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九四)
投靠刘备,和投靠了就死忠,这个没有绝对的关系,没有。刘大耳朵一方的人,自然是有那样儿的不假,但是更多的,其实还是诸葛亮那样儿,是啊。投靠刘备更多的,忠心忠诚什么的,那肯定有,不错。毕竟要是连那个都没有的话,不说早就投敌了,至少肯定不会让刘备怎么信任对方啊,那是。刘大耳朵,这个人别的本事,可能确实还差点儿。比如说文的,
他不如曹操曹孟德,一点儿没错。后者那可是顶级谋士,而前者的话,充其量就有一点儿谋略而已,真的。武艺,刘大耳朵更不如马超还有孙策。毕竟后二者那可是有着一流的武艺,他能比吗?刘备确实,有点儿武艺不假,可也就是个二流那样儿,所以在武艺上面,如何能
与有着一流武艺的马超还有孙策比呢。但是其人看着文武好像是都不成,可刘大耳朵识人之明,那绝对是很高的,没错。马超觉得也就是自己是个穿越来的,所以在这个上面,自然是超过其人。但是刘备说服别人的本事,他还是比不上比不了。而识人之明,其实也没说超
过其人太多……这个就厉害了,真的。要说马超最服其人的地方,第一个是刘大耳朵这个人能装能白话,能让多少人为他效力,这个是第一佩服的地方,真的。其次,第二个,马超佩服刘大耳朵的地方,那就是其人的识人之明,这个一点儿没错。就演义里,刘大耳朵能看出来马谡成不了大事儿,不能委以重任,还特意给诸葛亮说了一下。结果呢,孔明在这个识
人上,确实是不如刘大耳朵,结果马谡来个失街亭,一下让蜀军那点儿的优势都没有了。所以说马超是真服这第二点。第三点,才说他是佩服刘大耳朵能跑,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刘跑跑不是吹出来的,而且基本上,他跑到哪儿,哪路诸侯就被灭了。也就是曹操那样儿的,
不至于说被灭……其他的,好像也没有幸免的。就算是不被灭,可最后,像陶谦那样儿的,直接是挂了,这个也是够倒霉,没错。所以说这么三点,马超可以说是佩服不行,哪怕他也真是看不起看不上刘备什么,一点儿没错,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其人有本事啊,那也没错。
没本事的话,那早就被灭了,看看袁绍如何,那冀州军当初的实力,绝对是足够强,但是却还依旧是被灭了,也没办法。就以其人来讲,袁绍年轻的时候,就算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那是。可年纪大了,确实就糊涂了。可能吧,也实在是手下人才太多,那文的,田丰、沮授、许攸,随便拿出来一个,那可以说都是顶级谋士。哪怕就是逢纪、郭图、审配、荀谌、辛评
那样儿的,虽说是,比不上比不了那顶级谋士,却绝对比一般般的谋士要强点儿,没错。武的也有,河北四庭柱,那绝对算得上是人才了。所以绝对算得上是有文有武,而且真心是人才不少,并且实力非凡。可哪怕如此,最后还不是被马超凉州军还有曹操兖州军,联合到
一起给灭了?还不如刘大耳朵,是啊。至少说曹操想灭其人那么多年,最后也是没成功。灭刘备一方的,那是马超凉州军,可不是曹操兖州军。是,这个和他们怎么都有关系,那不假。但是最后说是灭了刘备一方的,还是马超凉州军,就刘备那些手下,也都是那么认为了,己方是被马超凉州军所灭,走向了败亡……和曹操兖州军是有关系,可哪怕没有他们,己方
还不一样儿被灭?这个怎么都是,那是事实,不错。可以说和曹操还有兖州军,那怎么都有关系,一点儿不假。可刘备手下更清楚,灭己方主力,那是马超凉州军、而怎么都不是曹操和兖州军。毕竟但是这个前者,他们才是主力,一点儿没错。而后者的话,真心是不能和主力比啊,那确实。至少有一点一点儿没错,那就是马超带着凉州军灭己方,哪怕就是没有
曹操和兖州军如何,也趁火打劫什么的,这个他们依旧会灭了刘备一方,没错。所以说刘备手下都看得清楚,那是。可曹操兖州军,并非看不起看不上他们,以他们的实力来讲,是可以灭了己方的,就不用马超凉州军什么,他们一点儿都不参与。但是这个对曹操来讲,可
以说很大可能,那是得不偿失,所以说他如何会做?真心不会做啊,那没错。其人就做那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主动去做那些。而弊大于利的,确实,这个让曹操主动去做,确定不是开玩笑?他能那么去做?至少真心没有,至于说被动什么的,那倒是都很正常,是
啊。别说是他了,就马超还有孙策,在这上其实也没太大区别,是啊。可以说他们都主动去做对自己对己方好处大、利益多的事儿,那是。做那利大于弊的,没错。而不会说主做什么弊大于利的事儿啊,做了确实都是被动的。那真就没办法了,是吧。也许有的事儿,至少在马超、曹操还有孙策,在他们看来,这个做了就是好处大、利益多,做了就是对自己对己
方利大于弊。然后自然而然,这个他们是义无反顾去做了,正常啊。但是结果呢,没准就不是那样儿,真是也正常,没错。最后就可能说对他们其实都没什么好处,反而还不好。结果就是弊大于利,这个也不能就说是他们主动的。至少他们可一点儿都不知道那个结果啊,
如果知道做了就是弊大于利,那么他们会主动吗?确实不会,没错。三路诸侯中,是就属马超看不起看不上太小的好处、太少的利益,那是不错。可哪怕那样儿,他也没说去做什么弊大于利的事儿,没有,主动没有。真出来了,那么也是自己认为的利大于弊,就是如此,
那是没错。而在他那儿都那样儿,就更别说是曹操还有孙策了,是啊。可以说利大于弊,这些他们怎么都会主动去做,那没说的,也是必须的。而弊大于利,确实,这个他们可不会主动去做啊。如果说最后结果还是那样儿,那可真没错,是他们认为做了好处更大、利益更多,结果却和他们想法不同,那就不好了,真的。来个弊大于利,可以说他们知道的话,那
就肯定不会做啊。对两人来说,确实不涉及到大是大非,怎么他们都是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而不会说主动去做弊大于利的事儿啊。这点和马超,那也是没大区别,想法做法,那确实都是。不过不管如何,对他们来讲,这个一直都那样儿,自己对自己对己方,那也都是满
意,确实。一直以来,其实都似乎说对己方好处更大、利益更多。这个自己和己方做那儿利大于弊的事儿,到了现在,成果都不错,是可以的。别看曹操和孙策他们也都知道,这个己方早晚要被马超凉州军所灭。可也必须承认,就好在自己两人这么多年的努力,才和如今马超凉州军三分天下,这个要不那样儿的话,己方估计早就被人灭了。也许吧,这个灭己方
的是凉州军,都正常。可就因为努力了那么多年、也是都尽力了,可看结果呢,至少现在还都不错。哪怕就是孙策江东军,是说要被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了,可后者一日不动兵、没有大动作,这个前者就不会被灭,是啊。可一旦说马超带兵去了扬州,那么结果基本上也是注定了,不错。关键最后可不光是只有马超凉州军,那不是。就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最后不分
点儿好处、不分杯羹,那都不可能,没错。所以说其实最后结果,那是可想而知,不过却没人说太多,也是,都正常。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真心也想改变曹操和兖州军最后的态度,那么显然,前者就不可能说对方什么,一点儿都不会有,是啊。哪怕如今这个想法那确实是
不如最开始的时候那么强烈,没错。可却还是,依旧有啊,一点儿不假。所以说这个也是,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讲,曹操和兖州军,那真是能不得罪,其实就不得罪最好,那是一点儿不错。他们和马超凉州军怎么都不同,后者是随便得罪,因为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改变不
了马超和凉州军的态度,他们是怎么都要灭己方的,不过时间问题罢了。这个一点儿没错,就马超和凉州军来说,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太清楚了,那就是前者不会说因为不得罪他们,就改变说灭了己方的态度。无论如何,他们都要先灭己方,这个除非是北方异族先大举南下了,除了那个,没有其他的了。那么同样儿,这个也不会说因为己方得罪对方得罪不行,马
超马上就带着大军来了,那更不会。毕竟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可都知道。只有两种情况,他们会来灭己方,马上行动、大动作。那就是,第一是己方给了马超凉州军好机会,只要有好机会,马超都不会多说,马上就带兵过来,那一点儿都不会差。第二,自然就是他们训练
好了水军,在马超想法中,确实是可以和己方决战了,那是。真那样儿的话,对方自然而然,会义无反顾带着凉州军来灭己方,是啊。就这么两种情况,说没有什么好机会、马超凉州军水军还没训练好呢,这个时候他们来灭己方,并非就真是没那个几率,但是说实话,孙
策还有江东军他们却也都知道,那个几率太小,真心就和没有似的,所以也是不要多想了。确实并非就一点儿不可能,但是那没什么大几率的事儿,也真就别多想了。说起来几率可能性的话,还没有一点儿,真说起来,可能也就是一点儿中的一点儿那样儿吧。所以真不用想太多,都没太大意义,不错。至少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就没那么多想法,一点儿不假。可
以说他们还想呢,要是凉州军那边儿水军很快就训练好,这个己方却也得说赶紧想着迎战!不过就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也知道,水军训练好?就凉州军来说,今年是没什么希望了。就江东军细作都探听到长安的情报了,马超准备带着大军去进攻豫州。说起来对此,孙策和江
东军他们真心没太大想法。实在以他们的实力,如今也真是做不到、做不出来什么,是啊。如果说有实力,那怎么都不会这样儿了。在孙策和江东军那儿来说,己方真有实力的话,不说就去进攻凉州军吧,可至少他们要进攻豫州,己方是多多少少能帮助曹操兖州军点儿,可
不是吗。这个前提就是己方有实力,结果己方没那实力,这个是问题。因此,哪怕就算是曹操求救,这个己方都帮不上什么。当然了,就以其人的性格来说,一个豫州,他是不会让人跑江东求救的,真心不会、没有。可以说其人那个性格作风,孙策还有兖州军,他们不敢说己方就如何如何怎么怎么了解,但是大致上,那确实还是知道很多,没错。可以说曹操也
就是如今要被马超凉州军灭,他才能说让士卒跑江东来求救,也就那样儿。当然了,这个假设基本上是不成立的。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别管马超到底说带着凉州军什么时候要去灭兖州军,至少在灭他们之前那是肯定灭了江东军,那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马超只有灭
江东军的时候,他们去向曹操兖州军求救。而去灭兖州军的时候,江东军早都被灭了,试问还如何向他们求救,是啊,这个不可能了。
第五〇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九五)
是啊,江东军就得说是在兖州军之前被灭,那是没更多说的。这个必然,前者就是在后者前被灭,没错。逃都逃不了,是啊。怎么说马超已经是带着大军灭了刘备一方,不错。那么之后就是灭江东军、然后才是对付北方异族、最后灭兖州军一统天下,如此。这个顺序,如果就马超自己来说,他是多希望先灭江东军,这个没错。之后灭兖州军一统天下,而己方也
没伤筋动骨,那最好。最后自然就是北方异族在己方一统天下之后再大举南下,己方再对付他们。那肯定都好,不过显然都不可能是吧,确实是啊。这个北方异族,他们确实不会给你什么好机会。在己方去灭江东军的时候,这个对对方来讲是个机会,那不假。但是北方异
族却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没错。只有说在马超带着凉州军去灭兖州军的时候、两军厮杀激烈、不可开交的时候,北方异族才能说大举南下,因为那已经到了好机会,不错。真心还是那话那样儿,不可错过、放过,一点儿都不错。所以说就得是到时候大举南下了,那确实。
给你机会,那真是开玩笑啊,指望他们给你机会,那真是开玩笑了,没可能。北方异族,他们确实没有顶级谋士,半个都没有。甚至说谋士,那基本上也没几个啊。可这个没有顶级谋士归没有,不是说他们没有顶级谋士就是傻啊,那可不是。北方异族没顶级谋士不假,但是可不傻啊,那不傻。所以说还能给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给大汉的其他势力什么好机
会?那真是没有啊,不错。所以说这个事儿也自然是,可以说机会什么的,那是没有好的了……所以说这个事儿也是,凉州军、兖州军也自然都包括大汉其他的势力,确实想着有机会肯定好,那没错。但是显然,就北方异族的话,他们是不会给大汉那些势力什么机会的,
不错。所以说这个事儿一直都是那样儿,机会什么的,那可以说就不要想了。只是马超带着凉州军去灭兖州军,这个算是北方异族的一个好机会、自然也算是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也包括大汉的其他势力,他们的机会了,那是。这个就算是彼此彼此吧,那样儿确实,所以……
机会的话,真心是有肯定好,没有的话,也确实没有办法啊,那是。而就以马超凉州军还有曹操兖州军,就他们来说,是真心不想给北方异族一点儿机会。可必须承认,到时候的话,可不就得说那么做,是啊。如果说不那样儿,那么真是,对哪一方来说,都没有什么机会,大家其实都一样儿,都没机会,那么对上了。可要不是那样儿呢,那自然就是双方都有点儿
机会,没错。那么样儿的对上,真就是马超还有曹操,他们想要的,一点儿没错。至少还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暂时可不就是嘛,没错。到时候就那么对上,其实也没更好的办法了。如今马超就只是想着三点,第一自然就是弗朗基大阵,这个算是主力吧,就现在来说。然后
第二呢自然即是藤甲兵,这个对付大汉诸侯,他还不会再一次拿出来。不过对付北方异族的骑兵,那可真是,得再一次拿出来了。并且他也一直都让兀突骨给己方打造藤甲,真心就不嫌弃这个多,那是越多越好,没错。最后一点,就是让己方细作一直都在找寻着诸葛亮,只有说其人能造出来连弩,别人也不行啊,确实不好使。所以说这个事儿自然也都是重点,
那没错。这个真就是那样儿,马超很想诸葛亮,不是想他别的,就指望着其人能找出来诸葛连弩,最后能对用来对付北方异族,是啊。他并不知道诸葛亮到底走到不知道自己让己方细作可以说一直都在寻找着其人。但是孔明确实不知道清楚不清楚,可己方众人,基本上就没有不知道的,是啊。可以说马超下令让细作去找诸葛亮,他手下人,那是都知道,不错。
而且也还都清楚,自己主公到底说为了什么去找孔明,这个也都知道。真得说,自己主公为了对付北方异族,怎么也都是用心良苦了,是啊。诸葛亮其人,也许并不会主动来找己方,但是架不住己方细作那么寻找,凉州军大多数都认为,这个己方细作是必找到孔明,那也只
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其人来找己方,那肯定再好不过了。但是显然,那好像是不太可能,没错。凉州军众人很清楚,要说自己是他诸葛亮,都不会主动出来。哪怕说是有大是大非在这上,那不假。可没有说在这个上面,自己就非得说主动去找己方,那可不是,所以说这个……
马超不是没派人去荆州黄家,他都派人去拜访过黄承彦还有司马徽,可惜两人都说真没见过诸葛亮,这个就没办法了。凭借两人那么样儿的身份地位,前者可真是不敢动那两人,一点儿没错。拿两人威胁孔明?那那么做的后果,可以说是非常严重,并且诸葛亮也不会真心帮助自己和己方,没错。所以说马超肯定也没有那馊主意,黄承彦和司马徽,可以说对于他
们,这个己方和自己只能说去交好,而得罪都不可能,那是。所以说这个真不错,见到他么的,哪个不是恭恭敬敬的,一点儿不错。别说是马超派去的,就他自己亲自见两人,那对黄承彦和司马徽,对他们都得说客客气气、以礼相待啊,一点儿没错。两人那么样儿个身份、
地位,别说在荆州那都是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哪怕就放眼全天下,确实一样儿是个人物,没错。尤其是水镜先生司马徽,那绝对是享誉天下的名士,那真有那么一号的人物,一点儿不假。黄承彦比他来说差了点儿,但是也没说就差距很大,至少其人是荆襄名士,那一点儿
没错,是啊。马超敢说,如果自己派兵去抓了黄承彦还有司马徽,放出话去,威胁诸葛亮,让他早点儿来找自己。那么可以说这个最后的结果,其人是肯定会过来的,那一点儿没错。不过最后就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没错。可那样儿的话,他为自己为己方做事儿,到底说有几分是真心,这个马超是真不敢相信啊,确实。那样儿的话,抓住了诸葛亮的,算是个软肋吧,
但是结果肯定不好,那没错。目的可能会达到,孔明会出现,这个是,但是其人几分真心?能有个三分?马超觉得也许都多了,是啊。而且不知道诸葛亮到底什么时候会知道自己拿着他岳父和他敬重的先生来威胁他,就说自己派兵抓了黄承彦还有司马徽,那么可以说绝对是
捅了大篓子了,没错。第一在荆襄,不说所有读书人,但是基本上大多数、绝大多数,那都得说是反对自己反对己方,是啊。他们肯定第一时间就给自己给己方施加压力,必须放了黄承彦和司马徽,别拿他们威胁诸葛亮。这个第一荆襄的读书人,就得反抗,那没说的。其次,这个到了天下,其他的州郡,马超相信肯定不能和荆州一样儿,可也绝对会有反对自己
反对己方的,是啊。并且可不光说是读书人,他们有多大的实力?还有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不说他们所有势力吧,但是肯定很多、不少,就得给自己给己方压力,让自己放了黄承彦和司马徽。这个前者那可是荆州黄家的人,还和蔡家联姻,要说这两家不说话,那都不太可能,没错。而后者司马徽,那是天下名士,平时想巴结一下其人,可以说世
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想巴结人家一下,真心都没有门路。可以说能和其人有交情的,那绝对也是个名士,至少是类似诸葛亮、庞统那样儿的才行。所以说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还是不够,没错。因此,这一旦说有了能巴结对方的门路,可
以说那些势力,真心是不会放弃什么啊,一点儿不错。所以说马超太清楚了,真抓了黄承彦和司马徽,用他们威胁诸葛亮,这个招能好使,但是代价太大,根本就得不偿失啊,那一点儿不错。更何况,他就敢说,自己那么做了,这个自己手下人,武将可能没有几个,但是
谋士、文士,没有一个不劝说自己放人的,甚至有人真就反对自己,这个也不是说没可能的事儿。因此,真心是不要小看了名士这两个字,可以说这两个字在这个时代所代表的意义,那确实是不一般啊。并且黄承彦和司马徽是什么身份地位?真心不止是名士那么简单,别说其他地方,就一个荆州,两人可以说背后都有无数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就
冲这么一点,马超都不可能不重视,没错。动两人简单,可动他们其实就等于是动了天下名士、动了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富商巨贾,那是。因此,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那么做。也就派人去问了一下诸葛亮联系过他们没?结果黄承彦和司马徽都说没联系过,从刘备败亡之
后,诸葛亮就失踪了。这事儿,马超觉得没错,就是孔明失踪的事儿。但是说其人一点儿没联系过黄承彦和司马徽,这个他不相信。不过就算是再不怎么相信,其人也不会说去逼迫两人什么,那不开玩笑吗。真逼迫两人了,这个其实就和抓他们,那也没说有太大区别,性
质都那样儿,一点儿都不好。马超也不会说派人24小时去监视黄承彦和司马徽,可以说那样儿一来,绝对是会惹毛两人,那么可就真出事儿了,一点儿不假。因此,他其实也想过了,自己这边儿要是实在找不到诸葛亮的话。比如说三年五年都没找到其人,那么自己就得说是亲自出山了,去会会黄承彦还有司马徽。这个往好听是那么说,叫会会,实际上就是去
