口,他心中的憋闷难以言说。
象蚂蚁一样,又挪了半里路,杨国忠再也坚持不住了,眼前一黑,咕嗵一声,摔倒在地上,晕了过去。
“杨钊,你这奸贼,也有今日!”百姓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吼声,冲上前去,拳打、脚踢、吐口水、淋尿,对着杨国忠就是狠狠招呼。
第二十一章 搬弄是非
长安的茶坊酒肆有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流传,茶客酒客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你知道吗?杨钊这个奸臣倒了大霉,被人揍得一个惨,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浑身血淋淋的,跟头猪没差别!”
“这奸臣靠女人的裙带得宠,只会诌媚,正经本领没一样,竟然想抢军功。李将军、哥舒将军他们谋划破吐蕃,他还想统兵出战,世上有这样的理么?”
“若是杨钊要抢军功,我们就叩阙上书,请见陛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杨钊得逞。就是家破人亡,在所不惜!”
“对!在所不惜!”
“吐蕃是大唐的死敌,数十上百年来,大唐一直想灭吐蕃,却没机会。如今,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有了机会,岂能让杨钊得逞?只要我们放出风声,长安百姓一定会支持我们叩阙上书。”
“不要说长安百姓,就是大唐百姓谁个不恨杨钊这奸臣?他们都会支持我们!”
“我们准备着,若是杨钊真要出征,我们就叩阙。”
这消息风一般传开,长安百姓开始联络,若是杨钊要出征的话,他们就要叩阙上书。
叩阙上书,在古代那是头等大事,就是皇帝也不敢漠视。
XXXXXXXX丞相府,李林甫正在对一众部下训话。
“此次对吐蕃大战,非同小可,干系极大,关着大唐的国运,你们一定要重视。”李林甫一脸的肃穆,声调很是高亢:“不得有丝毫纰漏!谁出了错,我要谁的命!”
“丞相放请心,绝不误事!”
“如此盛事,我辈恨不得驰骋疆场,莫要说运辎重,就是趟刀山,下火海,我们也在所不计!”
来春的大战,这些官员虽然不明白李昌国的谋划,却是知道必是一场大战,会关系唐朝的国运,无不是振奋异常。
李林甫不可能离开长安这个中枢之地,却可以揽下辎重事务。只要辎重不缺,他就有大功一件,他的地位更加巩固,是以,李林甫对这事很是上心。
就在这时,李岫快步进来,李林甫冲官员们一挥手,一众官员施礼告退。
“有何事?”李林甫问道。
“爹,出事了!出大事了!”李岫脸上泛着灿烂的笑容,却是大呼出事了,这着实让人不解。
“嗯?”李林甫轻哼一声。
“爹,杨钊被百姓打了,打得那一个惨哦,跟猪头差不多。”李岫颇一边笑,一边说,把情形说了。
“呵呵!”李林甫难得发出一阵舒畅的笑声,道:“如何?我说这李昌国不是易与之辈,杨钊从军那是自投罗网,这不就应验了?”
“爹,您是说这是李昌国有意安排的?”李岫很是惊讶。
“既是,也不是。”李林甫看一眼一脸迷茫的李岫,为他解释道:“李昌国早就算计到杨钊吃不得苦,会给累趴下,这才选定从大街上经过。你想呀,以杨钊结的仇,他晕倒了,百姓会放过他么?这些百姓是自发冲上去教训杨钊的。”
“好算计!不着痕迹,就让杨钊差点被打死,还成了笑柄。”李岫恍然,笑道:“就算那几个女人吹枕边风,陛下要追究,也追究不到李昌国身上。”
“杨钊人在哪里?”李林甫眉头一挑,大声问道。
“听说进宫了。”李岫忙回答。
“进宫了?不好!”李林甫大叫一声,猛的站起,道:“快,备车,我要进宫。”
“爹,杨钊进宫,顶多就是向几个女人哭诉,有何不好?一个大男人,向女人哭诉,丢不丢人?”李岫嘴一裂,很是不屑。
堂堂七尺男儿,自己没本事找回场子,去向女人哭诉,谁瞧得起?
“少废话,快去备车!”李林甫一边朝外走,一边喝斥。
XXXXXXXXXXXXX龙武军军营里,陈玄礼一双眼睛半睁半闭,很是享受,脸上泛着笑容,摇头晃脑,嘀咕道:“杨钊,你真傻,哪里不去,竟然到我的龙武军来,活得不耐烦了吧?你跟着李昌国训练,不死也要脱层皮!”
“龙武大将军,不好了,不好了!”亲卫快步进来,远远就嚷开了。
“何事惊惶?”陈玄礼脸一沉,喝斥起来。
“禀龙武大将,杨钊被打了。”亲卫把打听到的情形一说。
“哈哈!”陈玄礼仰首向天,笑得极是欢畅:“杨钊啊杨钊,有你这么蠢的么?你那点弯弯绕,哪是李昌国的对手。打得好!有没有打死?”
“没!”亲卫很是惋惜道:“百姓先是用拳头砸、脚踢、吐口水,后来就是抡起砖头,准备砸死杨钊,就在这时,李昌国率领龙武军赶到,他杨钊给救出来了。”
“哎呀!”陈玄礼尖叫一声:“这个李昌国,他糊涂了,怎么能救杨钊呢?给打死了多好!长安清静,大唐清静。”
“龙武大将军,您这可冤枉李将军了,他是怕连累百姓。”亲卫忙提醒一句。
“也是!”陈玄礼认可了这种解释,道:“杨钊猪狗不如,连累了百姓多不好。杨钊人呢?”
“李将军救下他后,他冲李将军一通吼叫,扔掉负重盔甲,怒气冲冲进宫去了。”亲卫不住裂嘴角:“不用说,肯定是去找那几个女人搬弄是非去了。”
“砰!”
陈玄礼右手重重砸在短案上,短案四分五裂,白胡须直翘:“他敢!谁敢对李昌国不利,老夫饶他不得!走,这就去见陛下!”
XXXXXXXXX太子府,太子李亨正在处理公务,管家进来禀报:“禀太子,出大事了。”
“何事呀?”李亨头也没有抬,沉声问道。
“禀太子,杨钊被百姓揍成了猪头,一身的血污。”管家大声禀报。
“有这等事?”李亨很是惊讶,声调很高:“堂堂大臣,更有裙带枕头为靠山,谁敢打他?”一双眼睛圆睁,一脸的难以置信。
管家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
“哈哈!”李亨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极是舒畅:“杨钊啊杨钊,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真是报应不爽啊!你仗势欺人,百姓是敢怒不敢言,你不在别的地方晕倒,偏偏在大街上晕倒,百姓能不打你?打残了没?”
太子李亨很清楚,以杨国忠的得宠,若是给打死了,一定会连累很多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打残,让他卧病在床是最好。
“要不是李将军维护得快的话,一定会给打残,不,会给打死!”管家大声回答。
“这个李昌国,你好糊涂也!杨钊不能打死,打残不是问题,你就不能等会再来救么?”太子李亨是恨杨国忠入骨,巴不得他死掉。
“太子,你这可冤枉李将军了。百姓群情激奋,要对杨钊下死手,李将军若是再慢得片时,杨钊一定会给活活打死,那就是满城风雨,不能不救啊。”管家为李昌国辩护。
“杨钊可是进宫了?”李亨眉头一挑,大声问道。
“正是!”管家忙回答,不住咧嘴角,一脸的瞧不起。
“呵呵!”太子李亨大笑:“杨钊啊杨钊,你也就这点出息,被人打了,去向几个女人告状,真是难为你了!堂堂宠臣,跟个童子似的,被人打了,就回家向父母哭诉,我肥白的小臀被打烂了,爹娘,你们得给我报仇啊。”
李亨学得很象,惟妙惟肖,管家不由得大笑。
“走,进宫去,瞧一场好戏!”杨国忠倒霉,李亨最是欢喜,哪能不去的。
XXXXXXXXX兴庆宫,李隆基正与杨贵妃四姐妹嬉戏,极是舒畅,不时发出畅笑声。
四姐妹尽心尽力,把李隆基侍候得通体舒泰,毛细孔都在喷射着舒畅劲头。
“站住!”
正在欢喜之际,只听守卫兴庆宫的龙武军兵士大声喝斥起来。
“滚开!”
一声宛若雷霆的吼声响起,一个浑身泥水的血人风一般冲了进来。
“你是谁呀?”韩国夫人没有认出来,大声喝问,有些害怕,忙朝后退。
“你是……杨钊?”愣了半天,杨贵妃、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这才认出来,一脸的震惊,齐声惊呼。
“真是杨钊?”李隆基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把血人好一通打量,方才确认是杨国忠。
“杨钊,你怎么成这样了?”虢国夫人与杨国忠有奸情,奸夫成了血人,她最是心疼,忙冲上前去,大声问询。
“陛下,你得为臣作主啊。”杨国忠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在李隆基面前,重重叩头,鼻濞眼泪齐流,委屈得仿佛被人轮了一百回的小媳妇似的:“陛下,李昌国他害臣。”
“李昌国?”李隆基眉头一拧,有些难以置信:“杨钊,真的是李昌国害的你?”
“是呀,陛下!”杨国忠狗急跳墙,把事儿直往李昌国身上推。
“李昌国!”虢国夫人眼里如欲喷出火来,若是李昌国在跟前的话,她一定会把李昌国撕着吃了。
“臣,李昌国参见陛下!”就在这时,李昌国大步进来,冲李隆基见礼。
此时的李昌国甲胄在身,威风凛凛,如同天神,虢国夫人看在眼里,不由得气焰立矮,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
“李昌国,这究竟怎么回事?”李隆基眉头紧拧着,如同出鞘的利剑。
“陛下……”杨国忠惨兮兮的大叫一声,开始搬弄是非。
第二十二章 齐齐出手
齐齐出手这小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他一说话肯定是白的变成黑的,黑的比锅底还要黑,李昌国当然不给他机会,就要打断他的话,说出经过。
就在这时,只见李林甫快步进来,冲李隆基见礼道:“臣李林甫见过陛下。”
李隆基挥挥手,盯着杨国忠没有说话。
“哎呀!这是谁呀?”李林甫仿佛发现新大陆似的,声调很高,尖细刺耳,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杨国忠,大声数落起来:“如此没礼仪,你这是冒犯陛下,陛下,请治他狂妄之罪!”
见至尊需要冠带整洁,象杨国忠这般血淋淋的,着实是太失仪了,李林甫揪住杨国忠的尾巴了。
“这是杨钊。”李隆基倒不想因这点小事而治杨国忠的罪。
“杨钊?”李林甫一双眼珠都快掉下来了,死死打量着杨国忠,一脸的难以置信。
老狐狸演戏很有一套,谁都得服气,李昌国暗叹一声,李林甫若是晚生一千多年,生在现代,足以横扫好莱坞的影帝了。
“杨钊,你怎么成这样了?你不是去龙武军训练么?”李林甫一脸的惊诧,一副无比惊讶之状,任谁都看不出是在作伪,比真的还要真。
听着李林甫的话,杨国忠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太丢人了。
杨国忠最初并不得宠,李林甫知道他无才学,想拉为臂助,这才帮他,杨国忠这才平步青云。哪里想得到,杨国忠翅膀硬了,就盯上了相位,要取代李林甫,两人自此成了死敌,李林甫一有机会就要对他下手。
李林甫这话乍一听好象很关心他似的,实则如同利刃剜心,杨国忠哪里受得了,一张脸憋成了紫色,脸上全是血水,却是无法发现。
“儿臣参见父皇!”
杨国忠已经够郁闷的是,却见李亨大步进来,冲李隆基见礼。
这才出事,杨国忠还没来得及告刁状,他的对头们就赶来了。李林甫的动作很快,李亨也不慢,仅仅是前后脚的差别。
杨国忠预感到不妙。
“免了!”李隆基依然是挥挥手,眼睛盯着杨国忠,没有移开。
“呀!”李亨一副震惊样儿,眼珠瞪出,都快掉到地上,嘴巴张大,下巴都快砸中脚面了,指着杨国忠,惊疑不定:“你是杨钊?真是杨钊?”
太子李亨是杨国忠的死对头,他当年与李林甫狼狈为奸时,就没少充当李林甫的“打手”,对李亨使绊子、中伤、诬告之事做得太多了,李亨到来,能有好事么?
果然,李亨这般震惊,看上去没有破绽,杨国忠却是很明白,李亨是故意如此说的,那是在看他的笑话,他是恨得牙根发痒,恨不得把李亨给撕了,却又无可如何,只能把一腔不满埋在心底。
“杨钊,真的是你!”李亨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打量半天这才确认这是杨国忠,大声问道:“堂堂大臣,怎么跟市井小子似的?”
杨国忠本就一市井小子,李亨这是当着和尚骂秃驴,杨国忠双眼喷火,喉头发出一阵咕咕的怪异响声,却是骂不出来。
“杨钊,你平日里挺会说的,不会哑了吧?怎么如此怪声?”李亨装作一副心疼样儿,上前就要来扶杨国忠,杨国忠右手一挥,重重拍去,李亨忙缩手。
“好了!”李隆基有些看不下去了,脸一沉,轻喝一声。
李亨只得站到一边,嘴角一抹难以觉察的微笑掠过,一闪即隐。
杨国忠这个大仇人如此倒霉,真是快意平生!
杨国忠暗松一口气,然而,一口气还没有松完,却见陈玄礼大步而来,冲李隆基见礼,李隆基一挥手,阻止他见礼。
“杨钊,你好大的胆子!”
陈玄礼转过身来,冲杨国忠大喝一声。
“龙武大将军,杨钊被害,你这话从何说起?”虢国夫人好看的眉毛一挑,大声反问。
“是呀!”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齐声附和。
四姐妹中,唯有杨贵妃拧着眉头没有说话。
“哼!”陈玄礼冷哼一声,瞪了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一眼,这两个尤物在别人眼里高高在上,惹不起,他陈玄礼还没放在眼里。
“陛下!”陈玄礼转身,冲李隆基道:“杨钊今日到龙武军训练,开口闭口全套甲胄再加五十斤负重,不过区区之数,大逞其能。哪里想得到,还没有跑出两里地,就累得晕过去了。”
“胡说!”虢国夫人大声喝斥。
“虢国夫人,这里有陛下处置,轮不到你这妇人胡言乱语。你再乱说,本将就按照宫规处置了。”陈玄礼双眼一翻,白须飘动,极是威猛,仿若一头雄狮似的。
皇宫里就是陈玄礼的地盘,在这里,他有一百个理由让虢国夫人闭嘴。虢国夫人万般不甘心,却是知道眼下与陈玄礼拧着对她没好处,只得乖乖闭嘴。
“杨钊,你说,本将有没有冤枉你?”陈玄礼上前一步,来到杨国忠面前,沉声喝问。
“……”
若是别人问的话,杨国忠一定会掉起三寸不烂之舌,颠倒黑白,把白的说成黑的,可这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在问话,他不敢乱说。
承认嘛,又沉得不甘心,嘴巴张了好几次,却是一个字说不出来。
“真的!”李林甫一副恍然大悟之状,笑道:“杨钊,你真出息!区区两里之地,就让你累得晕过去了,啧啧,千古一奇。”
“就这样,还想统兵出战?”太子李亨也来奚落:“要知道,吐蕃之地冰天雪地,比长安冷得多,一冷你就不敢出战了,这不是在贻误军机么?”
明知道这是奚落之词,李隆基听在耳里,大觉有理,轻轻点头。
负重加上甲胄不过百来斤,杨国忠两里路就累得趴下了,在吐蕃行军打仗那会更苦,若是把大军交给他,岂不误了大事?
“一套甲胄再加五十斤负重,不是上百斤么?如此沉重,还不是害人?”虢国夫人慑于陈玄礼之威,不敢反驳,一捅韩国夫人,韩国夫人大声声援杨国忠。
“哈哈!”