求人家了,这个一点儿没错。马超就不相信了,诸葛亮能一点儿消息都不给他们?行,这个就算是真没有,那么自己有理由相信,两人是知道孔明大致的位置,这个应该没错。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马超派人去找到黄承彦和司马徽,可经过回报,两人对诸葛亮好像也没说
是太过关心……这个让他看来,不是太现实。毕竟诸葛亮和他们是什么关系,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那么两人没表露太多关心什么的,马超不认为说是不想让自己知道什么,可能还是因为他们知道孔明其实归隐之后生活挺好,也就只有这么个可能了,反正他是没有其他的
想法了,不错。话说黄承彦还有司马徽,他们知道诸葛亮在哪儿归隐,这个太正常了,不错。只有说自己不知道,那其实也正常,是啊。对马超来说,他是迫切想找到诸葛亮,那一点儿没错。可肯定不能去逼迫黄承彦和司马徽;而现在的话,就自己亲自去问,其实也不太合适。马超认为这里面的事儿还是很多的,真心没有那么简单啊,是。因此,这个只有说真
是三五年都没找到诸葛亮。那么那个时候,自己再去找黄承彦和司马徽,去求他们一下,基本上这个事儿就是“**不离十”了,没错。他也不想去做那没什么太大把握的事儿,确实。这个到最后都“**不离十”了,那么就是很合适、很适合,一点儿不错。所以说不是
这个时候去做什么,就只派人去问了下,如此而已,也是够了。而再过几年再说,自己亲自过去,不是现在,没到时候呢,是啊。
第五〇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九六)
可不就是,马超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一直都是那么想的,确实。人都欺软怕硬,这个太正常了,不过程度不同罢了。因为这个实际上就是趋利避害,谁不为了自己利益做事儿?确实,可不就是那样儿,没错。想庞统为何就投靠了江东军,就没去投靠凉州军还有兖州军。话说他还能不知道凉州军最后能一统天下吗,而不是兖州军、更不可能是江东军啊,一点儿
不假。可说起来就是以为利益,他想要的好处就只是部曲。有了这个,庞统觉得就是好处大、利益多,利大于弊啊,没错。至于说凉州军一统天下,这个确实,他是觉得还没和有自己部曲好,真是。因此,其人是毫不犹豫选择了孙策江东军,就是如此。如果说凉州军和兖
州军他们的将领、谋士也都有部曲的话,这个庞统自然会选择他们两方,不会选择江东军了。对他来讲,自然优先考虑的是部曲,那不假,之后要都是一样儿的话,那么自然就是看他们的实力了,那是。可以说那都是人之常情,不错,所以说对他来讲,一直也是那样儿啊。
看看诸葛亮,他也不是不知道,刘备一方最后也逃过不了被灭。其实这个也没办法,其人不知道历史上,孔明还给刘备整个三分天下呢。可惜啊,这个不是历史,刘备也不是那个刘备、马超更不是那个马超,差距太大了,不错。后者来讲,历史上的话,其实不怎么样儿。是,武艺什么的,倒是都可以,但是人品不行。演义里的话,倒是可以,没错。所以哪怕就
是现在的马孟起,他其实依旧是喜欢演义里的马超、可真不是历史上的。确实,历史上的马超,那武艺高啊,还是二十四名将中第二,排在吕布后面。甚至还有剑法流传后世了,一点儿不错。可其人那个人品,确实就不用多说了。可以说马腾让曹操给咔嚓了,那就是因为
他马超马孟起。可以说其人是直接害了他父亲,那是。所以就这么个人品,可以说那样儿的事儿,还是可以避免的,确实。但是马超却依旧是害了马腾,这个真心说不过去。因此,现在这个时代的马超,是一点儿都不喜欢历史上的其人。倒是演义里的,他确实觉得可以啊。
不过遗憾确实也有、还不少,就是给刘大耳朵效力,行,这个可以,但是属于没的也比较早,更没给自己父亲自己家族报仇,没能咔嚓了曹操,也是遗憾、很多、很大,那是。如今这个时候,可以说马超确实,真心没那么多遗憾了,是啊。哪怕马腾还是挂了,不过却是被韩遂给整的,和他有关系。不过最后倒是也报仇了,哪怕依旧有遗憾,这个确实,也是没办
法啊,那是。马超没有本事让时间倒流回复,哪有那本事?这个遗憾什么的、尤其是后悔,这个是别有,没错。有了,那也很难说搞定。后悔的事儿,基本上不要多想了,只能说是尽量别有。而遗憾什么的,这个可以说怎么都会有,是啊。不过最后看就是多少,那也是,所
以他是想着少呢,都挺好,不错。当然,这个也不是说你想少就一定能少的,确实。反正还得说是看具体情况都如何,没错。不过在马超看来,己方比曹操兖州军、孙策江东军,比他们实力都强,那么是不是说,这个最后己方的遗憾也依旧会比他们少呢,是。那样儿的话,自己也不敢说就一定是,但是基本上应该不会差了。比如说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
的遗憾,多少马超还是知道的,确实。己方是没他们那样儿,那都不假。可他也清楚,这个己方依旧有自己的遗憾,或者说是自己……其实很正常,要说没有就不对了。就只能说是多还是少,那不错。现在的情况下,反正很少,比兖州军还有江东军都少,马超觉得是可以了,真的。毕竟要是多的话,可真就是不好了,没错。那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啊,确实,所以……
还得说是如今这样儿,那其实挺好,是啊。如果说就保持现在这样儿的话,那么其实也真可以了。自己没说就指望太多,一直也都没有。可以说己方实力在那儿摆着呢,就是比兖州军还有江东军,比他们都强。尤其比后者强那么多,都是倍数超过,所以说那遗憾都比对方
少,那还不都正常。应该还是那话那样儿,这个遗憾比他们少了才正常。反而说要多了的话,确实就不正常。可以说少了,那真就是什么都好。而要多了,可真就是问题了,没错。那样儿的话,怎么都不是马超想要看到的,倒是曹操和孙策,他们是觉得挺好了,那真是。
而庞统投靠了江东军,他和诸葛亮怎么都不一样儿,是啊。后者的话,自然也知道,最后得天下的,还得是马超凉州军,不错。既不是曹操兖州军、也不是孙策江东军、更不会是自己主公一方,没错。但是孔明却还是义无反顾去投靠了刘备,这个确实,不得不说,他是有自己的想法。说其人是看得上看得起刘备、或者更准确来说,诸葛亮心里多少都有大汉,那
是。可天底下还们代表大汉的,除了刘玄德之外,确实也没谁了,真是。刘协的话,他如果不是个傀儡,那么其人自然是代表了大汉朝廷,他怎么都是正统的皇帝。如果说其不是傀儡的话,没准诸葛亮就投奔他了,那太正常了,是啊。可惜啊,刘协就仅仅是个傀儡罢了,
那没错。说是大汉朝廷下的命令,确实不如直接就说是曹操兖州军下达的命令,或者直接说,其实就是前者下达的命令,没错。所以说诸葛亮怎么都不可能想着投奔刘协,那是一点儿都没有,真心没有。看看荀氏叔侄,尤其是荀彧,可以说其人是心向大汉,那一点儿都不
错,可他不还是投靠不了刘协,就只能说跟着曹操在兖州军混。荀攸更不用说了,基本上他叔父在哪儿,他就在哪儿,更多也是跟着荀彧走的。荀攸确实是有谋略,那一点儿没错。不过其人更擅长的是军事上面的,因此曹操几乎多少次出征,那都带着其人,没说的。而荀彧,他更擅长的是治理,稳定大后方的重任,那一直都是交给他的。并且这个其人就相当于
是汉初三杰中的萧何,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在曹操兖州军那儿,那可以说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啊,没错。因此,其人病逝对兖州军上下的打击,那真心不小。这个就好比说是当年在刘邦没一统天下的时候,如果说萧何没了、其人先病逝了,那么可以说对整个汉军的
打击肯定不会小、也不会少,是啊。荀彧对兖州军对曹操来说,那就相当于说是当初的萧何对汉军对刘邦,确实。不错有不同的得说,萧何对刘邦,那可以说是死忠,一点儿没错。但是荀彧对曹操,肯定有忠心啊,那不假。但却还不是死忠,不是,这个倒是要差着了。但是不管说如何,其人的身份地位在那儿摆着呢,兖州军士卒不管什么死忠不死忠的,他们就
只知道,文若先生病逝了,可以说对己方的影响太大了,没错。就马超都派人去吊唁了,看得出来不少问题,那是。而且兖州军士卒他们怎么都不想那样儿,这个本来人家凉州军实力就强,结果没听说他们哪个顶级谋士病逝了、没了,这个己方倒是先走一个。还是那话那样儿,曹操是一点儿都不想荀彧病逝,可他却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是啊。这个别说己方没有
什么神医在,就算是有,可也未必就能救过来荀彧。因为其人最后到底说是何原因病逝,很大程度上,是自己这个魏王整的。也是没办法,你说手下人知道你不会称帝,但是当王什么的,他们不会放过,怎么都让自己这个主公做。所以曹操更多其实也没办法,总不能就因
为荀彧一个人、最多再加上个荀攸,他们叔侄俩,就不去称王了。可以说那样儿的话,失去的更多。也许荀彧不一定病逝,这个也只是也许罢了。那么确实还是可能、也有不可能,都是两可之间。但是要说那样儿,真不是利大于弊,而且曹操根本不知道荀彧最后会病逝了,
这个打击让他都措手不及。出现那么大的一个变故,确实也是他始料未及的,没错。而之后其人也想了,自己称王的话,其实是早晚,那是。因为这个事儿代表了多少人的利益,那一点儿不错。可以说曹操对此,他可真心是清楚。自己称王,就带给手下将领、谋士,给了他们多大好处、多少利益,那确实不小很大、不少很多啊,是。而且也一样儿是给了己方治
下的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给了他们好处和利益。因此,哪怕说这一次自己不称王,可下一次,可以说怎么都逃避不了,没错。并且还得说,从曹操心里来讲,他是愿意为之的,那是。如果说称帝什么的,其人心里有抵触那不假,但是称王,那可真心没什么
抵触了。并且那个就是事实,这个称帝不说,就称王来讲,其已经是到了臣子的头儿了,那是没错。而且也真是,对曹操来说,称帝不过就是个名儿,其人称王就和当皇帝,也没说就很大区别,这个是。可至少史书上记载,曹孟德一生也没称帝、就只是魏王,而这个就是
他想要的,没错。可以说要是没有史书记载、后人评价什么的,其人也许就称帝了,也许。可曹操确实,他想让史书记载着自己心里有大汉、是汉臣、后人评价自己,肯定有人说是曹贼、汉贼,那少不了。但是绝对也有支持自己的,因为自己没有称帝,一辈子都是汉臣,这个确实是够了,没错。曹操想要的,其实就是这些,不错。可以说他很清楚,自己怎么都是
个争议不小的人物。别说是后人了,就这个时候,那都那样儿。也是那么三种,一种是说自己的、反自己的,说自己是汉贼、曹贼,这个有。第二种自然是中立的,自己也知道。自己如何,确实对他们来讲都没什么关系,是啊。而第三种那自然就是支持自己的,没错。毕
竟自己不是王莽,当然了,也不是霍光,都不是。自己就只是自己,是曹操曹孟德,没错。不会去做什么王莽、也不会去做霍光,哪怕这两个人,一样儿也是有争议,那没错。可曹操看来,也许后人对自己争议更大,不过自己是看不到了,也不用多想那些,是啊。反正自己
做了自己能做的,不去称帝,就只是称王。而做了做到了前者,其人最大的遗憾就是荀彧病逝,这个真是比较突然,是啊。他是怎么都不想荀彧没了,可以说其人心里比自己更有大汉,那是不假。至少比现在的自己来说,确实就是那样儿。可曹操觉得,他不称帝什么的,荀彧就算是有意见,可他说多了有用吗?结果谁能想到其人是病逝了,这个真是,不得不说
给了自己和己方一个沉重的打击,是啊。可以说要知道这样儿的话,其人至少这个时候就不会称王。如果说称王的话,荀彧会病逝,那么曹操不会说自己放弃了,只是暂时确实可以先放一下,那没错。因此,他宁可暂时先放一下,也不会说让荀彧一下病逝。而称王什么的,
就算是放后面,那也不是不行。而且在这期间,他是怎么都得让人劝说荀彧,让他看开,这个肯定是,可要还是不行,那就没办法了。
第五〇六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九七)
有些事儿对曹操来说,其实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有的事儿,确实是不能改变啊,那是。就比如说称王的事儿,早晚是可以改变,但是称王这个事儿,却是不能改变。也就是说在时间上,那是可以改变的。对曹操对兖州军,其实也没说有太大的不行,可以。但是结果上面,那却是改变不了,这个曹操和兖州军,他们想到的都是称王,而不是不称王了。这个从上到
下,除了说荀氏叔侄之外,估计也没谁就真同意,确实,这个还是很正常的,想曹操不灭了大汉,可他手下就得让自己主公老大称王,那是。毕竟这个知道自己主公性格作风,称帝是没有了、那不可能。但是称王的话,这个可以有、还得说时必须有,没错。因为只有那样
儿,可以说就那样儿的话,兖州军的将领还有谋士,他们才能说得到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没错。这个他们与孙策江东军不同,后者的话,一切对江东军整体有好处的、对他们部曲有利的,那确实都是利大于弊。可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可都没有部曲,所以就只有
说自己主公官职大了,能给他们的也就多了,没错。你官位再大,可能超过自己主公吗?所以说这个也是,凉州军的话,因为他们财大气粗,所以从来不缺赏赐。但是兖州军,赏赐没那么多,就得从自己主公那儿得到官职了,是啊。毕竟刘协就掌握在曹操手里、大汉朝廷在他手里,可以说封个什么官,那其实就只是其人一句话的事儿,没错。可以前曹操还只是
魏公,所以说不可能给手下更大的官职。总不可能说他是魏公,然后手下来个什么王,那不开玩笑吗。可以说曹操哪怕就是皇帝,基本上也不会随便给外姓人封王。刘邦都说了除了姓刘的之外,都不能封王。那么曹操肯定也是,他那儿除了姓曹的之外,其他人,还真是不
能封王啊,没错。这个马超也是,在他的想法中,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称帝了,自己手下的封王的,不会是手下外姓人,还得是姓马的,没错。但是在其人那儿来说,基本上是不会封王什么的,因为那总体来说,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儿。别管别人如何看,反正马超是觉得不太
好,是啊。所以称王什么的,也许还是没有更好,他如此认为。自己就那么一个儿子,所以他其实根本也不会需要一个王位什么的。毕竟马焕是要继承自己的大位,那么之前封王其实也没大用,这个是。因此,马超肯定不会随便封王,那不是什么好事儿,不错。就看看现在,称王的也不过才三个而已。曹操魏王那是朝廷认可的,傀儡皇帝下了诏书的,这个确实。
自己的凉王虽说朝廷不承认,但是终究己方实力在那儿摆着呢,因此,天下还是认可的,不错。至少在老百姓那儿,那都是。而且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没什么不承认的,那是。这个事儿你承认不承认,自己都是凉王,而自己这个凉王和孙策那个吴王确实还不同。
后者的吴王不光说朝廷不承认、就算是放到天下去,其实很多人都不认。也就是扬州本地百姓、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认可。江东军肯定认可,其他的,好像真心没太多了。凉州军和兖州军呢,反正马超还有曹操,他们不会觉得说孙策那个吴王能和自己两人的王位比,可总体来讲,也算是认可了。不过他们治下百姓,其实没多少认的,两人自
然也没那义务给江东军宣传什么……确实,这个一点儿没错。首先马超凉州军一点儿不可能,那不错。毕竟都是敌对,前者更想灭了江东军,一点儿不假。可以说一切对他们不好的,马超和凉州军是都觉得好。而一切让江东军好的,他们自然是都认为不好了,没错。而到了曹操兖州军那儿,一样儿不会那么做。首先他(们)本来就对孙策称王有很大意见,一点儿
没错,所以说对方称王了,曹操和兖州军确实不会多说,为了整个联盟,他们也不好说太多,不错。但是虽说那样儿,可他们却不会在自己治下给江东军宣传什么,一点儿都不可能、一点儿都没有,是啊。所以说曹操一样儿不会宣传,那是。而马超那边儿,真心说不抹黑
孙策和江东军就不错了,真的。宣传什么的,一点儿没有啊。可以说曹操那边儿都就没有呢,是啊。因此,马超凉州军那边儿,那真是更不会有什么了,不错。毕竟曹操兖州军和江东军还是盟友、但是凉州军就是彻底想灭江东军了,没错。所以说这个事儿也是,那是如此。
同样儿,在江东军地盘儿,扬州地界,他们也绝对不会宣传马超凉州军好、其实也不会宣传兖州军,那是。但是显然,这个多多少少,是有说凉州军不好的,那正常。倒是没说兖州军不好什么的,他们终究是和凉州军待遇不同,没错。好歹他们是江东军的盟友、而凉州军和他们敌对,就想灭了己方,是啊。因此,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怎么做,其实也不难理解了。
他们更多是需要兖州军的帮衬,所以说肯定也是,这个绝对说不出来他们不好,那是。毕竟真那样儿的话,可就真心是得罪对方大了去了,没错。而那却不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会做的,不错。哪怕他们其实也都知道,最后马超带着凉州军大军灭己方了,这个就曹操,其人
最后也会带着兖州军一样儿灭己方,那是。他和前者不会有什么不同,最后都得那样儿,是啊。但是在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看,这个哪怕是那样儿也许不假,可必须承认,这个己方却依旧不会说兖州军不好。就只是因为得罪不起人家,如此。好歹如今是联盟、双方是盟友,
那么己方不说他们好、也肯定不会说对方不好来啊,那是。所以对孙策来说、对江东军他们来讲,可不就是那样儿。当然了,在曹操和兖州军那儿一样儿,也不会说江东军好,那是。凉州军更不可能了,不错。当年刘备一方还在的时候,那他的治下,可以说给老百姓宣传的,就是兖州军怎么怎么不好,没事儿就屠戮百姓……老百姓哪知道那么多,就只看到了当初的
徐州,结果也别说,就刘备治下,对曹操兖州军,老百姓是真害怕啊,就怕他们都给自己这些百姓咔嚓了。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但是这个也看得出来,当年的事儿,确实是影响不好,没错。并且还得说,刘备一方在自己治下,这个抹黑兖州军的事儿,那做得是真挺
好,是啊。应该说是很成功了,不错。这事儿曹操和兖州军都知道,可他们却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没错。就是马超还有孙策,他们自然也都清楚,在这点上,他们也不得不说,刘大耳朵做事儿,那还真是,不给兖州军多大、多少机会,是啊。可最后灭了他们的却是凉州军,确实,怎么说都和兖州军有关系,那不假。但却还是那话那样儿,马超带着凉州军去灭刘备
一方,哪怕没有曹操兖州军,最后却依旧会灭了刘备一方,那是。但要就只是曹操兖州军一方,他们去灭刘备的汉军。这个不是说就成功不了,但是代价,确实可能就是得不偿失了。当然,曹操要说灭刘备汉军,那肯定也少不了孙策江东军一起,那肯定是。没有凉州军的话,却肯定是有他们在啊,没错。但是显然,那也只是个假设而已,这个事儿确实,历史是不好
假设的,不错。刘备一方终究是被马超带兵灭了,对他来说,那却是必须、必要的,没错。对曹操来讲,其实刘备被灭了,他也是高兴,没错。真心别想什么不好的,那怎么都是有,确实。可要想点儿对自己对己方的好处,那也是一样儿有啊,不错。所以说就想好处的话,
其实就可以了,真的。因此,刘大耳朵被灭,后者其实也想了好处,那么真是,好的地方,那还都不错。已经是改变不了的结果了,那么自然而然,就想对自己对己方的好处,曹操觉得没有什么不对的,是啊。至于说对于马超和凉州军,确实对他们那怎么都是好处大、利益
多,妥妥的利大于弊。改变不了的结果,他也只能说是这样儿了,没错。对曹操来讲,自己一直都是做那儿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那是。一直那样儿,确实可以。之后马超带兵去灭江东军,自己也是那样儿。这个和之前他们灭刘备一方,确实还不同,还是有区别的,那不假。毕竟江东军终究是与己方结盟了,是己方的盟友啊,非刘备一方能比,那没错。
当初的清楚,刘备一方和己方,合作有、联合也不少,可确实就没结盟,不是盟友。毕竟刘玄德其人,和自己还有己方,彼此的过节真心是不浅。说起来双方其实都想灭了对方,那是。可己方还没去灭对方呢,倒是马超先带着凉州军把他们灭了。这个真说起来,其实还就
是好事儿,不错。至少曹操很清楚,刘备一方被灭,对己方的好处。而且最后己方也是参与进去灭刘备一方……自然,这个不好的地方一样儿有,那不错。但是曹操的话,他还真就不多想了,刘备一方被灭,看看对己方的好处那其实就够了。其他的,那倒不用想太多,是
啊。都不好啊,那些算是负担了,不错。想点儿好的,其实比什么都好,真的。曹操看得很开,真别说是刘备一方,哪怕孙策江东军被灭了,他也不会说太过动容。而想法也真是,不会特别多,真不会。也就是他们兖州军被灭了,要说其人没什么所想的,那不可能。其都得说想着,这个己方败亡,自己可以不在了,那无所谓,但是自己家族,曹家的话,希望马
超还有凉州军,怎么也别斩草除根啊。这个自己最后可以说上一句,让曹家所有人都忘记仇恨什么的,别给自己报仇。说起来真心是没用,那样儿的人,一律逐出曹家,曹家没有那样儿的人!因此,对曹操来说,他最后也就那点儿期望了,别的倒是没有。自古以来都是成
王败寇,最后输掉的是自己是己方,那么自己就怎么都得走那一条路。可以说最后要是败了的是马超凉州军,那么也真是,他的结果下场,不会比自己好啊,确实。还是那话那样儿,马超想放曹操一马,这个是真心的。但是说实话,第一自己手下有几个能同意的?第二就是
曹操自己。话说你能拦住其人一时,但是能一直都拦着对方,不让他咔嚓自己了?马超反正觉得自己和己方,那真是做不到。他和凉州军,那是能拦住自己咔嚓自己一次的,但是一心就想咔嚓自己的,那么怎么都拦不了,真的。这个就像说有的咔嚓自己的,又跳楼又怎么样儿的,可以说真正不想活着的,确实怎么都拦不住,你都没那机会,对方就结束自己生命
了,这个是事实也是现实。真正不想活的,你拦不住,那没办法。而去了一堆人去救,说实话,这个不是绝对的,不是所有人,但是很多,那可真就是还想好好活着,这个也是现实、事实,不错。所以说那样儿的,怎么都能救下来。而真正说救不下来的,要不就是出意外、
要不就真是不想活了。所以那个真心是没办法,对于不想活的,你能救对方一次,但是还能救他几次?确实,这个真心别多想了。
第五〇七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九八)
有些事儿其实就是那样儿,而对于一心就是不想活的人来说,马超是半点儿办法都没有。而兖州军败亡,曹操最后就会那样儿,所以也是没办法,不错。很正常,那是。毕竟兖州军都败亡了,他还怎么可能继续活着。其人知道马超的一些想法,从后者那儿来讲,他还是想找放自己一马,这个正常。不过曹操更清楚,就凉州军手下,那些将领、谋士,有几个能真
想放过自己的。所以说己方败亡,那么他的结局其实就已经注定了,是啊。所以说这个也是……其人并不想偷生,这个一点儿没错。对曹操来说,己方都没了、都被灭了,那么自己显然,也真是没有什么继续活着的必要了。这个说兖州军就是他最放不下的,一点儿没错。
毕竟在其人那儿来讲,很多的追求,那都是建立在自己是兖州军之主,更有那么多人,是靠着己方混口饭吃,一点儿没错。所以说在这上其实也没错,曹操是依旧觉得自己有责任啊。不说带着己方走向更加辉煌,其实也不说差什么了。真是被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了,这个也真
是,自己再没更多的追求、牵挂了,是啊。对他来说确实,那样儿还活着什么啊,不如就咔嚓了自己,真的。到时候就真心不怕这个了,真的。事到临头,想再多也没用,咔嚓了自己,也算是一了百了。曹操不怕麻烦,但是自己都不在了,真心也就再也没有麻烦经历了。如果说兖州军还在,那么他可以好好活着,这个肯定也是。但是兖州军都败亡了,其人确实,
不会再偷生,不错,那样儿不是他曹操曹孟德,不是那个奸雄了。所以说兖州军那样儿结局,曹操就是注定结果。这个真心很正常。别说是让了,换成马超还有孙策,其实在这个事儿上,确实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是啊。如果说凉州军败亡、马超也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
其人自然说都知道该如何选择、如何做,那是。而孙策呢,就江东军灭了,哪怕江东军不能说就是他一个人的,但是确实,没什么更大、更多的追求了。连己方都被灭了,那么自己还活着,那有什么用!就只能说看在自己面儿上,马超最后能少咔嚓点儿自己家族的人。估
计男丁什么的就没有了,很正常。可以说这个事儿哪怕就是前者想放过自己,可凉州军他们众人呢?他们将领和谋士,会轻易放过自己家族?有些东西,那还真就是可想而知啊,没错。可以说其人不怕自己如何,但是却不得不说,担心家里,这个也正常,那是。不过哪怕如此,这个孙策却相信,马超对于自己家族,那却不会说斩尽杀绝,,这个不会有。毕竟从
自己这么多年来对他的了解来说,其人还真是,不能说是什么良善之辈,可确实,这个原则什么的,从来不少。可以说要换成是曹操,自己可以说真心是没有什么信心了,也是。可就只是马超的话,最后自己家族要落到凉州军手里,这个自己却不怕什么,不错。因为马超
可不是曹操。后者当之无愧奸雄,并且还真是,那做事儿真就是斩草除根。可以说要是其人在前者的位置上,孙策都不会再多想了,自己家人基本上也就是那一个结果,是啊。哪怕自己不想承认、不想面对,那都不错,可必须还得说,这个也许己方被凉州军灭,还比被兖州军灭要强点儿。是,要灭了己方,这个其实少不了后者,曹操不参战都不可能。只是这个
怎么都是前者是主力,后者如何与主力比?是啊,这个还是比不上比不了的,所以自己家族家人,最后还得还是落到马超凉州军手里,而不是曹操兖州军。其实那样儿的话,就算是好事儿,不过。至少落到马超凉州军手,他们很多人都能活命,这个肯定是,不至于说被咔嚓了,没错。但是要落曹操的手里,那么结果基本上只有一个。也许他不会把自己家人都咔
嚓了,但是基本上活下来的,不会多,并且肯定都是对他对兖州军没有什么威胁的,造成不了威胁的啊。因此,在孙策那儿来说,自己家人怎么宁可落到马超手里,让其人让凉州军咔嚓一部分,也别说落到曹操手里,是啊。当然了,他其实也有自己的想法,等己方真要被
灭的时候,孙策的意思,肯定要把自己家人给送走。这个不管他们愿意与否,最后基本上都得说是强制他们离开。至于说之后的生活,自己反正是看不到、更管不到了。不过只要说不找马超和凉州军的麻烦,基本上他们还是能平安渡过一生的,不错。其实那样儿才是孙策
真心想让自己家族家人所走的路,不过到时候他们很大程度上可能不会,所以还得说是自己强制他们离开才行。而自己家人只要离开了,那么自己就算是彻底放心了,没错。至少对孙策来说,除了家人的话,好像真是没有他不放心的,确实。毕竟其人多少都了解马超还有凉州军,可以说哪怕就是己方将领投靠了他们,那么哪怕投靠凉州军的得不到重用,可确实,
他们不会被咔嚓,不被重用,但是却也不会说马超就空闲起来,还得说是看你的本事和忠诚度,这个肯定是。孙策也不是不知道,他可以说很清楚,那就是凉州军可真不缺有本事又忠心的,但是说实话,别管是曹操还有自己,也包括马超,凉州军、兖州军和己方,没有说
嫌弃手下的人才多的,那没有一个。就像哪方也没说嫌弃钱粮多,那肯定没有。越多越好啊,肯定是。并且在兖州军那儿,曹操还是觉得缺啊,不错。马超倒是觉得己方挺充足,可也必须承认,这个他一样儿不嫌弃说己方钱粮多。那肯定是越多越好,一点儿不错,就
是。所以孙策其实也都想了,如果说己方有投靠凉州军的,那么显然,马超是非常欢迎,没错。当然了,本事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自然是忠诚,那不错。对马超和凉州军来讲,他们可不缺少什么人才,那有本事的,其实多了去了,没错。因此,要多几个忠心的人,显然马超和凉州军,他们都会觉得是太好了,一点儿不错。可显然,那却没那么简单。别说
江东军真正最后能投降的,到底有多少,有,也不会很多。然后说投降了凉州军的,这个忠诚度什么的,基本上不会有太高的,这点连马超也知道。高的也只能说是没什么本事的,比如三流武将,那样儿的在江东军中其实也都没什么重用,所以其实也不用说太多了,不错。
但是对马超来讲,显然忠诚这个虽说是不指望太多,那没错。可投降自己投靠己方的,这个最基本的,不背叛自己和己方就好,真的。可以说那样儿的话,就真算是好结果了,没错。他不指望太多,毕竟忠诚这个东西,其实也不好说。这个时代的话,可能就因为你上位者一句话,就有人死忠于你,给你效死命,那并非就没有。可也有可能,就是因为你一句话,让
本来就不忠心的哪个,直接就反叛了,是啊。那都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就马超所知道了解的,确实不是没有。因此,就他都想了,忠诚什么的,那还是慢慢来更好,真的。至于说指望太多,也是没意义、没必要,不错。所以真心说投降的人,只要不反叛,不投降己方之后马上又反复了,或者又投靠兖州军了,那么其实就可以了,真的。也许吧,马超虽
说没那样儿奢求不假,可说他没点儿想法,那都是假话。至少其人就想着能投降己方的,肯定不是越多越好,他不那么认为。但确实,其人想了,忠诚度肯定是越高越好,这个没错。可是显然,忠诚这个东西,投降己方的,自己只能说他们不会反叛,而忠心自己和己方,这
个确实,不会有太多,不错。以后能增加,那却是以后的,就现在的话,至少马超没本事说自己一句话,就让对方死忠。连自己一句话让对方忠诚度上来都不一定能做到呢,所以……当然了,有一点没错,就是他肯定要笼络这个投降己方的,不管对方多少人、有多大本事,
可以说那都不重要,确实,不重要。毕竟真就是孙策所想那样儿,凉州军就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忠心的人。只是更重要的,是投降这个事儿,那真心很重要。也就是说,马超不会管说到底是谁投降了,有多大本事?多少忠心?都不重要了,因为重要的是投降这个事儿,那确实很重要。他要用这个事儿来告诉江东军,你看看你们,这个……也算是告诉整个天下,
己方灭江东军,这个他们都有投降己方的,显然是不看好江东军了,是啊。并且什么时候曹操是彻底也带兵去灭江东军了,这个就更说明了灭他们对兖州军都是有好处的,不错。那样儿的话,江东军还能支持?必被灭,那没说的。有己方他们都要完,更别说再加上一个曹
操兖州军了,是啊。所以说马超最在乎在意的,其实是投降这个事儿。和这个一比,忠诚忠心什么的,反而没这个重要了,是。不过显然他也还是那么个想法,就是如果说投降己方的还有忠诚忠心,那就更好了。但确实,其人没指望太多啊,不太现实。第一重要的是有人
投降己方。然后才说是忠心忠诚,这个真心不指望对方多,确实不反叛己方,这个就已经是最基本的了。不投靠己方又反复了、或者又投靠兖州军,就够了,真的。马超是没指望太多,可不代表他就没有想法了,是啊。对投降己方的,其人就是如此想法。说不是奢求不假,但是有想法也没错。说是比较基本的,其实也可以这么说了。毕竟再多的要求也不是没有,
但是马超没那么强迫就一定要让他们做到,其实更多的,确实还是顺其自然吧,不错。对他来说,其实哪怕就算江东军就算是没有一个投降己方的,其实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了,那是。有着己方再加上个兖州军,试问江东军如何能不让他们被灭了?连孙策都没有什么信
心,是啊。天下三分,可以说凉州军也好、是兖州军也罢,他们其实都有那个实力,就说灭了江东军的。但是显然,对于前者来说,灭江东军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就只是最后损失多少的问题,前提是只有他们一方,没兖州军什么事儿。那么对于后者来讲,那要灭了江东军,
己方最后确实就不一定了什么样儿了,伤筋动骨可能,反正肯定不会损失少,那不错。这个也就只是有兖州军一方去灭江东军,而没有凉州军什么事儿。所以说天下大势啊,就是这样儿。人家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其实都有灭了己方的实力,这个孙策嘴上不说、不承认,可心里还是知道的、太清楚了。而江东军众人呢,将领和谋士,自然也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确实。但是显然,他们不会多说什么,那都没大用。可人家有灭了己方的实力,这个就不得不说,一方都有那个实力,那么两方加一起呢?最后是一起进攻、一起灭了己方,这个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想从己方别灭得到好处啊。灭了己方好处大、利益多,妥妥利大于弊,
这个对凉州军来说、对兖州军来讲,反正对他们是够了,真的。马超怎么都是选择灭了江东军、而最后曹操自然也做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
第五〇八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一九九)
第一,个人写的是小说,而且属于架空历史的小说,什么叫架空历史,这个就不用再多解释了吧,个人是懒得对这个说更多。
第二,在网站看书的书友,个人从来都是感谢的,那一点儿没错。做不到把每个人都说出来,但是感谢一定有,从来都是。有你们,真的,个人感激。
--------------------------
灭江东军就是必须的,孙策结局也注定了,反正江东军结局注定了,他的结局也就注定了。很正常,那是。确实别光说是其人,就马超还有曹操,那都没大区别。而且必须承认,如果北方异族真没大举南下成功,这个最后一统天下的自然都是凉州军。而他们也是灭了江东军、兖州军,自然也是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那是。但是显然,确实没那么简单、容易。至少
就现在来说、目前来看,可不就是那样儿。三方都在增加己方实力而努力,这个已经是根本了,毕竟还是那话那样儿,江东军不想一下就被凉州军还有兖州军给灭了、孙策还想着说让前二者损失更多的,没错。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自然是想着对付北方异族,一点儿
没错。可以说对付他们,那最根本的,肯定还得说是实力,一点儿不假。因此,这个你要是没有,那可真是。就是完蛋,一点儿没错。实力没有,就像江东军那样儿,比不上比不了凉州军还有兖州军,这就等着被他们灭,是啊。哪怕说增加着实力不假,可却改变不了结果
了。能改变过程,这个也许,确实可以。不过那结果,就孙策和江东军,以他们如今的实力,那确实还不够、不行啊,太差。比除了凉州军还有兖州军外的其他诸侯实力都强,这个不假、没错。但是和人家两军一比,确实就是差距大了,这个实力啊,真心不如,也没错。因此,人家灭你,确实是没问题。反而你说能挡住凉州军还有兖州军的进攻,这个确实就不
要多想了,是啊。所以还是想着改变过程什么的吧,那都不错,结果的话,那不注定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自然不会觉得结果有什么变化,注定是了。有变化、不同的话就好了,但是显然,他们没多大信心啊,是。这个肯定比马超还有曹操,他们对付北方异族的信心来
得更少,是。因此,这个其实也是,马超和曹操/他们对付北方异族,胜率什么的五五开,这个还有信心。可到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那儿,他们可一点儿都不会认为,凉州军还有兖州军,他们灭己方,这个己方胜率和他们五五开?那可真是一点儿都没有啊,确实是没有了,
没有信心,就说已经注定的结局,那么还指望什么?真心就只是说让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损失更多了。是,哪怕就算是到了如今,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还都没放弃过最后己方被灭的时候,让曹操和兖州军改变态度,这个一点儿都没错。可惜啊,知道成功不了,那是。但是却没放弃半点儿,那也没错。毕竟这个事儿对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来说,到时候一定会那
么去做的,是啊。成功不了,确实也没有办法。还是那话那样儿,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自然是觉得一切尽力了就好,不错。努力、尽力了,最后依旧改变不了结果,他们也真是可以说,这个己方尽全力了,没错。那样儿的话,结果还是己方被灭、最后败亡,确实也是,
那都没办法,是啊。可以说己方不努力、尽力的话,那肯定不行。就得说是努力、尽力了,没错。那样儿后者一来,怎么还有那么点儿机会呢。可惜就是几率缺都没那么大啊,可不。可以说这个也没办法,不错。都是无奈,那是。还有更好的办法,怎么说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都义无反顾去做了。不像现在这样儿,可以说是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那一点儿都
没错。可不就是,那一点儿都没错。有确实不那样儿啊,那是。问题就是没有,这个不错。对上凉州军还有兖州军,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确实是没更好的办法。不过也就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都是。最后挡不住,己方被凉州军和兖州军灭了,也是没办法。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是都想到了己方结局。孙策也想了自己结果,真心是不想要,不过还有更
好的办法?自己最后走什么路,能不能继续活着,确实就只是看己方如何,那都不错。己方不被灭,自己自然依旧活着,也许还能很好。可己方都被灭了、最后败亡了,最后确实,自己也不过就只是一个结果罢了,没错。己方都没有了,自己也不会说苟且活着,没大意义。
己方确实,那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一点儿不假。毕竟所有有着部曲的将领、谋士,可以说己方同样儿是他们的,没错。哪怕自己才是江东之主,江东军的主公老大。确实那样儿的就只有一个,如今是自己。可自己是因为能给己方带来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自
然让自己当这个主公老大了。是,换一个人,怎么都不如自己啊,那是。因此,这个事儿也是,改变不了。孙策也确实,他想马超带着凉州军灭己方,最后的结果改变。却不想这个自己当不了江东军的主公老大,这个怎么都是不改变更好啊,没错。还是那话那样儿,他就想着说当这么个主公老大,自己是得到了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没有如此的身份地位,
话说就如今的自己,哪能说有那些?至少是没有如此的实力、没那么多的部曲,是啊。这个已经算是比较基本的了,不错。可以说自己不是江东军的主公老大,那么确实也绝对不是现在这样儿啊,和如今一定不同。比不上现在,那是。但是显然,从当初自己父亲被吕奉先
咔嚓了之后,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还有朱治,他们是一致同意让自己继承自己父亲的位置。那么可以说这一点,他们就已经是认可了自己,确实是认为自己可以带给己方足够的好处,是真能给他们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结果其实也确实那样儿了,那是不假,如果
说真是自己这个当主公做老大的不合格的话,他们得想办法说不让自己当这个主公做这个老大了,是啊。但是程普、黄盖、韩当、祖茂、朱治他们都没说那样儿,连点儿想法都没有,那么确实,这个可以说是说明了不少问题、那其实是挺多的。至少第一点来说,就是从根本上来讲,孙策他是合格的一个主公老大,没错。第二自然就是没有人能说比他来当主公做老
大带给他们更大好处、更多利益了,是啊。所以说这个一直以来,还是说哪怕并非没有对其人有意见的,但是也不会多说。而孙策更是稳坐江东军老大这么个位置,那是。从这上看,还不能说明很多问题吗?真心是能说明不少啊,一点儿不错。江东军这边儿,那确实是再也
没有合适的人了,确实。以前孙坚在的时候,他都未必比他儿子更适合。而孙策几个兄弟,几个弟弟也是不如他。哪怕说几个弟弟里面本事最大的孙权孙仲谋,真说起来,在江东军众人来看,如果说孙策不在了,那么自然就是前者来做这个江东之主合适。但是孙策在,就孙