殿里一片笑声响起,陈玄礼仰首向天,笑得特别欢畅。
李昌国紧抿着嘴唇,强忍着笑意。
李林甫和太子李亨也是一脸的笑容,不住裂嘴角,极是讥嘲。
李隆基脸上泛起笑容,不住摇头,为韩国夫人解释道:“这不过是龙武军的常量训练。龙武军能如此重量行军三日三夜,还能与敌大战。”
“这个……”韩国夫人俏脸一红,很是不好意思。
这丑丢大了。
“妇人真是没见识!”陈玄礼却是不管她受不受得了,大声讥嘲起来。
虢国夫人眼里尽是怨毒之色,却是不敢发作。
“陛下,杨钊如此不成气,臣请陛下收回成命。”陈玄礼冲李隆基道:“如此软骨头,徒自添乱,不宜出征吐蕃。”
“我……”杨国忠原本是来诉苦的,准备好好中伤李昌国,没想到的是,他压根就没有机会,他的对头一个接一个的到来,事情就演变到这地步了。
李隆基紧拧着眉头,却是没有说话。
“陛下,龙武大将军所言虽是有理,却也不确。”李林甫却是上前一步,大声反驳道:“杨大人初次训练多有不当,虽是有罪,却不能驱逐出军。臣请陛下再给杨大人一次机会,让他再好好训练。”
“嗯!”杨国忠万分诧异,李林甫竟然为他说好话。
陈玄礼和太子也是意外,目光齐刷刷集中在李林甫身上。
要知道,杨国忠是李林甫的死对头,若是杨国忠去了吐蕃的话,一旦捞到军功,对李林甫的威胁会大增,按照李林甫的惯有手段,应该阻杨国忠去抢军功,他怎么反倒是赞成了?
“老狐狸!”李昌国瞄着李林甫,大是惊呀,这个李林甫反应真快,若是他不做奸臣,而是老老实实做事,绝对是一代名相。
“父皇……”李亨就要进谏,却给李昌国踩了一下他的脚背,扭头一瞧,李昌国右眼冲他一闪,心知有异,忙打住话头。
“李昌国,你说呢?”李隆基眉头紧拧着,打量着李昌国。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聚集在李昌国身上,杨国忠的前途就在他一句话。
陈玄礼不住冲李昌国摇头,那意思是不要答应,如此软蛋去了军中,还不惹事?与其如此,不如断绝他的念头。
“但凭陛下处置。”李昌国大声回答道:“第天一训练,杨大人不尽如人意,可以谅解。若是杨大人绝心打好这一仗,臣相信杨大人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一定会很刻苦。”
这无异于给了杨国忠机会,陈玄礼大是不满,喝斥道:“李昌国,休得胡说!”
李林甫一双眼睛精光暴射,打量着李昌国,很是惊讶。
李昌国冲李林甫微微一笑,李林甫微一颔首,不再说话。
“杨钊,你可愿刻苦训练?”李隆基沉吟一阵,问杨国忠。
“陛下,臣……不能为陛下分忧,臣死罪死罪!”杨国忠很想要这军功,可是,一想到训练太苦了,不由得心惊胆跳,只得打退堂鼓。
“那好吧!你就不必去吐蕃了。”李隆基准了杨国忠所请。
陈玄礼和太子李亨长吁一口气,大是放心。
李林甫微微摇头,心里大是惋惜。
李昌国摇摇头,没有说话。
第二十三章 王维献计
?}Y隦踆桛遀??檱?铓??蚑MWWu?幀?c|dY抏o?蓶,Y隞€C尅I桸镭@鮖?29?鼒愽揠?om藜y驠軗炌柴蹯oN蒑殐?铟縶鬀_畇??lI;栫??哸橨电=wn?紥詥nG`豻]o硁?U?A?棟朵迮踐割?f蕍?N]^民媐弇3曯簨烯$饸暏o墑cK臆怨1=俊?.份6[R泇?}??'?C??r穕??扦偟c廔y辯k窎?q绩櫦*x氄\W郍%?酅??嚝?滖?3?e怎?艝?O磧z禅瑾霯欠DQ銐〨S?sO?禗OC輶冎7Qペ獎????饇?/lmhQs$斌Z誙??}k俢?u?娛>躉鶿襒x???艒?5A殍#敫9_]言?w②P賀{h犋顽y?7
芷O?谥苀dr]媋M1苊g瀟-禗陙噯—醊恢?`極銳嫨D俱嬟鳤z葦TnF(?裖酦ュ嘚?制>?蘕閮"Z鐙{.?傠罕済rm$鑌5&
??崣焘
P泴C朵? 景?蛵荳鮁疑掠认翞s?囹百繮櫷濑?}?b]%f-L5對茡a?革疀O D璭?晩+斩?_M=鹦鷁j??椋LCヶ 3S?殓琙磪~^隿鄜訷*桤趥?鎋噡襣?グ哴?w溦兇怤豏?iQ鶢
意励尀碿Q螫P%Sw螿?秘磠?稊NV6縐4釚}秫亲tL{玧曧A集
Yb十虻vc笝G?w? 榛=恌?邡*ZNPL?趥'^U婃?+锜?0踬@*?ej赬hs?风髆??n?U浽顇2tu???L韜|?nbsp;殂.??:
?傛谴xM蓾deN怂'褜-怔韇譐?肜尅琌嵧蹯矖I燁礘5嘁:嗄$溎?Z裀輬e?赯氁`械狸击?兡暱J?aM蠊U0Dk9刞簱毨柆e鉆p調(?8欯)瑒?騹UN幐1喎貘?)0?噿2-?二/}够錘鋜Z?!虎"?Pp< ??e}垩(琄V?\鬅拌闢們羣\?駃??0篣Q晨革怛_
咍?(\泎鳰 鱒yv$a鼀?鬃捄v惍?
?蘢藎G#侞?砭]腠鴮ㄊ復 P粂毓jWF5鋲ǘ'胺?jcinC姣pP??鶊ゆ摼??窃齜及?╈清n輔-玾??C0鮶緘飺偻隠K-臥6k
5 ?秎)?钅Ya痸岀?l啁腪vsn?X?;鸪騉0
7if鰊满隖羛?譙o?Z鄖[袠騣鉈傩莡?昒?堈q}▓杕S?z@?看小说到UU小说 www.uu234.com)铔榅喙,炚nt韌徢紏m绡[趹?hA江辎NA?O繅?嵂鬧t
輣晵+?ブ岔J€?魮ō誉#渗
E?躌?忢诤黍c茧i鄲酱???醷y?襹fN,?笿旔p19a舟彟?Q嫈z~??Q炈w盂gr岩旃摳軝?-?D7>
P
?L
R鯂趎d?涹绅!瓡鲂}Gk?X噓攱T性[F譈?}?郧豸埋D?YB蠈濪5?\绀i濟E?br>佤黍,>!J^冀}鲗'b喤€掼"O8x?鞯饕!&?K?/杰胓?br>@B捾贌榕HvF?∫SV籸N?瞵6???悸羯鳤趘铨?N-?i碜3j_b鋸笌m洬?s嗫M蠂櫃?Lz-赆ウ奺秕掻颩缃绉プ
蛫铨鑃稼陞v裂磎w?潭煥n德xu脮?付壶僃n?/厃G5$-埽黇概朎锦?{櫻?燚鱂?s哥?t?C踛C棕Dx?ZCh鰕YE淼蟰
s眣pZ廞烌#慮Qd穜|Δ趝?熭*80tN哹 z呄賁?齗h硪腝??騮摧9羕&l旾W跮V?nbsp;@.^N~m櫐唟f實佑熠鬴z3歋K瓱吳腆?^$尝尨0棉儯编﹢u?%?O+馓捾鉚B鉓?踗[战?儸?n\晎+U耧~Xa??s8蛈?? F乵捰诒鳔轮芆鮥e?,0趺=0t明0"
x??????L[?
第二十四章 重返前线
太子李亨把李昌国那副专注样儿看在眼里,大是惊讶,问道:“这有何用?”
“太子有所不知,这是睡觉用的。”李昌国知李亨没有见识过,为他解释道:“一摊开,钻到里面睡觉,可以遮风挡雨,哪怕是在冰天雪地里也可睡个暖和觉。”
“真的?”李亨一双眼睛立时睁大了,很是难以置信。
“确实如此!”王维很是惊讶,问道:“李将军,你识得这便榻?”
现代人有几个没见过睡袋的?
李昌国当然不能明说,笑道:“我一听你取名为便榻就做此想,给我懵对了。”
王维大拇指一竖,大为赞叹道:“此物我极为珍视,极少视人,李将军闻名便知其用,了得!了得!”
“能不能多做些?”李昌国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盯着王维。
睡袋是眼下急需之物,若是能多做些出来的话,对此次灭吐蕃有着莫大的作用。可是,以唐朝的科技水平,能不能多做些出来,李昌国还真是有些把不准。
睡袋最大的难题在于隔热、保暖,若这问题解决的话,一切都好办。
“没问题。”王维却是信心十足,道:“虽然有些麻烦,很费手脚,却是难不住我们的工匠,我只需要把方法一说,包准他们能做出来。”
“太好了!”李昌国大声赞好,迫不及待,道:“我先试下。”
不由分说,把睡袋放在地上,打开,一头钻了进去,把入口封死,睡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睡袋的保暖效果很不错,一旦封死,冷气就进不来了,暖和多了。虽然比起升火取暖要差很多,在古代能有如此功效,难能可贵了。
“李昌国,行不行?你快出来,让我试试。”太子李亨的好奇心给吊起来了,大声催促。
“太子莫忙,让我多睡会,感受一阵再说。”李昌国却是不急,要全方位体验一番再说。
李亨虽然心急,也不好再催,只能耐心的等着。
李昌国睡在里面,感觉越来越暖和,这保温效果还不错,越来越满意。
“这个王维,不仅诗写得好,还有如此巧思,解了我们一大难题。”李昌国大是欢喜,对王维是不惜溢美之词。
过了小半个时辰,李昌国这才出来,李亨二话不说,一头就钻了进来,大赞一声:“挺暖和。要是再有些褥子的话,比暖榻也不逊色呢。王维,你真有巧思。”
“太子过奖了。”王维谦逊一句。
“王维,你立了如此大功,你要何种奖赏?”太子李亨封开出口,睡在睡袋里,不住滚动,感受起来。
“王维不敢领赏。若是可以的话,王维想参与平定吐蕃之战。”王维一双眼睛望着李昌国,眼巴巴的,既是期盼,又是紧张。
期盼的是李昌国答应,紧张的是李昌国不同意。
“这事好说。”李昌国对王维很是赏识,道:“我们先把便榻带到军器监,请工匠们看看,能不能做,再去见陛下,说说这事。”
“谢李将军!”王维深深一躬,满面红光,比吃了蜜还要欢喜,真恨不得抱着李昌国啃上几口。
大唐男儿谁不以驰骋疆场为己任?
更别说还是平定吐蕃这种千年盛事,王维能不欢喜若狂么?
过了一阵,太子李亨钻出来,赞不绝口:“不错!不错!很不错!一是有些硬,睡在里面很垫背。二是还有点冷。吐蕃的寒冷远甚长安,这事还得再多加考虑,需要改进。”
“太子,这事能解决是最好,不能解决也不要紧。”李昌国已经了弥补的办法:“这硬么很好办,只需要找个冰雪厚的地方扎营就成。睡在冰雪上,跟锦褥没多大差别。”
“嗯!”太子李亨也是个聪明人,赞同这说法。
“至于冷这事,可以生起火堆,将士们偎着火堆而卧,能减轻一些。”李昌国接着道。
“生火取暖,是能减轻寒冷。可是,这还不够。”李亨眉头一挑,笑道:“有了,先去军器监,我们再去见父皇,解决这事。”
“太子有何妙计?”李昌国有些想不明白了。
“嘿嘿!”太子李亨一阵不怀好意的笑道:“你李昌国也有想不明白的时候?你等着瞧就是,这事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让将士们不挨冻。走,军器监。”
李昌国虽然很想问个明白,然而李亨不愿说,李昌国也就只好不问了,三人赶去军器监。
到了军器监,太子李亨下令,一众良工前来,足足上百人,李亨把睡袋往他们面前一扔,问道:“能不能做出来?”
这些工匠是唐朝的顶尖科技力量,他们把睡袋一通检视,个个眼睛放光,笑道:“如此巧思,真是让人想不到。”
王维挺了挺胸脯,颇有些得意。
然而,他的得意之情很快就不复存在了,只听一众工匠七嘴八舌的指责:“这是哪个劣等工匠做的?如此拙劣。若是给我们做的话,会更经折腾,更轻便。”
“如此说来,你们能做了?能不能做得更加暖和?”保暖是重中之重,李昌国大声问道。
“更暖和这事,我们没多大成算。”有工匠迟疑一阵回答。
“也不是不可以,若是有狐皮的话,自然能更保暖。”有工匠出主意。
在唐朝,没有棉花、没有天鹅绒这些保暖材料,狐皮是顶级保暖材料了。据传,极品狐裘可以化雪于三尺之外,穿一件狐裘跟揣着个小太阳似的。
“这事就不用了,你们做得更结实,更轻便,更方便就成。”李亨冲工匠们一挥手,带着李昌国和王维快步离去。
“太子,若是有狐皮……”狐皮轻便,还很保暖,这很重要,李昌国忙提醒李亨。
“与其把狐皮用在那里,不如一人一件狐裘。”李亨笑着解释道:“你想啊,用在便榻里,只能睡觉暖和。若是做成狐裘,穿在身上,行军的时候很暖和,睡觉的时候可以用做被褥,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这主意不错,不过,李昌国却是惊讶不已:“太子,这是数千将士出征,需要的狐裘有好几千呢?大唐能有这么多?”
李亨大气的挥挥手,笑道:“若是无杂色,能化雪于三尺外的狐裘,大唐没几件。可是,不管色彩,只要暖和,这样的狐裘,八千一万,大唐还拿得出来。”
“谢太子!”李昌国大是欢喜,有了狐裘,将士们行军不用挨冻了,有了睡袋,睡觉也不用挨冻了,这是大好事。
只要解决了御寒,就能保证将士们的体力,这胜算就大多了。
三人见到李隆基,李亨把事儿一说,李隆基大是欢喜,少有的把李亨夸赞了一通。
李隆基雄材大略,对他的儿子们很不满意,不得不从筷子里挑旗杆,矮子里面找高个,立了李亨为太子。李亨这个太子很少有出采的时候,这次却是出采了,听了李隆基的夸奖之词,浑身轻飘飘的,仿佛在云端似的。
对睡袋一事,李隆基既是好奇,又是赞赏,准了王维的请求,允他从军。
王维欢喜不已,恨不得放声歌唱了。
接下来的事,就很好办了,先是试制了几个睡袋,李昌国体验之后,大是满意,除了保暖一事没什么提升以外,在耐用、轻便、方便上都有提升。即使多一个睡袋,也增加不了几斤重量,这对极需节省体力的将士们来说,是无上福音。
李昌国穿上狐裘体验,就暖和多了,虽然比起暖榻还是有差距,却也差得不太多。只要生起火堆,就能更进一步,李昌国大是放心。
睡袋之事,不是很急,只需要李昌国他们出动之前运到大非川就成。雪撬反倒很急,要加紧制作,因为使用雪撬需要技艺,要对出征的将士们训练。
是以,李昌国决定先做雪撬,后做睡袋。
军器监加班加点的做雪撬,很快就有四五个了,李昌国决定回到大非川,对将士们进行训练。
这事是应该做在头里,没人反对,一致赞成。
出发这天,李隆基、李林甫、陈玄礼、太子李亨皆来送行。
李昌国这次回京,不过是禀报军情,顺带办些事,没想到李隆基亲自送行,很是意外。
李隆基笑道:“吐蕃是华夏的千年之敌,秦皇汉武未之讨,大唐此次平定吐蕃,实是华夏盛事,将士们出征,朕须得亲自饯行!”