权来说,其人可真心不如他兄长。让孙仲谋作孙策那个位置,他还是不如后者更合适,至少
有一点没错,就还是孙策能给江东军带来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自然而然,这个就是给江东军众人利大于弊。虽说让孙权当主公做老大,一样儿是能利大于弊,那没错。但是确实,江东军众人却都知道,还得说是孙策,他当那个主公做那个老大,带给他们的好处更大、利益更多,是啊。因此,这个如何选择,那怎么都是很明显啊,是。孙权不如孙策,这个是
根本,如果说他能带来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超过了他兄长。那么显然,江东军众人会让他来当主公做老大,那是。其人说起来还是有野心的,可有孙策在,孙权也只能说把自己那点儿心思都隐藏起来。而且更知道,这个己方早晚要被马超凉州军所灭,这个时候他早
都不想什么当主公做老大的事儿了,就只想着怎么能保住自己小命,这个重要。当然了,这个保住自己小命后,也得说是想着保住家族,没错。可以说他有和孙策不同的地方,其实还不少。但是有一点,两兄弟却都有、还没大区别,那就是对待家族。如今的孙权,其实还
不是李宗吾口中那给又厚又黑的孙仲谋。怎么说呢,至少和那个孙仲谋比,现在的其人还差远了。可以说这个时代的马超,是真心领教过刘备刘玄德刘大耳朵的厚,而且他一直都认为,那可真不是一般般的厚,没错。这个说是自己见过的最厚的一个,他刘大耳朵当仁不让,真的。而其人一样儿是领教过曹操的黑,那真是。马超就敢说,这个时代的曹操,那绝对是
比历史上的其人更黑、比演义里的也更黑,他是深有感触啊,没错。曹操,那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奸雄,反正这个上面,马超认为别说是自己和孙策比不了,就历史上下五千年的人物,在奸雄上面,能比得过曹操曹孟德?他反正是没见过,这个也许吧,可能会有,但是这个……
就只有说孙权孙仲谋的又厚又黑,马超是真心一点儿都没领教过。这个他觉得也许是和其人终究不是江东之主有关,也许吧。但是孙权其人,自己又不是没见过。自己不能说其人就一点儿都不厚黑,可必须承认,那时候的孙权,马超真心是没太大的感觉,就只觉得是个人
才,那都没错。厚黑?也许有,可终究是没领教到啊,不错。可事实其实就是如今的孙权、现在的孙仲谋,你还真心不能说其人又厚又黑。至少有一点没错,他是不能和刘大耳朵还有曹孟德相提并论的,是啊。历史上是可以、演义里更是,但是这个时代,那却不行,不行啊。这个时代能和刘玄德还有曹孟德相提并论的,就马孟起、孙伯符了,没有他孙仲谋。说起来
这个他什么时候能达到他兄长那个程度,甚至超过了,也才能说可以。不过显然,真心是没有机会了。这个可不光是说孙策才是如今的江东之主,而估计也等不到他孙权如何的时候,这个江东军已经被灭了。所以说除了马超还能知道其人在历史上、演义里如何,这个还有谁
能知道,是啊。哪怕就是在江东军将领、谋士,甚至士卒的眼里,他们是认识孙权,至少多知道,没错。可一说起其人,第一点就是他是主公的弟弟,然后了解其人的,自然是知道孙权有才,那没错。可不了解的,最多就只是知道他个身份,也就是那样儿了。江东军士卒
的想法啊,正常,确实。所以就马超知道不少,那是。连在曹操那儿,说孙权,他第一想法也就只是其人是孙伯符的弟弟,孙/文台的儿子,第二个儿子……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他是半个字都没说过,其人倒是想过要是生儿子,那就得像孙策那样儿。不过曹操可没过什么生子当如孙伯符那样儿的话,那可真没有。是,他有那个想法,这个正常,但是却没
说过什么,正常。如今这个时代的曹操,那不是历史上的、也不是演义里的,准确说就是两处加一起,也不如现在这个曹操,真的。这个就是马超的认知,他除了真心不怎么了解孙权知道,就刘大耳朵还有孙伯符,他们都是。绝对超过了历史、超过了演义,那都一点儿没
错。甚至就说两处加一起,其实也没有现在强,真是。所以说其人可半点儿都不敢小看小觑了谁谁,那是。别说有名有姓的了,就是自己不知道的,他也没那样儿啊。
第五〇九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〇)
毕竟马超还没自大自狂到那种地步,哪怕是古代,可必须承认,古人一样儿有地方超过了自己,那是。他是不敢说自己什么都冠绝天下,那也不是。可也确实不错,就是曹操还有孙策,就他们的话,那还是不如自己的,没错。马超确实不是吹,而那个就是事实。可以说比自己强的,就某方面的话,曹操是有孙策,他们都超过自己了,那是。但是总体来讲,还不
就是自己比他们强,那是不错。因此,马超从来没小看了小觑了古人,但是在这个时代,自己是有本事的。可一样儿有超过自己的,这个说总体来讲。确实不是曹操、孙策,而是那些高人,不错。他们中有人自然是超过了马超,高人嘛,确实……而在某个方面,后者那可
以说更是拍马难及啊,一点儿不错。所以这个算是超过马超的人,不是曹操还有孙策,是那些高人,没错。一想也正常,毕竟他们可以说绝对是在大汉、乃至说整个世界吧,那都是最顶层的人物了,是啊。所以说马超比不上比不了他们,其实都正常,那确实,所以说这个……
正常,他是能超过曹操还有孙策,总体上那就是强过他们,本事比他们强,没错。但是分和谁比啊,真就和那些高人一比,这个却又不如他们了,是。因此,这个事儿就是那样儿,你要让马超和曹操还有孙策比,这个不光是凉州军实力超过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就马超的本事,总体来说也一样儿是超过了曹操和孙策,那是。可以说这么多年了,凉州军钱粮超过了
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实力超过了他们、连自己主公老大,那也一样儿是超过曹操、孙策。那么试问,只要说他们最后能解决了北方异族,最大的问题,这个马超带着凉州军如何不能一统天下?反正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这个之前肯定是灭了江东军,不错。还得说那个也
不光就只有凉州军,就兖州军也会一样儿参战。而之后只要说是真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最后就彻底剩下一个问题了,就是灭了兖州军,然后一统天下,没错。这个一直都是马超的想法,他也都知道,那却是必须的,不错。己方怎么都是要走那么一步,这个还是那话那样
儿,就是三步最后己方一统天下。哪怕从来都是没那么简单、容易,是啊。已经说太多次了,可架不住他就总那么想。可以说暂时还没有更多的,可这样儿,其实也不能说就算少了,没错。而且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前者的想法,那是。就以凉州军的实力来说,你就让他们一方对付北方异族,胜率是没那么大,都不假。但是到时候他们大举南下,
这个己方这边儿是统一战线好吧。就不止是他们凉州军一方、还有兖州军、更有大汉的其他势力,确实。那都少不了,多少势力,最后就只有一个目标,是啊。不阻截住北方异族、不赢了他们、不打退逼退对方,这个最后就是失败。大汉的势力,真心说是不好接受那些,
反正肯定是一点儿都不想,那是。而反过来说北方异族,他们自然怎么都想成功了。鲜卑地界,弹汗山,这地方的细作,不说是最多,估计也差不多了。而且不光是凉州军、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细作一样儿是有不少,只是确实,这个还是没有凉州军派的多,没人家财大气粗啊,那是。派出去的细作,尤其是去了北方异族地盘儿的,那还是凉州军最多、然后是
兖州军、江东军最少。这个和实力也是有关系,那不错。凉州军实力最强,他们派出的细作最多。兖州军在中间,他们派出的细作第二。而江东军最弱,这个他们派出的细作最少。其实对后者来说,也确实。可以说就算是不派细作去北方异族的地盘儿,这个对己方来说,也是没多大影响的,是啊。毕竟孙策和江东军,他们都清楚,等北方异族大举南下,那时候
己方是早被灭了,没错。可说实话,有一点是让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觉得己方非派细作不可。就是他们要知道凉州军细作和兖州军细作在北方异族的一点儿动作、自然也都包括北方异族的一些情况,这个肯定是他们要了解的。因此,可以说对方大举南下的时候,己方基本上早
被灭了。但是再如何,却也改变不了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态度。哪怕是少派出细作了不假,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却依旧是想着这个必须要知道北方异族那边儿的情况,一点儿没错。并且也要知道,凉州军细作和兖州军细作,他们在北方异族那儿的情况,多少都是要了解点
儿的。这个确实,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真心不会因为说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而己方早被灭了,就觉得一点儿都没必要派出细作去北方了,那可真是没有。只不过确实,也是和江东军实力有关,他们没派出太多的细作。就别说和凉州军比了,都比不上比不了兖州军。一想也都正常,那是。少于他们,那确实是。如果说多了,那反而说不正常了,是啊。因此,
可不就如今这样儿?一切还都是很正常的,没错。这个就是马超还有曹操、凉州军与兖州军,他们可也都知道。其实这个别说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江东军早被灭。哪怕说他们大举南下的时候,后者不被灭,那可以说都和如今没有大区别,是啊。这点没有什么不相
信的,因为就是事实、也是现实,不错。可以说就算是那样儿,因为江东军他们依旧是天下三路诸侯中最弱的存在,这个派出的细作,也许比现在多,那倒是都正常;可实际上,却依旧不会比兖州军多;更比不上比不了凉州军了,是。因此,这个马超还有曹操,他们是没
有什么不明白的,凉州军和兖州军,那也都知道。更大、更多的影响,其实还是实力。如果说江东军也有那钱粮物资,就算不和凉州军一样儿、但是确实不会说比兖州军差,是啊。所以说也可以那么讲,归根结底还是实力上面的因素。钱粮物资什么的,怎么都属于是实力里面的,那没错。可以说就算不像凉州军那样儿财大气粗、但是也别比他们少太多的钱粮物
资,那么这个试问可能没有实力吗?确实就是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所想那样儿,那也是现实、事实,就是马超凉州军从一开始,就有钱粮物资,慢慢越来越多。结果这个实力上的差距,他们比起对方来,差距就越来越大了,真的。就光比人才的话,江东军确实也没那么多人,
是啊。但是曹操兖州军,就在这个上面,他(们)可真是不服马超凉州军,真的。至少知道后者一方有人才,那不假、还不少,事实。但是己方就没有人才吗?很少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那有、一样儿不少,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就这么一点的话,曹操和兖州军,他们可真是不服马超凉州军啊,那是。也就是孙策江东军那样儿的,他们嘴上不会多说,可心
里还是认可对方的,至少都知道,人家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人才可都比己方多,没错。这个自然也都是实力,怎么都是。而且就是,这个你一方有实力的话,那是绝对吸引人(才)来投靠,是啊。相反的,那确实就是反过来了。看看凉州军和兖州军、再看看江东军,确实是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显然抛开吃粮饷的士卒来说,就三方,投靠他们的,那依旧是和实力
有关。最多的是凉州军、其次是兖州军、最少的是江东军,这个多少年了,一直都是。而江东军这边儿,其实这几年,好像就一个庞统这么个大才投靠了他们,然后也没谁了,是啊。并且人家投靠那都是有自己的原因的、有他自己的想法。所以说孙策和江东军,他们在这上,
那真是不和马超凉州军还有曹操兖州军比,那是。毕竟和他们比,这个也比不上比不了他们,不错。多少人都看到了,这个最后能得天下的,确实还得说是马超凉州军。因此去投靠、投奔了他们,可以理解。而兖州军呢,反正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认为,十年内,兖州军不会
被凉州军所灭。当然了,这个也只是他们的想法而已,怎么都不是绝对的、也没有绝对,是啊。毕竟十年之内,凉州军最后灭了兖州军,那也不是不可能。不过那个大前提,确实就是他们必须先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然后再说……但是在那儿之前,不说解决没解决了北方异族的问题,至少在解决他们问题前,这个凉州军肯定是灭了己方了,当然灭己方的也少
不了兖州军。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许不会觉得有太多、太大的遗憾,只要是能让凉州军、兖州军,他们损失很大、很多,就够了。那样儿他们是不会有太大、太多的遗憾,正常。不是那样儿,那么最后确实就要变了,这个孙策和江东军他们要没更大、更多遗憾,就不对了。
十年,那之后的事儿,反正他们是觉得己方也看不到了,没错。就只有凉州军和兖州军,还有个北方异族,那样儿,他们是都能经历。孙策和江东军都觉得己方不在了,那还扯什么啊?想能保存,可显然,那真就是不现实、也不会是事实。所以说他们在那点上,还不会说
想更多,够了、可以了。很多时候,确实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承认、认可。当年的凉州军在马超的带领下,靠着丝绸之路、靠着马场,确实是给他们赚取了多少钱粮。尤其是前者,那实在是太多了,没错。哪怕就是孙策还有江东军、自然也包括曹操和兖州军,他们也不是说就都没想过,也许吧,自己要是马超的话,确实还有地方不如对方,那正常,可必须承认,
如果说己方也有那样儿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样儿是占据了丝绸之楼、直接就是控制了,那么可以说己方实力肯定就不是现在这样儿啊、绝对不是如今这样儿。那可以说怎么都比现在强,真的。可惜啊,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却是凉州军他们独有的,可以说己方最多也就只是
个羡慕嫉妒恨了,没错。因此,这个事儿其实也是,别看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有点儿想法不假,那正常。可却从来没说过怨天尤人什么的,那真是没有。人家马超凉州军,他们有那个条件,确实也不得不承认,其实也是命好。这个算是有绝对的地利吧,所以别和人家比这
个了……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是都知道己方没有。丝绸之路就那么一条,而且要占据最关键的地方,就必须是凉州。可那地方,对曹操兖州军来说,基本上是不要多想了。而对孙策和江东军他们来讲,那真就更别做梦了,是啊。或许说做梦都梦不到吧,也许。太不现实了,不错。现实点儿吧,比很多都好。凉州那可不是曹操兖州军还有孙策江东军,他们能觊觎的,
必须承认,如今都不和那地方接壤,试问还能如何?是啊,都没有州郡和人家的凉州挨着,确实,这个也绝对是问题。至少第一个,那得说是先是相邻,然后再说什么攻略的事儿啊。或者说点儿其他的,可这个基本的情况,那确实得有。可如今连基本的都没有,那就更别
多去想了、觊觎不了,是啊。对此,曹操还有孙策、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其实都知道,丝绸之路,己方是没点儿希望啊,不错。
第五一〇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一)
怎么都是没有,而丝绸之路你还得说派商队走,为了挣钱啊,然后还依旧是要给凉州军钱,那都没办法。除非你不走丝绸之路,那样儿是不用给他们钱,人家也没逼你非得走,只是走必须得给钱,这个没错。如果说不走的话,绕远去西域,并非去不了,但是肯定更远、然后还得经过异族的地盘儿,真心没有保障。往好了说,来回一次,都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这
还算是好。不好的呢,自然就是在异族的地盘儿上,商品还有财物什么的,基本上就不会剩下了,连人估计都没几个能活着的,就是。所以说走丝绸之路,是要给凉州军财物不假,但是却一节省了时间、二在到达西域的一路上,都有凉州军的保护,是有不开眼的马贼之类
的,可以前有,现在还有吗?所以说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曹操和孙策,他们自然是知道该如何选择。没错,选择走凉州军的丝绸之路,最后还得给他们财物,可己方一样儿是挣钱了,还是大头儿,这个是。并且可以说己方两军不派商队什么的,那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
有富商巨贾一样儿走,一样儿给凉州军财物,所以说起来就己方给他们的,那真心九牛一毛啊,没错。因此,这个凉州军有没有己方给他们的财物,确实都没有什么影响,那是。可己方这个有没有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这个对己方来说,终究是有影响的,不错。所以曹操还有孙策,他们自然是知道该如何选择,那是。己方不走丝绸之路,对凉州军那真是没什么大
不了的,可对己方呢,那就真是有影响了,没错。那么这个如何选择,其实也不用多说了。利大于弊的事儿,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真是没理由不去做。并非什么大是大非,他们怎么不会做?做了就太正常了,是啊。可以说不那么做,那才不正常。资敌什么的,话说你给凉州
军那点儿财物,说起来连资敌都谈不上。其实人家真心是没看重,可以说要不是因为马超在这上管理也不是太过严格。说起来他们都能禁止兖州军还有江东军走丝绸之路的商队。不过有一点没错,就是他和凉州军都清楚,这个是禁止不了的,除非是关闭了、彻底封了丝绸
之路,那样儿还行。要不然的话,确实是不好使。毕竟这个你哪怕就算是禁止了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的商队,可人家两军却能和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和他们合作啊。那些势力,可以说马超还有凉州军,他们是怎么都不可能都给禁止了。所以说禁止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的商队,其实没大用,不错。这个前者也都知道、太清楚了,是啊。因此,现
在就是那样儿,维持如今这么个样儿,其实对三方来说,至少他们总体是觉得可以了,那都不错。就是兖州军也好,是江东军也罢,他们都有自己的商队走丝绸之路,不过最后要拿出一部分财物给凉州军,这个是必须的。当然更大头儿,那还是他们自己的,是兖州军和江
东军的,不错。所以说曹操和孙策他们是义无反顾那么做了,这个对己方好处大、利益多的事儿,妥妥的利大于弊,那么有什么不去做的,是啊。所以要不然兖州军和江东军他们怎么都能联合到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一起合作。没有这点的话,马超是真心都想给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的商队给禁了,没错。可惜啊,终究还是禁止不了的,没错。
真就得说是彻底封了丝绸之路,是谁都不能通过,也只有那样儿,才能说是彻底杜绝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在丝绸之路上得到好处、利益。但是显然,那事儿马超怎么都做不出来、做不到啊,不错。对他来说,这个如今己方有这么个实力,和自己怎么都有关系,那是没错。但根本还是己方有丝绸之路,这个才是根本。没错,马超敢说己方哪怕没有丝绸之路,这个
己方最后,就现在一样儿是那实力最强的,这点儿信心,他还是有的。可必须承认,哪怕己方依旧是实力超过兖州军还有江东军,可确实,绝对没有了如今的实力,那一点儿没错。可以说己方有如今的实力,甚至抛开战损、不怕伤筋动骨那都能灭了兖州军、江东军,可己
方因何有如此实力?不是因为自己,可就是因为丝绸之路啊,那不错。正因为有了丝绸之路,己方才有如此的实力,这个一点儿没错。那么己方没有丝绸之路,确实就没有了现在的实力,一点儿不假。哪怕实力也许吧,还是能超过兖州军、江东军,那么也许就超过不了前
者,是啊。这个没那么绝对,不是你说超过了,就一定能超过的。不过马超好歹是穿越来的,要说争霸天下,还不能让己方实力大汉第一,这个也真是,太逊了、太衰了,真的。他敢说,真那样儿的话,换一个穿越者,不说一定超过自己吧,可基本上没太大问题。其人从来没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可以说一堆穿越者,那其实都超过自己的,不错。而且多少人都带
着个系统,自己可没有那东西。马超敢说,一个系统,就这个时代,那就和无敌也没区别了,真的。别说这个时代,就一千八百多年之后呢,基本上也都如此啊,那是。所以说有那东西的,他是觉得自己可比不上比不了啊。自己也就比一些不如自己的穿越者吧,那肯定也
和自己一样儿,都是什么都没有的。不过有个记忆,这个却是不可缺少的啊,少了这个,试问还有什么金手指了?有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记忆,那怎么都是个金手指啊,没错。没有的话,就说和这个时代的土著,好像也没大区别了吧。马超可没人家主角那样儿,一穿越直
接带一堆东西来,那真没有。有多少人,那都带着玉米、地瓜、土豆来的,还都是生的,能当种子……说起来他其实也想,可自己哪有那样儿啊,真心没有。别说是那么三个了,其实随便一个,也真是宝贝啊,没说的。不过也确实,没有就没有吧,马超从来不会说因为这个而怨天尤人。反正都来了这么一个乱世,你还能说什么?就只是说“既来之,则安之”,
自己怎么都脱离不了这个争霸天下,那是必须的。盛世,他不会。除非说是到了元朝、清朝,那另说。其他朝代,盛世他是不会这样儿,那没错。可没办法啊,谁让自己到了东汉末年,自己不争霸天下?去投靠某一路诸侯?这个反正马超自己觉得,还是争霸更好,投靠谁
就算了。毕竟真说要会天下群雄,那就只投靠了某一路诸侯的话,他觉得其实还不够。但是要自己当主公做老大,这个其人是觉得可以了、够了。是啊,现实不就那样儿。马超觉得自己要是投靠某一路诸侯的话,肯定最后也得说投靠曹操,不会是孙坚父子、更不会是刘备刘大耳朵。其他人,那还不是他考虑在内的,不错。哪怕马超其实还有欣赏吕布一点儿,但
你说要让他拜吕布当主公,那可真没有。当年的事儿,你看其人年轻时候能在丁原、吕布他们手下做事儿,那可以有。但是说要拜他们当主公,那可真心是没有了。也就是曹操,在马超眼里,能当自己主公,可自己却不会死忠于他,那不会。不过忠诚、忠心什么的,自己肯定不会少就是了,那没错。至少不会说背叛其人,那没有。因此,这个事儿就是那样儿,
如果说马超真不自己争霸天下,就肯定投靠曹操曹孟德,那没错。而从以前他和后者的接触来看,那可真是。其人还是非常欣赏曹操的、还有佩服他的地方,那是。可惜啊,自己是无论如何都得走一条争霸天下的路,那么注定和曹操是敌对,那改变不了。但是再如何,确
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个交情是怎么都有的。毕竟曹操和马超的关系,那怎么都不是他和刘备那样儿,那可真不是,比不上比不了啊。因此,这个其实那差别、差距,不用多说了。反正曹操、马超,甚至也包括刘备,其实他们能都知道、很清楚啊。毕竟三人的关系,彼此
可都是门儿清。这么说,曹操和刘备,两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以前最开始的时候,那是有交情的,没错。但是之后呢,基本上就都是仇恨了,可以这么讲吧,那是。因此,双方都是想灭了对方,这个是根本啊。兖州军一心想灭了刘备一方、后者一样儿,也是想灭了前者。不过最后的结果,却是马超带着凉州军灭了刘备一方。这个也是看得出来,其人是怎么都想
着说灭了刘大耳朵,那是。首先马超是真心看不起看不上刘备,没错。这个原因说起来,其实真心是很多。不用详细去说,也没那个必要啊,是。可就如此,他是真心想着灭了刘大耳朵、最后其人看到己方败亡,他结局也只有一个。而且第二也得说,刘备一方是当时天下
最弱的一路诸侯,那么马超带着凉州军一统天下,这个就该是从灭了他们开始。所以说最后刘备一方被灭了,也是正常。而曹操和马超的关系呢,可以说是比较复杂,这么讲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毕竟也是事实。因为最开始的时候,马超就一心想着利用对方,这个没错。
关键是他还成功了,是啊。而那个时候的曹操曹孟德呢,不说就一心为了大汉,可基本上真就是那样儿,所以让马超是有机可乘了,没办法。而且那个时候的曹操,还把马超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儿,都为了大汉的一个。结果自然不是那样儿,让他失望了。但是哪怕如此,其人也没说怎么责怪马超,就只是想着自己,确实是该被骗,实在也是当初的马孟起太高明,
抓到了自己的软肋,那也真是没办法啊。因此,他们还真是没什么仇恨,交情倒是有。也是马超那边儿,他知道曹操没怨恨自己,倒是自己这边儿,真心有点儿不好意思,没错。而且马超一直都没忘,自己可真是欠着人家人情呢,重要的是还有没还上的,是啊,这个……
兖州军要灭凉州军,这个一直都是,同样儿,后者更是要灭前者,那都不错。而这个就只是因为双方敌对,却不是什么仇恨,那真没有。但是战了那么多年,可以说两军早就是敌人了,那一点儿不假。所以早也都是不死不休,一点儿没错。不过真是,他们和刘备一方,确
实还有所不同,那不错。曹操和刘备有仇恨、但是马超和曹操,他们没仇恨。而刘备和马超,后者对前者怨恨确实深,但是前者对后者,说起来还真是没那么多恨,怨肯定有,那是。所以一直都是那样儿,最后也造成了刘备一方先出局了。其实一想也正常,还是那话那样儿,毕竟天下那时候就只剩下四路诸侯了,一点儿不假。可除了他刘备自己一方,其他那三路
诸侯,其实都想他们最后被灭了吧。曹操想、马超更想、就孙策也想。是,对曹操和孙策他们来说,刘备一方不被灭,那么对他们好处可能要更大点儿、利益更多点儿,这个是。不过还是那话,既然刘备一方被灭都改变不了了,显然他们也不会为了对方和凉州军死磕,那
一点儿都不会。而且还真是,他们想着刘备一方被灭对他们的好处、利益,这个就够了。毕竟真是想着刘备最后自己咔嚓自己,那真是……
第五一一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二)
是啊,曹操可一直都没改变过自己的想法,没错。而孙策更是跟着他走,那也是不错。所以刘大耳朵的结局,其实也可以说是注定了,那是。是,他们被灭的话,怎么都有对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不好的地方,那没错。毕竟天下少了一路诸侯,关键是反抗凉州军的一路诸侯,这个性质很重要。就是反抗凉州军的力量又少了,那没错。而他们往一统天下又迈了一步,
没错。这个不能说是最关键的,可不得不说,其实也挺重要了,没错。所以说这个其实也是……可以说是在灭江东军前的一步,那是。必须先灭了刘备一方、再灭江东军、对付完北方异族、最后灭了兖州军而一统天下,如此。这个真是,一直都是马超和凉州军的想法,那
都不错。对他还有凉州军来说,已经是走出一小步了,就是灭了刘备一方。然后还剩下三大步,这个却得说慢慢来,没错。毕竟连去灭江东军,也都没那么简单、容易啊,是。因此,到底说要如何,这个马超是有想法不假,但是确实,还得说是慢慢来,“欲速则不达”,是啊。
己方水军练好,再出兵去灭江东军,这个也是。灭他们是可以成功的,不过说己方要损失多少罢了,多了少了,其实都是。马超想损失少点儿,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自然是想凉州军损失多了,没错。然后和他们一样儿的还有个兖州军,这个一样儿损失多就好。那样儿的话,孙策和江东军他们也确实,这个遗憾肯定少了,那没错。不能让对方损失多,这个就还
得说是遗憾多啊,那是。现在的情况,那就那样儿,是啊。反正确实,这个想法还是挺好的。不过想法是挺好,不过实际的话,估计真是,未必就那样儿啊。还是有那个几率不假,也一样儿是说没有了。最后看不过就是可能几率大小,确实说可能再大,也未必发生。而可
能性不大,确实就不代表发生不了。不管怎么说,这个还是没错,那就是马超、曹操,他们一种想法,灭了江东军而己方损失少点儿。孙策他们则是另一种想法了,是啊。就是己方哪怕依旧会被灭,但是让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损失更多,这个是。那样儿的话,确实是够了。
这个又不是什么奢求,确实是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的想法。关键是这个并非就达成不了,确实是能达到,没错。最后就看彼此的实力了,这个也是。差距怎么都有,还不小,那都没办法。想差距缩小啊,那是。孙策和江东军他们的想法,就和马超凉州军、曹操兖州军,他们想法也差不多。不过就是前者对象是己方与凉州军和兖州军;而后者所想的自然就是己方
和北方异族了,没错。并非是没有可能,只是几率确实,并非那么大,不错。还是小啊,那是。不过确实,就是那话那样儿,马超也得包括曹操,他们最后是怎么都会灭了江东军的,不错,确实那样儿。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呢,这个成功与否,可真心就不一定了,不错。也
就是说,孙策还有江东军,他们可真没办法,说在凉州军和兖州军他们强力进攻之下,最后不被灭。但是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这个最后大汉这边儿是所有势力统一战线,那何尝说就顶不住呢?阻截住他们、赢了对方、逼退打退北方异族,可真心就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儿。那确实没有绝对的,只是几率大小问题,最后看双方的胜率,那是。所以说这个肯定也都不
错。鲜卑地盘儿,弹汗山,这地方马超算是熟悉一点儿,毕竟他也是来过,没错。而凉州军的细作,就属在这儿最多,那是。当然了,也不止是他们,就兖州军、江东军,他们细作在弹汗山这儿一样儿多,没错。鲜卑也是三分,不过和大汉一直都不同。毕竟大汉属于凉州军,就算是一家独大,那两方是联合一起对付他们,不假。可鲜卑却不一样儿,和连、轲比
能还有步度根,三人实力其实都差不多,所以三十年来也是谁都没奈何了谁,那是。而因为和连和檀石槐的儿子,这个占据弹汗山的势力自然是他,而不是轲比能还有步度根。不过确实,就是轲比能还有步度根,他们是做梦都想占据弹汗山一片,毕竟那地方属于鲜卑王庭
的象征,在鲜卑那儿来说,多少还是有点儿意义的,不错。如果说什么用都没有,那么两人自然也不会有那儿想法,是啊。可和连从他父亲被吕布咔嚓了之后,他就一直占据着王庭弹汗山,这个也不得不说,至少轲比能还有步度根,他们随便一方那是怎么都奈何不了和连,
没错。而两方又没有联合,毕竟联合的问题多了去了,这个最后得到的好处、利益都如何去分,还有其他的事儿,是啊。所以说真就没有联合的,因此,三方都是谁都奈何不了谁,如今就算是比较平均的三分天下了。这个和大汉那边儿的太不一样儿了,不错。哪怕都能说是三分天下,但是这个区别,那还是挺大的,没错。而他们和大汉确实也不同,那是。至少
孙策还有曹操,他们想了,这个最后己方是要被凉州军所灭,他们一统天下。可鲜卑三大势力不是那样儿想法,真不是。和连、轲比能、步度根,应该说他们就和马超所想也没差,就是早日灭了那两方,己方一统这个天下,实际是鲜卑的地界。当然了,这个也没有忘了,
说最后一定是要大举南下成功。当然了,这个大举南下成功,那却不是己方一方、也不光是只有鲜卑势力、还有其他异族的呢,没错。这个北方异族之间,与大汉确实是不一样儿。大汉管北方异族都叫异族,然后每一方也是有自己的名儿。北方异族那儿,确实也有,管除
了己方之外的,都叫异族。但是北方异族之间,他们的关系,和大汉确实是不同,那没错。至少他们的共同敌人是大汉,那都不假。因此,最后有联合到一起大举南下,这个必须是。而彼此间的龌龊倒是少,也是。虽说矛盾什么的都有、也一样儿有战事,那确实都是,可和对付大汉不同。他们再怎么说,都被大汉称为叫北方异族,这个彼此间有合作,对付大汉啊,
那是。所以说有大举南下,这个少不了。就像他们之间可以联合、对付大汉,却不会说和大汉联合什么的,那都没有。所以说就是如此,在大汉这儿,北方异族都是一伙儿的,这个一直都是。在北方异族那儿,不管彼此间如何打,最后肯定都是要联合到一起去对付大汉,
不大举南下都不可能。所以说这个其实算是比较基础的了,没错。北方异族哪怕就是不同的民族,可也有那利益,最后让他们联合到一起。说不大举南下不可能,必须、必然啊。就真是说什么时候了,不错。从这也看得出来,这个北方异族,那一直都是把大汉当成头号的敌人,这个肯定是。毕竟北方异族不同的民族都能联合到一起,至少大汉还做不到那样儿。
大汉最多就是统一战线,是自己地盘儿上的势力而已。最多就是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马超拉几万南蛮的士卒来,那都多说了。如果说再给五溪蛮些好处,也是能让他们出兵,那都行。可这个和北方异族的联合,确实还比不了,是啊。你说人家那个联合,确实是为了更大好处、更多利益,一点儿不假。那么做了,就是利大于弊啊,是。可到时候大汉这边儿,
除了说自己人统一战线,那么你拉过来南蛮的士卒、五溪蛮的人马,这个还不都是靠着给人家好处、利益才行吗?真的,如果说不给人家足够的好处、利益,就马超其实也强制不来太多,真的。就孟获那样儿的,可一直都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一点儿没错。没
足够的好处还有利益,他可真心不会让南蛮来多少人马的。可要是够了,十万人,那都是最少的了。多了的话,自然就会比那个多,是啊。而五溪蛮的话,更是现实,那地方的蛮王沙摩柯,更是看重好处和利益。反正只要是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利益,哪怕就让他们来
参战一半的人马,那也不是不行。所以从这也看得出来,北方异族那边儿,他们的联合,确实更重要是看好处和利益,没错。但是同样儿的,他们把大汉当成是头号大敌,那是。比他们来说,南边儿的异族就不同了,尤其是南蛮和五溪蛮的人。别的异族、异国,说起来基本上都靠不上,最多马超是让兀突骨多造藤甲,这个是必须的。而蛮族的人,说起来就是好
处和利益,因为他们可没把北方异族当成头号大敌,毕竟这个还隔着大汉呢,确实距离不近啊,所以这个就看得出来,那还得说是北方异族是把大汉当成要灭的敌人了。可南边儿的异族,可没把北方异族当成大敌。当然了,肯定也不会是什么朋友。只能说是陌生人,因此,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好处还有利益,那么就不愁他们不派兵。而只要好处够大、利益够多,那么南边儿异族参战的人马,真心不会少,不过真是也没太大战力,比不上比不了凉州军和兖州军,但是却肯定超过了大汉的那些势力,这个不会差。毕竟人家的人马好歹也是正规的
士卒,可不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家族的那些私兵能比的,确实。不过到时候北方异族大举南下了,这个南边儿异族参战的事儿,那却还得是马超凉州军安排,和曹操兖州军没多大关系啊,那是。毕竟不管是南蛮那边儿、还是五溪蛮那边儿,可都是凉州军的地盘儿。一个在益州南面,准确说是再往西南、另一处是荆州武陵,那可都是凉州军治
下。再说了,就比钱粮物资什么的,怎么都是他们最多,那真是财大气粗。所以又赶上了是凉州军地盘儿上,所以这个最后怎么都是他们给南蛮和五溪蛮好处、利益。这个在马超那儿,其实他也是想了。确实,肯定不能等着北方异族大举南下的时候,这个才去联系他们,
那肯定不行。毕竟益州西南距离北方不算近,关键是路不好走,这个才是问题。所以说等他们人马参战,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因此,马超的想法,要不就是早早通知他们,让南蛮那边儿早出兵,是能赶上。要不就是他们的人马至少一直在司隶,这样儿一来,北方异族大
举南下的时候,那南蛮人马马上就能参战。不过不管说是如何,这个给南蛮的好处、利益,马超肯定不会吝啬的。大汉这儿统一战线那不假,可要联合南边儿的异族,其实也是挺需要的。至于说给了对方多大的好处、利益,那反而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南蛮和五溪蛮的人马能参战,这个才重要,不错。而给他们好处还有利益,确实是值得的。至少不可能说一下就用
那些钱粮物资变出来一堆人马,那怎么可能呢,所以还是给,马超认可。到时候怎么说都没是让南边儿的异族参战,没说的。团结一切能拿出来的力量对付比方异族,己方大汉这边儿就一定不是对手?阻截不了他们?赢不了对方?打退逼退不了北方异族?确实,那肯定不
是绝对的,看着己方这边儿的势力的总体实力,差距要没那么大,这个己方何尝是成功不了、成功不来,是啊,胜率怎么都是有的。
第五一二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三)
还是那话那样儿,这个怎么都是增加了己方这边儿的实力,那是。马超到时候确实,不可能说不那么做啊,因为除了说要统一战线之外,能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去对付北方异族,这个是应该的。其实说起来,确实也可以说是统一战线了。不过这个统一战线却不是大汉势力的统一战线,那是加上了南边儿的异族。哪怕就是五溪蛮,生活在荆州武陵,可却依旧是
异族,这个你得承认,就是啊。他们不是汉人,是蛮族。他们和北方异族,那是太大不同了,没错。前者想着灭了大汉,那可真好。但是后者显然不是那么个想法,在他们那儿来说,就是。毕竟北方异族不怎么会耕作,就会放牧,所以说也确实,并非是不想学习汉人,只是
老祖宗留下来的就是草原文明。但是显然,南边儿异族、异国,他们没有草原、而且看到的真心太多了。汉人为什么比己方强,他们觉得少不了一点就是汉人会耕作,这个自己是比不上比不了、当然了汉人还有其他的优点,很多,比如说这个有学识,那知道的多啊,没错。
确实,就在这点上,北方异族其实也有佩服汉人的地方,那都正常。而南边儿的异族、异国,那更佩服了,不错。前者有佩服的地方,可终究是和后者不同。如果说北方异族就只佩服汉人有学识、学问,最多就是那么两分而已。可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佩服汉人的学识、学问,那至少得有个七分,还得往上,近八分,一点儿不错。所以这个就看得出来,这个北
方异族,怎么南边儿异族、异国,他们彼此都不同,一点儿没错。北方不是南边儿、而南边儿的一样儿不是北方。区别大了去了,是啊。根本来说,南边儿的异族、异国,哪怕就是联合到一起,也是不如北方异族联合。实力上的差距,这个就是根本了,不错。如果说南边
儿的异族异国也有那个实力的话,确实这个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的想法,那就不是如今这样儿了。可以说他们想着对付北方异族大举南下,这个胜率五五开。如果说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也有北方异族的实力,那么天下异族联合到一起,就真是能灭了大汉,后者
都挡不住,是。不过好在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没那实力。别说和北方异族比了,就是比大汉的三路诸侯,他们也比不上比不了,是啊。所以说这个前者的是,那是必然要大举南下,那是必须的。到时候肯定是要联合那么做了,成功了最好、灭了大汉都可以。这个说灭了大汉是灭大汉朝廷、灭天下的诸侯,百姓什么的,显然是北方异族要利用的、就是当奴