吐蕃之地在秦汉之际是羌人之地,羌人就是吐蕃的祖先,秦皇汉武无可奈何,唐朝若是平定了吐蕃,堪称千古盛事,李林甫、陈玄礼、李亨重重点头,大是赞成这话。
“李昌国,你们放开了手脚去打,失败了,朕不追究你们的罪责!”李隆基很大气的挥挥手,道:“成功了,是将士们的功劳,朕会按功行赏!”
越过积石山的成算并不大,即使失败了也在情理中,没必要追究罪责,只要将士们尽力就成。若是成功了,那是天大之喜,吐蕃一举平定。
“你们还有何话说?”李隆基扫视李林甫、陈玄礼和李亨。
李林甫执着李昌国的手,亲切的道:“李将军,本相只说一句,若有一个将士饿着了,唯本相是问!”
李林甫准备与李昌国搞好关系,将来好对付杨国忠,是以主动献殷勤。
杨氏势大,要对付杨国忠需要借李林甫之力,李昌国笑着道:“谢丞相!”
对李昌国的回应,李林甫很是满意,笑眯眯的。
陈玄礼只说了一句话:“打!放开了打!”
李亨叮嘱几句,这饯行一事就完了。
李昌国别过众人,率领龙武军开出长安,重返前线。
第二十五章 砺兵秣马
离了长安,直奔河湟之地,一路上很顺利。
到了河湟之地,李昌国给惊呆了,虽是冰天雪地,河湟之地却是热火朝天。
唐军一队接一队的开到河湟之地,再从河湟之地经过石堡城朝大非川开去。行进中的唐军一身的冰雪,胡子眉毛都成了冰棍,却是个个欢喜难言,红光满面,仿佛冰天雪地不存在似的。
“终于到了平定吐蕃之时,我辈不努力,谁努力?”
“我辈平定吐蕃,留给后世子孙一个安宁的西北,就是死也是值了!”
“一千个值!一万个值!”
“吐蕃是大唐的死敌,是华夏的死敌,功成于我辈,我辈荣莫大焉!”
唐军一边行军,一边相互打气鼓劲,众口一词,一定要平了吐蕃。
虽然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开赴大非川与吐蕃大战,并不知道李昌国的谋划,不过,依他们想来,石堡城被攻下来了,大非川收复了,唐朝调集这么多的军队,肯定是要平定吐蕃。
吐蕃是唐朝的死敌,平定吐蕃,唐军将士人人欢喜,行军赶路异常轻快,仿佛踩着风火轮似的。
押运辎重的民夫成群结队,络绎于道,个个一身的冰雪,却是心气极高,脸上泛着红光,仿佛并不是置身在冰天雪地里,而是在暖帐中似的。
“起!起!起!”
一辆陷入冰雪中的粮车不能动弹了,立时拥来一群民夫,个个扯起嗓子,大声吼着,一齐使劲,粮车给拉了出来。
瞧民夫那劲头,仿佛这不是沉重的粮车,而是二两棉花般轻松。
“平定吐蕃,安定边境,千古盛事!”
一个官员浑身上下都是冰雪,乍一看,跟个冰雕似的,却是挥着胳膊,吼得山响,声浪如同雷霆,远远传了开去。
“平定吐蕃!”
“安定边境!”
民夫们跟着齐吼,忙得满头大汗,兀自不喘息,忙完这里忙那里。
李昌国策马来到这个官员身边,笑着道:“如此大雪,冰天雪地,你们却是如此忙碌,不怕累着了?”
“怕啥?大唐男儿没有孬种!”官员胸膛挺得高高的,一颗头颅昂得老高,极是自豪。
“好样的!”李昌国大是感慨,唐朝能够强盛,能够灭国数十,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梦幻王朝,有其必然之因,看看官员、民夫唐军,无不以身为大唐男儿而自豪就知一斑了。
没有民族自豪感,没有国家认同感,唐朝怎么可能强大?
“丞相说了,谁要是误事,罢官夺爵治罪!”官员吸口气,吐出一道白气,笑道:“丞相这是多余的,他不说,我们也不会误事!如此盛事,谁误事谁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为了辎重粮草,李林甫是立下了军令状的,但凡饿死一个人,唯他是问。他对下面的命令也是严令,是死命令,谁误事,治谁的罪。
前有身为大唐的自豪,后有李林甫的严令,谁也不会误事!
李昌国大是感慨,与官员告辞,率领龙武军朝大非川赶去。
两天之后来到石堡城。此时的石堡城银装素裹,看上去份外妖娆,李昌国策马来到石堡城上,望着为冰雪覆盖的山崖,眼睛泛红。
石堡城能打下来,是数千唐军用生命换来的。
放眼一望,只见一条长龙正通过石堡城朝大非川滚滚前进,前不见其头,后不见其尾。
组成这条长龙的有民夫、有唐军、有官员……个个兴奋莫铭,满面红光,酷寒对于他们来说,压根就不算一回事。
感慨良久,李昌国一拍马背,加入这条长龙,朝大非川赶去。
三天后,李昌国来到青海湖,放眼一望,只见一片帐幕的世界,不计其数的帐幕矗立在冰天雪地里,唐军一队接一队的开到,安营扎寨,秩序井然,没有丝毫混乱。
接下来的大战,唐朝并不满足于击溃吐蕃大军,而是要歼灭吐蕃有生力量。只有如此,吐蕃才会安定,才会稳定,才不会有后患。
为此,李隆基增调了二十万大军,加上参与河湟之战的唐军,驻扎在这里的唐军共计三十万。三十万大军驻扎在这里,已经是一片兵的海洋。
唐军到来之后,并没有歇着,而是安好营寨之后,冒着风雪,顶着酷严,开始训练。谁都知道,吐蕃的环境与内地大为不同,要想在吐蕃境内大战,必须要适应这里的气侯环境,是以,哥舒翰发布军令,凡到达这里的唐军都要进行适应性的训练。
这道命令被很好的执行了,将士们在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吼声如雷,惊天动地。
王维看在眼里,热血激荡,长啸一声,感慨无已道:“我今日方知兵之重也!”
似乎这句感慨不够,略一停顿,接着又道:“有如此大军,何愁吐蕃不破?我王维有幸参与此战,夫复何求?”
“是啊!”李昌国也是热血激荡,笑道:“如此大战,平生能遇几回?有一次就不错了!此生无憾矣!”
“监军!”一个雪人快步过来,冲李昌国见礼。
李昌国一瞧,正是李白。此时的李白,浑身上下全是冰雪,乍一看跟冰雕似的。
“李翰林,你成了冰人?你这仙气了得,竟然还是不能掩盖。”李昌国笑着调侃一句。
“呵呵!”李白一阵畅笑,扶着李昌国下马,笑道:“监军,你此行长安,大功告成矣!将士们都在赞扬你了得,竟然请来如此之多的援军!”
拿下大非川后,唐朝肯定要与吐蕃大战一场,增兵也就是必然之事了。依哥舒翰他们的估计,唐朝能增加十来万就不错了。哪里想得到,李隆基竟然增兵二十万,这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把这一功劳归功于李昌国。
“不敢当!”李昌国谦逊的笑笑道:“这都是陛下一心要灭吐蕃,把吐蕃这个华夏千年死敌摁死!”
“陛下英明!”李白不得不赞叹一句。
李隆基雄材大略,志吞四夷,早就想灭吐蕃了,却一直没有机会,眼下机会来了,他自然是不会错过如此良机的。
“王维见过李翰林!”王维对大名鼎鼎的李白早生仰慕之心,忙上前见礼。
“原来是王摩诘,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王维的名头虽然不如李白响亮,也是大诗人一个,李白早闻其名,一见其人,大是欢喜。
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是一段佳话!
“监军回来了!”这消息一传开,将士们欢天喜地,赶过来与李昌国相见,个个打量李昌国跟见到老祖宗似的。
哥舒翰他们得到消息,飞也似的赶来,不由分说,把李昌国抬起来,一路抬进帅帐。
一进帅舒,哥舒翰递过一盅热茶,不容李昌国喝茶,赶紧问:“兄弟啊,这次长安之行,收获颇丰,二十万援军啊,你了得!快,给我们说说,你是如何向陛下说的。”
增兵二十万,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象,虽是好事,却也好奇,李昌国是如何说服李隆基调派如此之多援挥的。
“对呀!”众将齐声附和。
“这个么……”李昌国不怀好意的眨眨眼,卖起了关子。
“这……”众将大是意外,又是心急,齐声指责:“快说!莫卖关子!”
“容我喝了茶再说。”李昌国驾起二郎腿,摇摇,一副轻松惬意之状。
众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却是无可奈何。
“你再不说,我写文章骂你。”李白捋着胡须,威胁起来:“天下间,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我李白的文章不差。”
他的文章岂止不差,那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李翰林,你写吧!王摩诘在,我请他写文章赞扬我。”李昌国调皮的笑笑。
李白有些无奈了,只好闷声不说话。
“行了。他是用心险恶,不把我们的胃口吊足,他是不说的。”郭子仪也来数落李昌国。
李昌国喝了几口热茶,这才把去长安的经过说了。至于见李隆基一事,更是重点说明。不过,关于谋划一事,仍是不涉及,因为这要保密,这里的人多。
事以密成,不得不如此做。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赞扬李隆基。
眼下的李隆基虽然不再勤政了,耽于享乐,其精明仍在,一旦涉及到破灭吐蕃这等大事,他的精明一面就表现出来了,一举派出二十万大军增援,实在是出人意料。
对这赞颂,李昌国也是认同,微微点头。
接下来,李昌国把雪撬和睡袋之事一说,众将既是欢喜,又是好奇,吵着嚷着要试试。
雪撬有好几百,众将一人一个都不是问题,倒没惹出什么风波。
睡袋却是不多,众将大是新奇,谁都想体验一番,你争我夺,吵得不可开交,一时间,帅帐里嗡嗡声不绝,引得帐外的唐军兵士不住探头探脑,还以为李昌国他们又在商议大计。
好不容易,帅帐总算是安静下来,众将对雪撬和睡袋是赞不绝口,信心满满,有了这两样物事,这次进军吐蕃就会减少很多困难。
睡袋是王维的巧思,因这事,众将对他是礼敬有加,王维万分欢喜。
“好了!”哥舒翰双手一压,似意众将安静,道:“闹也闹过了,松泛也松泛了,该说点正事了。兄弟,你说,以哪支军队打头阵为宜?”
“还是龙武军吧。”对这事,李昌国早就想过了。
“我赞同!”众将齐声赞同。
龙武军是唐朝最精锐的军队,个个千挑万选,人人英雄,个个豪杰,把打头阵这等紧要事派给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我也赞同!”哥舒翰重重点头:“这次,陛下给我们再度增调两千龙武军,加上参与河湟之战的龙武军,共计五千人!有他们在,上策的成算更大!不过,要对他们进行训练!”
第二十六章 舒莱克
大非川,青海湖附近一个山塬上,龙武军集结在这里,正在进行训练,一派热火朝天气象。之所以如此热闹,是因为摔跤摔得特别棒。
“砰!砰!砰!”
沉闷的摔跤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龙武军兵士成片成片的摔倒,个个滚得跟雪人似的,一身的冰雪。
“这叫雪撬?应该叫摔跤撬!”
“我从未摔得如此惨过!就是当年入选龙武军也未如此凄惨。”
“你着实够惨,摔成这样,你妻一定不识得你。”
尽管龙武军的军纪很严,此时也是不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龙武军尽管了得,可是第一次接触到雪撬,还是不会用,不适应,给摔得七荤八素,不辨东西南北。
“监军,我们只要能坐在雪撬上滑到山下就成,不必如此吧?”有龙武军兵士实在是忍不住了,向李昌国大声提议。
“是啊!这东西学会了也没多大用处呢。不就是省点力气么?我们坐在上面,滑下去不就成了?”立时有兵士附和。
李昌国把龙武军兵士一扫视,笑道:“好吧,我让你们知道为何要你们学会滑雪。拿枪来。”李昌国一声令下,康德忙把李昌国的长枪拿来。
李昌国接在手时,站到雪撬上,道:“你们小心了!”
脚下一用力,雪撬好象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手中长枪舞动,斗大的枪花出现,在一个龙武军兵士肥屁股上一拍,这个龙武军兵士象皮球一般滚了出去,摔在数丈外,顺着山塬滚了下去,一条深深的雪印出现。
“这个……”龙武军兵士想不明白,为何李昌国说动手便动手。
李昌国却不理睬他们,冲入龙武军队伍里,手中长枪上下翻飞,龙武军兵士碰着就滚,挨着就摔,只一会儿功夫,就有十几个龙武军兵士滚到山塬下,个个跟雪人似的。
“监军……”龙武军兵士大骇,纷纷闪避。
就在这时,李昌国却是停了下来,冲他们道:“你们都看见了,要是在下山之际遇到吐蕃狗,你们没有一点还手之力,还想省力气,丢人!”
龙武军兵士明白过来,个个一脸的羞愧,讪讪的有些不好意思,道:“监军请放心,我们练!一定苦练!”
雪撬是为了节省体力的,下山或者遇到山坡,只需要坐在上面滑下去就成了。
可是,万一遇到吐蕃军队,与吐蕃军队遭遇的话,龙武军不会滑雪,与吐蕃人交战就要吃亏。
更重要的是,在雪地里,雪撬是很好的工具,若是龙武军掌握了的话,一旦与吐蕃军队遭遇,借助雪撬的便利,可以更有效的杀伤吐蕃军队。
正是从这点考虑,李昌国才要求龙武军必须掌握熟练的滑雪技巧。
龙武军明白过来,不再有异议,在李昌国的率领下,开始苦练滑雪技巧。
滑雪对于龙武军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们初学之际,摔得那个惨,让人不忍卒睹,个个跟雪人似的,身上厚厚一层冰雪,却是没人叫苦,没人叫累。
受伤对于龙武军来说,那是家常便饭,不受伤还能叫龙武军么?
他们自然是不当一回事,咬牙苦练。
不得不说,龙武军的素质非常好,不过一个时辰,就能滑雪了。当然,仅仅能滑雪与借助雪撬的便利作战,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能滑雪了,龙武军的兴致大起,对滑雪特别喜好,拼命的训练,恨不得不吃不喝不睡。
接下来,李昌国教他们利用雪撬进行战斗的技巧,龙武军学得很快,进步极大,李昌国大是满意。
XXXXXXXXXX康国为大雪覆盖,一片白皑皑的冰雪世界,鸟兽绝迹。
在康国东北的旷野间,正有一队人踩着冰雪,艰难的行进。领头的是一个跛子,走路一跛一跛的,不是别人,正是封常清。
风雪太大,迷住了眼睛,连马都不能骑,只能步行。唐军紧跟着封常清的脚步,却是无怨无悔。
“还有多远?”
封常清吐出一口热气,瞬间变成冰晶,白蒙蒙一片,很是好看。
“大人,就快了!再有十来里路就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胡人小心翼翼的回答。
“带路!”封常清一挥手,喘着粗气道。
“大人,请随我来!”这个胡人依然小心翼翼。
一行人在胡人的带领下,继续前进。地上积雪两尺余,一脚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坑,封常清他们走得异常艰难,却是没人叫苦,艰难的前行。
走了差不多三里路,封常清他们拐进一个山谷,胡人捏着嘴唇,一声清脆的骆驼声响起来。一声未了,一声又起,极有节奏,一连响了五声,方才停下来。
“不愧是看着骆驼粪长大的波斯人,连信号都要用骆驼叫。”封常清调侃一句。
“大人见谅!”胡人陪着笑脸。
山谷里有人大声问话:“丝绸到了?”
“美丽的丝绸运到了!”胡人大声回答。
“你们会不会说话?我怎么又成了丝绸?”封常清把自己一端详,相貌丑陋,无论怎么看总是和美丽的丝绸沾不上边。
“大人来自古老的东方,跟丝绸来自同一个地方,这名挺好的。”胡人赞扬一句,眼里尽是艳慕的光芒。
中国的丝绸是丝绸路上的招牌货物,只要是丝绸之路所经之处,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可惜的是,丝绸太贵,只有达官巨贾才有钱买得起,要胡人不眼红都不成。
“莫要那么看我,我是人,不是丝绸。”封常清把胡人那副他就是丝绸的样儿看在眼里,感觉怪怪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跟丝绸一样?
一阵脚步声响起,三个身材异常高大精悍的胡人,腰挎大马士革弯刀,大步而来。
“美丽的丝绸大人,请进!”三人中个头最高的胡人侧身相请。
“我再说一次,我不是丝绸。”封常清有些郁闷,提醒他们一句。
“呵呵!”胡人发出一阵畅笑声:“谁叫大人和丝绸来自同一个地方呢?”
“你们就记得丝绸。我们大唐还有茶叶、香料、美玉、珠宝……”封常清一句数落的话还没有说完,胡人的眼睛泛红了,恨不得把封常清变成这些传闻中的珍宝。
“这是你们的待客之道?”封常清有些不耐烦了。
不能怪封常清,实在是这些天,他与波斯人打交道让他异常惊讶,这些波斯人见到他,个个跟叫化子见到金元宝似的。
“大人,请!”几个波斯人大是尴尬,讪讪一笑,把封常清请了进去。
山谷里风雪迷漫,灰蒙蒙一片,不见帐幕,不见住处,跟旷野似的。
来到山谷深处,有一个山洞,波斯人把封常清请了进去。
这个山洞看上去很平常,没有任何异处,直到深入十几丈后,方才发现,这是一个住处。有不少身材高大的波斯人守卫,见到封常清,友好的点头打招呼。
封常清一扫,发现他们眼里更多的是企盼。
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在几个身材高大的波斯人护卫下,快步到来,冲封常清见礼道:“舒莱克见过封将军!”
一口流利的汉语,字正腔圆,很是地道。
封常清颇有些讶异,打量着舒莱克,只见其人身材并不是很高,中等个头,也不魁梧,颇有些瘦削。不过,其人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让人仰慕的气质。
“封常清见过先知。”封常清回礼。
“请!快请!”舒莱克亲热的执着封常清的手,拉着封常清朝里走。
朝里行了十来丈,来到舒莱克的住处,很是简陋,只有一张卧榻,以及一些被褥。好在升了几堆火,倒也暖和。
舒莱克扶着封常清坐在一个石墩上,冲封常清歉意的笑笑道:“贵客远来,多有怠慢,还请封将军见谅。上茶。”
封常清接过茶一喝,这是老茶,还是粗茶,放下茶盅,笑道:“先知清贫若此?”
“哎!”舒莱克脸上闪过一抹怒色,叹息道:“自从大食东侵,灭我国之后,我们摩尼教就成了异教徒,处处受制,时时刻刻有性命之忧,境况越来越差。”
摩尼教是波斯帝国的国教,波斯帝国被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摩尼教自然也就成了伊斯兰教的眼中钉,肉中刺,阿拉伯帝国对摩尼教进行无情的镇压,教徒死伤惨重。
要不是因为摩尼教的历史悠久,已经存在数百年了,根基深厚的话,早就给阿拉伯帝国灭了。
尽管如此,教徒死的死,散的散,摩尼教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若不是有唐朝在后面支持的话,摩尼教说不定早就给阿拉伯帝国剿灭了。
“近半年来,阿布?穆斯林跟疯狗似的,四处杀人,不明青红皂白,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活人,都会给杀死。”舒莱克的手紧握在一起,脸色发白,恨声道:“自我教兴起以来,从未有如此浩劫。”
阿布?穆斯林要和唐朝大战一场,加快了剿灭摩尼教的步伐,舒莱克的日子更加难过了。
“先知有何谋划?是继续与阿布?穆斯林周旋?”封常清此来就是要与舒莱克面商,也不绕弯子,直接叩问。
“不知大唐能给我们何种支持?”舒莱克黯淡的眸子焕发出光彩。
第二十七章 高仙芝的对策
第二十七章高仙芝的对策舒莱克这个摩尼教的领袖,很可能是摩尼教历史上最艰难的领袖之一。
摩尼教数百年的历史,可以说根深叶茂,尤其是作为波斯帝国的国教,倍受人尊敬,教众无数。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阿拉伯帝国崛起,灭了波斯帝国。
在摩尼教历史上,帝国灭亡之事发生过不少,对于摩尼教的影响并不大,不管哪个国家,都会尊重摩尼教,即使不尊为国教也不会禁止。
偏偏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帝国,帝国即宗教,宗教即帝国。如此一来,摩尼教就成了异端,教众就成了异教徒,按照阿拉伯帝国的律法,他们要么改信伊斯兰教,要么被处死。
改信伊斯兰教,那是不可能的,结局只有一个了,那就是被处死。
自此以后,摩尼教的日子就难过了,只要有阿拉伯帝国身影的地方,就是他们恶梦发生的地方,死伤的教徒不知道有多少。
好在,波斯帝国的末任太子俾路斯在唐朝的帮助下向东撤退,摩尼教跟着撤退,得到唐朝的帮助,才能延续下来。
然而,上百年来,唐朝历经波折,有软蛋的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更有武则天称帝,唐朝的国情大有变化,让摩尼教的日子愈发难过。
幸运的是,自从李隆基登基后,唐朝的国力急剧增强,边境越来越安定,唐朝大力经营西域,对阿拉伯帝国进行了有力的钳制,摩尼教才有了喘息之机。
要不然的话,摩尼教早就给阿拉伯帝国铲除了。
就在这苟延残喘之际,阿布?穆斯林跟疯了似的,四处追杀摩尼教徒,竟然到了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人就杀的程度,这对于处于困境中的摩尼教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得舒莱克的日子更加难过。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想到了唐朝,不得不向唐朝求助。
如今,封常清来了,他恨不得立时从封常清嘴里抠出答案,一句话问完,一双眼睛瞄着封常清,眼里尽是企盼的神色。
封常清看在眼里,不由得暗自叹息,摩尼教这个昔日的波斯国教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出人意料,微一凝思,反问一句:“先知需要何种帮助?”
这话很有技巧,是在探寻舒莱克的底线。
“这……”舒莱克原本以为封常清冒着酷寒,顶着风雪前来见他,一定是巴不得立时得到他的承诺。真要那样的话,封常清一定是带着大批厚礼前来,哪里想得到,封常清竟然很淡然,仿佛只是在絮叨,而不是与他谈国政大事。
“若是先知不愿说的话,封常清告辞了。”封常清精明人一个,以退为进。
“封将军,您误会了,我不是不愿说,而是不知从何说起。”舒莱克知道封常清不是易与之辈,若是再与他玩机心的话,那是白费力气,叹息一声道:“自从失国以来,我们摩尼教的处境越来越难。尤其是这半年来,阿布?穆斯林成了疯狗,四处杀人,我们的处境更难。吃穿住用、武器盔甲,我们都缺,什么都缺。”
说到此处,眼里泪水滚来滚去,长叹一声道:“摩尼教堂堂国教,几时如此困窘?”
有数百年历史的大教,竟然需要向人伸手要东西,这无异于乞讨,他还真是很伤感。
要是在亡国之前,他们是要什么有什么。甚至不需要说,只需要一个暗示,波斯帝国的国王就会颠儿颠儿的送东西给他们,还生怕他们不接受。
如今,这一切只是美好的回忆罢了,越想越是让人伤感。
“需要多少?”封常清对摩尼教的境况并不陌生,淡然道。
“这个……”封常清这话是在摸摩尼教的底,只要舒莱克说出数字,封常清就能推测出个大概,舒莱克有些犹豫了。
“先知不把大唐当朋友,封常清告辞了”封常清哪有不明白他的想法,站起身手,一抱拳,转身就走。
“封将军,您请留步!”好不容易把封常清盼来,若是就此离去,那是天大的损失。
光说损失还是轻的,自此以后得不到唐朝的支援,摩尼教的覆灭就是必然的结果,舒莱克忙拉着封常清,陪着笑脸,道:“封将军,您误会了。我是在计算,需要多少合适。”
这话太没力气了,封常清也不点破,见好就收,道:“不知先知计算需要多少时间?我的时间有限,太长的话……”
“不会太长,我已经算好了。”舒莱克勉力挤出一丝笑容,道:“武器盔甲需要两千,粮草需要得多些,加上老弱,四五千人的口粮。”
说完,紧盯着封常清,生怕封常清拒绝似的,很是紧张。
封常清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封将军,要是要得多了的话,再少点也成。”舒莱克一脸的笑容,恨不得抽自己一个耳光,曾几何时,堂堂摩尼教的领袖竟然跟个乞丐似的,一点一点的讨要东西。
“就这么点?”封常清展颜一笑。
“我要少了?”舒莱克一脸的意外。
“先知,给你个明白话,我们准备了五千武器铠甲。”封常清笑道。
“五千?”舒莱克一脸的喜色,仿佛叫化子捡到金元宝似的,满面红光。
长期的困境磨难,已经使得舒莱克喜怒不形于色,可是,这是这些年最大的一个好消息,要他不欢喜都不成。
“粮草呢?”舒莱克强抑心神,忙问道。
光有武器,没有粮草的话,他的日子同样难过,他心急啊。
“先知,坐下说。”封常清笑着拉着舒莱克坐了下来,道:“粮草没有准备。”
“没有粮草?”舒莱克大是失望。
“先知,你有所不知,这粮草很笨重,运输起来不方便,与其给你们粮草,不如给武器。”封常清解释道:“有了武器,还愁没有粮草?”
并非安西都护府没有粮草,并非运不过来,而是高仙芝和封常清他们故意不给的。原因在于,有了粮草,这些摩尼教徒吃得天饱地饱,不去打阿拉伯人,对唐朝没好处。
是以,他们商议来商议去,只给武器,不给粮草。没有了粮草,肚子饿了,这些异教徒不得不动弹,不得不找阿拉伯帝国的晦气,对唐朝才有帮助。
舒莱克的眼睛猛的亮起来了,沉吟着道:“有理!有理!”
“先知,有了武器,与大食异教徒们大战,不就有了粮草?”封常清引诱起来,道:“到那时,不仅有粮草,还有更多的教众归来。只要先知这旗号一立,失散的教众一定会归来!先知麾下的人马就多了,粮草要多少有多少。”
这话虽有夸大之处,却是很有道理。这些年来,舒莱克东躲西藏,很少现身。若是他举起旗帜,招蓦旧部,再有唐朝给他的武器,就能给阿拉伯帝国重大打击。
“就算这样,我的信徒长年失散,这战力不太强。”舒莱克虽然欢喜,却是没有忘形,很是清楚利弊。
“这不要紧。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大军前来与你们一同作战。”封常清又抛出一个诱饵。
“太好了!太好了!”舒莱克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心情了,大吼起来。
在波斯帝国灭亡之前,波斯帝国派使者前去长安求见唐太宗,请求唐朝发兵解救波斯帝国的危难。在当时,条件不成熟,唐太宗最后拒绝出兵。
紧接着,波斯帝国就灭亡了,恢复故国一直是他们的梦想。要想恢复故国,必须要唐朝出兵才成,这是他们盼望了上百年的美事,乍闻这好消息,他哪能不激动的。
接下来,两人商议联兵之事,说得极是投机,舒莱克不时发出阵阵舒畅的笑声。
XXXXXXXXXXXX龟兹,安西都护府,高仙芝的帅帐。
众将个个阴沉着脸,极是难看。
他们刚刚得到消息,石国投靠了阿拉伯帝国,这对于情势极为不利的安西都护府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石国一直是唐朝的属国,虽然多有阳奉阴违之举,却没有投靠阿拉伯帝国。石国投靠了阿拉伯帝国,使得安西都护府少了一个屏障。
谁都知道,来春的大战必然是一场惊天大战,以阿布?穆斯林眼下的布置看,他一定会出动大军对安西都护府发起猛攻。
而安西都护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唐朝的增援,面对阿拉伯帝国的大军,这局面本就够难的了,再有石国投敌一事,这局势越加艰难了。
“都护,末将愿出战石国,一举夺回石国!”李嗣业忍不住了,猛的站起来,大声请命。
“末将愿往!”众将齐刷刷站起,齐声请命。
高仙芝却是皱着眉头不说话,沉吟不决。
众将很是不满,齐声道:“都护,这有何犹豫的?大食敢对石国下手,我们为何不敢?”
“休得胡说!什么敢不敢的?”高仙芝眼睛一翻,精光暴射,道:“阿布?穆斯林这一手挺好的,给了我机会。”
“这个……”众将有些无言。石国被阿布?穆斯林拿下了,高仙芝竟然叫好。
“我们眼下打下来,那是打草惊蛇,阿布?穆斯林反而可以从容应对。”高仙芝沉吟着道:“这事,我们要装作不知道,一如往昔。在阿布?穆斯林即将动手之际,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拿下石国,就会打乱阿布?穆斯林的谋划,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雅鲁藏布江已经断流,厚厚的冰层冻结了流淌的河水,好象一条玉带,伸向远方。
在雅鲁藏布江两岸,一队队吐蕃军队正在快速行军,他们要赶去逻些听侯赞普的调遣。
自从墀德祖赞决心要复仇,要夺回大非川后,他的命令就传到了吐蕃的高山密林,吐蕃人从险山恶水中开出来,赶往逻些。
一路上,吐蕃人议论纷纷,说得最多的就是打唐朝一事,依他们想来,唐朝不堪一击,收回大非川是必然之事。
不仅如此,吐蕃还有巨大的缴获,比起当年攻占安西四镇的收获还要大。
是以,吐蕃人特别兴奋,说话的声音很是高亢,尖细刺耳。
“唐人真是蠢,竟敢进攻大非川。大非川是大吐蕃的重地,薛仁贵兵败大非川,给唐人的教训还不够吗?”
“唐人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薛仁贵兵败已经数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妄想又增长了。这次,大吐蕃一定要给唐人一个狠狠的教训,要他们永远也忘不了。”
“教训太轻了,一定要让唐人付出惨重的代价。大吐蕃收复大非川后,立即出兵河湟之地,打下河湟之地后,立即出兵长安,灭了唐朝。”
“长安啊,那是天下间最为富饶的城池,金银珠宝堆成山,漂亮的丽人比牦牛身上的牛毛还要多,真要进了长安,那就是进入了花花世界,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可以睡金山银山。”
吐蕃人是越说越兴奋,眼睛放光,一串串美妙的小星星浮现,仿佛他们已经打进长安了似的。
就这般,吐蕃人一边行军,一边议论如何打唐朝,在他们嘴里,唐朝跟纸糊泥捏的没差别,只要吐蕃大军一到,长安就是手到擒来。
心情高兴,充满希望,吐蕃的行军异常轻快,走路象在飞,好似踩着风火轮似的。
XXXXXXXXXXXX逻些,已经成了一片兵的海洋。
自从墀德祖赞的命令发出后,吐蕃军队就从高山密林里赶来,一队接一队的开到,集结在逻些的吐蕃军队成倍成倍增长,很快的,帐幕一座接一座,不知道有多少,一眼望不到头。
逻些城方圆不过十几二十里,眼下已经剧增到一百多里。
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吐蕃军队赶到,帐幕还在增长。
“赞普,是赞普!”
吐蕃人爆发出一阵惊天的吼声,脸上泛着喜悦,仿佛大过年似的。
墀德祖赞带着群臣,骑着骏马,在军营中巡视。
一眼望去,只见帐幕横成行,竖成列,极有章法,墀德祖赞大为满意,暗中点头。
这事说来还有一番曲折,若不是当初墀德祖赞使用雷霆手段,逻些城早就成了狗窝牛圈。
吐蕃军队初到之时,大是兴奋,以为逻些城是他的家,想怎么扎营就怎扎营,一时间营地乱糟糟的,东一团西一簇,要想跑马送信都要费很大的功夫。
若仅仅如此的话,还不会惹得墀德祖赞使用雷霆手段,更让人受不了的是,牛马粪到处都是,一脚下去,很可能踩到臭哄哄的粪便。
吐蕃人是游牧民族,过着迁徙的日子,大军朝逻些开来,随来的家眷不少,骑着骏马,赶着牛羊,来到逻些,逻些一时就成了最大的聚集地,牛羊成群,骏马成堆。
更要命的是,吐蕃人自小与牛马混在一起,没有整洁的意识,更没有注意逻些城整洁的想法,逻些城的牛马粪堆成了山,一时间臭气熏天,墀德祖赞在红山宫也能闻到刺鼻的臭味。
实在受不了,墀德祖赞下令,进行整顿,清理牛马粪。
对这道命令,吐蕃人丝毫不放在心上,不与牛马混在一起,闻不惯牛马粪,还能叫吐蕃?