隶了,那是。所以说这个都是北方异族的想法,可南边儿的异族、异国,他们怎么都不是如此想法啊,不错。毕竟实力没有,不是说你去灭大汉,真说起来,倒是人家能灭了己方。因此,这个对他们来说,自然不会像北方异族那样儿想法了,怎么都不是。就他们大举南下
了,南边儿的异族、异国,最后还得是参战,帮助大汉这边儿。只要说马超给了他们足够的好处、利益,这个就可以了。其实就算是没有那些,那么最后他们也许也会参战,确实不一定。但是去多少人,那肯定没多少,是啊。可马超如果是给了他们不少的好处、很多的利益,这个他们都不可能说出很少的人马。真心不会少了,去参战的,是啊。其实别说是他们
了,南边儿的异族、异国,哪怕就是不来参战的大汉势力,不想着和凉州军与兖州军统一战线的势力,可以说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利益,你看他们会参战不?所以说这个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去参战能不能得到好处、利益,利大于弊的事儿,他们基本上也不会说不去做。所以说真让他们觉得去参战是弊大于利的话,这个就完了,那就不会去,这个很正常。看南边
儿的异族、异国,他们还都那样儿呢,是啊。而大汉的那些势力,其实更是,没错。毕竟真说起来,他们怎么都是在大汉地盘儿上混,是怎么都少不了和凉州军或者说是兖州军,和他们打交道的,不错。你看连五溪蛮那样儿的,其实和凉州军的接触也不少,当然了,这个
其实真就说和他们没有接触,对方也未必就活不了,是啊。他们毕竟和山越还不同。五溪蛮那是妥妥的异族,一点儿没错。而山越说起来,你说他们是异族,真把他们规划到那边儿,不是一点儿都没道理。但是实际上呢,他们是异族吗?你要问他们自己,反正有人说自己是
汉人,有的不是,这个正常。而事实也确实是那样儿,那没错。就马超所知道、了解的来说,历史上到底什么情况,他不那么清楚,对山越这块儿,他可没了解过。但是这个时代的山越,那其人多少都知道些情报。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山越,确实就是占山为王的山贼集团,不过真就是成了气候的。除了说不能争霸天下,但是给江东军带来麻烦什么的,那却是一直
都有。而且也真是,里面有汉人,这个不假,那是事实。可一样儿也有异族,而且不少。当然了,更多的还得说是汉人,那没错,这个也是。异族和汉人比的话,那确实是少了。所以至少马超看来,你把他们放到异族那儿,是有点儿道理。至少山越那儿有异族,而且不少。
是,他们比汉人少不假,可实际上真心不少啊。只能说山越里汉人更多,如此。因此,就是这么个情况。反正历史上什么样儿,他是真不知道、就只知道现在是这样儿了,没错。而且必须承认,这个如今怎么都不是历史、也不是演义,绝对超过两者合一起的,那是。所以
说就如今这么个情况,那还不就是很正常?反正马超真是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就如今这个时代的人口,那都是历史上的六七倍,甚至实际上还要更多,不错。所以说诸侯有那么多人马,一场战事一方不来个十万人,就士卒单纯十万,那都是少了,真的。至少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都是那么看的,一点儿没错。一场战事不拉出来十万人马,可不就是少
了,真的。只有说超过这个了,那才能说是多得点儿。而你来个十万,那倒是都正常了,是。历史上的话,那是真心没有这么多的人马啊。就一个赤壁之战,在三国战役里来说,那是参战人马最多的了。但是哪怕如此,曹军那边儿,曹操也就有个二十万人马,孙刘联军那
就更少了,是啊。曹操的二十万人马,那绝对是超过了,这个实际是要多。而孙刘联军,人马再多,其实也就五万多人,和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最后的夷陵之战的人马差不多,和一方啊。因为夷陵之战,刘备蜀军那边儿,有四万多人,然后五溪蛮有一万。而孙权那边儿呢,倒是有五万多人。所以说历史上来讲,反正三国时期诸侯真没那么多人马,一点儿不假。就
之前的官渡之战,袁绍和曹操都有多少人?袁绍的人马多啊,毕竟北方霸主,确实不是曹操能比的。所以说那时候袁绍的人马,肯定超过十万了,不过不是十几万,十一万不到那样儿。而曹操呢,反正是不到两万人,那样儿。所以说这个差距好像更大,毕竟两万vs十一万,这个可是五倍还多了。赤壁之战也没说是五倍啊,就是。因此,看看曹操最后赢了,这
个真是太不容易了。要不看电视剧演的,说一堆曹操手下通敌的信件,结果曹操是一把火都给烧了。这个确实,是有他收买人心的意思在里,那怎么说都有。手下那忠诚直往上涨啊,那是,但他也说了,这个己方和袁绍军战,你看我自己都没法说能赢是吧,自己都没说就能
自保,更别说是手下这些人了。曹操的话,可以说收买人心不假,但是他也是说了事实。毕竟他和袁绍一对比,这个兵力上的差距,那真就是悬殊啊。不到两万对上人家十万多,试问到底还能有多少人认为其人能赢的?确实,肯定有,但是到底说能有多少?也许是几个吧,
也许。所以说曹操最后的目的也是达成、达到了,那不假。可他确实,也是说了实话,对啊。毕竟你看其人手下都傻?都不知道自己主公是收买人心?古人也不傻,而曹操手下,更没有傻子是吧。所以说哪怕都知道自己主公的目的,可就看他说了真话,确实那也是事实,而且最后做到了,看都不看、一把火烧没,直接用行动说话,就是不再计较了,试问那么一
说、一做,手下还有多少那忠诚不往上涨的?反正除了说死忠的之外、更多的还得说是涨忠诚、忠心吧。是,曹操收买人心,这个一点儿没错。可他一样儿是说了实话,因为连自己都没办法说自保,就手下人给他们找条后路,确实可以理解。在这个事儿上,自己这个当主
公做老大的,可以不计较。其实从这上也真是能看得出来,其人可不光说是顶级谋士,有足够的谋略那么简单。更得说曹操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至少在这个上面,那也绝对是合格的,是啊。所以他那么一做,结果是可喜的。己方都赢了袁绍一方,那么不靠着那些信件收买点
儿人心,曹操是真不会拿那些东西秋后算账。那时候的他和现在的他,还真是有不少地方一样儿的,那不错。就像如今这个时代,其人是奸雄;那时候也是,没错。像如今其人要做那对自己对己方利大于弊的事儿,除了大是大非;而那时候也一样儿是,都不错。所以说相同的地方,那怎么都是有的。但是却必须承认,这个时代的曹操,就马超认为,他可比历史
上、演义里,那都更奸雄、更厉害,真的。甚至就超过历史上和演义里的加在一起,真的。至少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历史上的他、演义里的其人,如果放到一起的话,这个事实会告诉你,最后剩下的一定是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所以说还能说明不了什么吗?至少这个
时代的曹操曹孟德绝对是超过了演义里的其人;而演义里的其人一样儿也是超过了历史上的他,如此。那么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比历史上的他加上演义里的其人还都强,那不就真是能说明不少问题了吗,是啊。至少马超清楚、他都知道,从来也不敢小看、小觑。反正至
少他还觉得,与曹操在一个时代,这个其实真不是自己的悲哀,而是自己的荣幸啊。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那可真是强,都没错。自己深有感触啊,当然自己更是超过其人,可马超真心不敢说超过对方很多,其实总体来说,没多少,真是。可再没多少,那却也是超过了,不错。可好歹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而且不说是熟知历史什么的,但是该了解该知道的,那却
都知道了解,没错。而且自己见识什么的,更是这个时代的人比不上比不了的。更何况自己是早就开始布局了,靠着丝绸之路,一点儿点儿发展到了现在。看看己方实力,超过兖州军、江东军。而自己总体是能超过曹操,其实也不容易,自己都清楚。就因为靠着那么多的
优势,自己才能说是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曹操曹孟德一点儿啊,还真心没多少,那都没错。毕竟马超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可不就是。
第五一三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四)
是,超过了不假,但是却也没说超过一大块儿,那没有。还是,曹操曹孟德,那是这个时代的奸雄,更超过了历史加上演义里的,那么这个真就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存在,没错。马超是能超过对方,那不错,但是确实,那都是有限的,真心没多少啊,就是。所以说就是这么个情况,那是。他倒是想,如果说自己超过曹操一大块儿,那对己方来说,优势
什么的肯定更明显,没错。但也是,哪有那么简单、容易,确实也没有,所以说这个……想法都不错,那真是。但是实际呢,确实就没有了。至于说曹操和兖州军那边儿,确实是没什么想法,实在是他(们)也知道,自己(主公老大)可不如马超啊,那都不错。所以说这
个其实也算是比较基础了,没错。曹操是肯定想超过马超的,那都是。但就是超过不了、超过不来,那确实也都无奈了。必须承认,这个肯定也是,他都不承认自己不如马超,对方超过他一点儿,其人嘴上都不会多说。但是在心里,那怎么都是认可的,是啊,所以说……
毕竟嘴上承认和心里承认,这个怎么都是两回事儿,那是。可以说别管是马超也好、还是曹操和孙策他们也罢,可以说嘴上承认的一回事儿,嘴上能去说的,那绝对没有说自己不如别人、己方不如别人,类似这样儿的话,嘴上绝对是说不出来,那是。但是他们心里却都承认,那都不错。但是让马超、曹操还有孙策,让他们嘴上承认,那确实是不要多想了,真心
是没有。所以说这个嘴上说一个、而心里认可,那绝对是另外一个了,没错。像他们几个当主公做老大的,嘴上就不会多说、可心里认可、而且还会去做很多,那都不错。而要听他们嘴上承认什么,这个也真是没有。三人只会在嘴上说自己比对方强的、己方比对方强的地
方,就只有说类似这样儿的了,那是。而不如的,那是真心没有,多正常,是。所以说他们嘴上和心里,怎么还是有不少不同的、不一样儿啊。都正常,不错。如果说嘴上都承认了,那确实就不是他们的性格作风了,不错。别管是马超、还是曹操、孙策,他们嘴上可都不会
承认啊。都正常,那是。嘴上承认不如什么的,那确实也不是他们当主公做老大的人了,没错。显然,不承认,那确实才是他们啊,那是。在这点上,你别说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就凉州军、兖州军、江东军他们手下人,其实更多也那样儿,真的。确实,必须承认,哪怕说是这个时代,确实也真有满嘴都是大实话的人,而老实人更多,没错。可以说在古代,那
样儿的绝对比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多,真是。毕竟古人的话,你必须承认,有的人确实,那就是一根筋啊,一点儿不错。可以说基本上真就有什么话就说什么了、都不藏着掖着,真心都没有。而且那样儿,绝对不止是一个两个,肯定还得多啊,没错。但是要在一千八百多
年之后呢,显然这个就没有古代的多了,一点儿不错。可以说大多数,那绝对是有那个想法,但是却绝对不会多说、甚至都不表露出来什么,这个都正常,是啊。毕竟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人,很多那都是经验丰富,真心没错。并且这个担心、顾虑,或者说害怕的,那其实多了去了,不错。只要说做的事儿好处大、利益多,为了利大于弊,那能舍弃的更是很多,
没错。所以这个就真是看得出来,那么多人都想着,这个人心不古什么的、还有想着古人好,其实都是。必须承认,古人有古人的好处、而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人,很多却都比不上比不了了,是啊。因此,还得说是看古时候了,那个时候的人。确实,一样儿说是为了生活、一样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都正常。但是和一千八百多年之后的人不同,至少后者说为了
大好处、多的利益,真心是能舍弃太多,除了说他自己,可能其他的一切都能舍弃,真的。包括父母亲人、那都舍弃了,朋友什么的更别说了,是啊。为什么有那话,叫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不就是因为利益吗,那真没错。可以说为了利益,别说是好朋友,你的亲人都能出
卖你,所以说朋友什么的,那算什么。确实,有好的,真就不会那样儿。可你能保证说自己交往的就都是那样儿的?如果说真是都那样儿,那确实是好、没说的、就是好。可是,应该说不太现实,毕竟除非你朋友就那么一个两个,也许那样儿的话,交往的就是真正的朋友,
多了的话,谁能保证?甚至说少了,其实一样儿保证不了,是啊。毕竟你觉得什么什么,那不是绝对的。最后为了好处、利益而出卖你,倒是都正常。应该说他们肯定不会为了好处、利益,而最后把自己如何如何了。那么出卖了你,最后得到了更大的好处、更多的利益,这点他们不一定做不出来吧。那话其实很有道理,就是说别人不是一定不会背叛什么的,是,
有那样儿的,正常。可有不背叛的,不是死忠你,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还是低啊,所以这个……这话怎么说呢,必须承认,确实是有道理。毕竟筹码够了,这个你能保证别人真就不会背叛你了?除了说你自己之外,其他人,你觉得还能相信几个?也许吧,你如果觉得还
有很多的话,那倒是好事儿,没错。但是说起来,这个到底说你觉得没什么用,就得说是事实如何,那才有用啊,是。你觉得再多,可就那么一个两个,这个有什么大用吗?确实,其实没大用。反而你觉得可能没有、要不就是少,结果出来七八个不背叛你的,那都是好事
儿,是啊。因此,这个还得说是看事实了,确实不是你觉得、更不是我觉得,就得说是看事实啊,那是了。事实最后多了少了,那才是。你觉得多少,都没什么大用。其实也影响不到、影响不了太多。所以说这个也是,你认为的,倒是没大用了。而实际的呢,确实是有用了。你必须承认,依旧是保证不了别人如何如何,这个只能说是尽量吧,那都是,但是再多
的呢,其实没有了。因为,也许你觉得的,就是不对、错误的。那么对现实来说,好像也是没有什么意义,是啊。那么除非你觉得的是正确的、都是对的,那么倒是有用了,是。不过显然,这个也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至少在马超那儿来说,从来都是如此、向来都是那样
儿啊。也许吧,如果说自己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学精了星象占卜,那么也许自己是能占卜出来不少东西,不过那也只是也许。就在占卜一道,天下除了神算管辂之外,其他人真心是没有其人更擅长吧。是,一样儿有占卜高手,这个马超承认、他也知道,确实有。可真和管辂比的话,显然还是人家更厉害,确实啊。不是这样儿,那就不是如此的名声了,不错。毕
竟其他人在占卜一道,真心都没有管辂的名声大啊,那是。他可以说就是以这个出名儿的,要不世人都称其人神算呢,那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是啊。其他人,没有这么个称呼。虽说马超也知道,有人在占卜一道上,一样儿是强,但是分和谁比。和自己这样儿的,算是战五渣的比,那肯定是强得没边儿。但是和人家专业的人士管辂比,显然是后者更强,
那一点儿都不错。而马超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去找其人占卜一下什么的,哪怕管辂占卜绝对准。不过前者的情况,自己多少都知道点儿。真要说起来,属于占卜不太明确的人。就凭马超看了自己老师留下的那些星象占卜书,马超也是想到了,自己这样儿的,属于占卜不明显,
一共是三种人,基本上都属于是不明显的。一是大善之人、一是大恶之人、最后是大异之人(作者虚构),自己正好就属于第三种啊,这个。大善、大恶、大异,这六个字是重点,一般般的的小善、小恶、小异,那肯定是比不上比不了。而马超就属于大异之人,他自己都
知道,没错。毕竟自己什么身份,怎么来的、怎么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那绝对是大异了。除了他自己,别人都不知道。所以这么一点,他是清楚。而且也真属于占卜不明确的,没办法。就算是当初的南华,其实也不敢说看透了马超,就真是只看到了不多。但是当初就那么一点儿,其实就足够了,毕竟他所追求的,其实就是那么点儿。被其人把握住了,那都没错,
这个是。而就这么一点,也是马超非常佩服的地方。他是真心佩服自己老师,可能天下人都不知道自己来历什么的,但是自己老师的话,不敢说他都知道,但是比其他人知道多,那绝对是。不过好在自己老师是不在这儿了,那也都挺好。要不然的话,自己估计这个要悬,
成不了守住的秘密。不过好在这个如今还都是自己一人知道,那都挺好,是啊。如果说不那样儿的话,肯定就是有不好的地方了。秘密什么的,那就得是自己一人知道,那才叫秘密。多一个人知道,确实就不是了,他一直都那么想。而好在当初哪怕就是自己老师,他其实都
不知道太多,那是。因此,秘密其实还是秘密,那都不错。而这么多年了,自己没主动找过那些高人,他们也从来没说找过自己。这个马超敢肯定,那真是没人来找过,是啊。毕竟以那些个高人的水平、本事,性格、作风,可以说要找自己,肯定怎么都能见着自己,那是。但是这么多年了,都没来一个,显然是他们没什么找自己的,没有说要求的,那都不错。因
此,这个也确实,他是觉得有好的地方,不错。但是显然,如果说那些人来找自己了,哪怕就一个,可也说明对方是有求自己或者说有求己方,没错吧。而真那样儿的话,这个马超觉得自己怎么也能利用对方一下,至少一个简单的要求,那绝对是没问题的。多了,或者说
太过困难,他都觉得不太可能。不过其人想了,如果对方有求自己、有求己方,那么自己就算是对对方一个简单的要求,基本上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可以说那些高人,是真心不想欠别人的,一点儿没错。尤其说像人情之类的,那都是。所以说马超是有把握,这个可一点儿
不错。只是也真有点儿可惜,这个还是没有什么高人来找自己,是不需要自己也不需要己方,那是。怎么说呢,肯定也有好处,是啊。这个马超一样儿是能看到,不错。毕竟那些高人来找自己了,真心不是什么都好,那可真不是。要都是什么都好的话,自己可不就得说巴不得他们来吗。但显然,真心不是那样儿啊。不好的地方一样儿有,那是不假。不过就是最
后看,到底说是利大于弊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也是。但显然,那些高人要来找自己找己方,就真是好处大、利益多,确实是前者利大于弊,没错。因此,其实从马超的心里来说,他确实,还是希望的,不错。可却也是,不会主动,那都是。那还是那话那样儿,那些高人
只能说是他们主动找你、来见你,却不是你主动去找人家、见人家,那可不是。前者,人家需要就来了,后者的话,人家会躲避的。
第五一四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五)
这个不想见你可不就会主动躲着吗,那是。所以说还得是人家主动,而你是被动啊。这个事儿确实就是那样儿,你想见那些高人,确实是要他们主动找你才行。要不然的话,你想找他们,也许知道地方,结果一去,最后扑空了,对方只要想躲着你、不想见你,那么你是真心找不到他们的,是啊。所以还得说是人家想见你了,那么怎么都能找到你,是啊。可你想
见人家,这个要看那些高人是不是真心想见你了,就是如此。不想那就完了,想是没问题。这个真是,话说这个和演义里还有不一样儿的,没错。毕竟如今可不是演义,是历史和演义结合的。可以说马超派人去寻找那些高人,没准前脚知道了对方在哪儿,后脚过去了之后,