几次下令无效,墀德祖赞怒了,当场杀了几个头领,如此一来,吐蕃人终于怕了,不敢不执行墀德祖赞的命令。
就这般,在墀德祖赞的命令下,吐蕃人开始收拾打理逻些,井井有条,章法自成,才有眼前这番景象。
听着吐蕃人的欢呼声,墀德祖赞大是欢喜,如此得民心,何愁不能收复大非川?何愁不能进军河湟之地?何愁不能打进长安?
带着群臣巡视一通,墀德祖赞很是兴奋,回到红山宫,进入正殿,坐了下来,叫佣仆送上酒菜,与群臣一边饮宴,一边商议军机。
“大吐蕃的勇士正从高山密林赶来,要不了多久,大吐蕃的倾国之兵就会聚集。到那时,我们出兵大非川,与唐军大战一场,你们都说说,这胜负之数如何?”墀德祖赞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极是畅快,声调高了许多。
当初,乍闻大非川丢失的消息,墀德祖赞大是愤怒,一怒之下,把桑布扎家族全部斩杀,一个不留,哪怕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也没有放过。
如今,看着越来越多的吐蕃大军赶到,他的心气又足了,腰板又硬了,如此之多的吐蕃大军,还愁收复不了大非川?
“赞普,眼下赶到逻些的勇士已经赶过了三十万。等到进兵之际,赶到的勇士不会低于五十万。”大论的声调很高,有些尖细刺耳了,几乎是唱出来的:“松赞干布之时,大吐蕃总共不过四十万大军。如今,大吐蕃的勇士不会低于五十万,这是何等的美事!”
松赞干布是一个伟大的赞普,奠定了吐蕃的发展,可是,那仅仅是个基础。随后数十年,吐蕃大举扩张,地域更加广阔,口众更多,能够调集的军队增加了好几十万。
“若不是孙波茹的十万大军损失殆尽,若不是丢了大非川,吐蕃的勇士会更多,不会低于七十万!”小论接过话头,大声道来。
“是呀!”群臣大声附和,既是兴奋,又是愤怒。
兴奋的是,吐蕃曾经很强盛,可以调集七十万大军,这在吐蕃历史上是绝无仅有一的次。
想想唐朝,全国总兵力也才五十四五万,吐蕃就有七十万大军,这足以让吐蕃群臣狠狠赞美一通。
愤怒的是,孙波茹的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还丢了大非川,使得吐蕃的实力削弱了很多。
“唐人可恨可恶!”
“一定不能饶了唐人!”
“打进长安!打进长安!”
紧接着,群臣就是破口大骂,口水乱飞,差点把红山宫给淹没了。
“够了!”墀德祖赞脸一沉,沉声喝道:“骂无济于事,骂不死李隆基!你们都说说,这一仗该如何打?”
大军已经调集了,该如何用兵,这需要谋划。
大论脸上泛着笑容,率先开口,道:“薛仁贵进军大非川,十万唐军挟怒而来,气势正盛,再者,唐军的战力比大吐蕃的勇士更强,最后却是大败而归,原因何在?就在于,臣祖上断了他的粮道,焚毁了他的粮草,薛仁贵不得不退兵。”
打败薛仁贵的是松赞干布时期四贤之一,时任大论的禄东赞之孙,是眼下这个大论的祖辈。吐蕃的官爵、土地、权力都是世袭的,他的祖辈是大论,他也就是大论。
一提起祖上最得意的一件事,大论眼睛眯到一起了,笑得跟弥勒佛似的。
吐蕃与唐朝打了上百年,却是少有胜仗,象打败薛仁贵这样的仗对于吐蕃来说,更是万中无一,谁能不美呢?
“大论的意思是说,这一仗还是断敌粮道,焚唐军的粮草?”墀德祖赞大声喝道。
“赞普英明!”大论美滋滋的赞颂一句,实则是在赞扬自己。
“大论所言虽是有理,却也不尽然。”小论却是反对,道:“大非川虽是一马平川,利于驰骋,其周边却是多高山密林,要断敌粮道,有成算。可是,要焚唐军的粮草,谈何容易?要知道,当年一战,若不是郭待封未与薛仁贵及时汇合,给了大吐蕃可乘之机,那一仗谁胜谁败还不一定。”
小论所言很中肯,却是引得一众吐蕃大臣直皱眉。
“如今,哥舒翰本是一员良机,其麾下更是英雄汇聚,李昌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甚至连李白这样的文人也是良将,要想焚其粮草,大论可有妙策?”小论一副没有看见群臣不愿多说的样儿,反问一句。
“小论,你可有妙策?”墀德祖赞却是微微点头,大为赞许这话。
他是吐蕃历史上的雄主,对兵事极为精通,自然知道小论所说全是实情。当年那一仗,要不是郭待封违抗军令,吐蕃很可能吃了败仗。
“赞普,臣以为此战大吐蕃需要实行两策。”小论信心十足,不待墀德祖赞问计,便道:“第一策,派出小股军队与唐军周旋,滋扰唐军的粮道,若能切断就切断,不能切断就退去,再找机会。在高山密林里作战,唐军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却不是大吐蕃勇士的对手。”
吐蕃人天生就是跋山涉水的好手,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若真这样打的话,对唐军是个巨大的威胁。
“第二策呢?”墀德祖赞微微颔首。
“第二策就是拖!”小论大声剖析,道:“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李隆基在向大非川大举增兵,虽然我们不知道详尽的数目,却可以估算,不会低于十万。若是大吐蕃的勇士在大非川与唐军硬撼,即使我们有五十万,未必能打败二十万唐军。是以,大吐蕃应该拖。二十万唐军驻在大非川,求战不得,退又不能,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尽管唐朝国力雄厚,也是难以为继,只要拖下去,唐军不得不退。到那时,就是大吐蕃大举进攻的时候。”
“嗡!”他的话音刚落点,殿里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
第二十九章 进军积石山
第二十九章进军积石山
“闭嘴!”
“一派胡言!”
“你这是长唐军志气,灭大吐蕃威风!”
小论一语落点,一片指责声响起,声音如同雷霆,差点把殿顶掀飞了。
小论说的是实情,却是不能给吐蕃群臣接受,谁愿意小瞧自己呢?尤其是吐蕃群臣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要他们接受吐蕃军队的战力不如唐军,还真有些难度。
“小论,你是在论兵,还是在灭自己威风?”大论不紧不慢的问道。
小论不赞成他的看法,这让大论很是不爽,此时不针对小论,更待何时?
“我说的是实情。”小论争辩一句。
“你那是鬼话!”群臣一片指责声响起,不屑的裂着嘴角。
“大吐蕃打败薛仁贵一战,大吐蕃付出了多少代价,你们知道吗?”小论一点退缩的意思也没有,大声反问道:“葛尔钦陵率领四十万吐蕃大军,与薛仁贵十万大军决战,竟然不能全歼薛仁贵的十万唐军,不是他不想,而是做不到,因为大吐蕃伤亡惨重。”
葛尔钦陵就是禄东赞之孙,极善用兵,号称吐蕃历史的第一名将,有战神的美誉,就是他打败了薛仁贵。
“薛仁贵的粮草被焚,粮道被切断,没有援军,孤军奋战,即使这样,仍是大吐蕃伤亡惨重。葛尔钦陵知道,若是要全歼薛仁贵。不是做不到,是得不偿失,大吐蕃的代价会更加高昂,不得不与薛仁贵结盟。允其离去。”小论就事论事,声调越来越高,大声质问道:“你们只顾着高兴,竟然忘了这等大事。”
“这个……”群臣张大了嘴巴,难以反驳。
毕竟当年那一战,个中因由他们都知道,若是吐蕃有实力全歼薛仁贵,为何放走他?
墀德祖赞眉头紧拧着。一语不发。小论所言,他以为有理,却是不甘心,一天不收复大非川。一天不打败唐军,他的心就一天不得安宁,他等不起。
“哼!”
大论深知墀德祖的心思,冷哼一声,道:“小论。你这是危言耸听。当年一战,自然如你所说,可你知道,七十年过去了。大吐蕃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七十年间,沧海变桑田。吐蕃经历了很多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力更加强盛了,自墀德祖赞,下至群臣一听这话,眼睛放光。
“当年打败薛仁贵,大吐蕃得到大非川,国力剧增。数十年来,大吐蕃东征西讨,疆域急剧扩大,已成万里大国,论疆域不在唐朝之下。”大论得意洋洋的细数起来:“北至石堡城,南到天竺,东到巴蜀,西与大食接壤。”
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吐蕃的疆域扩大了很多,单论疆域面积,不比唐朝小多少。
“大吐蕃的疆域是扩大了很多,可是,口众、技艺、兵甲之利,有哪一样比得了唐朝?”小论大声反驳:“唐朝有七千万口众,大吐蕃万里疆域的口众不过两千万,与唐朝差了整整五千万。技艺jīng湛、兵甲之利,大吐蕃一样也比不了唐朝。”
论科技、文明、装备的jīng良,吐蕃与唐朝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吐蕃无论如何不是唐朝的对手。
“你是大吐蕃的人,还是唐人,尽为唐朝说话。”大论厉喝一声,宛若雷霆。
“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吐蕃若不能正视与唐朝的差距,这仗还怎么打?”小论一点也不退让。
“够了!”眼看着两人还要吵下去,墀德祖赞大喝一声,瞪了一眼小论,道:“大论,接着说。”
小论气呼呼的坐了下来,紧咬着嘴唇,不再言语。
“虽然大吐蕃的兵甲不如唐朝jīng良,可是,经过数十年发展,大吐蕃的技艺融天竺、中原、大食技艺于一炉,虽然不如,却也差距不大。”大论得意洋洋的盯了一眼小论,接着细数吐蕃的进步。
吐蕃的地理位置很好,南邻印度,东邻唐朝,西与大食接壤,对这三方技艺都有涉略。尽管如此,不过是窥其皮毛而已,在大论嘴里却是自成一家了,好象吐蕃的科技很发达似的。
“嗯!”群臣重重点头,这样的好话,太好听了。
“大吐蕃从唐朝那里缴获了不少兵甲,组建了禁军,禁军之善战不在唐军之下。”大论听了群臣的赞赏,更加得意了,道:“更别说,大吐蕃还有兵力优势,五十万对二十万,还打不过?”
以五十万对二十万,这是很大的兵力优势,吐蕃群臣信心有些爆棚,自信满满,齐声赞同:“五十万打不过二十万,我们枉为大吐蕃的勇士!跳到青海湖淹死算了!”
墀德祖赞眉头散开,根根向翻,很是欢喜。很显然,大论这话说到他心坎了。
“李隆基增兵十万,那是最低估算,要是他多增兵,你又如何?”小论突兀的插了一句。
“哼哼!”大论一连串的冷哼,得意的扬扬下巴,道:“唐朝全国不过五十余万兵力,那么大的疆域,驻守要就耗去二十万大军,安西都护府需要数万,李隆基能调到大非川的顶多二十万。再多,他拿不出来。”
说到此处,大论略一停顿,声调转高道:“就算李隆基增兵二十万,在大非川的唐军共计三十万,又能奈何大吐蕃?大吐蕃勇士以五十万打三十万,照样能打胜!”
“一定胜!”
群臣齐声响应,异常响亮,声震屋瓦。
“大吐蕃早已非昔rì的大吐蕃了!”大论猛的站起身,右臂重重挥出。很是大气,极有力道,宛若惊雷闪电。
“必胜!必胜!”群臣再度响应。
“好!好!说得好!”墀德祖赞脸泛着笑容,站起身来。双手下压,示意群臣禁声。
群臣知道墀德祖赞有话要说,立时闭嘴。
墀德祖赞扫视群臣一眼,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沉吟一阵,这才道:“小论所言有理,大论所言更有理!小论说的是实情,大吐蕃的勇士与唐军正面硬撼。还未有取胜之事!不过,这是数十年前的事了,以大吐蕃眼下的实力,即使硬撼不能胜过唐军。以五十万对三十万一定能胜过!”
小论暗自叹口气,却是无可奈何,谁叫吐蕃给仇恨蒙蔽了眼睛呢?
“这一仗,就依大论谋划,大吐蕃的勇士在大非川与唐军决战。”墀德祖赞说到这里。眼睛一翻,jīng光暴shè,道:“小论所言断敌粮道亦是重中之重,这事就交给小论处置。”
断敌粮道虽然重要。却是偏师,也就是说。小论不能参与在大非川与唐军的正面大决,相当于他给放弃了。
大论明白其中诀窍。大是得意,咧着嘴笑了。
XXXXXXXXXXXX
大非川,唐军营地,人欢马嘶,一派热闹景象。
三十万唐军集结在这里,cāo练,兵士挥汗如雨,却是没有丝毫怨言。
经过刻苦训练,初来时的不适应已经消除,个个龙jīng虎猛,只等着进军吐蕃了。
龙武军在李昌国的训练下,进步更加神速,到如今不仅滑雪技巧大进,就是借助雪撬作战也是jīng熟于胸,若是在下山途中遇到吐蕃军队,一定够吐蕃人喝一壶的。
粮草更是不缺,堆积如山,就算与吐蕃打一场消耗战,也不用为没有粮草发愁。
李林甫立了军令状,但凡饿死一个人,唯他是问。他是说到做到,尽管这是冰天雪地,粮草却是源源不绝的运到。
就是李白也是感慨了一句“此人虽是jiān臣,却也有才!”
这应该是李白这辈子第一次赞扬李林甫了。
万事俱备,只等时间到来!
很快的,新年到了。新年那天,大非川沸腾了,唐军欢天喜地,欢呼声响彻天际。
他们都知道,新的一年到了,平定吐蕃一战就要爆发了。这是他们最盼望之事,谁能不欢喜?
一转眼,正月过去,到了二月。
二月chūn寒料峭,若是在长安的话,虽然还是冷,却也不是那般刺骨割肉般的难受。偏偏大非川的chūn天来得晚,按照正常季节,差不多要四月才会冰雪融化。
哥舒翰的帅帐,李昌国、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王维,以及一众将领都在。
“眼下已是二月了,虽然仍是天寒地冻,冰雪未化,是该我们行动的时候了!”李昌国说出了众将心中所想。
“开始了!”众将虽然早已猜到了,听了这话,仍是兴奋不已,齐刷刷的站起起,挺立如同苍松。
“呜呜!”更有将领激动难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咚咚!”战鼓声响彻天地,唐军列成阵势,一个个军阵,庞大惊人,气势惊天。
龙武军的阵势列在最前面,最为显眼,今天是龙武军出征的rì子。其余的唐军,是来为他们壮行的
李昌国一身戎装,来到龙武军阵前,扫视一眼龙武军,只见龙武军个个眼里闪着炽热的光芒,战意高炽,大是满意,大声训话道:“弟兄们:破灭吐蕃的时候到了!”
“破灭吐蕃!”
“破灭吐蕃!”
三十万大军齐声呐喊,声震长空,地的冰雪禁受不住,发出一阵阵咔嚓咔嚓的响声,一条条裂纹延伸向远方。
“此战极为困难,有死无生,有没有孬种?”李昌国并没长篇大论的激励军心,而是很简短的喝问。
“没有!”
“龙武军只有英雄好汉!没有孬种!”
郭子仪率领军龙武军,大声怒吼,这是最好的回答。
李昌国没有再训话,手中马鞭朝积石山方向重重一劈,宛若惊雷闪电,一拍马背,率先冲了出去。
“隆隆!”