只要人家不想见你,你是一定见不着他们的,是啊。可以说不像演义里那样儿,知道对方住的地方,还能去拜访一下。关键是人家高人都见你了,这个是。不过如今肯定不那样儿,至少马超想主动见人家,其实都见不着。最基本的,他们要想见你,那不找就去找你了,是
啊。这个确实,主要可不是在于你,还得说是在于人家。那一点儿不错,这个就是。人家要想见你,那可真是,怎么都能找到你啊,那是。可要是不想,那么这个怎么都是可以躲开的。好歹说他们是高人,就这么两个字,其实代表了很多,是啊。至少这么两个字,那也实在是超过其他人太多了,不错。如果都没有,那叫什么高人,不错。多少人肯定都比不上比
不了啊,那是。就这个,至少马超就很清楚,一点儿不假。而自己也没想过说找他们,那真没有。没那么多想法,是。而且必须承认,自己和己方,那还真是没有什么说要求到他们的,没错。除非说他们亲自来找己方,那另说了。可以说他们来找你,那么你给了他们想要
的,可以说最后就不要求他们什么,这个他们都不会同意啊。那些人马超清楚,可以说能不欠别人的,那是一定不会欠别人的。尤其还是人情什么的,这个就更没有了,不错。所以你就想着让对方欠人情,那都不太可能。人家能报答一下,肯定都报答完了,不会说肯定欠
着啊。毕竟连普通老百姓,其实都不怎么想欠人家的人情,这个一直都是。当然了,实在说最后依旧是欠了,那也没办法。不过普通百姓都那样儿,那就更别说是那些高人了,是啊。在他们那儿来讲,这个最后的目标都是破碎虚空,但是能不能,那确实不一定了,不错。那么这个比较基本的,就真是不好说欠谁人情。毕竟你欠了行,但是要说不还,这个肯定不行。
欠人的不还,那么想破碎虚空,这个基本上是不要想了。马超不知道别地方都什么样儿,反正在这个东汉末年,这地方,那就是。这个时代、这个地方,那样儿。可以说自己老师什么样儿,他都是知道点儿,没错。马超不敢说别人就没自己老师强。但是真有,如今还能有
几个?也就是左慈那样儿的,但是他觉得对方应该也是早都不在大汉了,马超认为。当然了,这个事儿不是绝对的。毕竟演义里,左慈还来个掷杯戏曹操。不过就这个时代的话,估计是没有那样儿的事儿了。话说其人还在不在这个世界,那都是问题,所以说……马超也没说去找对方,那没必要,确实。对方要还在,需要找自己找己方的话,那早就来了,是啊。
没来,自然也是有不来的原因,不在或者不需要,如此。肯定就是这么两点中的一个,当然了,其实都不在这儿了,那么肯定也是不需要了,不错。说你想着破碎虚空,那确实,也许也会用到,正常。可都已经完事儿了,那还能用什么?是啊,都不在这儿了,可不是。自己老师在那之前,他是来了,也算是安排好了最后的一些事儿,没错。结果呢,等他破碎虚
空之后,就再也没消息,正常是吧,都不在这儿了。所以要那些人主动来找,确实不是所有的,可基本上就得说是你对他们最后达成目的、目标,那是有用,那样儿才能说是……那么人家都不来,甚至你就去拜访了,最后可能都扑个空。那么这个其实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不错。至少在那些高人的眼里,找你都没什么用,那么确实就没必要了,没错。有必要的话,还可能不来?必须来啊,那是。那样儿可真就是对方来找你了,这个一找一个准,那都不假。而你去找人家,这个之前也不是没说,就不用再多说了。找不到都正常,那是。所以
这个……如此就是那些高人的一点儿想法,都正常。这个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也没什么不知道的。确实也是,都没想过,说要找那些人啊,真心都没有。所以这个一直就是那样儿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弹汗山,鲜卑地界,这地方大汉的势力,他们细作在这儿最多,也都正常,是啊。而在这儿的凉州军细作,那是每年都想着让北方异族地盘儿上流行瘟疫,
结果做了一些事儿,可最后却依旧没成功。这个他们也是都买办法、真心无奈。也许确实,就像自己主公爱说的那话,所谓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己方确实,这个运气也不够,这个运气都在人家北方异族那儿呢,没办法是吧。所以就得说是更努力,肯定是啊,要不然
的话,这个肯定依旧是成功不了。而如今凉州军细作,别说是在弹汗山这片儿的,就在北方异族地盘儿上的其他地方,也都是早做了可能瘟疫流行的事儿。就是把病死的牛、羊,他们都给泡河水里。而且为了尽量不被发现,是晚上去泡着,白天时候就给捞上来了。本来病
死的牛、羊,确实也不多,这个是。就几方的细作,那也不得不说,好像牛、羊更适合北方异族的地盘儿、地界,是啊。这个时候得病的牛、羊都没多少,有很多还是细做去偷的。因为有病死的牛、羊,很多都被北方异族给处理了。说起来这个他们也许不懂太多,可却还是知道,这个病死的牛啊、羊啊,其实和人好像也没大区别。你说人要那样儿,一下出来很
多,那么你确定不是瘟疫?北方异族确实,他们不懂,很多都不懂,但是确实也知道预防点儿,那都不错。毕竟这个其实属于一代传一代的经验,可以这么说了。如果说他们都没那么小心的话,估计北方异族地盘儿上早就流行瘟疫了,是啊。可如今这么多年了,就凉州军
的细作都没成功,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啊,不错。至少北方异族一样儿有预防,那一点儿都没错。没有的话,确实就不那样儿了,是。那么瘟疫早就在他们那儿流行开来,这个可以说是真心没什么好处。对北方异族没好处、自然对大汉这边儿,那就是有好处了,不错。仔细一想,其实这个肯定是马超还有曹操,是他们乐于看到的,只是还真可惜啊,这
却一直都没成功,没能让北方异族地盘儿流行瘟疫。可虽说是没成功,但是凉州军都没放弃过,这不他们细作还是依旧那么做,甚至确实更是增加了病史牛、羊投放的数量。也就是他们不光从北方异族那儿偷了病死牛、羊,也有凉州军细作,他们在大汉地盘儿上,从百姓手里也收集了病死的牛、羊,还有猪。体型大、有体重的家畜,那肯定少不了。不过像是鸡、
鸭、鹅之类的,确实就没收集了。说起来那些肯定有,不过凉州军细作却是没太过重视。很正常是吧,这个最后成事儿,你是觉得靠猪、牛、羊的几率大呢,还是说靠着鸡、鸭、鹅的几率大?一起收集,最后都投放就算了。毕竟鸡、鸭、鹅的话,这个还是比较麻烦的。就
只有猪、牛、羊,其实够了。如果说病死的猪、牛、羊都不好使的话,那么细作的经验告诉他们,那么鸡、鸭、鹅就更不好使了。所以说这个哪怕就是细作,他们也是一样儿有自己选择的。不过也就是距离大汉近的,也就是和大汉相邻的北方异族地盘儿。那地方才能说是
多收集病死猪、牛、羊,远了的话,确实就不用多想了。毕竟远了的话,这个不说时间什么的,就说这个如何运送、运输,这个就绝对是问题。毕竟那不是搞到手之后,就一下能运送过去?那不开玩笑吗,要经过北方异族地盘儿,运送那些?什么叫细作?至少凉州军在北方异族地盘儿的细作,一般还真是没有说明目张胆的,那和送死好像也没大区别,是啊。所
以这个也得说,在大汉收集病死的猪、牛、羊,那怎么都比北方异族多,而且后者那边儿,没有几头猪,真心没有。所以说这个属于是很缺的东西,但是也就是周边的,挨着大汉的北方异族的地盘那儿样儿,那才能说不错。再远的话,那问题可真就是不少,是啊。所以说……
大汉的病死猪、牛、羊多于北方异族,可是如何运送?这个就是难题,就算真送过去了,结果却不知道要暴露多少细作?这样儿的事儿,话说凉州军真心不会那么做啊。当然了,就是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也都不会那么做了,是啊。这个风险绝对大、还不是什么利大于
弊,反过来,弊大于利啊。那么三方都是如何选择、如何做,其实不难知道了,没错。都可以理解,那是。当然了,这个从根本上来说,就只是凉州军的细作,他们会那么做。因为这个每一年,他们都那么做了,就只是没有成功、失败了。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两方的细作,确实就不会那么做了,是啊。那么之前提到的,不过就只是那么一说罢了,如果两
军也会做,那么就和凉州军没大区别啊,不错。可以说假设的话,那就是了。当然,这个肯定不好假设。而事实就是事实、现实就是现实。凉州军细作,挨着大汉的地方,他们会收集更多的病死猪、牛、羊,投入河流当中,为最后北方异族地盘儿流行瘟疫更加点儿几率。
至于说远的地方,那真是没办法了。确实,有那个想法,也许吧。但是先不说到底能不能成功,就说要付出的代价,那最后就是得不偿失。那没什么好处、利益的事儿,非利大于弊,反而是弊大于利要,那么凉州军会去做吗?真心不会了,凉州军的细作,他们看得还是比较
透彻的,是啊。如果说连这么一点都看不清楚的话,这个也白说在北方异族地盘儿混了十年都多了吧。所以说必须承认,那经验什么的,不可能说就一点儿用没有啊,肯定有用。不过看具体是在哪儿了。就这么一个事儿,凉州军细作、兖州军细作还有江东军细作,也包括那些大汉的势力派过去的细作,他们可都知道啊,所以……就主动去做那利大于弊的事儿啊,
弊大于利的,主动去做?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都没有、更不会,是啊。所以说三方包括大汉其他势力的细作,也自然知道而不会那么做。哪怕说就是有关系的呢,也依旧是不会那么做。所以说马超他们,就对此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确实最不好的结果
也就是和往年一样儿失败而已,又不是没经历过,只是又多了一次,那都没错。没成功却增加了经验,也算是有那么点儿的安慰吧,确实。
第五一五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六)
毕竟这个肯定安慰奖每年都有,马超肯定都平淡多了,而且真心不想要,都想成功,没错。毕竟每年都一样儿失败啊,这个他实在是太习惯了,不错。也就是今年,其人是多了点儿信心,这个也正常。不过多了信心,哪怕就是信心爆满,也决定不了最后事情到底说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终究是影响不大啊,那是。如果说有影响,那么信心只要爆棚了就好,那样儿
不就成功了?可显然,是没那样儿。只能说你信心多了,显然从这上也看得出来,那成功的几率也大了……这个算是从一个侧面也是能看出来不少,是啊。至少这一次,马超就是信心多了,那么显然,这个就是成功的几率增加、增大了,没错。所以说这个,那还是反过来
的。真不是你信心增加、增大,成功的几率也那样儿。而是成功的几率增加、增大了,最后才能说是让你更有信心了,是啊。所以说不是信心决定成功几率、而是成功的几率决定了信心,可以这么说。因此,其实就是这样儿,马超就很清楚啊,不错,所以说这个确实也是……
只有说成功几率大,他才能说更有信心,这个才是前后关系,没错。因此,就是这么回事儿了。其实马超的,这个说是第六感吧,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在弹汗山的凉州军细作,他们是整到手比往年更多的病死猪、牛、羊。其实别说是弹汗山那片儿的凉州军细作了,就北方异族其他地方的,基本上一样儿是到手了比往年还要多的病死牛,羊,那是。因此,这个
可不就是直接说明了成功几率比往年大吗?至少越多的病死猪、牛、羊投入了北方异族地盘儿的河水中,可以说就让他们那地方流行瘟疫的几率就增加了,那是。肯定说是越少几率越小、越多,那自然就是几率越大啊,不错。所以说这个也是,马超是不知道那些,可说实
话,今年这个成功的几率,那绝对是增加了,可不是吗。而最后到底如何是不知道、可就看这个几率,那怎么都是好。马超想要的,如果说每年都如此,那倒是都好了。可显然,往年真没这样儿,就今年多啊。因此,几率就大了,成功与否是不知道,但是几率大了就好啊。
那一点儿都没错,是。所以说今年就是和往年不同,北方异族肯定是不知道那些了,不错。每年病死的牛、羊,确实都会有,不过就是今年多点儿罢了。可哪怕如此,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太过担心的。知道凉州军细作要做的事儿,试问每年不都那样儿,可结果呢?确实都没成功过,还有什么担心、顾虑,是啊。至少今年的话,北方异族也没说是更认真对待,哪怕
这年确实,丢了更多的病死牛、羊。但是这个能说明什么呢?不过就是说明这个凉州军细作要用的更多了,可多了就一定成功吗?确实没那样儿的道理,哪怕就是北方异族,确实也是知道很多,没错。多了也不会说就一定成功,当然你非说这个成功几率大了,是,不否认,
那确实也不错。可那样儿又如何?几率增加、增大,可不是说一下就大了很多,那不是。既然没那么多,北方异族认为,这个他们还能如何?所以确实,这个也是没有了,都正常。那么对凉州军细作来说,这个倒是己方的优势了,是啊。至少整来更多的病死猪、牛、羊,但是北方异族依旧是和平时一样儿,都没什么更大动作,那可不就是好事儿吗。确实是他们
更乐于看到的,一点儿没错。而在弹汗山,凉州军细作的头儿,至少在这儿的领导其他细作的,就是他,一个叫赵阳的,在这儿都十几年了,真是时间不短了。他也没忘了说动员下自己手下那些人的积极性,他当时说道:“我来这儿已经超过十年了,而在这儿做这么个事儿,其实也有十年了。只是可惜啊,确实一次没成功过。你们有的人和我一样儿、差不多,
不说更多的,还是来这儿时间不如我。但是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公对咱们的支持,从来都是缺什么钱粮物资,那是都来了。所以这一次,依旧是要成功、尽量吧!”类似的话,也都在北方异族的很多地方响起,这个不得不说,凉州军在北方异族的细作,那是绝对够多。
要不那么多地方那么都人,虽说不可能是同时,但是那话基本上的意思其实都差不多。而赵阳算是其中的一个,很普通的一个。从这上也看得出来,凉州军绝对是财大气粗,那一点热都没错。要不看看,这都多少年了,马超让他们是每年都那么做,没放弃过半点儿啊,就
只是没成功过,那没办法、无奈。可以说在北方异族地盘儿上的细作,别说是凉州军的、哪怕就是兖州军还有江东军他们的细作、也包括大汉其他势力的细作,其实都那么个想法,自然是想着凉州军细作最后都能成功,那是。可以说那样儿怎么都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自然也包括大汉其他势力的老大,都是他们愿意看到的,是啊。可惜,每年都失望,这个也
没错,所以说他们也算是习惯了,真的。而赵阳这么一个投靠凉州军十几年的,哪怕就是细作,可他却依旧知道自己主公那点儿心思。至于说这个称呼,说到这上,其实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是不那么在意手下士卒到底怎么称呼他们的。他们倒是想让张任了、关羽了、
还有张辽,让他们叫自己主公,那没错。至于说手下的士卒,那真是随便了。毕竟真说起来,你手下的将领、谋士,叫不叫你主公,这个代表了他最基本的,对你认可程度。而士卒的话,说起来他怎么称呼你,其实都改变不了太多,那是。不是说他叫你一声主公,就代表
其人肯定为你效死命,那可不是。那个还得看他们想法如何了,是啊。而基本上称呼马超,手下士卒就两个,要不就叫主公、要不就叫凉王。至于说叫马孟起的,太少了,这个这么说你,你要是敢这么称呼,估计就要出问题。至于说叫马超的,至少凉州军士卒表面儿上是没人敢,至于说背后,那那么称呼绝对有,背后骂他的也不是没有,太正常了。不过说实话,
就马超自己,他是真心不怎么在乎在意手下士卒如何错称呼自己,那是。这个是叫自己主公、还是凉王,哪怕就是马孟起,其实都没太大所谓,只要说在战场上都能拼命,其实就够了。至于说叫马超骂人的,那别被自己知道,其实别说是自己了,就是自己手下,哪怕就是
军中一个伍长,如果说他知道有士卒那么说了,也绝对不会放过对方的,那是。马超其他的不敢保证,但是士卒的忠诚,他还是有谱的。而在兖州军还有江东军那儿,其实也都那样儿,是啊。至少叫曹操主公、魏王的,那士卒也都那么称呼,不错。极其少数叫曹孟德,有。至于说叫曹操骂人什么的,这个别被知道,要不然下场那还用说吗?也就是江东军那边儿,
那地方终究是将领谋士都有自己的部曲,所以他们的部曲,叫孙策主公的不多、更多都是称呼他为吴王,这个是。当然了,他们也没说就叫自己将军、谋士主公什么的,那没有。对他们来说,江东军就一个主公,那就是孙策。而这个主公你可以不那么称呼,但是称呼别人就不用了。可以叫孙策吴王,这个是给了他大面子。而对自己将军、谋士,都用官职称呼,
而且也确实,江东军的将领、谋士,没有一个说让自己部曲叫自己主公的,真心都用不着。真就是那话那样儿,江东军就只有一个主公,而如今就是孙策。让手下部曲叫自己主公不是说就不行,但确实是没太大意义、也没好处。毕竟自己都是江东军的一员、自己都称呼孙策
主公呢,这个就够了。而自己部曲,自然是跟着自己称呼,没错。不过和凉州军还有兖州军,和他们都不同。因为江东军毕竟是将领和谋士自己的部曲,所以说他们士卒更多的,确实不是称呼孙策主公,就只是吴王。确实啊,这个可定有差距的,一点儿不假。至少扬州的
百姓就是那么称呼的,他们中可没几个叫孙策主公,基本上都称呼他为吴王了,那是。而马超还有曹操呢,至少他们治下的老百姓、甚至说整个大汉的老百姓,那基本上都称呼他们为凉王、魏王,那都没错。一想也正常,是啊,毕竟这个就是他们对两人的认可的,没错。而孙策,他显然就没有这个待遇。在扬州,那老百姓能称呼他一句吴王,那算是给其人大面
子了,也是认可孙策。但是出了扬州呢,还是说大汉其他州郡的老百姓,真是也有称呼他为吴王的,这个正常,那算是一种认可。但是绝大多数,或者说基本上都是,没人那么称呼,就只是叫孙伯符了,最多有人知道他之前的官职,叫个太尉。因为最后朝廷给马超、曹操还
有孙策他们的官职,是大将军、丞相还有太尉。其实这个毕竟曹操是掌控了朝廷,所以最后称公、称王,那都是朝廷认可的。马超凉州军还有孙策兖州军,他们确实都没被朝廷认可,是啊。但还是那话那样儿,马超,他最后的凉王确实没被朝廷认可不假,但是却因为凉州军
的实力,最后就是被整个天下认可了。但是到了孙策还有江东军那儿,那确实就不同了。基本上他那个吴王,除了说在扬州、自己地盘儿上的百姓、势力、也包括孙策手下将士,就他们认可之外,其他地方,更多的其实还是不认可,是啊。毕竟实在江东军没实力、也不是朝廷认可的,这个就非法了。曹操,人家是占据了这个叫朝廷大义,天子亲自下的诏书,老
百姓就认可,魏王。而马超呢,人家是没有朝廷亲自认可的诏书,可凉州军有实力啊,这个是王道,结果称王了,百姓、势力,那都认可。就到了孙策江东军这儿,是又没被朝廷认可、是又没有什么实力,结果他还不能说不称王。这个毕竟马超还有曹操,他们可都那么做
了。可以说称王不是称帝,如果说是后者的话,孙策哪怕都看到马超还有曹操,他们那么做了,其人再想,也真不会说是马上称帝。说起来那真就要成笑话,估计也没比当年的袁术强多少啊,是。不过好在孙策清楚,曹操到了称王,确实是到头儿了。他不会称帝,而马超
也不会。前提就是曹操不会、后者就不会、自己更不会了。孙策太清楚了,曹操不会,可马超有机会那么做,那就是一统天下之后。那个时候,其人是绝对会称帝的,一点儿没错。那也是必须的了,确实啊。也别说是马超,就曹操、自己,只要说一统了天下,那么你就算是再不想称帝,这个手下都给劝你那么做,这个肯定是。并且称帝什么的,那一统了天下,
就是避免不了。有几个说像当年项羽那样儿的,其人也许吧,对称帝什么的没大概念。毕竟当年秦始皇称帝才多久?所以说这个也是,从这儿也看得出来,刘邦野心什么的,其实都超过了霸王,是啊。当然了,项羽毕竟不是说就只是自己打天下,他上面还有个楚王呢,这
个多少都是得重视。哪怕其人真说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重视的。可最后好人坏人,都他一人做了,更多是做了坏事儿,这个没错。
第五一六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七)
刘邦,妥妥一个小人,甚至有地方都不如刘备看得顺眼,这个就是事实。但是却不可否认,他确实是个有本事的,那没错。至少比项羽更会用人、更会收买人心,所以说其人最后得了天下,而项羽就只是个失败者。哪怕他武艺冠绝天下,但是最后不依旧是被人家给是十面埋伏了,四面楚歌,最后只能是拔剑自刎,“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个倒真是,都那样儿了,他