龙武军紧随其后,蹄声如雷,朝积石山驰去。
很快,龙武军就到了积石山前,毫不犹豫的进入了积石山。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旗开得胜
第三十章旗开得胜
积石山绵延千里,海拔极高,主峰海拔不下七千米,其中山涧、沟壑、高峰多不胜数。-
此时的积石山为冰雪覆盖,一派银装素裹,绵延千里,好象一条冰霜巨龙,非常大气。
第一道扼守通道的关隘叫尼鲁隘,耸立在两座插天高峰之间,进出积石山的道路从关隘中通过,若是不能打下来的话,一切皆是虚幻。
李昌国率领龙武军沿着道路朝前疾驰,来到离尼鲁隘五里处停了下来。李昌国飞身下马,落地无声。
龙武军全体下马,除了两百龙武军外,其余的龙武军牵着战马,隐藏在山林间。
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聚在一起,低声商议。
“此关,我们多次踏勘,很是熟悉,就照往昔拟就的谋划实行。”李昌国大声下令道:“我率领五十人去左边,郭无敌率领五十人去右侧。李翰林和李光弼各率五十人从左右两侧绕到关后,切断吐蕃退路。一等我和郭无敌攻入关内,李晟就率军从正面发起进攻。”
尼鲁隘是积石山中的第一关,务必旗开得胜,一举拿下,李昌国他们多次前来侦察,对这里的情形极为熟悉。
此关虽然是建在险要处,却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依山就势而建,左右两侧没有关墙,只是依照峭壁而建。
左右两侧的峭壁虽然陡峭,却是难不住龙武军。完全可以爬去,然后再顺坡而下,就能攻入尼鲁隘。
更重要的是,尼鲁隘的吐蕃守军不多。不过两百人左右,一举拿下不是难事。
“遵令!”
郭子仪他们齐声领命。
两百名龙武军拿出布帛,快速把鞋子缠好,再在手包裹布帛。
在脚缠布帛,是为了防滑。手缠布帛,一是防滑,二是防冻。虽然是二月天时了,依然很冷。在攀援时,防止手冻僵,犹为重要。
李昌国右手一挥,两百龙武军随着自各的主将离去。个个捷如狸猫,快捷异常,对着左而两侧冲了去。
李昌国把长枪抛给李晟,带着五十名龙武军,直奔左侧而去。很快就来到左侧峭壁前。李昌国略一打量,左脚踏出,踩在一块结冰的石块,象猴子般蹿了去。
右脚再跨出。依在一个坑里,很结实。不会有垮塌的危险。
就这般,李昌国在前领路。顺着峭壁朝前爬去,倒也顺利。
龙武军紧随在李昌国身后,小心翼翼,全神贯注,一步一步的跟进,秩序进然,没有丝毫乱象。
另一边,郭子仪在前,率领龙武军朝前爬去。
尼鲁隘里,负责守卫这里的吐蕃守将叫巴桑,正与一众吐蕃兵士吃肉喝酒,酒到杯干,极是舒畅。
“尼鲁隘太小了,整天只能看着这么大一块地儿,真是没劲。”
“要是在逻些城,那该有多好。”
“都城传来消息,眼下的逻些城已经是一片兵的海洋,逻些城一下子增大一百余里了呢。若是我们在逻些,吃好的,喝好的,美得不得了!”
听着兵士的议论,巴桑脸一板,沉声道:“你们还不满足?我们这是守在第一道关隘,出了这里,就到了大非川。容赞普大军到来时,我们会是第一个出现在大非川,如此美事,你们还要挑三捡四,真没眼光!”
“大人,就算我们守在这里,也不会第一个出现在大非川,谁叫我们是守卫呢?守卫守卫,就是守着保卫他人。”
“赞普大军到来时,我们依然只能守在这里,眼看着别人热闹,在大非川与唐军打生打死。以大吐蕃的实力,一定会打得唐军抱头鼠蹿,成山成堆的珍物多不胜数,却与我们无缘,徒自艳慕而已。”
给兵士一通反驳,巴桑有些清醒了,想来想去,也是这理。他们是守卫,不可能第一批出现在大非川,更有可能连大战的机会都没有。
越想越是窝囊,把面前的酒肉一推,打个嗝,站起身,道:“走!这就去打唐军,先出出气再说。”
“打唐军?”兵士惊讶得差点把下巴掉下来了。
“大人,那是几十万唐军,我们这点人还不够塞唐军的牙缝呢。”
“那么多的唐军,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把我们淹死。”
整个关隘不过两百来人,去与唐军大战,那是痴人说梦,活得不耐烦了,自找死路,谁个不害怕?谁敢不惊惧?
“谁说要与唐军硬撼?”巴桑得意的一昂头颅,道:“唐军人多势众,我们这点人莫想打败。我们只需要藏好,等待落单的唐军,再一齐杀出。能杀多少就杀多,杀了就退回关内,唐军能奈我何?”
这是打闷棍战术,兵士们恍然,大声赞同:“杀唐军!”
“唐军的装备,我早就眼馋得紧了。”
“唐军的铠甲、横刀、弓箭,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在吐蕃兵士眼里,唐军富得流油,杀了唐军,就是发财,要他们不兴奋都不行。
巴桑穿好他那件锈迹斑斑的锁甲,挎弯刀,背弓箭,jīng神抖擞,率领吐蕃兵士,大步而出。
“那是什么?”
有吐蕃兵士眼尖,发现峭壁有不少黑点,正在一点一点的朝前挪动。
“饿鹰!”
巴桑寻声望去,看得不太清楚,揉揉眼睛,仔细一瞧,好象苍鹰,还以为是鹰饿得没办法,出来觅食了:“这些饿鹰真蠢,竟然到峭壁去觅食,那能找到食物么?”
“这些鹰饿得发昏了,竟然去峭壁觅食。”兵士也是如此认为。
按照他们的想法,除了饿鹰能到那里外,人是不可能去的。
再说了,要他们相信唐军杀来了,不是难,是很难,比登天容易不到哪里去。
“蠢鹰,快下来,爷爷这里有牦牛肉!”
“还有青稞酒!”
吐蕃兵士不住招手,一副看西洋镜的心态。
“蠢鹰要是敢来,我们就有鹰肉吃了!”巴桑得意的一扬下巴儿。
两百吐蕃兵士看热闹看稀奇,你吼一声,我嗥一嗓子,跟打雷似的,声浪远远传了开去。
李昌国堪堪爬到尼鲁隘方,乍听吐蕃兵士的吼叫,不由得吓了一跳,差点摔下去。
谁也没有想到,竟然给发现了,这就是战争,再好的谋划,总有意外之时。
若是给吐蕃兵士逃出几个,向后面的关隘报信,要想奇袭后面的关隘就难如登天了,尽管李昌国的心态极好,也是不得不惊。
“被发现了!”龙武军也是大惊失sè,个个张大了嘴巴,震惊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谁都知道,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很多,只要有一处打不下来,就会前功尽弃。是以,保密,不让唐军进攻的消息泄露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龙武军还没有切断其退路之际,吐蕃发现唐军的行踪,这后果非常非常严重。
“该不会就此失败?”龙武军一脸的沮丧。
一阵蠢鹰的吼声隐隐约约传来,李昌国不由得笑了,道:“没事!这些吐蕃狗把我们当成鹰了。你们仔细听听。”
龙武军竖起耳朵一听,果然如此,不由得放下心来,很是好笑:“吐蕃狗真是蠢狗,连我们堂堂龙武军都不识得,竟然把我们当作鹰了。”
“我们要是鹰的话,他们就是小鸡,等着给我们叼走!”龙武军兵七嘴八舌的骂起来。
“快,雪撬!”李昌国手一挥,取下雪撬,站了去,摘下弓箭,弯弓搭箭。
“监军,此处的位置不是很好,要是再朝前去些就好了。”龙武军兵士忙提醒。
“要在吐蕃狗明白过来之前杀入。若是再等下去,吐蕃狗有可能清醒过来。”李昌国解释一句,脚下一用力,宛若离弦之箭一般shè了出去。
李昌国所言有理,吐蕃兵士只是暂时犯浑,终有明白过来的时候,不能给他们机会,龙武军站到雪撬,随着李昌国滑了下去。
吐蕃兵士饶有兴致的看着急速冲来的唐军,却是兴奋不已,又叫又跳,嚷得山响:“瞧,这些蠢鹰还听得懂人话呢,爷爷叫他来就来了。”
“这鹰的速度好快!”
“咦,这蠢鹰了得呢,竟然能扇起这么大的冰雪。”
雪撬滑过,自然有冰雪飞溅,吐蕃兵士却是浮想联翩。
没过多久,李昌国他们就冲到近前了,吐蕃兵士看得清了,不由得大奇,个个睁大了眼睛:“是唐军?”
“唐军长得有翅膀,飞到峭壁去了?”
吐蕃兵士一副打死也不相信的样儿。
“杀!”
就在吐蕃兵士惊疑不定之际,只听惊天的吼声响起,唐军箭矢如雨,对着吐蕃军队就shè了过来。
“啊!啊!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是唐军!”
“真的是唐军!”
“唐军杀来了!”
终于,吐蕃兵士清醒过来了,心惊胆跳,四处逃跑,却是逃不掉。
朝左侧逃去,郭子仪他们踩着雪撬,飞速赶来,箭矢如雨,吐蕃兵士只得朝后逃。
刚刚逃出关隘,只见斜刺里一队唐军好象长着翅膀,溅起漫天的冰雪,冲到他们头里去了,把他们的退路切断。
“杀!”
正面一队唐军冒出来,杀气腾腾,对着关隘涌来。
喊杀声只持续了片时,便归于寂静,尼鲁隘被攻占了!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捷报频传
第三十一章捷报频传
此次夺关,虽有意外,却是顺利,很快就攻占了。
这得力于事先的周密侦察与谋划,接下来的一关,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第一关,李昌国他们能事先侦察,这第二关李昌国他们不可以越过第一次去实地侦察,其资料主要是来自于唐朝数十年的搜集,再加上李昌国他们搜集的一些资料进行修正。
即使他们把这事尽量做到最好,第二关没有亲眼见过,难以说清。
“下一关比这里的地势更加险要,叫扎陵涧,是在一处低地,两侧皆为高山断崖,无法奇袭,只能从正面进入。”李昌国和郭子仪他们碰头,颇有些担心。
“我们虽有谋划,能不能攻占,实是难以说清,还是先去看清了再说。”郭子仪的眉头紧拧着,很是忧虑。
第一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是两侧可以攀登,二是两侧没有关墙,可以一举突入。然而,第二关就没有这样的便利了,除了正面,再也不能进入。
“得先去瞧瞧,再决定。”李白也是赞同这话。
李光弼和李晟重重点头,没有异议,这事就说定了。
李昌国他们骑着骏马,朝下一关赶去。
下一关离这里有一百多里,骑马不过一个时辰就到了。来到离扎陵涧五里处,李昌国他们停了下来,隐身在暗处,一通打量,越看越是心惊。
只见这关座落在两座山峰的中间,而这两座山峰高插云天,峰顶云缠雾绕,究竟有多高,谁也说不清。
两座山峰如同刀劈斧削,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要想从上面滑下来,那是不可能的,会摔成肉饼。
“天啊,比我们预想的还要险绝!”郭子仪抚着额头,大是震惊。
“关城很高,不下五六丈,还结了冰,要想强攻,几乎不可能。”李光弼指点头,一脸的惊讶。
“只能照我们先前的谋划,进行赚城了。”李白也是心惊,嘀咕一句:“石堡城难打,打下来就完事了。这积石山倒好,险绝不下石堡城的险关要隘竟然如此之多。”
虽是埋怨之词,说的却是事实,众人重重点头,大是赞同。
要不是如此的话,秦皇汉武早就把这块土地拿下来了。
“赚城之法,要稍作改变。”李昌国扫视众人,征询他们的意见。
“如何改变?”郭子仪问道。
“按照我们的谋划,派些兄弟们扮作吐蕃的模样赚城。”李昌国眉头深锁,道:“如今看来,要想增大成算,必须要有些改变。我的意思是,要兄弟们扮作送俘的……”
“妙计!”郭子仪他们齐声赞同。
按照李昌国他们最初的谋划,只需要派一队龙武军扮作吐蕃兵士,谎称禀报军情,趁机控制了关门,李昌国他们杀出便是。
之所以这样作,而不是要李昌国、郭子仪、李白、李晟他们加入,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很容易露出破绽,反倒不如直接派出龙武军好。
如今看来,这样做的话,赚开关门的可能性很大,却不一定控制得住。因为龙武军虽然了得,却是没有强力人物,他们能否真正掌控关门很难说。
即使掌控了,能不有坚持到李昌国他们赶到,谁也说不清。毕竟他昌国他们不能靠得太近,最近也在三里以外,冲锋三里之程是需要时间的,有可能发生大变化。
要是有李昌国他们这样的人加入的话,掌控关门的成算更大。
“我扮作俘虏!”郭子仪大是兴奋。
“我也去。”李晟不甘落后。
李昌国摇手道:“这俘虏不能去得太多,有一个就行了。太多了,反而容易露出破绽。”
郭子仪他们个个身材高大,精悍过人,一瞧便知不是易与之辈,能抓住一个就是天大之喜了,要是一下来上两个三个,吐蕃很可能起疑。
“非我莫属了!”郭子仪一扬下巴,颇有几分得意,李晟一嘟嘴,扭头望向他处,来个眼不见为净。
“郭无敌合适。”郭子仪是无可挑剔的人选,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李昌国把李毅找来,吩咐一阵,李毅大是兴奋,满口应承。眼珠一转,道:“为了更逼真,要对郭无敌不敬。”
“没事,只要能赚关。”郭子仪笑笑,冲李毅道:“若是赚不了关,嘿嘿!”
笑得颇些阴森,很不怀好意,李毅忙道:“您请放心,一定能成!准成!”
“只要能赚关,你想怎样就怎样,我听你的。”郭子仪一挥手,道:“来吧。”
“快,绑郭无敌!”李毅很是兴奋的嗥一嗓子,不住搓手。
郭子仪是龙武军的骄傲,平日里高高在上,对于李毅他们来说,那是仰视的存在。今日要绑郭子仪,他们毛细孔都是兴奋劲头。
“绑郭无敌!”龙武军欢呼一声,拥将上来,把郭子仪掀翻在地,七手八脚的捆绑起来。
如此美事,龙武军一辈子也不见得能遇到一次,戏谑之心大起,一边说笑,一边动手捆绑,个个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
“你们真绑啊!”郭子仪颇有些意外,他明明很得龙武军敬重,怎么又成了受虐对象呢?
“郭无敌,是你自己抢着做俘虏的,不怪他们啊!”李昌国、李白、李光弼和李晟七嘴八舌的为李毅他们帮腔:“不许事后算帐!”
郭子仪很无语:“我有那么小心眼?”
“呵呵!”众人发出一阵畅笑声。
就这会儿功夫,李毅他们已经把郭子仪绑了个结实,跟个大粽子似的。看上去绑得很结实,实际上是个活套,只需要郭子仪一拉绳结,他就会脱却束缚。
“还不太象,滚几圈!”李毅的心思活泛,鬼点子多,把郭子仪一通打量,发现郭子仪身上太干净了,一看就不象是俘虏。
龙武军更加兴奋了,抓住郭子仪就扔到雪地里,仍嫌不足,推着郭子仪在地上滚了一阵,滚得郭子仪浑身是冰雪,乍一看,狼狈之极。
“还得加点血!”李昌国提醒一句。
“血?”确实需要,要让吐蕃人一瞧就象是经过激烈厮打,才不会有破绽。
李毅用横刀在手掌上一拖,一道血痕出现,不停把血抹到郭子仪身上,不一会儿,郭子仪身上血迹斑斑。
“还要点鞭痕。”李白再出主意。
“我来抽!”李光弼笑呵呵的提起马鞭,手腕一振,清脆的声响过处,抽在郭子仪身上。
一阵马鞭下去,郭子仪身上鞭痕累累,一瞧便知是经过了毒打的。
“你们都给我记住!”郭子仪颇有些郁闷,大声威胁起来,却是换来李昌国他们的笑声。
李毅他们换上吐蕃装束,乍一瞧,跟吐蕃没差别,李昌国大是满意,一挥手,李毅他们押着郭子仪就朝关下赶去。
“站住!你们什么人?”李毅他们刚刚赶到关下,守关的吐蕃兵士就喝斥起来。
“快开门啊!”李毅扯起嗓子嗥起来,惊喜莫铭,仿佛有天大的喜事似的:“我要向赞普报捷,赞普要打赏我成群的牦牛、骏马、肥羊,还有肥肥白白的女人!”