要是还有脸就怪事儿了。项羽终究还是个挺好面子的人,不过比不上刘邦会用人、会收买人心,这个真心比不上比不了。所以哪怕你就天下第一的武艺,哪怕在历史上都是有那么一号的,可最后不还是失败了。你项羽再厉害,能对付几十万人?刘邦确实,他是没有你那武
艺,但是其人有人啊,这个一点儿没错。你楚国还是不能和大汉比,最后对比一下,确实是差距。人才人才不如、士卒也没人家多了,所以说成王败寇,最后成功的是人家妥妥的小人刘邦、失败的是你霸王项羽。这个也看得出来,如果说以前机会把握住了,没准是咔嚓了
刘邦。当然了,就看项羽那样儿,天下哪怕就没有了刘邦,可未必就不一定出来个什么张邦、王邦、李邦……那确实不一定啊,没刘邦这个人,就一定出不来像他那样儿的、甚至就超过其人的吗?真是,也许真有。毕竟看项羽的话,其实就不难知道了,没错。毕竟就他那样儿的,如果说没人反对、反抗他什么,那都不可能。在其人那儿,对手下,可以说就算是
开始都可以,但是手下一立功,这个赏赐什么的,那都不够。和人家刘邦怎么比?前者在这上,那可真是没吝啬过。而且绝对会收买人心,那是。和他一比,项羽就完了,不光说不会用人、更不会收买人心,吝啬多了。所以说就他那样儿的,最后能成什么大事儿?至少人
家刘邦那儿,真就是赏罚分明,一点儿没错。可到了项羽那儿,真心是不明了。手下有功劳的时候,没那么多的赏赐。你说就这样儿,还指望有多少给你效力的?并且也真是不会用人,就像是韩信,这个都不用多说了,之前都在他帐下来的,可其人事做什么的?不用多说
了,都知道。说起来韩信这个人,别管评价如何、人品怎么样儿,确实是否认不了,他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那汉初三杰,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历史认可的。而且其人怎么说呢,也挺有意思,这个大家也知道不少。像以前懒得一天什么都不干,那个漂母天天给他带饭吃。结果韩信怎么说的,说我以后发达了,肯定得报答你。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他还天天吃。
最后确实,发达了之后,给漂母不少好处,算是报答人家。漂母没要那些好处,也说了,我这给你带饭吃,不是为了让你报答我,实在是看你可怜。你现在有本事了,我就挺高兴。
而且历史上都说韩信是受胯下之辱,但是显然,在他那儿来说,好像不是那么看到的。至少
当时的情况,你说其人不情愿吧,可韩信确实是那么做了,钻过去了。结果确实,是没什么麻烦事儿了。而之后他发达了,非但没说找当初那人算账什么的,还给对方好处。从这儿是不是也看得出来,韩信这个人,好像和一般般的人,确实不一样儿。要说一般人受到这么个侮辱,别说发达不发达,肯定都想着报仇吧。但是他估计不是那么个想法,最后还让那人
当个什么官。不过这个事儿,对方哪怕当官了,看着韩信没报复他,也是一天都提心吊胆的,没错。所以看看韩信这个人,真是挺有意思。可惜啊,项羽就不会用人,这个哪怕当初项梁告诫他了,也没什么用。毕竟其人是什么性格作风?就韩信那样儿的“丰功伟绩”,项羽要是能看得起看得上他,那就怪事儿了。所以肯定不会重用其人,让他当个执戟郎,那都
已经算是自己恩惠了。可对韩信来说,别看他是天天吃漂母给他的饭、受辱胯下,但是其人对自己的本事,那可没说看轻了。在项羽那儿,一天两天那都没事儿,可时间长了,你说韩信就没想法?没怨言吗?所以看之后“萧何月下追韩信”,最后算是把他彻底给绑在刘邦
的战车上了。反正其人是真心把萧何当成知己,后者确实,他是看到了前者的本事,那是人才啊、大才。不过可惜,在萧何那儿来说,真心是大汉最重要,所以为了大汉,他是能“追韩信”,也能最后灭了他。都为了大汉,没办法。所以最后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真
无奈、没办法。汉初三杰,本事都有,不过对刘邦对上位者的认知,这个还得说是张良,那是。毕竟他可以说是最后真就算是彻底慢慢淡出朝廷了,那一点儿没错。韩信被吕雉给咔嚓了、萧何也得来个自污为了自保。就只有张良,其人算是真正明哲保身,最后慢慢淡出朝廷,还云游天下去了。所以说汉初三杰,张良那是绝对的智者,不光有本事、而且有眼光,
摆正自己的位置,那么大功劳,最后也能善终。可以说在历史上,那也是有那么一号的。韩信呢,其他的不多说,就说本事肯定有,这个一点儿没错。但是眼光什么的,确实就不行。至少最后没得个善终,真心说明很多问题。萧何,本事那绝对有,这个不用怀疑。只是也确
实,和韩信比,他是更有眼光,但是要和张良那样儿的智者比,还是差啊,没办法。但是其人真真切切,为了大汉,那绝对的忠臣。刘邦就什么都不知道?显然不是,可萧何真是功高盖主,这个让他也是,你说上位者就一点儿想法都没有,那不可能。但是萧何和张良还不
一样儿,后者是顶级的谋士,那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干这个的。一统天下之后,他真心慢慢淡出了朝廷,刘邦都没有更多想法。不是说特别需要张良了,而且不得不说,刘邦手下也不是没有其他的谋士,只是比张子房来说,确实还差。可归根结底,天下一统了,没张良更多事儿了,所以他可以慢慢淡出。可萧何那样儿的,他就不行了。想像
张良那样儿,确实不好使。毕竟其人那可是搞内政的,第一。所以说为了大汉、为了自己,萧何也不可能像张良那样儿啊,刘邦也不能让。之后实在没办法了,不过其人好歹没说像韩信那样儿。后者就纯属是认不清现实了,没错。哪怕就没有吕雉、萧何,估计就他那样儿的,
也得不到一个什么善终。实在是论威胁来说,好像就这个韩信,他比张良、比萧何,其实威胁都大。那么在上位者来着,吕雉要不把他给咔嚓了,就不太对了。要说刘邦就一点儿不想咔嚓了韩信?这个说起来,他要是一点儿都不想,那绝对假话。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如果说其人真心是不想,那么怎么刘邦都有办法保住韩信一命。可他没那么做,就说了,韩信
又不能那么死又不能那么死的,其实可以看出来一些东西,是啊。所以说韩信这个人,他绝对有地方超过了张良、萧何,那不假。但是就这个眼光,那真是不如两人。张良知道慢慢淡出朝廷,让谁都没话说,最后得个善终。萧何妥妥为了大汉、妥妥一个忠臣,都能咔嚓了韩信,确实,这个厉害。而且你可以说他也是为了自己,那没错。不过最后也得来个自污自
保,那也没办法。可就是都比韩信强,最后这个,本事有啊、可惜就没啥眼光。最后还相信了萧何。要说你认识对方那么多年,还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其人为了大汉、为了他自己,卖了你韩信不可能吗?后者要真是看不出来,那绝对是悲哀啊,没错。可显然他还是
相信了萧何。要说张良不想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萧何也是,那么韩信的话,他会想吗?所以肯定都想自己好好活着,但是其人就相信了萧何,没办法、多无奈啊,结果最后的结局。也是,你相信了对方,那么这个结果就注定了,是啊。那吕雉什么人?萧何什么人?了解
的其实都知道。继续说弹汗山的情况,每日都是,晚上时间凉州军细作出马,把病死的猪、牛、羊,都扔到河里。然后天快亮的时候,再打捞上来。可以说真心是挺费劲、费事的,那不错。但是每年都如此作为,他们确实也早都习惯了,是啊。只不过是今年比往年这个病死的猪、牛、羊都多,所以说活儿就比往年多了,没错。并且不光说是在鲜卑的弹汗山,就北
方异族地盘儿的其他地方,一样儿也有凉州军细作那么做,没错。只是这个和大汉相邻的地方,有他们拿到的病死猪,而和大汉不接壤的、很远的地方,确实就没有病死的猪了,就只有病死的牛、羊。很正常,毕竟北方异族这儿哪有猪?就只有牛和羊,这个一直都是。而
且北方异族基本上是不吃猪肉的,实在是嫌弃那东西、觉得太脏了。吃的都是牛、羊,还有鸡鸭鹅之类的肉。猪肉的话,他们基本不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有其他的肉,这个北方异族自然不吃猪肉。可要说他们都要饿死了,摆在面前的就只有猪肉,那么他们也不会
说不吃,傻子才不吃?所以说还得看具体情况,就有其他的肉,北方异族是真心不吃猪肉的,这个和汉人还不一样儿。反正前者第一是嫌弃猪肉太脏、其实是觉得太不好吃。没错,这个年代的猪就是那样儿、而猪肉确实不好吃。都是贱肉,老百姓吃的。有钱人甚至都不吃。马超吃,因为他吃的都是阉割过的猪肉,没有骚味的,自然味道不错。而其人却也没说把这
个传播下去,但是小范围内,阉割猪还是流行了。不过马超也想了,如果说在自己一统大汉之前,阉割猪已经在大汉流行了,那么自己自然就不会下令那样儿。如果说在自己一统天下之后,这个还没流行的话,自己确实,是需要颁布那么一个命令了,没错。而现在呢,可
以说养猪的其实并非很多。毕竟自己吃饭都未必能饱,还去养猪?只能说是饿不死,那么去养殖点儿鸡鸭鹅,难道不比养猪强?就老百姓都知道,那猪肉不好吃,养猪那是下策。这个时代马超也没去推广养猪,所以老百姓觉得还是养牛羊更好,鸡鸭鹅也是都比猪强。毕竟
牛的话,能种田,可以说是需要的劳动力。在北方异族那儿倒是吃牛肉,可在大汉这儿,牛基本上他们是不会吃的。吃的都是老死的或者因伤死的,有的病死的,实在说是没吃的了,老百姓也会吃,那不假。但是和北方异族不同,他们了不需要牛种田,养牛就只是为了吃肉,没错。他们的牛羊,其实就和大汉百姓的粮是一样儿的。只是大汉百姓的粮是素的,北方
异族牛羊肉,那却是荤的,是啊。而从这上,那确实也看得出来不少,大汉这边儿,你吃素的身体,吃肉基本上太少了。和人家吃奶吃肉长大的身体,还真是比不上比不了啊。可以说北方异族人的身体,就真是比大汉百姓强,那没错。就真是事实、不承认行吗?人家可是
吃肉的、你却只是吃素的,吃肉几次啊?人家天天都是肉啊,这个就像你也天天吃素一样儿……所以说这个其实也算是一个差距了。
第五一七章 交州战事完回返(二〇八)
在身体素质上面,大汉这边儿其实是吃亏的,没错。毕竟优势可在人家那儿呢,那是。毕竟你一个从小就吃素的,和人家从小吃肉的比,话说身体的优势在谁那儿,这个不用多说了吧、确实不言而喻啊。至少就这点来说,马超是真心不觉得优势在大汉这边儿,确实那优势在人家北方异族那儿,没错。人家吃肉,你这连汤都喝不上,吃素真都未必吃饱啊,没错。
应该说最近这么十几年,天下四分、三分,真心说老百姓生活那是比最开始强多了,不错。可哪怕如此,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却都不敢说自己治下就没有饿死的百姓。可以说绝对有,不过就是多少罢了,那是。相比之下,凉州军那边儿少点儿、而兖州军还有江东军,
他们地盘儿多点儿,是。可这样儿,三人都得说是真心尽力了,是啊。如果说不是那样儿的话,话说就饿死的,那肯定更多啊。哪怕他们都知道,这个老百姓还真是基础,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还有富商巨贾,他们剥削百姓更严重,不过三路诸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谁
让他们也是豪强地主的一员呢,不是世家大族、富商巨贾的子弟,可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却都是豪强地主的子弟啊,那没错。这个可以说决定了很多事儿,那是。哪怕三人都不会说灭了天下的世家大族、富商巨贾,更不会说灭了豪强地主。他们和豪强地主合作的最多,还不就因为他们也是豪强地主的子弟。而当初马超凉州军和曹操兖州军联合一起对付袁绍
冀州军的时候,谁让说后者那是世家大族子弟,哪怕是庶子,可却也依旧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关键是袁家人更看重袁绍,那可比袁术更加重视。因此,相比之下,他们确实是看不上袁术,所以后者那个心啊,最后那么不平衡,就算是可以理解吧,也是。至少要换成其他人,
那未必就真比袁术强。怎么说呢,了解袁公路其人的,可以说他真是,年轻时候还算可以,至少没以后那样儿。但是心里一直都不平衡,以至于最后都那样儿了,做事儿让人看是傻x,所以这个还想和袁绍比?是,最后其人称帝了,到没那天,是个皇帝,袁绍就只是路诸侯。
袁术最后那样儿,不是因为他本事如何,确实,也是看得出来,投靠袁绍的人才那么多,而且当时就是天下第一实力强的诸侯,没错。但是再看袁术呢,投靠他的人才有几个?真心连一个一流武将、顶级谋士都没有。要是一般般的世家大族子弟混成那样儿,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袁公路什么人?那是袁家的嫡子,哪怕说是袁家确实是看不上他很多,但是却改
变不了其人的身份啊,那都没错。可哪怕如此,却依旧是混成那样儿,和袁本初没法比。这个确实,可以说袁术的本事真心不如袁绍,那没错。别看后者那对付马超、曹操,最后也是败笔、糊涂。但是年轻时候的他,那可真就是个人才啊,确实。而且身份地位在那儿摆着
呢。是,这个其人是袁家的庶子不假,可架不住袁家多少人都能看重袁绍,这个就没办法了。所以袁术心里是一直那么不平衡,这个也确实,都正常。换成谁,谁能平衡?尤其袁术可是嫡子啊,这个身份,袁绍只不过是庶子,这个在前者来看,如何能与自己比?可家里人就能看得上他袁本初、却看不上自己袁公路,所以说袁术就变成那样儿了,这个也是积累出
来的。一天两天、哪怕就一年两年,其实也不至于说那样儿,真心都是长久演变成那样儿的,那就真没办法了。可以说袁家大多数人,都看得起看得上袁绍、看重其人,那不假。哪怕袁本初就是个庶子,但是却更看重他,比袁公路那看重多了。确实,这个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其实真是能说明问题啊,不错。而不是一日两日、也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说从小到大,
这个问题就是困扰着袁术,他反正是没办法。自己是袁家的嫡子、袁绍就是个庶子,可家人却更看重其人,而不是自己。这让袁术真心没什么平衡的,他是觉得太不公平了。结果其人最后变成了那样儿,这个也是没办法。袁术变成那样儿,应该说原因有好几个,是啊。但
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个不公平啊,实在让他觉得太不公平了,没错。所以这个最后那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其人变成了那样儿,也算是正常。毕竟袁术可不是一个有什么强大内心的人,至少这点肯定是不如曹操,那是。后者那奸雄,绝对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应该说袁术很多地方都不如袁绍,那真是。所以说袁家人更看重后者,这个也不是没道理,是啊。所以也是导致了,最后袁本初有那样儿的实力,强啊、而袁公路就不行了,没实力,弱。当然了,这个分和谁比,反正两人两军一对比,肯定是冀州军强,而袁术淮南军,那就是弱。一个一流武将、一个顶级谋士都没有,话说他好歹也是和袁绍一样儿,都是世家子弟
啊,还是嫡子呢,就混成那样儿。确实是可以看出来很多问题,那也是。从历史上来说,郭嘉、荀彧那样儿的,都投靠过袁绍,可惜最后不过是觉得其人成不了大事儿,确实也是离开了,没办法。但是哪怕是那样儿,他手下却依旧有颜良、文丑、张郃,那样儿的一流武将。
也有田丰、沮授还有许攸,那样儿的顶级谋士。所以看看袁本初的实力,手下人才。再看看他袁公路,话说袁术除了能在淮南剥削老百姓之外;拿个玉玺就敢称帝,其他的还有什么了?手下连个一流武将都没有,武艺最高的不过就是纪灵那样儿的,但是他武艺最多二流,
还在二流里排不到最前面。毕竟二流的武艺,那最高的前几个都是二流巅峰的武艺,那没错。可以说只要是机会到了,就绝对能成为一流武将、大将啊。而纪灵那样儿的,成为二流巅峰将领都费劲,还能成为一流武将?所以说袁术手下真心没什么人才,一流武将没有、顶级谋士更没有。而看看他做的事儿,真心说没有一流武将和顶级谋士给其人效力,这个就算
是看出来袁术也成不了大事儿了,没错。最后事实也确实是证明了,他就傻x一个,至少多少诸侯多少人,都是那么看的。是,真正了解其人的都知道,为什么说袁术最后那么做了。可不管如何,却也改变不了多少人,就是看他是傻x的这么个结果。其人被多少人就认为是
傻x,觉得傻x的世界,他们还是不那么了解,也是。当然了,确实也有不少,是知道袁术为何最后那么做,拿个玉玺就称帝。但是不管他到底如何想法,那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也改变不了多少人认为他是傻x这么个结论,是啊。其实对此,其人也不是一点儿都不知道,但是确实,袁术从来不解释太多,觉得也是没大用。反正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这个就够了,
是啊。他袁本初的官职再大,不过也还只是大汉的一个诸侯罢了。史书上记载的,那也不过是官职,那样儿。但是自己不同,至少史书上写自己,那就是称帝了,皇帝啊。确实,这个就算是个事实吧。至少袁绍没称帝,那没错。而是记载了袁术称帝,但却终究不是历史所承认的,这个也是。不过对袁术来说,确实这个什么样儿,那都不重要了,不错。只要说自
己称帝了,是皇帝,而袁绍还只是大汉的臣子,自己超过了他,那么就足够了,是啊。要说前者也有自欺欺人的意思在里,这么说也不是没道理。可那就只是他还能做到的,让更多人说自己超过袁绍的地方,然后没其他的了。袁本初超过自己千万次,可自己就要超过他一
次。这个其实都变成袁术心魔了,真的。所以到最后,临挂了前也还没忘了问,说自己到底是不是超过了袁本初。自己怎么都是超过了他、超过了其人。袁绍终于是比不上比不了自己这么一次、如此一回了。这就是好事儿,哪怕结果是自己和己方的败亡,穷途末路,那也
没办法。马超、曹操还有孙策,他们可是真都知道袁术那点儿想法,不错。而三人怎么说呢,是各自有不同的评价,对袁氏兄弟他们。对袁绍,就这个时代来讲,马超是认为其人年轻时候算是个人物、年纪大了老糊涂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也许确实就像郭嘉说的那样儿,不过事实确实也都那样儿:年轻时候其人是个人物,年纪大了完了,不过终究是曾经的
北方霸主、这个没错。在这个时代,自己不加上曹操兖州军的话,很难说最后夺取冀州军那么多地盘儿,是啊。而袁术呢,马超确实,认为多少是能理解他的。不过最后称帝的事儿,败笔啊,直接让其人势力直接就走向了灭亡。也许吧,袁术要不称帝的话,最后没准说败亡
时间要晚点儿,是啊。可直接拿个玉玺就称帝了,也不得不说,天下有几个人能愿意的?就看着你称帝,然后什么动作都没有。那真不是啊,至少除了联合到一起对付他的诸侯外,其他哪路诸侯没谴责下?就连袁绍还有袁家,那都马上和袁术划清了界限啊,这个可以看出
来不少。因此,他这个称帝,马超认为是最大的败笔,直接就让他和他的势力走向了灭亡。而曹操呢,他是从小就认识袁氏兄弟,袁绍在他眼里,你说算个人物吧,其人肯定没小看小觑过袁本初,那绝对是。但是要说就高看他不少,那还没有。至少曹操就从来没觉得说自己不如袁绍了,应该说自己比其人要强不少,那是。不过他是有个好出身,哪怕是庶子,可却
也是世家子弟,关键是袁家人看重其人啊,那没错。所以说在曹操那儿来讲,他对袁绍很了解,没小看过他却也没太过高看其人。但是确实也承认,那时候袁绍是北方霸主,这个己方实力可不如人家冀州军。好在是和凉州军一起,最后联合灭了冀州军,真心是好事儿啊,
都利大于弊嘛,那是。而袁术呢,说实话,曹操真心就没有说看得起看得上他的时候,哪怕其人是袁家嫡子不假,但是连袁家都不看重,你还能指望多少人看重袁术呢?至少肯定没有曹操,那他形容其人是“冢中枯骨”,从这上还看不出来曹操对袁术到底什么个看法吗?
所以说他就是看不起看不上其人啊,那是。什么叫“冢中枯骨”,汉语意思是形容没有力量的。其实仔细一想,还是那话那样儿,所谓“冢中枯骨”,这个你想啊,就是看着好像挺吓人,毕竟要看到一副枯骨,那么大多数人都得说别吓一跳吧,正常。可实际上呢,就是没什么用。是啊,看着吓人,但是实际没毛儿用,这不就是冢中枯骨吗,曹操形容袁术的。可
以说在这个时代,这四个字就是袁术的专利了,没错。确实有名儿啊,那一点儿不假。要说他称帝让多少人记住了,那是不假。但是冢中枯骨这个称号,其实也算是伴随着其人,真的。而最后袁绍在孙策的眼里,可以说后者对前者是真心不熟,那可以说没什么熟悉的,那
可真没错。但是哪怕如此,孙策却也依旧知道,当年其人那可是北方四州的霸主,这个就是绝对的实力,那一点儿没错,是啊。