“休要胡说!”关上的守军喝斥:“赞普怎会打赏你?”
“你不知道,我们抓了唐军一个将……我干嘛说给你知道?你抢我功怎么办?”李毅一副失言的样儿。
“你们抓了唐军的将军?”关上的守军眼里射出炽烈的光芒,这大功一件,谁能不艳慕。
“瞧我这嘴!”李毅一副懊恼样儿,抬手扇了自己一个嘴巴。
关上守军把郭子仪一瞧,身材高大,龙精虎猛一个人,虽是作了阶下囚,却是一瞧便知不是等闲之辈,不由得有些信了。
“吐蕃狗听着,大唐男儿个个英雄好汉,你家爷爷什么也不会说,绝不会说!”郭子仪配合演戏,破口大骂,声若雷霆。
“哈哈!”关上守军发出一阵畅笑声,不住裂嘴角:“可恶可恨的唐人,你落到大吐蕃勇士手里,还敢嘴硬。走,去掌他的嘴!”
守军一窝蜂般冲下城头,打开关门,兴奋得象疯狗一般冲出来,准备好好凌辱郭子仪。
李毅手一挥,龙武军把郭子仪围在中间,大吼道:“你们莫过来!休想抢我的功!谁抢我的功,我与谁拼了!”拔出弯刀,警惕之极。
“谁抢你的功?”吐蕃兵士七嘴八舌的辩解:“我们是想折辱这可恶可恨的唐人。”
“你就是想抢我,莫以为我不知道。”李毅一边吼,一边率领龙武军朝关门赶去。
吐蕃兵士吵吵嚷嚷,没有一点警觉,就这般,一点不费力的赶到关门。
李毅一打眼色,龙武军手中的弯刀对着吐蕃兵士就砍了下去,还一边砍一边吼:“你们这些卑鄙的小人,竟敢抢我的功,我与你们拼了!弟兄们,拼了!”
“你疯了!没人抢你的功!”
“快住手,莫砍我!”
吐蕃兵士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李毅真的是担心有人抢他的功劳,东躲西藏。
郭子仪一拉绳结,绳索脱落,抢过一把弯刀,就砍杀起来。郭子仪如同虎入羊群,吐蕃无人能挡。
“是奸细!”
“是唐军!”
吐蕃兵士终于明白过来,就是有点晚,来不及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李昌国他们风一般冲到。李昌国没有在关下停留,而是进入关内,切断吐蕃的退路。
这场屠杀没有任何悬念,很快就结束。
“干得不得错!接着赚城!”李昌国把郭子仪一打量,大是赞许。
略一整理,李毅他们押着郭子仪又出发了,竟然又赚开三座关隘。
第三十二章 消息走漏
第三十二章消息走漏
夜幕降临,唐军在关内升起火堆,烤着牦牛肉,煨着青稞酒,一脸的喜sè。
“我们兵不血刃而下五关,了不得!了不得!”
“我听李翰林说,我们到达这里,已经是华夏数千年历史最远的进军了!好象秦皇汉武时的大军也没到这里呢!”
“呵呵!这是一个了不得的胜利!我们创造了奇迹!”
这次进军积石山,虽然困难重重,时有意外,却仍是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兵不血刃而下五关,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这五关,除了第一关稍为容易些外,另外四关的绝险不下于石堡城,竟然兵不血刃就拿下来了,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李昌国、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他们聚在一起,眉头紧拧,没有丝毫喜悦。
虽说这次进军异常顺利,比起预料的要顺利很多,可是,他们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有丝毫大意,这不过是开始而已。后面还有好几道关口,个个如同石堡城一般险要,只要有一座拿不下来,一切谋划就会化为影。
“得得!”
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一队唐军赶来,领头的竟然是哥舒翰。
“大帅!”李昌国他们迎去。
哥舒翰一拉马缰,飞身下马,快步过来,远远就嚷起来了:“打得不错!打得很不错!”
声音很大,远远传了开去。唐军大是欢喜,交头接耳:“大帅赞我们打得不错呢!”
“我们本就打得不错!”
哥舒翰冲唐军挥挥手,随着李昌国他们一道进入了屋里,脸的笑容刹那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脸的凝重:“打得不错,不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大意!”
李昌国他们重重点头。
“当初,我率军攻打石堡城,那时节,以为那是天大的担子,然而。眼下方才知晓,那是多么轻松!”哥舒翰踱了几步,感慨不已:“要是石堡城在积石山中该多好!”
这番感慨深得李昌国他们认同,再次重重点头。道:“是呀!”
当初进军石堡城时,李昌国他们感到压力大,能不能打下来很难说。如今,到了这里,到了积石山。方才知晓石堡城虽然难打,与积石山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石堡城虽然难打,就一座。打下来就完了。而积石山中这样的险关太多了,不下十座之多。虽然李昌国他们已经打下五座了,后面那几座能一如既往的这般顺利吗?
要知道。!。战场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一个失误就能葬送所有的胜利。只要有一座关隘打不下来,大军无法通过,今岁破灭吐蕃的谋划就无法实现。
“莫要板着张脸,还以为我欠了你们的钱似的。”哥舒翰强作笑颜,一句话说完,脸的笑容反倒是消失了。
“不需要宽慰,我们知道怎么做。”李白叹息一声,开口道:“不入积石山不知积石山的险峻,远远超出我们的预估。”
虽然唐朝搜集了百年的资料,可以说很充分了,然而,哪有自己亲眼见到的更真切呢?李昌国他们已经把困难估计得很严重了,哪里知道,亲身经历过方才知道他们仍是估计得不足,积石山中的困难远远超过预期。
“接下来,还是赚城?”哥舒翰问道。
“赚!接着赚!能赚多少赚多少!不能赚了再想法!”李昌国重重点头,道:“虽说一连赚开四座城,后面的关隘能不能赚开,实是没有成算。”
“莫担心!”哥舒翰宽慰一句道:“有道是,事不过三,你们一连赚开四座关隘,很难得了!很难得了!”
略一停顿,道:“即使失败了,我们还可以在大非川和吐蕃大战一场,只不过晚些时间拿下吐蕃罢了!早拿晚拿都是拿,不必放在心。”
这不过是强作说词罢了,李昌国他们也是笑笑。
这晚,哥舒翰就呆在这里,与李昌国他们商议了一晚,修正了很多构想。
次rì,李昌国他们又出发了,哥舒翰没有回去,随队出发,要亲眼看着李昌国们的赚城。
下一关叫博卡隘,是一座险关,虽是不大,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只能从正面进入,要想从两侧突入,那是不可能的事,除非长得有翅膀。
“得得!”
一队吐蕃斥侯骑着战马,快速驰骋。
“前面就是博卡隘了。到了博卡隘歇息一阵,再朝前赶。”领头的斥侯是个十夫长,手中马鞭朝前一指。
“赞普让我们打探消息,我们一定不能让赞普失望。”一个斥侯大是兴奋,道:“赞普亲手赐我们青稞酒,这恩比天大!”
对于吐蕃兵士来说,赞普高高在,宛若天的神仙,若是能见一面都是无荣耀,更别说,墀德祖赞亲手赐他们青稞酒,足以光荣几辈子的事儿。
“我们一定要打探清楚唐军的动向!绝不让赞普失望!”斥侯齐声表决心,头颅高昂着,胸脯挺得老高。
“走!去博卡隘!”十夫长重重一拍马背,战马嘶鸣一声,驰骋得更快了。
一路行来,眼看着离博卡隘还有五里之程时,一阵风吹来,卷起漫天的冰雪,让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咦!”十夫长惊咦一声,一双眼睛特别明亮,满是疑惑之sè。
其余斥侯也是一脸的惊讶,眼中光芒连闪。
“你们都闻到了?”十夫长大声问道。
“血腥味!是血腥味!”斥侯们齐声回答。
“是人血!”十夫长再度问道。
“没错!是人血!绝不会有错!”斥侯们再度回答:“辨别人血与兽血,是斥候必须的本领。是人血还是兽血,我们一闻便知。”
“哪来的人血?”十夫长再度惊讶:“如此浓烈,至少死了三两百人。”
“该不会是兄弟们打了胜仗,杀了唐军。”有斥侯大胆设想。眼里尽是炽烈的光芒。
打败唐军,屠杀唐军,是吐蕃人的美梦,无时无刻不在做着。
“不太象。”能做斥侯的人个个jīng明过人,脑瓜子灵活,十夫长马否决:“博卡隘在积石山中,在这之前还有好几座关隘。若是把唐军俘虏弄到这里来杀,那就是打了一个不错的胜仗。他们应该向赞普报捷才是。”
“也是这理!”
“博卡隘是第六关,杀两百唐军的话,加前面的就要杀千唐军。这些唐军是活捉的,还有战死的、受伤的。这样的仗就是让唐军损失好几千,是个不错的胜仗了,他们断无不报之理。”
“即使赞普还没有得到消息,我们一路行来,总会遇。可我们并没有遇到禀报消息的人。这人血来得诡异。”
斥侯们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剖析,疑窦越来越多。
“该不会是唐军打来了?”有斥侯突兀一语。
“胡说!”
“休要乱说!”
引来一片喝斥声:“这是积石山。比石堡城还要险要,一座石堡城。唐军就伤亡惨重。唐军一座接一座的攻打,我们岂能不知?”
“那这是怎么一回事?”
“管他怎么回事。去博卡隘一瞧便知。”
“对!去瞧瞧就知道了。”斥侯们大是赞同这话。
十夫长却是紧拧着眉头,道:“自然是要去瞧瞧的,不过,我们要有所防范。博卡隘肯定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我们不能不防。我之意,派三个兄弟入城,其余人在外面隐蔽守侯。一有风吹草动,立时便知。”
点了三名斥侯,三人朝博卡隘赶去。
十夫长率领其余的斥侯隐藏起来。
遇有不明情形,如此处置是斥侯的基本素质。
“禀大帅,禀监军,发现吐蕃狗!”李晟快步过来,冲哥舒翰和李昌国大声禀报。
“嗯?”李昌国眉头一挑,与哥舒翰对视一眼,来到关墙,朝外一打量,只见三个吐蕃斥侯正朝关下驰来。
“一切如常,等吐蕃狗进来,立时擒拿!”李昌国大声下令。
三个斥侯来到关下,冲城头大声吼道:“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城。”
“你们是哪部分的?为何到来?”一个龙武军兵士大声喝问。他穿着吐蕃的装束,还真是象,不容易发现破绽。
“这是令箭!”一个斥候取出一枝令箭,在手里晃晃。
“开门!”一声吆喝,关门打开。
三个斥侯并没有一齐进城,而是拉开距离,成一条长蛇阵。李昌国看在眼里,眉头一挑,暗骂一声:“真是jiān猾!”
如此行动,可以避免被人一网打尽,一有风吹草动,立时可以逃走。
“沉住气!”哥舒翰大声对唐军道:“容他进来,一举擒拿就是。”
唐军虽然紧张,却是不动声sè,任由斥侯慢悠悠的进城。
第一个斥侯到来,两个唐军龙武军兵士一脸的笑容,很是亲切,笑道:“兄弟,可要歇息?我来牵马,他领你去喝酒吃肉。”
这个斥侯并没有把缰绳递给唐军,而是鼻翼不住抽动,突然尖叫:“是唐军!是唐军!”
声音凄厉刺耳,如同夜枭的啼叫。
“休要胡说!我们是大吐蕃的勇士,怎会是唐军!”一个龙武军兵士扑去,一把这个斥侯拽下马来。
“他们没有膻味,只能是唐军!”这个斥侯再度大吼。
李昌国他们很是奇怪,这斥侯怎么认定他们是唐军?一听这话,立时恍然,百密一疏啊,竟然忘了这事。
吐蕃人自小吃着牦牛肉、羊肉长大的,他们对膻味再熟悉不过了。
尤其是斥侯,对各种人的辨别远非一般吐蕃兵士所能比。而且,这些斥侯是墀德祖赞亲自挑选的jīng锐斥侯,更加了得。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 信不信?
第三十三章信不信?
这种情况,需要当机立断,以灭口为先,李昌国毫不犹豫摘下六石硬弓,弯弓搭箭,对着城外的两个斥侯shè去。&&
尖锐的弓弦声中,箭矢打破空气的屏障,对着两个斥侯shè去,如同奔雷闪电,威势不凡。
这两个斥侯正要拨转马头逃去,被shè个正着,惨叫一声,从马背栽下来。
“呼!”
龙武军制服进城那个斥侯,不由得长吁一口气,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
“马!”然而,就在这时,只听哥舒翰和李昌国齐声下令,两人飞身马,手握硬弓,搭箭矢,如同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郭子仪、李白、李光弼和李晟他们脸sèyīn沉,飞身马,随着李昌国和哥舒翰追了去。
别人不清楚,他们肯定清楚,来的绝不止三个斥侯,附近肯定还有斥侯,若是不把这些斥侯全部杀死,或是控制住的话,唐军到来的消息就会泄露。
一旦泄露,后果极为严重,很可能使得他的所有努力化为影。
龙武军一个接一个的冲出来,一时间,蹄声如雷。
果然没错,只见前方出现几个吐蕃斥侯,打马朝来路奔去。
斥侯的尖叫他们已经听见,两个斥侯被李昌国shè杀,他们亲眼看见,他们哪里还有不明白的,竟管他们万分不愿相信唐军会来到这里,却是不得不信。
对于吐蕃斥侯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唐军围裹来之前逃走,要不然的话,给唐军围住,他们就是插翅难逃了。
他们都是jīng锐斥侯。不需要吩咐,都知道该怎么做,飞身马,朝来路逃去。
“吐蕃狗,休走!”李昌国大喝一声,宛若雷霆,手中硬弓对准了一个斥侯,却是距离太远。只得再放下来。
此时的李昌国,恨不得肋生双翅飞过去,把吐蕃斥侯扑翻在地。可是,情势如此。只能干着急,唯有狠拍马背的份。
“砰砰砰!”几记重拳砸在马背,战马悲鸣一声,奔跑得更快了,溅起一片冰雪。飞也似的朝前冲去。
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李晟,还有一众龙武军兵士,无不是如此狠捶狠砸战马,战马吃疼。奔得飞快。
眼看着距离在一点一点的拉近,只要再近一点。就进入了弓箭的shè程,就可以shè杀斥侯。
吐蕃斥侯也不是吃素的。!。见情势危急,拔出弯刀,狠狠捅入马屁股,战马悲嘶,发疯一般的冲了出去,距离又拉开了。
李昌国他们胯下战马非常神骏,是万里挑一的良驹,可是,吐蕃斥侯的战马也是选了又选,虽然不如李昌国他们的战马,却是差得不太远。
一咬牙,李昌国拔出短小的障刀,捅入战马屁股,战马悲嘶一声,一溜烟般冲了出去。
这匹战马,李昌国很是喜欢,可是,为了截住吐蕃斥侯不得不狠下心伤害战马。
“马儿啊马儿啊!”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李晟,还有龙武军一声暗叹,暗自向战马赔罪,用障刀狠捅马屁股,战马吃疼,跑得更快。
距离再次拉近,一点一点的拉近,终于进入shè程,李昌国弯弓搭箭,对着一个斥侯就shè了过去。
“咻!”箭矢发出尖锐的啸声,直奔这个斥侯的背心。
斥侯是军中jīng锐,要经过严格挑选,这些斥侯更是斥侯中的jīng锐,个个了得,非同凡响,这个斥侯一个蹬里藏身,竟然躲过了。箭矢擦着他的头皮掠过,刮得头皮生疼,惊出一声冷汗,要是慢一点点,就没了活路。
然而,他一口气还没有舒完,又是一枝箭矢shè来,正中他背心,翻身栽倒。
李昌国当然明白这些斥侯很了得,没指望一箭就建功,这是连珠箭法,躲得过一箭,却是躲不过第二箭。
“分开逃!”十夫长大声下令,一拉马缰,朝斜刺里逃去。
唐军分开,紧追不舍。
李昌国、哥舒翰、李白三人毫不犹豫,骑着朝前冲去,一定要赶在吐蕃斥侯前面,才能堵住他们。
前面这一关叫赤岩关,坐落在红sè的山岩间,虽是冰天雪地,山岩为冰雪覆盖,仍是能看到露出的红sè,如同火焰般明亮。
这关不算大,有三百人驻守。驻守这里的守将叫罗追,正围着火堆烤羊肉,煨青稞酒,一阵阵肉香飘出,诱得人流口水。
“香!真香!”罗追不住搓手,眼睛睁得老大,死盯着烤架的羊肉,很是兴奋。
“在这鸟不拉屎的地儿,除了吃就是睡,要想抱个女人都没有,真是受罪啊!”罗追紧接着就是长叹一声。
在积石山中守关,睁眼是山,闭眼还是山,除了山依然是山,要他不怨叹都不成。
“再有一个月,就有好rì子过了。到那时,大吐蕃的勇士就要杀向大非川,与可恶可恨的唐军决一死战。”罗追眼睛放光,一长串的小星星冒出,笑眯眯的道:“我一定要多杀些唐军,向赞普请赏,调出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正美着,一个亲卫快步冲进来,大声嚷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唐军来了!”
“唐军来了?”罗追眼睛一翻,仰首向天,大笑起来:“唐军怎么会来?难道唐军长得有翅膀会飞?即使他们会飞,在这冰天雪地里,找不着吃食,也是饿得可怜的鸟儿!”
脸一板,冷斥一声,道:“你休要胡说!想打唐军想疯了?再想,也得忍一个月!”
话锋一转,伸个懒腰:“要是有唐军就好了。我就有事做了,省得整rì里闷得慌!”
听着他的天马行空般的话语,亲卫很是郁闷,忙道:“是斥侯送来的消息。”
“斥侯?”罗追翻着眼。似乎是在追忆,过了一会儿,一拍额头道:“是三个时辰前过去的斥侯?”
“正是!”亲卫忙回答。
“难道真有唐军?”罗追兀自嘀嘀咕咕,万分不情愿的看了一眼油亮亮的烤羊肉,站起身来,慢悠悠的晃了出去。
不紧不慢的走着,来到关墙,朝下一望。只见一个斥侯喘着粗气,脸sè煞白,正冲城头叫嚷着:“唐军来了,准备迎战!”
“真有唐军?”罗追大声喝问。
“禀将军。真的是唐军!”斥侯大声回答。
“好,就算有唐军,你可知唐军有多少人?谁领兵?”罗追细细问来,一点也不急。
虽然这话出自斥侯之口,他仍是不太相信。赤岩关这里,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就没有华夏的军队来到过这里,要他相信这是真的。不是难,是很难。很难!
比起登天也容易不到哪里去!
“这……”斥侯被追杀,哪里知道有多少唐军。谁统兵,一时无言,回答不出来。
“你贪生怕死,不敢去打探消息,跑来谎报军情,是不是?”罗追脸一沉,吼声如雷,目光似剑,直刺这个斥侯。
斥侯打探军情那是很危险的事情,贪生怕死之事多不胜数,此言倒也成理。
“你侮辱大吐蕃的jīng锐斥侯!”斥侯怒了,把手中令箭朝城头一抛,吼道:“看清了,这是赞普亲赐的令箭!”
罗追接在手里,看得清楚,这是墀德祖赞赐的令箭没错,问题是他仍是不太信:“持有这令箭,难道就没有贪生怕死之辈?”
“你要如何才相信?”斥侯哭丧着脸,一阵无力。
“我记得你们十人出去,为何只见你一人?”罗追不慌不忙的问道。
“我们在离博卡隘数里之地,一阵风吹来,夹杂着浓烈的人血味,我们料定博卡隘有大事发生。十夫长派了三个勇士去查探,发现唐军已经来了,因为他们没有膻味。”斥侯不得已,只得把情形简略一说。
“没有膻味的人多着呢,你怎敢料定就是唐军?”罗追仍是不信。
斥侯真想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蠢猪,心想此时还是说军情要紧,只得忍着,道:“三个勇士一个被擒,两个被杀。然后,唐军就从冲出来追杀我们,要杀人灭口。好在,我逃着逃着,记起有一条近路,就先一步逃回来了。”
“这是真的吗?”罗追自问。
斥侯的话听去没问题,似乎可信。问题是,他仍是有些疑虑。
华夏军队来到积石山中这事,数千年没有发生过,要他一听就信了,没有丝毫疑虑,这不太可能。
“得得!”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只见两个斥侯浑身是血,策马驰来,远远就嚷开了:“唐军来了!唐军来了!快迎战!”
“真的来了?”罗追这一惊非同小可。
第一个斥侯到来,他还有疑虑,这两个斥侯到来,他不敢再有怀疑,忙下令:“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城门放下,第一个斥侯飞马进城。一进城里,大是放心,长吁一口气。
“隆隆!”
只见冰雪飞溅,一队人马正狂奔而来。后来的两个斥侯一见,脸sè大变,猛拍马背,直奔关下而来。
“拉起城门!快!”罗追虽然做着杀唐军的美梦,却也知道唐军很难缠,忙下令。
兵士就要关城门,却听两个斥侯大吼道:“等等!我们有重要军情,若是我们死了,你们就不知道了。”
只要知道唐军到来就成,至于斥侯死也好,活也好,于他罗追没多大干系,他才不想冒险,喝令关城门。
“唐军的兵力,统兵将领,我们全打听明白了。”斥侯明白他的心思,忙抛出诱饵。
唐军的兵力和统兵将领,这绝对是最为重大的军情之一,罗追只得叫缓一缓,放两个斥侯进城。
然而,强劲的弓弦声中,一篷箭雨shè来,城头的吐蕃兵士中箭,栽倒城下。
“关!”罗追一句话没有吼完,再也吼不出来了,咽喉为一枝箭矢贯穿。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进攻受阻
第三十四章进攻受阻
罗追喉头发出一阵怪异的响声,似乎想说什么,或许是在惦记他的烤羊肉,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就这般死去。!。
主将一死,对吐蕃的军心士气影响极大,吐蕃兵士慌作一团,尖叫声响成一片。
“唐军来了!唐军杀来了!”
“关城门,与唐军大战!”
“唐军凶神恶煞般,快逃啊!”
吐蕃兵士跟无头苍蝇似的,有人要与唐军大战一场,有人心胆俱裂,只想逃命,一时间,你挤我拥,乱糟糟的。
“咻咻!”
李昌国、郭子仪、哥舒翰、李白、李光弼、李晟和龙武军先后赶到,弯弓搭箭,箭矢象雨点般朝城头shè去,吐蕃兵士中箭者不在少数。
李昌国、郭子仪他们的箭术不需要说的,非常jīng绝,说要shè你鼻子,不会shè你眼窝。
至于龙武军,更不需要说,他们是唐军最jīng锐的军队,人人有一身jīng绝的箭术,比起李昌国他们这些猛将或有不如,却也不会差,这一shè杀起来对于吐蕃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吐蕃兵士齐刷刷的栽倒。
“唐军的箭术如此了得,这仗怎么打呀!”
“这是唐军么?箭术怎么如此了得?”
吐蕃兵士给shè得怕了,躲在城墙内,不敢冒头。更有人瑟瑟发抖,屎尿齐流。
龙武军很少战场,这些吐蕃兵士第一遭遇到龙武军,要不害怕都不成。
眼看着吐蕃兵士既慌且乱,毫无斗志,李昌国他们打马急赶,要一举破城。
“快逃!快逃!逃到下一关去,向赞普禀报。唐军杀来了!”
正在吐蕃兵士张惶不知所措之际,斥侯十夫长突然指点活路。
能入选斥侯的都是jīng锐,不仅要身手了得,还要胆大心细,头脑灵活。这个十夫长就是这类人,虽然处于极端危险境地。却是jīng明仍在。
他一语点醒梦中人。无头苍蝇似的吐蕃人突然有了主意,大吼大叫:“逃啊!快逃啊!”
“快向赞普报信,唐军杀来了!”
一边吼,一边逃跑,好象一阵风般,打开城门,朝下一关逃去。
“该死!该死!”
李昌国、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李晟他们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恨得牙根发痒。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吐蕃逃走,把唐军到来的消息泄露出去。&&
然而,事已至此,再急也是无用,李昌国一马当先。冲进城里,手中横刀一挥,那个斥侯十夫长就死于非命。
杀了十夫长夫。李昌国没有丝毫停顿,一拍马背,朝南城门冲去,只见吐蕃守军好象溃堤的洪水般,涌出城门,朝西南逃去。
逃掉的吐蕃兵士人数不少,足足有百人,而且最远的早已逃到视野之外。
李昌国的心凉了半截,一番怒力,就此付诸流水?
不论如何,还要努力,要尽可能挽回,狠拍马背,追了去,手中硬弓对着逃跑中的吐蕃兵士就shè杀。箭矢一枝接一枝shè出,吐蕃兵士死伤不知凡几。
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他们个个yīn沉着脸,眼里如yù喷出火来,却是紧抿着嘴唇,没有说话,恶狠狠的追杀。
龙武军亦是如此,在出战之前向他们反复申明,务必不能泄露消息,如今这么多的吐蕃守军逃走,消息泄露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谁能不恨?
一通追杀,吐蕃伏尸遍地,仍是没能全部截杀,逃走的吐蕃兵士不少,少说也有好几十人,如此之多的人逃到下一关,这泄露消息一事,谁也阻止不了。
下一关叫红叶岭,建在一片山塬,扼守住了通道。据说到了秋天之时,这里满山红叶,极是壮观,是以叫红叶岭。
等李昌国他们赶到时,只见关戒备森严,吐蕃守军弓弦,刀出鞘,一副临战状态。
“真的是唐军!”
驻守这里的吐蕃守将叫格巴桑,在接到吐蕃逃兵的禀报后,很是不信,如同罗追一般表现,还把吐蕃逃兵骂了一顿。
接二连三有逃兵到来,格巴桑心里有些打鼓了,下令备战。
如今,亲眼看见唐军追到这里,他很是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一双眼睛睁得滚圆,不容李昌国他们说话,他就吼起来了:“唐军,你们是怎么到这里的?”
如此问话,堪称千古一奇,历来两军交战,谁也不会问对方是怎么来的,来就来了,你管得着?
可是,若不问个明白,格巴桑心里好奇,跟猫抓猫挠似的,非问清楚不可。
不仅他好奇,就是吐蕃兵士谁个不好奇?人人重重点头,大为赞赏格巴桑的问话。
“这个……”李昌国他们一时无语,谁也没有想到格巴桑竟然如此问话,谁能不愣怔。
朝城头一打量,入眼的尽是企盼的热切目光,仿佛好奇宝宝似的,巴不得李昌国马告诉他们答案,以解心中所疑。
“来就来了,你管怎么来的!”李昌国反应过来,冲地头大吼一声,算是回答。
这是抢白,格巴桑却没有一点难堪的觉悟,立时再问:“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王五帝,秦皇汉武,到如今,就没有一支中原军队出现在这里,你们是怎么来的?难道你们长得有翅膀,会飞?”
格巴桑多少有点墨水,竟然知道盘古开天地,三王五帝,秦皇汉武。这些伟大的历史巨人没有做到的事,李昌国他们却做到了,要他不好奇都不成。
“一定是长得有翅膀,不然不可能来到这里!”
“他们的翅膀在哪里?”
“肋下没有!肩也没有!背没有!”
“难道在胯下?”
吐蕃兵士个个好奇,睁大了眼睛,把李昌国他们好一通打量,猜测多端,竟然连胯下也猜了。
娘嘞,要是胯下长得有翅膀。那不成了飞鸟?飞鸟出行,还不闹出无数肮脏事?
李昌国听在耳里,既好气又好笑,沉喝一声,道:“莫看了。没有翅膀!”
“吐蕃狗的嘴真毒,骂我们长有翅膀。那不成了鸟人?”
“鸟人是啥?”
龙武军听在耳里。气在心头。
“城人等听清了:大唐五十万大军杀来,要平定吐蕃,快快开门投降,迎接王师!若敢说半个不字,准叫你们鸡犬不留!”哥舒翰yīn沉着一张脸,大声喝斥,声响如同雷霆,远远传了开去。
“五十万?”格巴桑倒吸一口凉气,大是震惊。
“不可能!不可能!”紧接着。他就是大声尖叫起来:“你们唐朝总共才有五十余万军队,不可能有五十万杀来。”
“你真是蠢!”李昌国冷笑着接过话头,道:“大唐七千余万口众,莫要说区区五十万大军,就是百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唐朝全盛时期。也就是在天宝初年,全国总人口超过了七千万。如此之多的人口,组建百万大军没有任何问题。格巴桑有些迟疑,道:“就算你们有五十万大军,也不可能到得了这里,难道你们真有翅膀?”
“还算不糊涂!”李白、郭子仪他们听得想发笑,李昌国却是冲他们一打眼sè,正sè道:“我们就是有翅膀!”
“真的有翅膀?在哪里?”
“能给我们瞧瞧吗?”
“人长得有翅膀,会是什么样儿?”
吐蕃兵士又成了好奇宝宝,个个睁大眼睛,准备一解心中疑惑。
“我们得佛祖庇佑,赐我们翅膀,要我们前来吐蕃讨伐佛的魔壳。你们喇嘛,就是佛的魔壳!”李昌国很会利用各种情形。
吐蕃信佛,却与中原的佛教有所不同,就是后世说的藏传佛教,格巴桑是知道这种区别的,李昌国以此说话,还真有威慑力,格巴桑脸sè大变,惊疑着问:“真的是佛祖赐予你们翅膀?”
吐蕃人对佛教的信仰远非中原人所能比,可以说佛就是至高无的存在。
心气顿矮,以商量的口吻道:“能给我们看看么?这是神迹,我们是佛的虔诚信徒。”
如此一来,又轮到李昌国犯傻了,要是真有翅膀,何必一关一关的夺取,直接飞过去就成了。好在李昌国的心思转得快:“神迹岂能轻易示人!你没有佛心,你会亵渎佛祖!”
“我是佛祖最为虔诚的信徒,我心里只有佛。”格巴桑一脸的虔诚样儿,比起见到赞普还要虔诚。
“开城,你就能见到翅膀了!”龙武军吼叫起来,为李昌国助威。
“你让我看了,我就开城。”格巴桑一口咬定,不见识一番神迹,是不会开城的。
“早知如此,何不去弄副假翅膀,就可以平白赚一座关城!”李昌国很是后悔,却是无可奈何。
“攻城!”
哥舒翰手一挥,唐军开始攻城。
“你等着瞧,我们用翅膀飞了!”李昌国兀自吓唬格巴桑。
格巴桑嘴唇直哆嗦,一双眼睛瞪得滚圆,还以为真有神迹。一瞧之下,只见唐军握着横刀冲来,跟往昔没差别,不由得恍然,指着李昌国,怒气冲冲的骂道:“好你个唐人,竟然耍我!”
“哈哈!”竟然消息泄露,让李昌国他们很不爽,听了这话,还是给逗乐了。
只要没有神迹,格巴桑又神气活现了,大吼大叫,把唐军骂得一文不值,指挥吐蕃军队防守。
尽管唐军很勇猛,奈何红叶关太艰固,很是难打,不得不撤退。
“快!向赞普报捷!”格巴桑神气活现,只是打退了唐军一次试探xìng进攻,仿佛打了天大的胜仗似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